inputs
stringlengths 2
1.19k
| truth
stringlengths 1
1.93k
| results
stringlengths 1
4.96k
| BLEU
float64 0
1
|
---|---|---|---|
元衡为山陵仪仗使,刘禹锡求为判官,不许。
|
武元衡担任山陵仪仗使时,刘禹锡请求担任判官,武元衡没有答应。
|
元衡任山陵仪仗使,刘禹锡请求担任判官,没有得到允许。
| 0.532751 |
时置制狱于丽景门内,入是狱者,非死不出,弘义戏呼为 例竟门 。
|
当时太后的特别监狱设在丽景门内,被关入这个监狱的,不死不能出狱,所以王弘义戏称丽景门为 例竟门 。
|
当时设置监狱于丽景门内,进入监狱的人,除非死罪,否则不能出来,弘义戏称它为 例竟门 。
| 0.312686 |
六月甲辰,以孟昶为中书令、秦国公,昶子弟诸臣锡爵有差。庚戌,孟昶薨。
|
六月甲辰,任命孟昶为中书令、秦国公,赐给孟昶的子弟及臣僚不等的官爵。庚戌,孟昶逝世。
|
六月甲辰,任命孟昶为中书令、秦国公,他的子弟和臣子都得到封爵。庚戌,孟昶去世。
| 0.595158 |
尧曰: 吁!
|
尧说: 哼!
|
尧说: 哦!
| 0.537285 |
如机发矢直,涧曲湍回,自然之趣也。
|
如同机弩发射,箭矢笔直飞出,山溪曲折,水流湍激回旋,是自然趋势。
|
箭飞行直,涧水曲流湍急,这是自然之美。
| 0.040595 |
帝亦回遑不能自决,夜中召杨愔、杜弼、崔季舒及德政等,始定策焉。
|
帝也徘徊不能决定,夜间召杨撞、杜弼、崔季舒和德政等,才决定对策。
|
皇帝也感到很为难,不能自己决定,晚上召见杨愔、杜弼、崔季舒和德政等人,才定下策略。
| 0.333317 |
旦视其书,乃《太公兵法》。
|
张良天亮看这本书,就是《太公兵法》。
|
早晨看到那本书,是《太公兵法》。
| 0.478647 |
武密书及《乾象新书》惟以东咸属心,西咸属房,与《步天歌》不同,余皆吻合。
|
武密书及《干象新书》只认为束咸属于心宿,西咸属于房宿,和《步天歌》不同,其余都吻合。
|
武密书和《乾象新书》都认为东咸属心,西咸属房,和《步天歌》不一样,其他的都吻合。
| 0.401891 |
甲戌,祀天地于圜丘,赦天下。十二月丁丑朔,占城国献驯象。
|
二十七日,在圆形高坛上祭祀天地,赦免全国。十二月初一,占城国献上驯象。
|
这一年,在圆丘祭祀天地,大赦天下。这一年十二月,占城国进献驯象。
| 0.271908 |
故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要群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群臣之情不效,则人主无以异其臣矣。
|
所以君主喜欢任用贤能的人,群臣就粉饰行为来迎合君主的欲望,这样群臣的实情便不会显露;群臣的实情不显露,君主无法分辨臣下的好坏。
|
所以,国君喜欢人才,就使群臣都来装点门面来迎合国君的欲望,这样,群臣的真心就无法实现;群臣的真心不能实现,那么,国君就无法区别他的臣子了。
| 0.182974 |
范再奏曰: 一守臣之未罢其事小,台谏之言不行其事大。
|
杜范又上奏说 :一个守臣没罢去,这是小事,台谏官的话不实行,这是大事。
|
范再上奏说: 一位守臣的未完成其工作的小问题,而台谏官的建议不能实施的大问题。
| 0.114728 |
相及指挥周奉,千户吕恺、郝经等已阵殁。
|
顾相与指挥周奉,千户吕恺、郝经等人已经阵亡。
|
相及指挥周奉,千户吕恺、郝经等人已经阵亡。
| 0.8664 |
皇后不悦曰: 汝不乐耶?
|
皇后不高兴地说 :你不快乐吗?
|
皇后不高兴地说: 你不快乐吗?
| 0.750534 |
改《战城南》为《克皖城》,言魏武志图并兼,而权亲征,破之于皖也。
|
改《战城南》为《克皖城》,述魏武志在兼并,而孙权亲征,于皖城击破曹军。
|
改《战城南》为《克皖城》,说魏武帝想兼并天下,而权亲征,在皖城破敌。
| 0.496492 |
己卯,太尉刘裕害右将军兖州刺史刘藩、尚书左仆射谢混。
|
己卯,太尉刘裕害死右将军兖州刺史刘藩、尚书左仆射谢混。
|
己卯年,太尉刘裕杀死右将军兖州刺史刘藩、尚书左仆射谢混。
| 0.813565 |
燕败齐师于林狐。
|
燕国在林狐击败齐国军队。
|
燕军在林狐地方打败了齐军。
| 0.098265 |
世隆少有风器。伯父元景,宋大明中为尚书令,独赏爱之,异于诸子。
|
世隆年轻时就有风采气度,伯父名元景,在宋大明年间任尚书令,特别赏识他宠爱他,超过了对自己的几个儿子。
|
王世隆很少有才干。他的伯父王元景,在宋大明中担任尚书令,只有他一个人欣赏他,超过其他子弟。
| 0.267016 |
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躧耳。
|
如果我能像黄帝那样,我看离开妻子像脱鞋一样容易。
|
我如果得像黄帝那样,我视去妻子就像脱掉脱鞋一样。
| 0.41494 |
始,定方破百济,酋领沙吒相如、黑齿常之啸亡散,据险以应福信,至是皆降。
|
当初,苏定方打败百济国,主将沙吒相如、黑齿常之纠集逃散的兵卒,凭借险要地势接应福信,到这时投降了唐军。
|
开始,定方攻破百济,首领沙吒相如、黑齿常之逃散,占据险要等待福信,这时都降服了。
| 0.235187 |
一曰:济阳君有少庶子者,不见知,欲入爱于君者。
|
另一种说法:济阳君家的年轻侍从中,有一个未被济阳君赏识而想得到宠爱的。
|
第一则:济阳君有个小儿子,没有显赫的声望,想得到你的恩爱。
| 0.114609 |
对曰: 足下以爱之故与,则何不与爱子与诸舅、叔父,负床之孙,不得,而乃以与无能之臣,何也?
|
苏代说: 您这是由于偏爱我的缘故才赏赐我,那么为什么不赏赐您的爱子及各位舅父、叔父、那些靠床而立还不会走路的孙子呢?他们得不到这些,却把这些赏赐给无能的臣下,为什么?
|
回答说: 您是因为爱我的原因才给我,那么为什么不给你的爱子、你的兄弟、你的叔父、你的堂兄弟,以及你的床上的孙子,而不给无能的臣子呢?
| 0.225784 |
永乐中,赐琉球中山王皮弁、玉圭,麟袍、犀带,视二品秩。
|
永乐年间,赏赐琉球中山王白鹿皮帽,玉圭,麒麟图案的衣袍,犀牛角装饰带,比照二品官级。
|
永乐年间,赐给琉球中山王皮帽、玉圭,麟袍、犀带,他的地位比二品官职更高。
| 0.257447 |
既渡江,会宪宗崩。闰十一月,班师。
|
大军渡江后,闻宪宗崩,于闰十一月班师北还。
|
既渡过长江,正碰上宪宗去世。闰十一月,班师。
| 0.16496 |
乃遣车五百乘救楚击吴。
|
就派遣了五百辆战车拯救楚国,攻打吴国。
|
于是派五百辆战车去救楚国打打吴国。
| 0.38956 |
淮南王以此,归国益骄恣,出入称警跸,称制拟于天子。
|
因此,淮南王归国以后,更加骄横恣肆,出入称警跸,自称皇帝,上比于天子。
|
淮南王因此更加骄横,回国后更加放纵,出入都称警跸,效仿天子。
| 0.236445 |
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
|
幽王喜欢这个办法,为褒姒多次举烽火。
|
周幽王说:多次举烽火。
| 0.274824 |
明晨追捕,一如所言。
|
第二天派人追捕,全都象经旷说的一样。
|
明天早晨追捕,正如所讲的。
| 0.062249 |
西属流沙,北击辽水,东结朝鲜,中国内郡挽车而饷之。
|
这修筑的长城西起流沙、北接辽水、东连朝鲜。从中原内地派人拉车输送军饷粮食以供修筑长城。
|
西面是流沙,北面是辽水,东面是朝鲜,中国内部郡县用车辆运粮给它们。
| 0.018887 |
识者曰: 夫乐生人心,所以观事也。
|
有识之士说: 舞乐发自人心,是来表现事情的。
|
有智慧的人说: 音乐能使人快乐,所以观察事情。
| 0.062774 |
南华许诺,惊寤。
|
南华答应了他们,然后惊醒了。
|
南华许了,惊醒。
| 0.045132 |
丙戌,清暑炭山。
|
十七日,避暑于炭山。
|
丙戌年,清暑炭山。
| 0.12067 |
宜专边塞之思虑,暴骸中野无以报,乃敢惟他议以干用事者,诚见陛下忧劳天下,哀怜百姓以自忘,亏膳贬乐,损郎员。
|
本应专心思考边防事务,即使战死荒野也无法报答陛下,现在我竟然胆敢讨论其他事来打扰陛下。我这样做,实在是因为看到陛下为天下事忧劳,因哀怜百姓忘了自己,减少了食膳音乐,裁减了郎员。
|
应当专门考虑边塞的事务,没有地方来报效国家,才敢提出其他建议来请求使用事。确实看到陛下为天下百姓的忧劳,关心百姓的痛苦,自己节食节乐,减少郎员。
| 0.145026 |
帝泄崩,子帝不降立。
|
帝泄逝世,他的儿子帝不降继位。
|
皇帝去世,他的儿子没有继位。
| 0.425711 |
太建十三年卒,时年六十四。
|
太建十三年死,其时六十四岁。
|
太建十三年去世,当时年龄六十四岁。
| 0.44815 |
是时,诸部不肯用条教,昭祖耀武于青岭、白山,入于苏滨、耶懒之地,贤石鲁佐之也。
|
那时,各部落都不肯使用条律实行统治,昭祖在青岭、白山之间以武功炫示威力,进入苏滨、耶懒的地方,贤石鲁在旁辅佐他。
|
那时,各部不听从条令,昭祖耀武在青岭、白山,进入苏滨、耶懒地区,这是贤石鲁佐的功绩。
| 0.316298 |
我今不往,彼必致恨。
|
我如今天不去,他必然忌恨在心。
|
现在我不前往,他们必然会恨我。
| 0.048415 |
文忠帅良臣持二十日粮,兼程进至土剌河。
|
文忠率良臣带上二十天的粮食,日夜兼程进军土剌河。
|
文忠率良臣带二十天的粮食,兼程赶到了土剌河。
| 0.561364 |
盖明友,光女婿也。
|
大概是因为范明友是霍光的女婿吧。
|
盖明友,是光的女婿。
| 0.18423 |
我先王不服,乃使其臣赵姓者訹我以好语,语未既,水军十万列海岸矣。
|
我国的先王不服,蒙古人便派一名姓赵的使臣拿好话来哄我们,可是他的话还没完,他们就把十万水兵排布在海岸上了。
|
我先王不服从,就派赵姓的臣子来游说,话还没说完,水军就十万人在海岸上排成阵势了。
| 0.1423 |
占曰: 大将军死。
|
占辞说: 此表示大将军将死。
|
占说: 大将军死了。
| 0.130319 |
若不因夜速还,明日欲归不得。
|
如果不趁着夜色赶快回去,明天再想回去也不行了。
|
如果不趁黑夜赶回,明天想回家却不能。
| 0.183328 |
立云南屯田,以供军储。
|
建立云南屯田,以供应军队的储备粮。
|
建立云南屯田,用来供军队的储备。
| 0.58834 |
上将幸华清宫,戊午,宰相率两省供奉官诣延英门,三上表世谏,且言: 如此,臣辈当扈从。
|
唐穆宗想到华清宫去游玩。戊午,宰相率领中书、门下两省的供奉官到延英门,三次上奏劝阻,并且说: 如果皇上一定要去华清宫,我们做臣下的就应当随行护送。
|
皇上到华清宫,戊午,宰相和两省供奉官到延英门,三次上表进谏,并且说: 这样,我们应当跟从。
| 0.289449 |
桃仁五十个桂枝二两大黄四两芒硝二两甘草二两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大黄四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芒硝二两以上五味药,用水七升,先加入前三味药煎煮成二升半,去掉药渣,再加入芒硝,然后放在火上,微微煮开后离火,每次饭前温服五合,一日服三次。
|
桃仁五十个桂枝二两大黄四两芒硝二两甘草二两,用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渣,放入芒硝,再上火微沸,下火,先吃一半,每天三次,当微利。
| 0.262511 |
书成,迁龙图阁直学士,以病辞不拜。
|
迁任直集贤院,出任知润州、湖州,又召回任开封府判官。
|
写成后,升任龙图阁直学士,因病辞官不就。
| 0.011165 |
岭南经略使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以所献精美,九章加三品,翼入为户部侍郎;天下从风而靡。
|
岭南经略使张九章与广陵长史王翼因为所进献的物品精美而被加官,张九章为三品官,王翼入朝为户部侍郎。天下的官吏都纷纷效法。
|
岭南经略使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他们所献的物品精美,张九章升为三品,王翼任户部侍郎;全国效仿。
| 0.388756 |
太和元年,徙封浚仪。
|
太和元年,将曹植转封到浚仪。
|
太和元年,把封地改封为浚仪。
| 0.366193 |
梁王之脉,由此东度,不特南环为洱城东山,即荞甸北宾川东大山崇窿,为铁索箐、红石崖者,皆此脊绕荞甸东而磅礴之。
|
梁王山的山脉,由此向东延伸,不仅往南环绕成洱海卫城的东山,即荞甸北面宾川东面高大弯隆的大山,称为铁索著、红石崖的山,也全是此条山脊气势磅礴地绕过荞甸东边形成的。
|
梁王山的主脉,由此向东延伸,不仅南面围绕洱城东山,而且荞甸北宾川东大山崇隆,就是铁索菁、红石崖,都是这条脊脉环绕荞甸向东延伸的。
| 0.268676 |
郑以翟茀为厌翟,侯伯夫人入庙所乘。
|
郑玄认为翟荛即厌翟,是侯伯夫人入庙乘坐的。
|
郑国把翟茀作为厌翟,侯伯夫人进庙时所乘坐的。
| 0.287534 |
仗退,上朝太后于兴庆宫。
|
仪仗退下之后,皇上在兴庆宫朝见皇太后。
|
退朝后,到兴庆宫朝见太后。
| 0.274361 |
及傅潜逗挠无功,何又请斩潜以徇。
|
等到傅潜延误扰乱军事计划无功而返,孙何上疏请将傅潜斩首示众。
|
当傅潜逗留不前,何又请求斩杀傅潜来取悦君上。
| 0.02271 |
李孝伯,赵郡人也,高平公顺从父弟。父曾,少治《郑氏礼》、《左氏春秋》,以教授为业。
|
父亲名叫李曾,从小专攻《郑氏礼》、《左氏春秋》,以教书为业。
|
李孝伯,是赵郡人,他的父亲是高平公的从父弟弟。他的父亲李曾,少时学习《郑氏礼》、《左氏春秋》,以教授为业。
| 0.328741 |
《尚书》曰:导汉水,过三澨。
|
《尚书》说:疏导汉水,经过三灌。
|
《尚书》说:引导汉水,经过三澨。
| 0.686507 |
使者以状闻之,文宣使段韶谕旨。
|
使者把情况奏报给文宣帝,文宣帝又派段韶去宣布谕旨。
|
使者把情况报告给文宣使段韶,段韶向皇帝传达旨意。
| 0.229789 |
于是勇烈齐奋,呼声动地,无不一当百。
|
于是大家激昂奋起,喊声动地,无不以一当百。
|
于是,勇猛的齐国士兵都奋起响应,呼声震天动地,没有不成功的。
| 0.050857 |
四人惭伏。
|
四个人惭愧地伏在地上。
|
四个人都感到惭愧。
| 0.125073 |
贤既见发,裸诊其尸,因埋狱中。
|
董贤已被掘坟,裸体验尸,遂即埋于狱中。
|
贤既见发,裸诊其尸,因埋狱中。
| 0.07842 |
故《礼》云: 闻其声不食其肉,见其生不忍其死。
|
所以《礼》经上说 听见它的声音就不吃它的肉,看见它活生生的样子就不忍心把它弄死 。
|
所以《礼经》说: 听到它的声音不吃它的肉,看到它的生死而不忍它的死。
| 0.30226 |
十七年,尚帝姊秦晋国长公主,拜驸马都尉。
|
十七年,娶帝姊秦晋国长公主,拜为驸马都尉。
|
十七年,他做了皇帝的姐姐秦晋国长公主的未婚夫,被任命为驸马都尉。
| 0.371168 |
男子取以为妇,生三女,其母后使女问父,知衣在积稻下,得之,衣而飞去。
|
她们的母亲叫女儿问父亲,知道了她的羽毛衣藏在了稻谷下面,便取出穿在身上飞走了。
|
有个男孩,他的母亲让他取一个女孩做妻子,生下三个女儿,他的母亲让她们去问父亲,知道衣物藏在积稻下面,得到衣物后,就飞走了。
| 0.17767 |
宦寺之盛,自宣宗始。
|
宦官的兴盛,从宣宗开始。
|
宦寺的盛况,从宣宗开始。
| 0.563756 |
汉兵至,胶西、胶东、菑川王各引兵归国。胶西王徒跣,席稿,饮水,谢太后。
|
汉兵一来,就各自领兵回国去了。胶西王回国后,光脚步行,睡稻草席,喝白水,并向太后赔罪。
|
汉军到了,胶西、胶东、菑川王都率兵归附汉朝。胶西王光脚赤脚,席卷着草稿,饮水,向谢太后谢罪。
| 0.093082 |
武安。
|
武安县。
|
武安。
| 0.190536 |
诏曰: 今阴阳未和,政刑未当,百姓未得其所,岂可以勒功告成邪!
|
皇帝下韶令说: 现在阴阳还不协和,政治与刑狱还不当,百姓还没有各得其所,怎么可以刻石颂德告成功呢!
|
诏书说: 如今阴阳未和,政刑未当,百姓未得其所,怎么可以要求功业完成呢?
| 0.245016 |
杨朱曰: 百年,寿之大齐。
|
杨朱说: 一百岁,是人生寿命的大限。
|
杨朱说: 活到一百岁,是寿命最大的齐。
| 0.432004 |
歆将出兵,王绥曰: 昌等小贼,偏裨自足制之,何必违诏命,亲矢石也!
|
司马歆将要出兵,王绥说: 张昌等小小贼寇,属将自然足以制服他们,为什么一定要违抗诏命,亲自去经受箭矢与飞石呢?
|
刘歆准备出征,王绥说: 昌等小贼,偏裨自己就足够对付他们了,为什么还要违反诏命,自己亲自动兵呢?
| 0.211874 |
臣更望定省之余,睦六亲,加爱敬,则陛下亲亲之道,比隆二帝矣。
|
臣仍希望皇上能在早晚向双亲问安之外,亲睦六亲,加倍爱敬,那么陛下敬爱亲人之道,就超过太宗玄宗二帝了。
|
臣又希望陛下能更加亲昵六亲,更加敬爱他们,这样就比上了二帝了。
| 0.086024 |
武陵郡北,有鹿木二株,马伏波所种。
|
武陵郡北面,有两棵鹿木,是伏波将军当年栽种的。
|
武陵郡北边,有两株鹿木,是马伏波所种的。
| 0.315975 |
天宝初,严安之为万年县捕贼官。
|
唐玄宗天宝初年,严安之任万年县捕贼官。
|
天宝初年,严安之任万年县捕贼官。
| 0.829029 |
丰等不觉,明日,乃分兵拒江北,自将攻江南。
|
谢丰等没有察觉,第二天,就分兵拒江北,自己率军攻江南。
|
丰等人没有 notice,明天,他们分兵驻守江北,自己率军攻打江南。
| 0.300701 |
高祖镇晋阳,子如时往谒见,待之甚厚,并坐同食,从旦达暮,及其当还,高祖及武明后俱有赉遗,率以为常。
|
高祖镇守晋阳,子如经常前去拜谒,所以高祖待他甚厚,并和他同桌吃饭,从早晨一直交谈到晚上,当他动身返京时,高祖和武明皇后都有馈赠。每次都是如此。
|
高祖镇守晋阳,子如时去拜见高祖,高祖对他十分热情,和他一起吃饭,从早到晚,直到子如时回去,高祖和武明后都给他馈赠,这都成了常例。
| 0.285012 |
从宗王旭烈兀西征。
|
随宗王旭烈兀西征。
|
宗王旭烈西征。
| 0.446831 |
宣武时,为青州刺史。为家僮取人女为妇妾,又以良人为婢,为御史所弹,坐免官爵。
|
宣武帝时,元继任青州刺史,他随便把别人家的女儿拉来给自己的家僮当妻子,又强让好人家的女子当奴婢,因而被御史弹劾,免除官爵。
|
宣武的时候,他做青州刺史。为家中的仆人强取别人的女儿做妻子和妾室,又把良人做丫鬟,被御史弹劾,被免官爵。
| 0.195689 |
韩馥、袁绍以书与袁术曰: 帝非孝灵子,欲依绛、灌诛废少主、迎立代王故事,奉大司马虞为帝。
|
韩、袁绍写信给袁术说: 皇帝不是灵帝的儿子,我们准备依周勃和灌婴废黜少主,迎立代王的先例,尊奉大司马刘虞为皇帝。
|
韩馥、袁绍用书信向袁术说: 皇帝不是孝灵帝,他想要依靠绛、灌诛废少主、迎立代王的故事,拥立大司马虞为帝。
| 0.295291 |
引兵至江口,距大仪五里,别将挞孛也引千骑过五阵东,世忠传小麾,鸣鼓,伏兵四起。
|
这时副将挞孛也率领一千名骑兵,正经过宋军五阵的东面。
|
带兵来到江口,离大仪五里,别将挞孛也带一千骑兵过五阵东,世忠传小旗,敲鼓,埋伏的兵一起起动。
| 0.082337 |
御史谢源、伍希儒自广东还,守仁留之纪功。
|
御史谢源、伍希儒从广东还朝路过,守仁留下他们负责记功。
|
御史谢源、伍希儒从广东回来,守仁让他们留下来记录功绩。
| 0.486113 |
忠贤犹豫未忍,客氏曰: 尔我孰若西李,而欲遗患耶?
|
魏忠贤犹豫不忍,客氏说: 你我比西宫李选侍怎么样,还想留下后患吗?
|
忠贤犹豫未忍,客氏说: 你我和西李,谁更可靠呢?
| 0.318632 |
元狩二年中,代公孙弘为丞相。
|
元狩二年前间,代公孙弘任丞相。
|
元狩二年,代公孙弘做丞相。
| 0.497428 |
廉言: 故事,经筵一月三举,苟以月终起以月初罢,则进讲有几?
|
杨廉认为: 按成例,经筵一月举行三次,如果上月终开始,下月初即停止,那能进讲多少?
|
廉言: 以前,经筵每月三次,如果以月终开始,那么进讲有多少次呢?
| 0.241324 |
延昌中,为东荆州刺史,威猛为政,如在冀州。蛮人诣阙讼其刻峻,请前刺史寇祖礼。
|
延昌年间,又出任为东荆州刺史。和在冀州一样,用铁腕执政,蛮人到朝廷上指控郦道元苛刻严酷,请求前任刺史寇祖礼复任。
|
延昌中,他任东荆州刺史,治理地方时,态度强硬,就像在冀州时那样。蛮人来到朝廷上告,说他的刻板印象很重,请求前刺史寇祖礼。
| 0.240578 |
天宝八年,卒于家,时年八十馀。
|
天宝八年,在家中去世,终年八十多岁。
|
天宝八年,死在家,当时八十多岁。
| 0.444367 |
翰少补效毂府果毅,家富于财,任侠重然诺,纵蒱酒长安市。
|
哥舒翰少年时任效毂府果毅官,家里非常富有,行侠义重承诺,在长安街上随意赌博喝酒。
|
王翰幼年时补任效府的果毅,家中富有的财产,任侠重然诺,在长安市上买酒。
| 0.157807 |
曩者使女狗白而往,墨而来,子岂能毋怪哉?
|
假如前些时候你的狗白颜色出去,变成黑颜色回来,你难道能不奇怪吗?
|
从前派狗去探路,狗回来后,你难道不奇怪吗?
| 0.198158 |
皇太后以为儒者文多质少,今万石君家不言而躬行,乃以长子建为郎中令,少子庆为内史。
|
皇太后认为儒生言语大多文饰浮夸而不够朴实,现在万石君一家不多说话而身体力行,就让万石君的大儿子石建做了郎中令,小儿子石庆做了内史。
|
皇太后认为儒者文章多而实质少,现在万石君不说话而亲自实行,于是把长子建封为郎中令,次子庆封为内史。
| 0.227056 |
故四方壮士,愿征者多,各各为己,公私两利。
|
所以四方之士,愿意应征的人数很多,各自为己,公私两利。
|
所以四方壮士,愿意参加战争的人很多,各自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为了公家的利益。
| 0.282392 |
何骠骑弟以高情避世,而骠骑劝之令仕。
|
骠骑将军何充的弟弟因为情趣高尚而选择避世而居,何充劝导他,希望他出来做官。
|
何骠骑的弟弟因为高洁的志趣而避世,何骠骑劝他出来做官。
| 0.265733 |
恭等幸得免于诛,不宜在中土。
|
董恭等侥幸得免于一死,不应在都城居住。
|
我们恭等得以逃过杀身之祸,不应再待在中土。
| 0.063934 |
肃住益阳,与羽相拒。
|
鲁肃驻守益阳,与关羽对峙。
|
肃住益阳,和羽相持。
| 0.092024 |
又越二百七十三日九十三刻,一十九分,而即交秋分者,亦日为之限也,乃在天不及二度余。
|
又经过二百七十三日九十三刻一十九分,而和秋分点相交,也是受太阳运行度数的限制,而在周天度数还差二度多。
|
又过了二百七十三天九十三刻,一十九分,就到了交秋分的时候,也是按照天数来计算的,天数不到二度。
| 0.24086 |
扬在河、汾之间,周衰而扬氏或称侯,号曰扬侯。
|
扬在河、汾之间,周衰亡后扬氏有人称侯,号称扬侯。
|
扬国位于黄河和汾水之间,周朝衰败后,扬氏有时被称为侯,称为扬侯。
| 0.162918 |
欣泰,兴世之子也。
|
张欣泰是张兴世的儿子。
|
欣泰是兴世之子。
| 0.138868 |
国之元老,不能守两国盟约,辄造事端,诚非妙算。 京曰: 上厌岁币五十万,故尔。 居中曰: 公独不思汉世和戎用兵之费乎?
|
蔡京说 :皇上讨厌每年拿出五十万岁币给金国,所以这样。 居中说: 公却不考虑汉代和戎用兵的费用吗?让百万百姓肝脑涂地,实在是你造成的啊!
|
国家的元老,不能遵守两国的盟约,就制造事端,实在不是高明的策略。京说: 上方给五十万岁币,所以这样。居中说: 公难道不记得汉朝用兵的耗费吗?
| 0.24481 |
太和中始复命夫人,登其位於淑妃之上。
|
太和年间又开始册立夫人,品阶地位在淑妃之上。
|
太和中,皇帝开始恢复夫人的地位,让她站在淑妃之上。
| 0.270273 |
初,粲大明中与萧惠开、周朗同车行,逢大桁开,驻车共语。
|
先前,袁粲在大明年间跟萧惠开、剧目同车赶路,逢去桁开,停车交谈。
|
最初,张粲在明中时,与萧惠开、周朗一起乘车出行,正逢大桁开,他们停下车来一起聊天。
| 0.107452 |
曾祖永,事太宗为右补阙。
|
曾祖王永,事奉太后任右补阙。
|
曾祖永,在太宗时担任右补阙。
| 0.349876 |
冯延休、韩绍勋相继以燕地平山之法绳之,民不堪命。
|
冯延休、韩绍勋相继用燕地平山一带的法规来约束他们,百姓苦不堪言。
|
冯延休、韩绍勋先后用燕地平山的方法来约束他,百姓不堪忍受。
| 0.430334 |
高祖时,相州刺史高闾表修后庙。诏曰: 妇人外成,理无独祀,阴必配阳以成天地,未闻有莘之国,立太姒之飨。
|
高祖时,相州刺史高闾上奏疏修建皇后庙,下诏说: 妇人由外姓而入,没有单独祭祀的道理,阴一定要配合阳来成就天地,没听说有莘的国家,设立了太姒的祭祀。
|
高祖时,相州刺史高闾上奏请求修建后母庙。诏书说: 妇女是外成的,道理没有单独祭祀的,阴必须配合阳才能成就天地,没有听说有莘国,立太姒的祭祀。
| 0.474049 |
暂劳永逸,长久之利,时不可失也。
|
一劳永逸,长远受益,机不可失。
|
暂劳永逸,长久之利,时不可失也。
| 0.323772 |
二年,迁假节、督北徐州诸军事、辅国将军、北徐州刺史,镇钟离。
|
二年,迁任假节、督北徐蛆诸军事、辅国将军、壬逮州刺史,镇守钟离。
|
两年后,他升任假节、督北徐州诸军事、辅国将军、北徐州刺史,镇守钟离。
| 0.634657 |
若法若言,行若道,苟其饥约又若此矣;是故百姓冬不仞寒,夏不仞暑,作疾病死者,不可胜计也。
|
假如效法这种言论,实行这种主张,则他们饥饿缩食,又像这样了。因此百姓冬天忍不住冷,夏天忍不住酷暑,生病而死的,不可胜数。
|
如果按照法律去行事,按照言语去说话,只要人们饥饿而没有食物,寒冷而没有衣服,疾病死亡的人,数不清。
| 0.024085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