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ence1
stringlengths 0
73.2k
| sentence2
stringlengths 0
64.7k
|
---|---|
一世一元制 在漢字文化圈,君主在位期間僅使用單一年號被稱為“一世一元制”,該制度最早始於中國明太祖朱元璋以洪武為年號。日本一世一元制始于睦仁,以明治為年號,其死後諡號就是明治天皇;從明治天皇起,所有的天皇均採一世一元制。 現代的情形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昭和天皇發表人間宣言(),放棄神格化的地位,從此日本天皇在人格上與凡人無異,其原本受尊崇的地位也大大衰落。 現今日本國民和傳媒常稱在位中的天皇為「天皇陛下」、「今上天皇」或「天皇」;對於在世的上皇明仁以及今上天皇德仁,因年號可能成為諡號,若使用「○○(年號)天皇」呼之仍有不妥。反之,稱呼「○○(年號)的天皇」,例如「平成的天皇」(),以避諱的開拆語詞來指稱是比較能夠接受,也比較不會造成誤解。 参考文献 參見 天皇 上皇
|
現今日本國民和傳媒常稱在位中的天皇為「天皇陛下」、「今上天皇」或「天皇」;對於在世的上皇明仁以及今上天皇德仁,因年號可能成為諡號,若使用「○○(年號)天皇」呼之仍有不妥。反之,稱呼「○○(年號)的天皇」,例如「平成的天皇」(),以避諱的開拆語詞來指稱是比較能夠接受,也比較不會造成誤解。 参考文献 參見 天皇 上皇 (天皇退位特例法) 太上天皇
|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裡的牡丹比喻美麗動人的女子,比喻為美女而犧牲喪命,也算是一件風流韻事,甘之如飴,出自清朝劉鶚所著《老殘遊記‧二編》第三回:「任三爺昨日親口對我說:『我真愛你,愛極了,倘若能成就咱倆人好事,我就破了家,我也情願;我就送了命,我也願意。古人說得好: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只是不知你心裡有我沒有?』」 在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的佛教寺庙中常种植牡丹用作花供。 洛阳牡丹 洛阳牡丹指的是产自河南省洛阳市的牡丹,洛阳牡丹的栽培历史始于隋代,唐代是其鼎盛时期,至宋代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说。与此同时,各代还涌现出一些描写洛阳牡丹的诗词、著作及绘画作品,如唐代诗人刘禹锡《赏牡丹》一诗“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将洛阳牡丹比喻为国中最漂亮的女子,宋代诗人欧阳修更撰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牡丹专著《洛陽牡丹記》。 名株 芍药一般可以成活数年,牡丹可以成活30-60年。在曹州百花园现存明代白牡丹一株“玉翠荷花”,花粉色、荷花型,此花系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工部尚书何应瑞家花园培育。该株高丈余,冠5米。每年着花达400余朵。目前为中国牡丹中株型最大,株龄最古老的牡丹树之王。观赏者皆称“牡丹王”。该园有百年高龄牡丹百余多株,是中国最多的百年牡丹王群。河北省柏乡县北郝村有一个牡丹园,其中一棵高达数米的牡丹据说是汉朝的“汉牡丹”,可能是传说,但这棵牡丹起码已經活了有百年以上的历史。 湖南長沙王陵公園牡丹園中心近日有一棵高大的牡丹引來遊人注目,它高約3米,冠幅達5平方米,虯勁蒼老的枝上,綴着雍容華貴牡丹花。花朵白裏透紅,花徑約10厘米。走近一嗅,花朵散發沁人心脾的芳香。公園工程師楊曦坤介紹,這是一棵千年牡丹,中国全國還沒有發現過比它更高大的。 位于河南洛阳崔沟村的一代花王, 野生牡丹,毛茛科,芍药属,原产海拔1800米的河南嵩县白云山。1958年5月由宅院主人崔月奇移植于此,历经27年的人工养护和漫长的适应,于1985年4月首次开花。洛阳市花王大赛中荣获首届单株开花最多和单株造型最奇特牡丹称号。2017年4月入选中国教育电视台拍摄的《河南地理知识博览》植物篇.树高1.7米,树冠直径超过两米,今年开花数量多达800多朵。 参见 中国国花 白牡丹,茶 綠牡丹,茶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牡丹 Mudan 藥用植物圖像資料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牡丹皮 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
湖南長沙王陵公園牡丹園中心近日有一棵高大的牡丹引來遊人注目,它高約3米,冠幅達5平方米,虯勁蒼老的枝上,綴着雍容華貴牡丹花。花朵白裏透紅,花徑約10厘米。走近一嗅,花朵散發沁人心脾的芳香。公園工程師楊曦坤介紹,這是一棵千年牡丹,中国全國還沒有發現過比它更高大的。 位于河南洛阳崔沟村的一代花王, 野生牡丹,毛茛科,芍药属,原产海拔1800米的河南嵩县白云山。1958年5月由宅院主人崔月奇移植于此,历经27年的人工养护和漫长的适应,于1985年4月首次开花。洛阳市花王大赛中荣获首届单株开花最多和单株造型最奇特牡丹称号。2017年4月入选中国教育电视台拍摄的《河南地理知识博览》植物篇.树高1.7米,树冠直径超过两米,今年开花数量多达800多朵。 参见 中国国花 白牡丹,茶 綠牡丹,茶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牡丹 Mudan 藥用植物圖像資料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牡丹皮 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丹皮酚 Paeonol 中草藥化學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加拿大牡丹协会 哈特兰牡丹协会 英国牡丹协会 美国牡丹协会
|
ISO/IEC 885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外部链接 到国际标准化组织购买此标准
|
0x00-0x1F、0x7F、0x80-0x9F在此字符集中未有定义。(控制字符是由ISO/IEC 6429定义)。 参看 ASCII ISO/IEC 646 ISO/IEC 885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外部链接 到国际标准化组织购买此标准 Standard ECMA-113:8-Bit Single-Byte Coded Graphic Character Sets -
|
芍药在夏商周时期,即已被中国人作为观赏植物培育。其名最早来源于《诗经》:“维士与女, 伊其相谑, 赠之以芍药”, 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情花用于男女互赠。 药用 芍药的根部可药用。在夏秋两季将根部挖掘后,去除根茎及须根,洗净去皮得到白芍。野生种芍药及草芍药、川赤芍的不去皮根也被称为赤芍,所以汉语中称其为芍“药”。 味苦酸,性凉,入肝、脾经。白芍的功效为养血敛陰、柔肝止痛、平抑肝阳。赤芍的功效则为清热凉血、祛瘀止痛。 欧洲引种 芍药於1700年代中期被引种到英格兰,并培育出很多当地普遍种植的园艺栽培种。芍药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被描述为P. albiflora,因为芍药是第一个被引种到欧洲的白色芍药属品种。芍药繁殖力很强,是切花贸易所需的芍药属花卉中最主要的来源。 在中国,芍药的观赏价值稍逊於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和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其他 在中国,芍药与牡丹并称为“花王”和“花相”。 参考文献
|
其他 在中国,芍药与牡丹并称为“花王”和“花相”。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芍藥 Shaoyao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白芍 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赤芍 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白芍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赤芍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赤芍 Chi Shao 中藥標本數據庫
|
; 其中, 是源點電荷在檢驗電荷的位置所產生的電位。 接觸起電 假若兩種不同的物質因互相接觸而產生靜電,則稱此為接觸起電 () .摩擦起電效應 () 是一種接觸起電效應。在摩擦起電裏,兩種不同的物質,經過接觸、摩擦、分開,這三道程序後,會從原本中性,變為帶電體;其中一種物質會帶有正電,另外一種物質會帶有同樣大小的負電。電荷的正負極性和電量,依照材質、表面粗糙、溫度、應變等等,各種性質或參數而變化。舉例而言,將羊毛摩擦於琥珀,會使琥珀獲得負電荷。這性質,最先由米利都學派的創始人泰勒斯紀錄於歷史文書,是有紀錄以來,人類最早研究的起電現象。其它諸如絲綢與玻璃的摩擦、硬橡膠與毛料的摩擦,都會產生靜電。 摩擦兩種不導電物體會生成大量的靜電。但是,不只是摩擦才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兩種不導電物體,經過接觸、分開,兩道程序後,也會產生靜電。由於大多數的表面都相當粗糙,經過接觸比經過摩擦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完成充電。摩擦增加了兩塊表面的附著接觸。一般而言,絕緣體,不導電的物體,是起電(產生靜電)和保留電荷的優良材料。例如,橡膠、塑膠、玻璃等等,都是很優良的起電材料。導電物體也會生成靜電。由於導電物體很容易流失電荷,必須在外面特別包上一層絕緣體,才能保留住電荷。特別注意到電流的存在並不會阻止起電、靜電力、火花、電暈放電 () 等等靜電現象的發生。 電荷中和 自然的電荷中和現象最常發生於低溼度的季節。這現象偶而會造成一些困擾。但是,在某些特別狀況,會變得具有相當的破壞性和摧毀性(例如,電子製造業)。假若因為工作原由,必須直接接觸到積體電路電子元件(特別是易損壞的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 (MOSFET)),或處於易燃氣體附近,應該非常小心地避免累積靜電和突然放電。電子元件工廠常使用防靜電裝置來保護電子元件。 電荷感應 一個物體內部的電荷,因為受到物體以外的電荷的影響,而重新分佈,稱此現象為電荷感應。將一個帶負電荷的物體 A 移至另一個物體 B 附近時,物體 B 內部離物體 A 較近的區域會帶有較多的正電荷。由於正電荷與負電荷相吸引,兩個物體會感受到-{吸引力}-的作用。例如,用一塊羊毛布摩擦一個塑膠氣球,這會使氣球得到負電荷。將這氣球拿到一座牆壁附近。那麼,氣球會被牆壁吸引而黏在牆壁上。這是因為靜電感應,牆壁的自由電子會被氣球的負電荷排斥,剩下正電荷。由於塑膠氣球的負電荷不容易移動,不會與牆壁的正電荷中和。請參閱數據模擬網頁氣球與靜電。 靜電感應的原理已經成功地應用於工業界很多年了,對於眾多工業有極大的貢獻。發展成功的靜電油漆系統可以經濟地將瓷漆 () 和聚氨酯漆,均勻地油漆於消費品表面,包括汽車、腳踏車等等其它產品。 參閱
|
C2N−1m−2是電常數, 是從源點電荷 指向檢驗電荷 的向量, 是其單位向量。 電場 電場 定義為作用於一個檢驗電荷 的靜電力 除以 : 。 從這個定義和庫侖定律,一個源點電荷 產生的電場可以表達為 。 高斯定律 高斯定律闡明,流出一個閉表面的電通量與這閉曲面內含的總電荷量成正比。比例常數是電常數的倒數。用積分方程式形式表達, ; 其中, 是無窮小面積元素, 是電荷密度, 是無窮小體積元素。 用微分方程式形式表達, 。 帕松方程式 綜合電位的定義和高斯定律的微分方程式,可以給出電位 和電荷密度 之間的關係方程式,稱為帕松方程式: 。 給予點電荷的分佈資料和充分的邊界條件,應用帕松方程式,可以計算在空間裏任何位置的電位 。根據唯一定理,這也是唯一的解答。
|
观音菩萨说 太上老君说 如来师弟说 如来十大弟子之一须菩提说 作者自画像说 此外坊间还流传准提道人说、通天教主说(其混淆了《西游》和《封神》,以后写的小说解释之前的小说)。电视剧《宝莲灯》及其《前传》中出现了一个“玉鼎真人”,并且将其演绎成“菩提祖师”的前身或真身。
|
简介 菩提祖师被描写为一个既精通道教也精通佛教的大仙形象:法力高深,弟子众多,教化广泛。山野之民,均受其教化。菩提祖师不仅渡人向道,也教一些强身健体,修心养性的方法给广大的民众,故深得一方尊敬。 原著第一回,向美猴王孫悟空指路的樵夫提到菩提祖師,孙悟空见到菩提祖师,书中描写到: 澹漪子评曰:今观书中开卷即言心猿求仙学道,而所拜之仙,乃名须菩提祖师。按,须菩提为如来大弟子,神仙中初无此名号,即此可见仙即是佛,业已显然明白。而仙佛之道,又总不离乎一心,此心果能了悟,则万法归一,亦万法皆空,故未有悟能、悟净,而先有悟空,所谓成佛作祖,皆在乎此。《汇评证道西游记》:证道本夹批,此即《金刚经》中之须菩提也。神仙、祖师合而为一,方是仙、佛同源。 在佛教中,須菩提乃釋迦牟尼佛座下十大弟子之一,以瞭解空性聞名。佛教重要經典《金剛經》就是佛對著須菩提說法的。
|
干涉 干涉现象是波的一种特性,如牛頓環。在雙縫實驗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光暗條紋在投射屏上,其中光部條紋代表該處發生相長干涉,暗部則代表該處發生相消干涉。,其中D(slit-screen separation要較a(slit separation)大很多。根據這公式,我們可代入不同的數值去計算波長等數值。 衍射(繞-{}-射) 繞射现象也是波的一种特性,是光在通過闊度與其波長相當的孔或縫時所發生的現象。在單縫實驗中,我們可以看見光不會持續原來的直線路徑,而是作扇形發散狀,根據,我們可以根據公式計算出其第一,第二等等光部條紋是發生在哪個角度。另外,我們可以知道,當波長越長,其衍射程度越大。 光电效应 一種光游離作用(光子將電子撞出原子,使之游離的過程),最常見的應用是以光束完成電流通路的電眼系統。 傳播速度 在真空中光的傳播速度為 299,792,458 m/s(準確),是一個常數,以符號 代表,也是訊息傳播速度的上限。由於光子的静止質量為0,因此理論上並沒有任何物質的速度能超過光速 光源 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而「正在」這個條件必須具備。光源可以是天然的或和人造的。 光谱 在光的产生过程中,因为跃迁能级的不同,释放出不同频率的光子(爱因斯坦能量方程)。而不同频率的光会有着不同的颜色。可见光范围内依次为赤橙黄绿蓝靛紫。白光为所有这些光谱的综合。如果用棱镜折射白光,就能够观察到上述可见光光谱。既复色光(如白光)被色散系统(如棱镜)分类后,按波长的大小依次排列的图案。 后来,对光谱的研究就成了一门专业学科——光谱学。人们利用光谱来研究发光物体的性质。在现代,光谱学在宇宙的研究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光学现象 一般常見的光學現象通常是由來自太陽或月球的光與大氣、雲、水、灰塵和其他粒子相互作用,在大氣層中表现出的光學特性。其它現象可以是人為的光學效果或人眼產生的內眼學現象(幻影已經被排除)。 光是直线传播的。基于光线的光学,称为几何光学或线性光学(Beam Optics)。有許多現象肇因於光是粒子或波的本性。有些非常微妙,只有通過科學儀器的精密測量才能觀察到。一個著名的觀測是日食期間觀察到星光的偏折,這證明了相對論理論預測的空間彎曲。 光的应用 照明(熒光燈、鎢絲燈、LED燈)、能源(太陽能、清洁能源)、电子(电脑、电视、投影仪、微波爐等)、通信(光纤、魚骨天線)、医疗保健(伽马刀、B超仪、光波房、汗蒸房、X光机)等,生物工程(光學鑷子、啁啾放大技術) 形成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是不能随意制造或毁灭的,但是光子会在化学反应(例如核聚变和核裂变等)中与释放的能量一起产生。 参见 光学 非线性光学 面鏡 透镜 电磁波 斯涅耳定律 衍射光栅 布儒斯特角 偏振光 光電效應 光子 影 參考文獻 G
|
另外,光波本身就是从原子、分子内辐射出的高频电磁场,因此光波可以通过加速带电粒子产生。如同步辐射光、轫致辐射、切伦科夫辐射、自由电子激光等。波动光学与非线性光学将发光看做原子内部因吸收外界能量而导致其电偶极矩发生周期变化的结果。几何光学、波动光学、非线性光学与同步辐射光等理论完全可以用经典电动力学中电磁场理论的相关内容来解释。 直进性 光沿直线传播,简言之光是直线运行的,也不需要任何介质,但在其他物体的重力场的影響下,光的传播路径会发生偏折,最显著的就是黑洞的影响 (参见引力透镜) 反射 光線遇另一介質反射的情況是指入射光反回原介質的情形,反射定律可以下列三原則來說明: 反射線、入射線與法線在同一平面上。 反射線與入射線在法線的兩側。 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折射 光从不同密度的介质穿过时发生的偏折现象为折射,不同介质可以出現不同的折射角,由該介質的折射率 來決定,並遵從斯涅爾定律: 光速在不同介質中亦會轉變: 當 時,折射光沿着介面運行,這時 稱為臨界角 ;當 時,入射光則完全反射回原介質,稱為全內反射。 全內反射 全內反射是光折射的一個特殊情況,当光线由密度较高的(光密)介质到密度较低的(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临界时,即 ,則只有反射光線,没有折射光线,這現象是為全內反射,而在現實生活中,光纖,魚眼鏡頭便是全內反射的最好例子。 光路可逆原理 在干涉與繞射可忽略的情況中,入射光線与反射光線的可交换性。就是在一條光徑的終點,發出反方向的光,此光可沿原路徑回到原來的起點。在介质分界面处应用光路的可逆性可导出关于反射率和折射率的斯托克斯关系。 干涉 干涉现象是波的一种特性,如牛頓環。在雙縫實驗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光暗條紋在投射屏上,其中光部條紋代表該處發生相長干涉,暗部則代表該處發生相消干涉。,其中D(slit-screen separation要較a(slit separation)大很多。根據這公式,我們可代入不同的數值去計算波長等數值。 衍射(繞-{}-射) 繞射现象也是波的一种特性,是光在通過闊度與其波長相當的孔或縫時所發生的現象。在單縫實驗中,我們可以看見光不會持續原來的直線路徑,而是作扇形發散狀,根據,我們可以根據公式計算出其第一,第二等等光部條紋是發生在哪個角度。另外,我們可以知道,當波長越長,其衍射程度越大。 光电效应 一種光游離作用(光子將電子撞出原子,使之游離的過程),最常見的應用是以光束完成電流通路的電眼系統。 傳播速度 在真空中光的傳播速度為 299,792,458 m/s(準確),是一個常數,以符號 代表,也是訊息傳播速度的上限。由於光子的静止質量為0,因此理論上並沒有任何物質的速度能超過光速 光源 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而「正在」這個條件必須具備。光源可以是天然的或和人造的。
|
2 CH3COOC=CH2 + 2 H2O 乙酸乙烯酯可以聚合形成聚乙酸乙烯酯或其他聚合物,这些聚合物被使用于颜料及粘合剂。 乙酸酐 两分子乙酸的缩合产物是乙酸酐,每年全世界生产乙酸酐消耗了大概25%-30%的乙酸。乙酸酐也可以直接通过甲醇羰基化制备。Cativa的设备也可以用来生产乙酸酐。 乙酸酐是一个很强的乙酰化试剂。因此,它的主要用途就是制乙酸纤维素酯,这个合成织物主要用于制作电影胶片。乙酸酐也用来制备阿司匹林和海洛因等其他化合物。 醋 以醋的形式,乙酸溶液(一般含5%到18%(质量分数)的乙酸)被用作调味品,也被用来腌蔬菜和其他食物。一般来说,腌菜用的醋在浓度上比一般调味品醋浓度更大。食用醋的总量在世界乙酸年产量中只占一个很小的比例,不过在历史上,这却是一个悠久的应用。 醋的製作方法分為2種: 1.釀造法 最傳統的方法,以酒精發酵製成。 2.化學合成法 以冰醋酸稀釋後,加入香料調味而成。此方法成本低廉,但風味較差,也容易為不良商人使用。 溶剂 冰醋酸是一个良好的极性质子溶剂,常常被用来作为重结晶提纯有机化合物的溶剂。纯的溶融状态的乙酸是生产对苯二甲酸的溶液,对苯二甲酸是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重要原料。尽管现在仅有5%-10%的乙酸作此用途,不过据预测,它在今后几十年内将有显著的增长,因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产量正在增加。 在有碳正离子参与的反应中,常常使用乙酸作为溶液,例如傅-克反应。 冰醋酸在分析化学上被用来与弱碱反应,比如有机氨基化合物。冰醋酸比水的酸性更强而碱性更弱,因此氨基化合物在中间过程中类似于强碱,可以被溶于乙酸中的强酸滴定,比如溶于乙酸的高氯酸;而在水中为强酸的氢卤酸在冰醋酸中只能部分电离,从而体现出其酸性的差别。 其他应用 稀释的醋酸溶液因为它温和的酸性也常常被用来作为一种除锈的试剂。它的酸性也被用来治疗被立方水母纲水母刺伤,如果使用及时,可以通过使水母的刺细胞失去效果达到防止严重受伤甚至死亡的效果。也可以用来为使用Vosol治疗外耳炎做准备。同样,乙酸也被用来做成喷射防腐剂,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 几种用乙酸制备的有机或无机盐: 乙酸钠:用于纺织业和食品防腐剂(E262)。 乙酸铜:用于色素和抗真菌剂。 乙酸铝和乙酸亚铁:用于媒染剂和染料 乙酸钯:用于有机反应的催化剂,例如Heck反应 乙酸鉛:油漆顏料,俗稱鉛白。 乙酸的取代产物: 氯乙酸:二氯乙酸(通常被认为是副产物)及三氯乙酸,被用来生产靛青染料。 溴乙酸:酯化后生成溴乙酸乙酯。 三氟乙酸:一种有机合成中常用试剂。 安全性 浓度较高的乙酸具有腐蚀性。浓度超过50%的乙酸足以灼伤未破损的皮膚。这种灼伤是慢性的,当皮肤暴露于浓乙酸时,起初不会有任何感觉;如未能及时处理,在0.5到4小时之后暴露部位会起水泡,并产生剧烈持续的疼痛感;此时即使用清水或碳酸氢钠溶液冲洗亦无济于事。浓乙酸亦能对眼、口、鼻等部位的黏膜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永久损伤。不同浓度的乙酸溶液的欧盟分级如下表所示: 此外,乙酸蒸汽对呼吸道和眼部也具有强烈的刺激性。研究结果显示,在封闭场所中,浓度低至10ppm的乙酸蒸汽就足以对人体造成累积伤害。因此,操作乙酸时需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贮存乙酸的容器须保持密闭;场所需保持良好通风;必要时可穿戴防毒面具、护目镜、防水手套、鞋靴等装备。如吸入过量乙酸蒸汽,则应立即撤离至安全场所;如皮肤、眼睛等部位接触到了乙酸,则应立即以足量清水冲洗暴露部位;如不慎吞服,则可饮用清水稀释之,切勿催吐。以上情况下,伤者均应及时就医。 乙酸的闪点为43℃(开杯)/39℃(闭杯),爆炸极限约4%~16%(体积比),自燃点约520℃,介于“可燃”与“易燃”之间。纯乙酸受热可自燃,遇明火可点燃。乙酸的可燃性随含水量的增加而急剧下降,浓度低于56%即不燃。 参见 用途 醋 腌,一种食物防腐方法 醋杆菌属,从含酒精溶液中产生乙酸 除垢剂,常含有乙酸 化学 羧酸,含有-COOH的化合物 脂肪酸,直链羧酸 乙酸盐,CH3COO−,简写 AcO− 乙酰基,CH3-CO–基团,简写 Ac 辅酶A,细胞中重要的含乙酰基的酶 相关化合物 甲酸,仅含有一个碳的羧酸 丙酸,含有三个碳的羧酸 酒精,乙醇 乙醛 乙酸酐 乙酸乙酯,一个重要的溶剂 乙酰乙酸乙酯,一个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 氯乙酸 去水醋酸,一个吡喃的衍生物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扬子石化 化工世界-乙酸页面 乙酸 计算化学维基 物质安全数据 美国国家污染物质列表-乙酸现状 国立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化学品危害手册 29 CFR 1910.1000, Table Z-1(美国允许暴露极限值) 美国国家防火协会职业训练表 塞拉尼斯官方网站 乙酸的用法 有机合成 乙酸的pH和滴定 - 数据分析,模拟及生成图表的免费软件 ChemSub Online: CAS号 64-19-7, 乙酸 短链脂肪酸 二碳有机物 有机溶剂 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
|
2 CO2 + 4 H2 → CH3COOH + 2 H2O 梭菌属因为有能够直接使用糖类的能力,减少了成本,这意味着这些细菌有比醋菌属细菌的乙醇氧化法生产乙酸更有效率的潜力。然而,梭菌属细菌的耐酸性不及醋菌属细菌。耐酸性最大的梭菌属细菌也只能生产不到10%的乙酸,而有的醋酸菌能够生产20%的乙酸。到现在为止,使用醋酸属细菌制醋仍然比使用梭菌属细菌制备后浓缩更经济。所以,尽管梭菌属的细菌早在1940年就已经被发现,但它的工业应用仍然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 甲醇羰基化法 大部分乙酸是通过甲醇羰基化合成的。此反应中,甲醇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乙酸,方程式如下 CH3OH + CO → CH3COOH 这个过程是以碘代甲烷为中间体,分三个步骤完成,并且需要一个一般由多种金属构成的催化剂(第二步中) (1) CH3OH + HI → CH3I + H2O (2) CH3I + CO → CH3COI (3) CH3COI + H2O → CH3COOH + HI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也可以通过同样的反应生成乙酸酐。因为一氧化碳和甲醇均是常用的化工原料,所以甲基羰基化一直以来备受青睐。早在1925年,英国塞拉尼斯公司的Henry Drefyus已经开发出第一个甲基羰基化制乙酸的试点装置。然而,由于缺少能耐高压(200atm或更高)和耐腐蚀的容器,此法一度受到抑制 。直到1963年,德国巴斯夫化学公司用钴作催化剂,开发出第一个适合工业生产的办法。到了1968年,以铑为基础的催化剂的(cis−[Rh(CO)2I2]−)被发现,使得反應所需压力减到一个较低的水平并且几乎没有副产物。1970年,美国孟山都公司建造了首个使用此催化剂的设备,此后,铑催化甲基羰基化制乙酸逐渐成为支配性的孟山都法。90年代后期,英国石油成功的将Cativa催化法商业化,此法是基于铱,使用([Ir(CO)2I2]−) ,它比孟山都法更加绿色也有更高的效率,很大程度上排挤了孟山都法。 乙醇氧化法 由乙醇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和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制得。 C2H5OH + O2 -> CH3COOH + H2O 可用高錳酸鉀、重鉻酸鉀等氧化。 乙醛氧化法 在孟山都法商业生产之前,大部分的乙酸是由乙醛氧化制得。尽管不能与甲基羰基化相比,此法仍然是第二种工业制乙酸的方法。乙醛可以通过氧化丁烷或轻石脑油制得,也可以通过乙炔水合后生成。当丁烷或轻石脑油在空气中加热,并有多种金属离子包括镁,钴,铬以及过氧根离子催化,会分解出乙酸。化学方程式如下: 2 C4H10 + 5 O2 → 4 CH3COOH + 2 H2O 此反应可以在能使丁烷保持液态的最高温度和压力下进行,一般的反应条件是150℃和55 atm。副产物包括丁酮,乙酸乙酯,甲酸和丙酸。因为部分副产物也有经济价值,所以可以调整反应条件使得副产物更多的生成,不过分离乙酸和副产物使得反应的成本增加。 在类似条件下,使用上述催化剂,乙醛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乙酸 2 CH3CHO + O2 → 2 CH3COOH 使用新式催化剂,此反应能获得95%以上的乙酸产率。主要的副产物为乙酸乙酯,甲酸和甲醛。因为副产物的沸点都比乙酸低,所以很容易通过蒸馏除去。 乙烯氧化法 由乙烯在催化剂(所用催化剂为氯化钯:PdCl2、氯化铜:CuCl2和乙酸锰:(CH3COO)2Mn)存在的条件下,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此反应可以看作先将乙炔氧化成乙醛,再通过乙醛氧化法制得。 丁烷氧化法 丁烷氧化法又称为直接氧化法,这是用丁烷为主要原料,通过空气氧化而制得乙酸的一种方法,也是主要的乙酸合成方法。 2CH3CH2CH2CH3 + 5O2 4CH3COOH + 2H2O 其他方法 除上述方法之外,还有许多制取乙酸的方法和途径。 例如:甲烷和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在催化作用下生成乙酸 {CH4} + {CO} + {1/2}O2 ->[{Pd/Cu}][{CF_2COOH}] CH3COOH {CH4} + CO2 ->[{Pd/Cu, K_2S_2O_3}][{CF_2COOH}] CH3COOH {CH4} + CO ->[{HF-SbF_5 or FSO_3H-SbP_5, H_2O}][{CF_3COOH}] CH3COOH 用途 乙酸是制备很多化合物所需要使用的基本化学试剂。最大的单一使用乙酸的是制备乙酸乙烯酯单体,接下来是制备乙酸酐和其他酯。在醋中的乙酸仅占了所有乙酸中的很小一部分。 乙酸乙烯酯单体 乙酸的最主要用途是制备乙酸乙烯酯单体,消耗了大概40%到45%的世界乙酸产量。这个反应是通过乙烯和乙酸在钯催化下与氧气反应。 2 CH3COOH + 2 C2H4 + O2 → 2 CH3COOC=CH2 + 2 H2O 乙酸乙烯酯可以聚合形成聚乙酸乙烯酯或其他聚合物,这些聚合物被使用于颜料及粘合剂。 乙酸酐 两分子乙酸的缩合产物是乙酸酐,每年全世界生产乙酸酐消耗了大概25%-30%的乙酸。乙酸酐也可以直接通过甲醇羰基化制备。Cativa的设备也可以用来生产乙酸酐。 乙酸酐是一个很强的乙酰化试剂。因此,它的主要用途就是制乙酸纤维素酯,这个合成织物主要用于制作电影胶片。乙酸酐也用来制备阿司匹林和海洛因等其他化合物。 醋 以醋的形式,乙酸溶液(一般含5%到18%(质量分数)的乙酸)被用作调味品,也被用来腌蔬菜和其他食物。一般来说,腌菜用的醋在浓度上比一般调味品醋浓度更大。食用醋的总量在世界乙酸年产量中只占一个很小的比例,不过在历史上,这却是一个悠久的应用。 醋的製作方法分為2種: 1.釀造法 最傳統的方法,以酒精發酵製成。 2.化學合成法 以冰醋酸稀釋後,加入香料調味而成。此方法成本低廉,但風味較差,也容易為不良商人使用。 溶剂 冰醋酸是一个良好的极性质子溶剂,常常被用来作为重结晶提纯有机化合物的溶剂。纯的溶融状态的乙酸是生产对苯二甲酸的溶液,对苯二甲酸是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重要原料。尽管现在仅有5%-10%的乙酸作此用途,不过据预测,它在今后几十年内将有显著的增长,因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产量正在增加。 在有碳正离子参与的反应中,常常使用乙酸作为溶液,例如傅-克反应。 冰醋酸在分析化学上被用来与弱碱反应,比如有机氨基化合物。冰醋酸比水的酸性更强而碱性更弱,因此氨基化合物在中间过程中类似于强碱,可以被溶于乙酸中的强酸滴定,比如溶于乙酸的高氯酸;而在水中为强酸的氢卤酸在冰醋酸中只能部分电离,从而体现出其酸性的差别。 其他应用 稀释的醋酸溶液因为它温和的酸性也常常被用来作为一种除锈的试剂。它的酸性也被用来治疗被立方水母纲水母刺伤,如果使用及时,可以通过使水母的刺细胞失去效果达到防止严重受伤甚至死亡的效果。也可以用来为使用Vosol治疗外耳炎做准备。同样,乙酸也被用来做成喷射防腐剂,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 几种用乙酸制备的有机或无机盐: 乙酸钠:用于纺织业和食品防腐剂(E262)。 乙酸铜:用于色素和抗真菌剂。 乙酸铝和乙酸亚铁:用于媒染剂和染料
|
-11 -13 -14 -15 -16 外部链接 到国际标准化组织购买此标准 Standard ECMA-114:8-Bit Single-Byte Coded Graphic Character Sets - Latin/Arabic Alphabet 2nd edition (December
|
Standard ECMA-114:8-Bit Single-Byte Coded Graphic Character Sets - Latin/Arabic Alphabet 2nd edition (December 2000) ISO-IR 127 Right-Hand Part of
|
single-byte coded graphic character sets, Part 7: Latin/Greek alphabet (draft dated June 10, 1999; superseded by ISO/IEC 8859-7:2003, published October 10, 2003) Standard ECMA-118:8-Bit Single-Byte Coded Graphic Character Sets - Latin/Greek Alphabet (December 1986) ISO-IR
|
June 10, 1999; superseded by ISO/IEC 8859-7:2003, published October 10, 2003) Standard ECMA-118:8-Bit Single-Byte Coded Graphic Character Sets - Latin/Greek Alphabet (December 1986) ISO-IR 126 Right-hand Part of Latin/Greek Alphabet (November 30, 1986; superseded by ISO-IR 227) ISO-IR 227 Right-hand Part of Latin/Greek Alphabet (July 28, 2003) 中國國家標準(中華民國)CNS 13385
|
怛罗斯战役的起因,据中国史书记载,是西域藩国石国“无番臣礼”。大唐安西节度使高仙芝领兵征讨,石国请求投降,高仙芝允诺和好;但是不久高仙芝即违背承诺,攻占并血洗殺燒擄掠石国城池,掠走男丁和妇女,屠杀老人和儿童,抢夺财物,并俘虏石国国王并献于阙下斩首。侥幸逃脱的石国王子向阿拔斯王朝求救。高仙芝得到消息後,决定采取先发制人之策,主动进攻大食。鉴于当时唐帝国在西域的影响,有许多葛逻禄及拔汗那国的军卒参加大唐的军队,组成的大唐联军有三万多人(另有说法为七万多人),其中唐兵占三分之二。高仙芝率领大唐联军长途奔袭,深入七百余里,最后在怛罗斯与大食军队遭遇。怛罗斯的所在地还未完全确定,但应在今日吉尔吉斯斯坦与哈萨克斯坦之間的唐朝边境,接近哈萨克斯坦的塔拉兹(曾称江布尔)的地区。 在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年)和开元五年(717年),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和唐朝间接性战争均遭到失败之后,阿拉伯帝国仍旧执着地向中亚进行扩张。750年,阿拉伯帝国发生革命,阿拔斯王朝建立,继续执行东扩的计划。在此情况下,唐朝经营西域的四镇都知兵马使高仙芝以石国(昭武九姓之一,阿拉伯帝国的附属国)无蕃臣礼节为由,发动了对石国的战争,借机打击阿拔斯王朝在中亚的势力,战争由此爆发。 阿拉伯方面 伍麥葉王朝(倭马亚王朝) 根据现在历史研究,怛罗斯战役是东西方两大帝国势力扩张的必然后果。早在7世纪后半叶,被阿拉伯人称为“列王之父”的哈里发阿布杜勒·馬利克(685-705年在位)的任命之下,哈查只·伊本·优素福被任命为掌管伊拉克总督,在他的领导下,阿拉伯帝国的疆域向东方获得了极大的扩张,由于垂涎中国的富庶,他应许他的两个大将:穆罕默德·伊本·卡西木和屈底波·伊本·穆斯林,谁最先踏上中国的领土,就任命谁做中国的长官。于是屈底波征服了阿姆河流域的布哈拉、撒馬爾罕等中亚地区,而穆罕默德征服了印度的北部地区,当阿拉伯帝国的势力在和唐朝经营的安西四镇接壤後,战争无法避免。 750年的舒莱克叛乱(阿拔斯王朝) 在怛罗斯之战爆发的前一年,也就是750年,河中地区布哈拉(安国)发生一次当地阿拉伯人的什叶派起义,什叶派人数为30,000人,首领阿拉伯人舒莱克(Sharikh ibn Shaikh),这次起义是阿拔斯王朝建立后,在中亚地区的第一次起义。据(卒于959年)所撰《布哈拉史》记载,当时阿布·穆斯林派齐亚德·伊本·萨里率10,000队伍前去镇压,而阿布·穆斯林本人驻扎在呼罗珊首都梅尔夫(木鹿)附近。齐亚德·伊本·萨里渡过阿姆河来到布哈拉城下与起义军激战了37天,在同起义军的战斗中,多次被打败。后来粟特布哈拉王库泰巴(Qutaiba)率10,000队伍协助镇压阿拉伯什叶派教徒。布哈拉城外的城堡非阿拉伯人居民比城内多,阿拉伯人都居住于布哈拉城内,粟特布哈拉王库泰巴下命令關閉布哈拉城外的700所城堡城门,防止任何起义军队进入城堡,又使起义者得不到所需粮食和饲料。不久起义者只好放弃据点,转移到努肯德村(Nukende),其后舒莱克亦战死,起义队伍遂瓦解。齐亚德·伊本·萨里攻入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地点布哈拉内城,下令放火烧城,烟火连天,三日不息。舒莱克的一个儿子和副首领出降,他们被俘虏后被齐亚德·伊本·萨里下令吊死。于是内城的阿拉伯人坚守城池不投降,3日后,齐亚德·伊本·萨里下令攻入内城,阿拉伯居民大部分丧命,被俘虏的人都被吊在城门之上,最终内城被攻破。齐亚德·伊本·萨里又转战撒马尔罕(康国),打击当地残余什叶派教徒势力。尽管布哈拉王库泰巴对阿布·穆斯林效力,参加镇压起义人民,但阿布·穆斯林仍不信任他,于同年将他处死,库泰巴的两位兄弟Sakan(750-757年在位)和Bunyat(757-782年在位)即位为布哈拉王。 起因 石国之战爆发的起因 高仙芝为何要讨伐石国,学界理解不一,大多数中国学者只是按照汉文史料中的记载,认为因石国王于藩臣之礼有亏,故而高仙芝奏请讨之。不过,据阿拉伯史料记载,高仙芝是在750年破竭师国回途中,应拔汗那王之请而攻击石国的。石国王被高仙芝擒至长安后,斩首阙下。紧接其后自二月开始,拔汗那就频频派遣使团远赴长安。从阿拉伯史料的记载来看,拔汗那遣使应该是有酬谢唐廷为己出兵平怨之意。据汉文文献记载,怛罗斯之战所发蕃兵中,除葛逻禄部众外,西域诸胡中仅见拔汗那兵,别无他国助唐抗击阿拔斯王朝,这不仅表明高仙芝伐石国的暴虐所招致的中亚诸国的不满,同时也和阿拉伯文献中所记的拔汗那、石国结怨,而高仙芝替拔汗那讨伐石国吻合。拔汗那理所当然要站在唐廷一边,因为怛逻斯之战的引发,说到底是同拔汗那与石国不和有关。高仙芝之所以讨伐石国,一方面在于石国、拔汗那不和而为拔汗那讨之;以下为石国之战后,中国史书记载的高仙芝入朝献俘之事: 这些异邦酋首并不是同时被擒获,但高仙芝是将他们一并来献的。在列举这些酋首时,皆是将突骑施可汗放在最先,其次是吐蕃大首领,然后是石国国王及可敦,最后是羯师。中国学者毕波认为这种排序方式应该不是随意为之,而是按其在唐人眼里的重要程度而定的。突骑施可汗被置于最先,无疑表明突骑施在当时唐人眼里的重要性,但史籍对于此可汗之所属,以及高仙芝为何擒之却未着一字。日本学者前峙信次认为,高仙芝擒获的是与唐朝对立的黄姓突骑施所立的可汗;因为从740年石国副王莫贺咄吐屯与唐朝共击吐火仙可汗等黑姓突骑施来看,石国和黄姓突骑施的关系是密切的。分析石国和唐朝之间的关系,不能脱离开与突骑施的关系,这从以下材料也可得到证实: 这里说明高仙芝出兵讨伐平石国、破九国胡并背叛突骑施三件事,应该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举动,可以看作是750年高仙芝所采取的一次大的军事行动的几个部分。史料在提到突骑施时前面皆冠以“背叛”一词,这关键的两个字已揭示出高仙芝出兵突骑施的原因。除石国、突骑施,史料都提到了九国胡,此处的九国胡就是九姓胡,即粟特人;据记载,碎叶川有流寓于该地的昭武九姓胡众。石国不仅与反唐的黄姓突骑施纠结在一起,而且还得到一些流散的粟特胡众支持,削弱了唐朝对西域的控制。因此,高仙芝借讨伐石国之机,对其一并打击。不过由于高仙芝在讨伐过程中的一些过激行为,最终引发次年的怛逻斯之战。 怛罗斯之战爆发的起因 怛罗斯之战的起因众说纷纭,有关此战引发的原因皆见于中、阿文献记载: 中国史书记载高仙芝在攻打石国的过程中进行烧杀掳虏,大肆掠夺财物,在俘虏了石国王后其国王子逃难,并奔走告於诸胡国,中亚诸国皆怨,乃与阿拉伯连谋欲攻安西四镇。值得一提的是,715年张孝嵩出兵龟兹镇,率部在中亚的连城进攻吐蕃与倭马亚共立的拔汗那王阿了达,连屠粟特三座城,后中亚八国全都派遣使者朝贡,此战以屠城手段震慑了西域诸国,从而出现万国来朝的场景。至于这次高仙芝屠城为何就引起中亚诸国的不满,由于史料的欠缺其原因仍有待考证。据中国史书记载,石国王被高仙芝擒至长安后,斩首阙下。其后,拔汗那就频频派遣使团远赴长安。 阿拉伯史书记载,拔汗那与石国结怨,高仙芝替拔汗那讨伐石国,而高仙芝也没有对石国进行迫害,石国王也愿意归顺唐朝,后段和中国史书记载恰好相反。拔汗那王与石国王之间出现矛盾,互生怨恨,但结怨起因何在、怨有多深,难以考证。美国藏学家白桂思推测,在怛罗斯之战前夕,拔汗那和石国开始彼此怀有敌意,此后不久,突骑施背叛唐朝,与石国王伊捺吐屯屈勒之子车鼻施站在一边,反对拔汗那王阿悉烂达干,而骨咄国王(今塔吉克斯坦杜尚别)很可能支持拔汗那王。台湾学者张日铭推测,两国的不和或是由于存在领土纠纷,或是因为石国反对拔汗那王阿悉烂达干的亲唐政策,而这种政策在突骑施旧领地内损害了石国利益。 石国的双王制度 石国一直由突厥人所控制,8世纪开始实行二头政治,正、副王均由突厥人担当。石国与唐朝关系密切,朝贡不绝,接受唐朝的册封和节制,接受唐朝统治。正王号称特勤(即突厥官号),副王为吐屯(也是突厥官号),伊捺吐屯屈勒即属该系,伊捺吐屯屈勒是莫贺咄吐屯之子,伊捺吐屯意为“小吐屯”;据《册府元龟》记述,740年三月,因为助唐朝平息突骑施吐火仙可汗之乱 ,莫贺咄吐屯被唐朝册封为石国王。741年副王伊捺吐屯屈勒遣使上《请讨大食表》,请击倭马亚;746年三月,石国副王伊捺吐屯屈勒与特勒正王分别遣使朝献。对于石国的这种双王制,唐朝很可能有所了解,所以把伊捺吐屯屈勒记作“石国副王”以示区别。值得一提的是,特勤石国正王仅出现在《册府元龟》里,而《新唐书》、《唐会要》等史籍关于石国的记载则无一例外都是副王。这似乎暗示,在750年高仙芝伐石国之前,副王是由唐朝册封的,所以得到唐朝的支持与认可。 关于高仙芝在石国之役所擒的到底是石国正王还是副王众说纷纭。中国学者毕波认为,高仙芝于750年俘获的石国王,不是当时的副王伊捺吐屯屈勒,而应当是属于石国正王特勤。如果《新唐书·高仙芝传》所记为车鼻施的话,那应当属于曾经入贡唐朝的石国王特勤的继承者;而美国藏学家白桂思则认为高仙芝俘获的石国王为副王伊捺吐屯屈勒之子车鼻施,不过此车鼻施指的是那俱车鼻施,而车鼻施是石国特勤王的继承者。特勤、吐屯的石国王都向唐朝朝贡,但是,随着石国与拔汗那的反目及其他原因,特勤石国王对唐朝不再守蕃臣之礼,因而促使唐将高仙芝兴师讨伐。 战役 怛罗斯之战 关于高仙芝大军集结前往怛罗斯的时间、地点等细节问题,正史并无太多记载,不过,高仙芝僚属的岑参的几首诗作中留下了一些资料。高仙芝可能是在献俘后的751年四月辞长安,五月整师西征,直到五月时唐朝大军还在集结当中,尚未开赴战场。大军至少计划六月过西州所属之赤亭镇。 史载怛罗斯战斗持续了五日。初期战斗唐王朝的精锐步兵占上风,但是大唐联军的葛逻禄部倒向大食,葛逻禄部与大食军夹击唐军,唐军步兵因此与唐军主力失去联络,阿拔斯王朝联军乘唐军士兵发生暂时混乱的机会,出动重骑兵主力对唐朝步兵猛攻,高仙芝受到大食与葛逻禄部两面夹击,无力支撑而溃不成军。势危之时,副将李嗣业劝高仙芝弃军逃跑,于是高仙芝、副将李嗣业和别将段秀实收拢残部向安西逃遁,途中恰逢大唐联军的拔汗那兵也溃逃至此,兵马车辆拥挤堵塞道路。李嗣业惟恐大食追兵将及,杀死百余名拔汗那军士才得以率先通过。别将段秀实责备李嗣业说:「惮敌而奔,非勇也;免己陷众,非仁也。」李嗣业甚感惭愧。最后高仙芝等和数千名唐兵逃至安西。此役以大食军完胜奔袭问罪的大唐联军为结局,唐三万余士卒近乎全没,只有少数逃脱。 碎叶之战 虽然史籍中很少提及748年以后碎叶和突骑施情况,1973年出土的吐鲁番文书却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补充材料。其中就中提到天威军征碎叶之事,不过对于天威军征碎叶的人数则没有提及。749年六月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率63,000兵夺回青海石堡城,置神武军,后更名天威军。 天威军征碎叶的时间是在751年七月之前,在751年一月高仙芝入朝献俘突骑施可汗、石国王之后,碎叶地区局势并未因此稳定下来,反而可能因为高仙芝此举变得更加动荡不安。因而高仙芝在得知阿拔斯王朝欲攻四镇时,欲却敌于外,又恐碎叶地区的反唐黄姓突骑施势力于后掩袭,于是派天威军赴碎叶以减轻自身压力。高仙芝在发兵前往但逻斯阻击阿拔斯王朝及诸胡时,不能不顾及碎叶川一带残余的反唐黄姓突骑施势力。前往怛逻斯既然是悬师远征,自然在军事补给、接受救援等方面有诸多不便。天威军赴碎叶的军事行动是配合前往怛逻斯阻敌的高仙芝大军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避免碎叶一带的突骑施配合援助石国的阿拔斯王朝军队行动,从背后攻击唐军。因此高仙芝在发汉兵及葛逻禄、拔汗那的蕃兵前往怛逻斯的同时,也部署天威军专赴碎叶去对付反唐的黄姓突骑施势力,以防遭到两面夹击。天威军赴碎叶是在七月之前,最迟到八月中已经完成其使命,从碎叶战场返回。 兵力 中国史籍 中国史籍关于怛罗斯之战的唐朝动员兵力的人数说法不一,以下所引史料大致时间顺序为序。 《边防序》所载人数 《边防序》这段文字中的部分说了四个人打的四次败仗,即哥舒翰(749年)、安禄山(751年)、高仙芝(751年)、杨国忠(751年),这四次败仗的人数记载全部都与正史不符,相去甚远。《新唐书·哥舒翰传》、《资治通鉴》记载哥舒翰于749年置戍青海龙驹岛的人数为2,000,而非《边防序》的20,000,人数相差90%;《旧唐书·安禄山传》、《资治通鉴》记载安禄山于751年讨奚,契丹的人数为60,000,而非《边防序》的100,000,人数相差40%;《旧唐书·玄宗本纪》、《新唐书·杨国忠传》记载杨国忠于751年讨蛮阁罗凤的人数为60,000,《旧唐书·杨国忠传》、《资治通鉴》则记载80,000,而非《边防序》的100,000余,人数相差20-40%。 至于高仙芝的怛罗斯之战,其人数方面在正史则有不同记载。而阿拉伯的记载与杜佑在《边防》序文记载的伤亡人数70,000相吻合,这样的巧合同时出现在古典时代两个远隔的文明的历史记载中,那就不仅是巧合了。不过作为参战人员之一的杜环,并没有透露唐军在这场战役的兵力,其著作《经行记》原本已失传,残文被杜佑收入在《通典》。关于怛罗斯之战,《经行记》的记载很简单: 可见杜环虽作为参战人员之一,对怛罗斯的围城,唐朝的兵力却只字不提,仅仅以七个字“高仙芝军败之地”一笔带过。至于杜佑在《边防》序文所提到的70,000伤亡人数从何得知则无从考证,不过也不排除杜佑是从口述的情况下得知情报,此序文盖是杜佑对天宝末年边防的评论或感叹。 阿拉伯史籍 阿拉伯史籍关于怛罗斯战役的仅有两部,有关阿拉伯动员兵力的人数,中、阿典籍中并无记载,有关唐朝兵力在阿拉伯方面的史料方面如下。 文献作者 唐军兵力来源主要有《通典》、《唐历》、《段秀实别传》、新旧《唐书》、《肇始与历史》和《历史大全》,前三部为唐代时所编纂的典籍,其中《唐历》和《段秀实别传》已失传仅被引用;《唐历》作者为柳芳,756年-759年唐代史官,758年负责国史的编纂,760年因不满于官方史书的内容,开始私下编写《唐历》;《通典》作者为杜佑,803年-812年德、順、憲三朝宰相(撰写时并非宰相),766年开始撰写,801年成书,在35年收集史料和编辑之时前后历任青苗使、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等,后以户部侍郎管理国家财政收支;《段秀实别传》作者为马宇,事迹不详,此书的主角段秀实则为高仙芝副将,跟随高仙芝围攻怛罗斯城,见证了唐军的挫败;新旧《唐书》为唐代正史的史籍;《肇始与历史》和《历史大全》为阿拉伯典籍,《肇始与历史》作者不能确定,阿拉伯典籍上一般将著作归于巴勒希,直到1901年法国东方学家Cl. Huart编辑整理的时候才将其考证为麦格迪西;《历史大全》作者为伊本·艾西尔,曾于1186年随萨拉丁征战叙利亚,见证了阿拉伯军队对克拉克骑士城堡的围攻,《历史大全》成书于1231年,记述了上古至艾西尔时代的伊斯兰世界历史概况,为十字军历史提供重要史料;《册府元龟》对怛罗斯战役也有描述,但未给出人数。 驻军部署 关于唐朝在新疆的驻军数量,据《资治通鉴》引柳芳的《唐历》记载,唐朝在742年分布于10个节度使军镇的兵力是486,900人,加上福州、莱州和登州三个州的驻军数量是492,400人,《资治通鉴音注》引《旧纪》则记载总兵力是574,733人,与《唐历》所记载的10个节度使总兵力相差87,833人,但皆为京畿道的诸州驻军数量;其中据《唐历》记载,安西节度使镇兵24,000人,在10个节度使中的镇兵数量排名第8位;北庭节度使镇兵20,000人,在10个节度使中的镇兵数量排名第9位,二个节度使镇兵数量为44,000人。 关于阿拉伯驻兵人数,由于史料的欠缺,史学家只能从阿拉伯典籍的零散史料中估算。至700年前后,倭马亚王朝时期的总兵力据估计是250,000至300,000人,汉文史籍记载的倭马亚王朝兵力为400,000人。当时阿拉伯人口在呼罗珊地区的人数在115,000至200,000人之间。据记载在715年呼罗珊地区的兵力是47,000人;史学家一般相信直到倭马亚王朝末年在呼罗珊地区的驻军数量一直在40,000至50,000人之间。阿拔斯王朝在怛罗斯战役前的兵力无从考证,不过史学家根据在762年哈里发曼苏尔(754-775年在位)面对什叶派穆罕默德‧本‧阿布杜拉(Muhammad b. Abdallah, al-Nafs al-Zakiyya)和其兄弟伊卜拉辛(Ibrahim)发动的起义时透露的数据分析: 据这段记载哈里发一共提及了75,000驻军人数情况,英国伊斯兰学者休·肯尼迪指出阿拔斯王朝绝不止这些兵力,其余没被透露的包括驻守在摩苏尔的2,000人防守哈瓦利吉派的军队,另外可能大约有25,000驻守在东罗马帝国边境;据此休·肯尼迪推测,阿拔斯王朝的军队在曼苏尔时期为100,000人。但休·肯尼迪指出这100,000人都是全职职业军人,与之前的倭马亚王朝军队中的民兵不同。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说的100,000人仅仅是驻军,不包括战时临时征行的muttawi'ah(志愿者),因此以东罗马边境为例,25,000驻守在东罗马帝国边境的仅仅是正规军,并非阿拔斯王朝可动员的兵力及藩国参加后的数目:例如,718年倭马亚王朝与东罗马帝国作战时的200,000人、12,000工匠、骆骡各6,000;781年阿拔斯王朝与东罗马帝国作战时的95,793人;806年阿拔斯王朝与东罗马帝国作战时的135,000人(参考阿拉伯-拜占庭戰爭)。 外国学者对古书上人数的认可 中国方面对此战唐军动员的人数,大致有两个不同的记载;一为60,000至70,000人,一为20,000至30,000人。阿拉伯方面的两种记载,对唐军动员的人数为100,000人,对唐军及其附庸军的损失(杀伤和俘虏)记载稍有不同,但总数都为70,000人与《通典》记载一致;100,000人除去记载的被杀和被俘虏的人数,还有30,000幸存者,这个数字与两《唐书》和《资治通鉴》不符,中国方面记载唐军仅有“数千”幸存者。此外,据《资治通鉴》745年条记载,天宝年间唐方将领往往虚报伤亡人数,士兵已经阵亡了,姓名却还在军籍上挂着;不过对于将领是否会虚报一场战争投入的兵力却没有具体说明。
|
中國造紙術傳播的一个说法是中土的造紙術一直被认为是因怛罗斯战役傳到中亞,後來更傳到歐洲。匈牙利学者亚诺什·哈尔马塔推断,在前1世纪造纸术发明,在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的一个世纪,锡尔河和阿姆河之间的索格狄亚那就已经用纸通信了;到了3世纪,纸张已传入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李约瑟指出早在650年纸张就已经传入中亚的撒马尔罕。美国纸史专家达得·亨特指出到了707年纸张已在阿拉伯半岛麥加被阿拉伯人使用。 对中亚的影响 战后唐朝在中亚的扩张 唐朝在葱岭以西的势力有两次高峰期;第一次在唐滅东、西突厥之戰之后的唐高宗时期,唐朝分别派遣董寄生、王名远出使以康国唯首的昭武九姓以及吐火罗国地区,巡视葱岭以西,在于阗以西、波斯以东16国,设置都督府、州、县、军府,并在吐火罗斯坦(今阿富汗北部)立石碑记述此事;第二次在唐玄宗时期,唐朝对吐蕃的战争取得了全面胜利,在西域的势力也达到了极盛。 天宝末年,唐王朝仍在中亚继续扩张;753年,封常清破大勃律至菩萨劳城,据岑参的《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754年又率军破播仙: 战后唐朝对中亚的影响力 儘管怛罗斯战役戰敗,唐朝在西域仍旧保持相当的势力,以及在西域的影響力并未受到動搖;在怛罗斯战役战后的752年,东曹国王设阿忽、安国副王野解和粟特昭武九姓诸王遣使上表请同心击阿拔斯王朝: 此外,战后的753年,北庭节度使程千里追击叛逃后又攻击唐朝的同罗酋帅阿布思(李献忠)一直到碛西,“书喻葛禄,令其相应”让在怛逻斯战役中对唐朝军队反戈一击的葛罗禄予以配合,葛罗禄部落逮捕了前来投奔避难的阿布思,连同他的妻子和数千名部下一起交送程千里: 据《封葛逻禄叶护顿毗伽金山王制》,唐朝还为此加封葛逻禄叶护顿毗伽为金山王(金山即阿尔泰山)。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天宝十二年”条(753年)记载: 756至757年间,参与怛罗斯战役又被唐军斩杀的拔汗那盟军、以及参战方阿拔斯王朝与吐火罗等西域九国还应唐肃宗之邀至凉州、鄯州,派兵助唐朝镇压安史之乱。 拔汗那位于葱岭以西最靠东边的西域国,是唐朝在中亚“事唐最谨”的藩国。 安史之乱与西域、怛罗斯战役的关系 法国学者雷納·格魯塞指出如果在天宝后期没有发生内乱和革命的话,唐朝在此战所遭受到的灾难是有可能会得到恢复的。然而随后爆发的内战(安史之亂)却使唐朝永远的失去了这个机会。 中国学者王小甫认为唐朝与阿拔斯王朝关系并未受到怛罗斯战役的显著影响;唐代西域政治关系史的真正转折点是在安史之乱爆发的755年。而且,直到怛罗斯战役以前倭马亚王朝都没有越过納倫河进行征服,石国是唐朝藩属,突骑施黄、黑二姓自739年唐平苏禄即均落入唐朝掌握之中,只有羯师是吐蕃盟友。 对中亚的伊斯兰化 粟特与拜火教 怛罗斯战役后,中亚大部分地区并没迅速的转化为伊斯兰教区,不过一直到公元10世纪的萨曼王朝时期,伊斯兰教才逐渐成为河中地区主要信奉的宗教。 虽然阿拉伯人在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的建制很早,但阿拉伯人对当地人(主要是粟特人)仍非常不信任,主要是他们并非伊斯兰教徒。初期的时候为了增加税收,没有要求人们改信伊斯兰教,到了屈底波(卒于715年)时期,开始以许免税引诱和强迫人们改教。 回鹘与摩尼教、汉传佛教 在安西都护府,即唐安西四镇所在,即使在安史之乱后,唐朝在往后的三十六年中陆续丧失了安西四镇,当地也没有因此转化为伊斯兰区,回鹘及后起的几个突厥政权(样磨、钟云国)一直扮演了汉传佛教的守护者,一度代表了汉传佛教势力抵抗伊斯兰教。回鹘本信奉摩尼教,摩尼教于武周延载元年(694年)传入中土,763年传入蒙古回鹘汗国,迅速发展成为国教,其影响渗透到汗国社会、经济、外交及文化的各个方面。直至840年,回鹘汗国被之前隶属的黠嘎斯反叛而崩溃,王室部众西迁至高昌回鹘,龟兹回鹘,葱岭回鹘、及甘州回鹘一带,由于受到当地盛行的汉传佛教的影响,大批民众多改信佛教。 唐代的安西都护府是汉传佛教的一大中心,已有了近700年的汉传佛教发展历史,僧徒众多、香火旺盛。这些都为后来回鹘佛教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今天所能见到的回鹘文佛经、回鹘佛教石窟艺术诸因素来看,汉传佛教对回鹘佛教影响最大。虽然吐蕃曾于赤松德赞时期在塔里木盆地统治一段时间,但藏传佛教在塔里木盆地的影响仍不及汉传佛教。直到大蒙古国(元)时代,由于蒙古人崇敬喇嘛,藏传佛教才在新疆得到发展,但汉文佛典被翻译为回鹘文的数量仍最多,大约81部41种佛经。其次才是从藏文翻译过来的佛经,至少有16部。 兴起于锡尔河三角洲的乌古斯人阿弗剌昔牙卜家族后裔的喀喇汗国统治者萨图克在934年改信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才在塔里木盆地西部得到了发展,但是在高昌回鹘與哈密仍信奉佛教;塔里木盆地境内一直到14世纪末才完成全盘伊斯兰化。此时距怛罗斯战役已有700年,而唐朝也于907年灭亡。 对唐朝与阿拔斯王朝的关系 在怛罗斯战役后,唐朝与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之间通常关系,并未见受到此战的显著影响,阿拔斯王朝在对华关系方面上与前朝没有什么改变。以下为怛罗斯之战后中的47年,阿拔斯王朝使臣来华的17次记录,自战后的6年,每年均有阿拔斯王朝使臣来朝,仅753年就来了4次,见于《册府元龟》记载者有: 遊戲 在1999年台湾大宇公司发行的《轩辕剑叁:云和山的彼端》中有关于怛罗斯战役的演绎。此段故事描述一位中原高僧“慧彦”在战争中击杀数百黑衣大食(阿拉伯)士兵,令大唐军队得以安全撤离,但慧彦大师却在此战中力竭而亡。 註釋 参考文献 參見 拔汗那之戰 撥換城之戰 小勃律之戰 大勃律之戰 卡特万之战 郅支之战 圖爾戰役 请讨大食表 纸张 造纸术 高仙芝 封常清 安西都护府 安史之乱 托克马克(旧称碎叶城或素叶城)。
|
封常清 哥舒翰 陳玄禮 郭子儀 李光弼 許遠 張巡 顏杲卿 魯炅 張介然 備註 參考資料 內文引注 书籍 《資治通鑑·唐紀》 《舊唐書》 《新唐書》 《通鑑紀事本末》 延伸閱讀 《中国大百科全书》:安史之乱 相關條目 开元盛世 藩鎮割據 《長恨歌》 唐朝叛乱 8世纪中国战争 750年代中国 760年代中国
|
唐玄宗於同年十一月十五日得知安祿山反讯,犹豫后任命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陽、平盧(今遼寧朝陽)節度使,準備防守;命皇六子榮王李琬為元帥、右金吾大將軍高仙芝為副元帥東征。 長安失守與玄宗退位 唐玄宗於11月15日派特使畢思琛往東都洛陽募兵防守。安祿山的大軍雖遇阻礙,但由於宰相楊國忠的無能,使安祿山於同年12月12日攻入洛邑。東京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盧奕不降,為安祿山所殺。河南尹達奚珣投降安祿山。負責守衛洛陽的安西節度使封常清、高仙芝採以守勢,堅守潼關不出。唐玄宗聽信監軍宦官誣告,以「失律喪師」之罪處斬封常清、高仙芝。天寶十五载(756年)正月初一,安祿山在洛陽稱帝,國號「大燕」,改元聖武。 朝廷處死封常清、高仙芝之後,任命哥舒翰為統帥,鎮守潼關。唐室本可利用险要地势暫時死守,保衛京師;但唐玄宗與楊國忠急于平乱,迫哥舒翰領20萬大軍出戰,最後以失敗收場。潼關一破,都城长安震驚,失陷在即。 唐玄宗於6月13日凌晨逃離長安,到了马嵬坡(今陝西興平西北23里)。途中士兵飢疲,六軍不發,龍武大將軍陳玄禮率兵請求殺楊國忠父子和楊貴妃。楊國忠已經被士兵亂刀砍死,玄宗本欲赦免楊貴妃,但士兵繼續喧嘩,在親信宦官高力士苦勸之下,於是玄宗忍痛下詔縊死楊貴妃。 後兵分二路,玄宗入蜀,皇太子李亨在靈州(今寧夏靈武)自行登基,是為唐肅宗。郭子儀被封為朔方節度使,奉詔討伐。次年郭子儀上表推薦李光弼擔任河東節度使,聯合李光弼分兵進軍河北,會師恆州(今日河北正定),擊敗安祿山部将史思明,收復河北一帶。 史思明奪權 唐肃宗至德二載(757年)正月,安慶緒殺父安祿山,自立為帝。命史思明回守范陽,留蔡希德續圍太原,南下包圍睢陽,但守將仍然堅守至10月。9月至11月,長安為唐軍收復,安慶緒自洛陽敗逃退據鄴(今河北臨漳),其部將李歸仁率精銳及胡兵數萬人,潰歸范陽史思明。因契丹、同羅等族組成的精兵大部歸史思明,安慶緒謀除史思明,史思明遂以所領13郡及兵8萬降唐,唐封其為歸義王,任范陽節度使。 唐廷對史思明存有猜疑,欲策劃消滅之,不料計劃外洩,史思明復叛,與安慶緒遙相聲援。乾元元年(758年)安慶緒為郭子儀等統兵20餘萬所圍困,後增至60萬。次年得史思明之助,大敗唐九節度使之60萬軍,其圍遂解(鄴城之戰)。宦官魚朝恩讒毀,郭子儀被召還長安,解除兵權,處於閑官。不久安慶緒被史思明所殺,史思明接收了安慶緒的部隊,兵返范陽,稱「大燕皇帝」。 戰亂結束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史思明軍隊內訌,史思明為其子史朝義所殺,內部離心,屢為唐軍所敗。寶應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繼位,並借回紇兵收復洛陽,史朝義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仆固怀恩率朔方军追击史朝义。 宝应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陽,史朝義部下李懷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走投无路,於林中自缢,歷時七年又兩個月的安史之亂結束。 唐廷基於迅速結束戰爭的考量,招降後任命安史餘部田承嗣为魏博節度使,李怀仙为幽州节度使,李寶臣为成德节度使,薛嵩为昭義節度使,此後唐朝進入藩鎮割據的局面。 影響 安史之亂歷時八年,雖然亂事最終得以平定,可是很多後世史家均認為安史之亂不但是唐帝國由盛轉衰的轉捩點,而且對中國後世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對外關係的發展均產生極為深遠而巨大的影響。司马光《资治通鉴》:“(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 當時唐室為了早日結束戰事,不惜招撫安史降將如李懷仙、田承嗣等,大肆分封為節度使、觀察使,允許其保留所據地區與兵力,於是藩鎮數量激增,全國各地均置節度使。而安史叛將的舊有軍力得以維持,因此便割據一方,控制了地方的政務,“郡將自擅,常賦殆絕,藩鎮廢置,不自朝廷”,中央無法控制地方,形成藩鎮割據的問題。如安史旧将田承嗣据魏博、李寶臣据成德、李怀仙据范陽,皆领节度使之职,即河朔三鎮。當時藩鎮表面上臣服於唐室,但事實上卻割據一方,使唐帝國陷入分裂的狀態,當中以河朔三鎮為甚。田承嗣在魏博還公然為叛亂的元凶安祿山、安慶緒、史思明、史朝義四人立祠,稱為安史四聖,來攏絡河北士卒,甚至可說明河北軍心懷念安史,而非唐朝。河北的割據狀態可謂一直維持至唐亡乃至五代十國。唐末,宣武军节度使朱溫帶兵進入京師長安,控制唐室。其後當朱溫廢唐哀宗,建立後梁,自立為帝,全國各地隨即各自獨立。 安史之亂之影響也包括促使長安、洛陽的衰落與中國政治重心的轉移。自秦漢以來,長安所在的關中地區一帶均為政治上的首都,是中國的政治中心和中央政府所在地。自安史之亂後,因戰亂持續而殘破不堪,李庾《東都賦》描寫安史軍隊“殺人如刈,焚廬若薙”;洛陽“世治則都,世亂則墟;時清則優偃,政弊則戚居”,故五代之中只有後唐定都洛陽,其他四朝乃至北宋以後的各個皇朝均不再定都於長安或者洛陽。 經濟方面,華北,關中一帶的經濟因此而殘破,經濟重心再度南移,南方取代北方的經濟地位。安史之亂主要蹂躪唐朝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的地區,北方人民多流徙,北方的經濟大受破壞;相反,江南一帶並未如北方般受到戰亂的摧殘,使南方得以保全。而且大量中原人民南遷,為南方帶來勞動力,使江南的經濟則日益發達,最終其經濟規模凌駕於中原之上。 唐室為了平亂而向外族回紇、大食借兵,回紇自恃平亂有功,也屢屢向唐室勒索威逼財帛,连年的侵扰邊境,唐朝聲威至此淪落,天可汗制度無法維持。原本隶属于唐朝的西域地区更是在之后三十五年时间内陆续被吐蕃和回紇所完全占领,結果導致陸上絲路逐漸斷絕,而南方的海上絲路則逐漸取代。 “大燕”君主 同一時期發生的戰爭 永王李璘之亂 岐王李珍叛乱 袁晁起义 劉展之亂 方清起义 人物 「大燕皇帝」 安祿山:原平卢、范阳、河东节度使。 安慶緒:安祿山之子。 史思明:原为安禄山手下大将,一度降唐,后复叛。 史朝义:史思明之子,后兵敗自盡。 唐軍 唐玄宗 唐肅宗 唐代宗 高仙芝 封常清
|
這個省的居民主要是信奉伊斯蘭教中的什葉派,地理上大致涵蓋歷史悠久的大呼羅珊的西部。伊朗呼羅珊省的現代疆界是在19世紀末正式確定,這個省於公元2004年再被分為三個獨立的行政區(省) 中國明朝的《回回館譯語》中称此地為虎剌桑。 歷史 呼羅珊(Khorāsān)這個名稱(文字意思:“日出”;“東方的”;或“初升太陽的土地”)最初是在薩珊王朝時期賦予波斯東部省份。現代伊朗的呼羅珊省大致是歷史上的大呼羅珊的西半部,大呼羅珊地區包括今天在伊朗、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地區。此地区历史悠久,曾经受过希腊人、阿拉伯人、塞尔柱突厥人、阿富汗人等民族的统治。波斯的一些主要歷史名城都位於古時的呼羅珊:如內沙布爾和圖斯(屬現代伊朗)、梅爾夫和(屬現代土庫曼斯坦)、撒馬爾罕和布哈拉(屬現代烏茲別克斯坦)、赫拉特和巴爾赫(屬現代阿富汗)、以及 苦盞和彭吉肯特(屬現代塔吉克斯坦)。這個名字也從中世紀晚期開始使用,尤其是在後蒙古(察合台汗國和帖木兒帝國時代),用來與鄰近的河中地區有所區分。現代伊朗呼羅珊省的疆界是在19世紀後期決定並正式實施。 公元1968年8月和1978年9月,當地發生兩次大地震,分別造成12,000和25,000居民死亡。 1997年5月10日則發生第三次大地震(1997年加延地震),造成1,567人死亡,2,300人受傷,和50,000人無家可歸。 呼羅珊省現代劃分 呼罗珊省曾经是伊朗最大的一个省份,在2004年9月被分成三个省: 北呼罗珊省,省會:博季努爾德市。
|
禮薩呼羅珊省,省會:馬什哈德。 呼羅珊省的某些地區已被併入別省 一些南部地區併入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 一些西部地區併入亞茲德省 人口資料 這個地區的主要種族是波斯人,少數民族有庫爾德人、、哈扎拉人、和土庫曼人。該地區大多數人所說的各種方言都和波斯語有緊密關係。最大的定居點和耕作地區集中在西北部的馬什哈德,另有古昌、希爾凡、和博季努爾德市等重要城鎮。 參見 河中地區 花喇子模 阿夫沙爾王朝 馬什哈德 阿什哈巴德 土庫曼 注释
|
圆明园集中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精粹,融会了东西各种建筑风格,大量运用对景、障景、借景、透景等空间处理技巧,汇聚各种造园手法,堪称是中国园林艺术之集大成者和顶峰杰作,被西方国家称作“万园之园”或“东方凡尔赛宫”。 整个圆明园的规模宏大,三园的总平面呈倒“品”字形,占地面积约350万平方米,周长10余公里。三园共有园景123处,其中圆明园69处,长春园24处,绮春园30处,总建筑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三园设园门19座,水闸5座。园内有殿堂楼阁、轩馆廊榭等各种建筑140多组,木制和石制桥梁100多座,各种风景点100多处,还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图书、字画和文房珍宝,如《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和《淳化阁帖》摹版等。 圆明园是一座以水为主题的水景园,水面占全园面积的一半以上。它的水主要来自玉泉山,通过颐和园的昆明湖和清河支流万泉河,由西马厂铁闸从西北注入圆明园的紫碧山房,然后散布于各园。这种将水源布置在西北角的布局参考了中国神话中天下之水发源于昆仑山的传说。雍正年间大规模修整了水道,将全园的湖泊相连,形成了整座园林的脉络。这些河道、湖泊和遍布全园的假山、岛屿等相互烘托映衬,具有山水写意画般的意境。 圆明园的景观大量取材于中国的神话传说和诗画意境,如方壶胜境、蓬岛瑶台(蓬莱仙岛)、武陵春色(桃花源)、上下天光(洞庭湖)、杏花春馆(仿杜牧杏花村诗意)等。园内仿建了许多江南名胜,称为“缩景”,如取自杭州的“西湖十景”(西湖十景全部仿建,其中一些被计入圆明园四十景)、取自庐山的西峰秀色、取自海宁安澜园的四宜书屋、取自南京瞻园的茹园、取自苏州狮子林的狮子林、取自杭州汪氏庄园的小有天园等。此外长春园北部还有欧式建筑群——西洋楼,这是首次在皇家园林中大规模仿建西洋建筑。 圆明园主要供游玩和休憩之用,但后来帝王们经常在此处理政事,因此园内也有许多宫殿和其他建筑,如住宅、庙宇、戏楼、市肆、藏书楼、船坞等。圆明园的建筑尺度比一般的皇家建筑要小,显得比较亲切。建筑的平面造型丰富多样,出现了许多罕见的建筑平面,如卍字形、书卷形、眉月形、田字形、方胜形、套环形等。除极少数殿堂外,建筑的外观装饰朴素雅致,多用小式灰瓦、卷棚顶,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而内部装潢则大都富丽堂皇,极尽奢华之能事。 在圆明园的周围,还修建了用于观赏游玩的数座皇家园林(参见三山五园),亲王公主赐园,翰林院、集贤馆臣僚办公退居的花园,以及泉宗庙花园、圣化寺花园、紫竹院花园等行宫花园。 圆明园内的植被和动物配置十分丰富。三园中以植物命名的景点约150处,占全园景点总数的六分之一。根据嘉庆时期圆明园内工档记载,园内主要绿化植物花木有天台松、马尾松、果松、刺松、白果、梧桐、桑、柏、垂杨柳、观音柳、桃、杏、李、栗、榛、柿、海棠、玉兰、丁香、玫瑰、山茶、栀子、波斯桃、文冠果、金银花、连翘、棣棠、荷花、乌沙尔器、金莲花、紫藤、石榴、葡萄、佛手、探春、芍药、牡丹、茉莉、兰草、桂花、梅、竹、芭蕉、罗汉松等80余种。园内散布白鹤、孔雀、锦鸡、白鹇、鸳鸯、凤头鸭、梅花鹿、麋鹿等鸟兽。 圆明三园原是一处多泉水的低地,在建设过程中地形地貌被重新塑造。作为平地建起的人工山水园,圆明园总体布局是比较成功的,但也存在一些缺点。最早落成的西部园区河道过窄,建筑过于密集,存在园林布景简单重复、部分空间空淡乏味(如安佑宫、山高水长、洞天深处)的情况。绮春园的平面构图则过于散漫,没有形成一条合理的游览路线。长春园的山水比例尺度最为成功。 圆明园经西方传教士介绍至欧洲后,影响了欧洲传统的法式几何图案人工园林和英式纯自然风景园,人工建筑与自然山水结合的中国式园林风格开始引入西方。英国造园师威廉·肯特为威爾斯親王腓特烈建造的邱园(Kew Garden)即参考了中国的造园理论。 园林布局 thumb|280px|圓明園盛景圖(俯視) 圆明园总体上是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这三座相互连通、实为一体的园林组成的。三园可各自划分为数十个景点,每个景点都以一组建筑为中心,并搭配若干山形水系而形成。景点中的每组建筑都包括了若干个院落,而每一个院落又分别有几幢建筑。这种园中有园、层层嵌套的格局是圆明园的一个重要特征。 圆明园 圆明园在圆明三园中面积最大,占地二百公顷。圆明园原为明代一处私家园圃,圆明园历史之始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为皇四子胤禛赐园题写匾额“圆明”,雍正初年建成牡丹台(即“镂月开云”),雍正帝即位后从雍正三年(1725年)开始大肆扩建而成,到乾隆九年(1744年),圆明园的营建工作基本告一段落。乾隆帝依照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四字题名钦定了圆明圆四十景,分别赋诗,并命画师绘画修饰,此即《圆明园图咏》。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来华,携带的礼品陈列于圆明园正大光明殿。在圆明园作为宫苑的百余年的时间,清帝长期园居,其中雍正帝、道光帝均崩於圆明园。 圆明园可分为宫廷、九州、西北、福海和北部等五个景区。 总体布局 圆明园大宫门位于该园的正南方,门前有巨大的广场和人工湖,湖前有影壁,宽四十五米。广场两侧为两庑,东西朝房各五间,复有转角朝房及东西朝房二十七间。东边为宗人府、内阁、吏部、礼部、兵部、都察院、理藩院、翰林院、詹事府、国子监、銮仪卫、东四旗值房,西边为户部、刑部、钦天监、内务府、光禄寺、通政司、大理寺、鸿胪寺、太常寺、太仆寺、御书处、上驷院、武备院、西四旗值房。东侧隔夹道还有银库、缎库、灯笼库、蜡库、升平署、如意馆等服务建筑。入门后经出入贤良门(二宫门),即是宫廷建筑群,为听政议政之所,包括正大光明殿、勤政亲贤殿、保合太和殿、长春仙馆和洞天深处等宫殿馆舍和许多辅助建筑。 正大光明殿以北是前湖,前湖以北就是九州清晏殿景区。九州是环绕后湖布置的九个岛屿,象征“禹贡九州”。每个岛上都有一处园林建筑景观,以九州清晏殿为中心,周围有茹古涵今、坦坦荡荡、杏花春馆、上下天光、慈云普护、碧桐书院、天然图画、镂月开云,以及山高水长、万方安和等如众星捧月般的分布。这一景区是圆明园的核心区域,以宴游为主。 九州的西北面是一组样式繁多,功能多样的小型园林建筑,主要有鸿慈永祜、日天琳宇、月地云居、法源楼、濂溪乐处、汇芳书院、文源阁(藏书楼,仿宁波天一阁)、武陵春色、水木明瑟、澹泊宁静、映水兰香、舍卫城(佛寺,放置进奉的佛像)、同乐园(戏台)等。 九州景区的东北面是宽敞舒朗的福海景区。福海是一幅广阔的水面,宽600多米。它是圆明园的水上活动中心,设计方面借鉴了杭州西湖。湖中有蓬岛瑶台,四周岸边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澡身浴德、坐石临流、西峰秀色、廓然大公、平湖秋月、三潭印月、方壶胜境、涵虚朗鉴、接秀山房、别有洞天、南屏晚钟、夹镜鸣琴等景观。 圆明园的最北面是一条狭长的水系,颇似扬州的瘦西湖,主要以民居型建筑展示水乡田野的风光,有清旷楼、关帝庙、四宜书屋、北远山村、鱼跃莺飞、多稼如云、紫碧山房等建筑。 圆明园四十景 正大光明:为圆明园正殿,建于雍正三年(1725年)。前为出入贤良门,左右有东西配殿五楹,分别为茶膳房、御书房、清茶房和军机处。正大光明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前后有出廊,灰瓦,卷棚歇山顶。殿内有雍正帝手书楹联“心天之心而宵衣旰食;乐民之乐以和性怡情”,及乾隆帝所书“遹求宁观成,无远弗届;以时对育物,有那其居”。东壁悬御书《周书·无逸》,西壁悬《豳风图》(至英法联军焚园时,似悬挂圆明园全图)。英法联军攻入圆明圆时曾在此设立指挥部。殿后有寿山,山上有笋石,后移至今颐和园仁寿殿。 勤政亲贤:又称勤政殿,顧名思義即皇帝在圆明园時處理政事之處,殿为五楹,东为飞云轩、静鉴阁,北为怀清芬、秀木佳荫、生秋庭。静鉴阁东为保合太和、富春楼、竹林清响。 九洲清晏:位于前湖与后湖之间,建筑密集,为皇帝寝宫。最前为圆明园殿五楹,是圆明圆最早的建筑之一,康熙帝题写的“圆明”匾额悬挂于此。后为奉三无私殿七楹,九州清晏殿七楹。东为天地一家春,西为乐安和,再西为清晖阁、露香斋、无倦斋、茹古堂、松云楼、涵德书屋。西路后于道光年间焚毁,翻建慎德堂。道光帝晚年主要都在慎德堂居住及處理政事,岛南有汉白玉石桥两座,西为南大桥,东为如意桥。 镂月开云:雍正年间称“牡丹台”,是圆明园最早的建筑群之一。乾隆九年(1744年)改名以纪念康熙六十一年祖孙三代在此聚会赏花的往事。主体建筑为纪恩堂。殿以楠木为材,上覆金碧二色琉璃瓦。旁为御兰芬。 天然图画:位于后湖东岸,南部凿池,北部住院,是欣赏后湖景色,远眺西山风光最佳之所。主体建筑为一方楼,楼北为朗吟楼、竹萿楼、五福堂、竹深荷静,在庭院东侧,西为静知春事佳,东为苏堤春晓。 碧桐书院:前殿三楹,中殿、后殿各五楹。建筑外一弯溪流,四面环土山,其西岩石上为云岑亭。 慈云普护:南面面向后湖,与九州清晏在同一轴线上隔湖相望,西面有一个矩形“凹”字形港湾,前殿临后湖,三楹,称“欢喜佛场”。北为楼宇三楹。楼上祭祀观音,楼下祭祀关帝。东为龙王殿。 上下天光:仿《岳阳楼记》中对洞庭湖的描写“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而建,为临湖楼房,上下三楹,左右有亭,楼后为平安院。 杏花春馆:位于位于九洲景区的后湖西北,也是整个九洲景区的最高点,意仿西北昆仑山。初为矮屋疏篱,以唐代诗人杜牧在《清明》一诗中所描绘的“杏花村”为意象,仿乡村景色而建,后进行大规模增建,景色更为精致。 坦坦荡荡:仿杭州“花港观鱼”景,三楹,前为素心堂,后为光风霁月,东北为知鱼亭,凿池观鱼。此景位于后湖西岸,堆山低而少建筑小而矮以平坦见长,可将西山景色引入。 茹古涵今:书房。正殿五楹,后为韶景轩、茂育斋、竹香斋。 长春仙馆:位于九州景区西南,门三楹,殿五楹,殿后有绿荫轩、丽景轩,西有含碧堂、林虚桂静。原为乾隆帝身为皇子时在园内的赐居,以此自号“长春居士”。后改为皇太后在园中居所。西为藻园。 万方安和:寓意天下太平之意。建于水中的建筑平面呈“卍”字型房屋,共有三十三间,建筑基础筑在水底似孤悬水中,室内结构巧妙,冬暖夏凉,为雍正帝喜居之所。南有文昌阁。 武陵春色:在万方安和东北,过石洞,池北为五楹敞轩壶中日月长,东为天然佳妙,南为洞天日月多佳景。再过山口为桃花坞、桃源深处、绾春轩、品诗堂。 山高水长:为两层五楹楼房,楼前空场为骑射区,隔河为土山,平日是圆明园禁军练兵场所。有乾隆“土墙”诗碑。每年正月在此设宴招待外藩王公,欣赏烟火表演。东有皇子住所“十三所”。 月地云居:佛寺,正殿五楹,前有方殿,后楼七楹。东为法源楼,再东为静室,西北为刘猛将军庙。 鸿慈永祜:又称安佑宫,皇家祖祠。仿景山寿皇殿建造,为园内规格最高的建筑,黄色琉璃瓦重檐歇山顶,九楹,黄琉璃瓦。殿内中为康熙帝神像,东为雍正帝,西为乾隆帝。殿门前为两道琉璃牌坊,各有华表一对。北为紫碧山房。 汇芳书院:在紫碧山房之南,平面为眉月形,内有抒藻轩、涵远楼、随安室,隔溪有“断桥残雪”,仿杭州西湖十景。 日天琳宇:在汇芳书院之南,为佛堂。有中前楼、中后楼、西前楼、西后楼,前后楼间有穿堂,各楼之间以天桥相连。中楼前有八角亭“楞严坛”,东有瑞应宫。 澹泊宁静:在日天琳宇东南,主体建筑为“田”字形殿,东为曙光楼,北为翠扶楼,西门外为多稼轩,东为观稼轩、稻香亭,东北为溪山不尽和兰溪隐玉,西南为水精域、静香屋、招鹤磴、互妙楼。 映水兰香:澹泊宁静之西,正殿五楹,西向,东南为钓鱼矶,北为印月池、知耕织。 水木明瑟:在映水兰香东北,室内用西洋式水力机构驱动风扇。是中国皇家园林中“用泰西水法”水声造景的先例。北为文源阁,是清廷在全国范围兴建七座藏书楼之一,内藏《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 濂溪乐处:圆明园中面积最大的园中之园。中心是被湖面环绕的岛,外围堆山环绕。正殿九楹,后为云香清胜,东为香雪廊、云霞舒卷,南为汇万总春之庙。园中心是一个被湖面和小溪所围绕的大岛,岛略偏西北,东南水面较广,湖四周被山环绕团团围住,山水连成一片。 多稼如云:在鱼跃鸢飞之西,正殿五楹,周围为稻田。 鱼跃鸢飞:为五楹方殿,四面有门。东为畅观轩,西南为铺翠环流,南有连绵土山,出山口为多子亭。 北远山村:在鱼跃鸢飞之东,仿农居村市而建,有兰野、绘雨精舍、水村图、稻凉楼、涉趣楼、湛虚书屋等建筑。 西峰秀色:仿庐山而建,西面隔河为小匡庐,后有龙王庙。东为含韵轩、一堂和气、自得轩、岚镜舫,北部花港观鱼仿杭州西湖同名景色的意境。 四宜书屋:仿海宁安澜园而建,南为采芳洲、无边风月之阁,西南为涵秋堂、远秀山房,北为烟月清真楼。有别于绮春园四宜书屋。 方壶胜境:建成于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在福海东北岸湾内,是以人们想象中的仙山楼阁为题材而建造的寺庙建筑,也是后代众多学者考证后公认的圆明园中最为宏伟美丽的建筑群。前为山字形月台,伸入水中,上有三座重檐大亭,仿大高玄殿习礼亭。亭后过桥为方壶胜境正殿,为二层楼宇,前后各五楹,前曰哕鸾殿,北为琼华楼,左右为配楼,之间有天桥相连。楼阁中供奉着2000多尊佛像、30余座佛塔。方壶胜境东为蕊珠宫。西为三潭印月、天宇空明、清旷楼、华照楼。整个方壶胜境景群于1860年10月被英法联军劫掠后焚毁。焚毁初期,这片遗址上还残存有相当数量的建筑构件,其中以石制为多。 澡身浴德:在福海西南,正殿澄虚榭,三楹,南为含清晖,北为含妙识。西南为静香书馆。北渡河为望瀛洲、溪风松月、深柳读书堂。 平湖秋月:仿杭州西湖平湖秋月景色,正殿三楹,后为流水音,东北出山口为花屿兰皋、两峰插云、山水乐、君子轩、藏密楼。 蓬岛瑶台:雍正时称蓬莱洲。位于福海中央,为相连的三座湖心岛,仿神话中东海三仙山之意。中央岛屿有门三楹、正殿七楹,西为神州三岛殿,东为随安室。东岛名瀛海仙山,北岛名北屿仙居。 接秀山房:在福海东岸。正殿三楹,旁有琴趣轩、寻云楼、澄练楼、怡然书屋、安隐幢。其南部原本有一组建筑“观鱼跃”,后拆除新建“观澜堂”。 别有洞天:在福海东南岸,也称清秀村,位置隐秘,经城关出入,有纳翠楼、水木清华之阁、时赏斋、石舫。 夹镜鸣琴:在福海南一座横跨水上的桥亭,取李白“两水夹明镱,双桥落彩虹”之诗意。东为南屏晚钟、西山入画、山容水态,西有湖山在望、佳山水、洞里长春。 涵虚朗鉴:在福海东,正殿称雷峰夕照,北为惠如春、寻云榭、会心不远,南为临芳众、云锦墅、万景天全。 廓然大公:是福海景区中最大的独立园林,正殿为双鹤斋,七楹。布局仿无锡寄畅园。北为采芝径、峭茜居,西为环秀山房、临河画。 坐石临流:仿绍兴兰亭,有“兰亭八柱”石刻。东有同乐园,为园中最大的娱乐场所,建有买卖街和清音阁大戏台,同乐园北有买卖街,每年正月十三在此举行宫市。街北为舍卫城,建有城垣、城门,内为多宝阁、仁慈殿、普福宫、最胜阁等佛寺,供奉金银铜玉珐琅檀木等佛像36万尊以上。 曲院风荷:是九州景区到福海景区的过渡区域。仿杭州西湖曲院风荷景色,主要建筑为九孔石桥(桥西牌楼题匾为金鳌,桥东牌楼题匾为玉蝀,故又名金鳌玉蝀桥),北有麴院。 洞天深处':位于勤政亲贤以东,有四座方形院落,为皇子读书居住之所。东北为皇家画馆如意馆。 长春园 长春园位于圆明园的正东,绮春园的东北,面积约为圆明园的三分之一,占地70公顷,1751年基本建成,1770年乾隆帝写了《长春园题句》,说明建园的目的是建造颐养之所,预备在退位之后来此入住,因此以宴游为主,没有议政的设施。 总体布局 长春园南部以大型的水景为主体,整体布置疏朗开朗,疏密得当。园门为长春园宫门,五楹,门外左右各有铜麒麟一只(现仅存一只,陈列于颐和园仁寿殿前)。其南建影壁一座。入门为澹怀堂,九楹,卷棚歇山顶,前有月台丹陛,东西配殿五楹。正殿之北为河岸,建方亭一座,有廊与正殿相通。亭西为长春桥,十孔。过桥向北,经山口,即为园内核心建筑——含经堂建筑群。 含经堂前设牌楼三座,两面为八字影壁。入门为五楹含经堂,是乾隆帝吟经之所。再北为淳化轩(圆明三园中最宏大的建筑,有《淳化阁帖》摹版),蕴真斋。出后门为“得胜盖”敞厅,乾隆二十四年,乾隆帝在此获知平定大小和卓之役而建为纪念。此外还有涵光室、理心楼、味腴书屋。东墙外买卖街等建筑。含经堂建筑群规模富丽宏大,布局参考紫禁城宁寿宫,是乾隆计划退位后常居的处所。 含经堂西为思永斋,建工字殿十七楹。思永斋东侧建小有天园。思永斋以北为海岳开襟,是湖面上建造的双层圆形石台,上有殿宇三层。思永斋以南为茜园,以石取胜,建有茜园八景。乾隆帝自杭州运来的南宋德寿宫遗石“青莲朵”亦陈列于此。含经堂之东为玉玲珑馆、鹤安斋、映清斋、茹园、鉴园等景点,园东北角为狮子林(仿苏州狮子林),园北有法慧寺、多宝琉璃塔、宝相寺、泽兰堂等建筑。再北即为西洋楼景区。 长春园的北部是著名的西洋楼,是一组欧式宫苑建筑群,占地约6.7万平方米,设计者是传教士郎世宁、蒋友仁、王致诚等人。这是中国的皇家宫苑中第一次大规模仿建的西洋建筑和园林。始建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至二十四年(1759年)完成,包括六组西洋式建筑、三组喷泉和无数庭院小品。整个景区呈东西轴线布局,自东向西依次有线法墙、方河、线法山、远瀛观(中轴)、海晏堂、方外观、谐奇趣、养雀笼、蓄水楼、万花阵和大水法、观水法等喷泉。它的建筑、环境和式样采用了巴洛克式风格,而装饰细节上则有具有东方的神韵。 由於西洋楼為西式建築,多半以大理石建成,因此被火焚毀的程度比起其他地方較為輕微,現在能看到的圓明園遺址便是以西洋楼景区為主。 西洋楼景区从西向东的主要建筑依次为: 蓄水楼,二层。楼宽五楹,楼北并有平台三楹,内为养水池。二楼东北角通下方水井,安装轧水机,为谐奇趣、万花阵(又称黄花阵)、水法台各处喷泉供水。 蓄水楼南为线法桥,西面贴长春园西墙,另外一面临水。桥有五券,每券上面刻有兽面,向外喷水。桥下有闸五道,联系长春园与圆明园水面。桥中央有西洋座钟式假门一座,上有巨大西洋时辰钟一座。假门两侧障以雕刻花墙。墙外为夹道,夹道西墙内即圆明园方壶胜境和蕊珠宫景区。 蓄水楼东为广场。广场中为水法台(西洋式石雕喷泉塔),周围环以雕花铜栏,十字甬路用细砖墁地,两旁五色石子砌成花坛。广场之北为黄花阵,南为谐奇趣。黄花阵,又稱萬花陣,是個花園迷宫,由1.2米高飾以浮雕花紋的磚牆組成,磚牆總長度達16公里,範圍有89米×59米之廣,现已经重新复建。迷宫门为西洋座钟形,黄铜雕刻花纹大门两扇。迷宫中央为一座歐洲風格的石亭,内设西洋式座椅,相傳乾隆皇在中秋節就是坐在椅上看著自己的妻妾們提著黃色蓮花燈籠在迷宮裡比賽,誰先抵達石亭便可獲賞賜。亭前左右有兩頭石狮分列,均背驮宝瓶,内有铜管,喷出之水高二丈余。黄花阵最北有洋楼三间。 谐奇趣,为长春园最早的西洋式建筑,两层,庑殿顶,紅色圆光琉璃瓦,屋脊用蓝色琉璃番草。上层三间,下层七间,楼内设西洋式家具及卧榻,木条拼花打蜡地板。楼柱用汉白玉深雕西洋番花番草花纹,窗户券口有精美砖石雕刻。墙身抹粉红灰,两侧有月式平台抄手游廊,游廊尽头为五色琉璃顶八角形奏乐亭。楼南有月台,两旁有白玉石盘券石磴。月台上二层楼门正中有西洋石狮子二座,及西洋雕刻之玉石栏杆。月台下为巨大的海棠形喷水池,池中央为西洋大翻尾石鱼一尾,口中可立一人,向上喷水高达五丈余,民国初年为燕京大学校友会购买并放置于燕园未名湖,现仍存於未名湖中。喷水池周围有喷水铜雁十八只,喷水铜羊四只。池东西有两个小喷水池,游廊下亦有两个小喷水池。池南有石栏杆,再南即为长春园湖面。 水法台广场东为养雀笼西门。养雀笼为五间三进建筑。中央一间为过道。西边第一进为敞厅,两侧各摆放海蜇形假山石一座,各高六尺余。中间一进南北两间各用铜丝网挡严,内蓄孔雀各一对。最东边一进为敞厅,南间东墙有郎世宁油画帆船航海图。中间一进之北为西式小院,有房九间,为养雀太监所住。养雀笼东面为西洋式牌坊三间,中央石券有精刻黄铜花门二扇,左右次间为假窗,嵌喷水塔三层,水由上落下,流入地面石孔。养雀笼东门南北连接花墙,东有瓶形花石平桥。过桥之后东行,路北为方外观。 方外观,两层,上下各三间,两侧有半环形石阶通往二楼。楼为大理石贴面,加刻回文装饰,重檐四坡蓝色琉璃瓦頂,乾隆朝为容妃礼拜之场所。因此整體為回教清真寺建築,楼西为八角亭,东为花台树池。方外观之南,路南有五竹亭,游廊环绕,亭瓦柱窗皆为湘妃竹,镶嵌五色珠玉螺钿,烫蜡见光,平时亭子由油布毡里罩子保护,皇帝游幸时方移去。此亭可视为一极大之工艺品。亭北路南之间空地有圆形小喷水池一座,左右为荷花池。 方外观之西为海晏堂。海晏堂为西洋楼中最大的建筑,分前后楼。前楼一层,坐落于高台之上,正面十一间,深一间。正门向西。楼身为砖砌,立柱为汉白玉精刻西洋番花石柱,孔雀绿琉璃瓦庑殿顶,屋檐上安露顶石栏杆。屋顶垂脊四角各安翻尾石鱼一条。楼身抹粉红色灰,石券花窗口与汉白玉石柱之间墙面为五色琉璃番花。正门位于二层,门为黄铜西洋雕花,内为飨宴之所,正南为八扇大理石屏风,上为山水花纹,屏风前为宝座。窗为法式铜窗,窗间立柱为大玻璃镜,镜子上方为三角式巴洛克假门楣装饰,镜前摆放景泰蓝及珐琅花盆、凳几、陈设。地面为拼花打蜡木条地板。楼顶为格子天花。门前为平台,平台左右为叠落石跑梯,中央为喷水池。石跑梯为花斑石子嵌地,靠水池侧为导水台。两侧共有导水台六十个,水纹形泄水沟四道。正门前有西洋式石豹两只,口中吐水,沿阶梯旁导水台泄水沟逐级叠落,注入大池中。大喷水池中央为石蚌,其上为转轮水法,再上为喷水石鱼二只。池中央有喷水台一座,两旁有石台二座,沿石跑梯八字展开,上为十二生肖兽首人身喷水像。右侧(南侧)为鼠、虎、龙、马、猴、狗,左侧(北侧)为牛、兔、蛇、羊、鸡、猪。每一时辰轮流喷水,正午时十二铜像一同喷水。喷水池外,叠落石梯两旁又有西洋八角石鼎各一,高八尺余。 海晏堂后楼(东楼)亦为两层,与东楼通过平台楼梯相连。后楼中央为蓄水池(锡海),东西长八丈五尺五寸,南北宽一丈八尺五寸,深四尺九寸。二层东西两端各有蓄水楼一座。楼内各有水井,上安轧水机。后楼南北各有西洋八角喷水池二座,西池有二铜猴在树下捅马蜂窝,手中托印,水从印中喷出,向上激树,群蜂飞舞,猴作惊恐状。南面东池内,一铜猴坐假山上,手执雨伞一把,水由伞顶上喷八尺,复落伞上,下流如瀑雨,喷泉名为猴打伞。后楼东立面有四折石楼梯由东蓄水楼下楼,楼梯下有砖砌地沟,内安铜管,直径三尺,最细者亦有寸余,通往海晏堂西门外喷泉群,供海晏堂及之东的大水法供水。 海晏堂东行,过花墙,即为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建筑群。 远瀛观坐落于高台之上,全部为汉白玉雕刻筑成。主楼五楹,二十五间,乾隆时为寝宫,内设寝具。陈放法国路易式家具、座钟、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法王路易十六所赠送之名贵哥白林挂毯、地毯,又有造办处打造之赤金大澡盆,西洋式金铜床及帐帏,所陈珍宝无数,手工雕品如名师杜士元在象牙与琥珀之极小圆镜上刻五千字之诗赋及其故事之透雕,又如在一尺五寸见方之水晶内又天然华美之动物等。其他西洋镜、珍玩宝物陈设无数。楼为三层庑殿顶,正中之大宝顶用红、紫、孔雀蓝、粉、天青五色琉璃圆光瓦。第二层用鱼鳞金瓦。楼顶为五色琉璃番草卷云花纹屋脊。正门两旁汉白玉石柱刻西洋番花下垂葡萄叶,深雕三寸余。楼门前石狮子一对。远瀛观楼前为大平台,楼台基座东西有弧形石梯两座,环抱台基下面喷水池。楼前平台以精美太湖石及花木填空。 大水法在远瀛观前平台之南。北为西洋式石龛,石龛紧靠远瀛观平台,正中有铜雕西洋式狮子头,口中喷水,落入下面的半圆形七级水台,七层水台亦层层喷水,落入池旁两岸泄水沟(今石龛狮子头和水台已无存,残存部分形为类似门楼的空心石牌坊)。水池为半圆海棠形,左右岸上,泄水沟尽头各有翻尾石鱼一座,池中左右亦有石鱼各一。西洋牌坊来水自泄水沟自上鱼口中流出,落入下鱼口中,复将水势激回,反射喷入池中。池正中有一铜鹿,南向似跑,其角分为八杈,由各角尖上喷水八道。鹿东西各有铜猎犬五只,水由口喷出,射向铜鹿。池沿岸用白玉石精雕花纹,安放带座石花盆,内植三层线法松(按西洋方式修剪的松树)。此喷泉俗称十犬喷鹿。水池东西石鱼北侧,又有翻尾大海猪各一,水自口中喷出,射出三丈余。大水池外,东西各有十三层方形喷水塔一座,塔在水池中,池底有大喷水管八根,塔身上有小喷水管八十根,水射高六尺。塔顶有铜蒺藜十六角,喷水十六道,落入池中。 观水法坐南朝北,左右列石鼎炉各一台,栏上有石刻花盆四对。台中设宝座,左右列二铜鹤,二鹤头相对,口衔铜横条,条下横布五色玻璃六棱坠子,由宝座靠背拉黄绸顶棚至前方鹤嘴横梁为凉棚。座后有西洋式屏风一座,半圆形,中嵌石刻屏心五件。石屏东西为方形小塔各一,塔两旁有石刻花盆,再东西为西洋座钟式精雕巴洛克角门各一,出角门可至长春园泽兰堂。 远瀛观、大水法建筑群东西皆为花墙,广场地面用砖石琉璃铺砌。再向东即为线法山正门,门为巴洛克式西洋牌楼,南北为矮松树篱。入门为线法山,四面有盘旋马道,护以黄绿琉璃砖矮墙,可驰马上山。山顶为八角四券石亭。山东为线法山东门,所谓螺丝牌楼。牌楼正门门券上刻蛤蜊、番草、军鼓、交叉军旗浮雕,左右侧门上为石刻花瓶、番花、长蛇。门柱俱刻西洋番花葡萄藤叶,绕柱爬墙,枝叶翻卷,果攒下垂。门内外两侧有月形荷花池,中植白莲,路两旁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形成鲜明对比。 线法山之东为方河、线法墙。线法墙南北平行分列砖墙五道,悬挂油画布景,有谓西洋市街楼房,称为阿克苏十景。 绮春园 绮春园位于圆明园的东南,最初為允祥賜園「交輝園」,在乾隆年间先賜給乾隆帝妻弟傅恆後改名「春和园」,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圆明园东南几个小园扩建成绮春园。在嘉庆十四年(1809年)扩充将西部小园并入,由竹园、含晖园、西爽村以及春和园组成。绮春园的面积54.3公顷,园林规模比长春园略小。绮春园在道光年间以后主要作为太后、太妃居住之所。 圆明园被毁后,同治年间准备重修圆明园时,拟大修绮春园,并令改名万春园,后因财政拮据而作罢。后人常将绮春园称为万春园,但万春园只是为重建而命名,并没有真正出现过。 总体布局 绮春园内东北与西南有较大面积的水面景色,湖中置岛筑堤分割水面。宫廷区设于东南部,依次为新宫门、迎晖殿、中和堂、敷春堂、后殿、问月楼。宫廷区西有鉴碧亭、北为凤麟洲、涵秋馆。绮春园中部有展诗应律、春泽斋、生冬室、卧云轩、四宜书屋、清夏堂,西南部有含晖楼、畅和堂、绿满轩、澄心堂、湛清斋等景点。园内还布置了正觉寺等宗教建筑。 由于是由数个建于不同时期的小园合并而成,所以没有统一轴线布局,园中由数个小型湖泊和山冈组合而成,全园湖渠彼此沟通联成一气,山冈穿插,水系回环,布局自由散漫,但颇受嘉庆帝的赏识,并撰“绮春园三十景”诗,命名了敷春堂、鉴德书屋、翠合轩、凌虚阁、协德斋、澄光榭、问月楼、我见室、蔚藻堂、霭芳圃、镜绿亭、淙玉轩、舒卉轩、竹林院、夕霏榭、清夏斋、镜红馆、喜雨山房、含晖楼、涵清馆、华滋庭、苔香室、虚明镜、含淳堂、春泽斋、水心榭、四宜书屋、茗柯精舍、来薰室、般若观,共三十处。 圆明园附属园林 澄怀园 淑春园 鸣鹤园 朗润园 熙春园 近春园 现存遗迹 经过70余年的残毁后,圆明园已成荒地。目前圆明三园内有迹可考的遗址大多分布在西洋楼一带,包括海晏堂大锡海,谐奇趣、方外观残存石柱石台,大水法西洋式石门及喷水池,绮春园单孔桥,圆明园别有洞天石舫等。现在可供游览的景点主要是绮春园、长春园和圆明园福海的残迹,重点有正觉寺、西洋楼和含经堂遗址等。正觉寺是唯一一组历经1860年和1900年两次劫难而完整留存下来的建筑物,2002年至2011年进行了复建保护工程。寺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三聖殿、文殊亭、最上樓等等。圆明园九洲景区废墟已于2009年清理完毕,开放参观。 圆明园被劫掠后,园内价值连城的珍宝大量流失于海外。在欧洲各博物馆收藏有来自圆明园的藏品,如《女史箴图》(藏于大英博物馆)、《圆明园四十景图咏》(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文源阁版《四库全书》残本和瓷器、佛像、佛塔(多集中于法国枫丹白露宫)等。圆明园其他珍宝绝大多数已无可考察。 十二生肖兽首铜像
|
清朝灭亡后的数十年里,圆明园遗址残料继续受到劫掠。园内的方砖、条石、石料、汉白玉雕刻、太湖石、青片石等建筑材料纷纷被军阀官僚运走修建私园和陵墓,圆明园虎皮石围墙被拆除修路。此外也有一部分圆明园遗物被安放于公共场所,如长春园门铜麒麟、安佑宫丹陛石、水木明瑟碑先后于1910年至1937年被移往颐和园;安佑宫华表、石麒麟、西洋楼线法桥和翻尾石鱼、梅石碑、莳花碑、文源阁碑被分别移至燕京大学和北京图书馆旧馆;兰亭八柱碑、远瀛观石栏杆和“青莲朵”等珍贵太湖石于1915年移往中山公园;长春园大东门石狮子及基座移至正阳门和新华门。西洋楼遗址的汉白玉及砖瓦也多被军阀官僚运走,或被各家石作坊买去,就地改刻为其他石料。抗日战争时期,园内部分遗址在“奖励农业”的口号下被平山填湖,改为水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破坏 1950年代,周恩来曾指示:遗址要保护好,地不要拨出去,以后有条件可修复。曾计划将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定址于此,但1960年代园内土地大多被附近生产队改为农田,大量人口迅速涌入,相继拆除了圆明园福海石驳岸、舍卫城残余城墙及地基、万春园三孔桥、运料门、长春园七孔闸等残存建筑,以及残留的全部园墙,并砍伐了园内残存唯一的花神庙古树。 根据1951年周恩来对圆明园的指示,北京市规划局、北京市园林局以及海淀区绿化队对圆明园遗址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和绿化。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圆明园遗址再次遭到破坏,建筑基址和山形水系仅存轮廓。 当代的保护与修葺 1976年11月17日,海淀区设立了圆明园管理处,圆明园遗址开始得到中国政府的有效保护。管理处对圆明园东半部和西洋楼一带的建筑遗址进行了整理,1983年开始恢复长春园围墙,1984年修整福海景区,1988年6月29日建成圆明园遗址公园对外开放。福海、绮春园大宫门、仙人承露台、鉴碧亭、西洋楼万花阵等少数几处景点得到复建。 1980年代后,关于圆明园是否要复建的问题,中国国内曾出现过一些争论。支持者们认为复建圆明园可以展现国家强盛的形象,并提升民族的自尊心。而反对者们则认为那不过是造了一堆假古董,也是对中国近代史的不尊重。2000年和2002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先后公布《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和《圆明园遗址保护专项规划》。在这两份规划中,提出“整体保护,科学修整,合理利用”的方针,将圆明园定位为遗址公园,以“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见证”为主旨。遗址内不进行新的构思,不增加新的景观,重点修复原有的山形水系,允许复建长春园含经堂、正觉寺和圆明园大宫门等部分景点,但须严格按原样恢复。同时占用遗址的工厂和居民也必须迁出。 2007年12月,人民網調查顯示,超過七成網友反對重建或修復圓明園,大部分網友認為,中國國恥不能忘,不應復建圓明園。 虽然当地政府已经加强了对圆明园遗址的保护,遗址仍然受到旅游开发、影视拍摄等商业行为的破坏。圆明园管理处采取的某些保护措施也受到批评。2005年2月,圆明园管理处开始在遗址内1.33平方公里的水底铺设防渗膜。虽然管理处声称这一工程的目的是防止湖水和河水渗漏,是应对北京地下水位严重下降的不得已和常规的办法,仍然被环保人士批评为实际是对遗址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媒体披露包括防渗工程程序违法、部分资金去向不明和将湖心岛蓬岛瑶台西院租给私人使用等诸多管理问题。此外,自1975年以来,许多单位在园内大量平毁土山、填平湖泊、砍伐树木,修建工厂、养猪场、养鸡场,圆明园遗址原有山形水系和残存的古树植被彻底消失,尤其以绮春园被占用破坏的最严重。 2020年9月8日,一块在居民家發現的圆明园狮子林太湖石回歸圓明園,這是圆明园回归文物中首块帶有诗句的太湖石。12月,圆明园管理处启动“修复1860”第三期文物修复工作。 2021年2月,北京市民康睦向圆明园管理处捐赠了1933年版《实测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遗址形势图》。该地圖被媒體稱為截至2021年关于圆明园遗址最可靠的实地测绘图。 2023年10月,7件圆明园流失石柱文物回归中國。 园林特色 圆明园集中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精粹,融会了东西各种建筑风格,大量运用对景、障景、借景、透景等空间处理技巧,汇聚各种造园手法,堪称是中国园林艺术之集大成者和顶峰杰作,被西方国家称作“万园之园”或“东方凡尔赛宫”。 整个圆明园的规模宏大,三园的总平面呈倒“品”字形,占地面积约350万平方米,周长10余公里。三园共有园景123处,其中圆明园69处,长春园24处,绮春园30处,总建筑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三园设园门19座,水闸5座。园内有殿堂楼阁、轩馆廊榭等各种建筑140多组,木制和石制桥梁100多座,各种风景点100多处,还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图书、字画和文房珍宝,如《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和《淳化阁帖》摹版等。 圆明园是一座以水为主题的水景园,水面占全园面积的一半以上。它的水主要来自玉泉山,通过颐和园的昆明湖和清河支流万泉河,由西马厂铁闸从西北注入圆明园的紫碧山房,然后散布于各园。这种将水源布置在西北角的布局参考了中国神话中天下之水发源于昆仑山的传说。雍正年间大规模修整了水道,将全园的湖泊相连,形成了整座园林的脉络。这些河道、湖泊和遍布全园的假山、岛屿等相互烘托映衬,具有山水写意画般的意境。 圆明园的景观大量取材于中国的神话传说和诗画意境,如方壶胜境、蓬岛瑶台(蓬莱仙岛)、武陵春色(桃花源)、上下天光(洞庭湖)、杏花春馆(仿杜牧杏花村诗意)等。园内仿建了许多江南名胜,称为“缩景”,如取自杭州的“西湖十景”(西湖十景全部仿建,其中一些被计入圆明园四十景)、取自庐山的西峰秀色、取自海宁安澜园的四宜书屋、取自南京瞻园的茹园、取自苏州狮子林的狮子林、取自杭州汪氏庄园的小有天园等。此外长春园北部还有欧式建筑群——西洋楼,这是首次在皇家园林中大规模仿建西洋建筑。 圆明园主要供游玩和休憩之用,但后来帝王们经常在此处理政事,因此园内也有许多宫殿和其他建筑,如住宅、庙宇、戏楼、市肆、藏书楼、船坞等。圆明园的建筑尺度比一般的皇家建筑要小,显得比较亲切。建筑的平面造型丰富多样,出现了许多罕见的建筑平面,如卍字形、书卷形、眉月形、田字形、方胜形、套环形等。除极少数殿堂外,建筑的外观装饰朴素雅致,多用小式灰瓦、卷棚顶,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而内部装潢则大都富丽堂皇,极尽奢华之能事。 在圆明园的周围,还修建了用于观赏游玩的数座皇家园林(参见三山五园),亲王公主赐园,翰林院、集贤馆臣僚办公退居的花园,以及泉宗庙花园、圣化寺花园、紫竹院花园等行宫花园。 圆明园内的植被和动物配置十分丰富。三园中以植物命名的景点约150处,占全园景点总数的六分之一。根据嘉庆时期圆明园内工档记载,园内主要绿化植物花木有天台松、马尾松、果松、刺松、白果、梧桐、桑、柏、垂杨柳、观音柳、桃、杏、李、栗、榛、柿、海棠、玉兰、丁香、玫瑰、山茶、栀子、波斯桃、文冠果、金银花、连翘、棣棠、荷花、乌沙尔器、金莲花、紫藤、石榴、葡萄、佛手、探春、芍药、牡丹、茉莉、兰草、桂花、梅、竹、芭蕉、罗汉松等80余种。园内散布白鹤、孔雀、锦鸡、白鹇、鸳鸯、凤头鸭、梅花鹿、麋鹿等鸟兽。 圆明三园原是一处多泉水的低地,在建设过程中地形地貌被重新塑造。作为平地建起的人工山水园,圆明园总体布局是比较成功的,但也存在一些缺点。最早落成的西部园区河道过窄,建筑过于密集,存在园林布景简单重复、部分空间空淡乏味(如安佑宫、山高水长、洞天深处)的情况。绮春园的平面构图则过于散漫,没有形成一条合理的游览路线。长春园的山水比例尺度最为成功。 圆明园经西方传教士介绍至欧洲后,影响了欧洲传统的法式几何图案人工园林和英式纯自然风景园,人工建筑与自然山水结合的中国式园林风格开始引入西方。英国造园师威廉·肯特为威爾斯親王腓特烈建造的邱园(Kew Garden)即参考了中国的造园理论。 园林布局 thumb|280px|圓明園盛景圖(俯視) 圆明园总体上是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这三座相互连通、实为一体的园林组成的。三园可各自划分为数十个景点,每个景点都以一组建筑为中心,并搭配若干山形水系而形成。景点中的每组建筑都包括了若干个院落,而每一个院落又分别有几幢建筑。这种园中有园、层层嵌套的格局是圆明园的一个重要特征。 圆明园 圆明园在圆明三园中面积最大,占地二百公顷。圆明园原为明代一处私家园圃,圆明园历史之始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为皇四子胤禛赐园题写匾额“圆明”,雍正初年建成牡丹台(即“镂月开云”),雍正帝即位后从雍正三年(1725年)开始大肆扩建而成,到乾隆九年(1744年),圆明园的营建工作基本告一段落。乾隆帝依照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四字题名钦定了圆明圆四十景,分别赋诗,并命画师绘画修饰,此即《圆明园图咏》。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来华,携带的礼品陈列于圆明园正大光明殿。在圆明园作为宫苑的百余年的时间,清帝长期园居,其中雍正帝、道光帝均崩於圆明园。 圆明园可分为宫廷、九州、西北、福海和北部等五个景区。 总体布局 圆明园大宫门位于该园的正南方,门前有巨大的广场和人工湖,湖前有影壁,宽四十五米。广场两侧为两庑,东西朝房各五间,复有转角朝房及东西朝房二十七间。东边为宗人府、内阁、吏部、礼部、兵部、都察院、理藩院、翰林院、詹事府、国子监、銮仪卫、东四旗值房,西边为户部、刑部、钦天监、内务府、光禄寺、通政司、大理寺、鸿胪寺、太常寺、太仆寺、御书处、上驷院、武备院、西四旗值房。东侧隔夹道还有银库、缎库、灯笼库、蜡库、升平署、如意馆等服务建筑。入门后经出入贤良门(二宫门),即是宫廷建筑群,为听政议政之所,包括正大光明殿、勤政亲贤殿、保合太和殿、长春仙馆和洞天深处等宫殿馆舍和许多辅助建筑。 正大光明殿以北是前湖,前湖以北就是九州清晏殿景区。九州是环绕后湖布置的九个岛屿,象征“禹贡九州”。每个岛上都有一处园林建筑景观,以九州清晏殿为中心,周围有茹古涵今、坦坦荡荡、杏花春馆、上下天光、慈云普护、碧桐书院、天然图画、镂月开云,以及山高水长、万方安和等如众星捧月般的分布。这一景区是圆明园的核心区域,以宴游为主。 九州的西北面是一组样式繁多,功能多样的小型园林建筑,主要有鸿慈永祜、日天琳宇、月地云居、法源楼、濂溪乐处、汇芳书院、文源阁(藏书楼,仿宁波天一阁)、武陵春色、水木明瑟、澹泊宁静、映水兰香、舍卫城(佛寺,放置进奉的佛像)、同乐园(戏台)等。 九州景区的东北面是宽敞舒朗的福海景区。福海是一幅广阔的水面,宽600多米。它是圆明园的水上活动中心,设计方面借鉴了杭州西湖。湖中有蓬岛瑶台,四周岸边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澡身浴德、坐石临流、西峰秀色、廓然大公、平湖秋月、三潭印月、方壶胜境、涵虚朗鉴、接秀山房、别有洞天、南屏晚钟、夹镜鸣琴等景观。 圆明园的最北面是一条狭长的水系,颇似扬州的瘦西湖,主要以民居型建筑展示水乡田野的风光,有清旷楼、关帝庙、四宜书屋、北远山村、鱼跃莺飞、多稼如云、紫碧山房等建筑。 圆明园四十景 正大光明:为圆明园正殿,建于雍正三年(1725年)。前为出入贤良门,左右有东西配殿五楹,分别为茶膳房、御书房、清茶房和军机处。正大光明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前后有出廊,灰瓦,卷棚歇山顶。殿内有雍正帝手书楹联“心天之心而宵衣旰食;乐民之乐以和性怡情”,及乾隆帝所书“遹求宁观成,无远弗届;以时对育物,有那其居”。东壁悬御书《周书·无逸》,西壁悬《豳风图》(至英法联军焚园时,似悬挂圆明园全图)。英法联军攻入圆明圆时曾在此设立指挥部。殿后有寿山,山上有笋石,后移至今颐和园仁寿殿。 勤政亲贤:又称勤政殿,顧名思義即皇帝在圆明园時處理政事之處,殿为五楹,东为飞云轩、静鉴阁,北为怀清芬、秀木佳荫、生秋庭。静鉴阁东为保合太和、富春楼、竹林清响。 九洲清晏:位于前湖与后湖之间,建筑密集,为皇帝寝宫。最前为圆明园殿五楹,是圆明圆最早的建筑之一,康熙帝题写的“圆明”匾额悬挂于此。后为奉三无私殿七楹,九州清晏殿七楹。东为天地一家春,西为乐安和,再西为清晖阁、露香斋、无倦斋、茹古堂、松云楼、涵德书屋。西路后于道光年间焚毁,翻建慎德堂。道光帝晚年主要都在慎德堂居住及處理政事,岛南有汉白玉石桥两座,西为南大桥,东为如意桥。 镂月开云:雍正年间称“牡丹台”,是圆明园最早的建筑群之一。乾隆九年(1744年)改名以纪念康熙六十一年祖孙三代在此聚会赏花的往事。主体建筑为纪恩堂。殿以楠木为材,上覆金碧二色琉璃瓦。旁为御兰芬。 天然图画:位于后湖东岸,南部凿池,北部住院,是欣赏后湖景色,远眺西山风光最佳之所。主体建筑为一方楼,楼北为朗吟楼、竹萿楼、五福堂、竹深荷静,在庭院东侧,西为静知春事佳,东为苏堤春晓。 碧桐书院:前殿三楹,中殿、后殿各五楹。建筑外一弯溪流,四面环土山,其西岩石上为云岑亭。 慈云普护:南面面向后湖,与九州清晏在同一轴线上隔湖相望,西面有一个矩形“凹”字形港湾,前殿临后湖,三楹,称“欢喜佛场”。北为楼宇三楹。楼上祭祀观音,楼下祭祀关帝。东为龙王殿。 上下天光:仿《岳阳楼记》中对洞庭湖的描写“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而建,为临湖楼房,上下三楹,左右有亭,楼后为平安院。 杏花春馆:位于位于九洲景区的后湖西北,也是整个九洲景区的最高点,意仿西北昆仑山。初为矮屋疏篱,以唐代诗人杜牧在《清明》一诗中所描绘的“杏花村”为意象,仿乡村景色而建,后进行大规模增建,景色更为精致。 坦坦荡荡:仿杭州“花港观鱼”景,三楹,前为素心堂,后为光风霁月,东北为知鱼亭,凿池观鱼。此景位于后湖西岸,堆山低而少建筑小而矮以平坦见长,可将西山景色引入。 茹古涵今:书房。正殿五楹,后为韶景轩、茂育斋、竹香斋。 长春仙馆:位于九州景区西南,门三楹,殿五楹,殿后有绿荫轩、丽景轩,西有含碧堂、林虚桂静。原为乾隆帝身为皇子时在园内的赐居,以此自号“长春居士”。后改为皇太后在园中居所。西为藻园。 万方安和:寓意天下太平之意。建于水中的建筑平面呈“卍”字型房屋,共有三十三间,建筑基础筑在水底似孤悬水中,室内结构巧妙,冬暖夏凉,为雍正帝喜居之所。南有文昌阁。 武陵春色:在万方安和东北,过石洞,池北为五楹敞轩壶中日月长,东为天然佳妙,南为洞天日月多佳景。再过山口为桃花坞、桃源深处、绾春轩、品诗堂。 山高水长:为两层五楹楼房,楼前空场为骑射区,隔河为土山,平日是圆明园禁军练兵场所。有乾隆“土墙”诗碑。每年正月在此设宴招待外藩王公,欣赏烟火表演。东有皇子住所“十三所”。 月地云居:佛寺,正殿五楹,前有方殿,后楼七楹。东为法源楼,再东为静室,西北为刘猛将军庙。 鸿慈永祜:又称安佑宫,皇家祖祠。仿景山寿皇殿建造,为园内规格最高的建筑,黄色琉璃瓦重檐歇山顶,九楹,黄琉璃瓦。殿内中为康熙帝神像,东为雍正帝,西为乾隆帝。殿门前为两道琉璃牌坊,各有华表一对。北为紫碧山房。 汇芳书院:在紫碧山房之南,平面为眉月形,内有抒藻轩、涵远楼、随安室,隔溪有“断桥残雪”,仿杭州西湖十景。 日天琳宇:在汇芳书院之南,为佛堂。有中前楼、中后楼、西前楼、西后楼,前后楼间有穿堂,各楼之间以天桥相连。中楼前有八角亭“楞严坛”,东有瑞应宫。 澹泊宁静:在日天琳宇东南,主体建筑为“田”字形殿,东为曙光楼,北为翠扶楼,西门外为多稼轩,东为观稼轩、稻香亭,东北为溪山不尽和兰溪隐玉,西南为水精域、静香屋、招鹤磴、互妙楼。 映水兰香:澹泊宁静之西,正殿五楹,西向,东南为钓鱼矶,北为印月池、知耕织。 水木明瑟:在映水兰香东北,室内用西洋式水力机构驱动风扇。是中国皇家园林中“用泰西水法”水声造景的先例。北为文源阁,是清廷在全国范围兴建七座藏书楼之一,内藏《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 濂溪乐处:圆明园中面积最大的园中之园。中心是被湖面环绕的岛,外围堆山环绕。正殿九楹,后为云香清胜,东为香雪廊、云霞舒卷,南为汇万总春之庙。园中心是一个被湖面和小溪所围绕的大岛,岛略偏西北,东南水面较广,湖四周被山环绕团团围住,山水连成一片。 多稼如云:在鱼跃鸢飞之西,正殿五楹,周围为稻田。 鱼跃鸢飞:为五楹方殿,四面有门。东为畅观轩,西南为铺翠环流,南有连绵土山,出山口为多子亭。 北远山村:在鱼跃鸢飞之东,仿农居村市而建,有兰野、绘雨精舍、水村图、稻凉楼、涉趣楼、湛虚书屋等建筑。 西峰秀色:仿庐山而建,西面隔河为小匡庐,后有龙王庙。东为含韵轩、一堂和气、自得轩、岚镜舫,北部花港观鱼仿杭州西湖同名景色的意境。 四宜书屋:仿海宁安澜园而建,南为采芳洲、无边风月之阁,西南为涵秋堂、远秀山房,北为烟月清真楼。有别于绮春园四宜书屋。 方壶胜境:建成于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在福海东北岸湾内,是以人们想象中的仙山楼阁为题材而建造的寺庙建筑,也是后代众多学者考证后公认的圆明园中最为宏伟美丽的建筑群。前为山字形月台,伸入水中,上有三座重檐大亭,仿大高玄殿习礼亭。亭后过桥为方壶胜境正殿,为二层楼宇,前后各五楹,前曰哕鸾殿,北为琼华楼,左右为配楼,之间有天桥相连。楼阁中供奉着2000多尊佛像、30余座佛塔。方壶胜境东为蕊珠宫。西为三潭印月、天宇空明、清旷楼、华照楼。整个方壶胜境景群于1860年10月被英法联军劫掠后焚毁。焚毁初期,这片遗址上还残存有相当数量的建筑构件,其中以石制为多。 澡身浴德:在福海西南,正殿澄虚榭,三楹,南为含清晖,北为含妙识。西南为静香书馆。北渡河为望瀛洲、溪风松月、深柳读书堂。 平湖秋月:仿杭州西湖平湖秋月景色,正殿三楹,后为流水音,东北出山口为花屿兰皋、两峰插云、山水乐、君子轩、藏密楼。
|
鞠杲(生卒年月不详),宋代进士 刘承忠(生卒年月不详),元朝末年任江淮指挥使 林怀兰(生卒年月不详),梅菉人,明代名医,中国引种番薯第一人之一 欧光宸(?~1653年),博铺镇人,明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科举人,抗清英雄 陳上川(1626~1720),明末抗清將領,戰敗亡國後寧死不肯剃髮降清而流亡越南,移民並成為當地華僑領袖。死後受到當地人的尊崇,立廟祭祀。他的後代亦世代享受阮主的功臣待遇。到了明命、紹治年間,越南皇帝冊封他為「上等神」 林召棠(1786~1872年)出生在吴阳镇的莆田人,清代科举状元,粤西科举状元之壹( 另壹位是唐代的莫宣卿), 以及广东省四大状元之一 陈兰彬(1816~1895)黄坡镇人,晚清时期大臣、学者,首任大清驻美公使 庞雄(1891~1911),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张炎(1902~1945),塘缀镇樟山村人,国民党十九路军将领 李汉魂(1894~1987),1919年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军长、军团长、集团军总司令,广东省政府主席。抗战胜利后,游历考察欧洲、拉丁美洲二十多个国家,1949年春回台湾,出任台湾当局总统府上将参谋长,后任内政部部长。1982年曾回北京、广东等地探亲、访问。著有《岳武穆年谱》、《欧洲散记》等。 刘华秋,1939年11月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余一龙,1965年生,中国硬笔书法名家。 張如城,1987年生,香港創作歌手,有「亞洲神童」之稱。 特产 吴川月饼: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
历史 秦属象郡地,西汉初归于南越国,后属合浦郡地。隋代開皇九年(598年)始置吴川县,以县境东有吴川水而得名。清初梅菉有9街12巷經營18個行業,竹欄街排首位,其後枕鑒江,上游信宜、高州的竹木順流下漂流到竹欄街起運,竹木貿易聚集,亦帶動梅菉搭棚業的產生和興旺,使梅菉搭棚工藝成為遠近聞名的粵西建築一絕。 1953年合并了梅茂县,县城由黃坡迁梅菉。1994年撤县设市。城区有梅菉、海滨、博铺、大山江、塘尾等五个街道办事处,中共吴川市委、吴川市政府所在地梅菉为鉴江畔的内河港口,历史悠久,近代以来商业繁荣,民国时期曾为广东省辖梅菉市。吴川古县城为吴阳,一直到清末民初。清代状元林召棠为吴阳霞街人。民国时期吴川县城数度变化,曾经在黄坡、塘缀、龙头(今属湛江市坡头区)。 地理 吴川全境地势低平,海岸线全长70.02公里,年平均气温23.4℃、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72.1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1568.1毫米。境内水网密布,鉴江横贯南北,袂花江、梅江、三丫江、塘河、板桥河、乌泥河等江河均流入鉴江,每年过境水量达55.5亿立方米,皆汇入南海。 经济 沿海有黄坡港、博茂港等渔业码头。工业以食品机械制造、制糖、酿酒、化工、陶瓷、建筑、塑料鞋、羽绒等行业为主。农业主产水稻、花生、黄麻、甘蔗,盛产海蜇、沙螺、米蟹等水产品。而吳川的搭棚工搭棚技術堪稱一絕,用毛竹、杉木和竹篾,合理運用力學,可巧妙地搭出從10多米到80多米高不等的棚架,後隨著輕質鋼管棚架的運用,傳統技術鮮有人學。 交通 、、、橫貫全境,從市境北部越過;博茂、黃坡港是國家二級口裝卸口岸。茂湛铁路在吴川设有吴川站。粤西沿海高速铁路过境。 湛江吴川机场為新建的湛江對外機場 文化 民间艺术丰富多彩,飘色、泥塑、花桥被称为“吴川三绝”。 紮牌樓、搭花橋花塔,是吳川梅菉傳統元宵民俗文化,也展現了當地搭棚這一傳統非遺工藝。千禧年時當局考慮節日交通疏導,曾取消搭花塔,2018年農曆新年就在吳川鼎龍灣水上樂園恢復搭建。 傳統梅菉花塔用竹搭架,輔以木板成型,不設塔基,完全由民間棚工逐條竹料高空搭建。花塔成形後外飾燈光重彩,可達七八層樓之高,可以讓百人同時登塔。 风景名胜 行政区划 下辖5个街道办事处、10个镇: 。 人口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吴川常住人口为907354人。
|
不但如此,他的发表甚至给他带来了不利。有人污蔑说他盗用了他人的主意,他此前刚刚被夏里特医院接受为医生,但此时又被解雇。当时医院的主任对他说:“靠这些小把戏你可以在一个马戏团获得教授资格,但不可以在一个德国医院。”但他1931年做了报告后该医院又允许他就职了。 福斯曼此后将他的重点转向泌尿学,在1930年代他曾是多个医院的高级医生。1932年他加入纳粹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担任外科卫生军官。战后由于他的纳粹经历他有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而在他夫人在黑森林的一所诊所工作。后来他在巴特克罗伊茨纳赫的一所医院中获得了一个泌尿学诊部医生的职位。 1954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科学院首次为他在心脏学的贡献向他授予“莱布尼茨奖牌”。1956年他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与他同时获奖的考南德和理查兹在阅读了他的自我实验后在他的技术上发展和精化了他的技术。 1958年他在杜塞尔多夫的一所医院获得了主治医生的职位,在那里他一直工作到他退休。 1977年洪堡大学医科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在授奖词中表彰“他对心脏导管和用加强对比度的物质来显示心脏的方法的历史性发现和他以自身显示了这些技术对人体是无害的”。
|
1977年洪堡大学医科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在授奖词中表彰“他对心脏导管和用加强对比度的物质来显示心脏的方法的历史性发现和他以自身显示了这些技术对人体是无害的”。 参考资料 诺贝尔官方网站关于沃纳·福斯曼介绍 德国医学家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德國諾貝爾獎獲得者 納粹德國人物
|
曹操被封為丞相時,想將馬超召喚進京城當部屬,但馬超並沒有接受。曹操以衛尉名義徵召馬騰,進京當官,馬超也被封為偏將軍以及都亭侯,馬鐵也隨家族搬到鄴。但後來在211年,馬超起兵叛曹,曹操將馬超的父親馬騰及家人兄弟誅殺,馬鐵也卒於此時。 参考文献 陳壽,《三國志》
|
陳壽,《三國志》 M馬 M馬
|
Jacques Villeneuve (傑克·維倫紐夫) Jean Alesi (让·阿莱西) Jean-Christophe Boullion JJ Lehto Johnny Herbert Kamui Kobayashi (小林可梦伟) Karl Wendlinger Kimi Raikkonen (奇米·雷克南) Marcus Ericsson (马库斯·埃里克松) Mika Salo (米卡·萨洛) Nick Heidfeld (尼克·海费尔德) Nicola
|
Fisichella (詹卡洛·费斯切拉) Heinz-Harald Frentzen (亨茨·赫拉德·弗伦岑) Jacques Villeneuve (傑克·維倫紐夫) Jean Alesi (让·阿莱西) Jean-Christophe Boullion JJ Lehto Johnny Herbert Kamui Kobayashi (小林可梦伟) Karl Wendlinger Kimi Raikkonen (奇米·雷克南) Marcus Ericsson (马库斯·埃里克松) Mika Salo (米卡·萨洛) Nick Heidfeld (尼克·海费尔德) Nicola Larini Norberto Fontana Pedro de la
|
陳蘭彬(留学生監督,駐美大使) 容閎(留学生監督,駐美副使) 郭嵩燾(駐英大使) 何如璋(駐日大使) 曾紀澤(駐英大使,駐俄大使) 李鳳苞(留学生監督,駐德大使) 实践过程 外交 在1861年3月11日設置中國首個外交機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簡稱「總理衙門」),負責掌管對外事務,後來成為推動自強運動的主要機構。另为了应对外通商事务,於天津置三口通商大臣(1870年改为北洋通商大臣,由直隸總督兼任),将1844年在广州设立的五口通商大臣衙门(1866年改为南洋通商大臣,由兩江總督兼任)迁至上海,掌管當地的對洋通商事務。1870年李鴻章出任北洋通商大臣後,總理衙門的作用漸減,幾乎所有外交事務都由在天津的李鴻章處理。 军事工业 在洋务运动初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通过引进大机器生产技术,在各省成立了新的军事工业,以加强军事力量。如安庆内军械所(安徽安庆,曾国藩)、天津机器制造局(天津,崇厚)、江南制造总局(上海,李鸿章)、漢陽兵工廠(湖北漢陽,張之洞)、金陵机器制造局(南京,李鸿章)、福州船政局(福州,左宗棠、沈葆楨)和西安机器局(西安,左宗棠)等。但由于生产管理方式是官僚主义旧式管理,加上产品仅供政府使用,不计成本,使得这些军事工业的产品大多没有利润,因而少有继续投资扩大生产的。 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完全属于官办性质,其经费主要来源是海关关税、军饷和厘金。所生产的产品不经过市场流通领域而直接调拨给湘军,淮军与沿海各省军用。19世纪80年代后因为各局厂经费短缺,以往那种不计价格的调拨方式有所改变。例如南洋和广东先后向福州船政局订造兵船,均以协款名义先行预付船价半数左右。此后沿海各省中那一省需兵船就由何省筹款。并按照福州船政局为南洋代造快船成例办理。江南制造总局和天津机器局的每年岁入中都有各省解还的军火费用。同时,各军火工厂的生产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际军火市场价格的影响,如果所产某种武器成本和售价过多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就会停止生产。这说明虽然是官办的和不为交换而进行的军火生产,也无法完全规避价值规律的制约。因此,这些军事工业逐渐带有资本主义的性质。 改革军队 如果说总理衙门成立,是洋务运动兴起标志,那么坚船利炮的诉求成为清中央政府的方针,也是洋务运动兴起的重要记号。因为洋务运动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中心内容,就是从坚船利炮引发出来的。 洋枪洋炮和轮船的使用与购求,不自1861年始,但它得到清廷认可和成为它的方针政策,却是这一年开始的。是年奕䜣明确奏请购外国船炮,以期早平内患;清廷复谕说:“东南贼势蔓延,果能购买外洋船炮,剿贼必能得力。内患既除,则外国不敢轻视中国,实于大局有益。”并着赫德代为购办。 在东南前线镇压太平军的曾国藩根据切身体会,也说出了“购买外洋船炮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的话,于是购买外洋船炮全面展开。无数历史事实表明,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前进的跳跃,常常是从先进的军事技术发其端。两军对阵的主要目的是战胜敌人。为此,指挥员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寻求新式有效的武器, 中国近代史上有颇为典型的事例鸦片战争,在战争中有些人对于英国的坚船利炮深刻印象,因而对优越的西方武器感兴趣。很能正视现实的思想开明的林则徐,除向洋人购买新式船炮外,还打算自己设厂制造。这虽因顽固派的反对而未能实行,但研制新型武器,几乎成为关心国家大事的先进士子们的主要话题和行为方向。十三行商人的潘仕成于1843年仿造美国水雷成功,梁章钜称“武器甚好,非夷人之巧心莫能制造,非洋商(指十三行商)之厚力亦莫能仿成。” 姚莹向俘获的“黑夷目”诘以造船炮之法,以为自己仿造作准备。掌云南监察御史福隆阿主张“讯众夷犯,令将该国制造火药与千里镜、西瓜炮等诀法,明白陈说。所获夷炮,如果轻而易携,即应募匠照制。” 19世纪40年代前、中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仿制新式武器,一时成为风气,士子群起钻研军事技术并著书立说者甚多,粗略统计有:郑复光的《火轮船图说》,江伸洋的《铸炮说·附台炮》,丁拱辰的《演炮图说》,丁守存的《西洋自来火铳制法》,黄冕的《炮台旁设重险说》,陈阶平的《请仿西洋制造火药疏》,等等。这些仿造与著述,反映了人们把西洋先进船炮技艺转为已有的迫切愿望和要求,也表明中国将西洋新技艺转为己有的愿望已有了实现的可能。这正是林则徐、魏源“師夷长技以製夷”思想的体现。 社会往往不是按人们臆想的模式发展。中国近代史上的“师夷长技”,不是在“制夷”中兴起的,而是在“制百姓”开始认真实行的。甚至某种程度还是在造反軍使用新式武器促使清政府仿而效之实行的。事实表明,在清軍和太平軍两大敌對陣營的戰爭中,双方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同步实行“师夷长技”。两军对阵,指挥官和士兵对于敌方武器锐利程度感触最为敏锐,追求新式而有效战胜敌人的武器,最没有保守观点。太平军为了制胜清王朝而“师夷长技”,清军为了制胜太平军而“师夷长技”,这是历史的必然。 观将这一必然的历史作一简单回顾。 1851年太平军在广西金田起事时,尚不知有先进新式武器,它的购置和使用洋枪洋炮是在1853年定都南京之后。其使用洋枪炮的具体思想虽无从查考和了解,但使用却是事实。两江总督怡良的一段话可以证明: 这段话清楚他说明,太平军于1853年已与洋人有联系并购求新式武器。事实上此后即不断有太平军使用洋槍的记载。例如:1856年曾国藩攻陷安福县时,“夺获洋枪炮械藤牌四百余件”;1859年,曾国藩说太平右军主将韦志俊向湘军投降时所带“器械甚精,洋枪甚多”;同年胡林翼奏称太平军杨辅清攻池州城“施放洋枪子落如雨。”1860年后李秀成经营江浙时洋枪洋炮就更多了,李鸿章说李秀成部“洋枪最多”,不为虚语。这些洋枪炮均为洋人所供给无疑。 据萧一山清代通史第393页上记载:1862年4月上海一家洋行供给太平军步枪3046枝,野炮795尊,火药484桶万余磅,子弹18000发。太平军的洋武器除向洋行购买外,从敌军那里缴获的也不在少数,如1860年李秀成在解青浦之围中,杀洋兵600余人,得洋枪2000余条、炮10余尊,以故,李秀成部的战斗力大增,当他于1862年率13万大军赴援金陵以解天京之围,轰击湘军时,“洋枪洋炮子密如雨,兼有开花炸炮打入营中,惊心动魄。”事后曾国荃向郭嵩焘叙述太平军洋武器的情况说: 左宗棠于1865年对此也有概括叙述:“从前贼匪打仗,并无外国枪械。数年以来,无一枝贼匪不有洋枪洋火,陈炳文赴鲍军门(鲍超)处投诚,禀缴洋枪七千余杆,而本部堂一军截剿湖州逆贼于皖、浙、江三省边境,所得洋枪亦不下万余杆。”上述材料表明太平军使用新式武器已相当普遍。这一方面固然说明时势之必然性,另一方面也形成了一种促使清军加快洋式武器购求的压力。清军中追求武器装备近代化,认真购求和使用新式武器并坚持下去加以发展扩大的,首推湘军和淮军。 曾国藩于1853年在湖南于湘乡于办团练于时,即派员赴广州购买洋式武器,1854年湘军水师已有夷炮六百余尊,并说“湘潭于、 岳州于两次大胜,实赖洋炮之力。”此后,胡林翼、彭玉麟等军将领均不时购求洋炮,其中多数用于水军。然而,曾国藩虽是较早倡导购置和仿造洋式武器者,但由于他是以封建卫道者自居,他意识到过多的使用洋式武器的后果将是“用夷变夏”,放进展不速,并屡戒其弟国荃少用或有限制地使用西洋武器。他只是迫于太平军的威胁和出于速胜太平军的考虑,才不得不源源起解新式火器给曾国荃。这种指导思想,就规定了湘军对洋武器的购求与使用进程是缓慢的。故总的看湘军武器近代化程度是很低的。 迅速而全面使用洋式武器的,当推李鸿章的淮军。李鸿章于1862年4月间率淮军从安徽来到上海,一与外国军队接触,即惊叹洋枪洋炮的“神技”,他致书曾国藩说:“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 实非中国所能及。”并推崇洋人的“战守攻具,天下无敌”。李鸿章“深以中国军器远逊外洋为耻,日戒谕将士虚心受辱”,以学习西人“秘法”。这样一种较为开明的视野,加上他所遇强敌李秀成部的洋枪洋炮最多,使李氏认识到“我军惟有多用西洋军火以制之”始克有济,促使他更“坚意要学洋人”。这就使李鸿章淮军的洋枪化的速度较之湘军要快得多。 据统计淮军1864年使用洋枪占全军80%以上,到1865年, 据李鸿章自己记载:5万人中“约有洋枪三四万杆”,基本上做到“尽弃中国习用之抬、鸟枪而变洋枪队”。反观曾国藩的湘军不及淮军远矣:湘军“每营五百人仅用抬枪小枪一百二十余杆”,而淮军“每营则用洋枪四百余,少亦三百余杆”。淮军于1864年且另设有洋炮队四营。淮军比之湘军的武器质优而量多,与淮军洋枪化武器相适应,练兵的方面也加以改变,这又是湘军所不能与之比拟的。 海軍建設 洋务派派出大批官僚前往英、法、德、美等国采购军事装备,并成立了四支近代海军——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廣東水师与福建船政水师。其中北洋水师购买的“定遠”、“鎮遠”铁甲舰号称“远东巨舰”是当时远东吨位最大,火力最强的舰只,并在旅顺修建了新的军事基地。 民用工业 由于前期的军事工业耗费了大量银饷却没有明显成效,并且军事工业所需的原料也出现短缺,洋务派决定以“求富”为口号,再发展一批民用工业以筹集资金,这批民用工业的产品很多是以市场为导向,具有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这些民用工业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输出。 例子 教育事业 洋务派在全国修建了30餘所近代新式学校,用来培养科学、军事、翻译人才,包括著名的在1862年建立于北京的翻譯機構同文馆,還有培養翻譯人才的廣方言館等。清朝在1872年至1875年间每年向美国派遣30名幼童留学,他们大多成为日后中国的重要人物。其中著名的如民国内阁总理唐绍仪与铁路专家詹天佑。擔任副監督的容閎負責選召近代第一批中國留學生。 通訊事业 洋务派在1879年於天津和大沽之間鋪設中國第一條電報線路。其後於1881年開設電報總局,並鋪設由上海至天津的電報線路。1874年,钦差大臣沈葆桢在率兵奔赴台湾参战时感到修建现代通讯事业的急迫性,但奏报被守旧官僚否决。1874年,李鸿章在天津至大沽间修建电线,效果良好。1880年,他便提议修建天津至上海的陆路电线,经费由北洋军饷垫付,并按照轮船招商局的体制招股集资。同年修建电报总局与电报学堂。委派盛宣怀为总办,郑观应与谢家福为会办。1881年,该线建成。 自1882年4月起,电报总局改为官督商办企业,募集股本8万两,当年缴还官本6万两,5年后分年缴还2万两,其余垫款则以军机处,总理衙门,各省督抚及出使大臣有关公务的电报作为头等官报,从应受电报费中陆续抵缴,抵还完毕后,头等官报依然不收费,以尽商人报效。津沪间保护铁路而设立的士兵和巡路费用,5年内仍然由淮军军饷垫付。 天津至上海的电报开通后,英国代理公使威妥瑪乘机要求建设上海至宁波,汕头等口岸的海底电线。电报开通後,李鸿章和总管理衙门反复函商,决定由电报总局接办上海至广东各口岸的陆上电线,以防止外夷的干涉。1884年,经历了一年前的金融恐慌后。上海至广东的路线竣工。电报总局由天津迁往上海,仍由盛宣怀督办。次年,至汉口的电报接通。此后电报事业逐渐扩充,几乎遍及各个主要城市,其中有些是官督商办的,也有的为官办。 电报总局成立后,营业发展很快。所拖欠的北洋垫款至1884年已由头等官报中扣抵而有余。但中法战争爆发后,头等官报日增而商报锐减,以至赔累不堪。 结局影响 自強运动给中国带来现代银行体系、现代邮政体系、新式教育(新学)、新式军队(满清新军)、新思想(共和)、铁路、重工业(矿山铁厂)等影响后世的成果。在文化交流、商务往来、科学技术上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洋务运动时期建立的机构和系统今天还能见到,如:邮政系统、电信系统、铁路系统、招商局、江南造船厂、交通银行等均由晚清延续至今。 自強運動維持三十多年,直到1895年,甲午战争爆發,中國敗給日本,其重點項目北洋艦隊覆沒,洋務運動就此結束,最終失敗。李鴻章晚年總結自己的一生:“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塗飾,虛有其表,不揭破尤可敷衍一時。” 自強運動雖然失敗,但也有一定成就,影響日後中國的發展。洋务派抵制商品输出,刺激了中国民族主义。中國在洋務運動其間引進西學,促进思想開放。引入西方科技,令中國開始近代化。洋务派官员創辦同文館,培育不少人才;派出学生在外国留学,習得技能,這些學生對西方科技有一定認識,對中國日後發展有莫大幫助。 失敗原因 洋務運動失敗的主要原因包括缺乏完整的計劃、主事者識見不足、守舊人士的反對、官僚政風的敗壞等,再加上經費受到皇室活動影響,進而導致洋務運動的失敗。例如光緒帝親政後,帝師翁同龢(守舊人士)就相當反對洋務運動,對洋務經費更是苛刻,並極力阻撓洋務運動的發展。洋務運動期間皇室活動的花費也很可觀,例如同治帝、光緒帝大婚;同治帝、慈安皇太后大喪;慈禧皇太后壽辰修建頤和園等。 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指出,所謂「洋務」乃由於西方社會注重效率,與中國傳統社會習慣大相逕庭。每一件兵器的使用,都受到傳統文化、思想之約束,而這些都是在每一方面都受到影響。如開辦各類實業工廠,社會上需要有各類商業組織作配合,如零件、銀行、保險等等,但這些在十九世紀的中國都付之闕如;會計沒有完善的管理概念,使會計帳目不能有效核實;人事管制漫無標準,蓋因傳統文化欠缺現代人事管理思維。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洋务运动的失败是注定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而在当时大量的保守士大夫使洋务运动不可能进行全面的西方化,因而注定失败。 参考文献
|
实践过程 外交 在1861年3月11日設置中國首個外交機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簡稱「總理衙門」),負責掌管對外事務,後來成為推動自強運動的主要機構。另为了应对外通商事务,於天津置三口通商大臣(1870年改为北洋通商大臣,由直隸總督兼任),将1844年在广州设立的五口通商大臣衙门(1866年改为南洋通商大臣,由兩江總督兼任)迁至上海,掌管當地的對洋通商事務。1870年李鴻章出任北洋通商大臣後,總理衙門的作用漸減,幾乎所有外交事務都由在天津的李鴻章處理。 军事工业 在洋务运动初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通过引进大机器生产技术,在各省成立了新的军事工业,以加强军事力量。如安庆内军械所(安徽安庆,曾国藩)、天津机器制造局(天津,崇厚)、江南制造总局(上海,李鸿章)、漢陽兵工廠(湖北漢陽,張之洞)、金陵机器制造局(南京,李鸿章)、福州船政局(福州,左宗棠、沈葆楨)和西安机器局(西安,左宗棠)等。但由于生产管理方式是官僚主义旧式管理,加上产品仅供政府使用,不计成本,使得这些军事工业的产品大多没有利润,因而少有继续投资扩大生产的。 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完全属于官办性质,其经费主要来源是海关关税、军饷和厘金。所生产的产品不经过市场流通领域而直接调拨给湘军,淮军与沿海各省军用。19世纪80年代后因为各局厂经费短缺,以往那种不计价格的调拨方式有所改变。例如南洋和广东先后向福州船政局订造兵船,均以协款名义先行预付船价半数左右。此后沿海各省中那一省需兵船就由何省筹款。并按照福州船政局为南洋代造快船成例办理。江南制造总局和天津机器局的每年岁入中都有各省解还的军火费用。同时,各军火工厂的生产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际军火市场价格的影响,如果所产某种武器成本和售价过多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就会停止生产。这说明虽然是官办的和不为交换而进行的军火生产,也无法完全规避价值规律的制约。因此,这些军事工业逐渐带有资本主义的性质。 改革军队 如果说总理衙门成立,是洋务运动兴起标志,那么坚船利炮的诉求成为清中央政府的方针,也是洋务运动兴起的重要记号。因为洋务运动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中心内容,就是从坚船利炮引发出来的。 洋枪洋炮和轮船的使用与购求,不自1861年始,但它得到清廷认可和成为它的方针政策,却是这一年开始的。是年奕䜣明确奏请购外国船炮,以期早平内患;清廷复谕说:“东南贼势蔓延,果能购买外洋船炮,剿贼必能得力。内患既除,则外国不敢轻视中国,实于大局有益。”并着赫德代为购办。 在东南前线镇压太平军的曾国藩根据切身体会,也说出了“购买外洋船炮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的话,于是购买外洋船炮全面展开。无数历史事实表明,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前进的跳跃,常常是从先进的军事技术发其端。两军对阵的主要目的是战胜敌人。为此,指挥员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寻求新式有效的武器, 中国近代史上有颇为典型的事例鸦片战争,在战争中有些人对于英国的坚船利炮深刻印象,因而对优越的西方武器感兴趣。很能正视现实的思想开明的林则徐,除向洋人购买新式船炮外,还打算自己设厂制造。这虽因顽固派的反对而未能实行,但研制新型武器,几乎成为关心国家大事的先进士子们的主要话题和行为方向。十三行商人的潘仕成于1843年仿造美国水雷成功,梁章钜称“武器甚好,非夷人之巧心莫能制造,非洋商(指十三行商)之厚力亦莫能仿成。” 姚莹向俘获的“黑夷目”诘以造船炮之法,以为自己仿造作准备。掌云南监察御史福隆阿主张“讯众夷犯,令将该国制造火药与千里镜、西瓜炮等诀法,明白陈说。所获夷炮,如果轻而易携,即应募匠照制。” 19世纪40年代前、中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仿制新式武器,一时成为风气,士子群起钻研军事技术并著书立说者甚多,粗略统计有:郑复光的《火轮船图说》,江伸洋的《铸炮说·附台炮》,丁拱辰的《演炮图说》,丁守存的《西洋自来火铳制法》,黄冕的《炮台旁设重险说》,陈阶平的《请仿西洋制造火药疏》,等等。这些仿造与著述,反映了人们把西洋先进船炮技艺转为已有的迫切愿望和要求,也表明中国将西洋新技艺转为己有的愿望已有了实现的可能。这正是林则徐、魏源“師夷长技以製夷”思想的体现。 社会往往不是按人们臆想的模式发展。中国近代史上的“师夷长技”,不是在“制夷”中兴起的,而是在“制百姓”开始认真实行的。甚至某种程度还是在造反軍使用新式武器促使清政府仿而效之实行的。事实表明,在清軍和太平軍两大敌對陣營的戰爭中,双方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同步实行“师夷长技”。两军对阵,指挥官和士兵对于敌方武器锐利程度感触最为敏锐,追求新式而有效战胜敌人的武器,最没有保守观点。太平军为了制胜清王朝而“师夷长技”,清军为了制胜太平军而“师夷长技”,这是历史的必然。 观将这一必然的历史作一简单回顾。 1851年太平军在广西金田起事时,尚不知有先进新式武器,它的购置和使用洋枪洋炮是在1853年定都南京之后。其使用洋枪炮的具体思想虽无从查考和了解,但使用却是事实。两江总督怡良的一段话可以证明: 这段话清楚他说明,太平军于1853年已与洋人有联系并购求新式武器。事实上此后即不断有太平军使用洋槍的记载。例如:1856年曾国藩攻陷安福县时,“夺获洋枪炮械藤牌四百余件”;1859年,曾国藩说太平右军主将韦志俊向湘军投降时所带“器械甚精,洋枪甚多”;同年胡林翼奏称太平军杨辅清攻池州城“施放洋枪子落如雨。”1860年后李秀成经营江浙时洋枪洋炮就更多了,李鸿章说李秀成部“洋枪最多”,不为虚语。这些洋枪炮均为洋人所供给无疑。 据萧一山清代通史第393页上记载:1862年4月上海一家洋行供给太平军步枪3046枝,野炮795尊,火药484桶万余磅,子弹18000发。太平军的洋武器除向洋行购买外,从敌军那里缴获的也不在少数,如1860年李秀成在解青浦之围中,杀洋兵600余人,得洋枪2000余条、炮10余尊,以故,李秀成部的战斗力大增,当他于1862年率13万大军赴援金陵以解天京之围,轰击湘军时,“洋枪洋炮子密如雨,兼有开花炸炮打入营中,惊心动魄。”事后曾国荃向郭嵩焘叙述太平军洋武器的情况说: 左宗棠于1865年对此也有概括叙述:“从前贼匪打仗,并无外国枪械。数年以来,无一枝贼匪不有洋枪洋火,陈炳文赴鲍军门(鲍超)处投诚,禀缴洋枪七千余杆,而本部堂一军截剿湖州逆贼于皖、浙、江三省边境,所得洋枪亦不下万余杆。”上述材料表明太平军使用新式武器已相当普遍。这一方面固然说明时势之必然性,另一方面也形成了一种促使清军加快洋式武器购求的压力。清军中追求武器装备近代化,认真购求和使用新式武器并坚持下去加以发展扩大的,首推湘军和淮军。 曾国藩于1853年在湖南于湘乡于办团练于时,即派员赴广州购买洋式武器,1854年湘军水师已有夷炮六百余尊,并说“湘潭于、 岳州于两次大胜,实赖洋炮之力。”此后,胡林翼、彭玉麟等军将领均不时购求洋炮,其中多数用于水军。然而,曾国藩虽是较早倡导购置和仿造洋式武器者,但由于他是以封建卫道者自居,他意识到过多的使用洋式武器的后果将是“用夷变夏”,放进展不速,并屡戒其弟国荃少用或有限制地使用西洋武器。他只是迫于太平军的威胁和出于速胜太平军的考虑,才不得不源源起解新式火器给曾国荃。这种指导思想,就规定了湘军对洋武器的购求与使用进程是缓慢的。故总的看湘军武器近代化程度是很低的。 迅速而全面使用洋式武器的,当推李鸿章的淮军。李鸿章于1862年4月间率淮军从安徽来到上海,一与外国军队接触,即惊叹洋枪洋炮的“神技”,他致书曾国藩说:“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 实非中国所能及。”并推崇洋人的“战守攻具,天下无敌”。李鸿章“深以中国军器远逊外洋为耻,日戒谕将士虚心受辱”,以学习西人“秘法”。这样一种较为开明的视野,加上他所遇强敌李秀成部的洋枪洋炮最多,使李氏认识到“我军惟有多用西洋军火以制之”始克有济,促使他更“坚意要学洋人”。这就使李鸿章淮军的洋枪化的速度较之湘军要快得多。 据统计淮军1864年使用洋枪占全军80%以上,到1865年, 据李鸿章自己记载:5万人中“约有洋枪三四万杆”,基本上做到“尽弃中国习用之抬、鸟枪而变洋枪队”。反观曾国藩的湘军不及淮军远矣:湘军“每营五百人仅用抬枪小枪一百二十余杆”,而淮军“每营则用洋枪四百余,少亦三百余杆”。淮军于1864年且另设有洋炮队四营。淮军比之湘军的武器质优而量多,与淮军洋枪化武器相适应,练兵的方面也加以改变,这又是湘军所不能与之比拟的。 海軍建設 洋务派派出大批官僚前往英、法、德、美等国采购军事装备,并成立了四支近代海军——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廣東水师与福建船政水师。其中北洋水师购买的“定遠”、“鎮遠”铁甲舰号称“远东巨舰”是当时远东吨位最大,火力最强的舰只,并在旅顺修建了新的军事基地。 民用工业 由于前期的军事工业耗费了大量银饷却没有明显成效,并且军事工业所需的原料也出现短缺,洋务派决定以“求富”为口号,再发展一批民用工业以筹集资金,这批民用工业的产品很多是以市场为导向,具有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这些民用工业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输出。 例子 教育事业 洋务派在全国修建了30餘所近代新式学校,用来培养科学、军事、翻译人才,包括著名的在1862年建立于北京的翻譯機構同文馆,還有培養翻譯人才的廣方言館等。清朝在1872年至1875年间每年向美国派遣30名幼童留学,他们大多成为日后中国的重要人物。其中著名的如民国内阁总理唐绍仪与铁路专家詹天佑。擔任副監督的容閎負責選召近代第一批中國留學生。 通訊事业 洋务派在1879年於天津和大沽之間鋪設中國第一條電報線路。其後於1881年開設電報總局,並鋪設由上海至天津的電報線路。1874年,钦差大臣沈葆桢在率兵奔赴台湾参战时感到修建现代通讯事业的急迫性,但奏报被守旧官僚否决。1874年,李鸿章在天津至大沽间修建电线,效果良好。1880年,他便提议修建天津至上海的陆路电线,经费由北洋军饷垫付,并按照轮船招商局的体制招股集资。同年修建电报总局与电报学堂。委派盛宣怀为总办,郑观应与谢家福为会办。1881年,该线建成。 自1882年4月起,电报总局改为官督商办企业,募集股本8万两,当年缴还官本6万两,5年后分年缴还2万两,其余垫款则以军机处,总理衙门,各省督抚及出使大臣有关公务的电报作为头等官报,从应受电报费中陆续抵缴,抵还完毕后,头等官报依然不收费,以尽商人报效。津沪间保护铁路而设立的士兵和巡路费用,5年内仍然由淮军军饷垫付。 天津至上海的电报开通后,英国代理公使威妥瑪乘机要求建设上海至宁波,汕头等口岸的海底电线。电报开通後,李鸿章和总管理衙门反复函商,决定由电报总局接办上海至广东各口岸的陆上电线,以防止外夷的干涉。1884年,经历了一年前的金融恐慌后。上海至广东的路线竣工。电报总局由天津迁往上海,仍由盛宣怀督办。次年,至汉口的电报接通。此后电报事业逐渐扩充,几乎遍及各个主要城市,其中有些是官督商办的,也有的为官办。 电报总局成立后,营业发展很快。所拖欠的北洋垫款至1884年已由头等官报中扣抵而有余。但中法战争爆发后,头等官报日增而商报锐减,以至赔累不堪。 结局影响 自強运动给中国带来现代银行体系、现代邮政体系、新式教育(新学)、新式军队(满清新军)、新思想(共和)、铁路、重工业(矿山铁厂)等影响后世的成果。在文化交流、商务往来、科学技术上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洋务运动时期建立的机构和系统今天还能见到,如:邮政系统、电信系统、铁路系统、招商局、江南造船厂、交通银行等均由晚清延续至今。 自強運動維持三十多年,直到1895年,甲午战争爆發,中國敗給日本,其重點項目北洋艦隊覆沒,洋務運動就此結束,最終失敗。李鴻章晚年總結自己的一生:“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塗飾,虛有其表,不揭破尤可敷衍一時。” 自強運動雖然失敗,但也有一定成就,影響日後中國的發展。洋务派抵制商品输出,刺激了中国民族主义。中國在洋務運動其間引進西學,促进思想開放。引入西方科技,令中國開始近代化。洋务派官员創辦同文館,培育不少人才;派出学生在外国留学,習得技能,這些學生對西方科技有一定認識,對中國日後發展有莫大幫助。 失敗原因 洋務運動失敗的主要原因包括缺乏完整的計劃、主事者識見不足、守舊人士的反對、官僚政風的敗壞等,再加上經費受到皇室活動影響,進而導致洋務運動的失敗。例如光緒帝親政後,帝師翁同龢(守舊人士)就相當反對洋務運動,對洋務經費更是苛刻,並極力阻撓洋務運動的發展。洋務運動期間皇室活動的花費也很可觀,例如同治帝、光緒帝大婚;同治帝、慈安皇太后大喪;慈禧皇太后壽辰修建頤和園等。 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指出,所謂「洋務」乃由於西方社會注重效率,與中國傳統社會習慣大相逕庭。每一件兵器的使用,都受到傳統文化、思想之約束,而這些都是在每一方面都受到影響。如開辦各類實業工廠,社會上需要有各類商業組織作配合,如零件、銀行、保險等等,但這些在十九世紀的中國都付之闕如;會計沒有完善的管理概念,使會計帳目不能有效核實;人事管制漫無標準,蓋因傳統文化欠缺現代人事管理思維。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洋务运动的失败是注定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而在当时大量的保守士大夫使洋务运动不可能进行全面的西方化,因而注定失败。 参考文献 研究書目 劉廣京:《經世思想與新興企業》(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 劉廣京:〈關於晚清自強運動的幾點意見 〉。 Albert Feuerwerker著,虞和平譯:《中國早期工業化:盛宣懷(1844-1916)和官督商辦企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
电动自行车:以内置电池为主要动力,車體質量不含电池小于40公斤的两轮車。
|
摩托車:以汽油或電動機为动力的在公路上行驶的二轮或三轮车。
|
书法 《中国书法》 文学作品 《儿时琐忆》 《金宝与大熊猫》 《金宝在动物园》 《明的故事》 《鸟与兽》 《中国的窗口》 《大鼻子》 《罗铁民》 《野宾》 《在缅甸公路上的人》 中文诗集 《蒋重雅诗》 《重哑绝句》 《蒋彝诗集》 其他著作 《重游中国》(China Revisited) 参考书目 郑达: 《西行画记》 郑达:〈“哑行者”和“波士顿先生”——蒋彝与白山的友谊〉 ,《中华读书报•国际文化版》,2012-07-18 郑达:〈「也是江州一司马,青衫不为女儿湿」──蔣彝英語作家生涯背後的三位女性〉
|
自幼隨父親習畫,並接受完整的私塾教育,之後政局動盪,日軍侵華,他移居廬山山腳,對自然環境與旅行移動保持著極高敏銳的心。日後他任九江縣縣長,為政清廉,且禁止外商公司賄賂、非法購地,與當政者發生矛盾,出走英國。而此去英國,成為一生命數之轉折。他在英國旅居倫敦,被東方學院聘為講師,講授東方文化,對活躍於藝文界,1937年出版《湖居畫記》以中國筆墨描繪湖居景致,後以Silent Traveller為筆名寫作遊記,雖然三十來歲才熟用英文,但無礙其文章之精巧、心裁之別出,作品成為西方旅行文學經典,相較之下,他在中文世界則顯得默默無聞。他的筆名中譯為「靜默行者」,暗喻對官場政治的痛恨失望,同時也自表「我以沉默之姿在倫敦四處游蕩,在沉默之中觀察各種事件」的態度。 年表 1903年,出生于江西省九江府德化县。五岁失母,自幼随父习画。 1919年,就读于江西省立第三中学(今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 1922年,考入国立东南大学就读于化学系。时校长郭秉文提倡办学“人文与科学平衡”,育才文理融通,除师从化学系任鸿隽、孙洪芬、张子高、王季梁等人外,亦曾学于文科王伯沆、柳詒-{徵}-诸教授。 1926年7月,国立东南大学化学系毕业。先后在江苏海州十一中学、九江光华中学任教。 1927年,任江西省教育委员会委员,并主持江西玉山县县政三月。 1928年,投笔从戎,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政治部书记长。 1928年,应严济慈之邀,任暨南大学理学院化学讲师半年。 1928年,任安徽省芜湖县县长。 1929年,任安徽省当涂县县长。 1930年,任江西省九江县县长。期间拟定整顿社会秩序,实行禁烟、禁赌、禁娼;改革赋税、重新丈量土地等改革草案,被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认为是“异想天开”,被称为“疯狂的青年”、“超时代的年青人”。三任县长,皆因要求改革县政不容于时政而辞官。 1933年,以“观摩西方政治为将来之用”的政治抱负,自费赴英国寻求出路。 1934年,因所筹留学资金不足维持一年,经济困难,经前香港辅政司推荐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SOAS)中文教授。其间立志将中国艺术传播到西方世界。 1937年,《英国湖滨画记》出版,为靜默行者画记的第一本。 1937年,开始环球旅行,足迹遍及五大洲、八十多个国家。 1939年9月,英国对德宣战,曾供职英国情报局,担任翻译。 1940年,以中国笔会代表身分出席国际笔会。 1940年,伦敦寓楼遭德国飞机轰炸,全部书画付之一炬。 1942年,负责沙特威尔芭蕾舞团布景及服饰设计,并曾在博物馆主理中国藏品。 1949年,由伦敦移居牛津。 1955年,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文学教授,加入美国国籍。 1958年,受聘为哈佛大学联谊会讲座教授。 1958年,任哈佛大学爱默生特约讲座教授。 1971年6月,在哥伦比亚大学退休,被聘为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 1972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并在香港举办个人画展。 1972年9月,被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并受聘为客座教授,聘期一年。
|
氣候 本區年平均降雨量約3,600毫米左右,全年降雨日數約140日,集中於5月至8月間。本園區除5到8月外,其餘各月均下霜;但因風大,除山谷外,其餘各地降霜量並不多。雪期始於10月,止於5月,在海拔2,000公尺以上地區均會下雪,冬季乾旱不明顯時,3,000公尺以上地區的積雪可達四個月。 區劃 農委會林務局南投、嘉義、花蓮、屏東四個林區管理處所有之土地占國家公園面積逾91%,剩餘面積分別為臺大實驗林8,328.3公頃及信義鄉東埔村1鄰的原住民保留地574.8公頃,兩者位於園區西北角,共占園區面積8.64%。 玉山國家公園區域內共有兩處列為生態保護區域,面積為73,622.34公頃,占國家公園總面積71%,含有豐富的動、植物及地形景觀資源。特殊天然景緻劃設為特別景觀區者共有九處,包括玉山群峰、秀姑巒山、達芬尖山、塔芬山、雲峰、新康山、三叉山、向陽山、關山斷崖、南橫公路沿線及日治八通關越嶺道等地。成立之初,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將清代修築之八通關古道及其兩側遺址劃為史蹟保存區,並於園區北部的觀高、西北部的塔塔加、中部的梅蘭、西南部的天池、南部的梅山以及東部的大分則分別設置遊憩區,遂經多次調整後,梅蘭、大分等地皆已改劃為生態保護區,梅山則自園區劃出為原住民保留地,其餘仍保持不變。全區依環境資源分為西北園區、南部園區、東部園區、資源核心區等四個區塊。 西北園區 位於西北側,郡大林道以西及楠梓仙溪以北之地區。包括東埔、觀高、玉山及楠溪林道等。可藉台21線、台18線以及投60線進入,有觀高、塔塔加兩處遊憩區,並設有塔塔加遊客中心及排雲登山服務中心。新中橫公路沿線的夫妻樹為該區景點,東埔溫泉便在園區旁。此區另有臺灣大學實驗林以及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等學術研究設施。位置鄰近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南部園區 位於西南部,包括三叉山、向陽山、南橫三山、梅蘭林道及南橫公路沿線至關山埡口隧道等地區。園區西側外有梅山遊客服務中心,藉台20線南橫公路進入,有天池遊憩區,長青祠、檜谷皆在南橫沿線。 東部園區 位於東南側,米亞桑溪與樂樂溪連線以東地區,包括大分、瓦拉米及新康山地區。台30線僅可到達園區邊界的山風,園區外有南安遊客中心。南安瀑布、山風瀑布、佳心、喀西帕南紀念碑、黃麻溪谷、瓦拉米等多處景點位於此處。 資源核心區 位於計畫區東北部及中央地帶,包括郡大林道以東、郡大溪、中央山脈秀姑巒山至三叉山之間,西以荖濃溪為界、東至米亞桑溪與樂樂溪連接線。本區利用日治八通關越道路及登山步道聯絡各地,出入以登山者為主。 生態 動物 據初步調查,本園區至少有58種哺乳類,占臺灣哺乳類物種數之74%,幾乎包含所有臺灣中大型哺乳動物,尤其是臺灣野山羊、臺灣水鹿、臺灣黑熊、臺灣野豬、山羌、臺灣獼猴等為本區常見,樂樂溪流域為目前臺灣黑熊族群數量最多之區域。本園區鳥類約有191種,其中23種臺灣特有種鳥類皆可在園區發現。本區的爬蟲類與兩棲類數量較少,爬蟲類有蛇類14種,蜥蜴4種,以阿里山龜殼花、梭德氏遊蛇及斯文豪氏攀木蜥蜴等數量較多。兩棲類共發現有13種,其中有尾類有阿里山山椒魚及楚南氏山椒魚2種,均為臺灣特有種,為世界山椒魚分布帶之最南界;無尾類有11種,以盤古蟾蜍、莫氏樹蛙及褐樹蛙為臺灣特有種。園區內共紀錄有魚類4科12種,其中有臺東間爬岩鰍、高身鏟頜魚、何氏棘魞、臺灣石賓、粗首鱲為臺灣特有種。園區內昆蟲826種,蝴蝶種類達282種,約占全臺蝴蝶種類400種的70%,在東埔溫泉及塔塔加一帶有相當數量。 植物 玉山國家公園約87%地區為天然林,在3,600公尺以上為高山植群,內單子葉植物總計426種、雙子葉植物1,497種、裸子植物28種、蕨類植物441種、苔蘚植物177種、菌類植物147種,如:玉山杜鵑、玉山圓柏、玉山薄雪草、台灣冷杉等。 人文 原住民 園區範圍早期為鄒族與布農族的生活領域,於陳有蘭溪流域與樂樂溪流域之瓦拉米、黃麻等遺址附近發現的石器與陶器等史前遺蹟與遺物,證明本地的人類活動至少有一千年的歷史。 目前園區內只有西北角的南投縣信義鄉東埔村1鄰有人口集中的聚落,主要為布農族聚居處,設籍約400人。園區東部的拉庫拉庫溪流域有布農族舊聚落遺址,為日治後期推行大規模集團移住而遭廢置的舊有部落,大致仍維持百年前的規模,是研究東部布農族實質環境的重要地區。此處已發現布農族舊建築群51處,建築構造物241處,遺跡成散狀分佈於海拔600至1,900公尺間的山稜上。 古道
|
地形 全區由海拔300餘公尺的樂樂溪河谷到3,952公尺的臺灣最高峰玉山,地形高而陡峻,3,000公尺以上地區約占全區面積12.74%,2,000公尺至3,000公尺之地區約占54.57%,有39.73%的山坡坡度達46度以上。區域範圍橫跨台灣兩大山脈:玉山山脈主要山地與中央山脈南段山地,轄區內屬於台灣百岳的名峰林立,總計共有三十座。其中,屬玉山山脈者有十一座,屬中央山脈者有十九座。 屬玉山山脈者 玉山主峰(3952公尺) 玉山東峰(3869公尺) 玉山北峰(3858公尺) 玉山南峰(3844公尺) 東小南山(3744公尺) 玉山西峰(3467公尺) 南玉山(3383公尺) 八通關山(3245公尺) 郡大山(3265公尺) 玉山前峰(3239公尺) 鹿山(2981公尺) 註:西巒大山(3081公尺)地理上雖屬玉山山脈,但位在玉山國家公園園區範圍以外。 屬中央山脈者 秀姑巒山(3805公尺) 馬博拉斯山(3785公尺) 關山(3668公尺) 大水窟山(3642公尺) 向陽山(3602公尺) 雲峰(3564公尺) 馬利加南山(3546公尺) 馬西山(3448公尺) 三叉山(3496公尺) 南雙頭山(3356公尺) 新康山(3331公尺) 轆轆山(3279公尺) 喀西帕南山(3276公尺) 塔關山(3222公尺) 達芬尖山(3208公尺) 關山嶺山(3176公尺) 庫哈諾辛山(3116公尺) 駒盆山中峰(3109公尺) 塔芬山(3090公尺) 水文 河流以八通關及塔塔加鞍部為分水嶺,南有荖濃溪、楠梓仙溪、拉庫音溪等高屏溪上游之主要支流,高屏溪流域的集水區占國家公園面積39%;北為陳有蘭溪、郡大溪及沙里仙溪等濁水溪上游主要支流,占全區20%。發源於中央山脈東側之樂樂溪及其支流則向東流匯入秀姑巒溪,占全區41%。 氣候 本區年平均降雨量約3,600毫米左右,全年降雨日數約140日,集中於5月至8月間。本園區除5到8月外,其餘各月均下霜;但因風大,除山谷外,其餘各地降霜量並不多。雪期始於10月,止於5月,在海拔2,000公尺以上地區均會下雪,冬季乾旱不明顯時,3,000公尺以上地區的積雪可達四個月。 區劃
|
冰河時期,臺灣與亞洲大陸相連,寒帶植物擴展到臺灣。冰河期結束,氣溫與海平面上升,寒帶植物不得不往高山遷徙,於高山地區找到棲息地,保存了許多第三、四紀的冰河孑遺生物,其中以南湖大山山區最多。南湖上、下圈谷是高山野花的故鄉,臺灣珍貴的地理寶地,冰河孑遺植物大都遺留這裡,成為這批嬌客的最後一塊根據地。南湖山區多達百餘種的高山植物,幾乎涵蓋臺灣絕大多數高山植物。上、下圈谷最高點為冰河最高點寒原地帶,氣候嚴苛低溫,風化劇烈,石礫鋪蓋,土層淺薄,幾乎寸草不生,這荒僻孤冷所在,居然可以開出嬌艷媚麗的花朵。南湖山區中特有最著名的有南湖大山柳葉菜,俗名為大輪紅花,美名遠播,是孑遺自冰河時期的珍稀物種,在高海拔3400公尺以上的山區呈現孤島狹隘之點狀分布,族群數量稀少,農委會依《文化資產保存法》於1988年8月22日公告明訂為珍貴稀有植物之一。此外有岡本氏岩蕨、高山柳、南湖附地草、南湖蒿草、南湖碎雪草、南湖馬蘭、南湖紫雲英(南湖大山黃芮)、南湖倒提壺、雙黃花堇菜、高山鐵線蓮、奇萊喜普鞋蘭、玉山薄雪草、南湖杜鵑(南湖石楠)等,都是臺灣特有與珍稀的植物。 山路 南湖大山是泰雅族遷徙史中重要的據點,遷移到思源埡口分枝散葉的先祖,其中一支往東翻越南湖大山進入南澳,是為南澳群。往北進入蘭陽溪的溪頭群,南湖大山也為匹亞南社群的傳統獵場。四季部落亦可由加羅湖向南縱走中央山脈主脊前往南湖大山。 原在霧社附近濁水溪上游道澤群賽德克族東遷翻越中央山脈主脊,進入立霧溪流域北側,是為陶賽群,南湖中央尖的東南側為其傳統領域。 過去攀登南湖大山的途徑,是利用泰雅與賽德克各族群進入南湖大山的傳統獵路。早期最普遍的路徑,由溪頭群匹亞南部落(,現漢名為1959年蔣經國50大壽來此避壽而改稱南山村)向南溯登耶克糾溪紅達拉溪上蘭陽溪與大甲溪分水嶺-{木杆}-鞍部(),再往東沿稜上登審馬陣(-{木杆}-鞍部也可續往東南下南湖溪谷前往中央尖山方向),或由匹亞南溯登耶克糾溪,攀上審馬陣山西北支稜,經奇烈亭(,又有譯寫為寄歷亭)上審馬陣稜線(轉寫自片假名)。自審馬陣再往東沿稜上登南湖北山即接上中央山脈主脊,轉往南經由受大濁水北溪嚴重向源侵蝕切割的五岩峰峭壁、南湖大山北峰,再下登穿越圈谷(布那奎,意為岩屑砂石平坦地)前往南湖大山。 日治時1910年4月,宜蘭廳叭哩沙(今三星)支廳長警部小島仁三郎與宜蘭蕃務係長警部坂井時彥氏一行,由奇烈亭路線上登,翻越南湖山區轉往東南方大濁水南溪源頭傳統獵路,向南翻越分水嶺波浪山稜線,前往探訪東遷到立霧溪流域支流陶賽溪的陶賽群賽德克族部落。 1914年45月,測量技師野呂寧一行34人與原住民武裝護衛隊275人,由叭哩沙往四季,在加羅湖()往東翻過中央山脈主脊,再沿大濁水北溪南澳群泰雅大部落比亞毫社傳統獵路,從南湖山區的東方,經束穗山上登,向南穿越闊闊庫溪上游,越嶺馬比杉山支稜,進入大濁水南溪上源谷地(),登頂南湖大山,再由奇烈亭路線下山,進行首次有記錄的非原住民攀登南湖大山與地理測量。 1933年8月田中薰與鹿野忠雄攀登南湖大山進行地理及冰河地形研究,是從泰雅族四季部落()傳統獵路,由加羅湖(,意為檜木乾枯,位於,日治時設有駐在所)縱走中央山脈主脊往南,前往南湖山區。 泰雅獵人在南湖的下圈谷,原建有傳統獵寮稱為(布那奎,意為岩屑砂石平坦地)。日治時1926年11月臺灣-{山岳}-會成立,臺灣登山活動蓬勃發展,1934年12月臺灣-{山岳}-會在此興建了新式的「南湖山莊」,同時也在奇烈亭山徑的中途海拔高約2560公尺處,搭建了一棟登山小屋,並以該地泰雅語地名命名為「寄歷亭」(奇烈亭)。戰後南湖山莊至今又歷經多次改建,現今為新式的太陽能山屋。 日治及戰後初期,攀登南湖大山主要由匹亞南部落溯登耶克糾溪經奇烈亭上審馬陣的路線,過溪時經常發生山洪暴漲人員遭圍困的事故。1974年7月,中華-{山岳}-協會雲稜登山隊為紀念隊友吳萬居一年前在南湖圈谷發生山難死亡,捐出了20餘萬元,在-{木杆}-鞍部東北山坳處興建了一棟「雲稜山莊」(附近原為泰雅獵寮轉寫自片假名,位在2004年啟用的「新雲稜山莊」東南方約300公尺溪谷中,原雲稜山莊現已拆除),並開闢了從思源埡口利用710林道,再翻越多加屯山、經-{木杆}-鞍部到達此山莊不必過溪、免除山洪危險的新途徑。這條不用再攀昇千餘公尺,即能抵達審馬陣山的新路線,便立刻取代了奇烈亭的傳統路線,原奇烈亭路線即漸荒廢。早期也另有獵路可由原雲稜山莊經南湖溪溪谷,直接進入南湖圈谷,或登上主山西稜、南稜,然因溪谷地形破碎,未經過稜線百岳山頭,登山客少走,也漸荒廢。1978年12月25日,中華-{山岳}-佳友登山隊高、朱、李等三位隊員由雲稜山莊單日輕裝來回南湖大山,回程突然遭遇強烈寒流暴風雪來襲,隊員不及走避在南湖北山審馬陣之間空曠不避風的草原,徹夜遭暴風雪襲擊死亡,為了避免再發生憾事,在審馬陣草原的水池邊興建審馬陣避難山屋(原為泰雅獵寮,1996年審馬陣避難山屋改建為相鄰的兩棟組合鋁屋)。 進入21世紀,710林道歷經多次颱風、地震等天災多處已崩斷,雖仍能勉強行走,另開闢由勝光的菜園上登勝光山稜線接往710林道的路線。 歷年意外 1965年1月4日,臺灣省-{山岳}-會隊員-{于}-家琛在審馬陣山區,因勞累留置途中,疲憊失溫身亡。
|
李俊生山難 2006年11月10日,李俊生(30歲)與新光人壽同事一行八人攀登南湖大山,11月13日回程從雲稜山莊往登山口(多加屯山方向)前進,八人中李俊生第二個從雲稜山莊出發,當他走到木-{杆}-鞍部時被第三位隊員超前,但第四位隊員以後就再無人看到他;中午登山隊七位隊員到達登山口,李俊生並未出現。 資深山友黃國書組織六人小組12月中出發搜尋,在雲稜山莊以重裝備兵分兩路:其中三人向北往南山村方向並打算露宿,另三人則下切到南湖溪搜索,住南湖溪山屋。 12月13日,黃國書一組冒細雨從雲稜水源區下切後,在距南湖溪山屋約40分鐘的河床上發現李俊生的背包和登山杖,內有手機、哨子、保暖衣物、攻頂小背包及足以維持一禮拜的食物等,而背包前方10公尺為一深潭;黃國書等人推想李俊生應是為游過深潭而隻身離開他的背包,續往下游走過一深達胸部的深潭後,他們發現李俊生丟棄的一包春風面紙(與背包中品牌相同),乃更確定李俊生到過這裡。因無溯溪裝備加上幾近失溫,黃國書等人疊石為記後折返。 12月25日,黃國書帶著一組溯溪裝備及消防人員上山,沿上次路徑架繩再往下游;這次翻越瀑布深潭更多,終於在距背包15公里的南湖溪畔發現李俊生的遺體,此處到有人煙的志良苗圃只有兩公里路程。 賴杉杰山難 2007年3月17日上午,賴杉杰(男,48歲,中國菱電服務課組長)與丁清俊(男,47歲,漢翔公司職員)、周美珠(女,37歲)、童冠閔(男,28歲)從宜蘭縣思源埡口入南湖大山。3月18日,登審馬陣山,四人夜宿南湖山屋,遇上專業領隊陳秀真(40歲,中華山難搜救協會中區幹部)。 3月19日上午,四人輕裝攻頂,登南湖大山東峰、馬比杉山;17時,回程大雪紛飛,童冠閔先回山屋燒開水等隊友抵達取暖;19時,賴杉杰、丁清俊、周美珠三人未回,陳秀真認為情況有異,與童冠閔前往察看;20時在南湖大山主峰、東峰鞍部找到三人,賴杉杰已死亡,丁清俊仍抱住他為其保溫;20時30分,童冠閔揹著賴杉杰的遺體,丁清俊、周美珠兩人撐扶,陳秀真在前引導,後因眾人已無體力,陳秀真建議安置遺體,回山屋後以手機求救。 3月20日8時,國家搜救指揮中心與消防署三度派直升機,因雲層太厚折返;3月21日7時,海鷗直升機在南湖大山山屋附近找到丁清俊、周美珠、童冠閔、陳秀真等四人;救難隊員另徒步在3,740公尺(一萬二千六百英呎)的主峰稜線上尋獲賴杉杰遺體,並送往臺中縣豐原市。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中華民國-{山岳}-協會-台灣高山明細表 地圖產生器-台灣的高山列表 台中市山峰 中央山脈 台灣百岳 台灣百名山
|
新館興建 2001年,北京天文馆新馆在老馆南侧开工建设。该工程是北京市60项重要工程之一。2004年12月12日,北京天文馆新馆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自此北京天文馆由新馆、老馆、北京古观象台及若干馆外科普教育基地构成。北京天文馆新馆主体部分地上五层、地下两层,建筑面积21594平方米,由美国王弄极建筑师事务所、中国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运用“相对论”理念设计,玻璃幕墙由深圳市三鑫特种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美国洛杉矶华裔设计建筑师王弄极(Nonchi Wang)以该建筑设计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洛杉矶分会的设计荣誉奖。 2006年11月起,北京天文馆老馆改造工程开始。2008年7月11日,完成改造的北京天文馆老馆重新对外开放。经过此次改造,老馆恢复了建馆初期的外观,拥有直径23米的金属质地球幕,并使用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光学”、“数字”两套天象仪取代1970年代生产的国产天象仪。其中光学天象仪来自德国蔡司公司,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蔡司9型光学天象仪。数字天象仪即数字投影系统,是由6台索尼数字投影机全天域数字图像拼接,分辨率是7800×7800像素,达到4000万像素,成为当时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数字天象仪。另外还有4台辅助激光投影器,以及13.1声道环绕声系统等设备。改造后,天象厅座椅由600个减至400个,首次上映的是全天目数字天象节目《无限特快》。2008年7月11日起,互动科普展览《玩转星空》和《奥运星空》也对公众开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老馆天象厅还推出了中国首个数字天象节目系列剧《宇宙少年侦探团》(也是北京天文馆数字工作室“出品”的首部作品)。 被降級與重新評級 2013年1月15日,国家文物局发布《2011年度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结果》,北京天文馆、抗美援朝纪念馆、中国海军博物馆、厦门华侨博物院因在评估中未达标,取消其国家一级博物馆称号,复檢後至同年5月14日正式调整为国家二级博物馆;这是自2008年施行博物馆年度评估制度后第一次出现降级博物馆。2017年,北京天文馆被评为第三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17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第三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共34家在作为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的首都博物馆接受授牌。 场馆 北京天文馆是中国的第一座天文馆,现在分为A馆(又名老馆)和B馆(又名新馆)两座。馆内以精彩的剧场展示为主,利用球幕、多维技术将播放的天文展示电影演绎的震撼精彩。馆里有天文台可供游客观测,还有展厅展示宇宙的起源与发展,是学习天文知识、了解宇宙和观赏高科技电影的优良去处。 A馆内有展览厅、影视报告厅、大众天文台及天象厅。展览厅里展示宇宙的起源和指南针的发明史等,馆内也经常会在此举办各类其他展览。大众天文台既有观测功能,也对游人开放,游客可以在此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到太空的美丽。天象厅是A馆中最重要的馆区,厅内有直径23.5米的球幕穹顶,用先进仪器逼真还原地球上肉眼可见的9000颗左右的恒星,为观众带来最真实的星空体验。场馆最受欢迎的演出节目是“星空音乐会”,在聆听美妙旋律的同时观赏星空的变化,体验唯美。 B馆内有宇宙剧场、3D剧场、4D剧场共三个天文剧场,和天文展厅、太阳厅、大众天文台和天文教室等展厅。B1层的展厅内有宇宙时空穿梭机、陨石展、天象仪展览等帮助大家学习天文知识,1层的展厅里有各大星体的活动展示,可以在此寻找自己的星座。在1层的太阳厅内,则在演示太阳表面的活动情况。3D剧场位于B1层,4D剧场和宇宙剧场位于2层,都以先进的声光电技巧、可以旋转活动的座椅和球幕搭配放映影片,影片一般约30分钟,观赏时体验震撼刺激,仿佛身临其境。尤其是4D影院内会用水汽、喷雾、鼓风机等,更添真实感。 北馆星 国际小行星中心于2007年7月30日发布第60300号公告,第59000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北馆星(),即北京天文馆星。2007年9月28日,在北京天文館成立50周年慶祝會上,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科技处处长薛随建博士宣读小行星命名公报,并向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颁发了小行星命名证书。 历任馆长 陈遵妫(1957年9月29日-?) 陈晓中(?-1987年8月) 许明贵(1987年8月-1990年9月) 崔振华(1990年9月-1996年2月)
|
文革期间,北京天文馆门厅外上方悬挂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浮雕被毁掉,换成“为人民服务”的大字,文革结束后照四象浮雕原样复制后重新刻在门厅外上方。建馆时,在大厅中央大圆池内的傅科摆上方,有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夸父追日5幅天顶画,由吴作人、周令钊等人绘制,天顶画中心镶嵌根据二十八宿布局分布的鎏金制的星星,油画用木板围合形成浮云的效果,油画外侧是一圈凸出的十二生肖浮雕。这组天顶画在文革期间被指责为“牛鬼蛇神满天飞”而全部被毁,此后40年这里一直是白色天花板,在2006-2008年的老馆改造中才复原了天顶画。 新館興建 2001年,北京天文馆新馆在老馆南侧开工建设。该工程是北京市60项重要工程之一。2004年12月12日,北京天文馆新馆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自此北京天文馆由新馆、老馆、北京古观象台及若干馆外科普教育基地构成。北京天文馆新馆主体部分地上五层、地下两层,建筑面积21594平方米,由美国王弄极建筑师事务所、中国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运用“相对论”理念设计,玻璃幕墙由深圳市三鑫特种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美国洛杉矶华裔设计建筑师王弄极(Nonchi Wang)以该建筑设计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洛杉矶分会的设计荣誉奖。 2006年11月起,北京天文馆老馆改造工程开始。2008年7月11日,完成改造的北京天文馆老馆重新对外开放。经过此次改造,老馆恢复了建馆初期的外观,拥有直径23米的金属质地球幕,并使用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光学”、“数字”两套天象仪取代1970年代生产的国产天象仪。其中光学天象仪来自德国蔡司公司,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蔡司9型光学天象仪。数字天象仪即数字投影系统,是由6台索尼数字投影机全天域数字图像拼接,分辨率是7800×7800像素,达到4000万像素,成为当时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数字天象仪。另外还有4台辅助激光投影器,以及13.1声道环绕声系统等设备。改造后,天象厅座椅由600个减至400个,首次上映的是全天目数字天象节目《无限特快》。2008年7月11日起,互动科普展览《玩转星空》和《奥运星空》也对公众开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老馆天象厅还推出了中国首个数字天象节目系列剧《宇宙少年侦探团》(也是北京天文馆数字工作室“出品”的首部作品)。 被降級與重新評級 2013年1月15日,国家文物局发布《2011年度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结果》,北京天文馆、抗美援朝纪念馆、中国海军博物馆、厦门华侨博物院因在评估中未达标,取消其国家一级博物馆称号,复檢後至同年5月14日正式调整为国家二级博物馆;这是自2008年施行博物馆年度评估制度后第一次出现降级博物馆。2017年,北京天文馆被评为第三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17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第三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共34家在作为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的首都博物馆接受授牌。 场馆 北京天文馆是中国的第一座天文馆,现在分为A馆(又名老馆)和B馆(又名新馆)两座。馆内以精彩的剧场展示为主,利用球幕、多维技术将播放的天文展示电影演绎的震撼精彩。馆里有天文台可供游客观测,还有展厅展示宇宙的起源与发展,是学习天文知识、了解宇宙和观赏高科技电影的优良去处。 A馆内有展览厅、影视报告厅、大众天文台及天象厅。展览厅里展示宇宙的起源和指南针的发明史等,馆内也经常会在此举办各类其他展览。大众天文台既有观测功能,也对游人开放,游客可以在此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到太空的美丽。天象厅是A馆中最重要的馆区,厅内有直径23.5米的球幕穹顶,用先进仪器逼真还原地球上肉眼可见的9000颗左右的恒星,为观众带来最真实的星空体验。场馆最受欢迎的演出节目是“星空音乐会”,在聆听美妙旋律的同时观赏星空的变化,体验唯美。 B馆内有宇宙剧场、3D剧场、4D剧场共三个天文剧场,和天文展厅、太阳厅、大众天文台和天文教室等展厅。B1层的展厅内有宇宙时空穿梭机、陨石展、天象仪展览等帮助大家学习天文知识,1层的展厅里有各大星体的活动展示,可以在此寻找自己的星座。在1层的太阳厅内,则在演示太阳表面的活动情况。3D剧场位于B1层,4D剧场和宇宙剧场位于2层,都以先进的声光电技巧、可以旋转活动的座椅和球幕搭配放映影片,影片一般约30分钟,观赏时体验震撼刺激,仿佛身临其境。尤其是4D影院内会用水汽、喷雾、鼓风机等,更添真实感。 北馆星 国际小行星中心于2007年7月30日发布第60300号公告,第59000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北馆星(),即北京天文馆星。2007年9月28日,在北京天文館成立50周年慶祝會上,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科技处处长薛随建博士宣读小行星命名公报,并向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颁发了小行星命名证书。 历任馆长 陈遵妫(1957年9月29日-?) 陈晓中(?-1987年8月) 许明贵(1987年8月-1990年9月) 崔振华(1990年9月-1996年2月) 崔石竹(1996年2月-2002年9月) 朱进(-)
|
著名例子 澳洲 澳洲國立大學4座UniLodge學生宿舍(特許期由2011年起計15年,2026年交還予澳洲國立大學) 臺灣 香港 海底隧道(特許期由1969年9月1日起計30年,已於1999年9月1日交還予政府。) 東區海底隧道(行車隧道部分特許期由1986年8月7日起計30年,已於2016年8月7日交還予政府;鐵路隧道部分特許期由1986年8月7日起計,至鐵路完工日(1989年8月5日)後18年半止,已於2008年2月5日屆滿並通過地政總署移交港鐵公司。) 大老山隧道(特許期由1988年7月11日起計30年,已於2018年7月11日交還予政府。) 西區海底隧道(特許期由1993年8月2日起計30年,已於2023年8月2日交還予政府。) 大欖隧道(特許期由1995年5月29日起計30年,2025年5月29日交還予政府。)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第一期) 中國大陆 北京 北京國家體育館(特許期由2003年11月9日起計30年,2033年11月9日交還予政府) 北京五棵松體育館(特許期由2003年11月9日起計30年,2033年11月9日交還予政府) 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特許期由2003年11月9日起計30年,2033年11月9日交還予政府) 北京地鐵4号线(特許期由2006年4月12日起計30年,授予港鐵公司佔49%的京港地鐵,2036年4月12日交還予政府轄下的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 北京地鐵14号线(特許期由2012年11月26日起計30年,授予港鐵公司佔49%的京港地鐵,2042年11月26日交還予政府轄下的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 北京地鐵16号线(特許期由2015年11月28日起計30年,授予港鐵公司佔49%的京港地鐵,2045年11月28日交還予政府轄下的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 北京地铁17号线(特許期計30年,起始日期未定,授予港鐵公司佔49%的京港地鐵) 天津 天津大剧院 深圳 梧桐山隧道(特許期由1987年9月起計30年,但已經於2011年提前6年被政府買回,改為免費隧道。)
|
天津 天津大剧院 深圳 梧桐山隧道(特許期由1987年9月起計30年,但已經於2011年提前6年被政府買回,改為免費隧道。) 深圳地鐵4號線(特許期由2011年6月16日起計30年,授予港鐵公司全資附屬的港鐵(深圳),2041年6月16日交還予政府轄下的深圳市地鐵集團,但龍華車輛段上蓋項目則不在此限。) 深圳地鐵13號線(特許期未定,授予港鐵(深圳)、中鐵電氣化局及深圳市政府合營公司) 福州 福州地鐵2號線(特許期由2016年11月起計28年(當中營運期佔25年),授予福州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中鐵電氣化局、南京地鐵等合營的福州中電科軌道交通有限公司,2044年11月交還予福州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 東莞 東莞軌道交通1號線(特許期為由2019年1月10日起26年,授予東莞發展控股-中國中鐵等聯營公司;由於無法續建,有關專營權已於2023年5月21日提早終止,由東莞市軌道交通局續建) 杭州 杭州地鐵1号线(特許期由2012年9月28日起計25年,授予港鐵公司佔49%的杭港地鐵,2037年9月28日交還予政府轄下的杭州地鐵集團) 杭州地铁5号线(特許期由2017年6月26日起計25年,授予港鐵公司佔49%的杭港地鐵,2042年6月26日交還予政府轄下的杭州地鐵集團) 歐洲 英法海底隧道,預定的總投資額為103億美元,但因施工過程重新評估地質,最後所需的資金達120億美元。投資者英法海峽隧道公司(Eurotunnel,後改名為Getlink)為英國、法國兩國的銀行和財團,建造時間歷時7年,於1994年完工。建造完成後,英法兩國政府協議,英法海峽隧道公司的特許期由55年延長到99年,特許期到2093年。 華士古·達伽馬大橋,位於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跨海大橋,由葡、英、法國公司組成的私營財團Lusoponte興建並經營。 密佑高架橋,為法國政府與埃法日集團(Groupe Eiffage)合作開發,是全世界高度最高的高架橋。 弊病 只要隧道實際收入低於附表列明的最低估計淨收入,即可加價而不用政府審批,如大欖隧道,因疫情以來車流量不斷下減,收益錄得跌幅而在2021年至2023年連續3年申請加價,令其他道路如屯門公路車流上升。 參見 委外經營 公辦民營(含BOT、BTO、BOO、ROT、OT)
|
2014年5月16日,大英图书馆開始陸續將館藏珍品以創用CC4.0條款授權在其網站釋出圖片。 法定送存 1911年起,大英图书馆开始收藏所有在英国出版的受版权保护的书籍。1973年开始英国通过法律正式规定大英图书馆为英国的国家图书馆。愛爾蘭共和國也在2000年的著作權法中,指定大英圖書館為法定送存機構。 使用 大英圖書館免費開放給任何需要使用館藏與圖書館服務的人士,提供簽名及一個有效-{地址}-的證明文件後即可申請讀者通行證。 在歷史上,圖書館僅發給需要專業資料、文獻的研究人士讀者通行證,而該些資料在其他公共圖書館及學術圖書館無法獲得。之後圖書館因開放大量大學生使用閱覽室而引起部分批評,有批評者認為大學生可使用他們的大學圖書館,大量學生造成大英圖書館的環境吵雜,且因人數增加導致須排隊許久才可進入圖書館。圖書館則表示對因尖峰時段導致研究受阻的人士感到遺憾,並承諾會在該時段盡力控制館內人數。 自2014年9月29日起,持有讀者通行證的人士亦可在西約克郡的文獻儲藏庫中使用。 图书馆结构 现今的大英图书馆由三个部分组成: 在1998年在伦敦新建的图书馆。 期刊图书馆收藏了超过5万种不同的报纸和杂志 大英图书馆馆藏资料库每年的书籍借阅量超过400万次 職員 大英圖書館員工負責的各項工作包括策展、業務和技術指導等。 首席執行官(館長) 1973-1984年:爵士,大英圖書館第一任首席執行官。 2000-2012年:。 2012年9月至今:。 首席圖書館員 2013-2018年:,於2017年12月辭職,2018年正式退休。 2018年9月至今:。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链接 大英图书馆英文官網 大英圖書館中文官網 1975-至今
|
collections)。其中包括古文物收藏家、漢斯·斯隆、文學愛好者、英國國王喬治三世成立之內所收藏的手抄本、書籍等。該些藏品也曾多年分散在倫敦市中心附近,如位於布魯姆斯伯里的大英博物館內、法院巷車站、貝斯沃特、霍本,以及位在西約克郡韋瑟比以東2.5英里(4.0公里)的的館際互借中心和巴內特倫敦自治市的報紙館等。 2014年5月16日,大英图书馆開始陸續將館藏珍品以創用CC4.0條款授權在其網站釋出圖片。 法定送存 1911年起,大英图书馆开始收藏所有在英国出版的受版权保护的书籍。1973年开始英国通过法律正式规定大英图书馆为英国的国家图书馆。愛爾蘭共和國也在2000年的著作權法中,指定大英圖書館為法定送存機構。 使用 大英圖書館免費開放給任何需要使用館藏與圖書館服務的人士,提供簽名及一個有效-{地址}-的證明文件後即可申請讀者通行證。 在歷史上,圖書館僅發給需要專業資料、文獻的研究人士讀者通行證,而該些資料在其他公共圖書館及學術圖書館無法獲得。之後圖書館因開放大量大學生使用閱覽室而引起部分批評,有批評者認為大學生可使用他們的大學圖書館,大量學生造成大英圖書館的環境吵雜,且因人數增加導致須排隊許久才可進入圖書館。圖書館則表示對因尖峰時段導致研究受阻的人士感到遺憾,並承諾會在該時段盡力控制館內人數。 自2014年9月29日起,持有讀者通行證的人士亦可在西約克郡的文獻儲藏庫中使用。 图书馆结构 现今的大英图书馆由三个部分组成: 在1998年在伦敦新建的图书馆。 期刊图书馆收藏了超过5万种不同的报纸和杂志 大英图书馆馆藏资料库每年的书籍借阅量超过400万次 職員 大英圖書館員工負責的各項工作包括策展、業務和技術指導等。 首席執行官(館長) 1973-1984年:爵士,大英圖書館第一任首席執行官。 2000-2012年:。
|
喜鹊湖 该湖由南湖、喜鹊湖和北湖组成。喜鹊湖分为七个区:溱潼风貌园区、溱东居住园区、江苏旅游产品生产基地、溱湖贸易园区、喜鹊湖度假区、麋鹿故乡园区、生态农业园区,以及湖绿带与景路,溱湖旅游接待服务中心。 麋鹿故乡园 寿圣寺 河横农业生态游 因为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成功地开展了环境保护工作,并广泛应用了湿地沼气池,姜堰市沈高镇河横村于1990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授予全球500佳称号。 纪念馆 胡锦涛出生地 高二适纪念馆 白马庙,中国海军诞生地(现属泰州市白马镇) 教育 姜堰目前有233所幼儿园,280所小学,50所中学,其中,江苏省姜堰中学和江苏省姜堰市第二中学被授予“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称号。 江苏省姜堰中学 江苏省姜堰市第二中学 江苏省溱潼中学 姜堰区第二中学附属中学 姜堰区第四中学 姜堰区南苑学校 姜堰区励才实验学校 姜堰区蒋垛中学 姜堰区娄庄中学 姜堰区白米中学 姜堰区张甸中学
|
姜堰区(姜堰話:ʨiɑŋ˨˩ iɪ̃˨˩˧)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是泰州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地跨長江三角洲和裏下河平原,東鄰海安市,南接泰興市,北毗興化市、東台市,西連泰州市海陵區、高港區。區人民政府駐三水街道上海路1號。 历史 姜堰区春秋战国时先后属吴、越、楚,秦朝时属东海郡,西汉属海陵县。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置海陵县,治所即今泰州市。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海陵为吴陵,南唐-{昇}-元元年(937年)升为泰州,民国初年废州设泰县,县仍治今泰州市。1940年10月,泰县抗日民主政权于海安镇(今海安县城)建立,1949年5月,泰县人民政府移驻姜堰镇西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泰县与县级泰州市两度分合,1962年1月复称泰县,县治姜堰镇。1994年撤县设市,改称姜堰市。1996年隶属新设立的地级泰州市。2012年12月,撤销姜堰市,设立泰州市姜堰区。 地理 姜堰位于北纬32°30′、东经120°09′,地处江苏省中部,地跨长江三角洲和里下河平原。东邻海安市、南接泰兴市,北毗兴化市、东台市,西接泰州市海陵区、高港区。 姜堰区地处江淮平原,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在总计1044平方米的区域内,一大部分为低洼的湿地,水面覆盖率约15%。季风环流气候影响显著,四季分明,冬夏较长,春秋较短。常年平均气温14.5℃;年平均积温5365.6℃;年平均降水量991.7毫米,年平均雨日11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205小时;无霜期215天。作物生长季较长,日平均气温高于10℃的作物生长期平均为223天,高于15℃喜温作物生长期172天。全年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农业气候条件优越。 资源 农作物有水稻、三麦、棉花、大豆、油菜等,特色经济作物有香丝瓜、青椒、食用菌等,绿色食品有“河横大米”、“三泰酱菜”等,养殖业主产猪、羊、鸡、鹅等,水产品主要有鱼、蟹、虾等,特种养殖业有彩豚、鹌鹑、银鱼等。境内蕴藏有石油、天然气、粘土等矿产资源以及溱湖风景区的地热矿泉水等。 文化 姜堰自古人文荟萃。宋朝岳飞、文天祥抗金均曾驻足姜堰;明朝抗倭名将唐顺之在姜抗倭直到病逝;哲学家、“泰州学派”创始人之一王栋长期在姜讲学,其授课处“王公祠”已辟为博物馆。明代著名山水画家唐志契、其弟唐志尹、侄唐日昌均工中国画,时称“三唐”。清朝棋圣、围棋国手黄龙士引领清代围棋走向封建时代最高峰。贡生卢福保曾任台湾道台兼学政。刘荣庆、刘国庆兄弟同为武状元,时称“熙朝盛事,旷古未闻”。 姜堰在当代中国历史上是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城市。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十四军在蒋垛镇建立苏中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抗战时期,陈毅曾驻足姜堰曲江楼,运筹黄桥战役。原隶属姜堰市的白马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三野”渡江指挥部和中国人民海军诞生地。 隶属的五个乡镇在1997年被江苏省授予“群众文化先进乡镇”称号。辖区内有很多文化中心、图书馆业已建成。溱潼会船节正逐渐享誉国内外,并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旅游亮点。大量居民接入了有线电视和因特网。 交通 宁靖盐高速公路 自南向北贯穿,自西向东横跨,所有的城镇中心均已被良好的公路连接。新老通扬运河、中干河、 姜溱河、 东西-{姜}-黄河构成了非常优越的水路运输系统。姜堰距离附近两大中心城市南京以及上海的车程,均不足3个小时。随着宁启铁路的开通和姜堰火车站的落成,姜堰已经和南京、扬州、泰州其它区域和南通有铁路线相连。 从上海、南京去往姜堰路线:上海出发沿-锡澄高速公路-宁靖盐高速公路;南京出发沿。 行政区划 下辖4个街道办事处、10个镇: 。 人口 根據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姜堰區常住人口668408人。
|
清军回防后,托爾布津撕毀誓言,率領俄軍在七,八月間分批重返雅克薩,並全力構築城堡工事,做了長期固守的準備,此時距其投降不過兩月有餘。1686年夏,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领清军重新攻打雅克萨,城內有俄軍826人及12門大炮。6月4日清軍攻城未果,於是掘塹築壘,圍困雅克薩城長達10個月。城中俄軍接近彈盡糧絕,除戰死病死外僅剩下150餘人。此时索菲亚派特使在 尼布楚和中国议和,康熙帝命令萨布素撤兵。 1689年,中俄雙方达成和议,签定中俄《尼布楚條約》,俄军撤出雅克萨,毁掉雅克萨城,划定中俄边界,整个外满洲(外东北)归中国所有。 此前在1650年代,朝鮮王朝两度支援清朝抗击俄国,稱之為羅禪征伐。 評價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侯杨方指出,當時在尼布楚地區遊牧的蒙古布里亞特部落並不屬於清朝,清朝也從未對當地實行過有效統治,因而談不上清朝割讓了領土給俄羅斯,而且條約簽訂時,喀爾喀蒙古也不屬於清朝。 清史學者戴逸認為:“《尼布楚条约》保障了中国东北边境一百多年的安定和平,为清王朝后来平定西北、西南地区的叛乱提供了稳定富饶的大后方,对于清朝的发展和繁荣、康乾盛世局面的出现,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和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俄方認為,俄羅斯以失去大片領土的代價與清代中國達成了和解,由於簽署了《尼布楚條約》,導致從來不屬於中國的黑龙江左岸和額爾古納河左岸大片俄羅斯的土地被劃歸中國。俄羅斯遠東考察家涅維爾斯科伊認為,被迫簽署《尼布楚條約》對俄國人而言是悲慘的結局。 參考文獻 参见 中俄关系 尼布楚条约 平定罗刹方略 俄波战争
|
尼布楚条约 平定罗刹方略 俄波战争 (1654年-1667年) 清朝战役 罗曼诺夫王朝战役 (沙皇俄国) 康熙 17世纪中国 17世纪俄罗斯 17世纪战役
|
河南门诊部: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于1985年成立。 先烈东门诊部: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先烈东路,于1994年8月成立。 南山医院(深圳市南山区中医院):位于深圳市南山区,于2016年立项,2019年开设门诊部,2021年开建。 白云医院(白云区中医医院):位于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于2020年接受白云区政府委托管理,2023年7月启动新院区建设。 重庆医院(北碚区中医院):位于重庆市北碚区,于2022年成为广中医一附院的受助医院并启动新院区建设,2023年7月揭牌。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
医院系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直属附属医院,同时为该校的第一临床医学院。2016年,医院组建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院。 院区 院本部:位于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 河南门诊部: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于1985年成立。 先烈东门诊部: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先烈东路,于1994年8月成立。
|
I read your book.)”."其中所指即为《步兵攻击》一书。 1943年,美国曾经出版过此书的删节版本,使用了一个更加简洁明快的书名:《攻击!》,作为陆军战术教学之用。 隆美尔曾计划写作一本续篇《坦克攻击》,介绍坦克作战战术。他在二战的北非战场为此书收集了大量的素材。但是直到他去世时仍未能完成此书的写作。 該書繁體中文譯本於2011年6月在台灣出版,書名《步兵攻擊:經驗與教訓》。 参考
|
bastard. I read your book.)”."其中所指即为《步兵攻击》一书。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目前学院有3个本科专业:中医学专业(五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五年制)、中医学专业(七年制)。其中,七年制中医学专业是与中山大学联合办学的专业,第一年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学习。
|
在中國大陸,網絡作家為了作品更新經常通宵寫作,嚴重影響到身體健康。2012年红袖添香网的網站作家青鋆因為過度寫作,25歲病逝。2013年6月盛大文學旗下的網絡作家十年雪落因為過度疲勞而猝死。網絡作家的身體健康問題也可能導致作品中斷更新。 應對網絡作家的健康問題,盛大文學在2013年5月開始為旗下簽約的網絡作家繳付醫療保險。 作品題材 網路作家的作品題材並無限制,僅受限於當地對網路言論的審查以及作者張貼作品的網站限制。 參見 網絡文學
|
網路作家的作品題材並無限制,僅受限於當地對網路言論的審查以及作者張貼作品的網站限制。 參見 網絡文學 網路小說 注釋
|
1999年:大规模的中文文学网站如榕树下以及收费文学网站博库纷纷出现,网络文学走向繁荣。 21世纪:文学网站在多模式和新技术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阅读和写作,臉書、博客或者部落格的出现更是掀起了全网民写作的热潮; 网络文学的特征 网络文学在经历了不断的发展之后,成为了现代文学的主流之一。 传播速度的不断加快和传播空间的不断扩大:当今的网络盛行,使得人人能在瞬间得知天下事,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整个网络。有的网络写手可以一夜走红。 个性作品的出现:网络文学作为文学形态,其创作过程是自然的,能够使作者有更大的自由度在作品里充分体现个性和创意,或者得到某种意义上的自我满足。 全民性的参与:几乎所有的网民都可以阅读和写作,各种网络刊载平台确保了网络作品能顺利地发表,大量的自由撰稿人和业余网络写手出现。这同时也出现了鱼目混珠的现象,文学作品的质量不再得以保证。 多媒体创作的运用:网络科学提供了文字图象动画音响相结合的互动效果,这样的电子出版平台效果是传统的印刷出版所无法比拟的。 商业化趋势:一方面是文学网站的商业化,如收费或者广告的运用等,另一方面是网络作家在成名后走下网络去出版书籍。 网络文学网站 除了部落格、个人网站、个人主页之外,较大的网络文学网站有: 中國大陸 纵横中文网 龙的天空 起点中文网 晋江文学城 易风文学 七猫小说阅读 香港 Penana 紙言 TBC Lovsay 台灣 POPO
|
网络文学的特征 网络文学在经历了不断的发展之后,成为了现代文学的主流之一。 传播速度的不断加快和传播空间的不断扩大:当今的网络盛行,使得人人能在瞬间得知天下事,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整个网络。有的网络写手可以一夜走红。 个性作品的出现:网络文学作为文学形态,其创作过程是自然的,能够使作者有更大的自由度在作品里充分体现个性和创意,或者得到某种意义上的自我满足。 全民性的参与:几乎所有的网民都可以阅读和写作,各种网络刊载平台确保了网络作品能顺利地发表,大量的自由撰稿人和业余网络写手出现。这同时也出现了鱼目混珠的现象,文学作品的质量不再得以保证。 多媒体创作的运用:网络科学提供了文字图象动画音响相结合的互动效果,这样的电子出版平台效果是传统的印刷出版所无法比拟的。 商业化趋势:一方面是文学网站的商业化,如收费或者广告的运用等,另一方面是网络作家在成名后走下网络去出版书籍。 网络文学网站 除了部落格、个人网站、个人主页之外,较大的网络文学网站有: 中國大陸 纵横中文网 龙的天空 起点中文网 晋江文学城 易风文学 七猫小说阅读 香港 Penana 紙言 TBC Lovsay 台灣 POPO
|
中医疾病
| |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
痢疾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
溫病
|
天气与健康
|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乙型腦炎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鉤端螺旋體病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夏季熱
|
中暑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乙型腦炎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鉤端螺旋體病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夏季熱
|
malariae)、卵形疟原虫(P. ovale)、諾氏瘧原蟲(P. knowlesi)。惡性瘧是最常見的感染性瘧原蟲(75%),亦是造成患者死亡率最高的種類;間日瘧是第二常見的瘧原蟲(20%),也是非洲以外地區最常見的種類;傳統上認為惡性瘧造成多數的死亡病例,但近期研究顯示間日瘧對患者造成的生命威脅可能和惡性瘧差不多。雖然曾有文獻指出一些猿類可能會傳染瘧疾給人類,但除了諾氏瘧原蟲之外,其餘都沒有公共衛生上的重要性。 當蚊子一旦受瘧原蟲感染,一向貪吃的牠們會變得胃口大減。科學家指出,由於瘧原蟲必須在蚊子腸道內繁殖,才能將後代傳播給人類。假使蚊子在體內瘧原蟲繁殖期間四處吸血,被打死的風險會大增,對瘧疾蟲毫無好處。等到十天過後,瘧原蟲的幼蟲處在發育過程中傳染力較強的階段,牠們會侵入蚊子的唾腺,透過阻斷抗凝血物質的分泌,使蚊子每次試圖吸血時,尖喙很快會被血小板堵住,縮短吸食血液的時間來刺激蚊子食慾,讓受挫的蚊子吸不到足夠的血液量,刺激牠叮咬更多宿主以填飽肚子。而且當瘧原蟲入侵宿主的循環系統,還會干擾製造血小板的能力,讓蚊子叮咬時,血液流動得更快。使這種有如飛行針筒的昆蟲得以吸取更多受瘧原蟲感染的血液,並傳染給下一個人。 中国以间日疟最為常見,恶性疟其次,三日疟和卵形疟則較罕見。恶性疟主要发生在西南与海南,间日疟常发生在东北、华北、西北 。全球暖化增加了瘧蚊的活動範圍,但對於瘧疾傳播的影響至今仍不明確。 生活史 疟原虫的生命周期很复杂,雌瘧蚊是瘧原蟲的最終宿主兼傳播媒介。雌瘧蚊唾液中长梭形的子孢子會叮咬的過程进入人体,並随血液运移到肝臟,於肝细胞內行无性生殖。子孢子在肝细胞内發育成熟后會分裂成數以千計的裂殖子,破坏肝细胞进入血液中,這個過程稱為組織裂體生殖。裂殖子接著侵入紅血球,依序發育為環狀體(即早期滋養體)、滋養體、裂殖體,裂殖体成熟后會釋放出8到24個裂殖子,這個過程稱為血液裂體生殖。 大部分的裂殖體會反覆感染紅血球並產生更多的裂殖體,只有少部分在侵入紅血球後會發育為,同個紅血球內的裂殖子會遵循相同的發育模式,且當環境惡劣時發育為配子母細胞的機率較大。在瘧蚊叮咬人體時,瘧原蟲隨血液進到瘧蚊的腸道,環境溫度降低和pH值改變促使配子母細胞發育為配子,進入有性生殖世代。雌、雄配子在中腸成熟後結合為合子,合子接著變長成為具活動力的卵動子,卵動子再穿出腸壁,在腸壁下形成卵囊。疟原虫在卵囊中行无性生殖,形成具單套染色體的子孢子,卵囊在成熟後破裂,子孢子進入蚊子的血體腔,穿透各種组织後进入蚊子的唾腺,准备感染新的脊椎动物宿主。 除了蚊蟲感染外,瘧原蟲也可能經由輸血感染,但此情況相當罕見。1995年,台北榮民總醫院發生了一起嚴重的院內感染案例,因輸血方式不當造成4名病患感染惡性瘧死亡。 瘧疾復發 瘧疾的患者可能會在一段無症狀期後復發,此種復發現象可依成因不同而分為(recrudescence)、(relapse)、重複感染(reinfection)三種。再燃是導因於血液中殘存的瘧原蟲,無症狀期的病人體內雖仍有瘧原蟲,但沒有任何症狀顯現,這可能是治療不完全或療效不佳所致。復發是指患者血液中的瘧原蟲雖已悉數清除,但肝細胞中仍有瘧原蟲的休眠體(hypnozoites)存在;此類的病人無症狀期約有8至24週,這種現象在間日瘧和卵形瘧患者中常常發生,尤其溫帶地區的間日瘧會以休眠體「越冬」,也就是在患者感染後的隔年年初才復發。重複感染是指患者在成功清除舊病原體後又感染了新病原體,重複感染在臨床上很難與復發區分,雖然兩週內再次出現的瘧疾通常是治療失敗造成的。時常感染瘧疾的患者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免疫力。 病理生理學 致病機制 瘧疾的感染分為兩個階段:包括瘧原蟲在肝細胞內發育的紅血球外期(exoerythrocytic phase)和瘧原蟲在紅血球內發育的紅血球內期(erythrocytic phase)。當受感染的瘧蚊叮咬人類時,瘧原蟲的子孢子會隨蚊子的唾液進入血流並移動至肝臟,在肝細胞內以無性繁殖大量增生,此時的病原體因受肝細胞的保護而難以透過免疫系統偵測,這段沒有症狀的時期持續約8至30天。 經過一段潛伏期之後,瘧原蟲會產生數以千計的裂殖子,他們會打破肝細胞進入血液,侵入紅血球,開始紅血球內期。裂殖子在紅血球內無性繁殖,並週期性地由紅血球破出,接著再侵犯更多紅血球。病患會週期性的發燒就是裂殖子反覆地釋出和感染紅血球造成的。有些間日瘧的子孢子在肝細胞內並不會快速發展為裂殖子,他們會先形成休眠體,潛伏7到10個月後才再度活化形成裂殖子(潛伏期也有可能長達數年)。間日瘧這種特殊的生活史造成了前述的「復發」現象,而卵形瘧是否也有這樣的生活史目前仍不清楚。 瘧原蟲大部分的時間都棲居在肝細胞和紅血球中,因此可以輕易地躲避免疫系統偵測。但感染過的紅血球結構上相當脆弱,容易在脾臟被摧毀,為了避免此一宿命,惡性瘧會在紅血球表面產生黏連蛋白,使血球能黏附在小血管的管壁上而不會隨血液循環通過脾臟。也因為這個機制,瘧疾可能會造成微血管堵塞,產生胎盤瘧疾等相關症狀。感染的紅血球也可能破壞血腦屏障,使腦部微血管出血,造成腦瘧疾。 遺傳抵抗力 惡性瘧原蟲帶來的高死亡率和罹病率,造成人類近代史上最大的演化壓力,造成某些對瘧疾有抵抗力的基因篩選出來。不幸地,這些基因通常也會造成紅血球發育不良,導致鐮刀型紅血球疾病、海洋性貧血、蠶豆症、或紅血球表面缺乏。 鐮刀型紅血球造成的缺陷和其對瘧疾的免疫力展現了生命在演化上為生存所做的權衡。帶有鐮刀型紅血球基因的人,血紅蛋白突變成為血紅蛋白S,紅血球因脫水而呈鐮刀狀(正常的紅血球為雙凹圓盤狀),這種紅血球因表面積減少,氧氣輸送的效率較低;且因細胞形狀缺乏彈性,無法順暢地在血液中循環,壽命也較短,所以寄居其內的瘧原蟲往往沒有足夠的時間發育成熟。由於輸氧效率的降低,同型合子(來自父母的兩套染色體都具有鐮刀型紅血球基因)的個體會罹患鐮刀型細胞貧血症,而異形合子的個體則能在沒有嚴重貧血的情形下保有對瘧疾的抵抗力。雖然同型合子個體較短的壽命不利於演化,但由於它對瘧疾的抵抗力,該性狀在瘧疾盛行區仍然保留了下來 肝功能受損 瘧疾造成肝功能受損的情形並不多見,通常發生於同時罹患病毒性肝炎及的患者。這種症狀有時稱為「瘧疾性肝炎」(malarial hepatitis)。雖然一般認為瘧疾性肝炎很少發生,但近年來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尤其是在印度和東南亞地區。肝功能不佳的瘧疾患者更容易引起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 診斷 由於瘧疾沒有特定症狀,非流行區對於有下列事項的患者須保持警覺: 近期旅遊史有進出疫區 發燒 血膽紅素過高但白血球數量正常。 瘧疾的確切診斷必須仰賴鏡檢或特定抗原。顯微鏡鏡檢是最常用的篩檢方式,光是2010年,全球就篩檢了約1.65億片血液抹片。然而鏡檢有兩大缺點:首先,許多偏鄉並沒有篩檢器材;其次,鏡檢的準確率極度依賴檢驗者的技術以及病人血液中瘧原蟲的數量。血液抹片鏡檢的敏感度大約在75-90%之間,最低可能到50%。市面上的快速篩檢商品的精準度通常較直接鏡檢高,但其敏感度及精密度與製造廠商相關,且變動幅度極大。部分地區的快速篩檢法必須能分辨出惡性瘧,因為其治療策略和其他種瘧疾不同;此外,快速篩檢法無法檢測血液中寄生蟲數量。 在擁有瘧疾篩檢實驗室的國家,只要任何進出疫區且身體不適的人,都應該做瘧疾篩檢。但對於無法負擔實驗室檢查的地區,通常僅按照其發燒病史來診斷,因此發燒的患者在無法證明是其他疾病之前都會視同瘧疾治療。這種做法造成了瘧疾的,浪費了大量醫療資源,且濫用的結果可能導致病原體產生抗藥性,並可能忽略了非瘧疾性發燒疾病的控制。雖然現在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技術已經發展出來,但因為操作複雜,截至2012年前並沒有廣泛用於疫區。 分類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分類,瘧疾分為「重症」(severe)和「輕症」(uncomplicated)兩種。只要符合下列標準的任何一項,就屬於重症,其餘皆屬輕症。 意識減退 明顯虛弱,例如無法行走 無法嚥食 多處驚厥 低血壓(成人小於70 mmHg;兒童小於50 mmHg) 呼吸困難 循環性休克 腎功能衰竭或血红蛋白尿 出血,或血紅素低於50 g/L(5 g/dL) 肺水腫 血糖低於2.2 mmol/L(40 mg/dL) 酸中毒或乳酸濃度高於5 mmol/L。 在低流行區血液中寄生蟲數高於100,000隻/µL;高流行區高於250,000隻/µL。 腦瘧疾為惡性瘧原蟲所造成的一系列神經性疾病,患者一律歸類為重症。症狀包含昏迷(格拉斯哥昏迷量表低於11,或高於3),或癲癇後昏迷超過30分鐘。 瘧疾會依其性質不同而有不同名字,下表列出瘧疾的異名: 預防 目前為止,對瘧疾有效的疫苗是RTS,S。不過疫苗需要配合藥物治療、消滅瘧蚊和避免蚊蟲叮咬。瘧疾需在人蚊之間頻繁傳播,因此在人口和病媒的高度密集區才能流行;如果去除當中任一項因素,瘧疾就會逐漸從此區域消失,就如同北美、歐洲和部分中東地區一樣。然而除非瘧原蟲徹底從世界上消失,瘧疾仍有可能再度爆發。此外,人口密度越高,控制瘧疾的成本越高,這使得某些地區根本無力負擔。 從長期來看,預防比治療更能節省花費,但大多數貧窮國家無力拿出預防的。各國在瘧疾防治(將瘧疾控制在低盛行率)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差異很大,舉例來說,中國政府在2010年宣布消滅瘧疾的計畫,雖然經費只佔其公衛支出的一小部分,2015年中国的疟疾通報人数已降低到只剩3116人;然而相似的計畫,卻需投入坦尚尼亞政府約五分之一的公衛預算。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中国已经消除疟疾 對於瘧疾盛行區而言,五歲以下的孩童常會罹有瘧疾造成的貧血。給予這些貧血的孩童抗瘧藥物可些許提升其體內紅血球數量,但卻無法改變死亡率及住院率。 蚊蟲控制 病媒控制是藉由降低蚊蟲數量來減緩瘧疾的傳播。個人防治方面可以使用驅蟲藥,最有效的為待乙妥(DEET)和埃卡瑞丁(picaridin)。在瘧疾流行地區,驱虫蚊帐(ITNs)和可以有效預防兒童感染。及時以青蒿素聯合療法治療確診病例也能遏止病原傳播 蚊帳 蚊帳可以有效避免蚊蟲叮咬,阻斷瘧疾的傳播。但蚊帳有時可能會有破洞或空隙,因此有些蚊帳會以殺蟲劑處理,在蚊子找到漏洞前就先將其殺死。驅蟲蚊帳的效果是一般蚊帳的兩倍,且比起沒有掛蚊帳,可以達到70%的保護效果。在2000年到2008年間,驅蟲蚊帳的使用已經挽救了大約250,000名南薩哈拉沙漠的幼童生命,南薩哈拉約有13%的家戶擁有驅蟲蚊帳。在2000年,只有約170萬(1.8%)名非洲疫區的兒童受到蚊帳保護;到2007年,這個數字遽增到2030萬人(18.5%),但還是有8960萬名孩童還沒受到蚊帳保護。 2008年,已有約31%的非洲家庭擁有驅蟲蚊帳,大部分的蚊帳以除蟲菊精類處理過,這種殺蟲劑毒性較低,從傍晚至黎明時使用效果最好。如果可以的話建議使用床帳,才可以確保蚊帳接觸到地面,以提供完整防護。 室內殘留噴灑 室內殘留噴灑即是在家戶的牆壁上噴灑殺蟲劑。蚊子在吸食完血液之後會停在牆壁上休息,此時殘留的殺蟲劑就會將其毒死,阻止它去叮咬下一個人。2006年,WHO列了12種室內殘留噴灑的建議殺蟲劑,包括、溴氰菊酯等除蟲菊精類,以及著名的DDT。由於之前DDT在農業上遭到大量濫用,斯德哥爾摩公約限制DDT僅能用於公共衛生,且有用量管制,但此方法已造成許多蚊子產生抗藥性。另外,此方法殺死了多數居住於室內的蚊子,選汰的結果導致留存的蚊子不傾向待在室內,因此降低了此方法的效果。 台灣於1953年至1957年間曾進行大規模的室內殘留噴灑,病媒蚊短小瘧蚊(Anopheles minimus)幾乎絕跡。1964年12月,台灣取得當時全球唯一一張瘧疾根除證書。自此除1972年北臺灣沿海曾出現零星病例、1995年醫院內感染及2003年臺東兩例介入感染外,其餘都是境外移入個案。 其他方法 其他用以阻斷瘧疾傳播的蚊蟲防治方法有很多,例如清除積水或在特定開放水域施藥,或使用以高頻率聲波驅趕母蚊的電子驅蚊設備。 社區參與和衛生教育也能夠提升人們對於瘧疾防治的認知,這一點某些開發中國家做得相當成功。良好的公衛教育能夠促使民眾及早就醫,增加治療後的存活率;同時也能指導民眾以物品覆蓋積水或水缸,阻斷瘧蚊繁殖。這些教育措施已經在一些人口密集區實施。季節性的流行可以採用,此方法已成功地控制女人、幼兒和學齡前學童的瘧疾疫情。 藥物预防 目前已經有一些预防瘧疾的藥物可以給將前往疫区的人员使用,其中多半也可以用作治療。氯喹对敏感的疟原虫仍然有效,但由於大部分瘧原蟲對於單一藥物已经产生抗藥性,因此可能需要採用聯合療法,常用的藥物有甲氟喹(mefloquine)、多西環素(Doxycycline)、(atovaquone)和鹽酸鹽(proguanil)。多西環素和阿托喹酮氯胍鹽酸鹽聯合使用對身體影響最小,而甲氟喹則可能導致死亡、自殺傾向和神經與精神症狀。 上述药物在服用後無法马上生效,所以前往疫区的人员一般會在行前一两周就开始服药,在离开疫区四周后才停药(阿托喹酮氯胍盐酸盐除外,该药只需在行前两天服用,七天后即可停药)。由于药物价格不菲,在欠发达国家难以买到,且长期服用有副作用,因此預防藥物在疫區並沒有廣泛採用,通常只有孕婦和短期访问的游客才会使用,且在疫區使用預防藥物會促使瘧原蟲產生部分抗性。另有研究指出孕婦服用瘧疾預防藥可以增加嬰兒體重並降低貧血風險。 治療 治療疟疾的藥物稱為抗瘧藥,會依疟疾的種類及嚴重程度選用不同的藥物。雖然抗瘧藥常會和一起施用,但效果還不是很明確。 非重症疟疾 非重症的疟疾可以用口服藥物治療,治療惡性瘧最有效的療法是青蒿素聯合療法(即青蒿素配合其他抗瘧藥一起服用,簡稱ACT),它可以減輕瘧原蟲對單一藥物的抗藥性,能和青蒿素配合的抗瘧藥包括(amodiaquine)、本芴醇(lumefantrine)、甲氟喹(mefloquine)或 (sulfadoxine/pyrimethamine)。另一種建議的聯合療法是双氢青蒿素和(piperaquine)。若用在非重症疟疾,青蒿素聯合療法在90%的病例中有效;若是治療孕婦,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在懷孕初期(前三個月)用奎寧和克林黴素,在中後期則用青蒿素聯合療法。在2000年左右,東南亞地區已經出現對青蒿素有抗藥性的疟疾 感染間日瘧、卵形瘧、或三日瘧通常不需住院治療。治療間日瘧必須同時清除血液和肝臟中的病原體,通常使用氯喹或ACT來清除血液中的病原,而肝臟中的則以伯氨喹(primaquine)治療。(Tafenoquine)則能防止間日瘧復發,也可用於根治間日瘧感染。 重症疟疾 重症瘧疾通常由惡性瘧造成,其他種瘧原蟲一般只會造成較輕微的症狀。重症瘧疾建議使用靜脈注射抗瘧藥。不論是成人或孩童,青蒿琥酯對重症瘧疾的效果都優於奎寧;另一份報告指出青蒿素衍生物(包括蒿甲醚和蒿乙醚)對孩童的腦瘧疾和奎寧一樣有效。。重症瘧疾的治療也包括支持療法,患者於重症加護病房中能得到最好的照顧,這包括控制高燒、監控呼吸困難、低血糖和低血鉀 抗藥性 瘧疾的抗藥性在21世紀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目前已知所有的抗瘧藥都已經出現抗藥性,抗藥性品系的治療相當依賴聯合療法,但青蒿素的價格使得開發中國家根本無力負擔,且目前已知最有效的青蒿素聯合療法也在柬埔寨和泰國的邊界地區出現了抗藥性品系,使得此種瘧疾難以治療。使用青蒿素單一藥物的療法30多年來,瘧原蟲長期暴露於此藥物,加上許多患者使用了低於標準的劑量,導致抗藥性品系的出現,目前在柬埔寨、緬甸、泰國、越南、寮國都有發現抗青蒿素的品系。 预后 一般的瘧疾患者在妥善治療之下通常可以完全康復;然而有些重症瘧疾的病程進展較為快速,患者可能會在數小時或數天內死亡。最嚴重的病例即使在良好的治療與照顧之下,死亡率仍能高達20%。长期影響方面,有文献记载感染过重症疟疾的儿童可能會发育迟缓;非重症性的慢性感染也可能導致免疫缺陷,減弱患者對沙门氏菌和EB病毒的抵抗力。 瘧疾造成的貧血會對於孩童快速發育的中樞神經造成不良影響,另外病原體也會直接傷害腦瘧疾患者的腦部,有些脑疟疾患者在痊癒後仍有神经和认知缺陷、和癫痫等後遺症。临床试验表明服用防疟药能改善认知能力和学习成绩。 流行病學 世卫组织估计2010年全球有2.19亿个疟疾病例,导致66万人死亡,不过另有估计全球重症疟疾病例有3.5到5.5亿,死亡124万人,高于1990年的100万人。大多数(65%)的病患为15岁以下的儿童。每年大约1.25亿孕妇有感染的危险,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每年有超过20万婴儿因为孕妇感染疟疾而夭折。西欧每年有约一万病例,美国有1300-1500个病例。1993年到2003年间,欧洲有约900人死于疟疾。近几年,全球的发病数和死亡数都有下降的趨勢。据WHO和UNICEF的报告,瘧疾在2015年的可歸因死亡人數從2000年的98.5万減少了60% 。这主要得益于广泛使用喷有杀虫剂的蚊帐和青蒿素联合疗法。2012年,全球有2.07亿人感染疟疾,估计47.3万至78.9万人因此死亡,其中很多是非洲的儿童。非洲自2000年起的抗瘧行動已有初步成效,至2015年發生率已減少了40%。 目前的疟疾疫区为一条沿赤道分布的廣大带状区域,另中南美洲、亚洲和非洲多地都有流行。其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死亡率高达85%至90%。据估计,2009年每十万人口中因疟疾死亡人数最多的地区为科特迪瓦(86.15人)、安哥拉(56.93人)和布基纳法索(50.66人)。2010年的估计显示死亡率最高的国家是布基纳法索、莫桑比克和马里。疟疾地图计划旨在通过描绘全球疟疾流行状况来确定疟疾流行范围,评估疾病负担,並於2010年發行一张恶性疟原虫的流行地图。,共有95国家仍为疟疾疫区,每年有1.25亿国际游客到过这些国家,超过3万人感染。 在大的疫区里,疟疾的流行分布很复杂,疫区常常紧邻非疫区。疟疾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因为这些地方降水充沛,常年高温高湿,还有蚊子幼虫赖以生长繁殖的积水。在较乾旱的地区,通过降雨量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疟疾的爆发。相比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疟疾更为流行。比如大湄公河次区域中的城市几乎没有疟疾流行,但农村地区,包括国境线以及森林边缘地区就相当流行。相比而言,非洲的城乡地区都有流行,不过大城市的流行风险较低。 社會與文化
|
意識減退 明顯虛弱,例如無法行走 無法嚥食 多處驚厥 低血壓(成人小於70 mmHg;兒童小於50 mmHg) 呼吸困難 循環性休克 腎功能衰竭或血红蛋白尿 出血,或血紅素低於50 g/L(5 g/dL) 肺水腫 血糖低於2.2 mmol/L(40 mg/dL) 酸中毒或乳酸濃度高於5 mmol/L。 在低流行區血液中寄生蟲數高於100,000隻/µL;高流行區高於250,000隻/µL。 腦瘧疾為惡性瘧原蟲所造成的一系列神經性疾病,患者一律歸類為重症。症狀包含昏迷(格拉斯哥昏迷量表低於11,或高於3),或癲癇後昏迷超過30分鐘。 瘧疾會依其性質不同而有不同名字,下表列出瘧疾的異名: 預防 目前為止,對瘧疾有效的疫苗是RTS,S。不過疫苗需要配合藥物治療、消滅瘧蚊和避免蚊蟲叮咬。瘧疾需在人蚊之間頻繁傳播,因此在人口和病媒的高度密集區才能流行;如果去除當中任一項因素,瘧疾就會逐漸從此區域消失,就如同北美、歐洲和部分中東地區一樣。然而除非瘧原蟲徹底從世界上消失,瘧疾仍有可能再度爆發。此外,人口密度越高,控制瘧疾的成本越高,這使得某些地區根本無力負擔。 從長期來看,預防比治療更能節省花費,但大多數貧窮國家無力拿出預防的。各國在瘧疾防治(將瘧疾控制在低盛行率)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差異很大,舉例來說,中國政府在2010年宣布消滅瘧疾的計畫,雖然經費只佔其公衛支出的一小部分,2015年中国的疟疾通報人数已降低到只剩3116人;然而相似的計畫,卻需投入坦尚尼亞政府約五分之一的公衛預算。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中国已经消除疟疾 對於瘧疾盛行區而言,五歲以下的孩童常會罹有瘧疾造成的貧血。給予這些貧血的孩童抗瘧藥物可些許提升其體內紅血球數量,但卻無法改變死亡率及住院率。 蚊蟲控制 病媒控制是藉由降低蚊蟲數量來減緩瘧疾的傳播。個人防治方面可以使用驅蟲藥,最有效的為待乙妥(DEET)和埃卡瑞丁(picaridin)。在瘧疾流行地區,驱虫蚊帐(ITNs)和可以有效預防兒童感染。及時以青蒿素聯合療法治療確診病例也能遏止病原傳播 蚊帳 蚊帳可以有效避免蚊蟲叮咬,阻斷瘧疾的傳播。但蚊帳有時可能會有破洞或空隙,因此有些蚊帳會以殺蟲劑處理,在蚊子找到漏洞前就先將其殺死。驅蟲蚊帳的效果是一般蚊帳的兩倍,且比起沒有掛蚊帳,可以達到70%的保護效果。在2000年到2008年間,驅蟲蚊帳的使用已經挽救了大約250,000名南薩哈拉沙漠的幼童生命,南薩哈拉約有13%的家戶擁有驅蟲蚊帳。在2000年,只有約170萬(1.8%)名非洲疫區的兒童受到蚊帳保護;到2007年,這個數字遽增到2030萬人(18.5%),但還是有8960萬名孩童還沒受到蚊帳保護。 2008年,已有約31%的非洲家庭擁有驅蟲蚊帳,大部分的蚊帳以除蟲菊精類處理過,這種殺蟲劑毒性較低,從傍晚至黎明時使用效果最好。如果可以的話建議使用床帳,才可以確保蚊帳接觸到地面,以提供完整防護。 室內殘留噴灑 室內殘留噴灑即是在家戶的牆壁上噴灑殺蟲劑。蚊子在吸食完血液之後會停在牆壁上休息,此時殘留的殺蟲劑就會將其毒死,阻止它去叮咬下一個人。2006年,WHO列了12種室內殘留噴灑的建議殺蟲劑,包括、溴氰菊酯等除蟲菊精類,以及著名的DDT。由於之前DDT在農業上遭到大量濫用,斯德哥爾摩公約限制DDT僅能用於公共衛生,且有用量管制,但此方法已造成許多蚊子產生抗藥性。另外,此方法殺死了多數居住於室內的蚊子,選汰的結果導致留存的蚊子不傾向待在室內,因此降低了此方法的效果。 台灣於1953年至1957年間曾進行大規模的室內殘留噴灑,病媒蚊短小瘧蚊(Anopheles minimus)幾乎絕跡。1964年12月,台灣取得當時全球唯一一張瘧疾根除證書。自此除1972年北臺灣沿海曾出現零星病例、1995年醫院內感染及2003年臺東兩例介入感染外,其餘都是境外移入個案。 其他方法 其他用以阻斷瘧疾傳播的蚊蟲防治方法有很多,例如清除積水或在特定開放水域施藥,或使用以高頻率聲波驅趕母蚊的電子驅蚊設備。 社區參與和衛生教育也能夠提升人們對於瘧疾防治的認知,這一點某些開發中國家做得相當成功。良好的公衛教育能夠促使民眾及早就醫,增加治療後的存活率;同時也能指導民眾以物品覆蓋積水或水缸,阻斷瘧蚊繁殖。這些教育措施已經在一些人口密集區實施。季節性的流行可以採用,此方法已成功地控制女人、幼兒和學齡前學童的瘧疾疫情。 藥物预防 目前已經有一些预防瘧疾的藥物可以給將前往疫区的人员使用,其中多半也可以用作治療。氯喹对敏感的疟原虫仍然有效,但由於大部分瘧原蟲對於單一藥物已经产生抗藥性,因此可能需要採用聯合療法,常用的藥物有甲氟喹(mefloquine)、多西環素(Doxycycline)、(atovaquone)和鹽酸鹽(proguanil)。多西環素和阿托喹酮氯胍鹽酸鹽聯合使用對身體影響最小,而甲氟喹則可能導致死亡、自殺傾向和神經與精神症狀。 上述药物在服用後無法马上生效,所以前往疫区的人员一般會在行前一两周就开始服药,在离开疫区四周后才停药(阿托喹酮氯胍盐酸盐除外,该药只需在行前两天服用,七天后即可停药)。由于药物价格不菲,在欠发达国家难以买到,且长期服用有副作用,因此預防藥物在疫區並沒有廣泛採用,通常只有孕婦和短期访问的游客才会使用,且在疫區使用預防藥物會促使瘧原蟲產生部分抗性。另有研究指出孕婦服用瘧疾預防藥可以增加嬰兒體重並降低貧血風險。 治療 治療疟疾的藥物稱為抗瘧藥,會依疟疾的種類及嚴重程度選用不同的藥物。雖然抗瘧藥常會和一起施用,但效果還不是很明確。 非重症疟疾 非重症的疟疾可以用口服藥物治療,治療惡性瘧最有效的療法是青蒿素聯合療法(即青蒿素配合其他抗瘧藥一起服用,簡稱ACT),它可以減輕瘧原蟲對單一藥物的抗藥性,能和青蒿素配合的抗瘧藥包括(amodiaquine)、本芴醇(lumefantrine)、甲氟喹(mefloquine)或 (sulfadoxine/pyrimethamine)。另一種建議的聯合療法是双氢青蒿素和(piperaquine)。若用在非重症疟疾,青蒿素聯合療法在90%的病例中有效;若是治療孕婦,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在懷孕初期(前三個月)用奎寧和克林黴素,在中後期則用青蒿素聯合療法。在2000年左右,東南亞地區已經出現對青蒿素有抗藥性的疟疾 感染間日瘧、卵形瘧、或三日瘧通常不需住院治療。治療間日瘧必須同時清除血液和肝臟中的病原體,通常使用氯喹或ACT來清除血液中的病原,而肝臟中的則以伯氨喹(primaquine)治療。(Tafenoquine)則能防止間日瘧復發,也可用於根治間日瘧感染。 重症疟疾 重症瘧疾通常由惡性瘧造成,其他種瘧原蟲一般只會造成較輕微的症狀。重症瘧疾建議使用靜脈注射抗瘧藥。不論是成人或孩童,青蒿琥酯對重症瘧疾的效果都優於奎寧;另一份報告指出青蒿素衍生物(包括蒿甲醚和蒿乙醚)對孩童的腦瘧疾和奎寧一樣有效。。重症瘧疾的治療也包括支持療法,患者於重症加護病房中能得到最好的照顧,這包括控制高燒、監控呼吸困難、低血糖和低血鉀 抗藥性 瘧疾的抗藥性在21世紀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目前已知所有的抗瘧藥都已經出現抗藥性,抗藥性品系的治療相當依賴聯合療法,但青蒿素的價格使得開發中國家根本無力負擔,且目前已知最有效的青蒿素聯合療法也在柬埔寨和泰國的邊界地區出現了抗藥性品系,使得此種瘧疾難以治療。使用青蒿素單一藥物的療法30多年來,瘧原蟲長期暴露於此藥物,加上許多患者使用了低於標準的劑量,導致抗藥性品系的出現,目前在柬埔寨、緬甸、泰國、越南、寮國都有發現抗青蒿素的品系。 预后 一般的瘧疾患者在妥善治療之下通常可以完全康復;然而有些重症瘧疾的病程進展較為快速,患者可能會在數小時或數天內死亡。最嚴重的病例即使在良好的治療與照顧之下,死亡率仍能高達20%。长期影響方面,有文献记载感染过重症疟疾的儿童可能會发育迟缓;非重症性的慢性感染也可能導致免疫缺陷,減弱患者對沙门氏菌和EB病毒的抵抗力。 瘧疾造成的貧血會對於孩童快速發育的中樞神經造成不良影響,另外病原體也會直接傷害腦瘧疾患者的腦部,有些脑疟疾患者在痊癒後仍有神经和认知缺陷、和癫痫等後遺症。临床试验表明服用防疟药能改善认知能力和学习成绩。 流行病學 世卫组织估计2010年全球有2.19亿个疟疾病例,导致66万人死亡,不过另有估计全球重症疟疾病例有3.5到5.5亿,死亡124万人,高于1990年的100万人。大多数(65%)的病患为15岁以下的儿童。每年大约1.25亿孕妇有感染的危险,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每年有超过20万婴儿因为孕妇感染疟疾而夭折。西欧每年有约一万病例,美国有1300-1500个病例。1993年到2003年间,欧洲有约900人死于疟疾。近几年,全球的发病数和死亡数都有下降的趨勢。据WHO和UNICEF的报告,瘧疾在2015年的可歸因死亡人數從2000年的98.5万減少了60% 。这主要得益于广泛使用喷有杀虫剂的蚊帐和青蒿素联合疗法。2012年,全球有2.07亿人感染疟疾,估计47.3万至78.9万人因此死亡,其中很多是非洲的儿童。非洲自2000年起的抗瘧行動已有初步成效,至2015年發生率已減少了40%。 目前的疟疾疫区为一条沿赤道分布的廣大带状区域,另中南美洲、亚洲和非洲多地都有流行。其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死亡率高达85%至90%。据估计,2009年每十万人口中因疟疾死亡人数最多的地区为科特迪瓦(86.15人)、安哥拉(56.93人)和布基纳法索(50.66人)。2010年的估计显示死亡率最高的国家是布基纳法索、莫桑比克和马里。疟疾地图计划旨在通过描绘全球疟疾流行状况来确定疟疾流行范围,评估疾病负担,並於2010年發行一张恶性疟原虫的流行地图。,共有95国家仍为疟疾疫区,每年有1.25亿国际游客到过这些国家,超过3万人感染。 在大的疫区里,疟疾的流行分布很复杂,疫区常常紧邻非疫区。疟疾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因为这些地方降水充沛,常年高温高湿,还有蚊子幼虫赖以生长繁殖的积水。在较乾旱的地区,通过降雨量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疟疾的爆发。相比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疟疾更为流行。比如大湄公河次区域中的城市几乎没有疟疾流行,但农村地区,包括国境线以及森林边缘地区就相当流行。相比而言,非洲的城乡地区都有流行,不过大城市的流行风险较低。 社會與文化 經濟影響 有证据显示,疟疾不仅由贫困产生,而且还反过来导致贫困,阻碍经济发展。虽然疟疾疫区主要位于热带,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也会受到疫情波及。疟疾给这些地区的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下半叶,疟疾也阻碍了美国南方的经济发展。 1995年,无疟疾的国家平均GDP(按购买力平价)为8268美元,是有疟疾的国家平均GDP(1568美元)的5倍。从1965年至1990年,无疟疾的国家人均GDP年均增长2.4%,而有疟疾的国家增长率只有0.4%。 贫困会增加疟疾患病率,因为贫穷人口无力负担防控成本。疟疾在整个非洲已经造成每年120億美元的经济损失,其中包括医疗成本、病假、失学、脑疟疾导致的生产力下降,还有投资和旅游业的损失。疟疾已给部分国家带来沉重负担,包括30%至50%的住院患者,50%的门诊患者和高达40%的公共卫生开支。 脑疟疾是非洲儿童神经系统残疾的主因。研究表明即使从疟疾中康复,学习成绩也会大受影响,所以重症脑疟疾的社会经济成本远远不止于疾病本身。 伪劣药品 柬埔寨、中国、印尼、老挝、泰国和越南等亚洲国家已经出现高仿真的假抗疟药,并造成不必要的死亡。世卫组织说40%的青蒿琥酯类抗疟药都是假的,在大湄公河地区情况更糟。世卫组织已经建立了一套快速向有关部门报告假药的预警系统。假药只能在实验室里检验出来。制药公司正努力开发新技术以从源头和销售上杜绝假药。 另一公共卫生问题是劣质药品泛滥。劣质药品往往含量不足、受到污染、原料不合格、稳定性差、包装不合规。2012年的研究显示,东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大约三分之一的抗疟药为化学成分或包装不合格的伪劣药品。 疟疾和戰爭 历史上,疟疾在政治和军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910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罗纳德·罗斯(他自己就是疟疾生还者)发表了著作《疟疾的预防》,其中有一章题为“战争中疟疾的预防”。这章的作者,(Royal Army Medical College)卫生学教授梅爾維爾(Colonel C. H. Melville)这样描述疟疾在历次战争中的影响:“疟疾几乎贯穿了整个战争史,至少是公元后的战争史……很多十六至十八世纪战地军营中出现的发热疫情,其元凶可能都是疟疾。” 二战期间,疟疾是美军在南太平洋面临的最大健康威胁,约有50万士兵遭到感染。澳大利亚政治家约瑟夫·帕特里克·拜恩说:“非洲和南太平洋战场上有6万美军士兵死于疟疾。” 购买现有抗疟药和研发新药已花掉了巨额经费。在一战和二战中,金鸡纳树树皮和奎宁等天然抗疟药的供应无法保证,促使大量经费用于其他药物和疫苗的研发。美国相应的研究机构有、、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院。 另外,1942年美国战争地区疟疾控制办公室(Malaria Control in War Areas,缩写MCWA)成立,以控制美国南方地区军事训练基地中的疟疾疫情。该办公室于1946年变更为传播疾病中心(Communicable Disease Center),即现在的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防疫工作 全球有数个旨在消除疟疾的组织。2006年,公益组织“”(Malaria
|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医疾病
|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医疾病
|
風溫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上呼吸道感染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
风温是指由风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多发生于春冬季节,起病较急,初起以发热、微恶寒、头痛、咳嗽等肺卫证候为主要特点。其发于冬季的又称冬温。根据好发季节及临床表现,本病与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肺炎等疾病颇为相似。临床上,以上疾病可参考本病辨证治疗。 外部連結 風溫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上呼吸道感染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
1947年12月25日《中華民國憲法》正式施行,依照最初中華民國憲法,監察院近似另一民選議會,與立法院不同的是,立法院是採用直接選舉,而監察院則採用各省市参議會、临时参议会,蒙藏地方議會,及華僑團體選舉的間接選舉。監院除了糾彈以外,還要通過總統提名的司法院院長、副院長、大法官、考試院院長、副院長、考試委員,職權與美国参議院相似。1948年6月5日正式成立行憲後的第一屆監察院,1948年7月27日全國各地监察院各区监察使署改称各區監察委員行署,中華民國政府遷至臺灣後,監察委員行署均裁撤。 監察委員行署 依監察院監察委員行署組織條例,監察院曾劃全國為十七監察區,設監察委員行署,中央政府遷臺後已經裁撤。該組織條例於2023年5月3日廢除。 其區劃如下: 臺灣時期 1949年,監察院隨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灣,作為國會一部分,基於維持「法統」地位,與國民大會和立法院一樣並無進行改選。 1992年5月,第二屆國民大會通過第2次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把當初原為間接選舉機構(各省、市、地方議會與華僑團體選舉之)改為直接由總統提名監察院院長、監察院副院長、監察委員,同意權交由國民大會行使之,並將原屬於監察院的關於司法院、考試院的人事審核權移到國民大會。2000年4月,第三屆國民大會通過中華民國憲法第6次增修條文,因同意權改由立法院行使之,導致位階與立法院相同的考試院與監察院委員與正副副院長人事同意權、年度預算,皆須經由立法院審核行使之,導致日後各院人事同意權成為國會各大黨派政爭的問題之一。 2004年底,總統陳水扁提名之監察院正副院長人選與監察委員遭到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杯葛,於立法院程序委員會凍結而無法排入議事程序,導致監察院正副院長與監察委員處於缺位狀態長達三年半。而監察院因此長期沒有新任委員進駐,連帶導致其職權受到癱瘓。2007年8月15日,時任的大法官們頒布釋字第632號解釋,認定立法院不將此案排入議事程序之舉動,是為憲法所不許,因此嚴正要求立法院盡快進行適當處理。由於部分被提名者已在行政院擔任行政院部會首長,依照憲法不得兼任監察委員,使該項人事同意案擱置。直到2008年,馬英九接任總統後,重新提名第四屆監察委員,由國民黨多數的立法院於7月4日表決通過;監察委員後於8月1日上任,監察院全面恢復運作。 2014年8月1日,張博雅就任第五屆監察院院長,成為中華民國五院史上首位的女性院長。 2020年1月,《國家人權委員會組織法》完成制訂程序,經立法院審議通過施行。同年8月1日,國家人權委員會於第十屆監察院院長及第六屆監察委員就職典禮同時宣布成立。 2022年5月9日,蔡英文總統提名時任親民黨秘書長李鴻鈞為副院長,5月24日立法院以99票贊成通過任命案;李鴻鈞於2022年5月30日就任至今。 過去重要彈劾案件 副總統李宗仁案 1952年1月通過彈劾副總統李宗仁,隨後在1954年第一屆國民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罷免李副總統」,理由是李宗仁擔任「代理總統」期間「違法失職」,實際上是政府遷臺後,李宗仁並無隨中華民國政府來臺,而是赴美不歸。 陸軍二級上將孫立人案 1955年,當時由時任副總統陳誠組成「九人小組」調查原陸軍總司令、二級上將孫立人部屬涉及匪諜案及兵變的同時,監察委員陶百川等五人自行發動調查。其結果與總統府方面極為不同,監察院報告認為孫立人一案乃莫須有之罪(但該報告由於過於敏感,事後馬上被列為政府機密,受到封存,於2001年才正式解密)。隨後孫立人由於該九人小組之上報,因此遭國防部下令管束行動,軟禁於臺中市,長達33年之久。 行政院院長俞鴻鈞案 1957年監察院因軍公教待遇問題通過糾正行政院,但行政院逾期答覆後,監察院又決議約詢行政院院長,但遭到時任院長俞鴻鈞拒絕。監察院於是通過彈劾,將俞鴻鈞送司法院公務員懲戒委員會議處。司法院公懲會最後也議決記俞鴻鈞申誡一次。此一懲處雖屬輕微,但對行政院聲望打擊甚大,俞鴻鈞隨後宣布辭職,由副總統陳誠兼任行政院院長。總統蔣中正對於監察院此舉頗為不滿,曾威脅開除彈劾提案的10名國民黨籍監委,也引起學界爭論,但當時社會民意普遍認為,行政院院長無權拒絕監察院約詢。不過另有看法認為,當時國民黨內存在的派系CC派是此彈劾案之幕後主使。 組織 正副院長及監察委員 行憲後的監察委員依《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規定,由各省議會、院轄市議會、蒙古地方議會、西藏地方議會及華僑團體,依《中華民國憲法》第九十一條規定之名額,分別選舉之。實際名額每省5人,院轄市2人,蒙古西藏華僑均各8人;每省監察委員名額中,婦女當選名額定為一名,與當時的立法院及國民大會同為中央民意代表機構。但經過多次的憲法增修後,現在的監察院的院長、副院長、監察委員改為由總統提名,由立法院行使同意權,監察委員名額改成29人,並將原屬於監察院的關於司法院、考試院的人事審核權移到立法院,而監察院從此之後不再是民意代表機構。 現任第六屆監察院院長及監察委員任期由2020年8月1日起,至2026年7月31日止。現任院長陳菊、副院長李鴻鈞。 委員會 依《監察院各委員會組織法》第二條規定,監察院設置7個常設委員會、5個特種委員會、及若干其他委員會。除諮詢委員會外,其他委員會之委員均由監察委員擔任。依《監察院組織法》第三條規定,監察院設置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由院長兼任,於2020年8月1日成立。 行政單位 所屬二級機關 審計部:唯一隸屬於監察院的中央政府部會單位,負責審核全國各機關之財務與總決算;其最高首長審計長任期六年,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
|
1992年5月,第二屆國民大會通過第2次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把當初原為間接選舉機構(各省、市、地方議會與華僑團體選舉之)改為直接由總統提名監察院院長、監察院副院長、監察委員,同意權交由國民大會行使之,並將原屬於監察院的關於司法院、考試院的人事審核權移到國民大會。2000年4月,第三屆國民大會通過中華民國憲法第6次增修條文,因同意權改由立法院行使之,導致位階與立法院相同的考試院與監察院委員與正副副院長人事同意權、年度預算,皆須經由立法院審核行使之,導致日後各院人事同意權成為國會各大黨派政爭的問題之一。 2004年底,總統陳水扁提名之監察院正副院長人選與監察委員遭到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杯葛,於立法院程序委員會凍結而無法排入議事程序,導致監察院正副院長與監察委員處於缺位狀態長達三年半。而監察院因此長期沒有新任委員進駐,連帶導致其職權受到癱瘓。2007年8月15日,時任的大法官們頒布釋字第632號解釋,認定立法院不將此案排入議事程序之舉動,是為憲法所不許,因此嚴正要求立法院盡快進行適當處理。由於部分被提名者已在行政院擔任行政院部會首長,依照憲法不得兼任監察委員,使該項人事同意案擱置。直到2008年,馬英九接任總統後,重新提名第四屆監察委員,由國民黨多數的立法院於7月4日表決通過;監察委員後於8月1日上任,監察院全面恢復運作。 2014年8月1日,張博雅就任第五屆監察院院長,成為中華民國五院史上首位的女性院長。 2020年1月,《國家人權委員會組織法》完成制訂程序,經立法院審議通過施行。同年8月1日,國家人權委員會於第十屆監察院院長及第六屆監察委員就職典禮同時宣布成立。 2022年5月9日,蔡英文總統提名時任親民黨秘書長李鴻鈞為副院長,5月24日立法院以99票贊成通過任命案;李鴻鈞於2022年5月30日就任至今。 過去重要彈劾案件 副總統李宗仁案 1952年1月通過彈劾副總統李宗仁,隨後在1954年第一屆國民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罷免李副總統」,理由是李宗仁擔任「代理總統」期間「違法失職」,實際上是政府遷臺後,李宗仁並無隨中華民國政府來臺,而是赴美不歸。 陸軍二級上將孫立人案 1955年,當時由時任副總統陳誠組成「九人小組」調查原陸軍總司令、二級上將孫立人部屬涉及匪諜案及兵變的同時,監察委員陶百川等五人自行發動調查。其結果與總統府方面極為不同,監察院報告認為孫立人一案乃莫須有之罪(但該報告由於過於敏感,事後馬上被列為政府機密,受到封存,於2001年才正式解密)。隨後孫立人由於該九人小組之上報,因此遭國防部下令管束行動,軟禁於臺中市,長達33年之久。 行政院院長俞鴻鈞案 1957年監察院因軍公教待遇問題通過糾正行政院,但行政院逾期答覆後,監察院又決議約詢行政院院長,但遭到時任院長俞鴻鈞拒絕。監察院於是通過彈劾,將俞鴻鈞送司法院公務員懲戒委員會議處。司法院公懲會最後也議決記俞鴻鈞申誡一次。此一懲處雖屬輕微,但對行政院聲望打擊甚大,俞鴻鈞隨後宣布辭職,由副總統陳誠兼任行政院院長。總統蔣中正對於監察院此舉頗為不滿,曾威脅開除彈劾提案的10名國民黨籍監委,也引起學界爭論,但當時社會民意普遍認為,行政院院長無權拒絕監察院約詢。不過另有看法認為,當時國民黨內存在的派系CC派是此彈劾案之幕後主使。 組織 正副院長及監察委員 行憲後的監察委員依《監察院監察委員選舉罷免法》規定,由各省議會、院轄市議會、蒙古地方議會、西藏地方議會及華僑團體,依《中華民國憲法》第九十一條規定之名額,分別選舉之。實際名額每省5人,院轄市2人,蒙古西藏華僑均各8人;每省監察委員名額中,婦女當選名額定為一名,與當時的立法院及國民大會同為中央民意代表機構。但經過多次的憲法增修後,現在的監察院的院長、副院長、監察委員改為由總統提名,由立法院行使同意權,監察委員名額改成29人,並將原屬於監察院的關於司法院、考試院的人事審核權移到立法院,而監察院從此之後不再是民意代表機構。 現任第六屆監察院院長及監察委員任期由2020年8月1日起,至2026年7月31日止。現任院長陳菊、副院長李鴻鈞。 委員會 依《監察院各委員會組織法》第二條規定,監察院設置7個常設委員會、5個特種委員會、及若干其他委員會。除諮詢委員會外,其他委員會之委員均由監察委員擔任。依《監察院組織法》第三條規定,監察院設置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由院長兼任,於2020年8月1日成立。 行政單位 所屬二級機關 審計部:唯一隸屬於監察院的中央政府部會單位,負責審核全國各機關之財務與總決算;其最高首長審計長任期六年,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 歷屆監察院 1948年第一屆監察委員選出後隔年,中華民國政府因內戰失敗已失去對中国大陆的控制權,从而导致原選區(除臺灣、金門、馬祖與大陳)無法辦理選舉而全體無限期延任,監察院、立法院及國民大會曾被譏為「萬年國會」。
|
系统的熵随绝对温度趋于0。 不可能通过有限的步骤使物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 定律的数学表述 觀察一个内部處於热力学平衡的封闭系统。由于系统处于平衡,其内部进行的过程均可逆,因此全系統的熵的增加为零。 绝对零度无法达到 由热力学第三定律可以得出,无论通过多么理想化的过程,都不可能透过有限次数的操作将任意一个热力学系统的温度降到绝对零度。 ³He和⁴He的熔化曲线在有限压強下会延伸趋近绝对零度。在熔化曲线上各点表述的条件下,系统会处于固液相平衡。而热力学第三定律要求在温度为绝对零度时(如果能达到),无论物质处于何种物态,系统的熵都为定值。由此可以推出在绝对零度时,系统熔化的潜热是零。另外,在这一结论基础上,透过克勞修斯-克拉佩龙方程可以得到:熔化曲线在绝对零度点的切线斜率为零。 热膨胀系数 热膨胀系数定义为。 考虑麦克斯韦关系, 和式(8)取 X为p时的情况, 可以得出,即对于任何材料,当温度趋于绝对零度时,其热膨胀系数也会趋于零。 歷史
|
能斯特定理:系统的熵在等温过程中的改变随绝对温度趋于0。这个等温过程可以由某个参数改变引起,也可以由相变或化学反应引起。 系统的熵随绝对温度趋于0。 不可能通过有限的步骤使物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 定律的数学表述 觀察一个内部處於热力学平衡的封闭系统。由于系统处于平衡,其内部进行的过程均可逆,因此全系統的熵的增加为零。 绝对零度无法达到 由热力学第三定律可以得出,无论通过多么理想化的过程,都不可能透过有限次数的操作将任意一个热力学系统的温度降到绝对零度。 ³He和⁴He的熔化曲线在有限压強下会延伸趋近绝对零度。在熔化曲线上各点表述的条件下,系统会处于固液相平衡。而热力学第三定律要求在温度为绝对零度时(如果能达到),无论物质处于何种物态,系统的熵都为定值。由此可以推出在绝对零度时,系统熔化的潜热是零。另外,在这一结论基础上,透过克勞修斯-克拉佩龙方程可以得到:熔化曲线在绝对零度点的切线斜率为零。 热膨胀系数 热膨胀系数定义为。 考虑麦克斯韦关系, 和式(8)取 X为p时的情况, 可以得出,即对于任何材料,当温度趋于绝对零度时,其热膨胀系数也会趋于零。 歷史 2017年3月14日,倫敦大學學院物理學者強納森·歐本海姆(Jonathan Oppenheim)與路易斯·馬撒納斯(Lluis Masanes)發表論文首次數學證實絕對零度不可能達到原理(即热力学第三定律),並且提出了冷卻熱力系統的速度限制。
|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区 淄博
|
。 其中,四宝山街道、中埠镇委托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 人口 根據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張店區常住人口為795837人。 經濟
|
1995—1996赛季,入选由中国篮球协会和《篮球》杂志最佳阵容和联赛明星队 1996年,入选世界青年联队。 1997年,入选中国篮球南部全明星队,并获96-97赛季盖帽王。 1998年,入选中国篮球明星队;并获盖帽王、扣篮王。 1998年,入选由《篮球》杂志97-98赛季CBA最佳阵容。 1999年3月,获1998年度解放军“十佳运动员”称号。 1999年 入选中国篮球南方明星队。 1999年5月,入选99赛季CBA最佳阵容。 2000年2月,当选为1999年度亚洲最佳中锋。 2000年2月,入选1999-2000年CBA全明星阵容。 2000年3月,获1999-2000赛季最有价值球员奖。 2000年3月,当选为1999年度解放军十佳运动员。 2000的4月,入选1999-2000赛季CBA最佳阵容 2007年 CBA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 家庭 妻子:周蕾 儿子:“王熙麟”,英文名字叫“杰瑞” 註釋 参见 三阪亘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大郅新闻汇总 Z 中国奥运篮球运动员
|
在经历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2013年亚锦赛的失利后,36岁的王治郅于2014年退役。 教練生涯 因阿的江身体欠佳离任,2018年,八一火箭队主教练由王治郅接任。八一队2020年退出CBA联赛后,王治郅在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军事体育训练中心担任篮球教练。 八一队解散后,2022年9月,根据央视新闻报道,王治郅已经转任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军事体育训练中心空军五项队副队长(空军五项的项目中包括篮球技能)。 所获荣誉 1995年,世青赛 最佳中锋盖帽王,并入选最佳阵容 1995—1996赛季,CBA扣篮王和盖帽王,被评为最佳中锋 1995—1996赛季,入选由中国篮球协会和《篮球》杂志最佳阵容和联赛明星队 1996年,入选世界青年联队。 1997年,入选中国篮球南部全明星队,并获96-97赛季盖帽王。 1998年,入选中国篮球明星队;并获盖帽王、扣篮王。 1998年,入选由《篮球》杂志97-98赛季CBA最佳阵容。 1999年3月,获1998年度解放军“十佳运动员”称号。 1999年 入选中国篮球南方明星队。 1999年5月,入选99赛季CBA最佳阵容。 2000年2月,当选为1999年度亚洲最佳中锋。 2000年2月,入选1999-2000年CBA全明星阵容。 2000年3月,获1999-2000赛季最有价值球员奖。 2000年3月,当选为1999年度解放军十佳运动员。
|
草药,在中医药学中,指草藥則是民間以口耳相傳、使用之藥物,亦是中藥數量發展的主要來源。 参见 中藥列表 中藥 中藥分類方法 性味 (又称四气五味) 生药学 本草纲目 道地 外部链接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Medicinal Plant Images Database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 英文) 中藥標本數據庫 Chinese Medicine Specimen Database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 英文) 中草藥化學圖像數據庫 Phytochemical Image
|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 英文) 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 Images Database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 英文)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e Images Database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 英文)
|
《素問訓解》 唐朝, 楊上善, 《黃帝內經太素》 唐朝, 王冰, 次注《黃帝內經素問》 北宋, 高保衡/林億, 《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日本, 丹波元簡, 《素問識》《靈樞識》 参见 伏羲:八卦 素問 靈樞 難經 針灸學 神農本草經 三墳五典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丹波元胤《中國醫籍考》 王冰注《素问》之研究 廖育群:《重構秦漢醫學圖像》(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年). 延伸阅读
|
中医对痹证的认识源远流长,《黄帝内经》是最早详尽阐述痹证理论的书籍,涉及到痹证的命名、病因病机、诊断、症候分类、治疗以及转归、预后等方方面面,具有系统性、前瞻性,对于临床应用具有深远影响。痹证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干扰生活质量,《柳叶刀》最新发布的中国疾病负担报告中,此类疾病是影响伤残损失健康生命年(YLDs)的第一位原因,成为医学界公认的难题。 痹者闭也,指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的一种疾病,涵盖现代医学中具有相应症状的原发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疾病及骨代谢性疾病。内经中提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言明人的健康与自然息息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亦深受自然影响,“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治疗上也应当顺应天地变化规律,强调了天地规律与人体生命节律的互参性。内经有关痹证的论治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其清晰地构建了由皮、肌、脉、筋、骨五部分所组成的中医病位辨证临床思维模式,应用这一思维模式有助于我们从宏观角度辨析疾病的病变层次,为判断疾病预后,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疫病理论 现代医学倾向以细菌、病毒等实体性概念认知致病原,其优势为直接确定生物学意义上的致病因子及传播途径,得以更精准地判定易感者、研发治疗药物;局限在于,自然世界的病原体不可胜数,同一病原体作用于人体的疾病反应亦颇具个体差异性,特别在面临突发的、新型致病因子传染与流行时,在治疗时效性层面难以有效解决个体差异、病原体变异等复杂情况。传统中医学倾向以风、寒、暑、湿、燥、火等气化性概念认知致病原,从自然气化力量的“各从其类”与“相兼杂合”角度对疫疠邪气进行分析,注重疫疠邪气在自然环境进程中的盛衰变化,及其侵入人体后“正邪交争”的动态疾病发展过程。其局限在于,较难具化为实证科学视角下量化、标准化的治疗策略;优势则在于,其执简驭繁的疾病认知、动态辨证的诊疗模式,在疫病突发情况下更具时效性,且擅于在疾病动态发展进程中准确把握治疗关键,从而达到显著的治疗效果。正是中医疫病理论这种独特的认知模式、诊疗思维、防治观念,成为区别于现代医学,并在疫病防治中具有独创性优势的核心所在,而《黄帝内经》是其模式、思维、观念形成的重要理论源头。 体质学说 中医认为元气不可自生、不可再生,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其中包括父精母血的精华以及父母精气的盛衰及体质特征,等同于现代体质学说中体质的相对稳定性和先天遗传性。体质学是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中的独立分支,与中医的哲学基础、藏象、经络等具有同等地位。《黄帝内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内容最完整的中医理论基础著作,其继承《淮南子》《吕氏春秋》中的五行思想,对于五行及其配属的论述也与中医的辨证思维相融合,使其与人体的生理病理进行类比。内经中虽未有“体质”一词,但已出现“质”“素”“形”等词语,也有相应篇章论述人体与五行的对应关系,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中就以五行理论为基础,运用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将人体的形体、外貌、性格等分归于五行,运用五行的特性去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并以“五形人”命名。《黄帝内经》中对于源于五行思想的五形人体质的划分为治未病提供了理论基础,是实现治未病的关键突破口,一旦医者能准确掌握属于个人独特的五形体质以及其推演规律之后或许就能实现治未病,并将人类健康向前推进一大步。 成就 黃帝內經整理先人積累的豐富的醫療經驗,昇華為理性認識,形成系統的醫學理論,並且進一步駕御醫療實踐,建立了中醫學臨床規範,成為中國傳統科學中探討生命規律及其醫學應用的系統學問。《黄帝内经》作为形而下的应用之学,多种术数理论共同参与医学体系构建,并用以解释生命现象,还蕴藏着丰富的形而上的象数经学。其有关养生的论述对后世治未病的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指导地位,“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是养生总的法则,既指明方向、又涵盖技能。 2010年中國向「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評審委員會」提案據認公元1339年木板印刷,由胡氏古林書堂印刷出版,為當今世界上保存最早、最完好的版本。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評審委員會通過將這部文獻列入《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 它為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建立打好了結構框架,奠定了中醫學發展的基礎,所以中醫亦稱為「岐黃之術」。《黃帝內經》提到:「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這已經是預防醫學的理想。 黃帝內經影響了其後的中醫經典。如,東漢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唐朝孫思邈的《千金要方》等。 注家與注本 南北朝, 全元起, 《素問訓解》 唐朝, 楊上善, 《黃帝內經太素》 唐朝, 王冰,
|
《新中医》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的一份国家级综合性中医药科技期刊。 创办于1969年10月,1972年经中国卫生部批准,正式向全国公开发行,当时为双月刊,1981年改为月刊,并正式向国外公开发行,为全国最早向国外发行的中医期刊。 广州杂志
|
广州杂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月刊
|
可再現性 功能 文本信息交流 多媒体方式交流 -{zh-hans:音频; zh-hant:語音;}- -{zh-hans:视频; zh-hant:視訊;}- 传送-{zh-hans:文件; zh-hant:檔案;}- 用戶基礎 請注意,以下列出的數據中,許多是無法直接比較的。而有些數字,則是帶有一點投機性質的。有些即時通訊系統是分散式的(如Jabber)。有些數據是由即時通訊系統的擁有者提供,而有些則是由軟體商提供。有些公司可能希望以誇大數據的方式,來達到廣告的效果。重要的是,有的數據是以「活躍用戶數」的方式列出(這種衡量方式沒有共通的標準),有的則列出整體的用戶數,更有的只列出尖峰時段登入的用戶數。 法律規管 中國 2017年9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推出《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規管多人聊天群組。當月《检察日报》採訪了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杨小军的看法,「杨小军也认为,管理责任并非上述一些网友所理解的『让群主也要承担群成员违法违规的责任』,在互联网群组中不只有群主一个责任主体,还有群主、参与人(发言人)、网络平台提供商、相关主管部门这四个主体共同参与,才有互联网及其群组的发展进步;同样,四个主体也分别承担相应责任」、「对于一些网友列举出群主需要对群成员的信息发布和传播行为而承担的诸多民事、行政乃至刑事责任,杨小军明确表示了反对:『这个观点实际上是让群主一人负担所有人的责任,甚至把管理部门的责任都归到群主身上。这既不客观,也不可能』」;報導又採訪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卫国,「有网友戏称通过司法考试才敢当群主。有的群主对法律法规不是很熟悉,那么其对群成员的信息交流是否违反法律法规该如何判断、管理呢?王卫国表示,这还是网友对管理责任的过大理解。实际上,群主只要根据一般人的判断,认为群成员的表达明显不妥时,给予提示、禁止,就算是已经尽到管理责任了。对于比较专业化的问题,法律法规不可能赋予群主过度的责任。」 社會影響 早期的即時通訊是屬於Unix使用者的專利,隨著個人電腦與網際網路的普及,即時通訊成為人與人溝通的另一條管道。 即時通訊在2003年後與萬維網、電子郵件共同成為網際網路使用的主流。 2007年之後,由於智能手機普遍流行起來。傳統上電信運營商所建構SMS、MMS訊息服務系統,逐漸被以網路架構的第三方服務商所瓜分行動裝置的加值營收。個別地區衍生出不同的即時通訊軟體。例如: WhatsApp 美國 LINE 日本 KakaoTalk 韓國
|
pager,美國線上也將具有即時通訊功能的AOL包裝在Netscape Communicator,而後微軟更將Windows Messenger內建於Windows XP作業系統中。 特質 多工作業 非同步性 長短溝通 媒介轉換迅速 互動性 不受時空限制 可再現性 功能 文本信息交流 多媒体方式交流 -{zh-hans:音频; zh-hant:語音;}- -{zh-hans:视频; zh-hant:視訊;}- 传送-{zh-hans:文件; zh-hant:檔案;}- 用戶基礎 請注意,以下列出的數據中,許多是無法直接比較的。而有些數字,則是帶有一點投機性質的。有些即時通訊系統是分散式的(如Jabber)。有些數據是由即時通訊系統的擁有者提供,而有些則是由軟體商提供。有些公司可能希望以誇大數據的方式,來達到廣告的效果。重要的是,有的數據是以「活躍用戶數」的方式列出(這種衡量方式沒有共通的標準),有的則列出整體的用戶數,更有的只列出尖峰時段登入的用戶數。 法律規管
|
休克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医内科学
|
空气中含有空气颗粒物,其中偶含各种微生物,它们随吸入空气进入呼吸道,依粒径的大小依次分布、沉积在鼻腔、咽喉和气管成为呼吸道微生物。微生物的种类取决于吸入环境。浓度取决于吸入环境空气微生物的生发状态。浓度越大、吸入速度越快,吸入空气微生物在呼吸道沉积的数量就越多,一旦上呼吸道粘膜破损,呼吸道微生物的数量就决定了感染的严重程度。 打喷嚏是由外界因素刺激鼻粘膜和肌体发生的。外界因素有颗粒物(浓度和性质)、失热和光照等等。打喷嚏的作用是清除呼吸道异物。 侵入微生物数量不同导致的不同结果 当进入粘膜下的微生物较少时,肌体的自然防御机制能够抵御发炎。 当进入的微生物较多时,粘膜下的发炎会缓慢展开进入鼻腔和口腔(耳、眼)。 当进入的微生物更多一些时,鼻咽部的发炎会引发鼻塞和流鼻水的鼻症状。不发烧即是“傷風”。伤风往往会很快自癒。 当有大量微生物进入时,重症发炎,体温迅速升高。 儿童易患感冒是因为儿童对外界刺激更为敏感,上呼吸道粘膜脆弱,呼吸速度较快而且他们的吸入空气环境更恶劣。 继发病 感冒发生后而发生的肌体其它部位疾病是感冒的继发病。
|
侵入微生物数量不同导致的不同结果 当进入粘膜下的微生物较少时,肌体的自然防御机制能够抵御发炎。 当进入的微生物较多时,粘膜下的发炎会缓慢展开进入鼻腔和口腔(耳、眼)。 当进入的微生物更多一些时,鼻咽部的发炎会引发鼻塞和流鼻水的鼻症状。不发烧即是“傷風”。伤风往往会很快自癒。 当有大量微生物进入时,重症发炎,体温迅速升高。 儿童易患感冒是因为儿童对外界刺激更为敏感,上呼吸道粘膜脆弱,呼吸速度较快而且他们的吸入空气环境更恶劣。
|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
哮证是中医学中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以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特征。西医的支气管哮喘可按本证辨证论治。 外部連結 哮喘
|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支氣管擴張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肺炎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肺膿腫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支氣管擴張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
肺胀是中医学中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胀闷如塞,喘咳上气,痰多,烦燥,心慌等。其病程缠绵,时轻时重,日久则见面目晦暗,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甚或喘脱等危重证候。可见于西医的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 外部連結
|
肺胀是中医学中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胀闷如塞,喘咳上气,痰多,烦燥,心慌等。其病程缠绵,时轻时重,日久则见面目晦暗,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甚或喘脱等危重证候。可见于西医的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 外部連結
|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矽肺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
中医内科学 中医疾病
|
在呕吐的过程中腹肌急剧收缩,贲门括约肌舒张、胃体肌肉舒张,这些生理反应造成腹腔压强升高,胃内容物可以较为顺畅地通过贲门进入食道;进而膈肌收缩,食道肌肉舒张,声门关闭,上食道括约肌松弛,这些生理反应会造成胸腔压强升高积压食道内容物通过咽喉经口腔吐出体外,声门关闭可以保证在呕吐的过程中胃肠道内容物不会经由咽喉进入气管而造成窒息。 呕吐的神经生理学基础 呕吐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性活动,机械和化学的刺激都有可能引起呕吐,引起呕吐的刺激主要来自消化系统,对舌根、咽部、胃、肠、总胆管的刺激都是造成呕吐的原因。除了消化系统的感受器之外,其他系统感受器受到的刺激也有可能引发呕吐反射,这些刺激有可能来自泌尿生殖系统器官、视觉、味觉、嗅觉、内耳前庭位置感受器等。
|
呕吐:在呕吐的过程中腹肌和膈肌急剧收缩,腹腔和胸腔的压强上升,挤压胃中的内容物上升经由口腔吐出。比较剧烈的呕吐会导致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蠕动加剧,使肠道内容物吐出。 另外還有一個重點「嘔吐」是指嚴重影響時,才會嘔吐。 呕吐的力学 在呕吐的过程中腹肌急剧收缩,贲门括约肌舒张、胃体肌肉舒张,这些生理反应造成腹腔压强升高,胃内容物可以较为顺畅地通过贲门进入食道;进而膈肌收缩,食道肌肉舒张,声门关闭,上食道括约肌松弛,这些生理反应会造成胸腔压强升高积压食道内容物通过咽喉经口腔吐出体外,声门关闭可以保证在呕吐的过程中胃肠道内容物不会经由咽喉进入气管而造成窒息。 呕吐的神经生理学基础
|
Polyp, NP,中文又稱鼻肉芽腫)是在鼻子或鼻竇裡生長的肉芽腫,大多是未癌化的良性組織。症狀包括呼吸困難、嗅覺喪失、味覺變差、鼻涕倒流以及流鼻涕。 一般的鼻瘜肉外觀大多呈現袋狀、無痛的突起肉芽。 一般而言患者的雙側鼻孔都會同時有鼻瘜肉。 有時候也可能同時發生臉部的疼痛,或是導致鼻竇炎。 鼻瘜肉的成因至今不明。 罹患過敏、纖維性囊種、對阿斯匹靈過敏以及其他感染症的患者,較容易罹患。鼻瘜肉是鼻黏膜的過度生長。藉由鼻腔的視診與電腦斷層檢查能夠協助診斷。 治療鼻瘜肉的方式有許多,一般像是使用含有類固醇的鼻噴劑。 如果治療成效不佳,應該考慮進行鼻瘜肉切除手術。
|
大多數的患者在20歲之後發現鼻瘜肉,而且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數量較多。 治疗 目前的办法,包括利用電燒灼(Electric Cauterization)手術縮小之或是內視鏡(Endoscopy)手術切除之合併鼻中膈彎曲校正并且给予病因治疗。对患有严重全身性疾病者,手术应慎重或延缓。鼻内窥镜技术使术后复发率大大降低。对初期的病变(初期,不嚴重的鼻息肉)也可以酌情考虑激素藥物噴劑。 术后維護
|
鼻窒是以鼻塞时轻时重,或双侧鼻窍交替堵塞,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甚至嗅觉失灵为特征的慢性鼻病。本病男女老幼均可发生,无季节性和地区性,在受凉受湿更加明显。相当于西医的慢性鼻炎。 外部連結
|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耳鼻喉科疾病
|
耳鼻喉科疾病
| |
西医观点 外部参考 鼻疔 耳鼻喉科疾病 中医疾病
|
鼻疔 耳鼻喉科疾病 中医疾病
|
明洪武年間江夏侯周德興戍海疆,建築金門城以禦倭寇。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總兵陳龍移駐後浦,金門軍政、經濟中心逐漸轉移,包括金門鎮總兵署、浯江書院紛紛設立,地方官員及鄉紳亦捐資修築海堤、城隍廟、奎閣等,地方經濟也蓬勃發展,構成今日城區的主要區域。 1915年金門縣設縣,金城地區隸屬第一都,1935年試行地方自治時改第一區,1945年改珠浦鎮,1946年與古湖鄉合并為珠美鎮,1949年古寧頭戰役後設立「城廂區公所」,隸屬金門第二民政處,管轄東門、西門、南門、北門四個里,1950年5月金門行政公署成立,1953年2月恢復縣制後實施地方自治,選舉鎮長,改稱為金城鎮,1965年九月併編金山鄉(除東洲併入金寧鄉外)餘金水、古城、珠沙、垵湖、賢庵等五個行政村,包括原轄東門、南門、西門、北門四個里,計九個行政村-{里}-。1975年二月精簡所轄村-{里}-,將垵湖村裁撤,其原轄后湖、上下后垵併入金寧鄉榜林村,泗湖併入珠沙村,縮編為現有的東門、西門、南門、北門、賢庵、金水、古城、珠沙八個里。1992年11月,終止戰地政務,鄉鎮公所組織規程,依地方自治綱要第卅四條規定訂定之。 地理 地形與水文 金城鎮的地形大致可以分為東北部紅土台地、西南部淺丘平原以及海岸帶,最高點太文山海拔79米。紅土台地遭流水侵蝕,地形崎嶇,淺丘平原海拔不超過30米,海岸以沙岸為主,東沙溪、浯江溪流經鎮境。 氣候 金城鎮氣候溫和,5月至10月的平均氣溫均在25度以上,1月平均氣溫12.9度,7月平均氣溫28.2度。4月至9月降水量均在100毫米以上,10月至3月均在40毫米之下,降水來源主要為梅雨和颱風雨。 人口 根據金門縣政府民政處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2年底金城鎮戶數約1.3萬戶,人口約4.2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1,950人,是金門縣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高的行政區,在中華民國所有鎮中人口密度排行第五高、。鎮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里分別是西門里與金水-{里}-,2022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10,927人與2,452人,其中西門里也是金門縣人口最多的村里。 政治 歷任首長 珠浦鎮長:許乃協 城廂區長:蔡世英 金城區長:王秉垣 縣府派代:洪安鎮 金城區長:吳水池 金城鎮長:王秉垣→廖國雄→丘員 試辦民選鎮長:石炳炎 正式民選後 第1、2屆鎮長:許績永 副鎮長代理:符文敏 第3、4屆鎮長:鄭慶利 第5屆鎮長:徐文理(任內過世) 副鎮長代理:陳世基 第5屆補選鎮長:許永鎮 第6、7屆鎮長:許金象 第8、9屆鎮長:蔡輝詩 第10、11屆鎮長:石兆瑉 第12、13屆鎮長:李誠智(現任) 鎮政組織 金城鎮公所是金城鎮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鎮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金城鎮的自治監督機關為金門縣政府。鎮長由全體鎮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金城鎮公所並置鎮政會議,為鎮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鎮長之下,設有6課2室等8個內部單位。 金城鎮民代表會是金城鎮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金城鎮全體鎮民立法和監察鎮政。鎮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金城鎮民代表會共有11位鎮民代表,選區劃分上為不分區,主席、副主席由11位鎮民代表互選產生。 行政區 北門里、西門里、東門里、珠沙里、古城-{里}-、金水-{里}-、南門里、賢庵里 教育 交通 金門縣公車 金城車站 旅遊 古蹟風貌 邱良功母節孝坊(國定古蹟)
|
金城鎮民代表會是金城鎮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金城鎮全體鎮民立法和監察鎮政。鎮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金城鎮民代表會共有11位鎮民代表,選區劃分上為不分區,主席、副主席由11位鎮民代表互選產生。 行政區 北門里、西門里、東門里、珠沙里、古城-{里}-、金水-{里}-、南門里、賢庵里 教育 交通 金門縣公車 金城車站 旅遊 古蹟風貌 邱良功母節孝坊(國定古蹟) 文臺寶塔(國定古蹟) 水頭黃氏酉堂別業(國定古蹟) 虛江嘯臥碣群(國定古蹟) 金門朱子祠(國定古蹟) 清金門鎮總兵署(縣定古蹟) 魁星樓(奎閣)(縣定古蹟) 豐蓮山牧馬侯祠(縣定古蹟) 莒光樓(縣定古蹟) 小西門模範廁(縣定古蹟) 明遺老街(明故老街):金門現存最古老的街道。 金門守禦千戶所城(金門城)、北門城樓 漢影雲根碣(縣定古蹟) 盧若騰故宅及墓園(縣定古蹟) 燕南書院 其他景點
|
中医疾病
|
中医疾病
|
【证见】 鼻前孔皮肤灼热干掀,微痒微痛,皮肤出现粟粒状小丘,继呈表浅糜烂,溢出黄色脂水,或结黄痂。周围皮肤潮红或皲裂,鼻毛脱落。全身症状偶有头痛,发热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数。小儿可见烦躁哭啼,搔抓鼻部,甚则血水淋漓。 【治法】 清热泻肺疏风解表。 【方药】 1.主方黄芩汤(吴谦《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黄芩12克,栀子12克,桑白皮12克,连翘12克,赤芍12克,桔梗12克,荆芥10克,薄荷6克(后下)。水煎服。 若热毒壅盛,焮热痛甚者,可加黄连10克、牡丹皮12克。 2.中成药 (1)上清丸,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 (2)银翘解毒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3次。 脾胃失调,湿热郁蒸型 【证见】 鼻前孔肌肤糜烂,潮红焮肿,常溢脂水,或结黄浊厚痂,痒痛。鼻毛脱落,病情反复,缠绵不愈。或可见鼻前孔皮肤皲裂出血,甚可侵及鼻翼、口唇,鼻窍不适,言谈不爽。小儿可有腹胀,纳呆便溏,啼哭易怒。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祛湿,解毒和中。 【方药】 1.主方萆薢渗湿汤(高秉钧《疡科心得集》)加减 处方:黄芩12克,萆薜12克,牡丹皮12克,木通12克,滑石15克,茯苓15克,生薏苡仁30克。水煎服。 若湿热壅盛者,加黄连10克、苦参12克、土茯苓20克。痒甚者,加荆芥10克、防风10克、白鲜皮15克、地肤子12克。病情缠绵,反复发作者,加黄芪15克、金银花12克、白术10克。患儿久病虫疾,可酌加使君子6—10克,或榧子6-10克。 2.中成药 (1)健儿清解液,口服,婴儿每次4毫升,5岁以内8毫升,6岁以上酌加;成人每次15毫升,每日3次。 (2)五花茶冲剂,煎服或冲服,茶剂每次l~2块,冲剂每次10克。 鼻疳的外治法 用内服中药渣再煎水热敷局部。
|
2.中成药 (1)上清丸,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 (2)银翘解毒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3次。 脾胃失调,湿热郁蒸型 【证见】 鼻前孔肌肤糜烂,潮红焮肿,常溢脂水,或结黄浊厚痂,痒痛。鼻毛脱落,病情反复,缠绵不愈。或可见鼻前孔皮肤皲裂出血,甚可侵及鼻翼、口唇,鼻窍不适,言谈不爽。小儿可有腹胀,纳呆便溏,啼哭易怒。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祛湿,解毒和中。 【方药】 1.主方萆薢渗湿汤(高秉钧《疡科心得集》)加减 处方:黄芩12克,萆薜12克,牡丹皮12克,木通12克,滑石15克,茯苓15克,生薏苡仁30克。水煎服。 若湿热壅盛者,加黄连10克、苦参12克、土茯苓20克。痒甚者,加荆芥10克、防风10克、白鲜皮15克、地肤子12克。病情缠绵,反复发作者,加黄芪15克、金银花12克、白术10克。患儿久病虫疾,可酌加使君子6—10克,或榧子6-10克。 2.中成药 (1)健儿清解液,口服,婴儿每次4毫升,5岁以内8毫升,6岁以上酌加;成人每次15毫升,每日3次。
|
再配以医用石蜡油润滑,缓解干燥程度。使鼻腔内保持一定的湿润。
|
耳鼻喉科疾病
|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
鼻炎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
中医诊法学 四诊是中医诊察疾病基本方法的合称,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即“望闻问切”。望是观察病人的身体状况,包括面色、舌苔等;闻是听病人的说话、咳嗽、喘息,并嗅其口中或身上是否有异味;问是询问病人症状,以及患病史等;切是用手把脉或按腹部诊察是否有异常。 通过四诊,诊察疾病显现在各方面的症状和体征,以了解疾病的病因、性质及其与内脏的联系,为辨证提供充分的依据。望、闻、问、切各有独特的作用,他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不能相互取代。临床必须结合运用,互相参证,才能全面系统的了解病情,称为四诊合参。 中医辨证学 中医辩证又通常指的是整体辨证,是中医临床最具特色、重要的一环。辨证是通过诊法所获得的整体各种信息资料,运用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辨别病变位置与性质以及正邪情况,作出高度概括。辨证的内容包括定病位、述病机、阐明证候属性三个方面。只有在临床上要作到言之有理,理必有据,据证立法,方从法立,理法方药完整统一,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八纲辨证 八纲是中医认识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八纲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其中,阴阳是总纲,它可以概括其他六纲,即阴证包括里、虚、寒证,阳证包括表、实、热证。
|
脏腑辨证 气血津液辨证 六經辨證 卫气营血辨证 三焦辨证 註釋
|
辨证论治,即将望、闻、问、切四诊收集到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定为某种性质的“证”,以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得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治疗原则与具体治法。 參考文獻
|
參考文獻 鄧鐵濤等編,《中醫診斷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第24次印刷,ISBN 7532302229
|
Ptarmigan photo gallery VIREO 雷鳥屬 美國鳥類 加拿大鳥類
|
Animal Diversity Web White-tailed Ptarmigan photo gallery VIREO
|
参考文献 Tie 開平市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學家
|
逝世 2019年1月10日凌晨6时6分逝世,享嵩寿104岁。 其追悼会后于1月16日在广州殡仪馆白云厅举行。 争议 中國作家方舟子曾转载医学专业网站丁香园上的網路文章,其中聲称邓铁涛不具有现代医学的常识,且邓的儿子和妻子均被其误诊而死。传言其子患肠梗阻便血,其诊断为“肠胃湿热”,利用传统中医药治疗半年无果,后查出结肠癌晚期。其妻胸口疼痛,其诊断为“胃脘痛”,后由于心脏病去世。 参考文献
|
西班牙殖民 1534年,經過數年準備和作戰後,西班牙帝國征服了印加帝國,殖民者法蘭西斯克·皮澤洛入侵了庫斯科後建立了秘鲁总督区,並藉以拓展帝國的殖民地,逐步的消滅印加帝國的殘存勢力,1535年,皮澤洛認為庫斯科離海太遠,又位在深山中,不適合做為新殖民地的首府。於是在1月15日他選擇了沿海的利瑪做為新卡斯提爾的首府,因此利瑪又被稱為「諸王之城(Ciudad de los Reyes)」。 在17世紀,利馬作為總督駐地,及殖民地的行政、宗教和文化中心而蓬勃發展,為了保護城市免受海盜的襲擊,因此在1684和1687年之間,作為城市擴張計劃和新大道建設的一部分而建造了秘魯城牆,然而在1687年的地震中,利馬大部分的建築物遭到破壞,地震標誌著利馬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因為它恰逢在貿易衰退的關鍵期和與布宜諾斯艾利斯等城市日益激烈的經濟競爭。 1746年,利馬再度面臨另一場強烈的地震,此次災情不僅對利馬市中心造成毀滅性的衝擊,連帶摧毀了卡亞俄港,迫使總督何塞·安東尼奧·曼索·德·貝拉斯科 (José Antonio Manso de Velasco) 立刻進行了大規模的重建工作。在18 世紀下半葉,啟蒙時代的到來也塑造利馬的新發展,在此期間,利馬受到波旁改革的不利影響,失去了對海外貿易的壟斷和對上秘魯礦區的控制。伴隨著經濟衰退使其城市的貴族更加依賴於皇室和教會,因此不願提倡獨立運動。 1820年,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期間,由獨立戰爭領袖之一的何塞·德·聖馬丁( José de San Martín)將軍率領的阿根廷和智利解放秘魯軍曾在利馬以南處登陸,但並沒有襲擊利馬。然而面對海上封鎖和陸上游擊隊的行動,最終在1821年7月,西班牙總督何塞·德拉塞爾納·伊諾霍薩 (José de la Serna e Hinojosa)撤離首都率殖民軍逃往東部山區,由於害怕民眾起義和缺乏秩序,因此市議會邀請聖馬丁進入利馬,並應他的要求籤署了《獨立宣言》,聖馬丁因此於1821年7月28日在利馬宣告秘魯獨立,不過戰爭並沒有結束;在接下來的兩年中,利馬曾數次被西班亞帝國奪回,但很快便被解放秘魯軍易手。 獨立後 獨立後,利馬成為秘魯共和國的首都,然而面對經濟停滯和政治動盪導致城市發展停滯。這種蕭條在1850年代時結束,當時因因易得和富含氮、磷元素的海鳥糞,成為各西方國家相爭奪的重要戰略資源,因此經濟增長也導致城市的快速發展,然而也拉大了貧富差距,助長了社會動盪。在硝石戰爭期間,智利軍隊曾佔領了利馬,並洗劫了當地的公共博物館、圖書館和教育機構。從1890 年代到1920年代,這利馬經歷完全現代化的都市更新和擴張計畫。在此期間,原先縱橫交錯的小巷被改建成與鄰近城鎮連接起來的寬闊大道,更改變了當前利馬的佈局。 1940年5月24日,一場規模8.2的強震再度摧毀這座城市的大部分地區,當時城市的居民建築主要由土坯和昆查(quincha)所建造 ,在此後數十年,利馬開始安第斯地區移民的快速增長時期,居住在鄉村地區的居民紛紛來到利馬尋求工作和教育的機會。1940年的人口估計為60萬人,到了1960年則達到190萬人,到1980年更達到480萬的龐大規模。城市也開始擴建成為當代的規模。 1996年12月17日,利馬發生日本駐秘魯大使館人質危機事件,而成為國際焦點。此事件僵持了126天,在恐怖分子先後釋放了300餘名人質後,政府部隊最後於1997年4月22日成功救出了71名人質(有一位人質在大腿中了流彈之後,死於心臟病發作),並擊斃了16個遊擊隊成員,近年,利馬則要面對人民貧富差距、空氣與環境污染、及貧民窟等社會議題。 人口 近年來利馬人口增加快速,1995年統計人口約有612萬人,2000年時達750萬人,根據2020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共有9,751,717人居住在利馬。就城市範圍內的人口而言為南美洲第二大城市,僅次於巴西聖保羅。 利馬的人口以種族和族裔群體的複雜組合為特徵。其中具有美洲印第安人和歐洲血統的麥士蒂索人為最大的族群。歐洲秘魯人是第二大群體。許多民眾具有西班牙、意大利或德國的血統,少數人則擁有法國、英國或克羅地亞血統,利馬的少數民族包括印第安人(主要是艾馬拉人和蓋丘亞人)、非洲裔秘魯人,他們的祖先最初曾作為奴隸被帶到該地區。此外還有歐洲血統的猶太人和中東人。 利馬的亞洲社區主要由華人(粵語)和日本人組成,他們的祖先大多出現在 19 世紀和 20 世紀初。迄今這座城市擁有拉丁美洲最大的華人僑民。 利馬有座高三公尺、長十公里的「恥辱圍牆」(Wall of Shame),將貧民窟和富人區給隔開;「恥辱圍牆」普遍被認為是當地人歧視窮人的表現,但生活在富人區的人,有些人認為城市到處都是用以隔開自己和他人的牆,因此用牆隔開窮人,不算是種歧視。 地理 利馬總面積為800平方公里.位於秘魯沿海平原的大部分平坦地形上,這座城市從太平洋沿岸緩緩傾斜,到進入海拔高達的山谷和山坡中。在城市的周圍則有與山脈不相連的孤立山丘。 利馬大都會佔地2672.28平方公里,其中825.88平方公里包括市中心和1846.40平方公里的市郊,市區則從北向南延伸約60公里(37 英里),從西向東延伸約 30 公里。市中心位於內陸 15 公里的里馬克河岸邊,里馬克河是該市的重要資源,因為它為居民提供飲用水,並為該地區供電的水電站大壩提供燃料,利馬都會區是認為美洲十大都會區之一。也是世界第三大沙漠城市,僅次於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和埃及的開羅。 氣候 夏天溫度很少超過29度,冬天則很少低於12度。與開羅並列為世界上雨量最少的首都。雖然緯度低,但受到秘魯涼流影響並不酷熱,易起霧少雨,與其他熱帶沙漠氣候的城市十分不同。 政府 國家政府 利馬為秘魯共和國的首都。因此不但是秘魯最重要的政經中樞,同時也是政府三個分支機構的所在地。行政部門的總部設於政府宮 ,坐落在武器广场北側,立法部門設在立法宮,也是秘魯國會的所在地,司法部門與秘魯最高法院、秘魯高等法院也設置在司法宮。 市政府 利馬為利馬省的首府,於1821年建省,2002年脫離利馬大區,並下分43區,其中13區並不屬利馬市,而每個區都有自己的地方政府。與該國其他地區不同,利馬省政府雖然是一個省直轄市,但其作用和職能類似於地區政府,43個區為自治市,負責自己的地區並與利馬都會區進行協調的職務。與該國其他地區不同,根據第 65 條,都會區具有區域政府職能,不屬於任何行政區域。 國際組織 利馬是安第斯共同體總部的所在地,該共同體是由南美國家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和秘魯組成的關稅同盟。
|
of Shame),將貧民窟和富人區給隔開;「恥辱圍牆」普遍被認為是當地人歧視窮人的表現,但生活在富人區的人,有些人認為城市到處都是用以隔開自己和他人的牆,因此用牆隔開窮人,不算是種歧視。 地理 利馬總面積為800平方公里.位於秘魯沿海平原的大部分平坦地形上,這座城市從太平洋沿岸緩緩傾斜,到進入海拔高達的山谷和山坡中。在城市的周圍則有與山脈不相連的孤立山丘。 利馬大都會佔地2672.28平方公里,其中825.88平方公里包括市中心和1846.40平方公里的市郊,市區則從北向南延伸約60公里(37 英里),從西向東延伸約 30 公里。市中心位於內陸 15 公里的里馬克河岸邊,里馬克河是該市的重要資源,因為它為居民提供飲用水,並為該地區供電的水電站大壩提供燃料,利馬都會區是認為美洲十大都會區之一。也是世界第三大沙漠城市,僅次於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和埃及的開羅。 氣候 夏天溫度很少超過29度,冬天則很少低於12度。與開羅並列為世界上雨量最少的首都。雖然緯度低,但受到秘魯涼流影響並不酷熱,易起霧少雨,與其他熱帶沙漠氣候的城市十分不同。 政府 國家政府 利馬為秘魯共和國的首都。因此不但是秘魯最重要的政經中樞,同時也是政府三個分支機構的所在地。行政部門的總部設於政府宮 ,坐落在武器广场北側,立法部門設在立法宮,也是秘魯國會的所在地,司法部門與秘魯最高法院、秘魯高等法院也設置在司法宮。 市政府 利馬為利馬省的首府,於1821年建省,2002年脫離利馬大區,並下分43區,其中13區並不屬利馬市,而每個區都有自己的地方政府。與該國其他地區不同,利馬省政府雖然是一個省直轄市,但其作用和職能類似於地區政府,43個區為自治市,負責自己的地區並與利馬都會區進行協調的職務。與該國其他地區不同,根據第 65 條,都會區具有區域政府職能,不屬於任何行政區域。 國際組織 利馬是安第斯共同體總部的所在地,該共同體是由南美國家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和秘魯組成的關稅同盟。 經濟 利馬是秘魯的工業和金融中心、拉丁美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同時也是許多國家公司和酒店的所在地。它佔秘魯工業生產的三分之二以上和大部分第三產業。 在都會區西側共設立約大部分工業活動發生在城市西部,延伸至主要機場豪爾赫·查維茲國際機場。此外利馬擁有南美洲最大的出口產業,是貨運業的區域中心,主要出口貨物為石油、鋼、銀、鋅、棉花、糖和咖啡,位於利馬西側的卡亞俄港是南美洲主要的商業港口之一,佔地超過 47 公頃(120 英畝),2007 年運送貨物達到2070萬公噸。 社會與文化 受歐洲、安第斯、非洲、殖民歷史與移民潮所影響,利馬是一個民族文化融合大熔爐城市,其中利馬的建築融合了多種風格,如西班牙殖民地主義、新古典主義和新藝術等。其中許多作品也受到法國建築風格的影響。目前許多政府建築和主要文化機構都是在這一時期建造的。 在1960年代,由於胡安·貝拉斯科·阿爾瓦拉多帶領的軍政府從政的嚴肅風氣,因此利馬開始出現不修邊幅的粗獷主義建築,這風格的例子包括國家博物館和國防部。而在21世紀初,因經濟發展,大批的摩天大樓也開始在利馬金融區建造,近年來,利馬的與卡亞俄附近的海域(如巴諾米諾馬海島)因是海獅的重要棲息地,也吸引了不少的觀光客來訪。 語言 利馬的西班牙語被稱為秘魯海岸西班牙語,其特點是缺乏許多其他西班牙語地區的強烈語調。它深受卡斯蒂利亚西班牙語的影響。因為在過去的殖民時期,居住在利馬的大多數西班牙貴族都是來自於卡斯蒂利亞地區,與其他西班牙裔美洲國家不同,秘魯海岸西班牙語的另一個特點是缺乏voseo。這是因為「voseo」主要由過去西班牙較低的社會經濟階層使用,這個社會群體直到殖民時代晚期才開始出現在利馬。 與其他拉丁美洲口音相比,秘魯海岸西班牙語以其清晰度而著稱,並受到包括意大利人、安達盧西亞人、西非人、中國人和日本人在內移民群體的影響。 博物館 利馬是該國最集中的博物館所在地,最著名的是國家博物館、秘魯歷史博物館、藝術博物館、佩德羅德奧斯馬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國家博物館、薩拉博物館、意大利藝術博物館、黃金博物館等。這些博物館專注於藝術、前哥倫布時期與印加文化、自然歷史、科學和宗教的文化資產,而在意大利藝術博物館則展示殖民時期期間的歐洲藝術。 體育 利馬擁有許多足球、高爾夫、排球和籃球運動場館,其中該城最流行的一項運動為「Paleta Frontón」,這是一種於利馬發明,類似於壁球的球拍運動。此外這座城市擁有七個國際級高爾夫球場,紀念碑球場位於阿特區,這是南美洲最大的體育場。 馬術在利馬很受歡迎,在利馬擁有私人俱樂部和Hipódromo de Monterrico賽馬場。 食物 利馬被譽為南美洲的美食之都,也是秘魯食物品種最豐富的城市,作為移民和西班牙總督轄區的中心,廚師們在此融合了征服者和移民浪潮帶來的菜餚,自20世紀以來,來自農村地區的國內移民也豐富當地的菜餚,著名食品包括克里奧爾食品、秘魯中餐,檸汁醃魚生和波洛阿拉布拉薩等。 古城 利馬共分為舊城、新城兩部分。舊城區位於城市北部,臨近里馬克河,街道自西北向東南伸展,是秘魯當前最重要的旅遊目的地。 在這個古城區中,保存包括了巨大的圣方济各修道院地下墓穴(Convento de San Francisco),和裝飾的五顏六色的武器广场(Plaza de Armas)、聖馬丁廣場(Plaza de San Martin)等區域。利馬歷史中心大部分建造的古跡可追溯到17和18世紀,在許多宗教和民用建築體現了巴洛克風格,是西班牙殖民與當地文化融合的建築藝術典範,最著名的例子包含的例子包括圣方济各圣殿与修院、利马主教座堂和托雷塔格莱宫,其中街廊間煙經過雕琢的大門和木雕陽臺也為利馬建築增添了華麗獨特的風格,而總督時期建造的許多公共工程也是重要的歷史古蹟,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城市基礎的原始特徵。 在鄰近利馬的區域,則有巴恰卡馬遺址(Pachacamac),這是一個類似中國新疆絲路上的高昌故國遺址。 入選世界遺產 198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利馬的歷史中心為世界遺產,編號第500號,這是因為該城市的獨創性和建於殖民時期的歷史古蹟: 利馬歷史中心見證了在拉丁美洲中,具有重要政治、經濟和文化重要性的西班牙殖民城市的歷史發展。代表了區域文化進程的傑出表現,保留了當時時代建築、技術、類型、美學、歷史的價值,同時材料在因應氣候、地震和社會需求也進行了調整。(文化遗产标准四); 此外,利馬歷史中心也受到秘魯國家法律法規第28296號的國家文化遺產保護,當前歷史中心是由利馬市政府、里馬克區市政府、文化部共同負責管理。 行政区划 利马都会区由利马和卡亚俄周边地区组成,是秘鲁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中心利马: 包括布雷尼亚区, 赫苏斯玛丽亚区, 拉维多利亚区, 里马克区, 利马区, 林塞区, 滨海马格达莱纳区, 米拉弗洛雷斯区, 自由部落区,
|
张广宁(),男,汉族,祖籍山东惠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广州业余大学中文专业毕业,广州钢铁厂职工大学企业管理工程专业毕业,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哲学硕士学位。 生平 中學時期就讀於廣州市真光中學。1971年8月参加工作,加入廣鋼,历任廣州鋼鐵廠工人、班长、工段团支部书记。197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2月,任广州钢铁厂车间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其间:1977年9月至1980年7月,在广州业余大学中文专业学习)。1981年至1984年,在北京钢铁学院与广州钢铁厂职工大学合办的管理工程专业学习。1984年8月,任广州钢铁厂车间副主任、主任,分厂厂长、厂党委委员。1990年8月,任广州钢铁厂党委副书记兼教育(培训)中心主任。1991年11月,任广州钢铁厂党委书记。1993年8月,任广州钢铁厂党委书记、厂长。1994年5月厂转制为公司后,任广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兼广州珠江钢厂工程筹建指挥部临时党委书记,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1996年12月,任广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2000年5月,任中共广州市委常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党组成员,兼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临时党委书记。2002年12月,任中共广州市委副书记,广州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党组成员,兼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临时党委书记。2003年2月,任中共广州市委副书记,广州市人民政府代市长、党组成员,兼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临时党委书记。2003年3月,任广州市人民政府市长。2010年4月9日,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任内广州市成功举办了2010年亚洲运动会。2011年12月16日,不再担任中共广州市委书记职务,作为广东省委常委分管南沙开发工作。2012年5月13日,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广东省委常委,张广宁并未出现在新一届广东省委常委名单中,但继续当选为省委委员,并出现在中共十八大广东代表团名单中。同年8月,媒体一度谣言其跳楼自杀,或与广州电视台主播张小莉结婚,后均得到辟谣。 2012年9月12日,中央组织部和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在鞍钢集团公司召开会议,宣布中央关于鞍钢集团公司设立董事会和张广宁任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晓刚任总经理的决定。2016年1月19日,不再担任鞍钢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由唐复平暂时主持鞍钢集团公司党政全面工作。同年姚林成為鞍钢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2016年1月,当选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2017年1月22日,辞去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职务。 参考文献
|
中學時期就讀於廣州市真光中學。1971年8月参加工作,加入廣鋼,历任廣州鋼鐵廠工人、班长、工段团支部书记。197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2月,任广州钢铁厂车间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其间:1977年9月至1980年7月,在广州业余大学中文专业学习)。1981年至1984年,在北京钢铁学院与广州钢铁厂职工大学合办的管理工程专业学习。1984年8月,任广州钢铁厂车间副主任、主任,分厂厂长、厂党委委员。1990年8月,任广州钢铁厂党委副书记兼教育(培训)中心主任。1991年11月,任广州钢铁厂党委书记。1993年8月,任广州钢铁厂党委书记、厂长。1994年5月厂转制为公司后,任广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兼广州珠江钢厂工程筹建指挥部临时党委书记,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1996年12月,任广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2000年5月,任中共广州市委常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党组成员,兼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临时党委书记。2002年12月,任中共广州市委副书记,广州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党组成员,兼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临时党委书记。2003年2月,任中共广州市委副书记,广州市人民政府代市长、党组成员,兼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临时党委书记。2003年3月,任广州市人民政府市长。2010年4月9日,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任内广州市成功举办了2010年亚洲运动会。2011年12月16日,不再担任中共广州市委书记职务,作为广东省委常委分管南沙开发工作。2012年5月13日,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广东省委常委,张广宁并未出现在新一届广东省委常委名单中,但继续当选为省委委员,并出现在中共十八大广东代表团名单中。同年8月,媒体一度谣言其跳楼自杀,或与广州电视台主播张小莉结婚,后均得到辟谣。 2012年9月12日,中央组织部和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在鞍钢集团公司召开会议,宣布中央关于鞍钢集团公司设立董事会和张广宁任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晓刚任总经理的决定。2016年1月19日,不再担任鞍钢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由唐复平暂时主持鞍钢集团公司党政全面工作。同年姚林成為鞍钢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2016年1月,当选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2017年1月22日,辞去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职务。
|
根據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海珠區常住人口為1819037人。 建置隶属 海珠地区(河南地区)春秋时为百越地,战国时期属楚。 秦代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设南海郡,海珠地区属南海郡番禺县。 汉高祖三年(前204年),南海郡尉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后称南武帝,属南越国番禺。 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军平南越国,复置南海郡,属南海郡番禺县。 三国黄武五年(226年),东吴划合浦以北为广州,辖南海等4郡,属广州南海郡番禺县。 隋代开皇十年(590年),撤番禺县为南海县,属广州总管府南海县,唐代武德四年(621年)复置番禺县(另有一说是长安三年,即公元703年),仍属广州番禺县,当时县治设在“江南洲”(今海珠地区)。 宋开宝五年(972年),番禺县并入南海县,属广州府南海县。此后,从明、清时期至民国初年,海珠地区一直隶属番禺县管辖。 民国10年(1921),海珠地区的城区(市区)部分划归广州市管辖,广州市区界线至河南小港(今云桂晓港公园附近)。 民国26年7月,原属番禺县的河南乡村(今新滘地区)部分划归广州市管辖。至此,整个海珠地区已隶属广州市管辖。 抗日战争时期,河南乡村部分暂归番禺县代管,抗战胜利后复归广州市管辖。 中共建国后,1950年7月广州市政府将海珠地区城区部分的3个区合并,成立河南区人民政府。 1955年2月改称河南区人民委员会。 1960年5月实行城市人民公社化,河南区同时称海珠人民公社(仍由区人委行使行政职能)。 1960年8月,河南区人民委员会改称海珠区人民委员会。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7年3月,成立海珠区军事管制委员会。 1968年2月,成立海珠区革命委员会。 1980年7月,撤销革命委员会,改称海珠区人民政府。 交通 地鐵 :市二宮站、江南西站、昌崗站、江泰路站、東曉南站、南洲站 :廣州塔站、客村站、大塘站、沥滘站 :萬勝圍站、官洲站 :同福西站、凤凰新村站、沙园站、宝岗大道站、昌崗站、曉港站、中大站、鷺江站、客村站、赤崗站、磨碟沙站、新港東站、琶洲站、萬勝圍站 :龙潭站、磨碟沙站 :沙園站、燕崗站、石溪站、南洲站、沥滘站 :廣州塔站 在建線路及車站
|
:廣州塔站、客村站、大塘站、沥滘站 :萬勝圍站、官洲站 :同福西站、凤凰新村站、沙园站、宝岗大道站、昌崗站、曉港站、中大站、鷺江站、客村站、赤崗站、磨碟沙站、新港東站、琶洲站、萬勝圍站 :龙潭站、磨碟沙站 :沙園站、燕崗站、石溪站、南洲站、沥滘站 :廣州塔站 在建線路及車站 :滨江东路站、中大南门站、五鳳站、东晓南站、石溪站、大幹圍站 :南石路站、燕崗站、江泰路站、五鳳站、逸景路站、上涌公園站、大塘站、龙潭站、赤沙滘站、琶洲站 :嶺南廣場站、赤崗站、赤沙站、赤沙滘站、侖頭站、官洲站 同時,亦有規劃8号线南延段、19号线、20号线、23号线、24号线、25号线、26号线及28号线等线路經過海珠區內。 有轨电车 公路 主干道 海珠区的主干道有洪德路、滨江路、东晓路、工业大道、宝岗大道、江南大道、广州大道、昌岗路、新港路、南洲路、新滘路等。 高速公路 海珠区的高速公路有华南快速干线、广州环城高速公路、南沙港快速路等。 桥樑及隧道 海珠区的桥梁有鹤洞大桥、人民桥、解放大桥、海珠桥、海印大桥、广州大桥、华南大桥、琶洲大桥、东圃大桥、番禺大桥、洛溪大桥、新光大桥、猎德大桥、丫髻沙大桥。 海珠区的隧道有洲头咀隧道。 景点
|
Środkowa/Europa Centralna),是欧洲五个地理大区之一。 此概念在歷史中曾有過中斷。在冷戰時代因為把歐洲劃分成東西兩方,德國被拆分成東德和西德,西德、瑞士、列支敦士登、奧地利等被當作西方陣營,实行民主制-資本主義模式。而东德、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算作東歐陣營,被改造成共产主义-苏联模式,東歐民主化後和中欧西部一样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地理及歷史概況 中歐总面积101万平方千米,总人口超过1.61亿,民族按人口計算主要有為德意志人和西斯拉夫人等,主要语言为德语,连结歐洲其余餘个地理区域,是欧洲大陸的交通中心。中欧处在温带气候带,西部部分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地形多样,北部为波德平原;南为阿尔卑斯山脉、喀尔巴阡山脉;东有多瑙河流域的匈牙利平原,拥有资源適中,主要有森林及木材、還有煤矿、鐵礦、水晶礦、金礦和鹽礦。 因地处欧洲中央,不仅自然条件具有多样性和过渡性,其政治、经济、民族与文化也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和过渡性。各国均属高收入经济体,经济水平发展高,除去德语国家,中欧地区经济低于北欧和西欧,但又高於東歐。其中德国、瑞士、奥地利、列支墩斯登为高度发达国家,而德国又是中歐的經濟代表,世界著名公司总部有很多设在中欧,像大众汽车、宝马、戴姆勒、西门子、劳力士、雀巢等等。中歐旅游业及其发达,捷克的布拉格廣場、奧地利的美泉宮、德國的新天鵝堡都是著名的旅遊景點,中歐的古代建築尤其豐富多彩,聚合了歐洲其它地區的特色,充滿了童話色彩。中歐一年四季气候平穩、优美如春,使得中欧極度適合發展酪農、紅酒、羊毛、牛肉等農業,尤其以匈牙利和瑞士的為代表;手工業方面也很強大,奧地利的玻璃和水晶製品、波蘭的瑪瑙製品、瑞士的手錶和德國的鬧鐘都獨具特色。 中欧也曾是欧洲最为动荡不安的地带,先后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但屢次战争的破坏非但沒有使这里停滞不前,反而讓這一地區成為歐洲經濟恢復力最強的區域,無論是三十年戰爭、拿破崙戰爭、還是二戰後,中歐都使迅速的重新崛起。瑞士和奧地利則為福利國家的代表,其高人均收入和高幸福度已經和北歐國家相差無幾。在歷史上,奧地利的奧地利帝國、匈牙利的匈人帝國、奧匈兩者的奧匈帝國,德國的德意志帝國、德奧兩者的納粹德國,捷克的波西米亞王國、德奧捷三家的神聖羅馬帝國,和波蘭的波蘭立陶宛聯邦都是對歐洲歷史進程有明顯影響力的國家。而目前中歐對歐盟最具發言權的國家是德國,其次為波蘭。
|
地理及歷史概況 中歐总面积101万平方千米,总人口超过1.61亿,民族按人口計算主要有為德意志人和西斯拉夫人等,主要语言为德语,连结歐洲其余餘个地理区域,是欧洲大陸的交通中心。中欧处在温带气候带,西部部分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地形多样,北部为波德平原;南为阿尔卑斯山脉、喀尔巴阡山脉;东有多瑙河流域的匈牙利平原,拥有资源適中,主要有森林及木材、還有煤矿、鐵礦、水晶礦、金礦和鹽礦。 因地处欧洲中央,不仅自然条件具有多样性和过渡性,其政治、经济、民族与文化也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和过渡性。各国均属高收入经济体,经济水平发展高,除去德语国家,中欧地区经济低于北欧和西欧,但又高於東歐。其中德国、瑞士、奥地利、列支墩斯登为高度发达国家,而德国又是中歐的經濟代表,世界著名公司总部有很多设在中欧,像大众汽车、宝马、戴姆勒、西门子、劳力士、雀巢等等。中歐旅游业及其发达,捷克的布拉格廣場、奧地利的美泉宮、德國的新天鵝堡都是著名的旅遊景點,中歐的古代建築尤其豐富多彩,聚合了歐洲其它地區的特色,充滿了童話色彩。中歐一年四季气候平穩、优美如春,使得中欧極度適合發展酪農、紅酒、羊毛、牛肉等農業,尤其以匈牙利和瑞士的為代表;手工業方面也很強大,奧地利的玻璃和水晶製品、波蘭的瑪瑙製品、瑞士的手錶和德國的鬧鐘都獨具特色。 中欧也曾是欧洲最为动荡不安的地带,先后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但屢次战争的破坏非但沒有使这里停滞不前,反而讓這一地區成為歐洲經濟恢復力最強的區域,無論是三十年戰爭、拿破崙戰爭、還是二戰後,中歐都使迅速的重新崛起。瑞士和奧地利則為福利國家的代表,其高人均收入和高幸福度已經和北歐國家相差無幾。在歷史上,奧地利的奧地利帝國、匈牙利的匈人帝國、奧匈兩者的奧匈帝國,德國的德意志帝國、德奧兩者的納粹德國,捷克的波西米亞王國、德奧捷三家的神聖羅馬帝國,和波蘭的波蘭立陶宛聯邦都是對歐洲歷史進程有明顯影響力的國家。而目前中歐對歐盟最具發言權的國家是德國,其次為波蘭。 国家列表 劃分方法
|
東歐是一個政治以及地理概念,其含義有非常多重,中文原始含義即“歐洲東部的國家”,和其它歐洲分區不同,其政治含義遠大於地理含義,其中無論如何被分類,俄罗斯、乌克兰、白罗斯三國都會被規納入東歐的範疇之內;在冷戰時代,苏联的所有歐洲地區的構成國以及所有華約國家都可以被算在東歐的範圍之內。 政治上的東歐 政治上的東歐共有三種分法: 最狹義的:俄羅斯、烏克蘭、白羅斯三國,在歷史上長期屬於基輔羅斯、沙皇俄國、俄羅斯帝國和蘇聯,並且為其最核心的部分,在基輔羅斯和蘇聯時期的烏克蘭,其重要性甚至超過了俄羅斯本身。 中範圍的:苏联的加盟共和国,除了俄、烏、白以外,再加入東北歐的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東南歐的摩爾多瓦,共7國。 最廣義的:除了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和前東德地區外,所有在歐洲的前共產國家都被囊括在內,例如中東歐的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東南歐的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南斯拉夫(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波黑、蒙特內哥羅、北马其顿)這14國,此算法下東歐則足足有21個國家。 這些國家或被蘇聯併吞、或成為蘇聯的卫星國,政治上於20世紀都遭受共产党一黨專政,經濟上多採用計划經濟體制的社會主義國家,这点与西欧相反;目前大多东欧国家都有自己的主要宗教且信仰心深厚,但在共產黨時代由官方推行无神论。本條目再把東歐分為兩區即“前蘇聯構成國”和“舊東方集團” 地理上的東歐 自然地理方面的東歐,是指較少受到大西洋和地中海海流影響,接近烏拉爾山、乌拉尔河和伏爾加河(窩瓦河)流域,實際上主要是指俄羅斯聯邦和哈萨克斯坦的歐洲部分和其他獨立國協的歐洲會員國家。 地形 本區的地形大致可以喀爾巴阡山為分界,分成南北兩部分。北部的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小國平原廣闊,為歐洲大平原的東段,地勢由南向北傾斜。第四季的大陸冰河在平原南部留下肥沃的冰河外洗黃土,也在平原的中北部地區堆積了成群的冰磧丘,使平原成波狀起伏。冰磧丘間的東西向窪地,自古以來即為東西向交通的必經之地。東歐以東、烏拉山以西的歐俄部份,是一片遼闊且起伏平緩的古老陸塊,地層十分穩定堅實,全境多屬久經侵蝕的準平原,又主要位於俄羅斯境內,故稱俄羅斯平原。平原中部為瓦耳代丘陵,是河流的分水嶺。位於裏海和黑海之間的高加索山,是歐亞的界山之一,山勢高大、地形崎嶇,夾雜著高原、平原和低地。 氣候 受位置影響,過渡性質是本區氣候最主要的特徵。北部各國介於西歐和國協之間,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間的過渡性氣候,冬天酷寒,地面積雪自西部的數週,向東逐漸增加到俄羅斯邊境的兩個半月,雖冷於西歐,卻較俄境溫暖;夏季較西歐熱,卻又較俄羅斯涼爽許多。南部的前南斯拉夫各國、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國位居巴爾幹半島北部,屬於地中海型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之間的過渡性氣候。 東歐距離溫暖的北大西洋已遠,全區較西歐寒冷,最冷月均溫皆在零度或以下;夏季則因缺乏北大西洋海風調節,缺乏水氣調劑而顯炎熱,最暖月溫度自北向南見增,北部平原四國不足20℃,南部各國則多超過20℃。東歐大部分位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和溫帶地中海氣候區域內,冬季漫長而酷寒,夏季短促而溫暖或酷熱,春秋季極短年溫差甚大,而且愈東愈近俄羅斯愈明顯。夏季的東歐內陸是主要雨季沿岸是旱季;而冬季東歐內陸則是雪季而沿岸是雨季(尤以西巴爾幹沿岸為主),水氣主要由西風自北大西洋帶入,年雨量約為500公釐,且由西向東遞減。 本區冬溫甚低,故河流多數冰封、雪橇通行,東歐內陸和北部的冬季(以月均溫小於或等於12℃為準),長達六個月至八個月並時常出現暴雪天氣;而東歐南部和西巴爾幹沿岸稍暖一些但也較西歐寒冷,冬季約二至四個月左右。由於氣溫甚低即使較少下雪的西巴爾幹沿岸地區也會在寒潮影響時出現持續的霜凍天氣。夏季由於地處內陸,氣溫較西歐暖甚至熱,受緯度影響顯著。冬季降雪區域廣泛,每年11月至翌年3月,時常出現降雪現象,北部泰卡(Taiga)針葉林區,冬雪最多,經常積雪二、三呎,春季雪融緩慢,融雪水滲入土中,可供植物吸收,對寒帶森林的發育裨益甚大。 南部和高加索地區因山脈阻擋俄羅斯酷寒氣流南下,氣候較暖,有助於旅遊業的發展。高加索地區由於緯度較低,氣候上已帶有較明顯的副熱帶色彩,但因為年均溫低於副熱帶氣候標準(年均溫低於或等於18℃),故仍被列為溫帶氣候區。 民族 東歐地區以斯拉夫民族為絕對主導,並且在分為東斯拉夫(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白羅斯人)、西斯拉夫(波蘭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南斯拉夫(塞爾維亞人、斯洛文尼亞人、克羅地亞人、馬其頓人、黑山人、保加利亞人),所有斯拉夫人都發源於今波蘭東南部維斯杜拉河上游一帶,於西元一世紀時開始向外遷徙,至六世紀時期居地已經遍布東歐以及俄羅斯地區。但同樣為斯拉夫人,其語言、宗教和文化卻根本不同,西斯拉夫國家長期受到德意志文化影響、信奉天主教、使用拉丁字母;東斯拉夫國家則能維持斯拉夫原始的面貌、信奉東正教、使用源自於希臘文的西里爾字母;南斯拉夫則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語言、宗教、文化均混亂而無法一概而論。 除了主要的斯拉夫人以外,東歐地區還有三個較小的民族國家,它們分別是: 馬札兒人原為烏拉山西側的草原民族,於西元九世紀建立匈牙利王國。在向西遷徙的過程中,曾與斯拉夫人、西突厥人混居,移居匈牙利平原之後又受日耳曼文化的影響。 阿爾巴尼亞人主要分布於今阿爾巴尼亞共和國和科索沃共和國,由於十四世紀以後一直受到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統治,因而文化上充滿伊斯蘭色彩,宗教上也以信仰伊斯蘭教(57%)為主。 羅馬尼亞人是東歐唯一的拉丁語民族,但跟大多数斯拉夫民族一样,信奉东正教,他們是古羅馬人的後裔,因羅馬帝國曾在此建省並統治;故此他們留居東南歐。 經濟 東歐盛產小麥、馬鈴薯、甜菜、向日葵,基礎農業發達、養畜業發達,除白羅斯和烏克蘭以外,東歐民主化之後紛紛加入歐盟,以廉價勞工吸引各國企業設廠。東歐人口眾多,城市密布、交通網發達,分布有許多著名工業區。 俄羅斯:莫斯科、烏拉山、庫斯內次(庫斯巴次,西部西伯利亞平原的東南方)、貝加爾湖工業區(貝加爾湖(L.Baykal)的西北方),是東歐軍火工業、航天業最發達的地區。
|
東歐是一個政治以及地理概念,其含義有非常多重,中文原始含義即“歐洲東部的國家”,和其它歐洲分區不同,其政治含義遠大於地理含義,其中無論如何被分類,俄罗斯、乌克兰、白罗斯三國都會被規納入東歐的範疇之內;在冷戰時代,苏联的所有歐洲地區的構成國以及所有華約國家都可以被算在東歐的範圍之內。 政治上的東歐 政治上的東歐共有三種分法: 最狹義的:俄羅斯、烏克蘭、白羅斯三國,在歷史上長期屬於基輔羅斯、沙皇俄國、俄羅斯帝國和蘇聯,並且為其最核心的部分,在基輔羅斯和蘇聯時期的烏克蘭,其重要性甚至超過了俄羅斯本身。 中範圍的:苏联的加盟共和国,除了俄、烏、白以外,再加入東北歐的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東南歐的摩爾多瓦,共7國。 最廣義的:除了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和前東德地區外,所有在歐洲的前共產國家都被囊括在內,例如中東歐的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東南歐的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南斯拉夫(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波黑、蒙特內哥羅、北马其顿)這14國,此算法下東歐則足足有21個國家。 這些國家或被蘇聯併吞、或成為蘇聯的卫星國,政治上於20世紀都遭受共产党一黨專政,經濟上多採用計划經濟體制的社會主義國家,这点与西欧相反;目前大多东欧国家都有自己的主要宗教且信仰心深厚,但在共產黨時代由官方推行无神论。本條目再把東歐分為兩區即“前蘇聯構成國”和“舊東方集團” 地理上的東歐 自然地理方面的東歐,是指較少受到大西洋和地中海海流影響,接近烏拉爾山、乌拉尔河和伏爾加河(窩瓦河)流域,實際上主要是指俄羅斯聯邦和哈萨克斯坦的歐洲部分和其他獨立國協的歐洲會員國家。 地形 本區的地形大致可以喀爾巴阡山為分界,分成南北兩部分。北部的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小國平原廣闊,為歐洲大平原的東段,地勢由南向北傾斜。第四季的大陸冰河在平原南部留下肥沃的冰河外洗黃土,也在平原的中北部地區堆積了成群的冰磧丘,使平原成波狀起伏。冰磧丘間的東西向窪地,自古以來即為東西向交通的必經之地。東歐以東、烏拉山以西的歐俄部份,是一片遼闊且起伏平緩的古老陸塊,地層十分穩定堅實,全境多屬久經侵蝕的準平原,又主要位於俄羅斯境內,故稱俄羅斯平原。平原中部為瓦耳代丘陵,是河流的分水嶺。位於裏海和黑海之間的高加索山,是歐亞的界山之一,山勢高大、地形崎嶇,夾雜著高原、平原和低地。 氣候 受位置影響,過渡性質是本區氣候最主要的特徵。北部各國介於西歐和國協之間,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間的過渡性氣候,冬天酷寒,地面積雪自西部的數週,向東逐漸增加到俄羅斯邊境的兩個半月,雖冷於西歐,卻較俄境溫暖;夏季較西歐熱,卻又較俄羅斯涼爽許多。南部的前南斯拉夫各國、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國位居巴爾幹半島北部,屬於地中海型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之間的過渡性氣候。 東歐距離溫暖的北大西洋已遠,全區較西歐寒冷,最冷月均溫皆在零度或以下;夏季則因缺乏北大西洋海風調節,缺乏水氣調劑而顯炎熱,最暖月溫度自北向南見增,北部平原四國不足20℃,南部各國則多超過20℃。東歐大部分位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和溫帶地中海氣候區域內,冬季漫長而酷寒,夏季短促而溫暖或酷熱,春秋季極短年溫差甚大,而且愈東愈近俄羅斯愈明顯。夏季的東歐內陸是主要雨季沿岸是旱季;而冬季東歐內陸則是雪季而沿岸是雨季(尤以西巴爾幹沿岸為主),水氣主要由西風自北大西洋帶入,年雨量約為500公釐,且由西向東遞減。 本區冬溫甚低,故河流多數冰封、雪橇通行,東歐內陸和北部的冬季(以月均溫小於或等於12℃為準),長達六個月至八個月並時常出現暴雪天氣;而東歐南部和西巴爾幹沿岸稍暖一些但也較西歐寒冷,冬季約二至四個月左右。由於氣溫甚低即使較少下雪的西巴爾幹沿岸地區也會在寒潮影響時出現持續的霜凍天氣。夏季由於地處內陸,氣溫較西歐暖甚至熱,受緯度影響顯著。冬季降雪區域廣泛,每年11月至翌年3月,時常出現降雪現象,北部泰卡(Taiga)針葉林區,冬雪最多,經常積雪二、三呎,春季雪融緩慢,融雪水滲入土中,可供植物吸收,對寒帶森林的發育裨益甚大。 南部和高加索地區因山脈阻擋俄羅斯酷寒氣流南下,氣候較暖,有助於旅遊業的發展。高加索地區由於緯度較低,氣候上已帶有較明顯的副熱帶色彩,但因為年均溫低於副熱帶氣候標準(年均溫低於或等於18℃),故仍被列為溫帶氣候區。
|
繁殖 柳雷鸟的繁殖期是5—7月,配对前雄鸟会在自己占据的领地里炫耀表演并发出求偶的鸣叫声,吸引雌鸟前来交尾。 食物 柳雷鸟是典型的植食鸟类,很少吃昆虫。主要是各种桦树、柳树、杨树等乔木的嫩芽、嫩枝、嫩叶、花絮、种子和果实。冬春季吃植物的芽苞和微枝,夏季吃绿叶,秋季吃草籽和浆果。 参考文献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 《世界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
|
柳雷鸟的繁殖期是5—7月,配对前雄鸟会在自己占据的领地里炫耀表演并发出求偶的鸣叫声,吸引雌鸟前来交尾。 食物 柳雷鸟是典型的植食鸟类,很少吃昆虫。主要是各种桦树、柳树、杨树等乔木的嫩芽、嫩枝、嫩叶、花絮、种子和果实。冬春季吃植物的芽苞和微枝,夏季吃绿叶,秋季吃草籽和浆果。 参考文献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 《世界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 LL L 1758年描述的鳥類
|
騾子廣場營地 (Plaza de Mulas) 4,370 公尺(基地營) 加拿大營地 (Camp Canadá) 5,050 公尺(第一營 C1) 阿拉斯加營地 (Camp Alaska) 5,200 公尺 神鷹巢穴營地 (Nido de Cóndores) 5,570 公尺(第二營 C2) 柏林營地 (Camp Berlín) 5,940 公尺(第三營
|
阿空加瓜山(,、),为南美洲最高峰,海拔6,961米,也是亞洲之外最高的山峰,亦为西、南半球最高峰。屬於南美洲西邊的安地斯山脈,座落在阿根廷门多萨省,距离该省省会门多萨西北112公里,距离智利边境15公里,为冰川山系。由安地斯山脈的造山運動形成,命名為阿空加瓜是因顏色Arauca(又稱Aconca,在克丘亚语中寫為Ackon Cahuak)。 阿空加瓜山峰顶较为平缓,东南侧雪线4,500米,厚约90米,发育有现代冰川,西侧无终年积雪,山麓多温泉。 攀登路線 阿空加瓜山比起其他高山如喜馬拉雅山,算是容易攀登的,通常都是由山的北面攀登,雖然海拔相當高,但可不需氧氣瓶就能登頂。歷史上最快的登頂時間為1991年所紀錄的5小時45分。會經過三個營地。此外,另一條登頂路線是由阿空加瓜山的波蘭冰川越過,在波蘭冰川有營地可休息。較為艱難的攀登路線是由南面登頂,因非常陡峭。 第一次登頂紀錄為1897年1月14日由英國人所率領瑞士登山隊所締造。目前攀登阿空加瓜山需要申請入山許可,價格依季節不同,由門多薩省阿空加瓜公園管理處發出。據公園管理處統計,每年有3000人攀登阿空加瓜山,70%的人能夠登頂。 營地 匯合營地 (Confluencia) 3,380 公尺 騾子廣場營地 (Plaza de Mulas) 4,370 公尺(基地營) 加拿大營地 (Camp Canadá)
|
《山西商报》创刊于1994年,是《太原日报》的第一份综合性子报,以經濟、生活方面的報導为主,編輯部在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商报》创刊时由山西省商贸厅主管、主办,2000年5月8日改由太原日报社主管、主办。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山西报纸 太原报纸
|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瞻园位于夫子庙秦淮河一带 煦园和瞻园并称金陵两大名园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南京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中式园林 Z 南京太平天国遗迹 16世纪南京建立
|
概览 瞻园是典型的江南古典园林。分为东西两部分。 瞻园东半部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陈列有天父上帝玉垄、天王皇袍、忠王金冠、大旗、宝剑、原刻本官书《钦定士阶条例》等珍贵历史文物。 瞻园西半部古建筑有一览阁、花篮厅、致爽轩、迎翠轩、回廊,散布着五个小庭院和一个主园。主园中央静妙堂,三面环水,一面依陆,堂之南北各有一座假山,西边假山上有岁寒亭一座。静妙堂东北一隅,有三百年树龄的珍稀古紫藤一株。 园林风格布景,浸润着古时园主人及旧时文人士大夫“天人合一、虚静淡泊”的隐逸思想。 参看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瞻园位于夫子庙秦淮河一带 煦园和瞻园并称金陵两大名园 参考文献
|
JFK)都接受紐約地鐵的MetroCard,但不是由MTA營運,也沒有免費轉乘。不過,羅斯福島纜車雖然也不是由MTA營運,但容許免費轉乘MTA和巴士系統。 紐約地鐵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地鐵系統之一。整體而言,紐約地鐵總長,營運軌道共 ,連同軌道總長為。 若以每年乘客量計算,紐約地鐵是西半球和西方世界最繁忙的地鐵系統,也是世界上第八繁忙的地鐵系統,次於北京、上海、首爾、廣州、東京、莫斯科以及香港。2017年,紐約地鐵運送了17.2億人次,平日平均每日560萬人次,各週末合共570萬人次(週六320萬;週日250萬)。2014年9月23日,超過610萬人次乘坐紐約地鐵,成為自從1985年開始統計以來單日乘客量最多的一日。 紐約地鐵的條服務路線當中,條穿過曼哈頓,只有G線列車、富蘭克林大道接駁線以及洛克威公園接駁線是例外。曼哈頓以外大部分路段都是高架、或,還有部分軌道在地面運行。紐約地鐵共有40%軌道在地面或高架運行。多數路線和車站都設有快車和慢車服務,這些路線有三條或四條軌道。正常情況下,外側兩條由慢車營運,內側一或兩條由快車營運。快車停靠的車站多數是端點站或主要轉車點。 截至2018年,紐約地鐵的開支負擔為870億美元,分別由車費、過橋費、地區稅收和收費的,以及州政府和市政府的直接資助。截至2020年,紐約地鐵在平日的準時度為89%。 歷史 紐約市軌道交通運輸史十分悠久。早在1868年左右,第一條高架路線(IRT第九大道線)就已開通。而BMT萊辛頓大道線(現布魯克林BMT牙買加線部份)的軌道結構自1885年使用至今。最老路線為布魯克林-曼哈頓地鐵公司的BRT西側線。總之,19世紀末曼哈頓的上空,已經遍佈著密密麻麻的高架鐵路網,但高架鐵路的缺點日益明顯,既過時又吵鬧,而且有礙市容,逐漸導致民怨。 1900年,紐約的第一家地鐵公司成立。1903年,紐約市政府批准雙合約()計劃,授權布魯克林運輸公司()與跨區快速地鐵公司()在紐約市內蓋地鐵。1904年10月27日,紐約市第一條地鐵南北幹線正式通車,起自位於百老匯的市政府站,北至大中央車站,再沿42街西至時報廣場,之後又往北至百老匯大道及145街的終點站。之後紐約地鐵的路線又沿著這條幹線擴建、延伸,直至今日的規模。而後來雙合約經費日益升高,市政府採用BOT模式建造路線,委託兩家公司營運。 1923年,布魯克林地鐵公司因為經營不善,改組為布魯克林-曼哈頓運輸股份有限公司()。 1932年,公營的獨立地鐵系統()首條路線通車。通車後合併三公司聲音不斷,多年討論後決定由市政府出資收購IRT、BMT,1940年合併成功,BMT、IRT、IND留為子系統之名。 合併後市政府將老舊的高架路線拆除、連接IND及BMT,但計劃受二次大戰爆發而延宕。1953年紐約市捷運局設立,統籌紐約大眾運輸事項,IND與BMT的連結經多次計劃後併成代號B的部門(),IRT因受隧道及車站限制,無法與前二者相連,自成A部門()。 1934年,BMT、IRT、IND的勞工成立名為「Local 100」的運輸勞工工會(),至今有三次罷工紀錄: 首次發生於1966年,罷工12天。 第二次發生於1980年,罷工天數達11天。 2005年12月20日由於紐約大都會運輸署在員工福利薪資無法與工會達成共識,發生第三次罷工,但隨後因法院判決罷工違法及民意壓迫,於三日後(22日)停止罷工。 路線 現今多數地鐵系統的「徑路」(,或「營運區間」())等同於「線路」()。但紐約地鐵的徑路常因新軌道的啟用或營運模式的更正而改變。基於歷史因素,紐約地鐵將兩者分開。徑路以英文字或數字作為代號(如4號車);線路則給予名字稱呼(通常是行經的地名或街道名稱,如IRT萊辛頓大道線)。因此紐約地鐵常常可以發現數條「線路」共通組成一條「徑路」的情形(換言之,線路並非獨立的路線,有時只是徑路的一部分)。美式英文中,一般乘客實際稱呼某一徑路時,會直接稱呼為「Train」,而不會特別用「Route」一詞。 例如,D車、D服務路線都俗稱為D線(D Train),實際上D行經下列線路: 布朗克斯區IND匯集線 曼哈頓區IND第八大道線、IND第六大道線與克莉絲蒂街隧道 布魯克林區BMT第四大道線及BMT西側線 服務路線
|
,連同軌道總長為。 若以每年乘客量計算,紐約地鐵是西半球和西方世界最繁忙的地鐵系統,也是世界上第八繁忙的地鐵系統,次於北京、上海、首爾、廣州、東京、莫斯科以及香港。2017年,紐約地鐵運送了17.2億人次,平日平均每日560萬人次,各週末合共570萬人次(週六320萬;週日250萬)。2014年9月23日,超過610萬人次乘坐紐約地鐵,成為自從1985年開始統計以來單日乘客量最多的一日。 紐約地鐵的條服務路線當中,條穿過曼哈頓,只有G線列車、富蘭克林大道接駁線以及洛克威公園接駁線是例外。曼哈頓以外大部分路段都是高架、或,還有部分軌道在地面運行。紐約地鐵共有40%軌道在地面或高架運行。多數路線和車站都設有快車和慢車服務,這些路線有三條或四條軌道。正常情況下,外側兩條由慢車營運,內側一或兩條由快車營運。快車停靠的車站多數是端點站或主要轉車點。 截至2018年,紐約地鐵的開支負擔為870億美元,分別由車費、過橋費、地區稅收和收費的,以及州政府和市政府的直接資助。截至2020年,紐約地鐵在平日的準時度為89%。 歷史 紐約市軌道交通運輸史十分悠久。早在1868年左右,第一條高架路線(IRT第九大道線)就已開通。而BMT萊辛頓大道線(現布魯克林BMT牙買加線部份)的軌道結構自1885年使用至今。最老路線為布魯克林-曼哈頓地鐵公司的BRT西側線。總之,19世紀末曼哈頓的上空,已經遍佈著密密麻麻的高架鐵路網,但高架鐵路的缺點日益明顯,既過時又吵鬧,而且有礙市容,逐漸導致民怨。 1900年,紐約的第一家地鐵公司成立。1903年,紐約市政府批准雙合約()計劃,授權布魯克林運輸公司()與跨區快速地鐵公司()在紐約市內蓋地鐵。1904年10月27日,紐約市第一條地鐵南北幹線正式通車,起自位於百老匯的市政府站,北至大中央車站,再沿42街西至時報廣場,之後又往北至百老匯大道及145街的終點站。之後紐約地鐵的路線又沿著這條幹線擴建、延伸,直至今日的規模。而後來雙合約經費日益升高,市政府採用BOT模式建造路線,委託兩家公司營運。 1923年,布魯克林地鐵公司因為經營不善,改組為布魯克林-曼哈頓運輸股份有限公司()。 1932年,公營的獨立地鐵系統()首條路線通車。通車後合併三公司聲音不斷,多年討論後決定由市政府出資收購IRT、BMT,1940年合併成功,BMT、IRT、IND留為子系統之名。 合併後市政府將老舊的高架路線拆除、連接IND及BMT,但計劃受二次大戰爆發而延宕。1953年紐約市捷運局設立,統籌紐約大眾運輸事項,IND與BMT的連結經多次計劃後併成代號B的部門(),IRT因受隧道及車站限制,無法與前二者相連,自成A部門()。 1934年,BMT、IRT、IND的勞工成立名為「Local 100」的運輸勞工工會(),至今有三次罷工紀錄: 首次發生於1966年,罷工12天。 第二次發生於1980年,罷工天數達11天。 2005年12月20日由於紐約大都會運輸署在員工福利薪資無法與工會達成共識,發生第三次罷工,但隨後因法院判決罷工違法及民意壓迫,於三日後(22日)停止罷工。 路線 現今多數地鐵系統的「徑路」(,或「營運區間」())等同於「線路」()。但紐約地鐵的徑路常因新軌道的啟用或營運模式的更正而改變。基於歷史因素,紐約地鐵將兩者分開。徑路以英文字或數字作為代號(如4號車);線路則給予名字稱呼(通常是行經的地名或街道名稱,如IRT萊辛頓大道線)。因此紐約地鐵常常可以發現數條「線路」共通組成一條「徑路」的情形(換言之,線路並非獨立的路線,有時只是徑路的一部分)。美式英文中,一般乘客實際稱呼某一徑路時,會直接稱呼為「Train」,而不會特別用「Route」一詞。 例如,D車、D服務路線都俗稱為D線(D Train),實際上D行經下列線路: 布朗克斯區IND匯集線 曼哈頓區IND第八大道線、IND第六大道線與克莉絲蒂街隧道 布魯克林區BMT第四大道線及BMT西側線 服務路線 紐約地鐵線有24條服務路線(含3條區間線),路線各有主色,再搭配快慢車的區別給予代號。一般路線標示為圓圈,菱形代表加開或快車服務的路線。 注意:9號線與V線分別已於2005年5月27日、2010年6月28日終止運營。W線自2010年6月一度被迫取消後,於2016年11月7日重新上線行駛。 車輛 至2010年為止,紐約地鐵車廂數超過6,422輛,為全球第一。自1948年後,購入車廂都以R加上數字作為列車編號。 地鐵車輛因系統不同在規格分為兩類,A系統的車廂因IRT設計因素,較B系統短小。實際上B系統的列車能開進A系統,但修改相關設施的龐大經費讓兩系統最終未能融合。 R44與R46車廂重整時加裝車側電子顯示器;1999年後購入的列車皆配備電子顯示及電腦廣播系統。 服務 據統計,2002年時每工作日會有450萬名乘客使用地鐵通勤。 月台長度短至122公尺,長達213公尺,以容納大量的乘客。搭乘地鐵前先於自動售票機或站務亭購買MetroCard,再進入月台區候車。曼哈頓區內車站绝大部分為地下形式,其他地區車站則有部份高架。
|
歷史 國鐵最早在1974年開始運營1號線,並直到首爾地下鐵公社營運前的1970年代到1980年代之間運營首爾地鐵第一期路網的1~4號線;首尔特别市都市铁道公社則於1994年起運營第二期路網的5~8號線。原訂第三期路網的9~12號線因亞洲金融風暴而被迫終止工程,所幸後來9號線和3號線的延伸線工程因為有迫切需要而得以繼續;至於原來的10號線則改為新安山線,原11號線改為新盆唐線,原12號線改為輕軌東北線。 腳註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首爾地鐵 首爾市地鐵9號線 仁川交通公社 韓國鐵道公社 仁川機場鐵路
|
的介紹: 票價與車票 目前票價由基本的10公里1250韓圓(即約-{zh-hk:8.8港元; zh-cn:7元人民币; zh-tw:35元新台幣}-)起跳,每5公里增加100韓圓。 乘客可以使用電子票證“T-money”的儲值金額搭車(使用T-money卡每趟可折扣100韓圓)。T-money卡可在車站內和便利商店購買。另外,過去曾經推出過一種橙色的小型儲值車票,每張售價₩10,000,但內有₩11,000。車票適用於整個電鐵的範圍,但不適用於跨地域的城際國鐵路線。 歷史 國鐵最早在1974年開始運營1號線,並直到首爾地下鐵公社營運前的1970年代到1980年代之間運營首爾地鐵第一期路網的1~4號線;首尔特别市都市铁道公社則於1994年起運營第二期路網的5~8號線。原訂第三期路網的9~12號線因亞洲金融風暴而被迫終止工程,所幸後來9號線和3號線的延伸線工程因為有迫切需要而得以繼續;至於原來的10號線則改為新安山線,原11號線改為新盆唐線,原12號線改為輕軌東北線。 腳註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首爾地鐵 首爾市地鐵9號線 仁川交通公社 韓國鐵道公社 仁川機場鐵路 1974年韓國建立 韓國首都圈電鐵 韓國地鐵
|
南京中式园林
|
煦园,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292号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原中华民国总统府旧址)内,是一座江南古典园林。煦园最初是明成祖次子朱高煦的汉王府花园,清朝时为两江总督署花园,太平天国时为天王府西花园。清军攻破南京城时花园被毁,曾国藩同治九年重建。1921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和起居室就设在园内。1927年4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园内设有办公处。煦园与瞻园并称为“金陵两大名园”,1982年作为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的一部分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概览
|
II of Swabia)手中。在缺乏信物的情況下,亨利未能得到其他貴族的支持。兩星期後在奧托三世的喪禮中,亨利再次嘗試,但同樣失敗。最後,他請求美茵茨主教為自己加冕,成為「德意志國王」。他是奧托一世後首位不是在亞琛登基,且不是由貴族選出的德國國王。 亨利在隨後兩年間,繼續遊說或征討其他德國貴族。1003年,巴伐利亞北部的貴族起兵反抗,亨利遂將之罷黜,後來更在其領地內成立班貝格教區,將世俗權力交予該教區的主教,以防再生叛亂。由於亨利本身擁有皇室血統,他最終取得大部份貴族的支持。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014年) 亨利二世的统治不断被强力的对手们干扰,有德国的也有外国的。1004年他首次进入意大利,以避免意大利国王的称号落入皇帝以外的人手中。获胜后,亨利二世在帕维亚正式加冕为意大利国王。1014年,他再度进入意大利,教宗本笃八世为他加冕为罗马帝国皇帝。1018年,在与波兰公爵博莱斯瓦夫一世作战不力之后,被迫签订《包岑条约》。 逝世(1024年) 亨利死于1024年,雖然他沒有留下任何重大的政治問題,但他和妻子顧乃宮同樣没有留下任何繼承人,奧托王朝就此结束。 宗教生活 亨利二世自幼受到其母親的薰陶和拉弟斯本主教聖沃夫堪(St. Wolfgang of Regensburg)的教誨,對於基督徒生活具有極深的根柢,自幼已有志晉鐸。後來迎娶同樣虔誠的顧乃宮為妻,雙方仍同意以兄妹相待,終身守貞。 教宗本篤八世於1014年為他加冕後,亨利全力協助教會,將大量的財產獻給了教會,廣建教堂和修院,並資助各教區的傳教事業。他又學習奧托一世的榜樣,給予主教和修院院長相等於伯爵的禮遇。 1021年,亨利出征拜占庭途中,在本篤會的卡西諾山修院突然患上重病,群醫束手無策。於是,他請聖本篤為他祈禱,結果神奇地獲得痊癒。 亨利一面治理國政,一面致力進修聖德。他對修會生活非常嚮慕,渴欲離家修道,但一直被修院拒絕。後來他被本篤會凡爾登修院(Abbey of Saint-Vanne
|
亨利二世是巴伐利亚公爵亨利二世(號稱「強辯者」)的儿子,亨利一世的孫子,神聖罗马帝国皇帝奧托二世的堂侄。他的父亲曾兩次反叛奧托二世,使他年輕時常處於流亡的狀態,自幼已投靠教會的庇護。995年,其父去世,他继承了父亲的爵位,迎娶聖顧乃宮。 1002年,亨利二世領軍支援在意大利遭遇政變的前任皇帝奥托三世,但未及抵達,奧托三世已突然病逝。在奧托三世的靈柩運返亞琛途中,途徑巴伐利亞時,亨利意圖威脅負責護送的科隆總主教克里伯(Heribert of Cologne)交出皇帝信物(包括皇冠、劍及最重要的聖槍),但這些信物已提前送到總主教屬意的下任皇帝人選士瓦本公爵赫爾曼二世(Herman II of Swabia)手中。在缺乏信物的情況下,亨利未能得到其他貴族的支持。兩星期後在奧托三世的喪禮中,亨利再次嘗試,但同樣失敗。最後,他請求美茵茨主教為自己加冕,成為「德意志國王」。他是奧托一世後首位不是在亞琛登基,且不是由貴族選出的德國國王。 亨利在隨後兩年間,繼續遊說或征討其他德國貴族。1003年,巴伐利亞北部的貴族起兵反抗,亨利遂將之罷黜,後來更在其領地內成立班貝格教區,將世俗權力交予該教區的主教,以防再生叛亂。由於亨利本身擁有皇室血統,他最終取得大部份貴族的支持。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014年) 亨利二世的统治不断被强力的对手们干扰,有德国的也有外国的。1004年他首次进入意大利,以避免意大利国王的称号落入皇帝以外的人手中。获胜后,亨利二世在帕维亚正式加冕为意大利国王。1014年,他再度进入意大利,教宗本笃八世为他加冕为罗马帝国皇帝。1018年,在与波兰公爵博莱斯瓦夫一世作战不力之后,被迫签订《包岑条约》。 逝世(1024年) 亨利死于1024年,雖然他沒有留下任何重大的政治問題,但他和妻子顧乃宮同樣没有留下任何繼承人,奧托王朝就此结束。 宗教生活 亨利二世自幼受到其母親的薰陶和拉弟斯本主教聖沃夫堪(St. Wolfgang
|
鐵路機車,鐵路列車中專負提供動力的車輛,亦稱「火車頭」。 機車
|
(粗話),粗話的一種,在臺灣有時用來形容人難以相處。 另見
|
1932年7月1日:御茶之水站-兩國站通車,秋葉原成為轉乘站。 1935年:神田青果市場設立。 1936年:鐵道博物館(後來的交通博物館)自東京站移至萬世橋站。 1943年11月1日-萬世橋站廢站。 二戰期間:地下鐵(銀座線)、都電、國電等附近多條鐵道。 1945年:神田須田町地區黑市向當時電機學校(現在的東京電機大學)學生販售真空管與無線電零件等的電子零件商店在總武本線高架下聚集,為今日電氣街的基礎。 1948年11月:設立。 1960年代:經濟高度成長,電視、洗衣機、冰箱等家電商店興起,大阪日本橋為日本知名的電氣街。 1962年 5月31日:營團地下鐵日比谷線秋葉原站開業。 11月:秋葉原地區第一棟高層大樓「秋葉原無線電會館電化大樓」開業。 1970年代:微型電腦與電腦舊品店登場。立體音響興起,音樂唱片(特別是輸入盤)專門店增加。也出現客群瞄準外國人觀光客的免稅店。 1970年代初:都電撤除。 1973年:假日中央通的步行街開放(雨天中止)。 1975年2月1日:貨秋葉原站貨物營業終止。 1979年:秋葉原電氣街振興會設立。 1980年代:任天堂紅白機熱賣,各種遊戲店、遊戲相關店家興起。音樂CD店林立。 1980年:「秋葉原電氣祭」開始。 1989年:神田青果市場移至大田區()。舊址改為停車長、站前廣場。站前廣場以設有籃球場而聞名。 1990年代:家電量販店間競爭激烈使得家電銷售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個人電腦與相關商品。 1990年4月28日:日本最大個人電腦專門店LaOX The Computer館開店。 1993年:本社移至中央區日本橋,工廠與研究所移往千葉縣柏市。 1993年左右:中型家電量販店相繼關門。 6月:Sofmap在中央通開業。 10月:、停業。 1994年:個人電腦零件商店開始增加。秋葉原個人電腦相關銷售額首度超越家電。 6月:本店內大型個人電腦專門店開業。 1990年代後半:美少女與動漫題材、PlayStation等一般向遊戲機種發售,次文化獲得廣大客層支持。 1997年7月:秋葉原站前廣場舉行電腦相關展示會「Internet Show in秋葉原」。這項年度活動舉辦至2001年,1999年起又稱「AKIBAX」,為秋葉原夏季一大活動。 2000年左右:電腦製造商販賣店與高級音響販賣店規模縮小,動漫、遊戲、音樂、影像軟體等增加。 12月:移至現在位置。 2001年3月30日:第一家女僕咖啡廳「Cure Maid」創店。 7月31日:電氣街口北側的站前廣場為了再開發關閉。 2002年左右:成人相關商品店舗也進駐秋葉原站電氣街口周邊。 5月31日:T-ZONE.本店關閉。 6月25日:制定安全舒適千代田區生活環境整備相關條例(通稱:千代田區環境保護條例)。秋葉原大部分區域指定為路上禁煙地區。 10月10日:T-ZONE.本店舊址開設國内最大型的愛好店ASOBITCITY開幕。 2003年3月:日本政府發表《秋葉原地區營造準則》。 7月22日:日本通運本社移至汐留。 2004年 4月11日:ASOBITCITY關店。 8月14日:ASOBITCITY舊址開設唐吉訶德秋葉原店。 2005年左右:車站周邊再開發與『電車男』等影響,更多媒體也開始宣傳萌熱潮,秋葉原加速大眾化。另一方面古老電氣街周邊商店設施相繼整併。 6月2日:JR秋葉原站昭和通口atre vie秋葉原開業。 8月24日:筑波快線 (TX) 秋葉原站開業。貨物站舊址與站前廣場整修,JR秋葉原站新設中央口驗票口。 9月16日:鄰接舊貨物站的運輸會社倉庫舊址,友都八喜秋葉原、TOWER RECORDS秋葉原店開店。 10月22日 東京國際影展相關企劃「秋葉原娛樂祭」(秋葉原エンタまつり)活動展開,以後每年舉行。 12月8日:秋葉原發跡的偶像團體AKB48在唐吉訶德秋葉原店8樓的AKB48劇場出道。 2006年 3月9日:站前廣場、停車場舊址的開業。 5月14日:交通博物館經歷70年後關閉。博物館在2007年移至埼玉市,更名為鐵道博物館。 10月16日:都內第一個區營付費廁所在JR秋葉原站中央驗票口前設置。 12月22日:舉辦2002年起停止的「AKIBAX2006」。 12月31日:JR秋葉原站大樓秋葉原百貨因改建與防震工程關閉。 2007年: 6月30日:「革命的御宅族主義者同盟」、「革命的萌主義者同盟」及「革命的非受歡迎同盟」的三派系全學連發起「630秋葉原解放」大遊行。 9月20日:LaOX The Computer館關閉。 10月:一環的「」「ASIAGRAPH」活動展開。 2008年 4月17日:開業。阪急旗下的飯店「秋葉原雷姆酒店」(レム秋葉原)與商業設施AKIBA TOLIM(アキバ・トリム)開業。 6月8日:發生秋葉原殺人事件。關閉步行街。 2009年6月4日:日本通運本社舊址的住友不動產秋葉原大樓竣工。 2010年 1月26日:外神田3丁目設置監視器。外神田1丁目等在4月1日跟進。。 11月19日:JR秋葉原站耐震補強、改建工程結束,秋葉原百貨舊址的新站大樓「atre秋葉原1」開業。同時atre秋葉原改為「atre秋葉原2」。 2011年 1月23日:歩行街於6月26日重新開放。 3月16日:東日本大震災,以省電與防止混亂為由關閉步行街。4月17日再開。 7月1日:AKIBA Cultures ZONE開業。 8月4日:秋葉原無線電會館因重建而暫時關閉。 2013年 1月17日:JR神田萬世橋大樓於交通博物館舊址完工。 3月7日:索尼取得地方廣播許可。 9月14日:利用舊萬世橋站遺跡的商業設施「mAAch ecute神田萬世橋」(マーチエキュート神田万世橋)開業。 11月30日:秋葉原無線電商店街(秋葉原ラジオストアー)關閉。 現代 目前秋葉原的商店數目相當多,大部份都賣電子產品、電腦遊戲和動漫產品。有人認為秋葉原可能是地球上最大的販賣電子資訊產品地帶。在秋葉原的主要街道中央通,已成為新推出電子產品的主要競爭舞台,包括軟體、硬體和二手物品等。而外神田三町目街上,則多販賣電子零件、如配線、工具等等。在外神田的窄街上,則是數位相機、數位攝影機等的主要販賣街道。 此外也有一些大型的購物城如乐购仕,吸引了在不擅長在小巷中穿梭容易迷路的觀光客前往購物。除此之外,唐·吉坷德秋叶原店的8樓是女子偶像-{zh-tw:團體;zh-hk:組合;zh-cn:组合}-AKB48的公演剧场所在地。 公共交通站点 鐵路 秋葉原站 JR東日本總武線、山手線、京濱東北線 東京地下鐵日比谷線 首都圈新都市鐵道筑波快線 JR總武緩行線月台在3樓,山手、京濱東北線月台在2樓。東西分別為昭和通口、電氣街口,中間有中央驗票口。 東京地下鐵日比谷線在昭和通下方,與JR線昭和通口相鄰。 筑波快線位於山手、京濱東北線與昭和通中間的地底下,入口靠近JR中央驗票口。 末廣町站 東京地下鐵銀座線 電氣街北端。中央通與藏前橋通交差點(外神田5丁目交差點)下方,上下線月台沒有相互連絡通路,必須回到地上穿越路口才可到達對側月台。步行5分可達上野廣小路站(銀座線)、湯島站(千代田線)。 電氣街在末廣町站與秋葉原站之間的中央通,利用此站前往秋葉原的人很多。 神田站 東京地下鐵銀座線 電氣街以南,中央通下方。6號出入口(2009年7月30日起大樓建築工程而關閉)在萬世橋南方200公尺的須田町交差點,靠近電氣街南邊地區。 岩本町站 東京都交通局都營地下鐵新宿線 神田川南側,A3出口出來是國道4號線與首都高速1號上野線,穿過和泉橋就到達秋葉原站與電氣街。步行3分可達電氣街東南方的書泉書塔(書泉ブックタワー)。 淡路町站、小川町站、新御茶之水站 東京地下鐵丸之內線(淡路町站) 都營地下鐵新宿線(小川町站) 東京地下鐵千代田線(新御茶之水站) 神田川南側,電氣街南端步行10分的距離。都營新宿線較靠近電氣街西方地域。新御茶之水站至電氣街約步行10分左右。透過小川町站 - 淡路町站間地下通路至御茶之水站出站,經由聖橋可達電氣街西端地區。 御茶之水站 JR東日本中央線快速,中央、總武線各站停車 聖橋出口至電氣街西端地區約步行5分。 御茶之水站至秋葉原方向間的總武線車内可看見秋葉原電氣街。 路線巴士 都營巴士 [秋26]秋葉原站 - 清澄白河站 - 境川 - 舊葛西橋 - - 葛西站 每小時約2 - 3班。 以前在JR電氣街口(現:LABI秋葉原電腦館)前設有巴士站,筑波快線開業時進行站周邊整備,移轉至現在的交通廣場。因此過去因假日步行街開放期間更改秋葉原站附近行駛路線的情形也隨之結束。 [東42乙]秋葉原站 - 藏前站 - 東武淺草站 - 清川 - 南千住 平日與周六8時至9時約30分一班,14時10分(僅平日運行)與17時16分各一班。假日11時~16時約40分一班。 以前在JR昭和通口、昭和通上發車,筑波快線開業時進行站周邊整備,移轉至現在的交通廣場。 [茶51]駒込站南口 - 向丘二丁目 - 東大正門 - 本鄉三丁目站 -
|
機場接駁巴士(京成巴士、) 秋葉原站 - 成田國際機場(廢止) 1日3班來回。交通廣場發車。(2008年3月廢止) 機場接駁巴士(東京機場交通) 秋葉原站 - 東京國際機場(羽田機場) 秋葉原發車6班,羽田發車8班。交通廣場發車。 夜行高速巴士(:、) 池袋站、秋葉原站、上野站 - 新花卷站、遠野站、釜石站、大槌站 1日1班來回。交通廣場發車。 夜行高速巴士(:千葉交通、) 銚子站…(中略)…秋葉原站 - 京都站、難波高速巴士總站 1日1班來回。交通廣場發車。與其他公司東京站等山手線主要車站發車到京都、大阪方向的同等級路線巴士相比,票價較便宜。 設施 地標 秋葉原UDX AKIBA SQUARE UDX Gallery UDX Theater UDX Conference 東京動畫中心 AKIBA ICHI 唐吉訶德秋葉原店 AKB48劇場 秋葉原dai大樓 秋葉原Convention Hall 東京時代大樓 住友不動產秋葉原大樓 belle salle秋葉原 - Event Hall 秋葉原無線電會館 友都八喜秋葉原 富士軟體秋葉原大樓 atre秋葉原1、2 秋葉原Center Place AKIBA Cultures ZONE TX秋葉原阪急大樓(、秋葉原雷姆酒店) 公家機關、郵局 千代田區役所 和泉橋出張所 秋葉原UDX内郵便局 千代田區立神田兒童館 昌平街角圖書館 昌平童夢館屋内游泳池 東京都產業勞動局秋葉原廳舎 東京都知的財產總合中心 學校 千代田區立昌平小學校 千代田區立和泉小學校 千代田區立昌平幼稚園 秋葉原IT校區 首都大學東京 秋葉原衛星校區 醫療 UDX Clinic Mall 主要企業 凸版印刷 山崎麵包本社 YKK Yodobashi Akiba 全國新聞情報農業協同組合聯合會(JA新聞聯) 日本農業新聞 本社 東洋橡膠工業神田事務所 三菱東京UFJ銀行
|
繁殖于西伯利亚大部、欧洲北部以及冰岛格陵兰东部,中国东北北部,越冬于包括台湾和中国大陸,甚至远达香港都有本种越冬记录、欧洲中南部,朝鲜日本等地,迁徙时几乎会途径整个古北界。 身體特征 体形大小有如家鹅,额部不似鸿雁具有一圈耀眼的白色羽毛,体羽深褐色,上体颜色较深呈褐色,下体颜色较浅呈污白色,但不似鸿雁具有泾渭分明的深浅色快分界线。各羽片边缘颜色较浅。另外豆雁区别于同属近似种的一大特征是黑色的嘴,端部具有一个明亮的黄色色块,远远看去有如口衔一枚黄豆,所谓“豆雁”指的就是这个“豆子”。虹膜颜色暗棕;脚为橘黄色。叫声为较深沉的似hank-hank声。 食物 豆雁主要以植物為食,经检验白薯、小麦、蚕豆等作物的嫩叶、幼芽;慈姑、菱角、荸荠等野生植物都是豆雁的食物,不过偶尔豆雁也会取食少量的软体动物 繁殖与保护 豆雁未列入濒危名单,但被作为医药成分捕猎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 參考 AF
|
分布地域 繁殖于西伯利亚大部、欧洲北部以及冰岛格陵兰东部,中国东北北部,越冬于包括台湾和中国大陸,甚至远达香港都有本种越冬记录、欧洲中南部,朝鲜日本等地,迁徙时几乎会途径整个古北界。 身體特征 体形大小有如家鹅,额部不似鸿雁具有一圈耀眼的白色羽毛,体羽深褐色,上体颜色较深呈褐色,下体颜色较浅呈污白色,但不似鸿雁具有泾渭分明的深浅色快分界线。各羽片边缘颜色较浅。另外豆雁区别于同属近似种的一大特征是黑色的嘴,端部具有一个明亮的黄色色块,远远看去有如口衔一枚黄豆,所谓“豆雁”指的就是这个“豆子”。虹膜颜色暗棕;脚为橘黄色。叫声为较深沉的似hank-hank声。 食物 豆雁主要以植物為食,经检验白薯、小麦、蚕豆等作物的嫩叶、幼芽;慈姑、菱角、荸荠等野生植物都是豆雁的食物,不过偶尔豆雁也会取食少量的软体动物 繁殖与保护 豆雁未列入濒危名单,但被作为医药成分捕猎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
|
Kenneth and Sandra Clayton-Emmerson. (2006) Key Figures in Medieval Europe: an Encyclopedia. New York: Routledge. Holmes, George. (2000) Europe, Hierarchy and Revolt, 1320–1450, 2nd edition. Oxford: Blackwell. Jordan, William Chester. (1996) The Great Famine: Northern Europe in the early Fourteenth Centur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Konta,
|
Great Famine: Northern Europe in the early Fourteenth Centur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Konta, Annie Lemp. (1914) The History of French literature from the Oath of Strasburg to Chanticler. London: D. Appleton and Company. Kulsrud, Carl Jacob. (2005) Maritime Neutrality to 1780: a history of the main principles governing neutrality and belligerency to 1780. Clark: Law Book Exchange. Rose, Hugh James. (1857) A New General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Volume 11. London: Fellows. Stephen, James. (2008) Lectures
|
Fire平板电脑。 數位内容 2010年7月,亚马逊宣布其2010年第二季度的电子书销量首次超越精装书的销量。当时,每售出100本精装实体书即已卖出143本电子书。而这个比例到6月底至7月初时进一步悬殊,达100比180。 出版业务 2007年,亚马逊收购独立出版机构Createspace。该部门下辖亚马逊公司管理,由Libby Johnson McKee先生独立运营。亚马逊国际文库(CreateSpace)帮助自助出版单位打印出自己在亚马逊平台上出版发行图书。亚马逊似乎在培养它与代理商和作家之间的关系。2007年11月19日,金读(Kindle Direct Publishing)电子出版平台上线,扩充了亚马逊内容供给的多样化渠道。2014年,亚马逊注册建立了Amazon Publishing(apub.com),进一步了优化内容供给渠道的质量,发行出版单位(Imprints)包括:47North (北面47号出版社)、Amazon Crossing(亚马逊穿越)、Amazon Encore(亚马逊昂克拉)、Grand Harbor Press(大坝出版社)、ICP Intercultural Press(文际学者出版社)、Jet City Comics(火箭城漫画社)、Lake Union(联合湖出版社)、Little A(小A出版社)、Montlake(蒙特湖出版社)、Skyscape(空域出版社)、StoryFront(故事符出版社)、Thomas & Mercer(托马斯和蒙瑟尔出版社)、Two Lions(双狮出版社)、Waterfall Press(瀑布出版社)等。 亚马逊公司自营的网上音乐商店亚马逊MP3于2007年9月25日启动,出售可下载的MP3格式的音乐。使用条款协议限制购买并下载的MP3的使用范围,不过亚马逊公司并未以数字版权管理加强诸类限制。亚马逊MP3销售的音乐来自于EMI、环球唱片、华纳兄弟唱片、索尼音乐娱乐世界四大唱片公司,同时也包含了一些独立制作的音乐。从2008年开始,亚马逊逐步地开始在世界其他地区推出其MP3音乐购买服务。 计算服务 2002年,亚马逊公司推出亚马逊网路服务系统,为开发者的网站和客户端提供诸多云计算远端Web服务。2006年3月,亚马逊简易储存服务上线,这是一项支持经由HTTP和BitTorrent协议将数据存储到服务器上的服务。 连锁超市 亚马逊花140亿美元买了一家绿色食品连锁超市,美国健康食品超市Whole Foods。 分析师指出,亚马逊买了Whole Foods ,后者在全国的431家店就可以成为"亚马逊鲜货自取"(Amazon Fresh Pickup)的取货店,也可以作为电器展销点,或者试点新发明。 网站 亞馬遜公司的网站主域名Amazon.com在2008年全年的瀏覽数量至少达到6.15亿,是当年沃尔玛超市店面顾客数量的两倍。为应对极高的访问流量,尤其是在圣诞季等购物节假日下的极端情况,亚马逊在其网站服务器的投资建设上不遗余力。 除了主域名之外,亚马逊还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建立了本地化的网站,在商品、定价等方面存在差异化。 商业伙伴 在2006年6月30日前,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玩具反斗城的域名ToysRUs.com之后,会跳出亚马逊官方网站中“玩具和游戏”的选项,不过这项合作由于一场诉讼宣告终止。亚马逊公司曾一度接管博德斯集团的网上书店直至2008年。2001年到2011年8月间,亚马逊公司为塔吉特百货公司运营零售网站。 目前,除了自营产品之外,Amazon.com上还经营着、马莎百货、Lacoste、贝玲妃等品牌的网上零售店,亚马逊公司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多渠道平台。 2011年10月18日,亚马逊宣布与DC漫画达成合作,以提供包括超人、蝙蝠侠、绿灯侠、守护者等在内的系列作品的独家数字版版权,用户可以在亚马逊公司出品的Kindle Fire平板电脑上购买和阅读。而此举也令如巴诺书店这样知名的图书销售商不得不从书架上移除这些畅销书目。 工作场所 亚马逊公司在北美洲、拉丁美洲、欧洲、亚洲、非洲设立了多处办公室、订单履行中心、仓储、客户服务中心、软件开发中心。 总部 企业的全球总部设于美国西雅图,欧洲总部则位于卢森堡首都卢森堡市。 筹划中的第二总部—亚马逊HQ2。 软件开发中心 亚马逊多数的软件开发在西雅图进行,不过在世界其他地区也开设有研发中心并雇有软件研发团队。亚马逊公司的全资子公司A2Z也负责运行旗下一些站点。 北美洲 美国:剑桥、查尔斯顿、库比蒂诺、橙县、旧金山、圣路易斯-奥比斯保、西雅图、坦佩
|
印度:海得拉巴 非洲 南非:开普敦 订单履行和仓储 北美洲 美国:菲尼克斯、固特異、帕特森、特雷西、圣贝纳迪诺、切斯特、丁威迪、斯特林、默弗里斯伯勒、黎巴嫩、米德尔敦、纽卡斯尔、杰佛逊维尔、普兰菲尔德、科菲维尔、坎贝尔斯威尔、希伯伦、列克星敦、路易维尔、罗宾斯维尔、弗利、北拉斯維加斯、纳舒厄、卡莱尔、黑泽尔顿、布瑞尼斯维尔、里维斯布里、列克星敦、斯帕坦堡、查塔努加、欧文、贝尔维尤、萨姆纳 加拿大:密西沙加、三角洲 欧洲 英国:鲁吉利、彼得伯勒、唐克斯特、赫默尔亨普斯特德、古罗克、邓弗姆林、克林姆莲、斯旺西 法国:比翁河畔布瓦尼、萨朗、蒙特利马尔、塞夫雷 意大利:卡斯泰尔圣焦万尼 德国:巴德黑尔斯费尔德、莱比锡、韦尔内、赖因贝格、格拉本、科布伦茨、普福尔茨海姆 西班牙:圣费尔南多德埃纳雷斯 荷兰:阿姆斯特丹 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 亚洲 日本:市川、八千代、千叶、堺市、大东、大阪、川越、埼玉 中国:北京(2个)、上海、广州(2个)、天津、哈尔滨、沈阳、西安、成都(2个)、武汉、苏州(昆山)、厦门、南宁 資訊科技發展 亚马逊旗下的網路雲端服務(Amazon Web Service),在2019年4月30日宣佈了亚马逊管理区块链服务的普遍可用性。 2019年4月,亚马逊宣布展开一项称为「Amazon Project Kuiper」的长期计划,在低地球轨道上发射成千上万颗卫星,以提供全球数以千计无法大量访问高速连接互联网的人们提供高速,低延迟的连接,和为更多地区的客户提供高速LTE和5G无线连接。 2020年7月30日,亚马逊已经获得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批准,可以发射和运营计划中的3236颗互联网卫星。亚马逊还宣布将向「Amazon Project Kuiper」计划提供超过100亿美元的资金,并建设所需的关键地面网络基础设施,意味着将向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星链”计划(Starlink)一较长短。 爭議 《紐約時報》2015年8月刊出了一篇由 Jodi Kantor 與 David Streitfeld 兩位記者耗時半年、長達 5,200 字的調查報導〈Inside Amazon: Wrestling Big Ideas in a Bruising Workplace〉,引發非常廣泛的討論,不僅文章本身在兩天內湧進超過 3,700 篇留言,一些活躍於矽谷科技圈的人士、媒體、亞馬遜員工,甚至亞馬遜創辦人兼執行長貝佐斯也連忙寫信告訴員工:「我不認得這個(《紐約時報》寫的)亞馬遜,希望你們也不認得。(I don't recognize this Amazon and I very much hope you don't, either)」。 2017年3月,观察者网报道称亚马逊辱华。原来是Spreadshirt在亚马逊上销售Spreadshirt辱华事件中的涉事服装——分别印有“救一只狗,吃一个中国人”()、“救一条鲨鱼,吃一个中国人”()口号的T恤衫。根据观察者网的说法,亚马逊华裔员工常常在公司感受到歧视和侮辱,虽然由华裔员工要求亚马逊撤掉涉事商品,但是被公司先以“该商品未在中国/日本/印度区销售”为由拒绝,后来才实现相关诉求;此外,2016年11月,由于遭受到不公待遇,一名华裔工程师从亚马逊办公楼跳楼后身负重伤。 2018年2月,《环球时报》报道称亚马逊辱华。原来是有第三方卖家在亚马逊及网站购物平台eBay上售卖一款儿童唐装,卖家提供的展示图片中,白人男孩身穿唐装,同时用手指向自己的眼角。根据环球时报的报道,亚马逊虽然删除了该商品的页面,却拒绝就事件道歉。 2018年,美國總統唐納·川普批評亚马逊「只繳一點點,或甚至沒繳稅」,據調查2017年儘管亚马逊獲利56億美元,但當年沒有支付聯邦企業所得稅,而大规模的经营活动让小零售商无法竞争,给他们带来伤害。-{zh-hans:特朗普;zh-hant:川普;zh-cn:特朗普;zh-tw:川普;zh-hk:特朗普;zh-mo:特朗普;}-还抱怨亚马逊公司支付给美國郵政署的快递资费太低,使得这个准政府机构每年损失数亿美元的收入。不过,美國郵政署表示与亚马逊公司之间的合同是盈利的。 2019年8月,亚马逊销售支持香港獨立的T恤,其中一款印有「FREE HONG KONG DEMOCRACY NOW」(光復香港立即實行民主)的字样,另外还有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和美国国旗相拼接图案、印有「Hong Kong is not China」(香港不是中國)等字样的T恤。亚马逊中国未就此事作出回应。中國網友發現亚马逊售卖支持香港民主的T恤后,攻擊亞馬遜網站,將一些相關T恤的商品图片换成了印有中國爱国标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上面写着「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等口号。8月16日,亚马逊回应中国媒体表示“认可并尊重一国两制原则”。在回应之后,上述涉事T恤在亚马逊美国网站仍有售卖。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亚马逊官方网站 Amazon LinkedIn 亚马逊中国 亞馬遜全球開店 参见
|
(巴伐利亚),巴伐利亚维特尔斯巴赫王朝公爵。 路德维希十世
|
路易十世可以指: 路易十世
|
不過,日軍對於後續戰略卻意見分歧。在東京大本營,海軍部先後提出兩個方案:第一,向印度洋方向進攻,佔領英屬錫蘭,鼓動印度民族主義者反抗英國,最終在波斯灣一帶與北非戰場的德國及義大利軍隊會合,此方案受海軍少將黑島龜人支持。第二,向西南太平洋方向進攻,取道新畿內亞、斐濟、薩摩亞一帶,切斷同盟國與澳洲之間的通訊,甚至佔領部分澳洲,阻止美國以南太平洋為反攻基地,此方案受海軍大將永野修身支持。陸軍部則認為戰爭的關鍵在於中國戰場,而且軍隊在緬甸逐漸出現補給困難,反對海軍在海外擴大戰線。至於聯合艦隊司令部方面,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認為美國航空母艦才是首要目標。早在珍珠港事件後,山本五十六和參謀長宇垣纏便開始策劃在中太平洋一帶展開攻勢,派兵佔據夏威夷瓦胡岛,進而引誘並殲滅迎擊的美軍航母艦隊。山本五十六的策略是確保「機動部隊」(日本航母艦隊)可以在太平洋予取予求,趕在美國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和獨立級航空母艦服役前建立日軍防禦圈,爭取與美國談判的空間和籌碼。 1942年1月到4月,陸軍部、海軍部、聯合艦隊三方一直就戰略制定爭持不下。在1月10日和13日的大本營會議,陸軍部和海軍部否決進攻夏威夷,決議在斐濟和薩摩亞展開行動。陸軍參謀總長杉山元和海軍軍令部總長永野修身都認為進攻夏威夷過於冒險,既要承受嚴重傷亡,又無法長期守備。相比之下,向斐濟和薩摩亞進攻能夠孤立澳洲,日本陸軍無需投入大量兵力,美國海軍亦必須遠離基地作戰,對日軍更為有利。隨後在2月到3月,海軍部亦放棄佔領錫蘭,改為派遣機動部隊空襲該處的英國海軍設施。這項計畫最終引發印度洋空襲(3月31日至4月10日)。 另一方面,山本五十六和宇垣纏雖然同意進攻夏威夷過於冒險,卻認為只要把登陸目標轉向中途島,仍然能夠引誘美國艦隊,並在暗地裡繼續策劃中太平洋方案。2月到3月,聯合艦隊司令部表面上配合海軍部的西南太平洋戰略,一方面派出機動部隊空襲達爾文(2月19日),又在2月20日至23日特別邀請大本營代表參與大和號戰艦的兵棋推演,研究進攻錫蘭,支援印度洋空襲。3月6日,美軍兩艘航空母艦(列星頓號和約克鎮號),再在10日突襲登陸萊城及薩拉毛亞的日軍。雖然日軍損傷輕微,陸軍卻非常擔心類似事態重演,負責該戰區的井上成美(第4艦隊司令長官,時駐特魯克環礁)更認為這是美軍反攻的徵兆。井上成美提請聯合艦隊派機動部隊增援西南太平洋,盡早佔領莫士比港(即MO作戰)。結果山本五十六派參謀三和義勇前往特魯克,並向井上成美表示可以在一個月後提供航母支援(三和義勇在3月13日抵達,當時第1航空艦隊即將開赴印度洋)。 4月2日,山本五十六透過參謀渡邊安次向大本營提交進攻中途島的方案,隨即引發連串爭論。在4月10日和14日的兩次會議,海軍軍令部第一部長福留繁的參謀批評山本五十六高估了中途島的戰略價值。他詳細分析山本五十六方案的多個漏洞,指中途島面積細小,無法建造軍港及大型機場,難以維持補給,更對歐胡島沒有直接威脅。美軍大可以棄守中途島,並派陸軍轟炸機定期空襲,無需冒險出動艦隊迎擊。三代辰吉重申海軍應以截斷美國與澳洲之間的通訊為首要目標,無法反駁的渡邊安次只能向山本五十六請示意見,然後回覆大本營稱山本五十六主意已決、甚至不惜再次請辭(山本五十六在1941年就曾要脅辭職,迫使永野修身同意偷襲珍珠港,而聯合艦隊司令部亦因此獲得了戰略制訂權力)。大本營雖然有所保留,最終再次向山本五十六屈服。作為交換條件,山本五十六必須同時進攻中途島(MI作戰)和阿留申群島(AL作戰)。山本五十六也向井上成美讓步,並在4月12日指示翔鶴號和瑞鶴號(隸屬第5航空戰隊)在空襲印度洋後經台灣馬公前往特魯克,並在MI和AL作戰前支援井上成美攻佔莫士比港(MO作戰)。 4月16日,福留繁將戰略方案呈交昭和天皇御前會議。兩日之後(18日),美軍航母突然出現在日本以東海域650英里,自大黄蜂号航空母舰派出陸軍轟炸機空襲東京(参见杜立特空袭)。這使得日軍上下大為震撼,無意中為山本五十六擺平反對聲音。此前,日軍對美國航母突襲本土雖然有所準備,並且在外海600-700英里範圍部署了漁船預警網(當時艦載機的續航距離約為200英里),卻沒有預料美國航母搭載航程較遠的陸軍轟炸機。事實上美軍企業號和大黃蜂號就遭到日本預警漁船發現,而正從印度洋返國的第1航空艦隊也派出赤城號、蒼龍號及飛龍號三艘航母,由馬公趕往追擊。但因為美軍航母早已調頭,結果日軍一無所獲。空襲東京本身造成的損傷極為輕微,但大本營和聯合艦隊對於無法保護皇居引以為恥,決心盡快殲滅美國航母並展開報復。4月20日,大本營參謀本部第一部長田中新一正式批准MI作戰,並表示陸軍願意提供部隊佔領中途島。 美軍情報準備 與日軍相反,美軍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完全處於戰略被動。美國艦隊總司令恩斯特·金恩和新任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切斯特·尼米茲,把防衛夏威夷及美國與澳大利亚之間的聯繫視為首要任務。雖然美國航艦避過珍珠港襲擊,但太平洋艦隊只有列星頓號、薩拉托加號、約克鎮號、企業號四個航艦特遣艦隊可供調遣,其中薩拉托加號1月遭到潛艇攻擊而要回國維修,而剛剛服役的大黃蜂號要到5月才加入太平洋艦隊。換言之,太平洋艦隊只能勉強兼顧兩面防線,沒有把握與日軍艦隊一決勝負。金恩和尼米茲不時在調動航艦上意見分歧,但兩人大致上都同意保留實力。 1942年1月到4月,美軍航艦除了在1月掩護陸戰隊增援德屬薩摩亞,基本上只進行報復攻擊,嘗試提升美軍士氣。2月1日,美軍航艦發動馬紹爾及吉爾伯特群島突襲,再在2月17日空襲新畿內亞的拉包爾、萊城及薩拉毛亞。3月尼米茲又勉強同意釋出兩艘航艦參與杜立德空襲,在4月18日象徵式空襲東京。 不過,太平洋艦隊卻擁有情報優勢,並迅速得悉日軍的MO作戰計畫。美國海軍在1924年於華盛頓海軍部設立代號的辦公室,負責破譯日軍通訊密碼,並在1932年和1936年先後於馬尼拉(代號Station Cast)和珍珠港(代號Station Hypo)設立分站。太平洋戰爭爆發前,馬尼拉分站負責破譯日本海軍行動通訊的,而珍珠港分站則負責日本海軍較少使用的將領通訊密碼,兩者都未能察覺日軍籌劃突襲珍珠港。珍珠港事變後,尼米茲在12月17日下令珍珠港分站改為破譯JN-25,而馬尼拉分站則在菲律賓陷落前遷至澳洲墨爾本。到1942年3月,珍珠港分站成功破譯部分JN-25的關鍵字詞(比如「攻略部隊」、「拉包爾」),亦能透過JN-25的通訊流量推測日軍行動。4月5日,珍珠港分站截取到聯合艦隊向加賀號下達的命令,並發現「攻略部隊」與地區代號「MO」之間有所關聯。情報站站長判斷MO是莫士比港的代號,隨即把破譯焦點放到井上成美及日軍駐特魯克第4艦隊相關的通訊。4月12日,珍珠港分站又從英國的錫蘭情報站得悉日軍第5航空戰隊(翔鶴號和瑞鶴號)接獲「特別命令」,並發現日軍多艘軍艦正向特魯克集結。 得悉情報後,尼米茲判斷日軍即將派出兩艘至四艘航艦及登陸部隊進攻莫士比港,但美軍的四艘航艦卻有兩艘(企業號和大黃蜂號)前往空襲東京,只有列星頓號和約克鎮號可供調遣。縱然形勢不利,尼米茲仍決定派出兩艦迎擊,並在4月24日飛往舊金山與金恩商討作戰方案。當日珍珠港進一步破譯日軍通訊,準確指出日本航艦將在5月3日左右進入珊瑚海,而登陸艦隊則會在5月10日進攻莫士比港。 珊瑚海海战 1942年5月4日至5月8日,珊瑚海海戰爆發。美軍雖然在海戰損失了列星頓號,而約克鎮號亦遭到重創,卻成功阻止MO作戰。井上成美被迫撤回登陸部隊,祥鳳號被擊沉,翔鶴號遭到重創,瑞鶴號亦損失過半艦載機。由於日本海軍把飛行機隊和所屬航母視為一體,沒有把機隊整編到另一艘航母的習慣(比如用翔鶴號的艦載機和飛行員填補瑞鶴號上的缺額),使翔鶴號和瑞鶴號都無法參與6月的MI作戰。另外,井上成美因為撤出戰場而無法確定戰果,使得聯合艦隊司令部震怒。倘若美軍確實在珊瑚海失去兩艘航艦,那麼MI作戰的目標就已經達成一半。雖然山本五十六在檢視翔鶴號(5月17日返抵吳市)的損傷後對井上成美的決定有所改觀,但礙於MI作戰已經箭在弦上,聯合艦隊仍只用四艘航艦進攻中途島。 另一方面,美軍在珊瑚海海戰期間又在破譯JN-25上取得突破,並得悉日本海軍即將進攻中途島和阿留申群島。5月7日和8日,珍珠港情報站先後截獲「第一航空戰隊」(赤城號、加賀號)、「」(蒼龍號、飛龍號)、「第三戰隊兩艘戰艦」、「第八戰隊」(重巡洋艦利根號、筑摩號)準備在5月底行動。情報站同時透過通信流量,發現日軍正向塞班島集結,預備向「AF方位」進攻。羅徹福特率領的破譯人員一致認為「AF方位」是指中途島。他們早在3月就曾經破譯一架日本水上飛機的通訊:該架飛機向基地彙報中途島附近天氣時,表示自己正在飛越「AF」地區。然而,珍珠港情報站的直屬上司(主理華盛頓OP-20-G辦公室)卻提出異議,認為「AF方位」是指斐濟和薩摩亞,並獲得金恩和海軍部附議。自珍珠港事件後,OP-20-G便經常和珍珠港情報站有所摩擦。列德文認為羅徹福特應該先向自己彙報,而不是透過中介參謀向尼米茲直接提供情報;羅徹福特則認為列德文不懂得破譯和處理情報。 尼米茲在5月15日上午聽取珍珠港情報站報告,同意「AF方位」是中途島的判斷,並決定主動迎擊日軍艦隊。他認為美軍擁有情報優勢,有很大機會能夠伏擊日軍航艦。美軍只要能夠集結三艘航艦,再加上中途島的陸上機場,足以與日軍四艘航艦抗衡。此外,由於日軍航艦遠離基地作戰,只要受到中等程度損害,也很可能因無法維修而要棄艦。尼米茲一方面說服金恩和海軍部接納珍珠港的情報,另一方面下令約克鎮號、企業號和大黃蜂號趕回珍珠港集結,並向中途島機場增派各種飛機。珍珠港情報站則想出向華盛頓驗證「AF方位」的辦法,在5月19日請中途島向珍珠港傳送公開的無線電訊息,謊稱島上海水淡化設施故障;5月21日,珍珠港和墨爾本情報站同時截獲日軍信息,稱「AF方位缺乏飲用水」,就此確認「AF方位」即代表中途島。兩站更透過交換和比對訊息,確認日軍只有四艘航艦進攻中途島、翔鶴號和瑞鶴號已經回國,機動部隊將會從中途島西北面展開攻勢。5月25日,太平洋艦隊司令部參謀會議決定迎擊日軍,隨即展開下一步戰術部署。5月26日上午,珍珠港甚至破譯出機動部隊的進攻日期(中途島時間6月3日,聯合艦隊在當日稍後推遲到6月4日)。 戰術部署 日軍 聯合艦隊在1942年4月底制定了MI作戰的行動計畫。按照當時的方案,日軍假設美軍艦隊會遭到突襲,且必須從歐胡島出發迎擊。為引誘美軍艦隊進入陷阱,MI作戰會在N-3日(東京時間6月4日,中途島6月3日)與AL作戰同步展開。當日南雲忠一率領第1航空艦隊進入中途島西北海域,並派艦載機轟炸美軍機場。第1航空艦隊編有六艘航艦(赤城號、加賀號、蒼龍號、飛龍號、翔鶴號和瑞鶴號)、兩艘高速戰艦(榛名號、霧島號)、兩艘重巡洋艦(利根號、筑摩號)、11艘驅逐艦(野分號、、萩風號、舞風號、、、、、磯風號、谷風號、濱風號)及擔任驅逐艦群領隊艦的長良號。 MI作戰N-2日,第1航空艦隊會再次空襲中途島,為登陸部隊開路。雖然日軍認為美軍艦隊會在三日內抵達中途島海域,卻假設南雲忠一無須同時應付美國航艦和支援中途島。第1航空艦隊亦只預備了10架飛機偵察和警備美軍艦隊。到N-1日,藤田類太郎會率領第11航空戰隊佔領中途島西面的,戰隊由兩艘水上機母艦(千歲號、)、驅逐艦早潮號及一艘運兵艦組成。 MI作戰N日(東京6月7日,中途島6月6日),日軍陸軍和海軍將登陸並佔領中途島。先鋒為的登陸艦艇,搭載約5,000名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由於陸軍和海軍各自擁有運兵艦,這些艦艇分別由橫須賀(陸)和吳市(海)出發,先在塞班島集結,然後由田中賴三的一艘輕巡洋艦(神通號)和11艘驅逐艦(黑潮號、親潮號、雪風號、天津風號、時津風號、不知火號、、陽炎號、)護送往中途島。緊隨登陸艦艇的是栗田健男四艘重巡洋艦(熊野號、鈴谷號、三隈號、最上號)及兩艘驅逐艦(、),負責登陸時的砲火掩護。最後則是近藤信竹的主力部隊,包括兩艘高速戰艦(金剛號、比叡號)、四艘重巡洋艦(愛宕號、鳥海號、妙高號、羽黑號),七艘驅逐艦(村雨號、五月雨號、春雨號、夕立號、、、,外加驅逐艦群領隊艦由良號)及一艘輕型航艦(瑞鳳號)。 聯合艦隊司令部預計在N日當天便能夠攻佔中途島,而美軍艦隊會在登陸開始後才抵達中途島南面海域。近藤信竹將會餌誘美軍艦隊北上,南雲忠一的航艦則會駛往中途島東北偏東約500英里水域埋伏,直到美軍上鉤才南下突襲。山本五十六指揮的主力部隊部署在南雲忠一以西300英里,包括三艘主力戰艦(旗艦大和號、長門號、陸奧號)、一艘輕型航艦戰鬥群(鳳翔號及護衛艦)、兩艘水上機母艦(千代田號、)及八艘驅逐艦(吹雪號、白雪號、叢雲號、初雪號、、、敷波號、綾波號,外加驅逐艦群領隊艦川內號)。山本五十六刻意讓主力部隊與作戰區域保持距離,避免美軍因為實力懸殊而拒絕交戰,但這也使得主力部隊無法有效支援南雲忠一和近藤信竹。山本五十六也認為美軍航艦將會與戰艦分開行動,而他的主力部隊將負責對付美軍的戰艦編隊。 最後,山本五十六編組了高須四郎的阿留申警戒部隊,負責MI作戰和AL作戰的後備支援,並部署在主力部隊以北,包括四艘舊式戰艦(日向號、伊勢號、扶桑號、山城號)、兩艘輕巡洋艦(北上號、大井號)及12艘驅逐艦(、、、、、、江風號、涼風號、、、時雨號、白露號)。當山本在N日南下與美軍交戰時,高須四郎會從後接替空缺。此外,山本五十六亦籌備第二次,派飛艇到歐胡島進行偵察,又調派的14艘潛艇到夏威夷群島海域,監察美國艦隊動向。倘若一切順利,第1航空艦隊會在殲滅美軍後返回特魯克,支援西南太平洋戰事,而各個戰艦編隊則會啟程返國,或者支援阿留申的作戰行動。 日本海軍部和聯合艦隊分別在5月5日和12日開始下達行動計畫指令,卻陸續出現問題。首先,翔鶴號和瑞鶴號在5月初珊瑚海海戰受損,被迫退出MI作戰。這使得機動部隊在進攻中途島前便失去125架艦載機(翔鶴號63架、瑞鶴號62架)的戰力。機動部隊其餘四艘航艦共搭載了248架艦載機,包括赤城號60架(24架零戰、18架九九式艦上爆擊機(俯衝轟炸機)、18架九七式艦上攻擊機)、加賀號74架(27架零戰、20架九九式、27架九七式)、飛龍號57架(21架零戰、18架九九式、18架九七式)、蒼龍號57架(21架零戰、16架九九式、18架九七式、兩架彗星俯衝轟炸機試作機)。第二,由於MI和AL作戰規模過於浩大,行動時間表又欠缺彈性,使得不少軍艦準備不足。南雲忠一在5月25日向司令部彙報,指機動部隊因為補給問題而無法如期在5月26日出發,迫使山本把MI和AL作戰順延一日(N-3日改為東京時間6月5日,中途島6月4日)。第六艦隊的潛艇因為維修延誤和避開美軍嚴密的空中偵察,要到中途島時間6月2日到4日之間才陸續抵達夏威夷海域。最後,K作戰因為美軍增派水上飛機到而無法執行,這導致聯合艦隊無法掌握美國艦隊動向,只能相信對方會在預想海域出現。 美軍 美軍的戰術部署相對簡單。和負責伏擊日軍航艦,駐守中途島的飛機和潛艇則盡力攻擊日軍艦隊。尼米茲原本打算任命第16特遣艦隊司令小威廉·海爾賽負責戰事的全權指揮,但海爾賽卻因為嚴重皮膚病而必須住院治療。海爾賽在5月26日率領企業號和大黃蜂號返抵珍珠港,並推薦自己的巡洋艦群指揮官雷蒙德·斯普魯恩斯接管第16特遣艦隊,尼米茲當即同意。由於第17特遣艦隊司令法蘭克·傑克·弗萊徹比斯普魯恩斯資深,尼米茲下令由弗萊徹負責中途島作戰的戰術指揮。5月27日,弗萊徹亦率領約克鎮號返抵珍珠港。當時約克鎮號估計需要90日才能夠完全修復,但情報指出日軍即將在一週後進攻中途島,尼米茲因而決定繞過多項海軍安全程序,命令船塢在三日內將約克鎮號維修至可作戰狀態,並且把薩拉托加號留守在夏威夷的艦載機隊挪來填補約克鎮號的艦載機缺額。5月28日,斯普魯恩斯率領第16特遣艦隊先行出發,而弗萊徹則在5月30日率領第17特遣艦隊出港緊隨其後。 由於判斷日軍機動部隊的航艦將會在中途島西北海域展開攻擊,美軍第16特遣艦隊和第17特遣艦隊預計在6月2日駛至中途島東北偏北約325英里水域埋伏,以同時提防日軍艦隊對中途島或夏威夷、美國西岸方向可能發動的攻擊,若日軍動態確如尼米茲的預期發展,美軍兩支特遣艦隊將在6月3日派出艦載機襲擊日軍機動部隊的左翼。考慮到日軍航艦可能分開行動,第16特遣艦隊的兩艘航艦會先行發動攻擊,而第17特遣艦隊的約克鎮號航艦艦載機隊則從後支援。尼米茲特別強調採用消耗戰策略,盡量避免與日軍航艦或艦隊正面決戰。倘若美軍交戰失利,其艦隊必須立即撤退,以免損失更多航艦和巡洋艦。 第16特遣艦隊的主力為企業號和大黃蜂號兩艘航艦,兩艦各自搭載了79架艦載機(企業號27架F4F戰鬥機、38架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14架TBD蹂躪者式魚雷轟炸機,大黃蜂號27架F4F、37架SBD、15架TBD)。此外,第16特遣艦隊尚有六艘巡洋艦(、、、、、)及九艘驅逐艦(菲爾普斯號、、、、巴區號、、、、)。第17特遣艦隊則由約克鎮號領軍,搭載75架艦載機(25架F4F、37架SBD、13架TBD;約克鎮號的艦載機隊因先前珊瑚海海戰的戰損而有所調整,艦上原有的第5轟炸機中隊(VB-5)仍隨艦出征,第5偵察機中隊(VS-5)及第5魚雷機中隊(VT-5)則分別由原駐於薩拉托加號航空母艦的第3轟炸機中隊(VB-3)及第3魚雷機中隊(VT-3)取代,艦上原有的第42戰鬥機中隊(VF-42)剩餘成員及新補充的戰鬥機飛行員,則加入從薩拉托加號調來的第3戰鬥機中隊(VF-3)隨艦出戰)。艦隊尚有兩艘巡洋艦(、)及五艘驅逐艦(莫里斯號、羅素號、哈曼號、安德森號、休斯號)。 此外,尼米茲亦向中途島緊急增派飛機駐守。海戰爆發前,中途島共有海軍飛機37架(31架PBY卡特琳娜水上飛機、6架TBD毀滅者式魚雷轟炸機)、陸戰隊飛機68架(21架F2A戰鬥機、7架F4F、19架SBD、21架)、陸軍23架(19架B-17轟炸機、4架B-26轟炸機)。雖然中途島上的陸戰隊飛機不少已經落伍,但連同三艘航母在內,美軍仍在字面上擁有361架作戰飛機。最後,尼米茲調派多艘潛艇前往中途島,並在西面至北面海域組成環型防禦圈。由於時間倉促,美軍最終只有12艘潛艇(、、、、、鸚鵡螺號、、、、、、)趕及在海戰前抵達中途島,並組成第7.1特遣艦隊。此外,三艘潛艇(、、)組成第7.2特遣艦隊,在法國護衛艦環礁充當後援;四艘潛艇(、、、)則組成第7.3特遣艦隊,在歐胡島北部巡邏。 戰役經過 前奏(6月3日) 由於日軍將MI作戰順延一日,美軍艦隊在6月2日完全撲空。6月3日清早,美軍先接獲阿留申群島的荷蘭港遭到日軍艦載機空襲的消息,造成美軍指揮階層些微不安;但到了上午9時,美國海軍第44巡邏機中隊(VP-44)的PBY偵察機「草莓九號」(Strawberry 9)率先發現日軍艦隊蹤跡,該機回報在中途島以西700英里、262方位發現日軍艦隊「主力部隊」(Main Force),有6艘大型軍艦,之後又補充報告目視約11艘艦艇、航向090方位、速度19節;由於偵察報告中並未提及發現日軍航艦,尼米茲將此偵察報告和JN-25破譯信息對比,判斷該艦隊應為近藤信竹的中途島攻略部隊,而非南雲忠一率領的機動部隊航艦艦隊,因此尼米茲一方面提醒弗萊徹繼續按兵不動、等待針對日軍航艦艦隊的偵察結果,另一方面則派出中途島的長程轟炸機攻擊這支已被發現的日軍艦隊。美軍PBY偵察機率先發現這支日軍中途島攻略部隊,讓尼米茲得以確定其判斷正確:日軍本次真正的攻擊目標是中途島,而非稍早遭到攻擊的阿留申群島。美國陸軍航空隊的九架B-17轟炸機銜命出擊,找到田中賴三所率領的日軍登陸艦艇,但所有投下的炸彈都被日軍艦隻成功迴避;美國海軍四架改裝PBY偵察機隨後抵達,並向登陸艦隊發射Mk 13型魚雷,其中一枚魚雷擊中一艘補給艦,造成11人死亡,13人受傷(一位日軍軍官認為該枚魚雷的彈頭並未引爆)。雖然這波空襲顯示MI作戰已經敗露,但山本五十六和南雲忠一都繼續按照原有計畫行動。 中途島空襲(6月4日0430-0715) 6月4日上午4時30分,日軍四艘航艦開始派出艦載機空襲中途島。空襲之前,第1航空艦隊參謀長草鹿龍之介主張應派出精銳飛行員組成中途島空襲部隊,以一舉完成任務,較資淺的飛行員則留作艦上預備機;艦隊航空參謀源田實則認為精銳飛行員宜保留以對付可能出現的美軍艦隊,較資淺飛行員已足堪承擔空襲中途島的任務,倘若真有需要第二次攻擊中途島,屆時視情況再動用精銳飛行員也不遲;最後南雲忠一採用了源田實的意見。赤城號和加賀號派出18架零式戰鬥機和36架九九式艦上爆擊機(俯衝轟炸機),蒼龍號和飛龍號則派出18架零式戰鬥機和36架九七式艦上攻擊機。空襲機隊由友永丈市大尉指揮,並在上午5時左右完成編隊,向中途島出發。為了保險起見,南雲忠一按照山本五十六的指示,在機庫保留大約一半的艦載機,以應付可能出現的美軍航艦:赤城號和加賀號預先為機庫的九七式搭載848公斤(1,870磅)的九一式魚雷;飛龍號和蒼龍號的九九式則預定搭載250公斤(551磅)對艦用炸彈,但因通常程序是在出擊前始進行裝載,因此當時飛龍號及蒼龍號的預備艦載機尚未搭載炸彈。 南雲忠一同時採納源田實的建議,下令兩架空載的九七式轟炸機和八架零式水上偵察機升空,搜索日軍艦隊東面的半圓區域。不過,筑摩號往054方位角的偵察機因為故障而要提早折返,而1號偵察機(077方位角)更因為飛在雲層之上(另一說為飛錯方向),完全錯過了美軍第16、第17特遣艦隊。利根號的兩架偵察機因為故障等原因,要到4時45分和5時正才成功起飛。 另一方面,上午4時左右,中途島的5架美軍海軍陸戰隊F4F,以及來自美國海軍七個巡邏機中隊(VP)的32架PBY,也向西搜索日軍航艦艦隊的蹤跡(32架PBY分成兩部分執行遠程搜索任務:22架從中途島的沙島(Sand Island)出發,10架從中途島的東島(Eastern Island)出發),陸軍則派出15架B-17再次攻擊田中賴三的登陸艦隊。到4時20分,弗萊徹派出約克鎮號艦上6架F4F和第5轟炸機中隊(VB-5)10架SBD向北方索敵。由於企業號和大黃蜂號已經在飛行甲板準備攻擊機隊,斯普魯恩斯沒有派出SBD加入偵察。 上午5時34分至6時,美國海軍第23巡邏機中隊(VP-23)的PBY偵察機「草莓五號」(Strawberry 5)首先發現日軍航艦部隊的蹤跡,同時目擊飛往中途島的日軍攻擊機隊在其三點鐘方向,在以無線電回報此發現之後,「草莓五號」便飛進雲層中以避免被日軍機隊發現。稍後,另一架PBY「草莓十二號」(Strawberry 12)也發現日軍攻擊中途島的機隊位於其五點鐘方向,但該機以無線電報告此發現時忘記表明自己的呼號(call sign),造成美軍艦隊在判斷敵情上的些許困擾,不過綜合兩架PBY的報告,美軍已能確定日軍攻擊中途島機隊的大略位置。其後「草莓五號」也從雲層的縫隙中發現了兩艘日軍航艦,旋以無線電報告兩艘日軍航艦及艦隊主體(main body of ships)位於中途島的330方位、距離中途島180英里,航向135方位,速度25節。中途島守軍隨即派出所有飛機前往轟炸日軍航艦,美軍海軍陸戰隊也在上午6時派出所屬第221戰鬥機中隊(VMF-221)的24架F2A、F4F戰鬥機,由帕克斯少校(Floyd B. "Red" Parks)率領前往攔截日軍機隊(有一架起飛後因引擎故障而被迫返回中途島,實際參加空戰者為23架)。由於美軍各軍種之間欠缺合作經驗,飛機性能參差不齊,使得攻擊非常混亂。陸戰隊的戰鬥機成功伏擊了六架日軍轟炸機,但隨即被性能較佳的零式戰鬥機擊潰,只有11人生還。中途島所有可以執勤的飛機都在6時45分前成功起飛。日軍機隊在7時抵達中途島時,發現島上機庫和跑道已經幾乎清空,只能轟炸島上各種軍事設施,但未能有效摧毀中途島機場的跑道;友永丈市即時用暗語「カワ・カワ・カワ」向南雲忠一彙報,要求對中途島發動第二波攻擊。 南雲忠一在7時05分接獲友永丈市的訊息,並初步同意發動第二波空襲,但此時機動部隊正忙於派出零式戰鬥機攔截從中途島起飛來襲的美軍飛機。7時10分左右,美國海軍六架TBD魚雷轟炸機和陸軍四架B-26轟炸機率先抵達,分別投放魚雷攻擊飛龍號和赤城號,雖然美軍所有魚雷都沒有命中,且只有三架飛機成功逃走,但一架B-26在墜海前幾乎撞上赤城號的艦橋。 由於中途島的航空兵力對艦隊構成嚴重威脅,草鹿龍之介主張應先徹底消滅中途島上的反抗力量;再加上南雲忠一仍不知日軍原本預定偵察珍珠港美軍艦隊動靜的「K」行動實際上並未執行,在認為美軍艦隊未必真的會出現的情況下,南雲忠一決定爭取時間,他在7時15分下令赤城號和加賀號上已搭載魚雷的九七式艦上攻擊機換裝對地的800公斤(1,760磅)炸彈,準備向中途島發動第二波空襲,同時依源田實的建議,在返航的友永丈市機隊著艦後,這批機隊將裝載魚雷作為預備武力,以備攻擊可能出現的美軍艦隊;至於蒼龍號和飛龍號機庫的九九式艦上爆擊機(俯衝轟炸機),則由於原本就尚未裝載重型攻擊武器(250公斤的對地炸彈或對艦炸彈),所以此時沒有更換武器搭載種類的需要,而是直接裝載250公斤對地炸彈。 美軍第一波艦載機出擊(0700-0900) 美軍方面,弗萊徹要到6時03分,才從珍珠港司令部接獲中途島PBY的偵察報告,被發現的日軍艦隊此際距離美軍艦隊約135英里;由於PBY「草莓五號」的報告只提及發現兩艘日軍航艦,弗萊徹擔心日軍航艦可能分散行動,決定先派企業號和大黃蜂號的機隊對日軍航艦發動攻擊,而約克鎮號則等待進一步報告再作行動。不過,當時海面吹起偏弱東風,企業號和大黃蜂號必須以時速25節以上背向日軍艦隊迎風航行,才能夠讓艦載機有足夠升力起飛。換言之,企業號和大黃蜂號將會與日軍航艦拉開距離,間接加大其艦載機所需的航距。斯普魯恩斯和首席航空參謀爭辯後,把起飛時間延遲至上午7時。 不過,企業號和大黃蜂號的出擊計畫卻有嚴重漏洞。首先,根據白朗寧的指令,最先起飛的F4F戰鬥機或SBD轟炸機需要在艦隊上空盤旋,等待最後起飛的TBD魚雷轟炸機,然後才一同前往預定目標。這使得F4F和SBD不必要地消耗大量燃料。第二,企業號的艦載機隊隊長採取西南偏南的飛行方向,而大黃蜂號的艦載機隊隊長斯坦厄普·林(Stanhope C. Ring)則選擇接近正西的航向。兩條路線都完全錯過了日軍機動部隊。大黃蜂號機隊的航向可能是由艦長馬克·米契爾決定的,他推測尚未被發現的兩艘日軍航艦位置在已知日軍航艦位置的後方80哩,並且據此決定航向。 上午7時05分,企業號和大黃蜂號的飛機相繼起飛,原本的出擊計畫很快就被打亂。企業號原先的起飛程序為(VF-6)8架F4F(負責航艦空中警戒)、(VS-6)17架SBD、(VB-6)16架SBD、第6戰鬥機中隊10架F4F(為轟炸機護航)、(VT-6)14架TBD;但第6轟炸機中隊有四架SBD在預熱引擎時發生故障無法起飛,而且必須使用甲板前方的升降台移回機庫。此外,由於第6轟炸機中隊搭載較重的1,000磅炸彈,須由艦艉飛行甲板開始滑行始能順利起飛,導致企業號必須等待它們全部起飛,接著才能從機庫將第6戰鬥機中隊和第6魚雷機中隊的飛機移出就位;第6魚雷機中隊隨後又有飛機引擎故障,要花費時間搶修。結果,一直到7時45分,最先出發的32架SBD和10架F4F仍然在企業號上空盤旋。由於企業號在7時40分截獲日軍偵察機的無線電通訊,斯普魯恩斯判斷艦隊行蹤已經暴露,下令企業號已經起飛的飛機立刻出發。魚雷機中隊長為了追上已出發的企業號艦載機群,採取較為西南航向,並與戰鬥機中隊長詹姆士·格雷(James S. Gray)約定稍後會合。 大黃蜂號的艦載機隊進一步打亂美軍的出擊計畫。大黃蜂號的起飛程序為(VF-8)10架F4F(為轟炸機護航)、(VS-8)15架SBD、(VB-8)19架SBD、(VT-8)15架TBD,並一直進行起飛作業至接近8時。但大黃蜂號機群起飛後不久,魚雷機中隊長認為艦載機隊隊長斯坦厄普·林(Stanhope C.
|
S. Gray)約定稍後會合。 大黃蜂號的艦載機隊進一步打亂美軍的出擊計畫。大黃蜂號的起飛程序為(VF-8)10架F4F(為轟炸機護航)、(VS-8)15架SBD、(VB-8)19架SBD、(VT-8)15架TBD,並一直進行起飛作業至接近8時。但大黃蜂號機群起飛後不久,魚雷機中隊長認為艦載機隊隊長斯坦厄普·林(Stanhope C. Ring)的航向錯誤,並且在無線電互相爭吵。渥頓在8時30分違抗命令,率領他麾下的第8魚雷機中隊轉向西南飛行,恰巧被企業號的F4F發現,格雷誤以為林西的第6魚雷機中隊已經跟上,隨即在高空為實際上是大黃蜂號的第8魚雷機中隊進行護航,反使得企業號的第6魚雷機中隊失去戰鬥機的掩護。大黃蜂號的SBD和F4F最終沒有找到日軍艦隊,多架飛機更沒有聽從機隊隊長命令而各自返航。 最後,弗萊徹在8時30分仍未獲得日軍另外兩艘航艦的消息,遂決定派出約克鎮號部分機隊攻擊。與企業號和大黃蜂號不同,弗萊徹的航空參謀事先已與艦載機隊隊長和四個中隊長交換意見,並同意先向西南飛行,如果沒有發現日軍航艦,則轉向東北搜索。弗萊徹亦採用更有效率的起飛程序,讓(VB-3)17架SBD和(VT-3)12架TBD率先起飛,然後再派(VF-3)6架F4F隨後加速追上會合。(VB-5)的SBD則留在約克鎮號待命。9時06分,約克鎮號的出擊機隊全數升空,但該艦也因為採取飛行作業所需的頂風航向而遠離企業號和大黃蜂號。 美軍陸上機攻勢、日軍發現美軍艦隊(0700-0917) 另一方面,日軍艦隊自從在7時空襲中途島之後,就接連遭到美軍潛艇、中途島陸上飛機和後來的艦載魚雷機攻擊。首先,美軍鸚鵡螺號潛艇在6時58分發現友軍飛機向海平面飛去(事後證明是從中途島起飛的6架TBD),隨後北方天空出現大量防空砲火,鸚鵡螺號判斷該處應為日軍機動部隊所在,旋即向該處移動,卻被高空巡弋的日軍零式戰鬥機發現,日軍艦隊立刻派出前來攻擊;鸚鵡螺號深潛迴避深水炸彈後,繼續嘗試在水下追蹤日軍艦隊。 南雲忠一在7時15分下令準備發動對中途島的第二次攻擊,各艦的待命艦載機開始裝載對地炸彈;赤城、加賀兩艦上的九七式艦上攻擊機因而更換武裝,將原本搭載的魚雷改為對地用炸彈,以向中途島發動第二波空襲。但在7時28分,利根號的4號偵察機(朝100度方位角飛行)向赤城號報告發現「10艘美軍軍艦」(即美軍第16特遣艦隊);諷刺的是,4號偵察機中途可能遭到美軍PBY攻擊,又為了彌補早上的延誤而提早向北飛行,才誤打誤撞發現美軍艦隊。南雲忠一在7時45分左右接獲報告,卻對此情報感到困惑:如果4號偵察機的情報屬實,那麼筑摩號的1號偵察機(朝077度方位角飛行)應該會正面遭遇美軍艦隊,但卻未接到1號偵察機有任何發現的消息(因該機飛抵美軍艦隊上空時,正飛在雲層上方,遂未能發現下方的美軍艦隊)。南雲忠一下令先中止九七式艦上攻擊機的換裝炸彈作業,同時立刻以無線電要求4號偵察機確認美軍艦隊組成,這則無線電有部分訊息被企業號和珍珠港截獲,又反過來驅使企業號機隊提早出發。 南雲忠一此時陷入進退維谷境地。當時美軍艦隊在日軍機動部隊的側翼出現,幾乎肯定擁有航艦,但日軍航艦卻無法有效回應。由於早上迎擊美軍TBD和B-26的零式戰鬥機有不少已經受損或耗盡彈藥,日軍四艘航艦的飛行甲板正在收回和重新派出零式戰鬥機以保護艦隊(共出擊31架,已降落17架)。此外,赤城號與加賀號機庫的九七式艦上攻擊機已有大約三分之一(15架)即將完成換裝對地炸彈的作業,而先前空襲中途島的友永丈市機隊卻預計在8時15分(半小時後)返抵艦隊,並需要佔用四艘航艦飛行甲板約莫一小時的作業時間以進行降落。換言之,南雲忠一若不立即下令赤城號和加賀號的九七式艦上攻擊機及已搭載了對地炸彈之飛龍號、蒼龍號的九九式艦上爆擊機(俯衝轟炸機)起飛出擊,就得要等待一個半小時後才能夠再攻擊中途島或對付美軍艦隊。然而,派出編組不齊的攻擊機隊並不符合日本海軍戰術教條,日軍航艦也沒有足夠的零式戰鬥機可派出掩護攻擊機隊。 接獲7時45分的報告後,南雲忠一與草鹿龍之介、源田實等參謀軍官商討對策,同時等待利根號的4號偵察機進一步報告。但日軍艦隊很快便陸續遭到美軍機隊來自多方位的襲擊,引起不少混亂。7時53分,霧島號戰艦發射煙霧,表示美軍空襲即將來臨。由於航艦迴避轟炸時會使得飛行作業非常危險,權衡各種因素後,已下令暫停九七式艦上攻擊機武器更換作業的南雲忠一決定先派出戰鬥機掩護航艦,預定在擊退來襲美軍機隊後,接著收回友永丈市的返航機隊,同時整備機庫內待命機隊的武器裝載,之後再派出新一波機隊攻擊美軍艦隊。美軍機群很快來到日軍艦隊上空,先是的16架來自中途島的美軍陸戰隊SBD由東南面逼近,由率領的12架美國陸軍B-17則從西北面高空而來。由於從未接受俯衝轟炸訓練,陸戰隊的SBD未能擊中飛龍號及蒼龍號,至7時55分,陸戰隊的SBD有6架遭日軍零式戰鬥機擊落,亨德森本人也因此陣亡(日後美軍攻佔瓜達康納爾島後,遂用亨德森之名為島上的機場命名以紀念其英勇)。8時10分,美國陸軍的B-17分成三隊攻擊赤城號、蒼龍號和飛龍號,但同樣無一命中,B-17則安全飛走。友永丈市的機隊在8時05分開始返抵母艦,由於無法降落,部分零式戰鬥機和九九式艦上爆擊機索性加入空戰。與此同時,美軍鸚鵡螺號潛艦在7時55分伸出潛望鏡窺探日軍機動部隊,很快就被日軍飛機發現,長良號隨即率領驅逐艦前來攻擊,鸚鵡螺號則再次深潛迴避。 正當日軍艦隊忙於迴避空中和水下攻擊,同時冒險緊急收回及派出戰鬥機之際,利根號的4號偵察機先後傳來三次無線電報告:7時58分,4號偵察機報告美軍艦隊航向(080方位),又於8時11分報告美軍艦隊為「五艘巡洋艦、五艘驅逐艦」,最後在8時20分稱「發現疑似一艘航艦」;但礙於美軍的持續攻擊,日軍機動部隊仍然無法展開應對行動。8時24分,躲過深水炸彈攻擊的鸚鵡螺號又再伸出潛望鏡,並向霧島號發射兩枚魚雷(其中一枚卡彈)。霧島號迅速迴避,並向鸚鵡螺號齊射右舷艦砲,嵐號則又再趕來投放深水炸彈,霧島號及嵐號兩艦因而逐漸掉隊,脫離了機動部隊艦群。8時27分,赤城號再次緊急轉向,迴避美軍陸戰隊12架SB2U俯衝轟炸機的攻擊,這些SB2U最終轟炸了距離較近的榛名號戰艦,但依然無一命中。 到8時30分,美軍空襲終於暫告一段落;此際第2航空戰隊司令山口多聞向南雲忠一建議立刻出動業已完成武器裝載的艦載機攻擊美軍航空母艦,南雲忠一根據其現有情報,判斷其與美軍艦隊的距離足以安全地先收回攻擊中途島後返航的日軍機群後再行攻擊,同時收回機群期間也可完成第二波艦載機的武器換裝作業,且能避免返航滯空的中途島攻擊機隊可能因油料耗盡墜海而造成的無謂損失,因此未接受山口多聞的建議。南雲忠一下令收回友永丈市的機隊,並將已完成裝載800公斤對地炸彈的部分九七式艦上攻擊機重新換裝為魚雷,同時也命令飛龍號和蒼龍號上的九九式艦上爆擊機(俯衝轟炸機)將所搭載的250公斤對地炸彈換裝為250公斤對艦炸彈,準備攻擊美軍艦隊。利根號的4號偵察機在8時45分報告發現「額外兩艘巡洋艦」,又在8時55分報告「10架魚雷機向機動部隊方向飛行」(約克鎮號的魚雷機)。為確認4號偵察機的情報,南雲忠一派出蒼龍號上飛行速度較快的彗星試作機前往索敵,並命令已油料不足的4號偵察機留在原地待命。南雲忠一在8時55分向山本五十六報告「在8時發現一艘航艦、五艘巡洋艦、五艘驅逐艦,正開始追擊」,然後在9時17分下令艦隊轉向東北偏東(070方位)航行。當時蒼龍號和飛龍號尚未收回所有機隊,加賀號和赤城號則分別在8時50分和8時59分完成收回機隊作業。在此過程中,飛龍號和蒼龍號正在機庫為九九式艦上爆擊機(俯衝轟炸機)換裝250公斤對艦炸彈,赤城號和加賀號也約有15架九七式艦上攻擊機正在進行重新裝載魚雷的作業。 美軍魚雷機攻勢(0917-1040) 南雲忠一下令艦隊轉向東北後僅一分鐘(9時18分),機動部隊發現美軍飛機逼近,隨即掉頭向西拉開距離,增派零式戰鬥機升空攔截。首先抵達的是大黃蜂號私自脫隊、由渥頓率領的第8魚雷機中隊15架魚雷機,這些飛機在15分鐘內被零式戰鬥機全數擊落,只有蓋伊(George Gay)少尉一人生還,他的飛機射向蒼龍號的魚雷也沒有命中,卻延誤了日軍航艦機庫作業。蒼龍號和飛龍號也因為迴避攻擊而逐漸與赤城號和加賀號分散。利根號的4號偵察機在9時38分獲准返航,筑摩號則第二次派出5號偵察機,接替4號偵察機的位置。 與此同時,企業號的第6魚雷機中隊14架魚雷機在遠處被日軍機動部隊的防空砲火吸引,及時修正飛行路徑,由南面向加賀號發動攻擊,迫使機動部隊轉向北方。第6魚雷機中隊隊長林西一直無法聯絡上第6戰鬥機中隊隊長格雷,後者則在雲隙目擊了大黃蜂號第8魚雷機中隊的攻擊過程,卻沒有看到任何魚雷機返航,於是繼續在高空等待無線電通訊。由於沒有戰鬥機掩護,企業號的魚雷機攻勢到10時10分左右被零式戰鬥機擊潰,只有5架魚雷機成功返航,也未能擊中加賀號。不過,日軍的零式戰鬥機已耗盡20毫米機砲彈藥,四艘航艦也只能儘快收回並再派出護衛戰鬥機。格雷因為F4F戰鬥機的燃料不足決定返航,並在9時52分打破無線電緘默,向企業號報告發現兩艘日軍航艦。這時候蒼龍號終於發現在上空盤旋已久的F4F機群,立即派出零式戰鬥機追擊,但一無所獲。 由於美軍所有攻勢都告失敗,南雲忠一判斷日軍艦隊有能力保持安全,於是他在10時向山本五十六、近藤信竹、田中賴三和小松輝久報告,表示機動部隊正轉向東北,將會進攻美軍的小規模艦隊,然後恢復轟炸中途島;登陸部隊可以按計畫準備進攻。不過,約克鎮號的第3魚雷機中隊12架魚雷機卻在10時06分由東南面逼近,使得機動部隊又再進入迴避狀態。約克鎮號的艦載機隊是當天唯一沒有走散的美軍攻擊機隊,發現日軍航艦後,約克鎮號的第3轟炸機中隊17架SBD俯衝轟炸機決定向北攻擊已拉開距離的日軍航艦,而6架戰鬥機則掩護魚雷機隊攻擊飛龍號。面對超過15架零式戰鬥機,約克鎮號的12架魚雷機最終只有5架成功投下魚雷,2架成功返航;但第3戰鬥機中隊隊長約翰·薩奇卻與隊友首次運用「薩奇剪」戰術,不但有效拖延時間,更反過來共同擊落4架零式戰鬥機。約克鎮號魚雷機隊對飛龍號的攻勢一直持續至10時40分。 美軍俯衝轟炸機重創日軍三艘航艦(1020-1045) 10時20分,美軍有兩組俯衝轟炸機隊同時逼近日軍艦隊。率領約克鎮號第3轟炸機中隊的17架SBD準備從東北面攻擊蒼龍號,企業號艦載機隊隊長麥克拉斯基則率領第6轟炸機中隊和第6偵察機中隊共33架SBD由南面迫近赤城號和加賀號。企業號轟炸機隊起初的飛行路徑偏離日軍機動部隊,一直毫無發現,飛機燃料也捉襟見肘。但麥克拉斯基和麾下同袍決定繼續任務,並在9時35分轉向朝315方位進行方型搜索。9時55分,麥克拉斯基在高空發現嵐號驅逐艦:該艦在驅趕鸚鵡螺號後,以極速35節向北與機動部隊會合,在海上留下清晰可見的航跡;麥克拉斯基立即率隊尾隨嵐號驅逐艦,終於在10時正發現日軍艦隊。 戰後很長時間,西方史學界都受到淵田美津雄的描述影響,認為日軍航艦在10時20分已經準備好派出第二波攻擊機隊。這個觀點亦衍生大量揣測和傳聞,包括日軍航艦為了快速更換武裝,使得飛行甲板滿佈炸彈、魚雷及加滿燃油的艦載機。但近年針對雙方參戰飛行員、日軍飛機出勤紀錄及美軍航空照片的考據,證實當時日軍航母的飛行甲板只有少量換班的零式戰鬥機,所有九七式艦上攻擊機及九九式艦上爆擊機(俯衝轟炸機)機隊都還在機庫甲板待命。不過,由於日軍軍艦的觀察哨和防空砲都聚焦在低空的魚雷機,負責艦隊防空任務的零式戰鬥機群又忙於追趕薩奇的F4F戰鬥機隊和仍在攻擊日艦的約克鎮號魚雷機隊,因而沒有注意到自高空來襲的美軍俯衝轟炸機群。 10時22分,加賀號多名官兵突然發現正在俯衝的美軍轟炸機群,艦長大佐下令向左急轉,但為時已晚。由於溝通上的誤會,第6轟炸機中隊和第6偵察機中隊同時衝向加賀號,只有理查·海爾賽·貝斯特(第6轟炸機中隊隊長)和兩架僚機及時轉向攻擊距離較遠的赤城號;這導致加賀號遭到大量SBD連續轟炸,並被超過4枚500磅炸彈和若干枚1,000磅炸彈直接命中。加賀號的艦橋被炸毀,連同艦長岡田次作在內的多名高階軍官陣亡;另有多枚炸彈擊穿飛行甲板並在機庫爆炸,隨即引爆機庫甲板停放的大量飛機及武器彈藥,點燃了艦載機的航空燃料,滅火二氧化碳和水簾等消防設施也全數失靈。數分鐘內,加賀號的指揮管制系統瓦解,陷入一片火海。 蒼龍號是下一艘遇襲的日軍航艦。10時24分,蒼龍號正在收回零式戰鬥機,並從無線電得悉加賀號中彈。幾乎同一時間,蒼龍號的觀察哨也發現約克鎮號的俯衝轟炸機群,艦長大佐隨即下令向左急轉。雖然蒼龍號的機動性較佳,但對轟炸的防禦力卻非常薄弱。約克鎮號的機隊有三架SBD投彈命中目標,其中第一枚炸彈擊中蒼龍號艦島前方靠近升降機位置,並於機庫甲板爆炸;第二枚炸彈擊中飛行甲板中央,並一直貫穿到下層甲板爆炸,切斷鍋爐的所有蒸汽管道,使得引擎停擺;第三枚炸彈則擊中飛行甲板後方。三枚炸彈都在機庫引發嚴重火災和二次爆炸,造成大量死傷。由於火勢無法控制,艦長柳本柳作大佐在10時45分下令棄艦,但由於通訊系統全毀,不少艦上官兵都沒有收到命令。 與此同時,赤城號正在朝向西北航行,嘗試與約克鎮號的魚雷機群拉開距離。赤城號在10時20分看到美軍俯衝轟炸機攻擊其西面的加賀號,隨即向右轉圈閃避。10時24分赤城號恢復直線航行不久,赫然發現放棄攻擊加賀號的三架美軍SBD正朝左舷逼近,遂再次向右急轉。美軍的第一枚炸彈在赤城號左舷側落海爆炸並激起強勁水柱,沖毀了艦島的無線電天線;由理查·海爾賽·貝斯特(第6轟炸機中隊隊長)投下的第二枚炸彈則擊中了飛行甲板中央升降機,並在機庫引爆;第三枚在艦艉附近水下爆炸,炸断了控制舵机的四根钢缆中的三根,并将飞行甲板向上掀起成卷曲状。赤城號起初的火勢沒有像加賀號和蒼龍號般劇烈,仍能保持穩定速度航行。到10時42分,赤城號的舵机最后一根钢缆断裂,舵叶卡死在向右30度,機庫甲板中央的火勢也開始失控蔓延,逐漸波及艦橋。在艦長大佐和參謀長草鹿龍之介的敦促下,南雲忠一終於同意撤離,並轉移到長良號巡洋艦上指揮。 日軍反擊重創約克鎮號(1045-1455) 10時40分後,美軍飛機陸續返回母艦,而第8戰隊司令阿部弘毅則暫時接掌機動部隊。10時45分,重巡洋艦筑摩號的5號偵察機報告發現美軍艦隊。阿部弘毅首先向山本五十六轉達情報,然後才報告赤城號、加賀號、蒼龍號遇襲大火,準備派飛龍號反擊。阿部弘毅在10時50分才向山口多聞(第2航空戰隊司令)下達進攻命令,但山口多聞早在三艘航艦遇襲時就下令緊急準備機隊。他也在接下來的海戰中接手航空作戰的指揮權。10時54分,飛龍號派出小林道雄率領的第一波攻擊機隊(9架零式戰鬥機及18架九九式艦上爆擊機;其中12架九九式搭載250公斤對艦炸彈,6架九九式搭載250公斤對地炸彈),全部飛機在10時58分升空完畢。 11時10分,日軍重巡洋艦筑摩的5號偵察機傳來美軍第17特遣艦隊的位置(機動部隊070方位,距離90英里),而蒼龍號的彗星試作機也在同一時間發現美軍第16特遣艦隊。由於彗星試作機的無線電故障,山口多聞仍然不知道美軍有兩支航艦部隊。在這段指揮空窗期,阿部弘毅和南雲忠一同時準備向第17特遣艦隊反擊。阿部弘毅等待南雲忠一轉移指揮期間,已經下令筑摩號等巡洋艦準備水面作戰。南雲忠一在11時27分登上長良號後,亦下令重組機動部隊,向東迎擊美軍。近藤信竹在中午亦表示攻略部隊的高速戰艦正前來增援。 11時59分,約克鎮號的雷達發現小林道雄率領的攻擊機隊來襲,已逼近至30英里的距離;這時約克鎮號正在收回早上出擊的機隊,只能依靠空中警戒的F4F、尚未降落的SBD以及艦隊的防空砲攔截日機。小林道雄率領7架九九式艦上爆擊機(俯衝轟炸機)成功突圍,其中3架成功擊中約克鎮號前方、中央和後方的飛行甲板。雖然小林道雄在攻擊過後失蹤,但這波空襲已造成約克鎮號的雷達失靈、兩座鍋爐毀壞,艦體也多處起火;約克鎮號因此逐漸失去動力,最終在12時40分於海上停駛,全艦通訊系統更一度中斷。弗萊徹立即決定將旗艦轉移至,留下艦長上校指揮搶修,約克鎮號的機隊則向東北飛到企業號和大黃蜂號降落。斯普魯恩斯同時調派多架F4F、2艘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南下,增強約克鎮號的防空火力。 另一方面,日軍正在等待情報和整編艦隊,導致飛龍號的第二波攻擊機隊遲遲沒有起飛。山口多聞在12時10分從無線電得悉飛龍號派出的第一波機隊正在攻擊美軍航艦,但不知其戰果如何。山本五十六在12時20分終於打破無線電緘默,下令暫緩佔領中途島和阿留申基斯卡島,並調派近藤信竹的戰艦、栗田健男的巡洋艦和瑞鳳號航艦前往支援南雲忠一進行水面作戰。山本五十六也下令角田覺治盡快率領第4航空戰隊(龍驤號和隼鷹號)從阿留申海域南下增援。下午1時,山口多聞接獲其部下對一名約克鎮號飛行員戰俘的審訊結果,才終於得悉美軍有三艘航艦參戰。不久,蒼龍號的彗星試作機返回飛龍號並投下訊息,確認美軍共有兩支航艦艦隊,這促使南雲忠一再次下令派出偵察機索敵,而友永丈市則在下午1時30分率領飛龍號第二波攻擊機隊出發(6架零式戰鬥機、10架九七式艦上攻擊機)。由於約克鎮號已經受損,山口多聞特別指示友永丈市的機隊攻擊尚未受損的美軍航艦,盡量擴大戰果。 在飛龍號第二波機隊出擊的同時,約克鎮號的損管人員即將撲滅火勢,部分鍋爐也開始恢復運作。1時40分,約克鎮號以20節的速度重新航行,艦長巴克麥斯特上校隨即下令為滯留艦上的第3戰鬥機中隊加油;但因友永丈市的攻擊機隊在1時55分於距離美軍艦隊35英里處被的雷達偵知,使得F4F戰鬥機群必須提早起飛;由於約克鎮號沒有起火冒煙,友永丈市誤以為自己進攻的是另一艘航艦,友永丈市視死如歸的出擊也衍生了不少逸聞,但實際上他並未如傳聞所說的擊中甚至撞上約克鎮號,而是被薩奇的F4F擊毀。薩奇對友永丈市的座機印象深刻,因為該架飛機尾翼塗有獨特的徽紋,而其駕駛員在左機翼和機身起火後仍出色地維持穩定飛行,直到進入攻擊距離和投下魚雷後才墜海解體。事實上,當天擊中約克鎮號的是橋本敏男和他的一架僚機,這兩枚魚雷在2時42分擊中約克鎮號左舷,引發大火,動力系統和發電機房癱瘓,舵機亦因為斷電而卡死。不久,約克鎮號再次停駛,並且迅速進水而向左傾斜,迫使艦長巴克麥斯特上校在2時55分下令棄艦。 美軍第二波艦載機重創飛龍號(14:45-14:55) 美軍航艦在上午已經計劃第二波攻擊。弗萊徹在11時30分派出約克鎮號上待命的10架SBD搜索西至北方海域,希望找到日軍剩餘的航艦。約克鎮號第一次遇襲後,斯普魯恩斯非正式地接掌戰術指揮。他從返航的企業號SBD飛行員口中得悉日軍有四艘航艦共同行動,但只有三艘嚴重受損。由於飛龍號的位置仍然不明,因此斯普魯恩斯否決白朗寧立刻出擊的提案,只下令企業號和大黃蜂號準備機隊。當時美軍三艘航艦的魚雷機隊幾乎全滅,戰鬥機和轟炸機也因為戰鬥和用盡燃料等原因而損失慘重。企業號上只剩下36架SBD(14架來自約克鎮號),大黃蜂號則有21架SBD。 下午2時45分,約克鎮號派出偵察的SBD發現飛龍號,斯普魯恩斯立即下令企業號和大黃蜂號準備出擊,但大黃蜂號的航空指揮卻再次陷入混亂。3時10分,艦長馬克·密茲契上校臨時中斷作業並清空艦艉甲板,收回7架F4F戰鬥機和11架在中午迫降中途島的SBD;因此,當斯普魯恩斯下令在3時30分開始出擊時,密茲契只能匆忙重新準備出擊機隊。大黃蜂號要到4時正才開始派出機隊,但過程中又有2架飛機故障而要收回,其時企業號的24架SBD早已飛向目標。由於耽誤了出擊時機,大黃蜂號在派出16架SBD後便被迫中止作業。 山口多聞原本計劃在4時30分派出第三波攻擊機隊,但因為飛行員過於勞累而推遲到6時。當時飛龍號只剩下13架零式戰鬥機(已升空)、4架九九式艦上爆擊機(俯衝轟炸機)和5架九七式艦上攻擊機,但山口多聞仍希望可以擊傷第三艘美軍航艦(然而如同前述,實際上日軍之前兩次擊傷的是同一艘航艦約克鎮號),盡量擴大戰果。4時45分,從企業號起飛的攻擊機隊發現飛龍號,並打算同時攻擊護航的榛名號戰艦,但由於飛龍號成功迴避了最初的攻擊,原本要轟炸榛名號的機隊臨時決定轉向夾攻飛龍號;此舉雖然引起美軍機隊混亂,卻成功摧毀飛龍號。飛龍號的前部甲板遭到4枚炸彈命中,艦體嚴重毀壞並引發大火。大黃蜂號的SBD機隊在5時20分抵達時,判斷飛龍號已經受到致命傷,改為攻擊護航的筑摩號和利根號,只是無一命中。5時42分,美軍12架B-17轟炸機(4架來自中途島、8架來自夏威夷)加入攻擊。雖然B-17的炸彈沒有命中,機組員卻用重機槍掃射飛龍號甲板,摧毀一座防空砲及殺死數名砲手。 雙方調整部署(6月4日下午至6月5日早上) 6月4日傍晚,美日雙方都在重整部隊。美軍方面,弗萊徹在5時32分率領第16特遣艦隊與第17特遣艦隊會合,留下看守已經棄艦的約克鎮號。當斯普魯恩斯向弗萊徹請求新的指示時,弗萊徹大方地回覆會跟隨斯普魯恩斯行動,直接將海戰指揮權交給斯普魯恩斯。斯普魯恩斯在傍晚收回所有飛機後決定避免與日軍夜戰,艦隊隨即掉頭向東移動,並在午夜轉向正北行駛,到6月5日清晨4時才再次向西航行,準備應付日軍第二日的攻勢。 中途岛在19点30分起飞了SBD轰炸机,并在整个夜间出动PT鱼雷艇搜索被击伤的日本航空母舰。都没有找到目标而返回。 日軍方面,南雲忠一在6月4日下午一直把搶救航艦放在首位,但各艦火勢始終無法控制。蒼龍號在10時45分下令棄艦,並在傍晚7時13分被磯風號用3枚魚雷擊沉 (另外也有觀點認為蒼龍號是爆炸沉沒)。加賀號在遇襲後仍然維持大約2至3節速度航行,損管人員和被困的工程人員一直在崗位拚死奮力滅火,但火勢仍完全失控。到下午1時,加賀號終於停駛並斷電。由於通訊系統癱瘓,很多官兵都不知道艦長已經陣亡,部分軍官開始自行下達棄艦命令,而天皇御照也在1時25分轉移到萩風號驅逐艦。加賀號在下午2時遭到美軍潛艦鸚鵡螺號攻擊,但鸚鵡螺號發射的4枚Mk 13魚雷全數故障,擊中加賀號的一枚魚雷更斷成兩截。下午4時40分,加賀號的飛行長天谷孝久以代理艦長的身分下令棄艦,南雲忠一也在下午5時向山本五十六報告加賀號已經毀棄的消息。加賀號最終在7時25分被萩風號發射魚雷擊沉。
|
味辛、微苦,性温。入肺、膀胱经。味辛发散,性温散寒,其气微香,善达肌表,开腠理,透毛窍。 功效 辛温發汗峻品,能解表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為發汗解表第一藥。 臨床應用 外感風寒、腠理闭合,恶寒发热,頭痛、身疼痛,鼻塞無汗,脈浮緊等表實證,常与桂枝相须为用。 風寒外束、痰飲壅肺而致肺气壅遏或外感风寒内有痰饮或热邪壅肺之喘咳实证。 水腫而兼有表證者。 寒邪凝滞经脉之陽疽、流注、痰核、鹤膝风,风寒湿痹等。 風疹塊、水疥、游风、痒疹及顽癣等病证之皮膚搔癢。 黃疸。 小兒遺尿。 现代临床报道以本品配附子(先煎)、细辛,煎服,用治心动过缓有效。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入丸散劑1~3克。外用適量。 本品能解除支氣管痙攣,抗流感病毒。 注意 本品发汗力较强,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温病发热者忌用;烦躁、失眠、高血压、尿潴留患者、咳喘由于肾不纳气的虚喘者慎用。 現代藥理分析 本品含麻黃鹼、偽麻黃鹼、甲基偽麻黃鹼、麻黃次鹼等多種生物鹼及揮發油、有機酸、黄酮類等。其中麻黃鹼為主要有效化學成分,其次為偽麻黃鹼,以秋季含量最高。揮發油有發汗、解熱作用,麻黃鹼和偽麻黃鹼能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可用在哮喘等場合;偽麻黃鹼有較强利尿作用,麻黃鹼可興奮心臟、收縮血管、升高血壓,興奮中樞神經作用。 麻黃具有抗發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減輕充血的狀況,有助於去除液體。可減輕支氣管的痙攣和刺激中樞系統。可以增加食慾和振奮情緒,對於治療過敏、氣喘、感冒、其他呼吸系統、沮喪、肥胖很有幫助。 法律规定 美国 在1997年,FDA的发布了一项关于麻黄(可以提取麻黄素的药草)的规定:限制一剂麻黄至8毫克(有效麻黄碱),一天的总计量不超过24毫克 。这个拟议的规则在2000年被撤回 。在2004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颁布了一个禁止把麻黄素生物碱作为食品补充剂销售的规定,这项禁令不禁止针对哮喘,感冒,过敏,其他疾病的销售,以及亚洲人传统的医药使用。麻黄碱的销售和购买目前被监管,具体细则不同的州有所不同。 2005年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一项针对脱氧麻黄碱的法规,作为美国爱国者法的补充法规之一。总统布什在2006年3月6日签署后成为法律。该联邦法规对出售含麻黄制品的商家作出以下主要规定: 销售记录保留两年,记录双方的名称和地址 需要核查买家的身份证明文件(例如驾驶执照) 向当地警方检举任何可疑的购买行为 不得开架销售 每人每天的购买总量不超过3.6克,不论交易的次数 每人每月购买量不超过9克 以邮购购买每月的销售限制是7.5克。 中国 由于麻黄的多种麻黄碱类生物碱(麻黄素、伪麻黄素、消旋麻黄素、去甲麻黄素、甲基麻黄素等)或含麻黄碱类制品药物能被用于合成甲基苯丙胺(冰毒)或甲卡西酮(浴盐)等毒品,于2012年9月4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规定,相关药品(包括非处方药)需要专柜销售并登记核实购买者信息,限制一次销售不得超过2个最小包装,之后不断开展相关销售环节信息登记系统的启用。 參見 《神農本草經》:“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
|
木賊麻黃Muzeimahuang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麻黃Zhongmahuang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麻黃 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麻黃 Ma Huang 中藥標本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L-麻黃堿 L-ephedrine 中草藥化學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 鹽酸麻黃堿 (-) Ephedrine hydrochloride 中草藥化學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D-僞麻黃堿 D-pseudoephedrine 中草藥化學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
石膏板用於鑄造模具和建模。 雪花石膏是一種雕刻材料,尤其是在鋼鐵出現之前的古代,其相對柔軟的特性使其更容易雕刻。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它甚至比大理石更受歡迎。 在中世紀時期,抄寫員和照明師使用它作為石膏底料的成分,將其應用於發光字母,並在發光手稿中鍍金。 飲食 豆腐的凝結劑,使其最終成為膳食鈣的重要來源。 將用於釀造的水提高硬度。 在烘焙中用作麵團改良劑、降低粘性,以及作為膳食鈣的烘焙食品來源。是礦物酵母食品的主要成分。 醫藥和化妝品 石膏可用於手術夾板。 作為牙科中的印模。 其他 一些鋁熱劑混合物中氧化鐵的替代品。 測試表明,石膏可用於去除污染水域的鉛或砷等污染物。 參見 雪花石膏 磷石膏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ebMineral data Mineral galleries – gypsum CDC –
|
物理性質 石膏具有中等水溶性(在25°C時約為2.0–2.5g/L),並且與大多數其他鹽相比,它表現出逆溶解度,在較高溫度下更難溶解。當石膏在空氣中加熱時,它會失去水分並首先轉化為燒石膏(半水合硫酸鈣),若進一步加熱,則轉化為硬石膏(無水硫酸鈣)。與硬石膏一樣,石膏在鹽溶液和鹽水中的溶解度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NaCl的濃度。 石膏的結構由鈣層 (Ca2+)和硫酸根層()離子緊密結合在一起。 這些層由结晶水分子層通過較弱的氫鍵鍵合,從而使晶體沿平面(在{010}平面中)完美解理。 晶體品種 石膏在自然界中以扁平的形式存在,通常是孿晶,以及稱為透石膏的透明、可裂解的物質。透石膏的英文「」以古希臘語中的月亮一詞命名。 透石膏也可能以絲狀纖維形式出現,在這種情況下,它通常被稱為纖維石膏。一種非常細膩的白色或淺色石膏被稱為雪花石膏,因各種裝飾用途而備受推崇。在乾旱地區,石膏可以以花狀形式出現,通常不透明並含有沙粒,被稱為沙漠玫瑰。它還形成了自然界中發現的一些最大的晶體,長達12米,以透石膏的形式存在。 發現 石膏是一種常見的礦物,具有與沈積岩相關的厚而廣的蒸發岩床。石膏從湖水和海水中沉積,也從溫泉、火山蒸汽和礦脈中的硫酸鹽溶液中沉積。礦脈中的熱液硬石膏通常在近地表暴露處被地下水水合成石膏。它通常與礦物岩鹽和硫有關。石膏是最常見的硫酸鹽礦物。純石膏是白色的,但作為雜質發現的其他物質可能會給局部沉積物帶來多種顏色。 因為石膏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溶解在水中,所以石膏很少以沙子的形式出現。 然而,美國新墨西哥州白沙國家公園的獨特條件造就了710平方公里的白色石膏砂,足以為美國建築業提供1000年的石膏板。 來自火星偵察軌道衛星(MRO)的軌道圖片表明,火星北極地區存在石膏沙丘,後來由火星探測漫遊者(MER)機遇號在地面上證實。 用途 石膏有多種應用: 建造業 石膏板主要用作牆壁和天花板的飾面,在建築中被稱為石膏板或乾壁。石膏為這些材料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耐火性,並且將玻璃纖維添加到它們的成分中以突出這種效果。石膏的導熱性很小,因此石膏板具有一定的絕緣性能。 石膏砌塊在建築施工中像混凝土塊一樣使用。 石膏砂漿是一種古老的用於建築施工的砂漿。 波特蘭水泥的一種成分,用於防止混凝土閃凝(過快硬化)。 農業 肥料:石膏提供兩種次生植物的常量營養素:鈣和硫。與石灰石不同,它通常不會影響土壤的pH值。 其他土壤改良劑用途:石膏可降低酸性土壤中的鋁和硼毒性。它還可以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吸水性和通氣性。 古代世界的木材替代品:由於青銅時代克里特島的森林砍伐,木材變得稀缺時,石膏被用於以前使用木材的地方的建築施工。 土壤水勢監測:可以將石膏塊插入土壤中,測量其電阻以得出土壤水分。 造型、雕塑和藝術
|
zh-hant:余;}-纪忠办报思想与实践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9-1 《中國時報五十年》中國時報社2000-10-2 1988年12月1日,成立「時報文教基金會」。 2008年11月15日正式更名為「財團法人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參考文獻 台灣戰後時期企業家 國立中央大學大陸時期校友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校友 台灣戰後江蘇移民 中國國民黨黨員 中國時報人物 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友
|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校友 台灣戰後江蘇移民 中國國民黨黨員 中國時報人物 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友 武進人 J 臺灣報社創始人 中華民國籃球協會理事長
|
大黄属(学名:)是一種多年生的蓼科植物種屬,有短粗的莖,包括了大黃。 下属物种 本属包括以下物种: 用途
|
用途 在中国,两个大黄种类的根被用于做中药,含有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等蒽醌物质。 在欧洲,大黄多汁的叶柄被长期当作食物,可以用它制作馅饼等各种甜点,也可以酿酒。
|
pubescens)。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肾、膀胱经。 功效 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
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外部連結 獨活 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
方形茎,上面多分枝;叶对生,卵形至卵状长椭圆形,两面和细柄有细毛;夏季开淡红紫色花,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稠密;结平滑的小坚果。 許多人誤以為左手香就是廣藿香,但这是兩種不同植物。 外部連結 廣藿香
|
cablin)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地印度或非洲。全草含揮發油,可用作强刺激药与芳香料,是香水常見成分。具有特殊的一種土味的香氣。能夠幫助乾燥的皮膚,有抗憂鬱、抗發炎、殺菌、催情、抗黴菌特性的效果。 形态 方形茎,上面多分枝;叶对生,卵形至卵状长椭圆形,两面和细柄有细毛;夏季开淡红紫色花,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稠密;结平滑的小坚果。 許多人誤以為左手香就是廣藿香,但这是兩種不同植物。 外部連結 廣藿香
|
《本經疏證》 《神農本草》 延伸阅读 外部連結 茯苓 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茯苓 Fu Ling 中藥標本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茯神 Fu Shen 中藥標本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茯苓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茯苓 Fu Ling 中藥標本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茯神 Fu Shen 中藥標本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茯苓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茯神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F F
|
Sheng Fu Zi 中藥標本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白附子 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烏頭
|
功效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与附子有关的事件 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漢宣帝的皇后许平君再度怀孕待产,权臣霍光之妻显命女医淳于衍在滋补汤药中加入附子,让许平君在分娩后服用,许平君服用后不久毒发逝世。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外部連結 附子 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生附子 Sheng Fu
|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山里紅 Shanlihong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山楂 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山楂葉 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山楂
|
食用 山楂的成熟果實可生用或切片、乾燥後入藥使用。山楂果實被廣泛用於製造糖葫芦、果丹皮、山楂糕等酸甜食物。加於洛神花熬煮成茶飲風味佳。 藥用 在中國等地是藥果兼用樹種。 可用於擴張冠狀血管、降低血壓和血膽固醇,以及恢復心肌壁。減少脂肪量的儲存,增加細胞內維生素C的含量。對於貧血、心血管和循環疾病、高血膽固醇和降低免疫力的疾病有幫助。 注意 1.孕婦、兒童、牙齒有病者慎食 2.適當飲用不宜空腹飲用 3.胃酸過多者不宜多喝山楂水 4.大病初癒後不宜服用 5.山楂泡白不宜再喝 6.與某些西藥不能同時服用 7.不宜用鐵鍋煮食山楂 圖庫 外部連結 山楂
|
分佈於臺灣、中國大陸、印度、緬甸至菲律賓等地,中國大陸境內分佈於重庆、四川、廣東、廣西及福建等省份。重庆市铜梁区水口镇是全国最大的使君子生产基地,早在清乾隆时期,该镇居民就开始种植使君子,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在2014年,获得国家地理标识的称号。多生長於海拔1000-2500米的山坡、路旁、平地等向陽的灌木叢中。 分类 本种最早的学名“”由林奈所取,所在的使君子属()曾被视为与风车藤属()不同的属,直到1998年才将两属合并,改用现名。 过去也有学者将本种多毛的个体当作本种的变种,称为“毛使君子”(),但现在已被鉴定为无效,只是本种的异名。 形態特徵 使君子是一種攀緣狀藤本植物,幼時呈灌木狀。幼嫩部份披棕黃色短柔毛。葉橢圓形、長圓形至卵狀披針形,對生或近對生,薄紙質,先端漸尖或有時尾尖,基部近圓形,表面近無毛,背面披棕黃色柔毛,全緣或稍呈淺波狀,側脈每邊7-8條,長約5-13厘米,寬約2.5-6厘米;葉柄披毛,無關節,幼時密披棕黃色柔毛,長約1厘米,落葉後宿存的葉柄基部逐漸硬化成剌狀體。 花為近傘房狀的穗狀花序,頂生,有花10餘朵,兩性;苞片卵形至線狀披針形,披毛,早落,長約5-8毫米;花萼綠色,萼裂片三角形,頂端有5枚小齒,披毛;萼管細長,披疏黃色短柔毛,長約5-9厘米;花瓣5片,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頂端鈍圓,初開時為白色後轉變為紅色,長約1.2-2.4厘米,寬約2-10毫米;雄蕊10枚,花絲呈2輪高低排列,上輪著生於柱頭上方,伸出冠外,下輪生於柱頭下方,不伸出冠外;子房下位,呈紡錘形,披毛,5棱,1室,胚珠3顆;花柱柔弱,基部與萼管貼合,上部分離,略伸出冠外;柱頭微擴大,兩側稍扁平。果為核果,青黑或褐色,卵形至紡錘形,頂端狹尖,基部鈍圓,有明顯的圓形果梗痕,具5條縱棱,偶有4-9棱,無毛,革質,成熟後頂部開裂,開裂為3-5瓣,長約2.5-4厘米,寬約1.2-3.3厘米。種子1顆,圓柱狀紡錘形,白色,有多數縱皺紋,長約2.5厘米,寬約10毫米。 醫藥用途 使君子乾燥成熟果實入藥,味甘,性温,無毒,歸脾、胃經,藥材主產於中國大陸福建、江西、廣東、廣西、湖南、雲南、重庆、貴州等省地,中醫歸類為驅蟲藥、健脾藥。中藥名為使君子,藥用之名始載《開寶本草》,於能殺蟲消積、健脾,具驅蟲、抗皮膚真菌等功效,主治蟲積腹痛、腹脹、瀉痢、小兒疳積、乳食停滯等,現代臨床應用於驅蛔蟲、蟯蟲、絛蟲及外用於各類皮膚真菌感染、陰道毛滴蟲等治療上。 使君子的葉入藥,味辛,性平,歸脾、胃經,中醫歸類為驅蟲藥。中藥名為使君子葉,具殺蟲解毒、理氣健脾等功效,主治小兒疽積、兒積、脘腹脹滿、瘡癤潰瘍等治療上。 使君子的根入藥,味辛、苦,性平,歸脾、肺經,中醫歸類為健脾藥、宣肺藥。中藥名為使君子根,具降逆止咳、殺蟲健脾等功效,主治咳嗽、痢疾、蟲積等治療上。 藥材鑑定 本品乾燥成熟果實,於秋季果皮變為紫黑色時採收,除去雜質後曬乾或烘乾;表面黑褐色至紫黑色,平滑具光澤,橢圓形或卵圓形,橫切面多為五角星形,棱角處果殼較厚,中間呈類圓形空腔,質地堅硬,種皮薄易脫落;子葉黃白色,2枚,斷面有裂紋,有油性;氣微香,味微甜。本品種載錄於《中國藥典》2005年版,定為中藥使君子的法定原植物來源種,主要透過性狀為指標,以控制藥材的質量。傳統經驗則認為以個大、色紫黑、具光澤、仁飽滿、色黃白者為佳。 化學成份 種子含氨基酸及其鹽類、脂肪酸類、三萜類及固醇類成份;果肉含脂肪類及可水解鞣質類成份;花和葉中含黃酮類成份;種仁含脂肪酸,當中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亦含飽和脂肪酸。當中的使君子氨酸、使君子氨酸鉀為驅蟲活性成份。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外部連結 使君子 Shijuzi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
使君子的根入藥,味辛、苦,性平,歸脾、肺經,中醫歸類為健脾藥、宣肺藥。中藥名為使君子根,具降逆止咳、殺蟲健脾等功效,主治咳嗽、痢疾、蟲積等治療上。 藥材鑑定 本品乾燥成熟果實,於秋季果皮變為紫黑色時採收,除去雜質後曬乾或烘乾;表面黑褐色至紫黑色,平滑具光澤,橢圓形或卵圓形,橫切面多為五角星形,棱角處果殼較厚,中間呈類圓形空腔,質地堅硬,種皮薄易脫落;子葉黃白色,2枚,斷面有裂紋,有油性;氣微香,味微甜。本品種載錄於《中國藥典》2005年版,定為中藥使君子的法定原植物來源種,主要透過性狀為指標,以控制藥材的質量。傳統經驗則認為以個大、色紫黑、具光澤、仁飽滿、色黃白者為佳。 化學成份 種子含氨基酸及其鹽類、脂肪酸類、三萜類及固醇類成份;果肉含脂肪類及可水解鞣質類成份;花和葉中含黃酮類成份;種仁含脂肪酸,當中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亦含飽和脂肪酸。當中的使君子氨酸、使君子氨酸鉀為驅蟲活性成份。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外部連結 使君子 Shijuzi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使君子 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使君子 Shi Jun Zi 中藥標本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使君子物種相冊中國自然標本館 Quisqualis
|
在恩格勒系统中,阿道夫·恩格勒曾于1920年根据叶形将半夏分为四个变种: P. ternata var. vulgaris P. ternata var. angustata(产日本) P. ternata var. subpandurata(小叶形似提琴,产北京) P. ternata var. giraldiana(中间小叶无柄,两侧小叶不等长,产云南) 裴鉴在《中国药用植物志》中采用了恩格勒的分类。 胡世林分半夏为5个变种,除上述四个外,另将五叶复出的半夏类群命名为五叶半夏(P. ternata var. quinquefolia)。 除以上种下等级外,半夏曾用的种下等级还有以下变种或变型: Pinellia ternata f. angustata (Schott) Makino Pinellia ternata f. atropurpurea (Makino) Ohwi Pinellia ternata var. atropurpurea Makino Pinellia ternata f. subcuspidata Honda 而顾德兴、郭巧生等认为,由于半夏主要是无性繁殖,因此绝大多数的自然群落都是无性系,也即均为同一株半夏的克隆,即使是有性生殖,由于半夏是同株异花授粉,故其遗传基础也不会太丰富。而他们的研究及其他文献均显示,各地的自然居群内,半夏的叶形变化丰富,无规律可循,同一居群内仍可看到多种叶形,因此单纯依据叶形来划分变种是不妥当的。他们据此主张不划分半夏的种下等级,只以种名Pinellia ternata来代表所有半夏。英文版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也认为,根据鳞茎位置和数量的变化来看,恩格勒划分的四个变种没有分类学意义。 毒性毒理 毒性 半夏全株有毒,块茎毒性较大,0.1-1.8 g生半夏就会引发中毒。 半夏可对口腔、喉头、消化道黏膜等造成强烈刺激,少量中毒会造成口舌麻木,大量中毒则会印发烧伤肿痛、失声、流涎呕吐、全身麻木、痉挛、呼吸困难、恶心、胸前压迫感等症状,最终麻痹而死。 以小鼠进行的动物实验显示,给实验动物注射相当于13.142 g/kg块茎的半夏浸膏会引起慢性中毒及死亡,原因可能与刺激肠道产生腹泻有关;注射20 g/kg块茎的乙醇提取液,则会因共济失调而死。 化学成分及毒理 半夏的块茎含有多种有毒化学成分,其中主要的是刺激性甙,甙元为尿黑酸和3,4-二羟基苯甲醛。尿黑酸及其甙可以刺激舌根,具有强烈涩味,而且甙的刺激性比游离的尿黑酸更强;3,4-二羟基苯甲醛则具有强烈的辛辣味。除此之外,半夏还含有麻黄碱及多种有毒生物碱,以及凝集素、胰蛋白酶抑制剂、半夏蛋白(pinellin)、各种氨基酸等,其中半夏蛋白可引起流产。 中毒处理 紧急处理 皮肤接触处应进行洗涤,透过口服摄入的,应当用1%的双氧水漱口,并进行催吐、洗胃和补液。 后期治疗 鲜姜片能止半夏毒性,可食用生姜片或服用生姜汁、姜糖水等以解毒。同时应当注意维持患者呼吸,防止其窒息。 栽培生产 半夏入药虽有悠久历史,但商业化生产从20世纪70年代才最早在中国开始,日本和韩国于80年代从中国引种。 传统农业生产 在传统农业生产中,播种前用2%的硝酸钾溶液于处理块茎24小时,有利于发芽率的提高,而种子和珠芽则应用2%的磷酸二氢钾和500ppm的三十烷醇处理。播种时,2-5厘米或稍大于种茎直径2.6倍的播种深度有利于半夏的块茎重量和珠芽数量的增加。 由于半夏喜阴,故可结合遮阴进行合理的间作套种,豆类作物、玉米、小麦、棉花等均可作为半夏的套种作物。在与半夏的套种中,粮食产量略有减少,但可以增收100kg/亩的干半夏而使总产值大幅增加。温室大棚、地膜覆盖、麦秸覆盖等均有利于提高半夏的产量和抗逆性。 组织培养 半夏的叶片、叶柄、珠芽、花茎、块茎、根尖、未成熟的种子及叶肉原先质体均可用作组织培养的外植体。但以珠芽作为外植体的生产效率最高。 生态问题 由于过度采挖、栖息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等原因,半夏野生资源急剧减少,而人工栽培受技术、成本等的制约,产量有限、发展较慢,导致野生半夏遭遇越挖越少,越少越贵,越贵越挖的恶性循环,对半夏野外种群产生了严重影响。由于半夏资源日益减少,各地有约12种植物被充作半夏使用。 药用 临床用途 半夏以干燥块茎入药,药材名半夏(Rhizoma Pinelliae)。 中医认为,半夏具有消痰、镇咳、镇吐、祛风、消痉、消瘀等作用。 中药制剂半夏厚朴汤近年来因其对抑郁和癌症化疗引发的呕吐具有治疗作用而备受关注,鈎藤散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作用已通过了双盲实验,柴朴汤对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的良好治疗效果已通过多中心临床试验证实。 历史 半夏入药首见于出土于马王堆汉墓中的《马王堆帛书 · 五十二病方》中,处方用名为「冶半夏」,《五十二病方》是现存最早的医方,成书年代约在前194年左右。 现代药学、生物学或化学上,对半夏有记载的最早研究是汤汉腾等于1934年用乙醚萃取从半夏中提取出生物碱,并将生物碱视为半夏的有效成分,但未有更深入的研究。 1954年,日本药学家岛田克己从半夏中提取出一种生物碱,100 mg/kg的剂量能使猫处于镇静状态。 大盐春治于1978年从半夏中提取出左旋麻黄碱和胆碱,发现0.5~1.0 mg/kg的左旋麻黄碱可以抑制阿朴吗啡所致的小猎犬呕吐,他因此认为左旋麻黄碱是半夏镇吐的有效成分,同时发现胆碱也有镇痛作用。 鹿野美弘于1987年从半夏中分离出鳥苷,并认为是半夏的有效成分。 有效成分 半夏中含有生物碱、有机酸、多糖、甾醇、半夏蛋白、氨基酸、挥發油及无机元素等多种化学成分,半夏中分离出的单一生物碱有1-麻黄碱、胆碱、鸟苷、胸苷、次黄嘌呤核苷等。 但半夏准确的有效成分尚无共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没有规定半夏的指标成分。对于半夏的有效成分究竟为何,存在若干种不同观点,详见「历史」部分。 文化 中国 由于半夏的中文名较为文学化,常被嵌在药名诗、药名词、药名曲等作品中用作双关语,较为著名的有明朝冯梦龙《桂枝儿》中「你果是半夏当归也,我情愿对着天南星彻夜的等」、清代褚人獲所著的笔记小说《坚瓠集》中「吾念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等。 到了近现代,半夏一词在普通文学作品中逐渐与本意脱钩,不再以药名双关的形式出现,而是单指字面上的「夏天过了一半」之意。例如鲁迅的文章《半夏小集》,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举办的以「半夏」为名的半夏的纪念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展,湖南卫视芒果影业荣信达影视
|
茎叶 半夏一般有叶2-5枚,少数1枚。叶柄长15-20厘米,基部具鞘,鞘内、鞘部以上或叶片基部有直径3-5毫米的珠芽,珠芽是半夏的营养繁殖结构,在母株上或落地后可以萌发形成新植株。 幼叶为全缘,卵状心形至戟形,长2-3厘米,宽2-2.5厘米,发育过程中逐步分裂,直至成熟叶片3全裂。小叶长圆状椭圆形、披针形、竹叶形或芍药叶形,中裂片长3-10厘米,宽1-3厘米;侧裂片稍短;全缘或具不明显的浅波状圆齿。叶片有密集的细网状叶脉,侧脉8-10对,细弱,集合脉2圈。 块茎圆球形,直径1-2厘米,具须根。 花 花序柄长25-35厘米,半夏的花属于佛焰苞结构,佛焰苞绿色或绿白色,管部呈狭圆柱形,长1.5-2厘米;檐部长圆形,绿色,有时边缘青紫色,长4-5厘米,宽1.5厘米,钝或锐尖。 半夏的花序属于肉穗花序,雌花序长2厘米,雄花序长5-7毫米,其中间隔3毫米,同一植株的雌雄两个花序包裹在同一佛焰苞里。附属器绿色变青紫色,长6-10厘米,直立,有时“S”形弯曲。 果实 半夏的果实属于浆果,呈黄绿色卵圆形,从花序管部的下部产生。 繁殖 半夏的繁殖有有性生殖和营养繁殖两种繁殖方式,其中有性生殖是通过花来完成的,营养繁殖可以通过珠芽和块茎两个结构来完成。 有性生殖 半夏的花为单性花,传粉方式是异花传粉,同一植株的雌花成熟早于雄花,当雌花柱头发育成熟,可以接受花粉,胚囊也发育成熟时,雄花的花药却还尚未开裂散粉,因此无法进行同株传粉。而半夏的花序被佛焰苞紧紧地包裹着,因此需要特定的长喙昆虫来完成授粉。在没有相应昆虫的地区,半夏的自然结实率很低,繁殖主要通过营养繁殖来完成。 半夏在受精后短时间内就会开始发育,并迅速消耗掉胚乳中的营养。因此,农业生产中收获到的「种子」不是植物学上的種子,而是一个原球茎。 营养繁殖 珠芽 半夏的珠芽位于葉鞘處,由分生组织发育而来,并在珠芽周围贮存大量淀粉,整个组织不断向外生长,成熟后就会脱离母体,落入土中,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可以发育成一株新的半夏个体,而有性生殖所需要的佛焰苞,要在珠芽萌发一年后形成。半夏的每片叶子都可以在生长期内可以不断形成珠芽,珠芽的形成十分迅速,效率很高。珠芽结构有利于半夏的野外繁衍,但对生产不利,长期用珠芽进行繁殖,会导致生产上的品种退化,药用的球茎部分越来越小,而有性生殖则没有这种问题。 半夏的珠芽在叶柄上的位置与品种有关,也受到多种植物激素和矿物质的影响。 块茎 半夏的块茎在健康状态下没有繁殖功能,一般只会不断扩大,不会产生子块茎,更不会产生新个体,只有在受到了机械性损伤一分为二的情况下,才会发展成两个新植株。这在自然状态下是对于受干扰环境的一种适应方式,但在生产上可以作为一种营养繁殖途径。 分布区与生境 半夏广泛分布于除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外的中国各省份和朝鲜、日本,杂草性明显,常生于草坡、荒滩、田边或疏林下,以及玉米、小麦等旱地作物的田地里。 半夏在海拔2500米以下的中国大部分地区都能生长,但土层深厚、肥沃、pH 5.6-7的偏酸性壤土或砂壤土、20-50%的土壤含水量为最适宜的环境。 半夏对环境的抗逆性极强,当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变得较不利于半夏生存时,植株的地上部分会逐渐枯黄、倒伏,以地下块茎渡过不良环境。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又可重新发芽生长。不论叶的发育状况如何,其「珠芽」均有生命力,因此,倒苗同时又是一次以珠芽为主要繁殖材料的无性繁殖。 半夏的开拓性较差,常常在有限的生境中群集。伴生植物多属喜阴湿植物,具体种类各地差异较大,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半夏常与叶下珠、紫花前胡、荩草、向天盏、梓木草、鸡矢藤、三叶鬼针草、野古草等植物共生。在长江以南的竹林和桔林下也常见半夏分布。斜纹夜蛾、小翅蛾、芋双线天蛾等部分鳞翅目昆虫的幼虫以半夏为寄主,鹧鸪也以半夏为食。 演化与分类 演化 比较解剖学研究显示,以珠芽、子块茎和根状茎的有无及叶形变化等为依据来进行判断。半夏属内,盾叶半夏(Pinellia peltata)、鹞落坪半夏(P. yaoluopingensis)為較原始的支系,虎掌(Pinellia pedatisecta)、半夏和滴水珠(P. cordata)則為較晚期出現的支系。鹞落坪半夏与半夏在一些解剖学性状上存在连续性的差异,这说明半夏与鹞落坪半夏亲缘关系较近,二者的共同祖先在形态、生理上可能更类似于鹞落坪半夏。 细胞学研究显示,半夏是一个多倍体复合种,染色体基数有7,8,9,29不等,倍性有4,6,8,11,12,16不等;且染色体倍性越高,平均每片叶的珠芽数越多。综合上述研究及半夏属内其他物种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半夏的祖先可能是一种无珠芽且2n=14,16,或18的二倍体植物,其7,8,9的基数可能是在该属的早期进化过程中由染色体基数为13的祖先(可能近似于鹞落坪半夏)的经非整倍性下跌形成,后经二次多倍化出现了珠芽,使得半夏在生殖上发生了从有性到兼性无融合的变化,大大加强了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使得半夏由仅适应较湿润的林下生境演化至现今能适应多种不同生境,扩张性增强,分布范围扩大,变成了常见的田间杂草。 而在分子生物学上,关于半夏及其近缘物种具体的演化关系,通过ITS构建的演化树与本文前面两段所述的早先研究较为相符: 而通过AFLP构建的演化树则与传统研究的结论差别较大: 半夏属的分化中心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起源中心可能位于华中或华东地区,并与亚热带森林密切相关。 分类 半夏的种下等级目前无广泛承认的分类,主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在恩格勒系统中,阿道夫·恩格勒曾于1920年根据叶形将半夏分为四个变种: P. ternata var. vulgaris P. ternata var. angustata(产日本) P. ternata var. subpandurata(小叶形似提琴,产北京) P. ternata var. giraldiana(中间小叶无柄,两侧小叶不等长,产云南) 裴鉴在《中国药用植物志》中采用了恩格勒的分类。 胡世林分半夏为5个变种,除上述四个外,另将五叶复出的半夏类群命名为五叶半夏(P. ternata var. quinquefolia)。 除以上种下等级外,半夏曾用的种下等级还有以下变种或变型: Pinellia ternata f. angustata (Schott) Makino Pinellia ternata f. atropurpurea (Makino) Ohwi Pinellia ternata var. atropurpurea Makino Pinellia ternata f. subcuspidata Honda 而顾德兴、郭巧生等认为,由于半夏主要是无性繁殖,因此绝大多数的自然群落都是无性系,也即均为同一株半夏的克隆,即使是有性生殖,由于半夏是同株异花授粉,故其遗传基础也不会太丰富。而他们的研究及其他文献均显示,各地的自然居群内,半夏的叶形变化丰富,无规律可循,同一居群内仍可看到多种叶形,因此单纯依据叶形来划分变种是不妥当的。他们据此主张不划分半夏的种下等级,只以种名Pinellia ternata来代表所有半夏。英文版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也认为,根据鳞茎位置和数量的变化来看,恩格勒划分的四个变种没有分类学意义。 毒性毒理 毒性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