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stringlengths 5
75
| author
stringlengths 0
48
| fromurl
stringlengths 0
185
| summary
stringlengths 4
460
| pic
stringlengths 32
70
| largepic
stringlengths 0
69
| titlepic
bool 2
classes | thumb
bool 2
classes | islctt
bool 2
classes | selector
stringclasses 14
values | translator
stringlengths 0
45
| reviewer
stringclasses 27
values | editorchoice
bool 2
classes | tags
list | category
stringclasses 20
values | count
dict | comments_data
list | related
list | excerpt
stringlengths 4
460
| date
timestamp[s] | updated
timestamp[s] | id
int64 1
16.6k
| permalink
stringlengths 17
21
| content
stringlengths 116
82.2k
|
---|---|---|---|---|---|---|---|---|---|---|---|---|---|---|---|---|---|---|---|---|---|---|---|
我的 Linux 主目录中的隐藏文件是干什么用的?
|
Alexander Fox
|
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hidden-files-linux-home-directory/
|
在 Linux 系统中,你可能会在主目录中存储了大量文件和文件夹。但在这些文件之外,你知道你的主目录还附带了很多隐藏的文件和文件夹吗?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05/182148r4sp2ghf4krg9tva.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05/182148r4sp2ghf4krg9tva.png
| true | false | true |
MjSeven
| false |
[
"主目录",
"隐藏文件"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5926,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在 Linux 系统中,你可能会在主目录中存储了大量文件和文件夹。但在这些文件之外,你知道你的主目录还附带了很多隐藏的文件和文件夹吗?
| 2018-03-05T18:21:43 | 2018-03-05T18:21:43 | 9,409 |
/article-9409-1.html
|

在 Linux 系统中,你可能会在主目录中存储了大量文件和文件夹。但在这些文件之外,你知道你的主目录还附带了很多隐藏的文件和文件夹吗?如果你在主目录中运行 `ls -a`,你会发现一堆带有点前缀的隐藏文件和目录。这些隐藏的文件到底做了什么?
### 在主目录中隐藏的文件是干什么用的?

通常,主目录中的隐藏文件和目录包含该用户程序访问的设置或数据。它们不打算让用户编辑,只需要应用程序进行编辑。这就是为什么它们被隐藏在用户的正常视图之外。
通常,删除和修改自己主目录中的文件不会损坏操作系统。然而,依赖这些隐藏文件的应用程序可能不那么灵活。从主目录中删除隐藏文件时,通常会丢失与其关联的应用程序的设置。
依赖该隐藏文件的程序通常会重新创建它。 但是,你将从“开箱即用”设置开始,如全新用户一般。如果你在使用应用程序时遇到问题,那实际上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帮助。它可以让你删除可能造成麻烦的自定义设置。但如果你不这样做,这意味着你需要把所有的东西都设置成原来的样子。
### 主目录中某些隐藏文件的特定用途是什么?

每个人在他们的主目录中都会有不同的隐藏文件。每个人都有一些。但是,无论应用程序如何,这些文件都有类似的用途。
#### 系统设置
系统设置包括桌面环境和 shell 的配置。
* shell 和命令行程序的**配置文件**:根据你使用的特定 shell 和类似命令的应用程序,特定的文件名称会变化。你会看到 `.bashrc`、`.vimrc` 和 `.zshrc`。这些文件包含你已经更改的有关 shell 的操作环境的任何设置,或者对 `vim` 等命令行实用工具的设置进行的调整。删除这些文件将使关联的应用程序返回到其默认状态。考虑到许多 Linux 用户多年来建立了一系列微妙的调整和设置,删除这个文件可能是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
* **用户配置文件**:像上面的配置文件一样,这些文件(通常是 `.profile` 或 `.bash_profile`)保存 shell 的用户设置。该文件通常包含你的 `PATH` 环境变量。它还包含你设置的[别名](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making-the-linux-command-line-a-little-friendlier/#aliases)。用户也可以在 `.bashrc` 或其他位置放置别名。`PATH` 环境变量控制着 shell 寻找可执行命令的位置。通过添加或修改 `PATH`,可以更改 shell 的命令查找位置。别名更改了原有命令的名称。例如:一个别名可能将 `ls -l` 设置为 `ll`。这为经常使用的命令提供基于文本的快捷方式。如果删除 `.profile` 文件,通常可以在 `/etc/skel` 目录中找到默认版本。
* **桌面环境设置**:这里保存你的桌面环境的任何定制。其中包括桌面背景、屏幕保护程序、快捷键、菜单栏和任务栏图标以及用户针对其桌面环境设置的其他任何内容。当你删除这个文件时,用户的环境会在下一次登录时恢复到新的用户环境。
#### 应用配置文件
你会在 Ubuntu 的 `.config` 文件夹中找到它们。 这些是针对特定应用程序的设置。 它们将包含喜好列表和设置等内容。
* **应用程序的配置文件**:这包括应用程序首选项菜单中的设置、工作区配置等。 你在这里找到的具体取决于应用程序。
* **Web 浏览器数据**:这可能包括书签和浏览历史记录等内容。这些文件大部分是缓存。这是 Web 浏览器临时存储下载文件(如图片)的地方。删除这些内容可能会降低你首次访问某些媒体网站的速度。
* **缓存**:如果用户应用程序缓存仅与该用户相关的数据(如 [Spotify 应用程序存储播放列表的缓存](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clear-spotify-cache/)),则主目录是存储该目录的默认地点。 这些缓存可能包含大量数据或仅包含几行代码:这取决于应用程序需要什么。 如果你删除这些文件,则应用程序会根据需要重新创建它们。
* **日志**:一些用户应用程序也可能在这里存储日志。根据开发人员设置应用程序的方式,你可能会发现存储在你的主目录中的日志文件。然而,这不是一个常见的选择。
### 结论
在大多数情况下,你的 Linux 主目录中的隐藏文件用于存储用户设置。 这包括命令行程序以及基于 GUI 的应用程序的设置。删除它们将删除用户设置。 通常情况下,它不会导致程序被破坏。
---
via: <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hidden-files-linux-home-directory/>
作者:[Alexander Fox](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author/alexfox/) 译者:[MjSeven](https://github.com/MjSeve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6 个开源的家庭自动化工具
|
Jason Baker
|
https://opensource.com/life/17/12/home-automation-tools
|
用这些开源软件解决方案构建一个更智能的家庭。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05/225605f05205j1hjqrrywr.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05/225605f05205j1hjqrrywr.jpg
| true | false | true |
qhwdw
| false |
[
"物联网",
"IoT"
] |
观点
|
{
"viewnum": 10432,
"commentnum": 0,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用这些开源软件解决方案构建一个更智能的家庭。
| 2018-03-05T22:56:34 | 2018-03-05T22:56:34 | 9,410 |
/article-9410-1.html
|
>
> 用这些开源软件解决方案构建一个更智能的家庭。
>
>
>

[物联网](https://opensource.com/resources/internet-of-things) 不仅是一个时髦词,在现实中,自 2016 年我们发布了一篇关于家庭自动化工具的评论文章以来,它也在迅速占领着我们的生活。在 2017,[26.5% 的美国家庭](https://www.statista.com/outlook/279/109/smart-home/united-states) 已经使用了一些智能家居技术;预计五年内,这一数字还将翻倍。
随着这些数量持续增加的各种设备的使用,可以帮助你实现对家庭的自动化管理、安保、和监视,在家庭自动化方面,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容易和更加吸引人过。不论你是要远程控制你的 HVAC 系统,集成一个家庭影院,保护你的家免受盗窃、火灾、或是其它威胁,还是节省能源或只是控制几盏灯,现在都有无数的设备可以帮到你。
但同时,还有许多用户担心安装在他们家庭中的新设备带来的安全和隐私问题 —— 这是一个很现实也很 [严肃的问题](http://www.crn.com/slide-shows/internet-of-things/300089496/black-hat-2017-9-iot-security-threats-to-watch.htm)。他们想要去控制有谁可以接触到这个重要的系统,这个系统管理着他们的应用程序,记录了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一个连你的冰箱都是智能设备的今天,你不想要一个基本的保证吗?甚至是如果你授权了设备可以与外界通讯,它是否是仅被授权的人访问它呢?
[对安全的担心](https://opensource.com/business/15/5/why-open-source-means-stronger-security) 是为什么开源对我们将来使用的互联设备至关重要的众多理由之一。由于源代码运行在他们自己的设备上,完全可以去搞明白控制你的家庭的程序,也就是说你可以查看它的代码,如果必要的话甚至可以去修改它。
虽然联网设备通常都包含它们专有的组件,但是将开源引入家庭自动化的第一步是确保你的设备和这些设备可以共同工作 —— 它们为你提供一个接口 —— 并且是开源的。幸运的是,现在有许多解决方案可供选择,从 PC 到树莓派,你可以在它们上做任何事情。
这里有几个我比较喜欢的。
### Calaos
[Calaos](https://calaos.fr/en/) 是一个设计为全栈的家庭自动化平台,包含一个服务器应用程序、触摸屏界面、Web 应用程序、支持 iOS 和 Android 的原生移动应用、以及一个运行在底层的预配置好的 Linux 操作系统。Calaos 项目出自一个法国公司,因此它的支持论坛以法语为主,不过大量的介绍资料和文档都已经翻译为英语了。
Calaos 使用的是 [GPL](https://github.com/calaos/calaos-os/blob/master/LICENSE) v3 的许可证,你可以在 [GitHub](https://github.com/calaos) 上查看它的源代码。
### Domoticz
[Domoticz](https://domoticz.com/) 是一个有大量设备库支持的家庭自动化系统,在它的项目网站上有大量的文档,从气象站到远程控制的烟雾探测器,以及大量的第三方 [集成软件](https://www.domoticz.com/wiki/Integrations_and_Protocols) 。它使用一个 HTML5 前端,可以从桌面浏览器或者大多数现代的智能手机上访问它,它是一个轻量级的应用,可以运行在像树莓派这样的低功耗设备上。
Domoticz 是用 C++ 写的,使用 [GPLv3](https://github.com/domoticz/domoticz/blob/master/License.txt) 许可证。它的 [源代码](https://github.com/domoticz/domoticz) 在 GitHub 上。
### Home Assistant
[Home Assistant](https://home-assistant.io/) 是一个开源的家庭自动化平台,它可以轻松部署在任何能运行 Python 3 的机器上,从树莓派到网络存储(NAS),甚至可以使用 Docker 容器轻松地部署到其它系统上。它集成了大量的开源和商业的产品,允许你去连接它们,比如,IFTTT、天气信息、或者你的 Amazon Echo 设备,去控制从锁到灯的各种硬件。
Home Assistant 以 [MIT 许可证](https://github.com/home-assistant/home-assistant/blob/dev/LICENSE.md) 发布,它的源代码可以从 [GitHub](https://github.com/balloob/home-assistant) 上下载。
### MisterHouse
从 2016 年起,[MisterHouse](http://misterhouse.sourceforge.net/) 取得了很多的进展,我们把它作为一个“可以考虑的另外选择”列在这个清单上。它使用 Perl 脚本去监视任何东西,它可以通过一台计算机来查询或者控制任何可以远程控制的东西。它可以响应语音命令,查询当前时间、天气、位置、以及其它事件,比如去打开灯、唤醒你、记下你喜欢的电视节目、通报呼入的来电、开门报警、记录你儿子上了多长时间的网、如果你女儿汽车超速它也可以告诉你等等。它可以运行在 Linux、macOS、以及 Windows 计算机上,它可以读/写很多的设备,包括安全系统、气象站、来电显示、路由器、机动车位置系统等等。
MisterHouse 使用 [GPLv2](http://www.gnu.org/licenses/old-licenses/gpl-2.0.en.html) 许可证,你可以在 [GitHub](https://github.com/hollie/misterhouse) 上查看它的源代码。
### OpenHAB
[OpenHAB](http://www.openhab.org/)(开放家庭自动化总线的简称)是在开源爱好者中所熟知的家庭自动化工具,它拥有大量用户的社区以及支持和集成了大量的设备。它是用 Java 写的,OpenHAB 非常轻便,可以跨大多数主流操作系统使用,它甚至在树莓派上也运行的很好。支持成百上千的设备,OpenHAB 被设计为与设备无关的,这使开发者在系统中添加他们的设备或者插件很容易。OpenHAB 也支持通过 iOS 和 Android 应用来控制设备以及设计工具,因此,你可以为你的家庭系统创建你自己的 UI。
你可以在 GitHub 上找到 OpenHAB 的 [源代码](https://github.com/openhab/openhab),它使用 [Eclipse 公共许可证](https://github.com/openhab/openhab/blob/master/LICENSE.TXT)。
### OpenMotics
[OpenMotics](https://www.openmotics.com/) 是一个开源的硬件和软件家庭自动化系统。它的设计目标是为控制设备提供一个综合的系统,而不是从不同的供应商处将各种设备拼接在一起。不像其它的系统主要是为了方便改装而设计的,OpenMotics 专注于硬件解决方案。更多资料请查阅来自 OpenMotics 的后端开发者 Frederick Ryckbosch的 [完整文章](https://opensource.com/life/14/12/open-source-home-automation-system-opemmotics) 。
OpenMotics 使用 [GPLv2](http://www.gnu.org/licenses/old-licenses/gpl-2.0.en.html) 许可证,它的源代码可以从 [GitHub](https://github.com/openmotics) 上下载。
当然了,我们的选择不仅有这些。许多家庭自动化爱好者使用不同的解决方案,甚至是他们自己动手做。其它用户选择使用单独的智能家庭设备而无需集成它们到一个单一的综合系统中。
如果上面的解决方案并不能满足你的需求,下面还有一些潜在的替代者可以去考虑:
* [EventGhost](http://www.eventghost.net/) 是一个开源的([GPL v2](http://www.gnu.org/licenses/old-licenses/gpl-2.0.html))家庭影院自动化工具,它只能运行在 Microsoft Windows PC 上。它允许用户去控制多媒体电脑和连接的硬件,它通过触发宏指令的插件或者定制的 Python 脚本来使用。
* [ioBroker](http://iobroker.net/) 是一个基于 JavaScript 的物联网平台,它能够控制灯、锁、空调、多媒体、网络摄像头等等。它可以运行在任何可以运行 Node.js 的硬件上,包括 Windows、Linux、以及 macOS,它使用 [MIT 许可证](https://github.com/ioBroker/ioBroker#license)。
* [Jeedom](https://www.jeedom.com/site/en/index.html) 是一个由开源软件([GPL v2](http://www.gnu.org/licenses/old-licenses/gpl-2.0.html))构成的家庭自动化平台,它可以控制灯、锁、多媒体等等。它包含一个移动应用程序(Android 和 iOS),并且可以运行在 Linux PC 上;该公司也销售 hub,它为配置家庭自动化提供一个现成的解决方案。
* [LinuxMCE](http://www.linuxmce.com/) 标称它是你的多媒体与电子设备之间的“数字粘合剂”。它运行在 Linux(包括树莓派)上,它基于 Pluto 开源 [许可证](http://wiki.linuxmce.org/index.php/License) 发布,它可以用于家庭安全、电话(VoIP 和语音信箱)、A/V 设备、家庭自动化、以及玩视频游戏。
* [OpenNetHome](http://opennethome.org/),和这一类中的其它解决方案一样,是一个控制灯、报警、应用程序等等的一个开源软件。它基于 Java 和 Apache Maven,可以运行在 Windows、macOS、以及 Linux —— 包括树莓派,它以 [GPLv3](https://github.com/NetHome/NetHomeServer/blob/master/LICENSE) 许可证发布。
* [Smarthomatic](https://www.smarthomatic.org/) 是一个专注于硬件设备和软件的开源家庭自动化框架,而不仅是用户界面。它基于 [GPLv3](https://github.com/breaker27/smarthomatic/blob/develop/GPL3.txt) 许可证,它可用于控制灯、电器、以及空调、检测温度、提醒给植物浇水。
现在该轮到你了:你已经准备好家庭自动化系统了吗?或者正在研究去设计一个。你对家庭自动化的新手有什么建议,你会推荐什么样的系统?
---
via: <https://opensource.com/life/17/12/home-automation-tools>
作者:[Jason Baker](https://opensource.com/users/jason-baker) 译者:[qhwdw](https://github.com/qhwd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 Linux 上安装/更新 Intel 微码固件
|
Vivek Gite
|
https://www.cyberciti.biz/faq/install-update-intel-microcode-firmware-linux/
|
Linux 的内核可以在引导时更新 CPU 固件,而无需 BIOS 更新。处理器的微码保存在内存中,在每次启动系统时,内核可以更新这个微码。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06/091348soze2zyzv5wfrvro.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06/091348soze2zyzv5wfrvro.jpg
| true | false | true |
qhwdw
| false |
[
"CPU",
"微码"
] |
技术
|
{
"viewnum": 17602,
"commentnum": 0,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Linux 的内核可以在引导时更新 CPU 固件,而无需 BIOS 更新。处理器的微码保存在内存中,在每次启动系统时,内核可以更新这个微码。
| 2018-03-06T09:13:53 | 2018-03-06T09:13:53 | 9,411 |
/article-9411-1.html
|

如果你是一个 Linux 系统管理方面的新手,如何在 Linux 上使用命令行方式去安装或者更新 Intel/AMD CPU 的微码固件呢?
<ruby> 微码 <rt> microcode </rt></ruby>就是由 Intel/AMD 提供的 CPU 固件。Linux 的内核可以在引导时更新 CPU 固件,而无需 BIOS 更新。处理器的微码保存在内存中,在每次启动系统时,内核可以更新这个微码。这些来自 Intel/AMD 的微码的更新可以去修复 bug 或者使用补丁来防范 bug。这篇文章演示了如何使用包管理器或由 lntel 提供的 Linux 处理器微码更新来安装 AMD 或 Intel 的微码更新。
### 如何查看当前的微码状态
以 root 用户运行下列命令:
```
# dmesg | grep microcode
```
输出如下:
[](https://www.cyberciti.biz/media/new/faq/2018/01/Verify-microcode-update-on-a-CentOS-RHEL-Fedora-Ubuntu-Debian-Linux.jpg)
请注意,你的 CPU 在这里完全有可能出现没有可用的微码更新的情况。如果是这种情况,它的输出可能是如下这样的:
```
[ 0.952699] microcode: sig=0x306a9, pf=0x10, revision=0x1c
[ 0.952773] microcode: Microcode Update Driver: v2.2.
```
### 如何在 Linux 上使用包管理器去安装微码固件更新
对于运行在 x86/amd64 架构的 CPU 上的 Linux 系统,Linux 自带了工具去更改或者部署微码固件。在 Linux 上安装 AMD 或者 Intel 的微码固件的过程如下:
1. 打开终端应用程序
2. Debian/Ubuntu Linux 用户推输入:`sudo apt install intel-microcode`
3. CentOS/RHEL Linux 用户输入:`sudo yum install microcode_ctl`
对于流行的 Linux 发行版,这个包的名字一般如下 :
* `microcode_ctl` 和 `linux-firmware` —— CentOS/RHEL 微码更新包
* `intel-microcode` —— Debian/Ubuntu 和衍生发行版的适用于 Intel CPU 的微码更新包
* `amd64-microcode` —— Debian/Ubuntu 和衍生发行版的适用于 AMD CPU 的微码固件
* `linux-firmware` —— 适用于 AMD CPU 的 Arch Linux 发行版的微码固件(你不用做任何操作,它是默认安装的)
* `intel-ucode` —— 适用于 Intel CPU 的 Arch Linux 发行版微码固件
* `microcode_ctl` 、`linux-firmware` 和 `ucode-intel` —— Suse/OpenSUSE Linux 微码更新包
**警告 :在某些情况下,微码更新可能会导致引导问题,比如,服务器在引导时被挂起或者自动重置。以下的步骤是在我的机器上运行过的,并且我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系统管理员。对于由此引发的任何硬件故障,我不承担任何责任。在做固件更新之前,请充分评估操作风险!**
#### 示例
在使用 Intel CPU 的 Debian/Ubuntu Linux 系统上,输入如下的 [apt 命令](https://www.cyberciti.biz/faq/ubuntu-lts-debian-linux-apt-command-examples/ "See Linux/Unix apt command examples for more info")/[apt-get 命令](https://www.cyberciti.biz/tips/linux-debian-package-management-cheat-sheet.html "See Linux/Unix apt-get command examples for more info"):
```
$ sudo apt-get install intel-microcode
```
示例输出如下:
[](https://www.cyberciti.biz/media/new/faq/2018/01/How-to-install-Intel-microcode-firmware-Linux.jpg)
你 [必须重启服务器以激活微码](https://www.cyberciti.biz/faq/howto-reboot-linux/) 更新:
```
$ sudo reboot
```
重启后检查微码状态:
```
# dmesg | grep 'microcode'
```
示例输出如下:
```
[ 0.000000] microcode: microcode updated early to revision 0x1c, date = 2015-02-26
[ 1.604672] microcode: sig=0x306a9, pf=0x10, revision=0x1c
[ 1.604976] microcode: Microcode Update Driver: v2.01 <tigran@aivazian.fsnet.co.uk>, Peter Oruba
```
如果你使用的是 RHEL/CentOS 系统,使用 [yum 命令](https://www.cyberciti.biz/faq/rhel-centos-fedora-linux-yum-command-howto/ "See Linux/Unix yum command examples for more info") 尝试去安装或者更新以下两个包:
```
$ sudo yum install linux-firmware microcode_ctl
$ sudo reboot
$ sudo dmesg | grep 'microcode'
```
### 如何更新/安装从 Intel 网站上下载的微码
只有在你的 CPU 制造商建议这么做的时候,才可以使用下列的方法去更新/安装微码,除此之外,都应该使用上面的方法去更新。大多数 Linux 发行版都可以通过包管理器来维护、更新微码。使用包管理器的方法是经过测试的,对大多数用户来说是最安全的方式。
#### 如何为 Linux 安装 Intel 处理器微码块(20180108 发布)
首先通过 AMD 或 [Intel 网站](https://downloadcenter.intel.com/download/27431/Linux-Processor-Microcode-Data-File) 去获取最新的微码固件。在本示例中,我有一个名称为 `~/Downloads/microcode-20180108.tgz` 的文件(不要忘了去验证它的检验和),它的用途是去防范 `meltdown/Spectre` bug。先使用 `tar` 命令去提取它:
```
$ mkdir firmware
$ cd firmware
$ tar xvf ~/Downloads/microcode-20180108.tgz
$ ls -l
```
示例输出如下:
```
drwxr-xr-x 2 vivek vivek 4096 Jan 8 12:41 intel-ucode
-rw-r--r-- 1 vivek vivek 4847056 Jan 8 12:39 microcode.dat
-rw-r--r-- 1 vivek vivek 1907 Jan 9 07:03 releasenote
```
>
> 我只在 CentOS 7.x/RHEL、 7.x/Debian 9.x 和 Ubuntu 17.10 上测试了如下操作。如果你没有找到 `/sys/devices/system/cpu/microcode/reload` 文件的话,更老的发行版所带的更老的内核也许不能使用此方法。参见下面的讨论。请注意,在应用了固件更新之后,有一些客户遇到了系统重启现象。特别是对于[那些运行 Intel Broadwell 和 Haswell CPU](https://newsroom.intel.com/news/intel-security-issue-update-addressing-reboot-issues/) 的用于客户机和数据中心服务器上的系统。不要在 Intel Broadwell 和 Haswell CPU 上应用 20180108 版本。尽可能使用软件包管理器方式。
>
>
>
检查一下,确保存在 `/sys/devices/system/cpu/microcode/reload`:
```
$ ls -l /sys/devices/system/cpu/microcode/reload
```
你必须使用 [cp 命令](https://www.cyberciti.biz/faq/cp-copy-command-in-unix-examples/ "See Linux/Unix cp command examples for more info") 拷贝 `intel-ucode` 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到 `/lib/firmware/intel-ucode/` 下面:
```
$ sudo cp -v intel-ucode/* /lib/firmware/intel-ucode/
```
你只需要将 `intel-ucode` 这个目录整个拷贝到 `/lib/firmware/` 目录下即可。然后在重新加载接口中写入 `1` 去重新加载微码文件:
```
# echo 1 > /sys/devices/system/cpu/microcode/reload
```
更新现有的 initramfs,以便于下次启动时它能通过内核来加载:
```
$ sudo update-initramfs -u
$ sudo reboot
```
重启后通过以下的命令验证微码是否已经更新:
```
# dmesg | grep microcode
```
到此为止,就是更新处理器微码的全部步骤。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你的 Intel CPU 的固件将已经是最新的版本了。
### 关于作者
作者是 nixCraft 的创始人、一位经验丰富的系统管理员、Linux/Unix 操作系统 shell 脚本培训师。他与全球的包括 IT、教育、国防和空间研究、以及非盈利组织等各行业的客户一起工作。可以在 [Twitter](https://twitter.com/nixcraft)、[Facebook](https://facebook.com/nixcraft)、[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ybercitiBiz) 上关注他。
---
via: <https://www.cyberciti.biz/faq/install-update-intel-microcode-firmware-linux/>
作者:[Vivek Gite](https://www.cyberciti.biz) 译者:[qhwdw](https://github.com/qhwd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去掉了 chrome-gnome-shell 的 Gnome
|
Enrico Zini
|
http://www.enricozini.org/blog/2018/debian/gnome-without-chrome-gnome-shell/
|
我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它怎么会鼓励人们从互联网上下载随机扩展,并将它们作为整个桌面环境的一部分运行呢?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06/092722czb01fsznsbkz1gu.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06/092722czb01fsznsbkz1gu.jpg
| tru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GNOME"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7084,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9447,
"displayorder": 0
}
] |
我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它怎么会鼓励人们从互联网上下载随机扩展,并将它们作为整个桌面环境的一部分运行呢?
| 2018-03-06T09:27:30 | 2018-03-06T09:27:30 | 9,412 |
/article-9412-1.html
|

新的笔记本有触摸屏,它可以折叠成平板电脑,我听说 gnome-shell 将是桌面环境的一个很好的选择,我设法调整它以按照现有的习惯使用。
然而,我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它怎么会鼓励人们从互联网上下载随机扩展,并将它们作为整个桌面环境的一部分运行呢? 一个更大的问题是,[gnome-core](https://packages.debian.org/gnome-core) 对 [chrome-gnome-shell](https://packages.debian.org/chrome-gnome-shell) 有强制依赖,这个插件如果不用 root 用户编辑 `/etc` 下的文件则无法禁用,这会给将我的桌面环境暴露给网站。
访问[这个网站](https://extensions.gnome.org/),它会知道你已经安装了哪些扩展,并且能够安装更多。我不信任它,我不需要那样,我不想那样。我为此感到震惊。
[我想出了一个临时解决方法](https://salsa.debian.org/enrico/contain-gnome-shell)。(LCTT 译注:作者做了一个空的依赖包来满足依赖,而不会做任何可能危害你的隐私和安全的操作。)
人们会在 firefox 中如何做呢?
### 描述
chrome-gnome-shell 是 gnome-core 的一个强制依赖项,它安装了一个你可能不需要的浏览器插件,并强制它使用系统级的 chrome 策略。
我认为使用 chrome-gnome-shell 会不必要地增加系统的攻击面,我作为主要用户,它会获取下载和执行随机未经审查代码的可疑特权。
(我做的)这个包满足了 chrome-gnome-shell 的依赖,但不会安装任何东西。
请注意,在安装此包之后,如果先前安装了 chrome-gnome-shell,则需要清除 chrome-gnome-shell,以使其在 `/etc/chromium` 中删除 chromium 策略文件。
### 说明
```
apt install equivs
equivs-build contain-gnome-shell
sudo dpkg -i contain-gnome-shell_1.0_all.deb
sudo dpkg --purge chrome-gnome-shell
```
---
via: <http://www.enricozini.org/blog/2018/debian/gnome-without-chrome-gnome-shell/>
作者:[Enrico Zini](http://www.enricozini.org/)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程序员如何学习编码
|
Staff Writer
|
https://mybroadband.co.za/news/smartphones/246583-how-programmers-learn-to-code.html
|
HackerRank 最近公布了 2018 年开发者技能报告的结果,其中向程序员询问了他们何时开始编码。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06/125221ipwl444wza0akg9g.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06/125221ipwl444wza0akg9g.jpg
| tru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程序员"
] |
观点
|
{
"viewnum": 6115,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HackerRank 最近公布了 2018 年开发者技能报告的结果,其中向程序员询问了他们何时开始编码。
| 2018-03-06T12:52:12 | 2018-03-06T12:52:12 | 9,413 |
/article-9413-1.html
|
[](https://mybroadband.co.za/news/smartphones/246583-how-programmers-learn-to-code.html)
HackerRank 最近公布了 2018 年开发者技能报告的结果,其中向程序员询问了他们何时开始编码。
39,441 名专业人员和学生开发者于 2016 年 10 月 16 日至 11 月 1 日完成了在线调查,超过 25% 的被调查的开发者在 16 岁前编写了他们的第一段代码。(LCTT 译注:日期恐有误)
### 程序员是如何学习的
报告称,就程序员如何学习编码而言,自学是所有年龄段开发者的常态。
“尽管 67% 的开发者拥有计算机科学学位,但大约 74% 的人表示他们至少一部分是自学的。”
开发者平均了解四种语言,但他们想学习更多语言。
对学习的渴望因人而异 —— 18 至 24 岁的开发者计划学习 6 种语言,而 35 岁以上的开发者只计划学习 3 种语言。
[](https://mybroadband.co.za/news/wp-content/uploads/2018/01/HackerRank-2018-how-did-you-learn-to-code.jpg)
### 程序员想要什么
HackerRank 还研究了开发者最想从雇主那里得到什么。
平均而言,良好的工作与生活平衡,紧随其后的是专业成长与学习,是最理想的要求。
按地区划分的数据显示,美国人比亚洲和欧洲的开发者更渴望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学生倾向于将成长和学习列在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之上,而专业人员对薪酬的排名比学生高得多。
在小公司工作的人倾向于降低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但仍处于前三名。
年龄也制造了不同,25 岁以上的开发者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评为最重要的,而 18 岁至 24 岁的人们则认为其重要性较低。
HackerRank 说:“在某些方面,我们发现了一个小矛盾。开发人员需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但他们也渴望学习“。
它建议,专注于做你喜欢的事情,而不是试图学习一切,这可以帮助实现更好的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https://mybroadband.co.za/news/wp-content/uploads/2018/01/HackerRank-2018-what-do-developers-want-most.jpg)
[](https://mybroadband.co.za/news/wp-content/uploads/2018/01/HackerRank-2018-how-to-improve-work-life-balance.jpg)
---
via: <https://mybroadband.co.za/news/smartphones/246583-how-programmers-learn-to-code.html>
作者:[Staff Writer](https://mybroadband.co.za/news/author/staff-writer)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 Linux 中轻松修正拼写错误的 Bash 命令
|
Sk
|
https://www.ostechnix.com/easily-correct-misspelled-bash-commands-linux/
|
我知道你可以按下向上箭头来调出你运行过的命令,然后使用左/右键移动到拼写错误的单词,并更正拼写错误的单词,最后按回车键再次运行它,对吗?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07/010337p5hzlcgh5tehcx5h.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07/010337p5hzlcgh5tehcx5h.jpg
| tru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命令行"
] |
技术
|
{
"viewnum": 4605,
"commentnum": 1,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60.209.105.170",
"message": "感觉这小技巧也不轻松啊。",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58.0|GNU/Linux]",
"date": "2018-03-09T09:15:15"
}
] |
[] |
我知道你可以按下向上箭头来调出你运行过的命令,然后使用左/右键移动到拼写错误的单词,并更正拼写错误的单词,最后按回车键再次运行它,对吗?
| 2018-03-07T00:59:00 | 2018-03-07T00:59:00 | 9,414 |
/article-9414-1.html
|

我知道你可以按下向上箭头来调出你运行过的命令,然后使用左/右键移动到拼写错误的单词,并更正拼写错误的单词,最后按回车键再次运行它,对吗?可是等等。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可以纠正 GNU/Linux 中拼写错误的 Bash 命令。这个教程解释了如何做到这一点。请继续阅读。
### 在 Linux 中纠正拼写错误的 Bash 命令
你有没有运行过类似于下面的错误输入命令?
```
$ unme -r
bash: unme: command not found
```
你注意到了吗?上面的命令中有一个错误。我在 `uname` 命令缺少了字母 `a`。
我在很多时候犯过这种愚蠢的错误。在我知道这个技巧之前,我习惯按下向上箭头来调出命令,并转到命令中拼写错误的单词,纠正拼写错误,然后按回车键再次运行该命令。但相信我。下面的技巧非常易于纠正你刚刚运行的命令中的任何拼写错误。
要轻松更正上述拼写错误的命令,只需运行:
```
$ ^nm^nam^
```
这会将 `uname` 命令中将 `nm` 替换为 `nam`。很酷,是吗?它不仅纠正错别字,而且还能运行命令。查看下面的截图。

当你在命令中输入错字时使用这个技巧。请注意,它仅适用于 Bash shell。
**额外提示:**
你有没有想过在使用 `cd` 命令时如何自动纠正拼写错误?没有么?没关系!下面的技巧将解释如何做到这一点。
这个技巧只能纠正使用 `cd` 命令时的拼写错误。
比如说,你想使用命令切换到 `Downloads` 目录:
```
$ cd Donloads
bash: cd: Donloads: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哎呀!没有名称为 `Donloads` 的文件或目录。是的,正确的名称是 `Downloads`。上面的命令中缺少 `w`。
要解决此问题并在使用 `cd` 命令时自动更正错误,请编辑你的 `.bashrc` 文件:
```
$ vi ~/.bashrc
```
最后添加以下行。
```
[...]
shopt -s cdspell
```
输入 `:wq` 保存并退出文件。
最后,运行以下命令更新更改。
```
$ source ~/.bashrc
```
现在,如果在使用 `cd` 命令时路径中存在任何拼写错误,它将自动更正并进入正确的目录。

正如你在上面的命令中看到的那样,我故意输错(`Donloads` 而不是 `Downloads`),但 Bash 自动检测到正确的目录名并 `cd` 进入它。
[Fish](https://www.ostechnix.com/install-fish-friendly-interactive-shell-linux/) 和 Zsh shell 内置的此功能。所以,如果你使用的是它们,那么你不需要这个技巧。
然而,这个技巧有一些局限性。它只适用于使用正确的大小写。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你输入的是 `cd donloads` 而不是 `cd Donloads`,它将无法识别正确的路径。另外,如果路径中缺少多个字母,它也不起作用。
---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easily-correct-misspelled-bash-commands-linux/>
作者:[SK](https://www.ostechnix.com/author/sk/)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 Linux 上使用 snap 安装 Spotify(声破天)
|
Vivek Gite
|
https://www.cyberciti.biz/faq/how-to-install-spotify-application-on-linux/
|
本教程展示如何使用在 Ubuntu、Mint、Debian、Fedora、Arch 和其他更多发行版上的 snap 包管理器安装 Spotify。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07/100109onr1hhw8hhs4hrji.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07/100109onr1hhw8hhs4hrji.jpg
| tru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spotify",
"snap"
] |
分享
|
{
"viewnum": 13848,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本教程展示如何使用在 Ubuntu、Mint、Debian、Fedora、Arch 和其他更多发行版上的 snap 包管理器安装 Spotify。
| 2018-03-07T10:01:16 | 2018-03-07T10:01:16 | 9,415 |
/article-9415-1.html
|

如何在 Ubuntu Linux 桌面上安装 spotify 来在线听音乐?
Spotify 是一个可让你访问大量歌曲的数字音乐流服务。你可以免费收听或者购买订阅,可以创建播放列表。订阅用户可以免广告收听音乐,你会得到更好的音质。本教程展示如何使用在 Ubuntu、Mint、Debian、Fedora、Arch 和其他更多发行版上的 snap 包管理器安装 Spotify。
### 在 Linux 上安装 spotify
在 Linux 上安装 spotify 的步骤如下:
1. 安装 snapd
2. 打开 snapd
3. 找到 Spotify snap:`snap find spotify`
4. 安装 spotify:`sudo snap install spotify`
5. 运行:`spotify &`
让我们详细看看所有的步骤和例子。
### 步骤 1 - 安装 snapd
你需要安装 snapd 包。它是一个守护进程(服务),并能在 Linux 系统上启用 snap 包管理。
#### Debian/Ubuntu/Mint Linux 上的 snapd
输入以下 [apt 命令](https://www.cyberciti.biz/faq/ubuntu-lts-debian-linux-apt-command-examples/ "See Linux/Unix apt command examples for more info")/ [apt-get 命令](https://www.cyberciti.biz/tips/linux-debian-package-management-cheat-sheet.html "See Linux/Unix apt-get command examples for more info"):
```
$ sudo apt install snapd
```
#### 在 Arch Linux 上安装 snapd
snapd 只包含在 Arch User Repository(AUR)中。运行 `yaourt` 命令(参见[如何在 Archlinux 上安装 yaourt](https://www.cyberciti.biz/faq/how-to-install-yaourt-in-arch-linux/)):
```
$ sudo yaourt -S snapd
$ sudo systemctl enable --now snapd.socket
```
#### 在 Fedora 上获取 snapd
运行 snapd 命令:
```
sudo dnf install snapd
sudo ln -s /var/lib/snapd/snap /snap
```
#### OpenSUSE 安装 snapd
执行如下的 `zypper` 命令:
```
### Tumbleweed verson ###
$ sudo zypper addrepo http://download.opensuse.org/repositories/system:/snappy/openSUSE_Tumbleweed/ snappy
### Leap version ##
$ sudo zypper addrepo http://download.opensuse.org/repositories/system:/snappy/openSUSE_Leap_42.3/ snappy
```
安装:
```
$ sudo zypper install snapd
$ sudo systemctl enable --now snapd.socket
```
### 步骤 2 - 在 Linux 上使用 snap 安装 spofity
执行 snap 命令:
```
$ snap find spotify
```
[](https://www.cyberciti.biz/media/new/faq/2018/01/snap-search-for-spotify-app-command.jpg)
安装它:
```
$ sudo snap install spotify
```
[](https://www.cyberciti.biz/media/new/faq/2018/01/How-to-install-Spotify-application-on-Linux-using-snap-command.jpg)
### 步骤 3 - 运行 spotify 并享受它
从 GUI 运行它,或者只需输入:
```
$ spotify
```
在启动时自动登录你的帐户:
```
$ spotify --username vivek@nixcraft.com
$ spotify --username vivek@nixcraft.com --password 'myPasswordHere'
```
在初始化时使用给定的 URI 启动 Spotify 客户端:
```
$ spotify --uri=<uri>
```
以指定的网址启动:
```
$ spotify --url=<url>
```
[](https://www.cyberciti.biz/media/new/faq/2018/01/Spotify-client-app-running-on-my-Ubuntu-Linux-desktop.jpg)
### 关于作者
作者是 nixCraft 的创建者,是经验丰富的系统管理员,也是 Linux 操作系统/Unix shell 脚本的培训师。他曾与全球客户以及 IT、教育、国防和太空研究以及非营利部门等多个行业合作。在 [Twitter](https://twitter.com/nixcraft)、[Facebook](https://facebook.com/nixcraft)、[Google +](https://plus.google.com/+CybercitiBiz) 上关注他。
---
via: <https://www.cyberciti.biz/faq/how-to-install-spotify-application-on-linux/>
作者:[Vivek Gite](https://www.cyberciti.biz)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 Linux 上使用 Vundle 管理 Vim 插件
|
Sk
|
https://www.ostechnix.com/manage-vim-plugins-using-vundle-linux/
|
由于所有的插件文件都被存储在同一个目录下,所以当你安装更多插件时,不同的插件文件之间相互混淆。因而,跟踪和管理它们将是一个恐怖的任务。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07/104244xzp68gizk168g8za.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07/104244xzp68gizk168g8za.png
| true | false | true |
CYLeft
| false |
[
"Vundle",
"Vim",
"插件"
] |
技术
|
{
"viewnum": 34939,
"commentnum": 1,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5.71.203.92",
"message": "很nice; 一点通",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80.0|Mac 10.15 用户",
"date": "2020-04-04T15:40:31"
}
] |
[] |
由于所有的插件文件都被存储在同一个目录下,所以当你安装更多插件时,不同的插件文件之间相互混淆。因而,跟踪和管理它们将是一个恐怖的任务。
| 2018-03-07T10:42:41 | 2018-03-07T10:42:41 | 9,416 |
/article-9416-1.html
|

毋庸置疑,Vim 是一款强大的文本文件处理的通用工具,能够管理系统配置文件和编写代码。通过插件,Vim 可以被拓展出不同层次的功能。通常,所有的插件和附属的配置文件都会存放在 `~/.vim` 目录中。由于所有的插件文件都被存储在同一个目录下,所以当你安装更多插件时,不同的插件文件之间相互混淆。因而,跟踪和管理它们将是一个恐怖的任务。然而,这正是 Vundle 所能处理的。Vundle,分别是 **V**im 和 B**undle** 的缩写,它是一款能够管理 Vim 插件的极其实用的工具。
Vundle 为每一个你安装的插件创建一个独立的目录树,并在相应的插件目录中存储附加的配置文件。因此,相互之间没有混淆的文件。简言之,Vundle 允许你安装新的插件、配置已有的插件、更新插件配置、搜索安装的插件和清理不使用的插件。所有的操作都可以在一键交互模式下完成。在这个简易的教程中,让我告诉你如何安装 Vundle,如何在 GNU/Linux 中使用它来管理 Vim 插件。
### Vundle 安装
如果你需要 Vundle,那我就当作你的系统中,已将安装好了 Vim。如果没有,请安装 Vim 和 git(以下载 Vundle)。在大部分 GNU/Linux 发行版中的官方仓库中都可以获取到这两个包。比如,在 Debian 系列系统中,你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安装这两个包。
```
sudo apt-get install vim git
```
#### 下载 Vundle
复制 Vundle 的 GitHub 仓库地址: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VundleVim/Vundle.vim.git ~/.vim/bundle/Vundle.vim
```
#### 配置 Vundle
创建 `~/.vimrc` 文件,以通知 Vim 使用新的插件管理器。安装、更新、配置和移除插件需要这个文件。
```
vim ~/.vimrc
```
在此文件顶部,加入如下若干行内容:
```
set nocompatible " be iMproved, required
filetype off " required
" set the runtime path to include Vundle and initialize
set rtp+=~/.vim/bundle/Vundle.vim
call vundle#begin()
" alternatively, pass a path where Vundle should install plugins
"call vundle#begin('~/some/path/here')
" let Vundle manage Vundle, required
Plugin 'VundleVim/Vundle.vim'
" The following are examples of different formats supported.
" Keep Plugin commands between vundle#begin/end.
" plugin on GitHub repo
Plugin 'tpope/vim-fugitive'
" plugin from http://vim-scripts.org/vim/scripts.html
" Plugin 'L9'
" Git plugin not hosted on GitHub
Plugin 'git://git.wincent.com/command-t.git'
" git repos on your local machine (i.e. when working on your own plugin)
Plugin 'file:///home/gmarik/path/to/plugin'
" The sparkup vim script is in a subdirectory of this repo called vim.
" Pass the path to set the runtimepath properly.
Plugin 'rstacruz/sparkup', {'rtp': 'vim/'}
" Install L9 and avoid a Naming conflict if you've already installed a
" different version somewhere else.
" Plugin 'ascenator/L9', {'name': 'newL9'}
" All of your Plugins must be added before the following line
call vundle#end() " required
filetype plugin indent on " required
" To ignore plugin indent changes, instead use:
"filetype plugin on
"
" Brief help
" :PluginList - lists configured plugins
" :PluginInstall - installs plugins; append `!` to update or just :PluginUpdate
" :PluginSearch foo - searches for foo; append `!` to refresh local cache
" :PluginClean - confirms removal of unused plugins; append `!` to auto-approve removal
"
" see :h vundle for more details or wiki for FAQ
" Put your non-Plugin stuff after this line
```
被标记为 “required” 的行是 Vundle 的所需配置。其余行仅是一些例子。如果你不想安装那些特定的插件,可以移除它们。完成后,键入 `:wq` 保存退出。
最后,打开 Vim:
```
vim
```
然后键入下列命令安装插件:
```
:PluginInstall
```

将会弹出一个新的分窗口,我们加在 `.vimrc` 文件中的所有插件都会自动安装。

安装完毕之后,键入下列命令,可以删除高速缓存区缓存并关闭窗口:
```
:bdelete
```
你也可以在终端上使用下面命令安装插件,而不用打开 Vim:
```
vim +PluginInstall +qall
```
使用 [fish shell](https://www.ostechnix.com/install-fish-friendly-interactive-shell-linux/) 的朋友,添加下面这行到你的 `.vimrc` 文件中。
```
set shell=/bin/bash
```
### 使用 Vundle 管理 Vim 插件
#### 添加新的插件
首先,使用下面的命令搜索可以使用的插件:
```
:PluginSearch
```
要从 vimscripts 网站刷新本地的列表,请在命令之后添加 `!`。
```
:PluginSearch!
```
会弹出一个列出可用插件列表的新分窗口:

你还可以通过直接指定插件名的方式,缩小搜索范围。
```
:PluginSearch vim
```
这样将会列出包含关键词 “vim” 的插件。
当然你也可以指定确切的插件名,比如:
```
:PluginSearch vim-dasm
```
移动焦点到正确的一行上,按下 `i` 键来安装插件。现在,被选择的插件将会被安装。

类似的,在你的系统中安装所有想要的插件。一旦安装成功,使用下列命令删除 Vundle 缓存:
```
:bdelete
```
现在,插件已经安装完成。为了让插件正确的自动加载,我们需要在 `.vimrc` 文件中添加安装好的插件名。
这样做:
```
:e ~/.vimrc
```
添加这一行:
```
[...]
Plugin 'vim-dasm'
[...]
```
用自己的插件名替换 vim-dasm。然后,敲击 `ESC`,键入 `:wq` 保存退出。
请注意,所有插件都必须在 `.vimrc` 文件中追加如下内容。
```
[...]
filetype plugin indent on
```
#### 列出已安装的插件
键入下面命令列出所有已安装的插件:
```
:PluginList
```

#### 更新插件
键入下列命令更新插件:
```
:PluginUpdate
```
键入下列命令重新安装所有插件:
```
:PluginInstall!
```
#### 卸载插件
首先,列出所有已安装的插件:
```
:PluginList
```
之后将焦点置于正确的一行上,按下 `SHITF+d` 组合键。

然后编辑你的 `.vimrc` 文件:
```
:e ~/.vimrc
```
删除插件入口。最后,键入 `:wq` 保存退出。
或者,你可以通过移除插件所在 `.vimrc` 文件行,并且执行下列命令,卸载插件:
```
:PluginClean
```
这个命令将会移除所有不在你的 `.vimrc` 文件中但是存在于 bundle 目录中的插件。
你应该已经掌握了 Vundle 管理插件的基本方法了。在 Vim 中使用下列命令,查询帮助文档,获取更多细节。
```
:h vundle
```
现在我已经把所有内容都告诉你了。很快,我就会出下一篇教程。保持关注!
干杯!
### 资源
[Vundle GitHub 仓库](https://github.com/VundleVim/Vundle.vim)
---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manage-vim-plugins-using-vundle-linux/>
作者:[SK](https://www.ostechnix.com/author/sk/) 译者:[CYLeft](https://github.com/CYLeft)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并发服务器(五):Redis 案例研究
|
Eli Bendersky
|
https://eli.thegreenplace.net/2017/concurrent-servers-part-5-redis-case-study/
|
在前四部分中我们讨论了并发服务器的结构,这篇文章我们将去研究一个在生产系统中大量使用的服务器的案例—— Redis。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07/193052v7z0xms080q9xx9q.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07/193052v7z0xms080q9xx9q.jpg
| true | false | true |
qhwdw
| false |
[
"并发",
"Redis"
] |
软件开发
|
{
"viewnum": 5654,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9397,
"displayorder": 0
}
] |
在前四部分中我们讨论了并发服务器的结构,这篇文章我们将去研究一个在生产系统中大量使用的服务器的案例—— Redis。
| 2018-03-07T19:31:28 | 2018-03-07T19:31:28 | 9,417 |
/article-9417-1.html
|

这是我写的并发网络服务器系列文章的第五部分。在前四部分中我们讨论了并发服务器的结构,这篇文章我们将去研究一个在生产系统中大量使用的服务器的案例—— [Redis](https://redis.io/)。

Redis 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项目,我关注它很久了。它最让我着迷的一点就是它的 C 源代码非常清晰。它也是一个高性能、大并发的内存数据库服务器的非常好的例子,它是研究网络并发服务器的一个非常好的案例,因此,我们不能错过这个好机会。
我们来看看前四部分讨论的概念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程序。
本系列的所有文章有:
* [第一节 - 简介](/article-8993-1.html)
* [第二节 - 线程](/article-9002-1.html)
* [第三节 - 事件驱动](/article-9117-1.html)
* [第四节 - libuv](/article-9397-1.html)
* [第五节 - Redis 案例研究](http://eli.thegreenplace.net/2017/concurrent-servers-part-5-redis-case-study/)
### 事件处理库
Redis 最初发布于 2009 年,它最牛逼的一件事情大概就是它的速度 —— 它能够处理大量的并发客户端连接。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它是用*一个单线程*来完成的,而且还不对保存在内存中的数据使用任何复杂的锁或者同步机制。
Redis 之所以如此牛逼是因为,它在给定的系统上使用了其可用的最快的事件循环,并将它们封装成由它实现的事件循环库(在 Linux 上是 epoll,在 BSD 上是 kqueue,等等)。这个库的名字叫做 [ae](https://redis.io/topics/internals-rediseventlib)。ae 使得编写一个快速服务器变得很容易,只要在它内部没有阻塞即可,而 Redis 则保证 <sup> 注1</sup> 了这一点。
在这里,我们的兴趣点主要是它对*文件事件*的支持 —— 当文件描述符(如网络套接字)有一些有趣的未决事情时将调用注册的回调函数。与 libuv 类似,ae 支持多路事件循环(参阅本系列的[第三节](/article-9117-1.html)和[第四节](/article-9397-1.html))和不应该感到意外的 `aeCreateFileEvent` 信号:
```
int aeCreateFileEvent(aeEventLoop *eventLoop, int fd, int mask,
aeFileProc *proc, void *clientData);
```
它在 `fd` 上使用一个给定的事件循环,为新的文件事件注册一个回调(`proc`)函数。当使用的是 epoll 时,它将调用 `epoll_ctl` 在文件描述符上添加一个事件(可能是 `EPOLLIN`、`EPOLLOUT`、也或许两者都有,取决于 `mask` 参数)。ae 的 `aeProcessEvents` 功能是 “运行事件循环和发送回调函数”,它在底层调用了 `epoll_wait`。
### 处理客户端请求
我们通过跟踪 Redis 服务器代码来看一下,ae 如何为客户端事件注册回调函数的。`initServer` 启动时,通过注册一个回调函数来读取正在监听的套接字上的事件,通过使用回调函数 `acceptTcpHandler` 来调用 `aeCreateFileEvent`。当新的连接可用时,这个回调函数被调用。它调用 `accept` <sup> 注2</sup> ,接下来是 `acceptCommonHandler`,它转而去调用 `createClient` 以初始化新客户端连接所需要的数据结构。
`createClient` 的工作是去监听来自客户端的入站数据。它将套接字设置为非阻塞模式(一个异步事件循环中的关键因素)并使用 `aeCreateFileEvent` 去注册另外一个文件事件回调函数以读取事件 —— `readQueryFromClient`。每当客户端发送数据,这个函数将被事件循环调用。
`readQueryFromClient` 就让我们期望的那样 —— 解析客户端命令和动作,并通过查询和/或操作数据来回复。因为客户端套接字是非阻塞的,所以这个函数必须能够处理 `EAGAIN`,以及部分数据;从客户端中读取的数据是累积在客户端专用的缓冲区中,而完整的查询可能被分割在回调函数的多个调用当中。
### 将数据发送回客户端
在前面的内容中,我说到了 `readQueryFromClient` 结束了发送给客户端的回复。这在逻辑上是正确的,因为 `readQueryFromClient` *准备*要发送回复,但它不真正去做实质的发送 —— 因为这里并不能保证客户端套接字已经准备好写入/发送数据。我们必须为此使用事件循环机制。
Redis 是这样做的,它注册一个 `beforeSleep` 函数,每次事件循环即将进入休眠时,调用它去等待套接字变得可以读取/写入。`beforeSleep` 做的其中一件事情就是调用 `handleClientsWithPendingWrites`。它的作用是通过调用 `writeToClient` 去尝试立即发送所有可用的回复;如果一些套接字不可用时,那么*当*套接字可用时,它将注册一个事件循环去调用 `sendReplyToClient`。这可以被看作为一种优化 —— 如果套接字可用于立即发送数据(一般是 TCP 套接字),这时并不需要注册事件 ——直接发送数据。因为套接字是非阻塞的,它从不会去阻塞循环。
### 为什么 Redis 要实现它自己的事件库?
在 [第四节](/article-9397-1.html) 中我们讨论了使用 libuv 来构建一个异步并发服务器。需要注意的是,Redis 并没有使用 libuv,或者任何类似的事件库,而是它去实现自己的事件库 —— ae,用 ae 来封装 epoll、kqueue 和 select。事实上,Antirez(Redis 的创建者)恰好在 [2011 年的一篇文章](http://oldblog.antirez.com/post/redis-win32-msft-patch.html) 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的回答的要点是:ae 只有大约 770 行他理解的非常透彻的代码;而 libuv 代码量非常巨大,也没有提供 Redis 所需的额外功能。
现在,ae 的代码大约增长到 1300 多行,比起 libuv 的 26000 行(这是在没有 Windows、测试、示例、文档的情况下的数据)来说那是小巫见大巫了。libuv 是一个非常综合的库,这使它更复杂,并且很难去适应其它项目的特殊需求;另一方面,ae 是专门为 Redis 设计的,与 Redis 共同演进,只包含 Redis 所需要的东西。
这是我 [前些年在一篇文章中](http://eli.thegreenplace.net/2017/benefits-of-dependencies-in-software-projects-as-a-function-of-effort/) 提到的软件项目依赖关系的另一个很好的示例:
>
> 依赖的优势与在软件项目上花费的工作量成反比。
>
>
>
在某种程度上,Antirez 在他的文章中也提到了这一点。他提到,提供大量附加价值(在我的文章中的“基础” 依赖)的依赖比像 libuv 这样的依赖更有意义(它的例子是 jemalloc 和 Lua),对于 Redis 特定需求,其功能的实现相当容易。
### Redis 中的多线程
[在 Redis 的绝大多数历史中](http://antirez.com/news/93),它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单线程的东西。一些人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有这种想法完全可以理解。Redis 本质上是受网络束缚的 —— 只要数据库大小合理,对于任何给定的客户端请求,其大部分延时都是浪费在网络等待上,而不是在 Redis 的数据结构上。
然而,现在事情已经不再那么简单了。Redis 现在有几个新功能都用到了线程:
1. “惰性” [内存释放](http://antirez.com/news/93)。
2. 在后台线程中使用 fsync 调用写一个 [持久化日志](https://redis.io/topics/persistence)。
3. 运行需要执行一个长周期运行的操作的用户定义模块。
对于前两个特性,Redis 使用它自己的一个简单的 bio(它是 “Background I/O" 的首字母缩写)库。这个库是根据 Redis 的需要进行了硬编码,它不能用到其它的地方 —— 它运行预设数量的线程,每个 Redis 后台作业类型需要一个线程。
而对于第三个特性,[Redis 模块](https://redis.io/topics/modules-intro) 可以定义新的 Redis 命令,并且遵循与普通 Redis 命令相同的标准,包括不阻塞主线程。如果在模块中自定义的一个 Redis 命令,希望去执行一个长周期运行的操作,这将创建一个线程在后台去运行它。在 Redis 源码树中的 `src/modules/helloblock.c` 提供了这样的一个示例。
有了这些特性,Redis 使用线程将一个事件循环结合起来,在一般的案例中,Redis 具有了更快的速度和弹性,这有点类似于在本系统文章中 [第四节](/article-9397-1.html) 讨论的工作队列。
* 注1: Redis 的一个核心部分是:它是一个 *内存中* 数据库;因此,查询从不会运行太长的时间。当然了,这将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其它问题。在使用分区的情况下,服务器可能最终路由一个请求到另一个实例上;在这种情况下,将使用异步 I/O 来避免阻塞其它客户端。
* 注2: 使用 `anetAccept`;`anet` 是 Redis 对 TCP 套接字代码的封装。
---
via: <https://eli.thegreenplace.net/2017/concurrent-servers-part-5-redis-case-study/>
作者:[Eli Bendersky](https://eli.thegreenplace.net/pages/about) 译者:[qhwdw](https://github.com/qhwd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搭建私有云:OwnCloud
|
Shusain
|
http://linuxtechlab.com/create-personal-cloud-install-owncloud/
|
OwnCloud 是一个可以安装在我们 Linux 设备上的 web 应用程序,能够存储和用我们的数据提供服务。OwnCloud 可以分享日历、联系人和书签,共享音/视频流等等。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07/234805q220w6o08hhdox30.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07/234805q220w6o08hhdox30.jpg
| true | false | true |
CYLeft
| false |
[
"OwnCloud",
"云服务"
] |
技术
|
{
"viewnum": 54211,
"commentnum": 9,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06.38.110.73",
"message": "安装部署其实比较简单,生成环境用的话,整体的架构与优化才是重点。 还有就是结合onlineoffice在线编辑插件的资料多一些也不错。",
"username": "贵在坚持 [Chrome 63.0|Windows 10]",
"date": "2018-03-08T15:04:15"
},
{
"postip": "117.28.180.16",
"message": "请问一下,官网上有一种方式是 apt-get 安装,和源码安装有什么区别吗?",
"username": "来自福建厦门的 Chrome 48.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8-12-17T16:59:17"
},
{
"postip": "36.101.25.176",
"message": "apt-get 就是现成的软件包,安装即可,而源码需要编译配置。",
"username": "linux [Chrome 70.0|Mac 10.14]",
"date": "2018-12-17T19:56:51"
},
{
"postip": "125.121.236.109",
"message": "我现在都没用owncloud了,改用可道云kodexplorer,类windows操作风格我很喜欢,看起高大上的感觉。哈哈哈",
"username": "来自浙江杭州的 Chrome 63.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01-07T18:04:21"
},
{
"postip": "125.121.236.109",
"message": "我也在用kodexplorer,要不要加个好友。分享点资源给我",
"username": "来自浙江杭州的 Microsoft Edge 17.17134|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01-07T18:07:14"
},
{
"postip": "122.96.43.47",
"message": "个人用户免费试用吗,收费什么标准",
"username": "来自江苏南京的 Chrome 69.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01-09T11:14:57"
},
{
"postip": "220.184.49.89",
"message": "个人用户永久免费,也是个开源网盘程序",
"username": "wangzi002 [Chrome 63.0|Windows 10]",
"date": "2019-03-27T11:54:14"
},
{
"postip": "124.127.137.52",
"message": "大神您好,我按照您的文档部署,登入后,不是动态界面,而是index.php的代码,怎么回事",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65.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10-18T11:51:39"
},
{
"postip": "124.127.137.52",
"message": "大神您好,我按照您的文档部署,登入后,不是动态界面,而是index.php的代码,怎么回事",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65.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10-18T11:51:43"
}
] |
[] |
OwnCloud 是一个可以安装在我们 Linux 设备上的 web 应用程序,能够存储和用我们的数据提供服务。OwnCloud 可以分享日历、联系人和书签,共享音/视频流等等。
| 2018-03-07T23:48:14 | 2018-03-07T23:48:14 | 9,418 |
/article-9418-1.html
|

所有人都在讨论云。尽管市面上有很多为我们提供云存储和其他云服务的主要服务商,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为自己搭建一个私有云。
在本教程中,我们将讨论如何利用 OwnCloud 搭建私有云。OwnCloud 是一个可以安装在我们 Linux 设备上的 web 应用程序,能够存储和用我们的数据提供服务。OwnCloud 可以分享日历、联系人和书签,共享音/视频流等等。
本教程中,我们使用的是 CentOS 7 系统,但是本教程同样适用于其他 Linux 发行版中安装 OwnCloud。让我们开始安装 OwnCloud 并且做一些准备工作,
* 推荐阅读:[如何在 CentOS & RHEL 上使用 Apache 作为反向代理服务器](http://linuxtechlab.com/apache-as-reverse-proxy-centos-rhel/)
* 同时推荐:[实时 Linux 服务器监测和 GLANCES 监测工具](http://linuxtechlab.com/linux-server-glances-monitoring-tool/)
### 预备
* 我们需要在机器上配置 LAMP。参照阅读我们的文章《[在 CentOS/RHEL 上配置 LAMP 服务器最简单的教程](http://linuxtechlab.com/easiest-guide-creating-lamp-server/)》 & 《[在 Ubuntu 搭建 LAMP](http://linuxtechlab.com/install-lamp-stack-on-ubuntu/)》。
* 我们需要在自己的设备里安装这些包,`php-mysql`、 `php-json`、 `php-xml`、 `php-mbstring`、 `php-zip`、 `php-gd`、 `curl、`php-curl`、`php-pdo`。使用包管理器安装它们。
```
$ sudo yum install php-mysql php-json php-xml php-mbstring php-zip php-gd curl php-curl php-pdo
```
### 安装
安装 OwnCloud,我们现在需要在服务器上下载 OwnCloud 安装包。使用下面的命令从官方网站下载最新的安装包(10.0.4-1):
```
$ wget https://download.owncloud.org/community/owncloud-10.0.4.tar.bz2
```
使用下面的命令解压:
```
$ tar -xvf owncloud-10.0.4.tar.bz2
```
现在,将所有解压后的文件移动至 `/var/www/html`:
```
$ mv owncloud/* /var/www/html
```
下一步,我们需要在 Apache 的配置文件 `httpd.conf` 上做些修改:
```
$ sudo vim /etc/httpd/conf/httpd.conf
```
更改下面的选项:
```
AllowOverride All
```
保存该文件,并修改 OwnCloud 文件夹的文件权限:
```
$ sudo chown -R apache:apache /var/www/html/
$ sudo chmod 777 /var/www/html/config/
```
然后重启 Apache 服务器执行修改:
```
$ sudo systemctl restart httpd
```
现在,我们需要在 MariaDB 上创建一个数据库,保存来自 OwnCloud 的数据。使用下面的命令创建数据库和数据库用户:
```
$ mysql -u root -p
MariaDB [(none)] > create database owncloud;
MariaDB [(none)] > GRANT ALL ON owncloud.* TO ocuser@localhost IDENTIFIED BY 'owncloud';
MariaDB [(none)] > flush privileges;
MariaDB [(none)] > exit
```
服务器配置部分完成后,现在我们可以在网页浏览器上访问 OwnCloud。打开浏览器,输入您的服务器 IP 地址,我这边的服务器是 10.20.30.100:

一旦 URL 加载完毕,我们将呈现上述页面。这里,我们将创建管理员用户同时提供数据库信息。当所有信息提供完毕,点击“Finish setup”。
我们将被重定向到登录页面,在这里,我们需要输入先前创建的凭据:

认证成功之后,我们将进入 OwnCloud 面板:

我们可以使用手机应用程序,同样也可以使用网页界面更新我们的数据。现在,我们已经有自己的私有云了,同时,关于如何安装 OwnCloud 创建私有云的教程也进入尾声。请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问题或建议。
---
via: <http://linuxtechlab.com/create-personal-cloud-install-owncloud/>
作者:[SHUSAIN](http://linuxtechlab.com/author/shsuain/) 译者:[CYLeft](https://github.com/CYLeft)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区块链的商用之道
|
张增骏
|
https://mp.weixin.qq.com/s/SF1GNcCkPVUYt3g5hnhwFA
|
区块链之所以被称之为一种“颠覆性”的新兴技术,因为尽管其成名于比特币,但未来区块链的用武之地将远远超过加密货币。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08/112016w8a2cawc1c88h48h.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08/112016w8a2cawc1c88h48h.jpg
| tru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区块链"
] |
观点
|
{
"viewnum": 3577,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区块链之所以被称之为一种“颠覆性”的新兴技术,因为尽管其成名于比特币,但未来区块链的用武之地将远远超过加密货币。
| 2018-03-08T11:20:00 | 2018-03-08T11:20:00 | 9,419 |
/article-9419-1.html
|

区块链之所以被称之为一种“颠覆性”的新兴技术,因为尽管其成名于比特币,但未来区块链的用武之地将远远超过加密货币。区块链的分布式共享账本这一技术本质能够在商业网络中使更多的参与方得以更加广泛的参与,并为商业网络或行业业务带来更低的沟通或整合成本,以及更高的业务效率。可以预见,区块链作为一个独立的技术板块,会在商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 1、区块链的 2.0 时代:商用区块链
自 2009 年比特币在交易领域迅速崛起以来,这种加密币受到了广泛关注,但也颇受争议。不过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由于能够快速改进银行、供应链以及其他的交易网络,在降低与业务运营相关的成本和风险的同时,创造新的创新和增长机会,是比较无争议的新兴技术模式,得到了商业世界的鼎力支持。
传统的商业业务模式存在很难在一个互信的网络中监视跨机构的交易执行的问题:每个参与方都有自己的账本,在交易发生时各自更改;协同各方导致的额外工作及中介等附加成本;由于业务条件,“合同”重复分散在各个参与方造成整体业务流程的不有效性;整个业务网络依赖于一个或几个中心系统,整个商业网络十分脆弱。
而区块链提供了共享的、复制的、授权的账本这样一个解决方案。区块链架构带来以下改变:区块链架构使每一个商业网络的参与方都具有一个共享的账本,当交易发生时,通过点对点的复制更改所有账本;使用密码算法确保网络上的参与者仅仅可以看到和他们相关的账本内容,交易是安全的、授权的和验证的;区块链也将资产转移交易相关的合同条款嵌入交易数据库以做到满足商务条件下交易才发生;网络参与者基于共识机制或类似的机制来保证交易时共同验证的,商业网络满足政府监管、合规及审计。总体而言,区块链在提高业务效率和简化流程上确实具有优势。
当前国内外区块链产业生态发展迅猛,产业链层次逐渐清晰,无论从底层基础架构和平台,还是细分产业板块的区块链应用,以及风险资本投资都已初具规模。综合来看,全球区块链在商业行业发展具有三大趋势:
1)从比特币向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发展。区块链 2.0 把之前“区块链就是比特币”的意义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区块链也不再是比特币的专有技术和代名词,而且在更加广泛的应用场景中,成为资产流转的价值表述。区块链当下不再依赖数字货币或资产这一类的单一场景,而是发展到支付汇兑、电子商务、移动社交、众筹、慈善、互助保险等面向终端用户的应用,以及数字资产、IP版权和交易、金融清算和结算、商品溯源等企业级应用领域。
2)全球区块链生态日益丰富,参与方开始出现明显的产业分工。从全球的视角来看,随着参与者越来越多,区块链形成了不同技术平台、行业以及发展路径的产业生态。对全球的区块链从业者来说,更看重区块链作为未来<ruby> 金融科技 <rp> ( </rp> <rt> FinTech </rt> <rp> ) </rp></ruby>的一个领域而提前布局,大胆尝试实践区块链在金融及其他行业中的各类业务场景。同时,高科技龙头企业也希望在区块链技术框架的建立上尽早发力,通过支持全球开源社区建立更扎实的底层区块链平台和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区块链的热潮带动了更多创业者的热情,众多初创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应运而生。从行业角度来看,区块链初创公司覆盖了银行和保险服务、供应链、医疗、物联网、外贸等众多行业背景,可谓是百花齐放。
3)全球投资正在快速注入,重点关注企业级应用落地。区块链项目融资正呈现井喷式增长,从 2012 年到 2015 年,区块链领域吸引的风险投资从 200 万美元增长到 4.69 亿美元,增长超过了 200 倍,累计投资已达 10 亿美元左右。2016 年仅在金融领域,区块链技术投资额就占整体投资的七成以上。从全球的投资情况来看,由于越来越多的行业已经开始实践区块链,使得更多的投资人开始关注在行业内的区块链应用场景,投资上趋于理性,但更注重利用投资者自身资源帮助投资标的进行深度的行业孵化。
总之,市场,行业,投资等多方对于商用区块链的发展诉求十分强烈,作为“颠覆性创新”技术的区块链前景光明。
### 2、超级账本:商用区块链的“第五元素”
企业级区块链四大平台要素包括:共享账簿,共识,隐私和保密,智能合约。此外,还有第五要素,即商业网络。企业级的区块链一定是围绕业务场景展开的,因此在第五元素商业网络当中需要包含市场参与者的对等架构以及伙伴间的一个共识协议。
目前,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公有链有一些加密货币之外的新型应用,但是却无法克服自身固有的一些问题,例如交易效率低,区块没有<ruby> 最终确定性 <rp> ( </rp> <rt> finality </rt> <rp> ) </rp></ruby>等,而且是由极客主导的,不符合商业主流趋势。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满足大多数商业应用的要求,设计开发适合商用的区块链平台迫在眉睫。
Linux 基金会于 2015 年 12 月启动了名为“超级账本”(Hyperledger)的开源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旨在推动各方协作,共同打造基于区块链的企业级分布式账本底层技术,用于构建支撑业务的行业应用和平台,以便支持各种各样的商业应用场景。超级账本是代码数量最大社区参与度最高的区块链开源项目。
企业级商用区块链网络比较适合使用联盟链和许可制。这样在一个限定的范围内,只有授权的节点和用户才能参与到交易和智能合约的执行中来,而任何的匿名节点或非授权用户均被拒绝服务。从团体联盟的角度增加了区块链网络的安全可靠。当前,欧美主流的区块链应用大部分是行业链或者是联盟链,也就是某一个行业的上下游,或者是核心企业大家联合起来,一起来构建的半公开化的区块链。从这个角度讲,超级账本具备成为未来最主要的商用区块链技术平台的潜力,值得技术开发人员花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研究。
由于超级账本有个重要的设计原则就是按照<ruby> “用例驱动” <rp> ( </rp> <rt> use case driven </rt> <rp> ) </rp></ruby>的方式来实现的,所有功能都应该有对应的用例需求,因此学习研究的过程并不一定十分辛苦。此外,鉴于超级账本是个通用型框架,无法预先确定将来所有的应用场景,因此,定义出部分典型的用例,可使超级账本先满足这部分代表性的区块链应用需求,然后再用可替换模块满足其他需求。
### 3、区块链的商业应用场景
区块链的商业应用才刚刚起步,一般都将金融业应用作为切入口,很多其他领域的应用还在探索或试水阶段。最重要的是,不能为了技术而技术,为了区块链而区块链。商用区块链技术要解决企业的痛点,为客户创造新的价值。可喜的是,在金融和金融以外的各个细分领域,区块链都在加速落地。以下为一些应用实例和构想。
1)金融领域。21 世纪是金融的“大航海时代”,区块链在银行、保险、清算、股权登记交易、信用评级、公证等领域,既需要绝对的可信任,也需要隐私保密,特别适合区块链应用。举例来说,金融行业关心的资产分布式管存,可以把资产(如证券等)数据存放在区块链网络后,资产的利益相关人可以直接访问资产数据,而无需经过传统的中间人,可大幅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区块链股权登记和交易平台脱胎于加密币交易所,也是比较合适、比较容易实现的应用。
2)产业互联网领域。供应链溯源和共享经济可以应用区块链。在供应链中,所有的参与者都通过区块链记录、追踪和共享各种数据,这些数据记录在区块链里面并贯穿货物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等环节,从而提供深度回溯查询等核心功能,实现信息公开透明,出了问题可以用来追责。附加值较高的食品、药品和疫苗、零部件生产检测结果等都可以使用区块链。
例如,现在市场上号称是北大荒地区生产的大米,特别是五常大米,是当地实际产量的很多倍,造成良莠不齐。消费者希望花比较高的价钱购买真正的北大荒大米,却苦于根本无法分辨哪些大米是真的。此处可以提现区块链在供应链溯源上的价值,就是利用区块链的数据记录的真实性或者是有效性。如果通过在原产地和各个流通环节中设置的传感设备在区块链上签名盖戳,一旦进入到区块链里面,每个人的签名就不能抵赖了。含有被区块链标记的时间戳、地理戳、品质戳的放心粮从源头上杜绝各个环节作弊的动机,市场上才能销售与当地产量相匹配的大米。
1)传统行业的转型创新。区块链的应用绝不仅局限于金融和互联网等前沿领域,还可以与能源,零售,电商、房地产等传统领域接轨,因此区块链不是个摆设。例如,高盛公司就提出,对于资产所有权需经过谨慎识别的房地产交易,如果能够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安全、共享的所有权数据库,那么房产交易纠纷和交易成本将大大缩小。
2)FinTech 2.0 的三驾马车:区块链、认知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未来,世界将进入人工智能、认知物联网和区块链三足鼎立的时期,如果能将三者有机结合将创造巨大的价值。例如,如果将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的资产(汽车、仓库、医疗设备等)接入物联网,那么区块链技术则可以帮助互不相识的这些资产的所有者进行资产使用的交易谈判。在共享经济的模式下,最需要解决的就是陌生人之间的信任问题,即资源的提供方和资源的租用者,如何在缺乏信任的基础上安全地完成交易。分布式区块链将是全新的一种去信任的方式,不使用任何中间平台,达到各方参与者的可靠交易的目的。这有点类似于分时用车和分时用房,将引爆以前隐藏在深处的过剩资产容量。
——本文摘自《深度探索区块链:Hyperledger 技术与应用》
---
想学习区块链知识的同学可以参加由 华章书院、智链 ChainNova 主办,Linux 中国协办的[第3届《洞见区块链·深度探索区块链》技术沙龙](http://www.huodongxing.com/event/5429319192800)。

时间: 2018 年 3 月 18 日 13:00 ~ 17:30 。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西大街36号昊海写字楼3楼(清华经管创业者加速器)
限额 200 人
[点此报名](http://www.huodongxing.com/event/5429319192800),或扫描二维码报名。

|
|||
如何使用 syslog-ng 从远程 Linux 机器上收集日志
|
Jack Wallen
|
https://www.techrepublic.com/article/how-to-use-syslog-ng-to-collect-logs-from-remote-linux-machines/
|
你可以配置一台单独的 Linux 机器去收集这些日志。这将使你的每日工作更加高效。要实现这个目的,有很多的不同系统可供你选择,而 syslog-ng 就是其中之一。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08/224914clxpxmjbvxpj8j8e.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08/224914clxpxmjbvxpj8j8e.jpg
| true | false | true |
qhwdw
| false |
[
"日志",
"syslog"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13637,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你可以配置一台单独的 Linux 机器去收集这些日志。这将使你的每日工作更加高效。要实现这个目的,有很多的不同系统可供你选择,而 syslog-ng 就是其中之一。
| 2018-03-08T22:49:23 | 2018-03-08T22:49:23 | 9,420 |
/article-9420-1.html
|

如果你的数据中心全是 Linux 服务器,而你就是系统管理员。那么你的其中一项工作内容就是查看服务器的日志文件。但是,如果你在大量的机器上去查看日志文件,那么意味着你需要挨个去登入到机器中来阅读日志文件。如果你管理的机器很多,仅这项工作就可以花费你一天的时间。
另外的选择是,你可以配置一台单独的 Linux 机器去收集这些日志。这将使你的每日工作更加高效。要实现这个目的,有很多的不同系统可供你选择,而 syslog-ng 就是其中之一。
syslog-ng 的不足是文档并不容易梳理。但是,我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可以通过这种方法马上进行安装和配置 syslog-ng。下面我将在 Ubuntu Server 16.04 上示范这两种方法:
* UBUNTUSERVERVM 的 IP 地址是 192.168.1.118 ,将配置为日志收集器
* UBUNTUSERVERVM2 将配置为一个客户端,发送日志文件到收集器
现在我们来开始安装和配置。
### 安装
安装很简单。为了尽可能容易,我将从标准仓库安装。打开一个终端窗口,运行如下命令:
```
sudo apt install syslog-ng
```
你必须在收集器和客户端的机器上都要运行上面的命令。安装完成之后,你将开始配置。
### 配置收集器
现在,我们开始日志收集器的配置。它的配置文件是 `/etc/syslog-ng/syslog-ng.conf`。syslog-ng 安装完成时就已经包含了一个配置文件。我们不使用这个默认的配置文件,可以使用 `mv /etc/syslog-ng/syslog-ng.conf /etc/syslog-ng/syslog-ng.conf.BAK` 将这个自带的默认配置文件重命名。现在使用 `sudo nano /etc/syslog/syslog-ng.conf` 命令创建一个新的配置文件。在这个文件中添加如下的行:
```
@version: 3.5
@include "scl.conf"
@include "`scl-root`/system/tty10.conf"
options {
time-reap(30);
mark-freq(10);
keep-hostname(yes);
};
source s_local { system(); internal(); };
source s_network {
syslog(transport(tcp) port(514));
};
destination d_local {
file("/var/log/syslog-ng/messages_${HOST}"); };
destination d_logs {
file(
"/var/log/syslog-ng/logs.txt"
owner("root")
group("root")
perm(0777)
); };
log { source(s_local); source(s_network); destination(d_logs); };
```
需要注意的是,syslog-ng 使用 514 端口,你需要确保在你的网络上它可以被访问。
保存并关闭这个文件。上面的配置将转存期望的日志文件(由 `system()` 和 `internal()` 指出)到 `/var/log/syslog-ng/logs.txt` 中。因此,你需要使用如下的命令去创建所需的目录和文件:
```
sudo mkdir /var/log/syslog-ng
sudo touch /var/log/syslog-ng/logs.txt
```
使用如下的命令启动和启用 syslog-ng:
```
sudo systemctl start syslog-ng
sudo systemctl enable syslog-ng
```
### 配置客户端
我们将在客户端上做同样的事情(移动默认配置文件并创建新配置文件)。拷贝下列文本到新的客户端配置文件中:
```
@version: 3.5
@include "scl.conf"
@include "`scl-root`/system/tty10.conf"
source s_local { system(); internal(); };
destination d_syslog_tcp {
syslog("192.168.1.118" transport("tcp") port(514)); };
log { source(s_local);destination(d_syslog_tcp); };
```
请注意:请将 IP 地址修改为收集器的 IP 地址。
保存和关闭这个文件。与在配置为收集器的机器上一样的方法启动和启用 syslog-ng。
查看日志文件
------
回到你的配置为收集器的服务器上,运行这个命令 `sudo tail -f /var/log/syslog-ng/logs.txt`。你将看到包含了收集器和客户端的日志条目的输出(图 A)。

恭喜你!syslog-ng 已经正常工作了。你现在可以登入到你的收集器上查看本地机器和远程客户端的日志了。如果你的数据中心有很多 Linux 服务器,在每台服务器上都安装上 syslog-ng 并配置它们作为客户端发送日志到收集器,这样你就不需要登入到每个机器去查看它们的日志了。
---
via: <https://www.techrepublic.com/article/how-to-use-syslog-ng-to-collect-logs-from-remote-linux-machines/>
作者:[Jack Wallen](%5B1%5D:https://tr1.cbsistatic.com/hub/i/r/2017/01/11/51204409-68e0-49b8-a637-01af26be85f6/resize/770x/688dfedad4ed30ec4baf548c2adb8cd4/linuxhero.jpg) 译者:[qhwdw](https://github.com/qhwd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下一次技术面试时要问的 3 个重要问题
|
Brian Hostetter
|
https://www.linux.com/blog/os-jobs/2017/12/3-essential-questions-ask-your-next-tech-interview
|
面试可能会有压力,但 58% 的公司告诉 Dice 和 Linux 基金会,他们需要在未来几个月内聘请开源人才。学习如何提出正确的问题。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08/230424aizx8m88mccy6mem.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08/230424aizx8m88mccy6mem.jpg
| tru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面试"
] |
职业生涯
|
{
"viewnum": 3482,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面试可能会有压力,但 58% 的公司告诉 Dice 和 Linux 基金会,他们需要在未来几个月内聘请开源人才。学习如何提出正确的问题。
| 2018-03-08T23:04:00 | 2018-03-08T23:04:00 | 9,421 |
/article-9421-1.html
|

>
> 面试可能会有压力,但 58% 的公司告诉 Dice 和 Linux 基金会,他们需要在未来几个月内聘请开源人才。学习如何提出正确的问题。
>
>
>
Dice 和 Linux 基金会的年度[开源工作报告](https://www.linuxfoundation.org/blog/2017-jobs-report-highlights-demand-open-source-skills/)揭示了开源专业人士的前景以及未来一年的招聘活动。在今年的报告中,86% 的科技专业人士表示,了解开源推动了他们的职业生涯。然而,当在他们自己的组织内推进或在别处申请新职位的时候,有这些经历会发生什么呢?
面试新工作绝非易事。除了在准备新职位时还要应付复杂的工作,当面试官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时,适当的回答更增添了压力。
在 Dice,我们从事职业、建议,并将技术专家与雇主连接起来。但是我们也在公司里雇佣技术人才来开发开源项目。实际上,Dice 平台基于许多 Linux 发行版,我们利用开源数据库作为我们搜索功能的基础。总之,如果没有开源软件,我们就无法运行 Dice,因此聘请了解和热爱开源软件的专业人士至关重要。
多年来,我在面试中了解到提出好问题的重要性。这是一个了解你的潜在新雇主的机会,以及更好地了解他们是否与你的技能相匹配。
这里有三个要问的重要问题,以及其重要的原因:
### 1、 公司对员工在空闲时间致力于开源项目或编写代码的立场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会告诉正在面试的公司的很多信息。一般来说,只要它与你在该公司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冲突,公司会希望技术专家为网站或项目做出贡献。在公司之外允许这种情况,也会在技术组织中培养出一种创业精神,并教授技术技能,否则在正常的日常工作中你可能无法获得这些技能。
### 2、 项目如何区分优先级?
由于所有的公司都成为了科技公司,所以在创新的客户面对技术项目与改进平台本身之间往往存在着分歧。你会努力保持现有的平台最新么?或者致力于公众开发新产品?根据你的兴趣,答案可以决定公司是否适合你。
### 3、 谁主要决定新产品,开发者在决策过程中有多少投入?
这个问题是了解谁负责公司创新(以及与他/她有多少联系),还有一个是了解你在公司的职业道路。在开发新产品之前,一个好的公司会和开发人员和开源人才交流。这看起来不用多想,但有时会错过这步,意味着在新产品发布之前协作环境的不同或者混乱的过程。
面试可能会有压力,但是 58% 的公司告诉 Dice 和 Linux 基金会他们需要在未来几个月内聘用开源人才,所以记住高需求会让像你这样的专业人士成为雇员。以你想要的方向引导你的事业。
现在[下载](http://bit.ly/2017OSSjobsreport)完整的 2017 年开源工作报告。
---
via: <https://www.linux.com/blog/os-jobs/2017/12/3-essential-questions-ask-your-next-tech-interview>
作者:[Brian Hostetter](https://www.linux.com/users/brianhostetter)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 Linux 中配置 ssh 登录导语
|
Kerneltalks
|
https://kerneltalks.com/tips-tricks/how-to-configure-login-banners-in-linux/
|
无论何时登录公司的某些生产系统,你都会看到一些登录消息、警告或关于你将登录或已登录的服务器的信息,如下所示。这些是登录导语(login banner)。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08/232321r2qar4rbzg2rwuwr.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08/232321r2qar4rbzg2rwuwr.png
| tru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登录",
"ssh"
] |
技术
|
{
"viewnum": 6645,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无论何时登录公司的某些生产系统,你都会看到一些登录消息、警告或关于你将登录或已登录的服务器的信息,如下所示。这些是登录导语(login banner)。
| 2018-03-08T23:23:50 | 2018-03-08T23:23:50 | 9,422 |
/article-9422-1.html
|
>
> 了解如何在 Linux 中创建登录导语,来向要登录或登录后的用户显示不同的警告或消息。
>
>
>

无论何时登录公司的某些生产系统,你都会看到一些登录消息、警告或关于你将登录或已登录的服务器的信息,如下所示。这些是<ruby> 登录导语 <rt> login banner </rt></ruby>。

在本文中,我们将引导你配置它们。
你可以配置两种类型的导语。
1. 用户登录前显示的导语信息(在你选择的文件中配置,例如 `/etc/login.warn`)
2. 用户成功登录后显示的导语信息(在 `/etc/motd` 中配置)
### 如何在用户登录前连接系统时显示消息
当用户连接到服务器并且在登录之前,这个消息将被显示给他。意味着当他输入用户名时,该消息将在密码提示之前显示。
你可以使用任何文件名并在其中输入信息。在这里我们使用 `/etc/login.warn` 并且把我们的消息放在里面。
```
# cat /etc/login.warn
!!!! Welcome to KernelTalks test server !!!!
This server is meant for testing Linux commands and tools. If you are
not associated with kerneltalks.com and not authorized please dis-connect
immediately.
```
现在,需要将此文件和路径告诉 `sshd` 守护进程,以便它可以为每个用户登录请求获取此标语。对于此,打开 `/etc/sshd/sshd_config` 文件并搜索 `#Banner none`。
这里你需要编辑该配置文件,并写下你的文件名并删除注释标记(`#`)。它应该看起来像:`Banner /etc/login.warn`。
保存文件并重启 `sshd` 守护进程。为避免断开现有的连接用户,请使用 HUP 信号重启 sshd。
```
root@kerneltalks # ps -ef | grep -i sshd
root 14255 1 0 18:42 ? 00:00:00 /usr/sbin/sshd -D
root 19074 14255 0 18:46 ? 00:00:00 sshd: ec2-user [priv]
root 19177 19127 0 18:54 pts/0 00:00:00 grep -i sshd
root@kerneltalks # kill -HUP 14255
```
就是这样了!打开新的会话并尝试登录。你将看待你在上述步骤中配置的消息。

你可以在用户输入密码登录系统之前看到此消息。
### 如何在用户登录后显示消息
消息用户在成功登录系统后看到的<ruby> 当天消息 <rt> Message Of The Day </rt></ruby>(MOTD)由 `/etc/motd` 控制。编辑这个文件并输入当成功登录后欢迎用户的消息。
```
root@kerneltalks # cat /etc/motd
W E L C O M E
Welcome to the testing environment of kerneltalks.
Feel free to use this system for testing your Linux
skills. In case of any issues reach out to admin at
info@kerneltalks.com. Thank you.
```
你不需要重启 `sshd` 守护进程来使更改生效。只要保存该文件,`sshd` 守护进程就会下一次登录请求时读取和显示。

你可以在上面的截图中看到:黄色框是由 `/etc/motd` 控制的 MOTD,绿色框就是我们之前看到的登录导语。
你可以使用 [cowsay](https://kerneltalks.com/tips-tricks/cowsay-fun-in-linux-terminal/)、[banner](https://kerneltalks.com/howto/create-nice-text-banner-hpux/)、[figlet](https://kerneltalks.com/tips-tricks/create-beautiful-ascii-text-banners-linux/)、[lolcat](https://kerneltalks.com/linux/lolcat-tool-to-rainbow-color-linux-terminal/) 等工具创建出色的引人注目的登录消息。此方法适用于几乎所有 Linux 发行版,如 RedHat、CentOs、Ubuntu、Fedora 等。
---
via: <https://kerneltalks.com/tips-tricks/how-to-configure-login-banners-in-linux/>
作者:[kerneltalks](https://kerneltalks.com)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9 个提高系统运行速度的轻量级 Linux 应用
|
Munif Tanjim
|
https://itsfoss.com/lightweight-alternative-applications-ubuntu/
|
加速 Ubuntu 系统有很多方法,办法之一是使用轻量级应用来替代一些常用应用程序。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08/234521kbyb4b4cluue0aek.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08/234521kbyb4b4cluue0aek.jpg
| true | false | true |
imquanquan
| false |
[
"应用程序",
"轻量级"
] |
分享
|
{
"viewnum": 11762,
"commentnum": 1,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7.219.200.29",
"message": "Midori浏览器,基于ubuntu的Mint19.1已经找不到它了~",
"username": "Fa1c0n [Chromium 71.0|Ubuntu]",
"date": "2019-02-23T22:57:43"
}
] |
[] |
加速 Ubuntu 系统有很多方法,办法之一是使用轻量级应用来替代一些常用应用程序。
| 2018-03-08T23:45:18 | 2018-03-08T23:45:18 | 9,423 |
/article-9423-1.html
|
>
> **简介:** [加速 Ubuntu 系统](https://itsfoss.com/speed-up-ubuntu-1310/)有很多方法,办法之一是使用轻量级应用来替代一些常用应用程序。我们之前之前发布过一篇 [Linux 必备的应用程序](https://itsfoss.com/essential-linux-applications/),如今将分享这些应用程序在 Ubuntu 或其他 Linux 发行版的轻量级替代方案。
>
>
>

### 9 个常用 Linux 应用程序的轻量级替代方案
你的 Linux 系统很慢吗?应用程序是不是很久才能打开?你最好的选择是使用[轻量级的 Linux 系统](https://itsfoss.com/lightweight-linux-beginners/)。但是重装系统并非总是可行,不是吗?
所以如果你想坚持使用你现在用的 Linux 发行版,但是想要提高性能,你应该使用更轻量级应用来替代你一些常用的应用。这篇文章会列出各种 Linux 应用程序的轻量级替代方案。
由于我使用的是 Ubuntu,因此我只提供了基于 Ubuntu 的 Linux 发行版的安装说明。但是这些应用程序可以用于几乎所有其他 Linux 发行版。你只需去找这些轻量级应用在你的 Linux 发行版中的安装方法就可以了。
### 1. Midori: Web 浏览器
[Midori](http://midori-browser.org/) 是与现代互联网环境具有良好兼容性的最轻量级网页浏览器之一。它是开源的,使用与 Google Chrome 最初所基于的相同的渲染引擎 —— WebKit。并且超快速,最小化但高度可定制。

Midori 浏览器有很多可以定制的扩展和选项。如果你有最高权限,使用这个浏览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在浏览网页的时候遇到了某些问题,请查看其网站上[常见问题](http://midori-browser.org/faqs/)部分 -- 这包含了你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 在基于 Ubuntu 的发行版上安装 Midori
在 Ubuntu 上,可通过官方源找到 Midori 。运行以下指令即可安装它:
```
sudo apt install midori
```
### 2. Trojita:电子邮件客户端
[Trojita](http://trojita.flaska.net/) 是一款开源强大的 IMAP 电子邮件客户端。它速度快,资源利用率高。我可以肯定地称它是 [Linux 最好的电子邮件客户端之一](https://itsfoss.com/best-email-clients-linux/)。如果你只需电子邮件客户端提供 IMAP 支持,那么也许你不用再进一步考虑了。

Trojita 使用各种技术 —— 按需电子邮件加载、离线缓存、带宽节省模式等 —— 以实现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性能。
#### 在基于 Ubuntu 的发行版上安装 Trojita
Trojita 目前没有针对 Ubuntu 的官方 PPA 。但这应该不成问题。您可以使用以下命令轻松安装它:
```
sudo sh -c "echo 'deb http://download.opensuse.org/repositories/home:/jkt-gentoo:/trojita/xUbuntu_16.04/ /' > /etc/apt/sources.list.d/trojita.list"
wget http://download.opensuse.org/repositories/home:jkt-gentoo:trojita/xUbuntu_16.04/Release.key
sudo apt-key add - < Release.key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trojita
```
### 3. GDebi:包安装程序
有时您需要快速安装 DEB 软件包。Ubuntu 软件中心是一个消耗资源严重的应用程序,仅用于安装 .deb 文件并不明智。
Gdebi 无疑是一款可以完成同样目的的漂亮工具,而它只有个极简的图形界面。

GDebi 是完全轻量级的,完美无缺地完成了它的工作。你甚至应该[让 Gdebi 成为 DEB 文件的默认安装程序](https://itsfoss.com/gdebi-default-ubuntu-software-center/)。
#### 在基于 Ubuntu 的发行版上安装 GDebi
只需一行指令,你便可以在 Ubuntu 上安装 GDebi:
```
sudo apt install gdebi
```
### 4. App Grid:软件中心
如果您经常在 Ubuntu 上使用软件中心搜索、安装和管理应用程序,则 [App Grid](http://www.appgrid.org/) 是必备的应用程序。它是默认的 Ubuntu 软件中心最具视觉吸引力且速度最快的替代方案。

App Grid 支持应用程序的评分、评论和屏幕截图。
#### 在基于 Ubuntu 的发行版上安装 App Grid
App Grid 拥有 Ubuntu 的官方 PPA。使用以下指令安装 App Grid: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appgrid/stable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appgrid
```
### 5. Yarock:音乐播放器
[Yarock](https://seb-apps.github.io/yarock/) 是一个优雅的音乐播放器,拥有现代而最轻量级的用户界面。尽管在设计上是轻量级的,但 Yarock 有一个全面的高级功能列表。

Yarock 的主要功能包括多种音乐收藏、评级、智能播放列表、多种后端选项、桌面通知、音乐剪辑、上下文获取等。
### 在基于 Ubuntu 的发行版上安装 Yarock
您得通过 PPA 使用以下指令在 Ubuntu 上安装 Yarock: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nilarimogard/webupd8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yarock
```
### 6. VLC:视频播放器
谁不需要视频播放器?谁还从未听说过 [VLC](http://www.videolan.org/index.html)?我想并不需要对它做任何介绍。

VLC 能满足你在 Ubuntu 上播放各种媒体文件的全部需求,而且它非常轻便。它甚至可以在非常旧的 PC 上完美运行。
#### 在基于 Ubuntu 的发行版上安装 VLC
VLC 为 Ubuntu 提供官方 PPA。可以输入以下命令来安装它:
```
sudo apt install vlc
```
### 7. PCManFM:文件管理器
PCManFM 是 LXDE 的标准文件管理器。与 LXDE 的其他应用程序一样,它也是轻量级的。如果您正在为文件管理器寻找更轻量级的替代品,可以尝试使用这个应用。

尽管来自 LXDE,PCManFM 也同样适用于其他桌面环境。
#### 在基于 Ubuntu 的发行版上安装 PCManFM
在 Ubuntu 上安装 PCManFM 只需要一条简单的指令:
```
sudo apt install pcmanfm
```
### 8. Mousepad:文本编辑器
在轻量级方面,没有什么可以击败像 nano、vim 等命令行文本编辑器。但是,如果你想要一个图形界面,你可以尝试一下 Mousepad -- 一个最轻量级的文本编辑器。它非常轻巧,速度非常快。带有简单的可定制的用户界面和多个主题。

Mousepad 支持语法高亮显示。所以,你也可以使用它作为基础的代码编辑器。
#### 在基于 Ubuntu 的发行版上安装 Mousepad
想要安装 Mousepad ,可以使用以下指令:
```
sudo apt install mousepad
```
### 9. GNOME Office:办公软件
许多人需要经常使用办公应用程序。通常,大多数办公应用程序体积庞大且很耗资源。Gnome Office 在这方面非常轻便。Gnome Office 在技术上不是一个完整的办公套件。它由不同的独立应用程序组成,在这之中 AbiWord&Gnumeric 脱颖而出。
**AbiWord** 是文字处理器。它比其他替代品轻巧并且快得多。但是这样做是有代价的 —— 你可能会失去宏、语法检查等一些功能。AdiWord 并不完美,但它可以满足你基本的需求。

**Gnumeric** 是电子表格编辑器。就像 AbiWord 一样,Gnumeric 也非常快速,提供了精确的计算功能。如果你正在寻找一个简单轻便的电子表格编辑器,Gnumeric 已经能满足你的需求了。

在 [Gnome Office](https://gnome.org/gnome-office/) 下面还有一些其它应用程序。你可以在官方页面找到它们。
#### 在基于 Ubuntu 的发行版上安装 AbiWord&Gnumeric
要安装 AbiWord&Gnumeric,只需在终端中输入以下指令:
```
sudo apt install abiword gnumeric
```
---
via: <https://itsfoss.com/lightweight-alternative-applications-ubuntu/>
作者:[Munif Tanjim](https://itsfoss.com/author/munif/) 译者:[imquanquan](https://github.com/imquanqua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 跟踪器之选
|
Brendan Gregg
|
http://www.brendangregg.com/blog/2015-07-08/choosing-a-linux-tracer.html
|
有大量的 Linux 跟踪器可供你选择。由于它们中的每个都有一个官方的(或者非官方的)的吉祥物,我们有足够多的选择给孩子们展示。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09/125504d0r7q60bi6y0kr6i.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09/125504d0r7q60bi6y0kr6i.png
| true | false | true |
qhwdw
| true |
[
"ftrace",
"eBPF",
"追踪器"
] |
软件开发
|
{
"viewnum": 7386,
"commentnum": 0,
"favtimes": 5,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9507,
"displayorder": 0
}
] |
有大量的 Linux 跟踪器可供你选择。由于它们中的每个都有一个官方的(或者非官方的)的吉祥物,我们有足够多的选择给孩子们展示。
| 2018-03-09T12:55:00 | 2018-03-09T12:55:00 | 9,424 |
/article-9424-1.html
|
>
> Linux 跟踪很神奇!
>
>
>

<ruby> 跟踪器 <rt> tracer </rt></ruby>是一个高级的性能分析和调试工具,如果你使用过 `strace(1)` 或者 `tcpdump(8)`,你不应该被它吓到 ... 你使用的就是跟踪器。系统跟踪器能让你看到很多的东西,而不仅是系统调用或者数据包,因为常见的跟踪器都可以跟踪内核或者应用程序的任何东西。
有大量的 Linux 跟踪器可供你选择。由于它们中的每个都有一个官方的(或者非官方的)的吉祥物,我们有足够多的选择给孩子们展示。
你喜欢使用哪一个呢?
我从两类读者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大多数人和性能/内核工程师。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也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我需要及时去更新本文内容,或许是每年一次,或者更频繁。(LCTT 译注:本文最后更新于 2015 年)
### 对于大多数人
大多数人(开发者、系统管理员、运维人员、网络可靠性工程师(SRE)…)是不需要去学习系统跟踪器的底层细节的。以下是你需要去了解和做的事情:
#### 1. 使用 perf\_events 进行 CPU 剖析
可以使用 perf\_events 进行 CPU <ruby> 剖析 <rt> profiling </rt></ruby>。它可以用一个 [火焰图](http://www.brendangregg.com/FlameGraphs/cpuflamegraphs.html) 来形象地表示。比如:
```
git clone --depth 1 https://github.com/brendangregg/FlameGraph
perf record -F 99 -a -g -- sleep 30
perf script | ./FlameGraph/stackcollapse-perf.pl | ./FlameGraph/flamegraph.pl > perf.svg
```

Linux 的 perf\_events(即 `perf`,后者是它的命令)是官方为 Linux 用户准备的跟踪器/分析器。它位于内核源码中,并且维护的非常好(而且现在它的功能还在快速变强)。它一般是通过 linux-tools-common 这个包来添加的。
`perf` 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但是,如果我只能建议你学习其中的一个功能的话,那就是 CPU 剖析。虽然从技术角度来说,这并不是事件“跟踪”,而是<ruby> 采样 <rt> sampling </rt></ruby>。最难的部分是获得完整的栈和符号,这部分在我的 [Linux Profiling at Netflix](http://www.brendangregg.com/blog/2015-02-27/linux-profiling-at-netflix.html) 中针对 Java 和 Node.js 讨论过。
#### 2. 知道它能干什么
正如一位朋友所说的:“你不需要知道 X 光机是如何工作的,但你需要明白的是,如果你吞下了一个硬币,X 光机是你的一个选择!”你需要知道使用跟踪器能够做什么,因此,如果你在业务上确实需要它,你可以以后再去学习它,或者请会使用它的人来做。
简单地说:几乎任何事情都可以通过跟踪来了解它。内部文件系统、TCP/IP 处理过程、设备驱动、应用程序内部情况。阅读我在 lwn.net 上的 [ftrace](http://lwn.net/Articles/608497/) 的文章,也可以去浏览 [perf\_events 页面](http://www.brendangregg.com/perf.html),那里有一些跟踪(和剖析)能力的示例。
#### 3. 需要一个前端工具
如果你要购买一个性能分析工具(有许多公司销售这类产品),并要求支持 Linux 跟踪。想要一个直观的“点击”界面去探查内核的内部,以及包含一个在不同堆栈位置的延迟热力图。就像我在 [Monitorama 演讲](http://www.brendangregg.com/blog/2015-06-23/netflix-instance-analysis-requirements.html) 中描述的那样。
我创建并开源了我自己的一些前端工具,虽然它是基于 CLI 的(不是图形界面的)。这样可以使其它人使用跟踪器更快更容易。比如,我的 [perf-tools](http://www.brendangregg.com/blog/2015-03-17/linux-performance-analysis-perf-tools.html),跟踪新进程是这样的:
```
# ./execsnoop
Tracing exec()s. Ctrl-C to end.
PID PPID ARGS
22898 22004 man ls
22905 22898 preconv -e UTF-8
22908 22898 pager -s
22907 22898 nroff -mandoc -rLL=164n -rLT=164n -Tutf8
[...]
```
在 Netflix 公司,我正在开发 [Vector](http://techblog.netflix.com/2015/04/introducing-vector-netflixs-on-host.html),它是一个实例分析工具,实际上它也是一个 Linux 跟踪器的前端。
### 对于性能或者内核工程师
一般来说,我们的工作都非常难,因为大多数人或许要求我们去搞清楚如何去跟踪某个事件,以及因此需要选择使用哪个跟踪器。为完全理解一个跟踪器,你通常需要花至少一百多个小时去使用它。理解所有的 Linux 跟踪器并能在它们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是件很难的事情。(我或许是唯一接近完成这件事的人)
在这里我建议选择如下,要么:
A)选择一个全能的跟踪器,并以它为标准。这需要在一个测试环境中花大量的时间来搞清楚它的细微差别和安全性。我现在的建议是 SystemTap 的最新版本(例如,从 [源代码](https://sourceware.org/git/?p=systemtap.git;a=blob_plain;f=README;hb=HEAD) 构建)。我知道有的公司选择的是 LTTng ,尽管它并不是很强大(但是它很安全),但他们也用的很好。如果在 `sysdig` 中添加了跟踪点或者是 kprobes,它也是另外的一个候选者。
B)按我的 [Velocity 教程中](http://www.slideshare.net/brendangregg/velocity-2015-linux-perf-tools) 的流程图。这意味着尽可能使用 ftrace 或者 perf\_events,eBPF 已经集成到内核中了,然后用其它的跟踪器,如 SystemTap/LTTng 作为对 eBPF 的补充。我目前在 Netflix 的工作中就是这么做的。

以下是我对各个跟踪器的评价:
#### 1. ftrace
我爱 [ftrace](http://lwn.net/Articles/370423/),它是内核黑客最好的朋友。它被构建进内核中,它能够利用跟踪点、kprobes、以及 uprobes,以提供一些功能:使用可选的过滤器和参数进行事件跟踪;事件计数和计时,内核概览;<ruby> 函数流步进 <rt> function-flow walking </rt></ruby>。关于它的示例可以查看内核源代码树中的 [ftrace.txt](https://www.kernel.org/doc/Documentation/trace/ftrace.txt)。它通过 `/sys` 来管理,是面向单一的 root 用户的(虽然你可以使用缓冲实例以让其支持多用户),它的界面有时很繁琐,但是它比较容易<ruby> 调校 <rt> hackable </rt></ruby>,并且有个前端:ftrace 的主要创建者 Steven Rostedt 设计了一个 trace-cmd,而且我也创建了 perf-tools 集合。我最诟病的就是它不是<ruby> 可编程的 <rt> programmable </rt></ruby>,因此,举个例子说,你不能保存和获取时间戳、计算延迟,以及将其保存为直方图。你需要转储事件到用户级以便于进行后期处理,这需要花费一些成本。它也许可以通过 eBPF 实现可编程。
#### 2. perf\_events
[perf\_events](https://perf.wiki.kernel.org/index.php/Main_Page) 是 Linux 用户的主要跟踪工具,它的源代码位于 Linux 内核中,一般是通过 linux-tools-common 包来添加的。它又称为 `perf`,后者指的是它的前端,它相当高效(动态缓存),一般用于跟踪并转储到一个文件中(perf.data),然后可以在之后进行后期处理。它可以做大部分 ftrace 能做的事情。它不能进行函数流步进,并且不太容易调校(而它的安全/错误检查做的更好一些)。但它可以做剖析(采样)、CPU 性能计数、用户级的栈转换、以及使用本地变量利用<ruby> 调试信息 <rt> debuginfo </rt></ruby>进行<ruby> 行级跟踪 <rt> line tracing </rt></ruby>。它也支持多个并发用户。与 ftrace 一样,它也不是内核可编程的,除非 eBPF 支持(补丁已经在计划中)。如果只学习一个跟踪器,我建议大家去学习 perf,它可以解决大量的问题,并且它也相当安全。
#### 3. eBPF
<ruby> 扩展的伯克利包过滤器 <rt> extended Berkeley Packet Filter </rt></ruby>(eBPF)是一个<ruby> 内核内 <rt> in-kernel </rt></ruby>的虚拟机,可以在事件上运行程序,它非常高效(JIT)。它可能最终为 ftrace 和 perf\_events 提供<ruby> 内核内编程 <rt> in-kernel programming </rt></ruby>,并可以去增强其它跟踪器。它现在是由 Alexei Starovoitov 开发的,还没有实现完全的整合,但是对于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工具,有些内核版本(比如,4.1)已经支持了:比如,块设备 I/O 的<ruby> 延迟热力图 <rt> latency heat map </rt></ruby>。更多参考资料,请查阅 Alexei 的 [BPF 演示](http://www.phoronix.com/scan.php?page=news_item&px=BPF-Understanding-Kernel-VM),和它的 [eBPF 示例](https://github.com/torvalds/linux/tree/master/samples/bpf)。
#### 4. SystemTap
[SystemTap](https://sourceware.org/systemtap/wiki) 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跟踪器。它可以做任何事情:剖析、跟踪点、kprobes、uprobes(它就来自 SystemTap)、USDT、内核内编程等等。它将程序编译成内核模块并加载它们 —— 这是一种很难保证安全的方法。它开发是在内核代码树之外进行的,并且在过去出现过很多问题(内核崩溃或冻结)。许多并不是 SystemTap 的过错 —— 它通常是首次对内核使用某些跟踪功能,并率先遇到 bug。最新版本的 SystemTap 是非常好的(你需要从它的源代码编译),但是,许多人仍然没有从早期版本的问题阴影中走出来。如果你想去使用它,花一些时间去测试环境,然后,在 irc.freenode.net 的 #systemtap 频道与开发者进行讨论。(Netflix 有一个容错架构,我们使用了 SystemTap,但是我们或许比起你来说,更少担心它的安全性)我最诟病的事情是,它似乎假设你有办法得到内核调试信息,而我并没有这些信息。没有它我实际上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缺少相关的文档和示例(我现在自己开始帮着做这些了)。
#### 5. LTTng
[LTTng](http://lttng.org/) 对事件收集进行了优化,性能要好于其它的跟踪器,也支持许多的事件类型,包括 USDT。它的开发是在内核代码树之外进行的。它的核心部分非常简单:通过一个很小的固定指令集写入事件到跟踪缓冲区。这样让它既安全又快速。缺点是做内核内编程不太容易。我觉得那不是个大问题,由于它优化的很好,可以充分的扩展,尽管需要后期处理。它也探索了一种不同的分析技术。很多的“黑匣子”记录了所有感兴趣的事件,以便可以在 GUI 中以后分析它。我担心该记录会错失之前没有预料的事件,我真的需要花一些时间去看看它在实践中是如何工作的。这个跟踪器上我花的时间最少(没有特别的原因)。
#### 6. ktap
[ktap](http://ktap.org/) 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跟踪器,它在内核中使用了一个 lua 虚拟机,不需要调试信息和在嵌入时设备上可以工作的很好。这使得它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某个时候似乎要成为 Linux 上最好的跟踪器。然而,由于 eBPF 开始集成到了内核,而 ktap 的集成工作被推迟了,直到它能够使用 eBPF 而不是它自己的虚拟机。由于 eBPF 在几个月过去之后仍然在集成过程中,ktap 的开发者已经等待了很长的时间。我希望在今年的晚些时间它能够重启开发。
#### 7. dtrace4linux
[dtrace4linux](https://github.com/dtrace4linux/linux) 主要由一个人(Paul Fox)利用业务时间将 Sun DTrace 移植到 Linux 中的。它令人印象深刻,一些<ruby> 供应器 <rt> provider </rt></ruby>可以工作,还不是很完美,它最多应该算是实验性的工具(不安全)。我认为对于许可证的担心,使人们对它保持谨慎:它可能永远也进入不了 Linux 内核,因为 Sun 是基于 CDDL 许可证发布的 DTrace;Paul 的方法是将它作为一个插件。我非常希望看到 Linux 上的 DTrace,并且希望这个项目能够完成,我想我加入 Netflix 时将花一些时间来帮它完成。但是,我一直在使用内置的跟踪器 ftrace 和 perf\_events。
#### 8. OL DTrace
[Oracle Linux DTrace](http://docs.oracle.com/cd/E37670_01/E38608/html/index.html) 是将 DTrace 移植到 Linux (尤其是 Oracle Linux)的重大努力。过去这些年的许多发布版本都一直稳定的进步,开发者甚至谈到了改善 DTrace 测试套件,这显示出这个项目很有前途。许多有用的功能已经完成:系统调用、剖析、sdt、proc、sched、以及 USDT。我一直在等待着 fbt(函数边界跟踪,对内核的动态跟踪),它将成为 Linux 内核上非常强大的功能。它最终能否成功取决于能否吸引足够多的人去使用 Oracle Linux(并为支持付费)。另一个羁绊是它并非完全开源的:内核组件是开源的,但用户级代码我没有看到。
#### 9. sysdig
[sysdig](http://www.sysdig.org/) 是一个很新的跟踪器,它可以使用类似 `tcpdump` 的语法来处理<ruby> 系统调用 <rt> syscall </rt></ruby>事件,并用 lua 做后期处理。它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并且很高兴能看到在系统跟踪领域的创新。它的局限性是,它的系统调用只能是在当时,并且,它转储所有事件到用户级进行后期处理。你可以使用系统调用来做许多事情,虽然我希望能看到它去支持跟踪点、kprobes、以及 uprobes。我也希望看到它支持 eBPF 以查看内核内概览。sysdig 的开发者现在正在增加对容器的支持。可以关注它的进一步发展。
### 深入阅读
我自己的工作中使用到的跟踪器包括:
* **ftrace** : 我的 [perf-tools](http://www.brendangregg.com/blog/2015-03-17/linux-performance-analysis-perf-tools.html) 集合(查看示例目录);我的 lwn.net 的 [ftrace 跟踪器的文章](http://lwn.net/Articles/608497/); 一个 [LISA14](http://www.brendangregg.com/blog/2015-03-17/linux-performance-analysis-perf-tools.html) 演讲;以及帖子: [函数计数](http://www.brendangregg.com/blog/2014-07-13/linux-ftrace-function-counting.html)、 [iosnoop](http://www.brendangregg.com/blog/2014-07-16/iosnoop-for-linux.html)、 [opensnoop](http://www.brendangregg.com/blog/2014-07-25/opensnoop-for-linux.html)、 [execsnoop](http://www.brendangregg.com/blog/2014-07-28/execsnoop-for-linux.html)、 [TCP retransmits](http://www.brendangregg.com/blog/2014-09-06/linux-ftrace-tcp-retransmit-tracing.html)、 [uprobes](http://www.brendangregg.com/blog/2015-06-28/linux-ftrace-uprobe.html) 和 [USDT](http://www.brendangregg.com/blog/2015-07-03/hacking-linux-usdt-ftrace.html)。
* **perf\_events** : 我的 [perf\_events 示例](http://www.brendangregg.com/perf.html) 页面;在 SCALE 的一个 [Linux Profiling at Netflix](http://www.brendangregg.com/blog/2015-02-27/linux-profiling-at-netflix.html) 演讲;和帖子:[CPU 采样](http://www.brendangregg.com/blog/2014-06-22/perf-cpu-sample.html)、[静态跟踪点](http://www.brendangregg.com/blog/2014-06-29/perf-static-tracepoints.html)、[热力图](http://www.brendangregg.com/blog/2014-07-01/perf-heat-maps.html)、[计数](http://www.brendangregg.com/blog/2014-07-03/perf-counting.html)、[内核行级跟踪](http://www.brendangregg.com/blog/2014-09-11/perf-kernel-line-tracing.html)、[off-CPU 时间火焰图](http://www.brendangregg.com/blog/2015-02-26/linux-perf-off-cpu-flame-graph.html)。
* **eBPF** : 帖子 [eBPF:一个小的进步](http://www.brendangregg.com/blog/2015-05-15/ebpf-one-small-step.html),和一些 [BPF-tools](https://github.com/brendangregg/BPF-tools) (我需要发布更多)。
* **SystemTap** : 很久以前,我写了一篇 [使用 SystemTap](http://dtrace.org/blogs/brendan/2011/10/15/using-systemtap/) 的文章,它有点过时了。最近我发布了一些 [systemtap-lwtools](https://github.com/brendangregg/systemtap-lwtools),展示了在没有内核调试信息的情况下,SystemTap 是如何使用的。
* **LTTng** : 我使用它的时间很短,不足以发布什么文章。
* **ktap** : 我的 [ktap 示例](http://www.brendangregg.com/ktap.html) 页面包括一行程序和脚本,虽然它是早期的版本。
* **dtrace4linux** : 在我的 [系统性能](http://www.brendangregg.com/sysperfbook.html) 书中包含了一些示例,并且在过去我为了某些事情开发了一些小的修补,比如, [timestamps](https://github.com/dtrace4linux/linux/issues/55)。
* **OL DTrace** : 因为它是对 DTrace 的直接移植,我早期 DTrace 的工作大多与之相关(链接太多了,可以去 [我的主页](http://www.brendangregg.com) 上搜索)。一旦它更加完美,我可以开发很多专用工具。
* **sysdig** : 我贡献了 [fileslower](https://github.com/brendangregg/sysdig/commit/d0eeac1a32d6749dab24d1dc3fffb2ef0f9d7151) 和 [subsecond offset spectrogram](https://github.com/brendangregg/sysdig/commit/2f21604dce0b561407accb9dba869aa19c365952) 的 chisel。
* **其它** : 关于 [strace](http://www.brendangregg.com/blog/2014-05-11/strace-wow-much-syscall.html),我写了一些告诫文章。
不好意思,没有更多的跟踪器了! … 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 Linux 中的跟踪器不止一个,或者关于 DTrace 的内容,在我的 [从 DTrace 到 Linux](http://www.brendangregg.com/blog/2015-02-28/from-dtrace-to-linux.html) 的演讲中有答案,从 [第 28 张幻灯片](http://www.slideshare.net/brendangregg/from-dtrace-to-linux/28) 开始。
感谢 [Deirdre Straughan](http://www.beginningwithi.com/) 的编辑,以及跟踪小马的创建(General Zoi 是小马的创建者)。
---
via: <http://www.brendangregg.com/blog/2015-07-08/choosing-a-linux-tracer.html>
作者:[Brendan Gregg](http://www.brendangregg.com) 译者:[qhwdw](https://github.com/qhwd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给 “rm” 命令添加个“垃圾桶”
|
2daygeek
|
https://www.2daygeek.com/rm-command-to-move-files-to-trash-can-rm-alias/
|
将文件移动到“垃圾桶”是一个好主意,当你无意中运行 rm 命令时,可以拯救你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09/174140s40x4xgv7zev4v40.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09/174140s40x4xgv7zev4v40.jpg
| true | false | true |
amwps290
| false |
[
"rm",
"垃圾桶"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8934,
"commentnum": 0,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将文件移动到“垃圾桶”是一个好主意,当你无意中运行 rm 命令时,可以拯救你
| 2018-03-09T17:42:26 | 2018-03-09T17:42:26 | 9,425 |
/article-9425-1.html
|

人类犯错误是因为我们不是一个可编程设备,所以,在使用 `rm` 命令时要额外注意,不要在任何时候使用 `rm -rf *`。当你使用 `rm` 命令时,它会永久删除文件,不会像文件管理器那样将这些文件移动到 “垃圾箱”。
有时我们会将不应该删除的文件删除掉,所以当错误地删除了文件时该怎么办? 你必须看看恢复工具(Linux 中有很多数据恢复工具),但我们不知道是否能将它百分之百恢复,所以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最近发表了一篇关于 [Trash-Cli](https://www.2daygeek.com/trash-cli-command-line-trashcan-linux-system/) 的文章,在评论部分,我们从用户 Eemil Lgz 那里获得了一个关于 [saferm.sh](https://github.com/lagerspetz/linux-stuff/blob/master/scripts/saferm.sh) 脚本的更新,它可以帮助我们将文件移动到“垃圾箱”而不是永久删除它们。
将文件移动到“垃圾桶”是一个好主意,当你无意中运行 `rm` 命令时,可以拯救你;但是很少有人会说这是一个坏习惯,如果你不注意“垃圾桶”,它可能会在一定的时间内被文件和文件夹堆积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你按照你的意愿去做一个定时任务。
这适用于服务器和桌面两种环境。 如果脚本检测到 GNOME 、KDE、Unity 或 LXDE 桌面环境(DE),则它将文件或文件夹安全地移动到默认垃圾箱 `$HOME/.local/share/Trash/files`,否则会在您的主目录中创建垃圾箱文件夹 `$HOME/Trash`。
`saferm.sh` 脚本托管在 Github 中,可以从仓库中克隆,也可以创建一个名为 `saferm.sh` 的文件并复制其上的代码。
```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lagerspetz/linux-stuff
$ sudo mv linux-stuff/scripts/saferm.sh /bin
$ rm -Rf linux-stuff
```
在 `.bashrc` 文件中设置别名,
```
alias rm=saferm.sh
```
执行下面的命令使其生效,
```
$ source ~/.bashrc
```
一切就绪,现在你可以执行 `rm` 命令,自动将文件移动到”垃圾桶”,而不是永久删除它们。
测试一下,我们将删除一个名为 `magi.txt` 的文件,命令行明确的提醒了 `Moving magi.txt to $HOME/.local/share/Trash/file`。
```
$ rm -rf magi.txt
Moving magi.txt to /home/magi/.local/share/Trash/files
```
也可以通过 `ls` 命令或 `trash-cli` 进行验证。
```
$ ls -lh /home/magi/.local/share/Trash/files
Permissions Size User Date Modified Name
.rw-r--r-- 32 magi 11 Oct 16:24 magi.txt
```
或者我们可以通过文件管理器界面中查看相同的内容。
![![][3]](/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09/174228rxpmllt2pxc9h6hh.png)
(LCTT 译注:原文此处混淆了部分 trash-cli 的内容,考虑到文章衔接和逻辑,此处略。)
要了解 `saferm.sh` 的其他选项,请查看帮助。
```
$ saferm.sh -h
This is saferm.sh 1.16. LXDE and Gnome3 detection.
Will ask to unsafe-delete instead of cross-fs move. Allows unsafe (regular rm) delete (ignores trashinfo).
Creates trash and trashinfo directories if they do not exist. Handles symbolic link deletion.
Does not complain about different user any more.
Usage: /path/to/saferm.sh [OPTIONS] [--] files and dirs to safely remove
OPTIONS:
-r allows recursively removing directories.
-f Allow deleting special files (devices, ...).
-u Unsafe mode, bypass trash and delete files permanently.
-v Verbose, prints more messages. Default in this version.
-q Quiet mode. Opposite of verbose.
```
---
via: <https://www.2daygeek.com/rm-command-to-move-files-to-trash-can-rm-alias/>
作者:[2DAYGEEK](https://www.2daygeek.com/author/2daygeek/) 译者:[amwps290](https://github.com/amwps290)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Partclone:多功能的分区和克隆的自由软件
|
Martins D. Okoi
|
https://www.fossmint.com/partclone-linux-backup-clone-tool/
|
它为用户提供了备份与恢复已用分区的工具,并与多个文件系统高度兼容。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0/090516nhli68552dv8zn2z.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0/090516nhli68552dv8zn2z.png
| tru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分区",
"Partclone"
] |
分享
|
{
"viewnum": 8881,
"commentnum": 0,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它为用户提供了备份与恢复已用分区的工具,并与多个文件系统高度兼容。
| 2018-03-10T09:05:13 | 2018-03-10T09:05:13 | 9,426 |
/article-9426-1.html
|

[Partclone](https://partclone.org/) 是由 Clonezilla 的开发者们开发的用于创建和克隆分区镜像的自由开源软件。实际上,Partclone 是 Clonezilla 所基于的工具之一。
它为用户提供了备份与恢复已用分区的工具,并与多个文件系统高度兼容,这要归功于它能够使用像 e2fslibs 这样的现有库来读取和写入分区,例如 ext2。
它最大的优点是支持各种格式,包括 ext2、ext3、ext4、hfs+、reiserfs、reiser4、btrfs、vmfs3、vmfs5、xfs、jfs、ufs、ntfs、fat(12/16/32)、exfat、f2fs 和 nilfs。
它还有许多的程序,包括 partclone.ext2(ext3&ext4)、partclone.ntfs、partclone.exfat、partclone.hfsp 和 partclone.vmfs(v3和v5) 等等。
### Partclone中的功能
* 免费软件: Partclone 免费供所有人下载和使用。 \* 开源: Partclone 是在 GNU GPL 许可下发布的,并在 [GitHub](https://github.com/Thomas-Tsai/partclone) 上公开。 \* 跨平台:适用于 Linux、Windows、MAC、ESX 文件系统备份/恢复和 FreeBSD。 \* 一个在线的[文档页面](https://partclone.org/help/),你可以从中查看帮助文档并跟踪其 GitHub 问题。 \* 为初学者和专业人士提供的在线[用户手册](https://partclone.org/usage/)。 \* 支持救援。 \* 克隆分区成镜像文件。 \* 将镜像文件恢复到分区。 \* 快速复制分区。 \* 支持 raw 克隆。 \* 显示传输速率和持续时间。 \* 支持管道。 \* 支持 crc32 校验。 \* 支持 ESX vmware server 的 vmfs 和 FreeBSD 的文件系统 ufs。
Partclone 中还捆绑了更多功能,你可以在[这里](https://partclone.org/features/)查看其余的功能。
* [下载 Linux 中的 Partclone](https://partclone.org/download/)
### 如何安装和使用 Partclone
在 Linux 上安装 Partclone。
```
$ sudo apt install partclone [On Debian/Ubuntu]
$ sudo yum install partclone [On CentOS/RHEL/Fedora]
```
克隆分区为镜像。
```
# partclone.ext4 -d -c -s /dev/sda1 -o sda1.img
```
将镜像恢复到分区。
```
# partclone.ext4 -d -r -s sda1.img -o /dev/sda1
```
分区到分区克隆。
```
# partclone.ext4 -d -b -s /dev/sda1 -o /dev/sdb1
```
显示镜像信息。
```
# partclone.info -s sda1.img
```
检查镜像。
```
# partclone.chkimg -s sda1.img
```
你是 Partclone 的用户吗?我最近在 [Deepin Clone](https://www.fossmint.com/deepin-clone-system-backup-restore-for-deepin-users/) 上写了一篇文章,显然,Partclone 有擅长处理的任务。你使用其他备份和恢复工具的经验是什么?
请在下面的评论区与我们分享你的想法和建议。
---
via: <https://www.fossmint.com/partclone-linux-backup-clone-tool/>
作者:[Martins D. Okoi](https://www.fossmint.com/author/dillivine/)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 下最好的图片截取和视频截录工具
|
Linuxandubuntu
|
http://www.linuxandubuntu.com/home/best-linux-screenshot-screencasting-tools
|
可能有一个困扰你多时的问题,当你想要获取一张屏幕截图向开发者反馈问题,或是在 Stack Overflow 寻求帮助时,你可能缺乏一个可靠的屏幕截图工具去保存和发送截图。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1/094000g4qd2cgqquauc4qq.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1/094000g4qd2cgqquauc4qq.jpg
| true | false | true |
CYLeft
| false |
[
"截屏"
] |
分享
|
{
"viewnum": 14098,
"commentnum": 0,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可能有一个困扰你多时的问题,当你想要获取一张屏幕截图向开发者反馈问题,或是在 Stack Overflow 寻求帮助时,你可能缺乏一个可靠的屏幕截图工具去保存和发送截图。
| 2018-03-11T09:39:00 | 2018-03-11T09:39:00 | 9,427 |
/article-9427-1.html
|

可能有一个困扰你多时的问题,当你想要获取一张屏幕截图向开发者反馈问题,或是在 Stack Overflow 寻求帮助时,你可能缺乏一个可靠的屏幕截图工具去保存和发送截图。在 GNOME 中有一些这种类型的程序和 shell 拓展工具。这里介绍的是 Linux 最好的屏幕截图工具,可以供你截取图片或截录视频。
### 1. Shutter
[](http://www.linuxandubuntu.com/uploads/2/1/1/5/21152474/shutter-linux-screenshot-taking-tools_orig.jpg)
[Shutter](http://shutter-project.org/) 可以截取任意你想截取的屏幕,是 Linux 最好的截屏工具之一。得到截屏之后,它还可以在保存截屏之前预览图片。它也有一个扩展菜单,展示在 GNOME 顶部面板,使得用户进入软件变得更人性化,非常方便使用。
你可以截取选区、窗口、桌面、当前光标下的窗口、区域、菜单、提示框或网页。Shutter 允许用户直接上传屏幕截图到设置内首选的云服务商。它同样允许用户在保存截图之前编辑器图片;同时提供了一些可自由添加或移除的插件。
终端内键入下列命令安装此工具:
```
sudo add-apt-repository -y ppa:shutter/ppa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shutter
```
### 2. Vokoscreen
[](http://www.linuxandubuntu.com/uploads/2/1/1/5/21152474/vokoscreen-screencasting-tool-for-linux_orig.jpg)
[Vokoscreen](https://github.com/vkohaupt/vokoscreen) 是一款允许你记录和叙述屏幕活动的一款软件。它易于使用,有一个简洁的界面和顶部面板的菜单,方便用户录制视频。
你可以选择记录整个屏幕,或是记录一个窗口,抑或是记录一个选区。自定义记录可以让你轻松得到所需的保存类型,你甚至可以将屏幕录制记录保存为 gif 文件。当然,你也可以使用网络摄像头记录自己的情况,用于你写作教程吸引学习者。记录完成后,你还可以在该应用程序中回放视频记录,这样就不必到处去找你记录的内容。
[](http://www.linuxandubuntu.com/uploads/2/1/1/5/21152474/vokoscreen-preferences_orig.jpg)
你可以从你的发行版仓库安装 Vocoscreen,或者你也可以在 [pkgs.org](https://pkgs.org/download/vokoscreen) 选择下载你需要的版本。
```
sudo dpkg -i vokoscreen_2.5.0-1_amd64.deb
```
### 3. OBS
[](http://www.linuxandubuntu.com/uploads/2/1/1/5/21152474/obs-linux-screencasting-tool_orig.jpg)
[OBS](https://obsproject.com/) 可以用来录制自己的屏幕亦可用来录制互联网上的流媒体。它允许你看到自己所录制的内容或你叙述的屏幕录制。它允许你根据喜好选择录制视频的品质;它也允许你选择文件的保存类型。除了视频录制功能之外,你还可以切换到 Studio 模式,不借助其他软件进行视频编辑。要在你的 Linux 系统中安装 OBS,你必须确保你的电脑已安装 FFmpeg。ubuntu 14.04 或更早的版本安装 FFmpeg 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kirillshkrogalev/ffmpeg-next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ffmpeg
```
ubuntu 15.04 以及之后的版本,你可以在终端中键入如下命令安装 FFmpeg:
```
sudo apt-get install ffmpeg
```
如果 FFmpeg 安装完成,在终端中键入如下安装 OBS: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obsproject/obs-studio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obs-studio
```
### 4. Green Recorder
[](http://www.linuxandubuntu.com/uploads/2/1/1/5/21152474/green-recording-linux-tool_orig.jpg)
[Green recorder](https://github.com/foss-project/green-recorder) 是一款界面简单的程序,它可以让你记录屏幕。你可以选择包括视频和单纯的音频在内的录制内容,也可以显示鼠标指针,甚至可以跟随鼠标录制视频。同样,你可以选择记录窗口或是屏幕上的选区,以便于只在自己的记录中保留需要的内容;你还可以自定义最终保存的视频的帧数。如果你想要延迟录制,它提供给你一个选项可以设置出你想要的延迟时间。它还提供一个录制结束后的命令运行选项,这样,就可以在视频录制结束后立即运行。
在终端中键入如下命令来安装 green recorder: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fossproject/ppa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install green-recorder
```
### 5. Kazam
[](http://www.linuxandubuntu.com/uploads/2/1/1/5/21152474/kazam-screencasting-tool-for-linux_orig.jpg)
[Kazam](https://launchpad.net/kazam) 在几乎所有使用截图工具的 Linux 用户中都十分流行。这是一款简单直观的软件,它可以让你做一个屏幕截图或是视频录制,也同样允许在屏幕截图或屏幕录制之前设置延时。它可以让你选择录制区域,窗口或是你想要抓取的整个屏幕。Kazam 的界面接口安排的非常好,和其它软件相比毫无复杂感。它的特点,就是让你优雅的截图。Kazam 在系统托盘和菜单中都有图标,无需打开应用本身,你就可以开始屏幕截图。
终端中键入如下命令来安装 Kazam:
```
sudo apt-get install kazam
```
如果没有找到该 PPA,你需要使用下面的命令安装它: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kazam-team/stable-series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kazam
```
### 6. GNOME 扩展截屏工具
[](http://www.linuxandubuntu.com/uploads/2/1/1/5/21152474/gnome-screenshot-extension-compressed_orig.jpg)
GNOME 的一个扩展软件就叫做 screenshot tool,它常驻系统面板,如果你没有设置禁用它的话。由于它是常驻系统面板的软件,所以它会一直等待你的调用,获取截图,方便和容易获取是它最主要的特点,除非你在调整工具中禁用,否则它将一直在你的系统面板中。这个工具也有用来设置首选项的选项窗口。在 extensions.gnome.org 中搜索 “*Screenshot Tool*”,在你的 GNOME 中安装它。
你需要安装 gnome 扩展的 chrome 扩展组件和 GNOME 调整工具才能使用这个工具。
[](http://www.linuxandubuntu.com/uploads/2/1/1/5/21152474/gnome-screenshot-extension-preferences_orig.jpg)
当你碰到一个问题,不知道怎么处理,想要在 [Linux 社区](http://www.linuxandubuntu.com/home/top-10-communities-to-help-you-learn-linux) 或者其他开发社区分享、寻求帮助的的时候, **Linux 截图工具** 尤其合适。学习开发、程序或者其他任何事物都会发现这些工具在分享截图的时候真的很实用。Youtube 用户和教程制作爱好者会发现视频截录工具真的很适合录制可以发表的教程。
---
via: <http://www.linuxandubuntu.com/home/best-linux-screenshot-screencasting-tools>
作者:[linuxandubuntu](http://www.linuxandubuntu.com) 译者:[CYLeft](https://github.com/CYLeft)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 容器安全的 10 个层面
|
Daniel Oh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7/10/10-layers-container-security
|
应用这些策略来保护容器解决方案的各个层面和容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安全。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1/110949us87gob6001hi6z0.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1/110949us87gob6001hi6z0.png
| true | false | true |
qhwdw
| false |
[
"容器",
"安全"
] |
容器与云
|
{
"viewnum": 4680,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应用这些策略来保护容器解决方案的各个层面和容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安全。
| 2018-03-11T11:09:44 | 2018-03-11T11:09:44 | 9,428 |
/article-9428-1.html
|
>
> 应用这些策略来保护容器解决方案的各个层面和容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安全。
>
>
>

容器提供了打包应用程序的一种简单方法,它实现了从开发到测试到投入生产系统的无缝传递。它也有助于确保跨不同环境的连贯性,包括物理服务器、虚拟机、以及公有云或私有云。这些好处使得一些组织为了更方便地部署和管理为他们提升业务价值的应用程序,而快速地采用了容器技术。

企业需要高度安全,在容器中运行核心服务的任何人都会问,“容器安全吗?”以及“我们能信任运行在容器中的应用程序吗?”
对容器进行安全保护就像是对运行中的进程进行安全保护一样。在你部署和运行你的容器之前,你需要去考虑整个解决方案各个层面的安全。你也需要去考虑贯穿了应用程序和容器整个生命周期的安全。
请尝试从这十个关键的因素去确保容器解决方案栈不同层面、以及容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安全。
### 1. 容器宿主机操作系统和多租户环境
由于容器将应用程序和它的依赖作为一个单元来处理,使得开发者构建和升级应用程序变得更加容易,并且,容器可以启用多租户技术将许多应用程序和服务部署到一台共享主机上。在一台单独的主机上以容器方式部署多个应用程序、按需启动和关闭单个容器都是很容易的。为完全实现这种打包和部署技术的优势,运营团队需要运行容器的合适环境。运营者需要一个安全的操作系统,它能够在边界上保护容器安全、从容器中保护主机内核,以及保护容器彼此之间的安全。
容器是隔离而资源受限的 Linux 进程,允许你在一个共享的宿主机内核上运行沙盒化的应用程序。保护容器的方法与保护你的 Linux 中运行的任何进程的方法是一样的。降低权限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保护容器安全的最佳实践。最好使用尽可能小的权限去创建容器。容器应该以一个普通用户的权限来运行,而不是 root 权限的用户。在 Linux 中可以使用多个层面的安全加固手段,Linux 命名空间、安全强化 Linux([SELinux](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curity-Enhanced_Linux))、[cgroups](https://en.wikipedia.org/wiki/Cgroups) 、capabilities(LCTT 译注:Linux 内核的一个安全特性,它打破了传统的普通用户与 root 用户的概念,在进程级提供更好的安全控制)、以及安全计算模式( [seccomp](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ccomp) ),这五种 Linux 的安全特性可以用于保护容器的安全。
### 2. 容器内容(使用可信来源)
在谈到安全时,首先要考虑你的容器里面有什么?例如 ,有些时候,应用程序和基础设施是由很多可用组件所构成的。它们中的一些是开源的软件包,比如,Linux 操作系统、Apache Web 服务器、Red Hat JBoss 企业应用平台、PostgreSQL,以及 Node.js。这些软件包的容器化版本已经可以使用了,因此,你没有必要自己去构建它们。但是,对于你从一些外部来源下载的任何代码,你需要知道这些软件包的原始来源,是谁构建的它,以及这些包里面是否包含恶意代码。
### 3. 容器注册(安全访问容器镜像)
你的团队的容器构建于下载的公共容器镜像,因此,访问和升级这些下载的容器镜像以及内部构建镜像,与管理和下载其它类型的二进制文件的方式是相同的,这一点至关重要。许多私有的注册库支持容器镜像的存储。选择一个私有的注册库,可以帮你将存储在它的注册中的容器镜像实现策略自动化。
### 4. 安全性与构建过程
在一个容器化环境中,软件构建过程是软件生命周期的一个阶段,它将所需的运行时库和应用程序代码集成到一起。管理这个构建过程对于保护软件栈安全来说是很关键的。遵守“一次构建,到处部署”的原则,可以确保构建过程的结果正是生产系统中需要的。保持容器的恒定不变也很重要 — 换句话说就是,不要对正在运行的容器打补丁,而是,重新构建和部署它们。
不论是因为你处于一个高强度监管的行业中,还是只希望简单地优化你的团队的成果,设计你的容器镜像管理以及构建过程,可以使用容器层的优势来实现控制分离,因此,你应该去这么做:
* 运营团队管理基础镜像
* 架构师管理中间件、运行时、数据库,以及其它解决方案
* 开发者专注于应用程序层面,并且只写代码

最后,标记好你的定制构建容器,这样可以确保在构建和部署时不会搞混乱。
### 5. 控制好在同一个集群内部署应用
如果是在构建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或者在镜像被部署之后发现的任何漏洞,那么,请在基于策略的、自动化工具上添加另外的安全层。
我们来看一下,一个应用程序的构建使用了三个容器镜像层:内核、中间件,以及应用程序。如果在内核镜像中发现了问题,那么只能重新构建镜像。一旦构建完成,镜像就会被发布到容器平台注册库中。这个平台可以自动检测到发生变化的镜像。对于基于这个镜像的其它构建将被触发一个预定义的动作,平台将自己重新构建应用镜像,合并该修复的库。
一旦构建完成,镜像将被发布到容器平台的内部注册库中。在它的内部注册库中,会立即检测到镜像发生变化,应用程序在这里将会被触发一个预定义的动作,自动部署更新镜像,确保运行在生产系统中的代码总是使用更新后的最新的镜像。所有的这些功能协同工作,将安全功能集成到你的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CI/CD)过程和管道中。
### 6. 容器编配:保护容器平台安全
当然了,应用程序很少会以单一容器分发。甚至,简单的应用程序一般情况下都会有一个前端、一个后端、以及一个数据库。而在容器中以微服务模式部署的应用程序,意味着应用程序将部署在多个容器中,有时它们在同一台宿主机上,有时它们是分布在多个宿主机或者节点上,如下面的图所示:

在大规模的容器部署时,你应该考虑:
* 哪个容器应该被部署在哪个宿主机上?
* 那个宿主机应该有什么样的性能?
* 哪个容器需要访问其它容器?它们之间如何发现彼此?
* 你如何控制和管理对共享资源的访问,像网络和存储?
* 如何监视容器健康状况?
* 如何去自动扩展性能以满足应用程序的需要?
* 如何在满足安全需求的同时启用开发者的自助服务?
考虑到开发者和运营者的能力,提供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是容器平台的关键要素。例如,编配管理服务器是中心访问点,应该接受最高级别的安全检查。API 是规模化的自动容器平台管理的关键,可以用于为 pod、服务,以及复制控制器验证和配置数据;在入站请求上执行项目验证;以及调用其它主要系统组件上的触发器。
### 7. 网络隔离
在容器中部署现代微服务应用,经常意味着跨多个节点在多个容器上部署。考虑到网络防御,你需要一种在一个集群中的应用之间的相互隔离的方法。一个典型的公有云容器服务,像 Google 容器引擎(GKE)、Azure 容器服务,或者 Amazon Web 服务(AWS)容器服务,是单租户服务。他们让你在你初始化建立的虚拟机集群上运行你的容器。对于多租户容器的安全,你需要容器平台为你启用一个单一集群,并且分割流量以隔离不同的用户、团队、应用、以及在这个集群中的环境。
使用网络命名空间,容器内的每个集合(即大家熟知的 “pod”)都会得到它自己的 IP 和绑定的端口范围,以此来从一个节点上隔离每个 pod 网络。除使用下面所述的方式之外,默认情况下,来自不同命名空间(项目)的 pod 并不能发送或者接收其它 pod 上的包和不同项目的服务。你可以使用这些特性在同一个集群内隔离开发者环境、测试环境,以及生产环境。但是,这样会导致 IP 地址和端口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管理更加复杂。另外,容器是被设计为反复使用的,你应该在处理这种复杂性的工具上进行投入。在容器平台上比较受欢迎的工具是使用 [软件定义网络](https://en.wikipedia.org/wiki/Software-defined_networking) (SDN) 提供一个定义的网络集群,它允许跨不同集群的容器进行通讯。
### 8. 存储
容器即可被用于无状态应用,也可被用于有状态应用。保护外加的存储是保护有状态服务的一个关键要素。容器平台对多种受欢迎的存储提供了插件,包括网络文件系统(NFS)、AWS 弹性块存储(EBS)、GCE 持久磁盘、GlusterFS、iSCSI、 RADOS(Ceph)、Cinder 等等。
一个持久卷(PV)可以通过资源提供者支持的任何方式装载到一个主机上。提供者有不同的性能,而每个 PV 的访问模式被设置为特定的卷支持的特定模式。例如,NFS 能够支持多路客户端同时读/写,但是,一个特定的 NFS 的 PV 可以在服务器上被发布为只读模式。每个 PV 有它自己的一组反应特定 PV 性能的访问模式的描述,比如,ReadWriteOnce、ReadOnlyMany、以及 ReadWriteMany。
### 9. API 管理、终端安全、以及单点登录(SSO)
保护你的应用安全,包括管理应用、以及 API 的认证和授权。
Web SSO 能力是现代应用程序的一个关键部分。在构建它们的应用时,容器平台带来了开发者可以使用的多种容器化服务。
API 是微服务构成的应用程序的关键所在。这些应用程序有多个独立的 API 服务,这导致了终端服务数量的激增,它就需要额外的管理工具。推荐使用 API 管理工具。所有的 API 平台应该提供多种 API 认证和安全所需要的标准选项,这些选项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以用于发布证书或者控制访问。
这些选项包括标准的 API key、应用 ID 和密钥对,以及 OAuth 2.0。
### 10. 在一个联合集群中的角色和访问管理
在 2016 年 7 月份,Kubernetes 1.3 引入了 [Kubernetes 联合集群](https://kubernetes.io/docs/concepts/cluster-administration/federation/)。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新特性之一,它是在 Kubernetes 上游、当前的 Kubernetes 1.6 beta 中引用的。联合是用于部署和访问跨多集群运行在公有云或企业数据中心的应用程序服务的。多个集群能够用于去实现应用程序的高可用性,应用程序可以跨多个可用区域,或者去启用部署公共管理,或者跨不同的供应商进行迁移,比如,AWS、Google Cloud、以及 Azure。
当管理联合集群时,你必须确保你的编配工具能够提供你所需要的跨不同部署平台的实例的安全性。一般来说,认证和授权是很关键的 —— 不论你的应用程序运行在什么地方,将数据安全可靠地传递给它们,以及管理跨集群的多租户应用程序。Kubernetes 扩展了联合集群,包括对联合的秘密数据、联合的命名空间、以及 Ingress objects 的支持。
### 选择一个容器平台
当然,它并不仅关乎安全。你需要提供一个你的开发者团队和运营团队有相关经验的容器平台。他们需要一个安全的、企业级的基于容器的应用平台,它能够同时满足开发者和运营者的需要,而且还能够提高操作效率和基础设施利用率。
想从 Daniel 在 [欧盟开源峰会](http://events.linuxfoundation.org/events/open-source-summit-europe) 上的 [容器安全的十个层面](https://osseu17.sched.com/mobile/#session:f2deeabfc1640d002c1d55101ce81223) 的演讲中学习更多知识吗?这个峰会已于 10 月 23 - 26 日在 Prague 举行。
### 关于作者
Daniel Oh;Microservives;Agile;Devops;Java Ee;Container;Openshift;Jboss;Evangelism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7/10/10-layers-container-security>
作者:[Daniel Oh](https://opensource.com/users/daniel-oh) 译者:[qhwdw](https://github.com/qhwd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5 个在视觉上最轻松的黑暗主题
|
Bruno Edoh
|
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best-linux-dark-themes/
|
人们在电脑上选择黑暗主题有几个原因。有些人觉得对于眼睛轻松,而另一些人因为他们的医学条件选择黑色。特别地,程序员喜欢黑暗的主题,因为可以减少眼睛的眩光。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1/114549qlkpcqxxqawvgbgx.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1/114549qlkpcqxxqawvgbgx.png
| tru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主题",
"桌面"
] |
分享
|
{
"viewnum": 11140,
"commentnum": 0,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人们在电脑上选择黑暗主题有几个原因。有些人觉得对于眼睛轻松,而另一些人因为他们的医学条件选择黑色。特别地,程序员喜欢黑暗的主题,因为可以减少眼睛的眩光。
| 2018-03-11T11:45:45 | 2018-03-11T11:45:45 | 9,429 |
/article-9429-1.html
|

人们在电脑上选择黑暗主题有几个原因。有些人觉得对于眼睛轻松,而另一些人因为他们的医学条件选择黑色。特别地,程序员喜欢黑暗的主题,因为可以减少眼睛的眩光。
如果你是一位 Linux 用户和黑暗主题爱好者,那么你很幸运。这里有五个最好的 Linux 黑暗主题。去看一下!
### 1. OSX-Arc-Shadow

顾名思义,这个主题受 OS X 的启发,它是基于 Arc 的平面主题。该主题支持 GTK 3 和 GTK 2 桌面环境,因此 Gnome、Cinnamon、Unity、Manjaro、Mate 和 XFCE 用户可以安装和使用该主题。[OSX-Arc-Shadow](https://github.com/LinxGem33/OSX-Arc-Shadow/) 是 OSX-Arc 主题集合的一部分。该集合还包括其他几个主题(黑暗和明亮)。你可以下载整个系列并使用黑色主题。
基于 Debian 和 Ubuntu 的发行版用户可以选择使用此[页面](https://github.com/LinxGem33/OSX-Arc-Shadow/releases)中找到的 .deb 文件来安装稳定版本。压缩的源文件也位于同一页面上。Arch Linux 用户,请查看此 [AUR 链接](https://aur.archlinux.org/packages/osx-arc-shadow/)。最后,要手动安装主题,请将 zip 解压到 `~/.themes` ,并将其设置为当前主题、控件和窗口边框。
### 2. Kiss-Kool-Red version 2

该主题发布不久。与 OSX-Arc-Shadow 相比它有更黑的外观和红色选择框。对于那些希望电脑屏幕上有更强对比度和更少眩光的人尤其有吸引力。因此,它可以减少在夜间使用或在光线较暗的地方使用时的注意力分散。它支持 GTK 3 和 GTK2。
前往 [gnome-looks](https://www.gnome-look.org/p/1207964/),在“文件”菜单下下载主题。安装过程很简单:将主题解压到 `~/.themes` 中,并将其设置为当前主题、控件和窗口边框。
### 3. Equilux

Equilux 是另一个基于 Materia 主题的简单的黑暗主题。它有一个中性的深色调,并不过分花哨。选择框之间的对比度也很小,并且没有 Kiss-Kool-Red 中红色的锐利。这个主题的确是为减轻眼睛疲劳而做的。
[下载压缩文件](https://www.gnome-look.org/p/1182169/)并将其解压缩到你的 `~/.themes` 中。然后,你可以将其设置为你的主题。你可以查看[它的 GitHub 页面](https://github.com/ddnexus/equilux-theme)了解最新的增加内容。
### 4. Deepin Dark

Deepin Dark 是一个完全黑暗的主题。对于那些喜欢更黑暗的人来说,这个主题绝对是值得考虑的。此外,它还可以减少电脑屏幕的眩光量。另外,它支持 Unity。[在这里下载 Deepin Dark](https://www.gnome-look.org/p/1190867/)。
### 5. Ambiance DS BlueSB12

Ambiance DS BlueSB12 是一个简单的黑暗主题,它使得重要细节突出。它有助于专注,不花哨。它与 Deepin Dark 非常相似。特别是对于 Ubuntu 用户,它与 Ubuntu 17.04 兼容。你可以从[这里](https://www.gnome-look.org/p/1013664/)下载并尝试。
### 总结
如果你长时间使用电脑,黑暗主题是减轻眼睛疲劳的好方法。即使你不这样做,黑暗主题也可以在其他方面帮助你,例如提高专注。让我们知道你最喜欢哪一个。
---
via: <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best-linux-dark-themes/>
作者:[Bruno Edoh](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有用的 Bash 快捷键清单
|
Sk
|
https://www.ostechnix.com/list-useful-bash-keyboard-shortcuts/
|
学习更快地使用 BASH 不仅节省了更多时间,也让你因为学到了有用的知识而感到自豪。那么,让我们开始吧。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1/123955cv78v9z911zi8iry.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1/123955cv78v9z911zi8iry.jpg
| true | false | true |
heart4lor
| false |
[
"快捷键",
"bash"
] |
技术
|
{
"viewnum": 6195,
"commentnum": 0,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学习更快地使用 BASH 不仅节省了更多时间,也让你因为学到了有用的知识而感到自豪。那么,让我们开始吧。
| 2018-03-11T12:34:00 | 2018-03-11T12:34:00 | 9,430 |
/article-9430-1.html
|

现如今,我在终端上花的时间更多,尝试在命令行完成比在图形界面更多的工作。随着时间推移,我学了许多 BASH 的技巧。这是一份每个 Linux 用户都应该知道的 BASH 快捷键,这样在终端做事就会快很多。我不会说这是一份完全的 BASH 快捷键清单,但是这足够让你的 BASH shell 操作比以前更快了。学习更快地使用 BASH 不仅节省了更多时间,也让你因为学到了有用的知识而感到自豪。那么,让我们开始吧。
### ALT 快捷键
1. `ALT+A` – 光标移动到行首。
2. `ALT+B` – 光标移动到所在单词词首。
3. `ALT+C` – 终止正在运行的命令/进程。与 `CTRL+C` 相同。
4. `ALT+D` – 关闭空的终端(也就是它会关闭没有输入的终端)。也删除光标后的全部字符。
5. `ALT+F` – 移动到光标所在单词词末。
6. `ALT+T` – 交换最后两个单词。
7. `ALT+U` – 将单词内光标后的字母转为大写。
8. `ALT+L` – 将单词内光标后的字母转为小写。
9. `ALT+R` – 撤销对从历史记录中带来的命令的修改。
正如你在上面输出所见,我使用反向搜索拉取了一个指令,并更改了那个指令的最后一个字母,并使用 `ALT+R` 撤销了更改。
10. `ALT+.` (注意末尾的点号) – 使用上一条命令的最后一个单词。
如果你想要对多个命令进行相同的操作的话,你可以使用这个快捷键来获取前几个指令的最后一个单词。例如,我需要使用 `ls -r` 命令输出以文件名逆序排列的目录内容。同时,我也想使用 `uname -r` 命令来查看我的内核版本。在这两个命令中,相同的单词是 `-r` 。这就是需要 `ALT+.` 的地方。快捷键很顺手。首先运行 `ls -r` 来按文件名逆序输出,然后在其他命令,比如 `uname` 中使用最后一个单词 `-r` 。
### CTRL 快捷键
1. `CTRL+A` – 快速移动到行首。
我们假设你输入了像下面这样的命令。当你在第 N 行时,你发现在行首字符有一个输入错误
```
$ gind . -mtime -1 -type
```
注意到了吗?上面的命令中我输入了 `gind` 而不是 `find` 。你可以通过一直按着左箭头键定位到第一个字母然后用 `g` 替换 `f` 。或者,仅通过 `CTRL+A` 或 `HOME` 键来立刻定位到行首,并替换拼错的单词。这将节省你几秒钟的时间。
2. `CTRL+B` – 光标向前移动一个字符。
这个快捷键可以使光标向前移动一个字符,即光标前的一个字符。或者,你可以使用左箭头键来向前移动一个字符。
3. `CTRL+C` – 停止当前运行的命令。
如果一个命令运行时间过久,或者你误运行了,你可以通过使用 `CTRL+C` 来强制停止或退出。
4. `CTRL+D` – 删除光标后的一个字符。
如果你的系统退格键无法工作的话,你可以使用 `CTRL+D` 来删除光标后的一个字符。这个快捷键也可以让你退出当前会话,和 exit 类似。
5. `CTRL+E` – 移动到行末。
当你修正了行首拼写错误的单词,按下 `CTRL+E` 来快速移动到行末。或者,你也可以使用你键盘上的 `END` 键。
6. `CTRL+F` – 光标向后移动一个字符。
如果你想将光标向后移动一个字符的话,按 `CTRL+F` 来替代右箭头键。
7. `CTRL+G` – 退出历史搜索模式,不运行命令。
正如你在上面的截图看到的,我进行了反向搜索,但是我执行命令,并退出了历史搜索模式。
8. `CTRL+H` – 删除光标前的一个字符,和退格键相同。
9. `CTRL+J` – 和 ENTER/RETURN 键相同。
回车键不工作?没问题! `CTRL+J` 或 `CTRL+M` 可以用来替换回车键。
10. `CTRL+K` – 删除光标后的所有字符。
你不必一直按着删除键来删除光标后的字符。只要按 `CTRL+K` 就能删除光标后的所有字符。
11. `CTRL+L` – 清空屏幕并重新显示当前行。
别输入 `clear` 来清空屏幕了。只需按 `CTRL+L` 即可清空并重新显示当前行。
12. `CTRL+M` – 和 `CTRL+J` 或 RETURN键相同。
13. `CTRL+N` – 在命令历史中显示下一行。
你也可以使用下箭头键。
14. `CTRL+O` – 运行你使用反向搜索时发现的命令,即 CTRL+R。
15. `CTRL+P` – 显示命令历史的上一条命令。
你也可以使用上箭头键。
16. `CTRL+R` – 向后搜索历史记录(反向搜索)。
17. `CTRL+S` – 向前搜索历史记录。
18. `CTRL+T` – 交换最后两个字符。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快捷键。假设你输入了 `sl` 而不是 `ls` 。没问题!这个快捷键会像下面这张截图一样交换字符。

19. `CTRL+U` – 删除光标前的所有字符(从光标后的点删除到行首)。
这个快捷键立刻删除前面的所有字符。
20. `CTRL+V` – 逐字显示输入的下一个字符。
21. `CTRL+W` – 删除光标前的一个单词。
不要和 CTRL+U 弄混了。CTRL+W 不会删除光标前的所有东西,而是只删除一个单词。

22. `CTRL+X` – 列出当前单词可能的文件名补全。
23. `CTRL+XX` – 移动到行首位置(再移动回来)。
24. `CTRL+Y` – 恢复你上一个删除或剪切的条目。
记得吗,我们在第 21 个命令用 `CTRL+W` 删除了单词“-al”。你可以使用 `CTRL+Y` 立刻恢复。

看见了吧?我没有输入“-al”。取而代之,我按了 `CTRL+Y` 来恢复它。
25. `CTRL+Z` – 停止当前的命令。
你也许很了解这个快捷键。它终止了当前运行的命令。你可以在前台使用 `fg` 或在后台使用 `bg` 来恢复它。
26. `CTRL+[` – 和 `ESC` 键等同。
### 杂项
1. `!!` – 重复上一个命令。
2. `ESC+t` – 交换最后两个单词。
这就是我所能想到的了。将来我遇到 Bash 快捷键时我会持续添加的。如果你觉得文章有错的话,请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我会尽快更新。
Cheers!
---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list-useful-bash-keyboard-shortcuts/>
作者:[SK](https://www.ostechnix.com/author/sk/) 译者:[heart4lor](https://github.com/heart4lor)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 如何成为我的工作
|
Phil Estes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2/my-open-source-story-phil-estes
|
IBM 工程师 Phil Estes 分享了他的 Linux 爱好如何使他成为了一位开源领袖、贡献者和维护者。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1/223141orj0p3m35cz3z34c.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1/223141orj0p3m35cz3z34c.png
| true | false | true |
ranchong
| false |
[
"开源",
"贡献"
] |
观点
|
{
"viewnum": 5268,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IBM 工程师 Phil Estes 分享了他的 Linux 爱好如何使他成为了一位开源领袖、贡献者和维护者。
| 2018-03-11T22:31:37 | 2018-03-11T22:31:37 | 9,431 |
/article-9431-1.html
|
>
> IBM 工程师 Phil Estes 分享了他的 Linux 爱好如何使他成为了一位开源领袖、贡献者和维护者。
>
>
>

从很早很早以前起,我就一直使用开源软件。那个时候,没有所谓的社交媒体。没有火狐,没有谷歌浏览器(甚至连谷歌也没有),没有亚马逊,甚至几乎没有互联网。事实上,那个时候最热门的是最新的 Linux 2.0 内核。当时的技术挑战是什么?嗯,是 Linux 发行版本中旧的 [a.out](https://en.wikipedia.org/wiki/A.out) 格式被 [ELF 格式](https://en.wikipedia.org/wiki/Executable_and_Linkable_Format)代替,导致升级一些 [Linux](https://opensource.com/node/19796) 的安装可能有些棘手。
我如何将我自己对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操作系统的兴趣转变为开源事业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 Linux 为乐趣为生,而非利益
1994 年我大学毕业时,计算机实验室是 UNIX 系统的小型网络;如果你幸运的话,它们会连接到这个叫做互联网的新东西上。我知道这难以置信!(那时,)“Web”(就是所知道的那个)大多是手写的 HTML,`cgi-bin` 目录是启用动态 Web 交互的一个新平台。我们许多人对这些新技术感到兴奋,我们还自学了 shell 脚本、[Perl](https://opensource.com/node/25456)、HTML,以及所有我们在父母的 Windows 3.1 PC 上从没有见过的简短的 UNIX 命令。
毕业后,我加入 IBM,工作在一个不能访问 UNIX 系统的 PC 操作系统上,不久,我的大学切断了我通往工程实验室的远程通道。我该如何继续通过 [Pine](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7/10/alpine-email-client) 使用 `vi` 和 `ls` 读我的电子邮件的呢?我一直听说开源 Linux,但我还没有时间去研究它。
1996 年,我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开始读硕士学位。我知道这将涉及编程和写论文,不知道还有什么,但我不想使用专有的编辑器,编译器或者文字处理器。我想要的是我的 UNIX 体验!
所以我拿了一个旧电脑,找到了一个 Linux 发行版本 Slackware 3.0,在我的 IBM 办公室下载了一张又一张的软盘。可以说我在第一次安装 Linux 后就没有回过头了。在最初的那些日子里,我学习了很多关于 Makefile 和 `make` 系统、构建软件、补丁还有源码控制的知识。虽然我开始使用 Linux 只是为了兴趣和个人知识,但它最终改变了我的职业生涯。
虽然我是一个愉快的 Linux 用户,但我认为开源开发仍然是其他人的工作;我觉得在线邮件列表都是神秘的 [UNIX](https://opensource.com/node/22781) 极客的。我很感激像 Linux HOWTO 这样的项目,它们在我尝试添加软件包、升级 Linux 版本,或者安装新硬件和新 PC 的设备驱动程序撞得鼻青脸肿时帮助了我。但是要处理源代码并进行修改或提交到上游……那是别人的事,不是我。
### Linux 如何成为我的工作
1999 年,我终于有理由把我对 Linux 的个人兴趣与我在 IBM 的日常工作结合起来了。我接了一个研究项目,将 IBM 的 Java 虚拟机(JVM)移植到 Linux 上。为了确保我们在法律上是安全的,IBM 购买了一个塑封的盒装的 Red Hat Linux 6.1 副本来完成这项工作。在 IBM 东京研究实验室工作时,为了编写我们的 JVM 即时编译器(JIT),参考了 AIX JVM 源代码和 Windows 及 OS/2 的 JVM 源代码,我们在几周内就有了一个可以工作在 Linux 上的 JVM,击败了 SUN 公司官方宣告花了几个月才把 Java 移植到 Linux。既然我在 Linux 平台上做得了开发,我就更喜欢它了。
到 2000 年,IBM 使用 Linux 的频率迅速增加。由于 [Dan Frye](https://www.linkedin.com/in/danieldfrye/) 的远见和坚持,IBM 在 Linux 上下了“[一亿美元的赌注](http://www-03.ibm.com/ibm/history/ibm100/us/en/icons/linux/)”,在 1999 年创建了 Linux 技术中心(LTC)。在 LTC 里面有内核开发者、开源贡献者、IBM 硬件设备的驱动程序编写者,以及各种各样的针对 Linux 的开源工作。比起留在与 LTC 联系不大的部门,我更想要成为这个令人兴奋的 IBM 新天地的一份子。
从 2003 年到 2013 年我深度参与了 IBM 的 Linux 战略和 Linux 发行版(在 IBM 内部)的使用,最终组成了一个团队成为大约 60 个产品的信息交换所,Linux 的使用涉及了 IBM 每个部门。我参与了收购,期望每个设备、管理系统和虚拟机或者基于物理设备的中间件都能运行 Linux。我开始熟悉 Linux 发行版的构建,包括打包、选择上游来源、开发发行版维护的补丁集、做定制,并通过我们的发行版合作伙伴提供支持。
由于我们的下游供应商,我很少提交补丁到上游,但我通过配合 [Ulrich Drepper](https://www.linkedin.com/in/ulrichdrepper/) (将一个小补丁提交到 glibc)和改变[时区数据库](https://en.wikipedia.org/wiki/Tz_database)的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Arthur David Olson 在 NIH 的 FTP 站点维护它的时候接受了这个改变)。但我仍然没有把开源项目的正式贡献者的工作来当做我的工作的一部分。是该改变这种情况的时候了。
在 2013 年末,我加入了 IBM 在开源社区的云组织,并正在寻找一个上游社区参与进来。我会在 Cloud Foundry 工作,还是会加入 IBM 为 OpenStack 贡献的大组中呢?都不是,因为在 2014 年 Docker 席卷了全球,IBM 要我们几个参与到这个热门的新技术。我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经历了许多的第一次:使用 GitHub,比起只是 `git clone` [学习了关于 Git 的更多知识](/article-9319-1.html),做过 Pull Request 的审查,用 Go 语言写代码,等等。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我在 Docker 引擎项目上成为一个维护者,为 Dockr 创造下一版的镜像规范(支持多个架构),并在一个关于容器技术的会议上出席和讲话。
### 如今的我
一晃几年过去,我已经成为了包括 CNCF 的 [containerd](https://github.com/containerd/containerd) 项目在内的开源项目的维护者。我还创建了项目(如 [manifest-tool](https://github.com/estesp/manifest-tool) 和 [bucketbench](https://github.com/estesp/bucketbench))。我也通过 OCI 参与了开源治理,我现在是技术监督委员会的成员;而在Moby 项目,我是技术指导委员会的成员。我乐于在世界各地的会议、沙龙、IBM 内部发表关于开源的演讲。
开源现在是我在 IBM 职业生涯的一部分。我与工程师、开发人员和行业领袖的联系可能比我在 IBM 内认识的人的联系还要多。虽然开源与专有开发团队和供应商合作伙伴有许多相同的挑战,但据我的经验,开源与全球各地的人们的关系和联系远远超过困难。随着不同的意见、观点和经验的不断优化,可以对软件和涉及的在其中的人产生一种不断学习和改进的文化。
这个旅程 —— 从我第一次使用 Linux 到今天成为一个领袖、贡献者,和现在云原生开源世界的维护者 —— 我获得了极大的收获。我期待着与全球各地的人们长久的进行开源协作和互动。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2/my-open-source-story-phil-estes>
作者:[Phil Estes](https://opensource.com/users/estesp) 译者:[ranchong](https://github.com/ranchon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简单介绍 ldd 命令
|
Himanshu Arora
|
https://www.howtoforge.com/linux-ldd-command/
|
您可以使用它来访问共享对象依赖关系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2/083833u9cs8b8cjzpdscqp.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2/083833u9cs8b8cjzpdscqp.jpg
| true | false | true |
MonkeyDEcho
| false |
[
"ldd"
] |
技术
|
{
"viewnum": 18787,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您可以使用它来访问共享对象依赖关系
| 2018-03-12T08:38:40 | 2018-03-12T08:38:40 | 9,432 |
/article-9432-1.html
|

如果您的工作涉及到 Linux 中的可执行文件和共享库的知识,则需要了解几种命令行工具。其中之一是 `ldd` ,您可以使用它来访问共享对象依赖关系。在本教程中,我们将使用一些易于理解的示例来讨论此实用程序的基础知识。
请注意,这里提到的所有示例都已在 Ubuntu 16.04 LTS 上进行了测试。
### Linux ldd 命令
正如开头已经提到的,`ldd` 命令打印共享对象依赖关系。以下是该命令的语法:
```
ldd [option]... file...
```
下面是该工具的手册页对它作出的解释:
>
> ldd 会输出命令行指定的每个程序或共享对象所需的共享对象(共享库)。
>
>
>
以下使用问答的方式让您更好地了解ldd的工作原理。
### 问题一、 如何使用 ldd 命令?
`ldd` 的基本用法非常简单,只需运行 `ldd` 命令以及可执行文件或共享对象的文件名称作为输入。
```
ldd [object-name]
```
例如:
```
ldd test
```
[](https://www.howtoforge.com/images/command-tutorial/big/ldd-basic.png)
所以你可以看到所有的共享库依赖已经在输出中产生了。
### Q2、 如何使 ldd 在输出中生成详细的信息?
如果您想要 `ldd` 生成详细信息,包括符号版本控制数据,则可以使用 `-v` 命令行选项。例如,该命令
```
ldd -v test
```
当使用 `-v` 命令行选项时,在输出中产生以下内容:
[](https://www.howtoforge.com/images/command-tutorial/big/ldd-v-option.png)
### Q3、 如何使 ldd 产生未使用的直接依赖关系?
对于这个信息,使用 `-u` 命令行选项。这是一个例子:
```
ldd -u test
```
[](https://www.howtoforge.com/images/command-tutorial/big/ldd-u-test.png)
### Q4、 如何让 ldd 执行重定位?
您可以在这里使用几个命令行选项:`-d` 和 `-r`。 前者告诉 `ldd` 执行数据重定位,后者则使 `ldd` 为数据对象和函数执行重定位。在这两种情况下,该工具都会报告丢失的 ELF 对象(如果有的话)。
```
ldd -d
ldd -r
```
### Q5、 如何获得关于ldd的帮助?
`--help` 命令行选项使 `ldd` 为该工具生成有用的用法相关信息。
```
ldd --help
```
[](https://www.howtoforge.com/images/command-tutorial/big/ldd-help-option.png)
### 总结
`ldd` 不像 `cd`、`rm` 和 `mkdir` 这样的工具类别。这是因为它是为特定目的而构建的。该实用程序提供了有限的命令行选项,我们在这里介绍了其中的大部分。要了解更多信息,请前往 `ldd` 的[手册页](https://linux.die.net/man/1/ldd)。
---
via: <https://www.howtoforge.com/linux-ldd-command/>
作者: [Himanshu Arora](https://www.howtoforge.com/) 选题: [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 [MonkeyDEcho](https://github.com/MonkeyDEcho) 校对: [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使用 Showterm 录制和分享终端会话
|
Bruno Edoh
|
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record-terminal-session-showterm/
|
Showterm 是一个可以非常容易地记录终端会话、上传、分享,并将它们嵌入到任何网页中的工具。一个优点是,你不会有巨大的文件来处理。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2/084738nalur9xbo4lzjrg4.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2/084738nalur9xbo4lzjrg4.jpg
| tru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录制",
"终端"
] |
分享
|
{
"viewnum": 4614,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Showterm 是一个可以非常容易地记录终端会话、上传、分享,并将它们嵌入到任何网页中的工具。一个优点是,你不会有巨大的文件来处理。
| 2018-03-12T08:47:36 | 2018-03-12T08:47:36 | 9,433 |
/article-9433-1.html
|

你可以使用几乎所有的屏幕录制程序轻松录制终端会话。但是,你很可能会得到超大的视频文件。Linux 中有几种终端录制程序,每种录制程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Showterm 是一个可以非常容易地记录终端会话、上传、分享,并将它们嵌入到任何网页中的工具。一个优点是,你不会有巨大的文件来处理。
Showterm 是开源的,该项目可以在这个 [GitHub 页面](https://github.com/ConradIrwin/showterm)上找到。
**相关**:[2 个简单的将你的终端会话录制为视频的 Linux 程序](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record-terminal-session-as-video/ "2 Simple Applications That Record Your Terminal Session as Video [Linux]")
### 在 Linux 中安装 Showterm
Showterm 要求你在计算机上安装了 Ruby。以下是如何安装该程序。
```
gem install showterm
```
如果你没有在 Linux 上安装 Ruby,可以这样:
```
sudo curl showterm.io/showterm > ~/bin/showterm
sudo chmod +x ~/bin/showterm
```
如果你只是想运行程序而不是安装:
```
bash <(curl record.showterm.io)
```
你可以在终端输入 `showterm --help` 得到帮助页面。如果没有出现帮助页面,那么可能是未安装 `showterm`。现在你已安装了 Showterm(或正在运行独立版本),让我们开始使用该工具进行录制。
**相关**:[如何在 Ubuntu 中录制终端会话](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record-terminal-session-in-ubuntu/ "How to Record Terminal Session in Ubuntu")
### 录制终端会话

录制终端会话非常简单。从命令行运行 `showterm`。这会在后台启动终端录制。所有从命令行输入的命令都由 Showterm 记录。完成录制后,请按 `Ctrl + D` 或在命令行中输入`exit` 停止录制。
Showterm 会上传你的视频并输出一个看起来像 `http://showterm.io/<一长串字符>` 的链接的视频。不幸的是,终端会话会立即上传,而没有任何提示。请不要惊慌!你可以通过输入 `showterm --delete <recording URL>` 删除任何已上传的视频。在上传视频之前,你可以通过在 `showterm` 命令中添加 `-e` 选项来改变计时。如果视频无法上传,你可以使用 `showterm --retry <script> <times>` 强制重试。
在查看录制内容时,还可以通过在 URL 中添加 `#slow`、`#fast` 或 `#stop` 来控制视频的计时。`#slow` 让视频以正常速度播放、`#fast` 是速度加倍、`#stop`,如名称所示,停止播放视频。
Showterm 终端录制视频可以通过 iframe 轻松嵌入到网页中。这可以通过将 iframe 源添加到 showterm 视频地址来实现,如下所示。

作为开源工具,Showterm 允许进一步定制。例如,要运行你自己的 Showterm 服务器,你需要运行以下命令:
```
export SHOWTERM_SERVER=https://showterm.myorg.local/
```
这样你的客户端可以和它通信。还有额外的功能只需很少的编程知识就可添加。Showterm 服务器项目可在此 [GitHub 页面](https://github.com/ConradIrwin/showterm)获得。
### 结论
如果你想与同事分享一些命令行教程,请务必记得 Showterm。Showterm 是基于文本的。因此,与其他屏幕录制机相比,它将产生相对较小的视频。该工具本身尺寸相当小 —— 只有几千字节。
---
via: <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record-terminal-session-showterm/>
作者:[Bruno Edoh](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author/brunoedoh/)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在 Linux 中自动配置 IPv6 地址
|
Carla Schroder
|
https://www.linux.com/learn/intro-to-linux/2017/12/ipv6-auto-configuration-linux
|
在本文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为 ULA 自动配置 IP 地址。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2/093041hiu82223jw24aoa7.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2/093041hiu82223jw24aoa7.png
| true | false | true |
qhwdw
| false |
[
"IPv6",
"IP"
] |
技术
|
{
"viewnum": 13887,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在本文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为 ULA 自动配置 IP 地址。
| 2018-03-12T09:30:00 | 2018-03-12T09:30:00 | 9,434 |
/article-9434-1.html
|

在 [KVM 中测试 IPv6 网络:第 1 部分](/article-9594-1.html) 一文中,我们学习了关于<ruby> 唯一本地地址 <rt> unique local addresses </rt></ruby>(ULA)的相关内容。在本文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为 ULA 自动配置 IP 地址。
### 何时使用唯一本地地址
<ruby> 唯一本地地址 <rt> unique local addresses </rt></ruby>(ULA)使用 `fd00::/8` 地址块,它类似于我们常用的 IPv4 的私有地址:`10.0.0.0/8`、`172.16.0.0/12`、以及 `192.168.0.0/16`。但它们并不能直接替换。IPv4 的私有地址分类和网络地址转换(NAT)功能是为了缓解 IPv4 地址短缺的问题,这是个明智的解决方案,它延缓了本该被替换的 IPv4 的生命周期。IPv6 也支持 NAT,但是我想不出使用它的理由。IPv6 的地址数量远远大于 IPv4;它是不一样的,因此需要做不一样的事情。
那么,ULA 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尤其是在我们已经有了<ruby> 本地链路地址 <rt> link-local addresses </rt></ruby>(`fe80::/10`)时,到底需不需要我们去配置它们呢?它们之间(LCTT 译注:指的是唯一本地地址和本地链路地址)有两个重要的区别。一是,本地链路地址是不可路由的,因此,你不能跨子网使用它。二是,ULA 是你自己管理的;你可以自己选择它用于子网的地址范围,并且它们是可路由的。
使用 ULA 的另一个好处是,如果你只是在局域网中“混日子”的话,你不需要为它们分配全局单播 IPv6 地址。当然了,如果你的 ISP 已经为你分配了 IPv6 的<ruby> 全局单播地址 <rt> global unicast addresses </rt></ruby>,就不需要使用 ULA 了。你也可以在同一个网络中混合使用全局单播地址和 ULA,但是,我想不出这样使用的一个好理由,并且要一定确保你不使用网络地址转换(NAT)以使 ULA 可公共访问。在我看来,这是很愚蠢的行为。
ULA 是仅为私有网络使用的,并且应该阻止其流出你的网络,不允许进入因特网。这很简单,在你的边界设备上只要阻止整个 `fd00::/8` 范围的 IPv6 地址即可实现。
### 地址自动配置
ULA 不像本地链路地址那样自动配置的,但是使用 radvd 设置自动配置是非常容易的,radva 是路由器公告守护程序。在你开始之前,运行 `ifconfig` 或者 `ip addr show` 去查看你现有的 IP 地址。
在生产系统上使用时,你应该将 radvd 安装在一台单独的路由器上,如果只是测试使用,你可以将它安装在你的网络中的任意 Linux PC 上。在我的小型 KVM 测试实验室中,我使用 `apt-get install radvd` 命令把它安装在 Ubuntu 上。安装完成之后,我先不启动它,因为它还没有配置文件:
```
$ sudo systemctl status radvd
● radvd.service - LSB: Router Advertising Daemon
Loaded: loaded (/etc/init.d/radvd; bad; vendor preset: enabled)
Active: active (exited) since Mon 2017-12-11 20:08:25 PST; 4min 59s ago
Docs: man:systemd-sysv-generator(8)
Dec 11 20:08:25 ubunut1 systemd[1]: Starting LSB: Router Advertising Daemon...
Dec 11 20:08:25 ubunut1 radvd[3541]: Starting radvd:
Dec 11 20:08:25 ubunut1 radvd[3541]: * /etc/radvd.conf does not exist or is empty.
Dec 11 20:08:25 ubunut1 radvd[3541]: * See /usr/share/doc/radvd/README.Debian
Dec 11 20:08:25 ubunut1 radvd[3541]: * radvd will *not* be started.
Dec 11 20:08:25 ubunut1 systemd[1]: Started LSB: Router Advertising Daemon.
```
这些所有的消息有点让人困惑,实际上 radvd 并没有运行,你可以使用经典命令 `ps | grep radvd` 来验证这一点。因此,我们现在需要去创建 `/etc/radvd.conf` 文件。拷贝这个示例,将第一行的网络接口名替换成你自己的接口名字:
```
interface ens7 {
AdvSendAdvert on;
MinRtrAdvInterval 3;
MaxRtrAdvInterval 10;
prefix fd7d:844d:3e17:f3ae::/64
{
AdvOnLink on;
AdvAutonomous on;
};
};
```
前缀(`prefix`)定义了你的网络地址,它是地址的前 64 位。前两个字符必须是 `fd`,前缀接下来的剩余部分你自己定义它,最后的 64 位留空,因为 radvd 将去分配最后的 64 位。前缀后面的 16 位用来定义子网,剩余的地址定义为主机地址。你的子网必须总是 `/64`。RFC 4193 要求地址必须随机生成;查看 [在 KVM 中测试 IPv6 Networking:第 1 部分](https://www.linux.com/learn/intro-to-linux/2017/11/testing-ipv6-networking-kvm-part-1) 学习创建和管理 ULAs 的更多知识。
### IPv6 转发
IPv6 转发必须要启用。下面的命令去启用它,重启后生效:
```
$ sudo sysctl -w net.ipv6.conf.all.forwarding=1
```
取消注释或者添加如下的行到 `/etc/sysctl.conf` 文件中,以使它永久生效:
```
net.ipv6.conf.all.forwarding = 1
```
启动 radvd 守护程序:
```
$ sudo systemctl stop radvd
$ sudo systemctl start radvd
```
这个示例在我的 Ubuntu 测试系统中遇到了一个怪事;radvd 总是停止,我查看它的状态却没有任何问题,做任何改变之后都需要重新启动 radvd。
启动成功后没有任何输出,并且失败也是如此,因此,需要运行 `sudo systemctl status radvd` 去查看它的运行状态。如果有错误,`systemctl` 会告诉你。一般常见的错误都是 `/etc/radvd.conf` 中的语法错误。
在 Twitter 上抱怨了上述问题之后,我学到了一件很酷的技巧:当你运行 `journalctl -xe --no-pager` 去调试 `systemctl` 错误时,你的输出会被换行,然后,你就可以看到错误信息。
现在检查你的主机,查看它们自动分配的新地址:
```
$ ifconfig
ens7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52:54:00:57:71:50
[...]
inet6 addr: fd7d:844d:3e17:f3ae:9808:98d5:bea9:14d9/64 Scope:Global
[...]
```
本文到此为止,下周继续学习如何为 ULA 管理 DNS,这样你就可以使用一个合适的主机名来代替这些长长的 IPv6 地址。
通过来自 Linux 基金会和 edX 的 [“Linux 入门”](https://training.linuxfoundation.org/linux-courses/system-administration-training/introduction-to-linux) 免费课程学习更多 Linux 的知识。
---
via: <https://www.linux.com/learn/intro-to-linux/2017/12/ipv6-auto-configuration-linux>
作者:[Carla Schroder](https://www.linux.com/users/cschroder) 译者:[qhwdw](https://github.com/qhwd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为初学者介绍的 Linux tee 命令(6 个例子)
|
Himanshu Arora
|
https://www.howtoforge.com/linux-tee-command/
|
有时候,你会想手动跟踪命令的输出内容,同时又想将输出的内容写入文件,确保之后可以用来参考。如果你想寻找这相关的工具,那么恭喜你,Linux 已经有了一个叫做 tee 的命令可以帮助你。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2/112453jooo6kdo0yohot7o.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2/112453jooo6kdo0yohot7o.jpg
| true | false | true |
CYLeft
| false |
[
"tee",
"输出"
] |
技术
|
{
"viewnum": 50301,
"commentnum": 1,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9.90.123.33",
"message": "赞",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78.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12-03T13:46:24"
}
] |
[] |
有时候,你会想手动跟踪命令的输出内容,同时又想将输出的内容写入文件,确保之后可以用来参考。如果你想寻找这相关的工具,那么恭喜你,Linux 已经有了一个叫做 tee 的命令可以帮助你。
| 2018-03-12T11:25:03 | 2018-03-12T11:25:03 | 9,435 |
/article-9435-1.html
|

有时候,你会想手动跟踪命令的输出内容,同时又想将输出的内容写入文件,确保之后可以用来参考。如果你想寻找这相关的工具,那么恭喜你,Linux 已经有了一个叫做 `tee` 的命令可以帮助你。
本教程中,我们将基于 `tee` 命令,用一些简单的例子开始讨论。但是在此之前,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我们所有的测试实例都基于 Ubuntu 16.04 LTS。
### Linux tee 命令
`tee` 命令基于标准输入读取数据,标准输出或文件写入数据。感受下这个命令的语法:
```
tee [OPTION]... [FILE]...
```
这里是帮助文档的说明:
>
> 从标准输入中复制到每一个文件,并输出到标准输出。
>
>
>
让 Q&A(问&答)风格的实例给我们带来更多灵感,深入了解这个命令。
### Q1、 如何在 Linux 上使用这个命令?
假设因为某些原因,你正在使用 `ping` 命令。
```
ping google.com
```
[](https://www.howtoforge.com/images/command-tutorial/big/ping-example.png)
然后同时,你想要输出的信息也同时能写入文件。这个时候,`tee` 命令就有其用武之地了。
```
ping google.com | tee output.txt
```
下面的截图展示了这个输出内容不仅被写入 `output.txt` 文件,也被显示在标准输出中。
[](https://www.howtoforge.com/images/command-tutorial/big/ping-with-tee.png)
如此应当明白了 `tee` 的基础用法。
### Q2、 如何确保 tee 命令追加信息到文件中?
默认情况下,在同一个文件下再次使用 `tee` 命令会覆盖之前的信息。如果你想的话,可以通过 `-a` 命令选项改变默认设置。
```
[command] | tee -a [file]
```
基本上,`-a` 选项强制 `tee` 命令追加信息到文件。
### Q3、 如何让 tee 写入多个文件?
这非常之简单。你仅仅只需要写明文件名即可。
```
[command] | tee [file1] [file2] [file3]
```
比如:
```
ping google.com | tee output1.txt output2.txt output3.txt
```
[](https://www.howtoforge.com/images/command-tutorial/big/tee-mult-files1.png)
### Q4. 如何让 tee 命令的输出内容直接作为另一个命令的输入内容?
使用 `tee` 命令,你不仅可以将输出内容写入文件,还可以把输出内容作为另一个命令的输入内容。比如说,下面的命令不仅会将文件名存入 `output.txt` 文件中,还会通过 `wc` 命令让你知道输入到 `output.txt` 中的文件数目。
```
ls file* | tee output.txt | wc -l
```
[](https://www.howtoforge.com/images/command-tutorial/big/tee-redirect-output.png)
### Q5. 如何使用 tee 命令提升文件写入权限?
假如你使用 [Vim 编辑器](https://www.howtoforge.com/vim-basics) 打开文件,并且做了很多更改,然后当你尝试保存修改时,你得到一个报错,让你意识到那是一个 root 所拥有的文件,这意味着你需要使用 `sudo` 权限保存修改。
[](https://www.howtoforge.com/images/command-tutorial/big/vim-write-error.png)
如此情况下,你可以(在 Vim 内)使用 `tee` 命令来提高权限。
```
:w !sudo tee %
```
上述命令会向你索要 root 密码,然后就能让你保存修改了。
### Q6. 如何让 tee 命令忽视中断?
`-i` 命令行选项使 `tee` 命令忽视通常由 `ctrl+c` 组合键发起的中断信号(`SIGINT`)。
```
[command] | tee -i [file]
```
当你想要使用 `ctrl+c` 中断该命令,同时让 `tee` 命令优雅的退出,这个选项尤为实用。
### 总结
现在你可能已经认同 `tee` 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命令。基于 `tee` 命令的用法,我们已经介绍了其绝大多数的命令行选项。这个工具并没有什么陡峭的学习曲线,所以,只需跟随这几个例子练习,你就可以运用自如了。更多信息,请查看 [帮助文档](https://linux.die.net/man/1/tee).
---
via: <https://www.howtoforge.com/linux-tee-command/>
作者:[Himanshu Arora](https://www.howtoforge.com) 译者:[CYLeft](https://github.com/CYLeft)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SPARTA:用于网络渗透测试的 GUI 工具套件
|
Balaganesh
|
https://gbhackers.com/sparta-network-penetration-testing-gui-toolkit/
|
SPARTA 是使用 Python 开发的 GUI 应用程序,它是 Kali Linux 内置的网络渗透测试工具。它简化了扫描和枚举阶段,并更快速的得到结果。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3/094443y4dkm1jk7mkqkt94.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3/094443y4dkm1jk7mkqkt94.png
| true | false | true |
qhwdw
| false |
[
"网络渗透",
"扫描"
] |
技术
|
{
"viewnum": 5202,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SPARTA 是使用 Python 开发的 GUI 应用程序,它是 Kali Linux 内置的网络渗透测试工具。它简化了扫描和枚举阶段,并更快速的得到结果。
| 2018-03-13T09:44:35 | 2018-03-13T09:44:35 | 9,436 |
/article-9436-1.html
|

SPARTA 是使用 Python 开发的 GUI 应用程序,它是 Kali Linux 内置的网络渗透测试工具。它简化了扫描和枚举阶段,并更快速的得到结果。
SPARTA GUI 工具套件最擅长的事情是扫描和发现目标端口和运行的服务。
此外,作为枚举阶段的一部分功能,它提供对开放端口和服务的暴力攻击。
延伸阅读:[网络渗透检查清单](https://gbhackers.com/network-penetration-testing-checklist-examples/)
### 安装
请从 GitHub 上克隆最新版本的 SPARTA: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secforce/sparta.git
```
或者,从 [这里](https://github.com/SECFORCE/sparta/archive/master.zip) 下载最新版本的 Zip 文件。
```
cd /usr/share/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secforce/sparta.git
```
将 `sparta` 文件放到 `/usr/bin/` 目录下并赋于可运行权限。
在任意终端中输入 'sparta' 来启动应用程序。
### 网络渗透测试的范围
添加一个目标主机或者目标主机的列表到测试范围中,来发现一个组织的网络基础设备在安全方面的薄弱环节。
选择菜单条 - “File” -> “Add host(s) to scope”
[](https://i0.wp.com/gbhackers.com/wp-content/uploads/2018/01/Screenshot-526.png?ssl=1)
[](https://i2.wp.com/gbhackers.com/wp-content/uploads/2018/01/Screenshot-527.png?ssl=1)
上图展示了在扫描范围中添加 IP 地址。根据你网络的具体情况,你可以添加一个 IP 地址的范围去扫描。 扫描范围添加之后,Nmap 将开始扫描,并很快得到结果,扫描阶段结束。
### 打开的端口及服务
Nmap 扫描结果提供了目标上开放的端口和服务。
[](https://i2.wp.com/gbhackers.com/wp-content/uploads/2018/01/Screenshot-528.png?ssl=1)
上图展示了扫描发现的目标操作系统、开发的端口和服务。
### 在开放端口上实施暴力攻击
我们来通过 445 端口的服务器消息块(SMB)协议来暴力获取用户列表和它们的有效密码。
[](https://i1.wp.com/gbhackers.com/wp-content/uploads/2018/01/Screenshot-529.png?ssl=1)
右键并选择 “Send to Brute” 选项。也可以选择发现的目标上的开放端口和服务。
浏览和在用户名密码框中添加字典文件。
[](https://i2.wp.com/gbhackers.com/wp-content/uploads/2018/01/Screenshot-531.png?ssl=1)
点击 “Run” 去启动对目标的暴力攻击。上图展示了对目标 IP 地址进行的暴力攻击取得成功,找到了有效的密码。
在 Windows 中失败的登陆尝试总是被记录到事件日志中。
密码每 15 到 30 天改变一次的策略是非常好的一个实践经验。
强烈建议使用强密码策略。密码锁定策略是阻止这种暴力攻击的最佳方法之一( 5 次失败的登录尝试之后将锁定帐户)。
将关键业务资产整合到 SIEM( 安全冲突 & 事件管理)中将尽可能快地检测到这类攻击行为。
SPARTA 对渗透测试的扫描和枚举阶段来说是一个非常省时的 GUI 工具套件。SPARTA 可以扫描和暴力破解各种协议。它有许多的功能!祝你测试顺利!
---
via: <https://gbhackers.com/sparta-network-penetration-testing-gui-toolkit/>
作者:[Balaganesh](https://gbhackers.com/author/balaganesh/) 译者:[qhwdw](https://github.com/qhwd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 启动过程分析
|
Alison Chaiken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1/analyzing-linux-boot-process
|
理解运转良好的系统对于处理不可避免的故障是最好的准备。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3/105722o147fp61hdhxb2pp.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3/105722o147fp61hdhxb2pp.jpg
| true | false | true |
jessie-pang
| true |
[
"启动",
"内核"
] |
技术
|
{
"viewnum": 16812,
"commentnum": 0,
"favtimes": 1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理解运转良好的系统对于处理不可避免的故障是最好的准备。
| 2018-03-13T10:57:27 | 2018-03-13T10:57:27 | 9,437 |
/article-9437-1.html
|
>
> 理解运转良好的系统对于处理不可避免的故障是最好的准备。
>
>
>

关于开源软件最古老的笑话是:“代码是<ruby> 自具文档化的 <rt> self-documenting </rt></ruby>”。经验表明,阅读源代码就像听天气预报一样:明智的人依然出门会看看室外的天气。本文讲述了如何运用调试工具来观察和分析 Linux 系统的启动。分析一个功能正常的系统启动过程,有助于用户和开发人员应对不可避免的故障。
从某些方面看,启动过程非常简单。内核在单核上以单线程和同步状态启动,似乎可以理解。但内核本身是如何启动的呢?[initrd(initial ramdisk)](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itial_ramdisk) 和<ruby> 引导程序 <rt> bootloader </rt></ruby>具有哪些功能?还有,为什么以太网端口上的 LED 灯是常亮的呢?
请继续阅读寻找答案。在 GitHub 上也提供了 [介绍演示和练习的代码](https://github.com/chaiken/LCA2018-Demo-Code)。
### 启动的开始:OFF 状态
#### <ruby> 局域网唤醒 <rt> Wake-on-LAN </rt></ruby>
OFF 状态表示系统没有上电,没错吧?表面简单,其实不然。例如,如果系统启用了局域网唤醒机制(WOL),以太网指示灯将亮起。通过以下命令来检查是否是这种情况:
```
# sudo ethtool <interface name>
```
其中 `<interface name>` 是网络接口的名字,比如 `eth0`。(`ethtool` 可以在同名的 Linux 软件包中找到。)如果输出中的 `Wake-on` 显示 `g`,则远程主机可以通过发送 [<ruby> 魔法数据包 <rt> MagicPacket </rt></ruby>](https://en.wikipedia.org/wiki/Wake-on-LAN) 来启动系统。如果您无意远程唤醒系统,也不希望其他人这样做,请在系统 BIOS 菜单中将 WOL 关闭,或者用以下方式:
```
# sudo ethtool -s <interface name> wol d
```
响应魔法数据包的处理器可能是网络接口的一部分,也可能是 [<ruby> 底板管理控制器 <rt> 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 </rt></ruby>](https://lwn.net/Articles/630778/)(BMC)。
#### 英特尔管理引擎、平台控制器单元和 Minix
BMC 不是唯一的在系统关闭时仍在监听的微控制器(MCU)。x86\_64 系统还包含了用于远程管理系统的英特尔管理引擎(IME)软件套件。从服务器到笔记本电脑,各种各样的设备都包含了这项技术,它开启了如 KVM 远程控制和英特尔功能许可服务等 [功能](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ffTJ1vPCSo&amp;amp;amp;amp;amp;index=65&amp;amp;amp;amp;amp;list=PLbzoR-pLrL6pISWAq-1cXP4_UZAyRtesk)。根据 [Intel 自己的检测工具](https://www.intel.com/content/www/us/en/support/articles/000025619/software.html),[IME 存在尚未修补的漏洞](https://security-center.intel.com/advisory.aspx?intelid=INTEL-SA-00086&amp;amp;amp;amp;amp;languageid=en-fr)。坏消息是,要禁用 IME 很难。Trammell Hudson 发起了一个 [me\_cleaner 项目](https://github.com/corna/me_cleaner),它可以清除一些相对恶劣的 IME 组件,比如嵌入式 Web 服务器,但也可能会影响运行它的系统。
IME 固件和<ruby> 系统管理模式 <rt> System Management Mode </rt></ruby>(SMM)软件是 [基于 Minix 操作系统](https://lwn.net/Articles/738649/) 的,并运行在单独的<ruby> 平台控制器单元 <rt> Platform Controller Hub </rt></ruby>上(LCTT 译注:即南桥芯片),而不是主 CPU 上。然后,SMM 启动位于主处理器上的<ruby> 通用可扩展固件接口 <rt> Universal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 </rt></ruby>(UEFI)软件,相关内容 [已被提及多次](https://lwn.net/Articles/699551/)。Google 的 Coreboot 小组已经启动了一个雄心勃勃的 [<ruby> 非扩展性缩减版固件 <rt> Non-Extensible Reduced Firmware </rt></ruby>](https://trmm.net/NERF)(NERF)项目,其目的不仅是要取代 UEFI,还要取代早期的 Linux 用户空间组件,如 systemd。在我们等待这些新成果的同时,Linux 用户现在就可以从 Purism、System76 或 Dell 等处购买 [禁用了 IME](https://www.extremetech.com/computing/259879-dell-now-shipping-laptops-intels-management-engine-disabled) 的笔记本电脑,另外 [带有 ARM 64 位处理器笔记本电脑](https://lwn.net/Articles/733837/) 还是值得期待的。
#### 引导程序
除了启动那些问题不断的间谍软件外,早期引导固件还有什么功能呢?引导程序的作用是为新上电的处理器提供通用操作系统(如 Linux)所需的资源。在开机时,不但没有虚拟内存,在控制器启动之前连 DRAM 也没有。然后,引导程序打开电源,并扫描总线和接口,以定位内核镜像和根文件系统的位置。U-Boot 和 GRUB 等常见的引导程序支持 USB、PCI 和 NFS 等接口,以及更多的嵌入式专用设备,如 NOR 闪存和 NAND 闪存。引导程序还与 [<ruby> 可信平台模块 <rt> Trusted Platform Module </rt></ruby>](https://linuxplumbersconf.org/2017/ocw/events/LPC2017/tracks/639)(TPM)等硬件安全设备进行交互,在启动最开始建立信任链。

*在构建主机上的沙盒中运行 U-boot 引导程序。*
包括树莓派、任天堂设备、汽车主板和 Chromebook 在内的系统都支持广泛使用的开源引导程序 [U-Boot](http://www.denx.de/wiki/DULG/Manual)。它没有系统日志,当发生问题时,甚至没有任何控制台输出。为了便于调试,U-Boot 团队提供了一个沙盒,可以在构建主机甚至是夜间的持续集成(CI)系统上测试补丁程序。如果系统上安装了 Git 和 GNU Compiler Collection(GCC)等通用的开发工具,使用 U-Boot 沙盒会相对简单:
```
# git clone git://git.denx.de/u-boot; cd u-boot
# make ARCH=sandbox defconfig
# make; ./u-boot
=> printenv
=> help
```
在 x86\_64 上运行 U-Boot,可以测试一些棘手的功能,如 [模拟存储设备](https://github.com/chaiken/LCA2018-Demo-Code) 的重新分区、基于 TPM 的密钥操作以及 USB 设备热插拔等。U-Boot 沙盒甚至可以在 GDB 调试器下单步执行。使用沙盒进行开发的速度比将引导程序刷新到电路板上的测试快 10 倍,并且可以使用 `Ctrl + C` 恢复一个“变砖”的沙盒。
### 启动内核
#### 配置引导内核
引导程序完成任务后将跳转到已加载到主内存中的内核代码,并开始执行,传递用户指定的任何命令行选项。内核是什么样的程序呢?用命令 `file /boot/vmlinuz` 可以看到它是一个 “bzImage”,意思是一个大的压缩的镜像。Linux 源代码树包含了一个可以解压缩这个文件的工具—— [extract-vmlinux](https://github.com/torvalds/linux/blob/master/scripts/extract-vmlinux):
```
# scripts/extract-vmlinux /boot/vmlinuz-$(uname -r) > vmlinux
# file vmlinux
vmlinux: ELF 64-bit LSB executable, x86-64, version 1 (SYSV), statically
linked, stripped
```
内核是一个 [<ruby> 可执行与可链接格式 <rt> Executable and Linking Format </rt></ruby>](http://man7.org/linux/man-pages/man5/elf.5.html)(ELF)的二进制文件,就像 Linux 的用户空间程序一样。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使用 `binutils` 包中的命令,如 `readelf` 来检查它。比较一下输出,例如:
```
# readelf -S /bin/date
# readelf -S vmlinux
```
这两个二进制文件中的段内容大致相同。
所以内核必须像其他的 Linux ELF 文件一样启动,但用户空间程序是如何启动的呢?在 `main()` 函数中?并不确切。
在 `main()` 函数运行之前,程序需要一个执行上下文,包括堆栈内存以及 `stdio`、`stdout` 和 `stderr` 的文件描述符。用户空间程序从标准库(多数 Linux 系统在用 “glibc”)中获取这些资源。参照以下输出:
```
# file /bin/date
/bin/date: ELF 64-bit LSB shared object, x86-64, version 1 (SYSV), dynamically
linked, interpreter /lib64/ld-linux-x86-64.so.2, for GNU/Linux 2.6.32,
BuildID[sha1]=14e8563676febeb06d701dbee35d225c5a8e565a,
stripped
```
ELF 二进制文件有一个解释器,就像 Bash 和 Python 脚本一样,但是解释器不需要像脚本那样用 `#!` 指定,因为 ELF 是 Linux 的原生格式。ELF 解释器通过调用 `_start()` 函数来用所需资源 [配置一个二进制文件](https://0xax.gitbooks.io/linux-insides/content/Misc/program_startup.html),这个函数可以从 glibc 源代码包中找到,可以 [用 GDB 查看](https://github.com/chaiken/LCA2018-Demo-Code/commit/e543d9812058f2dd65f6aed45b09dda886c5fd4e)。内核显然没有解释器,必须自我配置,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用 GDB 检查内核的启动给出了答案。首先安装内核的调试软件包,内核中包含一个<ruby> 未剥离的 <rt> unstripped </rt></ruby> vmlinux,例如 `apt-get install linux-image-amd64-dbg`,或者从源代码编译和安装你自己的内核,可以参照 [Debian Kernel Handbook](http://kernel-handbook.alioth.debian.org/) 中的指令。`gdb vmlinux` 后加 `info files` 可显示 ELF 段 `init.text`。在 `init.text` 中用 `l *(address)` 列出程序执行的开头,其中 `address` 是 `init.text` 的十六进制开头。用 GDB 可以看到 x86\_64 内核从内核文件 [arch/x86/kernel/head\_64.S](https://github.com/torvalds/linux/blob/master/arch/x86/boot/compressed/head_64.S) 开始启动,在这个文件中我们找到了汇编函数 `start_cpu0()`,以及一段明确的代码显示在调用 `x86_64 start_kernel()` 函数之前创建了堆栈并解压了 zImage。ARM 32 位内核也有类似的文件 [arch/arm/kernel/head.S](https://github.com/torvalds/linux/blob/master/arch/arm/boot/compressed/head.S)。`start_kernel()` 不针对特定的体系结构,所以这个函数驻留在内核的 [init/main.c](https://github.com/torvalds/linux/blob/master/init/main.c) 中。`start_kernel()` 可以说是 Linux 真正的 `main()` 函数。
### 从 start\_kernel() 到 PID 1
#### 内核的硬件清单:设备树和 ACPI 表
在引导时,内核需要硬件信息,不仅仅是已编译过的处理器类型。代码中的指令通过单独存储的配置数据进行扩充。有两种主要的数据存储方法:[<ruby> 设备树 <rt> device-tree </rt></ruby>](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_NyYEBxfn8) 和 [高级配置和电源接口(ACPI)表](http://events.linuxfoundation.org/sites/events/files/slides/x86-platform.pdf)。内核通过读取这些文件了解每次启动时需要运行的硬件。
对于嵌入式设备,设备树是已安装硬件的清单。设备树只是一个与内核源代码同时编译的文件,通常与 `vmlinux` 一样位于 `/boot` 目录中。要查看 ARM 设备上的设备树的内容,只需对名称与 `/boot/*.dtb` 匹配的文件执行 `binutils` 包中的 `strings` 命令即可,这里 `dtb` 是指<ruby> 设备树二进制文件 <rt> device-tree binary </rt></ruby>。显然,只需编辑构成它的类 JSON 的文件并重新运行随内核源代码提供的特殊 `dtc` 编译器即可修改设备树。虽然设备树是一个静态文件,其文件路径通常由命令行引导程序传递给内核,但近年来增加了一个 [设备树覆盖](http://lwn.net/Articles/616859/) 的功能,内核在启动后可以动态加载热插拔的附加设备。
x86 系列和许多企业级的 ARM64 设备使用 [ACPI](http://events.linuxfoundation.org/sites/events/files/slides/x86-platform.pdf) 机制。与设备树不同的是,ACPI 信息存储在内核在启动时通过访问板载 ROM 而创建的 `/sys/firmware/acpi/tables` 虚拟文件系统中。读取 ACPI 表的简单方法是使用 `acpica-tools` 包中的 `acpidump` 命令。例如:

*联想笔记本电脑的 ACPI 表都是为 Windows 2001 设置的。*
是的,你的 Linux 系统已经准备好用于 Windows 2001 了,你要考虑安装吗?与设备树不同,ACPI 具有方法和数据,而设备树更多地是一种硬件描述语言。ACPI 方法在启动后仍处于活动状态。例如,运行 `acpi_listen` 命令(在 `apcid` 包中),然后打开和关闭笔记本机盖会发现 ACPI 功能一直在运行。暂时地和动态地 [覆盖 ACPI 表](https://www.mjmwired.net/kernel/Documentation/acpi/method-customizing.txt) 是可能的,而永久地改变它需要在引导时与 BIOS 菜单交互或刷新 ROM。如果你遇到那么多麻烦,也许你应该 [安装 coreboot](https://www.coreboot.org/Supported_Motherboards),这是开源固件的替代品。
#### 从 start\_kernel() 到用户空间
[init/main.c](https://github.com/torvalds/linux/blob/master/init/main.c) 中的代码竟然是可读的,而且有趣的是,它仍然在使用 1991 - 1992 年的 Linus Torvalds 的原始版权。在一个刚启动的系统上运行 `dmesg | head`,其输出主要来源于此文件。第一个 CPU 注册到系统中,全局数据结构被初始化,并且调度程序、中断处理程序(IRQ)、定时器和控制台按照严格的顺序逐一启动。在 `timekeeping_init()` 函数运行之前,所有的时间戳都是零。内核初始化的这部分是同步的,也就是说执行只发生在一个线程中,在最后一个完成并返回之前,没有任何函数会被执行。因此,即使在两个系统之间,`dmesg` 的输出也是完全可重复的,只要它们具有相同的设备树或 ACPI 表。Linux 的行为就像在 MCU 上运行的 RTOS(实时操作系统)一样,如 QNX 或 VxWorks。这种情况持续存在于函数 `rest_init()` 中,该函数在终止时由 `start_kernel()` 调用。

*早期的内核启动流程。*
函数 `rest_init()` 产生了一个新进程以运行 `kernel_init()`,并调用了 `do_initcalls()`。用户可以通过将 `initcall_debug` 附加到内核命令行来监控 `initcalls`,这样每运行一次 `initcall` 函数就会产生 一个 `dmesg` 条目。`initcalls` 会历经七个连续的级别:early、core、postcore、arch、subsys、fs、device 和 late。`initcalls` 最为用户可见的部分是所有处理器外围设备的探测和设置:总线、网络、存储和显示器等等,同时加载其内核模块。`rest_init()` 也会在引导处理器上产生第二个线程,它首先运行 `cpu_idle()`,然后等待调度器分配工作。
`kernel_init()` 也可以 [设置对称多处理(SMP)结构](http://free-electrons.com/pub/conferences/2014/elc/clement-smp-bring-up-on-arm-soc)。在较新的内核中,如果 `dmesg` 的输出中出现 “Bringing up secondary CPUs...” 等字样,系统便使用了 SMP。SMP 通过“热插拔” CPU 来进行,这意味着它用状态机来管理其生命周期,这种状态机在概念上类似于热插拔的 U 盘一样。内核的电源管理系统经常会使某个<ruby> 核 <rt> core </rt></ruby>离线,然后根据需要将其唤醒,以便在不忙的机器上反复调用同一段的 CPU 热插拔代码。观察电源管理系统调用 CPU 热插拔代码的 [BCC 工具](http://www.brendangregg.com/ebpf.html) 称为 `offcputime.py`。
请注意,`init/main.c` 中的代码在 `smp_init()` 运行时几乎已执行完毕:引导处理器已经完成了大部分一次性初始化操作,其它核无需重复。尽管如此,跨 CPU 的线程仍然要在每个核上生成,以管理每个核的中断(IRQ)、工作队列、定时器和电源事件。例如,通过 `ps -o psr` 命令可以查看服务每个 CPU 上的线程的 softirqs 和 workqueues。
```
# ps -o pid,psr,comm $(pgrep ksoftirqd)
PID PSR COMMAND
7 0 ksoftirqd/0
16 1 ksoftirqd/1
22 2 ksoftirqd/2
28 3 ksoftirqd/3
# ps -o pid,psr,comm $(pgrep kworker)
PID PSR COMMAND
4 0 kworker/0:0H
18 1 kworker/1:0H
24 2 kworker/2:0H
30 3 kworker/3:0H
[ . . . ]
```
其中,PSR 字段代表“<ruby> 处理器 <rt> processor </rt></ruby>”。每个核还必须拥有自己的定时器和 `cpuhp` 热插拔处理程序。
那么用户空间是如何启动的呢?在最后,`kernel_init()` 寻找可以代表它执行 `init` 进程的 `initrd`。如果没有找到,内核直接执行 `init` 本身。那么为什么需要 `initrd` 呢?
#### 早期的用户空间:谁规定要用 initrd?
除了设备树之外,在启动时可以提供给内核的另一个文件路径是 `initrd` 的路径。`initrd` 通常位于 `/boot` 目录中,与 x86 系统中的 bzImage 文件 vmlinuz 一样,或是与 ARM 系统中的 uImage 和设备树相同。用 `initramfs-tools-core` 软件包中的 `lsinitramfs` 工具可以列出 `initrd` 的内容。发行版的 `initrd` 方案包含了最小化的 `/bin`、`/sbin` 和 `/etc` 目录以及内核模块,还有 `/scripts` 中的一些文件。所有这些看起来都很熟悉,因为 `initrd` 大致上是一个简单的最小化 Linux 根文件系统。看似相似,其实不然,因为位于虚拟内存盘中的 `/bin` 和 `/sbin` 目录下的所有可执行文件几乎都是指向 [BusyBox 二进制文件](https://www.mjmwired.net/kernel/Documentation/acpi/initrd_table_override.txt) 的符号链接,由此导致 `/bin` 和 `/sbin` 目录比 glibc 的小 10 倍。
如果要做的只是加载一些模块,然后在普通的根文件系统上启动 `init`,为什么还要创建一个 `initrd` 呢?想想一个加密的根文件系统,解密可能依赖于加载一个位于根文件系统 `/lib/modules` 的内核模块,当然还有 `initrd` 中的。加密模块可能被静态地编译到内核中,而不是从文件加载,但有多种原因不希望这样做。例如,用模块静态编译内核可能会使其太大而不能适应存储空间,或者静态编译可能会违反软件许可条款。不出所料,存储、网络和人类输入设备(HID)驱动程序也可能存在于 `initrd` 中。`initrd` 基本上包含了任何挂载根文件系统所必需的非内核代码。`initrd` 也是用户存放 [自定义ACPI](https://www.mjmwired.net/kernel/Documentation/acpi/initrd_table_override.txt) 表代码的地方。

*救援模式的 shell 和自定义的 `initrd` 还是很有意思的。*
`initrd` 对测试文件系统和数据存储设备也很有用。将这些测试工具存放在 `initrd` 中,并从内存中运行测试,而不是从被测对象中运行。
最后,当 `init` 开始运行时,系统就启动啦!由于第二个处理器现在在运行,机器已经成为我们所熟知和喜爱的异步、可抢占、不可预测和高性能的生物。的确,`ps -o pid,psr,comm -p 1` 很容易显示用户空间的 `init` 进程已不在引导处理器上运行了。
### 总结
Linux 引导过程听起来或许令人生畏,即使是简单嵌入式设备上的软件数量也是如此。但换个角度来看,启动过程相当简单,因为启动中没有抢占、RCU 和竞争条件等扑朔迷离的复杂功能。只关注内核和 PID 1 会忽略了引导程序和辅助处理器为运行内核执行的大量准备工作。虽然内核在 Linux 程序中是独一无二的,但通过一些检查 ELF 文件的工具也可以了解其结构。学习一个正常的启动过程,可以帮助运维人员处理启动的故障。
要了解更多信息,请参阅 Alison Chaiken 的演讲——[Linux: The first second](https://rego.linux.conf.au/schedule/presentation/16/),已于 1 月 22 日至 26 日在悉尼举行。参见 [linux.conf.au](https://linux.conf.au/index.html)。
感谢 [Akkana Peck](http://shallowsky.com/) 的提议和指正。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1/analyzing-linux-boot-process>
作者:[Alison Chaiken](https://opensource.com/users/don-watkins) 译者:[jessie-pang](https://github.com/jessie-pan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Dnsmasq 进阶技巧
|
Carla Schroder
|
https://www.linux.com/learn/intro-to-linux/2018/2/advanced-dnsmasq-tips-and-tricks
|
今天我们将介绍进阶配置文件管理、如何测试你的配置、一些基础的安全知识、DNS 泛域名、快速 DNS 配置,以及其他一些技巧与窍门。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4/000349ttbzzl4em8xxn7il.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4/000349ttbzzl4em8xxn7il.png
| true | false | true |
yixunx
| false |
[
"dnsmasq",
"dns",
"域名"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26954,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今天我们将介绍进阶配置文件管理、如何测试你的配置、一些基础的安全知识、DNS 泛域名、快速 DNS 配置,以及其他一些技巧与窍门。
| 2018-03-14T00:03:53 | 2018-03-14T00:03:53 | 9,438 |
/article-9438-1.html
|

许多人熟知并热爱 Dnsmasq,并在他们的本地域名服务上使用它。今天我们将介绍进阶配置文件管理、如何测试你的配置、一些基础的安全知识、DNS 泛域名、快速 DNS 配置,以及其他一些技巧与窍门。下个星期我们将继续详细讲解如何配置 DNS 和 DHCP。
### 测试配置
当你测试新的配置的时候,你应该从命令行运行 Dnsmasq,而不是使用守护进程。下面的例子演示了如何不用守护进程运行它,同时显示指令的输出并保留运行日志:
```
# dnsmasq --no-daemon --log-queries
dnsmasq: started, version 2.75 cachesize 150
dnsmasq: compile time options: IPv6 GNU-getopt
DBus i18n IDN DHCP DHCPv6 no-Lua TFTP conntrack
ipset auth DNSSEC loop-detect inotify
dnsmasq: reading /etc/resolv.conf
dnsmasq: using nameserver 192.168.0.1#53
dnsmasq: read /etc/hosts - 9 addresses
```
在这个小例子中你能看到许多有用的信息,包括版本、编译参数、系统名字服务文件,以及它的监听地址。可以使用 `Ctrl+C` 停止进程。在默认情况下,Dnsmasq 没有自己的日志文件,所以日志会被记录到 `/var/log` 目录下的多个地方。你可以使用经典的 `grep` 来找到 Dnsmasq 的日志文件。下面这条指令会递归式地搜索 `/var/log`,在每个匹配的文件名之后显示匹配的行号,并忽略 `/var/log/dist-upgrade` 里的内容:
```
# grep -ir --exclude-dir=dist-upgrade dnsmasq /var/log/
```
使用 `grep --exclude-dir=` 时有一个有趣的小陷阱需要注意:不要使用完整路径,而应该只写目录名称。
你可以使用如下的命令行参数来让 Dnsmasq 使用你指定的文件作为它专属的日志文件:
```
# dnsmasq --no-daemon --log-queries --log-facility=/var/log/dnsmasq.log
```
或者在你的 Dnsmasq 配置文件中加上 `log-facility=/var/log/dnsmasq.log`。
### 配置文件
Dnsmasq 的配置文件位于 `/etc/dnsmasq.conf`。你的 Linux 发行版也可能会使用 `/etc/default/dnsmasq`、`/etc/dnsmasq.d/`,或者 `/etc/dnsmasq.d-available/`(不,我们不能统一标准,因为这违反了 <ruby> Linux 七嘴八舌秘密议会 <rt> Linux Cat Herd Ruling Cabal </rt></ruby>的旨意)。你有很多自由来随意安置你的配置文件。
`/etc/dnsmasq.conf` 是德高望重的老大。Dnsmasq 在启动时会最先读取它。`/etc/dnsmasq.conf` 可以使用 `conf-file=` 选项来调用其他的配置文件,例如 `conf-file=/etc/dnsmasqextrastuff.conf`,或使用 `conf-dir=` 选项来调用目录下的所有文件,例如 `conf-dir=/etc/dnsmasq.d`。
每当你对配置文件进行了修改,你都必须重启 Dnsmasq。
你也可以根据扩展名来包含或忽略配置文件。星号表示包含,不加星号表示排除:
```
conf-dir=/etc/dnsmasq.d/, *.conf, *.foo
conf-dir=/etc/dnsmasq.d, .old, .bak, .tmp
```
你可以用 `--addn-hosts=` 选项来把你的主机配置分布在多个文件中。
Dnsmasq 包含了一个语法检查器:
```
$ dnsmasq --test
dnsmasq: syntax check OK.
```
### 实用配置
永远加入这几行:
```
domain-needed
bogus-priv
```
它们可以避免含有格式出错的域名或私有 IP 地址的数据包离开你的网络。
让你的名字服务只使用 Dnsmasq,而不去使用 `/etc/resolv.conf` 或任何其他的名字服务文件:
```
no-resolv
```
使用其他的域名服务器。第一个例子是只对于某一个域名使用不同的域名服务器。第二个和第三个例子是 OpenDNS 公用服务器:
```
server=/fooxample.com/192.168.0.1
server=208.67.222.222
server=208.67.220.220
```
你也可以将某些域名限制为只能本地解析,但不影响其他域名。这些被限制的域名只能从 `/etc/hosts` 或 DHCP 解析:
```
local=/mehxample.com/
local=/fooxample.com/
```
限制 Dnsmasq 监听的网络接口:
```
interface=eth0
interface=wlan1
```
Dnsmasq 在默认设置下会读取并使用 `/etc/hosts`。这是一个又快又好的配置大量域名的方法,并且 `/etc/hosts` 只需要和 Dnsmasq 在同一台电脑上。你还可以让这个过程再快一些,可以在 `/etc/hosts` 文件中只写主机名,然后用 Dnsmasq 来添加域名。`/etc/hosts` 看上去是这样的:
```
127.0.0.1 localhost
192.168.0.1 host2
192.168.0.2 host3
192.168.0.3 host4
```
然后把下面这几行写入 `dnsmasq.conf`(当然,要换成你自己的域名):
```
expand-hosts
domain=mehxample.com
```
Dnsmasq 会自动把这些主机名扩展为完整的域名,比如 `host2` 会变为 `host2.mehxample.com`。
### DNS 泛域名
一般来说,使用 DNS 泛域名不是一个好习惯,因为它们太容易被误用了。但它们有时会很有用,比如在你的局域网的严密保护之下的时候。一个例子是使用 DNS 泛域名会让 Kubernetes 集群变得容易管理许多,除非你喜欢给你成百上千的应用写 DNS 记录。假设你的 Kubernetes 域名是 mehxample.com,那么下面这行配置可以让 Dnsmasq 解析所有对 mehxample.com 的请求:
```
address=/mehxample.com/192.168.0.5
```
这里使用的地址是你的集群的公网 IP 地址。这会响应对 mehxample.com 的所有主机名和子域名的请求,除非请求的目标地址已经在 DHCP 或者 `/etc/hosts` 中配置过。
下星期我们将探索更多的管理 DNS 和 DHCP 的细节,包括对不同的子网络使用不同的设置,以及提供权威域名服务器。
### 更多参考
* [使用 Dnsmasq 进行 DNS 伪装](https://www.linux.com/learn/intro-to-linux/2017/7/dns-spoofing-dnsmasq)
* [使用 Dnsmasq 配置简单的局域网域名服务](https://www.linux.com/learn/dnsmasq-easy-lan-name-services)
* [Dnsmasq](http://www.thekelleys.org.uk/dnsmasq/doc.html)
---
via: <https://www.linux.com/learn/intro-to-linux/2018/2/advanced-dnsmasq-tips-and-tricks>
作者:[CARLA SCHRODER](https://www.linux.com/users/cschroder) 译者:[yixunx](https://github.com/yixun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Docker 容器中的老式 DOS BBS
|
John Goerzen
|
http://changelog.complete.org/archives/9836-an-old-dos-bbs-in-a-docker-container
|
事实证明这是可能的,但很难。我使用了所有三种主要的 DOS 模拟器(dosbox、qemu 和 dosemu)。我让它们都能在 Docker 容器中运行,但有很多有趣的问题需要解决。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4/001826vyeufznu6mr0ovz2.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4/001826vyeufznu6mr0ovz2.png
| tru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容器",
"模拟器",
"DOS"
] |
技术
|
{
"viewnum": 5557,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事实证明这是可能的,但很难。我使用了所有三种主要的 DOS 模拟器(dosbox、qemu 和 dosemu)。我让它们都能在 Docker 容器中运行,但有很多有趣的问题需要解决。
| 2018-03-14T00:17:00 | 2018-03-14T00:17:00 | 9,439 |
/article-9439-1.html
|
不久前,我写了一篇[我的 Debian Docker 基本映像](https://changelog.complete.org/archives/9794-fixing-the-problems-with-docker-images)。我决定进一步扩展这个概念:在 Docker 中运行 DOS 程序。
但首先,来看看题图。

事实证明这是可能的,但很难。我使用了所有三种主要的 DOS 模拟器(dosbox、qemu 和 dosemu)。我让它们都能在 Docker 容器中运行,但有很多有趣的问题需要解决。
都要做的事是在 DOS 环境下提供一个伪造的调制解调器。它需要作为 TCP 端口暴露在容器外部。有很多方法可以做到 —— 我使用的是 tcpser。dosbox 有一个 TCP 调制解调器接口,但事实证明,这样做太问题太多了。
挑战来自你希望能够一次接受多个传入 telnet(或 TCP)连接。DOS 不是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所以当时有很多黑客式的方法。一种是有多台物理机,每个有一根传入电话线。或者它们可能会在 [DESQview](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SQview)、OS/2 甚至 Windows 3.1 等多任务层下运行多个伪 DOS 实例。
(注意:我刚刚了解到 [DESQview/X](http://toastytech.com/guis/dvx.html),它将 DESQview 与 X11R5 集成在一起,并[取代了 Windows 3 驱动程序](http://toastytech.com/guis/dvx3.html)来把 Windows 作为 X 应用程序运行。)
出于各种原因,我不想尝试在 Docker 中运行其中任何一个系统。这让我模拟了原来的多物理节点设置。从理论上讲,非常简单 —— 运行一组 DOS 实例,每个实例最多使用 1MB 的模拟 RAM,这就行了。但是这里面临挑战。
在多物理节点设置中,你需要某种文件共享,因为你的节点需要访问共享的消息和文件存储。在老式的 DOS 时代,有很多笨重的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 —— [Netware](https://en.wikipedia.org/wiki/NetWare)、[LAN manager](https://en.wikipedia.org/wiki/LAN_Manager),甚至一些 PC NFS 客户端。我没有访问 Netware。我尝试了 DOS 中的 Microsoft LM 客户端,与在 Docker 容器内运行的 Samba 服务器交互。这样可以使用,但 LM 客户端即使有各种高内存技巧还是占用了很多内存,BBS 软件也无法运行。我无法在多个 dosbox 实例中挂载底层文件系统,因为 dosbox 缓存不兼容。
这就是为什么我使用 dosemu 的原因。除了有比 dosbox 更完整的模拟器之外,它还有一种共享主机文件系统的方式。
所以,所有这一切都在此:[jgoerzen/docker-bbs-renegade](https://github.com/jgoerzen/docker-bbs-renegade)。
我还为其他想做类似事情的人准备了构建块:[docker-dos-bbs](https://github.com/jgoerzen/docker-dos-bbs) 和底层 [docker-dosemu](https://github.com/jgoerzen/docker-dosemu)。
意外的收获是,我也试图了在 Joyent 的 Triton(基于 Solaris 的 SmartOS)下运行它。让我感到高兴的印象是,几乎可以在这下面工作。是的,在 Solaris 机器上的一个基于 Linux 的 DOS 模拟器的容器中运行 Renegade DOS BBS。
---
via: <http://changelog.complete.org/archives/9836-an-old-dos-bbs-in-a-docker-container>
作者:[John Goerzen](http://changelog.complete.org/archives/author/jgoerzen)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检查你的计算机使用的是 UEFI 还是 BIOS
|
Ambarish Kumar
|
https://itsfoss.com/check-uefi-or-bios/
|
这是一个快速的教程,来告诉你的系统使用的是现代 UEFI 或者传统 BIOS。同时提供 Windows 和 Linux 的说明。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4/091139fp4syqm0ppbhosb6.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4/091139fp4syqm0ppbhosb6.png
| tru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UEFI",
"BIOS"
] |
技术
|
{
"viewnum": 14256,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这是一个快速的教程,来告诉你的系统使用的是现代 UEFI 或者传统 BIOS。同时提供 Windows 和 Linux 的说明。
| 2018-03-14T09:11:37 | 2018-03-14T09:11:37 | 9,441 |
/article-9441-1.html
|
>
> 简介:这是一个快速的教程,来告诉你的系统使用的是现代 UEFI 或者传统 BIOS。同时提供 Windows 和 Linux 的说明。
>
>
>
当你尝试[双启动 Linux 和 Windows](https://itsfoss.com/guide-install-linux-mint-16-dual-boot-windows/) 时,你需要知道系统上是否有 UEFI 或 BIOS 启动模式。它可以帮助你决定安装 Linux 的分区。
我不打算在这里讨论[什么是 BIOS](https://www.lifewire.com/bios-basic-input-output-system-2625820)。不过,我想通过 BIOS 告诉你一些 [UEFI](https://www.howtogeek.com/56958/htg-explains-how-uefi-will-replace-the-bios/) 的优点。
UEFI 即(<ruby> 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 <rt> 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 </rt></ruby>)旨在克服 BIOS 的某些限制。它增加了使用大于 2TB 磁盘的能力,并具有独立于 CPU 的体系结构和驱动程序。采用模块化设计,即使没有安装操作系统,也可以支持远程诊断和修复,以及灵活的无操作系统环境(包括网络功能)。
### UEFI 优于 BIOS 的地方
* UEFI 在初始化硬件时速度更快。
* 提供安全启动,这意味着你在加载操作系统之前加载的所有内容都必须签名。这为你的系统提供了额外的保护层。
* BIOS 不支持超过 2TB 的分区。
* 最重要的是,如果你是双引导,那么建议始终在相同的引导模式下安装两个操作系统。

如果试图查看你的系统运行的是 UEFI 还是 BIOS,这并不难。首先让我从 Windows 开始,然后看看如何在 Linux 系统上查看用的是 UEFI 还是 BIOS。
### 在 Windows 中检查使用的是 UEFI 还是 BIOS
在 Windows 中,在“开始”面板中的“系统信息”中,在 BIOS 模式下,可以找到启动模式。如果它显示的是 Legacy,那么你的系统是 BIOS。如果显示 UEFI,那么它是 UEFI。

**另一个方法**:如果你使用 Windows 10,可以打开文件资源管理器并进入到 `C:\Windows\Panther` 来查看你使用的是 UEFI 还是 BIOS。打开文件 setupact.log 并搜索下面的字符串。
```
Detected boot environment
```
我建议在 notepad++ 中打开这个文件,因为这是一个很大的文件,记事本很可能挂起(至少它对我来说是 6GB !)。
你会看到几行有用的信息。
```
2017-11-27 09:11:31, Info IBS Callback_BootEnvironmentDetect:FirmwareType 1.
2017-11-27 09:11:31, Info IBS Callback_BootEnvironmentDetect: Detected boot environment: BIOS
```
### 在 Linux 中检查使用的是 UEFI 还是 BIOS
最简单地找出使用的是 UEFI 还是 BIOS 的方法是查找 `/sys/firmware/efi` 文件夹。如果使用的 BIOS 那么该文件夹不存在。

**另一种方法**:安装名为 efibootmgr 的软件包。
在基于 Debian 和 Ubuntu 的发行版中,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安装 efibootmgr 包:
```
sudo apt install efibootmgr
```
完成后,输入以下命令:
```
sudo efibootmgr
```
如果你的系统支持 UEFI,它会输出不同的变量。如果没有,你将看到一条消息指出 EFI 变量不支持。

### 最后的话
查看你的系统使用的是 UEFI 还是 BIOS 很容易。一方面,像快速和安全的引导为 UEFI 提供了优势,如果你使用的是 BIOS 也不必担心太多,除非你打算使用 2TB 硬盘。
---
via: <https://itsfoss.com/check-uefi-or-bios/>
作者:[Ambarish Kumar](https://itsfoss.com/author/ambarish/)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使用 Vim 时访问/查看 Python 帮助
|
Vivek Gite
|
https://www.cyberciti.biz/faq/how-to-access-view-python-help-when-using-vim/
|
假设我的光标在 Python 的 print 关键字下,然后按下 F1,我想查看关键字 print 的帮助。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4/120536s70apheiuip0iuu7.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4/120536s70apheiuip0iuu7.jpg
| tru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Python",
"Vim"
] |
技术
|
{
"viewnum": 6597,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假设我的光标在 Python 的 print 关键字下,然后按下 F1,我想查看关键字 print 的帮助。
| 2018-03-14T12:05:43 | 2018-03-14T12:05:43 | 9,442 |
/article-9442-1.html
|

我是一名新的 Vim 编辑器用户。我用它编写 Python 代码。有没有办法在 vim 中查看 Python 文档而无需访问互联网?假设我的光标在 Python 的 `print` 关键字下,然后按下 F1,我想查看关键字 `print` 的帮助。如何在 vim 中显示 python `help()` ?如何在不离开 vim 的情况下调用 `pydoc3`/`pydoc` 寻求帮助?
`pydoc` 或 `pydoc3` 命令可以根据 Python 关键字、主题、函数、模块或包的名称显示文本文档,或在模块内或包中的模块对类或函数的引用。你可以从 Vim 中调用 `pydoc`。让我们看看如何在 Vim 编辑器中使用 `pydoc` 访问 Python 文档。
### 使用 pydoc 访问 python 帮助
语法是:
```
pydoc keyword
pydoc3 keyword
pydoc len
pydoc print
```
编辑你的 `~/.vimrc`:
```
$ vim ~/.vimrc
```
为 `pydoc3` 添加以下配置(python v3.x 文档)。在正常模式下创建 `H` 键的映射:
```
nnoremap <buffer> H :<C-u>execute "!pydoc3 " . expand("<cword>")<CR>
```
保存并关闭文件。打开 Vim 编辑器:
```
$ vim file.py
```
写一些代码:
```
#!/usr/bin/python3
x=5
y=10
z=x+y
print(z)
print("Hello world")
```
将光标置于 Python 关键字 `print` 的下方,然后按下 `Shift`,然后按 `H`。你将看到下面的输出:
[](https://www.cyberciti.biz/media/new/faq/2018/01/Access-Python-Help-Within-Vim.gif)
*按 H 查看 Python 关键字 print 的帮助*
### 如何在使用 Vim 时查看 python 帮助
[jedi-vim](https://github.com/davidhalter/jedi-vim) 是一个绑定自动补全库 Jed 的 Vim 插件。它可以做很多事情,包括当你按下 `Shift` 后跟 `K` (即按大写 `K`) 就显示关键字的帮助。
#### 如何在 Linux 或类 Unix 系统上安装 jedi-vim
使用 [pathogen](https://github.com/tpope/vim-pathogen)、[vim-plug](https://www.cyberciti.biz/programming/vim-plug-a-beautiful-and-minimalist-vim-plugin-manager-for-unix-and-linux-users/) 或 [Vundle](https://github.com/gmarik/vundle) 安装 jedi-vim。我使用的是 vim-plug。在 `~/.vimrc` 中添加以下行:
```
Plug 'davidhalter/jedi-vim'
```
保存并关闭文件。启动 Vim 并输入:
```
PlugInstall
```
在 Arch Linux 上,你还可以使用 `pacman` 命令从官方仓库中的 vim-jedi 安装 jedi-vim:
```
$ sudo pacman -S vim-jedi
```
它也可以在 Debian(比如 8)和 Ubuntu( 比如 14.04)上使用 [apt-get command](https://www.cyberciti.biz/faq/ubuntu-lts-debian-linux-apt-command-examples/ "See Linux/Unix apt command examples for more info")/[apt-get command](https://www.cyberciti.biz/tips/linux-debian-package-management-cheat-sheet.html "See Linux/Unix apt-get command examples for more info") 安装 vim-python-jedi:
```
$ sudo apt install vim-python-jedi
```
在 Fedora Linux 上,它可以用 `dnf` 安装 vim-jedi:
```
$ sudo dnf install vim-jedi
```
Jedi 默认是自动初始化的。所以你不需要进一步的配置。要查看 Documentation/Pydoc,请按 `K`。它将弹出帮助窗口:
[](https://www.cyberciti.biz/media/new/faq/2018/01/How-to-view-Python-Documentation-using-pydoc-within-vim-on-Linux-Unix.jpg)
### 关于作者
作者是 nixCraft 的创建者,也是经验丰富的系统管理员和 Linux 操作系统/Unix shell 脚本的培训师。他曾与全球客户以及 IT、教育、国防和太空研究以及非营利部门等多个行业合作。在 [Twitter](https://twitter.com/nixcraft)、[Facebook](https://facebook.com/nixcraft)、[Google +](https://plus.google.com/+CybercitiBiz) 上关注他。
---
via: <https://www.cyberciti.biz/faq/how-to-access-view-python-help-when-using-vim/>
作者:[Vivek Gite](https://www.cyberciti.biz)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440+ 个免费的编程 & 计算机科学的在线课程
|
Dhawal Shah
|
https://medium.freecodecamp.org/440-free-online-programming-computer-science-courses-you-can-start-in-february-e075f920cb5b
|
我编制了一个有 440 多个免费在线课程的清单,你可以从这个月开始去学习它了。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4/125210k8g8xcg9lxg8ccmn.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4/125210k8g8xcg9lxg8ccmn.png
| true | false | true |
qhwdw
| false |
[
"在线课程"
] |
分享
|
{
"viewnum": 13699,
"commentnum": 0,
"favtimes": 8,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我编制了一个有 440 多个免费在线课程的清单,你可以从这个月开始去学习它了。
| 2018-03-14T12:52:08 | 2018-03-14T12:52:08 | 9,443 |
/article-9443-1.html
|

六年前,一些大学如 MIT 和斯坦福首次向公共免费开放了他们的在线课程。现在,全世界超过 800 所学校已经创建了成千上万的免费课程。
我编制了一个有 440 多个免费在线课程的清单,你可以从这个月开始去学习它了。为了这个清单,我使用了[<ruby> 班级中心 <rt> Class Central </rt></ruby>](https://www.class-central.com/) 的数据库,它有超过 9000 门课程,我也包括了每个课程的平均评分。

*[班级中心](https://www.class-central.com/) 的主页*
按它们不同的级别,我将这些课程分成以下三类:
* 初级
* 中级
* 高级
对于首次出现的课程,我标记为 [NEW]。
这些课程中的大多数都是可以自学的。其余的将在二月份的某个时间为你奉上。在班级中心的 2018 年 [计算机科学](https://www.class-central.com/subject/cs)、[数据科学](https://www.class-central.com/subject/data-science)、和 [编程](https://www.class-central.com/subject/programming-and-software-development) 主题的页面上,你可以找到与这个技术相关的完整的清单。
我也知道,这个长长的清单,可能会让学习编程的新手望而却步。在这些课程中,你可以找到 [David Venturi](https://medium.com/@davidventuri) 推荐的非常有用的最佳 [数据科学在线课程](https://medium.freecodecamp.com/the-best-data-science-courses-on-the-internet-ranked-by-your-reviews-6dc5b910ea40) — 即使你不想学习数据科学。以后,我想去创建更多的这种指南。
最后,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去注册这些免费课程,没关系 —— 我也写了一篇 [如何去注册](https://medium.freecodecamp.org/how-to-sign-up-for-coursera-courses-for-free-98266efaa531) 的文章。
### 初级(112)
* [Python 交互式编程入门(第 1 部分)](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08/coursera-an-introduction-to-interactive-programming-in-python-part-1) 来自 *Rice University* ★★★★★(3018)
* [计算机科学入门和使用 Python 编程](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341/edx-introduction-to-computer-science-and-programming-using-python) 来自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15)
* [学习编程:基本原理](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85/coursera-learn-to-program-the-fundamentals) 来自 *University of Toronto* ★★★★★(100)
* [计算机科学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20/udacity-intro-to-computer-science) 来自 *University of Virginia* ★★★★☆(68)
* [CS50 的计算机科学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42/edx-cs50-s-introduction-to-computer-science) 来自 *Harvard University* ★★★★★(65)
* [Python 交互式编程入门(第 2 部分)](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196/coursera-an-introduction-to-interactive-programming-in-python-part-2) 来自 *Rice University* ★★★★★(52)
* [如何使用 Git 和 GitHub](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2661/udacity-how-to-use-git-and-github)
* [Linux 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857/edx-introduction-to-linux) 来自 *Linux Foundation* ★★★★☆(37)
* [因特网历史、技术、和安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35/coursera-internet-history-technology-and-security) 来自 *University of Michigan* ★★★★★(36)
* [HTML 和 CSS 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2659/udacity-intro-to-html-and-css)
* [VBA/Excel 编程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797/open-education-by-blackboard-introduction-to-vba-excel-programming) 来自 *Cal Poly Pomona* ★★★★☆(26)
* [[New] CS50 的理解技术](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0142/edx-cs50-s-understanding-technology) 来自 *Harvard University*
* [[New] CS50 的为商务人士的计算机科学](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0143/edx-cs50-s-computer-science-for-business-professionals) 来自 *Harvard University*
* [[New] Java 编程导论:如何开始编程(西班牙语)](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0316/edx-introduccion-a-la-programacion-en-java-como-comenzar-a-programar) 来自 *Universidad Carlos iii de Madrid*
* [[New] 物联网 (IoT) 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750/edx-introduction-to-the-internet-of-things-iot) 来自 *Curtin University*
* [[New] 使用 Git 管理版本](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0166/coursera-version-control-with-git) 来自 *Atlassian*
* [JavaScript 基础](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2660/udacity-javascript-basics)
* [CS101: 计算机科学 101](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2175/stanford-openedx-cs101-computer-science-101) 来自 *Stanford University* ★★★★☆(15)
* [编程基础](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650/edx-programming-basics) 来自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ombay* ★★☆☆☆(13)
* [Web 安全基本原理](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726/edx-web-security-fundamentals) 来自 *KU Leuven University* ★★★★☆(12)
* [Python 编程基础](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2013/udacity-programming-foundations-with-python)
* [网络:计算机网络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578/stanford-openedx-networking-introduction-to-computer-networking) 来自 *Stanford University* ★★★★★(11)
* [DB:数据库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580/stanford-openedx-db-introduction-to-databases) 来自 *Stanford University* ★★★★★(11)
* [数字多媒体 & 移动应用创意编程](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529/coursera-creative-programming-for-digital-media-mobile-apps) 来自 *University of London International Programmes* ★★★★☆(10)
* [使用 JavaScript、HTML 和 CSS 基础](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256/coursera-programming-foundations-with-javascript-html-and-css) 来自 *Duke University* ★★★★☆(9)
* [实用安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727/coursera-usable-security) 来自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9)
* [Bootstrap 入门 — 一个教程](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338/edx-introduction-to-bootstrap-a-tutorial) 来自 *Microsoft* ★★★☆☆(9)
* [HTML5 编码基础和最佳实践](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444/edx-html5-coding-essentials-and-best-practices) 来自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W3C)* ★★★★☆(9)
* [大家都来学 Python — 浏览信息](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363/python-for-everybody-exploring-information)
* [学习编程:编写高品质代码](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90/coursera-learn-to-program-crafting-quality-code) 来自 *University of Toronto* ★★★★☆(7)
* [使用 p5.js 入门视觉艺术编程](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770/kadenze-introduction-to-programming-for-the-visual-arts-with-p5-js) 来自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7)
* [关系型数据库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253/udacity-intro-to-relational-databases)
* [jQuery 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062/edx-introduction-to-jquery) 来自 *Microsoft* ★★★★☆(5)
* [HTML5 和 CSS 基础](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5764/edx-html5-and-css-fundamentals) 来自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W3C)* ★★★★☆(5)
* [Java 编程基础](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686/udacity-java-programming-basics)
* [Linux 命令行基础](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049/udacity-linux-command-line-basics)
* [Java 编程入门 — 第 1 部分](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983/edx-introduction-to-java-programming-part-1) 来自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
* [Java 编程入门:用 Java 写代码](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2813/edx-introduction-to-java-programming-starting-to-code-in-java) 来自 *Universidad Carlos iii de Madrid* ★★★★☆(4)
* [计算机编程范例 — 抽象和并发](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2630/edx-paradigms-of-computer-programming-abstraction-and-concurrency)来自 *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 ★★★★☆(4)
* [计算机编程范例 — 基本原理](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2298/edx-paradigms-of-computer-programming-fundamentals) 来自 *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 ★★★★★(4)
* [在 Scratch 中编程](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2954/edx-programming-in-scratch) 来自 *Harvey Mudd College* ★★★★★(4)
* [使用 JavaScript 的 Web 编程](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518/edx-programming-for-the-web-with-javascript) 来自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
* [计算的美与乐 — AP® CS 原理 第 1 部分](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2525/edx-the-beauty-and-joy-of-computing-ap-cs-principles-part-1) 来自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2)
* [Python 计算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622/edx-introduction-to-computing-using-python) 来自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
* [面向对象的编程](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651/edx-object-oriented-programming) 来自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ombay* ★★★★☆(2)
* [思维·创新·代码](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231/edx-think-create-code) 来自 *University of Adelaide* ★★★★★(2)
* [智能手机中的计算技术](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2809/edx-the-computing-technology-inside-your-smartphone) 来自 *Cornell University* ★★★★★(2)
* [Android 基础:编写你的第一个 App](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278/udacity-android-basics-make-your-first-app) 来自 *Google* ★★★★☆(2)
* [学习 Python 编程](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695/edx-learn-to-program-using-python) 来自 *University of Texas Arlington* ★★★★★(2)
* [HTML 和 JavaScript 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5923/edx-introduction-to-html-and-javascript) 来自 *Microsoft* ★★★★★(2)
* [大众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科学和 Python 编程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483/edx-cs-for-all-introduction-to-computer-science-and-python-programming)来自 *Harvey Mudd College* ★★★★★(2)
* [JavaScript 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059/udacity-intro-to-javascript)
* [Android 新手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623/udacity-android-for-beginners)
* [网络:朋友、金钱和字节](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59/coursera-networks-friends-money-and-bytes) 来自 *Princeton University* ★★★☆☆(1)
* [如何编码:数据基础](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202/edx-how-to-code-simple-data) 来自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1)
* [使用 Wordpress 开发和设计 Web](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408/kadenze-web-development-and-design-using-wordpress) 来自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e Arts* ★★★★☆(1)
* [Android App 新手开发指南](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315/edx-android-app-development-for-beginners) 来自 *Galileo University* ★☆☆☆☆(1)
* [Android App 新手开发指南](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315/edx-android-app-development-for-beginners) 来自 *Galileo University* ★☆☆☆☆(1)
* [艺术家的 Web 编码基础](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781/kadenze-web-coding-fundamentals-for-artists) 来自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1)
* [ReactJS 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770/edx-introduction-to-reactjs) 来自 *Microsoft* ★★☆☆☆(1)
* [Node.js 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597/edx-introduction-to-node-js) 来自 *Microsoft* ★★★★★(1)
* [学习 Java 编程](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718/edx-learn-to-program-in-java) 来自 *Microsoft* ★★★★★(1)
* [计算:艺术、魔法与科学](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2195/edx-computing-art-magic-science) 来自 *ETH Zurich* ★★★★☆(1)
* [计算:艺术、魔法与科学 — 第 2 部分](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084/edx-computing-art-magic-science-part-ii) 来自 *ETH Zurich*
* [Cyber 安全:居家安全、在线与生活](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265/futurelearn-cyber-security-safety-at-home-online-in-life) 来自 *Newcastle University* ★★★☆☆(1)
* [软件工程师基础](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527/edx-software-engineering-essentials) 来自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1)
* [我的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科学新手指南](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2957/edx-mycs-computer-science-for-beginners) 来自 *Harvey Mudd College* ★★★☆☆(1)
* [使用 Git 管理版本](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430/udacity-version-control-with-git)
* [大众 Web 应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362/web-applications-for-everybody)
* [CS50’s AP® 计算机科学原理](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017/edx-cs50-s-ap-computer-science-principles) 来自 *Harvard University*
* [编程基础](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574/coursera-programming-fundamentals) 来自 *Duke University*
* [Cyber 安全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651/edx-introduction-to-cybersecurity) 来自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Python 数据表现](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550/coursera-python-data-representations) 来自 *Rice University*
* [Python 编程基础](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549/coursera-python-programming-essentials) 来自 *Rice University*
* [软件工程师: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205/edx-software-engineering-introduction) 来自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Web 开发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027/coursera-introduction-to-web-development) 来自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 [Java 编程入门 — 第 2 部分](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486/edx-introduction-to-java-programming-part-2) 来自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Excel/VBA 解决创意问题,第 2 部分](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943/coursera-excel-vba-for-creative-problem-solving-part-2) 来自 *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
* [AP 计算机科学 A:Java 编程的多态和高级数据结构](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219/edx-ap-computer-science-a-java-programming-polymorphism-and-advanced-data-structures) 来自 *Purdue University*
* [AP 计算机科学 A:Java 编程的循环和数据结构](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212/edx-ap-computer-science-a-java-programming-loops-and-data-structures)来自 *Purdue University*
* [AP 计算机科学 A:Java 编程的类和对象](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211/edx-ap-computer-science-a-java-programming-classes-and-objects) 来自 *Purdue University*
* [Android 开发的 Java 基础](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313/edx-java-fundamentals-for-android-development) 来自 *Galileo University*
* [很赚钱的 Android Apps 所使用的商业模式](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345/edx-monetize-android-apps-with-business-models) 来自 *Galileo University*
* [很赚钱的 Android Apps 所使用的商业模式](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345/edx-monetize-android-apps-with-business-models) 来自 *Galileo University*
* [Android 开发的 Java 基础](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313/edx-java-fundamentals-for-android-development) 来自 *Galileo University*
* [Java 编程入门:写出好代码](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5735/edx-introduction-to-java-programming-writing-good-code) 来自 *Universidad Carlos iii de Madrid*
* [Cyber 安全基础:动手实践](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849/edx-cyber-security-basics-a-hands-on-approach) 来自 *Universidad Carlos iii de Madrid*
* [业务深度学习](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431/coursera-deep-learning-for-business) 来自 *Yonsei University*
* [TCP/IP 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143/coursera-introduction-to-tcp-ip) 来自 *Yonsei University*
* [视频游戏设计和平衡](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660/edx-video-game-design-and-balance) 来自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Web 易用性](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531/udacity-web-accessibility) 来自 *Google*
* [移动 Web 开发](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046/udacity-mobile-web-development) 来自 *Google*
* [Python 编程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0134/edx-introduction-to-programming-using-python) 来自 *University of Texas Arlington*
* [Python 入门:从零开始](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671/edx-introduction-to-python-absolute-beginner) 来自 *Microsoft*
* [Python:基础](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650/edx-introduction-to-python-fundamentals) 来自 *Microsoft*
* [设计思想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845/edx-introduction-to-design-thinking) 来自 *Microsoft*
* [逻辑和计算思维](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725/edx-logic-and-computational-thinking) 来自 *Microsoft*
* [像专家一样写代码](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808/edx-writing-professional-code) 来自 *Microsoft*
* [Java 中的面向对象编程](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723/edx-object-oriented-programming-in-java) 来自 *Microsoft*
* [CSS 基础 来自 *Microsoft*
* [JavaScript 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496/edx-javascript-introduction) 来自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W3C)*
* [Python 的面向对象编程:创建你自己的冒险游戏](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884/futurelearn-object-oriented-programming-in-python-create-your-own-adventure-game) 来自 *Raspberry Pi Foundation*
* [学习 Swift 编程语法](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925/udacity-learn-swift-programming-syntax)
* [JavaScript 和 DOM](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990/udacity-javascript-and-the-dom)
* [能源行业中的区块链](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526/futurelearn-blockchain-in-the-energy-sector) 来自 *InnoEnergy*
* [虚拟现实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379/udacity-introduction-to-virtual-reality)
* [ES6 — 改进后的 JavaScript](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543/udacity-es6-javascript-improved)
* [Python 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577/udacity-introduction-to-python)
* [HTTP & Web 服务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374/udacity-http-web-servers)
* [GitHub & 合作](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542/udacity-github-collaboration)
* [Swift 新手指南](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494/udacity-swift-for-beginners)
### 中级(259)
* [机器学习](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35/coursera-machine-learning) 来自 *Stanford University* ★★★★★(325)
* [算法,第 1 部分](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39/coursera-algorithms-part-i) 来自 *Princeton University* ★★★★★(58)
* [算法,第 II 部分](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40/coursera-algorithms-part-ii) 来自 *Princeton University* ★★★★★(21)
* [为音乐家和艺术家的机器学习](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768/kadenze-machine-learning-for-musicians-and-artists) 来自 *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 ★★★★★(57)
* [密码学 I](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16/coursera-cryptography-i) 来自 *Stanford University* ★★★★★(49)
* [CS188.1x:人工智能](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45/edx-cs188-1x-artificial-intelligence) 来自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30)
* [计算原理(第 1 部分)](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724/coursera-principles-of-computing-part-1) 来自 *Rice University* ★★★★★(29)
* [计算原理(第 2 部分)](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198/coursera-principles-of-computing-part-2) 来自 *Rice University* ★★★★☆(16)
* [[New] 算法设计和技术](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0241/edx-algorithmic-design-and-techniques) 来自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 [软件安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728/coursera-software-security)来自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25)
* [[New] 弹性计算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0053/nptel-introduction-to-soft-computing) 来自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haragpur*
* [[New] 云计算](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0027/nptel-cloud-computing) 来自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haragpur*
* [[New] 数据库管理系统](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914/nptel-database-management-system) 来自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haragpur*
* [[New] Haskell 编程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0044/nptel-introduction-to-haskell-programming) 来自 *Chennai Mathematical Institute*
* [越来越容易的专业 Web 易访问性审计](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5174/canvas-network-professional-web-accessibility-auditing-made-easy) 来自 *Chang Schoo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21)
* [在 Rails 上使用 Ruby 进行敏捷开发 — 基础篇](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43/edx-agile-development-using-ruby-on-rails-the-basics) 来自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
* [自动化理论](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76/stanford-openedx-automata-theory) 来自 *Stanford University* ★★★★☆(18)
* [机器学习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2996/udacity-intro-to-machine-learning) 来自 *Stanford University* ★★★★☆(18)
* [Web 开发](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24/udacity-web-development)
* [Android 开发新手指南](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579/udacity-android-development-for-beginners) 来自 *Google* ★★★★☆(16)
* [C 程序员学习 C++,Part A](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71/coursera-c-for-c-programmers-part-a) 来自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16)
* [代码的本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777/kadenze-the-nature-of-code) 来自 *Processing Foundation* ★★★★★(16)
* [游戏开发的概念](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176/open2study-concepts-in-game-development) 来自 *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5)
* [算法的思想(第 1 部分)](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725/coursera-algorithmic-thinking-part-1) 来自 *Rice University* ★★★★☆(14)
* [算法的思想(第 2 部分)](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200/coursera-algorithmic-thinking-part-2) 来自 *Rice University* ★★★★☆(9)
* [计算机程序的设计](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23/udacity-design-of-computer-programs) 来自 *Stanford University* ★★★★☆(13)
* [Java 编程:用软件解决问题](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305/coursera-java-programming-solving-problems-with-software) 来自 *Duke University* ★★★☆☆(13)
* [Web 响应设计](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200/coursera-responsive-web-design) 来自 *University of London International Programmes* ★★★★☆(12)
* [离散优化](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87/coursera-discrete-optimization) 来自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12)
* [游戏开发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275/coursera-introduction-to-game-development) 来自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12)
* [函数式编程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2147/edx-introduction-to-functional-programming) 来自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1)
* [开发 Android Apps](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2211/udacity-developing-android-apps) 来自 *Google* ★★★☆☆(11)
* [面向对象的 JavaScript](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2658/udacity-object-oriented-javascript) 来自 *Hack Reactor* ★★★★★(11)
* [编程语言](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25/udacity-programming-languages) 来自 *University of Virginia* ★★★☆☆(10)
* [编程语言,Part B](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920/coursera-programming-languages-part-b) 来自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2)
* [编程语言,Part C](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187/coursera-programming-languages-part-c) 来自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1)
* [Web 响应设计基础](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255/udacity-responsive-web-design-fundamentals) 来自 *Google* ★★★★★(9)
* [图像和视频处理:从火星到好莱坞而止于医院](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62/coursera-image-and-video-processing-from-mars-to-hollywood-with-a-stop-at-the-hospital) 来自 *Duke University* ★★★★☆(8)
* [密码学](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730/coursera-cryptography) 来自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8)
* [学习数据(机器学习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66/learning-from-data-introductory-machine-learning-course) 来自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8)
* [Julia 科学编程](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092/coursera-julia-scientific-programming) 来自 *University of Cape Town* ★★★★★(8)
* [云计算应用程序,第 1 部分:云系统和基础设施](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2738/coursera-cloud-computing-applications-part-1-cloud-systems-and-infrastructure)来自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7)
* [云计算概念:第 2 部分](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2942/coursera-cloud-computing-concepts-part-2) 来自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5)
* [Swift 编程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248/coursera-introduction-to-swift-programming) 来自 *University of Toronto* ★☆☆☆☆(7)
* [Software 测试](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65/udacity-software-testing) 来自 *University of Utah* ★★★★☆(7)
* [使用 MongoDB 管理数据](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479/udacity-data-wrangling-with-mongodb) 来自 *MongoDB University* ★★★★☆(7)
* [AJAX 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2997/udacity-intro-to-ajax)
* [计算机架构](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42/coursera-computer-architecture) 来自 *Princeton University* ★★★★☆(6)
* [物联网:我们如何用它?](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276/coursera-internet-of-things-how-did-we-get-here) 来自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6)
* [Meteor.js 开发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328/coursera-introduction-to-meteor-js-development)来自 *University of London International Programmes* ★★★★☆(6)
* [DevOps 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013/udacity-intro-to-devops) 来自 *Nutanix* ★★★☆☆(6)
* [全栈基础](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254/udacity-full-stack-foundations)
* [算法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64/udacity-intro-to-algorithms)
* [Java 中的软件架构](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469/edx-software-construction-in-java) 来自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5)
* [在 Rails 上使用 Ruby 进行敏捷开发 — 高级篇](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558/edx-agile-development-using-ruby-on-rails-advanced) 来自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5)
* [计算机图形](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548/edx-computer-graphics) 来自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5)
* [软件开发过程](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2335/udacity-software-development-process) 来自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5)
* [计算机网络](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2336/udacity-computer-networking) 来自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5)
* [Java 编程:数组、列表、和数据结构](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362/coursera-java-programming-arrays-lists-and-structured-data) 来自 *Duke University* ★★★★★(5)
* [HTML5 游戏开发](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551/udacity-html5-game-development) 来自 *Google* ★★★☆☆(5)
* [C++ 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758/edx-introduction-to-c) 来自 *Microsoft* ★★★★☆(5)
* [软件调试](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57/udacity-software-debugging) 来自 *Saarland University* ★★★★★(5)
* [并行编程概念](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701/openhpi-parallel-programming-concepts)
* [使用 Swift 开发 iOS App 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2861/udacity-intro-to-ios-app-development-with-swift)
* [物联网:配置你的 DragonBoard™ 开发平台](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260/coursera-internet-of-things-setting-up-your-dragonboard-development-platform)来自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4)
* [物联网 & 增强现实新技术](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934/coursera-internet-of-things-augmented-reality-emerging-technologies) 来自 *Yonsei University* ★★★☆☆(4)
* [Database 管理基础](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337/coursera-database-management-essentials) 来自 *University of Colorado System* ★★★★☆(4)
* [Web 网络性能优化](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2189/udacity-website-performance-optimization) 来自 *Google* ★★★★☆(4)
* [移动开发者的 UX 设计](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2212/udacity-ux-design-for-mobile-developers) 来自 *Google* ★★★★★(4)
* [使用 Transact-SQL 查询数据](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341/edx-querying-data-with-transact-sql) 来自 *Microsoft* ★★★★☆(4)
* [计算机图形交互](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2067/coursera-interactive-computer-graphics) 来自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4)
* [jQuery 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2998/udacity-intro-to-jquery)
* [将 Python 用于研究](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204/edx-using-python-for-research) 来自 *Harvard University* ★★★☆☆(3)
* [图解网络:无需微积分](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91/coursera-networks-illustrated-principles-without-calculus) 来自 *Princeton University* ★★★★☆(3)
* [VLSI CAD 第 I 部分:逻辑](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28/coursera-vlsi-cad-part-i-logic) 来自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3)
* [物联网:通讯技术](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173/coursera-internet-of-things-communication-technologies) 来自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3)
* [MATLAB 和 Octave 的新手指南](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376/edx-matlab-and-octave-for-beginners) 来自 *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3)
* [无线通讯新技术](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936/coursera-wireless-communication-emerging-technologies) 来自 *Yonsei University* ★★★★☆(3)
* [JavaScript Promises](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5680/udacity-javascript-promises) 来自 *Google* ★★★★★(3)
* [Android 基础:多屏 Apps](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549/udacity-android-basics-multiscreen-apps) 来自 *Google* ★★★★☆(3)
* [Android 基础:用户输入](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343/udacity-android-basics-user-input) 来自 *Google* ★★★★☆(3)
* [DevOps:开发者如何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333/edx-devops-for-developers-how-to-get-started) 来自 *Microsoft* ★★★★☆(3)
* [自主移动机器人](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564/edx-autonomous-mobile-robots) 来自 *ETH Zurich* ★★★☆☆(3)
* [敏捷软件开发](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878/edx-agile-software-development) 来自 *ETH Zurich* ★★★★☆(3)
* [JavaScript 调试](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351/udacity-javascript-testing)
* [配置 Linux Web 服务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050/udacity-configuring-linux-web-servers)
* [JavaScript 设计模式](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082/udacity-javascript-design-patterns)
* [编译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2716/stanford-openedx-compilers) 来自 *Stanford University* ★★★★☆(2)
* [LPL: 语言,验证和逻辑](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2340/stanford-openedx-lpl-language-proof-and-logic) 来自 *Stanford University* ★★★★★(2)
* [移动应用程序体验 第 1 部分:从一个领域到一个应用程序创意](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523/edx-mobile-application-experiences-part-1-from-a-domain-to-an-app-idea)来自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
* [移动应用程序体验 第 2 部分:移动应用设计](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5724/edx-mobile-application-experiences-part-2-mobile-app-design) 来自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移动应用程序体验 第 3 部分:构建移动应用程序](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5633/edx-mobile-application-experiences-part-3-building-mobile-apps) 来自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机器学习:自主学习](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848/udacity-machine-learning-unsupervised-learning) 来自 *Brown University* ★★★★★(2)
* [响应式 Web 网站教程和示例](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356/coursera-responsive-website-tutorial-and-examples) 来自 *University of London International Programmes* ★★★★★(2)
* [iOS App 开发基础](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348/coursera-ios-app-development-basics) 来自 *University of Toronto* ★★★★☆(2)
* [编程、数据结构和算法](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2778/nptel-programming-data-structures-and-algorithms) 来自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adras* ★★☆☆☆(2)
* [Android App 组件 — 服务、本地 IPC、以及内容提供者](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763/coursera-android-app-components-services-local-ipc-and-content-providers)来自 *Vanderbilt University* ★★★☆☆(2)
* [Android App 组件 — Intents、Activities、和广播接收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5500/coursera-android-app-components-intents-activities-and-broadcast-receivers)来自 *Vanderbilt University* ★★★☆☆(2)
* [Android 移动应用程序开发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758/edx-introduction-to-mobile-application-development-using-android) 来自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
* [因特网新兴技术](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933/coursera-internet-emerging-technologies) 来自 *Yonsei University* ★★★☆☆(2)
* [面向对象的设计](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216/coursera-object-oriented-design) 来自 *University of Alberta* ★★★☆☆(2)
* [Android 基础:网络](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728/udacity-android-basics-networking) 来自 *Google* ★★★★☆(2)
* [浏览器底层优化](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524/udacity-browser-rendering-optimization) 来自 *Google* ★★★★☆(2)
* [Google 云平台基础:核心基础设施](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784/coursera-google-cloud-platform-fundamentals-core-infrastructure) 来自 *Google* ★★★★☆(2)
* [客户端-服务器通讯](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527/udacity-client-server-communication) 来自 *Google* ★★★★★(2)
* [开发国际化软件,第 1 部分](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996/edx-developing-international-software-part-1) 来自 *Microsoft* ★★★★☆(2)
* [使用 Power BI 分析和可视化数据](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5156/edx-analyzing-and-visualizing-data-with-power-bi) 来自 *Microsoft* ★★★★★(2)
* [Web 开发者之网络](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5965/udacity-networking-for-web-developers)
* [计算结构2:计算机架构](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810/edx-computation-structures-2-computer-architecture) 来自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
* [软件开发基础](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516/edx-software-development-fundamentals) 来自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
* [软件架构与设计](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418/udacity-software-architecture-design) 来自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
* [数据库系统概念与设计](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573/udacity-database-systems-concepts-design) 来自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
* [如何编码:复杂数据](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199/edx-how-to-code-complex-data) 来自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1)
* [产品设计冲刺](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5592/coursera-running-product-design-sprints) 来自 *University of Virginia* ★★★☆☆(1)
* [Android 之 Java](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5446/coursera-java-for-android) 来自 *Vanderbilt University* ★☆☆☆☆(1)
* [使用 NodeJS、Express 和 MongoDB 进行服务器侧开发](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888/coursera-server-side-development-with-nodejs-express-and-mongodb) 来自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
* [Cyber 安全经济](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991/edx-cyber-security-economics) 来自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
* [Web 应用程序开发:基本概念](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5497/coursera-web-application-development-basic-concepts) 来自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1)
* [算法](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5752/edx-algorithms) 来自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ombay* ★★★★★(1)
* [Android:Introducción a la Programación](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2964/edx-android-introduccion-a-la-programacion) 来自 *Universitat Politècnica de València* ★★★★☆(1)
* [面向服务的架构](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219/courser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 来自 *University of Alberta* ★★★★★(1)
* 设计模式][235](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215/coursera-design-patterns) 来自 *University of Alberta* ★☆☆☆☆(1)
* [Cybersecurity 和便捷性](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584/coursera-cybersecurity-and-mobility) 来自 *University System of Georgia* ★☆☆☆☆(1)
* [Google 云平台基础之 AWS 安全专家篇](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614/coursera-google-cloud-platform-fundamentals-for-aws-professionals) 来自 *Google Cloud* ★★☆☆☆(1)
* [Android 基础:用户界面](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342/udacity-android-basics-user-interface) 来自 *Google* ★★☆☆☆(1)
* [使用 Kubernetes 的弹性微服务](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275/udacity-scalable-microservices-with-kubernetes) 来自 *Google* ★★★★☆(1)
* [用 Java 开发弹性应用程序](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2215/udacity-developing-scalable-apps-in-java) 来自 *Google* ★★★★☆(1)
* [Android 性能](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455/udacity-android-performance) 来自 *Google* ★★★★★(1)
* [Android 基础:点击按钮](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279/udacity-android-basics-button-clicks) 来自 *Google* ★★★☆☆(1)
* [Android 和 Java 的 Gradle](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584/udacity-gradle-for-android-and-java) 来自 *Google* ★★★★★(1)
* [VR 软件开发](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463/udacity-vr-software-development) 来自 *Google* ★★★★☆(1)
* [用 Python 开发弹性应用程序](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525/udacity-developing-scalable-apps-in-python) 来自 *Google* ★★★★☆(1)
* [Android 开发者的内容设计](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581/udacity-material-design-for-android-developers) 来自 *Google* ★★★★★(1)
* [中级 C++](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590/edx-intermediate-c) 来自 *Microsoft* ★★★★☆(1)
* [C# 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823/edx-introduction-to-c) 来自 *Microsoft* ★★☆☆☆(1)
* [AngularJS:高级框架技术](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384/edx-angularjs-advanced-framework-techniques) 来自 *Microsoft* ★★★★☆(1)
* [机器学习原理](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511/edx-principles-of-machine-learning) 来自 *Microsoft* ★★★★★(1)
* [Javascript 异步编程](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002/edx-asynchronous-programming-with-javascript) 来自 *Microsoft* ★★★★★(1)
* [从第一原则构建现代化计算机:Nand 到 Tetris 第 II 部分(以项目为中心的课程)](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025/coursera-build-a-modern-computer-from-first-principles-nand-to-tetris-part-ii-project-centered-course) 来自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1)
* [物联网开发者指南](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040/coursera-a-developer-s-guide-to-the-internet-of-things-iot) 来自 *IBM* ★★★★☆(1)
* [云基础设施技术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000/edx-introduction-to-cloud-infrastructure-technologies) 来自 *Linux Foundation* ★★★★☆(1)
* [使用 libGDX 开发 2D 游戏](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856/udacity-2d-game-development-with-libgdx) 来自 *Amazon* ★★★★★(1)
* [实时系统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990/edx-introduction-to-real-time-systems) 来自 *IEEE* ★★★★☆(1)
* [算法设计与分析](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984/nptel-design-and-analysis-of-algorithms) 来自 *Chennai Mathematical Institute* ★★★☆☆(1)
* [如何赢得编码比赛:冠军的秘密](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300/edx-how-to-win-coding-competitions-secrets-of-champions) 来自 *ITMO University* ★★★☆☆(1)
* [HTML5 应用程序和游戏](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671/edx-html5-apps-and-games) 来自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W3C)* ★★★☆☆(1)
* [面试技术](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143/udacity-technical-interview) 来自 *Pramp* ★★★★★(1)
* [Android 基础:数据存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956/udacity-android-basics-data-storage)
* [计算机科学理论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55/udacity-intro-to-theoretical-computer-science)
* [算法:设计与分析](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984/stanford-openedx-algorithms-design-and-analysis) 来自 *Stanford University*
* [最短路径回访、完整 NP 问题以及如何实现](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351/coursera-shortest-paths-revisited-np-complete-problems-and-what-to-do-about-them) 来自 *Stanford University*
* [Java 中的高级软件结构](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475/edx-advanced-software-construction-in-java) 来自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算法设计与分析](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520/edx-algorithm-design-and-analysis) 来自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 [数据结构与软件设计](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517/edx-data-structures-and-software-design) 来自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 [R 中的 Neurohacking 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420/coursera-introduction-to-neurohacking-in-r) 来自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 [数据库系统概念与设计](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994/edx-database-systems-concepts-and-design) 来自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软件分析与测试](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568/udacity-software-analysis-testing) 来自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在 C 中编写、运行和修复代码](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797/coursera-writing-running-and-fixing-code-in-c) 来自 *Duke University*
* [动画和 CGI 手势](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242/edx-animation-and-cgi-motion) 来自 *Columbia University*
* [Minecraft、编码和测试](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480/edx-minecraft-coding-and-teaching) 来自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 [物联网:来自设备的传感和驱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182/coursera-internet-of-things-sensing-and-actuation-from-devices) 来自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 [虚拟现实如何工作](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514/edx-how-virtual-reality-vr-works) 来自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 [创建虚拟现实应用程序](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515/edx-creating-virtual-reality-vr-apps) 来自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 [构建一个Cybersecurity 工具箱](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653/edx-building-a-cybersecurity-toolkit) 来自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Cybersecurity: The CISO’s View](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652/edx-cybersecurity-the-ciso-s-view) 来自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构建你自己的 iOS App](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235/coursera-build-your-own-ios-app) 来自 *University of Toronto*
* [算法设计与分析](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230/coursera--design-and-analysis-of-algorithms) 来自 *Peking University*
* [面向对象技术高级课程](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737/coursera--the-advanced-object-oriented-technology)来自 *Peking University*
* [如何编码:系统化程序设计 — Part 1](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465/edx-how-to-code-systematic-program-design-part-1) 来自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6)
* [如何编码:系统化程序设计 — Part 2](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466/edx-how-to-code-systematic-program-design-part-2) 来自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如何编码:系统化程序设计 — Part 3](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464/edx-how-to-code-systematic-program-design-part-3) 来自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软件结构:数据抽象](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200/edx-software-construction-data-abstraction) 来自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软件结构:面向对象的设计](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201/edx-software-construction-object-oriented-design) 来自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敏捷测试](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523/coursera-testing-with-agile) 来自 *University of Virginia*
* [数据科学中的 SQL](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725/coursera-sql-for-data-science) 来自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 [LAFF — 正确编程](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852/edx-laff-on-programming-for-correctness) 来自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 [使用 NativeScript 进行跨平台移动 App 开发](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684/coursera-multiplatform-mobile-app-development-with-nativescript) 来自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前后端 JavaScript 框架:Angular](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681/coursera-front-end-javascript-frameworks-angular) 来自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使用 Web 技术开发跨平台移动 App:Ionic 和 Cordova](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683/coursera-multiplatform-mobile-app-development-with-web-technologies-ionic-and-cordova) 来自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使用 App Inventor 开发 Android Apps](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687/coursera-developing-android-apps-with-app-inventor) 来自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前后端 Web UI 框架和工具:Bootstrap 4](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682/coursera-front-end-web-ui-frameworks-and-tools-bootstrap-4) 来自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全球软件发布引擎](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119/edx-globally-distributed-software-engineering) 来自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C++ 开发基础(俄语)](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0071/coursera----c--) 来自 *Moscow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Technology*
* [构建机器人和设备](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785/coursera-building-arduino-robots-and-devices) 来自 *Moscow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Technology*
* [数据结构实现](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5753/edx-implementation-of-data-structures) 来自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ombay*
* [数据结构基础](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5755/edx-foundations-of-data-structures) 来自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ombay*
* [专业 Android App 开发](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346/edx-professional-android-app-development) 来自 *Galileo University*
* [专业 Android App 开发](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346/edx-professional-android-app-development) 来自 *Galileo University*
* [软件架构师代码:构建数字世界](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812/edx-the-software-architect-code-building-the-digital-world) 来自 *Universidad Carlos iii de Madrid*
* [Java 编程入门:数据结构和算法基础](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454/edx-introduction-to-java-programming-fundamental-data-structures-and-algorithms) 来自 *Universidad Carlos iii de Madrid*
* [企业软件生命周期管理](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304/edx-enterprise-software-lifecycle-management) 来自 *National Research Nuclear University MEPhI*
* [在软件开发中使用操作系统机制(俄语)](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0036/coursera--------) 来自 *National Research Nuclear University MEPhI*
* [需求获取:加工和利益相关者分析](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811/coursera-requirements-elicitation-artifact-and-stakeholder-analysis) 来自 *University of Colorado System*
* [Linux 服务器管理与安全性](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319/coursera-linux-server-management-and-security) 来自 *University of Colorado System*
* [特殊需求:目标和冲突分析](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807/coursera-requirements-specifications-goals-and-conflict-analysis) 来自 *University of Colorado System*
* [软件需求优先级:风险分析](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810/coursera-software-requirements-prioritization-risk-analysis) 来自 *University of Colorado System*
* [国家安全与 Cybersecurity 的联系 — 它是恐怖主义者的公证人](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820/coursera-homeland-security-cybersecurity-connection-it-s-not-about-the-terrorists) 来自 *University of Colorado System*
* [SRS 文档:需求与图解](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808/coursera-srs-documents-requirements-and-diagrammatic-notations) 来自 *University of Colorado System*
* [安全软件开发的需求收集](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809/coursera-requirements-gathering-for-secure-software-development) 来自 *University of Colorado System*
* [软件测试管理](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171/edx-software-testing-management) 来自 *University System of Maryland*
* [企业云计算](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168/edx-cloud-computing-for-enterprises) 来自 *University System of Maryland*
* [云计算基础设施](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181/edx-cloud-computing-infrastructure) 来自 *University System of Maryland*
* [软件验证形式](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180/edx-formal-software-verification) 来自 *University System of Maryland*
* [软件测试基础](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179/edx-software-testing-fundamentals) 来自 *University System of Maryland*
* [云计算管理](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172/edx-cloud-computing-management) 来自 *University System of Maryland*
* [数据结构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391/edx-introduction-to-data-structures) 来自 *University of Adelaide*
* [视频游戏设计者的 Gameplay 编程](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657/edx-gameplay-programming-for-video-game-designers) 来自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团队工作与协作](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658/edx-teamwork-collaboration) 来自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嵌入式系统的 Web 连接与安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415/coursera-web-connectivity-and-security-in-embedded-systems) 来自 *EIT Digital*
* [物联网设备的智能架构](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839/coursera-architecting-smart-iot-devices) 来自 *EIT Digital*
* [物联网智能架构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748/coursera-introduction-to-architecting-smart-iot-devices) 来自 *EIT Digital*
* [Cybersecurity 和 X-Factor](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585/coursera-cybersecurity-and-the-x-factor) 来自 *University System of Georgia*
* [循序渐进介绍 Web 应用程序](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548/udacity-intro-to-progressive-web-apps) 来自 *Google*
* [高级 Android 应用程序开发](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580/udacity-advanced-android-app-development) 来自 *Google*
* [Google 地图 APIs](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477/udacity-google-maps-apis) 来自 *Google*
* [离线 Web 应用程序](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5679/udacity-offline-web-applications) 来自 *Google*
* [Android 的 Firebase 基础](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5055/udacity-firebase-essentials-for-android) 来自 *Google*
* [开发聪明的 Apps 和机器人](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357/edx-developing-intelligent-apps-and-bots) 来自 *Microsoft*
* [开发 SQL 数据库](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405/edx-developing-sql-databases) 来自 *Microsoft*
* [使用 Node.js 构建功能原型](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722/edx-building-functional-prototypes-using-node-js) 来自 *Microsoft*
* [使用 JavaScript 构建交互原型](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719/edx-building-interactive-prototypes-using-javascript) 来自 *Microsoft*
* [算法和数据结构](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937/edx-algorithms-and-data-structures) 来自 *Microsoft*
* [在 C# 中的算法和数据结构](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483/edx-algorithms-and-data-structures-in-c) 来自 *Microsoft*
* [创建系统化的 SQL 数据库对象](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401/edx-creating-programmatic-sql-database-objects) 来自 *Microsoft*
* [AngularJS:框架基础](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377/edx-angularjs-framework-fundamentals) 来自 *Microsoft*
* [TypeScript 2 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633/edx-introduction-to-typescript-2) 来自 *Microsoft*
* [高级 CSS 概念](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208/edx-advanced-css-concepts) 来自 *Microsoft*
* [实现 In-Memory SQL 数据库对象](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399/edx-implementing-in-memory-sql-database-objects) 来自 *Microsoft*
* [优化基于 SQL 的应用程序](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398/edx-optimizing-performance-for-sql-based-applications) 来自 *Microsoft*
* [并发编程 (avec Java)](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369/edx-programmation-concurrente-avec-java) 来自 *Sorbonne Universités*
* [C 程序员学习 C++,Part B](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931/coursera-c-for-c-programmers-part-b) 来自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 [Kubernetes 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764/edx-introduction-to-kubernetes) 来自 *Linux Foundation*
* [DevOps 入门:转变和改善运营](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506/edx-introduction-to-devops-transforming-and-improving-operations) 来自 *Linux Foundation*
* [DevOps 入门:转变和改善运营](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506/edx-introduction-to-devops-transforming-and-improving-operations) 来自 *Linux Foundation*
* [软件工程师的 UML 类示意图](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837/edx-uml-class-diagrams-for-software-engineering) 来自 *KU Leuven University*
* [Android 的移动适用性与设计](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701/udacity-mobile-usability-and-design-for-android) 来自 *Facebook*
* [IOS 的移动适用性与设计](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700/udacity-mobile-usability-and-design-for-ios) 来自 *Facebook*
* [并发](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493/concurrency) 来自 *AdaCore University*
* [Red Hat 企业 Linux 基础](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670/edx-fundamentals-of-red-hat-enterprise-linux) 来自 *Red Hat*
* [Containers 基础、Kubernetes、和 Red Hat OpenShift](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105/edx-fundamentals-of-containers-kubernetes-and-red-hat-openshift) 来自 *Red Hat*
* [程序员的 C++](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839/udacity-c-for-programmers)
* [学习 Backbone.js](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071/udacity-learn-backbone-js)
* [如何在 Android 中创建](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419/udacity-how-to-create-anything-in-android)
* [如何制作一个 iOS App](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527/udacity-how-to-make-an-ios-app)
* [iOS 持久化与核心数据](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526/udacity-ios-persistence-and-core-data)
* [UIKit 基础](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350/udacity-uikit-fundamentals)
* [使用 Swift 实现 iOS 网络](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393/udacity-ios-networking-with-swift)
* [设计 RESTful APIs](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887/udacity-designing-restful-apis)
* [VR 平台与应用程序](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422/udacity-vr-platforms-applications)
* [为开发者的 Swift 语言](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495/udacity-swift-for-developers)
* [Ruby 中的 MVC 模式](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797/udacity-the-mvc-pattern-in-ruby)
* [使用 Heroku 部署应用程序](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798/udacity-deploying-applications-with-heroku)
* [使用 Sinatra 开发动态 Web 应用程序](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796/udacity-dynamic-web-applications-with-sinatra)
* [构建 iOS 界面](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753/udacity-building-ios-interfaces)
* [VR 设计](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394/udacity-vr-design)
* [[New] Android 基础](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755/udacity-new-android-fundamentals)
* [iOS 设计模式](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754/udacity-ios-design-patterns)
* [VR 场景与对象](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380/udacity-vr-scenes-and-objects)
### 高级(78)
* [使用 TensorFlow 深度学习创新应用程序](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679/kadenze-creative-applications-of-deep-learning-with-tensorflow)
* [[New] 计算中的概率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0029/nptel-an-introduction-to-probability-in-computing) 来自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adras*
* [[New] 信息安全 — IV](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913/nptel-information-security-iv) 来自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adras*
* [[New] 数学计算的 Matlab 编程](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0094/nptel-matlab-programming-for-numerical-computation) 来自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adras*
* [[New] 数字开关 — I](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0051/nptel-digital-switching-i) 来自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anpur*
* [[New] 高级图形理论](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817/nptel-advanced-graph-theory) 来自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anpur*
* [[New] 计算机视觉中的深度学习](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608/coursera-deep-learning-in-computer-vision) 来自 *Higher School of Economics*
* [[New] 自然语言处理](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603/coursera-natural-language-processing) 来自 *Higher School of Economics*
* [[New] 实践强化学习](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924/coursera-practical-reinforcement-learning) 来自 *Higher School of Economics*
* [[New] 实时操作系统](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848/nptel-real-time-operating-system) 来自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haragpur*
* [[New] 传统的和非传统的优化工具](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0066/nptel-traditional-and-non-traditional-optimization-tools) 来自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haragpur*
* [[New] 软件定义无线与实际应用程序](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0088/nptel-basics-of-software-defined-radios-and-practical-applications) 来自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oorkee*
* [[New] 图像处理中的稀疏表示:从理论到实践](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135/edx-sparse-representations-in-image-processing-from-theory-to-practice) 来自 *Technion — 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人工智能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01/udacity-introduction-to-artificial-intelligence) 来自 *Stanford University* ★★★★☆(24)
* [机器学习之神经网络](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98/coursera-neural-networks-for-machine-learning) 来自 *University of Toronto* ★★★★☆(22)
* [机器学习之数据科学与分析](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912/edx-machine-learning-for-data-science-and-analytics) 来自 *Columbia University* ★★★☆☆(15)
* [机器学习之交易](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026/udacity-machine-learning-for-trading) 来自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3)
*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058/coursera-neural-networks-and-deep-learning) 来自 *deeplearning.ai* ★★★★★(9)
* [人工智能(AI)](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230/edx-artificial-intelligence-ai) 来自 *Columbia University* ★★★★☆(9)
* [计算神经科学](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49/coursera-computational-neuroscience) 来自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8)
* [计算机视觉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022/udacity-introduction-to-computer-vision) 来自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6)
* [强化学习](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849/udacity-reinforcement-learning) 来自 *Brown University* ★★☆☆☆(6)
* [并行编程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549/udacity-intro-to-parallel-programming) 来自 *Nvidia* ★★★★☆(6)
* [互动 3D 图形](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552/udacity-interactive-3d-graphics) 来自 *Autodesk* ★★★★☆(6)
* [机器学习](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020/udacity-machine-learning) 来自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5)
* [数据科学与分析的可用技术:物联网](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911/edx-enabling-technologies-for-data-science-and-analytics-the-internet-of-things) 来自 *Columbia University* ★☆☆☆☆(5)
* [应用密码学](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26/udacity-applied-cryptography) 来自 *University of Virginia* ★★★★☆(5)
* [开发者的深度学习实践:第 1 部分](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887/practical-deep-learning-for-coders-part-1) 来自 *fast.ai* ★★★★☆(5)
* [高级操作系统](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016/udacity-advanced-operating-systems) 来自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4)
* [机器学习](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231/edx-machine-learning) 来自 *Columbia University* ★★★★★(4)
* [计算机架构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42/introduction-to-computer-architecture) 来自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4)
* [概率图形模型 2:推测](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292/coursera-probabilistic-graphical-models-2-inference) 来自 *Stanford University* ★★★★☆(3)
* [Python 中应用机器学习](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673/coursera-applied-machine-learning-in-python) 来自 *University of Michigan* ★★★★☆(3)
* [定量形式模型与最坏性能分析](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864/coursera-quantitative-formal-modeling-and-worst-case-performance-analysis) 来自 *EIT Digital* ★★★☆☆(3)
* [6.S191:深度学习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083/6-s191-introduction-to-deep-learning) 来自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
* [操作系统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419/udacity-introduction-to-operating-systems) 来自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
* [近场合作过滤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927/coursera-nearest-neighbor-collaborative-filtering) 来自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2)
* [6.S094:汽车自动驾驶之深度学习](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132/6-s094-deep-learning-for-self-driving-cars) 来自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
* [高性能计算架构](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018/udacity-high-performance-computer-architecture) 来自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
* [可计算性、复杂性和算法](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024/udacity-computability-complexity-algorithms) 来自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
* [计算摄影学](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023/udacity-computational-photography) 来自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
* [信息安全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3420/udacity-intro-to-information-security) 来自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
* [AI 知识库:认知系统](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025/udacity-knowledge-based-ai-cognitive-systems) 来自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
* [嵌入式硬件和操作系统](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826/coursera-embedded-hardware-and-operating-systems) 来自 *EIT Digital* ★☆☆☆☆(1)
* [学习 TensorFlow 与深度学习](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480/learn-tensorflow-and-deep-learning-without-a-ph-d) 来自 *Google* ★★★★☆(1)
* [DevOps 实践和原则](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475/edx-devops-practices-and-principles) 来自 *Microsoft* ★★☆☆☆(1)
* [信号与图像处理中的稀疏表示:基础](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133/edx-sparse-representations-in-signal-and-image-processing-fundamentals)来自 *Technion — 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
* [云计算和云原生软件架构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387/edx-introduction-to-cloud-foundry-and-cloud-native-software-architecture)来自 *Linux Foundation* ★★★★★(1)
* [商业应用区块链 — Hyperledger 技术](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484/edx-blockchain-for-business-an-introduction-to-hyperledger-technologies)来自 *Linux Foundation* ★★★★☆(1)
* [计算结构 3:计算机组织](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245/edx-computation-structures-3-computer-organization) 来自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GT — Refresher — Advanced OS](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4734/udacity-gt-refresher-advanced-os) 来自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高性能计算](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1028/udacity-high-performance-computing) 来自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编译器:理论与实践](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572/udacity-compilers-theory-and-practice) 来自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Cyber-物理系统安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569/udacity-cyber-physical-systems-security) 来自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网络安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570/udacity-network-security) 来自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人工智能](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565/udacity-artificial-intelligence) 来自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信息安全:环境与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123/coursera-information-security-context-and-introduction) 来自 *University of London International Programmes*
* [离散优化之基本模型](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759/coursera-basic-modeling-for-discrete-optimization) 来自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 [离散优化之高级模型](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757/coursera-advanced-modeling-for-discrete-optimization) 来自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 [代码的本质:JavaScript 中的生物学](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881/edx-nature-in-code-biology-in-javascript) 来自 *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 [模型因子与高级技术](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933/coursera-matrix-factorization-and-advanced-techniques) 来自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 [系统验证:自动化与等价行为](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825/coursera-system-validation-automata-and-behavioural-equivalences) 来自 *EIT Digital*
* [系统验证(2):建模过程行为](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420/coursera-system-validation-2-model-process-behaviour) 来自 *EIT Digital*
* [系统验证(4):软件模型、协议和其它行为](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803/coursera-system-validation-4-modelling-software-protocols-and-other-behaviour) 来自 *EIT Digital*
* [DevOps 测试](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479/edx-devops-testing) 来自 *Microsoft*
* [深度学习说明](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746/edx-deep-learning-explained) 来自 *Microsoft*
* [人工智能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164/edx-introduction-to-artificial-intelligence-ai) 来自 *Microsoft*
* [DevOps 之数据库](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480/edx-devops-for-databases) 来自 *Microsoft*
* [基础设施代码化](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476/edx-infrastructure-as-code) 来自 *Microsoft*
* [深度学习之自然语言处理](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097/deep-learning-for-natural-language-processing) 来自 *University of Oxford*
* [机器学习之统计学](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509/statistical-machine-learning) 来自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 [信息物理系统:建模与仿真](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9791/coursera-cyber-physical-systems-modeling-and-simulation) 来自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 [OpenStack 入门](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202/edx-introduction-to-openstack) 来自 *Linux Foundation*
* [计算机系统设计:现代微处理器的高级概念](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7046/edx-computer-system-design-advanced-concepts-of-modern-microprocessors)来自 *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可靠的分布式算法,第 2 部分](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6603/edx-reliable-distributed-algorithms-part-2) 来自 *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深度学习暑期课程](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481/deep-learning-summer-school)
* [持续集成与部署](https://www.class-central.com/mooc/8021/udacity-continuous-integration-and-deployment)
---
作者简介:
[www.class-central.com](http://www.class-central.com%E2%80%8A) — 最流行的在线课程搜索引擎的创始人
---
via: <https://medium.freecodecamp.org/440-free-online-programming-computer-science-courses-you-can-start-in-february-e075f920cb5b>
作者:[Dhawal Shah](https://medium.freecodecamp.org/@dhawalhs) 译者:[qhwdw](https://github.com/qhwd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使用 pelican 和 Github pages 来搭建博客
|
Rsip22
|
https://rsip22.github.io/blog/create-a-blog-with-pelican-and-github-pages.html
|
这是一篇帮助你发布由 Github 托管的个人博客的教程。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5/000741hoox33xquo1xxep1.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5/000741hoox33xquo1xxep1.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iuxinyu123
| false |
[
"博客",
"GitHub"
] |
技术
|
{
"viewnum": 7623,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这是一篇帮助你发布由 Github 托管的个人博客的教程。
| 2018-03-15T00:07:46 | 2018-03-15T00:07:46 | 9,445 |
/article-9445-1.html
|

今天我将谈一下[我这个博客](https://rsip22.github.io)是如何搭建的。在我们开始之前,我希望你熟悉使用 Github 并且可以搭建一个 Python 虚拟环境来进行开发。如果你不能做到这些,我推荐你去学习一下 [Django Girls 教程](https://tutorial.djangogirls.org),它包含以上和更多的内容。
这是一篇帮助你发布由 Github 托管的个人博客的教程。为此,你需要一个正常的 Github 用户账户 (而不是一个工程账户)。
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创建一个放置代码的 Github 仓库。如果你想要你的博客仅仅指向你的用户名 (比如 rsip22.github.io) 而不是一个子文件夹 (比如 rsip22.github.io/blog),你必须创建一个带有全名的仓库。

*Github 截图,打开了创建新仓库的菜单,正在以 'rsip22.github.io' 名字创建一个新的仓库*
我推荐你使用 `README`、用于 Python 的 `.gitignore` 和 [一个自由软件许可证](https://www.gnu.org/licenses/license-list.html) 初始化你的仓库。如果你使用自由软件许可证,你仍然拥有这些代码,但是你使得其他人能从中受益,允许他们学习和复用它,并且更重要的是允许他们享有这些代码。
既然仓库已经创建好了,那我们就克隆到本机中将用来保存代码的文件夹下:
```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YOUR_USERNAME/YOUR_USERNAME.github.io.git
```
并且切换到新的目录:
```
$ cd YOUR_USERNAME.github.io
```
因为 Github Pages 偏好运行的方式是从 master 分支提供文件,你必须将你的源代码放到新的分支,防止 Pelican 产生的静态文件输出到 master 分支。为此,你必须创建一个名为 source 的分支。
```
$ git checkout -b source
```
用你的系统所安装的 Pyhton 3 创建该虚拟环境(virtualenv)。
在 GNU/Linux 系统中,命令可能如下:
```
$ python3 -m venv venv
```
或者像这样:
```
$ virtualenv --python=python3.5 venv
```
并且激活它:
```
$ source venv/bin/activate
```
在虚拟环境里,你需要安装 pelican 和它的依赖包。你也应该安装 ghp-import (来帮助我们发布到 Github 上)和 Markdown (为了使用 markdown 语法来写文章)。运行如下命令:
```
(venv)$ pip install pelican markdown ghp-import
```
一旦完成,你就可以使用 `pelican-quickstart` 开始创建你的博客了:
```
(venv)$ pelican-quickstart
```
这将会提示我们一系列的问题。在回答它们之前,请看一下如下我的答案:
```
> Where do you want to create your new web site? [.] ./
> What will be the title of this web site? Renata's blog
> Who will be the author of this web site? Renata
> What will be the default language of this web site? [pt] en
> Do you want to specify a URL prefix? e.g., http://example.com (Y/n) n
> Do you want to enable article pagination? (Y/n) y
> How many articles per page do you want? [10] 10
> What is your time zone? [Europe/Paris] America/Sao_Paulo
> Do you want to generate a Fabfile/Makefile to automate generation and publishing? (Y/n) Y **# PAY ATTENTION TO THIS!**
> Do you want an auto-reload & simpleHTTP script to assist with theme and site development? (Y/n) n
> Do you want to upload your website using FTP? (y/N) n
> Do you want to upload your website using SSH? (y/N) n
> Do you want to upload your website using Dropbox? (y/N) n
> Do you want to upload your website using S3? (y/N) n
> Do you want to upload your website using Rackspace Cloud Files? (y/N) n
> Do you want to upload your website using GitHub Pages? (y/N) y
> Is this your personal page (username.github.io)? (y/N) y
Done. Your new project is available at /home/username/YOUR_USERNAME.github.io
```
关于时区,应该指定为 TZ 时区(这里是全部列表: [tz 数据库时区列表](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tz_database_time_zones))。
现在,继续往下走并开始创建你的第一篇博文!你可能想在你喜爱的代码编辑器里打开工程目录并且找到里面的 `content` 文件夹。然后创建一个新文件,它可以被命名为 `my-first-post.md` (别担心,这只是为了测试,以后你可以改变它)。在文章内容之前,应该以元数据开始,这些元数据标识标题、日期、目录及更多,像下面这样:
```
.lang="markdown" # DON'T COPY this line, it exists just for highlighting purposes
Title: My first post
Date: 2017-11-26 10:01
Modified: 2017-11-27 12:30
Category: misc
Tags: first, misc
Slug: My-first-post
Authors: Your name
Summary: What does your post talk about? Write here.
This is the *first post* from my Pelican blog. **YAY!**
```
让我们看看它长什么样?
进入终端,产生静态文件并且启动服务器。要这么做,使用下面命令:
```
(venv)$ make html && make serve
```
当这条命令正在运行,你应该可以在你喜爱的 web 浏览器地址栏中键入 `localhost:8000` 来访问它。

*博客主页的截图。它有一个带有 Renata's blog 标题的头部,第一篇博文在左边,文章的信息在右边,链接和社交在底部*
相当简洁,对吧?
现在,如果你想在文章中放一张图片,该怎么做呢?好,首先你在放置文章的内容目录里创建一个目录。为了引用简单,我们将这个目录命名为 `image`。现在你必须让 Pelican 使用它。找到 `pelicanconf.py` 文件,这个文件是你配置系统的地方,并且添加一个包含你的图片目录的变量:
```
.lang="python" # DON'T COPY this line, it exists just for highlighting purposes
STATIC_PATHS = ['images']
```
保存它。打开文章并且以如下方式添加图片:
```
.lang="markdown" # DON'T COPY this line, it exists just for highlighting purposes

```
你可以在终端中随时按下 `CTRL+C` 来中断服务器。但是你应该再次启动它并检查图片是否正确。你能记住怎么样做吗?
```
(venv)$ make html && make serve
```
在你代码完工之前的最后一步:你应该确保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ATOM 或 RSS 流来读你的文章。找到 `pelicanconf.py` 文件,这个文件是你配置系统的地方,并且编辑关于 RSS 流产生的部分:
```
.lang="python" # DON'T COPY this line, it exists just for highlighting purposes
FEED_ALL_ATOM = 'feeds/all.atom.xml'
FEED_ALL_RSS = 'feeds/all.rss.xml'
AUTHOR_FEED_RSS = 'feeds/%s.rss.xml'
RSS_FEED_SUMMARY_ONLY = False
```
保存所有,这样你才可以将代码上传到 Github 上。你可以通过添加所有文件,使用一个信息(“first commit”)来提交它,并且使用 `git push`。你将会被问起你的 Github 登录名和密码。
```
$ git add -A && git commit -a -m 'first commit' && git push --all
```
还有...记住在最开始的时候,我给你说的怎样防止 Pelican 产生的静态文件输出 master 分支吗。现在对你来说是时候产生它们了:
```
$ make github
```
你将会被再次问及 Github 登录名和密码。好了!你的新博客应该创建在 `https://YOUR_USERNAME.github.io`。
如果你在过程中任何一步遇到一个错误,请重新读一下这篇手册,尝试并看看你是否能发现错误发生的部分,因为这是调试的第一步。有时甚至一些简单的东西比如一个错字或者 Python 中错误的缩进都可以给我们带来麻烦。说出来并向网上或你的社区求助。
对于如何使用 Markdown 来写文章,你可以读一下 [Daring Fireball Markdown 指南](https://daringfireball.net/projects/markdown/syntax)。
为了获取其它主题,我建议你访问 [Pelican 主题](http://www.pelicanthemes.com/)。
这篇文章改编自 [Adrien Leger 的使用一个 Bottstrap3 主题来搭建由 Github 托管的 Pelican 博客](https://a-slide.github.io/blog/github-pelican)。
---
via: <https://rsip22.github.io/blog/create-a-blog-with-pelican-and-github-pages.html>
作者:[rsip22](https://rsip22.github.io) 译者:[liuxinyu123](https://github.com/liuxinyu123)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使用 GNOME Shell 扩展
|
Abhishek Prakash
|
https://itsfoss.com/gnome-shell-extensions/
|
这是一份详细指南,我将会向你展示如何手动或通过浏览器轻松安装 GNOME Shell 扩展(Extension)。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5/105303c1zdtd1j7kttigdd.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5/105303c1zdtd1j7kttigdd.jpg
| true | false | true |
MjSeven
| false |
[
"GNOME",
"扩展"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74773,
"commentnum": 1,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7.38.241.51",
"message": "教程非常准确和完整, 给作者点个赞",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Chrome 73.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9-03-20T21:20:49"
}
] |
[
{
"raid": 9412,
"displayorder": 0
}
] |
这是一份详细指南,我将会向你展示如何手动或通过浏览器轻松安装 GNOME Shell 扩展(Extension)。
| 2018-03-15T10:53:26 | 2018-03-15T10:53:26 | 9,447 |
/article-9447-1.html
|
>
> 简介:这是一份详细指南,我将会向你展示如何手动或通过浏览器轻松安装 GNOME Shell <ruby> 扩展 <rt> Extension </rt></ruby>。
>
>
>

在讨论 [如何在 Ubuntu 17.10 上安装主题](https://itsfoss.com/install-themes-ubuntu/) 一文时,我简要地提到了 GNOME Shell 扩展,它用来安装用户主题。今天,我们将详细介绍 Ubuntu 17.10 中的 GNOME Shell 扩展。
我可能会使用术语 GNOME 扩展而不是 GNOME Shell 扩展,但是这两者在这里具有相同的含义。
什么是 GNOME Shell 扩展?如何安装 GNOME Shell 扩展,以及如何管理和删除 GNOME Shell 扩展?我会一一解释所有的问题。
在此之前,如果你喜欢视频,我已经在 [FOSS 的 YouTube 频道](https://www.youtube.com/c/itsfoss?sub_confirmation=1) 上展示了所有的这些操作。我强烈建议你订阅它来获得更多有关 Linux 的视频。
### 什么是 GNOME Shell 扩展?
[GNOME Shell 扩展](https://extensions.gnome.org/) 根本上来说是增强 GNOME 桌面功能的一小段代码。
把它看作是你的浏览器的一个附加组件。例如,你可以在浏览器中安装附加组件来禁用广告。这个附加组件是由第三方开发者开发的。虽然你的 Web 浏览器默认不提供此项功能,但安装此附加组件可增强你 Web 浏览器的功能。
同样, GNOME Shell 扩展就像那些可以安装在 GNOME 之上的第三方附加组件和插件。这些扩展程序是为执行特定任务而创建的,例如显示天气状况、网速等。大多数情况下,你可以在顶部面板中访问它们。

也有一些 GNOME 扩展在顶部面板上不可见,但它们仍然可以调整 GNOME 的行为。例如,有一个这样的扩展可以让鼠标中键来关闭应用程序。
### 安装 GNOME Shell 扩展
现在你知道了什么是 GNOME Shell 扩展,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如何安装它吧。有三种方式可以使用 GNOME 扩展:
* 使用来自 Ubuntu (或你的 Linux 发行版)的最小扩展集
* 在 Web 浏览器中查找并安装扩展程序
* 下载并手动安装扩展
在你学习如何使用 GNOME Shell 扩展之前,你应该安装 GNOME Tweak Tool。你可以在软件中心找到它,或者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
sudo apt install gnome-tweak-tool
```
有时候,你需要知道你正在使用的 GNOME Shell 的版本,这有助于你确定扩展是否与系统兼容。你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来找到它:
```
gnome-shell --version
```
#### 1. 使用 gnome-shell-extensions 包 [最简单最安全的方式]
Ubuntu(以及其他几个 Linux 发行版,如 Fedora )提供了一个包,这个包有最小集合的 GNOME 扩展。由于 Linux 发行版经过测试,所以你不必担心兼容性问题。
如果你不想费神,你只需获得这个包,你就可以安装 8-10 个 GNOME 扩展。
```
sudo apt install gnome-shell-extensions
```
你将需要重新启动系统(或者重新启动 GNOME Shell,我具体忘了是哪个)。之后,启动 GNOME Tweaks,你会发现一些扩展自动安装了,你只需切换按钮即可开始使用已安装的扩展程序。

#### 2. 从 Web 浏览器安装 GNOME Shell 扩展
GNOME 项目有一个专门用于扩展的网站,不干别的,你可以在这里找到并安装扩展,并管理它们,甚至不需要 GNOME Tweaks Tool。
* [GNOME Shell Extensions Website](https://extensions.gnome.org/)
但是为了安装 Web 浏览器扩展,你需要两件东西:浏览器附加组件和本地主机连接器。
**步骤 1: 安装 浏览器附加组件**
当你访问 GNOME Shell 扩展网站时,你会看到如下消息:
>
> “要使用此站点控制 GNOME Shell 扩展,你必须安装由两部分组成的 GNOME Shell 集成:浏览器扩展和本地主机消息应用。”
>
>
>

你只需在你的 Web 浏览器上点击建议的附加组件链接即可。你也可以从下面的链接安装它们:
* 对于 Google Chrome、Chromium 和 Vivaldi: [Chrome Web 商店](https://chrome.google.com/webstore/detail/gnome-shell-integration/gphhapmejobijbbhgpjhcjognlahblep)
* 对于 Firefox: [Mozilla Addons](https://addons.mozilla.org/en/firefox/addon/gnome-shell-integration/)
* 对于 Opera: [Opera Addons](https://addons.opera.com/en/extensions/details/gnome-shell-integration/)
**步骤 2: 安装本地连接器**
仅仅安装浏览器附加组件并没有帮助。你仍然会看到如下错误:
>
> “尽管 GNOME Shell 集成扩展正在运行,但未检测到本地主机连接器。请参阅文档以获取有关安装连接器的信息。”
>
>
>

这是因为你尚未安装主机连接器。要做到这一点,请使用以下命令:
```
sudo apt install chrome-gnome-shell
```
不要担心包名中的 “chrome” 前缀,它与 Chrome 无关,你无需再次安装 Firefox 或 Opera 的单独软件包。
**步骤 3: 在 Web 浏览器中安装 GNOME Shell 扩展**
一旦你完成了这两个要求,你就可以开始了。现在,你将看不到任何错误消息。

一件好的做法是按照 GNOME Shell 版本对扩展进行排序,但这不是强制性的。这是因为开发人员是为其当前的 GNOME 版本创建的扩展。而在一年之内,会发布两个或更多 GNOME 发行版本,但开发人员没有时间(在新的 GNOME 版本上)测试或更新他/她的扩展。
因此,你不知道该扩展是否与你的系统兼容。尽管扩展已经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有可能在最新的 GNOME Shell 版本中,它也能正常工作。同样它也有可能不工作。
你也可以去搜索扩展程序。假设你想要安装有关天气的扩展,只要搜索它并选择一个搜索结果即可。
当你访问扩展页面时,你会看到一个切换按钮。

点击它,你会被提示是否要安装这个扩展:

显然,直接安装就好。安装完成后,你会看到切换按钮已打开,旁边有一个设置选项。你也可以使用设置选项配置扩展,也可以禁用扩展。

你也可以在 GNOME Tweaks Tool 中配置通过 Web 浏览器安装的扩展:

你可以在 GNOME 网站中 [已安装的扩展部分](https://extensions.gnome.org/local/) 下查看所有已安装的扩展。

使用 GNOME 扩展网站的一个主要优点是你可以查看扩展是否有可用的更新,你不会在 GNOME Tweaks 或系统更新中得到更新(和提示)。
#### 3. 手动安装 GNOME Shell 扩展
你不需要始终在线才能安装 GNOME Shell 扩展,你可以下载文件并稍后安装,这样就不必使用互联网了。
去 GNOME 扩展网站下载最新版本的扩展。

解压下载的文件,将该文件夹复制到 `~/.local/share/gnome-shell/extensions` 目录。到主目录下并按 `Ctrl+H` 显示隐藏的文件夹,在这里找到 `.local` 文件夹,你可以找到你的路径,直至 `extensions` 目录。
一旦你将文件复制到正确的目录后,进入它并打开 `metadata.json` 文件,寻找 `uuid` 的值。
确保该扩展的文件夹名称与 `metadata.json` 中的 `uuid` 值相同。如果不相同,请将目录重命名为 `uuid` 的值。

差不多了!现在重新启动 GNOME Shell。 按 `Alt+F2` 并输入 `r` 重新启动 GNOME Shell。

同样重新启动 GNOME Tweaks Tool。你现在应该可以在 Tweaks Tool 中看到手动安装的 GNOME 扩展,你可以在此处配置或启用新安装的扩展。
这就是安装 GNOME Shell 扩展你需要知道的所有内容。
### 移除 GNOME Shell 扩展
你可能想要删除一个已安装的 GNOME Shell 扩展,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如果你是通过 Web 浏览器安装的,你可以到 [GNOME 网站的以安装的扩展部分](https://extensions.gnome.org/local/) 那移除它(如前面的图片所示)。
如果你是手动安装的,可以从 `~/.local/share/gnome-shell/extensions` 目录中删除扩展文件来删除它。
### 特别提示:获得 GNOME Shell 扩展更新的通知
到目前为止,你已经意识到除了访问 GNOME 扩展网站之外,无法知道更新是否可用于 GNOME Shell 扩展。
幸运的是,有一个 GNOME Shell 扩展可以通知你是否有可用于已安装扩展的更新。你可以从下面的链接中获得它:
* [Extension Update Notifier](https://extensions.gnome.org/extension/1166/extension-update-notifier/)
### 你如何管理 GNOME Shell 扩展?
我觉得很奇怪不能通过系统更新来更新扩展,就好像 GNOME Shell 扩展不是系统的一部分。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些建议,请阅读这篇文章: [关于最佳 GNOME 扩展](https://itsfoss.com/best-gnome-extensions/)。同时,你可以分享有关 GNOME Shell 扩展的经验。你经常使用它们吗?如果是,哪些是你最喜欢的?
---
via: <https://itsfoss.com/gnome-shell-extensions/>
作者:[Abhishek Prakash](https://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译者:[MjSeven](https://github.com/MjSeve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GNU GPL 许可证常见问题解答(五)
|
Fsf
|
https://www.gnu.org/licenses/gpl-faq.html
|
本文由高级咨询师薛亮据自由软件基金会(FSF)的英文原文翻译而成,这篇常见问题解答澄清了在使用 GNU 许可证中遇到许多问题,对于企业和软件开发者在实际应用许可证和解决许可证问题时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5/113911fkh2lkucl4nkk4lq.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5/113911fkh2lkucl4nkk4lq.png
| true | false | true |
薛亮
| false |
[
"GPL",
"许可证"
] |
开源智慧
|
{
"viewnum": 6242,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9222,
"displayorder": 0
},
{
"raid": 9826,
"displayorder": 0
}
] |
本文由高级咨询师薛亮据自由软件基金会(FSF)的英文原文翻译而成,这篇常见问题解答澄清了在使用 GNU 许可证中遇到许多问题,对于企业和软件开发者在实际应用许可证和解决许可证问题时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 2018-03-15T11:39:00 | 2018-03-15T11:39:00 | 9,448 |
/article-9448-1.html
|

本文由高级咨询师薛亮据自由软件基金会(FSF)的[英文原文](https://www.gnu.org/licenses/gpl-faq.html)翻译而成,这篇常见问题解答澄清了在使用 GNU 许可证中遇到许多问题,对于企业和软件开发者在实际应用许可证和解决许可证问题时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1. [关于 GNU 项目、自由软件基金会(FSF)及其许可证的基本问题](/article-9062-1.html)
2. [对于 GNU 许可证的一般了解](/article-8834-1.html)
3. [在您的程序中使用 GNU 许可证](/article-8761-1.html)
4. [依据GNU许可证分发程序](/article-9222-1.html)
5. 在编写其他程序时采用依据 GNU 许可证发布的程序
6. 将作品与依据 GNU 许可证发布的代码相结合
7. 关于违反 GNU 许可证的问题
### 5 在编写其他程序时采用依据 GNU 许可证发布的程序
#### 5.1 我可以在同一台电脑上安装一个遵循 GPL 许可证的程序和一个不相关的非自由程序吗?(同 2.3)
可以。
#### 5.2 我可以使用遵循 GPL 许可证的编辑器(例如 GNU Emacs)来开发非自由程序吗?我可以使用遵循 GPL 许可证的工具(例如 GCC)来编译它们吗?
可以,因为编辑器和工具的版权并不覆盖您所编写的代码。从法律上来说,使用它们不会对适用于您代码的许可证施加任何限制。
有些程序出于技术原因将其自身某些部分复制到输出文件中,例如,Bison 将标准解析器程序复制到其输出文件中。在这种情况下,输出文件中复制的文本遵循其在源代码中所遵循的相同许可证。同时,源自程序输入部分的输出部分继承输入部分的版权状态。
正因为如此,Bison 也可以用来开发非自由程序。这是因为我们决定明确允许在 Bison 输出文件中不受限制地使用 Bison 标准解析器程序。我们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还有其他与 Bison 相媲美的工具已被许可用于非自由程序。
#### 5.3 有没有一些方法可以让使用我的程序的人们得到的输出物遵循 GPL?例如,如果我的程序用于开发硬件设计,我可以要求这些设计必须是自由的吗?(同 3.17)
一般来说,这在法律上是不可能的;针对人们通过使用您的程序获取数据形成的输出物如何使用,版权法并没有赋予您任何发言权。如果用户使用您的程序输入或转换自己的数据,输出物的版权属于他,而不是您。更一般来说,当程序将其输入物转换成其他形式时,输出物的版权状态将继承其得以生成的输入物的版权状态。
所以您对输出物的使用拥有发言权的唯一方式是输出物的实质部分(或多或少)是从您程序的文本中复制出来。例如,如果我们在这种具体情况下没有例外,那么Bison的一部分输出物(参见问题 5.2)将被 GNU GPL 所涵盖。
所以,即使没有技术原因,您也可以人为制作一个程序,将某些文本复制到其输出物中。但是,如果复制的文本没有实际用途,用户可以简单地从输出物中删除该文本,并且仅使用其余的内容。那么他就不必满足重新分发所复制文本的条件。
#### 5.4 在什么情况下,遵循 GPL 的程序其输出文件也必须遵循 GPL 呢?
程序的输出文件通常不受程序代码的版权保护。因此,程序代码的许可证不适用于输出文件,无论是将其导入文件,还是制作屏幕截图、屏幕录像或视频。
例外情况是,程序全屏显示来源于程序的文本和/或艺术品。该文本和/或艺术品的版权则会覆盖其输出文件。输出音频的程序(例如视频游戏)也将适用于此例外。
如果艺术品/音乐遵循 GPL,则无论您如何进行复制,GPL 都适用。不过,<ruby> <a href="https://www.gnu.org/licenses/gpl-faq.html#GPLFairUse"> 合理使用 </a> <rp> ( </rp> <rt> fair use </rt> <rp> ) </rp></ruby>可能仍然适用。
请记住,一些程序,特别是视频游戏,可以具有与底层遵循 GPL 的游戏分开许可的艺术品/音频。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品/音频的许可证将规定视频/流媒体可以依之产生的条款。另请参阅:[1.6 我可以将GPL应用于软件以外的其他作品吗?](/article-8761-1.html#4_2799)
#### 5.5 如果我将我的程序移植到 GNU/Linux,这是否意味着我必须将其作为遵循 GPL 或其他自由软件许可证的自由软件进行发布?
一般来说,答案是否定的——这不是法律规定。具体来说,答案取决于您要使用哪些库以及许可证。大多数系统库都使用 [GNU LGPL 许可证](https://www.gnu.org/licenses/lgpl.html),或者使用 GNU GPL 加上允许将库与任何东西链接的例外声明。这些库可以在非自由程序中使用;但是在 LGPL 的情况下,它确实有一些必须遵循的要求。
一些库依据 GNU GPL 单独发布;您必须使用与 GPL 兼容的许可证才能使用这些库。但是这些通常是更特定的库,而在另一个平台不会有任何类似它们的库,所以您可能不会想要简单地移植使用这些库。
当然,如果您的软件不是自由软件,它不会对我们的社区做出贡献,而重视软件自由的人也会拒绝使用它。只有愿意放弃软件自由的人才会使用您的软件,这意味着它将有效地成为人们失去软件自由的诱因。
如果您希望有一天回头看您的职业生涯,觉得它有助于发展一个善良和自由的社会,您需要使您的软件成为自由软件。
#### 5.6 我想将遵循 GPL 的软件纳入我的专有系统。我只依据 GPL 给予我的权限来使用该软件。我可以这样做吗?
您不能将遵循 GPL 的软件纳入专有系统。GPL 的目标是授予每个人复制、再分发、理解和修改程序的自由。如果您可以将遵循 GPL 的软件整合到非自由系统中,则可能会使遵循 GPL 的软件不再是自由软件。
包含遵循 GPL 程序的系统是该 GPL 程序的扩展版本。GPL 规定,如果它最终发布的话,任何扩展版本的程序必须依据 GPL 发布。这有两个原因:确保获得软件的用户获得自己应该拥有的自由,并鼓励人们回馈他们所做的改进。
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您可以将遵循 GPL 的软件与专有系统一起分发。要有效地做到这一点,您必须确保自由和非自由程序之间的通信保持<ruby> 一定距离 <rp> ( </rp> <rt> arms length </rt> <rp> ) </rp></ruby>,而不是将它们有效地结合成一个程序。
这种情况与“纳入”遵循 GPL 的软件之间的区别,部分是实质问题,部分是形式问题。实质上是这样的:如果两个程序结合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程序的两个部分,那么您不能将它们视为两个单独的程序。所以整个作品必须遵循 GPL。
如果这两个程序保持良好的分离,就像编译器和内核,或者像编辑器和 shell 一样,那么您可以将它们视为两个单独的程序,但是您必须恰当执行。这个问题只是一个形式问题:您如何描述您在做什么。为什么我们关心这个?因为我们想确保用户清楚地了解软件集合中遵循 GPL 的软件的自由状态。
如果人们分发遵循 GPL 的软件,将其称为系统(用户已经知晓其中一部分为专有软件)的“一部分”,用户可能不确定其对遵循 GPL 的软件所拥有的权利。但是如果他们知道他们收到的是一个自由程序加上另外一个程序,那么他们的权利就会很清楚。
#### 5.7 如果我分发了一个与我修改后的遵循 LGPL v3 的库相链接的专有程序,那么为了确定我正在做出的明确的专利许可授权的范围,<ruby> “贡献者版本” <rp> ( </rp> <rt> contributor version </rt> <rp> ) </rp></ruby>是什么?它仅是库,还是整个组合?
“贡献者版本”仅是您的库版本。
#### 5.8 依据 AGPL v3,当我根据第 13 节修改程序时,必须提供什么样的<ruby> 相应源代码 <rp> ( </rp> <rt> Corresponding Source </rt> <rp> ) </rp></ruby>?
“相应源代码”在许可证的第 1 节中定义,您应该提供其列出的内容。因此,如果您的修改版本取决于遵循其他许可证的库,例如 Expat 许可证或 GPL v3,则相应源代码应包括这些库(除非是系统库)。如果您修改了这些库,则必须提供您修改后的源代码。
第 13 节第一段的最后一句只是为了强化大多数人所自然地认为的那样:尽管在第 13 节中通过特殊例外来处理与遵循 GPL v3 的代码相结合的情况,相应源代码仍然应该包括以这种方式与程序相结合的代码。这句话并不意味着您只需提供 GPL v3 所涵盖的源代码;而是意味着这样的代码不会从相应源代码的定义中排除。
#### 5.9 在哪里可以了解更多有关 GCC 运行时库例外的信息?
GCC 运行时库例外包含 libgcc、libstdc ++、libfortran、libgomp、libdecnumber 以及与 GCC 一起分发的其他库。这个例外是为了让人们根据自己选择的条件分发用 GCC 编译的程序,即使这些库的一部分作为编译过程的一部分被包含在可执行文件中。要了解更多信息,请阅读有关 [GCC 运行时库例外的常见问题](https://www.gnu.org/licenses/gcc-exception-faq.html)。
---
译者介绍:薛亮,集慧智佳知识产权咨询公司高级咨询师,擅长专利检索、专利分析、竞争对手跟踪、FTO 分析、开源软件知识产权风险分析,致力于为互联网企业、高科技公司提供知识产权咨询服务。

|
||
如何使用看板(kanban)创建更好的文档
|
Heidi Waterhouse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7/11/kanban-boards-card-sorting
|
通过卡片分类和看板来给用户提供他们想要的信息。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6/001212j2osl7kr1aw25kwy.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6/001212j2osl7kr1aw25kwy.png
| tru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看板",
"文档"
] |
观点
|
{
"viewnum": 3868,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通过卡片分类和看板来给用户提供他们想要的信息。
| 2018-03-16T00:12:05 | 2018-03-16T00:12:05 | 9,449 |
/article-9449-1.html
|
>
> 通过卡片分类和看板来给用户提供他们想要的信息。
>
>
>

如果你正在处理文档、网站或其他面向用户的内容,那么了解用户希望找到的内容(包括他们想要的信息以及信息的组织和结构)很有帮助。毕竟,如果人们无法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那么再出色的内容也没有用。
卡片分类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式,可以从用户那里收集有关菜单界面和页面的内容。最简单的实现方式是在计划在网站或文档中的部分分类标注一些索引卡,并要求用户按照查找信息的方式对卡片进行分类。一个变体是让人们编写自己的菜单标题或内容元素。
我们的目标是了解用户的期望以及他们希望在哪里找到它,而不是自己弄清楚菜单和布局。当与用户处于相同的物理位置时,这是相对简单的,但当尝试从多个位置的人员获得反馈时,这会更具挑战性。
我发现[<ruby> 看板 <rt> kanban </rt></ruby>](https://en.wikipedia.org/wiki/Kanban)对于这些情况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它允许人们轻松拖动虚拟卡片进行分类和排名,而且与专门卡片分类软件不同,它们是多用途的。
我经常使用 Trello 进行卡片分类,但有几种你可能想尝试的[开源替代品](https://opensource.com/alternatives/trello)。
### 怎么运行的
我最成功的看板体验是在写 [Gluster](https://www.gluster.org/) 文档的时候 —— 这是一个自由开源的可扩展的网络存储文件系统。我需要携带大量随着时间而增长的文档,并将其分成若干类别以创建导航系统。由于我没有必要的技术知识来分类,我向 Gluster 团队和开发人员社区寻求指导。
首先,我创建了一个共享看板。我列出了一些通用名称,这些名称可以为我计划在文档中涵盖的所有主题排序和创建卡片。我标记了一些不同颜色的卡片,以表明某个主题缺失并需要创建,或者它存在并需要删除。然后,我把所有卡片放入“未排序”一列,并要求人们将它们拖到他们认为这些卡片应该组织到的地方,然后给我一个他们认为是理想状态的截图。
处理所有截图是最棘手的部分。我希望有一个合并或共识功能可以帮助我汇总每个人的数据,而不必检查一堆截图。幸运的是,在第一个人对卡片进行分类之后,人们或多或少地对该结构达成一致,而只做了很小的修改。当对某个主题的位置有不同意见时,我发起一个快速会议,让人们可以解释他们的想法,并且可以排除分歧。
### 使用数据
在这里,很容易将捕捉到的信息转换为菜单并对其进行优化。如果用户认为项目应该成为子菜单,他们通常会在评论中或在电话聊天时告诉我。对菜单组织的看法因人们的工作任务而异,所以从来没有完全达成一致意见,但用户进行测试意味着你不会对人们使用什么以及在哪里查找有很多盲点。
将卡片分类与分析功能配对,可以让你更深入地了解人们在寻找什么。有一次,当我对一些我正在写的培训文档进行分析时,我惊讶地发现搜索量最大的页面是关于资本的。所以我在顶层菜单层面上显示了该页面,即使我的“逻辑”设置将它放在了子菜单中。
我发现看板卡片分类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帮助我创建用户想要查看的内容,并将其放在希望被找到的位置。你是否发现了另一种对用户友好的组织内容的方法?或者看板的另一种有趣用途是什么?如果有的话,请在评论中分享你的想法。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7/11/kanban-boards-card-sorting>
作者:[Heidi Waterhouse](https://opensource.com/users/hwaterhouse)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 中的“大内存页”(hugepage)是个什么?
|
Shrikant Lavhate
|
https://kerneltalks.com/services/what-is-huge-pages-in-linux/
|
学习 Linux 中的大内存页(hugepage)。理解什么是“大内存页”,如何进行配置,如何查看当前状态以及如何禁用它。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6/002941pnzzezyqqqowny8u.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6/002941pnzzezyqqqowny8u.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false |
[
"内存",
"hugepage"
] |
技术
|
{
"viewnum": 31424,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学习 Linux 中的大内存页(hugepage)。理解什么是“大内存页”,如何进行配置,如何查看当前状态以及如何禁用它。
| 2018-03-16T08:28:00 | 2018-03-16T08:28:00 | 9,450 |
/article-9450-1.html
|
>
> 学习 Linux 中的<ruby> 大内存页 <rt> hugepage </rt></ruby>。理解什么是“大内存页”,如何进行配置,如何查看当前状态以及如何禁用它。
>
>
>

本文中我们会详细介绍<ruby> 大内存页 <rt> huge page </rt></ruby>,让你能够回答:Linux 中的“大内存页”是什么?在 RHEL6、RHEL7、Ubuntu 等 Linux 中,如何启用/禁用“大内存页”?如何查看“大内存页”的当前值?
首先让我们从“大内存页”的基础知识开始讲起。
### Linux 中的“大内存页”是个什么玩意?
“大内存页”有助于 Linux 系统进行虚拟内存管理。顾名思义,除了标准的 4KB 大小的页面外,它们还能帮助管理内存中的巨大的页面。使用“大内存页”,你最大可以定义 1GB 的页面大小。
在系统启动期间,你能用“大内存页”为应用程序预留一部分内存。这部分内存,即被“大内存页”占用的这些存储器永远不会被交换出内存。它会一直保留其中,除非你修改了配置。这会极大地提高像 Oracle 数据库这样的需要海量内存的应用程序的性能。
### 为什么使用“大内存页”?
在虚拟内存管理中,内核维护一个将虚拟内存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的表,对于每个页面操作,内核都需要加载相关的映射。如果你的内存页很小,那么你需要加载的页就会很多,导致内核会加载更多的映射表。而这会降低性能。
使用“大内存页”,意味着所需要的页变少了。从而大大减少由内核加载的映射表的数量。这提高了内核级别的性能最终有利于应用程序的性能。
简而言之,通过启用“大内存页”,系统具只需要处理较少的页面映射表,从而减少访问/维护它们的开销!
### 如何配置“大内存页”?
运行下面命令来查看当前“大内存页”的详细内容。
```
root@kerneltalks # grep Huge /proc/meminfo
AnonHugePages: 0 kB
HugePages_Total: 0
HugePages_Free: 0
HugePages_Rsvd: 0
HugePages_Surp: 0
Hugepagesize: 2048 kB
```
从上面输出可以看到,每个页的大小为 2MB(`Hugepagesize`),并且系统中目前有 `0` 个“大内存页”(`HugePages_Total`)。这里“大内存页”的大小可以从 `2MB` 增加到 `1GB`。
运行下面的脚本可以知道系统当前需要多少个巨大页。该脚本取之于 Oracle。
```
#!/bin/bash
#
# hugepages_settings.sh
#
# Linux bash script to compute values for the
# recommended HugePages/HugeTLB configuration
#
# Note: This script does calculation for all shared memory
# segments available when the script is run, no matter it
# is an Oracle RDBMS shared memory segment or not.
# Check for the kernel version
KERN=`uname -r | awk -F. '{ printf("%d.%d\n",$1,$2); }'`
# Find out the HugePage size
HPG_SZ=`grep Hugepagesize /proc/meminfo | awk {'print $2'}`
# Start from 1 pages to be on the safe side and guarantee 1 free HugePage
NUM_PG=1
# Cumulative number of pages required to handle the running shared memory segments
for SEG_BYTES in `ipcs -m | awk {'print $5'} | grep "[0-9][0-9]*"`
do
MIN_PG=`echo "$SEG_BYTES/($HPG_SZ*1024)" | bc -q`
if [ $MIN_PG -gt 0 ]; then
NUM_PG=`echo "$NUM_PG+$MIN_PG+1" | bc -q`
fi
done
# Finish with results
case $KERN in
'2.4') HUGETLB_POOL=`echo "$NUM_PG*$HPG_SZ/1024" | bc -q`;
echo "Recommended setting: vm.hugetlb_pool = $HUGETLB_POOL" ;;
'2.6' | '3.8' | '3.10' | '4.1' ) echo "Recommended setting: vm.nr_hugepages = $NUM_PG" ;;
*) echo "Unrecognized kernel version $KERN. Exiting." ;;
esac
# End
```
将它以 `hugepages_settings.sh` 为名保存到 `/tmp` 中,然后运行之:
```
root@kerneltalks # sh /tmp/hugepages_settings.sh
Recommended setting: vm.nr_hugepages = 124
```
你的输出类似如上结果,只是数字会有一些出入。
这意味着,你系统需要 124 个每个 2MB 的“大内存页”!若你设置页面大小为 4MB,则结果就变成了 62。你明白了吧?
### 配置内核中的“大内存页”
本文最后一部分内容是配置上面提到的 [内核参数](https://kerneltalks.com/linux/how-to-tune-kernel-parameters-in-linux/) ,然后重新加载。将下面内容添加到 `/etc/sysctl.conf` 中,然后输入 `sysctl -p` 命令重新加载配置。
```
vm.nr_hugepages=126
```
注意我们这里多加了两个额外的页,因为我们希望在实际需要的页面数量之外多一些额外的空闲页。
现在,内核已经配置好了,但是要让应用能够使用这些“大内存页”还需要提高内存的使用阀值。新的内存阀值应该为 126 个页 x 每个页 2 MB = 252 MB,也就是 258048 KB。
你需要编辑 `/etc/security/limits.conf` 中的如下配置:
```
soft memlock 258048
hard memlock 258048
```
某些情况下,这些设置是在指定应用的文件中配置的,比如 Oracle DB 就是在 `/etc/security/limits.d/99-grid-oracle-limits.conf` 中配置的。
这就完成了!你可能还需要重启应用来让应用来使用这些新的巨大页。
(LCTT 译注:此外原文有误,“透明大内存页”和“大内存页”不同,而且,在 Redhat 系统中,“大内存页” 不是默认启用的,而“透明大内存页”是启用的。因此这个段落删除了。)
---
via: <https://kerneltalks.com/services/what-is-huge-pages-in-linux/>
作者:[Shrikant Lavhate](https://kerneltalks.com) 译者:[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使用 Seahorse 管理 PGP 和 SSH 密钥
|
Jack Wallen
|
https://www.linux.com/learn/intro-to-linux/2018/2/how-manage-pgp-and-ssh-keys-seahorse
|
学习使用 Seahorse GUI 工具去管理 PGP 和 SSH 密钥。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6/011254rlylnfanpfa1pppg.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6/011254rlylnfanpfa1pppg.jpg
| true | false | true |
qhwdw
| false |
[
"密钥",
"SSH",
"PGP"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6625,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学习使用 Seahorse GUI 工具去管理 PGP 和 SSH 密钥。
| 2018-03-16T09:11:00 | 2018-03-16T09:11:00 | 9,451 |
/article-9451-1.html
|

>
> 学习使用 Seahorse GUI 工具去管理 PGP 和 SSH 密钥。
>
>
>
安全即内心的平静。毕竟,安全是许多用户迁移到 Linux 的最大理由。但是为什么要止步于仅仅采用该平台,你还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去确保你的桌面或者服务器系统的安全。
其中一项技术涉及到密钥 —— 用在 PGP 和 SSH 中。PGP 密钥允许你去加密和解密电子邮件和文件,而 SSH 密钥允许你使用一个额外的安全层去登入服务器。
当然,你可以通过命令行接口(CLI)来管理这些密钥,但是,如果你使用一个华丽的 GUI 桌面环境呢?经验丰富的 Linux 用户可能对于脱离命令行来工作感到很不适应,但是,并不是所有用户都具备与他们相同的技术和水平,因此,使用 GUI 吧!
在本文中,我将带你探索如何使用 [Seahorse](https://wiki.gnome.org/Apps/Seahorse) GUI 工具来管理 PGP 和 SSH 密钥。Seahorse 有非常强大的功能,它可以:
* 加密/解密/签名文件和文本。
* 管理你的密钥和密钥对。
* 同步你的密钥和密钥对到远程密钥服务器。
* 签名和发布密钥。
* 缓存你的密码。
* 备份密钥和密钥对。
* 在任何一个 GDK 支持的格式中添加一个图像作为一个 OpenPGP photo ID。
* 创建、配置、和缓存 SSH 密钥。
对于那些不了解 Seahorse 的人来说,它是一个管理 GNOME 钥匙环中的加密密钥和密码的 GNOME 应用程序。不用担心,Seahorse 可以安装在许多的桌面环境上。并且由于 Seahorse 可以在标准的仓库中找到,你可以打开你的桌面应用商店(比如,Ubuntu Software 或者 Elementary OS AppCenter)去安装它。你可以在你的发行版的应用商店中点击去安装它。安装完成后,你就可以去使用这个很方便的工具了。
我们开始去使用它吧。
### PGP 密钥
我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生成一个新的 PGP 密钥。正如前面所述,PGP 密钥可以用于加密电子邮件(通过一些工具,像 [Thunderbird](https://www.mozilla.org/en-US/thunderbird/) 的 [Enigmail](https://enigmail.net/index.php/en/) 或者使用 [Evolution](https://wiki.gnome.org/Apps/Evolution) 内置的加密功能)。PGP 密钥也可以用于加密文件。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你的公钥加密电子邮件和文件发给你(LCTT 译注:原文此处“加密”误作“解密”)。没有 PGP 密钥是做不到的。
使用 Seahorse 创建一个新的 PGP 密钥对是非常简单的。以下是操作步骤:
1. 打开 Seahorse 应用程序
2. 在主面板的左上角点击 “+” 按钮
3. 选择 “<ruby> PGP 密钥 <rt> PGP Key </rt></ruby>”(如图 1 )
4. 点击 “<ruby> 继续 <rt> Continue </rt></ruby>”
5. 当提示时,输入完整的名字和电子邮件地址
6. 点击 “<ruby> 创建 <rt> Create </rt></ruby>”

*图 1:使用 Seahorse 创建一个 PGP 密钥。*
在创建你的 PGP 密钥期间,你可以点击 “<ruby> 高级密钥选项 <rt> Advanced key options </rt></ruby>” 展开选项部分,在那里你可以为密钥添加注释信息、加密类型、密钥长度、以及过期时间(如图 2)。

*图 2:PGP 密钥高级选项*
增加注释部分可以很方便帮你记住密钥的用途(或者其它的信息)。
要使用你创建的 PGP,可在密钥列表中双击它。在结果窗口中,点击 “<ruby> 名字 <rt> Names </rt></ruby>” 和 “<ruby> 签名 <rt> Signatures </rt></ruby>” 选项卡。在这个窗口中,你可以签名你的密钥(表示你信任这个密钥)。点击 “<ruby> 签名 <rt> Sign </rt></ruby>” 按钮然后(在结果窗口中)指出 “<ruby> 你是如何仔细的检查这个密钥的? <rt> how carefully you’ve checked this key? </rt></ruby>” 和 “<ruby> 其他人将如何看到该签名 <rt> how others will see the signature </rt></ruby>”(如图 3)。

*图 3:签名一个密钥表示信任级别。*
当你处理其它人的密钥时,密钥签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签名的密钥将确保你的系统(和你)做了这项签名工作并且完全信任这个重要的密钥。
谈到导入的密钥,Seahorse 可以允许你很容易地去导入其他人的公钥文件(这个文件以 `.asc` 为后缀)。你的系统上有其他人的公钥,意味着你可以加密发送给他们的电子邮件和文件(LCTT 译注:原文将“加密”误作“解密”)。然而,Seahorse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存在一个 [已知的 bug](https://bugs.launchpad.net/ubuntu/+source/seahorse/+bug/1577198)。这个问题是,Seahorse 导入使用 GPG 版本 1,但是显示的是 GPG 版本 2。这意味着,在这个存在了很长时间的 bug 被修复之前,导入公钥总是失败的。如果你想导入一个公钥文件到 Seahorse 中,你只能去使用命令行。因此,如果有人发送给你一个文件 `olivia.asc`,你想去导入到 Seahorse 中使用它,你将只能运行命令 `gpg2 --import olivia.asc`。那个密钥将出现在 GnuPG 密钥列表中。你可以打开该密钥,点击 “<ruby> 我信任签名 <rt> I trust signatures </rt></ruby>” 按钮,然后在问题 “<ruby> 你是如何仔细地检查该密钥的? <rt> how carefully you’ve checked the key </rt></ruby>” 中,点击 “<ruby> 签名这个密钥 <rt> Sign this key </rt></ruby>” 按钮去签名。
### SSH 密钥
现在我们来谈谈我认为 Seahorse 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 SSH 密钥。Seahorse 不仅可以很容易地生成一个 SSH 密钥,而且它也可以很容易地将生成的密钥发送到服务器上,因此,你可以享受到 SSH 密钥验证的好处。下面是如何生成一个新的密钥以及如何导出它到一个远程服务器上。
1. 打开 Seahorse 应用程序
2. 点击 “+” 按钮
3. 选择 “Secure Shell Key”
4. 点击 “Continue”
5. 提供一个密钥描述信息
6. 点击 “Set Up” 去创建密钥
7. 输入密钥的验证密钥
8. 点击 OK
9. 输入远程服务器地址和服务器上的登录名(如图 4)
10. 输入远程用户的密码
11. 点击 OK

*图 4:上传一个 SSH 密钥到远程服务器。*
新密钥将上传到远程服务器上以备使用。如果你的服务器已经设置为使用 SSH 密钥验证,那就一切就绪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创建一个 SSH 密钥期间,你可以点击 “<ruby> 高级密钥选项 <rt> Advanced key options </rt></ruby>”去展开它,配置加密类型和密钥长度(如图 5)。

*图 5:高级 SSH 密钥选项。*
### Linux 新手必备
任何 Linux 新手用户都可以很快熟悉使用 Seahorse。即便是它有缺陷,Seahorse 仍然是为你准备的一个极其方便的工具。有时候,你可能希望(或者需要)去加密或者解密一个电子邮件/文件,或者为使用 SSH 验证来管理 SSH 密钥。如果你想去这样做而不希望使用命令行,那么,Seahorse 将是非常适合你的工具。
*通过来自 Linux 基金会和 edX 的 ["Linux 入门"](https://training.linuxfoundation.org/linux-courses/system-administration-training/introduction-to-linux) 免费课程学习更多 Linux 的知识。*
---
via: <https://www.linux.com/learn/intro-to-linux/2018/2/how-manage-pgp-and-ssh-keys-seahorse>
作者:[JACK WALLEN](https://www.linux.com/users/jlwallen) 译者:[qhwdw](https://github.com/qhwd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 中国入驻专业区块链内容平台「虎尔财经」
|
老王
|
https://m.hooah.com.cn/detail.html?id=3510&spm=Cl0JUAVuB1EfBwRaBhQCWW8NFQhSVV1IAQBSW1cDAwAHU1JaDAcFUg4DAgAaD1NXBh0ABAkJGw1R
|
“Linux中国”入驻专业区块链内容平台虎尔财经,粉丝登录则获 188 FCB Token 福利。从此,你的阅读、转发都有价值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6/184036szhqcnwaqkzkhcwh.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6/184036szhqcnwaqkzkhcwh.png
| tru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区块链"
] |
新闻
|
{
"viewnum": 3316,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Linux中国”入驻专业区块链内容平台虎尔财经,粉丝登录则获 188 FCB Token 福利。从此,你的阅读、转发都有价值
| 2018-03-16T18:47:00 | 2018-03-16T18:47:00 | 9,452 |
/article-9452-1.html
|

如今区块链技术伴随着大众关注而席卷全球,抛开各种炒作和投机,其底层的区块链技术已经日益得到了技术领域、经济领域乃至于国家层面的强烈关注。作为一个技术专业社区,我们也对区块链及相关的技术非常关注。因此,我们也将编发更多的区块链技术方面的内容分享给诸位读者。
而从即日起,Linux 中国也将同时入驻区块链垂直媒体「虎尔财经」 APP,将在虎尔财经同步发布区块链方面的文章。 关注区块链技术的同学可以在「虎尔财经」上获得更多的专业内容。
为回馈 Linux 中国的用户,从 3 月 17 日 — 3 月 24 日登录「虎尔财经」 APP 的用户,将获得 188FCB 的专属 Token 奖励。 同时,通过「虎尔财经」 APP ,你阅读、转发 Linux 中国任何一篇文章,都可以获得 Token 奖励,共享平台发展和内容流量收益。

*通过微信扫一扫,扫码登录虎尔财经,即可获赠 188 FCB Token!*
### 为何入驻「虎尔财经」
「虎尔财经」是专业的区块链内容平台,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研究型内容和及时、全面、准确的财经资讯。
「虎尔财经」运用区块链技术重新构建了内容生产关系,通过去中心化的内容生产方式重塑了生态价值分配机制,用户创作、阅读、转发都将获得 Token 奖励,激励优质内容创作和高效分发,真正实现用户共享平台发展和内容流量收益。
### 关于 FCB Token
FCB 全称为 Finance Content Bank,FCB Token 用于激励用户在「虎尔财经」 APP 平台进行财经内容创作、阅读及转发,虎尔财经将不定期回购 FCB Token。
FCB 获得方式
1. 作为创作者入驻平台发布文章,文章每被 1 人阅读,则获得 0.4 FCB /人次的 Token 奖励,例如某篇文章获得 10 万阅读量,则获得 4 万 FCB 的 Token 奖励。(前 1000 名入驻发文并被阅读 100 以上,获 10000 FCB )
2. 作为用户,每阅读一篇文章,或转发的文章被阅读,可获得 0.3 FCB /次的 Token 奖励,无上限。
3. 参加平台不定期举行的 FCB 赠送活动。
|
|||
用 Python 构建一个极小的区块链
|
Gerald Nash
|
https://medium.com/crypto-currently/lets-build-the-tiniest-blockchain-e70965a248b
|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用不到 50 行的 Python 2.x 代码实现一个简单的区块链,我把它叫做 SnakeCoin。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7/021735y0htspy6tjdwssqh.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7/021735y0htspy6tjdwssqh.jpg
| tru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Python",
"区块链"
] |
区块链
|
{
"viewnum": 14176,
"commentnum": 1,
"favtimes": 1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4.94.201.64",
"message": "虽然没接触过,但感觉像链表",
"username": "mistyos [Firefox 58.0|GNU/Linux]",
"date": "2018-03-26T20:59:27"
}
] |
[] |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用不到 50 行的 Python 2.x 代码实现一个简单的区块链,我把它叫做 SnakeCoin。
| 2018-03-17T02:17:00 | 2018-03-17T02:17:00 | 9,453 |
/article-9453-1.html
|

虽然有些人认为区块链是一个早晚会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但是毫无疑问,这个创新技术是一个计算机技术上的奇迹。那么,究竟什么是区块链呢?
### 区块链
>
> 以<ruby> 比特币 <rp> ( </rp> <rt> Bitcoin </rt> <rp> ) </rp></ruby>或其它加密货币按时间顺序公开地记录交易的数字账本。
>
>
>
更通俗的说,它是一个公开的数据库,新的数据存储在被称之为<ruby> 区块 <rp> ( </rp> <rt> block </rt> <rp> ) </rp></ruby>的容器中,并被添加到一个不可变的<ruby> 链 <rp> ( </rp> <rt> chain </rt> <rp> ) </rp></ruby>中(因此被称为<ruby> 区块链 <rp> ( </rp> <rt> blockchain </rt> <rp> ) </rp></ruby>),之前添加的数据也在该链中。对于比特币或其它加密货币来说,这些数据就是一组组交易,不过,也可以是其它任何类型的数据。
区块链技术带来了全新的、完全数字化的货币,如比特币和<ruby> 莱特币 <rp> ( </rp> <rt> Litecoin </rt> <rp> ) </rp></ruby>,它们并不由任何中心机构管理。这给那些认为当今的银行系统是骗局并将最终走向失败的人带来了自由。区块链也革命性地改变了分布式计算的技术形式,如<ruby> 以太坊 <rp> ( </rp> <rt> Ethereum </rt> <rp> ) </rp></ruby>就引入了一种有趣的概念:<ruby> <a href="https://blockgeeks.com/guides/smart-contracts/"> 智能合约 </a> <rp> ( </rp> <rt> smart contract </rt> <rp> ) </rp></ruby>。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用不到 50 行的 Python 2.x 代码实现一个简单的区块链,我把它叫做 SnakeCoin。
### 不到 50 行代码的区块链
我们首先将从定义我们的区块是什么开始。在区块链中,每个区块随同时间戳及可选的索引一同存储。在 SnakeCoin 中,我们会存储这两者。为了确保整个区块链的完整性,每个区块都会有一个自识别的哈希值。如在比特币中,每个区块的哈希是该块的索引、时间戳、数据和前一个区块的哈希值等数据的加密哈希值。这里提及的“数据”可以是任何你想要的数据。
```
import hashlib as hasher
class Block:
def __init__(self, index, timestamp, data, previous_hash):
self.index = index
self.timestamp = timestamp
self.data = data
self.previous_hash = previous_hash
self.hash = self.hash_block()
def hash_block(self):
sha = hasher.sha256()
sha.update(str(self.index) +
str(self.timestamp) +
str(self.data) +
str(self.previous_hash))
return sha.hexdigest()
```
真棒,现在我们有了区块的结构了,不过我们需要创建的是一个区块链。我们需要把区块添加到一个实际的链中。如我们之前提到过的,每个区块都需要前一个区块的信息。但问题是,该区块链中的第一个区块在哪里?好吧,这个第一个区块,也称之为创世区块,是一个特别的区块。在很多情况下,它是手工添加的,或通过独特的逻辑添加的。
我们将创建一个函数来简单地返回一个创世区块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区块的索引为 0 ,其包含一些任意的数据值,其“前一哈希值”参数也是任意值。
```
import datetime as date
def create_genesis_block():
# Manually construct a block with
# index zero and arbitrary previous hash
return Block(0, date.datetime.now(), "Genesis Block", "0")
```
现在我们可以创建创世区块了,我们需要一个函数来生成该区块链中的后继区块。该函数将获取链中的前一个区块作为参数,为要生成的区块创建数据,并用相应的数据返回新的区块。新的区块的哈希值来自于之前的区块,这样每个新的区块都提升了该区块链的完整性。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外部参与者就很容易“改变过去”,把我们的链替换为他们的新链了。这个哈希链起到了加密的证明作用,并有助于确保一旦一个区块被添加到链中,就不能被替换或移除。
```
def next_block(last_block):
this_index = last_block.index + 1
this_timestamp = date.datetime.now()
this_data = "Hey! I'm block " + str(this_index)
this_hash = last_block.hash
return Block(this_index, this_timestamp, this_data, this_hash)
```
这就是主要的部分。
现在我们能创建自己的区块链了!在这里,这个区块链是一个简单的 Python 列表。其第一个的元素是我们的创世区块,我们会添加后继区块。因为 SnakeCoin 是一个极小的区块链,我们仅仅添加了 20 个区块。我们通过循环来完成它。
```
# Create the blockchain and add the genesis block
blockchain = [create_genesis_block()]
previous_block = blockchain[0]
# How many blocks should we add to the chain
# after the genesis block
num_of_blocks_to_add = 20
# Add blocks to the chain
for i in range(0, num_of_blocks_to_add):
block_to_add = next_block(previous_block)
blockchain.append(block_to_add)
previous_block = block_to_add
# Tell everyone about it!
print "Block #{} has been added to the blockchain!".format(block_to_add.index)
print "Hash: {}\n".format(block_to_add.hash)
```
让我们看看我们的成果:

*别担心,它将一直添加到 20 个区块*
很好,我们的区块链可以工作了。如果你想要在主控台查看更多的信息,你可以编辑其[完整的源代码](https://gist.github.com/aunyks/8f2c2fd51cc17f342737917e1c2582e2)并输出每个区块的时间戳或数据。
这就是 SnakeCoin 所具有的功能。要使 SnakeCoin 达到现今的产品级的区块链的高度,我们需要添加更多的功能,如服务器层,以在多台机器上跟踪链的改变,并通过[工作量证明算法(POW)](https://en.bitcoin.it/wiki/Proof_of_work)来限制给定时间周期内可以添加的区块数量。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技术细节,你可以在[这里](https://bitcoin.org/bitcoin.pdf)查看最初的[比特币白皮书](https://bitcoin.org/bitcoin.pdf)。
### 让这个极小区块链稍微变大些
这个极小的区块链及其简单,自然也相对容易完成。但是因其简单也带来了一些缺陷。首先,SnakeCoin 仅能运行在单一的一台机器上,所以它相距分布式甚远,更别提去中心化了。其次,区块添加到区块链中的速度同在主机上创建一个 Python 对象并添加到列表中一样快。在我们的这个简单的区块链中,这不是问题,但是如果我们想让 SnakeCoin 成为一个实际的加密货币,我们就需要控制在给定时间内能创建的区块(和币)的数量。
从现在开始,SnakeCoin 中的“数据”将是交易数据,每个区块的“数据”字段都将是一些交易信息的列表。接着我们来定义“交易”。每个“交易”是一个 JSON 对象,其记录了币的发送者、接收者和转移的 SnakeCoin 数量。注:交易信息是 JSON 格式,原因我很快就会说明。
```
{
"from": "71238uqirbfh894-random-public-key-a-alkjdflakjfewn204ij",
"to": "93j4ivnqiopvh43-random-public-key-b-qjrgvnoeirbnferinfo",
"amount": 3
}
```
现在我们知道了交易信息看起来的样子了,我们需要一个办法来将其加到我们的区块链网络中的一台计算机(称之为节点)中。要做这个事情,我们会创建一个简单的 HTTP 服务器,以便每个用户都可以让我们的节点知道发生了新的交易。节点可以接受 POST 请求,请求数据为如上的交易信息。这就是为什么交易信息是 JSON 格式的:我们需要它们可以放在请求信息中传递给服务器。
```
$ pip install flask # 首先安装 Web 服务器框架
```
```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from flask import request
node = Flask(__name__)
# Store the transactions that
# this node has in a list
this_nodes_transactions = []
@node.route('/txion', methods=['POST'])
def transaction():
if request.method == 'POST':
# On each new POST request,
# we extract the transaction data
new_txion = request.get_json()
# Then we add the transaction to our list
this_nodes_transactions.append(new_txion)
# Because the transaction was successfully
# submitted, we log it to our console
print "New transaction"
print "FROM: {}".format(new_txion['from'])
print "TO: {}".format(new_txion['to'])
print "AMOUNT: {}\n".format(new_txion['amount'])
# Then we let the client know it worked out
return "Transaction submission successful\n"
node.run()
```
真棒!现在我们有了一种保存用户彼此发送 SnakeCoin 的记录的方式。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将区块链称之为公共的、分布式账本:所有的交易信息存储给所有人看,并被存储在该网络的每个节点上。
但是,有个问题:人们从哪里得到 SnakeCoin 呢?现在还没有办法得到,还没有一个称之为 SnakeCoin 这样的东西,因为我们还没有创建和分发任何一个币。要创建新的币,人们需要“挖”一个新的 SnakeCoin 区块。当他们成功地挖到了新区块,就会创建出一个新的 SnakeCoin ,并奖励给挖出该区块的人(矿工)。一旦挖矿的矿工将 SnakeCoin 发送给别人,这个币就流通起来了。
我们不想让挖新的 SnakeCoin 区块太容易,因为这将导致 SnakeCoin 太多了,其价值就变低了;同样,我们也不想让它变得太难,因为如果没有足够的币供每个人使用,它们对于我们来说就太昂贵了。为了控制挖新的 SnakeCoin 区块的难度,我们会实现一个<ruby> <a href="https://en.bitcoin.it/wiki/Proof_of_work"> 工作量证明 </a> <rp> ( </rp> <rt> Proof-of-Work </rt> <rp> ) </rp></ruby>(PoW)算法。工作量证明基本上就是一个生成某个项目比较难,但是容易验证(其正确性)的算法。这个项目被称之为“证明”,听起来就像是它证明了计算机执行了特定的工作量。
在 SnakeCoin 中,我们创建了一个简单的 PoW 算法。要创建一个新区块,矿工的计算机需要递增一个数字,当该数字能被 9 (“SnakeCoin” 这个单词的字母数)整除时,这就是最后这个区块的证明数字,就会挖出一个新的 SnakeCoin 区块,而该矿工就会得到一个新的 SnakeCoin。
```
# ...blockchain
# ...Block class definition
miner_address = "q3nf394hjg-random-miner-address-34nf3i4nflkn3oi"
def proof_of_work(last_proof):
# Create a variable that we will use to find
# our next proof of work
incrementor = last_proof + 1
# Keep incrementing the incrementor until
# it's equal to a number divisible by 9
# and the proof of work of the previous
# block in the chain
while not (incrementor % 9 == 0 and incrementor % last_proof == 0):
incrementor += 1
# Once that number is found,
# we can return it as a proof
# of our work
return incrementor
@node.route('/mine', methods = ['GET'])
def mine():
# Get the last proof of work
last_block = blockchain[len(blockchain) - 1]
last_proof = last_block.data['proof-of-work']
# Find the proof of work for
# the current block being mined
# Note: The program will hang here until a new
# proof of work is found
proof = proof_of_work(last_proof)
# Once we find a valid proof of work,
# we know we can mine a block so
# we reward the miner by adding a transaction
this_nodes_transactions.append(
{ "from": "network", "to": miner_address, "amount": 1 }
)
# Now we can gather the data needed
# to create the new block
new_block_data = {
"proof-of-work": proof,
"transactions": list(this_nodes_transactions)
}
new_block_index = last_block.index + 1
new_block_timestamp = this_timestamp = date.datetime.now()
last_block_hash = last_block.hash
# Empty transaction list
this_nodes_transactions[:] = []
# Now create the
# new block!
mined_block = Block(
new_block_index,
new_block_timestamp,
new_block_data,
last_block_hash
)
blockchain.append(mined_block)
# Let the client know we mined a block
return json.dumps({
"index": new_block_index,
"timestamp": str(new_block_timestamp),
"data": new_block_data,
"hash": last_block_hash
}) + "\n"
```
现在,我们能控制特定的时间段内挖到的区块数量,并且我们给了网络中的人新的币,让他们彼此发送。但是如我们说的,我们只是在一台计算机上做的。如果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我们怎样才能确保每个节点都有相同的链呢?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会使每个节点都广播其(保存的)链的版本,并允许它们接受其它节点的链。然后,每个节点会校验其它节点的链,以便网络中每个节点都能够达成最终的链的共识。这称之为<ruby> <a href="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nsensus_%28computer_science%29"> 共识算法 </a> <rp> ( </rp> <rt> consensus algorithm </rt> <rp> ) </rp></ruby>。
我们的共识算法很简单:如果一个节点的链与其它的节点的不同(例如有冲突),那么最长的链保留,更短的链会被删除。如果我们网络上的链没有了冲突,那么就可以继续了。
```
@node.route('/blocks', methods=['GET'])
def get_blocks():
chain_to_send = blockchain
# Convert our blocks into dictionaries
# so we can send them as json objects later
for block in chain_to_send:
block_index = str(block.index)
block_timestamp = str(block.timestamp)
block_data = str(block.data)
block_hash = block.hash
block = {
"index": block_index,
"timestamp": block_timestamp,
"data": block_data,
"hash": block_hash
}
# Send our chain to whomever requested it
chain_to_send = json.dumps(chain_to_send)
return chain_to_send
def find_new_chains():
# Get the blockchains of every
# other node
other_chains = []
for node_url in peer_nodes:
# Get their chains using a GET request
block = requests.get(node_url + "/blocks").content
# Convert the JSON object to a Python dictionary
block = json.loads(block)
# Add it to our list
other_chains.append(block)
return other_chains
def consensus():
# Get the blocks from other nodes
other_chains = find_new_chains()
# If our chain isn't longest,
# then we store the longest chain
longest_chain = blockchain
for chain in other_chains:
if len(longest_chain) < len(chain):
longest_chain = chain
# If the longest chain wasn't ours,
# then we set our chain to the longest
blockchain = longest_chain
```
我们差不多就要完成了。在运行了[完整的 SnakeCoin 服务器代码](https://gist.github.com/aunyks/47d157f8bc7d1829a729c2a6a919c173)之后,在你的终端可以运行如下代码。(假设你已经安装了 cCUL)。
#### 1、创建交易
```
curl "localhost:5000/txion" \
-H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d '{"from": "akjflw", "to":"fjlakdj", "amount": 3}'
```
#### 2、挖一个新区块
```
curl localhost:5000/mine
```
#### 3、 查看结果。从客户端窗口,我们可以看到。

对代码做下美化处理,我们看到挖矿后我们得到的新区块的信息:
```
{
"index": 2,
"data": {
"transactions": [
{
"to": "fjlakdj",
"amount": 3,
"from": "akjflw"
},
{
"to": "q3nf394hjg-random-miner-address-34nf3i4nflkn3oi",
"amount": 1,
"from": "network"
}
],
"proof-of-work": 36
},
"hash": "151edd3ef6af2e7eb8272245cb8ea91b4ecfc3e60af22d8518ef0bba8b4a6b18",
"timestamp": "2017-07-23 11:23:10.140996"
}
```
大功告成!现在 SnakeCoin 可以运行在多个机器上,从而创建了一个网络,而且真实的 SnakeCoin 也能被挖到了。
你可以根据你的喜好去修改 SnakeCoin 服务器代码,并问各种问题了。
在下一篇(LCTT 译注:截止至本文翻译,作者还没有写出下一篇),我们将讨论创建一个 SnakeCoin 钱包,这样用户就可以发送、接收和存储他们的 SnakeCoin 了。
|
||
使用一个命令重置 Linux 桌面为默认设置
|
Edwin Arteaga
|
https://www.ostechnix.com/reset-linux-desktop-default-settings-single-command/
|
如果你懒得安装 Resetter,你可以使用这个 dconf 命令在几分钟内将你的 Linux 系统重置为默认设置。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7/121310h3gzrq2dex5k33ye.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7/121310h3gzrq2dex5k33ye.jpg
| tru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重置",
"Resetter"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9071,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9217,
"displayorder": 0
}
] |
如果你懒得安装 Resetter,你可以使用这个 dconf 命令在几分钟内将你的 Linux 系统重置为默认设置。
| 2018-03-17T12:13:00 | 2018-03-17T12:13:00 | 9,454 |
/article-9454-1.html
|

前段时间,我们分享了一篇关于 [Resetter](/article-9217-1.html) 的文章 —— 这是一个有用的软件,可以在几分钟内将 Ubuntu 重置为出厂默认设置。使用 Resetter,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地将 Ubuntu 重置为第一次安装时的状态。今天,我偶然发现了一个类似的东西。不,它不是一个应用程序,而是一个单行的命令来重置你的 Linux 桌面设置、调整和定制到默认状态。
### 将 Linux 桌面重置为默认设置
这个命令会将 Ubuntu Unity、Gnome 和 MATE 桌面重置为默认状态。我在我的 Arch Linux MATE 和 Ubuntu 16.04 Unity 上测试了这个命令。它可以在两个系统上工作。我希望它也能在其他桌面上运行。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没有安装 GNOME 的 Linux 桌面,因此我无法确认。但是,我相信它也可以在 Gnome 桌面环境中使用。
**一句忠告:**请注意,此命令将重置你在系统中所做的所有定制和调整,包括 Unity 启动器或 Dock 中固定的应用程序、桌面小程序、桌面指示器、系统字体、GTK主题、图标主题、显示器分辨率、键盘快捷键、窗口按钮位置、菜单和启动器行为等。
好的是它只会重置桌面设置。它不会影响其他不使用 `dconf` 的程序。此外,它不会删除你的个人资料。
现在,让我们开始。要将 Ubuntu Unity 或其他带有 GNOME/MATE 环境的 Linux 桌面重置,运行下面的命令:
```
dconf reset -f /
```
在运行上述命令之前,这是我的 Ubuntu 16.04 LTS 桌面:
[](http://www.ostechnix.com/wp-content/uploads/2017/10/Before-resetting-Ubuntu-to-default-1.png)
如你所见,我已经改变了桌面壁纸和主题。
这是运行该命令后,我的 Ubuntu 16.04 LTS 桌面的样子:
[](http://www.ostechnix.com/wp-content/uploads/2017/10/After-resetting-Ubuntu-to-default-1.png)
看见了么?现在,我的 Ubuntu 桌面已经回到了出厂设置。
有关 `dconf` 命令的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手册页。
```
man dconf
```
在重置桌面上我个人更喜欢 “Resetter” 而不是 `dconf` 命令。因为,Resetter 给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用户可以决定删除哪些应用程序、保留哪些应用程序、是保留现有用户帐户还是创建新用户等等。如果你懒得安装 Resetter,你可以使用这个 `dconf` 命令在几分钟内将你的 Linux 系统重置为默认设置。
就是这样了。希望这个有帮助。我将很快发布另一篇有用的指导。敬请关注!
干杯!
---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reset-linux-desktop-default-settings-single-command/>
作者:[Edwin Arteaga](https://www.ostechnix.com)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使用 yum-cron 自动更新 RHEL/CentOS Linux
|
Vivek Gite
|
https://www.cyberciti.biz/faq/fedora-automatic-update-retrieval-installation-with-cron/
|
我知道如何使用 yum 命令行 更新系统,但是我想用 cron 任务自动更新软件包。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7/230231vwp0w597g0pgppwz.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7/230231vwp0w597g0pgppwz.jpg
| true | false | true |
shipsw
| false |
[
"yum",
"更新",
"cron"
] |
技术
|
{
"viewnum": 10211,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我知道如何使用 yum 命令行 更新系统,但是我想用 cron 任务自动更新软件包。
| 2018-03-17T23:02:38 | 2018-03-17T23:02:38 | 9,455 |
/article-9455-1.html
|

`yum` 命令是 RHEL / CentOS Linux 系统中用来安装和更新软件包的一个工具。我知道如何使用 [yum 命令行](https://www.cyberciti.biz/faq/rhel-centos-fedora-linux-yum-command-howto/) 更新系统,但是我想用 cron 任务自动更新软件包。该如何配置才能使得 `yum` 使用 [cron 自动更新](https://www.cyberciti.biz/faq/how-do-i-add-jobs-to-cron-under-linux-or-unix-oses)系统补丁或更新呢?
首先需要安装 yum-cron 软件包。该软件包提供以 cron 命令运行 `yum` 更新所需的文件。如果你想要每晚通过 cron 自动更新可以安装这个软件包。
### CentOS/RHEL 6.x/7.x 上安装 yum cron
输入以下 [yum 命令][3]:
```
$ sudo yum install yum-cron
```

使用 CentOS/RHEL 7.x 上的 `systemctl` 启动服务:
```
$ sudo systemctl enable yum-cron.service
$ sudo systemctl start yum-cron.service
$ sudo systemctl status yum-cron.service
```
在 CentOS/RHEL 6.x 系统中,运行:
```
$ sudo chkconfig yum-cron on
$ sudo service yum-cron start
```

`yum-cron` 是 `yum` 的一个替代方式。使得 cron 调用 `yum` 变得非常方便。该软件提供了元数据更新、更新检查、下载和安装等功能。`yum-cron` 的各种功能可以使用配置文件配置,而不是输入一堆复杂的命令行参数。
### 配置 yum-cron 自动更新 RHEL/CentOS Linux
使用 vi 等编辑器编辑文件 `/etc/yum/yum-cron.conf` 和 `/etc/yum/yum-cron-hourly.conf`:
```
$ sudo vi /etc/yum/yum-cron.conf
```
确保更新可用时自动更新:
```
apply_updates = yes
```
可以设置通知 email 的发件地址。注意: localhost`将会被`system\_name` 的值代替。
```
email_from = root@localhost
```
列出发送到的 email 地址。
```
email_to = your-it-support@some-domain-name
```
发送 email 信息的主机名。
```
email_host = localhost
```
[CentOS/RHEL 7.x][4] 上不想更新内核的话,添加以下内容:
```
exclude=kernel*
```
RHEL/CentOS 6.x 下[添加以下内容来禁用内核更新](https://www.cyberciti.biz/faq/redhat-centos-linux-yum-update-exclude-packages/):
```
YUM_PARAMETER=kernel*
```
[保存并关闭文件](https://www.cyberciti.biz/faq/linux-unix-vim-save-and-quit-command/)。如果想每小时更新系统的话修改文件 `/etc/yum/yum-cron-hourly.conf`,否则文件 `/etc/yum/yum-cron.conf` 将使用以下命令每天运行一次(使用 [cat 命令](https://www.cyberciti.biz/faq/linux-unix-appleosx-bsd-cat-command-examples/) 查看):
```
$ cat /etc/cron.daily/0yum-daily.cron
```
示例输出:
```
#!/bin/bash
# Only run if this flag is set. The flag is created by the yum-cron init
# script when the service is started -- this allows one to use chkconfig and
# the standard "service stop|start" commands to enable or disable yum-cron.
if [[ ! -f /var/lock/subsys/yum-cron ]]; then
exit 0
fi
# Action!
exec /usr/sbin/yum-cron /etc/yum/yum-cron-hourly.conf
[root@centos7-box yum]# cat /etc/cron.daily/0yum-daily.cron
#!/bin/bash
# Only run if this flag is set. The flag is created by the yum-cron init
# script when the service is started -- this allows one to use chkconfig and
# the standard "service stop|start" commands to enable or disable yum-cron.
if [[ ! -f /var/lock/subsys/yum-cron ]]; then
exit 0
fi
# Action!
exec /usr/sbin/yum-cron
```
完成配置。现在你的系统将每天自动更新一次。更多细节请参照 yum-cron 的说明手册。
```
$ man yum-cron
```
### 关于作者
作者是 nixCraft 的创始人,一个经验丰富的系统管理员和 Linux/Unix 脚本培训师。他曾与全球客户合作,领域涉及IT,教育,国防和空间研究以及非营利部门等多个行业。请在 [Twitter](https://twitter.com/nixcraft)、[Facebook](https://facebook.com/nixcraft)、[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ybercitiBiz) 上关注他。获取更多有关系统管理、Linux/Unix 和开源话题请关注[我的 RSS/XML 地址](https://www.cyberciti.biz/atom/atom.xml)。
---
via: <https://www.cyberciti.biz/faq/fedora-automatic-update-retrieval-installation-with-cron/>
作者:[Vivek Gite](https://www.cyberciti.biz/) 译者:[shipsw](https://github.com/ships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3]:<https://www.cyberciti.biz/faq/rhel-centos-fedora-linux-yum-command-howto/> [4]:<https://www.cyberciti.biz/faq/yum-update-except-kernel-package-command/>
|
||
RStudio IDE 入门
|
Don Watkins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2/getting-started-RStudio-IDE
|
用于统计技术的 R 项目是分析数据的有力方式,而 RStudio IDE 则可使这一切更加容易。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8/001053d33ctww9o8o3bw9c.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8/001053d33ctww9o8o3bw9c.png
| true | false | true |
szcf-weiya
| false |
[
"统计",
"RStudio"
] |
技术
|
{
"viewnum": 8549,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用于统计技术的 R 项目是分析数据的有力方式,而 RStudio IDE 则可使这一切更加容易。
| 2018-03-18T00:10:00 | 2018-03-18T00:10:00 | 9,456 |
/article-9456-1.html
|
>
> 用于统计技术的 R 项目是分析数据的有力方式,而 RStudio IDE 则可使这一切更加容易。
>
>
>

从我记事起,我就一直喜欢摆弄数字。作为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的大学生,我上过统计学的课程,学习了如何检查和分析数据以揭示其意义。
那时候,我有一部科学计算器,它让统计计算变得比以往更容易。在 90 年代早期,作为一名从事 <ruby> t 检验 <rt> t-test </rt></ruby>、相关性以及 [ANOVA](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alysis_of_variance) 研究的教育心理学研究生,我开始通过精心编写输入到 IBM 主机的文本文件来进行计算。这个主机远超我的手持计算器,但是一个小的空格错误就会导致整个过程无效,而且这个过程仍然有点乏味。
撰写论文时,尤其是我的毕业论文,我需要一种方法能够根据我的数据来创建图表,并将它们嵌入到文字处理文档中。我着迷于 Microsoft Excel 及其数字运算能力以及可以用计算结果创建出的大量图表。但这条路每一步都有成本。在 20 世纪 90 年代,除了 Excel,还有其他专有软件包,比如 SAS 和 SPSS+,但对于我那已经满满的研究生时间表来说,学习曲线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 快速回到现在
最近,由于我对数据科学的兴趣浓厚,加上对 Linux 和开源软件感兴趣,我阅读了大量的数据科学文章,并在 Linux 会议上听了许多数据科学演讲者谈论他们的工作。因此,我开始对编程语言 R(一种开源的统计计算软件)非常感兴趣。
起初,这只是一个偶发的一个想法。当我和我的朋友 Michael J. Gallagher 博士谈论他如何在他的 [博士论文](https://www.michael-j-gallagher.com/high-performance-computing) 研究中使用 R 时,这个火花便增大了。最后,我访问了 [R 项目](https://www.r-project.org/) 的网站,并了解到我可以轻松地安装 [R for Linux](https://cran.r-project.org/index.html)。游戏开始!
### 安装 R
根据你的操作系统和发行版情况,安装 R 会稍有不同。请参阅 [Comprehensive R Archive Network](https://cran.r-project.org/) (CRAN)网站上的安装指南。CRAN 提供了在 [各种 Linux 发行版](https://cran.r-project.org/bin/linux/),[Fedora,RHEL,及其衍生版](https://cran.r-project.org/bin/linux/redhat/README),[MacOS](https://cran.r-project.org/bin/macosx/) 和 [Windows](https://cran.r-project.org/bin/windows/) 上的安装指示。
我在使用 Ubuntu,按照 CRAN 的指示,将以下行加入到我的 `/etc/apt/sources.list` 文件中:
```
deb https://<my.favorite.cran.mirror>/bin/linux/ubuntu artful/
```
接着我在终端运行下面命令:
```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r-base
```
根据 CRAN 说明,“需要从源码编译 R 的用户[如包的维护者,或者任何通过 `install.packages()` 安装包的用户]也应该安装 `r-base-dev` 的包。”
### 使用 R 和 RStudio
安装好了 R,我就准备了解更多关于使用这个强大的工具的信息。Gallagher 博士推荐了 [DataCamp](https://www.datacamp.com/onboarding/learn?from=home&technology=r) 上的 “R 语言入门”,并且我也在 [Code School](http://tryr.codeschool.com/levels/1/challenges/1) 找到了适用于 R 新手的免费课程。两门课程都帮助我学习了 R 的命令和语法。我还参加了 [Udemy](https://www.udemy.com/r-programming) 上的 R 在线编程课程,并从 [No Starch 出版社](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7/10/no-starch) 上购买了 [R 之书](https://nostarch.com/bookofr)。
在阅读更多内容并观看 YouTube 视频后,我意识到我还应该安装 [RStudio](https://www.rstudio.com/)。Rstudio 是 R 语言的开源 IDE,易于在 [Debian、Ubuntu、 Fedora 和 RHEL](https://www.rstudio.com/products/rstudio/download/) 上安装。它也可以安装在 MacOS 和 Windows 上。
根据 RStudio 网站的说明,可以根据你的偏好对 IDE 进行自定义,具体方法是选择工具菜单,然后从中选择全局选项。

R 提供了一些很棒的演示例子,可以通过在提示符处输入 `demo()` 从控制台访问。`demo(plotmath)` 和 `demo(perspective)` 选项为 R 强大的功能提供了很好的例证。我尝试过一些简单的 [vectors](http://www.r-tutor.com/r-introduction/vector) 并在 R 控制台的命令行中绘制,如下所示。

你可能想要开始学习如何将 R 和一些样本数据结合起来使用,然后将这些知识应用到自己的数据上得到描述性统计。我自己没有丰富的数据来分析,但我搜索了可以使用的数据集 [datasets](https://vincentarelbundock.github.io/Rdatasets/datasets.html);有一个这样的数据集(我并没有用这个例子)是由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提供的 [经济研究数据](https://fred.stlouisfed.org/)。我对一个题为“美国商业航空公司的乘客里程(1937-1960)”很感兴趣,因此我将它导入 RStudio 以测试 IDE 的功能。RStudio 可以接受各种格式的数据,包括 CSV、Excel、SPSS 和 SAS。

数据导入后,我使用 `summary(AirPassengers)` 命令获取数据的一些初始描述性统计信息。按回车键后,我得到了 1949-1960 年的每月航空公司旅客的摘要以及其他数据,包括飞机乘客数量的最小值、最大值、四分之一位数、四分之三位数、中位数以及平均数。

我从摘要统计信息中知道航空乘客样本的均值为 280.3。在命令行中输入 `sd(AirPassengers)` 会得到标准偏差,在 RStudio 控制台中可以看到:

接下来,我生成了一个数据直方图,通过输入 `hist(AirPassengers);` 得到,这会以图形的方式显示此数据集;RStudio 可以将数据导出为 PNG、PDF、JPEG、TIFF、SVG、EPS 或 BMP。

除了生成统计数据和图形数据外,R 还记录了我所有的历史操作。这使得我能够返回先前的操作,并且我可以保存此历史记录以供将来参考。

在 RStudio 的脚本编辑器中,我可以编写我发出的所有命令的脚本,然后保存该脚本以便在我的数据更改后能再次运行,或者想重新访问它。

### 获得帮助
在 R 提示符下输入 `help()` 可以很容易找到帮助信息。输入你正在寻找的信息的特定主题可以找到具体的帮助信息,例如 `help(sd)` 可以获得有关标准差的帮助。通过在提示符处输入 `contributors()` 可以获得有关 R 项目贡献者的信息。您可以通过在提示符处输入 `citation()` 来了解如何引用 R。通过在提示符出输入 `license()` 可以很容易地获得 R 的许可证信息。
R 是在 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1991 年 6 月的版本 2,或者 2007 年 6 月的版本 3)的条款下发布的。有关 R 许可证的更多信息,请参考 [R 项目官网](https://www.r-project.org/Licenses/)。
另外,RStudio 在 GUI 中提供了完美的帮助菜单。该区域包括 RStudio 快捷表(可作为 PDF 下载),[RStudio](https://www.rstudio.com/online-learning/#R)的在线学习、RStudio 文档、支持和 [许可证信息](https://support.rstudio.com/hc/en-us/articles/217801078-What-license-is-RStudio-available-under-)。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2/getting-started-RStudio-IDE>
作者:[Don Watkins](https://opensource.com/users/don-watkins) 译者:[szcf-weiya](https://github.com/szcf-weiya)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du 及 df 命令的使用(附带示例)
|
Shusain
|
http://linuxtechlab.com/du-df-commands-examples/
|
du 和 df 命令都是 Linux 系统的重要工具,来显示 Linux 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情况。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8/101348ere84pe475hchehh.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8/101348ere84pe475hchehh.jpg
| tru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du",
"df"
] |
技术
|
{
"viewnum": 12105,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du 和 df 命令都是 Linux 系统的重要工具,来显示 Linux 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情况。
| 2018-03-18T10:13:54 | 2018-03-18T10:13:54 | 9,457 |
/article-9457-1.html
|

在本文中,我将讨论 `du` 和 `df` 命令。`du` 和 `df` 命令都是 Linux 系统的重要工具,来显示 Linux 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情况。这里我们将通过一些例子来分享这两个命令的用法。
* **(推荐阅读:[使用 scp 和 rsync 命令传输文件](http://linuxtechlab.com/files-transfer-scp-rsync-commands/))**
* **(另请阅读:[使用 dd 和 cat 命令为 Linux 系统克隆磁盘](http://linuxtechlab.com/linux-cloning-disks-using-dd-cat-commands/))**
### du 命令
`du`(disk usage 的简称)是用于查找文件和目录的磁盘使用情况的命令。`du` 命令在与各种选项一起使用时能以多种格式提供结果。
下面是一些例子:
#### 1、 得到一个目录下所有子目录的磁盘使用概况
```
$ du /home
```

该命令的输出将显示 `/home` 中的所有文件和目录以及显示块大小。
#### 2、 以人类可读格式也就是 kb、mb 等显示文件/目录大小
```
$ du -h /home
```

#### 3、 目录的总磁盘大小
```
$ du -s /home
```

它是 `/home` 目录的总大小
### df 命令
df(disk filesystem 的简称)用于显示 Linux 系统的磁盘利用率。(LCTT 译注:`df` 可能应该是 disk free 的简称。)
下面是一些例子。
#### 1、 显示设备名称、总块数、总磁盘空间、已用磁盘空间、可用磁盘空间和文件系统上的挂载点。
```
$ df
```

#### 2、 人类可读格式的信息
```
$ df -h
```

上面的命令以人类可读格式显示信息。
#### 3、 显示特定分区的信息
```
$ df -hT /etc
```

`-hT` 加上目标目录将以可读格式显示 `/etc` 的信息。
虽然 `du` 和 `df` 命令有更多选项,但是这些例子可以让你初步了解。如果在这里找不到你要找的东西,那么你可以参考有关命令的 man 页面。
另外,[**在这**](http://linuxtechlab.com/tips-tricks/)阅读我的其他帖子,在那里我分享了一些其他重要和经常使用的 Linux 命令。
如往常一样,欢迎你留下评论和疑问,因此在下面留下你的评论和疑问,我会回复你。
---
via: <http://linuxtechlab.com/du-df-commands-examples/>
作者:[SHUSAIN](http://linuxtechlab.com/author/shsuain/)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 新用户?来试试这 8 款重要的软件
|
Ada Ivanova
|
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essential-linux-apps/
|
即便您不是计算机的新手,刚接触 Linux 时,通常都会面临选择使用应用软件的问题。在数百万 Linux 应用程序中,做起选择来并不轻松。本文中,您将能发现八个重要的 Linux 应用,帮助您快速选择应用程序。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8/111520nm1lro53e25je3as.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8/111520nm1lro53e25je3as.png
| true | false | true |
CYLeft
| false |
[
"软件"
] |
分享
|
{
"viewnum": 7959,
"commentnum": 0,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即便您不是计算机的新手,刚接触 Linux 时,通常都会面临选择使用应用软件的问题。在数百万 Linux 应用程序中,做起选择来并不轻松。本文中,您将能发现八个重要的 Linux 应用,帮助您快速选择应用程序。
| 2018-03-20T09:14:00 | 2018-03-20T09:14:00 | 9,458 |
/article-9458-1.html
|

即便您不是计算机的新手,刚接触 Linux 时,通常都会面临选择使用应用软件的问题。在数百万 Linux 应用程序中,做起选择来并不轻松。本文中,您将能发现八个重要的 Linux 应用,帮助您快速选择应用程序。
下面这些应用程序大多不是 Linux 独有的。如果有过使用 Windows/Mac 的经验,您很可能会熟悉其中一些软件。根据兴趣和需求,下面的程序可能不全符合您的要求,但是在我看来,清单里大多数甚至全部的软件,对于新用户开启 Linux 之旅都是有帮助的。
**相关链接** : [每一个 Linux 用户都应该使用的 11 个可移植软件](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portable-apps-for-linux/ "11 Portable Apps Every Linux User Should Use")
### 1. Chromium 网页浏览器

几乎不会不需要使用网页浏览器的用户。您可以看到陈旧的 Linux 发行版几乎都会附带 Firefox(火狐浏览器)或者其他 [Linux 浏览器](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linux-browsers-you-probably-havent-heard-of/),关于浏览器,强烈建议您尝试 [Chromium](http://www.chromium.org/)。它是谷歌浏览器的开源版。Chromium 的主要优点是速度和安全性。它同样拥有大量的附加组件。
### 2. LibreOffice

[LibreOffice](https://www.libreoffice.org/) 是一个开源办公套件,其包括文字处理(Writer)、电子表格(Calc)、演示(Impress)、数据库(Base)、公式编辑器(Math)、矢量图和流程图(Draw)应用程序。它与 Microsoft Office 文档兼容,如果其基本功能不能满足需求,您可以使用 [LibreOffice 拓展](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best-libreoffice-extensions/)。
LibreOffice 显然是 Linux 应用中至关重要的一员,如果您使用 Linux 的计算机,安装它是有必要的。
### 3. GIMP(<ruby> GUN 图像处理程序 <rt> GNU Image Manipulation Program </rt></ruby>)

[GIMP](https://www.gimp.org/) 是一款非常强大的开源图片处理程序,它类似于 Photoshop。通过 GIMP,您可以编辑或是创建用于 Web 或是打印的光栅图(位图)。如果您对专业的图片处理没有概念,Linux 自然提供有更简单的图像编辑器,GIMP 看上去可能会复杂一点。GIMP 并不单纯提供图片裁剪和大小调整,它更覆盖了图层、滤镜、遮罩、路径和其他一些高级功能。
### 4. VLC 媒体播放器

[VLC](http://www.videolan.org/) 也许就是最好的影音播放器了。它是跨平台的,所以您可能在 Windows 上也听说过它。VLC 最特殊的地方是其拥有大量解码器(并不是所有的解码器都开放源代码),所以它几乎可以播放所有的影音文件。
### 5. Jitsy

[Jitsy](https://jitsi.org/) 完全是关于通讯的。您可以借助它使用 Google talk、Facebook chat、Yahoo、ICQ 和 XMPP。它是用于音视频通话(包括电话会议),<ruby> 桌面流 <rt> desktop streaming </rt></ruby>和群组聊天的多用户工具。会话会被加密。Jistsy 同样能帮助您传输文件或记录电话。
### 6. Synaptic

[Synaptic](http://www.nongnu.org/synaptic/) 是一款基于 Debian 系统发行版的另一款应用程序安装程序。并不是所有基于 Debian 的 Linux 都安装有它,如果您使用基于 Debian 的 Linux 操作系统没有预装,也许您可以试一试。Synaptic 是一款用于添加或移除系统应用的 GUI 工具,甚至相对于许多发行版默认安装的 [软件中心包管理器](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are-linux-gui-software-centers-any-good/) ,经验丰富的 Linux 用户更亲睐于 Sunaptic。
**相关链接** : [10 款您没听说过的 Linux 生产力应用程序](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free-linux-productivity-apps-you-havent-heard-of/ "10 Free Linux Productivity Apps You Haven’t Heard Of")
### 7. VirtualBox

[VirtualBox](https://www.virtualbox.org/) 能支持您在计算机上运行虚拟机。当您想在当前 Linux 发行版上安装其他发行版或操作系统时,使用虚拟机会方便许多。您同样可以通过它运行 Windows 应用程序,性能可能会稍弱,但是如果您有一台强大的计算机,就不会那么糟。
### 8. AisleRiot Solitaire(纸牌游戏)

对于 Linux 的新用户来说,一款纸牌游戏并不是刚需,但是它真的太有趣了。当您进入这款纸牌游戏,您会发现,这是一款极好的纸牌游戏包。[AisleRiot](https://wiki.gnome.org/Aisleriot) 是 Linux 标志性的应用程序,原因是 - 它涵盖超过八十种纸牌游戏,包括流行的 Klondike、Bakers Dozen、Camelot 等等,作为预警 - 它是会上瘾的,您可能会花很长时间沉迷于此!
根据您所使用的发行版,这些软件会有不同的安装方法。但是大多数都可以通过您使用的发行版中的包管理器安装使用,甚至它们可能会预装在您的发行版上。安装并且尝试它们想必是最好的,如果不合您的胃口,您可以轻松地删除它们。
---
via: <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essential-linux-apps/>
作者:[Ada Ivanova](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author/adaivanoff/) 译者:[CYLeft](https://github.com/CYLeft)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 CentOS 7 / RHEL 7 终端服务器上安装 KVM
|
Vivek Gite
|
https://www.cyberciti.biz/faq/how-to-install-kvm-on-centos-7-rhel-7-headless-server/
|
基于内核的虚拟机(KVM)是 CentOS 或 RHEL 7 的虚拟化软件。KVM 可以将你的服务器变成虚拟机管理器。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8/211158v4zl4v4bick7frcf.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8/211158v4zl4v4bick7frcf.jpg
| true | false | true |
MjSeven
| false |
[
"KVM",
"虚拟机"
] |
容器与云
|
{
"viewnum": 8636,
"commentnum": 0,
"favtimes": 8,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基于内核的虚拟机(KVM)是 CentOS 或 RHEL 7 的虚拟化软件。KVM 可以将你的服务器变成虚拟机管理器。
| 2018-03-18T21:12:05 | 2018-03-18T21:12:05 | 9,459 |
/article-9459-1.html
|

如何在 CnetOS 7 或 RHEL 7(Red Hat 企业版 Linux)服务器上安装和配置 KVM(基于内核的虚拟机)?如何在 CentOS 7 上设置 KVM 并使用云镜像 / cloud-init 来安装客户虚拟机?
基于内核的虚拟机(KVM)是 CentOS 或 RHEL 7 的虚拟化软件。KVM 可以将你的服务器变成虚拟机管理器。本文介绍如何在 CentOS 7 或 RHEL 7 中使用 KVM 设置和管理虚拟化环境。还介绍了如何使用命令行在物理服务器上安装和管理虚拟机(VM)。请确保在服务器的 BIOS 中启用了**虚拟化技术(VT)**。你也可以运行以下命令[测试 CPU 是否支持 Intel VT 和 AMD\_V 虚拟化技术](https://www.cyberciti.biz/faq/linux-xen-vmware-kvm-intel-vt-amd-v-support/)。
```
$ lscpu | grep Virtualization
Virtualization: VT-x
```
按照 CentOS 7/RHEL 7 终端服务器上的 KVM 安装步骤进行操作。
### 步骤 1: 安装 kvm
输入以下 [yum 命令](https://www.cyberciti.biz/faq/rhel-centos-fedora-linux-yum-command-howto/ "See Linux/Unix yum command examples for more info"):
```
# yum install qemu-kvm libvirt libvirt-python libguestfs-tools virt-install
```
[](https://www.cyberciti.biz/media/new/faq/2018/01/How-to-install-KVM-on-CentOS-7-RHEL-7-Headless-Server.jpg)
启动 libvirtd 服务:
```
# systemctl enable libvirtd
# systemctl start libvirtd
```
### 步骤 2: 确认 kvm 安装
使用 `lsmod` 命令和 [grep命令](https://www.cyberciti.biz/faq/howto-use-grep-command-in-linux-unix/ "See Linux/Unix grep command examples for more info") 确认加载了 KVM 模块:
```
# lsmod | grep -i kvm
```
### 步骤 3: 配置桥接网络
默认情况下,由 libvirtd 配置基于 dhcpd 的网桥。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验证:
```
# brctl show
# virsh net-list
```
[](https://www.cyberciti.biz/media/new/faq/2018/01/KVM-default-networking.jpg)
所有虚拟机(客户机)只能对同一台服务器上的其它虚拟机进行网络访问。为你创建的私有网络是 192.168.122.0/24。验证:
```
# virsh net-dumpxml default
```
如果你希望你的虚拟机可用于 LAN 上的其他服务器,请在连接到你的 LAN 的服务器上设置一个网桥。更新你的网卡配置文件,如 ifcfg-enp3s0 或 em1:
```
#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p3s0
```
添加一行:
```
BRIDGE=br0
```
[使用 vi 保存并关闭文件](https://www.cyberciti.biz/faq/linux-unix-vim-save-and-quit-command/)。编辑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r0`:
```
#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r0
```
添加以下内容:
```
DEVICE="br0"
# I am getting ip from DHCP server #
BOOTPROTO="dhcp"
IPV6INIT="yes"
IPV6_AUTOCONF="yes"
ONBOOT="yes"
TYPE="Bridge"
DELAY="0"
```
重新启动网络服务(警告:ssh 命令将断开连接,最好重新启动该设备):
```
#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Manager
```
用 `brctl` 命令验证它:
```
# brctl show
```
### 步骤 4: 创建你的第一个虚拟机
我将会创建一个 CentOS 7.x 虚拟机。首先,使用 `wget` 命令获取 CentOS 7.x 最新的 ISO 镜像:
```
# cd /var/lib/libvirt/boot/
# wget https://mirrors.kernel.org/centos/7.4.1708/isos/x86_64/CentOS-7-x86_64-Minimal-1708.iso
```
验证 ISO 镜像:
```
# wget https://mirrors.kernel.org/centos/7.4.1708/isos/x86_64/sha256sum.txt
# sha256sum -c sha256sum.txt
```
#### 创建 CentOS 7.x 虚拟机
在这个例子中,我创建了 2GB RAM,2 个 CPU 核心,1 个网卡和 40 GB 磁盘空间的 CentOS 7.x 虚拟机,输入:
```
# virt-install \
--virt-type=kvm \
--name centos7 \
--ram 2048 \
--vcpus=1 \
--os-variant=centos7.0 \
--cdrom=/var/lib/libvirt/boot/CentOS-7-x86_64-Minimal-1708.iso \
--network=bridge=br0,model=virtio \
--graphics vnc \
--disk path=/var/lib/libvirt/images/centos7.qcow2,size=40,bus=virtio,format=qcow2
```
从另一个终端通过 `ssh` 配置 vnc 登录,输入:
```
# virsh dumpxml centos7 | grep v nc
<graphics type='vnc' port='5901' autoport='yes' listen='127.0.0.1'>
```
请记录下端口值(即 5901)。你需要使用 SSH 客户端来建立隧道和 VNC 客户端才能访问远程 vnc 服务器。在客户端/桌面/ macbook pro 系统中输入以下 SSH 端口转发命令:
```
$ ssh vivek@server1.cyberciti.biz -L 5901:127.0.0.1:5901
```
一旦你建立了 ssh 隧道,你可以将你的 VNC 客户端指向你自己的 127.0.0.1 (localhost) 地址和端口 5901,如下所示:
[](https://www.cyberciti.biz/media/new/faq/2016/01/vnc-client.jpg)
你应该看到 CentOS Linux 7 客户虚拟机安装屏幕如下:
[](https://www.cyberciti.biz/media/new/faq/2016/01/centos7-guest-vnc.jpg)
现在只需按照屏幕说明进行操作并安装CentOS 7。一旦安装完成后,请继续并单击重启按钮。 远程服务器关闭了我们的 VNC 客户端的连接。 你可以通过 KVM 客户端重新连接,以配置服务器的其余部分,包括基于 SSH 的会话或防火墙。
### 使用云镜像
以上安装方法对于学习目的或单个虚拟机而言是可行的。你需要部署大量的虚拟机吗? 可以试试云镜像。你可以根据需要修改预先构建的云镜像。例如,使用 [Cloud-init](https://cloudinit.readthedocs.io/en/latest/index.html) 添加用户、ssh 密钥、设置时区等等,这是处理云实例的早期初始化的事实上的多分发包。让我们看看如何创建带有 1024MB RAM,20GB 磁盘空间和 1 个 vCPU 的 CentOS 7 虚拟机。(LCTT 译注: vCPU 即电脑中的虚拟处理器)
#### 获取 CentOS 7 云镜像
```
# cd /var/lib/libvirt/boot
# wget http://cloud.centos.org/centos/7/images/CentOS-7-x86_64-GenericCloud.qcow2
```
#### 创建所需的目录
```
# D=/var/lib/libvirt/images
# VM=centos7-vm1 ## vm name ##
# mkdir -vp $D/$VM
mkdir: created directory '/var/lib/libvirt/images/centos7-vm1'
```
#### 创建元数据文件
```
# cd $D/$VM
# vi meta-data
```
添加以下内容:
```
instance-id: centos7-vm1
local-hostname: centos7-vm1
```
#### 创建用户数据文件
我将使用 ssh 密钥登录到虚拟机。所以确保你有 ssh 密钥:
```
# ssh-keygen -t ed25519 -C "VM Login ssh key"
```
[](https://www.cyberciti.biz/faq/linux-unix-generating-ssh-keys/)
请参阅 “[如何在 Linux/Unix 系统上设置 SSH 密钥](https://www.cyberciti.biz/faq/how-to-set-up-ssh-keys-on-linux-unix/)” 来获取更多信息。编辑用户数据如下:
```
# cd $D/$VM
# vi user-data
```
添加如下(根据你的设置替换 `hostname`、`users`、`ssh-authorized-keys`):
```
#cloud-config
# Hostname management
preserve_hostname: False
hostname: centos7-vm1
fqdn: centos7-vm1.nixcraft.com
# Users
users:
- default
- name: vivek
groups: ['wheel']
shell: /bin/bash
sudo: ALL=(ALL) NOPASSWD:ALL
ssh-authorized-keys:
- ssh-ed25519 AAAAC3NzaC1lZDI1NTE5AAAAIIMP3MOF2ot8MOdNXCpHem0e2Wemg4nNmL2Tio4Ik1JY VM Login ssh key
# Configure where output will go
output:
all: ">> /var/log/cloud-init.log"
# configure interaction with ssh server
ssh_genkeytypes: ['ed25519', 'rsa']
# Install my public ssh key to the first user-defined user configured
# in cloud.cfg in the template (which is centos for CentOS cloud images)
ssh_authorized_keys:
- ssh-ed25519 AAAAC3NzaC1lZDI1NTE5AAAAIIMP3MOF2ot8MOdNXCpHem0e2Wemg4nNmL2Tio4Ik1JY VM Login ssh key
# set timezone for VM
timezone: Asia/Kolkata
# Remove cloud-init
runcmd:
- systemctl stop network && systemctl start network
- yum -y remove cloud-init
```
#### 复制云镜像
```
# cd $D/$VM
# cp /var/lib/libvirt/boot/CentOS-7-x86_64-GenericCloud.qcow2 $VM.qcow2
```
#### 创建 20GB 磁盘映像
```
# cd $D/$VM
# export LIBGUESTFS_BACKEND=direct
# qemu-img create -f qcow2 -o preallocation=metadata $VM.new.image 20G
# virt-resize --quiet --expand /dev/sda1 $VM.qcow2 $VM.new.image
```
[](https://www.cyberciti.biz/media/new/faq/2018/01/Set-VM-image-disk-size.jpg)
用缩放后的镜像覆盖它:
```
# cd $D/$VM
# mv $VM.new.image $VM.qcow2
```
#### 创建一个 cloud-init ISO
```
# mkisofs -o $VM-cidata.iso -V cidata -J -r user-data meta-data
```
[](https://www.cyberciti.biz/media/new/faq/2018/01/Creating-a-cloud-init-ISO.jpg)
#### 创建一个池
```
# virsh pool-create-as --name $VM --type dir --target $D/$VM
Pool centos7-vm1 created
```
#### 安装 CentOS 7 虚拟机
```
# cd $D/$VM
# virt-install --import --name $VM \
--memory 1024 --vcpus 1 --cpu host \
--disk $VM.qcow2,format=qcow2,bus=virtio \
--disk $VM-cidata.iso,device=cdrom \
--network bridge=virbr0,model=virtio \
--os-type=linux \
--os-variant=centos7.0 \
--graphics spice \
--noautoconsole
```
删除不需要的文件:
```
# cd $D/$VM
# virsh change-media $VM hda --eject --config
# rm meta-data user-data centos7-vm1-cidata.iso
```
#### 查找虚拟机的 IP 地址
```
# virsh net-dhcp-leases default
```
[](https://www.cyberciti.biz/media/new/faq/2018/01/CentOS7-VM1-Created.jpg)
#### 登录到你的虚拟机
使用 ssh 命令:
```
# ssh vivek@192.168.122.85
```
[](https://www.cyberciti.biz/media/new/faq/2018/01/Sample-VM-session.jpg)
### 有用的命令
让我们看看管理虚拟机的一些有用的命令。
#### 列出所有虚拟机
```
# virsh list --all
```
#### 获取虚拟机信息
```
# virsh dominfo vmName
# virsh dominfo centos7-vm1
```
#### 停止/关闭虚拟机
```
# virsh shutdown centos7-vm1
```
#### 开启虚拟机
```
# virsh start centos7-vm1
```
#### 将虚拟机标记为在引导时自动启动
```
# virsh autostart centos7-vm1
```
#### 重新启动(软安全重启)虚拟机
```
# virsh reboot centos7-vm1
```
重置(硬重置/不安全)虚拟机
```
# virsh reset centos7-vm1
```
#### 删除虚拟机
```
# virsh shutdown centos7-vm1
# virsh undefine centos7-vm1
# virsh pool-destroy centos7-vm1
# D=/var/lib/libvirt/images
# VM=centos7-vm1
# rm -ri $D/$VM
```
查看 virsh 命令类型的完整列表:
```
# virsh help | less
# virsh help | grep reboot
```
### 关于作者
作者是 nixCraft 的创建者,也是经验丰富的系统管理员和 Linux 操作系统/ Unix shell 脚本的培训师。 他曾与全球客户以及 IT,教育,国防和空间研究以及非营利部门等多个行业合作。 在 [Twitter](https://twitter.com/nixcraft),[Facebook](https://facebook.com/nixcraft),[Google +](https://plus.google.com/+CybercitiBiz) 上关注他。
---
via: <https://www.cyberciti.biz/faq/how-to-install-kvm-on-centos-7-rhel-7-headless-server/>
作者:[Vivek Gite](https://www.cyberciti.biz) 译者:[MjSeven](https://github.com/MjSeve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LKRG:用于运行时完整性检查的可加载内核模块
|
Catalin Cimpanu
|
https://www.bleepingcomputer.com/news/linux/lkrg-linux-to-get-a-loadable-kernel-module-for-runtime-integrity-checking/
|
开源社区的人们正在致力于一个 Linux 内核的新项目,它可以让内核更安全。命名为 Linux 内核运行时防护(Linux Kernel Runtime Guard,简称:LKRG),它是一个在 Linux 内核执行运行时完整性检查的可加载内核模块(LKM)。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8/233136pqcix692pvxcv92c.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8/233136pqcix692pvxcv92c.png
| true | false | true |
qhwdw
| false |
[
"LKRG",
"内核",
"安全"
] |
技术
|
{
"viewnum": 5351,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开源社区的人们正在致力于一个 Linux 内核的新项目,它可以让内核更安全。命名为 Linux 内核运行时防护(Linux Kernel Runtime Guard,简称:LKRG),它是一个在 Linux 内核执行运行时完整性检查的可加载内核模块(LKM)。
| 2018-03-18T23:31:36 | 2018-03-18T23:31:36 | 9,461 |
/article-9461-1.html
|

开源社区的人们正在致力于一个 Linux 内核的新项目,它可以让内核更安全。命名为 <ruby> Linux 内核运行时防护 <rp> ( </rp> <rt> Linux Kernel Runtime Guard </rt> <rp> ) </rp></ruby>(LKRG),它是一个在 Linux 内核执行运行时完整性检查的可加载内核模块(LKM)。
它的用途是检测对 Linux 内核的已知的或未知的安全漏洞利用企图,以及去阻止这种攻击企图。
LKRG 也可以检测正在运行的进程的提权行为,在漏洞利用代码运行之前杀掉这个运行进程。
### 这个项目开发始于 2011 年,首个版本已经发布
因为这个项目开发的较早,LKRG 的当前版本仅仅是通过内核消息去报告违反内核完整性的行为,但是随着这个项目的成熟,将会部署一个完整的漏洞利用缓减系统。
LKRG 的成员 Alexander Peslyak 解释说,这个项目从 2011 年启动,并且 LKRG 已经经历了一个“重新开发"阶段。
LKRG 的首个公开版本是 LKRG v0.0,它现在可以从 [这个页面](http://www.openwall.com/lkrg/) 下载使用。[这里](http://openwall.info/wiki/p_lkrg/Main) 是这个项目的维基,为支持这个项目,它也有一个 [Patreon 页面](https://www.patreon.com/p_lkrg)。
虽然 LKRG 仍然是一个开源项目,LKRG 的维护者也计划做一个 LKRG Pro 版本,这个版本将包含一个专用的 LKRG 发行版,它将支持对特定漏洞利用的检测,比如,容器泄漏。开发团队计划从 LKRG Pro 基金中提取部分资金用于保证项目的剩余工作。
### LKRG 是一个内核模块而不是一个补丁。
一个类似的项目是<ruby> 附加内核监视器 <rt> Additional Kernel Observer </rt></ruby>(AKO),但是 LKRG 与 AKO 是不一样的,因为 LKRG 是一个内核加载模块而不是一个补丁。LKRG 开发团队决定将它设计为一个内核模块是因为,在内核上打补丁对安全性、系统稳定性以及性能都有很直接的影响。
而以内核模块的方式提供,可以在每个系统上更容易部署 LKRG,而不必去修改核心的内核代码,修改核心的内核代码非常复杂并且很容易出错。
LKRG 内核模块在目前主流的 Linux 发行版上都可以使用,比如,RHEL7、OpenVZ 7、Virtuozzo 7、以及 Ubuntu 16.04 到最新的主线版本。
### 它并非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LKRG 的创建者警告用户,他们并不认为 LKRG 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它**提供不了**坚不可摧和 100% 的安全。他们说,LKRG 是 “设计为**可旁通**的”,并且仅仅提供了“多元化安全” 的**一个**方面。
>
> 虽然 LKRG 可以防御许多已有的 Linux 内核漏洞利用,而且也有可能会防御将来许多的(包括未知的)未特意设计去绕过 LKRG 的安全漏洞利用。它是设计为可旁通的(尽管有时候是以更复杂和/或低可利用为代价的)。因此,他们说 LKRG 通过多元化提供安全,就像运行一个不常见的操作系统内核一样,也就不会有真实运行一个不常见的操作系统的可用性弊端。
>
>
>
LKRG 有点像基于 Windows 的防病毒软件,它也是工作于内核级别去检测漏洞利用和恶意软件。但是,LKRG 团队说,他们的产品比防病毒软件以及其它终端安全软件更加安全,因为它的基础代码量比较小,所以在内核级别引入新 bug 和漏洞的可能性就更小。
### 运行当前版本的 LKRG 大约会带来 6.5% 的性能损失
Peslyak 说 LKRG 是非常适用于 Linux 机器的,它在修补内核的安全漏洞后不需要重启动机器。LKRG 允许用户持续运行带有安全措施的机器,直到在一个计划的维护窗口中测试和部署关键的安全补丁为止。
经测试显示,安装 LKRG v0.0 后大约会产生 6.5% 性能影响,但是,Peslyak 说将在后续的开发中持续降低这种影响。
测试也显示,LKRG 检测到了 CVE-2014-9322 (BadIRET)、CVE-2017-5123 (waitid(2) missing access\_ok)、以及 CVE-2017-6074 (use-after-free in DCCP protocol) 的漏洞利用企图,但是没有检测到 CVE-2016-5195 (Dirty COW) 的漏洞利用企图。开发团队说,由于前面提到的“可旁通”的设计策略,LKRG 没有检测到 Dirty COW 提权攻击。
>
> 在 Dirty COW 的测试案例中,由于 bug 机制的原因,使得 LKRG 发生了 “旁通”,并且这也是一种利用方法,它也是将来类似的以用户空间为目标的绕过 LKRG 的一种方法。这样的漏洞利用是否会是普通情况(不太可能!除非 LKRG 或者类似机制的软件流行起来),以及对它的可用性的(负面的)影响是什么?(对于那些直接目标是用户空间的内核漏洞来说,这不太重要,也并不简单)。
>
>
>
---
via: <https://www.bleepingcomputer.com/news/linux/lkrg-linux-to-get-a-loadable-kernel-module-for-runtime-integrity-checking/>
作者:[Catalin Cimpanu](https://www.bleepingcomputer.com/author/catalin-cimpanu/) 译者:[qhwdw](https://github.com/qhwd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在 Linux 上使用 NTP 保持精确的时间
|
Carla Schroder
|
https://www.linux.com/learn/intro-to-linux/2018/1/keep-accurate-time-linux-ntp
|
如何保持正确的时间,如何使用 NTP 和 systemd 让你的计算机在不滥用时间服务器的前提下保持同步。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9/133828fjuejxe4geg4j2eg.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19/133828fjuejxe4geg4j2eg.jpg
| true | false | true |
qhwdw
| false |
[
"NTP",
"时间"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11294,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如何保持正确的时间,如何使用 NTP 和 systemd 让你的计算机在不滥用时间服务器的前提下保持同步。
| 2018-03-19T13:38:25 | 2018-03-19T13:38:25 | 9,462 |
/article-9462-1.html
|

如何保持正确的时间,如何使用 NTP 和 systemd 让你的计算机在不滥用时间服务器的前提下保持同步。
### 它的时间是多少?
让 Linux 来告诉你时间的时候,它是很奇怪的。你可能认为是使用 `time` 命令来告诉你时间,其实并不是,因为 `time` 只是一个测量一个进程运行了多少时间的计时器。为得到时间,你需要运行的是 `date` 命令,你想查看更多的日期,你可以运行 `cal` 命令。文件上的时间戳也是一个容易混淆的地方,因为根据你的发行版默认情况不同,它一般有两种不同的显示方法。下面是来自 Ubuntu 16.04 LTS 的示例:
```
$ ls -l
drwxrwxr-x 5 carla carla 4096 Mar 27 2017 stuff
drwxrwxr-x 2 carla carla 4096 Dec 8 11:32 things
-rw-rw-r-- 1 carla carla 626052 Nov 21 12:07 fatpdf.pdf
-rw-rw-r-- 1 carla carla 2781 Apr 18 2017 oddlots.txt
```
有些显示年,有些显示时间,这样的方式让你的文件更混乱。GNU 默认的情况是,如果你的文件在六个月以内,则显示时间而不是年。我想这样做可能是有原因的。如果你的 Linux 是这样的,尝试用 `ls -l --time-style=long-iso` 命令,让时间戳用同一种方式去显示,按字母顺序排序。请查阅 [如何更改 Linux 的日期和时间:简单的命令](https://www.linux.com/learn/how-change-linux-date-and-time-simple-commands) 去学习 Linux 上管理时间的各种方法。
### 检查当前设置
NTP —— 网络时间协议,它是保持计算机正确时间的老式方法。`ntpd` 是 NTP 守护程序,它通过周期性地查询公共时间服务器来按需调整你的计算机时间。它是一个简单的、轻量级的协议,使用它的基本功能时设置非常容易。systemd 通过使用 `systemd-timesyncd.service` 已经越俎代庖地 “干了 NTP 的活”,它可以用作 `ntpd` 的客户端。
在我们开始与 NTP “打交道” 之前,先花一些时间来了检查一下当前的时间设置是否正确。
你的系统上(至少)有两个时钟:系统时间 —— 它由 Linux 内核管理,第二个是你的主板上的硬件时钟,它也称为实时时钟(RTC)。当你进入系统的 BIOS 时,你可以看到你的硬件时钟的时间,你也可以去改变它的设置。当你安装一个新的 Linux 时,在一些图形化的时间管理器中,你会被询问是否设置你的 RTC 为 UTC(<ruby> 世界标准时间 <rt>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rt></ruby>)时区,因为所有的时区和夏令时都是基于 UTC 的。你可以使用 `hwclock` 命令去检查:
```
$ sudo hwclock --debug
hwclock from util-linux 2.27.1
Using the /dev interface to the clock.
Hardware clock is on UTC time
Assuming hardware clock is kept in UTC time.
Waiting for clock tick...
...got clock tick
Time read from Hardware Clock: 2018/01/22 22:14:31
Hw clock time : 2018/01/22 22:14:31 = 1516659271 seconds since 1969
Time since last adjustment is 1516659271 seconds
Calculated Hardware Clock drift is 0.000000 seconds
Mon 22 Jan 2018 02:14:30 PM PST .202760 seconds
```
`Hardware clock is on UTC time` 表明了你的计算机的 RTC 是使用 UTC 时间的,虽然它把该时间转换为你的本地时间。如果它被设置为本地时间,它将显示 `Hardware clock is on local time`。
你应该有一个 `/etc/adjtime` 文件。如果没有的话,使用如下命令同步你的 RTC 为系统时间,
```
$ sudo hwclock -w
```
这个命令将生成该文件,内容看起来类似如下:
```
$ cat /etc/adjtime
0.000000 1516661953 0.000000
1516661953
UTC
```
新发明的 systemd 方式是去运行 `timedatectl` 命令,运行它不需要 root 权限:
```
$ timedatectl
Local time: Mon 2018-01-22 14:17:51 PST
Universal time: Mon 2018-01-22 22:17:51 UTC
RTC time: Mon 2018-01-22 22:17:51
Time zone: America/Los_Angeles (PST, -0800)
Network time on: yes
NTP synchronized: yes
RTC in local TZ: no
```
`RTC in local TZ: no` 表明它使用 UTC 时间。那么怎么改成使用本地时间?这里有许多种方法可以做到。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一个图形配置工具,比如像 openSUSE 中的 YaST。你也可使用 `timedatectl`:
```
$ timedatectl set-local-rtc 0
```
或者编辑 `/etc/adjtime`,将 `UTC` 替换为 `LOCAL`。
### systemd-timesyncd 客户端
现在,我已经累了,但是我们刚到非常精彩的部分。谁能想到计时如此复杂?我们甚至还没有了解到它的皮毛;阅读 `man 8 hwclock` 去了解你的计算机如何保持时间的详细内容。
systemd 提供了 `systemd-timesyncd.service` 客户端,它可以查询远程时间服务器并调整你的本地系统时间。在 `/etc/systemd/timesyncd.conf` 中配置你的(时间)服务器。大多数 Linux 发行版都提供了一个默认配置,它指向他们维护的时间服务器上,比如,以下是 Fedora 的:
```
[Time]
#NTP=
#FallbackNTP=0.fedora.pool.ntp.org 1.fedora.pool.ntp.org
```
你可以输入你希望使用的其它时间服务器,比如你自己的本地 NTP 服务器,在 `NTP=` 行上输入一个以空格分隔的服务器列表。(别忘了取消这一行的注释)`NTP=` 行上的任何内容都将覆盖掉 `FallbackNTP` 行上的配置项。
如果你不想使用 systemd 呢?那么,你将需要 NTP 就行。
### 配置 NTP 服务器和客户端
配置你自己的局域网 NTP 服务器是一个非常好的实践,这样你的网内计算机就不需要不停查询公共 NTP 服务器。在大多数 Linux 上的 NTP 都来自 `ntp` 包,它们大多都提供 `/etc/ntp.conf` 文件去配置时间服务器。查阅 [NTP 时间服务器池](http://support.ntp.org/bin/view/Servers/NTPPoolServers) 去找到你所在的区域的合适的 NTP 服务器池。然后在你的 `/etc/ntp.conf` 中输入 4 - 5 个服务器,每个服务器用单独的一行:
```
driftfile /var/ntp.drift
logfile /var/log/ntp.log
server 0.europe.pool.ntp.org
server 1.europe.pool.ntp.org
server 2.europe.pool.ntp.org
server 3.europe.pool.ntp.org
```
`driftfile` 告诉 `ntpd` 它需要保存用于启动时使用时间服务器快速同步你的系统时钟的信息。而日志也将保存在他们自己指定的目录中,而不是转储到 syslog 中。如果你的 Linux 发行版默认提供了这些文件,请使用它们。
现在去启动守护程序;在大多数主流的 Linux 中它的命令是 `sudo systemctl start ntpd`。让它运行几分钟之后,我们再次去检查它的状态:
```
$ ntpq -p
remote refid st t when poll reach delay offset jitter
==============================================================
+dev.smatwebdesi 192.168.194.89 3 u 25 64 37 92.456 -6.395 18.530
*chl.la 127.67.113.92 2 u 23 64 37 75.175 8.820 8.230
+four0.fairy.mat 35.73.197.144 2 u 22 64 37 116.272 -10.033 40.151
-195.21.152.161 195.66.241.2 2 u 27 64 37 107.559 1.822 27.346
```
我不知道这些内容是什么意思,但重要的是,你的守护程序已经与时间服务器开始对话了,而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你可以去运行 `sudo systemctl enable ntpd` 命令,永久启用它。如果你的 Linux 没有使用 systemd,那么,给你留下的家庭作业就是找出如何去运行 `ntpd`。
现在,你可以在你的局域网中的其它计算机上设置 `systemd-timesyncd`,这样它们就可以使用你的本地 NTP 服务器了,或者,在它们上面安装 NTP,然后在它们的 `/etc/ntp.conf` 上输入你的本地 NTP 服务器。
NTP 服务器会受到攻击,而且需求在不断增加。你可以通过运行你自己的公共 NTP 服务器来提供帮助。下周我们将学习如何运行你自己的公共服务器。
通过来自 Linux 基金会和 edX 的免费课程 [“Linux 入门”](https://training.linuxfoundation.org/linux-courses/system-administration-training/introduction-to-linux) 来学习更多 Linux 的知识。
---
via: <https://www.linux.com/learn/intro-to-linux/2018/1/keep-accurate-time-linux-ntp>
作者:[CARLA SCHRODER](https://www.linux.com/users/cschroder) 译者:[qhwdw](https://github.com/qhwd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我喜欢 Vue 的 10 个方面
|
Duncan Grant
|
https://medium.com/@dalaidunc/10-things-i-love-about-vue-505886ddaff2
|
在这篇文章中,我旨在解释为什么 Vue 适合我,为什么在上文中那些我尝试过的框架中选择它。也许你将同意我的一些观点,但至少我希望能够给大家使用 Vue 开发现代 JavaScript 应用一些灵感。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0/125546umz0h21hj3ojd0mm.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0/125546umz0h21hj3ojd0mm.jpg
| true | false | true |
yizhuoyan
| false |
[
"Vue.js",
"JavaScript"
] |
软件开发
|
{
"viewnum": 4743,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在这篇文章中,我旨在解释为什么 Vue 适合我,为什么在上文中那些我尝试过的框架中选择它。也许你将同意我的一些观点,但至少我希望能够给大家使用 Vue 开发现代 JavaScript 应用一些灵感。
| 2018-03-20T12:55:50 | 2018-03-20T12:55:50 | 9,463 |
/article-9463-1.html
|

我喜欢 Vue。当我在 2016 年第一次接触它时,也许那时我已经对 JavaScript 框架感到疲劳了,因为我已经具有Backbone、Angular、React 等框架的经验,没有太多的热情去尝试一个新的框架。直到我在 Hacker News 上读到一份评论,其描述 Vue 是类似于“新 jQuery” 的 JavaScript 框架,从而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在那之前,我已经相当满意 React 这个框架,它是一个很好的框架,建立于可靠的设计原则之上,围绕着视图模板、虚拟 DOM 和状态响应等技术。而 Vue 也提供了这些重要的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旨在解释为什么 Vue 适合我,为什么在上文中那些我尝试过的框架中选择它。也许你将同意我的一些观点,但至少我希望能够给大家使用 Vue 开发现代 JavaScript 应用一些灵感。
### 1、 极少的模板语法
Vue 默认提供的视图模板语法是极小的、简洁的和可扩展的。像其他 Vue 部分一样,可以很简单的使用类似 JSX 一样语法,而不使用标准的模板语法(甚至有官方文档说明了如何做),但是我觉得没必要这么做。JSX 有好的方面,也有一些有依据的批评,如混淆了 JavaScript 和 HTML,使得很容易导致在模板中出现复杂的代码,而本来应该分开写在不同的地方的。
Vue 没有使用标准的 HTML 来编写视图模板,而是使用极少的模板语法来处理简单的事情,如基于视图数据迭代创建元素。
```
<template>
<div id="app">
<ul>
<li v-for='number in numbers' :key='number'>{{ number }}</li>
</ul>
<form @submit.prevent='addNumber'>
<input type='text' v-model='newNumber'>
<button type='submit'>Add another number</button>
</form>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name: 'app',
methods: {
addNumber() {
const num = +this.newNumber;
if (typeof num === 'number' && !isNaN(num)) {
this.numbers.push(num);
}
}
},
data() {
return {
newNumber: null,
numbers: [1, 23, 52, 46]
};
}
}
</script>
<style lang="scss">
ul {
padding: 0;
li {
list-style-type: none;
color: blue;
}
}
</style>
```
我也喜欢 Vue 提供的简短绑定语法,`:` 用于在模板中绑定数据变量,`@` 用于绑定事件。这是一个细节,但写起来很爽而且能够让你的组件代码简洁。
### 2、 单文件组件
大多数人使用 Vue,都使用“单文件组件”。本质上就是一个 .vue 文件对应一个组件,其中包含三部分(CSS、HTML和JavaScript)。
这种技术结合是对的。它让人很容易在一个单独的地方了解每个组件,同时也非常好的鼓励了大家保持每个组件代码的简短。如果你的组件中 JavaScript、CSS 和 HTML 代码占了很多行,那么就到了进一步模块化的时刻了。
在使用 Vue 组件中的 `<style>` 标签时,我们可以添加 `scoped` 属性。这会让整个样式完全的封装到当前组件,意思是在组件中如果我们写了 `.name` 的 css 选择器,它不会把样式应用到其他组件中。我非常喜欢这种方式来应用样式而不是像其他主要框架流行在 JS 中编写 CSS 的方式。
关于单文件组件另一个好处是 .vue 文件实际上是一个有效的 HTML 5 文件。`<template>`、 `<script>`、 `<style>` 都是 w3c 官方规范的标签。这就表示很多如 linters (LCTT 译注:一种代码检查工具插件)这样我们用于开发过程中的工具能够开箱即用或者添加一些适配后使用。
### 3、 Vue “新的 jQuery”
事实上,这两个库不相似而且用于做不同的事。让我提供给你一个很精辟的类比(我实际上非常喜欢描述 Vue 和 jQuery 之间的关系):披头士乐队和齐柏林飞船乐队(LCTT 译注:两个都是英国著名的乐队)。披头士乐队不需要介绍,他们是 20 世纪 60 年代最大的和最有影响力的乐队。但很难说披头士乐队是 20 世纪 70 年代最大的乐队,因为有时这个荣耀属于是齐柏林飞船乐队。你可以说两个乐队之间有着微妙的音乐联系或者说他们的音乐是明显不同的,但两者一些先前的艺术和影响力是不可否认的。也许 21 世纪初 JavaScript 的世界就像 20 世纪 70 年代的音乐世界一样,随着 Vue 获得更多关注使用,只会吸引更多粉丝。
一些使 jQuery 牛逼的哲学理念在 Vue 中也有呈现:非常容易的学习曲线但却具有基于现代 web 标准构建牛逼 web 应用所有你需要的功能。Vue 的核心本质上就是在 JavaScript 对象上包装了一层。
### 4、 极易扩展
正如前述,Vue 默认使用标准的 HTML、JS 和 CSS 构建组件,但可以很容易插入其他技术。如果我们想使用pug(LCTT译注:一款功能丰富的模板引擎,专门为 Node.js 平台开发)替换 HTML 或者使用 Typescript(LCTT译注:一种由微软开发的编程语言,是 JavaScript 的一个超集)替换 js 或者 Sass (LCTT 译注:一种 CSS 扩展语言)替换 CSS,只需要安装相关的 node 模块和在我们的单文件组件中添加一个属性到相关的标签即可。你甚至可以在一个项目中混合搭配使用 —— 如一些组件使用 HTML 其他使用 pug ——然而我不太确定这么做是最好的做法。
### 5、 虚拟 DOM
虚拟 DOM 是很好的技术,被用于现如今很多框架。其意味着这些框架能够做到根据我们状态的改变来高效的完成 DOM 更新,减少重新渲染,从而优化我们应用的性能。现如今每个框架都有虚拟 DOM 技术,所以虽然它不是什么独特的东西,但它仍然很出色。
### 6、 Vuex 很棒
对于大多数应用,管理状态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单独使用一个视图库不能解决这个问题。Vue 使用 Vuex 库来解决这个问题。Vuex 很容易构建而且和 Vue 集成的很好。熟悉 redux(另一个管理状态的库)的人学习 Vuex 会觉得轻车熟路,但是我发现 Vue 和 Vuex 集成起来更加简洁。最新 JavaScript 草案中(LCTT 译注:应该是指 ES7)提供了对象展开运算符(LCTT 译注:符号为 `...`),允许我们在状态或函数中进行合并,以操纵从 Vuex 到需要它的 Vue 组件中的状态。
### 7、 Vue 的命令行界面(CLI)
Vue 提供的命令行界面非常不错,很容易用 Vue 搭建一个基于 Webpack(LCTT 译注:一个前端资源加载/打包工具)的项目。单文件组件支持、babel(LCTT 译注:js 语法转换器)、linting(LCTT译注:代码检查工具)、测试工具支持,以及合理的项目结构,都可以在终端中一行命令创建。
然而有一个命令,我在 CLI 中没有找到,那就是 `vue build`。
>
> 如:
>
>
>
> ```
> echo '<template><h1>Hello World!</h1></template>' > Hello.vue && vue build Hello.vue -o
>
> ```
>
>
`vue build` 命令构建和运行组件并在浏览器中测试看起来非常简单。很不幸这个命令后来在 Vue 中删除了,现在推荐使用 Poi。Poi 本质上是在 Webpack 工具上封装了一层,但我不认我它像推特上说的那样简单。
### 8、 重新渲染优化
使用 Vue,你不必手动声明 DOM 的哪部分应该被重新渲染。我从来都不喜欢操纵 React 组件的渲染,像在`shouldComponentUpdate` 方法中停止整个 DOM 树重新渲染这种。Vue 在这方面非常巧妙。
### 9、 容易获得帮助
Vue 已经达到了使用这个框架来构建各种各样的应用的一种群聚效应。开发文档非常完善。如果你需要进一步的帮助,有多种渠道可用,每个渠道都有很多活跃开发者:stackoverflow、discord、twitter 等。相对于其他用户量少的框架,这就应该给你更多的信心来使用Vue构建应用。
### 10、 多机构维护
我认为,一个开源库,在发展方向方面的投票权利没有被单一机构操纵过多,是一个好事。就如同 React 的许可证问题(现已解决),Vue 就不可能涉及到。
总之,作为你接下来要开发的任何 JavaScript 项目,我认为 Vue 都是一个极好的选择。Vue 可用的生态圈比我博客中涉及到的其他库都要大。如果想要更全面的产品,你可以关注 Nuxt.js。如果你需要一些可重复使用的样式组件你可以关注类似 Vuetify 的库。
Vue 是 2017 年增长最快的库之一,我预测在 2018 年增长速度不会放缓。
如果你有空闲的 30 分钟,为什么不尝试下 Vue,看它可以给你提供什么呢?
P.S. — 这篇文档很好的展示了 Vue 和其他框架的比较:<https://vuejs.org/v2/guide/comparison.html>
---
via: <https://medium.com/@dalaidunc/10-things-i-love-about-vue-505886ddaff2>
作者:[Duncan Grant](https://medium.com/@dalaidunc) 译者:[yizhuoyan](https://github.com/yizhuoya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使用 Zim 在你的 Linux 桌面上创建一个维基
|
Scott Nesbitt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2/create-wiki-your-linux-desktop-zim
|
用强大而小巧的 Zim 在桌面上像维基一样管理信息。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0/173042yce2cg9q5x09fsf3.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0/173042yce2cg9q5x09fsf3.jpg
| true | false | true |
Auk7F7
| false |
[
"维基",
"Wiki"
] |
分享
|
{
"viewnum": 9965,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0.239.76.52",
"message": "确实是用过的最好用的桌面Wiki",
"username": "来自广东的 Mobile Safari 14.0|iOS 14.4 用户",
"date": "2021-04-17T20:30:07"
}
] |
[] |
用强大而小巧的 Zim 在桌面上像维基一样管理信息。
| 2018-03-20T17:31:03 | 2018-03-20T17:31:03 | 9,464 |
/article-9464-1.html
|
>
> 用强大而小巧的 Zim 在桌面上像维基一样管理信息。
>
>
>

不可否认<ruby> 维基 <rt> wiki </rt></ruby>的用处,即使对于一个极客来说也是如此。你可以用它做很多事——写笔记和手稿,协作项目,建立完整的网站。还有更多的事。
这些年来,我已经使用了几个维基,要么是为了我自己的工作,要么就是为了我接到的各种合同和全职工作。虽然传统的维基很好,但我真的喜欢[桌面版维基](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7/2/3-desktop-wikis) 这个想法。它们体积小,易于安装和维护,甚至更容易使用。而且,正如你可能猜到的那样,有许多可以用在 Linux 中的桌面版维基。
让我们来看看更好的桌面版的 维基 之一: [Zim](http://zim-wiki.org/)。
### 开始吧
你可以从 Zim 的官网[下载](http://zim-wiki.org/downloads.html)并安装 Zim,或者通过发行版的软件包管理器轻松地安装。
安装好了 Zim,就启动它。
在 Zim 中的一个关键概念是<ruby> 笔记本 <rt> notebook </rt></ruby>,它们就像某个单一主题的维基页面的集合。当你第一次启动 Zim 时,它要求你为你的笔记本指定一个文件夹和笔记本的名称。Zim 建议用 `Notes` 来表示文件夹的名称和指定文件夹为 `~/Notebooks/`。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改变它。我是这么做的。

在为笔记本设置好名称和指定好文件夹后,单击 “OK” 。你得到的本质上是你的维基页面的容器。

### 将页面添加到笔记本
所以你有了一个容器。那现在怎么办?你应该开始往里面添加页面。当然,为此,选择 “File > New Page”。

输入该页面的名称,然后单击 “OK”。从那里开始,你可以开始输入信息以向该页面添加信息。

这一页可以是你想要的任何内容:你正在选修的课程的笔记、一本书或者一片文章或论文的大纲,或者是你的书的清单。这取决于你。
Zim 有一些格式化的选项,其中包括:
* 标题
* 字符格式
* 圆点和编号清单
* 核对清单
你可以添加图片和附加文件到你的维基页面,甚至可以从文本文件中提取文本。
### Zim 的维基语法
你可以使用工具栏向一个页面添加格式。但这不是唯一的方法。如果你像我一样是个老派人士,你可以使用维基标记来进行格式化。
[Zim 的标记](http://zim-wiki.org/manual/Help/Wiki_Syntax.html) 是基于在 [DokuWiki](https://www.dokuwiki.org/wiki:syntax) 中使用的标记。它本质上是有一些小变化的 [WikiText](http://en.wikipedia.org/wiki/Wikilink) 。例如,要创建一个子弹列表,输入一个星号(`*`)。用两个星号包围一个单词或短语来使它加黑。
### 添加链接
如果你在笔记本上有一些页面,很容易将它们联系起来。有两种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
第一种方法是使用 [驼峰命名法](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mel_case) 来命名这些页面。假设我有个叫做 “Course Notes” 的笔记本。我可以通过输入 “AnalysisCourse” 来重命名为我正在学习的数据分析课程。 当我想从笔记本的另一个页面链接到它时,我只需要输入 “AnalysisCourse” 然后按下空格键。即时超链接。
第二种方法是点击工具栏上的 “Insert link” 按钮。 在 “Link to” 中输入你想要链接到的页面的名称,从显示的列表中选择它,然后点击 “Link”。

我只能在同一个笔记本中的页面之间进行链接。每当我试图连接到另一个笔记本中的一个页面时,这个文件(有 .txt 的后缀名)总是在文本编辑器中被打开。
### 输出你的维基页面
也许有一天你会想在别的地方使用笔记本上的信息 —— 比如,在一份文件或网页上。你可以将笔记本页面导出到以下格式中的任何一种。而不是复制和粘贴(和丢失格式):
* HTML
* LaTeX
* Markdown
* ReStructuredText
为此,点击你想要导出的维基页面。然后,选择 “File > Export”。决定是要导出整个笔记本还是一个页面,然后点击 “Forward”。

选择要用来保存页面或笔记本的文件格式。使用 HTML 和 LaTeX,你可以选择一个模板。 随便看看什么最适合你。 例如,如果你想把你的维基页面变成 HTML 演示幻灯片,你可以在 “Template” 中选择 “SlideShow s5”。 如果你想知道,这会产生由 [S5 幻灯片框架](https://meyerweb.com/eric/tools/s5/)驱动的幻灯片。

点击 “Forward”,如果你在导出一个笔记本,你可以选择将页面作为单个文件或一个文件导出。 你还可以指向要保存导出文件的文件夹。

### Zim 能做的就这些吗?
远远不止这些,还有一些 [插件](http://zim-wiki.org/manual/Plugins.html) 可以扩展它的功能。它甚至包含一个内置的 Web 服务器,可以让你将你的笔记本作为静态的 HTML 文件。这对于在内部网络上分享你的页面和笔记本是非常有用的。
总的来说,Zim 是一个用来管理你的信息的强大而又紧凑的工具。这是我使用过的最好的桌面版维基,而且我一直在使用它。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2/create-wiki-your-linux-desktop-zim>
作者:[Scott Nesbitt](https://opensource.com/users/scottnesbitt) 译者:[Auk7F7](https://github.com/Auk7F7)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初识 Python:Hello World 和字符串操作
|
Michael
|
https://www.codementor.io/mgalarny/python-hello-world-and-string-manipulation-gdgwd8ymp
|
本文中的代码和视频可以在我的 GitHub 上找到。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1/111009moalae3i7pl7ajxf.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1/111009moalae3i7pl7ajxf.jpg
| tru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Python"
] |
软件开发
|
{
"viewnum": 4453,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本文中的代码和视频可以在我的 GitHub 上找到。
| 2018-03-21T11:10:00 | 2018-03-21T11:10:00 | 9,465 |
/article-9465-1.html
|

开始之前,说一下本文中的[代码](https://github.com/mGalarnyk/Python_Tutorials/blob/master/Python_Basics/Intro/Python3Basics_Part1.ipynb)和[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qGjkNzzU4s)可以在我的 GitHub 上找到。
那么,让我们开始吧!如果你糊涂了,我建议你在单独的选项卡中打开下面的视频。
* [Python 的 Hello World 和字符串操作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qGjkNzzU4s)
### 开始 (先决条件)
首先在你的操作系统上安装 Anaconda (Python)。你可以从[官方网站](https://www.continuum.io/downloads)下载 anaconda 并自行安装,或者你可以按照以下这些 anaconda 安装教程进行安装。
* 在 Windows 上安装 Anaconda: [链接[5](https://medium.com/@GalarnykMichael/install-python-on-windows-anaconda-c63c7c3d1444)
* 在 Mac 上安装 Anaconda: [链接](https://medium.com/@GalarnykMichael/install-python-on-mac-anaconda-ccd9f2014072)
* 在 Ubuntu (Linux) 上安装 Anaconda:[链接](https://medium.com/@GalarnykMichael/install-python-on-ubuntu-anaconda-65623042cb5a)
### 打开一个 Jupyter Notebook
打开你的终端(Mac)或命令行,并输入以下内容([请参考视频中的 1:16 处](https://youtu.be/JqGjkNzzU4s?t=1m16s))来打开 Jupyter Notebook:
```
jupyter notebook
```
### 打印语句/Hello World
在 Jupyter 的单元格中输入以下内容并按下 `shift + 回车`来执行代码。
```
# This is a one line comment
print('Hello World!')
```

*打印输出 “Hello World!”*
### 字符串和字符串操作
字符串是 Python 类的一种特殊类型。作为对象,在类中,你可以使用 `.methodName()` 来调用字符串对象的方法。字符串类在 Python 中默认是可用的,所以你不需要 `import` 语句来使用字符串对象接口。
```
# Create a variable
# Variables are used to store information to be referenced
# and manipulated in a computer program.
firstVariable = 'Hello World'
print(firstVariable)
```

*输出打印变量 firstVariable*
```
# Explore what various string methods
print(firstVariable.lower())
print(firstVariable.upper())
print(firstVariable.title())
```

*使用 .lower()、.upper() 和 title() 方法输出*
```
# Use the split method to convert your string into a list
print(firstVariable.split(' '))
```

*使用 split 方法输出(此例中以空格分隔)*
```
# You can add strings together.
a = "Fizz" + "Buzz"
print(a)
```

*字符串连接*
### 查询方法的功能
对于新程序员,他们经常问你如何知道每种方法的功能。Python 提供了两种方法来实现。
1、(在不在 Jupyter Notebook 中都可用)使用 `help` 查询每个方法的功能。

*查询每个方法的功能*
2.(Jupyter Notebook 专用)你也可以通过在方法之后添加问号来查找方法的功能。
```
# To look up what each method does in jupyter (doesnt work outside of jupyter)
firstVariable.lower?
```

*在 Jupyter 中查找每个方法的功能*
### 结束语
如果你对本文或在 [YouTube 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qGjkNzzU4s)的评论部分有任何疑问,请告诉我们。文章中的代码也可以在我的 [GitHub](https://github.com/mGalarnyk/Python_Tutorials/blob/master/Python_Basics/Intro/Python3Basics_Part1.ipynb) 上找到。本系列教程的第 2 部分是[简单的数学操作](https://medium.com/@GalarnykMichael/python-basics-2-simple-math-4ac7cc928738)。
---
via: <https://www.codementor.io/mgalarny/python-hello-world-and-string-manipulation-gdgwd8ymp>
作者:[Michael](https://www.codementor.io/mgalarny)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Ansible:像系统管理员一样思考的自动化框架
|
Shawn Powers
|
http://www.linuxjournal.com/content/ansible-automation-framework-thinks-sysadmin
|
直到我开始接触 Ansible,我才觉得这才是系统管理员喜欢的东西。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1/224152x1eecp8p87qq676a.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1/224152x1eecp8p87qq676a.jpg
| true | false | true |
Flowsnow
| false |
[
"Ansible"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5886,
"commentnum": 0,
"favtimes": 5,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直到我开始接触 Ansible,我才觉得这才是系统管理员喜欢的东西。
| 2018-03-21T22:42:01 | 2018-03-21T22:42:01 | 9,466 |
/article-9466-1.html
|

这些年来,我已经写了许多关于 DevOps 工具的文章,也培训了这方面的人员。尽管这些工具很棒,但很明显,大多数都是按照开发人员的思路设计出来的。这也没有什么问题,因为以编程的方式接近配置管理是重点。不过,直到我开始接触 Ansible,我才觉得这才是系统管理员喜欢的东西。
喜欢的一部分原因是 Ansible 与客户端计算机通信的方式,是通过 SSH 的。作为系统管理员,你们都非常熟悉通过 SSH 连接到计算机,所以从单词“去”的角度来看,相对于其它选择,你更容易理解 Ansible。
考虑到这一点,我打算写一些文章,探讨如何使用 Ansible。这是一个很好的系统,但是当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系统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开始。这并不是学习曲线陡峭。事实上,问题是在开始使用 Ansible 之前,我并没有太多的东西要学,这才是让人感到困惑的。例如,如果您不必安装客户端程序(Ansible 没有在客户端计算机上安装任何软件),那么您将如何启动?
### 踏出第一步
起初 Ansible 对我来说非常困难的原因在于配置服务器/客户端的关系是非常灵活的,我不知道我该从何入手。事实是,Ansible 并不关心你如何设置 SSH 系统。它会利用你现有的任何配置。需要考虑以下几件事情:
1. Ansible 需要通过 SSH 连接到客户端计算机。
2. 连接后,Ansible 需要提升权限才能配置系统,安装软件包等等。
不幸的是,这两个考虑真的带来了一堆蠕虫。连接到远程计算机并提升权限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当您在远程计算机上安装代理并使用 Chef 或 Puppet 处理特权升级问题时,似乎感觉就没那么可怕了。 Ansible 并非不安全,而是安全的决定权在你手中。
接下来,我将列出一系列潜在的配置,以及每个配置的优缺点。这不是一个详尽的清单,但是你会受到正确的启发,去思考在你自己的环境中什么是理想的配置。也需要注意,我不会提到像 Vagrant 这样的系统,因为尽管 Vagrant 在构建测试和开发的敏捷架构时非常棒,但是和一堆服务器是非常不同的,因此考虑因素是极不相似的。
### 一些 SSH 场景
#### 1)在 Ansible 配置中,root 用户以密码进入远程计算机。
拥有这个想法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开始。这个设置的“优点”是它消除了对特权提升的需要,并且远程服务器上不需要其他用户帐户。 但是,这种便利的成本是不值得的。 首先,大多数系统不会让你在不改变默认配置的情况下以 root 身份进行 SSH 登录。默认的配置之所以如此,坦率地说,是因为允许 root 用户远程连接是一个不好的主意。 其次,将 root 密码放在 Ansible 机器上的纯文本配置文件中是不合适的。 真的,我提到了这种可能性,因为这是可以的,但这是应该避免的。 请记住,Ansible 允许你自己配置连接,它可以让你做真正愚蠢的事情。 但是请不要这么做。
#### 2)使用存储在 Ansible 配置中的密码,以普通用户的身份进入远程计算机。
这种情况的一个优点是它不需要太多的客户端配置。 大多数用户默认情况下都可以使用 SSH,因此 Ansible 应该能够使用用户凭据并且能够正常登录。 我个人不喜欢在配置文件中以纯文本形式存储密码,但至少它不是 root 密码。 如果您使用此方法,请务必考虑远程服务器上的权限提升方式。 我知道我还没有谈到权限提升,但是如果你在配置文件中配置了一个密码,这个密码可能会被用来获得 sudo 访问权限。 因此,一旦发生泄露,您不仅已经泄露了远程用户的帐户,还可能泄露整个系统。
#### 3)使用具有空密码的密钥对进行身份验证,以普通用户身份进入远程计算机。
这消除了将密码存储在配置文件中的弊端,至少在登录的过程中消除了。 没有密码的密钥对并不理想,但这是我经常做的事情。 在我的个人内部网络中,我通常使用没有密码的密钥对来自动执行许多事情,如需要身份验证的定时任务。 这不是最安全的选择,因为私钥泄露意味着可以无限制地访问远程用户的帐户,但是相对于在配置文件中存储密码我更喜欢这种方式。
#### 4)使用通过密码保护的密钥对进行身份验证,以普通用户的身份通过 SSH 连接到远程计算机。
这是处理远程访问的一种非常安全的方式,因为它需要两种不同的身份验证因素来解密:私钥和密码。 如果你只是以交互方式运行 Ansible,这可能是理想的设置。 当你运行命令时,Ansible 会提示你输入私钥的密码,然后使用密钥对登录到远程系统。 是的,只需使用标准密码登录并且不用在配置文件中指定密码即可完成,但是如果不管怎样都要在命令行上输入密码,那为什么不在保护层添加密钥对呢?
#### 5)使用密码保护密钥对进行 SSH 连接,但是使用 ssh-agent “解锁”私钥。
这并不能完美地解决无人值守、自动化的 Ansible 命令的问题,但是它确实也使安全设置变得相当方便。 ssh-agent 程序一次验证密码,然后使用该验证进行后续连接。当我使用 Ansible 时,这是我想要做的事情。如果我是完全值得信任的,我通常仍然使用没有密码的密钥对,但是这通常是因为我在我的家庭服务器上工作,是不是容易受到攻击的。
在配置 SSH 环境时还要记住一些其他注意事项。 也许你可以限制 Ansible 用户(通常是你的本地用户),以便它只能从一个特定的 IP 地址登录。 也许您的 Ansible 服务器可以位于不同的子网中,位于强大的防火墙之后,因此其私钥更难以远程访问。 也许 Ansible 服务器本身没有安装 SSH 服务器,所以根本没法访问。 同样,Ansible 的优势之一是它使用 SSH 协议进行通信,而且这是一个你用了多年的协议,你已经把你的系统调整到最适合你的环境了。 我不是宣传“最佳实践”的忠实粉丝,因为实际上最好的做法是考虑你的环境,并选择最适合你情况的设置。
### 权限提升
一旦您的 Ansible 服务器通过 SSH 连接到它的客户端,就需要能够提升特权。 如果你选择了上面的选项 1,那么你已经是 root 了,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但是由于没有人选择选项 1(对吧?),您需要考虑客户端计算机上的普通用户如何获得访问权限。 Ansible 支持各种权限提升的系统,但在 Linux 中,最常用的选项是 `sudo` 和 `su`。 和 SSH 一样,有几种情况需要考虑,虽然肯定还有其他选择。
#### 1)使用 su 提升权限。
对于 RedHat/CentOS 用户来说,可能默认是使用 `su` 来获得系统访问权限。 默认情况下,这些系统在安装过程中配置了 root 密码,要想获得特殊访问权限,您需要输入该密码。使用 `su` 的问题在于,虽说它可以给了您完全访问远程系统,而您确实也可以完全访问远程系统。 (是的,这是讽刺。)另外,`su` 程序没有使用密钥对进行身份验证的能力,所以密码必须以交互方式输入或存储在配置文件中。 由于它实际上是 root 密码,因此将其存储在配置文件中听起来像、也确实是一个可怕的想法。
#### 2)使用 sudo 提升权限。
这就是 Debian/Ubuntu 系统的配置方式。 正常用户组中的用户可以使用 `sudo` 命令并使用 root 权限执行该命令。 随之而来的是,这仍然存在密码存储或交互式输入的问题。 由于在配置文件中存储用户的密码看起来不太可怕,我猜这是使用 `su` 的一个进步,但是如果密码被泄露,仍然可以完全访问系统。 (毕竟,输入 `sudo` 和 `su -` 都将允许用户成为 root 用户,就像拥有 root 密码一样。)
#### 3) 使用 sudo 提升权限,并在 sudoers 文件中配置 NOPASSWD。
再次,在我的本地环境中,我就是这么做的。 这并不完美,因为它给予用户帐户无限制的 root 权限,并且不需要任何密码。 但是,当我这样做并且使用没有密码短语的 SSH 密钥对时,我可以让 Ansible 命令更轻松的自动化。 再次提示,虽然这很方便,但这不是一个非常安全的想法。
#### 4)使用 sudo 提升权限,并在特定的可执行文件上配置 NOPASSWD。
这个想法可能是安全性和便利性的最佳折衷。 基本上,如果你知道你打算用 Ansible 做什么,那么你可以为远程用户使用的那些应用程序提供 NOPASSWD 权限。 这可能会让人有些困惑,因为 Ansible 使用 Python 来处理很多事情,但是经过足够的尝试和错误,你应该能够弄清原理。 这是额外的工作,但确实消除了一些明显的安全漏洞。
### 计划实施
一旦你决定如何处理 Ansible 认证和权限提升,就需要设置它。 在熟悉 Ansible 之后,您可能会使用该工具来帮助“引导”新客户端,但首先手动配置客户端非常重要,以便您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将你熟悉的事情变得自动化比从头开始自动化要好。
我已经写过关于 SSH 密钥对的文章,网上有无数的设置类的文章。 来自 Ansible 服务器的简短版本看起来像这样:
```
# ssh-keygen
# ssh-copy-id -i .ssh/id_dsa.pub remoteuser@remote.computer.ip
# ssh remoteuser@remote.computer.ip
```
如果您在创建密钥对时选择不使用密码,最后一步您应该可以直接进入远程计算机,而不用输入密码或密钥串。
为了在 `sudo` 中设置权限提升,您需要编辑 `sudoers` 文件。 你不应该直接编辑文件,而是使用:
```
# sudo visudo
```
这将打开 `sudoers` 文件并允许您安全地进行更改(保存时会进行错误检查,所以您不会意外地因为输入错误将自己锁住)。 这个文件中有一些例子,所以你应该能够弄清楚如何分配你想要的确切的权限。
一旦配置完成,您应该在使用 Ansible 之前进行手动测试。 尝试 SSH 到远程客户端,然后尝试使用您选择的任何方法提升权限。 一旦你确认配置的方式可以连接,就可以安装 Ansible 了。
### 安装 Ansible
由于 Ansible 程序仅安装在一台计算机上,因此开始并不是一件繁重的工作。 Red Hat/Ubuntu 系统的软件包安装有点不同,但都不是很困难。
在 Red Hat/CentOS 中,首先启用 EPEL 库:
```
sudo yum install epel-release
```
然后安装 Ansible:
```
sudo yum install ansible
```
在 Ubuntu 中,首先启用 Ansible PPA:
```
sudo apt-add-repository spa:ansible/ansible
(press ENTER to access the key and add the repo)
```
然后安装 Ansible:
```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ansible
```
### Ansible 主机文件配置
Ansible 系统无法知道您希望它控制哪个客户端,除非您给它一个计算机列表。 该列表非常简单,看起来像这样:
```
# file /etc/ansible/hosts
[webservers]
blogserver ansible_host=192.168.1.5
wikiserver ansible_host=192.168.1.10
[dbservers]
mysql_1 ansible_host=192.168.1.22
pgsql_1 ansible_host=192.168.1.23
```
方括号内的部分是指定的组。 单个主机可以列在多个组中,而 Ansible 可以指向单个主机或组。 这也是配置文件,比如纯文本密码的东西将被存储,如果这是你计划的那种设置。 配置文件中的每一行配置一个主机地址,并且可以在 `ansible_host` 语句之后添加多个声明。 一些有用的选项是:
```
ansible_ssh_pass
ansible_become
ansible_become_method
ansible_become_user
ansible_become_pass
```
### Ansible <ruby> 保险库 <rt> Vault </rt></ruby>
(LCTT 译注:Vault 作为 ansible 的一项新功能可将例如密码、密钥等敏感数据文件进行加密,而非明文存放)
我也应该注意到,尽管安装程序比较复杂,而且这不是在您首次进入 Ansible 世界时可能会做的事情,但该程序确实提供了一种加密保险库中的密码的方法。 一旦您熟悉 Ansible,并且希望将其投入生产,将这些密码存储在加密的 Ansible 保险库中是非常理想的。 但是本着先学会爬再学会走的精神,我建议首先在非生产环境下使用无密码方法。
### 系统测试
最后,你应该测试你的系统,以确保客户端可以正常连接。 `ping` 测试将确保 Ansible 计算机可以 `ping` 每个主机:
```
ansible -m ping all
```
运行后,如果 `ping` 成功,您应该看到每个定义的主机显示 `ping` 的消息:`pong`。 这实际上并没有测试认证,只是测试网络连接。 试试这个来测试你的认证:
```
ansible -m shell -a 'uptime' webservers
```
您应该可以看到 webservers 组中每个主机的运行时间命令的结果。
在后续文章中,我计划开始深入 Ansible 管理远程计算机的功能。 我将介绍各种模块,以及如何使用 ad-hoc 模式来完成一些按键操作,这些操作在命令行上单独处理都需要很长时间。 如果您没有从上面的示例 Ansible 命令中获得预期的结果,请花些时间确保身份验证可以工作。 如果遇到困难,请查阅 [Ansible 文档](http://docs.ansible.com)获取更多帮助。
---
via: <http://www.linuxjournal.com/content/ansible-automation-framework-thinks-sysadmin>
作者:[Shawn Powers](http://www.linuxjournal.com/users/shawn-powers) 译者:[Flowsnow](https://github.com/Flowsno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使用 GNU Stow 来管理从源代码安装的程序和点文件
|
Egidio Docile
|
https://linuxconfig.org/how-to-use-gnu-stow-to-manage-programs-installed-from-source-and-dotfiles
|
有时候我们必须从源代码安装程序,因为它们也许不能通过标准渠道获得,或者我们可能需要特定版本的软件。 GNU Stow 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符号链接工厂(symlinks factory)程序,它可以帮助我们保持文件的整洁,易于维护。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2/004447wj4b8s5s96kvu660.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2/004447wj4b8s5s96kvu660.jpg
| true | false | true |
MjSeven
| false |
[
"stow",
"编译",
"源代码",
"安装"
] |
技术
|
{
"viewnum": 8101,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有时候我们必须从源代码安装程序,因为它们也许不能通过标准渠道获得,或者我们可能需要特定版本的软件。 GNU Stow 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符号链接工厂(symlinks factory)程序,它可以帮助我们保持文件的整洁,易于维护。
| 2018-03-22T00:45:12 | 2018-03-22T00:45:12 | 9,467 |
/article-9467-1.html
|

### 目的
使用 GNU Stow 轻松管理从源代码安装的程序和点文件(LCTT 译注:<ruby> 点文件 <rt> dotfile </rt></ruby>,即以 `.` 开头的文件,在 \*nix 下默认为隐藏文件,常用于存储程序的配置信息。)
### 要求
* root 权限
### 难度
简单
### 约定
* `#` - 给定的命令要求直接以 root 用户身份或使用 `sudo` 命令以 root 权限执行
* `$` - 给定的命令将作为普通的非特权用户来执行
### 介绍
有时候我们必须从源代码安装程序,因为它们也许不能通过标准渠道获得,或者我们可能需要特定版本的软件。 GNU Stow 是一个非常不错的<ruby> 符号链接工厂 <rt> symlinks factory </rt></ruby>程序,它可以帮助我们保持文件的整洁,易于维护。
### 获得 stow
你的 Linux 发行版本很可能包含 `stow`,例如在 Fedora,你安装它只需要:
```
# dnf install stow
```
在 Ubuntu/Debian 中,安装 `stow` 需要执行:
```
# apt install stow
```
在某些 Linux 发行版中,`stow` 在标准库中是不可用的,但是可以通过一些额外的软件源(例如 RHEL 和 CentOS7 中的EPEL )轻松获得,或者,作为最后的手段,你可以从源代码编译它。只需要很少的依赖关系。
### 从源代码编译
最新的可用 stow 版本是 `2.2.2`。源码包可以在这里下载:`https://ftp.gnu.org/gnu/stow/`。
一旦你下载了源码包,你就必须解压它。切换到你下载软件包的目录,然后运行:
```
$ tar -xvpzf stow-2.2.2.tar.gz
```
解压源文件后,切换到 `stow-2.2.2` 目录中,然后编译该程序,只需运行:
```
$ ./configure
$ make
```
最后,安装软件包:
```
# make install
```
默认情况下,软件包将安装在 `/usr/local/` 目录中,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它,通过配置脚本的 `--prefix` 选项指定目录,或者在运行 `make install` 时添加 `prefix="/your/dir"`。
此时,如果所有工作都按预期工作,我们应该已经在系统上安装了 `stow`。
### stow 是如何工作的?
`stow` 背后主要的概念在程序手册中有很好的解释:
>
> Stow 使用的方法是将每个软件包安装到自己的目录树中,然后使用符号链接使它看起来像文件一样安装在公共的目录树中
>
>
>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软件的运作,我们来分析一下它的关键概念:
#### stow 文件目录
stow 目录是包含所有 stow 软件包的根目录,每个包都有自己的子目录。典型的 stow 目录是 `/usr/local/stow`:在其中,每个子目录代表一个软件包。
#### stow 软件包
如上所述,stow 目录包含多个“软件包”,每个软件包都位于自己单独的子目录中,通常以程序本身命名。包就是与特定软件相关的文件和目录列表,作为一个实体进行管理。
#### stow 目标目录
stow 目标目录解释起来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概念。它是包文件应该安装到的目录。默认情况下,stow 目标目录被视作是调用 stow 的目录。这种行为可以通过使用 `-t` 选项( `--target` 的简写)轻松改变,这使我们可以指定一个替代目录。
### 一个实际的例子
我相信一个好的例子胜过 1000 句话,所以让我来展示 `stow` 如何工作。假设我们想编译并安装 `libx264`,首先我们克隆包含其源代码的仓库:
```
$ git clone git://git.videolan.org/x264.git
```
运行该命令几秒钟后,将创建 `x264` 目录,它将包含准备编译的源代码。我们切换到 `x264` 目录中并运行 `configure` 脚本,将 `--prefix` 指定为 `/usr/local/stow/libx264` 目录。
```
$ cd x264 &&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stow/libx264
```
然后我们构建该程序并安装它:
```
$ make
# make install
```
`x264` 目录应该创建在 `stow` 目录内:它包含了所有通常直接安装在系统中的东西。 现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调用 `stow`。 我们必须从 `stow` 目录内运行这个命令,通过使用 `-d` 选项来手动指定 `stow` 目录的路径(默认为当前目录),或者通过如前所述用 `-t` 指定目标。我们还应该提供要作为参数存储的软件包的名称。 在这里,我们从 `stow` 目录运行程序,所以我们需要输入的内容是:
```
# stow libx264
```
libx264 软件包中包含的所有文件和目录现在已经在调用 stow 的父目录 (/usr/local) 中进行了符号链接,因此,例如在 `/usr/local/ stow/x264/bin` 中包含的 libx264 二进制文件现在符号链接在 `/usr/local/bin` 之中,`/usr/local/stow/x264/etc` 中的文件现在符号链接在 `/usr/local/etc` 之中等等。通过这种方式,系统将显示文件已正常安装,并且我们可以容易地跟踪我们编译和安装的每个程序。要反转该操作,我们只需使用 `-D` 选项:
```
# stow -d libx264
```
完成了!符号链接不再存在:我们只是“卸载”了一个 stow 包,使我们的系统保持在一个干净且一致的状态。 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清楚为什么 stow 还可以用于管理点文件。 通常的做法是在 git 仓库中包含用户特定的所有配置文件,以便轻松管理它们并使它们在任何地方都可用,然后使用 stow 将它们放在适当位置,如放在用户主目录中。
stow 还会阻止你错误地覆盖文件:如果目标文件已经存在,并且没有指向 stow 目录中的包时,它将拒绝创建符号链接。 这种情况在 stow 术语中称为冲突。
就是这样!有关选项的完整列表,请参阅 stow 帮助页,并且不要忘记在评论中告诉我们你对此的看法。
---
via: <https://linuxconfig.org/how-to-use-gnu-stow-to-manage-programs-installed-from-source-and-dotfiles>
作者:[Egidio Docile](https://linuxconfig.org) 译者:[MjSeven](https://github.com/MjSeve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什么是容器?为什么我们关注它?
|
Swapnil Bhartiya
|
https://www.linux.com/blog/intro-to-Linux/2017/12/what-are-containers-and-why-should-you-care
|
什么是容器?你需要它们吗?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会回答这些基本问题。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2/083753hzcx8kxvux8d7ckg.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2/083753hzcx8kxvux8d7ckg.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onaparte
| false |
[
"容器",
"Docker"
] |
容器与云
|
{
"viewnum": 5662,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9799,
"displayorder": 0
}
] |
什么是容器?你需要它们吗?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会回答这些基本问题。
| 2018-03-22T08:37:37 | 2018-03-22T08:37:37 | 9,468 |
/article-9468-1.html
|

什么是容器?你需要它们吗?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会回答这些基本问题。
但是,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要提出更多的问题。当你开始考虑怎么用容器适配你的工作时,你需要弄清楚:你在哪开发应用?你在哪测试它?你在哪使用它?
你可能在你的笔记本电脑上开发应用,你的电脑上已经装好了所需要的库文件、扩展包、开发工具和开发框架。它在一个模拟生产环境的机器上进行测试,然后被用于生产环境。问题是这三种环境不一定都是一样的;它们没有同样的工具、框架和库。你在你机器上开发的应用不一定可以在生产环境中正常工作。
容器解决了这个问题。正如 Docker 解释的,“容器镜像是软件的一个轻量的、独立的、可执行的包,包括了执行它所需要的所有东西:代码、运行环境、系统工具、系统库、设置。”
这代表着,一旦一个应用被封装成容器,那么它所依赖的下层环境就不再重要了。它可以在任何地方运行,甚至在混合云环境下也可以。这是容器在开发人员,执行团队,甚至 CIO (信息主管)中变得如此流行的原因之一。
### 容器对开发人员的好处
现在开发人员或运维人员不再需要关注他们要使用什么平台来运行应用。开发人员不会再说:“这在我的系统上运行得好好的。”
容器的另一个重大优势是它的隔离性和安全性。因为容器将应用和运行平台隔离开了,应用以及它周边的东西都会变得安全。同时,不同的团队可以在一台设备上同时运行不同的应用——对于传统应用来说这是不可以的。
这不是虚拟机( VM )所提供的吗?既是,也不是。虚拟机可以隔离应用,但它负载太高了。[在一份文献中](https://www.ubuntu.com/containers),Canonical 比较了容器和虚拟机,结果是:“容器提供了一种新的虚拟化方法,它有着和传统虚拟机几乎相同的资源隔离水平。但容器的负载更小,它占用更少的内存,更为高效。这意味着可以实现高密度的虚拟化:一旦安装,你可以在相同的硬件上运行更多应用。”另外,虚拟机启动前需要更多的准备,而容器只需几秒就能运行,可以瞬间启动。
### 容器对应用生态的好处
现在,一个庞大的,由供应商和解决方案组成的生态系统已经可以让公司大规模地运用容器,不管是用于编排、监控、记录或者生命周期管理。
为了保证容器可以运行在任何地方,容器生态系统一起成立了[开源容器倡议](https://www.opencontainers.org/)(OCI)。这是一个 Linux 基金会的项目,目标在于创建关于容器运行环境和容器镜像格式这两个容器核心部分的规范。这两个规范确保容器领域中不会有任何不一致。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容器是专门用于 Linux 内核的,但微软和 Docker 的密切合作将容器带到了微软平台上。现在你可以在 Linux、Windows、Azure、AWS、Google 计算引擎、Rackspace,以及大型计算机上使用容器。甚至 VMware 也正在发展容器,它的 [vSphere Integrated Container](https://www.vmware.com/products/vsphere/integrated-containers.html)(VIC)允许 IT 专业人员在他们平台的传统工作负载上运行容器。
### 容器对 CIO 的好处
容器在开发人员中因为以上的原因而变得十分流行,同时他们也给 CIO 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将工作负载迁移到容器中的优势正在改变着公司运行的模式。
传统的应用有大约十年的生命周期。新版本的发布需要多年的努力,因为应用是依赖于平台的,有时几年也不能到达产品阶段。由于这个生命周期,开发人员会尽可能在应用里塞满各种功能,这会使应用变得庞大笨拙,漏洞百出。
这个过程影响了公司内部的创新文化。当人们几个月甚至几年都不能看到他们的创意被实现时,他们就不再有动力了。
容器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你可以将应用切分成更小的微服务。你可以在几周或几天内开发、测试和部署。新特性可以添加成为新的容器。他们可以在测试结束后以最快的速度被投入生产。公司可以更快转型,超过他们的竞争者。因为想法可以被很快转化为容器并部署,这个方式使得创意爆炸式增长。
### 结论
容器解决了许多传统工作负载所面对的问题。但是,它并不能解决所有 IT 专业人员面对的问题。它只是众多解决方案中的一个。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会覆盖一些容器的基本术语,然后我们会解释如何开始构建容器。
通过 Linux 基金会和 edX 提供的免费的 [“Introduction to Linux”](https://training.linuxfoundation.org/linux-courses/system-administration-training/introduction-to-linux) 课程学习更多 Linux 知识。
---
via: <https://www.linux.com/blog/intro-to-Linux/2017/12/what-are-containers-and-why-should-you-care>
作者:[wapnil Bhartiya](https://www.linux.com/users/arnieswap) 译者:[lonaparte](https://github.com/lonaparte)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用 Python 构建你自己的 RSS 提示系统
|
Clément Verna
|
https://fedoramagazine.org/never-miss-magazines-article-build-rss-notification-system/
|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 Python 去构建一个 RSS 提示系统,目标是使用 Fedora 快乐地学习 Python。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2/085200jaz81hchunkkch0g.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2/085200jaz81hchunkkch0g.jpg
| true | false | true |
qhwdw
| false |
[
"RSS",
"Python"
] |
软件开发
|
{
"viewnum": 5666,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 Python 去构建一个 RSS 提示系统,目标是使用 Fedora 快乐地学习 Python。
| 2018-03-22T08:51:57 | 2018-03-22T08:51:57 | 9,469 |
/article-9469-1.html
|

人生苦短,我用 Python,Python 是非常棒的快速构建应用程序的编程语言。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 Python 去构建一个 RSS 提示系统,目标是使用 Fedora 快乐地学习 Python。如果你正在寻找一个完整的 RSS 提示应用程序,在 Fedora 中已经准备好了几个包。
### Fedora 和 Python —— 入门知识
Python 3.6 在 Fedora 中是默认安装的,它包含了 Python 的很多标准库。标准库提供了一些可以让我们的任务更加简单完成的模块的集合。例如,在我们的案例中,我们将使用 [sqlite3](https://docs.python.org/3/library/sqlite3.html) 模块在数据库中去创建表、添加和读取数据。在这个案例中,我们试图去解决的是这样的一个特定问题,在标准库中没有包含,而有可能已经有人为我们开发了这样一个模块。最好是使用像大家熟知的 [PyPI](https://pypi.python.org/pypi) Python 包索引去搜索一下。在我们的示例中,我们将使用 [feedparser](https://pypi.python.org/pypi/feedparser/5.2.1) 去解析 RSS 源。
因为 feedparser 并不是标准库,我们需要将它安装到我们的系统上。幸运的是,在 Fedora 中有这个 RPM 包,因此,我们可以运行如下的命令去安装 feedparser:
```
$ sudo dnf install python3-feedparser
```
我们现在已经拥有了编写我们的应用程序所需的东西了。
### 存储源数据
我们需要存储已经发布的文章的数据,这样我们的系统就可以只提示新发布的文章。我们要保存的数据将是用来辨别一篇文章的唯一方法。因此,我们将存储文章的标题和发布日期。
因此,我们来使用 Python sqlite3 模块和一个简单的 SQL 语句来创建我们的数据库。同时也添加一些后面将要用到的模块(feedparse,smtplib,和 email)。
#### 创建数据库
```
#!/usr/bin/python3
import sqlite3
import smtplib
from email.mime.text import MIMEText
import feedparser
db_connection = sqlite3.connect('/var/tmp/magazine_rss.sqlite')
db = db_connection.cursor()
db.execute(' 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magazine (title TEXT, date TEXT)')
```
这几行代码创建一个名为 `magazine_rss.sqlite` 文件的新 sqlite 数据库,然后在数据库创建一个名为 `magazine` 的新表。这个表有两个列 —— `title` 和 `date` —— 它们能存诸 TEXT 类型的数据,也就是说每个列的值都是文本字符。
#### 检查数据库中的旧文章
由于我们仅希望增加新的文章到我们的数据库中,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功能去检查 RSS 源中的文章在数据库中是否存在。我们将根据它来判断是否发送(有新文章的)邮件提示。Ok,现在我们来写这个功能的代码。
```
def article_is_not_db(article_title, article_date):
""" Check if a given pair of article title and date
is in the database.
Args:
article_title (str): The title of an article
article_date (str): The publication date of an article
Return:
True if the article is not in the database
False if the article is already present in the database
"""
db.execute("SELECT * from magazine WHERE title=? AND date=?", (article_title, article_date))
if not db.fetchall():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
这个功能的主要部分是一个 SQL 查询,我们运行它去搜索数据库。我们使用一个 `SELECT` 命令去定义我们将要在哪个列上运行这个查询。我们使用 `*` 符号去选取所有列(`title` 和 `date`)。然后,我们使用查询的 `WHERE` 条件 `article_title` 和 `article_date` 去匹配标题和日期列中的值,以检索出我们需要的内容。
最后,我们使用一个简单的返回 `True` 或者 `False` 的逻辑来表示是否在数据库中找到匹配的文章。
#### 在数据库中添加新文章
现在我们可以写一些代码去添加新文章到数据库中。
```
def add_article_to_db(article_title, article_date):
""" Add a new article title and date to the database
Args:
article_title (str): The title of an article
article_date (str): The publication date of an article
"""
db.execute("INSERT INTO magazine VALUES (?,?)", (article_title, article_date))
db_connection.commit()
```
这个功能很简单,我们使用了一个 SQL 查询去插入一个新行到 `magazine` 表的 `article_title` 和 `article_date` 列中。然后提交它到数据库中永久保存。
这些就是在数据库中所需要的东西,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如何使用 Python 实现提示系统和发送电子邮件。
### 发送电子邮件提示
我们使用 Python 标准库模块 smtplib 来创建一个发送电子邮件的功能。我们也可以使用标准库中的 email 模块去格式化我们的电子邮件信息。
```
def send_notification(article_title, article_url):
""" Add a new article title and date to the database
Args:
article_title (str): The title of an article
article_url (str): The url to access the article
"""
smtp_server = smtplib.SMTP('smtp.gmail.com', 587)
smtp_server.ehlo()
smtp_server.starttls()
smtp_server.login('your_email@gmail.com', '123your_password')
msg = MIMEText(f'\nHi there is a new Fedora Magazine article : {article_title}. \nYou can read it here {article_url}')
msg['Subject'] = 'New Fedora Magazine Article Available'
msg['From'] = 'your_email@gmail.com'
msg['To'] = 'destination_email@gmail.com'
smtp_server.send_message(msg)
smtp_server.quit()
```
在这个示例中,我使用了谷歌邮件系统的 smtp 服务器去发送电子邮件,在你自己的代码中你需要将它更改为你自己的电子邮件服务提供者的 SMTP 服务器。这个功能是个样板,大多数的内容要根据你的 smtp 服务器的参数来配置。代码中的电子邮件地址和凭证也要更改为你自己的。
如果在你的 Gmail 帐户中使用了双因子认证,那么你需要配置一个密码应用程序为你的这个应用程序提供一个唯一密码。可以看这个 [帮助页面](https://support.google.com/accounts/answer/185833?hl=en)。
### 读取 Fedora Magazine 的 RSS 源
我们已经有了在数据库中存储文章和发送提示电子邮件的功能,现在来创建一个解析 Fedora Magazine RSS 源并提取文章数据的功能。
```
def read_article_feed():
""" Get articles from RSS feed """
feed = feedparser.parse('https://fedoramagazine.org/feed/')
for article in feed['entries']:
if article_is_not_db(article['title'], article['published']):
send_notification(article['title'], article['link'])
add_article_to_db(article['title'], article['published'])
if __name__ == '__main__':
read_article_feed()
db_connection.close()
```
在这里我们将使用 `feedparser.parse` 功能。这个功能返回一个用字典表示的 RSS 源,对于 feedparser 的完整描述可以参考它的 [文档](https://pythonhosted.org/feedparser/reference.html)。
RSS 源解析将返回最后的 10 篇文章作为 `entries`,然后我们提取以下信息:标题、链接、文章发布日期。因此,我们现在可以使用前面定义的检查文章是否在数据库中存在的功能,然后,发送提示电子邮件并将这个文章添加到数据库中。
当运行我们的脚本时,最后的 `if` 语句运行我们的 `read_article_feed` 功能,然后关闭数据库连接。
### 运行我们的脚本
给脚本文件赋于正确运行权限。接下来,我们使用 cron 实用程序去每小时自动运行一次我们的脚本。cron 是一个作业计划程序,我们可以使用它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去运行一个任务。
```
$ chmod a+x my_rss_notifier.py
$ sudo cp my_rss_notifier.py /etc/cron.hourly
```
为了使该教程保持简单,我们使用了 `cron.hourly` 目录每小时运行一次我们的脚本,如果你想学习关于 cron 的更多知识以及如何配置 crontab,请阅读 cron 的 wikipedia [页面](https://en.wikipedia.org/wiki/Cron)。
### 总结
在本教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 Python 去创建一个简单的 sqlite 数据库、解析一个 RSS 源、以及发送电子邮件。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向你展示,使用 Python 和 Fedora 构建你自己的应用程序是件多么容易的事。
这个脚本在 [GitHub](https://github.com/cverna/rss_feed_notifier) 上可以找到。
---
via: <https://fedoramagazine.org/never-miss-magazines-article-build-rss-notification-system/>
作者:[Clément Verna](https://fedoramagazine.org) 译者:[qhwdw](https://github.com/qhwd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检查你的 Linux 系统是否存在 Meltdown 或者 Spectre 漏洞
|
Nick Congleton
|
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check-linux-meltdown-spectre-vulnerability/
|
Meltdown 和 Specter 漏洞的最恐怖的现实之一是它们涉及非常广泛。几乎每台现代计算机都会受到一些影响。真正的问题是你是否受到了影响?每个系统都处于不同的脆弱状态,具体取决于已经或者还没有打补丁的软件。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2/090515cp7byb7i1ppi7gpy.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2/090515cp7byb7i1ppi7gpy.jpg
| tru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Meltdown",
"Specter",
"CPU"
] |
技术
|
{
"viewnum": 4946,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Meltdown 和 Specter 漏洞的最恐怖的现实之一是它们涉及非常广泛。几乎每台现代计算机都会受到一些影响。真正的问题是你是否受到了影响?每个系统都处于不同的脆弱状态,具体取决于已经或者还没有打补丁的软件。
| 2018-03-22T16:03:00 | 2018-03-22T16:03:00 | 9,470 |
/article-9470-1.html
|

Meltdown 和 Specter 漏洞的最恐怖的现实之一是它们涉及非常广泛。几乎每台现代计算机都会受到一些影响。真正的问题是*你*是否受到了影响?每个系统都处于不同的脆弱状态,具体取决于已经或者还没有打补丁的软件。
由于 Meltdown 和 Spectre 都是相当新的漏洞,并且事情正在迅速发展,所以告诉你需要注意什么或在系统上修复了什么并非易事。有一些工具可以提供帮助。它们并不完美,但它们可以帮助你找出你需要知道的东西。
### 简单测试
顶级的 Linux 内核开发人员之一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式来检查系统在 Meltdown 和 Specter 漏洞方面的状态。它是简单的,也是最简洁的,但它不适用于每个系统。有些发行版不支持它。即使如此,也值得一试。
```
grep . /sys/devices/system/cpu/vulnerabilities/*
```

你应该看到与上面截图类似的输出。很有可能你会发现系统中至少有一个漏洞还存在。这的确是真的,因为 Linux 在减轻 Specter v1 影响方面还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 脚本
如果上面的方法不适合你,或者你希望看到更详细的系统报告,一位开发人员已创建了一个 shell 脚本,它将检查你的系统来查看系统收到什么漏洞影响,还有做了什么来减轻 Meltdown 和 Spectre 的影响。
要得到脚本,请确保你的系统上安装了 Git,然后将脚本仓库克隆到一个你不介意运行它的目录中。
```
cd ~/Downloads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speed47/spectre-meltdown-checker.git
```
这不是一个大型仓库,所以它应该只需要几秒钟就克隆完成。完成后,输入新创建的目录并运行提供的脚本。
```
cd spectre-meltdown-checker
./spectre-meltdown-checker.sh
```
你会在终端看到很多输出。别担心,它不是太难理解。首先,脚本检查你的硬件,然后运行三个漏洞检查:Specter v1、Spectre v2 和 Meltdown。每个漏洞都有自己的部分。在这之间,脚本明确地告诉你是否受到这三个漏洞的影响。

每个部分为你提供了潜在的可用的缓解方案,以及它们是否已被应用。这里需要你的一点常识。它给出的决定可能看起来有冲突。研究一下,看看它所说的修复是否实际上完全缓解了这个问题。
### 这意味着什么
所以,要点是什么?大多数 Linux 系统已经针对 Meltdown 进行了修补。如果你还没有更新,你应该更新一下。 Specter v1 仍然是一个大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取得很大进展。Spectre v2 将取决于你的发行版以及它选择应用的补丁。无论哪种工具都说,没有什么是完美的。做好研究并留意直接来自内核和发行版开发者的信息。
---
via: <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check-linux-meltdown-spectre-vulnerability/>
作者:[Nick Congleton](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author/nickcongleton/)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Python Plumbum 简介:用 Python 来写脚本
|
Tomer Filiba
|
https://plumbum.readthedocs.io/en/latest/
|
你是否曾希望将 shell 脚本紧凑地融入到真正的编程语言里面? 那么可以了解下 Plumbum Shell 组合器。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2/101111fawijaevfv3d7e3l.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2/101111fawijaevfv3d7e3l.jpg
| true | false | true |
qhh0205
| false |
[
"Shell"
] |
软件开发
|
{
"viewnum": 6182,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你是否曾希望将 shell 脚本紧凑地融入到真正的编程语言里面? 那么可以了解下 Plumbum Shell 组合器。
| 2018-03-22T10:11:40 | 2018-03-22T10:11:40 | 9,471 |
/article-9471-1.html
|

### Plumbum:Shell 组合器
你是否曾希望将 shell 脚本紧凑地融入到**真正**的编程语言里面? 那么可以了解下 Plumbum Shell 组合器。Plumbum (lead 的拉丁语,以前用来制作管道)是一个小型但功能丰富的类库,用于以 Python 进行类似 shell 脚本编程。该库的理念是 “**永远不要再写 shell 脚本**”,因此它试图合理地模仿 shell 语法(shell 组合器),同时保持 **Python 特性和跨平台**。
除了[类似 shell 的语法](https://plumbum.readthedocs.io/en/latest/local_commands.html#guide-local-commands)和[便捷的快捷方式](https://plumbum.readthedocs.io/en/latest/utils.html#guide-utils)之外,该库还提供本地和[远程](https://plumbum.readthedocs.io/en/latest/remote.html#guide-remote-commands)命令执行(通过 SSH)、本地和远程文件系统[路径](https://plumbum.readthedocs.io/en/latest/paths.html#guide-paths)、简单的工作目录和环境[操作](https://plumbum.readthedocs.io/en/latest/local_machine.html#guide-local-machine)、快捷访问 ANSI 颜色,以及[编程命令行接口(CLI)](https://plumbum.readthedocs.io/en/latest/cli.html#guide-cli)应用程序工具包。现在让我们看一些代码!
其最新版本 1.6.6 发布于 2018 年 2 月 12 日。
### 快捷使用指南
####
#### 基本使用
```
>>> from plumbum import local
>>> ls = local["ls"]
>>> ls
LocalCommand(<LocalPath /bin/ls>)
>>> ls()
u'build.py\ndist\ndocs\nLICENSE\nplumbum\nREADME.rst\nsetup.py\ntests\ntodo.txt\n'
>>> notepad = local["c:\\windows\\notepad.exe"]
>>> notepad() # Notepad window pops up
u'' # Notepad window is closed by user, command returns
```
不需要为每个你想使用的命令写 `xxx = local["xxx"]`,你可以[导入命令行](https://plumbum.readthedocs.io/en/latest/local_commands.html#import-hack):
```
>>> from plumbum.cmd import grep, wc, cat, head
>>> grep
LocalCommand(<LocalPath /bin/grep>)
```
参见[本地命令行](https://plumbum.readthedocs.io/en/latest/local_commands.html#guide-local-commands) 。
#### 管道
```
>>> chain = ls["-a"] | grep["-v", "\\.py"] | wc["-l"]
>>> print chain
/bin/ls -a | /bin/grep -v '\.py' | /usr/bin/wc -l
>>> chain()
u'13\n'
```
参见[管道](https://plumbum.readthedocs.io/en/latest/local_commands.html#guide-local-commands-pipelining)。
#### 重定向
```
>>> ((cat < "setup.py") | head["-n", 4])()
u'#!/usr/bin/env python\nimport os\n\ntry:\n'
>>> (ls["-a"] > "file.list")()
u''
>>> (cat["file.list"] | wc["-l"])()
u'17\n'
```
参见[输入/输出重定向](https://plumbum.readthedocs.io/en/latest/local_commands.html#guide-local-commands-redir)。
#### 工作目录操作
```
>>> local.cwd
<Workdir /home/tomer/workspace/plumbum>
>>> with local.cwd(local.cwd / "docs"):
... chain()
...
u'15\n'
```
参见[路径](https://plumbum.readthedocs.io/en/latest/paths.html#guide-paths)和[本地对象](https://plumbum.readthedocs.io/en/latest/local_machine.html#guide-local-machine) 。
#### 前台后和后台执行
```
>>> from plumbum import FG, BG
>>> (ls["-a"] | grep["\\.py"]) & FG # The output is printed to stdout directly
build.py
.pydevproject
setup.py
>>> (ls["-a"] | grep["\\.py"]) & BG # The process runs "in the background"
<Future ['/bin/grep', '\\.py'] (running)>
```
参见[前台和后台](https://plumbum.readthedocs.io/en/latest/local_commands.html#guide-local-commands-bgfg)。
#### 命令行嵌套
```
>>> from plumbum.cmd import sudo
>>> print sudo[ifconfig["-a"]]
/usr/bin/sudo /sbin/ifconfig -a
>>> (sudo[ifconfig["-a"]] | grep["-i", "loop"]) & FG
lo Link encap:Local Loopback
UP LOOPBACK RUNNING MTU:16436 Metric:1
```
参见[命令行嵌套](https://plumbum.readthedocs.io/en/latest/local_commands.html#guide-local-commands-nesting)。
#### 远程命令(通过 SSH)
```
>>> from plumbum import SshMachine
>>> remote = SshMachine("somehost", user = "john", keyfile = "/path/to/idrsa")
>>> r_ls = remote["ls"]
>>> with remote.cwd("/lib"):
... (r_ls | grep["0.so.0"])()
...
u'libusb-1.0.so.0\nlibusb-1.0.so.0.0.0\n'
```
参见[远程](https://plumbum.readthedocs.io/en/latest/remote.html#guide-remote)。
#### CLI 应用程序
```
import logging
from plumbum import cli
class MyCompiler(cli.Application):
verbose = cli.Flag(["-v", "--verbose"], help = "Enable verbose mode")
include_dirs = cli.SwitchAttr("-I", list = True, help = "Specify include directories")
@cli.switch("-loglevel", int)
def set_log_level(self, level):
"""Sets the log-level of the logger"""
logging.root.setLevel(level)
def main(self, *srcfiles):
print "Verbose:", self.verbose
print "Include dirs:", self.include_dirs
print "Compiling:", srcfiles
if __name__ == "__main__":
MyCompiler.run()
```
输出样例:
```
$ python simple_cli.py -v -I foo/bar -Ispam/eggs x.cpp y.cpp z.cpp
Verbose: True
Include dirs: ['foo/bar', 'spam/eggs']
Compiling: ('x.cpp', 'y.cpp', 'z.cpp')
```
参见[命令行应用程序](https://plumbum.readthedocs.io/en/latest/cli.html#guide-cli)。
#### 颜色和风格
```
from plumbum import colors
with colors.red:
print("This library provides safe, flexible color access.")
print(colors.bold | "(and styles in general)", "are easy!")
print("The simple 16 colors or",
colors.orchid & colors.underline | '256 named colors,',
colors.rgb(18, 146, 64) | "or full rgb colors" ,
'can be used.')
print("Unsafe " + colors.bg.dark_khaki + "color access" + colors.bg.reset + " is available too.")
```
输出样例:
```
This library provides safe color access.
Color (and styles in general) are easy!
The simple 16 colors, 256 named colors, or full hex colors can be used.
Unsafe color access is available too.
```
参见[颜色](https://plumbum.readthedocs.io/en/latest/colors.html#guide-colors)。
### 开发和安装
该库在 [Github](https://github.com/tomerfiliba/plumbum) 上开发,非常乐意接受来自用户的[补丁](https://help.github.com/send-pull-requests/)。请使用 GitHub 的内置 [issue 跟踪器](https://github.com/tomerfiliba/plumbum/issues)报告您遇到的任何问题或提出功能上的需求。该库在 [IMIT 许可](https://github.com/tomerfiliba/plumbum/blob/master/LICENSE)下发布。
#### 要求
Plumbum 支持 Python 2.6-3.6 和 PyPy,并且通过 [Travis CI](https://travis-ci.org/tomerfiliba/plumbum) 和 [Appveyor](https://ci.appveyor.com/project/HenrySchreiner/plumbum/branch/master) 持续地在 Linux,Mac 和 Windows 机器上测试。Plumbum 在任何类 Unix 的机器都应该可以正常工作,但是在 Windows 上,你也许需要安装一个合适的 [coreutils](https://www.wikiwand.com/en/Coreutils) 环境并把其加入到你的`PATH`环境变量中。我推荐 [mingw](http://mingw.org/)(与 [Windows Git](http://msysgit.github.io/) 捆绑在一起),但是 [cygwin](http://www.cygwin.com/) 应该也可以。如果你仅仅是使用 Plumbum 代替 Popen 来运行 Windows 程序,那么就不需要 Unix 工具了。 注意远程命令的执行,你需要一个 openSHH 兼容的客户端(同样与 Windows Git 捆绑在一起)和一个 bash 兼容的 shell,也需要在主机上有一个 coreutils 环境。
#### 下载
你可以在 [**Python Package Index**](https://pypi.python.org/pypi/plumbum#downloads) (多种格式)下载该库,或者直接运行 `pip install plumbum`。如果你使用 Anaconda,你可以使用 `conda install -c conda-forge plumbum` 从 `conda-forge` 通道获取。
### 用户指南
用户指南涵盖了 Plumbum 大部分功能,拥有大量的代码片段,你可以不用花多少时间即可开始使用。该指南逐渐介绍概念和"语法",因此推荐你按照顺序阅读。一个[**有效的快速参考指南**](https://plumbum.readthedocs.io/en/latest/quickref.html#guide-quickref)。 *略。。。*
####
### 关于
Plumburn 最初的目的是让本地和远程程序轻松地执行,假设没有比老的 ssh 更时髦的东西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文件系统抽象层,以便能够无缝地处理本地和远程文件。 我有这个想法一段时间了,直到我必须要个给我当前工作的项目写一个构建脚本,我决定使用 shell 脚本,现在是实现它的时候了。Plumbum 诞生自 `Path` 类的片段和我为 [**RPyC**](http://rpyc.readthedocs.io/en/latest/) 写的 `SshContext` 和 `SshTunnel` 类。`Path` 类是我为前面说的构建系统写的。当我将两者与 *shell 组合器*(因为 shell 脚本在这里确实有优势)组合在一起时,奇迹就发生了,便产生了Plumbun。
### 致谢
该项目受到了 [**Andrew Moffat**](https://github.com/amoffat) 的 **PBS**(现在被称作 [**sh**](http://amoffat.github.io/sh/))启发,并且借用了他的一些思想(即像函数一样看待程序,导入命令行的技巧)。然而我感觉在 PBS 中有太多的神秘的东西,当我编写类 shell 程序时,语法不是我想要的。关于这个问题我联系了 Andrew,但是他想让 PBS 保持这种状态。除此之外,两个库走不同的方向,Plumbum 试图提供一种更合理的方法。
Plumbum 也向 [**Rotem Yaari**](https://github.com/vmalloc/) 致敬,他为特定的目的建议了一个代号为 `pyplatform` 的库,但是尚未实现过。
|
||
Red 语言建立基金会,发力区块链
|
Nenad Rakocevic
|
http://www.red-lang.org/2018/03/red-foundation-news.html
|
基金会的职能如在其宣告和 RED 白皮书中所说,是管理整个 Red 开源项目,并使用 RED 通证来建立一个新的开源项目经济模式。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3/143716z6tjtnm4kmmgkww1.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3/143716z6tjtnm4kmmgkww1.jpg
| tru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Red",
"区块链"
] |
新闻
|
{
"viewnum": 4012,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基金会的职能如在其宣告和 RED 白皮书中所说,是管理整个 Red 开源项目,并使用 RED 通证来建立一个新的开源项目经济模式。
| 2018-03-23T14:42:00 | 2018-03-23T14:42:00 | 9,473 |
/article-9473-1.html
|
Red 语言在其官网宣布,其于 2018 年 1 月在法国巴黎建立了基金会。Red 基金会托管在 [法国高等研究实践学院(EPHE)](https://www.ephe.fr/en) ,由 [François Jouen](https://www.ephe.fr/ecole/nos-enseignants-chercheurs/francois-jouen) 所领导的“人与人工认知研究”部门所管理,[François Jouen](https://www.ephe.fr/ecole/nos-enseignants-chercheurs/francois-jouen) 是 Red 语言中著名的图像处理框架 [RedCV](https://github.com/ldci/redCV) 的作者。

基金会的职能如在其[宣告](http://www.red-lang.org/2017/12/leaping-into-future-red-goes-blockchain.html)和 [RED 白皮书](https://ico.red-lang.org/RED-whitepaper.pdf)中所说,是管理整个 Red 开源项目,并使用 RED 通证来建立一个新的开源项目经济模式。为达成此目标,位于 GitHub 上的 Red 代码库中的所有版权拥有者都被要求将其权力让渡到基金会。而 Nenad 作为其源代码中最大的版权拥有者,将率先让渡(即修改源代码中的文件头和许可证文件)。
据 Red 基金会去年底[发布的消息](http://www.red-lang.org/2017/12/leaping-into-future-red-goes-blockchain.html),Red 语言将发起多个支持区块链的子项目,包括用于智能合约编程的 Red/CCC,可以直接编译成支持以太坊虚拟机的字节码,也将会支持其它链,如 NEO;更小的运行时环境(大约 1mb,压缩后约 300kb)的 Red DApp,而采用 [Electron](https://en.wikipedia.org/wiki/Electron_(software_framework)) 框架的 DApp 需要 50 ~ 150 Mb。
Red 基金会由以下几个部门组成:
* 管理团队
+ Nenad Rakocevic,总裁
+ Francois Jouen,副总裁
+ Azouz Guizani,财务主管
* 由 [Gregg Irwin](https://github.com/greggirwin) 领导的运营团队。[Peter W A Wood](https://github.com/peterwawood) 是首位成员,将来还会有更多正式成员。
* 由荣誉会员组成的顾问团队。
运营团队当前正在进行如下工作:
* 基金会网站,功能包括:
+ 定期发布报告的博客平台。
+ 关于 RED 通证的全部信息(使用情况、奖励规则和金额)。
+ 悬赏的贡献任务(支付 RED 通证)。
* 制定为之前的贡献者的既往贡献发放 RED 通证的规则(从 2011 年 Red 的 GitHub 仓库建立开始算起)。当规则和要奖励的通证数量确定之后会尽快发放。这需要收集贡献及贡献者的列表。
* 确定运营团队的决策流程。
* 确定基金会的成员资格规则。
* 负责重新设计 red-lang.org 网站,并将其移动到新平台。
出于信息传递和透明度的考虑,所有这些任务及结果都将发布到基金会的网站上。
此外,Red 基金会也在寻求合作伙伴,以实现其简化人类编程的愿景,特别是在区块链领域。目前大部分这些工作都由其合作伙伴如 [NEO 委员会](https://neo.org/)、 [Enuma](https://www.enuma.io/index.html)(一家领先的香港区块链服务公司)来完成。
|
||
Tlog:录制/播放终端 IO 和会话的工具
|
Saheetha Shameer
|
https://linoxide.com/linux-how-to/tlog-tool-record-play-terminal-io-sessions/
|
Tlog 是 Linux 中终端 I/O 录制和回放软件包。它用于实现一个集中式用户会话录制。它将所有经过的消息录制为 JSON 消息。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4/104814uslsiw0ist422yiz.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4/104814uslsiw0ist422yiz.jpg
| tru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录制",
"终端"
] |
技术
|
{
"viewnum": 4874,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Tlog 是 Linux 中终端 I/O 录制和回放软件包。它用于实现一个集中式用户会话录制。它将所有经过的消息录制为 JSON 消息。
| 2018-03-24T10:48:19 | 2018-03-24T10:48:19 | 9,474 |
/article-9474-1.html
|

Tlog 是 Linux 中终端 I/O 录制和回放软件包。它用于实现一个集中式用户会话录制。它将所有经过的消息录制为 JSON 消息。录制为 JSON 格式的主要目的是将数据传送到 ElasticSearch 之类的存储服务,可以从中搜索和查询,以及回放。同时,它们保留所有通过的数据和时序。
Tlog 包含三个工具,分别是 `tlog-rec`、tlog-rec-session`和`tlog-play`。
* `tlog-rec` 工具一般用于录制终端、程序或 shell 的输入或输出。
* `tlog-rec-session` 工具用于录制整个终端会话的 I/O,包括录制的用户。
* `tlog-play` 工具用于回放录制。
在本文中,我将解释如何在 CentOS 7.4 服务器上安装 Tlog。
### 安装
在安装之前,我们需要确保我们的系统满足编译和安装程序的所有软件要求。在第一步中,使用以下命令更新系统仓库和软件包。
```
# yum update
```
我们需要安装此软件安装所需的依赖项。在安装之前,我已经使用这些命令安装了所有依赖包。
```
# yum install wget gcc
# yum install systemd-devel json-c-devel libcurl-devel m4
```
完成这些安装后,我们可以下载该工具的[源码包](https://github.com/Scribery/tlog/releases/download/v3/tlog-3.tar.gz)并根据需要将其解压到服务器上:
```
# wget https://github.com/Scribery/tlog/releases/download/v3/tlog-3.tar.gz
# tar -xvf tlog-3.tar.gz
# cd tlog-3
```
现在,你可以使用我们通常的配置和编译方法开始构建此工具。
```
# ./configure --prefix=/usr --sysconfdir=/etc && make
# make install
# ldconfig
```
最后,你需要运行 `ldconfig`。它对命令行中指定目录、`/etc/ld.so.conf` 文件,以及信任的目录( `/lib` 和 `/usr/lib`)中最近的共享库创建必要的链接和缓存。
### Tlog 工作流程图

首先,用户通过 PAM 进行身份验证登录。名称服务交换器(NSS)提供的 `tlog` 信息是用户的 shell。这初始化了 tlog 部分,并从环境变量/配置文件收集关于实际 shell 的信息,并在 PTY 中启动实际的 shell。然后通过 syslog 或 sd-journal 开始录制在终端和 PTY 之间传递的所有内容。
### 用法
你可以使用 `tlog-rec` 录制一个会话并使用 `tlog-play` 回放它,以测试新安装的 tlog 是否能够正常录制和回放会话。
#### 录制到文件中
要将会话录制到文件中,请在命令行中执行 `tlog-rec`,如下所示:
```
tlog-rec --writer=file --file-path=tlog.log
```
该命令会将我们的终端会话录制到名为 `tlog.log` 的文件中,并将其保存在命令中指定的路径中。
#### 从文件中回放
你可以在录制过程中或录制后使用 `tlog-play` 命令回放录制的会话。
```
tlog-play --reader=file --file-path=tlog.log
```
该命令从指定的路径读取先前录制的文件 `tlog.log`。
### 总结
Tlog 是一个开源软件包,可用于实现集中式用户会话录制。它主要是作为一个更大的用户会话录制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使用,但它被设计为独立且可重用的。该工具可以帮助录制用户所做的一切,并将其存储在服务器的某个位置,以备将来参考。你可以从这个[文档](https://github.com/Scribery/tlog/blob/master/README.md)中获得关于这个软件包使用的更多细节。我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用。请发表你的宝贵建议和意见。
**关于 Saheetha Shameer (作者)**
我正在担任高级系统管理员。我是一名快速学习者,有轻微的倾向跟随行业中目前和正在出现的趋势。我的爱好包括听音乐、玩策略游戏、阅读和园艺。我对尝试各种美食也有很高的热情 :-)
---
via: <https://linoxide.com/linux-how-to/tlog-tool-record-play-terminal-io-sessions/>
作者:[Saheetha Shameer](https://linoxide.com/author/saheethas/)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 Linux 上运行你自己的公共时间服务器
|
Carla Schroder
|
https://www.linux.com/learn/intro-to-linux/2018/2/how-run-your-own-public-time-server-linux
|
大多数公共时间服务器都是由志愿者管理,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这里学习一下如何运行你自己的时间服务器,为基础公共利益做贡献。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4/113933blq6i8bblqgll8b2.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4/113933blq6i8bblqgll8b2.jpg
| true | false | true |
qhwdw
| false |
[
"NTP",
"时间"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5911,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大多数公共时间服务器都是由志愿者管理,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这里学习一下如何运行你自己的时间服务器,为基础公共利益做贡献。
| 2018-03-24T11:40:26 | 2018-03-24T11:40:26 | 9,475 |
/article-9475-1.html
|

最重要的公共服务之一就是<ruby> 报时 <rt> timekeeping </rt></ruby>,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大多数公共时间服务器都是由志愿者管理,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这里学习一下如何运行你自己的时间服务器,为基础公共利益做贡献。(查看 [在 Linux 上使用 NTP 保持精确时间](/article-9462-1.html) 去学习如何设置一台局域网时间服务器)
### 著名的时间服务器滥用事件
就像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件事情一样,即便是像时间服务器这样的公益项目,也会遭受不称职的或者恶意的滥用。
消费类网络设备的供应商因制造了大混乱而臭名昭著。我回想起的第一件事发生在 2003 年,那时,NetGear 在它们的路由器中硬编码了威斯康星大学的 NTP 时间服务器地址。使得时间服务器的查询请求突然增加,随着 NetGear 卖出越来越多的路由器,这种情况越发严重。更有意思的是,路由器的程序设置是每秒钟发送一次请求,这将使服务器难堪重负。后来 Netgear 发布了升级固件,但是,升级他们的设备的用户很少,并且他们的其中一些用户的设备,到今天为止,还在不停地每秒钟查询一次威斯康星大学的 NTP 服务器。Netgear 给威斯康星大学捐献了一些钱,以帮助弥补他们带来的成本增加,直到这些路由器全部淘汰。类似的事件还有 D-Link、Snapchat、TP-Link 等等。
对 NTP 协议进行反射和放大,已经成为发起 DDoS 攻击的一个选择。当攻击者使用一个伪造的目标受害者的源地址向时间服务器发送请求,称为反射攻击;攻击者发送请求到多个服务器,这些服务器将回复请求,这样就使伪造的源地址受到轰炸。放大攻击是指一个很小的请求收到大量的回复信息。例如,在 Linux 上,`ntpq` 命令是一个查询你的 NTP 服务器并验证它们的系统时间是否正确的很有用的工具。一些回复,比如,对端列表,是非常大的。组合使用反射和放大,攻击者可以将 10 倍甚至更多带宽的数据量发送到被攻击者。
那么,如何保护提供公益服务的公共 NTP 服务器呢?从使用 NTP 4.2.7p26 或者更新的版本开始,它们可以帮助你的 Linux 发行版不会发生前面所说的这种问题,因为它们都是在 2010 年以后发布的。这个发行版都默认禁用了最常见的滥用攻击。目前,[最新版本是 4.2.8p10](http://www.ntp.org/downloads.html),它发布于 2017 年。
你可以采用的另一个措施是,在你的网络上启用入站和出站过滤器。阻塞宣称来自你的网络的数据包进入你的网络,以及拦截发送到伪造返回地址的出站数据包。入站过滤器可以帮助你,而出站过滤器则帮助你和其他人。阅读 [BCP38.info](http://www.bcp38.info/index.php/Main_Page) 了解更多信息。
### 层级为 0、1、2 的时间服务器
NTP 有超过 30 年的历史了,它是至今还在使用的最老的因特网协议之一。它的用途是保持计算机与世界标准时间(UTC)的同步。NTP 网络是分层组织的,并且同层的设备是对等的。<ruby> 层次 <rt> Stratum </rt></ruby> 0 包含主报时设备,比如,原子钟。层级 1 的时间服务器与层级 0 的设备同步。层级 2 的设备与层级 1 的设备同步,层级 3 的设备与层级 2 的设备同步。NTP 协议支持 16 个层级,现实中并没有使用那么多的层级。同一个层级的服务器是相互对等的。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为客户端选择配置单一的 NTP 服务器,而现在更好的做法是使用 [NTP 服务器地址池](http://www.pool.ntp.org/en/use.html),它使用轮询的 DNS 信息去共享负载。池地址只是为客户端服务的,比如单一的 PC 和你的本地局域网 NTP 服务器。当你运行一台自己的公共服务器时,你不用使用这些池地址。
### 公共 NTP 服务器配置
运行一台公共 NTP 服务器只有两步:设置你的服务器,然后申请加入到 NTP 服务器池。运行一台公共的 NTP 服务器是一种很高尚的行为,但是你得先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加入 NTP 服务器池是一种长期责任,因为即使你加入服务器池后,运行了很短的时间马上退出,然后接下来的很多年你仍然会接收到请求。
你需要一个静态的公共 IP 地址,一个至少 512Kb/s 带宽的、可靠的、持久的因特网连接。NTP 使用的是 UDP 的 123 端口。它对机器本身要求并不高,很多管理员在其它的面向公共的服务器(比如,Web 服务器)上顺带架设了 NTP 服务。
配置一台公共的 NTP 服务器与配置一台用于局域网的 NTP 服务器是一样的,只需要几个配置。我们从阅读 [协议规则](http://support.ntp.org/bin/view/Servers/RulesOfEngagement) 开始。遵守规则并注意你的行为;几乎每个时间服务器的维护者都是像你这样的志愿者。然后,从 [StratumTwoTimeServers](http://support.ntp.org/bin/view/Servers/StratumTwoTimeServers?redirectedfrom=Servers.StratumTwo) 中选择 4 到 7 个层级 2 的上游服务器。选择的时候,选取地理位置上靠近(小于 300 英里的)你的因特网服务提供商的上游服务器,阅读他们的访问规则,然后,使用 `ping` 和 `mtr` 去找到延迟和跳数最小的服务器。
以下的 `/etc/ntp.conf` 配置示例文件,包括了 IPv4 和 IPv6,以及基本的安全防护:
```
# stratum 2 server list
server servername_1 iburst
server servername_2 iburst
server servername_3 iburst
server servername_4 iburst
server servername_5 iburst
# access restrictions
restrict -4 default kod noquery nomodify notrap nopeer limited
restrict -6 default kod noquery nomodify notrap nopeer limited
# Allow ntpq and ntpdc queries only from localhost
restrict 127.0.0.1
restrict ::1
```
启动你的 NTP 服务器,让它运行几分钟,然后测试它对远程服务器的查询:
```
$ ntpq -p
remote refid st t when poll reach delay offset jitter
=================================================================
+tock.no-such-ag 200.98.196.212 2 u 36 64 7 98.654 88.439 65.123
+PBX.cytranet.ne 45.33.84.208 3 u 37 64 7 72.419 113.535 129.313
*eterna.binary.n 199.102.46.70 2 u 39 64 7 92.933 98.475 56.778
+time.mclarkdev. 132.236.56.250 3 u 37 64 5 111.059 88.029 74.919
```
目前表现很好。现在从另一台 PC 上使用你的 NTP 服务器名字进行测试。以下的示例是一个正确的输出。如果有不正确的地方,你将看到一些错误信息。
```
$ ntpdate -q yourservername
server 66.96.99.10, stratum 2, offset 0.017690, delay 0.12794
server 98.191.213.2, stratum 1, offset 0.014798, delay 0.22887
server 173.49.198.27, stratum 2, offset 0.020665, delay 0.15012
server 129.6.15.28, stratum 1, offset -0.018846, delay 0.20966
26 Jan 11:13:54 ntpdate[17293]: adjust time server 98.191.213.2 offset 0.014798 sec
```
一旦你的服务器运行的很好,你就可以向 [manage.ntppool.org](https://manage.ntppool.org/manage) 申请加入池中。
查看官方的手册 [分布式网络时间服务器(NTP)](https://www.eecis.udel.edu/%7Emills/ntp/html/index.html) 学习所有的命令、配置选项、以及高级特性,比如,管理、查询、和验证。访问以下的站点学习关于运行一台时间服务器所需要的一切东西。
通过来自 Linux 基金会和 edX 的免费课程 [“Linux 入门”](https://training.linuxfoundation.org/linux-courses/system-administration-training/introduction-to-linux) 学习更多 Linux 的知识。
---
via: <https://www.linux.com/learn/intro-to-linux/2018/2/how-run-your-own-public-time-server-linux>
作者:[CARLA SCHRODER](https://www.linux.com/users/cschroder) 译者:[qhwdw](https://github.com/qhwd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解读 ip 命令展示的网络连接信息
|
Sandra Henry-stocker
|
https://www.networkworld.com/article/3262045/linux/checking-your-network-connections-on-linux.html
|
ip 命令可以告诉你很多网络连接配置和状态的信息,但是所有这些词和数字意味着什么? 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看看所有显示的值都试图告诉你什么。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4/115203by90oee7sbb11y0o.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4/115203by90oee7sbb11y0o.jpg
| true | false | true |
Flowsnow
| false |
[
"ip",
"网络"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14105,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ip 命令可以告诉你很多网络连接配置和状态的信息,但是所有这些词和数字意味着什么? 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看看所有显示的值都试图告诉你什么。
| 2018-03-24T11:52:00 | 2018-03-24T11:52:00 | 9,476 |
/article-9476-1.html
|

`ip` 命令可以告诉你很多网络连接配置和状态的信息,但是所有这些词和数字意味着什么? 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看看所有显示的值都试图告诉你什么。
当您使用 `ip a`(或 `ip addr`)命令获取系统上所有网络接口的信息时,您将看到如下所示的内容:
```
$ ip a
1: lo: <LOOPBACK,UP,LOWER_UP> mtu 65536 qdisc noqueue state UNKNOWN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link/loopback 00:00:00:00:00:00 brd 00:00:00:00:00:00
inet 127.0.0.1/8 scope host lo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inet6 ::1/128 scope host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2: enp0s25: <BROADCAST,MULTICAST,UP,LOWER_UP> mtu 1500 qdisc pfifo_fast state UP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link/ether 00:1e:4f:c8:43:fc brd ff:ff:ff:ff:ff:ff
inet 192.168.0.24/24 brd 192.168.0.255 scope global dynamic enp0s25
valid_lft 57295sec preferred_lft 57295sec
inet6 fe80::2c8e:1de0:a862:14fd/64 scope link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
这个系统上的两个接口 - 环回(`lo`)和网络(`enp0s25`)——显示了很多统计数据。 `lo` 接口显然是<ruby> 环回地址 <rt> loolback </rt></ruby>。 我们可以在列表中看到环回 IPv4 地址(`127.0.0.1`)和环回 IPv6(`::1`)。 而普通的网络接口更有趣。
### 为什么是 enp0s25 而不是 eth0
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它在这个系统上被称为 `enp0s25`,而不是可能更熟悉的 `eth0`,那我们可以稍微解释一下。
新的命名方案被称为“<ruby> 可预测的网络接口 <rt> Predictable Network Interface </rt></ruby>”。 它已经在基于systemd 的 Linux 系统上使用了一段时间了。 接口名称取决于硬件的物理位置。 `en` 仅仅就是 “ethernet” 的意思,就像 “eth” 用于对应 `eth0`,一样。 `p` 是以太网卡的总线编号,`s` 是插槽编号。 所以 `enp0s25` 告诉我们很多我们正在使用的硬件的信息。
`<BROADCAST,MULTICAST,UP,LOWER_UP>` 这个配置串告诉我们:
```
BROADCAST 该接口支持广播
MULTICAST 该接口支持多播
UP 网络接口已启用
LOWER_UP 网络电缆已插入,设备已连接至网络
```
列出的其他值也告诉了我们很多关于接口的知识,但我们需要知道 `brd` 和 `qlen` 这些词代表什么意思。 所以,这里显示的是上面展示的 `ip` 信息的其余部分的翻译。
```
mtu 1500 最大传输单位(数据包大小)为1,500字节
qdisc pfifo_fast 用于数据包排队
state UP 网络接口已启用
group default 接口组
qlen 1000 传输队列长度
link/ether 00:1e:4f:c8:43:fc 接口的 MAC(硬件)地址
brd ff:ff:ff:ff:ff:ff 广播地址
inet 192.168.0.24/24 IPv4 地址
brd 192.168.0.255 广播地址
scope global 全局有效
dynamic enp0s25 地址是动态分配的
valid_lft 80866sec IPv4 地址的有效使用期限
preferred_lft 80866sec IPv4 地址的首选生存期
inet6 fe80::2c8e:1de0:a862:14fd/64 IPv6 地址
scope link 仅在此设备上有效
valid_lft forever IPv6 地址的有效使用期限
preferred_lft forever IPv6 地址的首选生存期
```
您可能已经注意到,`ifconfig` 命令提供的一些信息未包含在 `ip a` 命令的输出中 —— 例如传输数据包的统计信息。 如果您想查看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包数量以及冲突数量的列表,可以使用以下 `ip` 命令:
```
$ ip -s link show enp0s25
2: enp0s25: <BROADCAST,MULTICAST,UP,LOWER_UP> mtu 1500 qdisc pfifo_fast state UP mode DEFAULT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link/ether 00:1e:4f:c8:43:fc brd ff:ff:ff:ff:ff:ff
RX: bytes packets errors dropped overrun mcast
224258568 418718 0 0 0 84376
TX: bytes packets errors dropped carrier collsns
6131373 78152 0 0 0 0
```
另一个 `ip` 命令提供有关系统路由表的信息。
```
$ ip route show
default via 192.168.0.1 dev enp0s25 proto static metric 100
169.254.0.0/16 dev enp0s25 scope link metric 1000
192.168.0.0/24 dev enp0s25 proto kernel scope link src 192.168.0.24 metric 100
```
`ip` 命令是非常通用的。 您可以从 `ip` 命令及其来自[Red Hat](https://access.redhat.com/sites/default/files/attachments/rh_ip_command_cheatsheet_1214_jcs_print.pdf)的选项获得有用的备忘单。
---
via: <https://www.networkworld.com/article/3262045/linux/checking-your-network-connections-on-linux.html>
作者:[Sandra Henry-Stocker](https://www.networkworld.com/author/Sandra-Henry_Stocker/) 译者:[Flowsnow](https://github.com/Flowsno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Zsync:一个仅下载文件新的部分的传输工具
|
Sk
|
https://www.ostechnix.com/zsync-file-transfer-utility-download-new-parts-file/
|
感谢 Zsync 文件传输程序。现在可以仅下载 ISO 镜像新的部分。这将为你节省大量时间和 Internet 带宽。不仅时间和带宽,它将为你节省服务端和客户端的资源。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4/120538epcwi5f33xa2g9z5.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4/120538epcwi5f33xa2g9z5.png
| tru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Zsync",
"下载"
] |
分享
|
{
"viewnum": 14312,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感谢 Zsync 文件传输程序。现在可以仅下载 ISO 镜像新的部分。这将为你节省大量时间和 Internet 带宽。不仅时间和带宽,它将为你节省服务端和客户端的资源。
| 2018-03-24T12:05:36 | 2018-03-24T12:05:36 | 9,477 |
/article-9477-1.html
|

就算是网费每天变得越来越便宜,你也不应该重复下载相同的东西来浪费你的流量。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下载 Ubuntu 或任何 Linux 镜像的开发版本。如你所知,Ubuntu 开发人员每隔几个月就会发布一次日常构建、alpha、beta 版 ISO 镜像以供测试。在过去,一旦发布我就会下载这些镜像,并审查每个版本。现在不用了!感谢 Zsync 文件传输程序。现在可以仅下载 ISO 镜像新的部分。这将为你节省大量时间和 Internet 带宽。不仅时间和带宽,它将为你节省服务端和客户端的资源。
Zsync 使用与 Rsync 相同的算法,如果你会得到一份已有文件旧版本,它只下载该文件新的部分。 Rsync 主要用于在计算机之间同步数据,而 Zsync 则用于分发数据。简单地说,可以使用 Zsync 将中心的一个文件分发给数千个下载者。它在 Artistic License V2 许可证下发布,完全免费且开源。
### 安装 Zsync
Zsync 在大多数 Linux 发行版的默认仓库中有。
在 Arch Linux 及其衍生版上,使用命令安装它:
```
$ sudo pacman -S zsync
```
在 Fedora 上,启用 Zsync 仓库:
```
$ sudo dnf copr enable ngompa/zsync
```
并使用命令安装它:
```
$ sudo dnf install zsync
```
在 Debian、Ubuntu、Linux Mint 上:
```
$ sudo apt-get install zsync
```
对于其他发行版,你可以从 [Zsync 下载页面](http://zsync.moria.org.uk/downloads)下载二进制打包文件,并手动编译安装它,如下所示。
```
$ wget http://zsync.moria.org.uk/download/zsync-0.6.2.tar.bz2
$ tar xjf zsync-0.6.2.tar.bz2
$ cd zsync-0.6.2/
$ configure
$ make
$ sudo make install
```
### 用法
请注意,只有当人们提供 zsync 下载方式时,zsync 才有用。目前,Debian、Ubuntu(所有版本)的 ISO 镜像都有 .zsync 下载链接。例如,请访问以下链接。
你可能注意到,Ubuntu 18.04 LTS 每日构建版有直接的 ISO 和 .zsync 文件。如果你下载 .ISO 文件,则必须在 ISO 更新时下载完整的 ISO 文件。但是,如果你下载的是 .zsync 文件,那么 Zsync 以后仅会下载新的更改。你不需要每次都下载整个 ISO 映像。
.zsync 文件包含 zsync 程序所需的元数据。该文件包含 rsync 算法的预先计算的校验和。它在服务器上生成一次,然后由任意数量的下载器使用。要使用 Zsync 客户端程序下载 .zsync 文件,你只需执行以下操作:
```
$ zsync <.zsync-file-URL>
```
例如:
```
$ zsync http://cdimage.ubuntu.com/ubuntu/daily-live/current/bionic-desktop-amd64.iso.zsync
```
如果你的系统中已有以前的镜像文件,那么 Zsync 将计算远程服务器中旧文件和新文件之间的差异,并仅下载新的部分。你将在终端看见计算过程一系列的点或星星。
如果你下载的文件的旧版本存在于当前工作目录,那么 Zsync 将只下载新的部分。下载完成后,你将看到两个镜像,一个你刚下载的镜像和以 .iso.zs-old 为扩展名的旧镜像。
如果没有找到相关的本地数据,Zsync 会下载整个文件。

你可以随时按 `CTRL-C` 取消下载过程。
试想一下,如果你直接下载 .ISO 文件或使用 torrent,每当你下载新镜像时,你将损失约 1.4GB 流量。因此,Zsync 不会下载整个 Alpha、beta 和日常构建映像,而只是在你的系统上下载了 ISO 文件的新部分,并在系统中有一个旧版本的拷贝。
今天就到这里。希望对你有帮助。我将很快另外写一篇有用的指南。在此之前,请保持关注!
干杯!
---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zsync-file-transfer-utility-download-new-parts-file/>
作者:[SK](https://www.ostechnix.com/author/sk/)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安全地生成随机数
|
Thomas & Erin Ptacek
|
https://sockpuppet.org/blog/2014/02/25/safely-generate-random-numbers/
|
太长了,懒得看:直接使用 urandom 吧。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5/103321odkv11vbjidznn8d.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5/103321odkv11vbjidznn8d.jpg
| true | false | true |
kimii
| false |
[
"随机数",
"加密"
] |
技术
|
{
"viewnum": 7712,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9697,
"displayorder": 0
},
{
"raid": 10816,
"displayorder": 0
}
] |
太长了,懒得看:直接使用 urandom 吧。
| 2018-03-25T10:33:32 | 2018-03-25T10:33:32 | 9,478 |
/article-9478-1.html
|

### 使用 urandom
使用 [urandom](http://blog.cr.yp.to/20140205-entropy.html)!使用 [urandom](http://cr.yp.to/talks/2011.09.28/slides.pdf)!使用 [urandom](http://golang.org/src/pkg/crypto/rand/rand_unix.go)!
使用 [urandom](http://security.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3936/is-a-rand-from-dev-urandom-secure-for-a-login-key)!使用 [urandom](http://stackoverflow.com/a/5639631)!使用 [urandom](https://twitter.com/bramcohen/status/206146075487240194)!
### 但对于密码学密钥呢?
仍然使用 [urandom](https://twitter.com/bramcohen/status/206146075487240194)。
### 为什么不是 SecureRandom、OpenSSL、havaged 或者 c 语言实现呢?
这些是用户空间的 CSPRNG(伪随机数生成器)。你应该用内核的 CSPRNG,因为:
* 内核可以访问原始设备熵。
* 它可以确保不在应用程序之间共享相同的状态。
* 一个好的内核 CSPRNG,像 FreeBSD 中的,也可以保证它播种之前不给你随机数据。
研究过去十年中的随机失败案例,你会看到一连串的用户空间的随机失败案例。[Debian 的 OpenSSH 崩溃](http://research.swtch.com/openssl)?用户空间随机!安卓的比特币钱包[重复 ECDSA 随机 k 值](http://arstechnica.com/security/2013/08/google-confirms-critical-android-crypto-flaw-used-in-5700-bitcoin-heist/)?用户空间随机!可预测洗牌的赌博网站?用户空间随机!
用户空间的生成器几乎总是依赖于内核的生成器。即使它们不这样做,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也会确保如此。**但用户空间的 CSPRNG 不会增加防御深度;相反,它会产生两个单点故障。**
### 手册页不是说使用 /dev/random 嘛?
这个稍后详述,保留你的意见。你应该忽略掉手册页。不要使用 `/dev/random`。`/dev/random` 和 `/dev/urandom` 之间的区别是 Unix 设计缺陷。手册页不想承认这一点,因此它产生了一个并不存在的安全顾虑。把 `random(4)` 中的密码学上的建议当作传说,继续你的生活吧。
### 但是如果我需要的是真随机值,而非伪随机值呢?
urandom 和 `/dev/random` 提供的是同一类型的随机。与流行的观念相反,`/dev/random` 不提供“真正的随机”。从密码学上来说,你通常不需要“真正的随机”。
urandom 和 `/dev/random` 都基于一个简单的想法。它们的设计与流密码的设计密切相关:一个小秘密被延伸到不可预测值的不确定流中。 这里的秘密是“熵”,而流是“输出”。
只在 Linux 上 `/dev/random` 和 urandom 仍然有意义上的不同。Linux 内核的 CSPRNG 定期进行密钥更新(通过收集更多的熵)。但是 `/dev/random` 也试图跟踪内核池中剩余的熵,并且如果它没有足够的剩余熵时,偶尔也会罢工。这种设计和我所说的一样蠢;这与基于“密钥流”中剩下多少“密钥”的 AES-CTR 设计类似。
如果你使用 `/dev/random` 而非 urandom,那么当 Linux 对自己的 RNG(随机数生成器)如何工作感到困惑时,你的程序将不可预测地(或者如果你是攻击者,非常可预测地)挂起。使用 `/dev/random` 会使你的程序不太稳定,但这不会让你在密码学上更安全。
### 这是个缺陷,对吗?
不是,但存在一个你可能想要了解的 Linux 内核 bug,即使这并不能改变你应该使用哪一个 RNG。
在 Linux 上,如果你的软件在引导时立即运行,或者这个操作系统你刚刚安装好,那么你的代码可能会与 RNG 发生竞争。这很糟糕,因为如果你赢了竞争,那么你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从 urandom 获得可预测的输出。这是 Linux 中的一个 bug,如果你正在为 Linux 嵌入式设备构建平台级代码,那你需要了解它。
在 Linux 上,这确实是 urandom(而不是 `/dev/random`)的问题。这也是 [Linux 内核中的错误](https://factorable.net/weakkeys12.extended.pdf)。 但它也容易在用户空间中修复:在引导时,明确地为 urandom 提供种子。长期以来,大多数 Linux 发行版都是这么做的。但**不要**切换到不同的 CSPRNG。
### 在其它操作系统上呢?
FreeBSD 和 OS X 消除了 urandom 和 `/dev/random` 之间的区别;这两个设备的行为是相同的。不幸的是,手册页在解释为什么这样做上干的很糟糕,并延续了 Linux 上 urandom 可怕的神话。
无论你使用 `/dev/random` 还是 urandom,FreeBSD 的内核加密 RNG 都不会停摆。 除非它没有被提供种子,在这种情况下,这两者都会停摆。与 Linux 不同,这种行为是有道理的。Linux 应该采用它。但是,如果你是一名应用程序开发人员,这对你几乎没有什么影响:Linux、FreeBSD、iOS,无论什么:使用 urandom 吧。
### 太长了,懒得看
直接使用 urandom 吧。
### 结语
[ruby-trunk Feature #9569](https://bugs.ruby-lang.org/issues/9569)
>
> 现在,在尝试检测 `/dev/urandom` 之前,SecureRandom.random\_bytes 会尝试检测要使用的 OpenSSL。 我认为这应该反过来。在这两种情况下,你只需要将随机字节进行解压,所以 SecureRandom 可以跳过中间人(和第二个故障点),如果可用的话可以直接与 `/dev/urandom` 进行交互。
>
>
>
总结:
>
> `/dev/urandom` 不适合用来直接生成会话密钥和频繁生成其他应用程序级随机数据。
>
>
> GNU/Linux 上的 random(4) 手册所述......
>
>
>
感谢 Matthew Green、 Nate Lawson、 Sean Devlin、 Coda Hale 和 Alex Balducci 阅读了本文草稿。公正警告:Matthew 只是大多同意我的观点。
---
via: <https://sockpuppet.org/blog/2014/02/25/safely-generate-random-numbers/>
作者:[Thomas & Erin Ptacek](https://sockpuppet.org/blog) 译者:[kimii](https://github.com/kimi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使用 Ansible 在树莓派上构建一个基于 Linux 的高性能计算系统
|
Adrian Reber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1/how-build-hpc-system-raspberry-pi-and-openhpc
|
使用低成本的硬件和开源软件设计一个高性能计算集群。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5/110033a7poo4or7w7ck3ak.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5/110033a7poo4or7w7ck3ak.jpg
| true | false | true |
qhwdw
| false |
[
"HPC",
"树莓派"
] |
技术
|
{
"viewnum": 8239,
"commentnum": 0,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使用低成本的硬件和开源软件设计一个高性能计算集群。
| 2018-03-25T11:01:10 | 2018-03-25T11:01:10 | 9,479 |
/article-9479-1.html
|
>
> 使用低成本的硬件和开源软件设计一个高性能计算集群。
>
>
>

在我的 [之前发表在 Opensource.com 上的文章中](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7/11/openhpc),我介绍了 [OpenHPC](https://openhpc.community/) 项目,它的目标是致力于加速高性能计算(HPC)的创新。这篇文章将更深入来介绍使用 OpenHPC 的特性来构建一个小型的 HPC 系统。将它称为 *HPC 系统* 可能有点“扯虎皮拉大旗”的意思,因此,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它是一个基于 OpenHPC 项目发布的 [集群构建方法](https://openhpc.community/downloads/) 的系统。
这个集群由两台树莓派 3 系统作为计算节点,以及一台虚拟机作为主节点,结构示意如下:

我的主节点运行的是 x86\_64 架构的 CentOS 操作系统,而计算节点运行了 aarch64 的轻度修改版的 CentOS 操作系统。
下图是真实的设备工作照:

要把我的系统配置成像上图这样的 HPC 系统,我是按照 OpenHPC 的集群构建方法的 [CentOS 7.4/aarch64 + Warewulf + Slurm 安装指南](https://github.com/openhpc/ohpc/releases/download/v1.3.3.GA/Install_guide-CentOS7-Warewulf-SLURM-1.3.3-aarch64.pdf) (PDF)的一些步骤来做的。这个方法包括了使用 [Warewulf](https://en.wikipedia.org/wiki/Warewulf) 的配置说明;因为我的那三个系统是手动安装的,我跳过了 Warewulf 部分以及创建 [Ansible 剧本](http://people.redhat.com/areber/openhpc/ansible/) 的一些步骤。
在 [Ansible](https://www.ansible.com/) 剧本中设置完成我的集群之后,我就可以向资源管理器提交作业了。在我的这个案例中, [Slurm](https://slurm.schedmd.com/) 充当了资源管理器,它是集群中的一个实例,由它来决定我的作业什么时候在哪里运行。在集群上启动一个简单的作业的方式之一:
```
[ohpc@centos01 ~]$ srun hostname
calvin
```
如果需要更多的资源,我可以去告诉 Slurm,我希望在 8 个 CPU 上去运行我的命令:
```
[ohpc@centos01 ~]$ srun -n 8 hostname
hobbes
hobbes
hobbes
hobbes
calvin
calvin
calvin
calvin
```
在第一个示例中,Slurm 在一个单个的 CPU 上运行了指定的命令(`hostname`),而在第二个示例中,Slurm 在 8 个 CPU 上运行了那个命令。我的计算节点一个命名为 `calvin`,而另一个命名为 `hobbes`;在上面的命令输出部分可以看到它们的名字。每个计算节点都是由 4 个 CPU 核心的树莓派 3 构成的。
在我的集群中提交作业的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命令 `sbatch`,它可以用于运行脚本,将输出写入到一个文件,而不是我的终端上。
```
[ohpc@centos01 ~]$ cat script1.sh
#!/bin/sh
date
hostname
sleep 10
date
[ohpc@centos01 ~]$ sbatch script1.sh
Submitted batch job 101
```
它将创建一个名为 `slurm-101.out` 的输出文件,这个输出文件包含下列的内容:
```
Mon 11 Dec 16:42:31 UTC 2017
calvin
Mon 11 Dec 16:42:41 UTC 2017
```
为示范资源管理器的基本功能,简单的串行命令行工具就行,但是,做各种工作去配置一个类似 HPC 系统就有点无聊了。
一个更有趣的应用是在这个集群的所有可用 CPU 上运行一个 [Open MPI](https://www.open-mpi.org/) 的并行作业。我使用了一个基于 [康威生命游戏](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nway%27s_Game_of_Life) 的应用,它被用于一个名为“使用 Red Hat 企业版 Linux 跨多种架构运行康威生命游戏”的 [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8DvxMcOMXk)。除了以前基于 MPI 的 `Game of Life` 版本之外,在我的集群中现在运行的这个版本对每个涉及的主机的单元格颜色都是不同的。下面的脚本以图形输出的方式来交互式启动应用:
```
$ cat life.mpi
#!/bin/bash
module load gnu6 openmpi3
if [[ "$SLURM_PROCID" != "0" ]]; then
exit
fi
mpirun ./mpi_life -a -p -b
```
我使用下面的命令来启动作业,它告诉 Slurm,为这个作业分配 8 个 CPU:
```
$ srun -n 8 --x11 life.mpi
```
为了演示,这个作业有一个图形界面,它展示了当前计算的结果:

红色单元格是由其中一个计算节点来计算的,而绿色单元格是由另外一个计算节点来计算的。我也可以让康威生命游戏程序为使用的每个 CPU 核心(这里的每个计算节点有四个核心)去生成不同的颜色,这样它的输出如下:

感谢 OpenHPC 提供的软件包和安装方法,因为它们让我可以去配置一个由两个计算节点和一个主节点的 HPC 式的系统。我可以在资源管理器上提交作业,然后使用 OpenHPC 提供的软件在我的树莓派的 CPU 上去启动 MPI 应用程序。
---
*想学习更多的关于使用 OpenHPC 去构建树莓派集群,请参与 Adrian Reber 在 [DevConf.cz 2018](https://devconfcz2018.sched.com/event/DJYi/openhpc-introduction) 的讨论,它于 1月 26-28 日在 Brno,Czech Republic 举行,以及在 [CentOS Dojo 2018](https://wiki.centos.org/Events/Dojo/Brussels2018) ,它于 2 月 2 日在 Brussels 举行。*
### 关于作者
Adrian Reber —— Adrian 是 Red Hat 的高级软件工程师,他早在 2010 年就开始了迁移处理过程到高性能计算环境,从那个时候起迁移了许多的处理过程,并因此获得了博士学位,然后加入了 Red Hat 公司并开始去迁移到容器。偶尔他仍然去迁移单个处理过程,并且它至今仍然对高性能计算非常感兴趣。[关于我的更多信息点这里](https://opensource.com/users/adrianreber)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1/how-build-hpc-system-raspberry-pi-and-openhpc>
作者:[Adrian Reber](https://opensource.com/users/adrianreber) 译者:[qhwdw](https://github.com/qhwd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搭建“我的世界”服务器
|
Thishosting.rocks
|
https://thishosting.rocks/how-to-make-a-minecraft-server/
|
我们将通过一个一步步的、新手友好的教程来向你展示如何搭建一个“我的世界(Minecraft)”服务器。这将会是一个长期的多人游戏服务器,你可以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一起玩,而不用在同一个局域网下。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5/222913j0pbnyvnoyo11231.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5/222913j0pbnyvnoyo11231.jpg
| true | false | true |
heart4lor
| false |
[
"游戏",
"Minecraft"
] |
技术
|
{
"viewnum": 107666,
"commentnum": 25,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4.219.239.221",
"message": "推荐 Vultr 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username": "来自广东东莞的 Chrome 73.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04-16T11:53:36"
},
{
"postip": "113.249.254.242",
"message": "有什么更好的吗推荐一下",
"username": "来自重庆的 Chrome 55.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04-19T20:22:15"
},
{
"postip": "113.249.254.242",
"message": "有什么更好的吗推荐一下",
"username": "来自重庆的 Chrome 55.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04-19T20:22:17"
},
{
"postip": "113.249.254.242",
"message": "有什么更好的吗推荐一下",
"username": "来自重庆的 Chrome 55.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04-19T20:22:20"
},
{
"postip": "113.249.254.242",
"message": "有什么更好的吗推荐一下",
"username": "来自重庆的 Chrome 55.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04-19T20:22:20"
},
{
"postip": "117.182.4.214",
"message": "哈哈哈",
"username": "来自117.182.4.214的 Chrome 55.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9-05-18T17:25:56"
},
{
"postip": "117.182.4.214",
"message": "哈哈哈",
"username": "来自117.182.4.214的 Chrome 55.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9-05-18T17:25:58"
},
{
"postip": "222.20.31.43",
"message": "这个技术分享真的很详细,太感谢了",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的 Chrome 74.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05-22T18:54:53"
},
{
"postip": "223.64.173.110",
"message": "centos怎么弄",
"username": "来自江苏无锡的 Chrome 72.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9-06-07T11:50:33"
},
{
"postip": "171.106.144.63",
"message": "弄好了服务器地址不知道啊",
"username": "来自广西南宁的 Chrome Mobile 74.0|Android 6.0 用户",
"date": "2019-06-08T12:41:52"
},
{
"postip": "110.65.147.250",
"message": "现在vultr都被墙了....",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南方科技大学的 Chrome 75.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07-09T20:46:33"
},
{
"postip": "110.65.147.250",
"message": "现在vultr都被墙了....",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南方科技大学的 Chrome 75.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07-09T20:46:35"
},
{
"postip": "117.136.103.9",
"message": "服务器的控制台怎么退出",
"username": "来自117.136.103.9的 Chrome 75.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07-18T00:42:18"
},
{
"postip": "223.74.73.3",
"message": "vultr不好吧",
"username": "来自广东韶关的 Chrome 75.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9-07-20T17:20:13"
},
{
"postip": "39.189.53.137",
"message": "但是好像还是要收费qwq",
"username": "来自浙江的 Chrome 75.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08-01T19:51:11"
},
{
"postip": "182.97.248.192",
"message": "很好的教程",
"username": "来自江西南昌的 Chrome 76.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10-07T20:08:59"
},
{
"postip": "123.124.147.48",
"message": "想问一下,这个服务器是无法安装插件的官服吗?我找不到plugins文件夹",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73.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11-21T17:37:45"
},
{
"postip": "123.124.147.48",
"message": "想问一下,这个服务器是无法安装插件的官服吗?我找不到plugins文件夹",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73.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11-21T17:37:48"
},
{
"postip": "123.124.147.48",
"message": "本人使用的是阿里的服务器,centos实测可用",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73.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11-21T17:39:05"
},
{
"postip": "114.222.179.219",
"message": "stop",
"username": "来自江苏南京的 Chrome 80.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20-07-23T18:32:29"
},
{
"postip": "39.190.136.81",
"message": "三丰云啊",
"username": "来自浙江的 Chrome 86.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20-10-07T14:21:48"
},
{
"postip": "117.186.7.113",
"message": "为什么连接不上来?",
"username": "来自117.186.7.113的 Chrome 88.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21-02-18T17:14:59"
},
{
"postip": "117.186.7.113",
"message": "为什么连接不上来?",
"username": "来自117.186.7.113的 Chrome 88.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21-02-18T17:15:02"
},
{
"postip": "117.186.7.113",
"message": "为什么连接不上来?",
"username": "来自117.186.7.113的 Chrome 88.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21-02-18T17:15:04"
},
{
"postip": "101.229.114.126",
"message": "看起来很详细",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Chrome 103.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22-07-11T20:57:23"
}
] |
[] |
我们将通过一个一步步的、新手友好的教程来向你展示如何搭建一个“我的世界(Minecraft)”服务器。这将会是一个长期的多人游戏服务器,你可以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一起玩,而不用在同一个局域网下。
| 2018-03-25T21:59:00 | 2018-03-25T21:59:00 | 9,480 |
/article-9480-1.html
|

我们将通过一个一步步的、新手友好的教程来向你展示如何搭建一个“我的世界(Minecraft)”服务器。这将会是一个长期的多人游戏服务器,你可以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一起玩,而不用在同一个局域网下。
### 如何搭建一个“我的世界”服务器 - 快速指南
在你开始行动之前,要先了解一些事情:
#### 为什么你**不**应该使用专门的“我的世界”服务器提供商
既然你正在阅读这篇文章,你肯定对搭建自己的“我的世界”服务器感兴趣。不应该使用专门的“我的世界”服务器提供商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
* 它们通常很慢。这是因为你是在和很多用户一起共享资源。这有的时候会超负荷,他们中很多都会超售。
* 你并不能完全控制“我的世界”服务端或真正的服务器。你没法按照你的意愿进行自定义。
* 你是受限制的。这种主机套餐或多或少都会有限制。
当然,使用现成的提供商也是有优点的。最好的就是你不用做下面这些操作。但是那还有什么意思呢?!
#### 为什么不应该用你的个人电脑作为“我的世界”服务器
我们注意到很多教程都展示的是如何在你自己的电脑上搭建服务器。这样做有一些弊端,比如:
* 你的家庭网络不够安全,无法抵挡 DDoS 攻击。游戏服务器通常容易被 DDoS 攻击,而你的家庭网络设置通常不够安全,来抵挡它们。很可能连小型攻击都无法阻挡。
* 你得处理端口转发。如果你试着在家庭网络中搭建“我的世界”服务器的话,你肯定会偶然发现端口转发的问题,并且处理时可能会有问题。
* 你得保持你的电脑一直开着。你的电费将会突破天际,并且你会增加不必要的硬件负载。大部分服务器硬件都是企业级的,提升了稳定性和持久性,专门设计用来处理负载。
* 你的家庭网络速度不够快。家庭网络并不是设计用来负载多人联机游戏的。即使你想搭建一个小型服务器,你也需要一个更好的网络套餐。幸运的是,数据中心有多个高速的、企业级的互联网连接,来保证他们达到(或尽量达到)100%在线。
* 你的硬件很可能不够好。再说一次,服务器使用的都是企业级硬件,最新最快的处理器、固态硬盘,等等。你的个人电脑很可能不是的。
* 你的个人电脑很可能是 Windows/MacOS。尽管这有所争议,但我们相信 Linux 更适合搭建游戏服务器。不用担心,搭建“我的世界”服务器不需要完全了解 Linux(尽管推荐这样)。我们会向你展示你需要了解的。
我们的建议是不要使用个人电脑,即使从技术角度来说你能做到。买一个云服务器并不是很贵。下面我们会向你展示如何在云服务器上搭建“我的世界”服务端。小心地遵守以下步骤,就很简单。
### 搭建一个“我的世界”服务器 - 需求
这是一些需求,你在教程开始之前需要拥有并了解它们:
* 你需要一个 [Linux 云服务器](https://thishosting.rocks/cheap-cloud-hosting-providers-comparison/)。我们推荐 [Vultr](https://thishosting.rocks/go/vultr/)。这家价格便宜,服务质量高,客户支持很好,并且所有的服务器硬件都很高端。检查[“我的世界”服务器需求](https://minecraft.gamepedia.com/Server/Requirements/Dedicated)来选择你需要哪种类型的服务器(像内存和硬盘之类的资源)。我们推荐每月 20 美元的套餐。他们也支持按小时收费,所以如果你只是临时需要服务器和朋友们联机的话,你的花费会更少。注册时选择 Ubuntu 16.04 发行版。在注册时选择离你的朋友们最近的地域。这样的话你就需要保护并管理服务器。如果你不想这样的话,你可以选择[托管的服务器](https://thishosting.rocks/best-cheap-managed-vps/),这样的话服务器提供商可能会给你搭建好一个“我的世界”服务器。
* 你需要一个 SSH 客户端来连接到你的 Linux 云服务器。新手通常建议使用 [PuTTy](https://www.chiark.greenend.org.uk/%7Esgtatham/putty/),但我们也推荐使用 [MobaXTerm](https://mobaxterm.mobatek.net/)。也有很多 SSH 客户端,所以挑一个你喜欢的吧。
* 你需要设置你的服务器(至少做好基本的安全设置)。谷歌一下你会发现很多教程。你也可以按照 [Linode 的 安全指南](https://www.linode.com/docs/security/securing-your-server/),然后在你的 [Vultr](https://thishosting.rocks/go/vultr/) 服务器上一步步操作。
* 下面我们将会处理软件依赖,比如 Java。
终于,到我们真正的教程了:
### 如何在 Ubuntu(Linux)上搭建一个“我的世界”服务器
这篇教程是为 [Vultr](https://thishosting.rocks/go/vultr/) 上的 Ubuntu 16.04 撰写并测试可行的。但是这对 Ubuntu 14.04, [Ubuntu 18.04](https://thishosting.rocks/ubuntu-18-04-new-features-release-date/),以及其他基于 Ubuntu 的发行版、其他服务器提供商也是可行的。
我们使用默认的 Vanilla 服务端。你也可以使用像 CraftBukkit 或 Spigot 这样的服务端,来支持更多的自定义和插件。虽然如果你使用过多插件的话会影响服务端。这各有优缺点。不管怎么说,下面的教程使用默认的 Vanilla 服务端,来使事情变得简单和更新手友好。如果有兴趣的话我们可能会发表一篇 CraftBukkit 的教程。
#### 1. 登录到你的服务器
我们将使用 root 账户。如果你使用受限的账户的话,大部分命令都需要 `sudo`。做你没有权限的事情时会出现警告。
你可以通过 SSH 客户端来登录你的服务器。使用你的 IP 和端口(大部分都是 22)。
在你登录之后,确保你的[服务器安全](https://www.linode.com/docs/security/securing-your-server/)。
#### 2. 更新 Ubuntu
在你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更新你的 Ubuntu。你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更新:
```
apt-get update && apt-get upgrade
```
在提示时敲击“回车键” 和/或 `y`。
#### 3. 安装必要的工具
在这篇教程中你需要一些工具和软件来编辑文本、长久保持服务端运行等。使用下面的命令安装:
```
apt-get install nano wget screen bash default-jdk ufw
```
其中一些可能已经安装好了。
#### 4. 下载“我的世界”服务端
首先,创建一个目录来保存你的“我的世界”服务端和其他文件:
```
mkdir /opt/minecraft
```
然后进入新目录:
```
cd /opt/minecraft
```
现在你可以下载“我的世界“服务端文件了。去往[下载页面](https://minecraft.net/en-us/download/server)获取下载链接。使用 `wget` 下载文件:
```
wget https://s3.amazonaws.com/Minecraft.Download/versions/1.12.2/minecraft_server.1.12.2.jar
```
#### 5. 安装“我的世界”服务端
下载好了服务端的 .jar 文件之后,你就需要先运行一下,它会生成一些文件,包括一个 `eula.txt` 许可文件。第一次运行的时候,它会返回一个错误并退出。这是正常的。使用下面的命令运行它:
```
java -Xms2048M -Xmx3472M -jar minecraft_server.1.12.2.jar nogui
```
`-Xms2048M` 是你的服务端能使用的最小的内存,`-Xmx3472M` 是最大的内存。[调整](https://minecraft.gamepedia.com/Commands)基于你服务器的硬件资源。如果你在 [Vultr](https://thishosting.rocks/go/vultr/) 服务器上有 4GB 内存,并且不用服务器来干其他事情的话可以就这样留着不动。
在这条命令结束并返回一个错误之后,将会生成一个新的 `eula.txt` 文件。你需要同意那个文件里的协议。你可以通过下面这条命令将 `eula=true` 添加到文件中:
```
sed -i.orig 's/eula=false/eula=true/g' eula.txt
```
你现在可以通过和上面一样的命令来开启服务端并进入“我的世界”服务端控制台了:
```
java -Xms2048M -Xmx3472M -jar minecraft_server.1.12.2.jar nogui
```
确保你在 `/opt/minecraft` 目录,或者其他你安装你的 MC 服务端的目录下。
如果你只是测试或暂时需要的话,到这里就可以停了。如果你在登录服务器时有问题的话,你就需要[配置你的防火墙](https://thishosting.rocks/how-to-make-a-minecraft-server/#configure-minecraft-server)。
第一次成功启动服务端时会花费一点时间来生成。
我们将向你展示如何创建一个脚本来启动。
#### 6. 使用脚本启动“我的世界”服务端,让服务端长期运行并在启动时开启
方便起见,我们将创建一个自动启动服务端的 bash 脚本。
首先,使用 nano 创建一个 bash 脚本:
```
nano /opt/minecraft/startminecraft.sh
```
这将会打开一个新的(空白)文件。粘贴以下内容:
```
#!/bin/bash
cd /opt/minecraft/ && java -Xms2048M -Xmx3472M -jar minecraft_server.1.12.2.jar nogui
```
如果你不熟悉 nano 的话 - 你可以使用 `CTRL + X`,再敲击 `Y`,然后回车。这个脚本将进入你先前创建的“我的世界”服务端并运行 Java 命令来开启服务端。你需要执行下面的命令来使脚本可执行:
```
chmod +x startminecraft.sh
```
然后,你就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随时运行服务端了:
```
/opt/minecraft/startminecraft.sh
```
但是,如果/当你登出 SSH 会话的话,服务端就会关闭。要想让服务端不登录也持续运行的话,你可以使用 `screen` 会话。`screen` 会话会一直运行,直到实际的服务器被关闭或重启。
使用下面的命令开启一个 screen 会话:
```
screen -S minecraft
```
一旦你进入了 `screen` 会话(看起来就像是你新建了一个 SSH 会话),你就可以使用先前创建的 bash 脚本来启动服务端:
```
/opt/minecraft/startminecraft.sh
```
要退出 `screen` 会话的话,你应该按 `CTRL+A-D`。即使你离开 `screen` 会话(断开的),服务端也会继续运行。你现在可以安全的登出 Ubuntu 服务器了,你创建的“我的世界”服务端将会继续运行。
但是,如果 Ubuntu 服务器重启或关闭了的话,`screen` 会话将不再起作用。所以**为了让我们之前做的这些在启动时自动运行**,做下面这些:
打开 `/etc/rc.local` 文件:
```
nano /etc/rc.local
```
在 `exit 0` 语句前添加如下内容:
```
screen -dm -S minecraft /opt/minecraft/startminecraft.sh
exit 0
```
保存并关闭文件。
要访问“我的世界”服务端控制台,只需运行下面的命令来重新连接 `screen` 会话:
```
screen -r minecraft
```
现在就是这样。祝贺你,玩的开心!你现在可以连接到你的“我的世界”服务端或配置/修改它了。
### 配置你的 Ubuntu 服务器
你首先肯定要设置并确保你的 Ubuntu 服务器安全,如果你还没有这么做的话。按照[我们之前提及的指南](https://www.linode.com/docs/security/securing-your-server/)并谷歌一下来获取更多信息。你需要在服务器上配置的有这些:
#### 开启并配置防火墙
首先,如果防火墙还没有开启的话,你应该先开启先前安装的 UFW:
```
ufw enable
```
你应该开放默认的“我的世界”服务端端口:
```
ufw allow 25565/tcp
```
你应该根据你的使用情况开放或拒绝其他规则。如果你不用服务器负载网站的话,就应该拒绝 80 和 443 端口。谷歌一下 Ubuntu 的 UFW/防火墙指南,你会得到建议的。设置防火墙的时候小心一些,如果你屏蔽了 SSH 端口的话你会把自己锁在服务器外面。
由于这是默认端口,这个端口经常被扫描以及攻击。你可以通过屏蔽白名单之外的访问权限来阻挡攻击。
首先,你需要在你的 [server.properties](https://minecraft.gamepedia.com/Server.properties) 文件中开启白名单模式。要开启的话,打开文件:
```
nano /opt/minecraft/server.properties
```
并将 `white-list` 行改为 `true`:
```
white-list=true
```
保存并关闭文件。
然后重启你的服务器(重启你的服务器或重新运行启动脚本):
```
/opt/minecraft/startminecraft.sh
```
访问“我的世界”服务端控制台:
```
screen -r minecraft
```
如果你想要某人进入你的服务端,你需要通过以下命令把他们添加到白名单:
```
whitelist add PlayerUsername
```
运行以下命令来将他们移出白名单:
```
whitelist remove PlayerUsername
```
使用 `CTRL+A-D` 来退出 `screen`(服务器控制台)。值得注意的是,这会拒绝除白名单以外的所有人连接到服务端。
### 如何搭建“我的世界”服务器 - 常见问题
我们将解答一些有关“我的世界”服务器和我们的指南的常见问题。
#### 我该如何重启“我的世界”服务器?
如果你按照我们的教程来的话,包括开启了服务端随系统启动,你可以直接重启你的 Ubuntu 服务器。如果没有设置岁系统启动的话,你可以通过重新运行启动脚本来重启“我的世界”服务端:
```
/opt/minecraft/startminecraft.sh
```
#### 我该如何配置我的“我的世界”服务端?
你可以使用 [server.properties](https://minecraft.gamepedia.com/Server.properties) 文件来配置你的服务端。查看“我的世界”维基来获取更多信息,你也可以什么都不动,它会工作的很好。
如果你想改变游戏模式、难度等诸如此类的东西,你可以使用服务端控制台。通过下面的命令访问服务端控制台:
```
screen -r minecraft
```
并执行[命令](https://minecraft.gamepedia.com/Commands)。像下面这些命令:
```
difficulty hard
```
```
gamemode survival @a
```
你可能需要重新启动服务端,这取决于你使用了什么命令。你可以使用很多命令,查看[维基](https://minecraft.gamepedia.com/Commands)来获取更多。
#### 我该如何升级我的“我的世界”服务端?
如果有新版本发布的话,你需要这样做:
进入“我的世界”目录:
```
cd /opt/minecraft
```
下载最新的版本,比如使用 wget 下载 1.12.3 版本:
```
wget https://s3.amazonaws.com/Minecraft.Download/versions/1.12.3/minecraft_server.1.12.3.jar
```
接下来,运行并构建新服务端:
```
java -Xms2048M -Xmx3472M -jar minecraft_server.1.12.3.jar nogui
```
最后,更新你的启动脚本:
```
nano /opt/minecraft/startminecraft.sh
```
更新版本号数字:
```
#!/bin/bash
cd /opt/minecraft/ && java -Xms2048M -Xmx3472M -jar minecraft_server.1.12.3.jar nogui
```
现在你可以重启服务端了,一切都应该没有问题。
#### 为什么你们的教程这么长,而其他的只有 2 行那么长?!
我们想让这个教程对新手来说更友好,并且尽可能详细。我们还向你展示了如何让服务端长期运行并跟随系统启动,我们向你展示了如何配置你的服务端以及所有的东西。我是说,你当然可以用几行来启动“我的世界”服务器,但那样的话绝对很烂,从不仅一方面说。
#### 我不知道 Linux 或者这里说的什么东西,我该如何搭建一个“我的世界”服务器呢?
只要通篇阅读我们的文章,复制粘贴几个命令就行了。如果你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做的话,[我们可以帮你](https://thishosting.rocks/support/),或者直接找一个[托管的](https://thishosting.rocks/best-cheap-managed-vps/)服务器[提供商](https://thishosting.rocks/best-cheap-managed-vps/),让他们帮你做这些。
#### 我该如何在服务端上安装 mod 和插件?
我们的文章意图作一篇入门指南,你应该查看[“我的世界维基”](https://minecraft.gamepedia.com/Minecraft_Wiki),或者谷歌一下来获取更多信息。网上有很多教程。
---
via: <https://thishosting.rocks/how-to-make-a-minecraft-server/>
作者:[ThisHosting.Rocks](https://thishosting.rocks) 译者:[heart4lor](https://github.com/heart4lor)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在你的网络中使用树莓派和 Pi-hole 拦截广告
|
Ben Nuttall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2/block-ads-raspberry-pi
|
痛恨上网时看到广告?学习这篇教程来设置 Pi-hole。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5/224601p4880iu8j88sg808.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5/224601p4880iu8j88sg808.png
| true | false | true |
qhwdw
| false |
[
"树莓派",
"广告"
] |
技术
|
{
"viewnum": 8811,
"commentnum": 0,
"favtimes": 5,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痛恨上网时看到广告?学习这篇教程来设置 Pi-hole。
| 2018-03-25T22:45:56 | 2018-03-25T22:45:56 | 9,481 |
/article-9481-1.html
|
>
> 痛恨上网时看到广告?学习这篇教程来设置 Pi-hole。
>
>
>

有一个闲置的树莓派?在浏览网页时讨厌广告?[Pi-hole](https://pi-hole.net/) 是一个拦截广告的开源软件项目,它可以将你的家庭网络上的所有广告路由到一个不存在的地方,从而实现在你的设备上拦截广告的目的。这么好的方法只需要花几钟的时间来设置,你就可以使用它了。
Pi-hole 拦截了超过 100,000 个提供广告的域名,它可以拦截任何设备(包括移动设备、平板电脑、以及个人电脑)上的广告,并且它是完整的拦截了广告,而不是仅将它们隐藏起来,这样做可以提升总体的网络性能(因为广告不需要下载)。你可以在一个 web 界面上、或者也可以使用一个 API 来监视性能和统计数据。
### 你需要:
* 树莓派 + SD 卡
* USB 电源线
* 以太网线
   
你不需要使用一个最新型号的树莓派 — 一个老款足够完成这项工作,只要它的内存不小于 512MB 就可以 — 因此一个一代树莓派 Model B(rev 2)就足够,一个 Model B+、或者二代的或者三代的树莓派都可以。你可以使用 Pi Zero,但需要一个 USB micro 以太网适配器。你可以使用一个带 WiFi 的 Pi Zero W 而不是以太网。但是,作为你的网络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我建议你使用一个性能良好、稳定的有线连接来代替 WiFi 连接。
### 准备 SD 卡
开始的第一步,你可能需要将 Raspbian Stretch Lite 安装到一个 SD 卡上。SD 卡至少需要 4GB 大小(完整的桌面版 Raspbian 镜像至少要 8GB,但是 Lite 版镜像更小更轻量化,足够完成这项工作)。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使用完整的 Raspbian 桌面版镜像,但是作为一个去运行简单应用程序的树莓派,你没必要做更多的事情。

使用你的个人电脑,从树莓派的网站上下载 Raspbian Stretch Lite 镜像。解压它并提取出里面的 `.img` 文件,然后将这个 `.img` 文件写入到你的 SD 卡。不论你的 SD 卡是否是空白的,这一步都不会有什么麻烦,因为在写入前它会清空上面的数据。
如果你使用的是 Linux,写入镜像文件更简单的办法是使用命令行工具 `dd`。或者,你也可以使用跨平台的软件 [Etcher](https://etcher.io/) (可以去参考 Les Pounder 写的指南 “[如何为树莓派准备 SD 卡](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7/3/how-write-sd-cards-raspberry-pi)“)。

SD 卡准备完成之后,你可以将它插入到你的树莓派,连接上键盘、显示器和以太网,然后为树莓派接上电源。在初始化设置之后,这个树莓派就不需要键盘或显示器了。如果你有使用“<ruby> 无末端 <rt> headless </rt></ruby>”树莓派工作的经验,你可以 [启用 SSH](https://www.raspberrypi.org/blog/a-security-update-for-raspbian-pixel/) 然后去设置它 [启用远程连接](https://www.raspberrypi.org/documentation/remote-access/ssh/README.md)。
### 安装 Pi-hole
在你的树莓派引导完成之后,用缺省用户名(`pi`)和密码(`raspberry`)登入。现在你就可以运行命令行了,可以去安装 Pi-hole 了。简单地输入下列命令并回车:
```
curl -sSL https://install.pi-hole.net | bash
```
这个命令下载了 Pi-hole 安装脚本然后去运行它。你可以在你的电脑浏览器中输入 `https://install.pi-hole.net` 来查看它的内容,你将会看到这个脚本做了些什么。它为你生成了一个**管理员密码**,并和其它安装信息一起显示在你的屏幕上。
就是这么简单,几分钟之后,你的树莓派将准备好为你拦截广告。
在你断开树莓派连接之前,你需要知道它的 IP 地址和你的路由器的 IP 地址。(如果你不知道),在你的终端中输入 `hostname -I` 来查看你的树莓派的 IP 地址,输入 `ip route | grep default` 来找到你的路由器的 IP 地址。你看到的将是像 `192.168.1.1` 这样的地址。
### 配置你的路由器
你的树莓派现在运行着一个 DNS 服务器,接下来你需要告诉你的路由器去使用 Pi-hole 作为它的 DNS 服务器而不是你的 ISP 提供给你的缺省 DNS。进入路由器的管理控制台 web 界面。这个界面一般是输入你的路由器的 IP 地址来进入的。
找到 LAN 设置下面的 DHCP/DNS 设置,然后将你的主 DNS 服务器的 IP 地址设置为你的 Pi-hole 的 IP 地址。设置完成之后,它应该你下图的样子:

关于这一步的更多信息,可以查看 [Pi-hole discourse](https://discourse.pi-hole.net/t/how-do-i-configure-my-devices-to-use-pi-hole-as-their-dns-server/245)。
你还需要确保你的 Pi-hole 始终保持相同的 IP 地址,因此,你需要去查看 DHCP 设置,将你的树莓派的 IP 地址条目添加到保留地址中。
### 外部测试
现在,在命令行下输入 `sudo halt` 关闭运行的树莓派,并断开它的电源。你可以拔掉显示器连接线和键盘,然后将你的树莓派放置到一个合适的固定的地方 — 或许应该将它放在你的路由器附近。确保连接着以太网线,然后重新连接电源以启动它。
在你的个人电脑上导航到一个网站(强烈建议访问 [Opensource.com](https://opensource.com/) 网站),或者用你的 WiFi 中的一个设备去检查你的因特网访问是否正常(如果不能正常访问,可能是你的 DNS 配置错误)。如果在浏览器中看到了预期的结果,说明它的工作正常。现在,你浏览网站时,应该再也看不到广告了!甚至在你的 app 中提供的广告也无法出现在你的移动设备中!祝你“冲浪”愉快!
如果你想去测试一下你的广告拦截的新功能,你可以去这个 [测试页面](https://pi-hole.net/pages-to-test-ad-blocking-performance/) 尝试浏览一些内置广告的网站。
现在你可以在你的电脑浏览器上输入 Pi-hole 的 IP 地址来访问它的 web 界面(比如,`http://192.168.1.4/admin` 或者 `http://pi.hole/admin` 也可能会工作)。你将看到 Pi-hole 管理面板和一些统计数据(在这时可能数字比较小)。在你输入(在安装时显示在屏幕上的)密码后,你将看到更漂亮的图形界面:

你也可以微调你的 Pi-hole 的设置,像域名的白名单和黑名单、永久和临时禁止、访问拦截统计信息等等。
个别情况下,你可能需要去升级你的 Pi-hole 安装。当软件需要更新时,这个 web 界面会出现一个更新提示。如果你启用了 SSH,你可以远程登入,否则,那你只能再次连接键盘和显示器。远程登入之后,输入 `pihole -up`命令来更新它。

如果你使用过 Pi-hole 或者其它的开源广告拦截器,请在下面的评论区把你的经验共享出来。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2/block-ads-raspberry-pi>
作者:[Ben Nuttall](https://opensource.com/users/bennuttall) 译者:[qhwdw](https://github.com/qhwd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 Web 服务器文档根目录上设置只读文件权限
|
Vivek Gite
|
https://www.cyberciti.biz/faq/howto-set-readonly-file-permission-in-linux-unix/
|
如何对我存放在 /var/www/html/ 目录中的所有文件设置只读权限?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5/235337kzvy1x5uh65mokes.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5/235337kzvy1x5uh65mokes.jpg
| true | false | true |
yizhuoyan
| false |
[
"只读"
] |
技术
|
{
"viewnum": 4442,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如何对我存放在 /var/www/html/ 目录中的所有文件设置只读权限?
| 2018-03-25T23:53:42 | 2018-03-25T23:53:42 | 9,482 |
/article-9482-1.html
|
**Q:如何对我存放在 `/var/www/html/` 目录中的所有文件设置只读权限?**
你可以使用 `chmod` 命令对 Linux/Unix/macOS/OS X/\*BSD 操作系统上的所有文件来设置只读权限。这篇文章介绍如何在 Linux/Unix 的 web 服务器(如 Nginx、 Lighttpd、 Apache 等)上来设置只读文件权限。

### 如何设置文件为只读模式
语法为:
```
### 仅针对文件 ###
chmod 0444 /var/www/html/*
chmod 0444 /var/www/html/*.php
```
### 如何设置目录为只读模式
语法为:
```
### 仅针对目录 ###
chmod 0444 /var/www/html/
chmod 0444 /path/to/your/dir/
# ***************************************************************************
# 假如 web 服务器的用户/用户组是 www-data,文件拥有者是 ftp-data 用户/用户组
# ***************************************************************************
# 设置目录所有文件为只读
chmod -R 0444 /var/www/html/
# 设置文件/目录拥有者为 ftp-data
chown -R ftp-data:ftp-data /var/www/html/
# 所有目录和子目录的权限为 0445 (这样 web 服务器的用户或用户组就可以读取我们的文件)
find /var/www/html/ -type d -print0 | xargs -0 -I {} chmod 0445 "{}"
```
找到所有 `/var/www/html` 下的所有文件(包括子目录),键入:
```
### 仅对文件有效 ###
find /var/www/html -type f -iname "*" -print0 | xargs -I {} -0 chmod 0444 {}
```
然而,你需要在 `/var/www/html` 目录及其子目录上设置只读和执行权限,如此才能让 web 服务器能够访问根目录,键入:
```
### 仅对目录有效 ###
find /var/www/html -type d -iname "*" -print0 | xargs -I {} -0 chmod 0544 {}
```
### 警惕写权限
请注意在 `/var/www/html/` 目录上的写权限会允许任何人删除文件或添加新文件。也就是说,你可能需要设置一个只读权限给 `/var/www/html/` 目录本身。
```
### web根目录只读 ###
chmod 0555 /var/www/html
```
在某些情况下,根据你的设置要求,你可以改变文件的属主和属组来设置严格的权限。
```
### 如果 /var/www/html 目录的拥有人是普通用户,你可以设置拥有人为:root:root 或 httpd:httpd (推荐) ###
chown -R root:root /var/www/html/
### 确保 apache 拥有 /var/www/html/ ###
chown -R apache:apache /var/www/html/
```
### 关于 NFS 导出目录
你可以在 `/etc/exports` 文件中指定哪个目录应该拥有[只读或者读写权限](https://www.cyberciti.biz//www.cyberciti.biz/faq/centos-fedora-rhel-nfs-v4-configuration/) 。这个文件定义各种各样的共享在 NFS 服务器和他们的权限。如:
```
# 对任何人只读权限
/var/www/html *(ro,sync)
# 对192.168.1.10(upload.example.com)客户端读写权限访问
/var/www/html 192.168.1.10(rw,sync)
```
### 关于用于 MS-Windows客户端的 Samba(CIFS)只读共享
要以只读共享 `sales`,更新 `smb.conf`,如下:
```
[sales]
comment = Sales Data
path = /export/cifs/sales
read only = Yes
guest ok = Yes
```
### 关于文件系统表(fstab)
你可以在 Unix/Linux 上的 `/etc/fstab` 文件中配置挂载某些文件为只读模式。
你需要有专用分区,不要设置其他系统分区为只读模式。
如下在 `/etc/fstab` 文件中设置 `/srv/html` 为只读模式。
```
/dev/sda6 /srv/html ext4 ro 1 1
```
你可以使用 `mount` 命令[重新挂载分区为只读模式](https://www.cyberciti.biz/faq/howto-freebsd-remount-partition/)(使用 root 用户)
```
# mount -o remount,ro /dev/sda6 /srv/html
```
或者
```
# mount -o remount,ro /srv/html
```
上面的命令会尝试重新挂载已挂载的文件系统到 `/srv/html`上。这是改变文件系统挂载标志的常用方法,特别是让只读文件改为可写的。这种方式不会改变设备或者挂载点。让文件变得再次可写,键入:
```
# mount -o remount,rw /dev/sda6 /srv/html
```
或
```
# mount -o remount,rw /srv/html
```
### Linux:chattr 命令
你可以在 Linux 文件系统上使用 `chattr` 命令[改变文件属性为只读](https://www.cyberciti.biz/tips/linux-password-trick.html),如:
```
chattr +i /path/to/file.php
chattr +i /var/www/html/
# 查找任何在/var/www/html下的文件并设置为只读#
find /var/www/html -iname "*" -print0 | xargs -I {} -0 chattr +i {}
```
通过提供 `-i` 选项可删除只读属性:
```
chattr -i /path/to/file.php
```
FreeBSD、Mac OS X 和其他 BSD Unix 用户可使用[`chflags`命令](https://www.cyberciti.biz/tips/howto-write-protect-file-with-immutable-bit.html):
```
### 设置只读 ##
chflags schg /path/to/file.php
### 删除只读 ##
chflags noschg /path/to/file.php
```
---
via: <https://www.cyberciti.biz/faq/howto-set-readonly-file-permission-in-linux-unix/>
作者:[Vivek Gite](https://www.cyberciti.biz) 译者:[yizhuoyan](https://github.com/yizhuoya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可以运行在 Windows 10 中的最实用的 Linux 命令
|
Sapnil Bhartiya
|
https://www.linux.com/blog/learn/2018/3/most-useful-linux-commands-you-can-run-windows-10
|
本文适用于使用 Windows 10 系统,但是又想在 Azure、AWS 或是私有云平台上学习 Linux 的初级开发者。换句话说,就是为了帮助初次接触 Linux 系统的 Windows 10 用户。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6/102949gcbzzbbae5vbc72c.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6/102949gcbzzbbae5vbc72c.png
| true | false | true |
CYLeft
| false |
[
"WSL"
] |
技术
|
{
"viewnum": 6897,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本文适用于使用 Windows 10 系统,但是又想在 Azure、AWS 或是私有云平台上学习 Linux 的初级开发者。换句话说,就是为了帮助初次接触 Linux 系统的 Windows 10 用户。
| 2018-03-26T10:29:46 | 2018-03-26T10:29:46 | 9,483 |
/article-9483-1.html
|

在本系列早先的文章中,我们讨论了关于如何在 [Windows 10 上开启 WSL 之旅](https://www.linux.com/blog/learn/2018/2/how-get-started-using-wsl-windows-10) 的内容。作为本系列的最后一篇文章,我们准备探讨一些能在 Windows 10 上广泛使用的 Linux 命令。
话题深入之前,请先让我们明确本教程所适用的人群。本文适用于使用 Windows 10 系统,但是又想在 Azure、AWS 或是私有云平台上学习 Linux 的初级开发者。换句话说,就是为了帮助初次接触 Linux 系统的 Windows 10 用户。
您的工作任务决定了您所需要的命令,而我的需求可能和您的不一样。本文旨在帮助您在 Windwos 10 上舒服的使用 Linux。不过请牢记,WSL 并不提供硬件访问的功能,比如声卡、GPU,至少官方是这么描述的。但是这可能并不能阻止 Linux 用户的折腾精神。很多用户不仅完成了硬件访问,甚至已经在 Windows 10 上安装上了 Linux 桌面程序。但是本文并不会涉及这些内容,我们可能会讨论这些,但不是现在。
下面是我们需要着手的任务。
### 如何让您的 Linux 系统保持到最新的版本
因为 Linux 运行在了 Windows 系统中,所以您将被剥夺 Linux 系统所提供的所有安全特性。另外,如果不及时给 Linux 系统打补丁,你的 Windows 设备将被迫暴露在外界威胁中,所以还请保持您的 Linux 为最新版本。
WSL 官方支持 openSUSE/SUSE Linux Enterprise 和 Ubuntu。您也可以安装其他发行版,但是我只需要它们当中的二者之一就可以完成我的所有工作,毕竟,我只需要访问一些 Linux 基础程序。
**更新 openSUSE Leap:**
```
sudo zypper up
```
如果您想升级系统,您可以运行下面的命令:
```
sudo zypper dup
```
**更新 Ubuntu:**
```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dist-upgrade
```
这样你就安全了,由于 Linux 系统的更新是渐进式的,所以更新系统成为了我的日常。不像 Windows 10 的更新通常需要重启系统,而 Linux 不同,一般只有 KB 或是 MB 级的更新,无需重启。
### 管理文件目录
系统更新之后,我们来看看一些或普通或不太普通的任务。
系统更新之外的第二重要的任务是使用 Linux 管理本地和远程文件。我承认我更青睐图形界面程序,但是终端能提供更可靠、更有价值的服务。要不你使用资源管理器移动 1 TB 的文件试试?我通常使用 `rsync` 命令来移动大量文件。如果中断任务,`rsync` 可以在上次停止的位置继续工作。
虽然您可能更习惯使用 `cp` 或是 `mv` 命令复制、移动文件,但是我还是喜欢灵活的 `rsync` 命令,了解 `rsync` 对远程文件传输也有帮助。使用 `rsync` 大半为了完成下面三个任务:
**使用 rsync 复制整个目录:**
```
rsync -avzP /source-directory /destination directory
```
**使用 rsync 移动文件:**
```
rsync --remove-source-files -avzP /source-directory /destination-directory
```
在成功复制目标目录之后,此命令将删除源文件。
**使用 rsync 同步文件:**
我的文件可能在多处存储。但是,我只会在主要位置中增加或是删除。如果不使用专业的软件,同步文件可能会给用户带来挑战,而 `rsync` 刚好可以简化这个过程。这个命令可以让两个目录文件内容同步。不过要注意,这是一个单向同步,即从源位置同步到目标位置。
```
rsync --delete -avzP /source-directory /destination-directory
```
如果源目录中没有找到文件,上述命令将删除目标目录中的文件。换言之,它创建了源目录的一个镜像。
### 文件自动备份
保持文件备份是一项乏味的工作。为了保持我的设备的完全同步,我运行了一个 cron 作业在夜间保持我的所有目录同步。不过我会留一个外部驱动器,基本上每周我都会手动同步一次。由于可能删掉我不想删除的文件,所以我并没有使用 `--delete` 选项。我会根据情况手动决定是否使用这个选项。
**创建 cron 作业,打开 crontab:**
```
crontab -e
```
移动大文件时,我会选择在系统空闲的深夜执行该命令。此命令将在每天早上 1 点运行,您大概可以这样修改它:
```
# 0 1 * * * rsync -avzP /source-directory /destination-directory
```
这是使用 crontab 的定时作业的命令结构:
```
# m h dom mon dow command
```
在此,`m` = 分钟,`h` = 小时,`dom` = 本月的某天,`mon` = 月,`dow` = 本周的某天。
我们将在每天早上 1 点运行这条命令。您可以选择 `dow` 或是 `dom`(比如,每月 5 号)等。您可以在 [这里](http://www.adminschoice.com/crontab-quick-reference) 阅读更多相关内容。
### 管理远程服务器
在 Windows 系统上使用 WSL 的优势之一就是能方便管理云上的 Linux 服务器,WSL 能提供原生的 Linux 工具给您。首先,您需要使用 `ssh` 命令登录远程 Linux 服务器。
比如,我的服务器 ip 是 192.168.0.112;端口为 2018(不是默认的 22 端口);Linux 用户名是 swapnil,密码是 “就不告诉你”。
```
ssh -p2018 swapnil@192.168.0.112
```
它会向您询问用户密码,然后您就可以登录到 Linux 服务器了。现在您可以在 Linux 服务器上执行任意您想执行的所有操作了。不需使用 PuTTY 程序了。
使用 `rsync` ,您可以很轻易的在本地机器和远程机器之间传输文件。源目录还是目标目录取决于您是上传文件到服务器,还是下载文件到本地目录,您可以使用 `username@IP-address-of-server:/path-of-directory` 来指定目录。
如果我想复制一些文本内容到服务器的 home 目录,命令如下:
```
rsync -avzP /source-directory-on-local-machine ‘ssh -p2018’ swapnil@192.168.0.112:/home/swapnil/Documents/
```
这将会复制这些文件到远程服务器中 `Documents` 目录。
### 总结
本教程主要是为了证明您可以在 Windows 10 系统上通过 WSL 完成 Linux 方面的很大一部分的任务。通常来说,它提高了生产效率。现在,Linux 的世界已经向 Windwos 10 系统张开怀抱了,尽情探索吧。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是想了解 WSL 涉及到的其他层面,欢迎在下方的评论区分享您的想法。
在 [Administering Linux on Azure (LFS205)](https://training.linuxfoundation.org/linux-courses/system-administration-training/administering-linux-on-azure) 课程中了解更多,可以在 [这里](http://bit.ly/2FpFtPg) 注册。
---
via: <https://www.linux.com/blog/learn/2018/3/most-useful-linux-commands-you-can-run-windows-10>
作者:[SAPNIL BHARTIYA](https://www.linux.com/users/arnieswap) 译者:[CYLeft](https://github.com/CYLeft)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3 种扩展 Kubernetes 能力的方式
|
Paul Brown
|
https://www.linux.com/blog/event/kubecon/2018/2/3-ways-extend-power-kubernetes
|
你需要扩展 Kubernetes。有三种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从最灵活(但也更困难)到最简单的依次是:使用 Kube 聚合器、使用 API 服务器构建器或创建自定义资源定义(CRD)。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7/104158hfucxmazdauauczy.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7/104158hfucxmazdauauczy.png
| tru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Kubernetes"
] |
容器与云
|
{
"viewnum": 3267,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你需要扩展 Kubernetes。有三种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从最灵活(但也更困难)到最简单的依次是:使用 Kube 聚合器、使用 API 服务器构建器或创建自定义资源定义(CRD)。
| 2018-03-27T10:41:52 | 2018-03-27T10:41:52 | 9,484 |
/article-9484-1.html
|

Google 的工程总监 Chen Goldberg 在最近的奥斯汀 [KubeCon 和 CloudNativeCon](http://events17.linuxfoundation.org/events/kubecon-and-cloudnativecon-north-america)上说,Kubernetes 的扩展能力是它的秘密武器。
在建立帮助工程师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的竞赛中,Goldberg 谈到他曾经领导过一个开发这样一个平台的团队。尽管平台最初有用,但它无法扩展,并且修改也很困难。
幸运的是,Goldberg 说,Kubernetes 没有这些问题。首先,Kubernetes 是一个自我修复系统,因为它使用的控制器实现了“<ruby> 协调环 <rt> Reconciliation Loop </rt></ruby>”。在协调环中,控制器观察系统的当前状态并将其与所需状态进行比较。一旦它确定了这两个状态之间的差异,它就会努力实现所需的状态。这使得 Kubernetes 非常适合动态环境。
### 3 种扩展 Kubernetes 的方式
Goldberg 然后解释说,要建立控制器,你需要资源,也就是说,你需要扩展 Kubernetes。有三种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从最灵活(但也更困难)到最简单的依次是:使用 Kube 聚合器、使用 API 服务器构建器或创建<ruby> 自定义资源定义 <rt> Custom Resource Definition </rt></ruby>(CRD)。
后者甚至可以使用极少的代码来扩展 Kubernetes 的功能。为了演示它是如何完成的,Goggle 软件工程师 Anthony Yeh 上台展示了为 Kubernetes 添加一个状态集。 (状态集对象用于管理有状态应用,即需要存储应用状态的程序,跟踪例如用户身份及其个人设置。)使用 *catset*,在一个 100 行 JavaScript 的文件中实现的 CRD,Yeh 展示了如何将状态集添加到 Kubernetes 部署中。之前的扩展不是 CRD,需要 24 个文件和 3000 多行代码。
为解决 CRD 可靠性问题,Goldberg 表示,Kubernetes 已经启动了一项认证计划,允许公司在 Kubernetes 社区注册和认证其扩展。在一个月内,已有 30 多家公司报名参加该计划。
Goldberg 继续解释 Kubernetes 的可扩展性如何成为今年 KubeCon 的热门话题,以及 Google 和 IBM 如何构建一个使用 CRD 管理和保护微服务的平台。或者一些开发人员如何将机器学习带入 Kubernetes,另外展示开放服务代理以及在混合设置上的服务消费。
Goldberg 总结说,可扩展性是种增能。而且,Kubernetes 的可扩展性使其成为开发者的通用平台,并且易于使用,这使得他们可以运行任何应用程序。
你可以在下面观看整个视频:
---
via: <https://www.linux.com/blog/event/kubecon/2018/2/3-ways-extend-power-kubernetes>
作者:[PAUL BROWN](https://www.linux.com/users/bro66)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用 Python 解析 HTML
|
Greg Pittman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1/parsing-html-python
|
用一些简单的脚本,可以很容易地清理文档和其它大量的 HTML 文件。但是首先你需要解析它们。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7/111914vfz045ksfbbdxuk0.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7/111914vfz045ksfbbdxuk0.png
| true | false | true |
Flowsnow
| false |
[
"HTML",
"Python"
] |
软件开发
|
{
"viewnum": 7884,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用一些简单的脚本,可以很容易地清理文档和其它大量的 HTML 文件。但是首先你需要解析它们。
| 2018-03-27T11:19:10 | 2018-03-27T11:19:10 | 9,485 |
/article-9485-1.html
|
>
> 用一些简单的脚本,可以很容易地清理文档和其它大量的 HTML 文件。但是首先你需要解析它们。
>
>
>

作为 Scribus 文档团队的长期成员,我要随时了解最新的源代码更新,以便对文档进行更新和补充。 我最近在刚升级到 Fedora 27 系统的计算机上使用 Subversion 进行检出操作时,对于下载该文档所需要的时间我感到很惊讶,文档由 HTML 页面和相关图像组成。 我恐怕该项目的文档看起来比项目本身大得多,并且怀疑其中的一些内容是“僵尸”文档——不再使用的 HTML 文件以及 HTML 中无法访问到的图像。
我决定为自己创建一个项目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种方法是搜索未使用的现有图像文件。 如果我可以扫描所有 HTML 文件中的图像引用,然后将该列表与实际图像文件进行比较,那么我可能会看到不匹配的文件。
这是一个典型的图像标签:
```
<img src="images/edit_shapes.png" ALT="Edit examples" ALIGN=left>
```
我对 `src=` 之后的第一组引号之间的部分很感兴趣。 在寻找了一些解决方案后,我找到一个名为 [BeautifulSoup](https://www.crummy.com/software/BeautifulSoup/) 的 Python 模块。 脚本的核心部分如下所示:
```
soup = BeautifulSoup(all_text, 'html.parser')
match = soup.findAll("img")
if len(match) > 0:
for m in match:
imagelist.append(str(m))
```
我们可以使用这个 `findAll` 方法来挖出图片标签。 这是一小部分输出:
```
<img src="images/pdf-form-ht3.png"/><img src="images/pdf-form-ht4.png"/><img src="images/pdf-form-ht5.png"/><img src="images/pdf-form-ht6.png"/><img align="middle" alt="GSview - Advanced Options Panel" src="images/gsadv1.png" title="GSview - Advanced Options Panel"/><img align="middle" alt="Scribus External Tools Preferences" src="images/gsadv2.png" title="Scribus External Tools Preferences"/>
```
到现在为止还挺好。我原以为下一步就可以搞定了,但是当我在脚本中尝试了一些字符串方法时,它返回了有关标记的错误而不是字符串的错误。 我将输出保存到一个文件中,并在 [KWrite](https://www.kde.org/applications/utilities/kwrite/) 中进行编辑。 KWrite 的一个好处是你可以使用正则表达式(regex)来做“查找和替换”操作,所以我可以用 `\n<img` 替换 `<img`,这样可以看得更清楚。 KWrite 的另一个好处是,如果你用正则表达式做了一个不明智的选择,你还可以撤消。
但我认为,肯定有比这更好的东西,所以我转而使用正则表达式,或者更具体地说 Python 的 `re` 模块。 这个新脚本的相关部分如下所示:
```
match = re.findall(r'src="(.*)/>', all_text)
if len(match)>0:
for m in match:
imagelist.append(m)
```
它的一小部分输出如下所示:
```
images/cmcanvas.png" title="Context Menu for the document canvas" alt="Context Menu for the document canvas" /></td></tr></table><br images/eps-imp1.png" title="EPS preview in a file dialog" alt="EPS preview in a file dialog" images/eps-imp5.png" title="Colors imported from an EPS file" alt="Colors imported from an EPS file" images/eps-imp4.png" title="EPS font substitution" alt="EPS font substitution" images/eps-imp2.png" title="EPS import progress" alt="EPS import progress" images/eps-imp3.png" title="Bitmap conversion failure" alt="Bitmap conversion failure"
```
乍一看,它看起来与上面的输出类似,并且附带有去除图像的标签部分的好处,但是有令人费解的是还夹杂着表格标签和其他内容。 我认为这涉及到这个正则表达式 `src="(.*)/>`,这被称为*贪婪*,意味着它不一定停止在遇到 `/>` 的第一个实例。我应该补充一点,我也尝试过 `src="(.*)"`,这真的没有什么更好的效果,我不是一个正则表达式专家(只是做了这个),找了各种方法来改进这一点但是并没什么用。
做了一系列的事情之后,甚至尝试了 Perl 的 `HTML::Parser` 模块,最终我试图将这与我为 Scribus 编写的一些脚本进行比较,这些脚本逐个字符的分析文本内容,然后采取一些行动。 为了最终目的,我终于想出了所有这些方法,并且完全不需要正则表达式或 HTML 解析器。 让我们回到展示的那个 `img` 标签的例子。
```
<img src="images/edit_shapes.png" ALT="Edit examples" ALIGN=left>
```
我决定回到 `src=` 这一块。 一种方法是等待 `s` 出现,然后看下一个字符是否是 `r`,下一个是 `c`,下一个是否 `=`。 如果是这样,那就匹配上了! 那么两个双引号之间的内容就是我所需要的。 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需要连续识别上面这样的结构。 一种查看代表一行 HTML 文本的字符串的方法是:
```
for c in all_text:
```
但是这个逻辑太乱了,以至于不能持续匹配到前面的 `c`,还有之前的字符,更之前的字符,更更之前的字符。
最后,我决定专注于 `=` 并使用索引方法,以便我可以轻松地引用字符串中的任何先前或将来的字符。 这里是搜索部分:
```
index = 3
while index < linelength:
if (all_text[index] == '='):
if (all_text[index-3] == 's') and (all_text[index-2] == 'r') and (all_text[index-1] == 'c'):
imagefound(all_text, imagelist, index)
index += 1
else:
index += 1
else:
index += 1
```
我用第四个字符开始搜索(索引从 0 开始),所以我在下面没有出现索引错误,并且实际上,在每一行的第四个字符之前不会有等号。 第一个测试是看字符串中是否出现了 `=`,如果没有,我们就会前进。 如果我们确实看到一个等号,那么我们会看前三个字符是否是 `s`、`r` 和 `c`。 如果全都匹配了,就调用函数 `imagefound`:
```
def imagefound(all_text, imagelist, index):
end = 0
index += 2
newimage = ''
while end == 0:
if (all_text[index] != '"'):
newimage = newimage + all_text[index]
index += 1
else:
newimage = newimage + '\n'
imagelist.append(newimage)
end = 1
return
```
我们给函数发送当前索引,它代表着 `=`。 我们知道下一个字符将会是 `"`,所以我们跳过两个字符,并开始向名为 `newimage` 的控制字符串添加字符,直到我们发现下一个 `"`,此时我们完成了一次匹配。 我们将字符串加一个换行符(`\n`)添加到列表 `imagelist` 中并返回(`return`),请记住,在剩余的这个 HTML 字符串中可能会有更多图片标签,所以我们马上回到搜索循环中。
以下是我们的输出现在的样子:
```
images/text-frame-link.png
images/text-frame-unlink.png
images/gimpoptions1.png
images/gimpoptions3.png
images/gimpoptions2.png
images/fontpref3.png
images/font-subst.png
images/fontpref2.png
images/fontpref1.png
images/dtp-studio.png
```
啊,干净多了,而这只花费几秒钟的时间。 我本可以将索引前移 7 步来剪切 `images/` 部分,但我更愿意把这个部分保存下来,以确保我没有剪切掉图像文件名的第一个字母,这很容易用 KWrite 编辑成功 —— 你甚至不需要正则表达式。 做完这些并保存文件后,下一步就是运行我编写的另一个脚本 `sortlist.py`:
```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 sortlist.py
import os
imagelist = []
for line in open('/tmp/imagelist_parse4.txt').xreadlines():
imagelist.append(line)
imagelist.sort()
outfile = open('/tmp/imagelist_parse4_sorted.txt', 'w')
outfile.writelines(imagelist)
outfile.close()
```
这会读取文件内容,并存储为列表,对其排序,然后另存为另一个文件。 之后,我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
ls /home/gregp/development/Scribus15x/doc/en/images/*.png > '/tmp/actual_images.txt'
```
然后我需要在该文件上运行 `sortlist.py`,因为 `ls` 方法的排序与 Python 不同。 我原本可以在这些文件上运行比较脚本,但我更愿意以可视方式进行操作。 最后,我成功找到了 42 个图像,这些图像没有来自文档的 HTML 引用。
这是我的完整解析脚本:
```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 parseimg4.py
import os
def imagefound(all_text, imagelist, index):
end = 0
index += 2
newimage = ''
while end == 0:
if (all_text[index] != '"'):
newimage = newimage + all_text[index]
index += 1
else:
newimage = newimage + '\n'
imagelist.append(newimage)
end = 1
return
htmlnames = []
imagelist = []
tempstring = ''
filenames = os.listdir('/home/gregp/development/Scribus15x/doc/en/')
for name in filenames:
if name.endswith('.html'):
htmlnames.append(name)
#print htmlnames
for htmlfile in htmlnames:
all_text = open('/home/gregp/development/Scribus15x/doc/en/' + htmlfile).read()
linelength = len(all_text)
index = 3
while index < linelength:
if (all_text[index] == '='):
if (all_text[index-3] == 's') and (all_text[index-2] == 'r') and
(all_text[index-1] == 'c'):
imagefound(all_text, imagelist, index)
index += 1
else:
index += 1
else:
index += 1
outfile = open('/tmp/imagelist_parse4.txt', 'w')
outfile.writelines(imagelist)
outfile.close()
imageno = len(imagelist)
print str(imageno) + " images were found and saved"
```
脚本名称为 `parseimg4.py`,这并不能真实反映我陆续编写的脚本数量(包括微调的和大改的以及丢弃并重新开始写的)。 请注意,我已经对这些目录和文件名进行了硬编码,但是很容易变得通用化,让用户输入这些信息。 同样,因为它们是工作脚本,所以我将输出发送到 `/tmp` 目录,所以一旦重新启动系统,它们就会消失。
这不是故事的结尾,因为下一个问题是:僵尸 HTML 文件怎么办? 任何未使用的文件都可能会引用图像,不能被前面的方法所找出。 我们有一个 `menu.xml` 文件作为联机手册的目录,但我还需要考虑 TOC(LCTT 译注:TOC 是 table of contents 的缩写)中列出的某些文件可能引用了不在 TOC 中的文件,是的,我确实找到了一些这样的文件。
最后我可以说,这是一个比图像搜索更简单的任务,而且开发的过程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 关于作者
Greg Pittman 是 Kentucky 州 Louisville 市的一名退休的神经学家,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 Fortran IV 语言开始长期以来对计算机和编程有着浓厚的兴趣。 当 Linux 和开源软件出现的时候,Greg 深受启发,去学习更多知识,并实现最终贡献的承诺。 他是 Scribus 团队的成员。[更多关于我](https://opensource.com/users/greg-p)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1/parsing-html-python>
作者:[Greg Pittman](https://opensource.com/users/greg-p) 译者:[Flowsnow](https://github.com/Flowsno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 Linux 上安装应用程序
|
Seth Kenlon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1/how-install-apps-linux
|
学习在你的 Linux 计算机上摆弄那些软件。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7/125900jivrq6yfiwfctzzj.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7/125900jivrq6yfiwfctzzj.jpg
| true | false | true |
MjSeven
| true |
[
"软件"
] |
技术
|
{
"viewnum": 47795,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学习在你的 Linux 计算机上摆弄那些软件。
| 2018-03-27T12:59:14 | 2018-03-27T12:59:14 | 9,486 |
/article-9486-1.html
|
>
> 学习在你的 Linux 计算机上摆弄那些软件。
>
>
>

如何在 Linux 上安装应用程序?因为有许多操作系统,这个问题不止有一个答案。应用程序可以可以来自许多来源 —— 几乎不可能数的清,并且每个开发团队都可以以他们认为最好的方式提供软件。知道如何安装你所得到的软件是成为操作系统高级用户的一部分。
### 仓库
十多年来,Linux 已经在使用软件库来分发软件。在这种情况下,“仓库”是一个托管可安装软件包的公共服务器。Linux 发行版提供了一条命令,以及该命令的图形界面,用于从服务器获取软件并将其安装到你的计算机。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概念,它已经成为所有主流手机操作系统的模式,最近,该模式也成为了两大闭源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应用商店”。

*不是应用程序商店*
从软件仓库安装是在 Linux 上安装应用程序的主要方法,它应该是你寻找想要安装的任何应用程序的首选地方。
从软件仓库安装,通常需要一个命令,如:
```
$ sudo dnf install inkscape
```
实际使用的命令取决于你所使用的 Linux 发行版。Fedora 使用 `dnf`,OpenSUSE 使用 `zypper`,Debian 和 Ubuntu 使用 `apt`,Slackware 使用 `sbopkg`,FreeBSD 使用 `pkg_add`,而基于 lllumos 的 Openlndiana 使用 `pkg`。无论你使用什么,该命令通常要搜索你想要安装应用程序的正确名称,因为有时候你认为的软件名称不是它官方或独有的名称:
```
$ sudo dnf search pyqt
PyQt.x86_64 : Python bindings for Qt3
PyQt4.x86_64 : Python bindings for Qt4
python-qt5.x86_64 : PyQt5 is Python bindings for Qt5
```
一旦你找到要安装的软件包的名称后,使用 `install` 子命令执行实际的下载和自动安装:
```
$ sudo dnf install python-qt5
```
有关从软件仓库安装的具体信息,请参阅你的 Linux 发行版的文档。
图形工具通常也是如此。搜索你认为你想要的,然后安装它。

与底层命令一样,图形安装程序的名称取决于你正在运行的 Linux 发行版。相关的应用程序通常使用“软件(software)”或“包(package)”等关键字进行标记,因此请在你的启动项或菜单中搜索这些词汇,然后你将找到所需的内容。 由于开源全由用户来选择,所以如果你不喜欢你的发行版提供的图形用户界面(GUI),那么你可以选择安装替代品。 你知道该如何做到这一点。
#### 额外仓库
你的 Linux 发行版为其打包的软件提供了标准仓库,通常也有额外的仓库。例如,[EPEL](https://fedoraproject.org/wiki/EPEL) 服务于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和 CentOS,[RPMFusion](http://rpmfusion.org) 服务于 Fedora,Ubuntu 有各种级别的支持以及个人包存档(PPA),[Packman](http://packman.links2linux.org/) 为 OpenSUSE 提供额外的软件以及 [SlackBuilds.org](http://slackbuilds.org) 为 Slackware 提供社区构建脚本。
默认情况下,你的 Linux 操作系统设置为只查看其官方仓库,因此如果你想使用其他软件集合,则必须自己添加额外库。你通常可以像安装软件包一样安装仓库。实际上,当你安装例如 [GNU Ring](https://ring.cx/en/download/gnu-linux) 视频聊天,[Vivaldi](http://vivaldi.com) web 浏览器,谷歌浏览器等许多软件时,你的实际安装是访问他们的私有仓库,从中将最新版本的应用程序安装到你的机器上。

*安装仓库*
你还可以通过编辑文本文件将仓库手动添加到你的软件包管理器的配置目录,或者运行命令来添加添加仓库。像往常一样,你使用的确切命令取决于 Linux 发行版本。例如,这是一个 `dnf` 命令,它将一个仓库添加到系统中:
```
$ sudo dnf config-manager --add-repo=http://example.com/pub/centos/7
```
### 不使用仓库来安装应用程序
仓库模型非常流行,因为它提供了用户(你)和开发人员之间的链接。重要更新发布之后,系统会提示你接受更新,并且你可以从一个集中位置接受所有更新。
然而,有时候一个软件包还没有放到仓库中时。这些安装包有几种形式。
#### Linux 包
有时候,开发人员会以通用的 Linux 打包格式分发软件,例如 RPM、DEB 或较新但非常流行的 FlatPak 或 Snap 格式。你不是访问仓库下载的,你只是得到了这个包。
例如,视频编辑器 [Lightworks](https://www.lwks.com/) 为 APT 用户提供了一个 `.deb` 文件,RPM 用户提供了 `.rpm` 文件。当你想要更新时,可以到网站下载最新的适合的文件。
这些一次性软件包可以使用从仓库进行安装时所用的一样的工具进行安装。如果双击下载的软件包,图形安装程序将启动并逐步完成安装过程。
或者,你可以从终端进行安装。这里的区别在于你从互联网下载的独立包文件不是来自仓库。这是一个“本地”安装,这意味着你的软件安装包不需要下载来安装。大多数软件包管理器都是透明处理的:
```
$ sudo dnf install ~/Downloads/lwks-14.0.0-amd64.rpm
```
在某些情况下,你需要采取额外的步骤才能使应用程序运行,因此请仔细阅读有关你正在安装软件的文档。
#### 通用安装脚本
一些开发人员以几种通用格式发布他们的包。常见的扩展名包括 `.run` 和 `.sh`。NVIDIA 显卡驱动程序、像 Nuke 和 Mari 这样的 Foundry visual FX 软件包以及来自 [GOG](http://gog.com) 的许多非 DRM 游戏都是用这种安装程序。(LCTT 译注:DRM 是数字版权管理。)
这种安装模式依赖于开发人员提供安装“向导”。一些安装程序是图形化的,而另一些只是在终端中运行。
有两种方式来运行这些类型的安装程序。
1、 你可以直接从终端运行安装程序:
```
$ sh ./game/gog_warsow_x.y.z.sh
```
2、 另外,你可以通过标记其为可执行文件来运行它。要标记为安装程序可执行文件,右键单击它的图标并选择其属性。

*给安装程序可执行权限。*
一旦你允许其运行,双击图标就可以安装了。

*GOG 安装程序*
对于其余的安装程序,只需要按照屏幕上的说明进行操作。
#### AppImage 便携式应用程序
AppImage 格式对于 Linux 相对来说比较新,尽管它的概念是基于 NeXT 和 Rox 的。这个想法很简单:运行应用程序所需的一切都应该放在一个目录中,然后该目录被视为一个“应用程序”。要运行该应用程序,只需双击该图标即可运行。不需要也要不应该把应用程序安装在传统意义的地方;它从你在硬盘上的任何地方运行都行。
尽管它可以作为独立应用运行,但 AppImage 通常提供一些系统集成。

*AppImage 系统集成*
如果你接受此条件,则将一个本地的 `.desktop` 文件安装到你的主目录。`.desktop` 文件是 Linux 桌面的应用程序菜单和 mimetype 系统使用的一个小配置文件。实质上,只是将桌面配置文件放置在主目录的应用程序列表中“安装”应用程序,而不实际安装它。你获得了安装某些东西的所有好处,以及能够在本地运行某些东西的好处,即“便携式应用程序”。
#### 应用程序目录
有时,开发人员只是编译一个应用程序,然后将结果发布到下载中,没有安装脚本,也没有打包。通常,这意味着你下载了一个 TAR 文件,然后 [解压缩](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7/7/how-unzip-targz-file),然后双击可执行文件(通常是你下载软件的名称)。

*下载 Twine*
当使用这种软件方式交付时,你可以将它放在你下载的地方,当你需要它时,你可以手动启动它,或者你可以自己进行快速但是麻烦的安装。这包括两个简单的步骤:
1. 将目录保存到一个标准位置,并在需要时手动启动它。
2. 将目录保存到一个标准位置,并创建一个 `.desktop` 文件,将其集成到你的系统中。
如果你只是为自己安装应用程序,那么传统上会在你的主目录中放个 `bin` (“<ruby> 二进制文件 <rt> binary </rt></ruby>” 的简称)目录作为本地安装的应用程序和脚本的存储位置。如果你的系统上有其他用户需要访问这些应用程序,传统上将二进制文件放置在 `/opt` 中。最后,这取决于你存储应用程序的位置。
下载通常以带版本名称的目录进行,如 `twine_2.13` 或者 `pcgen-v6.07.04`。由于假设你将在某个时候更新应用程序,因此将版本号删除或创建目录的符号链接是个不错的主意。这样,即使你更新应用程序本身,为应用程序创建的启动程序也可以保持不变。
要创建一个 `.desktop` 启动文件,打开一个文本编辑器并创建一个名为 `twine.desktop` 的文件。[桌面条目规范](https://specifications.freedesktop.org/desktop-entry-spec/desktop-entry-spec-latest.html) 由 [FreeDesktop.org](http://freedesktop.org) 定义。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启动器,用于一个名为 Twine 的游戏开发 IDE,安装在系统范围的 `/opt` 目录中:
```
[Desktop Entry]
Encoding=UTF-8
Name=Twine
GenericName=Twine
Comment=Twine
Exec=/opt/twine/Twine
Icon=/usr/share/icons/oxygen/64x64/categories/applications-games.png
Terminal=false
Type=Application
Categories=Development;IDE;
```
棘手的一行是 `Exec` 行。它必须包含一个有效的命令来启动应用程序。通常,它只是你下载的东西的完整路径,但在某些情况下,它更复杂一些。例如,Java 应用程序可能需要作为 Java 自身的参数启动。
```
Exec=java -jar /path/to/foo.jar
```
有时,一个项目包含一个可以运行的包装脚本,这样你就不必找出正确的命令:
```
Exec=/opt/foo/foo-launcher.sh
```
在这个 Twine 例子中,没有与该下载的软件捆绑的图标,因此示例 `.desktop` 文件指定了 KDE 桌面附带的通用游戏图标。你可以使用类似的解决方法,但如果你更具艺术性,可以创建自己的图标,或者可以在 Internet 上搜索一个好的图标。只要 `Icon` 行指向一个有效的 PNG 或 SVG 文件,你的应用程序就会以该图标为代表。
示例脚本还将应用程序类别主要设置为 Development,因此在 KDE、GNOME 和大多数其他应用程序菜单中,Twine 出现在开发类别下。
为了让这个例子出现在应用程序菜单中,把 `twine.desktop` 文件放这到两个地方之一:
* 如果你将应用程序存储在你自己的家目录下,那么请将其放在 `~/.local/share/applications`。
* 如果你将应用程序存储在 `/opt` 目录或者其他系统范围的位置,并希望它出现在所有用户的应用程序菜单中,请将它放在 `/usr/share/applications` 目录中。
现在,该应用程序已安装,因为它需要与系统的其他部分集成。
### 从源代码编译
最后,还有真正的通用格式安装格式:源代码。从源代码编译应用程序是学习如何构建应用程序,如何与系统交互以及如何定制应用程序的好方法。尽管如此,它绝不是一个点击按钮式过程。它需要一个构建环境,通常需要安装依赖库和头文件,有时还要进行一些调试。
要了解更多关于从源代码编译的内容,请阅读[我这篇文章](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7/10/open-source-cats)。
### 现在你明白了
有些人认为安装软件是一个神奇的过程,只有开发人员理解,或者他们认为它“激活”了应用程序,就好像二进制可执行文件在“安装”之前无效。学习许多不同的安装方法会告诉你安装实际上只是“将文件从一个地方复制到系统中适当位置”的简写。 没有什么神秘的。只要你去了解每次安装,不是期望应该如何发生,并且寻找开发者为安装过程设置了什么,那么通常很容易,即使它与你的习惯不同。
重要的是安装器要诚实于你。 如果你遇到未经你的同意尝试安装其他软件的安装程序(或者它可能会以混淆或误导的方式请求同意),或者尝试在没有明显原因的情况下对系统执行检查,则不要继续安装。
好的软件是灵活的、诚实的、开放的。 现在你知道如何在你的计算机上获得好软件了。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1/how-install-apps-linux>
作者:[Seth Kenlon](https://opensource.com/users/seth) 译者:[MjSeven](https://github.com/MjSeve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 Linux / Unix 上使用 awk 打印文件名
|
Vivek Gite
|
https://www.cyberciti.biz/faq/how-to-print-filename-with-awk-on-linux-unix/
|
我想在 Linux / 类Unix 系统上使用 awk 打印文件名。 如何使用 awk 的 BEGIN 特殊模式打印文件名?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8/174032agfkbbta4bsfk4tt.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8/174032agfkbbta4bsfk4tt.jpg
| true | false | true |
amwps290
| false |
[
"awk"
] |
技术
|
{
"viewnum": 6034,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我想在 Linux / 类Unix 系统上使用 awk 打印文件名。 如何使用 awk 的 BEGIN 特殊模式打印文件名?
| 2018-03-28T17:40:45 | 2018-03-28T17:40:45 | 9,487 |
/article-9487-1.html
|

Q:我想在 Linux / 类Unix 系统上使用 awk 打印文件名。 如何使用 awk 的 `BEGIN` 特殊模式打印文件名? 我可以使用 gawk/awk 打印当前输入文件的名称吗?(LCTT 译注:读者最好能有一些 awk 的背景知识,否则阅读本文的时候会有一些困惑)
在 `FILENAME` 变量中存放着当前输入文件的名称。 您可以使用 `FILENAME` 显示或打印当前输入文件名,如果在命令行中未指定文件,则 `FILENAME` 的值为 `-` (标准输入)(LCTT 译注:多次按下回车键即可看到效果)。 但是,除非由 `getline` 设置,否则 `FILENAME` 在 `BEGIN` 特殊模式中未定义。
### 使用 awk 打印文件名
使用语法如下:
```
awk '{ print FILENAME }' fileNameHere
awk '{ print FILENAME }' /etc/hosts
```
因 awk 逐行读取文件,因此,你可能看到多个文件名,为了避免这个情况,你可以使用如下的命令:(LCTT 译注:`FNR` 表示当前记录数,只在文件中有效)
```
awk 'FNR == 1{ print FILENAME } ' /etc/passwd
awk 'FNR == 1{ print FILENAME } ' /etc/hosts
```

### 使用 awk 的 BEGIN 特殊规则打印文件名
使用下面的语法:(LCTT 译注:`ARGV[I]` 表示输入的第 i 个参数)
```
awk 'BEGIN{print ARGV[1]}' fileNameHere
awk 'BEGIN{print ARGV[1]}{ print "someting or do something on data" }END{}' fileNameHere
awk 'BEGIN{print ARGV[1]}' /etc/hosts
```
示例输出:
```
/etc/hosts
```
然而,`ARGV[1]` 并不是每一次都能奏效,例如:
```
ls -l /etc/hosts | awk 'BEGIN{print ARGV[1]} { print }'
```
你需要将它修改如下(假设 `ls -l` 只产生一行输出):
```
ls -l /etc/hosts | awk '{ print "File: " $9 ", Owner:" $3 ", Group: " $4 }'
```
示例输出:
```
File: /etc/hosts, Owner:root, Group: root
```
### 处理由通配符指定的多个文件名
使用如下的示例语法:
```
awk '{ print FILENAME; nextfile } ' *.c
awk 'BEGIN{ print "Starting..."} { print FILENAME; nextfile }END{ print "....DONE"} ' *.conf
```
示例输出:
```
Starting...
blkid.conf
cryptconfig.conf
dhclient6.conf
dhclient.conf
dracut.conf
gai.conf
gnome_defaults.conf
host.conf
idmapd.conf
idnalias.conf
idn.conf
insserv.conf
iscsid.conf
krb5.conf
ld.so.conf
logrotate.conf
mke2fs.conf
mtools.conf
netscsid.conf
nfsmount.conf
nscd.conf
nsswitch.conf
openct.conf
opensc.conf
request-key.conf
resolv.conf
rsyncd.conf
sensors3.conf
slp.conf
smartd.conf
sysctl.conf
vconsole.conf
warnquota.conf
wodim.conf
xattr.conf
xinetd.conf
yp.conf
....DONE
```
`nextfile` 告诉 awk 停止处理当前的输入文件。 下一个输入记录读取来自下一个输入文件。 更多信息,请参见 awk/[gawk](https://www.gnu.org/software/gawk/manual/) 命令手册页:
```
man awk
man gawk
```
**关于作者**
作者是 nixCraft 的创立者,也是经验丰富的系统管理员和 Linux/Unix shell 脚本的培训师。 他曾与全球各行各业的客户合作,涉及 IT,教育,国防和空间研究以及非营利部门等多个行业。 您可以在 [Twitter](https://twitter.com/nixcraft),[Facebook](https://facebook.com/nixcraft) 和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ybercitiBiz)上关注他。 可以通过订阅我的 [RSS](https://www.cyberciti.biz/atom/atom.xml) 来获取更多的关于**系统管理,Linux/Unix ,和开源主题**的相关资料。
---
via: <https://www.cyberciti.biz/faq/how-to-print-filename-with-awk-on-linux-unix/>
作者:[Vivek Gite](https://www.cyberciti.biz/) 译者:[amwps290](https://github.com/amwps290)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COPR 仓库中 4 个很酷的新软件
|
Dominik Turecek
|
https://fedoramagazine.org/4-cool-new-projects-to-try-in-copr-for-january/
|
COPR 中的软件不受 Fedora 基础设施的支持,或者是由项目自己签名的。但是,它是尝试新的或实验性软件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8/181052wier3cnccls335cs.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8/181052wier3cnccls335cs.jpg
| tru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COPR",
"Fedora"
] |
分享
|
{
"viewnum": 4710,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COPR 中的软件不受 Fedora 基础设施的支持,或者是由项目自己签名的。但是,它是尝试新的或实验性软件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 2018-03-28T18:10:48 | 2018-03-28T18:10:48 | 9,488 |
/article-9488-1.html
|

COPR 是一个个人软件仓库[集合](https://copr.fedorainfracloud.org/),它们不存在于 Fedora 中。有些软件不符合标准而不容易打包。或者它可能不符合其他的 Fedora 标准,尽管它是自由和开源的。COPR 可以在 Fedora 套件之外提供这些项目。COPR 中的软件不受 Fedora 基础设施的支持,或者是由项目自己签名的。但是,它是尝试新的或实验性软件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这是 COPR 中一系列新的和有趣的项目。
### Elisa
[Elisa](https://community.kde.org/Elisa) 是一个极小的音乐播放器。它可以让你通过专辑、艺术家或曲目浏览音乐。它会自动检测你的 `~/Music` 目录中的所有可播放音乐,因此它根本不需要设置 - 它也不提供任何音乐。目前,Elisa 专注于做一个简单的音乐播放器,所以它不提供管理音乐收藏的工具。

#### 安装说明
仓库目前为 Fedora 26、27 和 Rawhide 提供 Elisa。要安装 Elisa,请使用以下命令:
```
sudo dnf copr enable eclipseo/elisa
sudo dnf install elisa
```
### 必应壁纸
[必应壁纸](http://bingwallpapers.lekgoara.com/)是一个简单的程序,它会下载当日的必应壁纸,并将其设置为桌面壁纸或锁屏图片。该程序可以在设定的时间间隔内轮转目录中的图片,并在一段时间后删除旧图片。
#### 安装说明
仓库目前为 Fedora 25、26、27 和 Rawhide 提供必应壁纸。要安装必应壁纸,请使用以下命令:
```
sudo dnf copr enable julekgwa/Bingwallpapers
sudo dnf install bingwallpapers
```
### Polybar
[Polybar](https://github.com/jaagr/polybar) 是一个创建状态栏的工具。它有很多自定义选项以及显示常用服务的信息的内置功能,例如 [bspwm](https://github.com/baskerville/bspwm)、[i3](https://i3wm.org/) 的系统托盘图标、窗口标题、工作区和桌面面板等。你也可以为你的状态栏配置你自己的模块。有关使用和配置的更多信息,请参考 [Polybar 的 wiki](https://github.com/jaagr/polybar/wiki)。
#### 安装说明
仓库目前为 Fedora 27 提供 Polybar。要安装 Polybar,请使用以下命令:
```
sudo dnf copr enable tomwishaupt/polybar
sudo dnf install polybar
```
### Netdata
[Netdata](http://my-netdata.io/) 是一个分布式监控系统。它可以运行在包括个人电脑、服务器、容器和物联网设备在内的所有系统上,从中实时收集指标。所有的信息都可以使用 netdata 的 web 面板访问。此外,Netdata 还提供预配置的警报和通知来检测性能问题,以及用于创建自己的警报的模板。

#### 安装说明
仓库目前提供 EPEL 7、Fedora 27 和 Rawhide 提供 netdata。要安装 netdata,请使用以下命令:
```
sudo dnf copr enable recteurlp/netdata
sudo dnf install netdata
```
---
via: <https://fedoramagazine.org/4-cool-new-projects-to-try-in-copr-for-january/>
作者:[Dominik Turecek](https://fedoramagazine.org)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邮件传输代理(MTA)基础
|
Ian Shields
|
https://www.ibm.com/developerworks/library/l-lpic1-108-3/index.html
|
Linux 系统上的电子邮件是使用 MTA 投递的。你的 MTA 投递邮件到你的系统上的其他用户,并且 MTA 彼此通讯跨越系统投递到全世界。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8/185600xft9nwvxqlvzmtef.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8/185600xft9nwvxqlvzmtef.png
| true | false | true |
qhwdw
| false |
[
"邮件",
"MTA",
"Sendmail"
] |
技术
|
{
"viewnum": 20442,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Linux 系统上的电子邮件是使用 MTA 投递的。你的 MTA 投递邮件到你的系统上的其他用户,并且 MTA 彼此通讯跨越系统投递到全世界。
| 2018-03-28T18:56:00 | 2018-03-28T18:56:00 | 9,489 |
/article-9489-1.html
|

### 概述
本教程中,你将学习:
* 使用 `mail` 命令。
* 创建邮件别名。
* 配置电子邮件转发。
* 了解常见邮件传输代理(MTA),比如,postfix、sendmail、qmail、以及 exim。
### 控制邮件去向
Linux 系统上的电子邮件是使用 MTA 投递的。你的 MTA 投递邮件到你的系统上的其他用户,并且 MTA 彼此通讯跨越系统投递到全世界。
Sendmail 是最古老的 Linux MTA。它最初起源于 1979 年用于阿帕网(ARPANET)的 delivermail 程序。如今它有几个替代品,在本教程中,我也会介绍它们。
### 前提条件
为完成本系列教程的大部分内容,你需要具备 Linux 的基础知识,你需要拥有一个 Linux 系统来实践本教程中的命令。你应该熟悉 GNU 以及 UNIX 命令。有时候不同版本的程序的输出格式可能不同,因此,在你的系统中输出的结果可能与我在下面列出的稍有不同。
在本教程中,我使用的是 Ubuntu 14.04 LTS 和 sendmail 8.14.4 来做的演示。
### 邮件传输
邮件传输代理(比如 sendmail)在用户之间和系统之间投递邮件。大量的因特网邮件使用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但是本地邮件可能是通过文件或者套接字等其它可能的方式来传输的。邮件是一种存储和转发的操作,因此,在用户接收邮件或者接收系统和通讯联系可用之前,邮件一直是存储在某种文件或者数据库中。配置和确保 MTA 的安全是非常复杂的任务,它们中的大部分内容都已经超出了本教程的范围。
### mail 命令
如果你使用 SMTP 协议传输电子邮件,你或许知道你可以使用许多邮件客户端,包括 `mail`、`mutt`、`alpine`、`notmuch`、以及其它基于主机控制台或者图形界面的邮件客户端。`mail` 命令是最老的、可用于脚本中的、发送和接收以及管理收到的邮件的备用命令。
你可以使用 `mail` 命令交互式的向列表中的收件人发送信息,或者不使用参数去查看你收到的邮件。清单 1 展示了如何在你的系统上去发送信息到用户 steve 和 pat,同时抄送拷贝给用户 bob。当提示 `Cc:` 和 `subject:` 时,输入相应的抄送用户以及邮件主题,接着输入邮件正文,输入完成后按下 `Ctrl+D` (按下 `Ctrl` 键并保持再按下 `D` 之后全部松开)。
```
ian@attic4-u14:~$ mail steve,pat
Cc: bob
Subject: Test message 1
This is a test message
Ian
```
*清单 1. 使用 `mail` 交互式发送邮件*
如果一切顺利,你的邮件已经发出。如果在这里发生错误,你将看到错误信息。例如,如果你在接收者列表中输入一个无效的用户名,邮件将无法发送。注意在本示例中,所有的用户都在本地系统上存在,因此他们都是有效用户。
你也可以使用命令行以非交互式发送邮件。清单 2 展示了如何给用户 steve 和 pat 发送一封邮件。这种方式可以用在脚本中。在不同的软件包中 `mail` 命令的版本不同。对于抄送(`Cc:`)有些支持一个 `-c` 选项,但是我使用的这个版本不支持这个选项,因此,我仅将邮件发送到收件人。
```
ian@attic4-u14:~$ mail -t steve,pat -s "Test message 2" <<< "Another test.\n\nIan"
```
*清单 2. 使用 `mail` 命令非交互式发送邮件*
如果你使用没有选项的 `mail` 命令,你将看到一个如清单 3 中所展示的那样一个收到信息的列表。你将看到用户 steve 有我上面发送的两个信息,再加上我以前发送的一个信息和后来用户 bob 发送的信息。所有的邮件都用 'N' 标记为新邮件。
```
steve@attic4-u14:~$ mail
"/var/mail/steve": 4 messages 4 new
>N 1 Ian Shields Tue Dec 12 21:03 16/704 test message
N 2 Ian Shields Tue Dec 12 21:04 18/701 Test message 1
N 3 Ian Shields Tue Dec 12 21:23 15/661 Test message 2
N 4 Bob C Tue Dec 12 21:45 17/653 How about lunch tomorrow?
?
```
*清单 3. 使用 `mail` 查看收到的邮件*
当前选中的信息使用一个 `>` 来标识,它是清单 3 中的第一封邮件。如果你按下回车键(`Enter`),将显示下一封未读邮件的第一页。按下空格楗将显示这个邮件的下一页。当你读完这个邮件并想返回到 `?` 提示符时,按下回车键再次查看下一封邮件,依次类推。在 `?` 提示符下,你可以输入 `h` 再次去查看邮件头。你看过的邮件前面将显示一个 `R` 状态,如清单 4 所示。
```
? h
R 1 Ian Shields Tue Dec 12 21:03 16/704 test message
R 2 Ian Shields Tue Dec 12 21:04 18/701 Test message 1
>R 3 Ian Shields Tue Dec 12 21:23 15/661 Test message 2
N 4 Bob C Tue Dec 12 21:45 17/653 How about lunch tomorrow?
?
```
*清单 4. 使用 `h` 去显示邮件头*
在这个图中,Steve 已经读了三个邮件,但是没有读来自 bob 的邮件。你可以通过数字来选择单个的信息,你也可以通过输入 `d` 删除你不想要的信息,或者输入 `3d` 去删除第三个信息。如果你输入 `q` 你将退出 `mail` 命令。已读的信息将被转移到你的家目录下的 `mbox` 文件中,而未读的信息仍然保留在你的收件箱中,默认在 `/var/mail/$(id -un)`。如清单 5 所示。
```
? h
R 1 Ian Shields Tue Dec 12 21:03 16/704 test message
R 2 Ian Shields Tue Dec 12 21:04 18/701 Test message 1
>R 3 Ian Shields Tue Dec 12 21:23 15/661 Test message 2
N 4 Bob C Tue Dec 12 21:45 17/653 How about lunch tomorrow?
? q
Saved 3 messages in /home/steve/mbox
Held 1 message in /var/mail/steve
You have mail in /var/mail/steve
```
*清单 5. 使用 `q` 退出 `mail`*
如果你输入 `x` 而不是使用 `q` 去退出,你的邮箱在退出后将不保留你做的改变。因为这在 `/var` 文件系统中,你的系统管理员可能仅允许邮件在一个有限的时间范围内保留。要重新读取或者以其它方式再次处理保存在你的本地邮箱中的邮件,你可以使用 `-f` 选项去指定想要去读的文件。比如,`mail -f mbox`。
### 邮件别名
在前面的节中,看了如何在系统上给许多用户发送邮件。你可以使用一个全限定名字(比如 [ian@myexampledomain.com](mailto:ian@myexampledomain.com))给其它系统上的用户发送邮件。
有时候你可能希望用户的所有邮件都可以发送到其它地方。比如,你有一个服务器群,你希望所有的 root 用户的邮件都发给中心的系统管理员。或者你可能希望去创建一个邮件列表,将邮件发送给一些人。为实现上述目标,你可以使用别名,别名允许你为一个给定的用户名定义一个或者多个目的地。这个目的地或者是其它用户的邮箱、文件、管道、或者是某个进一步处理的命令。你可以在 `/etc/mail/aliases` 或者 `/etc/aliases` 中创建别名来实现上述目的。根据你的系统的不同,你可以找到上述其中一个,符号链接到它们、或者其中之一。改变别名文件你需要有 root 权限。
别名的格式一般是:
```
name: addr_1, addr_2, addr_3, ...
```
这里 `name` 是一个要别名的本地用户名字(即别名),而 `addr_1`,`addr_2`,... 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别名。别名可以是一个本地用户、一个本地文件名、另一个别名、一个命令、一个包含文件,或者一个外部地址。
因此,发送邮件时如何区分别名呢(addr-N)?
* 本地用户名是你机器上系统中的一个用户名字。从技术角度来说,它可以通过调用 `getpwnam` 命令找到它。
* 本地文件名是以 `/` 开始的完全路径和文件名。它必须是 `sendmail` 可写的。信息会追加到这个文件上。
* 命令是以一个管道符号开始的(`|`)。信息是通过标准输入的方式发送到命令的。
* 包含文件别名是以 `:include:` 和指定的路径和文件名开始的。在该文件中的别名被添加到该名字所代表的别名中。
* 外部地址是一个电子邮件地址,比如 [john@somewhere.com](mailto:john@somewhere.com)。
你可以在你的系统中找到一个示例文件,它是与你的 sendmail 包一起安装的,它的位置在 `/usr/share/sendmail/examples/db/aliases`。它包含一些给 `postmaster`、`MAILER-DAEMON`、`abuse` 和 `spam 的别名建议。在清单 6,我把我的 Ubuntu 14.04 LTS 系统上的一些示例文件,和人工修改的示例结合起来说明一些可能的情况。
```
ian@attic4-u14:~$ cat /etc/mail/aliases
# First include some default system aliases from
# /usr/share/sendmail/examples/db/aliases
#
# Mail aliases for sendmail
#
# You must run newaliases(1) after making changes to this file.
#
# Required aliases
postmaster: root
MAILER-DAEMON: postmaster
# Common aliases
abuse: postmaster
spam: postmaster
# Other aliases
# Send steve's mail to bob and pat instead
steve: bob,pat
# Send pat's mail to a file in her home directory and also to her inbox.
# Finally send it to a command that will make another copy.
pat: /home/pat/accumulated-mail,
\pat,
|/home/pat/makemailcopy.sh
# Mailing list for system administrators
sysadmins: :include: /etc/aliases-sysadmins
```
*清单 6. 人工修改的 /etc/mail/aliases 示例*
注意那个 pat 既是一个别名也是一个系统中的用户。别名是以递归的方式展开的,因此,如果一个别名也是一个名字,那么它将被展开。Sendmail 并不会给同一个用户发送相同的邮件两遍,因此,如果你正好将 pat 作为 pat 的别名,那么 sendmail 在已经找到并处理完用户 pat 之后,将忽略别名 pat。为避免这种问题,你可以在别名前使用一个 `\` 做为前缀去指示它是一个不要进一步引起混淆的名字。在这种情况下,pat 的邮件除了文件和命令之外,其余的可能会被发送到他的正常的邮箱中。
在 `aliases` 文件中以 `#` 开始的行是注释,它会被忽略。以空白开始的行会以延续行来处理。
清单 7 展示了包含文件 `/etc/aliases-sysadmins`。
```
ian@attic4-u14:~$ cat /etc/aliases-sysadmins
# Mailing list for system administrators
bob,pat
```
*清单 7 包含文件 /etc/aliases-sysadmins*
### newaliases 命令
sendmail 使用的主要配置文件会被编译成数据库文件。邮件别名也是如此。你可以使用 `newaliases` 命令去编译你的 `/etc/mail/aliases` 和任何包含文件到 `/etc/mail/aliases.db` 中。注意,`newaliases` 命令等价于 `sendmail -bi`。清单 8 展示了一个示例。
```
ian@attic4-u14:~$ sudo newaliases
/etc/mail/aliases: 7 aliases, longest 62 bytes, 184 bytes total
ian@attic4-u14:~$ ls -l /etc/mail/aliases*
lrwxrwxrwx 1 root smmsp 10 Dec 8 15:48 /etc/mail/aliases -> ../aliases
-rw-r----- 1 smmta smmsp 12288 Dec 13 23:18 /etc/mail/aliases.db
```
*清单 8. 为邮件别名重建数据库*
### 使用别名的示例
清单 9 展示了一个简单的 shell 脚本,它在我的别名示例中以一个命令的方式来使用。
```
ian@attic4-u14:~$ cat ~pat/makemailcopy.sh
#!/bin/bash
# Note: Target file ~/mail-copy must be writeable by sendmail!
cat >> ~pat/mail-copy
```
*清单 9. makemailcopy.sh 脚本*
清单 10 展示了用于测试时更新的文件。
```
ian@attic4-u14:~$ date
Wed Dec 13 22:54:22 EST 2017
ian@attic4-u14:~$ mail -t sysadmins -s "sysadmin test 1" <<< "Testing mail"
ian@attic4-u14:~$ ls -lrt $(find /var/mail ~pat -type f -mmin -3 2>/dev/null )
-rw-rw---- 1 pat mail 2046 Dec 13 22:54 /home/pat/mail-copy
-rw------- 1 pat mail 13240 Dec 13 22:54 /var/mail/pat
-rw-rw---- 1 pat mail 9442 Dec 13 22:54 /home/pat/accumulated-mail
-rw-rw---- 1 bob mail 12522 Dec 13 22:54 /var/mail/bob
```
*清单 10. /etc/aliases-sysadmins 包含文件*
需要注意的几点:
* sendmail 使用的用户和组的名字是 mail。
* sendmail 在 `/var/mail` 保存用户邮件,它也是用户 mail 的家目录。用户 ian 的默认收件箱在 `/var/mail/ian` 中。
* 如果你希望 sendmail 在用户目录下写入文件,这个文件必须允许 sendmail 可写入。与其让任何人都可以写入,还不如定义一个组可写入,组名称为 mail。这需要系统管理员来帮你完成。
### 使用一个 `.forward` 文件去转发邮件
别名文件是由系统管理员来管理的。个人用户可以使用它们自己的家目录下的 `.forward` 文件去转发他们自己的邮件。你可以在你的 `.forward` 文件中放任何可以出现在别名文件的右侧的东西。这个文件的内容是明文的,不需要编译。当你收到邮件时,sendmail 将检查你的家目录中的 `.forward` 文件,然后就像处理别名一样处理它。
### 邮件队列和 mailq 命令
Linux 邮件使用存储-转发的处理模式。你已经看到的已接收邮件,在你读它之前一直保存在文件 `/var/mail` 中。你发出的邮件在接收服务器连接可用之前也会被保存。你可以使用 `mailq` 命令去查看邮件队列。清单 11 展示了一个发送给外部用户 ian@attic4-c6 的一个邮件示例,以及运行 `mailq` 命令的结果。在这个案例中,当前服务器没有连接到 attic4-c6,因此邮件在与对方服务器连接可用之前一直保存在队列中。
```
ian@attic4-u14:~$ mail -t ian@attic4-c6 -s "External mail" <<< "Testing external mail queues"
ian@attic4-u14:~$ mailq
MSP Queue status...
/var/spool/mqueue-client is empty
Total requests: 0
MTA Queue status...
/var/spool/mqueue (1 request)
-----Q-ID----- --Size-- -----Q-Time----- ------------Sender/Recipient-----------
vBE4mdE7025908* 29 Wed Dec 13 23:48 <ian@attic4-u14.hopto.org>
<ian@attic4-c6.hopto.org>
Total requests: 1
```
*清单 11. 使用 `mailq` 命令*
### 其它邮件传输代理
为解决使用 sendmail 时安全方面的问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发了几个其它的邮件传输代理。Postfix 或许是最流行的一个,但是 qmail 和 exim 也大量使用。
Postfix 是 IBM 为代替 sendmail 而研发的。它更快、也易于管理、安全性更好一些。从外表看它非常像 sendmail,但是它的内部完全与 sendmail 不同。
Qmail 是一个安全、可靠、高效、简单的邮件传输代理,它由 Dan Bernstein 开发。但是,最近几年以来,它的核心包已经不再更新了。Qmail 和几个其它的包已经被吸收到 IndiMail 中了。
Exim 是另外一个 MTA,它由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开发。最初,它的名字是 `EXperimental Internet Mailer`。
所有的这些 MTA 都是为代替 sendmail 而设计的,因此,它们它们都兼容 sendmail 的一些格式。它们都能够处理别名和 `.forward` 文件。有些封装了一个 `sendmail` 命令作为一个到特定的 MTA 自有命令的前端。尽管一些选项可能会被静默忽略,但是大多数都允许使用常见的 sendmail 选项。`mailq` 命令是被直接支持的,或者使用一个类似功能的命令来代替。比如,你可以使用 `mailq` 或者 `exim -bp` 去显示 exim 邮件队列。当然,输出可以看到与 sendmail 的 `mailq` 命令的不同之外。
查看相关的主题,你可以找到更多的关于这些 MTA 的更多信息。
对 Linux 上的邮件传输代理的介绍到此结束。
---
via: <https://www.ibm.com/developerworks/library/l-lpic1-108-3/index.html>
作者:[Ian Shields](https://www.ibm.com) 译者:[qhwdw](https://github.com/qhwd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通过玩命令行游戏来测试你的 BASH 技能
|
Sk
|
https://www.ostechnix.com/test-your-bash-skills-by-playing-command-line-games/
|
我们来看看几款能帮助你实时学习和练习 Linux 命令的游戏。这些游戏不是消磨时间或者令人惊诧的,这些游戏将帮助你获得终端命令的真实体验。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8/191709ypqaa7lbuj6q4gtb.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8/191709ypqaa7lbuj6q4gtb.png
| true | false | true |
MjSeven
| false |
[
"游戏",
"命令行"
] |
技术
|
{
"viewnum": 10195,
"commentnum": 0,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我们来看看几款能帮助你实时学习和练习 Linux 命令的游戏。这些游戏不是消磨时间或者令人惊诧的,这些游戏将帮助你获得终端命令的真实体验。
| 2018-03-28T19:17:06 | 2018-03-28T19:17:06 | 9,490 |
/article-9490-1.html
|

如果我们经常在实际场景中使用 Linux 命令,我们就会更有效的学习和记忆它们。除非你经常使用 Linux 命令,否则你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忘记它们。无论你是新手还是老手,总会有一些趣味的方法来测试你的 BASH 技能。在本教程中,我将解释如何通过玩命令行游戏来测试你的 BASH 技能。其实从技术上讲,这些并不是像 Super TuxKart、极品飞车或 CS 等真正的游戏。这些只是 Linux 命令培训课程的游戏化版本。你将需要根据游戏本身的某些指示来完成一个任务。
现在,我们来看看几款能帮助你实时学习和练习 Linux 命令的游戏。这些游戏不是消磨时间或者令人惊诧的,这些游戏将帮助你获得终端命令的真实体验。请继续阅读:
### 使用 “Wargames” 来测试 BASH 技能
这是一个在线游戏,所以你必须联网。这些游戏可以帮助你以充满乐趣的游戏形式学习和练习 Linux 命令。Wargames 是一个 shell 游戏的集合,每款游戏有很多关卡。只有通过解决先前的关卡才能访问下一个关卡。不要担心!每个游戏都提供了有关如何进入下一关的清晰简洁说明。
要玩 Wargames,请点击以下链接:[Wargames](http://overthewire.org/wargames/) 。

如你所见,左边列出了许多 shell 游戏。每个 shell 游戏都有自己的 SSH 端口。所以,你必须通过本地系统配置 SSH 连接到游戏,你可以在 Wargames 网站的左上角找到关于如何使用 SSH 连接到每个游戏的信息。
例如,让我们来玩 Bandit 游戏吧。为此,单击 Wargames 主页上的 Bandit 链接。在左上角,你会看到 Bandit 游戏的 SSH 信息。

正如你在上面的屏幕截图中看到的,有很多关卡。要进入每个关卡,请单机左侧列中的相应链接。此外,右侧还有适合初学者的说明。如果你对如何玩此游戏有任何疑问,请阅读它们。
现在,让我们点击它进入关卡 0。在下一个屏幕中,你将获得该关卡的 SSH 信息。

正如你在上面的屏幕截图中看到的,你需要配置 SSH 端口 2220 连接 `bandit.labs.overthewire.org`,用户名是 `bandit0`,密码是 `bandit0`。
让我们连接到 Bandit 游戏关卡 0。
```
$ ssh bandit0@bandit.labs.overthewire.org -p 2220
```
输入密码 `bandit0`。
示例输出将是:

登录后,输入 `ls` 命令查看内容或者进入关卡 1 页面,了解如何通过关卡 1 等等。建议的命令列表已在每个关卡提供。所以,你可以选择和使用任何合适的命令来解决每个关卡。
我必须承认,Wargames 是令人上瘾的,并且解决每个关卡是非常有趣的。 尽管有些关卡确实很具挑战性,你可能需要谷歌才能知道如何解决问题。 试一试,你会很喜欢它。
### 使用 “Terminus” 来测试 BASH 技能
这是另一个基于浏览器的在线 CLI 游戏,可用于改进或测试你的 Linux 命令技能。要玩这个游戏,请打开你的 web 浏览器并导航到以下 URL:[Play Terminus Game](http://web.mit.edu/mprat/Public/web/Terminus/Web/main.html)
一旦你进入游戏,你会看到有关如何玩游戏的说明。与 Wargames 不同,你不需要连接到它们的游戏服务器来玩游戏。Terminus 有一个内置的 CLI,你可以在其中找到有关如何使用它的说明。
你可以使用命令 `ls` 查看周围的环境,使用命令 `cd 位置` 移动到新的位置,返回使用命令 `cd ..`,与这个世界进行交互使用命令 `less 项目` 等等。要知道你当前的位置,只需输入 `pwd`。

### 使用 “clmystery” 来测试 BASH 技能
与上述游戏不同,你可以在本地玩这款游戏。你不需要连接任何远程系统,这是完全离线的游戏。
相信我,这家伙是一个有趣的游戏。按照给定的说明,你将扮演一个侦探角色来解决一个神秘案件。
首先,克隆仓库:
```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veltman/clmystery.git
```
或者,从 [这里](https://github.com/veltman/clmystery/archive/master.zip) 将其作为 zip 文件下载。解压缩并切换到下载文件的地方。最后,通过阅读 `instructions` 文件来开启宝箱。
```
[sk@sk]: clmystery-master>$ ls
cheatsheet.md cheatsheet.pdf encoded hint1 hint2 hint3 hint4 hint5 hint6 hint7 hint8 instructions LICENSE.md mystery README.md solution
```
这里是玩这个游戏的说明:
终端城发生了一起谋杀案,TCPD 需要你的帮助。你需要帮助它们弄清楚是谁犯罪了。
为了查明是谁干的,你需要到 `mystery` 子目录并从那里开始工作。你可能需要查看犯罪现场的所有线索( `crimescene` 文件)。现场的警官相当谨慎,所以他们在警官报告中写下了一切。幸运的是,警官以全部大写的 “CLUE” 一词把真正的线索标记了出来。
如果里遇到任何问题,请打开其中一个提示文件,例如 “hint1”,“hint2” 等。你可以使用下面的 `cat` 命令打开提示文件。
```
$ cat hint1
$ cat hint2
```
要检查你的答案或找出解决方案,请在 `clmystery` 目录中打开文件 `solution`。
```
$ cat solution
```
要了解如何使用命令行,请参阅 `cheatsheet.md` 或 `cheatsheet.pdf` (在命令行中,你可以输入 ‘nano cheatsheet.md’)。请勿使用文本编辑器查看除 `instructions`、`cheatsheet` 和 `hint` 以外的任何文件。
有关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 [clmystery GitHub](https://github.com/veltman/clmystery) 页面。
推荐阅读:
而这就是我现在所知道的。如果将来遇到任何问题,我会继续添加更多游戏。将此链接加入书签并不时访问。如果你知道其他类似的游戏,请在下面的评论部分告诉我,我将测试和更新本指南。
还有更多好东西,敬请关注!
干杯!
---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test-your-bash-skills-by-playing-command-line-games/>
作者:[SK](https://www.ostechnix.com/author/sk/) 译者:[MjSeven](https://github.com/MjSeve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gdb 如何工作?
|
Julia Evans
|
https://jvns.ca/blog/2016/08/10/how-does-gdb-work/
|
最近,我使用 gdb 来查看我的 Ruby 程序,所以,我们将对一个 Ruby 程序运行 gdb 。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9/093941ncwgktg4axyyxn4a.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9/093941ncwgktg4axyyxn4a.jpg
| true | false | true |
ucasFL
| false |
[
"gdb",
"调试"
] |
软件开发
|
{
"viewnum": 6162,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最近,我使用 gdb 来查看我的 Ruby 程序,所以,我们将对一个 Ruby 程序运行 gdb 。
| 2018-03-29T09:39:45 | 2018-03-29T09:39:45 | 9,491 |
/article-9491-1.html
|

大家好!今天,我开始进行我的 [ruby 堆栈跟踪项目](http://jvns.ca/blog/2016/06/12/a-weird-system-call-process-vm-readv/),我发觉我现在了解了一些关于 `gdb` 内部如何工作的内容。
最近,我使用 `gdb` 来查看我的 Ruby 程序,所以,我们将对一个 Ruby 程序运行 `gdb` 。它实际上就是一个 Ruby 解释器。首先,我们需要打印出一个全局变量的地址:`ruby_current_thread`。
### 获取全局变量
下面展示了如何获取全局变量 `ruby_current_thread` 的地址:
```
$ sudo gdb -p 2983
(gdb) p & ruby_current_thread
$2 = (rb_thread_t **) 0x5598a9a8f7f0 <ruby_current_thread>
```
变量能够位于的地方有<ruby> 堆 <rt> heap </rt></ruby>、<ruby> 栈 <rt> stack </rt></ruby>或者程序的<ruby> 文本段 <rt> text </rt></ruby>。全局变量是程序的一部分。某种程度上,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是在编译的时候分配的。因此,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找出全局变量的地址。让我们来看看,`gdb` 是如何找出 `0x5598a9a87f0` 这个地址的。
我们可以通过查看位于 `/proc` 目录下一个叫做 `/proc/$pid/maps` 的文件,来找到这个变量所位于的大致区域。
```
$ sudo cat /proc/2983/maps | grep bin/ruby
5598a9605000-5598a9886000 r-xp 00000000 00:32 323508 /home/bork/.rbenv/versions/2.1.6/bin/ruby
5598a9a86000-5598a9a8b000 r--p 00281000 00:32 323508 /home/bork/.rbenv/versions/2.1.6/bin/ruby
5598a9a8b000-5598a9a8d000 rw-p 00286000 00:32 323508 /home/bork/.rbenv/versions/2.1.6/bin/ruby
```
所以,我们看到,起始地址 `5598a9605000` 和 `0x5598a9a8f7f0` 很像,但并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呢,我们把两个数相减,看看结果是多少:
```
(gdb) p/x 0x5598a9a8f7f0 - 0x5598a9605000
$4 = 0x48a7f0
```
你可能会问,这个数是什么?让我们使用 `nm` 来查看一下程序的符号表。
```
sudo nm /proc/2983/exe | grep ruby_current_thread
000000000048a7f0 b ruby_current_thread
```
我们看到了什么?能够看到 `0x48a7f0` 吗?是的,没错。所以,如果我们想找到程序中一个全局变量的地址,那么只需在符号表中查找变量的名字,然后再加上在 `/proc/whatever/maps` 中的起始地址,就得到了。
所以现在,我们知道 `gdb` 做了什么。但是,`gdb` 实际做的事情更多,让我们跳过直接转到…
### 解引用指针
```
(gdb) p ruby_current_thread
$1 = (rb_thread_t *) 0x5598ab3235b0
```
我们要做的下一件事就是解引用 `ruby_current_thread` 这一指针。我们想看一下它所指向的地址。为了完成这件事,`gdb` 会运行大量系统调用比如:
```
ptrace(PTRACE_PEEKTEXT, 2983, 0x5598a9a8f7f0, [0x5598ab3235b0]) = 0
```
你是否还记得 `0x5598a9a8f7f0` 这个地址?`gdb` 会问:“嘿,在这个地址中的实际内容是什么?”。`2983` 是我们运行 gdb 这个进程的 ID。gdb 使用 `ptrace` 这一系统调用来完成这一件事。
好极了!因此,我们可以解引用内存并找出内存地址中存储的内容。有一些有用的 `gdb` 命令,比如 `x/40w 变量` 和 `x/40b 变量` 分别会显示给定地址的 40 个字/字节。
### 描述结构
一个内存地址中的内容可能看起来像下面这样。可以看到很多字节!
```
(gdb) x/40b ruby_current_thread
0x5598ab3235b0: 16 -90 55 -85 -104 85 0 0
0x5598ab3235b8: 32 47 50 -85 -104 85 0 0
0x5598ab3235c0: 16 -64 -55 115 -97 127 0 0
0x5598ab3235c8: 0 0 2 0 0 0 0 0
0x5598ab3235d0: -96 -83 -39 115 -97 127 0 0
```
这很有用,但也不是非常有用!如果你是一个像我一样的人类并且想知道它代表什么,那么你需要更多内容,比如像这样:
```
(gdb) p *(ruby_current_thread)
$8 = {self = 94114195940880, vm = 0x5598ab322f20, stack = 0x7f9f73c9c010,
stack_size = 131072, cfp = 0x7f9f73d9ada0, safe_level = 0, raised_flag = 0,
last_status = 8, state = 0, waiting_fd = -1, passed_block = 0x0,
passed_bmethod_me = 0x0, passed_ci = 0x0, top_self = 94114195612680,
top_wrapper = 0, base_block = 0x0, root_lep = 0x0, root_svar = 8, thread_id =
140322820187904,
```
太好了。现在就更加有用了。`gdb` 是如何知道这些所有域的,比如 `stack_size` ?是从 `DWARF` 得知的。`DWARF` 是存储额外程序调试数据的一种方式,从而像 `gdb` 这样的调试器能够工作的更好。它通常存储为二进制的一部分。如果我对我的 Ruby 二进制文件运行 `dwarfdump` 命令,那么我将会得到下面的输出:
(我已经重新编排使得它更容易理解)
```
DW_AT_name "rb_thread_struct"
DW_AT_byte_size 0x000003e8
DW_TAG_member
DW_AT_name "self"
DW_AT_type <0x00000579>
DW_AT_data_member_location DW_OP_plus_uconst 0
DW_TAG_member
DW_AT_name "vm"
DW_AT_type <0x0000270c>
DW_AT_data_member_location DW_OP_plus_uconst 8
DW_TAG_member
DW_AT_name "stack"
DW_AT_type <0x000006b3>
DW_AT_data_member_location DW_OP_plus_uconst 16
DW_TAG_member
DW_AT_name "stack_size"
DW_AT_type <0x00000031>
DW_AT_data_member_location DW_OP_plus_uconst 24
DW_TAG_member
DW_AT_name "cfp"
DW_AT_type <0x00002712>
DW_AT_data_member_location DW_OP_plus_uconst 32
DW_TAG_member
DW_AT_name "safe_level"
DW_AT_type <0x00000066>
```
所以,`ruby_current_thread` 的类型名为 `rb_thread_struct`,它的大小为 `0x3e8` (即 1000 字节),它有许多成员项,`stack_size` 是其中之一,在偏移为 `24` 的地方,它有类型 `31` 。`31` 是什么?不用担心,我们也可以在 DWARF 信息中查看。
```
< 1><0x00000031> DW_TAG_typedef
DW_AT_name "size_t"
DW_AT_type <0x0000003c>
< 1><0x0000003c> DW_TAG_base_type
DW_AT_byte_size 0x00000008
DW_AT_encoding DW_ATE_unsigned
DW_AT_name "long unsigned int"
```
所以,`stack_size` 具有类型 `size_t`,即 `long unsigned int`,它是 8 字节的。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查看该栈的大小。
如果我们有了 DWARF 调试数据,该如何分解:
1. 查看 `ruby_current_thread` 所指向的内存区域
2. 加上 `24` 字节来得到 `stack_size`
3. 读 8 字节(以小端的格式,因为是在 x86 上)
4. 得到答案!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是 `131072`(即 128 kb)。
对我来说,这使得调试信息的用途更加明显。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些所有变量所表示的额外的元数据,那么我们无法知道存储在 `0x5598ab325b0` 这一地址的字节是什么。
这就是为什么你可以为你的程序单独安装程序的调试信息,因为 `gdb` 并不关心从何处获取这些额外的调试信息。
### DWARF 令人迷惑
我最近阅读了大量的 DWARF 知识。现在,我使用 libdwarf,使用体验不是很好,这个 API 令人迷惑,你将以一种奇怪的方式初始化所有东西,它真的很慢(需要花费 0.3 秒的时间来读取我的 Ruby 程序的所有调试信息,这真是可笑)。有人告诉我,来自 elfutils 的 libdw 要好一些。
同样,再提及一点,你可以查看 `DW_AT_data_member_location` 来查看结构成员的偏移。我在 Stack Overflow 上查找如何完成这件事,并且得到[这个答案](https://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25047329/how-to-get-struct-member-offset-from-dwarf-info)。基本上,以下面这样一个检查开始:
```
dwarf_whatform(attrs[i], &form, &error);
if (form == DW_FORM_data1 || form == DW_FORM_data2
form == DW_FORM_data2 || form == DW_FORM_data4
form == DW_FORM_data8 || form == DW_FORM_udata) {
```
继续往前。为什么会有 800 万种不同的 `DW_FORM_data` 需要检查?发生了什么?我没有头绪。
不管怎么说,我的印象是,DWARF 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标准(可能是人们用来生成 DWARF 的库稍微不兼容),但是我们有的就是这些,所以我们只能用它来工作。
我能够编写代码并查看 DWARF ,这就很酷了,并且我的代码实际上大多数能够工作。除了程序崩溃的时候。我就是这样工作的。
### 展开栈路径
在这篇文章的早期版本中,我说过,`gdb` 使用 libunwind 来展开栈路径,这样说并不总是对的。
有一位对 `gdb` 有深入研究的人发了大量邮件告诉我,为了能够做得比 libunwind 更好,他们花费了大量时间来尝试如何展开栈路径。这意味着,如果你在程序的一个奇怪的中间位置停下来了,你所能够获取的调试信息又很少,那么你可以对栈做一些奇怪的事情,`gdb` 会尝试找出你位于何处。
### gdb 能做的其他事
我在这儿所描述的一些事请(查看内存,理解 DWARF 所展示的结构)并不是 `gdb` 能够做的全部事情。阅读 Brendan Gregg 的[昔日 gdb 例子](http://www.brendangregg.com/blog/2016-08-09/gdb-example-ncurses.html),我们可以知道,`gdb` 也能够完成下面这些事情:
* 反汇编
* 查看寄存器内容
在操作程序方面,它可以:
* 设置断点,单步运行程序
* 修改内存(这是一个危险行为)
了解 `gdb` 如何工作使得当我使用它的时候更加自信。我过去经常感到迷惑,因为 `gdb` 有点像 C,当你输入 `ruby_current_thread->cfp->iseq`,就好像是在写 C 代码。但是你并不是在写 C 代码。我很容易遇到 `gdb` 的限制,不知道为什么。
知道使用 DWARF 来找出结构内容给了我一个更好的心智模型和更加正确的期望!这真是极好的!
---
via: <https://jvns.ca/blog/2016/08/10/how-does-gdb-work/>
作者:[Julia Evans](https://jvns.ca/) 译者:[ucasFL](https://github.com/ucasFL)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 Debian Linux 上设置和配置网桥
|
Vivek Gite
|
https://www.cyberciti.biz/faq/how-to-configuring-bridging-in-debian-linux/
|
那么我该如何在 Debian Linux 9.x 服务器上的 /etc/network/interfaces 中设置桥接网络呢?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9/105144rpqdvttdtyzvpdwy.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9/105144rpqdvttdtyzvpdwy.jpg
| true | false | true |
MjSeven
| false |
[
"网桥"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14882,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那么我该如何在 Debian Linux 9.x 服务器上的 /etc/network/interfaces 中设置桥接网络呢?
| 2018-03-29T10:52:00 | 2018-03-29T10:52:00 | 9,492 |
/article-9492-1.html
|

Q:我是一个新 Debian Linux 用户,我想为 Debian Linux 上运行的虚拟化环境(KVM)设置网桥。那么我该如何在 Debian Linux 9.x 服务器上的 `/etc/network/interfaces` 中设置桥接网络呢?
如何你想为你的虚拟机分配 IP 地址并使其可从你的局域网访问,则需要设置网络桥接器。默认情况下,虚拟机使用 KVM 创建的专用网桥。但你需要手动设置接口,避免与网络管理员发生冲突。
### 怎样安装 brctl
输入以下 [apt-get 命令](https://www.cyberciti.biz/tips/linux-debian-package-management-cheat-sheet.html "See Linux/Unix apt-get command examples for more info"):
```
$ sudo apt install bridge-utils
```
### 怎样在 Debian Linux 上设置网桥
你需要编辑 `/etc/network/interface` 文件。不过,我建议在 `/etc/network/interface.d/` 目录下放置一个全新的配置。在 Debian Linux 配置网桥的过程如下:
#### 步骤 1 - 找出你的物理接口
使用 [ip 命令](https://www.cyberciti.biz/faq/linux-ip-command-examples-usage-syntax/ "See Linux/Unix ip command examples for more info"):
```
$ ip -f inet a s
```
示例输出如下:
```
2: eno1: <BROADCAST,MULTICAST,UP,LOWER_UP> mtu 1500 qdisc pfifo_fast state UP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inet 192.168.2.23/24 brd 192.168.2.255 scope global eno1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
`eno1` 是我的物理网卡。
#### 步骤 2 - 更新 /etc/network/interface 文件
确保只有 `lo`(loopback 在 `/etc/network/interface` 中处于活动状态)。(LCTT 译注:loopback 指本地环回接口,也称为回送地址)删除与 `eno1` 相关的任何配置。这是我使用 [cat 命令](https://www.cyberciti.biz/faq/linux-unix-appleosx-bsd-cat-command-examples/ "See Linux/Unix cat command examples for more info") 打印的配置文件:
```
$ cat /etc/network/interface
```
```
# This file describes the network interfaces available on your system
# and how to activate them. For more information, see interfaces(5).
source /etc/network/interfaces.d/*
# The loopback network interface
auto lo
iface lo inet loopback
```
#### 步骤 3 - 在 /etc/network/interfaces.d/br0 中配置网桥(br0)
使用文本编辑器创建一个文本文件,比如 `vi` 命令:
```
$ sudo vi /etc/network/interfaces.d/br0
```
在其中添加配置:
```
## static ip config file for br0 ##
auto br0
iface br0 inet static
address 192.168.2.23
broadcast 192.168.2.255
netmask 255.255.255.0
gateway 192.168.2.254
# If the resolvconf package is installed, you should not edit
# the resolv.conf configuration file manually. Set name server here
#dns-nameservers 192.168.2.254
# If you have muliple interfaces such as eth0 and eth1
# bridge_ports eth0 eth1
bridge_ports eno1
bridge_stp off # disab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
bridge_waitport 0 # no delay before a port becomes available
bridge_fd 0 # no forwarding delay
```
如果你想使用 DHCP 来获得 IP 地址:
```
## DHCP ip config file for br0 ##
auto br0
# Bridge setup
iface br0 inet dhcp
bridge_ports eno1
```
[在 vi/vim 中保存并关闭文件](https://www.cyberciti.biz/faq/linux-unix-vim-save-and-quit-command/)。
#### 步骤 4 - 重新启动网络服务
在重新启动网络服务之前,请确保防火墙已关闭。防火墙可能会引用较老的接口,例如 `eno1`。一旦服务重新启动,你必须更新 `br0` 接口的防火墙规则。键入以下命令重新启动防火墙:
```
$ sudo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manager
```
确认服务已经重新启动:
```
$ systemctl status network-manager
```
借助 [ip 命令](https://www.cyberciti.biz/faq/linux-ip-command-examples-usage-syntax/ "See Linux/Unix ip command examples for more info")寻找新的 `br0` 接口和路由表:
```
$ ip a s $ ip r $ ping -c 2 cyberciti.biz
```
示例输出:

你可以使用 brctl 命令查看网桥有关信息:
```
$ brctl show
```
显示当前网桥:
```
$ bridge link
```

### 关于作者
作者是 nixCraft 的创建者,也是经验丰富的系统管理员,DevOps 工程师以及 Linux 操作系统/ Unix shell 脚本的培训师。通过订阅 [RSS/XML 流](https://www.cyberciti.biz/atom/atom.xml) 或者 [每周邮件推送](https://www.cyberciti.biz/subscribe-to-weekly-linux-unix-newsletter-for-sysadmin/)获得关于 SysAdmin, Linux/Unix 和开源主题的最新教程。
---
via: <https://www.cyberciti.biz/faq/how-to-configuring-bridging-in-debian-linux/>
作者:[Vivek GIte](https://www.cyberciti.biz/) 译者:[MjSeven](https://github.com/MjSeve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快捷教程:如何在命令行上编辑文件
|
Falko Timme, Himanshu Arora
|
https://www.howtoforge.com/faq/how-to-edit-files-on-the-command-line
|
此次教程中,我们将向您展示三种命令行编辑文件的方式。本文一共覆盖了三种命令行编辑器,vi(或 vim)、nano 和 emacs。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9/125951j1hzg8sd36hosws4.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9/125951j1hzg8sd36hosws4.jpg
| true | false | true |
CYLeft
| false |
[
"编辑器"
] |
技术
|
{
"viewnum": 14316,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此次教程中,我们将向您展示三种命令行编辑文件的方式。本文一共覆盖了三种命令行编辑器,vi(或 vim)、nano 和 emacs。
| 2018-03-29T12:59:54 | 2018-03-29T12:59:54 | 9,493 |
/article-9493-1.html
|

此次教程中,我们将向您展示三种命令行编辑文件的方式。本文一共覆盖了三种命令行编辑器,vi(或 vim)、nano 和 emacs。
### 在命令行上使用 Vi 或 Vim 编辑文件
您可以使用 `vi` 编辑文件。运行如下命令,打开文件:
```
vi /path/to/file
```
现在,您可以看见文件中的内容了(如果文件存在。请注意,如果此文件不存在,该命令会创建文件)。
`vi` 最重要的命令莫过于此:
键入 `i` 进入<ruby> 编辑 <rt> Insert </rt></ruby>模式。如此,您可以编辑文本。
退出编辑模式请键入 `ESC`。
正处于光标之下的字符,使用 `x` 键删除(您千万不要在编辑模式这样做,如果您这样做了,将不会删除光标下的字符,而是会在光标下插入 `x` 字符)。因此,当您仅仅使用 `vi` 打开文本(LCTT 译注:此时默认进入指令模式),此时您可以使用 `x` 键立即删除字符。在编辑模式下,您需要键入 `ESC` 退出编辑模式。
如果您做了修改,想要保存文件,请键入 `:x`(同样,您不能在编辑模式执行此操作。请按 `ESC` 退出编辑模式,完成此操作)。
如果您并没有做修改,键入 `:q` 退出文本(您同样不能在编辑模式执行此操作)。
如果您做了修改,但却想不保存文本而之际退出,请键入 `:q!` (同样不能在编辑模式执行此作)。
请注意在上述所有操作中,您都可以使用方向键操控光标在文本中的位置。
以上所有都是 `vi` 编辑器的内容。请注意,`vim` 编辑器或多或少也会支持这些操作,如果您想深层次了解 `vim`,请看 [这里](https://www.howtoforge.com/vim-basics)。
### 使用 Nano 命令行编辑器编辑文件
接下来是 Nano 编辑器。您可以执行 `nano` 命令调用它:
```
nano
```
这里是 `nano` 的用户界面:

您同样可以使用它启动文件。
```
nano [filename]
```
例如:
```
nano test.txt
```

如您所见的用户界面,大致被分成四个部分。编辑器顶部显示编辑器版本、正在编辑的文件和编辑状态。然后是实际编辑区域,在这里,您能看见文件的内容。编辑器下方高亮区展示着重要的信息,最后两行显示能执行基础任务地快捷键,切实地帮助初学者。
这里是您前期应当了解的快捷键快表。
使用方向键浏览文本,退格键删除文本,`Ctrl+O` 保存文件修改。当您尝试保存时,`nano` 会征询您的确认(请参阅截图中主编辑器下方区域):

注意,在这个阶段,您有一个选项,可以保存不同的系统格式。键入 `Alt+D` 选择 DOS 格式,`Atl+M` 选择 Mac 格式。

敲回车保存更改。

继续,文本剪切使用 `Ctrl+K`,文本复制使用 `Ctrl+U`。这些快捷键同样可以用来粘贴剪切单个单词,但您需要先选择好单词,通常,您可以通过键入 `Alt+A`(光标在第一个单词下) 然后使用方向键选择完整的单词。
现在来进行搜索操作。使用 `Ctrl+W` 可以执行一个简单的搜索,同时搜索和替换您可以使用 `Ctrl+\\`。

这些就是 `nano` 的一些基础功,它能给您带来一些不错的开始,如果您是初次使用 `nano` 编辑器。更多内容,请阅读我们的完整内容,点击 [这里](https://www.howtoforge.com/linux-nano-command/)。
### 使用 Emacs 命令行编辑器编辑文件
接下来登场的是 Emacs。如果系统未安装此软件,您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在您的系统中安装它:
```
sudo apt-get install emacs
```
和 `nano` 一致,您可以使用下面的方式在 `emacs` 中直接打开文件:
```
emacs -nw [filename]
```
注意:`-nw` 选项确保 `emacs` 在本窗口启动,而不是打开一个新窗口,默认情况下,它会打开一个新窗口。
一个实例:
```
emacs -nw test.txt
```
下面是编辑器的用户界面:

和 `nano` 一样,`emacs` 的界面同样被分割成了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最上方的菜单区域,和您在图形界面下的应用程序一致。接下来是显示文本(您打开的文件文本)内容的主编辑区域。
编辑区域下方坐落着另一个高亮菜单条,显示了文件名,编辑模式(如截图内的 ‘Text’)和状态(`**` 为已修改,`-` 为未修改,`%%` 为只读)。最后是提供输入指令的区域,同时也能查看输出。
现在开始基础操作,当您做了修改、想要保存时,在 `Ctrl+x` 之后键入 `Ctrl+s`。最后,在面板最后一行会向您显示一些信息:‘Wrote ........’。这里有一个例子:

现在,如果您放弃修改并且退出时,在 `Ctrl+x` 之后键入`Ctrl+c`。编辑器将会立即询问,如下图:

输入 `n` 之后键入 `yes`,之后编辑器将会不保存而直接退出。
请注意,Emacs 中 `C` 代表 `Ctrl`,`M` 代表 `Alt`。比如,当你看见 `C-x`,这意味着按下 `Ctrl+x`。
至于其他基本编辑器操作,以删除为例,大多数人都会,使用 `Backspace`/`Delete` 键。然而,这里的一些删除快捷键能够提高用户体验。比如,使用 `Ctrl+k` 删除一整行,`Alt+d` 删除一个单词,`Alt+k` 删除一个整句。
在键入 `Ctrl+k` 之后键入 `u` 将撤销操作,输入 `Ctrl+g` 之后输入 `Ctrl+_` 恢复撤销的操作。使用 `Ctrl+s` 向前搜索,`Ctrl+r` 反向搜索。

继续,使用 `Alt+Shift+%` 执行替换操作。您将被询问要替换单词。回复并回车。之后编辑器将会询问您是否替换。例如,下方截图展示了 `emacs` 询问使用者关于单词 ‘This’ 的替换操作。

输入替换文本并回车。每一个替换操作 `emacs` 都会等待询问,下面是首次询问:

键入 `y` 之后,单词将会被替换。

这些就是几乎所有的基础操作,您在开始使用 `emacs` 时需要了解掌握的。对了,我们忘记讨论如何访问顶部菜单,其实这些可以通过使用 `F10` 访问它们。

按 `Esc` 键三次,退出这些菜单。
---
via: <https://www.howtoforge.com/faq/how-to-edit-files-on-the-command-line>
作者:[Falko Timme, Himanshu Arora](https://www.howtoforge.com) 译者:[CYLeft](https://github.com/CYLeft)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发现 GPL 违规怎么办?多种法律救济可用
|
Chris Gillespie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3/gpl-and-license-contract-debate
|
最近一系列的法律案件为解决 GPL 违规问题提供了一些启示。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9/133055dr0c9yzy77s319cs.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9/133055dr0c9yzy77s319cs.png
| true | false | true |
薛亮
| false |
[
"GPL"
] |
开源智慧
|
{
"viewnum": 4535,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8522,
"displayorder": 0
},
{
"raid": 8971,
"displayorder": 1
}
] |
最近一系列的法律案件为解决 GPL 违规问题提供了一些启示。
| 2018-03-29T13:30:51 | 2018-03-29T13:30:51 | 9,494 |
/article-9494-1.html
|
>
> 提要:最近一系列的法律案件为解决 GPL 违规问题提供了一些启示。
>
>
>

2017 年 4 月份,位于加州的一家美国联邦法院在 [Artifex Software, Inc. 诉 Hancom, Inc. 案](/article-8522-1.html)(2017 WL 1477373)中做出了一项[裁决](https://www.fsf.org/blogs/licensing/update-on-artifex-v-hancom-gnu-gpl-compliance-case-1),为针对 GPL 违规的救济方式提供了新的视角。令人遗憾的是,这起案件由于对法院裁定 GPL 是合同的一些错误解释而重新引发了已持续数十年之久的 GPL 究竟是许可还是合同的[辩论](/article-8971-1.html)。在研究救济措施的新进展之前,值得我们去重新审视为什么这种争辩依然存在。
当您考虑针对 GPL 违规的救济措施时,您可能会想到针对版权侵权主张权利,这种法律原则似乎适用于强制执行 GPL,因为版权侵权最有力的救济措施之一就是<ruby> 禁令救济 <rp> ( </rp> <rt> injunctive relief </rt> <rp> ) </rp></ruby>。对于 GPL 违规,这通常意味着防止侵权者分发违规软件。版权法还规定了实际和法定损害赔偿。相反,合同违约的救济措施相当有限,尽管也存在其他形式的救济,但通常只用于使一方完全避免造成损失。正如 Hancom 公司在其简易判决动议(虽然[被法院驳回](/article-8971-1.html))中所指出的,对于 GPL 软件来说,可能很难进行损失计算。
关于为什么 GPL 应该被视为许可而不是合同,已经有很多想法提出。例如,自由软件基金会(FSF)[一直认为](https://www.gnu.org/philosophy/enforcing-gpl.en.html) [GPL 不是合同](https://www.gnu.org/philosophy/enforcing-gpl.en.html)。合同和开源许可证之间的这种区别可以在协议的性质中找到:合同是契约或承诺的交换,而开源许可证则给出了使用许可证的条件。在 Jacobsen 诉 Katzer 案(535 F.3d 1373)中,法院支持这种看法,认为<ruby> 艺术许可协议 <rp> ( </rp> <rt> Artistic License </rt> <rp> ) </rp></ruby>列举了条件而非契约。有鉴于此,违反许可证将导致强有力救济措施的观点让许可/合同争辩陷入平息。
我们再来看 Artifex,该公司针对许可违规(根据上述分析)以及合同违约均提出了权利主张。有很多文章讨论了法院对 GPL 构成合同的分析,其中也包括 FSF [发表的文章](https://www.fsf.org/blogs/licensing/motion-to-dismiss-denied-in-recent-gnu-gpl-case),所以本文不会详细讨论这个看法。总结其分析结果,法院认为创建合同的要素(要约、接受和对价)得到了充分的陈述,其中大部分聚焦在对 GPL 的接受上(如果 GPL 被视为合同)。法院试图寻找 GPL 之外的接受证据,在 Hancom 制作的 Ghostscript 在线描述资料以及该产品的双重许可性质中已经找到。因此,法院认定可能存在合同。
在这里,我们关注的是法院合同分析之外的两个问题。首先,注意上面使用的“可能”这个词的重要性。Artifex 的判令来自于一个驳回动议,只评估 Artifex 主张的合理性而非优劣。法院对此事没有进一步的法律分析。所以如果这一点已经被提起诉讼,它可能会或可能没有找到合法的合同。既然这一点在第二个动议中已经得到了承认,并且[各方私下达成了和解](https://www.artifex.com/news/artifex-and-hancom-reach-settlement-over-ghostscript-open-source-dispute/),所以我们不知道这个争议会如何结束。
其次,尽管可能的合同权利主要很重要,但还有更有趣的第二个问题。在 Artifex 案之前,版权和合同的讨论也被搁置,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由于<ruby> 优先适用 <rp> ( </rp> <rt> preemption </rt> <rp> ) </rp></ruby>问题。当美国国会颁布<ruby> 版权法 <rp> ( </rp> <rt> Copyright Act </rt> <rp> ) </rp></ruby>时,它取代了任何与其不一致的州法的权利主张,例如有的州法对等同权提供版权保护。如果州法的权利主张(例如违约)涉及与“(联邦)版权法本质上不同的权利”(引自 Artifex),则可以避免优先适用的问题。在确定是否存在优先适用问题时,法院会询问州法的权利主张是否有超出联邦版权法的“额外要素”。
在争论一个“额外要素”来证实其合同违约的权利主张时,Artifex 引用了 [Versata Software, Inc. 诉 Ameriprise Fin., Inc. 案](https://opensource.com/law/14/12/gplv2-court-decisions-versata)(2014 WL 950065)中版权法自身没有强加任何开源义务的主张。因此,任何“额外要素”(例如开源责任)都不在联邦版权法的范围之内,从而使得违反了州法中的合同权利主张变得可能。因此,Artifex 提出了这一概念以及与域外侵权有关的另一个概念(不在本文讨论范围),法院认定合同违约权利主张可以继续进行,同时允许进行合同法和版权法意义下的可能的救济,且不能对其中任意一个权利主张构成减损。
这一案件的最终效应仍有待观察,但结果是为针对 GPL 违规行为通过版权侵权和合同违约来实施多种救济措施铺平了道路。
---
作者简介:Chris Gillespie 就职于红帽公司(Redhat)。
译者简介:薛亮,集慧智佳知识产权咨询公司高级咨询师,擅长专利检索、专利分析、竞争对手跟踪、FTO 分析、开源软件知识产权风险分析,致力于为互联网企业、高科技公司提供知识产权咨询服务。

|
||
如何在 Linux 中查找最大的 10 个文件
|
Magesh Maruthamuthu
|
https://www.2daygeek.com/how-to-find-search-check-print-top-10-largest-biggest-files-in-linux/
|
当系统的磁盘空间不足时,您可能会使用 df、du 或 ncdu 命令进行检查,但这些命令只会显示当前目录的文件,并不会显示整个系统范围的文件。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9/161156csgr8hszh3nk7tjj.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29/161156csgr8hszh3nk7tjj.jpg
| true | false | true |
jessie-pang
| false |
[
"find",
"du"
] |
技术
|
{
"viewnum": 24277,
"commentnum": 4,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06.38.110.73",
"message": "注意!!! 千万不要在生产环境 find / 这么搜索,这会搜索磁盘的所有文件,且耗时很长,对负载较高的服务器执行也会有隐患。 正常的需求我们不会找整个服务器占用最大的文件,而是找某个项目下或者挂载点下占用磁盘最高的文件。",
"username": "贵在坚持 [Chrome 65.0|Windows 10]",
"date": "2018-04-02T10:17:20"
},
{
"postip": "120.209.206.235",
"message": "四串指令都是权限不够。。。",
"username": "王大锤 [Chrome 66.0|Windows 10]",
"date": "2018-05-14T14:38:20"
},
{
"postip": "61.186.22.138",
"message": "是 root 用户吗?",
"username": "linux [Chrome 66.0|Mac 10.13]",
"date": "2018-05-14T18:37:21"
},
{
"postip": "119.8.242.255",
"message": "赞",
"username": "来自119.8.242.255的 Chrome 118.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24-01-11T10:57:42"
}
] |
[] |
当系统的磁盘空间不足时,您可能会使用 df、du 或 ncdu 命令进行检查,但这些命令只会显示当前目录的文件,并不会显示整个系统范围的文件。
| 2018-03-30T16:08:00 | 2018-03-30T16:08:00 | 9,495 |
/article-9495-1.html
|

当系统的磁盘空间不足时,您可能会使用 `df`、`du` 或 `ncdu` 命令进行检查,但这些命令只会显示当前目录的文件,并不会显示整个系统范围的文件。
您得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用上述命令获取系统中最大的文件,因为要进入到每个目录重复运行上述命令。
这种方法比较麻烦,也并不恰当。
如果是这样,那么该如何在 Linux 中找到最大的 10 个文件呢?
我在谷歌上搜索了很久,却没发现类似的文章,我反而看到了很多关于列出当前目录中最大的 10 个文件的文章。所以,我希望这篇文章对那些有类似需求的人有所帮助。
本教程中,我们将教您如何使用以下四种方法在 Linux 系统中查找最大的前 10 个文件。
### 方法 1
在 Linux 中没有特定的命令可以直接执行此操作,因此我们需要将多个命令结合使用。
```
# find / -type f -print0 | xargs -0 du -h | sort -rh | head -n 10
1.4G /swapfile
1.1G /home/magi/ubuntu-17.04-desktop-amd64.iso
564M /home/magi/.gdfuse/magi/cache/0B5nso_FPaZFqTFU0XzkzUlJUZzA
378M /home/magi/.gdfuse/magi/cache/0B5nso_FPaZFqeldzUmhPeC03Zm8
377M /home/magi/.gdfuse/magi/cache/0B5nso_FPaZFqRGd4V0VrOXM4YVU
100M /usr/lib/x86_64-linux-gnu/libOxideQtCore.so.0
93M /usr/lib/firefox/libxul.so
84M /var/lib/snapd/snaps/core_3604.snap
84M /var/lib/snapd/snaps/core_3440.snap
84M /var/lib/snapd/snaps/core_3247.snap
```
详解:
* `find`:在目录结构中搜索文件的命令
* `/`:在整个系统(从根目录开始)中查找
* `-type`:指定文件类型
+ `f`:普通文件
* `-print0`:在标准输出显示完整的文件名,其后跟一个空字符(null)
* `|`:控制操作符,将一条命令的输出传递给下一个命令以供进一步处理
* `xargs`:将标准输入转换成命令行参数的命令
* `-0`:以空字符(null)而不是空白字符(LCTT 译者注:即空格、制表符和换行)来分割记录
* `du -h`:以可读格式计算磁盘空间使用情况的命令
* `sort`:对文本文件进行排序的命令
* `-r`:反转结果
* `-h`:用可读格式打印输出
* `head`:输出文件开头部分的命令
* `n -10`:打印前 10 个文件
### 方法 2
这是查找 Linux 系统中最大的前 10 个文件的另一种方法。我们依然使用多个命令共同完成这个任务。
```
# find / -type f -exec du -Sh {} + | sort -rh | head -n 10
1.4G /swapfile
1.1G /home/magi/ubuntu-17.04-desktop-amd64.iso
564M /home/magi/.gdfuse/magi/cache/0B5nso_FPaZFqTFU0XzkzUlJUZzA
378M /home/magi/.gdfuse/magi/cache/0B5nso_FPaZFqeldzUmhPeC03Zm8
377M /home/magi/.gdfuse/magi/cache/0B5nso_FPaZFqRGd4V0VrOXM4YVU
100M /usr/lib/x86_64-linux-gnu/libOxideQtCore.so.0
93M /usr/lib/firefox/libxul.so
84M /var/lib/snapd/snaps/core_3604.snap
84M /var/lib/snapd/snaps/core_3440.snap
84M /var/lib/snapd/snaps/core_3247.snap
```
详解:
* `find`:在目录结构中搜索文件的命令
* `/`:在整个系统(从根目录开始)中查找
* `-type`:指定文件类型
+ `f`:普通文件
* `-exec`:在所选文件上运行指定命令
* `du`:计算文件占用的磁盘空间的命令
* `-S`:不包含子目录的大小
* `-h`:以可读格式打印
* `{}`:递归地查找目录,统计每个文件占用的磁盘空间
* `|`:控制操作符,将一条命令的输出传递给下一个命令以供进一步处理
* `sort`:对文本文件进行按行排序的命令
* `-r`:反转结果
* `-h`:用可读格式打印输出
* `head`:输出文件开头部分的命令
* `n -10`:打印前 10 个文件
### 方法 3
这里介绍另一种在 Linux 系统中搜索最大的前 10 个文件的方法。
```
# find / -type f -print0 | xargs -0 du | sort -n | tail -10 | cut -f2 | xargs -I{} du -sh {}
84M /var/lib/snapd/snaps/core_3247.snap
84M /var/lib/snapd/snaps/core_3440.snap
84M /var/lib/snapd/snaps/core_3604.snap
93M /usr/lib/firefox/libxul.so
100M /usr/lib/x86_64-linux-gnu/libOxideQtCore.so.0
377M /home/magi/.gdfuse/magi/cache/0B5nso_FPaZFqRGd4V0VrOXM4YVU
378M /home/magi/.gdfuse/magi/cache/0B5nso_FPaZFqeldzUmhPeC03Zm8
564M /home/magi/.gdfuse/magi/cache/0B5nso_FPaZFqTFU0XzkzUlJUZzA
1.1G /home/magi/ubuntu-17.04-desktop-amd64.iso
1.4G /swapfile
```
详解:
* `find`:在目录结构中搜索文件的命令
* `/`:在整个系统(从根目录开始)中查找
* `-type`:指定文件类型
+ `f`:普通文件
* `-print0`:输出完整的文件名,其后跟一个空字符(null)
* `|`:控制操作符,将一条命令的输出传递给下一个命令以供进一步处理
* `xargs`:将标准输入转换成命令行参数的命令
* `-0`:以空字符(null)而不是空白字符来分割记录
* `du`:计算文件占用的磁盘空间的命令
* `sort`:对文本文件进行按行排序的命令
* `-n`:根据数字大小进行比较
* `tail -10`:输出文件结尾部分的命令(最后 10 个文件)
* `cut`:从每行删除特定部分的命令
* `-f2`:只选择特定字段值
* `-I{}`:将初始参数中出现的每个替换字符串都替换为从标准输入读取的名称
* `-s`:仅显示每个参数的总和
* `-h`:用可读格式打印输出
* `{}`:递归地查找目录,统计每个文件占用的磁盘空间
### 方法 4
还有一种在 Linux 系统中查找最大的前 10 个文件的方法。
```
# find / -type f -ls | sort -k 7 -r -n | head -10 | column -t | awk '{print $7,$11}'
1494845440 /swapfile
1085984380 /home/magi/ubuntu-17.04-desktop-amd64.iso
591003648 /home/magi/.gdfuse/magi/cache/0B5nso_FPaZFqTFU0XzkzUlJUZzA
395770383 /home/magi/.gdfuse/magi/cache/0B5nso_FPaZFqeldzUmhPeC03Zm8
394891761 /home/magi/.gdfuse/magi/cache/0B5nso_FPaZFqRGd4V0VrOXM4YVU
103999072 /usr/lib/x86_64-linux-gnu/libOxideQtCore.so.0
97356256 /usr/lib/firefox/libxul.so
87896064 /var/lib/snapd/snaps/core_3604.snap
87793664 /var/lib/snapd/snaps/core_3440.snap
87089152 /var/lib/snapd/snaps/core_3247.snap
```
详解:
* `find`:在目录结构中搜索文件的命令
* `/`:在整个系统(从根目录开始)中查找
* `-type`:指定文件类型
+ `f`:普通文件
* `-ls`:在标准输出中以 `ls -dils` 的格式列出当前文件
* `|`:控制操作符,将一条命令的输出传递给下一个命令以供进一步处理
* `sort`:对文本文件进行按行排序的命令
* `-k`:按指定列进行排序
* `-r`:反转结果
* `-n`:根据数字大小进行比较
* `head`:输出文件开头部分的命令
* `-10`:打印前 10 个文件
* `column`:将其输入格式化为多列的命令
* `-t`:确定输入包含的列数并创建一个表
* `awk`:模式扫描和处理语言
* `'{print $7,$11}'`:只打印指定的列
---
via: <https://www.2daygeek.com/how-to-find-search-check-print-top-10-largest-biggest-files-in-linux/>
作者:[Magesh Maruthamuthu](https://www.2daygeek.com/author/magesh/) 译者:[jessie-pang](https://github.com/jessie-pan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我是如何创造“开源”这个词的
|
Christine Peterson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2/coining-term-open-source-software
|
Christine Peterson 最终公开讲述了二十年前那决定命运的一天。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30/094720lwblfsb60mbdm0bl.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30/094720lwblfsb60mbdm0bl.jpg
| true | false | true |
fuzheng1998
| false |
[
"开源"
] |
观点
|
{
"viewnum": 2991,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Christine Peterson 最终公开讲述了二十年前那决定命运的一天。
| 2018-03-30T09:47:00 | 2018-03-30T09:47:00 | 9,496 |
/article-9496-1.html
|
>
> Christine Peterson 最终公开讲述了二十年前那决定命运的一天。
>
>
>

2 月 3 日是术语“<ruby> <a href="https://opensource.com/resources/what-open-source"> 开源软件 </a> <rt> open source software </rt></ruby>”创立 20 周年的纪念日。由于开源软件渐受欢迎,并且为这个时代强有力的重要变革提供了动力,我们仔细反思了它的初生到崛起。
我是 “开源软件” 这个词的始作俑者,它是我在<ruby> 前瞻协会 <rt> Foresight Institute </rt></ruby>担任执行董事时提出的。我不像其它人是个软件开发者,所以感谢 Linux 程序员 Todd Anderson 对这个术语的支持并将它提交小组讨论。
这是我对于它如何想到的,如何提出的,以及后续影响的记叙。当然,还有一些有关该术语的其它记叙,例如 Eric Raymond 和 Richard Stallman 写的,而我的,则写于 2006 年 1 月 2 日。
但直到今天,我才公诸于世。
---
推行术语“开源软件”是特别为了让新手和商业人士更加理解这个领域,对它的推广被认为对于更广泛的用户社区很有必要。早期的称呼“<ruby> 自由软件 <rt> free software </rt></ruby>”不适用并非是因为含有政治意义,而是对于新手来说会误导关注于价格。所以需要一个关注于关键的源代码,而且不会让新用户混淆概念的术语。第一个在正确时间出现并且满足这些要求的术语被迅速接受了:<ruby> 开源 <rt> open source </rt></ruby>。
这个术语很长一段时间被用在“情报”(即间谍活动)活动中,但据我所知,确实在 1998 年以前软件领域从未使用过该术语。下面这个就是讲述了术语“开源软件”如何流行起来,并且变成了一项产业和一场运动名称的故事。
### 计算机安全会议
在 1997 年的晚些时候,<ruby> 前瞻协会 <rt> Foresight Institute </rt></ruby>开始举办周会讨论计算机安全问题。这个协会是一个非盈利性智库,它专注于纳米技术和人工智能,而二者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取决于软件安全。我们确定了自由软件是一个改进软件安全可靠性且具有发展前景的方法,并将寻找推动它的方式。 对自由软件的兴趣开始在编程社区外开始增长,而且越来越清晰,一个改变世界的机会正在来临。然而,该怎么做我们并不清楚,因为我们当时正在摸索中。
在这些会议中,由于“容易混淆”的因素,我们讨论了采用一个新术语的必要性。观点主要如下:对于那些新接触“自由软件”的人会把 “free” 当成了价格上的 “免费” 。老资格的成员们开始解释,通常像下面所说的:“我们指的是 ‘freedom’ 中的自由,而不是‘免费啤酒’的免费。”在这一点上,关于软件方面的讨论就会变成了关于酒精饮料价格的讨论。问题不在于解释不了它的含义 —— 问题在于重要概念的术语不应该使新手们感到困惑。所以需要一个更清晰的术语。自由软件一词并没有政治上的问题;问题在于这个术语不能对新人清晰表明其概念。
### 开放的网景
1998 年 2 月 2 日,Eric Raymond 访问网景公司,并与它一起计划采用自由软件风格的许可证发布其浏览器的源代码。我们那晚在前瞻协会位于<ruby> 罗斯阿尔托斯 <rt> Los Altos </rt></ruby>的办公室开会,商讨并完善了我们的计划。除了 Eric 和我,积极参与者还有 Brian Behlendorf、Michael Tiemann、Todd Anderson、Mark S. Miller 和 Ka-Ping Yee。但在那次会议上,这一领域仍然被描述成“自由软件”,或者用 Brian 的话说, 叫“可获得源代码的” 软件。
在这个镇上,Eric 把前瞻协会作为行动的大本营。他访问行程期间,他接到了网景的法律和市场部门人员的电话。当他聊完后,我要求和他们(一男一女,可能是 Mitchell Baker)通电话,以便我告诉他们一个新的术语的必要性。他们原则上立即同意了,但我们在具体术语上并未达成一致。
在那周的会议中,我始终专注于起一个更好的名字并提出了 “开源软件”一词。 虽然不太理想,但我觉得足够好了。我找到至少四个人征求意见:Eric Drexler、Mark Miller 以及 Todd Anderson 都喜欢它,而一个从事市场公关的朋友觉得术语 “open” 被滥用了,并且觉得我们能找到一个更好。理论上他是对的,可我想不出更好的了,所以我想试着先推广它。事后想起来,我应该直接向 Eric Raymond 提议,但在那时我并不是很了解他,所以我采取了间接的策略。
Todd 强烈同意需要一个新的术语,并提供协助推广它。这很有帮助,因为作为一个非编程人员,我在自由软件社区的影响力很弱。我从事的纳米技术教育是一个加分项,但不足以让我在自由软件问题上非常得到重视。而作为一个 Linux 程序员,Todd 的话更容易被倾听。
### 关键性会议
那周稍晚时候,1998 年的 2 月 5 日,一伙人在 VA Research 进行头脑风暴商量对策。与会者除了 Eric Raymond、Todd 和我之外,还有 Larry Augustin、Sam Ockman,和 Jon Hall (“maddog”)通过电话参与。
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推广策略,特别是要联系的公司。 我几乎没说什么,但是一直在寻找机会介绍提议的术语。我觉得我直接说“你们这些技术人员应当开始使用我的新术语了。”没有什么用。大多数与会者不认识我,而且据我所知,他们可能甚至不同意现在就迫切需要一个新术语。
幸运的是,Todd 一直留心着。他没有主张社区应该用哪个特定的术语,而是面对社区这些固执的人间接地做了一些事。他仅仅是在其它话题中使用了那个术语 —— 把它放进对话里看看会发生什么。我很紧张,期待得到回应,但是起初什么也没有。讨论继续进行原来的话题。似乎只有他和我注意了这个术语的使用。
不仅如此——模因演化(LCTT 译注:人类学术语)在起作用。几分钟后,另一个人使用了这个术语,显然没有注意到,而在继续进行话题讨论。Todd 和我用眼角互觑了一下:是的,我们都注意到发生了什么。我很激动——它或许有用!但我保持了安静:我在小组中仍然地位不高。可能有些人都奇怪为什么 Eric 会邀请我。
临近会议尾声,可能是 Todd 或 Eric,明确提出了[术语问题](https://wiki2.org/en/Alternative_terms_for_free_software)。Maddog 提及了一个早期的术语“可自由分发的”,和一个新的术语“合作开发的”。Eric 列出了“自由软件”、“开源软件”和“软件源”作为主要选项。Todd 提议使用“开源”,然后 Eric 支持了他。我没说太多,就让 Todd 和 Eric(轻松、非正式地)就“开源”这个名字达成了共识。显然对于大多数与会者,改名并不是在这讨论的最重要议题;那只是一个次要的相关议题。从我的会议记录中看只有大约 10% 的内容是术语的。
但是我很高兴。在那有许多社区的关键领导人,并且他们喜欢这新名字,或者至少没反对。这是一个好的信号。可能我帮不上什么忙; Eric Raymond 更适合宣传新的名称,而且他也这么做了。Bruce Perens 立即表示支持,帮助建立了 [Opensource.org](https://opensource.org/) 并在新术语的宣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让这个名字获得认同,Tim O'Reilly 同意在代表社区的多个项目中积极使用它,这是很必要,甚至是非常值得的。并且在官方即将发布的 Netscape Navigator(网景浏览器)代码中也使用了此术语。 到二月底, O'Reilly & Associates 还有网景公司(Netscape) 已经开始使用新术语。
### 名字的宣传
在那之后的一段时间,这条术语由 Eric Raymond 向媒体推广,由 Tim O'Reilly 向商业推广,并由二人向编程社区推广,它似乎传播的相当快。
1998 年 4 月 17 日,Tim O'Reilly 召集了该领域的一些重要领袖的峰会,宣布为第一次 “[自由软件峰会](http://www.oreilly.com/pub/pr/636)” ,在 4 月14 日之后,它又被称作首届 “[开源峰会](http://www.oreilly.com/pub/pr/796)”。
这几个月对于开源来说是相当激动人心的。似乎每周都有一个新公司宣布加入计划。读 Slashdot(LCTT 译注:科技资讯网站)已经成了一个必需操作,甚至对于那些像我一样只能外围地参与者亦是如此。我坚信新术语能对快速传播到商业很有帮助,能被公众广泛使用。
尽管在谷歌搜索一下表明“开源”比“自由软件”出现的更多,但后者仍然有大量的使用,在和偏爱它的人们沟通的时候我们应该包容。
### 快乐的感觉
当 Eric Raymond 写的有关术语更改的[早期声明](https://ipfs.io/ipfs/QmXoypizjW3WknFiJnKLwHCnL72vedxjQkDDP1mXWo6uco/wiki/Alternative_terms_for_free_software.html)被发布在了<ruby> 开源促进会 <rt> Open Source Initiative </rt></ruby>的网站上时,我被列在 VA 头脑风暴会议的名单上,但并不是作为术语的创始人。这是我自己的失误,我没告诉 Eric 细节。我的想法就是让它过去吧,我呆在幕后就好,但是 Todd 不这样认为。他认为我总有一天会为被称作“开源软件”这个名词的创造者而高兴。他向 Eric 解释了这个情况,Eric 及时更新了网站。
想出这个短语只是一个小贡献,但是我很感激那些把它归功于我的人。每次我听到它(现在经常听到了),它都给我些许的感动。
说服社区的巨大功劳要归功于 Eric Raymond 和 Tim O'Reilly,是他们让这一切成为可能。感谢他们对我的归功,并感谢 Todd Anderson 所做的一切。以上内容并非完整的开源一词的历史,让我对很多没有提及的关键人士表示歉意。那些寻求更完整讲述的人应该参考本文和网上其他地方的链接。
### 关于作者

Christine Peterson 撰写、举办讲座,并向媒体介绍未来强大的技术,特别是在纳米技术,人工智能和长寿方面。她是纳米科技公益组织前瞻协会的共同创始人和前任主席。前瞻协会向公众、技术团体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未来强大的技术的教育以及告诉它是如何引导他们的长期影响。她服务于[机器智能](http://intelligence.org/)咨询委员会……[更多关于 Christine Peterson](https://opensource.com/users/christine-peterson)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2/coining-term-open-source-software>
作者:[Christine Peterson](https://opensource.com/users/christine-peterson) 译者:[fuzheng1998](https://github.com/fuzheng1998)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命令行乐趣:嘲讽输错 Bash 命令的用户
|
Vivek Gite
|
https://www.cyberciti.biz/howto/insult-linux-unix-bash-user-when-typing-wrong-command/
|
你可以通过配置 sudo 命令去嘲讽输入错误密码的用户。但是现在,当用户在 shell 输错命令时,就能嘲讽他了(滥用?)。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30/102653o0g177wl8dug2kw2.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30/102653o0g177wl8dug2kw2.jpg
| true | false | true |
CYLeft
| false |
[
"sudo",
"嘲讽"
] |
技术
|
{
"viewnum": 4751,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10593,
"displayorder": 0
}
] |
你可以通过配置 sudo 命令去嘲讽输入错误密码的用户。但是现在,当用户在 shell 输错命令时,就能嘲讽他了(滥用?)。
| 2018-03-30T10:26:59 | 2018-03-30T10:26:59 | 9,497 |
/article-9497-1.html
|

你可以通过配置 `sudo` 命令去嘲讽输入错误密码的用户。但是现在,当用户在 shell 输错命令时,就能嘲讽他了(滥用?)。
### 你好 bash-insulter
来自 Github 页面:
>
> 当用户键入错误命令,随机嘲讽。它使用了一个 bash4.x. 版本的全新内置错误处理函数,叫 `command_not_found_handle`。
>
>
>
### 安装
键入下列 git 命令克隆一个仓库: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hkbakke/bash-insulter.git bash-insulter
```
示例输出:
```
Cloning into 'bash-insulter'...
remote: Counting objects: 52, done.
remote: Compressing objects: 100% (49/49), done.
remote: Total 52 (delta 12), reused 12 (delta 2), pack-reused 0
Unpacking objects: 100% (52/52), done.
```
用文本编辑器,比如说使用 `vi`,编辑你的 `~/.bashrc` 或者 `/etc/bash.bashrc` 文件:
```
$ vi ~/.bashrc
```
在其后追加这一行(具体了解请查看 [if..else..fi 声明](https://bash.cyberciti.biz/guide/If..else..fi) 和 [source 命令](https://bash.cyberciti.biz/guide/Source_command)):
```
if [ -f $HOME/bash-insulter/src/bash.command-not-found ]; then
source $HOME/bash-insulter/src/bash.command-not-found
fi
```
保存并关闭文件。重新登录,如果不想退出账号也可以手动运行它:
```
$ . $HOME/bash-insulter/src/bash.command-not-found
```
### 如何使用它?
尝试键入一些无效命令:
```
$ ifconfigs
$ dates
```
示例输出:
[](https://www.cyberciti.biz/media/new/cms/2017/11/bash-insulter-Insults-the-user-when-typing-wrong-command.jpg)
### 自定义
你需要编辑 `$HOME/bash-insulter/src/bash.command-not-found`:
```
$ vi $HOME/bash-insulter/src/bash.command-not-found
```
示例代码:
```
command_not_found_handle () {
local INSULTS=(
"Boooo!"
"Don't you know anything?"
"RTFM!"
"Hahaha, n00b!"
"Wow! That was impressively wrong!"
"What are you doing??"
"Pathetic"
"...and this is the best you can do??"
"The worst one today!"
"n00b alert!"
"Your application for reduced salary has been sent!"
"lol"
"u suk"
"lol... plz"
"plz uninstall"
"And the Darwin Award goes to.... ${USER}!"
"ERROR_INCOMPETENT_USER"
"Incompetence is also competence"
"Bad."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What is this...? Amateur hour!?"
"Come on! You can do it!"
"Nice try."
"What if... you type an actual command the next time!"
"What if I told you... it is possible to type valid commands."
"Y u no speak computer???"
"This is not Windows"
"Perhaps you should leave the command line alone..."
"Please step away from the keyboard!"
"error code: 1D10T"
"ACHTUNG! ALLES TURISTEN UND NONTEKNISCHEN LOOKENPEEPERS! DAS KOMPUTERMASCHINE IST NICHT FÜR DER GEFINGERPOKEN UND MITTENGRABEN! ODERWISE IST EASY TO SCHNAPPEN DER SPRINGENWERK, BLOWENFUSEN UND POPPENCORKEN MIT SPITZENSPARKEN. IST NICHT FÜR GEWERKEN BEI DUMMKOPFEN. DER RUBBERNECKEN SIGHTSEEREN KEEPEN DAS COTTONPICKEN HÄNDER IN DAS POCKETS MUSS. ZO RELAXEN UND WATSCHEN DER BLINKENLICHTEN."
"Pro tip: type a valid command!"
)
# 设置“随机”种子发生器
RANDOM=$(date +%s%N)
VALUE=$((${RANDOM}%2))
if [[ ${VALUE} -lt 1 ]]; then
printf "\n $(tput bold)$(tput setaf 1)$(shuf -n 1 -e "${INSULTS[@]}")$(tput sgr0)\n\n"
fi
echo "-bash: $1: command not found"
# 无效命令,常规返回已存在的代码
return 127
}
```
### 赠品:sudo 嘲讽
编辑 `sudoers` 文件:
```
$ sudo visudo
```
追加下面这一行:
```
Defaults insults
```
或者像下面尾行增加一句嘲讽语:
```
Defaults !lecture,tty_tickets,!fqdn,insults
```
这是我的文件:
```
Defaults env_reset
Defaults mail_badpass
Defaults secure_path = "/usr/local/sbin:/usr/local/bin:/usr/sbin:/usr/bin:/sbin:/bin:/snap/bin"
## If set, sudo will insult users when they enter an incorrect password. ##
Defaults insults
# Host alias specification
# User alias specification
# Cmnd alias specification
# User privilege specification
root ALL = (ALL:ALL) ALL
# Members of the admin group may gain root privileges
% admin ALL = (ALL) ALL
# Allow members of group sudo to execute any command
% sudo ALL = (ALL:ALL) ALL
# See sudoers(5) for more information on "#include" directives:
#includedir /etc/sudoers.d
```
试一试:
```
$ sudo -k # 清除缓存,从头开始
$ sudo ls /root/
$ sudo -i
```
样例对话:
[](https://www.cyberciti.biz/media/new/cms/2017/11/sudo-insults.jpg)
### 赠品:你好 sl
[sl 或是 UNIX 经典捣蛋软件](https://www.cyberciti.biz/tips/displays-animations-when-accidentally-you-type-sl-instead-of-ls.html) 游戏。当你错误的把 `ls` 输入成 `sl`,将会有一辆蒸汽机车穿过你的屏幕。
```
$ sl
```
[](https://www.cyberciti.biz/tips/displays-animations-when-accidentally-you-type-sl-instead-of-ls.html)
---
via: <https://www.cyberciti.biz/howto/insult-linux-unix-bash-user-when-typing-wrong-command/>
作者:[Vivek Gite](https://www.cyberciti.biz) 译者:[CYLeft](https://github.com/CYLeft)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你没听过的 10 个免费的 Linux 生产力应用程序
|
Ada Ivanova
|
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free-linux-productivity-apps-you-havent-heard-of/
|
高效率的应用程序确实可以让你工作变得更轻松。如果你是一位 Linux 用户,这 10 个不太知名的 Linux 桌面应用程序可以帮助到你。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30/223246c4b7l3ayg2v0ibeg.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30/223246c4b7l3ayg2v0ibeg.jpg
| true | false | true |
MjSeven
| false |
[
"生产力"
] |
分享
|
{
"viewnum": 9085,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高效率的应用程序确实可以让你工作变得更轻松。如果你是一位 Linux 用户,这 10 个不太知名的 Linux 桌面应用程序可以帮助到你。
| 2018-03-30T22:24:00 | 2018-03-30T22:24:00 | 9,498 |
/article-9498-1.html
|

高效率的应用程序确实可以让你工作变得更轻松。如果你是一位 Linux 用户,这 10 个不太知名的 Linux 桌面应用程序可以帮助到你。事实上,Linux 用户可能已经听说过这个列表上的所有应用,但对于那些只用过主流应用的人来说,应该是不知道这些应用的。
### 1. Tomboy/Gnote

[Tomboy](https://wiki.gnome.org/Apps/Tomboy) 是一个简单的便签应用。它不仅仅适用于 Linux,你也可以在 Unix、Windows 和 macOS 上获得它。Tomboy 很容易使用——你写一个便条,选择是否让它粘贴在你的桌面上,当你完成它时删除它。
### 2. MyNotex

如果你想要一个更多功能的便签,但是仍喜欢一个小而简单的应用程序,而不是一个巨大的套件,请看看 [MyNotex](https://sites.google.com/site/mynotex/)。除了简单的笔记和检索之外,它还带有一些不错的功能,例如格式化、键盘快捷键和附件等等。你也可以将其用作图片管理器。
### 3. Trojitá

尽管你可以没有桌面电子邮件客户端,但如果你想要一个的话,在几十个的桌面电子邮件客户端里,请尝试下 [Trojita](http://trojita.flaska.net/)。这有利于生产力,因为它是一个快速而轻量级的电子邮件客户端,但它提供了一个好的电子邮件客户端所必须具备的所有功能(以及更多)。
### 4. Kontact

个人信息管理器(PIM)是一款出色的生产力工具。我的个人喜好是 [Kontact](https://userbase.kde.org/Kontact)。尽管它已经有几年没有更新,但它仍然是一个非常有用的 PIM 工具,用于管理电子邮件、地址簿、日历、任务、新闻源等。Kontact 是一个 KDE 原生程序,但你也可以在其他桌面上使用它。
### 5. Osmo

[Osmo](http://clayo.org/osmo/) 是一款更先进的应用,包括日历、任务、联系人和便签功能。它还附带一些额外的功能,比如加密私有数据备份和地图上的地理位置,以及对便签、任务、联系人等的强大搜索功能。
### 6. Catfish

没有好的搜索工具就没有高生产力。[Catfish](http://www.twotoasts.de/index.php/catfish/) 是一个必须尝试的搜索工具。它是一个 GTK+ 工具,非常快速,轻量级。Catfish 会利用 Zeitgeist 的自动完成功能,你还可以按日期和类型过滤搜索结果。
### 7. KOrganizer

[KOrganizer](https://userbase.kde.org/KOrganizer) 是我上面提到的 Kontact 应用程序的日历和计划组件。如果你不需要完整的 PIM 应用程序,只需要日历和日程安排,则可以使用 KOrganizer。KOrganizer 提供快速的待办事项和快速事件条目,以及事件和待办事项的附件。
### 8. Evolution

如果你不是 KDE 应用程序的粉丝,但你仍然需要一个好的 PIM,那么试试 GNOME 的 [Evolution](https://help.gnome.org/users/evolution/3.22/intro-main-window.html.en)。Evolution 并不是一个你从没听过的少见的应用程序,但因为它有用,所以它出现在这个列表中。也许你已经听说过 Evolution 是一个电子邮件客户端,但它远不止于此——你可以用它来管理日历、邮件、地址簿和任务。
### 9. Freeplane

我不知道你们中的大多数是否每天都使用思维导图软件,但是如果你使用,请选择 [Freeplane](https://www.freeplane.org/wiki/index.php/Home)。这是一款免费的思维导图和知识管理软件,可用于商业或娱乐。你可以创建笔记,将其排列在云图或图表中,使用日历和提醒设置任务等。
### 10. Calligra Flow

最后,如果你需要流程图和图表工具,请尝试 [Calligra Flow](https://www.calligra.org/flow/)。你可以将其视为开放源代码的 [Microsoft Visio](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5-best-free-alternatives-to-microsoft-visio/) 替代品,但 Calligra Flow 不提供 Viso 提供的所有特性。不过,你可以使用它来创建网络图、组织结构图、流程图等等。
生产力工具不仅可以加快工作速度,还可以让你更有条理。我敢打赌,几乎没有人不使用某种形式的生产力工具。尝试这里列出的应用程序可以使你的工作效率更高,还能让你的生活至少轻松一些。
---
via: <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free-linux-productivity-apps-you-havent-heard-of/>
作者:[Ada Ivanova](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author/adaivanoff/) 译者:[MjSeven](https://github.com/MjSeve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chkservice:在 Linux 终端管理 systemd 单元的工具
|
Ramya Nuvvula
|
https://www.2daygeek.com/chkservice-a-tool-for-managing-systemd-units-from-linux-terminal/
|
chkservice 是一个基于 ncurses 的在终端中管理 systemd 单元的工具。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的 systemd 服务的视图,使得它们非常容易修改。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31/003351jc30ce9665zrcv2v.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31/003351jc30ce9665zrcv2v.jpg
| true | false | true |
amwps290
| false |
[
"systemd"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5883,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chkservice 是一个基于 ncurses 的在终端中管理 systemd 单元的工具。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的 systemd 服务的视图,使得它们非常容易修改。
| 2018-03-31T00:33:56 | 2018-03-31T00:33:56 | 9,499 |
/article-9499-1.html
|

systemd 意即<ruby> 系统守护进程 <rt> system daemon </rt></ruby>,是一个新的初始化系统和系统管理工具,它现在非常流行,大部分的 Linux 发行版开始使用这种新的初始化系统。
`systemctl` 是一个 systemd 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管理 systemd 守护进程。 它控制系统的启动程序和服务,使用并行化方式,为启动的服务激活套接字和 D-Bus,提供守护进程的按需启动,使用 Linux 控制组跟踪进程,维护挂载和自动挂载点。
此外,它还提供了日志守护进程、用于控制基本系统配置的功能,如主机名、日期、地区、维护已登录用户列表和运行容器和虚拟机、系统帐户、运行时目录和设置,以及管理简单网络配置、网络时间同步、日志转发和名称解析的守护进程。
### 什么是 chkservice
[chkservice](https://github.com/linuxenko/chkservice) 是一个基于 ncurses 的在终端中管理 systemd 单元的工具。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的 systemd 服务的视图,使得它们非常容易修改。
只有拥有超级管理权限才能够改变 systemd 单元的状态和 sysv 系统启动脚本。
### 在 Linux 安装 chkservice
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安装 `chkservice`,通过包安装或者手动安装。
对于 Debian/Ubuntu,使用 [APT-GET 命令](https://www.2daygeek.com/apt-get-apt-cache-command-examples-manage-packages-debian-ubuntu-systems/) 或 [APT 命令](https://www.2daygeek.com/apt-command-examples-manage-packages-debian-ubuntu-systems/) 安装 `chkservice`。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linuxenko/chkservice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chkservice
```
对于 Arch Linux 系的系统,使用 [Yaourt 命令](https://www.2daygeek.com/install-yaourt-aur-helper-on-arch-linux/) 或 [Packer 命令](https://www.2daygeek.com/install-packer-aur-helper-on-arch-linux/) 从 AUR 库安装 `chkservice`。
```
$ yaourt -S chkservice
或
$ packer -S chkservice
```
对于 Fedora,使用 [DNF 命令](https://www.2daygeek.com/dnf-command-examples-manage-packages-fedora-system/) 安装 `chkservice`。
```
$ sudo dnf copr enable srakitnican/default
$ sudo dnf install chkservice
```
对于 Debian 系系统,使用 [DPKG 命令](https://www.2daygeek.com/dpkg-command-to-manage-packages-on-debian-ubuntu-linux-mint-systems/) 安装 `chkservice`。
```
$ wget https://github.com/linuxenko/chkservice/releases/download/0.1/chkservice_0.1.0-amd64.deb
$ sudo dpkg -i chkservice_0.1.0-amd64.deb
```
对于 RPM 系的系统,使用 [DNF 命令](https://www.2daygeek.com/rpm-command-examples/) 安装 `chkservice`。
```
$ sudo yum install https://github.com/linuxenko/chkservice/releases/download/0.1/chkservice_0.1.0-amd64.rpm
```
### 如何使用 chkservice
只需输入以下命令即可启动 `chkservice` 工具。 输出分为四部分。
* **第一部分:** 这一部分显示了守护进程的状态,比如可用的 `[X]` 或者不可用的 `[ ]` 或者静态的 `[s]` 或者被掩藏的 `-m-`
* **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显示守护进程的状态例如开始 `>` 或者停止 `=`
* **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显示单元的名称
* **第四部分:** 这一部分简短地显示了守护进程的一些信息
```
$ sudo chkservice
```

要查看帮助页面,按下 `?`。 这将向您显示管理 systemd 服务的可用选项。

选择要启用或禁用的守护进程,然后点击空格键。

选择你想开始或停止的守护进程,然后按下 `s`。

选择要重新启动的守护进程,然后按下 `r`,之后,您可以在顶部看到更新的提示。

按下 `q` 退出。
---
via: <https://www.2daygeek.com/chkservice-a-tool-for-managing-systemd-units-from-linux-terminal/>
作者:[Ramya Nuvvula](https://www.2daygeek.com/author/ramya/) 译者:[amwps290](https://github.com/amwps290)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计算机系统进化论
|
Karl Voit
|
http://karl-voit.at/2017/02/10/evolution-of-systems/
|
纵观现代计算机的历史,从与系统的交互方式方面,可以划分为数个进化阶段。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31/231305y77hkhjgkb7ggk5w.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31/231305y77hkhjgkb7ggk5w.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ontow
| true |
[
"进化",
"计算机"
] |
观点
|
{
"viewnum": 5666,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纵观现代计算机的历史,从与系统的交互方式方面,可以划分为数个进化阶段。
| 2018-03-31T23:13:31 | 2018-03-31T23:13:31 | 9,500 |
/article-9500-1.html
|

纵观现代计算机的历史,从与系统的交互方式方面,可以划分为数个进化阶段。而我更倾向于将之归类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数字系统
2. 专用应用系统
3. 应用中心系统
4. 信息中心系统
5. 无应用系统
下面我们详细聊聊这几种分类。
### 数字系统
在我看来,[早期计算机](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computing_hardware),只被设计用来处理数字。它们能够加、减、乘、除。在它们中有一些能够运行像是微分和积分之类的更复杂的数学操作。
当然,如果你把字符映射成数字,它们也可以计算字符串。但这多少有点“数字的创造性使用”的意思,而不是直接处理各种信息。
### 专用应用系统
对于更高层级的问题,纯粹的数字系统是不够的。专用应用系统被开发用来处理单一任务。它们和数字系统十分相似,但是,它们拥有足够的复杂数字计算能力。这些系统能够完成十分明确的高层级任务,像调度问题的相关计算或者其他优化问题。
这类系统为单一目的而搭建,它们解决的是单一明确的问题。
### 应用中心系统
应用中心系统是第一个真正的通用系统。它们的主要使用风格很像专用应用系统,但是它们拥有以时间片模式(一个接一个)或以多任务模式(多应用同时)运行的多个应用程序。
上世纪 70 年代的 [早期的个人电脑](https://en.wikipedia.org/wiki/Xerox_Alto)是第一种受人们欢迎的应用中心系统。
如今的现在操作系统 —— Windows 、macOS 、大多数 GNU/Linux 桌面环境 —— 一直遵循相同的法则。
当然,应用中心系统还可以再细分为两种子类:
1. 紧密型应用中心系统
2. 松散型应用中心系统
紧密型应用中心系统像是 [Windows 3.1](https://en.wikipedia.org/wiki/Windows_3.1x) (拥有程序管理器和文件管理器)或者甚至 [Windows 95](https://en.wikipedia.org/wiki/Windows_95) 的最初版本都没有预定义的文件夹层次。用户启动文本处理程序(像 [WinWord](https://en.wikipedia.org/wiki/Microsoft_Word) )并且把文件保存在 WinWord 的程序文件夹中。在使用表格处理程序的时候,又把文件保存在表格处理工具的程序文件夹中。诸如此类。用户几乎不创建自己的文件层次结构,可能由于此举的不方便、用户单方面的懒惰,或者他们认为根本没有必要。那时,每个用户拥有几十个至多几百个文件。
为了访问文件中的信息,用户常常先打开一个应用程序,然后通过程序中的“文件/打开”功能来获取处理过的数据文件。
在 Windows 平台的 [Windows 95](https://en.wikipedia.org/wiki/Windows_95) SP2 中,“[我的文档](https://en.wikipedia.org/wiki/My_Documents)”首次被使用。有了这样一个文件层次结构的样板,应用设计者开始把 “[我的文档](https://en.wikipedia.org/wiki/My_Documents)” 作为程序的默认的保存 / 打开目录,抛弃了原来将软件产品安装目录作为默认目录的做法。这样一来,用户渐渐适应了这种模式,并且开始自己维护文件夹层次。
松散型应用中心系统(通过文件管理器来提取文件)应运而生。在这种系统下,当打开一个文件的时候,操作系统会自动启动与之相关的应用程序。这是一次小而精妙的用法转变。这种应用中心系统的用法模式一直是个人电脑的主要用法模式。
然而,这种模式有很多的缺点。例如,为了防止数据提取出现问题,需要维护一个包含给定项目的所有相关文件的严格文件夹层次结构。不幸的是,人们并不总能这样做。更进一步说,[这种模式不能很好的扩展](http://karl-voit.at/tagstore/downloads/Voit2012b.pdf)。 桌面搜索引擎和高级数据组织工具(像 [tagstore](http://karl-voit.at/tagstore/))可以起到一点改善作用。正如研究显示的那样,只有一少部分人正在使用那些高级文件提取工具。大多数的用户不使用替代提取工具或者辅助提取技术在文件系统中寻找文件。
### 信息中心系统
解决上述需要将所有文件都放到一个文件夹的问题的可行办法之一就是从应用中心系统转换到信息中心系统。
信息中心系统将项目的所有信息联合起来,放在一个地方,放在同一个应用程序里。因此,我们再也不需要计算项目预算时,打开表格处理程序;写工程报告时,打开文本处理程序;处理图片文件时,又打开另一个工具。
上个月的预算情况在客户会议笔记的右下方,客户会议笔记又在画板的右下方,而画板又在另一些要去完成的任务的右下方。在各个层之间没有文件或者应用程序来回切换的麻烦。
早期,IBM [OS/2](https://en.wikipedia.org/wiki/OS/2)、 Microsoft [OLE](https://en.wikipedia.org/wiki/Object_Linking_and_Embedding) 和 [NeXT](https://en.wikipedia.org/wiki/NeXT) 都做过类似的尝试。但都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取得重大成功。从 [Plan 9](https://en.wikipedia.org/wiki/Plan_9_from_Bell_Labs) 发展而来的 [ACme](https://en.wikipedia.org/wiki/Acme_%2528text_editor%2529) 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信息中心环境。它在一个应用程序中包含了[多种应用程序](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Plan_9_applications)。但是即时是它移植到了 Windows 和 GNU/Linux,也从来没有成为一个引起关注的软件。
信息中心系统的现代形式是高级 [个人维基](https://en.wikipedia.org/wiki/Personal_wiki)(像 [TheBrain](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Brain) 和 [Microsoft OneNote](https://en.wikipedia.org/wiki/Microsoft_OneNote))。
我选择的个人工具是带 [Org 模式](../../../../tags/emacs) 扩展的 [GNU/Emacs](https://github.com/novoid/Memacs) 平台。在用电脑的时候,我几乎不能没有 Org 模式 。为了访问外部数据资源,我创建了一个可以将多种数据导入 Org 模式的插件 —— [Memacs](https://github.com/novoid/Memacs) 。我喜欢将表格数据计算放到日程任务的右下方,然后是行内图片,内部和外部链接,等等。它是一个真正的用户不用必须操心程序或者严格的层次文件系统文件夹的信息中心系统。同时,用简单的或高级的标签也可以进行多分类。一个命令可以派生多种视图。比如,一个视图有日历,待办事项。另一个视图是租借事宜列表。等等。它对 Org 模式的用户没有限制。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
进化结束了吗? 当然没有。
### 无应用系统
我能想到这样一类操作系统,我称之为无应用系统。在下一步的发展中,系统将不需要单一领域的应用程序,即使它们能和 Org 模式一样出色。计算机直接提供一个处理信息和使用功能的友好用户接口,而不通过文件和程序。甚至连传统的操作系统也不需要。
无应用系统也可能和 [人工智能](https://en.wikipedia.org/wiki/Artificial_intelligence) 联系起来。把它想象成 [2001 太空漫游](https://en.wikipedia.org/wiki/2001:_A_Space_Odyssey) 中的 [HAL 9000](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L_9000) 和星际迷航中的 [LCARS](https://en.wikipedia.org/wiki/LCARS) 一类的东西就可以了。
从基于应用的、基于供应商的软件文化到无应用系统的转化让人很难相信。 或许,缓慢但却不断发展的开源环境,可以使一个由各种各样组织和人们贡献的真正无应用环境成型。
信息和提取、操作信息的功能,这是系统应该具有的,同时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其他的东西仅仅是为了使我们不至于分散注意力。
---
via: <http://karl-voit.at/2017/02/10/evolution-of-systems/>
作者:[Karl Voit](http://karl-voit.at) 译者:[lontow](https://github.com/lonto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为初学者准备的 ln 命令教程(5 个示例)
|
Himanshu Arora
|
https://www.howtoforge.com/linux-ln-command/
|
当我们在命令行上工作时,您可能需要在文件之间创建链接。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31/233039giepnrek8uy73usq.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3/31/233039giepnrek8uy73usq.jpg
| true | false | true |
CYLeft
| false |
[
"ln",
"链接",
"符号链接"
] |
技术
|
{
"viewnum": 7376,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当我们在命令行上工作时,您可能需要在文件之间创建链接。
| 2018-03-31T23:31:08 | 2018-03-31T23:31:08 | 9,501 |
/article-9501-1.html
|

当我们在命令行上工作时,您可能需要在文件之间创建链接。这时,您可以可以借助一个专用命令,`ln`。本教程中,我们将通过一些简单易理解的例子来讨论此工具的基础知识。在此之前,值得一提的是,本教程所有例子都已在 Ubuntu 16.04 上测试通过。
### Linux ln 命令
正如你现在所了解的,`ln` 命令能够让您在文件之间创建链接。下面就是 `ln` 工具的语法(或者使用其他一些可行的语法)。
```
ln [OPTION]... [-T] TARGET LINK_NAME (第一种形式)
ln [OPTION]... TARGET (第二种形式)
ln [OPTION]... TARGET... DIRECTORY (第三种形式)
ln [OPTION]... -t DIRECTORY TARGET... (第四种形式)
```
下面是 `ln` 工具 man 文档描述的内容:
>
> 在第一种形式下,为目标位置(TARGET)创建一个叫 LINK\_NAME 的链接。在第二种形式下,为目标位置(TARGET)在当前目录下创建一个链接(LCTT 译注:创建的为同名链接)。在第三和第四种形式中,在 DIRECTORY 目录下为每一个目标位置(TARGET)创建链接。默认创建硬链接,符号链接需要 `--symbolic` 选项。默认创建的每一个创建的链接(新链接的名字)都不能已经存在。当创建硬链接时,目标位置(TARGET)文件必须存在;符号链接可以保存任意文本,如果之后解析,相对链接的解析与其父目录有关。
>
>
>
通过下面问答风格的例子,可能会给你更好的理解。但是在此之前,建议您先了解 [硬链接和软链接的区别](https://medium.com/meatandmachines/explaining-the-difference-between-hard-links-symbolic-links-using-bruce-lee-32828832e8d3).
### Q1. 如何使用 ln 命令创建硬链接?
这很简单,你只需要像下面使用 `ln` 命令:
```
ln [file] [hard-link-to-file]
```
例如:
```
ln test.txt test_hard_link.txt
```
[](https://www.howtoforge.com/images/command-tutorial/big/ln-hard-link.png)
如此,您便可以看见一个已经创建好的,名为 `test_hard_link.txt` 的硬链接。
### Q2. 如何使用 ln 命令创建软/符号链接?
使用 `-s` 命令行选项:
```
ln -s [file] [soft-link-to-file]
```
例如:
```
ln -s test.txt test_soft_link.txt
```
[](https://www.howtoforge.com/images/command-tutorial/big/ln-soft-link.png)
`test_soft_link.txt` 文件就是一个软/符号链接,以天蓝色文本 [标识](https://askubuntu.com/questions/17299/what-do-the-different-colors-mean-in-ls)。
### Q3. 如何使用 ln 命令删除既存的同名目标文件?
默认情况下,`ln` 不允许您在目标目录下创建已存在的链接。
[](https://www.howtoforge.com/images/command-tutorial/big/ln-file-exists.png)
然而,如果一定要这么做,您可以使用 `-f` 命令行选项覆盖此行为。
[](https://www.howtoforge.com/images/command-tutorial/big/ln-f-option.png)
提示:如果您想在此删除过程中有所交互,您可以使用 `-i` 选项。
### Q4. 如何使用 ln 命令创建现有文件的同名备份?
如果您不想 `ln` 删除同名的现有文件,您可以为这些文件创建备份。使用 `-b` 即可实现此效果,以这种方式创建的备份文件,会在其文件名结尾处包含一个波浪号(`~`)。
[](https://www.howtoforge.com/images/command-tutorial/big/ln-b-option.png)
### Q5. 如何在当前目录以外的其它目录创建链接?
使用 `-t` 选项指定一个文件目录(除了当前目录)。比如:
```
ls test* | xargs ln -s -t /home/himanshu/Desktop/
```
上述命令会为(当前目录下的)所有 `test*` 文件创建链接,并放到桌面目录下。
### 总结
当然,尤其对于新手来说,`ln` 并不是日常必备命令。但是,这是一个有用的命令,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它什么时候能够节省你一天的时间。对于这个命令,我们已经讨论了一些实用的选项,如果你已经完成了这些,可以查询 [man 文档](https://linux.die.net/man/1/ln) 来了解更多详情。
---
via: <https://www.howtoforge.com/linux-ln-command/>
作者:[Himanshu Arora](https://www.howtoforge.com) 译者:[CYLeft](https://github.com/CYLeft) 校对:[Locez](https://github.com/locez)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使用 Vagrant 测试 Ansible 剧本
|
Carl Chenet
|
https://carlchenet.com/testing-ansible-playbooks-with-vagrant/
|
我需要一种简单而迅速的方法来在我的本地笔记本上测试 Ansible 剧本的部署情况,尤其在刚开始写一个新剧本的时候,因为直接部署到生产服务器上不仅特别慢而且风险还很大。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4/01/092418voo2vvvnzsns3rxp.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4/01/092418voo2vvvnzsns3rxp.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false |
[
"Ansible",
"Vagrant"
] |
技术
|
{
"viewnum": 4327,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我需要一种简单而迅速的方法来在我的本地笔记本上测试 Ansible 剧本的部署情况,尤其在刚开始写一个新剧本的时候,因为直接部署到生产服务器上不仅特别慢而且风险还很大。
| 2018-04-01T09:24:00 | 2018-04-01T09:24:00 | 9,502 |
/article-9502-1.html
|

我使用 Ansible 来自动部署站点 ([LinuxJobs.fr](https://www.linuxjobs.fr)、[Journal du hacker](https://www.journalduhacker.net)) 与应用 ([Feed2toot](https://gitlab.com/chaica/feed2toot)、[Feed2tweet](https://gitlab.com/chaica/feed2tweet))。在本文中将会讲述我是如何配置以实现在本地测试 Ansbile <ruby> 剧本 <rt> playbook </rt></ruby>的。

### 为何要测试 Ansible 剧本
我需要一种简单而迅速的方法来在我的本地笔记本上测试 Ansible 剧本的部署情况,尤其在刚开始写一个新剧本的时候,因为直接部署到生产服务器上不仅特别慢而且风险还很大。
我使用 [Vagrant](https://www.vagrantup.com/) 来将剧本部署到 [VirtualBox](https://www.virtualbox.org/) 虚拟机上而不是部署到远程服务器。这使得修改的结果很快就能看到,以实现快速迭代和修正。
责任声明:我并不是专业程序员。我只是描述一种我觉得适合我的,即简单又有效的用来测试 Ansible 剧本的解决方案,但可能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 我的流程
1. 开始写新的 Ansible 剧本
2. 启动一台新的虚拟机(VM)并使用 Vagrantt 将剧本部署到这台虚拟机中
3. 修复剧本或应用中的错误
4. 重新在虚拟机上部署
5. 如果还有问题,回到第三步。否则销毁这台虚拟机,重新创建新虚拟机然后测试一次全新部署
6. 若没有问题出现,则标记你的 Ansible 剧本版本,可以在生产环境上发布产品了
### 你需要哪些东西
首先,你需要 Virtualbox。若你使用的是 [Debian](https://www.debian.org) 发行版,[这个链接](https://wiki.debian.org/VirtualBox) 描述了安装的方法,可以从 Debian 仓库中安装,也可以通过官网来安装。
[](https://www.virtualbox.org/)
其次,你需要 Vagrant。为什么要 Vagrant?因为它是介于开发环境和虚拟机之间的中间件,它允许通过编程的方式重复操作,而且可以很方便地将你的部署环境与虚拟机连接起来。通过下面命令可以安装 Vagrant:
```
# apt install vagrant
```
[](https://www.vagrantup.com/)
### 设置 Vagrant
Vagrant 的一切信息都存放在 `Vagrantfile` 文件中。这是我的内容:
```
Vagrant.require_version ">= 2.0.0"
Vagrant.configure(1) do |config|
config.vm.box = "debian/stretch64"
config.vm.provision "shell", inline: "apt install --yes git python3-pip"
config.vm.provision "ansible" do |ansible|
ansible.verbose = "v"
ansible.playbook = "site.yml"
ansible.vault_password_file = "vault_password_file"
end
end
```
1. 第一行指明了需要用哪个版本的 Vagrant 来执行 `Vagrantfile`。
2. 文件中的第一个循环,你要定义为多少台虚拟机执行下面的操作(这里为 `1`)。
3. 第三行指定了用来创建虚拟机的官方 Vagrant 镜像。
4. 第四行非常重要:有一些需要的应用没有安装到虚拟机中。这里我们用 `apt` 安装 `git` 和 `python3-pip`。
5. 下一行指明了 Ansible 配置开始的地方
6. 第六行说明我们想要 Ansible 输出详细信息。
7. 第七行,我们定义了 Ansible 剧本的入口。
8. 第八行,若你使用 Ansible Vault 加密了一些文件,在这里指定这些文件。
当 Vagrant 启动 Ansible 时,类似于执行这样的操作:
```
$ ansible-playbook --inventory-file=/home/me/ansible/test-ansible-playbook/.vagrant/provisioners/ansible/inventory -v --vault-password-file=vault_password_file site.yml
```
### 执行 Vagrant
写好 `Vagrantfile` 后,就可以启动虚拟机了。只需要简单地运行下面命令:
```
$ vagrant up
```
这个操作会很慢,因为它会启动虚拟机,安装 `Vagrantfile` 中定义的附加软件,最终应用你的剧本。你不要太频繁地使用这条命令。
Ok,现在你可以快速迭代了。在做出修改后,可以通过下面命令来快速测试你的部署:
```
$ vagrant provision
```
Ansible 剧本搞定后,通常要经过多次迭代(至少我是这样的),你应该一个全新安装的虚拟机上再测试一次,因为你在迭代的过程中可能会对虚拟机造成修改从而引发意料之外的结果。
使用下面命令进行全新测试:
```
$ vagrant destroy && vagrant up
```
这又是一个很慢的操作。你应该在 Ansible 剧本差不多完成了的情况下才这样做。在全新虚拟机上测试部署之后,就可以发布到生产上去了。至少准备要充分不少了吧 :p
### 有什么改进意见?请告诉我
本文中描述的配置对我自己来说很有用。我可以做到快速迭代(尤其在编写新的剧本的时候),除了剧本外,对我的最新应用,尚未准备好部署到生产环境上的应用也很有帮助。直接部署到远程服务器上对我的生产服务来说不仅缓慢而且很危险。
我本也可以使用持续集成(CI)服务器,但这不是本文的主题。如前所述,本文的目的是在编写新的 Ansible 剧本之初尽可能的快速迭代。
在编写 Ansible 剧本之初就提交,推送到你的 Git 仓库然后等待 CI 测试的执行结果,这有点太过了,因为这个时期的错误总是很多,你需要一一个地去调试。我觉得 CI 在编写 Ansible 剧本的后期会有用的多,尤其当多个人同时对它进行修改而且你有一整套代码质量规范要遵守的时候。不过,这只是我自己的观念,还有待讨论,再重申一遍,我不是个专业的程序员。
如果你有更好的测试 Ansible 剧本的方案或者能对这里描述的方法做出一些改进,请告诉我。你可以把它写到留言框中或者通过社交网络联系我,我会很高兴的。
---
via: <https://carlchenet.com/testing-ansible-playbooks-with-vagrant/>
作者:[Carl Chenet](https://carlchenet.com) 译者:[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计算机语言的巨变
|
Eric Raymond
|
http://esr.ibiblio.org/?p=7724
|
我的上一篇博文《与 C 语言长别离》引来了我的老朋友,一位 C++ 专家的评论。在评论里,他推荐把 C++ 作为 C 的替代品。这是不可能发生的,如果 C++ 代替 C 是趋势的话,那么 Go 和 Rust 也就不会出现了。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4/01/123838n0qeqqqx18qztd7q.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4/01/123838n0qeqqqx18qztd7q.jpg
| true | false | true |
name1e5s
| true |
[
"C语言",
"Go"
] |
观点
|
{
"viewnum": 9349,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我的上一篇博文《与 C 语言长别离》引来了我的老朋友,一位 C++ 专家的评论。在评论里,他推荐把 C++ 作为 C 的替代品。这是不可能发生的,如果 C++ 代替 C 是趋势的话,那么 Go 和 Rust 也就不会出现了。
| 2018-04-02T08:16:00 | 2018-04-02T08:16:00 | 9,503 |
/article-9503-1.html
|

我的上一篇博文《[与 C 语言长别离](/article-9268-1.html)》引来了我的老朋友,一位 C++ 专家的评论。在评论里,他推荐把 C++ 作为 C 的替代品。这是不可能发生的,如果 C++ 代替 C 是趋势的话,那么 Go 和 Rust 也就不会出现了。

但是我不能只给我的读者一个光秃秃的看法(LCTT 译注:此处是双关语)。所以,在这篇文章中,我来讲述一下为什么我不再碰 C++ 的故事。这是关于计算机语言设计经济学专题文章的起始点。这篇文章会讨论为什么一些真心不好的决策会被做出来,然后进入语言的基础设计之中,以及我们该如何修正这些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会一点一点的指出人们(当然也包括我)自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就存在的关于未来的编程语言的预见失误。直到最近,我们才找到了证明我们错了的证据。
我记得我第一次学习 C++ 是因为我需要使用 GNU eqn 输出 MathXML,而 eqn 是使用 C++ 写的。那个项目不错。在那之后,21 世纪初,我在<ruby> 韦诺之战 <rt> Battle For Wesnoth </rt></ruby>那边当了多年的资深开发人生,并且与 C++ 相处甚欢。
在那之后啊,有一天我们发现一个不小心被我们授予提交权限的人已经把游戏的 AI 核心搞崩掉了。显然,在团队中只有我是不那么害怕查看代码的。最终,我把一切都恢复正常了 —— 我折腾了整整两周。再那之后,我就发誓我再也不靠近 C++ 了。
在那次经历过后,我发现这个语言的问题就是它在尝试使得本来就复杂的东西更加复杂,来粗陋补上因为基础概念的缺失造成的漏洞。对于裸指针这样东西,它说“别这样做”,这没有问题。对于小规模的个人项目(比如我的魔改版 eqn),遵守这些规定没有问题。
但是对于大型项目,或者开发者水平参差不齐的多人项目(这是我经常要处理的情况)就不能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代码行数的增加,有的人就会捅篓子。当别人指出有 BUG 时,因为诸如 STL 之类的东西给你增加了一层复杂度,你处理这种问题所需要的精力就比处理同等规模的 C 语言的问题就要难上很多。我在韦诺之战时,我就知道了,处理这种问题真的相当棘手。
我给 Stell Heller(我的老朋友,C++ 的支持者)写代码时不会发生的问题在我与非 Heller 们合作时就被放大了,我和他们合作的结局可能就是我得给他们擦屁股。所以我就不用 C++ ,我觉得不值得为了其花时间。 C 是有缺陷的,但是 C 有 C++ 没有的优点 —— 如果你能在脑内模拟出硬件,那么你就能很简单的看出程序是怎么运行的。如果 C++ 真的能解决 C 的问题(也就是说,C++ 是类型安全以及内存安全的),那么失去其透明性也是值得的。但是,C++ 并没有这样。
我们判断 C++ 做的还不够的方法之一是想象一个 C++ 已经搞得不错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老旧的 C 语言项目会被迁移到 C++ 上来。主流的操作系统内核会是 C++ 写就,而现存的内核实现,比如 Linux 会渐渐升级成那样。在现实世界,这些都没有发生。C++ 不仅没有打消语言设计者设想像 D、Go 以及 Rust 那样的新语言的想法,它甚至都没有取代它的前辈。不改变 C++ 的核心思想,它就没有未来,也因此,C++ 的<ruby> 抽象泄露 <rt> leaky abstraction </rt></ruby>也不会消失。
既然我刚刚提到了 D 语言,那我就说说为什么我不把 D 视为一个够格的 C 语言竞争者的原因吧。尽管它比 Rust 早出现了八年(和 Rust 相比是九年)Walter Bright 早在那时就有了构建那样一个语言的想法。但是在 2001 年,以 Python 和 Perl 为首的语言的出现已经确定了,专有语言能和开源语言抗衡的时代已经过去。官方 D 语言库/运行时和 Tangle 的无谓纷争也打击了其发展。它从未修正这些错误。
然后就是 Go 语言(我本来想说“以及 Rust”。但是如前文所述,我认为 Rust 还需要几年时间才能有竞争力)。它*的确是*类型安全以及内存安全的(好吧,是在大多数时候是这样,但是如果你要使用接口的话就不是如此了,但是自找麻烦可不是正常人的做法)。我的一位好友,Mark Atwood,曾指出过 Go 语言是脾气暴躁的老头子因为愤怒而创造出的语言,主要是 *C 语言的作者之一*(Ken Thompson) 因为 C++ 的混乱臃肿造成的愤怒,我深以为然。
我能理解 Ken 恼火的原因。这几十年来我就一直认为 C++ 搞错了需要解决的问题。C 语言的后继者有两条路可走。其一就是 C++ 那样,接受 C 的抽象泄漏、裸指针等等,以保证兼容性。然后以此为基础,构建一个最先进的语言。还有一条道路,就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 *修正* C语言的抽象泄露。这一来就会破环其兼容性,但是也会杜绝 C/C++ 现有的问题。
对于第二条道路,第一次严谨的尝试就是 1995 年出现的 Java。Java 搞得不错,但是在语言解释器上构建这门语言使其不适合系统编程。这就在系统编程那留下一个巨大的洞,在 Go 以及 Rust 出现之前的 15 年里,都没有语言来填补这个空白。这也就是我的 GPSD 和 NTPsec 等软件在 2017 年仍然主要用 C 写成的原因,尽管 C 的问题也很多。
在许多方面这都是很糟糕的情况。尽管由于缺少足够多样化的选择,我们很难认识到 C/C++ 做的不够好的地方。我们都认为在软件里面出现缺陷以及基于安全方面考虑的妥协是理所当然的,而不是想想这其中多少是真的由于语言的设计问题导致的,就像缓存区溢出漏洞一样。
所以,为什么我们花了这么长时间才开始解决这个问题?从 C 1972 年面世到 Go 2009 年出现,这其中隔了 37 年;Rust 也是在其仅仅一年之前出现。我想根本原因还是经济。
从最早的计算机语言开始,人们就已经知道,每种语言的设计都体现了程序员时间与机器资源的相对价值的权衡。在机器这端,就是汇编语言,以及之后的 C 语言,这些语言以牺牲开发人员的时间为代价来提高性能。 另一方面,像 Lisp 和(之后的)Python 这样的语言则试图自动处理尽可能多的细节,但这是以牺牲机器性能为代价的。
广义地说,这两端的语言的最重要的区别就是有没有自动内存管理。这与经验一致,内存管理缺陷是以机器为中心的语言中最常见的一类缺陷,程序员需要手动管理资源。
当相对价值断言与软件开发在某个特定领域的实际成本动因相匹配时,这个语言就是在经济上可行的。语言设计者通过设计一个适合处理现在或者不远的将来出现的情况的语言,而不是使用现有的语言来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兴的编程语言已经渐渐从需要手动管理内存的语言变为带有自动内存管理以及垃圾回收(GC)机制的语言。这种变化对应了摩尔定律导致的计算机硬件成本的降低,使得程序员的时间与之前相比更加的宝贵。但是,除了程序员的时间以及机器效率的变化之外,至少还有两个维度与这种变化相关。
其一就是距离底层硬件的距离。底层软件(内核与服务代码)的低效率会被成倍地扩大。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以机器为中心的语言向底层推进,而以程序员为中心的语言向着高级发展。因为大多数情况下面向用户的语言仅仅需要以人类的反应速度(0.1 秒)做出回应即可。
另一个维度就是项目的规模。由于程序员抽象发生的问题的漏洞以及自身的疏忽,任何语言都会有可预期的每千行代码的出错率。这个比率在以机器为中心的语言上很高,而在程序员为中心的带有 GC 的语言里就大大降低。随着项目规模的增大,带有 GC 的语言作为一个防止出错率不堪入目的策略就显得愈发重要起来。
当我们使用这三种维度来看当今的编程语言的形势 —— C 语言在底层,蓬勃发展的带有 GC 的语言在上层,我们会发现这基本上很合理。但是还有一些看似不合理的是 —— C 语言的应用不合理地广泛。
我为什么这么说?想想那些经典的 Unix 命令行工具吧。那些小程序通常都可以使用带有完整的 POSIX 支持的脚本语言快速实现出来。重新编码那些程序将使得它们调试、维护和拓展起来都会更加简单。
但是为什么还是使用 C (或者某些像 eqn 的项目,使用 C++)?因为有转换成本。就算是把相当小、相当简单的程序使用新的语言重写并且确认你已经忠实地保留了所有非错误行为都是相当困难的。笼统地说,在任何一个领域的应用编程或者系统编程在一种语言的权衡过时之后,仍然坚持使用它。
这就是我和其他预测者犯的大错。 我们认为,降低机器资源成本(增加程序员时间的相对成本)本身就足以取代 C 语言(以及没有 GC 的语言)。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一部分或者甚至一大部分都是错误的 —— 自 20 世纪 90 年代初以来,脚本语言、Java 以及像 Node.js 这样的东西的兴起显然都是这样兴起的。
但是,竞争系统编程语言的新浪潮并非如此。 Rust 和 Go 都明确地回应了*增加项目规模* 这一需求。 脚本语言是先是作为编写小程序的有效途径,并逐渐扩大规模,而 Rust 和 Go 从一开始就定位为减少*大型项目*中的缺陷率。 比如 Google 的搜索服务和 Facebook 的实时聊天复用。
我认为这就是对 “为什么不再早点儿” 这个问题的回答。Rust 和 Go 实际上并不算晚,它们相对迅速地回应了一个直到最近才被发现低估的成本动因问题。
好,说了这么多理论上的问题。按照这些理论我们能预言什么?它告诉我们在 C 之后会出现什么?
推动 GC 语言发展的趋势还没有扭转,也不要期待其扭转。这是大势所趋。因此:最终我们*将*拥有具有足够低延迟的 GC 技术,可用于内核和底层固件,这些技术将以语言实现方式被提供。 这些才是真正结束 C 长期统治的语言应有的特性。
我们能从 Go 语言开发团队的工作文件中发现端倪,他们正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 可参见关于并发 GC 的学术研究 —— 从未停止研究。 如果 Go 语言自己没有选择这么做,其他的语言设计师也会这样。 但我认为他们会这么做 —— 谷歌推动他们的项目的能力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从 “Android 的发展”就能看出来)。
在我们拥有那么理想的 GC 之前,我把能替换 C 语言的赌注押在 Go 语言上。因为其 GC 的开销是可以接受的 —— 也就是说不只是应用,甚至是大部分内核外的服务都可以使用。原因很简单: C 的出错率无药可医,转化成本还很高。
上周我尝试将 C 语言项目转化到 Go 语言上,我发现了两件事。其一就是这活很简单, C 的语言和 Go 对应的很好。还有就是写出的代码相当简单。由于 GC 的存在以及把集合视为首要的数据结构,人们会预期代码减少,但是我意识到我写的代码比我最初期望的减少的更多,比例约为 2:1 —— 和 C 转 Python 类似。
抱歉呐,Rust 粉们。你们在内核以及底层固件上有着美好的未来,但是你们在别的 C 领域被 Go 压的很惨。没有 GC ,再加上难以从 C 语言转化过来,还有就是 API 的标准部分还是不够完善。(我的 `select(2)` 又哪去了啊?)。
对你们来说,唯一的安慰就是,C++ 粉比你们更糟糕 —— 如果这算是安慰的话。至少 Rust 还可以在 Go 顾及不到的 C 领域内大展宏图。C++ 可不能。
>
> 本站按:本文由著名开源领袖 ESR 撰写,了解 ESR 事迹的同学知道他拒绝去大公司荣养,而仍然主要负责一些互联网基础性项目的开发维护(如 NTPsec),所以,他在创造者赞助网站 [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 上有一份[生活赞助计划](https://www.patreon.com/esr/overview),大家可以考虑献出一些微薄之力支持他,每个月 $20 也不过你一餐饭而已。
>
>
>
---
via: <http://esr.ibiblio.org/?p=7724>
作者:[Eric Raymond](http://esr.ibiblio.org/?author=2) 译者:[name1e5s](https://github.com/name1e5s)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六个例子带你入门 size 命令
|
Himanshu Arora
|
https://www.howtoforge.com/linux-size-command/
|
正如你所知道的那样,Linux 中的目标文件或着说可执行文件由多个段组成(比如文本段和数据段)。若你想知道每个段的大小,那么确实存在这么一个命令行工具 —— 那就是 size。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4/01/191748w444lcxl4glvqlqa.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4/01/191748w444lcxl4glvqlqa.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false |
[
"size"
] |
技术
|
{
"viewnum": 8027,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正如你所知道的那样,Linux 中的目标文件或着说可执行文件由多个段组成(比如文本段和数据段)。若你想知道每个段的大小,那么确实存在这么一个命令行工具 —— 那就是 size。
| 2018-04-01T19:17:56 | 2018-04-01T19:17:56 | 9,504 |
/article-9504-1.html
|

正如你所知道的那样,Linux 中的目标文件或着说可执行文件由多个段组成(比如文本段和数据段)。若你想知道每个段的大小,那么确实存在这么一个命令行工具 —— 那就是 `size`。在本教程中,我们将会用几个简单易懂的案例来讲解该工具的基本用法。
在我们开始前,有必要先声明一下,本文的所有案例都在 Ubuntu 16.04 LTS 中测试过了。
### Linux size 命令
`size` 命令基本上就是输出指定输入文件各段及其总和的大小。下面是该命令的语法:
```
size [-A|-B|--format=compatibility]
[--help]
[-d|-o|-x|--radix=number]
[--common]
[-t|--totals]
[--target=bfdname] [-V|--version]
[objfile...]
```
man 页是这样描述它的:
>
> GNU 的 `size` 程序列出参数列表中各目标文件或存档库文件的段大小 — 以及总大小。默认情况下,对每个目标文件或存档库中的每个模块都会产生一行输出。
>
>
> `objfile...` 是待检查的目标文件。如果没有指定,则默认为文件 `a.out`。
>
>
>
下面是一些问答方式的案例,希望能让你对 `size` 命令有所了解。
### Q1、如何使用 size 命令?
`size` 的基本用法很简单。你只需要将目标文件/可执行文件名称作为输入就行了。下面是一个例子:
```
size apl
```
该命令在我的系统中的输出如下:
[](https://www.howtoforge.com/images/command-tutorial/big/size-basic-usage.png)
前三部分的内容是文本段、数据段和 bss 段及其相应的大小。然后是十进制格式和十六进制格式的总大小。最后是文件名。
### Q2、如何切换不同的输出格式?
根据 man 页的说法,`size` 的默认输出格式类似于 Berkeley 的格式。然而,如果你想的话,你也可以使用 System V 规范。要做到这一点,你可以使用 `--format` 选项加上 `SysV` 值。
```
size apl --format=SysV
```
下面是它的输出:
[](https://www.howtoforge.com/images/command-tutorial/big/size-format-option.png)
### Q3、如何切换使用其他的单位?
默认情况下,段的大小是以十进制的方式来展示。然而,如果你想的话,也可以使用八进制或十六进制来表示。对应的命令行参数分别为 `o` 和 `-x`。
[](https://www.howtoforge.com/images/command-tutorial/big/size-o-x-options.png)
关于这些参数,man 页是这么说的:
>
> -d
>
>
> -o
>
>
> -x
>
>
> --radix=number
>
>
> 使用这几个选项,你可以让各个段的大小以十进制(`-d` 或 `--radix 10`)、八进制(`-o` 或 `--radix 8`);或十六进制(`-x` 或 `--radix 16`)数字的格式显示。`--radix number` 只支持三个数值参数(8、 10、 16)。总共大小以两种进制给出; `-d` 或 `-x` 的十进制和十六进制输出,或 `-o` 的八进制和十六进制输出。
>
>
>
### Q4、如何让 size 命令显示所有对象文件的总大小?
如果你用 `size` 一次性查找多个文件的段大小,则通过使用 `-t` 选项还可以让它显示各列值的总和。
```
size -t [file1] [file2] ...
```
下面是该命令的执行的截屏:
[](https://www.howtoforge.com/images/command-tutorial/big/size-t-option.png)
`-t` 选项让它多加了最后那一行。
### Q5、如何让 size 输出每个文件中公共符号的总大小?
若你为 `size` 提供多个输入文件作为参数,而且想让它显示每个文件中公共符号(指 common segment 中的 symbol)的大小,则你可以带上 `--common` 选项。
```
size --common [file1] [file2] ...
```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当使用 Berkeley 格式时,这些公共符号的大小被纳入了 bss 大小中。
### Q6、还有什么其他的选项?
除了刚才提到的那些选项外,`size` 还有一些一般性的命令行选项,比如 `v` (显示版本信息)和 `-h` (可选参数和选项的汇总)。
[](https://www.howtoforge.com/images/command-tutorial/big/size-v-x1.png)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使用 `@file` 选项来让 `size` 从文件中读取命令行选项。下面是详细的相关说明:
>
> 读出来的选项会插入并替代原来的 `@file` 选项。若文件不存在或着无法读取,则该选项不会被替换,而是会以字面意义来解释该选项。文件中的选项以空格分隔。当选项中要包含空格时需要用单引号或双引号将整个选项包起来。通过在字符前面添加一个反斜杠可以将任何字符(包括反斜杠本身)纳入到选项中。文件本身也能包含其他的 `@file` 选项;任何这样的选项都会被递归处理。
>
>
>
### 结论
很明显,`size` 命令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它的目标群体是那些需要处理 Linux 中目标文件/可执行文件结构的人。因此,如果你刚好是目标受众,那么多试试我们这里提到的那些选项,你应该做好每天都使用这个工具的准备。想了解关于 `size` 的更多信息,请阅读它的 [man 页](https://linux.die.net/man/1/size) 。
---
via: <https://www.howtoforge.com/linux-size-command/>
作者:[Himanshu Arora](https://www.howtoforge.com) 译者:[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容器环境中的代理模型
|
Lori Macvittie
|
https://dzone.com/articles/proxy-models-in-container-environments
|
我们大多数人都熟悉代理如何工作,但在基于容器的环境中有什么不同?让我们来看看有什么改变。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4/02/094024yasbbcasss7bz7cy.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4/02/094024yasbbcasss7bz7cy.jpg
| tru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容器",
"代理"
] |
容器与云
|
{
"viewnum": 3802,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我们大多数人都熟悉代理如何工作,但在基于容器的环境中有什么不同?让我们来看看有什么改变。
| 2018-04-02T09:40:31 | 2018-04-02T09:40:31 | 9,505 |
/article-9505-1.html
|
>
> 我们大多数人都熟悉代理如何工作,但在基于容器的环境中有什么不同?让我们来看看有什么改变。
>
>
>

内联、<ruby> 侧臂 <rt> side-arm </rt></ruby>、反向和前向。这些曾经是我们用来描述网络代理架构布局的术语。
如今,容器使用一些相同的术语,但它们正在引入新的东西。这对我是个机会来阐述我最爱的所有主题:代理。
云的主要驱动之一(我们曾经有过成本控制的白日梦)就是可扩展性。在过去五年中,扩展在各种调查中面临着敏捷性的挑战(有时甚至获胜),因为这是机构在云计算环境中部署应用的最大追求。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在(我们现在运营的)数字经济中,应用已经成为像实体店的“营业/休息”的标牌和导购一样的东西。缓慢、无响应的应用如同商店关灯或缺少营业人员一样。
[](https://devcentral.f5.com/Portals/0/Users/038/38/38/unavailable_is_closed.png?ver=2017-09-12-082118-160)
应用需要随时可用且能够满足需求。扩展是实现这一业务目标的技术响应。云不仅提供了扩展的能力,而且还提供了*自动*扩展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一个负载均衡器。因为这就是我们扩展应用程序的方式 :使用代理来负载均衡流量/请求。
容器在扩展上与预期没有什么不同。容器必须进行扩展(并自动扩展)这意味着使用负载均衡器(代理)。
如果你使用的是原有的代理机制,那就是采用基于 TCP/UDP 进行基本的负载平衡。一般来说,基于容器的代理的实现在 HTTP 或其他应用层协议中并不流畅,并不能在旧式的负载均衡([POLB](https://f5.com/about-us/blog/articles/go-beyond-polb-plain-old-load-balancing))之外提供其他功能。这通常足够了,因为容器扩展是在一个克隆的、假定水平扩展的环境中进行的:要扩展一个应用程序,就添加另一个副本并在其上分发请求。在入口处(在[入口控制器](https://f5.com/about-us/blog/articles/ingress-controllers-new-name-familiar-function-27388)和 API 网关中)可以找到第 7 层(HTTP)路由功能,并且可以使用尽可能多(或更多)的应用路由来扩展应用程序。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这还不够。如果你希望(或需要)更多以应用程序为中心的扩展或插入其他服务的能力,那么你就可以获得更健壮的产品,可提供可编程性或以应用程序为中心的可伸缩性,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这意味着[插入代理](http://clouddocs.f5.com/products/asp/v1.0/)。你正在使用的容器编排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代理的部署模型,无论它是反向代理还是前向代理。更有趣的是,还有第三个模型挎斗模式 ,这是由新兴的服务网格实现支持的可扩展性的基础。
### 反向代理

反向代理最接近于传统模型,在这种模型中,虚拟服务器接受所有传入请求,并将其分发到资源池(服务器中心、集群)中。
每个“应用程序”有一个代理。任何想要连接到应用程序的客户端都连接到代理,代理然后选择并转发请求到适当的实例。如果绿色应用想要与蓝色应用通信,它会向蓝色代理发送请求,蓝色代理会确定蓝色应用的两个实例中的哪一个应该响应该请求。
在这个模型中,代理只关心它正在管理的应用程序。蓝色代理不关心与橙色代理关联的实例,反之亦然。
### 前向代理
[](https://devcentral.f5.com/Portals/0/Users/038/38/38/per-node_forward_proxy.jpg?ver=2017-09-14-072419-667)
这种模式更接近传统的出站防火墙的模式。
在这个模型中,每个容器 **节点** 都有一个关联的代理。如果客户端想要连接到特定的应用程序或服务,它将连接到正在运行的客户端所在的容器节点的本地代理。代理然后选择一个适当的应用实例,并转发客户端的请求。
橙色和蓝色的应用连接到与其节点相关的同一个代理。代理然后确定所请求的应用实例的哪个实例应该响应。
在这个模型中,每个代理必须知道每个应用,以确保它可以将请求转发给适当的实例。
### 挎斗代理
[](https://devcentral.f5.com/Portals/0/Users/038/38/38/per-pod_sidecar_proxy.jpg?ver=2017-09-14-072424-073)
这种模型也被称为服务网格路由。在这个模型中,每个**容器**都有自己的代理。
如果客户想要连接到一个应用,它将连接到挎斗代理,它会选择一个合适的应用程序实例并转发客户端的请求。此行为与*前向代理*模型相同。
挎斗代理和前向代理之间的区别在于,挎斗代理不需要修改容器编排环境。例如,为了插入一个前向代理到 k8s,你需要代理*和*一个 kube-proxy 的替代。挎斗代理不需要这种修改,因为应用会自动连接到 “挎斗” 代理而不是通过代理路由。
### 总结
每种模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三者共同依赖环境数据(远程监控和配置变化),以及融入生态系统的需求。有些模型是根据你选择的环境预先确定的,因此需要仔细考虑将来的需求(服务插入、安全性、网络复杂性)在建立模型之前需要进行评估。
在容器及其在企业中的发展方面,我们还处于早期阶段。随着它们继续延伸到生产环境中,了解容器化环境发布的应用程序的需求以及它们在代理模型实现上的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这篇文章是匆匆写就的。现在就这么多。
---
via: <https://dzone.com/articles/proxy-models-in-container-environments>
作者:[Lori MacVittie](https://dzone.com/users/307701/lmacvittie.html)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配置 Apache Web 服务器
|
David Both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2/how-configure-apache-web-server
|
学习如何在 Apache 上托管你自己的网站,这是一个可靠、流行且易于配置的 Web 服务器。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4/02/101410mmuyfoos6mmivfeu.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4/02/101410mmuyfoos6mmivfeu.png
| true | false | true |
amwps290
| false |
[
"Apache"
] |
技术
|
{
"viewnum": 16144,
"commentnum": 0,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10154,
"displayorder": 0
}
] |
学习如何在 Apache 上托管你自己的网站,这是一个可靠、流行且易于配置的 Web 服务器。
| 2018-04-02T10:14:00 | 2018-04-02T10:14:00 | 9,506 |
/article-9506-1.html
|
>
> 学习如何在 Apache 上托管你自己的网站,这是一个可靠、流行且易于配置的 Web 服务器。
>
>
>

我托管自己的网站已经有很多年了。自从 20 多年前从 OS/2 切换到 Linux 以来,我一直将 [Apache](https://httpd.apache.org/) 作为我的服务器软件。Apache 是可靠、流行的,且基本的安装配置也很容易。对于更复杂的设置(比如多个网站)也并不是那么困难。
Apache Web 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必须以 root 身份执行。 防火墙的配置也需要以 root 身份执行。 使用浏览器查看安装配置的结果应该以非 root 用户的身份完成。 (我在我的虚拟主机上使用 `student` 这个用户。)
### 安装
注意:我使用的实验环境是安装有 Fedora 27 的虚拟机,Apache 版本为 2.4.29。 如果您使用的是不同的发行版或不同版本的 Fedora,您的命令以及配置文件的位置和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 但是,您需要修改的配置行是相同的。
Apache Web 服务器非常容易安装。 在我的 CentOS 6.x 服务器上,它只需要一个简单的 `yum` 命令。 它会安装所有必要的依赖(如果需要的话)。 我在我的 Fedora 虚拟机上使用了下面的 `dnf` 命令。 除了命令本身的名称之外, `dnf` 和 `yum` 的语法是相同的。
```
dnf -y install httpd
```
这个虚拟机是个非常基础的桌面环境,我正在使用它作为编写书籍的测试平台。 即使在这个系统上,也只安装了六个依赖项,用了一分钟。
Apache 的所有配置文件都位于 `/etc/httpd/conf` 和 `/etc/httpd/conf.d` 。网站的数据默认位于 `/var/www`,但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改变它。
### 配置
Apache 主要的配置文件是 `/etc/httpd/conf/httpd.conf` 。 它包含许多在基本安装中不需要更改的配置。 实际上,只需对此文件进行一些更改即可启动并运行一个简单的网站。 该文件非常大,因此,我不会将这篇文章与大量不必要的东西混淆起来,而只会显示那些需要更改的指令。
首先,花点时间熟悉一下 `httpd.conf` 文件。我喜欢 Red Hat 的一个原因是它的配置文件注释非常的详细。 `httpd.conf` 文件也不例外,因为它有很好的注释。可以使用这些注释来了解文件的配置。
第一个要修改的是 `Listen` 配置项,它定义了 Apache 要监听页面请求的 IP 地址和端口。 现在,你只需要使这个网站可以从本地访问,所以使用 `localhost` 地址。 完成后,该行应该看起来像这样:( LCTT 译注:`localhost` 的 IP 地址是 `127.0.0.1`,`80` 是端口)
```
Listen 127.0.0.1:80
```
通过将此配置项设置为 `localhost`的 IP 地址,Apache 将只侦听来自本地主机的连接。 如果您希望 Web 服务器侦听来自远程主机的连接,则可以使用主机的外部 IP 地址。
`DocumentRoot` 配置项指定组成网站页面的 HTML 文件的位置。 该配置项不需要更改,因为它已经指向标准位置。 该行应该看起来像这样:
```
DocumentRoot "/var/www/html"
```
Apache 安装包会创建 `/var/www` 目录。 如果您想更改存储网站文件的位置,则使用此配置项来完成此操作。 例如,您可能想要为 `www` 目录使用不同的名称,以更明确地识别网站。 这可以是这样的:
```
DocumentRoot "/var/mywebsite/html"
```
这些是创建一个简单网站需要唯一修改的 Apache 配置项。 对于这个小练习,只对 `httpd.conf` 文件(`Listen` 配置项)进行了一些修改。 其它的配置项对于一个简单的 Web 服务器暂时无需配置。
另一个需要改变的地方是:在我们的防火墙中打开端口 80。 我使用 [iptables](https://en.wikipedia.org/wiki/Iptables) 作为我的防火墙,因此我更改 `/etc/sysconfig/iptables` 文件以添加允许使用 HTTP 协议。 整个文件看起来像这样:
```
# sample configuration for iptables service
# you can edit this manually or use system-config-firewall
# please do not ask us to add additional ports/services to this default configuration
*filter
:INPUT ACCEPT [0:0]
:FORWARD ACCEPT [0:0]
:OUTPUT ACCEPT [0:0]
-A INPUT -m state --state RELATED,ESTABLISHED -j ACCEPT
-A INPUT -p icmp -j ACCEPT
-A INPUT -i lo -j ACCEPT
-A INPUT -p tcp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dport 22 -j ACCEPT
-A INPUT -p tcp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dport 80 -j ACCEPT
-A INPUT -j REJECT --reject-with icmp-host-prohibited
-A FORWARD -j REJECT --reject-with icmp-host-prohibited
COMMIT
```
我在文件的倒数第三行上添加了一个新行,它允许在端口 `80` 上输入流量。现在我重新加载 iptables 配置文件。
```
[root@testvm1 ~]# cd /etc/sysconfig/ ; iptables-restore iptables
```
### 创建 index.html 文件
`index.html` 文件是你使用域名访问网站而不是访问特定网页时的默认文件。在 `/var/www/html`中,创建一个名字为 `index.html` 的文件,在其中添加字符串 `Hello World` 。你不需要添加任何的 HTML 标志去完成这项工作。web 服务器的唯一任务是提供文本数据流,服务器不知道数据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呈现它。它只是将数据流传输给请求主机。
保存文件后,将所有权设置为 `apache.apache` 。
```
[root@testvm1 html]# chown apache.apache index.html
```
### 启动 Apache
Apache 很容易启动。 当前版本的 Fedora 使用 systemd 。 运行以下命令启动它,然后检查服务器的状态:(LCTT 译注:`systemctl` 是一个 systemd 工具)
```
[root@testvm1 ~]# systemctl start httpd
[root@testvm1 ~]# systemctl status httpd
● httpd.service - The Apache HTTP Server
Loaded: loaded (/usr/lib/systemd/system/httpd.service; disabled; vendor preset: disabled)
Active: active (running) since Thu 2018-02-08 13:18:54 EST; 5s ago
Docs: man:httpd.service(8)
Main PID: 27107 (httpd)
Status: "Processing requests..."
Tasks: 213 (limit: 4915)
CGroup: /system.slice/httpd.service
├─27107 /usr/sbin/httpd -DFOREGROUND
├─27108 /usr/sbin/httpd -DFOREGROUND
├─27109 /usr/sbin/httpd -DFOREGROUND
├─27110 /usr/sbin/httpd -DFOREGROUND
└─27111 /usr/sbin/httpd -DFOREGROUND
Feb 08 13:18:54 testvm1 systemd[1]: Starting The Apache HTTP Server...
Feb 08 13:18:54 testvm1 systemd[1]: Started The Apache HTTP Server.
```
您的服务器上的命令可能不同。在使用 SystemV 启动脚本的 Linux 系统上,命令如下:
```
[root@testvm1 ~]# service httpd start
Starting httpd: [Fri Feb 09 08:18:07 2018] [ OK ]
[root@testvm1 ~]# service httpd status
httpd (pid 14649) is running...
```
如果您的主机上有像 Firefox 或 Chrome 这样的浏览器,您可以在浏览器的 URL 行上使用 URL `localhost` 来显示您的 web 页面,尽管看起来很简单。您还可以使用像 [Lynx](http://lynx.browser.org/) 这样的文本模式 web 浏览器来查看 web 页面。首先,安装 Lynx (如果它还没有被安装)。
```
[root@testvm1 ~]# dnf -y install lynx
```
然后使用下面的命令来显示网页。
```
[root@testvm1 ~]# lynx localhost
```
结果在我的终端中是这样的。我已经删除了页面上的很多空白。
```
Hello World
<snip>
Commands: Use arrow keys to move, '?' for help, 'q' to quit, '<-' to go back.
Arrow keys: Up and Down to move. Right to follow a link; Left to go back.
H)elp O)ptions P)rint G)o M)ain screen Q)uit /=search [delete]=history list```
```
接下来,编辑您的 `index.html` 文件并添加一些 HTML 标记,使其看起来像这样:
```
<h1>Hello World</h1>
```
现在刷新浏览器。对于 Lynx,使用组合键 `Ctrl + R` 。 结果看起来有点不同。如果你的终端支持彩色的话文本是彩色显示的,Lynx 会显示标题,现在它处于居中状态。 在 GUI 浏览器中,文本将以大字体显示。
```
Hello World
<snip>
Commands: Use arrow keys to move, '?' for help, 'q' to quit, '<-' to go back.
Arrow keys: Up and Down to move. Right to follow a link; Left to go back.
H)elp O)ptions P)rint G)o M)ain screen Q)uit /=search [delete]=history list
```
### 后记
从这个小练习中可以看到,建立一个 Apache Web 服务器很容易。 具体情况取决于您的发行版和该发行版提供的 Apache 版本。 在我的环境中,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练习。
但不仅仅如此,因为 Apache 非常灵活强大。下个月,我将讨论使用单个 Apache 托管多个网站。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2/how-configure-apache-web-server>
作者:[David Both](https://opensource.com/users/dboth) 译者:[amwps290](https://github.com/amwps290)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深入理解 BPF:一个阅读清单
|
Quentin Monnet
|
https://qmonnet.github.io/whirl-offload/2016/09/01/dive-into-bpf/
|
我收集了非常多的关于 BPF 的阅读材料:介绍、文档,也有教程或者示例。这里有很多的材料可以去阅读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4/03/122506xddn6s8b8z1m42mm.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4/03/122506xddn6s8b8z1m42mm.jpg
| true | false | true |
qhwdw
| false |
[
"跟踪器",
"BPF",
"eBPF",
"过滤器"
] |
技术
|
{
"viewnum": 51711,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9273,
"displayorder": 0
},
{
"raid": 9424,
"displayorder": 1
}
] |
我收集了非常多的关于 BPF 的阅读材料:介绍、文档,也有教程或者示例。这里有很多的材料可以去阅读
| 2018-04-03T12:25:00 | 2018-04-03T12:25:00 | 9,507 |
/article-9507-1.html
|

*~ [更新于](https://github.com/qmonnet/whirl-offload/commits/gh-pages/_posts/2016-09-01-dive-into-bpf.md) 2017-11-02 ~*
什么是 BPF?
--------
BPF,及<ruby> 伯克利包过滤器 <rt> <strong> B </strong> erkeley <strong> P </strong> acket <strong> F </strong> ilter </rt></ruby>,最初构想提出于 1992 年,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过滤包的方法,并且要避免从内核空间到用户空间的无用的数据包复制行为。它最初是由从用户空间注入到内核的一个简单的字节码构成,它在那个位置利用一个校验器进行检查 —— 以避免内核崩溃或者安全问题 —— 并附着到一个套接字上,接着在每个接收到的包上运行。几年后它被移植到 Linux 上,并且应用于一小部分应用程序上(例如,`tcpdump`)。其简化的语言以及存在于内核中的即时编译器(JIT),使 BPF 成为一个性能卓越的工具。
然后,在 2013 年,Alexei Starovoitov 对 BPF 进行彻底地改造,并增加了新的功能,改善了它的性能。这个新版本被命名为 eBPF (意思是 “extended BPF”),与此同时,将以前的 BPF 变成 cBPF(意思是 “classic” BPF)。新版本出现了如映射和<ruby> 尾调用 <rt> tail call </rt></ruby>这样的新特性,并且 JIT 编译器也被重写了。新的语言比 cBPF 更接近于原生机器语言。并且,在内核中创建了新的附着点。
感谢那些新的钩子,eBPF 程序才可以被设计用于各种各样的情形下,其分为两个应用领域。其中一个应用领域是内核跟踪和事件监控。BPF 程序可以被附着到探针(kprobe),而且它与其它跟踪模式相比,有很多的优点(有时也有一些缺点)。
另外一个应用领域是网络编程。除了套接字过滤器外,eBPF 程序还可以附加到 tc(Linux 流量控制工具)的入站或者出站接口上,以一种很高效的方式去执行各种包处理任务。这种使用方式在这个领域开创了一个新的天地。
并且 eBPF 通过使用为 IO Visor 项目开发的技术,使它的性能进一步得到提升:也为 XDP(“eXpress Data Path”)添加了新的钩子,XDP 是不久前添加到内核中的一种新式快速路径。XDP 与 Linux 栈组合,然后使用 BPF ,使包处理的速度更快。
甚至一些项目,如 P4、Open vSwitch,[考虑](http://openvswitch.org/pipermail/dev/2014-October/047421.html) 或者开始去接洽使用 BPF。其它的一些,如 CETH、Cilium,则是完全基于它的。BPF 是如此流行,因此,我们可以预计,不久之后,将围绕它有更多工具和项目出现 …
深入理解字节码
-------
就像我一样:我的一些工作(包括 [BEBA](https://qmonnet.github.io/whirl-offload/2016/07/15/beba-research-project/))是非常依赖 eBPF 的,并且在这个网站上以后的几篇文章将关注于这个主题。按理说,在深入到细节之前,我应该以某种方式去介绍 BPF —— 我的意思是,真正的介绍,在第一节所提供的简要介绍上更多地介绍在 BPF 上开发的新功能:什么是 BPF 映射?尾调用?内部结构是什么样子?等等。但是,在这个网站上已经有很多这个主题的介绍了,而且,我也不希望去写另一篇 “BPF 介绍” 的重复文章。
毕竟,我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去阅读和学习关于 BPF 的知识,因此,在这里我们将要做什么呢,我收集了非常多的关于 BPF 的阅读材料:介绍、文档,也有教程或者示例。这里有很多的材料可以去阅读,但是,为了去阅读它,首先要去 *找到* 它。因此,为了能够帮助更多想去学习和使用 BPF 的人,现在的这篇文章给出了一个资源清单。这里有各种阅读材料,它可以帮你深入理解内核字节码的机制。
资源
--
### 简介
这篇文章中下面的链接提供了 BPF 的基本概述,或者,一些与它密切相关的一些主题。如果你对 BPF 非常陌生,你可以在这些介绍文章中挑选出一篇你喜欢的文章去阅读。如果你已经理解了 BPF,你可以针对特定的主题去阅读,下面是阅读清单。
#### 关于 BPF
**关于 eBPF 的常规介绍**:
* [全面介绍 eBPF](https://lwn.net/Articles/740157/)(Matt Flemming,on LWN.net,December 2017):
一篇写的很好的,并且易于理解的,介绍 eBPF 子系统组件的概述文章。
* [利用 BPF 和 XDP 实现可编程的内核网络数据路径](http://schd.ws/hosted_files/ossna2017/da/BPFandXDP.pdf) (Daniel Borkmann, OSSNA17, Los Angeles, September 2017):
快速理解所有的关于 eBPF 和 XDP 的基础概念的最好讲稿中的一篇(主要是关于网络处理的)
* [BSD 包过滤器](https://speakerdeck.com/tuxology/the-bsd-packet-filter) (Suchakra Sharma, June 2017):
一篇非常好的介绍文章,主要是关于跟踪方面的。
* [BPF:跟踪及更多](http://www.slideshare.net/brendangregg/bpf-tracing-and-more)(Brendan Gregg, January 2017):
主要内容是跟踪使用案例相关的。
* [Linux BPF 的超强功能](http://fr.slideshare.net/brendangregg/linux-bpf-superpowers) (Brendan Gregg, March 2016):
第一部分是关于<ruby> 火焰图 <rt> flame graph </rt></ruby>的使用。
* [IO Visor](https://www.socallinuxexpo.org/sites/default/files/presentations/Room%20211%20-%20IOVisor%20-%20SCaLE%2014x.pdf)(Brenden Blanco, SCaLE 14x, January 2016):
介绍了 **IO Visor 项目**。
* [大型机上的 eBPF](https://events.linuxfoundation.org/sites/events/files/slides/ebpf_on_the_mainframe_lcon_2015.pdf)(Michael Holzheu, LinuxCon, Dubin, October 2015)
* [在 Linux 上新的(令人激动的)跟踪新产品](https://events.linuxfoundation.org/sites/events/files/slides/tracing-linux-ezannoni-linuxcon-ja-2015_0.pdf)(Elena Zannoni, LinuxCon, Japan, 2015)
* [BPF — 内核中的虚拟机](https://events.linuxfoundation.org/sites/events/files/slides/bpf_collabsummit_2015feb20.pdf)(Alexei Starovoitov, February 2015):
eBPF 的作者写的一篇讲稿。
* [扩展 extended BPF](https://lwn.net/Articles/603983/) (Jonathan Corbet, July 2014)
**BPF 内部结构**:
* Daniel Borkmann 正在做的一项令人称奇的工作,它用于去展现 eBPF 的 **内部结构**,尤其是,它的关于 **随同 tc 使用** 的几次演讲和论文。
+ [使用 tc 的 cls\_bpf 的高级可编程和它的最新更新](http://netdevconf.org/1.2/session.html?daniel-borkmann)(netdev 1.2, Tokyo, October 2016):
Daniel 介绍了 eBPF 的细节,及其用于隧道和封装、直接包访问和其它特性。
+ [自 netdev 1.1 以来的 cls\_bpf/eBPF 更新](http://netdevconf.org/1.2/slides/oct5/07_tcws_daniel_borkmann_2016_tcws.pdf) (netdev 1.2, Tokyo, October 2016, part of [this tc workshop](http://netdevconf.org/1.2/session.html?jamal-tc-workshop))
+ [使用 cls\_bpf 实现完全可编程的 tc 分类器](http://www.netdevconf.org/1.1/proceedings/slides/borkmann-tc-classifier-cls-bpf.pdf) (netdev 1.1, Sevilla, February 2016):
介绍 eBPF 之后,它提供了许多 BPF 内部机制(映射管理、尾调用、校验器)的见解。对于大多数有志于 BPF 的人来说,这是必读的。
+ [Linux tc 和 eBPF](https://archive.fosdem.org/2016/schedule/event/ebpf/attachments/slides/1159/export/events/attachments/ebpf/slides/1159/ebpf.pdf) (fosdem16, Brussels, Belgium, January 2016)
+ [eBPF 和 XDP 攻略和最新更新](https://fosdem.org/2017/schedule/event/ebpf_xdp/) (fosdem17, Brussels, Belgium, February 2017)
这些介绍可能是理解 eBPF 内部机制设计与实现的最佳文档资源之一。
[IO Visor 博客](https://www.iovisor.org/resources/blog) 有一些关于 BPF 的值得关注技术文章。它们中的一些包含了一点营销讨论。
**内核跟踪**:总结了所有的已有的方法,包括 BPF:
* [邂逅 eBPF 和内核跟踪](http://www.slideshare.net/vh21/meet-cutebetweenebpfandtracing) (Viller Hsiao, July 2016):
Kprobes、uprobes、ftrace
* [Linux 内核跟踪](http://www.slideshare.net/vh21/linux-kernel-tracing)(Viller Hsiao, July 2016):
Systemtap、Kernelshark、trace-cmd、LTTng、perf-tool、ftrace、hist-trigger、perf、function tracer、tracepoint、kprobe/uprobe …
关于 **事件跟踪和监视**,Brendan Gregg 大量使用了 eBPF,并且就其使用 eBPFR 的一些案例写了极好的文档。如果你正在做一些内核跟踪方面的工作,你应该去看一下他的关于 eBPF 和火焰图相关的博客文章。其中的大多数都可以 [从这篇文章中](http://www.brendangregg.com/blog/2016-03-05/linux-bpf-superpowers.html) 访问,或者浏览他的博客。
介绍 BPF,也介绍 **Linux 网络的一般概念**:
* [Linux 网络详解](http://www.slideshare.net/ThomasGraf5/linux-networking-explained) (Thomas Graf, LinuxCon, Toronto, August 2016)
* [内核网络攻略](http://www.slideshare.net/ThomasGraf5/linuxcon-2015-linux-kernel-networking-walkthrough) (Thomas Graf, LinuxCon, Seattle, August 2015)
**硬件<ruby> 卸载 <rt> offload </rt></ruby>**(LCTT 译注:“卸载”是指原本由软件来处理的一些操作交由硬件来完成,以提升吞吐量,降低 CPU 负荷。):
* eBPF 与 tc 或者 XDP 一起支持硬件卸载,开始于 Linux 内核版本 4.9,是由 Netronome 提出的。这里是关于这个特性的介绍:[eBPF/XDP 硬件卸载到 SmartNICs](http://netdevconf.org/1.2/session.html?jakub-kicinski)(Jakub Kicinski 和 Nic Viljoen, netdev 1.2, Tokyo, October 2016)
* 一年后出现的更新版:
[综合 XDP 卸载——处理边界案例](https://www.netdevconf.org/2.2/session.html?viljoen-xdpoffload-talk)(Jakub Kicinski 和 Nic Viljoen,netdev 2.2 ,Seoul,November 2017)
* 我现在有一个简短的,但是在 2018 年的 FOSDEM 上有一个更新版:
[XDP 硬件卸载的挑战](https://fosdem.org/2018/schedule/event/xdp/)(Quentin Monnet,FOSDEM 2018,Brussels,February 2018)
关于 **cBPF**:
* [BSD 包过滤器:一个用户级包捕获的新架构](http://www.tcpdump.org/papers/bpf-usenix93.pdf) (Steven McCanne 和 Van Jacobson, 1992):
它是关于(经典)BPF 的最早的论文。
* [BPF 的 FreeBSD 手册](http://www.gsp.com/cgi-bin/man.cgi?topic=bpf) 是理解 cBPF 程序有用的资源。
* 关于 cBPF,Daniel Borkmann 做至少两个演讲,[一是,在 2013 年 mmap 中,BPF 和 Netsniff-NG](http://borkmann.ch/talks/2013_devconf.pdf),以及 [在 2014 中关于 tc 和 cls\_bpf 的的一个非常完整的演讲](http://borkmann.ch/talks/2014_devconf.pdf)。
* 在 Cloudflare 的博客上,Marek Majkowski 提出的他的 [与 iptables 的 `xt_bpf` 模块一起使用 BPF 字节码](https://blog.cloudflare.com/introducing-the-bpf-tools/)。值得一提的是,从 Linux 内核 4.10 开始,eBPF 也是通过这个模块支持的。(虽然,我并不知道关于这件事的任何讨论或者文章)
* [Libpcap 过滤器语法](http://biot.com/capstats/bpf.html)
#### 关于 XDP
* 在 IO Visor 网站上的 [XDP 概述](https://www.iovisor.org/technology/xdp)。
* [eXpress Data Path (XDP)](https://github.com/iovisor/bpf-docs/raw/master/Express_Data_Path.pdf) (Tom Herbert, Alexei Starovoitov, March 2016):
这是第一个关于 XDP 的演讲。
* [BoF - BPF 能为你做什么?](https://events.linuxfoundation.org/sites/events/files/slides/iovisor-lc-bof-2016.pdf) (Brenden Blanco, LinuxCon, Toronto, August 2016)。
* [eXpress Data Path](http://www.slideshare.net/IOVisor/express-data-path-linux-meetup-santa-clara-july-2016) (Brenden Blanco, Linux Meetup at Santa Clara, July 2016):
包含一些(有点营销的意思?)**基准测试结果**!使用单一核心:
+ ip 路由丢弃: ~3.6 百万包每秒(Mpps)
+ 使用 BPF,tc(使用 clsact qdisc)丢弃: ~4.2 Mpps
+ 使用 BPF,XDP 丢弃:20 Mpps (CPU 利用率 < 10%)
+ XDP 重写转发(在端口上它接收到的包):10 Mpps(测试是用 mlx4 驱动程序执行的)。
* Jesper Dangaard Brouer 有几个非常好的幻灯片,它可以从本质上去理解 XDP 的内部结构。
+ [XDP − eXpress Data Path,介绍及将来的用法](http://people.netfilter.org/hawk/presentations/xdp2016/xdp_intro_and_use_cases_sep2016.pdf) (September 2016):
“Linux 内核与 DPDK 的斗争” 。**未来的计划**(在写这篇文章时)它用 XDP 和 DPDK 进行比较。
+ [网络性能研讨](http://netdevconf.org/1.2/session.html?jesper-performance-workshop) (netdev 1.2, Tokyo, October 2016):
关于 XDP 内部结构和预期演化的附加提示。
+ [XDP – eXpress Data Path, 可用于 DDoS 防护](http://people.netfilter.org/hawk/presentations/OpenSourceDays2017/XDP_DDoS_protecting_osd2017.pdf) (OpenSourceDays, March 2017):
包含了关于 XDP 的详细情况和使用案例,以及 **性能测试** 的 **性能测试结果** 和 **代码片断**,以及使用 eBPF/XDP(基于一个 IP 黑名单模式)的用于 **基本的 DDoS 防护**。
+ [内存 vs. 网络,激发和修复内存瓶颈](http://people.netfilter.org/hawk/presentations/MM-summit2017/MM-summit2017-JesperBrouer.pdf) (LSF Memory Management Summit, March 2017):
提供了许多 XDP 开发者当前所面对 **内存问题** 的许多细节。不要从这一个开始,但如果你已经理解了 XDP,并且想去了解它在页面分配方面的真实工作方式,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资源。
+ [XDP 能为其它人做什么](http://netdevconf.org/2.1/session.html?gospodarek)(netdev 2.1, Montreal, April 2017),及 Andy Gospodarek:
普通人怎么开始使用 eBPF 和 XDP。这个演讲也由 Julia Evans 在 [她的博客](http://jvns.ca/blog/2017/04/07/xdp-bpf-tutorial/) 上做了总结。
+ [XDP 能为其它人做什么](https://www.netdevconf.org/2.2/session.html?gospodarek-xdp-workshop),第二版(netdev 2.2, Seoul, November 2017),同一个作者:
该演讲的修订版本,包含了新的内容。
(Jesper 也创建了并且尝试去扩展了有关 eBPF 和 XDP 的一些文档,查看 [相关节](https://qmonnet.github.io/whirl-offload/2016/09/01/dive-into-bpf/#about-xdp-1)。)
* [XDP 研讨 — 介绍、体验和未来发展](http://netdevconf.org/1.2/session.html?herbert-xdp-workshop)(Tom Herbert, netdev 1.2, Tokyo, October 2016)
在这篇文章中,只有视频可用,我不知道是否有幻灯片。
* [在 Linux 上进行高速包过滤](https://cdn.shopify.com/s/files/1/0177/9886/files/phv2017-gbertin.pdf) (Gilberto Bertin, DEF CON 25, Las Vegas, July 2017)
在 Linux 上的最先进的包过滤的介绍,面向 DDoS 的保护、讨论了关于在内核中进行包处理、内核旁通、XDP 和 eBPF。
#### 关于 基于 eBPF 或者 eBPF 相关的其它组件
* [在边界上的 P4](https://schd.ws/hosted_files/2016p4workshop/1d/Intel%20Fastabend-P4%20on%20the%20Edge.pdf) (John Fastabend, May 2016):
提出了使用 **P4**,一个包处理的描述语言,使用 BPF 去创建一个高性能的可编程交换机。
* 如果你喜欢音频的演讲,这里有一个相关的 [OvS Orbit 片断(#11),叫做 在边界上的 P4](https://ovsorbit.benpfaff.org/#e11),日期是 2016 年 8 月。OvS Orbit 是对 Ben Pfaff 的访谈,它是 Open vSwitch 的其中一个核心维护者。在这个场景中,John Fastabend 是被访谈者。
* [P4, EBPF 和 Linux TC 卸载](http://open-nfp.org/media/pdfs/Open_NFP_P4_EBPF_Linux_TC_Offload_FINAL.pdf) (Dinan Gunawardena 和 Jakub Kicinski, August 2016):
另一个 **P4** 的演讲,一些有关于 Netronome 的 **NFP**(网络流处理器)架构上的 eBPF 硬件卸载的因素。
* **Cilium** 是一个由 Cisco 最先发起的技术,它依赖 BPF 和 XDP 去提供 “基于 eBPF 程序即时生成的,用于容器的快速内核强制的网络和安全策略”。[这个项目的代码](https://github.com/cilium/cilium) 在 GitHub 上可以访问到。Thomas Graf 对这个主题做了很多的演讲:
+ [Cilium:对容器利用 BPF & XDP 实现网络 & 安全](http://www.slideshare.net/ThomasGraf5/clium-container-networking-with-bpf-xdp),也特别展示了一个负载均衡的使用案例(Linux Plumbers conference, Santa Fe, November 2016)
+ [Cilium:对容器利用 BPF & XDP 实现网络 & 安全](http://www.slideshare.net/Docker/cilium-bpf-xdp-for-containers-66969823) (Docker Distributed Systems Summit, October 2016 — [video](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nJF7ht3ZYc&amp;amp;list=PLkA60AVN3hh8oPas3cq2VA9xB7WazcIgs))
+ [Cilium:使用 BPF 和 XDP 的快速 IPv6 容器网络](http://www.slideshare.net/ThomasGraf5/cilium-fast-ipv6-container-networking-with-bpf-and-xdp) (LinuxCon, Toronto, August 2016)
+ [Cilium: 用于容器的 BPF & XDP](https://fosdem.org/2017/schedule/event/cilium/) (fosdem17, Brussels, Belgium, February 2017)在上述不同的演讲中重复了大量的内容;嫌麻烦就选最近的一个。Daniel Borkmann 作为 Google 开源博客的特邀作者,也写了 [Cilium 简介](https://opensource.googleblog.com/2016/11/cilium-networking-and-security.html)。
* 这里也有一个关于 **Cilium** 的播客节目:一个是 [OvS Orbit episode (#4)](https://ovsorbit.benpfaff.org/),它是 Ben Pfaff 访谈 Thomas Graf (2016 年 5 月),和 [另外一个 Ivan Pepelnjak 的播客](http://blog.ipspace.net/2016/10/fast-linux-packet-forwarding-with.html),仍然是 Thomas Graf 关于 eBPF、P4、XDP 和 Cilium 方面的(2016 年 10 月)。
* **Open vSwitch** (OvS),它是 **Open Virtual Network**(OVN,一个开源的网络虚拟化解决方案)相关的项目,正在考虑在不同的层次上使用 eBPF,它已经实现了几个概念验证原型:
+ [使用 eBPF 卸载 OVS 流处理器](http://openvswitch.org/support/ovscon2016/7/1120-tu.pdf) (William (Cheng-Chun) Tu, OvS conference, San Jose, November 2016)
+ [将 OVN 的灵活性与 IOVisor 的高效率相结合](http://openvswitch.org/support/ovscon2016/7/1245-bertrone.pdf) (Fulvio Risso, Matteo Bertrone 和 Mauricio Vasquez Bernal, OvS conference, San Jose, November 2016)据我所知,这些 eBPF 的使用案例看上去仅处于提议阶段(并没有合并到 OvS 的主分支中),但是,看它带来了什么将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事情。
* XDP 的设计对分布式拒绝访问(DDoS)攻击是非常有用的。越来越多的演讲都关注于它。例如,在 2017 年 4 月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的 netdev 2.1 会议上,来自 Cloudflare 的人们的讲话([XDP 实践:将 XDP 集成到我们的 DDoS 缓解管道](http://netdevconf.org/2.1/session.html?bertin))或者来自 Facebook 的([Droplet:由 BPF + XDP 驱动的 DDoS 对策](http://netdevconf.org/2.1/session.html?zhou))都存在这样的很多使用案例。
* Kubernetes 可以用很多种方式与 eBPF 交互。这里有一篇关于 [在 Kubernetes 中使用 eBPF](http://blog.kubernetes.io/2017/12/using-ebpf-in-kubernetes.html) 的文章,它解释了现有的产品(Cilium、Weave Scope)如何支持 eBPF 与 Kubernetes 一起工作,并且进一步描述了,在容器部署环境中,eBPF 感兴趣的交互内容是什么。
* [CETH for XDP](http://www.slideshare.net/IOVisor/ceth-for-xdp-linux-meetup-santa-clara-july-2016) (Yan Chan 和 Yunsong Lu、Linux Meetup、Santa Clara、July 2016):
**CETH**,是由 Mellanox 发起的,为实现更快的网络 I/O 而主张的通用以太网驱动程序架构。
* [**VALE 交换机**](http://info.iet.unipi.it/%7Eluigi/vale/),另一个虚拟交换机,它可以与 netmap 框架结合,有 [一个 BPF 扩展模块](https://github.com/YutaroHayakawa/vale-bpf)。
* **Suricata**,一个开源的入侵检测系统,它的旁路捕获旁特性依赖于 XDP。有一些关于它的资源:
+ [Suricate 文档的 eBPF 和 XDP 部分](http://suricata.readthedocs.io/en/latest/capture-hardware/ebpf-xdp.html?highlight=XDP#ebpf-and-xdp)
+ [SEPTun-Mark-II](https://github.com/pevma/SEPTun-Mark-II) (Suricata Extreme 性能调优指南 — Mark II), Michal Purzynski 和 Peter Manev 发布于 2018 年 3 月。
+ [介绍这个特性的博客文章](https://www.stamus-networks.com/2016/09/28/suricata-bypass-feature/) Éric Leblond 发布于 2016 年 9 月。
+ [Suricate 的 eBPF 历险记](http://netdevconf.org/1.2/slides/oct6/10_suricata_ebpf.pdf) (Éric Leblond, netdev 1.2, Tokyo, October 2016)
+ [eBPF 和 XDP 一窥](https://www.slideshare.net/ennael/kernel-recipes-2017-ebpf-and-xdp-eric-leblond) (Éric Leblond, Kernel Recipes, Paris, September 2017)当使用原生驱动的 XDP 时,这个项目要求实现非常高的性能。
* [InKeV:对于 DCN 的内核中分布式网络虚拟化](https://github.com/iovisor/bpf-docs/blob/master/university/sigcomm-ccr-InKev-2016.pdf) (Z. Ahmed, M. H. Alizai 和 A. A. Syed, SIGCOMM, August 2016):
**InKeV** 是一个基于 eBPF 的虚拟网络、目标数据中心网络的数据路径架构。它最初由 PLUMgrid 提出,并且声称相比基于 OvS 的 OpenStack 解决方案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 [gobpf - 在 Go 中使用 eBPF](https://fosdem.org/2017/schedule/event/go_bpf/) (Michael Schubert, fosdem17, Brussels, Belgium, February 2017):
“一个来自 Go 库,可以去创建、加载和使用 eBPF 程序”
* [ply](https://wkz.github.io/ply/) 是为 Linux 实现的一个小而灵活的开源动态 **跟踪器**,它的一些特性非常类似于 bcc 工具,是受 awk 和 dtrace 启发,但使用一个更简单的语言。它是由 Tobias Waldekranz 写的。
* 如果你读过我以前的文章,你可能对我在这篇文章中的讨论感兴趣,[使用 eBPF 实现 OpenState 接口](https://fosdem.org/2017/schedule/event/stateful_ebpf/),关于包状态处理,在 fosdem17 中。
### 文档
一旦你对 BPF 是做什么的有一个大体的理解。你可以抛开一般的演讲而深入到文档中了。下面是 BPF 的规范和功能的最全面的文档,按你的需要挑一个开始阅读吧!
#### 关于 BPF
* **BPF 的规范**(包含 classic 和 extended 版本)可以在 Linux 内核的文档中,和特定的文件 [linux/Documentation/networking/filter.txt](https://www.kernel.org/doc/Documentation/networking/filter.txt) 中找到。BPF 使用以及它的内部结构也被记录在那里。此外,当加载 BPF 代码失败时,在这里可以找到 **被校验器抛出的错误信息**,这有助于你排除不明确的错误信息。
* 此外,在内核树中,在 eBPF 那里有一个关于 **常见问答** 的文档,它在文件 [linux/Documentation/bpf/bpf\_design\_QA.txt](https://git.kernel.org/pub/scm/linux/kernel/git/davem/net-next.git/tree/Documentation/bpf/bpf_design_QA.txt?id=2e39748a4231a893f057567e9b880ab34ea47aef) 中。
* … 但是,内核文档是非常难懂的,并且非常不容易阅读。如果你只是去查找一个简单的 eBPF 语言的描述,可以去 IO Visor 的 GitHub 仓库,那儿有 [它的概括性描述](https://github.com/iovisor/bpf-docs/blob/master/eBPF.md)。
* 顺便说一下,IO Visor 项目收集了许多 **关于 BPF 的资源**。大部分分别在 bcc 仓库的 [文档目录](https://github.com/iovisor/bcc/tree/master/docs) 中,和 [bpf-docs 仓库](https://github.com/iovisor/bpf-docs/) 的整个内容中,它们都在 GitHub 上。注意,这个非常好的 [BPF 参考指南](https://github.com/iovisor/bcc/blob/master/docs/reference_guide.md) 包含一个详细的 BPF C 和 bcc Python 的 helper 的描述。
* 想深入到 BPF,那里有一些必要的 **Linux 手册页**。第一个是 [bpf(2) man 页面](http://man7.org/linux/man-pages/man2/bpf.2.html) 关于 `bpf()` **系统调用**,它用于从用户空间去管理 BPF 程序和映射。它也包含一个 BPF 高级特性的描述(程序类型、映射等等)。第二个是主要是处理希望附加到 tc 接口的 BPF 程序:它是 [tc-bpf(8) man 页面](http://man7.org/linux/man-pages/man8/tc-bpf.8.html),是 **使用 BPF 和 tc** 的一个参考,并且包含一些示例命令和参考代码。
* Jesper Dangaard Brouer 发起了一个 **更新 eBPF Linux 文档** 的尝试,包含 **不同的映射**。[他有一个草案](https://prototype-kernel.readthedocs.io/en/latest/bpf/index.html),欢迎去贡献。一旦完成,这个文档将被合并进 man 页面并且进入到内核文档。
* Cilium 项目也有一个非常好的 [BPF 和 XDP 参考指南](http://docs.cilium.io/en/latest/bpf/),它是由核心的 eBPF 开发者写的,它被证明对于 eBPF 开发者是极其有用的。
* David Miller 在 [xdp-newbies](http://vger.kernel.org/vger-lists.html#xdp-newbies) 邮件列表中发了几封关于 eBPF/XDP 内部结构的富有启发性的电子邮件。我找不到一个单独的地方收集它们的链接,因此,这里是一个列表:
+ [bpf.h 和你 …](https://www.spinics.net/lists/xdp-newbies/msg00179.html)
+ [从语境上讲…](https://www.spinics.net/lists/xdp-newbies/msg00181.html)
+ [BPF 校验器概述](https://www.spinics.net/lists/xdp-newbies/msg00185.html)最后一个可能是目前来说关于校验器的最佳的总结。
* Ferris Ellis 发布的 [一个关于 eBPF 的系列博客文章](https://ferrisellis.com/tags/ebpf/)。作为我写的这个短文,第一篇文章是关于 eBPF 的历史背景和未来期望。接下来的文章将更多的是技术方面,和前景展望。
* [每个内核版本的 BPF 特性列表](https://github.com/iovisor/bcc/blob/master/docs/kernel-versions.md) 在 bcc 仓库中可以找到。如果你想去知道运行一个给定的特性所要求的最小的内核版本,它是非常有用的。我贡献和添加了链接到提交中,它介绍了每个特性,因此,你也可以从那里很容易地去访问提交历史。
#### 关于 tc
当为了网络目的结合使用 BPF 与 tc (Linux <ruby> 流量控制 <rt> <strong> t </strong> raffic <strong> c </strong> ontrol </rt> <rt> </rt></ruby>工具)时,它可用于收集 tc 的常规功能的信息。这里有几个关于它的资源。
* 找到关于 **Linux 上 QoS** 的简单教程是很困难的。这里有两个链接,它们很长而且很难懂,但是,如果你可以抽时间去阅读它,你将学习到几乎关于 tc 的任何东西(虽然,没有什么关于 BPF 的)。它们在这里:[怎么去实现流量控制 (Martin A. Brown, 2006)](http://linux-ip.net/articles/Traffic-Control-HOWTO/),和 [怎么去实现 Linux 的高级路由 & 流量控制 (LARTC) (Bert Hubert & al., 2002)](http://lartc.org/lartc.html)。
* 在你的系统上的 **tc 手册页面** 并不是最新的,因为它们中的几个最近已经增加了内容。如果你没有找到关于特定的队列规则、分类或者过滤器的文档,它可能在最新的 [tc 组件的手册页面](https://git.kernel.org/cgit/linux/kernel/git/shemminger/iproute2.git/tree/man/man8) 中。
* 一些额外的材料可以在 iproute2 包自已的文件中找到:这个包中有 [一些文档](https://git.kernel.org/pub/scm/linux/kernel/git/shemminger/iproute2.git/tree/doc?h=v4.13.0),包括一些文件,它可以帮你去理解 [tc 的 action 的功能](https://git.kernel.org/pub/scm/linux/kernel/git/shemminger/iproute2.git/tree/doc/actions?h=v4.13.0)。
**注意:** 这些文件在 2017 年 10 月 已经从 iproute2 中删除,然而,从 Git 历史中却一直可用。
* 不完全是文档:[有一个关于 tc 的几个特性的研讨会](http://netdevconf.org/1.2/session.html?jamal-tc-workshop)(包含过滤、BPF、tc 卸载、…) 由 Jamal Hadi Salim 在 netdev 1.2 会议上组织的(October 2016)。
* 额外信息 — 如果你使用 `tc` 较多,这里有一些好消息:我用这个工具 [写了一个 bash 补完功能](https://git.kernel.org/cgit/linux/kernel/git/shemminger/iproute2.git/commit/bash-completion/tc?id=27d44f3a8a4708bcc99995a4d9b6fe6f81e3e15b),并且它被包 iproute2 带到内核版本 4.6 和更高版中!
#### 关于 XDP
* 对于 XDP 的一些 [进展中的文档(包括规范)](https://prototype-kernel.readthedocs.io/en/latest/networking/XDP/index.html) 已经由 Jesper Dangaard Brouer 启动,并且意味着将成为一个协作工作。正在推进的(2016 年 9 月):你期望它去改变,并且或许在一些节点上移动(Jesper [称为贡献](https://marc.info/?l=linux-netdev&amp;amp;m=147436253625672),如果你想去改善它)。
* 自来 Cilium 项目的 [BPF 和 XDP 参考指南](http://docs.cilium.io/en/latest/bpf/) … 好吧,这个名字已经说明了一切。
#### 关于 P4 和 BPF
[P4](http://p4.org/) 是一个用于指定交换机行为的语言。它可以为多种目标硬件或软件编译。因此,你可能猜到了,这些目标中的一个就是 BPF … 仅部分支持的:一些 P4 特性并不能被转化到 BPF 中,并且,用类似的方法,BPF 可以做的事情,而使用 P4 却不能表达出现。不过,**P4 与 BPF 使用** 的相关文档,[被隐藏在 bcc 仓库中](https://github.com/iovisor/bcc/tree/master/src/cc/frontends/p4)。这个改变在 P4\_16 版本中,p4c 引用的编辑器包含 [一个 eBPF 后端](https://github.com/p4lang/p4c/blob/master/backends/ebpf/README.md)。
### 教程
Brendan Gregg 为想要 **使用 bcc 工具** 跟踪和监视内核中的事件的人制作了一个非常好的 **教程**。[第一个教程是关于如何使用 bcc 工具](https://github.com/iovisor/bcc/blob/master/docs/reference_guide.md),它有许多章节,可以教你去理解怎么去使用已有的工具,而 [针对 Python 开发者的一篇](https://github.com/iovisor/bcc/blob/master/docs/tutorial_bcc_python_developer.md) 专注于开发新工具,它总共有十七节 “课程”。
Sasha Goldshtein 也有一些 [Linux 跟踪研究材料](https://github.com/goldshtn/linux-tracing-workshop) 涉及到使用几个 BPF 工具进行跟踪。
Jean-Tiare Le Bigot 的另一篇文章提供了一个详细的(和有指导意义的)[使用 perf 和 eBPF 去设置一个低级的跟踪器](https://blog.yadutaf.fr/2017/07/28/tracing-a-packet-journey-using-linux-tracepoints-perf-ebpf/) 的示例。
对于网络相关的 eBPF 使用案例也有几个教程。有一些值得关注的文档,包括一篇 *eBPF 卸载入门指南*,是关于在 [Open NFP](https://open-nfp.org/dataplanes-ebpf/technical-papers/) 平台上用 Netronome 操作的。其它的那些,来自 Jesper 的演讲,[XDP 能为其它人做什么](http://netdevconf.org/2.1/session.html?gospodarek)(及其[第二版](https://www.netdevconf.org/2.2/session.html?gospodarek-xdp-workshop)),可能是 XDP 入门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 示例
有示例是非常好的。看看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但是 BPF 程序示例是分散在几个项目中的,因此,我列出了我所知道的所有的示例。示例并不是总是使用相同的 helper(例如,tc 和 bcc 都有一套它们自己的 helper,使它可以很容易地去用 C 语言写 BPF 程序)
#### 来自内核的示例
内核中包含了大多数类型的程序:过滤器绑定到套接字或者 tc 接口、事件跟踪/监视、甚至是 XDP。你可以在 [linux/samples/bpf/](https://git.kernel.org/cgit/linux/kernel/git/torvalds/linux.git/tree/samples/bpf) 目录中找到这些示例。
现在,更多的示例已经作为单元测试被添加到 [linux/tools/testing/selftests/bpf](https://git.kernel.org/pub/scm/linux/kernel/git/davem/net-next.git/tree/tools/testing/selftests/bpf) 目录下,这里面包含对硬件卸载的测试或者对于 libbpf 的测试。
Jesper 的 Dangaard Brouer 在他的 [prototype-kernel](https://github.com/netoptimizer/prototype-kernel/tree/master/kernel/samples/bpf) 仓库中也维护了一套专门的示例。 这些示例与那些内核中提供的示例非常类似,但是它们可以脱离内核架构(Makefile 和头文件)编译。
也不要忘记去看一下 git 相关的提交历史,它们介绍了一些特定的特性,也许包含了一些特性的详细示例。
#### 来自包 iproute2 的示例
iproute2 包也提供了几个示例。它们都很明显地偏向网络编程,因此,这个程序是附着到 tc 入站或者出站接口上。这些示例在 [iproute2/examples/bpf/](https://git.kernel.org/cgit/linux/kernel/git/shemminger/iproute2.git/tree/examples/bpf) 目录中。
#### 来自 bcc 工具集的示例
许多示例都是 [与 bcc 一起提供的](https://github.com/iovisor/bcc/tree/master/examples):
* 一些网络的示例放在相关的目录下面。它们包括套接字过滤器、tc 过滤器、和一个 XDP 程序。
* `tracing` 目录包含许多 **跟踪编程** 的示例。前面的教程中提到的都在那里。那些程序涉及了很大部分的事件监视功能,并且,它们中的一些是面向生产系统的。注意,某些 Linux 发行版(至少是 Debian、Ubuntu、Fedora、Arch Linux)、这些程序已经被 [打包了](https://github.com/iovisor/bcc/blob/master/INSTALL.md) 并且可以很 “容易地” 通过比如 `# apt install bcc-tools` 进行安装。但是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除了 Arch Linux),首先要求安装 IO Visor 的包仓库。
* 也有一些 **使用 Lua** 作为一个不同的 BPF 后端(那是因为 BPF 程序是用 Lua 写的,它是 C 语言的一个子集,它允许为前端和后端使用相同的语言)的一些示例,它在第三个目录中。
* 当然,[bcc 工具](https://github.com/iovisor/bcc/tree/master/tools) 自身就是 eBPF 程序使用案例的值得关注示例。
#### 手册页面
虽然 bcc 一般很容易在内核中去注入和运行一个 BPF 程序,将程序附着到 tc 接口也能通过 `tc` 工具自己完成。因此,如果你打算将 **BPF 与 tc 一起使用**,你可以在 [`tc-bpf(8)` 手册页面](http://man7.org/linux/man-pages/man8/tc-bpf.8.html) 中找到一些调用示例。
### 代码
有时候,BPF 文档或者示例并不够,而且你只想在你喜欢的文本编辑器(它当然应该是 Vim)中去显示代码并去阅读它。或者,你可能想深入到代码中去做一个补丁程序或者为机器增加一些新特性。因此,这里对有关的文件的几个建议,找到你想要的函数只取决于你自己!
#### 在内核中的 BPF 代码
* 文件 [linux/include/linux/bpf.h](https://git.kernel.org/cgit/linux/kernel/git/torvalds/linux.git/tree/include/linux/bpf.h) 及其相对的 [linux/include/uapi/bpf.h](https://git.kernel.org/cgit/linux/kernel/git/torvalds/linux.git/tree/include/uapi/linux/bpf.h) 包含有关 eBPF 的 **定义**,它们分别用在内核中和用户空间程序的接口。
* 相同的方式,文件 [linux/include/linux/filter.h](https://git.kernel.org/cgit/linux/kernel/git/torvalds/linux.git/tree/include/linux/filter.h) 和 [linux/include/uapi/filter.h](https://git.kernel.org/cgit/linux/kernel/git/torvalds/linux.git/tree/include/uapi/linux/filter.h) 包含了用于 **运行 BPF 程序** 的信息。
* BPF 相关的 **主要的代码片断** 在 [linux/kernel/bpf/](https://git.kernel.org/cgit/linux/kernel/git/torvalds/linux.git/tree/kernel/bpf) 目录下面。**系统调用的不同操作许可**,比如,程序加载或者映射管理是在文件 `syscall.c` 中实现,而 `core.c` 包含了 **解析器**。其它文件的命名显而易见:`verifier.c` 包含 **校验器**(不是开玩笑的),`arraymap.c` 的代码用于与数组类型的 **映射** 交互,等等。
* 有几个与网络(及 tc、XDP )相关的函数和 **helpers** 是用户可用,其实现在 [linux/net/core/filter.c](https://git.kernel.org/cgit/linux/kernel/git/torvalds/linux.git/tree/net/core/filter.c) 中。它也包含了移植 cBPF 字节码到 eBPF 的代码(因为在运行之前,内核中的所有的 cBPF 程序被转换成 eBPF)。
* 相关于 **事件跟踪** 的函数和 **helpers** 都在 [linux/kernel/trace/bpf\_trace.c](https://git.kernel.org/cgit/linux/kernel/git/torvalds/linux.git/tree/kernel/trace/bpf_trace.c) 中。
* **JIT 编译器** 在它们各自的架构目录下面,比如,x86 架构的在 [linux/arch/x86/net/bpf*jit*comp.c](https://git.kernel.org/cgit/linux/kernel/git/torvalds/linux.git/tree/arch/x86/net/bpf_jit_comp.c) 中。例外是用于硬件卸载的 JIT 编译器,它们放在它们的驱动程序下,例如 Netronome NFP 网卡的就放在 [linux/drivers/net/ethernet/netronome/nfp/bpf/jit.c](https://git.kernel.org/cgit/linux/kernel/git/torvalds/linux.git/tree/drivers/net/ethernet/netronome/nfp/bpf/jit.c) 。
* 在 [linux/net/sched/](https://git.kernel.org/cgit/linux/kernel/git/torvalds/linux.git/tree/net/sched) 目录下,你可以找到 **tc 的 BPF 组件** 相关的代码,尤其是在文件 `act_bpf.c` (action)和 `cls_bpf.c`(filter)中。
* 我并没有在 BPF 上深入到 **事件跟踪** 中,因此,我并不真正了解这些程序的钩子。在 [linux/kernel/trace/bpf\_trace.c](https://git.kernel.org/cgit/linux/kernel/git/torvalds/linux.git/tree/kernel/trace/bpf_trace.c) 那里有一些东西。如果你对它感 兴趣,并且想去了解更多,你可以在 Brendan Gregg 的演示或者博客文章上去深入挖掘。
* 我也没有使用过 **seccomp-BPF**,不过你能在 [linux/kernel/seccomp.c](https://git.kernel.org/cgit/linux/kernel/git/torvalds/linux.git/tree/kernel/seccomp.c) 找到它的代码,并且可以在 [linux/tools/testing/selftests/seccomp/seccomp\_bpf.c](https://git.kernel.org/cgit/linux/kernel/git/torvalds/linux.git/tree/tools/testing/selftests/seccomp/seccomp_bpf.c) 中找到一些它的使用示例。
#### XDP 钩子代码
一旦装载进内核的 BPF 虚拟机,由一个 Netlink 命令将 **XDP** 程序从用户空间钩入到内核网络路径中。接收它的是在 [linux/net/core/dev.c](https://git.kernel.org/cgit/linux/kernel/git/torvalds/linux.git/tree/net/core/dev.c) 文件中的 `dev_change_xdp_fd()` 函数,它被调用并设置一个 XDP 钩子。钩子被放在支持的网卡的驱动程序中。例如,用于 Netronome 硬件钩子的 ntp 驱动程序实现放在 [drivers/net/ethernet/netronome/nfp/](https://git.kernel.org/cgit/linux/kernel/git/torvalds/linux.git/tree/drivers/net/ethernet/netronome/nfp/) 中。文件 `nfp_net_common.c` 接受 Netlink 命令,并调用 `nfp_net_xdp_setup()`,它会转而调用 `nfp_net_xdp_setup_drv()` 实例来安装该程序。
#### 在 bcc 中的 BPF 逻辑
[在 bcc 的 GitHub 仓库](https://github.com/iovisor/bcc/) 能找到的 **bcc** 工具集的代码。其 **Python 代码**,包含在 `BPF` 类中,最初它在文件 [bcc/src/python/bcc/\_\_init\_\_.py](https://github.com/iovisor/bcc/blob/master/src/python/bcc/__init__.py) 中。但是许多我觉得有意思的东西,比如,加载 BPF 程序到内核中,出现在 [libbcc 的 C 库](https://github.com/iovisor/bcc/blob/master/src/cc/libbpf.c)中。
#### 使用 tc 去管理 BPF 的代码
当然,这些代码与 iproute2 包中的 **tc 中的** BPF 相关。其中的一些在 [iproute2/tc/](https://git.kernel.org/cgit/linux/kernel/git/shemminger/iproute2.git/tree/tc) 目录中。文件 `f_bpf.c` 和 `m_bpf.c`(和 `e_bpf.c`)各自用于处理 BPF 的过滤器和动作的(和 tc `exec` 命令,等等)。文件 `q_clsact.c` 定义了为 BPF 特别创建的 `clsact` qdisc。但是,**大多数的 BPF 用户空间逻辑** 是在 [iproute2/lib/bpf.c](https://git.kernel.org/cgit/linux/kernel/git/shemminger/iproute2.git/tree/lib/bpf.c) 库中实现的,因此,如果你想去使用 BPF 和 tc,这里可能是会将你搞混乱的地方(它是从文件 iproute2/tc/tc\_bpf.c 中移动而来的,你也可以在旧版本的包中找到相同的代码)。
#### BPF 实用工具
内核中也带有 BPF 相关的三个工具的源代码(`bpf_asm.c`、 `bpf_dbg.c`、 `bpf_jit_disasm.c`),根据你的版本不同,在 [linux/tools/net/](https://git.kernel.org/cgit/linux/kernel/git/torvalds/linux.git/tree/tools/net) (直到 Linux 4.14)或者 [linux/tools/bpf/](https://git.kernel.org/pub/scm/linux/kernel/git/davem/net-next.git/tree/tools/bpf) 目录下面:
* `bpf_asm` 是一个极小的 cBPF 汇编程序。
* `bpf_dbg` 是一个很小的 cBPF 程序调试器。
* `bpf_jit_disasm` 对于两种 BPF 都是通用的,并且对于 JIT 调试来说非常有用。
* `bpftool` 是由 Jakub Kicinski 写的通用工具,它可以与 eBPF 程序交互并从用户空间的映射,例如,去展示、转储、pin 程序、或者去展示、创建、pin、更新、删除映射。
阅读在源文件顶部的注释可以得到一个它们使用方法的概述。
与 eBPF 一起工作的其它必需的文件是来自内核树的两个**用户空间库**,它们可以用于管理 eBPF 程序或者映射来自外部的程序。这个函数可以通过 [linux/tools/lib/bpf/](https://git.kernel.org/pub/scm/linux/kernel/git/davem/net-next.git/tree/tools/lib/bpf) 目录中的头文件 `bpf.h` 和 `libbpf.h`(更高层面封装)来访问。比如,工具 `bpftool` 主要依赖这些库。
#### 其它值得关注的部分
如果你对关于 BPF 的不常见的语言的使用感兴趣,bcc 包含 [一个 BPF 目标的 **P4 编译器**](https://github.com/iovisor/bcc/tree/master/src/cc/frontends/p4/compiler)以及 [**一个 Lua 前端**](https://github.com/iovisor/bcc/tree/master/src/lua),它可以被用以代替 C 的一个子集,并且(用 Lua )替代 Python 工具。
#### LLVM 后端
这个 BPF 后端用于 clang / LLVM 将 C 编译到 eBPF ,是在 [这个提交](https://reviews.llvm.org/D6494) 中添加到 LLVM 源代码的(也可以在 [这个 GitHub 镜像](https://github.com/llvm-mirror/llvm/commit/4fe85c75482f9d11c5a1f92a1863ce30afad8d0d) 上访问)。
#### 在用户空间中运行
到目前为止,我知道那里有至少两种 eBPF 用户空间实现。第一个是 [uBPF](https://github.com/iovisor/ubpf/),它是用 C 写的。它包含一个解析器、一个 x86\_64 架构的 JIT 编译器、一个汇编器和一个反汇编器。
uBPF 的代码似乎被重用来产生了一个 [通用实现](https://github.com/YutaroHayakawa/generic-ebpf),其声称支持 FreeBSD 内核、FreeBSD 用户空间、Linux 内核、Linux 用户空间和 Mac OSX 用户空间。它被 [VALE 交换机的 BPF 扩展模块](https://github.com/YutaroHayakawa/vale-bpf)使用。
其它用户空间的实现是我做的:[rbpf](https://github.com/qmonnet/rbpf),基于 uBPF,但是用 Rust 写的。写了解析器和 JIT 编译器 (Linux 下两个都有,Mac OSX 和 Windows 下仅有解析器),以后可能会有更多。
#### 提交日志
正如前面所说的,如果你希望得到更多的关于一些特定的 BPF 特性的信息,不要犹豫,去看一些提交日志。你可以在许多地方搜索日志,比如,在 [git.kernel.org](https://git.kernel.org/cgit/linux/kernel/git/torvalds/linux.git)、[在 GitHub 上](https://github.com/torvalds/linux)、或者如果你克隆过它还有你的本地仓库中。如果你不熟悉 git,你可以尝试像这些去做 `git blame <file>` 去看看介绍特定代码行的提交内容,然后,`git show <commit>` 去看详细情况(或者在 `git log` 的结果中按关键字搜索,但是这样做通常比较单调乏味)也可以看在 bcc 仓库中的 [按内核版本区分的 eBPF 特性列表](https://github.com/iovisor/bcc/blob/master/docs/kernel-versions.md),它链接到相关的提交上。
### 排错
对 eBPF 的追捧是最近的事情,因此,到目前为止我还找不到许多关于怎么去排错的资源。所以这里只有几个,是我在使用 BPF 进行工作的时候,对自己遇到的问题进行的记录。
#### 编译时的错误
* 确保你有一个最新的 Linux 内核版本(也可以看 [这个文档](https://github.com/iovisor/bcc/blob/master/docs/kernel-versions.md))。
* 如果你自己编译内核:确保你安装了所有正确的组件,包括内核镜像、头文件和 libc。
* 当使用 `tc-bpf`(用于去编译 C 代码到 BPF 中)的 man 页面提供的 `bcc` shell 函数时:我曾经必须添加包含 clang 调用的头文件:
```
__bcc() {
clang -O2 -I "/usr/src/linux-headers-$(uname -r)/include/" \
-I "/usr/src/linux-headers-$(uname -r)/arch/x86/include/" \
-emit-llvm -c $1 -o - | \
llc -march=bpf -filetype=obj -o "`basename $1 .c`.o"
}
```
(现在似乎修复了)。
* 对于使用 `bcc` 的其它问题,不要忘了去看一看这个工具集的 [答疑](https://github.com/iovisor/bcc/blob/master/FAQ.txt)。
* 如果你从一个并不精确匹配你的内核版本的 iproute2 包中下载了示例,可能会由于在文件中包含的头文件触发一些错误。这些示例片断都假设安装在你的系统中内核的头文件与 iproute2 包是相同版本的。如果不是这种情况,下载正确的 iproute2 版本,或者编辑示例中包含的文件的路径,指向到 iproute2 中包含的头文件上(在运行时一些问题可能或者不可能发生,取决于你使用的特性)。
#### 在加载和运行时的错误
* 使用 `tc` 去加载一个程序,确保你使用了一个与使用中的内核版本等价的 iproute2 中的 `tc` 二进制文件。
* 使用 `bcc` 去加载一个程序,确保在你的系统上安装了 bcc(仅下载源代码去运行 Python 脚本是不够的)。
* 使用 `tc`,如果 BPF 程序不能返回一个预期值,检查调用它的方式:过滤器,或者动作,或者使用 “直传” 模式的过滤器。
* 还是 `tc`,注意不使用过滤器,动作不会直接附着到 qdiscs 或者接口。
* 通过内核校验器抛出错误到解析器可能很难。[内核文档](https://www.kernel.org/doc/Documentation/networking/filter.txt)或许可以提供帮助,因此,可以 [参考指南](https://github.com/iovisor/bcc/blob/master/docs/reference_guide.md) 或者,万不得一的情况下,可以去看源代码(祝你好运!)。记住,校验器 *不运行* 程序,对于这种类型的错误,记住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得到一个关于无效内存访问或者关于未初始化的数据的错误,它并不意味着那些问题真实发生了(或者有时候是,它们完全有可能发生)。它意味着你的程序是以校验器预计可能发生错误的方式写的,并且因此而拒绝这个程序。
* 注意 `tc` 工具有一个 `verbose` 模式,它与 BPF 一起工作的很好:在你的命令行尾部尝试追加一个 `verbose`。
* `bcc` 也有一个 `verbose` 选项:`BPF` 类有一个 `debug` 参数,它可以带 `DEBUG_LLVM_IR`、`DEBUG_BPF` 和 `DEBUG_PREPROCESSOR` 三个标志中任何组合(详细情况在 [源文件](https://github.com/iovisor/bcc/blob/master/src/python/bcc/__init__.py)中)。 为调试该代码,它甚至嵌入了 [一些条件去打印输出代码](https://github.com/iovisor/bcc/blob/master/docs/reference_guide.md#output)。
* LLVM v4.0+ 为 eBPF 程序 [嵌入一个反汇编器](https://www.spinics.net/lists/netdev/msg406926.html)。因此,如果你用 clang 编译你的程序,在编译时添加 `-g` 标志允许你通过内核校验器去以人类可读的格式去转储你的程序。处理转储文件,使用:
```
$ llvm-objdump -S -no-show-raw-insn bpf_program.o
```
* 使用映射?你应该去看看 [bpf-map](https://github.com/cilium/bpf-map),这是一个为 Cilium 项目而用 Go 创建的非常有用的工具,它可以用于去转储内核中 eBPF 映射的内容。也有一个用 Rust 开发的 [克隆](https://github.com/badboy/bpf-map)。
* [在 **StackOverflow** 上有个旧的 bpf 标签](https://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tagged/bpf),但是,在这篇文章中从没用过它(并且那里几乎没有与新版本的 eBPF 相关的东西)。如果你是一位来自未来的阅读者,你可能想去看看在这方面是否有更多的活动(LCTT 译注:意即只有旧东西)。
### 更多!
* 如果你想轻松地 **测试 XDP**,有 [一个配置好的 Vagrant](https://github.com/iovisor/xdp-vagrant) 可以使用。你也可以 [在 Docker 容器中](https://github.com/zlim/bcc-docker) **测试 bcc**。
* 想知道 BPF 的 **开发和活动** 在哪里吗?好吧,内核补丁总是出自于 [netdev 上的邮件列表](http://lists.openwall.net/netdev/)(相关 Linux 内核的网络栈开发):以关键字 “BPF” 或者 “XDP” 来搜索。自 2017 年 4 月开始,那里也有 [一个专门用于 XDP 编程的邮件列表](http://vger.kernel.org/vger-lists.html#xdp-newbies)(是为了架构或者寻求帮助)。[在 IO Visor 的邮件列表上](http://lists.iovisor.org/pipermail/iovisor-dev/)也有许多的讨论和辨论,因为 BPF 是一个重要的项目。如果你只是想随时了解情况,那里也有一个 [@IOVisor Twitter 帐户](https://twitter.com/IOVisor)。
请经常会回到[这篇博客](https://qmonnet.github.io/whirl-offload/2016/09/01/dive-into-bpf/)中,来看一看 [关于 BPF](https://qmonnet.github.io/whirl-offload/categories/#BPF) 有没有新的文章!
*特别感谢 Daniel Borkmann 指引我找到了 [更多的文档](https://github.com/qmonnet/whirl-offload/commit/d694f8081ba00e686e34f86d5ee76abeb4d0e429),因此我才完成了这个合集。*
---
via: <https://qmonnet.github.io/whirl-offload/2016/09/01/dive-into-bpf/>
作者:[Quentin Monnet](https://qmonnet.github.io/whirl-offload/about/) 译者:[qhwdw](https://github.com/qhwd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cTop:用于容器监控的命令行工具
|
2daygeek
|
https://www.2daygeek.com/ctop-a-command-line-tool-for-container-monitoring-and-management-in-linux/
|
ctop 为多个容器提供了一个简洁凝练的实时指标概览。它是一个类 top 的针对容器指标的界面。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4/03/125043k2wbdi7lwfwfidre.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4/03/125043k2wbdi7lwfwfidre.jpg
| true | false | true |
kimii
| false |
[
"top",
"容器",
"监控",
"ctop"
] |
分享
|
{
"viewnum": 12443,
"commentnum": 1,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83.56.160.22",
"message": "asdasd",
"username": "来自广东的 Chrome 77.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12-23T10:42:30"
}
] |
[] |
ctop 为多个容器提供了一个简洁凝练的实时指标概览。它是一个类 top 的针对容器指标的界面。
| 2018-04-03T12:51:19 | 2018-04-03T12:51:19 | 9,508 |
/article-9508-1.html
|

最近 Linux 容器很火,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甚至已经在使用它,同时一些人也开始学习它。
我们已经介绍了有名的 GUI(用户图形界面) 工具如 Portainer 和 Rancher 。这将会有助于我们通过 GUI 管理容器。
这篇指南将会通过 [cTop](https://ctop.sh/) 命令帮助我们理解和监控 Linux 容器。它是一个类似 `top` 命令的命令行工具。
### 什么是 cTop
[ctop](https://github.com/bcicen/ctop) 为多个容器提供了一个简洁凝练的实时指标概览。它是一个类 `top` 的针对容器指标的界面。
它展示了容器指标比如 CPU 利用率、内存利用率、磁盘 I/O 读写、进程 ID(PID)和网络发送(TX - 从此服务器发送)以及接受(RX - 此服务器接受)。
`ctop` 带有对 Docker 和 runc 的内建支持;对其他容器和集群系统的连接计划在未来版本中推出。
它不需要任何参数并且默认使用 Docker 主机变量。
**建议阅读:**
* [Portainer – 一个简单的 Docker 图形管理界面](https://www.2daygeek.com/portainer-a-simple-docker-management-gui/)
* [Rancher – 一个完整的生产环境容器管理平台](https://www.2daygeek.com/rancher-a-complete-container-management-platform-for-production-environment/)
### 如何安装 cTop
开发者提供了一个简单的 shell 脚本来帮助我们直接使用 `ctop`。我们要做的,只是在 `/bin` 目录下下载 `ctop` shell 文件来保证全局访问。最后给予 `ctop` 脚本文件执行权限。
在 `/usr/local/bin` 目录下下载 ctop shell 脚本。
```
$ sudo wget https://github.com/bcicen/ctop/releases/download/v0.7/ctop-0.7-linux-amd64 -O /usr/local/bin/ctop
```
对 `ctop` shell 脚本设置执行权限。
```
$ sudo chmod +x /usr/local/bin/ctop
```
另外你可以通过 docker 来安装和运行 `ctop`。在此之前先确保你已经安装过 docker。为了安装 docker,参考以下链接。
**建议阅读:**
* [如何在 Linux 上安装 Docker](https://www.2daygeek.com/install-docker-on-centos-rhel-fedora-ubuntu-debian-oracle-archi-scentific-linux-mint-opensuse/)
* [如何在 Linux 上玩转 Docker 镜像](https://www.2daygeek.com/list-search-pull-download-remove-docker-images-on-linux/)
* [如何在 Linux 上玩转 Docker 容器](https://www.2daygeek.com/create-run-list-start-stop-attach-delete-interactive-daemonized-docker-containers-on-linux/)
* [如何在 Docker 容器中安装,运行应用](https://www.2daygeek.com/install-run-applications-inside-docker-containers/)
```
$ docker run --rm -ti \
--name=ctop \
-v /var/run/docker.sock:/var/run/docker.sock \
quay.io/vektorlab/ctop:latest
```
### 如何使用 cTop
直接启动 `ctop` 程序而不用任何参数。默认它绑定的 `a` 键用来展示所有容器(运行的和没运行的)。
`ctop` 头部显示你的系统时间和容器的总数。
```
$ ctop
```
你可能得到以下类似输出。

### 如何管理容器
你可以使用 `ctop` 来管理容器。选择一个你想要管理的容器然后按下回车键,选择所需选项如 `start`、`stop`、`remove` 等。

### 如何给容器排序
默认 `ctop` 使用 `state` 字段来给容器排序。按下 `s` 键来按不同的方面给容器排序。

### 如何查看容器指标
如何你想要查看关于容器的更多细节和指标,只用选择你想要查看的相应容器然后按 `o` 键。

### 如何查看容器日志
选择你想要查看日志的相应容器然后按 `l` 键。

### 仅显示活动容器
使用 `-a` 选项运行 `ctop` 命令来仅显示活动容器

### 打开帮助对话框
运行 `ctop`,只需按 `h` 键来打开帮助部分。

---
via: <https://www.2daygeek.com/ctop-a-command-line-tool-for-container-monitoring-and-management-in-linux/>
作者:[2DAYGEEK](https://www.2daygeek.com/author/2daygeek/) 译者:[kimii](https://github.com/kimi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在 Ubuntu 16.04 上配置 msmtp
|
Joe
|
https://codingproductivity.wordpress.com/2018/01/18/configuring-msmtp-on-ubuntu-16-04-again/
|
我使用 msmtp 发送来自这个博客的邮件俩通知我评论和更新等。这里我会记录如何配置它通过 Google Apps 帐户发送电子邮件,虽然这应该与标准的 Google 帐户一样。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4/03/130500a1bbw4a0xq9zusbt.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4/03/130500a1bbw4a0xq9zusbt.jpg
| tru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邮件",
"msmtp"
] |
技术
|
{
"viewnum": 5758,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我使用 msmtp 发送来自这个博客的邮件俩通知我评论和更新等。这里我会记录如何配置它通过 Google Apps 帐户发送电子邮件,虽然这应该与标准的 Google 帐户一样。
| 2018-04-03T13:05:04 | 2018-04-03T13:05:04 | 9,509 |
/article-9509-1.html
|

这篇文章是在我之前的博客中发表过的在 Ubuntu 16.04 上配置 MSMTP 的一个副本。我再次发表是为了后续,我并不知道它是否能在更高版本上工作。由于我没有再托管自己的 Ubuntu/MSMTP 服务器了,所以我现在看不到有需要更新的地方,但是如果我需要重新设置,我会创建一个更新的帖子!无论如何,这是我现有的。
我之前写了一篇在 Ubuntu 12.04 上配置 msmtp 的文章,但是正如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暗示的那样,当我升级到 Ubuntu 16.04 后出现了一些问题。接下来的内容基本上是一样的,但 16.04 有一些小的更新。和以前一样,这里假定你使用 Apache 作为 Web 服务器,但是我相信如果你选择其他的 Web 服务器,也应该相差不多。
我使用 [msmtp](http://msmtp.sourceforge.net/) 发送来自这个博客的邮件俩通知我评论和更新等。这里我会记录如何配置它通过 Google Apps 帐户发送电子邮件,虽然这应该与标准的 Google 帐户一样。
首先,我们需要安装 3 个软件包:
```
sudo apt-get install msmtp msmtp-mta ca-certificates
```
安装完成后,就需要一个默认配置。默认情况下,msmtp 会在 `/etc/msmtprc` 中查找,所以我使用 `vim` 创建了这个文件,尽管任何文本编辑器都可以做到这一点。这个文件看起来像这样:
```
# Set defaults.
defaults
# Enable or disable TLS/SSL encryption.
tls on
tls_starttls on
tls_trust_file /etc/ssl/certs/ca-certificates.crt
# Setup WP account's settings.
account GMAIL
host smtp.gmail.com
port 587
auth login
user YOUR USERNAME
password YOUR PASSWORD
from FROM@ADDRESS
logfile /var/log/msmtp/msmtp.log
account default :
```
任何大写选项都是需要替换为你特定的配置。日志文件是一个例外,当然你也可以将活动/警告/错误放在任何你想要的地方。
文件保存后,我们将更新上述配置文件的权限 ,如果该文件的权限过于开放,msmtp 将不会运行,并且创建日志文件的目录。
```
sudo mkdir /var/log/msmtp
sudo chown -R www-data:adm /var/log/msmtp
sudo chmod 0600 /etc/msmtprc
```
接下来,我选择为 msmtp 日志配置 logrotate,以确保日志文件不会太大并让日志目录更加整洁。为此,我们创建 `/etc/logrotate.d/msmtp` 并使用按以下内容配置。请注意,这是可选的,你可以选择不这样做,或者你可以选择以不同方式配置日志。
```
/var/log/msmtp/*.log {
rotate 12
monthly
compress
missingok
notifempty
}
```
现在配置了日志,我们需要通过编辑 `/etc/php/7.0/apache2/php.ini` 告诉 PHP 使用 msmtp,并将 sendmail 路径从
```
sendmail_path =
```
变成
```
sendmail_path = "/usr/bin/msmtp -C /etc/msmtprc -a -t"
```
这里我遇到了一个问题,即使我指定了帐户名称,但是当我测试它时,它并没有正确发送电子邮件。这就是为什么 `account default :` 这行被放在 msmtp 配置文件的末尾。要测试配置,请确保 PHP 文件已保存并运行 `sudo service apache2 restart`,然后运行 `php -a` 并执行以下命令
```
mail ('personal@email.com', 'Test Subject', 'Test body text');
exit();
```
此时发生的任何错误都将显示在输出中,因此错误诊断会相对容易。如果一切顺利,你现在应该可以使用 PHP sendmail(至少 WordPress 可以)中用 Gmail(或 Google Apps)从 Ubuntu 服务器发送电子邮件。
我没有说这是最安全的配置,所以当你看到并且意识要这个非常不安全,或者有其他严重的错误,请让我知道,我会相应地更新。
---
via: <https://codingproductivity.wordpress.com/2018/01/18/configuring-msmtp-on-ubuntu-16-04-again/>
作者:[JOE](https://codingproductivity.wordpress.com/author/joeb454/)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10 个增加 UNIX/Linux Shell 脚本趣味的工具
|
Vivek Gite
|
https://www.cyberciti.biz/tips/spice-up-your-unix-linux-shell-scripts.html
|
shell 脚本可以使用一些 GUI 组件(菜单、警告框、进度条等),你可以控制终端输出、光标位置以及各种输出效果等等。利用下面的工具,你可以构建强壮的、可交互的、对用户友好的 UNIX/Linux bash 脚本。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4/03/174820hxf6fwcrzf7rpyfx.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4/03/174820hxf6fwcrzf7rpyfx.jpg
| true | false | true |
pygmalion666
| false |
[
"GUI",
"脚本"
] |
技术
|
{
"viewnum": 9895,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shell 脚本可以使用一些 GUI 组件(菜单、警告框、进度条等),你可以控制终端输出、光标位置以及各种输出效果等等。利用下面的工具,你可以构建强壮的、可交互的、对用户友好的 UNIX/Linux bash 脚本。
| 2018-04-03T17:48:27 | 2018-04-03T17:48:27 | 9,510 |
/article-9510-1.html
|

有些误解认为 shell 脚本仅用于 CLI 环境。实际上在 KDE 或 Gnome 桌面下,你可以有效的使用各种工具编写 GUI 或者网络(socket)脚本。shell 脚本可以使用一些 GUI 组件(菜单、警告框、进度条等),你可以控制终端输出、光标位置以及各种输出效果等等。利用下面的工具,你可以构建强壮的、可交互的、对用户友好的 UNIX/Linux bash 脚本。
制作 GUI 应用不是一项困难的任务,但需要时间和耐心。幸运的是,UNIX 和 Linux 都带有大量编写漂亮 GUI 脚本的工具。以下工具是基于 FreeBSD 和 Linux 操作系统做的测试,而且也适用于其他类 UNIX 操作系统。
### 1、notify-send 命令
`notify-send` 命令允许你借助通知守护进程发送桌面通知给用户。这种避免打扰用户的方式,对于通知桌面用户一个事件或显示一些信息是有用的。在 Debian 或 Ubuntu 上,你需要使用 [apt 命令](https://www.cyberciti.biz/faq/ubuntu-lts-debian-linux-apt-command-examples/ "See Linux/Unix apt command examples for more info") 或 [apt-get 命令](https://www.cyberciti.biz/tips/linux-debian-package-management-cheat-sheet.html "See Linux/Unix apt-get command examples for more info") 安装的包:
```
sudo apt-get install libnotify-bin
```
CentOS/RHEL 用户使用下面的 [yum 命令](https://www.cyberciti.biz/faq/rhel-centos-fedora-linux-yum-command-howto/ "See Linux/Unix yum command examples for more info"):
```
sudo yum install libnotify
```
Fedora Linux 用户使用下面的 dnf 命令:
```
`$ sudo dnf install libnotify`
In this example, send simple desktop notification from the command line, enter:
### 发送一些通知 ###
notify-send "rsnapshot done :)"
```
示例输出:

下面是另一个附加选项的代码:
```
...
alert=18000
live=$(lynx --dump http://money.rediff.com/ | grep 'BSE LIVE' | awk '{ print $5}' | sed 's/,//g;s/\.[0-9]*//g')
[ $notify_counter -eq 0 ] && [ $live -ge $alert ] && { notify-send -t 5000 -u low -i "BSE Sensex touched 18k"; notify_counter=1; }
...
```
示例输出:

这里:
* `-t 5000`:指定超时时间(毫秒) (5000 毫秒 = 5 秒)
* `-u low`: 设置紧急等级 (如:低、普通、紧急)
* `-i gtk-dialog-info`: 设置要显示的图标名称或者指定的图标(你可以设置路径为:`-i /path/to/your-icon.png`)
关于更多使用 `notify-send` 功能的信息,请参考 man 手册。在命令行下输入 `man notify-send` 即可看见:
```
man notify-send
```
### 2、tput 命令
`tput` 命令用于设置终端特性。通过 `tput` 你可以设置:
* 在屏幕上移动光标。
* 获取终端信息。
* 设置颜色(背景和前景)。
* 设置加粗模式。
* 设置反转模式等等。
下面有一段示例代码:
```
#!/bin/bash
# clear the screen
tput clear
# Move cursor to screen location X,Y (top left is 0,0)
tput cup 3 15
# Set a foreground colour using ANSI escape
tput setaf 3
echo "XYX Corp LTD."
tput sgr0
tput cup 5 17
# Set reverse video mode
tput rev
echo "M A I N - M E N U"
tput sgr0
tput cup 7 15
echo "1. User Management"
tput cup 8 15
echo "2. Service Management"
tput cup 9 15
echo "3. Process Management"
tput cup 10 15
echo "4. Backup"
# Set bold mode
tput bold
tput cup 12 15
read -p "Enter your choice [1-4] " choice
tput clear
tput sgr0
tput rc
```
示例输出:

关于 `tput` 命令的详细信息,参见手册:
```
man 5 terminfo
man tput
```
### 3、setleds 命令
`setleds` 命令允许你设置键盘灯。下面是打开数字键灯的示例:
```
setleds -D +num
```
关闭数字键灯,输入:
```
setleds -D -num
```
* `-caps`:关闭大小写锁定灯
* `+caps`:打开大小写锁定灯
* `-scroll`:关闭滚动锁定灯
* `+scroll`:打开滚动锁定灯
查看 `setleds` 手册可看见更多信息和选项 `man setleds`。
### 4、zenity 命令
[zenity 命令显示 GTK+ 对话框](https://bash.cyberciti.biz/guide/Zenity:_Shell_Scripting_with_Gnome),并且返回用户输入。它允许你使用各种 Shell 脚本向用户展示或请求信息。下面是一个 `whois` 指定域名目录服务的 GUI 客户端示例。
```
#!/bin/bash
# Get domain name
_zenity="/usr/bin/zenity"
_out="/tmp/whois.output.$$"
domain=$(${_zenity} --title "Enter domain" \
--entry --text "Enter the domain you would like to see whois info" )
if [ $? -eq 0 ]
then
# Display a progress dialog while searching whois database
whois $domain | tee >(${_zenity} --width=200 --height=100 \
--title="whois" --progress \
--pulsate --text="Searching domain info..." \
--auto-kill --auto-close \
--percentage=10) >${_out}
# Display back output
${_zenity} --width=800 --height=600 \
--title "Whois info for $domain" \
--text-info --filename="${_out}"
else
${_zenity} --error \
--text="No input provided"
fi
```
示例输出:

参见手册获取更多 `zenity` 信息以及其他支持 GTK+ 的组件:
```
zenity --help
man zenity
```
### 5、kdialog 命令
`kdialog` 命令与 `zenity` 类似,但它是为 KDE 桌面和 QT 应用设计。你可以使用 `kdialog` 展示对话框。下面示例将在屏幕上显示信息:
```
kdialog --dontagain myscript:nofilemsg --msgbox "File: '~/.backup/config' not found."
```
示例输出:

参见 《[KDE 对话框 Shell 脚本编程](http://techbase.kde.org/Development/Tutorials/Shell_Scripting_with_KDE_Dialogs)》 教程获取更多信息。
### 6、Dialog
[Dialog 是一个使用 Shell 脚本的应用](https://bash.cyberciti.biz/guide/Bash_display_dialog_boxes),显示用户界面组件的文本。它使用 curses 或者 ncurses 库。下面是一个示例代码:
```
#!/bin/bash
dialog --title "Delete file" \
--backtitle "Linux Shell Script Tutorial Example" \
--yesno "Are you sure you want to permanently delete \"/tmp/foo.txt\"?" 7 60
# Get exit status
# 0 means user hit [yes] button.
# 1 means user hit [no] button.
# 255 means user hit [Esc] key.
response=$?
case $response in
0) echo "File deleted.";;
1) echo "File not deleted.";;
255) echo "[ESC] key pressed.";;
esac
```
参见 `dialog` 手册获取详细信息:`man dialog`。
#### 关于其他用户界面工具的注意事项
UNIX、Linux 提供了大量其他工具来显示和控制命令行中的应用程序,shell 脚本可以使用一些 KDE、Gnome、X 组件集:
* `gmessage` - 基于 GTK xmessage 的克隆
* `xmessage` - 在窗口中显示或询问消息(基于 X 的 /bin/echo)
* `whiptail` - 显示来自 shell 脚本的对话框
* `python-dialog` - 用于制作简单文本或控制台模式用户界面的 Python 模块
### 7、logger 命令
`logger` 命令将信息写到系统日志文件,如:`/var/log/messages`。它为系统日志模块 syslog 提供了一个 shell 命令行接口:
```
logger "MySQL database backup failed."
tail -f /var/log/messages
logger -t mysqld -p daemon.error "Database Server failed"
tail -f /var/log/syslog
```
示例输出:
```
Apr 20 00:11:45 vivek-desktop kernel: [38600.515354] CPU0: Temperature/speed normal
Apr 20 00:12:20 vivek-desktop mysqld: Database Server failed
```
参见 《[如何写消息到 syslog 或 日志文件](https://www.cyberciti.biz/tips/howto-linux-unix-write-to-syslog.html)》 获得更多信息。此外,你也可以查看 logger 手册获取详细信息:`man logger`
### 8、setterm 命令
`setterm` 命令可设置不同的终端属性。下面的示例代码会强制屏幕在 15 分钟后变黑,监视器则 60 分钟后待机。
```
setterm -blank 15 -powersave powerdown -powerdown 60
```
下面的例子将 xterm 窗口中的文本以下划线展示:
```
setterm -underline on;
echo "Add Your Important Message Here"
setterm -underline off
```
另一个有用的选项是打开或关闭光标显示:
```
setterm -cursor off
```
打开光标:
```
setterm -cursor on
```
参见 setterm 命令手册获取详细信息:`man setterm`
### 9、smbclient:给 MS-Windows 工作站发送消息
`smbclient` 命令可以与 SMB/CIFS 服务器通讯。它可以向 MS-Windows 系统上选定或全部用户发送消息。
```
smbclient -M WinXPPro <<eof
Message 1
Message 2
...
..
EOF
```
或
```
echo "${Message}" | smbclient -M salesguy2
```
参见 `smbclient` 手册或者阅读我们之前发布的文章:《[给 Windows 工作站发送消息](https://www.cyberciti.biz/tips/freebsd-sending-a-message-to-windows-workstation.html)》:`man smbclient`
### 10、Bash 套接字编程
在 bash 下,你可以打开一个套接字并通过它发送数据。你不必使用 `curl` 或者 `lynx` 命令抓取远程服务器的数据。bash 和两个特殊的设备文件可用于打开网络套接字。以下选自 bash 手册:
1. `/dev/tcp/host/port` - 如果 `host` 是一个有效的主机名或者网络地址,而且端口是一个整数或者服务名,bash 会尝试打开一个相应的 TCP 连接套接字。
2. `/dev/udp/host/port` - 如果 `host` 是一个有效的主机名或者网络地址,而且端口是一个整数或者服务名,bash 会尝试打开一个相应的 UDP 连接套接字。
你可以使用这项技术来确定本地或远程服务器端口是打开或者关闭状态,而无需使用 `nmap` 或者其它的端口扫描器。
```
# find out if TCP port 25 open or not
(echo >/dev/tcp/localhost/25) &>/dev/null && echo "TCP port 25 open" || echo "TCP port 25 close"
```
下面的代码片段,你可以利用 [bash 循环找出已打开的端口](https://www.cyberciti.biz/faq/bash-for-loop/):
```
echo "Scanning TCP ports..."
for p in {1..1023}
do
(echo >/dev/tcp/localhost/$p) >/dev/null 2>&1 && echo "$p open"
done
```
示例输出:
```
Scanning TCP ports...
22 open
53 open
80 open
139 open
445 open
631 open
```
下面的示例中,你的 bash 脚本将像 HTTP 客户端一样工作:
```
#!/bin/bash
exec 3<> /dev/tcp/${1:-www.cyberciti.biz}/80
printf "GET / HTTP/1.0\r\n" >&3
printf "Accept: text/html, text/plain\r\n" >&3
printf "Accept-Language: en\r\n" >&3
printf "User-Agent: nixCraft_BashScript v.%s\r\n" "${BASH_VERSION}" >&3
printf "\r\n" >&3
while read LINE <&3
do
# do something on $LINE
# or send $LINE to grep or awk for grabbing data
# or simply display back data with echo command
echo $LINE
done
```
参见 bash 手册获取更多信息:`man bash`
### 关于 GUI 工具和 cron 任务的注意事项
如果你 [使用 crontab](https://www.cyberciti.biz/faq/how-do-i-add-jobs-to-cron-under-linux-or-unix-oses/) 来启动你的脚本,你需要使用 `export DISPLAY=[用户机器]:0` 命令请求本地显示或输出服务。举个例子,使用 `zenity` 工具调用 `/home/vivek/scripts/monitor.stock.sh`:
```
@hourly DISPLAY=:0.0 /home/vivek/scripts/monitor.stock.sh
```
你有喜欢的可以增加 shell 脚本趣味的 UNIX 工具么?请在下面的评论区分享它吧。
### 关于作者
本文作者是 nixCraft 创始人、一个老练的系统管理员、Linux 操作系统和 UNIX shell 编程培训师。他服务来自全球的客户和不同的行业,包括 IT 、教育、防务和空间探索、还有非营利组织。你可以在 [Twitter](https://twitter.com/nixcraft),[Facebook](https://facebook.com/nixcraft),[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ybercitiBiz) 上面关注他。
---
via: <https://www.cyberciti.biz/tips/spice-up-your-unix-linux-shell-scripts.html>
作者:[Vivek Gite](https://www.cyberciti.biz) 译者:[pygmalion666](https://github.com/pygmalion666)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为什么开源在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中不那么流行?
|
Susie Choi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7/12/students-and-open-source-3-common-preconceptions
|
高中和大学生们或许因先入为主的观念而畏于参与开源项目。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4/04/085440cijkxivceiuhuzye.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4/04/085440cijkxivceiuhuzye.png
| true | false | true |
amwps290
| false |
[
"开源",
"学生"
] |
观点
|
{
"viewnum": 6131,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 |
高中和大学生们或许因先入为主的观念而畏于参与开源项目。
| 2018-04-04T08:54:35 | 2018-04-04T08:54:35 | 9,511 |
/article-9511-1.html
|
>
> 高中和大学生们或许因先入为主的观念而畏于参与开源项目。
>
>
>

图片来自:opensource.com
年轻程序员的技术悟性和创造力是充满活力的。
这一点可以从我参加今年的(美国)国内最大的黑客马拉松 [PennApps](http://pennapps.com/) 时所目睹的他们勤奋的工作中可以看出。在 48 小时内,我的高中和大学年龄段的同龄人们创建了从[可以通过眨眼来让不能说话或行动不便的人来交流的设备](https://devpost.com/software/blink-9o2iln) 到 [带有物联网功能的煎饼机](https://devpost.com/software/daburrito) 的项目。在整个过程中,开源的精神是切实可见的,不同群体之间建立了共同的愿望,思想和技术诀窍的自由流通,无畏的实验和快速的原型设计,以及热衷于参与的渴望。
那么我想知道,为什么在我的这些技术极客伙伴中,开源并不是一个热门话题?
为了更多地了解大学生在听到“开源”时的想法,我调查了几个大学生,他们都是我所属的专业计算机科学团体的成员。这个社团的所有成员都必须在高中或大学期间申请,并根据他们的计算机科学成就和领导能力进行选择——即是否领导过一个学校的机器人团队,建立过将编码带入资金不足的课堂的非营利组织,或其他一些值得努力的地方。鉴于这些个人在计算机科学方面的成就,我认为他们的观点将有助于理解年轻程序员对开源项目的吸引力(或不吸引人)。
我编写和发布的在线调查包括以下问题:
* 你喜欢编写个人项目吗?您是否曾经参与过开源项目?
* 你觉得自己开发自己的编程项目,还是对现有的开源工作做出贡献会更有益处?
* 你将如何比较为开源软件组织和专有软件的组织编码获得的声望?
尽管绝大多数人表示,他们至少偶尔会喜欢在业余时间编写个人项目,但大多数人从未参与过开源项目。当我进一步探索这一趋势时,一些关于开源项目和组织的常见的偏见逐渐浮出水面。为了说服我的伙伴们,开源项目值得他们花时间,并且为教育工作者和开源组织提供他们对学生的见解,我将谈谈三个首要的偏见。
### 偏见 1:从零开始创建个人项目比为现有的开源项目做贡献更好。
在我所调查的大学年龄程序员中,26 人中有 24 人声称,开发自己的个人项目比开源项目更有益。
作为一名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大一新生,我也相信这一点。我经常听到年长的同学说,个人项目会让我成为更有吸引力的实习生。没有人提到过为开源项目做出贡献的可能性——所以在我看来,这是无关紧要的。
我现在意识到开源项目为现实世界提供了强大的准备工作。对开源项目的贡献培养了一种意识,即[工具和语言如何拼合在一起](https://hackernoon.com/benefits-of-contributing-to-open-source-2c97b6f529e9),而单个项目却不能。而且,开源是一个协调与协作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专业技能](https://opensource.com/education/16/8/5-reasons-student-involvement-open-source)。
### 偏见 2:我的编码技能是不够的。
一些受访者表示,他们被开源项目吓倒了,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贡献,或者担心项目进展缓慢。不幸的是,自卑感往往也会对女性程序员产生影响,而这种感觉并不止于开源社区。事实上,“冒名顶替综合症”甚至可能会被放大,因为[开源的倡导者通常会拒绝官僚主义](https://opensource.com/open-organization/17/7/open-thinking-curb-bureaucracy) —— 而且和官僚主义一样难以在内部流动,它有助于新加入的人了解他们在一个组织中的位置。
我还记得第一次在 GitHub 上查看开源项目时,我对阅读贡献指南感到害怕。然而,这些指南并非旨在吓跑别人,而是提供[指导](https://opensource.com/life/16/3/contributor-guidelines-template-and-tips)。为此,我认为贡献指南是建立期望而不依赖于等级结构的一种方式。
有几个开源项目积极为新的项目贡献者创造了一个地方。[TEAMMATES](https://github.com/TEAMMATES/teammates/issues?q=is%3Aissue+is%3Aopen+label%3Ad.FirstTimers) 是一种教育反馈管理工具,是为初学者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一个开源项目。在评论中,各种技能水平的程序员都详细阐述了实现的细节,这表明开源项目是属于热切的新程序员和经验丰富的软件老手的地方。对于那些还在犹豫的年轻程序员来说,一些[开源项目](https://github.com/adriennefriend/imposter-syndrome-disclaimer/blob/master/examples.md)已经考虑周全,采用了[冒名顶替综合症的免责声明](https://github.com/adriennefriend/imposter-syndrome-disclaimer)。
### 偏见 3:专有软件公司比开源软件组织做得更好。
在接受调查的 26 位受访者中,只有 5 位认为开源组织和专有软件组织在声望上是平等的。这可能是由于“开源”意味着“无利可图”,因此质量低下的误解(查看 [“开源”不只是意味着是免费](https://opensource.com/resources/what-open-source))。
然而,开源软件和盈利软件并不相互排斥。事实上,小型和大型企业通常都为免费的开源软件的技术支持服务而付款。正如[红帽公司首席执行官 Jim Whitehurst](https://hbr.org/2013/01/yes-you-can-make-money-with-op) 所解释的那样:“我们拥有一批工程团队,负责跟踪 Linux 的每一项变更--错误修复、安全性增强等等,确保我们客户的关键任务系统保持最新状态和稳定“。
另外,开源的本质是通过使更多的人能够检查源代码来提升而不是阻碍质量的提高。[Mobify 首席执行官 Igor Faletski](https://hbr.org/2012/10/open-sourcing-may-be-worth) 写道,Mobify 的 “25 位软件开发人员和专业的质量保证人员团队无法满足世界上所有可能使用 [Mobify 的开源]平台的软件开发者,而他们每个人都是该项目的潜在测试者或贡献者。”
另一个问题可能是年轻的程序员不知道他们每天使用的开源软件。 我使用了许多工具——包括 MySQL、Eclipse、Atom、Audacity 和 WordPress——几个月甚至几年,却没有意识到它们是开源的。 经常急于下载教学大纲指定软件以完成课堂作业的大学生可能不知道哪个软件是开源的。 这使得开源看起来比现在更加陌生。
所以学生们,在尝试之前不要敲开源码。 看看这个[初学者友好的项目](https://github.com/MunGell/awesome-for-beginners)列表和这[六个起点](https://opensource.com/life/16/1/6-beginner-open-source),开始你的开源之旅。
教育工作者们,提醒您的学生开源社区的成功创新的历史,并引导他们走向课堂之外的开源项目。你将帮助培养更敏锐、更有准备、更自信的学生。
**关于作者**
Susie Choi - Susie 是杜克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本科生。她对技术革新和开放源码原则对教育和社会经济不平等问题的影响非常感兴趣。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7/12/students-and-open-source-3-common-preconceptions>
作者:[Susie Choi](https://opensource.com/users/susiechoi) 译者:[amwps290](https://github.com/amwps290)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在 Debian 9 上使用 Rsyslog 安装一台中央日志服务器
|
Matt Vas
|
https://www.howtoforge.com/tutorial/rsyslog-centralized-log-server-in-debian-9/
|
在 Linux 中,可以配置运行一个 Rsyslog 服务器来中央化管理日志,在流行的服务端—客户端模式中,通过 TCP 或者 UDP 传输协议基于网络来发送日志信息,或者从网络设备、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以及其它系统或嵌入式设备中接受生成的日志。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4/04/092033vtt2acu3tqfuqi49.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4/04/092033vtt2acu3tqfuqi49.jpg
| true | false | true |
qhwdw
| false |
[
"日志",
"syslogd",
"journald"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11592,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在 Linux 中,可以配置运行一个 Rsyslog 服务器来中央化管理日志,在流行的服务端—客户端模式中,通过 TCP 或者 UDP 传输协议基于网络来发送日志信息,或者从网络设备、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以及其它系统或嵌入式设备中接受生成的日志。
| 2018-04-04T09:20:39 | 2018-04-04T09:20:39 | 9,512 |
/article-9512-1.html
|

在 Linux 上,日志文件包含了系统功能的信息,系统管理员经常使用日志来确认机器上的问题所在。日志可以帮助管理员还原在过去的时间中在系统中发生的事件。一般情况下,Linux 中所有的日志文件都保存在 `/var/log` 目录下。在这个目录中,有保存着各种信息的几种类型的日志文件。比如,记录系统事件的日志文件、记录安全相关信息的日志文件、内核专用的日志文件、用户或者 cron 作业使用的日志文件。日志文件的主要作用是系统调试。Linux 中的大部分的日志文件都由 rsyslogd 服务来管理。在最新的 Linux 发行版中,日志文件也可能是由 journald 系统服务来管理和控制的。journald 服务是 systemd 初始化程序的一部分。journald 以二进制的格式存储日志,以易失性的方式写入到内存和 `/run/log/journal/` 中的环状缓冲区中,但是,journald 也可以配置为永久存储到 syslog 中。
在 Linux 中,可以配置运行一个 Rsyslog 服务器来中央化管理日志,在流行的服务端—客户端模式中,通过 TCP 或者 UDP 传输协议基于网络来发送日志信息,或者从网络设备、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以及其它系统或嵌入式设备中接受生成的日志。
Rsyslog 守护程序可以被同时配置为以客户端或者服务端方式运行。配置作为服务器时,Rsyslog 将缺省监听 TCP 和 UDP 的 514 端口,来收集远程系统基于网络发送的日志信息。配置为客户端运行时,Rsyslog 将通过相同的 TCP 或 UDP 端口基于网络来发送内部日志信息。
Rsyslog 可以根据选定的属性和动作来过滤 syslog 信息。Rsyslog 拥有的过滤器如下:
1. 设备或者优先级过滤器
2. 基于特性的过滤器
3. 基于表达式的过滤器
设备过滤器代表了生成日志的 Linux 内部子系统。它们目前的分类如下:
* `auth/authpriv` = 由验证进程产生的信息
* `cron` = cron 任务相关的日志
* `daemon` = 正在运行的系统服务相关的信息
* `kernel` = Linux 内核信息
* `mail` = 邮件服务器信息
* `syslog` = syslog 或者其它守护程序(DHCP 服务器发送的日志在这里)相关的信息
* `lpr` = 打印机或者打印服务器信息
* `local0` ~ `local7` = 管理员控制下的自定义信息
优先级或者严重程度级别分配如下所述的一个关键字或者一个数字。
* `emerg` = 紧急 - 0
* `alert` = 警报 - 1
* `err` = 错误 - 3
* `warn` = 警告 - 4
* `notice` = 提示 - 5
* `info` = 信息 - 6
* `debug` = 调试 - 7 (最高级别)
此外也有一些 Rsyslog 专用的关键字,比如星号(`*`)可以用来定义所有的设备和优先级,`none` 关键字更具体地表示没有优先级,等号(`=`)表示仅那个优先级,感叹号(`!`)表示取消这个优先级。
Rsyslog 的动作部分由声明的目的地来表示。日志信息的目的地可以是:存储在文件系统中的一个文件、 `/var/log/` 目录下的一个文件、通过命名管道或者 FIFO 作为输入的另一个本地进程。日志信息也可以直达用户,或者丢弃到一个“黑洞”(`/dev/null`)中、或者发送到标准输出、或者通过一个 TCP/UDP 协议发送到一个远程 syslog 服务器。日志信息也可以保存在一个数据库中,比如 MySQL 或者 PostgreSQL。
### 配置 Rsyslog 为服务器
在大多数 Linux 发行版中 Rsyslog 守护程序是自动安装的。如果你的系统中没有安装 Rsyslog,你可以根据你的系统发行版执行如下之一的命令去安装这个服务。*运行这个命令必须有 root 权限*。
在基于 Debian 的发行版中:
```
sudo apt-get install rsyslog
```
在基于 RHEL 的发行版中,比如像 CentOS:
```
sudo yum install rsyslog
```
验证 Rsyslog 守护进程是否在你的系统中运行,根据发行版不同,可以选择运行下列的命令:
在新的使用 systemd 的 Linux 发行版中:
```
systemctl status rsyslog.service
```
在老的使用 init 的 Linux 发行版中:
```
service rsyslog status
```
或
```
/etc/init.d/rsyslog status
```
启动 rsyslog 守护进程运行如下的命令。
在使用 init 的老的 Linux 版本:
```
service rsyslog start
```
或
```
/etc/init.d/rsyslog start
```
在最新的 Linux 发行版:
```
systemctl start rsyslog.service
```
安装一个 rsyslog 程序运行为服务器模式,可以编辑主要的配置文件 `/etc/rsyslog.conf` 。可以使用下列所示的命令去改变它。
```
sudo vi /etc/rsyslog.conf
```
为了允许在 UDP 的 514 端口上接收日志信息,找到并删除下列行前面的井号(`#`)以取消注释。缺省情况下,UDP 端口用于 syslog 去接收信息。
```
$ModLoad imudp
$UDPServerRun 514
```
因为在网络上使用 UDP 协议交换数据并不可靠,你可以设置 Rsyslog 使用 TCP 协议去向远程服务器输出日志信息。为了启用 TCP 协议去接受日志信息,打开 `/etc/rsyslog.conf` 文件并删除如下行前面的井号(`#`)以取消注释。这将允许 rsyslog 守护程序去绑定并监听 TCP 协议的 514 端口。
```
$ModLoad imtcp
$InputTCPServerRun 514
```
*在 rsyslog 上可以**同时**启用两种协议*。
如果你想去指定哪个发送者被允许访问 rsyslog 守护程序,可以在启用协议行的后面添加如下的行:
```
$AllowedSender TCP, 127.0.0.1, 10.110.50.0/24, *.yourdomain.com
```
在接收入站日志信息之前,你需要去创建一个 rsyslog 守护程序解析日志的新模板,这个模板将指示本地 Rsyslog 服务器在哪里保存入站的日志信息。在 `$AllowedSender` 行后以如下示例去创建一个合适的模板。
```
$template Incoming-logs,"/var/log/%HOSTNAME%/%PROGRAMNAME%.log"
*.* ?Incoming-logs
& ~
```
为了仅接收内核生成的日志信息,可以使用如下的语法。
```
kern.* ?Incoming-logs
```
接收到的日志由上面的模板来解析,它将保存在本地文件系统的 `/var/log/` 目录的文件中,之后的是以客户端主机名客户端设备名命名的日志文件名字:`%HOSTNAME%` 和 `%PROGRAMNAME%` 变量。
下面的 `& ~` 重定向规则,配置 Rsyslog 守护程序去保存入站日志信息到由上面的变量名字指定的文件中。否则,接收到的日志信息将被进一步处理,并将保存在本地的日志文件中,比如,`/var/log/syslog` 文件中。
为添加一个规则去丢弃所有与邮件相关的日志信息,你可以使用下列的语法。
```
mail.* ~
```
可以在输出文件名中使用的其它变量还有:`%syslogseverity%`、`%syslogfacility%`、`%timegenerated%`、`%HOSTNAME%`、`%syslogtag%`、`%msg%`、`%FROMHOST-IP%`、`%PRI%`、`%MSGID%`、`%APP-NAME%`、`%TIMESTAMP%`、%$year%、`%$month%`、`%$day%`。
从 Rsyslog 版本 7 开始,将使用一个新的配置格式,在一个 Rsyslog 服务器中声明一个模板。
一个版本 7 的模板应该看起来是如下行的样子。
```
template(name="MyTemplate" type="string"
string="/var/log/%FROMHOST-IP%/%PROGRAMNAME:::secpath-replace%.log"
)
```
另一种模式是,你也可以使用如下面所示的样子去写上面的模板:
```
template(name="MyTemplate" type="list") {
constant(value="/var/log/")
property(name="fromhost-ip")
constant(value="/")
property(name="programname" SecurePath="replace")
constant(value=".log")
}
```
为了让 Rsyslog 配置文件的变化生效,你必须重启守护程序来加载新的配置。
```
sudo service rsyslog restart
```
```
sudo systemctl restart rsyslog
```
在 Debian Linux 系统上去检查它监听哪个套接字,你可以用 root 权限去运行 `netstat` 命令。将输出传递给一个过滤程序,比如 `grep`。
```
sudo netstat -tulpn | grep rsyslog
```
请注意: 为了允许建立入站连接,你必须在防火墙上打开 Rsyslog 的端口。
在使用 Firewalld 的基于 RHEL 的发行版上,运行如下的命令:
```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port=514/tcp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port=514/tcp
firewall-cmd -reload
```
在使用 UFW 的基于 Debian 的发行版上,运行如下的命令:
```
ufw allow 514/tcp
ufw allow 514/udp
```
Iptables 防火墙规则:
```
iptables -A INPUT -p tcp -m tcp --dport 514 -j ACCEPT
iptables -A INPUT -p udp --dport 514 -j ACCEPT
```
### 配置 Rsyslog 作为一个客户端
启用 Rsyslog 守护程序以客户端模式运行,并将输出的本地日志信息发送到远程 Rsyslog 服务器,编辑 `/etc/rsyslog.conf` 文件并增加下列的行:
```
*. * @IP_REMOTE_RSYSLOG_SERVER:514
*. * @FQDN_RSYSLOG_SERVER:514
```
这个行启用了 Rsyslog 服务,并将输出的所有内部日志发送到一个远处的 UDP 的 514 端口上运行的 Rsyslog 服务器上。
为了使用 TCP 协议去发送日志信息,使用下列的模板:
```
*. * @@IP_reomte_syslog_server:514
```
输出所有优先级的、仅与 cron 相关的日志信息到一个 Rsyslog 服务器上,使用如下的模板:
```
cron.* @ IP_reomte_syslog_server:514
```
在 `/etc/rsyslog.conf` 文件中添加下列行,可以在 Rsyslog 服务器无法通过网络访问时,临时将客户端的日志信息存储在它的一个磁盘缓冲文件中,当网络或者服务器恢复时,再次进行发送。
```
$ActionQueueFileName queue
$ActionQueueMaxDiskSpace 1g
$ActionQueueSaveOnShutdown on
$ActionQueueType LinkedList
$ActionResumeRetryCount -1
```
为使上述规则生效,需要重新 Rsyslog 守护程序,以激活为客户端模式。
---
via: <https://www.howtoforge.com/tutorial/rsyslog-centralized-log-server-in-debian-9/>
作者:[Matt Vas](https://www.howtoforge.com) 译者:[qhwdw](https://github.com/qhwd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 Linux 里使用 nmcli 添加网桥
|
Vivek Gite
|
https://www.cyberciti.biz/faq/how-to-add-network-bridge-with-nmcli-networkmanager-on-linux/
|
为了使用网桥而关闭桌面 Linux 上的 NetworkManager 显然是不明智的。nmcli 可以创建一个永久的网桥而不需要编辑任何文件。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4/04/202629lts0qcupst05rs3c.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4/04/202629lts0qcupst05rs3c.jpg
| true | false | true |
kennethXia
| false |
[
"网桥",
"nmcli"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14170,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为了使用网桥而关闭桌面 Linux 上的 NetworkManager 显然是不明智的。nmcli 可以创建一个永久的网桥而不需要编辑任何文件。
| 2018-04-04T20:26:40 | 2018-04-04T20:26:40 | 9,513 |
/article-9513-1.html
|

**Q:我正在电脑上使用 Debian Linux 9 “stretch”。 我想用 NetworkManager 来建网桥。但是根本就没有添加 br0的选项。我该如何在 Linux 里使用 nmcli 来为 NetworkManager 创建或者添加网桥呢?**
网桥没什么特别的,只是把两个网络连在一起。它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即 OSI 模型的第二层。网桥经常用在虚拟机或别的一些软件中。为了使用网桥而关闭桌面 Linux 上的 NetworkManager 显然是不明智的。`nmcli` 可以创建一个永久的网桥而不需要编辑任何文件。
本文将展示如何使用 NetworkManager 的命令行工具 `nmcli` 来创建网桥。
### 如何使用 nmcli 来创建/添加网桥
使用 NetworkManager 在 Linux 上添加网桥接口的步骤如下:
1. 打开终端
2. 获取当前连接状态: `nmcli con show`
3. 添加新的网桥: `nmcli con add type bridge ifname br0`
4. 创建子网卡: `nmcli con add type bridge-slave ifname eno1 master br0`
5. 打开 br0: `nmcli con up br0`
让我们从细节层面看看如何创建一个名为 br0 的网桥。
### 获取当前网络配置
你可以通过 NetworkManager 的 GUI 来了解本机的网络连接:
[](https://www.cyberciti.biz/media/new/faq/2018/01/Getting-Network-Info-on-Linux.jpg)
也可以使用如下命令行来查看:
```
$ nmcli con show
$ nmcli connection show --active
```
[](https://www.cyberciti.biz/media/new/faq/2018/01/View-the-connections-with-nmcli.jpg)
我有一个使用网卡 `eno1` 的 “有线连接”。我的系统还有一个 VPN 接口。我将要创建一个名为 `br0` 的网桥,并连接到 `eno1`。
### 如何创建一个名为 br0 的网桥
```
$ sudo nmcli con add ifname br0 type bridge con-name br0
$ sudo nmcli con add type bridge-slave ifname eno1 master br0
$ nmcli connection show
```
[](https://www.cyberciti.biz/media/new/faq/2018/01/Create-bridge-interface-using-nmcli-on-Linux.jpg)
你也可以禁用 STP:
```
$ sudo nmcli con modify br0 bridge.stp no
$ nmcli con show
$ nmcli -f bridge con show br0
```
最后一条命令展示了禁用 STP 后的网桥参数:
```
bridge.mac-address: --
bridge.stp: no
bridge.priority: 32768
bridge.forward-delay: 15
bridge.hello-time: 2
bridge.max-age: 20
bridge.ageing-time: 300
bridge.multicast-snooping: yes
```
### 如何打开网桥
你必须先关闭 `Wired connection 1` ,然后打开 `br0`:
```
$ sudo nmcli con down "Wired connection 1"
$ sudo nmcli con up br0
$ nmcli con show
```
使用 [ip 命令](https://www.cyberciti.biz/faq/linux-ip-command-examples-usage-syntax/ "See Linux/Unix ip command examples for more info") 来查看 IP 信息:
```
$ ip a s
$ ip a s br0
```
[](https://www.cyberciti.biz/media/new/faq/2018/01/Build-a-network-bridge-with-nmcli-on-Linux.jpg)
### 附录: 如何在 KVM 上使用 br0
现在你可以使用 KVM/VirtualBox/VMware workstation 创建的 VM(虚拟机)来直接连接网络而非通过 NAT。使用 `vi` 或者 [cat 命令](https://www.cyberciti.biz/faq/linux-unix-appleosx-bsd-cat-command-examples/ "See Linux/Unix cat command examples for more info")为虚拟机创建一个名为 `br0.xml` 的文件:
```
$ cat /tmp/br0.xml
```
添加以下代码:
```
<network>
<name>br0</name>
<forward mode="bridge"/>
<bridge name="br0" />
</network>
```
如下所示运行 `virsh`命令:
```
# virsh net-define /tmp/br0.xml
# virsh net-start br0
# virsh net-autostart br0
# virsh net-list --all
```
输出:
```
Name State Autostart Persistent
----------------------------------------------------------
br0 active yes yes
default inactive no yes
```
阅读 man 页面获取更多信息:
```
$ man ip
$ man nmcli
```
### 关于作者
作者是 nixCraft 的创建者、老练的系统管理员和一个 Linux/Unix shell 脚本编程培训师。他为全球客户和各种公司工作,包括 IT,教育,国防,空间研究以及非营利组织。 他的联系方式 [Twitter](https://twitter.com/nixcraft)、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nixcraft)、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ybercitiBiz)。
---
via: <https://www.cyberciti.biz/faq/how-to-add-network-bridge-with-nmcli-networkmanager-on-linux/>
作者:[Vivek Gite](https://www.cyberciti.biz) 译者:[kennethXia](https://github.com/kennethXia)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