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ence1
stringlengths 0
73.2k
| sentence2
stringlengths 0
64.7k
|
---|---|
中国政法大学
|
中国政法大学
|
福建古为百越的七闽地。战国末期,越国为楚国所灭,其王族率部众迁来福建,与当地原住民融合,形成闽越族,建立闽越国。这些福建原住民所操的语言是闽越语。根据现代语言学家的语言比较可知,古代闽越语与现代壮侗语系存在一定血缘关系。今日各闽语都存在大量“有音无字”的词汇,不少是从壮侗语系语言中保留下来的词汇底层。 历史上,闽越国曾一度是中原政权东南方最强大的一支势力,而闽越文明的发祥地正位于闽北的武夷山脚下。今武夷山市兴田镇的城村汉城遗址,是闽越历史上第一个都城的遗迹,由此可以证明闽北地区是福建最早被开发的一块区域。 前110年,汉武帝派兵灭亡闽越国,将闽越人举国迁徙到江淮流域一带。此后,汉朝驻军在这片土地上定居,成为来福建的第一批汉人。这些汉军多为江东的吴人和江西的楚人,他们将自己的母语——古吴语和古楚语(古湘语)带入了福建。此后,避难百姓、亡命者以及流放者相继来到福建,其中,吴人多自仙霞岭经浦城进入闽北,而楚人多越过武夷山进入闽北和闽中。这些汉人在与闽越人接触中,将闽越语元素融入了自身的语言中,最后形成了原始闽语。 203年(建安八年),在今建瓯之地设立建安郡。此后,建瓯成为闽北的政治文化中心。西晋末年,发生永嘉之乱,大量中原的汉人迁入福建避难,史称“衣冠南渡,八姓入闽”。建安郡人口激增,新的移民带来了大量中原汉语的音素。唐朝末年,河南固始人王审潮、王审知兄弟率军攻入福建,后建立闽国政权。王审知在位期间实行仁政,使大量避难中原人来到福建定居,这些人带来了许多中古汉语的音素。943年,闽国宗室王延政割据建州,自称殷帝,与福州的闽帝分庭抗礼。这些事件都对闽北语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原始闽语分化为各闽语的具体时间不详,今日的语言学界存在很大的争议。不过,从对《集韵》中语音的分析可以发现,闽语分化的时间在宋朝初年以前,当时建州(闽北)、福州(闽东)、泉州(闽南)三地的方言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差异。语言学家李如龙认为各闽语的分化时间是在唐末五代时期。李如龙还认为,闽北语是福建境内最早形成的方言,在六朝时期就形成了。 學術界一般認為建甌話(芝城話)是閩北語的標準音。建瓯古时为建安郡、建州、建宁府的治所在地,为闽北政治文化中心,因此建甌話在閩北語諸方言中影響力最大,被學者當做闽北語的代表方言,而建甌話又以城關腔(城關話)為標準音。 南宋时,由于范汝为起义,闽北人口锐减,吴人逐渐移居浦城,抚州、信州的赣人大量移居邵武、将乐一带,使浦城中北部蜕变为吴语区,邵武、将乐一带的闽北语被赣语化,最终形成邵将语。 明朝中叶,由于邓茂七起义,朝廷析沙县南部设立永安县。此后,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生活,永安、沙县一带的使用的闽北语逐渐演变为闽中语。 1795年(清乾隆六十年),建寧府刊行韻書《建州八音字義便覽》,簡稱《建州八音》。該書由福清人林端材模仿閩東語福州話的韻書《戚林八音》編寫而成,是歷史上第一部建甌話韻書。1900年,西方傳教士參照此韻書,發明了建寧府土腔羅馬字()來表記閩北語。 近代以来,闽北地区人口变动较大,闽北语诸方言之间发生了较大的差异。加上建瓯的逐渐没落,建瓯话的影响力大不如前,各地方言之间沟通存在一定困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政府推广普通话,再加上延平区南平官话(官话在南平境内的方言岛)的长期影响,普通话在南平全境已经大体通行。相对地,闽北语的使用范围则越来越小。 今日的闽北语中保留了古汉语中众多的语音特点和古汉语词汇和构词方法。例如,在闽北语建瓯话中,称“漂亮”为“雅视”(,亦写作“雅式”)、称“锅”为“鼎”()、称“筷子”为“箸”(),皆是古代汉语的说法。 分布地区 使用范围为福建省中北部闽北地区的7个县、市、区,包括松溪、政和两县和建瓯、武夷山两市的全部;南平市大多数乡镇(市区一部分及樟湖、太平二乡除外);浦城县南部的石陂、水北、濠村、山下乡(约占全县三分之一);顺昌县的高阳、大历、岚下、际会、仁寿、洋墩、埔上、建西的多数地区(接近半个县)。此外,宁德的周宁、屏南二县西部边界的少数村落也通行闽北语。 闽北语在东南亚地区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尼有分布。使用者均是闽北移民的后裔。近年来因为闽北语的使用范围缩小,许多海外闽北人转而使用范围较广的现代标准汉语或者闽南语。 方言 閩北語之下的方言可分為東西兩片,松溪、建溪流域的松溪縣、政和縣、建甌市、南平市為建瓯片(又称东溪片),以建瓯话為代表;崇陽溪流域的建陽市、武夷山市為建阳片(又称西溪片),以建陽話為代表。 建甌話與東片各地的口音比較接近,西片口音在建甌市西部也有一定反映。建甌市區通行的芝城口音,與東、西兩片的口音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邵武、將樂一帶通行的邵將話是閩北語和贛語混合型土語。語言學界曾一度將其劃為閩北語或贛語的方言,今日已被單獨劃出,直接隸屬於閩語,稱為邵將語(或稱閩贛語)。 音韻體系
|
今日的闽北语中保留了古汉语中众多的语音特点和古汉语词汇和构词方法。例如,在闽北语建瓯话中,称“漂亮”为“雅视”(,亦写作“雅式”)、称“锅”为“鼎”()、称“筷子”为“箸”(),皆是古代汉语的说法。 分布地区 使用范围为福建省中北部闽北地区的7个县、市、区,包括松溪、政和两县和建瓯、武夷山两市的全部;南平市大多数乡镇(市区一部分及樟湖、太平二乡除外);浦城县南部的石陂、水北、濠村、山下乡(约占全县三分之一);顺昌县的高阳、大历、岚下、际会、仁寿、洋墩、埔上、建西的多数地区(接近半个县)。此外,宁德的周宁、屏南二县西部边界的少数村落也通行闽北语。 闽北语在东南亚地区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尼有分布。使用者均是闽北移民的后裔。近年来因为闽北语的使用范围缩小,许多海外闽北人转而使用范围较广的现代标准汉语或者闽南语。 方言 閩北語之下的方言可分為東西兩片,松溪、建溪流域的松溪縣、政和縣、建甌市、南平市為建瓯片(又称东溪片),以建瓯话為代表;崇陽溪流域的建陽市、武夷山市為建阳片(又称西溪片),以建陽話為代表。 建甌話與東片各地的口音比較接近,西片口音在建甌市西部也有一定反映。建甌市區通行的芝城口音,與東、西兩片的口音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邵武、將樂一帶通行的邵將話是閩北語和贛語混合型土語。語言學界曾一度將其劃為閩北語或贛語的方言,今日已被單獨劃出,直接隸屬於閩語,稱為邵將語(或稱閩贛語)。 音韻體系 沿海闽语可能来自一个同一个部位带4种发音方法的塞音塞擦音对立的原始闽语(如、、和),而闽北语则好包括另外一清一浊两套。 闽北语中,这些声母的声调演化与其他塞音塞擦音声母字都不同。 另外,尽管建瓯和政和话中这些声母发展为清不送气声母(与沿海闽语同),但在建阳和武夷山话中则演化为浊响音或零声母。 因为这些演化的存在,罗杰瑞称这些声母为“软化的”塞音和塞擦音。 在閩北語各方言音韻體系都不盡相同,就連聲母、韻母和聲調的數目都差別迥異。《建州八音》將閩北語建甌話定為15個聲母、34個韻母和7個聲調。不過,根據福建學者在1984年的調查,建甌話已經僅存6個聲調。但在建陽話裡,卻有18個聲母和8個聲調。 閩北語兩個片區的聲調差別迥異,但總體而言,除了上聲不分陰陽之外,其他聲調皆可區分陰陽;唯一些方言的部份聲調發生了歸併現象,例如:建甌話的陽平和石陂話的陽入,就被併入了陰去。有些方言中,陽平聲調發生了分化,產生了兩種不同的聲調,分別稱為陽平甲、陽平乙(又作陽平一、陽平二)。 建甌話沒有明顯的變調和輕聲。有些上聲字組成的雙音詞,在連讀時,前字讀作陰去調。例如「老虎」為,快讀時可讀作,但不可以普遍類推,讀作原調亦可。名詞詞尾「仔」必須輕讀,但與其上聲的原調值並無明顯差異。 腳註 參考資料 《建甌方言詞典》(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分卷),李榮主編,李如龍、潘渭水編纂,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ISBN 7-5343-3411-X 《建瓯县志》(请参见“第三十六篇
|
中華民國法學家 中華民國教育家 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組院士 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第三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第四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家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 第二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中國共產黨黨員
|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教授 法 北京大学教师 清华大学教师 中華民國法學家 中華民國教育家 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組院士 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第三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第四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家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 第二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中國共產黨黨員 中國民主同盟盟員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 右派分子 文革被迫害学者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成员 中国政治法律学会副会长
|
S
|
pl:Anthropoides
|
和其它鹤一样,冠鹤属鸟类以昆虫,爬行动物和一些较小的哺乳动物为食。 分类学 冠鹤属最早由法国动物学家马蒂兰·雅克·布里松于1760年提出。其名称来自于拉丁文的巴利阿里群岛。
|
冠鹤属最早由法国动物学家马蒂兰·雅克·布里松于1760年提出。其名称来自于拉丁文的巴利阿里群岛。 现存物种 参考文献
|
R
|
carunculata,在生物分类学上是鹤科鹤属的一种,分布在非洲大陆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
|
因此,轉注字形體不同(但通常有些相同部件),讀音有別(但聲、韻、調通常有點關係),而字義相通。 事實上,自明趙宦光至清曹仁虎、王鳴盛、葉德輝、饒炯、劉大白等著以「聲近」為轉注之一大特徵。轉注一般為形聲字,梁東漢《漢字的結構及其流變》便提出轉注字有兩類,一類是象形符號加注音符號而成的,另一類是由形聲字改換音符而成的。轉注字和形聲字有一個共同點:它們採用的也是標音的一形一聲的結構方式。梁東漢甚至大膽地指出所有轉注字都是形聲字,而形聲字不一定是轉注字。李孝定亦-{云}-:「轉注字也是表音文字,它本身原就是形聲字,不過是為了特殊目的,所造的一小撮形聲字而已。」而文中所謂的「特殊目的」,即「古今音殊、和方言音殊,而用形聲造字法造出來的區別字」。 向夏就梁東漢《漢字的結構及其流變》提出的兩類轉注字加以舉例。由象形字加注音符號而構成的轉注字如「𤈦」「火」二字-說文解字十篇上火部:「火𤈦也。南方之行,炎而上。象形。」又火部:「𤈦火也。從火,尾聲。《詩》曰:王室如𤈦」。火𤈦二字曉紐雙聲,又同微部。由形聲字改換音符而成的轉注字如「空」「竅」二字-說文解字七篇上穴部:「空竅也。從穴,工聲。」又穴部:「竅空也。從穴,敫聲。空竅二字溪紐雙聲。 以上「音轉說」能較好地解釋「建類一首,同意相授」。 向夏《說文解字敘講疏》即清楚列出轉注的三個條件: 互訓(同義詞可以彼此互相解釋的意思)。 聲音相近(如同韻部、雙聲、陰陽對轉、旁轉、之類)。 同一部首(唯同部首並非不可或缺的條件)。 「與轉注有關的兩個問題」 轉注與其他六書的關係是 戴震有「四體二用」之說,以六書皆為造字之本,說法牽強,以六書為整理文字所定之名者,反較為合理。 “四體”指象形、指事、形聲、會意;「二用」則是轉注、假借。按許慎之說而言:「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有假借一例,則一字可以數義;有轉注之例,則一義有數字,如方言-{云}-:「眉黎耋鮐老也」。因此,地域不同,一義數字(並非顧炎武、朱謀瑋所言的一字變音),便可以轉注變例來統一之。如胡樸安-{云}-:「運用文字所以必需轉注者,文字由言語而來,制造文字,非一地非一人,當書同文之時,使無轉注之法,以滙其通,則不同之文字,無法使之能同,惟有轉注,可以收同文之效,故曰轉注者,所以滙文字之通也。」此為「轉注」整理文字,滙通文字之積極作用,是運用之法。但是歲月不斷增長,事物日益繁多,文字創造,必然絡繹不絕,則「轉注」、「假借」二法,除運用外,更可作為造字之依據。 六書分名,班固、鄭眾、許慎各異,次序不一。唯「轉注」一名,三說皆同。班、許二氏,同列轉注於第五位,獨鄭氏次之於第三位,這是因為三家對轉注之作用看法不一所致。六書出現的次序,歷來說法眾多,尤以象形、指事誰先誰後,說法紛紜,兹不作贅論。以常言之,象形、指事,無先後之分,但先於形聲、會意、轉注、假借;形聲、會意,無先後之分,但後於象形、指事,先於轉注、假借;轉注、假借,無先後之分,但後於象形、指事、形聲、會意。今學者多以轉注次於象形、指事、形聲、會意四書之後,而又前於假借,蓋合六書面世之次及四體二用之說。 元楊桓、劉泰以二文、三文合體為轉注,實許氏會意之法; 戴侗、周伯琦之反體說,亦會意之法; 清王鳴盛以合會意為轉注,合象形為形聲,實為形聲之法; 饒炯以「加形」、「加聲」為轉注,實亦形聲、會意之法。 究以上各家,以會意、形聲為轉注,與曹仁虎意見相同,以轉注為造字之法,其實,轉注是整理文字、滙通文字之法,其主要價值在於運用,其次以之作製造文字之依據。因此,任何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字,只要能互訓或同訓,亦可列入轉注之例,此亦可視為轉注的一個特徵。 以甲骨文、金文分析老、考二字: 張日昇-{云}-:「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以 隸老字下,竊疑契文 與金文 為字初文,象老人戴髮扶杖形,林義光謂從匕人之反文,似未當。夆弔匜「壽 無期」,容庚釋老,郭沫若釋考。郭說是也。生簋謂「生其壽考萬年」,正與此同意。許書謂從人毛匕,言順髮變白,說甚牽強。就考字攷之,從、為老人長髮形,然下從 者,則未知為何,或謂考字所以從之杖,原作 ,變作 ,再變作 ,老為字形變之分化,而考則為某聲化,故老考互訓,實本一字。」 張氏之說,雖未成定論,然由此可知,老字非會意或形聲,實為象形。考字由形變聲(形聲),而丂實非老人鯁噎之氣。 許慎:「老,從人毛匕」,誤將老字視作「會意」。但許氏非誤置老於轉注。老考既互訓,已有轉注之關係。何況許氏所據,但就小篆言之,才會誤將老析為會意。今特舉此例,說明用說文之時,當以甲骨文、金文補許氏之不足。 曹仁虎分析形聲與轉注之別-{云}-:「轉注者,彼與此本屬同意,如丂字本有氣礙之象,老人哽噎似之,故以老合丂為考,從丂得聲,而仍與老同義……諧聲者(曹氏以諧聲作形聲),彼與此一主義一主聲。如以水合工為江,工字本無水義,而但取其聲。以水合可為何,可字本無水義,而但取其聲,此轉注與諧聲之分也。」 承上文,曹氏解丂字之說顯然是錯誤的,而其分析形聲別於轉注之說,亦也就是錯誤。(明趙宦光亦誤以丂為老人鯁噎之氣,見前。) 形聲者,說文-{云}-:「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江」、「河」同屬水部,又為雙聲之詞,可謂「建類一首」,但「江」、「河」並非轉注,不如「老」「考」可互訓,這又見形聲之別於轉注了。 有梁漢東以所有轉注字為形聲字。今以甲骨文、金文攷之,「考」、「老」實非形聲,即依許慎舊說,老字只屬會意,加上胡樸安所提及之變例,以不同部首為轉注,則轉注一書,又豈可盡附於形聲之列? 關於轉註的其他看法 中国著名文字学家、北京大学教授裘锡圭先生认为:「在今天研究汉字,根本不用去管转注这个术语。不讲转注,完全能够把汉字的构造讲清楚。」 假借 說文敘:「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 假借就是同音替代。口语裏有的词語,没有相应的文字对应。于是就找一个和它发音相同的同音字来表示他的含义。例如“自”本来是“鼻”的象形字,后来借作“自己”的“自” 一些難以用象形、指事、會意、形聲來表達的概念,往往使用假借之法,使該概念不致於無字可寫。如虛詞「焉」,代詞「其」等字,本來各有自己的本義,但這些虛詞、代詞,難以用上述各造字方法來創造對應的漢字,於是先人只好假借這些字來表達此等概念。 有人會把「本有其字」的通假字,與六書中「本無其字」的假借字相混。 反切假借 取合成詞前一個字的子音和後一個字的母音,合為一音,是為反切造字法,藉以許慎的話來說就是「反切者,二形相合,反切造音,甭巰是也。」 運用 漢字在商朝時已發展得相當有系統,那時還未有關於六書的記載。六書是後來的人分析歸納出來的系統。 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佔大多數,這是因為畫出事物是一種最直接的造字方法。當文字發展下去,要仔細分工的東西愈來愈多,於是,形聲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代表類屬,再用相近發音的聲旁來區分這些字。形聲字在創造新文字方面十分有效率。 現代意義:六書的分析有助我們解構漢字,可見六書有其現代的意義,應加以運用及學習。六書的造字方法與用字方法可謂對漢字的構形影響深遠,使後世能以既有的一套文字作溝通。 參考文獻 關子尹:〈六書學說的現象學詮釋
|
趙宦光-{云}-:「取其義就其聲,注以他字而始顯」 其他如曹仁虎、許瀚、黃以周、葉德輝、饒炯、章太炎、劉大白則強調「意義相同」。「意義相同」跟「互訓」有別。然則,「考」、「老」能「轉相為注,互相為訓」,是為正例。同意義者不能輾轉互訓,是為變例。 向夏按:同義詞固然可以互訓,但卻未能處理轉注字中哪一個才是先造的問題(即字之本義問題)。如「老」之於「考」,考字以「老」為義符,在「考」、「老」這對轉注字中,「老」必為先造的字。因受時間和空間因素影響,某地區在唸老字的語音發生了變化,為符合實際的語音,就把「丂」一注音符號加上,另造一「考」字。「老」和「考」是一對轉注字,也是絕對的同義詞,只是在形和音上稍有變化罷了。因為是同義詞,所以可以互訓。戴震、段玉裁不知轉注義是字的本義,而以訓詁上的假借義和引申義說明轉注,為第一點不足之處。又,戴段的互訓說和「建類一首」無關,為第二點不足之處。 以上「義轉說」,只解釋了「同意相授」。 「音轉說」 音轉即聲音相近(如同韻部、雙聲、陰陽對轉、旁轉之類)的同義字,是同一組轉注字。 轉注最流通的定義出自章太炎《國故論衡·轉注假借說》:「蓋字者孳乳而寖多。字之未造,語言先之矣。以文字代語言,各循其聲。方語有殊,名義一也。其音或雙聲相轉,疊韻相迆,此為更制一字。此所謂轉注也。何謂建類一首,首者,今所謂語基。考老同在幽部,其義相互容受,其音小變,按形體成枝別,審語言同本株,雖制殊文,其實公族也。」 因此,轉注字形體不同(但通常有些相同部件),讀音有別(但聲、韻、調通常有點關係),而字義相通。 事實上,自明趙宦光至清曹仁虎、王鳴盛、葉德輝、饒炯、劉大白等著以「聲近」為轉注之一大特徵。轉注一般為形聲字,梁東漢《漢字的結構及其流變》便提出轉注字有兩類,一類是象形符號加注音符號而成的,另一類是由形聲字改換音符而成的。轉注字和形聲字有一個共同點:它們採用的也是標音的一形一聲的結構方式。梁東漢甚至大膽地指出所有轉注字都是形聲字,而形聲字不一定是轉注字。李孝定亦-{云}-:「轉注字也是表音文字,它本身原就是形聲字,不過是為了特殊目的,所造的一小撮形聲字而已。」而文中所謂的「特殊目的」,即「古今音殊、和方言音殊,而用形聲造字法造出來的區別字」。 向夏就梁東漢《漢字的結構及其流變》提出的兩類轉注字加以舉例。由象形字加注音符號而構成的轉注字如「𤈦」「火」二字-說文解字十篇上火部:「火𤈦也。南方之行,炎而上。象形。」又火部:「𤈦火也。從火,尾聲。《詩》曰:王室如𤈦」。火𤈦二字曉紐雙聲,又同微部。由形聲字改換音符而成的轉注字如「空」「竅」二字-說文解字七篇上穴部:「空竅也。從穴,工聲。」又穴部:「竅空也。從穴,敫聲。空竅二字溪紐雙聲。 以上「音轉說」能較好地解釋「建類一首,同意相授」。 向夏《說文解字敘講疏》即清楚列出轉注的三個條件: 互訓(同義詞可以彼此互相解釋的意思)。 聲音相近(如同韻部、雙聲、陰陽對轉、旁轉、之類)。 同一部首(唯同部首並非不可或缺的條件)。 「與轉注有關的兩個問題」 轉注與其他六書的關係是 戴震有「四體二用」之說,以六書皆為造字之本,說法牽強,以六書為整理文字所定之名者,反較為合理。 “四體”指象形、指事、形聲、會意;「二用」則是轉注、假借。按許慎之說而言:「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有假借一例,則一字可以數義;有轉注之例,則一義有數字,如方言-{云}-:「眉黎耋鮐老也」。因此,地域不同,一義數字(並非顧炎武、朱謀瑋所言的一字變音),便可以轉注變例來統一之。如胡樸安-{云}-:「運用文字所以必需轉注者,文字由言語而來,制造文字,非一地非一人,當書同文之時,使無轉注之法,以滙其通,則不同之文字,無法使之能同,惟有轉注,可以收同文之效,故曰轉注者,所以滙文字之通也。」此為「轉注」整理文字,滙通文字之積極作用,是運用之法。但是歲月不斷增長,事物日益繁多,文字創造,必然絡繹不絕,則「轉注」、「假借」二法,除運用外,更可作為造字之依據。 六書分名,班固、鄭眾、許慎各異,次序不一。唯「轉注」一名,三說皆同。班、許二氏,同列轉注於第五位,獨鄭氏次之於第三位,這是因為三家對轉注之作用看法不一所致。六書出現的次序,歷來說法眾多,尤以象形、指事誰先誰後,說法紛紜,兹不作贅論。以常言之,象形、指事,無先後之分,但先於形聲、會意、轉注、假借;形聲、會意,無先後之分,但後於象形、指事,先於轉注、假借;轉注、假借,無先後之分,但後於象形、指事、形聲、會意。今學者多以轉注次於象形、指事、形聲、會意四書之後,而又前於假借,蓋合六書面世之次及四體二用之說。 元楊桓、劉泰以二文、三文合體為轉注,實許氏會意之法; 戴侗、周伯琦之反體說,亦會意之法; 清王鳴盛以合會意為轉注,合象形為形聲,實為形聲之法; 饒炯以「加形」、「加聲」為轉注,實亦形聲、會意之法。 究以上各家,以會意、形聲為轉注,與曹仁虎意見相同,以轉注為造字之法,其實,轉注是整理文字、滙通文字之法,其主要價值在於運用,其次以之作製造文字之依據。因此,任何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字,只要能互訓或同訓,亦可列入轉注之例,此亦可視為轉注的一個特徵。 以甲骨文、金文分析老、考二字: 張日昇-{云}-:「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以 隸老字下,竊疑契文 與金文 為字初文,象老人戴髮扶杖形,林義光謂從匕人之反文,似未當。夆弔匜「壽 無期」,容庚釋老,郭沫若釋考。郭說是也。生簋謂「生其壽考萬年」,正與此同意。許書謂從人毛匕,言順髮變白,說甚牽強。就考字攷之,從、為老人長髮形,然下從 者,則未知為何,或謂考字所以從之杖,原作 ,變作 ,再變作 ,老為字形變之分化,而考則為某聲化,故老考互訓,實本一字。」 張氏之說,雖未成定論,然由此可知,老字非會意或形聲,實為象形。考字由形變聲(形聲),而丂實非老人鯁噎之氣。 許慎:「老,從人毛匕」,誤將老字視作「會意」。但許氏非誤置老於轉注。老考既互訓,已有轉注之關係。何況許氏所據,但就小篆言之,才會誤將老析為會意。今特舉此例,說明用說文之時,當以甲骨文、金文補許氏之不足。 曹仁虎分析形聲與轉注之別-{云}-:「轉注者,彼與此本屬同意,如丂字本有氣礙之象,老人哽噎似之,故以老合丂為考,從丂得聲,而仍與老同義……諧聲者(曹氏以諧聲作形聲),彼與此一主義一主聲。如以水合工為江,工字本無水義,而但取其聲。以水合可為何,可字本無水義,而但取其聲,此轉注與諧聲之分也。」 承上文,曹氏解丂字之說顯然是錯誤的,而其分析形聲別於轉注之說,亦也就是錯誤。(明趙宦光亦誤以丂為老人鯁噎之氣,見前。) 形聲者,說文-{云}-:「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江」、「河」同屬水部,又為雙聲之詞,可謂「建類一首」,但「江」、「河」並非轉注,不如「老」「考」可互訓,這又見形聲之別於轉注了。 有梁漢東以所有轉注字為形聲字。今以甲骨文、金文攷之,「考」、「老」實非形聲,即依許慎舊說,老字只屬會意,加上胡樸安所提及之變例,以不同部首為轉注,則轉注一書,又豈可盡附於形聲之列? 關於轉註的其他看法 中国著名文字学家、北京大学教授裘锡圭先生认为:「在今天研究汉字,根本不用去管转注这个术语。不讲转注,完全能够把汉字的构造讲清楚。」 假借 說文敘:「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 假借就是同音替代。口语裏有的词語,没有相应的文字对应。于是就找一个和它发音相同的同音字来表示他的含义。例如“自”本来是“鼻”的象形字,后来借作“自己”的“自” 一些難以用象形、指事、會意、形聲來表達的概念,往往使用假借之法,使該概念不致於無字可寫。如虛詞「焉」,代詞「其」等字,本來各有自己的本義,但這些虛詞、代詞,難以用上述各造字方法來創造對應的漢字,於是先人只好假借這些字來表達此等概念。 有人會把「本有其字」的通假字,與六書中「本無其字」的假借字相混。 反切假借 取合成詞前一個字的子音和後一個字的母音,合為一音,是為反切造字法,藉以許慎的話來說就是「反切者,二形相合,反切造音,甭巰是也。」 運用 漢字在商朝時已發展得相當有系統,那時還未有關於六書的記載。六書是後來的人分析歸納出來的系統。 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佔大多數,這是因為畫出事物是一種最直接的造字方法。當文字發展下去,要仔細分工的東西愈來愈多,於是,形聲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代表類屬,再用相近發音的聲旁來區分這些字。形聲字在創造新文字方面十分有效率。 現代意義:六書的分析有助我們解構漢字,可見六書有其現代的意義,應加以運用及學習。六書的造字方法與用字方法可謂對漢字的構形影響深遠,使後世能以既有的一套文字作溝通。 參考文獻
|
2008年3月,《北京之春》4月号上,王军涛与王丹、杨建利、胡平、郭罗基、陈一咨、吾尔开希、张伟国、刘刚、陈小平、吴仁华、刘念春、傅申奇、易改、蔡桂华、魏泉宝十六人联名,向中国外交部发出公开信。要求政府依照宪法和法律,以及对国际社会的义务,恢复或者延期他们的中国护照,可以自由进出国境、行使公民权利。据吴仁华所述,他“持有效护照出国但是不准回国,以致后来护照过期”,成为实事上的无国籍。 2006年,王军涛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2006年10月,王军涛擔任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當代中國的文宣與思想工作研究計畫的博士後研究員。曾为赵紫阳治丧委员会负责人。 2010年4月4日,王军涛在美国纽约中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特别代表大会上,与王有才当选中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席。 王军涛现居美国新泽西州,为中国青年网友发起的茉莉花行动提供咨询和意见。 評論 2003年5月30日,封從德在《六四檔案》說,他在2000年6月讀了王軍濤在《大家論壇》上與網友討論的內容及王軍濤在《多維新聞網》上反思六四事件的文章,發覺其中陳述的部分六四關鍵史實不甚準確、乃至顛倒,「尤其是說李鵬已經讓步而學生不讓、以及薊門會議上誰主張撤等幾大關節處」,「妖魔化學運者立即拍手稱快,紛紛佐其言以為中共開脫,責難學運」;封從德提出42個問題,要與王軍濤共同比對史實。 2013年12月,王軍濤訪問臺灣時,在苗栗縣「竹南咖啡」見到五、六十位沒有政治權力位置的年輕人熱烈討論國事,他說:「丟鞋,表示care國家前途!」 家庭 王军涛的妹妹叫王雪淑,他的父亲2013年1月11日在北京市逝世,曾出任中国国防大学政治学院院务部政委。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北京大學校友 哥伦比亚大学校友 肯尼迪政府学院校友 六四民主人士 零八宪章签署者
|
生平 早年生涯 1958年7月11日,王军涛出生在南京市( 一說北京市 )。1978年,他考入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后来获得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比较政治专业博士。 政治生涯 1976年4月16日,王军涛第一次入狱,当时是北京市十一学校17岁高中生。因在清明节组织两个班学生到天安门广场活动,并张贴四首诗词,被四人帮势力指定为反革命事件的幕后策划者、现场指挥者和反动诗词制造者,关押在北京市海淀区看守所至11月24日获释。其後曾任北京《经济学周报》副主编。 1989年六四事件后在国内逃亡,12月4日,中共保守派指责王军涛“是煽动、组织、指挥反革命暴乱的重要案犯”。1990年11月24日,王军涛第二次被捕入狱并以颠覆政府罪、反革命宣传煽动罪被判刑13年。1991年獲頒国际新闻自由奖。,1994年以保外就医的名义被直接从监狱送上飞机飞往美国,自此展開流亡生涯。 2008年3月,《北京之春》4月号上,王军涛与王丹、杨建利、胡平、郭罗基、陈一咨、吾尔开希、张伟国、刘刚、陈小平、吴仁华、刘念春、傅申奇、易改、蔡桂华、魏泉宝十六人联名,向中国外交部发出公开信。要求政府依照宪法和法律,以及对国际社会的义务,恢复或者延期他们的中国护照,可以自由进出国境、行使公民权利。据吴仁华所述,他“持有效护照出国但是不准回国,以致后来护照过期”,成为实事上的无国籍。 2006年,王军涛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2006年10月,王军涛擔任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當代中國的文宣與思想工作研究計畫的博士後研究員。曾为赵紫阳治丧委员会负责人。 2010年4月4日,王军涛在美国纽约中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特别代表大会上,与王有才当选中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席。 王军涛现居美国新泽西州,为中国青年网友发起的茉莉花行动提供咨询和意见。 評論 2003年5月30日,封從德在《六四檔案》說,他在2000年6月讀了王軍濤在《大家論壇》上與網友討論的內容及王軍濤在《多維新聞網》上反思六四事件的文章,發覺其中陳述的部分六四關鍵史實不甚準確、乃至顛倒,「尤其是說李鵬已經讓步而學生不讓、以及薊門會議上誰主張撤等幾大關節處」,「妖魔化學運者立即拍手稱快,紛紛佐其言以為中共開脫,責難學運」;封從德提出42個問題,要與王軍濤共同比對史實。 2013年12月,王軍濤訪問臺灣時,在苗栗縣「竹南咖啡」見到五、六十位沒有政治權力位置的年輕人熱烈討論國事,他說:「丟鞋,表示care國家前途!」 家庭
|
早期 (1996, 1997-2001) 开发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晚期,从1996年起带有网络的特性,但是使用定制的 3D 图像代码。Curtis Olsen的OpenGl版本1997年崭露头角,起初在1996年进行。 一个大社区的响应给与这个项目长久的历史 3D图形代码使用OpenGL,但是项目并不是完全从头来:FlightGear 开发者使用 LaRCsim模型(来自NASA)还有其他自由使用的数据。 版本 0.7-0.9 (2001-2003) 版本 0.9.0-1.0.0 (2003-2007) FlightGear的图像效果和同期的X-Plane 相比过时了, 但是也有了长足进步,远好于其他开源的飞行模拟器如ACM Flight Simulator和 Vertigo。免费分发SRTM评估,独特功能,如斜坡跑道。超过20,000杀跑道, 3D云彩,多平台支持, 多样的开放飞行数据模型flight data model (FDM)可以选择,总共有大约100种飞行器。
|
2012年2月17日发布2.6.0版本,在飞机操作、AI、环境、空气动力学、接口、场景、视觉效果等方面做出进一步改进。恢复了对64位Windows操作系统的支持。 FlightGear需求 OpenGL 3D硬件加速,NVIDIA产品得到更好的支持。早先支持3dfx显示卡,因为硬件要求提升而最终被抛弃。 FlightGear被应用于一些领域。 软件 引擎是SimGear。 Flight Dynamics Models 飞行动态模型 Flight Dynamics Models (FDM)是飞行模拟的主要部分。 JSBSim-2000年后用的动态模型。由Jon Berndt起步。 FlightGear 依赖 网络和多人支持 FlightGear评论 应用与用途 FlightGear 已被用于世界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一系列项目中。该应用程序还被多个机构和大学用于飞行员培训以及作为研发平台。 该模拟器已被许多机构和公司使用,如 NASA的以人为本系统实验室和 欧洲航空航天研究所组成的联合体的"无尽跑道项目"。 外部連結 FlightGear的主頁 FlightGear的中文主頁 參考文獻 模拟游戏 免費遊戲 自由软件 Linux游戏 Mac OS游戏 Windows游戏 飛行模擬遊戲 通用飞行模拟器
|
據考證,現今台北許多地名為凱達格蘭語音譯而成,例如:大龍峒、北投、唭哩岸、八里、艋舺、加蚋等 服飾 19世紀末期伊能嘉矩在淡北和噶瑪蘭各社調查與採集,見到的一些舊有服飾裝飾如下: 女子髮式:北投社把頭髮從前額分梳,在腦後束成兩咎挽在頭上,黑布巾包纏起來。 瑪瑙珠和玻璃珠串胸飾、頸飾、頭飾、與耳飾:北投社以管珠形的瑪瑙或玻璃珠類串成胸飾串珠;耳朵上穿八、九個洞,上面飾以漢人常用的小耳環,手腕上戴串珠。三貂社戴管狀的瑪瑙珠當頸飾,也戴用串珠綴成的頭飾與耳飾。 衣服樣式:毛少翁社的衣服上衣與身高等長筒袖,合衽,用帶子束於腰際。女子使用寬布纏腰為裙。塔塔悠社、峰仔峙社、里族社:穿長及膝蓋的筒袖衣裳,男子用一條布帶綁結於正面,女子則用一條寬布,在腰際圍腰布。三貂社:穿開襟有袖的衣服,上面披上「方布衣」;有的衣裙上掛很多小鈴鐺或小珠子。 北投社或里族社相關服飾詞彙:手環Karuse、腰帶Kwasesewu、腰裙Viteta、珠子Nanpie或Kanekun、個別管珠Kanekun,連綴串珠Raonoonoo。就服飾形式與裝飾概念而言,淡北附近的凱達格蘭人與宜蘭平原的噶瑪蘭人差異似乎並不太大。 凱達格蘭族與巴賽族分類爭議 日治時學者伊能嘉矩在1898年提出北台灣的平埔族屬於凱達格蘭族,1900年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出版《台灣蕃人事情》分出了北部的凱達格蘭族和宜蘭的噶瑪蘭族,並被後來的台灣史學界所沿用。但今日許多學者提出異議,台灣史學者翁佳音指出,伊能嘉矩並沒有提出證據顯示當地哪些平埔族自稱凱達格蘭,且同時期的另一語言學學者淺井惠倫卻說當地平埔族自稱巴賽族,未聞有「凱達格蘭」,相反地巴賽一詞一方面是北部平埔族的自稱,並且不斷出現在西班牙、荷蘭與清代文獻中。翁佳音更指出當時伊能嘉矩用凱達格蘭一名來猜測「雞籠」一名來源的推想,今日卻被許多書籍認為定論。 陸傳傑推想清、日期間是以台語「大嘉臘」、「大佳蠟」、「大加蚋」譯稱台北盆地中的凱達格蘭( 依當時北部平埔語普遍慣例,音節省略不譯)。 1935年,小川尚義以採集到的單語,沿用伊能嘉矩的分類,在凱達格蘭族追加了16世紀以前即遷移到宜蘭海岸的哆囉美遠族(Trobiawan)。同年移川子之藏以噶瑪蘭族為中心,認為凱達格蘭、馬賽和哆囉美遠,都是噶瑪蘭的亞族系。經過193033年全島大調查後,1936年移川子之藏和馬淵東一開始描述哆囉美遠、里腦、猴猴、馬賽等族的關聯。1944年,小川尚義把凱達格蘭族,限定在台北、基隆的平地、宜蘭海岸;另提出「雷朗」為新的分類,指台北平原到桃園方面分佈的族群。此前馬賽族的分類尚未正式出現。1952年,馬淵東一以馬賽族描述三貂、基隆方面的凱達格蘭族,亦認為花蓮 Takili(塔次基里溪)河口靠北的狹小海岸地帶,為哆囉美遠族的原居地,其與北部的族群是相當近似的。1954年,馬淵東一沿用小川的凱達格蘭、雷朗大分類,在凱達格蘭又分出台北、基隆沿海、宜蘭海岸的哆囉美遠、里腦和系統不明的猴猴等族群。同年,馬淵東一開始反覆論述改以「Vasai(Basai)」為北海岸族群名稱:他依據中村孝志的《荷蘭戶口表》、伊能嘉矩的北投社口碑、193637年語言學者淺井惠倫的調查,認為「Basai(馬賽)」不但是地域名、村名,甚且是種族名,因為這是該等區域當地人普遍的自稱。馬淵定義的凱達格蘭,即小川尚義所定義的雷朗,而馬賽才是北海岸的凱達格蘭。同時,馬淵東一依17世紀西班牙、荷蘭文獻,聯結北海岸馬賽人和東海岸Takili地帶哆囉美遠人的語言、風俗,認為哆囉美遠人已於16世紀離開故地北上宜蘭,馬賽族「斷續的分佈於從Takili方面到宜蘭平原的海岸、基隆方面的台灣東北海岸……」,其分佈並具有邊緣()的特性。到了1956年,馬淵東一提出取消雷朗、恢復凱達格蘭;提出馬賽,包含北海岸狹義的馬賽,及廣義的宜蘭平原哆囉美遠、里腦、猴猴等馬賽在內。1985年,土田滋以馬淵東一的分類架構,再透過淺井惠倫採集的20世紀初期語料整理,發現「馬賽語」可以擴展到淡水河域的基隆河以北各社,基隆河域平埔諸社的語言屬於馬賽語,故土田滋將馬淵東一的馬賽族分類地域,由北海岸往南擴展到基隆河域北岸。 考古證據與西班牙、荷蘭文獻顯示,和台灣北部、東北部主要定居在村社中從事農耕、農閒時在自己村社附近漁獵的其他原住民族群不同,巴賽族主要以操舟在沿海、沿河遷移從事以工藝、貿易與交換的生活方式,不事農耕(或短期從事小型農耕),主要以工藝器物和其他族群交換糧食,貿易對象擴及整個台灣北部、東北部沿海及河岸地區,而巴賽語隨其貿易的足跡成為當時北台灣不同族群間的通用語言,巴賽族亦成為後來前來此地區的外人與其他當地原住民的中介角色。記載中Quimaurri(金包里社)、Taparri(淡水社)等社群習俗相同,不像其他原住民那樣耕種、農閒時獵鹿、交易鹿皮,他們以手工和其他原住民交換稻米,他們也輕視其他農耕的原住民。可以推測其他農耕、漁獵的原住民也許與馬賽人為不同族群,而說馬賽語者不見得是馬賽族人。記錄中西班牙、荷蘭人拜訪基隆河、新店溪、大漢溪等流域的村社,當地平原肥沃的農田有豐富的農產、家禽、家畜、稻米,與馬賽族不事農耕的特徵不符。 聚落(漢字/假名平埔擬音對照) 巴賽族 臺北市 新北市 基隆市 瑪陵坑:キ、マゥリ社 暖暖:ベーラノァン社 大雞籠社:タ(ン)ガラン
|
北投社或里族社相關服飾詞彙:手環Karuse、腰帶Kwasesewu、腰裙Viteta、珠子Nanpie或Kanekun、個別管珠Kanekun,連綴串珠Raonoonoo。就服飾形式與裝飾概念而言,淡北附近的凱達格蘭人與宜蘭平原的噶瑪蘭人差異似乎並不太大。 凱達格蘭族與巴賽族分類爭議 日治時學者伊能嘉矩在1898年提出北台灣的平埔族屬於凱達格蘭族,1900年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出版《台灣蕃人事情》分出了北部的凱達格蘭族和宜蘭的噶瑪蘭族,並被後來的台灣史學界所沿用。但今日許多學者提出異議,台灣史學者翁佳音指出,伊能嘉矩並沒有提出證據顯示當地哪些平埔族自稱凱達格蘭,且同時期的另一語言學學者淺井惠倫卻說當地平埔族自稱巴賽族,未聞有「凱達格蘭」,相反地巴賽一詞一方面是北部平埔族的自稱,並且不斷出現在西班牙、荷蘭與清代文獻中。翁佳音更指出當時伊能嘉矩用凱達格蘭一名來猜測「雞籠」一名來源的推想,今日卻被許多書籍認為定論。 陸傳傑推想清、日期間是以台語「大嘉臘」、「大佳蠟」、「大加蚋」譯稱台北盆地中的凱達格蘭( 依當時北部平埔語普遍慣例,音節省略不譯)。 1935年,小川尚義以採集到的單語,沿用伊能嘉矩的分類,在凱達格蘭族追加了16世紀以前即遷移到宜蘭海岸的哆囉美遠族(Trobiawan)。同年移川子之藏以噶瑪蘭族為中心,認為凱達格蘭、馬賽和哆囉美遠,都是噶瑪蘭的亞族系。經過193033年全島大調查後,1936年移川子之藏和馬淵東一開始描述哆囉美遠、里腦、猴猴、馬賽等族的關聯。1944年,小川尚義把凱達格蘭族,限定在台北、基隆的平地、宜蘭海岸;另提出「雷朗」為新的分類,指台北平原到桃園方面分佈的族群。此前馬賽族的分類尚未正式出現。1952年,馬淵東一以馬賽族描述三貂、基隆方面的凱達格蘭族,亦認為花蓮 Takili(塔次基里溪)河口靠北的狹小海岸地帶,為哆囉美遠族的原居地,其與北部的族群是相當近似的。1954年,馬淵東一沿用小川的凱達格蘭、雷朗大分類,在凱達格蘭又分出台北、基隆沿海、宜蘭海岸的哆囉美遠、里腦和系統不明的猴猴等族群。同年,馬淵東一開始反覆論述改以「Vasai(Basai)」為北海岸族群名稱:他依據中村孝志的《荷蘭戶口表》、伊能嘉矩的北投社口碑、193637年語言學者淺井惠倫的調查,認為「Basai(馬賽)」不但是地域名、村名,甚且是種族名,因為這是該等區域當地人普遍的自稱。馬淵定義的凱達格蘭,即小川尚義所定義的雷朗,而馬賽才是北海岸的凱達格蘭。同時,馬淵東一依17世紀西班牙、荷蘭文獻,聯結北海岸馬賽人和東海岸Takili地帶哆囉美遠人的語言、風俗,認為哆囉美遠人已於16世紀離開故地北上宜蘭,馬賽族「斷續的分佈於從Takili方面到宜蘭平原的海岸、基隆方面的台灣東北海岸……」,其分佈並具有邊緣()的特性。到了1956年,馬淵東一提出取消雷朗、恢復凱達格蘭;提出馬賽,包含北海岸狹義的馬賽,及廣義的宜蘭平原哆囉美遠、里腦、猴猴等馬賽在內。1985年,土田滋以馬淵東一的分類架構,再透過淺井惠倫採集的20世紀初期語料整理,發現「馬賽語」可以擴展到淡水河域的基隆河以北各社,基隆河域平埔諸社的語言屬於馬賽語,故土田滋將馬淵東一的馬賽族分類地域,由北海岸往南擴展到基隆河域北岸。 考古證據與西班牙、荷蘭文獻顯示,和台灣北部、東北部主要定居在村社中從事農耕、農閒時在自己村社附近漁獵的其他原住民族群不同,巴賽族主要以操舟在沿海、沿河遷移從事以工藝、貿易與交換的生活方式,不事農耕(或短期從事小型農耕),主要以工藝器物和其他族群交換糧食,貿易對象擴及整個台灣北部、東北部沿海及河岸地區,而巴賽語隨其貿易的足跡成為當時北台灣不同族群間的通用語言,巴賽族亦成為後來前來此地區的外人與其他當地原住民的中介角色。記載中Quimaurri(金包里社)、Taparri(淡水社)等社群習俗相同,不像其他原住民那樣耕種、農閒時獵鹿、交易鹿皮,他們以手工和其他原住民交換稻米,他們也輕視其他農耕的原住民。可以推測其他農耕、漁獵的原住民也許與馬賽人為不同族群,而說馬賽語者不見得是馬賽族人。記錄中西班牙、荷蘭人拜訪基隆河、新店溪、大漢溪等流域的村社,當地平原肥沃的農田有豐富的農產、家禽、家畜、稻米,與馬賽族不事農耕的特徵不符。 聚落(漢字/假名平埔擬音對照) 巴賽族 臺北市 新北市 基隆市 瑪陵坑:キ、マゥリ社 暖暖:ベーラノァン社 大雞籠社:タ(ン)ガラン 雷朗族 臺北市 沙麻廚:セマラン社
|
雷朗族的名稱源自日本史學家小川尚義用台北東園的「雷」里社及中和的秀「朗」社,結合兩個蕃社取一字種「雷朗族」。 聚落 臺北市 沙麻廚社 雷裏社 了阿八里社(龍匣口社) 新北市 參見
|
參見 雷朗語 臺灣原住民 霹靂宮 凱達格蘭族
|
崩山社群(蓬山八社/崩山八社) 大甲西社(台中市大甲區、大安區)、南投縣埔里鎮) 大甲東社(台中市外埔區) 日南社(台中市大甲區、南投縣埔里鎮) 雙寮社(台中市大甲區、南投縣埔里鎮) 貓盂社(Ballebal狸咧鉢,苗栗縣苑裡鎮、南投縣埔里鎮) 房裡社(苗栗縣苑裡鎮、南投縣埔里鎮) 苑裡社(苗栗縣苑裡鎮、南投縣埔里鎮) 吞霄社(苗栗縣通霄鎮、南投縣埔里鎮) 參看 道卡斯語 吞霄社事件 大甲西社事件 註釋 外部連結 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 中央研究院南島語數位典藏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苗栗道卡斯族牽田祭 民熱衷保存完整 媽祖遇上道卡斯族海神變山神 認識平埔原住民的祭祖文化 失了根的石滬文化節 可否請別忘記道卡斯的名字 道卡斯族 D D D D D D 新竹縣歷史 關於道卡斯語的說法記錄
|
加志閣社(苗栗縣苗栗市) 貓裏社和加志閣社後來合併成「貓閣社」 崩山社群(蓬山八社/崩山八社) 大甲西社(台中市大甲區、大安區)、南投縣埔里鎮) 大甲東社(台中市外埔區) 日南社(台中市大甲區、南投縣埔里鎮) 雙寮社(台中市大甲區、南投縣埔里鎮) 貓盂社(Ballebal狸咧鉢,苗栗縣苑裡鎮、南投縣埔里鎮) 房裡社(苗栗縣苑裡鎮、南投縣埔里鎮) 苑裡社(苗栗縣苑裡鎮、南投縣埔里鎮) 吞霄社(苗栗縣通霄鎮、南投縣埔里鎮) 參看 道卡斯語 吞霄社事件 大甲西社事件 註釋 外部連結 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 中央研究院南島語數位典藏
|
語言 相關作品 《大肚城,歸來》,趙慧琳著,台灣,印刻出版,2013。(大河小說) 《敦仔腳下大肚山夕暮》,徐毅振著,台灣,晨星出版,2022。 註釋 參考資料 《清職貢圖選》 參見 巴布拉語 沙轆社之役 大肚王國 金聖公祠 外部連結 拍瀑拉族過年 傳承走標、牽田 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 中央研究院南島語數位典藏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巴布拉族 大肚王國
|
註釋 參考資料 《清職貢圖選》 參見 巴布拉語 沙轆社之役 大肚王國 金聖公祠 外部連結 拍瀑拉族過年 傳承走標、牽田 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 中央研究院南島語數位典藏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巴布拉族 大肚王國 台中市歷史
|
「巴布薩」主要音譯自族語稱呼「Babuza」。 「-{猫}-霧捒」則來自廣泛分布於今台中市市區南半部的-{猫}-霧捒社,日治時期乃至戰後的學者常因-{猫}-霧捒社(巴布拉語:Babusaga)的台語發音「bâ-bū-sak」而將其視為巴布薩族,甚至以「-{猫}-霧捒族」來對譯「Babuza」一詞,並將-{猫}-霧捒社歸入巴布薩族之中。 然而學者簡史朗從語言證據指出-{猫}-霧捒社並非巴布薩族,而是巴布拉族(Papora)。 聚落 巴布薩族主要居住在大肚溪以南至濁水溪之間的海岸區域,包括彰化平原和台中盆地西南邊緣地帶。重要聚落有東螺社、西螺社、二林社、眉里社、半線社、柴仔坑社、阿束社等。各社中除東螺社部分移住宜蘭外,其餘都於清代道光年間陸續遷至埔里。 馬芝遴社(彰化縣福興鄉) 眉裡社(彰化縣溪州鄉) 大武郡社(彰化縣社頭鄉) 大突社(彰化縣溪湖鎮) 半線社(彰化縣彰化市) 柴仔阬社(彰化縣彰化市) 阿束社(Asoso,原彰化縣和美鎮,1718年大洪水後遷彰化縣彰化市) 二林社(彰化縣二林鎮) 東螺社(Dabale-Boatao,彰化縣埤頭鄉,後移居南投埔里) 西螺社(Sailei,雲林縣西螺鎮)
|
大突社(彰化縣溪湖鎮) 半線社(彰化縣彰化市) 柴仔阬社(彰化縣彰化市) 阿束社(Asoso,原彰化縣和美鎮,1718年大洪水後遷彰化縣彰化市) 二林社(彰化縣二林鎮) 東螺社(Dabale-Boatao,彰化縣埤頭鄉,後移居南投埔里) 西螺社(Sailei,雲林縣西螺鎮) 現林仔城(埔里鎮籃城)、恆吉城(埔里鎮恆吉城)等聚落尚存。 歷史 巴布薩族與鄰近的安雅、拍瀑拉族混居,因此對於巴布薩族的記載和了解十分地模糊。關於巴布薩族的記載可參見《番俗六考》、《番社采風圖考》、《重修鳳山縣志》。巴布薩族居住於彰化平原和台中盆地西南邊緣地帶,在明代已有漁獵粗耕的農業社會形態。重要聚落包括東螺社、西螺社等;因受漢人移民影響,各社於清道光年間被迫陸續遷移至南投埔里。巴布薩語發音的地名,可能之例為鹿港,有認為鹿港是Rokau-an一音的轉譯。另依中國學者認為:漢人本位的政治角度兼顧統一目的的論述,以往漢人稱為「流求」「琉球」或為巴布薩語的直譯,可證明台灣就是古代中國所稱的流球。本地另如西螺、芳苑、民雄等地名都是巴布薩語演變而來,為歷史留下了最好的見證。 伊能嘉矩的資料上記載,在埔里東螺社的巴布薩族人,知道其原有語言的不多,即使有人記得,語詞也有限,但其語言特色是促音用得很多。在風俗方面,都已漢化了,只有女子仍保留熟番的髮式。在清代因族內的青少年腳力好,跑起來好像施展輕功一般,速度極快,所以當時駐台的清代政府機構常雇用他們來傳遞公文。 巴布薩族的經濟生活以狩獵為主,簡單的農產及捕魚為輔,但仍需要休耕來維持土地的肥沃度。以南屯為居的巴布薩族,其經濟活動則處於維生經濟的階段,對土地已有若干程度的開墾。在1684年(清康熙年間)漢人大量開墾後,因所居地位居彰化平原進入台中盆地的要衝,因此打造犁頭與農具的店鋪雲集,形成販賣農具和農產品交易中心,“犁頭店街”的聲名遠播,進而發展為台中盆地最早的聚落。 飲食 十六世紀和漢族接觸後,巴布薩族逐漸採納漢民族的灌溉水稻種植法,讓原本用來釀酒的稻米成為主食。巴布薩族也逐漸捨棄原有的游耕與遷村,改為定耕,農耕時也會使犁、鋤頭等農具以及飼養牛隻作為耕作的力役。巴布薩族不食牛及犬肉,有飲酒的習慣。巴布薩族有取海水曬乾製鹽的習慣,色黑味苦,稱『幾魯』。但由於製鹽的品質不佳,因自荷西時期起,大多是和漢人交易取得。
|
分布於臺中市霧峰以南、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市到臺南市新營以北一帶附近。本族群包括羅亞族(Lloa)、阿立昆族(Arikun)二族,因同化而已難以辨別。 此名由伊能嘉矩紀錄到斗六柴裡社、斗六東的熟番自稱為「Hoanya」,小川尚義紀錄到南投社、北投社自稱「Arikun」,斗六門社自稱「Lloa」,斗六門社自稱「Hoanya」,但因語言與習俗幾乎相同,便使用「Hoanya」統稱這三群,後來的語言學家即將諸羅山社、打貓社、斗六門社、他里霧社、哆囉嘓社,貓羅社、南投社、北投社、萬斗六社等社番人,歸類為 Hoanya 族。然而根據鍾幼蘭、翁佳音、李壬癸等學者指出:洪雅是由閩南語 Hoan-á(番仔)轉化而來,台灣很可能並不存在洪雅一族。 部落 諸羅山社為現今嘉義市西區番社-{里}-(2010年里鄰整併前原稱社內里),舊名番社內,是諸羅山社舊址。中正公園旁忠義街上的福社宮,除祭祀土地公外,另奉祀一尊「番王爺」神祇。1930年於附近挖出許多遺骨,推論為平埔族人採室內葬方式下葬之先人,故另加祀一牌位,上刻「昭和五年嘉義社社寮眾番祿位番社內」字樣,並於農曆2月29日舉行誕辰祭典,為洪雅族人崇敬祖靈的漢化遺風。市區中央噴水池北邊有番社內、番社口,嘉雄陸橋旁有番仔溝,縱貫鐵路西面有番婆庄等地名,可視為往昔諸羅山社原住民居住證據。 文化 祭儀 洪雅族群的主要文化為走鏢(Movai)、祭祖(Tei-vakkai)、打鹿(Murao)以及會飲(Manitan);其中,走鏢(Movai)為該族的成年禮,目前保留該文化為位於南投縣埔里鎮枇杷里之社區。
|
註釋 外部連結 平埔文化專題(平埔文化資訊網),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 中央研究院南島語數位典藏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嘉義市洪雅文化協會 南島語的「華武壟族、巴布薩族、洪雅族」不存在,他們全都是閩人
|
除了四大社之外,還有一些較小的社如大目降社、直加弄社、卓港社(卓猴社)、大傑顛社等,其中有一些社被視為四大社中某一社的屬社或分支。 過去部分學者將西拉雅族分成西拉雅本族、大滿族及馬卡道族等亞族,但隨著新港文書等語料有更多的研究結果,以及部落田調更加完整,近年來學者及媒體普遍視三族為獨立族群,如學者李國銘即認為馬卡道族的文化信仰、聚落與語言跟臺南的西拉雅族有很大的不同,而日本人類學家馬淵東一及近代國內外學者如土田滋、李壬癸、劉益昌、簡文敏、胡家瑜及林清財等人也分別從語言、文化等各面向的差異,及族人早期自稱乃至近代族人自我認同,都將大滿族視為獨立的一支原住民族: 臺灣東部的西拉雅族 1829年開始,部份西拉雅族逐漸東遷,移居花蓮的玉里、富里,臺東的池上、關山、長濱、成功一帶,並建立大-{庄}-、觀音山、萬人埔、蟳廣澳、彭子存等聚落,其中以-{大庄}-最具規模,但從信仰差異、自我認同及來源地分析,東遷人數最多者為來自高雄、屏東的大武壠族(大滿族)與馬卡道族,西拉雅族僅佔少數,例如早期當地族人多自稱為「大滿人」(Taivoan),,信仰呈現上也以大武壠族的信仰為主。 另近年來富里鄉東里村也有些耆老們另行自設公廨並宣稱為來自台南地區正統西拉雅族人,其夜祭時間儀式與原村里儀式一樣,並也會邀約鄰近的阿美族人一同參加。 其中分布於花東縱谷者稱為「璞石閣平埔八社」、分布於海岸地帶者稱為「成廣澳沿海八社」。西南平原原住民族的東遷也促使海岸山脈開發出「安通越嶺道」、「落合越嶺道」、「大-{庄}-越嶺道」等古道。19世紀末期,受到清朝政府的橫徵暴斂,因而爆發大-{庄}-事件、觀音山事件等抗清事件。 社會與婚姻 社會組織 西拉雅族是典型的母系社會,女性往往比男性更加勤勞、強健,因此女性負責家中的重要事務且為主要財產繼承人。 西拉雅族是一個平權的社會,沒有固定的領袖人物或統治者,平時部落裡重要的事務皆是召開村民大會由族人共同決定,村民大會由長老負責主持會議及維持議會秩序,但並未有決定決策的權力,因此在西拉雅族社會中長老與其他族人屬於同等地位,沒有貴賤之分。 婚姻制度 西拉雅族傳統社會為母系繼嗣社會,婚姻制度以招婿婚為主,意即女子招男子入家。後來西拉雅族社會受到漢人文化影響,到日治時期其婚姻制度已經逐漸轉為以嫁娶婚制度為主,意即女子嫁入男子家,但是若女子家中無兄弟時仍可能採行招婿婚制度,此為受到漢人文化中需由男子繼承家庭財產的傳統所影響。 屏東地區的西拉雅族社會發展出兩種婚姻制度,一種是受到漢人文化影響的嫁娶婚,另一種則為嫁娶婚與招婿婚的融合,其運作方式為女子從夫居,但女子仍保有繼承母家財產之權利,丈夫也須不定期至女方家中協助田中事務、付出勞力等,此混和制度屬於傳統西拉雅文化與漢人文化交融之特殊結果。 婚姻習俗 西拉雅的男子若是對女子鍾情,會直接拜訪女性並且送她瑪瑙珠子,若女子接受其禮物,男子可以在半夜時趁女方父母皆沉睡後,偷偷潛入女子住屋,且必須在女方家長起床之前離開女方家。等到女子懷孕後,男子才可向女方家提親,此時才可與女方父母見面。 信仰與習俗 祀壺信仰 西拉雅族人的宗教信仰基礎為泛靈信仰,而西拉雅族人發展出獨特的祀壺崇拜。祀壺對於西拉雅族人來說象徵著祖靈,他們會在壺、罐、瓶、碗、甕等容器內裝水並祭拜這些容器。祀壺有各式各樣的形體,各個社系會崇拜不同的祀壺形體,壺體也代表著不同的祖靈,而著名的阿立祖即是眾多祖靈的其中一種稱呼。從壺體的外型很難判斷出是代表何種神明,因此通常會以祭祀的地點做判斷,其祭祀地點分成兩大體系,分別為置於家中的私家體系以及置於公廨的社群體系。私家體系包括私人家傳的祖先與尪姨系統,社群體系則是代表整體社群共同祭祀的祖靈。 祭典 阿立祖祭 一般對西拉雅族的阿立祖祭認為他們是祭拜祀壺,其實他們不是祭壺,是拜祀壺裡面的水,他們認為水是祖靈依附的地方。容器只是外在的形式,可以是瓶、碗、甕、缸等,形式不拘。 而水是不會變動的,不換水和道教不過火是一樣的道理,靈與力會消失。 然而因為水會腐敗和消失,所以每月的初一、十五,他們會換祀壺裡的水,就如同人不希望住在髒亂、狹窄的地方,他們也希望祖靈住的地方能舒適。 每年的三月二十九日為阿立祖祭日,當天族人會聚集在一起祭祀,族人會在壺中盛入酒,獻上些許檳榔與米糠,並在壺的旁邊擺上澤蘭。 夜祭與嚎海祭 每年西拉雅族人會舉辦夜祭,分為大內頭社太祖夜祭以及吉貝耍阿立母夜祭等文化活動。頭社太祖夜祭會在每年至十月中旬舉行,此祭典對於族人的意義等同於其他原住民的傳統祭儀以及漢人的神明誕辰日,其祭拜者為阿立祖。吉貝耍阿立母夜祭則是舉行於每年的農曆九月初四的深夜,由一位男祭司遵從尪姨的指示主持祭典,族人會將拜豬整齊排列,準備獻給阿立母。吉貝耍人的夜祭與嚎海祭融合在一起,夜祭結束則緊接著從九月初五的早上開始舉行嚎海祭。嚎海祭又稱為哮海祭,亦即對著大海哭泣並祭拜,象徵著對於過去死於海上的先民或祖先的追思與懷念。族人會在嚎海祭擺放祭品,並由婦人歌唱「牽曲」,儀式的高潮則是尪姨會開始變得情緒激動,彷彿神明附身,尪姨還會倒在地上翻轉身體、一邊哭泣一邊歌唱牽曲表達其追思祖先的情感,甚至會憤怒地拍打地板以及自己的大腿,藉此表達祖先對於族人的斥責與不滿。 漢化信仰 部分西拉雅族吸收了漢人信仰,以漢人民間信仰形式供奉傳統神祇。台南佳里金唐殿主祀雷、朱、殷、金、蕭五府千歲,傳聞金唐殿為最早平埔公廨改建為漢式廟宇者。當中朱、雷、殷為自歸仁區大人廟分香而來,蕭王爺、金元帥和方娘娘為開廟之神,一說蕭府千歲為西拉雅族蕭壠社頭目,而蕭府千歲旁祀方府娘娘為頭目夫人(或蕭壠社前代尪姨);另一說則為蕭王爺為漢人渡海來台時所供奉之神、金元帥則是蕭壠社頭目。劉還月在《南瀛平埔誌》記載「不管上的說法何者正確,蕭、金、方三神的造型的確具有平埔族人顴骨高聳,雙眼深陷的特色,境內的善信,甚至直接稱他們為『番仔佛』。金唐殿和蕭壠社,實密不可分。」 刺繡衣飾 西拉雅族人過去以刺繡紋樣裝飾頭巾、衣物和其他生活用品。主要使用米白等淺色布料為底,用深藍、黑或紅色繡線,在布上施以鳥紋、狗紋、蝶紋或草葉紋。技法上多使用十字繡法於平紋組織的布料上,由十字交叉的單元組成圖案。或運用數紗繡法,在布料的紗線格子之間以平針方式刺繡圖紋。 官方認定 臺南縣政府在2005年率先認定西拉雅族為「縣定原住民族」,2010年縣市合併後,臺南市政府承襲認定其為「臺南市定原住民族」。2013年,花蓮縣富里鄉公所也跟進承認。 西拉雅族發起正名運動多年,但未獲政府認可,族人提起集體行政訴訟。2011年7月21日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宣判訴訟駁回,等同於敗訴,族人不服繼續上訴。2018年5月,中華民國最高行政法院撤銷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全案發回高等行政法院更審,而後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更一審時認為《原住民身分法》有違憲之虞,故申請釋憲。2022年10月28日,憲法法庭111年憲判字第17號判決宣告現行的《原住民身分法》違憲,需在三年內完成修法。 目前官方層級認定的原住民族身分,僅台南市認定其為「市定原住民族」與花蓮縣富里鄉認定其為「鄉定原住民族」。而行政院於2020年已通過原住民族身分法修正草案增加平埔原住民身分別,待立法院三讀通過恢復原住民身分。 主要研究文獻 由於西拉雅族多數已經和漢人同化,文化也多數失傳,因此研究西拉雅族就要依靠過去建立的一些文獻,主要有明朝陳第的《東番記》、台灣荷西殖民時期的官方檔案與傳教士記錄、以及地方志書,特別是黃叔璥的《番俗六考》與六十七的《番社采風圖》,記載了許多當時西拉雅族的生活情形,為後人的研究留下珍貴的史料。 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德國傭兵 1642-1652年的遊記《東西印度驚奇旅行記》(),在16481650年駐台期間,清楚描述了臺灣及島上的住民,也留下多張珍貴的手繪畫,包括福爾摩沙人圖。他在遊記中提到狩獵之外,也提及「福爾摩沙人最大的樂趣在於賽跑,那是在村落中固定的地方舉行,為此他們的年輕人和同儕在他們的慶典中相互鬥走。還說他們在奔跑時藉由手上的鐵環來製造清脆的聲響,使他們在跑步時能聽著協調步伐、輕快小跑」。 紀念與文化保存 對西拉雅文化保存最力的或可說是蘇煥智主政的台南縣政府,蘇在其任內成立了台灣第一個縣級的原住民族委員會「臺南縣西拉雅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此外,位於雲嘉南靠山地區的台灣第13個國家風景區「西拉雅國家風景區」在命名上首度兼具人文意涵,也是由台南縣政府爭取成立的國家風景區,該風景區也曾與縣府合作辦理文化體驗營及走鏢等傳統西拉雅活動。在一些地區也有設立相關的文化園區與展覽館,如佳里區的北頭洋平埔文化村、蕭壠文化園區常設展,以及麻豆區的蔴荳古港文化園區等等。 另外,在台南縣政府所主導開發的南科特定區中,縣府將其中三條最主要幹道分別命名為「西拉雅大道」、「目加溜灣大道」及「直加弄大道」,也被認為是縣府在紀念發揚西拉雅文化的展現。 文學 以西拉雅族為背景之作品有: 葉石濤《西拉雅族的末裔》(台北:前衛出版社,1990年)/《西拉雅族末裔潘銀花》(台北:草根出版社,2000年) 王家祥《倒風內海》(中和:玉山社,1997年) 陳雷《鄉史補記》(台南:開朗雜誌,2008年) 方耀乾《台窩灣擺擺 Tayouan Paipai》(台北:晨星出版社,2012年) 陳耀昌《福爾摩沙三族記》(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12年)
|
社會與婚姻 社會組織 西拉雅族是典型的母系社會,女性往往比男性更加勤勞、強健,因此女性負責家中的重要事務且為主要財產繼承人。 西拉雅族是一個平權的社會,沒有固定的領袖人物或統治者,平時部落裡重要的事務皆是召開村民大會由族人共同決定,村民大會由長老負責主持會議及維持議會秩序,但並未有決定決策的權力,因此在西拉雅族社會中長老與其他族人屬於同等地位,沒有貴賤之分。 婚姻制度 西拉雅族傳統社會為母系繼嗣社會,婚姻制度以招婿婚為主,意即女子招男子入家。後來西拉雅族社會受到漢人文化影響,到日治時期其婚姻制度已經逐漸轉為以嫁娶婚制度為主,意即女子嫁入男子家,但是若女子家中無兄弟時仍可能採行招婿婚制度,此為受到漢人文化中需由男子繼承家庭財產的傳統所影響。 屏東地區的西拉雅族社會發展出兩種婚姻制度,一種是受到漢人文化影響的嫁娶婚,另一種則為嫁娶婚與招婿婚的融合,其運作方式為女子從夫居,但女子仍保有繼承母家財產之權利,丈夫也須不定期至女方家中協助田中事務、付出勞力等,此混和制度屬於傳統西拉雅文化與漢人文化交融之特殊結果。 婚姻習俗 西拉雅的男子若是對女子鍾情,會直接拜訪女性並且送她瑪瑙珠子,若女子接受其禮物,男子可以在半夜時趁女方父母皆沉睡後,偷偷潛入女子住屋,且必須在女方家長起床之前離開女方家。等到女子懷孕後,男子才可向女方家提親,此時才可與女方父母見面。 信仰與習俗 祀壺信仰 西拉雅族人的宗教信仰基礎為泛靈信仰,而西拉雅族人發展出獨特的祀壺崇拜。祀壺對於西拉雅族人來說象徵著祖靈,他們會在壺、罐、瓶、碗、甕等容器內裝水並祭拜這些容器。祀壺有各式各樣的形體,各個社系會崇拜不同的祀壺形體,壺體也代表著不同的祖靈,而著名的阿立祖即是眾多祖靈的其中一種稱呼。從壺體的外型很難判斷出是代表何種神明,因此通常會以祭祀的地點做判斷,其祭祀地點分成兩大體系,分別為置於家中的私家體系以及置於公廨的社群體系。私家體系包括私人家傳的祖先與尪姨系統,社群體系則是代表整體社群共同祭祀的祖靈。 祭典 阿立祖祭 一般對西拉雅族的阿立祖祭認為他們是祭拜祀壺,其實他們不是祭壺,是拜祀壺裡面的水,他們認為水是祖靈依附的地方。容器只是外在的形式,可以是瓶、碗、甕、缸等,形式不拘。 而水是不會變動的,不換水和道教不過火是一樣的道理,靈與力會消失。 然而因為水會腐敗和消失,所以每月的初一、十五,他們會換祀壺裡的水,就如同人不希望住在髒亂、狹窄的地方,他們也希望祖靈住的地方能舒適。 每年的三月二十九日為阿立祖祭日,當天族人會聚集在一起祭祀,族人會在壺中盛入酒,獻上些許檳榔與米糠,並在壺的旁邊擺上澤蘭。 夜祭與嚎海祭 每年西拉雅族人會舉辦夜祭,分為大內頭社太祖夜祭以及吉貝耍阿立母夜祭等文化活動。頭社太祖夜祭會在每年至十月中旬舉行,此祭典對於族人的意義等同於其他原住民的傳統祭儀以及漢人的神明誕辰日,其祭拜者為阿立祖。吉貝耍阿立母夜祭則是舉行於每年的農曆九月初四的深夜,由一位男祭司遵從尪姨的指示主持祭典,族人會將拜豬整齊排列,準備獻給阿立母。吉貝耍人的夜祭與嚎海祭融合在一起,夜祭結束則緊接著從九月初五的早上開始舉行嚎海祭。嚎海祭又稱為哮海祭,亦即對著大海哭泣並祭拜,象徵著對於過去死於海上的先民或祖先的追思與懷念。族人會在嚎海祭擺放祭品,並由婦人歌唱「牽曲」,儀式的高潮則是尪姨會開始變得情緒激動,彷彿神明附身,尪姨還會倒在地上翻轉身體、一邊哭泣一邊歌唱牽曲表達其追思祖先的情感,甚至會憤怒地拍打地板以及自己的大腿,藉此表達祖先對於族人的斥責與不滿。 漢化信仰 部分西拉雅族吸收了漢人信仰,以漢人民間信仰形式供奉傳統神祇。台南佳里金唐殿主祀雷、朱、殷、金、蕭五府千歲,傳聞金唐殿為最早平埔公廨改建為漢式廟宇者。當中朱、雷、殷為自歸仁區大人廟分香而來,蕭王爺、金元帥和方娘娘為開廟之神,一說蕭府千歲為西拉雅族蕭壠社頭目,而蕭府千歲旁祀方府娘娘為頭目夫人(或蕭壠社前代尪姨);另一說則為蕭王爺為漢人渡海來台時所供奉之神、金元帥則是蕭壠社頭目。劉還月在《南瀛平埔誌》記載「不管上的說法何者正確,蕭、金、方三神的造型的確具有平埔族人顴骨高聳,雙眼深陷的特色,境內的善信,甚至直接稱他們為『番仔佛』。金唐殿和蕭壠社,實密不可分。」 刺繡衣飾 西拉雅族人過去以刺繡紋樣裝飾頭巾、衣物和其他生活用品。主要使用米白等淺色布料為底,用深藍、黑或紅色繡線,在布上施以鳥紋、狗紋、蝶紋或草葉紋。技法上多使用十字繡法於平紋組織的布料上,由十字交叉的單元組成圖案。或運用數紗繡法,在布料的紗線格子之間以平針方式刺繡圖紋。 官方認定 臺南縣政府在2005年率先認定西拉雅族為「縣定原住民族」,2010年縣市合併後,臺南市政府承襲認定其為「臺南市定原住民族」。2013年,花蓮縣富里鄉公所也跟進承認。 西拉雅族發起正名運動多年,但未獲政府認可,族人提起集體行政訴訟。2011年7月21日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宣判訴訟駁回,等同於敗訴,族人不服繼續上訴。2018年5月,中華民國最高行政法院撤銷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全案發回高等行政法院更審,而後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更一審時認為《原住民身分法》有違憲之虞,故申請釋憲。2022年10月28日,憲法法庭111年憲判字第17號判決宣告現行的《原住民身分法》違憲,需在三年內完成修法。 目前官方層級認定的原住民族身分,僅台南市認定其為「市定原住民族」與花蓮縣富里鄉認定其為「鄉定原住民族」。而行政院於2020年已通過原住民族身分法修正草案增加平埔原住民身分別,待立法院三讀通過恢復原住民身分。 主要研究文獻 由於西拉雅族多數已經和漢人同化,文化也多數失傳,因此研究西拉雅族就要依靠過去建立的一些文獻,主要有明朝陳第的《東番記》、台灣荷西殖民時期的官方檔案與傳教士記錄、以及地方志書,特別是黃叔璥的《番俗六考》與六十七的《番社采風圖》,記載了許多當時西拉雅族的生活情形,為後人的研究留下珍貴的史料。 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德國傭兵 1642-1652年的遊記《東西印度驚奇旅行記》(),在16481650年駐台期間,清楚描述了臺灣及島上的住民,也留下多張珍貴的手繪畫,包括福爾摩沙人圖。他在遊記中提到狩獵之外,也提及「福爾摩沙人最大的樂趣在於賽跑,那是在村落中固定的地方舉行,為此他們的年輕人和同儕在他們的慶典中相互鬥走。還說他們在奔跑時藉由手上的鐵環來製造清脆的聲響,使他們在跑步時能聽著協調步伐、輕快小跑」。 紀念與文化保存 對西拉雅文化保存最力的或可說是蘇煥智主政的台南縣政府,蘇在其任內成立了台灣第一個縣級的原住民族委員會「臺南縣西拉雅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此外,位於雲嘉南靠山地區的台灣第13個國家風景區「西拉雅國家風景區」在命名上首度兼具人文意涵,也是由台南縣政府爭取成立的國家風景區,該風景區也曾與縣府合作辦理文化體驗營及走鏢等傳統西拉雅活動。在一些地區也有設立相關的文化園區與展覽館,如佳里區的北頭洋平埔文化村、蕭壠文化園區常設展,以及麻豆區的蔴荳古港文化園區等等。 另外,在台南縣政府所主導開發的南科特定區中,縣府將其中三條最主要幹道分別命名為「西拉雅大道」、「目加溜灣大道」及「直加弄大道」,也被認為是縣府在紀念發揚西拉雅文化的展現。 文學 以西拉雅族為背景之作品有: 葉石濤《西拉雅族的末裔》(台北:前衛出版社,1990年)/《西拉雅族末裔潘銀花》(台北:草根出版社,2000年) 王家祥《倒風內海》(中和:玉山社,1997年) 陳雷《鄉史補記》(台南:開朗雜誌,2008年) 方耀乾《台窩灣擺擺 Tayouan Paipai》(台北:晨星出版社,2012年) 陳耀昌《福爾摩沙三族記》(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12年) 林建隆《刺桐花之戰:西拉雅台灣女英雄金娘的故事》(台北:圓神出版社,2013年) 褚士瑩《在西拉雅呼喊全世界:褚士瑩發現台灣之旅》(台北:大田出版社,2017年) 人物 理加(Dika):十七世紀的新港社頭目,封號臺灣王,曾去日本接受德川家光召見。 陳連宏:職棒球員、教練。 陳金鋒:前旅外棒球球員、國內職棒球員,外號臺灣巨砲。 謝若蘭(Bavaragh
|
1982年10月在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建立了全国鸟类环志中心,环志中心成立之后先后制定了中国鸟类环志用鸟环、报表、工具的规范,为在中国大陆全面开展鸟类环志工作进行准备。 1983年7月8日到8月11日鸟类学家,环志中心主任张孚允等人在中国青海省青海湖鸟岛上进行了中国大陆的首次鸟类环志工作,共环志放飞了斑头雁、渔鸥、普通鸬鹚等鸟类1015只,标志着中国大陆的鸟类环志工作正式开始。 截止到2004年,中国共有68个环志站,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山东长岛和青岛环志站是最早开始环志且不间断环志的站点。从1997年以后中国环志的鸟类总数从几万开始急速上升至十几万,到2003年,环志数量达到33万只。这些站点在东北地区已联接成网,其他地区的环志站点还未成网络,西部地区的环志点依旧很少。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鸟类 动物识别
|
中国大陆鸟类环志的主管机构是林业总局下属的全国鸟类环志中心。 中国大陆的鸟类环志工作起始于1981年3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代表与日本国代表在北京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协定》中规定协定中所指的候鸟是“根据环志或其他标志的回收,证明确实迁徙于两国之间的鸟类”. 1981年11月,为了执行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鸟类环志工作,并批准在林业部设立全国鸟类环志办公室负责全国鸟类环志的行政管理协调工作。 1982年10月在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建立了全国鸟类环志中心,环志中心成立之后先后制定了中国鸟类环志用鸟环、报表、工具的规范,为在中国大陆全面开展鸟类环志工作进行准备。 1983年7月8日到8月11日鸟类学家,环志中心主任张孚允等人在中国青海省青海湖鸟岛上进行了中国大陆的首次鸟类环志工作,共环志放飞了斑头雁、渔鸥、普通鸬鹚等鸟类1015只,标志着中国大陆的鸟类环志工作正式开始。 截止到2004年,中国共有68个环志站,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山东长岛和青岛环志站是最早开始环志且不间断环志的站点。从1997年以后中国环志的鸟类总数从几万开始急速上升至十几万,到2003年,环志数量达到33万只。这些站点在东北地区已联接成网,其他地区的环志站点还未成网络,西部地区的环志点依旧很少。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鸟类
|
中和 (臺中市),台灣台中市后里區的一個地名。 中和街道: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下属的一个街道,由中和镇改制而成。 中和 (黑龍江省):黑龍江省的一個地名,齊北鐵路有經過此地。 中和郡:古朝鮮國的一個郡,位在現在黃海北道境內。 中和镇,有多個同名的鎮。 中和鄉,有多個同名的鄉。 年號 中和
|
中和線 (台鐵):臺灣鐵路管理局已廢止的,從板橋到中和的鐵路支線。 中和 (臺中市),台灣台中市后里區的一個地名。 中和街道: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下属的一个街道,由中和镇改制而成。 中和 (黑龍江省):黑龍江省的一個地名,齊北鐵路有經過此地。 中和郡:古朝鮮國的一個郡,位在現在黃海北道境內。
|
历史 1994年3月,湖南省广播电视厅批准成立“湖南广播电视发展中心”。1998年,湖南广播电视发展中心作为主发起人,联合湖南星光实业发展公司、湖南省金帆经济发展公司、湖南省金环进出口总公司、湖南金海林建设装饰有限公司共同发起,通过募集方式设立“湖南电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到2004年6月30日公司控股50.3%(国有法人股);公司1999年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并于3月25日在深圳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简称“电广实业”。1999年11月,电广实业更名为现名,主要控股单位为“湖南广播电视发展中心”即“湖南广播电视产业中心”(湖南广电集团)。2009年2月11日,由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控股的中南出版传媒集团经营管理湖南广电集团所有业务,湖南电视台和湖南经济电视台合并为湖南电视中心。 2015年1月28日,湖南電廣傳媒公告稱,擬與美國獅門影業進行影視合作,在3年內共同投資15億美元(約93.6億元人民幣)作影片製作、發行及電影衍生產品的開發營運,成為中國內地電影史上最大的海外內容合作項目;投資的電影項目,獅門影業與電廣傳媒將按照75%、25%的比例投資。 控股公司 长沙世界之窗 湖南国际影视汇展中心 北京远景东方影视传播有限公司 上海锡泉实业有限公司 北京韵洪广告有限公司
|
2015年1月28日,湖南電廣傳媒公告稱,擬與美國獅門影業進行影視合作,在3年內共同投資15億美元(約93.6億元人民幣)作影片製作、發行及電影衍生產品的開發營運,成為中國內地電影史上最大的海外內容合作項目;投資的電影項目,獅門影業與電廣傳媒將按照75%、25%的比例投資。 控股公司 长沙世界之窗 湖南国际影视汇展中心 北京远景东方影视传播有限公司 上海锡泉实业有限公司 北京韵洪广告有限公司 母语杂志社
|
pm。 氧化物 铯可以和氧形成比其它碱金属更多的二元化合物。当铯在空气中燃烧时,主要产生超氧化铯 。氧化铯()形成橙黄色的六方晶体,并且为仅有的反氯化镉结构氧化物。它在250℃时挥发,并且在温度超过400℃时分解为金属铯和过氧化铯。除了超氧化物和臭氧化铯,,一些具有明亮的颜色的低氧化物也曾经被研究过,包括、、、(暗绿色)、CsO、 以及。后者可以通过在真空中加热以产生。还存在与硫、硒以及锑的二元化合物。 同位素 铯一共有39种已知的同位素,其质量数(原子核中的核子数)在112至151之间。其中一些同位素在年老的恒星中由较轻的元素通过捕获慢中子(S-过程)合成,也可以在超新星爆发的过程R-过程中合成。然而,铯仅有唯一的稳定同位素,也就是具有78个中子的铯-133(133Cs)。尽管其原子核自旋量子数较大(7/2+),可以在其共振频率11.7 MHz处对该同位素进行核磁共振的研究。 铯-137以94.6%的概率通过β衰变发射出512keV的电子衰变为钡-137m(I=11/2-,t=2.55分),随后以85.1%的概率通过662keV的伽玛衰变转变为钡-137。此外,铯-137可以以0.4%的概率通过beta衰变直接转变为钡-137。 放射性同位素135Cs具有非常长的半衰期,大约230万年,而137Cs 和134Cs的半衰期分别为30年和2年。137Cs通过β衰变转变为分解为寿命很短的137mBa,随后转变为非放射性的钡,而134Cs直接转变为134Ba。具有质量数为129、131、132以及136的同位素的半衰期在一天和两周之间,而大多数其它的同位素的半衰期仅数秒或者少于一秒。至少有21种亚稳核同质异能素,除了134mCs(半衰期少于3小时),都很不稳定,并且半衰期仅数分钟甚至更短。 同位素135Cs是铀的长寿命裂变产物之一,可以在核反应堆中产生。然而,其裂变产物产量在大多数反应堆中都会比较少,这是由于其前体,135Xe是极强的中子毒物,经常在衰变为135Cs之前嬗变为稳定的136Xe。 由于铯137能够β衰变为137mBa,它是一种很强的伽玛射线发射体。其半衰期使得它和90Sr一同成为中等寿命裂变产物。由于这两种同位素,乏核燃料在经过数年的冷却后仍在数百年内具有放射性。例如,137Cs和90Sr一起成为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后其周围区域内最大的放射源 。由于其较低的中子捕获率,无法通过中子捕获处理铯-137,所以必须让它进行衰变。 几乎所有的核裂变产生的铯都由开始富含中子的裂变产物的β衰变产生,例如各种碘的同位素以及氙的同位素 。由于碘和氙容易挥发,并且可以通过核燃料或者空气扩散,辐射性的铯经常在远离裂变地点的地方产生。自从1945年开始进行核试验,铯-137被释放入大气层并作为放射性尘埃落回地球表面。 存象 铯是一种相对比较稀有的元素,估计在地壳中的化学元素丰度约为3ppm(百万分之三)。铯在所有元素中丰度排第45名,而在所有金属中丰度排第36名。尽管如此,铯的丰度要高于锑、镉、锡以及钨,并且比银和汞的丰度高了两个数量级,然而其丰度仅为铷的3.3% 由于其离子半径很大,铯是“不相容成分”之一。在分级结晶的过程中,铯在液相中浓缩,并且最后结晶。因此,铯的大矿床为在富集过程中形成的伟晶岩矿石。由于铯不像铷那样可以将钾置换出来,碱蒸发盐矿物天然氯化钾(KCl)和光卤石()中仅含0.002%的铯。所以铯仅能在若干种矿物质中找到。铯含量较丰富的矿物质包括绿柱石()和氟硼钾石()。在密切相关的矿物质草莓红绿柱石(Cs(Be2Li)Al2Si6O18)中的质量百分比可达15%,而在稀有矿物硼铯铝铍石()中可达8.4%,在分布更广的硼锂铍矿中含量较少。铯榴石是唯一的有经济意义的铯矿石,在世界上某些地方的伟晶岩矿石中可以找到,并且它和有更重要的商业应用的锂矿石 锂云母和透锂长石共生。在伟晶岩矿石中,晶粒比较大并且容易与矿石其它部分分离,是采矿的高品质矿石。 世界上最重要的也是储量最丰富的铯产地是位于加拿大马尼托巴的伯尼克湖的堂科矿。估计其矿床中有35万吨铯榴石矿石,占世界储量的2/3 尽管铯榴石中的铯的化学计量含量为42.6%,来自该矿床的纯净铯榴石样品中铯的含量仅约34%,平均含量24%。商业用铯榴石包含19%的铯。津巴布韦的比基塔伟晶岩矿床生产透锂长石,但是也有大量的铯榴石。纳米比亚的卡里比布沙漠中也在开采大量的铯榴石。目前世界的年开采量为5-10吨,目前的储量可供开采数千年。 生产 开采铯榴石是一种选别工艺,和其他大多数金属采矿相比仅以小规模进行生产。首先将矿石击碎,并且进行手工筛选,但是经常不做富集,然后将矿石粉碎。随后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将铯从铯榴石中提取出来:酸消解、碱分解、以及直接还原。 在酸消解中,硅酸盐铯榴石的岩石溶解在诸如盐酸(HCl)、硫酸()、氢溴酸(HBr)或者氢氟酸(HF)中。采用盐酸可以产生可溶解氯化物的混合物,而无法溶解的铯的氯化物复盐以氯化铯锑()、氯碘化铯()或者氯化铯铈()的形式沉淀出来。分离之后,将提纯的沉淀复盐分解,在水分蒸发后得到纯的氯化铯。采用硫酸的消解的方法将得到无法溶解的复盐铯矾()。铯矾与碳一起烘烤后将转化为不溶于水的氧化铝,得到的产物通过沥滤得到硫酸铯()溶液。 将铯榴石与碳酸钙和氯化钙一同烘烤可以得到不易溶解的硅酸盐和可溶解的氯化铯。通过用水沥滤或者用氨水稀释,可以得到稀释的氯化铯溶液。该溶液可以通过蒸发以得到氯化铯或者转变为铯矾或者碳酸铯。还可以在真空罐中使用钾、钠或者钙对矿石直接还原以直接获得金属铯,但是该方法在经济上不可行。 大多数以盐的形式开采的铯直接转化为用于诸如油井等应用的甲酸铯(HCOO−Cs+)。为了向发展中的市场供货,卡博特公司在1997年在位于加拿大马尼托巴的伯尼克湖附近的堂科矿建立了生产厂,年产甲酸铯溶液1900m3。铯的主要小规模商用化合物为氯化铯以及硝酸铯。 此外,金属铯可以通过从矿石中得到的提纯化合物获得。氯化铯以及其它卤化铯可以在700℃至800℃的高温下与钙或者钡一同加热以将铯还原,然后通过蒸馏得到金属铯。采用相同的方法,碳酸铯以及氢氧化铯等等可以通过使用镁来还原。铯还可以通过电解熔融的氰化铯来得到。极纯净并且无气体的铯可以通过以390℃加热叠氮化铯使其分解来得到,而叠氮化铯可以通过硫酸铯溶液和叠氮化钡反映得到。在真空中,重铬酸铯可以和锆反应得到纯净的铯,而不产生其它气体产物: + 2 → 2 + 2 + 。 2009年纯度为99.8%的铯(金属含量)大约为每克10美元,但是其化合物便宜很多。 历史 1860年,罗伯特·威廉·本生和古斯塔夫·基尔霍夫在来自德国巴德迪尔克海姆的矿泉水中发现了铯。由于该元素在其发射光谱中明亮的蓝色线,他们选择了拉丁文中意为天蓝色的单词caesius为其命名 。铯是第一种采用光谱学的方法发现的元素,与本生和基尔霍夫发明光谱仪相隔仅仅一年。 为了获得纯净的铯样品,需要蒸发44000升水以得到240千克浓缩的盐溶液。碱土金属或者以硫酸盐的形式或者草酸盐的形式沉淀,而溶液中仅仅剩下碱金属。在转化为硝酸盐并采用乙醇提取后,可以获得不含钠的混合物。该混合物中的锂可以用碳酸铵沉淀出来。钾、铷和铯可以与氯铂酸形成不溶盐,然而这些盐在热水中的溶解度有差别。这样更不易溶于水的的铷和铯的六氯铂酸盐可以通过分级结晶的办法获得。在使用氢气还原六氯铂酸盐之后,可以利用铷和铯的碳酸盐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差异分离开。该工艺可以从最初的44000升水中生产出9.2克氯化铷和7.3克氯化铯。 本生和基尔霍夫使用所获得的氯化铯估计这种新元素的原子量为123.35(目前接受的值为132.9)。他们试图使用电解熔融氯化铯的方法来生成铯单质,但是没有获得金属物质,只获得了一种蓝色的各项同性的物质,"不论用肉眼还是在显微镜下"都无法观察到最细微的金属物质的特征。因此,他们认为它是低氯化物。实际上他们获得的可能是金属铯和氯化铯的胶体混合物。使用水银电极电解氯化铯的水溶液可以得到铯汞齐,在有水的条件下可以分解。纯净的铯单质最终由德国化学家卡尔·赛特贝格在跟随凯库勒和本生读取博士学位的时候获得。1882年,他通过电解氰化铯获得了金属铯,而没有出现氯化铯的问题。 历史上,铯的的最重要的用途是用于研究和开发,主要是用在化学和电子领域。20世纪20年代用于无线电真空管之前,铯几乎没有任何应用。铯在真空管中起两个作用,吸收制造完毕后剩余的氧气的吸气剂以及可以起到增加加热的阴极的导电性作用的涂层。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铯才开始被认为是高性能的工业金属。无放射性的铯开始被用于光电池、光电倍增管、红外光谱仪、多种有机反应的催化剂,闪烁计数器以及磁流体发电。 自从1967年,国际单位制基于铯的性质定义了其时间单位,也就是秒。国际单位制将一秒定义为不受外场干扰的铯-133的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结构能级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 应用 石油探勘 目前非放射性铯的最大的用途是石油提取工业中使用的基于甲酸铯的钻井液。通过使氢氧化铯与甲酸反应制成的甲酸铯的水溶液(HCOO–Cs+)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用于油井钻井以及完井液。甲酸铯作为钻井液的功能是润滑钻头,将切下来的岩石带至地表,并且在钻井期间维持对地层的压力。完井液的作用是在钻井完成后生产前辅助控制硬件进驻,而甲酸铯在其中的作用是维持压力。 甲酸铯盐溶液的密度很高,达2.3 g/cm3,再加上大多数铯化合物所具有的相对良性的性质,减少了钻井液中有毒的高密度悬浮固体的需求。与其它许多高密度液体的成分不同,相对来说甲酸铯不会破坏环境。因此该技术具有很大的技术优势、工程优势以及环境优势。甲酸铯盐溶液可以与甲酸钾、甲酸钠混合以将液体的密度降低至水的密度(1.0 g/cm3)。此外,甲酸铯还可以生物降解以及回收,并且可以循环使用,考虑到其较高的价格(每桶4000美元),这一点非常重要。。碱金属的甲酸盐可以安全的处理,而且不像他们所替代的高密度盐溶液(如溴化锌溶液)那样具有腐蚀性,因此不会对生产底层或者井下的金属造成损害。使用这些甲酸盐也减少了清洁和处理的费用。 原子钟 铯原子钟观察铯-133原子在超精细结构之间跃迁产生的电磁辐射,并以此作为参考点。1955年,第一个精确的铯原子钟由路易斯·艾森在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建成。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人们不停的改进铯原子钟,并且使用它作为标准时间和频率测量的基准。这些-{zh-hans:钟; zh-hant:鐘;}-测量频率的精度为2-3×10-14,相当于时间测量的精度为每天2纳秒,或者140万年1秒。目前最先进的铯原子钟的精度超过了10-15,这意味着从66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时代起其误差仅为2秒钟,被认为是“人类目前所达到的最精确的单位实现”。
|
其他例外还包括一些低氧化物(参见下面的氧化物章节)。 回到普通的铯化合物,Cs+的盐通常是无色的,除非阴离子有颜色。 许多简单的盐具有潮解性,但比更轻的其他碱金属弱。铯的乙酸盐、碳酸盐、卤化物、氧化物、硝酸盐和硫酸盐可溶于水。 複鹽通常溶解度较小,硫酸铝铯溶解度较小的性质常用来从矿石中提纯铯。与锑(例如)、铋、镉、铜、铁和铅形成的复盐通常溶解度很小。 氢氧化铯(CsOH)是一种具有强烈吸水性的强碱。它能迅速腐蚀半导体材料(例如硅)的表面。 过去化学家曾认为CsOH是“最强的碱”,因为大阳离子Cs+与OH-的相互作用很微弱。氢氧化铯确实是碱性最强的阿伦尼乌斯碱,但是许多无法存在于水溶液中的化合物的碱性远比CsOH强,例如正丁基锂和氨基钠。 铯与金的化学计量1:1的混合物加热后可以反应形成黄色的金化铯。这里的金阴离子表现为拟卤素。该化合物能够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铯、金属金以及氢气。在液氨中,金化铯可以与铯特定的离子交换树脂反应以产生四甲基金。类似的铂化物,红色的铂化铯包含表现得像拟硫族的铂阴离子。 复合物 与所有的金属阳离子类似,Cs+与路易斯碱在溶液中形成复合物。由于该粒子较大,Cs+通常的配位数大于6,而较轻的碱金属阳离子的典型配位数为6。这个趋势在CsCl中很明显,其配位数为8。铯离子较高的配位数以及软度(形成共价键的趋势)是将其与其它阳离子分离的基础,在实践中用于对核废料的整治,也就是将137Cs+与大量的非放射性的K+分离。 卤化物 氟化铯(CsF)是一种易潮解的白色固体,经常用于有机氟化学中作为氟阴离子的来源。氟化铯具有石盐结构,也就是Cs+和F−以和氯化钠中的Na+和Cl−相同的方式堆积成立方紧密堆积阵列。值得注意,铯和氟在所有已知的元素中分别具有最高和最低的电负性。 氯化铯以简单立方晶系结晶。该结构包含以双原子为基础的立方晶格原胞,每个配位数都是8,也被称为氯化铯结构。氯原子位于立方的顶点上,而铯原子位于立方中央。该结构与溴化铯、碘化铯以及许多其它不包含铯离子的化合物相同。相反,大多数其它的碱金属卤化物采用氯化钠结构。采用氯化铯结构的原因是Cs+的离子半径为174 pm,而的半径为181 pm。 氧化物 铯可以和氧形成比其它碱金属更多的二元化合物。当铯在空气中燃烧时,主要产生超氧化铯 。氧化铯()形成橙黄色的六方晶体,并且为仅有的反氯化镉结构氧化物。它在250℃时挥发,并且在温度超过400℃时分解为金属铯和过氧化铯。除了超氧化物和臭氧化铯,,一些具有明亮的颜色的低氧化物也曾经被研究过,包括、、、(暗绿色)、CsO、 以及。后者可以通过在真空中加热以产生。还存在与硫、硒以及锑的二元化合物。 同位素 铯一共有39种已知的同位素,其质量数(原子核中的核子数)在112至151之间。其中一些同位素在年老的恒星中由较轻的元素通过捕获慢中子(S-过程)合成,也可以在超新星爆发的过程R-过程中合成。然而,铯仅有唯一的稳定同位素,也就是具有78个中子的铯-133(133Cs)。尽管其原子核自旋量子数较大(7/2+),可以在其共振频率11.7 MHz处对该同位素进行核磁共振的研究。 铯-137以94.6%的概率通过β衰变发射出512keV的电子衰变为钡-137m(I=11/2-,t=2.55分),随后以85.1%的概率通过662keV的伽玛衰变转变为钡-137。此外,铯-137可以以0.4%的概率通过beta衰变直接转变为钡-137。 放射性同位素135Cs具有非常长的半衰期,大约230万年,而137Cs 和134Cs的半衰期分别为30年和2年。137Cs通过β衰变转变为分解为寿命很短的137mBa,随后转变为非放射性的钡,而134Cs直接转变为134Ba。具有质量数为129、131、132以及136的同位素的半衰期在一天和两周之间,而大多数其它的同位素的半衰期仅数秒或者少于一秒。至少有21种亚稳核同质异能素,除了134mCs(半衰期少于3小时),都很不稳定,并且半衰期仅数分钟甚至更短。 同位素135Cs是铀的长寿命裂变产物之一,可以在核反应堆中产生。然而,其裂变产物产量在大多数反应堆中都会比较少,这是由于其前体,135Xe是极强的中子毒物,经常在衰变为135Cs之前嬗变为稳定的136Xe。 由于铯137能够β衰变为137mBa,它是一种很强的伽玛射线发射体。其半衰期使得它和90Sr一同成为中等寿命裂变产物。由于这两种同位素,乏核燃料在经过数年的冷却后仍在数百年内具有放射性。例如,137Cs和90Sr一起成为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后其周围区域内最大的放射源 。由于其较低的中子捕获率,无法通过中子捕获处理铯-137,所以必须让它进行衰变。 几乎所有的核裂变产生的铯都由开始富含中子的裂变产物的β衰变产生,例如各种碘的同位素以及氙的同位素 。由于碘和氙容易挥发,并且可以通过核燃料或者空气扩散,辐射性的铯经常在远离裂变地点的地方产生。自从1945年开始进行核试验,铯-137被释放入大气层并作为放射性尘埃落回地球表面。 存象 铯是一种相对比较稀有的元素,估计在地壳中的化学元素丰度约为3ppm(百万分之三)。铯在所有元素中丰度排第45名,而在所有金属中丰度排第36名。尽管如此,铯的丰度要高于锑、镉、锡以及钨,并且比银和汞的丰度高了两个数量级,然而其丰度仅为铷的3.3%
|
embora,(或則bazar在青少年之間會講); 巴士 安哥拉:machimbombo 巴西:onibus 葡萄牙:autocarro 貧民區 安哥拉:muceque 巴西:favela 葡萄牙:bairro de lata 衍生語言 參見: 克里奧爾語 葡萄牙在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时期与当地的语言和被发现的地方建立了语言上的联系,这种贸易形成了。直到十八世纪,这些葡萄牙语的贸易语言才作为混合国际商业用的语言被用于亚洲和非洲。更晚一些,这些葡萄牙语贸易语言被从语法和词汇上扩展而成为了当地的母语。这些克里奥尔语更多地被用于人种间的交流(指葡萄牙人和当地人)。 佛得角: Crioulo Barlavento (Criol) Crioulo Sotavento (Kriolu) 赤道畿內亞: Falar de Ano Bom 畿內亞比紹及塞內加爾: Crioulo da Guine (Kriol) 印度: Creole of Diu Creole of Vaipim Kristi Lingua da Casa 澳門: Patua 馬來西亞,新加坡: Papia Kristang 荷属安的列斯及阿魯巴: Papiamento 聖多美及普林西比: Angolar Forro Lunguye 斯里蘭卡: Burgher 蘇里南: Saramacano 部份混成方言受到西班牙語影響: A Fala—西班牙 Barranquenho—葡萄牙 Gallego—西班牙(官方语言,加利西亚语(Galicians)中称之为"Castrapo") Portunol—烏拉圭,巴拉圭,巴西和 阿根廷 字母 (Ü, ü)只用在巴西的葡語。 語音 葡萄牙语之所以特别吸引语言学家的地方在于其语音结构的复杂。这种语言拥有9个元音、5个鼻化元音和19个辅音。葡萄牙語裡,重音有辨義的功能。 元音 鼻元音 辅音 语法 葡萄牙語在語法中值得注意的是動詞的變化及應用。構詞學上看,古典拉丁文中大多數的動詞變化在葡萄牙語的保存比其他羅曼語來的多。可參見做仔細比較。葡萄牙語也有一些在其他羅曼語中找不到的新語法(除了加里西亞語與法拉語): 現在完成式在羅曼語族中有一獨特重覆的時態。他表示一個動作、或是一系列動作開始於過去且期望於將來繼續重覆。例如,Tenho tentado falar com ela應譯為"我已經不斷試著和她談",而不是翻譯為"我已經試著和她談"。另外一面來說,正確的翻譯這個問題"你聽過最近的消息嗎?"並不是翻為*Tem ouvido a última notícia?,而是翻為Ouviu a última notícia?,因為沒有重覆性隱含其中。 未來虛擬語氣時態,是由中世紀的西伊比利亚語所發展起來,現在西班牙語並不用這種時態,但在葡萄牙的地方话裡仍在使用。他顯然是從屬從句、在表示出一種可以將來實現的情況,以致獨立的從句會產生出來。同樣的情況英語通常使用現在式: Se for eleito presidente, mudarei a lei. 如果我選上總統(,)會改法律。 Quando fores mais velho, vais entender. 你長大/老些時(,)會了解。 人稱的动词不定式:不定詞依照她們的主詞人称及数的關係可以進行词形变化,經常顯示誰期望能完成一項特定的行為;比較句型:É melhor voltares "回去[對你們]比較好";É melhor voltarmos "回去[對我們]比較好"從句型中可以比較的看出來、或許是這樣的理由,不定式從句比起其她的羅曼語族反而經常在葡萄牙語中替代假設從句。 词汇 葡萄牙語來自羅曼語族,大多數詞彙來自拉丁語。不過,其他語言亦左右了葡萄牙語發展。 前羅馬帝國已有字詞 有非常少的原住民足跡(比如:、、或Calicians)或則像是腓尼基人、迦太基人,或則凯尔特人的詞匯還存於語言里,或有部份存留。但還是不被確定的是在多數的葡萄牙地區存有古羅馬名字,例如是布拉加、科英布拉、米紐河,以及塔梅加河。 伊比利亞: Abobora(南瓜) Bezerro(一歲大的小牛) Louca(爪) Manteiga(牛油) Sapo(青蛙) 凱爾特語: Cabana(小屋) Cama(床)(也可能繼承自伊比利亞) Camisa(襯衫) Carvalho(橡樹) Cerveja(啤酒) Touca(頭飾) 腓尼基語: Malha(網狀物) Mapa(地圖) Saco(袋) 拉丁語 葡萄牙語,在構詞學與语法学上,顯出一種有機的拉丁语轉換而沒有受到任何外國語的直接介入影響。發音、語法及語形,由拉丁語所影響。接近九成的語源是來自羅馬。部份受到羅馬帝國帝國影響而改變。由於葡萄牙語受到他的(再影響以1來表示)再影響作用,許多原始的字仍然對於現代葡萄牙語的使用者熟悉。 N.B.:在以下的拉丁語例子,全部使用大寫。下列例子V字以U發音,而C以/k/發音(此為古典拉丁文的寫法與讀法),所以CENTVS發音是 /kentus/(演變出的Cento在葡語里發/sẽtu/音)。 鼻音化—元音在[m]及[n]之前傾向於會變成鼻化元音,這種情形在許多語言會發生。在葡萄牙語的情況里,它發生在6世紀及7世紀之間。這種劇烈音變能區分出葡萄牙語及西班牙語來,而西班牙語是不會產出這種音變。 LVNA > l[ũ]a > Lua(月亮)。 顎音化—其他同化發生在高元音[i]及[e]之前,或則接近半元音,或則顎音[j]。 CENTVS > [kj]ento > [ts]ento > cento,(一百) FACERE > fa[kj]ere > fa[ts]er > fa[dz]er > fazer,(做) FORTIS > FORTIA > for[ts]a > força(力量) 音節省略—元音旁的輔音也會同時受到影響,發生在單一語串里。 DOLOR > door > dor(痛苦)— dolorido¹(痛苦中) BONVS > bõo > bom,(好) ANELLVS > aelo > elo(連結)— Anel¹(戒指) 輔音弱化—一些輔音並不會消失,而是更進一步的來演變: MVTVS > mudo(耳聾) LACVS > lago(湖) FABA > fava(蠶豆) LOCALIS > logar > lugar(地點)— local¹(地方) 輔音詞組的簡化,尤其是雙元音,如下: GVTTA > gota(掉落) PECCARE > pecar(犯罪) 語音異化—借由附近音系造成音位的變異。 元音間的異化: LOCVSTA > lagosta(龍複) CAMPANA > campãa > campa(墓) 輔音間的異化: MEMORARE > nembrar > lembrar(回憶)— Memorizar¹(記憶) ANIMA > alma(靈魂)— Animado¹(有活力) PLACERE > prazer(愉悅) PLATTVS > prato(盤子/菜) 一些其他的變異為半元音語音易位:PRIMARIV變為primeiro(第一);及epenthesis,經由新的因素加進來後沒有全然的同化現象。諸如以'酒'來說,通俗拉丁語:VINO,中世紀葡語:vinno, vỹo,,現代葡語:Vinho(自從14世紀或15世紀以來)。然而,中古葡萄牙語語音仍然存在於一些巴西以及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葡萄牙語方言中。其他特殊相關的音變是在相當大的字組里元音間/l/的遺失,已經列出在上邊"音節省略"一節上的例子→比如:SALIRE > sair; COLARE > coar; NOTVLA > nodoa,顯出典型葡萄牙語/d/中的/t/濁音化(AMATVS > amado)。比較少數的單詞維持不改變,諸如Taberna(旅店)。 日耳曼语族 日耳曼對葡語影響限制於軍事以及戰爭用的服裝。此亦影響了地名如埃尔梅辛迪(Ermesinde)及埃斯波森迪(Esposende Municipality),當中sinde及sende是由日耳曼语族中的"sinths"(軍事偵察)借代。 Barao(男爵)來自日耳曼语族baro Ganhar(勝利)來自日耳曼语族waidanjan Guerra(戰爭)來自日耳曼语族*wirro Roubar(搶劫)來自日耳曼语族raubon Saga(傳說)來自日耳曼语族saega 來自阿拉伯語 約有1000個借用詞。古葡語時代約佔25%,現時被希臘語、拉丁語及其他語言所影響。 Alcova(壁龕)來自alkubba Aldeia(村庄)來自aldaya Alface(萵苣)來自alkhass Algarismo(代數,數值)來自alkarizmi Almirante(海軍將官)來自amir + ar-rahl Almofada(座塾)來自almukhadda Ambar(琥珀)來自anbar Armazem(貨倉)來自almahazan(參見"magazine") Arroz(米)來自arruz(借自希臘語oryza) Azeite(橄欖油)來自azzait Garrafa(瓶)來自garrafa(參見"caraff") Girafa(長頸鹿)來自zurafa Jasmim(茉莉花)來自波斯語jasamin Jarra(罐子)來自jarra Xadrez(國際象棋)來自shatranj(借自梵語chaturanga) Xerife(治安官)來自sharif 來自亞洲、南美洲及非洲的詞語 當葡萄牙帝國擴張時,亦發現很多新事物。很多巴西、安哥拉及莫桑比克地名及當地動物名稱與班圖語族相同。 亞洲: Catana(短彎刀)來自日語的「刀」。 Cha(茶),來自中文的「茶」 Corja(暴民)來自馬來語korchchu Ramarrao(routinous sound)來自印度語Rama-Rama Manga(芒果)來自馬來語mangga 美洲原住民: Ananas(一個波蘿品種)來自nana Abacaxi(另一個波蘿品種)來自iba + cati Jaguar(美洲豹)來自杜比瓜拉尼語系jaguara Tatu(犰狳)來自瓜拉尼語tatu Tucano(巨嘴鳥)來自瓜拉尼語tucan 泛薩哈拉沙漠非洲語言: Banana(香蕉)來自伍沃夫語 Bungular(跳舞如非洲巫師)來自金邦杜语kubungula Chimpanze(大猩猩)來自班圖語 Cabiri(細少家畜動物)來自金邦杜語kabiribiri Cafune(感情)來自金邦杜語kifumate 书写系统 葡萄牙語使用26個拉丁字母。當中K、W及Y只適用於非葡萄牙語原創詞語如「darwinismo」(达尔文主义)。其以c及置放尖音符、重音符、揚抑符=和波浪號等重音符號於元音之上,同樣地,一些應用亦然。且僅在巴西葡語用分音符於U語音間如「lingüistica」(語言學,其餘葡語圈人士使用linguistica一字)。 書寫差異 在葡萄牙語正字法未達成協議之前,葡語一直保持有兩種不同的書寫變體,就是以葡萄牙當地為正統的歐洲及非洲葡語及巴西葡語。 歐洲葡語和巴西葡語在語彙、發音及語法有不同差異,特別是流行用語,葡萄牙比巴西差別更大,但比美式英語及英式英語差別較少。這種分別,主要在於歐非葡語的拼法還保留了不少原拉丁文字根的痕跡,但巴西葡語則純綷從發音出發。 一些显见于词典的两种方言的区别并没有真正的区别。在巴西,地毯这个单词的普遍书写形式为“tapete”,在葡萄牙被写为“alcatifa”。然而,葡萄牙的一些方言区使用“tapete”这个形式,而在巴西的一些区域也使用“alcatifa”这个形式。除了一些新的词语外,这样的词语使用方式在几乎所有这样的显见的区别中运用,又如在巴西“ônibus”就是葡萄牙“公共汽車”(autocarro)的写法。 在正字法订立之前,欧洲葡语词汇中有很多拉丁语遗留下来的不发音的"c"或"p",常见诸于音节结尾,并与下一个音节的辅音相连。最常见的有"cç"、"ct"、"pç"、"pt"等。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些结尾的辅音并不发音,但却表示此音节的元音属开元音。 另外特別強調這兩點: 發音不同。巴西葡語的單字諸如:"Antônio"(Anthony)或"anônimo"(anonimous)使用閉元音,而葡萄牙與非洲的葡語使用開元音諸如:"António"或"anónimo"。在非洲的葡語使用上,主要傾向以歐洲的葡語為標準。 容易閱讀。由於"qu"在葡萄牙語有兩個讀音分別"ku"和"k",巴西葡語將它簡單化,使用。分音符舉例說"cinquenta"巴西會寫成"cinqüenta"。 拼音改革(葡語:Reforma Ortográfica)於1990年訂立。其诞生标志着國際葡萄牙語標準的确立,也分別獲巴西、佛得角及葡萄牙認可。東帝汶並不是最初的簽署者,但將會同幾內亞比索一起尽快批准這項改革方案。尽管協議的批准日期還沒有定下來,但東帝汶仍是最热情的支持者,并承诺将尽快通过。起初,這個协定须僅在所有CPLP的國家批准方可通过。不過,可能出於執行上的問題,部分非洲葡语国家并未通过。在2004年7月26-27日CPLP高峰會議上,巴西、佛得角及葡萄牙提出一项新的修改动议,促使本拼音改革在其他國家亦能够達成。這項約定將會消弭歐洲葡萄牙語中在"cç"、"ct"大多數的"c"及在"pç"、"pt"大多數的"p",取消在巴西葡語詞汇中的分音符和字母组合"eia"中的重音符,并加入一些新的較小的拼字規則。而且單詞接受两种重音方案,如anónimo或anônimo,以使用者习惯区分符号。 另外亦將會加入新的字詞。 例子 PT. - 標準葡萄牙語讀音BR. -
|
> dor(痛苦)— dolorido¹(痛苦中) BONVS > bõo > bom,(好) ANELLVS > aelo > elo(連結)— Anel¹(戒指) 輔音弱化—一些輔音並不會消失,而是更進一步的來演變: MVTVS > mudo(耳聾) LACVS > lago(湖) FABA > fava(蠶豆) LOCALIS > logar > lugar(地點)— local¹(地方) 輔音詞組的簡化,尤其是雙元音,如下: GVTTA > gota(掉落) PECCARE > pecar(犯罪) 語音異化—借由附近音系造成音位的變異。 元音間的異化: LOCVSTA > lagosta(龍複) CAMPANA > campãa > campa(墓) 輔音間的異化: MEMORARE > nembrar > lembrar(回憶)— Memorizar¹(記憶) ANIMA > alma(靈魂)— Animado¹(有活力) PLACERE > prazer(愉悅) PLATTVS > prato(盤子/菜) 一些其他的變異為半元音語音易位:PRIMARIV變為primeiro(第一);及epenthesis,經由新的因素加進來後沒有全然的同化現象。諸如以'酒'來說,通俗拉丁語:VINO,中世紀葡語:vinno, vỹo,,現代葡語:Vinho(自從14世紀或15世紀以來)。然而,中古葡萄牙語語音仍然存在於一些巴西以及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葡萄牙語方言中。其他特殊相關的音變是在相當大的字組里元音間/l/的遺失,已經列出在上邊"音節省略"一節上的例子→比如:SALIRE > sair; COLARE > coar; NOTVLA > nodoa,顯出典型葡萄牙語/d/中的/t/濁音化(AMATVS > amado)。比較少數的單詞維持不改變,諸如Taberna(旅店)。 日耳曼语族 日耳曼對葡語影響限制於軍事以及戰爭用的服裝。此亦影響了地名如埃尔梅辛迪(Ermesinde)及埃斯波森迪(Esposende Municipality),當中sinde及sende是由日耳曼语族中的"sinths"(軍事偵察)借代。 Barao(男爵)來自日耳曼语族baro Ganhar(勝利)來自日耳曼语族waidanjan Guerra(戰爭)來自日耳曼语族*wirro Roubar(搶劫)來自日耳曼语族raubon Saga(傳說)來自日耳曼语族saega 來自阿拉伯語 約有1000個借用詞。古葡語時代約佔25%,現時被希臘語、拉丁語及其他語言所影響。 Alcova(壁龕)來自alkubba Aldeia(村庄)來自aldaya Alface(萵苣)來自alkhass Algarismo(代數,數值)來自alkarizmi Almirante(海軍將官)來自amir + ar-rahl Almofada(座塾)來自almukhadda Ambar(琥珀)來自anbar Armazem(貨倉)來自almahazan(參見"magazine") Arroz(米)來自arruz(借自希臘語oryza) Azeite(橄欖油)來自azzait Garrafa(瓶)來自garrafa(參見"caraff") Girafa(長頸鹿)來自zurafa Jasmim(茉莉花)來自波斯語jasamin Jarra(罐子)來自jarra Xadrez(國際象棋)來自shatranj(借自梵語chaturanga) Xerife(治安官)來自sharif 來自亞洲、南美洲及非洲的詞語 當葡萄牙帝國擴張時,亦發現很多新事物。很多巴西、安哥拉及莫桑比克地名及當地動物名稱與班圖語族相同。 亞洲: Catana(短彎刀)來自日語的「刀」。 Cha(茶),來自中文的「茶」 Corja(暴民)來自馬來語korchchu Ramarrao(routinous sound)來自印度語Rama-Rama Manga(芒果)來自馬來語mangga 美洲原住民: Ananas(一個波蘿品種)來自nana Abacaxi(另一個波蘿品種)來自iba + cati Jaguar(美洲豹)來自杜比瓜拉尼語系jaguara Tatu(犰狳)來自瓜拉尼語tatu Tucano(巨嘴鳥)來自瓜拉尼語tucan 泛薩哈拉沙漠非洲語言: Banana(香蕉)來自伍沃夫語 Bungular(跳舞如非洲巫師)來自金邦杜语kubungula Chimpanze(大猩猩)來自班圖語 Cabiri(細少家畜動物)來自金邦杜語kabiribiri Cafune(感情)來自金邦杜語kifumate 书写系统 葡萄牙語使用26個拉丁字母。當中K、W及Y只適用於非葡萄牙語原創詞語如「darwinismo」(达尔文主义)。其以c及置放尖音符、重音符、揚抑符=和波浪號等重音符號於元音之上,同樣地,一些應用亦然。且僅在巴西葡語用分音符於U語音間如「lingüistica」(語言學,其餘葡語圈人士使用linguistica一字)。 書寫差異 在葡萄牙語正字法未達成協議之前,葡語一直保持有兩種不同的書寫變體,就是以葡萄牙當地為正統的歐洲及非洲葡語及巴西葡語。 歐洲葡語和巴西葡語在語彙、發音及語法有不同差異,特別是流行用語,葡萄牙比巴西差別更大,但比美式英語及英式英語差別較少。這種分別,主要在於歐非葡語的拼法還保留了不少原拉丁文字根的痕跡,但巴西葡語則純綷從發音出發。 一些显见于词典的两种方言的区别并没有真正的区别。在巴西,地毯这个单词的普遍书写形式为“tapete”,在葡萄牙被写为“alcatifa”。然而,葡萄牙的一些方言区使用“tapete”这个形式,而在巴西的一些区域也使用“alcatifa”这个形式。除了一些新的词语外,这样的词语使用方式在几乎所有这样的显见的区别中运用,又如在巴西“ônibus”就是葡萄牙“公共汽車”(autocarro)的写法。 在正字法订立之前,欧洲葡语词汇中有很多拉丁语遗留下来的不发音的"c"或"p",常见诸于音节结尾,并与下一个音节的辅音相连。最常见的有"cç"、"ct"、"pç"、"pt"等。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些结尾的辅音并不发音,但却表示此音节的元音属开元音。 另外特別強調這兩點: 發音不同。巴西葡語的單字諸如:"Antônio"(Anthony)或"anônimo"(anonimous)使用閉元音,而葡萄牙與非洲的葡語使用開元音諸如:"António"或"anónimo"。在非洲的葡語使用上,主要傾向以歐洲的葡語為標準。 容易閱讀。由於"qu"在葡萄牙語有兩個讀音分別"ku"和"k",巴西葡語將它簡單化,使用。分音符舉例說"cinquenta"巴西會寫成"cinqüenta"。 拼音改革(葡語:Reforma Ortográfica)於1990年訂立。其诞生标志着國際葡萄牙語標準的确立,也分別獲巴西、佛得角及葡萄牙認可。東帝汶並不是最初的簽署者,但將會同幾內亞比索一起尽快批准這項改革方案。尽管協議的批准日期還沒有定下來,但東帝汶仍是最热情的支持者,并承诺将尽快通过。起初,這個协定须僅在所有CPLP的國家批准方可通过。不過,可能出於執行上的問題,部分非洲葡语国家并未通过。在2004年7月26-27日CPLP高峰會議上,巴西、佛得角及葡萄牙提出一项新的修改动议,促使本拼音改革在其他國家亦能够達成。這項約定將會消弭歐洲葡萄牙語中在"cç"、"ct"大多數的"c"及在"pç"、"pt"大多數的"p",取消在巴西葡語詞汇中的分音符和字母组合"eia"中的重音符,并加入一些新的較小的拼字規則。而且單詞接受两种重音方案,如anónimo或anônimo,以使用者习惯区分符号。 另外亦將會加入新的字詞。 例子 PT. - 標準葡萄牙語讀音BR. - 巴西發音 葡萄牙語與西班牙語的比較 葡萄牙語同西班牙語是非常近似的語言。不僅發音與詞綴類似,單詞與文法的意思也能見到極多的共通之處。 以如下西班牙語為例: 「Buenos días」= 早上好(通常用於早餐間)。 「Buenas tardes」= 你好(用於白天正式的場合)。 「Buenas noches」= 晚安。 「Hola」= 你好(用法接近英語Hello)。以上的西語問候語都使用複數形式,而葡語則對應以單數形式。 葡語和西語的各自使用者若非經過學習,並不能全懂對方的話語。如巴西在播報美洲西語諸國的總統就職儀式的的電視新聞都會增加葡文翻譯的字幕。烏拉圭的里韋拉和巴西的聖安娜-利弗拉門圖兩地處於國境線兩側,其周邊則使用一種葡西混合語——(Riverense portuñol)。 葡語與西語的區分,以下大致列舉。 發音的區別 葡語中的e和o字母有2種發音(音標é/ê, ó/ô),而西語各只有1種發音(與中文注音符號的ㄝ和ㄛ相近的發音)。 葡語含有鼻母音,而西語無。 葡語中ch發音同英語的sh,與法語的ch同;而西語則跟英語的ch發音相同。 葡語中若單詞首為ch時,末尾的s或x在爆破前發的音,在葡語中此音頻出;而西語無此情況。 葡語中的ge/gi/j發音與法語同,是英語字母J的開頭字音;而西語則是比官話「哈」(注音ㄏ、漢語拼音H)更靠近喉嚨的擦音(為漢語存在的音)。 葡語如音節末尾有一個u,發音似i;西語無此變化。 葡語詞頭為r或rr的發音似“赫”,與法語同;而西語此音為舌尖顫音。 葡語與西語間的同源同義詞的子音互換—— l與r :“白色”——葡語branco、西語blanco;“南方”——葡語sul、西語sur。 b與v :“書籍”——葡語livro、西語libro;“香草”——葡語baunilha、西語vainilla。 葡語與西語常用k、w來表記外来語。y一般是葡語表記外来語的,而在西語固有詞中卻是頻繁使用的。 現在,葡萄牙和巴西的長者能勉強聽懂西語,同時西語圏特別是巴拉圭、阿根廷及烏拉圭等國的葡語學習熱正日漸流行。 文學 葡國詩人賈梅士(1524年–1580年6月10日)是外間所認識的葡語作家中最為知名的一位。他曾寫下著名的史詩葡國魂(Os Lusíadas)。其他比較知名的葡語作家還有: José Maria de Eça de Queiroz(1845年–1900年)著名葡語小說家。 費爾南多·佩索亞(1888年—1935年)葡語著名詩人 若热·亚马多(1912年—2001年),流行小說作家 若澤·薩拉馬戈(1922年—2010年)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註解 註釋 參考文獻 First and Second with first language speakers, respectively. Only counting figures from countries in the table "Portuguese language#Geographic distribution|Portuguese language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Considering second language speakers those people who are bilingual and use Portugu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Galicia is only included as a Portuguese language territory since many linguists understand both languages has being co-dialects. The government of Galicia regards Galician as a separate language. A Fala is not recognized by the Spanish authorities to be a Portuguese dialect, although there have been attempts to consider it Galician, but the locals do not want to use the Galician orthography.
|
40年代中马哈富兹转向当代的、更现实的题材。在《堕落情妓》后他以“”(《宫间街》、《思宫街》、《甘露街》)成为埃及无争议的最杰出的作家。这部三部曲使他也在全世界著名。在这三部曲中他描写了一个埃及商人家庭三代人的命运,描写了埃及社会在20世纪前半叶通过与西方的接触和现代化过程所受到的变化。马哈富兹因此获埃及国家文学奖。 1959年的《我们街区的孩子们》使马哈富兹感受到了另一种“著名”。在这部人类史的比喻中出现了类似亚当、摩西、耶稣和穆罕默德的人物。开始的几章还在埃及政府的报纸上刊登过,但是保守伊斯兰教人士进行强烈抗议后被停刊。至今为止在埃及阿拉伯语版的全文不准印刷,因为保守伊斯兰教人士指责它亵渎神灵。开罗美国大学出版了一个英文版,此外在黎巴嫩印刷的阿拉伯语版可以在黑市上买到。 由于马哈富兹支持对以色列的和平过程他受到原教旨主义者和阿拉伯民族主义者的尖锐批评。伊斯兰极端主义者认为1988年向马哈富兹颁发诺贝尔奖是西方的挑恤。有一个极端主义的穆拉甚至在一份伊斯蘭教令中判马哈富兹死刑。1994年伊斯蘭激進份子刺杀马哈富兹,但當時高齡的马哈富兹幸運地逃過一劫,此后他受严密保护。 虽然如此马哈富兹依然反对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支持国家与宗教的分离,支持一个世俗的、民主的社会。 马哈富兹曾在行政部门任职直到1972年。他先后在宗教基金部、文化指导部等政府部门任职,曾任文学艺术最高理事会理事、电影局局长和文化部顾问。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納吉布·馬哈福茲在1988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唯一一位獲奬的阿拉伯人。在獲獎之後,馬哈福茲提到:-{「}-諾貝爾獎頒給我之後,我人生中第一次覺得我的文學可以受到世界性的認可,阿拉伯世界也因為我而得獎,我相信國際的大門已經開啟,從今天起,有文化的人們也會考慮阿拉伯文學,我們值得這樣的認可。-{」}-。瑞典給馬哈福茲的信中提到-{「}-豐富而複雜的作品邀請我們重新思考生命中基礎的事物,像是時間和愛、社會和规范、知識和信仰之類的主題會在許多不同的情境中出現,并且是以发人深省,令人回味的方式,以及大胆的方式呈现。你詞句中的詩意可以跨越語言的障礙。在這個獎項中,我們認為你形成了阿拉伯的敘事藝術,而且可以適用於全人類-{」}-。因為以馬哈福茲當時已77歲,不方便前往瑞典,因此他沒有參加頒獎典禮。 政治參與 馬哈福茲支持穆罕默德·艾爾·沙達特在1978年和以色列建立的戴维营协议,因此許多阿拉伯國家將他的書列為禁書,後來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才有調整。馬哈福茲和許多埃及作家及知識份子一樣,也列在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的-{「}-死亡名單-{」}-內。伊朗最高領袖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曾對《撒旦詩篇》的作者薩爾曼·魯西迪下達追殺令,馬哈福茲曾為魯西迪辯護,不過他也批評《撒旦詩篇》“侮辱”了伊斯兰教。馬哈福茲相信言論自由,雖然他個人的立場不贊成魯西迪的作品,但不認為應該以伊斯蘭教令下達追殺令。在1989年霍梅尼提出後,馬哈福茲將霍梅尼視為是恐怖份子。之後不久,馬哈福茲和其他八十位知識份子一同發表聲明:表示-{「}-對一個作家下達追殺令,對伊斯蘭教及穆斯林的傷害比任何褻瀆都要大-{」}-。 遇刺倖存 《撒旦詩篇》問世之後,有關馬哈福茲作品《我們街區的孩子們》的爭議再度出現,馬哈福茲也再次受到死亡的威脅,包括埃及穆斯林領袖的威脅。馬哈福茲受到政治的保護,但在1994年時,有伊斯蘭激進份子在馬哈福茲的住家外攻擊馬哈福茲, 馬哈福茲活了下來,但右上肢神经有永久性损伤。在此之後他每天無法寫作超過十五分鐘,出版作品也慢慢變少,之後他也有保镖隨身保護他。馬哈福茲後來和他的律師Nabil Mounir Habib待在開羅。馬哈福茲和Mounir大部份的時間是待在Mounir的辦公室內,一直到他過世之止。 個人生活 马哈富兹在43岁前一直单身。他晚婚的原因是他認為婚姻有诸多限制和不便,会影响他未来的文学事业。「我很害怕婚姻, 特別是看到我的兄弟姊妹因為婚姻帶來的許多社交事物而忙碌,這個人去拜訪朋友,那個人邀請朋友來家裡,我覺得婚姻生活會佔用我所有的時間,生活會被拜訪及派對所淹沒,沒有自由。」 1954年,他娶了埃及女子阿缇亚(Atiyyatallah Ibrahim)为妻。后来他俩有了两个女儿——法蒂玛(Fatima)和烏姆(Umm Kalthum)。他們一開始住在開羅區的船屋中,在尼羅河的西岸,後來搬到同一地區河邊的公寓中。馬哈福避免在公眾下的曝光,尤其是對於他私人生活的詢問。 評價 許多美國的評論家讚賞馬哈福茲: -{「}-馬哈福茲的作品中,可以看到生動的小巷、房屋、宮殿、清真寺以及其中居住的人,就像狄更斯所描述的倫敦街道一樣-{」}- —新聞週刊 -{「}-在納吉布·馬哈福茲的作品中,有普遍的隱喻感,是文學家用小說直接及明確的說出他國家的狀況。他的作品中充滿了對埃及以及對人民的愛,但同時也是絕對誠實及無情的。-{」}- —華盛頓郵報 -{「}-馬哈福茲的作品是細膩且抒情的,諾貝爾奬認可他的小說對全世界的影響。-{」}- —洛杉磯時報 凱恩非洲文學獎是非洲在2000年起,每年頒發的文學獎項,納吉布·馬哈福茲曾經擔任其評審。 作品 以下作品都是小說,大抵照時間先後順序排列。 《瘋語》(همس الجنون):1938年發表,是短篇小說集。 《命運的嘲弄》(عبث الأقدار):1939年發表 《》(رادوبيس):1943年發表 《》(كفاح طيبة):1944年發表 《命運的嘲弄》、《拉多比斯》、《底比斯之戰》—這三部是歷史小說。 《新開羅》(القاهرة الجديدة):1945年發表 《》(خان الخليلي):1945年發表 《》(زقاق المدق):1947年發表 《》(中文維基百科內文作「墮落情妓」。)(السراب):1948年發表 《》(بداية ونهاية):1950年發表 《》(بين القصرين):1956年發表 《》(قصر الشوق):1956年發表 《甘露街》(السكرية):1956年發表 《宮間街》、《思宮街》與《甘露街》是馬哈福茲著名的小說,組成「」。 《(中文維基百科內文作「我們街區的孩子們」。)(أولاد حارتنا):1959年發表 《》(اللص والكلاب):1961年發表 《鵪鶉與秋天》(السمان والخريف):1962年發表
|
馬哈福茲支持穆罕默德·艾爾·沙達特在1978年和以色列建立的戴维营协议,因此許多阿拉伯國家將他的書列為禁書,後來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才有調整。馬哈福茲和許多埃及作家及知識份子一樣,也列在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的-{「}-死亡名單-{」}-內。伊朗最高領袖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曾對《撒旦詩篇》的作者薩爾曼·魯西迪下達追殺令,馬哈福茲曾為魯西迪辯護,不過他也批評《撒旦詩篇》“侮辱”了伊斯兰教。馬哈福茲相信言論自由,雖然他個人的立場不贊成魯西迪的作品,但不認為應該以伊斯蘭教令下達追殺令。在1989年霍梅尼提出後,馬哈福茲將霍梅尼視為是恐怖份子。之後不久,馬哈福茲和其他八十位知識份子一同發表聲明:表示-{「}-對一個作家下達追殺令,對伊斯蘭教及穆斯林的傷害比任何褻瀆都要大-{」}-。 遇刺倖存 《撒旦詩篇》問世之後,有關馬哈福茲作品《我們街區的孩子們》的爭議再度出現,馬哈福茲也再次受到死亡的威脅,包括埃及穆斯林領袖的威脅。馬哈福茲受到政治的保護,但在1994年時,有伊斯蘭激進份子在馬哈福茲的住家外攻擊馬哈福茲, 馬哈福茲活了下來,但右上肢神经有永久性损伤。在此之後他每天無法寫作超過十五分鐘,出版作品也慢慢變少,之後他也有保镖隨身保護他。馬哈福茲後來和他的律師Nabil Mounir Habib待在開羅。馬哈福茲和Mounir大部份的時間是待在Mounir的辦公室內,一直到他過世之止。 個人生活 马哈富兹在43岁前一直单身。他晚婚的原因是他認為婚姻有诸多限制和不便,会影响他未来的文学事业。「我很害怕婚姻, 特別是看到我的兄弟姊妹因為婚姻帶來的許多社交事物而忙碌,這個人去拜訪朋友,那個人邀請朋友來家裡,我覺得婚姻生活會佔用我所有的時間,生活會被拜訪及派對所淹沒,沒有自由。」 1954年,他娶了埃及女子阿缇亚(Atiyyatallah Ibrahim)为妻。后来他俩有了两个女儿——法蒂玛(Fatima)和烏姆(Umm Kalthum)。他們一開始住在開羅區的船屋中,在尼羅河的西岸,後來搬到同一地區河邊的公寓中。馬哈福避免在公眾下的曝光,尤其是對於他私人生活的詢問。 評價 許多美國的評論家讚賞馬哈福茲: -{「}-馬哈福茲的作品中,可以看到生動的小巷、房屋、宮殿、清真寺以及其中居住的人,就像狄更斯所描述的倫敦街道一樣-{」}- —新聞週刊 -{「}-在納吉布·馬哈福茲的作品中,有普遍的隱喻感,是文學家用小說直接及明確的說出他國家的狀況。他的作品中充滿了對埃及以及對人民的愛,但同時也是絕對誠實及無情的。-{」}- —華盛頓郵報 -{「}-馬哈福茲的作品是細膩且抒情的,諾貝爾奬認可他的小說對全世界的影響。-{」}- —洛杉磯時報 凱恩非洲文學獎是非洲在2000年起,每年頒發的文學獎項,納吉布·馬哈福茲曾經擔任其評審。 作品 以下作品都是小說,大抵照時間先後順序排列。 《瘋語》(همس الجنون):1938年發表,是短篇小說集。 《命運的嘲弄》(عبث الأقدار):1939年發表 《》(رادوبيس):1943年發表 《》(كفاح طيبة):1944年發表 《命運的嘲弄》、《拉多比斯》、《底比斯之戰》—這三部是歷史小說。 《新開羅》(القاهرة الجديدة):1945年發表 《》(خان الخليلي):1945年發表 《》(زقاق المدق):1947年發表 《》(中文維基百科內文作「墮落情妓」。)(السراب):1948年發表 《》(بداية ونهاية):1950年發表 《》(بين
|
對於硬碟機或任何電腦的儲存裝置來說,有效的資訊只有0和1兩种。所以電腦必須設計有相應的方式進行資訊-位元的轉換。對於不同的資訊有不同的儲存格式。 概述 有些文件格式被设计用于儲存特殊的数据,例如: 影像文件中的JPEG文件格式仅用于储存静态的影像, 而GIF既可以储存静态影像,也可以存储简单动画; Quicktime格式则可以存储多种不同的媒体类型。 文本类的文件有: text文件一般仅存储简单没有格式的ASCII或Unicode的文本; HTML-{文件}-则可以儲存带有格式的文本; PDF则可以儲存内容丰富的,图文并茂的文本。 同一个文件格式,用不同的程序处理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例如Word -{文件}-,用Microsoft Word观看的时候,可以看到文本的内容,而以无格式方式在音乐播放软體中播放,产生的则是噪声。一种文件格式对某些软體会产生有意义的结果,对另一些软體来看,就像是毫无用途的数位垃圾。 规范 许多文件格式都有公开的、不同程度规范或者建议的格式。这些规范或者建议描述了数据如何编码,如何排列。有时也规定了是否需要特定的電腦程式读取或处理。有两种情况下,文件格式没有公开。第一种情况是:开发者将文件格式视作商业秘密不愿公开;第二种情况是:开发者不愿或花去很少的时间用于规范文档。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不公开的文件格式可能会带来额外的成本。要了解这类文件格式,或者需要通过对获得的文件进行逆向工程,或者通过向开发者付费来获得文件的格式。第二种方式中往往还需要与开发者签订不扩散协议。不论怎样两种方式都是费时,费钱的。 识别文件的类型 从程序的角度来看,文件是数据流,文件系统为每一种文件格式规定了访问的方法。例如:元数据。不同的操作系统都习惯性的采用各自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每种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当然,现代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一般都需要这里所讲述的方法处理不同的文件, 扩展名 用扩展名识别文件格式的方式最先在数字设备公司的CP/M操作系统被采用。而后又被DOS和Windows操作系统采用。扩展名是指文件名中,最后一个点(.)号后的字母序列。例如,HTML文件通过.htm或.html扩展名识别;GIF图形文件用.gif扩展名识别。在早期的FAT文件系统中,扩展名限制只能是三个字符,因此尽管现在绝大多数的操作系统已不再有此限制,许多文件格式至今仍然采用三个字符作扩展名。因为没有一个正式的扩展名命名标准,所以,有些文件格式可能会采用相同的扩展名,出现这样的情况就会使操作系统错误地识别文件格式,同时也给用户造成困惑。 扩展名方式的一个特点是,更改文件扩展名会导致系统误判文件格式。例如,将filename.html简单改名为filename.txt会使系统误将HTML文件识别为纯文本格式。尽管一些熟练的用户可以利用这个特点,但普通用户很容易在改名时发生错误,而使得文件变得无法使用。因此,现代的有些操作系统管理程序,例如Windows Explorer加入了限制向用户显示文件扩展名的功能。 特征签名 (File header) 一种广泛应用在UNIX及其派生的操作系统上的方法是将一个特殊的数字存放在文件的特定位置里。最初这个数字一般是文件开始处的2个字节。现在一般是将任何可以独一无二字符序列都可以作为特征签名。例如GIF图形文件是将文件开始处的六个字节作为特征签名的,它可以是GIF87a或者GIF89a。但也有些文件很难通过这种方式识别,比如HTML文件。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更好的防止对文件格式发生误判,并且特征签名可以给出关于文件格式的更详细的信息。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效率较低。特别是显示大量的文件时,由于每种特征签名具有不同的识别方式,将消耗系统大量的资源对文件格式进行判断。扩展名和后面将提到的元数据方式由于采用固定格式数据,可进行快速匹配。应用程序往往利用特征签名来判断文件是否完整和有效。 元数据 最后一种方式将文件格式信息存放到磁盘特定的位置。 采用这种方式,元数据与文件本身-{}-分开存放。此法的缺点是可移植性差。因为不同的文件系统之间元数据可能需要转换。 苹果Macintosh的类型码 苹果计算机的文件系统为每个文件的目录入口都存储了创建者和类型码。这些代码称作OSType。例如一个苹果计算机创建的文件的创建者会是AAPL而类型也是APPL。RISC操作系统采用类似的系统,用一个12比特位的数字索引描述表。例如:十六进制的FF5代表PoScript,文件类型就是PostScript文件。 IBM/Microsoft的扩展文件属性 HPFS, NTFS, FAT12, FAT16,及FAT32文件系统可以保存额外的文件属性信息。它是由名字和与名字对应的值组成。例如扩展属性“.type”用于判断文件的类型,可能是值包括“Plain Text”或“HTML document”。一个文件可以有多种属性。 Unix的扩展文件属性 ext2,ext3,ReiserFS版本3,XFS,JFS和FFS文件系统允许存储扩展的文件属性。它是由名字和与名字对应的值组成。名字应当是独一无二的。 MIME类型 MIME广泛地用于许多Internet有关的应用,并且正在被广泛地采用到其他的应用中。最初在RFC 1341中说明。MIME用一个类型/子类型表示文件的类型。例如:text/html代表文件是HTML-{文件}-,image/gif表示GIF文件。MIME最初是用于表示电子邮件的附件的类型。 参见 文件格式列表 音频文件格式 文件檔案格式 化学文件格式 文件扩展名 图形文件格式 自由文件格式列表 视频文件格式 外部链接 File extensions encyclopedia FileInfo.net
|
MIME类型 MIME广泛地用于许多Internet有关的应用,并且正在被广泛地采用到其他的应用中。最初在RFC 1341中说明。MIME用一个类型/子类型表示文件的类型。例如:text/html代表文件是HTML-{文件}-,image/gif表示GIF文件。MIME最初是用于表示电子邮件的附件的类型。 参见 文件格式列表 音频文件格式 文件檔案格式 化学文件格式 文件扩展名 图形文件格式 自由文件格式列表 视频文件格式 外部链接 File extensions encyclopedia FileInfo.net - 文件扩展名资源 按字母顺序的文件扩展名和文件格式列表 程序员文件格式资源 文件格式|中文官方站 文件格式解释、打开软件 格式之争自由软件杂志上关于文件格式历史的文章 Magic signature database - Standard file format information and FFID registry File signatures (aka magic numbers) found in files to indicate their file type PRONOM technical registry Library of Congress file format information
|
RenderMan: VRML:虚拟现实描述语言 目标文件格式 a.out: COFF: ELF: MZ EXE:(.exe,在MS-DOS中使用) PE:(.exe,在Microsoft Windows等系统中使用,COFF的一个变种) Google Native Client - .nexe 页面描述语言 DVI: PCL: PDF:Adobe Acrobat Portable 文档,电子书籍最常見的文档 PostScript(.ps、.ps、.gz):用於電子產業和桌面出版領域的程式語言 超文本标记 HTML:网页檔案 CSS:层叠样式表,定义网页樣式 VRML:虚拟现实描述语言 HTT:超文本模板 網頁程式 ASP:(Active Server Page,在NT上用Active script编写的网页,可被微软的PWS、IIS支持) CGI:(公共网关接口程序,由客户机发出请求,在服务器上执行的程序,可用perl、vb、c、java等编程语言编写) Perl:(.pl,通过CGI、FastCGI、mod_perl等执行脚本文件) Python:(.py,通过WSGI、mod_python等执行脚本文件) Ruby:(.rb,通过Phusion Passenger等执行脚本文件) PHP:(Hypertext Preprossor 開源的编程语言) JSP:(.jsp,.jspx,以Java語言作為腳本語言,為整個伺服器端的Java庫單元提供了一個介面來服務於HTTP的應用程序。) 數據交換 XML:跨平台網頁檔 XSL: SDXF: 表格數據 tab: csv:逗号分隔值 dif: xls: Microsoft Excel 表格(2003及更早) xlsx: Microsoft Excel 表格 数据文件 DAT:数据文件 BDC:Foxpro数据库 SQL:SQL数据库 字体文件 FON:字体文件 OTF:OpenType字体 BDF:位圖字體分佈格式 TTF:TrueType字体 压缩文件格式 .0 - Hacha Split存档 .000 - DoubleSpace压缩档 .001 - 7-Zip压缩Split档 .7z - 7-Zip压缩档 .ace -WinAce压缩档 .ain - AIN压缩存档 .alz - ALZip存档 .apz - Autoplay Media Studio Exported Project .ar - Unix Static Library .arc - FreeArc压缩存档 .ari - ARI压缩存档 .arj - ARJ压缩存档 .axx - AxCrypt加密档 .bh - BlakHole存档 .bhx - BinHex编码档 .boo - Booasm压缩存档 .bz - Bzip压缩档 .bza -LZArc bza 压缩档 .bz2 - Bzip2压缩档 .c00 -WinAceSplit存档 .c01 -WinAceSplit存档分卷 .c02 -WinAceSplit存档分卷 .cab -cab 存档 .car - CAR Archiver存档 .cbr - Comic Book RAR存档 .cbz - Comic Book ZIP存档 .cp9 - ChoicePoint Encrypted档 .cpgz - 压缩CPIO存档 .cpt - Compact Pro存档 .dar - DAR Disk存档 .dd - DiskDouber存档 .dgc -DGCA存档 .efw - Renamed Zip or Executable档 .f - Freeze压缩档 .gca - GCA存档 .gz - Gnu Zipped档 .ha - HA压缩存档 .hbc - HyperBac压缩存档 .hbc2 - HyperBac压缩存档 .hbe - HyperBac压缩加密存档 .hki -
|
Static Library .arc - FreeArc压缩存档 .ari - ARI压缩存档 .arj - ARJ压缩存档 .axx - AxCrypt加密档 .bh - BlakHole存档 .bhx - BinHex编码档 .boo - Booasm压缩存档 .bz - Bzip压缩档 .bza -LZArc bza 压缩档 .bz2 - Bzip2压缩档 .c00 -WinAceSplit存档 .c01 -WinAceSplit存档分卷 .c02 -WinAceSplit存档分卷 .cab -cab 存档 .car - CAR Archiver存档 .cbr - Comic Book RAR存档 .cbz - Comic Book ZIP存档 .cp9 - ChoicePoint Encrypted档 .cpgz - 压缩CPIO存档 .cpt - Compact Pro存档 .dar - DAR Disk存档 .dd - DiskDouber存档 .dgc -DGCA存档 .efw - Renamed Zip or Executable档 .f - Freeze压缩档 .gca - GCA存档 .gz - Gnu Zipped档 .ha - HA压缩存档 .hbc - HyperBac压缩存档 .hbc2 - HyperBac压缩存档 .hbe - HyperBac压缩加密存档 .hki - WinHKI存档 .hki1 - WinHKI HKI1存档 .hki2 - WinHKI HKI2存档 .hki3 - WinHKI HKI3存档 .hpk - HPack压缩存档 .hyp- HYPER压缩存档 .ice - ICE存档 .imp - Winimp压缩存档 .ipk - Itsy包 .ish - ISH压缩存档 .jar - JAVA ARCHIVE壓縮存檔 .jgz - 经gzip压缩的* .JS代码文件 .jic - Java Icon档 .kgb - KGB存档 .kz - 快压(kuaizip)存档 .lbr - LU Library存档 .lha - LHARC压缩存档 .lnx - Commodore 64 Lynx存档 .lqr - SQ压缩LBR存档 .lz4 - LZ4压缩档 .lzh - LZH压缩档 .lzm - Slax Module .lzma - LZMA压缩档 .lzo - LZO压缩档 .lzx - Amiga LZX压缩档 .md - MDCD压缩存档 .mint - Linux Mint安装程序档 .mou - Winmount压缩档 .mpkg - Meta包 .mzp - MAXScript Zip包 .nz - nanozip压缩档 .p7m - Digitally Encrypted Message .package - Linux Autopackage档 .pae - PowerArchiver加密存档 .pak- PAK (Packed)档 .paq6 - PAQ6数据存档 .paq7 - PAQ7数据存档 .paq8 - PAQ8数据存档 .par - Parchive Index档 .par2 - Parchive 2 Index档 .pbi - PC BSD安装程序包 .pcv - Mozilla Profile备份 .pea - PEA存档 .pf - Private档 .pim - PIM存档 .pit - PackIt压缩存档 .piz - Zipped档 .puz - Packed Publisher档 .pwa - Password Agent档 .qda - Quadruple D存档 .r00 - WinRAR压缩存档 .r01 - WinRAR Split存档分卷1 .r02 - WinRAR Split存档分卷2 .r03 - WinRAR Split存档分卷3 .rar -
|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正部级) 中央宣传部代管的事业单位 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部级) 直属事业单位 直属企业单位 主管社会团体 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历任领导 中共中央宣传局主任 李达(1921年8月─1922年7月) 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 蔡和森(1922年8月─1923年6月) 罗章龙(1924年5月─1925年1月) 彭述之(1925年2月─1927年3月,主任) 瞿秋白(1927年4月─1927年4月,负责人) 蔡和森(1927年5月─7月) 瞿秋白(1927年8月─1927年10月,中央临时政治局负责人兼) 中共中央宣传局局长 罗绮园(1927年11月─1928年6月) 蔡和森(1928年7月─1928年10月) 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 李立三(1928年11月─?) 中共中央宣传鼓动部部长 李立三(1928年11月─1930年12月) 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 (1943年─1945年8月曾隶属于精简后的「中央宣传委员会」之下) 沈泽民(1931年1月─1931年4月) 张闻天(1931年4月─1934年12月,其间曾由杨尚昆或潘汉年暂任) 吴亮平(1935年1月─1937年7月) 张闻天(1937年7月─1942年12月) 凯丰(1942年12月─1943年1月,代理部长) 陆定一(1943年1月─1952年12月) 习仲勋(1953年1月─1954年6月) 陆定一(1954年7月─1966年5月) 陶铸(1966年5月─1967年初) 李虓(1968年7月27日 兰州军区政治部主任调任中宣部军事管制小组班长-1969年12月27日) 康应中 (1969年12月27日 陕西省军区副政委调任中宣部军事管制小组负责人) 中央组织宣传组组长 康生(1970年11月-1975年12月) 中央宣传口负责人 耿飙(1976年10月15日—1977年1月23日,临时负责) 耿飙(1977年1月23日—1977年7月) 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 张平化(1977年7月─1978年12月) 胡耀邦(1978年12月25日─1980年3月12日) 王任重(1980年3月12日─1982年4月) 邓力群(1982年4月─1985年8月) 朱厚泽(1985年8月─1987年2月) 王忍之(1987年2月─1992年12月) 丁关根(1992年12月─2002年10月24日) 刘云山(2002年10月24日─2012年11月21日) 刘奇葆(2012年11月21日─2017年10月30日) 黄坤明(2017年10月30日─2022年10月26日) 李书磊(2022年10月26日─) 中共中央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 胡乔木(1950年3月—1954年12月) 张际春(1954年12月—1956年11月) 张子意(1956年11月—1966年5月) 熊复(1966年6月—1966年12月)兼新华社社长 郁文(1982年-1989年10月) 徐惟誠(1989年10月-1992年9月) 郑必坚 (1992年9月-1992年11月) 刘云山 (1993年4月-2002年10月) 龔心瀚(1993年-2006年) 吉炳軒(2003年4月—2008年4月) 雒树刚(2008年6月—2014年12月) 黄坤明(2014年12月—2017年10月) 王晓晖(2018年1月—2022年4月) 李书磊(2022年4月—2022年10月) 胡和平(2023年3月—)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杨松 陈昌浩 吴亮平(1937年7月-) 凯丰 李维汉 陈伯达(1945年8月-1967年6月) 徐特立(1945年8月—1966年7月)负责编辑新的中小学教科书 廖承志(1946年11月-)主管新华社和解放日报社兼任宣传部副部长。 赵毅敏 胡乔木(1950年3月—1954年12月) 周扬(1951年2月—1966年5月) 陆定一(1952年9月—1954年7月) 张际春(1954年1月—1966年5月) 张磐石(1954年7月—1966年5月) 李卓然(1954年11月—1966年5月) 张子意(1956年11月—1966年5月) 许立群(1959年9月—1964年9月)
|
(1969年12月27日 陕西省军区副政委调任中宣部军事管制小组负责人) 中央组织宣传组组长 康生(1970年11月-1975年12月) 中央宣传口负责人 耿飙(1976年10月15日—1977年1月23日,临时负责) 耿飙(1977年1月23日—1977年7月) 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 张平化(1977年7月─1978年12月) 胡耀邦(1978年12月25日─1980年3月12日) 王任重(1980年3月12日─1982年4月) 邓力群(1982年4月─1985年8月) 朱厚泽(1985年8月─1987年2月) 王忍之(1987年2月─1992年12月) 丁关根(1992年12月─2002年10月24日) 刘云山(2002年10月24日─2012年11月21日) 刘奇葆(2012年11月21日─2017年10月30日) 黄坤明(2017年10月30日─2022年10月26日) 李书磊(2022年10月26日─) 中共中央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 胡乔木(1950年3月—1954年12月) 张际春(1954年12月—1956年11月) 张子意(1956年11月—1966年5月) 熊复(1966年6月—1966年12月)兼新华社社长 郁文(1982年-1989年10月) 徐惟誠(1989年10月-1992年9月) 郑必坚 (1992年9月-1992年11月) 刘云山 (1993年4月-2002年10月) 龔心瀚(1993年-2006年) 吉炳軒(2003年4月—2008年4月) 雒树刚(2008年6月—2014年12月) 黄坤明(2014年12月—2017年10月) 王晓晖(2018年1月—2022年4月) 李书磊(2022年4月—2022年10月) 胡和平(2023年3月—)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杨松 陈昌浩 吴亮平(1937年7月-) 凯丰 李维汉 陈伯达(1945年8月-1967年6月) 徐特立(1945年8月—1966年7月)负责编辑新的中小学教科书 廖承志(1946年11月-)主管新华社和解放日报社兼任宣传部副部长。 赵毅敏 胡乔木(1950年3月—1954年12月) 周扬(1951年2月—1966年5月) 陆定一(1952年9月—1954年7月) 张际春(1954年1月—1966年5月) 张磐石(1954年7月—1966年5月) 李卓然(1954年11月—1966年5月) 张子意(1956年11月—1966年5月) 许立群(1959年9月—1964年9月) 姚溱(1959年9月—1966年7月) 林默涵(1959年9月—1966年5月) 吴冷西(1964年9月—1966年5月) 熊复(1966年6月—1966年12月) 雍文涛(1966年6月—1966年12月) 刘祖春(1966年6月—1966年12月) 李鑫(1976年10月—1977年10月) 王殊(1976年10月—1977年10月) 华楠(1976年10月—1977年10月) 廖井丹(1977年11月—1982年4月) 朱穆之(1977年12月—1982年4月) 张香山(1977年12月—1982年4月) 赵守一(1980年2月—1982年4月) 周扬(1980年3月—1982年4月) 王惠德(1980年6月—1986年3月) 贺敬之(1980年6月—1987年12月) 曾德林(1982年6月—1986年3月) 王大明(1985年7月—1987年3月) 滕藤(1986年3月—1987年1月) 李彦(1986年3月—1991年9月) 曾建徽(1988年2月—1997年1月) 龚育之(1988年2月—1991年9月) 贺敬之(1989年8月—1993年2月) 刘忠德(1990年6月—1998年3月) 聂大江(1990年6月—1993年4月) 翟泰丰(1991年9月—1997年1月) 郑必坚(1992年9月—1992年11月)
|
维初是提供法文课程 (French Language Elective Programme) 和剧场研究与戏剧课程
|
and Drama Programme) 的初级学院。 外部链接 维多利亚初级学院网址 新加坡教育 新加坡初级学院
|
1”)支持大多数西欧语言在西欧最为人所知。还有许多其他EASCII 编码(超过 220 个 DOS 和 Windows代码页)。几十年来, EBCDIC (“其他”主要字符代码)同样开发了许多扩展变体(超过 186 个 EBCDIC 代码页)。 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已被Unicode技术淘汰,Unicode具有在各种EASCII尝试中编码的所有字符的代码点。所有现代操作系统都使用此技术。尽管如此,其在计算史上仍然很重要。 Code Page 437 代码页437是始祖IBM PC(个人电脑)或MS-DOS使用的字元编码。又名为CP437、OEM 437、PC-8、或MS-DOS Latin US。该字集包含ASCII由碼位32至126的字码、附加符号、一些希腊字母、图示以及制图符号。其有时也称为“OEM字型”、“high ASCII”或“extended ASCII”(互不兼容的众多ASCII扩充字集之一)。 ISO/IEC 8859
|
Latin US。该字集包含ASCII由碼位32至126的字码、附加符号、一些希腊字母、图示以及制图符号。其有时也称为“OEM字型”、“high ASCII”或“extended ASCII”(互不兼容的众多ASCII扩充字集之一)。 ISO/IEC 8859 ISO/IEC 8859是最常見的8位字符編碼。除此之外,不同的操作系統都會有它的8位字符編碼。 在计算机可读语言中的应用 在例如C和HTML这样的编程语言和文档语中,EASCII的编码原理起着重要作用。它使得计算机可读语言的解释器能以较小的开发代价支持众多编码,达到多语言支持。 EASCII的编码原理即: 所有的ASCII字节(0x00至0x7F) 在所有不同的EASCII字符编码中均具有相同含义。 非ASCII字节只在一般文本中使用,不在标签、关键词、或者其他对解释器有特殊含义的功能处使用。 相关链接 ASCII Table ASCII Code - The extended ASCII table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也有一些地方文书继续沿用民国纪年的。 进入21世纪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为涉台用语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中,第一项第1条规定:“对1949年10月1日之后的台湾地区政权[……]不使用‘中华民国’,也一律不使用‘中华民国’纪年及旗、徽、歌。”例如,福建电视台在涉及报道台湾地区相关新闻的时候,若台湾方面素材的影片、图片、文字出现“民国”纪年,则会将原素材中的年份打上马赛克,并通常会将其修改为公元纪年。 新加坡 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後,新加坡的華文報紙上頭的日期為民國紀年。現今只有公元紀年。 標準寫法 根據《中華民國國家標準》中的CNS 7648《資料元及交換格式–資訊交換–日期及時間的表示法》(與ISO 8601類似),紀年可用西元,也可冠以大寫「R.O.C.」字母(簡寫)後用民國紀元。例如,西元2013年(中華民國102年)1月1日可寫作「2013-01-01」或「R.O.C.102-01-01」。 公元纪年转换 公元紀年減去1911即為民國紀年。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權之紀年 中國 宣統(1909年1月22日-1912年2月12日;1917年7月1日-1917年7月12日):清宣統帝溥儀之年號。 共戴(1911年12月16日-1915年6月9日;1921年2月21日-1924年11月26日):外蒙古哲布尊丹巴八世之年號。 洪宪(1916年1月1日-1916年3月22日):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之年號。 通治(1917年4月28日-8月30日):四川懋功縣起事者查都之年號。 和興(1921年):湖北咸豐縣起事者聶真娃之年號。 天佑(1926年4月-1928年):河南林縣起事者韓欲明之年號。 熙順(1929年2月2日-8月7日):山東長山縣起事者馬士偉之年號。 大同(1929年4月):蘇北起義勢力大同軍之年號。 中華共和國紀年(1933年11月22日-1934年1月21日:中華共和國之紀年。
|
主體(1997年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之紀年,由1912年起计算,1997年起開始使用。 越南 維新(1907年-1916年):越南阮朝阮福晃之年號。 啟定(1916年-1925年):越南阮朝阮福晙之年號。 保大(1926年-1945年9月2日):越南阮朝阮福晪之年號。 日本 明治(1868年10月23日-1912年7月30日):日本明治天皇之年號,日治台灣(1895年起)及日治朝鮮(1910年起)與日本本土一同使用。 皇紀(1873年-1945年):日本的紀年方式之一 大正(1912年7月30日-1926年12月25日):日本大正天皇之年號,日治台灣及日治朝鮮與日本本土一同使用。 昭和(1926年12月25日-1989年1月7日):日本昭和天皇之年號,日治台灣及日治朝鮮(均至1945年止)與日本本土一同使用。 平成(1989年1月8日-2019年4月30日):日本第125代天皇明仁之年號。 令和(2019年5月1日起):日本第126代天皇即今上天皇德仁之年號。 使用民國紀年所衍生的問題 民國百年蟲:與2000年問題相似,該問題影響使用民國紀年的電腦系統或軟體。 参考文献 參見 中國年號索引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 主體曆
|
Ultimate Bulletin
|
Bulletin Board:Infopop公司出品的网络论坛系统
|
plot ratio)未用盡,該剩餘地積比率土地為美孚新邨第八期的石油氣站舊址,地段現已落入發展商「祥達發展」手中,該發展商有意在原址加建一座樓高約30層的住宅,圖則亦已獲屋宇署批准,意味著旁邊的幾座樓宇景觀將會受阻。此一舉動令居住於地段旁邊大廈的居民甚為不滿,並群起抗議,事件亦令私人物業中剩餘地積比率的問題漸漸受到社會關注。 2011年3月14日,發展商準備開工,住客以躺街擋車的方法阻止工程車入内。之後居民自發輪更通宵看守,並以集體躺街、到新世界旗下周大福金行中環總店示威等方法抗爭。不過發展商要求法庭向6名美孚居民、被指擅闖地盤及干擾發展商使用路權進出地盤的「第7被告」,以及請纓加入被告行列的曾健成、梁國雄及毛孟靜頒令禁制令。 到了2012年2月10日,高院裁定發展商勝訴。法官指出,發展商擁有地盤業權,倘不能使用直達地盤的道路便難享用業權,居民使用該路時,絕不能損害原告的業權利益,如不頒禁制令,阻止地盤施工的行動將可能持續。法官指出2011年4月至本案開審期間,大批人士為免被認出,多次戴面罩阻礙原告施工,向無名無姓的被告頒禁制令是有案例可循,法庭是不在乎其名字,只在乎其行為應否列入禁制令之內。 法官認為「第7被告」的侵權行為應落令禁止,「第7被告」的定義亦不過寬,另相信「第7被告」會轉移阻礙其他路,故將命令擴展至美孚其他私家路。法官亦強調,地盤因受阻而延誤施工的損失會很龐大,原告是有權向侵權的行為索償,但相信原告難以向這些不被認出的侵權者索償,故行駛酌情權向「第7被告」頒禁制令。 立法會議員梁國雄質疑,示威前獲警方發出不反對通知書,大批警員在場維持秩序。他認為若有人打架,警方可以刑事檢控,現時卻被有錢人循民事追討,打壓集會權,他表示與資深大律師李柱銘商討後,才決定會否14天內申請上訴。 事件 1975年9月2日,美孚新邨發生日婦虐殺案,27歲日籍少婦稻留桂子被下班回家的日本籍丈夫發現倒斃在第2期34座B5樓家中的床上,頸部被絲巾縛住,口部被塞住,而少婦胸部、下體有數十個被尖銳物體所刺的傷口,少婦只有十個月大的女兒目擊案件,但太年幼才免遭毒手,有一名日本男子曾被警方視作疑犯,案件至今懸而未破。 1981年11月30日,美孚新邨女童命案一名10岁女童黄婉芬被杀,弃尸九华径钟山台山腰。6个月后一个傍晚,铜锣湾高士威道发生一宗双重自杀案,34岁菲籍女凶手茱丽达(Juanita Bernado)带同儿子在铜锣湾高士威道湾景楼天台跳楼自杀死。原来,女童与茱丽达一家熟络,茱丽达经常请她吃糖。直至一次,茱丽达发现黄婉芬手中抱有一只玩具狗,又知道她会吃肉,认定黄婉芬是魔鬼,决定要作法“驱魔”。 1987年1月23日,商人莊啟明(47歲)在美孚新邨停車場被活活打死,警方事後拘捕了黃桂芬家族手下楊培鈺,懷疑他買兇殺人。 1989年8月19日,美孚新邨百老匯街30號15樓一單位揭發肢解女屍案,一名日籍商人勒死歡場女子,殺人後用鋸及刀將死者肢解,並將碎屍包好,打算拋棄,但經詳細考慮後決定向警方自首。 1990年4月8日,美孚發生警匪槍戰,25歲警員岑凱傑及一名匪徒死亡,死因庭於1991年6月裁定死於他殺。 1997年11月15日,一名水電工程工人在美孚新邨一間上海食店樓上的員工宿舍維修雪櫃時喝下有冰毒的蘋果汁身亡,一年後調查仍毫無進展,案件成為懸案。 1997年4月8日,美孚新邨發生由吸煙造成的三級火警,死者包括已故作家黃霑的母親李惠卿(80歲)及當時15歲的侄兒。當時位於第2期3座6樓一名女住客黎月和在寓所床上吸煙燃著被鋪,並波及租賃他人作貨倉的房間,大火燒著儲存的塑膠及發泡膠物品,發生猛烈燃燒和產生大量濃煙。由於大廈內的防煙門大部分打開,未能發揮阻隔濃煙及火舌的作用,濃煙迅即籠罩全幢大廈。消防員事後在大廈梯間救出多名被濃煙焗至昏迷的男女,包括多名外籍女傭,釀成9死36傷慘劇。 2001年1月2日,美孚新邨發生倫常滅門慘案,一名不肖子求財不遂而滅口,一家五口只留下一個活口。此案亦是踏入21世紀及3千紀後,香港發生的首宗命案。 2014年4月4日,美孚新邨第6期恆柏街2號5樓發生命案,一名67歲婦人懷疑遭女婿用滲有天拿水的毛巾掩口鼻焗暈,送院留醫五日後終告不治。 2016年2月3日,美孚新邨第4期一個高層單位發生懷疑氣體煮食爐石油氣喉漏氣爆炸事件,廚房玻璃窗爆裂,碎片散落街上,單位內51歲女事主身體多處被火灼傷,送院情況嚴重。 2016年8月23日早上7時許,美孚新邨第5期地下垃圾房發生火警,濃煙在「煙囪效應」下,經垃圾槽蔓延至各樓層。不過由於部分樓層的垃圾房門及防煙門並未關上,結果使大量濃煙湧入後樓梯及走廊,兩名長者逃生時吸入濃煙不適,送院後情况危殆。 2020年2月1日及2日,在翠雅山房用作隔離營風波期間,防暴警員多次闖入美孚新邨屋苑範圍截查街坊,並舉起藍旗。區議會副主席伍月蘭因查詢為何將居民按在地上而被警方帶走。有居民被噴胡椒噴劑不適。 2023年5月14日晚上10時許,警方接獲一名33歲女子報案,指與其59歲劉姓母親失去聯絡一段時間。救援人員趕至美孚新邨八期120號一單位,發現女事主與86歲的父親雙雙倒斃在單位內。據悉,兩人生前均有長期病患,其中女事主已接受截肢手術,須坐輪椅代步,不排除兩人病發失救致死。社會福利署表示高度關注事件。 2023年6月3日早上11時01分,警方接獲3座6樓一住戶報案,指其單位走廊外有一名男子手持兩把菜刀徘徊,其後失去蹤影。之後警方派出多輛警車,反恐特勤隊和持槍警員在現場搜捕,並封鎖現場調查。及後警方在大廈地面合力制服一名涉案24歲男子,以涉嫌「在公眾地方管有攻擊性武器(《公安條例》第33條)」將他拘捕,並在家中檢獲兩把菜刀及一套睡衣,有關男子大約2年前患上思覺失調,未知是否仿效此案,事件中無人受傷。 圖庫 途經之公共交通服務 主要交通幹道 美孚新邨位處九龍區的西端盡頭,是連接九龍區和新界葵涌的交通幹道和多線前往新界西的巴士交匯處,上下班繁忙時間交通繁忙,車流量相當高,道路往往被擠得水泄不通。屋苑範圍附近主要幹道包括: 葵涌道 青沙公路 荔枝角道 長沙灣道 公共交通 區議會議席分布 屋苑名人 徐復觀:新儒家學者之一,1970年代曾居於百老匯街57座17樓D室 何秉舜:香港藝人何韻詩胞兄,青山大樂隊成員。 麥嘉:香港演員、導演和編劇,擅長拍攝喜劇,其光頭形象深入民心,有「光頭佬」、「光頭神探」之稱,曾擁有馬匹雷霆。其電影指定由配音員金貴負責。 林利:香港藝人,前香港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兼邵氏兄弟藝員。他是繼胡渭康後再次重返無綫電視的藝人及小虎隊成員。 盧海鵬:香港藝人,人稱「鵬哥」,香港著名電視劇、電影演員。曾為無綫電視及亞洲電視男藝員。盧年輕時為中國歌舞團團長,現時多數參與電影演出。 布偉傑:香港藝人,美國籍香港演員,前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藝人。現為思科認證網絡工程師。 葉振棠:香港藝人,澳門出生的香港知名歌手,1980年代演唱多首劇集歌曲而廣為人知。 鄭啟泰:香港藝人,香港節目主持人、唱片騎師及演員,現為新城電台唱片騎師、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兼邵氏兄弟藝員。
|
2014年4月4日,美孚新邨第6期恆柏街2號5樓發生命案,一名67歲婦人懷疑遭女婿用滲有天拿水的毛巾掩口鼻焗暈,送院留醫五日後終告不治。 2016年2月3日,美孚新邨第4期一個高層單位發生懷疑氣體煮食爐石油氣喉漏氣爆炸事件,廚房玻璃窗爆裂,碎片散落街上,單位內51歲女事主身體多處被火灼傷,送院情況嚴重。 2016年8月23日早上7時許,美孚新邨第5期地下垃圾房發生火警,濃煙在「煙囪效應」下,經垃圾槽蔓延至各樓層。不過由於部分樓層的垃圾房門及防煙門並未關上,結果使大量濃煙湧入後樓梯及走廊,兩名長者逃生時吸入濃煙不適,送院後情况危殆。 2020年2月1日及2日,在翠雅山房用作隔離營風波期間,防暴警員多次闖入美孚新邨屋苑範圍截查街坊,並舉起藍旗。區議會副主席伍月蘭因查詢為何將居民按在地上而被警方帶走。有居民被噴胡椒噴劑不適。 2023年5月14日晚上10時許,警方接獲一名33歲女子報案,指與其59歲劉姓母親失去聯絡一段時間。救援人員趕至美孚新邨八期120號一單位,發現女事主與86歲的父親雙雙倒斃在單位內。據悉,兩人生前均有長期病患,其中女事主已接受截肢手術,須坐輪椅代步,不排除兩人病發失救致死。社會福利署表示高度關注事件。 2023年6月3日早上11時01分,警方接獲3座6樓一住戶報案,指其單位走廊外有一名男子手持兩把菜刀徘徊,其後失去蹤影。之後警方派出多輛警車,反恐特勤隊和持槍警員在現場搜捕,並封鎖現場調查。及後警方在大廈地面合力制服一名涉案24歲男子,以涉嫌「在公眾地方管有攻擊性武器(《公安條例》第33條)」將他拘捕,並在家中檢獲兩把菜刀及一套睡衣,有關男子大約2年前患上思覺失調,未知是否仿效此案,事件中無人受傷。 圖庫 途經之公共交通服務 主要交通幹道 美孚新邨位處九龍區的西端盡頭,是連接九龍區和新界葵涌的交通幹道和多線前往新界西的巴士交匯處,上下班繁忙時間交通繁忙,車流量相當高,道路往往被擠得水泄不通。屋苑範圍附近主要幹道包括: 葵涌道 青沙公路 荔枝角道 長沙灣道 公共交通 區議會議席分布 屋苑名人 徐復觀:新儒家學者之一,1970年代曾居於百老匯街57座17樓D室 何秉舜:香港藝人何韻詩胞兄,青山大樂隊成員。 麥嘉:香港演員、導演和編劇,擅長拍攝喜劇,其光頭形象深入民心,有「光頭佬」、「光頭神探」之稱,曾擁有馬匹雷霆。其電影指定由配音員金貴負責。 林利:香港藝人,前香港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兼邵氏兄弟藝員。他是繼胡渭康後再次重返無綫電視的藝人及小虎隊成員。 盧海鵬:香港藝人,人稱「鵬哥」,香港著名電視劇、電影演員。曾為無綫電視及亞洲電視男藝員。盧年輕時為中國歌舞團團長,現時多數參與電影演出。 布偉傑:香港藝人,美國籍香港演員,前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藝人。現為思科認證網絡工程師。 葉振棠:香港藝人,澳門出生的香港知名歌手,1980年代演唱多首劇集歌曲而廣為人知。 鄭啟泰:香港藝人,香港節目主持人、唱片騎師及演員,現為新城電台唱片騎師、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兼邵氏兄弟藝員。 馬笑英:是南洋著名粵劇花旦及香港電影演員 李卓人:前香港立法會議員(新界西),前工黨副主席 朱順雅:前屯門區議員,前民主黨成員 吳文遠:社民連主席,居於三期百老匯街 楊岳橋:前香港立法會議員(新界東),前公民黨黨魁 郭鋒、歐陽佩珊夫婦:麗的及無綫電視藝員,七八十年代居於第六期恒柏道第2座 張衛健:藝員,歌手, 七十年代起至九十年代居於第七期,學生時代喜在邨內平台踢球為樂 林漪娸: 藝員,1986年重返無綫電視至今。曾參演處境喜劇包括《我愛玫瑰園》、《開心華之里》、《真情》、《皆大歡喜(古裝版)》、《皆大歡喜(時裝版)》、《誰家灶頭無煙火》、《愛·回家系列》因參演多部處境喜劇而被人稱之為「處境劇女王」。 梁祐嘉,香港歌手,她爸爸是梁平,在美孚新邨有檔房,涉嫌在2014年種票「一屋七姓十三票」。 鄰近 荔枝角公園 荔枝角公園體育館 荔枝角公共圖書館 美孚保齡天地(早已易名奇樂繽紛保齡,2011年12月31日以「內部裝修,暫停營業」為名,撤出美孚新邨第四期,並於2012年6月30日起於灣景花園地下重新營業) 參見 荔枝角 美孚站 參考來源 深水埗區私人屋苑
|
早稻田大學教師 東京大學教師 東京大學校友 三重縣出身人物
|
東京大學教師 東京大學校友 三重縣出身人物 藤堂氏 日本汉学家
|
祖父:高偘,唐高宗时名将,官左监门卫大将军、平原郡开国公,赠左武卫大将军,谥号“威”,陪葬乾陵。 父亲:高崇文(653年—719年)据《全唐文补遗·唐故韶州长史高府君玄堂记》:君讳崇文,字崇文,渤海蓨人也。春秋六十七,以开元七年五月十一日终于广陵私第。以开元八年岁次庚申六月壬午朔廿五日景午,迁窆于河南府洛阳县平阴里积润村北原,礼也。夫人渤海吴氏合葬茔;韶州长史。 母亲:渤海吴氏 姐姐:高嬇,嫁給朱守臣。 注释 参考文献 S 景县人 S 淮南節度使 西川節度使 唐朝县尉 唐朝御史大夫 唐朝谏议大夫
|
注释 参考文献 S 景县人 S 淮南節度使 西川節度使 唐朝县尉 唐朝御史大夫 唐朝谏议大夫 唐朝兵曹 唐朝掌书记 左拾遗 唐朝监察御史 唐朝侍御史 唐朝长史
|
(人物) 清朝艺术流派 南京文化史 中国画流派 清朝人物并称
|
陈传席:《论“金陵八家”构成原因及有关问题》,《东南文化》1990年5期。 明朝畫家 清朝畫家 中国八大
|
明末时有名的歌妓輩出,盛極一時。當時許多文人在筆記小說和詩歌記錄了大量歌妓的容貌和風采。譬如萬曆年間出版的《金陵百媚》品題當時秦淮河諸妓並排定名次;錢謙益與愛妾柳如是作詩無數互相唱和,也為寇白門、顧橫波、董小宛等歌妓作詩、為文記錄;張岱在《陶庵夢憶》中有〈王月生〉條;余怀的《板桥杂记》中記載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等十數位名妓的生平、個性與才藝;冒襄《影梅庵憶語》詳述其與董小宛相識、結縭以至小宛病歿的過程。 当前版本的秦淮八艳出自張景祁在光緒十八年(1892年)編纂出版的《秦淮八艷圖》中,此八人為馬湘蘭、卞玉京、李香君、柳如是、董青蓮(董小宛)、顧橫波、寇白門和陳圓圓。當中柳如是出身吳江,董小宛和陳圓圓主要在蘇州半塘發展,此三人與秦淮關係不深,但仍因其美貌及傳奇性而入選。 事迹 秦淮八艳中,有五人生平事迹见于清代余怀《板桥杂记》:“妓家各分门户,争妍献媚,斗胜夸奇”。“李、卞为首,沙、顾次之,郑、顿、崔、马又其次也。” 顾横波,顾媚,字眉生,又名眉,庄妍靓雅,风度超群。通文史,善画兰,追步马守真(即马湘兰),而姿容胜之,时人推为南曲第一。 董小宛,董白,字小宛,一字青莲,天姿巧慧,容貌娟妍。七八岁时,阿母教以书翰,辄了了。少长,顾影自怜,针神曲圣,食谱茶经,莫不精晓。后卒为(冒)辟疆侧室,事辟疆九年,年二十七,以劳瘁死。
|
卞玉京,卞赛,一曰赛赛,后为女道士,自号玉京道人。知书,工小楷,善画兰、鼓琴,喜作风枝袅娜,一落笔,画十余纸。年十八,游吴门,居虎丘。寻归秦淮,遇乱,复游吴。 寇白门,白门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粗知拈韵,能吟诗,然滑易不能竟学。十八九时,为保国公购之,贮以金屋,如李掌武之谢秋娘也。 李香君,李香,身躯短小,肤理玉色,慧俊婉转,调笑无双,人名之为“香扇坠”。后与侯朝宗相知相爱,孔尚任一部《桃花扇》使她名满天下。 參考書籍 參見 同時期其他名妓:
|
玄武湖 南京湖泊
|
莫愁湖,位于南京秦淮河西。莫愁湖公园是一座有着1500年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资源的江南古典名园,为六朝胜迹。公园现有面积为58.36公顷,其中水面为32.36公顷。园内楼、轩、亭、榭错列有致,堤岸垂柳,水中海棠。胜棋楼、郁金堂、水榭、抱月楼、曲径回廊等掩映在山石松竹、花木绿荫之中。莫愁湖自古有“江南第一名湖”、“金陵第一名胜”、“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等美誉。 莫愁湖古称横塘,因其依石头城,故又称石城湖,为了纪念不愿意进宫为妃而投湖的莫愁女而改名。另相传南齐时,有洛阳少女莫愁,因家贫远嫁江东富户卢家,移居南京石城湖畔。莫愁端庄贤慧,乐于助人,后人为纪念她,便将石城湖改名为莫愁湖。后在她的故居郁金堂侧赏荷厅的莲花池内,塑起了一尊二米高的汉白玉塑像,现已成为南京标志性景点之一。
|
直属企业单位 会员团体 全国性协会 产业文联 地方文联 其他地方组织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香港会员总会(独立组织,无从属关系) 历届领导 刊物 中国文联及各协会办有《中国艺术报》等30余种全国性的文艺刊物和报纸,拥有中国文联出版社等7家图书和音像出版社、1家影视中心;各地文联也出版地方性的文艺刊物。 《中国艺术报》 《中国戏剧》 《剧本》 《中国戏剧年鉴》 《美术》 《曲艺》 《舞蹈》 《中国摄影》 《大众摄影》 《中国摄影报》 《民间文学》 《民间文化》 《缤纷》 《当代电视》 《电影艺术》 《大众电影》 《环球银幕》 《电影世界》 《中国电影年鉴》 《人民音乐》
|
中国文联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全国性的产业文联组成的团体组织,实行团体会员制,大陆全国性的文艺家协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联均为中国文联团体会员。中国文联现有团体会员56个,其中14个全国性协会、10个产业文联、32个地方文联,中国文联对各团体会员的工作有联络、协调、服务的职责,并承办团体会员需要统筹安排的事宜。是经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核定、并经国务院批准的免于登记的社会团体,中国文联机关为正部级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 历史 中国文联成立于1949年7月,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发起单位之一;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于1949年6月30日至7月28日召开,同年7月19日正式宣告成立,到2021年12月14日全国代表大会为止共经历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首届主席郭沫若,副主席茅盾和周扬。 中国文联的最高权力机构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代表大会和由它选举产生的全国委员会。全国委员会选举主席一人和副主席若干人组成主席团。主席团下设书记处,主持日常会务工作,并设立必要的工作机构。中国文联的经费来自国家拨款、会员会费和社会捐助。 2020年8月31日,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改体改〔2019〕1063号),原由文联主管的中国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促进会等1家行业协会(商会)与文联分离,依法直接登记、独立运行,剥离行政职能,不再设置业务主管单位。取消对行业协会的直接财政拨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其发展。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依章程自主招聘工作人员。 职责 根据《》,中国文联承担下列任务: 机构设置 根据有关规定,中国文联设置下列机构: 内设机构 直属事业单位 直属企业单位 会员团体 全国性协会 产业文联 地方文联 其他地方组织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香港会员总会(独立组织,无从属关系) 历届领导
|
外部链接 台湾,元智大学,中国语文学系罗凤珠老师主持的「红楼梦网路教学研究资料中心」(繁体中文网站) 红楼大观(简体、繁体网站),红楼梦全文检索,影印本,红楼梦论坛等 红楼梦研究书库(67部) 《紅樓夢》全文閲讀、檢索 繁體 簡體
|
评价 宝玉先打开又副册,然后打开副册,最后打开正册。 图库 外部链接 台湾,元智大学,中国语文学系罗凤珠老师主持的「红楼梦网路教学研究资料中心」(繁体中文网站)
|
傅抱石 刘海粟 陈之佛 钱松岩 亚明 宋文治
|
林散之 高二适 萧娴 中国画家 南京人 中国十二大 (人物)
|
生药学與中藥學的差異 生药学的研究範疇包含了對世界各國所使用傳統醫學的藥物及民間藥等所進行的研究,而中药学主要是中國政府為弘揚中國传统醫學理论所使用的藥物研究近代所提出的稱謂,如同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傳統醫學中的印度醫學及阿拉伯醫學所進行的生藥學研究一般,“中藥學”、“印藥學”、“阿藥學”基本上都屬於生藥學研究的分支。 研究與應用 為使療效確實與發現天然藥物對現代疾病的新應用,生藥學研究在今日顯得更為重要。且生藥學研究因涉及之範圍廣泛,而在研究時更有其一定程序與傳承:即首先要進行歷代諸家本草之本草考察 (包括名稱之考訂,歷代本草文獻中所傳承,每一生藥之性狀、藥效及產地之考察),其次要進行者為市場品之收集(包括同名異物及市場品來自何地之產地調查)。接著進行生藥學研究以確定市場品之基原(植物性生藥、動物性生藥、必須確定其基原植物和基原動物,礦物性生藥要確定其成分及防範異物之摻入,如石膏中鉛之含量需在20PPM以下),並將市場品就其性狀、臭、味、顯微鏡下之化學反應及構造、粉末及內含物特徵予於繪圖加以記載,以制訂真偽品之鑑別規格,便於品質管制。提交生藥化學家研究其有效成分並決定其構造式,如此一面可提供生藥藥理學家進行具備生理活性成分之篩檢並朝新藥開發之路發展,另一面更可解明該生藥之全部療效及毒性。確定臨床及其他醫療用途並掌握優質生藥後,則可朝生產方向發展,或利用生物科技中組織培養之技術栽培,同時在GMP生產過程中重視重金屬與農藥殘留問題,另一面將優質生藥按照中外漢方成方典籍(如日本厚生省頒布之二百一十處方)之成方比例在講究溶劑及賦形劑之下製成各種生藥濃縮製劑或其他劑形(如小柴胡湯、葛根湯……)等以提供生藥應用之專家使用。 換言之,生藥學是研究一系列生藥的嚴謹科學。從神農本草經以降之歷代諸家本草中所收載的生藥若非有新增品,便有新療效的發明,這與美國生藥學家H.W.Youngken(1951)說過的名言"The Pharmacognosy is as old and modern as
|
中國 生药学在中国起源于本草学,本草学得名于中国汉代某不知名作者假托上古神农氏之名所做的本草学专著《神农本草經》。《神农本草經》共录有药物365种是中国最早的生藥學著作;南北朝的梁医学家陶弘景总结整理了四卷本《神农本草》著三卷本《神农本草经》并著录《神农本草经集注》七卷,《集注》包括了各类药物700余种。公元659年苏敬等人著录《新修本草》20卷,并附图经7卷,药图25卷《新修本草》因其官方性质而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亦称《唐本草》是中国本草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中国明代著名的医学家和药学家李时珍著录中国本草学中最重要的一部专著《本草纲目》52卷,共录有药物1892种,《本草纲目》是中国本草学的集大成者,标志着中国本草学的发展走向顶峰。 近代生药学经由日本取經於德國,後經中國學者趙燏黃於1905年留學日本,回國時帶回「生藥學」一詞,並开啟了对中國傳統醫學對所使用的生药等的现代化研究。 生药学與中藥學的差異 生药学的研究範疇包含了對世界各國所使用傳統醫學的藥物及民間藥等所進行的研究,而中药学主要是中國政府為弘揚中國传统醫學理论所使用的藥物研究近代所提出的稱謂,如同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傳統醫學中的印度醫學及阿拉伯醫學所進行的生藥學研究一般,“中藥學”、“印藥學”、“阿藥學”基本上都屬於生藥學研究的分支。 研究與應用 為使療效確實與發現天然藥物對現代疾病的新應用,生藥學研究在今日顯得更為重要。且生藥學研究因涉及之範圍廣泛,而在研究時更有其一定程序與傳承:即首先要進行歷代諸家本草之本草考察 (包括名稱之考訂,歷代本草文獻中所傳承,每一生藥之性狀、藥效及產地之考察),其次要進行者為市場品之收集(包括同名異物及市場品來自何地之產地調查)。接著進行生藥學研究以確定市場品之基原(植物性生藥、動物性生藥、必須確定其基原植物和基原動物,礦物性生藥要確定其成分及防範異物之摻入,如石膏中鉛之含量需在20PPM以下),並將市場品就其性狀、臭、味、顯微鏡下之化學反應及構造、粉末及內含物特徵予於繪圖加以記載,以制訂真偽品之鑑別規格,便於品質管制。提交生藥化學家研究其有效成分並決定其構造式,如此一面可提供生藥藥理學家進行具備生理活性成分之篩檢並朝新藥開發之路發展,另一面更可解明該生藥之全部療效及毒性。確定臨床及其他醫療用途並掌握優質生藥後,則可朝生產方向發展,或利用生物科技中組織培養之技術栽培,同時在GMP生產過程中重視重金屬與農藥殘留問題,另一面將優質生藥按照中外漢方成方典籍(如日本厚生省頒布之二百一十處方)之成方比例在講究溶劑及賦形劑之下製成各種生藥濃縮製劑或其他劑形(如小柴胡湯、葛根湯……)等以提供生藥應用之專家使用。 換言之,生藥學是研究一系列生藥的嚴謹科學。從神農本草經以降之歷代諸家本草中所收載的生藥若非有新增品,便有新療效的發明,這與美國生藥學家H.W.Youngken(1951)說過的名言"The Pharmacognosy is as
|
廣義的生藥定義為:自然界三大自然物,即植物、動物、礦物取其原狀或一部或動植物之抽出物、分泌物、細胞內含物,以生品之原狀或經乾燥等簡單之加工,用於疾病之治療或供為有效成分抽出原料及成為製劑原料者之稱謂。 日本學者大井玄洞於1880年將德文譯稱為「生藥學」,將生藥學所研究的譯稱為「生藥」後,書中謂凡宇宙直接採取之藥物,具有其天然之形狀者或因機械的制法變換其形貌而販賣者,皆謂之生藥,而講求此等科學者,謂之生藥學。日本學者下山順一郎於1890年所著的生藥學序言中說到「生藥學是論述供醫療目的天然產物的學問。」中國學者趙燏黃於1905年留學日本,回國時帶回「生藥學」一詞,其與徐伯鋆合編的《現代本草生藥學》(1933)著作中謂「利用自然界生產物,截取其生產物之有效部分,備用於治療方面者曰藥材。研究藥材上各方面應用之學理,實驗而成一種之獨立科學,曰生藥學。」 現代世界各國藥學界對「生藥」(crude drug)賦予了更嚴謹的學術定義:「所謂生藥乃自然界三大自然物,即植物、動物、礦物取其原狀或一部或動植物之抽出物、分泌物、細胞內含物,以生品之原狀或經乾燥等簡單之加工,用於疾病之治療或供為有效成分抽出之原料及成為製劑原料者之稱謂。」即將藥用資源之天然產物通稱為生藥,而以其為原料製成之製劑就是生藥製劑。而「民間藥」之稱謂則如同西方生藥乃是針對病名或單一症狀,但憑經驗之傳承以期待局部療效者,如劍葉鳳尾草、小飛揚草、金線蓮…等。此外,在生藥分類中因植物性生藥佔其大部,因此將成為生藥之原料植物稱為藥用植物,此中又因草本者居多故一般人將之稱為藥草,其中新鮮之藥草又被稱為「青草藥」(無醫學理論根據)。而基於「漢方醫學理論」所使用之生藥謂之漢方生藥簡稱「漢藥」(日本木村康一教授認為基於「漢方醫學理論」所使用的日本產生藥稱為「和藥」);基於「西藏醫學理論」所使用的生藥簡稱「藏藥」;基於「印度醫學理論」所使用之生藥簡稱「印藥」……等。 参考条目 药学 生药学
|
日本學者大井玄洞於1880年將德文譯稱為「生藥學」,將生藥學所研究的譯稱為「生藥」後,書中謂凡宇宙直接採取之藥物,具有其天然之形狀者或因機械的制法變換其形貌而販賣者,皆謂之生藥,而講求此等科學者,謂之生藥學。日本學者下山順一郎於1890年所著的生藥學序言中說到「生藥學是論述供醫療目的天然產物的學問。」中國學者趙燏黃於1905年留學日本,回國時帶回「生藥學」一詞,其與徐伯鋆合編的《現代本草生藥學》(1933)著作中謂「利用自然界生產物,截取其生產物之有效部分,備用於治療方面者曰藥材。研究藥材上各方面應用之學理,實驗而成一種之獨立科學,曰生藥學。」 現代世界各國藥學界對「生藥」(crude drug)賦予了更嚴謹的學術定義:「所謂生藥乃自然界三大自然物,即植物、動物、礦物取其原狀或一部或動植物之抽出物、分泌物、細胞內含物,以生品之原狀或經乾燥等簡單之加工,用於疾病之治療或供為有效成分抽出之原料及成為製劑原料者之稱謂。」即將藥用資源之天然產物通稱為生藥,而以其為原料製成之製劑就是生藥製劑。而「民間藥」之稱謂則如同西方生藥乃是針對病名或單一症狀,但憑經驗之傳承以期待局部療效者,如劍葉鳳尾草、小飛揚草、金線蓮…等。此外,在生藥分類中因植物性生藥佔其大部,因此將成為生藥之原料植物稱為藥用植物,此中又因草本者居多故一般人將之稱為藥草,其中新鮮之藥草又被稱為「青草藥」(無醫學理論根據)。而基於「漢方醫學理論」所使用之生藥謂之漢方生藥簡稱「漢藥」(日本木村康一教授認為基於「漢方醫學理論」所使用的日本產生藥稱為「和藥」);基於「西藏醫學理論」所使用的生藥簡稱「藏藥」;基於「印度醫學理論」所使用之生藥簡稱「印藥」……等。 参考条目 药学
|
T S S S S S L T L S S S S S T T T S T T T L T L S S S S S T T S T T T T L T L S S S S S T T T S S T S L T L S S S S S T T S T T S S L T L S S S S S T T S S T S S L T L S S
|
S L T L S S S S S T T S T T S S L T L S S S S S T T S T T T T L T L S S S S S T S T T S S L T L S S S S S T S S S S S L T L S S S S S T T T S T T T L T L S S S S S T T S T T T T L T L
|
南京历史上曾汇聚过许多著名书画家,在近现代历史上,胡小石之师李瑞清、曾农髯是清末民初享有盛名的书法家,有“南宗”“北宗”
|
金陵书法四老指近现代著名的四位南京书法家,胡小石、林散之、高二适、萧娴四人。
|
由於在現代,「玄学」一詞已轉變為風水命理神祕學等意思,所以現今多被稱為魏晉玄學。 概要 “玄”字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一章的末句「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在東漢末期至晉朝期間,正统儒家名教之學開始受到質疑,於是從儒家轉向道家。 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 何晏、王弼提出“名教本於自然”,治理社會要以道家的自然無為為本,以儒家的名教為末。 阮籍、嵇康為竹林七賢之首領,其學被後人稱為“竹林玄學”。他們認為“越名教而任自然”,強烈反對儒家的名教,駁斥何、王二人之“貴無論”。 向秀、郭象、裴頠等則認為萬物皆是自然而生,主張“名教即自然”,則名教亦是萬物之一。 在南北朝時期,劉宋的宋明帝把玄學與儒學、文學、史學並列為「四科」,不過此時玄學已經沒有新發展,在張湛的《列子注》後,大多只要討論前人留下的論點,而在佛教傳入後,玄學逐漸式微。 玄學主要涉及有無、生死、動靜、名教、自然、聖人有情無情、聲音哀樂、言能否盡意等。在後世部份士人認為,玄學清談無關於經國濟世,因此有「清談誤國」的說法。 科學與玄學的論戰,簡稱科玄論戰,又名人生觀之論戰、科學與人生觀的論戰,是於1923-24年發生在中國學術界的一場有關「科學與人生觀」的學術爭論。參與辯論的學者分成「科學派」和「玄學派」 現代玄學與民間信仰 現代的所謂「玄學」,是在古代玄學的思想基礎上,作為生命過程中的運用法則或方法,並非學術上所說變成神秘主義式的民間信仰,因而,玄學家等),包括術數、占卜、算命、風水、擇日、姓名學、開壇作法等命術鬼神學理方法實踐在生活中,多數民間信仰從業者或術數先生稱源自道家和陰陽家的學说。民間信仰被認為是文化的一部分,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主要分支: 八字 命理、面相、掌相 纳音
|
現代的所謂「玄學」,是在古代玄學的思想基礎上,作為生命過程中的運用法則或方法,並非學術上所說變成神秘主義式的民間信仰,因而,玄學家等),包括術數、占卜、算命、風水、擇日、姓名學、開壇作法等命術鬼神學理方法實踐在生活中,多數民間信仰從業者或術數先生稱源自道家和陰陽家的學说。民間信仰被認為是文化的一部分,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主要分支: 八字 命理、面相、掌相 纳音 干支纳音 占星術、紫微斗數、擇日 風水 姓名學
|
旅遊
|
自助旅遊:不跟隨旅行團的旅遊方式,亦被廣泛稱為「自由行」,其旅遊日程、线路等由旅遊者自行选定。
|
圖片 註釋 外部連結 細胞因子
|
干扰素()為一組细胞信号传送蛋白,是在动物细胞在受到某些病毒感染后分泌的具有“触发”免疫系统防御病毒功能的宿主特异性醣蛋白(本身并不直接与病毒作用)。细胞感染病毒后分泌的干扰素能够与周围未感染的细胞上的相关受体作用,促使这些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防止进一步的感染,从而起到抗病毒的作用,但干擾素對已被感染的細胞沒有幫助。 性質 1954年,日本傳染病研究所的長野泰一、小島保彥發表了「病毒干擾素發現」的報告。1957年,英國科學家Isaacs和Lindenmann亦發現了干擾素,並將之命名為「Interferon」。所谓病毒干擾現象就是當一種病毒感染某個细胞後,該細胞能够干擾病毒感染其他細胞的效率。最初,科學家們把消滅活性的流感病毒接種於雞胚細胞内,結果發現這些細胞可以分泌一種可溶性物質來抑制和干擾流感病毒的複製,所以將這種物質命名為干擾素。 通常細胞只在受到低病毒力的病毒感染之後才能大量合成干擾素,而高病毒力的感染会使得细胞在合成干擾素之前就已致死。除了直接放入病毒,另外一個可以誘導细胞合成干擾素的因素是雙鏈RNA的存在。因为雙鏈RNA在正常的細胞中不存在,而只存在于RNA病毒或是受RNA病毒感染的細胞中。因此無論是天然還是合成的雙鏈RNA都可以作為一個病毒感染信號来誘導細胞合成干擾素,有這個手段我們就可以開始製造干擾素了。 1980年代以後,人類已經可以通過生物工程手段批量生產干擾素用於臨床治療。由於干擾素必須在局部细胞中達到較高的濃度才能誘導宿主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因此干擾素治療效果取决于能否将一定劑量的干擾素輸送或注射到病灶。 干擾素和鄰近且未感染的細胞結合後會形成一種由核苷酸構成的特殊分子,此分子可以活化核醣核酸水解酶L(RNAseL),核醣核酸水解酶L能把細胞內的病毒RNA全部摧毀。同時,干擾素也可以活化蛋白激酶,把細胞內未完成的病毒蛋白質給破壞掉。
|
Design)的阶段,现在的药物化学家可以借助高性能计算机的帮助,定量地预测某一药物分子结构的生理活性,有目标地设计药物分子。 引用 参见 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调剂学 合成药物列表
|
Design)的阶段,现在的药物化学家可以借助高性能计算机的帮助,定量地预测某一药物分子结构的生理活性,有目标地设计药物分子。 引用 参见 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调剂学
|
1957年,海飛茲加入了公開呼吁加州普設9-1-1緊急號碼的運動。1958–59年,擔任加大洛杉磯分校的講座教授。1961年,擔任南加大教授。他對學生的要求極度嚴格,學生往往吃不消而選擇離開,但其實他是一位十分關心學生的好老師,對於學生的各方面,甚至生活上的需求他都十分熱心幫忙。十年之間,他收了150位學生,其中雪莉·克魯斯(Sherry Kloss)被認為是海飛茲的傳人。此外,他對事物的洞悉力十分強,也常以此觀察學生們的任何需要。 1973年之後,海飛茲展現了對其他領域的興趣,例如:錄音的轉錄工程,以及對環境保護運動的參與等。他於1983年中止了與南加大的合作關係,但仍繼續個人的教學活動。 逝世 1987年12月10日,逝世於洛杉磯的。 個人生活 海飛茲偉大成就的背後,除了天份與努力之外,他也付出了相當的代價。他從小得接受艱苦的天才兒童訓練,無法像一般人一樣成長,結果性格孤僻保守。他的兩次婚姻都以離婚收場,雖然養育了三個孩子,卻沒有享受過太多家庭生活的樂趣。他的女兒Josepha Heifetz是一位作曲家、鋼琴家兼作家,。 演奏風格與習慣 海飛茲以幹練、快速而著称,作风霸气而恢宏,技巧惊人而精确。他的風格常給人冷酷的感覺,特别是当他展现炫技作品的时候,冷静干脆地掌握每一刻凝聚的音符,牵动着观众每根神经。他演奏時,習慣將小提琴抬得很高,眼睛盯著手指頭,身體一動也不動,臉上沒有什麼表情。他演奏的速度總是比一般人快,而且快很多,演奏艱深的樂曲時,常令人嘆為觀止。而演奏結束之後,儘管台下歡呼聲雷動,他也是一樣不動聲色。 海菲茨认为练琴太多和练琴太少一样坏;他说:“如果我每天练琴六小时,会一点进步都没有,我还有许多其他兴趣,比如看书或各种运动,诸如打网球、高尔夫、骑自行车、骑马、划船或游泳。常常当我该练琴时,却拿一部照相机往外跑,我是摄影迷。” 樂器 海飛茲擁有一把1714年的斯特拉迪瓦里琴「」及一把1742年的名琴。在音乐会上他喜欢用瓜奈里琴,这把琴萨拉萨蒂生前用过,有着极美的音色。 評價 海飛茲被譽為帕格尼尼後最偉大的炫技小提琴家。 作品 商業錄音 海菲茨录制了大量唱片,其中的黑胶唱片现已转录成光碟。由索尼所出版的海菲茨全集,共104张,。 注释 參考資料 參見
|
移居美國 1917年,十七歲的海飛茲收到來自美國的邀請,於10月27日在美国卡內基音樂廳首次登台演出,並从此定居在美國拓展其演奏生涯。此次演奏,吸引了幾乎全美國最有名的小提琴家前來觀賞。年輕的海飛茲毫不怯場,而且發揮得淋漓盡致,把到場的小提琴家嚇得目瞪口呆,輕易地征服了美國樂壇。 1925年,海飛茲取得美國公民身分。1936年,與一同組建了。1937年,擔任的首席副主席。 巡迴演出 1917年11月9日,海飛茲完成了首次錄音,鋼琴合作為安德烈‧本瓦(André Benoist),隨後他展開了美國巡迴。之後的數年間,他並陸續完成了倫敦(1920)、巴黎(1920)、澳大利亞(1921)與亞洲(1923)的首演。1919年,塞繆爾‧喬茨諾夫(Samuel Chotzinoff)成為他專屬的鋼琴合作。1925年,伊西多爾‧阿科朗(Isidor Achron)取代了喬茨諾夫的位置。1929年,完成南美洲首演。 1934年,伊曼努埃爾‧貝(Emanuel Bay)成為專屬鋼琴合作,並隨他返回俄羅斯,在十七天內舉行了十三場演出。這是海飛茲生前唯一一次回到故土。1942–44年,參與戰時美軍勞軍活動,其中包括了在義大利、北非前線戰場所舉行的,八週內四十五場之多的演出。 電影演出 1939年,海飛茲在電影中,首次大銀幕亮相.,飾演自己。1947年,在電影中演出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 創作 1927年,海飛茲展開對龐塞作品《小星星》(Estrellita)的改編工作,後來陸續衍生的改編版本數超過百個。1930年,出版了作品的改編。1946年,海飛茲化名為吉姆‧霍伊爾(Jim Hoyle),創作了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When You Make Love To Me—Don't Make Believe〉。克羅斯比和都曾錄唱過這首歌曲。 1949年,他與亨利克‧卡斯頓(Henryk Kaston)共同研製的小提琴弱音器取得專利權,並被命名為「海飛茲弱音器」。 晚期生涯 1954年,布魯克斯‧史密斯(Brooks Smith)成為專屬鋼琴合作。1961年於洛杉磯開始一系列的「海飛茲–畢亞第高斯基音樂會」演出活動,之後並陸續轉往舊金山、紐約演出。 1970年,於巴黎完成了電視特別節目的剪輯製作,並於美國播放。1972年,於洛杉磯音樂中心完成最後的公開演出,這場演出並且被轉錄為專輯出版。 教學與其他領域 1957年,海飛茲加入了公開呼吁加州普設9-1-1緊急號碼的運動。1958–59年,擔任加大洛杉磯分校的講座教授。1961年,擔任南加大教授。他對學生的要求極度嚴格,學生往往吃不消而選擇離開,但其實他是一位十分關心學生的好老師,對於學生的各方面,甚至生活上的需求他都十分熱心幫忙。十年之間,他收了150位學生,其中雪莉·克魯斯(Sherry Kloss)被認為是海飛茲的傳人。此外,他對事物的洞悉力十分強,也常以此觀察學生們的任何需要。 1973年之後,海飛茲展現了對其他領域的興趣,例如:錄音的轉錄工程,以及對環境保護運動的參與等。他於1983年中止了與南加大的合作關係,但仍繼續個人的教學活動。
|
明斯克(,;傳統正寫法:;)是白俄罗斯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明斯克州的首府和独联体的行政中心,位於斯维斯洛奇河畔,明斯克是白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包括白俄羅斯國立大學。此外还有著名的马戏团、歌剧院和芭蕾舞院等設施。截至2021年1月,其人口約為2,009,786人(不包括郊區) 。使明斯克成為歐洲第11大人口最多的城市。 最早對明斯克的歷史記載可以追溯到11世紀(1067年),當時它被認為是波洛茨克公國內的一個省級城市與在河流上發展的定居點。1242年,明斯克成為立陶宛大公國的一部分。並在1499年獲得城鎮特權。從1569年起,明斯克成為波蘭立陶宛聯邦明斯克省的首府。由於第二次瓜分波蘭,明斯克也是1793年被俄羅斯帝國吞併的地區的一部分。1919年至1991年,在俄國革命後,明斯克成為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首都。2019年6月,明斯克主辦了2019年歐洲運動會。 历史 1067年初明斯克首次在一个文件中被提及,从1101年开始它是一个独立的君主国家的首都,1129年基辅罗斯将这个国家兼并。从14世纪初开始它属于立陶宛大公国。16世纪中叶明斯克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城市。 从1796年开始明斯克是白俄罗斯的首都。1812年拿破仑一世的军队摧毁了明斯克。20世纪初明斯克多次在战争中易手:1914年到1915年它是俄罗斯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总司令部,1919年到1920年波兰占领明斯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这里爆发了明斯克围歼战,明斯克再次被摧毁。在德国占领期间德国占领军杀害了其大部分犹太居民。 1944年7月3日苏联红军从德军手中收复明斯克,白俄罗斯独立之后将该日定为该国国庆日。战后明斯克被重建。城内建造了许多宽畅的大街和公园。市中心的老街道完全被拆除,新的街道按棋盘式纵横交错设计和建立,此外市内还建立了许多新的代表性建筑。1984年中明斯克的地铁开通。1989年一个新的飞机场启用。 地理 气候 明斯克属于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DFB)。一月的平均温度为−4.5°C(23.9°F),而七月的平均温度为18.5°C(65.3°F)。最低温度记录于1940年1月17日,温度为−40°C(−40°F),最高温度记录为2015年8月8日,温度为35.8°C(96°F)。明斯克经常有雾,特别是春秋两季。年降水量690毫米(27英寸)。全年大多西风和西北风,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加拿大的哈利法克斯气候类似。 经济 明斯克是白俄罗斯的经济首都,全城的工业和服务业满足了明斯克乃至整个国家的需要。明斯克的贡献占白俄罗斯预算的46%左右。根据2010年的相关报告,明斯克总共将15万亿白俄罗斯卢布献给了国家预算,而其他地区的全部收入为19.9万亿白俄罗斯卢布。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明斯克预算中70.6%的税收来自非国有企业,26.3%来自国有企业,1.8%来自个人企业家。在纳税数额最多的10家企业中,5家是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包括2家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子公司和1所卢克石油的子公司),2家是移动网络运营商(移动电信和),2家是酒精饮料生产商(Minsk-Kristall和Minsk grape wines factory),1家是烟草制品生产商。 2012年,明斯克的主要由工业(26.4%)、批发(19.9%)、交通运输(12.3%)、零售业(8.6%)和建筑业(5.8%)组成。 名胜 明斯克的名胜包括其大教堂周围的老城区、一座古老的修道院、市中心的大街和斯维斯洛奇河畔。 交通 明斯克是东欧国际交通的中枢点之一。东西方向的巴黎-莫斯科和南北方向的北欧-乌克兰的公路和铁路都在这里交汇。明斯克的市内交通主要是两条地铁,并拥有世界第三大无轨电车系统。此外它有两座机场。 体育 足球
|
明斯克的名胜包括其大教堂周围的老城区、一座古老的修道院、市中心的大街和斯维斯洛奇河畔。 交通 明斯克是东欧国际交通的中枢点之一。东西方向的巴黎-莫斯科和南北方向的北欧-乌克兰的公路和铁路都在这里交汇。明斯克的市内交通主要是两条地铁,并拥有世界第三大无轨电车系统。此外它有两座机场。 体育 足球 -{zh-hans:明斯克迪纳摩足球俱乐部;zh-hk:明斯克戴拿模足球會;zh-tw:明斯克迪納摩足球俱樂部;}- 明斯克足球俱樂部 冰球 明斯克發電機冰球俱樂部 手球 篮球 友好城市 长春 深圳 上海 班加罗尔 底特律 埃因霍温 里昂 讷韦尔 摩尔曼斯克 诺丁汉 新西伯利亚 仙台 扩展阅读 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 明斯克號航空母艦
|
南越人,是古代中國岭南東部地区的主体部族,也是该地的原住民部落,源自百越,種族上属蒙古人种。“南越”是指南越部落,同時也是嶺北華夏部落对嶺南百越(亦称「百粤」)的諸部落总称,嶺南各部越人曾經建立西甌、雒越、南海國、文郎国與南越國等國家。 百越並非民族概念,只是古代南方各部落的泛称,或者说,是对主要居於中国南部及越南北部的古代越人总称。而南越人是百越的一支,居於漢地南部(廣東)。在中原华夏居民大量迁移到岭南以前,南越人一直是岭南東部地区的原住民 。 南越人是具有嶺南文化特色的古代部落,聚居于岭南,主要分布于廣東的珠江流域和韩江流域。雖然當時嶺南地區至少形成大約驩兜、縛婁、陽禹、伯慮、蒼梧、西嘔、儋耳、雕題(與儋耳同位於海南島)、駱越(主體位於今越南境內)等九個土邦,但仍是屬於原始社會的部落,并未發展出奴隸、封建制度的意義上國家,亦沒有私有制、經濟系統、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國家元素。 随着秦始皇南征百越,中原居民持续南迁,原住民南越人与北方南來的嶺北中原移民长期杂居,於是嶺南東部的南越人逐漸與中原人融合形成漢民族,主要分布于现在的中国廣東,而嶺南西部的土著居民如西甌、雒越等部落后来各自演变为京族、黎族、壮族等民族,主要分布于现在的中国广西、海南、云南東南部及越南北部等地。 除了南越部落外,位於五嶺以南的嶺南西部百越部落還有西甌和雒越,先後建立文郎國與瓯骆国。 注释 参考文献 参见 百越
|
粵語 嶺南 广府人 客家人 南越国 赵佗
|
《冼夫人》:2020年广州粤剧院、春梅艺术(广州)有限公司创作的粤语戏曲音乐剧,由黄百鸣监制、高志森担任总导演、焦媛担任执行导演、麦嘉编剧、苏春梅主演 电影 《冼夫人之浩气英风》(2017):穆龙导演,李明启、计春华主演。 《谯国夫人》(2023):粤剧电影,曾小敏主演。 电视剧 《冼夫人》:1990年武汉电视台制作的6集电视剧 《冼夫人》:2001年广东省委宣传部制作的6集电视剧,由金玉婷主演 《谯国夫人》:2023年广东广播电视台、北京光兆大地传媒制作的35集电视剧,由叶璇、任重主演 相关書目 《隋書·卷八十·列传第四十五·譙國夫人傳》 《北史·譙國夫人冼氏傳》 相关链接 冼夫人文化研究网 延伸阅读 参考资料 南北朝軍事人物 中國女性軍事人物 南北朝女性政治人物 隋朝政治人物
|
隋文帝出兵南下滅陳朝後,冼夫人保境安民,被俚族尊為「聖母」。隋朝總管韋洸被陳朝嶺南守將徐璒所阻,於嶺下停滯不前,無法進入嶺南。徵陳主帥楊廣命令陳後主致書冼夫人,使其歸隋朝,為了證明是真的,還把冼夫人曾經獻給陳朝皇帝的扶南犀杖及陳後主的兵符拿給她看。冼夫人見到信及物件,始確信陳朝已滅亡,便派孫子馮魂迎韋洸嶺南,各地才聞風歸附。從此嶺南地區全部歸隋朝管轄。 不久番禺人王仲宣謀反,越族首領皆響應,圍韋洸於嶺南首府南海,並派兵進屯衡山,斷絕中原和嶺南的交通。冼夫人派遣孫子馮暄領兵救援韋洸。由於馮暄與叛軍將領陳佛智素來友善,故意停留不解南海之圍。冼夫人知道之後,派人將馮暄監禁,改派另一名孫子馮盎討伐陳佛智,擊敗陳佛智並將其斬首。再進兵至南海,與鹿願軍會合,共敗王仲宣。是役,冼夫人親自被甲,率領軍隊,保護隋文帝使節裴矩招撫嶺南各州,使蒼梧郡南越族首領陳坦、岡州馮岑翁、梁化鄧馬頭、藤州李光略、羅州龐靖等皆來參謁裴矩,歸順隋朝。隋文帝大表贊賞,拜馮盎為高州刺史,並赦免馮暄,拜為羅州刺史,追贈馮寶為廣州總管、譙國公,冊封冼夫人為譙國夫人,讓譙國夫人開創幕府,可以自由任命長史及下屬官員,給予印章(有實權),可以調動俚族各部及嶺南六州兵馬,若遇有機急,可便宜行事。將宋康邑再次授予馮僕的遺孀(冼夫人亡夫馮寶原為南梁宋康郡公,冼夫人本為南梁宋康郡夫人。隋朝修改地方體制,不設宋康郡)。 隋仁寿元年(601年),番州總管趙訥貪汙,苛待人民,使南越諸俚獠叛亂。冼夫人派遣長史張融向朝廷報告,提出安撫之法,並告發趙訥罪狀。隋文帝派遣使者調查,查獲趙訥的贓款,將趙訥法辦,降旨委託冼夫人招撫叛民。冼夫人親自帶著詔書,自稱使者,遍曆十餘州,宣述隋文帝之意,勸諭俚獠各部,所至皆降。隋文帝為表嘉獎,賜冼夫人临振县(今海南省三亚市)1500户给冼夫人作汤沐邑,並追贈馮僕為岩州總管、平原郡公。 仁壽二年(602年),冼夫人于巡视海南时病逝,谥号誠敬夫人。 影响 冼夫人逝世后,后人在各地建庙供奉以示纪念,冼夫人在广东(粤西地区)、海南乃至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华侨聚居地拥有广泛信众,她和丈夫冯宝还被民众作为“和合神”加以崇奉。清康熙《茂名县志》记载,“十一月二十四日冼夫人诞辰,正日及前后数日,演戏、祭奠,城市乡落有庙之处皆然”。目前,全球的冼夫人庙(冼太庙)超过2000座。对冼夫人的敬仰而逐渐形成的冼夫人信俗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广东茂名市、高州市则以冼夫人“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为基础,以“好心茂名”、“好心高凉”作为城市文化品牌。 纪念 隋谯国夫人冼氏墓(冼太夫人故里文化旅游景区) 冼太庙 高州冼太庙 旧城冼太庙 高凉岭冼太庙 山兜村娘娘庙 冼太诞辰纪念活动 军坡节(海口冼夫人文化节) 电白电城镇冼太夫人纪念学校 高州长坡镇冼太夫人小学 相关艺术作品 戏剧 《冼夫人》:2018年海南省琼剧院创作的琼剧剧目,由林川媚主演 《冼夫人》:2018年茂名市桃花粤剧团创作的粤剧剧目,由钟楚芸、彭永东主演 《谯国夫人》:2019年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院创作的粤剧剧目,由曾小敏、欧凯明、黎骏声主演 《冼夫人》:2020年广州粤剧院、春梅艺术(广州)有限公司创作的粤语戏曲音乐剧,由黄百鸣监制、高志森担任总导演、焦媛担任执行导演、麦嘉编剧、苏春梅主演 电影 《冼夫人之浩气英风》(2017):穆龙导演,李明启、计春华主演。
|
农业 战国时期岭南地区雖然已有水稻耕作等农业生产,但进行农业生产的工具多为石器和简单的青铜器,与已广泛运用到铁器农具的中原地区相比,农业生产水平相對落后。秦始皇征服岭南之后,让秦军屯戍岭南,又从中原迁移过去大量移民,这批移民的南下带去了中原的铁器农具和发达的农业生产技术,提昇了岭南的农业生产水平。南越国立国之后,原为秦军将领的开国君主赵佗仍注重农业的发展,推广使用中原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并在与长沙国交界的地方设立关市,通过长沙国从中原地区输入铁制农具和马、牛、羊等家畜用于农业生产。其间虽然在吕后掌握汉朝朝政时对南越国实行了经济封锁,但中原和南越国的关市贸易在吕后死后很快又得到了恢复,直至南越国灭亡。 南越国使用的农工工具多为铁制,南越国墓葬出土的铁制农具有锄、锸、钁、镰、锛、铲等,主要用于农作物的耕种、收割、锄草等;出土的铁制工具有斧、锉、、刀、锤、凿等,主要应用于木工、金工、打制石器等工种。在铁制农具中,锄和锸是南越国最常用的农具。锄主要在农耕时用于清除杂草,疏松土质等;锸是插地起土的农具,主要用于翻地、修埂、开渠等。而钁主要用于深掘土地、开荒造田、刨掘树根等,镰用于收割农作物,斧可用来砍伐森林。这些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有效地促进了南越国的农业发展。但由于南越国铁矿资源缺乏,冶铁业不发达,这些铁制农具主要还是要依靠中原地區的输入,因此南越国的铁製农具的普及程度还是远远不及中原地区,分布范围主要在南越国都城和郡县治所的周边区域,而在一些偏远地区,仍在使用石器和青铜器。 南越国最常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古越人就开始人工栽培水稻,南越国时更是大面积推广种植。水稻非常适合岭南地区高温多雨,水源众多的生长环境。除水稻之外,在南越国墓葬中出土的粮食作物还有黍、粟、菽、薏米、芋、大麻子等,杂种这些旱地作物,是为了适应岭南地区地形复杂、山多田少的自然环境。在南越国的墓葬中还出土了不少盛酒器皿,说明当时南越国已有了成熟的酿酒技术。在南越国的墓葬中出土的瓜果有柑桔、桃、李子、荔枝、橄榄、乌榄、人面子、甜瓜、木瓜、黄瓜、葫芦、姜、花椒、梅、杨梅、酸枣等。其中荔枝是岭南特有的水果,据东晋的《西京杂记》记载,赵佗曾将荔枝作为贡品进贡给刘邦。而橄榄的出土,则否定了过去的学者认为它原产于波斯,是汉武帝通西域后才传入中国的看法。 在南越国的墓葬中发现有牛的残骸,但没有发现犁铧或其它有关牛耕的遗物,所以尚不清楚南越国是否使用牛耕。除牛之外,还发现有羊、猪、鸡等家畜和家禽的残骸,以及禾花雀、竹鼠等野生动物残骸。尤其是禾花雀,在2001年成为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前一直是粤菜一道菜肴的主料。南越国的墓葬还出土了大量的水产品,包括有鲤科鱼类、龟鳖类等淡水产品,产于珠三角河口地区的耳螺、笋光螺、河蚬等淡水和海水交界的水产品,和青蚶、楔形斧蛤、龟足等海水产品,可见当时南越国已经掌握了娴熟的渔业生产技术。 手工业 据考古发掘证明,岭南地区最迟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青铜器,并掌握了原始的青铜铸造技术,但当时青铜器的应用并不广泛。秦始皇征服岭南和赵佗建立南越国之后,来自中原的青铜铸造技术使岭南地区的冶铸业有了很大的发展,青铜器的种类和数量都非常丰富,仅在南越文王墓和罗泊湾一号墓两个南越国的墓葬中就分别出土了500多件和200多件的青铜器。在这些青铜器中,有部分是从中原或邻近地区输入,如兵器中的铜戈、铜矛、铜剑、铜弩机、铜镞等,日常用品中的铜镜、铜带钩、铜牌饰、铜钱、蒜头扁腹壶、汉式铜鼎等。此外,南越国自身铸造的青铜器也比较多,有句鑃、越式铜鼎、铜提筒、铜熏炉、铜鼓、提梁漆绘壶、铜烤炉、铜鍪、编钟、铜钫、竹节铜筒、羊角钮钟等。其中的一些铜器体型硕大,胎壁较薄,铸有各式繁杂的花纹。南越国的青铜器分为铸造和锻造两种加工方式,其中铸造的铜器占了绝大部分。铸造的方式又分为范铸法和失蜡法两种,以范铸法居多,对于比较复杂的铜器则先分铸各个附件,然后与器物主体再进行合铸。南越国境内有丰富的铜、锡、铅矿,在广西北流的铜石岭就发现一座始于南越国的采矿和治铜遗址,有14座炼炉,据估算可年产铜料3.2吨。 岭南地区的铁器也是在秦始皇征服岭南之后才开始大量出现,南越国时期,使用铁器已经较为普通,单单在南越文王墓就出土铁器246件。南越国墓葬出土的铁器主要可分为农具、手工业工具、兵器和生活用具等,种类繁多。其中南越国的农具和手工业工具已大部分为铁制品,包括有锄、锸、钁、镰、锛、铲、斧、锉、锥、刀、锤、凿等。但铁兵器还是比较稀缺,通常只配给将官使用,包括有铁剑、铁矛、铁戟、铁铍、铁镞、铁铠甲等。南越国的铁器也分为铸造和锻造两种加工方式,绝大部分为锻造,只有少量的铁器,如南越文王墓出土的一件越式大铁鼎就是铸造而成。由于南越国境内铁矿资源缺乏,南越国本身的冶铁规模十分有限,铁器主要还是依靠从中原的进口,冶铁的原材料也主要是从中原输入,或者利用废旧铁来进行铁器的加工锻造。 南越国的金银器主要在南越文王墓中出土,其中重要的金银器有“文帝行玺”金印、“泰子”金印、“右夫人玺”金印、金带钩、玉龙金钩、漆杯金座、金扣象牙卮、金珠、金花泡饰、杏叶形金箔片、小金羊、银洗、银盒、银匜、银卮、银带钩等。这些金银器大部分为南越国工匠所制,少部分为中原地区传入或海外的舶来品。南越国的金银器制造工艺有铸、压、锤碟、抽丝、焊接、镶钳等。此外,还有用金银在其它质地的器物表面进行装饰的鎏金、贴金和错金银等工艺。 南越国的玉器主要发现于规模较大的贵族墓中,一般的中小型墓葬很少,其中最多的是南越文王墓,共出土了244件玉器。南越文王墓的玉器全由软玉制成,分为礼仪用玉、丧葬用玉、装饰用玉、器用用玉四大类,器型有玉衣、鼻塞、玦、璧、璜、玉环、组玉佩、玉舞人、佩饰、剑饰、带钩、棋子、卮、杯、盒、翁仲、印章等。这些玉器纹饰丰富,纹样可分为几何纹和动物纹,在动物纹中又以龙凤纹最常见。其中的精品有丝缕玉衣、角形玉杯、承盘高足杯、龙虎并体玉带钩、龙凤纹重环玉珮、凤纹形牌饰、兽首衔璧、玉舞人等。根据南越文王墓出土的大量精美玉器,可以看到南越国的玉雕工艺已达非常高的水平。南越国玉器的玉料一部分为自产,也有来自于岭南之外。南越国的玉器加工工具相对简陋,如钻孔的工具还是用竹木器和骨器等,但加工的技巧却很高超,其中在南越文王墓出土的铜框镶玉卮和铜框镶玉盖杯还出现了镶嵌工艺。 在南越国的墓葬中,出土最多的器具是陶器,仅在南越文王墓就出土陶器多达991件。南越国墓葬出土的陶器主要有储容器、炊具等日常生活用具,和专为陪葬用的明器,以及一些建筑用的砖瓦等,器型有鼎、盒、壸、钫、提筒、尊、熏炉、瓿、瓮、罐、卮、杯、豆、碗、钵、盂、勺、盆、甑、鋗、釜、盘、案、纺轮、网坠、瓦当、铺地砖、鱼形响器等。这些陶器大部分为南越国本土制造,多是一些有着南越风格的几何印纹陶。南越国陶器按陶质可分为泥质陶和夹砂粗陶两种,泥质陶占了绝大多数,其陶土经过精心掏洗,并掺有少量细砂。南越国的陶器煅烧的火候也比较高,属于胎质坚硬的硬陶。在制坏工艺方面,分为手制、模制和轮制三种,其中主要以轮制为主,大多数器物都用了两种或三种的制作方式,很少只用单一技法完成。在装饰方法上,有模印、拍印、施压、刻划、镂孔、附加堆纹、彩绘等方法,纹饰复杂,富于变化。其中拍印纹中最具代表性的几何图形印纹就有百余种,成为南越国陶器装饰的一个特色。而对于彩绘工艺,则有红、黄、黑、白四种颜色,所绘的纹饰多为云纹、水波纹、弦纹等。南越国的部分陶器的表面还经过了施釉,方法分为蘸釉法和刷釉法。在装窑方法上,分为叠烧法和仰烧法,叠烧是当时先进的烧窑方法,能在相同的窑内烧制更多的陶器。 南越国时期,漆器制造业有了重要的发展,该时期的出土漆器数量众多,器型丰富。在罗泊湾一、二号墓中共出土了800多件漆器,是南越国墓葬中出土漆器最多的一处。南越文王墓出土的漆器也不少,但由于腐朽严重,大部分无法分辨外型。南越国漆器的器型主要有耳杯、卮、豆、盆、壶、钫、敦、桶、盂、奁、梳篦盒、梳、工具箱、博局、筹码、拐杖、鸠杖、伞顶轴、屏风、泡钉、剑鞘、刀鞘、矛柄、盾、甲、环、玦、球、棺等。南越国的漆器有木质胎和类纻胎两种,以木质胎为主,木质胎又可分为旋木胎、斫木胎和卷木胎等。南越国的一些漆器还在局部嵌扣上金属或玉器,这种器物称为釦器,南越文王墓中发现了大量釦器的金属部分遗物。南越国漆器的基本色调为黑地朱绘,即在黑色漆底上,用红、白两种常用色绘彩,也有少量用到绿、墨绿、褐、黄、金等色绘彩。南越国的漆器大部分都绘有花纹图案,这些纹饰可分为几何纹、云气纹、花草纹和动物纹等。南越国还有一种漆绘铜器,即将漆绘于铜器上,南越文王墓出土的漆画铜镜和罗泊湾一号墓出土的漆绘提梁铜筒和漆绘铜盆等均为此类器物。根据南越国漆器上的铭文,可知当时番禺和布山两地设有官办的漆器作坊监造漆器,为南越国的漆器制造中心。 南越国纺织业的织造原料以丝和麻为主,在南越文王墓中,以丝占了绝大多数,按丝的质地不同,又可细分为绢、罗、纱、锦等。从南越文王墓出土的大批已碳化的丝织品和印染工具,以及罗泊湾一号墓出土的织机配件来看,南越国的纺织品大部分应为本地织造,纺织业具有一定的规模。而且织造的工艺相当高,能生产出经纬密度每平方厘米320×80根纱的超细绢,和表面布满绉纹而显得厚实的绉纱等丝织物。南越文王墓出土了两块青铜印花凸版,显示了当时已具有成熟的印花工艺;而出土的用朱砂来染色的朱绢,和涂上黑油可防雨的黑油绢,可以看到当时已掌握了多种涂染工艺。此外,在一些出土的织物中还可以看到砑光工艺和刺绣技术。 岭南地区造船业大规模的发展始于秦朝,广州市中山四路发现的秦汉造船工场遗址即始建于秦朝平定岭南之际,一直到南越国首任君主赵佗统治的后期才被废弃,而且南越国的造船工场还应该不止这一处。在秦汉造船工场遗址中,共试掘出三个造船台,据推算,这些船台可以造出长20米、宽5米、载重量为20至30吨的船只。在这个造场工场中,已用到铁锛、铁凿、铁钉等铁制工具,造船的木材主要有格木、樟木和杉木等,造船主要采用榫接法拼合,并用木钉、竹钉、铜钉或铁钉钉联。南越国制造的船只已经运用到军事、捕船、交通、娱乐、经商等各方面。 商业 秦朝之前,岭南地区的商品经济基本处于物物交换的原始状态,并没有进入货币经济的阶段。秦朝平定岭南之后,大量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中原发达的贸易方式,岭南地区才开始逐渐进入货币经济时代。南越国建国之后,历代的君主都注重与邻国、特别是与汉朝的商业贸易。前196年,南越国和汉朝建交后,赵佗即在南越国和长沙国交界的地方设立关市,通过长沙国从中原输入铁器、青铜器和牲畜,引进中原的先进技术,并向中原输出南越国出产的白璧、珠玑、玳瑁、犀牛角、翠鸟、紫贝、孔雀、能言鸟、珊瑚、荔枝等土特产。南越国与闽越、夜郎等其它周边国家的商业贸易也十分密切,南越国主要通过牂柯江来和夜郎等西南夷国家进行贸易往来,甚至还通过夜郎和巴蜀进行商贸。在吕后与南越国交恶时期,赵佗还以赠送财物的方式,来获得闽越、夜郎、西南夷的附属和支持。南越国没有自己铸造的货币,其使用的货币均是从中原输入的,这些货币主要以秦朝和汉朝的“半两”钱为主。南越国的货币流通范围有限,仅局限于番禺、布山等主要治所,大多数边远地区还是采用物物交换的原始方式。 除了陆路和内河贸易之外,南越国的海上贸易也有很大的发展,据广州市的秦汉造船工场遗址的考古发掘证明,南越国的都城番禺已具备了生产大批内河和沿海航行船只的能力。在南越文王墓出土的船纹铜提筒(B59)上有一副羽人海战凯旋图,在船之间出现了首尾随行的大鱼、海龟和海鸟等海洋生物,这也显示了当时的南越人已有能力进行海洋贸易。他们开辟了通过南海与东南亚和南亚诸国进行海上商业贸易的路线,这条路线后来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在南越国宫署遗址中,发现了许多海上贸易交住的证据,比如石水池底部使用的冰裂纹铺砌术,叠石柱,八棱石柱等均和中原的砖木建筑技术有差异,而和西方、古埃及、古印度等地的石构建筑技术相类似。这里出土的砖瓦部分施有青釉,这种釉并非中原同时期用于陶瓷上的灰釉和泥釉,其化学特征反而和西方的玻璃存在相似性。在南越文王墓中,也发掘出银盒、象牙、金花泡饰、乳香、玻璃珠饰等与海外贸易密切相关的一些舶来品。 文化 语言文字 南越国除了从中原迁移过来的中原人使用古汉语外,本地的南越、西瓯、骆越等土著居民皆使用古越语,目前分布在东南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南部的壮侗语系就被认为是古越语的一个分支,而现在分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广西两地的粤语则被认为保留了很多古越语的成分。 岭南地区的百越人在先秦时期没有自己的文字,秦朝征服岭南之后,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汉字。南越国创立之后,由于其创立者赵佗和大部分的官员均来源于中原,因此汉字成为南越国的官方文字。南越国时期的文字材料主要集中在南越文王墓、南越国宫署遗址和罗泊湾一号墓中出土。南越文王墓出土的文字资料主要有印玺、封泥、陶器戳印文字,铜器、银器上的铭刻,陶器上的墨书,竹签墨书等几种类型,印玺、封泥和陶器戳印上面的文字皆为标准的秦篆。罗泊湾一号墓出土了写有文字的木牍5件、木简9件、封泥匣5块和一些刻有或烙有文字的铜器、漆器、棺具等。其中以自名为《从器志》的木牍最为珍贵,上有372个文字、19个符号,字体为略带篆书笔意的隶书。南越国宫署遗址的一口古井中发现了100多枚木简,这些木简主要为南越国的籍薄和法律文书等,上面的文字字体多数为成熟的隶书、少数为带篆书笔意的隶书。 音乐舞蹈 南越国的人民能歌善舞,在南越国流行着一种称为“越讴”的音乐,还曾流传到中原地区。在南越国的墓葬中,出土了不少乐器,包括有钟、磬、句鑃、铙、鼓、铜鼓、铜锣、镦于、响器等打击乐器,琴、瑟、越筑等弦乐器和笛等吹奏乐器。其中铜鼓是岭南最有特色的土著乐器之一,它除了作为乐器使用之外,还是古越人地方首领们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在越南和广西的罗泊湾一号墓皆有南越国时期的铜鼓出土。南越国的钟除了中原常见的甬钟和钮钟之外,还有岭南地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部地区特有的半环钮钟和羊角钮钟。其它起源于岭南和周边百越人所特有的乐器还有铜锣、镦于、响器和越筑等。 在南越国墓葬的出土文物中还发现有描绘南越舞蹈的图绘,据考古学家分析,这些舞蹈主要分为越式舞和来自中原的“杂舞”,越式舞种类繁多,有翔鹭舞、羽舞、武舞、芦笙舞、建鼓舞、盘鼓舞、群舞、杵臼舞等,其中翔鹭舞、羽舞、武舞、芦笙舞、建鼓舞的舞者都穿着羽人状的舞服,并带有祭祀意味,应该是南越的“雅舞”。来自中原的杂舞只有一种,即长袖舞,是王宫里君主和群臣欢宴时所设的娱乐性舞蹈。 通过南越文王墓和罗泊湾一号墓的出土文物,专家推测出南越国王侯宫廷用乐分为大型编悬乐与室内房中乐。编悬乐以钮钟、甬钟、句鑃、编磬等大型击奏礼乐器为主,琴、瑟等丝弦器为辅,表现如南越文王墓出土的船纹铜提筒(B59)上羽人海战凯旋图所展示的雅舞,用以彰显身份和维护统治。而房中乐以琴、瑟等丝弦器为主,铃、铎、响器为辅,表现如南越文王墓出土的玉舞人(C137)所展示的曼舞,用以内廷享乐之用。这充分显示了南越国拥有和中原一样的宫廷礼乐气派。 装饰美术 南越国的装饰图案主要集中在陶器、铜器和漆器上,其中以铜器的装饰图案最为丰富。这些图案按内涵可分为象征性、写实性和叙事性三大类。象征性的图案主要有各种几何纹,包括绳纹、綯纹、栉纹、变形云纹、锯齿纹、三角纹、水波纹、圆涡纹等,这些纹饰主要组成各种纹带、边饰来衬托主题图案,有时也作为主体纹饰。写实性的图案是一些忠于生活原形的构图,如南越文王墓出土的船纹铜提筒(B59)上绘制的一幅羽人海战凯旋归来杀俘庆功的图案,罗泊湾一号墓出土的铜鼓(M1:10)绘制的衔鱼飞翔的鹭鸟、羽人划船和羽人舞蹈的图案。叙事性的图案通常由几个连续的画面组成了一个具有故事性的图案,如罗泊湾一号墓出土的漆绘铜盘(M1:15),上面就有四幅可能是描述某场战争的关联图画。 饮食文化 在南越王墓的后藏式里出土了汉式鼎、越式鼎、铜鍪、釜甑、烤炉、煎炉等多达130多件的炊具和容器,可以看到当时王宫已经有熬、蒸、炙、煎、炮、羹、焯等非常多样的烹饪方式,其中熬是用文火久煮,炙是烧烤,炮类似于今天的“泥烩”,羹是水煮,焯类似于今天的火锅。另外还出土了大量粮食、果品、禽畜、海产品的残骸,显示出当时食材的丰富。其中出土的水产品多达14种,包括有龟足、笠藤壶、青蚶、耳螺、楔形斧蛤、广东鲂、鲤鱼、大黄花鱼等。出土的铜姜礤(C70)证明了当时的人会用它来磨姜汁,以对海鲜进行癖腥提鲜。在南越王墓还出土了200多只“泥烩”禾花雀的残骸,大量鸡、牛、羊、猪的骨头。在一件出土的铜烤炉(G40)上,还雕有烤乳猪的实物形象。另外专家推测当时南越国还吃龟鳖、蛇类等。可见,南越国的食官将中原先进的烹调技艺和岭南丰富的食物资源、饮食方式进行了融合,形成了粤菜独树一帜的风格,并一直影响至今。 风俗 南越国的越人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他们的发式主要有断发、椎髻、披发三种。断发是指剪短头发,而中原地區的人因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影响,一般不会剪短头发,椎髻是指将头发盘起成椎状的发髻,披发是指披散的长发。越人还喜欢在身上刺上各种颜色和花纹的文身,这些文身通常是部落标志、图腾崇拜和成人礼的象征。由于南越国南面临海,境内河网众多,所以很多越人水性很好,他们擅于利用船来进行渔猎,喜欢食用各种鱼类和贝类,在一些出土的铜鼓上还描绘了他们传统的竞渡龙舟习俗。越人的居所多为巢居和干栏,巢居是指营建在树上的房屋,干栏是指利用多根柱子做支撑,把房屋凌空建在柱子上,这两种凌空建造的房子都是为了避免蛇虫走兽的侵扰和适应当地高温多雨的环境。 南越国相对于中原地区来说,仍保留有一些不人道的习俗,比如人殉和猎首。在南越文王墓中发现了15具殉人,这些殉人都是南越文王赵眜的宠妃和身边近待。罗泊湾一号墓和二号墓也分别发现了7具和1具殉人,他们都为墓主人的家奴。猎首的情形则描绘在南越国墓葬出土的一些铜鼓和铜提筒上,表现了南越国的越人将敌人俘获后,割下首级献祭的场面。 遗迹 南越国的遗迹多分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和广西两省区,其中以南越国都城的所在地,即现今的广州市分布最多。目前在广州市范围内的共有五处和南越国有关的遗迹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们分别为秦代造船遗址、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文王墓、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和莲花山古采石场。此外,至1995年为止,广州市共发现南越国的墓葬多达250多座,是南越国墓葬发掘最多的地区。在广州市之外的广东省地区,仍有很多的南越国遗迹,它们包括南雄的横浦关、阳山的阳山关、乐昌的赵佗城遗址、仁化的古秦城等南越国的关防遗址,以及零星分布在肇庆、乐昌、曲江、南海等地的南越国墓葬。广西的南越国遗迹主要以墓葬居多,它们主要分布在贵港、贺州、平乐、合浦、梧州、柳州、兴安等地。其中较重要的墓葬有贵港罗泊湾一、二号墓,贺州金钟一号墓,此外在平乐银山岭、合浦望牛岭、贵港风流岭等地的汉墓群中亦有南越国时期的墓发现。 南越国宫署遗址 南越国宫署遗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保护面积约5.2万平方米,它是秦征岭南以来广州历代地方官署的所在地,这里挖掘出来的南越国相关遗迹包括有南越国宫苑和宫殿遗址、秦代造船遗址等。南越国宫苑遗址包括1995年发掘的石水池和1997年发掘的曲流石渠,两者相连组成了南越国宫苑的园林水景。石水池名为“蕃池”,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目前仅挖掘了400平方米,在这里出土了叠石柱、石门楣、八棱石柱、石望柱和“万岁”瓦当等建筑构件,可知水池当中原筑有一组大型建筑。曲流石渠残长约180米,石渠中设有急弯处、弯月形石池、渠陂等特殊构造,用以营造不同的水体景观,石渠上方还有一座石板平桥和与之相连的步石供人漫步。南越国宫殿遗址是2000年发掘的,包括有一号宫殿、二号宫殿、渗水井、北宫墙等部分。一号宫殿约580平方米,原是高台建筑,台基外面有印花砖和卵石铺砌的散水。二号宫殿仅挖掘了其中一角,宫殿结构和一号宫殿相同,在该殿出土了印有“华音宫”的陶提筒盖残片,说明二号宫殿有可能叫“华音宫”。渗水井里发现了一百多枚南越国的木简,内容涉及籍薄和法律文书,可以从多个侧面反映南越国的各项制度和宫廷生活。北宫墙仅剩夯土墙基,该宫墙的发现可以准确确定南越王宫的北界。秦代造船遗址是1975年发现的,遗址内有三个平行排列的造船台,长约100米,每个船台由枕木、滑道和木墩等组成。2009年7月,在南越国宫署遗址上开始动工兴建南越王宫博物馆对其进行保护和展示。 南越文王墓 南越文王墓通常称为南越王墓,是南越国第二代君主赵眜的陵墓,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象岗山上,是一座凿山深埋多室结构和有斜坡墓道的石室墓,造墓采用竖穴和掏洞两种形制的结合。该墓在1983年被发现,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按前朝后寝的格局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外面是一条斜坡墓道。墓道的残长是10.46米,靠近墓室前部的是一个外藏椁,共出土了17个大陶瓮及铜车饰、仪仗等,墓道共发现殉人两名。墓室前部共有3室,前室居中,左右两侧为东、西两个耳室。在前室中发现带“景巷令印”的殉人一名,应为掌职王室家事的宦者,另有一些随葬品。东耳室主要陈放的是宴乐用具,包括有青铜钮钟和甬钟各1套,石编磬2套,青铜句鑃1套,还有提筒、钫、壶、瓿等大型酒器及其它的宴乐用具,另有殉人一名。西耳室是各种珍宝的库藏,包括有青铜礼器、金银饰件、玉石珍玩、车马饰件、五色药石、印章封泥、丝织衣物、陶器石器、漆木竹器、铜铁工具等。墓室后部共有4室,主棺室居中,其后部为后藏室,左右两侧为东、西两个侧室。主棺室内置一棺一椁,棺和椁之间有头箱和足箱。墓玉身着丝缕玉衣,头枕丝囊珍珠枕,玉衣里外共发现有31块玉璧,墓主身边还有龙凤纹重环玉佩等3件透雕玉饰,成串的组玉饰和10把铁剑,以及能证明墓主人身份的“文帝行玺”金印、“帝印”玉印、“泰子”金印、“赵眜”玉印等随葬品,墓主的头箱放有大玉璧、玉角杯等多钟玉器件,足箱放有100多件仿玉陶器和古波斯风格的银盒。东侧室是墓主四位殉葬夫人的葬所,出土了“右夫人玺”、“左夫人印”、“泰夫人印”等印章,以及7组组玉佩、铜镜、带钩、铜熏炉等。西侧室是厨役之所,殉葬了7人,置有猪牛羊三牲和一些随葬品。后藏室是储放珍馐食品的库房,室内共堆叠铜器、陶器130多件,以炊器、储盛器、盥洗器为主,并有禽畜和海产品的残骸等。南越文王墓总计出土随葬品1000多件,包括铜器500多件,玉器240多件,铁器246件,另有金器、银器、陶器等一批。1993年2月8日,在原墓址建立起来的遗址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全面落成。 罗泊湾一、二号墓 罗泊湾一、二号墓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罗泊湾附近,离贵港市区约5公里。罗泊湾一号墓在1976年被发现,是一座大型的竖穴土坑木椁墓,其椁室呈凸字形,南部为斜坡墓道。该墓的椁室结构复杂,分前、中、后三个椁室,12个椁箱,但因为早年被盗过,遗留的陪葬物不多且被扰乱,椁室内的主棺为双层漆棺,另还有两具单层棺。墓道的南部是车马坑,出土了一辆实用马车,车厢已朽,仅留鎏金的铜车马器。椁室底板下有七个殉葬坑,共葬有七名殉人和少量的陪葬品,另有东、西两个器物坑,殉葬坑和器物坑都未被扰乱过。在西器物坑中出土了翔鹭纹铜鼓、铜盆、铜盘、铜勺、竹节铜筒、木制革鼓、铁釜、铜蒜头扁壶、铜盘口鼎等物。在东器物坑中出土了铜盆、铜钵、铜鋗、葫芦瓢、铜匜、铜桶、陶甑、铜鼓、铜钫、铜三足案、铜九枝灯、铜鼎、彩绘铜盘、筒形铜钟、羊角钮铜钟等物。在罗泊湾一号墓中共出土陶器50件、铜器192件、铁器25件、金银锡器8件、玉石器14件和竹木器、丝麻织品一批。其中出土的漆器中不少烙印有“布山”戳记,表明了现在的贵港就是南越国时桂林郡布山县治的所在地,而墓主被认为是当时桂林郡的最高官吏。罗泊湾二号墓在1979年被发现,和罗泊湾一号墓形制相近,也是一座大型的竖穴土坑木椁墓,其椁室呈凸字形,南部为斜坡墓道。该墓分前、后两椁室,主棺在后室,为两重髹漆套棺。在椁室底板有一殉葬坑,内有殉人和少量随葬品。该墓曾被严重盗扰,只出土随葬品123件,主要为铜器和陶器,另有少量的玉器、铁器、木器、金器等。在后室的头箱中,出土了一枚“夫人”玉印,因此墓主被认为是南越国王侯一级官吏的配偶。 南越国君主列表 参考文献 註腳 书目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南越王宫博物馆网站 南越国 百越族 廣東歷史政權 廣州政治史 广西历史政权 越南歷史政權 漢朝周邊國家 中國古代民族與國家
|
商业 秦朝之前,岭南地区的商品经济基本处于物物交换的原始状态,并没有进入货币经济的阶段。秦朝平定岭南之后,大量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中原发达的贸易方式,岭南地区才开始逐渐进入货币经济时代。南越国建国之后,历代的君主都注重与邻国、特别是与汉朝的商业贸易。前196年,南越国和汉朝建交后,赵佗即在南越国和长沙国交界的地方设立关市,通过长沙国从中原输入铁器、青铜器和牲畜,引进中原的先进技术,并向中原输出南越国出产的白璧、珠玑、玳瑁、犀牛角、翠鸟、紫贝、孔雀、能言鸟、珊瑚、荔枝等土特产。南越国与闽越、夜郎等其它周边国家的商业贸易也十分密切,南越国主要通过牂柯江来和夜郎等西南夷国家进行贸易往来,甚至还通过夜郎和巴蜀进行商贸。在吕后与南越国交恶时期,赵佗还以赠送财物的方式,来获得闽越、夜郎、西南夷的附属和支持。南越国没有自己铸造的货币,其使用的货币均是从中原输入的,这些货币主要以秦朝和汉朝的“半两”钱为主。南越国的货币流通范围有限,仅局限于番禺、布山等主要治所,大多数边远地区还是采用物物交换的原始方式。 除了陆路和内河贸易之外,南越国的海上贸易也有很大的发展,据广州市的秦汉造船工场遗址的考古发掘证明,南越国的都城番禺已具备了生产大批内河和沿海航行船只的能力。在南越文王墓出土的船纹铜提筒(B59)上有一副羽人海战凯旋图,在船之间出现了首尾随行的大鱼、海龟和海鸟等海洋生物,这也显示了当时的南越人已有能力进行海洋贸易。他们开辟了通过南海与东南亚和南亚诸国进行海上商业贸易的路线,这条路线后来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在南越国宫署遗址中,发现了许多海上贸易交住的证据,比如石水池底部使用的冰裂纹铺砌术,叠石柱,八棱石柱等均和中原的砖木建筑技术有差异,而和西方、古埃及、古印度等地的石构建筑技术相类似。这里出土的砖瓦部分施有青釉,这种釉并非中原同时期用于陶瓷上的灰釉和泥釉,其化学特征反而和西方的玻璃存在相似性。在南越文王墓中,也发掘出银盒、象牙、金花泡饰、乳香、玻璃珠饰等与海外贸易密切相关的一些舶来品。 文化 语言文字 南越国除了从中原迁移过来的中原人使用古汉语外,本地的南越、西瓯、骆越等土著居民皆使用古越语,目前分布在东南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南部的壮侗语系就被认为是古越语的一个分支,而现在分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广西两地的粤语则被认为保留了很多古越语的成分。 岭南地区的百越人在先秦时期没有自己的文字,秦朝征服岭南之后,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汉字。南越国创立之后,由于其创立者赵佗和大部分的官员均来源于中原,因此汉字成为南越国的官方文字。南越国时期的文字材料主要集中在南越文王墓、南越国宫署遗址和罗泊湾一号墓中出土。南越文王墓出土的文字资料主要有印玺、封泥、陶器戳印文字,铜器、银器上的铭刻,陶器上的墨书,竹签墨书等几种类型,印玺、封泥和陶器戳印上面的文字皆为标准的秦篆。罗泊湾一号墓出土了写有文字的木牍5件、木简9件、封泥匣5块和一些刻有或烙有文字的铜器、漆器、棺具等。其中以自名为《从器志》的木牍最为珍贵,上有372个文字、19个符号,字体为略带篆书笔意的隶书。南越国宫署遗址的一口古井中发现了100多枚木简,这些木简主要为南越国的籍薄和法律文书等,上面的文字字体多数为成熟的隶书、少数为带篆书笔意的隶书。 音乐舞蹈 南越国的人民能歌善舞,在南越国流行着一种称为“越讴”的音乐,还曾流传到中原地区。在南越国的墓葬中,出土了不少乐器,包括有钟、磬、句鑃、铙、鼓、铜鼓、铜锣、镦于、响器等打击乐器,琴、瑟、越筑等弦乐器和笛等吹奏乐器。其中铜鼓是岭南最有特色的土著乐器之一,它除了作为乐器使用之外,还是古越人地方首领们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在越南和广西的罗泊湾一号墓皆有南越国时期的铜鼓出土。南越国的钟除了中原常见的甬钟和钮钟之外,还有岭南地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部地区特有的半环钮钟和羊角钮钟。其它起源于岭南和周边百越人所特有的乐器还有铜锣、镦于、响器和越筑等。 在南越国墓葬的出土文物中还发现有描绘南越舞蹈的图绘,据考古学家分析,这些舞蹈主要分为越式舞和来自中原的“杂舞”,越式舞种类繁多,有翔鹭舞、羽舞、武舞、芦笙舞、建鼓舞、盘鼓舞、群舞、杵臼舞等,其中翔鹭舞、羽舞、武舞、芦笙舞、建鼓舞的舞者都穿着羽人状的舞服,并带有祭祀意味,应该是南越的“雅舞”。来自中原的杂舞只有一种,即长袖舞,是王宫里君主和群臣欢宴时所设的娱乐性舞蹈。 通过南越文王墓和罗泊湾一号墓的出土文物,专家推测出南越国王侯宫廷用乐分为大型编悬乐与室内房中乐。编悬乐以钮钟、甬钟、句鑃、编磬等大型击奏礼乐器为主,琴、瑟等丝弦器为辅,表现如南越文王墓出土的船纹铜提筒(B59)上羽人海战凯旋图所展示的雅舞,用以彰显身份和维护统治。而房中乐以琴、瑟等丝弦器为主,铃、铎、响器为辅,表现如南越文王墓出土的玉舞人(C137)所展示的曼舞,用以内廷享乐之用。这充分显示了南越国拥有和中原一样的宫廷礼乐气派。 装饰美术 南越国的装饰图案主要集中在陶器、铜器和漆器上,其中以铜器的装饰图案最为丰富。这些图案按内涵可分为象征性、写实性和叙事性三大类。象征性的图案主要有各种几何纹,包括绳纹、綯纹、栉纹、变形云纹、锯齿纹、三角纹、水波纹、圆涡纹等,这些纹饰主要组成各种纹带、边饰来衬托主题图案,有时也作为主体纹饰。写实性的图案是一些忠于生活原形的构图,如南越文王墓出土的船纹铜提筒(B59)上绘制的一幅羽人海战凯旋归来杀俘庆功的图案,罗泊湾一号墓出土的铜鼓(M1:10)绘制的衔鱼飞翔的鹭鸟、羽人划船和羽人舞蹈的图案。叙事性的图案通常由几个连续的画面组成了一个具有故事性的图案,如罗泊湾一号墓出土的漆绘铜盘(M1:15),上面就有四幅可能是描述某场战争的关联图画。 饮食文化 在南越王墓的后藏式里出土了汉式鼎、越式鼎、铜鍪、釜甑、烤炉、煎炉等多达130多件的炊具和容器,可以看到当时王宫已经有熬、蒸、炙、煎、炮、羹、焯等非常多样的烹饪方式,其中熬是用文火久煮,炙是烧烤,炮类似于今天的“泥烩”,羹是水煮,焯类似于今天的火锅。另外还出土了大量粮食、果品、禽畜、海产品的残骸,显示出当时食材的丰富。其中出土的水产品多达14种,包括有龟足、笠藤壶、青蚶、耳螺、楔形斧蛤、广东鲂、鲤鱼、大黄花鱼等。出土的铜姜礤(C70)证明了当时的人会用它来磨姜汁,以对海鲜进行癖腥提鲜。在南越王墓还出土了200多只“泥烩”禾花雀的残骸,大量鸡、牛、羊、猪的骨头。在一件出土的铜烤炉(G40)上,还雕有烤乳猪的实物形象。另外专家推测当时南越国还吃龟鳖、蛇类等。可见,南越国的食官将中原先进的烹调技艺和岭南丰富的食物资源、饮食方式进行了融合,形成了粤菜独树一帜的风格,并一直影响至今。 风俗 南越国的越人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他们的发式主要有断发、椎髻、披发三种。断发是指剪短头发,而中原地區的人因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影响,一般不会剪短头发,椎髻是指将头发盘起成椎状的发髻,披发是指披散的长发。越人还喜欢在身上刺上各种颜色和花纹的文身,这些文身通常是部落标志、图腾崇拜和成人礼的象征。由于南越国南面临海,境内河网众多,所以很多越人水性很好,他们擅于利用船来进行渔猎,喜欢食用各种鱼类和贝类,在一些出土的铜鼓上还描绘了他们传统的竞渡龙舟习俗。越人的居所多为巢居和干栏,巢居是指营建在树上的房屋,干栏是指利用多根柱子做支撑,把房屋凌空建在柱子上,这两种凌空建造的房子都是为了避免蛇虫走兽的侵扰和适应当地高温多雨的环境。 南越国相对于中原地区来说,仍保留有一些不人道的习俗,比如人殉和猎首。在南越文王墓中发现了15具殉人,这些殉人都是南越文王赵眜的宠妃和身边近待。罗泊湾一号墓和二号墓也分别发现了7具和1具殉人,他们都为墓主人的家奴。猎首的情形则描绘在南越国墓葬出土的一些铜鼓和铜提筒上,表现了南越国的越人将敌人俘获后,割下首级献祭的场面。 遗迹 南越国的遗迹多分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和广西两省区,其中以南越国都城的所在地,即现今的广州市分布最多。目前在广州市范围内的共有五处和南越国有关的遗迹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们分别为秦代造船遗址、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文王墓、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和莲花山古采石场。此外,至1995年为止,广州市共发现南越国的墓葬多达250多座,是南越国墓葬发掘最多的地区。在广州市之外的广东省地区,仍有很多的南越国遗迹,它们包括南雄的横浦关、阳山的阳山关、乐昌的赵佗城遗址、仁化的古秦城等南越国的关防遗址,以及零星分布在肇庆、乐昌、曲江、南海等地的南越国墓葬。广西的南越国遗迹主要以墓葬居多,它们主要分布在贵港、贺州、平乐、合浦、梧州、柳州、兴安等地。其中较重要的墓葬有贵港罗泊湾一、二号墓,贺州金钟一号墓,此外在平乐银山岭、合浦望牛岭、贵港风流岭等地的汉墓群中亦有南越国时期的墓发现。 南越国宫署遗址 南越国宫署遗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保护面积约5.2万平方米,它是秦征岭南以来广州历代地方官署的所在地,这里挖掘出来的南越国相关遗迹包括有南越国宫苑和宫殿遗址、秦代造船遗址等。南越国宫苑遗址包括1995年发掘的石水池和1997年发掘的曲流石渠,两者相连组成了南越国宫苑的园林水景。石水池名为“蕃池”,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目前仅挖掘了400平方米,在这里出土了叠石柱、石门楣、八棱石柱、石望柱和“万岁”瓦当等建筑构件,可知水池当中原筑有一组大型建筑。曲流石渠残长约180米,石渠中设有急弯处、弯月形石池、渠陂等特殊构造,用以营造不同的水体景观,石渠上方还有一座石板平桥和与之相连的步石供人漫步。南越国宫殿遗址是2000年发掘的,包括有一号宫殿、二号宫殿、渗水井、北宫墙等部分。一号宫殿约580平方米,原是高台建筑,台基外面有印花砖和卵石铺砌的散水。二号宫殿仅挖掘了其中一角,宫殿结构和一号宫殿相同,在该殿出土了印有“华音宫”的陶提筒盖残片,说明二号宫殿有可能叫“华音宫”。渗水井里发现了一百多枚南越国的木简,内容涉及籍薄和法律文书,可以从多个侧面反映南越国的各项制度和宫廷生活。北宫墙仅剩夯土墙基,该宫墙的发现可以准确确定南越王宫的北界。秦代造船遗址是1975年发现的,遗址内有三个平行排列的造船台,长约100米,每个船台由枕木、滑道和木墩等组成。2009年7月,在南越国宫署遗址上开始动工兴建南越王宫博物馆对其进行保护和展示。 南越文王墓 南越文王墓通常称为南越王墓,是南越国第二代君主赵眜的陵墓,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象岗山上,是一座凿山深埋多室结构和有斜坡墓道的石室墓,造墓采用竖穴和掏洞两种形制的结合。该墓在1983年被发现,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按前朝后寝的格局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外面是一条斜坡墓道。墓道的残长是10.46米,靠近墓室前部的是一个外藏椁,共出土了17个大陶瓮及铜车饰、仪仗等,墓道共发现殉人两名。墓室前部共有3室,前室居中,左右两侧为东、西两个耳室。在前室中发现带“景巷令印”的殉人一名,应为掌职王室家事的宦者,另有一些随葬品。东耳室主要陈放的是宴乐用具,包括有青铜钮钟和甬钟各1套,石编磬2套,青铜句鑃1套,还有提筒、钫、壶、瓿等大型酒器及其它的宴乐用具,另有殉人一名。西耳室是各种珍宝的库藏,包括有青铜礼器、金银饰件、玉石珍玩、车马饰件、五色药石、印章封泥、丝织衣物、陶器石器、漆木竹器、铜铁工具等。墓室后部共有4室,主棺室居中,其后部为后藏室,左右两侧为东、西两个侧室。主棺室内置一棺一椁,棺和椁之间有头箱和足箱。墓玉身着丝缕玉衣,头枕丝囊珍珠枕,玉衣里外共发现有31块玉璧,墓主身边还有龙凤纹重环玉佩等3件透雕玉饰,成串的组玉饰和10把铁剑,以及能证明墓主人身份的“文帝行玺”金印、“帝印”玉印、“泰子”金印、“赵眜”玉印等随葬品,墓主的头箱放有大玉璧、玉角杯等多钟玉器件,足箱放有100多件仿玉陶器和古波斯风格的银盒。东侧室是墓主四位殉葬夫人的葬所,出土了“右夫人玺”、“左夫人印”、“泰夫人印”等印章,以及7组组玉佩、铜镜、带钩、铜熏炉等。西侧室是厨役之所,殉葬了7人,置有猪牛羊三牲和一些随葬品。后藏室是储放珍馐食品的库房,室内共堆叠铜器、陶器130多件,以炊器、储盛器、盥洗器为主,并有禽畜和海产品的残骸等。南越文王墓总计出土随葬品1000多件,包括铜器500多件,玉器240多件,铁器246件,另有金器、银器、陶器等一批。1993年2月8日,在原墓址建立起来的遗址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全面落成。 罗泊湾一、二号墓 罗泊湾一、二号墓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罗泊湾附近,离贵港市区约5公里。罗泊湾一号墓在1976年被发现,是一座大型的竖穴土坑木椁墓,其椁室呈凸字形,南部为斜坡墓道。该墓的椁室结构复杂,分前、中、后三个椁室,12个椁箱,但因为早年被盗过,遗留的陪葬物不多且被扰乱,椁室内的主棺为双层漆棺,另还有两具单层棺。墓道的南部是车马坑,出土了一辆实用马车,车厢已朽,仅留鎏金的铜车马器。椁室底板下有七个殉葬坑,共葬有七名殉人和少量的陪葬品,另有东、西两个器物坑,殉葬坑和器物坑都未被扰乱过。在西器物坑中出土了翔鹭纹铜鼓、铜盆、铜盘、铜勺、竹节铜筒、木制革鼓、铁釜、铜蒜头扁壶、铜盘口鼎等物。在东器物坑中出土了铜盆、铜钵、铜鋗、葫芦瓢、铜匜、铜桶、陶甑、铜鼓、铜钫、铜三足案、铜九枝灯、铜鼎、彩绘铜盘、筒形铜钟、羊角钮铜钟等物。在罗泊湾一号墓中共出土陶器50件、铜器192件、铁器25件、金银锡器8件、玉石器14件和竹木器、丝麻织品一批。其中出土的漆器中不少烙印有“布山”戳记,表明了现在的贵港就是南越国时桂林郡布山县治的所在地,而墓主被认为是当时桂林郡的最高官吏。罗泊湾二号墓在1979年被发现,和罗泊湾一号墓形制相近,也是一座大型的竖穴土坑木椁墓,其椁室呈凸字形,南部为斜坡墓道。该墓分前、后两椁室,主棺在后室,为两重髹漆套棺。在椁室底板有一殉葬坑,内有殉人和少量随葬品。该墓曾被严重盗扰,只出土随葬品123件,主要为铜器和陶器,另有少量的玉器、铁器、木器、金器等。在后室的头箱中,出土了一枚“夫人”玉印,因此墓主被认为是南越国王侯一级官吏的配偶。 南越国君主列表 参考文献 註腳 书目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南越王宫博物馆网站 南越国 百越族 廣東歷史政權
|
茕是十八面或十四面體的骰子,除兩面寫字,其他為連續數字。一面刻驕字;反面刻(男+妻);其他面刻一到十六或一到十二的數字。歷史學家李學勤認為(男+妻)不見字書,應是讀媿。用兩顆茕當擲具的六博稱為小博。 西汉时出现代替博箸的茕,多用玉、竹、木、骨等材料。 瓊 《古博经》:“其掷采以琼为之。琼畟方寸三分,长寸五分,鋭其头,钻刻琼四面为眼,亦名为齿。” 《博经》:“琼有五采,刻为一画者谓之塞,刻为两画者谓之白,刻为三画者谓之黑,一边不刻者五塞之闲,谓之五塞。” 《列子·说符》:“虞氏者,梁之富人也,家充殷盛,錢帛无量,財貨无訾。登高樓,臨大路,設樂陳酒,擊博樓上,俠客相隨而行,樓上博者射,明瓊張中,反兩㯓魚而笑。”晉人張湛注:“击,打也,如今双陆碁也。” 《古博经》指瓊是長方型四面體的骰子,共四采。 《博经》指瓊是長方型五面體的骰子,其中四面有刻痕,刻字有塞、白、黑、五,在五、塞之間一面無刻字,共五采。至今朝鮮還有此類擲具,稱為輪木。 博法 《古博经》:“其擲採以瓊為之。二人互擲採行棋。棋行到處即豎之,名為驍(梟)棋,即入水食魚,亦名牽魚。每一牽魚獲二籌,翻一魚獲三籌。若已牽兩魚而不勝者,名曰被翻雙魚,彼家獲六籌,為大勝也。” 《战国策·楚策》:“夫梟棋之所以能為者,以散棋佐之也。夫一梟之不如不勝五散,亦明矣。今君何不為天下梟,而令臣等為散乎?」 《战国策·魏策》:“王獨不見夫博者之用梟邪?欲食則食,欲握則握。今君劫於群臣而許秦,因曰不可革,何用智之不若梟也?” 鄭眾註《考工記》曰:“博立梟棋。” 《韩非子·外儲說左下》:“博者贵枭,胜者必杀枭,是殺所貴也,儒者以爲害義,故不博也。” 《楚辭·招魂》:“成梟而牟,呼五白些。” 王逸注:「倍勝為牟。五白,簙齒也。言己棋已梟,當成牟勝,射張食棋,下兆於屈,故呼五白,以助投也。」 《爾雅》:「格,至也,亦格五,博屬行箭,但行梟以格殺,漢吾丘壽王善之。」 《焦氏易林》:“豫之剝:野鳶山鵲,奕棊六博;三梟四散,主人勝客。”、“否之睽:野鳥山鵲,來集六博;三鳥四散,主人勝客。” 《資治通鑑·卷四·周紀第四》「夫博之所以貴梟者,便則食,不便則止。今何王之用智不如用梟也?」 初始佈置時,玩家們將棋子平躺布于局中的其中一側的外側棋位,這些棋子稱為散。棋盤中央放上魚或直食其,籌碼放在棋盤旁。遊戲開始後,互相根据掷的数字决定行棋步数。 依許博昌的口訣,棋子移動有三種路徑。很類似柶戲等十字戲類遊戲。 方→畔→揭→道→張→道→揭→畔→方...反覆:棋子由內往外,再返回到內。 張→道→揭→畔→方→畔→揭→道→張...反覆:棋子向內由外往內再90度轉向、或不變向,朝至另一處外部。 張→究→屈→玄→高→玄→屈→究→張...反覆:棋子大致順時鐘方向繞行。 散只能以「張→究→屈→玄→高→玄→屈→究→張」,此路徑順時鐘繞行。散擲到某些采後就即竖起,改稱為梟或驍(驍在漢代為梟的借用字)。箸在擲到六面有五面皆白、瓊擲到五或白采時、茕擲到梟采時,散變成梟。但若茕擲到媿采時,梟要變回散。 梟可以「張→道→揭→畔→方」從外往內,到方的棋位,也就是可入水吃標記物,這動作稱為牽魚,牽一條魚獲二籌。獲得魚的梟再以「方→畔→揭→道→張→道→揭→畔→方」,此路徑將帶魚帶離後,再返回方位繼續牽剩下的一條魚。既使散變為枭依然會被敵方的散或梟所殺。若牽一條魚的梟被敵方所殺,稱為翻一魚,敵方獲三籌;若牽兩條魚的梟被敵方所殺,稱被翻雙魚,敵方獲六籌。梟也能穿過中間以「張→道→揭→畔→方→畔→揭→道→張」;或行經張的棋位轉成「張→究→屈→玄→高→玄→屈→究→張」,以到他處去攻擊敵棋、搶奪敵方的魚。 勝利以多得籌碼者為勝,所以阻止敵方得魚、或奪對方的魚,殺梟是重要的手段。行棋有如兩方的貓頭鷹飛繞著池塘以爭魚吃的行為。 六博遊戲方式類似許多棋子由外往內環繞的擲賽遊戲,吃法也是擲賽遊戲的特徵,與印度的八條盤碁關係最密切,差別在於六博有升級棋,改以獲得在中心終點的籌碼多為勝,而不是到達終點就獲勝。 六博被當成中國象棋前身的錯誤,在於;其一,名字相同,雖兩者遊戲類型差異頗大,但皆可解釋為象徵的遊戲;其二、人錯把以為枭、卢、雉、犊、塞這五種樗蒲的采當成六博的棋子名,並以為殺梟等同於象棋類遊戲的將軍,把象徵貓頭鷹獵魚的遊戲當成兵戲。 據稱,中国象棋国家一级裁判员王前民在2006年3-4月,發表他判斷的六博棋遊戲規則,並演示對局。他認為六博不用擲具,是玩家像三六九棋類同時出手指來決定步數。 文化影響 占卜 曾藍瑩藉由尹灣出土的漢墓簡牘,比對出占卜術語和博局紋上天干地支的對應排列順序,認為六博局不但用於遊戲,也可用於占卜,雖然迄今占卜的實際操作方法依舊不明。 藝術 因占卜的目的在於趨吉避凶,因此六博局紋便帶有「吉祥」之義,故漢代人認為在鏡上鏤刻博局紋可以「去不祥」。1986年,日人西田守夫首次發現兩張銅鏡拓片上,有「刻婁(鏤)博局去不羊(祥)」的銘文字樣;1993年,江蘇連雲港4號墓又挖掘出「竹片『刻治六博中兼方』」。 「TLV」3個符號出現在西漢晚期規矩鏡,國外學者依其形狀像英文字母「TLV」,故稱為TLV鏡。其圖案紋飾一般用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故又稱為規矩四神鏡。 文學 六博其勝負關鍵在於擲採,頗有娛樂價值。至後代雖失傳,但文人依舊會用於詩詞。 李白《相和歌辭.猛虎行》:“有時六博快壯心,繞床三匝呼一擲。”;《梁園吟》:“連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賭酒酣馳輝。”;《送外甥鄭灌從軍三首》之一:“六博爭雄好彩來,金盤一擲萬人開。” 李益《雜曲歌辭.漢宮少年行》:“分曹六博快一擲,迎歡先意笑語喧。”
|
考古實物 出土博具实物及相关文物简述如下: 1972年河南省靈寶出土东汉绿釉陶六博俑,两俑对博,中间置长方形盘局,其一边置6根箸,一边置方形博局,博局两边各有6枚方形棋子,中间有2枚圆“鱼”。 1973年湖北江陵凤凰山8号西汉墓出土整套博具,有博局盘1件,竹箸6根,用半边细长竹管制成。骨质棋子12枚,6白6黑,为长方体,竹箸与棋子盛在一个圆形漆奁内。该墓出土遣策记:「博。筭、口、梮、博席一具、博橐一。」博是全套博具。筭(算),算(箸),囗应是綦(棋),梮是木博局。墓葬年代为西汉文景时期。博席、博橐朽没无存,其它均与同时出土的遣策对应。 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西汉墓出土一套完整的漆盒装六博棋具,盒内有方形博局盘一件,上有12个曲道4个飞鸟图案,大象牙棋子12枚,6白6黑,灰色小象牙棋子20枚,箸分长短两种,长箸12根,短箸30根,象牙削刀一件,灰黑色,呈竹叶形,两边有刃,有木柄,通长17.2厘米。象牙割刀一件,木骰一件,为球形十八面体,每面均阴刻篆体文字:一面刻骄,相对的一面刻男+妻,其余各面分别刻数字一至十六。是迄今所见配套最齐全的博具。该墓遣策中有记博竹简一组八枚:博一具;博局一;象棋十二;象直食其廿;象笄?三十;象割刀一;象削一;象口 口 口 口。所记与出土实物相符。该墓年代为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墓主为列侯。 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 11号、13号秦墓均出土博具。11号墓出土的博局盘长方形,盘面以中部方框为中心阴刻12个曲道纹和4个圆点。棋子12枚,其中6颗为长方体,博箸6根。13号墓出土的博局盘长方形,盘面也有以方框为中心的12个曲道4个圆点,盘的一侧有一个长凹槽,内置骨棋子6枚竹箸6根,槽外盖有一有圆孔的长木片,骨棋子一大五小,竹箸亦为半边细长竹管制成。据11号墓竹简知该墓年代为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 1995年年3月湖北荆州纪城战国墓一号墓,据称发现六博盘,未见其它博具。盘为长方形,盘对角有两个圆形穿孔。 有的墓葬虽随葬全套博具,但出土时已朽坏残缺: 1972年湖北云梦大坟头1号西汉墓出土方形木博局盘一件,盘面用红漆绘方框、12曲道及4个圆圈。 1978年广西西林县西汉墓则出土铜质博局盘一件。 1978年宜昌前坪105号西汉墓出土铜质博棋子一枚。 1974年北京大葆台1号西汉墓出土象牙博棋子一枚。 1983年广州二代南越王墓出土博具五、六套,但木博局盘均已残朽,只剩下博局的铜框、贴花、残漆片以及用青玉、水晶、象牙制成的几副博棋子。 2005年5月在徐州东郊一座西汉中期夫妻合葬墓,出土“六博”。该“六博棋”棋盘已经腐朽,只能看出大概轮廓,周围散落着许多六博棋子。 2006年1月在徐州北洞山汉墓附近发现西汉楚王的陪葬墓。墓葬南部位置出土一套完整的六博棋具,12枚棋子均保存完好。六博棋具南北向整齐排列,宽2.5厘米长3厘米,红彩,棋子边放置一把筹码,腐朽较为严重。从棋具下发现曲道的痕迹判断,六博棋应当为骨制,但因腐朽痕迹模糊不清。 博具 战国时期的一套完整的六博棋具包括梮、棋、箸。通过对考古资料研究发现,早期和后期的六博具稍有不同。 棋盤 《古博经》:“博法,二人相對坐,向局,局分為十二道,兩頭當中為水。」 《西京杂记·陆博术》:“许博昌,安陵人也,善六博,窦婴好之,常与居处。其术曰:『方畔揭道張,張道揭畔方,張究屈玄高,高玄屈究張。』又曰:『張道揭畔方,方畔揭道張,張究屈玄高,高玄屈究張。』三辅儿童皆诵之。”本來原文順序有誤,第二句的『畔揭』錯植顛倒,已被學者改正。 博局也称“椐”,多为木质方形,盘面髹黑漆,也有白漆的,有一方形大框,框内中部是一方框,周边有有T L V I形的棋路,名為曲道,共十二道,四角处有四个圆点,中间區域稱為水。有些博局是中央方框與四角曲道以斜線相連,傅舉有認為是塞戲。 博局形式似乎是模仿自栻盘,栻盘关于生门、死门、相生、相克的说法,对博局也产生了影响,博局上的十二曲道中就有不利行棋的“恶道”。1993年,尹灣6號墓出土刻有「博局紋圖」的漢墓簡牘,為研究帶來了重大突破。此博局紋圖為占卜所用,棋盤標有干支占位,直行為占卜事項,橫列是占卜術語,兩方對應得出占卜結果。其上之占卜術語「方、廉、揭、道、張、曲、詘、長、高」9字,和許博昌術語「方、畔、揭、道、張、究、屈、玄、高」9字相通,但棋子運行與干支順序無直接關係。 棋位 棋盤有九種棋位,有在線側、線上、點上、框內。 方:中央方框內,共一處,又稱為水。 畔:又稱廉,被T分開的中央方框線外側,如圖上的B,共八處。 揭:T中與中央方框垂直的線兩側,如圖上的C,共八處。 道:T中與中央方框平行的線上,如圖上的D,共四處。 張:L中平行邊界的線上,如圖上的E,共四處。 究:又稱曲,L中垂直邊界的線上,如圖上的F,共四處。 屈:又稱詘,中央方框與四角曲道的斜線上,如圖上的G,共四處。有些則是畫四个圆点。
|
大肚王有文獻記載且較能考證的君主(白晝之王)有兩位,分別是甘仔轄·阿拉米()和甘仔轄·馬祿()。漢人稱大肚王為,學者翁佳音推測可能係閩南語番仔王 (Hoan-á-ong)的轉訛。荷語稱其為白晝之王(),臺灣原住民則稱之為Lelien。歷任大肚王皆以「甘仔轄氏」為統治者之姓氏,而甘仔轄也是拍瀑拉語的別稱。甘仔轄·阿拉米於1648年駕崩後,其外甥甘仔轄·馬祿繼任大肚王。馬祿繼位後,由於尚年輕,所以與荷蘭東印度公司交涉時,大部份都由其繼父塔拉荷持籐杖出席集會,且因當時大肚社係傾向以女性核心來維持家系,當地實權在馬祿的外祖母手中。 統治性質與內涵 有學者認為,荷蘭文獻中的大肚王之「王」與 kingship概念不一定相同。 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出任巡臺御史的黃叔璥在他的《臺海使槎錄》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大肚山形,遠望如百雉高城,昔有番長名大眉。」說明17世紀臺灣中部確實有一個「番長」存在,而其可能是跨部落的。 「王」的角色,是在祭典儀式中扮演對眾人祈福的角色,社眾對「王」呈貢獵物。「王權」的內涵,包括對轄下之社發生紛爭時擔任仲裁,並提供實質庇護的能力。此一屬巴布拉族的「王」,轄下統治19或20社,包含巴布拉、巴宰、巴布薩、阿立昆、羅亞等不同族群;依據蘇格蘭人大衛·賴特(David Wright)的記載,大肚王國最強盛的時候曾統治27個部落,只是後來有9至10部落獨立。「王」所屬的大肚南社傾向以女性為核心來維持家系;王外出時的儀式性權力展現並不明顯,只有一、二名隨從跟隨,也沒有定奪屬民生死的權利。 「大肚王」透過流域體系建立的政治主權,具有地理環境相對穩定、握有河口區位等地理因素的基礎,利於在當時的背景下,透過流域體系建立跨語族的統治;然後,「王」的統治內涵,再透過諸如控制首獲獵物權、仲裁屬民世俗紛爭、提供部份實質庇護,與扮演祭儀中的象徵性角色等含括經濟、政治、軍事與意識型態上的實踐,形塑出以「王」為統治範圍──以河口一帶為權力核心、流域體系為空間網絡的區域輪廓。 歷史 史前時期 大航海時代 荷蘭東印度公司於1624年起殖民臺灣之後,於1638年獲海盜情報,知在中部馬芝遴地區(彰化縣福興鄉與鹿港鎮一帶)計22社,其中大甲溪以南的18社是由一位叫甘仔轄·阿拉米(Kamachat Aslamie)的領袖所統轄,但荷蘭人起初未派兵征服。 大衛·賴特(David Wright)是17世紀40年代居住在臺灣的荷蘭東印度公司 蘇格蘭代理人,他將米達格列入11個平原地區的“郡或省”。然而,在具官方色彩的熱蘭遮城日誌中,荷蘭人稱呼大肚地區的統治者與瑯嶠地區都是「君主」(荷蘭語:vorst,地位次於國王),且瑯嶠君主相比大肚君主的威勢更大。 到了1642年8月,荷蘭人征服北臺灣西班牙人後,將其目標轉為征服西部平原的原住民,以連通臺灣南北的道路。直到1644年,荷蘭上尉Piter Boon才正式率兵遠征北臺灣未臣服的原住民,戰勝後南下打通陸路,因為遭遇巴布拉族的強烈反擊而未成功。翌年Piter Boon再度進攻,摧毀了13座反荷部落,Kamachat Aslamie只得接受范布鍊(Simon van Breen/1643-1647)牧師的協調。 1645年4月荷蘭人召開南部的地方會議,Kamachat Aslamie跟荷蘭東印度公司訂定條約,表示臣服,內容與瑯嶠君主與荷蘭人簽訂的瑯嶠條約內容類同,喪失不少權力。不過直到1662年荷蘭人離開臺灣為止,大肚王國都維持半獨立狀態。大肚王國不肯接受基督教,只讓歐洲人通過領土而不准他們定居,也無荷語的翻譯員。 大肚王國在1645年左右所統轄的範圍主要是大肚溪流域,大約是大甲溪南岸至舊濁水溪以北流域,是跨部落的統治或聯盟關係。 明鄭時期 大肚王國對於後來的明鄭時期鄭氏政權亦對抗之。1661年鄭成功領兵渡海攻打荷蘭東印度公司軍隊,取得台湾統治權,大肚王國頑強抵抗鄭軍,導致鄭成功等人認為他們受到荷蘭的煽動。由於鄭軍當時尚未攻下安平,就已缺糧,因此下令往北屯墾,就地取糧或種植,因此與大肚王國諸社發生激烈衝突,此次衝突,鄭軍將領楊祖陣亡,一鎮之兵(約五百人)「無一生還者」。後來鄭軍再派出將領黃安,以埋伏之計襲殺大肚社頭目。 鄭成功趕走荷蘭人之後,為了反清之需要,實施「兵農合一」政策,派遣鄭軍分赴各地屯墾,侵害到原住民族的活動空間,導致鄭氏政權和大肚王國數次武裝衝突。 其中1670年大肚王國轄下的沙轆社抵抗鄭氏侵略,遭鄭氏政權將領劉國軒強力進攻,屠殺至僅剩六人,幾乎滅族,史稱沙轆社之役。 清治時期 1731年(雍正九年),清朝官吏對原住民指派勞役過多,引起原住民群起反抗,發生大甲西社番亂(大甲西社抗清事件),清軍利用岸裡社「以番制番」,翌年被鎮壓下來,大肚王國翌年亦告瓦解。
|
鄭成功趕走荷蘭人之後,為了反清之需要,實施「兵農合一」政策,派遣鄭軍分赴各地屯墾,侵害到原住民族的活動空間,導致鄭氏政權和大肚王國數次武裝衝突。 其中1670年大肚王國轄下的沙轆社抵抗鄭氏侵略,遭鄭氏政權將領劉國軒強力進攻,屠殺至僅剩六人,幾乎滅族,史稱沙轆社之役。 清治時期 1731年(雍正九年),清朝官吏對原住民指派勞役過多,引起原住民群起反抗,發生大甲西社番亂(大甲西社抗清事件),清軍利用岸裡社「以番制番」,翌年被鎮壓下來,大肚王國翌年亦告瓦解。 節慶 祖靈祭 台中沙鹿地區巴布拉族人於農曆八月二日舉行祖靈祭,也是傳統的過年節慶。 歷史年表 起始年代見註釋1。 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登陸臺灣。 1638年:荷人獲海盜情報,得知大肚王國的存在。 1640年代:大衛·賴特記載:米達赫區的領土為大肚王(Keizer van Middag)所轄有。 1644年:荷人進攻臺灣北部的凱達格蘭族,事成後南下進攻大肚王國,失敗。 1645年:荷人再度進攻,毀13部落,國王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簽約,依約定要參加地方會議,同年牛罵社、沙轆社與斗尾龍岸社獨立,勢力開始衰退。 1648年:大肚王甘仔轄·阿拉米逝世,由其外甥甘仔轄·馬祿獲選為繼任人選。 1650年代:遊記:「福爾摩沙是個非常富庶之島……最富庶的地方現由大肚王所統轄」。 1654年:甘仔轄·馬祿和繼父特羅噶(Terroge)一同出席集會領受籐杖。 1661年:明鄭軍隊登陸後與大肚王國發生武裝衝突,鄭軍將領高凌戰死;鄭成功令楊祖征之,又被殺;鄭成功派黃安、陳瑞進攻,誘殺大肚將領阿德狗讓,戰火遍及大肚王國諸社。 1662年:明鄭政權擊敗荷蘭並佔領臺灣南部。 1664年:鄭經派劉國軒到半線屯田。 1670年:鄭經、劉國軒舉兵征服大肚王國,進攻大肚、沙轆、斗尾龍岸等社並屠殺原住民,戰勝的明鄭得以吞併大肚臺地以西、神岡等地。大肚王國大部解體。 1683年:清朝征臺並擊潰明鄭海軍,明鄭數月後後投降。 1731年:大甲西社抗清事件爆發。 1732年:負責征伐大甲西社的福建分巡臺灣道倪象愷的劉姓表親為求立功,將大肚社(在今臺中市大肚區)五名前來幫助官府運糧的「良番」(歸順的原住民)斬首引發不滿,大肚王國集結大肚社與十餘社原住民圍攻彰化,清國派臺灣鎮總兵王郡以及岸裡社的部分原住民征伐,大肚社等社兵敗投降,大肚王國完全瓦解。 1823年:中部平埔族因生活困難而大舉遷往埔里。 轄下部落 相關作品 文化研究 伊能嘉矩《臺灣文化誌》 中文小說 徐毅振《敦仔腳下大肚山夕暮》 許瑞芳《大肚王傳奇》 趙慧琳《大肚城、歸來》 張秋鳳《大肚王國的故事》 莫凡、蔡達源《大肚王:甘仔轄.阿拉米》 臺中一中 何冠威《鹿與白晝》(「第二屆全國高中職奇幻文學獎」首獎) 参见 臺中歷史 阿德狗讓 沙轆社之役
|
古印度象棋,或音译為恰圖蘭卡(,),為古印度的一种象棋类游戏。该词在梵文是性状复合词,意为“有四肢或四部分”,在史詩中通常意为“軍隊”。 起源於印度笈多时期的双人对弈棋類,歷史可追溯到西元前五、六世紀的八條盤碁,也有四人版變體,而直系後代為泰盧固象棋,此游戏為部分象棋遊戲的祖先。 六世紀時,印度人帶著此遊戲傳入波斯,而波斯人之後也帶波斯雙陸去印度。 古印度象棋在本地發展為泰盧固象棋;往東則發展成泰國象棋、高棉象棋、緬甸象棋、馬來象棋、日本將棋等;往西发展成波斯象棋,在棋子和规则上有大规模的改进,开始在中亚各民族广为流传。 多兵種的棋類早在烏爾王族局戲就有,有雨燕、渡鴉、雞、鷹、家燕這五種棋子,但非以殺王為獲勝的局戲。 騎士巡邏問題在古印度象棋的文獻中就有出現。 威廉·瓊斯將古印度象棋的規則從梵語翻譯成英文。准确规则不详。象棋历史学家认为其规则与继任者波斯象棋类似。 規則 棋盤 棋盤為正方形,八乘八的方格,同於八條盤碁。 棋子 棋子兵種有王()一個、仕(或)一個、象()兩個、馬()兩個、車()兩個、兵(或)八個。四種棋子反映了古印度军队的四種兵種。《雜阿含經》:「天帝釋聞阿修羅王興四種兵:象兵、馬兵、車兵、步兵,來欲共戰。」 棋子配置
|
馬走法與國際象棋的馬相同,與中國象棋的馬相似(但無拐馬腳),移動為L字形。 車走法與國際象棋、中國象棋的車相同,移動為十字方向,不限步數。無國際象棋的王車易位規則。 兵走法與國際象棋的兵類似,吃法同為左上及右上,但兵的第一步時不能走兩步,無吃過路兵。升等只能升變为目的格的對應兵種,並且要該玩家已失去原先兵種的狀態。譬如己方兵到達b8-{}-(敵方馬之起始格)只能升變為馬,同時己方亦須有馬已失去,方能使用此「升變」該兵並「重召」為馬。 参考 参见 印度四角棋 游戏复杂度 外部連結
|
清治時期 前、後期之說共有以下三種區分法,此處採用第三種 鴉片戰爭-列強侵襲中國 英法聯軍-洋務運動 牡丹社事件-積極治臺 前期 文結 《臺東縣志》:「清朝康熙35年(1696年)臺灣府令陳林、賴科等越山至卑南招撫山胞,冊封其酋長文結」。 《臺灣通史》與《卑南大王》亦有記載「康熙61年,文結因協助清庭平朱一貴之亂有功而封王」。 比那賴 又稱卑那來(Pinadray或Pinaday),為東台灣民間傳說中的英雄人物,雖其出身及生平皆有所爭議,但因其助清朝官兵阻饒林爽文餘黨自浸水營古道逃到台東有功,受乾隆招待至北京,並獲得「卑南王」之稱號,而其所統轄之區域則稱為「後山七十二社」。 生平 比那賴是卑南社人,約生於清朝乾隆、嘉慶年間,屬於卑南社傳統六大氏族之一的拉拉氏族(Raera)。其父加六賽曾為傀儡山總社之第17任總頭目,而母親則是出身於太麻里的西路古。比那賴善於經商,成年後,以進入婚(Musabak,即漢人所稱入贅)之方式,進入今屏東縣之平埔族馬卡道族(Makatao)的大木連部落(Tavolia)(即今水底寮),沿著浸水營古道至西岸的水底寮開設交易所,一方面販售東部特產,另一方面則買進卑南人生活必需品,因而經商致富。 農業方面,比那賴將漢人耕作技術、器具、稻種及家畜禽引進東台灣,因而增加卑南族農產量。為追念此事,陸森寶於1964年將西洋民謠改編譜上詞,作成「卑南王」,歌詞即提及先祖比那賴教族人耕田、插秧,並開闢道路、樹立傳統。 補充 根據余饒理(George Ede)於1890~1891年的《長老會信使》中記載,曾有一位東福爾摩沙國王(可能為比那賴),其王宮位於卑南。後來知本人將卑南征服,最後都被卑南人同化,最終阿美族人來了,他們立即就成為知本人的屬民。 軼聞 受封為王 根據民間傳說,由於比那賴率領東部七十二社協助清朝政府殲滅林爽文餘黨,故受乾隆封為「卑南王」。然而,據史料紀載,當時的乾隆封賞之官位最高只達到「六品頂帶」 ,與民間口傳所言之「受封為王」出入甚大。此外,原住民社會中本無「王」的概念,但卻為原住民誤傳為受封得「王位」。
|
Pinarai),第二種為清治時期的比那賴(Pinadray)。 史前時期 古時,一對夫妻搭乘竹筏漂流至臺灣東海岸,登岸後欣喜將竹杖插於地面後前往山麓,竹杖冒芽生長而繁茂成林,卑南後裔視為神聖的保護象徵。夫妻在山麓生下二子,其兄前往知本開墾、弟前往卑南開拓,經年累月下人口逐漸繁衍,最終統治附近一帶的諸族。 唐朝 《臺灣通史》:「唐貞觀間,馬來群島洪水,不獲安處。各駕竹筏避難,漂泊而至臺灣……而統一為卑南王」。 元朝 《臺東縣志》:「元朝大德元年,卑南八社頭目馬加特征服其他各社,被推為酋長(卑南王)」 。 荷蘭時期 卑南族的卡勒卡然部落曾是領導卑南族管理東台灣平原及海岸地區的權力中心,然而在滑地戰役中,卡勒卡然部落敗給了同樣是卑南族的普悠瑪部落。 戰勝的普悠瑪部落從此取代卡勒卡然人在東部地的統治權,後於清領時期協助滿清搜捕反清的華人亂黨。因平亂有功,大清皇帝御賜普悠瑪領導人卑南大王官銜。 滑地戰役之後,戰敗的卡勒卡然人部族中,有部分法流家系族人選擇南遷另覓棲身之地,最後於台灣南方瑯嶠一帶征服當地排灣部族後,後建立一新政權,史稱瑯嶠十八社。 清治時期 前、後期之說共有以下三種區分法,此處採用第三種
|
▲7八銀惡手,與▲8六步齊名。若對方開啟角道,則必須振飛車,己方才能開啟角道。 ▲3八金變色龍戰法,會變成混戰。 ▲7八金保衛角頭。此手棋會讓此後展開選項迅速減少,如果在振飛車戰局中,此手顯然會妨礙圍玉,難以組出典型的美濃圍或穴熊圍,但不失為向居飛車黨對手挑釁的方法。 ▲1八香加藤一二三認為是惡手,因為它對居飛車沒什麼好處。但如果要組振飛車穴熊,這手不失有其用處,但應該存在更有效率的手法。 中盤 中盤時,駒組已經完成,階段目標是奪取對手旗子並切入敵陣。設法建立攻擊據點的同時,增加持駒,預備終盤所需戰力。相對的,守備上盡量不讓對手奪取棋子或侵入自陣。此時側重攻擊或防守會形塑棋手的個人棋風。另外,若在駒組完成前,王將就被逼進,這時就沒有中盤,序盤會直接銜接終盤。高水準的競賽中,也不乏在中盤便發現缺乏前景而認輸的案例。 終盤 終盤時,目標是將死對方,因此要逐步逼近包圍()。此時包圍速度會比棋子損得重要,棋手必須正確判讀局勢。 以下是終盤會出現的概念: 王手(,Check):一方用棋子攻擊另一方的王將,被攻擊方必須立刻回應(讓王將逃跑,或用別的棋子擋住攻擊),否則王將就會被捕獲。 逆王手():一方化解遭受到的王手,而同一手兼具反擊功能,會對敵方王手。相關的題型稱為「雙玉問題」。 攻防一手():同時是防禦手與攻擊手,通常是打入大駒。 將死、詰(,Checkmate):一方用棋子攻擊另一方的王將,被攻擊方無法可救,此時攻擊方贏得此局。 即詰():經過連續王手後,被攻擊方會被將死。除非攻擊方犯錯,否則等同於將死。 催殺(,Threatmate):如果被攻擊方應對錯誤,就會在下一手被將死。被攻擊方必須正確防守,或者立刻將死對方。 反催殺():攻防一手的一種,一方正確逃出催殺,並同時催殺對方。 有詰無詰():雙方玉將都沒有顯而易見的將死,必須進入實際王手才能知道會不會將死。此為詰將棋探討的問題。 必至(必死,,Brinkmate):己方玉將無路可走,除非能立刻將死對方,否則對方一出手,自己就會輸。等於象棋的欠行絕殺。 逐漸逼近():在一系列王手或催殺後,不可避免的必至狀態。只要攻擊方不犯錯便會產生。 一手前防守():玉將處於必至狀態,可預期再出現王手就會將死,此時先下出一手防禦,企圖逃脫。 一手空隙():被對方連續攻擊中,忽然有一手不會造成王手,如果能抓住這個空隙將死對方,便可獲勝。 玉將早逃():預期到可能被將死,在被攻擊前先使玉將逃離。 顏面防守():使用玉將去抵擋要防守的棋子,當然,必須從對方的死角動手。 韌性():在終盤被催殺時能夠持續正確應對,並把握對手攻擊空隙趁機反擊。為棋手優良特質之一。 Z():無論對方戰力如何,都不可能立刻將死己方的狀態。例如穴熊圍。 利用以上概念,可以推論自己應該採取攻勢還是守勢。例如,如果自己會變成必至,但有把握立刻將死對方,則為可行策略。王手具有強制力,必須立刻被回應,因此,只要不遭到逆王手,就能繼續攻擊。有「王手是追殺手」()、玉將要包圍逼迫()等格言。雙方玉將接近時,常常發生錯失攻擊時機因而反被將死的案例,抑或對方逃出催殺後反擊將死己方的案例。由於失誤,生死線上可能突然發生一手即詰的情況,稱為「頓死」。因此在終盤戰時要時刻注意自玉的安全。在單方面進攻的情況下,入玉會是不錯的選項,因為桂香步都無法後退攻擊。 局勢判讀 將棋形勢可以從棋子損得(戰力)、棋子動態(效率)、玉形(安全)、回合(主導權)等方面判斷,無論是序盤、中盤還是終盤,都必須靠判讀局勢來決定如何出手。下出某一手,研判對方會如何反應,你又要如何再下一手,最後判斷你是否處於優勢,才決定是否採取行動。有很多術語用以指代局勢,使用時必須注意:即使程度大致接近的詞,也有細微差別。 必敗/應認輸() 敗勢/近乎敗北()/結束中() 劣勢/嚴峻()/非常煎熬() 不利/苦戰()/糟糕() 不滿意()/移動不順()/無意思()/不甚佳() 互角/五五波()/難解/此後方知() 移動自如()/可推進()/有企圖()/轉為先手()、轉為後手()/尚佳() 有利/足夠()/不錯() 優勢/滿意() 勝勢/近乎勝利() 必勝 棋子損得 將棋棋子具有不同的移動方法,因此有不同的價值。玉將(王將)既然是對局勝利的最終目標,自然具有最高的價值。其他棋子的價值因情況而異,一般來說依序是飛角金銀桂香──角行的價值會隨進成遞減,但也有許多在終局利用角行立大功的案例─—其中,價值特別高的飛車與角行合稱大駒(),金銀桂香步則合稱小駒()。 如果單純捕獲對方的棋子,或犧牲價值低的棋子而交換價值高的棋子,則局面有利,戰力彼消我長,稱為駒得()。反之,則稱為駒損()。以己方一枚大駒交換對方兩枚小駒,稱為二枚替(),若無戰略局勢的明顯轉變,則通常對取得二枚小駒的一方有利。棋子損得是判讀局勢的基本要素,特別在中盤之前,王將還沒受威脅的時候,通常都以駒得作為短期目標。 關於棋子的價值,有諸多量化的算法,大致皆為:龍王>龍馬>飛>角>金>銀>桂>香>步。成步()被敵方捕獲後會變回步兵,因此共識是成步的價值高於另外三種升變金將。其他方面尚有一些歧見,例如桂馬的價值、銀將是否升變、飛車與龍馬的落差、龍馬與龍王的落差等。 棋子動態 利用棋子損得,可以估算對弈雙方的基本戰力;棋子動態,則可以理解用子的效率。把棋子用在刀口上,就能發揮優勢。 例如,序盤時,兩側香車的價值應該是相等的,但若己方玉將往左翼建立防禦工事,則左側香車的價值會高過右側香車,因為它有護衛玉將的作用。又如角交換戰局,如果一方已經打入角行,另一方的持駒角行通常比立刻跟著打入角行來得有價值,除非打入的位置很好,能夠升變為龍馬。又如步兵,由於沒有步兵的狀態()相當不利,因此持駒從0枚步兵變成1枚步兵頗有利,但從1枚步兵變成2枚步兵就不會增加那麼多優勢。 玉形 玉形指玉將(王將)及其周遭棋子的位置,包含遠、堅、廣三個面向。 遠 遠離戰場。基本上,為了避免無妄之災,玉將應該離戰場愈遠愈好。例如,在振飛車戰局中,因為預期飛車所在的左翼是戰場,大多數戰略都會安排玉將移駕到右翼。此外,玉將靠近邊緣,可以串聯桂馬與香車進行防守,但太靠邊緣會妨礙逃生,因此並非愈靠邊愈好。 堅 堅固安全。在玉將周圍布置金銀的防守陣法稱為圍玉(),用越多棋子加入圍玉,通常便會讓圍玉越堅固,但必須考慮攻守的平衡。此外,圍玉的好壞取決於棋子間的位置,如果棋子互相掩護的機關愈多,圍玉也會愈發堅固。 廣 逃生路線。如果自玉逃生路線夠多,即使圍玉被破,也能拖延時間,抑或消耗對手戰力,設計得好,便能搶先將死對手。 玉形好壞與勝敗有很大關係。 即使駒得,如果玉形不好,情況仍可能很不利。可以故意棄子,駒損但使對手的玉形變差;或者相反,即使玉形變差,也要捕獲某一枚棋子。 玉形好壞大大取決於對手進攻型態。 例如,矢倉應對上方攻擊時很堅固,在居飛車戰型中是好圍玉,但如果面對振飛車,典型金矢倉就是糟糕的玉形。 回合 終盤時,包圍的速度會大大影響成敗,因此奪得主動非常重要。只要攻防必需的棋子在手,稍微損得並不重要,甚至常有犧牲大駒換取金將的戰術。因此,戰略常有「先下手是否有利」的問題。 詰將棋 將棋的排局在日文稱為,過程中必須不斷王手,不可千日手(相當於中國象棋的長將、長捉、長攔等不斷重複局面的僵持狀態),最末將死對方(若有特別聲明可包括必至),相當於中國象棋的連將殺局。由于存在“王将”以及“玉将”两种,詰將棋不一定要將雙方的玉將都擺上,通常只擺防守的那一方的。因為「王」字有時難以分辨上下,故在只有一個王將的排局中,例必把玉將擺上。有玉將的一方叫做玉方(或受方),摆王将的一方叫做攻方(或詰方)。一定是攻方先行。 排局一般只會標明攻方的持子,除非有特別聲明,否則假設玉方持有餘下沒標明的棋子(當然王將除外)。雙方都有玉將的排局則叫做雙玉。詰將棋一般只顯示棋盤右上角(即1一位附近)有關的部份。 詰將棋的取勝手數,是以攻守雙方的最佳着法計算。攻方的最佳着法,是指攻方能保證在若干最短的手數內將死玉方的一系列對策;而玉方的最佳着法,是指玉方能保證在若干最長的手數內保持不敗的一系列對策。由攻守雙方的最佳着手所構成的進程,就是棋局的正解。譬如說,「五手詰」的意思是指,當攻方在第一手下出最佳着法之後,無論以後玉方如何應,都必會在第三或第五手落敗;同理,當玉方在第二手下出最佳着法之後,玉方都有辦法在第四手保持不敗。攻方的最佳着法不包括重複局面的廢着;玉方的最佳着法不包括不能改變結局的打入。若攻方沒有下出最佳着法,但因玉方同樣沒有下出最佳應手而讓攻方其後獲勝,則稱為紛れ,意為僥倖。當攻方一直下出最佳着法,但玉方沒有下出最佳應手、或下出正解以外的最佳應手,則稱為變化。變化的手數一定不會長過正解。當玉方一直下出最佳應手,但攻方在某一手可以有正解以外的着法保證獲勝,則稱為餘詰。若無論攻方如何出手,玉方都有辦法逃避敗局,則稱為不詰。攻方的持駒(不論是一開始標明抑或中途吃進)在正解的最後一手尚未用完,或正解以外有餘詰或不詰,則稱為不完全作。 日本民間亦有像中國民間藝人依擺棋攤為生的江湖排局,稱作大道詰將棋,其中尤以香步問題最為廣泛研究。 複雜度 日本將棋在9×9棋盤上的狀態空間複雜度可達,小於圍棋的,但大於西洋跳棋的、黑白棋的、中國象棋的、西洋棋的。遊戲樹複雜度達,小於圍棋的,但大於西洋跳棋的、黑白棋的、西洋棋的、中國象棋的。由於將棋有打入規則,因此到終局時仍然很激烈,變化多端。雖然有以上的複雜度,但已經開發出不弱的將棋AI。 海外發展 1994年,中国北京开始有青少年活动中心教授日本将棋。1995年10月19日~20日,在中國北京市京倫饭店举行了第八届“龙王杯”日本将棋决赛的第一局比赛(决赛为七局四胜制),由当时的羽生善治龍王・六冠对战挑战者佐藤康光七段(佐藤康光是第六屆龍王杯冠軍,第七屆羽生善治挑戰成功,佐藤康光衛冕失敗),結果這一局佐藤康光七段勝出。2000年10月19日~20日,在中國上海市花園飯店舉行了第十三屆“龍王戰”決賽(七局四勝制)的第一局比賽,由1999年衛冕成功的藤井猛龍王對戰挑戰者羽生善治五冠。在比赛的同时还举行了多场中日青少年间的将棋比赛。 2021年,國際將棋大賽(国際将棋トーナメント),台灣代表張京鼎取得台灣將棋在國際賽史上首冠。並與藤井聰太三冠(當時)進行讓角的紀念對局,177手的大熱戰,最終由藤井三冠取得勝利。此局台灣選手張京鼎到終盤為止依舊保持優勢,所發揮的實力讓藤井及解說的羽生善治九段和眾多好手們感到驚嘆。同時此局也是藤井三冠首次與外國人的對局,在台灣及海外發展當中寫下了重大的里程碑。 文化 《月下棋士》():日本漫畫家能條純一的青年漫畫,2000年改編成電視劇。 《81diver》():日本漫畫家柴田ヨクサル所作的將棋主題漫畫,2008年改編為電視劇播出。 《紫音之王》():由香取優原作、安藤慈朗作畫的以將棋為題材之推理漫畫作品,2007年改編為動畫播出。 《3月的獅子》():日本漫畫家羽海野千花所作的將棋素材漫畫,主人公為一名17歲的將棋職業棋士,2016年10月改編為動畫播出。 《龙王的工作!》():日本小說家白鳥士郎撰寫、しらび繪製插畫的輕小說作品,2018年1月改編為動畫播出。 《即使如此依舊步步進逼》():日本漫畫家山本崇一朗所創作的少年漫畫作品,講述就讀同所高中的田中步和八乙女漆在將棋社的戀愛喜劇。電視動畫於2022年7月7日首播。 參見 日本將棋變體 娛慰多 象棋 西洋棋 韩国将棋 棋盤遊戲 游戏复杂度 備註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
開局配置 將棋開局時,雙方各有20枚棋子,共計使用40枚棋子。若對弈者棋力有高下落差,則必須考慮手合割(讓子)(),優勢方除去部分棋子()。若無此落差,則稱為「平手」()局,配置如下: 上圖以下側表示先手,上側表示後手,正置棋子屬於先手陣營,倒置棋子屬於後手陣營。縱向由右而左標為1~9筋,橫列向由上而下標為一~九段。先手常標為▲或☗(Unicode U+2617),後手常標為△或☖(U+2616)。 若為讓子局通常由讓子方()先行,若不考慮手合割,則由決定,職業戰中也有事先決定先後的場合。 決定先後手完畢,操作步驟如下: 上位者(上手或後手)將棋子從駒箱或駒袋中倒出,不要四散,不要一枚一枚慢慢拿。 上位者(上手或後手)先放置王將,下位者(下手或先手)再放置玉將。若棋子沒有王將,兩枚都是玉將,則上位者持書體玉將,下位者持鐫有作者銘的玉將。 依照江戶時代將棋名家的做法依序擺放棋子,目前通常使用兩類:源於一世名人的大橋流、源於三世名人的伊藤流,此外也有其他少見的擺放次序。無論以哪種方式擺棋子,都是先手後手一枚一枚輪流擺放。 {| style="padding: 10px;" |- !大橋流!!伊藤流 |- ||| |} 上圖為大橋流與伊藤流的棋子擺放順序。職業棋士有八成使用大橋流。 大橋流:由內而外,先左後右,依次擺入金、銀、桂、香,然後擺放角行、飛車,最後擺放步兵(同樣是由內而外,先左後右)。 伊藤流:由內而外,先左後右,依次擺入金、銀、桂,然後由左而右擺放步兵,最後擺放左香車、右香車、角行、飛車。這是為了避免自己的走駒在棋盤上「直射」敵陣而失禮。 終局後,由上位者按照玉、飛、角、金、銀、桂、香、步的次序清點棋子數目並收納歸位。 對局 將棋由對弈雙方輪流下出動作,輪到自己行動回合()時,自己可以下出兩種動作之一:移動()或打入(),稱為一手。 禁止同一個人連續下兩手()。 禁止跳過自己的回合,一定要移動或打入。(比較:韓國將棋允許跳過一手。) 移動 移動棋子時,必須遵照前面提到的移動方法,還有以下的簡單規則,在各種象棋類遊戲大致通用: 不可以走到棋盤上不存在的空格。換言之,只有81個空格可供移動。 如果一個空格內已經有己方的棋子,就不能再把己方別的棋子移動過去。 如果一個空格內已經有敵方的棋子,可以把己方的棋子移動過去,並「捕獲」敵方棋子,使其成為持駒。 除了桂馬以外,棋子不可以跳過盤面上其他棋子,因此走駒(飛龍角馬香)會被別的棋子擋住。 不可以因為移動棋子,而使己方玉將被捕獲。 升變 棋盤上,靠近對手的三個段稱為敵陣。除了玉將(王將)與金將,另外六種棋子(飛角銀桂香步)只要在敵陣內移動或移動進出敵陣,都可選擇是否升變()。 升變時,把棋子翻面。露出「龍王」、「龍馬」或四種字體的「金」。 升變後,會改變棋子的移動方法。 升變不可逆,直到棋子被對方捕獲為止。例如銀將升變為成銀,移動方法便與金將相同,沒辦法變回銀將的走法。 升變與否沒有強制性,可以選擇不升變(,通常讀做,用於步兵時讀做)。 若一枚棋子這次移動選擇不升變,下一次移動時仍然符合在敵陣內移動或移動進出敵陣的前提,仍可選擇是否升變。 如果棋子不升變就無法再移動(到頂二段的桂馬、到頂段的香車或步兵),則強制升變。 棋子被捕獲後,一律變回原型,沒有升變。 若把棋子打入敵陣,當下並不會升變,因為升變的前提是在敵陣內移動或移動進出敵陣,而打入不是移動。 升變大多有利,但在銀、桂、香三種棋子的場合,升變與否必須詳細考慮。特別是銀將,升變後只能直線後退。桂馬與香車升變與否,則會影響攻擊功能。 持駒 持駒是棋手捕獲的棋子,一般放置於棋盤邊的上。此後,可以花費一手將一枚棋子打入棋盤上空出的空格。 打入 打入()是日本將棋最大的特色,大幅提升將棋的遊戲複雜度。 升變的棋子在被捕獲後,會回復原型,因此打入的棋子必為原型。 棋子打入在敵陣,不會馬上升變,之後移動它才會升變。 打入時,禁止產生無法移動的棋子()。桂馬禁止打入頂二段,香車與步兵禁止打入頂段。 若一條筋上已經有己方原型步兵(成步則無妨),則禁止在這條筋打入步兵。這種犯規稱為二步()。 禁止在打入步兵當下將死對方,這種犯規稱為打步詰()。 決定勝負 如果下出攻擊對方玉將的棋,稱為(),相當於西洋棋的Check或中國象棋的「將軍」,此時對方要麼讓玉將逃跑,要麼以其他棋子擋住攻擊()。如果將軍沒有辦法可以化解,則稱為(),相當於西洋棋的Checkmate或中國象棋的「將死」。如果當下沒有將死,但對方玉將已經無路可走, 則稱為必至(必死,),相當於西洋棋的Brinkmate或中國象棋的「欠行」。 原則上,判斷作負的情況有以下六種: 將死() 認輸() 時間到():在規定時間內未能走出自己的一手棋。 犯規行為():違反基本規則、下出禁手、連續王手千日手(以同樣手法循環王手,重複四次,相當於象棋的「長將」)。 相入玉且點數不足:己方王將進入敵陣,則稱為入玉,相入玉為雙方皆入玉的情況。如果發生相入玉,且雙方都無法將死彼此,可以在取得共識後合意結束比賽。雙方以自己所有的棋子計算點數:玉將不計點,角行及飛車一枚5點,其餘棋子一枚1點,升變不影響計點。職業對局規則中,若一方點數少於24點,則判斷作負。業餘對局規則中,直接比較點數,點數多者勝,由於滿分54點,未滿27點即作負,點數相同時則判後手勝。 被入玉宣言 不分勝負()的情況則有以下兩種: 連續王手以外的千日手:雙方循環同樣的著法,使局面沒有進一步變化,重複四次。若無連續王手,則判為和局。 持將棋:相入玉後,雙方取得共識,合意結束比賽並計算點數,只要雙方皆達24點,無論何者點數較高,皆判定和局。 在職業對局中,不分勝負的雙方必須重新比賽,並對調先後手。 將棋遊戲目標是捕獲對方的玉將,達成就獲勝。然而,將棋傳統上忌諱「實際奪取王」這件事,因此,在王將被捕獲不可避(亦即將死)時,便可以判出勝負,也常有棋手自認無法逆轉局勢而認輸的情況()。規則並沒有限制何時能夠認輸,基本上,輪到選手回合時,若己方玉將明顯快被將死,或者己方欠行而無法立刻將死對方,通常便會認輸。當己方面對連將,必須一手一手化解時,則需考慮有沒有反將一軍()的可能性。此外,即使沒有明顯的將死或包圍,如果判斷自己沒有獲勝可能,喪失戰意,也可以認輸。例如:對手防禦過強,根本無法連續攻入();重要的攻防棋子被對手奪走;對手入玉(玉將進入自陣內)己方卻無法包圍。諸如此類的情況,都可以認輸。在職業賽事中,落下風的一方大多在殘局時便會認輸,很少有真正將死的情況。 入玉宣言法 〈入玉宣言法〉由日本將棋聯盟制定,於2013年10月1日實行,2019年10月1日追加修訂。目前在職業公開賽事中,還沒有援引此法而持將棋的案例。 若滿足以下條件,則可在輪到自己回合時,不移動或打入,而做出「宣言」: 對弈未滿500手。
|
將棋可能指:
|
將棋可能指:
|
Notes of August Göllerich, translated by Richard Louis Zimdar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6 : Ferenc Liszt and His Country, 1869–1873, Occidental Press, Budapest 1983 Legány, Dezső: Franz Liszt, Unbekannte Presse und Briefe aus Wien 1822–1886, Wien 1984 Legány, Dezső: Ferenc Liszt and His Country, 1874–1886, Occidental Press, Budapest 1992 Liszt, Franz: Briefwechsel mit seiner Mutter, edited and annotated by Klara Hamburger, Eisenstadt 2000 Lorenz, Michael: "An Unknown Grandmother of Liszt" , Vienna 2012 Loya, Shay: Liszt's Transcultural Modernism and the Hungarian-Gypsy Tradition. Eastman Studies in Music. Rochester, NY: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 2011. Motta, Cesare Simeone: Liszt Viaggiatore Europeo, Moncalieri, 2000 () Ollivier, Daniel: Autour de Mme d'Agoult et de Liszt, Paris 1941 Prahács, Margit: Franz Liszt und die Budapester Musikakademie, in: Hamburger (ed.): Franz Liszt, Beiträge von ungarischen Autoren, pp. 49ff Rellstab, Ludwig: Franz Liszt, Berlin 1842 Rosen, Charles. The Romantic Genera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Saffle, Michael: Franz Liszt: A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Guide. Third editi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Sauer, Emil von: Meine Welt, Stuttgart 1901 Steinbeck, Arne: Franz Liszt's approach to piano playing,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1971 外部链接 Liszt's Scores ,Mutopia Project 李斯特曲目列表 李斯特年表(英文) 免费的录音 Partial Liszt MP3 catalogue - Free Liszt Recordings from the Scandinavian Liszt Society Kunst der Fuge: Franz Liszt -(Live)MIDI
|
註釋 参见 李斯特狂熱 参考资料 參照 延伸阅读 Doran, Robert (ed.): Liszt and Virtuosity. Rochester: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 (Eastman Studies in Music), 2020. Ehrhardt, Damien (ed.): Franz Liszt – Musique, médiation, interculturalité (Etudes germaniques 63/3, 2008) Franz, Robert (aka Olga de Janina): Souvenirs d'une Cosaque, Paris: Librairie internationale, 1874 ; Gibbs, Christopher H. and Gooley, Dana. Franz Liszt and his World. (Princeton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6) Gut, Serge: Franz Liszt, De Fallois, Paris 1989. Gut, Serge: Franz Liszt, Studio Verlag, Sinzig 2009. Hamburger, Klara (ed.): Franz Liszt, Beiträge von ungarischen Autoren, Budapest 1978 Hamilton, Kenneth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Liszt (Cambridg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paperback) Shulstad, Reeves, "Liszt's symphonic poems and symphonies" Jerger, Wilhelm (ed.): The Piano Master Classes of Franz Liszt 1884–1886, Diary Notes of August Göllerich, translated by Richard Louis Zimdar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6 : Ferenc Liszt and His Country, 1869–1873, Occidental Press, Budapest 1983 Legány, Dezső: Franz Liszt, Unbekannte Presse und Briefe aus Wien 1822–1886, Wien 1984 Legány, Dezső: Ferenc Liszt and His Country, 1874–1886, Occidental Press, Budapest 1992
|
2006年冬季奧運會開幕式 患病虛弱的著名男高音卢奇亚诺·帕瓦罗蒂,為2006年都靈冬季奧運會開幕式,演唱《公主徹夜未眠》。這是他最後一次公開演唱。作為開幕式的最後一項節目,帕瓦罗蒂獲得了在場國際觀眾當晚最長和最響亮的掌聲。這場演出的指揮,在2008年出回憶錄《Pavarotti Visto da Vicino》,透露這場表演其實是多日前預先錄音。他寫道:「交響樂團假裝為觀眾演奏,我假裝指揮,帕瓦罗蒂假裝演唱。效果很美妙。」帕瓦罗蒂的經理人Terri Robson說,帕瓦罗蒂數次推辭了冬季奧運委員會的邀請,因為在都靈的二月深夜零下氣溫中他不可能演唱,後來委員會說服他用預先錄音來演出。
|
假唱,或稱-{zh-hant:對嘴;zh-hans:对嘴;zh-tw:假唱}-、夾口型,香港稱之為-{咪嘴}-,是指歌手於現場表演時播放預錄歌曲,但並未實際發聲的唇型配合。 假唱的原因 表演地點音響設備或收音太差。 缺乏現場表演的能力,例如無法同時跳舞與唱歌。 歌手身体不适,影响声线而不能现场演唱等。 因主辦單位要求。 假唱是指在演出现场歌手并没有真唱,而是一般播放早已录制好的歌唱录音并对通过对口型给观众制造出一种现场演唱的气氛。假唱可能会在现场突发事件下被揭穿,比如现场录音播放突然停止,麦克风突然掉落等。假唱的歌手被发现时,通常会受到观众的责难。例如2005年12月30日,张娜拉来到上海参加SITV歌友会期间跳舞时不小心掉落耳麦,泄露了假唱的事实。张娜拉为此现场道歉。 根據《新京報》報導,身兼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藝術總監的全國政協委員馬博敏在2005年3月3日曾就此提案,要求立法禁止歌星在大型文藝演出活動中假唱,以遏止假唱的風氣繼續蔓延。 辨误
|
屠宰坑溪:貢寮區 坑內溪:貢寮區 雙溪:貢寮區 鹽寮溪:貢寮區 尖山腳溪(石碇溪):貢寮區 南勢坑溪:貢寮區 北勢坑溪:貢寮區 半平溪:瑞芳區 茶壼溪:瑞芳區 基隆市 碧砂溪:中正區 田寮河(田寮港):信義區、仁愛區 旭川河:仁愛區 牛稠河(牛稠港):中山區 新北市(西段海岸線) 瑪鋉溪:萬里區 員潭溪:金山區(近萬里區) 磺溪:金山區 小坑溪:石門區 乾華溪:石門區 尖子鹿溪:石門區 石門溪(石門坑溪):石門區 老梅溪:石門區 小坑子溪:石門區 楓林溪:石門區 崁子腳溪:石門區 八甲溪:石門區 下員坑溪:石門區 埔坪溪:三芝區 八蓮溪(八連溪):三芝區 山豬堀下坑溪:三芝區 南勢坑溪:三芝區 海尾溪:三芝區 北勢溪:三芝區 後厝溪:三芝區 大屯溪:淡水區 灰磘子溪:淡水區 後洲溪:淡水區 興仁溪:淡水區 下圭柔山溪:淡水區 林子溪(公司田溪):淡水區 淡水河:淡水區、八里區 基隆河 大坑溪 外雙溪 磺溪 新店溪 景美溪 南勢溪 北勢溪 𩻸魚堀坑 大漢溪(大嵙崁溪) 三峽河 大豹溪 打鐵坑溪 艋舺溪 觀音坑溪 龍形溪 噶瑪蘭坑溪 庄子內溪 水仙溪:八里區 後坑溪:林口區 瑞樹坑溪:林口區 寶斗溪:林口區 嘉寶溪:林口區 林口溪:林口區 出水坑溪:林口區 桃園市 南崁溪:蘆竹區、大園區 埔心溪:大園區 新街溪:大園區 老街溪:大園區 富林溪:觀音區 大堀溪:觀音區 觀音溪:觀音區 小飯壢溪:觀音區 新屋溪:觀音區、新屋區 後湖溪:新屋區 社子溪(社仔溪):新屋區 大坡溪:新屋區 羊寮溪(福興溪):新屋區、新竹縣新豐鄉 新竹縣 羊寮溪(福興溪):桃園市新屋區、新竹縣新豐鄉 新豐溪:新豐鄉 鳳山溪:竹北市 霄裡溪:新埔鎮 牛欄溪:關西鎮 頭前溪:竹北市、新竹市北區 豆子埔溪:竹北市 犁頭山溪:竹北市 油羅溪:芎林鄉、橫山鄉、尖石鄉 粗坑溪:橫山鄉 那羅溪:尖石鄉 錦屏溪:尖石鄉 上坪溪:竹東鎮、五峰鄉、橫山鄉 新竹市 頭前溪:新竹縣竹北市、新竹市北區 客雅溪:香山區 三姓公溪:香山區 北坑溪 汫水港溪:香山區 鹽港溪:香山區 八股溝(粟子坑溪) 苦子坑溪 苗栗縣 冷水坑溪:竹南鎮 中港溪:竹南鎮、後龍鎮 南港溪 峨眉溪 後龍溪:後龍鎮 老田寮溪 西湖溪(打哪叭溪):後龍鎮 過溝溪:後龍鎮、通霄鎮 內島溪:通霄鎮 通霄溪:通霄鎮 北勢窩溪 內湖溪 南勢溪 番仔寮溪:通霄鎮 苑裡溪(大埔溪):通霄鎮、苑裡鎮 房裡溪:苑裡鎮 臺中市 四好橋構:大甲區 大安溪:大甲區、大安區 溫寮溪:大安區 龜殼溪:大安區 南庄溪:大安區 南埔溪:大安區 大甲溪:大安區、清水區 武陵溪 七家灣溪 桃山溪 有勝溪 志樂溪 南湖溪 合歡溪 清水大排水溝(米粉寮溪):清水區 安良港大排(南勢溪):清水區 烏溪(大肚溪):龍井區、彰化縣伸港鄉 貓羅溪 大里溪 大坑溪 北港溪 虎尾溪 南港溪 眉溪 彰化縣 烏溪(大肚溪):台中市龍井區、彰化縣伸港鄉 番雅溝:線西鄉、鹿港鎮 洋仔厝溪(洋子溪):鹿港鎮 員林大排:鹿港鎮、福興鄉 東螺溪(舊濁水溪):福興鄉 漢寶溪:福興鄉、芳苑鄉 後港溪:芳苑鄉 二林溪:芳苑鄉 魚寮溪:大城鄉 濁水溪:大城鄉、雲林縣麥寮鄉 南投縣 合歡溪 濁水溪 霧社溪 塔羅灣溪 馬赫坡溪 清水溪 加走寮溪 水里溪 清水溝溪 陳有蘭溪 筆石溪 清水溪 丹大溪 郡大溪 東巒大山西游 巒大溪 卡社溪 萬大溪 清水溪 萬大北溪 萬大南溪 東埔蚋溪 北勢溪 荖濃溪 烏溪 北港溪 雲林縣 濁水溪:彰化縣大城鄉、麥寮鄉 清水溪 石鼓盤溪:古坑鄉 新虎尾溪:麥寮鄉、臺西鄉 舊虎尾溪:臺西鄉、四湖鄉 牛挑灣溪:口湖鄉 北港溪:口湖鄉、嘉義縣東石鄉 大湖口溪 三疊溪 石牛溪 石龜溪 三疊溪 華興溪 嘉義縣 北港溪:雲林縣口湖鄉、嘉義縣東石鄉 朴子溪:東石鄉 牛稠溪 清水溪:竹崎鄉、番路鄉 龍宮溪:布袋鎮 八掌溪:布袋鎮、臺南市北門區 頭前溪 清水溪:阿里山鄉 石鼓盤溪:阿里山鄉 筆石溪:阿里山鄉 咬人貓溪:阿里山鄉 阿里山溪:阿里山鄉 臺南市 八掌溪:嘉義縣布袋鎮、臺南市北門區 頭城溪 急水溪:北門區 龜重溪 鹿寮溪 柚子坑溪 茄萣溪 北寮溪 白水溪 六重溪 石雅溪 坑內溪 尖仔坑溪 柚子頭溪 將軍溪:北門區、將軍區 七股溪:七股區 樹林溪 下山溪 三股溪 曾文溪:七股區、安南區 線美溪 官田溪 渡子頭溪 六雙溪 菜寮溪 水流東溪 紅水䤼溪 塔流溪 草山溪 岡林溪 后堀溪 番子坑 竹坑溪 苧仔寮坑 老藤湖坑 鹿耳門溪:安南區 鹽水溪:安南區、安平區 許縣溪 五坎溪 潭頂溪 那拔林溪 谷溪 柯殼溪 無名溪 崩溝坑溪 深坑子溪 大目幹溪 頭前溪 大潮溝 二仁溪:南區、高雄市茄萣區 三爺宮溪 五帝廟溪 二甲溪 崗山溪 安保溪 龜洞溪 深坑子溪 大溪 高雄市 二仁溪:臺南市南區、仁德區、歸仁區、關廟區、高雄市茄萣區、湖內區、路竹區、阿蓮區、田寮區、內門區 文賢溪:高雄市湖內區 番子鹽溪:內門區 松子腳溪:高雄市內門區、臺南市關廟區 牛稠埔溪:田寮區 牛寮溪:田寮區 阿公店溪:永安區、彌陀區 濁水溪 旺萊溪 牛稠埔溪 典寶溪:梓官區、楠梓區 後勁溪:楠梓區 獅龍溪 愛河:鼓山區、苓雅區 高雄圳 幸福川 鹽水港溪 前鎮運河 鳳山溪:前鎮區 高屏溪:大寮區、大樹區、林園區、屏東縣新園鄉、屏東縣萬丹鄉、屏東縣屏東市 旗山溪 美濃溪 武鹿溪 虎形溝 老人北溪 老人南溪 那托爾溪 吉洋溪 那多羅薩溪 塔羅塔羅曾南溪 塔羅塔羅曾北溪 角埔溪 北勢坑溪 大北勢溪 小北勢溪 班芝埔溪 口隘溪 溝坪溪 南勢坑溪
|
新街溪:大園區 老街溪:大園區 富林溪:觀音區 大堀溪:觀音區 觀音溪:觀音區 小飯壢溪:觀音區 新屋溪:觀音區、新屋區 後湖溪:新屋區 社子溪(社仔溪):新屋區 大坡溪:新屋區 羊寮溪(福興溪):新屋區、新竹縣新豐鄉 新竹縣 羊寮溪(福興溪):桃園市新屋區、新竹縣新豐鄉 新豐溪:新豐鄉 鳳山溪:竹北市 霄裡溪:新埔鎮 牛欄溪:關西鎮 頭前溪:竹北市、新竹市北區 豆子埔溪:竹北市 犁頭山溪:竹北市 油羅溪:芎林鄉、橫山鄉、尖石鄉 粗坑溪:橫山鄉 那羅溪:尖石鄉 錦屏溪:尖石鄉 上坪溪:竹東鎮、五峰鄉、橫山鄉 新竹市 頭前溪:新竹縣竹北市、新竹市北區 客雅溪:香山區 三姓公溪:香山區 北坑溪 汫水港溪:香山區 鹽港溪:香山區 八股溝(粟子坑溪) 苦子坑溪 苗栗縣 冷水坑溪:竹南鎮 中港溪:竹南鎮、後龍鎮 南港溪 峨眉溪 後龍溪:後龍鎮 老田寮溪 西湖溪(打哪叭溪):後龍鎮 過溝溪:後龍鎮、通霄鎮 內島溪:通霄鎮 通霄溪:通霄鎮 北勢窩溪 內湖溪 南勢溪 番仔寮溪:通霄鎮 苑裡溪(大埔溪):通霄鎮、苑裡鎮 房裡溪:苑裡鎮 臺中市 四好橋構:大甲區 大安溪:大甲區、大安區 溫寮溪:大安區 龜殼溪:大安區 南庄溪:大安區 南埔溪:大安區 大甲溪:大安區、清水區 武陵溪 七家灣溪 桃山溪 有勝溪 志樂溪 南湖溪 合歡溪 清水大排水溝(米粉寮溪):清水區 安良港大排(南勢溪):清水區 烏溪(大肚溪):龍井區、彰化縣伸港鄉 貓羅溪 大里溪 大坑溪 北港溪 虎尾溪 南港溪 眉溪 彰化縣 烏溪(大肚溪):台中市龍井區、彰化縣伸港鄉 番雅溝:線西鄉、鹿港鎮 洋仔厝溪(洋子溪):鹿港鎮 員林大排:鹿港鎮、福興鄉 東螺溪(舊濁水溪):福興鄉 漢寶溪:福興鄉、芳苑鄉 後港溪:芳苑鄉 二林溪:芳苑鄉 魚寮溪:大城鄉 濁水溪:大城鄉、雲林縣麥寮鄉 南投縣 合歡溪 濁水溪 霧社溪 塔羅灣溪 馬赫坡溪 清水溪 加走寮溪 水里溪 清水溝溪 陳有蘭溪 筆石溪 清水溪 丹大溪 郡大溪 東巒大山西游 巒大溪 卡社溪 萬大溪 清水溪 萬大北溪 萬大南溪 東埔蚋溪 北勢溪 荖濃溪 烏溪 北港溪 雲林縣 濁水溪:彰化縣大城鄉、麥寮鄉 清水溪 石鼓盤溪:古坑鄉 新虎尾溪:麥寮鄉、臺西鄉 舊虎尾溪:臺西鄉、四湖鄉 牛挑灣溪:口湖鄉 北港溪:口湖鄉、嘉義縣東石鄉 大湖口溪 三疊溪 石牛溪 石龜溪 三疊溪 華興溪 嘉義縣 北港溪:雲林縣口湖鄉、嘉義縣東石鄉 朴子溪:東石鄉 牛稠溪 清水溪:竹崎鄉、番路鄉 龍宮溪:布袋鎮 八掌溪:布袋鎮、臺南市北門區 頭前溪 清水溪:阿里山鄉 石鼓盤溪:阿里山鄉 筆石溪:阿里山鄉 咬人貓溪:阿里山鄉 阿里山溪:阿里山鄉 臺南市 八掌溪:嘉義縣布袋鎮、臺南市北門區 頭城溪 急水溪:北門區 龜重溪 鹿寮溪 柚子坑溪 茄萣溪 北寮溪 白水溪 六重溪 石雅溪 坑內溪 尖仔坑溪 柚子頭溪 將軍溪:北門區、將軍區 七股溪:七股區 樹林溪 下山溪 三股溪 曾文溪:七股區、安南區 線美溪 官田溪 渡子頭溪 六雙溪 菜寮溪 水流東溪 紅水䤼溪 塔流溪 草山溪 岡林溪 后堀溪 番子坑 竹坑溪 苧仔寮坑 老藤湖坑 鹿耳門溪:安南區 鹽水溪:安南區、安平區 許縣溪 五坎溪 潭頂溪 那拔林溪 谷溪 柯殼溪 無名溪 崩溝坑溪 深坑子溪 大目幹溪 頭前溪 大潮溝 二仁溪:南區、高雄市茄萣區 三爺宮溪 五帝廟溪 二甲溪 崗山溪 安保溪 龜洞溪 深坑子溪 大溪 高雄市 二仁溪:臺南市南區、仁德區、歸仁區、關廟區、高雄市茄萣區、湖內區、路竹區、阿蓮區、田寮區、內門區 文賢溪:高雄市湖內區 番子鹽溪:內門區 松子腳溪:高雄市內門區、臺南市關廟區 牛稠埔溪:田寮區 牛寮溪:田寮區 阿公店溪:永安區、彌陀區 濁水溪 旺萊溪 牛稠埔溪 典寶溪:梓官區、楠梓區 後勁溪:楠梓區 獅龍溪 愛河:鼓山區、苓雅區 高雄圳 幸福川 鹽水港溪 前鎮運河 鳳山溪:前鎮區 高屏溪:大寮區、大樹區、林園區、屏東縣新園鄉、屏東縣萬丹鄉、屏東縣屏東市 旗山溪 美濃溪 武鹿溪 虎形溝 老人北溪 老人南溪 那托爾溪 吉洋溪 那多羅薩溪 塔羅塔羅曾南溪 塔羅塔羅曾北溪 角埔溪 北勢坑溪 大北勢溪 小北勢溪 班芝埔溪 口隘溪 溝坪溪 南勢坑溪 柑仔林溪 百字坑溪 拉庫邦溪 荖濃溪 玉穗溪 濁口溪:茂林區 馬里山溪:茂林區、六龜區 阿巴累溪 山花奴奴溪:茂林區 神池溪:茂林區 溫泉溪:茂林區 吉田溪 美雅溪 木勝溪 寶來溪 不老溪 東莊溪 唯金溪 拉庫音溪 拉克斯溪 扇平溪 三合溪 屏東縣 高屏溪:高雄市林園區、屏東縣新園鄉 牛稠溪 萬年溪:屏東市 殺蛇溪 番子寮溪 武洛溪 隘寮溪 埔羌溪 沙漠溪 內埔溪 口社溪 紅橋溪 隘寮北溪 大社溪 巴油溪 巴巴那斑溪 額落烏溪 來布安溪 哈尤溪 小鬼湖 隘寮南溪 荖濃溪 二重溪 東港溪:新園鄉、東港鎮 牛角灣溪 萬安溪 林邊溪:林邊鄉、佳冬鄉、新埤鄉、來義鄉 來社溪 瓦魯斯溪 大後溪 力里溪 阿樂案溪 卡布里娃欄溪 七佳溪 內寮溪:枋寮鄉 率芒溪(士文溪):枋寮鄉、枋山鄉 草山溪 南勢湖溪:枋山鄉 枋山溪:枋山鄉
|
臺南市 高雄市 縣(市)定古蹟 1997年4月以前公告為三級古蹟者 北部 中部 南部 東部 離島 1997年4月以後公告之縣(市)定古蹟 省轄市 縣 參見 臺灣國定古蹟 臺灣文化資產火災列表 臺灣歷史建築百景列表 臺灣文化資產列表 參考文獻
|
國定古蹟 1997年4月以前公告為一級古蹟者 1997年4月以前公告為二級古蹟者(直轄市部分) 1997年4月以前公告為二級古蹟者(省屬部分) 1997年4月以後公告的國定古蹟 直轄市定古蹟 1997年4月以前公告的三級古蹟 臺北市 新北市 桃園市 臺中市 臺南市 高雄市 1997年4月以後公告的直轄市定古蹟
|
Bradley Collins(2003),《梵谷與高更:電流般的爭執與烏托邦夢想》,陳慧娟譯,麥田出版。 Deborah Hayden(2003),《天才、狂人與死亡之迷》,李振昌譯,立緒出版。 胡永芬等著(2001),《野性的探險:高更》,閣林國際圖書出版。 外部链接 Gauguin it's not just Genius or Monster, NY Times exhibition review Gauguin Paintings, Sculpture, and Graphic Works at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Gauguin's Cats in Art The Private Collection of Edgar Degas , fully digitized text from
|
参考文献 參考書目 Bradley Collins(2003),《梵谷與高更:電流般的爭執與烏托邦夢想》,陳慧娟譯,麥田出版。 Deborah Hayden(2003),《天才、狂人與死亡之迷》,李振昌譯,立緒出版。 胡永芬等著(2001),《野性的探險:高更》,閣林國際圖書出版。 外部链接 Gauguin it's not just Genius or Monster, NY Times exhibition review Gauguin Paintings, Sculpture, and Graphic Works at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Gauguin's Cats in Art The Private Collection of Edgar Degas , fully
|
在确保建设资金基本到位的情况下,1991年12月14日,上海广播电视塔开工打桩,工程由上海建工集团一公司负责主要施工,工业设备安装公司、基础工程公司、机械施工公司、建工材料公司等公司共同参建。至1993年12月14日,电视塔已经完成主体结构并加速各球体的安装。1994年4月20日起,高达118米的发射天线开始装吊,至5月1日,天线到达预定位置。11月18日,东方明珠开始对外试营业,但观光层和太空舱并不属于试营业范围。1995年5月1日,正式举行落成和发射典礼,同时观光层也对外开放。 构造与内部布局 上海广播电视塔概念來自白居易的詩《琵琶行》一節中大珠小珠落玉盤的定格概念,由三个相距7米,呈品字形排列的圆筒体和三个与地面成60度角,直径达7米的斜撑构成主体,期间排列贯穿了11个大小不等的球体。圆筒体直径9米,内置6部高速运行的电梯及管线,由钢筋混凝土筑成。11个球体为球形钢空间网架结构,并采用国产新型铝蜂窝金属幕墙板贴面围护。最底层为混凝土基座。观光层、客房、餐厅、展览馆、广播电视发射设备分布于球体和基座内。 基座与圆筒结构 东方明珠的基层为零米大厅,主要为广播电视塔的入口,同时也包含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展示馆。展览面积达一万平米,主要展现自上海开埠以来城市风情和发展的概况。 东方明珠的圆筒形结构,通过小球形成一个个独立区段。圆筒内设置有双层电梯一部,速度达到4米/秒,可容纳50人。两部速度达7米/秒,可容30人的电梯,40秒内直达上层球体。两部可容30人,运行速度为4米/秒,分层停留的电梯。最后在250米至341米区间运行一部容纳8人,速度为2.5米/秒的电梯。 球体结构 上海广播电视塔,主要分下、中、上和太空舱总计1个部分。下球球体直径达到50米,位于100米的高空,主要为观光平台,还设置有一部室内过山车。中球体总计五个,直径为12米,内部主要为空中客房,分布于118米至210米的高空。上球体,位于250余米的高空,球体内主要安装了广播电视发射机房。另外,263米处再设置一观光层,267米处为东方明珠旋转餐厅,转速为每2小时一圈,可容纳1600人。自2009年5月1日起,在259米高空的球体内,增设一个环形玻璃观光通道,称之为“悬空观光廊”。整个通道采用钢结构,玻璃敷设地面与墙体,游客行走于其中,可以透过地面和外墙俯视黄浦江和陆家嘴地区的风貌。 最上部为太空舱,由一个直径为16米的球体,设置有高级观光层、会议厅和咖啡馆。一旦大气透明度允许,可在太空舱内隐约看见长江口、崇明岛甚至是远郊的佘山。太空舱於1996年5月对外开放,2013年、2017年和2023年分别经历过改造更新。 活动与事件 元旦登高 东方明珠自建成后,不仅是地标性建筑,同时也成为上海全民健身运动的一个举办场所。1996年1月1日,上海市体育局便在上海广播电视塔举行元旦登高活动,此后便形成一个惯例和常设活动。 每年的登高活动一般于1月1日上午9时,在东方明珠广场上开始,参赛人数一般在500名左右,另外还有2000名选手参加长跑活动。比赛常设男子组和女子组,当然也会根据不同情况增设其他组别。例如2011年的登高活动增设金葵花城市朝阳组、欢乐和睦家庭组两个组别。 地球一小时
|
进入1980年代,上海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百米以上的高楼逐渐出现。当时,上海的广播电视主要依靠建造于1974年,高210米的上海电视塔传送讯息。由于城市高层建筑不断出现,电视信号的阴影区也不断增加,影响了市民广播电视节目的收看。1983年,当时的上海市广播事业局在未来规划中提出新建400米以上的新电视塔的构想,并着手开始选择新址。1985年6月,当时的上海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发布沪规委219号批文,确定电视台的新址设在当时属于黄浦区的陆家嘴纺织原料仓库和海军仓库原址内。 1986年10月30日,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向当时上海市计划委员会正式提交《上海(新建)广播塔及附属设备项目建议书》。1987年1月17日,经国家计委批准上海市对于该项目的立项,同意建造高达450米的电视塔。此后,至1991年7月30日动工前,相关部门分别就材料、信号发射设备、气象条件、总体设计等诸多方面进行多次会议讨论,最终确定电视塔总高为468米,电视和调频广播的覆盖半径达80公里。 建造与开放 在电视塔建造之初,上海市广播电视局的经费十分有限,一期所需资金,最初是由广播电视局向银行筹资2亿元解决。尽管如此,但一期工程资金缺口仍达到2亿元人民币,同时二期工程所需建设资金3亿元人民币也尚未筹集。为此,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向上海市人民政府提议,将上海广播电视塔转型为股份有限公司,并推动其上市以公开募股。经讨论研究后,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同意这一设想。1992年5月3日,以上海广播电视塔为依托的上海东方明珠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批准,委托上海万国证券公司为主承销商正式对外发行股票4.1亿元。其中,公司发起方认购3.7亿元,向社会法人招募2000万元,另外2000万元向社会个人公开发行,每股面值10元,发行价格51元。1994年2月24日,东方明珠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在确保建设资金基本到位的情况下,1991年12月14日,上海广播电视塔开工打桩,工程由上海建工集团一公司负责主要施工,工业设备安装公司、基础工程公司、机械施工公司、建工材料公司等公司共同参建。至1993年12月14日,电视塔已经完成主体结构并加速各球体的安装。1994年4月20日起,高达118米的发射天线开始装吊,至5月1日,天线到达预定位置。11月18日,东方明珠开始对外试营业,但观光层和太空舱并不属于试营业范围。1995年5月1日,正式举行落成和发射典礼,同时观光层也对外开放。 构造与内部布局 上海广播电视塔概念來自白居易的詩《琵琶行》一節中大珠小珠落玉盤的定格概念,由三个相距7米,呈品字形排列的圆筒体和三个与地面成60度角,直径达7米的斜撑构成主体,期间排列贯穿了11个大小不等的球体。圆筒体直径9米,内置6部高速运行的电梯及管线,由钢筋混凝土筑成。11个球体为球形钢空间网架结构,并采用国产新型铝蜂窝金属幕墙板贴面围护。最底层为混凝土基座。观光层、客房、餐厅、展览馆、广播电视发射设备分布于球体和基座内。 基座与圆筒结构 东方明珠的基层为零米大厅,主要为广播电视塔的入口,同时也包含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展示馆。展览面积达一万平米,主要展现自上海开埠以来城市风情和发展的概况。 东方明珠的圆筒形结构,通过小球形成一个个独立区段。圆筒内设置有双层电梯一部,速度达到4米/秒,可容纳50人。两部速度达7米/秒,可容30人的电梯,40秒内直达上层球体。两部可容30人,运行速度为4米/秒,分层停留的电梯。最后在250米至341米区间运行一部容纳8人,速度为2.5米/秒的电梯。 球体结构 上海广播电视塔,主要分下、中、上和太空舱总计1个部分。下球球体直径达到50米,位于100米的高空,主要为观光平台,还设置有一部室内过山车。中球体总计五个,直径为12米,内部主要为空中客房,分布于118米至210米的高空。上球体,位于250余米的高空,球体内主要安装了广播电视发射机房。另外,263米处再设置一观光层,267米处为东方明珠旋转餐厅,转速为每2小时一圈,可容纳1600人。自2009年5月1日起,在259米高空的球体内,增设一个环形玻璃观光通道,称之为“悬空观光廊”。整个通道采用钢结构,玻璃敷设地面与墙体,游客行走于其中,可以透过地面和外墙俯视黄浦江和陆家嘴地区的风貌。 最上部为太空舱,由一个直径为16米的球体,设置有高级观光层、会议厅和咖啡馆。一旦大气透明度允许,可在太空舱内隐约看见长江口、崇明岛甚至是远郊的佘山。太空舱於1996年5月对外开放,2013年、2017年和2023年分别经历过改造更新。 活动与事件 元旦登高
|
是阿道夫和路易斯的次子,雙親均為第二代巴黎人。1841年5月20日,他在当地的巴黎圣母院教区教堂受洗,取名為奧斯卡-克勞德(Oscar-Claude),父母一般只叫他奧斯卡。雖然受洗為天主教徒,但後來莫奈成為了無神論者。 1845年全家搬到诺曼底的勒阿弗爾后,其父想要他继承家里的船具和杂货业务,但莫奈却想做一个艺术家。他作为歌手的母亲决定支持儿子的想法。 1851年4月1日莫奈进入勒阿弗尔的一家中学学习艺术,学业之余以一幅10-20法郎的价格售卖自己的炭笔画。他的绘画启蒙老师是雅克-路易·大卫的学生雅克-弗朗索瓦·奧沙尔(Jacques-François Ochard)。莫奈于1856年前后在诺曼底的沙滩上结识艺术家欧仁·布丹,后来他成為了莫奈的良师益友,並教授莫奈繪畫油画及室外寫生的技法。 1857年1月28日,莫奈的母亲去世,他因此退學,與丧偶、无子女的姨妈玛丽-让娜·莱卡德尔(Marie-Jeanne Lecadre)夫人同住。 巴黎 当莫奈来到巴黎卢浮宫時,他亲眼目睹许多画家在模仿著名艺术家的作品,於是他便携带工具和颜料,坐在一扇窗户旁开始画他所看見的景物。 他在法国居住期間常於其他年轻画家会面,當中他與後來同為印象派画家的愛德華·馬奈成為了其好友。 1860年至1862年期間,莫奈在阿尔及利亚服役两年,在七年的合同到期前,他以伤寒為由在列卡德夫人請求下(可能受荷兰画家约翰·戎金的幫助)脱離部隊,並前往完成大学的艺术课程。 1862年,莫奈在巴黎加入了夏尔·格莱尔的画室。他在那里结认了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弗雷德里克·巴齐耶及阿爾弗雷德·西斯萊等,並共同创造了一种在户外和自然光线下用浓厚的油彩作画的新艺术手法,后来被称为印象派。 1866年,他以卡米耶-莱奥尼·东西厄为模特兒创作了《綠衣女子》,使他受到承认;卡米耶後來也成為了他许多作品中的模特。不久之后,卡米耶怀孕,并在1867年誕下長子。 普法战争,「印象派」,阿让特伊 1870年7月28日,莫奈与卡米耶结婚。同年9月普法战争期間,莫奈到英国伦敦避难,並在該地鑽研约翰·康斯太布尔和J·M·W·透纳的作品,激发了他对色彩研究方面的创新。1871年春,英國皇家艺术学院拒绝将莫奈的作品列入展览。 1871年,他离开伦敦,來到荷兰赞丹,並在那里创作了25幅作品,更使警察怀疑他從事革命活动;他还首次游览了附近的阿姆斯特丹。1871年的10月或11月,他與其妻回到法国,定居於位塞纳河右岸的阿让特伊至1878年,曾在1874年時短暂地重返荷兰。在此时期,莫奈创作了大量作品。 1872年,莫奈以勒阿弗尔的风光为背景创作了《印象·日出》,在1874年一次画展上首次亮相(如今陈列在巴黎瑪摩丹美術館),卻被艺术评论家以「『印象』派」揶揄他的「離經背道」。 1876年,莫奈夫人染上肺结核。1878年3月17日,次子米歇尔誕生。1879年,莫奈夫人因子宮癌病逝,临终时莫奈为她繪下最后一幅画(《卡米耶安躺病榻上》)。 后来的日子 卡米耶過世后,莫奈伤心欲绝,为脫離贫困而创作了數幅名作。 1880年代初,他绘制了几组以风景及海景為背景的作品,以作他在法国乡村生活的记录,後來成為了其系列画作。 1878年,莫奈一家暂居於其好友,百货商店大亨及艺术赞助人在弗特伊的房子中;兩個家庭在整個夏天共住一室,而莫奈與其妻夫人漸生情愫。同年稍後,奥什代因其破产而逃至比利时避債。1879年,卡米耶逝世后,莫奈依然居於該處,而愛麗絲决定帮助莫奈抚养他的两个孩子,並在其後把他們和自己的六个孩子一同带往巴黎。1880年春,他们从巴黎回来;1881年,莫奈家與奥什代家一同遷往普瓦西,但莫奈不喜欢那里。1883年4月,在列車上一睹其風光後,他们搬到上诺曼底大区厄尔省的吉维尼。他种植了一个大花园,并在那里完成他余生的藝術创作。1891年3月,貧困潦倒、與其妻分居已久的奥什代亡於痛風。在出資為他舉殯後,莫奈和愛麗絲於次年结婚。 在吉维尼 1883年5月初,莫奈一家从吉維尼一位田主手中租下一所房子;这所房子座落在连接韦尔农與加斯尼的大路上,有間谷仓被用作画室,同時亦為果园及小花园。房子离當地的学校很近,周围的景观给莫奈的作品提供大量灵感。在一家在此劳作之際,莫奈的作品也被经销商保罗·迪朗-呂埃尔越卖越多,從而改变了他的命运。及至1890年11月時,莫奈已能买得起他的房子與周边建筑了。1890年代,莫奈興建了一所包含天窗的宽敞建筑,作為一所温室和第二个工作室。 在19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莫奈开始了系列绘画创作,即在不同的光线和角度下连续画同一个物体,如他的系列作品《鲁昂主教座堂》是在不同的角度和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来画。1895年,他从20个不同角度对大教堂所繪畫的画在迪朗德-吕埃尔画廊展出。此外,他还有《乾草堆》、《白楊樹》、《國會大廈》、《睡蓮》等系列作。 莫奈喜欢绘制受控状态下的自然,尤其是他在吉维尼的院子及里面的睡莲與桥。他还繪画了不少以塞纳河為主題的的画作(如《塞纳河上的冰破裂了》)。他每天给园丁写的指示中包含了精确的种植布局,以及要购买花卉和植物学书籍。伴随着财富增长的是其花园的進步,甚至在他已雇用7名园丁时,他仍繼續身體力行建設花園。 1883年至1908年间,莫奈在地中海画了许多风景画和海景画。在意大利威尼斯,他创作了一系列重要画作;而在伦敦,他绘制了两个重要的系列——《国会大厦》系列和《查林十字桥》系列。1911年,繼室愛麗絲逝世;而莫奈所鍾愛的長子讓,其後亦在1914年去世。妻子逝世后,心力交瘁的莫奈由繼女、讓的妻子而且同為畫家的悉心照顧;这段时间,莫奈身上漸漸出现了白内障的初步病徵。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次子米歇尔参军,而法国則由他的朋友及仰慕者乔治·克列孟梭领导。莫奈绘制了一系列垂柳树以表达对法国阵亡将士的敬意。1923年,由於在白内障影响下他的画作整体偏红,莫奈決定接受两次白内障手术,以减小白内障症状對其視力的影响。也許如此,他在手术過后可以看見某些常人難以看见的紫外线,影响他观察到的颜色。在手术后,他甚至重新绘制了部分作品,當中的睡莲更蓝了。 逝世 1926年12月5日,莫奈因肺癌不幸病逝,享壽八十六岁,安葬於吉维尼教堂的墓地。莫奈坚持葬礼仪式要简单,因此只有大约50人出席。 他的家、花园和睡莲由唯一继承人次子米歇尔继承,并于1966年捐赠给法国美术学院。通过莫奈基金会,他的房子和花园在1980年复原后开放参观。 除了莫奈的纪念品和他一生中的其他事物,房子中还包含了他收集的日本木刻版画,這房子也成為吉维尼的主要景点之一。 作品的销售 2004年,莫奈的the Parliament和Effects of Sun in the Fog在伦敦卖出了超过2000万美元。2006年,英国皇家学报发表文章指出这两幅画作是在泰晤士河上的圣托马斯医院创作的。
|
of Sun in the Fog在伦敦卖出了超过2000万美元。2006年,英国皇家学报发表文章指出这两幅画作是在泰晤士河上的圣托马斯医院创作的。 他的作品《迪耶普附近的悬崖》被盗两次。一次是在1998年,博物馆的馆长被裁定与两名同伙一起盗窃,因此被判入狱五年零两个月;另一次是在2007年8月,并于2008年找回。他在1873年创作的作品Le Pont du chemin de fer à Argenteuil,描绘了巴黎附近塞纳河上的一座铁路桥。这幅作品2008年5月6日被一个匿名电话竞标者在纽约佳士得以4140万美元竞得。在此之前,他的单幅作品售价的最高记录是3650万美元。仅仅几周之后的2008年6月24日,睡莲系列中的Le bassin aux nymphéas在伦敦佳士得拍出。落锤价是36,500,000英镑(71,892,376.34美元),算上竞拍费用高达40,921,250英镑(80,451,178美元),是当时最贵的20幅画作之一。 2012年6月29日上午11點,一名叫安德魯·香農(Andrew Shannon)的男子把愛爾蘭國家美術館展出的莫奈作品《阿讓特伊流域的孤舟》一拳打破,估計這幅畫時值一千萬美元。該作品在修復後于2014年重新展出,而破壞者則被判五年有期徒刑。 2019年5月14日,莫奈的《乾草堆》在紐約蘇富比拍賣以1.107億美元天價成交。 代表作品 莫奈一生遺留500件素描,2000多幅油畫及2700封信件。足跡由巴黎大街到地中海岸,從法國到倫敦、威尼斯、挪威,在各地旅行寫生,留下無數的作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National Gallery 英国伦敦国家艺术馆收藏 Musée de l’Orangerie 法国巴黎橘园博物馆 藝術家傳記 法國印象派畫家 罹患肺癌逝世者 法國無神論者 安葬于法国者 白内障患者
|
外滩()是上海市中心的一个区域,由一段沿黄浦江的马路和沿路的建筑和设施构成,为上海重要的地标之一。全长1.5公里,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东面即黄浦江,西面是旧上海金融、外贸机构的集中地。外滩沿路坐拥二十多幢风格各异的历史建筑,有折衷主义的,也有文艺复兴式的,还有早期现代式的,故而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群”。自上海开埠后,外滩就开始成为了上海乃至中国的金融及贸易中心,也被称为“东方华尔街”。 历史及现况 近代 外滩是上海租界区也是整个上海近代城市开发的起点。在1843年以前,这里还是黄浦江边的一片泥滩“黄浦滩”。黄浦滩位于县城附近及以北的一段称为“外滩”,以南(习惯以陆家浜为界)则为“里滩”。1844年起外黄浦滩北段一带被划为英国租界,英国人使用这块地区作为码头,不久这里开设了最早的一批洋行,其中最有实力的是英资公司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 & Co.,外滩27号)、宝顺洋行(Dent & Co.,外滩14号)、老沙逊洋行(David Sasson and Sons Company,外滩24号),以及美资的旗昌洋行(Russell & Co.,外滩9号)。1848年在这里铺筑了马路和加固了江岸。而这条马路的名称是“”,来源于印地语,在英语里是“堤岸”、“有堤岸的港埠”的意思,此名称至今仍是外滩在多数语言中的称呼。外黄浦滩的南段则划入法租界建造“法兰西外滩”码头区。1865年,外滩装上了煤气路灯并在后来的1882年更新为了弧光灯。1883年,上海第一条电话线路从外滩正丰街(今广东路)铺设至十六铺。 至1846年上海辟为商埠以后,许多外国的银行、商行、总会、报社开始在此云集。一幢幢商业大楼拔地而起。外滩成为西方列强在上海的政治、金融、商务和文化中心。当年各国的领事馆,如英国领事馆、法国领事馆、俄国领事馆等,都大多集中与此。 外滩也是国际金融资本在中国的大本营。1864年,外滩共集中有洋行61家,这个数字在11年后迅速增加至了157家。1897年,第一家华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外滩开业。在这之后,中方以及西方的资本都开始集中在外滩,外滩成为了中国的金融以及贸易中心。1928年,中央银行总行,中国、交通银行总管理处悉数迁来外滩。1935年,外滩吸收了全国银行实收资本的50.72%,全国库存现金的61%,全国存款的77.84%和放款的77.64%,毋庸置疑的成为了全国乃至远东的金融中心。 现在的上海和平饭店,原是美国犹太人沙逊的沙逊大厦。当时的国民政府为了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决定在沙逊大厦旁,建造一幢远东最高的34层的银行大厦。1934年正当施工时,沙逊却无理干涉,说“在英租界造房子,高度不得超过我的金字塔塔顶”。由于当时的環境因素,这桩官司一直打到伦敦,结果判决中国银行只能造17层,比相邻的沙逊大厦金字塔顶低30公分,而且工程也由外商设计、承包。 1924年,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当局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难的上海侨民而兴建的欧战纪念碑。纪念碑位于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交界的爱多亚路黄浦滩边(即今延安东路外滩)。也是上海外滩的标志性建筑物。因其规模宏大,也被称为“上海第一碑”。1941年,日军进驻租界,纪念碑遂遭破坏。 1868年今天的黄浦公园建立(当时叫外滩公园),这是上海最老的一个公园,到1928年7月1日外滩公园才正式对中国人开放。19世纪末开始,上海外滩渐渐成为租界区管理机构、银行、旅馆等建造它们的体面建筑的地区。逐渐地租界初期在这里建立的比较矮小的建筑被拆毁,新的豪华大厦起立。到1930年代今天上海外滩的天幕基本上成形,并持续繁荣至1940年代。 1943年8月,外滩随交还上海公共租界于汪精卫政权,外滩也随著上海结束了长达百年的租界时期。 现代 1950年代起,即国共内战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海外滩大多数建筑都被国家或城市政府机构使用,如汇丰银行大楼在1949年以后曾经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各国银行逐步撤出中国,酒店及娱乐会所纷纷关闭改做其他用途,原有的租界时期风格的门牌或路牌大多被撤换,外滩沿岸的外国伟人雕像也被撤走。除此之外,到1980年代为止上海外滩的外貌基本没有多少变化。 1980年代末开始在上海建立了许多新的摩天大楼,有些大楼直接建造在旧建筑物的后面(比如外滩中心),与这些新建筑相比外滩的老建筑显得非常矮小,这深深地改变了外滩的相貌。过去直接在外滩江畔的码头全部被搬迁,江畔的防汛墙也获得了修复和加固。此外在建造延安东路高架公路进入中山东一路的接口处时将外滩天文台整个地向南移动了约50米。在外滩的最北段苏州河注入黄浦江处还建造了一个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1992年4月18日,外滩进行了上海开埠100多年来最大的一次整修改造工程。1993年1月基本改造完畢。改造后的外滩向黄浦江心扩展数十米,沿江地带修建观光、商业、停车和绿化等各种设施。 1994年,市政府成立上海市外滩房屋置换有限公司,将外滩的各栋建筑置换经营,以重振外滩金融街的名号。自1995年7月,中国光大银行进驻外滩29号开了先河后,原先使用外滩各建筑的政府机关便开始陆陆续续经过置换经营退出了。 1995年9月30日,由上海市档案馆与黄浦区人民政府联合筹建的外滩历史纪念馆正式开馆。纪念馆以大量的历史照片为主,辅以具有代表性的档案文献、实物,展示了上海开埠150年来外滩的变化历史。在纪念馆里可以从外滩的发展轨迹研究上海的发展历史。 从2008年起,上海外滩开起一系列针对交通流量而改造的工程。该系列工程首先拆除了原外滩南段与延安高架路的高架弯道,消除了延安高架直接与中山东路合流的交流道。并从在同年的3月1日起,对外滩北段外白渡桥与外滩恢复至上世纪原貌的工程。以上工程于2009年初完工。下一阶段改造工程重点在于对外滩原8车道,缩为4车道,增加外滩的公共步行道路与绿地空间,且将外滩水平面降至20世纪外滩原有的略高于路面的高度。兴建从吴淞路至中山南二路的外滩隧道,将通过外滩的快速车流地下化,延安东路以北的外滩隧道為双层双向6车道,其以南为单层双向4车道。以上工程施工期间对外滩进行封闭性施工,外滩于2010年3月28日起施工完毕并恢复对外开放。 近年内关于上海外滩建筑群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引起了一些讨论。多数人欣赏和赞叹上海外滩建筑群的古典美丽景观,但也有观点认为外滩建筑群应被视为中国近代耻辱史的象征。 2012年和2013年的12月31日晚邻近凌晨在外滩上演了外滩4D灯光秀。该灯光秀采用巴库灯向外滩的汇丰银行大楼与江海关大楼这两栋建筑投影,在跨年时间举行,已经成为了上海的跨年标志性活动。2014年年末的外滩跨年灯光秀改在紧靠外滩的外滩源举行,后因不明原因在陈毅广场发生了踩踏事件,造成至少36人死亡。 建筑群 外滩现在共有历史建筑二十余座以及现代建筑2座。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世人了解这些建筑的历史,由专家学者重写铭牌,逐一悬挂出准确介绍其身世的中英文“身份证”。首批重写铭牌的有汇丰银行、海关大楼等23座历史名建筑。此外,由于外滩建筑名称和使用者更迭频繁,而门牌号码却长期相对稳定,因此上海市民通常用门牌号码来称呼这些大楼,如“中山东一路3号”或“外滩3号”。 发展阶段 外滩建筑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与上海近代建筑整体的发展阶段颇为相似。第一个阶段是上海刚刚开埠后到19世纪末,以1843年怡和洋行在外滩建造的一幢两层楼房作为开端。这个时期建造的楼房都是砖木结构,要么是仿英国乡村建筑风格,要么就是仿带有宽大内长廊阳台的东印度式建筑,即券廊式。到1849年,已经有11家洋行在外滩建造了这样的建筑。到了19世纪60至80年代,这些建筑开始翻建成仿文艺复兴式建筑,诸如第一代汇丰银行大楼。这批建筑中目前唯一尚存的只有英国驻沪总领事馆一处了。 第二阶段始于19世纪末,止于20世纪初。这个时期由于上海房地产行业繁荣造成的地价上涨以及新材料,例如水泥的引进,外滩建筑有近一半进行了重建。这一类建筑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楼层增高,一般为三到六层,风格也转变为了折衷式。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汇中饭店大楼,其为砖木结构但部分也使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国的第一部电梯便是安装在了这里。现在仍存的该类建筑在外滩有10幢。 第三阶段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出现,这个时期外滩的天际线也已基本形成。在这一阶段,外滩的不少建筑开始被翻建成大型的高层建筑,多数是8层以上。建筑风格也渐渐趋向于早期的现代主义风格。室内的设施更加完善,装潢与装饰更为精致,如上海最早安装冷暖气设备的汇丰银行大楼。外滩的三座高层建筑——沙逊大厦、中国银行大楼和百老汇大厦便是在这段时期建造起来的。 历史建筑群 一些知名的有西方大商贾的高级俱乐部——名扬远东的上海总会。这是一座典型的英国古典式建筑,它有当时最长的酒吧,酒吧柜长达110.7英尺。外滩12号是座仿古希腊式的圆顶建筑,过去是汇丰银行大楼。建于1923年,当时英国人曾自称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的一座最华贵的建筑”。 汇丰银行大楼旁房顶上端有钟楼的建筑是著名的江海关大楼,建于1927年。在此以前是一座衙门式的建筑,1891年改建为西洋式,1893年又改建成教堂式。大楼上的大钟四周都可以看到时针,方圆几里都能听到洪亮的钟声。 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上海外滩建筑群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上海外滩建筑群”共有27处建筑,自中山东一路1号亚细亚大楼起,至黄浦路15号浦江饭店止,全长1.3公里。以下是上海外滩建筑群的详细列表: 现代建筑 在外滩众多的历史建筑中,有两座建筑是在近些年才建起来的,一栋位于外滩中段,另一栋位于外滩的最北端。前者为位于外滩15号甲的外滩公共服务中心,而后者是位于中山东一路32号的上海半岛酒店。外滩公共服务中心共5层,仿照20世纪初的风格建成。原来位于此处的是在1950年代落成的一栋简陋的灰白色大楼,与外滩建筑群格格不入,后于2008年拆除。上海半岛酒店作为外滩源的一部分于2010年开业,原址是英国领事馆和上海友谊商店所在地,后者于2004年拆除。因处于外滩的缘故,酒店建筑的设计方案提交了多份才得到批准。建筑采用花岗岩作为外墙材料。而这些花岗岩与外滩其它不少建筑采用的花岗岩来自同一个采石场。此外從1970年代初开始,黄浦公园至延安路轮渡站之间约1000多米的黃浦江沿岸防汛墙成為戀人約會場所,並被稱之為外滩情人墙。
|
至1846年上海辟为商埠以后,许多外国的银行、商行、总会、报社开始在此云集。一幢幢商业大楼拔地而起。外滩成为西方列强在上海的政治、金融、商务和文化中心。当年各国的领事馆,如英国领事馆、法国领事馆、俄国领事馆等,都大多集中与此。 外滩也是国际金融资本在中国的大本营。1864年,外滩共集中有洋行61家,这个数字在11年后迅速增加至了157家。1897年,第一家华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外滩开业。在这之后,中方以及西方的资本都开始集中在外滩,外滩成为了中国的金融以及贸易中心。1928年,中央银行总行,中国、交通银行总管理处悉数迁来外滩。1935年,外滩吸收了全国银行实收资本的50.72%,全国库存现金的61%,全国存款的77.84%和放款的77.64%,毋庸置疑的成为了全国乃至远东的金融中心。 现在的上海和平饭店,原是美国犹太人沙逊的沙逊大厦。当时的国民政府为了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决定在沙逊大厦旁,建造一幢远东最高的34层的银行大厦。1934年正当施工时,沙逊却无理干涉,说“在英租界造房子,高度不得超过我的金字塔塔顶”。由于当时的環境因素,这桩官司一直打到伦敦,结果判决中国银行只能造17层,比相邻的沙逊大厦金字塔顶低30公分,而且工程也由外商设计、承包。 1924年,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当局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难的上海侨民而兴建的欧战纪念碑。纪念碑位于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交界的爱多亚路黄浦滩边(即今延安东路外滩)。也是上海外滩的标志性建筑物。因其规模宏大,也被称为“上海第一碑”。1941年,日军进驻租界,纪念碑遂遭破坏。 1868年今天的黄浦公园建立(当时叫外滩公园),这是上海最老的一个公园,到1928年7月1日外滩公园才正式对中国人开放。19世纪末开始,上海外滩渐渐成为租界区管理机构、银行、旅馆等建造它们的体面建筑的地区。逐渐地租界初期在这里建立的比较矮小的建筑被拆毁,新的豪华大厦起立。到1930年代今天上海外滩的天幕基本上成形,并持续繁荣至1940年代。 1943年8月,外滩随交还上海公共租界于汪精卫政权,外滩也随著上海结束了长达百年的租界时期。 现代 1950年代起,即国共内战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海外滩大多数建筑都被国家或城市政府机构使用,如汇丰银行大楼在1949年以后曾经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各国银行逐步撤出中国,酒店及娱乐会所纷纷关闭改做其他用途,原有的租界时期风格的门牌或路牌大多被撤换,外滩沿岸的外国伟人雕像也被撤走。除此之外,到1980年代为止上海外滩的外貌基本没有多少变化。 1980年代末开始在上海建立了许多新的摩天大楼,有些大楼直接建造在旧建筑物的后面(比如外滩中心),与这些新建筑相比外滩的老建筑显得非常矮小,这深深地改变了外滩的相貌。过去直接在外滩江畔的码头全部被搬迁,江畔的防汛墙也获得了修复和加固。此外在建造延安东路高架公路进入中山东一路的接口处时将外滩天文台整个地向南移动了约50米。在外滩的最北段苏州河注入黄浦江处还建造了一个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1992年4月18日,外滩进行了上海开埠100多年来最大的一次整修改造工程。1993年1月基本改造完畢。改造后的外滩向黄浦江心扩展数十米,沿江地带修建观光、商业、停车和绿化等各种设施。 1994年,市政府成立上海市外滩房屋置换有限公司,将外滩的各栋建筑置换经营,以重振外滩金融街的名号。自1995年7月,中国光大银行进驻外滩29号开了先河后,原先使用外滩各建筑的政府机关便开始陆陆续续经过置换经营退出了。 1995年9月30日,由上海市档案馆与黄浦区人民政府联合筹建的外滩历史纪念馆正式开馆。纪念馆以大量的历史照片为主,辅以具有代表性的档案文献、实物,展示了上海开埠150年来外滩的变化历史。在纪念馆里可以从外滩的发展轨迹研究上海的发展历史。 从2008年起,上海外滩开起一系列针对交通流量而改造的工程。该系列工程首先拆除了原外滩南段与延安高架路的高架弯道,消除了延安高架直接与中山东路合流的交流道。并从在同年的3月1日起,对外滩北段外白渡桥与外滩恢复至上世纪原貌的工程。以上工程于2009年初完工。下一阶段改造工程重点在于对外滩原8车道,缩为4车道,增加外滩的公共步行道路与绿地空间,且将外滩水平面降至20世纪外滩原有的略高于路面的高度。兴建从吴淞路至中山南二路的外滩隧道,将通过外滩的快速车流地下化,延安东路以北的外滩隧道為双层双向6车道,其以南为单层双向4车道。以上工程施工期间对外滩进行封闭性施工,外滩于2010年3月28日起施工完毕并恢复对外开放。 近年内关于上海外滩建筑群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引起了一些讨论。多数人欣赏和赞叹上海外滩建筑群的古典美丽景观,但也有观点认为外滩建筑群应被视为中国近代耻辱史的象征。 2012年和2013年的12月31日晚邻近凌晨在外滩上演了外滩4D灯光秀。该灯光秀采用巴库灯向外滩的汇丰银行大楼与江海关大楼这两栋建筑投影,在跨年时间举行,已经成为了上海的跨年标志性活动。2014年年末的外滩跨年灯光秀改在紧靠外滩的外滩源举行,后因不明原因在陈毅广场发生了踩踏事件,造成至少36人死亡。 建筑群 外滩现在共有历史建筑二十余座以及现代建筑2座。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世人了解这些建筑的历史,由专家学者重写铭牌,逐一悬挂出准确介绍其身世的中英文“身份证”。首批重写铭牌的有汇丰银行、海关大楼等23座历史名建筑。此外,由于外滩建筑名称和使用者更迭频繁,而门牌号码却长期相对稳定,因此上海市民通常用门牌号码来称呼这些大楼,如“中山东一路3号”或“外滩3号”。 发展阶段 外滩建筑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与上海近代建筑整体的发展阶段颇为相似。第一个阶段是上海刚刚开埠后到19世纪末,以1843年怡和洋行在外滩建造的一幢两层楼房作为开端。这个时期建造的楼房都是砖木结构,要么是仿英国乡村建筑风格,要么就是仿带有宽大内长廊阳台的东印度式建筑,即券廊式。到1849年,已经有11家洋行在外滩建造了这样的建筑。到了19世纪60至80年代,这些建筑开始翻建成仿文艺复兴式建筑,诸如第一代汇丰银行大楼。这批建筑中目前唯一尚存的只有英国驻沪总领事馆一处了。 第二阶段始于19世纪末,止于20世纪初。这个时期由于上海房地产行业繁荣造成的地价上涨以及新材料,例如水泥的引进,外滩建筑有近一半进行了重建。这一类建筑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楼层增高,一般为三到六层,风格也转变为了折衷式。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汇中饭店大楼,其为砖木结构但部分也使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国的第一部电梯便是安装在了这里。现在仍存的该类建筑在外滩有10幢。 第三阶段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出现,这个时期外滩的天际线也已基本形成。在这一阶段,外滩的不少建筑开始被翻建成大型的高层建筑,多数是8层以上。建筑风格也渐渐趋向于早期的现代主义风格。室内的设施更加完善,装潢与装饰更为精致,如上海最早安装冷暖气设备的汇丰银行大楼。外滩的三座高层建筑——沙逊大厦、中国银行大楼和百老汇大厦便是在这段时期建造起来的。 历史建筑群 一些知名的有西方大商贾的高级俱乐部——名扬远东的上海总会。这是一座典型的英国古典式建筑,它有当时最长的酒吧,酒吧柜长达110.7英尺。外滩12号是座仿古希腊式的圆顶建筑,过去是汇丰银行大楼。建于1923年,当时英国人曾自称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的一座最华贵的建筑”。 汇丰银行大楼旁房顶上端有钟楼的建筑是著名的江海关大楼,建于1927年。在此以前是一座衙门式的建筑,1891年改建为西洋式,1893年又改建成教堂式。大楼上的大钟四周都可以看到时针,方圆几里都能听到洪亮的钟声。 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上海外滩建筑群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上海外滩建筑群”共有27处建筑,自中山东一路1号亚细亚大楼起,至黄浦路15号浦江饭店止,全长1.3公里。以下是上海外滩建筑群的详细列表: 现代建筑 在外滩众多的历史建筑中,有两座建筑是在近些年才建起来的,一栋位于外滩中段,另一栋位于外滩的最北端。前者为位于外滩15号甲的外滩公共服务中心,而后者是位于中山东一路32号的上海半岛酒店。外滩公共服务中心共5层,仿照20世纪初的风格建成。原来位于此处的是在1950年代落成的一栋简陋的灰白色大楼,与外滩建筑群格格不入,后于2008年拆除。上海半岛酒店作为外滩源的一部分于2010年开业,原址是英国领事馆和上海友谊商店所在地,后者于2004年拆除。因处于外滩的缘故,酒店建筑的设计方案提交了多份才得到批准。建筑采用花岗岩作为外墙材料。而这些花岗岩与外滩其它不少建筑采用的花岗岩来自同一个采石场。此外從1970年代初开始,黄浦公园至延安路轮渡站之间约1000多米的黃浦江沿岸防汛墙成為戀人約會場所,並被稱之為外滩情人墙。 全景圖 交通 上海轨道交通:南京东路站 上海公交线路:20、33、37、55、65、71、123、135、145、305、307、311、316、317、320、330、576、576区间、868、934 注:南京东路站每逢重大节日(如国庆节)会采取临时封站措施,具体措施由上海地铁运营中心规定。 相关影视作品 1987年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美国影片《太阳帝国》(Empire of the Sun)就曾经在上海外滩取景。当时为了真实性,对外滩实行了交通管制。 2011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播放纪录片《外滩》,回顾了上海外滩近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和平饭店 Detailed list of buildings along the Bund Key
|
分布地域 抚州话主要分布在江西抚河流域和福建省西北部,包括抚州、临川、崇仁、宜黄、乐安、东乡、进贤、金溪、南城、黎川、资溪、南丰、广昌以及福建的建宁和泰宁等15个市县。 渊源 抚州话属赣语,自上古至春秋战国时期,抚州一直都是越人的活动地带。秦汉以后,朝廷对江西进行了几次移民,赣语遂逐步形成。抚州在春秋战国时为百越之地,秦属九江郡,汉属豫章郡。东汉永元八年(公元96年),分南城西北境置县。初名临汝,因境内有临水、汝水得名。三国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年)立临川郡,辖临汝、南城二县,隶属扬州。晋元康元年(公元291年)属江州。南朝梁普通三年(公元522年)析临汝县置定川县。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临川郡为抚州。唐光启三年(887年)割据赣东的抚州人危全讽开始了抚州历史上第一次修筑城墙的工程,历时三年才竣工。史料表明当时抚州的人口分布已相当密集。古赣语在吸收中原汉语的过程中,本身的语言特点也就逐渐成型。 主要特点 该片声母的突出特点是透定二母今开口呼读为[h](金溪、乐安例外);知三章组字除乐安读[ʈʂ],[ʈʂʰ],[ʂ],广昌、进贤读[ts],[tsʰ],[s],[tɕ],[tɕʰ],[ɕ]以外,抚广片内的其他市县都读[t],[tʰ],[s];来母细音读[t](南丰、广昌、东乡、进贤例外)。 韵母系统普遍保留了鼻韵尾[-m],[-n],[-ŋ]和入声韵尾[-p],[-t ],[-k]之间的对应或部分对应。[-t]韵尾也有人标作[-it]或[-iʔ],[-k]尾实际发音多为[-ʔ]。 该片一般有六至七个调类,以七个为常见。七个调类的平、去、入各分阴阳,上声一个调类。古全浊上声字一部分或大部分字今读阴平是该片的显著特点。阴入阳入的调型同南昌等地正好相反,阴入低、阳入高。 分片 该片可分为临川、南城两个小片,范围大致同抚州府、建昌府旧域相当。 临川小片包括抚州市、临川、崇仁、宜黄、乐安、东乡、进贤、金溪。共同点是泥来洪音相混(东乡泥来洪细一般都不混),来母细音读[t](东乡、进贤例外),庄组和精母洪音今读[ts],[tsʰ],[s](乐安、宜黄例外)。 南城小片包括南城、黎川、资溪、南丰、广昌以及福建的建宁、泰宁。本小片江西境内各县的共同特点是泥来不混,[n l]为两个独立的音位,来母细音不读[t](南城、黎川例外),庄组和精组洪音除资溪以外,今读同临川小片有明显不同。有三种类型:南城、黎川读[ts],[tsʰ],[s],南丰、乐安读[t],[tʰ],[s],广昌精组洪音读[t],[tʰ],[s],庄组读[ts],[tsʰ],[s]。
|
ph m f]相拼,《概要》并入[un]) ,[uen](《音系》只收了“肱觥”两个字)。《概要》有而《音系》无的也是三个:[ue][ei][m],都用在口语里。 下面是《临川音系》对音值的几条说明: [u]有时候后面好像随着一个[ʋ]音。 [yεn][yεt]里的主要元音听起来有点像[ø],那是受了撮口介音[y]的影响所致。 [ə]只见于[əi][ən]两韵,在[ui][un][ut]三韵的主要元音和韵尾之间,实际也有这样一个“音渡(glide)”,为便利起见我们不把它写出来。 古宵萧两韵的字,游君读作[iau]韵,黄君读作[iæu]韵,微有侈弇的不同。例如“标”游读为[piau],黄读为[piæu]。 下面是《临川音系》和《赣方言概要》几个韵母音值的对比,红色字是韵母代表字,涂成绿色的韵母为《临川音系》所记,涂成蓝色的韵母为《赣方言概要》所记: 淹/叶:[ iεm/p][iem/p]; 森/涉:[e:m/p][em/p]; 焉/噎:[ iεn/t][ien/t]; 恩/哲:[e:n/t][en/t]; 渊/越:[ yεn/t][yon/t]; 欧:[ε:u][eu]; 妖:[iau][ieu];
|
“金陵九子”
|
“金陵九子” 现代画坛“金陵十二家”。
|
粘菌(有将其分入动物类) 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 霉菌(有将其分入真菌类)
|
病毒 原核生物 细菌(有将其分入植物类) 支原体(有将其分入细菌类) 螺旋体(有将其分入细菌类)
|
從內容和文體推測,再加上原文是希臘語而不是猶太本土慣用的亞蘭語來看,本書的對象應是當時的僑居各地的猶太基督徒,以此表明耶穌正是他們日夜期盼的那位彌賽亞,從而鼓勵他們能接受耶穌基督帶來的救恩。在書中,引用了舊約大約七十處的經文,一般人稱之為「聖經證據」。 希伯來福音書 在基督信仰興起的初期,有幾個不同版本的《馬太福音》在各地教會流傳。其他版本的《馬太福音》現今都已失傳,只有現在這個版本《馬太福音》留傳下來。已失傳的版本,其中之一,被稱為《希伯來福音書》。 有學者稱有证据显示马太最初以当时流行的希伯来文写成福音书,后来才译成希腊文。哲罗姆在所著的《名人录》(Devirisinlustribus)一书第三章説章“马太又名利未,本是税吏,后成为使徒,最初在犹太以希伯来文写成基督的福音,以期造益受过割礼的信徒。”。哲罗姆补充説,在他的日子(公元第四、五世纪)这本福音书的希伯来文版本存於帕菲利厄斯(Pamphilus)在凯撒利亚所搜集的藏书中。 内容大纲 儘管四福音書均記載了耶穌在世的事跡,馬太福音卻用了一個以耶穌為舊約聖經中上帝所應許的彌賽亞的角度去看祂的生平與教導。為此緣故,本書常將舊約預言與耶穌的生平連貫起來,從而扮演了舊約與新約之間的橋樑。再者,因為耶穌是彌賽亞,本書十分強調祂有權柄去解釋上帝的律法,及教導有關天國的真理。內容大致可分為以下段落: 耶稣是基督 馬太福音以耶稣的父系家谱开始,证明耶稣是大衛的子孫,就是《舊約聖經》所預言的基督。耶稣的童年由约瑟的妻子,馬利亞從聖靈被感孕開始,在伯利恒出生。後來為逃離大希律王的殺害逃往埃及,皆應驗了舊約聖經的預言。 傳道工作的開始 记叙了30年後施洗約翰的工作和為耶稣施浸,神的靈降在耶稣身上,有声音从天上説:「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及至耶穌受試探的事跡。當中亦記載了耶穌呼召彼得(原名西门)、安德烈、雅各和約翰的經過。 登山宝训 耶稣基督醫治加利利百姓各樣的病症,群衆开始跟随耶稣。耶稣基督到山上开始教導门徒,包括天國的八種福份,虛心(认识自己灵性需要)(《馬太福音》中譯作神貧:甘貧,樂道,在天主面前謙卑,不自滿)、哀恸(為世上的罪惡而哀傷)、温柔(又譯作溫良)、饥渴慕义、慈悲(又譯作憐恤或憐憫)、清心(又譯作心裡潔淨)、使人和睦(又譯作締造和平)和为义受逼迫的人,因为他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他将门徒称为‘地上的盐’和“世上的光”,并且解释人进入天国需要具有怎样的公义;與那時猶太教領袖虚有其表的公义截然不同。他教导门徒祷告,不要作伪善的施舍和祷告,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不必为生活所需担心。关於人际关系,基督説:「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耶穌帶給信徒的一個應許,就是:「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群衆听到他的話,都覺得驚奇,因为他的教训像有权柄的人,不像猶太教的領袖。 传道工作 . 马太福音陸續記載了耶穌所行的一些包括治病、平靜風浪、喂饱了5000多人、在海上行走等神蹟;又设立了12位使徒,以及祂對使徒們的應許及鼓勵,提醒他们説“得着生命的,将要失丧生命。为我失丧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猶太教的法利赛人企图控告耶稣,卻被耶稣驳倒,并对他们的伪善严加斥责。 天國的比喻 耶穌談論7個有關天國的比喻:撒種的比喻、種子長大的比喻、稗子的比喻、芥菜種的比喻、麵酵的比喻、藏寶的比喻、尋珠的比喻和撒網的比喻。 门徒之间 耶稣对门徒谈及谦卑。彼得问:‘我当饶恕弟兄多少次?’耶稣回答説:“我对你説,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耶稣指出比喻的要点説:“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門徒問耶穌天國裡誰最大?耶稣説:凡謙卑像小孩子的,他在天國裡是最大的。 末日的來臨 耶稣谈及末世的預言,從而警惕信徒要隨時隨地預備天國的降臨。预告圣殿,耶路撒冷行将遭受毁灭,将来有一段时期世上会有战争,‘民要攻击民,国要攻击国’,多处必有饥荒,地震。不法的事增多,許多人要假冒耶稣的名來,說自己是基督再臨,有許多假先知出現,也有許多人會失去信仰。但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 受難 猶太教的文士和法利赛人與耶稣有很多次的衝突, 甚至計劃要殺死他。同時,耶稣多次预言自己的死亡和复活。逾越节時,耶穌與門徒共進最後的晚餐,请使徒领食无酵饼和葡萄酒以象徵他的身体和他的血。然后他们转至客西马尼园,耶稣在那里恳切祷告。这时犹大和一群带着刀棒的人来到,这个叛徒伪善地上前与耶稣亲吻而藉此出卖他。耶稣被带到大祭司那里,祭司长和整个犹太公会找寻假见证去控告耶稣。罗马总督彼拉多把耶稣交出来让人钉死。总督的士兵对耶稣的君王身分戏弄一番,然后把他带到各各他(髑髅地),将他钉在两个强盗之间的十字架上,罪名是“犹太人的王”,受了几小时的苦楚之后,耶稣终於在下午三时左右死去,然后被埋葬在一新墓里。 复活 三天後星期日的早晨,抹大拉的马利亚和“另一个马利亚”来到耶穌的墓前,听见天使宣布耶稣已复活。稍後,耶稣亲自向门徒显现,训示他们:“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但他们在传道工作上会继续获得指引,马太所载的耶稣最后一句话提出保证説:「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
内容大纲 儘管四福音書均記載了耶穌在世的事跡,馬太福音卻用了一個以耶穌為舊約聖經中上帝所應許的彌賽亞的角度去看祂的生平與教導。為此緣故,本書常將舊約預言與耶穌的生平連貫起來,從而扮演了舊約與新約之間的橋樑。再者,因為耶穌是彌賽亞,本書十分強調祂有權柄去解釋上帝的律法,及教導有關天國的真理。內容大致可分為以下段落: 耶稣是基督 馬太福音以耶稣的父系家谱开始,证明耶稣是大衛的子孫,就是《舊約聖經》所預言的基督。耶稣的童年由约瑟的妻子,馬利亞從聖靈被感孕開始,在伯利恒出生。後來為逃離大希律王的殺害逃往埃及,皆應驗了舊約聖經的預言。 傳道工作的開始 记叙了30年後施洗約翰的工作和為耶稣施浸,神的靈降在耶稣身上,有声音从天上説:「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及至耶穌受試探的事跡。當中亦記載了耶穌呼召彼得(原名西门)、安德烈、雅各和約翰的經過。 登山宝训 耶稣基督醫治加利利百姓各樣的病症,群衆开始跟随耶稣。耶稣基督到山上开始教導门徒,包括天國的八種福份,虛心(认识自己灵性需要)(《馬太福音》中譯作神貧:甘貧,樂道,在天主面前謙卑,不自滿)、哀恸(為世上的罪惡而哀傷)、温柔(又譯作溫良)、饥渴慕义、慈悲(又譯作憐恤或憐憫)、清心(又譯作心裡潔淨)、使人和睦(又譯作締造和平)和为义受逼迫的人,因为他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他将门徒称为‘地上的盐’和“世上的光”,并且解释人进入天国需要具有怎样的公义;與那時猶太教領袖虚有其表的公义截然不同。他教导门徒祷告,不要作伪善的施舍和祷告,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不必为生活所需担心。关於人际关系,基督説:「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耶穌帶給信徒的一個應許,就是:「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群衆听到他的話,都覺得驚奇,因为他的教训像有权柄的人,不像猶太教的領袖。 传道工作 . 马太福音陸續記載了耶穌所行的一些包括治病、平靜風浪、喂饱了5000多人、在海上行走等神蹟;又设立了12位使徒,以及祂對使徒們的應許及鼓勵,提醒他们説“得着生命的,将要失丧生命。为我失丧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猶太教的法利赛人企图控告耶稣,卻被耶稣驳倒,并对他们的伪善严加斥责。 天國的比喻 耶穌談論7個有關天國的比喻:撒種的比喻、種子長大的比喻、稗子的比喻、芥菜種的比喻、麵酵的比喻、藏寶的比喻、尋珠的比喻和撒網的比喻。 门徒之间 耶稣对门徒谈及谦卑。彼得问:‘我当饶恕弟兄多少次?’耶稣回答説:“我对你説,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耶稣指出比喻的要点説:“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門徒問耶穌天國裡誰最大?耶稣説:凡謙卑像小孩子的,他在天國裡是最大的。 末日的來臨 耶稣谈及末世的預言,從而警惕信徒要隨時隨地預備天國的降臨。预告圣殿,耶路撒冷行将遭受毁灭,将来有一段时期世上会有战争,‘民要攻击民,国要攻击国’,多处必有饥荒,地震。不法的事增多,許多人要假冒耶稣的名來,說自己是基督再臨,有許多假先知出現,也有許多人會失去信仰。但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 受難
|
[o]比第七號標準母音[o]略低略開。[o]後面帶有舌根音韻尾[-ŋ]、[-k]時開口度更大,接近標準母音[ɔ]。[o]在「yon」、「yot」兩韻中偏前,接近[ɵ]。 [ɵ]單獨作韻母時開口度較大,介乎[œ]和[ə]之間。 [ɨ]如果後面帶有舌尖音韻尾[-n]、[-t],開口度就很小,接近[ɘ],例如:真[ʦɘn]、織[ʦɘt]。在「ɨi」、「ɨu」兩韻中,[ɨ]是介乎[i]和[ə]之間的一個松而高的央母音。 聲母 贛語——南昌话的聲母共有十八個音素(如下表)和一個無聲子音「Ø」。 注意: 該章節含有漢語音韻學等學術術語,相關內容請參見三十六字母等條目。<noinclude> 贛語——南昌话的聲母的音韻特點 清塞音[p-]、[pʰ-]、[t-]、[tʰ-]、[k-]、[kʰ-]的發音比普通話要硬,似廣州音。例如:拜[pai]、敗[pʰai]、帶[tai]、代[tʰai]、蓋[kai]、概[kʰai]。 唇齒擦音[f-]與長沙音似,不同于雙唇清音[ɸ-]。例如:懷[fai]。 喉清音[h-]與多數南方音同,而非普通話中的[x-],發音部位於喉部。例如:好[hau]。 [ŋ-]是舌根鼻音。例如:咬[ŋau]、岸[ŋon]。 [ɳ-]基本上是古疑母字,也有少數日母字,例如:日[ɳit]、入[ɳip];和一部分泥(娘)母字,例如:尿[ɳieu]、年[ɳien]。 [ʦ-]、[ʦʰ-]、[s-]發音部位比普通話靠後,易和舌葉音混。例如:豬[ʦu]、住[ʦʰu]、樹[su]。 零聲母出現在開口韻[ɘ]前面不帶摩擦,在齊齒、合口和撮口韻前面出現時帶有輕微的摩擦音[j]、[w]、[ɥ]。 北部赣语鄱阳湖周边古全浊声母和古次清声母今塞音塞擦音为送气浊声母。(距离稍远处的南昌语流中存在这种现象。) 《汉语方音字汇》对南昌音系说:“与中年人口音相比较,老年人口音……深臻曾摄开口三等知章组字声母为 ʨ 组,如‘枕’ ʨin,‘识’ ɕit。” 贛語聲母和古聲母的對應關係 p 幫母(邊補巴比) m 明母(摸母綿靡)微母(問蚊望) t 端母(多丁都當) pʰ 滂母(潑批普孵);並母平聲(皮輔袍);並母仄聲(部抱辮逢);奉母(浮伏) tʰ 透母(拖體鐵脫);定母平聲(抬條田同);定母仄聲(惰盜鄧洞); k 見母一二等,今開合(瓜該高工);見母假蟹效咸山江各攝開口二等,今開口(家解交艱甲降) kʰ 溪母一二等,今開合(誇開昆哭);群母平聲,今合口(葵逵狂);群母仄聲,今合口(櫃跪共);溪母效咸江各攝開口二等(敲掐恰確) f 非、敷母(峰夫芬放);奉母(房防符扶);曉、匣母合口(胡虎戶呼) h 曉、匣母一二等,今開口(海好寒黑);曉、匣母假效咸山江梗各攝開口二等(蝦鞋孝陷瞎巷) ʨ 見母(今九卷潔);精母(姐酒尖姜);群母,今讀陰去(競);遇合三遇虞,知照(豬朱注煮);流開三尤,知照(周舟洲咒);溪母(券) ʨʰ 溪母(溪牽輕犬);清母(且秋清七);群母平聲(茄奇乾權);從母平聲(齊牆秦錢);群母仄聲(巨轎絕匠);從、邪母仄聲(聚漸淨寂);從、邪母(徐席袖);澄母平聲(儲廚綢籌);徹、穿母,合三(抽臭醜處);澄母仄聲,合三(住柱);禪母(售) ɕ 曉母(希休香旭);匣母(系賢熊穴);心母(寫仙星相);從、邪母(斜習旬象);審母(書舒鼠恕);禪母(薯墅豎殊) ʦ 精母(左災走作);知、照母(遮准桌壯) ʦʰ 清母(雌粗寸策);從母平聲(慈才曹慚);從母仄聲(坐字造賊);徹、穿母(車川產尺);禪母平聲(垂臣承成);澄、牀母平聲(助兆狀鄭) s 心母(鎖蘇三色);邪母(誦頌訟俗);審母(紗帥聲束);禪母(時舌十上);禪母(純晨常嘗);牀母(船唇);禪母(瑞) l 來母(羅雷龍臘);泥母(糯奶能嫩);娘母(濃寧);日母(繞仍若熱) ȵ 泥、娘母三四等,今齊撮(女扭年溺);日母三等(染忍肉日);疑母三四等(魚語嚴願);以母(育浴) ŋ 疑母(牙眼硬嶽);影母,今開口(亞歐晏暗) Ø 日母止攝開口(而爾二兒);影、喻、微母(淹央勻勇烏溫);喻母(容榮融) 韻母 南昌話韻母可分為「開韻尾」、「閉韻尾」、「促韻尾」三類,共有六十五個。
|
贛語韻母的音韻特點 遇攝三等魚韻字、流攝一等字、臻攝開口一等字、曾攝一等字和梗攝開口二等文讀字,許多地方主要母音是[]。如後[]、痕[]、燈[]。 咸山二攝開合口一二等一般趨於混合,但在見系聲母後面保持主要母音音色的區別。例如:。 咸山二攝開口二三等在知系聲母後保持原因音色的顯著區別。例如:。 三個齊齒韻是從中古三四等韻演變而來。但是流、臻、曾、梗四攝開口一二等韻在見組和影母后大多也帶有介音。例如:。這一特點根本上是因為舌根音和之間產生的i流音。 知系聲母發音部位已經合同精組,但在三四等變開合口而不變為齊齒撮口。例如:。從這一點可知,知照組和精組的混同應該是較晚的變化。如果兩組合並已久,在三四等韻前面的變化應該保持一致。 深臻二攝開口三等的演變反映了知、章(照三)組和莊(照二)組聲母性質的差別。例如:。 贛語韻母和古韻母的對應關係 a 幫、莊組假開二麻(爸馬渣灑);見、曉組假開二麻(加家牙霞);曉、影組假合二麻(畫化窪蛙);章組假開三麻(遮車舍奢) ia 精組假開三麻(姐斜謝些);以母假開三麻(冶野) ua 見組假合二麻(瓜寡卦誇) ai 端、見、精組蟹開一呔泰(帶太奶災);匣母呔韻(孩);幫、莊組蟹開二皆佳夬(拜買債曬);曉組蟹開二皆開(鞋);見母蟹開二皆開二佳(皆解階街);曉、匣母蟹合二皆(歪淮壞槐);生母止合三脂(帥) uai 見組蟹合二皆佳夬(乖怪快塊) au 效開一二豪肴(包矛刀操);見組匣母效開二肴(較教效校) ɛu 知、章組效開三宵(朝趙兆紹);流開一三侯尤(剖某喉偷) iɛu 影組效開三宵(腰舀妖耀);流開一三侯尤(狗寇扣毆);幫、端、見、精組日母,效開三四宵蕭(表苗尿驕) i 蟹開四齊(細洗雞契) ɿ 精組止開三支脂之(資慈寺司);蟹開三四祭齊,止開三支脂之微(置獅藝戲);幫系止開三支脂,蟹合一三灰廢(臂被美肺) o 果開一歌合一戈(哥多佐鎖貨) u 遇合一三模魚虞(組梳如斧奴庫) ə 日母止開三支脂之(二兒而爾) y 精、見系遇合三魚虞(徐居語須)
|
air)。在1874年,摩里索嫁给马奈的弟弟。 另一方面,马奈又不像印象派的核心成员,他认为现代艺术家应设法在巴黎沙龙展览他们的作品,而不主张独立的展览。当马奈被排除在1867年的巴黎沙龙国际展览时, 他成立了自己的展览。他母亲担心他会浪费他的所有财产承担该耗资巨大的项目。而展览没有得到好评。这也给他提供了第一次接触印象派画家(包括德加)的机会。 虽然他自己的作品受印象派的影响,他却拒绝参与印象派的画展,一是他不希望被看作是印象派的代表,一是他更希望参与巴黎沙龙的画展。 马奈受印象派的影响,尤其是莫內和摩里索,如马奈使用较轻亮的色彩。但他保留着与他们的不同而使用黑色。尽管他画了大量的室外画,但他更注重他认为重要的室内画。 虽然艺术评论家拒绝马奈,马奈的朋友左拉总是公开在媒体支持他。文学家斯特凡·马拉梅和夏尔·波德莱尔总是激励他。马奈也为他们每人绘制肖像。 女性 普鲁斯特是马奈自童年起的朋友,对马奈的性格性情了如指掌。据他的说法,马奈喜欢女人。十分自然地,马奈的绘画中充满了描绘女性作品。他的模特不限于多利安·莫涵和他的妻子苏珊娜·里郝夫。在绘画《白兰地》(La Prune) 中,马奈用女演员埃伦·安德雷显示主人公满足的,忧郁的梦幻。 与《奥林比亚》中显示的一样,马奈毫无掩饰地描绘交际花或"动物"的生活。其中最有名的是《娜娜》(1877年)。作品中的女主人公以女演员海里艾特·郝瑟尔为模特,光线明亮与严肃沉重的《奥林比亚》相异。另一种解释认为,马奈受左拉的小说《小酒店》的启发,娜娜,一个尚未出场的女孩,正是梳妆的景象 。当然该画也被1877年的巴黎沙龙拒之门外。 咖啡馆的场景 马奈的咖啡馆的场景是对十九世纪巴黎社会生活的观察。他描绘了人们喝啤酒,听音乐,调情,阅读,或等待。这些绘画许多是基于现场写生。他经常前往罗什舒阿尔特大街的雷什奥芬啤酒屋,他的1878年所作《在咖啡馆》(Au Café)即其于此咖啡馆。几个人在酒吧,一女子面对着观众,其他人则等待被招待。这种松散的描写风格参照了哈尔斯和委拉斯开兹的风格。但这些画捕捉了巴黎人夜生活的情绪和感觉。这些画是波希米亚人,城市的工作者,以及一些资产阶级的生活快照。 在《咖啡厅演唱会的角落》,一名男子在抽烟,而他身后一女招待提供饮料。在《喝啤酒者》中,一名女子正在一个朋友的陪伴下欣赏啤酒。在《咖啡厅演唱会》,显示了一成熟的绅士坐在酒吧,而女招待站在其身后喝她的饮料。在《女招待》中,女招待停顿了一下,前面的顾客正在吸烟,而背景中的一名芭蕾舞者,伸展手臂,即将旋转起舞。 社交活动 马奈的作品也画上层社会享受正式的社交活动。在绘画《歌剧院的化妆舞会》中,马奈生动地描绘了一群人正在享受着聚会。戴顶帽穿黑色西装的男人站在一起,与戴面具和聚会服装的妇女交谈。他还把他的朋友们的肖像包括在该画中。 马奈描绘其他受欢迎的活动。《隆尚赛马》,以不寻常的角度显了赛马疾步飞驶朝向观众的情景。在《滑冰》中马奈显示了一穿戴整齐的女子在前面,而另外一些滑冰者在她的背后。他的画总是一种显示主题后面活跃的城市生活延续的感觉。 在《国际展览之观》中,战士们松了口气,有坐有站,富有的夫妇在交谈。有园丁,有男孩与狗,一妇女骑在马上。是巴黎人的阶级和年龄的缩影。 战争 马奈对现代生活的反应包括专门描绘战争的作品。这些主题可视为历史画。1864年的油画《奇尔沙治和阿拉巴马的战斗》,描绘了美国内战时发生过法国海岸的海战,马奈可能目睹了当时的战争。 在法国干预墨西哥的1867年至1869年间马奈画三种版本的《处决马西米连诺皇帝》,当时的广为关注的法国外交和国内政策一个事件。 其主题是墨西哥行刑队处决由拿破仑三世扶植的哈布斯堡皇帝。无论是油画,还是石版画该主题在法国是不准显示的。 普法战争后,马奈参加了巴黎公社起义并当选为公社艺术家联盟委员,他在起义失败后曾经创作了一幅反映当时的法国凡尔赛政府大规模屠杀公社起义者的作品以示谴责。 巴黎 马奈描绘了许多巴黎街道场景。在他的作品《插满旗帜的蒙尼耶街》中,红,白,蓝三角旗覆盖街道两旁的建筑物。而在《蒙尼耶街与修路者》中,马奈再次描绘同一条街,修路者修补街道,而人们和马匹穿梭而去。 《铁路》(1872年) (现藏于美国国家艺廊) 描绘了十九世纪末期巴黎的城市景观。用他最喜爱的模特维多利安·莫涵,她坐在一个铁栅栏门面前,在她的膝盖上有一沉睡的小狗和一本打开的书。一小女孩背对画家,看着一列火车在下面通过。马奈没有选择传统的自然背景做为室外场景,而选择铁栅栏延伸至整个画布。火车的唯一证据,是其白色的蒸气。远处可以看到高楼。这种安排把前景压缩成为一个狭隘的焦点,放弃了传统的深空感。 晚期 马奈晚期的重要作品《女神游乐厅的吧台》完成后,于1882年被展览在巴黎沙龙。 1875年,马奈为爱伦·坡的法国版的《乌鸦》做版画。该诗由马拉梅翻译成法语。 1881年,在他的朋友普鲁斯特的压力下,法国政府颁授马奈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私人生活 1863年马奈与苏珊娜·里郝夫结婚。苏珊娜·里郝夫是一荷兰出生的钢琴老师,受雇于马奈的父亲教马奈和他弟弟钢琴。她可能是马奈父亲的情妇。1852年苏珊娜·里郝夫生了一个非婚生子莱昂·里郝夫。 马奈的父亲去世后,马奈与苏珊娜·里郝夫结婚。当时11岁的莱昂的父亲可能是马奈或马奈的父亲。莱昂常常为马奈做模特。最著名的是《佩剑男童》(1861年), 现藏于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他也出现在《阳台》的背景中。 死亡 1883年,马奈死于梅毒和风湿病。这种疾病导致疼痛和局部瘫痪。 他的左脚因为坏疽被截肢,手术11天后去世,年仅51岁。1883年,马奈被埋葬在巴黎的帕西墓地。 近几年,他的画十分抢手。如他的《插满旗帜的蒙尼耶街》卖了超过2600万美元。 重要作品 參考資料 外部链接
|
死亡 1883年,马奈死于梅毒和风湿病。这种疾病导致疼痛和局部瘫痪。 他的左脚因为坏疽被截肢,手术11天后去世,年仅51岁。1883年,马奈被埋葬在巴黎的帕西墓地。 近几年,他的画十分抢手。如他的《插满旗帜的蒙尼耶街》卖了超过2600万美元。 重要作品 參考資料 外部链接 Manet Gallery at MuseumSyndicate ArtRenewal.org on Manet and Manet's paintings Hecht Museum, University of Haifa The Impressionsts: Manet at biography.com Olga's Gallery Édouard Manet at Hill-Stead Museum, Farmington, Connecticut smARThistory Manet's Olympia (1865) smARThistory Manet, Boating, 1874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Manet
|
卢森堡省市镇
|
马奈(,;)是比利时瓦隆大区盧森堡省馬爾什昂法梅訥區的一个市镇,位于阿登地区,东北与列日省接壤,通行法语,是比利时法语社群的一部分,面积119.81平方千米,人口人()。
|
Archaeorhizomycetes Archaeorhizomycetales 环境样本 Arthoniomycetes Arthoniales Lichenostigmatales 目未定 Dothideomycetes Capnodiales Dothideales Myriangiales Jahnulales Mytilinidiales Pleosporales Botryosphaeriales Microthyriales Patellariales Trypetheliales 目未定及环境、菌根样本 Eurotiomycetes Chaetothyriales Pyrenulales Verrucariales Coryneliales Arachnomycetales Ascosphaerales Eurotiales Onygenales Mycocaliciales 目未定及环境样本 Geoglossomycetes Geoglossales 目未定 Laboulbeniomycetes Laboulbeniales Pyxidiophorales 目未定及环境样本 Lecanoromycetes Acarosporales Lecanorales Lecideales Peltigerales Teloschistales Agyriales Baeomycetales Ostropales Rhizocarpales Pertusariales Candelariales Umbilicariales 目未定及环境样本 Leotiomycetes Cyttariales Erysiphales Helotiales Leotiales Rhytismatales Thelebolales Medeolariales 目未定及环境、菌根样本 Lichinomycetes Eremothallales Lichinales Orbiliomycetes Orbiliales Pezizomycetes Pezizales 目未定 Pneumocystidomycetes Pneumocystidales Sordariomycetes Coronophorales
|
Lepidostromatales Geastrales Gomphales Hysterangiales Phallales Auriculariales Cantharellales Corticiales Gloeophyllales Hymenochaetales Polyporales Russulales Sebacinales Thelephorales Trechisporales 目未定及环境样本 Agaricostilbomycetes Agaricostilbales Spiculostilbales 目未定及环境样本 Atractiellomycetes Atractiellales Classiculomycetes Classiculales Cryptomycocolacomycetes Cryptomycocolacales Cystobasidiomycetes Cystobasidiales Erythrobasidiales Naohideales 目未定 Microbotryomycetes Heterogastridiales Kriegeriales Leucosporidiales Microbotryales Sporidiobolales 目未定及环境样本 Mixiomycetes Mixiales Pucciniomycetes Helicobasidiales Pachnocybales Platygloeales Pucciniales Septobasidiales 目未定及环境样本 Entorrhizomycetes Entorrhizales Ustilaginomycetes Urocystales Ustilaginales 目未定及环境样本 Exobasidiomycetes Ceraceosorales Doassansiales Entylomatales Exobasidiales Georgefischeriales Microstromatales Tilletiales Malasseziales 目未定及环境样本 Wallemiomycetes Wallemiales Geminibasidiales 目未定 纲未定及环境、菌根样本 芽枝霉门(Blastocladiomycota) Blastocladiomycetes Blastocladiales 目未定 环境样本 壶菌门(Chytridiomycota) Chytridiomycetes Chytridiales Cladochytriales Lobulomycetales Polychytriales Rhizophlyctidales Rhizophydiales Spizellomycetales 目未定 Monoblepharidomycetes Monoblepharidales 纲未定及环境样本 球囊菌门 (Glomeromycota) Glomeromycetes Archaeosporales Diversisporales Glomerales Paraglomerales 目未定及环境样本 纲未定及环境样本 微孢子虫门(Microsporidia) Minisporea Minisporida Microsporea Microsporida Metchnikovellea Metchnikovellida 纲未定及环境样本 新美鞭菌门(Neocallimastigomycota) Neocallimastigomycetes Neocallimastigales 纲未定及环境样本 接合菌门 (Zygomycota) Zygomycetes
|
主要特点 本片的共同特点是去声有两个调类的,阴去为升调,阳去为平调或降调。入声有两个调类的阴入高、阳入低(万年例外)。 分片 本片可分贵溪、余干两小片。
|
余干小片包括余干、鄱阳、万年、乐平和景德镇市。本小片的共同特点是全浊上字今不读阴平,泥来洪音相混或部分相混,宕江两摄读[oŋ ioŋ uoŋ o? io?],梗摄有白读系统,白读为[aŋ iaŋ uaŋ a?
|
参考资料 外部連結 中央研究院,民間習俗 全球華文網路教育中心,台灣節慶
|
臺灣節日與歲時 参考资料 外部連結 中央研究院,民間習俗
|
(English and Italian version) Leonardo da Vinci - The Last Supper John the Apostle in Art Is that John or Mary Magdalene in the Last Supper? The last supper by Leonardo 24 'Last Supper' Parodies Da Vinci Paintings Sketches Gallery, Wallpaper, and Print Res Downloads 参见 恩宠圣母的教堂和多明我会院 《達文西密碼》(虚构小说) 列奥纳多·达·芬奇的绘画作品
|
1943年-二次大戰期間,米蘭遭受盟軍劇烈的轟炸,所幸會院並沒有被完全摧毀,為保護畫作,法西斯意大利軍方與人民以沙包、鋼架、木板將整面牆做了嚴密的保護,戰後修復了頃倒的其他屋體之後,才重新公開此畫。今日去參觀此畫,仍可看到當時的照片紀錄。 1982年-意大利成立修復小組,並在Olivetti的資助下,開始用科學儀器輔助清洗並修補「最後的晚餐」,主持修復計劃的是米蘭的一位藝術史教授比寧·布拉姆比拉(Pinin Brambilla Barcilon)。此舉雖滿足世人長久以來的愿望,但也引起藝術界的一些爭議,因此修復過程相當久,直到1999年3月才重新公開展示此畫。 2000年-《最後的晚餐》並沒有停止修補,而外界的爭議卻越來越大,有些評論家認為此畫被清洗的太過明亮,而藝術史家和宗教學家則在修復過的畫中發現了許多與眾不同的線索。 畫作內容 高4.6米,寬8.8米,画面利用透视原理,使观众感觉房间随画面作了自然延伸。为了構圖使徒坐得比正常就餐的距离更近,并且分成四组,在耶稣周围形成波浪状的层次。越靠近耶稣的门徒越显得激动。耶稣坐在正中间,他摊开双手镇定自若,和周围紧张的十二门徒形成鲜明的对比。耶稣背后的门外是祥和的外景,明亮的天空在他头上彷彿一道光环。他的双眼注视画外,仿佛看穿了世间的一切炎凉。最後的晚餐的畫中窗外显示是白天,因此被人列為疑點。 題材 《最後的晚餐》壁畫取材自基督教聖經馬太福音第26章,描繪耶穌在遭羅馬士兵逮捕的前夕和十二宗徒共進最後一餐時預言「你們其中一人將出賣我」後,門徒們顯得困惑、哀傷與騷動,紛紛詢問耶穌:「主啊,是我嗎?」的瞬間情景。唯有坐在耶穌右側(即畫面正方左邊第五位)的叛徒猶達斯(基督新教中文作猶大)驚慌地將身體往後傾,一手抓着出賣耶穌的酬勞——一個裝有三十塊銀幣的錢袋,臉部顯得陰暗。 一共13个人,只有7个人胸前有宝石配饰。 众门徒两两同名,一个如光,一个像影。 耶稣在十字架上,有两个强盗一左一右,在他两边,一个悔改了,所以被释放了。另一个没有。 山羊和绵羊何其相像,石头和鸡蛋也很相似,餐桌之上谁能分辨? 摩西曾让12支派分两队,分别站在基列心山和以巴路山,分别对着彼此,一个说祝福的话,一个说咒诅的话。 構圖與技法 一般都以达芬奇的《最後的晚餐》作為文藝復興極盛時期的起點,這幅壁畫完成的時間約在1495至1498年間。 為了呈現出每位門徒的形象,达芬奇將這戲劇性的一幕安排在一個大型食堂裡,讓聚集在長條桌一方的耶穌及其門徒都能面對觀眾,傳神的刻劃出每位門徒在瞬間所顯現的驚異又複雜的表情。畫面的構圖以耶穌為中心向兩旁展開,就像一個等邊三角形,再以高低起伏的人物動作形成三人一組的四個小三角形,使畫面顯得協調平衡又富有動態感,同時確立了文藝復興極盛時期高度理想化的構圖原則與表現手法。 达芬奇還運用正確的透視法成功呈現出「最後的晚餐」中的立體空間構圖。透視法,也稱為「投影法」,是將三維實際物體或景物描繪在二維圖面上,由於二維平面要表現出三維景物的立體感與相互之間的空間距離關係,必須解決不同媒介的視角轉換,達成似真的視覺效果。「最後的晚餐」中使用的「交點透視法」是以景物中的天花板、牆角、地磚、壁柱連線、桌椅左右邊線、窗框上下邊線或斜角陰影邊線等的假設延長線,相交於畫面深處消失的一點,營造出景觀深入的感覺。畫中食堂兩邊的牆與天花板上一格格的嵌板都向後退,創造一種景深的效果,最後集中並消失在耶穌頭上後方的窗戶,這一點正是整個壁畫的中心點,也是視覺的焦點。窗戶的光線極其自然的落在耶穌的頭上,形成光環的效果,完美的表達了耶穌的神性,可說是透視法極其成功的運用。 流行文化 相同的構圖用在許多流行文化中,例如電影《浴血任務2》的宣傳海報、電影《復仇者聯盟3》的網友合成海報、電玩《極地戰嚎5》的遊戲封面、影集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第四季的宣傳海報、動畫《黃金神威》其中一幕。 手機遊戲《重返未來1999》第二章插圖。 在迪士尼动画电影《狮子王》系列的同人艺术中,由DeviantArt社区画家kati-kopa所创作的《The Last Supper》由不同的狮子王官方角色和同人角色高度还原了相同的场景。 类似作品 《最后的晚餐》 丁托列多的《最后的晚餐 (丁托列托)》 科西莫·羅塞利的《最后的晚餐 (罗塞利)》 參考資料 文獻 The Western Humanities, Volume II: Renaissance to the Present, by Roy T. Matthews & F, Dewitt Platt, 3rd Edition, Mayfield Published, 1998. Living With Art, by Rita Gilbert, 5th Edition, McGraw-Hill Published, 1998. 外部链接 The
|
梵蒂冈 君士坦丁堡(新羅馬) 天主教 東正教 政教合一 政教分離 基督教历史 罗马帝国政治 君士坦丁王朝 詔令文書
|
天主教 東正教 政教合一 政教分離 基督教历史 罗马帝国政治 君士坦丁王朝
|
此时的罗马共和国正在东西两线开战。西面的西班牙地区,从公元前77年开始,塞多留的叛乱尚未平息,而东方的本都王国国王米特拉达梯六世也在公元前73年再次与罗马开战(史称“第三次米特拉达梯战争”)。另外,在地中海东部的克里特岛上的海盗也严重威胁到罗马的海上补给线。强敌环伺下的罗马本土爆发的奴隶起义进一步加重了共和国的危机。 公元前72年,奴隶军离开冬季营地,北上进军山南高卢(现在的北意大利地区)。 罗马元老院面对这支打败了两名法务官的庞大起义军,决定派遣朗图卢斯与盖利乌斯这两位执政官率罗马军团予以镇压。盖利乌斯军团在加尔加诺山麓与克雷斯率领的3万人起义军交战。撒路斯提乌斯的著作《历史》(Historiae)中对这场战役略有涉及。当时在数量上处于劣势的盖利乌斯将部队配置在高地上组成两列採取守势,克雷斯率军攻击,但在地势上佔优勢的盖利乌斯获得全胜,歼灭了克雷斯三分之二的军力。日后成为凱撒政敌的小加图也参加了这场战役,得胜的盖利乌斯大喜之下要给小加图表彰,但遭到了他的坚决推辞。 从这场战役之后直到克拉苏出兵为止,史家对战争经过的记载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阿庇安与普鲁塔克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是,两者的内容并不是直接矛盾冲突,而是各家的记载各有详略,互相补充。 阿庇安版本 根据阿庇安的记载,盖利乌斯军团与克雷斯部的交战后,战局开始陷入持久复杂的局面。 击败克雷斯后,盖利乌斯率军北上,追赶以山南高卢为目标的斯巴达克斯部队。他们计划用朗图卢斯军团来正面阻挡斯巴达克斯的前进,并以两名执政官的部队来夹击起义军侧翼。然而斯巴达克斯顺利突破了朗图卢斯的正面防线,此后又转向击溃了盖利乌斯军团,最后罗马军的计划落空,大败而归。 痛失克雷斯的斯巴达克斯为了报仇,将俘虏的300名罗马兵贬为角斗士,让他们互相厮杀至死。在罗马共和国时期,人们往往为了纪念逝者而举办角斗士比赛。据弗罗鲁斯记载,斯巴达克斯以罗马将军的葬礼规格来埋葬战死的部下,并命令战俘以角斗士的方式互相厮杀。战胜后的斯巴达克斯率领大约12万人的起义军继续北伐,为了急速行军,他将不必要的辎重烧毁,杀死战俘,也将运送货物的牲畜全部宰杀。 另一方面,落败的执政官军逃回罗马后再次编组成军团,与斯巴达克斯于皮塞努(现在的马尔凯附近)再次交战,但又一次被打败。 然而,此时的斯巴达克斯突然改变主意,计划直接进攻罗马城。但考虑到全军的装配尚未完备、附近没有作为基地的城市,而且斯巴达克斯也还没有做好最终攻克罗马的准备,于是他决定带领部队再次杀回南意大利。此后,起义军占领了图里附近的城镇村庄,四下抢掠,并通过商人将物资交换成铜铁用以打造兵器。这一时期,起义军多次击退了罗马军的进攻。 普鲁塔克版本 普鲁塔克记载的战争经过与阿庇安有很大的出入。 据普鲁塔克的史书记载,盖利乌斯在加尔加诺山麓打败克雷斯(普鲁塔克写作“日耳曼人”)之后,斯巴达克斯率军击败朗图卢斯军团,俘获了大量补给品和兵器之后向北意大利进发。此后,战败的两名执政官被元老院召回罗马,并被撤销了军队指挥权。普鲁塔克并未提及斯巴达克斯与盖利乌斯的交战以及在皮塞努与两名执政官的战斗。 但是另一方面,普鲁塔克记载了阿庇安并未提到的一些战斗。据他记载,斯巴达克斯率军北上至摩迪那(现在的摩德纳)。山南高卢属州长官卡西乌斯率1万罗马兵试图阻止斯巴达克斯的前进,但被起义军击败。 此后直至公元前71年春季的克拉苏与斯巴达克斯的战斗,普鲁塔克的著作中没有提到任何战斗,这点与阿庇安记载的进军罗马城以及退至图里等内容差别非常明显。 至于起初可能是斯巴达克斯目的地的阿尔卑斯山脉为何最终没能翻越,普鲁塔克并没有做出任何说明。但2世纪的历史学家弗罗鲁斯对此做出的推测是,当时受到胜利鼓舞的斯巴达克斯改变了主意,企图进攻罗马城。 蒙森等多位近现代历史学家都认为,斯巴达克斯迫于属下的压力,选择了在半岛内来回掠夺。根据苏联学者的分析,起义军内部意见出现了分歧,加上阿尔卑斯山脉的环境险恶以及北意大利不发达的奴隶经济导致当地自耕农对起义军的抵制等原因共同导致了斯巴达克斯再次选择南下。但也有观点认为起义军内部并未出现重大分歧,斯巴达克斯本人也积极支持进攻罗马这一目标。 另一种观点则以波兰的卡密尼克和日本学者土井正興为代表,他们认为当时起义军到达山南高卢的时间已经晚于原定计划,而波河的泛滥导致渡河难度增加,另外即将到来的冬季使得携家带口的起义军几乎不可能成功翻越阿尔卑斯山脉,这些地理和气候的因素导致了斯巴达克斯不得不再次南下。此外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当时在斯巴达克斯故乡色雷斯的战争中,罗马军的获胜导致了他放弃了回归故土的想法。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当时起义军成员主要由自由农民组成,因此他们根本不愿意翻越阿尔卑斯而去征服一片未知的土地。不论何种原因,史书都一致记载了数万人的起义大军折返向南这一结果。 对战克拉苏(公元前71年) 尽管史家对于公元前72年的战争经过的记述各有不同,但基本相同的一点是,在公元前71年上半年,斯巴达克斯及其率领的逃亡奴隶军队的主要活动区域集中在南意大利。 克拉苏独揽军权 公元前71年,面对起义军的步步紧逼,罗马当局陷入了人才困境。当年度上任的执政官雷恩图卢斯与在军事方面都乏善可陈,而对于负责镇压起义军的法务官一职,则没有人出面竞选。 元老院为了彻底消灭起义军运动,决定将军事大权交由马库斯·李锡尼·克拉苏。当时的克拉苏在罗马政界已经颇具名声,而且曾经在公元前82年的苏拉与盖乌斯·马略的内战中跟随苏拉屡建战功,因此被元老院寄予厚望。 被选为法务官的克拉苏同时被授予最高司令官的称号,他在朗图卢斯和盖利乌斯的军团基础上再征募了6个军团,总兵力达到四至五万人。克拉苏为了严明军纪,恢复了罗马古时严苛的十一抽杀律。阿庇安并没有详细记述克拉苏恢复这一刑罚的具体时间,但他记载了在整个战争期间,共有4千名以上的军团士兵因此受刑。 根据普鲁塔克的记载,克拉苏的副将穆米乌斯与斯巴达克斯首战落败后,其指挥的1个步兵队中的50人受到了处决。尽管对于细节的记载有所差异,但史书一致同意,克拉苏严格军纪的目的在于激励士兵背水一战,勇于杀敌。 不久,斯巴达克斯率军再度北上。克拉苏在前线布置了6个军团设防(普鲁塔克认为双方的首战发生在皮塞努,而阿庇安记载首战地为萨莫奈),此外他命令副将穆米乌斯率领2个军团迂回至斯巴达克斯后方包围,但不得与起义军正面交战。然而穆米乌斯未能执行克拉苏的命令,而与斯巴达克斯展开了战斗并被击破。尽管遭到了部分失利,但克拉苏率主力与斯巴达克斯正面交战,打败后者,歼敌6千人。 此后战局出现了重大转折。克拉苏军团在几场战斗中获胜,歼灭了几千人的叛军,并逐渐将斯巴达克斯逼迫到了意大利半岛南部的巴斯利卡塔、墨西拿海峡、以及意大利半岛最南端的卡拉布里亚的城市雷吉奥(现在的雷焦卡拉布里亚)。据普鲁塔克记载,被逼至海边的斯巴达克斯与奇里乞亚海盗交易,希望运送2千名士兵到西西里岛,在当地寻求增援。但是,收取了报酬的海盗们背信弃义,背叛了对起义军的承诺。多个史料中也提到,叛乱奴隶军为了渡海出逃,计划自制木筏,但克拉苏用计予以破坏,最终使得起义军放弃了出海的计划。 此后,斯巴达克斯的军队退至雷吉奥。克拉苏率军追击,并开始建造防御工事和壕沟以阻止起义军的行动。不久,起义军陷入了重重包围,补给出现了严重问题。 增援到达、起义失败 与此同时,在西班牙成功镇压塞多留叛乱的庞培也率军凯旋,回到意大利本土。 尽管史料对于庞培是应克拉苏要求而增援还是仅仅是元老院的决定这一点上存在分歧,但元老院确实命令庞培的军队不入罗马城,直接南下支援克拉苏。另外,元老院还派卢库鲁斯给予增援(阿庇安将此人误记为当时正率军投入第三次米特拉达梯战争的卢基乌斯·李锡尼·卢库鲁斯,但实际上真正率军支援克拉苏的是馬其頓行省长官马库斯·特伦提乌斯·瓦罗·卢库鲁斯,他是卢基乌斯·卢库鲁斯的弟弟)。克拉苏得知庞培军团正在南下以及卢库鲁斯军团即将在布林迪西登陆的消息后,唯恐其战功被援军抢走,于是命令属下尽快出击,早日平定这场叛乱。 同时,得知庞培军团正在南下的消息后,斯巴达克斯也试图与克拉苏进行和谈,希望在对手的增援部队到达之前结束战争。克拉苏拒绝了和谈的要求后,斯巴达克斯军的一部分冲破包围,逃至卡拉布里亚州附近的佩特里亚(现在的斯特龙戈利)西部的山区,但还是遭到克拉苏军团的追击。罗马军团成功地打败从起义军主力中分裂出来的甘尼克斯和卡斯特斯两支部队,奴隶们虽然勇敢迎战,但最终12,300人均遭杀害,全军覆灭。 克拉苏这一方也并非百战百胜。当时率军追击起义军的骑兵队长奎因特库斯和财务官斯库罗法斯遭到斯巴达克斯的迎击而溃败。然而,缺乏正规军事训练的叛乱奴隶们逐渐失去耐心。他们不再愿意随军撤退,其中部分人擅自脱离大部队,开始毫无章法地攻击克拉苏军团。 对大局逐渐失去控制的斯巴达克斯终于决心集合全部力量,与克拉苏决一死战。于是,双方在希拉河爆发最终的决战。克拉苏军队挖掘壕沟,以逸待劳,而斯巴达克斯声言“打赢这场战斗的话,战马就会取之不尽;如果输这场战斗,马也就没什么用。”将自己的战马杀死,参加步兵的战斗。斯巴达克斯期望亲手与克拉苏对决,浴血奋战中杀死对方的2名小队长,但是大势已去的起义军仍然难逃战败的命运。斯巴达克斯也在这场战斗中壮烈牺牲,但人们并未找到他的尸体。 第三次奴隶战争也随着这场战役的结束而告终。庞培的军队虽未来得及与斯巴达克斯正面交战,但在此后仍然抓获从战场上逃跑的5千名敌军,并全部处死。此后,庞培急速遣使向元老院请功,他认为克拉苏虽然在野战中打败叛乱奴隶,但最终结束这场叛乱的功臣还是自己,这也加深日后他与克拉苏之间的裂痕。 除了战死沙场的大部分起义军外,被克拉苏俘虏的6千名奴隶被钉在从卡普亚通往罗马城的阿皮亚大道沿线的十字架上。 战后 在平定这场史无前例的奴隶起义之后,庞培和克拉苏赢得了巨大的政治利益。他们率军回到罗马后,拒绝了元老院发出的解散军队的命令,在城外驻扎。在公元前70年度的执政官选举中,他们两人同时申请参加,但按照当时的法律,庞培未达到参加候选人的最低年龄,而且也不具备必需的财务官或法务官的任职经验。尽管如此,由于两人平叛功高,还是被罗马公民选举为公元前70年度的执政官。史家认为,庞培破格当选的重要原因就在于驻扎在罗马城外的庞大军团所施加的无形压力。 另外,在公元前71年末,罗马城为嘉奖庞培镇压西班牙叛乱的功绩,为其举办了盛大的凯旋仪式,但同样镇压了国内奴隶叛乱的克拉苏却只受到了较低规格的凯旋式。日后,这两位罗马的功臣与凱撒联手控制政局,史称“前三头政治”。 虽然斯巴达克斯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但这场战争对罗马人的奴隶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叛乱平定之后,罗马人对奴隶的处置相对缓和了许多。而罗马的奴隶主也逐渐放弃了对奴隶的无限度剥削,一方面加强对奴隶的监督,而另一方面也允许奴隶拥有一定的财产,还允许奴隶结婚生育。另外,拥有大片土地的(大土地主)也逐渐减少农奴的数量,开始考虑与失去土地的自由人建立佃农契约关系。从公元前52年凱撒结束高卢战争之后直到图拉真皇帝(公元98年 - 117年在位)上台之前,罗马几乎没有对外发动大规模战争,因此通过征服而输入大量廉价奴隶的情况也不再出现。在相对和平的年代,大农场雇佣的自由身份的农民逐渐增多,而一部分奴隶也通过辛勤劳动,用积累的财富赎回自由身,变成了自耕农。 在罗马社会中,奴隶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也开始出现变化。克劳狄一世(在位41年 - 54年)时期的法律将杀害老年和未成年奴隶的行为定为杀人罪,同时规定奴隶主抛弃这些奴隶的行为,将会被视为放弃了对奴隶的所有权。安敦宁·毕尤(在位138年 - 161年)时期,奴隶的权利进一步扩大,其主人将对杀害奴隶的行为负责,而理论上遭到虐待的奴隶也有权向仲裁机构申诉,一旦控诉成立,他可以被卖给其他人。上述改变并不能看成是斯巴达克斯起义的直接成果,但可以说这场起义对奴隶制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斯巴达克斯起义也是古罗马奴隶制度开始走向衰落的分水岭,也是最后一场大规模的奴隶叛乱。 后世评价 罗马共和国以及帝国时期的罗马史学家和政治家都将斯巴达克斯起义(第三次奴隶战争)定义为地位卑下的奴隶和角斗士引发的叛乱。同时期的著名政治家西塞罗将这场叛乱形容为“史上最可怕的战争”,并高度评价了将罗马共和国从这场危机中拯救出来的庞培。帝国初期的诗人贺拉斯和历史学家帕特尔库鲁斯也认为这场起义对罗马共和国构成了严重的危机。后来,西塞罗将斯巴达克斯蔑称为“盗贼团伙的首领”,并将其政敌安东尼比作斯巴达克斯,而安东尼也把其敌人屋大维比作斯巴达克斯加以责难。 在普通罗马人的眼中,斯巴达克斯与汉尼拔一样,都是“罗马的公敌”。往往大人在吓唬幼童时,也会说“斯巴达克斯来喽!”。而帝国晚期的神学家希波的奥古斯丁也将斯巴达克斯起义视为“天灾”,是上帝对信奉异教的罗马发出的一次警告。 对于这场战争的经过,后世的撒路斯提乌斯和李维曾经有详细的记载,但大多逸散漫失,目前仅存零碎的记录。相对比较完整的史料当推普鲁塔克的《比较列传》(Vitae Parallelae)和阿庇安的《罗马史》(Historia Romana),另外弗罗鲁斯、弗朗提努斯、奥罗修斯等人关于这场起义的记载综合起来也不过4000个词。对于罗马人而言,斯巴达克斯严重危害罗马的社会秩序,因此一直将其视为非正义的叛乱。 进入近代以后,斯巴达克斯起义开始被后人重新审视。首先对其作出正面评价的人就是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伏尔泰。伏尔泰认为斯巴达克斯起义是奴隶阶层对于残酷压迫的反抗,高度评价其为“历史上唯一一场正义的战争”。这场长久以来被人们遗忘的奴隶战争在18世纪再度引起人们关注,1760年创作的悲剧《斯巴达克斯》在巴黎上演。德国的启蒙主义文学家莱辛也赞扬斯巴达克斯的起义,将其视为“我的英雄” 。18世纪末,加勒比海的法国殖民地爆发了黑奴起义,成立了非洲大陆以外的首个黑人国家海地。领导这场海地革命的杜桑·卢维杜尔被世人称为“黑皮肤的斯巴达克斯”。但是,也有一些观点对斯巴达克斯起义持否定态度。德国唯心主义的代表哲学家黑格尔将第三次奴隶战争批评为“一场混乱”,而历史学家蒙森也将斯巴达克斯斥为“盗贼的首领”。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卡尔·马克思将斯巴达克斯列为历史上最受他尊敬的人物,并在给恩格斯的书信中将这位奴隶领袖赞为“整个古代史上最杰出的人物”、“比加里波第伟大得多的将军”、“品格高洁”,并认为他是“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 近代以来,斯巴达克斯成为寻求解放的无产阶级的象征人物和社会主义者及共产主义者景仰的英雄。在意大利统一运动中他也成为人们的偶像,加里波第的属下拉法埃洛·乔万尼奥里就曾创作了小说《斯巴达克斯》("Spartaco"),加里波第还为该小说作序。在美国的奴隶解放运动以及捷克的民族运动中,斯巴达克斯都代表着反抗和自由的精神。《古代贫民》的作者瓦德也在书中表示“抵抗压迫并不是罪”。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掀起了反战运动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左派领袖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在政治性报刊《政治书信》上以“斯巴达克斯”为笔名,并将其组织的政治团体命名为“斯巴达克斯团”。后来斯巴达克斯团发展为德国共产党,并参加了1919年的武装起义,即斯巴达克斯团起义,起义失败后,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等人均遭杀害。 共产主义历史观认为“一切社会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因此认为斯巴达克斯起义也是一次阶级间的斗争。十月革命后,在俄国建立布尔什维克政权的列宁也高度评价斯巴达克斯起义是一场“为了支持受压迫的阶级而发动的正义的战争,不能对此进行批评”,认为这场起义是受压迫者寻求解放的大规模内乱。 在苏联斯大林体制下,政府集中了学术力量对斯巴达克斯起义进行了研究,并将其定义为在“压迫阶级”的奴隶主与“受压迫阶级”的奴隶之间的阶级斗争,肯定了其革命性。关于古代社会阶级斗争的权威专家密舒林在1936年发表了马克思主义观点下的《斯巴达克斯-大奴隶叛乱史概要-》一书,将第三次奴隶战争界定为“奴隶革命”的第一阶段,并将斯巴达克斯比作西方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人物普罗米修斯。密舒林还指出,这场大起义的目的在于废除奴隶制,而罗马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持奴隶所有制,不得不逐渐削弱民主体制,最终发展成为恺撒式的军事独裁体制。也同意这一观点,并且高度评价了这场起义对奴隶制社会造成的巨大影响,他认为佃农制度的发展和罗马奴隶制经济的根本性变革都起因于这场起义。在文艺方面,斯巴达克斯起义也成为艺术家创作的题材,1954年公开的同名芭蕾舞作品也获得了列宁奖。 对于这些学术研究,西方自由主义阵营的等学者认为,共产主义阵营各国对斯巴达克斯的研究中存在着严重的倾向性,其将奴隶叛乱与现代阶级斗争的联系过于牵强。西德学者佛库特也批评了这种将一连串奴隶叛乱定义为统一的奴隶制废除运动的解释,他认为这些叛乱并没有内在联系,只是个体争取自由的行为,而且当时的当政者也没有将其视为对体制本身的挑战。另一位学者拉法乌阿的观点也认为,斯巴达克斯起义的原因在于共和国末期的奴隶人口过于集中,而并非奴隶们有主动进行阶级斗争的意识。脱离了意识形态历史观来看的话,并没有史料记载着斯巴达克斯打出过废除奴隶制度或者进行阶级斗争的目标。 1970年代的以色列学者鲁宾宗对这场起义的所谓“奴隶叛乱”也产生了疑问。他认为起义军主体并非奴隶,而是意大利的自由农民。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意大利学者列维和格阿里诺的支持,他们认为这场起义并非“奴隶战争”,而是“社会战争”。在日本,研究斯巴达克斯的专家土井正興的观点与共产主义各国的学说立场比较接近。 冷战时期,相对于高度评价斯巴达克斯的共产主义阵营,美国对这场起义的评价比较保守。麦卡锡主义盛行的1951年,创作的小说《斯巴达克斯》被多家出版社拒之门外,最后不得不自费出版。结果该小说非常畅销,以此为原著的电影《斯巴达克斯》(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主演:柯克·道格拉斯)在1960年上映,编剧是因麦卡锡主义而被迫离开好莱坞的达尔顿·楚姆波。大受欢迎的该部电影获得了四项奥斯卡奖。 冷战结束后的各国民族解放运动中,斯巴达克斯仍然成为革命偶像。萨帕塔民族解放运动的指挥者副司令马科斯就将斯巴达克斯与切·格瓦拉并称为反抗社会不平等的两大英雄。 文学、舞蹈及影视作品 历史小说《斯巴达克斯》(1873年至1874年,意大利作家拉法埃洛·乔万尼奥里) 芭蕾舞剧《斯巴达克斯》(1956年,阿拉姆·哈恰图良) 电影《斯巴达克斯》(1960年美国電影,由斯坦利·库布里克導演、柯克·道格拉斯主演) 音乐唱片《斯巴达克斯》(1975年,德国乐队Triumvirat) 芭蕾舞电影《斯巴达克斯》(1976年苏联) 宝塚歌劇花組《斯巴达克斯》(1992年日本) 小説《角斗士斯巴达克斯》(2004年,日本作家著、中央公論社出版) 电视剧《斯巴达克斯》(2010年至2013年,美国Starz电视台) 脚注 英文的古典史料(李维、普鲁塔克、阿庇安等)以“巻数:章节”标记。 注释 出典 参考文献 古典史料 阿庇安, Civil wars, Penguin Classics; New Ed edition, 1996. ISBN 978-0-14-044509-1. 凱薩,《高盧戰記》 西塞羅. The Orations of Marcus Tullius Cicero, literally translated by C. D. Yonge, "for Quintius, Sextus Roscius, Quintus Roscius, against Quintus Caecilius, and against Verres" . London. George Bell & Sons. 1903. OCLC: 4709897 , Epitome of Roman Histo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ISBN 978-0-674-99254-2 弗朗提努斯, Stratagems, Loeb edition, 1925 by Charles E. Bennett. ISBN 978-0-674-99192-7 法學家蓋烏斯, Gai Institvtionvm Commentarivs Primvs 蒂托·李維, This History of Rome 蒂托·李維, Periochae,
|
奴隶军虽未受到军事训练,但他们发挥了极大的创造性,面对罗马军使用了一步奇招。为了突破格拉贝鲁的包围,斯巴达克斯的部队从维苏威火山的斜坡上利用树藤等制作绳索和梯子,偷偷地从罗马军背后的山崖爬下,发动奇袭,一举歼灭了毫无防备的罗马军队。 于是,第二支由法务官帕博利乌斯·瓦力尼乌斯率领的讨伐军再次被派往镇压叛乱。不知出于何种考虑,指挥官将军队分成两部,分别由弗利乌斯和柯西尼乌斯率领。普鲁塔克在史书中提到弗利乌斯部兵力为3000人,其余部队的兵力以及是否为正规军团兵这些都不详。第二次讨伐军也仍然没能逃脱失败的命运,柯西尼乌斯战死,而瓦力尼乌斯被生擒,罗马军的装备也都被奴隶军充作战利品。 经过这两场胜利,当地以放牛人和放羊人为主的大批牧人奴隶都投靠在斯巴达克斯麾下,起义军人数扩充至约7万人。公元前73年到72年的冬天,起义军为了训练新兵和整备部队,将袭击范围扩大至诺拉、诺切拉、图里伊以及等地。 当然,起义军也并不是毫无损失。起义军的初期首领之一奥诺马乌斯在后来的战役记载中再未出现,因此被推测已经战死。 起义军的成分与目的 关于斯巴达克斯起义军的规模,各种史籍中的数字都不尽相同。从占领南意大利开始到沿半岛北上为止的鼎盛时期,兵力达12万人到20万人,而到了战败前,起义军总人数可能已经超过了30万人。起义军中包括角斗士、牧人奴隶(放牛人和放羊人)、逃脱的奴隶(家奴和农奴)、手工业奴隶、贫农、底层民众、破產公民、慕名而来的自由民以及罗马军团的叛逃士兵。其中,农奴占了军队人数的大多数,到了后期,斯巴达克斯开始禁止接收罗马军团中的叛逃士兵。从民族成分来看,起义军主要包括日耳曼人、凯尔特人(高卢人)、、色雷斯人以及意大利人(自由民和奴隶),至于其他希腊、叙利亚等地的东方奴隶以及西班牙和非洲等地的奴隶較少被史料提及。 据阿庇安记述,奴隶起义军军纪严明,对于俘获的战利品或者掠夺来的物品都平均分配,并且禁止私人占有金银等财产。另外,根据撒路斯提乌斯的描述,斯巴达克斯也严格禁止了滥用暴力和抢劫等行为。 关于起义军的战略目标,史家的见解也各有不同。阿庇安与弗洛努斯主张斯巴达克斯希望率军进攻罗马,这可能也是当时导致罗马市民产生恐慌情绪的一大原因,但根据之后的战争进程来看,至少在后半阶段并看不出奴隶们有这一打算。而普鲁塔克认为,斯巴达克斯只是希望带领奴隶们北上山南高卢,回到家乡以获得自由。 以德国历史学家蒙森与苏联学者为主的近现代史学家中的主流观点认为,奴隶军在后期分裂成两派力量,其中斯巴达克斯派希望翻越阿尔卑斯山而重获自由,而克雷斯派希望留在南意大利继续掠夺当地居民和富人。普鲁塔克也在史书中提到,一部分奴隶并不愿意翻过阿尔卑斯山,而只想留在意大利四处掠夺。公元前1世纪的历史学家撒路斯提乌斯的著作中记述了克雷斯派“积极迎敌,迫切渴望战斗”。二战以后,史学界出现的新观点认为,斯巴达克斯与克雷斯之间并没有分裂,而只是负责在两地分头作战。 执政官的失败(公元前72年) 此时的罗马共和国正在东西两线开战。西面的西班牙地区,从公元前77年开始,塞多留的叛乱尚未平息,而东方的本都王国国王米特拉达梯六世也在公元前73年再次与罗马开战(史称“第三次米特拉达梯战争”)。另外,在地中海东部的克里特岛上的海盗也严重威胁到罗马的海上补给线。强敌环伺下的罗马本土爆发的奴隶起义进一步加重了共和国的危机。 公元前72年,奴隶军离开冬季营地,北上进军山南高卢(现在的北意大利地区)。 罗马元老院面对这支打败了两名法务官的庞大起义军,决定派遣朗图卢斯与盖利乌斯这两位执政官率罗马军团予以镇压。盖利乌斯军团在加尔加诺山麓与克雷斯率领的3万人起义军交战。撒路斯提乌斯的著作《历史》(Historiae)中对这场战役略有涉及。当时在数量上处于劣势的盖利乌斯将部队配置在高地上组成两列採取守势,克雷斯率军攻击,但在地势上佔优勢的盖利乌斯获得全胜,歼灭了克雷斯三分之二的军力。日后成为凱撒政敌的小加图也参加了这场战役,得胜的盖利乌斯大喜之下要给小加图表彰,但遭到了他的坚决推辞。 从这场战役之后直到克拉苏出兵为止,史家对战争经过的记载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阿庇安与普鲁塔克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是,两者的内容并不是直接矛盾冲突,而是各家的记载各有详略,互相补充。 阿庇安版本 根据阿庇安的记载,盖利乌斯军团与克雷斯部的交战后,战局开始陷入持久复杂的局面。 击败克雷斯后,盖利乌斯率军北上,追赶以山南高卢为目标的斯巴达克斯部队。他们计划用朗图卢斯军团来正面阻挡斯巴达克斯的前进,并以两名执政官的部队来夹击起义军侧翼。然而斯巴达克斯顺利突破了朗图卢斯的正面防线,此后又转向击溃了盖利乌斯军团,最后罗马军的计划落空,大败而归。 痛失克雷斯的斯巴达克斯为了报仇,将俘虏的300名罗马兵贬为角斗士,让他们互相厮杀至死。在罗马共和国时期,人们往往为了纪念逝者而举办角斗士比赛。据弗罗鲁斯记载,斯巴达克斯以罗马将军的葬礼规格来埋葬战死的部下,并命令战俘以角斗士的方式互相厮杀。战胜后的斯巴达克斯率领大约12万人的起义军继续北伐,为了急速行军,他将不必要的辎重烧毁,杀死战俘,也将运送货物的牲畜全部宰杀。 另一方面,落败的执政官军逃回罗马后再次编组成军团,与斯巴达克斯于皮塞努(现在的马尔凯附近)再次交战,但又一次被打败。 然而,此时的斯巴达克斯突然改变主意,计划直接进攻罗马城。但考虑到全军的装配尚未完备、附近没有作为基地的城市,而且斯巴达克斯也还没有做好最终攻克罗马的准备,于是他决定带领部队再次杀回南意大利。此后,起义军占领了图里附近的城镇村庄,四下抢掠,并通过商人将物资交换成铜铁用以打造兵器。这一时期,起义军多次击退了罗马军的进攻。 普鲁塔克版本 普鲁塔克记载的战争经过与阿庇安有很大的出入。 据普鲁塔克的史书记载,盖利乌斯在加尔加诺山麓打败克雷斯(普鲁塔克写作“日耳曼人”)之后,斯巴达克斯率军击败朗图卢斯军团,俘获了大量补给品和兵器之后向北意大利进发。此后,战败的两名执政官被元老院召回罗马,并被撤销了军队指挥权。普鲁塔克并未提及斯巴达克斯与盖利乌斯的交战以及在皮塞努与两名执政官的战斗。 但是另一方面,普鲁塔克记载了阿庇安并未提到的一些战斗。据他记载,斯巴达克斯率军北上至摩迪那(现在的摩德纳)。山南高卢属州长官卡西乌斯率1万罗马兵试图阻止斯巴达克斯的前进,但被起义军击败。 此后直至公元前71年春季的克拉苏与斯巴达克斯的战斗,普鲁塔克的著作中没有提到任何战斗,这点与阿庇安记载的进军罗马城以及退至图里等内容差别非常明显。 至于起初可能是斯巴达克斯目的地的阿尔卑斯山脉为何最终没能翻越,普鲁塔克并没有做出任何说明。但2世纪的历史学家弗罗鲁斯对此做出的推测是,当时受到胜利鼓舞的斯巴达克斯改变了主意,企图进攻罗马城。 蒙森等多位近现代历史学家都认为,斯巴达克斯迫于属下的压力,选择了在半岛内来回掠夺。根据苏联学者的分析,起义军内部意见出现了分歧,加上阿尔卑斯山脉的环境险恶以及北意大利不发达的奴隶经济导致当地自耕农对起义军的抵制等原因共同导致了斯巴达克斯再次选择南下。但也有观点认为起义军内部并未出现重大分歧,斯巴达克斯本人也积极支持进攻罗马这一目标。 另一种观点则以波兰的卡密尼克和日本学者土井正興为代表,他们认为当时起义军到达山南高卢的时间已经晚于原定计划,而波河的泛滥导致渡河难度增加,另外即将到来的冬季使得携家带口的起义军几乎不可能成功翻越阿尔卑斯山脉,这些地理和气候的因素导致了斯巴达克斯不得不再次南下。此外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当时在斯巴达克斯故乡色雷斯的战争中,罗马军的获胜导致了他放弃了回归故土的想法。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当时起义军成员主要由自由农民组成,因此他们根本不愿意翻越阿尔卑斯而去征服一片未知的土地。不论何种原因,史书都一致记载了数万人的起义大军折返向南这一结果。 对战克拉苏(公元前71年) 尽管史家对于公元前72年的战争经过的记述各有不同,但基本相同的一点是,在公元前71年上半年,斯巴达克斯及其率领的逃亡奴隶军队的主要活动区域集中在南意大利。 克拉苏独揽军权 公元前71年,面对起义军的步步紧逼,罗马当局陷入了人才困境。当年度上任的执政官雷恩图卢斯与在军事方面都乏善可陈,而对于负责镇压起义军的法务官一职,则没有人出面竞选。 元老院为了彻底消灭起义军运动,决定将军事大权交由马库斯·李锡尼·克拉苏。当时的克拉苏在罗马政界已经颇具名声,而且曾经在公元前82年的苏拉与盖乌斯·马略的内战中跟随苏拉屡建战功,因此被元老院寄予厚望。 被选为法务官的克拉苏同时被授予最高司令官的称号,他在朗图卢斯和盖利乌斯的军团基础上再征募了6个军团,总兵力达到四至五万人。克拉苏为了严明军纪,恢复了罗马古时严苛的十一抽杀律。阿庇安并没有详细记述克拉苏恢复这一刑罚的具体时间,但他记载了在整个战争期间,共有4千名以上的军团士兵因此受刑。 根据普鲁塔克的记载,克拉苏的副将穆米乌斯与斯巴达克斯首战落败后,其指挥的1个步兵队中的50人受到了处决。尽管对于细节的记载有所差异,但史书一致同意,克拉苏严格军纪的目的在于激励士兵背水一战,勇于杀敌。 不久,斯巴达克斯率军再度北上。克拉苏在前线布置了6个军团设防(普鲁塔克认为双方的首战发生在皮塞努,而阿庇安记载首战地为萨莫奈),此外他命令副将穆米乌斯率领2个军团迂回至斯巴达克斯后方包围,但不得与起义军正面交战。然而穆米乌斯未能执行克拉苏的命令,而与斯巴达克斯展开了战斗并被击破。尽管遭到了部分失利,但克拉苏率主力与斯巴达克斯正面交战,打败后者,歼敌6千人。 此后战局出现了重大转折。克拉苏军团在几场战斗中获胜,歼灭了几千人的叛军,并逐渐将斯巴达克斯逼迫到了意大利半岛南部的巴斯利卡塔、墨西拿海峡、以及意大利半岛最南端的卡拉布里亚的城市雷吉奥(现在的雷焦卡拉布里亚)。据普鲁塔克记载,被逼至海边的斯巴达克斯与奇里乞亚海盗交易,希望运送2千名士兵到西西里岛,在当地寻求增援。但是,收取了报酬的海盗们背信弃义,背叛了对起义军的承诺。多个史料中也提到,叛乱奴隶军为了渡海出逃,计划自制木筏,但克拉苏用计予以破坏,最终使得起义军放弃了出海的计划。 此后,斯巴达克斯的军队退至雷吉奥。克拉苏率军追击,并开始建造防御工事和壕沟以阻止起义军的行动。不久,起义军陷入了重重包围,补给出现了严重问题。 增援到达、起义失败 与此同时,在西班牙成功镇压塞多留叛乱的庞培也率军凯旋,回到意大利本土。 尽管史料对于庞培是应克拉苏要求而增援还是仅仅是元老院的决定这一点上存在分歧,但元老院确实命令庞培的军队不入罗马城,直接南下支援克拉苏。另外,元老院还派卢库鲁斯给予增援(阿庇安将此人误记为当时正率军投入第三次米特拉达梯战争的卢基乌斯·李锡尼·卢库鲁斯,但实际上真正率军支援克拉苏的是馬其頓行省长官马库斯·特伦提乌斯·瓦罗·卢库鲁斯,他是卢基乌斯·卢库鲁斯的弟弟)。克拉苏得知庞培军团正在南下以及卢库鲁斯军团即将在布林迪西登陆的消息后,唯恐其战功被援军抢走,于是命令属下尽快出击,早日平定这场叛乱。 同时,得知庞培军团正在南下的消息后,斯巴达克斯也试图与克拉苏进行和谈,希望在对手的增援部队到达之前结束战争。克拉苏拒绝了和谈的要求后,斯巴达克斯军的一部分冲破包围,逃至卡拉布里亚州附近的佩特里亚(现在的斯特龙戈利)西部的山区,但还是遭到克拉苏军团的追击。罗马军团成功地打败从起义军主力中分裂出来的甘尼克斯和卡斯特斯两支部队,奴隶们虽然勇敢迎战,但最终12,300人均遭杀害,全军覆灭。 克拉苏这一方也并非百战百胜。当时率军追击起义军的骑兵队长奎因特库斯和财务官斯库罗法斯遭到斯巴达克斯的迎击而溃败。然而,缺乏正规军事训练的叛乱奴隶们逐渐失去耐心。他们不再愿意随军撤退,其中部分人擅自脱离大部队,开始毫无章法地攻击克拉苏军团。 对大局逐渐失去控制的斯巴达克斯终于决心集合全部力量,与克拉苏决一死战。于是,双方在希拉河爆发最终的决战。克拉苏军队挖掘壕沟,以逸待劳,而斯巴达克斯声言“打赢这场战斗的话,战马就会取之不尽;如果输这场战斗,马也就没什么用。”将自己的战马杀死,参加步兵的战斗。斯巴达克斯期望亲手与克拉苏对决,浴血奋战中杀死对方的2名小队长,但是大势已去的起义军仍然难逃战败的命运。斯巴达克斯也在这场战斗中壮烈牺牲,但人们并未找到他的尸体。 第三次奴隶战争也随着这场战役的结束而告终。庞培的军队虽未来得及与斯巴达克斯正面交战,但在此后仍然抓获从战场上逃跑的5千名敌军,并全部处死。此后,庞培急速遣使向元老院请功,他认为克拉苏虽然在野战中打败叛乱奴隶,但最终结束这场叛乱的功臣还是自己,这也加深日后他与克拉苏之间的裂痕。 除了战死沙场的大部分起义军外,被克拉苏俘虏的6千名奴隶被钉在从卡普亚通往罗马城的阿皮亚大道沿线的十字架上。 战后 在平定这场史无前例的奴隶起义之后,庞培和克拉苏赢得了巨大的政治利益。他们率军回到罗马后,拒绝了元老院发出的解散军队的命令,在城外驻扎。在公元前70年度的执政官选举中,他们两人同时申请参加,但按照当时的法律,庞培未达到参加候选人的最低年龄,而且也不具备必需的财务官或法务官的任职经验。尽管如此,由于两人平叛功高,还是被罗马公民选举为公元前70年度的执政官。史家认为,庞培破格当选的重要原因就在于驻扎在罗马城外的庞大军团所施加的无形压力。 另外,在公元前71年末,罗马城为嘉奖庞培镇压西班牙叛乱的功绩,为其举办了盛大的凯旋仪式,但同样镇压了国内奴隶叛乱的克拉苏却只受到了较低规格的凯旋式。日后,这两位罗马的功臣与凱撒联手控制政局,史称“前三头政治”。 虽然斯巴达克斯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但这场战争对罗马人的奴隶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叛乱平定之后,罗马人对奴隶的处置相对缓和了许多。而罗马的奴隶主也逐渐放弃了对奴隶的无限度剥削,一方面加强对奴隶的监督,而另一方面也允许奴隶拥有一定的财产,还允许奴隶结婚生育。另外,拥有大片土地的(大土地主)也逐渐减少农奴的数量,开始考虑与失去土地的自由人建立佃农契约关系。从公元前52年凱撒结束高卢战争之后直到图拉真皇帝(公元98年 - 117年在位)上台之前,罗马几乎没有对外发动大规模战争,因此通过征服而输入大量廉价奴隶的情况也不再出现。在相对和平的年代,大农场雇佣的自由身份的农民逐渐增多,而一部分奴隶也通过辛勤劳动,用积累的财富赎回自由身,变成了自耕农。 在罗马社会中,奴隶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也开始出现变化。克劳狄一世(在位41年 - 54年)时期的法律将杀害老年和未成年奴隶的行为定为杀人罪,同时规定奴隶主抛弃这些奴隶的行为,将会被视为放弃了对奴隶的所有权。安敦宁·毕尤(在位138年 - 161年)时期,奴隶的权利进一步扩大,其主人将对杀害奴隶的行为负责,而理论上遭到虐待的奴隶也有权向仲裁机构申诉,一旦控诉成立,他可以被卖给其他人。上述改变并不能看成是斯巴达克斯起义的直接成果,但可以说这场起义对奴隶制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斯巴达克斯起义也是古罗马奴隶制度开始走向衰落的分水岭,也是最后一场大规模的奴隶叛乱。 后世评价 罗马共和国以及帝国时期的罗马史学家和政治家都将斯巴达克斯起义(第三次奴隶战争)定义为地位卑下的奴隶和角斗士引发的叛乱。同时期的著名政治家西塞罗将这场叛乱形容为“史上最可怕的战争”,并高度评价了将罗马共和国从这场危机中拯救出来的庞培。帝国初期的诗人贺拉斯和历史学家帕特尔库鲁斯也认为这场起义对罗马共和国构成了严重的危机。后来,西塞罗将斯巴达克斯蔑称为“盗贼团伙的首领”,并将其政敌安东尼比作斯巴达克斯,而安东尼也把其敌人屋大维比作斯巴达克斯加以责难。 在普通罗马人的眼中,斯巴达克斯与汉尼拔一样,都是“罗马的公敌”。往往大人在吓唬幼童时,也会说“斯巴达克斯来喽!”。而帝国晚期的神学家希波的奥古斯丁也将斯巴达克斯起义视为“天灾”,是上帝对信奉异教的罗马发出的一次警告。 对于这场战争的经过,后世的撒路斯提乌斯和李维曾经有详细的记载,但大多逸散漫失,目前仅存零碎的记录。相对比较完整的史料当推普鲁塔克的《比较列传》(Vitae Parallelae)和阿庇安的《罗马史》(Historia Romana),另外弗罗鲁斯、弗朗提努斯、奥罗修斯等人关于这场起义的记载综合起来也不过4000个词。对于罗马人而言,斯巴达克斯严重危害罗马的社会秩序,因此一直将其视为非正义的叛乱。 进入近代以后,斯巴达克斯起义开始被后人重新审视。首先对其作出正面评价的人就是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伏尔泰。伏尔泰认为斯巴达克斯起义是奴隶阶层对于残酷压迫的反抗,高度评价其为“历史上唯一一场正义的战争”。这场长久以来被人们遗忘的奴隶战争在18世纪再度引起人们关注,1760年创作的悲剧《斯巴达克斯》在巴黎上演。德国的启蒙主义文学家莱辛也赞扬斯巴达克斯的起义,将其视为“我的英雄” 。18世纪末,加勒比海的法国殖民地爆发了黑奴起义,成立了非洲大陆以外的首个黑人国家海地。领导这场海地革命的杜桑·卢维杜尔被世人称为“黑皮肤的斯巴达克斯”。但是,也有一些观点对斯巴达克斯起义持否定态度。德国唯心主义的代表哲学家黑格尔将第三次奴隶战争批评为“一场混乱”,而历史学家蒙森也将斯巴达克斯斥为“盗贼的首领”。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卡尔·马克思将斯巴达克斯列为历史上最受他尊敬的人物,并在给恩格斯的书信中将这位奴隶领袖赞为“整个古代史上最杰出的人物”、“比加里波第伟大得多的将军”、“品格高洁”,并认为他是“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 近代以来,斯巴达克斯成为寻求解放的无产阶级的象征人物和社会主义者及共产主义者景仰的英雄。在意大利统一运动中他也成为人们的偶像,加里波第的属下拉法埃洛·乔万尼奥里就曾创作了小说《斯巴达克斯》("Spartaco"),加里波第还为该小说作序。在美国的奴隶解放运动以及捷克的民族运动中,斯巴达克斯都代表着反抗和自由的精神。《古代贫民》的作者瓦德也在书中表示“抵抗压迫并不是罪”。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掀起了反战运动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左派领袖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在政治性报刊《政治书信》上以“斯巴达克斯”为笔名,并将其组织的政治团体命名为“斯巴达克斯团”。后来斯巴达克斯团发展为德国共产党,并参加了1919年的武装起义,即斯巴达克斯团起义,起义失败后,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等人均遭杀害。 共产主义历史观认为“一切社会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因此认为斯巴达克斯起义也是一次阶级间的斗争。十月革命后,在俄国建立布尔什维克政权的列宁也高度评价斯巴达克斯起义是一场“为了支持受压迫的阶级而发动的正义的战争,不能对此进行批评”,认为这场起义是受压迫者寻求解放的大规模内乱。 在苏联斯大林体制下,政府集中了学术力量对斯巴达克斯起义进行了研究,并将其定义为在“压迫阶级”的奴隶主与“受压迫阶级”的奴隶之间的阶级斗争,肯定了其革命性。关于古代社会阶级斗争的权威专家密舒林在1936年发表了马克思主义观点下的《斯巴达克斯-大奴隶叛乱史概要-》一书,将第三次奴隶战争界定为“奴隶革命”的第一阶段,并将斯巴达克斯比作西方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人物普罗米修斯。密舒林还指出,这场大起义的目的在于废除奴隶制,而罗马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持奴隶所有制,不得不逐渐削弱民主体制,最终发展成为恺撒式的军事独裁体制。也同意这一观点,并且高度评价了这场起义对奴隶制社会造成的巨大影响,他认为佃农制度的发展和罗马奴隶制经济的根本性变革都起因于这场起义。在文艺方面,斯巴达克斯起义也成为艺术家创作的题材,1954年公开的同名芭蕾舞作品也获得了列宁奖。 对于这些学术研究,西方自由主义阵营的等学者认为,共产主义阵营各国对斯巴达克斯的研究中存在着严重的倾向性,其将奴隶叛乱与现代阶级斗争的联系过于牵强。西德学者佛库特也批评了这种将一连串奴隶叛乱定义为统一的奴隶制废除运动的解释,他认为这些叛乱并没有内在联系,只是个体争取自由的行为,而且当时的当政者也没有将其视为对体制本身的挑战。另一位学者拉法乌阿的观点也认为,斯巴达克斯起义的原因在于共和国末期的奴隶人口过于集中,而并非奴隶们有主动进行阶级斗争的意识。脱离了意识形态历史观来看的话,并没有史料记载着斯巴达克斯打出过废除奴隶制度或者进行阶级斗争的目标。 1970年代的以色列学者鲁宾宗对这场起义的所谓“奴隶叛乱”也产生了疑问。他认为起义军主体并非奴隶,而是意大利的自由农民。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意大利学者列维和格阿里诺的支持,他们认为这场起义并非“奴隶战争”,而是“社会战争”。在日本,研究斯巴达克斯的专家土井正興的观点与共产主义各国的学说立场比较接近。 冷战时期,相对于高度评价斯巴达克斯的共产主义阵营,美国对这场起义的评价比较保守。麦卡锡主义盛行的1951年,创作的小说《斯巴达克斯》被多家出版社拒之门外,最后不得不自费出版。结果该小说非常畅销,以此为原著的电影《斯巴达克斯》(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主演:柯克·道格拉斯)在1960年上映,编剧是因麦卡锡主义而被迫离开好莱坞的达尔顿·楚姆波。大受欢迎的该部电影获得了四项奥斯卡奖。 冷战结束后的各国民族解放运动中,斯巴达克斯仍然成为革命偶像。萨帕塔民族解放运动的指挥者副司令马科斯就将斯巴达克斯与切·格瓦拉并称为反抗社会不平等的两大英雄。 文学、舞蹈及影视作品 历史小说《斯巴达克斯》(1873年至1874年,意大利作家拉法埃洛·乔万尼奥里) 芭蕾舞剧《斯巴达克斯》(1956年,阿拉姆·哈恰图良) 电影《斯巴达克斯》(1960年美国電影,由斯坦利·库布里克導演、柯克·道格拉斯主演) 音乐唱片《斯巴达克斯》(1975年,德国乐队Triumvirat) 芭蕾舞电影《斯巴达克斯》(1976年苏联) 宝塚歌劇花組《斯巴达克斯》(1992年日本) 小説《角斗士斯巴达克斯》(2004年,日本作家著、中央公論社出版) 电视剧《斯巴达克斯》(2010年至2013年,美国Starz电视台) 脚注 英文的古典史料(李维、普鲁塔克、阿庇安等)以“巻数:章节”标记。 注释 出典 参考文献 古典史料 阿庇安, Civil wars, Penguin Classics; New Ed edition, 1996. ISBN 978-0-14-044509-1. 凱薩,《高盧戰記》 西塞羅. The Orations of Marcus Tullius Cicero, literally translated by C. D. Yonge, "for Quintius, Sextus Roscius, Quintus Roscius, against Quintus Caecilius, and against Verres" . London. George Bell & Sons. 1903. OCLC: 4709897 , Epitome of Roman Histo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ISBN 978-0-674-99254-2 弗朗提努斯, Stratagems, Loeb edition, 1925 by Charles E. Bennett. ISBN 978-0-674-99192-7 法學家蓋烏斯, Gai Institvtionvm Commentarivs Primvs 蒂托·李維,
|
1991年,獨立台灣會案促使一〇〇行動聯盟推動廢除刑法一百條。1992年,立法院修訂該條後,思想、學術與言論之自由獲得具體保障。 司法院大法官對言論自由所作出的解釋當中,認為國家應保障言論自由的理由不外為“反映公意強化民主,啟迪新知,促進文化、道德、經濟等各方面之發展”(釋字第364號)、“保障意見之自由流通,使人民有取得充分資訊及自我實現之機會”(釋字第414號)及“實現自我、溝通意見、追求真理及監督各種政治或社會活動之功能得以發揮”(釋字第509號)。 其中釋字509號解釋雖認中華民國刑法的誹謗罪並未違憲,不過大法官指出:就算誹謗罪的被告無法證明己言為真,法院依被告所提出的資料,認被告有相當理由相信他的言論是真實的,就不能以誹謗罪處罰;這個見解相當程度減輕發表言論者必須證明所言為真的法律責任。 司法院大法官解釋 1994年,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首度在《釋字第364號解釋》中提及言論自由:「...言論自由為民主憲政之基礎。...」 1996年《釋字第414號解釋》:「...言論自由,在於保障意見之自由流通,使人民有取得充分資訊及自我實現之機會,包括政治、學術、宗教及商業言論等...」 1998年《釋字第445號解釋》:「...集會自由主要係人民以行動表現言論自由;至於講學、著作、出版自由係以言論或文字表達其意見,對於一般不易接近或使用媒體言論管道之人,集會自由係保障其公開表達意見之重要途徑。...」 2000年《釋字第509號解釋》:「言論自由為人民之基本權利,憲法第十一條有明文保障,國家應給予最大限度之維護,俾其實現自我、溝通意見、追求真理及監督各種政治或社會活動之功能得以發揮。...滿足人民知的權利,形成公意,促進各種合理的政治及社會活動之功能,乃維持民主多元社會正常發展不可或缺之機制,國家應給予最大限度之保障。」 2003年《釋字第567號解釋》:「思想自由保障人民內在精神活動,是人類文明之根源與言論自由之基礎,亦為憲法所欲保障最基本之人性尊嚴,對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之存續,具特殊重要意義,不容國家機關以包括緊急事態之因應在內之任何理由侵犯之,亦不容國家機關以任何方式予以侵害。」 2006年《釋字第613號解釋》:「憲法第十一條所保障之言論自由,其內容包括通訊傳播自由,亦即經營或使用廣播、電視與其他通訊傳播網路等設施,以取得資訊及發表言論之自由。通訊傳播媒體是形成公共意見之媒介與平台,在自由民主憲政國家,具有監督包括總統、行政、立法、司法、考試與監察等所有行使公權力之國家機關,以及監督以贏取執政權、影響國家政策為目的之政黨之公共功能。鑑於媒體此項功能,憲法所保障之通訊傳播自由之意義,即非僅止於消極防止國家公權力之侵害,尚進一步積極課予立法者立法義務,經由各種組織、程序與實體規範之設計,以防止資訊壟斷,確保社會多元意見得經由通訊傳播媒體之平台表達與散布,形成公共討論之自由領域。」 2007年《釋字第623號解釋》:「憲法第十一條保障人民之言論自由,乃在保障意見之自由流通,使人民有取得充分資訊及自我實現之機會,包括政治、學術、宗教及商業言論等,並依其性質而有不同之保護範疇及限制之準則。」 2008年《釋字第644號解釋》:「言論自由有實現自我、溝通意見、追求真理、滿足人民知的權利,形成公意,促進各種合理的政治及社會活動之功能,乃維持民主多元社會正常發展不可或缺之機制。」此項解釋使包括主張分裂國土的思想、學術與言論之自由及人民團體組織與活動(結社組黨等)主張分裂國土的自由獲得更具體保障。 2009年《釋字第656號解釋》:「憲法第十一條保障人民之言論自由,除保障積極之表意自由外,尚保障消極之不表意自由。」
|
司法院大法官解釋 1994年,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首度在《釋字第364號解釋》中提及言論自由:「...言論自由為民主憲政之基礎。...」 1996年《釋字第414號解釋》:「...言論自由,在於保障意見之自由流通,使人民有取得充分資訊及自我實現之機會,包括政治、學術、宗教及商業言論等...」 1998年《釋字第445號解釋》:「...集會自由主要係人民以行動表現言論自由;至於講學、著作、出版自由係以言論或文字表達其意見,對於一般不易接近或使用媒體言論管道之人,集會自由係保障其公開表達意見之重要途徑。...」 2000年《釋字第509號解釋》:「言論自由為人民之基本權利,憲法第十一條有明文保障,國家應給予最大限度之維護,俾其實現自我、溝通意見、追求真理及監督各種政治或社會活動之功能得以發揮。...滿足人民知的權利,形成公意,促進各種合理的政治及社會活動之功能,乃維持民主多元社會正常發展不可或缺之機制,國家應給予最大限度之保障。」 2003年《釋字第567號解釋》:「思想自由保障人民內在精神活動,是人類文明之根源與言論自由之基礎,亦為憲法所欲保障最基本之人性尊嚴,對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之存續,具特殊重要意義,不容國家機關以包括緊急事態之因應在內之任何理由侵犯之,亦不容國家機關以任何方式予以侵害。」 2006年《釋字第613號解釋》:「憲法第十一條所保障之言論自由,其內容包括通訊傳播自由,亦即經營或使用廣播、電視與其他通訊傳播網路等設施,以取得資訊及發表言論之自由。通訊傳播媒體是形成公共意見之媒介與平台,在自由民主憲政國家,具有監督包括總統、行政、立法、司法、考試與監察等所有行使公權力之國家機關,以及監督以贏取執政權、影響國家政策為目的之政黨之公共功能。鑑於媒體此項功能,憲法所保障之通訊傳播自由之意義,即非僅止於消極防止國家公權力之侵害,尚進一步積極課予立法者立法義務,經由各種組織、程序與實體規範之設計,以防止資訊壟斷,確保社會多元意見得經由通訊傳播媒體之平台表達與散布,形成公共討論之自由領域。」 2007年《釋字第623號解釋》:「憲法第十一條保障人民之言論自由,乃在保障意見之自由流通,使人民有取得充分資訊及自我實現之機會,包括政治、學術、宗教及商業言論等,並依其性質而有不同之保護範疇及限制之準則。」 2008年《釋字第644號解釋》:「言論自由有實現自我、溝通意見、追求真理、滿足人民知的權利,形成公意,促進各種合理的政治及社會活動之功能,乃維持民主多元社會正常發展不可或缺之機制。」此項解釋使包括主張分裂國土的思想、學術與言論之自由及人民團體組織與活動(結社組黨等)主張分裂國土的自由獲得更具體保障。 2009年《釋字第656號解釋》:「憲法第十一條保障人民之言論自由,除保障積極之表意自由外,尚保障消極之不表意自由。」 2010年《釋字第678號解釋》:「言論自由具有實現自我、溝通意見、追求真理、滿足人民知的權利,形成公意,促進各種合理之政治及社會活動之功能,乃維持民主多元社會正常發展不可或缺之機制,國家應給予最大限度之保障。前開規定所保障之言論自由,其內容尚包括通訊傳播自由之保障,亦即人民得使用無線電廣播、電視或其他通訊傳播網路等設施,以取得資訊及發表言論之自由。」 2011年《釋字第689號解釋》:「為確保新聞媒體能提供具新聞價值之多元資訊,促進資訊充分流通,滿足人民知的權利,形成公共意見與達成公共監督,以維持民主多元社會正常發展,新聞自由乃不可或缺之機制...新聞採訪行為則為提供新聞報導內容所不可或缺之資訊蒐集、查證行為,自應為新聞自由所保障之範疇。...非僅保障隸屬於新聞機構之新聞記者之採訪行為,亦保障一般人為提供具新聞價值之資訊於眾,或為促進公共事務討論以監督政府,而從事之新聞採訪行為。...新聞採訪者於有事實足認特定事件之報導具一定之公益性,而屬大眾所關切並具有新聞價值者(例如犯罪或重大不當行為之揭發、公共衛生或設施安全之維護、政府施政之妥當性、公職人員之執行職務與適任性、政治人物言行之可信任性、公眾人物影響社會風氣之言行等),如須以跟追方式進行採訪,且其跟追行為依社會通念所認非屬不能容忍,該跟追行為即具正當理由而不在系爭規定(《社會秩序維護法》)處罰之列。」 分級制度與言論自由 2004年12月,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所制定之《出版品及錄影節目帶分級辦法》正式生效,藉由《兒童及少年權益與福利保障法》的過度授權,與中華民國出版品評議基金會合作,以狹隘的定義認定部份出版品為必須受限之「限制級」乃至於無理宣告違法的「逾越限制級」,無視於《世界兒童人權宣言》對於十八歲以下兒童社會參與權與知識權力的保證,更進一步透過限縮單方面認定之「限制級」出版物之出版空間,限制成人的創作、出版與閱讀等言論自由權利。 中華民國政府更在2005年10月與諸多入口網站商合作實施網路分級制度,對.tw網域的網站進行色情、另類慾望、特定閱讀嗜好等內容的搜索與檢禁。 刑事方面 中華民國刑法第三百十條:「意圖散佈於眾,而指摘或傳述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之事者,為誹謗罪...對於所誹謗之事,能證明其為真實者,不罰。但涉於私德而與公共利益無關者,不在此限。」 第三百十一條:「以善意發表言論,而有左列情形之一者,不罰:一、因自衛、自辯或保護合法之利益者。二、公務員因職務而報告者。三、對於可受公評之事,而為適當之評論者。四、對於中央及地方之會議或法院或公眾集會之記事,而為適當之載述者。」 司法院釋字第509號解釋認定:「刑法第三百十條...第三項前段以對誹謗之事,能證明其為真實者不罰,係針對言論內容與事實相符者之保障,並藉以限定刑罰權之範圍,非謂指摘或傳述诽谤事項之行為人,必須自行證明其言論內容確屬真實,始能免於刑責。惟行為人雖不能證明言論內容為真實,但依其所提證據資料,認為行為人有相當理由確信其為真實者,即不能以誹謗罪之刑責相繩,亦不得以此項規定而免除檢察官或自訴人於訴訟程序中,依法應負行為人故意毀損他人名譽之舉證責任,或法院發現其為真實之義務。」 刑法235條
|
程介南鄔維庸 曾憲梓 閔建蜀 董建華 廖本懷 廖瑤珠 鄭維健 鄭耀棠 劉定中 劉皇發 霍英東 鄺廣傑 鍾士元簡福飴 羅康瑞 羅德丞 譚惠珠 釋覺光 第二批(49人,1993年4月1日聘請,1995年5月4日續聘48人) 林百欣 王英偉 伍淑清 阮北耀 李兆基 李明堃 李連生 李業廣 李鵬飛 吳光正 吳家瑋 吳清輝 邵善波 馬 力 胡經昌 侯瑞培 夏利萊 倪少傑 陳文裘 陳永棋 陳樺碩 陳婉嫻 陳耀華 梁定邦 梁愛詩 高 錕郭志權 郭炳湘 郭鶴年 黃良會 黃紹倫 黃景強 黃學海 曹光彪 張人龍 張佑啟 張鑑泉 溫嘉旋 曾鈺成楊耀忠 蔣 震 鄭裕彤 潘國濂 劉兆佳 劉漢銓 謝志偉 謝國民 鍾逸傑 譚耀宗 第三批(50人,1994年5月26日聘請) 王紹爾 尹 林 田北俊 包陪慶 江紹倫 杜葉錫恩 李秀恆 李啟明 李國章 李澤鉅 岑才生 利國偉 何冬青何鍾泰 余國春 林貝聿嘉 郁德芬 周厚澄 屈 超 施子清 洪清源 唐英年 陳乃強 陳文鴻
|
吳光正 吳家瑋 吳清輝 邵善波 馬 力 胡經昌 侯瑞培 夏利萊 倪少傑 陳文裘 陳永棋 陳樺碩 陳婉嫻 陳耀華 梁定邦 梁愛詩 高 錕郭志權 郭炳湘 郭鶴年 黃良會 黃紹倫 黃景強 黃學海 曹光彪 張人龍 張佑啟 張鑑泉 溫嘉旋 曾鈺成楊耀忠 蔣 震 鄭裕彤 潘國濂 劉兆佳 劉漢銓 謝志偉 謝國民 鍾逸傑 譚耀宗 第三批(50人,1994年5月26日聘請) 王紹爾 尹 林 田北俊 包陪慶 江紹倫 杜葉錫恩 李秀恆 李啟明 李國章 李澤鉅 岑才生 利國偉 何冬青何鍾泰 余國春 林貝聿嘉 郁德芬 周厚澄 屈 超 施子清 洪清源 唐英年 陳乃強 陳文鴻 陳協平 陳萬雄陳潤根 許賢發 高苕華 梁秉中 梁欽榮 梁錦松 張家敏 張炳良 黃 霑 葉天養 曾慶文 曾澍基 馮檢基楊孫西 蔡偉石 鄭明訓 鄭海泉 鄭耀宗 鄧兆棠 潘宗光 劉江華 霍震寰 鍾期榮 鍾瑞明 第四批(45人,1995年4月28日聘請) 方 鏗 丘福雄 李乃堯 李
|
马太连续15年在猶太行省的犹太人群传播福音。在他的传道后期,可能是追随耶稣的大使命,他到过一些异教国家,并在尼罗河上游、马其顿、波斯和帕提亚等地区传教。罗马公教会和正教会都承认马太最终殉道的事实。 纪念 马太被天主教、东正教、路德宗和圣公会视为圣徒。他的纪念节日()在天主教和新教被定在9月21日,在东正教被定在11月16日(儒略历的11月16日相当于现在公历的11月29日)。同时,他也和其他使徒一起在6月30日(公历的7月13日)的敬拜集会上被人们纪念。他的遗体据说保存在意大利的萨莱诺萨莱诺主教座堂内。 艺术 像其他的传福音者一样,在基督教艺术中,马太常常被描述成常常与启示录中四个创造的生物的其中一个相伴。在他身边常常是一个带有翅膀的人。罗马圣王路易堂中由卡拉瓦乔创作的表现税务官马太被耶稣召唤的绘画,是西方艺术的里程碑之一。 参考文献 参见 十二使徒 马太福音 马太效应
|
传道 在新约中,马太的传道也比较复杂。他常常和多马一起出现。作为耶稣的门徒,他见证了基督的复活和升天。之后,马太和玛利亚、雅各和其他主的追随者,撤回到了耶路撒冷。大约是在这个时候,雅各继承耶稣作为耶路撒冷的教会领袖。 他们继续留在耶路撒冷附近,并宣称耶稣是圣若瑟之子、被预言为弥赛亚。这些早期的犹太基督教被称作“拿撒勒派”。马太据称属于这个派别,鉴于新约和早期的《塔木德》都强调这确实属实。 马太连续15年在猶太行省的犹太人群传播福音。在他的传道后期,可能是追随耶稣的大使命,他到过一些异教国家,并在尼罗河上游、马其顿、波斯和帕提亚等地区传教。罗马公教会和正教会都承认马太最终殉道的事实。 纪念 马太被天主教、东正教、路德宗和圣公会视为圣徒。他的纪念节日()在天主教和新教被定在9月21日,在东正教被定在11月16日(儒略历的11月16日相当于现在公历的11月29日)。同时,他也和其他使徒一起在6月30日(公历的7月13日)的敬拜集会上被人们纪念。他的遗体据说保存在意大利的萨莱诺萨莱诺主教座堂内。
|
引用 来源 Helmut Koester. Ancient Christian Gospels. Harrisburg, Pennsylvania: Trinity Press International, 1999. Burton L. Mack. Who Wrote the New Testament?: The Making of the Christian Myth.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HarperCollins, 1996. J. Wenham, "The Identification of Luke", Evangelical Quarterly 63 (1991), 3–44. 外部链接 圣路加正教网站 路加福音( 英语、阿拉伯语) 圣路加行传(英语、阿拉伯语) 关于路加( 英语、阿拉伯语) Saint Luke Coptic Orthodox Church in Egypt 圣路加论坛 圣路加东正教电台——英语和阿拉伯语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of Texts of Saint Luke
|
Helmut Koester. Ancient Christian Gospels. Harrisburg, Pennsylvania: Trinity Press International, 1999. Burton L. Mack. Who Wrote the New Testament?: The Making of the Christian Myth.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HarperCollins, 1996. J. Wenham, "The Identification of Luke", Evangelical Quarterly 63 (1991), 3–44. 外部链接 圣路加正教网站 路加福音( 英语、阿拉伯语) 圣路加行传(英语、阿拉伯语) 关于路加( 英语、阿拉伯语) Saint Luke Coptic Orthodox Church in
|
认为,把 翻译成汉语“圣-{}-战”是极不准确的。 他的本意为“努力”“奋斗”的意思,而不是战争本身。 伊斯兰学者都将“吉哈德”分为“大吉哈德”和“小吉哈德”。 为抵抗侵略而战叫小吉哈德,奉主命成为安拉喜悦的人,叫“大吉哈德”,大吉哈德就要仁慈,就要有爱心,就要尊重生命,就要关爱他人。 学者阐述的现代意义 伊斯兰学者哈西米(S. Hashmi)在他对伊斯兰战争与和平伦理的讨论中指出,尽管“圣战”和西方的“正义战争”分属不同的传统,但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远多于分歧之处”:“和正义战争一样,早期的伊斯兰理论家设想圣战是为了尽量减少战争的理由,以此增加和平的可能。和正义战争一样,圣战是建立在这样一种信念上的,那就是社会与社会间的关系应当是平等的,应当免遭不断的、破坏性战争的涂炭。”哈西米对圣战的解释与其说是在描述现实情况,还不如说是在努力沟通伊斯兰战争观和世界性的现代化战争观之间的联系。哈西米承认,圣战的和平是一种在穆斯林“社会与社会间”的关系,至于这一关系如何扩展到现代意义的国家与国家的关系,即意味着对伊斯兰传统思想的挑战。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古代伊斯兰教学者制定的世界观,社会分为伊斯兰之舍()与战争之舍以及议和之地。 当今西方世界频繁遭受伊斯兰圣战者的恐怖袭击,不过西方對中東的不當外交政策更勝於來自媒体对伊斯蘭教義的片面解讀。有极端份子以圣战的名义搞极端主义,受到了伊斯兰世界絕大多數学者的谴责,认为凶手曲解伊斯蘭精神 。中国学者陈嘉厚等人撰写的《现代伊斯兰主义》提到,“圣战”有“用心、用舌、用手、用剑”之分。用心是指信徒不断同自己内心的邪恶意念作斗争,净化心灵,虔信真主;用舌、用手是指信徒发表演说,规劝辩论,著书立说;用剑仅仅是指为了处于自我防卫而拿起武器。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
war),较准确的翻译应该是“斗争、争斗”或“奋斗、努力”(“struggle”)。在伊斯蘭術語中,“Jihad”是穆斯林的宗教義務;在阿拉伯語中,“Jihad”這個詞轉化為名詞,意為“掙扎”。 “Jihad”在《古兰经》里出现过41次,並經常在《古蘭經》中的慣用表達“为神而掙扎”。因此將“Jihad”以漢語中有限的詞句片面的翻譯成“聖戰”,是一種過於化約、片面且易讓人混淆的錯誤解讀。 在伊斯蘭中的詞義 吉哈德是指「奮鬥、努力」的意思,有少數什葉派及穆斯林將之視為五功之後的「第六功」。吉哈德的廣義被界定為「運用己身最大限度的力量、努力、財力及能力對付不被認可的事物」。不被認可的事物可指敵人、魔鬼及私慾,故可劃分為不同種類的吉哈德。吉哈德一詞如果不是用作修飾詞,一般被理解為軍事層面上的意思。吉哈德又可指一人對追求宗教及道德完善的鬥爭。特別是什葉派及蘇非主義的穆斯林權威人士將吉哈德分為「大吉哈德」及「小吉哈德」,「大吉哈德」是指精神上的自我完善,「小吉哈德」則指戰事。 在伊斯蘭法學裡,軍事上吉哈德常指對非穆斯林採取的軍事行動,以保衛及捍衛伊斯蘭為目的,視為被壓迫下的最後選擇,但戰爭方式則受許多道德條件的約束。吉哈德是伊斯蘭法律裡唯一容許使用的戰爭詞形,穆斯林可對路霸、暴力團體及攻擊伊斯蘭教的非穆斯林領袖及國家等發動聖戰。大部分的穆斯林會把吉哈德理解為聖戰。 含义 一般认为“圣战”分三个层次。 最高一层:心的圣战,或者自我的圣战。这是获取正确信条和从自我中去除有关这一信条的所有疑惑和误解的内在奋争,是对信徒所吩咐的命令和禁令。它进一步包括从灵魂中清除低级欲望和获得高尚的品质,其目标是至仁至善。 次级一层:舌的圣战,或者言语的圣战。这是针对邪恶以及错误的信念和行动的奋争(多称为『劝善戒恶』)。。 最底层的形式是那消耗生命和财产的、手的或者剑,在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处于自我防卫而进行的圣战。 认为,把 翻译成汉语“圣-{}-战”是极不准确的。 他的本意为“努力”“奋斗”的意思,而不是战争本身。 伊斯兰学者都将“吉哈德”分为“大吉哈德”和“小吉哈德”。 为抵抗侵略而战叫小吉哈德,奉主命成为安拉喜悦的人,叫“大吉哈德”,大吉哈德就要仁慈,就要有爱心,就要尊重生命,就要关爱他人。 学者阐述的现代意义
|
华联商厦 万达广场 新玛特购物中心 教育 普通本科院校: 佳木斯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 高职(专科)院校(全国共1105所): 佳木斯职业学院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三江美术职业学院:(在北京与哈尔滨分别设有分院) 普通高中: 佳木斯市第一中学(省重点高中) 佳木斯市第一中学为佳木斯市教学质量最高的高中学府,曾经在2004至2009年产生六名省状元 佳木斯市第二中学(省重点高中) 佳木斯市第十一中学(市重点高中) 佳木斯市农恳总局高中(现称佳木斯市实验中学) 佳木斯市第八中学 佳木斯市第七中学 佳木斯大学附属中学 佳木斯松北高中 象徵 市花:杏花 市樹:杏树 市鳥:东方白鹳 友好城市 山梨县 韭崎市(1984年10月10日) 新南威尔士州 肖尔黑文市(1987年4月2日)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 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市(1994年6月11日) 坎帕尼亚大区 阿维利诺省 (2011年6月27日) 江原道 东海市 (2011年10月6日)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佳木斯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J 黑
|
佳木斯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严长干燥,春季大风易旱,夏季温热多雨,秋凉爽。1月平均气温−18.5℃,7月平均气温22.5℃。全年均温3.62℃,降水一般在500毫米以上。3月底土壤开始解冻,11月中旬大地开始封冻。无霜期为130天。 政治 现任领导 行政区划 佳木斯市现辖4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 市辖区:向阳区、前进区、东风区、郊区 县级市:同江市、富锦市、抚远市 县:桦南县、桦川县、汤原县 此外,随着中俄国界东段界桩确定,抚远三角洲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于2008年10月设立,为佳木斯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对黑瞎子岛171平方公里领土行使行政和民事管辖权,对抚远三角洲开发建设实行统一管理。 人口 2022年佳木斯市户籍总人口为225.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3万人。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2,156,505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552,097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395,592人,下降15.5%,年平均增长率为-1.67%。其中,男性人口为1,079,952人,占总人口的50.08%;女性人口为1,076,553人,占总人口的49.9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0.32。0-14岁的人口为228,293人,占总人口的10.59%;15-59岁的人口为1,426,896人,占总人口的66.17%;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501,316人,占总人口的23.25%,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36,148人,占总人口的15.59%。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405,396人,占总人口的65.17%;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751,109人,占总人口的34.83%。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098,374人,占97.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58,131人,占2.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386,492人,下降15.55%,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6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9,100人,下降13.54%,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6个百分点。其中,满族人口减少4,542人,下降13.97%,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2个百分点;朝鲜族人口减少6,093人,下降24.5%,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1个百分点;回族人口减少394人,下降9.51%,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1个百分点;蒙古族人口增加606人,增长24.93%,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5个百分点;赫哲族人口增加321人,增长13.97%,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3个百分点。 交通 佳木斯市交通便利,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较为发达,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交通枢纽。 铁路 境内有图佳铁路、佳富铁路、前抚铁路、哈佳铁路、绥佳铁路,五条铁路干线通往全国各地。 公路 国道 、、过境。 高速公路 (鹤岗-大连)、(哈尔滨-同江)、(建三江-黑瞎子岛)在境内相交,高速公路发达。 水路 “江海联运”沿松花江、黑龙江下行经鞑靼海峡可达俄罗斯、日本、朝鲜、韩国等国家及太平洋沿岸国家地区。 民航 佳木斯东郊机场 国内航线 国际航线 公交 名胜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黑龙江洪河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黑龙江八岔岛自然保护区 国家森林公园: 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 街津山国家森林公园 富锦五顶山国家森林公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江平原汉魏时期遗址 瓦里霍吞城址 桃温万户府故城 莽吉塔站故城 市区购物中心:
|
2002年)(全國特色高中建設項目學校 2009年) 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 (首批市重點高中 1962年)(省重點高中 1993年) (首批示範性省重點高中 2002年) 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05年省級示範高中) 牡丹江市第五高级中学(市級示範性高中) 牡丹江市第十五中学 牡丹江市育华中学 牡丹江市第八中學 牡丹江市第十七中学(原桦林橡胶厂子弟中学) 牡丹江市第二十中学 牡丹江市朝鮮族中學 牡丹江市久山中学 牡丹江華日高級中學 牡丹江市阳光高级中学 牡丹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牡丹江女子中学 體育 1980年代前期主要以冰雪運動爲主,亦是國家冰雪運動的訓練基地之一。1980年代后已然以冰雪運動爲主,主要爲冰球,速度滑冰爲主,1990年代開始后滑雪運動盛行,這個期間牡丹江市爲國家培養了一批世界級的運動員,包括短道速滑名将李琰(现中国短道速滑队总教练),世界冠軍王曼丽。 2006年舉辦黑龍江省第十一届運動會,是牡丹江市有史以來承辦最大型的綜合性質運動會。 主要的體育設施包括牡丹江北山體育場,牡丹江東四體育館,牡丹江市師範學院游泳中心,牡丹江火车头体育场,牡丹江市室內滑冰場等。 旅游 鏡泊湖 镜泊湖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为第一批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2002年第二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2006年第三批世界地质公园。 著名酒店 牡丹江世貿假日酒店,隸屬於洲際酒店集團,於2010年第四季度開業 牡丹江金鼎国际大酒店 牡丹江市夏威夷国际大酒店 牡丹江福順天天大酒店 牡丹江饭店 北山賓館 其他主要旅游区 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镜泊湖国家森林公园 黑龙江牡丹峰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自然保护区 威虎山国家森林公园 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 三道关国家森林公园 绥芬河国家森林公园 兴隆国家森林公园 雪乡国家森林公园 佛手山国家森林公园 穆棱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 五排山城址 小四方山城址 牡丹江边墙 侵华日军东北要塞 团结遗址 宁古塔将军驻地旧城遗址 绥芬河火车站候车室 第二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八女投江”烈士群雕 其他旅游景点 横道河子东北虎饲养场 莲花湖 駐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〇九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六十三旅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七十八集團軍炮兵第七十八旅炮兵團 中央軍事委員會後勤保障部軍馬場 中國人民解放軍沈陽軍區守備第九師 黑龍江省軍區預備役部隊 黑龍江省軍區牡丹江市軍分區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黑龙江省总队牡丹江市邊防支隊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黑龙江省总队牡丹江市黃金支隊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黑龙江省总队牡丹江市森林警察支隊 名人 友好城市 國際友好城市 大津市
|
经济 牡丹江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旅游业和轻工业。近年来在边贸领域拓展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对外贸易占黑龙江全省贸易总额的75%以上,并成为了全国最大的对俄罗斯贸易城市。牡丹江市拥有全国四大橡胶制造工厂之一的桦林橡胶厂,而北方工具厂则是以生产兵工产品著称的大型国有企业,位于市区的大宇造纸企业集团是黑龙江省内最大的外资工厂之一,另外还有一处大型的水利发电站莲花发电站建立在郊区。所辖穆棱市拥有中国大陆最大的风力发电基地之一的黑龙江华富穆棱风电项目。 目前經濟主要發展地區爲規劃中的江南新區,預計在2009年末城市人口將達到100萬,并且設立新的區域,即江南新區。 2009年國內生產總值603.4亿元,在黑龙江省排在哈爾濱市、大慶市、齊齊哈爾市和綏化市后,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则達到22416元人民幣,排在大慶市和哈爾濱市后名列全省第三位。 主要商业 牡丹江市主要的商業區位於東安區與西安區交界處的太平路商業區,以及東安區的東一條路步行街。包括大商集團牡丹江百貨大樓,大商集團新瑪特購物廣場,波斯特購物廣場,牡丹江勸業場在內的多個大型商場位於太平路;而在東一條路步行街上則興建了多個服裝品牌的專賣店,城市最大的超級市場大潤發牡丹江店亦位於該處。另外在太平路以及東一條路步行街上亦興建了多個四星級以上的酒店以及如肯德基在內的快餐連鎖店。 主要大型品牌商場有:大潤發、國美電器、蘇寧電器、百盛。 开发区 国家级 牡丹江对俄经济技术开发区 中国-俄罗斯信息产业园 省级 牡丹江市江南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 牡丹江市生物工业开发区 黑龙江省北药科技开发园区 交通 牡丹江市处于哈尔滨经俄罗斯海参崴到日本新潟的国际大通道中段,境内有3个县(市)与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221公里,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有上百年的通商历史。牡丹江市与海参崴直线距离248公里,与纳霍德卡直线距离331公里,距黑龙江省进入日本海和太平洋最近的出海口俄罗斯海参崴市340公里,是黑龙江省东出海参崴、南下图们江的交通枢纽,从这里出海到日本比之大连港运距要短1600公里。境内有众多口岸 辖区内有牡丹江航空港、绥芬河铁路、公路和东宁公路4个国家一类口岸,年货运能力700万吨、客运能力200万人次,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一个重要的人员流动、物资集散、信息传递和交通中心。 城市軌道交通 牡丹江市輕軌第一期系統於2008年經國家發改委,鐵道部以及黑龍江省政府投資批准開始計劃,幷於2010年7月開工建設,路線起點牡丹江市,終點綏芬河市,總長度138公里,投資108億元人民幣,沿途共設置20個車站以及40個站臺,包括位於牡丹江城區內的牡丹江站,陽明區的鐵嶺站,磨刀石站,五林站等。 2010年7月開始計劃第二期建設,起點自牡丹江站,終點自開發中的鏡泊湖鏡泊鎮,軌道總長度120公里,沿途設置五個車站,包括牡丹江站,西安區的溫春站,寧安站,東京城站,以及鏡泊湖站。 民航 牡丹江海浪国际机场 牡丹江大嶺国际机场(在建) 绥芬河东宁机场(在建) 公路 (鹤岗-大连) (哈尔滨-牡丹江) 、过境。 铁路 牡丹江火车站 中鐵特等站 濱綏铁路(哈爾濱-綏芬河) 牡佳铁路(牡丹江-佳木斯) 牡图铁路(牡丹江-图们) 哈牡客运专线(設計時速250公里每小時) 牡佳客运专线(设计时速250公里每小时) 文化 樣板戲 1950年代開始后,「一本书」、「一台戏」使牡丹江市扬名全國。作家曲波以自己“解放战争”初期在牡丹江周边“剿匪”的经历为题材,写出了长篇小说《林海雪原》,此书成为当时的名著, 脍炙人口,也使人们在知道了杨子荣、高波等剿匪英雄的同时,初识了牡丹江这块神奇的土地。文化大革命期间,江青親自提名的8个样板戏唱响全国,以《林海雪原》改编的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更让“打虎上山”的杨子荣家喻户晓,牡丹江亦因此在中國大陸地區知名度大增。 東北文化 牡丹江的社會整體文化分布大約在1940年代初步形成,但是對其影響至今社會階層文化則出現于1950年代后。由于大量來自河北省以及山東省的移民出現,牡丹江市與其它東北城市在同一個時期內一樣形成了一種結合當地民俗的獨特异樣文化氛圍。這些主要體現在飲食,衣著,生活方式,包括方言方面。 城市的方言為東北話,由於1920年代至1950年代城市曾在“闖關東”時期吸引大量華北,華東北部移民,對於年長的市民日常交流亦存在山東話,膠東話以及河北話。 飲食 城市的飲食體系主要以來自山東省的魯菜爲主,形成了東北菜中的炖菜、蘸醬菜等。但是牡丹江市在飲食方面又不同于其它中國東北城市,由于其擁有大量的朝鮮族居民,朝鲜菜亦是整個城市的主要飲食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 在市民的主要飲食中,火鍋亦占據主導地位,这被认为是長期生活在寒冷而又漫长的冬季所致。狗肉火锅是牡丹江市的特色饮食之一,人们在冬季喜欢與朋友或家人围坐在一起用已經煮熟的狗肉放置在早已沸騰的火鍋內食用。通常在狗肉火鍋內還要加上枸杞子、豆腐、生菜、白菜等。另外狗肉由于大多數的朝鮮族市民食用而逐漸被漢族市民接受,并流行于整個城市。狗肉的加工程序亦會依照朝鮮半島的製作方法,用辣椒醬和狗油加工成為「狗醬」,在配合狗肉、狗排、狗內臟等蘸食。 另外,由於城市位於山區中,故亦以蘑菇、木耳、榛子、松子而出名,如蘑菇,木耳亦出口到全國各地以及海外。像東北菜中流行的燉菜中,就包括了一些蘑菇類食品,如小雞燉蘑菇等。 其它的當地特色飲食還有朝鮮冷面、東北酸菜等其它東北菜。 宗教 牡丹江市與中國大陸其他地區相同,是一個缺乏整體宗教信仰的世俗社會。大部分民眾并沒有正統的宗教信仰,但是亦有相當一部分人是佛教和基督教的信徒,在每年的耶誕節以及一些其他的紀念節日中,一些基督教信徒亦會進行一些集會來進行他們的信仰活動。另外,一些回族市民亦是伊斯蘭教的信仰者。牡丹江市圓通講寺亦是黑龍江省面積和影響力最大的佛教寺廟之一。 牡丹江市基督教协会 牡丹江市清真寺民主管理委员会 牡丹江市圆通講寺 牡丹江市基督教会怀恩堂 牡丹江市基督教教会天恩堂 牡丹江市基督教会平安教会 牡丹江市基督教会施恩堂 牡丹江市基督教会主恩堂 牡丹江市基督教会沐恩堂 教育 普通本科院校 (全国共742所): 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龍江省政府直屬,省教育廳直管) 牡丹江医学院(黑龍江省政府直屬,省教育廳,衛生廳和牡丹江市政府共建) 高职(专科)院校 牡丹江大学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黑龍江省農業委員會直管)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双鸭山因城东北两座形似卧鸭的山峰而得名。同时,双鸭山因矿设市,因煤而兴。 据考古发现,双鸭山地区7000年已经有文明迹象。在该市发现的“炮台山遗址群”被鉴定是满族先祖挹娄人所建。凤林古城、炮台山遗址被认定为黑龙江历史上最早的挹娄人的都城。 1914年当地农民在岭东、岭西等从事副业生产时发现了露头煤,以后逐渐成为人口聚集地。1954年成立矿区政府,于1956年5月25日设市。 地理 双鸭山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距省会哈尔滨市460公里。东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比金市相望,南与虎林、密山、桦南县毗邻,西与佳木斯市、七台河市相连,北与富锦市、同江市、抚远县、桦川县接壤。市区坐落在完达山麓、安邦河畔。现辖集贤、宝清、友谊、饶河四县和尖山、岭东、四方台、宝山四区,共有57个乡镇。境内有12个国营农场,40个国营林场。总面积224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1767平方公里,人口150万。 其中:有1192平方公里的面积为莽莽林海所覆盖,占67.45%;水域面积4平方公里,占0.23%;可耕地面积291平方公里,占16.47%;建设用地面积66平方公里,占3.74%;其它土地面积214平方公里,占12.11%。 气候 资源 矿产资源 双鸭山市已发现各类矿产约50种,占全省已发现矿产135种的37%,其中,查明资源储量12种,包括煤炭、铁矿、钨矿、泥炭、石墨等。 森林资源 双鸭山市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40%,是国家级森林城市。全市林地总面积154.66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10.6万公顷,森林总蓄积量10004.97万立方米。 湿地资源 双鸭山市湿地资源十分丰富,全市湿地湿地总面积21.5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5%,是典型的内陆型湿地。自然湿地面积4.7498万公顷。 政治 现任领导 行政区划 双鸭山市现辖4个市辖区、4个县。 市辖区:尖山区、岭东区、四方台区、宝山区 县:集贤县、友谊县、宝清县、饶河县 人口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1,208,803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462,626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253,823人,下降17.35%,年平均增长率为-1.89%。其中,男性人口为607,440人,占总人口的50.25%;女性人口为601,363人,占总人口的49.7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1.01。0-14岁的人口为117,527人,占总人口的9.72%;15-59岁的人口为799,305人,占总人口的66.12%;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91,971人,占总人口的24.15%,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01,379人,占总人口的16.66%。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826,703人,占总人口的68.3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82,100人,占总人口的31.61%。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178,671人,占97.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0,132人,占2.4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244,411人,下降17.17%,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21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9,412人,下降23.8%,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21个百分点。其中,满族人口减少7,871人,下降30.22%,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28个百分点;朝鲜族人口增加428人,增长8.6%,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11个百分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江平原汉魏时期遗址 雁窝岛城址 旅游景点
|
三江平原汉魏时期遗址 雁窝岛城址 旅游景点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省集贤县安邦河湿地保护区 黑龙江七星河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挠力河自然保护区 国家森林公园: 黑龙江七星峰地质公园 八里湾国家森林公园 青山国家森林公园 宝清完达山国家森林公园 交通 铁路 双鸭山站(一等站) 双鸭山西站(二等站) 公路 、、过境。 教育 高职(专科)院校: 黑龙江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中学: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中)全省重点高中,双鸭山市第三十二中学,双鸭山市第三十一中学(高中),双鸭山市第三十七中学(原十八中学与十九中学合并),双鸭山市第五中学,双鸭山市第三十六中学,双鸭山市一中附属中学。
|
人口 2022年初全市人口为750736人,男女性别比为102.45(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其中,城镇的人口461561人,占61.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289175人,占38.5%。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689,611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920,471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230,860人,下降25.08%,年平均增长率为-2.85%。其中,男性人口为348,664人,占总人口的50.56%;女性人口为340,947人,占总人口的49.4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2.26。0-14岁的人口为75,911人,占总人口的11.01%;15-59岁的人口为458,807人,占总人口的66.53%;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54,893人,占总人口的22.46%,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4,515人,占总人口的15.16%。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532,126人,占总人口的77.16%;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57,485人,占总人口的22.84%。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667,401人,占96.78%;满族人口为14,748人,占2.14%;朝鲜族人口为4,452人,占0.65%;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3,010人,占0.44%。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219,845人,下降24.78%,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39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11,015人,下降33.15%,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39个百分点。其中,满族人口减少7,826人,下降34.67%,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31个百分点;朝鲜族人口减少2,647人,下降37.29%,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13个百分点。 交通 、过境。 名胜 国家级森林公园: 勃利国家森林公园 石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
逸夫中学 小学:五小、六小、七小、八小、九小、十小 体育 七台河市自1970年代开始发展短道速滑运动,1974年,孟庆余创立了七台河市第一支业余滑冰队。1991年,张杰在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上夺得首枚金牌,短道速滑项目在当地开始快速发展,之后培养出杨扬、王濛、孙琳琳、范可新等运动员。七台河籍短道速滑运动员共获世界级赛事金牌177枚,其中冬奥会金牌6枚,占中国短道速滑冬奥金牌总数的三分之二,被誉为“冬奥冠军之城”;另外国家级赛事金牌共获得535枚、16次打破世界纪录。2021年,七台河市在训短道速滑运动员超400人,是全国短道速滑项目后备人才储备最充裕的城市,已建成11所短道速滑特色学校,组建了15支短道速滑训练队。另外,2016年开始,七台河市举办七台河全民冰雪活动日暨百万青少年上冰雪助力2022北京冬奥会启动仪式等40余项冰雪赛事活动,参赛代表队3000余支,参加人数达72万余人次。七台河市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国家短道速滑七台河市体育训练基地”,被人社部和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也被黑龙江省总工会授予“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 友好城市 阿尔乔姆市(2004年9月14日) 曾坪郡(2013年6月16日)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七台河市人民政府网 黑龙江地级市 黑
|
2018年末,总人口1,140,938人。其中,城镇人口923,495人;乡村人口217,443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80.9%,比上年降低0.3个百分点。男性人口565,199人,占49.5%;女性人口575,739人,占50.5%。出生人口4,413人,出生率为3.84%;死亡人口9,736人,死亡率为8.4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63%。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2.7。 2019年末,总人口1,124,360人。其中,城镇人口918,676人,乡村人口205,684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81.7%,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男性人口556,788人,占49.5%;女性人口567,572人,占50.5%。出生人口3,879人,出生率为3.4%;死亡人口8,403人,死亡率为7.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0%。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8.5。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878,881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48,126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269,245人,下降23.45%,年平均增长率为-2.64%。其中,男性人口为437,751人,占总人口的49.81%;女性人口为441,130人,占总人口的50.19%。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99.23。0-14岁的人口为65,043人,占总人口的7.4%;15-59岁的人口为572,742人,占总人口的65.17%;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41,096人,占总人口的27.4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60,147人,占总人口的18.22%。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744,000人,占总人口的84.6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34,881人,占总人口的15.35%。 2021年末,常住人口85万人,户籍人口1,083,641人。其中,城镇人口942,771人;乡村人口140,870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87.0%。男性人口536,513人,占49.5%;女性人口547,128人,占50.5%。出生人口2,321人,死亡人口8,817人。 民族 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市有28個少數民族,人口38,488人,占全市人口總數的3.08%。超過萬人的少數民族有滿族、回族,超過千人的有朝鮮族、蒙古族,其他少數民族人口都在幾人至幾百人之間。 据2010年人口普查,伊春市少数民族人口24,853人,占总人口的2.16%,共31个少数民族。其中,仅鄂伦春族为世居民族,其他少数民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迁入。人口数前七位的少数民族为:满族(8613人)、回族(7644人)、朝鲜族(7024人)、蒙古族(1021人)、锡伯族(161人)、鄂伦春族(131人)、达斡尔族(81人)。伊春市有1个民族乡(铁力市年丰朝鲜族乡)和13个民族村(9个朝鲜族村、3个俄罗斯族村、1个鄂伦春族村)。 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860,159人,占97.87%;朝鲜族人口为6,414人,占0.73%;满族人口为6,369人,占0.72%;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5,939人,占0.68%。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263,114人,下降23.42%,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3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6,131人,下降24.67%,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3个百分点。其中,朝鲜族人口减少610人,下降8.68%,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12个百分点;满族人口减少2,244人,下降26.05%,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3个百分点。 资源 有金、银、铜、铁、锡、铅、煤等矿藏。 盛产药材和野生动物。土特产有人参、刺五加、松子、木耳、蘑菇、猴头菇、飞龙鸟、紫貂、鹿茸、笃斯越桔。 经济 是中国重点林区之一,素有祖国林都和红松的故乡之称。森林总蓄积量达2.45亿立方米。树种主要有红松、落叶松、云冷杉、杨、桦、胡桃楸、水曲柳。年产木材占全国的1/10。 交通 南乌铁路 在建哈伊高铁的终点 的终点 过境 伊春林都機場(2009年8月27日通航) 教育 高职(专科)院校:伊春职业学院 名胜 2008年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汤旺河国家公园(范围包含2007年国家AAAA级旅游区:汤旺河林海奇石风景区) 2002年第三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级森林公园:伊春五营国家森林公园 2007年国家AAAA级旅游区、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黑龙江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黑龙江伊春花岗岩石林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丰林自然保护区(丰林生物圈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1997年) 黑龙江凉水自然保护区 伊春乌伊岭湿地(2007) 红星湿地(2007) 国家级森林公园 溪水国家森林公园 梅花山国家森林公园 回龙湾国家森林公园 桃山国家森林公园 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 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 兴安国家森林公园 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小兴安岭石林国家森林公园 友好城市
|
名胜 2008年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汤旺河国家公园(范围包含2007年国家AAAA级旅游区:汤旺河林海奇石风景区) 2002年第三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级森林公园:伊春五营国家森林公园 2007年国家AAAA级旅游区、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黑龙江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黑龙江伊春花岗岩石林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丰林自然保护区(丰林生物圈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1997年) 黑龙江凉水自然保护区 伊春乌伊岭湿地(2007) 红星湿地(2007) 国家级森林公园 溪水国家森林公园 梅花山国家森林公园 回龙湾国家森林公园 桃山国家森林公园 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 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 兴安国家森林公园 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小兴安岭石林国家森林公园 友好城市 巴特维尔东根市(1988年8月25日) 比罗比詹市(2011年5月18日) 阿祖加市(2013年6月16日) 卡姆罗斯市(2015年10月9日)
|
赵文洲(1994年12月-1997年10月) 于晓东(1997年10月-2003年12月) 张永刚(2004年1月-2005年7月) 郝会龙(2005年7月-2010年2月) 刘刚(2010年2月-2016年2月) 秦恩亭(2016年2月-2020年1月) 马里(2020年1月-2021年9月) 李锡文(2021年9月-) 市长 赵培星(1993年3月-1995年1月) 孙洪志(1995年1月-2000年4月) 赵学礼(2000年4月-2004年1月) 郝会龙(2004年1月-2005年7月) 张晶川(2005年7月-2008年1月) 张宪军(2008年1月-2011年2月) 张恩亮(2011年2月-2016年12月) 谢宝禄(2016年12月-2018年7月) 马里(2018年8月-2020年1月) 李世峰(2020年1月-2021年7月) 王玉升(2021年7月-2021年12月) 赵荣国(2021年12月-) 行政区划 黑河市现辖1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 市辖区:爱辉区 县级市:北安市、五大连池市、嫩江市 县:逊克县、孙吴县 人口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1,286,401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673,899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387,498人,下降23.15%,年平均增长率为-2.6%。其中,男性人口为645,376人,占总人口的50.17%;女性人口为641,025人,占总人口的49.8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0.68。0-14岁的人口为133,236人,占总人口的10.36%;15-59岁的人口为856,543人,占总人口的66.58%;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96,622人,占总人口的23.06%,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01,070人,占总人口的15.63%。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838,921人,占总人口的65.2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447,480人,占总人口的34.79%。 民族 除漢族外,共有37個少數民族,其中鄂倫春族、俄羅斯族和鄂溫克族較為突出。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47,187人,占96.95%;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9,214人,占3.05%。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377,140人,下降23.22%,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9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10,358人,下降20.89%,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9个百分点。其中,满族人口减少5,937人,下降23.51%,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1个百分点;达斡尔族人口减少1,272人,下降18.21%,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3个百分点;蒙古族人口减少781人,下降15.46%,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3个百分点;回族人口减少1,768人,下降33.19%,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4个百分点;朝鲜族人口减少169人,下降5.23%,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4个百分点;鄂伦春族人口减少451人,下降23.81%,占总人口比例不变;鄂温克族人口减少74人,下降9.54%,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1个百分点。 交通 航空 黑河瑷珲机场 铁路 滨北铁路 齐北铁路 北黑铁路 富西铁路
|
县:逊克县、孙吴县 人口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1,286,401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673,899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387,498人,下降23.15%,年平均增长率为-2.6%。其中,男性人口为645,376人,占总人口的50.17%;女性人口为641,025人,占总人口的49.8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0.68。0-14岁的人口为133,236人,占总人口的10.36%;15-59岁的人口为856,543人,占总人口的66.58%;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96,622人,占总人口的23.06%,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01,070人,占总人口的15.63%。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838,921人,占总人口的65.2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447,480人,占总人口的34.79%。 民族 除漢族外,共有37個少數民族,其中鄂倫春族、俄羅斯族和鄂溫克族較為突出。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47,187人,占96.95%;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9,214人,占3.05%。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377,140人,下降23.22%,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9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10,358人,下降20.89%,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9个百分点。其中,满族人口减少5,937人,下降23.51%,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1个百分点;达斡尔族人口减少1,272人,下降18.21%,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3个百分点;蒙古族人口减少781人,下降15.46%,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3个百分点;回族人口减少1,768人,下降33.19%,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4个百分点;朝鲜族人口减少169人,下降5.23%,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4个百分点;鄂伦春族人口减少451人,下降23.81%,占总人口比例不变;鄂温克族人口减少74人,下降9.54%,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1个百分点。 交通 航空 黑河瑷珲机场 铁路 滨北铁路 齐北铁路 北黑铁路 富西铁路 公路 高速公路 吉黑高速公路 伊齐高速公路 绥北高速公路 嫩泰高速公路 国道 0公里起点。 过境。 跨境交通 目前黑河与对岸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的主要交通方式为浮桥(冬)、轮船(夏)及气垫船(秋冬)。 已竣工并通车的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界河公路大桥和在建的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跨黑龙江索道将改善黑河的跨境交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瑷珲新城遗址:历史展览馆,将军墓群,女真族石墓群,王肃公园 墨尔根至漠河古驿站驿道 鄂伦春神泉祭坛遗址 教育 黑河学院 黑河市职业学校(中专) 黑河市农业职业中学(高中) 黑河市第一中学(高中) 黑河市第二中学(初中) 黑河市第五中学(高中及初中) 黑河市第一小学 黑河市第二小学 黑河市第三小学 黑河市第四小学 黑河市第五小学 黑河市第六小学 黑河市第三中学 参看
|
水系 绥化市有两大水系,即松花江水系和呼兰河水系。松花江在市南部,流经肇东市;呼兰河干流在庆安县发展乡柴德福屯东南入境,在兰西县兰河乡律家店南流入呼兰县,在绥化市流长345公里,流域面积27,600平方公里。呼兰河在绥化市境内共有流长超过15公里,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一、二、三级支流共36条,河流总长2 933公里。主要支流有安邦河、拉林清河、格木克河、泥河、依吉密河、欧根河、尼尔根河、诺敏河、通肯河等。 气候 绥化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严长干燥,春季大风易旱,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凉爽。1月平均气温−20.9℃,7月平均气温22.3℃。全年均温2.78℃、降水550毫米左右,无霜期为130天,年日照为2700时。 政治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市委书记 马德(2000年5月-2002年2月) 胡世英(2002年2月-2011年1月) 朱清文(2011年1月-2015年3月) 张晶川(2015年3月-2016年12月) 曲敏(2016年12月-2021年5月) 孙恒义(2021年5月-2021年12月) 张宝伟(2021年12月-) 市长 王慎义(2000年5月-2002年8月) 于莎燕(2002年8月-2008年3月) 肖建春(2008年3月-2011年4月) 王金会(2011年5月-2016年2月) 曲敏(2016年3月-2016年12月) 张子林(2017年1月-2021年3月) 孙飚(2021年3月-)
|
曲敏(2016年12月-2021年5月) 孙恒义(2021年5月-2021年12月) 张宝伟(2021年12月-) 市长 王慎义(2000年5月-2002年8月) 于莎燕(2002年8月-2008年3月) 肖建春(2008年3月-2011年4月) 王金会(2011年5月-2016年2月) 曲敏(2016年3月-2016年12月) 张子林(2017年1月-2021年3月) 孙飚(2021年3月-) 行政区划 绥化市现辖1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 市辖区:北林区 县级市:安达市、肇东市、海伦市 县:望奎县、兰西县、青冈县、庆安县、明水县、绥棱县 人口 2022年末全市户籍人口508.4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123.9万人,乡村户籍人口384.5万人。全市常住人口363.0万人。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3,756,167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5,418,153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1,661,986人,下降30.67%,年平均增长率为-3.6%。其中,男性人口为1,891,784人,占总人口的50.36%;女性人口为1,864,383人,占总人口的49.6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1.47。0-14岁的人口为402,398人,占总人口的10.71%;15-59岁的人口为2,463,730人,占总人口的65.59%;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90,039人,占总人口的23.7%,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589,286人,占总人口的15.69%。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639,864人,占总人口的43.66%;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116,303人,占总人口的56.34%。 绥化是中国近十年人口下降比例最高的地区之一,老龄化严重。根据中国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到2020年,绥化市常住人口下降了30.67%,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从7.23%增长到23.70%。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679,555人,占97.96%;满族人口为56,376人,占1.5%;朝鲜族人口为11,230人,占0.3%;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9,006人,占0.24%。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1,625,256人,下降30.64%,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5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36,730人,下降32.41%,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5个百分点。其中,满族人口减少37,462人,下降39.92%,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23个百分点;朝鲜族人口增加527人,增长4.92%,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1个百分点。 交通、通讯及供电
|
大兴安岭会战指挥部的生产部改组为林业部直辖的黑龙江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与大兴安岭特区人民委员会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1965年3月25日,经中央军委批准,撤销会战指挥部的工程部,在加格达奇成立铁道兵大兴安岭林区指挥所。1965年是林区会战全面展开的一年,在大杨树成立了林业部大兴安岭会战的副食品生产基地达拉滨农场,打好铁路公路两大战役。 1966年4月20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大兴安岭特区行政区域界线问题的批复》(〔66〕国内字115号),同意林业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协商的大兴安岭特区与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黑龙江省呼玛县之间的行政区域界线,在原属地权不变的原则下,鄂伦春自治旗境内从古里河口起,经古里河和多布库尔河的分水岭,大二根河,欧肯河源,白桦泊、塔列吐河和小奎勒河的分水岭,到老道口;再从古里河口起,经多布库尔河、阿里河的分水岭,到伊勒呼里山脊。呼玛县境内,嫩漠公路距黑龙江沿岸超过二十公里的,以嫩漠公路为界;不足二十公里的,以距黑龙江江边二十公里处为界,为有利于呼玛县对边防工作的管理。 1970年3月铁道兵大兴安岭林区指挥所改称铁道兵东北指挥所。1970年4月1日,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发布《关于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龙革发〔1970〕78号),大兴安岭特区改名为大兴安岭地区,原属黑河地区的呼玛县和原属呼盟的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旗划归大兴安岭地区。 1979年5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恢复内蒙古自治区原行政区划的通知》(中发〔1979〕42号),指示“为了有利于林业生产的发展,按一九六六年四月国务院一一五号文件批复精神,将鄂伦春自治旗的加格达奇、松岭两区,仍归黑龙江省领导,原属地权不变,税收归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和牙克石林业管理局,改为林业部直属企业。为保障林区生产、生活已建的工厂、农场、副食品生产基地,仍由林区管理。”1980年1月29日,国务院办公室发布《关于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松岭两区归属问题的通知》(〔1980〕室字4号),再次指示“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松岭两区归属问题,暂按中共中央〔1979〕42号文件规定执行。” 1981年5月14日,国务院《关于黑龙江省设立塔河县、漠河县的批复》(〔81〕国函字49号),同意将原呼玛县中部的开库康、依西肯、十八站三个公社和塔河区新建塔河县;将原呼玛县北部的漠河、兴安两个公社和阿木尔、图强、古莲三个区划为漠河县,县址设在西林吉。 1987年5月6日至6月2日,發生大興安嶺特大森林火災。受灾群众10807户,56092人(3.3万人无家可归);死亡193人,受伤226人。 2018年2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漠河县,设立县级漠河市,漠河市人民政府驻西林吉镇。 地理 位置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大兴安岭山脉东北坡,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北部,黑龙江省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位于北纬50°11'至53°33'、东经121°12'至127°00'之间。 大兴安岭地区北与俄罗斯赤塔州和阿穆尔州隔黑龙江相望,东与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县相邻,西分别于与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和额尔古纳左旗为界。 河流 大兴安岭地区境内有大小河流共计500余条,以伊勒呼里山为分水岭,以北河流均为黑龙江水系,其中主要河流有:黑龙江、额木尔河、盘古河、呼玛河、西尔根气河等。以南河流均为嫩江水系,其中主要河流有:嫩江、那都里河、多布库尔河、欧肯河、甘河等。。 气候 大兴安岭地区年平均气温-2.6℃。是寒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一月為最冷月,平均氣溫只有-22.2℃;七月為最熱月,平均氣溫有19.4℃。极端最低气温-52.3℃,极端最高气温39.7,年平均降水量428.6mm—526.8mm,全年无霜期80—110天,冰封期180—200天。 四至 政治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地委书记 李海涛(2010年2月-2011年4月) 肖建春(2011年4月-2015年7月) 贾玉梅(2015年7月-2017年6月) 苏春雨(2017年6月-2019年10月) 李大义(2019年10月-2021年4月) 张宝伟(2021年4月-2021年12月) 徐向国(2022年3月-2023年10月) 范庆华(2023年10月-) 行署专员 单增庆(2009年10月-2014年8月) 贾玉梅(2014年9月-2015年7月) 李树铭(2015年7月-2016年8月) 苏春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 李大义(2017年10月-2020年1月) 张宝伟(2020年1月-2021年4月) 徐向国(2021年4月-2022年3月) 范庆华(2022年3月-) 行政区划 大兴安岭地区下辖1个县级市、2个县、4个县级行政管理区。 县级市:漠河市 县:呼玛县、塔河县 行政管理区: 黑龙江省境内:新林区、呼中区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加格达奇区、松岭区 行政区的特殊性 大兴安岭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常特殊的一个地级行政单位,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直辖的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实行政企合一体制,地委书记兼任林管局书记,行政公署专员兼任林管局局长,地委委员同时为林管局党委委员,林管局副局长兼任副专员。特殊之处在于: 大兴安岭地区地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两省区,其行署所在地的加格达奇区以及松岭区在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境内;但由于历史原因,黑龙江省目前在行使加格达奇区以及松岭区的行政权,黑龙江省每年都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给内蒙古自治区。国家民政部正式行政区划将加格达奇区和松岭区划归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但事实上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对这两个区并无行政管辖治理。民政部公布的行政区划手册只承认大兴安岭地区的1个县级市与2个县,加格达奇等四个区为地方设立的县级行政管理区,并非民政部在册的行政区,这4个区的人口被计算入呼玛县人口。从某种意义上是“黑区”。 历史成因:清朝与民国初年,现今大兴安岭地区与呼伦贝尔乃至齐齐哈尔等地均属于黑龙江将军及黑龙江省辖区。伊勒呼里山(现在地图上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的省界)在清朝康熙年之后数百年间就是黑龙江副都统辖区与墨尔根副都统辖区的分界。1934年12月1日,满洲国施行“新行政区划”,把辽吉黑热四省改为吉林、龙江、黑河、三江、滨江、间岛、安东、奉天、锦州、热河、兴安西、兴安南、兴安东、兴安北共计14个省和新京特别市、哈尔滨特别市。伊勒呼里山从此成为黑龙江省(当时的黑河省)呼玛县与蒙古族聚居的内蒙古(当时的兴安东省)巴彦旗的分界,由此制造出纷争的祸根。1964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林业会战指挥部,开发建设大兴安岭东北坡。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行政区一部分,黑龙江省黑河专区呼玛县全部和嫩江县行政区一部分,划归会战区。1964年8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于大兴安岭会战区成立大兴安岭特区人民委员会(专区级),地方行政工作受黑龙江省政府领导。各林业公司(林业局)设区政府,林场设乡(镇)政府。1965年1月,大兴安岭会战指挥部改组为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与大兴安岭特区人民委员会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1970年4月1日,大兴安岭特区改名为大兴安岭地区至今。
|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大兴安岭山脉东北坡,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北部,黑龙江省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位于北纬50°11'至53°33'、东经121°12'至127°00'之间。 大兴安岭地区北与俄罗斯赤塔州和阿穆尔州隔黑龙江相望,东与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县相邻,西分别于与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和额尔古纳左旗为界。 河流 大兴安岭地区境内有大小河流共计500余条,以伊勒呼里山为分水岭,以北河流均为黑龙江水系,其中主要河流有:黑龙江、额木尔河、盘古河、呼玛河、西尔根气河等。以南河流均为嫩江水系,其中主要河流有:嫩江、那都里河、多布库尔河、欧肯河、甘河等。。 气候 大兴安岭地区年平均气温-2.6℃。是寒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一月為最冷月,平均氣溫只有-22.2℃;七月為最熱月,平均氣溫有19.4℃。极端最低气温-52.3℃,极端最高气温39.7,年平均降水量428.6mm—526.8mm,全年无霜期80—110天,冰封期180—200天。 四至 政治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地委书记 李海涛(2010年2月-2011年4月) 肖建春(2011年4月-2015年7月) 贾玉梅(2015年7月-2017年6月) 苏春雨(2017年6月-2019年10月) 李大义(2019年10月-2021年4月) 张宝伟(2021年4月-2021年12月) 徐向国(2022年3月-2023年10月) 范庆华(2023年10月-) 行署专员 单增庆(2009年10月-2014年8月) 贾玉梅(2014年9月-2015年7月) 李树铭(2015年7月-2016年8月) 苏春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 李大义(2017年10月-2020年1月) 张宝伟(2020年1月-2021年4月) 徐向国(2021年4月-2022年3月) 范庆华(2022年3月-) 行政区划 大兴安岭地区下辖1个县级市、2个县、4个县级行政管理区。 县级市:漠河市 县:呼玛县、塔河县 行政管理区: 黑龙江省境内:新林区、呼中区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加格达奇区、松岭区 行政区的特殊性 大兴安岭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常特殊的一个地级行政单位,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直辖的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实行政企合一体制,地委书记兼任林管局书记,行政公署专员兼任林管局局长,地委委员同时为林管局党委委员,林管局副局长兼任副专员。特殊之处在于: 大兴安岭地区地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两省区,其行署所在地的加格达奇区以及松岭区在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境内;但由于历史原因,黑龙江省目前在行使加格达奇区以及松岭区的行政权,黑龙江省每年都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给内蒙古自治区。国家民政部正式行政区划将加格达奇区和松岭区划归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但事实上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对这两个区并无行政管辖治理。民政部公布的行政区划手册只承认大兴安岭地区的1个县级市与2个县,加格达奇等四个区为地方设立的县级行政管理区,并非民政部在册的行政区,这4个区的人口被计算入呼玛县人口。从某种意义上是“黑区”。 历史成因:清朝与民国初年,现今大兴安岭地区与呼伦贝尔乃至齐齐哈尔等地均属于黑龙江将军及黑龙江省辖区。伊勒呼里山(现在地图上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的省界)在清朝康熙年之后数百年间就是黑龙江副都统辖区与墨尔根副都统辖区的分界。1934年12月1日,满洲国施行“新行政区划”,把辽吉黑热四省改为吉林、龙江、黑河、三江、滨江、间岛、安东、奉天、锦州、热河、兴安西、兴安南、兴安东、兴安北共计14个省和新京特别市、哈尔滨特别市。伊勒呼里山从此成为黑龙江省(当时的黑河省)呼玛县与蒙古族聚居的内蒙古(当时的兴安东省)巴彦旗的分界,由此制造出纷争的祸根。1964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林业会战指挥部,开发建设大兴安岭东北坡。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行政区一部分,黑龙江省黑河专区呼玛县全部和嫩江县行政区一部分,划归会战区。1964年8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于大兴安岭会战区成立大兴安岭特区人民委员会(专区级),地方行政工作受黑龙江省政府领导。各林业公司(林业局)设区政府,林场设乡(镇)政府。1965年1月,大兴安岭会战指挥部改组为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与大兴安岭特区人民委员会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1970年4月1日,大兴安岭特区改名为大兴安岭地区至今。 林业区划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直属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辖10个林业局、46个林场,分布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松岭林业局(驻松岭区小扬气镇)辖5个林场 绿水林场、古源林场、大扬气林场、壮志林场、新天林场 新林林业局(驻新林区新林镇)辖8个林场 塔源林场、宏图林场、新林林场、大乌苏林场、碧洲林场、翠岗林场、塔尔根林场、富林林场 塔河林业局(驻塔河县塔河镇)辖5个林场 瓦拉干林场、蒙克山林场、塔林林场、绣峰林场、盘古林场 呼中林业局(驻呼中区呼中镇)辖4个林场 呼源林场、宏伟林场、呼中林场、碧水林场 阿木尔林业局(驻漠河市阿木尔镇)辖6个林场 长山林场、依林林场、龙河林场、红旗林场、青松林场、兴安林场 图强林业局(驻漠河市图强镇)辖5个林场 奋斗林场、二十八站林场、育英林场、潮河林场、潮满林场 漠河林业局(原西林吉林业局,驻漠河市西林吉镇)辖3个林场 前哨林场、古莲林场、金沟林场
|
1997年,海陵区、姜堰市、泰兴市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组建高港区。 2012年12月,设立泰州市姜堰区,以原县级姜堰市的行政区域为姜堰区的行政区域。 地理 地形 全市总面积约5793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约82.74%,水域面积约17.26%,市区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全市除靖江有一独立山丘孤山外,其余均为江淮两大水系冲刷形成的冲积平原,地势为中间高南北低:南边沿江地区真高一般为2米~5米,中部高沙地区真高一般为5米~7米,北边里下河地区真高为1.5米~5米。 水系 泰州境内河网密布。江淮分水岭由西向东从中部横穿泰州,其境内河流大致以通扬公路为界,公路北侧属淮河水系,南侧属长江水系。习惯上把属于长江水系的老通扬运河和与之相连的河流称为“上河”,而把属于淮河水系的新通扬运河和与之相连的河流称为“下河”。因北部地区地势低洼,水网呈向心状,由四周向中间低处集中,湖泊分布较多,故而高水位时,南部的上河水位高于北部的下河水位1.2米左右,平均水位差为0.9米。 气候 泰州位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东亚季风气候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季风性特征。四季分明,夏季以梅雨伏旱为主,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易受到寒潮侵袭,无霜期长,热量充裕,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春夏两季多东南风,秋季多东北风,冬季以偏北风为主。夏秋季常受到台风的侵害。 泰州地区一般在3月底、4月初进入春季,6月上中旬进入夏季,9月中旬开始进入秋季,11月中旬转入冬季。大致上每年冬季有4个多月,夏季有3个多月,春、秋季各2个多月。气温在7月达到最高,1月到达最低,冬夏季南北地域的温差不大,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037.7毫米,降雨日为113天,但受季风的影响,降水变率较大,南北之间存在差异。 政治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市委书记 陈宝田(1996年7月-2003年2月) 朱龙生(2003年2月-2008年3月) 张雷(2008年3月-2014年7月) 蓝绍敏(2014年7月-2017年3月) 曲福田(2017年3月-2018年4月) 韩立明(2018年4月-2019年10月) 史立军(2019年10月-2021年7月) 朱立凡(2021年7月-) 市长 丁解民(1996年9月-2001年5月) 夏鸣(2001年5月-2003年5月) 毛伟明(2003年5月-2006年1月) 姚建华(2006年1月-2010年7月) 徐郭平(2010年7月-2013年12月) 陆志鹏(2013年12月-2016年1月) 史立军(2016年1月-2019年10月) 朱立凡(2019年11月-2021年8月) 万闻华(2021年8月-) 行政区划 泰州市现辖3个市辖区,代管3个县级市。 市辖区:海陵区、高港区、姜堰区 县级市:兴化市、靖江市、泰兴市 此外,泰州市还设立以下经济管理区:国家级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高港区实行“区政合一”,前身为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泰州出口加工区、海陵工业园区 人口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4,512,762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618,937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106,175人,下降2.3%,年平均增长率为-0.23%。其中,男性人口为2,261,512人,占总人口的50.11%;女性人口为2,251,250人,占总人口的49.89%。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0.46。0-14岁的人口为557,720人,占总人口的12.36%;15-59岁的人口为2,680,050人,占总人口的59.39%;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274,992人,占总人口的28.25%,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993,142人,占总人口的22.01%。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071,179人,占总人口的68.06%;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441,583人,占总人口的31.94%。 截至2022年末,泰州市常住人口450.56万人,比2021年末减少1.6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9.24%,比上年末提高0.60个百分点,年末户籍人口488.43万人。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4,493,974人,占99.58%;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8,788人,占0.42%。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114,813人,下降2.49%,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2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8,638人,增长85.1%,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2个百分点。 经济 2020年,泰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12.77亿元,同比增长3.6%,增速较前三季度提升1.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较前三季度前移5位。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07.10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541.10亿元,增长3.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64.57亿元,增长4.1%。 物产 矿产资源有、天然气。 动物有黄鼠狼、野兔、鲢、鲫、鳊、鲤、青鱼、虾、蟹、鳖等。 植物资源有桧柏、楝、桑、刺槐、水杉、枸杞、银杏等。 土特产品有嵌桃麻糕、八宝刀鱼、菘蓝、小磨麻油、中庄醉蟹、五福酱菜、兴化虾籽、松花鸭蛋、麻将牌。 交通 主要公路 泰州长江大桥 常泰长江大桥 江阴靖江长江隧道 江阴长江大桥 铁路 新长铁路 宁启铁路 沪渝蓉高铁 盐泰锡常宜铁路 泰州站 泰州南站 泰州西站 姜堰站 泰兴站 泰兴东站 黄桥站 兴化站 兴化东站 靖江站 靖江南站 靖江东站 港口 泰州港 机场 扬州泰州机场与扬州市共建。 人文景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州城隍庙 人民海军诞生地 天目山遗址 古稻河街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扬派盆景技艺 溱潼会船 传统木船制造技艺(兴化) 靖江宝卷(靖江) 景点 日涉园 柳园 泰州王氏住宅 崇儒祠 安定书院
|
传统木船制造技艺(兴化) 靖江宝卷(靖江) 景点 日涉园 柳园 泰州王氏住宅 崇儒祠 安定书院 古盐运河 泰州梅兰芳纪念馆 海陵仓旧址 板桥故里 四牌楼 (兴化) 法轮塔 孤山 海军诞生地纪念馆 文化 語言 海陵区、姜堰区、兴化地区使用江淮方言通泰片中的泰州小片 高港区、泰兴、靖江的新桥,季市等地区使用江淮方言通泰片中的如皋小片 靖江绝大部分地区使用吴语太湖片之毗陵小片。 饮食 泰州饮食属于淮扬菜系为主。特色菜品种主要有八宝刀鱼、龙眼滚珠、清蒸鲥鱼、蟹黄粉皮、泰州干丝、黄桥烧饼、靖江蟹黄汤包等。特色小吃主要有金松皮蛋、黄桥烧饼、中庄醉蟹、烫干丝、溱潼鱼饼等、油炸臭干、五味干丝、鱼汤面、姜堰酥饼、农家荞面汤饼、柴墟蝉翼饼、宣堡小馄饨、大炉饼等。近年随人口流动增多,其他菜系以及部分洋快餐均有进入。 银杏是泰州的特产,当地人俗称其果实为白果。泰州银杏果大、仁满、浆足、壳薄、粒重、色白、味甘糯、耐贮藏,营养丰富,药食俱佳。 泰州2019年将拥有泰州远大这只足球队参加中国乙级联赛。 教育 小学 泰州市鼓楼路小学 泰州市城东中心小学 泰州市海陵实验小学 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 泰州市杨桥中心小学 泰州市海光中心小学 泰州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泰州市演化桥小学 泰州市实验学校 泰州市海陵学校 泰州市九龙学校 泰州市罡杨学校 泰州市塘湾学校 初级中学 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泰州市沈毅中学 泰州市海军中学 泰州市智堡中学 泰州市民兴中学 高级中学 江苏省泰州中学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江苏省口岸中学 江苏省泰州第二中学 泰州市第三中学 泰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泰州市实验中学 江苏省黄桥中学 江苏省姜堰中学 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 泰州市民兴中学 江苏省泰兴中学 江苏省兴化中学 高等院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泰州学院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校区 宗教 佛教 光孝律寺 净因寺 南山寺 北山寺 西山寺 道教 城隍庙 伊斯兰教 清真寺,位于海陵老城以东。 天主教
|
江苏省沭阳中学 沭阳如东中学 泗阳县 江苏省泗阳中学 泗阳致远中学 泗阳桃州中学 泗阳双语实验学校 泗阳实验小学 泗洪县 江苏省泗洪中学 江苏省淮北中学 泗洪育才实验学校 高等教育 宿城区 宿迁学院 宿迁职业技术学院 宿迁高等师范学院 宿迁淮海技师学院 沭阳县 宿迁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王庙行宫 晓店青墩遗址 三庄墓群 名胜古迹 市区 项王故里 洋河酒厂 真如禅寺 马陵公园(内有苏北大战纪念馆及烈士陵园) 河滨公园 黄河公园。 皂河乾隆行宫(因乾隆下江南曾入住过而闻名) 湖滨浴场 嶂山森林公园(三台山森林公园) 梵音寺 泗洪 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名人 注释 参考文献
|
宿迁淮海技师学院 沭阳县 宿迁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王庙行宫 晓店青墩遗址 三庄墓群 名胜古迹 市区 项王故里 洋河酒厂 真如禅寺 马陵公园(内有苏北大战纪念馆及烈士陵园) 河滨公园 黄河公园。 皂河乾隆行宫(因乾隆下江南曾入住过而闻名) 湖滨浴场 嶂山森林公园(三台山森林公园) 梵音寺 泗洪 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名人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江苏地级市 运河城市
|
在英語中,「北元」一詞通常用於涵蓋1368年至1635年的整個蒙古歷史。除了「大元」(1388年之前與達延汗統治期間)之外,蒙古人仍然繼續稱作「大蒙古國」。在某些現代文獻中,它也被稱為「後蒙古帝國」、「蒙古汗國」 ,儘管大多數這些英語術語也可以指代在13-14世紀的蒙古帝國或元朝。 在蒙古歷史中,這一時期也稱為「四十與四的蒙古政治分裂時期」,意思為四十個東部蒙古部落和四個西部蒙古部落的政治分裂時期,或稱其分別為四十萬戶及四萬戶。此外,蒙古史學還使用「政治分裂時期」、「蒙古的政治動亂時期」以及「14-17世紀的蒙古帝國時期」等。 爭議 在中外蒙古史學者的論著中,屢見「北元」一詞,但是長期以來,對於這一史學概念的使用範疇卻眾說不一。爭論的焦點就是「北元」是指1368年-1388年這20年間的蒙古還是指1368年-1635年這268年間的蒙古。依《明史》傳統說法是1402年鬼力赤殺害坤帖木兒,為北元時期結束的時間。關於這個問題,蔡美彪與曹永年曾作過深入探討,認為「北元」應適用於元天元帝脫古思帖木兒敗亡而止,即1388年,此後大元國號已取消,仍稱蒙古。大元國號的廢棄一定意義上意味著蒙古政權放棄爭奪中原的目標,轉為立足於蒙古本身。 「北元」僅指大蒙古國的一個階段,其根據是: 元天元帝脫古思帖木兒敗亡後,蒙古語文獻中不再見大元國號的使用。 元天元帝脫古思帖木兒敗亡後,元朝傳統的帝號、謚號、年號均不再見(也先時期除外)。 「北元」(1368年-1388年)僅代表一個時期的結束,其後進入《明史》所說的韃靼時期(為明朝一方所稱,蒙古方面一直以蒙古自稱)。但是從成吉思汗開始的「大蒙古國」政權仍然繼續,韃靼政權長期沿用元朝時代的漢制職官(如也先的官職為太師淮王),至達延汗時才基本取消。大蒙古國政權延續至1635年察哈爾部為滿洲的後金所滅亡。 故大蒙古國(1206年-1635年)依照中國名稱的劃分,可劃為蒙古(1206年-1271年)、元朝(1271年-1368年)、北元(1368年-1388年)、韃靼(1388年-1635年)。有時「元朝」可泛指從宋開禧六年(1206年)元太祖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到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元惠宗妥懽貼睦爾撤離大都,長達162年的這段「蒙元時代」。而按照大蒙古国不同阶段,可以划分为“蒙古帝国初期”(也称“前四汗时期”,1206-1260)、“蒙古帝国解体时期”(归属元代历史的“元朝时期”,1260-1368)、“后蒙古帝国时期”(1368年之后的蒙古历史,包括短暂的北元)。 北元歷史 退居草原 至正二十八年正月初四日(1368年1月23日),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統一南方,令徐達北伐中原,徐達率領的軍隊逼近大都。至正二十八年閏七月二十七日(1368年9月9日),元惠宗命淮王帖木兒不花監國,慶童為中書左丞相;至正二十八年閏七月二十八日(1368年9月10日),元惠宗在清寧殿,召集三宮後妃、皇太子、皇太子妃,一同提議撤退北走上都。失列門及知樞密院事黑廝、宦者趙伯顏不花諫言不可行,元惠宗不聽,趙伯顏不花慟哭勸諫:「天下者,世祖之天下,陛下當以死守,奈何棄之!臣等願率軍民及諸怯薛歹出城拒戰,願陛下固守京城。」元惠宗依然不聽諫。夜半,開大都的健德門北走上都,率三宮後妃、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以及群臣扈從者左丞相失列門、平章政事兼知樞密院事哈刺章、平章政事臧家奴、右丞定住、參知政事哈海、翰林學士丞旨李百家奴、觀音奴等百餘人撤離大都。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初二日(1368年9月14日),明軍從大都的齊化門攻城而入,監國淮王帖木兒不花,中書左丞相慶童,平章迭兒必失、朴賽因不花,右丞張康伯,御史中丞滿川等人拒絕投降而殉國,元朝在中原的統治結束,回到本土蒙古草原。 元惠宗撤離大都後,繼續使用「大元」國號,當時高麗人稱作「北元」。這時候,元朝除了據有嶺北等處行中書省、遼陽等處行中書省、甘肅等處行中書省等行省之外,擴廓帖木兒、李思齊、張良弼等元朝將領還武裝控制著陝西等處行中書省及中書省的西部地區(今山西省),在西南雲南等處行中書省仍奉北元正朔。此外,北元仍與高麗國保持了宗主國與藩屬的政治關係,也透過回回與畏兀兒商人和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亞細亞等地保持著經濟上的聯繫。 中原盡失 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初四日(1368年9月16日),元惠宗到達上都。至正二十八年九月二十八日(1368年11月8日),明將常遇春攻陷保定,再攻陷真定。至正二十八年十月初三日(1368年11月13日),明將馮勝、湯和攻陷懷慶,澤州、潞州也相繼被攻陷。至正二十八年十二月初一日(1369年1月9日),明將徐達攻陷太原,擴廓帖木兒敗走甘肅行省;至正二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1369年3月3日),常遇春攻陷大同,元朝失去中書省的西部地區。 至正二十九年三月初六日(1369年4月12日),明將徐達攻陷奉元,改奉元為西安,元將張良弼敗走;至正二十九年三月十二日(1369年4月18日),明將常遇春攻陷鳳翔,陝西行省平章李思齊敗走臨洮。至正二十九年四月初一日(1369年5月7日),晃火帖木兒、也速分成二路以大都為目標進軍。至正二十九年四月初七日(1369年5月13日),也速進攻永平失敗。至正二十九年四月十一日(1369年5月17日),明軍攻陷鞏昌,總帥汪靈、真保等人投降,忽都帖木兒留守上都。至正二十九年四月十三日(1369年5月19日),李思齊投降。 至正二十九年六月初五日(1369年7月8日),也速與明將常遇春於全寧開戰,也速最後戰敗。至正二十九年六月十二日(1369年7月15日),明軍攻陷大興,中書右丞脫火赤被俘虜。至正二十九年六月十三日(1369年7月16日),明軍逼近上都,元惠宗撤離上都,當天到達應昌。河南王普化、中書平章政事鼎住等人留守上都。至正二十九年六月十五日(1369年7月18日),晃火帖木兒率領的元軍於新開嶺一戰敗於明軍,晃火帖木兒戰死。至正二十九六月十七日(1369年7月20日),明將常遇春攻陷上都,河南王普化、中書平章政事鼎住等人殉國。至正二十九年七月十九日(1369年8月21日),擴廓帖木兒的手下將領韓札兒攻克原州,又攻克涇州,想要藉此救援慶陽。明將馮宗異自驛馬關率領明軍迎擊,韓札兒的元軍敗退。至正二十九年八月二十一日(1369年9月22日),徐達攻陷慶陽,元將張良臣戰死,陝西等處行中書省失陷。 至正三十年正月初三日(1370年1月30日),明太祖發動第一次北伐,派遣明將徐達、李文忠、湯和分成三路來犯,三寶奴持元惠宗的詔書徵召擴廓帖木兒。至正三十年(1370年)二月,明將李文忠攻陷興和,進軍察罕腦兒,平章政事竹貞戰敗被擄。至正三十年四月初七日(1370年5月2日),擴廓帖木兒與明將徐達於沈兒峪交戰,擴廓帖木兒戰敗而退走哈拉和林 ,其麾下元軍盡皆投降明朝。 至正三十年四月二十八日(1370年5月23日),元惠宗因痢疾在應昌去世,享年51歲。皇太子愛猷識理答臘在應昌繼承皇位,是為元昭宗,並於1371年改元宣光。至正三十年五月初九日(1370年6月3日),太尉蠻子、平章政事沙不丁、朵兒只、八剌等人率領的元軍敗於明將李文忠,開平丟失,平章政事上都馬等人投降;太尉買驢於落馬河與明將孫興祖一戰,兵敗戰死。至正三十年五月十六日(1370年6月10日),明將李文忠攻陷應昌,元昭宗之子買的里八剌與后妃皆被明軍擄獲,元昭宗撤至哈拉和林,擴廓帖木兒在不久之後也到達哈拉和林,元昭宗於國事上重用他,並堅持抵抗明軍。 宣光元年二月二十八日(1371年3月15日),元朝遼陽行省平章劉益派遣右丞董遵、僉院楊賢投降明朝,進獻降表、遼東地圖及所屬兵馬錢糧的數額,明朝控制遼東地區(今遼寧省南部)。然而之外的遼陽行省仍由元朝太尉納哈出控制,納哈出屯兵二十萬於金山(今遼寧省昌圖金山堡以北遼河南岸一帶),自恃畜牧豐盛,與明軍對峙了十幾年,多次拒絕明太祖的招撫。納哈出知兵善戰,在他統治下,遼陽行省長期保持穩定,成為北元政權的重要支柱並保證了北元與高麗的聯系。 鎮守雲南行省昆明的元朝梁王把匝剌瓦爾密,在元朝對中國的統治結束,退居蒙古草原後依然繼續忠效北元,前大理國王室後裔段氏則據有大理,處於半獨立狀態,與梁王政權之間不時發生武裝衝突。宣光元年(1371年),明太祖派湯和等人領兵攻滅據有四川的明玉珍的明夏政權,西南地區僅剩雲南未歸附明朝,之後多次派遣使者前往談判,均被殺害,導致日後決定用武力統一雲南。 中興之勢 漢名王保保的蒙古人大將擴廓帖木兒仍然在漠北多地與明將徐達等人作戰。明太祖曾多次寫信詔降,但擴廓帖木兒從不理會,被明太祖稱為「當世奇男子」。宣光二年正月二十六日(1372年3月1日),明太祖發動第二次北伐,徐達從雁門出發進攻哈拉和林,負責中路;李文忠則是從居庸出發,經應昌進攻哈拉和林,負責東路;馮勝從蘭州出發攻取甘肅行省,負責西路。宣光二年三月二十日(1372年4月23日),擴廓帖木兒先是與明將藍玉在土剌河(今土拉河)一戰佯敗,誘敵深入。宣光二年五月初六日(1372年6月7日),擴廓帖木兒的元軍於嶺北行省大破明軍,負責中路的徐達的明軍陣亡萬餘人。元朝太師哈剌章在土剌河與阿魯渾河(今鄂爾渾河)一帶與負責東路的明將李文忠交戰多日,哈剌章的元軍於宣光二年六月二十九日(1372年7月29日)這天敗退。李文忠的明軍追至稱海時,各路元軍會合之後又發動攻勢。李文忠認為無法取勝,雖未像中路的徐達一樣慘敗,但是明將曹良臣等人也戰死沙場,損失慘重,就決定撤兵而回,只有負責西路的馮勝的明軍連戰連捷。宣光二年六月初三日(1372年7月3日),元軍在瓜州、沙洲兩地敗於馮勝,元朝被明朝奪取甘肅等處行中書省。自此之後,明軍十幾年不再進攻漠北。 宣光三年二月初三日(1373年2月25日),元昭宗派遣伯都帖木兒、玉山不花出使到訪高麗國,以璽書(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賜高麗恭愍王王顓:「頃因兵亂,遷於北。今以擴廓帖木兒為相,幾於中興。王亦世祖之孫也,宜助朕復正天下。」二人剛入境時,恭愍王想要派人殺害伯都帖木兒等人,群臣阻攔,於是北元使團被送到高麗國首都開城。宣光三年二月初六日(1373年2月28日),恭愍王在夜裡會見伯都帖木兒,說自己有眼疾,不能見太陽,只能待在夜裡,其意思是害怕明朝知道此事。宣光三年二月十三日(1373年3月7日),兩人只能返回北元,恭愍王也向北元獻上苧布(苎麻所织成的布料)。 宣光八年四月十三日(1378年5月10日),元昭宗去世,其弟元天元帝脫古思帖木兒於宣光八年四月十六日(1378年5月13日)繼位,明年六月改元天元,其屬下丞相驢兒、哈剌章,國公脫火赤,平章完者不花、乃兒不花,樞密知院愛足等元軍將領聚眾於應昌與哈拉和林二地,對於明太祖的招降都堅持不從,繼續和明朝對抗,屢次進攻明朝邊境。 大元終局 天元二年(1380年)二月,國公脫火赤、樞密知院愛足率領上萬元軍於哈拉和林屯紮,得知此事的明太祖發動第三次北伐,派遣沐英率領陝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的明軍進攻北元。天元二年三月二十一日(1380年4月26日),脫火赤、愛足的元軍於亦集乃與沐英的明軍交戰,最後在哈拉和林被擊敗,脫火赤、愛足被俘虜,其麾下元軍投降。同年冬季,平章完者不花也被明軍俘虜
|
元皇室北迁后,初期尚能保持元朝的岭北行省、辽阳行省、甘肃行省和南方的云南行省,但随着明太祖北伐,1382年云南被攻占,元梁王自尽,1387年辽阳北方的纳哈出投降明朝,北元仅剩漠北草原,并于次年灭亡。 政治制度 北元保留了元朝的汉式制度,皇帝使用年号、庙号等称谓,官员也多保留了元朝的丞相、太尉、知院、平章等称呼。清朝乾隆三十四年(1769),定边左副将军亲王成衮扎布的部下,于乌梁海巡查卡伦之际,在鄂博处捡到一方铜制八思巴文「太尉之印」,另有「永昌等处行枢密院断事官印」「甘肃省左右司之印」等官印,表明北元仍有「中书省」「礼部」「甘肃省」等机构。 外交 北元与元朝驸马国高丽通使多次,「北元」的称谓即出自《高丽史》。顺帝在逃往上都的途中,曾计划向高丽征兵。“八月初九日,车驾至中都。以李钟时为兵部尚书,征兵于高丽”;到达上都后,顺帝再一次“诏高丽王发兵至上都,听候调遣”。然而高丽恭愍王在北元和明朝之间周旋,并停用元朝年号使用干支纪年。1374年9月,恭愍王遇弑,“(李)仁任率百官遂立(王禑),年十岁”。权臣李仁任(1312—1388)一反恭愍王的亲明政策,转而亲元,实行两面外交,高丽与明朝的关系日趋恶化,在1374—1378年间,两国之间没有任何使臣往来。 作为对比的是,在1374—1380年间,高丽与北元的交往颇为紧密。1377年,高丽正式接受北元册封,改行北元“宣光”年号;下令“中外决狱,一依《至正条格》”,甚至推倒了明朝使臣祭祀高丽山川时所立的石碑。直到纳哈出降明,北元接近灭亡之时双方才断绝来往。 明太祖朱元璋在吊祭元昭宗的祭文中称「曩者君主沙漠,朕主中國,因君與羣臣固執天命不移,特以彼是我非,是有鄰邦之好不修」,表示明朝要求与蒙古沿戈壁沙漠为界,但北元并无意愿「致边警数兴」,才导致明军北伐。 軍事 明太祖北伐多次,与王保保等人率领的北元军队互有胜负,其中第六次北伐导致北元皇室被重创,逃亡的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随后被阿里不哥后裔弑杀,北元不复存在。 社會 蒙古人撤回蒙古高原,幾乎又恢復到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君臣各據一方,失去凝聚力。由於受自然條件制約,君臣有各自的游牧區,君臣異處。於是諸王、權臣各自擁兵自重,北元初期中央集權的統治方式已經很難繼續維持。元军逐渐演化为后来蒙古的各部落。以游牧社会为主的北元通过草原丝绸之路与中亚的东察合台汗国有一些贸易往来,黑城遗址出土了北元时期的相关文物。 君主列表 註釋 参考文献 引用 參考書目 李学:《北元、蒙古、明代蒙古—兼与鲍音先生商榷》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 第3期 曹永年:《蒙古民族通史》(第三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1一72页。 蔡美彪:《明代蒙古与大元国号》,南开学报 1992年第1期。 薄音湖:《北元与明代蒙古》,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外部链接 蒙元历史研究之—“北元”的真相 参见 元朝
|
1975年,淮阴县迁治王营镇。 淮阴市 1983年,清江市再次更名为淮阴市,升为地级市,管辖清河、清浦2个区和11个县:灌南、沭阳、宿迁、泗阳、涟水、淮阴、泗洪、淮安、洪泽、盱眙和金湖,灌云县划归连云港市。 1987年,宿迁和淮安2县改设县级市。 1996年,宿迁市升为地级市,管辖沭阳、泗阳和泗洪;灌南县划归连云港市。淮阴市还有5个县:淮阴、涟水、金湖、洪泽和盱眙,淮安市,以及清河和清浦2个区。 淮安市 2001年2月10日,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仍驻清河区;原县级淮安市改设楚州区,驻淮城镇;原淮阴县改设淮阴区,驻王营镇。 2012年1月31日,楚州区更名为淮安市淮安区。 2016年6月8日,撤销淮安市清河区、清浦区,设立淮安市清江浦区;撤销洪泽县,设立淮安市洪泽区。 地理 淮安市境内绝大部分为辽阔的江淮平原(里下河平原),地势极为平坦。唯有盱眙县有若干丘陵地形分布,铁山寺森林公园的海拔最高点接近200米。 淮安市河流湖泊众多,主要河流有京杭大运河、淮河。西部濒临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南部则有高邮湖、白马湖等。 由于地跨淮河两岸,淮安民风刚柔并济,人才文武兼备。除了淮阴区,涟水县其余大部分地区位于淮河以南(淮扬文化)。 2008年,淮安在市区北部的古淮河河道 (淮河古道) 上建筑“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物”。 气候 淮安市地处北亚热带北缘,最冷月均温1.1°C,年均温14.5°C,年降水量944毫米。 政治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市委书记 丁铁(1983年3月-1984年8月) 李绶章(1984年8月-1987年6月) 黄冰(1987年6月-1991年12月) 许祖元(1991年12月-1994年9月) 赵少麟(1994年9月-1997年12月) 赵学凤(1997年12月-2001年5月) 丁解民(2001年5月-2008年3月) 刘永忠(2008年3月-2013年2月) 姚晓东(2013年2月-2019年12月) 蔡丽新(2019年12月-2021年2月) 陈之常(2021年2月-2023年1月) 史志军(2023年3月-) 市长 高德正(1983年3月-1984年9月) 徐燕(1984年9月-1989年10月) 姜立宽(1989年10月-1992年10月) 赵少麟(1992年10月-1995年5月) 赵学凤(1995年5月-1997年12月) 陈从亮(1997年12月-2002年12月) 李继平(2002年12月-2005年1月) 樊金龙(2005年1月-2008年4月) 高雪坤(2008年4月-2012年5月) 曲福田(2012年5月-2016年1月) 惠建林(2016年1月-2017年3月) 蔡丽新(2017年3月-2019年12月) 陈之常(2019年12月-2021年7月) 史志军(2021年7月-2023年4月) 顾坤(2023年7月-) 行政区划 淮安市下辖4个市辖区、3个县。 市辖区:清江浦区、淮安区、淮阴区、洪泽区 县:涟水县、盱眙县、金湖县 此外,淮安市还设立以下经济管理区:国家级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淮安工业园区、淮安生态文旅区、苏淮高新区。 人口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4,556,230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801,662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245,432人,下降5.11%,年平均增长率为-0.52%。其中,男性人口为2,278,713人,占总人口的50.01%;女性人口为2,277,517人,占总人口的49.99%。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0.05。0-14岁的人口为806,559人,占总人口的17.7%;15-59岁的人口为2,711,152人,占总人口的59.5%;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38,519人,占总人口的22.79%,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748,077人,占总人口的16.42%。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992,223人,占总人口的65.67%;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564,007人,占总人口的34.33%。 2022年末,淮安市常住人口455.31万人,比上年减少0.9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04.2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6.83%。全年人口出生率4.78‰,死亡率3.82‰。年末户籍人口551.11万人。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4,541,366人,占99.6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4,864人,占0.33%。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251,375人,下降5.24%,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14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5,943人,增长66.62%,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14个百分点。 经济 2000年以后,韩国资本韩泰轮胎进驻淮安。2007年以后,台资富士康、达方电子、宏盛箱包等企业陆续来此投资建厂,使得该市成为台资新的聚集区。 2011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9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5181元(按常住人口),按汇率折算为5447美元,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45元,经济总量和人均经济水平在全国及苏北地区居于中上等水平。 交通 水运 淮安是京杭大运河与淮河的交汇点,也是一个因水运兴起的城市。同扬州类似,近代以来随着大运河的作用下降,其地位也不复从前。 公路 (京沪高速,北京-上海)(旧称宁淮连高速,长春-深圳)、(徐-宿-淮-盐)、、、、、交汇,形成放射形高速公路网的中心,并在市区外围形成环线。每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3.48公里。 铁路 新长铁路 连镇铁路 徐盐铁路 宁淮城际铁路 淮安有轨电车 航空 淮安涟水机场位于市东北22公里,位于涟水县陈师镇境内,2010年9月26日投入使用,现已开通国内北京、上海、广州等航线,于2015年开通了至韩国、泰国航线。 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淮安是运河之都,长期是州、郡、府、路的治所,是淮扬菜系的发源地,人文荟萃,名家辈出,历史上几度繁华,因此列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淮安古城构造独特,东晋祖逖所筑之老城,四面各1600米;北宋时又在老城以北1000米处筑新城,四面各长1000米;明代为防倭寇,又在两城间筑联城(夹城),只有东西两面城墙,各长700米,老城、新城、联城三城并列,气势恢弘,在中国古代城池中独树一帜。 老城是三城核心,城墙高十米,有四座城门楼,三座角楼和三座水门。城内街巷纵横,市坊密布,城中央为镇淮楼。 运河之都 京杭运河淮安段,在春秋时最早开凿,在历史上发挥着五大中心作用,即漕运指挥中心、漕船制造中心、粮食储备中心、淮北食盐集散中心、河道治理中心,因此称运河之都。 淮扬菜之乡 由于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淮安成为淮扬菜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明万历年间,淮安府志载:淮安饮食华奢,制度精巧,市肆百品,夸视江表。 清康熙年间,淮安府志载:涉江以北,宴会珍错之盛,淮安为最。民间或宴贵客,陈设方丈,伎乐杂陈,珍氏百味,一宴费数金。 著名菜点有:平桥豆腐、文楼汤包、蟹黄汤包、钦工肉圆等;淮安特别以制作长鱼(黄鳝)见长,有所谓全鳝席,包括软兜长鱼、生炒蝴蝶片、炝虎尾、大烧马鞍桥、煨脐门等菜肴。 著名特产有:涟水萝卜干、涟水鸡糕、高沟捆蹄、淮安茶馓、洪泽湖大闸蟹、盱眙龙虾等。 淮剧 淮剧是源自中国江苏省江淮地区的地方戏剧,主要流行于盐城、淮安、泰州、扬州等地,在上海、安徽等省市,在台湾地區也有一定的影响。唱腔朴实。淮剧的方言是以江淮官话洪巢片建鹽方言中建湖话音系为基础。 淮剧已经形成如下20个韵部: 四声韵部14个,即爬沙、婆娑、图书、愁收、乔梢、开怀、齐西、谈山、田仙、辰生、琴心、垂灰、常商、蓬松。实际运用中,通常将“辰生”和“琴心”混合使用。14个四声韵中,阴平、阳平字因在唱词中专用于下句,故称为下韵;上声、去声字专用于上句,则称之为上韵。 入声韵部6个,即霍托、活泼、六足、黑特、邋遢、锡铁。入声不分上、下,习惯称之为“一字韵”。 目前有16个公有淮剧团,分布在江苏省盐城、淮安、泰州、扬州、建湖、阜宁、射阳、滨海、大丰、涟水、兴化、泰兴、宝应等市、县。以及上海市。江苏省淮剧团设于盐城市。 淮书 淮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淮剧 楚州十番锣鼓 淮海戏 宗教 在淮安市的宗教场所和可统计的宗教信徒中,基督新教占有绝对的优势(800处,人数18万);其次为佛教(40处、4万)和伊斯兰教(5处、6000人),而天主教信徒只剩下38人。清末至民国年间,淮安曾是美南长老会差会重要的传教基地,著名传教士包括赛珍珠之父赛兆祥和葛培理的岳父钟爱华。1990年代以后,市内陆续兴建多座可容纳数千人的大型教堂,包括建筑面积3685平方米的淮安市基督教堂和建筑面积10100平方米的神恩堂,后者据称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基督教教堂。淮安开放的著名佛教寺院有慈云寺、闻思寺、能仁寺(涟水)等。
|
1957年又分灌云和涟水县设灌南县; 1958年,淮阴县和清江市一度合并为淮阴市。1964年,又恢复原状。 1966年,淮阴地区管辖1个市(清江市)和12个县:灌云,灌南、沭阳、宿迁、泗阳、涟水、淮阴、淮安、洪泽、泗洪、盱眙和金湖。 1975年,淮阴县迁治王营镇。 淮阴市 1983年,清江市再次更名为淮阴市,升为地级市,管辖清河、清浦2个区和11个县:灌南、沭阳、宿迁、泗阳、涟水、淮阴、泗洪、淮安、洪泽、盱眙和金湖,灌云县划归连云港市。 1987年,宿迁和淮安2县改设县级市。 1996年,宿迁市升为地级市,管辖沭阳、泗阳和泗洪;灌南县划归连云港市。淮阴市还有5个县:淮阴、涟水、金湖、洪泽和盱眙,淮安市,以及清河和清浦2个区。 淮安市 2001年2月10日,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仍驻清河区;原县级淮安市改设楚州区,驻淮城镇;原淮阴县改设淮阴区,驻王营镇。 2012年1月31日,楚州区更名为淮安市淮安区。 2016年6月8日,撤销淮安市清河区、清浦区,设立淮安市清江浦区;撤销洪泽县,设立淮安市洪泽区。 地理 淮安市境内绝大部分为辽阔的江淮平原(里下河平原),地势极为平坦。唯有盱眙县有若干丘陵地形分布,铁山寺森林公园的海拔最高点接近200米。 淮安市河流湖泊众多,主要河流有京杭大运河、淮河。西部濒临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南部则有高邮湖、白马湖等。 由于地跨淮河两岸,淮安民风刚柔并济,人才文武兼备。除了淮阴区,涟水县其余大部分地区位于淮河以南(淮扬文化)。 2008年,淮安在市区北部的古淮河河道 (淮河古道) 上建筑“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物”。 气候 淮安市地处北亚热带北缘,最冷月均温1.1°C,年均温14.5°C,年降水量944毫米。 政治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市委书记 丁铁(1983年3月-1984年8月) 李绶章(1984年8月-1987年6月) 黄冰(1987年6月-1991年12月) 许祖元(1991年12月-1994年9月) 赵少麟(1994年9月-1997年12月) 赵学凤(1997年12月-2001年5月) 丁解民(2001年5月-2008年3月) 刘永忠(2008年3月-2013年2月) 姚晓东(2013年2月-2019年12月) 蔡丽新(2019年12月-2021年2月) 陈之常(2021年2月-2023年1月) 史志军(2023年3月-) 市长 高德正(1983年3月-1984年9月) 徐燕(1984年9月-1989年10月) 姜立宽(1989年10月-1992年10月) 赵少麟(1992年10月-1995年5月) 赵学凤(1995年5月-1997年12月) 陈从亮(1997年12月-2002年12月) 李继平(2002年12月-2005年1月) 樊金龙(2005年1月-2008年4月) 高雪坤(2008年4月-2012年5月) 曲福田(2012年5月-2016年1月) 惠建林(2016年1月-2017年3月) 蔡丽新(2017年3月-2019年12月) 陈之常(2019年12月-2021年7月) 史志军(2021年7月-2023年4月) 顾坤(2023年7月-) 行政区划 淮安市下辖4个市辖区、3个县。 市辖区:清江浦区、淮安区、淮阴区、洪泽区 县:涟水县、盱眙县、金湖县 此外,淮安市还设立以下经济管理区:国家级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淮安工业园区、淮安生态文旅区、苏淮高新区。 人口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4,556,230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801,662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245,432人,下降5.11%,年平均增长率为-0.52%。其中,男性人口为2,278,713人,占总人口的50.01%;女性人口为2,277,517人,占总人口的49.99%。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0.05。0-14岁的人口为806,559人,占总人口的17.7%;15-59岁的人口为2,711,152人,占总人口的59.5%;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38,519人,占总人口的22.79%,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748,077人,占总人口的16.42%。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992,223人,占总人口的65.67%;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564,007人,占总人口的34.33%。 2022年末,淮安市常住人口455.31万人,比上年减少0.9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04.2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6.83%。全年人口出生率4.78‰,死亡率3.82‰。年末户籍人口551.11万人。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4,541,366人,占99.6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4,864人,占0.33%。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251,375人,下降5.24%,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14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5,943人,增长66.62%,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14个百分点。 经济
|
Paris: Editions du Masque, 2013. Symmons, Sarah. Goya: A Life in Letters. Pimlico, 2004. Tomlinson, Janis. Francisco Goya y Lucientes 1746–1828. London: Phaidon, 1994. Tomlinson, Janis. "Burn It, Hide It, Flaunt It: Goya's Majas and the Censorial Mind". The Art Journal, Volume 50, No. 4, 1991 外部链接 Francisco Goya works 戈雅作品《萨坦吞吃自己的孩子》 《巨匠戈雅——谈西班牙伟大画家的一生》池田大作著 Goya in Aragon Foundation: Online catalogue Goya, the Secret of the Shadows , a documentary film by David Mauas, Spain, 2011, 77' (PDF in the Arno Schmidt Reference Library ) (PDF in the Arno Schmidt Reference Library ) Disasters of War at all-art.org Etching series by Goya His Majesty’s Giant Anteater – A New Goya is Discovered! {fr} Bibliothèque numérique de l'INHA – Estampes de Francisco de Goya Goya in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
|
Painting. New York: Harper & Row, 1997. Gassier, Pierre. Goya: A Biographical and Critical Study. New York: Skira, 1955 Gassier, Piere and Juliet Wilson. The Life and Complete Work of Francisco Goya. New York 1971. Glendinning, Nigel. Goya and his Critics. New Haven 1977. Glendinning, Nigel. "The Strange Translation of Goya's Black Paintings". The Burlington Magazine, Volume 117, No. 868, 1975 Hagen, Rose-Marie & Hagen, Rainer. Francisco Goya, 1746–1828. London: Taschen, 1999. Havard, Robert. "Goya's House Revisited: Why a Deaf Man Painted his Walls Black". Bulletin of Spanish Studies, Volume 82, Issue 5 July 2005 Hennigfeld, Ursula (ed.). Goya im Dialog der Medien, Kulturen und Disziplinen. Freiburg: Rombach, 2013. Hilt, Douglas. "Goya: Turmoils of a Patriot" History Today (Aug 1973), Vol. 23 Issue
|
法國與哈布斯堡王朝之間的和平談判於1641年在科隆開始。這些談判最初遭到法國紅衣主教黎希留的阻撓。 荷蘭使節Adriaan Pauw於1646年左右進入明斯特進行和平談判。主要的談判在威斯特伐利亚,及鄰近的明斯特和奧斯納布呂克舉行。這兩個城市均被維持為談判的中立和非軍事區。 在明斯特,神聖羅馬帝國與法國之間以及荷蘭共和國與西班牙之間進行了談判。自1535年恢復天主教以來,明斯特一直是嚴格的單一教派社區。明斯特允許天主教,而加爾文教義和路德教則被禁止。 瑞典傾向於在新教徒軍隊控制的神聖羅馬帝國的奧斯納布呂克進行談判。奧斯納布呂克於1628年至1633年被天主教同盟征服,然後由瑞典路德教會佔領。 代表團 和平谈判没有确切的开始或结束时间,因为109个代表团从未在全体会议上会面。1646年1月至1647年7月期间,外交官人数最多。 代表团由16个欧洲国家、代表66个帝国国家利益的140个帝国国家和代表27个集团的38个利益集团派出。 法国代表团由亨利二世·奥尔良、隆格维尔公爵率领,外交官克劳德·达沃和阿贝尔·塞尔维安也包括法国代表团。 瑞典代表团由约翰·奥克森斯蒂尔纳伯爵率领,并由约翰·阿德勒·萨尔维乌斯男爵协助。 帝国代表团由马克西米利安·冯·特劳特曼斯多夫伯爵率领。他的助手是: 在明斯特,约翰·路德维希·冯·拿骚-哈达马尔和伊萨克·沃尔玛。 在奥斯纳布吕克,约翰·马克西米利安·冯·兰贝格和帝国总理约翰·克兰内。 西班牙的菲利普四世由两个代表团代表: 西班牙代表团由加斯帕尔·德·布拉卡蒙特·古兹曼率领,特别是外交官和作家迭戈·德·萨维德拉·法哈多和贝纳迪诺·德·雷博莱多。 弗朗什孔泰和西属荷兰由约瑟夫·德·贝尔盖涅(在和平缔结前去世)和安托万·布伦代表。 教皇驻科隆大使法比奥·基吉(Fabio Chigi)和威尼斯特使阿尔维斯·康塔里尼(Alvise Contarini)担任调解人。 神圣罗马帝国的各个帝国国家也派出了代表团。 勃兰登堡派出了几名代表,包括沃尔玛。 荷兰共和国派出了一个六人代表团,其中包括荷兰省的两名代表,包括阿德里安·鲍和上艾瑟尔省的威廉·里佩尔达;两个省缺席。 瑞士邦联由约翰·鲁道夫·维特斯坦代表。 條約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法国及其各自盟友之间的明斯特条约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瑞典及其各自盟友之间的奥斯纳布吕克条约 內容 內部政治界限 宗旨 領土調整 重申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和1635年的《布拉格和約》继续有效。 廢除1629年3月6日的《》,教產的歸屬權以1624年持有為準 帝國承認喀爾文宗在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合法宗教地位,同時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 帝國境內各諸侯國可自行訂定官方宗教,天主教、路德宗和加爾文宗為官方主要宗教。 帝國境內各諸侯國有主權及外交自主權,惟不得對皇帝及帝國議會宣戰。 正式承認荷蘭、瑞士為獨立國家;許多地區實際上已享有多年獨立的地位。 哈布斯堡皇室的部分“外奧地利領地”割讓與法國,瑞典和帝國境內的部分新教諸侯: 法国获得除了米卢斯以外的整个地區,并通过《》得到洛林地區梅斯、图勒、凡尔登3個主教区。 瑞典王國获取西波美拉尼亚地區(即瑞典波美拉尼亚)和维斯马城、两个主教区,从而得到了波罗的海和北海南岸的重要港口。 勃蘭登堡選侯國獲得东波美拉尼亚地區和馬格德堡、哈爾伯施塔特、明登采邑主教區。 薩克森選侯國獲得盧薩蒂亞地區。 因公爵約翰·威廉自1609年死後無嗣所引發的於于利希繼承戰爭得到解決,聯合公國按宗教信仰分為兩部分:勃蘭登堡-普魯士得到了信奉新教的克莱沃公国和拉文斯贝格伯国、馬克伯國;天主教領地于利希公國和贝格公國劃歸普法爾茨-諾伊堡公國。 普法爾茨選侯國一分為二: 上普法爾茨與巴伐利亞合併。 下普法爾茨(莱茵兰-普法尔茨)維持獨立。 巴伐利亞公爵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繼續保留選帝侯席位,同時恢復腓特烈五世次子及繼承者卡尔一世·路德维希的普法爾茨選侯資格,選帝侯數量增加到八席。 帝國皇帝選舉不得在現任皇帝在世時進行,以免皇帝干預,影響結果。 法國和瑞典在帝國議會有代表權 允許由天主教教徒和信義宗教徒交替擔任。 此和約導致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失去大量領地,也削弱了王朝對神聖羅馬帝國境內各邦國的控制,使王朝陷入中衰,也使德國陷入封建分裂的時代。
|
內部政治界限 宗旨 領土調整 重申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和1635年的《布拉格和約》继续有效。 廢除1629年3月6日的《》,教產的歸屬權以1624年持有為準 帝國承認喀爾文宗在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合法宗教地位,同時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 帝國境內各諸侯國可自行訂定官方宗教,天主教、路德宗和加爾文宗為官方主要宗教。 帝國境內各諸侯國有主權及外交自主權,惟不得對皇帝及帝國議會宣戰。 正式承認荷蘭、瑞士為獨立國家;許多地區實際上已享有多年獨立的地位。 哈布斯堡皇室的部分“外奧地利領地”割讓與法國,瑞典和帝國境內的部分新教諸侯: 法国获得除了米卢斯以外的整个地區,并通过《》得到洛林地區梅斯、图勒、凡尔登3個主教区。 瑞典王國获取西波美拉尼亚地區(即瑞典波美拉尼亚)和维斯马城、两个主教区,从而得到了波罗的海和北海南岸的重要港口。 勃蘭登堡選侯國獲得东波美拉尼亚地區和馬格德堡、哈爾伯施塔特、明登采邑主教區。 薩克森選侯國獲得盧薩蒂亞地區。 因公爵約翰·威廉自1609年死後無嗣所引發的於于利希繼承戰爭得到解決,聯合公國按宗教信仰分為兩部分:勃蘭登堡-普魯士得到了信奉新教的克莱沃公国和拉文斯贝格伯国、馬克伯國;天主教領地于利希公國和贝格公國劃歸普法爾茨-諾伊堡公國。 普法爾茨選侯國一分為二: 上普法爾茨與巴伐利亞合併。 下普法爾茨(莱茵兰-普法尔茨)維持獨立。 巴伐利亞公爵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繼續保留選帝侯席位,同時恢復腓特烈五世次子及繼承者卡尔一世·路德维希的普法爾茨選侯資格,選帝侯數量增加到八席。 帝國皇帝選舉不得在現任皇帝在世時進行,以免皇帝干預,影響結果。 法國和瑞典在帝國議會有代表權 允許由天主教教徒和信義宗教徒交替擔任。 此和約導致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失去大量領地,也削弱了王朝對神聖羅馬帝國境內各邦國的控制,使王朝陷入中衰,也使德國陷入封建分裂的時代。 另外,此和約導致法國,荷蘭和瑞典這三大歐洲新霸主的崛起。 教皇國對和約感到大為不滿,教皇英諾森十世發佈訓令稱:“在法律本身上,不論過去、現在和未來,它是永遠等於零的、無效的、無用的、無力的、不公平的、不正義的、應貶抑的、應譴責的、無約束力且無效果的。” 影响 这些条约并没有完全结束三十年战争引起的冲突。 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的战斗一直持续到1659年的比利牛斯条约。作为八十年战争的一部分,西班牙和葡萄牙之间的伊比利亚联盟期间开始的荷兰-葡萄牙战争一直持续到 1663 年。尽管如此,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实解决了当时许多悬而未决的欧洲问题。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Texts of the Westphalian Treaties (full text in Latin, with translations to German, English, French, Italian, Swedish, and Spanish)
|
財稅 传统職業
|
传统職業
|
真實惡意原則 嚇阻理論 寒蝉效应 (组织)
|
嚇阻理論 寒蝉效应 (组织) 參考文獻 法律术语
|
2013 年十月,亞洲大學安藤忠雄藝術館開幕邀請安藤忠雄及馬總統英九先生,遭中部大學異議性社團以「停止讓人民丟鞋的憤怒!暴力、蠻幹的從來都是政府!」喊口號與發傳單、舉海報抗議,旋即被警方以以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為由移送台中地院裁處。法官認為,蒐證畫面顯示1人在場外發傳單,2人持海報抗議,還沒靠近舞台就被制止,現場秩序平和,馬總統致詞也未受影響,完全無「藉端滋擾」情事,且3人基於公共議題言論、請願等自由,在公共場所傳達意見,應受《憲法》保障,裁定不罰。 2012 年四月,台塑對中興大學環工系莊秉潔教授,指稱其研究報告損害台塑名譽。 法官表示,台塑起訴狀所提供相關證據,都是莊秉潔針對國光石化案發言,如今六輕跳出來當原告「很奇怪」 警察機關主動查處、移送違反《社維法》謠言罪的案件,從2016年的6件,到2020年高達167件,但2020年司法院裁示有高達77%不罰。政府對《社維法》的利用恐限制言論自由、侵犯人權。 參看
|
年十月,亞洲大學安藤忠雄藝術館開幕邀請安藤忠雄及馬總統英九先生,遭中部大學異議性社團以「停止讓人民丟鞋的憤怒!暴力、蠻幹的從來都是政府!」喊口號與發傳單、舉海報抗議,旋即被警方以以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為由移送台中地院裁處。法官認為,蒐證畫面顯示1人在場外發傳單,2人持海報抗議,還沒靠近舞台就被制止,現場秩序平和,馬總統致詞也未受影響,完全無「藉端滋擾」情事,且3人基於公共議題言論、請願等自由,在公共場所傳達意見,應受《憲法》保障,裁定不罰。 2012 年四月,台塑對中興大學環工系莊秉潔教授,指稱其研究報告損害台塑名譽。 法官表示,台塑起訴狀所提供相關證據,都是莊秉潔針對國光石化案發言,如今六輕跳出來當原告「很奇怪」 警察機關主動查處、移送違反《社維法》謠言罪的案件,從2016年的6件,到2020年高達167件,但2020年司法院裁示有高達77%不罰。政府對《社維法》的利用恐限制言論自由、侵犯人權。 參看 言論自由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