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ence1
stringlengths 0
73.2k
| sentence2
stringlengths 0
64.7k
|
---|---|
球員作出攻擊,並危害對方身體健康的行為(如擊打對方的頭部或頸部、蓄意用腳打擊對方的身體或在擲七米球時蓄意擊中守門員的頭部等); 球員在比賽時間內鬥毆。 個人懲罰 警告(黃牌) 警告為「漸進處罰」的開始,在下列情況下,裁判可向球員發出警告(Warning): 球員作出主要或刻意地針對對方身體的犯規動作; 無視距離擲球球員三米或以其他方式,延誤對方正式執行擲球; 球員或職員抗議裁判的判決(言語或動作); 透過戲劇式的行為,意圖誤導裁判判決; 主動用腳或膝部以下封阻射門或阻礙傳球; 由於戰術原因重複進入禁區 當裁判發出警告(Warning)時,會向受罰球員或職員舉起黃牌示意。 如裁判對球員發出過一次警告,或對同一球隊的球員發出過三次警告;自此以後,球員再次犯規將直接被罰兩分鐘退場。裁判不可對被判過罰出場兩分鐘的球員發出警告。 兩分鐘退場 在下列情況下,裁判可向球員判罰兩分鐘退場(2 minutes Suspension): 換人錯誤或違例進場; 球員在場內或場外重複作出違反體育精神或道德行為; 球員已被警告,仍重複犯規; 當裁判把球判給對方時,球員不立即放下皮球; 該球隊有球員/職員被判取消比賽資格。 當裁判向球員判罰兩分鐘退場時,會向受罰球員或職員舉起手臂伸出兩指示意;受罰球員須離場兩分鐘,時間從裁判鳴哨重新開始比賽時算起。球員在被罰出場期間不得上場比賽,換言之,該隊的上場球員將減少一人。如球員在上半場比賽結束前不足兩分鐘受罰,則有關懲罰會在下半場繼續。 同一球員若被第三次罰出場,則會被取消比賽資格。 取消比賽資格(紅牌) 在下列情況下,裁判可取消球員的比賽資格(Disqualification): 無參加比賽資格的隊員違例進場; 當一名隨隊職員被罰過出場兩分鐘後,同隊的職員再犯有非體育道德行為; 球員作出危及對方身體健康的犯規; 場內或場外的球員或職員作出嚴重違犯體育道德的行為; 球員或隨隊職員在比賽時間以外,即比賽開始前或在比賽中斷時鬥毆; 同一球員第三次被罰出場; 球員或隨隊職員在比賽中斷時重複作出違犯體育道德的行為 當裁判向球員判罰取消比賽資格時,會向受罰球員或職員舉起紅牌示意。受罰球員/職員不得再參加該場比賽,並須立即離開場地及替補區,在餘下的比賽時間不得再以任何方式與球隊聯繫。如球員/職員在比賽期間被判取消比賽資格,該隊一個球員須被罰出場兩分鐘。 取消比賽資格及做出書面報告(藍牌) 藍牌為國際手球總會在2016年球例修訂所加入的新項目之一,目的是讓球隊、觀眾及媒體清楚裁判除了作出取消資格的決定外,還會於賽後向有關賽事的紀律委員會提交書面報告跟進處理。 在下列情況下,裁判可取消球員的比賽資格及做 出書面報告(Information written report): 球員作出特別魯莽或特別危險的動作; 球員作出有預謀或惡意的動作,而這行為與比賽並無關連; 直接向其他人作出侮辱或恐嚇行為(言語或動作); 球隊職員或球員在比賽場區或替補區內破壞一明顯得分機會; 當賽事進入最後30秒而球在球賽停頓的狀態時,球員或球隊職員阻止或延誤對方執行擲球,目的是為了防止對方射門或獲得明顯得分機會 當裁判判定球員或職員的行為除了需要取消資格外,還要提交報告予有關賽事的紀律委員會跟進處理時,會先向受罰球員或職員舉起紅牌示意其被取消資格,繼而再向受罰球員或職員舉起藍牌通知球隊、觀眾及媒體,被判罰的行為會在賽後作出書面報告跟進。被判罰藍牌的球員或職員不得再參加該場剩餘的比賽,並須立即離開場地及替補區,在餘下的比賽時間不得再以任何方式與球隊聯繫,受罰球隊的一個球員須被罰出場兩分鐘。 裁判人員 每場比賽由兩名權力相等的裁判負責,並設有一名計分員和一名計時員協助裁判。 裁判 裁判負責維持比賽秩序,從球員進入比賽場地起開始監管他們的行為;裁判亦負責在賽前對場地、球門、用球、雙方球員的裝著進行檢查,還要檢查替補席人數和確認雙方球隊的隨隊職員。 比賽開始前,一名裁判主持會擲毫選擇賽場。比賽開始時,其中一名裁判為「場上裁判」,站在開球球隊的後方;當對方球隊獲得球後,原來的場上裁判會退至防守隊(原進攻隊)半場的外球門線位置,成為「球門線裁判」。兩名裁判在比賽期間會經常交換位置。 兩名裁判負責保證比賽按規則進行,並對所有犯規的球隊、球員作出判罰(包括判罰警告、兩分鐘退場、任意球及七公尺罰球等)。如果兩名裁判同時鳴哨判罰同一球隊/球員,但在罰則輕重上持有不同意見,裁判應執行較重的罰則。如兩名裁判同時對犯規或球出界鳴哨,但對判罰球隊/球員的裁決意見不同,兩名裁判應透過協商以達致相同裁決;如果雙方無法達成共識,則由場上裁判執行裁決。 計時員 計時員主要負責計量比賽時間、暫停時間和受罰隊員的受罰時間,並於上述三項時間後鳴笛以示比賽重新開始或停止。 計分員 負責填上球員進球數目及時間(所有合法入球皆作一分計算),紀錄紅、黃牌,並於球員第三次被判罰退場兩分鐘時舉起紅牌,示意球員需被罰出場並且必須立即離開球場。 管理組織與主要賽事 国际手球联合会(IHF)負責管理全球各地手球運動的組織;它由五個地區性手球联合会組成,五会分別管轄世界五大洲的手球事務。下面的列表詳列各聯合會的成員,其所舉辦的最高級別的國際賽和球會賽: 參見 室外手球 沙灘手球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國際手球總會 (IHF) Rules of the
|
手球的用球應讓運動員能以單手抓緊,所以不同年齡、性別的比賽用球大小也有分別。不同級別球隊所用球的圓周和重量如下: 比賽規則 概述 手球比賽場地與室內足球場類似。兩隊各七名球員(六名球員加一名守門員)在場上參加比賽,目的是將球射進對方的球門,高分者取勝。在控制皮球時,球員須遵守以下基本規則: 球員在接球後,只能持球3秒鐘,此後必須傳球、運球(拍球移動,類似籃球的運球)或射門。 球員在接球後,可作3步的移動,此後必須傳球、運球或射門;如球員進行運球,則可再作額外3步的移動。 除守方的守門員外,其他球員不得進入球門區。 球隊 每隊上場的球員人數不得超過7人,可設替補球員。每隊球隊必須至少有一位守門員,被認定為守門員的球員可以隨時成為場上球員,或透過替補換入第七名場內球員作賽,在這情況下缺少守門員是允許的,惟在該球隊需要擲守門員球時便需要一名場內球員替換守門員以完成擲球;場上球員也可隨時擔任守門員。其他場上球員可於雙方球門區外自由走動,而守門員除不可在對方球門區外走動外,場上所有地方都可以進入。 比賽開始時,每隊上場球員不得少於五人;但比賽期間如有球員受傷或被逐,使某隊在場上的球員減至五人以下,比賽仍可繼續進行;只有裁判有權決定是否終止比賽。 一般球員 手球規則允許球員用手(張開或併攏)、臂、頭、軀幹、大腿和膝部去擲球、接球、停球、推球或擊球;但不可以用腳或膝關節以下的部位觸球。 球員持球不得超過三秒,持球時的走動不得超過三步;當球員單手或雙手接住球後,必須在三秒鐘內或三步之內將球擲出。當球觸及其他球員或球門後,球員便可再次拍球、運球或接球。 此外,球員如沒有任何明顯的進攻或射門意圖,而持續保持本隊對球的控制,將被視為「消極比賽」,裁判可判罰由對方擲任意球。當裁判發現有球隊「消極比賽」時,可以作出預警手勢,讓控球球隊改變進攻方式;如裁判作出預警手勢後,進攻球隊仍沒有射門,則應判由對方擲任意球。 守門員 手球規則允許守門員在球門區內防守時,運用身體任何部位接觸球;守門員在球門區內的一切持球活動,亦不受場上隊員規則的限制。守門員亦可在比賽期間不持球離開球門區,並在比賽場區參加比賽;離開球門區的守門員,須遵守場上一般球員的規則。 守門員不可以在控制球後持球離開球門區,亦不可以將球門區外地面上靜止或滾動的球拿進球門區。在他/她擲出球門球後,不可以在球觸及其他球員之前在球門區外再次觸球。當球停留在球門區內或正向比賽場區滾動時,他/她亦不可以用腳或膝關節以下的部位觸球。 換人 所有球員須在本方的替補區進出場地。球員離開場地後,入替的球員可在不通知計時員/記錄員的情況下隨時、重複地進場比賽。 如有球隊在換人時違例,裁判會判罰違例球員兩分鐘退場,並在比賽重開時由對方擲任意球;如同一球隊在換人過程中發生多人違例,則只處罰第一個違例的球員。如果替補的隊員進入場地,或在替補區干擾比賽,除了該違例球員須離開場地外該隊亦會被罰,場上的另一隊員須離場兩分鐘。 裝備 同一隊球員所穿著的服裝必須統一,兩隊的服裝顏色和圖案亦須有明顯區別;守門員的服裝顏色,必須與雙方隊員和對方守門員有分別。 球員的球衣號碼應為1至99號,號碼顏色必須與服裝顏色及圖案有明顯分別。印於球衣背後的號碼,高度必須不少於20厘米。雙方隊長須在上臂戴上臂章。 比賽時間 一場標準的手球比賽(16歲和16歲以上球隊)分上、下半場,時間各為30分鐘;而12歲至16歲青少年隊伍的比賽時間為兩個25分鐘,8歲至12歲少年隊伍的比賽時間則為兩個20分鐘。中場休息通常為10分鐘(最長為15分鐘),雙方須在中間休息後互換場地。 比賽在有球員判罰兩分鐘罰出場、取消比賽資格或開除,或球隊執行七公尺球時,計時均需要暫停;此外,球賽的計時亦會在一分鐘球隊暫停和換人違例時暫停。計時暫停時,裁判應用手勢指示計時員停止和重啟計時鐘。 如雙方在正常比賽時間結束時仍打成平手,而比賽規程必須決出勝方,兩隊則在休息5分鐘後進行加時(Overtime)。加時分上、下半場各5分鐘,中場休息1分鐘(雙方互換場地);如果第一次加時後雙方仍打成平手,兩隊則在休息5分鐘後再進行第二次加時。第二次加時分上、下半場各5分鐘,中場休息1分鐘(雙方互換場地);如果第二次加時後雙方仍打成平手,則應按比賽規程決出勝方。 在正常的比賽時間內,每隊每半場可有一次一分鐘的暫停;球隊只有在持球時方可向記錄台申請暫停。 定點球 界外球 當皮球整個越出邊線或外球門線外,裁判會判「界外球」(Throw-in)。界外球由球出界前最後觸球隊的對方執行;球員擲出界外球的位置應是皮球出界的地點;如果皮球越過外球門線,球員則在皮球出界的一側邊線與外球門線交界處擲出界外球。 擲界外球球員的一隻腳必須踏在邊線上,直到拋出皮球為止;擲球隊員不可以將球放在地上,然後撿起。此外,對方隊員必須距離擲球隊員最少三米。 球門球 當守門員在球門區內控制球,或者皮球越過外球門線,且最後由守門員或對方隊員觸球時,裁判會判「球門球」(Goalkeeper-throw)。球門球由守門員從球門區擲出球門區線;當守門員將球擲到球門區外,該球門球即為執行完畢。當球門球擲出後,守門員不得在球觸及其他隊員之前再次觸球。 任意球 當擁有控球權的球隊犯規,或防守球隊由於犯規而使進攻球隊失去控球權,裁判會中斷比賽,並判由對方擲「任意球」(Free-throw)重新開始比賽。 除犯規情況外,裁判亦會在下列情況判決任意球: 比賽因非犯規情況中斷,恢復後應由中斷前擁有控制權的一隊繼續控球; 比賽因雙方沒有控球中斷,恢復後比賽中斷前最後一次控制球的球隊繼續控球; 比賽因球觸碰天花板,或場地上方的固定物而中斷,應由最後未觸及球的球隊繼續控球。 七米球 當防守球員使進攻隊員失去控球權或身體平衡,從而失去明顯得分機會,裁判會判「七米球」(7-meter throw);此外,如球員因錯誤信號或未經允許的人員進入場地,而破壞了明顯得分機會,裁判也會判決七米球。然而,若防守球員犯規,但進攻球員仍能繼續射門得分,則無須再判七米球。 執行七米球的進攻球員,須在場上裁判鳴哨三秒鐘內將球射向球門。球員在球離手前不得觸及或越過七米線,其同隊隊員亦必須位於任意線外,否則將判由對方擲任意球。而對方隊員則必須站在任意線外,並距離七米線至少三米,守門員亦不得越過守門員限制線,否則若擲球球員射門不中,將可獲判重擲。 擲球後,進攻球員在球觸及對方隊員或球門之前不得觸球。 犯規與個人懲罰 犯規 手球的規則不允許參賽球員作出下列行為: 搶奪或打擊對方球員手中的皮球; 用手、手臂、大腿或身體任何部位阻擋或擠開對方球員; 拉、抱、推對方球員(身體或衣服); 跑、跳起來撞開對方球員; 以違反規則的方式,去干擾、阻擋或危及對方持球或不持球的隊員。 如參賽球員針對對手,而不是球作出犯規行為,將受「個人懲罰」()。「個人懲罰」是指除犯規球員的球隊會被判罰任意球或七米球外,其個人亦會受到懲罰;有關懲罰以警告開始,繼而被罰出場兩分鐘,最後是取消比賽資格甚至需要提交報告。基本上,處罰會隨犯規次數逐漸加重,但在例外情況下裁判亦會直接判處較重的懲罰: 球員作出違反體育精神或道德的行為(包括動作或語言); 球員作出攻擊,並危害對方身體健康的行為(如擊打對方的頭部或頸部、蓄意用腳打擊對方的身體或在擲七米球時蓄意擊中守門員的頭部等); 球員在比賽時間內鬥毆。 個人懲罰 警告(黃牌) 警告為「漸進處罰」的開始,在下列情況下,裁判可向球員發出警告(Warning): 球員作出主要或刻意地針對對方身體的犯規動作; 無視距離擲球球員三米或以其他方式,延誤對方正式執行擲球; 球員或職員抗議裁判的判決(言語或動作); 透過戲劇式的行為,意圖誤導裁判判決; 主動用腳或膝部以下封阻射門或阻礙傳球; 由於戰術原因重複進入禁區 當裁判發出警告(Warning)時,會向受罰球員或職員舉起黃牌示意。 如裁判對球員發出過一次警告,或對同一球隊的球員發出過三次警告;自此以後,球員再次犯規將直接被罰兩分鐘退場。裁判不可對被判過罰出場兩分鐘的球員發出警告。 兩分鐘退場 在下列情況下,裁判可向球員判罰兩分鐘退場(2 minutes Suspension): 換人錯誤或違例進場; 球員在場內或場外重複作出違反體育精神或道德行為; 球員已被警告,仍重複犯規; 當裁判把球判給對方時,球員不立即放下皮球; 該球隊有球員/職員被判取消比賽資格。 當裁判向球員判罰兩分鐘退場時,會向受罰球員或職員舉起手臂伸出兩指示意;受罰球員須離場兩分鐘,時間從裁判鳴哨重新開始比賽時算起。球員在被罰出場期間不得上場比賽,換言之,該隊的上場球員將減少一人。如球員在上半場比賽結束前不足兩分鐘受罰,則有關懲罰會在下半場繼續。 同一球員若被第三次罰出場,則會被取消比賽資格。 取消比賽資格(紅牌)
|
五言古詩是中國古代古体诗體裁的一種,全篇由五字句構成。與近體詩(絕句、律詩)相異的是,五言古詩不講求對仗、平仄和句數。 起源 漢代以前,偶有五言的詩句,但沒有完整的五言詩。五言詩是在兩漢民謠和樂府民歌中首先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據《物理論》記載秦代民歌,及《漢書·五行志》、《尹賞傳》索引西漢成帝時歌謠,已為完整的五言形式;東漢時五言歌謠繼續產生,並被採入樂府,其中如《陌上桑》、《江南可採蓮》等,已是比較成熟的五言作品。 文人五言詩始於何時,前人的看法頗不一致。舊傳西漢枚乘、李陵、蘇武、班婕妤等人的五言作品,實際上不可靠。今存最早的文人的五言詩當為東漢班固的《詠史》: 咏史 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太苍令有罪。就递长安城。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鍾嶸《詩品》說他「質木無文」,這說明文人初學五言詩體,技巧還很不熟練。 興起原因
|
五言詩到曹植筆下而擴大其範圍,無所不寫。至建安和魏晉南北朝時期,五言詩已「居文辭之要」,成為最盛行的詩體,出現了大批名作,逐步取代了四言詩的正統地位,成為古典詩歌的主要形式。初唐以後,產生了近體詩,其中即有五言律詩、五言絕句。唐代以後的五言詩便通稱為「五言古詩」或「五古」。 歷代偉大的詩人往往採用五古的體裁,作為立意最高的表現工具。李白說「七言不如五言」,元好問亦以五言為詩的正宗。明清時,詩人寫「詠懷」、「寓感」、「讀史」等題材時,多用五古,作品比同一詩人的其他詩歌,往往更具氣勢。 注釋 參考書目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 Stephen Owen(宇文所安)著,胡秋蕾等譯:《中國早期古典詩歌的生成》(北京:三聯書店,2012)。
|
東漢七言、雜言民謠為數更多,如東漢末年的《小麥謠》、《城上烏》(司馬彪《續漢書.五行志》)、《桓靈時童謠》「舉秀才」(葛洪《抱朴子·審舉》)都是很生動、通俗流暢的七言和雜言民間作品。相傳漢武帝曾會聚群臣作柏梁臺七言聯句,但據後人考證,實係偽託,並不可靠。 魏曹丕的《燕歌行》是現存的第一首文人創作的完整七言詩。以後湯惠林、鮑照都有七言作品。鮑照的《擬行路難》18首,不僅在詩歌內容上有很大的擴展,同時還把原來七言詩的句句用韻變為隔句用韻和可以換韻,為七言體的發展開出了新路。 從梁至隋代七言體詩歌逐漸增多,至唐代七言詩才真正發達起來。七言詩的出現,為詩歌提供了一個新的、有更大容量的形式,豐富了中國古典詩歌的藝術表現力。
|
魏曹丕的《燕歌行》是現存的第一首文人創作的完整七言詩。以後湯惠林、鮑照都有七言作品。鮑照的《擬行路難》18首,不僅在詩歌內容上有很大的擴展,同時還把原來七言詩的句句用韻變為隔句用韻和可以換韻,為七言體的發展開出了新路。 從梁至隋代七言體詩歌逐漸增多,至唐代七言詩才真正發達起來。七言詩的出現,為詩歌提供了一個新的、有更大容量的形式,豐富了中國古典詩歌的藝術表現力。 相关条目
|
此外,还有不少名目看似乐府诗的作品,其实不能吟唱,是唐朝以后的诗人,在并无曲的情况下自创的篇目。 唐朝時,大詩人杜甫自創了《丽人行》、《兵车行》都是名篇,是這種「不能吟唱樂府」的先驅。 新樂府運動 元和年間,白居易、元稹、李紳等繼承杜甫精神,開創了新樂府運動,宗旨是「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了詩歌諷諭時事的作用,白居易所創的《长恨歌》、《琵琶行》等,這些所謂的新樂府,實際上只用来念誦,并不能吟唱,接近古体诗,以示与已传世的樂府曲目的區別。 注釋 參考書目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 Stephen Owen(宇文所安)著,胡秋蕾等譯:《中國早期古典詩歌的生成》(北京:三聯書店,2012)。 外部链接 繁體版樂府詩集,包含繁體字逐字索引
|
漢樂府又發展了《詩經》的敘事成分而形成敘事詩,並且發展了《詩經》的賦比興手法。因屬民間歌辭,語言樸實自然,回旋反覆,形象鮮明,音調和諧,文字活潑,保持了口語的真面目,有音無義的嘆詞,也一併保留。另一特色,是敘事詩的逐步發展,描寫深刻,敘事詳盡,情節較完整,人物形象較具體生動,並出現符合人物性格的對白,以及用對白推動情節。 發展 古代樂府是合樂的詩,如今曲譜的部分已失傳,惟歌詞流傳下來,今從標題上,依然可以看出合樂的痕跡,很多標題上有「歌、行、吟、曲、樂、弄、操、引、調」等字眼的,往往是樂府詩。 兩漢樂府詩的特色,在於“緣於哀樂,感事而發”,故多長篇的敘事詩,如《羅敷行》(又稱《陌上桑》,諷刺權貴調戲民女之醜態)、《飲馬行》、《孤兒行》、《孔雀東南飛》(描述愛情、家庭悲劇)等;六朝樂府大都是“緣情而綺靡”的小詩,故大半為抒情詩,如《子夜歌》、《華山畿》、《襄陽樂》等,而相對於北朝的雄渾大方(如《木蘭詩》)。至唐朝,李白集樂府之大成。 古詩化 此外,还有不少名目看似乐府诗的作品,其实不能吟唱,是唐朝以后的诗人,在并无曲的情况下自创的篇目。 唐朝時,大詩人杜甫自創了《丽人行》、《兵车行》都是名篇,是這種「不能吟唱樂府」的先驅。 新樂府運動 元和年間,白居易、元稹、李紳等繼承杜甫精神,開創了新樂府運動,宗旨是「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了詩歌諷諭時事的作用,白居易所創的《长恨歌》、《琵琶行》等,這些所謂的新樂府,實際上只用来念誦,并不能吟唱,接近古体诗,以示与已传世的樂府曲目的區別。 注釋 參考書目
|
临时国家元首 (“acting head of state”),通常为“非常总统”、“临时总统”、“代总统”对应的英语词汇为“acting president ”,或直接称呼“代理国家元首” 。由于国家元首职权的重要性,各国的法律中,元首职位出缺时如果没有副职或继承人直接接任,大多规定由代职临时接任代理职务,直到新的元首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产生。 在总统制国家,当总统突然辞职、去世,除了国家宪法规定由副总统接任为合法“总统”以外;有的国家不设立副总统职位或宪法没有作出规定由副总统接任的情形下,被授权代理行使“国家元首”权利的人即被称为“临时总统”、“代总统”。 例如:中華民國行憲後第一任總統蔣中正於當年因帶領(名義上是執政黨「中國國民黨」總裁)中華民國政府從中華民國大陸地區撤退來臺,其總統職務由時任副總統李宗仁代行總統職權,成為代總統(而在李流亡美國期間,由時任行政院院長閻錫山行使總統職權)。 另外嚴家淦、李登輝都曾以時任總統於任期中過世後,依《中華民國憲法》以副總統身分繼位總統職務,成為新任總統,即「真正的總統」。<p> 在君主立宪制国家,君主事先没有遇先下詔,就突然退位、禪讓或駕崩,除了宪法、法律规定由储君或備位親王直接繼位的情形除外,要求必须按照法定程序产生新的国家元首,过渡期内,被授权临时行使国家元首权利的人称为“代理国家元首”。 例如:柬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努克曾多次突然宣布让位,均由谢辛代理柬埔寨国家元首。君主暂时无法履行职务时(例如发生疾病、出国访问等情况)则由“監國”、“假王”、“摄政王”或类似的职位代行元首职责。 例如:拉瑪九世駕崩後,太子摩訶·瓦集拉隆功等待繼位時,自稱「監國假王」。 又如英格兰法律规定,君主短期无法视事时,由称为“国务参事”(Counsellor of State)的亲王会议临时代行元首职责,而君主长期无法视事时,则会任命摄政王代理元首职务。<p> 在某些国家的法律制度中,国家元首出缺时,副元首未必能接任,而只能“代理国家元首”,直到下任元首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产生。 例如文化大革命期间,董必武和宋庆龄在中国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打倒后以国家副主席的名义代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一职,董必武还担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代主席一职。由于当时中国政府无法按照宪法正常运作、全国人大等法定国家机构无法依法罢免前国家主席的职位以及选举继任的国家主席,因此副主席没有继任主席职位。<p> 在英国以外的英联邦王国,总督(实际国家元首)临时出缺时(例如总督去世、出国访问等情况),由称为“行政官”(Administrator)的官员临时代职。行政官的人选在法律中有具体规定,一般是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在澳大利亚联邦则是联邦各州州督中任职最久者。 临时政府首脑 临时政府首脑,对应的英语词汇为“acting head
|
State)的亲王会议临时代行元首职责,而君主长期无法视事时,则会任命摄政王代理元首职务。<p> 在某些国家的法律制度中,国家元首出缺时,副元首未必能接任,而只能“代理国家元首”,直到下任元首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产生。 例如文化大革命期间,董必武和宋庆龄在中国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打倒后以国家副主席的名义代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一职,董必武还担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代主席一职。由于当时中国政府无法按照宪法正常运作、全国人大等法定国家机构无法依法罢免前国家主席的职位以及选举继任的国家主席,因此副主席没有继任主席职位。<p> 在英国以外的英联邦王国,总督(实际国家元首)临时出缺时(例如总督去世、出国访问等情况),由称为“行政官”(Administrator)的官员临时代职。行政官的人选在法律中有具体规定,一般是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在澳大利亚联邦则是联邦各州州督中任职最久者。 临时政府首脑 临时政府首脑,对应的英语词汇为“acting head of government”,汉语的称谓通常为“代总理”、“代首相”等(acting premier、acting prime minister等)。当政府首脑出国访问或发生疾病而无法视事时,一般会由副总理、副首相等其他官员代为履职,称为“代总理”或“代首相”等。政府首脑突然去世或辞职时,有些国家的法律规定是由副总理或其他官员直接接任成为总理,但如果前任出缺与后任正式获得任命之间有相当时间的话,则临时接任者在获正式任命前也是“代总理”或“代首相”等。发生一届政府集体辞职(内阁总辞)以后,如果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任命、选举)产生新的政府以前由临时过渡政府执政的话,此政府首脑也是“代总理”或“代首相”,例如中国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代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期间、李鹏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代总理。但在多数内阁制国家中,前一届政府总辞后一般会以“看守内阁”身份留任至下届政府产生,因此其首脑是正式总理、首相(也可称为“看守总理、首相”),而不是“代总理”或“代首相”。 地方、部门临时行政长官 地方代理行政长官与临时政府首脑产生和任免一样。多党制国家其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的产生和政府首脑基本一致,基本为通过直接选举的形式竞选产生;一党制国家实际上通过任免加法律上议会通过的形式。其临时行政长官即为“代理行政长官”,如代州长、代省长、代市长、代县长、代乡长。例如前任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賴清德在尚未接任前的職務為臺南市市長,後接受總統蔡英文之邀約,前往臺北市接任行政院院長一職。原臺南市市長一職則改由內政部依《s:地方制度法》派任原任臺南市政府秘書長李孟諺擔任代理市長處理市政。 部长等行政官员临时出缺时,在不区分由议员出任的政务官和由政府任命的事务官的国家和地区,一般会规定由副职官员或其他官员代职,直到下任官员按照规定程序产生,或代职官员的任命获得确认,真除转正。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各个部办委的最高行政负责人,按照《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有其程序,当出现人事变更时,未按程序受命的行政负责人即称为“代x”如“代部长”。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法当中,也都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署理行政长官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署理行政长官一职。在区分由议员出任的政务官和由政府任命的事务官的议会制政体中,一般政务官(部长、大臣等)不会出现代职,发生出缺时需等候内阁或议会任命继任,而事务官一般会规定由事务官系统内的官员出任代职,直到内阁任命新官员或确认代职官员真除转正。 政党职务 政党的首脑出缺时,在通过政党内部竞选、补选、推选或形式上选举产生下任之前,临时受命担任政党的政治领袖(党魁)或党务负责人(主席、书记、总裁等)的,通常称为“代书记”、“代主席”、“代党魁”、“代总裁”等,如中國國民黨籍的黃敏惠,曾於時任黨主席朱立倫因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失利辭去中國國民黨主席後,於同年1月18日以副主席升任代理黨主席一職,成為首位女性黨主席(代理),也同時成為中國國民黨建黨以來首位女性代理主席。另外赵紫阳在胡耀邦下台后,曾担任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代总书记。 临时职位或代理职位实例列表
|
案例 1912年,中華民國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形式於南京成立後,孫中山與黎元洪曾被推舉為「臨時大總統」,並制定《臨時約法》。2月,清帝退位。中华民国继承清朝法统,获得“中国”全部主权。至後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北遷北京,才逐步完成中央政府的組織體系。
|
1912年,中華民國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形式於南京成立後,孫中山與黎元洪曾被推舉為「臨時大總統」,並制定《臨時約法》。2月,清帝退位。中华民国继承清朝法统,获得“中国”全部主权。至後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北遷北京,才逐步完成中央政府的組織體系。 20世紀末,正值香港回归與澳門回归,殖民宗主國在統治末期成立了屬於殖民地自治當局的「臨時立法會」,係由港英立法局與澳葡立法會成員組成;在港澳移交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後,臨時立法會改組為正式的香港立法會和澳門立法會,決定特區境內的一切政策法律規章。 2003年3月20日美军占领伊拉克推翻萨达姆·侯赛因政权以后,伊拉克内部各个派别争斗激烈,国内局势混乱,开始建立的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和之后建立的伊拉克临时政府(或称“伊拉克过渡政府”)。在这种情况下其最高负责人可能两种身份即既是国家元首也可能是政府首脑。2004年6月8日,安理会通过第1546号决议,期待伊拉克临时政府在6月30日后享受完全主权和独立。
|
愛國詩 《書憤五首.其一》 《病起書懷》 《劍門道中遇微雨》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其二》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其二》 山水田園詩 《遊山西村》 《臨安春雨初霽》 悼亡詩 《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 《沈園二首》 《十二月二日夜夢遊沈氏園亭》二首 《春遊》 詠梅詩 《梅花絕句六首.其一》 《梅花絕句六首.其二》 《卜算子.詠梅》 注釋 影視形象 電影《风流千古》(1981年):由计镇华飾演陸游 電視歌仔戲《釵頭鳳》(1989年):由黃香蓮飾演陸游 參考書目 《宋史》卷三九五 高津孝:〈陸游評價的系譜──愛國詩人與國家主義 〉。 南宋官员 宋朝進士 南宋词人 中國茶人
|
逝世 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一代愛國詩人陸游抱著未見國土收復的遺恨,便與世長辭,享壽八十五歲。 臨終前寫下最後一首詩《示兒》。 陆游死后第二年,金朝和蒙古就爆发了野狐嶺戰役,金朝连连挫败,导致金朝内部发生弑君政变,加速了金朝的灭亡。 詩詞 陸游一生力主北伐,雖然屢受主和派排擠打擊,但是他的愛國情操至死不渝,作为一位爱國诗人,滿腔救國熱忱,“他看到一幅畫馬,碰见幾朵鲜花,聽了一聲雁唳,喝幾杯酒,索幾行草書,都會惹起报國仇、雪國耻的心事,血液沸騰起来”。也與尤袤、楊萬里、范成大並稱「南宋四大詩人」。死前曾作《示兒》一絕:“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堪稱是最能表現陸游創作精神的代表作。 陸游的詩產量極多,至老仍然創作不懈,但難免“詞句蹈襲,語意復出”。實際上創作了一萬多首,經他自己刪除淘汰之後仍有九千三百多首。 詩大致可分為三期: 第一期為少年到中年(46歲),時期最長但留存作品最少,約200首,因陸游將自己早期“但欲工藻繪”的作品刪除淘汰的關係。 第二期為46-54歲,詩約2400多首。此時期因深入軍旅生活,詩風變為豪放壯闊,愛國思想也更加提升。此一時期詩歌創作的成熟和豐富,奠定了他作為一代文宗的崇高地位。 第三期為蟄居家鄉到逝世,現存詩6500首。數量之所以較多是由於他晚年未暇淘汰的緣故。此時期與農民接觸較多,再加上宦海沉浮,飽經憂患,且年事已高,因此風格轉為清曠淡遠的田園風格和蒼涼的人生感慨。 雖然詩風前後轉變了三次,但陸游的詩中一直充滿強烈的愛國情感。其他也有較為平淡、清麗、甚至是奇譎的作品(詩集中有數百首記夢的詩),不過那是少數。 《關山月》、《書憤》、《金錯刀》、《農家嘆》、《黃州》、《長歌行》等,均為其代表作。 另也工於詞,纖麗處似於秦觀,雄快處似於蘇軾,超爽處更肖辛棄疾。以《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卜算子》(驛外斷橋邊)等最為著名。 他的文學理論也具有相當影響力,主張詩文為發洩人心鬱悶的利器,又主張養氣以求工。 家庭 著作 《劍南詩稿》85卷 《渭南文集》50卷 《放翁逸稿》2卷 《放翁詞》一卷。 《南唐書》18卷 《老學庵筆記》10卷等。 其他尚有: 《示兒》 《家世舊文》等。 代表作 愛國詩
|
2023年10月7日(第四次中东战争五十周年纪念日),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由加沙地帶發動代號「阿克薩洪水」的軍事行動,發射逾5,000枚火箭彈襲擊以色列並派員進入其南部領土。并俘虏了多名以色列国防军将领,以色列國防軍隨後向對方空襲予以還擊,並發出「戰爭狀態警報」。,目前,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敦促以色列人离开加沙,10月9日,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表示已下令全面包围加沙地带。 2023年10月18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巴以冲突举行了会议,对巴西提出的一份呼吁“实行人道主义暂停”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12票赞成、1票反对和2票弃权。由于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美国,使用了一票否决权,草案最终未能通过。 和平进程 在1991年,就在波斯灣戰爭之後,当美国总统乔治·H·W·布什在西班牙的马德里召开了一次被称作1991年马德里和平会议之後,突破性发展发生了。在主办国挪威,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举行了一系列的秘密会谈。会後,巴解组织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还有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在白宫草坪上签署了奧斯陸協議。对于他们的努力,拉宾、阿拉法特和以色列外交部长西蒙·佩雷斯獲授199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在1995年拉宾被暗杀之后,和平进程减慢到几乎停止的地步。巴勒斯坦人在居住地上的生活程况沒有改善,以色列定居点也没有拆除。並且,居住在西岸地区的巴勒斯坦人遭受到了来自巴勒斯坦军事组织的自杀式炸彈襲擊,夾雜在以色列人的還擊下,他们感觉无法生活下去了。 2000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召集了一次巴勒斯坦总统亚西尔·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埃胡德·巴拉克之间的和平高峰会。以色列总理巴拉克称已经提供了巴勒斯坦人大约 95%的有争执的领土,连同在东耶路撒冷上的巴勒斯坦主权。 但很多人说,巴拉克提及的69處犹太人定居点(包括 85%的西岸犹太人)被划分给以色列,共计是10% 的西岸区领土,巴拉克也提议“以色列临时控制”的另外的10% 的西岸区是有争议的领土,这一个地区包括许多其他的犹太部落。剩余80%被提议的巴勒斯坦所屬西岸地区被以色列公路旁的检查站所瓦解,因为这让巴勒斯坦人削弱他们自由地旅行在领土上旅行而且减少吸收巴勒斯坦难民的能力,尽管克林顿总统先生努力,阿拉法特仍抵制了这个提议并且和谈破裂。 在2001年一月在Taba的协议稍后,以色列谈判者呈现了一个新的地圖。建议移走“临时受以色列人管制的”地区,巴勒斯坦方面接受了这个提议。不幸地,巴拉克没有一个有利的位置来把这呈现给以色列的民众因为他的支持率很低还有西岸的公共暴行攻击,他没有作更多是要求。和谈并没有任何协议签署。之後,右翼联合党候选人沙龙在2001年2月當選为以色列总理。 和平路线图 在2002年7月,在美国的四方斡旋下,向欧盟、联合国和俄罗斯概略的说明了一个称作“和平路线图”的原理,它包括了一个中立的巴勒斯坦国。路线图在2003年四月会见首任巴勒斯坦當局總理阿巴斯後发布。美国和以色列为这个首任新总理上台高兴,他们两者都拒绝与阿拉法特进行和谈。 这个计划要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当局各自独立行动,暂时搁置争议直到能建立亲善关系为止。 第一步,巴勒斯坦当局必须 “立刻在其土地上以可见的效果努力拘捕,打乱,抑制个人和团体引导和计划的在若何地方针对以色列人的暴力攻击”并且,“重建并重新集中巴勒斯坦当局的安全设施『必须』开始维持,对准,而且有效的运用以对抗所有那些专注于恐怖的人并且毁坏恐怖份子制造恐怖活动的能力和基础设施”。 以色列要拆除在2001年3月份之后建立的定居点,停止所有那些定居点的活动,把军队从在2000年9月28日之后占领的巴勒斯坦地区移开,结束宵禁而且减轻对人和物在行动方面的限制。 在成功当选之后,阿巴斯说他无法不挑起内战反对哈马斯。很清楚的是阿巴斯只控制了巴勒斯坦安全设施的一小部份,大部分依然由阿拉法特牢牢控制着。在2003年6月29日,哈马斯和回教讨伐异教徒组织同意了3个月的“”(临时停火), 附加条件是以色列停止暗杀巴勒斯坦领袖和停止處死被以色列管理拘留處释放的巴勒斯坦人。以色列则答应撤回在巴勒斯坦地区的一些军队但是不答应撤销它的暗杀行为。 大约6个星期之久,暴行行为真正的减少了:除了在边界。在8月12日hudna在快速被阐明之后。以色列暗杀了二名哈马斯战士和另外二个进入那布卢斯的人。隔天来自那不勒斯的一架哈马斯自杀式炸弹袭击者和一个回教讨伐异教徒组织的自杀式炸弹袭击者各杀了一个以色列人,并打伤数人。8月14日,以色列暗杀了穆罕默德播种者-回教讨伐异教徒组织领袖军事执行官希布伦。8月19日一个哈马斯自杀式炸弹袭击者杀死了34个刚刚在哭墙祈祷後坐公共汽车回来的犹太人。二天之后,以色列直升飞机杀了一个第4级别的哈马斯领袖分子,伊斯邁·阿布·夏那布。哈马斯和回教讨伐异教徒组织申明在现阶段与hudna脱离关系,虽然它實际上早已停止。接下来的几天,以色列直升飞机发射导弹攻击了哈马斯领导所在的加萨走廊。以色列突击队也在希布伦对寻找哈马斯头目阿貝達拉·庫瓦薩馬、阿默德·巴德和那不勒斯的穆罕莫德·哈那里目标。雙方的行动都令其他民衆意外伤亡。 巴勒斯坦武装法塔赫活跃份子公然地威胁要杀死阿巴斯。阿巴斯没有从阿拉法特那得到权利去执行和平路线圖的任何一个方面。在他的下台演讲中,阿巴斯把他的失败归咎于同时缺乏来自巴勒斯坦的当局和民众的政治支持。 更变的和平提议 藉由困难的路线图计划,壓力促使去找寻一个替代方案代替。在2003年12月7日,以色列的艾胡德·奧爾默特提议单方面的大规模从西岸地区和加萨走廊撤出,放弃一些犹太人的定居点和一些领土。这行为被解释为沙龙的试验行为,他在12月18日对巴勒斯坦当局的演讲中给巴勒斯坦当局在以色列采取 “单方面行动”之前“几个月”时间去落实路线圖计划。演讲被美国政府强烈批评,美国警告说反对先发制人的夺取路线图成果。为了以色列人的利益,这應是以以色列人民对安全的关心和达成互惠让步的需要应当作为交换的。 另外的一组两年半的谈判是由前以色列前司法部长約希·貝林和前巴勒斯坦新闻局部长亞瑟·阿貝德·拉波秘密举行的。12月1日,二个当事人在日内瓦(称为日内瓦协定)为和平签署发表了一个非正式的蓝图,它为解决衝突制定了基本的架构。它的最终目标与路线图计划没有太大的不同,但是它解决问题采取了“大爆炸”的方法而不愿采取一个按部就班的方法。它被以色列政府和许多巴勒斯坦人谴责发对,巴勒斯坦当局对其不置可否,但是它被许多欧洲政府和布什政府的重要成员包括美国国务卿科林·鲍威尔所欢迎。 另外一个以色列内外人士所提议的方案:“一国方案”。这个方案准备以色列先正式地并吞巴勒斯坦领土,然后建立一个不可分割的单一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自治州。纽约教授托尼·朱特支持該方案,对这个建议既有表示赞同的也有表示指责的。实际上它并不是一个新主意,它早在1920年代就存在,但是因为阿拉伯人口数量在以色列领土的突飞猛进而受到越来越多到重视。有些令人惊讶地,一些以色列定居者及許多阿拉伯裔以色列人支持这个方案,他们希望以色列可以永远地合法拥有西岸地区和加萨走廊,而阿拉伯裔以色列人則寧願被歧視他們的以色列統治、也不要被腐敗暴力的哈瑪斯及法塔赫統治,況且阿拉伯裔以色列人可以藉由併吞巴勒斯坦來獲得大勢力。考虑到大量的人口和政治问题可能升级,而且猶太人會擔心這樣可以藉由公投、將以色列給改名成巴勒斯坦,无论如何,它似乎对问题未必会有真正的解决。 最近的方案是三國方案,這個方案是放棄建立巴勒斯坦國,而將約旦河西岸併入約旦、加薩走廊併入埃及。優點在於埃及及約旦對以色列來說是溫和的鄰居,而約旦河西岸及加薩走廊會有比較好的發展,而且嚴格來說這樣巴勒斯坦國只是改名成約旦;其缺點是約旦無法負擔約旦河西岸、以色列及埃及都害怕穆斯林兄弟會因而得勢、也會惹到巴勒斯坦民族主義。 重开以巴和谈 2013年7月29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代表星期一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与美国国务卿克里共进晚餐,重启以巴和谈。这是以巴和谈中断叁年以来双方代表首次重归谈判桌,然最後談判破裂以色列和美國開始對巴勒斯坦地區施加軟性經濟制裁至今。 2016年美國唐纳德·特朗普總統上台後開始主導推翻民主黨時期中東政策,並單方撕毀伊朗核協議,同時以猶太女婿贾里德·库什纳主導下開始一份名為「世紀協議」的巴以問題方案,該方案主軸非常簡單也就是繼續加大對巴方經濟制裁提升其民眾痛苦,之後在極限施壓下承諾以大量經濟援助交換巴放棄一切政治要求,其策畫主體為提供巨量經濟投資讓10年內巴勒斯坦地區GDP上升一倍,失業率降至10,成立50間醫院等,但必須放棄建國立場、放棄一切武力裝備、放棄耶路撒冷、放棄以色列占領區等,而經濟投資資金由沙特一派國家出資大部分,美國私人公司視情況投資部分,這一部分交換條件為美國出兵消滅伊朗政權,或至少消滅其核武計畫設施。 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在第一時間聲明不會參與此「世紀協議」任何討論,其認為計劃本身「荒謬可悲」根本毫無約束力能強制美國守約做到其給予的油水,同時主權與意識形態不是可交易商品,不會看在錢的角度賣掉聖城耶路撒冷,同時美國本土的學者,曾擔任美驻埃及和以色列大使的普林斯頓教授库尔泽發推特文表示,看完這川普女婿籌畫兩年的世紀計畫,若是一張本科生考卷他只能給個「C」他評論可看出整群撰寫者都是對中東一無所知甚至從沒去過的人,中東問題若是如此簡易便不會成為超過半世紀以來多國外交菁英都無解的死題。 反应 2019年9月28日,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莫哈末在第74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说时表明,马来西亚无法接受以色列公然占领巴勒斯坦领土作为定居点,同时侵占耶路撒冷。 參見 各民族 阿拉伯人 犹太人 各宗教 伊斯兰教 犹太教 基督教 各地理區域 以色列 巴勒斯坦 以色列地理 约旦河西岸地区 加薩走廊 各地点 耶路撒冷 伯利恒 杰里科 各段历史 以色列历史 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9年停战协定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 1982年第五次中东战争 1990-1991年海湾战争 2008年加沙戰爭 2014年加沙戰爭 2015年以巴衝突 2019年5月以巴衝突 2021年以巴冲突 2022年加沙—以色列冲突 2023年阿克萨清真寺冲突 以色列—哈瑪斯戰爭 中东战争 特朗普和平计划 各意识形态 犹太复国主义 猶太主義 反錫安主義 反猶太主義 各方武裝勢力 以色列國防軍 法塔赫 哈马斯 真主党 各方人物 以色列人 阿里埃勒·沙龙 本雅明·內塔尼亞胡 巴勒斯坦人 艾哈迈德·舒凯里 亚西尔·阿拉法特 艾哈迈德·亚辛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中东政策委员会 Pro-Israeli organization that claims to combat media bias Sharm El-Sheikh Fact-Finding Committee Final Report (Mitchell Report) 以色列政府
|
在1982年,以色列在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槍手槍擊重傷後,出动陆海空军100,000多名部队,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叙利亚军队发动了大规模的進攻,几天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南半部,并捲入自從1975年以來一直進行的黎巴嫩內戰。以色列的開戰理由為保護以色列在北方的殖民區,當時殖民區經常受到來自黎巴嫩的恐怖攻擊。在建立了四十公里的障礙區後,以色列國防軍繼續前進,甚至攻下了首都貝魯特。以色列軍隊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逐出了黎巴嫩,迫使巴解轉移基地至突尼斯。是為黎巴嫩戰爭。以色列最後在1986年撤出了大部分在黎巴嫩的軍隊,邊界的緩衝地帶則一直被維持著,直到2000年以色列進行單方面的撤軍。 除以上大规模战争外,以阿间还爆发了多次非战争流血冲突。1968年至1972年這段期間稱為消耗战争,以色列和敘利亞、埃及間的邊界頻繁爆發許多小規模的衝突。除此之外,在1970年代早期,巴勒斯坦武裝组织开始對以色列和各國的猶太人展開恐怖攻擊,在197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中爆發了慕尼黑慘案,巴勒斯坦的武裝民兵挾持以色列的代表團運動員作為人質,最後所有人質皆遭殺害。以色列對此展開了報復性的「不老泉行動」乃至「天譴行動」,由一群以色列情報特務局(俗稱摩薩德)的特工在世界各地暗殺那些筹划慕尼黑慘案的幕後兇手。 在1987年爆發的巴勒斯坦大起義引燃了佔領區域的一連串暴動。加沙的巴勒斯坦人怒火中烧,走上街头,采用游行、罢工、抵制美以货物等和平方式,不与占领当局合作,展开与以色列当局持续数年的对抗。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总部当时设在突尼斯,“哈马斯”组织被猜度为幕后指挥者。在那次起义中,巴勒斯坦人创造出以落后“冷兵器”向以色列示威的斗争方式,即以青少年在街头投掷石块、自制燃烧瓶与现代武装的军警对抗;这次起义到1993年“奥斯陆协议”签署之后才告一结束。 在1979年3月,貝京和沙達特在美國首都華府達成《以色列-埃及和平條約》。隨著條約的簽訂,以色列從西奈半島撤軍,並且撤離了自從1970年代開始在那裡建立的移民區。以色列也同意依據1949年劃定的綠線讓巴勒斯坦獲得自治權,而仍非1947年联大181决议划定的界限,尤其以色列堅持以耶路撒冷為首都,並正式定為法律。 1993-2000:奥斯陆和平进程 在1992年的選舉之後,伊扎克·拉賓成為了總理,相隔十五年後再度主政。在選舉中,工黨曾經承諾將會大力改善以色列的國內治安和與阿拉伯國家的關係。到了1993年底,以色列的工黨政府拋棄了1991年的馬德里協議框架,改與巴解直接簽訂奧斯陸協議。 最初以色列大眾廣泛支持奧斯陸協議,然而在協議簽訂之後以色列仍然持續遭到哈馬斯武裝團體的頻繁攻擊,協議受到的支持也開始大量減少。在1995年11月4日,拉賓遭到極端的以色列民族主義者伊蓋爾·阿米爾刺殺。 由於拉賓的遇刺,大眾對於奧斯陸協議的觀感也稍有好轉,大為提升了接任人希蒙·佩雷斯的支持度。不過,新的一波自殺炸彈攻勢加上阿拉法特讚美炸彈客的聲明,使得公眾輿論再次扭轉,並且在1996年5月的首次總理直接選舉,佩雷斯敗給了右翼聯合黨的本雅明·內塔尼亞胡。 雖然內塔尼亞胡被視為是奧斯陸協議的堅定反對者,他仍然決定從希伯倫撤軍,並且簽下了懷伊備忘錄(Wye River Memorandum),給予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更大的自治權力。在內塔尼亞胡任內巴勒斯坦團體對以色列平民的襲擊活動大為減少,然而他的聯合政府仍然在1999年垮台。在1999年選舉中工黨的埃胡德·巴拉克以大幅票數差距擊敗內塔尼亞胡而繼任總理。 巴拉克和亞西爾·阿拉法特曾在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的斡旋下於2000年在大衛營進行協商,然而協商最後失敗,阿拉法特提出的條件是一個由73%西岸地區和100%加薩走廊組成的巴勒斯坦國家,並且在10至25年時間內將西岸地區的巴勒斯坦領域擴展至90%(排除耶路撒冷郊區則是94%),但巴拉克認為方案否定以色列在耶路撒冷的地位,而阿拉法特堅持以耶路撒冷作為巴勒斯坦國家的首都,拒絕這個提議。 2000-現在 在談判破裂後,巴勒斯坦開始了第二次的暴動,稱為阿克薩群眾起義,暴動開始的時間就發生在以色列反對派領袖--{zh-cn:阿里埃勒·沙龙; zh-tw:艾里爾·夏隆; zh-hk:阿里埃勒·沙龍;}-訪問耶路撒冷聖殿山之後不久。協商的失敗以及新暴动的爆發使得許多以色列人對巴拉克政府感到失望,並且也使和平協議的支持度大減。 在一場總理的特別選舉後,艾里爾·夏隆在2001年2月成為了新的總理,右翼聯合黨在不到兩年後重新主政,稍後又在2003年的選舉中當選了連任。-{zh-cn:沙龙; zh-tw:夏隆; zh-hk:沙龍;}-開始從加薩走廊進行單邊的撤軍,這次撤軍在2005年8月至9月間實行完成。 以色列開始在西岸地區建立了圍牆,目的是為了保護以色列免遭武裝巴勒斯坦團體的攻擊。為了建立長達681公里的圍牆,接近圍牆的緩衝地區也連帶的減少了9.5%的西岸地區面積,使得巴勒斯坦居民的經濟狀況遭遇困難。圍牆的建立遭致了國際間的許多批評,也遭到一些以色列極左派的批評,不過,圍牆的確有效的減少了對以色列平民的恐怖攻擊事件。 2006年6月25日凌晨,8名巴武装人员通过地下通道潜入位于加沙地带南部附近的以军哨所,向坦克和碉堡发射火箭弹,并炸毁一辆装甲车。以军发言人证实,2名士兵被炸身亡,4名士兵受伤。遭绑架的以军士兵是19岁的吉拉德·沙利特。当晚,以色列内阁举行特别会议,决定同意国防军着手营救这名士兵。以色列對此展開了夏雨行動,大量轟炸哈瑪斯目標以及其他橋樑、道路、以及發電站。以色列也派軍佔領此地區。 2008年12月19日,哈馬斯與以色列簽署的停火協議到期,哈馬斯向以色列境內發射大約百枚火箭彈和迫擊彈,以色列藉此發動反擊,從12月27日開始對加薩走廊實行空中軍事攻擊。2009年1月3日,以軍開始發動地面進攻。 2014年7月8日,以色列国防部队发动了名为“保护边缘行动”的针对哈馬斯的军事入侵,釀成巴勒斯坦平民死傷慘重。 2014年8月27日,以色列和哈马斯达成停火协议,2014年以巴冲突结束。 2015年10月11日,以色列國防軍在加薩走廊邊界和參與示威遊行的巴勒斯坦人爆發一連串衝突,造成6人死亡和50多人受傷。 2018年5月14日,美國駐以色列耶路撒冷大使館開幕,正值以色列的獨立日,亦是巴勒斯坦「災難節」的前一日。加沙地帶爆發新一輪示威反對美國和以色列,批評兩國認定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侵佔巴勒斯坦的主權。其後以色列警方開槍鎮壓示威,超過50人死亡、至少2,000人受傷。巴勒斯坦人稱之為「大屠殺」,外界相信此次示威為近年以巴衝突中最血腥的一日。多國批評以色列的行動,其中土耳其更加驅逐外交官,以色列則以對方不尊重外交禮儀為由,驅逐土耳其外交官。而美國則支持以色列,指責哈馬斯挑起衝突。 2018年12月10日,以色列军人进入拉姆安拉打伤27名巴勒斯坦人。 2019年5月3日至6日,自加沙地带两名以色列士兵在加沙-以色列边境的每周抗议活动中受到狙击手射击,加沙-以色列冲突于2019年5月3日开始升级,作为回应,以色列空军进行了空袭,造成四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此后,加沙向以色列发射了数百枚火箭弹,而以色列空军袭击了加沙地带内的许多目标。 此外,以色列增加了在加沙-以色列边界附近的部队人员。在埃及的调解下停火协议于5月6日生效。 2020年5月,巴勒斯坦总统馬哈茂德·阿巴斯宣布与美国和以色列的所有协议无效。不過在當年11月17日,巴方决定与以色列恢复双边安保和民事合作。 2021年5月7日,由於以色列最高法院準備審理驅逐東耶路撒冷謝赫傑拉區巴勒斯坦人出住處一案,加之以色列警方以防疫為理由,限制巴勒斯坦民衆齋月期間前往聖殿山祈禱,引爆大規模衝突,以色列部隊衝入阿克薩清真寺導致衝突升級。11日哈馬斯向以色列中部城市特拉維夫發射火箭彈,以色列隨即在加沙轟炸展開還擊。 2022年8月5日,以色列国防军以“破晓行动”的名义向加沙地带的武装分子和基础设施发动空袭。 2023年1月26日,以色列军方在杰宁市与巴勒斯坦武裝分子发生冲突,导致至少9名巴勒斯坦人死亡、20人受伤,9名死者中包括1名年長婦女和8名男性。這起衝突成為傑寧鎮20年來,死傷最嚴重的一次。巴勒斯坦总统马哈茂德·阿巴斯宣布为遇难者哀悼三天。同時巴方决定中断与以方的安全协调。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同時从加沙地带向以色列发射两枚火箭弹。1月27日,以军表示两枚火箭弹已被防空系统拦截。 2023年2月22日晚,以色列军队对纳布卢斯发动突袭,造成11人死亡。2月底,約旦河西岸北部城鎮胡瓦拉有兩名以色列人遭巴勒斯坦人槍殺,引發住在附近猶太定居點的以色列人不滿。大批以色列人襲擊巴勒斯坦人的房屋,有多間房屋和十多架汽車被人放火。襲擊中有一名巴勒斯坦男子中槍身亡,4人嚴重受傷,近一百人吸入催淚氣體接受治理。同時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官员在约旦会谈,承诺采取措施以缓解不断升级的暴力冲突。同時以色列承诺在未来4个月停止讨论建立任何新的定居点,并在未来6个月停止批准任何新的定居点。 2023年3月7日,以軍進入約旦河西岸傑寧難民營搜捕,期間與巴勒斯坦人發生衝突,導致6名巴勒斯坦人被以軍擊斃,另有26名巴勒斯坦人受傷。3月9日,有3名巴勒斯坦人在杰宁被以色列军人打死。4月6日,以色列军队对加沙地带发动空袭。 2023年5月9日凌晨起,以色列国防军出动战机空襲對加沙地带發動多輪空襲,截至5月11日,襲擊已造成30人死亡,76人受伤。死者中包括傑哈德的3名领导人。以色列方面遭到火箭弹襲擊,造成至少1人死亡。5月12日下午,以色列国防军对加沙地带中部一处公寓发动空袭,造成包括一名杰哈德高级成员在内的多人死亡。5月13日,杰哈德同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5月22日,巴勒斯坦卫生部表示,以色列军队在纳布卢斯打死3名巴勒斯坦人。 2023年6月19日,以色列突袭杰宁难民营,打死了包括一名儿童在内的5名巴勒斯坦人,另有691人受伤,其中包括7名以色列士兵。另外這也是以色列20年年來首次動用飛機轰炸约旦河西岸目标。 2023年6月20日,两名巴勒斯坦哈马斯武装人员在约旦河西岸的一处犹太人定居点开枪,造成4名以色列人死亡,另有4人受伤。两名袭击者被以军开枪打死。之後以色列国防军宣布向约旦河西岸增派兵力。同時大批犹太定居者攻击了位于约旦河西岸的多个巴勒斯坦城镇,冲突導致至少有30多名巴勒斯坦人受伤。 2023年6月21日,以色列軍方使用無人機對傑寧一輛汽車發動空襲,造成3名巴勒斯坦人死亡。這是以軍2005年以來,首次在西岸地區利用無人機實施暗殺行動。 2023年7月3日,以色列军队对杰宁难民营发起突袭,導致至少12名巴勒斯坦人死亡,140人受傷。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宣佈中断与以方的联系和安全协调。7月4日,特拉维夫北部一街区发生一起驾车袭击事件,造成7人受伤。袭击者被开枪打死。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发表声明确认袭击者为该组织成员,称袭击目的是为报复以色列正在杰宁进行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加沙地带有人朝以色列發射火箭弹。以色列战斗机隨即朝加沙地带北部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的一处地点以及加沙城以西的另一处地点發射導彈。 2023年10月7日(第四次中东战争五十周年纪念日),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由加沙地帶發動代號「阿克薩洪水」的軍事行動,發射逾5,000枚火箭彈襲擊以色列並派員進入其南部領土。并俘虏了多名以色列国防军将领,以色列國防軍隨後向對方空襲予以還擊,並發出「戰爭狀態警報」。,目前,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敦促以色列人离开加沙,10月9日,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表示已下令全面包围加沙地带。 2023年10月18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巴以冲突举行了会议,对巴西提出的一份呼吁“实行人道主义暂停”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12票赞成、1票反对和2票弃权。由于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美国,使用了一票否决权,草案最终未能通过。 和平进程 在1991年,就在波斯灣戰爭之後,当美国总统乔治·H·W·布什在西班牙的马德里召开了一次被称作1991年马德里和平会议之後,突破性发展发生了。在主办国挪威,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举行了一系列的秘密会谈。会後,巴解组织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还有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在白宫草坪上签署了奧斯陸協議。对于他们的努力,拉宾、阿拉法特和以色列外交部长西蒙·佩雷斯獲授199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在1995年拉宾被暗杀之后,和平进程减慢到几乎停止的地步。巴勒斯坦人在居住地上的生活程况沒有改善,以色列定居点也没有拆除。並且,居住在西岸地区的巴勒斯坦人遭受到了来自巴勒斯坦军事组织的自杀式炸彈襲擊,夾雜在以色列人的還擊下,他们感觉无法生活下去了。 2000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召集了一次巴勒斯坦总统亚西尔·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埃胡德·巴拉克之间的和平高峰会。以色列总理巴拉克称已经提供了巴勒斯坦人大约 95%的有争执的领土,连同在东耶路撒冷上的巴勒斯坦主权。 但很多人说,巴拉克提及的69處犹太人定居点(包括 85%的西岸犹太人)被划分给以色列,共计是10% 的西岸区领土,巴拉克也提议“以色列临时控制”的另外的10% 的西岸区是有争议的领土,这一个地区包括许多其他的犹太部落。剩余80%被提议的巴勒斯坦所屬西岸地区被以色列公路旁的检查站所瓦解,因为这让巴勒斯坦人削弱他们自由地旅行在领土上旅行而且减少吸收巴勒斯坦难民的能力,尽管克林顿总统先生努力,阿拉法特仍抵制了这个提议并且和谈破裂。 在2001年一月在Taba的协议稍后,以色列谈判者呈现了一个新的地圖。建议移走“临时受以色列人管制的”地区,巴勒斯坦方面接受了这个提议。不幸地,巴拉克没有一个有利的位置来把这呈现给以色列的民众因为他的支持率很低还有西岸的公共暴行攻击,他没有作更多是要求。和谈并没有任何协议签署。之後,右翼联合党候选人沙龙在2001年2月當選为以色列总理。 和平路线图 在2002年7月,在美国的四方斡旋下,向欧盟、联合国和俄罗斯概略的说明了一个称作“和平路线图”的原理,它包括了一个中立的巴勒斯坦国。路线图在2003年四月会见首任巴勒斯坦當局總理阿巴斯後发布。美国和以色列为这个首任新总理上台高兴,他们两者都拒绝与阿拉法特进行和谈。 这个计划要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当局各自独立行动,暂时搁置争议直到能建立亲善关系为止。 第一步,巴勒斯坦当局必须 “立刻在其土地上以可见的效果努力拘捕,打乱,抑制个人和团体引导和计划的在若何地方针对以色列人的暴力攻击”并且,“重建并重新集中巴勒斯坦当局的安全设施『必须』开始维持,对准,而且有效的运用以对抗所有那些专注于恐怖的人并且毁坏恐怖份子制造恐怖活动的能力和基础设施”。 以色列要拆除在2001年3月份之后建立的定居点,停止所有那些定居点的活动,把军队从在2000年9月28日之后占领的巴勒斯坦地区移开,结束宵禁而且减轻对人和物在行动方面的限制。 在成功当选之后,阿巴斯说他无法不挑起内战反对哈马斯。很清楚的是阿巴斯只控制了巴勒斯坦安全设施的一小部份,大部分依然由阿拉法特牢牢控制着。在2003年6月29日,哈马斯和回教讨伐异教徒组织同意了3个月的“”(临时停火), 附加条件是以色列停止暗杀巴勒斯坦领袖和停止處死被以色列管理拘留處释放的巴勒斯坦人。以色列则答应撤回在巴勒斯坦地区的一些军队但是不答应撤销它的暗杀行为。 大约6个星期之久,暴行行为真正的减少了:除了在边界。在8月12日hudna在快速被阐明之后。以色列暗杀了二名哈马斯战士和另外二个进入那布卢斯的人。隔天来自那不勒斯的一架哈马斯自杀式炸弹袭击者和一个回教讨伐异教徒组织的自杀式炸弹袭击者各杀了一个以色列人,并打伤数人。8月14日,以色列暗杀了穆罕默德播种者-回教讨伐异教徒组织领袖军事执行官希布伦。8月19日一个哈马斯自杀式炸弹袭击者杀死了34个刚刚在哭墙祈祷後坐公共汽车回来的犹太人。二天之后,以色列直升飞机杀了一个第4级别的哈马斯领袖分子,伊斯邁·阿布·夏那布。哈马斯和回教讨伐异教徒组织申明在现阶段与hudna脱离关系,虽然它實际上早已停止。接下来的几天,以色列直升飞机发射导弹攻击了哈马斯领导所在的加萨走廊。以色列突击队也在希布伦对寻找哈马斯头目阿貝達拉·庫瓦薩馬、阿默德·巴德和那不勒斯的穆罕莫德·哈那里目标。雙方的行动都令其他民衆意外伤亡。 巴勒斯坦武装法塔赫活跃份子公然地威胁要杀死阿巴斯。阿巴斯没有从阿拉法特那得到权利去执行和平路线圖的任何一个方面。在他的下台演讲中,阿巴斯把他的失败归咎于同时缺乏来自巴勒斯坦的当局和民众的政治支持。 更变的和平提议 藉由困难的路线图计划,壓力促使去找寻一个替代方案代替。在2003年12月7日,以色列的艾胡德·奧爾默特提议单方面的大规模从西岸地区和加萨走廊撤出,放弃一些犹太人的定居点和一些领土。这行为被解释为沙龙的试验行为,他在12月18日对巴勒斯坦当局的演讲中给巴勒斯坦当局在以色列采取 “单方面行动”之前“几个月”时间去落实路线圖计划。演讲被美国政府强烈批评,美国警告说反对先发制人的夺取路线图成果。为了以色列人的利益,这應是以以色列人民对安全的关心和达成互惠让步的需要应当作为交换的。 另外的一组两年半的谈判是由前以色列前司法部长約希·貝林和前巴勒斯坦新闻局部长亞瑟·阿貝德·拉波秘密举行的。12月1日,二个当事人在日内瓦(称为日内瓦协定)为和平签署发表了一个非正式的蓝图,它为解决衝突制定了基本的架构。它的最终目标与路线图计划没有太大的不同,但是它解决问题采取了“大爆炸”的方法而不愿采取一个按部就班的方法。它被以色列政府和许多巴勒斯坦人谴责发对,巴勒斯坦当局对其不置可否,但是它被许多欧洲政府和布什政府的重要成员包括美国国务卿科林·鲍威尔所欢迎。 另外一个以色列内外人士所提议的方案:“一国方案”。这个方案准备以色列先正式地并吞巴勒斯坦领土,然后建立一个不可分割的单一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自治州。纽约教授托尼·朱特支持該方案,对这个建议既有表示赞同的也有表示指责的。实际上它并不是一个新主意,它早在1920年代就存在,但是因为阿拉伯人口数量在以色列领土的突飞猛进而受到越来越多到重视。有些令人惊讶地,一些以色列定居者及許多阿拉伯裔以色列人支持这个方案,他们希望以色列可以永远地合法拥有西岸地区和加萨走廊,而阿拉伯裔以色列人則寧願被歧視他們的以色列統治、也不要被腐敗暴力的哈瑪斯及法塔赫統治,況且阿拉伯裔以色列人可以藉由併吞巴勒斯坦來獲得大勢力。考虑到大量的人口和政治问题可能升级,而且猶太人會擔心這樣可以藉由公投、將以色列給改名成巴勒斯坦,无论如何,它似乎对问题未必会有真正的解决。 最近的方案是三國方案,這個方案是放棄建立巴勒斯坦國,而將約旦河西岸併入約旦、加薩走廊併入埃及。優點在於埃及及約旦對以色列來說是溫和的鄰居,而約旦河西岸及加薩走廊會有比較好的發展,而且嚴格來說這樣巴勒斯坦國只是改名成約旦;其缺點是約旦無法負擔約旦河西岸、以色列及埃及都害怕穆斯林兄弟會因而得勢、也會惹到巴勒斯坦民族主義。 重开以巴和谈 2013年7月29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代表星期一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与美国国务卿克里共进晚餐,重启以巴和谈。这是以巴和谈中断叁年以来双方代表首次重归谈判桌,然最後談判破裂以色列和美國開始對巴勒斯坦地區施加軟性經濟制裁至今。 2016年美國唐纳德·特朗普總統上台後開始主導推翻民主黨時期中東政策,並單方撕毀伊朗核協議,同時以猶太女婿贾里德·库什纳主導下開始一份名為「世紀協議」的巴以問題方案,該方案主軸非常簡單也就是繼續加大對巴方經濟制裁提升其民眾痛苦,之後在極限施壓下承諾以大量經濟援助交換巴放棄一切政治要求,其策畫主體為提供巨量經濟投資讓10年內巴勒斯坦地區GDP上升一倍,失業率降至10,成立50間醫院等,但必須放棄建國立場、放棄一切武力裝備、放棄耶路撒冷、放棄以色列占領區等,而經濟投資資金由沙特一派國家出資大部分,美國私人公司視情況投資部分,這一部分交換條件為美國出兵消滅伊朗政權,或至少消滅其核武計畫設施。 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在第一時間聲明不會參與此「世紀協議」任何討論,其認為計劃本身「荒謬可悲」根本毫無約束力能強制美國守約做到其給予的油水,同時主權與意識形態不是可交易商品,不會看在錢的角度賣掉聖城耶路撒冷,同時美國本土的學者,曾擔任美驻埃及和以色列大使的普林斯頓教授库尔泽發推特文表示,看完這川普女婿籌畫兩年的世紀計畫,若是一張本科生考卷他只能給個「C」他評論可看出整群撰寫者都是對中東一無所知甚至從沒去過的人,中東問題若是如此簡易便不會成為超過半世紀以來多國外交菁英都無解的死題。 反应 2019年9月28日,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莫哈末在第74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说时表明,马来西亚无法接受以色列公然占领巴勒斯坦领土作为定居点,同时侵占耶路撒冷。 參見 各民族 阿拉伯人 犹太人 各宗教 伊斯兰教 犹太教 基督教 各地理區域 以色列 巴勒斯坦 以色列地理 约旦河西岸地区 加薩走廊 各地点 耶路撒冷 伯利恒 杰里科 各段历史 以色列历史
|
醫學專門大學院/口腔醫學專門大學院/法學專門大學院/柔軟印刷電子專門大學院),4個法人(產學協力團、發展支援財團、全北大學校醫院、消費者生活協同組合),師範學院附設高中,其他200多所研究所、特別事業團和機構。 該校現有32,309名學生(研究生4,798名、本科生27,511名),1,032名專任教師(正教授671名、副教授232名、助教授129名),提供國内頂級的最優質教育與研究環境和設施。 作爲地區重點國立大學之一,與全球70多國家433多所海外姐妹大學和國際教育機構展開著廣泛的活躍的交流(2020.12)。 周边 相關連結 韓國大學列表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全北大學官方网站 韓國國立大學
|
坐落於韓國西南部全羅北道,共有五所校區,縂面積達23,946,078平方米。 主校區位於全州市(占地面積2,909,283平方米),其他有益山特性化校區(獸醫學院,環境生命資源學院)、高敞校區、新萬金Frontier校區、完州鳳東校區、完州伊西校區、井邑校區、南原校區),是韓國校園面積最大,校園風景最優美大學之一。 擁有16個學院(Global融合學院、工學院、農業生命科學學院、師範學院、社會科學學院、商學院、生活科學學院、藝術學院、人文學院、自然科學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醫學院、牙醫學院、獸醫學院、環境生命資源學院), 1個大學本部直屬學科(智能農場學科), 还设有研究生院(一般大學院, 10個特殊大學院 - 經營大學院/教育大學院/生命資源科學大學院/法務大學院/保健大學院/產業技術大學院/信息科學大學院/行政大學院/環境大學院、 4個專門大學院
|
发展性独裁(),保证经济增长来维护独裁的合理性。 軍事獨裁(),又稱軍事專政。 家族独裁(),控制选举等让统治者可以世袭。 另见 專制主義(),又稱專制政體,在某些文獻中被漢譯為君主專政 威權主義(),又稱專制政體 一黨制(),又稱一黨專政,政黨制度的一種形式,议会中只存在一个党 軍政府(),又稱軍事專政政府,指一個國家的政治權力由軍隊所擁有的政府。通常由軍人組成軍事委員會或軍事執政團來控制政府、行使治權,且由軍人擔任大多政府部門要職
|
另见 專制主義(),又稱專制政體,在某些文獻中被漢譯為君主專政 威權主義(),又稱專制政體 一黨制(),又稱一黨專政,政黨制度的一種形式,议会中只存在一个党 軍政府(),又稱軍事專政政府,指一個國家的政治權力由軍隊所擁有的政府。通常由軍人組成軍事委員會或軍事執政團來控制政府、行使治權,且由軍人擔任大多政府部門要職 军政(),又稱軍人專政
|
Securities(Hong Kong)Limited 43樓:宜信(CreditEase)(4305-4308)、Millennium Capital Management(Hong Kong)Limited.(4311-4312) 45樓一半樓面:港鐵公司總部(主席辦公室) 45、46、47、48、49、50、51及52樓:瑞銀集團(UBS)香港總行 55樓、56樓部份樓面、77樓、79樓及80、81、82、83、84、85、86、87及88樓:香港金融管理局 57樓:GCM Investments Hong Kong Limited(5714室-5715室);珠光控股(5702-5703) 58樓:;藍鼎國際發展有限公司(5801-5804)、海航集團(5811-5814)(8952方呎) 59樓:Citadel Securities(Hong Kong)Limited 60、61、62及63樓: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 64樓:BGC Partners 67樓:China-ASEAN Capital Advisory Company Limited(6713-6716室)、DST Investment Management 68、69樓:道富公司(State Street) 70樓:博華太平洋(7001-7002,7014-7016)弘毅投資(7006-7011) 71、72、73、75及76樓: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 78樓:國際結算銀行亞太區辦事處 79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香港特別行政區分處 部分由33樓通往43、45、46、47、48、49、50、51及52樓的升降機亦可到達35樓 56樓另用作升降機轉乘樓層,但基於大廈保安系統設計,兩個結構並不設公共通道連接,56樓辦公室須由55樓乘搭扶手電梯進入 建築配置 下列僅列出主樓(即辦公大樓部分)的樓層配置;國際金融中心商場因專供購物中心使用,故不另列出。 升降機配置 國際金融中心二期升降機服務樓層列表(一律採用奧的斯升降機) No. 1-8(來往空中大堂之升降機,雙層):G/1、55/56 No. 9-16(8部來往19/F-32/F之升降機):1、19-23、25-32 No. 17-22(來往空中大堂之升降機,雙層):G/1、33/35 No. 23-28(6部來往8/F-18/F之升降機):1、8-12、15-18 No. 29(消防及載貨升降機):G、1、3、U3、4、6、7、R1、8-12、15-23、25-32、R2、32A、32B、33、35-43、45-52、R3、53、55-64、R4、65-73、75、76 No. 30(載貨升降機):G、1、3、U3、4、6、7、R1、8-12、15-23、25-32、R2、32A、32B、33、35-43、45-52、R3、53、55-64、R4、65-73、75-88 No. 31(消防及載貨升降機):G、1、3、U3、4、6、7、R1、8-12、15-23、25-32、R2、32A、32B、33、35-43、45-52、R3、53、55-64、R4、65-73、75-88 No. 32(行政人員專用升降機):G、1、U3、33、35、52、55、56、76、88 No. 33-36(4部來往35/F-42/F之升降機):35-42 No. 37-39(3部來往43/F-52/F之升降機):33、43、45-52 No. 40-42(3部來往43/F-52/F之升降機):33、35、43、45-52 No. 43-46(4部來往56/F-64/F之升降機):56-64 No. 47-52(6部來往67/F-76/F之升降機):56、57、67-73、75、76 No. 53-58、62(7部來往77/F-88/F之升降機):55、77-88 No. 59-60(2部來往77/F-88/F之升降機):77-88 No. 61(來往77/F-88/F之升降機):55、56、77-88 No. 65(Shake Shack餐廳專用之升降機):3、4 No. 120-121(停車場專用之升降機):B5-B3、G、1、U3(不停U3/F) (不設以下樓層:5/F, 13/F, 14/F, 24/F, 34/F, 44/F, 54/F及74/F) 國際金融中心商場 國際金融中心商場(ifc mall)商場分兩期落成,分別於1999年及2004年初開業。商場樓高四層,總面積達80萬平方呎,毗連國際金融中心一期及二期頂級寫字樓、世界級的四季酒店及四季匯套房酒店。場內雲集名店近200間,商戶組合多樣化,當中包括多個國際知名的時尚服飾、潮流配飾、美容護膚、禮品、戲院及食肆等。主要商戶包括citysuper、連卡佛、Palace ifc 戲院及Apple Store。 商場4樓頂層為平台花園,設有多間特色的酒吧,遊人可享受室外的微微海風,遠眺維多利亞港的美景。 香港四季酒店 香港四季酒店是國際金融中心的酒店部份,亦是國際金融中心最後一期計劃,由四季酒店集團管理,於2005年9月開幕。 四季匯 位於四季酒店旁的服務式套房酒店四季匯(Four Seasons Place),提供六星級酒店服務。 Apple Store 2011年2月25日,南華早報報道蘋果公司會租用國際金融中心商場開設香港第一間蘋果零售店,據報道指有關蘋果零售店的租約為期10年,佔地15000方呎,於2011年年底開幕。報道引述蘋果公司發言人指有關蘋果零售店將類似在倫敦,巴黎及上海的蘋果零售店。苹果曾宣称该店为“中环新核心”以及“前往香港的全新理由”。 2011年9月24日上午九時,香港首家Apple Store 於國際金融中心商場開幕,是蘋果公司在美國境外的第一百間分店。店舗開設於東面連接一期與二期商場的天橋上,正門設於一樓,由玻璃旋轉樓梯貫通兩層成為複式單位,並於面向龍和道的落地玻璃懸掛大型發光蘋果標誌。 蘋果店內分為出納區及陳列室。店內蘋果電子產品供公眾人士免費試用,顧客如有要求,可以由駐場技術人員一對一即時指導。 特色 國際金融中心是世界少數採用雙層升降機的大廈之一,國金二期共有升降機62部,乘升降機由地面至90樓的頂層只需2分鐘,共有2,500級樓梯。 在國金兩座辦公室大廈工作的所有職員均獲發給一張八達通卡或登记已有八達通,以供出入大廈時保安檢查之用。 整個國際金融中心的公共休憩地方共有14萬平方尺,停車場車位則有1800個。 在國金二期興建高峰期,每日有3,500人同時進行工程,建築每一層平均所需時間為3日。 重要活動 國金二期在興建時,曾被借用作拍攝-{zh-hans:好萊塢; zh-hk:荷里活;}-電影《-{zh-hans:古墓丽影;zh-hk:盜墓者羅拉;zh-tw:古墓奇兵;}-2》部份危險動作鏡頭的背景。 2003年9月,國金二期落成啟用前,英國金融時報、滙豐及國泰航空曾在國金二期的玻璃外牆以模仿金融時報版面的報章形式賣廣告。其中東面和北面報章的高度超過50層,達226米,覆蓋面積達19,000平方米,以網狀布料製成,是世界最大的報章及摩天大樓戶外廣告。 2004年10月,法國國寶,畫家畢加索在1917年為俄羅斯芭蕾舞家狄亞基列夫(Serge de Diaghilev)同名芭蕾舞劇繪畫的最大幅帷幕畫《巡遊》於國際金融中心商場展出,並由專程來港的法國總統希拉克主持儀式。為保護此幅作品,商場需特別安裝深色的布簾遮擋強光,及把燈光調至較暗,以免損害畫上的油彩;保安亦需特別加強。 國金二期每年一度舉行跑樓梯比賽,參加者由地面跑上第88樓,為慈善機構籌款。 2006年2月11日零時開始,長跑好手Mark Sharp及Graeme Deuchars以17.5小時,從國金二期地面重覆23次步行樓梯至頂樓,步行高度共8,800多米,相當於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活動為3個慈善團體籌得超過40萬港元。 2006年2月19日,第9屆世界消防競技大賽在香港舉行,比賽項目亦包括國金二期跑樓梯比賽,由香港消防處救護員黃家偉以14分54秒勝出。 2006年5月17日,電影《達文西密碼》的慈善首映禮在國際金融中心Palace IFC電影院舉行,出席人士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 2007年11月11日晚至12日凌晨,曾被借用作拍攝-{zh-hans:好萊塢; zh-hk:荷里活;}-電影《蝙蝠俠—黑夜之神》的場景。當時拍攝的一個鏡頭,是蝙蝠俠從國金頂樓一躍而下。 2007年12月31日,國金倒數活動首度舉行。是日除了是首個高清製作的倒數活動外,更是香港的倒數活動首次作全球播放,並有煙火匯演,和台灣台北101大樓相同。 2008年12月聖誕,商場在佈置聖誕裝飾時特意在一樓矗立全港首創、高達40呎的室內旋轉摩天輪;其裝嵌過程動員超過20名技術人員及耗時10日完成,為本港購物商場史上獨有。 2009年5月,國家地理頻道在商場展出亞洲首座一比一大小的幼藍鯨雕塑,以模仿一條年約九個月大的雌性藍鯨,為公眾介紹此海洋瀕危動物的真實一面。 2010年6月,全港第一古董香水瓶收藏家高世章於國際金融中心商場舉辦《尋香記》《Time In A Bottle》古董香水瓶展覽,首度公開其精選百件絕版古董香水瓶珍藏。高氏把香水瓶歸納起來,想出十三個場景,用香水瓶充當角色去訴說一對戀人的傳說。 2012年4月12日起至5月10日「I Love Lyuba:冰河時期長毛象寶寶」,期間展出了幼崽長毛象Lyuba的珍貴遺骸及詳述其死亡的原因。 短樁貪污案 由青木建設承建的IFC Mall涉及短樁貪污案,有關罪行於1997年5月至11月期間發生,當中北面地盤的85支樁柱只有兩支合格,事後已進行糾正工程。此事件一共有13人被捕,分別被判入獄1年至3年零8個月不等。其後一名公司東主遭到美國聯邦調查局應廉署要求緝拿被告,並於2000年5月在紐約拘捕,其後進行引渡程序,從美國返香港接受檢控,在2000年9月20日被區域法院法官韋毅志判處監禁3年半。此事件亦是導致青木建設於2001年破產的導火線之一。 自殺事件 2017年7月28日,一名53歲患上抑鬱症姓劉女子,懷疑思念亡母,於商場4樓平台位置跳樓自殺,重創昏迷,最終搶救後不治。 2018年8月16日下午5時許,一名任職於中環一間設計公司,37歲鄭姓男子,由商場4樓平台跳樓自殺,倒卧在民祥街當場死亡。警方發現死者懷疑有財政問題。 2019年6月3日下午4時14分,一名在47歲姓賴的男子,疑因生活及金錢問題不開心,從商場4樓平台墮下到對開的金融街,重傷昏迷,最終送往瑪麗醫院搶救後不治。 2019年6月30日,一名任職文員,有因社會事件負面情緒的29歲女子由商場4樓平台跳樓自殺,倒卧在民祥街,延至晚上9時搶救後不治。女子在墮樓前曾致電男友處理身後事,其後更在facebook提及「香港,加油。我希望可以看到你們的勝利。七一我去不了,其實真的絕望透了。」 爭議 不少人批評國際金融中心二期,阻擋了太平山頂及中環、半山區一帶望向維多利亞港的景色,並被部份港人與一期合稱為「兩支香」。 國際金融中心業主反對在商場外填海,以保障大廈能享有無敵海景。業主亦聯同商戶反對在商場外興建阻擋商場及商廈的建築。 發展商 地鐵公司(今港鐵公司) 新鴻基地產
|
Limited) 17、18、25、29樓:中金公司(CICC) 30樓:澳門博彩控股有限公司(3001室-3006室)、Bain & Company、海通國際私人財富管理部(3007室-3010室) 32樓至33樓:國家開發銀行 34樓至35樓:新加坡銀行 36樓:中國東方國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37樓至39樓:寶盛集團(Julius Baer)面積合共47568平方呎,租約期滿為2023年12月31日,約滿後只續租39樓,並放棄續租37-38樓及將其餘辦公室遷入鰂魚涌太古坊二座 建築配置 下列僅列出主樓(即辦公大樓部分)的樓層配置;國際金融中心商場因專供購物中心使用,故不另列出。 升降機配置 國際金融中心一期升降機服務樓層列表(一律採用富士達升降機) No. 1-6(6部來往5/F-17/F之升降機):U3、5-13、15-17 No. 7-10(4部來往18/F-25/F之升降機):U3、18-23、25 No. 11-14(4部來往26/F-32/F之升降機):U3、26-32 No. 15-18(4部來往33/F-39/F之升降機):U3、33-39 No. 19(載貨升降機):B3、U3、M1、5-13、15-23、25、M2、M3、26-39 No. 20(消防及載貨升降機):B3、G、1、U2、U3、M1、5-13、15-23、25、M2、M3、26-39 (不設以下樓層:4/F, 14/F及24/F) 國際金融中心二期 國際金融中心二期(國金二期),樓高415.8 米,於2003年10月18日入伙,一般說有地上88層,但事實上建築結構(藍圖)有90層樓,地下6層,樓面面積18萬5,805平方米,設有22層交易樓層,有多達62部電梯。其外型設計與國金一期相似,外牆均為玻璃幕牆,在頂層設計皇冠式和象牙形裝飾,晚間由投射燈照射。香港金融管理局總部設於國金二期,是金管局於2001年4月以接近37億港元向發展商購入,包括頂樓在内共14層辦公室面積,曾被部份人士批評浪費公帑。金管局目前持有34萬平方呎樓面,分別位於55樓、56樓部份樓面和77至88樓,部份樓層出租予香港按揭證券公司(80樓,已遷往上環新紀元廣場中遠大廈)、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已遷往灣仔合和中心)及國際結算銀行(78樓)等相關金融機構。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的辦公室位於88樓,並可使用私人專用電梯出入,以加強保安及私隱。 國際金融中心二期的升降機系統分為大約10個區域,其中直接連接地下及33樓、1樓及35樓、地下及55樓和1樓及56樓的升降機均採用雙層升降機設計(因受大樓的設計和空間限制而採用)。 國際金融中心二期的主要租戶包括野村集團、德國商業銀行、華平投資(Warburg Pincus)、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美國道富銀行(State Street)、英國金融時報、法國巴黎銀行、盈豐財資市場(CMC Markets)、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桑坦德銀行、盛德律師事務所() 及台灣中國信託銀行香港分行等,發展商之一的恒基兆業總部亦設於國金二期的71至76樓。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國際金融中心二期最大租戶的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於2012年11月以月租約2175.81萬元,續租國際金融中心2期約8層樓面40至52樓其中八層全層及45樓大半層樓面,以樓面共20.5萬方呎計算,平均呎租約106元,但與03年舊租約呎租32元計,已加租約2.3倍,不但較該廈現時平均呎租約120元低約11%,更低過2009年金融海嘯後的平均呎租約10%。新租約將於2013年7月展開,至2019年6月底期滿。 下列為國際金融中心二期部分租戶樓層分佈: 8樓:香港中旅金融投資控股有限公司(802-803,808-810) 9樓:黑石集團(901室) 10樓: 西班牙桑坦德銀行有限公司(Banco Santander, S.A.) 11樓:華美銀行(East West Bank)(1108) 12及15樓:渣打銀行(香港)、渣打證券(香港) 16樓:Citadel LLC、Citadel Securities(Hong Kong)Limited 18楼:Citadel Asia Limited 19樓:世服宏圖、嵐凱集團、Coller Capital Limited、Sciencelogic Company、BondLend Company、Quinlan & Associates、T3 Aviation Group、Zurich Private Capital、EstateMaster Hong Kong、寰宇移民顧問有限公司、綠野資本集團、和諧汽車 20樓:佳兆業集團(2001室)、KDB Asia Limited(2005-2010室) 21樓:Greathorse Shipping(2111-2114室)、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22樓:品浩投資管理(亞洲)有限公司(PIMCO)(2201室)、高瓴資本集團 23樓:中國平安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2301室) 25樓:方源資本(亞洲)有限公司(2501-03及14至16室)東莞銀行(2504-2511室) 26樓、傑富瑞金融集團香港有限公司 (Jefferies Group LLC) 27樓:新華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2701-2705)傑富瑞金融集團香港有限公司(Jefferies Group LLC)(2710-2712) 28樓: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29樓:北京銀行香港代表處(2901-2905、2916-2917)、 國美零售(2912-2915) 美國列克星敦投資公司 (Lexington Partners)(2906-2909) 30至32樓:野村控股 (Nomura) 33樓:(3307至3310室) 35樓:易方達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3501-3502);索羅斯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3510-3512);DIGINEX(3508-3512) 36樓:Greenfield Capital;Jeneration Capital;天達融資亞洲有限公司(3609室) 37樓:萬盛國際律師事務所(Mallesons Stephen Jaques)、海航集團(37樓01至09及15至16室,合共15,776方呎) 38樓:baring(3809-3816) 39樓:盛德律師事務所(Sidley Austin) 40樓:中國民生銀行 香港分行 41樓:Viking Global Hong Kong、中國民生銀行(4106-4108) 42樓:Citadel LLC、Citadel Securities(Hong Kong)Limited 43樓:宜信(CreditEase)(4305-4308)、Millennium Capital Management(Hong Kong)Limited.(4311-4312) 45樓一半樓面:港鐵公司總部(主席辦公室) 45、46、47、48、49、50、51及52樓:瑞銀集團(UBS)香港總行 55樓、56樓部份樓面、77樓、79樓及80、81、82、83、84、85、86、87及88樓:香港金融管理局 57樓:GCM Investments Hong Kong Limited(5714室-5715室);珠光控股(5702-5703) 58樓:;藍鼎國際發展有限公司(5801-5804)、海航集團(5811-5814)(8952方呎) 59樓:Citadel Securities(Hong Kong)Limited 60、61、62及63樓: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 64樓:BGC Partners 67樓:China-ASEAN Capital Advisory Company Limited(6713-6716室)、DST Investment Management 68、69樓:道富公司(State Street) 70樓:博華太平洋(7001-7002,7014-7016)弘毅投資(7006-7011) 71、72、73、75及76樓: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 78樓:國際結算銀行亞太區辦事處 79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香港特別行政區分處 部分由33樓通往43、45、46、47、48、49、50、51及52樓的升降機亦可到達35樓 56樓另用作升降機轉乘樓層,但基於大廈保安系統設計,兩個結構並不設公共通道連接,56樓辦公室須由55樓乘搭扶手電梯進入 建築配置 下列僅列出主樓(即辦公大樓部分)的樓層配置;國際金融中心商場因專供購物中心使用,故不另列出。 升降機配置 國際金融中心二期升降機服務樓層列表(一律採用奧的斯升降機) No. 1-8(來往空中大堂之升降機,雙層):G/1、55/56 No. 9-16(8部來往19/F-32/F之升降機):1、19-23、25-32 No. 17-22(來往空中大堂之升降機,雙層):G/1、33/35 No. 23-28(6部來往8/F-18/F之升降機):1、8-12、15-18 No. 29(消防及載貨升降機):G、1、3、U3、4、6、7、R1、8-12、15-23、25-32、R2、32A、32B、33、35-43、45-52、R3、53、55-64、R4、65-73、75、76 No. 30(載貨升降機):G、1、3、U3、4、6、7、R1、8-12、15-23、25-32、R2、32A、32B、33、35-43、45-52、R3、53、55-64、R4、65-73、75-88 No. 31(消防及載貨升降機):G、1、3、U3、4、6、7、R1、8-12、15-23、25-32、R2、32A、32B、33、35-43、45-52、R3、53、55-64、R4、65-73、75-88
|
评价 一般认为这部著作是现代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后来的经济学家基本是沿着他的方法分析经济发展规律的。这部著作也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第一次提出了“市场经济会由‘無形之手’自行调节”的理论。后来的经济学家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自由经济、自由竞争的理论;马克思则从中看出自由经济产生“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必然性,提出“用计划经济理论解决”的思路;凯恩斯则提出政府干预市场经济宏观调节的方法。 目前的经济理论仍然处于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尚没有任何一种尽善尽美、可以完全解决经济发展的方法;但《國富論》这本书仍然可以看作是用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写作的第一部著作,对经济学研究仍然在起一定的作用;现代经济学研究都是在这部著作的基础上进行的,不论是发展它或反对它。 翻譯 嚴復最早譯有《原富》一書,當時還是文言文體裁,無標點符號;並附〈譯事例言〉,又仿太史公筆法撰有〈斯密亞丹傳〉。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十月,本書由南洋公学译书院出版发行。梁启超稱讚此書:“严氏于中学西学,皆为我国第一流人物。此书复经数年之心力,屡易其稿,然后出世,其精美更何待言!” 高格翻译了《国富论》,于2018年于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发行。 原书 The Wealth of Nations at MetaLibri Digital Library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at MetaLibri Digital Library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中译,新国学网 《国富论》(中譯) 来自 天涯法律网(海南)
|
Digital Library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中译,新国学网 《国富论》(中譯) 来自 天涯法律网(海南) 《国富论》(中譯) 来自 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指导委员会 http://www.mondopolitico.com/library/wealthofnations/toc.htm 来自 Mondo Politico Library – 全文,屏幕适应格式。 《国富论》来自 古登堡计划 – 全文,纯文本格式。 延伸閱讀
|
動物棲地 生态位 生态位的定义可以追溯到1917年,但乔治·伊夫林·哈钦森通过引入一个广泛采用的定义在1957年做出了概念上的进展:"一套生物和非生物条件的集合, 以使得物种能够坚持并保持稳定的种群规模。"。生态位是生物的生态学的核心概念,并被细分为基础的和已实现的生态位。 基础生态位是物种能够持续存在的一系列环境条件。 已实现的生态位是物种持续存在的一系列环境加生态条件。哈钦森生态位在技术上被定义为“欧几里德的超空间,其維度被定义为环境变量,其大小是环境值可以假定的有机体具有正适应性的值的数量的函数。” 生物群系 生物群系(Biome)是较大的组织单位,主要根据植被的结构和组成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区域进行分类。 生物圈 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地表从地下11公里到地上15公里高度是由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组成的,在三个圈交汇处存在着生物圈,绝大部分生物是生活在地下100米到地上100米之间。 生物最早是从水圈产生的,逐渐向深水发展,由于大气中氧气含量增加,在大气圈最外层因为宇宙射线的作用,氧分子重组形成臭氧层,臭氧层可以阻止危害生命的紫外线进入大气层,使得生物可以脱离水圈向陆地发展。陆地环境不同区域差异较大,为了适应环境,生物发展出许多不同种类。 能量在不同的圈内流动,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能,转换成化学能贮存,动物取食植物吸收植物的能量,太阳能絕大部分被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吸收,增加温度,造成风、潮汐和岩石的风化裂解。地球本身的能量表现在火山爆发、地震中,也不断地影响其他各圈。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在地球中不断地被消耗。 物质则可以各圈内循环,而没有多大的消耗,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被植物吸收,经植物和动物的呼吸作用排出,被动植物固定在体内的水、钙和其他微量元素,一旦死亡会重新分解回到其他自然圈,有可能积累形成化石矿物。如植物遗骸形成煤、动物遗骸形成石油、硫细菌遗骸形成硫磺矿等。 种群生态学 生态系统生態學 生态系统 在自然界一定范围或区域内,生活的一群互相依存互相牵制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和当地的自然环境一起组成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裡的非生物因子(例如空氣、水及土壤等)與其間的生物之间具交互作用,当其中一分子发生了变化,其他分子也会受牵连而被影响,但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会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生态系统大小不一,多种多样,小到一滴湖水、一个独立的小水塘、热带雨林中一棵大树;大到一片森林、一座山脉、一片沙漠都可以是一个生态系统。 一个生态系统具有自己的结构,可以维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地球上无数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汇合成整个生态圈的总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一个生态系统内各个物种的数量比例、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当环境因素变化,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恢复稳定状态的功能。如果环境因素缓慢的变化,原有的生物种类会逐渐让位给新生的,更适应新的环境条件的物种,这叫做生态演替;但如果环境变化太快,生物来不及演化以适应新的环境,则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 生态系统之间并不是完全互相隔绝的,有的物种游动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每个生态系统和外界也有少量的物质能量交换。人类会创造人工生态系统,如农田的单一物种,城市的生态系统,都是人工创造的,人工生态系统一离开人类的维护,就会破坏,恢复到自然状态。 食物网 一切生物都是通过从外界摄取能量和物质以维持生命的,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流动正是通过各种生物摄取食物的方式形成的,而这种将各种生物联系到一起的能量和物质流动的链条则叫做食物链。食物链这个词是英国动物学家查爾斯·艾爾頓(C.S. Elton)于1927年首次提出的,据他自己说是受到中国俗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启发。 食物链包括几种类型:捕食性、寄生性、腐生性、碎食性等,如果一种有毒物质被食物链的低级部分吸收,如被草吸收,虽然浓度很低,不影响草的生长,但兔子吃草后有毒物质很难排泄,当它经常吃草,有毒物质会逐渐在它体内积累,鹰吃大量的兔子,有毒物质会在鹰体内进一步积累。因此食物链有累积和放大的效应。美国国鸟白頭海鵰之所以一度面临灭绝,并不是被人捕杀,而是因为DDT逐步在它体内积累,导致生下的蛋是软壳,无法孵化。一个物种灭绝,就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其物种数量的变化,因此食物链对环境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实际在自然界中,每种动物并不是只吃一种食物,而是吃多种的食物,因此会形成一个复杂的食物网。 營養級 關鍵種 关键种是指对环境的影响与其生物量不成比例的物种。这些物种对保持生态群落的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影响着生态系统中其他许多生物,并决定了群落中各种物种的种类与数量。关键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类似于在拱中的作用。如果失去关键物种,生态系统就会经历剧烈的变化,尽管从生物量或生产力来衡量其只占了生态系统的一小部分。 生态系统的营养级与生产量 生态系统中包括有不同营养级的生物体,主要有: 生产者——从阳光中摄取能量的绿色植物,是「第一性生产者」; 消费者——取食植物和其他动物的生物;消費者可以依照所食用的對象來區分為: 以生產者為食的“初級消費者” 以草食性動物為食的“次級消費者” 以此類推依循食物鏈的順序來推斷,次級以上的可能為肉食或是雜食消費者。 還有“清除者”為吃動物屍體或排泄物的消費者,與下列分解者不同,無法像分解者將物質運回大自然。只將屍體或排泄物變更為容易分解。 分解者——分解動植物尸体的微生物,还原为矿物质和水;和消费者共同算做「第二性生产者」。 从阳光的能量中转换多少生物量为系统的生产量,主要指第一性生产者的有机物总量,不同自然条件的生产量不同,沙漠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生产量最低,每昼夜只有不到0.1-0.3克/平方米,热带雨林则可以达到每昼夜10-20克/平方米。生产量大的生态系统则可以维持更多的生物存在,其自我调节能力也更强;生产量少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极低,生态系统则非常脆弱,经不起条件的变化和外界的破坏。 生态危机 在自然条件下,由于环境的变化,会出现生态系统的演替。但如果变化过快,也会出现大量物种灭绝的危机,如恐龙在不到一万年的时间内全部灭绝;火山爆发造成当地生态系统的灭绝,都是生态危机。但最常见的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局部地区的生态系统严重破坏,多处生态系统的破坏导致整个生态圈的结构和功能紊乱,最终会威胁人类本身的生存和发展。 生态危机的潜伏期不易被人们发现,一旦形成则很难再恢复,需要付出多年的努力和几十倍到几百倍的代价才能消除危机的影响。由于滥垦滥牧,在美国、苏联、中国都出现过“黑风暴”现象,水土流失、沙漠扩大、水源枯竭、气候异常、森林消失等生态危机都是由于人类不适当的活动造成的。生态危机造成的物种灭绝则永远也无法恢复,目前人类造成的生态危机还包括全球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已经造成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全球生态危机已经威胁到90%以上的生物物种。 生态危机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72年罗马俱乐部的一份报告的第一页,科学家将人类所遭遇过的历次生态危机做过划分,其时间跨度从史前直到现代,并且对未来做出了预测。 參見 分子生態學 都市生態學 微生物生態學 工業生態學 景觀生態學 人類生態學 生態遺傳學 農業生態學 地球科學 政治生態學 生態神學 生態運動 里山 保育生物學 保育運動 環境保護
|
生态系统生態學 生态系统 在自然界一定范围或区域内,生活的一群互相依存互相牵制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和当地的自然环境一起组成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裡的非生物因子(例如空氣、水及土壤等)與其間的生物之间具交互作用,当其中一分子发生了变化,其他分子也会受牵连而被影响,但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会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生态系统大小不一,多种多样,小到一滴湖水、一个独立的小水塘、热带雨林中一棵大树;大到一片森林、一座山脉、一片沙漠都可以是一个生态系统。 一个生态系统具有自己的结构,可以维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地球上无数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汇合成整个生态圈的总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一个生态系统内各个物种的数量比例、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当环境因素变化,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恢复稳定状态的功能。如果环境因素缓慢的变化,原有的生物种类会逐渐让位给新生的,更适应新的环境条件的物种,这叫做生态演替;但如果环境变化太快,生物来不及演化以适应新的环境,则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 生态系统之间并不是完全互相隔绝的,有的物种游动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每个生态系统和外界也有少量的物质能量交换。人类会创造人工生态系统,如农田的单一物种,城市的生态系统,都是人工创造的,人工生态系统一离开人类的维护,就会破坏,恢复到自然状态。 食物网 一切生物都是通过从外界摄取能量和物质以维持生命的,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流动正是通过各种生物摄取食物的方式形成的,而这种将各种生物联系到一起的能量和物质流动的链条则叫做食物链。食物链这个词是英国动物学家查爾斯·艾爾頓(C.S. Elton)于1927年首次提出的,据他自己说是受到中国俗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启发。 食物链包括几种类型:捕食性、寄生性、腐生性、碎食性等,如果一种有毒物质被食物链的低级部分吸收,如被草吸收,虽然浓度很低,不影响草的生长,但兔子吃草后有毒物质很难排泄,当它经常吃草,有毒物质会逐渐在它体内积累,鹰吃大量的兔子,有毒物质会在鹰体内进一步积累。因此食物链有累积和放大的效应。美国国鸟白頭海鵰之所以一度面临灭绝,并不是被人捕杀,而是因为DDT逐步在它体内积累,导致生下的蛋是软壳,无法孵化。一个物种灭绝,就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其物种数量的变化,因此食物链对环境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实际在自然界中,每种动物并不是只吃一种食物,而是吃多种的食物,因此会形成一个复杂的食物网。 營養級 關鍵種 关键种是指对环境的影响与其生物量不成比例的物种。这些物种对保持生态群落的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影响着生态系统中其他许多生物,并决定了群落中各种物种的种类与数量。关键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类似于在拱中的作用。如果失去关键物种,生态系统就会经历剧烈的变化,尽管从生物量或生产力来衡量其只占了生态系统的一小部分。 生态系统的营养级与生产量 生态系统中包括有不同营养级的生物体,主要有: 生产者——从阳光中摄取能量的绿色植物,是「第一性生产者」; 消费者——取食植物和其他动物的生物;消費者可以依照所食用的對象來區分為: 以生產者為食的“初級消費者” 以草食性動物為食的“次級消費者” 以此類推依循食物鏈的順序來推斷,次級以上的可能為肉食或是雜食消費者。 還有“清除者”為吃動物屍體或排泄物的消費者,與下列分解者不同,無法像分解者將物質運回大自然。只將屍體或排泄物變更為容易分解。 分解者——分解動植物尸体的微生物,还原为矿物质和水;和消费者共同算做「第二性生产者」。 从阳光的能量中转换多少生物量为系统的生产量,主要指第一性生产者的有机物总量,不同自然条件的生产量不同,沙漠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生产量最低,每昼夜只有不到0.1-0.3克/平方米,热带雨林则可以达到每昼夜10-20克/平方米。生产量大的生态系统则可以维持更多的生物存在,其自我调节能力也更强;生产量少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极低,生态系统则非常脆弱,经不起条件的变化和外界的破坏。 生态危机 在自然条件下,由于环境的变化,会出现生态系统的演替。但如果变化过快,也会出现大量物种灭绝的危机,如恐龙在不到一万年的时间内全部灭绝;火山爆发造成当地生态系统的灭绝,都是生态危机。但最常见的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局部地区的生态系统严重破坏,多处生态系统的破坏导致整个生态圈的结构和功能紊乱,最终会威胁人类本身的生存和发展。 生态危机的潜伏期不易被人们发现,一旦形成则很难再恢复,需要付出多年的努力和几十倍到几百倍的代价才能消除危机的影响。由于滥垦滥牧,在美国、苏联、中国都出现过“黑风暴”现象,水土流失、沙漠扩大、水源枯竭、气候异常、森林消失等生态危机都是由于人类不适当的活动造成的。生态危机造成的物种灭绝则永远也无法恢复,目前人类造成的生态危机还包括全球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已经造成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全球生态危机已经威胁到90%以上的生物物种。 生态危机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72年罗马俱乐部的一份报告的第一页,科学家将人类所遭遇过的历次生态危机做过划分,其时间跨度从史前直到现代,并且对未来做出了预测。 參見 分子生態學 都市生態學 微生物生態學 工業生態學 景觀生態學 人類生態學 生態遺傳學 農業生態學 地球科學 政治生態學 生態神學 生態運動 里山 保育生物學 保育運動 環境保護 永續設計 永續發展 自然资源 自然資源管理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Ecology (Stanford Encyclopedia
|
J. H. (1970): Regular machines and regular languages Conway, J. H. (1976): On numbers and games Conway, J. H.; Berlekamp E. R.; Guy, R. K. (1982): Winning ways for your mathematical plays Conway, J. H.; Sloane, N.J.A. (1988): Sphere packings, lattices and groups Conway, J. H.; Guy, R. K. (1982): The book of numbers Conway, J. H.; Smith
|
康威和诺顿根据数学家约翰·麦凯(John McKay)1978年的一项观察结果,提出了被称为“怪兽月光理论”的复数猜想。这个由康威本人命名的课题,将魔群与椭圆模数函数联系在一起,从而将两个以前不同的数学领域——有限简单群和复变函数理论嫁接在一起。现在,怪兽月光理论也被发现与弦理论有很深的联系。 康威介绍了马修群像,是马修群像M12的延伸,也就是马修群像M12的13点。 数论 念研究生时,他证明了爱德华·瓦林的一个猜想,即每一个整数可以写成37个完全五次方数的和,尽管陈景润在康威的著作发表之前就独立解决了这个问题。 代数 康威编写了教科书,并在代数方面做了一些原创性的工作,特别是对四元数和八元数的研究,他和Neil Sloane一起发明了icosians。 分析 他发明了一个基13函数(康威十三进制函数),作为介值定理逆命題的反例:该函数在实数线上的每一个区间内取每一个实数值,所以它具有达布特性,但卻不是连续的。 算法学 為了計算某天是星期幾,他发明了末日算法(判决日法则)。这个算法很简单,只要有基本的算术能力的人,都可以在脑力上进行计算。康威通常能在两秒内给出正确答案。为了提高他的速度,他在电脑上练习计算,每次登录电脑时,电脑都会用随机的日期来测验他。他早期的一本著作是关于有限狀态机的。 理论物理学 2004年,康威和普林斯顿的另一位数学家西蒙·B·科钦(Simon B. Kochen)证明了自由意志定理,这是量子力学中“无隐藏变量”原理的一个特殊版本。它指出,在一定的条件下,如果实验者可以自由决定在特定的实验中测量什么量,那么基本粒子也必须自由选择它们的自转,使测量结果符合物理定律。用康威的略微夸张的措辞来说,就是“如果实验者有自由意志,那么基本粒子也是如此”。 其他 康威準則 荣誉 康威获得伯里克奖(1971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1981年),是波利亚奖(LMS)的第一个获得者(1987年),获得尼默斯数学奖(1998年),并获得美国数学会的Leroy P. Steele数学博览会奖(2000年)。 他在1981年的获奖提名词是: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数学家,他将深厚的组合学洞察力与代数技巧结合在一起,尤其是在构建和处理“非主流”代数结构方面,以完全出乎意料的方式阐明了各种问题。他在有限群理论、结子理论、数理逻辑(包括集合论和自变量理论)和博弈论(也包括博弈论的实践)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017年,康威被授予英国数学协会荣誉会员资格。 書籍 Conway, J. H. (1970): Regular machines and regular languages Conway, J. H. (1976): On numbers and games Conway, J. H.; Berlekamp E. R.; Guy, R. K. (1982): Winning ways for your mathematical plays Conway, J. H.; Sloane, N.J.A. (1988): Sphere packings, lattices and groups Conway, J. H.; Guy, R. K.
|
行政区划 下辖2个街道办事处、3个镇、4个乡: 。 交通 铁路:侯西铁路(侯马-西安)河津站 公路:、、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
历史 春秋时称耿,属晋国。秦置皮氏县,北魏改龙门县。宋更名为河津县,以地当黄河要津而名。1994年撤县设市。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河津市常住人口为392561人。 2022年末,河津市常住人口393158人。 地理 河津全境地势平缓,中部汾河两岸地势较低,年平均气温13℃,降水量502毫米。农业主产小麦、棉花、花生、苹果等。河津境内煤炭储量较大,周边地区铝土矿丰富,又临近水源,因此在这里建设了亚洲最大的氧化铝厂——山西铝厂。山西铝厂目前归属于中国铝业公司,并建有装机容量达130万千瓦的河津电厂,以铝电一体化的条件生产电解铝,在当地形成了铝工业的产业链。此外,地方上还大力发展了钢铁、炼焦、建筑等工业。 行政区划
|
在入聲韻變成舒聲韻的過程中,中原官話也與北京官話有所差異: 平翹音 中古漢語中,知組字(舌上音)與照組字(正齒音)讀齦後音,精組字(正齒音)讀齒齦音,歷經歷史演變,兩者分合在中原官話中大致有三種模式: 鄭開型:知照組讀翹舌音,精組讀平舌音,可見發生輔音後移。 洛陽型:合口字讀翹舌音;開口字中,止攝知組(如知、池)讀翹舌音,照組(如紙、翅)讀平舌音,發音與三十六字母相近;除止攝外,知組三等字(如張、場)、章組(如周、手)讀翹舌音,知組二等字(如罩、茶)、莊組(如查、沙)、精組讀平舌音,發音與切韻音相近。 蔡魯型:知照精組字均讀平舌音。豫東南、魯南部分地區及其他零星區域屬於此類,如駐馬店、濟寧等。 《中國語言地圖集》曾依以上三種模式,將中原官話分出鄭曹片(1)、洛徐片(2)、蔡魯片(3)三區。 尖團音 北京官話中尖團合流,中原官話則大多會區分尖團音。中古的見組細音顎音化變成團音(gi變成ji,ki變成qi,hi變成xi),但中古精組細音不顎化,仍保持尖音的讀法。對立範例諸如“箭zian/劍jian”、“小siao/曉xiao”、“酒ziu/久jiu”、“親cin/欽qin”、“心sin/欣xin”、“積zi/雞ji”、“先sian/掀xian”、“千cian/牽qian”等,斜線前為尖音,斜線後為團音。尖團區分在老年人中常見,而年輕人受普通話影響,多已合流。 輕脣音 中古知組、照組合口字,在中原官話區東部(魯西南、豫東、蘇北、皖北)和西部(關中、晉南、隴東、南疆)等地有輕脣音讀法。常見的是將shu-讀為唇音f-音,如書讀做fu,水讀做fei,雙讀作fang;西安、棗莊等地或將zhu-,chu-分別讀作清脣齒塞擦音bf-, pf-。如抓讀作bfa,吹讀作pfei等。
|
《中國語言地圖集》曾依以上三種模式,將中原官話分出鄭曹片(1)、洛徐片(2)、蔡魯片(3)三區。 尖團音 北京官話中尖團合流,中原官話則大多會區分尖團音。中古的見組細音顎音化變成團音(gi變成ji,ki變成qi,hi變成xi),但中古精組細音不顎化,仍保持尖音的讀法。對立範例諸如“箭zian/劍jian”、“小siao/曉xiao”、“酒ziu/久jiu”、“親cin/欽qin”、“心sin/欣xin”、“積zi/雞ji”、“先sian/掀xian”、“千cian/牽qian”等,斜線前為尖音,斜線後為團音。尖團區分在老年人中常見,而年輕人受普通話影響,多已合流。 輕脣音 中古知組、照組合口字,在中原官話區東部(魯西南、豫東、蘇北、皖北)和西部(關中、晉南、隴東、南疆)等地有輕脣音讀法。常見的是將shu-讀為唇音f-音,如書讀做fu,水讀做fei,雙讀作fang;西安、棗莊等地或將zhu-,chu-分別讀作清脣齒塞擦音bf-, pf-。如抓讀作bfa,吹讀作pfei等。 中古輕脣音部分,在中古後期發音為蟹攝、止攝合口三等非組的字,如「非肥匪費」等,在關東除了信蚌片,其餘多發fi音。關西則如下: 子變韻 開封、鄭州、洛陽等地,普通話中的“-子”尾詞不加“-子”尾,而以[au]音作結尾。如開封:鴨子iau,騾子luau,鼻子biao,筷子kiau。 濮陽、商丘、清豐、南樂一帶則將子讀為「得」dê[te],如車得、票得、房得、孩得等等。 所有格變韻 在语法上,部分中原官话的人称代词转為所有格時会变韻。如第一人称(普通话“我”,英语I)在关中话中为/ŋè/,第一人称所有格代词(普通话“我”或“我的”,英语my)则变为/ŋǎi/。 參見 洛陽話 郑州话 开封话
|
評級 註:《經濟自由度指數》原本對中国統治的香港與澳門兩特别行政区視為獨立經濟體而有獨立評分。但自2021年起將兩地視為中國的城市,不再擁有獨立評級。 世界大学排名 以下为据2022年度QS世界大学排名列出世界前百的兩岸三地大学;2012年度则依据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參見 海峽兩岸、两个中国 中国大陆、大中華地區
|
以下为据2022年度QS世界大学排名列出世界前百的兩岸三地大学;2012年度则依据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參見 海峽兩岸、两个中国 中国大陆、大中華地區 臺澎金馬、港澳地區、粵港澳 註釋
|
but agree to differ on its definition”(双方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但同意在其定义上有所不同)被臺灣的馬英九政府解讀為中國大陸方面承認了「九二共識」的含義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惟新華社發佈的中文新聞稿則只出現了「九二共識」一詞,並沒有解釋其含義,亦沒有出現「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中國大陸方面也未對此進行任何解釋。 2019年1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提到「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達成『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九二共識」。 中共中央台辦/國台辦 2001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新聞局長張銘清发表谈话纪念汪辜会谈八周年,谈话提到「九二共識」,此为中国大陆方面首次使用「九二共識」一词。張銘清在谈话中将「九二共識」解释为「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 2005年5月9日,中共中央台辦、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在北京清華大學演講指出,中國共產黨和親民黨接觸的基礎是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在「九二共識」的問題上應該求大同,就是說雙方都承認一個中國,但對具體含義認知不同。孫亞夫表示,「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其實是很簡單,但因時間有些久了,所以現在有些複雜。中國大陸的概括是兩岸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而國民黨認知的「九二共識」就是「一中各表」,即「兩岸各自表述一個中國原則內涵」。 他說,在「九二共識」問題上,大家應該求大同,「就是說『九二共識』的核心是一個中國,大陸和台灣都是中國的領土,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如果沒有這個核心,這個共識就不存在。孫亞夫認為,「九二共識」是海基會與海協會彼此尊重,分別以口頭表述方式達成的共識,雙方堅持求同存異,「概括較好,方式也較靈活」,為兩岸對話與協商得以恢復給予廣闊的空間。 2008年甫出任的中共中央台辦主任王毅向美方說,「九二共識」就是只有一個中國(there is only "one China")。 2014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臺辦新聞局長馬曉光表示,「九二共識」的核心就是「海峽兩岸各自以口頭方式均表示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 2016年7月12日,国台办发布文章「‘九二共识’的由来」,对「九二共识」做出明确定义。文中指出,“九二共识”是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达成共识的方式是各自口头表述,构成共识的内容就是上述两段经过协商、相互认可的具体文字,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识中,两会都表明了“谋求国家统一”“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态度。对于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台湾海基会表示“认知各有不同”,海协会表示“在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作了求同存异的处理。在两岸之间固有矛盾一时难以解决的历史条件下,“九二共识”的达成,体现了两岸双方搁置争议、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确立了两岸商谈的政治基础,为两会开展协商并取得成果提供了必要前提。 2016年8月30日,中共中央台辦主任張志軍在會見台灣青年代表人士時表示,兩岸交往絕對不能是「外交行為」。大陸認知的一中是根據自己的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陸不能違憲。但他同時表示,理解台灣會認為自己是中華民國,只要承認九二共識,「各表的問題,都可以來談,要找機會把它講一講,如果都不談,永遠擱置也不好」。但後來張志軍否認有此說詞。 2019年1月16日,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發言人馬曉光說明,海協會與台灣海基會1992年经由香港会谈及其后函电往来,達成了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馬曉光說明,海協會的表述內容為:「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海基會則是:「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馬曉光總結表示,由此可以看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就是九二共識的應有之意;馬曉光還解釋,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性質表明雙方在努力謀求國家統一進程中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而一國兩制則是實現國家統一後的制度安排,馬曉光稱「民進黨當局領導人故意將二者混為一談,是刻意誤導台灣民眾」。 2019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發言人安峰山說明:「1992年海協會和台灣海基會以口頭方式,達成雙方均堅持『九二共識』的共識,雙方都是以『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作為前提。」、「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是『九二共識的應有之義』」。 2020年9月30日,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稱,「九二共識」達成的歷史背景和具體過程事實很清楚,「在共識中,雙方都表明了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追求國家統一的態度」,要義是「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 2021年3月31日,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九二共识”的核心要义是“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无论何时,都不能模糊和改变。 2022年6月29日,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表示,“九二共识”界定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两岸关系性质,是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的最大公约数,不容扭曲,更不能毁弃。 2022年9月14日,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九二共识”始终是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的定海神针。 海協會 2001年12月16日,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汪道涵在庆祝海协會成立十周年招待会上发表了书面致词,解释了「九二共識」的含义,称其含义为“1992年海协与台湾海基会达成共识,各自以口头表述的方式表明『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立场与态度。” 2002年,海协会研究部發表文章認為,在“九二共识”中,双方都表明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态度;对于“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海基会表示“认知不同”,海协表示“在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做了求同存异的处理。 2002年,海協會常務副會長李炳才发表谈话紀念「九二共識」十周年,称「九二共識」为“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與臺灣的海峽交流基金會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共識”,回顾了「九二共識」的产生及发展,呼吁台湾当局尽早接受九二共识。 2010年,海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李亞飛在台北一場演講中,呼籲兩岸尊重「九二共識」,以維持雙方政治互信的基礎。李亞飛還逐字念出「九二共識」,「就是一九九二年,大陸海協會和台灣海基會達成的,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 新華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通訊社新華社於2017年公布一批「新聞禁用詞與慎用詞」,其中包含只能提「九二共識」,不得出現「一中各表」。 人民政协报 2022年9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协全国委员会机关报《人民政协报》刊登一篇名为《正本清源,“九二共识”不容歪曲》的文章,指出「九二共识」只有“一中”没有“各表”。 台灣方面的解釋和使用 台灣方面不同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個中國」原則,而主张「一中各表」 為了兩岸文書驗證事宜,海基會於1992年10月與大陸在香港展開協商。由於大陸方面提出「一個中國」政治性議題,而無法獲得具體結果,我方於1992年11月3日建議各自以口頭聲明方式表達。 至於口頭聲明的具體內容,我方依1992年8月1日前總統李登輝主持之國統會及其決議之「一個中國的涵義」為基礎,建議表述內容為:「……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 1992年11月3日大陸海協會來電,11月6日又正式來函均表示,對於海基會提出「以口頭方式各自表達」表示充分尊重並接受;即兩會對「一個中國」涵義有不同的認知,雙方可各自以口頭聲明方式表述不同立場。 互換函件 尊重並接受 兩會當年函電往來雖非雙方同時簽字的協議,但大陸在正式文件中表示「充分尊重並接受」我方的建議,這是後來的共識基礎。 各自表述 各說各話 擱置爭議 務實協商 由於雙方表述文字甚多,隔日媒體報導濃縮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精簡表達涵義。當時並無「九二共識」之名稱,但確已達成「一中各表」的共識,台灣主張「一中」就是中華民國。 前陸委會主委蘇起以「九二共識」精簡「一中各表」意涵 前陸委會主委蘇起於2000年4月28日進一步提出「九二共識」這四個字,用來概括「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意涵,此即為「九二共識」之由來。後來,大陸方面也開始引用「九二共識」這個名詞。 前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邱进益2015年11月6日接受赵少康访谈时指出九二共识有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第二个部分,有关一个中国的内涵两岸认知有所不同,各自用口头表述。;第三部分,因为事务性会谈不牵扯到一个中国原则(内涵)所以我们可以继续。我们现在把它简化成“一中各表”,大陆始终没有讲“一中各表”,只是说对“一个中国的内涵认知有所不同”。你有你的认知,我有我的认知。“一中各表”是我们自己镶上去的。 民進黨曾承認「九二共識」 1992年共識存在的事實,民進黨執政初期也曾承認,並接受「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共識。民進黨陳前總統於2000年接見美國亞洲基金會(The Asia Foundation)會長傅勒博士(William Fuller)時曾表示,「新政府願意接受海基、海協兩會之前會談的共識,那就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民國89年6月27日總統府新聞稿),時任陸委會主委蔡英文雖於隔日召開記者會否認政府接受該共識,但表示所謂的可用「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就是我方描述1992年香港會談對「一個中國」問題爭議協商過程的用語。 美国知道「九二共識」存在的事實 2004年4月21日,美國國務院亞太助理國務卿凱利(James Kelly)於眾議院國際關係委員會上表示「兩岸於1992年同意『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為1993年兩岸兩會在新加坡第一次高層會談鋪路」(Both sides agreed in 1992 that there was one China, but left each side free to express their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cept.)。 2008年3月26日,胡錦濤致電布希總統表示「大陸與台灣應在九二共識下恢復協商,而『九二共識』係指雙方認知僅有一個中國,但同意各有不同之定義」(..the 1992 consensus, which sees both sides recognize there is only one China, but agree to differ on its definition.)。 2010年3月18日,美國國務院亞太副助理國務卿施大偉(David Shear)於美國國會一場聽證會上表示,「馬總統亦提議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對話,亦即雙方均同意只有一個中國,然實際上亦同意對『一個中國』一詞的意涵有不同解釋」(President Ma also proposed that talks with the PRC resume on the basis of the “1992 consensus”, by which both sides agree that there is only China but essentially agree to disagree on what the term “One China”means.)。
|
agree to disagree on what the term “One China”means.)。 「九二共識」促成1993年4月「辜汪會談」,在新加坡簽署4項協議。2008 年6月,兩會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協商,迄2015年3月,舉行10次會談,簽署21項協議。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於民國103年(2014年)12月11日公布「民眾對兩岸議題之看法」民調結果,對於今年11月於北京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多數民眾肯定「蕭習會」和「王張會」中,兩岸重申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推進兩岸關係,有助兩岸和平穩定發展(47.4%),未過半(33.4%)認同政府「九二共識」的立場(一中各表,「一中」就是中華民國)。 观点和评价 中国大陆政治人物 自2002年起,大陆高层经常使用「九二共識」一词。 钱其琛(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2002年1月24日发表谈话称,“九二共识”对当前两岸关系仍具重要意义,应予维护。他解释“九二共识”为“一九九二年海协与台湾的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江澤民(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2002年3月在參加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期間表示,只要臺灣當局承認“一个中国”,承认“九二共识”,他願意馬上訪問臺灣。 贾庆林(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2011年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时强调要坚持“九二共識”。 李克强(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2018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表示:“我们要继续贯彻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任何“台独”分裂图谋和行径。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待遇。两岸同根,骨肉相亲。两岸同胞顺应历史大势、共担民族大义,必将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習近平(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2019年1月2日《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提到「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達成『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九二共識」。 中国大陆媒体和其他人士 2012年,人民网海外网在“九二共识”二十周年纪念专题中评论:“1992年,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经两岸双方分别授权,达成‘九二共识’。 虽然期间经历过艰难波折,但历史不会以少数人的意志为转移,如今,20年过去了,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皆取得了多方面的长足发展,两岸同胞不断深化经贸、文化交流和人员心灵沟通。20多年的交往历程告诉我们:坚持‘九二共识’是开展对话协商的必要前提,也是两岸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相信未来“九二共识”不仅会产生新的飞越,两岸关系更将迎来和平统一之局。” 2019年2月24日,一向反对「一中各表」的中共中央台辦前副主任及台灣研究會副會長王在希表示:「國民黨多年來把『九二共識』解釋為『一中各表』」,「扭曲了『九二共識』的本來意義。所謂『一中各表』嚴格意義上已經『偏離了一個中國原則』」;並表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謀求國家統一』是當時(1992年)兩岸雙方共同提出來的一致主張。如果只認同一中,不謀求統一,就不是真正的『九二共識』」。 2019年3月12日,中國大陸第十二届全國人大代表李義虎表示:「『一中各表』等主張,都是對『九二共識』表述的扭曲,與歷史原貌不相符合」。 台湾政治人物 陳水扁 陳水扁強調:蘇起自己坦承不諱,「九二共識」這4個字是由他『杜撰捏造』出來的新名詞。而捏造時間點在2000年4月28日,「我已當選總統,尚未就職之際」。當時國民黨政府並沒有人出面澄清,因此「就任總統之初,我差點被騙」,誤信真有所謂「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但經過翻箱倒櫃,並向相關當事人查證,很快確認並無「九二共識」這個東西。 陳水扁於2000年至2008年擔任中華民國總統,曾經指出「九二共識」的三個不確定:事實存在與否、具體內涵及做為復談基礎未來的發展和變化的不確定。他強調,九二年香港會談,只有「一中」的共識,沒有「各表」的共識,「各表」是在台灣的國民黨一廂情願。 馬英九 2015年11月7日,馬英九在新加坡與習近平見面,馬習會公開記者會中,馬英九在習近平與國際媒體面前說出,兩岸「就『一個中國』原則達成的共識,簡稱『九二共識』。」卻未公開提出「各自表述」或是「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只有在閉門會中提到「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引起台灣社會眾多批評。馬習會被認為再度確認了「九二共識」。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夏立言9日赴立法院報告,並公布馬總統會談時的逐字稿,將馬英九在「馬習會」正式會談中說明「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完整內容念出。 蔡英文 2015年5月,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指出九二共識一詞是2000年才開始使用,包括前總統李登輝都有不同看法,不同解讀,到現在國民黨也講不清楚,且到中國和回台灣講的內容也不一樣。不知道為什麼國民黨要逼迫台灣人接受定義不清的九二共識。2015年12月27日,總統大選辯論會中,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提問指出,「請問蔡主席,您到底接不接受九二共識?」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提出她認同的「九二共識」就是「相互諒解,求同存異」,因為1992年並沒有共識,「九二共識」是在2000年才出現的名詞,這是一個名詞的使用跟詮釋的問題,這大家都可以坐下來談,因此「九二共識」的精神是大家採取誠意、溝通,她相信兩岸關係是可以維持穩定的,「九二共識」是一個選項,但如果堅持「九二共識」是唯一的選項,再持續這樣講,那真的很不恰當。 2019年1月2日,蔡英文於總統府大禮堂針對中共中央總書記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告臺灣同胞書》40週年的紀念談話。蔡英文指出,我們始終未接受「九二共識」,主要原因就是北京當局所定義的「九二共識」,其實就是「一個中國」、「一國兩制」,亦宣布不承认「九二共識」。 賴清德 2023年5月27日,已投入2024年總統大選的民主進步黨主席賴清德表示,接受九二共識並非真正的和平,稱和平從來不是犧犧主權換來的。 曹興誠 作為穿梭兩岸的成功工商人物代表,據信曾多次以民間身分為兩岸交涉居間協調、引薦的曹興誠曾公開抨擊九二共識:「國民黨整天堅持一個指鹿為馬、無中生有的九二共識,是一種弱智行為。」他認為並不存在所謂的九二共識,並主張兩岸關係需要法治化,制訂「兩岸和平共處法」。 朱立倫 朱立倫對於兩岸關係,在1999年時支持兩國論(特殊國與國關係)。在2015年5月,朱立倫於北京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進行「朱習會」,朱立倫表示,1992年達成「兩岸同屬一中,但內涵、定義有所不同的九二共識」。對於朱立倫定義的九二共識,國際媒體多以“台执政党领袖支持中国统一”为题报道,如美國福斯新聞(Fox News)的“台灣執政黨領袖確認與中國最終統一”(Taiwan ruling party leader affirms eventual reunification with China during Beijing meeting)。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的台灣執政黨領袖確認支持與中國統一(Taiwan ruling party leader affirms support for unity with mainland China )。英國晨星報(The Morning Star)的台灣國民黨重申統一願望(Taiwan Nationalists Restate Reunification Wish)。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的台灣國民黨主席支持中國大陸統一(Taiwanese Nationalist Party chief Eric Chu backs mainland reunion)。新加坡今日報(Today)的國民黨主席確認支持與中國最終統一(Kuomintang chief reaffirms support for eventual reunion with China)。 2022年6月6日,時任中國國民黨黨主席朱立倫在美国的演讲中仿效中華民國首位非中國國民黨籍總統陳水扁於2000年就任後所一再申明的九二共识是「台海两岸双方没有共识的共识」,属于一种「创造性模糊」。 洪秀柱 2015年10月前,代表國民黨參選2016總統大選,最初主張「一中同表」,之後改成「九二共識,三個內涵」。 2016年11月1日,以國民黨主席的身分參與洪習會,與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會談,定義九二共識為「求一中原則之同,存一中含義之異」。 2022年5月15日,接受中共官方涉台節目《兩岸頭條》專訪指出,無論「九二共識」說法怎樣變,改變不了它的核心意涵,就是一個中國原則之下,兩岸共同謀求國家未來的統一。 柯文哲 2014年11月,柯文哲當選台北市市長後表示:「九二共識到底是啥東西,請定義。」點出九二共識的定義模糊不清。中華人民共和國認為九二共識就是「一個中國」,但國民黨卻堅持「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定義有截然不同的矛盾。2015年3月面對中國大陸媒體中評社等專訪,柯文哲重申:「九二共識只是一個標題,重點是內容,我已經講過太多遍了。事實上不少台灣人民對九二共識的內容仍然是不太清楚的,包括過去的我。我想兩岸來往重要的是內容,而不是符號 。」因此,柯文哲堅持「一五新觀點」取代模糊不清的「九二共識」。 郭台銘 2019年5月9日,郭台銘在談到北京當局不讓台灣加入世界衛生大會時表示,就是因為蔡英文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造成的,但他認為,九二共識不夠,原意是一中各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中國是兩個中國,也就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一中各表才會承認九二共識。郭台銘的兩個中國主張立即遭到同黨黨員洪秀柱、馬英九、朱立倫等人反對。洪秀柱認為「兩個中國」不符合九二共識與中華民國憲法。朱立倫和馬英九認為一中各表不能表成一中一台、两个中国,一中就是中华民国。 江啟臣 中國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認為:「中華民國憲法是兩岸關係中自我定位的共識,更該是朝野共識」,依據憲法,中華民國固有疆域包括大陸地區及台澎金馬;若要變動,就需要修憲;而「修憲所帶來的後果與代價,負責任的政黨與政治人物有責任要講清楚」。在身分認同上,江也認為一些包括宗教信仰等等原本就融合在生活與文化上的中華文化傳承,因為被政治化後,導致一些原本毋庸置疑的問題,成為了國家內耗的問題。在洪秀柱追問下,江啟臣明白表示:「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他認為「九二共識」的內涵,就是擱置爭議、維持現狀、存異求同。也有评论指出,江启臣在逐渐淡化“九二共识”。 海外人士 薄瑞光 時任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在泰德·史蒂文斯安克拉治國際機場迎接時任總統陳水扁於2008年1月13日啟程前往瓜地馬拉的一行人,中途過境美國阿拉斯加,薄瑞光指出中國國民黨所提的「九二共識」,據他了解,其實根本沒有所謂的共識。 包道格 時任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包道格在媒體專訪中談論“九二共識”,認為“九二共識”很有創意,提供了一定的模糊空間。認為“一個中國”客觀存在,只是雙方對此有不同的看法。包道格同時認為,海外學界和專家普遍認為“九二共識”不完全等於“一個中國”。美國官方和外交界不認為“九二共識”出賣台灣主權,不認為“九二共識”意味著兩岸終極統一,而認為“九二共識”是國(states)與國(another states)之間交往的正常妥協。他認為“九二共識”符合美國,中國大陸和台灣自身的利益,如果否認“九二共識”則會帶來不可預知的後果,會影響大陸的換屆,乃至美國的選舉,他還認為,否認“九二共識”在當今情況下是不現實的,台灣將無法繞過中國大陸去選擇更多的海外市場,因為兩岸如果沒有一個穩定的關係框架,國際上難有國家願意得罪中國大陸而對台灣開放市場,而且目前歐債危機,國際經濟環境惡劣,台灣經濟發展最好的選項還是中國大陸。 葛來儀 美國台海問題專家葛來儀曾表示,在她的理解中,「九二共識」是國共兩黨之間的共識,而不是政府之間的共識,中共和民進黨更沒討論過,因此她建議民進黨和共產黨都應當展現一定彈性,抱持開放態度溝通,尋求新的對話共識。對此,美國在台協會前理事主席卜睿哲則表示異議,不同意「九二共識」是黨與黨之間協議的說法。他說:「『九二共識』是由中華民國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授權的兩個機構(海基會與海協會)所達成的共識。」 承認九二共識的團體與個人 中國共產黨和其領導下的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下的九二共識,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将「一個中國」原則表述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故其官方認為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双方就能开展对话,协商解决两岸同胞关心的问题,台湾任何政党和团体同大陆交往也不会存在障碍。 國親新三黨領袖,尤其是前總統、前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至今依舊捍衛中華民國的立場,主張「九二共識」,也就是在泛藍所引申「一中各表」的說法基礎上與對岸進行交流,其中的「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同時在宣傳上,國民黨也繼續強調台灣本土化、台灣優先,往中間靠攏;國民黨解釋九二共識為「兩岸同屬一中,但內涵定義有所不同」,與馬英九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說法相似,其核心就是「認同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但對『中國』存在不同定義」。民主進步黨則不認同憲法一中,認為「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的論述並不存在各自表述空間,認同等於是退讓主權且呼應習進平的『一個中國』說法」,故而不承認九二共識。其中新黨最為支持九二共識。2001年7月,新党“大陆事务委员会代表团”赴中華人民共和國访问,初次建立与中国共产党的对话机制,并与中共中央台办达成六点共识。这些共识包括:双方共同认知和主张“一个中国、和平統一”,推动在“九二共識”基础上恢复两岸接触、对话,促进两岸经贸交往、人员往来和各项交流,早日实现直接“三通”;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两千三百万台湾人民不论省籍,都是骨肉同胞、兄弟姐妹,应相互爱护,和睦相处,共同促进台湾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2005年7月4日,新党主席郁慕明透露,他在访问中華人民共和國时将与中国共产党洽谈建立两党之间的定期沟通机制。2017年12月11日,新党访问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与新党大陆访问团座谈。亲民党支持九二共识,穩定兩岸情勢,以「三階段整合論」推動兩岸關係發展。依「三階段整合論」推動兩岸關係發展,擱置「統」、「獨」爭議;第一階段進行經濟性及功能性「交流」,開展兩岸經貿互惠合作;第二階段推動兩岸「社會互動」。除此之外,中華統一促進黨強烈支持中國共產黨進行中國統一,主張九二共識、中華民族主義和一個中國原則即中華人民共和國。统促党总裁张安乐对此认为中华民国已经被独派势力所利用,成为了统一的绊脚石。
|
民族 武夷山市有史料可考的早期民族主体为闽越族,汉代“闽汉战争后”,这一古老民族逐渐没落或被汉族同化,现在武夷山市的民族构成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甚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武夷山市内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941人,占总人口的0.83%。 语言 武夷山市通行闽北语崇安话(武夷山话),是闽北语西片的一种方言,与建阳话相近。由于古时越族人迁入,与当时既有的闽北语混杂,故现在的崇安话带有一定的吴语口音。武夷山毗邻江西,曾有江西人移居崇安縣(现为武夷山市),崇安话亦带有一定的赣语音调。武夷山话与中国大陆通用的普通话相比,有些字词发音类似,但更多的字词发音差异极大,两者无法互通理解。 武夷山话与现代标准汉语典型差异举例: 字1:“街”(普通话音:“jie”;武夷山音:“gai”) 字2:“病”(普音:“bing”;武音:“ban”) 字3:“桥”(普音:“qiao”;武音:“giu”) 字4:“家”(普音:“jia”;武音:“qio”) 飲食 嵐谷熏鵝 嵐谷熏鵝是先將鵝肉煮熟,然後再塗抹上辣椒、白鹽、味精、上等油,其次將塗抹好了的熏鵝架於底下放著糯米(桂葉、茶葉等)的鍋中,用柴火燒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一隻嵐谷熏鵝即可出爐。 雪裡紅 武夷山傳統風味素菜,具有開胃健脾、助消化等作用。雪裡紅含多種胺基酸和維生素,故稱「健康菜」。 街頭粿 武夷山早餐小點,武夷山的街頭巷尾常飄著粿仔的香氣,因此也有人稱其為「街頭粿」。一碗粿仔,配上辣椒醬,喝一碗熱呼呼的肉皮湯,武夷山的味道盡顯無疑。 千層糕 武夷山俗稱「九層糕」,菱形的,外形既美觀又小巧,因糕點有九層而得名,也稱層層糕,可以一口吃九層,也可以一層一層撕著吃,是武夷山人最愛的休閒小吃,常常有推著車賣的。 鼠曲果(清明果) 鼠曲果是一種用鮮嫩的鼠曲草和米槳分開蒸熟後,混合攪勻,加上香菇、肉絲、筍絲、醃菜等餡,包成花綠色的大餃子。這在武夷山區屬清明食品,俗成清明果,有濃郁的農家田園風味。 怡解 “怡解”用稠米浆为皮,外面用大竹叶或芭蕉芋叶包成长方形。其中馅有甜咸两味,清香可口。 薜荔冻 是武夷山一帶傳統清涼飲品。將野生薜荔果的籽剝出暴晒後,加工製成半凝固狀,搭配著蜂蜜或蔗糖飲用。 苦槠糕 採用山中野生苦櫧、甜櫧等殼斗科植物的果仁磨成槳,加熱調成塊狀軟糕,再加佐料精煮,味道清滑可口而又略帶苦澀。 经济 先秦时期,武夷山人主要从事渔猎、砍伐、耕种及简单的手工竹编,直至清代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农业、畜牧业和采矿、陶瓷业、造纸业等有一定的发展,商业也趋于活跃。但由于地处深山,交通不发达,经济发展受阻。民国时期修通武夷山连接外地的公路后,经济情况较以前有了很大改观。工业品有木材、砖瓦、陶瓷、土纸等;农业产品有稻谷、大小麦、薯类、杂粮、大豆、棉花、花生、油菜籽、苎麻、甘蔗、烟草、茶叶、水果、猪牛肉类、禽蛋,其中茶叶在1949年的产量为5.8万公斤。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改革开放国策以前,武夷山市的经济并不发达。改革开放后,武夷山以其特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遗迹,经济发展迅速,现已成为中国大陆十大文明风景旅游区、首批5A级旅游景区之一。 2011年全年生产总值(GDP)834849万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80%、34.19%、44.02%。 旅游业 旅游业是武夷山市的核心产业。武夷山风光秀丽,又有世界自然物文化遗产的称谓,国内外的知名度相当高,造访武夷山的游客接踵而来,成就了武夷山市辉煌的旅游业。2011年全年共接待中外游客724.39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123.54亿元。游客进入武夷山市除正常的陆路和飞机外,民间的自驾车旅游亦受到当地旅游部门的重视,规划建造“武夷山自驾车营地”,并用“百城万车游武夷”的口号加以宣传推广。全市共有旅行社六十余家,宾馆饭店近300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6家、三星级19家。 旅游业的兴旺,带动了武夷山市一系列的产业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业。 工业 武夷山市是“旅游为主、工业为辅”的旅游城市,工业并非全市的主打产业,产值比旅游业少得多。主要工业门类有饮料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木材加工。2009年全市实现的全社会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为人民币30.78亿元和11.46亿元,有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87家。 农业 农业是武夷山市的传统产业,2011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00694万元。2009年粮食播种面积为34万亩,各种粮食总产量13.9万吨,农业总产值为9.7亿元。武夷山市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2009年产量为11.9万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商品粮基地之一。武夷山市水稻主要播种区域在市区以南的四个乡镇,其中兴田镇重要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市总量的20.2%。按地理条件的不同,全市水稻生产划分为三类种植区,山区地带为一年一熟的单季稻;丘林地带为单、双季混合;平原河谷地区普遍种植双季稻。 颇具特色的农产品有鸡茸金丝笋、兰花蛇丝、菊花草鱼、泥鳅粉丝、香蕈、岚谷熏鹅等。牛、羊、马、骡等是武夷山市的主要牲畜品种。 茶叶、制茶业与茶文化 茶叶种植
|
武夷山傳統風味素菜,具有開胃健脾、助消化等作用。雪裡紅含多種胺基酸和維生素,故稱「健康菜」。 街頭粿 武夷山早餐小點,武夷山的街頭巷尾常飄著粿仔的香氣,因此也有人稱其為「街頭粿」。一碗粿仔,配上辣椒醬,喝一碗熱呼呼的肉皮湯,武夷山的味道盡顯無疑。 千層糕 武夷山俗稱「九層糕」,菱形的,外形既美觀又小巧,因糕點有九層而得名,也稱層層糕,可以一口吃九層,也可以一層一層撕著吃,是武夷山人最愛的休閒小吃,常常有推著車賣的。 鼠曲果(清明果) 鼠曲果是一種用鮮嫩的鼠曲草和米槳分開蒸熟後,混合攪勻,加上香菇、肉絲、筍絲、醃菜等餡,包成花綠色的大餃子。這在武夷山區屬清明食品,俗成清明果,有濃郁的農家田園風味。 怡解 “怡解”用稠米浆为皮,外面用大竹叶或芭蕉芋叶包成长方形。其中馅有甜咸两味,清香可口。 薜荔冻 是武夷山一帶傳統清涼飲品。將野生薜荔果的籽剝出暴晒後,加工製成半凝固狀,搭配著蜂蜜或蔗糖飲用。 苦槠糕 採用山中野生苦櫧、甜櫧等殼斗科植物的果仁磨成槳,加熱調成塊狀軟糕,再加佐料精煮,味道清滑可口而又略帶苦澀。 经济 先秦时期,武夷山人主要从事渔猎、砍伐、耕种及简单的手工竹编,直至清代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农业、畜牧业和采矿、陶瓷业、造纸业等有一定的发展,商业也趋于活跃。但由于地处深山,交通不发达,经济发展受阻。民国时期修通武夷山连接外地的公路后,经济情况较以前有了很大改观。工业品有木材、砖瓦、陶瓷、土纸等;农业产品有稻谷、大小麦、薯类、杂粮、大豆、棉花、花生、油菜籽、苎麻、甘蔗、烟草、茶叶、水果、猪牛肉类、禽蛋,其中茶叶在1949年的产量为5.8万公斤。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改革开放国策以前,武夷山市的经济并不发达。改革开放后,武夷山以其特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遗迹,经济发展迅速,现已成为中国大陆十大文明风景旅游区、首批5A级旅游景区之一。 2011年全年生产总值(GDP)834849万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80%、34.19%、44.02%。 旅游业 旅游业是武夷山市的核心产业。武夷山风光秀丽,又有世界自然物文化遗产的称谓,国内外的知名度相当高,造访武夷山的游客接踵而来,成就了武夷山市辉煌的旅游业。2011年全年共接待中外游客724.39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123.54亿元。游客进入武夷山市除正常的陆路和飞机外,民间的自驾车旅游亦受到当地旅游部门的重视,规划建造“武夷山自驾车营地”,并用“百城万车游武夷”的口号加以宣传推广。全市共有旅行社六十余家,宾馆饭店近300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6家、三星级19家。 旅游业的兴旺,带动了武夷山市一系列的产业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业。 工业 武夷山市是“旅游为主、工业为辅”的旅游城市,工业并非全市的主打产业,产值比旅游业少得多。主要工业门类有饮料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木材加工。2009年全市实现的全社会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为人民币30.78亿元和11.46亿元,有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87家。 农业 农业是武夷山市的传统产业,2011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00694万元。2009年粮食播种面积为34万亩,各种粮食总产量13.9万吨,农业总产值为9.7亿元。武夷山市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2009年产量为11.9万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商品粮基地之一。武夷山市水稻主要播种区域在市区以南的四个乡镇,其中兴田镇重要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市总量的20.2%。按地理条件的不同,全市水稻生产划分为三类种植区,山区地带为一年一熟的单季稻;丘林地带为单、双季混合;平原河谷地区普遍种植双季稻。 颇具特色的农产品有鸡茸金丝笋、兰花蛇丝、菊花草鱼、泥鳅粉丝、香蕈、岚谷熏鹅等。牛、羊、马、骡等是武夷山市的主要牲畜品种。 茶叶、制茶业与茶文化 茶叶种植 武夷山市茶树的种植非常独特,不是通常地广种于土壤,而是植于岩石缝隙、裂口之内,这种地方长出的茶叶就是著名的武夷山岩茶。武夷山市的茶树种植区域一般集中在岩石分布区,以山地斜坡、山岗与平地的连接区域及平坦陆地为种植区,茶陵开发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当地的制茶业历史非常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当地的产业支柱。历史上,武夷山地名为人所熟知与茶叶有剪不断的关联。宋代文学家范仲淹题诗“溪边其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载”赞美武夷山的茶叶。1302年,元朝曾在武夷四曲处设置“御茶园”为朝廷制作贡茶,武夷山的制茶业名声大振。有资料显示,武夷山能叫出名称的茶叶就有300余种,被誉为“茶叶王国”。 制茶业 2009年武夷山的茶叶产量达9327吨,茶叶加工产值6.7亿元。茶品牌武夷岩茶在中国茶叶界有较高的知名度,1980年代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且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而大红袍则是武夷山茶叶中的极品,属于受国家保护的原产地域产品,异常珍贵。据媒体报道,大红袍茶叶制作、保管非常特殊,其日常存放地是中国农业银行的金库,搬运移动都有武装护卫,普通人很难看到。除大红袍外,还有“名枞”、“肉桂”、“水仙”、“奇种”等茶叶品种。目前已有大红袍茶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开博物馆收藏茶叶之先河。另外,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红袍茶叶还曾被作为中华人民共和的国礼赠与外国政要。 茶文化 茶文化自始至终贯穿着武夷山的文化脉络。特别是元代朝廷在武夷山设置御茶园,使武夷山的茶叶名镇四海,茶叶种植、制作、贸易非常兴旺,相伴而生的茶文化应运而生,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在其著作《植物种类》中,将武夷山出产的茶叶描述为中国茶叶的代表。武夷山人已将品茶提升到了艺术境地。据武夷山市档案馆公开资料显示:武夷山茶道有非常讲究,形式多样,如“焚香静气”、“丝竹和鸣”、“叶善嘉宾”、“活煮山泉”等,共有20余种,其中有18种可用于茶艺表演。现今在武夷山市区南部建有“中华武夷茶博园”,是武夷山市展示当地茶文化的重要场所。 武夷山的茶曾受中国历代文人墨客的赞誉。唐代诗人徐夤赋诗《谢尚书惠腊面茶》,将武夷岩茶誉为“飞鹊印成香腊片”。宋代范仲淹写的茶诗《斗茶歌》对武夷山茶道有较大影响,以“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的诗文将品茶描绘得美妙无比。明代唐伯虎还以绘画表达武夷山茶叶的精妙,如《茗事图卷》、《品茶图》;1734年,崇安知县陆廷灿编著的武夷山茶叶书《续茶经》,对当地茶道作了详尽的描述。 武夷山是茶之乡,许多人祖祖辈辈以茶业为生,与茶有关的风俗也分外特别,很受重视,“喊山与开山”就是最具特色的一种,而且还是由官方操办。“喊山与开山”是一种在御茶园举行的祭祀活动,由当地知县主持。喊山就是参加仪式的茶农们高喊“茶发芽,茶发芽”的口号,祈求神灵保佑茶叶丰收;开山就是由带山人领头,茶农们清晨时不吃早餐,跟随带山人赶早向他们的制茶祖师塑像行默祭礼,而后在休茶林分散采茶至太阳升起,待接到带山人分发的烟卷后方可彼此说话交流。喊山与开山是武夷山特有的采茶习俗,源远流长。 风俗与宗教 风俗习惯 武夷山市背靠名山大川,自古以来文化底蕴丰富,加上与外界族群杂居相处的人口结构,使其民间风俗异复杂多样,也有的习俗被官方视为迷信。除中国传统的节日(如春节、端午、中秋)外,武夷山还有诸如伐木祭山、笋厂聚居、柴头会、蜡烛会、黄龙拜府、中秋偷菜等颇富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和节日民俗;请春酒、闰月饭与长工筵等,又是当地独特的喜庆风俗。各类风俗习惯中以采茶习俗最受重视。 伐木祭山是伐木者在伐木作业前,以米饭、菜肴、酒水作为祭品,祈求山神保佑伐木安全,祭祀习俗悠久;1949年以后官方禁止国营林场祭山。“笋厂”为采挖、加工竹笋的场所,“笋厂聚居”指当地人在竹林冒芽出笋季节举家迁入竹林深处,生活起居都在竹林,为的是就近采挖、加工笋产品。后来由于鲜笋和毛竹市场壮大,1960年代起“笋厂聚居”开始渐成历史。“柴头会”是武夷山沿用至今的一种贸易集会,类似于现代意义的商品展销会,但早期交易品种多以木竹品为主,故为柴头会。“蜡烛会”是一种带有宗教内容的乡俗,即乡民点着特制的蜡烛与佛像同行,以求来年吉利。 黄龙拜府是武夷山乡村流传至今的节日习俗,一般在春节举行。黄龙拜府有一套特定程序:送帖→拜府→受拜者款待黄龙→受拜者鸣炮、备红包相送。黄龙拜府是一种淳朴的节日,舞龙者之红包扣除黄龙经费则全部用于乡村公益事业。中秋偷菜也是武夷山颇具幽默情趣的传统习惯,意指中秋之夜青年妇女成群潜入他人菜园偷挖几棵芋子回家煮食以盼早得贵子;而园主则听之任之,视为乐趣。 另外“天、地生日”、“七月半”、“二月二” 等是早期武夷山人盛行的祭祀民俗,但流行趋势减弱或已经消失。“四月八”是当地乡民遵循“牛休四月八、人歇端午节”的民谚,此日农户均对自家耕牛特别优待,只让它吃好,不让其耕作,但这种习俗没有盛行至今。 丧葬 武夷山市的民间丧葬风俗讲究颇多,有一套自己的本土定式程序,流传久远。一般死者丧葬都要经历:“更换衣服”、“报丧”、“择时入殓”、“送葬”、“添土”和“守孝”,另有一项很特别的“村外停尸”做法。“村外停尸”是为客死外地之本村人的尸体不得抬入家门,必须在地势相对低洼的河道(或溪流)口外侧搭棚停尸办丧,这一风俗导致村内年迈有疾之长者避外求医,以免“村外停尸”之不吉,及至当代,此俗已少见。“更换衣服”则是子女为年事已高的长辈提前做好寿衣,置办寿衣义务人一般女是女儿,无女则由子负责。当地早期的“守孝”也有特别讲究,对于父母亡故的家庭,其子两个月不得理发,一年之内家中不可置办喜事,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此风俗日益鲜有直至消失。 架壑船棺、虹桥板是远古武夷山人的丧葬形式,现今仍存有规模较大的遗迹。 宗教 武夷山市的宗教信仰并不普遍,官方公布的信教总人数为1万余人,不足总人口的10%。虽然宗教信徒不算多,但宗教场所却非常普遍,有140余处,仅经过官方登记造册的就有60余处。信徒以佛教、道教、基督新教和天主教为主。全市较知名的宗教活动场所有佛教的天心永乐禅寺、瑞岩寺;道教的桃园洞、天上宫以及基督新教的武夷山市基督教堂。 武夷山最早的宗教为中国本土的道教,东汉末年就形成一种体系。佛教大致在西汉汉武帝时期传入武夷山,由于唐代皇室重道贬佛,佛教发展受阻,直到宋朝以后才逐渐兴旺。基督宗教在明代时由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传入武夷山,之后英国、美国、德国的传教士先后到武夷山传教,于清代达到鼎盛,主要教种为基督宗教的天主教派。 教育 旧式教育 武夷山在古代就是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思想传播中心,当地的教育受其影响非常大,现今武夷山市还有一所学校被称为朱子学校。武夷山市的旧式教育机构主要有私塾、社学、书院(以屏山书院和紫阳书院最为著名)和县学。1936年武夷山有私塾16处,最晚一处一直办到1968年;书院则从唐代延续至清末,以南宋时期为鼎盛。从宋代到清朝末年的1300余年中,武夷山共出进士247名,翁德舆和詹骙分别是南宋隆兴年的特科状元和淳熙年的状元。 现代教育 1902年4月中西学堂创立,这是武夷山的第一所小学。1925年崇安县立初级中学创立,之后私立“三一中学”、“三一、陶淑联合中学”随之创立,并开设有高中课程。1953年崇安中学成立。现在武夷山市是福建省首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之一。 武夷学院是武夷山市的一所普通高等学校,前身是建阳师专、南平师专,2007年3月升格为拥有本科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校学生约1万。此外,还有民办职业高等学校武夷山职业学院。 全市有各类中学14所,学生约1.6万人,教师950人;各类小学116所,学生约1.4万人,教师1380人。2009年武夷山市高考第一类本科院校上线率为8.69%,万人第二类本科院校上线率列南平地区第五名。 主要中学有:武夷山市第一中学、武夷山市第二中学、武夷山市职业中学、武夷山中华职校、武夷中学 卫生
|
客运 公共汽車 泛指利用道路,行駛使用橡膠車輪並且自備動力的車輛,循一定的路線、站点載運乘客前往目的地,並且由駕駛員以目視方式駕駛車輛。中國大陆称呼公共汽車为公交车。 市區公車 在市區、都會區中行駛一定的路線,負責載運乘客通勤往返的公共汽車,有些地區道路提供專用路權(公車專用道)供市區公車行駛(公車捷運系統);這些市區公車班次密集,並且在車門使用無階梯式的無障礙設計,方便老人及身心障礙乘客上下車。 城際公車 連接城市與城市、市區與郊區的公路客運班車,行駛一般公路或是高速公路,通常需要長時間的行駛,所以座位較為舒適,並且使用能高速平穩行駛的巴士。城際巴士收費及運價高於市區公車,通常採取里程計費。目前世界第一大公路客運公司為美國的灰狗巴士,路線遍布全美各州、加拿大及墨西哥。
|
城際公車 連接城市與城市、市區與郊區的公路客運班車,行駛一般公路或是高速公路,通常需要長時間的行駛,所以座位較為舒適,並且使用能高速平穩行駛的巴士。城際巴士收費及運價高於市區公車,通常採取里程計費。目前世界第一大公路客運公司為美國的灰狗巴士,路線遍布全美各州、加拿大及墨西哥。 遊覽車 提供機關團體包租服務或是旅遊服務,無固定行駛路線,通常需要事先預約。 货运 厢式货运
|
機要事務。 本會災害防救之聯繫及安全防護。 其他有關事項。 人事室 組織編制、任免、遷調及其有關事項 考核、獎懲、考績(成)及其有關事項 待遇、福利、保險、退休、撫卹及其有關事項 人事資料管理及其有關事項 會計室 預算編製、財務統計及其有關事項 原始憑證審核、編具記帳憑證及其有關事項 會計制度設計事項 決算編報及其有關事項 機關團體所得稅及其有關事項 中區服務處 大陸地區文書驗證事項 兩岸交流事務之諮詢服務事項 其他經核定之交辦事項 南區服務處 大陸地區文書驗證事項 兩岸交流事務之諮詢服務事項 其他經核定之交辦事項 歷任董事長 兩會協商談判 辜汪會談 1993年4月29日,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和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在新加坡舉行兩會第一次會談。雙方簽署包括《兩岸公證書使用查證協議》及《兩岸掛號函件查詢、補償事宜協議》、《兩會聯繫與會談制度協議》及《辜汪會談共同協議》。 焦唐會談 1994年1月31日到2月5日、1994年8月4日至8月7日,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焦仁和與海協會常務副會長唐樹備先後在北京、台北進行二度焦唐會談,就如何落實「辜汪會談共同協議」及後續事務性協商問題進行會談。 兩岸兩會高層會談 第一次陳江會談 於2008年6月12日在北京─釣魚台賓館舉行,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和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在北京舉行協商談判,針對多項攸關兩岸交流議題達成共識,包括兩岸包機直航、大陸游客來台等,並將推動兩岸合作在台灣海峽海域探勘開發油田。完成簽署《海峽兩岸包機會談紀要》。 第二次陳江會談 於2008年11月4日在臺北─圓山飯店舉行,本次再度由陳雲林與江丙坤領銜舉行協商談判,針對兩岸包機直航新航線及增加班次與航點、兩岸海運直航、全面通郵、食品安全管理機制,以及面對世界金融風暴兩岸如何應對等問題進行協商。完成簽署《海峡两岸空运协议》、《海峡两岸海运协议》、《海峡两岸邮政协议》、《食品安全协议》等四个协议。 第三次陳江會談 於2009年4月26日在南京─紫金山莊舉行,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和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在南京举行两岸协商谈判,针对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两岸定期航班、两岸金融合作等议题进行协商。完成簽署《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海峡两岸空运补充协议》、《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 三项协议。 第四次陳江會談 於2009年12月22日在臺中─裕元花園酒店舉行。完成簽署《海峽兩岸標準檢測及認驗證合作協議》、《海峽兩岸漁船船員勞務合作協議》、《海峽兩岸農產品檢驗檢疫協議》。 第五次陳江會談 於2010年6月29日在重慶─索菲特酒店舉行。完成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及《海峽兩岸智慧財產權保護協議》。 第六次陳江會談 於2010年12月16日在臺北─圓山飯店舉行。僅簽訂《海峽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並決定成立協議落實的檢討機制,但在經濟合作方面仍無法達成共識。 第七次陳江會談 於2011年10月19日在天津─天津迎賓館舉行。完成簽署《海峽兩岸核電安全合作協議》。 第八次陳江會談 於2012年8月9日在臺北─圓山飯店舉行,完成簽署《海峽兩岸投資保障和促進協議》及《海峽兩岸海關合作協議》 。另共同發表了「人身自由與安全保障共識」。 第九次陳德銘與林中森會談 於2013年6月21日在上海─上海東郊賓館舉行。由海協會會長陳德銘與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在上海東郊賓館共同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第十次陳德銘與林中森會談 於2014年2月26日-2014年2月27日在圓山飯店順利完成,雙方簽署《海峽兩岸氣象合作協議》與《海峽兩岸地震監測合作協議》,就兩會協商的有關事項交換了意見,並確定了兩會下一次會談議題。 第十一次陳德銘與林中森會談 於2015年8月24日-2015年8月26日在福州舉行,雙方簽署《海峽兩岸避免雙重課稅及加強稅務合作協議》與《海峽兩岸民航飛航安全與適航合作協議》,就兩會協商的有關事項交換了意見,並確定了兩會下一次會談議題。 兩岸溝通機制暫停 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上任總統後,未承認九二共識,引起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滿並中斷兩岸溝通機制。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證實已經暫停與臺灣的陸委會及海基會方面一切溝通往來。
|
原始憑證審核、編具記帳憑證及其有關事項 會計制度設計事項 決算編報及其有關事項 機關團體所得稅及其有關事項 中區服務處 大陸地區文書驗證事項 兩岸交流事務之諮詢服務事項 其他經核定之交辦事項 南區服務處 大陸地區文書驗證事項 兩岸交流事務之諮詢服務事項 其他經核定之交辦事項 歷任董事長 兩會協商談判 辜汪會談 1993年4月29日,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和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在新加坡舉行兩會第一次會談。雙方簽署包括《兩岸公證書使用查證協議》及《兩岸掛號函件查詢、補償事宜協議》、《兩會聯繫與會談制度協議》及《辜汪會談共同協議》。 焦唐會談 1994年1月31日到2月5日、1994年8月4日至8月7日,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焦仁和與海協會常務副會長唐樹備先後在北京、台北進行二度焦唐會談,就如何落實「辜汪會談共同協議」及後續事務性協商問題進行會談。 兩岸兩會高層會談 第一次陳江會談 於2008年6月12日在北京─釣魚台賓館舉行,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和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在北京舉行協商談判,針對多項攸關兩岸交流議題達成共識,包括兩岸包機直航、大陸游客來台等,並將推動兩岸合作在台灣海峽海域探勘開發油田。完成簽署《海峽兩岸包機會談紀要》。 第二次陳江會談 於2008年11月4日在臺北─圓山飯店舉行,本次再度由陳雲林與江丙坤領銜舉行協商談判,針對兩岸包機直航新航線及增加班次與航點、兩岸海運直航、全面通郵、食品安全管理機制,以及面對世界金融風暴兩岸如何應對等問題進行協商。完成簽署《海峡两岸空运协议》、《海峡两岸海运协议》、《海峡两岸邮政协议》、《食品安全协议》等四个协议。 第三次陳江會談 於2009年4月26日在南京─紫金山莊舉行,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和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在南京举行两岸协商谈判,针对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两岸定期航班、两岸金融合作等议题进行协商。完成簽署《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海峡两岸空运补充协议》、《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 三项协议。 第四次陳江會談 於2009年12月22日在臺中─裕元花園酒店舉行。完成簽署《海峽兩岸標準檢測及認驗證合作協議》、《海峽兩岸漁船船員勞務合作協議》、《海峽兩岸農產品檢驗檢疫協議》。 第五次陳江會談 於2010年6月29日在重慶─索菲特酒店舉行。完成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及《海峽兩岸智慧財產權保護協議》。 第六次陳江會談 於2010年12月16日在臺北─圓山飯店舉行。僅簽訂《海峽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並決定成立協議落實的檢討機制,但在經濟合作方面仍無法達成共識。 第七次陳江會談 於2011年10月19日在天津─天津迎賓館舉行。完成簽署《海峽兩岸核電安全合作協議》。 第八次陳江會談 於2012年8月9日在臺北─圓山飯店舉行,完成簽署《海峽兩岸投資保障和促進協議》及《海峽兩岸海關合作協議》 。另共同發表了「人身自由與安全保障共識」。 第九次陳德銘與林中森會談 於2013年6月21日在上海─上海東郊賓館舉行。由海協會會長陳德銘與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在上海東郊賓館共同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第十次陳德銘與林中森會談 於2014年2月26日-2014年2月27日在圓山飯店順利完成,雙方簽署《海峽兩岸氣象合作協議》與《海峽兩岸地震監測合作協議》,就兩會協商的有關事項交換了意見,並確定了兩會下一次會談議題。 第十一次陳德銘與林中森會談 於2015年8月24日-2015年8月26日在福州舉行,雙方簽署《海峽兩岸避免雙重課稅及加強稅務合作協議》與《海峽兩岸民航飛航安全與適航合作協議》,就兩會協商的有關事項交換了意見,並確定了兩會下一次會談議題。 兩岸溝通機制暫停 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上任總統後,未承認九二共識,引起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滿並中斷兩岸溝通機制。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證實已經暫停與臺灣的陸委會及海基會方面一切溝通往來。 參考資料 註釋 相關條目 大陸委員會 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
許多國家將職業健康視為是社會的挑戰,並且形成公共組織以確保工作者的健康和安全。像是英國的英國衛生安全局,在美國有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進行有關职业安全和卫生的研究,而則管理和工作者安全及健康有關的法令及政策。 相关条目 疾病 保健科学 医学 亚健康 生命延續 均衡飲食 心理健康 医疗卫生 健康教育 人类增强 卫生政策研究 医学史 营养学 職業安全 同一健康 疫苗爭議 男性健康 女性健康 參考資料 延伸阅读 外部連結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UK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OECD Health
|
對人類而言,健康是指個人或群體面臨生理、心理或社會的挑戰時,適應及自我管理的能力。世界衛生組織於1946年6月22日WHO於紐約舉辦的健康大會,61國簽署並於1948年4月7月生效的WHO組織法序言(《世界衛生組織官方記錄》第2號第100頁)定義健康廣義來說是:「健康不僅為疾病或虛弱之消除,而是體格,精神與社會之完全健康狀態。」。此定義相當有爭議,特別在其實務上不易評估,以及用到「完全」一詞所引發的相關問題。後來也有組織提出新的定義,有些定義將健康及個人的滿足相關連。例如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CF)及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ICD)等國際分類系統,也常用來定義及衡量健康的組成。 有關預防及治療人類健康問題及促進人類健康的系統性活動會由進行,而有關動物的類似議題則會由獸醫進行。 健康一詞也常用在許多非生物,且對人類有影響的物體,例如、健康城市或是健康環境等。 已知有許多因素會影響個人健康的狀態,例如背景、生活形態、經濟條件、社會條件及靈性,這些稱為「健康決定因素」(determinants of health)。研究已發現過大的壓力會影響健康。 定義 生物体 对任何生物体,健康是一种动态平衡。这是一种平衡的状态:均衡地输入和输出能量和物质(甚至允许生长)。 健康也意味着有继续生存的期望。 对有情感的动物,例如人类,自演化以來就有追求生理面與物質面兩種更好的生活方式,所以對健康的認知與要求會有更广的概念。 健康与生病不是绝对的对立面,而是相对的有过渡性阶段的状态。處於此階段的人,稱為亞健康。據世界衛生組織全球性調查指出,全球只有5%人群處於健康狀態,20%經醫生確診為生病狀態,而有75%人們處於亞健康。長期處於亞健康,而無法排除影響健康因素,可能導致人們往生病狀態靠攏。亞健康主要因素有以下四點:一、過度疲勞。二、心血管疾病(無病徵,無徵兆)。三、衰老。四、生物週期。 完整的健康需要每天注意好饮食和保健。调节好一天人体的八大系统,使细胞健康。 指標 社會中檢測族群的指標,包含疾病盛行率、死亡率、出生率、新生兒生存率 保持健康 保持健康是漸進的過程,都會受到医疗卫生知識及實務的演變所影響,也會受個人策略及一些組織的影響。 飲食 人體需要的營養素去維持健康有七大類: 碳水化合物(五穀雜糧)、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纖維素和水。 均衡飲食和適量運動對於人們十分重要。均衡飲食是指選擇多種類和適當分量的食物,以便能提供各種營養素和恰當熱量去維持身體組織的生長,增強抵抗力和達致適中的體重。在進食時,應該按照「飲食金字塔」的分量比例進食及每天喝充足水分,以促進健康。均衡飲食使身體正常運作,有助抵抗疾病,讓人時刻感到精力充沛並維持理想體重。如要達致理想體重,最有效及可持續的方法便是保持健康飲食並進行適量運動。多吃煎炸和太甜或太鹹的食物可能會引致肥胖,高血壓,高膽固醇等,有損人們的健康。 健康飲食的三大原則,分別為:進食多類食物、避免暴飲暴食及注意均衡,以吸收各種所需營養。 健康飲食同時涉及食物安全與衞生的問題。無論是購買還是處理食物、煮食還是出外用餐,均應注意,以避免染病或食物中毒,對健康產生負面的影響。 運動 運動會強化肌肉及循环系统,運動可以維持或增強體適能,也可以促進健康,如2018年討論度最高的核心與深蹲運動。 但若長時間不運動,肌肉將會退化,甚至萎縮。 科學扮演的角色 健康科學是科學著重在健康的分支,有二個主要的方向:研究人體及健康相關的議題,來瞭解人類(及動物)體內的運作,並且應用這些知識來促進健康、預防及治療疾病或其他身體或心理的損害。健康科學可分為許多領域,包括生物學、生物化學、物理、流行病學、藥學及醫學社會學。應用健康科學應用衛生教育、生物工程、生物科技及公共衛生等領域的知識,更進一步的瞭解健康相關議題及促進人們的健康。 公共衛生的角色 公共衛生可以用以下的話來描述:「藉由社會及組織,公營及私營部門、群體及個人進行系統性的努力,來預防疾病、延長人類壽命及促進健康的科學及藝術。」。公共衛生以分析為基礎,關注威脅社群健康的事件或疾病。要探討的人口可以少到極少數人,也可以多到包括各大洲的所有人口(例如瘟疫)。公共衛生有許多的子領域,但一般會和流行病學、生物統計學及医疗卫生相關。環境健康、、心理健康及職業衛生也是公共衛生相關的領域。 自我照護的策略 個人健康有賴於自己觀察到有關身體狀況的一些資訊,也和個人為了身體健康而做的調整有關。這些包括預防疾病或減少疾病影響的個人行動,也包括像用肥皂洗手及洗澡、刷牙及使用牙線潔牙、食物儲存、準備及處理時的食品安全等。這些得到的資訊-例如睡眠模式、是否運動、營養攝取及環境特徵等-有助於個人的決策及行動(例如:「我昨晚睡得不好,今晚決定換一個枕頭看看。」)到門診的診斷及治療計劃(例如「一個病人注意到若他的鞋比較緊時,左邊心臟會不適,可能需要利尿藥物以減少體內的水分。」。 相关评论 1999年1月13日,时任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莫哈末接受《中天频道》的“相对论”专访时自揭个人的养生之道表示,他偶尔会吃人参,但他认为若要维持身体的健康,则应过很正常的生活。他说,所谓的正常生活,便是不要太劳动、不要吃太多、不喝酒、不抽烟,这才有用,不只是靠人参而已。 2019年12月15日,已高龄94岁的马哈迪在《新海峡时报》专栏撰写题为《这就是我的保健秘诀》的文章时指出,饮食习惯是保健的第一要诀,人们应该为生存而吃,而非为吃而生活:“除非是年轻人长身体,否则人体不需要太多食物。对他们而言,食物是身体成长所需,但是食量也不能超出所需。肥胖通常是伴随过量饮食而至,且肥胖对健康和寿命有影响。” 其他 健康的範圍非常廣泛屬於最核心的事是有關医学领域方面的如:营养学、疾病预防、公共衛生和公共健康等事务。人们可以调查这些方面来帮助评测健康的程度。 在一些国家,健康包括在满足更基本的食品、住所和基本的医疗保障后,对身体状态的管理。很多这类的实践是为了追求幸福,实际上,是致力于控制富裕的副作用,例如肥胖和缺乏锻炼。 健康观念从19世纪后期在西方国家开始逐渐流行,那时正是中产阶级在工业化的世界开始出现;也从那时开始,一个新兴的繁荣的大众有了时间和资源来追求幸福和其他形式的自我提升。许多早期的消费产品,从玉米片到漱口水,都是从公众对健康日益增长的兴趣中派生出来的。 健康可以用科学的测试或者实践来维持,例如检查胆固醇、血压、葡萄糖 等。它也包含一些有争议的实践,例如避免某些食物,攝入某些维生素或者替代药品。 健康的主观性可以用这样的一个假设的例子来说明:許多人在飲食上避免添加剂,並选择有機蔬果與食物,但並不排斥疲勞駕駛幾百公里。但统计数据表明,長途駕車的死亡率或者事故发生率,比食品添加劑對人體的危险大得多。但是人们认为避免食品添加劑就觉得“健康”。但為了避免交通不便,駕車而非搭乘大眾運輸時,卻完全不考慮到是否保健。 对健康的追求过程能够以一种安慰剂的效果来提升健康,尽管用到的技术还没有被科学所证实。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可能减缓心理上的压力,提升自我对健康的感知,达到一种提升了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有一些已经被证实了的,对身体不同系统有益的效果,例如:血压、肠胃系统功能以及免疫反應。 心理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定義心理健康為「一個人可以實現其能力、可以應付日常生活中的壓力、工作有所成效、可以為其所有所貢獻的狀態。」,不只於沒有心理疾病而已。 心理疾病定義為「在認知、情感或是行為上的特點影響其社交及情緒上的不健康幸福,也影響其生活及生產力。」心理疾病可能造成個人心智功能暫時或永久的嚴重損害,其他詞語包括「心理健康問題」、「功能失調」或「功能障碍」。 16歲以上的法國人約有四分之一有可以診斷出來的心理疾病。這是法國及加拿大殘疾的主要原因,主要的有思覺失調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重性憂鬱障礙, 躁鬱症、焦慮症、創傷後心理壓力緊張症候群及自閉症光譜。
|
军队编制单位
| |
1950年,應印度美術會之邀赴新德里舉行畫展,並留居印度大吉嶺,其間曾去阿旃陀石窟臨摹壁畫,以之與敦煌石窟壁畫作比較研究。在印期間所繪作品多精細工筆,且有《大吉嶺詩稿》。 1951年,返回香港。翌年遷居南美洲阿根廷。 1953年,再移居巴西圣保罗和摩基达斯克鲁易斯市,購地150畝,建中國式莊園「八德園」。 1955年,將其藏畫在日本東京出版《大風堂名蹟》4冊。 1956年,赴法國與西班牙立體派大師畢卡索會見。開始將西方立體主義的理念應用到中國傳統水墨畫上,並發展出了潑墨山水的風格。 1958年,以寫意畫《秋海棠》被紐約國際藝術學會選為世界大畫家,並榮獲金獎。此後相繼在法國、比利時、希臘、西班牙、瑞士、新加坡、泰國、德國、英國、巴西、美國及香港等辦畫展。 1969年,移居美國濱海卡梅爾「環篳庵」。居美期間是張大千創作的鼎盛期。旅美期间,张大千与魏乐唐,郑月波等名家保持了数十年相知相惜的友谊。 1970年,經常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畫展,並捐贈畫作108幅給該館。 1972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辦四十年回顧展。 1974年,獲美國加州太平洋大學名譽人文博士學位。 1977年,回到台灣定居在台北市外雙溪「摩耶精舍」。 1979年,81歲時曾自書一聯:「獨自成千古,悠然寄一丘」,頗示心境。 1982年,獲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頒發中正勳章。 1983年,完成其一生最後一幅畫作《廬山圖》。4月2日,因心臟病復發逝世於台北,骨灰安葬於摩耶精舍後院梅丘立石下。同年10月,家屬將其台北故居捐給國立故宮博物院而成立「張大千先生紀念館」。 1998年,國立故宮博物院舉辦《張大千與畢卡索繪畫聯展》。 2009年,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張大千110-書畫紀念特展》。 2010年5月17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嘉德2010春拍近现代书画专场上,张大千巨幅绢画《爱痕湖》经过近60轮叫价,以人民币一亿零八十万元的天价成交,这是中国近现代书画首次突破亿元。《爱痕湖》是1968年所作的巨幅绢本泼彩,宽76.2厘米,长264.2厘米,画面描绘的是远眺奥地利亚琛湖所见。 2011年5月10日,為紀念張大千112歲誕辰,Google的中文版首頁Doodle標誌改成張大千的荷花畫作。 2011年5月31日,《嘉藕圖》於香港蘇富比「梅雲堂藏張大千畫」專場以破紀錄1.9億港元成交。 2013年1月21日,張大千的一幅《潑彩山水》巨作,山東濟南翰德迎春拍賣會書畫專場中,以2.5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天價成交,突破過往張畫作的拍賣價,同時創出中國書畫作品的成交新高。 2016年4月4日,《桃源圖》於香港蘇富比以2.7億成交,該畫高209公分、寬92.2公分,現為畫家史上第二高成交價作品。 2019年4月1日,國立故宮博物院舉辦《巨匠的剪影—張大千120歲紀念大展》,其長女張心瑞、子張心澄、么女張心聲皆出席開幕記者會。 2022年4月30日,張大千的《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圖》於香港蘇富比以3.7億港元成交,創下畫家拍賣紀錄,該畫經過長達十八分鐘的激烈競投,逾五十口叫價,由亞洲私人收藏家購得。 代表作 1947年《嘉藕圖》工筆花鳥(梅雲堂舊藏) 1948年張大千《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圖》金碧工筆山水 該畫取王希孟《千里江山圖》為題,以沒骨、青綠、金碧,共冶一爐,乃畫家為一九四八年五月上海《張大千近作展》畫展精製,後歸上海藏家孫志飛,除一九八三年借展上海博物院及中國美術館外,未有示人,2022年於蘇富比釋出。 《湖畔風景》(潑彩山水圖):張大千於1972年74歲時,於美國加州十七哩海岸(17 Mile Drive)小半島所繪之公園湖畔風景潑彩山水圖(住居環蓽盦附近) 《金箋峨嵋記青山中花》(潑彩山水圖) 1968年《春雲曉靄》潑彩山水 1971年《可以橫絕峨嵋巔》(潑彩山水圖) 1973年《青城天下幽》潑彩山水圖 1978年《長江江靜瀨船秋水釣魚》潑彩山水圖 1979年《闊浦遙山系列》潑彩山水圖、《摩耶精舍外雙溪》潑彩山水圖、巨幅金箋《金碧潑彩紅荷花圖》 1981年《台北外雙溪摩耶精舍》潑彩山水圖 1982年《桃源圖》潑彩山水、《人家在仙堂》潑彩山水圖、《春雲曉靄》潑彩山水圖、大風堂作潑彩山水圖、《水殿幽香荷花圖》、《水墨紅荷圖》等作品。 1983年《廬山圖》潑彩山水圖 品类 張大千的創世紀「潑墨」及「潑彩」畫法,經過數百幅真跡原作名畫的分析與比對,大致可歸納為四大類如下︰ 〔1〕 開創於早期的「畫龍點睛(點景)式」「潑墨」及「潑彩」畫法︰仍以中國國畫之「工筆、寫意、鉤勒、設色、水墨等技法形式」為主,偶而在畫景之一角以「潑墨」及「潑彩」畫法點景之,如張大千1962年作《青城山通景屏》(潑墨)、張大千1983年作《廬山圖》(潑彩)等。 〔2〕 開創於中期的「粗潑細筆(寫意)式」「潑墨」及「潑彩」畫法︰改以中國國畫之「工筆、寫意、鉤勒、設色、水墨等技法形式」為輔,反而在大部份的畫紙上,以「潑墨」及「潑彩」畫法粗潑以成之。「以墨(彩)潑紙素,腳蹴手抹,隨其形狀為石、為云、為水,應手隨意,圖出云霞,染成風雨,宛若伸巧,俯觀不見其墨污之跡(見《唐朝名畫錄》)」。故「粗潑畫法」係隨「畫紙上的水流形狀之意」作成,並非是畫家之「筆意」所能確實控制自如。如張大千1968年作《瑞士奇峰》(潑墨)、張大千1966年作《瑞士紀遊》(潑彩)、張大千1966年作《愛痕湖》(潑彩)、張大千1976年作《山高水長》(潑墨)、張大千1977年作《秋山獨往》(潑墨潑彩)等。 〔3〕 開創於中晚期的「粗潑抽象式」「潑墨」及「潑彩」畫法︰有些仍是以中國國畫之「工筆、寫意、鉤勒、設色、水墨等技法形式」為輔。畫紙上的絕大部分作畫內容,都是以「潑墨」及「潑彩」畫法粗潑以成之。其「粗潑畫法」也是隨「畫紙上的水流形狀之意」而成,並非是畫家之「筆意」所能確實控制自如。如張大千1965年作《幽谷圖》(潑墨潑彩)、張大千1965年作《瑞士冰壑》(潑彩)、張大千1967年作《瑞士雪山》(潑彩)、張大千1972年作《春山積雪》(潑墨潑彩)等。 〔4〕 開創於晚期的「細潑細筆式」「潑彩」畫法︰雖然有些仍是以中國國畫之「工筆、寫意、鉤勒、設色、水墨等技法形式」為輔,但卻已經「惜筆如金」。畫紙上的絕大部分作畫內容,都是以「潑彩」畫法細潑細筆以成之。這種畫法之困難度極高,因為畫家必須控制「潑彩渲染度」就如同手握「細筆」一般,不論是色彩之調合度與筆意,皆必須是「意到即筆到(潑到)」恰到好處,絲毫不容許有任何差錯,連作畫用紙之渲染度皆必須拿捏精準,完全無法「既然粗略潑之,即大概以成之。」。因為此種畫法相當耗時又耗工,沒有數十年的「潑墨」及「潑彩」畫功及足夠經驗,他人根本就是無法臨摹仿潑之,否則只是糟蹋浪費自己的畫紙與顏料而已。因此成品並不多,見世作品也不多,因為張大千大都是以此種畫作成品贈送予國民黨黨國元老們欣賞居多。如張大千1978年(80歲)作《台灣橫貫公路合歡山鳥瞰金碧潑彩山水圖》(潑彩) 、張大千1981年(83歲)作《夢入靑城天下幽人間仙境圖》(潑彩) 、張大千1982年(84歲)作《人家在仙堂潑彩山水圖》(潑彩) 等。 评价 齐白石:“一笔一画,无不意在笔先,神与古会。” 徐悲鸿:1936年,上海中華書局出版《張大千畫集》,徐悲鴻作序,推譽“五百年來一大千”。 弟子 張大千弟子多人,蔣中正夫人蔣宋美齡也曾與張大千習畫,而有成就者有余作賦、方召麐、陳從周、孫家勤、楊恩典、吳松峰、王永年、曹大鐵、何海霞、謝伯子、俞致貞、胡力、黃獨峰、胡若思、慕凌飛、胡爽盦、劉力上、汪德祖、吳青霞、王康樂、糜耕雲、厲國香、龍國屏、 梁樹年、 賴昌意、
|
黃元秀故居“放廬”。3月,被二兄張澤逼迫還俗,奉母命歸川與曾慶蓉結婚。婚後重返上海從師於李瑞清,曾李二師以清末遺老提倡書法、繪畫,受石濤跟八大山人的影響很深。在上海得識吳昌碩、黃賓虹、王震、馮超然、魏乐唐、吳觀岱、吳待秋、吳湖帆、鄭午昌等。 1924年,在上海首次舉行個人畫展。 1931年,與兄張澤一同作為唐宋元明中國畫展的代表赴日本。 1932年,移居蘇州「網師園」。 1933年,應國立中央大學校長羅家倫、藝術系主任徐悲鴻之邀,出任中大藝術系教授。隔年辭職。 1938年,經上海、香港返四川,居青城山上清宮,臨摹宋元名蹟。 1940年,赴敦煌臨摹歷代壁畫(2年7個月),共摹276幅,並為莫高窟重新編號。 1943年,出版《大風堂臨摹敦煌壁畫》。 1947年,與顏文樑、吴徵、吳湖帆等參與指導上海市美術館的籌建工作。 抗戰勝利後,先後在法國巴黎、英國倫敦、瑞士日內瓦和國內各地辦畫展。 1949年,中國共產黨掌權,張大千前往台灣,不久後避居香港。 1950年,應印度美術會之邀赴新德里舉行畫展,並留居印度大吉嶺,其間曾去阿旃陀石窟臨摹壁畫,以之與敦煌石窟壁畫作比較研究。在印期間所繪作品多精細工筆,且有《大吉嶺詩稿》。 1951年,返回香港。翌年遷居南美洲阿根廷。 1953年,再移居巴西圣保罗和摩基达斯克鲁易斯市,購地150畝,建中國式莊園「八德園」。 1955年,將其藏畫在日本東京出版《大風堂名蹟》4冊。 1956年,赴法國與西班牙立體派大師畢卡索會見。開始將西方立體主義的理念應用到中國傳統水墨畫上,並發展出了潑墨山水的風格。 1958年,以寫意畫《秋海棠》被紐約國際藝術學會選為世界大畫家,並榮獲金獎。此後相繼在法國、比利時、希臘、西班牙、瑞士、新加坡、泰國、德國、英國、巴西、美國及香港等辦畫展。 1969年,移居美國濱海卡梅爾「環篳庵」。居美期間是張大千創作的鼎盛期。旅美期间,张大千与魏乐唐,郑月波等名家保持了数十年相知相惜的友谊。 1970年,經常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畫展,並捐贈畫作108幅給該館。 1972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辦四十年回顧展。 1974年,獲美國加州太平洋大學名譽人文博士學位。 1977年,回到台灣定居在台北市外雙溪「摩耶精舍」。 1979年,81歲時曾自書一聯:「獨自成千古,悠然寄一丘」,頗示心境。 1982年,獲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頒發中正勳章。 1983年,完成其一生最後一幅畫作《廬山圖》。4月2日,因心臟病復發逝世於台北,骨灰安葬於摩耶精舍後院梅丘立石下。同年10月,家屬將其台北故居捐給國立故宮博物院而成立「張大千先生紀念館」。 1998年,國立故宮博物院舉辦《張大千與畢卡索繪畫聯展》。 2009年,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張大千110-書畫紀念特展》。 2010年5月17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嘉德2010春拍近现代书画专场上,张大千巨幅绢画《爱痕湖》经过近60轮叫价,以人民币一亿零八十万元的天价成交,这是中国近现代书画首次突破亿元。《爱痕湖》是1968年所作的巨幅绢本泼彩,宽76.2厘米,长264.2厘米,画面描绘的是远眺奥地利亚琛湖所见。 2011年5月10日,為紀念張大千112歲誕辰,Google的中文版首頁Doodle標誌改成張大千的荷花畫作。 2011年5月31日,《嘉藕圖》於香港蘇富比「梅雲堂藏張大千畫」專場以破紀錄1.9億港元成交。 2013年1月21日,張大千的一幅《潑彩山水》巨作,山東濟南翰德迎春拍賣會書畫專場中,以2.5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天價成交,突破過往張畫作的拍賣價,同時創出中國書畫作品的成交新高。 2016年4月4日,《桃源圖》於香港蘇富比以2.7億成交,該畫高209公分、寬92.2公分,現為畫家史上第二高成交價作品。 2019年4月1日,國立故宮博物院舉辦《巨匠的剪影—張大千120歲紀念大展》,其長女張心瑞、子張心澄、么女張心聲皆出席開幕記者會。 2022年4月30日,張大千的《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圖》於香港蘇富比以3.7億港元成交,創下畫家拍賣紀錄,該畫經過長達十八分鐘的激烈競投,逾五十口叫價,由亞洲私人收藏家購得。 代表作 1947年《嘉藕圖》工筆花鳥(梅雲堂舊藏) 1948年張大千《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圖》金碧工筆山水 該畫取王希孟《千里江山圖》為題,以沒骨、青綠、金碧,共冶一爐,乃畫家為一九四八年五月上海《張大千近作展》畫展精製,後歸上海藏家孫志飛,除一九八三年借展上海博物院及中國美術館外,未有示人,2022年於蘇富比釋出。 《湖畔風景》(潑彩山水圖):張大千於1972年74歲時,於美國加州十七哩海岸(17 Mile Drive)小半島所繪之公園湖畔風景潑彩山水圖(住居環蓽盦附近) 《金箋峨嵋記青山中花》(潑彩山水圖) 1968年《春雲曉靄》潑彩山水 1971年《可以橫絕峨嵋巔》(潑彩山水圖) 1973年《青城天下幽》潑彩山水圖 1978年《長江江靜瀨船秋水釣魚》潑彩山水圖 1979年《闊浦遙山系列》潑彩山水圖、《摩耶精舍外雙溪》潑彩山水圖、巨幅金箋《金碧潑彩紅荷花圖》 1981年《台北外雙溪摩耶精舍》潑彩山水圖 1982年《桃源圖》潑彩山水、《人家在仙堂》潑彩山水圖、《春雲曉靄》潑彩山水圖、大風堂作潑彩山水圖、《水殿幽香荷花圖》、《水墨紅荷圖》等作品。 1983年《廬山圖》潑彩山水圖 品类 張大千的創世紀「潑墨」及「潑彩」畫法,經過數百幅真跡原作名畫的分析與比對,大致可歸納為四大類如下︰ 〔1〕 開創於早期的「畫龍點睛(點景)式」「潑墨」及「潑彩」畫法︰仍以中國國畫之「工筆、寫意、鉤勒、設色、水墨等技法形式」為主,偶而在畫景之一角以「潑墨」及「潑彩」畫法點景之,如張大千1962年作《青城山通景屏》(潑墨)、張大千1983年作《廬山圖》(潑彩)等。 〔2〕 開創於中期的「粗潑細筆(寫意)式」「潑墨」及「潑彩」畫法︰改以中國國畫之「工筆、寫意、鉤勒、設色、水墨等技法形式」為輔,反而在大部份的畫紙上,以「潑墨」及「潑彩」畫法粗潑以成之。「以墨(彩)潑紙素,腳蹴手抹,隨其形狀為石、為云、為水,應手隨意,圖出云霞,染成風雨,宛若伸巧,俯觀不見其墨污之跡(見《唐朝名畫錄》)」。故「粗潑畫法」係隨「畫紙上的水流形狀之意」作成,並非是畫家之「筆意」所能確實控制自如。如張大千1968年作《瑞士奇峰》(潑墨)、張大千1966年作《瑞士紀遊》(潑彩)、張大千1966年作《愛痕湖》(潑彩)、張大千1976年作《山高水長》(潑墨)、張大千1977年作《秋山獨往》(潑墨潑彩)等。
|
《山海經》的刑天 刑天在神話中為炎帝文臣,酷愛音樂,为炎帝祝壽時創作《扶犁曲》、《豐年詞》等詩曲。 自炎帝被黃帝在阪泉之战打敗之後,刑天便跟隨在炎帝身邊,定居南方。當時,蚩尤起兵復仇,刑天本欲参战,但被炎帝制止。后蚩尤部被黃帝剷平,刑天得知蚩尤死訊一怒之下便手持利斧、盾牌,殺到天庭中央的南天門外,指名要與黃帝單挑獨鬥。最後刑天不敵,被黃帝用軒轅劍斬去頭顱。 黃帝為免刑天復活,於是把他的頭顱埋在常羊山裡。《山海經·海外西經》中記載:「刑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沒了頭的刑天並沒有因此死去,而是重新站起來,並把胸前的兩個乳頭當作眼睛,把肚臍當作嘴巴;左手握盾,右手拿斧。因為沒了頭顱,所以他只能向著天空猛劈狠砍,在黑暗中拼命廝殺,使得其他生靈都不敢接近他。 另一方面,也有人聲稱因為刑天這個動作在其他人看來很有趣,像在舞蹈(刑天舞干戚),所以黃帝才饒他一命。 永遠地與看不見的敵人廝殺,永遠地戰鬥,這個故事使得刑天成為廣為人知的一位悲劇性人物。
|
《山海經》的刑天 刑天在神話中為炎帝文臣,酷愛音樂,为炎帝祝壽時創作《扶犁曲》、《豐年詞》等詩曲。 自炎帝被黃帝在阪泉之战打敗之後,刑天便跟隨在炎帝身邊,定居南方。當時,蚩尤起兵復仇,刑天本欲参战,但被炎帝制止。后蚩尤部被黃帝剷平,刑天得知蚩尤死訊一怒之下便手持利斧、盾牌,殺到天庭中央的南天門外,指名要與黃帝單挑獨鬥。最後刑天不敵,被黃帝用軒轅劍斬去頭顱。 黃帝為免刑天復活,於是把他的頭顱埋在常羊山裡。《山海經·海外西經》中記載:「刑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沒了頭的刑天並沒有因此死去,而是重新站起來,並把胸前的兩個乳頭當作眼睛,把肚臍當作嘴巴;左手握盾,右手拿斧。因為沒了頭顱,所以他只能向著天空猛劈狠砍,在黑暗中拼命廝殺,使得其他生靈都不敢接近他。 另一方面,也有人聲稱因為刑天這個動作在其他人看來很有趣,像在舞蹈(刑天舞干戚),所以黃帝才饒他一命。 永遠地與看不見的敵人廝殺,永遠地戰鬥,這個故事使得刑天成為廣為人知的一位悲劇性人物。
|
Mary of Winchester in Oxford)。因为这所学院也是牛津第二所以圣母玛利亚命名的学院(第一所为今日的奥里尔学院),为作区分而习惯性称为新学院。 成立 1379年,主教威廉在牛津买下一块地皮,并预备向英王理查二世申领皇家特许状。威廉原本计划以建立一所高等学府,培养更多的教士,用以补足因黑死病流行而大量缺乏的教会人员。威廉在他自己起草的特许状中规定学院应有一位校监和70名学者。新学院所在的土地原先分别隶属牛津市、默顿学院和王后学院,在这块地上曾有过一条市政水渠,附近贼匪聚集。在黑死病爆发时期,还曾作墓地之用。 新学院的建立与1394年揭幕的温彻斯特公学(Winchester College)密切相关,两者在建筑建构上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两所学院均由石匠威廉·温福特(William Wynford)监督设计。1386年4月14日,新学院正式迁入新落成的建筑中。威廉主教亲自起草了学院的规章,并在1390年公布了手稿。然而,学院规章直至威廉去世前(1404年)仍未完成。 主教威廉同时为学院设计了纹章。纹章中央是两道倒V形黑色条纹(常用于石匠作品上),一道代表他在建筑学方面的造诣,另一道则用于纪念他成为主教。温彻斯特学院也采纳了类似的纹章。 新学院和温彻斯特公学宏伟的建筑群落见证了身兼温彻斯特主教和英格兰大法官(地位相近于英国首相)对于宗教和公共教育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两所学院均为出身贫寒的学生提供免费教育,威廉也因此被誉为是英国公共教育之父。新学院和温彻斯特公学获得的成功,启发了之后亨利六世建造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和伊顿公学。 在学院建立之初,威廉任命了十名教士、三名牧师和十六名唱诗班成员。在一名校长的带领下,所有的唱诗班成员都住在校内。1903年,随着学校用地紧缺,唱诗班移往学院附属的新学院公学。 新学院的牛津大学第一所提供本科教育的学院,也是第一所允许高年级学生担任教学辅导的学院。除此之外,新学院的四方院式建筑在牛津也是首创。日后,许多其他的学院均采用该设计。 1850年代新学院进行了改革之后,温彻斯特公学不再成为其唯一的学生来源,学院也因此大幅扩充,逐渐发展成为牛津中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新学院也拥有悠久的左倾政治传统,为英国培养了多名重要的工党政治领袖。2012年收到捐款約1440萬英鎊。 新学院的礼拜堂是学院中最重要也是最宏伟的建筑,由学院的缔造者威廉亲自设计。學院的迴廊中庭也是《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的場景。由于新学院最初的目标就是培养神职人员的高等学府,因此礼拜堂在学院中占由很重的分量。此外学院还拥有一支优秀的唱诗班。
|
恰与其名字相反,1379年成立的新学院是牛津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时任温彻斯特主教的威克姆的威廉成立新学院时,将其命名为“牛津温彻斯特的圣玛丽学院”(The College of St Mary of Winchester in Oxford)。因为这所学院也是牛津第二所以圣母玛利亚命名的学院(第一所为今日的奥里尔学院),为作区分而习惯性称为新学院。 成立 1379年,主教威廉在牛津买下一块地皮,并预备向英王理查二世申领皇家特许状。威廉原本计划以建立一所高等学府,培养更多的教士,用以补足因黑死病流行而大量缺乏的教会人员。威廉在他自己起草的特许状中规定学院应有一位校监和70名学者。新学院所在的土地原先分别隶属牛津市、默顿学院和王后学院,在这块地上曾有过一条市政水渠,附近贼匪聚集。在黑死病爆发时期,还曾作墓地之用。 新学院的建立与1394年揭幕的温彻斯特公学(Winchester College)密切相关,两者在建筑建构上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两所学院均由石匠威廉·温福特(William Wynford)监督设计。1386年4月14日,新学院正式迁入新落成的建筑中。威廉主教亲自起草了学院的规章,并在1390年公布了手稿。然而,学院规章直至威廉去世前(1404年)仍未完成。
|
汤臣集团是由汤君年所创立,后在香港上市,鼎盛时期曾控制四家香港上市公司。在創辦人因病逝世( 享年56歲)後,公司由其妻徐楓接任董事局主席和董事總經理。 1992年,湯臣集團從上海浦东开发开始,积极进军上海地产业,购置浦东多处地产并进行开发,被誉为是“浦东第一地主”,旗下产业包括汤臣高尔夫别墅、汤臣高尔夫球场、汤臣豪园、汤臣金融大厦、汤臣商务中心和新亚汤臣洲际酒店等。 除此之外,汤臣集团還經營娛樂事業,包括湯臣國際娛樂發行有限公司、湯臣國際娛樂有限公司等。 2010年,湯臣集團在天津市發展首個大型商業項目津灣廣場,2017年完工。 商業欺詐事件 1993年,商業罪案調查科正式調查湯臣集團收購奔達國際(鵬利國際前身,其後私有化,當時代號是0268.HK)時,發現該筆交易有違反法律之可能;1999年,當局宣判該公司相關人等無罪。
|
汤臣投資有限公司,簡稱湯臣投資 (,已自港交所除牌,原牌號0258.HK),是一家在1988年12月9日由永盛財務有限公司更名而來的的企業,現只經營香港和澳門的房地產及股票投資業務。在1989年11月15日,由湯臣太平洋有限公司(湯臣集團有限公司前身)取代上市之前,為開拓中國內地房地產業務,曾在開曼群島註冊一家控股公司。 參考 台灣公司 中國民營企業 中國房地產開發公司 上海公司
|
人口方言 明成化六年(1470年),全县总人口为1.43万,至1948年,人口增至30.7万余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国家政策影响,人口暴增,1958年前后饿死数万,易子相食时有发生。1970年代达到顶峰,但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1985年与1978年相比,下降了10.9%。根据官方的统计,截止2007年年末全县总人口为74万人,常住人口为656121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90413人,出生率为10.42‰,死亡率为4.48‰,自然增长率为5.94‰。城镇化率为29.02%。2009年到2011年,因南水北调移民至外县市的人口达16.2万。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淅川縣常住人口538569人。 淅川话属于汉语北方方言中原官话河南话的分支,按照发言差异,可分为西北区(以荆紫关、西簧、寺湾为代表)和东南区(以香花、九重、厚坡为代表,属于邓州话),两区的发音有稍微差异。淅川话在词汇上和普通话存在很多差异,有一些独特的词汇,在词的构成中有一些不同的语素,比较明显的有“起”,在淅川话中,“起”在淅川话中有方位的意思,一些特色词汇举例如下: 交通状况 历史上淅川的水路交通极为方便,沿丹江北达秦川,南至荆襄直通汉口。在铁路交通未发达时期,这里是连结东南和西北诸省的重要商业通道。截至2008年,淅川境内的公路总里程190余公里,乡村公路包括县道6条共225余公里,乡道12条共292余公里,村道共1756余公里(其中村村通公路共1572余公里)。 208国道起点为内蒙古二连浩特,终点为河南淅川。209国道穿越西簧乡和寺湾镇向南连接湖北郧县,在建的241国道穿越厚坡镇和九重镇向西南连接湖北丹江口市,省道S335穿越西峡、淅川和邓州三地;规划的环丹阳湖(丹江口水库)陆路游览交通环,水库东部的S335省道北接小三峡大桥 西延至仓房镇和湖北石鼓镇过丹江二桥连接太子山环线道路连接渠首至香花镇南侧S335省道,形成环丹阳湖的陆上道路游览和通勤交通线;高速公路有三淅高速公路 (三门峡--西峡--淅川寺湾镇鹁鸽峪),内邓高速公路(内乡--淅川--邓州),经过淅川县的厚坡镇和九重镇;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复建工程完工,淅川县宋岗、下寺、张营、石桥等10个专业码头投入使用;规划的丹西铁路和运十铁路将经过淅川。 经济 农副业 淅川经济以农业为主,辣椒产业尤为发达,被称为“全国辣椒第一城”。淅川辣椒年产12万吨,其中朝天椒10万吨。出口量占全国30%,年出口额达到5000万美元。淅川县以建设“辣椒淅川、水上淅川、林果淅川”的特色农业强县为目标,主导产业为小辣椒、花椒、林果、湖桑、水产、畜牧、林业,特色产品有食用菌、大枣、胡桑、烟叶,着力打造“香花小辣椒”、“丹江鱼”、“淅水鹅”、“淅川大灵枣”四大品牌。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红薯为主,其次是谷子,大豆,绿豆等粗粮作物;经济作物有烟叶,辣椒,芝麻,花生,油菜籽等;果树种类繁多,但具有规模批量生产的不多,主要有大枣,柿子,葡萄,樱桃,苹果,梨,红果,栗子,核桃,杏;中药材方面,以种植黄姜为主,主要分布区在西簧乡、寺湾镇以及老城、荆关、毛堂、大石桥一带。 工业 明代,淅川五匠六坊等手工业遍布境内;清代,制陶、造纸业相继兴起;民国17年(1928年),大泉寺造枪厂创立,开始半机械化生产。民国30年(1941年),县兴隆纺织厂、裕民铁工厂和兴汉、罗叱、豫华等卷烟厂陆续建成投产,后来由于国共内战,工厂相继倒闭。 中共建政后的1980年代淅川以矿产开采和金属加工为主。近几年则是以电解铝、铁合金冶炼、汽车减振器加工、制药业为主。因为工业中大多为资源开发型企业,并且污染严重,但为了保护水质,该县关闭了大批污染企业,主力发展“低碳经济”。目前,淅川正在建设淅川产业集聚区,聚集区位于香花镇、厚坡镇和九重镇交界地带,该区交通便捷,省道S335贯穿全境,距离焦柳铁路和二广高速不足30公里,距南阳机场和襄樊机场均在100公里以内,即将修建的宁西铁路和汉十铁路连线、内邓高速均穿境而过;电力供应充裕,现有35KV变电站二座,110KV变电站四座、220KV变电站一座,全区规划面积19.7平方公里,已建成区面积5.1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新材料、化工产业,主要龙头企业为淅川县电业局、福森集团、铝业集团、九信电冶、淅川汽车减振器公司。 社会 淅川移民 1959年至1978年,受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影响,初期工程淹没了淅川县城1座,大型集镇(李官桥)1个,一般集镇(区所在地:埠口、三官殿、宋湾、滔河、马蹬)5个,小集镇(下寺、双河镇、关防滩、下集、龙城、凌楼、党子口、泉店)8个, 20.2万人被迫移民。 对于移民问题,当时中共中央的政策是当地政府自己解决。南阳政府从1959年4月开始将22342名移民送往青藏高原三个贫困县,当地共产党干部对待移民极其凶残,完不成劳动任务的移民会遭到毒打,不给饭吃,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有数千移民死于当地共产党干部之手。在这样残酷的环境下,移民决定回迁河南淅川,但青壮年劳动力被强迫扣留,其他老弱病残的移民依靠沿路乞讨离开了青海。 1961年,丹江口大坝蓄水,库区124米以下的居民需全部迁走,淅川有2万6千多移民,移民每人有170元搬迁费(当时中国通货膨胀率高达16%,物价严重上涨,170元人民币大约能买一百多个馒头)。 1964年,淅川有6万8千多移民迁往湖北荆门和钟祥,其中4.9万人被安置在钟祥柴湖镇,柴湖原本是一片沼泽之地,条件恶劣,无人居住。柴湖地下水中的铁、锰及细菌总数严重超标,搬迁到这里的居民食道癌发病率极高。移民开垦的土地,经常被当地人霸占,移民与当地人之间的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移民的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在种种恶劣环境下,有大量移民回迁淅川,但他们却没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和房屋。近年来,受南水北调后续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的影响,又有16.2万淅川人民搬离自己的家园。 教育 明代成化八年(1472年),老城东南创建儒学,明正德年间(1506年至1521年),建立陰陽學(主要教授天文、气象、地理等知识)和医学各一所。清代嘉庆至乾隆年间(1736年至1820年),相继建立了崇文、文兴、昆阳三大书院,同时,县内繁华的集镇开始兴办社学、义学和私塾。教学内容主要是《三字经》、百家姓、《四书五经》等。清末,废书院、兴学堂,学部规定以“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为教育宗旨,先后创办初、高等小学堂、女子学堂、中学堂和初级师范学堂等。民国伊始,改学堂为学校,县境内普遍扒神像,改庙宇,兴办教育,教育宗旨从“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到后来的以“礼义廉耻”为校训。民国二十年(1931年)淅川推行地方自治,教育事业有较大的发展,各区设中心小学,各保设国民小学。地方自治派要求各级学校以“政教养卫”为原则,训练学生以服务社会为目的。抗日战争期间,省会开封以及豫东20多所大、中学校先后迁入淅川,对淅川的教育事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各种政治运动以及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的影响,淅川的教育质量连年下降,后随着社会进入正常化状态,教育得到一定改善,截止2008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825所,其中高中5所,初中30所,小学514所,职业学校2所,成人技术学校15所,幼儿园258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淅川一高的前身是1905年的“淅川厅中学堂”,已有百年历史,目前校址位于淅川县西城区。淅川县实验中学(淅川二高)于1978年创建,位于淅川县城东部。河南大学荆紫关附属高中创建于1901年,位于荆紫关镇水安城里。淅川五高由原“厚坡高中”移建,校址位于原淅川一高旧址。 名胜古迹 风景名胜 淅川境内冈恋起伏,纵横交错,河流交织。西北连接秦岭余脉,北部衔接伏牛山麓,西南则是群山连绵,环绕着汉江最大的支流丹江。这样的自然地理赋予了淅川丰厚的旅游资源,境内的丹江湿地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景点有: 陶岔渠:是南水北调中线向中国北方送水的总闸门。 丹阳湖生态文化旅游区:是一个正在建设的景区,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规划建设时间为5年,重点打造丹江口库区淅川辖区内“一城一心三区”:“一城”是指旅游新城,“一心”是指宋岗综合游客服务中心,“三区”是指渠首景区、太子山景区、小三峡景区。 丹江大观苑: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是丹江水库周边自然景观最丰富的区域,景区内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荟萃,接待设施较齐全,服务和管理水平位居省内甚至国内一流。 香严寺:河南四大名寺之一,始建于唐代,为唐肃宗、唐代宗两朝国师慧忠的修炼道场,唐代宗时奉为国家设置。唐宣宗李忱曾在此削发潜隐7年之久。 坐禅谷:坐禅谷景区堪称“中原第一水锈石群”,被誉为“丹江明珠”、“仙境灵谷”,景区集瀑密、石奇、潭深、泉涌、崖峭、洞幽于一体。 荆紫关古建筑群: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条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这里的府台衙门、关门、清真寺、平浪宫、万寿宫、古码头等,古色古香,风韵犹存。 淅川博物馆:博物馆由郭沫若题词,基本陈列为淅川县历史陈列和楚文化专题陈列,馆藏春秋时期文物4万余件。 范蠡公园:为纪念范蠡在牛尾山公园的基础上兴建的一个大型主题公园,突出商圣文化。 龙山风景区:素有"十里秀水九连潭,万亩碧野一花园"之称,景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有龙角、龙女妆台、龙宫、琵琶潭、玉女潭、龙缸、化石崖、金丝崖、御花园、红花坪、观音石、关帝楼、瀑布等30多处景点。 古迹遗址 淅川下寺春秋楚墓群:有春秋墓葬25座、车马坑5座,从这座古墓葬群中共发掘出青铜器、玉器7000多件。楚国令尹子庚(相当于国务院总理)便葬于此地。 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群:是继下寺楚墓之后在河南发现的最大的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贵族墓群,从楚国箴尹(相当于检察院长)克黄的墓内出土了大批精美的青铜器。 淅川沟湾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在汉江中游地区首次发现的具有环壕聚落特征的史前遗址。 名人 古代名人 范蠡,“商圣”、春秋末年越国政治家、经济学家。 范晔,南朝刘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散文家。所著《后汉书》为上起汉光武帝、下至汉献帝的近两百年历史的巨著。 范晷,字彦长,西晋重臣,任冯翊太守,征拜少府,又出任凉州刺史,转任雍州刺史,封左将军。 范汪,字玄平,又称范东阳,范晷之孙。东晋著名医学家。曾任东阳太守。撰有《范汪方》(又作《范东阳方》、《范东阳杂药方》)一百七十余卷。 范宁(公元339年-401年),东晋著名经学家。曾任豫章太守。所撰《春秋谷梁传集解》十二卷,是今存世最早的《谷梁传》注解。 范缜(约450年-515年),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 范传正,字西老,经史学家、诗人,与李白有通家之好。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甲戌科陈讽榜进士第二人。 彭凌霄(1560年-1628年),明代礼部侍郎,诗人。 李蓘,字于田,号少庄,明朝翰林院检讨、诗人、书法家。 李荫,字于美,号岞客,明朝户部主事。 相关名人 禅宗六祖惠能门下的五大宗匠之一的慧忠,曾在淅川党子谷潜修40余年,并创建了香严寺。著名诗人屈原、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杜牧等都曾到此留下过光辉的诗篇。《史记·屈原列传》中说“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丹淅就是当今淅川的丹江流域。据说屈原的名篇《国殇》就是他在这里凭吊阵亡的8万楚国将士而作。帝尧的儿子也因淅川境内的丹水而得名“丹朱”,《尚书·逸篇》记载“尧子不肖,舜使居丹渊为诸侯,故号曰丹朱”意思就是帝尧的嫡长子“朱”因为被封于丹渊(即淅川丹水流域),故称之为“丹朱”。 现代名人 阎仲彝,中国现代外科的开拓者,河南医学教育事业先驱。 宋育英,曾任中纪委委员、湖北省委组织部部长、湖北省纪委书记、湖北省政协主席。 左军,现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兼办公厅党组书记、主任。
|
历史上淅川的水路交通极为方便,沿丹江北达秦川,南至荆襄直通汉口。在铁路交通未发达时期,这里是连结东南和西北诸省的重要商业通道。截至2008年,淅川境内的公路总里程190余公里,乡村公路包括县道6条共225余公里,乡道12条共292余公里,村道共1756余公里(其中村村通公路共1572余公里)。 208国道起点为内蒙古二连浩特,终点为河南淅川。209国道穿越西簧乡和寺湾镇向南连接湖北郧县,在建的241国道穿越厚坡镇和九重镇向西南连接湖北丹江口市,省道S335穿越西峡、淅川和邓州三地;规划的环丹阳湖(丹江口水库)陆路游览交通环,水库东部的S335省道北接小三峡大桥 西延至仓房镇和湖北石鼓镇过丹江二桥连接太子山环线道路连接渠首至香花镇南侧S335省道,形成环丹阳湖的陆上道路游览和通勤交通线;高速公路有三淅高速公路 (三门峡--西峡--淅川寺湾镇鹁鸽峪),内邓高速公路(内乡--淅川--邓州),经过淅川县的厚坡镇和九重镇;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复建工程完工,淅川县宋岗、下寺、张营、石桥等10个专业码头投入使用;规划的丹西铁路和运十铁路将经过淅川。 经济 农副业 淅川经济以农业为主,辣椒产业尤为发达,被称为“全国辣椒第一城”。淅川辣椒年产12万吨,其中朝天椒10万吨。出口量占全国30%,年出口额达到5000万美元。淅川县以建设“辣椒淅川、水上淅川、林果淅川”的特色农业强县为目标,主导产业为小辣椒、花椒、林果、湖桑、水产、畜牧、林业,特色产品有食用菌、大枣、胡桑、烟叶,着力打造“香花小辣椒”、“丹江鱼”、“淅水鹅”、“淅川大灵枣”四大品牌。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红薯为主,其次是谷子,大豆,绿豆等粗粮作物;经济作物有烟叶,辣椒,芝麻,花生,油菜籽等;果树种类繁多,但具有规模批量生产的不多,主要有大枣,柿子,葡萄,樱桃,苹果,梨,红果,栗子,核桃,杏;中药材方面,以种植黄姜为主,主要分布区在西簧乡、寺湾镇以及老城、荆关、毛堂、大石桥一带。 工业 明代,淅川五匠六坊等手工业遍布境内;清代,制陶、造纸业相继兴起;民国17年(1928年),大泉寺造枪厂创立,开始半机械化生产。民国30年(1941年),县兴隆纺织厂、裕民铁工厂和兴汉、罗叱、豫华等卷烟厂陆续建成投产,后来由于国共内战,工厂相继倒闭。 中共建政后的1980年代淅川以矿产开采和金属加工为主。近几年则是以电解铝、铁合金冶炼、汽车减振器加工、制药业为主。因为工业中大多为资源开发型企业,并且污染严重,但为了保护水质,该县关闭了大批污染企业,主力发展“低碳经济”。目前,淅川正在建设淅川产业集聚区,聚集区位于香花镇、厚坡镇和九重镇交界地带,该区交通便捷,省道S335贯穿全境,距离焦柳铁路和二广高速不足30公里,距南阳机场和襄樊机场均在100公里以内,即将修建的宁西铁路和汉十铁路连线、内邓高速均穿境而过;电力供应充裕,现有35KV变电站二座,110KV变电站四座、220KV变电站一座,全区规划面积19.7平方公里,已建成区面积5.1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新材料、化工产业,主要龙头企业为淅川县电业局、福森集团、铝业集团、九信电冶、淅川汽车减振器公司。 社会 淅川移民 1959年至1978年,受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影响,初期工程淹没了淅川县城1座,大型集镇(李官桥)1个,一般集镇(区所在地:埠口、三官殿、宋湾、滔河、马蹬)5个,小集镇(下寺、双河镇、关防滩、下集、龙城、凌楼、党子口、泉店)8个, 20.2万人被迫移民。 对于移民问题,当时中共中央的政策是当地政府自己解决。南阳政府从1959年4月开始将22342名移民送往青藏高原三个贫困县,当地共产党干部对待移民极其凶残,完不成劳动任务的移民会遭到毒打,不给饭吃,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有数千移民死于当地共产党干部之手。在这样残酷的环境下,移民决定回迁河南淅川,但青壮年劳动力被强迫扣留,其他老弱病残的移民依靠沿路乞讨离开了青海。 1961年,丹江口大坝蓄水,库区124米以下的居民需全部迁走,淅川有2万6千多移民,移民每人有170元搬迁费(当时中国通货膨胀率高达16%,物价严重上涨,170元人民币大约能买一百多个馒头)。 1964年,淅川有6万8千多移民迁往湖北荆门和钟祥,其中4.9万人被安置在钟祥柴湖镇,柴湖原本是一片沼泽之地,条件恶劣,无人居住。柴湖地下水中的铁、锰及细菌总数严重超标,搬迁到这里的居民食道癌发病率极高。移民开垦的土地,经常被当地人霸占,移民与当地人之间的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移民的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在种种恶劣环境下,有大量移民回迁淅川,但他们却没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和房屋。近年来,受南水北调后续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的影响,又有16.2万淅川人民搬离自己的家园。 教育 明代成化八年(1472年),老城东南创建儒学,明正德年间(1506年至1521年),建立陰陽學(主要教授天文、气象、地理等知识)和医学各一所。清代嘉庆至乾隆年间(1736年至1820年),相继建立了崇文、文兴、昆阳三大书院,同时,县内繁华的集镇开始兴办社学、义学和私塾。教学内容主要是《三字经》、百家姓、《四书五经》等。清末,废书院、兴学堂,学部规定以“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为教育宗旨,先后创办初、高等小学堂、女子学堂、中学堂和初级师范学堂等。民国伊始,改学堂为学校,县境内普遍扒神像,改庙宇,兴办教育,教育宗旨从“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到后来的以“礼义廉耻”为校训。民国二十年(1931年)淅川推行地方自治,教育事业有较大的发展,各区设中心小学,各保设国民小学。地方自治派要求各级学校以“政教养卫”为原则,训练学生以服务社会为目的。抗日战争期间,省会开封以及豫东20多所大、中学校先后迁入淅川,对淅川的教育事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各种政治运动以及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的影响,淅川的教育质量连年下降,后随着社会进入正常化状态,教育得到一定改善,截止2008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825所,其中高中5所,初中30所,小学514所,职业学校2所,成人技术学校15所,幼儿园258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淅川一高的前身是1905年的“淅川厅中学堂”,已有百年历史,目前校址位于淅川县西城区。淅川县实验中学(淅川二高)于1978年创建,位于淅川县城东部。河南大学荆紫关附属高中创建于1901年,位于荆紫关镇水安城里。淅川五高由原“厚坡高中”移建,校址位于原淅川一高旧址。 名胜古迹 风景名胜 淅川境内冈恋起伏,纵横交错,河流交织。西北连接秦岭余脉,北部衔接伏牛山麓,西南则是群山连绵,环绕着汉江最大的支流丹江。这样的自然地理赋予了淅川丰厚的旅游资源,境内的丹江湿地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景点有: 陶岔渠:是南水北调中线向中国北方送水的总闸门。 丹阳湖生态文化旅游区:是一个正在建设的景区,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规划建设时间为5年,重点打造丹江口库区淅川辖区内“一城一心三区”:“一城”是指旅游新城,“一心”是指宋岗综合游客服务中心,“三区”是指渠首景区、太子山景区、小三峡景区。 丹江大观苑: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是丹江水库周边自然景观最丰富的区域,景区内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荟萃,接待设施较齐全,服务和管理水平位居省内甚至国内一流。 香严寺:河南四大名寺之一,始建于唐代,为唐肃宗、唐代宗两朝国师慧忠的修炼道场,唐代宗时奉为国家设置。唐宣宗李忱曾在此削发潜隐7年之久。 坐禅谷:坐禅谷景区堪称“中原第一水锈石群”,被誉为“丹江明珠”、“仙境灵谷”,景区集瀑密、石奇、潭深、泉涌、崖峭、洞幽于一体。 荆紫关古建筑群: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条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这里的府台衙门、关门、清真寺、平浪宫、万寿宫、古码头等,古色古香,风韵犹存。 淅川博物馆:博物馆由郭沫若题词,基本陈列为淅川县历史陈列和楚文化专题陈列,馆藏春秋时期文物4万余件。 范蠡公园:为纪念范蠡在牛尾山公园的基础上兴建的一个大型主题公园,突出商圣文化。 龙山风景区:素有"十里秀水九连潭,万亩碧野一花园"之称,景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有龙角、龙女妆台、龙宫、琵琶潭、玉女潭、龙缸、化石崖、金丝崖、御花园、红花坪、观音石、关帝楼、瀑布等30多处景点。 古迹遗址 淅川下寺春秋楚墓群:有春秋墓葬25座、车马坑5座,从这座古墓葬群中共发掘出青铜器、玉器7000多件。楚国令尹子庚(相当于国务院总理)便葬于此地。 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群:是继下寺楚墓之后在河南发现的最大的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贵族墓群,从楚国箴尹(相当于检察院长)克黄的墓内出土了大批精美的青铜器。 淅川沟湾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在汉江中游地区首次发现的具有环壕聚落特征的史前遗址。 名人 古代名人 范蠡,“商圣”、春秋末年越国政治家、经济学家。 范晔,南朝刘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散文家。所著《后汉书》为上起汉光武帝、下至汉献帝的近两百年历史的巨著。 范晷,字彦长,西晋重臣,任冯翊太守,征拜少府,又出任凉州刺史,转任雍州刺史,封左将军。 范汪,字玄平,又称范东阳,范晷之孙。东晋著名医学家。曾任东阳太守。撰有《范汪方》(又作《范东阳方》、《范东阳杂药方》)一百七十余卷。 范宁(公元339年-401年),东晋著名经学家。曾任豫章太守。所撰《春秋谷梁传集解》十二卷,是今存世最早的《谷梁传》注解。 范缜(约450年-515年),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 范传正,字西老,经史学家、诗人,与李白有通家之好。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甲戌科陈讽榜进士第二人。 彭凌霄(1560年-1628年),明代礼部侍郎,诗人。 李蓘,字于田,号少庄,明朝翰林院检讨、诗人、书法家。 李荫,字于美,号岞客,明朝户部主事。 相关名人 禅宗六祖惠能门下的五大宗匠之一的慧忠,曾在淅川党子谷潜修40余年,并创建了香严寺。著名诗人屈原、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杜牧等都曾到此留下过光辉的诗篇。《史记·屈原列传》中说“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丹淅就是当今淅川的丹江流域。据说屈原的名篇《国殇》就是他在这里凭吊阵亡的8万楚国将士而作。帝尧的儿子也因淅川境内的丹水而得名“丹朱”,《尚书·逸篇》记载“尧子不肖,舜使居丹渊为诸侯,故号曰丹朱”意思就是帝尧的嫡长子“朱”因为被封于丹渊(即淅川丹水流域),故称之为“丹朱”。 现代名人 阎仲彝,中国现代外科的开拓者,河南医学教育事业先驱。 宋育英,曾任中纪委委员、湖北省委组织部部长、湖北省纪委书记、湖北省政协主席。
|
),和其他外邦國家的哲人們當中。在印度苦行者中有兩類群體,有些人被稱作沙門,其他人則是婆羅門(Brāhmaṇa)。 在現代,哲學家是指貢獻於一個或多個哲學分支領域的知識份子,包括美學、倫理學、知識論、科學哲學、邏輯、形上學、社會理論、宗教哲學以及政治哲學。哲學家未必只研究哲學,也可能跨足至從哲學分離出去的人文學科和科學領域。 参见 哲学家列表 人文學科職業
|
questions)。根據公元二世紀基督教神學家亞歷山大城的革利免之陳述:因此,哲學──作為一種有最高效用的事物──古時候就在外地人之中繁盛,向列國揭露其智慧的光芒,並在之後來到了希臘。它首先降臨在埃及人的先知(Prophet)之中,亦顯現於亞述人的迦勒底占星師(Chaldean),高盧人的德魯伊(Druid),巴克特里亞人的沙門(Śramaṇa ),凱爾特人的智者(指德魯伊),以及波斯人的(Magi)──他們預先宣告了救世主的誕生,受星辰指引到達猶地亞之地。並且也出現在印度人的赤裸苦行僧(Gymnosophist ),和其他外邦國家的哲人們當中。在印度苦行者中有兩類群體,有些人被稱作沙門,其他人則是婆羅門(Brāhmaṇa)。 在現代,哲學家是指貢獻於一個或多個哲學分支領域的知識份子,包括美學、倫理學、知識論、科學哲學、邏輯、形上學、社會理論、宗教哲學以及政治哲學。哲學家未必只研究哲學,也可能跨足至從哲學分離出去的人文學科和科學領域。
|
2009年12月21日,海協會長陳雲林和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於台中市舉行协商谈判。 机构设置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理事会的理事由社会各界和有关方面推荐、协商产生,任期每届五年。本会设会长一人,常务副会长一人,副会长若干人,秘书长一人。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聘请名誉会长、顾问。 根据《》,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设置下列机构: 内设机构 派出机构 驻澳门办事处 历任领导 名誉会长 荣毅仁(1991年12月16日—1993年3月) 会长 汪道涵(1991年12月16日—2005年12月24日逝世) 陈云林(2008年6月3日—2013年4月26日) 陈德铭(2013年4月26日—2018年4月27日) 张志军(2018年4月27日—) 顾问 张克辉(1991年12月16日—,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 林丽韫(1991年12月16日—,全国人大侨务委员会副主任) 蔡子民(1991年12月16日—2003年4月11日逝世,台盟中央主席) 经叔平(1994年1月12日—2008年6月3日,全国工商联主席) 郑鸿业(1994年1月12日—2008年6月3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 俞晓松(1998年10月6日—2008年6月3日) 王永海(1998年10月6日—2008年6月3日) 李炳才(1998年10月6日—2000年) 陈云林(2013年4月26日—) 常务副会长 唐树备(1991年12月16日—2000年7月) 李炳才(2000年7月—2008年6月3日) 郑立中(2008年6月3日—2017年2月) 龙明彪(2018年4月27日—) 执行副会长 孙亚夫(2008年6月3日—2009年) 李亚飞(2010年1月28日—2013年4月26日) 驻会副会长 李炳才(2008年6月3日—2013年4月26日) 副会长 经叔平(1991年12月16日—1994年1月12日) 邹哲开(1991年12月16日—1994年4月) 张金成(1998年10月6日—2008年6月3日) 孙亚夫(1998年10月6日—2006年4月;2013年4月26日—) 刘震涛(1998年10月6日—2003年10月) 安民(2006年4月—2013年4月26日) 王在希(2006年7月—2013年4月26日) 王富卿(2008年6月3日—2013年4月26日) 张铭清(2006年—2013年4月26日) 叶克冬(2013年4月26日—) 蒋耀平(2013年4月26日—) 李亚飞(2013年4月26日—) 秘书长 邹哲开(1991年12月16日—1994年4月,兼) 张金成(1995年3月20日—2000年7月,兼) 李亚飞(2000年7月—2013年4月26日) 马晓光(2013年4月26日—2013年12月) 杨流昌(2013年12月—2016年7月) 马国樑(2016年7月—) 副秘书长
|
常务副会长 唐树备(1991年12月16日—2000年7月) 李炳才(2000年7月—2008年6月3日) 郑立中(2008年6月3日—2017年2月) 龙明彪(2018年4月27日—) 执行副会长 孙亚夫(2008年6月3日—2009年) 李亚飞(2010年1月28日—2013年4月26日) 驻会副会长 李炳才(2008年6月3日—2013年4月26日) 副会长 经叔平(1991年12月16日—1994年1月12日) 邹哲开(1991年12月16日—1994年4月) 张金成(1998年10月6日—2008年6月3日) 孙亚夫(1998年10月6日—2006年4月;2013年4月26日—) 刘震涛(1998年10月6日—2003年10月) 安民(2006年4月—2013年4月26日) 王在希(2006年7月—2013年4月26日) 王富卿(2008年6月3日—2013年4月26日) 张铭清(2006年—2013年4月26日) 叶克冬(2013年4月26日—) 蒋耀平(2013年4月26日—) 李亚飞(2013年4月26日—) 秘书长 邹哲开(1991年12月16日—1994年4月,兼) 张金成(1995年3月20日—2000年7月,兼) 李亚飞(2000年7月—2013年4月26日) 马晓光(2013年4月26日—2013年12月) 杨流昌(2013年12月—2016年7月) 马国樑(2016年7月—) 副秘书长 刘刚奇(?—?) 孙亚夫(1992年8月—1994年6月) 李亚飞(1994年2月—1995年10月) 赵正豫(?—?) 杨晓明(?—?) 何建华(?—?) 王小兵(?—?;2013年—?) 马晓光(?—2013年4月26日) 张胜林(?—?) 郑崇阳(2013年4月26日—2016年) 邓子超(?—?) 马国樑(?—2016年7月) 苏振学(?—)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参见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中央台办)、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台办)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陸委會) 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基會) 一國兩制 九二共识 一中各表 台灣問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团体 台灣海峽兩岸關係組織 1991年北京建立
|
西贝拉·菲茨罗伊,嫁于蘇格蘭國王亚历山大一世 雷金纳德·菲茨罗伊 莫德·菲茨罗伊,嫁于布列塔尼公爵康南三世 理查·菲茨罗伊 富尔克·菲茨罗伊,在阿宾顿为僧侣 朱丽安娜·菲茨罗伊 玛蒂尔达·菲茨罗伊 康斯坦丝·菲茨罗伊 玛贝尔·菲茨罗伊 阿利娜·菲茨罗伊 伊莎贝尔·菲茨罗伊 玛蒂尔达·菲茨罗伊 阿德丽萨·菲茨罗伊 罗伯特·菲茨罗伊 威廉·德·特拉西 吉尔伯特·菲茨罗伊
|
亨利是征服者威廉第四子,曾学习拉丁语并接受博雅教育。1087年,征服者威廉死亡,亨利的长兄短袜罗贝尔和三兄紅臉威廉分别继承了诺曼底和英格兰,但亨利却没有分到土地。亨利从罗贝尔那里购买了位于诺曼底西部的科唐坦郡,但在1091年,紅臉威廉和罗贝尔废黜了他对科唐坦郡的所有权。在与紅臉威廉结盟对抗罗贝尔的基础上,亨利逐渐恢复了自己的权势。在1100年,紅臉威廉死于一场狩猎事故,亨利夺取了英格兰王位,并在加冕礼上承诺要更改紅臉威廉的许多不合民意的政策。亨利迎娶了苏格兰的玛蒂尔达,但还是和数以百计的情妇生有大量非婚生子女。 对亨利统治英格兰存有异议的罗贝尔于1101年进犯。亨利一世在国内励精图治。他于1106年渡海至法国,在坦什布賴戰役中击败竞争对手、兄长诺曼底公爵罗贝尔二世·柯索斯,将其終身監禁。後在布雷穆勒戰役中擊退了法國人的入侵,與法王路易六世談判使继承人威廉·艾德林為諾曼底公爵。 1120年,其继承人威廉·艾德林溺死。因而娶了第二任妻子,但未能誕下子嗣。亨利一世遂指定女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海因里希五世的遗孀玛蒂尔达及其后夫安茹的若弗鲁瓦为继承者。但其死后王位实际落入他的外甥布卢瓦伯爵史蒂芬手中。 婚姻和子女 婚生子女 亨利和第一任妻子玛蒂尔达至少有两名婚生子女: 玛蒂尔达,生于1102年,死于1167年。 威廉·艾德林,生于1103年,1120年死於船難。 可能存在的理查德,如果他确实存在,那么他夭折了。 亨利和第二任妻子未生有子嗣。 私生子女 第一代格洛斯特伯爵羅伯特 西贝拉·菲茨罗伊,嫁于蘇格蘭國王亚历山大一世 雷金纳德·菲茨罗伊
|
吳震:〈王心斋“淮南格物”说新探 〉。 “尊身立本”:王艮与泰州學派 王艮年譜 W王 W王 中國陽明學者
|
明世宗嘉靖十九年(1540年)十二月八日卒於鄉。有其门人收辑的《心斋全集》6卷传世。 学说 王艮的门徒以平民百姓居多,「入山林求會隱逸,過市井啟發愚蒙,沿途聚讲,直抵京师」,但亦不乏著名學者如徐樾、顏鈞、王棟、王襞、羅汝芳、何心隱等人,子弟至五傳共有487人,羅汝芳為集大成者。黃宗羲稱此一派竟能“赤手以搏龍蛇”。泰州学派提出“百姓日用即道”的观点,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天德良知也”。 王艮在讲学時别出心裁,按《礼经》制着深衣、戴五常冠,“行则规圓方矩,坐则焚香默识”,他一生布衣,拒絕入仕,並直指统治者:“使僕父子安乐于治下,仍与二三子讲明此学,所谓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朝廷正,而天下治矣”,故被斥為“異端”。 參見 王陽明學生列表 崇儒祠
|
精美的景泰藍製品必須是色彩潤澤鮮明,胎骨厚重堅實,搯絲整齊勻稱以及鍍金燦爛光亮。景泰藍的釉料非常多種,不過最常用的還是天藍(淡藍色)、寶藍(青金石色)、紅(雞血色)、淺綠(草綠色)、深綠(菜玉色,有半透明感)、白(車渠色)、葡萄紫(有玻璃質感的紫晶色)、紫紅(玫瑰色)、翠藍(介於天藍和寶藍之間,色澤亮麗)這幾種顏色。 歷史 琺琅工藝來源 金屬胎嵌琺琅,法語通稱Cloisonné,意為分割搪瓷釉料的矮牆,也就是景泰藍銲接在銅胎上的扁銅絲。該工藝起源古代近東地區,公元前19世紀已經有古埃及法老以此製作項鏈,通常與寶石鑲嵌並用。東羅馬帝國更是將這項工藝發揮到極高的地步,不僅創制了多種新顏色,而且與貴金屬加工技術相配合,在分割釉料的銅絲上大做文章。 中國發展 元代 據信,金屬胎嵌琺琅於元代引入中國,而存世器屢經拼接改制,均不能保持原貌。北京故宮作為全世界最大的琺琅器收藏機構,於1991年依照器物類型學的方法,排列出從元代到民國的器物發展順序,為斷代提供了一定的依據。 元代存世品十分罕見,幾乎全部收藏於兩岸故宮。其製品無款或後改款,多以纏枝蓮為主題紋飾:盛開的花朵飽滿舒展,以小花苞陪襯;枝葉肥厚,伸展自如,佈局得當。雖然工藝乃至纏枝蓮紋樣最初都來自西亞,但是整體設計已經完全內化為中華樣式,沒有絲毫不妥之處。此外偶爾可見葡萄紋樣,構圖對稱。 這一時期器物的最大特點在於琺瑯的質地,很多釉色有水晶般的透明感,尤其是葡萄紫、草綠、絳黃等幾種顏色似用進口琺瑯釉料燒造,色相獨特,為後代所未見。 此時工藝水平很高,不惜工本,掐絲線條奔放有力,鎏金的金層很厚。 明清時代 明代存世品雖然較元代為多,但是依然十分珍貴,其中具紀年款識的有宣德、景泰、嘉靖、萬曆四朝,尤以景泰為最,但是多不可信,其餘三朝可信度則較高。 故宮之外,在大英博物館及蘇黎世分別藏有一尊宣德款雲龍紋大罐,原為一對,頸部有「大明宣德年製」鎏金楷書款,是早期器物的罕見實例。通過與同時代瓷器、漆器對比,可見宣德製品造型周正,紋樣大方又不失變化,款識無論鑄造或鐫刻皆字體剛勁有力。釉料顏色豐富,色澤如寶石般奪目,可能與當時海上貿易發達、海外物料易得有關;因此開始應用暈染技法,色階變得豐富。 明清两代,御用监和造办处均在北京设有专为皇家服务的珐琅作坊,技艺从成熟走向辉煌。景泰藍長期祇在宮廷監管下製作,19世紀其技藝流入民間,成為“燕京八絕”之一,並且逐漸擴散至各地,一度成為重要的手工業。 現代 由於景泰藍工藝繁瑣、成本很高,又民國以来,社会动荡不安,景泰蓝技艺曾一度衰微。1949年后,因大陸採取积极的保护扶持政策和台灣倡導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使这一古老技艺得以恢复和发展。 製作過程 景泰藍的製作過程複雜,從技術方法來說,可分為:製胎、掐絲、燒焊、點藥、燒藍、磨光和點金。 製胎 製胎在乾隆以前以青銅鑄造,耗時較長,精度較高,擅於塑造形體。乾隆時期改為用紫銅(純銅)捶揲成型,故而又稱打胎,大大節省了銅的消耗。 掐絲 用鑷子將壓扁的細銅絲掐、掰成各種精美的圖案花紋,常見的圖案如花紋、雲紋、幾何紋、人物或動物紋等;然後再使用白芨(一種植物,可製成植物性膠水)或是焊劑將之粘附在銅胎上,然後篩上銀焊藥粉。 燒焊 使用900度的高溫焙燒,將銅絲花紋牢牢地焊接在銅胎上。 點藥(點藍) 琺瑯是用鉛丹、硼酸鹽、玻璃粉等原料化合熔製而成的不透明或半透明的光澤物質,它加上不同的氧化金屬,就變成不同顏色的琺瑯,也就是琺瑯彩。熔製成的琺瑯冷卻後,變成固體,在填用之前,再磨成細粉,摻水調和。將琺瑯色粉加入溶劑中,調出不同顏色的釉藥,依照紋絲輪廓用金屬小鏟把各種琺瑯釉料填入絲紋空隙中,先點地、次點花、再點藍、後加亮白。
|
燒焊 使用900度的高溫焙燒,將銅絲花紋牢牢地焊接在銅胎上。 點藥(點藍) 琺瑯是用鉛丹、硼酸鹽、玻璃粉等原料化合熔製而成的不透明或半透明的光澤物質,它加上不同的氧化金屬,就變成不同顏色的琺瑯,也就是琺瑯彩。熔製成的琺瑯冷卻後,變成固體,在填用之前,再磨成細粉,摻水調和。將琺瑯色粉加入溶劑中,調出不同顏色的釉藥,依照紋絲輪廓用金屬小鏟把各種琺瑯釉料填入絲紋空隙中,先點地、次點花、再點藍、後加亮白。 燒藍 入窯焙燒,使用800-1000度的高溫燒熔,將粉狀釉料熔化。因為焙燒之後琺瑯釉藥的體積會比原來的縮小1/3左右,為了使器面不會凹凸不平,需要用同樣顏色的琺瑯多次填充。如此反復兩次至三、四次的上釉焙燒,才能將釉面與銅絲相平而毫無凹坑。 磨光 將焙燒好的器物放入水中,用粗砂石、黃石、木炭等逐次打磨,將凹凸不平的藍釉磨平,最後用木炭、刮刀將沒有藍釉的銅線、底線、口線刮平磨亮。 鍍金 將磨平、磨亮的景泰藍經酸洗、去汙、沙亮後,放入鍍金液糟中,使用通電手續,讓黃金貼附在沒有上釉藥的金屬胎身上。鍍金的目的是為了讓金屬胎身不會腐蝕生鏽,且也具有使器物增加光亮如新、金碧輝煌的感覺。最後再經水洗沖淨乾燥處理後,一件斑斕奪目的景泰藍就完成了。 發展 興盛原因 中国人发明了景泰蓝之後,在短期內能有這樣的成就,主要原因是當時中國已具備了鑄銅等冶金技術及玻璃、琉璃的製作知識,且懂得控制鍛燒的溫度,具有發展景泰藍的良好條件。且另一方面,琺瑯顯現出玉的溫潤、珠寶的光輝、瓷的細緻,滿足了中國人的多種愛好,所以帶動了景泰藍在中國的發展。 早期 到了快速發展的明朝時期,景泰藍造型端莊厚重,色釉宛如寶石般的晶瑩深沉、紋飾粗獷飽滿,色彩對比強烈、堅實、瑰麗,鍍金明亮金燦。而此時期的景泰藍製品多為仿古青銅器製品,例如鼎、盤這類的器具。這些成就與特點為以後的景泰藍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近代 到了清代乾隆時期景泰藍又有了新的發展,不僅品種繁多,而且也會製作具有西洋風味的西方仕女杯碟這類的作品。而且琺瑯釉料從六七種發展到十幾種,使景泰藍的色調更加豐富典雅,工藝技術更加細膩精湛。到了晚清時期景泰藍從單純的宮廷藝術逐漸走向了民間(日常生活用品的大量製作)和國際市場。光緒至民國初的景泰藍作坊,有老天利、德興成、靜遠堂、志遠堂等。尤以老天利最有名,在1904年的美國芝加世界博覽會上,其景泰藍獲一等獎,這就使景泰藍的聲譽日益增高、身價倍增。 現代 隨著景泰藍的不斷發展和市場的需要,一些實用產品、旅遊紀念品的景泰藍大量生產,新品種、新花色、新工藝不斷湧現。近幾年來景泰藍行業裏出現了脫胎景泰藍、銀胎景泰藍,畫琺瑯與掐絲琺瑯相結合的景泰藍、機制景泰藍、仿日本七寶燒的銀晶藍,以及多種工藝相結合的景泰藍。特別是“多工藝結合景泰藍”尤為突出。這是一種以景泰藍為主體,然後與牙雕、玉雕、木雕、漆藝以及花絲鑲嵌等工藝結合。 景泰蓝現主要產地是中國北京、深圳,和台灣。其中北京景泰藍於2006年被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登錄傳承人張同祿是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獲國內國際多項獎座,有「景泰藍一代宗師」、「中國景泰藍第一人」稱譽,開設「百工坊」工藝品設計工作室,與李佩卿合創「祿穎藍」釉藝工藝品公司。2006年作品《座龍花薰》以1100萬人民幣成交,創當代景泰藍拍賣的最高價紀錄;而首次結合歐洲風格與李佩卿共同設計的《吉祥計時儀》,於2008年入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另2012年由中國文化部中外首工美術館選出《鳥杯》等十大經典作品,與在「口述史」中最滿意與經典的《鳥杯》《吉羊寶燈》《孔雀屏燈》及《华冠萬年燈》等四件創作,其細腻的繪畫風格與技巧創新,為少數精通景泰藍創作藝術之人。另其同事李佩卿,獨自研發有粉彩景泰藍專利,素有「粉彩景泰藍第一人」稱譽的點藍能手,是中國當代首位以《蝶舞》《春妹》《魚韻》等作品,於美國、法國等國際工藝美術大展中榮獲「三金」獎項之人,《蝶舞》更於2013與2014年兩次獲邀法國「羅浮宮」展出,將景泰藍藝術帶入國際舞台。 外部連結 釉裡紅 參考文献 中國傳統手工藝
|
summand 源自拉丁语名词 summa(最高,顶端)和相关联的动词 summare。这不仅仅是因为两个正数的和比两个加数都要大,还是因为古希腊和古罗马人在做加法时,通常将结果写在加数的上面,因此和字面上就比加数要“高”。现代通常将结果写在加数的下面。最早使用 addere 和 summare 的古罗马作家包括维特鲁威和弗朗提努斯。波爱修斯运用了其他几个与加法运算有关的术语。后来的中古英语术语 adden 和 adding 是由杰弗里·乔叟普及化的。 加号“+”(Unicode:U+002B;ASCII:+)是拉丁词语“et”(和)的缩写,它在数学中的使用至少可以追溯到1489年。 解释 加法可以用来模拟许多操作。即使是最简单的自然数加法,也有许多种不同的解释及视觉化表达形式。 合并集合 或许,加法最基本的解释就是合并集合:将两个或以上的不交集组合成一个集合时,组合起来的集合的元素个数即是原来的集合中的元素数量之和。这个解释很容易视觉化,也不容易产生歧义。在高等数学中,这个定义也很有用;它还为以下的严密定义奠定了基础。然而,这个定义并没有什么显而易见的方法拓展到分數及负数。一种方法是考虑可以分成等分的物体,例如有刻度的绳子。绳子可以首尾相接,体现出另一种加法的概念:将绳子的长度相加,而不是直接将绳子本身相加。 延长长度 加法的另外一种解释涉及到将原始长度以给定长度延长:当原始长度以给定长度延长时,最终的长度是原始长度与给定长度之和。加法算式 可以从代数的角度解释为一个将 与 组合起来的二元运算,也可以解释为向 增加 个单位。在后一种解释之下,、 两个操作数是非对称的,加法算式 被理解为向 应用一元運算 。这种情况下, 是被动的,因此将 称为“被加数”而不是笼统地称为“加数”可能更好。这种一元运算的视角在讨论減法时也很有用,因为一元加法是一元减法的逆运算,反之亦然。 性质 交换律 加法满足交換律:左右两个加数的顺序可以调换,结果不变。用符号语言来说,设 与 为任意两个数,则 。这一事实被称为“加法交换律”。有一些其他的二元运算也满足交换律,例如乘法,但不是所有二元运算都满足交换律,例如减法和除法就不满足交换律。 结合律 加法满足结合律:多个数相加,运算顺序可以调换,结果不变。例如, 是指 还是 ?加法结合律说明这两种解释的结果是相等的:设 、、 为任意三个数,则 。例如,当 ,, 时: 然而,当加法与其他操作一起使用时,運算次序变得很重要。在标准運算次序中,加法比乘方、方根、乘法和除法的优先级要低,但与减法优先级相同。 单位元 任何数加零等于自身;零是加法单位元。设 为任意数,则 。这个性质最早在婆罗摩笈多的《婆罗摩历算书》(公元628年)被提及,尽管他根据 是正数、负数还是零分成了三种情况,并且使用文字说明,而不是代数符号。之后的印度数学家们将这三种情况精简成了一种情况。大约 830 年,印度数学家 Mahavira 写道:“零加上一个数就会变成那个数”,对应一元陈述 。12 世纪时,印度数学家婆什迦罗写道:“任何一个量(正负均可),加零或减零后保持不变”,对应一元陈述 。 后继 在整数中,加数为 1 的加法有特殊意义:对于任何整数 ,整数 是大于 的最小整数,称为 的后继。例如,3 是 2 的后继,7 是 6 的后继。这样, 可以视为 的第 个后继,加法成为后继函数的迭代函数。例如,8 是 7 的后继,7 是6 的后继,所以 8 是 6 的第 2 个后继,因此 。 单位 将有单位的物理量相加时,只有相同單位的量可以相加。例如,50 毫米加 150 毫米等于 200 毫米。然而,5 英尺加 2 英寸等于 62 英寸,因为 1 英尺等于 12 英寸。通常情况下,3 米加 4 平方米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米和平方米没有可比性。这是因次分析的一个基本例子。 计算加法 天生的能力 学习 通常情况下,小孩首先学习计数。遇到将两个物体和三个物体合并在一起的问题时,年幼的小孩使用实际物体(手指或画)进行模拟,然后数出总数。当他们逐渐积累经验后,他们使用“连续数数”的方法:为求出,他们从3开始连续数2个数,即“三,四,五”(通常掰着手指),得到结果5。这个方法几乎是通用的,小孩很容易通过老师或同龄人学到这个方法,许多小孩甚至独立发现了这个方法。积累足够经验后,小孩运用加法交换律,从大的数开始数起,在这个例子中,从3开始,数“四,五”。最终,通过经验或记忆,他们能记住一些简单的加法算式。这个时候,小孩开始尝试由已知的知识推导未知的知识。例如,一个小孩知道,发现比大1,因而得出。这个过程很快,多数小学生最终通过结合记忆与推导熟练地进行加法。 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年龄教授整数和算术。许多国家在学前就教授加法。然而,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在小学一年级结束前教授加法。 十进制系统 为了在十进制中进行加法,首先要熟练掌握 100 个基本的一位数加法算式。死记硬背没问题,但是有规律的记忆方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有效: 利用加法交换律()这一事实,需要掌握的算式数量从 100 个降低到 55 个。 加 1 或加 2 是一项基本工作,通过数数甚至直觉就能完成。 因为零是加法单位元,所以加零是很简单的工作。然而,在算术的教授过程当中,一些学生认为加法是让加数增加的一个过程。实际问题可能能够帮助他们意识到零是一个“个例”。 一个数加自身与两个两个的数数有关,与乘法有关,是许多其他理论的基础,通常更容易被学生掌握。 类似 的加法算式可以由“一个数加自身”的加法算式推导而来: 再加 1,或 再减 1,都可以得到 13。 形为 或 的加法算式通常较早被记忆,因此可以用来推导其他加法算式。例如, 可以由 再加 1 推导而来。 一种较高级的方法是以 10 作为涉及 8 或 9 的加法的中间值。例如:。 在学生渐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学习更多知识,并且学会更快更熟练地推导其他知识。许多学生从不死记硬背,但仍能快速地计算。 进位 多位数加法的标准计算方式是竖式计算:将加数竖着对齐,从个位开始,一位一位地加。如果某一位的结果超过 9,额外的数位被“进”到前一位。例如,计算 时,如图,,1 是进位。另一种方法是从最高位开始加。如果采用这种方法,进位便会变得有些棘手,但可以快速得到结果的一个近似值。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种其他的方法。 小数的加法 小数的加法和上面的过程很像:将两个小数按小数点对齐(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向较短的小数的开头或末尾添加零,使它和另一个小数一样长),按上面的过程将数位相加,然后在同样的地方加上小数点。例如, 的计算过程如图所示。 科学记数法 在科学记数法中,一个数以 的形式表示,其中 是整数且 。为了将两个以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相加,它们的指数部分必须相同。例如: 其他进位制 其他进位制下的加法和十进制加法很像。以二进制下的加法为例。两个二进制个位数相加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涉及到一种进位: ,进位为 1(因为 ) 两个“1”位相加得到“0”位并向前进位“1”。这和十进制下的加法很像:如果某一位的结果达到或超过基数
|
;如果 ,那么 。例如:。特别地,。 如果 和 都是正数,那么 。例如:。 如果 和 都是负数,那么 。例如:。 如果 和 一正一负,那么 的绝对值等于 的绝对值和 的绝对值之差(即 ),符号与 和 中绝对值较大的一项符号一致。例如:,因为 和 一正一负,所以 的绝对值等于它们的绝对值之差 ,又因为负数项 的绝对值大于正数项 的绝对值,结果为负,因此结果为 。 尽管对于实际的问题来说,这个定义足够了,但对于优雅的一般性的数学证明来说,它实在是太复杂了,情况太多了。 一个数学上更方便的整数的理解方式是使用格罗滕迪克群构造。给定自然数及其加法运算()和单位元 的定义,每个整数都可以(不唯一地)表达为两个自然数 和 的(未正式定义的)差,因此可以将整数定义为两个自然数组成的数对。将等价的数对(差相同)考虑为同一个整数是个小问题。两个这样的新的整数 与 (其中 、、、 为整数)的和(用 符号表示)通过自然数的加法()定义为: 规定整数的加法单位元由数对 生成,且 的加法逆元由 生成(即 ),这样整数的加法群的说明就完整了。利用加法逆元定义负数,将减法定义为“加加法逆元”,都比单独构造一个减法运算(在基础数学中被认为是逆运算)要方便许多。 有理数(分数)的加法 有理数(分数)的加法可以用最小公分母计算,但从概念上来说只要用加法和乘法就可以了: 例如,。 当分母相同时,分数的加法就更简单了,只要将分子相加,分母不变就行了: 例如,。 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由整数算术的性质很容易地推导而来,见分式环。 实数的加法 复数的加法 要将两个复数相加,只需将实数部分和虚数部分分别相加即可,即: 利用复数在复平面上的视觉化表示,复数的加法可以几何解释为:两个复数 和 (解释为复平面上的点)的和,是由以 、 与原点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得到的顶点 (如图所示)。等价地说, 是使三角形 与三角形 全等的点。 加法的扩展 有许多二元操作可以被视为实数加法的扩展。抽象代数主要关心这类扩展,集合论与范畴论中也有它们的影子。 抽象代数中的加法 向量加法 在线性代数中,向量空间是一个允许向量相加及缩放的代数结构。所有实数的有序对组成的集合就是一个常见的向量空间:有序对 被解释为欧几里得平面上从原点到由 表示的点的向量。两个向量的和是通过将对应的坐标相加完成的:。 在经典力学中,向量解释为力,因此这个加法运算是经典力学的基础。 矩阵加法 大小相同的两个矩阵可以相加。两个 矩阵 和 的和也是一个 矩阵,用 表示,由对应元素相加得到: 例如: 模算数中的加法 一般的加法 集合论与范畴论中的加法 自然数加法的一个影响深远的扩展即是集合论中的序数和基数的加法,它们是将自然数加法扩展到超限数的两种不同方式。不同于多数加法运算的是,序数的加法不满足交换律。不过,基数的加法满足交换律,且与不交并操作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范畴论当中,不交并操作是余积操作的一个特例。一般性的余积操作很可能是加法的所有扩展当中最抽象的一种。一些余积操作的命名突出了它们与加法运算的联系,例如直和和楔和。 发散级数的加法 在通常意义下,发散级数因其发散,是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和”的,但可以通过某些定义来求出该定义下发散级数的“和”,如切萨罗求和、阿贝尔求和、欧拉求和等。这种扩展意义上的“和”不应与传统意义上的“和”混淆。 相关运算 加、减、乘、除是基础算术中的基本运算。 算术 减法可以视为一种特殊的加法——减一个数等于加它的加法逆元。减法本身就是加法的一种逆运算,因为加 和减 互为反函数。给定一个定义有加法运算的集合,不总能够定义一个对应的减法运算,自然数的集合就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然而,反过来说,一个减法运算唯一地确定一个加法运算、一个加法逆元运算、一个加法单位元。因此,一个加法群可以描述为一个在减法运算下封闭的集合。 乘法可以想成是重复的加法。如果一个单项 在加法运算中出现 次,那么这个加法运算的结果就是 和 的积。即使 不是自然数,这个积仍然可能是有意义的,例如当 时,这个积就是 的加法逆元。 在实数和复数域中,加法和乘法可以通过指数函数互相交换: 这个恒等式允许借助对数表并手动计算加法完成乘法,也使得计算尺上可以进行乘法。在将无穷小量与李代数上的向量加法相互联系起来的李群的广义语境下,这个公式仍然能给出一个较好的第一近似。 乘法的扩展甚至比加法更多。一般情况下,乘法对加法满足分配律,环的定义明确说明了这一要求。在有些语境下,例如整数,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和乘法单位元的存在足以唯一确定乘法运算。分配律还给出了加法的一些信息,例如:将乘法算式 用两种方法展开可以得到加法的交换律。因此,一般地,环的加法满足交换律。 除法和加法的联系相对来说没有那么紧密。因为 ,所以除法对加法满足右分配律,即 (),但不总是满足左分配律,例如 。 最大值操作 最大值操作 作为一个二元运算,与加法很相似。事实上,如果两个非负整数 和 不是一个数量级的,那么它们的和与它们的最大值将会很接近。这个近似在数学应用中极其有用,例如在截断泰勒级数的时候。然而,在数值分析中它是一个经常出现的令人头疼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是最大值操作是不可逆的。如果 远大于 ,那么 直觉化的计算会导致不可接受的舍入误差,甚至得到结果 。(参见精度丢失) 在无穷极限中,这个近似变得精确:如果 和 中有一个是无穷基数,那么它们的基数和等于它们之中较大者。相应地,无穷基数不可相减。 和加法一样,最大值操作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更进一步,由于加法保持了实数的序,加法对最大值操作满足分配律,就像乘法对加法满足分配律那样: 因此,在热带几何中,乘法由加法代替,加法由最大值操作代替。在这个语境下,加法称作“热带乘法”,最大值操作称作“热带加法”,“热带加法单位元”是 。不过,有些作者倾向于使用最小值操作来代替加法,这样“加法单位元”就是 。 将这些结论放在一起,可以得到:热带加法通过对数近似于一般的加法: 当底数 增加,这个近似变得越来越精确。提出一个常数 (与量子力学中的普朗克常数类似命名)并取
|
減法
|
在數式裡,稱為被減數,稱為減數,是和的差。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若果被減數小於減數,得出來的差將會是負數。
|
参考文献 参见 中华民国国旗 中国旗帜列表 青天白日 中國國民黨 党旗 中国旗帜 中华民国海军
|
外国相似旗帜 参考文献 参见 中华民国国旗 中国旗帜列表 青天白日 中國國民黨
|
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直属事业单位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与文字应用测试中心) 咨询议事机构 历任领导 李卫红(2010年5月-2015年5月) 田学军(2019年5月-2023年1月) 陈杰(2023年8月-)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中国语言文字网 参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推廣普通話、規範漢字 类似机构: 中华民国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已裁併) 新加坡推廣華語理事會 馬來西亞華語規範理事會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文
|
1985年12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改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通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改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仍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1988年8月13日《国务院关于国务院机构设置的通知》中明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是直属局级的部委归口管理的国家局,由教育部归口管理。 1994年2月14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转为国家教育委员会管理的国家局(副部级)。199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并入教育部,对外仍保留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牌子。 职责 根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承担下列职责: 机构设置 根据有关规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设置下列机构: 内设机构 办公室(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 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直属事业单位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与文字应用测试中心) 咨询议事机构 历任领导 李卫红(2010年5月-2015年5月) 田学军(2019年5月-2023年1月) 陈杰(2023年8月-)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中国语言文字网 参见
|
Hotel)的噴泉水舞秀"The Fountains"。占地12公頃,容量50萬加崙,1175個噴水孔,6200個燈光,最高的噴水口可噴到250呎。每年都吸引了相當多的遊客。全部由美國水景設計公司(Wet design)設計,1998年10月完工。 根據美國水景設計公司的說法,第一個獲得專利的水舞系統應該是1986年動工的美國德州達拉斯聯合國銀行大樓(Texas Commerce Bank Tower)前的噴泉。然而最早的設計可追溯到1976年佛羅里達州华特迪士尼世界未來世界的跳蛙瀑布系統(Leapfrog Water Fountains of Epcot
|
Water Fountains of Epcot Center)。 參見 音樂噴泉 外部連結 用Google看Bellagio Fountains的圖片 Bellagio噴水池
|
老子,可能指: 人物及著作
|
老子,中國春秋時代思想家。 《老子》,老子的著作,後世專稱《道德經》,是被譯成外國文字發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之一。
|
校歌 新亞書院校歌《新亞校歌》由創校校長錢穆作詞、著名作曲家黃友棣作曲,G調4/4拍。 1 由於中國人口增加,歌詞原作「五萬萬神明子孫」,1990年被改為「十萬萬神明子孫」。 試聽可參閱此處。 2013年7月,發展局局長陳茂波(1977年新亞會計系校友)在立法會面對議員質詢時引用此校歌,但遭到部分新亞校友及學生的強烈批評,指其侮辱了新亞精神。 新亞精神 《新亞校歌》屢次言及「新亞精神」。 本義 據創校校長錢穆述及,新亞草創初期經濟極為拮据,設備簡陋而規模狹小,但仍然憑藉如此可憐的物質條件而致力表現出一眾學者的教育文化理想,就是新亞的精神;同時,當時新亞學生多歷顛沛流離,亦多為窮困所迫,但仍有志上進,努力進學,亦是新亞精神的體現。 第二任校長吳俊升亦曾言及新亞精神,認為其分別是「不怕困難,不畏艱苦的創造」,「尊重我們固有的文化傳統」,「對於社會、國家、人群有一種責任感」以及「師生的親切的關係」。 對「新亞精神」的反思 新亞書院加入香港中文大學後,歷經大學多次制度上的改革,自主性日漸低落,更是錢穆、唐君毅等創辦人憤然離開新亞的導火線。1990年,新亞學生羅志輝、陳仲強等人於中大學生刊物《中大學生》發表題為〈吃人的「新亞精神」,去死吧!〉之署名文章,一方面指大學當局當年褫奪書院教學自主權,使其淪為「剩下一些諸如獎學金、車船津貼等行政事務」的機構,另一方面亦抨擊書院各類活動的形式化,以守護「新亞精神」為抱殘守缺,喪失人文教學精神,不再發展錢穆、唐君毅的新儒家思想,缺乏思考和反省。此文可謂八九十年代新亞學生對書院精神的批判的代表之一。 歷任校長及院長 1977年中大改制前 校長(): 第1任:錢穆教授(1949年10月-1965年6月) 第2任:吳俊升教授(1965年7月-1969年6月) 第3任:沈亦珍教授(1969年7月-1970年8月) 第4任:梅貽寶教授(1970年9月-1973年6月) 第5任:余英時教授(1973年7月-1975年7月) 第6任:全漢昇教授(1975年8月-1977年2月) 1977年中大改制後 院長(): 第7任:金耀基教授(1977年3月-1985年7月) 第8任:林聰標教授(1985年8月-1992年7月) 第9任:梁秉中教授(1992年8月-2002年7月) 第10任:黃乃正教授(2002年8月-2010年7月) 第11任:信廣來教授(2010年8月-2013年12月) 第12任:黃乃正教授(2014年1月-2020年12月) 第13任:陳新安教授(2021年1月起) 誠明獎 誠明獎始於1981年,是新亞書院的最高榮譽獎,授予有傑出成就的畢業班學生。 主要建築 錢穆圖書館(,舊稱敬業館) 誠明館(,校史館、雅禮協會駐華代表處、新亞院務處及中大藝術系) 人文館(,新聞與傳播學院、書院辦公室及人類學系)
|
新亞書院獲多名當代大儒雲集教學,每人都足以成為一代宗師,包括中華民國國軍少將、臺灣東海大學教授徐復觀;中華民國憲法之父張君勱;臺灣學術泰斗牟宗三(傳承弟子,臺灣東海大學首屆榮譽教授蔡仁厚也為新儒家重要人物);中華民國政府行政院教育部次長吳俊升;民國著名詩人和書法家曾克端;歷史學家、中華民國行政院農林部長左舜生;甲骨文專家、中華民國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前所長董作賓;國學家饒宗頤;中華民國廣東省政府委員、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的推薦人羅香林;現代哲學家李天命;佛學大家羅時憲、霍韜晦 。 其中唐君毅、牟宗三和勞思光被喻為「香港人文三老」,俱為香港中文大學教授。 新亞書院為當代新儒家的重鎮。新儒學八大家中多數是新亞書院教授或香港中文大學的教授(如哲學系的劉述先教授)。書院以中文教學,並教授官立學校所缺乏的中國文化課程,並因而獲視為中國儒學的復興基地,以及宋代書院文化的延續。 錢、唐、張諸位先生以復興中國文化為己任,一生反共,奉中華民國為正朔。1949年,把新亞書院的校慶定於10月10日中華民國國慶之日,並在新亞書院高掛中華民國國旗,即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早在新亞獲香港政府承認資格的初期,時任教育司高詩雅已不斷向新亞施壓,要求取消每年雙十升旗。及至中大成立後,壓力俱增,錢穆被迫妥協。1960年,香港政府教育司署正式禁止新亞書院於中華民國國慶兼校慶期間高掛中華民國國旗,是為著名的「國旗事件」或稱「新亞旗杆事件」。錢穆為了此事,特地提早一個月回校斡旋。翌年,新亞書院將校慶由10月10日改成9月28日孔子誕辰日。錢穆於此事後逐漸淡出,離港赴臺,但安排了臺灣背景的吳俊升博士赴港任接班人,因吳博士曾任中華民國教育部次長和親中華民國背景,香港教育司對此極為反對。新亞在面對日益加強的壓力,升旗禮終於1969年10月10日由張丕介先生主持最後一次後停止。 1957年,新亞書院、崇基學院、聯合書院組成中文專上學生協會,為香港成立第二所大學作準備。 1961年,政府提議將當時仍未定名的第二所大學,設於沙田顯徑邨現址一帶。當中新亞書院建築物擬設於現今顯徑邨二、三期,以及獅子山鐵路隧道入口。 1963年,香港中文大學正式成立。當時各成員書院之教學及行政均為獨立,大學中央僅負責統籌與全校有關的行政事宜;其後,顯徑邨建校方案旋即被馬料水方案取代。1973年,新亞書院遷入沙田區香港中文大學校園,新亞教育文化會則在農圃道舊校舍開辦新亞中學。 1974年中,由於旗下新亞研究所學歷不獲大學承認,加上大學本部決定中斷對研究所資助,研究所自同年8月15日起改隸新亞教育文化會,而原先來自哈佛燕京學社的資助亦終止;而原來屬於新亞研究所的東南亞研究室,則改隸大學本部轄下的中國文化研究所。 1976年,香港政府建議中大改制,將學科教學的工作統一歸由大學中央辦理,書院僅負責學生福利及通識教育等工作。新亞書院校董會九位董事,包括唐君毅、李祖法、錢穆、沈亦珍、吳俊升、徐季良、劉漢棟、任國榮、郭正達,以此違反中文大學之「聯邦制」本意為由,集體辭職抗議。而以金耀基為首的支持陣營(主要由台灣來港學者組成),則在成功改制後執掌新亞。 在2016/17年度,新亞書院約有學生近3200人。 校訓 新亞書院校訓為「誠明」,語出《中庸》。《中庸》:「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又說:「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意思是天地萬物以誠實運作;誠,是大自然的真理。達至誠,是人人應做的。一舉一動合乎誠,就無不明白了。明白了,不僅能成就自己,也能成就萬物。達到誠明,需要通過學習和堅持。博學、求教、思考、辨別、實行,是學習的方法;能夠堅持學習,明白自身和萬物的本性,我們能獲得真正的智慧,與天人合一。 校歌 新亞書院校歌《新亞校歌》由創校校長錢穆作詞、著名作曲家黃友棣作曲,G調4/4拍。 1 由於中國人口增加,歌詞原作「五萬萬神明子孫」,1990年被改為「十萬萬神明子孫」。 試聽可參閱此處。 2013年7月,發展局局長陳茂波(1977年新亞會計系校友)在立法會面對議員質詢時引用此校歌,但遭到部分新亞校友及學生的強烈批評,指其侮辱了新亞精神。 新亞精神 《新亞校歌》屢次言及「新亞精神」。 本義 據創校校長錢穆述及,新亞草創初期經濟極為拮据,設備簡陋而規模狹小,但仍然憑藉如此可憐的物質條件而致力表現出一眾學者的教育文化理想,就是新亞的精神;同時,當時新亞學生多歷顛沛流離,亦多為窮困所迫,但仍有志上進,努力進學,亦是新亞精神的體現。 第二任校長吳俊升亦曾言及新亞精神,認為其分別是「不怕困難,不畏艱苦的創造」,「尊重我們固有的文化傳統」,「對於社會、國家、人群有一種責任感」以及「師生的親切的關係」。 對「新亞精神」的反思 新亞書院加入香港中文大學後,歷經大學多次制度上的改革,自主性日漸低落,更是錢穆、唐君毅等創辦人憤然離開新亞的導火線。1990年,新亞學生羅志輝、陳仲強等人於中大學生刊物《中大學生》發表題為〈吃人的「新亞精神」,去死吧!〉之署名文章,一方面指大學當局當年褫奪書院教學自主權,使其淪為「剩下一些諸如獎學金、車船津貼等行政事務」的機構,另一方面亦抨擊書院各類活動的形式化,以守護「新亞精神」為抱殘守缺,喪失人文教學精神,不再發展錢穆、唐君毅的新儒家思想,缺乏思考和反省。此文可謂八九十年代新亞學生對書院精神的批判的代表之一。 歷任校長及院長 1977年中大改制前 校長(): 第1任:錢穆教授(1949年10月-1965年6月) 第2任:吳俊升教授(1965年7月-1969年6月) 第3任:沈亦珍教授(1969年7月-1970年8月) 第4任:梅貽寶教授(1970年9月-1973年6月) 第5任:余英時教授(1973年7月-1975年7月) 第6任:全漢昇教授(1975年8月-1977年2月)
|
天主教徒稱聖人為聖品。 東正教 其有獨特的聖人觀,其中最奇特的是恭敬聖愚。 其他新教 基督宗教各教派都诵念的宗徒信经(使徒信经)里有“我信諸聖相通功/我信聖徒相通”一句,指出可以通过圣人代祷,而天主教教友除了直接向天主祈祷外,也会向圣人请求代祷,并认为这是天主无限慈爱的表示,无减天主的权威。但部分基督新教教派的信徒認為聖經已經明示任何人均可直接向主祈禱,擺脫任何有形無形的關係束縛。 伊斯兰教聖人 伊斯兰教的学者承认聖人,对他们的墓和神祠的崇拜在伊斯兰教中是非常普遍的。此崇拜存在於伊斯兰世界所有地区都有,包括非常教条化的阿拉伯半岛。伊斯兰教相信聖人有直接与真神阿拉溝通的能力,因此聖人可以施行奇迹和祝福信徒。在大多数穆斯林国家中,都存在与聖人有关的节日。在节日中,信徒會崇拜当地的聖人以获得聖人的祝福。不過,聖人的祝福與先知的祝福是不同的。 在民间的伊斯兰教中,聖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在伊斯兰神秘派的苏菲主义中聖人占重要地位。苏菲主义中,有不同的专门给追随聖人的学者的教训。与基督教的聖人崇拜不同,苏菲主义中没有对崇拜聖人的物件和奉献给聖人的仪式。 犹太教 桑特里亚教聖人 天主教中对聖人的崇拜是古巴桑特里亚教的基础。在桑特里亚教中,圣人与约鲁巴神话中的神是一体,在教堂中他们受到圣人的崇拜。在桑特里亚教的节日上,他们被崇拜为神。然此種說法,就天主教有聖人傳統遠早於天主教傳入古巴,而普遍不被相信。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吳震:〈中国思想史上的“圣人”概念 〉. 延伸阅读 外部連結 教會諸聖
|
《漢書·古今人表》將古人大分類成上中下三級,又細分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其中上上為聖人,「古今人表」中第一位聖人是「太昊帝宓羲氏」,最後一位是「仲尼」、也就是文宣王孔子。以孔子为至聖,与其他对儒学作出杰出贡献的如亚圣孟子、复圣顏子、述圣子思、宗圣曾子、王阳明、朱熹被合称为儒家四圣或五圣。 《孔子家語-五儀解》孔子曰:「所謂聖人者,德合於天地,變通無方,窮萬事之終始,協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明並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覩者不識其鄰,此謂聖人也。」孔子自省此論述標準,並不自認為聖人,謹慎的以次一等的「君子」自居,後世卻妄加違封為「聖人」、「至聖」...等,錦上添花。 武聖 唐代時,武成王姜尚被尊为武聖,设武庙祭祀,与文庙同规格。其陪祀、从祀者中多有被称为兵聖、谋聖等称号的杰出军事家。 明代武庙被废除,岳飛、關羽被追封为岳聖帝君、關聖帝君,民间称其为武聖,建岳王廟、關帝廟,至清代關羽被官方尊为武聖。 道家 道家中的圣人指的是理想中的君主。 《道德经》中对聖人治民、教民、自律的描述: 道教 三阶:高者为圣,下者为仙,中为真(上品曰圣,中品曰真,下品曰仙)。 圣有九品:上圣,高圣,大圣,神圣,玄圣,真圣,仙圣,灵圣,至圣。 《抱朴子·内篇·辨问》中說:“俗所谓圣人者,皆治世之圣人,非得道之圣人,得道之圣人,则黄老是也。治世之圣人,则周孔是也。”道教形成初期,人們视黄帝与老子等道家始祖为道教聖人。 佛教 在佛教中,“聖人”就相當於“大成就者”,是証果的修行人,最高成就就是成佛,佛,又稱為佛陀,是指覺悟了無上正等正覺者。此外,依照佛陀的指示修行者,可以得到阿羅漢等四向四果,以及獨覺辟支佛,這是聲聞緣覺和獨覺乘這二乘的聖果,是南傳巴利語系佛教的主要聖果。而發願成佛的人,并逐步修行證果的聖人,稱爲菩薩,大菩薩修行圓滿將來必定成佛,這是北傳梵語系佛教的主要聖果。另外,金剛乘裡還可證得法身佛。 本來佛、菩薩、阿羅漢都是具體的歷史名人,跟神話中的神祇風馬牛不相關,但因為長期把聖人神化,並在抽像的報身佛也使用本來對於真人的稱謂,所以逐漸地變成了和古代神話相似的描述。 佛教通常把除了佛陀外的普通聖人分三品,即上品的菩薩,中品的獨覺,下品的聲聞,稱為三乘。但實際上三者是互相滲透和融匯的,因為大乘佛教需要爲僧徒們樹立修菩提道而成佛的信心,故分列三乘,突出菩薩乘最大,但也明確提出“三乘俱一佛乘”。 其他流派 在東亞文化圈中,各种技艺流派、思想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也被其后世尊為聖人。 棋聖或弈圣,中、日、韩对各种棋类(象棋、将棋、围棋等)棋手的最高荣誉称号。 茶圣,茶道研习的宗师:陸羽、千利休。 劍聖,劍术最高超者的称号,如裴旻、上泉信綱、塚原卜傳等。 书聖,书法精妙,造诣极高的大书法家,如王志、王羲之等。 草聖,在草书艺术上有卓越成就的人,如張旭、張芝、韦诞等。
|
例如,3位十进制数共有1000个,只能是000~999,不可能出现其他的表示。 如果认定某位置有小数点,这1000个数就可以表示具有小数部分的数。 限位数可以不用“+”、“-”就可以表示正负数,方法是将所有能表示出来的数按着大小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对称的规则是“表示的两整数之和是数的总数”, 较大的那个对称数就表示较小那个对称数的相反数。 这种规定之下,3位十进制数的501~999就可以认定是负数-499~-1,由于500自身对称,去掉二义性, 规定500就表示是“-500”,这就是对称制(類似2補數表示法)。对称制中偶进制的负数会比正数多一个, 因而表数正负数的区间不对称,但N是奇数时,表数区间是对称的。对称制适合机器数值计算。 歷史 整數的歷史 第一個數 數的第一次使用可回溯到大約西元前三萬年前, 當計數符號被舊石器時代的人使用的時期。 現今所知最早的一個例子在南非的一個洞穴內。此一系統沒有進位制的概念(如現今所用的十進位制),這使得它表示大數的能力受到了限制。 現今所知最早有進位制的系統則是美索不達米亞的六十進位制(約西元前3400年), 而最早的十進位制在西元前3100年的埃及。 0的歷史 把零當成數來使用和其在進位制中當占位標記不同。 許多的古印度人使用梵文Shunya來指虛無這一概念, 而在數學文章內,這一詞則常被拿來指零這一數。 波你尼(Pāṇini,西元前5世紀)在其以梵文寫形式文法的書-八章書(Ashtadhyayi)裡,使用了無效(零)算子。 文獻顯示古希臘似乎不確定零做成一個數的地位: 他們問自己"無物如何變成有物",因而導致有趣的哲學問題。 在中世紀時,零和真空的性質和存在甚至成了宗教上的爭論。 埃利亞人芝諾的悖論很大一部份便依靠在對零不確定的解釋上。(古希臘人甚至懷疑過1是否是一個數。) 墨西哥中南部奧爾梅克文明晚期的人民已在新大陸上開始使用真正的零, 其時間可能是在西元前4世紀,但較肯定的是在西元前40年,它變成了瑪雅數字和瑪雅曆的一部份, 但完全沒有影響到舊大陸的記數系統。 西元130年時,托勒密被喜帕恰斯和巴比倫人在六十進位制裡使用了零的符號(小圓圈加上一長上標線)所影響,將其使用在希臘數字上。因為它只是單獨使用,而非做為一占位符,希臘的零是舊大陸第一個做為書寫使用的真正的零。而在之後的拜占庭抄本上,希臘的零才演變成了希臘字母Ο(另外它也有70的意思)。 另一真正的零在西元525年被使用在以羅馬數字編製的表格上(狄奥尼修斯·伊希格斯是現知第一位使用者),但當時是使用意思為無物的一個名詞nulla,而非一個符號。當除法把零視為餘數時,則使用另一意思也是無物的詞nihil。中世紀的零被所有中世紀計算復活節的計算家們使用著。其首字母 N 的單獨使用是在西元725年由聖比德或其同僚在羅字數字的表格上使用,一個真正的零的符號。 零的一個早期書寫使用是於西元628年由婆羅摩笈多(寫於宇宙的開始(Brāhmasphuṭasiddhānta))所使用的。他把零視為一個數,並討論包含零的運算,包括除法。在同一時期(西元七世紀),其概念已很清楚地傳到了柬埔寨,後來顯示其觀念的文書更傳到了中國和伊斯蘭世界。 負數的歷史 負數的抽象概念早在西元前100年至50年間就被確認過了。中國的九章算術裡就提到尋找圖形面積的方法:以紅色棒子來標記正數,黑色來標記負數。這是負數在東方最早被提及的記錄。而西方的第一次論述則是在西元三世紀的希臘,丟番圖在其著作Arithhmetica裡提及一個和(其解為負數)相等的方程,且說這個方程會給出荒謬的解答。 在西元七世紀間,負數在印度被用來表示負債。丟番圖先前的論述被印度數學家婆羅摩笈多在宇宙的開始中討論的更詳盡,他使用負數來產生公式解,到現在還依然被使用著。但到了西元12世紀的印度,婆什迦羅第二在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負根之後,卻還說這一負值「在此例不被採用,因為它不適合;人們不會同意有負根的。」 大多數的歐洲數學家直到西元十七世紀仍不接受負數的概念,雖然斐波那契允許負數在金融問題上被解釋為負債,後來又允許視為損失。負數在歐洲的第一次被使用是在西元十五世紀被尼古拉斯·丘凱所使用的。他把負號加上數的右上方(冪的位置)上來表示負數,但也說這些負數是「荒謬的數」。亞諾用這個比例式來反對引進負數這個概念,在這個比例式中,大數比小數等於小數比大數。 十七世紀,數學家沃利斯主張負數會大於無限,而且一般的實作應該忽略任何由題目導出的負數,因為它們是無意義的。 有理數、無理數和實數的歷史 有理數的歷史 有理數的概念,相信起源於史前時期。就連古埃及的数学手稿中已经出现了將一般的分数转换成古埃及分數的方法。古希臘和古印度數學家也将有理數理論的研究作為一般數論研究的一部分。 其中最有名的是公元前300年左右的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在古印度手稿中与此最为相关的则是研究数论的。 小數的概念與十进制記號有緊密的關係;它們似乎是串聯地發展的。 比如说,在印度耆那教的箴言集就提到了和2的算术平方根。 複數 最早但短暫論及負數平方根的是在西元一世紀希臘數學家和發明家希羅的工作中,當他在思考一金字塔可能的平截頭體體積時。複數在西元十六世紀開始變得很顯著,因為義大利數學家(見塔塔利亞和卡爾達諾)所發現三次及四次多項式的公式解。這一公式很快就被知道,而即使只注意實數解的部份,有時也會有需要操作負數平方根的時候。 這使人感到雙倍的不安,因為當時連負數都不被認為是很牢固的了。虛(imaginary)這一詞因此在1637年被笛卡爾創造出來,並且帶有些許貶義(參考虛數中討論複數真實性的部份)。更令人困惑的來源是等式似乎任性地不和代數恆等式相合,而這一代數恆等式卻是在和都是正數時成立,而且也在和一正一負時可以被使用在複數計算上。這一恆等式(和另一相關的恆等式)在和皆為負數時的錯誤使用甚至使得萊昂哈德·歐拉感到迷惑。這一困難最終導致他使用一特別的符號來取代來警惕此一錯誤。 觀看十八世紀時亞伯拉罕·棣莫弗和萊昂哈德·歐拉的工作。棣莫弗於西元1730年完成了以他為名的著名公式,棣莫弗定理: 而歐拉則在西元1748元完成複數分析中的歐拉公式:
|
四元數 八元數 十六元數 P進數 表示方式 分數 小數 科学记数法 數字系統 进位制 記數系統 數和以符號來表示數的記數系統不同。 五可以表示成十進位數5和羅馬數字V。 記數系統在歷史上的重要發展是進位制的發展, 如現今的十進位制,可以用來表示極大的數。 而羅馬數字則需要額外的符號來表示較大的數。 记数系统是指用何种方式来记录数的系统,可以是符号形式,也可以是实物形式。 无论符号记数还是实物记数, 如今都抽象成了数码的有序左右排列形式,并且认定左面的数码是右面数码的N倍(N是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这就是N进制记数法,简称为N进制。N=2、3、4、5、8、10、16、...的进制,就分别称为二进制、三进制、四进制、五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各种进制数之间可以转化。 例如二进制的10111和十进制的23可以相互转化。 人们熟悉十进制,目前电子机器记数使用二进制,将来出现四进制的量子态记数方式也未必可知。 记数系统中使用的占位符号叫数码,N进制的数码所代表的数从0到N-1,分别用0、1、2、... 、@来记,其中@代表的数是N-1,是最大数码。 例如十六进制使用的数码是0、1、2、3、4、5、6、7、8、9、A、B、C、D、E、F,十六进制的最大数码@就是“F”。 用数码左右排列的数如果认定某数码间的位置有一个小数点,就可以表示具有小数部分的数。 小数点左移一位,该数就缩小N倍,相反则该数扩大N倍。 人们习惯用“-”放在数码排列的最左面来表示负数,例如十进制的-675.76。 机器表示正负数一般不用“+”、“-”,而使用限位数的方法。限位数就是数码位数固定的数。 例如,3位十进制数共有1000个,只能是000~999,不可能出现其他的表示。 如果认定某位置有小数点,这1000个数就可以表示具有小数部分的数。 限位数可以不用“+”、“-”就可以表示正负数,方法是将所有能表示出来的数按着大小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对称的规则是“表示的两整数之和是数的总数”, 较大的那个对称数就表示较小那个对称数的相反数。 这种规定之下,3位十进制数的501~999就可以认定是负数-499~-1,由于500自身对称,去掉二义性, 规定500就表示是“-500”,这就是对称制(類似2補數表示法)。对称制中偶进制的负数会比正数多一个, 因而表数正负数的区间不对称,但N是奇数时,表数区间是对称的。对称制适合机器数值计算。 歷史 整數的歷史 第一個數 數的第一次使用可回溯到大約西元前三萬年前, 當計數符號被舊石器時代的人使用的時期。
|
1988年1月,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批)。 故居 故居是一栋砖木结构的普通江南四合院,坐东望西。共有房屋21间半,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74平方米。现有展品200余件。 故居正门为邓小平题写的“刘少奇同志故居”匾额,堂屋内陈列一本清朝同治十年的历书和1961年5月刘少奇、王光美在故居的合影。由堂屋向南至刘少奇二哥刘云庭的卧室;向里行即至刘少奇的卧室,室内摆着书桌、太师椅和床等;出此卧室可至酒房,为刘家以前储酒、卖酒的地方;由酒房向东,至刘少奇大哥刘墨卿的卧室;与刘墨卿卧室并列的是刘少奇父母的卧室,室内有床、床头柜、书桌、板柜、梳妆台等;客厅是一间横堂屋,有香烛柜、八仙桌、条凳等;邻横堂屋的是刘少奇三哥刘作衡的卧室;故居专设有书房,此外还有农具室、烤火屋、牛栏屋、猪栏屋等杂屋。 图册 参考文献 来源书目 外部链接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刘少奇故里管理局)官网 L L
|
地址 刘少奇故居坐落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花明楼镇的花明楼景区,该景区内主要包括以刘少奇故居,刘少奇故里门楼广场、铜像广场等为主要内容的纪念场馆及其他旅游景观。 沿革 1871年建立,属砖木结构的普通江南四合院。 1959年,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外开放。自1959开放到1990年,故居先后经过四次修缮。 1961年5月,时任中国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带着夫人王光美回湖南时曾在故居住宿和办公。
|
加油站經常在普通公路以及高速公路出現,有些地方市區內亦有。公路服務區也常設有加油站。 複合式經營 有些加油站採取複合式經營,結合了洗車、車輛保養、代收款項(停車費、交通罰單等),部份加油站還設有餐廳、速食店、便利商店、郵局等。 加氣站 加油站內有時會附設供瓦斯或氫燃料車使用的加氣站,同時提供加油及加氣服務。亦有單獨設立的加氣站。 軼事 2021年5月,歌手許靖韻特意去了加油站宣傳新歌《情歌之後》,為車主加油,同時為自己的新歌加油。《情歌之後》由68首歌名組成,她拿著印有6首歌的歌詞紙牌同車主玩唱歌遊戲。 參見 充電站 嫌惡設施 資料來源 外部連結 NPN
|
加油站內有時會附設供瓦斯或氫燃料車使用的加氣站,同時提供加油及加氣服務。亦有單獨設立的加氣站。 軼事 2021年5月,歌手許靖韻特意去了加油站宣傳新歌《情歌之後》,為車主加油,同時為自己的新歌加油。《情歌之後》由68首歌名組成,她拿著印有6首歌的歌詞紙牌同車主玩唱歌遊戲。 參見 充電站 嫌惡設施 資料來源 外部連結 NPN Station Count (USA 1996-2006) An interview with architectural historian Jim Draeger
|
美國國道、州際公路系統、 各国公路
|
國道是指由國家建設及維護的公路,可以指: 加拿大橫貫公路、
|
〉。 柳存仁:〈王陽明與佛道二教 〉。 李明輝:〈從康德的實踐哲學論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 〉。 李明辉:〈耿宁对王阳明良知说的诠释 〉。 吴震:〈万物一体——阳明心学关于建构理想社会的一项理论表述 〉。 吳震:〈王陽明的良知學系統建構 〉 錢明:〈道教對王陽明早年生活的感染 〉。 錢明:〈王阳明与贵州新论 〉。 錢明:〈王阳明迁居山阴辨考——兼论阳明学之发端 〉。 錢明:〈家教、家训与阳明品格之养成 〉。 錢明:〈君子之仕以行道——王阳明的入仕之道与其弟子的治世治家理念 〉。 錢明:〈王阳明与日本关系新考 〉。 钱明:〈王阳明的道教情结——以晚年生活为主线 〉。 錢明:〈王阳明遗像中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信息 〉。 钱明:〈中晚明社会对王阳明的造神运动 〉。 錢明:〈明代风气的转向与王阳明家族的过早衰微 〉。 錢明:〈王家衰落的过程及其成因——王阳明家事辨考 〉。 郑学礼:〈王阳明思想与佛法 〉。 鹤成久章:〈王守仁之白鹿洞书院石刻发微 〉。 松川健二:〈关于阳明学者所谓的异端 〉。 谷口房男:〈王守仁与少数民族 〉。 姜允明:〈王陽明何以不提陳白沙──「儒佛會通」在明代心學史的實例 〉。 朱鴻林:〈陽明從祀典禮的爭議和挫折 〉。 朱鴻林:〈《王文成公全書》刊行與王陽明從祀爭議的意義 〉。 朱鴻林:〈王陽明從祀孔廟的史料問題 〉。 外部連結 王陽明 : 古本大學 (明洽29年) 王陽明 : 大學古本旁釋 ( 佐藤一齋 補) 参见 心學 陽明學 弘治五年壬子科浙江鄉試舉人 王守仁 守仁 寧波市藝術家 明朝兵部主事 明朝驛丞 明朝廬陵縣知縣 南京刑部主事 明朝吏部郎中 南京太僕寺少卿 明朝南京鴻臚寺卿 明朝南贛巡撫
|
秦家懿:《王陽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 岡田武彥著,吳光等譯:《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吳震:《王陽明著述選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劉述先:〈論王陽明的最後定見 〉。 祝平次:〈王陽明的經典觀與理學的文本傳統 〉。 柳存仁:〈王陽明與佛道二教 〉。 李明輝:〈從康德的實踐哲學論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 〉。 李明辉:〈耿宁对王阳明良知说的诠释 〉。 吴震:〈万物一体——阳明心学关于建构理想社会的一项理论表述 〉。 吳震:〈王陽明的良知學系統建構 〉 錢明:〈道教對王陽明早年生活的感染 〉。 錢明:〈王阳明与贵州新论 〉。 錢明:〈王阳明迁居山阴辨考——兼论阳明学之发端 〉。 錢明:〈家教、家训与阳明品格之养成 〉。 錢明:〈君子之仕以行道——王阳明的入仕之道与其弟子的治世治家理念 〉。 錢明:〈王阳明与日本关系新考 〉。 钱明:〈王阳明的道教情结——以晚年生活为主线 〉。 錢明:〈王阳明遗像中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信息 〉。 钱明:〈中晚明社会对王阳明的造神运动 〉。 錢明:〈明代风气的转向与王阳明家族的过早衰微 〉。 錢明:〈王家衰落的过程及其成因——王阳明家事辨考 〉。 郑学礼:〈王阳明思想与佛法 〉。 鹤成久章:〈王守仁之白鹿洞书院石刻发微 〉。 松川健二:〈关于阳明学者所谓的异端 〉。 谷口房男:〈王守仁与少数民族 〉。 姜允明:〈王陽明何以不提陳白沙──「儒佛會通」在明代心學史的實例 〉。 朱鴻林:〈陽明從祀典禮的爭議和挫折 〉。 朱鴻林:〈《王文成公全書》刊行與王陽明從祀爭議的意義 〉。 朱鴻林:〈王陽明從祀孔廟的史料問題 〉。 外部連結 王陽明 : 古本大學 (明洽29年) 王陽明 : 大學古本旁釋 ( 佐藤一齋 補) 参见 心學 陽明學 弘治五年壬子科浙江鄉試舉人 王守仁 守仁 寧波市藝術家 明朝兵部主事 明朝驛丞 明朝廬陵縣知縣 南京刑部主事 明朝吏部郎中 南京太僕寺少卿 明朝南京鴻臚寺卿 明朝南贛巡撫 明朝兩廣總督 南京兵部尚書 明朝心學家
|
司法 諾魯的法律系統十分複雜,最高法院由首席法官統領,主要處理憲法問題;而其它案件能夠上訴至上訴法庭。國會不能推翻法院的裁決,但上诉法院的裁决能夠上訴至澳洲高等法院,這種情況很少出現。下级法院由地方法院和家事法院組成,由居民县长統轄,他亦是最高法院的司法常务官。此外亦有2個準法院:公共服务上诉委员会和警察上诉委員會,均由终审法院首席法官主持。 軍事 諾魯沒有自己的軍隊,只有民間的警察部隊,其國防於非正式的協議之下由澳洲負責。 外交 1968年獨立後,諾魯以特別會員身份加入英联邦,並於2000年成為正式會員。此外,瑙魯政府亦在1991年加入亞洲開發銀行,於1999年加入聯合國,以及於2016年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银行。瑙魯是太平洋島國論壇、南太平洋地區環境計劃、南太平洋委員會和南太平洋應用地球科學委員會的成員。美國的大氣軸射測量計劃在瑙魯設有一台氣候監察儀。瑙魯與澳大利亚外交關係密切,並以澳元作為官方貨幣。除了正规的國防安排外,在2005年9月更簽訂諒解備忘錄,澳大利亞向瑙魯提供財政及技術支援,包括指派一名財政部長,為瑙魯準備財政預算、以及作為諾魯卫生和教育事務之顾问,而瑙魯政府以建立一個處理非法進入澳大利亞者的拘留所作為回報。 瑙魯利用其联合国成员的地位,多次透過承認某些国家的主權以獲得资金上的援助。1980年8月,瑙魯与阿尔及利亚建交后,又宣布承认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阿尔及利亚此后每年给予瑙魯1,000万美元经濟援助,直至其2000年撤销承认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為止。1980年5月4日,瑙魯與中華民國政府建交;但是,2002年瑙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署協議,宣佈在当年7月21日建立外交关系,同時獲得1.3億美元捐助,兩天後中華民國宣佈與諾魯斷交。2005年5月14日,瑙魯與中華民國政府恢復外交關係,同年5月31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斷交。2008年,瑙魯在持续得到欧盟、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财政支持后承認科索沃獨立,但这一承认已在2019年撤销;2009年,瑙魯承認阿布哈茲和南奥塞梯,是承認此地區主權的第四個國家,而俄罗斯以5,000萬美元資金作為人道主义援助之回報。2008年7月15日,瑙魯宣布一项港口翻新计划(並於2011年初完成),資金來自俄羅斯的900萬美元发展援助。瑙魯官方聲稱此援助與承认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無關。 行政區劃 在1989年至2003年間,諾魯的行政區劃共有17次變更,今諾魯行政區共分為14個區。 地理 諾魯位在西太平洋赤道以南約42公里,面積只有21平方公里,為一個橢圓形的珊瑚島,海岸陡峭。沿岸有寬150-300米、海拔30米的海岸帶,是全國唯一的農業區。中部為台地,最高點為海拔71米(司令嶺)。全島60%被磷酸鹽所覆蓋,無河流,西南部僅有一個鹹水湖(布阿達湖)。 諾魯曾是太平洋上三大磷礦石的生產地(另外是在吉里巴斯和法屬玻里尼西亞),但島上所有礦產均已耗盡,使中部台地留下贫瘠地形,例如高達15米的鋸齒狀石灰岩尖頂。近一個世紀的採礦不但破壞了約80%土地,亦使專屬經濟區受到影響,約40%海洋生物因泥沙和磷礦的径流而死亡。 諾魯缺乏天然淡水資源,雖然屋顶的雨水箱能收集雨水,但居民大多依靠在諾魯公共事業中心的3個海水淡化廠。諾魯由於遍地皆磷,因此井水鹽分過高,不能飲用或灌溉。 諾魯的原生維管植物約60種,無特有種,原生植被受人工种植的椰子農作物、採礦和其他外來植物破壞,造成嚴重影響。諾魯有各種鳥類(包括罕見的瑙鲁苇莺)、昆蟲和螃蟹,而哺乳动物都是外來物種,如玻里尼西亞鼠、貓、狗、豬、雞等動物均是從外地進口的。 天氣與氣候 諾魯接近赤道和海洋,因此全年濕熱,屬熱帶雨林氣候,在每年11月至2月期間均受到季风雨影響。受到聖嬰-南方振盪現象影響,年降雨量的變化甚大,甚至錄得幾次重要的乾旱。由於是島國的關係,因此較易受到氣候變化和海平面上升影響,但變化卻難以預測。諾魯的白天氣溫介乎在攝氏26度(華氏79度)至35度(華氏95度)之間;晚上氣溫介乎攝氏22度(華氏72度)至34度(華氏93度)之間。 基礎建設 交通 航空 諾魯國際機場是諾魯唯一的機場,位於其西南方亞倫區的海岸上,擁有一條雙向跑道長,目前僅有諾魯航空每週兩班航班起降。在2006年1月至9月期間,由於服務島上的唯一飛機被澳大利亚的墨爾本法庭扣押,使其對外航空中斷;在得到台湾援助后,諾魯航空於同年10月恢復營運,並易名為奧爾航空,2014年再改回諾魯航空。 陸運 全國道路網絡總長,環島沿海公路長,其餘伸入中部台地。環島巴士是路上的主要公共交通,途經愛和區、諾魯國際機場、湄濘酒店、當地醫院和學校,另有出租汽車提供載客服務。有窄軌鐵路,連接磷礦礦區與加工工廠。 海運 每月有一班船(不確定是否已停駛)往返於澳大利亞的布里斯本。 通訊 2009年以前,電話網絡是由諾魯政府架設與提供服務,但由於財政困難,2003年底起,政府便再不能負擔維修費用,2004年更關閉部份非收費衛星通訊服務,通訊崩潰問題一直至2009年獲得解決,該年年中由公司取得許可執照,在島上架設無線通訊網絡,與系統,先後於2009年9月、2010年10月開始提供服務。 能源 諾魯早期是使用柴油發電機提供採礦所需要的電力,後來諾魯磷酸鹽公司安裝了一座能提供15兆瓦(2006年效能減至11.1兆瓦)電力的發電設施,其中約43%電力為採礦使用,其餘供應民生所需,島上另備有獨立發電機組供必要時使用。 諾魯的石油燃料與產品是由諾魯磷酸鹽公司進口,供應包括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氣、煤油、潤滑劑和溶劑等,另有小型企業供應數量不大的潤滑劑、溶劑與液化石油氣。 經濟 諾魯在第三世界中屬於較富裕的國家,國家經濟以磷酸鹽開採和國外房地產為主要支柱,在80年代初達到顛峰。磷酸鹽礦分佈佔全島面積的70%以上,是世界主要磷酸鹽生產和出口國之一,是國家主要的收入來源,磷礦乃繼承自億萬年所累積的海中有機物和鳥糞。採礦公司的礦場和工廠都是聘請外國人操作,大部份是基里巴斯和中國人。磷礦主要銷往澳大利亞、英國、日本、新西蘭等地;以往磷酸鹽外銷所得曾佔政府收入的半數,然而在長期密集開採之下,該項礦藏已面臨耗竭。 除了礦業外,地上還有許多椰子、甘蔗、香蕉和蔬菜等農作物,一般農產品和魚类勉強可以自給自足,但是主要的糧食、淡水和日用品都要依賴進口,其中-{米}-和麵粉多由英國、澳大利亚和新西蘭輸入,肉類由澳大利亞供應,日用品多來自台灣、日本和香港。 諾魯居民並不需要交稅,甚至免除進口關稅,國家全部醫療都是由政府負擔,住屋也是由政府修建和保養,如果政府在人民的土地上蓋房子,還需要向地主支付租金。 自90年代起,諾魯成為了一個避稅天堂,外國人能向政府購買諾魯護照。國際洗錢防制指出諾魯是在他們黑名單中15個國家的一個。而且,只需要25,000美元便能在諾魯成立一家持牌銀行。在國際洗錢防制的壓力之下,以及随着熱錢的流出,瑙鲁終於在2003年立了反避税法。2005年10月,由於立法後的成效显著,國際洗錢防制把諾魯從黑名單中除名。 人口 2006年諾魯居民為9,265人。以往的諾魯人口數比現今更多,但在2006年約1500名移民工人被遣返至吉里巴斯和吐瓦魯,原因是大規模減少的磷礦開採工業造成了大批工人失业。諾魯語是諾魯的官方語言,是一個特別的太平洋島國語言,約96%諾魯人在家中使用。由於諾魯語只應用在國內,所以英語亦廣泛地使用,尤其是在政府和商業上。諾魯的族群包括諾魯人(58%)、其他太平洋島國人(26%)、歐洲人(8%)及華人(8%)。諾魯本土的歐洲人原本全由英國人組成,但是他們大多在獨立後離開了。諾魯人的主要宗教信仰是基督教(2/3是新教,1/3是天主教),另有約10%的人是巴哈伊信仰,所佔比例是世界上最高的,另有9%信奉佛教,2.2%是穆斯林。憲法明确寫明人民享有宗教自由,但在某些情況下政府會限制此權利,如限制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活動和耶和華見證人會員,他們主要都是外勞,受僱於政府的諾魯磷酸鹽公司。 諾魯識字率是96%,為6至15歲兒童提供義務強制教育,以及2年自願性教育(第11及12年)。南太平洋大學在諾魯設有分校,在此校建成之前,學生須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就讀大學。
|
行政區劃 在1989年至2003年間,諾魯的行政區劃共有17次變更,今諾魯行政區共分為14個區。 地理 諾魯位在西太平洋赤道以南約42公里,面積只有21平方公里,為一個橢圓形的珊瑚島,海岸陡峭。沿岸有寬150-300米、海拔30米的海岸帶,是全國唯一的農業區。中部為台地,最高點為海拔71米(司令嶺)。全島60%被磷酸鹽所覆蓋,無河流,西南部僅有一個鹹水湖(布阿達湖)。 諾魯曾是太平洋上三大磷礦石的生產地(另外是在吉里巴斯和法屬玻里尼西亞),但島上所有礦產均已耗盡,使中部台地留下贫瘠地形,例如高達15米的鋸齒狀石灰岩尖頂。近一個世紀的採礦不但破壞了約80%土地,亦使專屬經濟區受到影響,約40%海洋生物因泥沙和磷礦的径流而死亡。 諾魯缺乏天然淡水資源,雖然屋顶的雨水箱能收集雨水,但居民大多依靠在諾魯公共事業中心的3個海水淡化廠。諾魯由於遍地皆磷,因此井水鹽分過高,不能飲用或灌溉。 諾魯的原生維管植物約60種,無特有種,原生植被受人工种植的椰子農作物、採礦和其他外來植物破壞,造成嚴重影響。諾魯有各種鳥類(包括罕見的瑙鲁苇莺)、昆蟲和螃蟹,而哺乳动物都是外來物種,如玻里尼西亞鼠、貓、狗、豬、雞等動物均是從外地進口的。 天氣與氣候 諾魯接近赤道和海洋,因此全年濕熱,屬熱帶雨林氣候,在每年11月至2月期間均受到季风雨影響。受到聖嬰-南方振盪現象影響,年降雨量的變化甚大,甚至錄得幾次重要的乾旱。由於是島國的關係,因此較易受到氣候變化和海平面上升影響,但變化卻難以預測。諾魯的白天氣溫介乎在攝氏26度(華氏79度)至35度(華氏95度)之間;晚上氣溫介乎攝氏22度(華氏72度)至34度(華氏93度)之間。 基礎建設 交通 航空 諾魯國際機場是諾魯唯一的機場,位於其西南方亞倫區的海岸上,擁有一條雙向跑道長,目前僅有諾魯航空每週兩班航班起降。在2006年1月至9月期間,由於服務島上的唯一飛機被澳大利亚的墨爾本法庭扣押,使其對外航空中斷;在得到台湾援助后,諾魯航空於同年10月恢復營運,並易名為奧爾航空,2014年再改回諾魯航空。 陸運 全國道路網絡總長,環島沿海公路長,其餘伸入中部台地。環島巴士是路上的主要公共交通,途經愛和區、諾魯國際機場、湄濘酒店、當地醫院和學校,另有出租汽車提供載客服務。有窄軌鐵路,連接磷礦礦區與加工工廠。 海運 每月有一班船(不確定是否已停駛)往返於澳大利亞的布里斯本。 通訊 2009年以前,電話網絡是由諾魯政府架設與提供服務,但由於財政困難,2003年底起,政府便再不能負擔維修費用,2004年更關閉部份非收費衛星通訊服務,通訊崩潰問題一直至2009年獲得解決,該年年中由公司取得許可執照,在島上架設無線通訊網絡,與系統,先後於2009年9月、2010年10月開始提供服務。 能源 諾魯早期是使用柴油發電機提供採礦所需要的電力,後來諾魯磷酸鹽公司安裝了一座能提供15兆瓦(2006年效能減至11.1兆瓦)電力的發電設施,其中約43%電力為採礦使用,其餘供應民生所需,島上另備有獨立發電機組供必要時使用。 諾魯的石油燃料與產品是由諾魯磷酸鹽公司進口,供應包括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氣、煤油、潤滑劑和溶劑等,另有小型企業供應數量不大的潤滑劑、溶劑與液化石油氣。 經濟
|
喬治亞、格-{}-魯吉亞(Georgia)可以指: 喬治亞共和國,又称格-{}-魯吉亞,位於西亞的原苏联加盟共和国,1991年4月9日正式独立。 喬治亞州(中国大陆及香港译名:佐-{}-治亚州,),美国东南方的一个州。 ,一種西文字型。 喬治亞海峽,位於加拿大溫哥華,為溫哥華島及加拿大本土間的水道。 南喬治亞島與南三明治群島,英國海外領地,位於南大西洋的福克蘭群島附近。
|
,一種西文字型。 喬治亞海峽,位於加拿大溫哥華,為溫哥華島及加拿大本土間的水道。 南喬治亞島與南三明治群島,英國海外領地,位於南大西洋的福克蘭群島附近。 也可能指: 歷史政治實體 喬治亞王國
|
网络流,每条边都有容量并且每条边都接收流量的有向图 生物学 生物网络,适用于生物系统的任何网络 ,生态系统中相互作用物种的表示 神经网络,神经元的网络或电路 技术与通信 互联网 人工神经网络,受动物大脑启发的计算系统 联播网,从集中源广播内容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或其他电子媒体出口 新闻网
|
网络流,每条边都有容量并且每条边都接收流量的有向图 生物学 生物网络,适用于生物系统的任何网络 ,生态系统中相互作用物种的表示 神经网络,神经元的网络或电路 技术与通信 互联网 人工神经网络,受动物大脑启发的计算系统 联播网,从集中源广播内容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或其他电子媒体出口 新闻网 广播网,包括广播和双向通信 电视网,用于分发电视节目内容 电气网络,电气元件的互连 社交网络服务,人们用来建立社交网络的在线平台 电信网络,允许分离节点之间进行通信 计算机网络
|
近年來其他縣市迎合速食需求,陸續推出可邊走邊吃的新式棺材板,餡料也更加多元,如花蓮市以諧音「官財板」為名。 作法 首先將厚片吐司炸到金黃色後撈起,中間挖空再放入雞肉、豌豆、蘿蔔和墨魚等以高湯煮成再用些牛奶勾芡,再放上吐司的蓋子即成為美味可口的棺材板。而早期尚有雞肝等素材,現在多已不再使用。 參見 臺灣小吃 臺灣料理 台灣飲食 台南小吃 参考來源
|
首先將厚片吐司炸到金黃色後撈起,中間挖空再放入雞肉、豌豆、蘿蔔和墨魚等以高湯煮成再用些牛奶勾芡,再放上吐司的蓋子即成為美味可口的棺材板。而早期尚有雞肝等素材,現在多已不再使用。 參見 臺灣小吃 臺灣料理 台灣飲食
|
《寫給海日汗的21封信》 《成長的痕跡》 《給我一個島》 美術論著 《心靈的探索》 《雷色藝術異論》 《彩墨.千山.馬白水》 日記 《2006/席慕蓉》 歌曲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家庭 父:席振鐸(蒙名拉席敦多克),察哈爾盟明安旗人,蒙古察哈爾部選出之第一屆立法委員。 母:樂竹芳(蒙名巴音比利格),昭烏達盟克什克騰旗人,蒙古察哈爾八旂羣選出之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 姊:席慕德,聲樂家,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系及1966年以第一名成績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畢業。 夫:國立中央大學光電科學系教授劉海北,兩人育有一子一女。 女:劉芳慈為鋼琴演奏者。 子:劉安凱為財務專長,暱稱韃靼馬蹄,現與其母定居於台北,為全球知名財會公司合夥人。 注释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華文文學資訊平台介紹 席慕蓉唯一官網:年表 - 圓神書活網 M穆
|
女:劉芳慈為鋼琴演奏者。 子:劉安凱為財務專長,暱稱韃靼馬蹄,現與其母定居於台北,為全球知名財會公司合夥人。 注释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華文文學資訊平台介紹 席慕蓉唯一官網:年表 - 圓神書活網 M穆 锡林郭勒人 台灣戰後重慶移民 台灣戰後內蒙古移民 台灣戰後蒙古族移民 香港同濟中學校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友 東海大學教授
|
9 = 0.ECAC │ 0.ECAC × 9 = 8.520C │ 0.520C × 9 = 2.E26C │ 0.E26C × 9 = 7.F5CC │ 0.F5CC × 9 = 8.A42C │ 0.A42C × 9 = 5.C58C ↓ => 0.082785...a 一般化变长整数 更一般化的有一种记法(这里写作小头式),例如012 用作0 + 11 + 212, etc. 註釋 参考文獻 Georges Ifrah. The Universal History of Numbers : From Prehistory to the Invention of the Computer, Wiley, 1999. ISBN 0-471-37568-3 高德纳. 《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Volume 2, 3rd Ed. Addison-Wesley. pp.194–213, "Positional Number Systems". J.P. Mallory and D.Q. Adams, Encyclopedia of Indo-European Culture, Fitzroy Dearborn Publishers, London and Chicago, 1997. A.L. Kroeber (Alfred Louis Kroeber) (1876–1960), Handbook of the Indians of California, Bulletin 78 of the Bureau of American Ethnology of
|
历史 在木头、骨头或石头上的计数符号从史前时代就开始被使用了。石器时代的文化,包括古代印第安人,使用计数符号进行赌博、私人服务和交易。 在公元前8000年至前3500年间,苏美尔人发明了使用粘土保留数字信息。他们的做法是将各种形状的小的粘土记号像珠子一样串在一起。从大约前3500年开始,粘土记号逐渐被数字符号取代。这些数字符号是使用圆的笔针刻在粘土块上,然后烧制而成的。大约前3100年,数字符号与被计数的事物分离,成为抽象的符号。在前2700年至前2000年间,圆的笔针逐渐被一种尖的笔针取代,这种笔针可以在粘土上刻出楔形符号。这种楔形数字和圆形数字相似,并保留了符号数值记数法。这些记数系统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常见的六十进制系统。这个系统是一种位置数值记数法,只使用竖向的楔形和人形两种符号,而且能够表示分数。这个系统在古巴比伦的初期(大约前1950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成为巴比伦尼亚的标准。 上述六十进制系统是一种混合进位制系统,它的一个符号序列的不同位置上使用10和6两个基数。这个系统被广泛地应用于商业,同时也在天文学和其他计算中被使用。这个系统从巴比伦尼亚输出,并传遍了美索不达米亚,包括希腊,罗马和埃及。今天,我们仍然用它来计算时间(1小时=60分钟)和角度(1度=60分)。 中国古代采用算筹记数,个位百位万位等奇数位用纵筹,偶数位用横筹,零用空位表示。有时,军队人数和供给品记数采用质数的算筹,并按照模算术运算。(参看:大衍求一术,中国剩余定理)。模算术的好处在于,尽管其加法相对困难,但乘法很容易。这使得模算术很适合军需品的计算。在现代,同样的模算术有时用于数字信号处理。 羅馬帝國使用腊、纸草、和石头上的割符,大致遵从希腊人将字母对应不同数的习惯。罗马数字在欧洲被普遍使用,直到1500年代进位制开始流行。 中美洲的玛雅数字采用20或18为基数的系统,可能继承自奥尔梅克文明,它包含了位置数值记数法和零这样的高级属性。他们将此用于高级的天文计算,包括高精度的太阳年长度和金星轨道的计算。 印加帝國采用奇普,一种打结的带颜色的绳子来记数。关于使用结和颜色来编码的知识被西班牙征服者于16世纪所摈弃,并因此失传。今天,简单的结绳工具仍在安地斯山脈地区使用。 有些权威认为数位算术随着中国的算盘的广泛使用而开始。最早的书面数位记录似乎是大约400年的算盘计算的结果。特别在大约932年,零已被中国数学家正确地表述了,并且似乎是因为采用一个圆圈表示没有算盘珠子的那一位而产生的。 在印度,现代数位数字系统被传给阿拉伯人。可能是和天文表格一起,这一系统被一位印度大使在约773年带到巴格达。对于印度的数字系统的详细讨论,参看阿拉伯数字和印度数字。 从印度出发,伊斯兰苏丹们和非洲的旺盛贸易将此数字系统的概念带到了开罗。阿拉伯数学家们将此系统推广到十进制分数。在9世纪,花拉子密写下了关于该系统的重要著作。随着12世纪该著作在西班牙被翻译和斐波那契的《计算书》在1201年的出版,该系统传入欧洲。在欧洲,完整的带零的印度系统是于12世纪由阿拉伯人带来的。 二进制系统由莱布尼兹在17世纪传播,莱布尼兹在他工作的早期形成了这一概念,并在阅读中国的《易经》再次巩固了这一想法。由于计算机的使用,二进制系统在20世纪变得更加普遍。 常用基数 二 基數為2的系統(二進制)的流行及應用主要是因為電子計算機的發明。以2為基數,也代表只有兩種變化:不是1就是0。最初的電子計算機以開關電路組成,只有兩種狀態:開(1)及關(0),並以此引申作各種複雜的邏輯變化。而現今二進制亦普遍使用於數碼影音系統中。 八 基数8的系统(八进制)是北加利福尼亚的Yuki部落设计的,他们使用了手指间的间隔来数数。也有语言学证据显示青铜时代印欧人(多数欧洲和印度语言来源于此)可能用基数10的系统取代了基数8系统(或者一个只能数到8的系统)。证据是代表9的词,newm,根据一些历史学家推测来源于“新”('new', newo-),这表示数字9是当时最近发明的,所以称为‘新数’('new number') (Mallory & Adams 1997年)。 九 涅涅茨语曾经使用基数9的系统(九进制),但在俄语的影响下转变为十进制。yúq一词最初表示9,但在俄语影响下变成了10的意思;所以在现在的涅涅茨,9现在是xasu-yúq,也就是“涅涅茨yúq”,而10就是yúq,但在东部方言中也作lúca-yúq, 也就是“俄语yúq”。 十 十进制是今天最为常用的系统。它被视为因为人类具有十根手指而产生。 十二 基数12的系统(十二进制)曾经很流行,因为乘法和除法比十进制方便,而加法同样简单。12很有用,因为它有很多因子。它是1到4最小的公倍数。我们对十二有一个特殊的词“打”(dozen),并且使用12小时作为一个白天或者一个黑夜。十二进制来自于一只手除了拇指以外的四个手指的指节个数,它们曾被用来记数。 十六 基數為16的系統(十六進制)曾經在中國的重量單位上使用過,比如,規定16兩為一斤。現在的16進位則普遍應用在電腦領域,這是因為將二進位數字轉化為十六進位數字非常容易,用十六進位表達數字比用二進制方便。1位元組(一個8個位的二進位數字)可以很方便的表示成一個兩個位的16進位數字。 二十 玛雅文明和其它前哥伦布时期中美洲文明使用二十进制、因努伊特的因努伊特數字,源于人的手指和脚趾总数。 六十 基数为60的系统(六十进制)是苏美尔人和他们在美索不达米亚的继承者所使用的,今天还在我们的计时系统中存在(所以一小时有60分钟而一分钟有60秒)。60也有大量因子,包括前六个自然数。六十进制系统被认为是因为十进制和十二进制合并过程中产生的。中国历法中,六十进制的甲子系统用于表示年,每个60年循环中的年用两个符号代表,第一个符号是十进制的天干,第二个符号是十二进制的地支。两个符号在后续一年中同时前进一,这样同样的组合在60年后再现。该系统的第二个符号也和12个动物的生肖系统对应。 进位制详解 在“基数”的“位置记数系统”(其中是一个正自然数,叫做基數)中,个“基本符号”(或称数字)对应于包括0的 最小个自然数。 要产生其他的数,必须变动这些基本符号在数中的位置。最后一位的符号用它本身的值,向左一位其值乘以。 例如,在十进制系统中(基数10),数 4327 表示 (4×103) + (3×102) + (2×101) + (7×100),注意 = 1。 一般来讲,若是基底,我们在进制系统中的数表示为1k + 2k-1 + 3k-2 + ... + k+10的形式,并按次序写下数字123 ... k+1。这些数字是 0 到 -1 的自然数。 若一段文字(譬如这段文字)讨论多个基数,若有歧义时,基数(本身用十进制表示)用下标方式写在数的右边。除非有上下文说明,没有下标的数字视为十进制。 通过使用一点(小数点)来将数字分成两组,就可以用位置系统来表示小数。例如,基数-2系统 10.11 表示1×21+ 0×20 +1×2-1 +1×2-2 = 2.75。 一般来讲,进制系统中的数有如下形式: 数 和 是相应数字的 比重。 注意有一个数有一个终止或者循环当且仅当它是有理数;这不依赖于基数的选择。在一个进制中终止的数可以在另外一个有循环小数(thus 0.310 = 0.0100110011001...2)。一个无理数在所有进制中不循环(无穷位不循环数字)。这样,例如二进制中,π = 3.1415926...10 可以写作不循环的 11.001001000011111...2。 若=是一个质数,可以定义其向左的扩展不停止的进制数字;这些数字称为p进数(p-adic)。 进制转换 转换正整数的进制的有一个简单算法,就是通过用目标基数作长除法;余数给出从最低位开始的“数字”。例如,1020304从10进制转到7进制: 1020304 / 7 = 145757 r 5 ↑ => 11446435 145757 / 7 = 20822 r 3 │ 20822 / 7 = 2974 r 4 │ 2974 / 7 = 424 r 6 │ 424 / 7 = 60 r 4 │ 60 / 7 = 8 r 4 │ 8 / 7 = 1 r 1 │
|
渤海李氏,唐朝青州司马李彦孙女,唐朝冀州衡水县县令李涤第三女,虚龄十八岁嫁给王之涣,天宝七载十一月四日(748年11月28日)在河南县孝水里私人住宅中因病去世,虚岁三十四,天宝七载十一月廿四日(748年12月18日)葬于洛阳北原 子女 王炎 王羽 其它亲属 王之咸,唐朝诗人,王之涣堂弟,一说为王之涣亲兄。
|
家庭 夫人 渤海李氏,唐朝青州司马李彦孙女,唐朝冀州衡水县县令李涤第三女,虚龄十八岁嫁给王之涣,天宝七载十一月四日(748年11月28日)在河南县孝水里私人住宅中因病去世,虚岁三十四,天宝七载十一月廿四日(748年12月18日)葬于洛阳北原 子女 王炎 王羽 其它亲属 王之咸,唐朝诗人,王之涣堂弟,一说为王之涣亲兄。 注釋 參考文献 W王
|
古体詩的定義 唐朝以前的詩歌,不分古體近體。初唐開始,律詩和絕句的格式固定下來,以前那些形式格律不嚴格不講究的詩體,就一律稱作古體,並把律詩絕句合稱為近體。即使在唐代抑或以後,仍有許多詩人依古體寫作詩篇。「古體」云云並不含有時代分期的意思。 古体詩的特點 形式特點上,古體近體的差別在於,古體詩是一種較少拘束的詩體,句子數目不拘,篇幅不限,每句字數不拘,不嚴格講究平仄與對仗,也不講究押韻方式,可以兼用平聲韻與仄聲韻。
|
古体詩的特點 形式特點上,古體近體的差別在於,古體詩是一種較少拘束的詩體,句子數目不拘,篇幅不限,每句字數不拘,不嚴格講究平仄與對仗,也不講究押韻方式,可以兼用平聲韻與仄聲韻。 古體詩最基本的形式是五言古詩,以及七言古詩。主要有七種體裁:四言、五言、七言、五七雜言、三七雜言、三五七雜言、錯綜雜言。也有其他形式的古體詩:二言詩(如《彈歌》)、三言詩(如《漢書·禮樂志》記載的《練時日》)、六言詩(如张衡《归田赋》,王維《田園樂》)、八言詩(如庾信《燕射歌辞·周五卢调曲》)、九言詩(如宋謝莊《歌白帝》)等。 古體近體兩種體裁的選擇,有時受作品主題或內容影響。如杜甫往往用不同的詩體,表達不同的內容,古體詩較少格律限制,便於鋪敘描寫,敘事遂多用古體,而抒情則多用近體詩。 古体詩作品舉例
|
大型文娛設施 石排灣圖書館 路環圖書館 竹灣泳池、竹灣水上活動中心 黑沙水上活動中心 黑沙泳池 旅遊景點 路環市區 竹灣海灘 黑沙海灘 龍爪角 九澳聖母村 九澳燈塔 高等教育 澳門保安部隊高等學校 澳門科技大學博雅學院:擎天匯校區,設有多幢學生宿舍 基礎教育 公立學校 石排灣公立學校(2020年創辦) 路環中葡學校:根據《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刊登第29/2022號行政法規《非高等教育公立學校的組織、管理及運作》法規於2021/2022學年完結後撤銷 私立學校 九澳聖若瑟學校 雷鳴道主教紀念學校 國際學校 傳承國際學校(2023年創辦) 澳門培正中學(路環校部,2024/2025學年開始運作) 美食 遠近馳名的澳門葡撻源於路環安德魯餅店,其總店位於路環市區。 交通 主要道路 九澳隧道
|
公共房屋 石排灣公屋群 私人屋苑 金峰‧南岸 擎天匯 竹灣豪園 海蘭花園 醫療及治安設施 醫療 公立醫院 公共衛生臨床中心 九澳康復醫院 離島醫療綜合體/協和澳門醫院 衛生中心/衛生站 路環衛生站 石排灣衛生中心 治安部門 路環警司處:位於石排灣業興大廈地下 路環警司處分站:位於田畔街 警犬基地 澳門海關路環碼頭、九澳港站 消防局路環行動站 市政及文娛設施 大型社會或政府設施 石排灣社區綜合大樓 石排灣社會及衛生服務大樓 公園 市政公園、花園及休憩區 石排灣市區公園 石排灣社區綜合大樓天台花園 棕櫚公園 恩尼斯花園
|
1913年,袁世凯任大总统后,所部改称「武卫前军」,驻兖州,張勳心中仍效忠清室,故禁其部曲剪辫。二次革命爆发,7月17日,授陆军上将衔,19日,任江北镇抚使,奉袁世凯命,率部往江寧镇压讨袁军。9月1日,張勳攻下江寧,3日,袁世凯即命为江苏都督,但因軍兵入城后,杀人抢掠,更有日本侨民三人被杀,酿成中日外交风波,日本派军舰至南京施压,28日,張勳身穿清朝官服,到南京日本领事馆道歉。12月16日,袁世凯命馮国璋署江苏都督,張勳改任长江巡阅使。 1914年6月30日,裁撤各省都督,于北京建将军府,袁世凯授张勋为定武上将军,兼长江巡阅使。 徐州會議 1915年12月21日,袁世凯意图称帝,封赏各省军民政长官,授张勳为一等公。 1916年4月10日,张勳以长江巡阅使兼署督理安徽军务,他虽是安徽督军,却留在江苏徐州,不驻于安慶(省会),8月時,江苏督军冯国璋曾下逐客令,张勳竟答道:“江苏为長江流域之一,本人既兼任长江巡阅使,则江苏亦为势力范围”。是年5月下旬,张勳与馮国璋、倪嗣-{冲}-二人邀请各省代表到南京会议,商讨解決护国战争办法,但会议不成功,张勳再请各代表到徐州商议,密筹成立同盟,于6月9日代表各省提出要纲十条。自8月起,他不断地抨击国会,要求审查议员资格,9月13日,张勳联合倪嗣-{冲}-、-{姜}-桂题、张作霖等共13名督军,反对政府任命张耀曾为司法总长,毫不讳言武人-{干}-政。22日,張勳提出议案八条,与十多省代表在徐州会商,25日,他和倪嗣-{冲}-等数十人聯名电请北京政府,阻止唐绍仪出任外交总长。 宣統復闢 1917年3月,北京段祺瑞政府决定与德国断交,张勳表示反对。5月,段祺瑞为向德国宣战一事,再与大总统黎元洪争执,黎元洪撤除段祺瑞总理职务,二人争相拉拢张勳进京调停,张于是趁机联合康有为等保皇党人,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兵入京,解散国会,驅逐黎元洪。7月1日,与康有为拥立溥仪复辟,重建帝制,被溥仪任为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史称“张勋复辟”,又稱「辮軍復辟」、「丁巳復辟」等。7月12日,皖系军阀段祺瑞率“讨逆军”击败张勋。张勋逃入荷兰驻华公使馆。溥仪退位后,张勋被民國政府通缉,逃到天津德租界。 1918年3月,北洋政府以“人才难得”为由將張勳特赦。获得自由后,他一直蛰居天津德租界6号(今河西区浦口道6号)寓所,專心經營實業。大總統徐世昌授予其“全國林墾督辦”的官銜,未就職。 1923年9月12日,張勳在天津病逝,终年68岁,葬在家鄉奉新縣赤田村,獲遜清小朝廷赐谥“忠武”,称忠武亲王。 末代亲王 1917年7月1日成立復辟內閣。溥仪封张勋为忠勇亲王,黎元洪為一等公。授張勳(政務總長兼首席議政大臣)、王士珍、陳寶琛、梁敦彥、劉廷琛、袁大化、張鎮芳為議政大臣,萬繩栻、胡嗣瑗為內閣閣丞。 授梁敦彥外務部尚書、雷震春陸軍部尚書、朱家寶民政部尚書、張鎮芳度支部尚書、王士珍參謀部尚書。 授徐世昌、康有為為弼德院正、副院長。 授張勳為直隸總督、北洋大臣,馮國璋為兩江總督、南洋大臣,陸榮廷為兩廣總督,並以曹錕等為各省巡撫、提督。 评价 1913年11月,张勋任中国孔教会名誉会长,康有为任总会会长,陈焕章为主任干事。 张勋通过刘廷琛与居住在青岛支持清朝复辟的德国传教士卫礼贤保持良好关系,卫礼贤曾建议溥仪娶一名德国皇室公主为“皇后”,这样德国就有理由公开支持宣统复位。由于溥仪老师陈宝琛等人反对,这一主张未能实施。。张勋还派密使见德驻上海总领事克里平(Hubert Knipping)表示对德取友好政策。1917年,张勋反对中国對德斷交與宣战。
|
1918年3月,北洋政府以“人才难得”为由將張勳特赦。获得自由后,他一直蛰居天津德租界6号(今河西区浦口道6号)寓所,專心經營實業。大總統徐世昌授予其“全國林墾督辦”的官銜,未就職。 1923年9月12日,張勳在天津病逝,终年68岁,葬在家鄉奉新縣赤田村,獲遜清小朝廷赐谥“忠武”,称忠武亲王。 末代亲王 1917年7月1日成立復辟內閣。溥仪封张勋为忠勇亲王,黎元洪為一等公。授張勳(政務總長兼首席議政大臣)、王士珍、陳寶琛、梁敦彥、劉廷琛、袁大化、張鎮芳為議政大臣,萬繩栻、胡嗣瑗為內閣閣丞。 授梁敦彥外務部尚書、雷震春陸軍部尚書、朱家寶民政部尚書、張鎮芳度支部尚書、王士珍參謀部尚書。 授徐世昌、康有為為弼德院正、副院長。 授張勳為直隸總督、北洋大臣,馮國璋為兩江總督、南洋大臣,陸榮廷為兩廣總督,並以曹錕等為各省巡撫、提督。 评价 1913年11月,张勋任中国孔教会名誉会长,康有为任总会会长,陈焕章为主任干事。 张勋通过刘廷琛与居住在青岛支持清朝复辟的德国传教士卫礼贤保持良好关系,卫礼贤曾建议溥仪娶一名德国皇室公主为“皇后”,这样德国就有理由公开支持宣统复位。由于溥仪老师陈宝琛等人反对,这一主张未能实施。。张勋还派密使见德驻上海总领事克里平(Hubert Knipping)表示对德取友好政策。1917年,张勋反对中国對德斷交與宣战。 中國國民黨總理孙中山:“清室逊位,本因时势。张勋强求复辟,亦属愚忠,叛国之罪当诛,恋主之情自可悯。文对于真复辟者,虽以为敌,未尝不敬之也。” 江西护军欧阳武:“戴髮效孤忠,无言不酬,无德不报;丹心照千古,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参见 张勋复辟 延伸阅读 注释 参考文献 Z張 中华民国安徽省省长 定武军将领 X勳 Z張
|
儘管吉倫特派和雅各賓派都是極端的左派,共用許多同樣激進的共和派的信念,雅各賓派建立的戰爭政府更是殘酷的高效率。雅各賓派統治的這一年,是歷史上的第一次正式的將恐怖暴力訂為政府的政策,目的是要用暴力實現更高的政治目標。在巴黎的死刑人數為2,639,而全法蘭西國(包括巴黎)的處決總數為16,594。雅各賓派一絲不苟維持一個法律結構,為官方恐怖暴行那麼清楚記錄著存在的死刑。然而,還有更多人未經法庭正式宣判判決而被殺害的。 革命法庭在斷頭台當場宣判處決數千人,然而暴徒也任意攻擊其他受害者導致死亡。有時人民的處決是因他們的政治見解或行動,但多半的理由僅是單純的懷疑,或者是因其他一些私人恩怨藉機剷除。歷史學家回顧,貝阿恩最後的的案件,他的「兩個兒子已移居國外。他引起懷疑被舉報。最終,他被控向國外匯款受審,1794年 2月20日被處決」。 被革命法庭定罪的人民中,約8%為貴族,6%為神職人員,14%的中產階層,72%為工人或被指責囤積、逃避徵兵、逃兵或叛亂的農民。馬克西米連羅伯斯庇爾,“對革命的進展感到沮喪”,經由民粹主義的鏡頭檢視政治,因為“任何機構不推測人民是好的,然而執行官員的腐朽,就是邪惡的。” 另一個反教權主義及10月24日頒布的法蘭西的革命日曆可能引發動亂。雅克-勒内·埃贝尔和的無神論發起的反宗教運動,為了使。最初的運動針對天主教,但最終反對所有基督教的形式,包括對神職人員和修女的放逐或處決;關閉教堂;建立理性崇拜儀式和公民宗教機構;大規模破壞宗教的遺跡;取締公共和私人崇拜和宗教教育;逼迫放棄自己的誓言並強迫結婚;從街道名稱中“聖人”(saint)單詞移除;引起廣闊西部旺代地區的叛亂。 1793年10月21日頒布的法律,所有涉嫌疑庇護他們的祭司和個人,將承擔「 就地處決」的責任。1793年11月10日,新的“理性的節日”(The Festival of Reason)崇拜儀式在巴黎聖母院舉行創始儀式,達到最高潮。 因為持不同政見者,現在被認為是反革命,1794年春季,極端的「」 如埃貝爾派和溫和的山嶽派,如的乔治·雅克·丹东都被送上斷頭台。6月7日,羅伯斯庇爾,主張自然神論取代埃貝爾派的無神論,而此前也曾譴責理性崇拜,建議公會承認他的自然神。第二天,自然神論的最高主宰崇拜舉行正式儀式成為革命的內容。和埃貝爾的有點受歡迎的節日慶典相比,這個嚴肅的新「美德宗教」 各種跡象顯示受到巴黎市民的敵視。 羅伯斯庇爾的殞落 1794年6月10日,頒佈的牧月22日法令簡化審判程序,巴黎的革命法庭鎮壓了數千嫌疑人,提高了他們的工作效率。羅伯斯庇爾堅持將「恐怖暴行與美德」聯繫起來,建立用道德團結愛國社團的共和國,造成無休止的流血衝突。1794年6月26日法蘭西在贏得對奧地利決定性的勝利,佔領整個比利時和所有的萊茵蘭後,羅伯斯庇爾在7月27日(熱月9日)被推翻。 恐怖統治期間將被處決的最後一群人是: 16名:11個 修女,3名,兩名第三會姊妹。1794年7月17日,他們拒絕放棄自己的宗教誓言,被判處死刑,而送上斷頭台。自由高聲唱著「」的聖歌走上斷頭台,她們走近她們死亡的態度,強烈的觸動了巴黎公民群眾的情緒,並影響促使他們對抗恐怖統治。 羅伯斯庇爾的垮臺是兩派的結合,那些想要擁有比他允許給予更多的權力以執行更激進政策的一般安全委員會和完全反對革命政府暴行的溫和派的結合。牧月22日法令允許,只要簡單的懷疑和不周詳的審訊,就可處決被認為是反革命的公民。當救国委員會允許該法案通過,國民公會特定的委員,甚至委員會本身由於執行任務有過度作為的代表們,如約瑟夫·富歇、让-巴蒂斯特·卡里耶、让-朗贝尔·塔利安及其他的成員開始質疑他們,擔心羅伯斯庇爾和他的盟友可能藉此迫害他們。這是羅伯斯庇爾倒臺開始的一部分。 羅伯斯庇爾被逮捕后,他可能嘗試自殺,但子彈只是粉碎了他的下巴;也可能是在攻佔市政大廳時,被槍傷的。當時清況混亂,難以釐清。第二天,他就被送上斷頭台。 救国委員會以往無任期限制的常任委員的統治結束了。羅伯斯庇爾被處決後的第二天,新成員被任命並加上任期限制,每三個月改選四分之一的委員。此後,它的權力也一點一點的降低。但后恐怖时期不是一個完全或立即的保守時期、也並未設想恢復共和國政府。九月,讓-保爾·馬拉被重新安葬在先賢祠。 圖庫 參見 合婚共死 注釋 參考資料 K
|
和阿尔贝·马蒂耶觀點類似,提出在競相反抗的情況和對法蘭西的再教育,作為恐怖暴行的解釋。反革命叛亂發生在、布列塔尼、旺代、南特、馬賽,保皇黨人的想法威脅到革命。科布寫道,“革命者自己,生活彷彿在戰鬥......很容易被說服,只有恐怖統治和用武力鎮壓才能從他們敵人的打擊中拯救他們。” 恐怖暴行用來處決在這些叛亂的煽動者,可提供給那些可能考慮叛亂的人看得見的例子。科布與马蒂耶同意,恐怖暴行僅是對環境的反應,必要之惡,自然的防禦,而不是暴力的氣質或過度激情的體現。同時,科布與马蒂耶拒絕馬克思主義解釋精英們支配的恐怖統治是對資產階級(法國中產階級)的重大利益。相反,科布認為,社會階級之間的鬥爭很少會是的革命行動和情緒的原因。 然而,弗朗索瓦·福雷,認為環境不可能是恐怖統治的唯一原因,因為“革命最嚴重的危險”,在1793年中期,但當時的“革命法庭的活動相對最小的。”反而是外部和內部威脅大幅度的減少後,普遍性的恐怖統治和處決隨之上升。因此,福雷認為,當他們試圖灌輸人民自由意志和開明政府的理想,恐怖統治的興起,意識形態扮演關鍵的角色,因為“人的新生”成為救国委員會的中心主題。隨著這種思想變得越來越普遍,暴力行為成為了處理反革命分子和反對派的重要手段,由於擔心自己被貼上反革命標籤,“溫和的人必須接受,背書,這就甚至美化了更暴力的行為”。 恐怖統治 雅各賓派自稱他們與人民的行動和“無套褲漢”合而為一,反過來聽任人民的暴力作為一種政治權利。最臭名昭著的群眾粗暴正義的例子是1792年9月的監獄大屠殺,當時約有2,700人,包括神父和修女,將他們由牢房拖出,並以“正義”的名義就地處決。國民公會決心避免這種殘酷的境況在發生,但是這意味著將暴力行動掌握在自己手中作為政府的手段。 1793年6月,“無套褲漢”被政府的不作為激怒,入侵國民公會,以暴力行動推翻了吉倫特派。他們的立場,他們確認了雅各賓派的政治優勢。因此,羅伯斯庇爾是人民街頭暴力支持取得執政權的。 1793年6月2,巴黎的33個區段-受到“”雅克·魯和雅克·埃貝爾鼓動-接管國民公會,要求共和國各省要進行清洗,固定麵包最低價格,取消針對“無套褲漢”投票權的限制。有 國民自衛軍的支援,他們說服國民公會逮捕29名吉倫特派領袖,包括雅克·皮埃爾·布里索。 7月13日,讓-保爾·馬拉被夏綠蒂·科黛刺殺-雅各賓領導人和記者以他們煽動性的修辭渲染 -導致雅各賓派的政治影響力進一步增強。 就在1793年6月24日,公會通過了法蘭西共和國憲法,並經由它是由 公民投票批准,但從未付諸實施;像其他的法律,它被10月法令無限期中止,“直到革命獲得和平”。 乔治·雅克·丹东是1792年8月10日攻入杜樂麗宮事件的領導人,因不利於國王路易十六,1793年7月委員會改組由原先九名增加為十二名委員時被排除。7月27日,被譽為“廉潔”的馬克西米連·羅伯斯庇爾,得以加入,並迅速成為委員會裡最有影響力的成員,委員會也轉變為對國內外反革命的敵人採取激進的措施。 1793年12月25日,羅伯斯庇爾說:憲政的目標是保護共和國;革命政府的目的是要建立共和國……革命政府有義務為好公民提供國家所有的保護;它沒有義務給予人民的敵人任何東西,除非是死亡……這些概念就足以解釋我們稱之為革命的起源及法理的性質……是否革命政府比普通的政府,須要在它的進展步調更積極而更自由的行動,而較少關注它的公平和合法性了?不是的;它是由所有最聖潔的法則所支持的:人民的救贖。 羅伯斯庇爾所要導置的結論,只要目的是正確合理的,為了捍衛革命對付想要摧毀革命的手段,流血是合理的。1794年2月5,羅伯斯庇爾告訴國民公會, 六點聲明 羅伯斯庇爾領導的國民公會,意圖讓世界知道他們的立場,發布了法蘭西外交政策聲明。以六點聲明強調進一步發生對公會革命敵人恐嚇的作用。由於這種恐嚇,立法通過其他好幾個法規使雅各賓派的革命統治更進了一步。保持所謂革命視為“控制”的應急措施,政府意志的實施得到鞏固和擴展。 第一點聲明說到:
|
波兰政府变得越来越专制保守,雷兹-希米格维的行为遭致更加温和的伊格纳奇·莫希奇茨基反对。1938年雷兹-希米格维与莫希奇茨基和解,余下的统治集团却分为“总统派”和“元帅派”,总统派(又称为“城堡组织”,以当时总统官邸王室城堡命名)主要由平民构成,而元帅派包括职业军人和毕苏斯基的老战友(“毕苏斯基的上校”)。波兰战役后,上述的一些政治派别继续留在了波兰流亡政府。 毕苏斯基留给波兰的遗产跟显克微支笔下的奥努弗雷·扎格沃巴所沉思的一样,是波兰的奥利弗·克伦威尔。这样的元帅既会得到炽烈的拥护,也会遭致刻薄的指责。 1935年毕苏斯基的葬礼上,总统莫希奇茨基对元帅赞颂到:“他是我们心中的国王和我们希望的君主。在他辛勤劳累的半个世纪里,他一个接着一个地博得了我们的心,我们的魂,直到他将整个波兰染成他王室气概的紫色……他给了波兰自由、领土、权力和世人的尊敬。”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波兰人民共和国实际上是苏联卫星国,而毕苏斯基的思想对这样的波兰的影响已所剩无几,尤其要说的是,当时的波兰没法继承毕苏斯基的事业,既没法联合波兰与其邻国成立海间联邦,也没法进行普罗米修斯计划,将俄罗斯分裂,将被强行并入俄罗斯的国家解放。 战后的十年间,波兰的共产政权对毕苏斯基和战间期的波兰第二共和国不是忽视,就是指责。但是,尤其是在去斯大林化和波兰十月(1956年)时,波兰史学界对毕苏斯基的态度逐步发生改变,摆脱了以往的完全否定,变得更加中立平衡。 在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后,毕苏斯基再次成为公认的波兰民族英雄。1995年5月12日,波兰瑟姆在他逝世六十周年的纪念上接受一项决议:“在我们国家的记忆里,约瑟夫·毕苏斯基仍会是一位为波兰赢得独立的人,一位取得胜利的领导人,他抵挡了外国入侵,也使整个欧洲及其文明免遭荼毒。约瑟夫·毕苏斯基兢兢业业地为他的国家效劳,他将永载史册。” 但是毕苏斯基的政治行动仍然具有争议,其中1926年5月政变、布列斯特审判(1931年-1932年)、1934年贝雷扎-卡尔图斯卡隔离营的成立和继任的波兰政府制定一贯而有建设性的少数民族政策的失败更是如此。虽然如此,毕苏斯基仍被大多数波兰人视为20世纪中国家的幸运人物。 毕苏斯基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几支军队,其中包括军团第一步兵师和第五十一号装甲列车(“I Marszałek”——第一元帅)。 同样以毕苏斯基命名的还有克拉科夫四座假山之一,毕苏斯基山;以及一座位于纽约,研究现代波兰史的研究中心与博物馆,美国约瑟夫·毕苏斯基学会;还有华沙约瑟夫·毕苏斯基体育大学;以及一艘客船“毕苏斯基号”;一艘炮舰“毕苏斯基舰长号”;和一匹赛马“毕苏斯基”。事实上每座波兰城市都有条“毕苏斯基街”(相比之下,以毕苏斯基的死敌罗曼·德莫夫斯基命名的街道即使真实存在,也是屈指可数,就算是在他的政治大本营大波兰也是如此)。很多波兰城市都有毕苏斯基的雕像;毕苏斯基雕像最密集的地方位于华沙,那个地方是毕苏斯基住处美景宫和毕苏斯基广场之间的一个区域,两者仅相距1英里多,却建有3座雕像。 很多小说作品都有毕苏斯基这个角色,譬如尤柳什·卡登-班德洛夫斯基在1922年所写的小说《巴尔奇将军》(Generał Barcz)亚切克·杜卡伊在2007年所写的小说《冰》。波兰国家图书馆列出了至少500部与毕苏斯基有关的书刊; 而美国国会图书馆列出了至少300部。2001年,安德热·特若斯-拉斯塔维茨基指导拍摄了波兰电视纪录片《毕苏斯基元帅》(Marszałek Piłsudski),其中的主题就是毕苏斯基的一生。 祖先 后代 共产党政权倒台后,毕苏斯基元帅的两个女儿都在1990年回到波兰。娅德维加·毕苏斯卡的女儿约安娜·亚拉切夫斯卡在1979年回到波兰。她在那里与政治犯,团结工会活动家亚努什·奥内什凯维奇结婚。两人都积极参与1979年至1989年间波兰人的反共斗争。 荣誉与勋章 波兰 白鹰勋章(1921年) 英勇战斗勋章,第一级、二级、四级、五级 带剑独立勋章(1930年11月6日) 波兰光复勋章,第一级和第二级 勇敢十字勋章(四次) 金色荣誉十字勋章(四次,包括在1931年获得的那枚) 立陶宛中部军队荣誉勋章 西里西亚绶带荣誉勇气勋章 标记军官“伞”(1912年) “忠诚服务”徽章(1916年) 童子军十字勋章(1920年” “金色贸易联盟”主要的火力旅联盟 卡尼奥夫斯基十字勋章(1929年) “波兰军团指挥官约瑟夫·毕苏斯基”徽章(1916年) 来自在1914年至1921年间被监禁的前思想犯纪念徽章(1928年) 外国 蓝色斗篷勋章(阿富汗) 铁十字勋章,第三级(奥匈帝国) 大十字利奥波德勋章(比利时) 圣剑绶带亚历山大大帝勋章(保加利亚) 南十字勋章(巴西) 1918年勇敢十字勋章(捷克斯洛伐克) 鹰十字勋章,第一级(爱沙尼亚,1930年) 凯特斯利德之星大十字勋章、勇气勋章和自由勋章,第一级(爱沙尼亚) 芬兰白玫瑰勋章,第一级 荣誉军团大十字勋章,第25864号(持续计数)和军事勋章(法国) 英勇作战勋章 旭日章,第一级(日本) 卡拉乔尔杰之星勋章(南斯拉夫) 拉奇普莱西斯勋章,第一级(拉脱维亚) 耶路撒冷圣约翰主权军事骑士团勋章,第四级 大十字剑与塔勋章(葡萄牙) 卡罗尔一世勋章第一级和勇敢者米哈伊勋章第一级、第二级和第三级(罗马尼亚) 大十字勇敢勋章(匈牙利) 圣莫里斯和圣拉撒路勋章,萨伏伊军事勋章第一级(意大利) 荣誉博士学位 雅盖隆大学(1920年4月28日) 亚当·密茨凯维奇大学(1933年11月11日) 华沙大学(1921年5月2日) 维尔纽斯斯特凡·巴托利大学(1921年9月) 参见 波兰历史 波兰第二共和国 波兰社会党 第一次世界大战 注释 甲 毕苏斯基或译毕苏茨基。人们在通常情况下,会将“约瑟夫·克莱门斯·毕苏斯基”(Józef Klemens Piłsudski)的中间名“克莱门斯”舍去,即为“约瑟夫·毕苏斯基”(Józef Piłsudski)。几份英文文献会将他的名译为“约瑟夫”(Joseph),但这并非通常用法。他年轻时曾是地下组织一员,并使用各种各样的代号,例如“维克多”(Wiktor)、“梅奇斯瓦夫”(Mieczysław)和“久克”(Ziuk)(后者也是他家族的昵称)。后来他经常被亲切地称为“Dziadek”(“爷爷”或“老者”)和“Marszałek”(“元帅”)。来自第一次世界大战波兰军团的流亡士兵也称他为“Komendant”(“指挥官”)。 乙 毕苏斯基有时谈起,他是波兰化的立陶宛人。有关他种族和所属文化的问题并非仅有一个。蒂莫西·斯内德尔称他为“波裔立陶宛人”,注意毕苏斯基并没有从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种族划分的方面想过此事;他认为他“既是”波兰人,“又是”立陶宛人,而他的家乡是历史上的波兰立陶宛联邦。 大英百科全书在讨论他在立陶宛的角色后,认为他是波兰化立陶宛人; 但是,在他传记的导论中,它简单地称他为“波兰人”。 哥伦比亚百科全书和Encarta也简单地称他为“波兰人”。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以下译名仅供参考。 (Reprinted in Zerkalo Nedeli (The
|
这一时期依然有两个彼此独立的政府自称为波兰的合法政府:毕苏斯基的华沙政府和德莫夫斯基的巴黎政府。为了确保波兰只有一个政府,避免内战的发生,帕德雷夫斯基会见德莫夫斯基和毕苏斯基,劝他们联合起来。巴黎和会时,德莫夫斯基和帕德雷夫斯基代表波兰出席,而毕苏斯基担任临时的国家元首和总司令。凡尔赛条约的第87至93条和小凡尔赛条约使波兰独立主权国的地位在国际领域中得到确立。 毕苏斯基经常与德莫夫斯基起摩擦,前者不同意后者波兰人是新生波兰的统治民族的看法,而德莫夫斯基试图从德国但泽(现在的波兰格但斯克)派蓝军到波兰一事也惹怒了毕苏斯基。1919年1月5日,德莫夫斯基的一些支持者(马里安·亚努沙伊提斯-热格塔和埃乌斯塔黑·萨佩哈)试图发起针对毕苏斯基和总理莫拉切夫斯基的政变,但并未成功。 1919年2月20日,毕苏斯基宣布,他会将他的大权交还给近期选举产生的波兰国会(瑟姆,)。但是,瑟姆在1919年小宪法中恢复他的职位。“临时”的字眼从他的头衔中取消了,毕苏斯基将会任职到1922年12月9日,到那时候,加布列尔·纳鲁托维奇将会被选为第一任波兰总统。 毕苏斯基这时的外交首创是提议在波兰、独立的波罗的海国家、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建成联邦(称为“Międzymorze”,即波兰语中的“大海之间”,也被拉丁语称作“Intermarum”,即从波罗的海延伸至黑海的联邦),这样,波兰的版图就跟瓜分波兰之前的波兰立陶宛联邦差不多。 毕苏斯基的这个计划遭致大部分预想中的联邦成员国(这些国家不愿失去来之不易的独立)和西方同盟国的反对,对他们来说,这对现存的权力平衡来说实属鲁莽的冲击。根据历史学家乔治·桑福德的说法,1920年代,毕苏斯基了解到他这种“海间联邦”并不可行。 同盟国与东欧联盟的战争过后,东欧又爆发了一系列边境冲突,其中包括波乌战争(1918年-1919年)、波立战争(1920年,在热利戈夫斯基兵变时达到颠峰)、波捷战争(开始于1918年),和最著名的波苏战争(1919年-1921年)。温斯顿·丘吉尔对此称:“巨人的战争结束了,侏儒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波苏战争 一战后,波兰的每条边界都不平静。毕苏斯基针对波兰未来的边界说了这么一段话:“我们在西边所能得到的所有领土都要依靠协约国——要达到能够压制德国的地步”,而在东方“有几道或开或闭的门,而这几道门的开闭与迫使它们打开的人有关,与它们本身被打开到什么程度有关。” 1918年波军在波兰东部与乌克兰交战,这场战争便是波乌战争。而毕苏斯基作为波军总司令下达的第一道命令发自1918年11月12日,内容是要支援波军对利沃夫的进攻。 毕苏斯基意识到,布尔什维克并不是独立的波兰的盟友,两者必有一战。毕苏斯基将布尔什维克的西进看做是主要问题,但他也认为,布尔什维克对波兰而言,危险程度不及他们的敌人——白军。这些“白俄”们是旧俄罗斯帝国的代表,他们只愿给波兰有限的独立,他们所设想的波兰的边界可能跟过去的波兰议会王国相同,而且很明显的是,他们反对波兰占领乌克兰,而乌克兰就是毕苏斯基“海间联盟”计划中的关键。 相比之下,布尔什维克至少还能宣布瓜分波兰的协议是无效的。因此毕苏斯基推测,与其让波兰与复辟的俄罗斯帝国毗邻,还不如让波兰与被西方孤立的布尔什维克毗邻。毕苏斯基不顾英法协约的压力,加入对仍在作困兽斗的苏联的进攻,毕苏斯基可能在1919年的夏季与秋季拯救布尔什维克。 因为波军东进,苏俄重新向西进军,波苏之间战火重燃,冲突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毕苏斯基元帅于1920年4月21日与乌克兰领导人西蒙·彼得留拉签署一项军事协议,使两国共同对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作战。两人签署波乌条约是为了建立独立的乌克兰,并让乌克兰与波兰联盟。作为回报,彼得留拉放弃乌克兰对东加利西亚的领土要求,因此他遭到了东加利西亚乌克兰领导人的指責。 波乌联军在毕苏斯基领导下,发动了针对驻乌俄军的一次成功进攻。1920年5月7日,他们在极少遭遇冲突的情况下占领了基辅。布尔什维克的领导层将波兰的行为看做是叛乱事件;作为回应,布尔什维克有成千上万名官员参军,成千上万名逃兵归队,成千上万名平民自愿参与战后生产工作。苏联从白俄罗斯发起反攻,在乌克兰发动反击,从通往德国的道路上向波兰进军,这样做也能够支持德国共产党的夺权斗争。苏联信心倍增。苏军公布了他们入侵西欧的计划;苏联共产主义理论家布哈林在《真理报》中称,希望得到物资以将战争从华沙“蔓延至伦敦和巴黎”。苏联将军图哈切夫斯基在1920年7月2日的命令中称:“向西去吧!越过躺在路上的白波兰的尸体,将革命蔓延到全世界。进军维尔纽斯、明斯克、华沙” 并称,“要跨过波兰的遗体,向柏林进军!” 1920年7月1日,由于苏联的快速反击,波兰国会“瑟姆”成立国防委员会。该委员会由毕苏斯基领导,用于快速作出决策,临时取代难以达成共识的瑟姆。但是民族民主党声称,布尔什维克的接连胜利是毕苏斯基造成的,并要求他下台;有的人甚至指责他叛国。7月19日,罗曼·德莫夫斯基在委员会上发起不信任决议案,但这次议案未能通过,德莫夫斯基不得不收回该议案。8月12日,毕苏斯基提出将他的职位让给总理文岑蒂·维托斯,主动承担全军覆没的责任,但是维托斯拒绝接受他的请辞。协约国迫使波兰向布尔什维克投降,进行谈判。但是毕苏斯基坚持主张继续战争。诺曼·戴维斯当时指出,“毕苏斯基还没有他后来的威信(在波兰以外更是如此),作为战前的革命派,他让他的党派走向分裂,争吵不断;作为一战时的将军,他让他的军团遭到逮捕,被迫解散;作为波军元帅,他将自己的军队带到基辅和维尔纽斯,这两个地方现在又不再属于波兰人。他背叛了他的波兰社会党和他的盟友德国和奥地利,并拒绝与协约国同盟。在法国和英国,他被认为是频频叛变的盟友,将会让波兰走向灭亡;在俄罗斯,他被认为是消灭帝国主义同盟中虚伪的仆人;从列宁到劳合·乔治,从《真理报》到《晨星报》,都认为他是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失败者。1920年8月,所有人都同意,他的悲剧一生将会在华沙陷落时跌落谷底。” 但就在接下来的几周中,就在1920年8月爆发的华沙战役中,波兰利用冒险而非常规的策略阻挡了苏联的攻势。波军的计划是由毕苏斯基等人(包括塔德乌什·罗兹瓦多夫斯基)设计出来的。后来,毕苏斯基的一些支持者要将他说成是波军策略的唯一制定者,而反对者则极力忽视他的作用。在西方,很长时间都存在一个传言,坚称是法国驻波军事使节团的馬克西姆·魏剛拯救了波兰;但现在的学者同意,魏剛的作用充其量也是很小的。 毕苏斯基的计划是要波军撤过维斯瓦河,据守华沙和维普日河的桥头堡,大约四分之一可动用的师在南面集结,以作战略反击的准备。下面的计划就需要将军约瑟夫·哈勒尔麾下的两个军了,在苏军从东面发起进攻时,这两个军需要不惜一切代价保卫他们的战壕阵地。同时,瓦迪斯瓦夫·西科尔斯基将军麾下的军队袭击华沙北部,切断企图从此地包围波兰首都的苏军。但是最重要的角色是新近整编的“后备军”(也称为攻击兵团,),这支军队规模较小,只有20000人,却容纳意志最坚定且战斗力最强的士兵,并由毕苏斯基亲自指挥。他们的任务是带头从华沙城南的维斯瓦河-维普日河三角洲向北发动快速反攻,另外波兰情报人员指出苏军西部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之间存在缺口,而攻击军团也会突破这个缺口。这次攻势会切断西部方面军的后援,并打乱它的活动。最后,西科尔斯基的军队和“攻击军团”在东普鲁士边境会合,将陷入包围圈中的苏军消灭。 那时,毕苏斯基的计划广受批评,波军其他指挥官只因当时战况紧急才遵照此计划作战。这个计划虽然是基于可靠情报(还包括被解密的苏联电报)指定的,但还是被高级军官和军事专家认为是“门外汉所为”,他们很快指出毕苏斯基缺少正规军事教育。该计划的副本落入苏军手中时,苏军将领图哈切夫斯基却认为这是个诡计,不理会它。几天后,自负的苏军为此在华沙战役中付出巨大代价,而这场战役也成为苏联红军史上的最大失利之一。 一位民族民主党瑟姆议员斯坦尼斯瓦夫·斯特隆斯基创造了短语“维斯瓦河奇迹”(“Cud nad Wisłą”),以表达他对毕苏斯基“乌克兰冒险”的反对。斯特隆斯基的这个短语被一些或爱国或虔诚的波兰人用作对毕苏斯基的赞辞,他们并未注意到斯特隆斯基隐含在其中的讽喻意义。法国军事使节团的一位年轻成员戴高乐后来会用到从波苏战争和毕苏斯基习得的一些经验。 1921年2月,毕苏斯基访问巴黎,在那里他与法国总统亚历山大·米勒兰谈判,以将成立法波同盟一事确定下来,而这一同盟将在同一年晚些时候正式建立。象征波苏战争结束的里加条约在1921年签署,条约规定俄罗斯和波兰将瓜分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毕苏斯基称这份条约是“懦弱条约”。 另外,毕苏斯基准许将军卢茨扬·热利戈夫斯基从立陶宛人手中夺下维尔纽斯,这件事和里加条约为毕苏斯基将“海间联邦”计划付诸实践之行动画上句号。 1921年9月25日,毕苏斯基因第一届东方商品交易会(Targi Wschodnie)开张而访问利沃夫,而代表乌克兰军事组织等乌克兰独立组织的斯捷潘·菲达克试图在这时暗杀毕苏斯基,但这个计划以失败告终。 退休与政变 波兰1921年3月宪法严格限制总统权力(故意阻止从战场上回来的毕苏斯基当选总统),而毕苏斯基也不再角逐这一职位。1922年12月9日,波兰国民大会推选波兰人民党“维兹沃莱涅派”的加布列尔·纳鲁托维奇为波兰总统;他的当选遭致右翼政党的反对,这也成为社会动乱的起因。12月14日,毕苏斯基在美景宫正式将他作为国家元首的权力移交给他的朋友纳鲁托维奇;而“国家元首”的称呼被“总统”代替。两天后的1922年12月16日,纳鲁托维奇被右翼画家和艺术批评家埃利吉乌什·涅维亚多姆斯基击毙,后者原本是想暗杀毕苏斯基的,但在受到民族民主党的反纳鲁托维奇宣传后,改变了目标。 对毕苏斯基而言,这是次很大的打击,这件事让他不再相信波兰能够依民主制度运作,也让他更崇尚铁腕政治。他成为总参谋长,并与军事部长瓦迪斯瓦夫·西科尔斯基一道设法通过暂时戒严稳定局势,制止动乱。 毕苏斯基的另一位同事,属于波兰人民党“皮雅斯特派”的斯坦尼斯瓦夫·沃伊切赫夫斯基当选为新总统,而同属于波兰人民党“皮雅斯特派”的文岑蒂·维托斯当选为总理。但是根据兰茨克罗纳协议,这届政府是由温和派的波兰人民党“皮雅斯特派”与右翼的国家民粹主义者联盟和基督教民主党所组成的联合政府,其中也包括毕苏斯基的右翼敌人,毕苏斯基认为,这些人是谋杀纳鲁托维奇的罪魁祸首,是不可能与他合作的政敌。1923年5月30日,毕苏斯基辞去总参谋长的职务。斯坦尼斯瓦夫·谢普蒂茨基提出军队应受民政当局更紧密的监督,而毕苏斯基将此提议批评为试图让军队政治化。6月28日,他又辞去了他最后的政治职务。同一天,瑟姆左翼议员签署一项决议,感谢他过去的贡献。毕苏斯基隐居于华沙郊外苏莱尤韦克的乡村庄园“米卢欣庄园”,这个庄园是他的战友捐赠给他的。他在那里定居下来,并写下一系列政治与军事回忆录来维持生计,其中包括《1920年》(Rok 1920)。 同时,波兰经济处在混乱中。恶性通货膨胀使社会动荡加剧,政府不能找到解决失业率攀升与经济危机的办法。毕苏斯基的盟友和支持者多次叫他重返政坛,他开始组织新的权力基础,这个基础以前波兰军团和波兰军队机构的成员、一部分左翼党派和一部分知识阶层党派为中心。1925年时,波兰已有几届政府接连下台,政治形势也日趋混乱,而毕苏斯基对政府更为不满,最后发出要求维托斯内阁下台的声明。 在遭到毕苏斯基强烈批评的赫耶诺-皮雅斯特联盟组建新政府的时候,毕苏斯基于1926年5月12日至14日发动五月政变并重返权力中心,这次政变得到社会党、波兰人民党“维兹沃莱涅”派、波兰农民党、甚至共产党支持。毕苏斯基希望发动不流血的政变,但政府拒绝下台;此次政变共有215名士兵和164名兵民被杀,至少900人受伤。 5月31日,瑟姆将毕苏斯基推选为波兰总统。但是毕苏斯基知道总统只有很有限的权力,谢绝出任总统。他的另一位老友伊格纳奇·莫希奇茨基顶替他当选总统。在大部分时间内,毕苏斯基的正式职务都只是国防部长、军队总检阅官和战争委员会委员长,仅仅在1926年至1928年间和1930年时两度当选总理。 独裁 毕苏斯基没有推行任何重大改革;他很快疏远他左翼支持者中的最激进派,并宣布他的政变是“没有改革的革命。”他的目标是令国家安定,消除他所认为的又腐败又无能的政党的影响力,并加强军队实力。 内政 内政方面,毕苏斯基的政变需要扫除议会政府的限制,因为他推行“萨纳齐亚制度”(有时利用专制制度的办法)是为了让“人民的生活恢复道德意义上的健康”。自1928年起,萨纳齐亚当局被政府合作无党派集团称为现实主义政治的代表。民众的支持和有效的宣传机构让毕苏斯基得以维持他的专政,使它不会被总统推翻,就是总统也并不是由瑟姆推选出来的,而是由毕苏斯基认定的。宪法修正案在政变后的1926年8月2日通过,瑟姆的权力在宪法修正案中被缩小。自1926年到1930年,毕苏斯基主要信赖削弱反对派领导人影响力的宣传。 随着1930年波兰立法选举前对某些异见者的监禁和审判(参见布列斯特审判)和1934年贝雷扎-卡尔图斯卡隔离营(位于今比亚罗扎)的建立(那里的囚犯遭遇残酷的虐待),毕苏斯基专制而高于法律的权力在1930年代达到巅峰。在政府合作无党派集团于1930年获胜后,毕苏斯基将国内事务推给他的上校团,而自己则专心于军事和外交上。 他因他对政治反对派的处置遭到相当大的非议,而布列斯特审判事件(1930年对持不同政见者的监禁和审判)遭到国际谴责,并使波兰声誉受到损害。 毕苏斯基对波兰的民主制度越发失望。为了回应即将开始的不信任投票,他发出了将瑟姆称为“妓女”这样的过激言论,并在瑟姆大楼内部署90名武装军官,当时和现在的观察员都将这件事看作是独裁者对政治质疑的回应的范例。 毕苏斯基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将波兰的政治体制由议会制转为总统制;但是,他反对引入极权主义。1935年4月,波兰新宪法(即四月宪法)得到采用,这部宪法是毕苏斯基的支持者根据毕苏斯基的要求所修改的,并且加大了总统的权力,但这样一部宪法来得太晚,毕苏斯基已经对总统一职不感兴趣;虽然如此,波兰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所采用的都是四月宪法,而波兰流亡政府在二战时及战后也一直使用这部宪法。 但是,相较于理性-法律权威而言,毕苏斯基统治波兰更依靠魅力型权威。他的追随者中没有人会自称是他的合法继承人,他死后,萨纳齐亚政体将会很快崩溃,而波兰将回到前毕苏斯基时代的议会政治竞争状态中。 毕苏斯基开创了一个社会稳定的时代,而且这个时代占波兰第二共和国人口三分之一的少数民族的情况有所好转。 毕苏斯基将民族民主党的“民族同化”政策转变为“国家意识统一”政策:公民不以他们的种族衡量,而是以他们对国家的忠心衡量。他让“国家意识统一”政策同样适用于波兰犹太人,这种做法被广泛认为是他对民族民主党反犹政策的回应。很多波兰犹太人对毕苏斯基时期(1926年至1935年)及毕苏斯基本人具有好感,而在毕苏斯基任命的总理卡齐米日·巴尔泰尔执政期间,这些犹太人的情况得到很大改善。很多犹太人将毕苏斯基视为抑制波兰反犹主义趋势并维持社会治安的唯一希望;他是社会稳定的保证者和犹太人之友,这些犹太人投票支持他,并积极加入他的政治集团。1935年毕苏斯基去世,波兰犹太人的基本生活条件因此恶化。 1930年代,因为一系列事件的发生,政府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恶化,这些事件包括大萧条和由“乌克兰民族主义组织”的恐怖袭击与政府的绥靖行动所构成的恶性循环。少数民族的动乱也与波兰的外交政策有关。在东加利西亚动乱(当地人口以乌克兰人为主)遭到镇压,近1800人遭到逮捕后,麻烦接踵而至。政府与德意志人之间也开始出现摩擦,这种摩擦在上西里西亚地区尤为显著。虽然政府还没到推行反犹政策的地步,但是犹太人(占波兰人口的8.6%)开始对因大萧条所造成的经济颓势不满。总之,到毕苏斯基本人去世前为止,他的政府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成问题。 军事方面,毕苏斯基虽在策划“维斯瓦河奇迹”时显露出睿智军事战略家的风范,但因专心于人事管理,忽视军事战略和装备而遭到一些人的批评。他在波苏战争(1919年-1921年)的经验也许令他高估了骑兵的价值,忽视了对装甲兵和空军的发展。但是也有人称,毕苏斯基支持空军和装甲兵的建设,自1920年代末便更是如此。这个时候波兰军队的现代化受到限制可能是因为资金短缺,而不是因为毕苏斯基的理念有问题。 外交 在毕苏斯基的统治下,波兰与邻国罗马尼亚、匈牙利和拉脱维亚维持良好关系,但与捷克斯洛伐克关系紧张,与立陶宛的关系也依旧不见好转。波兰与魏玛共和国和苏联的关系则多变化,但就毕苏斯基的统治时期而言,大部分时间还是能够称为是中立的。 毕苏斯基制定了普罗米修斯计划,这个计划通过支持俄罗斯帝国(或其继承者苏联)境内的非俄罗斯民族分离活动,来达到削弱上述两国的目的。自1927年至1939年二战爆发前,负责协调此计划的人是军事情报官埃德蒙德·哈拉什凯维奇。战间期时,普罗米修斯运动实效寥寥。毕苏斯基希望在国际上保持自己国家的独立性。他在他的门徒外交部长约瑟夫·贝克的协助下,与法国和英国这样的西方势力以及罗马尼亚和匈牙利这样实力较弱的友好邻邦结盟,以此为波兰寻求帮助。 作为法波联盟和波罗联盟(小协约国的一环)的支持者,毕苏斯基为法国和英国在签署洛迦诺条约时显而易见的绥靖政策感到失望。 毕苏斯基因此也致力于与苏联和德国保持良好关系;故毕苏斯基与上述两大强邻签署互不侵犯条约,分别是1932年的苏波互不侵犯条约和1934年的德波互不侵犯条约。签署这两份条约的目的是加强波兰在其盟友与邻国眼中的地位。 毕苏斯基明白这些条约只是一纸空文,并论到:“签订这些条约,我们就像是跨坐两条板凳。这种日子不会太久。我们要知道我们先是因为哪条板凳而摔倒,我们也要知道我们什么时候才会摔倒。”有人为签订上述两份不侵犯条约一事对毕苏斯基提出批评,并谴责他低估了希特勒的野心并给了德国重整军备的时间;还让斯大林能够排除异己(特别是在乌克兰),而这些异己正是毕苏斯基的普罗米修斯计划所扶持的。 在阿道夫·希特勒于1933年1月取得权力后,就有传言称毕苏斯基建议法国发起对德的预防性战争。当时的德国已经违抗《凡尔赛和约》,公然扩充军备,而此事表明了毕苏斯基曾试探过法国在对德展开军事行动一事上。法国的冷漠回應也许成为了波兰在1934年1月签署德波互不侵犯条约的原因。但是兩國間的外交文献从未提到毕苏斯基曾提出过这样的发起预防性战争的建议。 希特勒多次提议成立对抗苏联的德波联盟,但毕苏斯基拒绝这一提议,相反,他在利用宝贵的时间为波德或波苏之间可能爆发的战争做准备。希特勒钦佩毕苏斯基的领导才能和他的成功政变,他一直希望能与毕苏斯基进行私人会面,但这一建议也遭到拒绝。 毕苏斯基生前曾告诉约瑟夫·贝克,波兰的政策必须是与德国保持中立,保持波兰与法国的联盟,并改善与英国的关系。 逝世 到1935年为止,毕苏斯基的健康状况在这些年已不断恶化,而民众对此尚不知情。1935年5月12日,他因肝癌在华沙美景宫逝世。当局宣布他逝世的消息后不到半个小时,纪念他一生的典礼自然而然地开始了。这次典礼由军队人员举办,其中包括过去的军团士兵、波兰军队机构成员、波苏战争老兵、和他作为国家元首乃至后来的总理和总检阅官时的政治伙伴。 波兰共产党当即指责毕苏斯基为一个法西斯主义者和资本主义拥戴者,尽管法西斯主义者本身不会这么看。但是其他反对萨纳齐亚政权的人士更加温和;社会主义者(例如伊格纳奇·达申斯基和托马什·阿尔齐谢夫斯基)和基民党人士(以伊格纳奇·帕德莱夫斯基、斯坦尼斯瓦夫·沃伊切赫夫斯基和瓦迪斯瓦夫·格拉布斯基)前来吊唁他。人民党对此事分为两派(文岑蒂·维托斯对毕苏斯基提出批评,但是马切伊·拉塔伊和斯坦尼斯瓦夫·苏古特支持他),而罗曼·德莫夫斯基的国家民主党温和地批评了他。 吊唁仪式按照波兰天主教的仪式进行,并由波兰大主教奥古斯特·赫隆德及自称为元帅的“私人朋友”的庇护十一世主持。值得注意的是,少数民族和少数宗教都对毕苏斯基表示感激。东正教、希腊东正教、新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机构都为他举行吊唁仪式,并称赞他的宗教宽容政策。他的逝世对犹太人是一次打击,甚至在几年后,他们还是都将他惦记为“保护犹太人”的“非常好人”。 少数民族的主流机构都支持他民族宽容的政策,但是除波兰共产主义者外,犹太人工会联盟和乌克兰人、德意志人与立陶宛人中的极端主义者也批评他。 国际方面,庇护十一世在5月18日于圣座举行特别仪式,日内瓦国联为此举行特别仪式,各国首脑中很多都向波兰发出吊唁信,这些首脑包括德国的希特勒、苏联的斯大林、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和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法国的阿尔贝·勒布伦和皮埃尔·埃蒂安纳-弗兰迪、奥地利的威廉·米克拉斯、日本天皇裕仁和英国国王乔治五世。 纪念仪式、弥撒和一次规模宏大的葬礼都已完毕,一列葬礼火车环行波兰。波兰铸币厂发行了一枚10兹罗提的银质纪念币,上面印有元帅的侧面像。一系列明信片、邮票和邮戳也得到发行。在克拉科夫瓦维尔主教座堂圣列奥纳德地下室陈列两年后,毕苏斯基的遗体(大脑和心脏已被除去,其中大脑被放置在史特凡·巴托利大学,供教学用;而毕苏斯基的心脏与他母亲同葬在维尔纽斯拉索斯公墓,现在仍在那里)被放置在主教座堂地下室的银钟下。1937年,毕苏斯基的死敌,时任克拉科夫大主教的亚当·萨皮耶哈将毕苏斯基的遗体重新安葬,此举遭致人们的普遍反对,有人甚至要萨皮耶哈辞去神职。 影响 1935年5月13日,依照毕苏斯基的遗愿,爱德华·雷兹-希米格维被总统和政府任命为波兰军队总检阅官,并于1936年11月10日晋升为波兰元帅。伊格纳奇·莫希奇茨基留任波兰总统。雷兹成为当时波兰最有权势的人之一——“仅次于总统的国家第二号人物”。很多人将雷兹-希米格维视为毕苏斯基的继任者,但前者的影响力远不及于后者。 波兰政府变得越来越专制保守,雷兹-希米格维的行为遭致更加温和的伊格纳奇·莫希奇茨基反对。1938年雷兹-希米格维与莫希奇茨基和解,余下的统治集团却分为“总统派”和“元帅派”,总统派(又称为“城堡组织”,以当时总统官邸王室城堡命名)主要由平民构成,而元帅派包括职业军人和毕苏斯基的老战友(“毕苏斯基的上校”)。波兰战役后,上述的一些政治派别继续留在了波兰流亡政府。 毕苏斯基留给波兰的遗产跟显克微支笔下的奥努弗雷·扎格沃巴所沉思的一样,是波兰的奥利弗·克伦威尔。这样的元帅既会得到炽烈的拥护,也会遭致刻薄的指责。 1935年毕苏斯基的葬礼上,总统莫希奇茨基对元帅赞颂到:“他是我们心中的国王和我们希望的君主。在他辛勤劳累的半个世纪里,他一个接着一个地博得了我们的心,我们的魂,直到他将整个波兰染成他王室气概的紫色……他给了波兰自由、领土、权力和世人的尊敬。”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波兰人民共和国实际上是苏联卫星国,而毕苏斯基的思想对这样的波兰的影响已所剩无几,尤其要说的是,当时的波兰没法继承毕苏斯基的事业,既没法联合波兰与其邻国成立海间联邦,也没法进行普罗米修斯计划,将俄罗斯分裂,将被强行并入俄罗斯的国家解放。 战后的十年间,波兰的共产政权对毕苏斯基和战间期的波兰第二共和国不是忽视,就是指责。但是,尤其是在去斯大林化和波兰十月(1956年)时,波兰史学界对毕苏斯基的态度逐步发生改变,摆脱了以往的完全否定,变得更加中立平衡。 在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后,毕苏斯基再次成为公认的波兰民族英雄。1995年5月12日,波兰瑟姆在他逝世六十周年的纪念上接受一项决议:“在我们国家的记忆里,约瑟夫·毕苏斯基仍会是一位为波兰赢得独立的人,一位取得胜利的领导人,他抵挡了外国入侵,也使整个欧洲及其文明免遭荼毒。约瑟夫·毕苏斯基兢兢业业地为他的国家效劳,他将永载史册。” 但是毕苏斯基的政治行动仍然具有争议,其中1926年5月政变、布列斯特审判(1931年-1932年)、1934年贝雷扎-卡尔图斯卡隔离营的成立和继任的波兰政府制定一贯而有建设性的少数民族政策的失败更是如此。虽然如此,毕苏斯基仍被大多数波兰人视为20世纪中国家的幸运人物。 毕苏斯基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几支军队,其中包括军团第一步兵师和第五十一号装甲列车(“I Marszałek”——第一元帅)。 同样以毕苏斯基命名的还有克拉科夫四座假山之一,毕苏斯基山;以及一座位于纽约,研究现代波兰史的研究中心与博物馆,美国约瑟夫·毕苏斯基学会;还有华沙约瑟夫·毕苏斯基体育大学;以及一艘客船“毕苏斯基号”;一艘炮舰“毕苏斯基舰长号”;和一匹赛马“毕苏斯基”。事实上每座波兰城市都有条“毕苏斯基街”(相比之下,以毕苏斯基的死敌罗曼·德莫夫斯基命名的街道即使真实存在,也是屈指可数,就算是在他的政治大本营大波兰也是如此)。很多波兰城市都有毕苏斯基的雕像;毕苏斯基雕像最密集的地方位于华沙,那个地方是毕苏斯基住处美景宫和毕苏斯基广场之间的一个区域,两者仅相距1英里多,却建有3座雕像。 很多小说作品都有毕苏斯基这个角色,譬如尤柳什·卡登-班德洛夫斯基在1922年所写的小说《巴尔奇将军》(Generał Barcz)亚切克·杜卡伊在2007年所写的小说《冰》。波兰国家图书馆列出了至少500部与毕苏斯基有关的书刊; 而美国国会图书馆列出了至少300部。2001年,安德热·特若斯-拉斯塔维茨基指导拍摄了波兰电视纪录片《毕苏斯基元帅》(Marszałek Piłsudski),其中的主题就是毕苏斯基的一生。 祖先 后代 共产党政权倒台后,毕苏斯基元帅的两个女儿都在1990年回到波兰。娅德维加·毕苏斯卡的女儿约安娜·亚拉切夫斯卡在1979年回到波兰。她在那里与政治犯,团结工会活动家亚努什·奥内什凯维奇结婚。两人都积极参与1979年至1989年间波兰人的反共斗争。 荣誉与勋章 波兰 白鹰勋章(1921年) 英勇战斗勋章,第一级、二级、四级、五级 带剑独立勋章(1930年11月6日) 波兰光复勋章,第一级和第二级 勇敢十字勋章(四次) 金色荣誉十字勋章(四次,包括在1931年获得的那枚) 立陶宛中部军队荣誉勋章 西里西亚绶带荣誉勇气勋章 标记军官“伞”(1912年) “忠诚服务”徽章(1916年) 童子军十字勋章(1920年” “金色贸易联盟”主要的火力旅联盟 卡尼奥夫斯基十字勋章(1929年) “波兰军团指挥官约瑟夫·毕苏斯基”徽章(1916年) 来自在1914年至1921年间被监禁的前思想犯纪念徽章(1928年) 外国 蓝色斗篷勋章(阿富汗) 铁十字勋章,第三级(奥匈帝国) 大十字利奥波德勋章(比利时) 圣剑绶带亚历山大大帝勋章(保加利亚) 南十字勋章(巴西) 1918年勇敢十字勋章(捷克斯洛伐克) 鹰十字勋章,第一级(爱沙尼亚,1930年) 凯特斯利德之星大十字勋章、勇气勋章和自由勋章,第一级(爱沙尼亚) 芬兰白玫瑰勋章,第一级 荣誉军团大十字勋章,第25864号(持续计数)和军事勋章(法国) 英勇作战勋章 旭日章,第一级(日本) 卡拉乔尔杰之星勋章(南斯拉夫) 拉奇普莱西斯勋章,第一级(拉脱维亚) 耶路撒冷圣约翰主权军事骑士团勋章,第四级 大十字剑与塔勋章(葡萄牙) 卡罗尔一世勋章第一级和勇敢者米哈伊勋章第一级、第二级和第三级(罗马尼亚) 大十字勇敢勋章(匈牙利) 圣莫里斯和圣拉撒路勋章,萨伏伊军事勋章第一级(意大利) 荣誉博士学位 雅盖隆大学(1920年4月28日) 亚当·密茨凯维奇大学(1933年11月11日) 华沙大学(1921年5月2日) 维尔纽斯斯特凡·巴托利大学(1921年9月) 参见 波兰历史
|
查理·奈迪西(Charles Neidich) 理查·史托茲曼(Richard Stoltzman) 亞提·蕭(Artie Shaw) 大衛·席夫林(David Shifrin) 葉強(John Bruce Yeh) 章魚哥(Squidward Q. Tentacles) 奧地利 阿弗列德·普林茲(Alfred Prinz) 俄斯特·歐騰薩梅爾(Ernst Ottensamer) 彼得·施密德(Peter Schmidl) 比利時 華特·畢肯斯(Walter Boeykens) 加拿大 詹姆士·坎貝爾(James Campbell) 英國 傑克·布萊梅爾(Jack Brymer) 艾瑪·強生(Emma Johnson) 思雅·金(Thea King) 安東尼·裴(Antony Pay) 葛凡斯·裴耶(Gervase de Peyer)
|
葉強(John Bruce Yeh) 章魚哥(Squidward Q. Tentacles) 奧地利 阿弗列德·普林茲(Alfred Prinz) 俄斯特·歐騰薩梅爾(Ernst Ottensamer) 彼得·施密德(Peter Schmidl) 比利時 華特·畢肯斯(Walter Boeykens) 加拿大 詹姆士·坎貝爾(James Campbell) 英國 傑克·布萊梅爾(Jack Brymer) 艾瑪·強生(Emma Johnson) 思雅·金(Thea King) 安東尼·裴(Antony Pay) 葛凡斯·裴耶(Gervase de Peyer) 德國 迪特·克利克(Dieter Klöcker) 卡尔·莱斯特(Karl Leister) 萨宾娜·迈耶(Sabine Meyer) 赫伯特·史塔爾(Herbert Stahr) 法國 米歇爾·亞利格農(Michel Arrignon) 路易·卡優札克(Louis Cahuzac) 亞歷山卓·卡本納(Alessandro Carbonare) 傑克·朗斯洛(Jacques Lancelot) 保羅·梅耶(Paul Meyer) 米歇爾·波特(Michel Portal) 荷蘭 亨利·博克(Henri Bok)——低音單簧管獨奏家 喬治·彼得生(George Pieterson) 瑞典 凱爾·費傑斯(Kjell Fageus) 马丁·法锐德 (Martin Fröst) 瑞士 艾德華·布魯納(Eduard Brunner)
|
(天順進士),明朝政治人物 程式 (1900年),軍人,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
|
(1900年),軍人,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 程式 (1911年),中国电机工程学家 二字程姓人名消歧义
|
张学良和东北军 1935年秋,東北軍調入西北,在剿共戰役中損兵折將。1935年9月20日,蒋在西安设立「西北剿匪总司令部」,統帥陝、甘、寧、青四省軍隊「圍剿」在西北之紅軍。蔣再次推張到「剿共」第一線,擔任西北剿匪總司令部副總司令,代行蔣之總司令職務。到西北後,張統轄军隊除調到陕甘近20萬東北軍外,還有西安綏靖公署主任、十七路軍總指揮楊3萬人,寧夏馬鴻逵部2萬人,青海馬步芳部約萬餘人。 1935年10月1日,紅二十五軍在勞山伏擊南下之東北軍,歼灭王以哲之國民革命軍第六十七軍第一一〇师2个团和师部,师长何立中战死。張指揮东北军會同陕、甘、寧、晉、綏等省武裝,對陝甘紅軍第三次「圍剿」。10月25日,東北軍第一〇七师在鄜縣榆林橋與紅十五軍團遭遇,經5小時激戰,東北軍死傷300餘人,被俘1,800餘人(包括团长高福源)。至此,紅軍分割王以哲之第六十七軍在洛川、甘泉、膚施。 1935年11月13日,中國共產黨發表《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八一宣言),稱張為「不抵抗將軍賣國賊」、「日本帝國主義忠實的走狗」。12月,張在南京開完會後,曾到上海找東北義勇軍將領李杜,提出要找中共負責人聯繫,又找杜重遠商談抗日救國之道;中共中央認為經過努力,是可以爭取張和東北軍參加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李杜和宋慶齡有聯繫,提出過此事,宋慶齡知道劉鼎住在國際友人路易·艾黎家中,她對剛到過瓦窰堡同中央聯繫之地下黨員董健吾説,艾黎家中就住了一個共產黨員,可介紹他到張那裡去工作;董健吾見了劉鼎,告訴他到張急於找共產黨之關係,共商抗日救國大計,希望他能去西安見張;劉鼎經過考慮後表示同意,並在上海做許多準備工作,認真研究《八一宣言》和統一戰線之文件,調查張歷史、為人處事之特點。 1936年1月初,在榆林戰役中被俘之東北軍第一〇七師第六一九團團長高福源回到王以哲軍部駐地洛川;王以哲聽了高福源報告,立即表示接受中共主張並秘密報告張。1月初,張剛從上海回到西安,正急於找到中國共產黨;他得到電報後就飛到洛川會見高福源。2月26日,張原來打算親自參加會談,因臨時去南京,就由王以哲和參謀長趙鎮藩先談局部合作問題,重大問題由他回來談。經過兩天談判後,於2月28日達成幾條口頭協議,主要內容是:一、為一致抗日,紅軍與六十七軍互不侵犯,各守原防;二、恢復六十七軍在膚施、甘泉兩城六十七軍部隊所需糧、柴進城出售,恢復正常通商關係;四、恢復紅白兩地區通商,雙方有保護對方採購人員安全之責;五、紅軍同意被困在甘泉城內之部隊換防。 3月2日,張由南京回到西安,當日即親自駕機飛到洛川和李克農會談;會談一開始,張即表示已聽過王以哲、趙鎮藩之報告,完全贊同雙方之口頭協議,並希望全面合作;接着他請李克農先談中國共產黨對時局之看法。張同意共產黨建立聯合政府、抗日聯軍和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之主張,但他提出幾個問題:一、為什麼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不包括蔣介石在內?他認為國家之主要力量都掌握在蔣介石手中,蔣有抗日之可能,抗日必須聯蔣;二、抗日如何能取得勝利?三、如何取得蘇聯援助?四、紅軍東征抗日應取道寧夏、綏遠、察哈爾,不應取道山西。雙方商定:一、和蘇聯聯繫,雙方可各派代表,赴蘇路線,張學良答應他可與新疆之盛世才商量;二、中共派一代表常駐西安,以便保持聯繫,由張給以名義掩護;最後,張提出,為了進一步商談抗日救國大計,請毛澤東或周恩來親自來一次,地點在膚施,具體時間由中共方面定;李克農表示,立即向中央報告。李杜從董健吾處了解情況後,打電報給張:「尋找的朋友已經找到了」;張很高興,即派高級參謀趙毅到上海把劉鼎接到西安,秘密住在金家巷張學良公館之東樓內。 張、楊在西安組織抗日援綏軍第一軍團。東北軍第六十七軍軍長王以哲已秘密加入中共,幾乎天天把中央軍胡宗南等部進剿路線、行止時間電告彭德懷;11月21日,红军在山城堡取得消滅胡宗南一個多旅之勝利。11月27日,张給蒋一份「请缨抗敌書」,遭到蒋拒绝。 楊虎城和西北軍 1933年5月,楊和第十七師師長孫蔚如,曾派參謀武志平(中共秘密黨員)到川陝蘇區與紅四方面軍商談訂立「巴山為界,互不侵犯,共同反蔣抗日」之密約;雙方根據這一密約,互不侵犯達兩年之久。 1935年12月上旬,中共中央派汪鋒攜毛澤東親筆信到西安與楊商談合作;中旬,楊和汪談話,雙方確定聯合抗日之原則;下旬,北方局派負責人王世英到西安,與楊反覆商談後,達成合作抗日協議。 陳濟棠和李宗仁、白崇禧 還在江西蘇區時代,紅軍就和陳濟棠有過秘密關係,主要是互不侵犯防區和通商貿易;長征中紅軍代表潘漢年、何長工曾與陳濟棠秘密談判,達成讓紅軍借路西進之協議。1936年6月两广事件其間,劉湘同張、楊之間有信使往來,同意逼蔣抗日方針,並曾表示願與西北共同行動;此時,中共黨中央經過上海地下黨派張曙時等到四川統戰上層,聯繫劉湘。中國共產黨中央電令川康地區紅二、四方面軍北上配合新政局:「時局已有新變化,即實行國防政府與抗日聯軍的組織。西北國防政府已有迅速組織的必要,我們將以西北的發動來配合兩廣的行動。」西安事變後,劉湘通電表示贊成張、楊主張抗日救國,希望和平解決,反對武力討伐;山東韓復榘、寧夏馬鴻逵、馬鴻賓等,經過中共黨中央和北方局派人或通過間接關係表達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主張後,都願意建立秘密關係;1936年8月,宋哲元派劉子青到西安,同中共黨建立聯繫;至1936年下半年以後,盛世才經過張學良疏通,同中共黨建立統戰關係,又聯繫中共黨同蘇聯和共產國際。楊提議張、楊兩軍起而響應,中國共產黨更是一再催促,張借開會之機赴京察看形勢,終以兩廣發生變化、東北軍內部改造遠未完成而作罷。中共北方局聯絡局王世英,和李宗仁派在天津之代表劉仲容父親有統戰關係,並可利用他們電台發報;1936年8月底,李宗仁、李濟深之代表錢壽康經西安到達保安,要求與中共訂立抗日救國協定;中央表示同意,協定經過修改後,由錢壽康帶回廣西;西安事變發生後,李宗仁、白崇禧、李濟深通電表示支持。 由於兩廣事變和平解決,使中國避免新內戰,符合全國人民團結抗日之願望,順應國內「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之形勢。 八一宣言、瓦窰堡會議與一二九運動 1935年7月至8月期間,共產國際在莫斯科召開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8月1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根据会议精神,以中华苏维埃政府和中共中央名义起草《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通称「八一宣言」),不久公开发表。宣言呼吁“停止内战”、“抗日救国”。 1935年11月28日,中國共產黨發表《抗日救國宣言》,鄭重提出:不論任何政治派別……只要他們願意抗日反蔣者……願意同他們訂立抗日反蔣的作戰協定。 1935年12月17日,中国共产党得到第三國際統一戰線保衛蘇聯之指示,並在瓦窑堡会议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洛川會談 1936年1月19日,李克農在高福源引導下,到洛川同張、王以哲會談;張表示願意為成立國防政府奔走。1月,在第一次洛川會談,中國共產黨已得知張「同意抗日,但不同意討蔣」。1月25日,中共方面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名義发表《红军为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肯定東北軍大多數是愛國,「是願意打日本帝國主義的」。中國共產黨重視宣傳,在1月25日向在東北軍公開信中成功挑撥東北軍與中央的關係。 1936年2月初,中央再次派李克農到洛川談判;2月10日,周指示李克農按照瓦窰堡會議精神,先談局部合作抗日和通商問題。2月20日,周在瓦窰堡接到中央及軍委從東征前線發給李克農之訓令,指出張同意抗日,願意和他們訂立互不侵犯協定,但不同意討蔣;不反對國防政府、抗日聯軍口號,但不同意馬上實行。2月21日,李克農一行在高福源陪同下,由瓦窰堡出發,於2月25日到達洛川。2月26日至2月28日,李克農與王以哲、趙鎮藩磋商紅軍與東北軍第六十七軍之間合作抗日問題,達成口頭協議,主要為:互不侵犯,各守原防;紅軍同意恢復第六十七軍在鄜縣、甘泉、延安之交通運輸及經濟通商;延安、甘泉城內第六十七軍人員所需糧草,可向當地蘇區群眾購買,紅軍予以便利;雙方給予對方採購人員以保護。 1936年3月,張到洛川與李克農會談,對其他問題談得很順利,很快取得一致意見;唯獨在對蔣態度問題上雙方意見相左,誰也沒有說服誰。李克農一一作回答,但在聯合蔣和進軍路線上沒有取得一致意見;李克農表示:「張將軍的意見,我們可以向黨中央報告。」當時,毛澤東、彭德懷、張聞天等駐在山西石樓城指揮紅軍東征,周和博古、鄧發由瓦窰堡趕到石樓;3月16日,李克農到石樓向中國共產黨中央滙報洛川會談情況;中央立即決定周為代表到膚施同張談判,李克農也同去。3月27日會議上,毛澤東談到與張談判問題時,仍堅持反日與反蔣不可分離。3月日,毛、彭、周簽署發表《中國人民抗日紅軍西北軍事委員會為一致抗日告全國民眾書》,提出停止一切內戰,不分紅軍、白軍,聯合抗日;召開全國抗日救國代表會議,組織國防政府、抗日聯軍;要求全國紅軍首先集中河北,阻止日軍前進等項主張。 洛川會談結束後,王以哲送給紅軍一批七九步槍,子彈數萬發,並派少校副官王政用汽車送至紅軍防地;經過兩個月之努力,採購許多重要物資,有印鈔機和高級紙張、油墨、無線電器材、醫療器材藥品等;這些物資,都由東北軍用軍用汽車送到洛川,再改用牲口轉運到雙方防地交界處,移交蘇區貿易局運到瓦窰堡;這批物資為蘇區解決許多困難,打破中國國民黨對陝北蘇區之經濟封鎖。 膚施會談 1936年4月6日,毛、彭聯名致電張,提出:甲、敝方代表周恩來偕李克農於8日赴膚施,與張學良先生會商救國大計,定7日由瓦窰堡啟程,8日下午6時前到達膚施城東北二十里之川口,以待張學良先生妥為布置;乙、雙方會商之問題,敝方擬定;丙、張先生有何提議,祈預告為盼。4月9日,周與张在膚施会談。周問張:「怎麼張伯苓是你的老師?」;張説:「過去我抽大烟、打嗎啡,是聽了張伯苓勸告後戒除的,因此拜張伯苓為師。」張是當時最早接受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主張之中國國民黨將軍,已和紅軍秘密達成停戰、通商等協議。4月12日,周、李克農等回到瓦窰堡,劉鼎也同行。第二天,留在瓦窰堡之中央負責人立即開會,聽取周在膚施和張會談之報告;會議決定,派劉鼎到張處,任駐東北軍代表,繼續做張和東北軍之工作;李克農與王以哲保持密切關係;鄧發為中央代表經西安、新疆赴蘇聯;在膚施、宜川、洛川、西安等地建立通往白區之交通機關;並決定加緊抗日宣傳工作,爭取東北軍不打紅軍。周即將在膚施談判和中央會議情況電告在前方之毛、彭;4月14日,毛、彭覆電:「張(學良)楊(虎城)兩部關係由你統一接洽並指導之,以其處置隨時告我們……」。4月25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為創立全國各黨各派的抗日人民陣線宣言》,第一次把中國國民黨列入抗日民族統一陣線行列。中共中央認為應該改「反蔣抗日」為「逼蔣抗日」,以爭取中國國民黨之大多數參加抗日,最後迫蔣放棄「攘外必先安內」之政策,參加抗日。 張逼迫蔣聯共抗日 1936年5月5日,中国人民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发布《停戰議和一致抗日通電》,把「南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全體海陸空軍」和各黨各派並列;第一次沒有稱蔣為「賣國賊」,而稱之為「蔣介石氏」、「南京政府諸公」。通電稱:「為了保存國防實力,以便利於迅速執行抗日戰爭,為了堅決履行我們屢次向國人宣言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為了促進蔣介石氏及其部下愛國軍人們的最後覺悟,故雖在山西取得了許多勝利,然仍將人民抗日先鋒軍撤回黃河西岸」。 1936年7月2日,洛甫致電王明:「西南發動已20餘日,華北韓復榘、宋哲元醞釀響應,已發出雙方不得內戰的宣言;近日有代表到西安,約張學良共同舉事。」是月初,中國共產黨中央得悉張提出入黨要求後,迅即討論並決定擬許其入黨。 1936年8月,從莫斯科返國之潘漢年來到陝北,匯報鄧文儀在莫斯科主動找王明談國共合作抗日。8月9日,毛澤東、周等聯名致信張「同志」,詳述東北軍與紅軍聯合起來,以蘭州為中心發動西北大舉之計劃。張派部下中共秘密黨員栗又文去新疆,爭取蘇聯援助。8月25日,中共中央發表《中國共產黨致中國國民黨書》,稱「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諸位先生」,稱蔣為「蔣委員長」;並向中國國民黨人宣言:「我們願意同你們結成一個堅固的革命的統一戰線,好像一九二五至二七年第一次中國大革命時兩黨結成反對民族壓迫與封建壓迫的偉大的統一戰線一樣」;書中嚴正指出:「現在是亡國滅種的緊急關頭了,本黨不行不向貴黨再一次的大聲疾呼,立即停止內戰,組織全國的抗日統一陣線,發動神聖的民族自衛戰爭,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進攻,保衛及恢復中國的領土主權,拯救全國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我們贊成建立全中國統一的民主共和國」、「全中國統一的民主共和國建立之時,蘇維埃區域即可成為全中國統一的民主共和國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月末,張向中國共產黨表示,願率領大部分東北軍與紅軍「合在一起幹」。此時,在共產國際指令下,中國共產黨已決定由反蔣抗日改為逼蔣抗日。中國共產黨決定放棄擁張成立西北國防政府、並建立西北抗日聯軍之計劃,但仍寄厚望於張,請他說服蔣聯共抗日。張為抗日不惜犧牲一切,欣然答應「要想盡一辦法」勸蔣,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縱使「坐牢、殺頭也在所不惜」。8月26日,張文彬到達西安後,9月6日晚又與楊密談,雙方協議取消敵對行動。 1936年9月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書記處向黨內發出《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在指示中,中国共产党放弃“抗日反蒋”,提出“逼蒋抗日”;明確指出:「目前中國人民的主要敵人,是日本帝國主義,所以把日本帝國主義與蔣介石同等看待是錯誤的,『抗日反蔣』的口號,也是不適當的。」、「在日本帝國主義繼續進攻,全國民族革命運動繼續發展的條件下,國民黨中央軍全部或其大部有參加抗日的可能。我們的總方針應該是逼蔣抗日」。中共黨中央派葉劍英代表黨中央直接領導東北軍、西北軍中之中共秘密組織,潘漢年到西安同張商量如何以中國國民黨為中心共同工作和打通蘇聯關係,朱理治為中共特派員領導東北軍工作委員會(書記劉瀾波),汪鋒到西安幫助楊改造西北軍、領導西北軍中地下黨,彭雪楓在西安上層統戰,邊章伍在葉劍英領導下統戰西北軍上層,吳自立到西安負責採購紅軍軍用物資。中共中央檔案館保存一份《紅軍與東北軍停止內戰、共同抗戰的協定》草稿,紅軍代表款下有毛澤東簽名,但東北軍款下沒有張簽名,時間是1936年9月22日,是9月20日晚童小鵬在中央聯絡局抄寫。9月24日,潘漢年攜帶周致蔣和陳果夫、陳立夫的信以及《中國共產黨致中國國民黨書》、中國共產黨起草之《國共兩黨抗日救國協定》(草案)離開保安,經西安去南京。 1936年10月15日,中共公開表示,「懇切申請」國民政府「與吾人停戰,攜手抗日」;今後,紅軍主動停止對國軍「任何攻擊行動」,只是在受到攻擊時採取自衛手段;紅軍主力願作抗日先鋒,國軍奔赴抗日前線時,紅軍將提供便利;可惜,南京方面沒有響應。10月29日,葉劍英向中央請示,擬於三日後離西安回保安詳細報告;11月初,中央回電同意葉回保安。11月4日,中共中央東北軍工作委員會秘書長朱理治在致周等人信中説,己決定讓高崇民(張學良幕僚)推動楊,高用話激楊,楊説,西北局面張負責領導責任,如張幹,他一定接受張領導。11月10日,潘漢年在上海滄州飯店同陳立夫會談,面交周恩來給二陳之信,並口頭轉達中共中央提出之《國共兩黨救國協定草案》八項條件;陳立夫代表蔣答覆:既然共產黨願開誠合作,那我就好提任何條件了;以後潘漢年和陳立夫又進行兩次談判。11月中旬,張公館承啟處錄事趙華新奉命調查西安城裡和市郊所有部隊情況,但調查到中央軍時,儘管拿着總部副官處之證明信,仍不好使;張之副官長譚海只好開一個特別證明,再派一輛小汽車,坐着車去,中央軍才讓調查。12月8日,中共中央對潘漢年指示:至今蔣介石似尚無抗日救亡之決心,合作談判缺乏必要的前提,談判顯無速成之望;紅軍只能擴充,不能減少一兵一卒;離開實行抗日救亡,無任合何商量餘地;彼方如有誠意,須立即停戰,並退出蘇區以外,靜待談判結果;特別指出:「我們願以戰爭求和平,絕不能做無原則讓步。」 1936年8月11日,蔣下牯嶺飛廣州,8月12日視察黃埔校址並遊覽,往弔黃花崗與朱執信、鄧鏗、胡漢民等之墓。10月22日,蒋來到西安。蔣遊覽秦始皇陵和華山後,要在3個月之內將陝北紅軍全部消滅。蒋仍逼迫张、杨继续「剿共」內战。张性格豪爽,明确表示反对继续「剿共」,向蒋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并說不只是他個人意見,而是東北全軍主張。楊性格深沉,只是委婉說他個人服從命令沒問題,但下面官兵「剿共」士氣低落,抗日熱情高漲。蔣嚴加斥張、楊,聲稱「在殺盡紅軍、捉盡共匪之前,決不談抗日的事。」蔣向張、楊表示「剿共」計劃不變。10月26日,中國共產黨致電共產國際,婉轉詢問如張、楊、閻等與紅軍聯合抗日,蘇聯能否援助。10月27日,蔣在張、楊陪同下,到王曲軍官訓練團講話,除訓練團學員外,還有西北「剿總」和第十七路軍總部上校以上、駐西安各部隊團長以上軍官共500餘人參加,蔣說:「我們革命軍人還要分清敵人的遠近,事情的緩急。我們最近的敵人是共產黨,為害也最急;日本離我們遠,為害尚緩。如果遠近不分,緩急不辨,不積極剿共而輕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前後倒置,便不是革命,那樣在家是不孝,為國是不忠,便不能算一個革命軍人。國家有法律紀律在,對這種不忠不孝的軍人是要予以制裁的」。10月29日,蒋由西安前往洛陽。蔣決定如張、楊不服從「剿共」命令,就把東北軍、十七路軍調離陝甘,由蔣鼎文任西北剿匪前敵總司令,任命衛立煌、朱紹良、陳繼承為一個方面之總指揮。10月31日是蒋50歲生日。 事变经过 誘因 1936年12月1日,張獲悉,如東北軍不執行剿共命令,蔣便將其調赴蘇皖閩。12月3日,张隻身自駕軍機飞抵洛阳见蒋,要求他改變「攘外必先安內」之政策,释放沈鈞儒等愛國領袖。張至洛陽,告以所部不穩,請蔣親蒞西安加以安撫。 12月4日,為部署新之「剿共」內戰,蔣從洛陽再次來到西安。陳誠、衛立煌、蔣鼎文、陳繼承、朱紹良等陸續來到西安。中央军陸續開入陝、甘兩省,新購置戰鬥機不斷在西安機場降落。蔣每日分批召見東北軍、西北軍將領,與之「餐敍」,並與中央軍政大員密議剿共計劃,部署第六次大圍剿,務求「二星期(至多一個月內)」消滅紅軍。蔣單獨召見王以哲説,已知道他之電台與共產黨通報;警告王要服從命令。蔣向張、楊表示:一是進剿紅軍;二是如不願剿共,則將東北軍調往福建,十七路軍調往安徽,陝甘兩省給中央軍剿共。 12月7日,张到华清池,決以「至誠」感動蒋,勸蔣當全國的「民族英雄」。蔣已內定派蔣鼎文為西北剿匪前敵總司令,衛立煌為晉、陝、綏、四省邊區總指揮。張懇請蔣認清形勢,改變政策,停止內戰,共同抗日。又説東北軍將士抗日情緒不可壓制;他表示對蔣一貫忠誠,面臨國家民族之生死存亡,不能不據理力爭,希望委員長慎重考慮;兩人爭執很久。蒋斥責張年輕無知,受共產黨欺騙和麻痺。蔣對張說,即使「你現在就是拿槍把我打死了,我的剿共政策也不能變」。是日晚,中國共產黨收到張要葉劍英即日去西安之電報,「有要事待商」;但葉並不急於啟程,12月10日才從保安出發,12月16日左右才能到達西安(然後赴滬去宋慶齡那裡取共產國際寄來之錢款)。 12月8日上午,楊在張勸說下,去華清池向蔣進諫。蔣命令楊要「放手撤換」十七路軍中「不主張剿共而主張抗日的軍官」。楊見蔣態度無法挽回,便返回西安。蔣態度使張、楊徹底失望。張、楊見「苦諫」徹底失敗,商定對蔣「兵諫」。張楊商定以捉蔣方式強逼蔣聯共抗日。 12月9日,西安各校學生舉行紀念「一二九」運動一周年遊行請願活動,以推動團結抗日。在中共地方党和救國團隊領導下,西安一萬多名大、中、小學生舉行聲勢浩大之示威遊行和召開紀念大會。東北竞存小學200多名學生在校長車向忱和教師帶領下,途經民立中學門前時,見警察將該校團團圍住,不許學生出來是便高呼口號;民立中學學生在竞存小學學生聲援下,向校門猛衝。大會通過《為督促政府動員全國兵力抗日停止內戰的宣言》,要求國民政府「當機立斷,即日動員全國兵力,收復失地。」警察向竞存小學隊伍开枪,一名小学生身負重傷。民立中學學生與竞存小學隊伍匯合,直奔南院門廣場。會場上廣大學生群情激愤,齊聲高呼口號;學生遊行隊伍先到西北剿匪總司令部請示,張派參謀長答話,群眾滿意;學生決定去華清池直接向蒋请愿;蒋得知學生請願隊伍前來臨潼之消息,急令张派兵制止,說如果学生不聴,可採取武力行動。张擔心學生運動影響自己之「運動」,前去勸阻,說東北是從他手裡丟掉,他也要親手收回來。张追上學生队伍。張立即趕到去臨潼之路上對遊行學生講話,指出「前面不是坦途」。他说大家太辛苦了。學生們同聲高呼願意為救國而流血犧牲。張對學生説:「請你們相信我,我張學良和你們是一樣的思想,一樣的心,你們的要求就是我的要求,也許我比你們的要求更迫切。你們的意見,我一定負責轉達到,我去講可能比你們更有份量。我保證一星期內以事實答覆你們的要求。」黃昏,学生們才返回西安。學生們見張態度誠懇,就同意不去臨潼,回到西安。当晚,张去華清池向蒋轉達學生請願要求,再次遭到蒋拒絕和斥責。蔣不但不接受,而且申斥張沒有站在他之立場,卻站在學生之立場。张、杨获悉《大公报》将发表蒋剥夺他们兵权的密嘱后,紧急密商,决定12月12日晨对蒋委员长实行「兵諫」,用武力迫使蔣改弦更張。張指定劉多荃擔任扣蔣戰鬥之總指揮;當晚,張、楊在城內易俗社戲院招待南京軍政大員欣賞地方戲秦腔。 序幕 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爆發前數小時,张在西安召集幹部會議,宣布這項驚人密謀,大多數人都默默無言,只有于學忠和另一位高幹發言。 12月10日,張、楊商妥行動計劃。蔣在華清池秘密召開沒有張、楊參加之軍事會議,同時中央軍萬耀煌部陸續開到潼關進駐咸陽。 12月11日,蔣在日記中留下:「今日漢卿(张)形色急遽,精神恍惚,甚覺有異。此殆彼昨來見時受-{余}-責斥,因而不快歟?或彼今日已聞余訓黎天才(西北剿匪總司令部政工)之言而不安歟?」蒋又召開軍事會議,同陈诚、蒋鼎文、张、杨等商議「剿共」計劃,明令蒋鼎文为西北剿匪军前敌总司令,並決定在12月12日發布第六次圍剿紅軍之命令。 12月11日晚,张和杨下令行動。張、楊最後確定翌日(12日)晨6時兵谏,當天張仍到華清池與蔣周旋。蔣要最後確定「剿共」軍事計劃,留張、陳誠、衛立煌、陳繼承等在華清池吃晚飯。飯畢,時間已晚,張又陪幾位大員趕到新城大樓,直到晚上10時才宣佈招待宴會結束。张、杨分别向他們之高级将领和幕僚宣布兵諫計劃並作動員。中國共產黨代表劉鼎住在張公館裡,令木匠出身涂勝華做一部一百瓦電台於這天做好。劉鼎致電周,說「全西北蔣張對立已成不可掩飾的事實」。午夜過後,張率其重要將領和幕僚來到新城大樓,和楊將在此指揮兵諫。 兵諫 1936年12月12日零時,一切佈置妥當後,張才告訴劉鼎電告中共中央:「我已發動捉蔣,請予支持。」凌晨2時許,東北軍衛隊一營營長王玉瓚,乘摩托車駛離西安,途經十里鋪和灞橋鎮時,令其所屬部隊迅速趕赴華清池參加捉蔣戰鬥。凌晨,劉鼎從西安接連發出幾個十萬火急電報到保安軍委機要科收到,説張、楊在西安逮捕蔣和陳誠等一批高級軍官,機要科長葉子龍立即將來電送給毛澤東和周。凌晨2時,衛隊二營營長孫銘九同白凤翔、劉桂五一同乘車離開西安,一起直奔華清池。张、杨發動西安事變,逼蔣抗日。張、楊對蔣兵諫之目的是要求停止剿共,進行抗日。东北军到临潼华清池捉蒋,蔣守衛武力阻攔,東北軍開槍還擊,雙方激戰。蒋慌亂中,由蔣孝鎮背著翻牆逃走,蔣沒來得及穿鞋,為分散敵兵注意,蔣孝鎮把自己鞋子脫下來給蔣穿,然後兩人一前一後,各自向前跑,跑進樹林。蔣在侍衛攙扶下向後牆奔跑。蒋踏著侍衛肩膀爬上圍墻,縱身下跳,跌進牆外溝裡,腰部受傷。蔣忍痛向後面驪山逃跑,摸索前進。蔣躲藏進一個洼坑裡。晨四时,张之東北軍從臨潼之驪山山洞裡捉到蔣,帶回西安城內新城大樓裡。天色漸明,東北軍走到大石头旁,發現蔣蜷伏在洞裡,蔣被发现活捉。晨五時,張又致電毛:吾等為中華民族及其重要將領陳誠、朱紹良、蔣鼎文、衛立煌等扣留,迫其釋放愛國分子,改組聯合政府;兄等有何高見,速覆;並望紅軍全部速集於環縣一帶,以便共同行動,防胡(胡宗南)敵北進;接着,張、楊又聯名電請中共中央派人到西安「共商大計」。是日晨,第十七军在西京招待所扣押南京軍政大員,如陳誠、內政部長蔣作賓、邵力子、福建綏靖公署主任蒋鼎文及陈调元、卫立煌、朱绍良等国民政府军政要员,並以排槍掃射陳誠住所,中央委員邵元冲等中槍遇難。 12月12日上午,張、楊向全國各地和南京國民政府發出通電,指出:「南京中央執行委員會、國民政府林主席鈞鑒:暨各部院公勳鑒:各綏靖主任、各總司令、各省主席、各救國聯合會、各機關、各法團、各報館、各學校鈞鑒:東北淪亡,時逾五載,國權淩夷,疆土日蹙。淞滬協定,屈辱於前;塘沽、何梅協定,繼之於後,凡屬國人,無不痛心。近來國際形勢豹變,相互勾結,以我國家民族為犧牲。綏東戰起,群情鼎沸,士氣激昂。丁此時機,我中樞領袖應如何激勵軍民,發動全國之整個抗戰!乃前方之守土將士,浴血殺敵,後方之外交當局,乃力謀妥協。自上海愛國冤獄爆發,世界震驚,舉國痛憤。愛國獲罪,令人髮指!蔣委員長介公受群小包圍,棄絕民眾,誤國咎深,學良等涕泣進諫,累遭重斥。日昨西安學生舉行救國運動,竟嗾使員警槍殺愛國幼童,稍具人心,孰忍出此。學良等多年袍澤,不忍坐視,因對介公為最後之諍諫,保其安全,促其反省。西北軍民一致主張如下:(一)改組南京政府,容納各黨各派,共同負責救國;(二)停止一切內戰;(三)立即釋放上海被捕之愛國領袖;(四)釋放全國一切政治犯;(五)開放民眾愛國運動;(六)保障人民集會結社一切政治自由;(七)徹底遵行總理遺囑;(八)立即召開救國會議。以上八項,為我等及西北軍民之愛國主張,望諸公俯順輿情,開誠採納,為國家開將來一線之生機,滌已往誤國之愆尤。大義當前,不容反顧。只求於救亡主張貫徹,有濟於國家。為功為罪,一聽國人之處置。臨電不勝待命之至!張學良、楊虎城、朱紹良、馬占山、于學忠、陳誠、邵力子、蔣鼎文、陳調元、衛立煌、錢大鈞、何柱國、馮欽哉、孫蔚如、陳繼承、王以哲、萬耀煌、董英斌、繆澄流叩。文。」当天,张、杨、于學忠、何柱國、王以哲通电全国,阐明扣蔣之原委,提出八项救国主张,以期获得国人理解、同情和支持。在通電發出之前,張攜帶電稿到西京招待所,向被扣留之南京軍政要員宣讀通電,要求同意通電者在電稿上簽名;結果,朱紹良、馬占山、陳誠、邵力子、蔣鼎文、陳調元、衛立煌、錢大鈞、陳繼承、萬耀煌等都簽名。八項主張核心和要旨是「集合全國各黨各派的力量,以民眾的總動員,去抗日救國」。張、楊為爭取各地方勢力和中國國民黨元老派支持,分別致電李宗仁、白崇禧、馮玉祥、鄧寶珊、李烈鈞、閻錫山、宋哲元、傅作義等,說明真相,徵求意見。 在西安綏靖公署楊總部新城大樓,蔣羞憤絕望,不吃不喝,堅拒與張談判國事,以行政院長應住直屬機關西安綏靖公署,拒絕遷到金家巷高桂滋公館,稱張如果不送他回南京,他就死在此。張、楊多次公開講話,對外國記者談話,説明兵諫之目的是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張在對剿匪總司令部職員講話中説:「如果蔣委員長能放棄過去的主張,毅然主持抗日工作,我們馬上絕對擁護他,服從他,那時甚至對我們這次行動認為是叛變而懲處我們,我們絕對坦然接受,因為我們所爭的是主張,只要主張行得通,目的能達到,其他均非所計。」 12月13日,張由清晨6時便來探蔣,前後四次,均未能盡言;張曾命孫銘九強使蔣移居高桂滋公館,亦因為蔣所拒而未果。對閻錫山、李宗仁、白崇禧、劉湘等地方勢力,也分別發電説明事變動機和目的,以爭取同情。下午5時,張召集總部全體職員講話,表示一個月來,因為不願剿匪,而又不能槍口對外,內心難過;繼說他與蔣在政治主張上有意見衝突,他認為既不能辭職他去,又不能苦諫成功,只好最後採取兵諫。根據張指示,成立「設計委員會」,成員有高崇民、杜斌丞、申伯純、應德田、王炳南、王菊人等,以高崇民為召集人,實質就是以「共產黨和紅軍為政治領導,有東北軍和十七路軍參加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事變之政治設計機構,類似參議班子。 事变 12月12日上午,軍政部長何應欽在南京最早得知西安事變。下午3時,何應欽在公館裡召集黨政軍首腦「談話會」,制造討伐張、楊之輿論;中國國民黨右派戴季陶、居正等,以張「劫持統帥」、「犯上作亂」為由,主張立即出兵討伐,並提出由何應欽主管軍事之意見。張、楊八項主張通電傳到南京後,有人不信張、楊「保蔣安全」之承諾。儘管馮玉祥、孫科、李烈鈞等,主張先弄清情況,説服張、楊,放蔣回京,但主戰派還是占上風。一時南京內外,蔣死活之各種傳聞不脛而走。何應欽即在公館內成立臨時辦公處,籌劃以大軍進攻西安。 是日下午,力行社書記長鄧文儀得知蔣在西安被扣,認為「事不宜遲,非要立即動員軍隊不可」,「不僅地面要包圍西安,就是空中也要空軍去監視封鎖」,以防止張用飛機把蔣送去新疆或蘇聯。 24時,由丁惟汾主持之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和由于右任代為主持之中央政治委員會舉行緊急聯席會議,連同列席之國民政府五院院長和各部會負責人,共有四五十人參加。南京主戰派一方面利用《中央日報》、中央廣播電台等動員胡適等人駡「張學良叛國」,宣傳「張學良犯上作亂」,「紅軍占領西安,洗劫全城」,「蔣介石生命危殆」等;另一方面封鎖西安消息,干擾西安廣播電台,扣發外國記者報導張、楊《八項主張》和西安事變之消息。會議宣讀張、楊通電後,群情憤慨,爭論激烈。爭辯至凌晨2時,意見仍未統一。此時,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考試院院長戴季陶突然站起來,說:我要警告大家,若是今晚我們中央不能決定討逆大計,明日全國立刻大亂,政府垮台,我們無面目以對孫中山和蔣。 會議決定:一、張學良背叛黨國,決定先褫奪其本兼各職,交軍事委員會嚴辦,所部軍隊,歸軍事委員會直接指揮;二、鑒於蔣被扣西安,無法履行行政院院長職務,會議決定行政院由孔祥熙副院長負責;三、調整軍事指揮機構。聯席會議決定「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改由五人至七人,並加推何應欽、程潛、李烈鈞、朱培德、唐生智、陳紹寬為該會常務委員」,明確規定:「關於指揮調動軍隊,歸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兼軍政部長何應欽負責。」何應欽主張堅決地以武力討伐。 是晚,鄧文儀在南京明瓦廊召開力行社全體幹部緊急大會,到會30餘人。鄧文儀說明開會宗旨後,與會者展開討論。會議做出5項應變決定,核心是「營救領袖,安定後方」。為「營救領袖」,力行社「建議政府請軍政部何部長應欽統一指揮軍事行動」,迅調南京附近陸軍前往陝西救蔣。為「安定後方」,力行社向其各級組織和全體成員發出通知,提出「各地方秩序尤應協調軍政憲警切實維護,對漢奸、匪諜及反動派嚴密監視,務希鞏固當地治安」。 12月13日晨,力行社常務幹事干國勳奉命飛往武漢,組織「討逆赴難」指揮部,協助和支持武漢綏靖公署主任何成濬部署落實應變措施,穩定武漢局勢。 營救 12月12日上午,何應欽得知西安事變,及時電告在上海之行政院副院長兼財政部長孔祥熙;何請孔將此消息轉告在上海之宋美齡。張又分別致電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長孔和蔣夫人宋美齡,説明兵諫之目的,只要蔣接受抗日要求,將保證其安全。宋美齡、宋子文和孔等反對何之討伐主張,力主用和平救蔣。張又直接給孔、宋美齡發電報,説明對蔣只作「最後之諍諫,保其安全,促其反省」,爭取他們為營救蔣而採取和平解決辦法。孔還收到張給他私人之「震」電,張在此電中陳述發動事變之苦衷,鄭重表示「弟愛護介公,八年如一日,今不敢因公害私,暫請(蔣)介公留住西安,促其反省,決不妄加危害」。孔認為張給他私人發電,表明「尚有轉圜餘地」,又考慮蔣在張、楊手中,此時「不能遽閉談判之門」。因此他給張覆電時沒有嚴厲遣責張之行動,只是委婉批評,說:「我兄致弟一電,雖未讀全文,而大體業已得悉。保護介公,絕無危險,足徵吾兄愛友愛國,至為佩慰。國勢至此,必須舉國一致,方可救亡圖存。吾兄主張,總宜委婉相商,苟能有利於國家,介公患難久共,必能開誠接受,如驟以兵諫,苟引起意外枝節。國家前途,更不堪設想,反為仇者所快!辱承契好,久共艱危,此次之事,弟意或兄痛心於失地之久未收復,及袍澤之環伺籲請,愛國之切,必有不得已之苦衷。尚須格外審慎,國家前途,實利賴之。尊意如有需弟轉達之處,即乞見示。」。張給宋美齡電報中表示:「學良平生從不負人,耿耿此心,可質天日。敬請夫人放心,如欲來陝,尤所歡迎。」 宋美齡初聞蔣被扣留消息,「不啻晴天霹靂,震駭莫名」。當時,西安電訊中斷,「越數小時仍不能得正確消息」,蔣生死之謠傳「已傳播於全球」,其中「駭人者有之,不經者有之」。宋美齡如坐針毯,坐臥不寧,急欲知蔣之生死。宋子文、孔、宋美齡得悉張、楊並無傷害蔣之企圖後,就堅決反對對西安用兵,主張用和平方法解決,首先營救蔣出來;他們想立即飛西安同張、楊面商放蔣問題,但都被何應欽阻止。宋美齡在上海找到威廉·亨瑞·端納;他是英籍澳大利亞人,原為新聞記者,辛亥革命前到中國,後任張秘書,1933年張下野後曾陪張遊歷歐洲;1934年初,隨張回國不久,又被聘為蔣顧問;西安事變發生時,他正在上海。宋美齡就請端納飛西安了解情況,張表示歡迎。端納依據多年來對張之瞭解,相信張不會殺蔣;他欣然接受宋美齡之約請,決定親赴西安,探明真相。 是夜,端納隨孔、宋美齡離開上海,趕赴南京。同行者還有與蔣、宋美齡關係密切之勵志社總幹事黃仁霖。宋美齡派黃陪同端納赴陝,擔任端納與蔣談話之翻譯。 12月13日晨,孔、宋美齡等一到南京,何立即趕到孔宅,向孔、宋美齡通報昨日午夜中國國民黨中央緊急聯席會議之情況和做出之決定。宋美齡為營救蔣,「立下決心」,竭盡全力,「以求不流血的和平與迅速之解決」。國民政府空軍開始轟隴海鐵路渭南、華縣沿線。中午,宋美齡、孔不顧何之反對,毅然派端納飛離南京,經洛陽赴陝。山東韓復渠支持張反叛蔣,電稱服從副司令願效前驅;四川劉湘主張對蔣出以斷然處置。 會面 12月14日,張敦促南京國民政府代表到西安談判。張宣布撤銷西北剿匪總同令部,另成立抗日聯軍臨時西北軍事委員會,張、楊分任正、副主任;設參謀團,研究軍事重問題。東北軍、十七路軍主力向西安方面中,布置東西防線,準備阻擊由東(主要方面)和由西向西安進攻之中央軍;在陝北,延安、甘泉等地交由紅軍接防,並請紅軍向南推進,以備配合作戰,又成立設計委員會研究政治措施和宣傳。張致電宋,希望宋到西安一趟。郭增恺认为西安事变解决是蒋「与张、杨间在西安的成交,宋子文和蒋夫人是保证者,见证人一個是我,另一個是周恩來。……兹愿负责任指出,蒋先生所公布的,不但是隐藏了许多事实,也是在公然说谎,伪造了许多故事。……完全是蒋先生事后编造的。当时根本就没有什么训话。……至于蒋先生所谓对张、杨‘时加爱护’的善意,在他的日记中,倒没有片言只字的表示。有之,只有在某某两日的日记中,无头无尾的写着‘东北军问题’‘东北军问题’十个字而已。我不知道张汉卿看到这几个字时有什么感想。但我确知若干东北军将领则曾为这几个字而发生惊惧的行动,而更觉得蒋先生‘待人不公’更可能另有阴谋。」在張公館,張向蔣提出改組南京政府,容納各黨各派,共同負責救國等八項和平解決事變條件,並明確告訴他有共產黨和紅軍參加其間。 12月14日上午,孔根據宋美齡要求召開高級會議,研討在武力討伐前如何和平救蔣;出席會議者有五院院長、陳果夫、陳立夫、葉楚倫、何應欽、張群、黃紹竑等,大多數贊成和平救蔣,何應欽不公開反對。戴季陶同意先和平營救,如無效再武力討伐。宋子文對上海新聞界發表談話稱:「蔣委員長在西安絕對安全。本人以為西安事變,乃係國家最不幸之事,目前急需用有效方法,於最短期內解決,蓋世全世界之目光,刻正集中於中國也。本人與蔣院長公私之關係,及與張學良多年之友誼,均為人所共知,在特殊關係之中,如有任何可能解決之辦法,本人極願在政府領導之下,盡最大之努力。至於採取何種方法,需待政府決定,本人是否有赴西安一行之必要,亦待命政府。」行政院副院長、財政部長孔受命代理行政院長。孔返回南京後,力求「兵不血刃」解決事變。孔首先拉攏地方實力派,同時積極對蘇聯交涉,以期從內外孤立張、楊。孔立刻通電各省市,針對張、楊在通電中對蔣政策之抨擊,替蔣竭力辯解,說:「中央同人,對於抗敵禦侮,素具決心」。西安宣佈成立「聯合抗日救國軍」。同日,孔還給地方實力派分別發電,提出不同要求,有些還派專人前去籠絡。孔還分化張、楊內部,收買其部下。馮玉祥請時在南京的馬相伯,「以私人名義,請張學良早日護送介公返京」。 12月15日,端納到西安後,張請他勸蔣接受西安方面主張,鄭重表示只要蔣答應抗日,就立刻釋放他,張還表示將親自送他回南京,繼續擁護他為領袖。端納見到蔣。端納告訴蔣,南京政府已決議討伐張、楊。蔣委託勵志社總幹事黃仁霖轉交遺囑給宋美龄:「-{余}-決為國犧牲,望勿為-{余}-有所顧慮。-{余}-決不愧對-{余}-妻,亦決不愧為總理之信徒。-{余}-既為革命而生,自當為革命而死,必以清白之體還我天地父母也。對於家事,他無所言,唯經國、緯國兩兒,-{余}-之子亦即-{余}-妻之子,望視如己出,以慰-{余}-靈。但-{余}-妻切勿來陝。」。書信完成後,蔣為黃仁霖再三朗讀,恐張扣留此信,不令攜去,即可使黃回京時口述於宋美齡。 交伐 12月16日,國民政府頒布討伐令。遂由政治委員會決議派何為「討逆軍」總司令。中國國民黨中常委又決定劉峙、顧祝同為討逆軍東西兩路集團軍總指揮,分別向西安進逼。 12月17日上午,蔣派蔣鼎文持手令飛返南京,令何停止軍事行動3天;南京以宋美齡、孔為主和派,極力主張用和平方式救蔣;南京討伐軍已有5個師湧入潼關,威脅西安。周到達西安,當夜就將上述情況電告中國共產黨中央,並就蔣之處置問題向中央提出建議。宋子文由上海到南京,準備赴陝,遭到何等人阻撓,理由是宋子文時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全國經濟委員會常務委員,帶著官方身份去西安與「叛逆」談判,有違「紀綱」。張、楊非常焦急,由張去對蔣說,如果中央軍仍向前進攻,西安方面軍隊只有“退卻”。蔣拒不同張、楊對話,拒絕接受西安方面和平解決事變之條件,加之南京政府討伐大軍壓境,逼迫張12月17日同意在內戰爆發,南京政府圍攻西安前對蔣「行最後手段」。這使得張絕不贊成殺蔣,也同意周提出:「答應保蔣安全是可以的,但聲明如南京進兵挑起內戰,則蔣安全無望。」孔致電張、楊:「最好兄能伴介公南返,或至太原,共同計議……蓋劫持領袖逾久,吾兄所負責任逾重……國家民族之存亡,繫於兄之一念。」 12月18日,南京中央政府曾派飛機在西安空投天津《大公报》,由總編輯张季鸾撰写社評〈给西安军界的公开信〉,說:「陝變不是一個人的事,張學良是主動,也是被動。西安市充塞了乖戾幼稚不平空氣。醞釀著、鼓盪著,差不多一年多時間,才形成這種陰謀。……東北軍的境遇大家特別同情……你們趕快去見蔣先生謝罪吧!……你們如果這樣悲悔了,蔣先生一定陪你們痛哭,安慰你們,因為他因國事受的辛酸,比你們更大更多。我們看他幾年在國難中常常有進步,但進步還不夠……切莫要索保證,要條件,蔣先生的人格,全國的輿論,就是保證。」胡适得知蔣在西安被扣之消息,12月20日發表《張學良叛國》一文。同时,朱自清、冯友兰、闻一多等知名人士纷纷撰文谴责张、杨“名为抗敌,实则自坏长城;系国家民族之罪人;破坏统一,罪恶昭著。” 12月19日下午,孔召開會議,出席者有孫科、居正、何應欽、宋子文、宋美齡、葉楚傖、王寵惠等,經過激烈爭辯,決定「准宋委員子文以私人資格即日飛赴西安,營救蔣公」。下午2時,宋子文飛離南京,他兩名秘書和剛從獄中要出來之郭增愷同行,當夜在洛陽過夜。根據端納在西安了解之情況,宋子文也到西安。 12月20日上午10時,他們飛到西安,張、楊和端納到機場迎接。宋子文以私人身份抵達西安,經過與張、楊商談,他發現雖然蔣生命暫時安全,但整個西安局勢依然十分凶險。張告訴宋子文,西安方面已擬好條件,準備與南京國民政府談判。宋子文和張見面,張即向他表示西安三方面都主張和平解決事變。宋子文在張和端納陪同下前去見蔣,並獲准單獨與蔣談話。周抓住時機,通過隨同宋子文來陝之郭增愷説服宋子文和他面談,否則也要把中共方針轉他,即:這次事變中共未曾參與,對事變主張和平解決,這是中共團結抗日方針的繼續;望宋認清形勢,權衡利害,勸説蔣改變政策,為國家作出貢獻。宋子文將宋美齡、孔之信面交蔣,宋美齡在信中表示:「如子文三日內不回京,則必來與君共生死!」。蔣看到此處,不禁落淚,一再叮囑宋子文不要讓宋美齡來。郭增愷向宋子文轉達周意見,宋大感意外,對中共方針十分贊賞;他回南京後,到處宣揚蔣很安全。 12月21日,宋子文回南京前和蔣辭行。宋子文匆忙返京,向宋美齡、孔匯報。孔以代理行政院長身份,同意宋美齡、宋子文去西安談判。宋美齡決心飛陝救蔣。 談判 12月22日,宋美齡毅然離開南京,飛赴西安。宋子文、端纳與之同行。中途在洛陽停留。宋美齡深感一旦內戰爆發,不僅使日本乘機大舉入侵,也將威脅蔣之安全。宋美齡嚴令駐洛陽之國軍,在未接到蔣之命令時,空軍不得飛往西安,陸軍停止進攻西安。在飞机即將着陸時,宋美龄從手提包裡抽出一支左輪手枪,交给端纳,说:“如果叛军对我有任何不礼貌行动,你可用此枪立即将我枪杀”。走下飛机后,宋美龄冷淡而有禮貌地向张問好,然後轉向海關官員,命令他們不要检查行李,因為不能容忍弄皺方衣服。宋氏兄妹飛抵西安稍事休息後,便前往玄鳳橋高桂滋公館看望蔣關押在此。蔣突然見到宋美齡十分驚異,「愀然搖首,淚潸潸下」,蔣要求宋美齡等與張、楊談判時,不要「簽訂某種文件」。宋美齡向蔣通報南京情況,勸他珍惜生命,不宜輕言「殉國」,而要「為國家努力」。宋美齡会见张,批评张「性太急切,且易衝動」,行动「躁急」;张向她申明兵諫「動機確係純潔」,絕無「傷害委員長之意」,表明「不要錢,不要地盤」,唯一目的是要蔣答應抗日,至於簽不簽文件均可。宋美齡等此次到陝西,「尚未聞赤禍之威脅,有如外間所傳之甚。曾有人向我等申述,共黨無劫持委員長之意,且主張立即恢復其自由。」宋美齡見張態度誠懇,「深信其言之由衷」,承認其行動有異於「舊時軍閥」;她希望張早日結束事變,釋蔣離陝。張表示他個人「極願立即恢復委員長之自由,惟此事關係者甚眾,不得不徵求彼等之同意」;宋美齡催张速將其意轉告杨等,並說:凡願見她者,她均可見,「凡委員長不願見者,-{余}-皆願代見之」。當夜,張與楊等商談後告訴宋美齡:楊及其部將認為「所提之一切條件無一承諾,遽釋委員長,豈非益陷絕境?」同日,汪精衛在意大利熱那亞發表通電。 12月23日和12月24日,宋美齡兩次會見周。第一次長談,周首先説明中共沒有參加兵諫,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中共希望團結抗日,但蔣始終置不理,當前是改變政策之好機會,希望他們兄妹勸蔣先生;宋美齡説:既然中共有誠意,應該在政府領導下,共同努力;周回答:只要蔣先生同意抗日,中共擁護他為全國領袖;第二次談話,宋美齡明確表示贊成停止內戰,以政治方式解決內政問題,不要擅用武力。蔣指定宋氏兄妹作為代表與西安方面談判;他說,雙方商定條件,他以「領袖人格」擔保,回南京後分條逐步實施,但不簽署任何文件。宋子文與西安三方面商定談判程序,西安方面提出以「八項主張」為談判基礎,宋子文表示同意,並説,由他們兄妹作代表,商定之條件不簽書面協議;西安方面覺得只要大原則達成協議,不簽書面協議也可以。 12月23日上午,正式談判開始,地點在張公館中樓二層,由宋子文代表,西安方面由張、楊、周三人出席,談判一開始,先由周發言;周談到中共和紅軍六項主張:一、停止內戰,南京方面撤軍至潼關以東;二、改组南京政府,排逐亲日派,加入抗日分子;三、释放政治犯,保障民主权利;四、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允許中共公開活動;五、召开各党各派各界各军救国会议;六、与同情抗日的国家合作;以上六項要蒋接受並保證實行,中共和紅軍贊助他統一中國,一致抗日;張、楊同意周提出之六項主張,並主張以它作為談判基礎;宋子文表示個人同意,並答應轉達蔣。下午,西安事變設計委員會由高崇民主持馬上會議,許多人提出,如果没有具體保證,不能只憑空口説白話就放走蒋;有人建議由閻錫山作保證人;個別激烈分子憤慨:「西安事變是大家提著腦袋幹的,想放就放,不行。現在蔣-{介}--{石}-還在我們手心裡,不聽我們的話,乾脆先把他幹掉。」;會議沒有作出什麼決定,大家意見由高崇民去向張、楊滙報:張非常着急,生怕鬧出大亂;楊心情沉重,默不作聲;周很重視,趕緊找張,建議明天開會,向他們説服解釋。 和解 12月24日,宋美齡加入繼續談判,説:「我等皆為黃帝裔冑,斷不應自相殘殺,凡內政問題,都應在政治上求解決,不應動用武力。」;下午張、楊處理內部問題,委托周繼續與兩宋接觸;周要求和蔣見面,經宋子文轉達,約定當晚在蔣住處會面;晚上兩宋引導周到高桂滋公館會見蔣,宋子文説,蔣委員長這兩天病了,不能多談話。經中國共產黨代表團參加談判,蔣接受聯共抗日。蔣作三點表示:一、今後停止剿共,聯紅抗日,統一中國,受他指揮;二、由宋美齡、宋子文、張全權代表他與周解決一切;三、他回南京後,周可直接去談判。宋子文堅決請求西安方面信任他,表示他願意負責談判商定之各項內容,要求蔣、宋美齡在12月25日離開西安回南京;宋美齡也要求在聖誕節離開,「取個吉利」;張表示同意,並願意親自送蔣走;周同意條件,只是認為走以前還須有一個政治文件來表示,並不贊成蔣在12月25日就走和由張親自送去。下午2時,張在金家巷公館召集談話:「這次事變對蒋介石是個很大的打擊,我們現在不但要放走他,而且今後還要擁護他做领袖,還要和他共事,所以現在不能再為難他,要給他撑面子,使他恢復威信,今後好見人,好説話,好做事。我親自送他,就是這個意思。」東北軍和十七路軍高級將領連夜聯名寫信給宋子文,提出:「商定的問題必須有人簽字,並須首先將中央軍撤出潼關以東,才能讓蔣走,否則雖然張、楊兩將軍答應,我們也誓死反對。」;宋子文看此信大吃一驚,趕緊送給蔣、宋美齡,蔣、宋美齡馬上要求宋子文找張,並要宋子文親自去找楊懇求早放蔣走;宋子文馬上去找張、楊,保證蔣走後中央軍立即撤出潼關。 12月25日中午,宋子文去新城大樓懇求楊同意放蔣,楊仍堅持沒有保證條件不能放走蔣。張決心送蔣回南京,下午4時由張陪同蔣飛離西安。下午,張約楊來對他說:「現在不走不行啦!夜長夢多,不知道會出什麼亂子。我今天決心送蔣走。假如萬一我回不來,東北軍今後即完全歸你指揮。」楊一向尊重張,便慨然同張一起送蔣去機場。下午3時半,張拉楊陪着蔣夫婦及宋子文等悄悄離開住地;他們乘汽車從蔣住處出發,直奔西郊機場;因為怕部下知道會發生意外,行動非常秘密,連周也沒有通知。到機場後,下午4時,蔣對楊説: 蔣重申六項諾言以後,即登上飛機;張表示願陪蔣回南京,他在飛機旁寫手令,大意是:-{余}-去南京期間,東北軍歸于學忠統率,聽從楊虎城副主任委員指揮。蔣飛抵洛陽後,首先逼令張打電報給楊,釋放陳誠、衛立煌等;楊不願給張造成困難,晚上在新城大樓為陳誠等人餞行,第二天就放他們回南京。 12月26日下午,蔣座機到南京機場,中國國民黨大員蜂擁前來迎接;隨後張飛機降落,張遂即失去自由。國民政府主席林森以及20萬南京市民迎接蔣。張抵達南京,表示願受國法之制裁。張表示:「我自己做的事自己負責,我送蔣先生回南京是請罪,後事我都預備好了,我是準備被處死刑的。但蔣先生很寬厚,飛機到洛陽,委員長叫我不要下飛機,他一直在保護我。」 蔣回到南京時,市民歡聲雷動,在街頭互相傳達這一消息,甚至鞭炮聲也響個不停。 各方反应 日本 12月13日,日本報紙率先披露蔣遭監禁的訊息。晚上,日本外務省召集堀內次官、桑島東亞局長、東鄉歐亞局長及天羽情報部長等討論西安事變,決定如下:「關於張學良之叛變,日政府不僅須等待正確之消息,且亦不應採取中國亂事而為日本圖謀或易滋誤之任何行動,故日本目前應止於靜觀事態之演變,而避免積極行為。」 日本十分關注西安事變後之中國形勢,連日開會研究對策,支持何進軍西安。12月14日,日本軍部駐上海代表向南京國民政府表示:對張「非力加討伐不可,倘南京政府趨向妥協,日本斷難漠視」。日本陸軍省制定《西安事變後對華時局對策案》。日本還説西安事變是受蘇聯指使。12月15日,駐南京日本總領事須磨到外交部訪張群,代表川樾探問西安事變情況,聲明如南京政府執行所謂八項主張,則日本將「不惜採取斷然手段」。 12月17日,日本首相、外相、海相舉行會議,認為對西安事變有必要採取「注視等待的態度」。日本增派海軍陸戰隊前往上海、漢口。日本希望中國打內戰,以便坐得漁人之利。 12月19日,日本外務大臣有田在東京約見中國駐日大使許世英。有田還公開表示:「中央政府如在抗日容共條件下與張學良妥協,日本決強硬反對。」為支持何「討逆」,通電關東軍停止對綏遠軍事行動,關東軍聲明要求國民政府實行「反共防共」,日本將「不惜給予援助」,日本外相召見駐日本大使許世英表示日本政府不能坐視南京與張、楊妥協。英國駐東京大使克萊夫在發給倫敦外交電報中描述日本立場:日本採取觀望態度,同時幾乎毫不掩飾得意心情,覺得世人現在一定已經認識到,正像日本人一向知道,中國人是不可救藥。12月21日,駐日使川樾奉命外交部長張群提出上述同樣警告,並聲明張學良所提八項主張,在「思想上和日本為東亞大局着眼的根本方針,恰正相反」。 苏联 當時代表共產國際的蘇共領導人季米特洛夫的日記有這樣的記載:「張學良的行動,不論他的意圖如何,客觀上只能損害把中國人民的力量團結在抗日統一戰線中,並會鼓勵日本對中國的侵略。」。12月13日,駐蘇大使蔣廷黻拜訪蘇聯外交人民委員李維諾夫,要求蘇聯出面協助釋蔣。12月14日,-{zh-tw:史達林; zh-cn:斯大林; zh-hk:史太林; zh-mo:史達林;
|
1935年11月28日,中國共產黨發表《抗日救國宣言》,鄭重提出:不論任何政治派別……只要他們願意抗日反蔣者……願意同他們訂立抗日反蔣的作戰協定。 1935年12月17日,中国共产党得到第三國際統一戰線保衛蘇聯之指示,並在瓦窑堡会议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洛川會談 1936年1月19日,李克農在高福源引導下,到洛川同張、王以哲會談;張表示願意為成立國防政府奔走。1月,在第一次洛川會談,中國共產黨已得知張「同意抗日,但不同意討蔣」。1月25日,中共方面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名義发表《红军为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肯定東北軍大多數是愛國,「是願意打日本帝國主義的」。中國共產黨重視宣傳,在1月25日向在東北軍公開信中成功挑撥東北軍與中央的關係。 1936年2月初,中央再次派李克農到洛川談判;2月10日,周指示李克農按照瓦窰堡會議精神,先談局部合作抗日和通商問題。2月20日,周在瓦窰堡接到中央及軍委從東征前線發給李克農之訓令,指出張同意抗日,願意和他們訂立互不侵犯協定,但不同意討蔣;不反對國防政府、抗日聯軍口號,但不同意馬上實行。2月21日,李克農一行在高福源陪同下,由瓦窰堡出發,於2月25日到達洛川。2月26日至2月28日,李克農與王以哲、趙鎮藩磋商紅軍與東北軍第六十七軍之間合作抗日問題,達成口頭協議,主要為:互不侵犯,各守原防;紅軍同意恢復第六十七軍在鄜縣、甘泉、延安之交通運輸及經濟通商;延安、甘泉城內第六十七軍人員所需糧草,可向當地蘇區群眾購買,紅軍予以便利;雙方給予對方採購人員以保護。 1936年3月,張到洛川與李克農會談,對其他問題談得很順利,很快取得一致意見;唯獨在對蔣態度問題上雙方意見相左,誰也沒有說服誰。李克農一一作回答,但在聯合蔣和進軍路線上沒有取得一致意見;李克農表示:「張將軍的意見,我們可以向黨中央報告。」當時,毛澤東、彭德懷、張聞天等駐在山西石樓城指揮紅軍東征,周和博古、鄧發由瓦窰堡趕到石樓;3月16日,李克農到石樓向中國共產黨中央滙報洛川會談情況;中央立即決定周為代表到膚施同張談判,李克農也同去。3月27日會議上,毛澤東談到與張談判問題時,仍堅持反日與反蔣不可分離。3月日,毛、彭、周簽署發表《中國人民抗日紅軍西北軍事委員會為一致抗日告全國民眾書》,提出停止一切內戰,不分紅軍、白軍,聯合抗日;召開全國抗日救國代表會議,組織國防政府、抗日聯軍;要求全國紅軍首先集中河北,阻止日軍前進等項主張。 洛川會談結束後,王以哲送給紅軍一批七九步槍,子彈數萬發,並派少校副官王政用汽車送至紅軍防地;經過兩個月之努力,採購許多重要物資,有印鈔機和高級紙張、油墨、無線電器材、醫療器材藥品等;這些物資,都由東北軍用軍用汽車送到洛川,再改用牲口轉運到雙方防地交界處,移交蘇區貿易局運到瓦窰堡;這批物資為蘇區解決許多困難,打破中國國民黨對陝北蘇區之經濟封鎖。 膚施會談 1936年4月6日,毛、彭聯名致電張,提出:甲、敝方代表周恩來偕李克農於8日赴膚施,與張學良先生會商救國大計,定7日由瓦窰堡啟程,8日下午6時前到達膚施城東北二十里之川口,以待張學良先生妥為布置;乙、雙方會商之問題,敝方擬定;丙、張先生有何提議,祈預告為盼。4月9日,周與张在膚施会談。周問張:「怎麼張伯苓是你的老師?」;張説:「過去我抽大烟、打嗎啡,是聽了張伯苓勸告後戒除的,因此拜張伯苓為師。」張是當時最早接受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主張之中國國民黨將軍,已和紅軍秘密達成停戰、通商等協議。4月12日,周、李克農等回到瓦窰堡,劉鼎也同行。第二天,留在瓦窰堡之中央負責人立即開會,聽取周在膚施和張會談之報告;會議決定,派劉鼎到張處,任駐東北軍代表,繼續做張和東北軍之工作;李克農與王以哲保持密切關係;鄧發為中央代表經西安、新疆赴蘇聯;在膚施、宜川、洛川、西安等地建立通往白區之交通機關;並決定加緊抗日宣傳工作,爭取東北軍不打紅軍。周即將在膚施談判和中央會議情況電告在前方之毛、彭;4月14日,毛、彭覆電:「張(學良)楊(虎城)兩部關係由你統一接洽並指導之,以其處置隨時告我們……」。4月25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為創立全國各黨各派的抗日人民陣線宣言》,第一次把中國國民黨列入抗日民族統一陣線行列。中共中央認為應該改「反蔣抗日」為「逼蔣抗日」,以爭取中國國民黨之大多數參加抗日,最後迫蔣放棄「攘外必先安內」之政策,參加抗日。 張逼迫蔣聯共抗日 1936年5月5日,中国人民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发布《停戰議和一致抗日通電》,把「南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全體海陸空軍」和各黨各派並列;第一次沒有稱蔣為「賣國賊」,而稱之為「蔣介石氏」、「南京政府諸公」。通電稱:「為了保存國防實力,以便利於迅速執行抗日戰爭,為了堅決履行我們屢次向國人宣言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為了促進蔣介石氏及其部下愛國軍人們的最後覺悟,故雖在山西取得了許多勝利,然仍將人民抗日先鋒軍撤回黃河西岸」。 1936年7月2日,洛甫致電王明:「西南發動已20餘日,華北韓復榘、宋哲元醞釀響應,已發出雙方不得內戰的宣言;近日有代表到西安,約張學良共同舉事。」是月初,中國共產黨中央得悉張提出入黨要求後,迅即討論並決定擬許其入黨。 1936年8月,從莫斯科返國之潘漢年來到陝北,匯報鄧文儀在莫斯科主動找王明談國共合作抗日。8月9日,毛澤東、周等聯名致信張「同志」,詳述東北軍與紅軍聯合起來,以蘭州為中心發動西北大舉之計劃。張派部下中共秘密黨員栗又文去新疆,爭取蘇聯援助。8月25日,中共中央發表《中國共產黨致中國國民黨書》,稱「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諸位先生」,稱蔣為「蔣委員長」;並向中國國民黨人宣言:「我們願意同你們結成一個堅固的革命的統一戰線,好像一九二五至二七年第一次中國大革命時兩黨結成反對民族壓迫與封建壓迫的偉大的統一戰線一樣」;書中嚴正指出:「現在是亡國滅種的緊急關頭了,本黨不行不向貴黨再一次的大聲疾呼,立即停止內戰,組織全國的抗日統一陣線,發動神聖的民族自衛戰爭,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進攻,保衛及恢復中國的領土主權,拯救全國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我們贊成建立全中國統一的民主共和國」、「全中國統一的民主共和國建立之時,蘇維埃區域即可成為全中國統一的民主共和國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月末,張向中國共產黨表示,願率領大部分東北軍與紅軍「合在一起幹」。此時,在共產國際指令下,中國共產黨已決定由反蔣抗日改為逼蔣抗日。中國共產黨決定放棄擁張成立西北國防政府、並建立西北抗日聯軍之計劃,但仍寄厚望於張,請他說服蔣聯共抗日。張為抗日不惜犧牲一切,欣然答應「要想盡一辦法」勸蔣,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縱使「坐牢、殺頭也在所不惜」。8月26日,張文彬到達西安後,9月6日晚又與楊密談,雙方協議取消敵對行動。 1936年9月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書記處向黨內發出《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在指示中,中国共产党放弃“抗日反蒋”,提出“逼蒋抗日”;明確指出:「目前中國人民的主要敵人,是日本帝國主義,所以把日本帝國主義與蔣介石同等看待是錯誤的,『抗日反蔣』的口號,也是不適當的。」、「在日本帝國主義繼續進攻,全國民族革命運動繼續發展的條件下,國民黨中央軍全部或其大部有參加抗日的可能。我們的總方針應該是逼蔣抗日」。中共黨中央派葉劍英代表黨中央直接領導東北軍、西北軍中之中共秘密組織,潘漢年到西安同張商量如何以中國國民黨為中心共同工作和打通蘇聯關係,朱理治為中共特派員領導東北軍工作委員會(書記劉瀾波),汪鋒到西安幫助楊改造西北軍、領導西北軍中地下黨,彭雪楓在西安上層統戰,邊章伍在葉劍英領導下統戰西北軍上層,吳自立到西安負責採購紅軍軍用物資。中共中央檔案館保存一份《紅軍與東北軍停止內戰、共同抗戰的協定》草稿,紅軍代表款下有毛澤東簽名,但東北軍款下沒有張簽名,時間是1936年9月22日,是9月20日晚童小鵬在中央聯絡局抄寫。9月24日,潘漢年攜帶周致蔣和陳果夫、陳立夫的信以及《中國共產黨致中國國民黨書》、中國共產黨起草之《國共兩黨抗日救國協定》(草案)離開保安,經西安去南京。 1936年10月15日,中共公開表示,「懇切申請」國民政府「與吾人停戰,攜手抗日」;今後,紅軍主動停止對國軍「任何攻擊行動」,只是在受到攻擊時採取自衛手段;紅軍主力願作抗日先鋒,國軍奔赴抗日前線時,紅軍將提供便利;可惜,南京方面沒有響應。10月29日,葉劍英向中央請示,擬於三日後離西安回保安詳細報告;11月初,中央回電同意葉回保安。11月4日,中共中央東北軍工作委員會秘書長朱理治在致周等人信中説,己決定讓高崇民(張學良幕僚)推動楊,高用話激楊,楊説,西北局面張負責領導責任,如張幹,他一定接受張領導。11月10日,潘漢年在上海滄州飯店同陳立夫會談,面交周恩來給二陳之信,並口頭轉達中共中央提出之《國共兩黨救國協定草案》八項條件;陳立夫代表蔣答覆:既然共產黨願開誠合作,那我就好提任何條件了;以後潘漢年和陳立夫又進行兩次談判。11月中旬,張公館承啟處錄事趙華新奉命調查西安城裡和市郊所有部隊情況,但調查到中央軍時,儘管拿着總部副官處之證明信,仍不好使;張之副官長譚海只好開一個特別證明,再派一輛小汽車,坐着車去,中央軍才讓調查。12月8日,中共中央對潘漢年指示:至今蔣介石似尚無抗日救亡之決心,合作談判缺乏必要的前提,談判顯無速成之望;紅軍只能擴充,不能減少一兵一卒;離開實行抗日救亡,無任合何商量餘地;彼方如有誠意,須立即停戰,並退出蘇區以外,靜待談判結果;特別指出:「我們願以戰爭求和平,絕不能做無原則讓步。」 1936年8月11日,蔣下牯嶺飛廣州,8月12日視察黃埔校址並遊覽,往弔黃花崗與朱執信、鄧鏗、胡漢民等之墓。10月22日,蒋來到西安。蔣遊覽秦始皇陵和華山後,要在3個月之內將陝北紅軍全部消滅。蒋仍逼迫张、杨继续「剿共」內战。张性格豪爽,明确表示反对继续「剿共」,向蒋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并說不只是他個人意見,而是東北全軍主張。楊性格深沉,只是委婉說他個人服從命令沒問題,但下面官兵「剿共」士氣低落,抗日熱情高漲。蔣嚴加斥張、楊,聲稱「在殺盡紅軍、捉盡共匪之前,決不談抗日的事。」蔣向張、楊表示「剿共」計劃不變。10月26日,中國共產黨致電共產國際,婉轉詢問如張、楊、閻等與紅軍聯合抗日,蘇聯能否援助。10月27日,蔣在張、楊陪同下,到王曲軍官訓練團講話,除訓練團學員外,還有西北「剿總」和第十七路軍總部上校以上、駐西安各部隊團長以上軍官共500餘人參加,蔣說:「我們革命軍人還要分清敵人的遠近,事情的緩急。我們最近的敵人是共產黨,為害也最急;日本離我們遠,為害尚緩。如果遠近不分,緩急不辨,不積極剿共而輕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前後倒置,便不是革命,那樣在家是不孝,為國是不忠,便不能算一個革命軍人。國家有法律紀律在,對這種不忠不孝的軍人是要予以制裁的」。10月29日,蒋由西安前往洛陽。蔣決定如張、楊不服從「剿共」命令,就把東北軍、十七路軍調離陝甘,由蔣鼎文任西北剿匪前敵總司令,任命衛立煌、朱紹良、陳繼承為一個方面之總指揮。10月31日是蒋50歲生日。 事变经过 誘因 1936年12月1日,張獲悉,如東北軍不執行剿共命令,蔣便將其調赴蘇皖閩。12月3日,张隻身自駕軍機飞抵洛阳见蒋,要求他改變「攘外必先安內」之政策,释放沈鈞儒等愛國領袖。張至洛陽,告以所部不穩,請蔣親蒞西安加以安撫。 12月4日,為部署新之「剿共」內戰,蔣從洛陽再次來到西安。陳誠、衛立煌、蔣鼎文、陳繼承、朱紹良等陸續來到西安。中央军陸續開入陝、甘兩省,新購置戰鬥機不斷在西安機場降落。蔣每日分批召見東北軍、西北軍將領,與之「餐敍」,並與中央軍政大員密議剿共計劃,部署第六次大圍剿,務求「二星期(至多一個月內)」消滅紅軍。蔣單獨召見王以哲説,已知道他之電台與共產黨通報;警告王要服從命令。蔣向張、楊表示:一是進剿紅軍;二是如不願剿共,則將東北軍調往福建,十七路軍調往安徽,陝甘兩省給中央軍剿共。 12月7日,张到华清池,決以「至誠」感動蒋,勸蔣當全國的「民族英雄」。蔣已內定派蔣鼎文為西北剿匪前敵總司令,衛立煌為晉、陝、綏、四省邊區總指揮。張懇請蔣認清形勢,改變政策,停止內戰,共同抗日。又説東北軍將士抗日情緒不可壓制;他表示對蔣一貫忠誠,面臨國家民族之生死存亡,不能不據理力爭,希望委員長慎重考慮;兩人爭執很久。蒋斥責張年輕無知,受共產黨欺騙和麻痺。蔣對張說,即使「你現在就是拿槍把我打死了,我的剿共政策也不能變」。是日晚,中國共產黨收到張要葉劍英即日去西安之電報,「有要事待商」;但葉並不急於啟程,12月10日才從保安出發,12月16日左右才能到達西安(然後赴滬去宋慶齡那裡取共產國際寄來之錢款)。 12月8日上午,楊在張勸說下,去華清池向蔣進諫。蔣命令楊要「放手撤換」十七路軍中「不主張剿共而主張抗日的軍官」。楊見蔣態度無法挽回,便返回西安。蔣態度使張、楊徹底失望。張、楊見「苦諫」徹底失敗,商定對蔣「兵諫」。張楊商定以捉蔣方式強逼蔣聯共抗日。 12月9日,西安各校學生舉行紀念「一二九」運動一周年遊行請願活動,以推動團結抗日。在中共地方党和救國團隊領導下,西安一萬多名大、中、小學生舉行聲勢浩大之示威遊行和召開紀念大會。東北竞存小學200多名學生在校長車向忱和教師帶領下,途經民立中學門前時,見警察將該校團團圍住,不許學生出來是便高呼口號;民立中學學生在竞存小學學生聲援下,向校門猛衝。大會通過《為督促政府動員全國兵力抗日停止內戰的宣言》,要求國民政府「當機立斷,即日動員全國兵力,收復失地。」警察向竞存小學隊伍开枪,一名小学生身負重傷。民立中學學生與竞存小學隊伍匯合,直奔南院門廣場。會場上廣大學生群情激愤,齊聲高呼口號;學生遊行隊伍先到西北剿匪總司令部請示,張派參謀長答話,群眾滿意;學生決定去華清池直接向蒋请愿;蒋得知學生請願隊伍前來臨潼之消息,急令张派兵制止,說如果学生不聴,可採取武力行動。张擔心學生運動影響自己之「運動」,前去勸阻,說東北是從他手裡丟掉,他也要親手收回來。张追上學生队伍。張立即趕到去臨潼之路上對遊行學生講話,指出「前面不是坦途」。他说大家太辛苦了。學生們同聲高呼願意為救國而流血犧牲。張對學生説:「請你們相信我,我張學良和你們是一樣的思想,一樣的心,你們的要求就是我的要求,也許我比你們的要求更迫切。你們的意見,我一定負責轉達到,我去講可能比你們更有份量。我保證一星期內以事實答覆你們的要求。」黃昏,学生們才返回西安。學生們見張態度誠懇,就同意不去臨潼,回到西安。当晚,张去華清池向蒋轉達學生請願要求,再次遭到蒋拒絕和斥責。蔣不但不接受,而且申斥張沒有站在他之立場,卻站在學生之立場。张、杨获悉《大公报》将发表蒋剥夺他们兵权的密嘱后,紧急密商,决定12月12日晨对蒋委员长实行「兵諫」,用武力迫使蔣改弦更張。張指定劉多荃擔任扣蔣戰鬥之總指揮;當晚,張、楊在城內易俗社戲院招待南京軍政大員欣賞地方戲秦腔。 序幕 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爆發前數小時,张在西安召集幹部會議,宣布這項驚人密謀,大多數人都默默無言,只有于學忠和另一位高幹發言。 12月10日,張、楊商妥行動計劃。蔣在華清池秘密召開沒有張、楊參加之軍事會議,同時中央軍萬耀煌部陸續開到潼關進駐咸陽。 12月11日,蔣在日記中留下:「今日漢卿(张)形色急遽,精神恍惚,甚覺有異。此殆彼昨來見時受-{余}-責斥,因而不快歟?或彼今日已聞余訓黎天才(西北剿匪總司令部政工)之言而不安歟?」蒋又召開軍事會議,同陈诚、蒋鼎文、张、杨等商議「剿共」計劃,明令蒋鼎文为西北剿匪军前敌总司令,並決定在12月12日發布第六次圍剿紅軍之命令。 12月11日晚,张和杨下令行動。張、楊最後確定翌日(12日)晨6時兵谏,當天張仍到華清池與蔣周旋。蔣要最後確定「剿共」軍事計劃,留張、陳誠、衛立煌、陳繼承等在華清池吃晚飯。飯畢,時間已晚,張又陪幾位大員趕到新城大樓,直到晚上10時才宣佈招待宴會結束。张、杨分别向他們之高级将领和幕僚宣布兵諫計劃並作動員。中國共產黨代表劉鼎住在張公館裡,令木匠出身涂勝華做一部一百瓦電台於這天做好。劉鼎致電周,說「全西北蔣張對立已成不可掩飾的事實」。午夜過後,張率其重要將領和幕僚來到新城大樓,和楊將在此指揮兵諫。 兵諫 1936年12月12日零時,一切佈置妥當後,張才告訴劉鼎電告中共中央:「我已發動捉蔣,請予支持。」凌晨2時許,東北軍衛隊一營營長王玉瓚,乘摩托車駛離西安,途經十里鋪和灞橋鎮時,令其所屬部隊迅速趕赴華清池參加捉蔣戰鬥。凌晨,劉鼎從西安接連發出幾個十萬火急電報到保安軍委機要科收到,説張、楊在西安逮捕蔣和陳誠等一批高級軍官,機要科長葉子龍立即將來電送給毛澤東和周。凌晨2時,衛隊二營營長孫銘九同白凤翔、劉桂五一同乘車離開西安,一起直奔華清池。张、杨發動西安事變,逼蔣抗日。張、楊對蔣兵諫之目的是要求停止剿共,進行抗日。东北军到临潼华清池捉蒋,蔣守衛武力阻攔,東北軍開槍還擊,雙方激戰。蒋慌亂中,由蔣孝鎮背著翻牆逃走,蔣沒來得及穿鞋,為分散敵兵注意,蔣孝鎮把自己鞋子脫下來給蔣穿,然後兩人一前一後,各自向前跑,跑進樹林。蔣在侍衛攙扶下向後牆奔跑。蒋踏著侍衛肩膀爬上圍墻,縱身下跳,跌進牆外溝裡,腰部受傷。蔣忍痛向後面驪山逃跑,摸索前進。蔣躲藏進一個洼坑裡。晨四时,张之東北軍從臨潼之驪山山洞裡捉到蔣,帶回西安城內新城大樓裡。天色漸明,東北軍走到大石头旁,發現蔣蜷伏在洞裡,蔣被发现活捉。晨五時,張又致電毛:吾等為中華民族及其重要將領陳誠、朱紹良、蔣鼎文、衛立煌等扣留,迫其釋放愛國分子,改組聯合政府;兄等有何高見,速覆;並望紅軍全部速集於環縣一帶,以便共同行動,防胡(胡宗南)敵北進;接着,張、楊又聯名電請中共中央派人到西安「共商大計」。是日晨,第十七军在西京招待所扣押南京軍政大員,如陳誠、內政部長蔣作賓、邵力子、福建綏靖公署主任蒋鼎文及陈调元、卫立煌、朱绍良等国民政府军政要员,並以排槍掃射陳誠住所,中央委員邵元冲等中槍遇難。 12月12日上午,張、楊向全國各地和南京國民政府發出通電,指出:「南京中央執行委員會、國民政府林主席鈞鑒:暨各部院公勳鑒:各綏靖主任、各總司令、各省主席、各救國聯合會、各機關、各法團、各報館、各學校鈞鑒:東北淪亡,時逾五載,國權淩夷,疆土日蹙。淞滬協定,屈辱於前;塘沽、何梅協定,繼之於後,凡屬國人,無不痛心。近來國際形勢豹變,相互勾結,以我國家民族為犧牲。綏東戰起,群情鼎沸,士氣激昂。丁此時機,我中樞領袖應如何激勵軍民,發動全國之整個抗戰!乃前方之守土將士,浴血殺敵,後方之外交當局,乃力謀妥協。自上海愛國冤獄爆發,世界震驚,舉國痛憤。愛國獲罪,令人髮指!蔣委員長介公受群小包圍,棄絕民眾,誤國咎深,學良等涕泣進諫,累遭重斥。日昨西安學生舉行救國運動,竟嗾使員警槍殺愛國幼童,稍具人心,孰忍出此。學良等多年袍澤,不忍坐視,因對介公為最後之諍諫,保其安全,促其反省。西北軍民一致主張如下:(一)改組南京政府,容納各黨各派,共同負責救國;(二)停止一切內戰;(三)立即釋放上海被捕之愛國領袖;(四)釋放全國一切政治犯;(五)開放民眾愛國運動;(六)保障人民集會結社一切政治自由;(七)徹底遵行總理遺囑;(八)立即召開救國會議。以上八項,為我等及西北軍民之愛國主張,望諸公俯順輿情,開誠採納,為國家開將來一線之生機,滌已往誤國之愆尤。大義當前,不容反顧。只求於救亡主張貫徹,有濟於國家。為功為罪,一聽國人之處置。臨電不勝待命之至!張學良、楊虎城、朱紹良、馬占山、于學忠、陳誠、邵力子、蔣鼎文、陳調元、衛立煌、錢大鈞、何柱國、馮欽哉、孫蔚如、陳繼承、王以哲、萬耀煌、董英斌、繆澄流叩。文。」当天,张、杨、于學忠、何柱國、王以哲通电全国,阐明扣蔣之原委,提出八项救国主张,以期获得国人理解、同情和支持。在通電發出之前,張攜帶電稿到西京招待所,向被扣留之南京軍政要員宣讀通電,要求同意通電者在電稿上簽名;結果,朱紹良、馬占山、陳誠、邵力子、蔣鼎文、陳調元、衛立煌、錢大鈞、陳繼承、萬耀煌等都簽名。八項主張核心和要旨是「集合全國各黨各派的力量,以民眾的總動員,去抗日救國」。張、楊為爭取各地方勢力和中國國民黨元老派支持,分別致電李宗仁、白崇禧、馮玉祥、鄧寶珊、李烈鈞、閻錫山、宋哲元、傅作義等,說明真相,徵求意見。 在西安綏靖公署楊總部新城大樓,蔣羞憤絕望,不吃不喝,堅拒與張談判國事,以行政院長應住直屬機關西安綏靖公署,拒絕遷到金家巷高桂滋公館,稱張如果不送他回南京,他就死在此。張、楊多次公開講話,對外國記者談話,説明兵諫之目的是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張在對剿匪總司令部職員講話中説:「如果蔣委員長能放棄過去的主張,毅然主持抗日工作,我們馬上絕對擁護他,服從他,那時甚至對我們這次行動認為是叛變而懲處我們,我們絕對坦然接受,因為我們所爭的是主張,只要主張行得通,目的能達到,其他均非所計。」 12月13日,張由清晨6時便來探蔣,前後四次,均未能盡言;張曾命孫銘九強使蔣移居高桂滋公館,亦因為蔣所拒而未果。對閻錫山、李宗仁、白崇禧、劉湘等地方勢力,也分別發電説明事變動機和目的,以爭取同情。下午5時,張召集總部全體職員講話,表示一個月來,因為不願剿匪,而又不能槍口對外,內心難過;繼說他與蔣在政治主張上有意見衝突,他認為既不能辭職他去,又不能苦諫成功,只好最後採取兵諫。根據張指示,成立「設計委員會」,成員有高崇民、杜斌丞、申伯純、應德田、王炳南、王菊人等,以高崇民為召集人,實質就是以「共產黨和紅軍為政治領導,有東北軍和十七路軍參加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事變之政治設計機構,類似參議班子。 事变 12月12日上午,軍政部長何應欽在南京最早得知西安事變。下午3時,何應欽在公館裡召集黨政軍首腦「談話會」,制造討伐張、楊之輿論;中國國民黨右派戴季陶、居正等,以張「劫持統帥」、「犯上作亂」為由,主張立即出兵討伐,並提出由何應欽主管軍事之意見。張、楊八項主張通電傳到南京後,有人不信張、楊「保蔣安全」之承諾。儘管馮玉祥、孫科、李烈鈞等,主張先弄清情況,説服張、楊,放蔣回京,但主戰派還是占上風。一時南京內外,蔣死活之各種傳聞不脛而走。何應欽即在公館內成立臨時辦公處,籌劃以大軍進攻西安。 是日下午,力行社書記長鄧文儀得知蔣在西安被扣,認為「事不宜遲,非要立即動員軍隊不可」,「不僅地面要包圍西安,就是空中也要空軍去監視封鎖」,以防止張用飛機把蔣送去新疆或蘇聯。 24時,由丁惟汾主持之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和由于右任代為主持之中央政治委員會舉行緊急聯席會議,連同列席之國民政府五院院長和各部會負責人,共有四五十人參加。南京主戰派一方面利用《中央日報》、中央廣播電台等動員胡適等人駡「張學良叛國」,宣傳「張學良犯上作亂」,「紅軍占領西安,洗劫全城」,「蔣介石生命危殆」等;另一方面封鎖西安消息,干擾西安廣播電台,扣發外國記者報導張、楊《八項主張》和西安事變之消息。會議宣讀張、楊通電後,群情憤慨,爭論激烈。爭辯至凌晨2時,意見仍未統一。此時,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考試院院長戴季陶突然站起來,說:我要警告大家,若是今晚我們中央不能決定討逆大計,明日全國立刻大亂,政府垮台,我們無面目以對孫中山和蔣。 會議決定:一、張學良背叛黨國,決定先褫奪其本兼各職,交軍事委員會嚴辦,所部軍隊,歸軍事委員會直接指揮;二、鑒於蔣被扣西安,無法履行行政院院長職務,會議決定行政院由孔祥熙副院長負責;三、調整軍事指揮機構。聯席會議決定「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改由五人至七人,並加推何應欽、程潛、李烈鈞、朱培德、唐生智、陳紹寬為該會常務委員」,明確規定:「關於指揮調動軍隊,歸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兼軍政部長何應欽負責。」何應欽主張堅決地以武力討伐。 是晚,鄧文儀在南京明瓦廊召開力行社全體幹部緊急大會,到會30餘人。鄧文儀說明開會宗旨後,與會者展開討論。會議做出5項應變決定,核心是「營救領袖,安定後方」。為「營救領袖」,力行社「建議政府請軍政部何部長應欽統一指揮軍事行動」,迅調南京附近陸軍前往陝西救蔣。為「安定後方」,力行社向其各級組織和全體成員發出通知,提出「各地方秩序尤應協調軍政憲警切實維護,對漢奸、匪諜及反動派嚴密監視,務希鞏固當地治安」。 12月13日晨,力行社常務幹事干國勳奉命飛往武漢,組織「討逆赴難」指揮部,協助和支持武漢綏靖公署主任何成濬部署落實應變措施,穩定武漢局勢。 營救 12月12日上午,何應欽得知西安事變,及時電告在上海之行政院副院長兼財政部長孔祥熙;何請孔將此消息轉告在上海之宋美齡。張又分別致電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長孔和蔣夫人宋美齡,説明兵諫之目的,只要蔣接受抗日要求,將保證其安全。宋美齡、宋子文和孔等反對何之討伐主張,力主用和平救蔣。張又直接給孔、宋美齡發電報,説明對蔣只作「最後之諍諫,保其安全,促其反省」,爭取他們為營救蔣而採取和平解決辦法。孔還收到張給他私人之「震」電,張在此電中陳述發動事變之苦衷,鄭重表示「弟愛護介公,八年如一日,今不敢因公害私,暫請(蔣)介公留住西安,促其反省,決不妄加危害」。孔認為張給他私人發電,表明「尚有轉圜餘地」,又考慮蔣在張、楊手中,此時「不能遽閉談判之門」。因此他給張覆電時沒有嚴厲遣責張之行動,只是委婉批評,說:「我兄致弟一電,雖未讀全文,而大體業已得悉。保護介公,絕無危險,足徵吾兄愛友愛國,至為佩慰。國勢至此,必須舉國一致,方可救亡圖存。吾兄主張,總宜委婉相商,苟能有利於國家,介公患難久共,必能開誠接受,如驟以兵諫,苟引起意外枝節。國家前途,更不堪設想,反為仇者所快!辱承契好,久共艱危,此次之事,弟意或兄痛心於失地之久未收復,及袍澤之環伺籲請,愛國之切,必有不得已之苦衷。尚須格外審慎,國家前途,實利賴之。尊意如有需弟轉達之處,即乞見示。」。張給宋美齡電報中表示:「學良平生從不負人,耿耿此心,可質天日。敬請夫人放心,如欲來陝,尤所歡迎。」 宋美齡初聞蔣被扣留消息,「不啻晴天霹靂,震駭莫名」。當時,西安電訊中斷,「越數小時仍不能得正確消息」,蔣生死之謠傳「已傳播於全球」,其中「駭人者有之,不經者有之」。宋美齡如坐針毯,坐臥不寧,急欲知蔣之生死。宋子文、孔、宋美齡得悉張、楊並無傷害蔣之企圖後,就堅決反對對西安用兵,主張用和平方法解決,首先營救蔣出來;他們想立即飛西安同張、楊面商放蔣問題,但都被何應欽阻止。宋美齡在上海找到威廉·亨瑞·端納;他是英籍澳大利亞人,原為新聞記者,辛亥革命前到中國,後任張秘書,1933年張下野後曾陪張遊歷歐洲;1934年初,隨張回國不久,又被聘為蔣顧問;西安事變發生時,他正在上海。宋美齡就請端納飛西安了解情況,張表示歡迎。端納依據多年來對張之瞭解,相信張不會殺蔣;他欣然接受宋美齡之約請,決定親赴西安,探明真相。 是夜,端納隨孔、宋美齡離開上海,趕赴南京。同行者還有與蔣、宋美齡關係密切之勵志社總幹事黃仁霖。宋美齡派黃陪同端納赴陝,擔任端納與蔣談話之翻譯。 12月13日晨,孔、宋美齡等一到南京,何立即趕到孔宅,向孔、宋美齡通報昨日午夜中國國民黨中央緊急聯席會議之情況和做出之決定。宋美齡為營救蔣,「立下決心」,竭盡全力,「以求不流血的和平與迅速之解決」。國民政府空軍開始轟隴海鐵路渭南、華縣沿線。中午,宋美齡、孔不顧何之反對,毅然派端納飛離南京,經洛陽赴陝。山東韓復渠支持張反叛蔣,電稱服從副司令願效前驅;四川劉湘主張對蔣出以斷然處置。 會面 12月14日,張敦促南京國民政府代表到西安談判。張宣布撤銷西北剿匪總同令部,另成立抗日聯軍臨時西北軍事委員會,張、楊分任正、副主任;設參謀團,研究軍事重問題。東北軍、十七路軍主力向西安方面中,布置東西防線,準備阻擊由東(主要方面)和由西向西安進攻之中央軍;在陝北,延安、甘泉等地交由紅軍接防,並請紅軍向南推進,以備配合作戰,又成立設計委員會研究政治措施和宣傳。張致電宋,希望宋到西安一趟。郭增恺认为西安事变解决是蒋「与张、杨间在西安的成交,宋子文和蒋夫人是保证者,见证人一個是我,另一個是周恩來。……兹愿负责任指出,蒋先生所公布的,不但是隐藏了许多事实,也是在公然说谎,伪造了许多故事。……完全是蒋先生事后编造的。当时根本就没有什么训话。……至于蒋先生所谓对张、杨‘时加爱护’的善意,在他的日记中,倒没有片言只字的表示。有之,只有在某某两日的日记中,无头无尾的写着‘东北军问题’‘东北军问题’十个字而已。我不知道张汉卿看到这几个字时有什么感想。但我确知若干东北军将领则曾为这几个字而发生惊惧的行动,而更觉得蒋先生‘待人不公’更可能另有阴谋。」在張公館,張向蔣提出改組南京政府,容納各黨各派,共同負責救國等八項和平解決事變條件,並明確告訴他有共產黨和紅軍參加其間。 12月14日上午,孔根據宋美齡要求召開高級會議,研討在武力討伐前如何和平救蔣;出席會議者有五院院長、陳果夫、陳立夫、葉楚倫、何應欽、張群、黃紹竑等,大多數贊成和平救蔣,何應欽不公開反對。戴季陶同意先和平營救,如無效再武力討伐。宋子文對上海新聞界發表談話稱:「蔣委員長在西安絕對安全。本人以為西安事變,乃係國家最不幸之事,目前急需用有效方法,於最短期內解決,蓋世全世界之目光,刻正集中於中國也。本人與蔣院長公私之關係,及與張學良多年之友誼,均為人所共知,在特殊關係之中,如有任何可能解決之辦法,本人極願在政府領導之下,盡最大之努力。至於採取何種方法,需待政府決定,本人是否有赴西安一行之必要,亦待命政府。」行政院副院長、財政部長孔受命代理行政院長。孔返回南京後,力求「兵不血刃」解決事變。孔首先拉攏地方實力派,同時積極對蘇聯交涉,以期從內外孤立張、楊。孔立刻通電各省市,針對張、楊在通電中對蔣政策之抨擊,替蔣竭力辯解,說:「中央同人,對於抗敵禦侮,素具決心」。西安宣佈成立「聯合抗日救國軍」。同日,孔還給地方實力派分別發電,提出不同要求,有些還派專人前去籠絡。孔還分化張、楊內部,收買其部下。馮玉祥請時在南京的馬相伯,「以私人名義,請張學良早日護送介公返京」。 12月15日,端納到西安後,張請他勸蔣接受西安方面主張,鄭重表示只要蔣答應抗日,就立刻釋放他,張還表示將親自送他回南京,繼續擁護他為領袖。端納見到蔣。端納告訴蔣,南京政府已決議討伐張、楊。蔣委託勵志社總幹事黃仁霖轉交遺囑給宋美龄:「-{余}-決為國犧牲,望勿為-{余}-有所顧慮。-{余}-決不愧對-{余}-妻,亦決不愧為總理之信徒。-{余}-既為革命而生,自當為革命而死,必以清白之體還我天地父母也。對於家事,他無所言,唯經國、緯國兩兒,-{余}-之子亦即-{余}-妻之子,望視如己出,以慰-{余}-靈。但-{余}-妻切勿來陝。」。書信完成後,蔣為黃仁霖再三朗讀,恐張扣留此信,不令攜去,即可使黃回京時口述於宋美齡。 交伐 12月16日,國民政府頒布討伐令。遂由政治委員會決議派何為「討逆軍」總司令。中國國民黨中常委又決定劉峙、顧祝同為討逆軍東西兩路集團軍總指揮,分別向西安進逼。 12月17日上午,蔣派蔣鼎文持手令飛返南京,令何停止軍事行動3天;南京以宋美齡、孔為主和派,極力主張用和平方式救蔣;南京討伐軍已有5個師湧入潼關,威脅西安。周到達西安,當夜就將上述情況電告中國共產黨中央,並就蔣之處置問題向中央提出建議。宋子文由上海到南京,準備赴陝,遭到何等人阻撓,理由是宋子文時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全國經濟委員會常務委員,帶著官方身份去西安與「叛逆」談判,有違「紀綱」。張、楊非常焦急,由張去對蔣說,如果中央軍仍向前進攻,西安方面軍隊只有“退卻”。蔣拒不同張、楊對話,拒絕接受西安方面和平解決事變之條件,加之南京政府討伐大軍壓境,逼迫張12月17日同意在內戰爆發,南京政府圍攻西安前對蔣「行最後手段」。這使得張絕不贊成殺蔣,也同意周提出:「答應保蔣安全是可以的,但聲明如南京進兵挑起內戰,則蔣安全無望。」孔致電張、楊:「最好兄能伴介公南返,或至太原,共同計議……蓋劫持領袖逾久,吾兄所負責任逾重……國家民族之存亡,繫於兄之一念。」 12月18日,南京中央政府曾派飛機在西安空投天津《大公报》,由總編輯张季鸾撰写社評〈给西安军界的公开信〉,說:「陝變不是一個人的事,張學良是主動,也是被動。西安市充塞了乖戾幼稚不平空氣。醞釀著、鼓盪著,差不多一年多時間,才形成這種陰謀。……東北軍的境遇大家特別同情……你們趕快去見蔣先生謝罪吧!……你們如果這樣悲悔了,蔣先生一定陪你們痛哭,安慰你們,因為他因國事受的辛酸,比你們更大更多。我們看他幾年在國難中常常有進步,但進步還不夠……切莫要索保證,要條件,蔣先生的人格,全國的輿論,就是保證。」胡适得知蔣在西安被扣之消息,12月20日發表《張學良叛國》一文。同时,朱自清、冯友兰、闻一多等知名人士纷纷撰文谴责张、杨“名为抗敌,实则自坏长城;系国家民族之罪人;破坏统一,罪恶昭著。” 12月19日下午,孔召開會議,出席者有孫科、居正、何應欽、宋子文、宋美齡、葉楚傖、王寵惠等,經過激烈爭辯,決定「准宋委員子文以私人資格即日飛赴西安,營救蔣公」。下午2時,宋子文飛離南京,他兩名秘書和剛從獄中要出來之郭增愷同行,當夜在洛陽過夜。根據端納在西安了解之情況,宋子文也到西安。 12月20日上午10時,他們飛到西安,張、楊和端納到機場迎接。宋子文以私人身份抵達西安,經過與張、楊商談,他發現雖然蔣生命暫時安全,但整個西安局勢依然十分凶險。張告訴宋子文,西安方面已擬好條件,準備與南京國民政府談判。宋子文和張見面,張即向他表示西安三方面都主張和平解決事變。宋子文在張和端納陪同下前去見蔣,並獲准單獨與蔣談話。周抓住時機,通過隨同宋子文來陝之郭增愷説服宋子文和他面談,否則也要把中共方針轉他,即:這次事變中共未曾參與,對事變主張和平解決,這是中共團結抗日方針的繼續;望宋認清形勢,權衡利害,勸説蔣改變政策,為國家作出貢獻。宋子文將宋美齡、孔之信面交蔣,宋美齡在信中表示:「如子文三日內不回京,則必來與君共生死!」。蔣看到此處,不禁落淚,一再叮囑宋子文不要讓宋美齡來。郭增愷向宋子文轉達周意見,宋大感意外,對中共方針十分贊賞;他回南京後,到處宣揚蔣很安全。 12月21日,宋子文回南京前和蔣辭行。宋子文匆忙返京,向宋美齡、孔匯報。孔以代理行政院長身份,同意宋美齡、宋子文去西安談判。宋美齡決心飛陝救蔣。 談判 12月22日,宋美齡毅然離開南京,飛赴西安。宋子文、端纳與之同行。中途在洛陽停留。宋美齡深感一旦內戰爆發,不僅使日本乘機大舉入侵,也將威脅蔣之安全。宋美齡嚴令駐洛陽之國軍,在未接到蔣之命令時,空軍不得飛往西安,陸軍停止進攻西安。在飞机即將着陸時,宋美龄從手提包裡抽出一支左輪手枪,交给端纳,说:“如果叛军对我有任何不礼貌行动,你可用此枪立即将我枪杀”。走下飛机后,宋美龄冷淡而有禮貌地向张問好,然後轉向海關官員,命令他們不要检查行李,因為不能容忍弄皺方衣服。宋氏兄妹飛抵西安稍事休息後,便前往玄鳳橋高桂滋公館看望蔣關押在此。蔣突然見到宋美齡十分驚異,「愀然搖首,淚潸潸下」,蔣要求宋美齡等與張、楊談判時,不要「簽訂某種文件」。宋美齡向蔣通報南京情況,勸他珍惜生命,不宜輕言「殉國」,而要「為國家努力」。宋美齡会见张,批评张「性太急切,且易衝動」,行动「躁急」;张向她申明兵諫「動機確係純潔」,絕無「傷害委員長之意」,表明「不要錢,不要地盤」,唯一目的是要蔣答應抗日,至於簽不簽文件均可。宋美齡等此次到陝西,「尚未聞赤禍之威脅,有如外間所傳之甚。曾有人向我等申述,共黨無劫持委員長之意,且主張立即恢復其自由。」宋美齡見張態度誠懇,「深信其言之由衷」,承認其行動有異於「舊時軍閥」;她希望張早日結束事變,釋蔣離陝。張表示他個人「極願立即恢復委員長之自由,惟此事關係者甚眾,不得不徵求彼等之同意」;宋美齡催张速將其意轉告杨等,並說:凡願見她者,她均可見,「凡委員長不願見者,-{余}-皆願代見之」。當夜,張與楊等商談後告訴宋美齡:楊及其部將認為「所提之一切條件無一承諾,遽釋委員長,豈非益陷絕境?」同日,汪精衛在意大利熱那亞發表通電。 12月23日和12月24日,宋美齡兩次會見周。第一次長談,周首先説明中共沒有參加兵諫,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中共希望團結抗日,但蔣始終置不理,當前是改變政策之好機會,希望他們兄妹勸蔣先生;宋美齡説:既然中共有誠意,應該在政府領導下,共同努力;周回答:只要蔣先生同意抗日,中共擁護他為全國領袖;第二次談話,宋美齡明確表示贊成停止內戰,以政治方式解決內政問題,不要擅用武力。蔣指定宋氏兄妹作為代表與西安方面談判;他說,雙方商定條件,他以「領袖人格」擔保,回南京後分條逐步實施,但不簽署任何文件。宋子文與西安三方面商定談判程序,西安方面提出以「八項主張」為談判基礎,宋子文表示同意,並説,由他們兄妹作代表,商定之條件不簽書面協議;西安方面覺得只要大原則達成協議,不簽書面協議也可以。 12月23日上午,正式談判開始,地點在張公館中樓二層,由宋子文代表,西安方面由張、楊、周三人出席,談判一開始,先由周發言;周談到中共和紅軍六項主張:一、停止內戰,南京方面撤軍至潼關以東;二、改组南京政府,排逐亲日派,加入抗日分子;三、释放政治犯,保障民主权利;四、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允許中共公開活動;五、召开各党各派各界各军救国会议;六、与同情抗日的国家合作;以上六項要蒋接受並保證實行,中共和紅軍贊助他統一中國,一致抗日;張、楊同意周提出之六項主張,並主張以它作為談判基礎;宋子文表示個人同意,並答應轉達蔣。下午,西安事變設計委員會由高崇民主持馬上會議,許多人提出,如果没有具體保證,不能只憑空口説白話就放走蒋;有人建議由閻錫山作保證人;個別激烈分子憤慨:「西安事變是大家提著腦袋幹的,想放就放,不行。現在蔣-{介}--{石}-還在我們手心裡,不聽我們的話,乾脆先把他幹掉。」;會議沒有作出什麼決定,大家意見由高崇民去向張、楊滙報:張非常着急,生怕鬧出大亂;楊心情沉重,默不作聲;周很重視,趕緊找張,建議明天開會,向他們説服解釋。 和解 12月24日,宋美齡加入繼續談判,説:「我等皆為黃帝裔冑,斷不應自相殘殺,凡內政問題,都應在政治上求解決,不應動用武力。」;下午張、楊處理內部問題,委托周繼續與兩宋接觸;周要求和蔣見面,經宋子文轉達,約定當晚在蔣住處會面;晚上兩宋引導周到高桂滋公館會見蔣,宋子文説,蔣委員長這兩天病了,不能多談話。經中國共產黨代表團參加談判,蔣接受聯共抗日。蔣作三點表示:一、今後停止剿共,聯紅抗日,統一中國,受他指揮;二、由宋美齡、宋子文、張全權代表他與周解決一切;三、他回南京後,周可直接去談判。宋子文堅決請求西安方面信任他,表示他願意負責談判商定之各項內容,要求蔣、宋美齡在12月25日離開西安回南京;宋美齡也要求在聖誕節離開,「取個吉利」;張表示同意,並願意親自送蔣走;周同意條件,只是認為走以前還須有一個政治文件來表示,並不贊成蔣在12月25日就走和由張親自送去。下午2時,張在金家巷公館召集談話:「這次事變對蒋介石是個很大的打擊,我們現在不但要放走他,而且今後還要擁護他做领袖,還要和他共事,所以現在不能再為難他,要給他撑面子,使他恢復威信,今後好見人,好説話,好做事。我親自送他,就是這個意思。」東北軍和十七路軍高級將領連夜聯名寫信給宋子文,提出:「商定的問題必須有人簽字,並須首先將中央軍撤出潼關以東,才能讓蔣走,否則雖然張、楊兩將軍答應,我們也誓死反對。」;宋子文看此信大吃一驚,趕緊送給蔣、宋美齡,蔣、宋美齡馬上要求宋子文找張,並要宋子文親自去找楊懇求早放蔣走;宋子文馬上去找張、楊,保證蔣走後中央軍立即撤出潼關。 12月25日中午,宋子文去新城大樓懇求楊同意放蔣,楊仍堅持沒有保證條件不能放走蔣。張決心送蔣回南京,下午4時由張陪同蔣飛離西安。下午,張約楊來對他說:「現在不走不行啦!夜長夢多,不知道會出什麼亂子。我今天決心送蔣走。假如萬一我回不來,東北軍今後即完全歸你指揮。」楊一向尊重張,便慨然同張一起送蔣去機場。下午3時半,張拉楊陪着蔣夫婦及宋子文等悄悄離開住地;他們乘汽車從蔣住處出發,直奔西郊機場;因為怕部下知道會發生意外,行動非常秘密,連周也沒有通知。到機場後,下午4時,蔣對楊説: 蔣重申六項諾言以後,即登上飛機;張表示願陪蔣回南京,他在飛機旁寫手令,大意是:-{余}-去南京期間,東北軍歸于學忠統率,聽從楊虎城副主任委員指揮。蔣飛抵洛陽後,首先逼令張打電報給楊,釋放陳誠、衛立煌等;楊不願給張造成困難,晚上在新城大樓為陳誠等人餞行,第二天就放他們回南京。 12月26日下午,蔣座機到南京機場,中國國民黨大員蜂擁前來迎接;隨後張飛機降落,張遂即失去自由。國民政府主席林森以及20萬南京市民迎接蔣。張抵達南京,表示願受國法之制裁。張表示:「我自己做的事自己負責,我送蔣先生回南京是請罪,後事我都預備好了,我是準備被處死刑的。但蔣先生很寬厚,飛機到洛陽,委員長叫我不要下飛機,他一直在保護我。」 蔣回到南京時,市民歡聲雷動,在街頭互相傳達這一消息,甚至鞭炮聲也響個不停。 各方反应 日本 12月13日,日本報紙率先披露蔣遭監禁的訊息。晚上,日本外務省召集堀內次官、桑島東亞局長、東鄉歐亞局長及天羽情報部長等討論西安事變,決定如下:「關於張學良之叛變,日政府不僅須等待正確之消息,且亦不應採取中國亂事而為日本圖謀或易滋誤之任何行動,故日本目前應止於靜觀事態之演變,而避免積極行為。」 日本十分關注西安事變後之中國形勢,連日開會研究對策,支持何進軍西安。12月14日,日本軍部駐上海代表向南京國民政府表示:對張「非力加討伐不可,倘南京政府趨向妥協,日本斷難漠視」。日本陸軍省制定《西安事變後對華時局對策案》。日本還説西安事變是受蘇聯指使。12月15日,駐南京日本總領事須磨到外交部訪張群,代表川樾探問西安事變情況,聲明如南京政府執行所謂八項主張,則日本將「不惜採取斷然手段」。 12月17日,日本首相、外相、海相舉行會議,認為對西安事變有必要採取「注視等待的態度」。日本增派海軍陸戰隊前往上海、漢口。日本希望中國打內戰,以便坐得漁人之利。 12月19日,日本外務大臣有田在東京約見中國駐日大使許世英。有田還公開表示:「中央政府如在抗日容共條件下與張學良妥協,日本決強硬反對。」為支持何「討逆」,通電關東軍停止對綏遠軍事行動,關東軍聲明要求國民政府實行「反共防共」,日本將「不惜給予援助」,日本外相召見駐日本大使許世英表示日本政府不能坐視南京與張、楊妥協。英國駐東京大使克萊夫在發給倫敦外交電報中描述日本立場:日本採取觀望態度,同時幾乎毫不掩飾得意心情,覺得世人現在一定已經認識到,正像日本人一向知道,中國人是不可救藥。12月21日,駐日使川樾奉命外交部長張群提出上述同樣警告,並聲明張學良所提八項主張,在「思想上和日本為東亞大局着眼的根本方針,恰正相反」。 苏联 當時代表共產國際的蘇共領導人季米特洛夫的日記有這樣的記載:「張學良的行動,不論他的意圖如何,客觀上只能損害把中國人民的力量團結在抗日統一戰線中,並會鼓勵日本對中國的侵略。」。12月13日,駐蘇大使蔣廷黻拜訪蘇聯外交人民委員李維諾夫,要求蘇聯出面協助釋蔣。12月14日,-{zh-tw:史達林; zh-cn:斯大林; zh-hk:史太林; zh-mo:史達林; zh-sg:斯大林;}-經第三國際指示中共釋放蔣。蘇聯共產黨中央機關報《真理報》發表題為《在中國發生的事件》的社論,說張是「利用抗日運動進行投機」。同時蘇聯《消息報》公開支持蔣。12月14日,蘇聯政府機關報《消息報》就西安事變發表社論,稱張之行動足以破壞中國抗日力量之團結,這次事變「不獨為南京政府之危險,抑且威脅全中國」,希望中國用和平方式解決。 12月17日,蘇聯外交人民委員針對日方及中國親日派大肆宣傳西安事變為蘇聯與中共「陰謀發動」之結果,正式聲明西安事變與蘇聯無關。12月19日,駐華蘇大使館臨時代辦司皮禮瓦尼克在南京會見外交長張群,鄭重說明,蘇聯政府不但與西安事變始終無任何聯絡,且與中國共產黨無任何聯絡,因此對中國共產黨之行動不負任何責任。 欧洲 12月14日,上海《字林西報》著文主張和平解決中國政局,強硬對日,謂:「照我們的看法,南京在解決西南事件的時候,已採取新的堅決的立場……開始對於日本所提要求加以拒絕。」 12月17日,英國外交大臣艾登建議:由西方國家以保證張學良等安全離開中國為條件,釋放蔣。 12月29日,《字林西報》發表社論,公開贊同國共合作,謂:「只要南京能夠充份保持他的最高權力,他便不妨在政策上同共產黨採取某種形式的聯合。」 美國 12月14日,美國代理國務穆爾對西安事變發表聲明,宣稱美國政府在盡力獲行關於西安事件之詳情,美國對遠東仍繼續遵循其不干涉他國事務之政策。 中共 中國共產黨沒有策劃與發動西安事變,事變發生後擁護及支持張、楊之行動。周、張聞天、博古、朱德、張國燾(他兩人2日才到保安的)等中央領導同志整日都在毛澤東石窯洞裏開會,商量處理西安事變方針政策;毛親自起草中央軍委致紅軍各軍團電報,告知蔣已在西安被張、楊扣留,各軍加緊準備,待命行動;周起草中共中央致張電,建議以可靠部隊守衛蔣,以防意外;應全力團結好東北軍和十七路軍;紅軍即南下向東北軍、十七路軍靠近,以應付各種事變;周又起草毛、周給張、楊覆電:「恩來擬到西安面商大計。」12月13日,張對東北軍和楊部感到失望,渴望能另外找到助力幫他出謀劃策;他曾電請周到西安,共商對策。 中國共產黨中央根據國內外形勢,確定和平解決事變,並協調西安和南京和解。中共中央連續向共產國際書記處報告西安事變的真相和我黨採取和平解決、逼蔣抗日的方針;同時打電報給北方局胡服(劉少奇)、上海分局允生(馮雪峰)、潘漢年和西安等地黨組織,指示他們宣傳黨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動員各界響應張、楊八項主張。事變最初數天,中國共產黨中央有決策人在對蔣問題上產生搖擺和動搖。劉少奇後來說:「在西安事變中我們雖然執行了正確的政策,但發生很大的動搖,在政治上引起了極大的紛亂和與群眾對我們的誤解。」 12月12日,中國共產黨中央書記處致電主持中國共產黨北方局工作之劉少奇,提出中國共產黨「擁護張、楊之革命運動」;黨面臨之任務是把蔣與國民政府分開,爭取南京及各地政權中之抗日派;穩定CC派、黃埔派,推動歐美派及元老派;揭發蔣對外投降、對內鎮壓民眾與強迫其部下堅持內戰之罪狀,號召人民要求南京罷免蔣,交人民審判。毛澤東、周復電張,提議「蔣-{介}--{石}-必須押在兄自己的衛隊營裡,切須嚴防其收買署員,尤不可將其交其他部隊,緊急時誅之為上」 12月13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在保安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集中討論西安事變問題。紅軍駐西安聯絡處成立。據毛澤東自述:他們一開始懷疑是由電報生弄錯了,可是同天又接連收到3、4封類似電報,於是不能不信了。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負責對中國國民黨統戰,說:西安事變具有革命意義。下午4時,中共中央在保安紅軍大學附近草坪上召開300餘人活動份子會議,毛澤東對西安事變作出報告,強調:「西安事變是中共抗日統一戰線策略成功的重大表現;他重申必須把蔣-{介石}-押解至保安,交由全民公審,以償還十年血債。」12月13日,中共中央召開政治局會議,毛澤東發言說:根據情況的變化,有可能逼迫蔣-{介石}-與我們聯合,我們的原則是在抗日目標下逼蔣抗日;周發言中,分析了南京政府各種力量之間的矛盾,提出要努力爭取馮玉祥及孫科、宋子文、孔祥熙等,孤立何等親日派,黨應準備走上政治舞台,要開展抗日統一戰線工作和群眾運動,同時要注意地下黨的艱苦工作;張聞天説,我們不採取與南京對立之方針,主張盡量爭取南京正統,聯合非蔣系隊伍,在軍事上採取防禦,政治上採取進攻;會議肯定西安事變是革命的,推動抗日的;決定採取不與南京對立的方針,不組織與南京對立的政權,力爭和平解決西安事變,逼蔣抗日;中央決定派周、博古、葉劍英組成代表團去西安工作,電告張派飛機到膚施來接,並派李克農、羅瑞卿和杜理卿(許建國)等分批去西安工作。 12月14日,毛、朱、周致電張、楊,表示堅決贊成他們領導事變,建議立即組成西北抗日援綏聯軍。 12月15日,紅軍領導人毛、朱、周等致電南京中國國民黨中央及國民政府,呼籲國共合作,「共赴國仇」。張派出之飛機,在保安機場因受地形所限,不能降落而折返,周等乃延至12月15日纔離開保安。12月15日,周一行離開保安,12月16日到達膚施(延安)城外。 12月16日,共產國際發電報,因電碼錯亂無法譯出,中共中央要求重發;12月20日,中共中央收到共產國際重發由季米特洛夫簽發之覆電。 共產國際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之方針與中共中央基本上一致,但中央之方針是國際來電以前就定。12月17日,周等到西安。周偕羅瑞卿、博古、叶剑英等九人抵達西安,當晚周與張會談。中国共产党派出周参与斡旋。周到西安時,並不知道共產國際有電報,他根據中共中央指示精神先後與張、楊談話,三方就一致同意採取和平解決方針。應張之邀請,周率李克農、羅瑞卿、張子華等人以紅軍代表團名義到達西安,共商事變解決大計。中國共產黨原執意殺蔣,得到史達林指示:堅決要求釋放蒋。經過內部爭辯後,中共最後决定服从斯大林的指示。
|
福克兰群岛的人口密度较低。根据2012年的人口普查,如不计服役军人及其家属,群岛的日均人口为2,932。2012年的一份报告表明福克兰群岛上有1,300位制服军人和50名英国国防部的公务员。斯坦利是领地人口最多的所在,拥有2,121位居民;其后是拥有369位居民的快活岭,这些人中大部分是空军基地的承建商;其他农村地区则生活了351人。岛上大部分居民都处于就业年龄(20至60岁),男性多于女性(53%和47%),并且这种差距在20至60岁年龄段人群中最为突出。根据2006年的人口普查,大部分岛民认为自己是基督徒(67.2%),非基督徒中拒绝回答这个问题或是自称没有宗教信仰的占31.5%,剩下的1.3%(39人)是其他宗教的信徒。 福克兰群岛的教育制度向所有5至16岁居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斯坦利、快活岭空军基地和多个农村定居点都有提供小学教育,但要上中学则必须前往斯坦利,这里提供寄宿设施和12个普通中等教育證書(GCSE)等级科目。16岁或以上的学子也可以前往英国的高校学习,并取得普通教育高级程度证书(A-Level)或职业訓練資歷。 注释说明 参考资料 扩展阅读 Work developed and published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Argentine 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RI). Printed in Bulgaria by Double T Publishers. 外部链接 福克兰群岛政府官方网站 福克兰群岛开发发展公司官方网站 福克兰群岛新闻网官方网站 BBC对福克兰群岛的简介 英国岛屿 大西洋群島 南美洲島嶼 岛国 Falkland Islands 南美洲属地 1833年大英帝國建立 1833年美洲建立 1833年建立的國家或政權 英語國家地區
|
船只补给和以高品质羊毛为中心的绵羊养殖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20世纪80年代,合成纤维的出现和牧场投入不足对绵羊养殖业造成了不利影响,但政府建立的专属经济区,以及向“任何希望在这片区域范围内捕鱼的人”销售捕鱼许可证都成为了新的主要收入来源,福克蘭群島周圍也是臺灣遠洋漁業在大西洋海域的主要作業區域,在此區內每年有十餘萬噸的魷魚捕獲量。1982年福岛战争结束后,福克兰群岛的经济重心逐渐向油田勘探和旅游业转移。 斯坦利是一个港口城市,作为领地首府,它也是群岛的经济中心,越来越多的工人从乡村地区迁居到此工作,城市人口由此逐渐增长。由于担心过分依赖捕鱼许可证的收入和过度捕鱼、非法捕鱼以及鱼类市场价格波动的威胁,群岛开始更为关注石油钻探,将其作为另一收入来源,不过暂时仍未找到“可開採量”。福克兰政府已经在没有得到英国援助的情况下资助了多个教育和体育发展项目。 第一产业在福克兰群岛中占据了大半江山,单捕鱼业就贡献了50%到60%的年度,农业也是重要的经济产业,岛上有十分之一的人口从事这一行业。全领地略超过四分之一的劳动力为福克兰群岛政府工作,政府因此成为这里的头号雇主。作为服务业组成部分的旅游业受到南极探险的刺激和带动,并且从连接英国和南美的直线航班中获益。大部分游客都是乘游船前来,他们受到群岛的野生动物和环境吸引,还对钓鱼、沉船潜水等活动有兴趣,其中大部分人都会在斯坦利住宿。领地的主要出口产品包括羊毛、皮革、鹿肉、鱼和乌贼,主要进口商品则是燃料、建筑材料和服装。 人口统计 福克兰群岛属同质社会,大部分居民都是1833年移民来此的苏格兰和威尔士人后裔。2006年的人口普查还表明部分岛民是法国、直布罗陀和斯堪的纳维亚人的后代。这次人口普查显示,有三分之一的岛民是在群岛上出生。英國國會在1983年通過的說明當地所有居民都是英國公民。 20世纪期间,福克兰群岛曾受到人口不足的严重影响,许多青年岛民为了追求现代生活方式和更好的工作机遇而离开了群岛。进入21世纪后,岛上人口得到来自英国、圣赫勒拿岛和智利的移民补充,人口数量趋于稳定。2012年,群岛再次进行了人口普查,大部分居民都将自己的国籍列为,比例达59%,接下来分别是英国人(29%)、圣赫勒拿岛人(9.8%)和智利人(5.4%)。岛上还生活有少量阿根廷人。 福克兰群岛的人口密度较低。根据2012年的人口普查,如不计服役军人及其家属,群岛的日均人口为2,932。2012年的一份报告表明福克兰群岛上有1,300位制服军人和50名英国国防部的公务员。斯坦利是领地人口最多的所在,拥有2,121位居民;其后是拥有369位居民的快活岭,这些人中大部分是空军基地的承建商;其他农村地区则生活了351人。岛上大部分居民都处于就业年龄(20至60岁),男性多于女性(53%和47%),并且这种差距在20至60岁年龄段人群中最为突出。根据2006年的人口普查,大部分岛民认为自己是基督徒(67.2%),非基督徒中拒绝回答这个问题或是自称没有宗教信仰的占31.5%,剩下的1.3%(39人)是其他宗教的信徒。 福克兰群岛的教育制度向所有5至16岁居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斯坦利、快活岭空军基地和多个农村定居点都有提供小学教育,但要上中学则必须前往斯坦利,这里提供寄宿设施和12个普通中等教育證書(GCSE)等级科目。16岁或以上的学子也可以前往英国的高校学习,并取得普通教育高级程度证书(A-Level)或职业訓練資歷。 注释说明 参考资料 扩展阅读 Work developed and published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Argentine 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RI). Printed in Bulgaria by Double T Publishers. 外部链接 福克兰群岛政府官方网站 福克兰群岛开发发展公司官方网站 福克兰群岛新闻网官方网站 BBC对福克兰群岛的简介
|
病因 病原菌 梅毒螺旋體亞種螺旋體是螺旋狀、革蘭氏陰性、高度移動的細菌,其他相關梅毒螺旋體引起的人類疾病包括雅司病(雅司亞種)、品他病(斑點螺旋體亞種)和(流行性亞種),它們不會導致神經系統疾病。人類是梅毒螺旋體亞種唯一已知的自然宿主,其無法在宿主以外的環境存活數天。這是由於其基因組很小(1.14 MDa),所以未編碼製造主要營養的代謝路徑。梅毒螺旋體亞種的倍增時間大於30小時,是較緩慢的。 传播 梅毒主要是透過性行為傳染,或在懷孕時由母親垂直傳染給胎兒,螺旋體可穿過粘膜或有傷口的皮膚,因此若親吻時有碰觸到傷口也是有可能被感染,同樣地,口交、性交以及肛交都是傳染途徑。大約30-60%曾接觸第一期或第二期梅毒病灶的人會得到此病。若用實例來解說,57個接種個體中大約有50%的機率會被感染,如此可知梅毒的傳染力。大多數(60%)發生在美國的新病例都是男男間性交導致。它同樣也會藉由血液製品傳播,但因為現今有許多國家都開始進行血液檢測,所以也降低了傳染風險。因為而感染梅毒的機率已可說是相當少見了。 梅毒螺旋体怕干燥、怕氧气,所以在人体外的生存能力極低,在干燥環境和阳光照射下很快便死亡,但在潮湿环境下可以生存较长时间。梅毒通常不會經由馬桶座墊、日常活動、浴缸或分享餐具或衣物而傳播。這主要是因為该细菌在離開人體後很快就會死亡,所以藉由生物體來做為傳播媒介是幾乎不可能的。普通消毒剂如升汞(1:1000)和热肥皂水都能在短时间内消滅此细菌,煮沸也可將其立即殺死。 治療 感染初期 不複雜梅毒之首選治療仍然是單一劑量的肌內注射長效性青黴素。多西環素和四環黴素則是對青黴素過敏的替代選擇;然而,因有胎兒出生缺陷的風險,不建議孕婦使用此兩藥。梅毒對巨環內酯、利福平、克林黴素常有抗藥性。頭孢曲松,是第三代頭孢菌素,和青黴素一樣有效。建議治療中的人在水泡未痊癒之前,避免進行性行為。 感染後期 因青黴素G難以滲入中樞神經系統,對於神經性梅毒,則建議靜脈注射大劑量青黴素最少10天。如果對青黴素過敏,可改用雙鈉鹽或減敏療程。若較晚治療可連續三周每週一次肌肉注射青黴素G。在梅毒早期,如對盤尼西林過敏,可使用德霸黴素膠囊或四環黴素,但改用此兩藥會治療較久。在此階段治療可限制疾病進展,但對已損傷處則僅有輕微的作用。 雅-赫氏反應 治療的其中一個副作用是雅-赫氏反應。此副作用經常一小時之內發生,並持續24小時發燒、肌肉痛、頭痛和心跳加快。它是因為破裂的梅毒桿菌釋放脂蛋白(內毒素),導致免疫系統釋放細胞激素所引起的現象。 诊断 临床上,很难从外观早期诊断出梅毒,須利用血液檢查或顯微鏡檢方能確診,驗血因較好操作,故較常用。然而,以上檢查無法區分是在梅毒的哪一個分期。 血液检测 血液測試分成及密螺旋體試驗。非密螺旋體試驗通常用作初篩,包括(VDRL)及(RPR)。然而這些試驗有時會出現偽陽性,需要利用密螺旋體試驗再做確認,例如(TP-PA)或(FTA-Abs)。非密螺旋體試驗偽陽性也可能出現在水痘或麻疹病毒感染的患者,或是淋巴瘤、肺結核、瘧疾、心內膜炎、結締組織病和妊娠等狀況下。密螺旋體抗體試驗通常在開始感染後2至5週即會呈現陽性反應,而神經性梅毒可藉由已知梅毒感染下,大量的白血球(主要是淋巴球)及腦脊液中高蛋白質含量作診斷。 直接测试 下疳患者的在暗視野顯微鏡下可能可以做立即性的診斷。在取得檢體10分鐘以內要做檢驗,靈敏度可達到接近80%,然而醫院並不是隨時備有這樣的設備給檢驗人員使用,因此僅可用作確認,而非初步診斷。另外2種試驗也可用於檢驗下疳患者的檢體,(DFA)及核酸增幅試驗。直接螢光抗體試驗利用標有螢光素的抗體與特定的梅毒蛋白結合,而核酸增幅試驗利用聚合酶鏈鎖反應(PCR)等技術偵測梅毒特定基因序列的存在。這些檢驗方法並不受時間影響,因為病不需要活的菌體即可做檢驗。 预防 截至2020年為止,並沒有疫苗能有效地預防梅毒,不過正在研發一些根據梅毒螺旋體蛋白來降低病變的疫苗。避免與感染者的親密身體接觸可以有效降低梅毒傳播機率,正確使用乳膠安全套也可以降低梅毒傳播機率,但不等於能完全消弭相關風險。美國疾病管制局建議與未感染的性伴侶維持類似一夫一妻制的長期關係,並避免使用酒精及其他會增加危險性行為可能性的藥物。 只要孕婦在懷孕初期進行產檢以及在感染梅毒後立即著手治療,則可以預防新生兒感染先天性梅毒的機會,「」強烈建議所有的懷孕婦女都應進行全面性的篩檢而世界衛生組織則建議婦女在初次以及妊娠第三期時的產檢時實施梅毒篩檢。若檢驗結果呈現陽性,相關單位會建議伴侶也應同樣接受治療。先天性梅毒在開發中國家依舊橫行,因為多數的產婦並沒有接受產檢,而就算有產檢的婦女,也不一定有進行過梅毒篩檢。在已開發國家有時也會有零星個案,因為那些最容易感染梅毒的族群(例如因使用毒品等原因者),也是在懷孕期間最少受到妥善照顧的一群。目前有多項措施,是希望協助中低收入國家藉由篩檢,降低先天性梅毒的患病人數,而這些措施都已證實是相當有效。 梅毒在許多國家都是列為法定傳染病,包括加拿大、歐盟與美國都是如此。這就表示醫護人員需要在必要時通報衛生主管機關,同樣地,對該名患者的伴侶也有進行的義務,醫師也須鼓勵病患去尋求醫療協助。疾病管制局建議,有進行男男性交的男性每年至少需進行一次梅毒篩檢。 有許多方法可提高梅毒篩檢的後續追蹤,包含藉由電子郵件和簡訊做提醒。 流行病学 梅毒于2013年感染約31.5萬人,據信在1999年梅毒已感染了超過1.2億的人,其中发展中国家占了90%的個案。每年約有70萬至160萬人受梅毒影響而造成流產、胎死腹中與先天性梅毒,在2010年期間約造成113,000人死亡,較1990年202,000人少一些。梅毒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造成大略20%的新生兒死亡,娛樂性藥物使用者、HIV感染者與男男性交者擁有較高的發生率。在美國,2007年男性引發梅毒的比率高過女性六倍,然而在1997年比例卻是相當的。其中非裔美國人在2010年占了近半數的個案截至2014年,美國的梅毒感染數仍持續增加。 梅毒在18與19世紀的歐洲十分流行,福樓拜發現梅毒在19世紀埃及的妓女間十分流行。在20世紀初直到1980、1990年代之間,已開發國家的梅毒感染狀況,由於抗生素的廣泛使用而降低。2000年起,梅毒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澳洲與歐洲的感染率正逐漸升高,主要發生於男男性接觸人群。然而,美國女性的感染率趨於穩定;英國女性的感染率雖有升高,但升高比率相較男性緩慢。自1990年代以來,中國與俄羅斯異性戀者感染率上升這得歸咎於不安全性行為,例如濫交、招妓,以及性行為中較少使用防護措施。 在未經治療的情況下,死亡率約為8%至58%,其中男性死亡率較高。梅毒的症狀在19、20世紀逐漸逐漸變得不嚴重,一部分是因為現今普遍且有效的治療和螺旋體的病毒性下降,因為及早治療,降低了併發症的出現。梅毒提高了愛滋病的傳染風險達二到五倍,也常見到同時感染的情形(此比例在数个城市中心达到30–60%)。古巴在2015年成為全世界第一個根除梅毒垂直感染(由母親對小孩的感染)的國家。 历史 歐洲 梅毒的確切來源存在爭議。目前僅能確定在歐洲接觸到它之前,梅毒便存在於美洲大陸。爭議的癥結點是不確定梅毒在傳入歐洲之前,是否也同時存在於其他地區只是未被辨識出來。其中有「哥伦布假说」及「前哥伦布假说」兩種較主要的假設:「哥倫布假說」認為梅毒會從美洲被傳播到歐洲,和哥倫布遠航所同行的船員們脫不了關係;另一種則是認為其實歐洲本來就存在梅毒,只是一直沒有被人發現,直到哥倫布回到歐洲不久後,它才正式被發現。而這兩種假說,分別被稱為「哥倫布假說」與「前哥倫布假說」。不過目前現有證據而言較支持「哥倫布假說」,因為梅毒第一次在歐洲爆發的書面記錄,記載於1494或1495年的義大利那不勒斯。當時法國正入侵義大利。也因為有人聲稱是法國人傳播梅毒的,所以它最初被那不勒斯人稱為「高盧病」。 但也因為此病是在那不勒斯投降後,才在軍隊中爆發開來,因此也被稱為那不勒斯病。 1530年,意大利维罗納的医生兼诗人吉羅拉莫·弗拉卡斯托羅发表了《西菲利斯:高卢病》(Syphilis, sive Morbus Gallicus),為一韻以长短格六步格所写的拉丁文詩。该诗描述意大利疾病肆虐情形,詩中主人翁是一位名叫西菲力士(Syphilus)的牧羊人此病在历史上也被称为「大痘」。患有高卢病(morbus gallicus),是一种性病。有人认为可能是第一位患有梅毒的人,于是便把这种疾病叫做Syphilus。 梅毒螺旋體這種致病微生物,最早是由和於1905年時所發現的。第一個有效治療梅毒的灑爾佛散是保罗·埃尔利希在1910年發現的,在1943年證實此療法有效。20世紀中發現抗生素並將其用在治療中,在這之前一般會用水銀治療,並且是將患者隔離,治療的副作用往往比疾病本身更嚴重。 歷史上像弗朗茨·舒伯特等名人可能都患有梅毒。尼采長期以來一直也被認為是因為後期梅毒而去世,但最近對此診斷已有提出質疑。
|
16世纪以前,中国尚无梅毒的记载,1498年,梅毒出现於印度。大约于1505年,梅毒由葡萄牙商人传入广东岭南一带,当时称“广东疮”、“杨梅疮”,此后梅毒向内陸传播。明代陈司成著《霉疮秘录》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论述梅毒最詳盡的专著,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详细记载了梅毒流行情况。 1636年,陈司成在《霉疮秘录》一书记載如下:“独见霉疮一症,往往外治无法,细观经书,古未言及,究其根源,始于舞会之未,起于岭南之地,致使蔓延通国,流祸甚广”,“一感其毒,酷烈匪常……”,“入髓沦肌,流经走络,或攻脏腑,或寻孔窍……,始生下疳继而骨痛,眉髮脱落,甚则目盲,耳闭”。“甚则传染妻孥,丧身绝良,移患于子女。” 藝術與文學 目前已知最早描繪梅毒形象的是杜勒於1490年代所繪製的版畫《梅毒患者》,畫中人物的形象據信是一位國土傭僕(北歐傭兵)。19世紀有關「紅顏禍水」和「蛇蠍女郎」的傳聞,有可能有部分與梅毒流行有關,如當時的济慈所寫的《》,即是該時代背景的經典範例之作。 畫家斯特拉达努斯在1580年代曾繪製畫作,描述一位富人接受有關癒創樹的治療,此畫作的標題是「准备和使用愈创木酚来治愈梅毒」(Preparation and Use of Guayaco for Treating Syphilis)。此畫作是在一系列慶祝發現新大陸的畫作中,也可以表示對當時的歐洲貴族而言,梅毒的治療是多麼的重要。在圖畫中,有四名僕人在准备药汁,醫生正在檢視,而病人正在飲用藥汁。 社会与文化 艺术与文学 艺术家在1580年左右画了幅画,描绘一名富人接受以热带愈疮木进行的梅毒治疗。该作品的名称为「备置及使用愈创木来治疗梅毒」。该艺术家选择在一系列作品中纳入此图像来庆祝發现新世界,这显示出对当时的欧洲菁英份子而言,梅毒的治疗(即使无效)有多重要。在这幅色彩丰富且细节清楚的作品中,描绘了4名正在准备药汁的仆人,而一名医生在盯着倒霉的病人喝药的同时藏了东西在背后。 塔斯基吉和危地马拉研究 二十世紀在美國進行的塔斯基吉梅毒試驗,是相關駭人聽聞且衝擊醫學倫理底線的實驗。這項計畫是由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所資助,由塔斯基吉研究機構在阿拉巴馬州的塔斯基吉進行的醫學實驗。這項計畫開始於1932年,那時候梅毒還是大規模的流行疾病,還沒找到安全又有效的治療方法。此計畫的設計,是為了研究感染梅毒後的發病歷程。1947年,人們發現,盤尼西林可治療初期的梅毒感染,也開始廣泛的使用,不過對於較晚期梅毒病患的效果,卻仍混沌不明。研究機構的負責人沒有提供受試者盤尼西林,不過此說法仍有爭議,因為後來有發現部分的個案曾有接受盤尼西林治療的紀錄。 在1960年代,美籍律師寫信給主導塔斯基吉梅毒試驗的機關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信中提到有數以百計的黑人病患本可治癒,卻因為這個實驗喪生及衍生的道德問題。該局卻回信提到,這個計畫必須持續到所有的患者死去為止。到了1972年,邦司頓投書主流媒體,造成了社會一片嘩然。也因為這樣,這個計畫被迫終止,這場訴訟耗費九百萬美元,而美國國會也成立了專責委員會,立法阻止相似的事件在未來再度發生。 1994年成立了塔斯基吉梅毒試驗專責委員會,由於委員會的努力,梅毒試驗的倖存者在1997年5月16日受邀前往白宮,由美國總統柯林頓代表政府為這項研究向倖存者致歉。 1946年到1948年在危地马拉也有進行由美國資助的梅毒人體試驗,是在在危地马拉執政時和一些卫生部长和官员的合作所下进行。醫生讓士兵、犯人和精神病患在沒有知情同意的情形下,感染梅毒及其他性傳染病,再用抗生素進行治療。美國在2010年10月正式向危地马拉為此人體試驗致歉。 參考書籍 《天才、狂人的梅毒之謎》,德博拉·海登著,李振昌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世界瘟疫史》,王旭东孟庆龙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 Parascandola, John. Sex, Sin, and Science: A History of Syphilis in America(Praeger, 2008)195 pp. ISBN 978-0-275-99430-3 excerpt and text search Shmaefsky, Brian, Hilary Babcock and David L. Heymann. Syphilis(Deadly Diseases & Epidemics)(2009) Stein, Claudia. Negotiating the French Pox
|
餐後2小時 > 8.5 mmol/L; 符合其中的任意一項,即可確診妊娠糖尿病。 其他類型糖尿病 一些糖尿病導因有別於第1型,第2型和妊娠糖尿病,這包括: β細胞基因缺陷(β細胞分泌胰島素) 遺傳性胰島素抗拒 胰臟疾病 荷爾蒙失調 化學或藥物導致 併發症 糖尿病的併發症主要表現在全身微循環的障礙,可以發生在心臟血管、腦血管、眼的視網膜、四肢週邊血管及腎臟,也可引起神經病變等,常見併發症如下: 1.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俗稱「糖尿眼」,長期的高血糖環境會損傷視網膜血管的內皮,引起一系列的眼底病變,如微血管瘤、硬性滲出、棉絮斑、新生血管、玻璃體增殖甚至視網膜脫離。一般糖尿病出現十年以上的病人開始出現眼底病變,但如果血糖控制差,或者是第1型糖尿病的患者則可能更早出現眼底病變,故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到眼科檢查眼底。 2.糖尿病腎病:俗稱「糖尿腎」,可分成五個階段,最終可能引致腎衰竭。糖尿病患者患上腎病的機會比非糖尿病人士高出許多,當中約一半二型糖尿病患者受到影響。在晚期時,慢性腎臟疾病的患者胰島素敏感性降低,代償性胰島素分泌不足,導致耐糖量降低,因此更容易引起糖尿病,相反的糖尿病也容易導致慢性腎臟疾病 ,更可能會導致腎衰竭,患者必須接受透析治療或腎臟移植。腎功能下降除了和患者的壽命較平均壽命為短有關外,亦會增加其他和糖尿病相關併發症的風險,例如低血糖和心血管疾病。 腎臟病初期幾乎沒有症狀,僅能仰賴民眾高度的警覺,及時的驗血驗尿檢驗 ,若曾服用可能影響腎功能之藥物,並留意到排尿發生變化,或有腎臟病家族史與高血壓病史,建議與專業醫師會診安排後續診斷流程。 3.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俗稱「DPN」,因長期代謝失調血管系統功能影響,引起神經系統病變。常見:下肢、手臂、手指出現劇烈疼痛刺痛、燒灼、麻木感,持續性異感痛,會影響生活品質,睡眠、情緒(焦慮、憂鬱)。晚期後遺症包含足部潰瘍、夏科氏神經性關節病變、甚至截肢。共病症包含:憂鬱、自律神經病變、認知功能障礙、周邊動脈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4.糖尿病足:俗稱「糖尿腳」,初期只是腳部傷口難於癒合,若處理不當可引致截肢。 5.心血管疾病,俗稱「糖尿心」,過高的血糖水平會持續影響患者的心血管健康。也有可能引發心臟衰竭,心衰竭又稱為鬱血性心衰竭,俗稱心臟無力,是指心臟功能受損,心臟無法打出足夠的血液量,無法滿足身體及組織代謝的需求,而產生一連串的症狀。糖尿病患者即使沒有心臟異常,仍屬於 A 階段的心衰竭,血糖控制越差,心衰竭發生率越高。 心臟衰竭依疾病嚴重程度分成ABCD四個階段: A 階段-高危險群心衰竭患者(如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肥胖、 代謝症候群,接受具心臟毒性藥物治療)但尚無結構性的心臟異常 B 階段-已有結構性心臟異常(陳舊性心肌梗塞、瓣膜疾病、左心室肥大、收縮功能低下)但尚未有心衰竭症狀 C 階段-已有結構性心臟異常,併有心衰竭症狀 D 階段-末期心衰竭,藥物治療後仍有心衰竭症狀,需要特別的介入性 治療 心臟衰竭常見症狀有食慾下降、水腫、呼吸困難、心律不整、端坐呼吸(平躺時會感到呼吸困難)、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咳嗽、腦部缺氧等,研究指出97%的心臟衰竭病人至少有1個身體症狀,而91%則有多種症狀; 其中又以呼吸困難、疲憊及水腫最為常見。 診斷可藉由胸部X光、心臟超音波或核子醫學檢查得知心臟是否有擴大可能,而心電圖也可查見合併心律不整,如心房振顫或心肌缺氧的變化。 多項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一般人高出二至四倍,更有約四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最終死於心血管疾病。因此,醫學界近年提倡在「控糖」之餘,同時必須重視患者的心血管健康。 6.骨質疏鬆症:因骨質密度下降而令骨折風險提高的疾病。糖尿病與骨質疏鬆症息息相關,屬第1型糖尿病的骨折風險更為嚴重,因第1型糖尿病患者其較低的骨質密度、低骨代謝、骨骼微細結構脆弱等相關併發症影響下,有較高骨折風險;儘管第2型糖尿病患者因為體重較重而有較高的骨質密度 ,但研究顯示第2型糖尿病患者相較一般人卻有高達三倍的骨折風險,其中以髖部骨折為最大宗 。 骨質疏鬆症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僅有輕微的早期症狀,例如:下背疼痛、頸椎疼痛、身高變矮、彎腰駝背等須留心發現,患者往往是在造成骨折或骨裂後,才驚覺罹病,目前可透過骨質密度檢查、超音波骨密度測量儀進行檢測。 7.牙周病:為牙齒周圍組織的發炎疾病,若牙周病控制不佳,將影響病人的血糖控制,且會提高糖尿病併發症發生的風險。相對的,若糖尿病人血糖控制不佳,罹患牙周病的風險與後續缺牙的可能性也相對較高,因此牙周病與糖尿病為雙向互相影響的關係。 早期牙周病並無明顯疼痛症狀,常見伴隨牙齦紅腫、牙齦出血、口臭、牙齦萎縮牙根敏感、牙齒縫隙越來越大、牙齒搖動度變大、牙齒位移或變長、咀嚼無力感,建議透過每三至六個月定期口腔檢查可有效預防,若發現有牙周病的症狀,及早接受牙周專業治療。 糖尿病的預防與治療方式包括維持均衡飲食、定期運動、戒菸、維持理想體重。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血壓控制與腳部護理也是十分重要的。第1型糖尿病必須注射胰島素以控制血糖;而第2型糖尿病則可以使用口服藥控制血糖,若有需要也可以搭配胰島素注射。糖尿病用的部分口服藥與胰島素可能會造成低血糖。對同時患有肥胖症的第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減肥手術是有效的治療。對於妊娠糖尿病的患者來說,血糖通常會在生產後恢復正常。 世界衛生組織2016年的報告指出全世界有4.22億人患有糖尿病,2012年估計有150萬人死於高血糖所引起的後果。2012年,糖尿病患中超過80%的死亡病例發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 2013年,全球共有三億八千二百萬名糖尿病患者,其中有90%是第2型糖尿病。在成年人口中患有糖尿病的比例已達8.5%,性別比例則大致相等,預期到2035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將增加至五億九千二百萬名。 2012-2013年間,每年糖尿病了造成一千五百萬至五千一百萬人死亡,在死因中排名第八。一般而言,罹患糖尿病會使死亡風險加倍。 2013年全球因糖尿病所導致的耗費估計達五千四百八十億美元,2012年單在美國就花費二千四百五十億美元。另有研究發現,亞洲人(特別是東亞人)更容易患糖尿病,並與以米飯為主食高度相關。 歷史 糖尿病自古代就已被發現,糖尿病被最早記載於西元前一千五百年的古埃及,直到西元二世紀,由希臘醫師阿萊泰烏斯(Aretaeus of Cappadocia)命名為「diabetes」,意思是「篩」,因為病人一直口渴與排尿,人體好似篩子,東漢張仲景《金匱要略》:「飲一斗小便一斗」,是漢醫的類似記載。在中世紀以後在世界各地出現了多種不同的治療方法,但是,直到1900年左右糖尿病的發病機理才被科學實驗所證實。1889年,德國科學家約瑟夫·馮·梅林(Joseph von Mering)和俄裔德國科學家奧斯卡·明科夫斯基發現摘除了胰腺的狗出現了糖尿病所有的症狀並在不久後死亡。1910年,愛德華·阿爾伯特·沙比-謝弗爵士提出患有糖尿病的病人是因為缺少一種胰腺製造的物質,他建議稱這種物質為“insulin”(源自拉丁文“insula”,原意為小島,中文譯為“胰島素”)。 直到1921年,胰臟在新陳代謝中的內分泌作用以及胰島素是否真的存在才被進一步的研究所證實。1921年,弗雷德里克·格蘭特·班廷爵士和查爾斯·赫伯特·貝斯特重複了梅林和明科夫斯基的實驗,然後,他們進一步證明,可以通過注射健康狗的胰島提取物使患了糖尿病的狗恢復過來。班廷、貝斯特以及他們的同事,特別是化學家科利普(Collip)在多倫多大學繼續從事提純牛胰島素的工作。直到1922年,第一位糖尿病患者得到了一種有效的治療——胰島素注射療法。班廷和實驗室主任約翰·麥克勞德因此獲得了1923年的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這在諾貝爾獎歷史上是最快的一次,從發現到獲獎只有2年的時間。班廷和貝斯特為胰島素註冊了專利但是並沒有收取專利許可費或控制商業生產,這使得胰島素的生產和使用迅速的遍及全世界。 1936年1月爵士發表論文指出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區別。 其他的劃時代的發現包括: 1942年,發明磺酰脲類藥物(作用於胰島的β細胞以增加胰島素的分泌) 1955年,化學家弗雷德里克·桑格爵士(Sir Frederick Sanger)確定了胰島素中氨基酸的排列次序,他也因此而獲得1958年諾貝爾化學獎; 胰島素的放射性免疫測定(radioimmunoassay),由羅薩林·耶洛和所羅門·伯森(Solomon Berson )發明,耶洛因此獲得1977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
Mering)和俄裔德國科學家奧斯卡·明科夫斯基發現摘除了胰腺的狗出現了糖尿病所有的症狀並在不久後死亡。1910年,愛德華·阿爾伯特·沙比-謝弗爵士提出患有糖尿病的病人是因為缺少一種胰腺製造的物質,他建議稱這種物質為“insulin”(源自拉丁文“insula”,原意為小島,中文譯為“胰島素”)。 直到1921年,胰臟在新陳代謝中的內分泌作用以及胰島素是否真的存在才被進一步的研究所證實。1921年,弗雷德里克·格蘭特·班廷爵士和查爾斯·赫伯特·貝斯特重複了梅林和明科夫斯基的實驗,然後,他們進一步證明,可以通過注射健康狗的胰島提取物使患了糖尿病的狗恢復過來。班廷、貝斯特以及他們的同事,特別是化學家科利普(Collip)在多倫多大學繼續從事提純牛胰島素的工作。直到1922年,第一位糖尿病患者得到了一種有效的治療——胰島素注射療法。班廷和實驗室主任約翰·麥克勞德因此獲得了1923年的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這在諾貝爾獎歷史上是最快的一次,從發現到獲獎只有2年的時間。班廷和貝斯特為胰島素註冊了專利但是並沒有收取專利許可費或控制商業生產,這使得胰島素的生產和使用迅速的遍及全世界。 1936年1月爵士發表論文指出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區別。 其他的劃時代的發現包括: 1942年,發明磺酰脲類藥物(作用於胰島的β細胞以增加胰島素的分泌) 1955年,化學家弗雷德里克·桑格爵士(Sir Frederick Sanger)確定了胰島素中氨基酸的排列次序,他也因此而獲得1958年諾貝爾化學獎; 胰島素的放射性免疫測定(radioimmunoassay),由羅薩林·耶洛和所羅門·伯森(Solomon Berson )發明,耶洛因此獲得1977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1969年,多蘿西·克勞福特·霍奇金發現了胰島素的三維空間結構; 1988年杰拉德·瑞文博士確認了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 2006年12月20日,聯大通過第61/225號決議,此後每年的11月14日為聯合國糖尿病日。這一天是發現了胰島素功用的加拿大醫學家弗雷德里克·班廷的誕辰。 病因及類型 一型糖尿病 一型糖尿病其特徵是胰島中產生胰島素的胰島B細胞丟失,導致胰島素缺乏。這種類型可以進一步分類為免疫介導或病因不明症。大多數1型糖尿病是免疫介導的,其中T細胞介導的自身免疫攻擊導致β細胞和胰島素的損失。 它導致北美和歐洲大約10%的糖尿病病例。大多數受影響的人在發病時其他方面都很健康,體重也很健康。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和反應性通常是正常的,尤其是在早期階段。儘管由於多發於兒童而被稱為“青少年糖尿病”,但現在大多數患有1型糖尿病的人都是成年人。 1型糖尿病部分遺傳,具有多個基因,包括某些HLA基因型,已知會影響患糖尿病的風險。在遺傳易感人群中,糖尿病的發作可能由一種或多種環境因素觸發, 例如病毒感染或飲食。有幾種病毒與此有關,但迄今為止還沒有嚴格的證據支持人類的這一假設。 1型糖尿病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並且很大一部分是在成年期被診斷出來的。成人隱匿遲發性自體免疫糖尿病(LADA)是成人患1型糖尿病時應用的診斷術語;它比兒童的相同病症起病更慢。鑑於這種差異,一些人使用非官方術語“1.5 型糖尿病”來形容這種情況。患有 LADA 的成年人最初經常被誤診為患有2型糖尿病,這是基於年齡而非病因。 二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的特點是胰島素抗,可能合併胰島素分泌相對減少。 身體組織對胰島素的不良反應被認為涉及胰島素受體。但是,具體缺陷尚不清楚。由於已知缺陷導致的糖尿病病例單獨分類。 2型糖尿病是最常見的糖尿病類型,佔糖尿病的95%。 許多 2 型糖尿病患者在達到 2 型糖尿病的標準之前就有 前驅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損和/或葡萄糖耐量受損)的證據。 通過改變生活方式或藥物,改善胰島素敏感性或減少肝臟葡萄糖產生,可以減緩或逆轉前驅糖尿病向顯性 2 型糖尿病的進展。 2 型糖尿病主要是由於生活方式因素和遺傳因素造成的。 已知許多生活方式因素對 2 型糖尿病的發展很重要,包括 肥胖病(定義為 身體質量指數 大於 30)、缺乏 身體活動 ,不良的飲食,壓力,和城市化。 30% 的中國人和日本人後裔病例、60-80% 的歐洲人和非洲人後裔病例以及 100% 的皮馬印第安人和太平洋島民病例與體內脂肪過多有關。 即使那些不肥胖的人也可能有很高的 腰肢比。 食糖-加糖飲料等飲食因素與風險增加有關。 飲食中 脂肪 的類型也很重要,脂肪和脂肪 和 反式脂肪 會增加風險,多不飽和 和 單不脂肪和脂肪酸 降低風險。 過量食用白米可能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尤其是中國人和日本人。 缺乏身體活動可能會增加某些人患糖尿病的風險。 不良童年經歷,包括虐待、忽視和家庭困難,使晚年患 2 型糖尿病的可能性增加 32%,其中 忽視 的影響最強。 抗精神疾病藥副作用(特別是代謝異常,血液異常和體重增加)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不良飲食和身體活動減少),是潛在的風險因素。 诊断标准 糖代谢状态分类(WHO1999) 治疗和生活、飲食控制 總的治療原則是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包括飲食控制、體育鍛煉、減輕體重,不吸煙及避免二手煙 )來預防及控制糖尿病,並配合藥物治療以達到控制血糖、延緩疾病進展或惡化、延長加藥時間,預防併發症的目的。 口服降糖药物
|
160/100 mmHg。一篇2003年的系統性文獻回顧指出,血壓每降低5 mmHg 能減少34%的中風機率、21% 罹患冠狀動脈疾病的機率、及降低失智症、心臟衰竭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当测量到高血压且合并临床发现靶器官(目标器官)损伤,则必须使用药物介入治疗。这些靶器官损伤包括:左心室肥厚、心肌梗死、心脏衰竭、动脉粥样硬化斑、外周动脉疾病、视网膜血管病变、微蛋白尿、慢性肾衰竭、中风等。 生活方式的改变 高血压的第一种治疗方法同上面建议的为预防高血壓而进行的生活方式改变是相同的,包括饮食模式的变化,即体育锻炼和减轻体重。这些改变都已经被证明具有显著的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功效。即使血压高到足以需要立即使用药物的时候,仍然建议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不同的为减轻心理压力而设制的计划,如生物反馈、放松术或打坐都被宣传说能降低高血压,然而,科学研究总的来说都还没能证明这些方法的疗效,因为这些研究的质量一般都比较低。 进行诸如之类的饮食变化是非常有益的。长期(4周以上)的低钠盐饮食在白种人中能有效地降低血压,无论他们是患有高血压还是血压正常的人。此外,,一种含丰富的坚果、全谷类、鱼类、家禽、水果和蔬菜并备受推崇的饮食法,也能降低血压。该饮食计划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限制含钠盐類的摄入量,尽管此饮食中也包含丰富的钾、镁、钙和蛋白质。 药物 几种药物统称为抗高血压药,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等疾病。开药方时,医师会考虑到病人的心血管危险(包括心衰与中风危险)及血压读数。如果开始执行药物治疗,美国心脏、肺和血液研究院关于高血压的第七次联合会议建议医师监督药物治疗的反应并评估任何由此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血压降低5 mmHg可以减少34%的中风危险及21%局部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血压降低也可以降低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痴呆、心力衰竭和死亡率。治疗的目的是要将大多数人的血压降低至140/90 mmHg,并降低患有糖尿病和肾病病人的高血压。有些医务人员建议将血压水平保持在120/80 mmHg以下。如果没有达到血压目标,则需进一步治疗。 药物选择的指南及如何制定各种亚组的最佳治疗方法会随着时间更改,且在不同的国家之间也有区别。专家们尚未在最佳药物上取得一致意见。科克伦协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指南支持低剂量的以噻嗪为基础的利尿剂并将其视为首选初期治疗方法。英国指南重点强调对于55岁以上的人群或祖籍为非洲或加勒比海的人群采用钙通道阻滞剂(CCB)。指南还建议年轻一点的人群采用血管紧张肽I转化酶抑制剂(ACEI)作为首选初期治疗方法。在日本,治疗初期可使用的6类药物包括:CCB,ACEI/ARB、噻嗪类利尿剂、贝塔受体阻滞剂和,这些药物都被视为合理的。在加拿大,除了阿尔法受体阻滞剂外,所有其它药物都可能被当作第一选择。 药物联用 多数人需要使用多种药物控制高血压。JNC7 a和ESH-ESC指南支持在初期治疗阶段,当心脏收缩压超过目标值20 mmHg或心脏舒张压超过目标值10 mmHg时,使用两种药物。首选的组合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和钙通道阻滞剂,或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和利尿剂。二线选择方案如下: 钙通道阻滞剂配合利尿剂 贝塔受体阻滞剂配合利尿剂 二氢吡啶通道阻滞剂配合贝塔受体阻滞剂 二氢吡啶通道阻滞剂配合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之一 不推荐联合方案如下: 非二氢吡啶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配合贝塔受体阻滞剂 双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剂(例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剂和贝塔受体阻滞剂 贝塔受体阻滞剂和抗肾上腺素药 由于存在急性肾衰竭的高风险,务必要避免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与一种利尿剂及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包括选择性环氧合酶和非处方药物,如布洛芬)联合使用。这一形式的药物联用在澳大利亚医药文献中俗称“三重打击(triple whammy)”。现已有包含两种固定类型药物联合的片剂。虽然这些药物较为方便,但最好限于已确定需使用各成份的人群使用。 老年人 对于超过60岁和以上的人群,治疗中等和严重高血压会降低死亡率和心血管病副作用。对80岁以上的人群,之前的治疗方法虽不能大幅将低死亡率但会减低心脏病危险。 噻嗪类利尿剂是美国的首选药物,建议的血压目标为低于140/90 mm Hg。在修订的英国指南中,钙通道阻滞剂被视为首选治疗方法,目标门诊血压读数低于150/90 mmHg,或动态血压检测或家庭血压检测低于145/85 mmHg。 顽固性高血压 顽固性高血压是指即使一次性服用属于不同类型的三种抗高血压剂后,始终保持在目标值之上的高血压。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指南已经在英国和美国出版。 患病率 至2000年,有近十亿人或近于26%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该病在发达国家(330,000,000)和发展中国家(639,000,000)均相当普遍。然而,不同地区的发病率差距颇大,在印度农村低至3.4%(男性)和6.8%(女性),在波兰却高达68.9%(男性)和72.5%(女性)。 1995年在美国,估计约约四千三百万人患有高血压或服用抗高血压药。这一数字占了美国成年人数的几乎24%。美国患有高血压的人群比率一直在增长,并于2004年达到了29%。至2006年,美国高血压人数达到了七千六百万(占总人口的34%),且非籍美国成年人以44%的比率成为全球高血压发病率最高的人群。该病在美洲土著人中很常见而在美国白人和墨西哥裔美国人中不是很常见。此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而在美国东南部较高。跟女性相比,高血压在男性中更常见(尽管更年期趋于降低这种差距),在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地区也较为普遍。 儿童 儿童患高血压的比率也在增高。多数儿童高血压,尤其在青春期前,继发于潜在的疾病。除了肥胖外,肾疾病是儿童时期高血压病的最常见原因(60-70%)。青少年通常患原发性高血压,占比约85-95%。 历史 量測 现代人对心血管系统的认知始于英國醫生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1578–1657)医生的这部医学著作《心血运动》(De otu ordis)。哈维在著作中描述了血液的循环。1733年英国牧师(Stephen Hales)第一次公布了血压测量结果。 1808年托马斯·杨认为高血压是一种疾病,1836年理查德·布莱特(Richard Bright)也把高血压描述为一种疾病,等等。 (Frederick Akbar Mahomed,1849–1884)首次报告了一例没有肾病症状的血压升高。 然而,直到1896年(Scipione Riva-Rocci)发明了袖套法血压计之后,高血压才成为临床病症。这项发明使得人们可以在临床上测量血压。1905年(Nikolai Korotkoff)改进了血压测量技术,提出了概念,即血压计袖套放气时听诊器所听到的动脉声音。 治療 历史上对所谓的“硬脉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放血或者采用水蛭减少血量。中国的黄帝、凯尔苏斯、盖伦、以及希波克拉底都主张放血。 19世纪和20世纪,在有效的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法问世以前,有三种高血压治疗方法,都有很多副作用。这些方法包括严格的钠限制(例如米饭饮食)、(外科手术切除部分交感神经系统)、以及热原质治疗(注射引起发热的物质,间接降低血压)。最早治疗高血压的化学药物硫氰酸钠在1900年投入使用,但副作用很多,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又开发出了几种其它药物。最流行且有效的有四甲基氯化铵及其衍生产品、肼屈嗪和利血平(来源于药用植物“蛇根木”)。第一种耐受良好的口服药物的发现使高血压治疗出现重大突破。这种药物是,它是第一种噻嗪化物利尿剂,来源于抗生素磺胺并于1958年问世。它既能防止液体潴留,又增加盐代谢。退伍军人管理局主办的一次随机对照试验对比了氢氯噻嗪加上利血平再加上肼酞嗪与安慰剂治疗高血压。试验因未接受治疗的一部分病人出现了大量的并发症,因此认为使他们无法接受治疗是不人道的行为,从而提前终止了试验。试验在较低血压的人群中继续进行,结果显示,即使是轻微高血压病人,该治疗也使得心血管病死亡的风险降低了一半。 1975年,发明氯噻嗪的研究小组获得了拉斯克公共卫生特别奖。这些研究的成果促进了公共卫生项目,增强了公众对高血压的认知,普及了高血压的测量和治疗。这些举措为1972-1994年间中风和缺血性心脏病发病率下降50%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社会和文化 认知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确认高血压为导致心血管病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是85个国家高血压社团和联盟的联盟组织,该组织认为,世界范围内5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不了解自身的情况。为强调这一问题,WHL在2005年发起了一场全球性高血压认知运动,并把每年的5月17日定为世界高血压日。过去三年以来,更多的国家社团参与了世界高血压日,并且通过其创新活动向公众传递有关高血压的信息。2007年,47个WHL成员国家参与了这一活动。在WHD所在的那个星期,所有这些国家与地方政府、学术团体、非政府组织、以及私人企业合作,促进高血压认知,通过几个媒体和公众集会进行宣传。他们采用的大众传播媒体包括互联网和电视,信息受众超过2.5亿人。随着发展势头的逐年壮大,WHL有信心把信息基本上传递到所预测的15亿血压升高人群。 经济 在美国,高血压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慢性医学问题,使得人们需要经常去找初级医疗服务人员。美国心脏学会估计,2010年高血压的直接和间接治疗费用为766亿美元。在美国,80%的高血压人群了解他们自己的状况,其中71%服用治疗高血压药物。然而,这些认识到自身状况的人中,仅48%的高血压得到了充分的控制。高血压的诊断,治疗或控制的缺陷不利于高血压的管理。在控制高血压方面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包括病人对服用多种药物来达到控制血压水平的抵触情绪。人们同时也面对坚持服药以及改变生活方式的挑战。尽管如此,实现血压控制目标仍然是可行的。降低血压可以显著减少现代医疗保健方面的费用。 近年來的研究 美國一項大規模研究試圖回答一個困擾醫界多年的問題:血壓要多高才算是高血壓?聯邦政府衛生部宣布喊停這項研究,但原因並不是研究出了問題,而是結論已經呼之欲出,而且非常重要,必須提前公布:120 mmHg(毫米汞柱)。 SPRINT研究的受試者是9300多位50歲以上、心臟病或腎臟病高風險男女,隨機分為兩組,一組的血壓控制目標是120,另一組是140。研究本來要進行到2017年,但由於結果已經已經呼之欲出,而且對於公眾健康至關重要,因此國家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2015年9月11日直接宣布應將標準降至120,相關論文將在近期內發表。 參見
|
100-130 毫米汞柱(簡稱為 mmHg),舒張壓是 60-80 毫米汞柱。若血壓持續超過 130/80 或 140/90 毫米汞柱(收縮壓/舒張壓),有可能是高血壓。兒童的判斷準則和成人不同。量血壓時,採用 24 小時區間的(簡稱為 ABPM)方式會較僅採(簡稱為 OBPM)來得準確許多。 降低血壓和致命併發症的風險在於改變生活型態與藥物控制。减少体重、體能鍛鍊、適度、少喝酒及均衡飲食等方式都有幫助,若改變生活型態也無效時,則應使用抗高血壓藥。目前多達3種藥物對九成人類的血壓控制上有效,而以藥物治療第二期高血壓(收縮壓>160/100 mmHg),有望延長患者的預期壽命。但對於正常但偏高血壓及第一期高血壓(即130至160 mmHg)的患者而言,藥效相對不明朗,某些研究認為有效,但亦有其他研究認為沒有幫助。全球約16至37%的人口患有高血壓,據信 2010 年全球死亡人數之中,有 18% 與高血壓有關,估計約 940 萬人。 分类 成人 对18岁及以上人群的高血压的定义为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值持续高于公认的正常值(目前此值为收缩压139mmHg毫米汞柱、舒张压89mmHg毫米汞柱:请参见分类表())。如果使用24小时血压监测数值及家庭自测数值时,则应使用较低的阈值(收缩压135mmHg或舒张压85mmHg)。最近的国际高血压指南也对高血压范围之下的血压情况进行了分类,以指出在正常血压范围内的较高血压亦存在的风险。JNC7(2003)将收缩压在120–139 mmHg和/或舒张压在80–89 mmHg的范围定义为临界高血压,而ESH-ESC指南(2007)及BHS IV(2004)以最佳、正常及正常高值细分收缩压低于140 mmHg及舒张压低于90 mmHg的组别。高血压也有如下分类:JNC7将高血压分为高血压一期、高血压二期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指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正常,在老年人中常见。 ESH-ESC指南(2007)和BHS IV(2004),将收缩压超过179mmHg或舒张压超过109mmHg的患者定义为高血压三期。如果药无法将血压降低到正常水平,则此高血压为耐药性高血压。 新生儿及婴儿 新生儿的高血压很罕见,可见于约0.2-3%的新生儿;健康新生儿的常规检查不包括测量血压。在高危新生儿中高血压则较为多见。在决定新生儿血压是否正常时应考虑多种因素,如胎龄(Gestational age),受孕龄和出生体重等。 儿童及青少年 高血压在儿童及青少年中十分常见(按年龄、性别及种族不同,分别为2–9%)并被认为在长期可带来其它疾病的风险。目前的建议为三岁以上的儿童在进行常规医疗检查或治疗时应进行血压测量。应该在重复门诊测量确诊高血压后才定位儿童的高血压。儿童的血压随年龄升高,儿童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为三次以上不同时间门诊测量的平均结果等于或高于此儿童相应性别、年龄及身高的95百分位血压。儿童高血压前期的定义为平均收缩压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百分位,但小于95百分位。 青少年的高血压和高血压前期诊断及分类建议使用成人标准。 -{症}-状与体徵 高血压很少显示症状,因此通常是通过或者寻求解决其它健康问题时发现。一些高血压患者有头痛(尤其是后脑勺痛及早上头痛),并有头晕、眩晕、耳鸣(耳中嗡嗡声或咝咝声)、视觉改变或晕倒发作。 用体检检查眼底时如检测到,则应怀疑患有高血压。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传统上一般分为一期到四期,但程度较轻的分期之间可能很难互相区别。眼底镜检查结果也可以推断患者患高血压的时间长短。 原發性高血壓 高血壓可以發生於任何年齡,但發現大多數是越過四十歲,約百分之八十五至九十屬於自發性高血壓,其引起原因並不清楚,可能與遺傳和環境因素有關。 继发性高血压 一些其它的症状及体征可以将诊断指向,即由可确定的病因如肾脏疾病或内分泌疾病等引起的高血压。如胸腹部肥胖、、、“水牛背”及紫色为库欣氏综合症的症状。甲状腺疾病及肢端肥大症也可以引起高血压,它们各有其特殊的症状和体征。腹部可能表明肾动脉狭窄(肾脏的供血动脉变狭窄)。腿部血压降低或股动脉脉冲的延迟或缺失可能表明(距离心脏很近的主动脉狭窄)。具有变化很大的头痛、心悸、脸色苍白和出汗的高血压应马上及时怀疑是否患有嗜铬细胞瘤。 高血压危象 极严重的血压升高(收缩压等于或大于180或舒张压等于或大于110,有时称为恶性或急进性高血压)称为「」。血压达到这些数值之上表明并发症的风险很高。血压在此范围内的患者不一定有症状表现,但相较一般人群有较多出现(22%的病例)头痛及头晕。其它高血压危象的表现有心衰引起的视觉下降或呼吸困难,又或肾衰引起的感觉不适。大部分高血压危象患者已患有血压升高,但其它触发因素可能引起了突然的血压升高。 当严重的血压升高引起了一个或多个器官的直接损害时则为「」(以前称为「恶性高血压」)。损害可以包括,即由脑部肿大和功能障碍引起的头痛和(意识模糊或嗜睡)。视网膜视神经乳头水肿、眼底出血和渗出是靶器官损害的另一迹象。胸痛可能表明心脏肌肉损伤(可以进展为心肌梗塞),有时进展为主动脉剥离,即主动脉内壁撕裂)、气促、咳嗽、咳血痰都是肺水肿的典型迹象。此病症的肺组织肿胀由左心室衰竭引起,即心脏左心室不能充分将血液从肺部泵入动脉系统。肾功能的急速退化(急性肾损伤)和微血管(血液细胞的破坏)也可能出现。在这些情况,快速降低血压的目的是要停止正在进行的器官损害。相反在高血压急症没有出现靶器官损害迹象时,没有证据表明必须要迅速地降低血压。过度降低血压并不是没有风险的。在高血压急症时建议使用口服药物在24至48小时内逐渐降低血压。 妊娠 罹患妊娠高血压的孕妇约占怀孕孕妇的8–10%。患有妊娠高血压的女人,大多数在怀孕前就有原发性高血压。妊娠高血压可能是先兆子痫的预兆,这是一种发生于妊娠后期和生产后几个礼拜的严重症状。先兆子痫的诊断可包括血压增高和尿蛋白。懷孕婦女約有5%機率會發生先兆子痫,而且约造成全球16%孕产妇死亡。先兆子痫亦使宝宝的死亡风险提高两倍。先兆子痫通常没有症状,而且是由例行筛检检查出来。当发生先兆子痫的症状,最常见的就是头痛、视觉障碍(通常是出现闪光)、呕吐、上腹部疼痛和水肿(肿胀)。先兆子痫有时会演变为称之为子痫的致命病况。子痫是一种,并且有数种严重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包括丧失视力、脑水肿、癫痫发作或惊厥、肾衰竭、肺水肿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一种血液凝固功能障碍)。 婴儿与儿童 、癫痫发作、焦躁不安、和呼吸困难都与新生儿至三个月大的婴儿高血压有关。在三个月以上婴儿和儿童当中,高血压可引起头痛,不明的焦躁不安,疲倦、、视力模糊、流鼻血和面部神经麻痹。 并发症 高血压是全世界过早死亡最重要的可预防因素。高血压增加罹患缺血性心脏病、
|
沙龙 (北达科他州),美国北达科他州的一座城市 沙龙乡,中国四川省小金县的一个乡 沙龙镇,中国云南省祥云县的一个镇 沙龍海崖,南極洲的山崖 耶路撒冷,又译沙龙,以色列南部地方 其他 纱笼,一种类似筒裙的服裝,盛行于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等地区 沙龍攝影愛好者,一類業餘攝影愛好者 平安 (希伯來語):希伯來語 שלום (shalom)
|
平安 (希伯來語):希伯來語 שלום (shalom) 的音譯。 沙龍 (歌曲),由香港流行音樂歌手陳奕迅主唱,陳奕迅作曲,黃偉文填詞 沙龍照 沙龍香煙(Salem),煙草品牌 另見
|
可免剃发易服者 不是所有民族都要變更发型服飾,清政府對其他滿漢以外之民族用「因俗而治」的方式處理:蒙古各部只有厄魯特不用;回部(維吾爾族)四品以上的伯克才要;藏族就只有藏軍需要。朝鮮人最初也需剃发,在朝鮮國成为属国后,努尔哈赤为笼络朝鲜人,下令其無庸剃髮。滿清入關後,明朝降清大臣馮銓屢次上書,建議讓朝鮮全國也「一體剃頭」,不過最後沒有被接納。 “十从十不从” 民間流傳「十从十不从」(亦称「十降十不降」)一說,“从”指服从满人的规矩办;“不从”指依旧按照明朝汉人的规矩办,版本甚多,最常见的内容版本为: 男从女不从:男子學習满人,剃頭留辫;女子仍旧梳原来的发髻以及保留原有的服飾。 老从少不从:未成年時不必禁忌,但一旦成年,则须按满人的规矩办。 生从死不从:生前要穿滿人的長袍馬褂,死後壽衣、描繪死者遺像等,則可服明朝衣冠。 阳从阴不从:既然“生从死不从”,阴司的事,像超度時塑造佛像、神明彩,或為歷代先祖畫像、製牌位等,禮佛、祭祖時主祭官、陪祭官等穿的衣服,都仍按中國民間信仰办理,不从满人习俗。 官从隶不从:官員须顶戴花翎、身穿朝珠补褂马蹄袖的清代官服,但役隶可以是明朝的打扮。 儒从而释道不从:即在家人學習满人,出家人不學習满人。在家人必须改穿满人的服装,并剃发留辫。比丘與道士不变,仍可穿袈裟、海青、汉服等。 倡从而优伶不从:歌舞妓、妓女(倡)要遵守满人服饰制度,演員(优伶)扮演古人時則不受服飾限制。 仕宦从而婚姻不从:官吏行禮按滿人禮儀,婚礼保持汉人旧制。 国号从而官号不从:国号由明改成清,但官号沿用明代的六部、九卿、督抚等。 役税从而文字不从:傜役、税捐,悉从满制。但文字语言不改,仍用汉字與汉语。 漢滿婦女的髮式在清朝初期還保留著原有的樣式,並隨著相互之間的影響,令各自的髮式都有了明顯的變化,在“十从十不从”下,清代的漢族婦女依然可以穿著明代服裝,更影響了滿族婦女的審美觀。 一般认为“十从十不从”是出于明降臣金之俊或洪承畴的建议而制定的政策,有學者指出雖未見有正式文書宣告,但在其後清代服飾審美文化現象形態中,成了有目共睹的事實。 髮式 文獻方面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朝鲜使臣申忠一路过赫图阿拉,在《建州纪程图记》一书中詳載:「女真習俗都剃髮,只留腦後少許,上下二條結辮以垂。除上唇鬍鬚只留左右十餘根外,其餘都鑷去」。1644年,日本商人竹内藤因海难在北京旅居一年,著成《韃靼漂流記》,載:「他們的人都剃頭,把頭頂上的頭髮留下來,分成三綹編成辮子。他們男子把唇上的鬍鬚留下來,把下面的剃掉。無論是大官、小官和老百姓都一樣。」海外散人著《榕城纪闻》:「剃发,只留一顶如钱大,作辫,谓之『金钱鼠尾』」。 顺治四年,浒墅关民丁泉因为髮飾不如意的理由而被杀,他的家人、邻居、当地官员也都受牵连获罪。当时的男子不得不“五天一打辫,十天一剃头”。 在乾隆年間出使中國的英國人馬戛爾尼對中國的髮辮亦有所描述,在其著作中寫道他所遇過的中國人都剃了髮,並留了有數英吋直徑大小、有如拉米伊式髮辮(Ramillies queue)和馬尾(horse hair)一樣烏黑且粗壯的辮子,當中甚至有長度接近一碼的。 畫作方面 在早期的削髮案件中,剃頭是關鍵,但蓄辮子未成為滿人強制施行的目標,成了一個不太引起滿人關注的問題。 清初宮廷畫師焦秉貞所繪的《康熙耕織圖》,圖中農民同樣皆露頂椎髻,並且依然穿著明代流行的衣著。晚年归化为苗族的考古學家沈從文指出焦秉貞在製作《康熙耕織圖》時,在繪畫生產程序方面受南宋樓璹的《耕織圖》影響,但是在繪作農民及農家衣著時實多就江浙富庶區田家現實生活取材。 考古方面 2006年,在北京石景山玉泉路某施工現場挖掘出一具清代乾屍,屍體為清朝康熙時期的「中憲大夫黃拙吾」,后来经过专家从不同角度的考证得知,黃拙吾在清朝为官,明顯已剃发易服,死后家人将发辫挽成发髻,依然保留汉族传统发式入葬,以示慰藉,其髮飾並非「金钱鼠尾」式。此外,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帝的畫像都可以看到有明顯的鬢角。然而清朝官员畫像并没有鬢角。 服飾标准 清廷在1652年確立官服的最終標準,見於《服色肩輿永例》。 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由宮廷畫師焦秉貞於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所繪四十六幅耕織圖,圖中婦女野老和平民工農的裝束,與明代無異。圖中農家男子雖將髮際線推高,但皆露頂椎髻,並沒有人結髮辮。此圖是清聖祖看過後才令刊刻。此外,清初畫家王翬主持繪畫的《康熙萬壽圖》十二大卷、徐揚主持的《乾隆南巡圖》十六大卷,以及徐揚的《姑蘇繁華圖》,江南一帶平民服裝式樣,仍然保持晚明固有風格,這些古董文物被部份史學家認為是清代「官降民不降」之證物。而在《康熙帝南巡圖卷》其中一幅繪畫出治理黃河時的場面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依然穿著漢式服裝的平民,以及穿著滿服的官員,而且沒有辮子。 清朝虽然改换了滿族服饰,但衣服所用材料和图案则受到了漢人傳統文化之影響。滿族在關外的傳統服飾簡樸,材料也多用貂皮、東珠等關外土產,进关后则大量采用汉族的丝绸锦缎。清朝官服上的補子沿襲自明朝(不同於明朝,前方「補子」被分為兩半),慶典時王公大臣所穿蟒袍的图案也承襲明朝而來。此外滿人服飾也從關外時期利於騎射狩獵的緊窄樣式,演變成與漢人服飾相近的較為寬鬆樣式。入關後的改變被認為是受到漢文化影響。清朝始終未改服飾制度,被認為在漢人文化影響下,使原本滿人服飾瘦窄的風氣大为减少,這種現像被認為是文化融合使然。 雍正帝尚未继位时,已令画家为自己绘制了多幅明朝服飾画像,画中不但自己身着类似汉服的服装,其他人物也身着汉族传统衣冠。继位后亦是如此。如《十二月令图》、《十二美人图》、《胤禛行乐图》、《雍正耕织图》等。乾隆也曾多次诏令当时的画家名手为他绘制明朝服飾画像,如《清高宗秋景写字图》《喜晴图》《松石流泉间闲图》《观画图》《行乐图》《临项圣谟雪景图》。 清朝學者李顒一生堅持穿著「寬博不時」的「寬衣博袖」,虽形制未知,但從來未曾被問責。德清李某之子,请人画了一副自己身着清朝以前服飾的画像,有人把画像中的马缰绳涂成黄色,然后誣告他僭越(明清時期臣僚使用黃色服飾屬於禁忌),官府克日就要提讯,某子到处贿赂,花费了数千兩銀方得无事。 後續影响 明清时期 反清斗争 起兵反抗清朝统治者的起事者往往以“束发复衣冠”号召人民响应。 1650年代後,鄭成功起兵抗清,清朝多次與明鄭政權和談,但從鄭成功以至鄭經,始終堅持:一、以朝鮮和琉球模式成為外藩。二、不剃髮,臣民保持明朝衣冠。此外每次談判,鄭方尚提出各種不同的其他條件,譬如鄭成功要求割三省之地,鄭經則要求「鄭氏世居台灣不登岸」等。然而剃頭問題始終是明鄭與滿清雙方關注的條件之一。 1672年(康熙十二年)三藩之乱时,有說法稱吴三桂用束发复衣冠相号召,所过郡县俱令剪辫,颇受人们拥护,不到半年就占据了半壁河山,亦有說法稱吳三桂等人叛明降清已為當時的漢族人民所不齒,加上在人民希望國家的統一和安定,所以得不到人民的擁護,結果亦被清軍打敗。此後许多的重大政治事件,包括伪稿案和马朝柱起义等在内,都直接或间接与辫发有关。 1721年,台灣爆發朱一貴事件,朱一貴起兵反抗清朝統治,攻下臺灣府城(今臺南市),建國號大明,年號「永和」,且廢除滿服、長辮剪斷,恢復明朝時的服裝及傳統漢人的髮式。朱一貴登基時頭戴通天冠,身穿黃龍袍,以玉帶圍之。但官員爵位封得太多,衣服一時準備不及,只好向戲班索取戲服代替,而仍然不足,出現頭戴明朝帽,身穿清朝衣的景象。此外,林爽文事件和戴潮春事件中,起事者和附從者均有「留髮」現象。 1851年,太平天國革命時期,起事者回復蓄髮,並以此作為反對滿清王朝的旗標。太平天國在反“清妖”的檄文《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谕》中宣稱清政府對漢人犯下種種殘暴罪行,並以一段文「夫中国有中国之形象,今滿洲悉令削髮,拖一長尾於後,是使中國之人變為禽犬也。」表示剃髮使漢人變為禽犬。清朝官方則將太平軍稱之為「髮逆」、“长毛”。 清末剪辫风潮
|
想令汉人不感觉滿洲人是異族。 《研堂见闻杂记》一书的作者认为清代剃髮易服之禍並非出自執政者殘暴,而是山东进士孙之獬贪图富贵的私心所造成。据该书所说,清朝入主中原后,衣冠一仍汉制。孙之獬主动剃发易服,希望能获得统治者欢心。结果满人认为他是汉人,不让他站在滿洲人列中,汉人认为他穿着滿州装,也不让他站在汉人列中。孙之獬又羞又怒,故而上书建议全面实行剃发易服。 实施对象 剃发易服政策的实施对象,包括清政府统治下的各族人民,除下列可免剃发易服者外。此外,民间还有“十从十不从”的传说,然而此说并未见于正式命令或明文规定。 可免剃发易服者 不是所有民族都要變更发型服飾,清政府對其他滿漢以外之民族用「因俗而治」的方式處理:蒙古各部只有厄魯特不用;回部(維吾爾族)四品以上的伯克才要;藏族就只有藏軍需要。朝鮮人最初也需剃发,在朝鮮國成为属国后,努尔哈赤为笼络朝鲜人,下令其無庸剃髮。滿清入關後,明朝降清大臣馮銓屢次上書,建議讓朝鮮全國也「一體剃頭」,不過最後沒有被接納。 “十从十不从” 民間流傳「十从十不从」(亦称「十降十不降」)一說,“从”指服从满人的规矩办;“不从”指依旧按照明朝汉人的规矩办,版本甚多,最常见的内容版本为: 男从女不从:男子學習满人,剃頭留辫;女子仍旧梳原来的发髻以及保留原有的服飾。 老从少不从:未成年時不必禁忌,但一旦成年,则须按满人的规矩办。 生从死不从:生前要穿滿人的長袍馬褂,死後壽衣、描繪死者遺像等,則可服明朝衣冠。 阳从阴不从:既然“生从死不从”,阴司的事,像超度時塑造佛像、神明彩,或為歷代先祖畫像、製牌位等,禮佛、祭祖時主祭官、陪祭官等穿的衣服,都仍按中國民間信仰办理,不从满人习俗。 官从隶不从:官員须顶戴花翎、身穿朝珠补褂马蹄袖的清代官服,但役隶可以是明朝的打扮。 儒从而释道不从:即在家人學習满人,出家人不學習满人。在家人必须改穿满人的服装,并剃发留辫。比丘與道士不变,仍可穿袈裟、海青、汉服等。 倡从而优伶不从:歌舞妓、妓女(倡)要遵守满人服饰制度,演員(优伶)扮演古人時則不受服飾限制。 仕宦从而婚姻不从:官吏行禮按滿人禮儀,婚礼保持汉人旧制。 国号从而官号不从:国号由明改成清,但官号沿用明代的六部、九卿、督抚等。 役税从而文字不从:傜役、税捐,悉从满制。但文字语言不改,仍用汉字與汉语。 漢滿婦女的髮式在清朝初期還保留著原有的樣式,並隨著相互之間的影響,令各自的髮式都有了明顯的變化,在“十从十不从”下,清代的漢族婦女依然可以穿著明代服裝,更影響了滿族婦女的審美觀。 一般认为“十从十不从”是出于明降臣金之俊或洪承畴的建议而制定的政策,有學者指出雖未見有正式文書宣告,但在其後清代服飾審美文化現象形態中,成了有目共睹的事實。 髮式 文獻方面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朝鲜使臣申忠一路过赫图阿拉,在《建州纪程图记》一书中詳載:「女真習俗都剃髮,只留腦後少許,上下二條結辮以垂。除上唇鬍鬚只留左右十餘根外,其餘都鑷去」。1644年,日本商人竹内藤因海难在北京旅居一年,著成《韃靼漂流記》,載:「他們的人都剃頭,把頭頂上的頭髮留下來,分成三綹編成辮子。他們男子把唇上的鬍鬚留下來,把下面的剃掉。無論是大官、小官和老百姓都一樣。」海外散人著《榕城纪闻》:「剃发,只留一顶如钱大,作辫,谓之『金钱鼠尾』」。 顺治四年,浒墅关民丁泉因为髮飾不如意的理由而被杀,他的家人、邻居、当地官员也都受牵连获罪。当时的男子不得不“五天一打辫,十天一剃头”。 在乾隆年間出使中國的英國人馬戛爾尼對中國的髮辮亦有所描述,在其著作中寫道他所遇過的中國人都剃了髮,並留了有數英吋直徑大小、有如拉米伊式髮辮(Ramillies queue)和馬尾(horse hair)一樣烏黑且粗壯的辮子,當中甚至有長度接近一碼的。 畫作方面 在早期的削髮案件中,剃頭是關鍵,但蓄辮子未成為滿人強制施行的目標,成了一個不太引起滿人關注的問題。 清初宮廷畫師焦秉貞所繪的《康熙耕織圖》,圖中農民同樣皆露頂椎髻,並且依然穿著明代流行的衣著。晚年归化为苗族的考古學家沈從文指出焦秉貞在製作《康熙耕織圖》時,在繪畫生產程序方面受南宋樓璹的《耕織圖》影響,但是在繪作農民及農家衣著時實多就江浙富庶區田家現實生活取材。 考古方面 2006年,在北京石景山玉泉路某施工現場挖掘出一具清代乾屍,屍體為清朝康熙時期的「中憲大夫黃拙吾」,后来经过专家从不同角度的考证得知,黃拙吾在清朝为官,明顯已剃发易服,死后家人将发辫挽成发髻,依然保留汉族传统发式入葬,以示慰藉,其髮飾並非「金钱鼠尾」式。此外,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帝的畫像都可以看到有明顯的鬢角。然而清朝官员畫像并没有鬢角。 服飾标准 清廷在1652年確立官服的最終標準,見於《服色肩輿永例》。 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由宮廷畫師焦秉貞於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所繪四十六幅耕織圖,圖中婦女野老和平民工農的裝束,與明代無異。圖中農家男子雖將髮際線推高,但皆露頂椎髻,並沒有人結髮辮。此圖是清聖祖看過後才令刊刻。此外,清初畫家王翬主持繪畫的《康熙萬壽圖》十二大卷、徐揚主持的《乾隆南巡圖》十六大卷,以及徐揚的《姑蘇繁華圖》,江南一帶平民服裝式樣,仍然保持晚明固有風格,這些古董文物被部份史學家認為是清代「官降民不降」之證物。而在《康熙帝南巡圖卷》其中一幅繪畫出治理黃河時的場面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依然穿著漢式服裝的平民,以及穿著滿服的官員,而且沒有辮子。 清朝虽然改换了滿族服饰,但衣服所用材料和图案则受到了漢人傳統文化之影響。滿族在關外的傳統服飾簡樸,材料也多用貂皮、東珠等關外土產,进关后则大量采用汉族的丝绸锦缎。清朝官服上的補子沿襲自明朝(不同於明朝,前方「補子」被分為兩半),慶典時王公大臣所穿蟒袍的图案也承襲明朝而來。此外滿人服飾也從關外時期利於騎射狩獵的緊窄樣式,演變成與漢人服飾相近的較為寬鬆樣式。入關後的改變被認為是受到漢文化影響。清朝始終未改服飾制度,被認為在漢人文化影響下,使原本滿人服飾瘦窄的風氣大为减少,這種現像被認為是文化融合使然。 雍正帝尚未继位时,已令画家为自己绘制了多幅明朝服飾画像,画中不但自己身着类似汉服的服装,其他人物也身着汉族传统衣冠。继位后亦是如此。如《十二月令图》、《十二美人图》、《胤禛行乐图》、《雍正耕织图》等。乾隆也曾多次诏令当时的画家名手为他绘制明朝服飾画像,如《清高宗秋景写字图》《喜晴图》《松石流泉间闲图》《观画图》《行乐图》《临项圣谟雪景图》。 清朝學者李顒一生堅持穿著「寬博不時」的「寬衣博袖」,虽形制未知,但從來未曾被問責。德清李某之子,请人画了一副自己身着清朝以前服飾的画像,有人把画像中的马缰绳涂成黄色,然后誣告他僭越(明清時期臣僚使用黃色服飾屬於禁忌),官府克日就要提讯,某子到处贿赂,花费了数千兩銀方得无事。 後續影响 明清时期 反清斗争 起兵反抗清朝统治者的起事者往往以“束发复衣冠”号召人民响应。 1650年代後,鄭成功起兵抗清,清朝多次與明鄭政權和談,但從鄭成功以至鄭經,始終堅持:一、以朝鮮和琉球模式成為外藩。二、不剃髮,臣民保持明朝衣冠。此外每次談判,鄭方尚提出各種不同的其他條件,譬如鄭成功要求割三省之地,鄭經則要求「鄭氏世居台灣不登岸」等。然而剃頭問題始終是明鄭與滿清雙方關注的條件之一。 1672年(康熙十二年)三藩之乱时,有說法稱吴三桂用束发复衣冠相号召,所过郡县俱令剪辫,颇受人们拥护,不到半年就占据了半壁河山,亦有說法稱吳三桂等人叛明降清已為當時的漢族人民所不齒,加上在人民希望國家的統一和安定,所以得不到人民的擁護,結果亦被清軍打敗。此後许多的重大政治事件,包括伪稿案和马朝柱起义等在内,都直接或间接与辫发有关。 1721年,台灣爆發朱一貴事件,朱一貴起兵反抗清朝統治,攻下臺灣府城(今臺南市),建國號大明,年號「永和」,且廢除滿服、長辮剪斷,恢復明朝時的服裝及傳統漢人的髮式。朱一貴登基時頭戴通天冠,身穿黃龍袍,以玉帶圍之。但官員爵位封得太多,衣服一時準備不及,只好向戲班索取戲服代替,而仍然不足,出現頭戴明朝帽,身穿清朝衣的景象。此外,林爽文事件和戴潮春事件中,起事者和附從者均有「留髮」現象。 1851年,太平天國革命時期,起事者回復蓄髮,並以此作為反對滿清王朝的旗標。太平天國在反“清妖”的檄文《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谕》中宣稱清政府對漢人犯下種種殘暴罪行,並以一段文「夫中国有中国之形象,今滿洲悉令削髮,拖一長尾於後,是使中國之人變為禽犬也。」表示剃髮使漢人變為禽犬。清朝官方則將太平軍稱之為「髮逆」、“长毛”。 清末剪辫风潮 清亡之前出现了剪辮的芻議。率先剪辮的是海外华人及留学生。1898年1月(农历除夕),新加坡華人组织华人剪辫会,并登报倡议集体剪辫,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和争议。赞成剪辫的理由有:辫子不雅;辫发一般不洗,会发臭;辫子容易绞到机器裡很危险;辫子像禽兽的尾巴;辫子像铁链,等等。主张维新的康有为也向光绪帝建议过剪辫。留学生回国,便将剪辫的风气带回了国内,主要流行于新兵与学生中,但此种做法在当时仍然有“易服改元,革命排满”之嫌,没有更多的人敢于去冒这个风险。有些留学生回国之后,甚至不得不装上假辫子。1905年北京警務省勅令天津警察署所屬憲兵悉「行斷髮改著洋服」,也擬定「派遣外國之委員,概行斷髮洋裝云云」,唯當時慈禧太后仍在世,在保守勢力反對下仍未全面實施。鉴于学界和军界剪辫成风,各级政府多次下令禁止剪辫,然而令行而禁不止。1907年5月6日,清中央政府首次下达禁止剪辫的严厉命令,经学部奏准,严禁学生、军人剪辫,其中学生“一经查出,即当咨明学部,分别惩处”;军人“如有不遵定制,改用他装,以及剪去发辫等事,无论官员、兵丁,均即斥革”。但形势变了,此时清政府已经无力像清初那样控制人民的发型,即使在清政府内部,也出现了赞同剪辫的一股势力,如陆军部尚书廕昌、民政部尚书肃亲王善耆、外务部尚书邹嘉来、度支部尚书载泽、法部尚书戴鸿慈等均支持剪辫。1909年时任军谘大臣的载涛(光绪之弟)更是提出:「非剪发易服,不足振起全国之精神」。1910年10月資政院通過剪辮易服案。1911年12月7日,清政府迫于革命四起,終降旨准自由剪髮,廣東更先此一步,官民爭相剪辮。 1895年臺灣割讓,薙髮似乎未如纏足、鴉片一樣,受日本人嚴格取締,但一些臺灣人會主動剪去辮子,服裝也產生了變化,逐漸可見到滿式(旗袍)和日式(和服)混穿的組合。。後來「斷髮」趨嚴,引來思念故國的臺灣百姓掙扎及反抗。。例如詩人洪棄生,堅持衣髮如舊。原屬滿人的薙髮,反而成為洪認同漢文化的作法。後來日本警察強行剪髮,洪棄生留下「我生跼蹐何不辰,垂老乃為斷髮民,披髮欲向中華去,海天水黑波粼粼」、「長嘆無天可避秦,中華遠海總蒙塵,本為海島埋頭客,更變伊川披髮人。」等詩作。 中華民國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革命军所佔光复城镇,已有要求军民剪发命令。1912年,民国成立,宣統帝退位,清律廢除,大多数中國人剪去辮子,只有少数人仍堅持留辮,如保皇派張勳率辮軍、學者辜鴻銘等,以表示對清朝的效忠,也有一些民众害怕剪辫会被官府斬首,不愿剪辫。总体而言,“发辫之所由来,由于满洲之入中原”,“发辫之消除,亦与满洲而俱尽”。1912年3月5日,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於頒布《大總統令內務部曉示人民一律剪辮文》:「滿虜竊國,易予冠裳,強行編髮之制,悉從腥羶之俗,當其初,高士仁人,或不屈被執,從容就義;或遁入緇流,以終餘年,痛矣先民,慘遭荼毒,讀史至此,輒用傷懷!嗣是而後,習焉安之,騰笑五洲,恬不為怪……凡未去辮者,於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翦除淨盡,有不遵者,違法論……」。廢除服制禁令後,有民眾“頭戴方巾,身穿明代漢服,腰佩龍泉寶劍”以表支持革命者有之,亦有腦後垂辮以明“復辟”之心者有之。西服則在其中脫穎而出,成為當代中國人的普遍裝束。同時旗人袍服暫時走向沉寂。不過迟至1916年,北京还有人留着辫子,內务部下令嚴行剪尽。 民国元年7月,参议院公布男女礼服,其中男子礼服大体有两种,一种为西式服装,另一种则是沿用长袍马褂。8月颁布《暂行祭祀冠服制》,恢复了祭服。1914年8月,政事堂礼制馆颁布正式的《祭祀冠服制》。北伐之后,则规定为中山装和长袍马褂两种。女子礼服类似,仍然沿用立领、对襟、盘扣等特征。 孫中山辭世以後,中華民國政府在民國十八年(1929年)公布《服制條例》規定國家禮服,男子為藍袍黑褂,女子則分為藍長袍和藍衣黑裙兩式。當年政府採旗袍為禮服之理由是因俗制禮以及注重可行性。1945年台灣光復以後,一方面國府發動「去日本化」與「再中國化」的政策,從語言、文字,服飾等進行去日本化。另一方面也有許多女性主動把嫁妝衣服修改成旗袍,來表達對祖國的認同。但此熱潮在二二八事件發生後便迅速沈寂,二二八事發期間曾發生穿旗袍者遭攻擊的現象。曾經有台灣知識份子以「中國受滿清奴化三百年之久,現在女人還穿著旗袍,何以滿清倒臺後,漢人能可當權呢?」一說,批評中國國民黨以台灣受到「日本奴化教育之遺毒」為藉口而欺壓台灣人,但類似異議於台灣白色恐怖時期沈息。至民國九十二年(2003)《服制條例》正式廢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以後,穿長袍、馬褂(海外的國學家如錢穆)和西服的人已經很少了,穿中山裝的人越來越多,以後更是形成穿中山裝的熱潮。 1966年開始的為期十年的“文革”期間,西服和旗袍被定為「四舊」。紡織品和服裝的生產也受到極左路綫的影響,很多受嶺南人們歡迎的服裝面料和服裝款式被指莫名其妙地被戴上了「四舊」的帽子,有些花色品種被批判為反動圖案。稍稍鮮艷一點的穿著,就被指責為“追求資產階級生活方式”。 在中国大陸许多地区,對於男性理髮的用語至今仍經常稱之為剃頭。中国许多地区至今流传着“正月剪头死舅舅”的习俗,据传与剃发易服有关:“死舅”其实是“思旧”,思念旧国明朝;当时人民不愿剃发,思念故国,以此习俗作为抵抗满清政策的一种形式。 評價 中国 1904年孫文作檄文《中国问题的真解决》: 学者、明史专家黄仁宇认为: (其人為內翰林祕書院大學士兼署吏部尚書、纂修太宗實錄總裁官陳名夏。) 他亦表示: 國外 19世纪,西方用“猪尾巴”()来称呼中国人的辫子。“”一词在英文中原来并无贬义,但随着中国形象日益下滑,本來就異於別國的辫子髮式逐渐成为西方人嘲弄、侮辱的对象。一些英美文人将“”拆开变为“”。日本媒体也随之用「豚尾」来特指中国辫子,更繼丰臣秀吉称中国人为「髯虜」後,在江戶時代稱清朝人為“豚尾奴”,將辫子與“豚”(猪)相聯繫,視為野蛮、落后的象征。剃发留辫被当作陋习,如在1895年馬關條約後处于日本統治下的台湾,薙发與纏足、吸食鴉片並列为台湾三大陋习之一。当时中国留洋的学生颇多因此受外国人侮辱者,这也成为清末兴起剪辫风潮的诱因。 清初,若干朝鮮文人私下寫作時仍以崇禎年號紀年,以穿着明朝衣冠感到自豪,對於漢人順從滿族服飾相當鄙視。朝鮮人曾私下把清人叫做“夷虜”,把清使叫虜使,把清朝皇帝叫做“胡皇”。
|
Elizabeth Beecher Stowe,),美国作家、废奴主义者,最著名的作品《汤姆叔叔的小屋》成为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线之一。她的一生以写作为生,发表了多部作品。 生平 斯托夫人的父亲(Lyman Beecher)是著名的公理会牧师和废奴主义者,共有11个孩子,她排行第6。 她四歲時母親羅珊娜(Roxana Foote)去世,由长姊教導,在哈特福德长大,后来随父移居俄亥俄州辛辛那提,一个废奴情绪强烈的州。成为教师的她,积極参加文学界和教育界的活动。
|
1869年,她经过对历史资料的研究,发表了《拜伦生活真相》,揭露拜伦和其姊姊有过乱伦的恋爱关系。因為诗人拜伦是英国人心中的偶像,这篇文章在英国引起哗然,英国人开始攻击她。 1896年,她在哈特福德去世,終年85岁。与丈夫合葬于安多佛菲利普斯学院校园内。 參考資料 聖公宗聖人 美國女性小說家 美国废奴主义者 美國新教徒 威爾斯裔美國人 英格蘭裔美國人 康乃狄克州人 废奴主义基督徒
|
篩檢 凡年紀到18歲以上的人,都被建議參與篩檢。用來檢測酒精使用失控的工具有幾種。這些工具大多是形式的問卷。另一個常見的形式是利用打分數或計數的方式以計算出酒精使用的嚴重程度。 (CAGE)即為其中一例,可在醫生辦公室內做快速篩檢。 CAGE問卷在檢測與酒精有關的問題方面很有效果;然而,這種方法用在相關問題不太嚴重的人、白人女性、以及大學生的時候則有局限性。 有些其他偶爾會用到的測試方法,例如,這種診斷測試比CAGE問卷更為精細。有助於把罹患酒精依賴與重度飲酒的診斷做區分。(MAST)是種受到法院廣泛採用的工具,用於因酒精相關罪行而被定罪的人(酒後駕駛最為常見)做適當量刑之用,。(AUDIT)是種由WHO開發的問卷,其獨特之處在於這種問卷已在六個國家/地區得到核准,並在國際上使用。測試AUDIT與CAGE問卷一樣,使用一組簡單的問題 - 分數越高則需做更進一步的調查。(PAT)則用在被送入急診室的患者身上,以篩選與酒精相關的問題。這種測試與AUDIT問卷非常吻合,但是用的頻率只有AUDIT問卷的五分之。 尿液和血液檢測 測試酒精使用有可靠的測試方法,其中常見的是血液酒精濃度(BAC)檢測。這些測試並無法把有酒精使用疾患和沒有的人區分;然而,長期大量飲酒確實會對身體產生一些明顯的影響,包括: (平均紅細胞體積增大) γ-穀氨酰轉肽酶數量升高 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和谷丙轉氨酶(ALT)中度升高,AST: AL比率為 2:1 (CDT)升高 對於酗酒,BAC有助於判別酒精耐受性,而酒精耐受性反過來又是酗酒的表徵。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的失調,包括低血鉀、低鎂血症、低鈉血症、高尿酸血症、、和呼吸性鹼中毒,在酒精使用疾患患者身上很常見。 然而這些透過驗血以取得生物標誌物的檢測方式都沒有篩檢問卷那麼有效。 預防 WHO、歐盟和其他區域組織、各國政府和議會都制定酒精政策,以減少酗酒的危害。把容易遭到濫用的合法藥物(例如酒精)的購買年齡提高,禁止或限制酒精飲料的廣告是減少尤其是青少年和年輕人飲酒的常用方法。也建議在大眾媒體上辦理可信的,循證的教育活動,說明使用酒精的負面影響。還建議為父母提供指導方針,以防止青少年濫用酒精,以及為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年輕人提供協助。 治療 因為酗酒本身有多種面向,治療方法各有不同。那些把酗酒作為一種醫學病症或是疾病來對待的人,所推薦的各種治療方法,和把這種狀況作為一種患者的社會選擇,而提供的治療方式將會不同。大多數的治療均側重於協助人們停止飲酒,隨後進行生活訓練和/或給予社會支持,以幫助他們抗拒重新使用酒精。由於構成酗酒的因素種類繁多,因此必須把所有的因素予以解決才能成功防止復發。這種治療的其中一例是先排毒,然後給予支持療法、患者參加自助小組、以及不斷產生應對機制。許多酗酒治療團體都支持戒酒要採用的方式;而有些人則傾向採用的方式。 戒酒 戒酒(即酒精解毒)對於酒精依賴患者的治療過程,通常會伴隨使用替代藥物,例如苯二氮䓬類藥物,這類藥物的作用類似於酒精,以防止酒精戒斷症狀發生。有輕度至中度戒斷症狀風險的個人可用門診方式進行治療。有嚴重風險的患者及有嚴重或急性症候群的患者則以住院方式進行治療。直接治療之後,再採用酒精依賴或酒精使用疾患的治療計劃,以降低復發的風險。戒斷症狀所產生的例如情緒低落和焦慮,可能需要數週或數月才能消退,而其他症狀由於持續的神經適應問題而會延續更長的時間。酗酒對大腦功能會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平均而言,長期濫用酒精所導致的認知缺陷,需要戒酒長達一年的時間才能恢復。 心理方面 可使用各式的團體心理治療來嘗試解決與酗酒有關的潛在心理問題,以及提供技能以預防復發。互助小組諮詢是種試圖防止復發的方法。匿名戒酒會是最早成立的提供相互、但非專業諮詢的組織中的一種,但其存有討論空間。其他的互助團體有、、、以及。匿名戒酒會和十二步項目似乎比認知行為療法或禁酒較為有效。 適量飲酒 諸如和澳大利亞的之類的定量和適度計劃並不強制完全禁酒。雖然大多數罹患酒精使用疾患的人無法從這些方式達成限制飲酒的目的,但卻有人會達成適度飲酒的程度。美國國家酒精濫用和酗酒研究所(NIAAA)在2002年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一年多前被診斷為酒精依賴的人中有17.7%恢復低風險飲酒。這組人會顯示較少的早期依賴症狀。 一項後續研究把在2001年-2002年被判斷為緩解的同一批受試者,檢查他們在2004年-2005年發生問題飲酒的復發率。研究發現禁酒是這批人從酒癮中取得緩解最穩定的方式。還有一項在1973年所做的研究顯示,長期酗酒者會再度適度飲酒,而在1982年的隨訪顯示,有95%的受試者無法維持長期的適度飲酒。另一項研究是針對對兩組酗酒者的長期(60年)隨訪,得出的結論是“回復到有節制的飲酒很少能持續超過十年,或者就是復發,或者就演變成完全戒酒。”透過網際網路提供的干預措施 至少在短期內似乎能發揮效果。 藥物治療 在美國有四種批准的治療酗酒用的藥物:阿坎酸,兩種使用那曲酮和雙硫侖的方法。 阿坎酸可通過拮抗谷氨酸的作用來穩定因為酒精依賴而改變的大腦化學物質,谷氨酸是種在急性戒斷後症候群中過度活躍的神經遞質。通過減少酒精戒斷開始時發生的過度NMDA活性,阿坎酸可減少或預防酒精戒斷症狀相關的神經毒性。阿坎酸可把酒精依賴者的復發風險降低。 那曲酮是阿片樣肽受體的競爭性拮抗劑(請參考受體拮抗劑英文版的#Competitive部分),可有效的阻斷內啡肽和鴉片類藥物的作用。那曲酮用於減少對酒精的渴望而讓戒酒容易進行。酒精會讓人體釋放內啡肽,繼而釋放多巴胺,而激活獎勵途徑;因此,那曲酮有降低飲酒帶來愉悅感的作用。有證據支持這種藥物可把酒精依賴者復發的風險降低,以及降低過度飲酒。似乎也很有效,能發揮類似的作用。 有種被稱為辛克萊方法(Sinclair method)的治療方式,也採用那曲酮或其他做治療,讓患者在飲酒前一小時服用藥物,之後再飲酒。藥物把乙醇的正增強作用阻斷(請參考增強#增強的類型),理論上患者會停止飲酒或減少飲酒。 雙硫侖可阻止乙醛的代謝,乙醛是人體分解乙醇時產生的化學物質。乙醛就是飲酒會導致宿醉的原因。攝入酒精後會發生宿醉,整體效果甚為不舒服:一種極其快速且持久的不舒服感覺。 有其他幾種藥物也被採用,也有許多藥物正被研究中。 苯二氮䓬類藥物雖可用於治療急性酒精戒斷症狀,但如長期使用會導致更糟的結果。長期利用苯二氮䓬類藥物治療酗酒者的成功率低於未利用這類藥物的患者。這類藥物通常用於治療酗酒者的失眠或是焦慮症。使用苯二氮䓬類藥物或鎮靜催眠藥做治療用,患者中有很高的復發率,一位研究者報告說,超過四分之一的患者在服用鎮靜催眠藥後會復發。那些長期使用苯二氮䓬類藥物的人不應迅速停止飲酒,因為這樣可能會出現嚴重的焦慮和恐慌,這是已知會導致酒精使用疾患復發的危險因素。目前發現採用為期6-12個月的減量方案最佳,可把戒斷症狀的強度降低。 的作用與雙硫侖相同;氰胺化鈣的優點是不像雙硫侖,不會產生和嗜睡的情況。 昂丹司瓊和在具有某些遺傳基因的人身上得到初步的正面證據。昂丹司瓊的證據來自初開始酗酒者身上。托吡酯是天然的單醣D-果糖的衍生物。評論文章把托吡酯在治療酒精使用疾患方面,描述為顯示出“令人鼓舞”、“有希望”、“有效”、但證據尚“不足”。 根據證據,並不支持使用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三環類抗抑鬱藥 (TCAs)、抗精神病藥、或加巴噴丁。 雙重成癮和依賴 酗酒者也可能有其他精神藥物成癮和物質依賴的問題,而需要治療。最常見的雙重依賴症候群是酒精依賴加上苯二氮䓬依賴,研究顯示10-20%的酒精依賴者有依賴和/或濫用苯二氮䓬類藥物(如地西泮或氯硝西泮)的問題。這些藥物是鎮靜劑,和酒精一樣。苯二氮䓬類藥物可合法使用,做為治療焦慮問題或其他情緒障礙的處方藥,或者它們可作為非法藥物購買。有問題的飲者使用苯二氮䓬類藥物後,會加強對酒精的渴望和增加酒精攝取量的可能。治療苯二氮䓬依賴時要小心減少劑量,以避免產生苯二氮䓬類藥物戒斷症候群和其他健康後果。在酗酒者中會常見到對其他鎮靜催眠藥如唑吡坦和佐匹克隆,以及鴉片類藥物和非法藥物產生依賴的情況。酒精本身即為鎮靜催眠藥,並會與其他鎮靜催眠藥如巴比妥類藥物、苯二氮䓬類、和發生交叉耐受作用。對鎮靜催眠藥的依賴和戒斷症狀,在醫學上屬於嚴重狀況,會與酒精戒斷症狀一樣,如果處理不當,有精神症或癲癇發作的風險。 流行病學 WHO估計,截至2016年,全球有3.8億人有酗酒(佔15歲以上人口的5.1%)問題。物質使用疾患是許多國家面臨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導致患者接受治療的物質中,最常見的就是酒精。”在英國,“有酒精依賴症狀者”的人數在2001年估計超過280萬。大約有12%的美國成年人在他們一生中的某個時候有過酒精依賴問題。在美國和西歐,10%到 20%的男性,和5%到10%的女性在他們生命中的某個階段會達到酗酒的程度。愛沙尼亞在2015年有歐洲最高的與酒精有關的死亡率,每10萬人中佔8.8人。在美國,入院的人中有30%與酒精相關的問題有關聯。 醫學和科學界有廣泛的共識,把酗酒視為一種疾病狀態。例如,美國醫學會把酒精視為一種藥物,並指出“藥物成癮是一種慢性、復發性的腦部疾病,其特徵是強迫性地尋求和使用藥物,不計隨之而來的毀滅性後果。這是種生物脆弱性、環境暴露、和發育因素(例如,大腦成熟階段)之間複雜的交互運作結果。”以往男性中的酗酒患病率較高,但近幾十年來,女性酗酒者的比例有所增加。目前的證據顯示,無論男性或是女性,酗酒問題有50%到60%是由基因所決定,剩下的40%到50%則是環境的影響。大多數酗酒者是從青春期或青年時期開始發展這種行為。 預後 酗酒通常會把人的預期壽命縮短十年左右。最常見的酗酒者死亡原因是心血管併發症。長期酗酒者的自殺率很高,飲酒史越長,自殺率就會越高。大約有3-15%的酗酒者會自殺,研究發現,超過50%的自殺與酒精或藥物依賴有關。這被認為是由於酒精導致大腦化學的生理變化以及社會孤立。在青少年酗酒者中自殺也很常見,25%的青少年自殺與酗酒有關。成為酒精依賴者一年後,有人維持低危飲酒的標準,但只有25.5%的人接受治療。這個群組可細分為:25%的人仍有酒精依賴問題、27.3%的人處於部分緩解(仍有某些症存在)、11.8%的無症狀飲酒者(飲酒會把復發機會拉高)、和35.9%的完全康復(包含17.7%的低風險飲酒者和18.2%的戒酒者)。 相較之下,針對兩組酗酒男性的長期(60年)隨訪結果顯示,“回復到有節制的飲酒很少能持續超過十年,或者就是復發,或者就演變成完全戒酒。”還有“如同短期研究報告,想回復到有節制的飲酒,其可能性通常是海市蜃樓,不易達成。”。 歷史 歷史上“間發性酒狂”這個名詞是由德國醫生在1819年所創,之後被“酗酒”取代。1849年,瑞典醫生首次使用“Alcoholisn酗酒”這個字來描述酒精的系統性負面作用。在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中,酒精有著悠久的使用和濫用歷史。聖經、古埃及、和巴比倫都記錄有酒精濫用和依賴的歷史。在一些古老文化,酒精受到崇拜,而在另些古老文化,酒精濫用受到譴責。甚至在數千年前,過度飲酒和酒精中毒就被認為是產生社會問題的原因。然而直到18世紀,習慣性醉酒的定義及其不良後果才在醫學上得到確立。1647年,一位名叫Agapios的希臘僧侶率先把長期酒精濫用與神經系統和身體毒性的關聯,而導致某些疾病,如癲癇發作、癱瘓、和內出血的發生,留下記錄。在1910和1920年代,因為酒精濫用和長期醉酒的負面影響促使人們加入禁酒運動,並導致許多西方國家開始禁酒,禁止國內酒類生產、進口、運輸、和銷售酒精飲料,一直維持到1920年代末或1930年代初;這些禁酒政策造成因肝硬化和酗酒的死亡率下降。在2005年的估計,美國因為酒精依賴和濫用,每年的經濟損失高達約2,200億美元,比癌症和肥胖症所造成的還要高。 社會與文化 與長期飲酒而造成的健康問題通常被認為是對社會有害,例如,因工作時間損失而導致的工資收入減少、因長期飲酒造成的醉酒傷害和器官損傷而產生的醫療費用、還有二次治療成本(例如康復中心費用和酒精解毒中心的成本)。飲酒是導致頭部外傷、機動車禍受傷(27%)、暴力(18%)、自殺(18%) 、以及癲癇(13%) 的主要因素。除飲酒產生的經濟成本外,酗酒者本身及其家人和朋友也面臨巨大的社會成本。例如,孕婦飲酒會導致無法治癒的病症,稱為胎兒酒精症候群,這種情況通常會導出生者的致認知缺陷、心理健康問題、無法獨立生活和犯罪行為風險增加的後果,而可能會給父母和照顧者帶來情緒壓力。WHO收集的資料顯示,酒精濫用的經濟成本的估計佔一國GDP的1%到6%。一位澳大利亞研究人員人估計,酒精產生的社會成本佔所有藥物濫用成本的24%;一項類似的加拿大研究的結論,酒精在此的佔比則高達41%。英國有項研究把2001年一切與酒精濫用有關的損失量化,金額為185-200億英鎊。對於美國,2006年發生的同類經濟成本估計為2,235億美元。 “觸及谷底”(感到極度無助與困頓)的概念是指由於酒精濫用而導致的心理壓力體驗。這個概念沒單一的定義,人們可能會由於失業、關係破裂、健康問題、法律問題、或是濫用酒精的其他後果來界定自己谷底。這個概念是由12步項目復原小組和研究人員使用所推廣,用來鼓勵行為改變。這個俚語在1965年首次出現正式的醫學文獻《英國醫學期刊》的一篇文獻綜述中,描述有人直到“觸底”才願接受治療,但這種治療通常能發揮作用的是對那些“有朋友和家人支持的酒精成癮者”,而無法對那些貧困和無家可歸的患者發揮作用。 酗酒者的刻板印象經常出現在小說和流行文化中。“”是西方流行文化中的定型角色。醉酒的刻板印象可能出於種族主義或是仇外心理,就像虛構中的愛爾蘭人都是酒鬼一樣。社會心理學家Richard Stivers和美國天主教神父,社會學家的研究把人們對於美國愛爾蘭人大量飲酒的普遍看法留下記錄。許多歐洲、美國、和澳大利亞的飲酒文化大致相似。在國內生產總值(GDP)較高的亞洲國家,與其他亞洲國家相比,會涉入較多的酒精消費,但遠不及如美國等其他國家。但某些GDP非常低的國家卻有很高的酒精消費量。 在對加拿大的韓國移民進行的研究,報告中提起酒精甚至是他們用餐時不可或缺者,並且用餐時是唯一可單獨飲酒的場合。韓國移民還認為酒精在所有社交活動中都有必要,因為酒精有助於展開對話。 白種人的禁酒率(11.8%)以及發生酒精臉紅反應(3.4±2.45份)的耐受性與中國人(分別為 33.4% 和 2.2±1.78份)相比,要高得多。此外,文化間的融合越多,採用白種人的飲酒方式的機會就越大。 相關條目 高功能酗酒者
|
酒精戒斷症狀 因為酒精依賴而產生的戒斷症狀,與具有鎮靜催眠機制的類似物質(例如巴比妥類藥物和苯二氮䓬類藥物)一樣,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發生致命的結果。酒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對GABAA受體的刺激,造成對於中樞神經系統產生抑制。反復大量飲酒之後,這些受體會脫敏並減少數量,導致耐受性和身體依賴同時增加。但當這樣過度飲酒的方式突然停止時,飲者的神經系統就會遭受無法控制的突觸放電。而會導致包括焦慮、危及生命的癲癇發作、震顫性譫妄、幻覺、顫抖、甚至可能包括有心臟衰竭在內的症狀發生。影響還涉及到其他神經遞質系統,尤其是對多巴胺、、和穀氨酸。 嚴重的急性戒斷症狀,例如震顫性譫妄和癲癇發作,通常較少在戒酒1週後發生。急性戒斷症狀期間大致定義為持續一到三週。在戒酒後的3-6週內,發生焦慮、抑鬱、疲勞、以及睡眠障礙的情況很常見。在其他動物模型的實驗中也可觀察到有酒精依賴的動物會發生類似的急性戒斷症狀。 酒精使用障礙患者也會出現,每次戒斷症狀都比上次的發作更為嚴重;這是由於患者在戒酒之後,重新接觸酒精所導致的神經適應。曾經歷多次戒斷發作的個體與過去沒有酒精戒斷史的酒精依賴者相比,在戒酒過程中更易發生癲癇發作並經歷更嚴重的焦慮。點燃效應導致大腦神經迴路和基因表現持續性的功能變化。點燃也會加劇酒精戒斷發作者的心理症狀。有些決策工具和問卷可用以協助醫生進行戒酒情況的評估。例如,修訂版(CIWA-Ar)把酒精戒斷症狀客觀化,以引導治療決策,而能從事有效的訪談,同時保有臨床的實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確保對可能面臨死亡風險的戒斷症狀患者提供適當的護理。 原因 由遺傳和環境因素構成的複雜組合對於產生酗酒行為的風險發生影響。與酒精代謝有關的基因也會影響酗酒發生的風險,有酗酒者的家族遺傳也會有影響。有可信的證據顯示,年輕時期開始飲酒會影響基因表現,而增加酒精依賴風險。這些在遺傳和表觀遺傳的研究結果與大型縱向人群研究的結果一致,即開始飲酒的年齡越小,罹患終生酒精依賴的機率越高。嚴重的童年心理創傷也與一般藥物依賴風險的增加有關聯。缺乏同儕和家庭的支持與酗酒風險增加有關聯。遺傳和青春期對長期酒精濫用的神經毒性作用的敏感性增加有關聯。由於神經毒性作用導致的大腦皮質退化會增加衝動的行為,這可能促使酒精使用疾患的發展、持續、和嚴重程度。有證據顯示,戒酒至少可把酒精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做部分逆轉。使用大麻與日後的酒精使用問題有關聯。飲酒與日後吸菸和使用非法藥物(例如大麻)的可能性增加有關聯。 取得 酒精是最易取得、被廣泛消費,以及受到最廣泛濫用的娛樂性用藥。單獨啤酒一項是世界上消費最為廣泛的酒類飲料;在所有飲料中的排名僅次於飲用水和茶。有人認為啤酒是世上最古老的發酵飲料。 性別差異 根據美國(SAMHSA)所發布2004年-2005年全國藥物使用與健康調查(National Surveys on Drug Use & Health)的綜合數據,12歲或以上群組的上一年酒精依賴或濫用的比例因患者飲用酒精的水平而異:在過去一個月,重度飲酒者中所佔的比例為44.7% 、暴飲者中所佔的比率為18.5%、非暴飲者所佔的比率為3.8%,而在過去一個月未飲酒的人中有1.3%是符合過去一年中有酒精依賴或是濫用的標準。在過去一個月的所有飲酒指標中,男性比率均高於女性:任何飲酒(男性57.5%對女性45%)、暴飲(30.8%對15.1%)、和重度飲酒(10.5%對3.3%),而在過去一年,男性達到酒精依賴或濫用標準的可能性是女性的兩倍(10.5%對5.1%)。 遺傳變異 請參考英文版中Genetic factors部分 會影響到酗酒風險的遺傳因素各有不同。 有些變異會在具有特定地域血統的人群中較為常見,例如非洲、東亞、中東、和歐洲。會產生最強影響的變異是存在酒精代謝的主要酶 - ADH1B和ALDH2的基因編碼中。這些遺傳因素會影響到飲者代謝酒精,及乙醛(酒精的初始代謝物)的速度。這類基因編碼的變異陸續在世界各地的人身上被發現。醇脫氫酶等位基因ADH1B*2會以較快的速率把酒精代謝為乙醛,並降低酒精中毒的風險;這種基因編碼在東亞和中東的人群中最為常見。等位基因ADH1B*3也會導致較快的酒精代謝速率。這種等位基因ADH1B*3僅存在一些非洲人後裔和某些美洲原住民部落的人群中。具有這種等位基因的非裔美國人和美洲原住民罹患酗酒的風險較低。然而美洲原住民的酗酒情況卻明顯高於平均水準。有其他風險因素,如文化環境影響(例如心理創傷)被用來解釋這種現象的發生原因。醛脫氫酶等位基因ALDH2*2大幅降低乙醛被轉化為乙酸的速度;也大幅降低酗酒的風險。 一項對超過100,000人所做的全基因組關聯(GWAS)分析找出KLB基因的變體,這種基因編碼跨膜蛋白β-克洛素,與酒精攝取有高度的關聯。β-克洛素是種激素的細胞表面受體基本元素,與調節單醣和酒精胃口相關。有項GWAS分析發現酒精飲用和酒精依賴在遺傳學上有差異,但兩者在某種程度上卻有關聯。 診斷 定義 “亂用”、“不當使用”、“濫用”、和“重度”使用酒精,都指的是不當飲用酒精,會對飲酒者造成身體、社會、或道德上的損害。由美國農業部和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合作提出的美國人飲食指南(The Dietar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把“適度使用”定義為男性每天不超過兩份酒精飲料,女性每天不超過一份酒精飲料。(NIAAA)把暴飲定義為血液酒精濃度(BAC)達到0.08的水準,對於大多數成年人來說,在兩個小時內,男性喝五份酒或女性喝四份酒即可達到這種酒精濃度。根據NIAAA,如果男性每週飲酒超過14份(標準份量)或是每天4份,則會面臨與酒精有關的風險,而女性如果每週飲酒超過7份或是每天3份,則會面臨風險。所謂美國“份”的酒精標準份量定義為一瓶12盎司的啤酒、一杯5盎司的葡萄酒、或是1.5盎司的蒸餾酒。雖然有這種風險,美國2014年的全國藥物使用與健康調查發現,根據調查所定義的“重度飲酒者”或“暴飲者”中,只有10%符合酒精依賴的標準,只有1.3%的非暴飲者符合酒精依賴的標準。從這項研究中得出的結論是,在多數情況下,利用循證策略和臨床預防服務就可有效地減少暴飲,而無需進行成癮治療。 酗酒 酗酒這個名詞在外行人中常用到,但定義不夠明確。雖說這個名詞的不夠精確,但人們也嘗試當遇到酗酒的情況時該如何解釋。(NCADD)和(ASAM)將其定義為“一種主要的慢性病,特徵是對飲酒無節制力、對酒精的沉迷、不顧飲酒後的不良後果,以及心思受到蒙蔽。”醫學主題詞(MeSH)在1999年就把“酗酒(alcoholism)”的條目加入,引用的是前述1992年的定義。 WHO稱酗酒為“一個長期使用且包含多種含義的名詞”,1979年的WHO專家委員會建議不繼續使用這個名詞。 在專業和研究背景下,“酗酒”的名稱目前並不受歡迎,而採用的是酒精濫用、酒精依賴、或是酒精使用疾患。 DSM和ICD 在美國,最常見的物質使用疾患診斷指南是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DSM),而大多數國家則使用國際疾病分類第十版(ICD)做診斷(以及其他)目的。這兩本手冊對於酒精問題,使用相似但不相同的命名法作分類。 社會障礙 社會的態度和刻板印象會讓酒精使用疾患的發掘以及治療構成障礙。而且拿女性與男性相比,對於女性的障礙更為真實。由於女性會害怕自己受到污名化,而會否認自己患有某種疾病,因此把自己的飲酒情況隱瞞,而採獨自飲酒的方式。這種模式會讓女性的家人、醫生、和其他人不太可能懷疑到他們所認識的人會罹患酒精使用疾患。相較之下,由於男性對於污名的恐懼沒那麼嚴重,而會讓他們承認自己患有某種疾病,把他們的飲酒情況公開披露,以及會聚眾飲酒。這種模式反而會導致家人、醫生和其他人更會懷疑他們認識的此人即是患有酒精使用疾患的人。 篩檢 凡年紀到18歲以上的人,都被建議參與篩檢。用來檢測酒精使用失控的工具有幾種。這些工具大多是形式的問卷。另一個常見的形式是利用打分數或計數的方式以計算出酒精使用的嚴重程度。 (CAGE)即為其中一例,可在醫生辦公室內做快速篩檢。 CAGE問卷在檢測與酒精有關的問題方面很有效果;然而,這種方法用在相關問題不太嚴重的人、白人女性、以及大學生的時候則有局限性。 有些其他偶爾會用到的測試方法,例如,這種診斷測試比CAGE問卷更為精細。有助於把罹患酒精依賴與重度飲酒的診斷做區分。(MAST)是種受到法院廣泛採用的工具,用於因酒精相關罪行而被定罪的人(酒後駕駛最為常見)做適當量刑之用,。(AUDIT)是種由WHO開發的問卷,其獨特之處在於這種問卷已在六個國家/地區得到核准,並在國際上使用。測試AUDIT與CAGE問卷一樣,使用一組簡單的問題 - 分數越高則需做更進一步的調查。(PAT)則用在被送入急診室的患者身上,以篩選與酒精相關的問題。這種測試與AUDIT問卷非常吻合,但是用的頻率只有AUDIT問卷的五分之。 尿液和血液檢測 測試酒精使用有可靠的測試方法,其中常見的是血液酒精濃度(BAC)檢測。這些測試並無法把有酒精使用疾患和沒有的人區分;然而,長期大量飲酒確實會對身體產生一些明顯的影響,包括:
|
而另一個與北塞普勒斯相關的國際問題,則是歐盟擴大範圍之後,北塞在歐盟之內的定位。名義上,整個賽普勒斯都在2004年5月1日之後,正式加入歐盟,屬於歐盟領土的一部分,但由於北賽普勒斯土耳其政府並不受國際社會的認同,因此只有南部的賽普勒斯共和國才是歐盟會員國,北部土耳其裔控制的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则不是。但相反的,根據歐盟的條例,北賽普勒斯境內的土耳其裔賽普勒斯人,只要是1974年時南北分裂之前的賽普勒斯國民與其後代,都有資格擁有歐盟護照,是歐盟人民的一份子,享有相關的權益。在北賽普勒斯,舊一代賽普勒斯人習慣自稱土耳其裔賽普勒斯人,雖信奉伊斯蘭教,但在生活中體現世俗化價值,與土耳其穆斯林有所差異。 政治 目前的賽普勒斯全島境內,共有四種不同的行政區劃分屬四個主權單位治理,包括: 賽普勒斯-{zh-hans:土族; zh-hant:土耳其;}-區:包括賽普勒斯島北部約1/3土地面積的區域,1974年時遭土耳其出兵佔領。目前此地區是政治實體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宣稱擁有的主權領土。 賽普勒斯-{zh-hans:希族; zh-hant:希臘;}-區:包括賽普勒斯島南部約2/3土地面積的區域,是國際認可的賽普勒斯政權賽普勒斯共和國之實際管轄地區。 聯合國緩衝區(UN Buffer Zone):又稱為「綠線」,原本是1974年時土耳其出兵賽普勒斯後劃出的緩衝線,目前由聯合國維安部隊負責管理。 英屬基地區(U.K. Sovereign Base Areas):英國殖民地時代留下的地區,共有兩處,分別位於該島南邊的亞克羅提利(Akrotiri)與東南的德凱利亞(Dhekelia),英國在這裡地設置有軍事基地。 地理 北塞浦路斯位于塞浦路斯岛北部,国土多山脉和丘陵,最高点塞尔维利峰海拔1024米。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平均气温28-35℃,冬季温和湿润,气温4-10℃。 外交 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目前只得到联合国会员国土耳其共和国的外交承认,并互设大使馆;阿塞拜疆共和国的自治共和国: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较早前也宣佈承认了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但未设立正式外交机构,亦不是主权国家。 纳希切万的承认 1993年10月,纳希切万最高议会发表了一项不具约束力的声明,承认了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为主权国家,并呼吁阿塞拜疆中央政府也这样跟进。但阿塞拜疆并没有效仿,因为阿塞拜疆政府认为,这极有可能促使南塞浦路斯(塞浦路斯共和国)和希腊报复性地承认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这一由亚美尼亚暗中支持的、同为未被普遍承认的国家。 軍事 北賽普勒斯的武裝部隊為北賽普勒斯安全部隊,人數約在9,000到15,000人之間,主要由18至40歲之間被徵召的北賽普勒斯公民組成。此外,島上亦駐紮有約17,500至30,000人的。 行政区划 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共划分为6个区。 文化 音乐 北塞浦路斯的民间音乐由丰富多样的当地音乐组成,受土耳其本土音乐的影响。从历史上看,它围绕着婚礼的传统而形成,这是当时土耳其人喜爱社交聚会。在北塞浦路斯,小提琴和高脚杯鼓被称为“darbuka”,土耳其唢呐和其他鼓在这些聚会中也被广泛使用,并且基于这种传统创作了大量传统歌曲。北塞浦路斯文化还融合了各种各样影响的民间舞蹈,包括karsilamas、çiftetelli和zeybek。 北塞浦路斯国家交响乐团自1975年以来一直活跃于北塞浦路斯的乐坛。在凯里尼亚Bellapais修道院举办的国际古典音乐节,被认为是古典音乐的重要平台。北尼科西亚拥有自己的尼科西亚市政管弦乐团,经常在公园和广场等地公开演出,也是一年一度的城墙爵士音乐节的举办地。Rüya Taner是北塞浦路斯著名钢琴家,曾获得国际赞誉。 北塞浦路斯的城镇定期组织节日活动,包括本地和国际歌手和乐队的表演。一些土耳其塞浦路斯歌手,如Ziynet Sali、IşınKaraca,在土耳其本土也一跃成名。北塞浦路斯乐队Sıla4制作了被认为对土耳其塞浦路斯人身份至关重要的音乐,并在土耳其获得了声誉。摇滚和流行音乐在北塞浦路斯也受到大众欢迎,重要的歌手和乐队包括SOS、Gara Limon和Fikri Karayel。 媒体 巴伊拉克广播电视公司(土耳其语:Bayrak Radyo Televizyon Kurumu,BRTK),是北塞浦路斯官方的广播电视媒体,创立于1963年12月25日。每天制作并播放新闻、体育、艺术、女性、讲座、教育、文化、娱乐等各类节目,现有两个电视频道,六个广播频率。 参见 有限承认国家 賽普勒斯問題 塞浦路斯共和國 賽普勒斯聯合國緩衝區 傀儡政權 参考文献
|
軍事 北賽普勒斯的武裝部隊為北賽普勒斯安全部隊,人數約在9,000到15,000人之間,主要由18至40歲之間被徵召的北賽普勒斯公民組成。此外,島上亦駐紮有約17,500至30,000人的。 行政区划 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共划分为6个区。 文化 音乐 北塞浦路斯的民间音乐由丰富多样的当地音乐组成,受土耳其本土音乐的影响。从历史上看,它围绕着婚礼的传统而形成,这是当时土耳其人喜爱社交聚会。在北塞浦路斯,小提琴和高脚杯鼓被称为“darbuka”,土耳其唢呐和其他鼓在这些聚会中也被广泛使用,并且基于这种传统创作了大量传统歌曲。北塞浦路斯文化还融合了各种各样影响的民间舞蹈,包括karsilamas、çiftetelli和zeybek。 北塞浦路斯国家交响乐团自1975年以来一直活跃于北塞浦路斯的乐坛。在凯里尼亚Bellapais修道院举办的国际古典音乐节,被认为是古典音乐的重要平台。北尼科西亚拥有自己的尼科西亚市政管弦乐团,经常在公园和广场等地公开演出,也是一年一度的城墙爵士音乐节的举办地。Rüya Taner是北塞浦路斯著名钢琴家,曾获得国际赞誉。 北塞浦路斯的城镇定期组织节日活动,包括本地和国际歌手和乐队的表演。一些土耳其塞浦路斯歌手,如Ziynet Sali、IşınKaraca,在土耳其本土也一跃成名。北塞浦路斯乐队Sıla4制作了被认为对土耳其塞浦路斯人身份至关重要的音乐,并在土耳其获得了声誉。摇滚和流行音乐在北塞浦路斯也受到大众欢迎,重要的歌手和乐队包括SOS、Gara Limon和Fikri Karayel。 媒体 巴伊拉克广播电视公司(土耳其语:Bayrak Radyo Televizyon Kurumu,BRTK),是北塞浦路斯官方的广播电视媒体,创立于1963年12月25日。每天制作并播放新闻、体育、艺术、女性、讲座、教育、文化、娱乐等各类节目,现有两个电视频道,六个广播频率。 参见 有限承认国家 賽普勒斯問題 塞浦路斯共和國 賽普勒斯聯合國緩衝區 傀儡政權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北賽普勒斯總統府辦公室 北賽普勒斯新聞與討論區 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國共和國大會 ViuTV《404不存在的國落》第10、11集介紹北塞浦路斯 有限承認國家
|
布局规划 长安街在北京,乃至全中国的的地位都十分重要。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就在长安街上。长安街两侧有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及中国国务院部分机关,如公安部、商务部、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等。长安街两侧亦分布很多文化设施,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北京图书大厦、民族文化宫、军事博物馆等。许多重要的商业区也在长安街沿线,如北京商务中心区、东单、王府井、西单和北京金融街。此外,北京站和北京西站也在长安街附近。 条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局对长安街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法规条例。 建筑项目 进入长安街沿线建筑序列,项目首先须在本系统内提出立项申请,经由各层次考核,然后交由该系统主管部委审批。接下来进入北京市规委流程,首先审议申请项目是否符合长安街整体规划,经项目筛选后,再由专家组进行论证(内容包括建筑风格、楼层高度等),论证通过后,交建筑设计单位进行建筑设计,方案会由专家组论证修改,直至达到进入长安街沿线建筑序列的标准。此后,方案将上报给北京市政府审批。再接下来,还要上报国务院作最终批复。 交通 长安街实行比较严格的交通管制(如货车昼夜不准进入长安街)。虽然在高峰时期经常会遇到塞車,但是北京市政府已经在长安街对交通讯号灯实行“绿波”,尽力确保车辆流量畅通。 地铁1号线贯穿长安街及其部分延长线。 2015年11月27日起,根据北京市交管局发布的公告,外地牌照车辆每天6时至22时禁止在二环主路和长安街及延长线新兴桥(不含)至国贸桥(不含)之间路段和部分相邻道路行驶。违者将被处以100元罚款并记3分(按“违反禁令标志”标准记分)。 广告 2004年10月1日施行起,以下区域或状况禁止商业广告: 长安街(即东起建国门西至复兴门路段,下同)道路两侧100米范围内; 天安门广场地区及广场东侧、西侧各100米范围内; 中南海办公区周边北起文津街府右街路口,南至府右街长安街路段的沿街地区,西起文津街府右街路口,东至文津街北长街的沿街地区,北起文津街北长街路口,南至南长街长安街路段的沿街地区; 长安街从王府井路口以西(不含王府井路口)至西单路口以东(不含西单路口)的路段和天安门广场地区禁止有车身广告的车辆通行。但是,因举行大型活动临时调用的车辆除外。 2020年颁布的《北京市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市容环境景观管理规定》第十六条要求户外广告设施、牌匾标识、标语宣传品应:(一)户外广告设施应严格按照本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有关规定和户外广告设置专业规划进行设置,符合有关安全技术标准,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二)牌匾标识应严格按照本市牌匾标识设置规范进行设置,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确保牢固安全、整洁美观,无缺字断亮。(三)标语宣传品应严格按照批准的范围、地点、数量、规格、内容和期限设置。(四)行驶或穿行长安街及其延长线的公共电、汽车辆,应严格按照本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有关规定设置车身广告。 长安街及其延长线道路列表 金安路 石景山路 复兴路
|
2015年11月27日起,根据北京市交管局发布的公告,外地牌照车辆每天6时至22时禁止在二环主路和长安街及延长线新兴桥(不含)至国贸桥(不含)之间路段和部分相邻道路行驶。违者将被处以100元罚款并记3分(按“违反禁令标志”标准记分)。 广告 2004年10月1日施行起,以下区域或状况禁止商业广告: 长安街(即东起建国门西至复兴门路段,下同)道路两侧100米范围内; 天安门广场地区及广场东侧、西侧各100米范围内; 中南海办公区周边北起文津街府右街路口,南至府右街长安街路段的沿街地区,西起文津街府右街路口,东至文津街北长街的沿街地区,北起文津街北长街路口,南至南长街长安街路段的沿街地区; 长安街从王府井路口以西(不含王府井路口)至西单路口以东(不含西单路口)的路段和天安门广场地区禁止有车身广告的车辆通行。但是,因举行大型活动临时调用的车辆除外。 2020年颁布的《北京市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市容环境景观管理规定》第十六条要求户外广告设施、牌匾标识、标语宣传品应:(一)户外广告设施应严格按照本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有关规定和户外广告设置专业规划进行设置,符合有关安全技术标准,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二)牌匾标识应严格按照本市牌匾标识设置规范进行设置,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确保牢固安全、整洁美观,无缺字断亮。(三)标语宣传品应严格按照批准的范围、地点、数量、规格、内容和期限设置。(四)行驶或穿行长安街及其延长线的公共电、汽车辆,应严格按照本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有关规定设置车身广告。 长安街及其延长线道路列表 金安路 石景山路 复兴路 复兴门外大街 复兴门内大街
|
position),而美國式華爾滋(American Style Waltz)卻允許閉合位置以外的所有位置。 舞蹈特点 圆舞曲摆荡的动作与转身动作是不能分开的,两者之间并存的是一种引擎与轮胎的关系,没有转身动作,摆荡的动作将显得硬而不平衡,摆荡的完成表象,要藉著身转动作经过身体中心以及腿部、臀部的运动,还有肩膀与手臂的摆转来达成时间运动的技巧,来完成轻盈且优雅而具有动力型态舞姿。开始移动后,舞步里所指的转度,指的是双足之间的转度,并非指身体的转度,尤其是女士,几乎只有前进与后退的动作,转度则由男士全部来完成。 风格 动作如流水般顺畅、像云霞般光辉。潇洒自如、典雅大方。波浪起伏接连不断地潇洒旋转。享有「舞中皇后」的美称。华尔兹舞步在速度缓慢的三拍子舞曲中流畅地运行,因有明显的升降动作而如一起一伏连绵不断的波涛,加上轻柔灵巧的倾斜、摆荡、反身和旋转动作以及各种优美的造型,使其具有既庄重典雅、舒展大方、又华丽多姿、飘逸欲仙的独特风韵。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華爾滋舞步 職業標準舞華爾滋影片片段 Y Y Y
|
至於作為社交舞、起源於1780年代的華爾滋,很快就傳到其它歐美國家;俗稱慢三步,用3/4拍的音樂,抱握姿勢以閉合位置為主。特點是在第一拍的時候,身體要低下來,而在第二、三拍的時候,身體要升高,形成波浪式的移動。基本舞步是左轉(Reverse Turn)和右轉(Natural Turn)。“維也納華爾滋”(Viennese Waltz)是從華爾滋演變出來的速度很快的舞,俗稱快三步。國際華爾滋只限于閉合位置(closed position),而美國式華爾滋(American Style Waltz)卻允許閉合位置以外的所有位置。 舞蹈特点 圆舞曲摆荡的动作与转身动作是不能分开的,两者之间并存的是一种引擎与轮胎的关系,没有转身动作,摆荡的动作将显得硬而不平衡,摆荡的完成表象,要藉著身转动作经过身体中心以及腿部、臀部的运动,还有肩膀与手臂的摆转来达成时间运动的技巧,来完成轻盈且优雅而具有动力型态舞姿。开始移动后,舞步里所指的转度,指的是双足之间的转度,并非指身体的转度,尤其是女士,几乎只有前进与后退的动作,转度则由男士全部来完成。 风格 动作如流水般顺畅、像云霞般光辉。潇洒自如、典雅大方。波浪起伏接连不断地潇洒旋转。享有「舞中皇后」的美称。华尔兹舞步在速度缓慢的三拍子舞曲中流畅地运行,因有明显的升降动作而如一起一伏连绵不断的波涛,加上轻柔灵巧的倾斜、摆荡、反身和旋转动作以及各种优美的造型,使其具有既庄重典雅、舒展大方、又华丽多姿、飘逸欲仙的独特风韵。 参考文献
|
Thousand Witnesses)一书,亦被确认为小说的部分材料来源。斯托夫人也表示说,当她居住在与蓄奴的肯塔基州一河相隔的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时,她曾采访过大量逃亡至该地的奴隶,而此中获得的材料后来亦成为了其小说的基础。在辛辛那提市,有着一些地下铁路秘密网络的废奴主义支持者,他们积极于帮助那些从南方逃亡的奴隶。 在1853年发表的《》一书中,斯托夫人提到了写作这部小说的大量灵感与材料来源。斯托夫人发表《题解》这部写实作品的原因,是为了支持她对奴隶制度恶行的主张。不过,后来的研究也指出,在出版《汤姆叔叔的小屋》之前,斯托夫人实际上并未阅读过《题解》中提到的不少作品。 发表与出版 《汤姆叔叔的小屋》最初发表在废奴主义者杂志《国家时代》(National Era)中。从1851年6月5日起,总共连载40周。由于小说的故事大受欢迎,出版商约翰·朱伊特(John Jewett)找到了斯托夫人,建议她将连载集结成书出版。虽然斯托夫人起初怀疑是否有人愿意以书本的形式来阅读《汤姆叔叔的小屋》,但她最后还是同意了这一建议。 因为深信这本书将会名闻于世,朱伊特(在当时)作出了一项不同寻常的决定——将雕制的6张全页插图印入第一版中。1852年3月20日,这部小说开始以书本的形式出版,其第一版很快便被抢购一空。不久后,又印刷出版了多个版本(其中包括1853年出版的豪华版,带有比林斯绘制的117张插图)。 在发表的头一年裡,《汤姆叔叔的小屋》在美国本土便销售出了三十万册,并最终成为了19世纪全世界最畅销的小说(以及第二畅销的书,仅次於最畅销的书《圣经》)。几乎每种主要的语言都有其译本面世。 在许多早期版本中,都带有撰写的序言。谢尔曼是伦敦的一位公理会牧师,以其废奴主义观点而闻名。 《汤姆叔叔的小屋》在英格兰的销售也同样十分顺利。1852年5月,当伦敦第一版发行後,便销售出了二十万册。 在随后的几年间,有超过150万册的副本在英格兰传播,尽管其中的绝大部分都属于盗版(在美国也有同样的情况发生)。 情节概要 伊丽莎携子逃亡,汤姆被卖到“河的下游”去 小说开始于肯塔基州农场主亚瑟·谢尔比正面临着将因欠债而失去其田地的困境。尽管他与她的妻子埃米莉·谢尔比对待他们的奴隶十分友善,但谢尔比还是决定将几名奴隶卖给奴隶贩子来筹集他急需的资金。被卖掉的奴隶有两名:其一为汤姆叔叔,一位有着妻子儿女的中年男子;其二为哈里,是埃米莉的女仆伊丽莎的儿子。埃米莉并不喜欢这个主意,因为她曾经对其女仆许诺说,她的儿子绝对不会被卖掉;而埃米莉的儿子乔治·谢尔比也不愿意让汤姆离开,因为他把汤姆视为自己的良师益友。 当伊丽莎无意中听到谢尔比夫妇打算将汤姆与哈里卖掉的对话後,伊丽莎决定带着她的儿子逃跑。小说中描写到,伊丽莎作出这一决定并非是因为受到身体上的虐待,而是出于害怕失去她唯一幸存的孩子(她曾因流产而失掉了两个孩子)。伊丽莎在深夜裡动身出发,并给她的女主人留下了一张致歉的纸条。 当这一切发生时,汤姆叔叔被卖掉了,并被装载上了一艘,沿着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在船上时,汤姆认识并照顾了一位年幼的白人女孩伊娃。当伊娃落到河裡後,是汤姆救了她。为了感谢他,伊娃的父亲奥古斯丁·圣克莱尔将汤姆从奴隶贩子的手裡买来,并将汤姆带到了他在新奥尔良的家中。在这段时期裡,汤姆与伊娃变得亲密无间,因为他们都深信着基督教。 追捕伊丽莎家庭,汤姆与圣克莱尔一家的生活 在伊丽莎逃亡途中,她偶然遇见了比她先一步逃走的丈夫乔治·哈里斯,他们决定前往加拿大。然而,他们却被一个名叫汤姆·洛克的奴隶猎人盯上了。最后,洛克与他的同伙诱捕了伊丽莎与她的家人,这导致乔治被迫向洛克开枪。伊莉莎担心洛克死掉,说服了乔治,将这名奴隶猎人送到了附近的贵格会定居点以接受治疗。 回到新奥尔良后,圣克莱尔与他的北方堂姐奥菲利亚因对奴隶制的不同见解而发生了争吵。奥菲利亚反对奴隶制度,但却对黑人持有偏见;然而,圣克莱尔则却认为自己没有这些偏见,即使他自己是一位奴隶主。为了向他的堂姐说明她對于黑人的观点是错误的,圣克莱尔买了一名黑人女孩托普西,并请奥菲利亚去教育托普西。 在汤姆与圣克莱尔一同生活了两年后,伊娃得上了重病。在她死之前,她在一场梦境中梦见了天堂,她把这场梦告诉了她身边的人。由于伊娃的死与她的梦境,其他的人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奥菲利亚决定抛弃自己从前对黑人的偏见,托普西则说她将努力完善自己,而圣克莱尔则承诺将给予汤姆以自由。 汤姆被卖给了赛门·勒格里 在圣克莱尔履行他的诺言之前,他却因为介入一场争斗而被猎刀刺死。圣克莱尔的妻子拒绝履行其丈夫生前的承诺,在一场拍卖会中将汤姆賣给了一名凶恶的农场主赛门·勒格里。勒格里(他并不是当地出生的南方人,而是从北方来的移民)将汤姆带到了路易斯安那州的乡下。汤姆在這裡认识了勒格里的其他奴隶,其中包括埃米琳(勒格里在同一场拍卖会裡买到了她)。当汤姆拒绝服从勒格里的命令去鞭打他的奴隶同伴时,勒格里开始对他心生厌恶。汤姆遭受到了残忍的鞭笞,勒格里决意要压垮汤姆对上帝的信仰。但汤姆拒绝停止对《圣经》的阅读,并尽全力安慰其他奴隶。在种植园期间,汤姆认识了勒格里的另一名奴隶凯茜。凯茜先前在被拍卖的时候,曾被迫与她的子女分离;由于不堪忍受另一个孩子被出卖的痛苦,她杀死了自己的第三个孩子。 在这个时候,汤姆·洛克回到了故事中。在被贵格会教徒治愈后,洛克发生了改变。乔治、伊丽莎与汤姆在进入加拿大后获得了自由。而在路易斯安那州,当汤姆叔叔对上帝的信仰就快被在种植园中遭受的折磨所击垮时,他经历了两次梦境——一次是耶稣,而另一次则是伊娃——这使得他决意保留自己对基督的信仰直至死亡。他鼓励凯茜逃跑,并让她带上埃米琳。当汤姆拒绝告诉勒格里凯茜与埃米琳逃往何方时,勒格里命令他的监工杀死汤姆。在他垂死时,汤姆宽恕了两位监工野蛮殴打他的行为:受其品格的感召,这两人都皈依了基督。在汤姆临死前,乔治·谢尔比(亚瑟·谢尔比的儿子)出现了,他要买回汤姆的自由,但却发现这已经太迟了。 最後的片段 在乘船通往自由的路上,凯茜与埃米琳遇见了乔治·哈里斯的姐姐,并与她一同前往加拿大。曾经有一次,凯茜发现伊丽莎便是她失散已久的女儿。而现在他们终于重逢了,他们前往了法国,并最终抵达了利比里亚——一个容纳前美国黑奴生活的非洲国家。在那裡,他们又见到了凯茜失散已久的儿子。乔治·谢尔比回到了肯塔基州的农场,释放了他全部的奴隶,并告诉他们,要铭记汤姆的牺牲以及他对基督真义的信仰。 主要人物 汤姆叔叔 与标题同名的人物汤姆叔叔(Uncle Tom),在小说发表初期被视为一名高贵坚忍的奴隶。但在最近的一些年间,他的名字已变成了那些被指责投靠白人的非裔美国人的绰号(有关的更多信息请参见刻板印象的产生与普及一节)。然而,斯托夫人的本意,是将汤姆塑造成一位“高贵的英雄” 以及值得称颂的人物。在整部作品中,汤姆不仅忍受着剥削带来的痛苦,还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到了最后连他的敌人也不得不敬重他。 伊丽莎 伊丽莎(Eliza)是一名奴隶(谢尔比夫人的女仆)。在得知自己5岁的儿子哈里将被卖给奴隶贩子黑利后,她带着哈里逃向了北方。在俄亥俄州时,她与丈夫乔治·哈里斯重逢。他们一家人移居到了加拿大,然后再到了法国,最终定居于利比里亚。 伊丽莎这一角色的灵感,来自於在辛辛那提的交给斯托夫人丈夫的一份记录。根据兰金的描述,在1838年2月时,有一名年轻的女奴怀抱着她的孩子越过了冰封的俄亥俄河,逃到了俄亥俄州的上,在她逃往北方之前,她曾在他的家中暂住了一段时间。 伊娃 伊娃(Eva)的全名为伊凡吉琳·圣克莱尔。当汤姆叔叔被轮船运送到新奥尔良的途中,伊娃进入了故事的叙述中。当这名5、6岁的小女孩落水后,汤姆叔叔将她救了起来。伊娃恳求她的父亲买下了汤姆,在跟随圣克莱尔家来到新奥尔良后,汤姆成为了圣克莱尔庄园的一名马车夫。不过,汤姆在这里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与天使般的伊娃一起度过的。 伊娃经常会谈论一些爱与宽恕的话题,她甚至说服了固执的奴隶女孩托普西,让她相信她也应该得到爱。伊娃也曾试图去感触她那坏脾气阿姨奥菲利亚的心。 赛门·勒格里 賽門·勒格里(Simon Legree)是一名出生於北方的殘暴的奴隸主。他的名字後來成為了貪婪與殘暴的代名詞。他的目標是擊垮湯姆並破壞他的宗教信仰。但湯姆並沒有屈服,最終死在了勒格里的亂棍之下。 托普西 托普西(Topsy)是一名不知来自何方的“衣衫褴褛”的奴隶女孩。当被问到是谁造了她时,她既不认为是上帝,也不认为是她的母亲,“我想我是自己长出来的,我不相信有谁造了我”。在后来,她被小伊娃的友爱转变了。托普西通常被视作是原型的起源。 短语“growed like Topsy”(后又演变为“grew like Topsy”;在现今已略为过时)后来进入了英语当中。起初,这个短语只被用于比喻一种自生自长、放任自流的生存方式;但在后来的某些时候,它还被用于形容高速的成长或发展。 其他人物 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中,还有着许许多多的次要角色。以下列出一些较为知名的配角: 亚瑟·谢尔比(Arthur Shelby),汤姆在肯塔基州时的主人。谢尔比被塑造成了一位“仁慈”的奴隶主与传统的南方绅士。 埃米莉·谢尔比(Emily Shelby),亚瑟·谢尔比的妻子。她是一位深信宗教的妇女,并努力用她的仁慈与道德来影响她的奴隶们。当她的丈夫将把奴隶卖给奴隶贩子时,她为之感到震惊。作为一名女性,她并没有合法的地位去阻止这件事的发生,因为所有的财产都属于她的丈夫。 乔治·谢尔比(George Shelby),亚瑟与埃米莉的儿子。他将汤姆视作自己的良师益友,也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 奥古斯丁·圣克莱尔(Augustine St. Clare),汤姆的第二位主人,小女孩伊娃的父亲;是小说里面最具同情心的奴隶主。圣克莱尔已然意识到了奴隶制度的罪恶,但却还未能为割舍它所带来的财富作好准备。在他的女儿死後,他变得更加地信奉宗教,并开始阅读《圣经》给汤姆听。但是,他的好意却由于他的意外身亡而终成泡影。 主题 《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全书都被同一个主题所主宰:奴隶制度的罪恶与不道德。当斯托夫人在她的文字裡写入次要的主题时——譬如母亲的道德权威以及由基督教提供拯救的可能性其中认为,这本书想传递的一个主要信息是“奴隶制的危机只能用基督徒的爱来解决。”(The slavery crisis can only be resolved by Christian love.)——她都会强调这些主题与奴隶制的恐怖之间的联系。几乎在小说的每一页裡,斯托夫人都在积极推动着“奴隶制度不道德”这一主题,有些时候她甚至会改变故事叙述的口吻,以向人们“布道”奴隶制的破坏天性(譬如,在载着汤姆前往南方州的轮船上,有一名白人女性这样说道:“奴隶制的最可怕之处就在于对感情和亲情的践踏——比如拆散人家的骨肉。”)通过对黑奴制度拆散他人家庭的刻画,斯托夫人用文字展现出了奴隶制度的罪恶。 因为斯托夫人认为母性是“所有美国人生活中的道德与伦理模范,” 并相信,只有女性才拥有将美国从奴隶制的恶魔手中拯救出来的道德权威; 这便是《汤姆叔叔的小屋》中表达出的另一个主题:女性的道德力量与圣洁。在书中,这种角色的例子有伊丽莎——一位带着小儿子逃亡的黑奴(并最终与其全家团聚),或者小伊娃——她被视为一名“理想的基督徒”;正是通过这样的角色,斯托夫人表明了这一观点:女性能够拯救她们身边的人,哪怕是最不道义的人。但后来的评论也提到,斯托夫人笔下的女性角色一般都以家庭主妇的老套形象出现,而不是现实中的女性。此外,斯托夫人的小说“重申了女性所发挥的影响的重要性”,並為随後幾十年裡女权主义运动道路的铺平作出了贡献。 斯托夫人的清教徒宗教信仰显露于小说的结尾,并延及所有的主题;她对基督教的本性进行了探索, 并认为基督教神学与奴隶制度有着无法调和的矛盾。当伊娃死後,汤姆恳求挚爱她的圣克莱尔“回望耶稣” 时;当汤姆死後,乔治·谢尔比用“做一个基督徒多好啊” 来称颂他时;这一主题都得到了最明确不过的彰显。因为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基督教的主题占有很大的分量,并由于斯托夫人在小说中直接且频繁地发出宗教信仰上的感慨,这本小说还常被认为带有“布道书的形式”。 风格 《汤姆叔叔的小屋》具有19世纪 与家庭小说(亦称做女性小说)中常见的感性 与戏剧性的风格。在斯托夫人的时代,这一类型的小说是最为流行的小说:它们趋向于去描述女性主角,其写作风格常能唤起读者的同情与感动。尽管如此,《汤姆叔叔的小屋》与其他的感伤小说所不同的是,前者将其中心焦点集中于奴隶制这种大型话题,并以一名男性作为故事的主角;不过,斯托夫人亦试图去引出读者的某种强烈情感(譬如让读者为小伊娃的死而哭泣)。这一写作类型的力量可通过同时代读者的反应显现出来。斯托夫人的一位朋友乔治亚娜·梅(Georgiana May)曾经写信给她谈到:“我昨晚子夜醒来,耗尽终夜读完了这本书。此後,我再也不能望着小孩子垂死而無動於衷。” 据描述,另一名读者完全地着迷于这本小说,他甚至考虑把自己的女儿改名为伊娃。显而易见的是,小伊娃的死对当时的许多读者造成了影响:单在1852年,波士顿便有300名女婴被取名为伊娃。 尽管在读者中得到了肯定,但在其发表後的几十年裡,文艺评论家们都否定了《汤姆叔叔的小屋》以及其他感伤小说中展现出的这种风格,因为这类小说是由女性写成,并过于突出地描写了“女性多愁善感的情感”。一位文艺评论家认为,如果这部小说与奴隶制没有关联,“它不过就是一部普通的感伤小说”。另外一名评论家则将这本书描述为“基本上就是一堆苦力劳作出的毫无意义的碎片”。乔治·惠彻(George Whicher)在他的《美国文学史》(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中对这本书嗤之以鼻,将之斥为“周日学校小说”,并充满着“露骨描述的情节、幽默与悲伤”。 然而,在1985年时,简·汤普金斯(Jane Tompkins)在她划时代的《杰出的设计:美国小说的文化成果》(In Sensational Designs: The Cultural Work of American Fiction)一书中改变了这一观点。汤普金斯盛赞了其他评论家拒绝承认的感伤风格,并提出,感伤小说展现了女性的情感拥有改善世界的力量。她还认为,包括《汤姆叔叔的小屋》在内的,流行于19世纪的家庭小说,有着“理智的复杂性、雄心与机智”;而《汤姆叔叔的小屋》“对美国社会的批判要比霍桑与梅尔维尔这些更知名小说家的批评更具毁灭性。” 尽管后来有关《汤姆叔叔的小屋》风格的观点已有所改变,但由于这部小说的写法与绝大多数现代小说大相径庭,今日的读者往往会觉得这部作品的内容晦涩、做作、“甚至老掉牙了”。 对小说的反应 《汤姆叔叔的小屋》所发挥的作用“在历史上只有少数其他的小说能够企及”。随着小说的出版,《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废奴主义观点曾引发了一场奴隶制度拥护者们(他们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来反驳这部小说)的抗议狂潮。此外,作为一部畅销书,《汤姆叔叔的小屋》还对后来的抗议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厄普顿·辛克莱的《屠场》)。 同时代与世界性的反应 《汤姆叔叔的小屋》出版伊始,美国南方的人们便被这部小说激怒了。而奴隶制度的支持者们也对它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著名的南方小说家威廉·吉尔摩·西姆斯声称,《汤姆叔叔的小屋》是一部完全错误的作品,甚至有人称这部小说在犯罪和造谣。在这场大范围的反应中,亚拉巴马州莫比尔市的一名书商因销售这本书而被迫离开了城市,而斯托夫人本人也收到了不少威胁她的信件(甚至有一包装着一名奴隶的耳朵的邮件)。不久之後,许多像西姆斯这样的南方作家便纷纷发表了他们反对斯托夫人小说的作品(参见后文反汤姆一节)。 一部分评论家强调,斯托夫人缺少在南方生活的阅历,从而(在他们看来)导致她对这一地区进行了不准确的描述。他们举例说,斯托夫人从未涉足过南方的种植园。然而,斯托夫人也解释道,她书中的角色,是基于她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居住时,从逃亡奴隶那裡听来的故事。据称:“她親身观察到的几次事件激励了她去写作[这本]著名的反奴隶制小说。她曾俄亥俄河上目睹这些场景,包括亲眼看到一对夫妇被奴隶主活生生地拆散。此外,报纸与杂志上的记录与报道,也为當時還在構築中的情节提供了素材。”。 为了回应这些批评,斯托夫人于1853年发表了《》一书,以图证明小说对奴隶制度描述的真实性。在这本书中,斯托详述了《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每一位主角,提到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并同时对南方的奴隶制度进行了“比小说中更为凌厉的攻击”。与小说一样,《汤姆叔叔的小屋题解》也成为了一本畅销书。需要提到的一点是,虽然斯托夫人声称《汤姆叔叔的小屋题解》中记录了她先前所使用的参考来源,而在实际上,有不少作品都是在她发表小说之后才读到的。 尽管斯托夫人的研究中带有猜测与缺陷,尽管奴隶制的拥护者进行了尖刻的攻击,但这本小说依然吸引了许多美国人的想象力,是一部具有重要政治影响的小说,它的发表成为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索之一,并对以林肯为代表的正义一方获得胜利产生了巨大作用。根据斯托夫人的儿子描述,当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于1862年与斯托见面时,林肯曾评论道:“你就是那位引发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 历史学家们并不能确认林肯是否真的说过这句话;而在与林肯见面的几个小时后斯托夫人写给她丈夫的信中,也未曾提及该评论。 自此以后,许多作家都称赞了这本小说,称其集中表达了北方对不公正的奴隶制度与《》的愤怒, 赞其为废奴主义运动注入了前进的动力。联邦一方的一名将军及政治家詹姆斯·贝尔德·韦弗曾说过,正是这本书让他开始积极地投身到废奴主义运动当中的。 《汤姆叔叔的小屋》在英格兰也引起了公众的巨大兴趣。伦敦第一版出版于1852年5月,共计卖出了二十万册副本。 英国人对美国的反感也是其大受欢迎的部分原因。有一位著名的作者曾写道:“‘汤姆叔叔’在英国的大肆流行并不是出于[对奴隶制度的]憎恶与报复,而是出于国家层面上的嫉妒与虚荣。我们被美国的狂妄所刺痛已经很久了——我们疲于听到她那所谓全世界最自由与最文明国家的自夸。我们的神职人员讨厌她的自发政府體制——我们的保守分子讨厌她的民主主义——我们的辉格党讨厌她的暴发户——我们的激进分子讨厌她的好辯、讨厌她的傲慢、还讨厌她的野心。所有的党派都为斯托夫人的背叛而欢呼雀跃。”。美国内战时期的驻英公使后来曾谈到:“1852年出版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卑贱者的生活》,在當時偶然的環境幫助下,对全世界造成了直接、可观与印象深刻的影响,而這些影響比此前任何一本书所造成的影响更为巨大。”。 世界上幾乎每種語言,都有此作品的翻譯,包括中文(林纾的文言文译本,是第一部有汉译的美国小说)与阿姆哈拉语(译成于1930年,以支持埃塞俄比亚结束该国黑人苦难的努力)。1904年,鲁迅在日本留学時讀完友人寄来的《黑奴吁天录》后,他给蒋抑卮的信中称:“曼思故国,来日方长,载悲黑奴,前车如是,弥益感喟。” 这本书传阅的範圍相當广泛,以致著名的精神病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报告说,他认为有许多患者表现出的性虐恋倾向,是受《汤姆叔叔的小屋》中鞭打奴隶情节的影响。 文学意义与评论 作为在美国的第一部被广泛传阅的政治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不仅对美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还广泛地影响了抗议文学的发展。后来厄普顿·辛克莱的《屠场》与雷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都是受《汤姆叔叔的小屋》影响至深的作品。 尽管有此毋庸置疑的意义,但对《汤姆叔叔的小屋》的流行看法是“一部混合了儿童寓言与传道的书”。 许多文艺评论家也批评这部小说“只是一部感伤小说”; 在乔治·惠彻的《美国文学史》中,他写道:“斯托夫人或她的手作都不是这部小说大受欢迎的原因;其作者的才略与一名周日学校小说的编者相比并无二样。她最多不过就是有着大量现成的情节、幽默与悲情,然后把这些流行的元素凑成一本书罢了。” 不过,也有一些评论家称赞了这本小说。埃德蒙·威尔逊(Edmund Wilson)认为:“把自己完全地置身于汤姆叔叔的小屋中……会证明那些令人震惊的经历。” 简·汤普金斯则认为,这本小说是美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一,並懷疑当时如此之多的針對该小说的批評完全是因為它太受歡迎了。 除了像谴责奴隶制那样明显的主题以外,斯托夫人在小说中所试图表达出的其他观点一直是学者们多年来研究的一个主题,并为之提出了多种假设理论。举例而言,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与积极的废奴主义者,斯托夫人将她的许多宗教观点融入了小说当中。某些学者认为,斯托夫人通过她的小说,为困扰着许多奴隶制度反对者的道德与政治难题提供了一个解决途径。所谓的道德与政治难题是:即使阻止奴隶制的行为有着反对罪恶的正当性,然而,为了反对奴隶制度的暴力而以暴制暴,并违犯奴隶制恶法的行为是否有违道德公义?斯托夫人笔下的哪位角色又值得效法,是顺从的汤姆叔叔还是挑衅的乔治·哈里斯?斯托夫人的解决方案类似于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如果每个人都能诚挚地去审视上帝的教义并遵守之,那么他们都将成为上帝的信徒。 学者们还认为,这本小说表达了的价值观。在此观点下,乔治·哈里斯这样的角色成为了自由劳动者信条的形化,而奥菲利亚这样的复杂角色则代表着那些默许与奴隶制度妥协的北方人。与奥菲利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黛娜——一位受情感驱使的厨师。在小说的情节裡,奥菲利亚最终被转变了,就像美国共和党(在三年后)宣布北方必须改变自己,并捍卫其反奴隶制度的原则一样。 有观点认为,女权主义理论也是小说的一部分,因为小说批评的是父权制下的奴隶制度。斯托夫人认为,在由奴隶主与奴隶所组成的家庭基础中,血缘的关系要浓于父权家长式的关系。此外,斯托夫人将国家的团结视为家庭的延伸,因而国家意识源于对一个共有种族的维系。因此,她呼吁建立属于自由奴隶且不融入美国社会的非洲人殖民地。 还有观点认为,这本书试图通过重新定义男性特征来作为废除奴隶制度的关键一步。在此观点下,废奴主义者不得不开始去抵抗那些积极进取与占优势地位的男性形象,这一形象是在19世纪早期的征服与殖民中发展起来的。为了改变这种男子汉的概念,以使男性不因反对奴隶制而危及自身形象或自身在社会上的地位,一些废奴主义者吸收了妇女参政、基督教以及消极主义的原则,认为男性应该去合作、去同情、去展现公民精神。而废奴主义运动中的其他人则认为,传统、积极的男性特征不应被改变。斯托夫人笔下的所有男性都是以上两种男性的代表。 刻板印象的产生与普及 在最近的几十年里,学者和读者们批评说,这本书使用了一种居高临下的种族主义语气来描述其中的黑人角色;这特别体现在角色的出现、说话和习性上,譬如汤姆叔叔对其被动命运的接受。由于《汤姆叔叔的小屋》是19世纪全世界最畅销的小说,所以小说中使用和创造的那些非裔美国人的刻板印象,在现实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因此,在将此等经典印象根深蒂固地植入美国精神的过程中,这本书(及其附带的插图 和相关的戏剧作品)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出现的: “快乐的黑鬼”(“happy darky”,如慵懒、无忧无虑的山姆); 被当成性工具的浅肤黑白混血儿(“mulatto”,这样的角色有:伊丽莎、凯茜与埃米琳); 慈爱的黑人(“mammy”,譬如圣克莱尔种植园中的厨师玛咪); (“Pickaninny”,如托普西); 汤姆叔叔,或热切于取悦白人的非裔美国人(如汤姆叔叔)。需要注意的是,斯托夫人的本意是将汤姆塑造成一位“高贵的英雄”。而“恭从于白人的谄媚傻瓜” 这一刻板印象显然是由后来造成的,而这已不在斯托夫人的掌控之中。 最近几十年来,《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这些消极成分,已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这本书作为“重要的反奴隶制工具”的历史作用。 对小说解读的变化源于詹姆斯·鲍德温的一篇名为每个人的抗议小说(Everybody’s Protest Novel)的文章。在文中,鲍德温将《汤姆叔叔的小屋》称为一部“非常糟糕的小说”,称其描写种族的手法非常迟钝,在审美上看来也十分粗劣。 在1960年代与70年代,黑人权力与者对这本小说进行了批评。认为汤姆叔叔这样的角色是“种族的背叛者”,(在部分观点裡)甚至认为汤姆要比最恶毒的奴隶主还要坏。 在这段时期裡,对书中出现的其他刻板印象的批评也日渐增长。 在最近几年来,小亨利·路易斯·盖茨等学者重新对《汤姆叔叔的小屋》进行了解读,并认为这本书是“美国种族关系的核心文献,以及对这些关系特征进行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道德与政治探索。” 反汤姆文学 为了反击《汤姆叔叔的小屋》,美国南方的作家们发表数量众多的作品以反驳斯托夫人的小说。所谓的反汤姆文学,一般都站在维护奴隶制度的立场上,认为斯托夫人笔下描述的奴隶制度是夸张不实的。这一类的作品大都展现了家长式的白人奴隶主与其纯洁的妻子,他们都十分乐善好施,在其家庭式的种植园裡照顾着那些孩子般的奴隶们。在这些小说中,非裔美国人都被含蓄或直接地描述为孩子般的人,离开白人的监护就无法独立生活。 最著名的几本反汤姆作品有威廉·吉尔摩·西姆斯的《》、的《》以及卡罗琳·李·亨茨的《》,其中最后一位作者在辛辛那提时曾与斯托夫人有过一段亲密的朋友关系。西姆斯的书出版于斯托夫人小说发表的几个月后,其中的许多章节与议论都围绕着辩驳斯托夫人的书及其观点而展开。亨茨的小说出版于1854年,在当时曾广受传阅,但现在基本上已被遗忘了;这本小说通过描述一位嫁给南方奴隶主的北方妇女——一名废奴主义者的女儿——的所见所闻,为奴隶制度进行了辩护。 在《汤姆叔叔的小屋》出版到南北战争爆发前的近十年间,总共有20到30部反汤姆作品面世。其中有两本书的书名为《这才是汤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 As It
|
Production)中估计,至少有三百万人曾观看过这类演出,其数目是小说发表头一年里发售量的十倍之多。 由于当时并不严格的著作权法律,基于《汤姆叔叔的小屋》的舞台作品在小说还在连载时便已经出现了。斯托夫人拒绝亲自将小说改编为戏剧,因为她对戏剧有着清教徒式的不信任(尽管她在后来去看过改编的版本,而据弗朗西斯·安德伍德(Francis Underwood)描述,她对卡罗琳·霍华德(Caroline Howard)饰演的托普西感到十分“欣喜”)。斯托夫人的这一拒绝,让舞台作品的领域得以被众多改编作品占据,部分改编作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各种各样的)政治原因,但其余的只不过是为了进行商业投机。 情节剧与黑脸是这些舞台作品的共有元素。 这些作品的政见有着巨大的差异——有一部分如实地反映了斯托夫人伤感的反奴隶制度的政见,另一部分则比较中性,甚至还有一些维护奴隶制度政见的作品。许多作品都蓄意地对黑人进行了种族讽刺; 还有不少作品采用了斯蒂芬·福斯特创作的歌曲(其中有“”、“”与“Massa's in the Cold Ground”)。最著名的一出舞台作品是由与H·J·康韦(H.J. Conway)合编的。 在19世纪,《汤姆叔叔的小屋》的许多舞台改编作品“在好几年裡……支配了北方的流行文化”,到了20世纪早期,有一部分剧作依然还在演出中。 电影改编 《汤姆叔叔的小屋》有着许多的电影版本。大部分的这些影片都摄制于默片时代(在当时,《汤姆叔叔的小屋》是被拍成电影次数最多的故事)。由于小说与舞台作品持续地受到欢迎,许多观众都已经十分熟悉剧情中的角色,因此他们在观看不带对话的默片时并不会感到十分困难。 《汤姆叔叔的小屋》的第一个电影版本是最早的“全长”电影之一(在当时,“全长”意味着电影的长度大约在10到14分钟之间)。这部1903年的电影由导演,由白人演员扮装黑人主角,而黑人演员则只充当临时演员。这一版本与先前的许多舞台作品都十分类似;此外,这部电影还描绘出了许多黑人的刻板印象(譬如在几乎每个场合都由黑奴在跳舞,包括一场黑奴拍卖会上)。 1910年,美国维塔格拉夫制片厂制作了由J·斯图尔特·布莱克顿导演并由尤金·马林(Eugene Mullin)改编的三卷长电影。据《戏剧之镜》(The Dramatic Mirror)上的描述,这部电影是电影史上的“一次明显的革新”,也是“第一次一家美国公司” 发布三盘胶卷的戏剧电影。在当时,一部一盘胶卷的“全长”影片长约15分钟。这部电影由、、埃德温·R·菲利普斯(Edwin R. Phillips)、弗洛拉·芬奇、与小主演。 在其后20年裡,至少有4部以上的电影改作问世。最后的一部默片版本发行于1927年,由(他曾在1913年版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中饰演汤姆叔叔)导演。这部2小时长的电影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进行制作,也是默片时代预算花费第三多的电影(计180万美元)。在这部电影中,黑人演员本是原定的汤姆叔叔饰演者,但却由于他的“表演过于叛逆” 而被制片厂取消了表演资格, 并为所取代。这部电影与小说的一个不同的情节是,当汤姆叔叔死后,他变成了一个复仇的幽灵,并最终导致了赛门·勒格里的死亡。当时的黑人电台曾盛赞这部电影,但惧怕引起南方与白人电影观众激烈反应的制片厂,最终剪掉了争议性的情景,包括影片开始时的黑奴拍卖会(其中,一位母亲被迫与自己的幼子生生分离)。这部电影的剧本由波拉德、哈维·F·休(Harvey F. Thew)与改编,字幕由撰写;主要演员有:詹姆斯·B·洛、、、、与。 在默片时代结束后的几十年间,这部小说中的主题因被认为太过敏感而未被继续拍成电影。1946年,米高梅曾决定将这部小说再次搬上银幕,但却由于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领导的抗议而无疾而终。 1965年,出现了一部由格察·冯·劳德瓦尼(Géza von Radványi)导演的德语版本,后来被剥削电影导演引入了美国。迄今为止,最后的一个电影版本是1987年在电视上播映的版本。该版本由导演,约翰·盖伊(John Gay)改编,出演主要演员的角色有、菲丽西亚·拉沙德、、珍妮·刘易斯(Jenny Lewis)、塞缪尔·L·杰克逊与金尼(Endyia Kinney)。 除了真人电影对《汤姆叔叔的小屋》的改编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动画卡通的改编版本。这样的动画有:华特迪士尼的《》(1933年),其中迪士尼的经典角色被涂上了夸张的黑脸与橙红的嘴唇;兔八哥卡通《》(1953年),其中兔八哥把自己装扮成了汤姆叔叔,并唱着“”企图越过梅森-狄克逊线;《》(1937),一部由监制的华纳兄弟卡通;《冰上的伊丽莎》(Eliza on Ice,1944年),由制作的《太空飞鼠》卡通最早的几集之一;以及《汤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aña,1947年),由导演的一部8分钟长的卡通。 《汤姆叔叔的小屋》还曾对大量的电影产生过影响,包括1915年的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这部颇具争议性的电影故意地将一个类似于汤姆叔叔家的小屋引入到了剧情的高潮:在小屋中,南方白人与他们从前的敌人(北方军)联合了起来,去一同捍卫“雅利安人的天赋权利”。学者认为,对类似小屋的重用,会让当时的观众理解其涵义并同电影产生共鸣。 其他受《汤姆叔叔的小屋》影响的电影,还包括有:《》(Dimples,1936年秀兰·邓波儿主演的电影)、“汤姆叔叔的叔叔”(“Uncle Tom's Uncle”,系列电影《》在1926年的一集)、罗杰斯和哈默施泰因的音乐剧《国王与我》(其中有一场以传统暹罗风格表演的芭蕾舞“托马斯叔叔的小房子”,“Small House of Uncle Thomas”)以及《纽约黑帮》(其中,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与丹尼尔·戴-刘易斯饰演的角色加入了一场改编自《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假想战争)。 参见 美國內戰起因 黑奴贸易 (跨大西洋) 脚注 参考文献 在线资源 University of Virginia Web site "Uncle Tom's Cabin and American Culture: A Multi-Media Archive" Ed by Stephen Railton, covers 1830 to 1930, offering links to primary and bibliographic sources on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various editions, and public reception of Harriet Beecher Stowe's influential novel. The site also provides
|
碑版楷书作品多书于地位显赫的后期。代表作为《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此外还有《馮宿碑》、《劉沔碑》、《魏公先庙碑》、《高元裕碑》、《復東林寺碑》等,近年又新出土《迴元觀鐘樓銘》、《杨承和碑》、《嚴公貺墓誌》。《李晟碑》、《苻璘碑》则被判定为伪作。 小楷作品有《〈洛神赋十三行〉跋》、《常清静经》。伯希和于敦煌遗书中取得《金刚经》拓本,现藏于法國國家圖書館,但因书写时间早而风格接近晚期,真伪存在争议。《消灾护命经》则被判定为伪作。 行、草作品多为书信作品。《〈送梨帖〉跋》是柳公权唯一可确信的墨迹,纸本已佚,止存延光室照片。《蒙诏帖》亦为纸本,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其真伪存在争议。其余拓本有《年衰紫丝靸鞋张兰亭诗帖》、《圣慈帖》、《伏审帖》、《十六日帖》、《奉荣帖》、《辱问帖》、《嘗瓜帖》、《泥甚帖》等。绢本《兰亭诗卷》素有名气,但错字甚多,被判为伪托之作。 碑版楷书 其他作品 艺术成就 柳公权将毕生精力投入在书法艺术上,诸体皆擅,尤以楷书最为著称。早年广泛学习鍾繇、王羲之、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颜真卿等前辈书家的特色,其五十九岁所书的《鐘樓銘》仍集前人之面貌。至其六十岁所书的《馮宿碑》,乃开始展现个人风貌,最终创造出新的楷书书体——“柳体”。 与欧、虞、褚、颜等相比,柳体的最大特点在于结构:内紧外鬆,中宫紧密,四周舒放,笔势向内收拢,向外拓张;动态感强烈,打破对称均衡之势。在笔画上亦有特色:灵活多变,轻重有致;爽利迅疾,一往无前。《旧唐书》以“劲媚”评价柳公权的书法。 柳体结构用笔分析 世人多将用笔遒健、结字紧劲的柳体与雍容庄重的顏体并称为“颜柳”,有“顏筋柳骨”之說。张志和认为,柳体将唐人楷书对法度的严格要求推到了极致,笔画的精细入微、结构的严谨规矩都无人可比,从而成为“唐楷书艺术的最后完善者”。吴鸿清认为,柳体“为楷书书体的发展画上了句号”,此后中国书法史上再也没有人创造出新的楷书书体。 柳公权书法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蔡京、蔡卞、秦桧、米芾、赵秉文、耶律楚材、揭傒斯、王铎、永瑆、溥心畬等人的书法都有取法柳公权之处。不过在现今,当代书家较少以柳体系统为取径。 注释 參考資料 唐朝書法家 唐朝秘书省校书郎 唐朝掌书记 右拾遗 唐朝翰林侍书学士 右补阙 唐朝起居郎 唐朝司封员外郎
|
唐朝学士承旨 唐朝右散骑常侍 唐朝集贤院学士 唐朝太子詹事 唐朝太子宾客 唐朝金紫光禄大夫 唐朝上柱国 唐朝左散骑常侍 唐朝国子祭酒 唐朝工部尚书 唐朝太子少师 唐朝太子少傅 唐朝追赠太子太师 唐朝郡公 耀州人
|
财务内容 日本放送協會拥有1,000亿日元的现金存款以及价值近3,500亿日元的包括日本国债在内的有价证券,账面上的资产总价9,000亿日元左右。而日本放送協會的负债主要是预收的收视费和退休准备金,价值约3,000亿日元。因此,日本放送協會的自有资本在6,000亿日元左右。此外,日本放送協會所有的房地产大多以账面价值入账,但是仅仅日本放送協會总部所在地的物业就能产生5,000亿日元的未入账利润。因此,日本放送協會的实际自有资本在1万亿日元以上。由于资产质量高,同时负债质量也高,因此是流动性极高的财务结构。即便与经营状况不错的营利性商业公司相比,日本放送協會的财务也非常健康。 日本放送協會每年的营业性现金流达600亿日元,其投资主要针对有价证券等非事业性内容。 2002年之后的决算表 广播技术 有关广播技术的开发工作,日本政府可以命令日本放送協會进行开发。但如果是日本政府方面的指令,这部分的研发费用将由政府承担。在NHK广播电视技术研究所内,索尼、松下电器等民间企业的派遣员工也参与广播技术的开发。 防灾相关 依据《》第2条第5款的规定,日本放送協會被指定为“灾害对策指定公共机关”;依据同法第6条之规定,日本放送協會有承担制定防灾基本计划的义务,同时也有协助国家及地方防灾基本计划的责任。另外,依据《》第15条第6款的规定,日本气象厅发送气象警报之后,日本放送協會有义务在第一时间予以广播。 如发布紧急地震速报,则日本放送協會会不分地区在各频道节目内同步推送。而如发布海啸警报(包括海啸注意警报、),则在推送警报的同时启动紧急警报广播,并且日本放送協會各国内频道切换到紧急报道体制。此外,为了应对警报发送的情况,日本放送協會每月都会进行一次测试,而这次测试通常安排在深夜最后一档新闻结束后。而针对紧急报道体制的演习,则是每日都在进行。 禁止广告 根据日本《广播法》第83条第1款,日本放送協會被禁止播放广告或与他人营业内容有关的内容。同时,《日本放送協會章程》第51条也禁止播出广告内容。另一方面,《广播法》也在第83条第2款规定“若基于节目编辑的需要,并且节目内容与他方广告销售目的无关,则可以不必排除著作者及营业者的姓名”。因此,日本放送協會不一定会禁止播出公司名称及商标。有关这方面的具体操作,可以参见《NHK广播指南》。日本放送協會旗下各频道在广播内容中处理公司名称时,通常需要基于以下要点:公司名称的广播方式和次数;是否会被视为广告或商业宣传;电视广告或杂志上的宣传语、流行语等内容注意不要轻易使用和连续使用等。 在处理下列个案时,日本放送協會的处理方式通常会基于如下考虑: 本质上,这种表达方式或内容是否是不可替代的? 是否有助于观众或听众理解相关内容? 从竞争方角度来看,是否构成不公平宣传? 在节目策划和演出上来书否是不可避免的? 固有名称·注册商标 将特定的商品、服务(劳务)的固有名称当作一般名称进行广播的话,有可能引发商业宣传的问题。注册商标通常是固有名称,但是并非所有注册商标都非一般名称。 2016年8月27日播出的《试用Japan》()节目中,节目介绍了所生产的“”扭蛋。为了避免商业宣传,节目将“”改名为“OL娃娃”进行说明。因此就出现了商标一时改名为“OL娃娃”的事情。 《NHK News 早安日本》中的栏目“城市通信()”里通常只介绍商品特点,而其名称和公司通常会做遮挡处理。但是观众可以透过节目的官方网站或传真服务获得商品名及公司名。 保护的目的在于保护地方上的知名产品、服务或劳务,例如:“某某苹果”、“某某牛”、“某某织”等,其中的“某某”为当地的名称。同时,这也是一种允许商业合作组织注册为的系统。虽然如此,这些地方团体商标很难与具体的商业公司或个人的宣传及广告产生直接联系,因此被日本放送協會视为一般名称。 设施建筑的命名权· 既然是设施建筑及赛事大会的名称,因此在广播中就不可避免被提及。但由于其名称的一部分包含了企业的名字,因此在新闻和节目中应该避免重复地提及,同时也应该尽量少地提及。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不包含企业名的名称来称呼。 大相扑春季场所所在的(包含命名权的名称为“ Arena 大阪”)以及名古屋场所所在的爱知县体育馆(包含命名权的名称为“海豚竞技馆”)。日本放送協會在转播大相扑赛事的时候,对于赛事场所的报道通常会规避命名权名称而采用没有企业名的名称。 其他体育赛事(例如篮球、足球等)转播中,即便举办场地有命名权,日本放送協會也会使用原来的名称。例如:B联赛在大阪府立体育会馆、爱知县体育馆的赛事也会使用没有企业名的名称。而在体育新闻里,就干脆只报道城市名。 场内广告 针对会场内的看板广告、选手制服广告等,日本放送協會会采取“避免拍摄超出需要的画面”的措施来应对。如果不可避免,则其他广告(例如运输设施上的包装广告)不应露出过多。介绍互联网网站时,应该避免显示该网站上的各类广告。 在电视动画《TIGER & BUNNY》中,动画中的角色都有商业企业赞助并代言相应的商业广告,因此在NHK BS Premium上播出时,日本放送協會播出了消除了广告的删节版。 歌词修改 过去,由于严格执行《广播法》第83条第1款的规定,因此在日本放送協會节目播出的时候,歌词中与特定名词有关的部分都被替换掉了。 因涉及企业名,「」修改为「」。——《》(山口百惠) 因涉及个人名,「」修改为「」。——《》() 因涉及产品名,「」修改为「」。——《》() 因涉及商标名,「」修改为「」。——《神田川》() 因为拒绝修改歌词,被辞退出场机会。但在中,辉夜姬获得出场机会并不用修改歌词。 B.B.QUEENS的歌曲《大家来跳舞》的歌词中有出现超商品牌名“Kiosk”却没有被要求替换,一直可以在日本放送協會的节目里演唱。 但是现在,由于日本放送協會开始奉行“在播送艺术作品时,可以基于NHK国内节目基准而由节目制作人自行判断”的方针,因而替换歌词的现象已经基本消失。 Aiko的歌曲《Boy Friend》的歌词「」中出现了消波块()这个商品名,但是她在日本放送協會的节目中表演时,并未替换歌词。 松平健的歌曲《》的标题和歌词中反复出现「」松平健昵称“松健”的假名,也未被要求修改。 在中,硬核朋克及摇滚乐队在审查员琴欧洲胜纪的协助下,通过表演讽刺了日本放送協會的歌词审查制度。 电视剧及纪录片 日本放送協會在其节目里对特定企业名称也会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在其“连续电视小说”时段里,自2014年秋季档的《阿政》以来,《阿浅来了》、《大姊当家》、《别嫔小姐》、《笑天家》、《万福》等多部以日本企业家为原型的电视剧都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对此,日本放送協會制片人解释道,“在制作过程中,企业得到的相关利益可以通过联想而获得;但还有超出这个的公共理由,如果可以让更多人享受到利益,那改编的意义也是有的。” 节目里登场人物的名字及设定的改编可以说是“基于史实的虚构”。 不过也有人指出,日本放送協會对特定企业名的处理应该是源自2000年开播的《》这一电视剧。 日本的民營廣播業者,對於商业公司的名称及商标以及同业公司的节目名等都会做隐藏处理;此外,根据节目的不同,有时也会修改成虚构的名称和标志。但是,日本放送協會通常不会隐藏这些名称或商标。 地方广播电视台 日本广播協会在日本國內各地设置54個“广播电视台”()[包括8個“地区据点台”()]、14個「支局」(僅有新聞報導機能)。下表中加粗的广播电视台为所在地区的。由于NHK在2015年进行了工作系统修订,故“支局”数量有所增加。 小樽、岩见泽在1988年的组织改编中一度降级为报道室;在2015年的职务制度修改后定级为支局。 宫古岛和八重山在回归本土之后依次降格为地方事务所。 地区局组织的再次改编 日本放送協會正以全局视野对其组织进行重新审视,不过由于日本国家政策要求,日本放送協會正在扩大其外包业务的规模。因此销售部门的主要业务正在向客户服务监督和外包监督上转移。由于这个变化,日本放送協會正在促进其地方的销售机构与广播站的合并。 特别是在北海道,其广播电视台(放送局)下辖的销售部门被全部废除。而在NHK札幌广播电视台业务促进部的推动下,全北海道的销售业务分为四个区域并统一归属到地区振兴部管理。负责每个地区的销售部门已经整合为统一系统,完成了组织的再次改编工作。 此外,广岛县的福山支局的广播会馆由于设备老化而做出了旧址关停出售的决定;同时配合支局的功能进行重组和向邻近地区转移。负责该地区的福山营业室被废除,改由广岛局业务促进部负责。 同样的原因,位于兵库县的姬路支局也因为设备老化而关闭,其广播业务由播磨地区的神户广播电视台负责,而销售业务则转移到但马地区尼崎市的阪神营业中心。 海外总支局 亚洲总局(曼谷) 马尼拉支局 雅加达支局 河内支局 新德里支局 伊斯兰堡支局 新加坡支局 悉尼支局 中国总局(北京) 上海支局 广州支局 香港支局 台北支局 首爾支局 欧洲总局(巴黎) 伦敦支局 布鲁塞尔支局 柏林支局 开罗支局 伊斯坦布爾支局 迪拜支局 约翰内斯堡支局 耶路撒冷支局 德黑兰支局 莫斯科支局 海參崴支局 美洲总局(纽约) 华盛顿支局 洛杉矶支局 圣保罗支局 频道列表 日本国内 日本国外
|
由于法律的修改,原来的监事于2008年4月1日废除并重新设立。监察委员会的监察委员从经营委员会的委员中选拔,人数不得少于3人且其中1人必须为经营委员会里的常务委员。 需要注意的是,经营委员会成员的正式称呼不是“经营委员”而是“委员”;但监察委员会成员的正式称呼却是“监察委员”而不是“委员”。依法监察委员会没有设立委员长或议长的职务,每名监察委员都可以召集举办会议。 监察委员会的成员职务在于审核管理人员的职责执行情况。 根据《广播法》的规定,管理人员职务职责的执行监督在整体上属于监察委员会监察;但监察过程中的具体个别行为则交由具体的监察委员负责。 理事会 在日本放送協會的管理职员中,由会长、副会长、专务理事和理事组成理事会。 理事会负责日本放送協會重要业务的执行。 会长 日本放送協會会长由经营委员会决议产生,任期为3年。会长是日本協會的代表与业务总管。自1980年代末以来,会长一职开始由内部晋升产生为主;但自2008年1月25日开始,日本放送協會会长开始从外部聘任。 日本放送協會会长的年薪大约在3000万日元左右。但由于这个职位的性质基本是义务性(收入会较之前有大幅度下降);再加上需要面对国会质询和媒体监督,因此据说很少有人愿意申请这个职位。 副会长需要由经营委员会同意后由会长任命,任期同样为3年。副会长的职责在于协助会长对日本放送協會业务的管理。 理事及专务理事也是需经由经营委员会同意后由会长任命,任期为2年。理事们的职责是协助会长及副会长对日本放送協會业务的管理。 广播节目审议会 根据《广播法》第82条的规定,日本放送協會内部设有名为“”的节目内容审查机构。该机构又分为:中央广播节目审议会、地方广播节目审议会和国际广播节目审议会三个子机构。 中央广播节目审议会 以的所有节目、或面向全国广播的节目为审查对象。审议会由15人以上的成员组成;成员需要得到经营委员会的同意并获得会长委任方可。 地方广播节目审议会 以面向地方广播的节目为审查对象,在全国七大区域里分别设立。每个地方节目审议会由7人以上的成员组成;成员由当地得到会长委任的地方学术专家构成。 国际广播节目审议会 以国际广播的所有节目或面向国际广播的节目为审查对象。审议会由10人以上的成员组成;成员需要得到经营委员会的同意并获得会长委任方可。 主要職种 日本放送協會根据职业种类进行招聘,而主要职业类别则有: 播音员 记者 节目制作 技术——大致又可细分为:传输技术、制作技术(摄像、录音、后期制作等)和信号收发技术(发射台站的维护管理及信号接收环境的维护)。该工种会招募较多的高等院校及高等专门学校的毕业生。日本放送協會同时会定期将本部的技术工种转移到旗下子公司——NHK技术服务公司(2006年时隶属于NHK媒体技术,2019年预定与NHK技术合并);有时也会分配到广播技术研究所。 新闻摄像师——也被称为“摄像记者”。除了负责新闻报道之外,还负责大型节目的拍摄(例如《NHK特辑》)。同时还会负责培养潜水摄像师和登山摄像师等专门人才。 广播管理——会计、总务、预算及节目编辑等。 销售——负责接收费的收取。该项工作目前以外包为主,因此人员在不断削减中。 日本放送協會的招聘分为“全国调动录用(一般录用)”和“地区特许录用”两种,但是地区特许录用会根据实际情况将录用资格用于该地区以外。在日本放送協會的下一个经营计划中,明确指出将使用“区域限定录用”制度来取代现行的“地区特许录用”,以便于吸引并招募该地区的广泛人力资源。此外,日本放送協會还会招募少量的“特定局限定勤务人员”(合同工),但是这类员工只能最长签约五年。 薪金待遇 根据公开的数据显示,日本放送協會雇员的薪资要比在霞关上班的特考组公务员高。但是根据2013年的报告显示,根据未来五年的收入预期对比,日本放送協會雇员的基本薪酬收入将减少10%左右。2015年,日本放送協會雇员的平均年收入为1,160万日元。 而在同年,英国广播公司雇员的平均年收入为4.3万英镑(约688万日元)。 此外,日本放送協會还有一套与管理职级线对应的专业职级线薪资标准。但由于挂名管理者问题的指责,这套标准已计划取消。 日本放送協會普通职员的薪酬结构包括:基本薪、奖金、家庭薪、加班工资、地区调任津贴、住房补助津贴、单身赴任津贴、育儿假津贴、病休假津贴、保暖津贴、特定日津贴等。因此在日本放送協會,35岁左右员工的标准薪酬应该在700万日元。但是根据入职12年后离职的前日本放送協會员工透露,如果算上加班工资,Niconico动画的薪资已经超过900万日元。此外,在某报道中,“前放送伦理·番组向上机构委员小田切诚指出,平均年收入为1150万日元;但如果算上加班工资和其他津贴的话,实际收入则是1700万日元。” 设施与关联机构 NHK放送中心周边设施 NHK大厅——《》、《》、《NHK扬声歌唱冠军大赛》、《NHK红白歌合战》、《The少年俱乐部》等节目录制场地 NHK摄影棚公园——《》、《》、《》等节目的录制场地 ——《》、《》、《》、《》等节目的录制场地 NHK大阪广播局 ——《》、《》等节目录制场地。原由NHK近畿媒体计划公司运营,现交由NHK星球近畿总支社运营。 (埼玉县川口市) NHK档案馆 NHK名古屋广播局 心动广播体验工作室() 卫星工作室() NHK@校园()——设立于青山学院工作室(东京都澀谷区神宫前)1楼,面积约100平方米,于2009年10月24日开始使用。 此外,日本放送協會还拥有的设施包括:NHK广播博物馆、NHK广播电视文化研究所、NHK广播电视技术研究所、千代田放送會館、京都疗养所洛风庄等。 节目内容 节目列表 日本国内 NHK第二套广播节目列表 NHK特别节目列表 过去播送过的节目记录 NHK编年史 节目表历史记录 可以通过本系统检索和查看自1951年日本放送協會开始电视实验性播出以来的官方节目数据库,该服务是免费的。同时,还可以查阅到NHK存档服务内的节目。 NHK时间机器 用户可以通过修改日期的方式查看日本放送協會自1953年正是播送电视节目之后的节目表。 NHK存档服务 目前该服务已经关闭用户检阅功能,相应的查询服务已经转移至NHK编年史。 海外国际 日本放送協會针对国际听众的广播电台节目可以参见上一部分“”、“NHK第二套广播节目列表”和“”中的海外节目部分。 与商业广播的合作 由日本的商业广播公司所制作的纪录片,如果获得了、、银河奖、日本民营广播联盟奖、日本广播文化大奖、等奖项则可以根据各商业广播公司与日本放送協會的合作关系将相应的纪录片在NHK教育频道或NHK BS Premium上播出。自2007年以来,日本放送協會或其他商业广播公司的获奖纪录片都会以“最佳电视()”的名义在NHK BS Premium(原NHK BS2)上播出。 2013年6月29日,NHK BS Premium开辟了一档名为“杰出时代剧()”的电视剧档期用以播放由并于1971年在TBS电视网播出的电视剧《》(主演)。 此外,NHK旗下的各大卫星电视频道还播送过《美少女战士》(朝日电视网)、《K-ON!》(TBS电视网);NHK教育频道也播送过《日常》(重编版)、《Love Live!》、《Love Live! Sunshine!!》等曾在民营电视台播放过的电视动画片。《进击的巨人》第一季在NHK BS Premium重播之后,其最新的第三季已从民营广播公司转移到NHK综合频道首播。 无障碍视听内容 日本放送協會为视力障碍者和制作了大量节目,其中以教养节目和为主。 从1990年开始,日本放送協會开始播出一档有手语翻译及文字摘要的新闻节目《NHK手语新闻》。同时这档新闻节目还衍生出手语教学节目。此外,通过图文电视技术已经实现为大多数预先录制的综艺节目、电视剧添加字幕。而从2000年开始,直播节目(例如:新闻、资讯及体育转播类节目)也全面普及了技术。随后,在黄金档及黄金时段播出的节目也实现了同步字幕。 而对于视力障碍者,日本放送協會会播出对节目场景有解说的节目。例如:从1990年开始,晨间剧场和的电视剧都采取了这种播送方式。后来,除了十点剧场和部分海外剧,大部分的电视剧、综艺、教育和学校节目都已经采用这种播送方式。 节目转销·互联网分发 很早之前,日本放送協會的电视节目就会在一些有线电视上的和一部分民营电视台上播出。但是原则上,节目的重播仅限在日本放送協會的旗下频道内。2004年开始,日本放送協會开始将大河剧向CS卫星频道进行广播联卖;2006年以后,日本放送協會开始向后文提及的内容供应商提供节目,正式进行节目转销。 转销民营电视台 东京电视网 时代,《骑鹅历险记》曾在该电视网播出过。 冲绳电视台(富士电视网) 冲绳返还前,日本放送協會尚未在此开业。开通后,冲绳广播协会(現NHK冲绳广播局)也在1965年3月成立。但是直到1968年12月,冲绳广播协会都是播送自己的赞助商内容和广告;同时同步或延时播出日本放送協會的“晨间剧”、“大河剧”、“”、“”、“NHK红白歌合战”等节目。特别是,由于《NHK新闻》被视为是来自东京的新闻节目,所以在冲绳广播协会开台以来,它们播出的新闻节目都是来自富士新闻网。而NHK教育频道的学校广播节目则由琉球政府负责;并且冲绳广播协会成立后,也持续播送了一段时间。 琉球放送(TBS电视网日本广播网) 在琉球划归日本政府管辖后,《素人扬声演唱会》(现NHK扬声歌唱)开始在琉球放送旗下的电视频道和广播频道同步广播;但是在划归之前,仅有广播播出。NHK教育频道及NHK第二套广播的节目则是通过琉球政府文教局进行持续播送。 分发互联网平台 海外合作 日本放送協會是亚洲最大的公共广播事业实体,同时也是亚太广播联盟的常任理事。因此,其制作的特别节目通常都会以亚洲为主题。同时,日本放送協會也会应国际协力机构或其他机构的要求,派遣技术人员前往发展中国家提供广播技术等内容的援助和支持。 除了广播业务之外,日本放送協會还是教育类节目国际评选活动“”以及的主办方,并以此享誉国际。 节目内容合作 从很久以前开始,以欧美电视剧为主的海外电视剧在日本放送協會旗下频道的播出就十分积极。日本放送協會曾经播出过的欧美电视剧包括《大侦探波洛》、《》、《急诊室的故事》、《夏洛克·福尔摩斯》、《飞跃比弗利》等。而从1990年代末开始,日本放送協會开始增加了来自亚洲其他国家电视剧的播出。例如,日本放送協會就曾经播出引发韩流的韩国电视剧《冬季恋歌》和《大长今》等。同时,日本放送協會也会播出了来自中国的电视剧,例如《和你在一起》等。而一些在美国广受欢迎的电视剧,例如《绝望的主妇》、《丑女贝蒂》、《星球大战之克隆人的战争》等也在日本放送協會播出。 与日本的情况不同,日本国外的电视节目通常由制作公司或工作室主导,而这些节目的版权通常也由与制作方分离的代理公司所有,因此NHK所购节目的多寡与国外播出该节目的电视台之关系亲疏无关。日本放送協會的海外节目来源既有代理公司的推销,或拥有版权的制作公司的投标,亦或者前往戛纳、香港、圣塔莫尼卡等有举办国际电影电视内容商品展销会的地方进行购买。除了日本放送協會之外,日本的商业电视台或电影公司也会进行节目内容或版权的购买。随着卫星频道的增多,不仅是各大商业电视台,包括WOWOW在内的各大卫星频道也加入到内容的购买行列中,导致海外节目的购买越发激烈。1990年,日本放送協會成立了并由其代理其海外节目内容的交易,但被抨击“干扰市场价格”。 此外,像《地球脉动》、《海洋》等这类自然科学纪录片,通常是由国际共同出资并拍摄,各合作机构都可以利用这些素材来制作各自的节目。在自然和科学等领域,日本放送協會经常与具有世界一流摄影技术的英国广播公司及《国家地理》合作。另外,在播出的常规节目里也会混入外购内容。例如在过去播放的《》中,经常是节目标题没有改变,但是播出内容却是外购节目;同时,胶片素材和录像带素材混用的情况也时常发生。 而在日本放送協會的《》节目里,经常会播出外购的非自然科学类节目。此外,还有一个案例就是日本放送協會与美国广播公司合拍的《世纪影像》。 此外,日本放送協會子公司-NHK國際電視廣播曾於1990年代至2006年間,為外務省代工製作國家宣傳片《日本風情畫》。 新闻报道合作 日本放送協會与各国主要媒体都建立了报道联盟,可进行新闻素材的交换与合作。例如:有线电视新闻网、美国广播公司、英国广播公司、德国电视二台、德国公共广播联盟、法国电视二台、中国中央电视台和韩国放送公社等。NHK BS1会以同声传译的形式在《世界新闻》()节目中播送这些媒体的新闻报道。除了在通讯卫星和有线电视上播出的海外频道之外,NHK BS1是日本唯一一家可以收看带有翻译内容的海外新闻报导的电视频道。 如果在日本以外的地区发生了重大新闻事件,例如:九一一恐怖袭击或美国总统选举,NHK BS1会直接利用海外电视台的新闻画面(主要是美国广播公司)搭配日语翻译及解说进行报道。1990年代,ABC电视网播出的WORLD NEWS NOW中,NHK的记者会在这档节目里播报有关亚洲经济的内容。 争议与批评 高管二战言论的争议 2014年1月25日,NHK新任会长在就职记者会上說,慰安妇“哪个国家都曾有过(比如法國、德國)”、“政府说右,(NHK)就不能说左”,引发廣泛争议。27日,籾井勝人就兩天前有關慰安婦問題發表的爭議性言論作出道歉,並說自己有關慰安婦在戰爭期間「很常見」的說法「極不恰當」。31日,在日本国会上就慰安妇问题接受质询并表示道歉。此言論被中國媒體批評是「大放厥詞」、「發表謬論」。韓國也對其慰安婦的言論提出批評,有官員表示,籾井勝人應該向韓國人民道歉並引咎辭職。 2014年2月3日,日本作家、時任NHK经营委員會委员百田尚树在街头演讲中公开說,南京大屠杀“不存在”、南京大屠杀是蒋介石政府的“任意宣传”、美军对东京的轰炸以及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才是“大屠杀”、东京审判是美军为了掩盖自身战争的罪行等爭議言論。對於百田的言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当天在国会答辩时采取了回避态度,“这是(百田)个人见解,我不应发表评论。”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記者會說,日本国内“极少数人试图抹杀、掩盖、歪曲这段历史,是对国际正义和人类良知的公然挑战,应引起国际社会高度警惕”。8日,美国驻日大使馆新闻官表示,百田尚树有关二战历史的言论“脱离常识”。美国政府希望具有一定地位、肩负一定责任的日方人士对这些煽动亚洲局势紧张的言论进行自控。这是美国官方首次对有关言论发表意见。10日,《》发表声明,要求籾井和百田辞职。声明並说,籾井的有关言论基于错误的历史认识,否定了NHK作为报道机构的作用。 2014年2月12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安倍应对历史修正主义言论做出澄清》的社论。社论说,安倍和他的政府总是拿“日本有言论自由”当挡箭牌,拒绝对修改历史事实的言论做出回应和谴责。社论还说,美国政府内部负责亚太事務的高层人士正在重新考量安倍晋三到底是一个改革派还是一个右倾民族主义者。 2014年2月13日,籾井勝人在因上述发言引发风波后举行首次记者会时表示愿意接受批评,但希望媒体不要再多过问,并說“我会真挚地接受来自各方的意见,今后将根据《》,遵守不偏不倚、公平公正和言论自由等原则播放节目。”据NHK透露,自2月12-14日共收到有关籾井发言的观众意见约1.6万条,其中约60%表示反对,约25%表示支持。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日前刊文,评论这些争议言论是安倍晋三欲把NHK当作其宣传右翼思想的传声筒的表现,籾井的表态意味着,在他掌管NHK的期间,将沦为政府的宣传工具。 2014年2月25日,NHK10名理事提出集體辭職。理事們說,籾井勝人在就任當天要求全體理事提交日期空白的署名辭職信。籾井對此承認,但表示拒絕談論人事問題,只說NHK過去也有要求理事辭職的案例。而NHK的最高機構 - 經營委員會的委員長當天則指出,籾井「在收拾事態的過程中再次引起誤解,不得不說是對自己的立場沒充分理解的表現」,並再次警告籾井。根據《日本新聞網》報導,眾議院已經接納全部10名理事集體辭職。由於籾井及多名理事,都是首相安倍晉三的親信,在野黨將批判矛頭指向安倍晉三,並明確要求籾井辭職。 2014年4月13日,籾井胜人在NHK的一档节目中再次对慰安妇发言表示道歉,并表示收回言论。 對臺灣報導的爭議 2004年8月,一群在日台灣人抗議NHK在7月25日的晚間“六點新聞”報導中國高速鐵路新聞時,將台灣與中国大陆以同樣的橘黃色處理。抗議群眾認為,這樣的處理使觀眾认为台灣是中國的領土,並揚言將不惜發動拒繳NHK的收視費。8月5日,《自由時報》第49版「電視節目表」欄位中,以粗體字標示:「NHK主張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此主張有違事實,其節目表自今日起暫停刊出。」,隔年才恢復出現該電視台節目表。 2007年1月29日,日本东京高等法院就NHK揣測並受到国会议员的施壓意图,修改了专题节目《如何审判战争》第二集“应当追究责任的战争性暴力”内容的诉讼案作出二审判决,认定NHK滥用和放弃了受到《宪法》保护的编辑权、删除了昭和天皇的战争责任、中国受害者证言和原日军士兵证词等核心内容,损害了原告“战争与对妇女的暴力”对电视节目的期待和信赖,判決NHK和两家节目制作公司向原告给予200万日圓的赔偿(按當時匯率約新台幣69萬元)。 2009年6月24日,《日本李登輝之友會》事務局長柚原正敬向臺灣《中央通訊社》記者表示,4月在NHK專題系列節目《》第一集“亞洲的一等國 - 日本統治時代的台灣”內容不實、惡質,違反日本《》及NHK,有8,391人認為精神上受到損害,將向東京地方法院提出集體訴訟,以違約為由要求NHK賠償每人1萬日圓,總額8,391萬日圓(按當時匯率約新台幣2,880萬元)。日本《台灣研究論壇 》會長永山英樹、日本政治評論家櫻井良子、前中華民國總統府國策顧問金美齡與該節目中多次登場的87歲台灣人柯德三都曾批評過該節目。柯德三在節目中受訪時表示,當年好不容易考進菁英學校「台北第一中學」(現在的臺北建國中學),在日本人占多數的環境中,他常受到歧視、對他有偏見。受訪時他強調,日本統治台灣,有50%是正面的、50%是負面的,但他沒想到NHK只截取他批評日本的部分來播放,這讓他很驚訝。 2009年10月6日,日本《產經新聞》報導,NHK曾於6月22日派人赴台灣要求曾上該節目的台灣人在其提出的一份文件上簽名,以示取消抗議該節目以「日台戰爭」形容日本政府鎮壓台灣、以「人類動物園」形容在1910年日英博覽會表演的排灣族台灣原住民、把「限制使用台灣話」說成「禁止使用中文」、把台湾原住民称为漢民族等爭議用詞。有的簽名,有的要求NHK更正內容而拒絕簽名。牡丹鄉鄉長和春日鄉鄉長等5名排灣族代表赴日,向NHK提出訴訟。 2013年11月28日,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東京地方法院一審判決原告敗訴,之後由東京高等法院審理上訴《台灣排灣族女性告NHK於2009年播出的節目毀損名譽案》,推翻一審判決,審判長認定NHK「使用侮辱的表現形式,已經傷及女性的社會評價」,判決NHK賠償各台灣原住民女性共100萬日圓(按當時匯率約新台幣29萬元)。台灣研究論壇會長永山英樹說,NHK使用了「人間動物園」來形容排灣族,等於就指他們是讓人「看猴戲」的動物,其實排灣族人當時是在跳傳統舞蹈和模擬戰鬥。屏東縣牡丹鄉高士村長說,NHK當初以拍攝日本人所建置的神社為由來採訪,但節目播出時卻冠上近乎污衊的形容詞,全村都很氣憤,幾乎都連署提告。賠償金額早已不是重點,都只是為了爭一口氣,如今獲得平反,甚感欣慰。 2020年4月5日,NHK播出「DIGITAL vs REAL」(デジタル VS リアル,幻影對真實)節目,以台灣2020總統大選為題探討假新聞與謠言的影響,內容指綠營粉專「只是堵藍」是「假新聞製造的第一線」,製播不利於藍營候選人韓國瑜的假新聞、試圖讓韓國瑜的形象成為笑話。對此「只是堵藍」小編回應指,這只是上半集內容、別的粉專嫉妒堵藍上NHK專訪、會封鎖所有來亂的網軍等等。 相关人物 播音员 节目主持人 注:虽非NHK雇员,但和NHK签署了专属契约的独立主持人也未列入。 节目现场解说员 其他出身NHK的人员 相关条目 公共广播 电视脱离 保护国民防止NHK伤害党 国际电信联盟
|
1886年(明治19年) - 發行《早稻田講義錄》,開始接受海外留學生。 1899年(明治32年) - 清朝留學生入學,大學預科「早稻田大學高等學院」開設。 1900年(明治33年) - 首次向海外派遣留學生(2名)。 早稻田大學時期 明治三十年以後,該校藉由體制的擴建與組織的改編,於1902年經政府認可改名為早稻田大學。 1902年(明治35年) - 改名早稻田大學。 1902年(明治35年) - 首屆「早慶戰」在慶應義塾大學舉辦。 1904年(明治37年) - 由《專門學校令》成為高等教授機關的舊制專門學校。 1913年(大正2年) - 制定《早稲田大學教旨》。 1917年(大正6年) - 發生「早稻田騷動」。 1920年(大正9年) - 2月5日,根據《大學令》成為舊制大學。 1921年(大正10年) - 接受12名女性聽講生。 1927年(昭和2年) - 大隈講堂完工 1928年(昭和3年) - 坪内博士記念演劇博物館開館。 1949年(昭和24年) - 學制改革成為新制大學,新設11所大學學院。 1953年(昭和28年) - 開設博士課程。 1962年(昭和37年) - 設立戶山校區、第一・第二文學部遷移至此。 1973年(昭和48年) - 廢除第二政治經濟学部・第二法学部・第二商学部。 1982年(昭和57年) - 創立100週年。 1987年(昭和62年) - 設立所澤校區。 2007年(平成19年) - 創立125週年。 2014年(平成26年) - 3月,早稲田大学高等学院被日本文部科学省指定為『Super Global High school』。4月,在前中野警察学校的原址上建立的『中野国際Community Plaza』正式開放。 2015年(平成27年) - 3月,川口芸術学校閉校。 2016年(平成28年) - 4月,開設了大学院経営管理研究科。 2018年(平成30年) - 3月,早稲田大学歴史館開館(1号館1階)。12月,在記念会堂原址上建立的『新37号館(早稲田Arena)』竣工。 2019年(平成31年/令和元年) - 3月,早稲田體育紀念舘開館(戸山校區)。 2020年(令和2年) - 3月,與東京大學簽訂連携及合作協議。4月17日,與牛津大学的3個理工学部簽訂連携及合作協議。 同年舉行的2019年度畢業典禮與2020年度入学典禮因應日本的新冠肺炎疫情而被迫取消。同時,開學日期也延期到4月20日。因應疫情影響,學校宣佈將對受影響而出現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每人10萬日元的緊急支援金。 2021年(令和3年) - 10月,早稻田大学国际文学馆開館。 歷任領導 創校初期,實際上的大學營運是由小野梓、高田早苗、天野為之、、坪內逍遙等人負責。 校長(名譽職) ,,1882–1886 前島密,1886–1890 鳩山和夫,1890–1907 學長(1907年至1923年) , 1907–1915 , 1915–1917 , 1918–1921 , 1921–1923 總長(1907年至今) 科系设置
|
4月,開設了大学院経営管理研究科。 2018年(平成30年) - 3月,早稲田大学歴史館開館(1号館1階)。12月,在記念会堂原址上建立的『新37号館(早稲田Arena)』竣工。 2019年(平成31年/令和元年) - 3月,早稲田體育紀念舘開館(戸山校區)。 2020年(令和2年) - 3月,與東京大學簽訂連携及合作協議。4月17日,與牛津大学的3個理工学部簽訂連携及合作協議。 同年舉行的2019年度畢業典禮與2020年度入学典禮因應日本的新冠肺炎疫情而被迫取消。同時,開學日期也延期到4月20日。因應疫情影響,學校宣佈將對受影響而出現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每人10萬日元的緊急支援金。 2021年(令和3年) - 10月,早稻田大学国际文学馆開館。 歷任領導 創校初期,實際上的大學營運是由小野梓、高田早苗、天野為之、、坪內逍遙等人負責。 校長(名譽職) ,,1882–1886 前島密,1886–1890 鳩山和夫,1890–1907 學長(1907年至1923年) , 1907–1915 , 1915–1917 , 1918–1921 , 1921–1923 總長(1907年至今) 科系设置 政治經濟學術院 政治經濟學部 政治學科 經濟學科 國際政治經濟學科 政治學研究科 經濟學研究科 公共經營大學院 法學學術院 法學部 法學研究科 文學學術院 文化構想學部 文化構想學科 文學部 文學科 文學研究科 教育·總合科學學術院 教育學部 教育學科 國語國文學科 英語英文學科 社會科 理學科 數學科 複合文化學科 教育學研究科 商學學術院 商學部 商學研究科 商學專攻 企業專攻 財務金融研究科 會計研究科 理工學術院 基幹理工學部 數學科 應用数理學科 情報理工學科 機械科學・航空學科 電子光系統學科 表現工學科 創造理工學部 建築學科 總合機械工學科 經營系統工學科 社會環境工學科 環境資源工學科 知財・產業社會政策領域 國際文化領域 先進理工學部 物理學科 應用物理學科 化學·生命化學科 應用化學科 生命醫科學科 電氣・情報生命工學科 基幹理工學研究科 先進理工學研究科 創造理工學研究科 社會科學總合學術院 社會科學部 社會科學研究科 人類科學學術院
|
音樂音響學 電子音響學 音樂教育學 音樂圖書館學 音樂辭典編纂學 音樂理論 圖像音樂學 音樂地理學 参见 音乐 音乐宇宙 绘画理论 音乐治疗
|
音樂社會學 社會音樂學 音樂醫療 音樂音響學 電子音響學 音樂教育學 音樂圖書館學 音樂辭典編纂學 音樂理論 圖像音樂學 音樂地理學 参见 音乐 音乐宇宙
|
虽然费曼对语文没什麼兴趣,但是这不影响他对其它语言和文字的兴趣。例如他研究过玛雅文字,向日本同行学习过日语。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还自学了冷门的图瓦语。 费曼拥有联觉,自称所看到的某些方程中的字母和符号会是彩色的。“我教很艰深的诸如巴塞尔积分方程时,我会看见方程式的数字、符号是五彩的——我也不知为什么。我会在脑海中看见方程就像杰克和艾曼德教科书里的一样,但是‘J ’是棕色的,‘N’是紫色的,‘X’是黑色的,到处飘浮着。” 费曼曾在研究2个特殊状态的氢原子能量差(今称“兰姆位移”)时发生了错误,算出来等于0,并发表了出去。碰巧的是,以计算能力过硬而闻名的朱利安·施温格也算出了同样的错误答案,和费曼错到一块儿去了。这使得本来得到了正确结果的维克托·魏斯科普夫在发表论文时(约在1947年)一度望而却步。魏斯科普夫得到的结果是一个很小的但又不等于零的值。费曼事后声明说是自己弄错了。值得一提的是,魏斯科普夫正是费曼老同事盖尔曼的博士论文导师。 费曼曾在打鼓时认识了作派疯狂的艺术家左赐恩(Jirayr Zorthian)。费曼后来跟左赐恩学画画。费曼也想让不了解科学的左赐恩学一点物理,于是向他演示了一个电磁铁实验,但结果是对牛弹琴。 费曼很欣赏量子电动力学的先驱狄拉克,费曼有一部分工作也是建立在狄拉克早年成果之上的。费曼一直很想找狄拉克专门讨教问题,但是狄拉克是一个沉默寡言出了名的人,很难打开话匣子。为此,费曼不止一次找话题和狄拉克套近乎,但多数情况都吃了闭门羹。平时口若悬河的费曼对惜字如金的狄拉克几乎无计可施。据说狄拉克有一次见到费曼时,直接用了一句“我有一个方程(指狄拉克方程),你有吗?”打发了他。 费曼本人对费曼图非常得意,曾把它画在自家的汽车上。盖尔曼则把“夸克”一词写在自己车上,和费曼对着干。 罗伯特·奥本海默曾在听完斯洛特尼克(Slotnick)的博士毕业论文讲解后,认为其计算结果肯定有错误,因为它违背了凯斯定理(Case's theorem)。同样在场的费曼则对此很有兴趣,并只花了1个晚上就完整地重做了斯洛特尼克花费6个月才完成的博士论文研究(当然,费曼已从斯洛特尼克的讲解中得到了研究思路),证明了凯斯定理中存在漏洞,还得到了适用于更广泛情形的结论,这令次日得知此事的斯洛特尼克非常惊讶。当天没有到场的凯斯在事后也感谢费曼指出了自己的错漏。费曼还在诺贝尔演讲中提到了这件事。 风格与评价 费曼以惊人的物理直觉而闻名,常能避免复杂的计算而洞察问题本质。杨振宁认为费曼确实有不同于常人的物理直觉,而费曼图与费曼路径积分的提出也少不了其物理直觉的帮助。。Mathematica的发明者斯蒂芬·沃尔夫勒姆曾点评说与包括自己在内的许多科学家不同,费曼的科研动机最纯粹,完全是出于发现奥妙的乐趣。而费曼的物理直觉也不完全是靠天才,可能他随口说的一个看似奇妙而有效的方法,往往都是自己曾经通过大量思考和复杂计算才得出的实用经验。 费曼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主张教育应注重兴趣与方法的引导,而非直接罗列和灌输实用的知识。他认为平庸而沉闷的传统课程难以使学生真正接触到物理的引人入胜之处,他为此雄心勃勃地筹划了《费曼物理学讲义》,决心用全新、有趣而统一的观点展现出整个物理学基础。加州理工学院后来专门设立了一个“理查德·费曼杰出教育奖”(Richard P. Feynman Prize For Excellence In Teaching)。 费曼从不迷信权威,是个典型的经验主义者。费曼反对“人文科学”的稱呼,认为人文科学根本不是科学。费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认可完全缺乏实验基础的弦理论,对研究弦论的同事约翰·施瓦茨也很不待见。虽然在生活中爱出风头,但是费曼在治学时是一个低调务实的人,不喜欢当研究团队的领导者,更愿意让自己的研究来说明一切;而老对手盖尔曼则很崇尚秩序和领导能力,但影响力没有走出学术圈以外,这与费曼刚好相反。 费曼个性鲜明,是一个一反传统的特立独行的科学顽童。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评价费曼是一个“一个几乎任何事情都与众不同的人”。杨振宁除充分肯定费曼的天赋和成就外,也认为过于忽视传统学习方法是费曼的短处。里昂纳德·曼罗迪诺在《费曼的彩虹》一书中认为“对费曼而言,物理学和生活都是由本能与灵感主宰,因此他对规则和社会惯例才会不屑一顾。他忽视物理学的传统方法,发明自己的方法、自己的路径积分、以及自己的费曼图。他也忽视学术文化,发明自己的文化,和学生在“油腻”用餐,或在脱衣舞俱乐部研究他的物理学,他之所以做研究是出于热爱、而非抱负。如果他的行为不受认可,他根本也不会在乎别人怎么想。”理论物理学家李奥纳特·苏士侃也曾在一次题为《我的好友理查德·费曼》的TED演讲上评价费曼是一个非常非常伟大的科学家、很棒的演员和超群的教师。苏士侃认为费曼善于引人注目、性情急躁、无礼、不服输、爱攀比智力、自负但又有趣,还厌恶在学术研究中故弄玄虚、卖弄术语、做作和假大空的行为。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史迪芬·平克在致《Quantum Man: Richard Feynman's Life in Science》一书的推荐辞中说费曼是上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理论物理学家布莱恩·葛林也在同一本书的推荐辞中称赞费曼的成就是“具有穿透力的突破”(“突破”一词用的是复数)。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认为,费曼的生动讲解使科学充满了趣味,而且绝无其他人能够比他做得更好。Google创始人谢尔盖·布林从青年时代起就一直喜欢费曼,认为费曼对自己的人生轨迹影响很大,对他赞不绝口。实验物理学家朱棣文受邀并见到自己的崇拜对象费曼时,费曼想借助了解朱棣文的研究方向的机会,趁机跟他比一下谁更聪明。朱棣文感叹很少有科学家在获得大奖后还能拥有费曼一样轻松和爱玩的生活态度。大数学家迈克尔·阿蒂亚晚年在其“论证”黎曼猜想的发布会上引用费曼对精细结构常数的评论时,顺便称赞了费曼的杰出。数学家陶哲轩把费曼的名言“事实证明真相总比你想的简单。”(The truth always turns out to be simpler than you thought.)放在自己的主页名言栏中。 实验物理学家埃米利奥·塞格雷曾在1980年出版的《从X射线到夸克》(From X-rays to Quarks: Modern Physicists and Their Discoveries)一书中,把朗道与费曼以及杨振宁三人并列为近一二十年来少数能在许多不同领域都有杰出成就的全才物理学家。数学专业出身的理论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评价说:“在遇到费曼之前,我已经发表过许多数学论文,这些论文充满了小聪明,但总的来说缺乏重要性。当我遇到费曼时,我立即知道我已经进入另一个世界。他对发表漂亮的论文毫无兴趣。他在为理解大自然的作品而奋斗,试图彻底重建物理学,我还从未见谁有过如此高昂的奋斗热情... 施温格和朝永振一郎已经各自独立地取得了成功,在计算相同的物理量时,他们使用了更为费力、更为复杂的方法,而费曼则可以从他的图表直接得出那些量。施温格和朝永振一郎没有重建物理学,他们在撞见物理学时也拿它来用,但是他们仅仅是介绍新的数学方法从物理学中析取数字... 我写了一篇为《朝永振一郎、施温格和费曼的放射理论》的论文,阐释为什么说这三个理论看起来不同而实质上一样。在我的文章中,我谨慎地待三个主角,给予他们同等的尊严和崇敬;但我心里知道,费曼是这三人中最伟大的一个... 这些重要的东西是诚实,独立,承认自己的无知。他憎恶等级制度,一生享受着人们的友谊。他像莎士比亚一样,是个有喜剧天赋的演员。”费曼的老对手盖尔曼在费曼葬礼的讣闻中写了一些不服气的话;“在理查的风格中,我向来喜欢他不浮夸的表达方式。有些理论学家以华丽的数学语言或刻意虚饰的结构,装饰有时其实相当平庸的作品,令人生厌。但理查总是以直接的方式,表达强而有力、富有巧思与原创性的构想,令人激赏。但我对理查广为人知的另一个风格则不是那么欣赏。他总是把自己围在神话色彩中,花许多时间与精力创造有关自己的逸事……当然,许多逸事是经由理查自己所说的故事构成,在这些故事中他通常是英雄,而且只要有机会,他总是显得比其他人聪明。我得坦陈这些年来,身为他一直想超越的竞争对手,我一直感到不自在;而且我发现和他共事并不那么意气相投,因为他似乎比较喜欢把我们视为‘你’和‘我’,而不是‘我们’。或许对他来说,要跟一个不只是衬托他那些构想的人合作很难……”据苏联理论物理学家和核武器专家维塔利·金兹堡回忆,在朗道的物理学家实力排名中,费曼被排在了“1.0”级(高于朗道本人,且和玻尔、维尔纳·海森堡和保罗·狄拉克等人齐平)。金兹堡对于朗道把费曼列入“1.0”级比较意外。金兹堡虽然称赞费曼是无可争议的拥有过人智慧的物理学家,但他还是认为费曼相比之下逊于被列入同一级别的其他人。金兹堡猜测朗道可能是特别钟爱费曼图,而且觉得自己(朗道)没有能力创造出这样直观易懂的表示方法。 著作列表 《费曼物理学讲义》 《费曼物理学讲义》是费曼最有意思的一部物理学作品。这些讲义是1962年费曼为大学生讲授的。原是费曼的课堂即兴演讲集,录音后又整理成册出版。羅伯·雷頓负责编辑成册。这套书观点现代,内容循序渐进,用统一的思路梳理了基础物理学的方方面面。因费曼是前沿科学家中的佼佼者,所以他可以把许多看似平淡无奇的知识点与许多惊人的最新成果联系起来,向学生展示基础课中介绍的物理学原理并没有陈旧过时,其中的许多原理也在高深的研究中体现出令人赞叹的魅力与威力。书中许多有趣的类比都是作者信手拈来的。在第三卷量子力学部分,他独辟蹊径地将容易吓退初学者的薛定谔方程放在最后再讲,而把通常教材中视为高阶知识的“自旋”等新奇有趣的内容反而放到前面讲。在全部3卷书中,他一直在重复构建着这样的教学理念,即学习物理并不需要先急着讨论怎么求解方程或者知道如何套公式,而是先在头脑里构建一个整体性的框架,把大方向摸清楚,再慢慢补全各个技术细节。在讲到能量守恒定律时,他还引用卡通人物淘气阿丹作主角来举例,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讲到“叠加原理”和“张量”等抽象名词时,其讲解紧扣其由来和物理背景,故比其它直接给出一堆形式化定义的教材更加直观易懂。在提到为什么不能用浅显的知识解释不同类型的微观粒子服从不同的统计分布规律时,他直白地向学生承认是自己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曼罗迪诺认为“书中呈现的世界观不是任何物理学家看世界的方式,而是他这位物理学家的独特方式”。这套教材经过时间的考验,直到今天还十分适用。 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一样,费曼也是还原论者,而且非常推崇最小作用量原理。但因为《费曼物理学讲义》是为本科生写的基础读物,所以费曼没有系统介绍晦涩而深刻的变分原理(第2卷中有名为《最小作用量原理》的专题讲座,虽然浅显易懂,但篇幅很少,讲得不够系统),但在书中总是不时地提到用变分原理能得到更简洁漂亮的结果。与他人不同的是,费曼并不满足于从数学角度了解和发展这个原理,他还试图找出它的直观解释。费曼曾办了4场大众专题讲座,并将讲座内容写成《QED:光和物质的奇妙理论》一书,另有讲座现场视频保存至今。这本书也是少见的专门介绍量子电动力学的通俗读物,其中就介绍了由路径积分的视角给出的对最小作用量原理的新理解。 数学家陶哲轩曾在自己的博客上发文截取1段出自《费曼物理学讲义》第1章“引论”中的话,评价费曼的言语极富诗意(surprisingly poetic)。 《六個簡單的事物》和《六个不那麼容易的事物》也都截取自《费曼物理学讲义》第一卷。 其它物理学著作 汉译本: (该书为量子电动力学专著。) (该书为广义相对论专著,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和基普·索恩在序言中对该书给予了高度评价。) (中文版ISBN:978-986-417-998-5) 科普 (或译作《物理学定律的本性》) (市面上很少见的专讲量子电动力学的科普读物。) 文集 本書曾由牛頓雜誌社於1988年末期以《科學家,你在開玩笑吧!》為書名出版上下兩冊,列入《牛頓文庫》,譯者為許美齡、林永愛,無ISBN碼。 本书由费曼在与同事的儿子一起玩鼓的过程中断断续续的叙述完成(长达7年),内容包括费曼身上发生的各种有趣故事,本书是费曼最重要的自传,大部分生平事迹在本书中(除了和第1任妻子的详细故事在《你管别人怎么想》中) (主要含和第一任妻子,同时也是初恋女友的故事,以及调查挑戰者號太空梭災難的主要故事。) 中國汉译本: 台湾汉译本: (内容与《别闹了!费曼先生》有大量重复) 中国大陆汉译本:), 台湾汉译本: 其它作品 台湾汉译本: 中国大陆汉译本: 音频录音 "费曼6堂Easy相对论" "费曼6堂相对论" 费曼物理学讲义:完整录音 量子力学,第一-{卷}- 高等量子力学,第二-{卷}- 从晶体结构到磁,第三-{卷}- 电磁性能,第四-{卷}- 费曼物理学讲义:能量和运动, 第五-{卷}- 费曼物理学讲义:动力学和热, 第六-{卷}- 费曼讲义:Science and Vision,第七-{卷}- 费曼讲义:重力 相对论和电磁,第八-{卷}- 经典物理学基本概念,第九-{卷}- 量子物理学基本概念,第十-{卷}- 傳記&他人回忆 汉译本: (中译版:) 文化影响 電影和戲劇 1996年,由费曼的爱情故事改编而成的电影《》上映。这部電影讲述了費曼與他的第一任妻子的戀情,还有费曼参与三位一体核试验的经历。 (剧目)。 (剧目) 1982年,英國廣播公司《地平線》栏目联合美国PBS《新星》(Nova)栏目制作了50分鐘的纪录片《发现的快樂》,制作人是克里斯托弗·賽克斯(Christopher Sykes)。 1987年,英國廣播公司《地平線》和PBS《新星》又制作了50分鐘的纪录片《一個天才的最後旅程——探寻在唐努之滨的圖瓦》(Last Journey of a Genius -- The Quest for Tannu Tuva),費曼的好友兼同事拉爾夫頓也有参与其中。 英國廣播公司《地平線》和PBS《新星》制作了2集纪录片《非凡天才》(No Ordinary Genius)。1993年,此片又被改为一個多小時的纪录片《自愛因斯坦以来最好的头脑》(The Best Mind Since Einstein)播出,时长1个小时。其中涉及關於費曼的生活和工作的兩方面的紀錄片,有采访同事、朋友和家人。 2013年,英國廣播公司推出剧目《挑戰者》(The Challenger Disaster),主演威廉·赫特。该剧讲述費曼调查1986年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災難背后真相的故事。 科技圈 费曼的头像曾出现在数学计算引擎Wolfram Alpha (知名数学软件Mathematica网络版)的首页。 纪念 2005年5月4日,美國郵政以多種配置發行了一套美國科學家紀念郵票,每套由四枚37美分自粘郵票組成。郵票上的科學家包括理查德·費曼,約翰·馮諾伊曼,芭芭拉·麥克林托克和约西亚·威拉德·吉布斯。費曼的郵票,棕褐色調,上有一張30多歲的費曼和八個小費曼圖的照片。 美国費米實驗室的計算部門大樓被命名爲“費曼計算中心”以紀念他。 大众影响 比尔·盖茨在微软官方网站上专门为费曼设立了,以让更多的人可以通过免费观看视频感受到费曼的教学魅力。影片的版权是他自己掏钱买下的。 演員艾倫·阿爾達委託劇作家彼得·帕內爾寫了兩個角色的劇,描述費曼死亡兩年前虛構的一天。這個叫做《量子電動力學》的劇,基於20世紀90年代費曼的著作,於2001年首演於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的馬克錐論壇。這部劇之後在百老匯的維維安博蒙特劇院上演,阿爾達均主演了理查德·費曼。 他是托馬斯·麥克馬洪在1970創作的小說《美國核化學原理》一個主角的原型。 Real
|
其它物理学著作 汉译本: (该书为量子电动力学专著。) (该书为广义相对论专著,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和基普·索恩在序言中对该书给予了高度评价。) (中文版ISBN:978-986-417-998-5) 科普 (或译作《物理学定律的本性》) (市面上很少见的专讲量子电动力学的科普读物。) 文集 本書曾由牛頓雜誌社於1988年末期以《科學家,你在開玩笑吧!》為書名出版上下兩冊,列入《牛頓文庫》,譯者為許美齡、林永愛,無ISBN碼。 本书由费曼在与同事的儿子一起玩鼓的过程中断断续续的叙述完成(长达7年),内容包括费曼身上发生的各种有趣故事,本书是费曼最重要的自传,大部分生平事迹在本书中(除了和第1任妻子的详细故事在《你管别人怎么想》中) (主要含和第一任妻子,同时也是初恋女友的故事,以及调查挑戰者號太空梭災難的主要故事。) 中國汉译本: 台湾汉译本: (内容与《别闹了!费曼先生》有大量重复) 中国大陆汉译本:), 台湾汉译本: 其它作品 台湾汉译本: 中国大陆汉译本: 音频录音 "费曼6堂Easy相对论" "费曼6堂相对论" 费曼物理学讲义:完整录音 量子力学,第一-{卷}- 高等量子力学,第二-{卷}- 从晶体结构到磁,第三-{卷}- 电磁性能,第四-{卷}- 费曼物理学讲义:能量和运动, 第五-{卷}- 费曼物理学讲义:动力学和热, 第六-{卷}- 费曼讲义:Science and Vision,第七-{卷}- 费曼讲义:重力 相对论和电磁,第八-{卷}- 经典物理学基本概念,第九-{卷}- 量子物理学基本概念,第十-{卷}- 傳記&他人回忆 汉译本: (中译版:) 文化影响 電影和戲劇 1996年,由费曼的爱情故事改编而成的电影《》上映。这部電影讲述了費曼與他的第一任妻子的戀情,还有费曼参与三位一体核试验的经历。 (剧目)。 (剧目) 1982年,英國廣播公司《地平線》栏目联合美国PBS《新星》(Nova)栏目制作了50分鐘的纪录片《发现的快樂》,制作人是克里斯托弗·賽克斯(Christopher Sykes)。 1987年,英國廣播公司《地平線》和PBS《新星》又制作了50分鐘的纪录片《一個天才的最後旅程——探寻在唐努之滨的圖瓦》(Last Journey of a Genius -- The Quest for Tannu Tuva),費曼的好友兼同事拉爾夫頓也有参与其中。 英國廣播公司《地平線》和PBS《新星》制作了2集纪录片《非凡天才》(No Ordinary Genius)。1993年,此片又被改为一個多小時的纪录片《自愛因斯坦以来最好的头脑》(The Best Mind Since Einstein)播出,时长1个小时。其中涉及關於費曼的生活和工作的兩方面的紀錄片,有采访同事、朋友和家人。 2013年,英國廣播公司推出剧目《挑戰者》(The Challenger Disaster),主演威廉·赫特。该剧讲述費曼调查1986年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災難背后真相的故事。 科技圈 费曼的头像曾出现在数学计算引擎Wolfram Alpha (知名数学软件Mathematica网络版)的首页。 纪念 2005年5月4日,美國郵政以多種配置發行了一套美國科學家紀念郵票,每套由四枚37美分自粘郵票組成。郵票上的科學家包括理查德·費曼,約翰·馮諾伊曼,芭芭拉·麥克林托克和约西亚·威拉德·吉布斯。費曼的郵票,棕褐色調,上有一張30多歲的費曼和八個小費曼圖的照片。 美国費米實驗室的計算部門大樓被命名爲“費曼計算中心”以紀念他。 大众影响 比尔·盖茨在微软官方网站上专门为费曼设立了,以让更多的人可以通过免费观看视频感受到费曼的教学魅力。影片的版权是他自己掏钱买下的。 演員艾倫·阿爾達委託劇作家彼得·帕內爾寫了兩個角色的劇,描述費曼死亡兩年前虛構的一天。這個叫做《量子電動力學》的劇,基於20世紀90年代費曼的著作,於2001年首演於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的馬克錐論壇。這部劇之後在百老匯的維維安博蒙特劇院上演,阿爾達均主演了理查德·費曼。 他是托馬斯·麥克馬洪在1970創作的小說《美國核化學原理》一個主角的原型。 Real Time Opera的歌劇《費曼》於2005年6月在諾福克(CT)的室內樂音樂節首演。 2008年2月洛杉磯戲劇作品發布的“移動體”有記錄飾演理查德·費曼的阿爾弗雷德·莫利納。這部劇作家亞瑟吉隆寫的廣播劇解釋了費曼如何成為標誌性的美國科學家之一,基於從口述回憶錄“你一定是在開玩笑,費曼先生!”和“你在乎什麼其他人的想法?”中的材料。 費曼去世二十週年時,作曲家愛德華·馬努基揚寫了一首單簧管獨奏來紀念他。它的首演是由馬里洛交響樂的首席單簧管Doug Storey演出。 2009年至2011年,與費曼的採訪片段,被約翰·博斯韋爾在《科學交響樂》影片中的第二,第五,第七和第十一篇章被使用。 1998年,理查德·費曼演講的照片被用在了蘋果公司的一個海報系列里,作為他們的“不同凡想”的廣告攻勢的一部分。 2011年,費曼是一部傳記的圖畫小說《費曼》的主題,它的作者是吉姆奥塔维亚尼,由利蘭邁里克配圖。 在2013年,英國廣播公司電視劇《挑戰者》中描繪了費曼的角色。 脚注参考文献 注释 引用与参考资料 其它引用资料 拓展阅读 (这本书是戴森的自传,内有讲述费曼的章节。) 另见 (即费曼三角形) 外部链接 诺贝尔官方网站关于理查德·费曼的简介 科学爱好者上对费曼教授的介绍 英文 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理查德·费曼页面 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关于费曼 Feynman's classic 1959 talk:There's Plenty of Room at the Bottom 理查德·费曼和Connection Machine PhysicsWeb review of the play QED
|
新華網 何厚鏵簡歷2 冷眼看澳門 何厚鏵十年管治評價 H 番禺人 約克大學校友 (加拿大) 毕马威人物 會計師出身的商人 商人出身的政治人物 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 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 澳门 澳門特別行政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1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
何厚铧简历 新華網 何厚鏵簡歷2 冷眼看澳門 何厚鏵十年管治評價 H 番禺人 約克大學校友 (加拿大) 毕马威人物 會計師出身的商人 商人出身的政治人物 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 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 澳门 澳門特別行政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1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
《風平浪靜及一帆風順》序曲,作品27,1828年 《呂布拉》序曲,作品95,1839年 協奏曲 G小調第1號鋼琴協奏曲,作品25,1831年 D小調第2號鋼琴協奏曲,作品40,1837年 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64,1844年 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1822年 E大調第1號雙鋼琴協奏曲,1823年 A大調第2號雙鋼琴協奏曲,1824年 劇樂 《仲夏夜之夢》劇樂,作品61,1842年 聖樂 神劇 《聖保羅》,作品36,1836年 《以利亞》,作品70,1846年 《基督》,1846年(未完成遺作,後編入作品97。留下的片段有合唱〈有星要出於雅各〉,和一首男聲三重唱) 十多首《詩篇》合唱曲 歌曲 共52首不同類型的歌曲 〈乘著歌聲的翅膀〉、〈威尼斯船歌〉等 評價 门德尔松是难得的全能型天才,生前就被廣泛認可為當代作曲家第一人,更身兼钢琴家、指挥、作曲家、教师等多重身分,在短短38年的一生中创作极为丰富。门德尔松的作品富于诗意,曲式完美而严谨,清楚地运用管弦乐的色彩。他的《仲夏夜之梦序曲》为浪漫主义作曲家描绘神话仙境提供了先例。此外,他独创了无言歌的钢琴曲体裁,对于标题音乐和钢琴艺术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启示价值。彪罗曾称门德尔松为莫扎特之后最完美的曲式大师,他的审美趣味和创作天才都深刻的影响了后来的浪漫主義音樂。 承前所述,孟德爾頌是巴赫「再現」的重要推手,透過他的研究和推廣,社會大眾得以重新認識巴赫作品的嚴謹架構,以及當中虔誠的信仰價值,是音樂史上極為重要的一筆貢獻。 個人生活 家庭 1837年,孟德爾頌与塞西尔·夏洛蒂·索菲亚·让雷诺(Cecile Charlotte Sophia Jeanrenaud)结婚,育有三子二女。 门德尔松的姐姐范妮·门德尔松(1805-1847)也是作曲家。 门德尔松的妹妹(1811-1858),經由博物學家威廉·馮·洪堡(柏林洪堡大學的創辦人)的介紹,嫁給數學家約翰·彼得·古斯塔夫·勒熱納·狄利克雷——現代函數的定義者。 乐器 门德尔松在他的钢琴演奏中使用的是维也纳钢琴制造家康拉德·格拉夫的乐器。1832年,他请阿洛伊斯·福斯(Aloys Fuchs)为他购买一架格拉夫钢琴,并将其送到他在柏林的父母家中。 门德尔松对这架钢琴非常满意,于是他决定再向格拉夫订购两架钢琴:一架给自己,另一架给他兄弟的新娘。 录音 佩内洛普·克劳馥。Penelope Crawford. Felix Mendelssohn. The Young Felix Mendelssohn. 康拉德·格拉夫 1835 罗纳德·布劳提甘。Ronald Brautigam. Felix Mendelssohn. Piano Concertos. 普莱耶尔公司 1830 (保罗·麦克诺提) 谢尔盖·伊斯托明,薇薇安娜·索弗罗尼茨基。Sergei Istomin, Viviana Sofronitsky. Felix Mendelssohn. Complete Works for Cello and Pianoforte. 康拉德·格拉夫 1819 (保罗·麦克诺提) Riko Fukuda, Tobias Koch. Chopin, Mendelssohn, Moscheles, Hiller, Liszt. Grand duo Œuvres pour
|
edition. The Mendelssohn Project A project with the objective of "recording of the complete published and unpublished works of Felix and Fanny Mendelssohn" A Renaissance Man Among the Romantics: Felix Mendelssohn at 200 A virtual exhibit of Mendelssohn manuscripts and early editions held at the Irving S. Gilmore Music Library, Yale University Mendelssohn in Scotland Full text of Charles Auchester by Elizabeth Sheppard (1891 edition) (her novel with a hero based on Mendelssohn) Archival material at Leeds University Library Mendelssohn
|
臺北市過去曾實施及建造完成未啟用,但現在已經取消或拆除的公車專用道 忠孝東路、忠孝西路(內側快車道,雙向順向,林森南路至館前路,建成未啟用,已全數拆除) 中山北路,自民族西路口,南接中山南路,曾經實施上午七時到九時,以及下午四時至七時臨時公車專用道。 民族東路於花博期間曾經實施假日逆向臨時公車專用道。 新北市 板橋區新北萬坪都會公園文化路側(慢車道,東北向順向) 公車優先道 新莊區思源路(內側車道,北向順向,大漢橋引橋至新北大道) 臺中市 嘉義市 (啟用時間均為06:00至24:00,其餘時間均開放其他車輛駛入,但若是設在快車道或是路段有其他規定則同樣會禁行機慢車) BRT公車捷運專用道系統 高鐵大道(高鐵五十米聯外道路,嘉義市段又稱為特1號道路,為一條為BRT所開闢的道路)(內側快車道,雙向順向)※實施優先號誌 世賢路(內側快車道,雙向順向)※實施優先號誌,登記為大客車專用道 自由路(內側快車道,雙向順向)※登記為大客車專用道 過去曾經實施但是現在已經取消的專用道 一般公車專用道 垂楊路(內側快車道,雙向順向)※登記為大客車專用道 高雄市 成功路(外側第二車道,雙向順向,新光路─時代大道)※登記為大眾運輸專用道(公車、大客車、計程車;07:00至09:00,17:00至19:00) 澳門 媽閣至林茂塘時限性巴士專道:於2016年5月7日起試行 香港 香港的巴士專用綫()起源於1974年,主要在繁忙路段和巴士站及總站附近設立。由於香港地少人多,故某些路段的巴士專綫祇限特定時段實施,或設有某種情況例外,而專綫長度由10公里以上至約10米也有,實在需要駕駛人士的高度自律和警覺性,才可以讓巴士專綫提供最高效率。截至2008年3月11日止,香港共有64條巴士專綫,遍佈香港島、九龍、新界各區。 港島區 半山區巴士專綫:1974年4月16日起實施,地點位於堅道西行線、介乎西摩道與柏道一段般咸道西行線、柏道東行線及介乎柏道與馬己仙峽道一段羅便臣道。 英皇道巴士專綫:1982年起實施,位於介乎銅鑼灣銀幕街與北角渣華道一段英皇道東行線,但前往該區或持有許可證者不在此限。 香港仔至灣仔跨區巴士專綫:1997年8月23日起分階段實施此試驗計劃,第一階段在黃竹坑道和摩理臣山道指定路段;第二階段於1998年3月實施,為解決灣仔道、菲林明道及軒尼詩道交界(大佛口一帶)擠塞,劃出巴士專綫由天樂里左轉軒尼詩道西行線,及軒尼詩道東行線經分域街左轉莊士敦道駛往灣仔道。 堅拿道巴士專綫:位於原為運河的灣仔鵝頸橋下,供東區前往南區和九龍的專利巴士使用。 銅鑼灣軒尼詩道:介乎波斯富街與堅拿道一段軒尼詩道西行慢線,方便巴士駛入堅拿道巴士專綫。 灣仔分域街:介乎軒尼詩道與駱克道一段分域街北行線劃為巴士專綫,巴士可經駱克道及軍器廠街天橋前往灣仔北。 灣仔鴻興道:由鴻興道進入紅磡海底隧道一段路面,供駛經路線及因其他道路擠塞而改道的巴士路線使用。 銅鑼灣波斯富街:介乎軒尼詩道與禮頓道一段南行慢線,便於交通管理。 銅鑼灣告士打道:位於告士打道西行線近堅拿道天橋支路旁,僅有一輛巴士的大約長度,是香港最短的巴士專綫之一,方便巴士駛經前方行車天橋或杜老誌道前往九龍區。 九龍區 紅磡康莊道:巴士可以利用漆咸道北中線左轉康莊道巴士專綫前往尖東或港島區,以避過慢線的交通擠塞。 土瓜灣土瓜灣道:介乎新碼頭街至浙江街一段南行線最左線,以及馬頭圍道/土瓜灣道介乎石塘街至上鄉道一段北行線最左線,在平日早上8時至10時,以及下午5時至7時只准巴士使用,公眾假期除外。 獅子山龍翔道:原理跟康莊道相同,巴士可以利用龍翔道中線左轉支路的巴士專綫前往沙田,越過慢線的交通擠塞。 彩虹通道:介乎彩虹道與太子道東一段東行線,只准巴士通行。 彩虹邨斧山道:彩虹邨錦雲樓對開一段斧山道南行慢線,方便巴士駛入彩虹道前往新蒲崗。 藍田鯉魚門道:匯景花園平台下一段鯉魚門道東行慢線,以免其他車輛停泊造成阻塞。 觀塘物華街:物華街往協和街北行支路的最右線上,通往觀塘(月華街)巴士總站。巴士總站因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而重建成觀月·樺峯後,本專線已經消失。 西九龍走廊:介乎欽州街與詩歌舞街一段西九龍走廊南行慢線,於平日早上實施,主要為新界開往尖沙咀的晨早特別線而設定。 旺角彌敦道:介乎太子道西與窩打老道一段彌敦道南行慢線,在指定範圍內嚴禁其他車輛駛入或停泊。 石硤尾南昌街:石硤尾邨商場對開一段南昌街南行線,其他車輛須改用石硤尾街。 深水埗南昌街:從石硤尾南昌街南行線前往元州街及汝州街的兩個路口,均設定為巴士專綫。 深水埗欽州街:從北行線右轉往荔枝角道東行的路口,設定為巴士專綫。 深水埗長沙灣道:2000年代初計劃的屯門-葵涌-尖沙咀交通走廊中,只有九龍長沙灣道獲顧問公司研究支持設立巴士專綫,其中包括長沙灣道東行快線右轉欽州街南行線。 觀塘新清水灣道:新清水灣道東行右轉利安道的快線為巴士專綫,只准巴士由新清水灣道東行直接右轉利安道。 新界區 屯門公路:1995年3月25日起實施,介乎於掃管笏與深井交匯處一段屯門公路東行慢線,在平日早上7時30分至9時30分不准巴士以外車輛駛入,長度是香港巴士專綫之冠。巴士公司在專綫實施不久後,為旗下有關路線增派三軸巴士行走,以及增設兩條全新綫路,以求為通勤者帶來更高效益。 獅子山隧道:介乎沙田新翠邨與獅子山隧道沙田入口之車公廟路、紅梅谷路及獅子山隧道公路南行慢線,在約1988年被劃為巴士專綫,平日早上7時30分至9時30分及下午4時正至7時正只准巴士駛入。駛經沙田路及新田圍邨對開一段獅子山隧道公路前往九龍的70X線、72X線、74A線、270A線、271線及281A線,更可在該段時間內視乎交通情況利用巴士專綫前往九龍。隨着沙田區的道路網絡四通八達,以上綫路已很少專程使用巴士專綫。 大老山隧道:介乎沙田圍路與小瀝源之間一段小瀝源路東行快線及大老山公路支路南行線,在2000年代初劃為巴士專綫,部份原本利用大老山公路直接前往大老山隧道的巴士路綫也可使用。 沙田大埔公路:由沙田鄉事會路經大埔公路進入沙田市中心巴士總站的一段支路。 元朗擊壤路:位於元朗(西)巴士總站對面一段擊壤路南行線,一律祇准巴士行駛,其他車輛須利用元朗安寧路及媽廟路;另外,東行只准巴士右轉擊壤路,其他車輛須利用豐年路、教育路、元朗體育路掉頭返回青山公路西行線前往。 葵涌荔景山路:位於清麗苑對面荔景山路(九龍方向)慢線。 青衣青衣碼頭:位於青衣碼頭巴士總站內。 上海 1998年,上海開始建設公交专用车道。2005年,首批20公里公交专用道建成並投入使用。不過上海的公交专用车道建成後時常被其他車輛佔用。 北京 1997年6月25日,长安街开通北京市首条公交专用道。2010年代后,三环路、京藏高速(北郊农场桥-马甸桥)和京港澳高速(宛平桥-六里桥)公交专用道相继启用,但由于专用道并非连续成网、公交本身在专用道上的行驶速度过低等问题,整体运行效果不佳。 南昌 2011年9月22日开通公交专用道,然而9个月过后效果并不理想。 阳明路
|
獅子山龍翔道:原理跟康莊道相同,巴士可以利用龍翔道中線左轉支路的巴士專綫前往沙田,越過慢線的交通擠塞。 彩虹通道:介乎彩虹道與太子道東一段東行線,只准巴士通行。 彩虹邨斧山道:彩虹邨錦雲樓對開一段斧山道南行慢線,方便巴士駛入彩虹道前往新蒲崗。 藍田鯉魚門道:匯景花園平台下一段鯉魚門道東行慢線,以免其他車輛停泊造成阻塞。 觀塘物華街:物華街往協和街北行支路的最右線上,通往觀塘(月華街)巴士總站。巴士總站因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而重建成觀月·樺峯後,本專線已經消失。 西九龍走廊:介乎欽州街與詩歌舞街一段西九龍走廊南行慢線,於平日早上實施,主要為新界開往尖沙咀的晨早特別線而設定。 旺角彌敦道:介乎太子道西與窩打老道一段彌敦道南行慢線,在指定範圍內嚴禁其他車輛駛入或停泊。 石硤尾南昌街:石硤尾邨商場對開一段南昌街南行線,其他車輛須改用石硤尾街。 深水埗南昌街:從石硤尾南昌街南行線前往元州街及汝州街的兩個路口,均設定為巴士專綫。 深水埗欽州街:從北行線右轉往荔枝角道東行的路口,設定為巴士專綫。 深水埗長沙灣道:2000年代初計劃的屯門-葵涌-尖沙咀交通走廊中,只有九龍長沙灣道獲顧問公司研究支持設立巴士專綫,其中包括長沙灣道東行快線右轉欽州街南行線。 觀塘新清水灣道:新清水灣道東行右轉利安道的快線為巴士專綫,只准巴士由新清水灣道東行直接右轉利安道。 新界區 屯門公路:1995年3月25日起實施,介乎於掃管笏與深井交匯處一段屯門公路東行慢線,在平日早上7時30分至9時30分不准巴士以外車輛駛入,長度是香港巴士專綫之冠。巴士公司在專綫實施不久後,為旗下有關路線增派三軸巴士行走,以及增設兩條全新綫路,以求為通勤者帶來更高效益。 獅子山隧道:介乎沙田新翠邨與獅子山隧道沙田入口之車公廟路、紅梅谷路及獅子山隧道公路南行慢線,在約1988年被劃為巴士專綫,平日早上7時30分至9時30分及下午4時正至7時正只准巴士駛入。駛經沙田路及新田圍邨對開一段獅子山隧道公路前往九龍的70X線、72X線、74A線、270A線、271線及281A線,更可在該段時間內視乎交通情況利用巴士專綫前往九龍。隨着沙田區的道路網絡四通八達,以上綫路已很少專程使用巴士專綫。 大老山隧道:介乎沙田圍路與小瀝源之間一段小瀝源路東行快線及大老山公路支路南行線,在2000年代初劃為巴士專綫,部份原本利用大老山公路直接前往大老山隧道的巴士路綫也可使用。 沙田大埔公路:由沙田鄉事會路經大埔公路進入沙田市中心巴士總站的一段支路。 元朗擊壤路:位於元朗(西)巴士總站對面一段擊壤路南行線,一律祇准巴士行駛,其他車輛須利用元朗安寧路及媽廟路;另外,東行只准巴士右轉擊壤路,其他車輛須利用豐年路、教育路、元朗體育路掉頭返回青山公路西行線前往。 葵涌荔景山路:位於清麗苑對面荔景山路(九龍方向)慢線。 青衣青衣碼頭:位於青衣碼頭巴士總站內。 上海 1998年,上海開始建設公交专用车道。2005年,首批20公里公交专用道建成並投入使用。不過上海的公交专用车道建成後時常被其他車輛佔用。 北京 1997年6月25日,长安街开通北京市首条公交专用道。2010年代后,三环路、京藏高速(北郊农场桥-马甸桥)和京港澳高速(宛平桥-六里桥)公交专用道相继启用,但由于专用道并非连续成网、公交本身在专用道上的行驶速度过低等问题,整体运行效果不佳。 南昌 2011年9月22日开通公交专用道,然而9个月过后效果并不理想。 阳明路 八一大道 井冈山大道 洪城路 解放西路 南通 2011年7月10日开通公交专用道。 紐約市 依據紐約市交通規則() 第4-12(m)段,標誌標示巴士車道()限制時,其他車輛() 駕駛員不得在管制時段行駛巴士車道,除非是以安全方式向右轉,避免與其它交通衝突,或者依照警察特定指示;但在曼哈顿麥迪遜大道42街至59街之間的巴士車道有特別規定。 道路影響 公車專用道的設置會為道路交通帶來影響。例如專用道或公車路線的設計不當,讓公車在整個馬路上交錯,可能導致公車必須穿越其它車道才能-{zh-hk:駛入;zh-hans:开进;zh-tw:開進;}-專用道,動線互相干擾。另外,因為公車在專用道上時常需要加速或煞車,所以需要改用剛性路面水泥混凝土鋪設,才不會磨損路面造成積水。 除了專用道本身的設計以外,交通號誌也會對專用道造成影響。舉例來說,在靠右行駛的國家或地區,公車在公車轉用道上左轉時需要等候專用燈號放行才可以左轉,但這樣會對專用道的動線造成阻塞。因此路線上需要做修正,以提高運輸效率。 許多公車公司是讓司機薪資隨載客量增加,而這樣的標準遇到公車專用道很容易造成災難,因為公車專用道大多是在紅綠燈前設站,而公車司機會故意在綠燈時停車等待紅燈,以增加載客量,而大幅減少所有公車的速度,因此必須要求公車公司以整體交通利益為調薪標準;而低底盤公車的好處在公車專用道上很明顯,因為減少上下車時間,進而減少後方公車被迫等待紅綠燈的情況。 在某些情況下,公車司機可能為了增加載客量而刻意在車站前等到紅燈,或以低速緩慢前進,也會造成公車專用道的運輸效率低落。而如果道路載客需求過多,勢必造成專用道上車滿為患,後方的公車無法同時通過路口的綠燈。解決之道包括改行車站收費的公車捷運系統、改採低底盤公車減少上下車時間,在道路夠寬的前提下加寬公車專用道,在一些路線可以採取高架或地下道路行駛等。對於「無法同時通過路口的綠燈」的問題,可考慮調整紅綠燈秒數及時相,但也可能造成交通衝擊。 在公車專用道運量不足時,改採輕軌甚至高運能的捷運系統是最常見的-{zh-hk:選擇;zh-hans:选项;zh-tw:選項;}-;另一個選項是將公車專用道及車站高架化,這樣的成本雖然高,但是可以獲得更高的運量,這種系統也有車輛可以開下高架道路的好處,彈性高於不能駛離軌道的輕軌及捷運;而採用多節巴士也是增加運量的選項,因為多節巴士可以在更短時間內通過綠燈,但多節巴士不易轉彎,導向巴士技術在未來有機會成為良好的方案,但目前導向巴士技術尚未有共通標準。 相關條目 巴士快速交通系統(BRT) 高乘載車道 調撥車道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大眾運輸使用道路優先及專用辦法─(臺灣)全國法規資料庫 台中市公車專用道系統規劃與設置可行性研究(文中提到台北市公車專用道相關資訊) 巴士交通
|
伯爵山莊、叭嗹港、車坪寮 西汐止 昊天嶺、東科、遠雄廣場 樟樹灣、社-{后}-、火炭坑 橫科、白雲、白匏湖、東勢 警政治安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汐止分局 110 / (02)2641-2610、(02)2641-2642 長青派出所(原八連派出所) (02)2645-1281 汐止派出所 (02)2641-2827、(02)2649-0711 東山派出所 (02)2641-5841 社-{后}-派出所 (02)2694-2819、(02)2694-6170 長安派出所 (02)8648-2618 烘內派出所 (02)2646-2564 橫科派出所 (02)2640-1237、(02)2640-7043 汐止分局交通分隊 (02)8642-4742 經濟 企業總部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Acer Incorporated):知名全球五大品牌之一電腦企業,總部位於新台五路一段。 精華光學股份有限公司(ST. Shine Optica Co., Ltd.):知名全球五大品牌之一隱形眼鏡製造廠,總部位於大同路。 研華股份有限公司(Advantech Co., Ltd.):簡稱研華科技或是研華,上市公司,是一家台灣的工業自動化公司,研華台北系統整合廠位於康寧街。 台灣國際航電股份有限公司(Garmin),位於樟樹二路68號。 聯合報(United Daily News)總部,台灣重要媒體之一,位於大同路。 老牛皮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總部位於大同路。 科學園區 東方科學園區 台灣科學園區 雍和科學園區 遠東科技中心 遠東世界中心 康寧科技園區 亞太科技園區 世界經貿園區 百貨公司與購物中心 IFG遠雄廣場 專業賣場與量販店 好市多汐止店 家樂福汐科店 運輸物流業與貨櫃集散場 長榮貨櫃 東亞貨櫃 環球貨櫃 中國貨櫃 台鐵五堵貨場 連鎖餐飲 麥當勞 汐止中興店:中興路168號之10 麥當勞 汐止大同店:大同路二段242號1樓 麥當勞 汐止新台五旗艦專櫃店:台五路一段162號 肯德基 汐止中興餐廳:中興路169號 肯德基 汐止大同餐廳:大同路二段383號 必勝客 汐止外送店:大同路二段330號 必勝客 福德外送店:中興路150巷8-2號 必勝客 汐止忠孝東店:忠孝東路469號1樓 達美樂 汐止福德一路店:福德一路152號 達美樂 汐止忠孝店:忠孝東路445號1樓 三商巧福 中興店:中興路152-1號 三商巧福 汐止店:新台五路一段99號B1(遠雄汐止購物中心) 拿坡里披薩·炸雞
|
康寧科技園區 亞太科技園區 世界經貿園區 百貨公司與購物中心 IFG遠雄廣場 專業賣場與量販店 好市多汐止店 家樂福汐科店 運輸物流業與貨櫃集散場 長榮貨櫃 東亞貨櫃 環球貨櫃 中國貨櫃 台鐵五堵貨場 連鎖餐飲 麥當勞 汐止中興店:中興路168號之10 麥當勞 汐止大同店:大同路二段242號1樓 麥當勞 汐止新台五旗艦專櫃店:台五路一段162號 肯德基 汐止中興餐廳:中興路169號 肯德基 汐止大同餐廳:大同路二段383號 必勝客 汐止外送店:大同路二段330號 必勝客 福德外送店:中興路150巷8-2號 必勝客 汐止忠孝東店:忠孝東路469號1樓 達美樂 汐止福德一路店:福德一路152號 達美樂 汐止忠孝店:忠孝東路445號1樓 三商巧福 中興店:中興路152-1號 三商巧福 汐止店:新台五路一段99號B1(遠雄汐止購物中心) 拿坡里披薩·炸雞 汐止店:大同路二段411、413號1樓 拿坡里披薩·炸雞 汐止遠雄店:新台五路一段95號B1(IFG遠雄購物中心內) 85度C 汐止中興店:中興路141號1樓 85度C 汐止建成店:建成路37巷1號 85度C 汐止樟樹店:樟樹一路121號 爭鮮迴轉壽司 汐止二店:中興路236號(寶雅斜對面) 爭鮮迴轉壽司 汐止店:新台五路一段158號(連興街站牌前) 爭鮮迴轉壽司 遠雄汐科店:新台五路一段97號B1之1 爭鮮gogo 遠雄汐科店:新台五路一段97號B1之1 定食8 遠雄汐科店:新台五路一段97號B1之1 文化 媒體 聯合報總部 民視攝影棚 天良電視台總部 體育場館 新北市汐止國民運動中心 汐止綜合運動場 北峰國小社-{后}-多目標體育館 教育 高級中等學校 新北市立秀峰高級中學 新北市立樟樹國際實創高級中等學校 新北市私立崇義高級中學 國民中學 新北市立汐止國民中學 新北市立青山國民中小學 新北市立秀峰高級中學國中部 新北市立樟樹國際實創高級中等學校國中部 新北市私立崇義高級中學國中部 國民小學 新北市汐止區汐止國民小學 新北市汐止區北港國民小學 新北市汐止區長安國民小學 新北市汐止區金龍國民小學 新北市汐止區保長國民小學 新北市汐止區崇德國民小學
|
枪械射击 实用射击 漆弹 生存遊戲 射箭 攻防箭 探险运动 登山穿越 攀岩 溯溪和降溪 攀岩速降 极限烫衣 定向越野 城市定向 冬季运动 滑雪、单板滑雪、越野滑雪 滑冰 冰球 雪橇 雪车 冬季两项
|
戶外運動(outdoor sport)或戶外活動(outdoor activity)是任何在室外的開放環境內進行的體育運動和休閒活動。戶外運動非常依賴當地天氣情況和地理環境等外部條件,但能讓參與者更加貼近、感受自然,通過自身努力而使自己的身心得到鍛煉,也是適合人們在假日時的休閒活動,可以鍛鍊身體、磨練自身意志,也可以交朋識友。而在進行戶外運動時,必須注意安全,通常在戶外活動時發生意外的機率比在室內大,所以從事戶外運動時必須事先做好準備,兼顧安全與健康。 分类 野外运动 徒步 露营 登山 山地自行车 骑马 钓鱼 狩猎 射击运动 枪械射击 实用射击 漆弹 生存遊戲 射箭 攻防箭 探险运动 登山穿越 攀岩 溯溪和降溪 攀岩速降 极限烫衣 定向越野 城市定向 冬季运动 滑雪、单板滑雪、越野滑雪 滑冰 冰球
|
参见 成田离婚:蜜月旅行结束后离婚的现象 婚假
|
成田离婚:蜜月旅行结束后离婚的现象 婚假 参考文献
|
swimming techniques and speeds
|
Detailed discussion of swimming techniques
|
大稻埕地區所販售的藥材最初由南北貨業者兼帶而來,後因藥材種類繁多,需要專人判斷藥材品質的好壞,便與南北貨分開,另外由香港、上海、日本與韓國等地進口。因一個合格的藥材專家養成不易,造就中藥行「師傳徒,父傳子」的傳統,而許多學徒學成後,又再附近租屋開業,使中藥行逐漸聚集。日治時期已是藥材的主要批發地,但零售的藥行並不多。戰後經過長期發展,目前聚集一百多家中藥行,其中90%是批發商,成為臺灣最大的藥材批發中心。中藥行店面為吸引顧客上門,將果餅與補品放置於門邊,藥材禮盒與珍貴藥材陳列於玻璃櫃內,供顧客瀏覽,此外部分老式櫃臺上留有投錢孔,硬幣可直接投入。 中藥材主要取自自然界,主要可分為植物、動物與礦石類,而中藥行為管理與貯存的方便,會再分為常用藥材(放置於木製的抽屜內)、貴重藥材(放於櫃臺內側)與易變質的藥材(有甜味或怕受潮等,貯放在瓷瓶內)等。植物類包括根部(如蘆根)、莖部(如檀香)、外皮(如肉桂與苦楝皮)、葉片(如枇杷葉與紫蘇葉)、花朵(如菊花與玫瑰花)與果實種子(如枸杞與八角茴香),此外樹脂(如乳香)與菌類(如靈芝與冬蟲夏草)也屬於植物類藥材。動物類包括全體入藥(如蜈蚣與海馬)、部分入藥(如鹿茸與虎骨)、分泌物與排泄物(如麝香)與生、病理產物(如紫河車與牛黃)等。礦石類又稱金石類,除磁石與朱砂外,化石(如龍骨)與礦石加工品(如砒霜)也包含在內,另外因礦石藥材重量較重,通常放在木櫃底層。 紡織興起 日治時期資本雄厚的日本布商,將日本印花布大量輸入臺灣,逐漸取代臺灣本地染布業的市場。日商於南街設立進口布料的批發站,再批售予臺灣的中盤商,最後運銷各地零售,當時臺灣70%的布料批發商都集中於此地,成為全島最重要的布料批發市場。戰後日商撤離,紡織業者開始自行設廠生產布料,以減少對進口布料的依賴。由於當局的鼓勵與廠商研製布料成功,大稻埕的紡織業快速成長,由原先的迪化街與南京西路交會處延伸至塔城街與貴德街,一度臺灣90%的中盤布料商都集中於此處,且多銷售臺灣自製的布料。大稻埕的紡織業亦造就許多知名臺灣企業家,如臺南幫吳修齊和吳尊賢兄弟、中和紡織葉山母與新光集團吳火獅等人。近年民眾買布做衣的習慣被穿成衣取代,布商批發的對象也從零售商改為以成衣廠為主。 吳火獅(1919~1986),新竹廳樹林頭區人。早年家貧,昭和十一年(1936年)新竹第一公學校(今新竹國小)畢業後至大稻埕,於經營布料批發的平野商店擔任學徒,夜間在稻江洋裁講習所(今稻江商職)進修。十四年(1939年)平野商店經理小川光定另開設小川商行,小川出資三萬日元,邀請吳擔任商行的家長(總經理),且言明若有餘利,吳可抽利10%,吳因而成為南街最年輕的家長。太平洋戰爭時臺日交通中斷,紡織業一蹶不振,但吳善於籌劃備足貨品,小川商行盈利在同業中依然名列前茅。1945年,吳與洪萬傳和林登山等人創辦新光商行,以新竹與小川光定各取一字命名,經營布料、茶與糖的貿易。1952年,擴大為新光實業,因生產人造纖維而獲利可觀,並逐漸多角化經營,發展為現今之新光集團。 文化保存 1977年臺北市政府所訂的都市計劃案中,迪化街將由原先5m的街道拓寬為20m,如果這個計劃如實進行,迪化街獨有的街屋建築與商業活動將完全消失。1988年第一期公共設施保留地開始進行徵收,迪化街的建築立面將被全數拆除。當時媒體開始大量報導,樂山基金會也發起「我愛迪化街」簽名與參觀活動,引發社會大眾的矚目,因此暫時終止拓寬計劃。當局委托臺灣大學與中原大學的學者進行調查分析,研擬保存與開發的方案。 後臺北市政府擬定大稻埕特定專用區計畫,以容積轉移的方式,鼓勵迪化街兩側的店主,盡量保留其具有歷史意義的店屋,同時在春節期間舉行年貨大街的活動,以期創造觀光人潮。 地理 範圍 大稻埕位於台北盆地西側,東側為雙連,南接萬華,西臨淡水河,東北與大龍峒相鄰,行政區劃屬於臺北市大同區延平次分區(包括大有、永樂、南芳、玉泉、延平、朝陽等里)。狹義的範圍為重慶北路一段以西,忠孝西路二段以北(延平北路一段至重慶北路一段以鄭州路為界),淡水河以東,民權西路以南的區域。廣義的範圍還包含重慶北路一段以東至淡水線、中山北路的地域。 臺灣清治、日治時期作為街庄、大字的大稻埕,北至民族西路與大龍峒街相接,東北隔雙連陂水道(錦西街65巷-歸綏街83巷-民生西路一帶)與牛埔相鄰,東至林森北路、長春路、中山北路與中庄子、三板橋接壤,南邊隔忠孝西路(臺北城北城牆一線)與臺北城內、艋舺鄰接。大致包含今日國順、景星、南芳、大有、延平、永樂、玉泉、朝陽、星明、建功、建泰、建明等里全境,光能、民安里北端以外大部分,國慶、民權里西南端區域,隆和、雙連、中山里西半部,以及光復、黎明里忠孝西路(臺北城北城牆)以北區域,橫跨今日大同、中山、中正3區。 地質 四百萬年前臺北地區的造山運動,在臺北盆地與林口台地交界處產生山子腳斷層(位置約由關渡延伸至樹林)。六萬年前造山運動趨緩,中央的地層順著斷層向下滑動成為臺北盆地;西側地層相對抬高,形成林口台地,原新店溪河口消失,河水在新莊形成湖泊,或向北沿觀音山入海。 臺北盆地出現後地勢突然降低,加強淡水河上游的侵蝕力量,河水不斷向源侵蝕切穿山谷,與大漢溪和基隆河連接,造成河川襲奪。 大漢溪:臺北盆地形成前,大漢溪口於竹北沖積出古石門沖積扇。後古石門沖積扇抬升,形成桃園台地,大漢溪向較低平的北側改變河道,前後改變四次,直到接觸林口台地才停止。最後新店溪支流向源侵蝕,於鶯歌一帶切穿山谷,接上大漢溪,形成現今的河道。 基隆河:基隆地區原有兩條主要河流,其中一條由基隆入海,並在八堵分出支流。後支流向源頭侵蝕,接上另一條由瑞濱出海的河流。臺北盆地形成後,西邊地層下陷,造成河水向源頭逆流,最終接上新店溪的支流,由關渡注入淡水河。 一萬年前受全球暖化影響,冰山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海水由關渡一帶倒灌入臺北盆地,形成臺北湖,同時原先的河流仍不斷注入,使湖水呈半鹹水性。此時臺北盆地內泥沙大量沉積,由下而上堆積出新莊層(由泥沙組成)、景美層(由礫石組成)與松山層(由泥沙組成)等地層,直到五千年前海水退去,盆地內成為陸地與沼澤。 文化 文化資產 古蹟 國定古蹟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位於清代軍裝機器局舊址,日治時期初為鐵道部用地,至大正八年(1919年)興建鐵道部大樓,戰後改為鐵路局。建物模仿維多利亞時代的磚木混合建築,入口採拱門形式,兩側各有三根混合式柱,入口兩側各有尖頂衛塔,且屋頂闢老虎窗以利通風。1990年第五代臺北車站竣工,鐵路局搬遷至臺北車站五樓現址,1992年鐵道部被指定為三級古蹟(現為國定古蹟)。2014年鐵道部劃歸國立臺灣博物館,並進行修復工程。 直轄市定古蹟 大稻埕霞海城隍廟:霞海城隍原為福建泉州府同安縣下店鄉的守護神,道光年間由信眾陳金絨等奉請神像來台,初奉祀於八甲庄。咸豐三年(1853年)頂下郊拼事件後,信徒從火焰中救出城隍爺神像,逃至大稻埕中安放於陳浩烈(陳金絨之子)所經營的金同利糕餅舖中。六年(1856年)建廟於現址,由臺灣水師協副將蘇斐然捐獻廟地,九年(1859年)完工。城隍廟正面闢三門,門板上有剔地起突法木雕,門神為整修時重繪,門間並有-對石獅;殿內左右牆存有陳天乞所塑的龍牆虎壁。廟身坐落於雞母穴上,因風水因素百餘年來從未擴建。每至農曆五月十三迎城隍時,城隍廟香火鼎盛、人山人海,故有「五月十三人看人,迎神賽會甲天下」與「北港迎媽祖,臺北迎城隍」的俗諺。1985年城隍廟被指定為三級古蹟(現為直轄市定古蹟),1994年臺北市政府與廟方合資整修,恢復日治時期舊貌。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光緒元年(1875年)陳願發起於大龍峒興建大龍峒禮拜堂,並延請偕叡理牧師進行建築設計。十年(1884年)清法戰爭爆發,民眾將禮拜堂拆毀,十一年(1885年)清朝與法國簽定《中法新約》,福建巡撫劉銘傳撥款賠償禮拜堂,偕叡理於枋隙(今迪化街二段一帶)重建教會,稱為枋隙教會(今大橋長老教會)。後因信徒增加,教會空間不足,大正二年(1913年)由富商李春生捐地出資,於現址興建「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於四年(1915年)竣工。建築形式由李依廈門地區禮拜堂進行設計,平面座西朝東,正面左右各設兩門,分別供男女信徒出入。入口山牆呈人字形,中央上方開有牛眼窗,浮雕裝飾環繞於周圍,兩側各有一對柯林斯式柱,並具有拜占廷式尖頂與歌德式拱頂。2002年教會被公告為直轄市定古蹟前夕,由李氏後人連夜拆除,使正立面嚴重受損。2007年教會後方新建新大樓,同時整修原有禮拜堂。 大稻埕辜宅(鹽館):辜顯榮(1866~1937)原籍臺灣府彰化縣,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日本接收臺灣時,曾引領近衛師團進入臺北城。因辜與總督府當局關係良好,逐步取得鹽與鴉片等專賣項目的批發權,並經營糖廠與茶行,成為當時臺灣知名的富商,昭和九年(1934年)辜被敕選為貴族院議員。辜宅建於大正九年(1920年),一樓作為鹽業的經銷處,故又稱為「鹽館」,二樓為住宅,後方原有臺灣式的三樓廳堂,於1963年拆除,同年辜宅改為榮星幼稚園所在地。建築採文藝復興風格,牆面貼淺色面磚,並使用洗石子裝飾。拱窗上有花紋雕飾,中央正面具三角形山牆,其上有繁複的勳章飾,內部天花板與樓梯皆以檜木製成。1996年辜宅被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 陳天來故居:光緒十七年(1891年)陳天來開設「錦記茶行」,主要外銷包種茶至南洋。大正九年(1920年)陳於建昌街興建自宅,十二年(1923年)完工。住宅仿自鼓浪嶼、廈門島一帶的中西折衷樣式,為三層洋樓式建築,平面如反置的三合院,兩側廂房向後而正廳朝向街道,昔日可由陽台眺望淡水河。一樓為防水患地面抬高,前方設有面寬五開間的騎樓,並闢有三道門。二樓以上立面分為中央主體與兩側的衛塔,中央主體二樓設有陽台,立有混合式柱,欄杆具瓶狀欄杆柱;三樓開有五道拱窗,拱窗之間有愛奧尼克式柱與垂花裝飾;屋頂加設女兒牆,下方具裝飾性拖架。兩側衛塔設凸出的三面窗(bay window),上下相連為一筒,上方添加弧狀山牆,同樣具有拖架裝飾。內部一至三樓皆為一廳八房,傢俱以黑檀或紅木為材料,並藏有許多古玩,家具與古玩多購自廈門或香港。住宅後方設有假山花園,但在開闢西寧北路時遭到破壞。2006年陳宅被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 新芳春茶行:大正八年(1919年)王連河開設「新芳春茶行」,買下現址2/3的房產,以包種茶為主要產品。昭和八年(1933年)購入茶行右側的房產,改建為三層樓房,九年(1934年)竣工。茶行建物面寬三間,縱深三進,一樓為加工廠與倉庫;二樓為揀茶區、茶葉倉庫、辦公室與會客室;三樓為神明廳與生活區。1952年購入乾燥機、剪茶機與篩茶機等設備。1980年代製茶業逐漸沒落,茶行建物騎樓被拆除,出租予家俱行使用,2004年開始閒置。2005年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將茶行定為歷史建築,2009年升格為直轄市定古蹟,2011開始進行修復,於2016年重新開幕。一樓展示大稻埕茶業的歷史,第三進(天井後)保存舊時的製茶工廠; 二樓放有拍攝《紫色大稻埕》大河劇的道具;三樓則解說新芳春茶行的歷史,並展示王家當時的舊物。 大稻埕圓環防空蓄水池:昭和十八年(1943年)太平洋戰爭期間,同盟國軍對臺北市進行空襲,總督府特別在臺北市中心建造防空壕與蓄水池,用以儲存消防用水與避難之用。蓄水池本體為紅磚疊造而成,為目前台北市出土最大的防空蓄水池。戰後蓄水池被填平,其上建立起著名的圓環夜市,蓄水池則逐漸被遺忘,直到2001年美食館工程開挖地面時被意外發現,為此美食館變更建築設計,延長工期至2003年才落成啟用。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在2003年將蓄水池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
|
在清治時期的郊商中曾有南北郊,是由往來臺灣各地港口的郊商所組成的公會組織,其所販售的商品則稱為南北貨,代表貨品批發與銷售的對象遍及臺灣各地,也指商品來源廣泛,無所不包。清代大稻埕的南北貨行,多自中國大陸買進貨品,種類則較為單一。日治時期後因日本輸入的商品獲得免稅待遇,南北貨行開始大量出現日本產的鹹魚與干貝等乾貨,且大型的南北貨業者多為日商所經營,使大稻埕成為當時臺灣最重要的南北貨集散地。戰後貨品的來源愈趨廣泛,種類也更加複雜。隨著兩岸政策逐漸開放,來自中國大陸的乾貨也逐漸增加。南北貨交易的旺季在春節、端午與中秋等季節,尤其是春節的「年貨大街」活動,更吸引大量辦年貨的人潮。 南北貨大多是農漁牧產品的乾貨,約略可分為海產、山產與瓜果點心類,近年則出現罐頭食品。海產類包含各種海洋生物的乾貨、真空包裝的魚類與製成丸或餃的冷凍食品,以從臺灣各漁港、澎湖、馬祖與日本進口為主;山產類包括山地出產的各類蔬果乾貨、沖泡飲用的飲料植物、五穀雜糧與食補性的中藥材等,多為臺灣本地所產,也有部分由香港、日本、韓國與中國大陸進口;瓜果點心類有瓜子、蜜餞、糖果與零食等;罐頭類則有魚貝類、蔬菜、水果、酒類、飲料與調味料等,部分商家自行裝配禮盒,以符合顧客需要。 大稻埕地區所販售的藥材最初由南北貨業者兼帶而來,後因藥材種類繁多,需要專人判斷藥材品質的好壞,便與南北貨分開,另外由香港、上海、日本與韓國等地進口。因一個合格的藥材專家養成不易,造就中藥行「師傳徒,父傳子」的傳統,而許多學徒學成後,又再附近租屋開業,使中藥行逐漸聚集。日治時期已是藥材的主要批發地,但零售的藥行並不多。戰後經過長期發展,目前聚集一百多家中藥行,其中90%是批發商,成為臺灣最大的藥材批發中心。中藥行店面為吸引顧客上門,將果餅與補品放置於門邊,藥材禮盒與珍貴藥材陳列於玻璃櫃內,供顧客瀏覽,此外部分老式櫃臺上留有投錢孔,硬幣可直接投入。 中藥材主要取自自然界,主要可分為植物、動物與礦石類,而中藥行為管理與貯存的方便,會再分為常用藥材(放置於木製的抽屜內)、貴重藥材(放於櫃臺內側)與易變質的藥材(有甜味或怕受潮等,貯放在瓷瓶內)等。植物類包括根部(如蘆根)、莖部(如檀香)、外皮(如肉桂與苦楝皮)、葉片(如枇杷葉與紫蘇葉)、花朵(如菊花與玫瑰花)與果實種子(如枸杞與八角茴香),此外樹脂(如乳香)與菌類(如靈芝與冬蟲夏草)也屬於植物類藥材。動物類包括全體入藥(如蜈蚣與海馬)、部分入藥(如鹿茸與虎骨)、分泌物與排泄物(如麝香)與生、病理產物(如紫河車與牛黃)等。礦石類又稱金石類,除磁石與朱砂外,化石(如龍骨)與礦石加工品(如砒霜)也包含在內,另外因礦石藥材重量較重,通常放在木櫃底層。 紡織興起 日治時期資本雄厚的日本布商,將日本印花布大量輸入臺灣,逐漸取代臺灣本地染布業的市場。日商於南街設立進口布料的批發站,再批售予臺灣的中盤商,最後運銷各地零售,當時臺灣70%的布料批發商都集中於此地,成為全島最重要的布料批發市場。戰後日商撤離,紡織業者開始自行設廠生產布料,以減少對進口布料的依賴。由於當局的鼓勵與廠商研製布料成功,大稻埕的紡織業快速成長,由原先的迪化街與南京西路交會處延伸至塔城街與貴德街,一度臺灣90%的中盤布料商都集中於此處,且多銷售臺灣自製的布料。大稻埕的紡織業亦造就許多知名臺灣企業家,如臺南幫吳修齊和吳尊賢兄弟、中和紡織葉山母與新光集團吳火獅等人。近年民眾買布做衣的習慣被穿成衣取代,布商批發的對象也從零售商改為以成衣廠為主。 吳火獅(1919~1986),新竹廳樹林頭區人。早年家貧,昭和十一年(1936年)新竹第一公學校(今新竹國小)畢業後至大稻埕,於經營布料批發的平野商店擔任學徒,夜間在稻江洋裁講習所(今稻江商職)進修。十四年(1939年)平野商店經理小川光定另開設小川商行,小川出資三萬日元,邀請吳擔任商行的家長(總經理),且言明若有餘利,吳可抽利10%,吳因而成為南街最年輕的家長。太平洋戰爭時臺日交通中斷,紡織業一蹶不振,但吳善於籌劃備足貨品,小川商行盈利在同業中依然名列前茅。1945年,吳與洪萬傳和林登山等人創辦新光商行,以新竹與小川光定各取一字命名,經營布料、茶與糖的貿易。1952年,擴大為新光實業,因生產人造纖維而獲利可觀,並逐漸多角化經營,發展為現今之新光集團。 文化保存 1977年臺北市政府所訂的都市計劃案中,迪化街將由原先5m的街道拓寬為20m,如果這個計劃如實進行,迪化街獨有的街屋建築與商業活動將完全消失。1988年第一期公共設施保留地開始進行徵收,迪化街的建築立面將被全數拆除。當時媒體開始大量報導,樂山基金會也發起「我愛迪化街」簽名與參觀活動,引發社會大眾的矚目,因此暫時終止拓寬計劃。當局委托臺灣大學與中原大學的學者進行調查分析,研擬保存與開發的方案。 後臺北市政府擬定大稻埕特定專用區計畫,以容積轉移的方式,鼓勵迪化街兩側的店主,盡量保留其具有歷史意義的店屋,同時在春節期間舉行年貨大街的活動,以期創造觀光人潮。 地理 範圍 大稻埕位於台北盆地西側,東側為雙連,南接萬華,西臨淡水河,東北與大龍峒相鄰,行政區劃屬於臺北市大同區延平次分區(包括大有、永樂、南芳、玉泉、延平、朝陽等里)。狹義的範圍為重慶北路一段以西,忠孝西路二段以北(延平北路一段至重慶北路一段以鄭州路為界),淡水河以東,民權西路以南的區域。廣義的範圍還包含重慶北路一段以東至淡水線、中山北路的地域。 臺灣清治、日治時期作為街庄、大字的大稻埕,北至民族西路與大龍峒街相接,東北隔雙連陂水道(錦西街65巷-歸綏街83巷-民生西路一帶)與牛埔相鄰,東至林森北路、長春路、中山北路與中庄子、三板橋接壤,南邊隔忠孝西路(臺北城北城牆一線)與臺北城內、艋舺鄰接。大致包含今日國順、景星、南芳、大有、延平、永樂、玉泉、朝陽、星明、建功、建泰、建明等里全境,光能、民安里北端以外大部分,國慶、民權里西南端區域,隆和、雙連、中山里西半部,以及光復、黎明里忠孝西路(臺北城北城牆)以北區域,橫跨今日大同、中山、中正3區。 地質 四百萬年前臺北地區的造山運動,在臺北盆地與林口台地交界處產生山子腳斷層(位置約由關渡延伸至樹林)。六萬年前造山運動趨緩,中央的地層順著斷層向下滑動成為臺北盆地;西側地層相對抬高,形成林口台地,原新店溪河口消失,河水在新莊形成湖泊,或向北沿觀音山入海。 臺北盆地出現後地勢突然降低,加強淡水河上游的侵蝕力量,河水不斷向源侵蝕切穿山谷,與大漢溪和基隆河連接,造成河川襲奪。 大漢溪:臺北盆地形成前,大漢溪口於竹北沖積出古石門沖積扇。後古石門沖積扇抬升,形成桃園台地,大漢溪向較低平的北側改變河道,前後改變四次,直到接觸林口台地才停止。最後新店溪支流向源侵蝕,於鶯歌一帶切穿山谷,接上大漢溪,形成現今的河道。 基隆河:基隆地區原有兩條主要河流,其中一條由基隆入海,並在八堵分出支流。後支流向源頭侵蝕,接上另一條由瑞濱出海的河流。臺北盆地形成後,西邊地層下陷,造成河水向源頭逆流,最終接上新店溪的支流,由關渡注入淡水河。 一萬年前受全球暖化影響,冰山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海水由關渡一帶倒灌入臺北盆地,形成臺北湖,同時原先的河流仍不斷注入,使湖水呈半鹹水性。此時臺北盆地內泥沙大量沉積,由下而上堆積出新莊層(由泥沙組成)、景美層(由礫石組成)與松山層(由泥沙組成)等地層,直到五千年前海水退去,盆地內成為陸地與沼澤。 文化 文化資產 古蹟 國定古蹟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位於清代軍裝機器局舊址,日治時期初為鐵道部用地,至大正八年(1919年)興建鐵道部大樓,戰後改為鐵路局。建物模仿維多利亞時代的磚木混合建築,入口採拱門形式,兩側各有三根混合式柱,入口兩側各有尖頂衛塔,且屋頂闢老虎窗以利通風。1990年第五代臺北車站竣工,鐵路局搬遷至臺北車站五樓現址,1992年鐵道部被指定為三級古蹟(現為國定古蹟)。2014年鐵道部劃歸國立臺灣博物館,並進行修復工程。 直轄市定古蹟 大稻埕霞海城隍廟:霞海城隍原為福建泉州府同安縣下店鄉的守護神,道光年間由信眾陳金絨等奉請神像來台,初奉祀於八甲庄。咸豐三年(1853年)頂下郊拼事件後,信徒從火焰中救出城隍爺神像,逃至大稻埕中安放於陳浩烈(陳金絨之子)所經營的金同利糕餅舖中。六年(1856年)建廟於現址,由臺灣水師協副將蘇斐然捐獻廟地,九年(1859年)完工。城隍廟正面闢三門,門板上有剔地起突法木雕,門神為整修時重繪,門間並有-對石獅;殿內左右牆存有陳天乞所塑的龍牆虎壁。廟身坐落於雞母穴上,因風水因素百餘年來從未擴建。每至農曆五月十三迎城隍時,城隍廟香火鼎盛、人山人海,故有「五月十三人看人,迎神賽會甲天下」與「北港迎媽祖,臺北迎城隍」的俗諺。1985年城隍廟被指定為三級古蹟(現為直轄市定古蹟),1994年臺北市政府與廟方合資整修,恢復日治時期舊貌。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光緒元年(1875年)陳願發起於大龍峒興建大龍峒禮拜堂,並延請偕叡理牧師進行建築設計。十年(1884年)清法戰爭爆發,民眾將禮拜堂拆毀,十一年(1885年)清朝與法國簽定《中法新約》,福建巡撫劉銘傳撥款賠償禮拜堂,偕叡理於枋隙(今迪化街二段一帶)重建教會,稱為枋隙教會(今大橋長老教會)。後因信徒增加,教會空間不足,大正二年(1913年)由富商李春生捐地出資,於現址興建「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於四年(1915年)竣工。建築形式由李依廈門地區禮拜堂進行設計,平面座西朝東,正面左右各設兩門,分別供男女信徒出入。入口山牆呈人字形,中央上方開有牛眼窗,浮雕裝飾環繞於周圍,兩側各有一對柯林斯式柱,並具有拜占廷式尖頂與歌德式拱頂。2002年教會被公告為直轄市定古蹟前夕,由李氏後人連夜拆除,使正立面嚴重受損。2007年教會後方新建新大樓,同時整修原有禮拜堂。 大稻埕辜宅(鹽館):辜顯榮(1866~1937)原籍臺灣府彰化縣,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日本接收臺灣時,曾引領近衛師團進入臺北城。因辜與總督府當局關係良好,逐步取得鹽與鴉片等專賣項目的批發權,並經營糖廠與茶行,成為當時臺灣知名的富商,昭和九年(1934年)辜被敕選為貴族院議員。辜宅建於大正九年(1920年),一樓作為鹽業的經銷處,故又稱為「鹽館」,二樓為住宅,後方原有臺灣式的三樓廳堂,於1963年拆除,同年辜宅改為榮星幼稚園所在地。建築採文藝復興風格,牆面貼淺色面磚,並使用洗石子裝飾。拱窗上有花紋雕飾,中央正面具三角形山牆,其上有繁複的勳章飾,內部天花板與樓梯皆以檜木製成。1996年辜宅被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 陳天來故居:光緒十七年(1891年)陳天來開設「錦記茶行」,主要外銷包種茶至南洋。大正九年(1920年)陳於建昌街興建自宅,十二年(1923年)完工。住宅仿自鼓浪嶼、廈門島一帶的中西折衷樣式,為三層洋樓式建築,平面如反置的三合院,兩側廂房向後而正廳朝向街道,昔日可由陽台眺望淡水河。一樓為防水患地面抬高,前方設有面寬五開間的騎樓,並闢有三道門。二樓以上立面分為中央主體與兩側的衛塔,中央主體二樓設有陽台,立有混合式柱,欄杆具瓶狀欄杆柱;三樓開有五道拱窗,拱窗之間有愛奧尼克式柱與垂花裝飾;屋頂加設女兒牆,下方具裝飾性拖架。兩側衛塔設凸出的三面窗(bay window),上下相連為一筒,上方添加弧狀山牆,同樣具有拖架裝飾。內部一至三樓皆為一廳八房,傢俱以黑檀或紅木為材料,並藏有許多古玩,家具與古玩多購自廈門或香港。住宅後方設有假山花園,但在開闢西寧北路時遭到破壞。2006年陳宅被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 新芳春茶行:大正八年(1919年)王連河開設「新芳春茶行」,買下現址2/3的房產,以包種茶為主要產品。昭和八年(1933年)購入茶行右側的房產,改建為三層樓房,九年(1934年)竣工。茶行建物面寬三間,縱深三進,一樓為加工廠與倉庫;二樓為揀茶區、茶葉倉庫、辦公室與會客室;三樓為神明廳與生活區。1952年購入乾燥機、剪茶機與篩茶機等設備。1980年代製茶業逐漸沒落,茶行建物騎樓被拆除,出租予家俱行使用,2004年開始閒置。2005年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將茶行定為歷史建築,2009年升格為直轄市定古蹟,2011開始進行修復,於2016年重新開幕。一樓展示大稻埕茶業的歷史,第三進(天井後)保存舊時的製茶工廠; 二樓放有拍攝《紫色大稻埕》大河劇的道具;三樓則解說新芳春茶行的歷史,並展示王家當時的舊物。 大稻埕圓環防空蓄水池:昭和十八年(1943年)太平洋戰爭期間,同盟國軍對臺北市進行空襲,總督府特別在臺北市中心建造防空壕與蓄水池,用以儲存消防用水與避難之用。蓄水池本體為紅磚疊造而成,為目前台北市出土最大的防空蓄水池。戰後蓄水池被填平,其上建立起著名的圓環夜市,蓄水池則逐漸被遺忘,直到2001年美食館工程開挖地面時被意外發現,為此美食館變更建築設計,延長工期至2003年才落成啟用。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在2003年將蓄水池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 大稻埕千秋街店屋:貴德街在日治時期分為兩段,北段為建昌街,南段為千秋街,屬於港町轄區。其中屬於千秋街的貴德街51號、53號,在2005年被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兩連棟店屋為二層建築,並具有天井與竹節式落水管,一樓設有騎樓,且為防水患而加高地基;二樓立面以清水磚堆砌,開有長型窗戶與陽台。其中51號原為南興茶行,且昔日為林獻堂與蔣渭水等人所領導的臺灣文化協會舉行港町文化講座的場所,但今日已無任何當時活動的遺跡,現為全祥茶莊的倉庫與製茶廠。53號位於貴德街46巷口,原為茶商陳天來所建,後莊協發商行在此進行日用品買賣,現由屋主莊永德之弟莊永明在此開設莊協發港町文史講亭。 歷史建築 傳統藝術 北管(臺北靈安社、臺北共樂軒民藝文化協會)
|
西元1927年(昭和2年)時,當時台灣北部第一大報《台灣日日新報》以投票方式決定台灣八景舉辦票選,當時票選出的台灣八景為:基隆旭岡、淡水、八仙山、日月潭、阿里山、壽山、鵝鑾鼻、太魯閣峽。 西子灣文學獎 中山大學中文系於西元1990年代起舉辦西子灣文學獎徵文比賽,鼓勵學生在新詩、散文及小說等各方面的創作。 高捷少女 高捷少女中,角色小穹的宣傳曲有提及到西子灣。 交通 捷運 捷運西子灣站 高雄市公車 瀕臨絕種野生動物 柴山多杯孔珊瑚(Polycyathus chaishanensis)主要分布於高雄西子灣柴山海域 參見 西子灣站 哈瑪星 哈瑪星站 開台福德宮 鼓山渡輪站 新濱碼頭 高雄漁人碼頭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西子灣隧道及其防空設施——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西子灣隧道及其防空設施——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高雄市歷史建築 台灣沙灘
|
此外,從西子灣隧道亦可通往同時建立的大量防空用隧道群,但目前並未開放民眾進入,2004年「西子灣隧道及其防空設施」被指定為歷史建築。 海水浴場 西子灣共有三個海灘,第一海灘在防波堤內,第二海灘位於防波堤外側,另一個海灘則位於柴山軍事管制區。內日治時期的西子灣海水浴場名為壽海水浴場,建於西元1928年6月,翌年6月附設餐廳一座。西元1935年再添建兒童游泳池一座。 現在的西子灣海水浴場是建於西元1975年,位於防波堤的外側第二海灘的所在地。防波堤內的第一海灘已經被中山大學填海闢建為體育場。 國立中山大學 西子灣畔的國立中山大學,該地曾為「西子灣動物園」所在地,由風景區變更校地。 國立中山大學西灣藝廊 西子灣北側國立中山大學校園內有一西灣藝廊(原稱為蔣公行館),為二層樓的西式建築,最初是台灣總督府慶祝始政四十週年紀念博覽會所設置的「觀光館」,於1935年(昭和10年)落成,爾後成為海水浴場附屬的溫浴場。2004年被高雄市文化局列為市定古蹟。 此一建築共有兩層樓,一樓為西灣藝廊,是原文物展覽室連同廚房、隨從住處及浴室所整合的空間,可作為靜態展示之用。另外一樓尚有一間五十坪左右的大廳,另有兩間展覽室,擺設蔣公行館原有家具以供民眾參觀。 通俗文化中的西子灣 文學 在清初年間,西子灣名為「洋路灣」、「洋子灣」,乾隆15年(西元1750年)時,庚午舉人卓肇昌在「鼓山八詠」詩中,有「斜灣樵唱」一詞, 日治時期台灣八景 西元1927年(昭和2年)時,當時台灣北部第一大報《台灣日日新報》以投票方式決定台灣八景舉辦票選,當時票選出的台灣八景為:基隆旭岡、淡水、八仙山、日月潭、阿里山、壽山、鵝鑾鼻、太魯閣峽。 西子灣文學獎 中山大學中文系於西元1990年代起舉辦西子灣文學獎徵文比賽,鼓勵學生在新詩、散文及小說等各方面的創作。 高捷少女 高捷少女中,角色小穹的宣傳曲有提及到西子灣。 交通 捷運 捷運西子灣站 高雄市公車 瀕臨絕種野生動物 柴山多杯孔珊瑚(Polycyathus
|
行政区划 下辖3个街道办事处、5个镇、9个乡: 。 交通 大西高铁、同蒲铁路、、纵贯县境。 、过境。 人口 根据(山西省)晋中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平遥县常住人口为450697人。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县常住人口为502712人。 经济 经济以旅游业和农业为主,主产粮食、棉花,特产平遥牛肉、推光漆器等。其中平遥牛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名声颇大,有“平遥牛肉太谷饼”的民歌歌词。 风景名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平遥城墙、镇国寺、双林寺、慈相寺、平遥文庙、清虚观、金庄文庙、利应侯庙、平遥清凉寺、平遥城隍庙、日昇昌旧址、襄垣慈胜寺、干坑南神庙、北依涧永福寺过殿、梁家滩白云寺、平遥惠济桥、雷履泰旧居、平遥市楼、南政隆福寺、长则普明寺 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4处:东大闫墓群、北常普音寺、东卜宜先师庙、杜村玉皇庙、梁村积福寺、庞庄普恩寺、赵壁子夏庙、七洞关帝庙、岳封五岳庙、梁官洪济寺、北长寿关岳庙、平遥鸣凤书院、西赵观音堂、梁奔前烈士墓及就义处旧址 晋中市文物保护单位4处:京陵城遗址、先师庙戏台、百川通票号旧址、蔚泰厚票号旧址 平遥县文物保护单位多处 平遥县衙
|
经济以旅游业和农业为主,主产粮食、棉花,特产平遥牛肉、推光漆器等。其中平遥牛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名声颇大,有“平遥牛肉太谷饼”的民歌歌词。 风景名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平遥城墙、镇国寺、双林寺、慈相寺、平遥文庙、清虚观、金庄文庙、利应侯庙、平遥清凉寺、平遥城隍庙、日昇昌旧址、襄垣慈胜寺、干坑南神庙、北依涧永福寺过殿、梁家滩白云寺、平遥惠济桥、雷履泰旧居、平遥市楼、南政隆福寺、长则普明寺 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4处:东大闫墓群、北常普音寺、东卜宜先师庙、杜村玉皇庙、梁村积福寺、庞庄普恩寺、赵壁子夏庙、七洞关帝庙、岳封五岳庙、梁官洪济寺、北长寿关岳庙、平遥鸣凤书院、西赵观音堂、梁奔前烈士墓及就义处旧址 晋中市文物保护单位4处:京陵城遗址、先师庙戏台、百川通票号旧址、蔚泰厚票号旧址 平遥县文物保护单位多处 平遥县衙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岳壁乡梁村、段村镇段村、 名人 西晋文学家孙楚 东晋玄言诗人孙绰 东晋史学家孙盛 清代商人雷履泰 近代世界著名历史学家侯外庐 著名文学家王瑶 外交家郝德青
|
平遥城依照“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原则修建,风格古朴,重视防御,工艺和用料均以精良著称。城池平面呈方形,南侧城墙沿中都河而建,故略显蜿蜒。城墙高12米左右,平均宽3.5米,周长6.4公里。墙外有护城河,宽度和深度均为4米。墙体内为土筑,外用白灰包砌,顶部用青砖铺墁,内侧设马道和内向排水渠道。墙上有6座城门及门楼,四角各筑1座角楼,每隔50米有一馬面牆,上面有敌楼1座,用以減少守城方的射擊死角。馬面牆共有72座,垛口共计3000多个,据说是按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来设计的。不过除了城门和垛口,其余已大都残坏。六座城门中,南北各有一座,东西分别有两座,东西门外均筑有附属的瓮城,形如乌龟的头尾和四足,并且城内街道布局亦颇似龟背纹络,故有“龟城”之称。 平遥城墙的东南角和东门,分别有文昌阁(现已不存)、魁星楼和尹吉甫点将台等建筑。南门部分墙段曾在2004年倒塌,2005年已获重修。除此以外的其余大部分墙体都保存较好,城墙顶部已开放,可供游客凭门票登临游览。 平遥城墙与陕西西安城墙、湖北荆州城墙、辽宁兴城城墙等并列为中国现存最好的四座古城墙。 图片 参看
|
平遥城墙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平遥县,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四座古城墙之一,其余三座分别为陕西西安城墙、湖北荆州城墙和辽宁兴城城墙。1988年,平遥城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7年,包括平遥城墙在内的平遥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历史沿革 平遥城的始建时间至少可追溯至周宣王时期,相传为当时的重臣尹吉甫驻军时所筑。现存城墙是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在西周旧城的基础上大规模重修的,此后又经过数十次修补,但仍总体保持了明朝初期的风格,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建置的珍贵实物资料之一。城内街道纵横,格局井然有序,清代晚期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影响颇大。 建筑特点 平遥城依照“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原则修建,风格古朴,重视防御,工艺和用料均以精良著称。城池平面呈方形,南侧城墙沿中都河而建,故略显蜿蜒。城墙高12米左右,平均宽3.5米,周长6.4公里。墙外有护城河,宽度和深度均为4米。墙体内为土筑,外用白灰包砌,顶部用青砖铺墁,内侧设马道和内向排水渠道。墙上有6座城门及门楼,四角各筑1座角楼,每隔50米有一馬面牆,上面有敌楼1座,用以減少守城方的射擊死角。馬面牆共有72座,垛口共计3000多个,据说是按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来设计的。不过除了城门和垛口,其余已大都残坏。六座城门中,南北各有一座,东西分别有两座,东西门外均筑有附属的瓮城,形如乌龟的头尾和四足,并且城内街道布局亦颇似龟背纹络,故有“龟城”之称。
|
zh-hant:公車專用道;}-,中國大陸稱作-{公交}-專-{用道}-,香港稱為-{zh-hans:巴士专线; zh-hant:巴士專線;}-。在一些較特殊的情況下,甚至有整條街道皆劃作專用道的情況。 巴士快速交通系統 巴士快速交通系統(,縮寫為BRT)是一種以巴士為基礎的新型大容量快速交通方式,結合地鐵與捷運的高運載力、速度與巴士系統的低成本、靈活性和簡單性,使用高載客量的巴士(如掛接巴士)在專用道上行駛,並在特定的站點設立專用站台。這系統相較於一般巴士能提供更高運載力,而巴士班次亦不受交通擠塞影響能變得更穩定。 中國大陸 現時中國北京、杭州、大连、重庆、广州、中山、常州、厦门和济南等城市已开通快速公交系統。 中華民國 在中華民國,為了接駁台灣高鐵嘉義站,在嘉義開通了嘉義BRT。 圖片 相關條目 城際巴士 掛接巴士 無軌電車 小型巴士 巴士站 公共交通 優先座 臺灣汽車客運 中華民國汽車客運業者列表 中華民國汽車客運車站列表 臺灣客運路線列表 巴士迷 香港巴士 澳門巴士 《中國巴士與客車》
|
導向巴士:一種由司機控制以外接受外來媒介導向行駛的巴士系統,常見的是使用導輪在專用車道上引導。 校車:或稱「校巴」,是用以接送學生及教職員往返學校的巴士。可以由政府營運或經由合約交予經營商來營運,在某些地方亦有學校本身擁有自己的校車。在紐西蘭,提供校車服務的巴士在接載學生時須掛上“SCHOOL”(學校)的標示。在美國,校車規定是黃色的,而車型亦需由政府批准。校车正在中国大陆逐步推广,较正式的涂装为黄底绿条纹。 觀光巴士:或稱「旅遊巴士」、「遊覽車」,可分為出售車票給散客的固定行車路線,以及出租給旅行團包車之用。 路線 固定停车巴士 这种线路的巴士无论乘客上下车情况,都会固定在每个停靠点停车。 铃停巴士 这种线路的巴士若车上没有乘客告知司机要在此停靠点下车,且停靠点无人候车,则不会停车。乘客告知司机的方式有口头告知和使用设备告知(按铃、拉绳)两种。这种巴士在中国大陆被称为“铃停巴士”。由于减少了不必要的停车,其平均速度相比固定停车巴士更高。 巴士專用道 由於巴士需要與其他汽車共用同一路面資源,其班次無法像有獨立路權的軌道交通工具系統(如地鐵)般穩定,因此部分城市為解決此問題,便在路上劃出只准巴士和無軌電車使用的行車線,台灣稱為-{zh-hans:公车专用道; zh-hant:公車專用道;}-,中國大陸稱作-{公交}-專-{用道}-,香港稱為-{zh-hans:巴士专线; zh-hant:巴士專線;}-。在一些較特殊的情況下,甚至有整條街道皆劃作專用道的情況。 巴士快速交通系統 巴士快速交通系統(,縮寫為BRT)是一種以巴士為基礎的新型大容量快速交通方式,結合地鐵與捷運的高運載力、速度與巴士系統的低成本、靈活性和簡單性,使用高載客量的巴士(如掛接巴士)在專用道上行駛,並在特定的站點設立專用站台。這系統相較於一般巴士能提供更高運載力,而巴士班次亦不受交通擠塞影響能變得更穩定。 中國大陸 現時中國北京、杭州、大连、重庆、广州、中山、常州、厦门和济南等城市已开通快速公交系統。 中華民國 在中華民國,為了接駁台灣高鐵嘉義站,在嘉義開通了嘉義BRT。 圖片 相關條目 城際巴士 掛接巴士 無軌電車 小型巴士 巴士站 公共交通 優先座 臺灣汽車客運 中華民國汽車客運業者列表 中華民國汽車客運車站列表 臺灣客運路線列表 巴士迷 香港巴士 澳門巴士 《中國巴士與客車》
|
忠孝村 村長:莊朝明 美福村 村長:陳天來 過嶺村 村長:李春田 宗教祭祀 壯圍八大庄廟宇 早期壯圍鄉八大庄分別是永鎮村、忠孝村、過嶺村、新社村、後埤村、廍後村、美城村、古亭村,而早期壯圍八大庄廟宇分別為壯圍永鎮廟(主神開漳聖王)、過嶺保安宮(主神中壇元帥)、壯六鎮安廟(主神開漳聖王)、社頭鎮安廟(主神開漳聖王)、後埤振安廟(主神開漳聖王)、美城福德廟(主神福德正神)、古亭永惠廟(主神開漳聖王)、番社同安廟(主神玄天上帝),並以壯圍永鎮廟(開漳聖王)為公廟,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壯圍永鎮廟邀請八大庄頭大廟主神前往一同參與過火。 廟宇 番社同安廟:主祀玄天上帝 東港鎮安宮:主祀開漳二王 壯圍慈德宮:主祀玄天上帝 美福鎮安廟:主祀古公三王 壯六鎮安廟:主祀開漳聖王 新社鎮安廟:主祀開漳聖王 壯圍永鎮廟:主祀開漳聖王 公館永安宮:主祀中壇元帥 功勞永安廟:主祀大眾爺 古亭永惠廟:主祀開漳聖王 新南鎮安宮:主祀玄天上帝 壯圍慈德宮:主祀玄天上帝 美福協天廟:主祀關聖帝君 美福港邊協天廟:主祀關聖帝君 順和協天廟:主祀關聖帝君 美城南安宮:主祀南發元帥 過嶺保安宮:主祀中壇元帥 古結保安廟:主祀廣澤尊王 後埤振安宮:主祀開漳聖王 五間紫雲寺:主祀齊天大聖 美城福德廟:主祀福德正神 過嶺集安宮:主祀太上老君 大福補天宮:主祀女媧娘娘 永鎮福德廟:主祀福德正神 東港慶安寺:主祀廣澤尊王 壯五鎮安廟:主祀古公三王 壯六玄威廟:主祀玄天上帝 順和延平廟:主祀延平郡王 東安聖祖廟:主祀聖祖 東港大眾爺廟:主祀大眾爺 東港金斗公廟:主祀金斗公 新社發蓮宮:主祀開漳聖王 美城萬善廟:主祀有應爺公 過嶺福德廟:主祀福德正神 新社福德廟:主祀福德正神 東港漁師廟:主祀漁師爺(張志和) 教育 高級中等學校 宜蘭縣私立中道高級中學 國民中學 宜蘭縣立壯圍國民中學 宜蘭縣私立中道高級中學附設國中 國民小學 宜蘭縣壯圍鄉壯圍國民小學 宜蘭縣壯圍鄉大福國民小學 宜蘭縣壯圍鄉古亭國民小學 宜蘭縣壯圍鄉公館國民小學 宜蘭縣壯圍鄉過嶺國民小學 宜蘭縣壯圍鄉新南國民小學 宜蘭縣私立中道高級中學附設雙語國小 公立托兒所、幼稚園 壯圍鄉立幼兒園 古亭國小附設幼兒園 新南國小附設幼兒園 宜蘭縣私立中道高級中學附設雙語幼兒園
|
國民中學 宜蘭縣立壯圍國民中學 宜蘭縣私立中道高級中學附設國中 國民小學 宜蘭縣壯圍鄉壯圍國民小學 宜蘭縣壯圍鄉大福國民小學 宜蘭縣壯圍鄉古亭國民小學 宜蘭縣壯圍鄉公館國民小學 宜蘭縣壯圍鄉過嶺國民小學 宜蘭縣壯圍鄉新南國民小學 宜蘭縣私立中道高級中學附設雙語國小 公立托兒所、幼稚園 壯圍鄉立幼兒園 古亭國小附設幼兒園 新南國小附設幼兒園 宜蘭縣私立中道高級中學附設雙語幼兒園 交通 公路 (蔣渭水高速公路) 宜蘭交流道 (北部濱海公路) (北部橫貫公路) :國道5號側車道 公車資訊 宜蘭縣市區公車 葛瑪蘭客運 191 礁溪轉運站-礁溪-竹安(經大福) 791 宜蘭車站-壯圍鄉公所-城仔 793 宜蘭轉運站-永鎮廟 國光客運 795 大福-梅洲社區/慈航宮 1787 宜蘭轉運站-東港 1788 宜蘭轉運站-大福 台灣好行 綠18壯圍沙丘線 宜蘭轉運站-頭城車站 國道客運 壯圍站 國光客運 葛瑪蘭客運 首都客運 統聯客運 台灣高鐵 高鐵基地[設在壯圍鄉美福村] 旅遊 加留沙埔海岸 壯圍沙丘旅遊服務園區 永鎮海濱公園 北濱(東港至竹安)自行車專用道 蘭陽溪口水鳥保護區
|
and Facility Management):执业范围主要为物业资产管理、企业房地产、物业管理、项目管理、设施管理等;类似中国大陆的注册物业管理师。 參見 測量師 香港測量師學會 建築學 地產發展商 不動產
|
物业与设施管理(Property and Facility Management):执业范围主要为物业资产管理、企业房地产、物业管理、项目管理、设施管理等;类似中国大陆的注册物业管理师。 參見 測量師 香港測量師學會 建築學 地產發展商 不動產 工程製圖 测绘学 地图学 測深學 大地测量学
|
桂劇劇目相當豐富,有「大小本雜八百齣」之說。由於它的產生和發展與徽劇、漢劇、湘劇、祁劇都有著密切的血緣關係,所以它的劇目多與皮黃系統的兄弟劇種相似。道光、咸豐年間,祁劇傳入。由於戲路接近、語音相似,祁、桂藝人長期同台、同劇演出,使桂劇聲腔、演技深受影響,發展日臻成熟。 桂劇角色分為生、旦、淨、丑四大行當。生行又分生、末、外、小、武;旦行中又分旦、占、貼、夫;淨行則分為淨、副、末淨;醜得只分丑和小丑。
|
桂劇劇目相當豐富,有「大小本雜八百齣」之說。由於它的產生和發展與徽劇、漢劇、湘劇、祁劇都有著密切的血緣關係,所以它的劇目多與皮黃系統的兄弟劇種相似。道光、咸豐年間,祁劇傳入。由於戲路接近、語音相似,祁、桂藝人長期同台、同劇演出,使桂劇聲腔、演技深受影響,發展日臻成熟。 桂劇角色分為生、旦、淨、丑四大行當。生行又分生、末、外、小、武;旦行中又分旦、占、貼、夫;淨行則分為淨、副、末淨;醜得只分丑和小丑。
|
琉球冊封使與天妃 福建前往琉球的路途,要穿越黑水溝即沖繩海槽,海象非常惡劣,經常發生船難。而歷屆派往琉球的冊封船隊中,多有福、漳、泉之人士,故而冊封使亦非常崇信媽祖。每當前往冊封琉球的時候,冊封使都要沐浴齋戒三天,親自到福州南臺島馮港的天后宮祭祀媽祖,並祈禱、占卜、求籤。此後,將媽祖和拿公的神像請上頭號封舟,將陳尚書神像請上二號封舟。至琉球後,將三像奉安久米村天后宮中。歸程前,亦要至久米村天妃宮、關帝廟祈禱,並將三像奉回封舟之上。 每當冊封船隊在海上遭遇風暴,冊封使便親自焚香向媽祖祈禱,答應歸國之後向皇帝請求為媽祖加封號或加贈褒書御筆匾額。而根據歷屆冊封使在其著作中的說法,媽祖非常靈驗。每當封舟遇暴,只要向媽祖祈禱,風暴便突然停止;有時封舟即將衝礁撞毀,舟中之人向媽祖祈禱,封舟便奇跡般地繞過島嶼。僅僅清朝一代,媽祖由「天妃」晉封「天后」,其封號亦從明末的十四字加至最終的六十四字。 大道公風、媽祖婆雨 民間相傳道教神明之一的保生大帝(大道公)尚在凡人為天上聖母林默娘的婚約者。某日保生大帝將迎娶媽祖時,因前一日媽祖家中一頭母羊難產而死,讓媽祖萌生退婚之意。大婚之日到來,保生大帝率迎親隊伍迎娶媽祖,媽祖斷然悔婚,隨後入山出家修道。保生大帝大怒,雖後來也遁入空門,亦得道成仙,然吞不下此怨氣,遂每至媽祖誕辰遶境時必定下雨,打算淋落媽祖臉上的脂粉,欲使媽祖羞於見凡人信徒。媽祖也不甘示弱,也在保生大帝壽辰出巡時,必颳風打算吹落祂的冠帽。因此民間流傳:「大道公風、媽祖婆雨」(不過真的在每逢媽祖遶境恰逢春季春雨到來,也真有遶境隊伍碰到下雨的狀況,因此繞境隊伍及信眾每逢遶境活動時自備雨具防突落雨;保生大帝出巡時正好是太平洋颱風季開始,還真的多次碰到颱風攪局。因此此民間流傳雖被相關廟宇否認,但大多數的信眾仍然相信。) 祥瑞託夢 在台灣,每逢國曆四月(農曆三月)媽祖誕辰,香火鼎盛的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往南部新港奉天宮遶境進香與白沙屯拱天宮天上聖母往北港朝天宮進香都會撥出時間來信眾體驗抬轎,為臺灣著名的「三月瘋媽祖」。由於四月也恰逢各政黨為大選準備舉行初選的時間,因此有意角逐大選的候選人,無不趁著媽祖遶境的機會,除與選民親近外,也向媽祖祈求選舉的順遂,甚至藉媽祖之名宣揚自身政治理念。於2020台灣總統大選前一年,兩位擬參選人便不約而同地以媽祖名號宣布角逐,先是前立法院長王金平4月7日於媽祖遶境時,受到大甲媽祖的開示,表示即使未被提名仍會參選;而後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更於4月17日當面向媒體宣布曾於睡夢中,見到媽祖託夢叫他一定要出來參選總統,並在當天下午領取中國國民黨榮譽狀,恢復其黨員身分,正式投入國民黨總統初選。 媽祖傳說衍生作品列表 小說 长篇小说《天妃出身济世传》(明朝萬曆年间(1573-1615),“建阳书林”熊龙峰)又名《新刻金像天妃出身济世传》,《天妃娘妈传》,或《新刻宣封护国天妃娘娘出身济世正传》。 電視劇 《媽祖的故事》(1987年,中華電視公司):趙愛華 飾媽祖 《媽祖外傳》(1989年,台灣電視公司):侯麗芳 飾媽祖 《三媽再生》(1990年,台灣電視公司):侯麗芳 飾媽祖 《媽祖後傳》(1991年,台灣電視公司):侯麗芳 飾媽祖 《媽祖過台灣》(1992年,台灣電視公司):侯麗芳 飾媽祖 《媽祖出巡》(1993年,中國電視公司):侯麗芳 飾媽祖 《千里眼與順風耳》(1995年,台灣電視公司):侯麗芳 飾媽祖 《媽祖拜觀音》(1995年,中國電視公司):張庭 飾媽祖 《媽祖》(2000年,中華電視公司):張如君 飾媽祖 《天上聖母媽祖》(原劇名:一代天后媽祖)(2008年,台灣電視公司):陳亞蘭 飾媽祖 《懷玉傳奇·千金媽祖》(2008年,台灣電視公司):王宇婕 飾媽祖 《媽祖》(2012年,北京网连八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劉濤 饰妈祖 《新台灣奇案—第二單元:思想起》(2021年,民間全民電視公司):陳亭妃 飾媽祖 《黑水溝傳奇之鄭王復台》:高珮喻 飾媽祖 電影 《天后》(1975年,台灣):嘉凌 飾媽祖 《妈祖的传说》(2014年,中国大陆):刘妙 饰妈祖 纪錄片 《大甲媽祖回娘家》(1974年,台灣) 《媽祖迺台灣》(2013年,台灣) 《台中迓媽祖》(2015年,台灣) 《天下媽祖》(2016年,中國大陆):共五集 動畫 《海之傳說:媽祖》 《怪物彈珠》(第二季:19-22集) 漫畫 《冥戰錄》 作者:韋宗成 畫冊 《最強天后》 作者:蚩尤 相關條目 媽祖廟 晏公 千里眼 順風耳 台灣媽祖信仰 全國五州媽祖大會香 朝貢 天后 亚舍拉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清]李鼎元 著:《使琉球記》 [清]齊鯤、費錫章 著:《續琉球國志畧》 [明]《劉家港天妃宮石刻》 [明]《長樂南山寺天妃之神靈應紀》 [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張燮 著《東西洋考》 南京天妃宮 李獻璋 著,鄭彭年 譯:《媽祖信仰研究》(澳門:澳門海事博物館,1995) 廖迪生:〈地方認同的塑造:香港天后崇拜的文化詮釋 〉 蔡相煇(1989):《台灣的王爺與媽祖》. 臺北:台原出版社. 大甲鎮瀾宮:〈媽祖生平〉,見大甲媽祖 董芳苑(2003):〈獨立於中國之外的台灣民間信仰:兼論台灣社會宗教人之心靈重建〉. 見 張德麟 編,台灣教授協會、國際文化基金會 策劃:《台灣漢文化之本土化》,頁59-78. 臺北:前衛. 黃美英(1994):《台灣媽祖的香火與儀式》. 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黃光孝:鄉土教學系列:天后宮巡覽. 澎湖:彭南國中. 史明(1992):《民族形成與台灣民族》. 東京:Taiwanese Cultural
|
广东 广东省内规模最大的天后宫南沙天后宫在广州市南沙区大角山东南,始建于明代。清朝乾隆年间曾有一次大规模重建,二战时遭到严重破坏。1994年,由香港著名商人霍英东带头捐资重建,1996年建成。而珠江三角洲和潮汕地區亦有大量的媽祖廟。 江苏 南京天妃宮位於南京獅子山麓、長江之濱,建于明朝永樂五年。相傳鄭和下西洋遇險,受救于林默娘(媽祖),返航歸來上奏永樂帝而後修建。 南京亦有天后宮,位於秦淮區昇州路,為原福建會館舊址,現為可開放的祭拜媽祖的道教宮觀。已開放免費參觀。 太倉瀏河天妃宮,又名“天妃靈慈宮”,俗稱“娘娘廟”。宮內立有《通番事蹟碑》,記述了鄭和下西洋的經過。 泗陽妈祖文化园位于中国杨树之乡,平原绿海之都,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泗水古国——江苏泗阳。 妈祖文化园位于泗阳船闸西南侧的情人岛上,所处之地位于大运河中流,三面环水。整个景观结构为一轴、一环、两心、一片区。 蘇州昆山市慧聚寺天后宮由附近當地臺灣商人捐款,在因戰亂而損毀的慧聚寺重建而成;媽祖分香自臺灣史上最古的媽祖廟之一,鹿港天后宮。重建的昆山慧聚寺天后宮建築面積1000多平方米,建築及神像佈置均採用閩南、臺灣風格,依照台灣鹿港天后宮型式而建。為目前中國最大的閩臺傳統木結構建築形式天后宮,完全建成後,將成為長江三角洲地區最大的媽祖廟。 浙江 杭州天妃宮的最早記載見自宋《夢粱錄》。在清代,分別在武林門、吳山三茅觀、孩兒巷有三座天妃宮。 宁波最早的天妃宫为宁波天妃宫,建立于宋绍熙二年(1191年),后于1950年毁于国军轰炸。清代中晚期,宁波共有天后宫40余座。目前存有的最著名的天后宫是位于鄞州区的庆安会馆(又名甬东天后宫)和安澜会馆。 在浙江舟山、溫嶺、玉環、洞頭、南麂、蒼南等地,都有媽祖廟。 天津 舊時,天津新婚者時常至天津天后宮祭拜媽祖,以求早得子嗣。天津人心中的媽祖信仰功能與送子娘娘,有相當大的重疊。 山東 庙岛显应宫位于山东省长岛县庙岛,始建于北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是中国北方建造最早、影响最大的妈祖庙,初为沙门岛(庙岛古称)佛院,仅茅屋三间。随着元代定鼎於燕京汗八里(北京),海运日渐繁荣,京都的贡物大多由南方沿海漕运至燕京。当时的沙门岛是海上漕运的必经之地,往来漕船需在此泊舟候风。因漕運水手大多是福建人且笃信妈祖,就在岛上立妈祖祠以事供养,后来就成为风俗。 青島天后宮始建于明代成化三年,初稱“天妃宮”,是青島市區現存最古老的明清磚木結構建築群。道教廟會天后宮廟會,俗稱“青島大廟廟會”。 蓬萊境內的蓬萊閣,由龍王宮、子孫殿、彌陀寺、天后宮、三清殿、呂祖殿等古建築共同構成。 湖南 湖南芷江天后宮,坐落在湖南芷江縣城舞水河西岸,建於清乾隆十三年(1765年)。 四川 清代乾隆年間以降,伴隨閩粵移民四川,天后宮在四川各地進行了大規模修建。 山西 山西太谷县妈祖庙建于清代。介休市绵山妈祖殿建于清代。 安徽 安徽安慶天后宮亦建於乾隆年間。 香港 媽祖在香港皆稱天后,而香港水上人則稱其為阿媽。香港各地皆有天后廟,其中以佛堂門天后古廟歷史最悠久,每年皆有不少市民聚集進香,而1982年3月興建的港鐵港島線車站,亦因鄰近銅鑼灣天后廟而以「天后」命名。 香港境內各大小天后廟,常以漂浮之說立廟,如在海岸拾到天后神主牌、木像等,人便就地立廟,奉為神明。這點與福建和臺灣等地天后廟不同,因為神主多乃漂來的,各廟無從屬分香關係。村與村間的天后,乃獨立個體。例如某村天后節慶,開神功戲,也會請附近村落之天后來觀看。 香港附近的深圳南頭半島赤灣之上,亦有明代與鄭和有關的赤灣天后廟(明時為天妃宮),此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有不少水上人前往參拜。 澳門 媽祖在澳門亦相當多人信奉。最顯著的例子,澳門葡文名稱「Macau」,即是由「媽閣廟」一詞轉化而來。明朝稱 “阿媽港”。十六世紀葡萄牙人登陸澳門的地方就在媽閣廟旁,葡人問此地是什麼,當時他們認為葡人問的是指媽閣廟而非澳門,故答他們 “macau “(媽閣),後以訛傳訛,現葡文 “Macau”(澳門)同「媽閣」。 臺灣 媽祖信仰是臺灣最普遍的民間信仰之一,「媽祖婆」亦是媽祖在臺語的特殊叫法。清朝施琅將軍攻打明鄭政權獲勝,施琅說是媽祖顯靈幫助他。自那之後汉族自中國大陆東南沿海地區渡臺海而來的人變多。因臺海海況時常不佳,因此闽南人多把媽祖請來一起渡過臺海,而媽祖也因此成為臺灣人最普遍信仰的神明之一。無論是大小街莊、山海聚落,還是通都大邑,都可看到媽祖廟。僅臺灣一地,就有媽祖廟510座,其中有廟史可考者39座,內建於明代的2座,建於清代37座,其中大多是由佛家禪師建成。相傳,媽祖本身支持三教合一思想,長年食齋念佛,家中奉祀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等,信奉禪宗、淨土宗、密宗,修持《金剛經》、《普門品》、《綠度母真言》等,所以佛家弟子大多認同媽祖,臺灣的媽祖廟通常也以禪師作為住持。 臺灣各地媽祖從湄洲分香者稱為「湄洲媽」,從同安分香者稱為「銀同媽」,自安溪分香者稱為「清溪媽」,從泉州三邑分香者稱為「溫陵媽」,由漳州漳浦縣分香者稱為「烏石媽」。也有把來自莆田者稱大媽,來自仙遊者稱二媽,來自惠安者稱三媽。 澎湖群島 澎湖天后宮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廟宇,位於澎湖縣馬公市,原稱娘娘宮、天妃宮、媽宮。「媽宮」後來成為所在城鎮的地名來源,至日治大正9年(1920)由臺灣總督府改名為「馬公」,惟現在臺語仍以「媽宮」()稱之。 金門列島 金門料羅灣濱海處建有「金門媽祖公園」,恭設湄洲媽祖廟所捐贈高達990公分的媽祖聖像。料羅港為兩岸分治後在金門縣「宗教直航」之港口(馬祖為南竿鄉福澳港),採類似「小三通」之方式,輸送信眾往返兩岸。料羅灣附近有料羅順濟宮,迄今有八百年以上歷史。 烏坵列島 烏坵原隸屬於福建省莆田縣,與媽祖同鄉,且同說媽祖之母語——莆仙話,烏坵島距湄州島約18海浬,本為一生活圈,故亦信仰媽祖。島上建有媽祖廟,是討海居民的精神支柱。當地傳說,烏坵是媽祖湄洲祖廟的廟產,被稱為「媽祖山」。 馬祖列島 馬祖列島之名即由媽祖而來,據清初《使琉球記》記載,林默娘(媽祖)廿八歲時,因父兄駕船駛至閩江口海域,突遇巨風大浪,船毀人溺,默娘得知,飛身入海拯救父兄,因而罹難,遺體隨海漂至閩江口附近的竿塘島(即今日馬祖列島的南竿島),為漁民打撈上岸,並就近將她葬在岸邊。根據當地信仰傳統,媽祖葬於現今南竿馬祖境天后宮正殿的靈穴石棺中,且興廟供奉相傳至今,成為馬祖居民最重要的信仰之一;此島因而稱為「媽祖島」,或因傳抄而寫為「馬祖島」,爾後大量中華民國國軍隨著兩岸軍事對峙而進駐,此處的廣域地名改稱「馬祖」並使用至今(法定行政縣名為連江縣),此村則稱「馬祖村」,因建有港口「馬祖港」而簡稱「馬港」。 清初張學禮所著《使琉球紀》中記載「通官謝必振稟云: 『天妃姓蔡,此地人;為父投海身亡,後封天妃。本朝定鼎,尚未封』。」「媽祖投海救父身亡」的流傳,極可能是馬祖當地將蔡姑婆(蔡紅亨)的傳說與媽祖(林默)信仰混淆加工後出現。 緊鄰馬祖村的門前山設有媽祖宗教文化園區,園區中建有媽祖巨神像,於2009年10月完工成為全世界最高之石製之媽祖神像,高度有28.8公尺。 連江縣政府近來於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舉辦「媽祖在馬祖--昇天祭」,以「媽祖在馬祖」作為招徠觀光客之口號與行動,也讓世人以此感念媽祖孝順慈愛的精神。; 馬祖的媽祖信仰 根據清初《使琉球記》中記載,媽祖林默娘28歲時因父兄駕船駛至閩江口海域,遇風浪船毀人溺,媽祖為救父兄入海罹難,她的遺體當年隨海漂至閩江口附近的小島(即今日馬祖列島的南竿島),為漁民打撈上岸,並將她葬在岸邊。湄洲島的鄉親一度以為默娘失蹤沒下落,故稱她已羽化昇天成仙,且為感念其孝心,遂蓋廟紀念她的孝行。經後代學者查知,媽祖葬於現今馬祖南竿鄉馬祖天后宮內靈穴石棺中,且興廟供奉媽祖世代相傳至今,成為馬祖居民最重要的信仰之一。此島因而被稱為媽祖島,爾後改稱為馬祖島,馬祖之名遂使用至今。 目前馬祖馬港的馬祖天后宮仍可看見媽祖的靈穴,且從未移動過,據說每次有意移動,都會有一些不可思議事件發生。如1963年國軍因辦理伙食時不慎發生火災,燒了部分廟體,為平息眾怒而承諾改建,工兵在施工時無意將地磚舖過靈穴,隔天地磚離奇地全部破碎;2001年的改建,施工單位原本怕破壞靈穴所在,打算暫時遷移,但鑽地的地鑽卻突然斷裂;而最近一次,也就是改建落成時,廟方原本想為靈穴塗上油彩,但奇怪的是,任何塗漆都難以上色,經擲筊請示,媽祖做了保持靈穴原樣原色的指示。而靈穴就在香案前方,為保護靈穴,廟方也裝上了強化玻璃。 目前廟殿供奉著馬祖籍登山怪傑李小石攀登珠穆朗瑪峰(聖母峰)時,所揹帶的媽祖金身聖像。 馬港天后宮是南竿的信仰中心,據說,每次有大災難之前,都會見到由靈穴飛出一團火球,當地居民說看到火球飛出,就知道媽祖娘娘又出去救海難了。2009年,高達28.8公尺的媽祖巨石像正式於馬港天后宮旁揭幕,不僅全部以花崗岩打造,而且也成功挑戰世界第一高的金氏世界紀錄,28.8公尺的高度對照馬祖的總面積28.8公頃,象徵著媽祖將守護馬祖每吋土地上的子民,更強化「媽祖在馬祖」的意涵。 連江縣政府近來於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舉辦「媽祖在馬祖--昇天祭」,以「媽祖在馬祖」作為招徠觀光客之口號與行動,也讓世人以此感念媽祖孝順慈愛的精神。 日本 媽祖信仰在江戶時代之前已經傳入日本,東京都、茨城縣、長崎縣、青森縣、橫濱等地均有媽祖廟,一些歷史較悠久的媽祖廟與日本傳統神道結合,成為「天妃神社」,如弟橘比賣神社()、弟橘姫神社()等。也有以日本神道儀式舉行的「天妃祭」。 琉球 琉球國時代由閩人三十六姓傳入媽祖信仰,較著名的媽祖廟有那霸天妃宮。 朝鮮 從朝鮮正史─《朝鮮王朝實錄》中可知當時朝廷已經對媽祖崇拜有所了解;從海路使行錄中可知,從高麗王朝末期到丙子胡亂之前,使臣們多以沙門島爲背景創作詩文,抒發瞻仰媽祖廟後的感想,並向媽祖祈願航海平安無事。 印尼 西加里曼丹省 坤甸市老埠頭三神宮 三發縣邦戛鎮邦戛天后宮 山口洋市山口洋湄洲古廟 喃吧哇縣喃吧哇鎮喃吧哇天后宮 北加榮縣巫律述鎮巫律述天后聖母宮 馬來西亞 吉隆坡市樂聖嶺天后宮 新加坡 天福宮(英语:Thian Hock Keng Temple),新加坡媽祖廟,興建於大清道光20年(1840年),由福建漢族移民薛佛記與陳篤生等集資籌建,為新加坡地區最古老的道教廟宇。天福宮除了主祀媽祖之外,配祀關聖帝君、至聖先師(當地稱「孔子公」)與觀世音菩薩。1973年7月6日,新加坡政府指定天福宮為國定古蹟。 越南 越南人稱呼媽祖為天后婆()在越南各省華人會館皆建有“天后宮”,奉祀“天后聖母”(或稱“天妃娘娘”)為主神,而其他主神的廟宇亦有配祀“天后聖母”。 越南各省知名的“天后宫”有:胡志明市有“穗城會館(天后宫)”、“三山會館(天后宫)”、“霞璋會館(天后宫)”、“海南會館(天后宫)”、“廣肇會會館(天后宫)”、“ 七府 天后宫”、“ 左閭 天后宫”、“舊邑 天后宫”等數十座,在胡志明市,每年大年初一凌晨時刻一到,信眾分别擁入當地天后宮參拜,以求合家平安,周年順境。平陽省有 “莱眺市天后宫”、“土龍木市天后宫”,在平陽省每年的元宵節日,設有投燈儀式,大型經營者則參加投票請燈以求生意興旺、客似雲來、營利雙收,下午各“天后宫”分别舉辦舞龍、舞獅、八仙、仙姐、散花、古樂、恭迎天后聖母出巡儀式,以求世界和平安定、國家繁榮強盛、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民安居樂業、合境平安。 泰國 泰國祖籍廣東省及福建省的華人信奉「媽祖婆()」,曼谷設有多間七聖媽廟,參見四丕耶七聖媽廟。 美國 舊金山 「美國媽祖廟」(MA TSU TEMPLE)位於舊金山中國城,前身為1986年所創朝聖宮,1996年遷至現址,媽祖為臺灣北港朝天宮所分靈。 紐約州 「美國媽祖基金會」(American Mazu Foundation Inc)位於紐約法拉盛中國城132-15 41st Avenue 1B FLUSHING NY 11355,建成於2015年5月11日(農曆三月二十三),為莆田湄洲媽祖祖廟分靈而來。 加拿大 「中華湄洲媽祖廟」,位於加拿大多倫多市,為莆田湄洲媽祖祖廟分靈而來,2017年7月15日舉行安座典禮。 歷代褒封 從宋徽宗到咸丰帝為止,媽祖受各代皇帝褒封多次,由「夫人」、「妃」、「天妃」,直至「天后」。 宋朝 宣和五年(1123年),莆田人李振(李富堂弟)向宋徽宗請賜廟額「順濟」,聖墩祖廟(李富建廟)列為官方承認的廟宇。 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宋高宗封「崇福夫人」 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宋高宗封「靈惠夫人」 紹興三十年(1160年),宋高宗加封「靈惠昭應夫人」 乾道二年(1166年),宋孝宗封「靈惠昭應崇福夫人」 淳熙十二年(1184年),宋孝宗封「靈慈昭應崇福善利夫人」 紹熙三年(1192年),宋光宗詔封「靈惠妃」 慶元四年(1198年),宋寧宗封「靈惠助順妃」 嘉定元年(1208年),宋寧宗封「靈惠助順顯衛妃」 嘉定十年(1217年),宋寧宗封「靈惠助順顯衛英烈妃」 嘉熙三年(1239年),宋理宗封「靈惠助順嘉應英烈妃」 寶祐二年(1254年),宋理宗封「靈惠助順嘉應英烈協正妃」 寶祐四年(1256年),宋理宗封「靈惠協正嘉應慈濟妃」 景定三年(1262年),宋理宗封「靈惠顯濟嘉應善慶妃」 元朝 至元十八年(1281年),元世祖封「護國明著天妃」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元世祖封「護國顯佑明著天妃」 大德三年(1299年),元成宗封「輔聖庇民明著天妃」 延祐元年(1314年),元仁宗加封「護國庇民廣濟明著天妃」 天曆二年(1329年),元文宗封「護國庇民廣濟福惠明著天妃」 至正十四年(1354年),元順帝封「輔國護聖庇民廣濟福惠明著天妃」 明朝 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封「昭孝純正孚濟感應聖妃」 永樂七年(1409年),明成祖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 清朝 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聖祖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聖祖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仁慈天后」 乾隆二年(1737年),清高宗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天后」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高宗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天后」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清高宗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天后」 嘉庆五年(1800年),清仁宗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垂慈篤祜天后」 道光六年(1826年),清宣宗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垂慈篤祜安瀾利運天后」 道光十九年(1839年),清宣宗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垂慈篤祜安瀾利運澤覃海宇天后」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清宣宗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垂慈篤祜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天后」 咸丰二年(1852年),清文宗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垂慈篤祜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導流衍慶天后」 咸丰三年(1853年),清文宗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垂慈篤祜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導流衍慶靖洋錫祉天后」 咸丰五年(1855年),清文宗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垂慈篤祜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導流衍慶靖洋錫祉恩周德溥天后」 咸丰五年(1855年),清文宗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垂慈篤祜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導流衍慶靖洋錫祉恩周德溥衛漕保泰天后」 咸丰七年(1857年),清文宗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垂慈篤祜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導流衍慶靖洋錫祉恩周德溥衛漕保泰振武綏疆天后」 同治十一年(1872年),清穆宗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垂慈篤祜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導流衍慶靖洋錫祉恩周德溥衛漕保泰振武綏疆嘉佑天后」 相關傳說 部將 水闕仙班 媽祖的水闕仙班至少有十八位神仙,分別是:海晏公、千里眼將軍、順風耳將軍、嘉應將軍、嘉佑將軍(嘉應將軍、嘉佑將軍在有些地方被視為千里眼及順風耳,有些地方認為不是)、黃蜂兵帥、白馬尊王、丁壬使者、檉香大聖、青衣童子、水部判官、巡海仙官、百花仙子、凌波仙子、四海龍王。還有馮璿、馮甲、馮乙(甲、乙則名已軼,三馮為兄弟)、蔡某、丁仲修等五水仙王,多的時候,另有二十四司輔助神之說,甚至三十六仙官,如江淮水師信仰中的龍山大王、樂山大王、金總管、倪總管與馬元帥、路元帥,在媽祖信仰崛起後,幾乎都被視為媽祖從神。 千里眼與順風耳 傳說中媽祖收服了桃花山上高明、高覺(即千里眼與順風耳)兩怪,收為部將後開始替媽祖察聽世間苦難。 兩大駕前護衛神分別為左手持方天畫戟,右手舉至額前做遠視狀的千里眼(又稱水精將軍),以及左手持月眉斧頭,右手舉至側耳作聽音狀的順風耳(又稱金精將軍)。 鄭和與天妃 明朝永樂年間,鄭和帶領二萬七千余官兵,乘百餘艘巨舶,七下西洋;大海茫茫,“烈風陡起,怒濤如山,危險至極。舟人驚駭,倉忙無措,仰賴神靈顯然臨庇,甯恬無虞”——此处的“神靈”即指天妃。 鄭和的二萬七千多名水手多數是從福建、廣東、浙江三個沿海省份招募來的;他們之中很多回鄉或流居海外,把供奉天妃的信仰傳播出去。 永樂元年,鄭和出使暹羅國,海上忽刮大風,幾百人生命危在旦夕,鄭和祈求天妃救助,忽然一陣香風飄來,見神站立在桅杆上,頓時風平浪靜。 永樂五年(1407年)鄭和下西洋,途中遇到颱風,鄭和祈求神靈保佑得平安。往渤泥國途中、往榜葛剌國也遇到颱風,祈求神靈保佑後平安。鄭和為了答謝天妃的功績,曾奏請朝廷在南京龍江關建立一所天妃宮,蒙明成祖御賜紀文。鄭和又奏請朝廷在大隊官兵駐紮的福建長樂港建立天妃宮作為官兵祈禱之所。鄭和船隊聚集在天妃宮下,等候信風出航;出行前鄭和帶領二萬七千余官兵在天妃宮舉行大規模祭祀典禮,點燃香燭,供奉犧牲,祈求神靈保佑。 鄭和官兵登船後要奉獻仙師酒,念祝文“五更起來雞報曉,卜請娘媽來梳裝,梳娓珍珠龍鳳髻,……弟子一心專拜請,湄州娘媽降臨來。急急如律令”。後來此祝文演變成為現在的敲小法鼓的天上聖母請神咒。 鄭和船中供奉天妃,晝夜香火不斷,各船專設司香一名,不管其他事務,每天清晨負責帶領船員向天妃娘媽頂禮。 宣德七年1431年,鄭和奉聖旨往湄洲嶼天妃宮拜祭。 鄭和每次下西洋回國,必定新修各處天妃宮,或擴修殿堂,或種植青松翠竹;在南京靜海寺、太倉天妃宮,鄭和還栽種特地從西洋帶回來的海棠花。鄭和在劉家港天妃宮和福建長樂南山寺都立天妃紀念石碑,將下西洋的成功,歸功於天妃的神佑。天妃娘娘成為明朝海軍的守護神。 琉球冊封使與天妃 福建前往琉球的路途,要穿越黑水溝即沖繩海槽,海象非常惡劣,經常發生船難。而歷屆派往琉球的冊封船隊中,多有福、漳、泉之人士,故而冊封使亦非常崇信媽祖。每當前往冊封琉球的時候,冊封使都要沐浴齋戒三天,親自到福州南臺島馮港的天后宮祭祀媽祖,並祈禱、占卜、求籤。此後,將媽祖和拿公的神像請上頭號封舟,將陳尚書神像請上二號封舟。至琉球後,將三像奉安久米村天后宮中。歸程前,亦要至久米村天妃宮、關帝廟祈禱,並將三像奉回封舟之上。
|
成年翻車魚平均長度為1.8米,背鰭到臀鰭長度為2.5米,體重從247至1000公斤不等甚至更重。最大長度為3.3公尺,鰭長4.2公尺,重量高達2300公斤。 相較於其他魚類,翻車魚的椎骨更少,相對於身體也更短。雖然翻車魚屬於硬骨魚,但它的身體主要靠一些軟骨組織來支撐。軟骨較硬骨更輕,這使得它可以長到其他硬骨魚無法達到的大小。翻車魚的牙齒融合成喙狀結構,這使它們無法完全閉合嘴部,它們的咽喉處還有咽頭齒。 翻車魚沒有魚鰾。一些研究表明,就像其他有毒的魨形目一樣,它們內臟器官中同樣聚集著河魨毒素,但也有人質疑這一說法。 鰭 翻車魚的尾鰭隨著演化而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塊狀的假尾。假尾是由背鰭與臀鰭匯合形成的,起到了方向舵的作用。假尾上有光滑的齒狀突起以及12個鰭條,末端有一些圓形的小骨。 翻車魚經常在水面附近游泳,它們突出的背鰭有時會被誤認為是鯊魚的背鰭。其實,這兩種魚可以通過鰭的運動方式來區分。與大多數魚不同的是,翻車魚通過擺動它的背鰭和臀鰭進行游動,就像划船一樣。 皮膚 成年翻車魚的皮膚從棕色到銀灰色或白色都有,有些特定的區域還會有斑點。背部的顏色通常較深,而腹部則較淺,這是一種被稱為反影偽裝的偽裝方法。翻車魚還能改變皮膚顏色,尤其是在受到攻擊時。翻車魚的皮膚中含有大量網狀膠原蛋白。腹部皮膚可達7.3公分厚,被齒狀突起和一層黏液所覆蓋,但翻車魚沒有魚鱗。翻車魚的皮膚像砂紙一樣粗糙,但假尾的皮膚卻較為光滑。 翻車魚的皮膚和體內寄生著的寄生蟲可能超過40種,這讓翻車魚不得不通過各種方式來去除寄生蟲。最常見的翻車魚寄生蟲是一種叫做Accacoelium contortum的扁形動物。 在溫帶地區,有不少清潔魚生活在漂浮的海藻附近,它們可以清除翻車魚皮膚上的寄生蟲。在熱帶地區,翻車魚則會向珊瑚礁魚類尋求幫助。翻車魚側著身子在水面曬太陽,也能讓海鳥以它皮膚上的寄生蟲為食。人們觀察到某些翻車魚甚至可以躍出水面大約3公尺,而目的顯然是為了清除固著在身體內的寄生蟲。 分佈與行為 翻車魚是世界上所有溫帶和熱帶海洋的原生物種。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翻車魚在基因型上有很大差異,但南北半球個體之間的基因差異很小。 雖然早期研究表明翻車魚主要是隨洋流而移動,但有記錄顯示,翻車魚可以每天以3.2公里每小時的速度游動26公里。而且它們在捕食或躲避捕食者的時候也能快速移动,甚至能垂直躍出水面。一個普遍的誤解是翻車魚大部分時間都在水面上曬太陽,實際上成年翻車魚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超過200公尺的深處積極狩獵,佔據著海洋中的透光帶與中層帶。 翻車魚通常生活在溫度高於12 °C的水中,長時間處於12 °C或更低溫度的環境下會導致其迷失方向並最終死亡。翻車魚有時會在水面上側著身子游泳,將盡可能多的皮膚暴露在陽光之下。這或許是一種補充熱能的方法,幫助翻車魚潛入更深更冷的水域中獲取食物。不過在較冷的水域中也發現過翻車魚,比如西南英格蘭的海岸附近,這或許意味著海洋溫度正在上升。但鑒於西南英格蘭附近有墨西哥灣暖流的存在,因此這些翻車魚也有可能是被洋流帶來的。 翻車魚通常獨居,但偶爾也會成對出現。 進食 基因分析顯示翻車魚的食物來源十分廣泛,主要以小型魚類、魚類幼體、魷魚和甲殼動物為食,曾經被認為是翻車魚主要食物來源的水母和紐鰓樽只佔15%。它們偶爾還會吃大葉藻。這些食物表明翻車魚會在許多不同的水層捕食,從海面到深水,偶爾還會潛至海床。 生命週期 人工飼養的翻車魚可以活到10年,但人們尚不清楚它們在自然棲息地可以存活多久,它們的增長率也尚未確定。不過,蒙特雷灣水族館有一條年輕的翻車魚,其體重在15個月內從26公斤增長至399公斤,高度接近1.8公尺。 成年翻車魚龐大的體型與厚實的皮膚令許多小型捕食者望而卻步,但年輕的翻車魚卻很容易被藍鰭鮪魚和鯕鰍所捕食。成年個體亦會被虎鯨、鯊魚和海獅所捕食。 人們對翻車魚的交配行為知之甚少,但是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都發現了翻車魚的產卵區。據估計,雌性翻車魚可產下多達3億枚卵,比任何已知的脊椎動物都要多。翻車魚將卵產在水中進行體外受精。 剛孵化的翻車魚幼體只有2.5公釐長,重量不到1克。之後它們會發育成魚苗,魚苗可以長到原來體型大小的6000萬倍,這可以說是所有脊椎動物中最極端的體型變化。 幼年翻車魚有著較大的胸鰭和尾鰭,並且有著成年翻車魚所沒有的刺狀突起,這點類似於他們的近親四齒魨。幼年翻車魚為了安全會聚集起來,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它們會漸漸開始獨居。 基因組 2016年,來自中國國家基因庫和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的研究人員與諾貝爾獎得主西德尼·布伦纳,對翻車魚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並發現了一些或許可以解釋它快速生長和龐大體型原因的基因。翻車魚與河魨同屬魨形目,作為魨形目的一員,它亦擁有十分龐大的基因組,包含7.3億對鹼基。對這些數據的分析表明,翻車魚和四齒魨大約在6800萬年前分化,這也證實了其他基於較小數據集的研究結果。 與人類的關係 儘管翻車魚體型巨大,但它們性情溫順,不會對潛水者構成威脅。儘管大翻車魚躍出水面跳到船上確實會構成一些風險,但翻車魚傷人還是十分罕見的。翻車魚常出沒的地方亦是運動潛水的熱門地點。在某些地方翻車魚對潛水員來說已經非常熟悉了。比起游泳者,翻車魚對於划船者來說更危險,因為它的大尺寸和大體重可能會對船隻造成危險。部分地區經常發生與翻車魚的碰撞事故,這可能會對船體、大型船隻的螺旋槳以及其他魚類造成危害。 翻車鱼主要消費市場包括日本、韓國和台灣。翻車魚的所有部位,從鰭到內臟,都能被用於烹飪。翻車魚的某些部分亦會被用於傳統醫學。根據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第853/2004號法規,歐盟禁止將翻車魚製成漁業產品,因為它們含有對人類健康有害的毒素。 翻車魚經常會被流刺網意外捕獲。在加州,對於使用流刺網的劍魚漁場來說,其總捕獲量的近30%都是翻車魚。在地中海,意外捕獲翻車魚的情況更為常見,總捕獲量的71%到90%都是翻車魚。 在世界範圍內,漁場對翻車魚的傷害和意外捕撈是不受管制的。在一些地區,漁民們會割下翻車魚的魚鰭,因為他們認為翻車魚是毫無價值的魚餌竊賊。失去了背鰭和臀鰭的翻車魚會因無法游動而最終死亡。翻車魚還受到漂浮垃圾的威脅,比如像水母一樣的塑料袋。對翻車魚來說,水母是一種常見的獵物。而誤食塑料袋會使翻車魚窒息,或者填滿它的胃讓它挨餓。 人們對翻車魚在生物學方面的了解仍然很少,各種研究工作正在進行中,包括對翻車魚數目的空中測量、使用彈出式衛星資料記錄器進行衛星監視、對組織樣本的遺傳分析,以及業餘愛好者們對目擊數據的收集。翻車魚數量的減少可能是由於更頻繁的意外捕獲與人類的食用。 人工圈養 由於飼養翻車魚的條件十分獨特和苛刻,翻車魚在水族館中並不常見。不過一些亞洲的水族館會展出翻車魚,尤其是在日本。位於大阪市的海遊館是為數不多有翻車魚的水族館之一。據報導,在這家水族館,翻車魚和大型鯨鯊一樣受歡迎。葡萄牙的里斯本海洋水族館的主水箱中有翻車魚,西班牙的瓦倫西亞海洋館也有翻車魚。 位於美國洛杉磯帕洛斯弗迪斯半島的太平洋海洋世界在1961年之前至少養有一條翻車魚,1964年時又養了一條650公斤的翻車魚,據說這是當時捕獲到的最大的翻車魚。1941年,人們捕獲了一條重達1000公斤的翻車魚,並將其送往佛羅里達州聖奧古斯丁附近的一家水族館。 因為以前沒有大規模飼養翻車魚的經驗,水族館的工作人員被迫自行摸索捕獲、飼養翻车鱼以及控制寄生蟲的办法。到了1998年,人工飼養翻車魚的各種問題基本得到解決,翻車魚從此成為了水族館的一大特色。水族館能夠將捕獲到的翻車魚飼養一年以上,當其體重增長到原來的14倍以上時再將其釋放。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翻車魚可以學會從桿子的一端或人的手上取食。2008年2月14日,蒙特雷灣水族館最大的翻車魚因其惡劣的健康狀況被執行安樂死。
|
鰭 翻車魚的尾鰭隨著演化而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塊狀的假尾。假尾是由背鰭與臀鰭匯合形成的,起到了方向舵的作用。假尾上有光滑的齒狀突起以及12個鰭條,末端有一些圓形的小骨。 翻車魚經常在水面附近游泳,它們突出的背鰭有時會被誤認為是鯊魚的背鰭。其實,這兩種魚可以通過鰭的運動方式來區分。與大多數魚不同的是,翻車魚通過擺動它的背鰭和臀鰭進行游動,就像划船一樣。 皮膚 成年翻車魚的皮膚從棕色到銀灰色或白色都有,有些特定的區域還會有斑點。背部的顏色通常較深,而腹部則較淺,這是一種被稱為反影偽裝的偽裝方法。翻車魚還能改變皮膚顏色,尤其是在受到攻擊時。翻車魚的皮膚中含有大量網狀膠原蛋白。腹部皮膚可達7.3公分厚,被齒狀突起和一層黏液所覆蓋,但翻車魚沒有魚鱗。翻車魚的皮膚像砂紙一樣粗糙,但假尾的皮膚卻較為光滑。 翻車魚的皮膚和體內寄生著的寄生蟲可能超過40種,這讓翻車魚不得不通過各種方式來去除寄生蟲。最常見的翻車魚寄生蟲是一種叫做Accacoelium contortum的扁形動物。 在溫帶地區,有不少清潔魚生活在漂浮的海藻附近,它們可以清除翻車魚皮膚上的寄生蟲。在熱帶地區,翻車魚則會向珊瑚礁魚類尋求幫助。翻車魚側著身子在水面曬太陽,也能讓海鳥以它皮膚上的寄生蟲為食。人們觀察到某些翻車魚甚至可以躍出水面大約3公尺,而目的顯然是為了清除固著在身體內的寄生蟲。 分佈與行為 翻車魚是世界上所有溫帶和熱帶海洋的原生物種。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翻車魚在基因型上有很大差異,但南北半球個體之間的基因差異很小。 雖然早期研究表明翻車魚主要是隨洋流而移動,但有記錄顯示,翻車魚可以每天以3.2公里每小時的速度游動26公里。而且它們在捕食或躲避捕食者的時候也能快速移动,甚至能垂直躍出水面。一個普遍的誤解是翻車魚大部分時間都在水面上曬太陽,實際上成年翻車魚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超過200公尺的深處積極狩獵,佔據著海洋中的透光帶與中層帶。 翻車魚通常生活在溫度高於12 °C的水中,長時間處於12 °C或更低溫度的環境下會導致其迷失方向並最終死亡。翻車魚有時會在水面上側著身子游泳,將盡可能多的皮膚暴露在陽光之下。這或許是一種補充熱能的方法,幫助翻車魚潛入更深更冷的水域中獲取食物。不過在較冷的水域中也發現過翻車魚,比如西南英格蘭的海岸附近,這或許意味著海洋溫度正在上升。但鑒於西南英格蘭附近有墨西哥灣暖流的存在,因此這些翻車魚也有可能是被洋流帶來的。 翻車魚通常獨居,但偶爾也會成對出現。 進食 基因分析顯示翻車魚的食物來源十分廣泛,主要以小型魚類、魚類幼體、魷魚和甲殼動物為食,曾經被認為是翻車魚主要食物來源的水母和紐鰓樽只佔15%。它們偶爾還會吃大葉藻。這些食物表明翻車魚會在許多不同的水層捕食,從海面到深水,偶爾還會潛至海床。 生命週期 人工飼養的翻車魚可以活到10年,但人們尚不清楚它們在自然棲息地可以存活多久,它們的增長率也尚未確定。不過,蒙特雷灣水族館有一條年輕的翻車魚,其體重在15個月內從26公斤增長至399公斤,高度接近1.8公尺。 成年翻車魚龐大的體型與厚實的皮膚令許多小型捕食者望而卻步,但年輕的翻車魚卻很容易被藍鰭鮪魚和鯕鰍所捕食。成年個體亦會被虎鯨、鯊魚和海獅所捕食。 人們對翻車魚的交配行為知之甚少,但是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都發現了翻車魚的產卵區。據估計,雌性翻車魚可產下多達3億枚卵,比任何已知的脊椎動物都要多。翻車魚將卵產在水中進行體外受精。 剛孵化的翻車魚幼體只有2.5公釐長,重量不到1克。之後它們會發育成魚苗,魚苗可以長到原來體型大小的6000萬倍,這可以說是所有脊椎動物中最極端的體型變化。 幼年翻車魚有著較大的胸鰭和尾鰭,並且有著成年翻車魚所沒有的刺狀突起,這點類似於他們的近親四齒魨。幼年翻車魚為了安全會聚集起來,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它們會漸漸開始獨居。 基因組 2016年,來自中國國家基因庫和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的研究人員與諾貝爾獎得主西德尼·布伦纳,對翻車魚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並發現了一些或許可以解釋它快速生長和龐大體型原因的基因。翻車魚與河魨同屬魨形目,作為魨形目的一員,它亦擁有十分龐大的基因組,包含7.3億對鹼基。對這些數據的分析表明,翻車魚和四齒魨大約在6800萬年前分化,這也證實了其他基於較小數據集的研究結果。 與人類的關係 儘管翻車魚體型巨大,但它們性情溫順,不會對潛水者構成威脅。儘管大翻車魚躍出水面跳到船上確實會構成一些風險,但翻車魚傷人還是十分罕見的。翻車魚常出沒的地方亦是運動潛水的熱門地點。在某些地方翻車魚對潛水員來說已經非常熟悉了。比起游泳者,翻車魚對於划船者來說更危險,因為它的大尺寸和大體重可能會對船隻造成危險。部分地區經常發生與翻車魚的碰撞事故,這可能會對船體、大型船隻的螺旋槳以及其他魚類造成危害。 翻車鱼主要消費市場包括日本、韓國和台灣。翻車魚的所有部位,從鰭到內臟,都能被用於烹飪。翻車魚的某些部分亦會被用於傳統醫學。根據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第853/2004號法規,歐盟禁止將翻車魚製成漁業產品,因為它們含有對人類健康有害的毒素。 翻車魚經常會被流刺網意外捕獲。在加州,對於使用流刺網的劍魚漁場來說,其總捕獲量的近30%都是翻車魚。在地中海,意外捕獲翻車魚的情況更為常見,總捕獲量的71%到90%都是翻車魚。 在世界範圍內,漁場對翻車魚的傷害和意外捕撈是不受管制的。在一些地區,漁民們會割下翻車魚的魚鰭,因為他們認為翻車魚是毫無價值的魚餌竊賊。失去了背鰭和臀鰭的翻車魚會因無法游動而最終死亡。翻車魚還受到漂浮垃圾的威脅,比如像水母一樣的塑料袋。對翻車魚來說,水母是一種常見的獵物。而誤食塑料袋會使翻車魚窒息,或者填滿它的胃讓它挨餓。 人們對翻車魚在生物學方面的了解仍然很少,各種研究工作正在進行中,包括對翻車魚數目的空中測量、使用彈出式衛星資料記錄器進行衛星監視、對組織樣本的遺傳分析,以及業餘愛好者們對目擊數據的收集。翻車魚數量的減少可能是由於更頻繁的意外捕獲與人類的食用。 人工圈養
|
宋真宗趙恒,原名趙德昌,又曾名趙元休、趙元侃,北宋的第三位皇帝。他是宋太宗的第三个儿子,登基前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和寿王,淳化五年(994年)九月,加檢校太傅行開封府尹,至道三年(997年)四月登基後離任,以太子身份继位,在位25年。宋真宗是著名諺語「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作者。 生平 乾德六年十二月初二日(968年12月23日),生於東京開封府第,生母李氏是父亲趙光義的妾室之一。他是趙光義第三子,與長兄楚王趙元佐同母,初名德昌。幼時英睿,姿表特異。與諸王嬉戲時,喜歡作戰陣之狀,自稱元帥。伯父宋太祖喜愛他,將他養在宮中。 父亲趙光義在976年继位,是为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年)十月,改名元休,封韓王、授特進、檢校太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雍熙三年(986年)七月,改名元侃。端拱元年(988年)二月,為荊南,武安軍兩鎮節度使、加侍中、進封襄王。淳化五年(994年)九月,為開封府尹、加檢校太傅、改封壽王。最初宋太宗屬意其長子楚王趙元佐為太子,但元佐自秦王趙廷美亡后精神失常,曾因病傷人,甚至在宮內縱火,最後在雍熙二年(985年)九月被廢为庶人,均州安置。其后太宗計劃立次子許王趙元僖為太子,但元僖于淳化三年(992年)十一月病逝。元僖死後,太宗在至道元年(995年)八月立元侃為皇太子,赐名恆,至道三年(997年)三月,太宗箭傷復發而崩於萬歲殿,太宗病逝之际,宣政使王继恩意图與參知政事李昌齡、知制誥胡旦废赵恒而改立趙元佐为帝,但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呂端及时识破阴谋,让太子趙恆仍如愿繼统,即宋朝的第三位皇帝真宗。 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入侵宋,宋朝大多数大臣建议不抵抗,以宰相寇準为首的少数人极力主张抵抗,最后宋真宗御驾亲征,双方在澶州(今河南濮阳附近)對峙,後雙方談和罢兵,以每年向辽纳白银十万両、绢二十万匹来換取与辽之間的和平,定澶渊之盟。这是宋朝以岁币换取和平的开始,遼宋之間的貿易也就此展開。 真宗時,鐵製工具製作進步,土地耕作面積增至5.2億畝(太宗至道二年,耕地有3億多畝),又引入暹罗良种水稻,農作物產量倍增,紡織、染色、造紙、製瓷等手工業、商業蓬勃發展,景德年间,專門製作瓷器(原名白崖场)的昌南镇遂改名为景德镇,貿易盛況空前,此外澶渊之盟後因無戰事,也得以將產品傾銷至遼朝,將送出的歲幣賺回並獲取大量利潤,國防外交上更不必苛征稅務,使得人民逐漸富裕,因此史称咸平之治。 宋真宗统治后期,以王钦若和丁谓为宰相,信奉道教和佛教,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称受神靈託夢,賞給天书,並派人由屋頂拿下了所謂的「天書」,大行封禪,封泰山祭拜上天、祀汾阳祭拜后土,詔令丁谓修建了玉清昭应宫,极侈土木,七年始成,有房屋近三千间,“小不中程,虽金碧已具,必毁而更造,有司不敢计其费。”,封禪给民众造成极大的负担。但亦有认為封禪其實只是為了要震懾強鄰遼國,在軍事屢居下風之際進行一種天命正當性的競爭,但之後發生了帽妖案引發社會動盪,其內在原因史家至今各有主張。 宋真宗好文學,也是一名诗人,他比较著名的诗有《励学篇》、《勸學詩》等。一般人常說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有女顏如玉」就是出自《勸學詩》。 乾興元年二月十九日(1022年3月23日)于汴京延慶殿駕崩,享年五十五歲,在位共二十五年。群臣為其上諡號為文明章聖元孝皇帝,廟號真宗。十月十三日,葬於永定陵;二十三日附祭太廟。太子宋仁宗继位,史称“仁宗以天书殉葬山陵,呜呼贤哉!”七年後,昭应宫遭雷击,被大火焚為灰烬。《宋史》稱真宗“及澶洲既盟,封禅事作,祥瑞踏臻,天書屢降,導迎奠安,一國君臣如病狂然,吁,可怪也。” 真宗患有风疾(中风),有情感失控和乱语病状,而脑梗中风导致的感情失控也会伴随血管性失智症。 評價 元朝官修正史《宋史》脱脱等的評價是:“真宗英悟之主。其初践位,相臣李沆虑其聪明,必多作为,数奏灾异以杜其侈心,盖有所见也。及澶洲既盟,封禅事作,祥瑞沓臻,天书屡降,导迎奠安,一国君臣如病狂然,吁,可怪也。他日修《辽史》,见契丹故俗而后推求宋史之微言焉。宋自太宗幽州之败,恶言兵矣。契丹其主称天,其后称地,一岁祭天不知其几,猎而手接飞雁,鸨自投地,皆称为天赐,祭告而夸耀之。意者宋之诸臣,因知契丹之习,又见其君有厌兵之意,遂进神道设教之言,欲假是以动敌人之听闻,庶几足以潜消其窥觎之志欤?然不思修本以制敌,又效尤焉,计亦末矣。仁宗以天书殉葬山陵,呜呼贤哉!” 逸事 宋真宗篤信道教,夢見天神趙玄朗夫婦,自稱是趙家祖先,是聖祖、聖母,要來保佑宋朝,於是大喜,建造景靈宮、太極觀於壽丘,以奉聖祖、聖母,並在全國各地建廟。不久又封禪,祭拜天地、東嶽。又在朝廷舉行祀典祭拜太上老君、玉皇上帝。孫奭等官員勸諫,這樣太傷民力,而且唐明皇就是這樣失敗的,暗指宋真宗太迷信。宋真宗說,這些祭禮並不是唐明皇創的,而且唐明皇是在開元之治時祭神,當時天下大治,天寶的亂世跟開元是無關的。宋真宗又提到,秦始皇施政最傷民力,但是官名、詔令、郡縣制都是秦留下的典範,難道也要廢除麼?可知真宗迷信,但對於官員進諫卻抱持著理性、公開討論的態度。 宋真宗雖然親征辽国,但事實上很害怕契丹人。他派曹利用去辽国签订澶渊之盟之际,告诉曹利用:“迫不得已的話,歲幣就是一百萬兩亦可!”。寇准知道後,指着曹利用怒罵:“超过三十万两,提你的人头来见我!”。最后,经过曹利用再三讨价还价,以白银十万两、绢帛二十万匹(宋太宗、真宗時期一匹絹帛約值一千文錢),订立澶渊之盟。曹利用回到大梁之后,真宗急问金额多少,曹利用不敢直说,只竖起三根手指头。真宗以为是要賠三百万,大惊失声,脱口喊出:“太多了!”但真宗过了一会,又安慰曹利用道:“金额是太多了,但就此把事情了结也好!”待知道是一共三十萬时,皇帝如释重负,转忧为喜,对曹利用大加赏赐。 宋真宗对乳母秦国夫人刘氏相当敬重,“奉之如母”。登基前,因乳母坚持,曾逐出宠妾刘氏。后经乳母首肯,才得以复召刘氏。 另外,宋真宗亦是著名戲曲《貍貓換太子》第三主角。(另兩位為宋仁宗和李宸妃,相關人物為太監陳琳、郭槐、劉太后、王親貴族八賢王、狄太后及婢女寇珠。) 授予官職 宰相 呂端 張齊賢 李沆
|
授予官職 宰相 呂端 張齊賢 李沆 呂蒙正 向敏中 畢士安 寇準 王旦 王欽若 丁謂 李迪 馮拯 家庭 祖先 后妃 皇后 章怀皇后潘氏(968-989),父(一说祖)忠武军节度潘美。真宗元配妻子,16岁嫁时为韩王的赵恒为莒国夫人。六年后去世,真宗即位追封庄怀皇后,仁宗改谥章怀。 章穆皇后郭氏(975-1007),父宣徽南院使郭守文。真宗继妻。潘氏去世后,宋太宗为时为襄王的赵恒赐婚。17岁的郭氏封鲁国夫人,又晋秦国夫人。真宗即位册为皇后,谦约惠下,性恶奢靡。生悼献太子赵玄祐,均早夭。谥庄穆皇后,仁宗改谥章穆。 章献明肃皇后刘氏(969-1033),一说名“娥”,父虎捷都指挥使刘通。初嫁银匠龚美,又改嫁时为襄王的赵恒,成为宠妾。真宗即位后封美人,晋修仪、德妃,1012年册立皇后,参与政事。抚养司寝李氏之子宋仁宗赵禎,为宋第一位摄政太后。曾着衮冕祭祀太庙。 章懿皇后李氏(987-1032),父左班殿直李仁德。初为刘美人侍儿,后为司寝。生宋仁宗赵禎,封崇阳县君。又晋才人、婉仪。真宗去世后晋顺容,迁永定陵守陵。病逝当天晋宸妃,着皇太后冠服殡殓。刘太后去世后追尊皇太后,又改谥章懿皇后。除仁宗外,一女早夭,另有养女乐安郡主。 章惠皇后杨氏(984-1036),父杨知俨。12岁入王府为妾。真宗即位后封才人,累进淑妃。杨妃通敏,与章献明肅皇后劉氏交好,情如姐妹。抚养宋仁宗赵禎,尊为皇太妃。刘太后遗诏尊为皇太后,称保慶皇太后。谥庄惠皇后,改諡章惠。 妃嫔 昭静贵妃沈氏(994-1076),祖宰相沈伦,父光禄少卿沈继宗。入宫封才人,性賢淑,不喜奢華,累进婕妤。真宗去世,尊为充媛,累有晋尊,1062年尊为贵妃。寿83岁,在曾孙辈的宋神宗年间去世,谥昭静,特许在娘家出殯,辍朝三日。 貴妃杜琼真(?-1046),出家时生下女儿升国大长公主趙志冲。女儿亦出家,号悟真大师。仁宗尊为婕妤,累尊贤妃。去世后追赠贵妃。 贤妃曹氏(?-1026),父后周大将曹彬,侄宋仁宗曹皇后。初为美人,累进充媛。仁宗尊为修媛。去世后追赠淑仪、贵仪,累追贤妃。 贤妃陳氏 順容戴氏 美人徐氏,一開始是兰陵郡夫人。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擔任知尚书内省事,後來染病,太宗以其在宫中。及其未亟,进封滕国夫人。徐美人去世後於明道二年(1033年)十二月被追赠才人。庆历四年(1044年)被追赠美人。 才人陳氏,明道二年(1033年)十二月自御侍追赠才人 后宫张氏,张尧封姐妹,温成皇后姑,名位甚微 后宫张氏,同上 子女 第二子赵玄祐夭折后,曾将侄子赵允让养于宫中,第六子赵受益出生后,又将赵允让送回府邸。 其子宋仁宗执政期间,张茂实被传出是宋真宗送出宫外的庶子,亦有冷青冒认皇子事件。 子 第一子,名不详,早亡,宋徽宗时赐名赵禔,追封温王
|
接口二(工作流客户端应用接口),用于工作流客户端应用访问工作流引擎和工作列表,通过WAPI完成。 接口三(被调用的应用接口)用于调用不同的应用系统。 接口四 (工作流系统互操作接口),用于不同工作流系统之间的互操作。 接口五 (系统管理和监控)用于系统管理应用访问工作流执行服务。 参考模型的作用 关于工作流参考模型的作用,2004年大卫·霍林斯沃思(David Hollingsworth)在回顾工作流参考模型十年的历程时指出:工作流参考模型的引入为人们讨论工作流技术提供了一个规范的术语表,为在一般意义上讨论工作流系统的体系结构提供了基础;工作流参考模型为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关键软件部件提供了功能描述,并描述了关键软件部件交互,而且这个描述是独立于特定产品或技术的实现的;从功能的角度定义五个关键软件部件的交互接口,推动了信息交换的标准化,使得不同产品间的互操作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 The Workflow Reference Model (WFMC-TC00-1003 Issue 1.1); 1995. 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
|
1.1); 1995. 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 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 Terminology and Glossary (WFMC-TC-1011 Issue 3.0); 1999. David Hollingsworth: The Workflow Reference Model: 10 Years On; Workflow
|
胡適 夏道平 雷震事件 注釋 參考資料 小田三郎:〈《自由中國》知識分子的政治與文學 〉。 沈超群,2007年4月,〈白色恐怖與新聞自由─政經氛圍與黨外雜誌傳承的系譜(1950-1980)〉,《史轍》,第3期,頁141-180。 傅正,1992,《自由中國》的時代意義,見澄社,臺灣自由民主的曲折歷程:紀念雷震案三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49-269。臺北:自立晚報。 錢永祥,2001,自由主義與政治秩序:對《自由中國》經驗的反省,見錢永祥,縱欲與虛無之上,頁179-236。臺北:聯經。 任育德,1999,雷震與臺灣民主憲政的發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薛化元,1998,臺灣自由主義思想發展的歷史考察(1949-1960):以《自由中國》的反對黨問題為中心,見殷海光基金會編,市民社會與民主的反思。臺北:桂冠。 薛化元,1999,戰後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互動的一個考察:以雷震及《自由中國》的國家定位為中心。當代 141:32-45。 魏誠,1984,民國四十、五十年代臺灣政論雜誌的發展:自由中國半月刊內容演變與政治主張。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淇瀁(向陽),1999,〈臺灣報業史〉初論 1 暗夜‧黑潮‧《美麗島》:臺灣「黨外」報業政治傳播路徑的歷史分析 [online]。np:向陽網聯。[引用於2004年10月29日]。全球資訊網網址:。 薛化元,1996,《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年代臺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臺北縣板橋市:稻香。 楊碧川,1997,臺灣歷史詞典。臺北:前衛。 台灣民主運動 臺灣戰後時期政治史 台灣已結業公司 臺灣已停刊雜誌 政論雜誌 中文期刊 1949年創辦的雜誌 1960年停刊雜誌 1949年台灣建立
|
殷海光 胡適 夏道平 雷震事件 注釋 參考資料 小田三郎:〈《自由中國》知識分子的政治與文學 〉。 沈超群,2007年4月,〈白色恐怖與新聞自由─政經氛圍與黨外雜誌傳承的系譜(1950-1980)〉,《史轍》,第3期,頁141-180。 傅正,1992,《自由中國》的時代意義,見澄社,臺灣自由民主的曲折歷程:紀念雷震案三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49-269。臺北:自立晚報。 錢永祥,2001,自由主義與政治秩序:對《自由中國》經驗的反省,見錢永祥,縱欲與虛無之上,頁179-236。臺北:聯經。 任育德,1999,雷震與臺灣民主憲政的發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薛化元,1998,臺灣自由主義思想發展的歷史考察(1949-1960):以《自由中國》的反對黨問題為中心,見殷海光基金會編,市民社會與民主的反思。臺北:桂冠。 薛化元,1999,戰後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互動的一個考察:以雷震及《自由中國》的國家定位為中心。當代 141:32-45。 魏誠,1984,民國四十、五十年代臺灣政論雜誌的發展:自由中國半月刊內容演變與政治主張。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淇瀁(向陽),1999,〈臺灣報業史〉初論
|
剪式:最安全,但可跳高度為最低 滾式 背越式:可跳高度為最高,現時奧運比賽普遍採用。 規則 運動員可以在任何一個高度開始起跳。 運動員必須以單腳起跳。 尚未越過橫杆前,身體的任何部位觸及兩支架間或兩支架外的地面(包括其著地區),則當作試跳失敗。 過竿時,如觸及橫竿,只要竿沒有掉下,亦不算犯規。 不管高度為多少,連續三次試跳失敗便會喪失繼續比賽的資格。 每次試跳時限:一分鐘;在比賽最後階段可增至兩分鐘;只剩最後一人時可有五分鐘。
|
1800年,跳高列为苏格兰运动会的比赛项目。跳高运动在19世纪60年代在欧美地区开始普及,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列为比赛项目。过杆技术有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等。由于技术类型不同,运动员在完成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的各动作方法上各有差异。助跑使人体产生向前的速度,增加起跳时的支撑反作用力和加快起跳动作。背越式跳高采用的是弧线助跑,距离长,速度快,动作自然。其他姿势一般都采用直线助跑,距离短,速度较慢,身体重心低。起跳是人体在助跑后,迅速转变运动方向向上腾起,为过杆做好准备。背越式、跨越式、剪式跳高起跳时,起跳腿是在远离横杆一侧起跳。剪式跳高起源于美国。俯卧式和滚式跳高时,起跳腿是在近于横杆一侧起跳。背越式为曲腿摆动,其他姿势一般为直腿摆动。背越式过杆时,身体由侧对横杆转向背对横杆,然后以手臂、头、肩顺序过杆;髋部在杆上充分伸展成背卧和反弓姿势。身体过杆后,收腹举腿,用背部落在海绵包上。俯卧式过杆时,摆动腿先摆过杆,身体在杆上沿纵轴翻转成俯卧姿势,随即转头潜肩,起跳腿后伸外翻,最后落地。过杆动作分为“平翻式”和“潜入式”两种。背越式、俯卧式姿势因过杆时人体重心离杆较低,能充分利用腾空高度,是较优越的过杆方式。而背越式又较俯卧式易于掌握。跳高作为一种游戏活动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在古代日尔曼人中曾盛行过跳跃横排马匹的比赛,非洲的图西人还曾有过利用厚木头的跳板或石头踏跳进行的跳高游戏。跳高作为比赛项目始于爱尔兰和苏格兰。19世纪60年代以后跳高在欧洲和美洲开始普及。在这以后,随着运动员的速度力量素质的不断改进和提高,跳高成绩也在不断地提高和发展。 概要 跳高可以分為三種方式: 剪式:最安全,但可跳高度為最低 滾式 背越式:可跳高度為最高,現時奧運比賽普遍採用。 規則 運動員可以在任何一個高度開始起跳。 運動員必須以單腳起跳。 尚未越過橫杆前,身體的任何部位觸及兩支架間或兩支架外的地面(包括其著地區),則當作試跳失敗。 過竿時,如觸及橫竿,只要竿沒有掉下,亦不算犯規。 不管高度為多少,連續三次試跳失敗便會喪失繼續比賽的資格。 每次試跳時限:一分鐘;在比賽最後階段可增至兩分鐘;只剩最後一人時可有五分鐘。 排名规则
|
臺南孔廟占地9007平方公尺、建物面積2169.9平方公尺。臺南孔廟的格局為標準的「左學右廟,前殿後閣」的三合院,有三進兩廂,也是全臺唯一有泮宮石坊的文廟。右廟的第一進為大成門,清朝時左右設有名宦祠與鄉賢祠,第二進是大成殿,供奉孔子牌位。第三進是崇聖祠。左學為明倫堂和文昌閣,堂前原有兩廊,分列六藝齋、後建教官廨舍及齋廚,東邊建朱子祠,朱子祠在日治時期毀壞。台南孔廟櫺星門遺構於2013年時,因大成門前一棵百歲榕樹病枯倒塌而意外重見天日。 大成坊 大成坊有東、西兩座,外貌幾乎一致,下方是雙十字型承重牆,牆頂用燕尾收頭,再以木構造支撐懸山式燕尾屋頂。東大成坊是臺南孔廟的出入口,始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外側掛有「全臺首學」的金字橫匾,原件可能是日治時期大正六年(1917年)整修時所書,現懸者為複製品。此外在東大成坊外北側立有一塊下馬碑,以滿、漢文並刻「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十二字,可能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所立。西大成坊則建於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在戰後因緊鄰忠義國小而一直封閉,直到2003年底忠義國小整修拆除友愛樓,而後鋪設景觀步道後才在2004年時重新開啟。 泮池與泮宮坊 在大成坊之間的步道以南有一半圓形泮池,泮池以北原設有櫺星門,現已不存。泮池周圍有著石欄杆,而在泮池北邊與庭園相連的磚牆上嵌有「思樂泮水」碑,在日治時期曾被拿去當作防空洞的材料,防空洞拆除後才於民國五十四年(1965年)重新鑲在牆上。 泮宮坊原位在東大成坊外,立於乾隆十四年(1749年),為石造四柱三間,石柱前後各有四隻石獅,是在開闢今南門路時東移至現址。 禮門與義路 禮門與義路位於大成坊之間,大成門前的步道上,步道東側為禮門,西側為義路,屋頂為硬山式燕尾,屋脊上有一對鴟尾,牆上有小花格窗。始建於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過去周圍連有圍牆,自大成坊進入孔廟後得經由「禮門」及「義路」才能進入大成門及及大成殿,今貌則為民國七十五年(1986年)左右修建的結果。 名宦祠鄉賢祠與節孝祠孝子祠 乾隆十四年(1749年)後的名宦祠鄉賢祠改建於大成門兩側。日治大正六年(1917年)整修之後,原居左側之鄉賢祠空間改為節孝祠與孝子祠,鄉賢祠乃與名宦祠合而為一。名宦祠鄉賢祠內供奉包括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及施世驃父子、福建總督范承謨及姚啟聖與台灣知府蔣毓英及靳治揚、福建巡撫陳璸、分巡臺廈道陳大輦、南澳鎮總兵藍廷珍與臺灣府海防同知洪一棟等名宦十人,鄉賢則是王鳳來與陳震曜二人。節孝祠孝子祠內供奉有陳守娘等節孝婦女二百多人,孝子僅侯瑞珍一人。 大成殿 大成殿位於大成門之內,為孔廟建築群中層級最高的建築。建立於臺基之上,由十二根柱子與三面承重牆支撐,而除了點金柱與南面中央兩根外,其餘的柱子都是附壁柱。屋頂為重簷歇山頂,正脊中央有九層寶塔,兩側有及雙龍及藏經筒。殿前有祭孔時跳佾舞的露臺,臺前為御路(螭陛),臺基角落有排水用之「螭首」。殿內中央供奉孔子之神龕,兩側供奉四配(顏子、子思、曾子及孟子)及十二哲(閔子鶱、冉雍、端木賜、仲由、卜商、有若、冉伯牛、宰我、冉有、言偃、朱熹),上方則懸有清代以來自康熙至光緒皇帝、與中華民國時代歷任總統所賜的牌匾。皇帝賜匾有康熙帝御筆之寶「萬世師表」、雍正帝御筆之寶「生民未有」、乾隆帝御筆之寶「與天地參」、嘉慶帝御筆之寶「聖集大成」、道光帝御筆之寶「聖協時中」、咸豐帝御筆之寶「德齊幬載」、同治帝御筆之寶「聖神天縱」及光緒帝御筆之寶「斯文在茲」等匾,總統贈匾有蔣中正「有教無類」、嚴家淦「萬世師表」、蔣經國「道貫古今」、李登輝「德配天地」、陳水扁「中和位育」、馬英九「聖德化育」及蔡英文「德侔道昌」等匾。其中道光御匾在2019年的修復工作中,發現其後另有一匾「天衡保軸」。 大成殿所在之合院兩側為東西廡,面寬五開間,室內空間為一長廊型態,其中東廡奉祀41位先賢39位先儒,西廡奉祀40位先賢38位先儒。禮器庫與樂器庫分別位在東、西廡北側,是收藏禮樂器之處。清康熙時,禮樂器收藏在西廡下,乾隆時則與典籍分藏在崇聖祠兩側,之後因禮樂器增加才又分放在東西廡北邊廂房內,亦為面寬五開間的長廊型空間。 崇聖祠 崇聖祠為大成殿北側之祠堂,面寬三開間,是由18根柱子支撐的敞廳,屋頂為硬山式燕尾。祠內中央神龕供奉孔子五代祖先,東側則是東配先賢與東從先儒神龕,西側則是西配先賢與西從先儒神龕。 而在崇聖祠建築東邊是以成書院,西邊為典籍庫,均面寬三開間。兩者在乾隆十四年(1749年)前為名宦祠與鄉賢祠,之後改為存放禮樂器與典籍處,禮器庫樂器庫設於今址後,兩處均為典籍庫,日治時期設公學校後,典籍庫改為東西書庫,之後才又改為以成書院與典籍庫。 以成書院是臺南孔廟的樂局,為釋奠禮時負責奏樂的組織。據說在孔廟創立時即設有樂局,而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時,巡臺兵備道間提督學政劉鴻翔曾感禮樂器破損,要樂局董事吳尚新與劉衣紹增補樂器並從唐山聘請樂師。今名則是在光緒十七年(1891年)由陳鴻鏘成立,取古樂八音齊鳴,以集大成之意。初由許南英為社長,趙雲石為副社長,日治時期曾一度改稱以成社。 入德之門 入德之門位於名宦祠及鄉賢祠東邊,面寬五開間(由中央三開間之主體及兩邊側室所組成),中央門額題「入德之門」,東題「聖域」,西題「賢關」,屋頂為硬山頂,門內是「明倫堂」及文昌閣。
|
國子監的官職分為「禮官」、「學院」以及「國子監助教」,後二者分別由陳永華以及葉亨擔任。其中,禮官為主辦全國教育的行政機關;學院為掌握教學與考選的主事官。一掃中國明朝末年的八股取士,實行真正的取才,使得立國不久的臺灣也能培養出有真才實學的學者;如中國清朝初年全國性的進士陳夢球以及舉人蘇峨皆為所培育出的人才。 清治時期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分巡臺廈道周昌和臺灣知府蔣毓英主持改建孔廟為臺灣府學,並改稱「先師廟」,俗稱「文廟」,此時孔廟除先師廟外,東西設有兩廡、北邊有啟聖祠,南邊有櫺星門,之後又增建了泮池與衙齋。之後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時,巡撫王之麟整修廟宇,並在大成殿東邊新建明倫堂與堂後的龍亭庫。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時臺廈道陳璸上任時又再次整修,範圍包括大成殿、啟聖祠,欞星門左右改置文昌閣、土地祠,外設禮門、義路、大成坊及半月形牆垣,奠基了孔廟大致的格局。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時,巡道梁文煊將大成殿的格局改為重簷歇山式,隔年陳文達編纂的《臺灣縣志》附有文廟圖,記載了當時孔廟的設施。 雍正元年(1723年)二月,因詔封孔子五代,啟聖祠改為崇聖祠,之後孔廟又經過幾次修繕。到了乾隆十四年(1749年),在巡臺御史楊開鼎的倡議下,於該年十月重建孔廟,於乾隆十六年(1751年)三月完工,而此次工程中大成殿與兩廡的規模倍前,格局被記載在隔年王必昌編纂的《重修臺灣縣志》所附之府學宮圖中。然後到了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知府蔣元樞又加以整建,主要是在東大成坊外增建了泮宮坊,大成殿西邊增設了府學署,為臺南孔廟規模最大的時期,其格局載於《重建臺郡各建築圖說》之重建臺灣府學圖與現存於明倫堂裡的臺灣府學全圖碑上。然而後來孔廟卻因為嘉慶與同治年間的地震等因素而逐漸毀損。 據日人山田孝使《臺南聖廟考》載,在同治元年(1862年)臺灣發生大地震,「大成殿兩廡有傾圯者,修之」。本年元月及五月臺灣發生兩次地震,特別是五月大地震,使清政府下詔免徵田賦。同年官民捐銀千餘兩。然而比起道光十五年修復工程所費金額的規模,此次規模很小。 光緒十三年(1887年),臺灣建省。置臺灣、臺北、臺南三府,將原臺灣府改稱「臺南府」。但直到光緒十四年(1888年)才將「臺灣府學」改稱為「臺南府學」。 日治時期 自同治年間至日本領臺前,有三十餘年臺南孔子廟皆無整修,以至於蠹蝕嚴重。乙末(1895年)改隸後,進入日治時期。因各地抗日義軍風起雲湧,日軍將「南進討伐軍駐屯所」設於臺南孔子廟內。並在東大成坊設立「臺南舍營病院」,作為軍醫院所用。直到抗日義軍聲勢較弱後,將臺南孔子廟改為「臺灣民政支所職員宿舍」。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11月4日,在此開辦「臺南國語傳習所」。 明治三十年(1897年),前清舉人蔡國琳與商朝鳳、許廷光等人謀議,由臺南孔子廟與附屬樂局的田園租金收入,共一千二百九十圓來修葺大成殿及其他建物,並修補禮樂器。然而在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8月,臺灣總督府發布「公學校令」和「公學校規則」,在臺南孔廟設立「臺南公學校」提供臺灣人小學程度日文教育,明治三十七年(1904年)更名為「臺南第一公學校」。當時校舍的使用,除了大成殿、文昌閣及節孝祠外,其餘皆作為學校使用。事實上,大成殿亦被充當教室使用。大正五年(1916年)孔廟計畫整修,所以學校於隔年(1917年)8月遷於南大附小樹林街現址 大正五年(1916年)4月,中華民國福建省指派代表張遵旭來臺參觀臺灣勸業會。將訪臺18日的見聞撰成《臺灣遊記》,即紀錄參觀臺南孔子廟的境況:「現在孔廟改為公學校(公學校,專為教育臺灣人而設)。時正教授國語,見黑板上書「大日本帝國」、「尊國體」、「美國風」等字,教員發問,諸生爭相對答解講「吾等應如何尊重國體」、「應如何愛慕國風」。噫!國語之重要如此!然純為化民根本上之問題,深足畏也(予於1910年曾往朝鮮,參觀京城各學校亦皆注意於此)!周覽大成殿,中置至聖先師之位,景象蕭條,蓋已廢祀久矣。廟旁舊有海東書院,今已傾圮。」 大正五年(1916年)至六年(1917年)間,日本政府闢建幸町(今南門路),泮宮石坊也移至現今位置(南門路與府中路交叉巷口)。 大正六年(1917年)7月孔廟整修動工,隔年(1918年)3月整修完畢,由臺南廳長枝德二提倡修復,臺南仕紳許廷光、楊鵬摶、陳鴻鳴、謝羣我等人發起捐獻。完工後枝德二撰文立碑,採漢文說明整修始末,碑身位於今孔廟東南側。此次工程主要是將建築物解體重建,山田孝使的《臺南聖廟考》一書載有施工前後的孔廟平面圖,其差異主要是在不再復建明倫堂兩廊與後方的文昌祠,朱子祠、櫺星門以及禮門義路的圍牆也未重建,形成孔廟今天的格局。並由山田孝使撰寫《臺南聖廟考》,將孔子廟沿革、倡修、維護及捐款者等刊印。 大正十二年(1923年),日本皇太子裕仁訪問臺灣,於4月20日訪問臺南孔子廟。 昭和十一年(1936年)左右,孔廟泮池前空地(今忠義國小操場)割給臺南神社作為神社外苑。皇民化運動時期,臺南孔廟曾被設置日本神棚,被注重「文化財」的時任臺南市長羽鳥又男撤除,為此曾遭檢舉為「非國民」。羽鳥又男任內亦維護恢復了祭孔儀式。 昭和十六年(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引發美國對日宣戰。二次大戰期間,隨著日軍節節敗退,喪失制空權。臺南孔子廟因位於市中心鄰接臺南州廳、東西兩側又為防衛要塞,殿廡又駐有日軍,遂成盟軍轟炸目標。昭和二十年(1945年)3月1日,盟軍空襲臺南,不僅轟炸臺南州廳,臺南孔子廟的大成殿、崇聖祠、圖書庫、樂器庫、東大成坊北邊的事務所皆被炸毀,毀損相當嚴重。當時擔任聖廟管理員的方燿堃為恐聖廟遭害,事先將先師聖位、前清皇帝御匾及有關重要禮器由其昆仲搬至玉井及安南和順寮一帶以避其害,途中曾遭盟軍機來襲,在兩兄弟保護下雖部分損失,幸尚能大部保存。 民國時期 1945年(昭和二十年、民國三十四年)日本投降,中華民國政府接管臺灣。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魏道明出任臺灣省主席,於7月巡視臺南。地方人士面陳修復孔廟,魏道明響應並呼籲各界捐款,募得舊臺幣二千萬元,於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2月興工,同年6月竣工,重修大成殿、東西廡、祭器庫(禮器庫)、樂器庫、大成坊、入德之門、明倫堂乃至崇聖、名宦、節孝三祠,並由魏道明撰文勒石為記,碑名《重修臺南孔廟碑記》。 之後臺南市政府集資分批整修孔廟,民國四十二年(1953年)8月至11月,整修明倫堂,經費新臺幣七萬一千元。民國四十九年(1960年),修葺正殿兩廡,重建西圖書庫。民國五十二年(1963年),東廡受颱風損害,臺南市政府重建典籍庫。民國五十三年(1964年),文昌閣受颱風所襲,受損嚴重。大成殿西牆亦發生坍塌,臺南市政府均加以修復,經費數萬元。民國五十四年(1965年),為臺南孔子廟創建三百年紀念。臺南市政府將殿廡破陋剝落者修葺,經費新臺幣十四萬元。由臺南市長葉廷珪撰文,朱玖瑩書寫勒石為記。碑名《臺南孔子廟三百周年紀念》,立於入德之門外左側。 民國五十七年(1968年),整修明倫堂,經費新臺幣四十餘萬元。之後在民國六十六、六十八年(1977、1979年)又分別重建大成殿與文昌閣。 民國七十二年(1983年)12月28日,中華民國內政部公告第一批15座一級古蹟名單,臺南孔子廟名列其中。 列為一級古蹟後,孔廟在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5月至七十八年(1989年)7月再次大修。此次大修由臺南市政府文獻課提議重修,獲市長蘇南成同意。經過二年的奔波努力,於民國七十一年(1982年)9月28日獲行政院核定「全面整修孔廟」,經費新臺幣二億元,由中央分擔五分之二、省府分擔五分之二、地方分擔五分之一。第一期於七十四年(1985年)5月16日開工,七十五年(1986年)5月27日完成;第二期於七十五年(1986年)8月2日開工,七十六年(1987年)9月2日完成;第三期於七十六年(1987年)6月29日開工,七十七年(1988年)5月8日完成。整體驗收完已是民國七十八年(1986年)7月21日。總工程經費達新臺幣一億一千二百一十萬元,是自大正七年(1918年)以來規模最大的整修工程。主要工程於林文雄市長時代進行,施治明市長任內,於民國八十三年(1994年)11月勒石為記,碑名《重修臺南文廟碑記》,立於明倫堂後原文昌祠 (龍亭庫) 之空地。 民國八十六年(1997年)5月,《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法後不再區分為一至三級古蹟,而採用國定、直轄市定、縣市定三級。臺南孔子廟改為國定古蹟。 民國八十六年(1997年)左右,中華民國行政院文建會(今文化部)委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規畫一個以孔廟為中心的文化園區,當時規畫範圍除孔廟以外還有周圍即將遷走的附近市府機關建築等古蹟、歷史建築。而目前的孔廟文化園區則是孔廟沿南門路以南兩側,包括武德殿、永華宮、德化堂、延平郡王祠、鄭成功文物館、大南門、碑林與臺南放送局等景點。 建築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