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ence1
stringlengths
0
73.2k
sentence2
stringlengths
0
64.7k
小行星4356,名為「馬拉松」的小行星; 接龍 (文字遊戲),在香港有時候會被稱為馬拉松; 马拉松
(电子游戏),由Bungie开发和发行的第一人称射击类游戏 马拉硫磷,台灣稱為「馬拉松」 小行星4356,名為「馬拉松」的小行星; 接龍 (文字遊戲),在香港有時候會被稱為馬拉松;
有些海鞘(Ciona intestinalis)也能分泌硝酸御敌。 结构 硝酸是平面分子,中心的氮原子为sp杂化。羟基的氢原子与另外一粒氧原子形成氢键,分子呈平面结构,而且氮的三根键长都不相同。氮原子垂直于分子平面的一條p轨道是满的,它与未连接氫的两粒氧原子上的p轨道共轭,形成大Π键。分子内氢键也是硝酸沸点较低的原因。 硝酸是含氧酸,去掉一粒氢原子的结构是硝酸根,一般带一粒负电荷(硝酸根离子)。硝酸根有对称的平面等边三角形结构, 硝酸去掉一組羟基的结构是硝基-NO2。硝基的正离子叫硝酰正离子。 物理性质 純硝酸為無色、易揮發液體,沸點約83℃,凝固点约−42℃,密度为1.51g/ml。可以与水互溶。硝酸是二氧化氮溶於水生成,但二氧化氮溶於水並不會完全水解成硝酸,會有少量二氧化氮分子留存,因此硝酸水溶液呈淡黃色,也会挥发出棕红色的NO。一般的浓硝酸指的是16mol/L的HNO水溶液,密度为1.42g/ml。 化学性质 纯硝酸可以自偶电离:2HNO₃ ⇌ H₂O+NO₂⁺+NO₃⁻ 硝酸作为氮的最高价(+5)水化物,其酸性很强,一般情况认为硝酸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硝酸可以与醇酯化反应,如制备硝酸甘油。(實際會用浓硫酸生成大量NO₂⁺),成本較低且較易處理,與其他更強的脫水劑,例如P₄O₁₀,也可以生成大量硝醯陽離子,这是硝化反应的本质。 HNO₃+H₂O → H₃O⁺+NO₃⁻(水中) HO-NO₂+2H₂SO₄ → NO₂⁺+2HSO₄⁻+H₃O⁺(浓硫酸中) 硝酸的水溶液无论浓稀均有强氧化力及腐蚀力,溶液越浓其氧化力越强。硝酸經光照分解成水、NO和O,方程式如下: 4HNO₃ → 4NO₂+O₂+2H₂O 一定要盛放在棕色瓶中,並置於阴凉处保存。硝酸能溶解多种金属(例如银),生成盐、水、氮氧化物。随着溶液變稀,其还原产物逐渐由高价向低价过渡,从最浓到最稀可生成NO₂、NO、N₂O、N₂、NH₄NO₃。还原产物一般是混合物,金属与濃硝酸反应多生成NO,與稀硝酸反應生成如NO等較低價化合物。 铁、铝、铬等金属遇冷的浓硝酸可以钝化,只在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不会繼續反应。 浓硝酸和浓盐酸的物質量按1比3混合,即为王水,能溶解金、铂等稳定金属。 硝酸盐大多易遇热分解,生成氧气、氮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中途也可能生成亚硝酸盐等)。 硝酸铵中的硝酸根與銨根,平均能量大於有其平均價數之一氧化二氮,在固態時均化反應(動力學所限,在溶液內不反應)(即加热或撞击分解生成一氧化二氮和水),一般使用現代合成炸藥引爆,威力與TNT相去不遠,但成本極低,因此用于国防工业及工程而獲美譽「國防工業之母」(主要製造硝基含能化合物(現代合成炸藥)。硝酸钾就是黑火药的成分之一)。 硝酸也屬強酸,可以和鹼酸鹼中和反應。 HNO₃+NaOH → NaNO₃+H₂O 上為硝酸和氫氧化鈉的複分解反應。 制备 工业用二氧化氮与水混合制备硝酸:奧士華法 4NH3(g) + 5O2(g) -> 4NO(g) + 6H2O(g)(鉑銠催化)(ΔH=−905.2kJ/mol) 2NO(g) + O2(g) -> 2NO2(g) (ΔH=−114kJ/mol) 3NO2(g) + H2O(l) -> 2HNO3(aq) + NO(g)(ΔH=−117kJ/mol) 總式:NH3(g) + 2O2(g) -> H2O(l) + HNO3(aq)(鉑銠催化) 反复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水中即可得到甚纯的硝酸,不过工业一般用稀硝酸吸收二氧化氮。这样制得的硝酸浓度通常为68%。其原料二氧化氮是由氨氧化而得,硝酸工业与製氨工业密不可分。
acid )為強酸,化学式HNO₃,水溶液俗称硝镪水。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纯硝酸为无色液体,沸点83℃,味苦,在−42℃时凝结为无色晶体,与水混溶,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其不同浓度水溶液性质有别,市售浓硝酸为共沸物,溶质质量分数为69.2%,一大气压沸点为121.6℃,密度1.42g·cm−3,约16mol·L−1,溶质重量百分比够大(市售浓度最高为98%以上)的叫发烟硝酸。 硝酸的酸酐是五氧化二氮(N₂O₅)。 歷史 硝酸和硫酸一样由公元8世纪阿拉伯鍊金術士阿布·穆薩·賈比爾·伊本·哈揚(Jabir ibn Hayyan)在乾餾綠矾和硝石混合物時發現,也是化學肥料。硝酸在硝石中發現,故叫硝酸不叫氮酸。 自然存在 雷雨时能生成少量硝酸。打雷放出的能量讓空氣中的N2和O2反應,生成NO: N2 + O2 -> 2NO 2NO + O2 -> 2NO2 N2 + 2O2 -> 2NO2 NO2和水反應生成硝酸: 无氧時:3NO2 + H2O -> 2HNO3 + NO 含氧時:4NO2 + O2 + 2H2O -> 4HNO3 有些海鞘(Ciona intestinalis)也能分泌硝酸御敌。 结构 硝酸是平面分子,中心的氮原子为sp杂化。羟基的氢原子与另外一粒氧原子形成氢键,分子呈平面结构,而且氮的三根键长都不相同。氮原子垂直于分子平面的一條p轨道是满的,它与未连接氫的两粒氧原子上的p轨道共轭,形成大Π键。分子内氢键也是硝酸沸点较低的原因。 硝酸是含氧酸,去掉一粒氢原子的结构是硝酸根,一般带一粒负电荷(硝酸根离子)。硝酸根有对称的平面等边三角形结构, 硝酸去掉一組羟基的结构是硝基-NO2。硝基的正离子叫硝酰正离子。 物理性质 純硝酸為無色、易揮發液體,沸點約83℃,凝固点约−42℃,密度为1.51g/ml。可以与水互溶。硝酸是二氧化氮溶於水生成,但二氧化氮溶於水並不會完全水解成硝酸,會有少量二氧化氮分子留存,因此硝酸水溶液呈淡黃色,也会挥发出棕红色的NO。一般的浓硝酸指的是16mol/L的HNO水溶液,密度为1.42g/ml。 化学性质 纯硝酸可以自偶电离:2HNO₃ ⇌ H₂O+NO₂⁺+NO₃⁻ 硝酸作为氮的最高价(+5)水化物,其酸性很强,一般情况认为硝酸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硝酸可以与醇酯化反应,如制备硝酸甘油。(實際會用浓硫酸生成大量NO₂⁺),成本較低且較易處理,與其他更強的脫水劑,例如P₄O₁₀,也可以生成大量硝醯陽離子,这是硝化反应的本质。 HNO₃+H₂O → H₃O⁺+NO₃⁻(水中) HO-NO₂+2H₂SO₄ → NO₂⁺+2HSO₄⁻+H₃O⁺(浓硫酸中) 硝酸的水溶液无论浓稀均有强氧化力及腐蚀力,溶液越浓其氧化力越强。硝酸經光照分解成水、NO和O,方程式如下: 4HNO₃ → 4NO₂+O₂+2H₂O
常寧 (清朝),清朝順治帝第五子,封和碩恭親王
常寧殿,為天皇御所內的後宮七殿之一,又稱為後町
尼爾·詹姆斯·亚历山大·斯洛恩(,),美國數學家,1967年從康乃爾大學取得博士學位,1968年加入贝尔实验室,1998年成為了AT&T人員。他主要貢獻於裝球問題、錯誤更正碼(ECC)和組合數學這些範疇。他是整數數列線上大全的開發者和維護者,1998年他創辦了Journal of Integer Sequences ,並作為資料庫的衍生工作。他喜歡攀石,而他的埃爾德什數為2。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斯洛恩的網頁 美国数学家 组合学家 墨爾本大學校友
歷史 尼爾·斯洛恩在1960年代中開始搜集整數數列,來幫助他在組合數學上的工作。他兩度將他的部分成果印刷成書: The Encyclopedia of Integer Sequences (1995年,ISBN 0-12-558630-2) The On-Line Encyclopedia of Integer Sequences
Mathematical Society 50 (8): 912–915) 這幾本書都得到很多迴響,隨之而來是不少數學家都提供了数量可观的新數列。這些資料多得不能再以書籍形式管理,當資料庫達16,000篇時,斯洛恩決定將它放到網上,首先是1995年的電子郵件服務,一年後成了網站服務。這個資料庫以每年增加一萬篇的速度成長。 斯洛恩辦了Journal of Integer Sequences ,作為資料庫的衍生工作。 於整數數列線上大全上,第一篇是「Number of groups of order n」。 參見 整數數列列表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 at OEIS
名稱 過去一般認為隸書之由來為「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但近來指出「隸」字亦有「附屬」的含意,可能意旨其為篆字之衍生。 發展 起源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漢字從小篆到隶书的演变过程称为「隶变」,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逐渐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因為在竹简、木简(简牍)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传说秦始皇在「书同文」的过程中,命令李斯创立小篆后,也采纳了獄吏程邈整理的新字体,并将其命名为“隶书”。汉朝的许慎在《说文解字》记录了这段嬴政妄改文字後,漢朝恢復和發掘傳統文字的历史 :「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絕矣」。「孝宣皇帝時,召通《倉頡》讀者,張敞從受之。涼州刺史杜業,沛人爰禮,講學大夫秦近,亦能言之。孝平皇帝時,徵禮等百餘人,令說文字未央廷中,以禮為小學元士。黃門侍郎揚雄,采以作《訓纂篇》。凡《倉頡》以下十四篇,凡五千三百四十字,群書所載,略存之矣……郡國亦往往於山川得鼎彝,其銘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雖叵復見遠流,其詳可得略說也……蓋文字者…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賾而不可亂也」。也有人認為,作为秦國官方文字的小篆书写速度较慢,而隶书化圆转为方折,提高了书写效率。例如郭沫若用「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在采用了隶书」来评价其重要性。 但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引孫暢之所言,指臨淄人發掘古塚,得到稱齊太公六世孫胡公之銅棺,上面只有三個是古字其餘與隸書同,可證隸書非始於秦朝。北宋《宣和书谱》更據此推論胡公先始皇時已四百餘年,懷疑隸書與篆籀相生,只是未通行於當時,搞不好是程邈知此體,就自作一家上奏朝廷來解雲陽之難,否則隸書怎會在胡公之棺出現。近年出土《青川木牘》、《天水放馬灘秦簡》、《雲夢睡虎地秦簡》等,至少證明戰國后期的秦国已有隸書雛形。 繁盛與變化 西汉初期仍然沿用秦隶的风格,到新莽时期开始产生重大的变化,产生了点画的波尾的写法。到东汉时期,产生了众多风格,并留下大量石刻。《张迁碑》、《乙瑛碑》、《曹全碑》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再創高峰 魏晋以后的书法,草书、行书、楷书迅速形成和发展,隶书虽然没有被废弃,但变化不多而出现了一个较长的沉寂期。 到了清代,在碑学复兴浪潮中隶书再度受到重视,出现了郑燮、金农等著名书法家,在继承汉隶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發展 起源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漢字從小篆到隶书的演变过程称为「隶变」,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逐渐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因為在竹简、木简(简牍)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传说秦始皇在「书同文」的过程中,命令李斯创立小篆后,也采纳了獄吏程邈整理的新字体,并将其命名为“隶书”。汉朝的许慎在《说文解字》记录了这段嬴政妄改文字後,漢朝恢復和發掘傳統文字的历史 :「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絕矣」。「孝宣皇帝時,召通《倉頡》讀者,張敞從受之。涼州刺史杜業,沛人爰禮,講學大夫秦近,亦能言之。孝平皇帝時,徵禮等百餘人,令說文字未央廷中,以禮為小學元士。黃門侍郎揚雄,采以作《訓纂篇》。凡《倉頡》以下十四篇,凡五千三百四十字,群書所載,略存之矣……郡國亦往往於山川得鼎彝,其銘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雖叵復見遠流,其詳可得略說也……蓋文字者…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賾而不可亂也」。也有人認為,作为秦國官方文字的小篆书写速度较慢,而隶书化圆转为方折,提高了书写效率。例如郭沫若用「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在采用了隶书」来评价其重要性。 但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引孫暢之所言,指臨淄人發掘古塚,得到稱齊太公六世孫胡公之銅棺,上面只有三個是古字其餘與隸書同,可證隸書非始於秦朝。北宋《宣和书谱》更據此推論胡公先始皇時已四百餘年,懷疑隸書與篆籀相生,只是未通行於當時,搞不好是程邈知此體,就自作一家上奏朝廷來解雲陽之難,否則隸書怎會在胡公之棺出現。近年出土《青川木牘》、《天水放馬灘秦簡》、《雲夢睡虎地秦簡》等,至少證明戰國后期的秦国已有隸書雛形。 繁盛與變化 西汉初期仍然沿用秦隶的风格,到新莽时期开始产生重大的变化,产生了点画的波尾的写法。到东汉时期,产生了众多风格,并留下大量石刻。《张迁碑》、《乙瑛碑》、《曹全碑》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再創高峰 魏晋以后的书法,草书、行书、楷书迅速形成和发展,隶书虽然没有被废弃,但变化不多而出现了一个较长的沉寂期。
文化和旅游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阿育王塔 边靖楼 长城—雁门关 代县文庙 参考文献
西汉置广武县,东汉时为雁门郡治。隋雁门郡改为代州,广武县改名为雁门县。金后期,为蒙古占领,省雁门县入代州。清雍正年间升为直隶州,1912年废州改称代县。现隶属于忻州市管辖。縣人民政府駐雁門關鎮。 代县境内多为山地,地势险要,是中国古代史上最重要的军事要塞之一。为了防御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骚扰和入侵,而筑有长城雁门关。李牧、薛仁贵、郭子仪、杨业等历代名将都曾在代州镇守,这里两千多年来共发生了一百五十多起战争。 今天,代县全县遍布着诸多的文物古迹。现存代州城墙修建于明朝初期,墙体基本保存完整。城中央的边靖楼,又称鼓楼,规模宏伟,在民间流传着“代州鼓楼应州塔(指应县木塔)”的歌谣。城内还有阿育王塔、文庙、文昌祠、城隍庙、武庙、慈云庵等古建筑。城外则有阳明堡、杨忠武祠、赵杲观等各种遗迹。 经济以农业和采矿业为主。县境中部的滹沱河沿岸存在一片盆地,土地较为肥沃,适合于农业生产。主要作物有小麦、谷子、高粱、玉米等。盛产辣椒干,是中国四大辣椒产地之一。境内还有不少铁矿,其含铁量较高,因此采矿业也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由于代县地处边塞,历代多有文人骚士如李白、陈子昂、王昌龄、范仲淹等在此登临怀古,留下不少著名诗篇。当地的民间艺术如剪纸、绘画等亦颇有特色。 行政区划 下辖7个镇、4个乡:
紅外線通訊技術的資料通訊作動在半雙工模式,這是因為裝置在發射時會被自己的接收器接收到,因此全雙工變得不可行。 兩裝置間藉由快速切換連接便可模擬全雙工。 主要裝置端控制著連接的時序,但雙邊可依照實際情況將傳輸速度切換至最高。 傳輸速率落在三大分類:SIR、MIR以及FIR。 SIR的速度範圍包含了RS-232的速度定義(9.6千位元/秒,19.2千位元/秒,38.4千位元/秒,57.6千位元/秒,115.2千位元/秒) 裝置最常見的傳輸速率為9600位元/秒,因此此一傳輸速率為所有在discovery 狀態與negotiation 狀態的速率。 MIR(中速率紅外線)不是官方名詞,有時用來表示0.576百萬位元/秒至1.152百萬位元/秒的速率範圍。 FIR為IrDA物理層標準陳廢的名詞,雖然如此這個名詞卻也常用在表示4百萬位元/秒速率。 FIR有時也用來表示所有大於SIR標定速率以上的速率。 然而,MIR與FIR使用不同的編碼方式,與不同的封包架構。 因此,這兩個非官方用詞分別了兩種不同的物理層實作方式。 未來有更快的傳輸速率(目前有VFIR),可支援到16百萬位元/秒。 有VFIR的商品可用例如TFDU8108可操作在9.6千位元/秒至16百萬位元/秒。 UFIR協定正在發展中。此一協定將可支援100百萬位元/秒。 IrLAP 規定的IrLAP(紅外線鏈路擷取通訊協,Infrared Link Access Protocol)是IrDA規範的第二層。 它位於IrPHY層的頂部和IrLMP層的下面。 它代表OSI模型的資料連結層(Data Link Layer)。 最重要的規格是: 訪問控制(Access control) 發現潛在的溝通夥伴(Discovery of potential communication partners) 建立可靠的雙向連接(Establishing of a reliable bidirectional connection) 主要/輔助設備角色的分佈(Distribution of the primary/secondary device roles) QoS參數協商(Negotiation of QoS parameters) 在IrLAP層上,通信設備分為“主要設備”(primary device)和一個或多個“輔助設備”(secondary devices)。 主要設備控制輔助設備。 只有當主要設備請求輔助設備發送時,才允許這樣做。 IrLMP IrLMP(Infrared Link Management Protocol,紅外線鏈路管理協議)是IrDA規範的第三層。 它可以分為兩部分。 第一是位於IrLAP層頂部的LM-MUX(Link Management Multiplexer,鏈路管理多路復用器)。 它最重要的功能是: 提供多個邏輯通道(logical channels) 允許更改主要/輔助設備(primary/secondary devices) 第二是LM-IAS(Link
紅外通訊技術利用紅外線來傳遞數據,是無線通訊技術的一種。 紅外通訊技術不需要實體連線,簡單易用且實現成本較低,因而廣泛應用於小型移動設備互換數據和電器設備的控制中,例如筆記本電腦、個人數碼助理、移動電話之間或與電腦之間進行數據交換(個人網),電視機、音响、空調的遙控器等。 由於紅外線的直射特性,紅外通訊技術不適合傳輸障礙較多的地方,這種場合下一般選用無線電通訊技術或藍牙技術。紅外通訊技術多數情況下傳輸距離短、傳輸速率不高。 為解決多種設備之間的互連互通問題,1993年成立了紅外數據協會(IrDA, 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以建立統一的紅外數據通訊標準。1994年發表了IrDA 1.0規範。 紅外線通訊技術包含下列規格:IrPHY、IrLAP、IrLMP、IrCOMM、Tiny TP、OBEX、IrLAN、IrSimple以及IrSimpleSlot。 規格 概觀 IrPHY 係指紅外線通訊技術的最低層,物理層。其中重要的規格如下: 距離(標準:1米,低功率傳輸至低功率:0.2米,標準至低功率:0.3米) 角度(最小圓錐狀 +-15°) 速度(2.4千位元/秒至16百萬位元/秒) 調變(基頻帶,無載波) 紅外線過濾視窗 紅外線通訊技術收發器藉由一束圓錐狀光束範圍內的紅外線脈波傳輸,其圓錐狀光束自中心算起最小有15度的範圍。 紅外線通訊技術物理層規範需要至少在一米外還能辨識的光信號的最小光量。 同時,規範中也定義兩通訊裝置接近時不會過量的最大光量。 在實用階段,市場上有些裝置沒有做到一米的傳輸距離。 同時也有些裝置沒有預留非常接近時的容忍值。 紅外線通訊技術的典型甜區為距離收發器5公分至60公分範圍之中,在圓錐狀光束的中心點處。 紅外線通訊技術的資料通訊作動在半雙工模式,這是因為裝置在發射時會被自己的接收器接收到,因此全雙工變得不可行。 兩裝置間藉由快速切換連接便可模擬全雙工。 主要裝置端控制著連接的時序,但雙邊可依照實際情況將傳輸速度切換至最高。 傳輸速率落在三大分類:SIR、MIR以及FIR。 SIR的速度範圍包含了RS-232的速度定義(9.6千位元/秒,19.2千位元/秒,38.4千位元/秒,57.6千位元/秒,115.2千位元/秒) 裝置最常見的傳輸速率為9600位元/秒,因此此一傳輸速率為所有在discovery 狀態與negotiation 狀態的速率。 MIR(中速率紅外線)不是官方名詞,有時用來表示0.576百萬位元/秒至1.152百萬位元/秒的速率範圍。 FIR為IrDA物理層標準陳廢的名詞,雖然如此這個名詞卻也常用在表示4百萬位元/秒速率。 FIR有時也用來表示所有大於SIR標定速率以上的速率。 然而,MIR與FIR使用不同的編碼方式,與不同的封包架構。 因此,這兩個非官方用詞分別了兩種不同的物理層實作方式。 未來有更快的傳輸速率(目前有VFIR),可支援到16百萬位元/秒。 有VFIR的商品可用例如TFDU8108可操作在9.6千位元/秒至16百萬位元/秒。 UFIR協定正在發展中。此一協定將可支援100百萬位元/秒。 IrLAP 規定的IrLAP(紅外線鏈路擷取通訊協,Infrared Link Access Protocol)是IrDA規範的第二層。 它位於IrPHY層的頂部和IrLMP層的下面。 它代表OSI模型的資料連結層(Data Link Layer)。 最重要的規格是: 訪問控制(Access control) 發現潛在的溝通夥伴(Discovery
北伐诏书 开禧二年(1206年)五月,宋宁宗下诏北伐金国。 北伐诏书曰: “天道好还,盖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助顺,虽匹夫无不报之仇。朕丕承万世之基,追述三朝之志。蠢兹逆虏,犹托要盟,朘生灵之资,奉溪壑之欲,此非出于得已,彼乃谓之当然。衣冠遗黎,虐视均于草芥;骨肉同姓,吞噬剧于豺狼。兼别境之侵陵,重连年之水旱,流移罔恤,盗贼恣行。边陲第谨于周防,文牒屡形于恐胁。自处大国,如临小邦,迹其不恭,如务容忍。曾故态之弗改,谓皇朝之可欺,军入塞而公肆创残,使来庭而敢为桀鹜。洎行李之继迁,复慢词之见加,含垢纳污,在人情而已极。声罪致讨,属故运之将倾。兵出有名,师直为壮,况志士仁人挺身而竟节,而谋臣猛将投袂以立功。西北二百州之豪杰,怀旧而愿归;东南七十载之遗黎,久郁而思奋。闻鼓旗之电举,想怒气之飚驰。噫!齐君复仇,上通九世,唐宗刷耻,卒报百王。矧乎家国之仇,接乎月日之近,夙宵是悼,涕泗无从。将勉辑于大勋,必允资于众力。言乎远,言乎迩,孰无中义之心?为人子,为人臣,当念愤。益砺执干之勇,式对在天之灵,庶几中黎旧业之再光,庸示永世宏纲之犹在。布告中外,明体至怀。” 死因 宋史并没有记载宁宗去世是身患何病,而野史《东南纪闻》则记载宁宗病重,史弥远急于拥立理宗即位,于是奉上金丹百粒,宁宗服用后不久就去世。 轶事 宋史记载宁宗在即位前曾力请护送高宗的灵柩去会稽下葬,路上见到百姓在田间艰难劳作的场景,感慨地对身边的人说:“平时居住在宫中,哪里知道劳动的辛苦!”此外在个人生活上,宁宗也力行节俭,穿戴也较为朴素,使用的酒器都是以锡代银。有一年元宵夜,他独自对着蜡烛清坐,一个宦官见此劝他设宴过节,宁宗以外间百姓无饭可吃而拒绝。宁宗还曾游幸聚景园,晚上回宫的时候,临安的百姓争相观看,都想一睹天子之容。不幸的是有人被践踏踩死,宁宗得知此事后十分后悔,从此再也不出宫游玩了。 宁宗常让两个小太监背着两扇屏风作为他的前导,走到哪里都要跟随。屏风用白纸作底,边上糊着青纸,上写着“少饮酒,怕吐;少食生冷,怕痛。”当大臣让他喝酒或吃生冷食物时,他就指指屏风加以拒绝。就算饮酒也不超过三杯。 嘉泰年间,宁宗有意前往西湖泛舟游赏。有个叫张巨济的大臣上书劝谏宁宗道:“慈懿皇后的陵寝近在湖滨,陛下出游,难免要鼓乐一番,岂不是要惊动先人的在天之灵吗?”宁宗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不仅升了他的俸禄,还把游船都沉到湖底,以表示自己不再游湖的决心。 家庭 祖先 妻妾 恭淑皇后韩氏 恭圣仁烈皇后杨氏 曹美人 美人阎氏(高平郡夫人),嘉泰三年(1203年)三月初三日,美人曹氏进封婕妤,高平郡夫人阎氏封美人。 钟夫人 子 長子未有命名 兗沖惠王趙埈,恭淑皇后韩氏生 邠沖溫王趙坦,恭淑皇后韩氏生 郢沖英王趙增,恭圣仁烈皇后杨氏生 華沖穆王趙埛,恭圣仁烈皇后杨氏生 順沖懷王趙圻,钟夫人生 申沖懿王趙墌,钟夫人生 肅沖靖王趙垍 邳沖美王趙坻 女 祁國公主,出生6個月就死亡,追封祁國。 宰相 趙汝愚 余端禮 京鏜
宋宁宗於嘉定十七年八月初三(1224年9月17日)崩於福寧殿。十二月,上谥号曰「仁文哲武恭孝皇帝」(功施于人曰仁 圣德广运曰文 知人能官曰哲 辟土斥疆曰武 接下不骄曰恭 继志成事曰孝),廟號「寧宗」。宝庆元年(1225年)三月,葬於永茂陵。三年(1227年)九月,加谥号曰「法天備道純德茂功仁文哲武聖睿恭孝皇帝」。 主要措施 政治 宋寧宗十分重視台諫,但由於為人缺乏決斷,使得這一政治體-{制}-成為權臣控制自己的工具。韓侂胄死後,宋寧宗進行了革除韓侂胄弊政的政治更化,史稱“嘉定更化”。這些措施包括廣開言路、修正國史、肅清韓黨、昭雪先賢等,但因寧宗用人失誤導致更化效果不理想、適得其反。 其他 1199年五月,寧宗頒佈由楊忠輔創制的新曆法,並賜名為《統天曆》。1202年,宋寧宗令大臣謝深甫等人編纂的《慶元條法事類》成書,並於次年(1203年)正式下詔頒行。 北伐诏书 开禧二年(1206年)五月,宋宁宗下诏北伐金国。 北伐诏书曰: “天道好还,盖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助顺,虽匹夫无不报之仇。朕丕承万世之基,追述三朝之志。蠢兹逆虏,犹托要盟,朘生灵之资,奉溪壑之欲,此非出于得已,彼乃谓之当然。衣冠遗黎,虐视均于草芥;骨肉同姓,吞噬剧于豺狼。兼别境之侵陵,重连年之水旱,流移罔恤,盗贼恣行。边陲第谨于周防,文牒屡形于恐胁。自处大国,如临小邦,迹其不恭,如务容忍。曾故态之弗改,谓皇朝之可欺,军入塞而公肆创残,使来庭而敢为桀鹜。洎行李之继迁,复慢词之见加,含垢纳污,在人情而已极。声罪致讨,属故运之将倾。兵出有名,师直为壮,况志士仁人挺身而竟节,而谋臣猛将投袂以立功。西北二百州之豪杰,怀旧而愿归;东南七十载之遗黎,久郁而思奋。闻鼓旗之电举,想怒气之飚驰。噫!齐君复仇,上通九世,唐宗刷耻,卒报百王。矧乎家国之仇,接乎月日之近,夙宵是悼,涕泗无从。将勉辑于大勋,必允资于众力。言乎远,言乎迩,孰无中义之心?为人子,为人臣,当念愤。益砺执干之勇,式对在天之灵,庶几中黎旧业之再光,庸示永世宏纲之犹在。布告中外,明体至怀。” 死因 宋史并没有记载宁宗去世是身患何病,而野史《东南纪闻》则记载宁宗病重,史弥远急于拥立理宗即位,于是奉上金丹百粒,宁宗服用后不久就去世。 轶事 宋史记载宁宗在即位前曾力请护送高宗的灵柩去会稽下葬,路上见到百姓在田间艰难劳作的场景,感慨地对身边的人说:“平时居住在宫中,哪里知道劳动的辛苦!”此外在个人生活上,宁宗也力行节俭,穿戴也较为朴素,使用的酒器都是以锡代银。有一年元宵夜,他独自对着蜡烛清坐,一个宦官见此劝他设宴过节,宁宗以外间百姓无饭可吃而拒绝。宁宗还曾游幸聚景园,晚上回宫的时候,临安的百姓争相观看,都想一睹天子之容。不幸的是有人被践踏踩死,宁宗得知此事后十分后悔,从此再也不出宫游玩了。 宁宗常让两个小太监背着两扇屏风作为他的前导,走到哪里都要跟随。屏风用白纸作底,边上糊着青纸,上写着“少饮酒,怕吐;少食生冷,怕痛。”当大臣让他喝酒或吃生冷食物时,他就指指屏风加以拒绝。就算饮酒也不超过三杯。 嘉泰年间,宁宗有意前往西湖泛舟游赏。有个叫张巨济的大臣上书劝谏宁宗道:“慈懿皇后的陵寝近在湖滨,陛下出游,难免要鼓乐一番,岂不是要惊动先人的在天之灵吗?”宁宗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不仅升了他的俸禄,还把游船都沉到湖底,以表示自己不再游湖的决心。
I(第1至6集)於2019年7月19日由Netflix全球同步線上播映。Part II(第7至12集)於2020年1月23日上線。 故事簡介 在遙遠的神話時代,當天帝之神宙斯不知為何將陸地的支配權交給雅典娜並且消失蹤影後,無論是海皇波塞頓、冥王黑帝斯等諸神都在覬覦著陸地。因此女神雅典娜為了守護人類和陸地與祂們展開連續戰爭。此時的人類中許多秉持為正義與善良而戰的少年少女們跟女神雅典娜一同作戰。他們被稱作“聖鬥士”。雅典娜和聖鬥士們從神話時代開始就與無數的神展開許多漫長多年的聖戰。 時間來到現代,新時代聖鬥士的少年星矢、紫龍、冰河、瞬、一輝等五個青銅聖鬥士在戰爭中漸漸成長與現世的雅典娜——城戶沙織並肩作戰,他们在聖域十二宮中與假冒教皇的雙子座撒卡所派來的白銀聖鬥士和黃金聖鬥士展開戰鬥,星矢一行人經過激烈地打鬥中終於打敗敵人,他們跟侵略陸地的海皇波塞頓和試圖為世間带來永久黑暗的冥王黑帝斯展開大戰中即使陷入劣勢也依然發揮出他們的小宇宙開始戰鬥。 登场人物 聖衣 聖鬥士身穿的戰鬥服,狀似盔甲。故事中自神話時代起聖鬥士以身體作武器,因此便需要戰鬥服的保護。分为三种等级的聖衣:黄金圣斗士、白银圣斗士与青铜圣斗士。成为圣斗士的证明是取得相应星座的圣衣,圣衣与天上的星座相对应,共有88件,从神话时代流传下来。每件聖衣一般有著裝及星座兩種形態。 詳情參考相關條目。 出版書籍 續篇 NEXT DIMENSION冥王神話 2006年4月27日,車田正美推出漫畫新作《聖鬥士星矢NEXT DIMENSION冥王神話》,刊登於秋田書店《週刊少年Champion》。連載於2006年8月3日正式開始。由於《NEXT DIMENSION冥王神話》採取不定期連載的方式刊登。 故事讲述1990年,星矢在《聖鬥士星矢》最终决战中被冥王黑帝斯之剑刺入胸口陷入昏迷,即使返回现世也无法将其拔出來。如果不在三天內拔除冥王之劍,否則星矢將會當場喪命。身為女神雅典娜的沙织为了拯救星矢决心返回前圣战时代摧毀冥王之劍。從极乐净土之战中唯一返回的瞬也決定跟隨雅典娜同行,然而,雅典娜長期与诸神展開鬥爭已经引起許多奥利匹斯山諸神的憤怒,(特別是雅典娜的姐姐月神阿爾忒彌斯)。雅典娜決心即使她要面對懲處也要拯救星矢的生命,她與時間之神柯羅諾斯做個交易穿越的時空抵達前聖戰的聖域。 另一方面在前圣战时代,上代天馬星座的聖鬥士天馬與喜愛繪畫的溫柔少年亞倫互為摯友關系,在聖域中剛從青銅聖鬥士上升為黃金聖鬥士的童虎和史昂得知冥王的人間體所在的地方,於是他們尚未獲得較黃的同意私自行動。當童虎和史昂發現亞倫是冥王的人間體正要襲擊他時,天馬卻出現卻穿上天馬星座的青銅聖衣並向童虎和史昂揮拳相向。但天馬因為實力懸殊而被打倒在地於是在趁亂之際帶亞倫逃走,卻不知道有人蠢蠢欲動想要對亞倫下手。此時的聖域不僅正遭受冥鬥士的攻擊,更有部分黃金聖鬥士選擇投靠冥王。而且在背後還有傳說中的『第十三位黃金聖鬥士蛇夫座』正策劃推翻雅典娜藉此顛覆聖域......眼看在前圣战时代更有空前严峻的挑战與試煉在等待著雅典娜,與此同時跟隨在雅典娜身旁的瞬、冰河、紫龍與一輝也迅速往前圣战时代展開他們的戰鬥。 衍生作品 聖鬥士星矢Episode G 聖鬥士星矢Episode G,作者為岡田芽武,於2002年12月19日開始,在秋田書店月刊《Champion RED》連載。 THE LOST CANVAS冥王神話 第二個冥王神話——《聖鬥士星矢THE LOST CANVAS冥王神話》也於2006年8月24日開始發表,同樣刊登在《週刊少年Champion》上。作者为手代木史織。故事的背景發生在18世紀的歐洲,整個故事講述前天馬座與雅典娜以及冥王哈帝斯的關係。2007年在香港推出中文版,由香港玉皇朝集團出版,2010年中国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聖鬥少女翔 作者久织ちまき,在「聖鬥士星矢 聖鬥少女翔」中,将首次出现身穿小马座圣衣的女性圣斗士“圣斗少女(Saintheia)”。圣斗少女是侍奉雅典娜的生活起居的特殊的聖鬥士。主角翔子是小马座,绝招是小马流星拳,協助雅典娜對抗專門逃撥紛亂鬥爭的邪神艾莉絲(Eris)。剧情是從銀河擂台戰前夕開始,跟星矢的故事同步發生。 動畫 東映動畫製作的電視動畫版,內容包括《銀河擂台篇》、《教皇的刺客篇》、《黃道十二宮篇》、《北歐希蒂女王篇》及《海王波塞冬篇》,由于当年漫画连载至冥王哈迪斯篇时,漫画人气下滑以至于匆匆完结,因此,直至2002年,《冥王篇》才以OVA形式正式動畫化。 電視版 電視版共114話,日本朝日電視台於1986年10月11日至1989年4月1日的週六晚黃金時段播映《銀河擂台賽篇》、《教皇的刺客篇》、《白銀聖鬥士篇》、《黃道十二宮篇》、《北歐篇》及《海王波塞冬篇》。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則於取得版權後,在1990年1月6日至1991年4月28日每逢星期日00:00至01:00播映(由於血腥暴力內容,故在深夜播出),成為全港首套在深夜時段播映的動畫並開創了香港電視台常規深夜動畫時段的先河,其中播至黃道十二宮金牛宮時,因需轉播1990年世界盃賽事而停播一個月,TVB及ATV隨後更引入多套尺度大膽的電視動畫及OVA在深夜時段播出。電視台以無刪剪版本宣傳,實際上有刪去部分過於血腥暴力畫面及原裝片頭及片尾,與宣稱不符,從二十集開始用上由譚耀文主唱的粵語版主題曲取代電視台自製的純音樂片頭。有趣的是,無線電視首播時曾漏播其中一集,後來於授權推出的粵語配音版DVD中重見天日。 此外,中國大陸約於90年代初引進《聖鬥士星矢》,由瀋陽電視台和廣州電視傳播中心聯合譯制。随後在國内BTV等地方電視台熱播,風靡一時。 《銀河擂台賽篇》 英雄傳說復活! 燃燒!天馬流星拳 白鳥!冰原戰士 天龍!無敵之拳和盾 奇蹟的復活!友情的小宇宙 鳳凰!地獄戰士 爭奪!黃金聖衣 打敗!暗黑鳳凰軍團 《暗黑聖斗士篇》 強敵!暗黑四天王現身 紫龍 危險!聖衣的墳墓 決戰!恐怖的黑死拳 抓住!友情的星雲鎖 燃燒著!火焰一擊 失敗!幻魔拳 終於身世大白!一輝之謎 《黃金聖衣爭奪篇》 巨大!杜拉狄斯的猛襲 拯救!沙織的危機 加勒比海之幽靈聖鬥士 生與死的魔界島血戰 認真的決戰!莎爾娜的反擊 無情!師徒的對戰 火燄中復活!不死身的一輝 《教皇的刺客篇》 白銀聖鬥士!超級刺客 天馬飛翔!彗星的表現 戰鬥!女神雅典娜的真相 是敵是友!鋼鐵聖鬥士 星矢化成石頭!美杜莎之盾 天龍!拚命一擊 誘拐!襲擊沙織的烏鴉軍團 燃燒著!愛的小宇宙 幻魔!生死線 大爆發!死亡皇后島 龍虎激戰!天龍之淚 再見吧朋友!安靜睡眠吧 生死之旅!張開天龍之眼 震驚!12件黃金聖衣 面具的叫喊!是愛是死 激戰!黃金聖鬥士 光速!超光速的強拳 《聖域十二宮篇》 前進!我們的旅程 聖域大決戰!雅典娜的最大危機 最終的小宇宙!第七感 大惡戰!金牛宮的戰鬥 雙子宮!光與黑的迷宮 恐怖!往異次元的漂流 吠叫!攻防一致的星雲鎖 再見冰河!勇者睡眠了 天龍!死之國甦醒 愛!春麗的祈禱 昇龍!紫龍憤怒的小宇宙 不明!無牙的黃金獅子 亞力士!傳說的魔皇拳 男子漢!在愛中死去的卡西歐士 一輝!被折去翼的鳳凰 永遠的友情!呼叫雅典娜 沙加!神一般之男 不存在的恐怖!張開眼睛的沙加 壯烈!友情消失的一輝 甦醒的白鳥!生與死與愛 冰河的復活!生命回復 是降是死!翼是有限制的 前進冰河!自豪光榮的勇者 響亮!聖域的黃金聖衣 少年!他們是受女神委託的 聖劍咆叫!修羅對天龍 啊 紫龍!星消失了 再見了!是師父是朋友 美的戰士!阿布羅狄 惡宮毒玫瑰!死的花香 安息!瞬、最後的微笑 火燄時計消失!教皇的真正身份 星矢 前進!朋友的逝去 友情的結集!女神的根源 《北歐亞斯格特篇》 極北之敵!傳說的神鬪士 希露達!漸入魔道的女神 巨人特路!憎惡的小宇宙 巨星之淚!為希露達而死 咬牙切齒!北方之狼芬尼路 悲哀!狼爪光速拳之宿命 於冰原消失!悲傷的呼號 弗尼亞!為愛而來的死鬪 舞動白鳥!冰裡的灼熱地獄 妖異之豎琴!引導瞬受死之序曲 死的宣言!豎琴鎮魂曲 悲哀的勇者!冰涷的憎惡 不死鳥!燃至深紅的翅膀 魔紫水晶!聖鬪士的墓場 炎之劍!可怕的野心 邪惡之祭物!精靈之森林 回頭的星矢!昇龍之小宇宙 燃燒 瞬!黑牙所隱藏之謎 旋渦!瞬的究極星雲氣流 巴特!宿命的雙子星 兄弟情結!史特眠於祖國 高雅的使者!甦醒之傳說騎士 雙龍對戰!十萬分之一的取勝機會 海魔女!美妙的死亡曲調 奇跡出現!奧丁聖衣 雅典娜!永遠高貴的禱告 《海皇波塞冬篇》 海皇波塞冬出現!聖戰再度展開 一定要將之粉碎!七海中之巨柱們 發出神秘的光輝!金色的青銅聖衣 危險 瞬!可怕的魔獸之牙 屠魔獸!不滅之黃金鎖 聖劍!棲宿在右腕的修羅之魂 夢無痕!再會卻是死的約會 心之獵人!無情的隆奈狄斯 艾薩克!擁有冰的心之男 努力吧貴鬼!悲哀的決鬪 聽吧!雅典娜的美妙歌聲 朋友!讓我們死時也在一起吧 兩個的靈魂!海皇復活之道 把海皇射倒吧!黃金的一矢 併發著光輝的友情之星!永遠之少年傳說 OVA版 冥王篇 1990年,車田正美已繪畫好《冥王篇》大部份情節並發行漫畫,但漫畫最後部份並無交代冥王黑帝斯之死,導致讀者不滿,及後車田正美倍感壓力,於是修改重繪最终结局刊登在該年《週刊少年Jump》的增刊號《V Jump》及單行漫畫裡,由于当年漫画连载至冥王哈迪斯篇时,漫画人气下滑以至于要面临被腰斩的境地,因此未將冥王篇動畫化。 在1989的動畫完結後,一直流傳《冥王篇》將會動畫化的消息。直至有法國爱好者創作了自家的《冥王篇》同人动画(两段动画分别是叹息之墙爆破后五青铜的感慨,以及一辉和潘多拉争夺瞬加上冥王篇自制OP,后来还自制了几段“宙斯篇”动画)後極受歡迎,各地星矢迷要求日本方面將《冥王篇》動畫化的愿望在13年後得以實現。日本自1989年4月播出海王篇最後一集後,事隔13年才有新動畫上映,2002年東映動畫決定繼續製作聖鬥士星矢動畫,包括一直未被動畫化的冥王篇及新故事《天界篇序章》。 冥王篇OVA動畫版以漫畫版為藍本,修正了電視動畫版一些矛盾內容。如卡妙於冥王篇中修正為冰河師父而非電視版的師公。電視動畫版的原創人物不會出現在OVA版。 2002年12月開始,東映動畫逐步將漫畫版《冥王篇》以OVA形式動畫化,先是《冥王黑帝斯十二宮篇》,接著《冥王黑帝斯冥界篇》前章及後章(情節對應漫畫版《冥王篇》進入冥界第一獄至嘆息之牆一段)亦分別於2005年12月和2006年12月動畫化,於PSTV收費電視頻道先行播映,後以DVD形式發售。2007年6月28日,車田正美官方網站內正式公佈《冥王黑帝斯極樂世界篇》決定製作的消息。 《冥王黑帝斯十二宮篇》 新的聖戰即將到來 慟哭的三人 蠢蠢欲動的身影 半神的贖罪 短暫的重逢 古代的鬥士 黑衣人群 猶疑時刻 矜持的邊際
另一方面在前圣战时代,上代天馬星座的聖鬥士天馬與喜愛繪畫的溫柔少年亞倫互為摯友關系,在聖域中剛從青銅聖鬥士上升為黃金聖鬥士的童虎和史昂得知冥王的人間體所在的地方,於是他們尚未獲得較黃的同意私自行動。當童虎和史昂發現亞倫是冥王的人間體正要襲擊他時,天馬卻出現卻穿上天馬星座的青銅聖衣並向童虎和史昂揮拳相向。但天馬因為實力懸殊而被打倒在地於是在趁亂之際帶亞倫逃走,卻不知道有人蠢蠢欲動想要對亞倫下手。此時的聖域不僅正遭受冥鬥士的攻擊,更有部分黃金聖鬥士選擇投靠冥王。而且在背後還有傳說中的『第十三位黃金聖鬥士蛇夫座』正策劃推翻雅典娜藉此顛覆聖域......眼看在前圣战时代更有空前严峻的挑战與試煉在等待著雅典娜,與此同時跟隨在雅典娜身旁的瞬、冰河、紫龍與一輝也迅速往前圣战时代展開他們的戰鬥。 衍生作品 聖鬥士星矢Episode G 聖鬥士星矢Episode G,作者為岡田芽武,於2002年12月19日開始,在秋田書店月刊《Champion RED》連載。 THE LOST CANVAS冥王神話 第二個冥王神話——《聖鬥士星矢THE LOST CANVAS冥王神話》也於2006年8月24日開始發表,同樣刊登在《週刊少年Champion》上。作者为手代木史織。故事的背景發生在18世紀的歐洲,整個故事講述前天馬座與雅典娜以及冥王哈帝斯的關係。2007年在香港推出中文版,由香港玉皇朝集團出版,2010年中国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聖鬥少女翔 作者久织ちまき,在「聖鬥士星矢 聖鬥少女翔」中,将首次出现身穿小马座圣衣的女性圣斗士“圣斗少女(Saintheia)”。圣斗少女是侍奉雅典娜的生活起居的特殊的聖鬥士。主角翔子是小马座,绝招是小马流星拳,協助雅典娜對抗專門逃撥紛亂鬥爭的邪神艾莉絲(Eris)。剧情是從銀河擂台戰前夕開始,跟星矢的故事同步發生。 動畫 東映動畫製作的電視動畫版,內容包括《銀河擂台篇》、《教皇的刺客篇》、《黃道十二宮篇》、《北歐希蒂女王篇》及《海王波塞冬篇》,由于当年漫画连载至冥王哈迪斯篇时,漫画人气下滑以至于匆匆完结,因此,直至2002年,《冥王篇》才以OVA形式正式動畫化。 電視版 電視版共114話,日本朝日電視台於1986年10月11日至1989年4月1日的週六晚黃金時段播映《銀河擂台賽篇》、《教皇的刺客篇》、《白銀聖鬥士篇》、《黃道十二宮篇》、《北歐篇》及《海王波塞冬篇》。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則於取得版權後,在1990年1月6日至1991年4月28日每逢星期日00:00至01:00播映(由於血腥暴力內容,故在深夜播出),成為全港首套在深夜時段播映的動畫並開創了香港電視台常規深夜動畫時段的先河,其中播至黃道十二宮金牛宮時,因需轉播1990年世界盃賽事而停播一個月,TVB及ATV隨後更引入多套尺度大膽的電視動畫及OVA在深夜時段播出。電視台以無刪剪版本宣傳,實際上有刪去部分過於血腥暴力畫面及原裝片頭及片尾,與宣稱不符,從二十集開始用上由譚耀文主唱的粵語版主題曲取代電視台自製的純音樂片頭。有趣的是,無線電視首播時曾漏播其中一集,後來於授權推出的粵語配音版DVD中重見天日。 此外,中國大陸約於90年代初引進《聖鬥士星矢》,由瀋陽電視台和廣州電視傳播中心聯合譯制。随後在國内BTV等地方電視台熱播,風靡一時。 《銀河擂台賽篇》 英雄傳說復活! 燃燒!天馬流星拳 白鳥!冰原戰士 天龍!無敵之拳和盾 奇蹟的復活!友情的小宇宙 鳳凰!地獄戰士 爭奪!黃金聖衣 打敗!暗黑鳳凰軍團 《暗黑聖斗士篇》 強敵!暗黑四天王現身 紫龍 危險!聖衣的墳墓 決戰!恐怖的黑死拳 抓住!友情的星雲鎖 燃燒著!火焰一擊 失敗!幻魔拳 終於身世大白!一輝之謎 《黃金聖衣爭奪篇》 巨大!杜拉狄斯的猛襲 拯救!沙織的危機 加勒比海之幽靈聖鬥士 生與死的魔界島血戰 認真的決戰!莎爾娜的反擊 無情!師徒的對戰 火燄中復活!不死身的一輝 《教皇的刺客篇》 白銀聖鬥士!超級刺客 天馬飛翔!彗星的表現 戰鬥!女神雅典娜的真相 是敵是友!鋼鐵聖鬥士 星矢化成石頭!美杜莎之盾 天龍!拚命一擊 誘拐!襲擊沙織的烏鴉軍團 燃燒著!愛的小宇宙 幻魔!生死線 大爆發!死亡皇后島 龍虎激戰!天龍之淚 再見吧朋友!安靜睡眠吧 生死之旅!張開天龍之眼 震驚!12件黃金聖衣 面具的叫喊!是愛是死 激戰!黃金聖鬥士 光速!超光速的強拳 《聖域十二宮篇》 前進!我們的旅程 聖域大決戰!雅典娜的最大危機 最終的小宇宙!第七感 大惡戰!金牛宮的戰鬥 雙子宮!光與黑的迷宮 恐怖!往異次元的漂流 吠叫!攻防一致的星雲鎖 再見冰河!勇者睡眠了 天龍!死之國甦醒 愛!春麗的祈禱 昇龍!紫龍憤怒的小宇宙 不明!無牙的黃金獅子 亞力士!傳說的魔皇拳 男子漢!在愛中死去的卡西歐士 一輝!被折去翼的鳳凰 永遠的友情!呼叫雅典娜 沙加!神一般之男 不存在的恐怖!張開眼睛的沙加 壯烈!友情消失的一輝 甦醒的白鳥!生與死與愛 冰河的復活!生命回復 是降是死!翼是有限制的 前進冰河!自豪光榮的勇者 響亮!聖域的黃金聖衣 少年!他們是受女神委託的 聖劍咆叫!修羅對天龍 啊 紫龍!星消失了 再見了!是師父是朋友 美的戰士!阿布羅狄 惡宮毒玫瑰!死的花香 安息!瞬、最後的微笑 火燄時計消失!教皇的真正身份 星矢 前進!朋友的逝去 友情的結集!女神的根源 《北歐亞斯格特篇》 極北之敵!傳說的神鬪士 希露達!漸入魔道的女神 巨人特路!憎惡的小宇宙 巨星之淚!為希露達而死 咬牙切齒!北方之狼芬尼路 悲哀!狼爪光速拳之宿命 於冰原消失!悲傷的呼號 弗尼亞!為愛而來的死鬪 舞動白鳥!冰裡的灼熱地獄 妖異之豎琴!引導瞬受死之序曲 死的宣言!豎琴鎮魂曲 悲哀的勇者!冰涷的憎惡 不死鳥!燃至深紅的翅膀 魔紫水晶!聖鬪士的墓場 炎之劍!可怕的野心 邪惡之祭物!精靈之森林 回頭的星矢!昇龍之小宇宙 燃燒 瞬!黑牙所隱藏之謎 旋渦!瞬的究極星雲氣流 巴特!宿命的雙子星 兄弟情結!史特眠於祖國 高雅的使者!甦醒之傳說騎士 雙龍對戰!十萬分之一的取勝機會 海魔女!美妙的死亡曲調 奇跡出現!奧丁聖衣 雅典娜!永遠高貴的禱告 《海皇波塞冬篇》 海皇波塞冬出現!聖戰再度展開 一定要將之粉碎!七海中之巨柱們 發出神秘的光輝!金色的青銅聖衣 危險 瞬!可怕的魔獸之牙 屠魔獸!不滅之黃金鎖 聖劍!棲宿在右腕的修羅之魂 夢無痕!再會卻是死的約會 心之獵人!無情的隆奈狄斯 艾薩克!擁有冰的心之男 努力吧貴鬼!悲哀的決鬪 聽吧!雅典娜的美妙歌聲 朋友!讓我們死時也在一起吧 兩個的靈魂!海皇復活之道 把海皇射倒吧!黃金的一矢 併發著光輝的友情之星!永遠之少年傳說 OVA版 冥王篇 1990年,車田正美已繪畫好《冥王篇》大部份情節並發行漫畫,但漫畫最後部份並無交代冥王黑帝斯之死,導致讀者不滿,及後車田正美倍感壓力,於是修改重繪最终结局刊登在該年《週刊少年Jump》的增刊號《V Jump》及單行漫畫裡,由于当年漫画连载至冥王哈迪斯篇时,漫画人气下滑以至于要面临被腰斩的境地,因此未將冥王篇動畫化。 在1989的動畫完結後,一直流傳《冥王篇》將會動畫化的消息。直至有法國爱好者創作了自家的《冥王篇》同人动画(两段动画分别是叹息之墙爆破后五青铜的感慨,以及一辉和潘多拉争夺瞬加上冥王篇自制OP,后来还自制了几段“宙斯篇”动画)後極受歡迎,各地星矢迷要求日本方面將《冥王篇》動畫化的愿望在13年後得以實現。日本自1989年4月播出海王篇最後一集後,事隔13年才有新動畫上映,2002年東映動畫決定繼續製作聖鬥士星矢動畫,包括一直未被動畫化的冥王篇及新故事《天界篇序章》。 冥王篇OVA動畫版以漫畫版為藍本,修正了電視動畫版一些矛盾內容。如卡妙於冥王篇中修正為冰河師父而非電視版的師公。電視動畫版的原創人物不會出現在OVA版。 2002年12月開始,東映動畫逐步將漫畫版《冥王篇》以OVA形式動畫化,先是《冥王黑帝斯十二宮篇》,接著《冥王黑帝斯冥界篇》前章及後章(情節對應漫畫版《冥王篇》進入冥界第一獄至嘆息之牆一段)亦分別於2005年12月和2006年12月動畫化,於PSTV收費電視頻道先行播映,後以DVD形式發售。2007年6月28日,車田正美官方網站內正式公佈《冥王黑帝斯極樂世界篇》決定製作的消息。 《冥王黑帝斯十二宮篇》 新的聖戰即將到來 慟哭的三人 蠢蠢欲動的身影 半神的贖罪 短暫的重逢 古代的鬥士 黑衣人群 猶疑時刻 矜持的邊際 金色的衝突 震撼的聖域 女神的聖衣 決戰的清晨 《冥王黑帝斯冥界篇前章》 強渡!阿格龍河 肅穆的法庭 傳說的聖鬥士!奧路菲 奧路菲 悲傷的鎮魂歌 黑帝斯!驚愕的附體 激戰!通向朱迪卡之路 《冥王黑帝斯冥界篇後章》 (07)神罰!最終日蝕 (08)一輝!慟哭之拳
4 2005年1月正式公開發表的BVE4取消了BVE2的輔助視窗及取消支援RW-{zh:文件;zh-hans:文件;zh-tw:檔案;zh-hk:檔案;}--{zh:格式;zh-hans:格式;zh-tw:格式;zh-hk:延伸;}-的路線,加入視野放大縮小、駕駛台的光暗、按鍵變更等功能,以更真實的全畫面取代,另外採用DLL增加了列車的各種新功能,如信號、儀表、雨刷、列車保安裝置等等,幀率更提高至60fps,需要在微軟 .NET平台方能運行,因為DirectX 10不支援而無法在Windows Vista運行。此版本的路線亦能與Hmmsim上遊玩。 BVE 5 2008年7月Mackoy正式發表開發BVE5,主要原因是BVE4無法在Windows Vista運行,因此以新的程式語法重新編寫BVE5。從目前體驗版本得知路線、車輛將使用新的指令語法、句法和如同OpenBVE取消25m的區塊限制等,物件僅能使用微軟 DirectX物件檔案(.x -{zh:格式;zh-hans:格式;zh-tw:格式;zh-hk:延伸;}-)。自2011年9月起正式開放下載,目前開發至5.7版(2017年3月17日公開)。此外從Ver.im0.8開始,對向列車以及平交道、鐵路號誌、沿線公路上的汽車等物件在遊戲中皆能以動態形式呈現,克服了歷代BVE遊戲中除了玩家的列車外其餘物-{}-件皆為靜止不動的缺點。 BVE 6 2020年6月21日,Mackoy公開BVE6的正式候補版。 2020年9月23日,BVE6正式版開放下載。 衍生程式 openBVE(Train Simulation Framework) 2008年4月由reschanger所發表的 openBVE(現稱Train Simulation Framework)並非BVE的新版本,但成為新一代能夠執行BVE2、BVE4路線及車輛規格所編寫的列車駕駛模擬器,開發主因為BVE並非一個開放源碼和跨平台的軟件,還有 BVE 的後續版本開發遲緩。Train Simulation Framework的特色包括使用OpenGL(圖形)、OpenAL(音效)處理而非支援 DirectX,並可以經由 Mono或Wine在Linux和OS X平台上使用,而且增加了功能包括車内外視角自由觀察、立體駕駛室等。 列車操控 BVE 的列車可由鍵盤或所用的控制桿來操控。 除了普通的向前、向後、加速、制動(減速)等功能外,BVE亦支援多種列車操控功能,例如自動行車操作 (ATO)及緊急制動等。 路線和列車的製作 路線和列車的定義是由多個純文字檔案組成。 檔案延伸 在 BVE1.22版本,路線的副檔名是 RW,而物件的副檔名是 B3D,所謂的物件就是 3D圖型。 BVE 2.0~2.63 的版本則新支援的 CSV -{zh:文件;zh-hans:文件;zh-tw:檔案;zh-hk:檔案;}-格式。無論是定義路線還是物件,均可以 CSV 的形式儲存。 目前的 4.2 版本已取消支援 RW -{zh:文件;zh-hans:文件;zh-tw:檔案;zh-hk:檔案;}-延伸的路線。此版本亦局部支援微軟 DirectX物件檔案(.x -{zh:格式;zh-hans:格式;zh-tw:格式;zh-hk:延伸;}-)。 圖形 部份純色的圖形可透過程式碼直接於路線或列車檔中定義。其他圖形則必需以點陣圖 (BMP) 格式儲存,並於定義路線或列車的檔案中取用。 聲音 在 BVE 的所有聲音均以簡單的 WAV 格式儲存,並由定義路線或列車的檔案取用。 輔助工具 官方輔助工具 除了模擬器的軟件外, BVE 的官方網站還提供了一些輔助工具(除特別註明外均有日文及英文版本提供): 軌道檢視器(Track Viewer):用以開啟並觀看 RW 或 CSV 格式的路線檔。 物件檢視器(Structure Viewer):用以開啟並觀看 B3D 或 CSV 格式的景物檔。 最新的版本更可讀入及輸出 DirectX 靜態景物。 -{zh:摩打;zh-hans:摩打;zh-tw:動力;zh-hk:摩打;}-編輯器(Motor Editor):用以編輯列車運行的聲音。 -{zh:列車;zh-hans:列車;zh-tw:車輛;zh-hk:列車;}-編輯器(Train Editor):(日)用以設定列車性能。 儀錶背景製作器(Gauge):(日)用以製作刻度平均的儀錶背景。 物-{}-件鏡像器(Mirror):(日)輸入某物-{}-件,產生的物-{}-件左右倒轉,方便玩家觀看、編輯及修改。 B3D-CSV物件格式轉換器(B3D to CSV
在 BVE1.22版本,路線的副檔名是 RW,而物件的副檔名是 B3D,所謂的物件就是 3D圖型。 BVE 2.0~2.63 的版本則新支援的 CSV -{zh:文件;zh-hans:文件;zh-tw:檔案;zh-hk:檔案;}-格式。無論是定義路線還是物件,均可以 CSV 的形式儲存。 目前的 4.2 版本已取消支援 RW -{zh:文件;zh-hans:文件;zh-tw:檔案;zh-hk:檔案;}-延伸的路線。此版本亦局部支援微軟 DirectX物件檔案(.x -{zh:格式;zh-hans:格式;zh-tw:格式;zh-hk:延伸;}-)。 圖形 部份純色的圖形可透過程式碼直接於路線或列車檔中定義。其他圖形則必需以點陣圖 (BMP) 格式儲存,並於定義路線或列車的檔案中取用。 聲音 在 BVE 的所有聲音均以簡單的 WAV 格式儲存,並由定義路線或列車的檔案取用。 輔助工具 官方輔助工具 除了模擬器的軟件外, BVE 的官方網站還提供了一些輔助工具(除特別註明外均有日文及英文版本提供): 軌道檢視器(Track Viewer):用以開啟並觀看 RW 或 CSV 格式的路線檔。 物件檢視器(Structure Viewer):用以開啟並觀看 B3D 或 CSV 格式的景物檔。 最新的版本更可讀入及輸出 DirectX 靜態景物。 -{zh:摩打;zh-hans:摩打;zh-tw:動力;zh-hk:摩打;}-編輯器(Motor Editor):用以編輯列車運行的聲音。 -{zh:列車;zh-hans:列車;zh-tw:車輛;zh-hk:列車;}-編輯器(Train Editor):(日)用以設定列車性能。 儀錶背景製作器(Gauge):(日)用以製作刻度平均的儀錶背景。 物-{}-件鏡像器(Mirror):(日)輸入某物-{}-件,產生的物-{}-件左右倒轉,方便玩家觀看、編輯及修改。 B3D-CSV物件格式轉換器(B3D to CSV converter):(日)能為B3D物件檔轉換格式成 CSV,反之亦然。 駕駛台升級器(Panel Upgrader):(英)匯入舊版列車駕駛台定義檔,輸出BVE第四版適用的新格式。 CSV-X物件格式轉換器(CSV to X converter):(英)能為CSV物件檔轉換格式成 X。 其他愛好者製作的工具 另外,部份網友。亦自行製作了一個能自動建置路線檔的程式:RouteBuilder。 此程式的網頁見「相關鏈接網站」一節。除此以外,尚有不少軟件和試算表幫助使用者計算、製作景物、等等。 缺點 以下是其中幾個關於 BVE 的主要缺點: 由於 BVE2 並未提供有效的字串轉換功能,很多由亞洲玩家設計的列車或路線需要經過重整才能在使用其他亞洲、西歐字元編碼的電腦上運行。 同上述問題,使用逗號為小數點的國家在讀取使用句點做小數點的國家製作之路線時,玩家需在控制面板中變更小數符號、數字分位符號、清單分隔字元更換,避免造成-{zh:景物;zh-hans:景物;zh-tw:場景;zh-hk:景物;}-發生錯誤,甚至無法執行。 在 BVE1至BVE4中,唯一移動的東西就是玩家駕駛的列車,其他周圍的事物是靜態的。所以,玩家在中途遇到的移動物-{}-件(如迎面而來的另一列車)在 BVE 看來是完全靜止的。(此項缺點已在BVE5中克服) 缺少列車車燈燈光效果、駕駛視角受到控制無法改變,無法開發車輛的各種特別任務或製作折返形式的路線有限制,路線及物件能夠使用簡單、基本的程式開發、編輯,但是在無「-{zh-cn:所见即所得;zh-tw:所見即所得;zh-hk:所視即所得;}-」的製作程式下,部份對空間感不佳之玩家花費不少時間研究而認為過於麻煩。 相關條目 列车模拟器 免費軟件 鐵道迷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BVE 官方網站 BVE Trainsim web site(日語) openBVE
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参见 合同异 名家 魏國 莊子 参考 《莊子·天下篇》 《庄子·徐无鬼》 附註 名家 春秋战国政治人物
南方无穷而有穷。 今日适越而昔来。 连环可解也。 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也。 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参见 合同异 名家 魏國 莊子 参考 《莊子·天下篇》 《庄子·徐无鬼》 附註 名家
Hsin-yuan Tu, Matsuo Tsukada, Richard J. Pearson, and Tse-min Hsu.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淡水河溯源數位博物館,2000,大坌坑遺址,見早期人類的佔居:史前人類。台北:淡水河溯源數位博物館。(引用於2004年11月5日)。 何傳坤,2003,淺談台灣北部史前文化。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引用於2004年11月5日)。 奇美博物館-南科館,nd,考古文物區說明。台南:奇美博物館-南科館。(引用於2004年10月25日) 。 中央研究院,nd,大坌坑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引用於2004年10月25日) 。 相關條目 台灣史前時期 台灣歷史年表 台灣古蹟列表 新石器時代 大坌坑文化 圓山遺址 圓山文化 十三行文化 台灣原住民 淡水河 卑南文化 長濱文化 芝山岩文化 外部連結
the collaboration of Ch'ao-ch'i Lin, Minze Stuiver, Hsin-yuan Tu, Matsuo Tsukada, Richard J. Pearson, and Tse-min Hsu.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淡水河溯源數位博物館,2000,大坌坑遺址,見早期人類的佔居:史前人類。台北:淡水河溯源數位博物館。(引用於2004年11月5日)。 何傳坤,2003,淺談台灣北部史前文化。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引用於2004年11月5日)。
地理 象山县主体为一半岛,境内山岭起伏,山地面积占71%,东搬山海拔810.8米,是境内最高峰,也是与宁海县的界山。平原以东部的南庄平原和西南的定山平原面积最大,分别被称为“上八万(亩)”和“下八万(亩)”。 行政区划 下辖3街道、10镇、5乡,12个社区、43个居民区、713个行政村: 。 人口 2020年末,根據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县常住人口为567665人,十年共增加64386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2.82,与十年前的101.39比略有提高。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2人,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减少了0.36人,家庭户规模缩小。 历史 考古发现,早在6000年前,象山的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耕海牧渔,繁衍生息,孕育了灿烂的“塔山文化”。明初所建昌国卫城与爵溪、钱仓等千户所的抗倭设防遗址,以及明末张煌言屯兵抗清遗蹟等,给象山留下了宝贵的海防文化。千百年来,象山渔民与海相依,创造了具有深厚底蕴的渔文化。目前,全县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4个,石浦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名人 明初刑部尚书钱唐 明朝杰出外交家俞士吉 一代鸿儒陈汉章 左联五烈士之一殷夫 国民党高级将领徐培根
著名景点: 松兰山滨海旅游度假区 象山影视城 中国渔村 石浦渔港古城 教育 主要学校: 浙江省象山中学 浙江省象山县第三中学 浙江省象山县第二中学 特产 象山白鹅: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参考资料 外部资源 象山县人民政府 象山塔山遗址新发现 中国宁波网.象山支站
学术界考证契丹的起源,有30余种说法。《晋书》称契丹为轲比能之后。《契丹国志》引用白马青牛传说,指契丹为白马青牛仙人之后,发源于木叶山;更早以前的传说,又指契丹始祖为奇首可汗,发源于都庵山。后来的元朝人修订《辽史》时,将两则不同的传说混为一谈。 契丹早期历史以神话传说为主。一种说法契丹源于東胡後裔鮮卑的柔然部。柔然部戰敗於鮮卑拓跋氏的北魏。其中北柔然退到外興安嶺一帶,成為蒙古人的祖先室韋。而南柔然避居今內蒙古的西喇木倫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區,以聚族分部的組織形式過著遊牧和漁獵的氏族社會生活。另一個說法則認為契丹源自宇文部鮮卑。 根据《金史》记载,契丹以原意為鑌鐵的“契丹”一詞作為民族稱號,來象徵契丹人頑強的意志和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他们的语言属蒙古語系(或阿爾泰語系假说),但受到通古斯語的強烈影響。歷史文獻最早記載契丹族開始於405年,553年的北齊時期,高洋曾大破契丹。另一说他们与庫莫奚是宇文部。 語言 現代語言學家認為契丹語屬於蒙古語系,與現代蒙古語同源於古代蒙古語。 民族文化 契丹人的衣食住行、風俗習慣與漢人不同。契丹人髡发,服裝通常為長袍左衽,圓領窄袖,褲腳放靴筒內。女人袍內著裙,亦穿長筒皮靴。腰外系蹀躞帶,上掛金玉、水晶和琥珀等飾件,還有隨時可用的火石、筷子、餐具刀等。契丹人無論男女皆髡髮。男子在兩鬢各留一綹頭髮,別處的頭髮全剃光。婦女僅剃沿前額邊的頭髮。 契丹人住所為氈帳,皇帝的御帳稱為捺缽。辽朝契丹人只有皇族帐和-{后}-族帐的人才有姓,两帐之外的其他契丹人是没有姓的。契丹贵族只有“耶律”和“蕭”兩個姓氏,由於耶律阿保機本人嚮往蕭何輔助劉邦的典故,將拔里氏、乙室氏賜姓蕭氏,同時耶律氏又稱劉氏。耶律德光將述律氏賜姓蕭氏。此外依附契丹的奚也姓萧。 “耶律”和“蕭”二姓互為婚姻,婚俗特點是同姓不婚,娶親不論輩分,異姓近親结婚、離婚和再嫁均不受限制。早期尚有姐亡妹續,近親结婚的習慣。 根据辽金史学家刘浦江等人的研究,契丹人与蒙古人名类似,采用父子连名制,包括乳名(辽代汉文文献称“小字”)和第二名(汉文称“字”),全称时则第二名在前,乳名在后。 契丹貴族盛行厚葬,遼陳國公主與駙馬墓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保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豐富的契丹大貴族墓葬,出土的兩套有金花銀枕、鎏金銀冠、金面具、銀絲網絡、金花銀靴組成的殯葬服飾,完整的體現了貴族的殯葬習俗。耶律羽之墓室豪華富麗,天下奇珍瑰寶盡匯其中。 後裔 契丹人大多融入其他中國北方的民族,如漢族、蒙古族、滿族等。在中亞,哈薩克人的中玉茲乃蠻部有契丹遺民,吉爾吉斯人也有契丹(哈剌契丹)部落;在北高加索的諾蓋人和烏拉爾山一帶的巴什基爾人中也融入了契丹人,在欽察部中契丹欽察與托里欽察是契丹與當地人的後裔。 據DNA鑑定,目前中國的達斡爾族很可能是契丹大賀氏的後裔。另外在中國雲南被稱為“本人”的族群,根據家譜記載,是隨蒙古軍隊出征而留在當地的契丹後裔。成吉思汗曾經把一批契丹人趕入高麗,朝鮮半島北部曾經叫契丹場。乌梁海有部分人來自契丹。而現代DNA通過分析古代契丹女屍與現代達斡爾、鄂溫克、蒙古族和漢族等人群的血樣比較後,得出達斡爾族與契丹有最接近的遺傳關係,為契丹人後裔。 契丹作為中國的別稱 由于金帐汗国自13世纪至15世纪长期是欧洲的霸主,而蒙古人称中国北方为契丹,后该词泛指中国,欧洲人深感金帐汗国的强大,所以在此期间兴起的斯拉夫语族和突厥语族诸民族均以契丹为中原政权的代名词。现在仍有十几个国家将中国称为“契丹”:斯拉夫语国家(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等)称中国为“”(音:Kitai);突厥语国家(中亚各国)称中国为“Kaitay”、“Kathay”、“Hatay”、“Katay”; 在俄語、古葡萄牙語、古西班牙語,以及中古英語中,整個中國均被稱為“契丹”。在俄語中,中國被稱為「Китай」(發音:Kitai)。英語也有用“”的雅稱來表示中國的情況,如“”(國泰航空,“中國太平洋航空”),而葡萄牙語()和西班牙語()亦然。突厥人說中國時,不論漢人還是契丹,一律使用「黑塔伊」一词。 清代震鈞所著的《天咫偶聞》【卷二•南城】中引述乾隆年間蒙族文人博明的《西斎偶得》:“蒙古呼中國爲‘契塔特’,西洋呼中國爲‘吉代’,皆‘契丹’之轉音也”。 历史领袖 松漠都督府都督 辽朝(契丹)君主列表 延伸阅读 参考文献 研究書目 島田正郎 著,何天明 译:《大契丹國:遼代社會史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傅樂煥 著:《遼史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84)。 愛宕松男 著,邢復禮 譯:《契丹古代史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 Thomas Barfield 著,袁劍
著,邢復禮 譯:《契丹古代史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 Thomas Barfield 著,袁劍 譯:《危險的邊疆:游牧帝國與中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 森安孝夫:〈从渤海到契丹——征服王朝的成立 〉。 參見 烏洛侯 契丹文字 奚 高句麗 室韋 粛慎 女真 西遼 地豆于 東夷 豆莫婁 夫余 渤海国 靺鞨 勿吉 挹婁
二次大戰結束之後,雖然有不少台灣學者陸續前來卑南遺址進行調查,但都未曾做過發掘。1980年,南迴鐵路卑南車站(即今臺東車站)開工,將地下沉睡數千年的遺構、遺物大量揭露,並造成嚴重破壞,而引起輿論及各方的高度關切。台東縣政府遂委託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的宋文薰、連照美兩位教授,進行搶救考古。搶救考古工作共進行13梯次,前後長達9年,成果十分豐碩。無論是發掘面積、出土石棺及遺物數量皆是台灣考古史的空前紀錄,尤其是大量精美玉器重現於世,令人驚艷。 卑南文化 史前考古學文化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此一以卑南遺址為代表的文化體系,於日治末期、戰後初期已為學者所認知,但遲至1976年考古學者宋文薰提出以台東市卑南遺址為代表的「卑南系統的文化」1978年稱「卑南文化」 卑南遺址聚落描述以及出土器物 卑南遺址的範圍相當大,面積超過30萬平方公尺。不但聚落龐大,而且建築物成排分佈,格局嚴謹,已經是頗具組織的社會結構。其住屋略成南北軸向,遙指都蘭山。每棟家屋坐西朝東,遠望溪流與海洋。家屋主體為長方形平面,東西長11.5公尺。南北寬5.5公尺。以板岩石板、大漂石為牆基,木材為柱,屋牆、屋頂葺以竹架、茅草。屋前以石板舖成方形前庭,屋後有橢圓形砌石圈,用來儲存食物及大陶罐。聚落中還有零星分佈的高架榖倉,支柱上配有防鼠板。 狩獵與農耕是卑南文化人的主要生業。他們在山林間獵野豬,在丘陵、平原捕梅花鹿。種植的穀物有旱稻、小米,以「山田燒墾」方式開闢田地。出土的農耕工具相當多,有墾地伐木的石鋤、石斧,收割的石刀、石鎌,舂榖的石杵等。狩獵的主要工具則有石矛、石鏃等。聚落雖然瀕臨卑南大溪,但村民並不擅長捕魚,魚類只是輔助的食物。 長期定居促使族人發展出各類工藝技術。除了農具、獵具等石器外,陶器是日常生活最普遍的用具之一,主要用來盛水、儲物及烹煮。陶器通常是手製,偶而使用轉盤整修技術,以露天方式燒成,火侯較低。外表以橙色素-{面}-為主,少有紋飾。主要器形有罐、缽、小口瓶等容器,以及陶紡輪、陶槌、陶勺、陶匙等工具,也有少許裝飾品如陶珠、陶環,隨葬品如陶偶等。 精緻的玉器最能顯現族人審美觀與工藝技術能力。包括玉與似玉材質製成的頭飾、耳飾(如長條形玉耳飾)、頸飾(如小玉鈴)、胸飾、腕飾、臂飾(如喇叭形環),以及一些非實用性的武器、工具,式樣繁多,風格別具。造形上,以玦形耳飾最富於變化。其中人獸形玦造形可作為代表,已被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選為該館的館徽。這些玉器多為族人平常的裝飾品,人過世後則當作隨葬品長埋地底。從這些玉器的精細程度來判斷,很可能已經有人專門從事玉石飾品製作,並以玉製器物來交易。 此外,有數以千計的石板棺埋在卑南遺址的建築物底部,成帶狀分布,而且與地上建築物的座向相同,顯然意義非比尋常。棺內更有豐富又精美的陪葬玉器、陶器,可見當時人已有靈魂觀念,相信死後另有世界,並且有相沿成俗的喪葬儀禮。出土的家屋與墓葬上下緊密交疊,成為卑南遺址的一大特色。 該遺址也發現了被獵頭的無頭遺骸,很可能是因為族群擴張領域、爭奪自然資源,開始出現部落間的爭戰。 卑南考古遺址的月形石柱 目前國定卑南考古遺址地表上僅存之史前石柱,也是國定卑南考古遺址的重要象徵地標。石柱頂端原本應為圓形穿孔,被發現時已破損僅剩半圓殘孔,因狀似弦月而被稱為「月形石柱」。 根據日治時期學者的紀錄,卑南考古遺址曾有許多石柱豎立於地表,1896年鳥居龍藏在臺灣東部進行調查時,曾在此拍攝紀錄月形石柱的影像,也是最早的紀錄。而1927、1929年鹿野忠雄先生多次調查卑南遺址,發現這些石柱的寬面幾乎都呈北偏東—南偏西走向,且上段皆有穿孔,並繪製月形石柱的簡圖記錄,他認為月形石柱缺口處應是支撐橫柱之用,當地部落族人則說明這些石柱是以前的部落遺留下來的,因此應是房屋結構的一部分。 月形石柱露出地面的高度為447公分,寬153公分、厚19公分,為板岩材質,目前普遍認為月形石柱應為卑南文化時期的建築遺構,距今約3500年前。不過遺址現地並沒有板岩石材,史前人應從至少5公里外採集製作石柱、石板的材料運回來,考量距離以及石材體積重量,石柱應具有特殊意義,且當時的人群應具有一定規模,才能完成這麼繁重的工作。 關於月形石柱的功能意義,除了作為房屋結構的一部分之外,也有人從石柱排列角度「北偏東30度」及太陽升起的方向,推測石柱可能作為天文觀察的工具,但未能證實。 傳說故事 由於月形石柱已屹立在土地上數千年之久,附近居民也流傳著關於石柱的相關傳說故事。在卑南遺址旁的卑南族普悠瑪部落有一個傳說,大意是早期生活在卑南遺址上的是阿美族其中一氏族(Raranges),因為一些糾紛受到了詛咒,降下了地震及大火,原來在遺址上的東西都幾乎化成灰燼,只留下一座座石柱仍屹立不搖。普悠瑪部落族人也因為這個傳說故事而將此地視為禁地。 卑南考古遺址的砌石圈與砌石牆
根據日治時期學者的紀錄,卑南考古遺址曾有許多石柱豎立於地表,1896年鳥居龍藏在臺灣東部進行調查時,曾在此拍攝紀錄月形石柱的影像,也是最早的紀錄。而1927、1929年鹿野忠雄先生多次調查卑南遺址,發現這些石柱的寬面幾乎都呈北偏東—南偏西走向,且上段皆有穿孔,並繪製月形石柱的簡圖記錄,他認為月形石柱缺口處應是支撐橫柱之用,當地部落族人則說明這些石柱是以前的部落遺留下來的,因此應是房屋結構的一部分。 月形石柱露出地面的高度為447公分,寬153公分、厚19公分,為板岩材質,目前普遍認為月形石柱應為卑南文化時期的建築遺構,距今約3500年前。不過遺址現地並沒有板岩石材,史前人應從至少5公里外採集製作石柱、石板的材料運回來,考量距離以及石材體積重量,石柱應具有特殊意義,且當時的人群應具有一定規模,才能完成這麼繁重的工作。 關於月形石柱的功能意義,除了作為房屋結構的一部分之外,也有人從石柱排列角度「北偏東30度」及太陽升起的方向,推測石柱可能作為天文觀察的工具,但未能證實。 傳說故事 由於月形石柱已屹立在土地上數千年之久,附近居民也流傳著關於石柱的相關傳說故事。在卑南遺址旁的卑南族普悠瑪部落有一個傳說,大意是早期生活在卑南遺址上的是阿美族其中一氏族(Raranges),因為一些糾紛受到了詛咒,降下了地震及大火,原來在遺址上的東西都幾乎化成灰燼,只留下一座座石柱仍屹立不搖。普悠瑪部落族人也因為這個傳說故事而將此地視為禁地。 卑南考古遺址的砌石圈與砌石牆 卑南考古遺址的砌石圈與砌石牆為卑南文化時期的結構遺留,主要以橢圓形的礫石堆疊並填土加固而成,單面整齊。砌石圈是圓形封閉的結構,為聚落中的儲藏空間,砌石牆則是堆砌成牆面,具有連續性與方向性,為聚落性的結構,用以區隔不同空間。 卑南遺址是一個定居的聚落遺址,從歷年的發掘成果已揭露豐富且具規模的建築結構,可分為「『砌石圈』—『砌石牆』」、「『立石結構』、『小住屋』及『鋪石地面』」等類型組合,具有不同的功能意義。觀察砌石圈的構築方式,當時的人群先向下挖掘約30~40公分的深度後,揀選較大、較長的橢圓形扁礫石,將礫石以豎立的方式先圍成方形作為結構的基礎,再鋪上較小的礫石並向上堆疊,整體內部深度約150公分,從基礎往上口擴大類似漏斗形狀,開口呈圓形、橢圓形,也有少量的矩形,大小相當一致,口徑大約在150~200公分之間。砌石圈內出土的遺留物皆為陶容器,出土時呈原地破裂而且沒有受到人為擾亂,部分還可見完整的豬、鹿下顎骨,學者據此推測應為儲藏用途。而通常砌石圈位於家屋後方,並由再以礫石堆砌起牆面形成砌石牆以區隔不同的空間,是相對安全的位置。 卑南考古遺址的石板棺 卑南考古遺址之石板棺出土數量及完整性為臺灣首見,自1980搶救發掘工作以來,已出土超過2000具。由於石板棺內常保存相對完整之人骨,並且有大量且精美的陪葬品得以一窺距今3500年前卑南文化的埋葬習俗、社會組織以及工藝技術,提供豐富的研究分析材料,除了研究與展示意義之外,精緻的陪葬品也曾吸引盜墓者及古物商趨之若鶩,因此石板棺的重要性與特殊性可見一斑。 卑南遺址的石板棺主要利用厚度較薄且平整的板岩材質石板,在底部、側邊以及頂部拼裝成長方形的石板棺,棺內大小剛好可容納一個人平躺的大小,亦可反映死者的身高以及年齡,因此研究者也透過測量石板棺長度分析卑南文化社會組成。卑南遺址以長方形石板棺為主,依組合形式分為「卑南型」、「岩灣型」、「中介型」,少數非長方形石板棺則僅頭部有石板保護及無棺葬。埋藏形式以單體埋葬且為仰身直肢葬為主,晚期則出現連續使用同一石板棺之複體葬,石板棺墓葬方向主要呈東北-西南走向,與房屋方位一致,並且可能為室內葬。 石板棺內的陪葬品相當豐富,以玉器的數量及種類最多,包含各式精美玉飾品例如人獸形玉玦、鈴形玉串飾、喇叭形玉環、玉管等特色玉器已登錄為臺灣國寶並典藏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之外,還有各種玉耳飾、管珠等,以及各種製作精良的工具如玉斧、玉矛等。陶器則多以雙豎把罐、豆形器為常見之陪葬容器。 遺址公園的誕生 基於卑南遺址的重要性,宋文薰教授於1982年即建議就地興建野外博物館。1988年,卑南遺址被中華民國內政部列為國家一級古蹟。1991年,中央政府決定將遺址現地規劃為「卑南文化公園」。2002年8月,位於卑南遺址附近臺東市康樂車站的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首先開幕。4個月後,卑南文化公園遊客中心正式對外開放,台灣第一個遺址公園於焉誕生。 2018年卑南文化公園更名為卑南遺址公園。 整個卑南遺址公園的規劃理念,是將遺址視作一個蒼穹博物館。因此,該公園的一個特色,就是可以在園區內看到現場的考古發掘展示。 卑南遺址公園的地址是台東市文化公園路200號。 參考來源 相關文獻及報告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連照美,1982,卑南遺址第109號墓葬及其相關問題。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no. 31:191-221。 連照美,1989,卑南遺址搶救考古發掘始末。考古人類學刊,no. 45:66-84。 連照美、宋文薰,1983,台東縣卑南遺址發掘報告(一)。考古人類學刊,no. 43:117-36。 連照美、宋文薰,1985,卑南遺址發掘資料整理報告.第二卷:墓葬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林志興、林文賢、林娜鈴,1998,卑南遺址的故事。台東市: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 呂理政、夏麗芳,1997,卑南遺址與卑南文化。台東市: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 宋文薰、連照美,1984,卑南遺址發掘資料整理報告.第一卷:遺址發掘與陪葬品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宋文薰、連照美,1986,卑南遺址發掘資料整理報告.第三卷:遺址堆積層次及文化層出土遺物之分析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宋文薰、連照美,1987,卑男遺址第9-10次發掘工作報告。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德外爾理工學院(DeVr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其他主要城市內 亞利桑那大學——位於土桑(一译图桑) 北亞利桑那大學——位於旗竿市(Flagstaff)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位於坦佩和菲尼克斯 雷鳥國際管理學院(现已隶属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安柏瑞德航空大學——位於普雷斯科特 交通 重要機場 鳳凰城天港國際機場 (PHX)——美國航空、西南航空轉運中心 凤凰城鹿谷机场 (DVT) 普雷斯科特机场 (PRC) 斯科茨代尔市机场 (SCF) 图森国际机场 (TUS) 尤马国际机场 (YUM) 重要高速公路 8號州際公路 10號州際公路 40號州際公路 17號州際公路 重要體育團體 美式足球 NFL的亞利桑那紅雀 NCAA的亞利桑那大學野猫(University of Arizona Wildcats) NCAA的亞利桑那州立大学太阳魔(Arizona State Sun Devils) 棒球 大聯盟的亞利桑那響尾蛇 小聯盟的: 土桑角響尾蛇(Tucson Sidewinders,3A級太平洋岸聯盟,母隊:亞利桑那響尾蛇) (新人級) 籃球 NBA的鳳凰城太陽 WNBA的鳳凰城水星 NCAA的亞利桑那大學野貓(University of Arizona Wildcats) 冰球 NHL的亞歷桑那土狼(Arizona Coyotes) 其他 亞利桑那州不實施日光節約時間,全年均使用山區標準時(MST,即UTC-7)。所以亞利桑那州夏季時間與美國西岸的太平洋夏令時(PDT)一致,冬季時間與山區時區(MT)其他地區一致。例外的是橫跨數州的納瓦荷印地安保留地(包括亞利桑那州部分)採用日光節約(夏令)時間,但是全被納瓦荷包圍的Hopi印地安保留地(全在亞利桑那州範圍內)卻不採用日光節約時間,全年跟亞利桑那州其餘地方一致。 有名的政治和公众人物 高華德 - 共和黨的前美國參議員,曾於1964年代表共和黨參選美國總統。 琼·凯尔 - 共和黨的前美國參議員。 约翰·麦凯恩 - 已故前亞利桑那州資深聯邦參議員,曾於2008年代表共和黨參選過美國總統。
重要機場 鳳凰城天港國際機場 (PHX)——美國航空、西南航空轉運中心 凤凰城鹿谷机场 (DVT) 普雷斯科特机场 (PRC) 斯科茨代尔市机场 (SCF) 图森国际机场 (TUS) 尤马国际机场 (YUM) 重要高速公路 8號州際公路 10號州際公路 40號州際公路 17號州際公路 重要體育團體 美式足球 NFL的亞利桑那紅雀 NCAA的亞利桑那大學野猫(University of Arizona Wildcats) NCAA的亞利桑那州立大学太阳魔(Arizona State Sun Devils) 棒球 大聯盟的亞利桑那響尾蛇 小聯盟的: 土桑角響尾蛇(Tucson Sidewinders,3A級太平洋岸聯盟,母隊:亞利桑那響尾蛇) (新人級) 籃球 NBA的鳳凰城太陽 WNBA的鳳凰城水星 NCAA的亞利桑那大學野貓(University of Arizona Wildcats) 冰球 NHL的亞歷桑那土狼(Arizona Coyotes) 其他 亞利桑那州不實施日光節約時間,全年均使用山區標準時(MST,即UTC-7)。所以亞利桑那州夏季時間與美國西岸的太平洋夏令時(PDT)一致,冬季時間與山區時區(MT)其他地區一致。例外的是橫跨數州的納瓦荷印地安保留地(包括亞利桑那州部分)採用日光節約(夏令)時間,但是全被納瓦荷包圍的Hopi印地安保留地(全在亞利桑那州範圍內)卻不採用日光節約時間,全年跟亞利桑那州其餘地方一致。
《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 ISBN 978-7-5306-4168-2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2-13229-5 《清式营造则例》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1 《营造算例》 梁思成编 《营造法式注释》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1 《建设设计参考图集》 梁思成主编 《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 2006-01线装书局 ISBN 978-7-80106-384-7 Liang Ssu Ch'eng: Chinese Architecture, A Pictorial History, Edited by Wilma Fairbank ISBN 048643999S 梁思成 2001《图像中国建筑史》。香港:三联书店(费慰梅编/梁从诫译。繁体汉语英语版) 《梁思成全集》第一卷至第十卷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发表 梁思成,张锐 1930《城市设计实用手册—天津特别市物质建设方案》9月,天津:北洋美术印刷所。(繁体). 梁思成 1945 “市镇的体系秩序” 重庆:《大公报》10月。(繁体). 梁思成 1949 “北平市的行车与行人”《人民日报》5月8日,第2版。(繁体). 梁思成 1949 “城市的体形及其计划”《人民日报》6月11日,第4版。(繁体). 梁思成 1949 “清华大学营建学系学制及学程计划草案”《文汇报》7月10-12日。(繁体). 梁思成,陈占祥 1950《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2月,北京(梁陈方案,繁体). 梁思成 1950 “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新建设》第二卷第六期,5月。(繁体). 梁思成,林徽因 1951 ”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 《新观察》第二卷第七期,4月。(繁体). 梁思成,林徽因 1951 “序”《城市计划大纲》清华大学营建学系译。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0月(《雅典宪章》单行本,繁体). 林徽因,梁思成 1952 “译者的体会”《苏联卫国战争被毁地区之重建》5月,上海:龙门联合书局(繁体). 梁思成 1952《人民首都的市政建设》北京:科普出版社,12月。(单行本,繁体). 梁思成,林徽因,莫宗江 1954 “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 《建筑学报》第二期12月。 残疾 1923年5月7日,梁思成在参加纪念“五九國恥”八周年纪念活动时被汽车撞伤,且因误诊耽误治疗,落下残疾。 其时,梁思成已从清华毕业准备前往美国留学,当得知北京各大专院校学生在天安门举行集会,作为“五四运动”中清华学堂“爱国十人团”的中坚分子,梁思成自然要参加八年后的这一“国耻日”的集会活动。于是,梁思成骑上一年前他到菲律宾时姐姐梁思顺赠送的戴维逊牌摩托车,带着弟弟梁思永追赶游行队伍。不料当他们行驶到南长街口进入主道被北洋政府陆军部次长金永炎的轿车撞倒,梁思成被压在摩托车下面,右腿骨折,脊椎受伤,梁思永被撞飞十多米,但只是受了皮外伤。面对这起严重的车祸,金永炎不仅没有下车,竟然只是从车窗里扔出一张名片留给前来处理事故的警察,然后便驾车绝尘而去。梁思成因为误诊轻伤而耽误了最佳的手术时间,随后从5月7日到月底,梁思成接受了三次手术,但腿骨依然没有治好,导致右腿比左腿短了一厘米。肇事的金永炎面对梁思成家族强大的压力,不得不出面道歉,并承担梁氏兄弟的医疗费用。但梁思成母亲李蕙仙并未罢休,她强烈要求惩办肇事者。不得已,北洋政府只好将肇事的责任推给了“替死鬼”司机,总统也只能出面替下属向梁家道歉。
他在抗戰期間的四川宜宾李庄以英文寫成《圖像中國建築史》,但唯一的一份原稿,失蹤了三十多年,後經美國友人費慰梅(Wilma Fairbank 費正清夫人)多方追尋,終於在新加坡原封不動失而復得,於1984年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出版後,獲美國出版聯合會專業學和術書籍金獎;中文本於1992年獲中國出版協會獎。后本书原件已由林洙捐献给中国国家图书馆。 建筑设计作品 王国维纪念碑(1929年) 梁启超墓(1929年) 吉林省立大学礼堂和图书馆(1930年) 北京仁立地毯公司铺面改建(1932年) 北京大学地质学馆和女生宿舍(1934-1935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1952年) 任弼时墓(1952年) 林徽因墓(1955年) 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1963年) 年谱 1901年 4月20日出生于日本东京,祖籍广东省新会县。 1906年-1912年 在日本横滨大同学校幼稚园和神户同文学校初小读书。 1913年 随母亲李蕙仙回国。 1913年-1915年 在北京汇文学校和崇德学校高小读书。 1915年-1923年 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 1922年 6月前往菲律宾马尼拉探望母亲。 1923年 5月7日因交通事故受伤休养一年。 1924年 6月与林徽因同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9月13日母亲李蕙仙患癌症病逝。 1925年 在美国收到父亲梁启超寄来(宋)李诫著《营造法式》。 1927年 2月毕业于宾州大学建筑系,6月获得硕士学位,6月~8月任美国费城保罗·克瑞特(Paul Cret)事务所副设计师,同年9月至1928年2月就读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 1928年 3月21日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同月至9月与林徽因同赴欧洲参观古建筑和现代建筑,9月回国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并任主任。 1929年 1月19日父亲梁启超因医疗事故去世,8月女儿梁再冰出生,11月设计监修梁启超墓落成。 1930年 与陈植、童寯、蔡方荫合作设计吉林大学礼堂图书馆。 1931年 6月离开东北大学安家北京,9月出任中国营造学社法式部主任。 1932年 春天调查河北蓟县独乐寺,6月调查河北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士殿,8月儿子梁从诫出生,随后应聘为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通讯研究员。 1932年-1933年 出任北京大学教授,讲授中国建筑史。 1933年 3月调查河北正定县隆兴寺及正定古建筑,9月调查山西大同上下华严寺、善化寺、云冈石窟以及山西应县木塔、浑源县悬空寺,11月调查河北赵县隋代赵州桥(安济桥)。 1934年 任中央古物保存委员会委员,8月调查山西晋中地区13个县古建筑,10月调查浙江6个县古建筑。 1935年 2月考察山东曲阜孔庙建筑,并做修葺计划。 1936年 春天调查河南龙门石窟及山东中部19个县古建筑,冬天调查山西和陕西19个县古建筑。 1937年 6月调查陕西、山西省14个县古建筑,鉴定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为唐代建筑,8月因抗日战争爆发营造学社暂时解散,9月携全家逃亡西南。 1938年 在云南昆明恢复中国营造学社。 1939年 调查西南36个县古建筑,汉阙、汉崖墓、摩崖石刻等,出任四川省古物保存委员会委员、国立中央博物馆中国建筑史料编纂委员会主任。 1940年 在重庆中央大学作“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及特点”的系列讲座。 1941年 集中精力研究(宋)《营造法式》,并陆续完成法式大部分图解工作。 1942年 开始撰写《中国建筑史》。 1943年 初步完成英文版《图像中国建筑史》。 1944年 出任重庆国民政府教育部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副主任。 1945年 中国营造学社结束。 1946年 出任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10月赴美考察战后美国现代建筑教育,并在耶鲁大学讲学。 1947年 2月出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建筑师顾问团中国代表,4月接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楚國大將軍項燕自殺。 出生 逝世
秦滅楚之戰,王翦、蒙武率军南下攻打楚国,攻陷楚国首都寿春,楚王负刍投降。楚人伪托项燕之名,立楚公子昌平君为楚王,反秦于淮南,旋即败亡。楚亡,秦置會稽郡。 楚國大將軍項燕自殺。 出生
地質學 地質學家比天文學家更常使用火流星這個名詞;在地質上它標示出巨大的撞擊坑。例如,美國地質調查局伍兹霍尔海岸和海事科學中心通常使用火流星這個詞來描述形成巨大撞擊坑的天體,而無須知道其組成(例如,是否是一顆岩石或金屬的小行星,還是冰彗星)。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Tollmann's hypothetical bolide 車里雅賓斯克隕石 流星 流星體 太陽系天體列表 外部連結 historic record of bolides that have
bolide這個字源自希臘文的βολίς bolis,意思是「飛彈」。 天文學 IAU尚未對火流星做正式的定義,一般認為這個字與“火球”是同義詞。然而,通常適用於視星等達到-14等或更亮的流星。天文學家傾向於使用火流星來標示特別明亮的火球,特別是有爆炸的(有時稱為爆炸火球)。它也可以用在發出聲音的火球。 超級火流星 視星等達到-17等或以上的火流星稱為「超級火流星」。 地質學 地質學家比天文學家更常使用火流星這個名詞;在地質上它標示出巨大的撞擊坑。例如,美國地質調查局伍兹霍尔海岸和海事科學中心通常使用火流星這個詞來描述形成巨大撞擊坑的天體,而無須知道其組成(例如,是否是一顆岩石或金屬的小行星,還是冰彗星)。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Tollmann's hypothetical bolide 車里雅賓斯克隕石 流星 流星體 太陽系天體列表 外部連結 historic
迦槃陀(Vishvavasu):《梨俱吠陀》的作曲者。将女儿Anala嫁给他,他的女儿Pramadvara由圣人Sthulakesha养大,嫁给了仙人Ruru。 印度教 其起源久遠,《夜柔吠陀》記載,他為諸神看守蘇摩,但監守自盜,喝下蘇摩。他常誘惑人間女子,《阿闥婆吠陀》記載,乾闥婆是一個神明的族群,數目甚多,為天神之一。 佛教 大福報鬼 在佛教傳說中,乾闥婆是天界的樂神,居住在須彌山上,侍奉帝釋天,為八部眾之一。追逐香氣為食,或說其本身就會散發香氣。 在記載中,乾闥婆有男、女二種性別。有數位王者,如四乾闥婆王,有一个名叫童籠磨王。有說法認為,乾闥婆同时也為東方持國天王的部眾。在六道中,乾闥婆有屬於鬼道,或是屬於阿修羅这兩種說法存在。 投生到犍闥婆身的因緣,是少嗔、多佈施行善,喜歡演奏樂曲,而得的果報。 亡靈神識
乾闼婆 qián tà pó(,),在印度宗教中,是一种以香味為食的神族,能表演音樂、節目;又音譯爲乾闥婆王、健達婆、犍達縛、健闥婆、乾沓和、乾沓婆、彥達縛、康達婆,又称作犍陀羅(Gandhara),意譯有香神、香音神、嗅香或尋香行等。其女性為乾闼毗(),在佛經中因其是入胎的“三事和合”之一,也有人翻譯做香陰。 簡介 其名稱中,是香氣之意。乾闼婆是男性,乾闼毗为女性,不食酒肉只寻香气作为滋养,會從身上發出香氣。為服侍因陀罗的乐神,負責為眾神在宮殿裡奏發美麗的音樂。 乾闼婆的首领是画军()。他們都从身上发出浓冽的香气,乾闼婆在梵语中又是“变幻莫测”的意思,魔术师也叫“乾闼婆”,海市蜃楼叫做“乾闼婆城”(梵語作)。香气和音乐都缥缈隐约,难以捉摸。 迦槃陀(Vishvavasu):《梨俱吠陀》的作曲者。将女儿Anala嫁给他,他的女儿Pramadvara由圣人Sthulakesha养大,嫁给了仙人Ruru。 印度教 其起源久遠,《夜柔吠陀》記載,他為諸神看守蘇摩,但監守自盜,喝下蘇摩。他常誘惑人間女子,《阿闥婆吠陀》記載,乾闥婆是一個神明的族群,數目甚多,為天神之一。 佛教 大福報鬼 在佛教傳說中,乾闥婆是天界的樂神,居住在須彌山上,侍奉帝釋天,為八部眾之一。追逐香氣為食,或說其本身就會散發香氣。
马来西亚彭亨大学是关丹市唯一的公立大学位于甘孟(郊区)。关丹市的基础教育由国民学校提供,其学科是统一由马来西亚教育部规定的。关丹市有一座伊斯兰宗教学校,它除宗教课程外也提供教育部规定的普及教育课程。市内的两座国际学校不使用马来西亚教育部的课程安排。关丹有数座高等教育机构,如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以及一些私人大学。 中学 教会中学 早在殖民时期,关丹市就已拥有良好的教育制度,并教育了几代统治者,立法者,政治家,专业人士和社会地位的人士。 圣多默中学() 卫理女中() 时至今日,这些教会学校(虽然在70年代改用马来文为媒介语,但并未改变其教会学校的特色)仍然保持英国的传统文化。 华文中学 这些学校因为有华社的大力支持,使得教育质量比其他源流学校来的高,也因此吸引了许多非华裔华小生就读。 注:马来西亚有两种国民型华文中学,一种为政府资助的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中学(简称华中、华文中学或SMJK,以马来语为媒介语),另外一种则是独立中学(简称独中或SP),由马来西亚华社和董总营运,但目前独中的高级考试统考不受中央政府承认。详情请参见1961年教育法令。 丹那布爹华中() 关丹中华中学() 小学 华文小学 注: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小学(简称华小、华文小学或SJK(C),以华语为媒介语)。详情请参见1996年教育法令。 士满慕华小() 中菁华小() 光华华小() 培才华小() 培英华小() 育贤华小() 公民华小 () 林明华小() 班珍华小() 培民华小() 达士华小() 中菁华小二校()
学界一般认为关丹市建城于1850年。历史文献中,最早有关丹市这个名称出现是在1851年或1852年期间。早期的关丹市是一座村庄,村民以打鱼和小型贸易为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华人矿工和商人建立了关丹市地区最早的城镇,附近的锡矿以及橡胶庄园吸引了来自印度的移民。 人口 根據2020年馬來西亞人口普查,关丹市政厅辖区下共有548,014人,其中包括巫裔在内的土著为439,144人,华裔为75,183人,印裔为14,264人,其他族群为2,693人,以及非公民16,730人。 经济 旅游业是关丹市的一个重要经济支柱,其在马来西亚国内是一个著名的手工艺产地,比如峇迪印染。同时它也是彭亨州的行政和经济中心,贸易和商业也是关丹市经济的重要组成成分,林业,工业和渔业对当地经济发展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此外,关丹市还有石油工业,这些企业主要位于市北约25公里处的工业区。在这里的企业有巴斯夫国油化学私人有限公司、英国石油化学公司、MTBE、富兰克斯、伊士曼化学公司、原钟渊化学工业、宝理、美固、科恩马、喜悦尔公司等。 关丹市港口位于该工业区以东仅5公里处,它是一个多功能、全天候海港,拥有复杂的器械来处理各种货物,包括集装箱、液体、-{zh-hans:干; zh-hant:乾;}-散货和杂货。1998年该港被私有化,它是马来半岛东海岸最重要的海港和物流中心。 基础建设 关丹市与吉隆坡通过东海岸大道相连,这条高速公路也将关丹市与其它重要城市(哥打峇鲁市和瓜拉登嘉楼市)连在一起。 市内有数座医院,其主要医院是东姑安潘雅富珊中央医院。这座医院拥有许多现代设备,包括X射线断层成像和核磁共振成像。它也是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的教学医院,郊区有小型的社区卫生中心,市内还有两座私人卫生中心。 距离市中心16公里还有一座苏丹阿末沙机场作为空中交通的联络站,除了马来西亚国内航线之外,也曾经有来往台湾台北-桃园的旅游包机。 旅游业 关丹市的主要观光景点为直落尖不辣海滩(),其他临近著名海滩包括黑沙滩(), 巴洛()以及遮拉汀()。遮拉汀附近有一个海龟保护区,海岸前数千米有一座蛇岛(),这里有一个“蛇与渔村”的传说。 关丹市的瀑布也很著名,市内还有三个公园。关丹市的手工艺品,如白眉印染也很著名。关丹市的大清真寺也是旅游景点。 关丹市有许多购物中心以及数座五星级旅馆和四星级旅馆,外国人一般选择靠海滩的休假地。 食品 关丹市的炸鱼片和咸鱼很有名,咸鱼的制法是用盐腌鱼后放在日下晒数日。其它著名食品包括馕和烤鸡。当地的馕与印度煎饼类似,但是比印度煎饼大,油比较少,可以沾各种汁,包括拉茶。 市中心有多种当地的食品。 教育 马来西亚彭亨大学是关丹市唯一的公立大学位于甘孟(郊区)。关丹市的基础教育由国民学校提供,其学科是统一由马来西亚教育部规定的。关丹市有一座伊斯兰宗教学校,它除宗教课程外也提供教育部规定的普及教育课程。市内的两座国际学校不使用马来西亚教育部的课程安排。关丹有数座高等教育机构,如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以及一些私人大学。
注:是否卫星,仍有争议,上述資料僅供參考。 外太阳系卫星的布局 外太阳系各个巨行星各自拥有庞大的卫星家族,其卫星分布有着相似的规律: 内轨规则小卫星:这个区域分布着大量小卫星和行星环,某些组成行星环的大块个体(冰块或石块)有可能升格为卫星。 中间轨道的大中型卫星:所有球形卫星(即较大卫星)都在这一区域。 外轨不规则小卫星:这个区域非常宽阔,各个卫星的轨道不规则,多数逆行轨道,轨道离心率大、轨道倾角大。 多数行星的三个区域井然分开,例外的是土星系,规则小卫星、行星环和球形卫星分布区域相重叠。 参看 木星的卫星 土星的卫星 天王星的卫星 海王星的卫星 天然卫星时间列表
天王星的卫星 海王星的卫星 天然卫星时间列表 天然卫星的命名 准卫星 外部链接 土星的卫星
曲藝
火灾分为天灾和人灾:物体自然燃燒造成的火災稱為天災,人为疏忽过错所引发或蓄意縱火則屬人災。 火灾特性 成長性:火災从开始之后到扑灭之前,具有无限度疯狂擴大之特性;而且不受外力干擾的情况下,延燒之面積約與經過時間之平方成正比。 浮动性:火災的严重程度受氣象环境、燃燒物體、建築物結構及地形地物等各種因素影響,並呈現複雜現象進行。 偶發性:大部份的火災纯属突發狀況,無法事先預測,由此也就无法采取灾前止损或防备措施。 盲目性:火苗并不像人类一样具有思考能力明辨孰轻孰重,但凡火苗触及到的任何东西均可能完全烧毁,就像俗话说的“水火无情”。 火場常識 防範未然:定期檢查設備使用年限、有無易燃物等,並準備滅火器、安裝煙霧偵測器。另外必須記憶建築配置以便逃出或待援,除了動線,只要既有合法規的門與可開啟的窗(陽台)的水泥房間就可以當救生室,即使同樓層都是大火,火災生存時間通常在數小時以上。 小火快逃 :開始有火苗時,若有機會考慮在30秒內嘗試控制,避免形成小火災。但一旦形成火災,或如果沒有滅火器就以逃生第一。 分秒必爭 :進行向下或是水平移動,跟隨煙霧擴散向外的逃生(但超高層大樓有可能採取往上逃生),不可以進入塑膠門的密閉浴室,除非碰上死胡同,遵守單向不折返的尋路法。但期間先行估算安全逃生時間,雖然因建築而異,但平面建築僅約90秒、小建築180秒、五樓以上高層建築300秒,不可逗留通道內,否則很快就變成一片濃霧,當白煙變成灼熱的黑霧,就等於是安全時間已過。 身體貼地:移動時將口鼻眼降至距地板越貼近越好,除了有剩餘的氧氣也免於受到濃煙刺激(千萬勿接觸煙霧,黑煙的溫度其實不會低於火,容易被灼傷),溫度也會降至接近室溫,只要把臉貼在地上觀看摸索,依循地面與牆角像蟑螂般移動,呈現趴姿還有一個好處,有利於順便伸腳絆倒以錯誤姿勢移動的人,除免於人群踩踏,迅速使其跌下也能救他人免受到嗆傷與燙傷。 濃煙關門:必須記得關閉通道門,但不必鎖上,這是避免濃煙擴散和後人逃生、消防員進入之用。若確定來不及在安全時限內即時逃生時,改用先求生再逃生的策略,方法簡單,尋記憶進入上述所講的環境安全的救生艙,關上門至窗邊呼吸即可存活,等火勢減緩或在消防員協助下才第二次逃生。行有餘力的話,將門縫塞住,以阻止空氣交換的方式減緩門後的火勢。 閉關自救:若門已損壞不具備防火性能,不應任意爬出,先行對外求救並利用布等作繩索自窗戶撤離房間。 火警级别 火警级别是一种基本的火灾测量单位。常被新闻界使用,“一级火警”、“二级火警”、等等。这是一种用消防人员数目而计算的级别。在19世纪前的西方,人们用教堂的钟来召唤消防队,钟声能够传播最基本的火情信息,听到钟声后,消防队查看天空的烟雾来估计火灾的方向。在1852年,美国波士顿市消防局开始使用电报铃钟系统来指导个区消防站。系统使用类似的代码。很多其他城市也跟着使用电报铃,各个有自己的代码定义。虽然代码定义不统一,但是在大多地区,铃声越多火情越严重。现在,各个地区有明确的火警级别定义,但是很多火警级别定义还是依此为基础。 火警分級制 美國 美國的火警級別分為十級,一級最輕微,十級最嚴重,最近一次需要升至十級大火為2016年12月3日發生於馬薩諸塞州劍橋市的住宅大火。 加拿大 加拿大的火警分級制度除了最大城市多倫多設有六級制外,其餘區域分為五級。多倫多最後一次需要升為六級大火是2017年5月25日的工廠大火。 中国大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下发的《关于调整火灾等级标准的通知》,火灾等级划分为: 特别重大火灾: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重大火灾: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较大火灾: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注:“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该火灾等级标准从2007年6月1日起执行。 臺灣 台灣目前共有三個縣市實行火警分級制度,分別為台北市、桃園市及新竹市,自2004年4月及2012年5月起開始實施,起初兩地各設有五級制,惟台北於2013年6月15日改制,刪去最高的第五級,只劃分為四個等級,最新一宗四級火是2017年4月7日中華路二段公寓大火。桃園至今尚未發出過五級火,最後一次四級火為2018年4月28日敬鵬工業平鎮廠大火。 香港 香港消防處在1964年2月1日仿傚美國實行火警分級制度,根據消防處對於非山火的分級,火勢是以預計的撲滅時間及所需要動員的消防人員而判定。在香港,火勢基本上分一至五級。五級以上則為最高的災情警報,需動用一切政府資源撲救,一般用來指沒有辦法撲滅,而需要等待火場完全燒毀而自行熄滅的火災。最近一次需要升至災情警報的火警為1972年1月9日發生的海上學府大火,而最近一次的五級火則為2008年8月10日的嘉禾大廈大火。至於山火,則由漁護處自1976年起負責分級並只劃分為3個等級,只要發生山火,就可算為一級。山火較猛,威脅居民和其他設施,而漁護署郊野公園滅火隊人手不足,需要消防處協助,即列為二級。三級山火乃指屬災難性,火勢嚴重,漁護署便會要求各紀律部隊協助撲救。 澳門 澳門消防局於2007年試行引入火警分級制,至2011年正式實施,模式類似香港火警分級制度,但不設災情警報,分為雜項火警、一級火警、二級火警、三級火警、四級火警及五級火警之六種類別。在處理常規火警時一般會出動4輛消防緊急車輛及1輛或2輛救護車,而因應現場情況對火警進行分級及增援車輛,具體操作會按火警類型而有所不同。直至目前為止,最高發出過三級火警,此級數出現過4次。 菲律賓
特别重大火灾: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重大火灾: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较大火灾: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注:“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该火灾等级标准从2007年6月1日起执行。 臺灣 台灣目前共有三個縣市實行火警分級制度,分別為台北市、桃園市及新竹市,自2004年4月及2012年5月起開始實施,起初兩地各設有五級制,惟台北於2013年6月15日改制,刪去最高的第五級,只劃分為四個等級,最新一宗四級火是2017年4月7日中華路二段公寓大火。桃園至今尚未發出過五級火,最後一次四級火為2018年4月28日敬鵬工業平鎮廠大火。 香港 香港消防處在1964年2月1日仿傚美國實行火警分級制度,根據消防處對於非山火的分級,火勢是以預計的撲滅時間及所需要動員的消防人員而判定。在香港,火勢基本上分一至五級。五級以上則為最高的災情警報,需動用一切政府資源撲救,一般用來指沒有辦法撲滅,而需要等待火場完全燒毀而自行熄滅的火災。最近一次需要升至災情警報的火警為1972年1月9日發生的海上學府大火,而最近一次的五級火則為2008年8月10日的嘉禾大廈大火。至於山火,則由漁護處自1976年起負責分級並只劃分為3個等級,只要發生山火,就可算為一級。山火較猛,威脅居民和其他設施,而漁護署郊野公園滅火隊人手不足,需要消防處協助,即列為二級。三級山火乃指屬災難性,火勢嚴重,漁護署便會要求各紀律部隊協助撲救。 澳門 澳門消防局於2007年試行引入火警分級制,至2011年正式實施,模式類似香港火警分級制度,但不設災情警報,分為雜項火警、一級火警、二級火警、三級火警、四級火警及五級火警之六種類別。在處理常規火警時一般會出動4輛消防緊急車輛及1輛或2輛救護車,而因應現場情況對火警進行分級及增援車輛,具體操作會按火警類型而有所不同。直至目前為止,最高發出過三級火警,此級數出現過4次。 菲律賓 菲律賓的火警級別分為十級,一級最輕微,十級最嚴重,最近一次需要升至十級大火為2019年4月29日發生於馬尼拉大都會帕拉納克市的住宅大火。 较著名的重大火灾 高雄地下街大火 温哥华大火 跑馬地馬場大火 蘆洲大囍市社區火災 文夕大火 圣地亚哥大火 2009年曼谷夜总会大火 罗马大火 嘉利大廈大火 嘉禾大廈大火 伊犁农垦局六十一团场礼堂火灾 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 克拉玛依大火
網頁的合成體稱為網站,一個網站的開始點稱為首頁。 建立网页 建立网页只需一個普通的文字編輯器,或特別的HTML編輯器即可。若要發布到全球資訊網,便須FTP程式上載頁面到網站伺服器。也可用专门的工具软件。 儲存網頁 當要將網頁存入自己的電腦內,網頁瀏覽器通常提供以下的選擇: 只儲存網頁的文字部分 完裝封裝,即連同該網頁(HTML)所要用到的圖像、Applet和JavaScript等文件也一併封裝儲存 只有HTML,不作任何改動;若果網頁內的連結是相對連結,可能會令圖片消失 只有HTML,但將網頁內連結到的文件改成絕對定義 有些網頁瀏覽器容許在列印網頁前預覽,並可選擇印底色與否,甚至放大、縮小。 相關主題 域名
层叠样式表 網頁的合成體稱為網站,一個網站的開始點稱為首頁。 建立网页 建立网页只需一個普通的文字編輯器,或特別的HTML編輯器即可。若要發布到全球資訊網,便須FTP程式上載頁面到網站伺服器。也可用专门的工具软件。 儲存網頁 當要將網頁存入自己的電腦內,網頁瀏覽器通常提供以下的選擇: 只儲存網頁的文字部分 完裝封裝,即連同該網頁(HTML)所要用到的圖像、Applet和JavaScript等文件也一併封裝儲存
其後的世界大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人們認為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和以蘇聯為首的共產及社會主義國家極有可能發生全球性戰爭,甚至是核子戰爭,一旦發生即將成為人類史上最慘烈的戰爭。但是美蘇的戰爭最後僅演變成小國的武裝衝突,包括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國共內戰/台海衝突,戰火並未觸及美國蘇聯兩國本土。另外中蘇衝突也有機會演變成核子戰爭,但中國以聯美抗蘇的策略,使得戰爭直到蘇聯解體都沒有發生。隨着2001年九一一襲擊事件的產生,很多人開始認爲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會是與恐怖主義——沒有固定國界及打擊對象的反恐戰爭。目前中美關係、美俄關係持續緊張,有分析認為第二次冷戰已經發生,大大增加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的風險。 其他全球冲突 许多前政府官员、政治家、作家和军事领袖(其中包括美国、法国和墨西哥曾经的政府官员、政治家、作家和军事领袖),例如小罗伯特·詹姆斯·伍尔西、、和副司令马科斯都会使用“第三次世界大战”和“第四次世界大战”来称呼各种战争,例如冷战和反恐战争。但他们的努力并未使得其中的任何战争被普遍认为是一次世界大战。 相關條目 七年戰爭 拿破崙戰爭 冷戰 反恐戰爭 總體戰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各类型战争 各地战争 軍事學說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人們認為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和以蘇聯為首的共產及社會主義國家極有可能發生全球性戰爭,甚至是核子戰爭,一旦發生即將成為人類史上最慘烈的戰爭。但是美蘇的戰爭最後僅演變成小國的武裝衝突,包括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國共內戰/台海衝突,戰火並未觸及美國蘇聯兩國本土。另外中蘇衝突也有機會演變成核子戰爭,但中國以聯美抗蘇的策略,使得戰爭直到蘇聯解體都沒有發生。隨着2001年九一一襲擊事件的產生,很多人開始認爲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會是與恐怖主義——沒有固定國界及打擊對象的反恐戰爭。目前中美關係、美俄關係持續緊張,有分析認為第二次冷戰已經發生,大大增加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的風險。 其他全球冲突 许多前政府官员、政治家、作家和军事领袖(其中包括美国、法国和墨西哥曾经的政府官员、政治家、作家和军事领袖),例如小罗伯特·詹姆斯·伍尔西、、和副司令马科斯都会使用“第三次世界大战”和“第四次世界大战”来称呼各种战争,例如冷战和反恐战争。但他们的努力并未使得其中的任何战争被普遍认为是一次世界大战。 相關條目 七年戰爭 拿破崙戰爭 冷戰 反恐戰爭 總體戰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各类型战争 各地战争 軍事學說
历史 临澧作为行政建制最早始于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裁九溪卫、永定卫和澧州地一部设县,取安福旧所名为“安福县”;民国三年(1914年)1月,因与江西省安福县同名,改名“临澧县”至今。 政治 现任领导 交通 过境。 特产
临澧作为行政建制最早始于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裁九溪卫、永定卫和澧州地一部设县,取安福旧所名为“安福县”;民国三年(1914年)1月,因与江西省安福县同名,改名“临澧县”至今。 政治 现任领导 交通 过境。 特产
這里也是金日成打倒帝國主義同盟的建立地。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桦甸市常住人口为34.1308万人,城镇化率为54.15%,常住人口户数为14.8657万户。2020年户籍人口為41.69万人。 资源 桦甸地处长白山地中部、松花江上游,建有东北最大的水电站——白山水电站。农业经济以玉米种植和森林采伐为主,是吉林省重要的粮食和木材生产基地。还出产人参、“中国林蛙”油等。
桦甸地处长白山地中部、松花江上游,建有东北最大的水电站——白山水电站。农业经济以玉米种植和森林采伐为主,是吉林省重要的粮食和木材生产基地。还出产人参、“中国林蛙”油等。 境内黄金保有储量较大,位居中国前十位。“夹皮沟”金矿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颇为有名。 行政区划 下辖5个街道办事处、6个镇、3个乡: 。 交通 过境。
危險因子 有許多因子會讓人更容易罹患肺結核。目前全球最重要的一項危險因子是HIV病毒;在罹患肺結核的病人中,有13%是HIV病毒感染的患者。該問題在漠南非洲尤其顯著,因為這個區域愛滋病罹患率相當高。未感染HIV的肺結核患者中,有約5~10%日後發展為開放性肺結核;相比之下,同時感染HIV的肺結核患者日後有30%發展為開放性肺結核。肺結核與擁擠環境、營養不良相關,這些特性使其成為之一。其他高風險因子則包含注射毒品、人口聚集場所居民及工作人員(如收容所及監獄)、醫療衛生較差區域、某些特定種族、與病患長期接觸的孩童,以及醫療照護人員等等。慢性肺部疾病是另一種重要的危險因子。提高了大約30倍的風險。吸煙者相於沒有吸煙的族群,有大約兩倍罹患肺結核的風險。另外還有一些疾病也會提高肺結核的風險,包含酗酒、糖尿病(提高約3倍的患病機率)。某些藥物也逐漸成為重要的風險因子,尤其是在已開發國家。例如皮質類固醇和英夫利西单抗(一種抗αTNF的單株抗體)。也是危險因子之一,然而其重要性目前仍未確立。 發病機制 傳染途徑 肺結核不會經由無生命的東西傳染,必須要直接或間接吸入飛沫才會得病。當患有開放性肺結核的患者咳嗽、打噴嚏、說話、唱歌或吐痰,患者會釋放出具有傳染性、直徑0.5至5.0µm(微米)的懸浮粒子。每個噴嚏可釋放出高達40,000顆懸浮粒子。由於肺結核的感染劑量非常低(吸入少於十個細菌即有可能造成感染),每一顆懸浮粒子都可能造成傳染。 結核菌必須包在飛沫(aerosol droplet)中才能達到感染的效果,當一個傳染性肺結核病患在吐痰、咳嗽或打噴嚏時,含有結核菌的痰有機會變成細小的飛沫飄浮到空氣中,飛沫的中心是結核菌,周圍是痰,當痰逐漸蒸發,飛沫直徑小到 5μm 以下時便可能直接進入正常人的肺泡,躲過宿主原有的呼吸道纖毛防衛機制(mucociliary system),直接與肺泡巨噬細胞接觸。如吸入的結核菌數量不多、毒性不強;宿主巨噬細胞殺死結核菌能力相對足夠的狀況下,並不會導致感染。但如果一切狀況不利於宿主,結核菌就有可能開始增殖。與肺結核患者長期、頻繁或親密接觸者皆有非常高的感染風險,感染率約為22%。未經治療的開放性肺結核患者每年會傳染10至15人(或更多)肺結核只由開放性患者傳染給其他人(也就是说所有「活動性」患者也具感染性),而潛伏結核感染患者與非開放性肺結核患者一般並不被認為具有感染性。多個因素同時影響個體之間的傳染機率,其中包括病患噴出飛沫的懸浮粒子數量、通風情況、暴露於感染源的持續時間、結核分枝桿菌菌株的致病性,以及個體的免疫力等等。人與人間的傳染可以藉由隔離具有傳染性肺結核的患者和給予抗結核的藥物治療來避免。大約在兩個星期有效的治療後,沒有抗生素抗藥性之患者一般不會傳染給其他者。人被傳染後通常需要3至4周的時間,才會具有足夠傳染力去傳染別人。 病因 大約90%的結核桿菌感染者是無症狀 、潛伏的(也被稱為潛伏結核感染,LTBI),結核病由結核感染期進展至臨床結核病期的時間差變異大,短則數週,長可達一生,受感染宿主終生危險期(lifetime risk)為10%。進展時間呈指數分布,約70—80%的臨床結核病在感染後5年內發生。停留於結核感染期者,無臨床症狀也不具感染性,稱為潛伏性結核感染, 只有10%的感染者的一生中某個時段會發展成開放性結核病。而HIV感染者中有潛伏結核感染的發展為開放性結核病的機率可增加至每年10%。若未經有效治療,開放性結核病的死亡率可達66%。 肺結核感染始於結核桿菌感染肺泡,結核桿菌可侵入肺泡並在其巨噬細胞的核內體中複製。巨噬細胞辨認結核桿菌為異己並嘗試以吞噬作用清除。在此過程中,結核桿菌被巨噬細胞包裹并暫時儲存於吞噬體中,即一種膜連型囊泡。之後吞噬體與溶酶體結合,形成吞噬溶酶體。在吞噬溶酶體中細胞嘗試使用活性氧類及酸來殺死細菌,但結核桿菌有一層蠟狀的厚層構成的囊狀結構,以此保護其自身免於毒性物質的侵害。因此結核桿菌可以在巨噬細胞里複製并最終殺死巨噬細胞。 臨床結核病(clinical tuberculosis)中,一般感染後5年內發病者,為原發性結核病(primary tuberculosis),超過5年者為次發性結核病(secondary tuberculosis)。原發性肺結核在肺部好發的部位稱為「」,通常位於下葉的上半部或是上葉的下半部。結核菌也可能透過血液循環而感染到肺部,通常會感染道肺部的頂部這被稱作「」。80%以上的結核菌會感染肺部形成肺結核,血液循環也可能把感染帶到身體其他遠端部位,例如週邊淋巴結、腎臟、腦部和骨骼,造成肺外結核。全身所有部位都有機會被結核菌感染,但是心臟、骨骼肌、胰臟以及甲狀腺較少受到侵犯,其機制至今未明。肺外結核患者不一定會咳嗽,最明顯症狀則是感染處腫脹、疼痛。 結核病被歸類為一種炎症。巨噬細胞、T細胞、B細胞以及纖維母細胞 聚集為肉芽腫,且淋巴細胞會圍繞受感染的巨噬細胞。其他巨噬細胞會在肺泡囊融合為一個多核的細胞以攻擊受感染的巨噬細胞。肉芽腫的形成可以避免結核桿菌散播,也提供一個局部環境讓免疫系統的細胞之間交互作用。然而,最近的證據顯示結核桿菌利用肉芽腫避免被宿主免疫系統破壞。巨噬細胞和樹狀細胞在肉芽腫中無法發揮對淋巴球呈現抗原 的功能,這即導致免疫反應被抑制。肉芽腫中的細菌可能休眠,造成潛伏感染。肉芽腫的另一個特色是會造成結節中心的不正常的細胞壞死。在肉眼觀察下,這樣的病灶會呈現質地軟類似白色乳酪的壞死,稱為。 當結核菌從受感染的組織進入血流,它們可以在身體散佈,並在組織中形成許多細小的白色節結。這種嚴重的結核病稱做,最好發的族群是年幼孩童和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患者。罹患這種瀰漫型的結核病,即使經過治療也有很高的死亡率 (大約30%)。 在大多數的患者中,感染病程起起伏伏。組織的破壞和壞死通常以癒合和纖維化作結。受侵犯的組織通常會被疤痕或填滿乾酪性壞死的空腔所取代。在開放性肺結核的時期,一些空腔與空氣行經的支氣管相連,內含的物質就會被咳出來,也包含了結核菌的活體,於是透過這種方式傳播。適當的抗生素治療可以殺死細菌,並讓癒合得以進行。當痊癒時,受感染的區域最終會被疤痕組織取代。 診斷 診斷的方法可以依據臨床表現與X光,也可以參考結核菌素試驗、組織病理切片、耐酸性染色、結核菌培養、MTB PCR。 活動性結核病(開放性結核病) 只依據臨床表現和症狀就要下活動性結核病的診斷並不容易,如同在免疫低下的個案診斷這類疾病。當肺部症狀或持續超過兩週時,結核病的診斷就應該被考慮。初步檢查典型包含了胸部X光、多套針對的。丙型干擾素檢驗與結核菌素皮膚測試在開發中國家有一點角色。丙型干擾素檢驗有些侷限,如同它在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角色一般。 要在檢體(痰、膿或活體組織切片)上確認到結核菌,才算是確定診斷患有結核病。但血液或痰液的細菌培養需二週到六週,因此常會在確定有結核病前就開始治療。因細菌學檢查後,檢體內有結核菌,此時病人具傳染性,為結核病防治的對象(稱為傳染性結核病或開放性結核病)。痰細菌學檢查一般採用塗片抗酸菌染色及結核菌培養二種方式,痰塗片可偵測出痰中細菌量大的病人;至於痰中細菌量小的病患,即痰塗片陰性者,可藉由痰培養發現細菌。研究顯示,同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及腺苷脱氨酶检测檢驗可以提供結核病快速診斷。不過因為這些檢驗方式鮮少改變病人的治療計畫,所以不是例行性的建議檢驗項目。檢驗血中的抗體因為靈敏度和特異度不出色,所以也不是建議的檢驗項目。 潛伏性結核病(非開放性結核病) 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時,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病人的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查之數據,作為肺結核的臨床診斷依據(稱非傳染性結核病或非開放性結核病)。結核菌素試驗通常應用於篩檢結核病的高危險群。先前接受過疫苗的人可能會有偽陽性的檢驗結果。罹患結節病、霍奇金淋巴瘤或是營養不良的人,以及最需要注意的活動性結核病患者,可能會有偽陰性的檢驗結果。抽血做(IGRAs)建議應用於結核菌素試驗陽性的個案。丙型干擾素檢驗不會因為先前接種過疫苗或是大部分而產生偽陽性。然而可能會受到M. szulgai、M. marinum 以及 M. kansasii干擾。丙型干擾素檢驗合併皮膚測試可以提高敏感度,然而單獨使用丙型干擾素檢驗的敏感度確比皮膚試驗還要低。 預防 肺結核的預防與控制須從嬰兒時期的疫苗施打,以及對活動性結核病患者的檢測及適當治療著手。世界衛生組織已藉著改善治療方法達到些許成效,並使感染人數有小幅度的下降。(USPSTF)建議對於可能罹患潛伏性結核病的高風險族群進行結核菌素試驗,或是全血丙型干擾素檢驗()。 疫苗 1920-21年,法国疫苗学家阿尔伯特·卡尔梅特和卡米尔·介兰研发出对抗结核病的卡介苗(BCG)。截至2011年,對抗結核病的疫苗仍只有卡介苗一種。已接種卡介苗的孩童可降低20%的感染風險,感染後發病的風險也可降低近60%。 卡介苗是全世界被運用的最廣泛的疫苗,兒童接種率超過九成。卡介苗的免疫作用在大約10年後會逐漸下降。結核病在加拿大、英國及美國不太普遍,因此卡介苗只會被使用在肺結核高風險的群眾上。反對使用卡介苗的部分因素是因為它會造成結核菌素試驗產生偽陽性的結果,減少此試驗的使用。目前有許多新的肺結核疫苗正在研發當中。2018年,M72/AS01E的第二期試驗顯示可以顯著降低開放性結核發生的風險。 公共衛生 世界衛生組織在1993年時宣布肺結核疫情進入「全球緊急狀態」(global health emergency),在2006年發起了,希望能在2006年到2015年之間救治1400萬條生命。然而,隨著HIV關聯的結核病患者增加,以及多重抗藥性菌株的影響,使這個目標在2015年時並未達成。美國胸腔協會制定的已被廣泛運用在公共衛生計畫當中。 治療 結核病的治療通常使用抗生素,但由於結核分枝桿菌細胞壁成分和構造較為特殊,藥物較難進入病原體中,因此難以發揮藥效。目前最常用的抗生素為异烟肼(Isoniazid)及利福平(Rifampin),且通常需服藥長達數月。潛伏性結核病通常可給予單一抗生素治療,而活動性肺結核則最好同時合併使用多種抗生素治療,以減少結核菌產生抗藥性的風險。除活動性結核病患者外,潛伏性結核病患者也建議進行治療,以避免在未來惡化為活動性結核病。結核病的治療需要長期不間斷的服藥,自行中斷服藥或忘記服藥容易導致治療失敗。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實施「」(DOTs),即由醫療照護人員親自定期送藥,監督患者確實服藥。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的資料顯示,實施都治計畫能有效降低治療失落率,與對照組比較起來也能明顯提升治療成功率。都治計畫的實施手段似乎對於治療成果有顯著影響。然而在治癒率方面,計畫實施組與自主服藥組並沒有太大差異。 首次發病 截至2010年,肺結核首次發病的建議療法是六個月的抗生素綜合治療,首兩個月使用利福平、異煙肼(Isoniazid)、吡嗪酰胺(Pyrazinamide)及乙胺丁醇(Ethambutol);最後四個月只使用利福平和異煙肼。如果對異煙肼的抗藥性高,後四個月療程可用乙胺丁醇取代之。 復發 如果肺結核復發,在選擇治療方法前測試細菌對哪些抗生素有敏感性很重要。如果檢驗出細菌對(MDR-TB),建議使用最少四種有效的抗生素進行18到24個月的療程。 抗藥性 原發性抗藥性肺結核發生在受具抗藥性結核桿菌感染的人中。帶有易受觸動的結核分枝桿菌的人可能在治療過程中因治療不足、沒有正確按醫囑服藥或藥物品質低劣而得到多發性肺結核。抗藥性肺結核在很多發展中國家是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議題,因為這延長療程及需要較昂貴藥物。 多重抗藥性結核病(MDR-TB)的定義是結核菌同時對兩種最有效的第一線藥物利福平和異煙肼具抗藥性。广泛耐药结核則是指同時對三種以上或六類第二線藥物具抗藥性。是指對所有用作治療的藥物具抗藥性。此類結核病於2003年在義大利首次發現,在伊朗和印度也有案例,不過到2012年才有廣泛報告。(Bedaquiline)暫時受到認受作為治療多重抗藥性結核病的藥物。高劑量莫西沙星配合其他抗結核病藥物也被證實可以縮短病程。
疫苗 1920-21年,法国疫苗学家阿尔伯特·卡尔梅特和卡米尔·介兰研发出对抗结核病的卡介苗(BCG)。截至2011年,對抗結核病的疫苗仍只有卡介苗一種。已接種卡介苗的孩童可降低20%的感染風險,感染後發病的風險也可降低近60%。 卡介苗是全世界被運用的最廣泛的疫苗,兒童接種率超過九成。卡介苗的免疫作用在大約10年後會逐漸下降。結核病在加拿大、英國及美國不太普遍,因此卡介苗只會被使用在肺結核高風險的群眾上。反對使用卡介苗的部分因素是因為它會造成結核菌素試驗產生偽陽性的結果,減少此試驗的使用。目前有許多新的肺結核疫苗正在研發當中。2018年,M72/AS01E的第二期試驗顯示可以顯著降低開放性結核發生的風險。 公共衛生 世界衛生組織在1993年時宣布肺結核疫情進入「全球緊急狀態」(global health emergency),在2006年發起了,希望能在2006年到2015年之間救治1400萬條生命。然而,隨著HIV關聯的結核病患者增加,以及多重抗藥性菌株的影響,使這個目標在2015年時並未達成。美國胸腔協會制定的已被廣泛運用在公共衛生計畫當中。 治療 結核病的治療通常使用抗生素,但由於結核分枝桿菌細胞壁成分和構造較為特殊,藥物較難進入病原體中,因此難以發揮藥效。目前最常用的抗生素為异烟肼(Isoniazid)及利福平(Rifampin),且通常需服藥長達數月。潛伏性結核病通常可給予單一抗生素治療,而活動性肺結核則最好同時合併使用多種抗生素治療,以減少結核菌產生抗藥性的風險。除活動性結核病患者外,潛伏性結核病患者也建議進行治療,以避免在未來惡化為活動性結核病。結核病的治療需要長期不間斷的服藥,自行中斷服藥或忘記服藥容易導致治療失敗。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實施「」(DOTs),即由醫療照護人員親自定期送藥,監督患者確實服藥。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的資料顯示,實施都治計畫能有效降低治療失落率,與對照組比較起來也能明顯提升治療成功率。都治計畫的實施手段似乎對於治療成果有顯著影響。然而在治癒率方面,計畫實施組與自主服藥組並沒有太大差異。 首次發病 截至2010年,肺結核首次發病的建議療法是六個月的抗生素綜合治療,首兩個月使用利福平、異煙肼(Isoniazid)、吡嗪酰胺(Pyrazinamide)及乙胺丁醇(Ethambutol);最後四個月只使用利福平和異煙肼。如果對異煙肼的抗藥性高,後四個月療程可用乙胺丁醇取代之。 復發 如果肺結核復發,在選擇治療方法前測試細菌對哪些抗生素有敏感性很重要。如果檢驗出細菌對(MDR-TB),建議使用最少四種有效的抗生素進行18到24個月的療程。 抗藥性 原發性抗藥性肺結核發生在受具抗藥性結核桿菌感染的人中。帶有易受觸動的結核分枝桿菌的人可能在治療過程中因治療不足、沒有正確按醫囑服藥或藥物品質低劣而得到多發性肺結核。抗藥性肺結核在很多發展中國家是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議題,因為這延長療程及需要較昂貴藥物。 多重抗藥性結核病(MDR-TB)的定義是結核菌同時對兩種最有效的第一線藥物利福平和異煙肼具抗藥性。广泛耐药结核則是指同時對三種以上或六類第二線藥物具抗藥性。是指對所有用作治療的藥物具抗藥性。此類結核病於2003年在義大利首次發現,在伊朗和印度也有案例,不過到2012年才有廣泛報告。(Bedaquiline)暫時受到認受作為治療多重抗藥性結核病的藥物。高劑量莫西沙星配合其他抗結核病藥物也被證實可以縮短病程。 在每十宗多重抗藥性結核病裡,就有一例是廣泛耐藥結核病。逾九成國家有廣泛耐藥結核病的病例。 預後 當細菌突破免疫系統的防禦而開始增生時,疾病會由結核菌感染進展到症狀明顯的結核病。在原發型結核病 (佔 1-5% 的比例),這種現象會在感染剛開始的時候很快的發生。然而多數人感染模式為,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在5-10%潛伏結合感染的案例中,這些休眠的細菌經常會在感染後數年的時間製造出活動的結核。 疾病再活化的機率會隨著免疫抑制增加,例如因為感染了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同時感染有結核菌和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患者,結核再活化得機率會上升到每年10%之多。利用遺傳指紋分析鑑定結核菌的菌株的研究指出,「再度感染」在結核病復發的角色比先前的認知更重要,估計在結核病盛行區域佔了疾病再活化的個案中的50%。結核病的致死率在2008年大約為4%,相較於1995年的8%已有下降。 耐药变种 由于病人漏服治疗药物,或在治疗周期完成前终止治疗而产生的结核病耐药变种对治疗药物有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对利福平(rifampicin)和异烟肼(isoniazid)等一线药物具抗药性的结核称作“多药抗药性结核”(MDR-TB)。多药抗药性结核中,对全部喹诺酮类药物以及至少对二线治疗结核药物中卡那霉素(kanamycin)、卷曲霉素(capreomycin)和阿米卡霉素之一具有抗药性的结核病称为广泛耐药结核(XDR-TB)。 耐药结核具有死亡率高(MDR-TB死亡率与肺癌类似,XDR-TB更高出很多),传染性低的特点,通常只由普通结核病人治疗不当产生,只有在低免疫人群(如HIV普遍感染)中会出现人与人直接传播。 2012年1月,繼伊朗後,在印度也發現12例完全抗藥性肺結核病例,當中有10例發生於孟買。 歷史 工业革命前 結核病是古老的疾病,至少可溯至新石器時代,在世界各地的歷史上都不乏有死於肺結核的名人,比如中国近代著名作家鲁迅、发明听诊器的法國醫師勒内·拉埃内克、演出電影《亂世佳人》的英國演員費雯麗、日本作家石川啄木及現代俳句之父「俳聖」正岡子規,幕末時期新撰組的天才劍士,三段突刺的最後傳人沖田總司,以及台灣早期小說家鍾理和,和發明數學公式,並對未來科學家研究黑洞有幫助的數學家斯里尼瓦瑟·拉馬努金等等。歷代名醫對結核病都有深刻的認識。明代的李梃《医学入门》指出肺痨六大主症为:“潮、汗、咳嗽,或见血,或遗精”。清朝人李用粹《证治汇补》对结核病的描述:“痨瘵外候,睡中盗汗,午后发热,烦躁咳嗽,倦怠无力,饮食少进,痰涎带血,咯唾吐衄,肌肉消瘦”。 工业革命及其后 18世纪、19世纪,结核病在欧洲成为流行病,其爆发呈现出季节性规律。工业革命期间,欧洲各国开始出现严重环境污染,工人生产、居住和公共卫生条件简陋,与结核病的流行紧密相关。18世纪,西欧结核病的死亡率高达900人/每十万人口,北美地区也有相似死亡率 。英国的流行性结核病在1750年左右达到高峰。 19世纪,结核病大约杀死了四分之一的欧洲成年人口。在欧洲大陆西部,流行性结核病大概在19世纪上半叶到达高峰。 此外,1851年至1910年间,英格兰和威尔士约有400万人死于结核病,超过1/3的15岁至34岁人口、一半的20岁至24岁人口死亡。 到了19世纪末,欧洲和北美地区约70–90%的城市人口携带结核杆菌,而发病的人口中约80%死亡。但从同时间起,结核病在欧洲和美国的死亡率开始逐渐下降。 在结核病流行期间,人们曾称它为“年轻人的强盗(the robber of youth)”,因为青年人患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其它的名字包括“白瘟疫(the Great White Plague)”以及“白死病(the White Death)”,因为患病者往往因贫血而脸色苍白。此外,结核病也被许多人称为“所有这些死人的队长(Captain of All These Men of Death)”。 1882年,德國醫師罗伯特·科赫()首次發現结核杆菌,他也因结核病的研究获得19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21年,阿尔贝·卡尔梅特與卡米尔·介兰發明了卡介苗(BCG),用來預防肺結核,该疫苗已成为世界上最广泛接种的疫苗之一。1944年鏈黴素(Streptomycin)發明,是為第一個有效的抗結核藥物。雖然新的抗結核藥物陸續被發展出來,然而結核病仍然是棘手的公共衛生問題。 治療計畫 台灣都治計畫
市议会目前每5年由市民选举而出。最近的一次选举是2004年,起结果是: 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12席 德国社会民主党:9席 德国绿党:7席 自由选民联盟:10席 德国自由民主党:2席 市徽 乌尔姆市徽是上黑下银两色的徽章,市旗也是黑白两色的。 从1351年开始乌尔姆的市章上就开始使用这个市徽,一般由一只帝国鹰附着以表示乌尔姆是帝国直辖的。1803年后没有这只帝国鹰了。这个市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现在无法考证。 友好城市 从1986年开始乌尔姆是尼加拉瓜希诺特加的友好城市。 克勒兹河畔阿让通(1990年) 经济和基础设施 在乌尔姆重要的工业有汽车、金属加工、医药和园艺。 公司 在此城設立公司總部和工廠的有: 艾克夏醫療儀器 安许茨 卡尔·瓦尔特运动枪 依維柯-马基路斯 在乌尔姆拥有重要地点的公司包括: 诺基亚网络 交通 乌尔姆是一个重要的交通交叉点。南北方向的高速公路A7(维尔茨堡—肯普滕)与东西方向的高速公路A8(斯图加特—慕尼黑)相交。此外多条德国联邦公路经过这里。 德国的高速铁路列车ICE通过乌尔姆,每小时有ICE列车开向斯图加特和慕尼黑。乌尔姆是当地ICE列车与地区列车的联系点。从乌尔姆有地区列车开向博登湖的腓特烈港。 市内交通主要有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 媒介 乌尔姆有一份地区性的日报。此外德国西南广播在这里有一个制造地区性节目的播送台。乌尔姆本市也有一个小的、非盈利性的电台。在埃尔明根有一座德国电信的远程通讯塔。 博览会 乌尔姆的博览会场地位于城市的东北部,博览会场地上有多个大厅。旁边是乌尔姆的会议中心。网址:http://www.ulm-messe.de/ 教育和科学 乌尔姆大学,1967年成立。位于乌尔姆的Eselsberg山上。2005年冬季学期注册的学生已经超过七千两百人。 乌尔姆高等学校。1960年成立为“国家工程师学院”,1971年改名为“乌尔姆高等专业学校”,2006年更名为“乌尔姆高等学校”。网址:新网站 旧网站 文化和名胜 剧院 乌尔姆剧院相关网站:http://www.theater.ulm.de/ 口袋剧院 博物馆 乌尔姆博物馆(城市历史)相关网站:http://www.museum.ulm.de/ 德国面包博物馆相关网站: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417154548/http://www.brotmuseum-ulm.de/ 多瑙施瓦本中心博物馆 建筑物 乌尔姆大教堂(高161.53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钟楼,向顶一共768阶台阶)相关网站:http://www.muenster-ulm.de/ 市政大厦(Stadthaus)位于大教堂旁边,用于举办一些展览会,同时也是乌尔姆的旅游信息中心。相关网站:http://www.stadthaus.ulm.de/ 市政厅(Rathaus) 市图书馆位于市政厅旁边,外观是一座用蓝色玻璃构成的金字塔。
从1960年开始乌尔姆在市区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发掘,这些发掘证明乌尔姆在854年以前就已经有人居住了。当时的行宫今天已经不存在了,只有行宫的小教堂以及一些护城沟的遗迹还存在。考古发掘还证明当时行宫外还有一个平民居住区,其中有许多手工业作仿。在行宫的保护下这里还建立了一个市场,这个市场显然是城市的起步点:这里有城市最古老的石结构建筑,到今天为止这里是市政府的驻地。 1377年6月30日乌尔姆大教堂开建。此前乌尔姆的教堂位于城墙外,城市被包围时市民无法去教堂。 1397年乌尔姆的市宪法生效。它规定市长的义务和权利,行会在市议会中获得30席位置,而城市贵族只获10席。同时城市贵族没有选举权。市长必须在每年7月的倒数第二个星期一向市民做报告,从此开始在乌尔姆这一天是节日。 1500年左右乌尔姆达到了其发展的顶峰,继纽伦堡后它是帝国的第二大城市。三座城市和55條村庄属它管辖。它是重要的铁、木和葡萄酒市场。当时有这样一首民谣: 威尼斯的武力, 奥格斯堡的繁华, 纽伦堡的幽默, 斯特拉斯堡的大炮, 和乌尔姆的钱 统治着这个世界。 当时乌尔姆出产一种棉花和麻织在一起的高质量的布,在整个欧洲这种布拥有极高的名声。 1492年美洲的发现和1497年新开辟的通向印度的海路使得新的商业中心产生,乌尔姆渐渐没落了。1529年乌尔姆皈依为新教。到1546年施马尔卡尔登战争时期乌尔姆因战火失去了35个村庄,最后它不得不向天主教的皇帝投降。 在此后两个世纪中,乌尔姆的财富被战争、疾病和不同的占领者的要挟和勒索中一荡清尽。约1770年城市完全破产而不得不出卖地盘。 在拿破仑的统治下乌尔姆丧失了它的独立性而成为巴伐利亚的一个城市。八年后,1810年,它又被划给符腾堡并再次丧失地盘:多瑙河另一边的地区依旧属巴伐利亚,成为新乌尔姆。一年后乌尔姆获得了向州议会送一名议员的权利。 从1819年到1924年乌尔姆是符腾堡多瑙县的首府。1850年6月1日从斯图加特开往腓特烈港的铁路通过乌尔姆开通。19世纪后半叶乌尔姆成为德意志联邦的一个要塞,在城市周围一共建立了41个碉堡。1890年乌尔姆的大教堂终于完工,它的塔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塔。 1913年乌尔姆有6万居民,其中约一万是士兵。乌尔姆成为了一个兵营和工业城市。 在两次世界大战间乌尔姆非常安静,但纳粹也进入了乌尔姆。从1933年到1935年他们在乌尔姆附近的一个堡垒中建立了一座集中营,许多他们的政治敌人如库尔特·舒马赫被关押在这里。1938年11月9日到10日的水晶之夜中,乌尔姆的犹太教堂也被毁。 从1944年末到1945年初乌尔姆被空军轰炸损失惨重:老城的81%被毁,但大教堂未被损坏。 战后乌尔姆开始重新建设。 1951年第一个工业区开始使用,1953年在这里成立了乌尔姆造型学院(至1968年关闭),1960年成立了一个工程师学院,1972年一个经济和技术专校。此前,1967年乌尔姆大学开始营业。 1980年乌尔姆的居民数超过10万。198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迫使乌尔姆从一个工业城市转化为一个服务和科学研究的城市。 2004年乌尔姆庆祝: 从第一次被文件中提到1150年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25年生日 人口变化 宗教 1529年在施派尔召开的帝国议会上乌尔姆加入新教派。1531年进行宗教改革,首先采用瑞士的新教,从1533年开始采纳马丁·路德的改革。从此开始乌尔姆是一个新教城市,但从19世纪开始市内又有天主教活动。乌尔姆的天主教徒一开始属于康斯坦茨(Konstanz)主教的管辖,后来归奥格斯堡(Augsburg)主教,从1817年开始属罗腾堡主教。 随着城市的扩大,周围本来天主教的村镇被并入乌尔姆后,两个教派之间的比例变化很大。今天45%的居民是天主教徒,33%是新教徒(1992年数据),其他属其它宗教或无宗教信仰。 政治 从13世纪开始乌尔姆有城市的议会和市长,市长同时是议会的执行官,从1345年开始是议会的主席。市长由议会选举而出,往往任期只有1至2年。随着历史的变迁议会和市长的权利和形成变革多次。从1802年开始乌尔姆自己的宪法失效。现任市长是仪佛·古纳(Ivo Gönner),他从1992年开始就职。 市议会目前每5年由市民选举而出。最近的一次选举是2004年,起结果是: 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12席
沿革 安乡作为建制县最早于南北朝陈天嘉二年(561年)之“作唐县”,因“左挹洞庭,右接兰澧”、“洞庭兰澧诸水各安其流”而名“安乡”县至今。 地理 安乡县境地图坐标为东经111°59'~112°18',北纬111°59'~112°18'。北接湖北公安、石首,南抵汉寿县,东邻南县,西界澧县、津市、鼎城区,南北长71公里,东西宽30公里。全县凹陷于洞庭盆地北部,北接华容隆起的黄山至虎山台地,南达冲天湖鞍部,西抵太阳山隆起,东至目平湖突起;境内地形以平原、水域为主,平原占全县总面积72.61%,水域占全县总面积的27.14%,其他为0.25%。流经境内的主要河流有澧水、松滋河、五里河、虎渡河和藕池河等,以荆江泄洪河流为主,澧水次之。 安乡县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6度,日照1868.7小时,降雨量约为1200毫米。
。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县
巍山土地肥沃,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0.7%,具有发展农、林、牧等产业的优势,盛产水稻、小麦、包谷、蚕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油菜、药材、茶叶等,是滇西现代农业示范县,云南油菜基地县,云南省牛羊基地县。 社会 教育 截止2021年,巍山县共有普通高中3所(其中民办1所),在校生5,650人;职业高级中学1所,在校生853人;初级中学13所,在校学生9,935人;小学77所,在校生19,525人;幼儿园81所,在园幼儿8,839人;教师进修学校1所。 文化 截止2020年,巍山县有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各一个,图书馆藏书71,216册,有文化馆馆办文艺团队5个、业余文艺表演队314支。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为99.74%。 卫生 截止2020年,巍山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6个,其中县级医疗机构2个,民营医院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89个,个体诊所37个,公共卫生专业机构5个;全县卫生机构床位数1,332张;卫生技术人员1,976人。 交通运输 巍山交通以公路为主,截止2020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3753.69公里,村委会全部通车。骨干公路是贯穿东部坝区的224省道(下关至南涧)。 巍山的水路运输基本上属民间渡口,县人民政府批准同意设置渡口8个,分别是牛街乡犀牛渡、小密喜渡,青华乡拉四渡,五印乡富去妈渡、扎妈古郎渡、地固渡、礼可渡,马鞍山田口渡。这些渡口全部位于西部漾濞江流域内。随着小湾水库建成截流,为巍山县的水上运输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风景名胜 巍山古城:即巍山县城南诏镇,为明代初年所建,城市为棋盘式格局,方整如印,城内绝大部分民居都保持了明清时代的历史风貌。古城四面原有四座门楼,名曰“忠武”、“南薰”、“威远”、“拱辰”。现仅存北门拱辰门,总高度23米,南北屋檐分别悬挂“魁雄六诏”、“万里瞻天”两块巨大匾额,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此外,城内还有星拱楼、文华书院、等觉寺等诸多文物古迹。“南诏古街”在2011年6月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南诏镇古建筑群(包括拱辰楼、玉皇阁及文华书院、萧公祠)和等觉寺已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月3日,拱辰楼因火灾被毁。 巍宝山:位于县城东南,是中国西南的道教名山,有建于明清时期的22座道观,巍宝山古建筑群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长春洞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巍宝山1992年设立国家森林公园。 鸟道雄关:位于县城东北部的分水岭,每年仲秋时节有众多候鸟飞此地。 巄嶼图山城址: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俗、特产 巍山境内彝族及回族人口众多,每年都要举行火把节和古尔邦节,为当地重要民俗。此外,巍宝山的南诏土主庙是彝族重要的祭祖圣地,从2007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南诏土主庙维修扩建竣工典礼暨中华彝族祭祖大典以来,巍山县人民政府将每年农历二月初一至农历二月十五定为彝族祭祖节,每年都会举办颇具规模的“中华彝族祭祖节”。 扎染是一种流传于巍山民间的传统工艺,巍山扎染于1985年首次在北京国际贸易博览会上展出后,多次获国家级、省级表彰。2003年,巍山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扎染艺术之乡”。 巍山的小吃在大理州乃至整个云南都比较出名,其中以扒肉饵丝、过江饵丝和一根面最为有名。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县/自治县 大理 云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白文:Me hot)是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下辖的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以其境内的巍宝山而得名。全县面积2181平方千米,2020年总人口26.75万人,自治縣人民政府駐南诏镇。 巍山县是南诏国的发祥地,1994年被评为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 古代属滇国地。西汉遥置邪龙县。唐代时,南诏国在此创始,并为其早期都城。大理国时设蒙舍镇开南县。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升开南县置蒙化府,属大理路。十四年升为蒙化路,二十年降为蒙化州。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复升为府。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降为蒙化厅。1912年改蒙化县,1954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批准更名为巍山县。1956年11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四十次会议决定,撤销巍山县,原县境中、南部成立巍山彝族自治县,北部建立永建回族自治县。1958年10月,根据中共地委指示,合并巍山、永建县,成立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1月两县合并办公。1960年9月13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1961年9月,划出县境南片成立南涧彝族自治县。 地理 区位 巍山地处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东与弥渡县毗邻,西与漾濞彝族自治县、昌宁县隔漾濞江相望,南与南涧彝族自治县、凤庆县接壤,北与大理市相连。县政府驻地南诏镇,距省会昆明市371多公里,北距州府所在地大理市51公里。 地形 巍山境内山脉属于横断山脉云岭南部的延伸部分,东部是哀牢山北段,中部属于无量山北段地区,两山之间为巍山坝区,坝区面积167.66平方公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河谷、盆地、山地相间分布。最高点海拔3,037米,最低点海拔1,050米,县城海拔1,725米。 水系 巍山境内河流分属元江-红河和澜沧江-湄公河两大跨国水系,以中部的无量山为分水岭,西部属于属澜沧江水系漾濞江流域,东部属于红河上游元江流域(元江在巍山境内称“西河”),红河的发源地就位于县境西北部永建镇境内。 气候 巍山县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大部份区域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年均气温15.6℃,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5℃,极端最高气温34.8℃(1958年)。年均日照时数2,320小时,年均降雨量800毫米,风向多为西南风,最大风速20米/秒。 行政区划 下辖4个镇、6个乡: 。 截至2020年末,全县共有79个村民委员会、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049个自然村、1,328个村民小组、47个居民小组。 人口民族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总人口(常住人口)共有267,474人,城镇人口118,687人(占44.37%),乡村人口148,787人(占55.63%)。共有男性135,343人、女性132,131人,性别比为102.43。0—14岁人口共46,902人(占17.54%),15—59岁人口共174,902人(占65.39%),60岁及以上人口共45,670人(占17.0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共33,349人(占12.47%)。大学专科学历及以上人口有16,629人,15岁以上的文盲有9,171人,占15岁以上人口的4.16%。2021年末统计,巍山县户籍人口共有323,600人。 民族 巍山县境内有彝族、回族、汉族、白族、苗族、傈僳族6个世居民族,共23种民族成份。 经济 2021年统计,巍山县国内生产总值为101.78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4.31亿元、24.12亿元、43.3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3.71 : 23.70 : 42.6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569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50元。全县固定资产投资646,326万元。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477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9,623万元。
2009年3月8日,发表《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的宣传佛教演讲,认为当代物理学弦理论就是佛教的缘起性空观点,“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参考文献 Qing清 成都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家 四川科学家 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 世界科学院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佛教徒
2014年9月1日,退休,不再担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荣誉 英国皇家化学学会(FRSC)。 社会兼职 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教育贡献及影响力 朱清时以科学家的实验精神探索中国高教改革的出口,在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期间,抵制全国性的圈地、扩招大潮,说出“我对(中)科大主要的贡献,不是做了什么,而是没有做什么”这般有力度的话,被舆论称作“中国最牛大学校长”。担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期间,向教育部提出自授文凭和学位的愿景,理想是建一所能回答“钱学森之问”的大学。 据了解,在朱清时离任后,其担任过校长的两所高校均己完全摒弃朱清时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目前,中科大和南科大均进入高速扩张发展阶段,社会名誉也显著增加。 佛教宣传 2000年之后,朱清时的思想中宗教尤其是佛教的成分日渐增加。其著作《东方科学文化的复兴》 认为“以‘整体论’为指导的东方科学思想将成为第二次科学革命的灵魂”。他主张“复杂性科学观”,认为中医学是“科学性之谜的钥匙”。2003年8月,他在与友人刘正成谈话时提及西藏的达隆活佛可以“(几个月中)……就连这些东西都不吃了。吃石头磨成的粉,闻周围野花的气味,就能够吸收营养。”他认为这种辟谷是“佛教的这种修炼其实是两千多年来人类做的一种实验:心理的活动产生了生理上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在过去的自然科学,包括医学和心理学都无从解释。” 对此新语丝网站专辟了“朱清时迷信事件”专栏;中国科大BBS上有不少学生声讨朱清时。 2009年3月8日,发表《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的宣传佛教演讲,认为当代物理学弦理论就是佛教的缘起性空观点,“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参考文献
行政区划 下辖4个街道办事处、16个镇、2个乡、1个民族乡: 。 政治 现任领导
今之汉寿自元代元贞元年(1295年)升为龙阳州辖沅江县属常德路;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降为县直至清代属常德府;民国1年改为现名,民国3年隶属武陵道,5年属湘江道,11年直隶于省,27年属湖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隶属益阳专区,1952年11月改属常德专区(常德地区、常德市)至今。 地理 汉寿地图坐标为东经111°42′59″~112°18′,北纬28°36′~29°6′45″。地域上东濒沅江、南县,南界资阳、桃江,西接鼎城,北抵西湖农场,与安乡隔河相望。 汉寿属雪峰山脉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带,南部丘陵属雪峰山余脉;全境地势由南向北呈阶递状下降,以平原为主,水系发达,平原占49.07%,丘陵岗地占22.44%,其余为水面占28.49%。境内有河流30条,主要河流为沅水和澧水;主要湖泊有太白湖、围堤湖和目平湖。 全境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7℃,降雨量1328.7毫米,日照1652.1小时,无霜期274天。洪水、干旱为主要灾害。
(武陵),三國吳置,在今湖南漢壽縣。
龙阳县,可以指: 龍陽縣
历史上为英属婆罗洲(文莱除外),在1963年9月16日和马来亚联合邦共同組成马来西亚。 沙巴(旧称北婆罗洲)和砂拉越:作为联邦的一员,比馬來亞半岛的联邦州享有更高度的移民自主权,譬如有不同的移民系统。2006年以前,进入东马的馬來亞居民必须持有馬來西亞护照,跨越沙巴边境同样设立关卡,须要出示护照。目前则可以采用内附晶片的大马卡通行,但仍有90天停留天數限制,且不能逾期居留和非法工作,否則將被遣返並拒絕入境東馬。 纳闽:原是沙巴的一部分;1984年纳闽被划为联邦直辖区,直接由联邦政府管辖。 主要城市: 沙巴:亞庇、山打根、斗湖等 天然資源 東馬雖然經濟上普遍落后于西馬,但它擁有丰富的天然资源,包括: 沙巴北端的京那峇魯山,海拔4,095.2公尺,婆羅洲島最高的山峰,位於沙巴的神山公园,在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 参考文献
纳闽:原是沙巴的一部分;1984年纳闽被划为联邦直辖区,直接由联邦政府管辖。 主要城市: 沙巴:亞庇、山打根、斗湖等 天然資源 東馬雖然經濟上普遍落后于西馬,但它擁有丰富的天然资源,包括: 沙巴北端的京那峇魯山,海拔4,095.2公尺,婆羅洲島最高的山峰,位於沙巴的神山公园,在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mography,即玩具相機攝影
觀念攝影作為方法論 當觀念攝影這一詞作為攝影的方法論,它主要是用來探討如何去創造一個說明抽象概念的影像的方法,而這些影像大多用在公部門宣傳、商業廣告或是影像圖庫,而這些影像中的概念都是事先構思而成的,有時這一些影像會再透過後製手法,依照作者本人的意念進行畫面的拼接,形成超現實效果,再用這樣的影像與群眾溝通,例如:菸盒上的警示影像,說明吸菸可能導致的後果。 觀念攝影作為藝術類型 當觀念攝影作為一種藝術類型,它指的是攝影應用於當代藝術或當代藝術攝影的範疇,其起源與觀念藝術密不可分,但「觀念攝影」這一個詞彙並不被廣泛使用。 在1839年攝影術發明之初,攝影是為藝術服務,僅做為紀錄與再現真實之用,它被視為一種工藝,地位完全不如繪畫或雕塑。而在1960年代觀念藝術興起時,藝術的媒材產生改變,攝影的藝術地位也藉由觀念藝術得到提升,是觀念藝術家意圖反藝術、反美學,而又能客觀傳遞意念的媒介之一 。 攝影的藝術地位提升,主要可從1970年美國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舉辦的「訊息」展覽觀察到,在這一個展覽中,展出100件歐美藝術家的動態影像與裝置藝術,探討訊息該如何被傳遞,並開始有大量的藝術作品以攝影作為媒材來呈現。 觀念藝術與觀念攝影 觀念藝術家受到馬塞爾·杜象的《噴泉 (杜象)》的影響,杜象使用現成物作為藝術創作材料,意指「現成物」本身就是藝術,由於現成物象徵資本主義社會中透過大量生產以降低成本的商品,使用現成物的藝術創作不僅是反諷資本主義,也以此方式來打破藝術與生活的疆界,意即藝術應與生活緊密結合。 由於觀念藝術的核心是藝術家的觀念本身,但這並不表示觀念就比媒材更加重要,某種程度來說,觀念藝術中的觀念與媒材是相輔相成的,相較之下,傳統的繪畫、雕塑表現方式則總會受到媒材的限縮。 此一時期的觀念藝術家抗拒傳統的藝術表現方式,也開始挑戰不以畫作或雕塑作為創作媒材,因為這些都是藝術市場經常作為交易的物件,這也代表他們的作品對於一般的商業畫廊來說,較不易於買賣交易,他們挑戰傳統創作媒介的方式,除了選用語言文字以外,還有攝影。 文字在當時被認為是最能直接闡述創作理念的方式,而攝影之所以也被廣泛用於作為觀念藝術的表現途徑,是因為它的機械性具有客觀的紀錄性質,不像繪畫帶有濃烈個人主觀意識,能夠更純粹表達觀念藝術家腦中所構思的概念或想法,挑戰藝術的受眾對於藝術的傳統視覺經驗與觀看方式。 觀念藝術在1960年代晚期至1970年代早期常需要透過攝影來記錄觀念藝術家的表演藝術、短暫消失性的雕塑或行動。有些觀念藝術家雖然使用攝影作為記錄的媒介,但他們不認為自己是攝影師,例如愛德‧魯沙就曾表示:「攝影對我來說只是個遊樂場。我完全不是一個攝影師。」 由於觀念藝術中的媒材是依照創作者主觀認定是傳達觀念所需而選用的,這也意味著,觀念攝影所注重的是創作者意圖表達的觀念本身,相較於以攝影作為媒介且注重美學表現的創作類型是不同的。因此在有些觀念攝影的創作當中,看不到一般人所謂的「美的畫面」,是由於觀念攝影的重點在於「去除藝術的特徵以接近更純粹的藝術」 。 攝影的媒材特性 在攝影的藝術地位被確立之後,慢慢發展出文件型與圖畫式的兩條路線。有些觀念藝術家為了不斷試探藝術的邊界與可能性,因此願意嘗試許多不同媒材,嘗試用攝影來進行無風格、無美學的創作,意圖表現出無趣的、平庸的影像,視覺上看起來漠然、無謂的表現形式與風格。甚至由於線索不足,無法判別影像要傳達的是什麼,而被認為是「反敘事」的影像。
Photography)是以圖像來闡述一個概念的攝影類型,在攝影發明初期便已有此類型的作品,舉最早出現的編導式攝影為例,1840年的《溺水者自拍像》是希波利特‧貝亞德用來表述他也是攝影的發明者之一,但卻沒有受到如路易·達蓋爾或塔伯特一樣的關注,而感到非常失意的心聲 。觀念攝影一詞則是源自1960年代晚期的觀念藝術行動,現今這個字彙可指的是攝影的方法論或是藝術類型 。 觀念攝影作為方法論 當觀念攝影這一詞作為攝影的方法論,它主要是用來探討如何去創造一個說明抽象概念的影像的方法,而這些影像大多用在公部門宣傳、商業廣告或是影像圖庫,而這些影像中的概念都是事先構思而成的,有時這一些影像會再透過後製手法,依照作者本人的意念進行畫面的拼接,形成超現實效果,再用這樣的影像與群眾溝通,例如:菸盒上的警示影像,說明吸菸可能導致的後果。 觀念攝影作為藝術類型 當觀念攝影作為一種藝術類型,它指的是攝影應用於當代藝術或當代藝術攝影的範疇,其起源與觀念藝術密不可分,但「觀念攝影」這一個詞彙並不被廣泛使用。 在1839年攝影術發明之初,攝影是為藝術服務,僅做為紀錄與再現真實之用,它被視為一種工藝,地位完全不如繪畫或雕塑。而在1960年代觀念藝術興起時,藝術的媒材產生改變,攝影的藝術地位也藉由觀念藝術得到提升,是觀念藝術家意圖反藝術、反美學,而又能客觀傳遞意念的媒介之一 。 攝影的藝術地位提升,主要可從1970年美國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舉辦的「訊息」展覽觀察到,在這一個展覽中,展出100件歐美藝術家的動態影像與裝置藝術,探討訊息該如何被傳遞,並開始有大量的藝術作品以攝影作為媒材來呈現。 觀念藝術與觀念攝影
初期大中型相机 现代传统相机 大画幅相机(8×10英寸,4×5英寸) 中画幅相机(120胶卷,6×9厘米,6×6厘米,6×4.5厘米) 全畫幅相機(135胶卷,24×36毫米) 微画幅相机 18X24
全畫幅相機(135胶卷,24×36毫米) 微画幅相机 18X24 毫米 16毫米胶卷 8X11毫米 数码相机 摄影
1997年6月30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區成立倒數 1997年6月30日翡翠台、明珠台:告別殖民地(直播英方告別儀式,翡翠台15:55-17:30、18:00-18:30播出) 1997年6月30日翡翠台、明珠台:香港交接儀式(23:30-02:30播出,主持:袁志偉、周潔儀/林楚芹、林達瑩) 1997年7月1日翡翠台、明珠台:香港特區成立(主持:袁志偉、周潔儀/林楚芹、林達瑩) 1997年7月1日翡翠台:特區成立日(主持:袁志偉、周潔儀) 1997年7月1日翡翠台:特區成立慶典(主持:袁志偉、周潔儀) 1997年7月1日翡翠台:特區成立酒會(主持:袁志偉、周潔儀) 1997年9月6日翡翠台、明珠台:送別戴安娜(主持:魏綺珊/林楚芹) 1998年7月2日翡翠台:克林頓訪港(主持:魏綺珊) 1998年7月6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直播啟德機場跑道關燈儀式(主持:徐忠明) 1999年8月22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華航空難(主持:周潔儀) 1999年8月23日翡翠台:華航翻機事件(22:35-23:00播出,主持:袁志偉) 1999年10月1日翡翠台:建國五十年閱兵 2001年8月__日翡翠台:西部大開發 九一一恐怖襲擊系列 2001年9月11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九一一恐怖襲擊(主持:周潔儀/Jameson Wong) 2001年9月12日翡翠台:恐怖大襲擊(19:30-20:30,主持:區家麟,嘉賓:馬鼎盛、馬嶽) 2001年9月17日翡翠台:災後復市(23:15-23:45,直撃九一一後美股復市情況,主持:徐蕙儀,嘉賓:林家亨、馮孝忠) 2002年9月12日翡翠台:9/11周年悼念特輯(20:40-21:15,主持:周潔儀) 2001年10月7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中國隊晉身世界盃決賽周(主持:伍晃榮) 2002年2月21日翡翠台:中美聯合記者會(直播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及美國總統喬治布殊聯合記者會,主持:周潔儀,嘉賓:翁以登) 2002年2月22日翡翠台:喬治布殊清華演講(直播喬治布殊在清華大學演講,主持:周潔儀,嘉賓:劉兆佳) 2002年6月24日翡翠台:特區新班子(主持:李燦榮,嘉賓:宋立功、鄭宇碩) 細價股調查報告系列 2002年7月31日翡翠台: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討論港交所公布的除牌機制建議,主持:李燦榮,嘉賓:蔡子強) 2002年9月10日翡翠台:細價股調查報告(主持:邱文華,嘉賓:張仁良) 2002年9月16日翡翠台:細價股報告 立法會特別會議(主持:徐蕙儀) 2002年9月26日翡翠台:基本法第23條 立法會特別會議(主持:李燦榮) 2002年11月8日翡翠台:中共十六大開幕儀式(主持:廖忠平,嘉賓:李鵬飛) 伊拉克戰爭系列 2003年3月20日翡翠台:大戰序幕(09:00-10:05,主持:周潔儀,嘉賓:曾瑞麟) 2003年3月20日及21日翡翠台:攻打伊拉克 3月20日約10:30-13:00,主持:周潔儀、邱文華,嘉賓:馬鼎盛、曾瑞麟 3月20日13:30-約15:50,主持:周潔儀、邱文華,嘉賓:劉銳紹 3月21日約01:35-06:30,主持:李燦榮、趙麗如,嘉賓:劉銳紹、鄭宇碩 2003年3月20日翡翠台:伊拉克戰報(主持:邱文華/鄭麗矜/李燦榮)至2003年3月22日 2003年3月20日翡翠台:伊拉克之戰(23:15-23:45,主持:區家麟,嘉賓:陳家洛) 2003年4月4日翡翠台:停課安排記者會(約15:40-約15:55,主持:邱文華) 2003年4月23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遮打清場(主持:李燦榮) 2003年6月23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世衛宣布香港疫區除名(主持:李燦榮) 2003年7月10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屯門公路雙層巴士墮坡事故(主持:李燦榮) 2003年10月15日翡翠台:中國人上太空(08:45-09:55,主持:周潔儀、區家麟,嘉賓:黃耀華) 2003年10月15日翡翠台:深化穩定樓市措施(主持:鄭麗矜) 2003年12月20日翡翠台:西鐵通車(主持:李燦榮) 2004年8月23日翡翠台:奧運健兒榮歸(主持:伍晃榮、邱文華) 2005年1月17日翡翠台:趙紫陽逝世 2005年3月10日翡翠台:董建華請辭(主持:區家麟,嘉賓:湯家驊、劉銳紹、邵善波) 2005年12月12日及13日翡翠台:世貿在香港 12日23:10-23:35「嚴陣以待」,主持:許方輝,嘉賓:涂謹申、何安達 13日19:05-19:30「場內場外」,主持:許方輝,嘉賓:黃英琦、陸德泉 2005年12月13日翡翠台:世貿會議開幕典禮(主持:周潔儀) 2005年12月17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反世貿示威(15:00-18:30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周潔儀) 2005年12月21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立法會表決政改方案(主持:周嘉儀) 2006年6月15日明珠台、新聞2台:「宇宙的起源」講座()直播英國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授史蒂芬·霍金於香港科技大學舉行的講座。TVB安排在明珠台及新聞2台播出,並由蕾蒙威特約,英文版節目主持為林達瑩及香港科技大學教授Bradley Foreman。) 2006年9月20日翡翠台:泰國兵變(講述2006年泰國軍事政變) 2006年12月4日翡翠台:2006世界電信展()(SAMSUNG Anycall特約) 2007年6月9日翡翠台:董建華的特首歲月(主持:區家麟) 2007年6月23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新班子名單公布(現場直播曾蔭權公布其班子名單) 2007年10月15日翡翠台:中共十七大開幕,胡錦濤總書記發表工作報告 2007年10月22日翡翠台:中共新班子就職 (主持:方東昇) 2007年10月24日翡翠台:嫦娥奔月(直播嫦娥一號升空過程,由方東昇及香港科技大學物理學教授王國彝主持) 2008年5月12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汶川大地震(約15:00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盤翠瑩) 2008年5月13日翡翠台:四川大地震(講述2008年5月12日發生之四川大地震,主持:盤翠瑩) 2008年9月25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神七零距離(主持:許方輝)至2008年9月28日 2008年9月25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神七升空(主持:許方輝) 2009年5月1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本港確診首宗甲型H1N1流感個案(主持:方健儀) 2009年5月1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政府跨部門記者會交代最新疫情(主持:方健儀) 2009年7月26日翡翠台:第三屆澳門行政長官選舉(主持:方東昇) 2009年9月11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陳水扁被判無期徒刑(主持:吳宜婷) 2009年9月11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世紀弊案(講述前總統陳水扁的貪污案,主持:吳璟儁) 2009年10月1日翡翠台:建國六十年閱兵 2009年12月20日翡翠台:澳門特區第三屆政府就職典禮 2010年8月23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馬尼拉人質事件(16:30至16:40直播康泰旅行社記者會、19:25至21:20現場直播馬尼拉人質事件,主持:方健儀) 2010年8月25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馬尼拉人質事件(19:53至21:15,現場直播接載遺體及傷者的包機抵港,主持:周嘉儀) 2011年3月11日、15日、18日及21至25日翡翠台:日本大地震(講述2011年3月11日發生之2011年日本本州島海域地震,主持:吳璟儁) 2011年5月2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奧巴馬記者會(直播奧巴馬公佈拉登死訊,主持:盤翠瑩) 2011年5月2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拉登之死(主持:吳璟儁,嘉賓:沈旭暉、莊曉陽) 2011年8月13日新聞台、互動新聞台:2011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至2011年8月23日 2011年8月18日翡翠台:李克強訪港:港大百周年校慶(主持:周嘉儀) 2011年8月18日翡翠台:李克強訪港:添馬艦新政府總部落成典禮(主持:方健儀) 2011年12月19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金正日逝世(主持:吳璟儁,嘉賓:沈旭暉、鍾樂偉) 2012年3月11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震後一年(13:40-13:55,直播2011年日本本州島海域地震一週年紀念儀式,主播:黃紫盈) 2012年3月11日明珠台:震後一年(直播2011年日本本州島海域地震一週年紀念儀式) 2012年6月28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新班子名單公佈(現場直播梁振英公佈其班子名單,主持:盤翠瑩) 2012年6月29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胡錦濤抵港(主持:盤翠瑩) 2012年6月29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胡錦濤檢閱駐港解放軍(直播胡錦濤檢閱駐港解放軍,主持:盤翠瑩) 2012年7月1日翡翠台:回歸15周年升旗儀式(主持:周嘉儀) 2012年7月1日明珠台:回歸15周年升旗儀式 2012年7月1日翡翠台:第四屆特區政府宣誓就職(主持:周嘉儀) 2012年7月1日明珠台:第四屆特區政府宣誓就職 2012年10月2日翡翠台:撞船意外 政府記者會(16:35-17:15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周嘉儀) 2012年10月4日翡翠台:海難哀悼日(12:00-12:05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盤翠瑩) 2012年10月17日翡翠台:行政長官立法會發言(主持:吳璟儁) 2012年11月15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中共第五代領導人(主持:吳璟儁) 2013年6月11日翡翠台:神舟十號升空(17:35-18:00,主持:潘蔚林) 2014年1月7日翡翠台:邵逸夫爵士逝世特輯(旁白:阮小清) 2016/17政改、佔領中環及雨傘運動系列 2013年12月4日翡翠台:政改諮詢記者會 2014年7月15日翡翠台:公布政改諮詢報告(主持:周嘉儀) 2014年7月15日翡翠台、明珠台:政改記者會(主持:周嘉儀/Diane To) 2014年8月31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港區人大交代人大常委會政改決定(翡翠台15:37-15:42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周嘉儀/Diane To) 2014年8月31日翡翠台、明珠台:人大常委會記者會(直播人大常委會解釋政改決定的記者會,翡翠台16:01-16:25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周嘉儀/Diane To) 2014年8月31日翡翠台、明珠台:行政長官記者會(直播梁振英對於人大常委會有關香港政改決定的記者會,約17:34-17:55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周嘉儀/Diane To) 2014年9月1日翡翠台、明珠台:香港政制發展簡介會(10:00-12:30播出,主持:周嘉儀/Diane To) 2014年9月1日翡翠台、明珠台:李飛記者會(約17:00-18:05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周嘉儀/?) 2014年9月28日翡翠台、明珠台、高清翡翠台(與翡翠台同步時段):特別新聞報道:佔領中環及雨傘運動(報道佔領中環及雨傘運動最新情況及消息)至2014年10月8日、16日、17日、11月26日、30日、12月1日及11日 翡翠台主持:陳嘉欣/姚雋彥/高芳婷/周嘉儀/蔡雪瑩/羅鈺文/張文采/陳嘉倩/葉昇瓚/黃麗幗 明珠台主持:Diane To/Sonya Artero/Joao Da Silva/Stephanie Tsui/Evelina Leung/James Aitken 2014年9月28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戴耀廷宣佈啟動佔中(播放戴耀廷宣佈啟動佔領中環片段,01:52-01:53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陳嘉欣) 2014年9月28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政府記者會(直播梁振英召開記者會回應佔領中環,15:40-16:36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劉晉安/Diane To) 2014年9月28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直播警方金鐘夏愨道施放催淚彈(翡翠台17:59-18:30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姚雋彥) 2014年9月28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佔中(22:30-23:00播出,主持:吳璟儁,嘉賓:涂謹申、葉國謙) 2014年9月29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警方講述處理示威行動(翡翠台16:10-16:21、明珠台16:10-16:56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周嘉儀/Diane To) 2014年9月29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林鄭月娥黎棟國見記者(17:45-18:03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周嘉儀/Diane To) 2014年9月30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警方及消防處就示威活動見記者(以插播形式播出)至2014年11月7日、14日、19日、26日、28日及12月1日 09月30日16:16-16:59、10月16日16:02-16:31,主持:姚雋彥/Diane To 10月1日16:05-16:40、10月2日16:05-16:56,主持:周嘉儀/Diane To 10月3日16:09-16:49、10月10日16:01-16:31,主持:高芳婷/Diane To 10月4日16:06-16:58,主持:張文采/Diane To 10月5日翡翠台16:03-16:44、明珠台16:03-16:43,主持:高芳婷/Diane To 10月6日翡翠台16:01-16:40、明珠台16:02-16:39,主持:周嘉儀/Diane To 10月7日16:05-16:48、10月15日16:03-16:41,主持:葉昇瓚/Diane To 10月11日翡翠台16:03-16:32、明珠台16:03-16:31,主持:葉昇瓚/Diane To 10月12日16:01-16:30,主持:葉昇瓚/? 10月13日16:04-16:26,主持:高芳婷/Diane To 10月14日翡翠台16:03-16:39、明珠台16:03-16:37,主持:周嘉儀/Diane To 10月17日翡翠台16:08-16:45、明珠台16:15-16:44,主持:姚雋彥/Diane To 10月18日翡翠台16:07-16:36、明珠台16:19-16:36,主持:姚雋彥/Diane To 10月19日翡翠台16:05-16:31、明珠台16:13-16:31,主持:姚雋彥/Diane To 10月20日翡翠台16:02-16:28、明珠台16:11-16:27,主持:高芳婷/Diane To 10月21日翡翠台16:00-16:24、明珠台16:08-16:24,主持:姚雋彥/Diane To 10月22日翡翠台16:06-16:33、明珠台16:16-16:33,主持:葉昇瓚/Diane To 10月23日翡翠台16:02-16:25、明珠台16:11-16:25,主持:葉昇瓚/Diane To 10月24日翡翠台16:02-16:23、明珠台16:09-16:23,主持:姚雋彥/Diane To 10月25日翡翠台16:02-16:27、明珠台16:11-16:26,主持:姚雋彥/Diane To 10月26日翡翠台16:06-16:41、明珠台16:15-16:32,主持:姚雋彥/Diane To 10月27日翡翠台16:00-16:11、明珠台16:11-16:21,主持:張文采/Diane To 10月28日翡翠台16:01-16:12、明珠台16:11-16:20,主持:葉昇瓚/Diane To 10月29日翡翠台15:59-16:09、明珠台16:08-16:16,主持:葉昇瓚/Diane To 10月30日翡翠台16:01-16:09、明珠台16:08-16:14,主持:姚雋彥/Diane To 10月31日翡翠台16:01-16:13、明珠台16:13-16:23,主持:姚雋彥/Diane To 11月1日翡翠台16:01-16:12、明珠台16:11-16:__,主持:姚雋彥/Diane To 11月2日翡翠台16:01-16:12、明珠台16:11-16:21,主持:葉昇瓚/Diane To 11月3日翡翠台16:02-16:11、明珠台16:11-16:17,主持:張文采/Diane To 11月4日翡翠台16:01-16:11、明珠台16:11-16:19,主持:葉昇瓚/Diane To 11月5日翡翠台16:04-16:13、明珠台16:13-16:21,主持:姚雋彥/Diane To 11月6日翡翠台16:04-16:16、明珠台16:16-16:26,主持:姚雋彥/Diane To 11月7日翡翠台16:03-16:13、明珠台16:13-16:22,主持:姚雋彥/Diane To 11月14日翡翠台16:36-17:02、明珠台16:4_-16:5_,主持:吳璟儁/Diane To 11月19日翡翠台17:18-17:3_、明珠台17:2_-17:3_,主持:吳璟儁/Diane To 11月26日翡翠台16:04-16:53、明珠台16:14-16:21,主持:姚雋彥/Diane To 11月28日翡翠台17:14-17:28、明珠台17:27-17:39,主持:羅鈺文/Diane To 12月1日翡翠台16:35-16:48、明珠台16:47-16:59,主持:羅鈺文/Evelina Leung 2014年10月2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政府跨部門記者會(以插播形式播出)至2014年10月17日 10月2日翡翠台17:30-18:11、明珠台17:31-18:10,主持:周嘉儀/Diane To 10月3日翡翠台17:30-18:05、明珠台17:33-18:12,主持:高芳婷/Diane To 10月4日翡翠台17:30-18:07、明珠台17:30-18:06,主持:張文采/Diane To 10月5日翡翠台17:29-17:57、明珠台17:27-17:57,主持:高芳婷/Diane To 10月6日翡翠台17:42-18:09、明珠台17:42-18:16,主持:高芳婷/Diane To 10月7日17:31-17:58、10月9日17:31-17:54、10月17日17:30-17:40,主持:張文采/Diane To 10月8日翡翠台17:31-17:57、明珠台17:31-17:58,主持:高芳婷/Diane To 10月10日翡翠台17:33-17:53、明珠台17:33-17:52,主持:高芳婷/Diane To 10月11日翡翠台17:33-17:48、明珠台17:30-17:53,主持:蔡雪瑩/Diane To 10月12日翡翠台17:33-17:47、明珠台17:33-17:48,主持:周嘉儀/? 10月13日17:32-17:49,主持:高芳婷/? 10月14日17:30-17:42,主持:周嘉儀/? 10月15日17:30-17:43,主持:蔡雪瑩/Evelina Leung 10月16日17:30-17:42,主持:高芳婷/Diane To 2014年10月3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見記者(16:50-17:10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高芳婷/Diane To) 2014年10月3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警方見記者(以插播形式播出)至2014年10月4日 10月3日翡翠台22:35-23:02、明珠台22:35-22:46,主持:劉晉安/Diane To) 10月4日翡翠台04:25-04:41、明珠台04:25-04:39,主持:羅鈺文/Evelina Leung) 2014年10月4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保安局局長黎棟國見記者(12:35-12:48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張文采/Diane To) 2014年10月16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梁振英及政改官員見傳媒(14:21-15:00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高芳婷/Diane To) 2014年10月21日翡翠台、明珠台:政府、學聯對話(翡翠台17:59-18:30、18:59-20:05、明珠台17:59-19:30、19:55-20:05播出,主持:吳璟儁/Diane To) 2014年11月19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立法會大樓外示威者及警方對峙(以插播形式播出) 翡翠台02:18-02:21、02:49-02:59、04:01-04:06、04:32-04:50、明珠台04:17-04:19,主持:姚雋彥/Diane To 2014年11月25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直播警方執行亞皆老街禁制令(以插播形式播出) 翡翠台10:34-10:59、14:45-14:48、15:08-15:24,主持:周嘉儀/姚雋彥 明珠台10:15-10:40、15:14-15:25,主持:Diane To 2014年11月26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直播警方執行彌敦道禁制令(翡翠台09:55-09:59、明珠台10:18-10:24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周嘉儀/Evelina Leung) 2014年11月29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示威者旺角聚集(報道示威者旺角聚集情況,翡翠台00:35-00:37、02:09-02:12、04:06-04:11、明珠台02:33-02:35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張文采/Evelina Leung) 2014年11月30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警方就非法佔領活動見記者(以插播形式播出)至2014年12月1日、11日、13日及15日 11月30日翡翠台16:31-16:50、明珠台16:31-16:44,主持:羅鈺文/Diane To 12月1日翡翠台10:01-10:14、明珠台10:01-10:12,主持:周嘉儀/Evelina Leung 12月11日翡翠台13:25-13:33、明珠台13:25-13:34,主持:黃曉瑩/Diane To 12月13日翡翠台17:05-17:16、明珠台17:15-17:25,主持:彭國柱/Diane To 12月15日翡翠台17:01-17:47、明珠台17:12-17:27,主持:葉昇瓚/Evelina Leung 2014年12月1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示威者包圍政府總部(報道示威者包圍政府總部情況,翡翠台01:30-01:31、03:29-03:32、04:30-04:33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黃麗幗/?) 2014年12月1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警方就金鐘非法集結見記者(翡翠台04:16-04:25、明珠台04:1_-04:2_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黃麗幗/?) 2014年12月1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黎棟國見記者(翡翠台10:59-11:10、明珠台10:59-11:09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羅鈺文/Evelina Leung) 2014年12月11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執達主任執行臨時禁制令、禁制令代理人執行臨時禁制令(翡翠台10:29-10:42、明珠台10:29-10:41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周嘉儀/Diane To) 2014年12月11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直播警方清除金鐘佔領區障礙物(翡翠台14:23-14:36、明珠台14:23-14:56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葉昇瓚/Diane To) 2014年12月11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警方拘捕多名佔領人士(翡翠台16:21-17:11、明珠台16:2_-16:5_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葉昇瓚/Diane To) 2014年12月15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警方清除佔領區障礙物(直播警方清除銅鑼灣佔領區障礙物,翡翠台10:21-10:27、明珠台10:20-10:29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周嘉儀/Diane To) 2014年12月15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警方拘捕留在佔領區內人士(翡翠台12:17-12:29、明珠台12:18-12:41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周嘉儀/Diane To) 2015年1月7日翡翠台、明珠台:政改諮詢(直播林鄭月娥在立法會宣讀聲明)(翡翠台13:21-13:45、明珠台13:23-13:45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周嘉儀/Diane To) 2015年4月22日翡翠台、明珠台:政改方案(直播林鄭月娥公佈政改方案)(翡翠台11:00-11:42、明珠台11:00-11:41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吳璟儁/Diane To) 2015年4月22日翡翠台、明珠台:政改記者會(直播政改三人組記者會)(翡翠台15:32-16:43、明珠台15:32-16:42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張文采/Diane To) 2015年6月17日及18日翡翠台、明珠台:政改表決(直播立法會辯論及表決政改方案) 06月17日翡翠台13:21-14:04、明珠台13:21-17:56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胡燕泳/Sonya Artero 06月18日翡翠台12:02-12:41、明珠台09:00-12:42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劉晉安/Diana To 2015年6月18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行政長官見記者(翡翠台16:17-16:31、明珠台16:17-16:34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吳璟儁/Diana To) 2014年11月11日翡翠台:習近平記者會(16:10-16:44播出,主持:張文采) 2015年3月23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李光耀逝世(主持:吳璟儁) 2015年3月29日明珠台:李光耀葬禮(主持:Diane To) 2015年4月1日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香港特區政府時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就現有亞洲電視的免費電視牌照不獲續期申請見記者(主持:Diane To) 2015年9月3日翡翠台: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09:45-11:45直播,主持:方東昇,嘉賓:黃東、阮紀宏) 2015年11月7日翡翠台、明珠台、高清翡翠台:習馬會 11月7日翡翠台14:59-15:16、明珠台14:59-15:14以插播形式播出,直播習近平、馬英九會談前二人握手與致詞,主持:方東昇/Diana To 11月7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22:30-23:00播出相關新聞特備節目,主持:吳璟儁,嘉賓:鄭漢良、劉銳紹 2015年11月7日翡翠台、明珠台:習馬會記者會(16:10-16:35、16:50-17:25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方東昇/Diana To) 2016年旺角騷亂 2016年2月9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旺角騷亂(03:11-03:18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吳璟儁) 2016年2月9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行政長官梁振英回應旺角騷亂(10:23-10:31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張文采) 2016年2月9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警方回應旺角「暴亂」(15:11-15:31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黃麗幗) 2016年5月17日翡翠台、明珠台:張德江訪港(11:55-12:03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吳璟儁/劉晉安) 2016年5月19日翡翠台、明珠台:張德江離港(翡翠台12:10-12:18、明珠台12:10-12:15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吳璟儁) 2016年6月24日翡翠台:英國脫歐(主持:吳璟儁,嘉賓:許楨、黃元山) 2016年10月16日翡翠台:神舟十一號航天員記者會(10:15-11:10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潘蔚林) 2016年11月7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全國人大常委會新聞發布會(10:15-10:40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潘蔚林) 2016年11月7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特區政府官員見記者(約12:05-12:45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潘蔚林) 2016年11月18日翡翠台: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地球(約13:50-14:30以插播形式播出) 2017年6月21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區政府新班子(約14:30-15:15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張文采/Anne-Marie Sim) 回歸20周年系列 2017年6月29日翡翠台、明珠台:回歸20周年 領導人抵港(翡翠台約12:00-12:20/明珠台約12:00-12:30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駱文捷/Adam Xu) 2017年6月29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習近平接見梁振英(翡翠台約14:07-14:12/明珠台約14:08-14:11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羅鈺文/Adam Xu) 2017年6月30日翡翠台、明珠台:回歸20周年 習近平閱兵(約09:15-09:45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梁凱寧/Adam Xu) 2017年6月30日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習近平與青年對話(約13:16-13:18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Adam Xu) 2017年6月30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習近平會見社會各界人士(翡翠台約17:40-17:55/明珠台約18:10-18:20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駱文捷/Adam Xu) 2017年7月1日明珠台:回歸20周年 升旗儀式(07:55-08:10播出,主持:Adam Xu) 2017年7月1日翡翠台、明珠台:回歸20周年 新一屆特區政府宣誓儀式(翡翠台08:50-10:05、明珠台08:44-10:06播出,主持:羅鈺文/Adam Xu) 2017年7月1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習近平接見特首林鄭月娥(約11:45-11:50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羅鈺文/Adam Xu) 2017年7月1日翡翠台、明珠台:回歸20周年 領導人離港(翡翠台約12:55-13:04/明珠台約12:50-13:35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羅鈺文/Adam Xu) 2017年10月18日翡翠台:中共十九大開幕式(08:55-12:00,主持:梁凱寧) 2017年10月25日翡翠台:中共十九大:新領導班子(11:55-13:25以插播形式直播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帶領新一屆政治局常委見記者,主持:羅鈺文;19:00-19:30播出相關特備新聞節目,主持:潘蔚林,嘉賓:阮紀宏、趙雨樂) 2018年2月10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大埔公路車禍(19:50-19:54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張文采) 2018年3月16日翡翠台、3月17日無綫財經·資訊台:李嘉誠退休(主持:張文采) 2018年3月20日翡翠台:習近平人大閉幕講話(09:24-10:05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羅鈺文) 2018年3月20日翡翠台:李克強總理記者會(10:48-13:00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羅鈺文) 2018年6月12日明珠台:特金會(09:00-09:12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Tony Sabine) 2018年9月22日翡翠台、明珠台:縱橫兩萬里: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開通儀式(翡翠台約09:58-10:46/明珠台約10:00-10:43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張文采/龍惠榆) 2018年9月22日翡翠台:縱橫兩萬里:直播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首班車開出(11:21-11:29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張文采) 2018年10月23日翡翠台、明珠台:港珠澳大橋通車儀式(08:53-10:05,主持:梁凱寧/龍惠榆) 2019年3月15日翡翠台:李克強總理記者會(10:29-13:00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張文采) 2019年逃犯條例修訂風波系列 2019年6月12日至13日早上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佔領行動(部分由Tony Sabine主持) 2019年6月15日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直播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暫緩」修訂逃犯條例(15:11-16:27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龍惠榆) 2019年6月18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直播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向市民道歉(16:00-16:50以插播形式播出,無主持) 2019年7月1日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直播金鐘反修例示威、主權移交22周年升旗禮及衝擊立法會現場(05:05-05:10、06:00-06:03、06:59-07:02、07:59-08:03、08:59-09:02、10:00-10:02、13:33-15:25,主持:James Aitken、龍惠榆) 2019年7月2日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直播警方發射催淚彈驅趕佔領立法會的示威者(00:23-00:26,主持:Jeff Tang) 2019年7月22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行政長官及官員見傳媒回應上環開槍清場和元朗恐襲事件。(15:02-15:19以插播形式播出) 2019年7月29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港澳辦記者會(15:00-15:42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金盈/趙慧奈) 2019年8月5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行政長官及官員見傳媒回應三罷行動(10:05-10:43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張文采) 2019年8月5日翡翠台:警方記者會(以插播形式播出)至2020年1月2日 2019年: 8月5日16:07-17:16,主持:賴君蕊 8月6日16:05-16:48,主持:王俊彥 8月7日16:10-16:55,主持:麥詩敏 8月8日16:03-16:26,主持:蕭梓恒 8月9日16:00-16:22,主持:彭建樺 8月12日15:47-16:37,主持:王俊彥(以特別新聞報道播出) 8月13日16:04-16:28,主持:彭建樺 8月14日16:05-16:42,主持:蕭梓恒 8月15日16:02-16:35,主持:王俊彥 8月16日16:00-16:33,主持:王俊彥 8月19日16:03-16:36,主持:彭建樺 8月20日16:04-16:39,主持:王俊彥 8月21日16:03-16:33,主持:蕭梓恒 8月22日16:02-16:47,主持:彭建樺 8月23日16:02-16:31,主持:賴君蕊 8月26日16:02-16:45,主持:彭建樺 8月27日16:02-16:34,主持:王俊彥 8月28日16:03-16:39,主持:蕭梓恒 8月29日16:01-16:39,主持:王俊彥 8月30日16:00-16:33,主持:蕭梓恒 9月2日16:03-16:50,主持:彭建樺 9月3日16:02-16:39,主持:李文欣 9月4日16:01-16:21,主持:蕭梓恒 9月5日16:03-16:44,主持:王俊彥 9月6日16:00-16:27,主持:王俊彥 9月9日16:03-16:48,主持:彭建樺 9月10日16:01-16:27,主持:王俊彥 9月12日16:01-16:31,主持:王俊彥 9月16日16:02-16:45,主持:王俊彥 9月20日16:03-16:44,主持:王俊彥 9月23日16:02-16:45,主持:蕭梓恒 9月27日16:01-16:44,主持:李文欣 9月30日16:02-16:41,主持:王俊彥 10月2日16:05-16:14、16:17-17:09,主持:蕭梓恒 10月8日16:07-16:59,主持:彭建樺 10月11日16:00-16:29,主持:蕭梓恒 10月14日16:00-16:41,主持:蕭梓恒 10月18日16:02-16:31,主持:李文欣 10月21日16:01-16:44,主持:王俊彥 10月28日16:00-16:26,主持:蕭梓恒 11月1日16:00-16:47,主持:王俊彥 11月4日16:01-16:02,主持:王俊彥 11月11日16:01-16:40,主持:蕭梓恒 11月12日16:03-16:44,主持:彭建樺 11月13日16:06-16:58,主持:蕭梓恒 11月14日16:02-16:36,主持:彭建樺 11月15日16:02-16:40,主持:麥詩敏 11月18日16:01-16:49,主持:麥詩敏 11月19日16:00-16:35,主持:麥詩敏 11月29日16:00-16:39,主持:彭建樺 12月2日16:00-16:30,主持:王俊彥 12月6日16:00-16:37,主持:王俊彥 12月9日16:00-16:28,主持:王俊彥 12月16日16:00-16:33,主持:蕭梓恒 12月23日16:00-16:29,主持:王俊彥 12月27日16:00-16:29,主持:蕭梓恒 12月30日16:00-16:31,主持:蕭梓恒 2020年: 1月2日16:00-16:35,主持:王俊彥 2019年8月6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港澳辦記者會(14:38-15:21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李文欣) 2019年8月9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行政長官及官員見記者(17:21-17:30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彭建樺) 2019年9月3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港澳辦記者會(15:00-15:57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李文欣) 2019年9月4日翡翠台:行政長官講話(17:49-17:57,無主持) 2019年9月5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行政長官見記者(交代「撤回」逃犯條例修訂,11:17-11:57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張文采) 2019年10月4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直播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引用緊急法訂立《反蒙面法》(15:04-16:30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蕭梓恒) 2019年10月5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行政長官電視講話(14:11-14:16以插播形式播出,無主持) 2019年11月11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行政長官見記者(直播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回應「黎明行動」大三罷,18:02-18:27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王俊彥) 2019年10月1日翡翠台、明珠台:國慶70周年慶典(翡翠台09:30-12:43/明珠台09:55-12:41播出,翡翠台主持:潘蔚林,嘉賓:阮紀宏、黃東;明珠台主持:Tony Sabine) 2019年10月1日翡翠台:國慶70周年聯歡活動(翡翠台21:30-23:00播出,主持:潘蔚林、李文欣) 澳門回歸20周年系列 2019年12月18日翡翠台:澳門回歸20周年 習近平訪澳: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澳門(16:17-16:27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蕭梓恒) 2019年12月19日翡翠台:澳門回歸20周年 習近平訪澳:國家主席習近平接見政府官員和各界人士(17:04-17:16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蕭梓恒) 2019年12月20日翡翠台:澳門回歸20周年 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09:59-10:50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李文欣) 2019年12月20日翡翠台:澳門回歸20周年 習近平訪澳:國家主席習近平結束澳門行程(16:15-16:34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李文欣) 2019年12月22日無綫財經·資訊台:慶祝澳門回歸二十周年:澳珠煙花匯演(20:55-21:30,主持:陳焜傑、賴君蕊) 新型冠狀病毒系列 2020年1月31日翡翠台:政府防疫記者會(以插播形式播出) 2020年 1月31日16:46-17:33,主持:彭建樺 2月3日17:04-17:30,主持:王俊彥 2月5日16:40-17:18,主持:彭建樺 2月7日17:33-17:55,主持:蕭梓恒 2月14日18:03-18:28,主持:蕭梓恒 3月21日18:06-18:29,主持:蕭梓恒 3月23日15:37-16:22,主持:蕭梓恒 4月8日18:03-18:30,主持:王俊彥 4月14日18:00-18:30,主持:蕭梓恒 5月5日15:00-16:20,主持:李文欣 7月19日16:04-17:04,主持:蕭梓恒 8月7日15:00-16:10,主持:王俊彥 8月21日15:07-16:57,主持:王俊彥 9月15日15:34-16:56,主持:蕭梓恒 2021年 1月23日09:04-09:46,主持:周可茵 2022年 1月14日18:04-18:30,主持:蕭梓恒 1月22日16:30-17:05、18:05-18:30,主持:馬琛沂 1月27日17:33-18:30,主持:蕭梓恒 2月8日15:30-16:23,主持:彭建樺 2020年2月8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行政長官見記者(18:11-18:26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賴君蕊) 2020年4月4日翡翠台:全國哀悼日(10:00-10:04以插播形式播出,直播因新型冠狀病毒中國疫情舉行的全國哀悼活動,主持:蕭梓恒) 2020年7月31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行政長官記者會(宣布押後立法會選舉,18:00-18:29以插播形式播出) 2020年8月1日翡翠台、無綫財經·資訊台:行政長官專訪(翡翠台18:00-18:30/無綫財經·資訊台23:00-23:30,主持:李卓謙) 2022年2月4日翡翠台:行政長官記者會(以插播形式播出) 2月4日17:32-18:30,主持:賴君蕊 3月9日11:03-12:15,主持:麥詩敏 3月21日11:00-12:25,主持:不詳 2022年2月12日翡翠台:政務司司長記者會(21:10-21:35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黃曉瑩) 港區國安法系列 2020年5月21日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香港《國安法》納入人大議程(主持:趙慧奈) 2020年5月22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王晨公布港區國安法詳情(翡翠台主持:李文欣;明珠台無主持) 2020年5月22日翡翠台: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介紹港區國安法,23:30-00:00,主持:李卓謙) 2020年5月24日翡翠台、明珠台:外交部長王毅記者會(15:00-16:40以插播形式播出,翡翠台主持:蕭梓恒) 2020年5月28日翡翠台、明珠台:人大將表決《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15:08-15:10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李文欣/鄧詩穎) 2020年5月28日翡翠台、明珠台:李克強總理記者會(16:05-17:56以插播形式播出,翡翠台主持:李文欣) 2020年6月30日至7月1日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港區國安法刊憲並即時生效(主持:林婷婷) 2020年7月1日翡翠台、明珠台:國務院記者會: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10:00-12:17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李文欣/鄧詩穎) 2020年7月1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政府官員見記者(交代港區國安法立法細節,14:03-15:29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蕭梓恒/鄧詩穎) 2020年7月1日翡翠台: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介紹港區國安法,23:30-00:00,主持:李卓謙,嘉賓:涂謹申、湯家驊) 2020年5月26日無綫財經·資訊台:何鴻燊(19:30-20:30,旁白:阮小清) 2020年8月11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人大常委會全票通過《第六屆立法會繼續運作議案》(17:03-17:04播出,主持:彭建樺) 2020年10月14日翡翠台: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10:28-11:56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李文欣) 2021年3月30日翡翠台:行政長官記者會(交代人大常委會通過修改香港選舉制度,16:01-17:31,主持:蕭梓恒) 2021年6月25日翡翠台:政府高層人士變動(11:32-12:08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李文欣) 2021年7月1日翡翠台:中共建黨100周年(07:55-09:35,直播香港特區成立24周年升旗儀式及中共建黨100周年慶典,主持:蕭梓恒) 2021年12月15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銅鑼灣世貿中心三級火警(15:00-15:02以插播形式播出) 2022年1月31日翡翠台:行政長官記者會(交代官員出席生日宴會內部調查結果,15:03-15:58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蕭梓恒) 2022年4月16日翡翠台:神舟十三號着陸(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潘蔚林) 2022年6月5日翡翠台: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升空(10:36-11:02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蕭梓恒) 2022年6月19日翡翠台:李家超新班子(14:31-17:11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蕭梓恒) 2022年6月30日翡翠台、明珠台:國家主席習近平來港(15:14-15:38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蕭梓恒/林婷婷) 2022年7月1日翡翠台、明珠台:慶回歸二十五周年大會暨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09:55-11:21,主持:蕭梓恒/Sharon Tang) 2022年7月1日翡翠台、明珠台:國家主席習近平離港(12:49-13:02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蕭梓恒/Sharon Tang) 2022年8月2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佩洛西專機晚上抵台北(22:43-22:57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潘蔚林/Jacky Lin) 2022年8月31日翡翠台:政府應對颱風記者會(16:30-17:__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 2022年9月8日翡翠台:政府應對暴雨記者會(14:30-15:30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 綜藝節目 綜合電視及資訊節目系列 1967年11月20日翡翠台:歡樂今宵至1994年10月7日(主持:沈殿霞、汪明荃、鄭裕玲、何守信等) 2007年10月22日翡翠台:再會歡樂今宵至2007年11月16日(主持:鄭裕玲、汪明荃、崔建邦) 2007年11月10日翡翠台:歡樂今宵團圓夜 1968年8月23日翡翠台:樂聲姻緣(歷任主持:胡章釗、黃文慧、林燕妮等) 1968年11月4日翡翠台:報曉雅集(歷任主持:許冠文、陳鳳蓮、何鉅華等) 19__年__月__日翡翠台:本姑娘 19__年__月__日翡翠台:唔出奇呀(主持:黃霑) 1975年__月__日翡翠台:奇趣錄(主持:蕭亮、盧遠) 1978年11月__日翡翠台:奇趣錄精選 香港賽馬會及六合彩攪珠系列 1967年__月__日翡翠台:賽馬直擊(附屬由於香港賽馬會賽馬電視節目;1967年的聯合製作,分別當曾改由麗的電視播映(後易名為亞洲電視本港台)以及1997年至1998年間(包括日間、夜間等賽馬會節目,1999-2001)一系列之開始並轉為無綫電視翡翠台負責製作於而播放至其再次改在亞洲電視本港台或國際台播出、2015年7月12日,亞洲電視最後一次主持人負責任的馬會及六合彩攪珠;同年由2015年9月7日起,曾改於無綫電視J2台播映播放(myTV SUPER同步直播)2022年9月3日,無綫電視J2最後一次直播香港馬會賽事賽馬會節目及六合彩;2022年9月5日起,改於無綫電視財經體育資訊台播放。) 1976年7月13日翡翠台:六合彩(附屬由於香港賽馬會賽馬電視節目,1976年的聯合製作,分別當曾改由麗的電視播映(後易名為亞洲電視本港台)以及1997年7月開始並轉為無綫電視翡翠台負責製作於而播放至2001年再次在亞洲電視本港台播出,2015年7月30日,亞洲電視本港台今晚最後一次直播的六合彩;同年8月1日起改由香港賽馬會負責製作於無綫電視J2播放(myTV SUPER同步直播)2022年9月3日,無綫電視J2最後一次直播六合彩;2022年9月5日起,改於無綫電視財經體育資訊台播放。) 花花世界(共兩輯) 1982年__月__日翡翠台:花花世界 1983年__月__日翡翠台:花花世界 奇人怪錄(共兩輯) 1983年10月__日翡翠台:奇人怪錄 1987年8月__日翡翠台:奇人怪錄 魔法幻影(共三輯) 1984年__月__日翡翠台:魔法幻影 1985年__月__日翡翠台:魔法幻影 1987年__月__日翡翠台:魔法幻影 1985年8月__日翡翠台:健康新領域 1987年__月__日翡翠台:星光四射星期夜 1988年__月__日明珠台:放眼香港() 1989年7月__日翡翠台:妙論講場(主持:白韻琴、楊瑞麟) 1989年10月__日翡翠台:六百萬人的故事(主持:林子祥) 1989年10月8日翡翠台:閒情生活篇(主持:張堅庭) 1990年__月__日翡翠台:香港豪情(主持:盧大偉、李嘉欣) 1990年__月__日翡翠台:超感官世界(主持:吳剛) 1990年__月__日翡翠台:香港生態速寫 1990年10月9日翡翠台:財源港俊(主持:何守信、龔嘉玲) 1991年__月__日翡翠台:猛料差館(主持:曾江、朱慧珊) 1991年__月__日翡翠台:橫衝直撞風雲城 1991年__月__日翡翠台:玩命威龍 1991年__月__日翡翠台:全日本大胃王香港爭霸戰 1991年4月2日翡翠台:鬥戲群星會(主持:鄭丹瑞、羅慧娟) 1991年9月__日翡翠台:群星千萬FUN(主持:魏綺清) 1991年9月__日翡翠台:60分鐘偶像大追蹤(演出歌星:黎明、草蜢、溫兆倫、甄楚倩) 1991年10月__日翡翠台:一番大和想 1992年1月7日翡翠台:摩登小男人()(主持:鄭丹瑞) 1992年2月__日翡翠台:摔角奇兵顯神威(主持:何守信、林穎嫻) 1992年2月5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只於2008年1月1日播出,即由自2016年2月22日起分途廣播名為J5並不再聯播):都市閒情(主持:鄺佐輝、余文詩、曾近榮、楊瑞麟、盧念國、趙學而、朱維德、安德尊、黃宇詩、劉彩玉、宋芝齡、羅貫峰、章志文、張景淳、譚小環、林淑敏、姚嘉妮、蘇晉霆、朱敏瀚、彭慧中、李琳琳、劉文娟、陳寶儀、譚淑梅、鄭瑞芬、溫裕紅、鍾沛枝、羅敏莊、劉錦玲、江芷妮、鍾淑慧、張慧儀、黃子恆、黃桂林、傅劍虹,廚師:黃婉瑩、陳國賓、黃亞保、蕭秀香、李錦聯、紀曉華、李曾鵬展)至2018年9月28日 1992年__月__日翡翠台:霹靂無敵大隻騷 1992年6月__日翡翠台:Nina Ricci 巴黎彩艷(主持:翁杏蘭、郭藹明) 1992年8月__日翡翠台:奇案直銷講場(主持:陳欣健) 1992年10月15日翡翠台:感官大觸覺(主持:盧大偉) 1993年10月__日翡翠台:花弗新世界(主持:黃霑、陳淑蘭、葉玉卿、黎彼得、曾華倩)節目主要環節: 風騷自由講(1993-1994) 自由搏擊(1994) 全能明星指數(1994) 最佳情人指數(1994-1995) 大平反(1995) 唱雙黃(1995)(嘉賓主持:黃毓民) 愛情大贏家(1995) 鎮金女人週記 ()(共兩輯) 1993年11月25日翡翠台:鎮金女人週記 ()(主持:莫可欣) 1994年10月18日翡翠台:鎮金女人週記II ()(主持:郭藹明) 1994年__月__日翡翠台:現代審死官(主持:鄭丹瑞、區海倫、劉彩玉) 1994年__月__日翡翠台:愛情公開學院(主持:孫耀威、吳家樂、王賢誌、劉倩怡、張玉珊) 男人大丈夫(1994)(主持:鄭丹瑞) 1994年__月__日翡翠台:周五紅人館 1995年3月15日翡翠台:周三紅Friend區 1995年2月__日翡翠台:奇趣任縱橫(主持:任達華、朱慧珊、雷宇揚、劉倩怡) 1995年7月__日翡翠台:我愛鬥一番(,東京電視台製作)(主持:梁榮忠、苑瓊丹、梁思浩、吳家樂)至1998年__月__日 1995年__月__日翡翠台:聲色犬馬奇趣錄(主持:麥家琪、莫家堯、吳剛、雷宇揚、陳珮珊) 1995年__月__日明珠台:城市魅力 最緊要健康(共六輯) 1995年__月__日翡翠台:最緊要健康(主持:陳敏兒、洪朝豐) 2000年__月__日翡翠台:最緊要健康(主持:鄧梓峰、黃德如) 2003年__月__日翡翠台:最緊要健康(主持:黃德如) 2006年5月19日翡翠台:最緊要健康(主持:姚嘉妮、唐詩詠、莫樹錦) 2007年3月25日翡翠台:最緊要健康(主持:姚嘉妮、唐詩詠、莫樹錦) 2007年9月26日翡翠台:最緊要健康中醫篇(主持:黃德如、陳智燊)至2007年12月26日 1995年__月__日翡翠台:劉德華香港情未了 1996年__月__日翡翠台:發發發,發到飛起(主持:黃毓民、區海倫、張玉珊、魯文傑) 1997年__月__日翡翠台:奇瀛怪技大追蹤 1998年__月__日翡翠台:勇闖紀錄真人SHOW 愛心行動暖香江(共兩輯) 1999年__月__日翡翠台:愛心行動暖香江 (第1輯)(演出:駱達華、吳毅將、李麗麗、陳曼娜、馮素波、譚倩紅、方駿釗) 2000年__月__日翡翠台:愛心行動暖香江II (第2輯)(演出:黃美棋、陳僖儀、呂頌賢、駱達華、吳毅將、王綺琴、歐瑞偉、曾守明) 1999年__月__日翡翠台:光輝紀元 1999年__月__日翡翠台:潮流源來多面睇 1999年__月__日翡翠台:戀愛婚FUN紛(主持:林曉峰、施念慈、徐濠縈、歐倩怡) 1999年__月__日翡翠台:香港新警象 1999年__月__日翡翠台:事業創一番 宜室宜居系列(共三輯) 1999年__月__日翡翠台:宜室宜居 2000年__月__日翡翠台:宜室宜居由你創 2001年__月__日翡翠台:宜室宜居有辦法 2000年__月__日翡翠台:HI-TECH 全攻略 2001年__月__日翡翠台:知法有辦法 2001年__月__日翡翠台:誰主你命運 2001年1月__日翡翠台:靚花緣 2001年6月__日翡翠台:求其一個夢(主持:黃偉文、梅小惠) 2001年__月__日翡翠台:超級發燒友 2001年__月__日翡翠台:陸陸無窮論股金 2002年__月__日翡翠台:少小回鄉情 2002年__月__日翡翠台:中西醫療坊 2002年__月__日翡翠台:繽紛生活在順德 2002年__月__日翡翠台:順德創業新里程 2002年__月__日翡翠台:香港做得到 2002年10月4日翡翠台:週五放輕鬆 2003年__月__日翡翠台:一切因健康而喜 2003年__月__日翡翠台:我愛ICHI爸 2003年__月__日翡翠台:行行出佳人 2003年__月__日翡翠台:輕鬆自在人心 2003年__月__日翡翠台:讀闖成功路 2003年__月__日翡翠台:香土人情 2003年__月__日翡翠台:香港名牌系列 2003年__月__日翡翠台:話你知全面睇系列 2003年__月__日翡翠台:精明有計 2003年__月__日翡翠台:實踐職安方程式 2003年__月__日翡翠台:香港熱鬧 2003年__月__日翡翠台:新丁實務科 2004年__月__日翡翠台:香港龍脈 2004年__月__日翡翠台:趣眼看人生 2004年__月__日翡翠台:開心俱樂部 2004年__月__日翡翠台:週五綜藝館系列 天賜良源(;共九輯) 2004年5月4日翡翠台:天賜良源(主持:羅慧娟)至2004年6月29日 2005年8月5日翡翠台:天賜良源(主持:羅慧娟、黃宇詩)至2005年8月26日 2006年6月14日翡翠台:天賜良源(主持:羅慧娟、陳芷菁)至2006年7月12日 2006年9月13日翡翠台:天賜良源(主持:蘇玉華)至2006年10月4日(由盞記西藏蟲草特約) 2007年2月5日翡翠台:天賜良源(主持:陳芷菁、蘇玉華)至2007年3月5日(由盞記樹熊牌海參特約) 2007年4月23日翡翠台:天賜良源(主持:朱凱婷)至2007年5月7日 2007年7月28日翡翠台:天賜良源(主持:陳芷菁)至2007年8月4日 2008年8月29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天賜良源(主持:安德尊、宋熙年)(由盞記粵香園頭抽特約)至2008年9月5日 2008年9月12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天賜良源(主持:宋熙年)(由盞記水澄珍珠特約) 筋肉擂台(共八輯) 2005年2月21日翡翠台:筋肉擂台(主持:胡諾言) 2005年11月27日翡翠台:筋肉擂台星級版(主持:胡諾言)至2005年12月4日 2006年7月29日翡翠台:筋肉擂台(主持:彭冠期、胡諾言) 2007年4月3日翡翠台:筋肉擂台(主持:胡諾言、高志超、李綺雯) 2007年5月28日翡翠台:筋肉擂台(主持:胡諾言、李綺雯) 2008年8月25日翡翠台:筋肉擂台(主持:I Love U Boyz) 2009年1月5日翡翠台:筋肉擂台(主持:I Love U Boyz) 2009年3月28日翡翠台:筋肉擂台(主持:I Love U Boyz) 2005年__月__日翡翠台:娓娓道韓風 2005年5月__日翡翠台:母親節獻禮:美味大競菜 2005年12月20日翡翠台:路上零意外(以劇集帶出形式安全道路網絡資訊,香港交通安全隊聯合製作)(演員:羅莽、戴夢夢、葉文輝、王浩信、譚小環、黃智賢、馮素波、黎宣、何詠深、秦沛、姜大偉、劉兆銘、郭鋒、白彪、羅樂林、梁健平等) 2006年__月__日翡翠台:勝在有心人(主持:丘凱敏) 2006年__月__日翡翠台:流行人型(主持:李浩林)(介紹香港時裝潮流) 2006年3月2日明珠台:港生活‧港享受()節目網頁 2009年2月7日高清翡翠台至2016年2月20日、2016年2月27日J5至2017年8月12日、2017年8月20日無綫財經台至2018年1月13日、2018年1月20日無綫財經·資訊台:明珠生活→港生活‧港享受 2006年3月4日翡翠台:全日偽裝之王(主持:胡諾言、張美妮) 2006年3月11日翡翠台:雪雪聲動物凍運會(主持:林敏聰、周麗淇) 2006年9月2日翡翠台:無所遁形(介紹攝影技術,主持:陳芷菁) 2006年9月30日翡翠台:愛牙天使護齒好開始 2006年9月30日翡翠台:開心家庭鬥多Fun(由美國雅培特約) 2006年10月7日翡翠台:積極樂觀展人生 節目網頁 2006年10月21日翡翠台:舞動全城序幕 2006年10月28日翡翠台:舞動全城 2006年10月31日翡翠台:全心做好職安健(以遊戲方式帶出職業安全訊息) 2006年12月2日翡翠台:國際共融藝術節(開幕典禮) 2007年1月15日生活台:日日有運行 2007年1月28日翡翠台:咁樣認第一(主持:梁榮忠、吳家樂、湯盈盈)至2007年3月18日 2007年1月28日翡翠台:咁樣認第一之絕密檔案(主持:王貽興、麥雅緻) 2007年2月3日翡翠台:新春豬事町(主持:吳日言、陸詩韻、米雪、吳家樂、利嘉兒、胡楓、鄧兆尊)至2007年2月24日 2007年2月12日生活台:傳情達意508822 2007年3月17日翡翠台:一網打盡(主持:王貽興、梁慧思) 2007年3月17日翡翠台:周身法寶(主持:米雪、陸詩韻、游茛維) 謎(共兩輯) 2007年5月14日翡翠台:謎(主持:鄭少秋、王貽興、呂慧儀) 2009年5月15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謎(主持:鄭少秋、呂慧儀、羅蘭) 2007年5月17日生活台:全民開講 2007年6月9日翡翠台:為生活喝采(主持:楊思琦)(由屈臣氏蒸餾水特約) 流行東京(共兩輯) 2007年8月25日生活台:流行東京(主持:杜如風)至2008年1月6日 2008年10月4日生活台、J2:流行東京(主持:杜如風)(由星晨旅遊特約)至2009年1月3日 舞動奇迹(共兩輯) 2007年9月28日翡翠台:舞動奇迹(主持:魏哲浩、鄭裕玲、何炅、鄭丹瑞、陳芷菁、張可頤、陳百祥)(由念慈菴潤贊助)(與湖南衛視聯合製作)至2007年11月30日 2008年5月5日翡翠台:舞動奇迹(與湖南衛視聯合製作) 2007年11月26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事必關己(主持:梁榮忠、崔建邦、鄧明儀、陳敏之、葉翠翠)至2008年4月18日 2007年12月9日翡翠台:阿Sa真人Show(主持:蔡卓妍、張致恆、卓韻芝) 2008年1月2日高清翡翠台:創富坊(主持:朱凱婷、蔡康年、陳慧儀、鄧一君、林莉、呂慧儀、朱慧敏) 2008年1月1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創富新紀元 (創富坊節目內容簡介) 2008年6月9日高清翡翠台:創富英雄會 (由亨達集團特約) 2008年2月26日翡翠台:師父駕到(主持:陳展鵬、陳穎妍) 2008年4月21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了解.關懷 一百萬人的故事 2008年4月28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了解.關懷 一百萬人的故事全民開講 2008年4月28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情牽小小世界(主持:薛家燕、李綺雯、王貽興)(由香港迪士尼樂園呈獻) 2008年8月9日J2台:首都闖蕩(主持:黃宇詩、黃瑩、王君馨、陳智燊) 2008年9月13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探索ZAIA的夢想世界 (太陽劇團特約)(主持:楊思琦、宋熙年) 香港力量系列 2009年2月2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香港力量 2009年5月4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眾志齊心 2010年12月5日J2:安樂蝸(主持:何依婷、伍樂怡、吳沚默、林穎彤、狄易達、鍾晴、馬俊傑、林正峰、杜穎珊、曾展望、黃凱儀、鄭雋熹、李君妍、張秀文、曾建怡、余應彤、劉佩玥、容天佑、楊斯雅、王卓淇、林泳淘、林希靈、譚永浩、林凱恩、劉穎鏇、黃碧蓮、李寶君、李寶珊、單文柔、李嘉晉) 2012年4月30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澳門足跡(主持:林溥來、劉思希) 2012年9月30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一手造成(主持:宋熙年、梁嘉琪、崔建邦) 2014年4月16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活得好Easy(主持:陳煒、姚嘉妮、張美妮) 2014年5月4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快樂聯盟(主持:蔡一傑、蔡一智、蘇志威、謝安琪、錢嘉樂、林盛斌、黃翠如、羅鈞滿、何佩珉) 學是學非系列(共七輯) 2013年4月20日翡翠台:學是學非(第一輯主持:李佳芯、梁嘉琪、黃心穎、麥美恩) 2014年7月19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學是學非放暑假(主持:李佳芯、梁嘉琪、黃心穎、麥美恩、森美) 2014年11月15日翡翠台:學是學非(第二輯主持:李佳芯、梁嘉琪、黃心穎、麥美恩、湯洛雯、張秀文、森美) 2015年8月30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學是學非(第三輯主持:李佳芯、梁嘉琪、黃心穎、麥美恩、湯洛雯、張秀文、森美) 2016年1月3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2月22日起分途廣播):學是學非(第四輯主持:梁嘉琪、黃心穎、李佳芯、麥美恩、湯洛雯、張秀文、森美) 2017年5月14日翡翠台:學是學非(第五輯主持:梁嘉琪、麥美恩、湯洛雯、馮盈盈、劉穎鏇、張寶兒、鄺潔楹、黃心穎、張秀文、森美) 2018年6月24日翡翠台:學是學非(第六輯主持:梁嘉琪、麥美恩、張秀文、湯洛雯、馮盈盈、張寶兒、劉穎鏇、鄺潔楹、何依婷) 2019年12月14日翡翠台:學是學非(第七輯主持:麥美恩、馮盈盈、張寶兒、劉穎鏇、鄺潔楹、何依婷、何泳芍、陳詩欣、戴祖儀、陳欣茵) 學是疫學非(共兩輯,主持:馮盈盈、張寶兒、劉穎鏇、何依婷、陳詩欣、戴祖儀、陳欣茵、何沛珈) 2020年2月24日翡翠台:學是疫學非 2022年3月3日翡翠台:學是疫學非 街頭魔法王系列(共五輯) 2013年11月9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街頭魔法王(第一輯主持、演出及節目嘉賓:林盛斌、翟凱泰、甄澤權、李行齊、林盛斌、泰臣、方力申、萬綺雯) 2014年7月19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街頭魔法王2(第二輯主持、演出及節目嘉賓:林盛斌、許亦妮、陳嘉寶、梁烈唯、Miki、甄澤權、李澤邦、李行齊、吳家瑋、Holly、Carson、John Fung、Gary Charm、黃翠如、陳敏之、楊詩敏、李詩韻、林欣彤、鄧麗欣、苟芸慧、胡定欣、黃智雯、甄澤權、李澤邦、李行齊、吳家瑋) 2015年3月30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至尊街頭魔法王(第三輯主持、嘉賓:林盛斌、吳若希、甄澤權、苗僑偉、蘇志威、黃山怡、敖嘉年、狄易達、梁烈唯、鄭俊弘、洪卓立、敖嘉年、陳奐仁、麥長青) 2016年7月18日翡翠台:街頭魔法王之魔王之王(第四輯主持、嘉賓:甄澤權、林盛斌、吳若希、陳凱琳、翟威廉、薛家燕、王浩信、蕭正楠、黃翠如、黃心穎、陳日昇) 2017年10月16日翡翠台:終極街頭魔法王(第五輯主持、嘉賓:甄澤權、林盛斌、翟威廉、陸浩明、何雁詩、林穎彤、龔嘉欣、蔣家旻、邵珮詩、張振朗、鄭世豪、張致恆、沈卓盈、蘇韻姿、阮政峰、胡鴻鈞、張秀文、譚玉瑛、王卓淇、衛志豪、譚嘉儀、陳凱琳、許家傑、招浩明、葉翠翠、張曦雯、劉穎鏇、梁嘉琪、袁文傑、鄧佩儀、吳幸美、麥玲玲、黃耀英、高海寧、吳若希、譚凱琪、謝芷倫、簡淑兒、陳瀅、湯洛雯、陳偉琪) 2014年8月4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沒女大翻身(主持:鄭裕玲) 2014年11月29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譚詠麟笑唱人生40年 (主持:鄭裕玲) 2015年2月16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家家有喜事(主持:曾華倩、糖妹、呂慧儀、張美妮) 2015年7月11日翡翠台:難得有心人(嘉賓主持:王祖藍、杜平、張嘉兒、倫永亮、張潤衡、喬寶寶、李浩林、郭秀雲,旁白:蘇裕邦) 2016年5月30日翡翠台:有種品味叫米蘭(主持:張曦雯、梁彥宗、陳貝兒) 真係咁都得(共兩輯) 2017年8月27日翡翠台:真係咁都得(第一輯主持:林伊麗、林韋辰、黃庭鋒及譚永浩) 2018年9月29日翡翠台:真係咁都得2(第二輯主持:區永權、劉穎鏇、利穎怡與鄧嘉傑) 2018年1月27日翡翠台:生活100錯(主持:陸浩明、余德丞、黃美棋、李旻芳、何遠東、何浩文、黃建東、林穎彤) 《大灣區 活好D》系列(共兩輯) 2018年9月25日翡翠台:大灣區 活好D(第一輯主持:陸浩明、黃美棋、胡諾言、肥 媽、林泳淘、林伊麗、張美妮、蔣家旻、林子博、游茛維) 2019年3月3日翡翠台:大灣區 活好D(第二輯主持:陸浩明、黃美棋、胡諾言、衛志豪、區永權、陳詩欣、魏-{韵}-芝、鄧以婷、謝芷倫、鄭衍峰) 2018年10月1日翡翠台:流行都市(主持:安德尊、焦浩軒、吳天佑、譚永浩、胡諾言、宋芝齡、姚嘉妮、劉彩玉、彭慧中、張美妮、陳詩欣、黃嘉雯、蔡嘉欣、謝芷倫、林秀怡、林凱恩、朱智賢、陳國賓、黃婉瑩、黃亞保、蕭秀香、傅季馨、張錦祥、陳婉衡、曾淑雅、伍富橋、廖慧儀、關曜儁、簡思恩、杜穎珊、蘇晉霆、李寶君、林淑敏、黃美棋、張名雅、岑杏賢、章志文、吳沚默等。) 2019年3月18日翡翠台:快樂中年(主持:鄭丹瑞、丁子朗、張寶兒、吳沚默、譚永浩等) 2019年6月17日翡翠台:8個香港(主持:譚玉瑛、杜如風、吳若希、馮盈盈、鄺潔楹、陳詩欣、戴祖儀和陳約臨) 2019年9月9日翡翠台:跨跨跨世代(演出嘉賓:丁子朗、李家鼎、黃美棋、孔德賢、Joe Junior、胡楓、羅天宇、蔣家旻、曾展望、游嘉欣、謝雪心、湯洛雯、劉佩玥、周筠浩、黎諾懿、黃凱儀、徐文浩、楊詩敏及鄧佩儀合作) 2020年9月28日翡翠台:大灣區的11種魅力(主持:袁潔儀、吳啟華) 姊妹淘系列(共四輯) 2011年4月9日J2:姊妹淘(第一輯主持:莊思敏、羽翹) 2011年10月15日J2:姊妹淘(第二輯主持:莊思敏、羽翹、楊秀惠、張名雅、葉翠翠、吳若希、王子涵) 2019年9月9日J2:姊妹淘(第三輯主持:莊思敏、吳若希、王子涵、張寶兒、陳詩欣、蔡嘉欣、李君妍、孫慧雪、傅嘉莉、曾淑雅) 2020年7月20日J2:姊妹淘(第四輯主持:莊思敏、張寶兒、陳詩欣、蔡嘉欣、李君妍、孫慧雪、傅嘉莉、曾淑雅、謝芷倫、阮嘉敏、吳紫韻) 星級健康系列(共三輯) 2014年10月25日翡翠台:星級健康(主持:陳展鵬、陳敏之、胡定欣、陳智燊、姚子羚、黃智雯、梁烈唯、袁偉豪) 2015年12月22日翡翠台:星級打工時代(主持:陳敏之、袁偉豪、姚子羚、陳展鵬、梁烈唯、胡定欣、羅仲謙、敖嘉年、唐詩詠) 2017年1月7日翡翠台:星級超常任務(主持:袁偉豪、李施嬅、王君馨、張振朗、唐詩詠、楊明、岑麗香、翟威廉、陳敏之、黃子恆、鄧佩儀、黎諾懿、姚子羚、龔嘉欣、何君誠、劉佩玥、朱晨麗,旁白:張頌欣) 日日媽媽聲(系列)合共二輯 2021年4月10日翡翠台:日日媽媽聲(主持:余安安、羅敏莊、陳凱琳,第一輯主演:林秀怡、林景程) 2022年5月16日翡翠台:日日媽媽聲(主持:余安安、羅敏莊、陳凱琳,第二輯主演:陳欣茵、施焯日、鄧智堅、黃頌明、關曜儁) 《超級綜藝隆重登場》系列 2021年4月11日翡翠台:開心大綜藝(主持:阮兆祥、林盛斌、森美、伍詠薇、農夫、陸浩明、馮盈盈、麥美恩、方力申、江美儀、吳若希、鄭丹瑞、賴慰玲、胡蓓蔚,演出:張秀文、郭子豪、何遠東、鄧智堅、泰臣、、李頊珩、吳佩隆、、吳嘉儀、黃建東、方紹聰、林穎彤、蔡嘉欣、陳詩欣、何依婷、游嘉欣、鄧卓殷、曾淑雅、陳欣茵、黃凱儀、王祖藍、姜麗文、李梓謙、陳銳峰、黎文傑、簡家麟、李紹堅、蕭麗芠) 你健康嗎?系列 食得好健康 你健康嗎? 食得健康嗎? 活得健康嗎? 長命不老 歎得好健康 2019年9月16日翡翠台:長命不老(主持:黎諾懿、麥美恩、鄧佩儀、戴祖儀、黃庭鋒、許文軒,主演:陳苑澄、黃浩霆) 2022年12月29日翡翠台:回家 2023年2月2日翡翠台:魔法伽俐略(主持:甄澤權、馮盈盈、何依婷) 2023年3月27日翡翠台:成人教科書(主持:洪永城) 2023年4月6日翡翠台:Law霸女神(主持:森美、戴祖儀、賴彥妤、魏韵芝、王嘉慧) 娛樂新聞相關節目 1976年8月12日翡翠台:影視快訊(主持:狄波拉;編導:李志中) 1977年1月22日翡翠台:K-100至2005年9月17日(歷年主持:何守信、韓馬利、陳復生、廖安麗、常玉霞、湯鎮業、黃淑儀、陳秀珠、林漪娸、呂靜紅、羅偉平、葉特生、符鈺晶、狄寶娜摩亞、李司棋、汪明荃、藍潔瑛、鄺佐輝、陳婉珍、鍾子綸、鮑寶齡、麥劍秋、劉淑華、鮑翠薇、杜德偉、林志美、崔嘉寶、梁淑貞、黃子揚、鍾淑慧、周國麟、白茵、羅嘉良、張郁蕾、丘國良、杜麗莎、許志安、潘芳芳、王愛珊、潘宗明、王維德、梁小冰、黎芷珊、陳國邦、劉美娟、鄭敬基、翁杏蘭、周嘉玲、宣萱、鍾漢良、陳啟泰、車婉婉、陳法蓉、莫可欣、陳芷菁、鄧梓峰、梁榮忠、陳彥行、林曉峰、張錦程、吳家樂、王賢誌、黃紀瑩、歐子欣、陳鍵鋒、羅敏莊、江芷妮、張熙傑、阮德鏘、李天翔、水明琪、劉綽琪、崔建邦、唐詩詠) 1977年__月__日翡翠台:K-100通訊站至1992年__月__日 1993年__月__日翡翠台:K-100 93 Q版(主持:潘宗明、劉美娟、鄭敬基、宣萱) 198_年__月__日明珠台:明珠K-100(歷任主持:葉麗儀、狄寶娜摩亞、米蘇沙等) 198_年__月__日翡翠台:明珠轉播站 1989年4月3日翡翠台:娛樂新聞眼(主持:陳家碧、黃一山、何寶生) 1989年4月7日翡翠台:八通藝能界 1990年9月1日翡翠台:娛樂專門店()(主持:廖偉雄、陳淑蘭) 1991年10月__日翡翠台:銀禧通訊站 1992年4月__日翡翠台:週末任你點(主持:樊奕敏、何寶生) 1993年__月__日翡翠台:電視城分類快訊 1993年__月__日翡翠台:翡翠明珠直銷站 1996年3月__日翡翠台:威PHONE八面娛樂圈(主持:廖偉雄、苑瓊丹) 1999年8月11日翡翠台:八通天地線 1999年__月__日翡翠台:週末快速搜畫 1999年10月5日翡翠台:娛樂串燒三姊妹 2000年__月__日翡翠台:互動娛樂圈 2002年6月3日翡翠台:娛樂大搜查至2005年4月22日 2004年1月__日翡翠台:TVB一站通(旁白:谷祖琳) 2004年1月__日翡翠台:翡翠明珠每晚速遞(旁白:林夏薇) 2005年3月__日翡翠台:K-100頭條至2005年9月18日 2005年9月19日翡翠台:娛樂快訊 2005年9月19日翡翠台:娛樂直播至2009年1月30日 娛樂頭條(共兩輯) 2005年9月19日翡翠台:娛樂頭條 2009年3月30日翡翠台:娛樂頭條 2005年9月23日翡翠台:娛樂七日鮮 2005年9月24日翡翠台:周末人氣Guide 年度娛樂回顧系列 1990年12月29日翡翠台:論盡90娛樂圈 1991年12月29日翡翠台:91娛樂新聞大派對 2006年12月31日翡翠台:06娛樂大件事(主持:森美、阮小儀) 2007年12月22日翡翠台:東張西望冬至娛樂大檢閱 2008年12月27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東張西望08娛樂頭條 2009年12月26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娛樂十大奇案2009(主持:崔建邦、宋熙年、龔嘉欣) 2008年2月1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數-{碼}-人氣Guide 2015年10月5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一綫娛樂(主持:周奕瑋、衛志豪、謝文欣、梁麗翹、黃煦齡、譚永浩、陳浚霆) 娛樂性時事節目 1991年__月__日翡翠台:靈通天地線(主持:吳剛) 1994年10月10日翡翠台:城市追擊至1999年4月9日 1995年__月__日明珠台:City Focus(主持:陳慧珊)(明珠台版《城市追擊》) 1999年4月12日翡翠台:天地最前線 1999年10月4日翡翠台:全線大搜查至2002年5月31日 2004年11月22日翡翠台:香港直播至2005年9月16日 2005年6月6日翡翠台:東張西望 2008年2月19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東張西望之永恆的開心果—肥姐 2008年7月25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東張西望香港先生前哨戰(主持:湯盈盈、王君馨) 2008年9月19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東張西望之家好月圓夜 飲食節目 1968年9月1日翡翠台:珍饈百味(主持:譚國梅) 1970年__月__日翡翠台:飲食世界(主持:譚炳文、丁羽) 美食午夜場(1989)(主持:彭健新、陳淑蘭) 為食開心果(共兩輯) 為食開心果(;1990)(主持:沈殿霞、陳嘉輝) 為食開心果II(;1998)(主持:沈殿霞、魯文傑、劉曉彤) 勁辣IchiBan(1992) 食神駕到(1992)(主持:梁家仁、梁佩瑚、阮兆祥、朱咪咪) 為食到飛起(1994-1995)(主持:楚原、陳淑蘭、李綺虹、江欣燕、區海倫) 入得廚房出得SHOW(1995)(主持:安德尊、區海倫) 東瀛味霸大挑戰(1995)(主持:區海倫、李錦聯、楊婉儀) 為食到廣東(1995)(主持:李家聲、張延、陳霽平、羅霖、劉小慧、楊羚) 為食到日本(1996)(主持:江欣燕、歐陽震華、李家聲、樊少皇、梁榮忠、梁思浩) 為食到泰國(1996)(主持:錢嘉樂、黃紀瑩) 為食到新加坡(1996)(主持:梁思浩、劉錦玲) 為食到關島(1996)(主持:陳浩民、何超儀、麥家琪) 為食到維省(1996)(主持:陳浩民、湯寶如、趙學而) 為食到荷蘭(1996)(主持:李子雄、彭子晴) 為食到瑞士(1996)(主持:李子雄、彭子晴) 為食到英國(1997)(主持:陳啟泰、區海倫) 為食到丹麥(1997)(主持:陳啟泰、區海倫) 為食到台灣(1997)(主持:林保怡、鄭瑞芬、林家棟、陳彥行) 為食到中國(1998)(主持:陳啟泰、呂頌賢) 為食到澳門(1998)(主持:陳啟泰、呂頌賢) 為食到亞洲(1998)(主持:陳啟泰、呂頌賢) 為食到海外(1998)(主持:陳啟泰、呂頌賢) 為食到國家(1998)(主持:陳啟泰、呂頌賢) 為食到香港(1998)(主持:陳啟泰、呂頌賢) Q嘜小煮人(1998) 瀛珍大作戰之食樂番尋味(1999) 港玩港食講著數(1999)(主持:黃霑、劉曉彤、魯文傑、陳伶俐) 食出個味來(1999)(旁白:李彩樺) 吞吞吞拿魚(共兩輯) 吞吞吞拿魚(1999)(旁白:蔣雅文) 吞吞吞拿魚II(2000)(旁白:徐若瑄) 和味煮食會社(2000)(主持:陳山蔥、黃淑儀) 為食大贏家(2000-2001)(主持:沈殿霞、任港秀、洪天明) 夏日煮食好拍檔(2000)(主持:吳美珩、郭耀明) 名人蒲點食名菜(2001-2002)(主持:李純恩) 名人飯局(2002)(主持:陳任) 日日有食神(共五輯) 2002年7月31日翡翠台:日日有食神(主持:梁文韜) 2003年5月9日翡翠台:日日有食神(主持:梁文韜) 2004年5月6日翡翠台:日日有食神(主持:梁文韜、韓君婷、姚嘉妮、張美妮、蔡潔雯) 2005年11月20日翡翠台:日日有食神(2005-2006)(主持:梁文韜) 2009年3月1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日日有食神(主持:梁文韜、王君馨、張美妮、官恩娜、宋熙年) 世界滋補(2003) 2003年6月23日翡翠台:中西食療坊 2003年8月18日翡翠台:總廚有請(主持:蔡子健、袁彩雲、李彩寧) 2003年11月24日翡翠台:食通香港地(主持:林曉峰、袁彩雲、黃紀瑩) 2004年2月5日翡翠台:睇餸食飯(主持:谷德眧、楊洛婷)(李錦記特約)至2004年4月29日 2004年9月2日翡翠台:美味齋Talking(主持:楊思琦、楊洛婷、文頌嫻)至2004年10月7日 近廚得食(共三輯) 2005年1月30日翡翠台:近廚得食(主持:黃德如、余健志)至2005年4月17日 TVB網頁 2006年4月2日翡翠台:近廚得食(主持:余健志、周汶錡)(永安旅遊特約)至2006年7月9日 TVB網頁 2007年10月7日翡翠台:近廚得食(主持:余健志)至2008年1月20日 TVB網頁 吾湯吾水(共三輯) 2005年5月18日翡翠台:吾湯吾水(主持:黃淑儀)至2005年7月6日 2005年9月19日翡翠台:吾湯吾水.秋冬篇(主持:黃淑儀)至2005年12月12日 2007年7月8日翡翠台:吾湯吾水.嚐鮮篇(主持:黃淑儀)至2007年9月30日 TVB網頁 2005年7月31日翡翠台:回味無窮(主持:歐陽應霽、周汶錡)至2005年11月 2006年2月13日翡翠台:為食救兵(主持:謝寧、謝天華) 2006年5月15日翡翠台:區區食樂好路線(主持:李雨陽、林莉)(九巴特約) 2006年6月1日無綫生活台、星級廚房(主持:周中師傅)(德國寶特約) 和味無窮(共二輯) 2006年7月16日翡翠台:和味無窮(主持:李純恩、官恩娜、鄭威濤)(味千拉麵特約)至2006年10月1日 2008年2月3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和味無窮(主持:徐淑敏、鄭威濤)(板長壽司呈獻) 2006年10月14日翡翠台:請君入席(主持:谷德昭、韓君婷)(澳門鉅記餅家特約) 2006年10月15日翡翠台:食盡東西(主持:袁彩雲、陳嘉容) 2006年11月4日翡翠台:學廚出餐(主持:周中、毛舜筠) 2007年1月7日翡翠台:原裝入口(主持:周汶錡、陳志健)至2007年3月18日 蔡瀾飲食系列(共兩輯) 2007年4月22日翡翠台:蔡瀾逛菜欄(主持:蔡瀾、楊崢、張美曦、鄧璐、涓子)(澳門鉅記餅家十周年呈獻)(與深圳衛視聯合製作)至2007年7月29日 2008年5月25日翡翠台:蔡瀾歎名菜(主持:蔡瀾、蘇玉華、黃宇詩、Amanda S.)(加德士特配Techron R汽油特約) 2007年5月12日翡翠台:食出香港情(香港高飛母親節呈獻) 2007年9月24日翡翠台:開心聊齋(主持:關菊英、游茛維;嘉賓主持:陳志雲)(功德林呈獻)至2007年12月3日 2008年1月7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食到篤、問到篤(主持:鄧健泓;嘉賓主持:周麗淇、楊崢、姚嘉妮、徐淑敏、吳日言、葉翠翠、楊思琦、陳茵媺) 2008年4月1日生活台、覓食天下(主持:盧覓雪) 2008年5月4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媽媽真的愛您(主持:陳敏之) 2008年7月19日翡翠台:我的衛食女友 蘇good系列(共七輯)(主持:蘇施黃) 2008年9月22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蘇good 2008年11月24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蘇good 2009年1月19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So Far蘇good過牛年 2009年8月24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蘇good 2010年2月22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蘇good 2011年10月9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京都蘇good 2015年2月21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So Far蘇good過新年 2008年11月9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名人飯堂 2009年1月4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品味咖啡(主持:陳豪)(捷榮咖啡呈獻) 2009年4月26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天使甜品Go Go Goal(喜力特約) 2009年6月21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咁至識食(主持:周汶錡、徐淑敏、馬賽、莫樹錦) 2009年9月27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蔡瀾品味(主持:蔡瀾、郭羨妮、林莉) 2010年6月27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名人廚房 2010年11月15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為食一條街(主持:林澄光、高海寧、陳敏之) 「街坊廚神」系列(主持:金剛、阮小儀) 2011年5月3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街坊廚神 2012年11月18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街坊廚神食四方 2015年4月26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街坊廚神舌戰新台韓 2016年1月30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街坊廚神舌戰愛情食物鏈 2016年10月30日翡翠台:街坊廚神舌戰東京 2017年1月29日翡翠台:街坊廚神番外篇の開年舌戰 2018年9月3日翡翠台:街坊廚神重出江湖 2011年9月13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怒食街頭(主持:林子善、滕麗名) 2011年10月15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香港美食100強(主持:歐陽靖、林穎彤、張莉莎、朱希敏) 2013年1月14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搵食(主持:肥媽) 2014年3月31日J2:搵食飯團(主持:趙希洛、彭慧中、鄧伊婷 (鄧以婷/鄧議婷)、周志康、孫慧雪、王子涵、丘梓謙、蔚雨芯、羅鈞滿、李佳芯、鄧佩儀、陳凱琳、陳國峰、溫家偉、吳業坤、-{范}-文雅) 2014年12月28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明星愛廚房(主持:麥長青、岑麗香) 2015年10月24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閨密教煮(主持:側田、梁家玉) 2016年5月1日翡翠台:男人食堂(主持:金剛、梁競徽、許紹雄) 2021年1月4日翡翠台:煮場爭霸(主持:張錦祥、黃亞保) 2021年8月23日翡翠台:煮戰(主持:江美儀,主要演員:張錦祥、黃亞保、黃永幟、余健志、宋芝齡、梁芷珮、Catherine Wong、陳鍾鴻、楊國基、李家鼎) 《輝哥為食遊》系列(共四輯) 2018年3月3日翡翠台:輝哥為食遊(第一代主持:吳錫輝、糖妹) 2019年7月21日翡翠台:輝哥為食遊II(第二代主持:吳錫輝、林秀怡) 2020年5月24日翡翠台:輝哥為食遊III(第三代主持:吳錫輝、李璧琦) 2021年5月15日翡翠台:輝哥為食遊IV(第四代主持:吳錫輝、馮盈盈,嘉賓:吳鎮宇、米雪、張德蘭、羅家英、蔡一傑、宣萱、黎耀祥、陳凱欣、鄭子誠、劉倩怡夫婦) 香港美食一條街(共兩輯) 2019年8月17日翡翠台:香港美食一條街(主持:糖妹、黃美棋、鄺潔楹)至2019年12月21日 2019年12月22日翡翠台:美食一條街 順德篇(主持:糖妹、黃美棋、鄺潔楹) 食平D系列(第九輯)(主持:肥媽、陸浩明) 2013年4月29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食平D(第一輯) 2014年4月14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食平DD(第二輯) 2015年4月27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食平3D(第三輯) 2015年12月28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暖DD 食平D(第四輯) 2016年8月8日翡翠台:今個夏天食平D(第五輯) 2017年4月17日翡翠台:阿媽教落食平D(第六輯) 2018年5月7日翡翠台:食好D 食平D(第七輯) 2018年10月29日翡翠台:肥媽優質食好D(番外篇) 2019年4月1日翡翠台:食好D 食平D(第八輯) 2020年4月13日翡翠台:健康食平D(第九輯) 我係小廚神系列(共四輯)(主持:林盛斌、黃翠如、麥美恩、黃碧蓮) 2014年9月27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我係小廚神(第一輯) 2015年8月8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我係小廚神(第二輯) 2017年9月2日翡翠台:我係小廚神(第三輯) 2017年12月22日翡翠台:我係小廚神(新加坡篇) 美女廚房系列(旁白:蘇強文) 2006年5月28日翡翠台:美女廚房(主要/其他主持:鄭中基、梁漢文、方力申、鄭裕玲、錢嘉樂,演出:、黃卓慧、謝兆-{韵}-、孫慧雪、陳文靜) 2006年10月15日翡翠台:美男廚房四大熱葷 2006年10月22日翡翠台:美男廚房美點雙輝 2007年2月17日翡翠台:美女廚房團年飯 2009年4月5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美女廚房(主持/客串主持:鄭中基、梁漢文、方力申、蘇永康、森美,演出/美味天使:劉俐、陳蕊蕊、王淑玲、丁樂鍶、、陳家穎、關宛珊、梁梓悠/梁懿晴) 2018年6月2日翡翠台:美女廚房(主持:蕭正楠、林盛斌、張振朗,主演:陳諾忠、鄧嘉傑) 阿爺廚房系列(共五輯)(主持:李家鼎、譚玉瑛) 第一輯:2016年12月12日 第二輯:2017年7月17日 阿爺big big廚房:2017年8月20日(Big Big Channel篇) 第三輯:2018年12月17日 阿爺賀歲攻略:2019年2月3日(新年及賀歲版篇春節後時段內播出) 第四輯:2019年12月9日 第五輯:2020年10月12日 2020年11月30日:鼎爺做節攻略 May姐有請(共兩輯) 2011年11月6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May姐有請(第一輯主持:馮美基、曾華倩) 2013年4月21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May姐有請(第二輯主持:馮美基、楊思琦、沈卓盈、胡諾言) 吾淑吾食(共四輯) 2013年11月3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吾淑吾食第一輯(主持及嘉賓主持:黃淑儀、黎志安) 2014年1月31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吾淑吾食 盆滿缽滿過肥年(主持:黃淑儀) 2015年5月2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吾淑吾食第二輯(主持:黃淑儀) 2017年2月5日翡翠台:吾淑吾食澳洲、新加坡篇(主持及嘉賓主持:黃淑儀、洪天明、蘇玉華、梁嘉琪) 2018年9月2日翡翠台:吾淑吾食溫哥華篇(主持:黃淑儀) 2023年1月2日翡翠台:做節必食18道菜(主持:黃亞保、蕭秀香、祈積奇、黎諾懿、陳敏之、蕭正楠、區永權、伍仲衡、陳自瑤、黃翠如、何依婷、劉穎鏇、何廣沛、-{余}-思霆、郭子豪、譚俊彥、蔣家旻、戴祖儀、江嘉敏) 2023年3月6日翡翠台:健康必殺食(主持:陸浩明、鄭衍峰) 2023年4月24日翡翠台:肥媽李鼎(主持:肥媽、李家鼎、游嘉欣) 旅遊節目 1970年__月__日翡翠台:港九遊踪(主持:朱維德) 風物誌(1982-1987)(主持:周永傑) 大江南北系列(;1979、1985-1996、1999,主持:陳美琪、魏綺清) 寰宇風情系列(;1988-1996)(第1-4輯廠景固定主持:潘宗明)(共270集) 大溪地風情(1991) 寰宇奇觀大挑戰(由星晨旅遊贊助)(1992-1993)(第1輯主持:潘宗明、江欣燕、第2輯廠景固定主持:廖偉雄) 永安旅遊話你知:點解咁好玩系列(由永安旅遊贊助)(1990-2002)(遊埠篇主持:李家聲、林其欣、翁杏蘭、陳家碧、陳珮珊、陳淑蘭、陳嘉輝、廖偉雄、蔣志光,紐西蘭篇主持:張玉珊、蘇永康、江希文,新加坡篇主持:孫耀威、陳松伶、胡櫻汶,香港篇/中國篇主持:蔡嘉莉、李文標、胡櫻汶) 新華旅遊輕輕鬆鬆世界通(由新華旅遊贊助)(1993)(主持:潘宗明) 康泰最緊要好玩系列(由康泰旅行社贊助)(1994-2003)(主持:呂頌賢、江華、李克勤、馬德鐘、魏駿傑、黃日華、鄧浩光、羅嘉良、吳啟華、張家輝、林家棟、古天樂、張兆輝、張智霖、歐陽震華、林保怡、林文龍、林敏俐、胡家惠、左慧琪、嘉碧儀及蔡潔雯) 美妙新旅程(由康泰旅行社贊助)(1995)(主持:呂頌賢、陳法蓉、蔡少芬、吳家樂、周海媚、馬浚偉、張沅薇、江欣燕、李樂詩、曹永廉、陳浩民) 奇程萬里(1996)(主持:任達華、錢嘉樂、林漪娸、魏駿傑、莫可欣、朱慧珊、曾華倩、陳法蓉等) 軒琴寫意丹麥遊(1996)(主持:汪明荃) 星晨旅遊日本完全Shopping手冊(1996)(主持:阮兆祥、區海倫) 康泰玩玩玩、反斗遊樂場(由康泰旅行社贊助)(1996-1997) 寰宇風情:北海道特輯(1996)(主持:黃瑩、何寶生) 星晨旅遊奇趣繽紛西班牙日本遊(1997)(主持:陳曉東、王馨平、彭子晴、郭耀明、海俊傑、黃紀瑩、陳琪) 康泰旅遊新、特、搜(1997-1998)(主持:蔡子健、歐倩怡、祝文君、湯盈盈、李珊珊、何韻詩) 康泰最緊要好玩 澳洲旅遊新發現(1998)(主持:黃日華、梁珮盈、陳穎妍、何寶生) 永安中國遊 吃喝玩樂在福建(1998)(主持:汪明荃、袁彩雲、何寶生) 地球大搜索(1998)(主持:海俊傑、劉倩怡、蔡子健、李明慧) 旅遊大搜索(1998、2002-2003) 蔡瀾嘆世界(1998-1999)(主持:蔡瀾、李綺紅、李珊珊) 蔡瀾遨遊三藩市(1998)(主持:蔡瀾) 蔡瀾遨遊伊斯坦堡(1998)(主持:蔡瀾) 吃喝玩樂中國遊系列(1998)(主持:劉永健、劉錦玲、羅敏莊、海俊傑、姚瑩瑩、關寶慧、陳啟泰、梁婉靜、徐濠縈、駱達華、黎瑞恩、陳少霞) 江山如此多嬌(1998) 江山任我行(1998) 原來香港咁好玩(1998) 麗星郵輪海陸暢遊鬥多FUN(1998)(主持:魏駿傑、梁雪湄、朱健鈞、莫家堯、莫可欣、蔡安蕎) 潮汕知識萬里行(1998)(主持:蔡子健、陳霽平) 新華旅遊反斗俱樂部(1999)(主持:蓋世寶、歐倩怡) 麗星郵輪豪華暢遊SUPER FUN(1999) 麗星郵輪海陸暢遊SUPER FUN(1999) 1999年9月7日翡翠台:永安旅遊至叻至嘆系列(由永安旅遊贊助)(主持:陳百祥) 康泰帶你36小時遊廣東(1999) 旅遊真的感受系列(由星晨旅遊贊助)(2000-2001)(主持:張崇德) 山水有傳奇(2000)(主持:曹眾、潘芳芳、趙靜儀) 馬來西亞非常遊(2000)(主持:盧慶輝、李珊珊、魏駿傑) 麗星郵輪愛情幸運號(2000) 香港暑假真好玩(2001) 精叻自遊72小時(2001)(主持:曾偉權、趙靜儀、丘凱敏、張德豪、黃翊、鍾麗淇、楊怡、蓋世寶) 深圳動感自遊新天地(2002) 歷險系列 南極追蹤(1995)(主持:陶大宇、梁榮忠;監製:李慰萱) 北極追蹤(1996)(主持:羅嘉良、黃智賢;監製:李慰萱) 沙漠追蹤(1997)(主持:王喜、關寶慧、李家聲;嘉賓主持:黎瑞恩)TVBI網頁 再創高峰(1999)(主持:蔡子健、鄧健泓、鍾麗淇) 勇闖恐龍島(2000)(主持:林峯、鄧健泓、趙翠儀) 2005年11月7日翡翠台:神山(主持:司徒瑞祈、陳鍵鋒、陳松伶、李詩韻、高鈞賢、胡定欣)(永安旅遊特約) 神山雨林四億年(濃縮版) 2007年11月4日翡翠台:勇闖玉珠峰(主持:郭羡妮、崔建邦、梁榮忠)(Sony鉅獻)至2007年12月2日 2008年11月3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冰天動地(主持:陳志雲、謝安琪、陳鍵鋒、廖碧兒)(Nikon數碼相機特約)至2008年11月21日 狂奔系列 2001年11月17日翡翠台:熱帶雨林蜜月狂奔(主持:鄧浩光、康子妮)(地點:澳洲昆士蘭,參賽者:馬德鐘、張可頤及四對準新人) TVB網頁 2002年11月2日翡翠台:大學群英越野狂奔(主持:鄭嘉穎、鄧萃雯)(地點:澳洲昆士蘭,參賽者:韓君婷、王合喜及十位大學生) TVB網頁節目足本重溫 - MYTV 2003年11月15日翡翠台:紀律精英怒雪狂奔(主持:王合喜、黃卓玲)(地點:芬蘭,參賽者:馬德鐘、黃安琪及八位紀律部隊人員) TVB網頁 深海獵奇系列 大堡礁之旅(2000)(主持:陳山聰、黃佩霞、梁琤) -{帛琉之旅}-(2001)(主持:朱維德、李家聲、陳彥行、張美妮) TVB網頁 香港深海獵奇(2003) 永安旅遊帶你嘆世界系列(2000)(主持:林曉峰、蔡子健) 星晨旅遊真程趣系列(2002-2004)(由星晨旅遊贊助) 動感自遊新天地系列(2002) 2002年8月25日翡翠台:小眼睛看中山水鄉(主持:麥長青、李浩林、黃安琪) Iki iki東京速遞系列(2002) Iki iki東京速遞(2002)(主持:江芷妮、張熙傑) 2002年12月19日翡翠台:Iki iki東京速遞2003 2002年6月11日翡翠台:夏日情牽北海道(主持:胡杏兒、何綺雲) 2002年9月27日翡翠台:魅力上海 麗星郵輪特約:飄洋愛海名家小說(2003) 香港非常遊系列(2003)(主持:朱維德、羅貫峰、黃紀瑩、張美妮、利嘉兒、黃泆潼) 探索之旅系列(2003) 加倍開心之旅系列(2003) 2003年9月19日翡翠台:開心玩樂每一區 中國遊精選系列(2003) 旅遊全面睇(2003)(主持:林保怡) 2002年8月13日翡翠台:自遊新天地 2003年10月6日翡翠台:奇妙海上旅「情」 關鍵中國遊精選:苗族 笙樂之鄉(2003) 開心自遊系列(2004)(主持:鄭子誠、丘凱敏) 2004年4月10日翡翠台:香港開心自遊行 2004年9月14日翡翠台:瀟灑走一回(主持:紀曉華) 江山如畫系列 2005年11月23日翡翠台:張家界篇(主持:葉青霖、朱慧敏)(中航假期特約) 2006年1月6日翡翠台:武夷山篇(主持:葉青霖、何綺雲)(中航假期特約) 2006年3月31日翡翠台:雁蕩山篇(主持:葉青霖、曹眾) 2006年7月26日翡翠台:杭州篇(主持:鄧達智、羅敏莊) 2007年5月14日翡翠台:肇慶篇(主持:葉青霖、陳芷菁) 2005年5月26日翡翠台:開心「睇」驗大自然 澳門新概念(2006)(主持:李純恩、劉綽琪) 向世界出發(共三輯)(旁白:韋家晴) 2006年4月10日翡翠台:向世界出發(DHL特約)(嘉賓:羅家英、周汶錡、林莉、羅蘭、林嘉欣、夏雨、胡杏兒、米雪、鄭伊健) 2007年3月12日翡翠台:向世界出發(DHL特約)(嘉賓:謝霆鋒、曾志偉、蔡少芬、梁詠琪、廖偉雄、汪明荃、陳鍵鋒) 2008年3月13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走進世界(部份集數由縱橫游特約) 2008年6月23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向世界出發(DHL特約)(嘉賓:周海媚、趙雅芝、陳曉東、余慕蓮、謝賢、鄭丹瑞、方力申、林燕妮) 2008年6月24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走進世界(金怡旅遊特約) 香港玩到篤(2006)(主持:吳家樂、戴夢夢) 江山美人(2006)(主持:林保怡、王喜、夏雨、徐淑敏)(康泰旅行社特約) 番禺玩樂新體驗(2006)(廣州長隆集團特約) 2007年1月5日翡翠台:直睹黃龍(主持:曹眾) 日本東北祭(共兩輯) 2007年1月25日翡翠台:日本東北祭(主持:王翠玲)(EGL東瀛遊特約) 2008年9月28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日本東北咁過祭(縱橫遊特約)(主持:麥浚龍、周國賢、龔嘉欣、王淑玲) 2007年2月26日翡翠台:雪映移城(主持:王翠玲、裕美)(EGL東瀛遊特約) 2007年8月22日生活台:潮遊泰國(永安旅遊呈獻)(主持:胡慧沖) 2007年12月10日翡翠台:茶馬古道逍遙遊(主持:江若琳)(香港中國旅行社特約)至2007年12月24日 2008年1月8日翡翠台:永安旅遊湖南篇:美景湘輝(主持:謝天華、曾華倩、米雪、吳家樂、周家蔚、吳日言、洪天明) 2008年2月3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過山車王賀新歲(主持:石修、曾華倩、安德尊、陳鍵鋒、李雨陽、黃長發、周美欣、王君馨)(廣州長隆集團特約) 現代塵世美(共五輯) 2008年2月22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澳洲篇(主持:陳奕迅)至2008年3月21日 2008年11月2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瑞士篇(主持:容祖兒)(Panasonic LUMIX數碼相機呈獻)至2008年11月30日 2009年8月18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芬蘭篇(主持:張家輝)至2009年8月22日 2009年12月2日翡翠台:韓國篇(主持:楊千嬅)至2009年12月30日 2011年3月7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澳大利亞篇(主持:王祖藍)至2011年3月12日 2008年5月11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好友移城(主持:林保怡、蘇玉華、廖碧兒、鄭融、I Love You Boyz、胡諾言、梁榮忠、周麗淇、蘇志威、鄭伊健、林嘉欣)(EGL東瀛遊特約) 2008年7月25日翡翠台:戲王群英會(廣州番禺長隆旅遊特約)(主持:林嘉華、馬國明、張美妮、張嘉兒) 2008年11月24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頑遊關西(永安旅遊呈獻)(主持:鍾舒漫、周美欣、龔茜彤、蔣家旻) 2009年6月13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至尊繽紛假期 (廣州新長隆酒店)(演出:關菊英、李香琴、胡定欣、鄧上文、麥皓兒、黃浩然、蕭正楠) 2009年7月4日-2009年7月25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名園美食遊、奇妙生態遊、情迷浪漫遊、薰衣美麗遊(德慶盤龍峽特約)(主持:楊崢、葉翠翠、胡杏兒、洪天明、陳自瑤) 2009年8月6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櫻紅醉了(主持:周麗淇) 2009年9月6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世界第一長壽村(主持:曹永廉、高海寧) 2009年12月19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尋味葡萄(主持:黃宗澤、葉澍堃、郭偉信) 2012年11月5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走過烽火大地(主持:洪永城) 走過浮華大地系列(共兩輯) 2013年4月15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走過浮華大地(第一輯)(主持:洪永城、黃翠如、湯洛雯) 2013年8月26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走過浮華大地 亞洲篇(第二輯)(主持:黃翠如、洪永城) 2013年9月9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度身訂造旅行團(主持:黃山怡、黃心穎、朱千雪、金剛) 這個聖誕不太冷系列(共三輯) 2014年12月22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這個聖誕不太冷(主持:周奕瑋、胡鴻鈞、許廷鏗、吳若希、林欣彤、黎芷珊、黃曉明、許文軒、梁烈唯、王梓軒、陳國峰) 2015年12月21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這個聖誕不怕冷(主持:梁嘉琪、李佳芯、麥美恩、張秀文、梁烈唯、王梓軒、陳國峰) 2017年2月13日翡翠台:這個冬天不太冷(主持:鄭俊弘、何雁詩、譚嘉儀) 2014年11月10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超齡打工假期(主持:譚詠麟、鄭裕玲、彭健新、陳百祥、田蕊妮、王菀之、許紹雄、梁烈維,嘉賓主持:劉碧麗、顧芮寧) 2015年3月2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蜜月到訪(主持:王祖藍、李亞男,旁白:黃啟昌) 2015年5月2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賞遊澳門(主持:陳婉衡、何雁詩、陳潔玲、陳偉琪、歐陽巧瑩) 2015年5月30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過節(主持:陸浩明、姚子羚、洪永城、鄭俊弘、林欣彤、周奕瑋、陳智燊、崔建邦、黃智雯) 2015年11月9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Do姐去Shopping(主持:鄭裕玲;嘉賓:黃翠如、農夫、陳敏之、沈震軒、馬國明、梁競徽、鄭俊弘) 在那遙遠的地方系列(共兩輯)(主持:洪永城) 2015年8月31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在那遙遠的地方 2016年4月11日翡翠台:在那遙遠的地方-古巴 2016年5月8日翡翠台:玩盡澳門無限式(主持:朱智賢、陳偉琪、陳芷尤、劉溫馨) 2016年5月9日翡翠台:星星探親團(主持:麥明詩、陳庭欣、陳凱琳、麥美恩、沈震軒、苟芸慧、李施嬅、岑麗香、王貽興、蔡思貝、陳智燊、宋熙年) 2016年11月21日翡翠台:一屋老友去旅行(主持:歐陽震華、滕麗名、羅蘭、劉江、呂慧儀、張頴康、張彥博、盧宛茵) Go! Yama Girl/山系女行Yama Girl系列(共四輯) 2014年5月12日J2台:(第一輯主持:李佳芯、蔡思貝、陳嘉寶、王敏奕、曹思詩、葉麗嘉、方珈悠)至2014年8月7日 2014年11月24日J2台:(第二輯主持:蔣家旻、陳婉衡、張秀文、歐陽巧瑩、陳偉琪)至2015年1月1日 2014年6月6日J2台:(第一輯主持:李佳芯、蔡思貝、陳嘉寶、王敏奕、曹思詩、葉麗嘉、方珈悠)至2014年9月12日 2014年11月28日J2台:(第二輯主持:蔣家旻、陳婉衡、張秀文、歐陽巧瑩、陳偉琪)至2015年1月2日 三個四個小生系列(共兩輯) 2013年11月18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三個小生去旅行(主持:謝賢、胡楓、Joe Junior) 2015年8月17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四個小生去旅行(主持:謝賢、曾江、胡楓、Joe Junior) 2017年9月18日翡翠台:胡說八道真情假期(主持:胡杏兒、胡定欣、胡蓓蔚、姚子羚、李施嬅、黃智雯) 2019年6月3日翡翠台:如果這樣生活(主持:黎諾懿、袁文傑、李佳芯、張頴康、余德丞、朱千雪、楊明、陳煒、洪永城) 2019年8月19日翡翠台:12個夏天(,主持:劉穎鏇、張振朗、謝東閔、鄧佩儀、丁子朗、麥凱程、孔德賢、張寶兒、陳家樂、連詩雅、張曦雯、羅天宇) 2019年10月7日翡翠台:出走澳洲(主持:黃翠如、洪永城) 2020年6月1日翡翠台:兩個小生去Camping(主持:周柏豪、袁偉豪) 文化及教育節目 1967年__月__日翡翠台:英語講座()(主持:劉家傑、黃翠薇等) 19__年__月__日翡翠台:國語講座 196_年__月__日翡翠台:喼士頓大特寫(電影評論節目)(主持:簡而清) 1968年__月__日翡翠台:中國武術(主持:梁安,編導:梁偉民;副導演:陳寶珠) 1968年__月__日翡翠台:星辰校際盃問答比賽(中學生問答比賽)(歷任主持:許冠文、劉家傑) 1970年__月__日明珠台:電影介紹(主持:雲信.薛柏) 1970年__月__日明珠台:粵語講座 1970年__月__日翡翠台:日語講座 1970年__月__日翡翠台:校外進修講座 1970年6月2日翡翠台:攝影漫談(主持:熊文遇) 1970年9月26日明珠台:星辰校際盃英語問答比賽(中學生問答比賽) 1972年7月16日翡翠台:溫故知新(1972-1984)(小學生問答比賽)(歷任主持:殷巧兒(1972-1977)、羅玉琪、莫鳳儀) 1972年__月__日翡翠台:蒙太奇(電影評論節目)(歷任主持:狄娜、林燕妮)至1976年7月8日 197_年__月__日翡翠台:試映室(電影評論節目)(歷任主持:黃霑、王天林) 1977年3月6日翡翠台:查根問底(匯豐銀行特約之青少年節目)(主持:鄧英敏、程乃根、謝玉英)(共26輯) 1978年7月31日翡翠台、明珠台:明日世界(匯豐銀行特約之節目)(明珠台主持:莊威烈,翡翠台主持:石修、歐陽佩珊,編導:林麗真) 1979年3月4日翡翠台:每事問(匯豐銀行特約之青少年節目)(主持:陳復生、李儉禧、何其寧、張祖禧) 生命之源(共兩輯) 生命之源(1980) 生命之源續集(1985-1986) 永安青年通訊站(1983) 每日一字(1983-1987)(主持:林佐瀚) 動向索引(1984-1989) 國寶精華(1986-1988)(主持:李有毅) 西藏(1986) 常識顯像管(1987-1989)(主持:羅志強) 黃河(1987) 長城(1988) 無限生機(1990) 香港特種市民(1990) 超感官世界(1990) 神秘大接觸(1991)(主持:鄧梓峰、魏綺清) 現代軍備大揭秘(1991) 中藝京華匯寶(1991-1992) 感官大觸角(1992)(旁白:甄子丹) 不可思議的地球(1994-1995)(主持:鄭丹瑞;旁白:林尚武) 四字真言好易通(1994-1995)(主持:黃霑、唐基明,旁白:梁漢威) 文化廣場(1995-2019)(逢星期日早上播出)(主持:張錦程、吳美珩、蘇敏聰、潘芝莉、姚瑩瑩、曹眾、鄧健泓、劉綽琪、余文詩、黃宇詩、陳琪、水明琪、張美妮、朱維德、章志文、關宛珊) 聯中傳奇(1996)(主持:黃霑、黃悅) 繞著神州走(1996-1997)(主持:鄭丹瑞、張延、張錦程、湯盈盈) 海外龍情篇(1998) 九孩之家(2000) 犀牛俱樂部(2000)(主持:陶傑、劉天賜、劉綽琪) 大學之道(2001) 2002年10月7日翡翠台:笑談普通話(主持:利嘉兒) 2003年6月9日翡翠台:正字工程(主持:黃念欣) 2003年9月1日翡翠台:快譯通快趣學英語(主持:楊婉儀) 2003年12月6日翡翠台:文化新領域(逢星期六早上播出)(主持:溫裕紅、蘇敏聰、何傲兒、朱滙林、張秀文、張景淳、焦浩軒、李芷晴、莊思明、彭慧中、阮政峰) 2005年1月24日翡翠台:大長今短說(主持:林保怡) 2005年5月2日翡翠台:醫道小百科(主持:崔建邦) 2005年9月19日翡翠台:細說大奧(主持:胡杏兒) 全球搵銀攻略(2006)()(日本放送協會製作) 細說名城系列(共七輯) 2006年1月25日翡翠台:英國篇(主持:陶傑)至2006年3月15日MyTV網頁 2006年3月22日翡翠台:日本篇(主持:陳奕迅)至2006年4月12日MyTV網頁 2006年4月19日翡翠台:芬蘭篇(主持:邵家臻)至2006年5月3日 2006年5月10日翡翠台:波蘭篇(主持:陶傑)至2006年6月7日MyTV網頁 2006年11月17日翡翠台:意大利篇(主持:陳慧珊)(金怡假期特約)至2006年12月29日MyTV網頁 2007年12月7日翡翠台:英國篇(主持:陶傑)至2008年1月18日MyTV網頁 2009年9月23日翡翠台:德國篇(主持:謝安琪)至2009年11月4日TVB網頁 2006年9月11日翡翠台:滙財一點通(主持:馬浚偉) 2006年10月15日翡翠台:最緊要正字(主持:王貽興、徐淑敏、沈卓盈,嘉賓:何文匯、歐陽偉豪、康寶文、黃念欣)至2007年2月24日(金怡假期特約)TVB網頁 2006年12月7日翡翠台:普通話通天下(語常會普通話節2006) 2007年1月2日翡翠台:課堂由我創 2007年1月12日翡翠台:第三十五屆香港藝術節巡禮至2007年2月17日 2007年4月26日翡翠台:大清小說(主持:鄧萃雯) 2008年1月2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合晒合尺}- 2008年1月1日高清翡翠台:-{合晒合尺}-優先場 2008年2月11日翡翠台:香港筆-{迹}-(主持:王貽興、盧凱彤) 2008年1月5日高清翡翠台:(旁白:蕭正楠)(主持:鄧梓峰、魏綺清) 2008年1月5日高清翡翠台:再說長江 2008年10月5日翡翠台:再說長江(主持:鍾景輝) 2008年7月18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華南城綜合物流展商機 2008年8月27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大唐西遊記(主持:黎耀祥) 跨越新世代系列 2008年9月18日翡翠台:跨越新世代之改革三十載(主持:鄧梓峰) 2008年9月25日翡翠台:跨越新世代之飛躍奧運夢(主持:曹敏莉、周柏豪) 2008年9月27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基本法全方位 2009年3月1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好戲一台(主持:王祖藍、麥秋) 2009年5月3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香港獨家(主持:元華、楊崢、李香琴、曹永廉、石修、蘇民峰、梁榮忠) 2020年1月5日翡翠台:藝文誌(監製:林庭玉,演員:彭慧中、阮政峰、莊思明、李芷晴、邵展鵬、黃穎君) 歷史節目 訪談節目 嘉華成功之道(1984-1986)(主持:黃霑、白韻琴) 熱線訴心聲(1987)(主持:白韻琴、歐陽珮珊) 星光背影(1988)(主持:沈殿霞) 零時話風情(1988)(歷任主持:白韻琴、盧大偉、關朝聰)(自稱翡翠台第一個成人節目) 週末夜遊人(1988)(主持:盧大偉、李美鳳) 夜班一族(;1988-1989)(主持:林立三、李慧兒) 周末諸色會社(1989)(主持:李美鳳、盧大偉、潘芳芳、鍾佩倫) 星語情濃(1989)(主持:陳敏兒) 1990年7月14日翡翠台:Nina Ricci 90時代精英(主持:余文詩) 十點半港情講趣(1990)(主持:羅慧娟、李有毅) 玉蘭油美的約會系列(共四輯) 玉蘭油美的約會(1991)(主持:李嘉欣、袁詠儀) 玉蘭油美的約會(1992) 玉蘭油美的約會1995(1995) 玉蘭油美的約會1996(1996)(主持:劉小慧、黎瑞恩、黃悅、童愛玲、彭子晴) 1991年10月__日翡翠台:佳人有約(主持:劉嘉玲、陳奕詩、樊亦敏) 夜半輕私語(1992)(主持:黎彼得、葉玉卿、陳奕詩) 1992年5月__日翡翠台:Nina Ricci 巴黎彩艷 鄭裕玲星夜傾情(1992)(主持:鄭裕玲) 蜜絲佛陀美的鍾情(1992-1993)(嘉賓:張敏、葉玉卿、林憶蓮、周慧敏、溫碧霞、周海媚、王靖雯、楊寶玲、琦琦) 1992年7月__日翡翠台:電視風雲廿五載(主持:何守信、劉天賜、胡楓、盧淑儀) 卿撫你的心(1993)(主持:葉玉卿) 新舊歡如夢(;1993)(主持:楚原、盧淑儀) 1993年8月14日翡翠台:閃閃鍾情(嘉賓:袁詠儀、溫碧霞、陳淑蘭、翁杏蘭、朱茵、莫可欣、陳松伶等) 八美顯芳華(1993) 1993年12月30日翡翠台:金利來俊傑顯豪情 1994年2月__日翡翠台:架勢群英(主持:廖偉雄) 孝感動天(1996)(主持:沈殿霞) 今夜咀不停(1996) NU SKIN 創業新人類(1996) 星聲相識(1997) 深夜宣言(1997) 蔡瀾人生真好玩(1997)(主持:蔡瀾、譚小環) 回到未紅時(1997-1999)(主持:錢嘉樂、梁榮忠、李明慧) 第一桶金的故事(共兩輯) 第一桶金的故事(1997)(主持:楊婉儀、梁婉靜、劉倩怡) 第一桶金的故事II(1998)(主持:楊婉儀、梁婉靜) 加州紅越夜越傾心(1999) 活著就是精彩(共兩輯)(主持:顧紀筠) 1999年__月__日翡翠台:活著就是精彩 2000年__月__日翡翠台:活著就是精彩II 七百萬人的傳奇(2000)(主持:黎芷珊) 香港龍情(2001)(主持:黃霑) 2006年11月12日翡翠台:香港情濃霍英東(悼念特輯,重播《香港龍情》訪問霍英東的一集,並由陶傑後續旁述) 情常在(2002) 2002年10月5日翡翠台:掌聲的背後(主持:沈殿霞) 開心見城(2002) 永不言休(2003)(主持:楊婉儀) 2003年1月11日翡翠台:紅星會() 2003年8月11日翡翠台:不一樣的對話(主持:鄭裕玲) 2003年9月23日翡翠台:不一樣的時刻(主持:鄭裕玲) 2003年10月19日翡翠台:與陳寶珠談情說愛(主持:陳寶珠) 2004年1月30日翡翠台:翡翠實力派(旁白:謝卓言) 2004年2月3日翡翠台:向男講向女講(主持:張堅庭、伍詠薇) 2004年3月21日翡翠台:女人心底話(主持:毛舜筠、郭錦恩、卓韻芝) 翡翠偶像派(2005)(旁白:謝君豪) 最受歡迎的他與她(主持:李克勤、容祖兒) 2005年12月11日翡翠台:雛鳳重歌紫氣凝(主持:鄭裕玲)(訪問龍劍笙及梅雪詩) 2005年12月17日翡翠台:好在你左右(主持:湯盈盈、蔡子健) 志雲飯局(共四輯) 2006年6月3日生活台:志雲飯局(主持:陳志雲)(節目網頁) 2007年5月26日生活台:志雲飯局(主持:陳志雲)(卡地亞「情」獻)(節目網頁) 2008年9月20日生活台:志雲飯局(主持:陳志雲)(由Lexus特約)(節目網頁) 2009年3月15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志雲飯局三載情(主持:陳志雲) 2006年11月20日翡翠台:友緣相聚(主持:沈殿霞)(節目網頁) 2007年3月11日翡翠台:不是帝-{后}-不聚頭(主持:鄭裕玲)(2007年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特備節目)至2007年4月1日 2007年6月18日翡翠台:拾年(嘉賓:蔡瀾、倪匡、歐陽天閏、佘詩曼、陳興濤、蘇民峰、胡鴻烈、鍾期榮、郭詠琴、李家文、高永文、梁紀昌、林夕、張堅庭、Twins,香港回歸十周年特備節目) 2007年8月11日翡翠台:心在香港四十載(無綫成立四十周年的特備節目) 2007年8月18日翡翠台:我係汪明荃(為紀念的汪明荃踏入娛樂圈40年) 三個女人一個噓(共兩輯) 2008年7月8日翡翠台:阿偉與阿驄–三個女人一個噓前傳(主持:曾志偉、林敏聰) 2008年7月20日生活台:三個女人一個噓(主持:林敏聰,Freeze成員包括:甄詠珊、陳樂榣及石詠莉等等) 2009年1月4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星星同學會(主持:吳君如、錢嘉樂) 我的2008系列(共三輯) 2009年1月5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我的2008(嘉賓主持:曹仁超、霍震霆、李松慶、陳曹德雪、杜澤錦、黃文禹、鄭欣宜、張潤衡、高永文、陳施惠、蔡卓妍) 2010年1月25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我的2009(嘉賓主持:任志剛、馬時亨、麥桂培、黎偉鴻、張家輝、黎耀祥、蔡曉慧、楊家誠、蔡明紹、葉鴻輝、陳兆焯、蘇培健、陳榮禮、楊孟璋、梁輝強) 2011年1月23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我的2010(嘉賓主持:林欣彤、陳晞文、傅家俊、惠英紅、劉美詩、劉惠賢、賴倩敏、麥長青、李添勝、林建明、梅小青、樂易玲、鄧萃雯、黎耀祥、鍾慧冰、吳夏萍、吳安儀、陳國明、陶大宇、葉蘊妍、蘇文欣、賈思樂、廖安麗、梁靖琛、張文強、袁鎮滔) 2009年2月2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今日VIP 2009年11月8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至8女人心(主持:汪明荃、鄭裕玲、曾華倩) 2014年12月16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萬千星輝頒獎典禮 王者駕到 (主持:鄭裕玲) #後生仔傾吓偈系列 2017年7月4日J2:#後生仔傾吓偈(主持或参與演出:馮盈盈、陸浩明、林穎彤、戴祖儀、黃美棋、鄭衍峰、孔德賢、林正峰、杜穎珊、馬景華、黃凱儀、王虹茵、劉子碩、徐文浩、曾展望、陳欣茵、黃芷欣、游嘉欣、劉頌鵬、呂靜文) 2019年12月7日翡翠台:一屋後生仔(主持或参與演出:馮盈盈、陸浩明、林穎彤、戴祖儀、黃美棋、孔德賢、林正峰、杜穎珊、馬景華、黃凱儀、王虹茵、劉子碩、徐文浩、曾展望、陳欣茵、黃芷欣、游嘉欣、劉頌鵬、呂靜文) 2021年3月29日J2:解構心機女(主持:賴慰玲、馮盈盈、江嘉敏、劉佩玥、戴祖儀) 2022年2月5日翡翠台:馬時亨名人堂(主持:馬時亨) 2023年2月5日翡翠台:香港飯局(主持:曾鈺成、程介南、石禮謙) 2023年4月22日翡翠台:馬時亨香港情(主持:馬時亨) 地產與物業性節目 1994年__月__日翡翠台:繽紛居樂部(主持:朱慧珊) 1997年5月__日翡翠台:樓市傳真 1998年__月__日翡翠台:樂樂無窮起大屋 2000年__月__日翡翠台:樓住精彩每一天 2002年7月25日翡翠台:登堂入室歎世界(主持:沈殿霞、王賢誌) 更上一層樓(共十一輯) 2005年11月4日翡翠台:更上一層樓(主持:郭可盈、高鈞賢、朱凱婷、林莉)(美聯物業特約) 2006年8月11日翡翠台:更上一層樓(主持:朱凱婷、楊崢)(碧桂園集團特約) 2007年1月12日翡翠台:更上一層樓(主持:曾華倩、林莉、陸詩韻)(碧桂園集團特約) 節目網頁 2008年1月5日高清翡翠台:更上一層樓(主持:張可頤)(美聯物業特約) 2008年1月5日翡翠台:更上一層樓(主持:張可頤、楊思琦、徐淑敏、張雪芹)(美聯物業特約) 2008年8月29日翡翠台:更上一層樓(主持:李詩韻、楊崢、張雪芹)(美聯物業特約) 2009年7月3日翡翠台:更上一層樓(主持:張雪芹、龔嘉欣、張雪芹) 2009年10月17日翡翠台:更上一層樓(主持:姚嘉妮、陳美詩) 2010年10月1日翡翠台:更上一層樓(主持:鄭裕玲、彭慧中、沈震軒、曾敏)(美聯物業特約) 2010年2月11日翡翠台:更上一層樓(主持:鄭裕玲、梁嘉琪、鄧上文、楊天經、張美妮)(美聯物業特約) 2012年9月22日翡翠台:更上一層樓(主持:曾華倩、龔嘉欣、許家傑)(美聯物業特約) 玄學節目 1970年__月__日翡翠台:掌相與你 197_年__月__日翡翠台:六十甲子的光輝歲月 1994年1月__日翡翠台:財源滾滾萬家歡 2001年11月__日翡翠台:玄來如此(主持:苑瓊丹)節目網頁 2003年1月14日翡翠台:玄妙無窮(主持:苑瓊丹、車婉婉、胡諾言、陳伶俐、羅貫峰)節目網頁 2005年12月19日翡翠台:全講風生水起(主持:錢嘉樂、楊秀惠、李思欣) 2007年1月14日翡翠台:人傑地靈(主持:陶傑、陳凱怡、陳彥靜 (陳文靜))(比華利山別墅特約) 玄學天王系列(共兩輯) 2007年12月8日生活台:玄學天王08運程大預測 2008年3月31日生活台:玄學天王 2008年1月25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開心迎戊子(主持:曾華倩、彭罡原、何傲兒)至2008年2月15日 2008年12月26日翡翠台:大龍鳳茶樓(主持:林敏驄、周中、鄭智恆)(張裕金獎白蘭地特約) 2008年12月14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大龍鳳茶樓新張誌慶(主持:林敏驄、周中、鄭智恆) 2009年1月27日翡翠台:肥牛開運(主持:李丞責) 2010年2月13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民峰學院開運班(共2集)(主持:蘇民峰、曾華倩、高海寧、陳爽、蔡淇俊等)至2010年2月20日 2010年10月4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中華福地 (共20集)(主持:李丞责、杨峥、叶翠翠)至2010年10月29日 2012年11月18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順峰順水(主持:蘇民峰、高海寧、何傲兒、袁嘉敏、彭慧中、岑杏賢、梁嘉琪) 2015年1月19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民峰而至(主持:蘇民峰、劉溫馨、李佳芯、鄧佩儀、張曦雯、林伊麗、何艷娟、朱智賢、黃欣;嘉賓:森美、小儀、馬國明、彭懷安、蔚雨芯、黃翠如、狄易達、林盛斌、張美妮、方力申、吳業坤、陳國峰、鄭俊弘、姚嘉妮、鄭丹瑞、黃長興、陳奐仁、林穎彤、陸浩明、許靖韻、甄澤權、何傲兒、彭慧中、王貽興、林子博、吳家樂、湯洛雯、高海寧、翟威廉) 纖體節目 1999年__月__日翡翠台:健美靚通GUIDE 2001年9月__日翡翠台:極速瘦身大激鬥 2003年4月15日翡翠台:秀出美麗人生(由修身堂特約) 2004年4月13日翡翠台:秀出美麗人生2004(由修身堂特約) 2004年4月25日翡翠台:Keep Fit新"型"類 2004年6月24日翡翠台:秀身必殺技 2004年9月2日翡翠台:纖姿綽約身形像 2007年5月8日翡翠台:跳舞纖形好Easy(由纖形22特約) 2008年5月6日翡翠台:妙極纖形齊舞動(由纖形22特約) 幽默節目 1971年4月23日翡翠台:雙星報喜(主持:許冠文、許冠傑,編導:周梁淑怡、吳慧萍,副編導:葉潔馨、陳家瑛、陳守強,剪接:李柏民、麥仕寧,編劇:鄧偉雄、劉天賜、李秋平、梁天,外景導演(菲林組):譚家明,攝影:楊以和,音樂:顧嘉輝,舞蹈:梅施麗,化妝總監:陳文輝;演出:薛家燕、喬宏、謝賢、鄧碧雲、馮祿德、胡茵茵、西瓜刨、吳耀漢、馮淬帆、梁天、鄭少秋、森森、張瑛、蕭芳芳、沈殿霞、李琳琳、鳳凰女、朱牧、周吉、王愛明、馬笑英、鍾玲玲、容玉意、羅國維、許紹雄、黃允財、陳立品、茅瑛、孟莉、黃文慧、黎少芳、李美怡、陶三姑、許瑩英、許李倩雲、許冠英、陳寶珠、李香琴、譚炳文、陳寶珠、梁醒波、潘迪華、黃百鳴、狄娜、羅文、李翰祥、李司棋、許紹雄、呂有慧、郭峰、葉丽儀、陳有后、黎少芳、阮曼莉、龍剛、許英秀、何守信、李添勝、梁天、梁新、蕭山仁、黃文慧、方萍、道書英、江麗、李陶逸軒、筷子姊妹花、鄭佩佩、狄娜、喬宏、鄭孟霞、鄭少萍、鄭子敦、潘嘉德、劉仕裕、殷巧兒、陳懿德、劉緯民等。) 我係林亞珍(由蕭芳芳演出) 點只咁簡單(1976-1977)(,主持:蕭芳芳,演出:吳耀漢、林亞珍、陳立品,編導:陳家蓀、張之珏,助理編導:陳家蓀、劉仕裕) 1977年4月29日翡翠台:樂聲特輯家家笑哈哈(主持 / 演出:盧國雄、繆騫人、鄺君能等) 1978年1月__日翡翠台:女人妙到極(主持 / 演出:鳳凰女,編導:陳家瑛、李瑜) 1978年4月19日翡翠台:論盡天堂(主持 / 演出:盧大偉、薰妮) 1979年11月3日翡翠台:瘋狂世界(主持:陳玉蓮、鄭則仕)
Xu) 2017年7月1日翡翠台、明珠台:回歸20周年 領導人離港(翡翠台約12:55-13:04/明珠台約12:50-13:35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羅鈺文/Adam Xu) 2017年10月18日翡翠台:中共十九大開幕式(08:55-12:00,主持:梁凱寧) 2017年10月25日翡翠台:中共十九大:新領導班子(11:55-13:25以插播形式直播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帶領新一屆政治局常委見記者,主持:羅鈺文;19:00-19:30播出相關特備新聞節目,主持:潘蔚林,嘉賓:阮紀宏、趙雨樂) 2018年2月10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大埔公路車禍(19:50-19:54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張文采) 2018年3月16日翡翠台、3月17日無綫財經·資訊台:李嘉誠退休(主持:張文采) 2018年3月20日翡翠台:習近平人大閉幕講話(09:24-10:05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羅鈺文) 2018年3月20日翡翠台:李克強總理記者會(10:48-13:00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羅鈺文) 2018年6月12日明珠台:特金會(09:00-09:12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Tony Sabine) 2018年9月22日翡翠台、明珠台:縱橫兩萬里: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開通儀式(翡翠台約09:58-10:46/明珠台約10:00-10:43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張文采/龍惠榆) 2018年9月22日翡翠台:縱橫兩萬里:直播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首班車開出(11:21-11:29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張文采) 2018年10月23日翡翠台、明珠台:港珠澳大橋通車儀式(08:53-10:05,主持:梁凱寧/龍惠榆) 2019年3月15日翡翠台:李克強總理記者會(10:29-13:00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張文采) 2019年逃犯條例修訂風波系列 2019年6月12日至13日早上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佔領行動(部分由Tony Sabine主持) 2019年6月15日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直播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暫緩」修訂逃犯條例(15:11-16:27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龍惠榆) 2019年6月18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直播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向市民道歉(16:00-16:50以插播形式播出,無主持) 2019年7月1日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直播金鐘反修例示威、主權移交22周年升旗禮及衝擊立法會現場(05:05-05:10、06:00-06:03、06:59-07:02、07:59-08:03、08:59-09:02、10:00-10:02、13:33-15:25,主持:James Aitken、龍惠榆) 2019年7月2日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直播警方發射催淚彈驅趕佔領立法會的示威者(00:23-00:26,主持:Jeff Tang) 2019年7月22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行政長官及官員見傳媒回應上環開槍清場和元朗恐襲事件。(15:02-15:19以插播形式播出) 2019年7月29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港澳辦記者會(15:00-15:42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金盈/趙慧奈) 2019年8月5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行政長官及官員見傳媒回應三罷行動(10:05-10:43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張文采) 2019年8月5日翡翠台:警方記者會(以插播形式播出)至2020年1月2日 2019年: 8月5日16:07-17:16,主持:賴君蕊 8月6日16:05-16:48,主持:王俊彥 8月7日16:10-16:55,主持:麥詩敏 8月8日16:03-16:26,主持:蕭梓恒 8月9日16:00-16:22,主持:彭建樺 8月12日15:47-16:37,主持:王俊彥(以特別新聞報道播出) 8月13日16:04-16:28,主持:彭建樺 8月14日16:05-16:42,主持:蕭梓恒 8月15日16:02-16:35,主持:王俊彥 8月16日16:00-16:33,主持:王俊彥 8月19日16:03-16:36,主持:彭建樺 8月20日16:04-16:39,主持:王俊彥 8月21日16:03-16:33,主持:蕭梓恒 8月22日16:02-16:47,主持:彭建樺 8月23日16:02-16:31,主持:賴君蕊 8月26日16:02-16:45,主持:彭建樺 8月27日16:02-16:34,主持:王俊彥 8月28日16:03-16:39,主持:蕭梓恒 8月29日16:01-16:39,主持:王俊彥 8月30日16:00-16:33,主持:蕭梓恒 9月2日16:03-16:50,主持:彭建樺 9月3日16:02-16:39,主持:李文欣 9月4日16:01-16:21,主持:蕭梓恒 9月5日16:03-16:44,主持:王俊彥 9月6日16:00-16:27,主持:王俊彥 9月9日16:03-16:48,主持:彭建樺 9月10日16:01-16:27,主持:王俊彥 9月12日16:01-16:31,主持:王俊彥 9月16日16:02-16:45,主持:王俊彥 9月20日16:03-16:44,主持:王俊彥 9月23日16:02-16:45,主持:蕭梓恒 9月27日16:01-16:44,主持:李文欣 9月30日16:02-16:41,主持:王俊彥 10月2日16:05-16:14、16:17-17:09,主持:蕭梓恒 10月8日16:07-16:59,主持:彭建樺 10月11日16:00-16:29,主持:蕭梓恒 10月14日16:00-16:41,主持:蕭梓恒 10月18日16:02-16:31,主持:李文欣 10月21日16:01-16:44,主持:王俊彥 10月28日16:00-16:26,主持:蕭梓恒 11月1日16:00-16:47,主持:王俊彥 11月4日16:01-16:02,主持:王俊彥 11月11日16:01-16:40,主持:蕭梓恒 11月12日16:03-16:44,主持:彭建樺 11月13日16:06-16:58,主持:蕭梓恒 11月14日16:02-16:36,主持:彭建樺 11月15日16:02-16:40,主持:麥詩敏 11月18日16:01-16:49,主持:麥詩敏 11月19日16:00-16:35,主持:麥詩敏 11月29日16:00-16:39,主持:彭建樺 12月2日16:00-16:30,主持:王俊彥 12月6日16:00-16:37,主持:王俊彥 12月9日16:00-16:28,主持:王俊彥 12月16日16:00-16:33,主持:蕭梓恒 12月23日16:00-16:29,主持:王俊彥 12月27日16:00-16:29,主持:蕭梓恒 12月30日16:00-16:31,主持:蕭梓恒 2020年: 1月2日16:00-16:35,主持:王俊彥 2019年8月6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港澳辦記者會(14:38-15:21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李文欣) 2019年8月9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行政長官及官員見記者(17:21-17:30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彭建樺) 2019年9月3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港澳辦記者會(15:00-15:57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李文欣) 2019年9月4日翡翠台:行政長官講話(17:49-17:57,無主持) 2019年9月5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行政長官見記者(交代「撤回」逃犯條例修訂,11:17-11:57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張文采) 2019年10月4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直播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引用緊急法訂立《反蒙面法》(15:04-16:30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蕭梓恒) 2019年10月5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行政長官電視講話(14:11-14:16以插播形式播出,無主持) 2019年11月11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行政長官見記者(直播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回應「黎明行動」大三罷,18:02-18:27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王俊彥) 2019年10月1日翡翠台、明珠台:國慶70周年慶典(翡翠台09:30-12:43/明珠台09:55-12:41播出,翡翠台主持:潘蔚林,嘉賓:阮紀宏、黃東;明珠台主持:Tony Sabine) 2019年10月1日翡翠台:國慶70周年聯歡活動(翡翠台21:30-23:00播出,主持:潘蔚林、李文欣) 澳門回歸20周年系列 2019年12月18日翡翠台:澳門回歸20周年 習近平訪澳: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澳門(16:17-16:27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蕭梓恒) 2019年12月19日翡翠台:澳門回歸20周年 習近平訪澳:國家主席習近平接見政府官員和各界人士(17:04-17:16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蕭梓恒) 2019年12月20日翡翠台:澳門回歸20周年 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09:59-10:50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李文欣) 2019年12月20日翡翠台:澳門回歸20周年 習近平訪澳:國家主席習近平結束澳門行程(16:15-16:34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李文欣) 2019年12月22日無綫財經·資訊台:慶祝澳門回歸二十周年:澳珠煙花匯演(20:55-21:30,主持:陳焜傑、賴君蕊) 新型冠狀病毒系列 2020年1月31日翡翠台:政府防疫記者會(以插播形式播出) 2020年 1月31日16:46-17:33,主持:彭建樺 2月3日17:04-17:30,主持:王俊彥 2月5日16:40-17:18,主持:彭建樺 2月7日17:33-17:55,主持:蕭梓恒 2月14日18:03-18:28,主持:蕭梓恒 3月21日18:06-18:29,主持:蕭梓恒 3月23日15:37-16:22,主持:蕭梓恒 4月8日18:03-18:30,主持:王俊彥 4月14日18:00-18:30,主持:蕭梓恒 5月5日15:00-16:20,主持:李文欣 7月19日16:04-17:04,主持:蕭梓恒 8月7日15:00-16:10,主持:王俊彥 8月21日15:07-16:57,主持:王俊彥 9月15日15:34-16:56,主持:蕭梓恒 2021年 1月23日09:04-09:46,主持:周可茵 2022年 1月14日18:04-18:30,主持:蕭梓恒 1月22日16:30-17:05、18:05-18:30,主持:馬琛沂 1月27日17:33-18:30,主持:蕭梓恒 2月8日15:30-16:23,主持:彭建樺 2020年2月8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行政長官見記者(18:11-18:26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賴君蕊) 2020年4月4日翡翠台:全國哀悼日(10:00-10:04以插播形式播出,直播因新型冠狀病毒中國疫情舉行的全國哀悼活動,主持:蕭梓恒) 2020年7月31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行政長官記者會(宣布押後立法會選舉,18:00-18:29以插播形式播出) 2020年8月1日翡翠台、無綫財經·資訊台:行政長官專訪(翡翠台18:00-18:30/無綫財經·資訊台23:00-23:30,主持:李卓謙) 2022年2月4日翡翠台:行政長官記者會(以插播形式播出) 2月4日17:32-18:30,主持:賴君蕊 3月9日11:03-12:15,主持:麥詩敏 3月21日11:00-12:25,主持:不詳 2022年2月12日翡翠台:政務司司長記者會(21:10-21:35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黃曉瑩) 港區國安法系列 2020年5月21日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香港《國安法》納入人大議程(主持:趙慧奈) 2020年5月22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王晨公布港區國安法詳情(翡翠台主持:李文欣;明珠台無主持) 2020年5月22日翡翠台: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介紹港區國安法,23:30-00:00,主持:李卓謙) 2020年5月24日翡翠台、明珠台:外交部長王毅記者會(15:00-16:40以插播形式播出,翡翠台主持:蕭梓恒) 2020年5月28日翡翠台、明珠台:人大將表決《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15:08-15:10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李文欣/鄧詩穎) 2020年5月28日翡翠台、明珠台:李克強總理記者會(16:05-17:56以插播形式播出,翡翠台主持:李文欣) 2020年6月30日至7月1日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港區國安法刊憲並即時生效(主持:林婷婷) 2020年7月1日翡翠台、明珠台:國務院記者會: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10:00-12:17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李文欣/鄧詩穎) 2020年7月1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政府官員見記者(交代港區國安法立法細節,14:03-15:29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蕭梓恒/鄧詩穎) 2020年7月1日翡翠台: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介紹港區國安法,23:30-00:00,主持:李卓謙,嘉賓:涂謹申、湯家驊) 2020年5月26日無綫財經·資訊台:何鴻燊(19:30-20:30,旁白:阮小清) 2020年8月11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人大常委會全票通過《第六屆立法會繼續運作議案》(17:03-17:04播出,主持:彭建樺) 2020年10月14日翡翠台: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10:28-11:56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李文欣) 2021年3月30日翡翠台:行政長官記者會(交代人大常委會通過修改香港選舉制度,16:01-17:31,主持:蕭梓恒) 2021年6月25日翡翠台:政府高層人士變動(11:32-12:08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李文欣) 2021年7月1日翡翠台:中共建黨100周年(07:55-09:35,直播香港特區成立24周年升旗儀式及中共建黨100周年慶典,主持:蕭梓恒) 2021年12月15日翡翠台:特別新聞報道:銅鑼灣世貿中心三級火警(15:00-15:02以插播形式播出) 2022年1月31日翡翠台:行政長官記者會(交代官員出席生日宴會內部調查結果,15:03-15:58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蕭梓恒) 2022年4月16日翡翠台:神舟十三號着陸(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潘蔚林) 2022年6月5日翡翠台: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升空(10:36-11:02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蕭梓恒) 2022年6月19日翡翠台:李家超新班子(14:31-17:11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蕭梓恒) 2022年6月30日翡翠台、明珠台:國家主席習近平來港(15:14-15:38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蕭梓恒/林婷婷) 2022年7月1日翡翠台、明珠台:慶回歸二十五周年大會暨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09:55-11:21,主持:蕭梓恒/Sharon Tang) 2022年7月1日翡翠台、明珠台:國家主席習近平離港(12:49-13:02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蕭梓恒/Sharon Tang) 2022年8月2日翡翠台、明珠台:特別新聞報道:佩洛西專機晚上抵台北(22:43-22:57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潘蔚林/Jacky Lin) 2022年8月31日翡翠台:政府應對颱風記者會(16:30-17:__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 2022年9月8日翡翠台:政府應對暴雨記者會(14:30-15:30以插播形式播出,主持:) 綜藝節目 綜合電視及資訊節目系列 1967年11月20日翡翠台:歡樂今宵至1994年10月7日(主持:沈殿霞、汪明荃、鄭裕玲、何守信等) 2007年10月22日翡翠台:再會歡樂今宵至2007年11月16日(主持:鄭裕玲、汪明荃、崔建邦) 2007年11月10日翡翠台:歡樂今宵團圓夜 1968年8月23日翡翠台:樂聲姻緣(歷任主持:胡章釗、黃文慧、林燕妮等) 1968年11月4日翡翠台:報曉雅集(歷任主持:許冠文、陳鳳蓮、何鉅華等) 19__年__月__日翡翠台:本姑娘 19__年__月__日翡翠台:唔出奇呀(主持:黃霑) 1975年__月__日翡翠台:奇趣錄(主持:蕭亮、盧遠) 1978年11月__日翡翠台:奇趣錄精選 香港賽馬會及六合彩攪珠系列 1967年__月__日翡翠台:賽馬直擊(附屬由於香港賽馬會賽馬電視節目;1967年的聯合製作,分別當曾改由麗的電視播映(後易名為亞洲電視本港台)以及1997年至1998年間(包括日間、夜間等賽馬會節目,1999-2001)一系列之開始並轉為無綫電視翡翠台負責製作於而播放至其再次改在亞洲電視本港台或國際台播出、2015年7月12日,亞洲電視最後一次主持人負責任的馬會及六合彩攪珠;同年由2015年9月7日起,曾改於無綫電視J2台播映播放(myTV SUPER同步直播)2022年9月3日,無綫電視J2最後一次直播香港馬會賽事賽馬會節目及六合彩;2022年9月5日起,改於無綫電視財經體育資訊台播放。) 1976年7月13日翡翠台:六合彩(附屬由於香港賽馬會賽馬電視節目,1976年的聯合製作,分別當曾改由麗的電視播映(後易名為亞洲電視本港台)以及1997年7月開始並轉為無綫電視翡翠台負責製作於而播放至2001年再次在亞洲電視本港台播出,2015年7月30日,亞洲電視本港台今晚最後一次直播的六合彩;同年8月1日起改由香港賽馬會負責製作於無綫電視J2播放(myTV SUPER同步直播)2022年9月3日,無綫電視J2最後一次直播六合彩;2022年9月5日起,改於無綫電視財經體育資訊台播放。) 花花世界(共兩輯) 1982年__月__日翡翠台:花花世界 1983年__月__日翡翠台:花花世界 奇人怪錄(共兩輯) 1983年10月__日翡翠台:奇人怪錄 1987年8月__日翡翠台:奇人怪錄 魔法幻影(共三輯) 1984年__月__日翡翠台:魔法幻影 1985年__月__日翡翠台:魔法幻影 1987年__月__日翡翠台:魔法幻影 1985年8月__日翡翠台:健康新領域 1987年__月__日翡翠台:星光四射星期夜 1988年__月__日明珠台:放眼香港() 1989年7月__日翡翠台:妙論講場(主持:白韻琴、楊瑞麟) 1989年10月__日翡翠台:六百萬人的故事(主持:林子祥) 1989年10月8日翡翠台:閒情生活篇(主持:張堅庭) 1990年__月__日翡翠台:香港豪情(主持:盧大偉、李嘉欣) 1990年__月__日翡翠台:超感官世界(主持:吳剛) 1990年__月__日翡翠台:香港生態速寫 1990年10月9日翡翠台:財源港俊(主持:何守信、龔嘉玲) 1991年__月__日翡翠台:猛料差館(主持:曾江、朱慧珊) 1991年__月__日翡翠台:橫衝直撞風雲城 1991年__月__日翡翠台:玩命威龍 1991年__月__日翡翠台:全日本大胃王香港爭霸戰 1991年4月2日翡翠台:鬥戲群星會(主持:鄭丹瑞、羅慧娟) 1991年9月__日翡翠台:群星千萬FUN(主持:魏綺清) 1991年9月__日翡翠台:60分鐘偶像大追蹤(演出歌星:黎明、草蜢、溫兆倫、甄楚倩) 1991年10月__日翡翠台:一番大和想 1992年1月7日翡翠台:摩登小男人()(主持:鄭丹瑞) 1992年2月__日翡翠台:摔角奇兵顯神威(主持:何守信、林穎嫻) 1992年2月5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只於2008年1月1日播出,即由自2016年2月22日起分途廣播名為J5並不再聯播):都市閒情(主持:鄺佐輝、余文詩、曾近榮、楊瑞麟、盧念國、趙學而、朱維德、安德尊、黃宇詩、劉彩玉、宋芝齡、羅貫峰、章志文、張景淳、譚小環、林淑敏、姚嘉妮、蘇晉霆、朱敏瀚、彭慧中、李琳琳、劉文娟、陳寶儀、譚淑梅、鄭瑞芬、溫裕紅、鍾沛枝、羅敏莊、劉錦玲、江芷妮、鍾淑慧、張慧儀、黃子恆、黃桂林、傅劍虹,廚師:黃婉瑩、陳國賓、黃亞保、蕭秀香、李錦聯、紀曉華、李曾鵬展)至2018年9月28日 1992年__月__日翡翠台:霹靂無敵大隻騷 1992年6月__日翡翠台:Nina Ricci 巴黎彩艷(主持:翁杏蘭、郭藹明) 1992年8月__日翡翠台:奇案直銷講場(主持:陳欣健) 1992年10月15日翡翠台:感官大觸覺(主持:盧大偉) 1993年10月__日翡翠台:花弗新世界(主持:黃霑、陳淑蘭、葉玉卿、黎彼得、曾華倩)節目主要環節: 風騷自由講(1993-1994) 自由搏擊(1994) 全能明星指數(1994) 最佳情人指數(1994-1995) 大平反(1995) 唱雙黃(1995)(嘉賓主持:黃毓民) 愛情大贏家(1995) 鎮金女人週記 ()(共兩輯) 1993年11月25日翡翠台:鎮金女人週記 ()(主持:莫可欣) 1994年10月18日翡翠台:鎮金女人週記II ()(主持:郭藹明) 1994年__月__日翡翠台:現代審死官(主持:鄭丹瑞、區海倫、劉彩玉) 1994年__月__日翡翠台:愛情公開學院(主持:孫耀威、吳家樂、王賢誌、劉倩怡、張玉珊) 男人大丈夫(1994)(主持:鄭丹瑞) 1994年__月__日翡翠台:周五紅人館 1995年3月15日翡翠台:周三紅Friend區 1995年2月__日翡翠台:奇趣任縱橫(主持:任達華、朱慧珊、雷宇揚、劉倩怡) 1995年7月__日翡翠台:我愛鬥一番(,東京電視台製作)(主持:梁榮忠、苑瓊丹、梁思浩、吳家樂)至1998年__月__日 1995年__月__日翡翠台:聲色犬馬奇趣錄(主持:麥家琪、莫家堯、吳剛、雷宇揚、陳珮珊) 1995年__月__日明珠台:城市魅力 最緊要健康(共六輯) 1995年__月__日翡翠台:最緊要健康(主持:陳敏兒、洪朝豐) 2000年__月__日翡翠台:最緊要健康(主持:鄧梓峰、黃德如) 2003年__月__日翡翠台:最緊要健康(主持:黃德如) 2006年5月19日翡翠台:最緊要健康(主持:姚嘉妮、唐詩詠、莫樹錦) 2007年3月25日翡翠台:最緊要健康(主持:姚嘉妮、唐詩詠、莫樹錦) 2007年9月26日翡翠台:最緊要健康中醫篇(主持:黃德如、陳智燊)至2007年12月26日 1995年__月__日翡翠台:劉德華香港情未了 1996年__月__日翡翠台:發發發,發到飛起(主持:黃毓民、區海倫、張玉珊、魯文傑) 1997年__月__日翡翠台:奇瀛怪技大追蹤 1998年__月__日翡翠台:勇闖紀錄真人SHOW 愛心行動暖香江(共兩輯) 1999年__月__日翡翠台:愛心行動暖香江 (第1輯)(演出:駱達華、吳毅將、李麗麗、陳曼娜、馮素波、譚倩紅、方駿釗) 2000年__月__日翡翠台:愛心行動暖香江II (第2輯)(演出:黃美棋、陳僖儀、呂頌賢、駱達華、吳毅將、王綺琴、歐瑞偉、曾守明) 1999年__月__日翡翠台:光輝紀元 1999年__月__日翡翠台:潮流源來多面睇 1999年__月__日翡翠台:戀愛婚FUN紛(主持:林曉峰、施念慈、徐濠縈、歐倩怡) 1999年__月__日翡翠台:香港新警象 1999年__月__日翡翠台:事業創一番 宜室宜居系列(共三輯) 1999年__月__日翡翠台:宜室宜居 2000年__月__日翡翠台:宜室宜居由你創 2001年__月__日翡翠台:宜室宜居有辦法 2000年__月__日翡翠台:HI-TECH 全攻略 2001年__月__日翡翠台:知法有辦法 2001年__月__日翡翠台:誰主你命運 2001年1月__日翡翠台:靚花緣 2001年6月__日翡翠台:求其一個夢(主持:黃偉文、梅小惠) 2001年__月__日翡翠台:超級發燒友 2001年__月__日翡翠台:陸陸無窮論股金 2002年__月__日翡翠台:少小回鄉情 2002年__月__日翡翠台:中西醫療坊 2002年__月__日翡翠台:繽紛生活在順德 2002年__月__日翡翠台:順德創業新里程 2002年__月__日翡翠台:香港做得到 2002年10月4日翡翠台:週五放輕鬆 2003年__月__日翡翠台:一切因健康而喜 2003年__月__日翡翠台:我愛ICHI爸 2003年__月__日翡翠台:行行出佳人 2003年__月__日翡翠台:輕鬆自在人心 2003年__月__日翡翠台:讀闖成功路 2003年__月__日翡翠台:香土人情 2003年__月__日翡翠台:香港名牌系列 2003年__月__日翡翠台:話你知全面睇系列 2003年__月__日翡翠台:精明有計 2003年__月__日翡翠台:實踐職安方程式 2003年__月__日翡翠台:香港熱鬧 2003年__月__日翡翠台:新丁實務科 2004年__月__日翡翠台:香港龍脈 2004年__月__日翡翠台:趣眼看人生 2004年__月__日翡翠台:開心俱樂部 2004年__月__日翡翠台:週五綜藝館系列 天賜良源(;共九輯) 2004年5月4日翡翠台:天賜良源(主持:羅慧娟)至2004年6月29日 2005年8月5日翡翠台:天賜良源(主持:羅慧娟、黃宇詩)至2005年8月26日 2006年6月14日翡翠台:天賜良源(主持:羅慧娟、陳芷菁)至2006年7月12日 2006年9月13日翡翠台:天賜良源(主持:蘇玉華)至2006年10月4日(由盞記西藏蟲草特約) 2007年2月5日翡翠台:天賜良源(主持:陳芷菁、蘇玉華)至2007年3月5日(由盞記樹熊牌海參特約) 2007年4月23日翡翠台:天賜良源(主持:朱凱婷)至2007年5月7日 2007年7月28日翡翠台:天賜良源(主持:陳芷菁)至2007年8月4日 2008年8月29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天賜良源(主持:安德尊、宋熙年)(由盞記粵香園頭抽特約)至2008年9月5日 2008年9月12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天賜良源(主持:宋熙年)(由盞記水澄珍珠特約) 筋肉擂台(共八輯) 2005年2月21日翡翠台:筋肉擂台(主持:胡諾言) 2005年11月27日翡翠台:筋肉擂台星級版(主持:胡諾言)至2005年12月4日 2006年7月29日翡翠台:筋肉擂台(主持:彭冠期、胡諾言) 2007年4月3日翡翠台:筋肉擂台(主持:胡諾言、高志超、李綺雯) 2007年5月28日翡翠台:筋肉擂台(主持:胡諾言、李綺雯) 2008年8月25日翡翠台:筋肉擂台(主持:I Love U Boyz) 2009年1月5日翡翠台:筋肉擂台(主持:I Love U Boyz) 2009年3月28日翡翠台:筋肉擂台(主持:I Love U Boyz) 2005年__月__日翡翠台:娓娓道韓風 2005年5月__日翡翠台:母親節獻禮:美味大競菜 2005年12月20日翡翠台:路上零意外(以劇集帶出形式安全道路網絡資訊,香港交通安全隊聯合製作)(演員:羅莽、戴夢夢、葉文輝、王浩信、譚小環、黃智賢、馮素波、黎宣、何詠深、秦沛、姜大偉、劉兆銘、郭鋒、白彪、羅樂林、梁健平等) 2006年__月__日翡翠台:勝在有心人(主持:丘凱敏) 2006年__月__日翡翠台:流行人型(主持:李浩林)(介紹香港時裝潮流) 2006年3月2日明珠台:港生活‧港享受()節目網頁 2009年2月7日高清翡翠台至2016年2月20日、2016年2月27日J5至2017年8月12日、2017年8月20日無綫財經台至2018年1月13日、2018年1月20日無綫財經·資訊台:明珠生活→港生活‧港享受 2006年3月4日翡翠台:全日偽裝之王(主持:胡諾言、張美妮) 2006年3月11日翡翠台:雪雪聲動物凍運會(主持:林敏聰、周麗淇) 2006年9月2日翡翠台:無所遁形(介紹攝影技術,主持:陳芷菁) 2006年9月30日翡翠台:愛牙天使護齒好開始 2006年9月30日翡翠台:開心家庭鬥多Fun(由美國雅培特約) 2006年10月7日翡翠台:積極樂觀展人生 節目網頁 2006年10月21日翡翠台:舞動全城序幕 2006年10月28日翡翠台:舞動全城 2006年10月31日翡翠台:全心做好職安健(以遊戲方式帶出職業安全訊息) 2006年12月2日翡翠台:國際共融藝術節(開幕典禮) 2007年1月15日生活台:日日有運行 2007年1月28日翡翠台:咁樣認第一(主持:梁榮忠、吳家樂、湯盈盈)至2007年3月18日 2007年1月28日翡翠台:咁樣認第一之絕密檔案(主持:王貽興、麥雅緻) 2007年2月3日翡翠台:新春豬事町(主持:吳日言、陸詩韻、米雪、吳家樂、利嘉兒、胡楓、鄧兆尊)至2007年2月24日 2007年2月12日生活台:傳情達意508822 2007年3月17日翡翠台:一網打盡(主持:王貽興、梁慧思) 2007年3月17日翡翠台:周身法寶(主持:米雪、陸詩韻、游茛維) 謎(共兩輯) 2007年5月14日翡翠台:謎(主持:鄭少秋、王貽興、呂慧儀) 2009年5月15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謎(主持:鄭少秋、呂慧儀、羅蘭) 2007年5月17日生活台:全民開講 2007年6月9日翡翠台:為生活喝采(主持:楊思琦)(由屈臣氏蒸餾水特約) 流行東京(共兩輯) 2007年8月25日生活台:流行東京(主持:杜如風)至2008年1月6日 2008年10月4日生活台、J2:流行東京(主持:杜如風)(由星晨旅遊特約)至2009年1月3日 舞動奇迹(共兩輯) 2007年9月28日翡翠台:舞動奇迹(主持:魏哲浩、鄭裕玲、何炅、鄭丹瑞、陳芷菁、張可頤、陳百祥)(由念慈菴潤贊助)(與湖南衛視聯合製作)至2007年11月30日 2008年5月5日翡翠台:舞動奇迹(與湖南衛視聯合製作) 2007年11月26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事必關己(主持:梁榮忠、崔建邦、鄧明儀、陳敏之、葉翠翠)至2008年4月18日 2007年12月9日翡翠台:阿Sa真人Show(主持:蔡卓妍、張致恆、卓韻芝) 2008年1月2日高清翡翠台:創富坊(主持:朱凱婷、蔡康年、陳慧儀、鄧一君、林莉、呂慧儀、朱慧敏) 2008年1月1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創富新紀元 (創富坊節目內容簡介) 2008年6月9日高清翡翠台:創富英雄會 (由亨達集團特約) 2008年2月26日翡翠台:師父駕到(主持:陳展鵬、陳穎妍) 2008年4月21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了解.關懷 一百萬人的故事 2008年4月28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了解.關懷 一百萬人的故事全民開講 2008年4月28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情牽小小世界(主持:薛家燕、李綺雯、王貽興)(由香港迪士尼樂園呈獻) 2008年8月9日J2台:首都闖蕩(主持:黃宇詩、黃瑩、王君馨、陳智燊) 2008年9月13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探索ZAIA的夢想世界 (太陽劇團特約)(主持:楊思琦、宋熙年) 香港力量系列 2009年2月2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香港力量 2009年5月4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眾志齊心 2010年12月5日J2:安樂蝸(主持:何依婷、伍樂怡、吳沚默、林穎彤、狄易達、鍾晴、馬俊傑、林正峰、杜穎珊、曾展望、黃凱儀、鄭雋熹、李君妍、張秀文、曾建怡、余應彤、劉佩玥、容天佑、楊斯雅、王卓淇、林泳淘、林希靈、譚永浩、林凱恩、劉穎鏇、黃碧蓮、李寶君、李寶珊、單文柔、李嘉晉) 2012年4月30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澳門足跡(主持:林溥來、劉思希) 2012年9月30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一手造成(主持:宋熙年、梁嘉琪、崔建邦) 2014年4月16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活得好Easy(主持:陳煒、姚嘉妮、張美妮) 2014年5月4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快樂聯盟(主持:蔡一傑、蔡一智、蘇志威、謝安琪、錢嘉樂、林盛斌、黃翠如、羅鈞滿、何佩珉) 學是學非系列(共七輯) 2013年4月20日翡翠台:學是學非(第一輯主持:李佳芯、梁嘉琪、黃心穎、麥美恩) 2014年7月19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學是學非放暑假(主持:李佳芯、梁嘉琪、黃心穎、麥美恩、森美) 2014年11月15日翡翠台:學是學非(第二輯主持:李佳芯、梁嘉琪、黃心穎、麥美恩、湯洛雯、張秀文、森美) 2015年8月30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學是學非(第三輯主持:李佳芯、梁嘉琪、黃心穎、麥美恩、湯洛雯、張秀文、森美) 2016年1月3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2月22日起分途廣播):學是學非(第四輯主持:梁嘉琪、黃心穎、李佳芯、麥美恩、湯洛雯、張秀文、森美) 2017年5月14日翡翠台:學是學非(第五輯主持:梁嘉琪、麥美恩、湯洛雯、馮盈盈、劉穎鏇、張寶兒、鄺潔楹、黃心穎、張秀文、森美) 2018年6月24日翡翠台:學是學非(第六輯主持:梁嘉琪、麥美恩、張秀文、湯洛雯、馮盈盈、張寶兒、劉穎鏇、鄺潔楹、何依婷) 2019年12月14日翡翠台:學是學非(第七輯主持:麥美恩、馮盈盈、張寶兒、劉穎鏇、鄺潔楹、何依婷、何泳芍、陳詩欣、戴祖儀、陳欣茵) 學是疫學非(共兩輯,主持:馮盈盈、張寶兒、劉穎鏇、何依婷、陳詩欣、戴祖儀、陳欣茵、何沛珈) 2020年2月24日翡翠台:學是疫學非 2022年3月3日翡翠台:學是疫學非 街頭魔法王系列(共五輯) 2013年11月9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街頭魔法王(第一輯主持、演出及節目嘉賓:林盛斌、翟凱泰、甄澤權、李行齊、林盛斌、泰臣、方力申、萬綺雯) 2014年7月19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街頭魔法王2(第二輯主持、演出及節目嘉賓:林盛斌、許亦妮、陳嘉寶、梁烈唯、Miki、甄澤權、李澤邦、李行齊、吳家瑋、Holly、Carson、John Fung、Gary Charm、黃翠如、陳敏之、楊詩敏、李詩韻、林欣彤、鄧麗欣、苟芸慧、胡定欣、黃智雯、甄澤權、李澤邦、李行齊、吳家瑋) 2015年3月30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至尊街頭魔法王(第三輯主持、嘉賓:林盛斌、吳若希、甄澤權、苗僑偉、蘇志威、黃山怡、敖嘉年、狄易達、梁烈唯、鄭俊弘、洪卓立、敖嘉年、陳奐仁、麥長青) 2016年7月18日翡翠台:街頭魔法王之魔王之王(第四輯主持、嘉賓:甄澤權、林盛斌、吳若希、陳凱琳、翟威廉、薛家燕、王浩信、蕭正楠、黃翠如、黃心穎、陳日昇) 2017年10月16日翡翠台:終極街頭魔法王(第五輯主持、嘉賓:甄澤權、林盛斌、翟威廉、陸浩明、何雁詩、林穎彤、龔嘉欣、蔣家旻、邵珮詩、張振朗、鄭世豪、張致恆、沈卓盈、蘇韻姿、阮政峰、胡鴻鈞、張秀文、譚玉瑛、王卓淇、衛志豪、譚嘉儀、陳凱琳、許家傑、招浩明、葉翠翠、張曦雯、劉穎鏇、梁嘉琪、袁文傑、鄧佩儀、吳幸美、麥玲玲、黃耀英、高海寧、吳若希、譚凱琪、謝芷倫、簡淑兒、陳瀅、湯洛雯、陳偉琪) 2014年8月4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沒女大翻身(主持:鄭裕玲) 2014年11月29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譚詠麟笑唱人生40年 (主持:鄭裕玲) 2015年2月16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家家有喜事(主持:曾華倩、糖妹、呂慧儀、張美妮) 2015年7月11日翡翠台:難得有心人(嘉賓主持:王祖藍、杜平、張嘉兒、倫永亮、張潤衡、喬寶寶、李浩林、郭秀雲,旁白:蘇裕邦) 2016年5月30日翡翠台:有種品味叫米蘭(主持:張曦雯、梁彥宗、陳貝兒) 真係咁都得(共兩輯) 2017年8月27日翡翠台:真係咁都得(第一輯主持:林伊麗、林韋辰、黃庭鋒及譚永浩) 2018年9月29日翡翠台:真係咁都得2(第二輯主持:區永權、劉穎鏇、利穎怡與鄧嘉傑) 2018年1月27日翡翠台:生活100錯(主持:陸浩明、余德丞、黃美棋、李旻芳、何遠東、何浩文、黃建東、林穎彤) 《大灣區 活好D》系列(共兩輯) 2018年9月25日翡翠台:大灣區 活好D(第一輯主持:陸浩明、黃美棋、胡諾言、肥 媽、林泳淘、林伊麗、張美妮、蔣家旻、林子博、游茛維) 2019年3月3日翡翠台:大灣區 活好D(第二輯主持:陸浩明、黃美棋、胡諾言、衛志豪、區永權、陳詩欣、魏-{韵}-芝、鄧以婷、謝芷倫、鄭衍峰) 2018年10月1日翡翠台:流行都市(主持:安德尊、焦浩軒、吳天佑、譚永浩、胡諾言、宋芝齡、姚嘉妮、劉彩玉、彭慧中、張美妮、陳詩欣、黃嘉雯、蔡嘉欣、謝芷倫、林秀怡、林凱恩、朱智賢、陳國賓、黃婉瑩、黃亞保、蕭秀香、傅季馨、張錦祥、陳婉衡、曾淑雅、伍富橋、廖慧儀、關曜儁、簡思恩、杜穎珊、蘇晉霆、李寶君、林淑敏、黃美棋、張名雅、岑杏賢、章志文、吳沚默等。) 2019年3月18日翡翠台:快樂中年(主持:鄭丹瑞、丁子朗、張寶兒、吳沚默、譚永浩等) 2019年6月17日翡翠台:8個香港(主持:譚玉瑛、杜如風、吳若希、馮盈盈、鄺潔楹、陳詩欣、戴祖儀和陳約臨) 2019年9月9日翡翠台:跨跨跨世代(演出嘉賓:丁子朗、李家鼎、黃美棋、孔德賢、Joe Junior、胡楓、羅天宇、蔣家旻、曾展望、游嘉欣、謝雪心、湯洛雯、劉佩玥、周筠浩、黎諾懿、黃凱儀、徐文浩、楊詩敏及鄧佩儀合作) 2020年9月28日翡翠台:大灣區的11種魅力(主持:袁潔儀、吳啟華) 姊妹淘系列(共四輯) 2011年4月9日J2:姊妹淘(第一輯主持:莊思敏、羽翹) 2011年10月15日J2:姊妹淘(第二輯主持:莊思敏、羽翹、楊秀惠、張名雅、葉翠翠、吳若希、王子涵) 2019年9月9日J2:姊妹淘(第三輯主持:莊思敏、吳若希、王子涵、張寶兒、陳詩欣、蔡嘉欣、李君妍、孫慧雪、傅嘉莉、曾淑雅) 2020年7月20日J2:姊妹淘(第四輯主持:莊思敏、張寶兒、陳詩欣、蔡嘉欣、李君妍、孫慧雪、傅嘉莉、曾淑雅、謝芷倫、阮嘉敏、吳紫韻) 星級健康系列(共三輯) 2014年10月25日翡翠台:星級健康(主持:陳展鵬、陳敏之、胡定欣、陳智燊、姚子羚、黃智雯、梁烈唯、袁偉豪) 2015年12月22日翡翠台:星級打工時代(主持:陳敏之、袁偉豪、姚子羚、陳展鵬、梁烈唯、胡定欣、羅仲謙、敖嘉年、唐詩詠) 2017年1月7日翡翠台:星級超常任務(主持:袁偉豪、李施嬅、王君馨、張振朗、唐詩詠、楊明、岑麗香、翟威廉、陳敏之、黃子恆、鄧佩儀、黎諾懿、姚子羚、龔嘉欣、何君誠、劉佩玥、朱晨麗,旁白:張頌欣) 日日媽媽聲(系列)合共二輯 2021年4月10日翡翠台:日日媽媽聲(主持:余安安、羅敏莊、陳凱琳,第一輯主演:林秀怡、林景程) 2022年5月16日翡翠台:日日媽媽聲(主持:余安安、羅敏莊、陳凱琳,第二輯主演:陳欣茵、施焯日、鄧智堅、黃頌明、關曜儁) 《超級綜藝隆重登場》系列 2021年4月11日翡翠台:開心大綜藝(主持:阮兆祥、林盛斌、森美、伍詠薇、農夫、陸浩明、馮盈盈、麥美恩、方力申、江美儀、吳若希、鄭丹瑞、賴慰玲、胡蓓蔚,演出:張秀文、郭子豪、何遠東、鄧智堅、泰臣、、李頊珩、吳佩隆、、吳嘉儀、黃建東、方紹聰、林穎彤、蔡嘉欣、陳詩欣、何依婷、游嘉欣、鄧卓殷、曾淑雅、陳欣茵、黃凱儀、王祖藍、姜麗文、李梓謙、陳銳峰、黎文傑、簡家麟、李紹堅、蕭麗芠) 你健康嗎?系列 食得好健康 你健康嗎? 食得健康嗎? 活得健康嗎? 長命不老 歎得好健康 2019年9月16日翡翠台:長命不老(主持:黎諾懿、麥美恩、鄧佩儀、戴祖儀、黃庭鋒、許文軒,主演:陳苑澄、黃浩霆) 2022年12月29日翡翠台:回家 2023年2月2日翡翠台:魔法伽俐略(主持:甄澤權、馮盈盈、何依婷) 2023年3月27日翡翠台:成人教科書(主持:洪永城) 2023年4月6日翡翠台:Law霸女神(主持:森美、戴祖儀、賴彥妤、魏韵芝、王嘉慧) 娛樂新聞相關節目 1976年8月12日翡翠台:影視快訊(主持:狄波拉;編導:李志中) 1977年1月22日翡翠台:K-100至2005年9月17日(歷年主持:何守信、韓馬利、陳復生、廖安麗、常玉霞、湯鎮業、黃淑儀、陳秀珠、林漪娸、呂靜紅、羅偉平、葉特生、符鈺晶、狄寶娜摩亞、李司棋、汪明荃、藍潔瑛、鄺佐輝、陳婉珍、鍾子綸、鮑寶齡、麥劍秋、劉淑華、鮑翠薇、杜德偉、林志美、崔嘉寶、梁淑貞、黃子揚、鍾淑慧、周國麟、白茵、羅嘉良、張郁蕾、丘國良、杜麗莎、許志安、潘芳芳、王愛珊、潘宗明、王維德、梁小冰、黎芷珊、陳國邦、劉美娟、鄭敬基、翁杏蘭、周嘉玲、宣萱、鍾漢良、陳啟泰、車婉婉、陳法蓉、莫可欣、陳芷菁、鄧梓峰、梁榮忠、陳彥行、林曉峰、張錦程、吳家樂、王賢誌、黃紀瑩、歐子欣、陳鍵鋒、羅敏莊、江芷妮、張熙傑、阮德鏘、李天翔、水明琪、劉綽琪、崔建邦、唐詩詠) 1977年__月__日翡翠台:K-100通訊站至1992年__月__日 1993年__月__日翡翠台:K-100 93 Q版(主持:潘宗明、劉美娟、鄭敬基、宣萱) 198_年__月__日明珠台:明珠K-100(歷任主持:葉麗儀、狄寶娜摩亞、米蘇沙等) 198_年__月__日翡翠台:明珠轉播站 1989年4月3日翡翠台:娛樂新聞眼(主持:陳家碧、黃一山、何寶生) 1989年4月7日翡翠台:八通藝能界 1990年9月1日翡翠台:娛樂專門店()(主持:廖偉雄、陳淑蘭) 1991年10月__日翡翠台:銀禧通訊站 1992年4月__日翡翠台:週末任你點(主持:樊奕敏、何寶生) 1993年__月__日翡翠台:電視城分類快訊 1993年__月__日翡翠台:翡翠明珠直銷站 1996年3月__日翡翠台:威PHONE八面娛樂圈(主持:廖偉雄、苑瓊丹) 1999年8月11日翡翠台:八通天地線 1999年__月__日翡翠台:週末快速搜畫 1999年10月5日翡翠台:娛樂串燒三姊妹 2000年__月__日翡翠台:互動娛樂圈 2002年6月3日翡翠台:娛樂大搜查至2005年4月22日 2004年1月__日翡翠台:TVB一站通(旁白:谷祖琳) 2004年1月__日翡翠台:翡翠明珠每晚速遞(旁白:林夏薇) 2005年3月__日翡翠台:K-100頭條至2005年9月18日 2005年9月19日翡翠台:娛樂快訊 2005年9月19日翡翠台:娛樂直播至2009年1月30日 娛樂頭條(共兩輯) 2005年9月19日翡翠台:娛樂頭條 2009年3月30日翡翠台:娛樂頭條 2005年9月23日翡翠台:娛樂七日鮮 2005年9月24日翡翠台:周末人氣Guide 年度娛樂回顧系列 1990年12月29日翡翠台:論盡90娛樂圈 1991年12月29日翡翠台:91娛樂新聞大派對 2006年12月31日翡翠台:06娛樂大件事(主持:森美、阮小儀) 2007年12月22日翡翠台:東張西望冬至娛樂大檢閱 2008年12月27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東張西望08娛樂頭條 2009年12月26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娛樂十大奇案2009(主持:崔建邦、宋熙年、龔嘉欣) 2008年2月1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數-{碼}-人氣Guide 2015年10月5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一綫娛樂(主持:周奕瑋、衛志豪、謝文欣、梁麗翹、黃煦齡、譚永浩、陳浚霆) 娛樂性時事節目 1991年__月__日翡翠台:靈通天地線(主持:吳剛) 1994年10月10日翡翠台:城市追擊至1999年4月9日 1995年__月__日明珠台:City Focus(主持:陳慧珊)(明珠台版《城市追擊》) 1999年4月12日翡翠台:天地最前線 1999年10月4日翡翠台:全線大搜查至2002年5月31日 2004年11月22日翡翠台:香港直播至2005年9月16日 2005年6月6日翡翠台:東張西望 2008年2月19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東張西望之永恆的開心果—肥姐 2008年7月25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東張西望香港先生前哨戰(主持:湯盈盈、王君馨) 2008年9月19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東張西望之家好月圓夜 飲食節目 1968年9月1日翡翠台:珍饈百味(主持:譚國梅) 1970年__月__日翡翠台:飲食世界(主持:譚炳文、丁羽) 美食午夜場(1989)(主持:彭健新、陳淑蘭) 為食開心果(共兩輯) 為食開心果(;1990)(主持:沈殿霞、陳嘉輝) 為食開心果II(;1998)(主持:沈殿霞、魯文傑、劉曉彤) 勁辣IchiBan(1992) 食神駕到(1992)(主持:梁家仁、梁佩瑚、阮兆祥、朱咪咪) 為食到飛起(1994-1995)(主持:楚原、陳淑蘭、李綺虹、江欣燕、區海倫) 入得廚房出得SHOW(1995)(主持:安德尊、區海倫) 東瀛味霸大挑戰(1995)(主持:區海倫、李錦聯、楊婉儀) 為食到廣東(1995)(主持:李家聲、張延、陳霽平、羅霖、劉小慧、楊羚) 為食到日本(1996)(主持:江欣燕、歐陽震華、李家聲、樊少皇、梁榮忠、梁思浩) 為食到泰國(1996)(主持:錢嘉樂、黃紀瑩) 為食到新加坡(1996)(主持:梁思浩、劉錦玲) 為食到關島(1996)(主持:陳浩民、何超儀、麥家琪) 為食到維省(1996)(主持:陳浩民、湯寶如、趙學而) 為食到荷蘭(1996)(主持:李子雄、彭子晴) 為食到瑞士(1996)(主持:李子雄、彭子晴) 為食到英國(1997)(主持:陳啟泰、區海倫) 為食到丹麥(1997)(主持:陳啟泰、區海倫) 為食到台灣(1997)(主持:林保怡、鄭瑞芬、林家棟、陳彥行) 為食到中國(1998)(主持:陳啟泰、呂頌賢) 為食到澳門(1998)(主持:陳啟泰、呂頌賢) 為食到亞洲(1998)(主持:陳啟泰、呂頌賢) 為食到海外(1998)(主持:陳啟泰、呂頌賢) 為食到國家(1998)(主持:陳啟泰、呂頌賢) 為食到香港(1998)(主持:陳啟泰、呂頌賢) Q嘜小煮人(1998) 瀛珍大作戰之食樂番尋味(1999) 港玩港食講著數(1999)(主持:黃霑、劉曉彤、魯文傑、陳伶俐) 食出個味來(1999)(旁白:李彩樺) 吞吞吞拿魚(共兩輯) 吞吞吞拿魚(1999)(旁白:蔣雅文) 吞吞吞拿魚II(2000)(旁白:徐若瑄) 和味煮食會社(2000)(主持:陳山蔥、黃淑儀) 為食大贏家(2000-2001)(主持:沈殿霞、任港秀、洪天明) 夏日煮食好拍檔(2000)(主持:吳美珩、郭耀明) 名人蒲點食名菜(2001-2002)(主持:李純恩) 名人飯局(2002)(主持:陳任) 日日有食神(共五輯) 2002年7月31日翡翠台:日日有食神(主持:梁文韜) 2003年5月9日翡翠台:日日有食神(主持:梁文韜) 2004年5月6日翡翠台:日日有食神(主持:梁文韜、韓君婷、姚嘉妮、張美妮、蔡潔雯) 2005年11月20日翡翠台:日日有食神(2005-2006)(主持:梁文韜) 2009年3月1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日日有食神(主持:梁文韜、王君馨、張美妮、官恩娜、宋熙年) 世界滋補(2003) 2003年6月23日翡翠台:中西食療坊 2003年8月18日翡翠台:總廚有請(主持:蔡子健、袁彩雲、李彩寧) 2003年11月24日翡翠台:食通香港地(主持:林曉峰、袁彩雲、黃紀瑩) 2004年2月5日翡翠台:睇餸食飯(主持:谷德眧、楊洛婷)(李錦記特約)至2004年4月29日 2004年9月2日翡翠台:美味齋Talking(主持:楊思琦、楊洛婷、文頌嫻)至2004年10月7日 近廚得食(共三輯) 2005年1月30日翡翠台:近廚得食(主持:黃德如、余健志)至2005年4月17日 TVB網頁 2006年4月2日翡翠台:近廚得食(主持:余健志、周汶錡)(永安旅遊特約)至2006年7月9日 TVB網頁 2007年10月7日翡翠台:近廚得食(主持:余健志)至2008年1月20日 TVB網頁 吾湯吾水(共三輯) 2005年5月18日翡翠台:吾湯吾水(主持:黃淑儀)至2005年7月6日 2005年9月19日翡翠台:吾湯吾水.秋冬篇(主持:黃淑儀)至2005年12月12日 2007年7月8日翡翠台:吾湯吾水.嚐鮮篇(主持:黃淑儀)至2007年9月30日 TVB網頁 2005年7月31日翡翠台:回味無窮(主持:歐陽應霽、周汶錡)至2005年11月 2006年2月13日翡翠台:為食救兵(主持:謝寧、謝天華) 2006年5月15日翡翠台:區區食樂好路線(主持:李雨陽、林莉)(九巴特約) 2006年6月1日無綫生活台、星級廚房(主持:周中師傅)(德國寶特約) 和味無窮(共二輯) 2006年7月16日翡翠台:和味無窮(主持:李純恩、官恩娜、鄭威濤)(味千拉麵特約)至2006年10月1日 2008年2月3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和味無窮(主持:徐淑敏、鄭威濤)(板長壽司呈獻) 2006年10月14日翡翠台:請君入席(主持:谷德昭、韓君婷)(澳門鉅記餅家特約) 2006年10月15日翡翠台:食盡東西(主持:袁彩雲、陳嘉容) 2006年11月4日翡翠台:學廚出餐(主持:周中、毛舜筠) 2007年1月7日翡翠台:原裝入口(主持:周汶錡、陳志健)至2007年3月18日 蔡瀾飲食系列(共兩輯) 2007年4月22日翡翠台:蔡瀾逛菜欄(主持:蔡瀾、楊崢、張美曦、鄧璐、涓子)(澳門鉅記餅家十周年呈獻)(與深圳衛視聯合製作)至2007年7月29日 2008年5月25日翡翠台:蔡瀾歎名菜(主持:蔡瀾、蘇玉華、黃宇詩、Amanda S.)(加德士特配Techron R汽油特約) 2007年5月12日翡翠台:食出香港情(香港高飛母親節呈獻) 2007年9月24日翡翠台:開心聊齋(主持:關菊英、游茛維;嘉賓主持:陳志雲)(功德林呈獻)至2007年12月3日 2008年1月7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食到篤、問到篤(主持:鄧健泓;嘉賓主持:周麗淇、楊崢、姚嘉妮、徐淑敏、吳日言、葉翠翠、楊思琦、陳茵媺) 2008年4月1日生活台、覓食天下(主持:盧覓雪) 2008年5月4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媽媽真的愛您(主持:陳敏之) 2008年7月19日翡翠台:我的衛食女友 蘇good系列(共七輯)(主持:蘇施黃) 2008年9月22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蘇good 2008年11月24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蘇good 2009年1月19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So Far蘇good過牛年 2009年8月24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蘇good 2010年2月22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蘇good 2011年10月9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京都蘇good 2015年2月21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So Far蘇good過新年 2008年11月9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名人飯堂 2009年1月4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品味咖啡(主持:陳豪)(捷榮咖啡呈獻) 2009年4月26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天使甜品Go Go Goal(喜力特約) 2009年6月21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咁至識食(主持:周汶錡、徐淑敏、馬賽、莫樹錦) 2009年9月27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蔡瀾品味(主持:蔡瀾、郭羨妮、林莉) 2010年6月27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名人廚房 2010年11月15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為食一條街(主持:林澄光、高海寧、陳敏之) 「街坊廚神」系列(主持:金剛、阮小儀) 2011年5月3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街坊廚神 2012年11月18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街坊廚神食四方 2015年4月26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街坊廚神舌戰新台韓 2016年1月30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街坊廚神舌戰愛情食物鏈 2016年10月30日翡翠台:街坊廚神舌戰東京 2017年1月29日翡翠台:街坊廚神番外篇の開年舌戰 2018年9月3日翡翠台:街坊廚神重出江湖 2011年9月13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怒食街頭(主持:林子善、滕麗名) 2011年10月15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香港美食100強(主持:歐陽靖、林穎彤、張莉莎、朱希敏) 2013年1月14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搵食(主持:肥媽) 2014年3月31日J2:搵食飯團(主持:趙希洛、彭慧中、鄧伊婷 (鄧以婷/鄧議婷)、周志康、孫慧雪、王子涵、丘梓謙、蔚雨芯、羅鈞滿、李佳芯、鄧佩儀、陳凱琳、陳國峰、溫家偉、吳業坤、-{范}-文雅) 2014年12月28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明星愛廚房(主持:麥長青、岑麗香) 2015年10月24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閨密教煮(主持:側田、梁家玉) 2016年5月1日翡翠台:男人食堂(主持:金剛、梁競徽、許紹雄) 2021年1月4日翡翠台:煮場爭霸(主持:張錦祥、黃亞保) 2021年8月23日翡翠台:煮戰(主持:江美儀,主要演員:張錦祥、黃亞保、黃永幟、余健志、宋芝齡、梁芷珮、Catherine Wong、陳鍾鴻、楊國基、李家鼎) 《輝哥為食遊》系列(共四輯) 2018年3月3日翡翠台:輝哥為食遊(第一代主持:吳錫輝、糖妹) 2019年7月21日翡翠台:輝哥為食遊II(第二代主持:吳錫輝、林秀怡) 2020年5月24日翡翠台:輝哥為食遊III(第三代主持:吳錫輝、李璧琦) 2021年5月15日翡翠台:輝哥為食遊IV(第四代主持:吳錫輝、馮盈盈,嘉賓:吳鎮宇、米雪、張德蘭、羅家英、蔡一傑、宣萱、黎耀祥、陳凱欣、鄭子誠、劉倩怡夫婦) 香港美食一條街(共兩輯) 2019年8月17日翡翠台:香港美食一條街(主持:糖妹、黃美棋、鄺潔楹)至2019年12月21日 2019年12月22日翡翠台:美食一條街 順德篇(主持:糖妹、黃美棋、鄺潔楹) 食平D系列(第九輯)(主持:肥媽、陸浩明) 2013年4月29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食平D(第一輯) 2014年4月14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食平DD(第二輯) 2015年4月27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食平3D(第三輯) 2015年12月28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暖DD 食平D(第四輯) 2016年8月8日翡翠台:今個夏天食平D(第五輯) 2017年4月17日翡翠台:阿媽教落食平D(第六輯) 2018年5月7日翡翠台:食好D 食平D(第七輯) 2018年10月29日翡翠台:肥媽優質食好D(番外篇) 2019年4月1日翡翠台:食好D 食平D(第八輯) 2020年4月13日翡翠台:健康食平D(第九輯) 我係小廚神系列(共四輯)(主持:林盛斌、黃翠如、麥美恩、黃碧蓮) 2014年9月27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我係小廚神(第一輯) 2015年8月8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我係小廚神(第二輯) 2017年9月2日翡翠台:我係小廚神(第三輯) 2017年12月22日翡翠台:我係小廚神(新加坡篇) 美女廚房系列(旁白:蘇強文) 2006年5月28日翡翠台:美女廚房(主要/其他主持:鄭中基、梁漢文、方力申、鄭裕玲、錢嘉樂,演出:、黃卓慧、謝兆-{韵}-、孫慧雪、陳文靜) 2006年10月15日翡翠台:美男廚房四大熱葷 2006年10月22日翡翠台:美男廚房美點雙輝 2007年2月17日翡翠台:美女廚房團年飯 2009年4月5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美女廚房(主持/客串主持:鄭中基、梁漢文、方力申、蘇永康、森美,演出/美味天使:劉俐、陳蕊蕊、王淑玲、丁樂鍶、、陳家穎、關宛珊、梁梓悠/梁懿晴) 2018年6月2日翡翠台:美女廚房(主持:蕭正楠、林盛斌、張振朗,主演:陳諾忠、鄧嘉傑) 阿爺廚房系列(共五輯)(主持:李家鼎、譚玉瑛) 第一輯:2016年12月12日 第二輯:2017年7月17日 阿爺big big廚房:2017年8月20日(Big Big Channel篇) 第三輯:2018年12月17日 阿爺賀歲攻略:2019年2月3日(新年及賀歲版篇春節後時段內播出) 第四輯:2019年12月9日 第五輯:2020年10月12日 2020年11月30日:鼎爺做節攻略 May姐有請(共兩輯) 2011年11月6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May姐有請(第一輯主持:馮美基、曾華倩) 2013年4月21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May姐有請(第二輯主持:馮美基、楊思琦、沈卓盈、胡諾言) 吾淑吾食(共四輯) 2013年11月3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吾淑吾食第一輯(主持及嘉賓主持:黃淑儀、黎志安) 2014年1月31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吾淑吾食 盆滿缽滿過肥年(主持:黃淑儀) 2015年5月2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吾淑吾食第二輯(主持:黃淑儀) 2017年2月5日翡翠台:吾淑吾食澳洲、新加坡篇(主持及嘉賓主持:黃淑儀、洪天明、蘇玉華、梁嘉琪) 2018年9月2日翡翠台:吾淑吾食溫哥華篇(主持:黃淑儀) 2023年1月2日翡翠台:做節必食18道菜(主持:黃亞保、蕭秀香、祈積奇、黎諾懿、陳敏之、蕭正楠、區永權、伍仲衡、陳自瑤、黃翠如、何依婷、劉穎鏇、何廣沛、-{余}-思霆、郭子豪、譚俊彥、蔣家旻、戴祖儀、江嘉敏) 2023年3月6日翡翠台:健康必殺食(主持:陸浩明、鄭衍峰) 2023年4月24日翡翠台:肥媽李鼎(主持:肥媽、李家鼎、游嘉欣) 旅遊節目 1970年__月__日翡翠台:港九遊踪(主持:朱維德) 風物誌(1982-1987)(主持:周永傑) 大江南北系列(;1979、1985-1996、1999,主持:陳美琪、魏綺清) 寰宇風情系列(;1988-1996)(第1-4輯廠景固定主持:潘宗明)(共270集) 大溪地風情(1991) 寰宇奇觀大挑戰(由星晨旅遊贊助)(1992-1993)(第1輯主持:潘宗明、江欣燕、第2輯廠景固定主持:廖偉雄) 永安旅遊話你知:點解咁好玩系列(由永安旅遊贊助)(1990-2002)(遊埠篇主持:李家聲、林其欣、翁杏蘭、陳家碧、陳珮珊、陳淑蘭、陳嘉輝、廖偉雄、蔣志光,紐西蘭篇主持:張玉珊、蘇永康、江希文,新加坡篇主持:孫耀威、陳松伶、胡櫻汶,香港篇/中國篇主持:蔡嘉莉、李文標、胡櫻汶) 新華旅遊輕輕鬆鬆世界通(由新華旅遊贊助)(1993)(主持:潘宗明) 康泰最緊要好玩系列(由康泰旅行社贊助)(1994-2003)(主持:呂頌賢、江華、李克勤、馬德鐘、魏駿傑、黃日華、鄧浩光、羅嘉良、吳啟華、張家輝、林家棟、古天樂、張兆輝、張智霖、歐陽震華、林保怡、林文龍、林敏俐、胡家惠、左慧琪、嘉碧儀及蔡潔雯) 美妙新旅程(由康泰旅行社贊助)(1995)(主持:呂頌賢、陳法蓉、蔡少芬、吳家樂、周海媚、馬浚偉、張沅薇、江欣燕、李樂詩、曹永廉、陳浩民) 奇程萬里(1996)(主持:任達華、錢嘉樂、林漪娸、魏駿傑、莫可欣、朱慧珊、曾華倩、陳法蓉等) 軒琴寫意丹麥遊(1996)(主持:汪明荃) 星晨旅遊日本完全Shopping手冊(1996)(主持:阮兆祥、區海倫) 康泰玩玩玩、反斗遊樂場(由康泰旅行社贊助)(1996-1997) 寰宇風情:北海道特輯(1996)(主持:黃瑩、何寶生) 星晨旅遊奇趣繽紛西班牙日本遊(1997)(主持:陳曉東、王馨平、彭子晴、郭耀明、海俊傑、黃紀瑩、陳琪) 康泰旅遊新、特、搜(1997-1998)(主持:蔡子健、歐倩怡、祝文君、湯盈盈、李珊珊、何韻詩) 康泰最緊要好玩 澳洲旅遊新發現(1998)(主持:黃日華、梁珮盈、陳穎妍、何寶生) 永安中國遊 吃喝玩樂在福建(1998)(主持:汪明荃、袁彩雲、何寶生) 地球大搜索(1998)(主持:海俊傑、劉倩怡、蔡子健、李明慧) 旅遊大搜索(1998、2002-2003) 蔡瀾嘆世界(1998-1999)(主持:蔡瀾、李綺紅、李珊珊) 蔡瀾遨遊三藩市(1998)(主持:蔡瀾) 蔡瀾遨遊伊斯坦堡(1998)(主持:蔡瀾) 吃喝玩樂中國遊系列(1998)(主持:劉永健、劉錦玲、羅敏莊、海俊傑、姚瑩瑩、關寶慧、陳啟泰、梁婉靜、徐濠縈、駱達華、黎瑞恩、陳少霞) 江山如此多嬌(1998) 江山任我行(1998) 原來香港咁好玩(1998) 麗星郵輪海陸暢遊鬥多FUN(1998)(主持:魏駿傑、梁雪湄、朱健鈞、莫家堯、莫可欣、蔡安蕎) 潮汕知識萬里行(1998)(主持:蔡子健、陳霽平) 新華旅遊反斗俱樂部(1999)(主持:蓋世寶、歐倩怡) 麗星郵輪豪華暢遊SUPER FUN(1999) 麗星郵輪海陸暢遊SUPER FUN(1999) 1999年9月7日翡翠台:永安旅遊至叻至嘆系列(由永安旅遊贊助)(主持:陳百祥) 康泰帶你36小時遊廣東(1999) 旅遊真的感受系列(由星晨旅遊贊助)(2000-2001)(主持:張崇德) 山水有傳奇(2000)(主持:曹眾、潘芳芳、趙靜儀) 馬來西亞非常遊(2000)(主持:盧慶輝、李珊珊、魏駿傑) 麗星郵輪愛情幸運號(2000) 香港暑假真好玩(2001) 精叻自遊72小時(2001)(主持:曾偉權、趙靜儀、丘凱敏、張德豪、黃翊、鍾麗淇、楊怡、蓋世寶) 深圳動感自遊新天地(2002) 歷險系列 南極追蹤(1995)(主持:陶大宇、梁榮忠;監製:李慰萱) 北極追蹤(1996)(主持:羅嘉良、黃智賢;監製:李慰萱) 沙漠追蹤(1997)(主持:王喜、關寶慧、李家聲;嘉賓主持:黎瑞恩)TVBI網頁 再創高峰(1999)(主持:蔡子健、鄧健泓、鍾麗淇) 勇闖恐龍島(2000)(主持:林峯、鄧健泓、趙翠儀) 2005年11月7日翡翠台:神山(主持:司徒瑞祈、陳鍵鋒、陳松伶、李詩韻、高鈞賢、胡定欣)(永安旅遊特約) 神山雨林四億年(濃縮版) 2007年11月4日翡翠台:勇闖玉珠峰(主持:郭羡妮、崔建邦、梁榮忠)(Sony鉅獻)至2007年12月2日 2008年11月3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冰天動地(主持:陳志雲、謝安琪、陳鍵鋒、廖碧兒)(Nikon數碼相機特約)至2008年11月21日 狂奔系列 2001年11月17日翡翠台:熱帶雨林蜜月狂奔(主持:鄧浩光、康子妮)(地點:澳洲昆士蘭,參賽者:馬德鐘、張可頤及四對準新人) TVB網頁 2002年11月2日翡翠台:大學群英越野狂奔(主持:鄭嘉穎、鄧萃雯)(地點:澳洲昆士蘭,參賽者:韓君婷、王合喜及十位大學生) TVB網頁節目足本重溫 - MYTV 2003年11月15日翡翠台:紀律精英怒雪狂奔(主持:王合喜、黃卓玲)(地點:芬蘭,參賽者:馬德鐘、黃安琪及八位紀律部隊人員) TVB網頁 深海獵奇系列 大堡礁之旅(2000)(主持:陳山聰、黃佩霞、梁琤) -{帛琉之旅}-(2001)(主持:朱維德、李家聲、陳彥行、張美妮) TVB網頁 香港深海獵奇(2003) 永安旅遊帶你嘆世界系列(2000)(主持:林曉峰、蔡子健) 星晨旅遊真程趣系列(2002-2004)(由星晨旅遊贊助) 動感自遊新天地系列(2002) 2002年8月25日翡翠台:小眼睛看中山水鄉(主持:麥長青、李浩林、黃安琪) Iki iki東京速遞系列(2002) Iki iki東京速遞(2002)(主持:江芷妮、張熙傑) 2002年12月19日翡翠台:Iki iki東京速遞2003 2002年6月11日翡翠台:夏日情牽北海道(主持:胡杏兒、何綺雲) 2002年9月27日翡翠台:魅力上海 麗星郵輪特約:飄洋愛海名家小說(2003) 香港非常遊系列(2003)(主持:朱維德、羅貫峰、黃紀瑩、張美妮、利嘉兒、黃泆潼) 探索之旅系列(2003) 加倍開心之旅系列(2003) 2003年9月19日翡翠台:開心玩樂每一區 中國遊精選系列(2003) 旅遊全面睇(2003)(主持:林保怡) 2002年8月13日翡翠台:自遊新天地 2003年10月6日翡翠台:奇妙海上旅「情」 關鍵中國遊精選:苗族 笙樂之鄉(2003) 開心自遊系列(2004)(主持:鄭子誠、丘凱敏) 2004年4月10日翡翠台:香港開心自遊行 2004年9月14日翡翠台:瀟灑走一回(主持:紀曉華) 江山如畫系列 2005年11月23日翡翠台:張家界篇(主持:葉青霖、朱慧敏)(中航假期特約) 2006年1月6日翡翠台:武夷山篇(主持:葉青霖、何綺雲)(中航假期特約) 2006年3月31日翡翠台:雁蕩山篇(主持:葉青霖、曹眾) 2006年7月26日翡翠台:杭州篇(主持:鄧達智、羅敏莊) 2007年5月14日翡翠台:肇慶篇(主持:葉青霖、陳芷菁) 2005年5月26日翡翠台:開心「睇」驗大自然 澳門新概念(2006)(主持:李純恩、劉綽琪) 向世界出發(共三輯)(旁白:韋家晴) 2006年4月10日翡翠台:向世界出發(DHL特約)(嘉賓:羅家英、周汶錡、林莉、羅蘭、林嘉欣、夏雨、胡杏兒、米雪、鄭伊健) 2007年3月12日翡翠台:向世界出發(DHL特約)(嘉賓:謝霆鋒、曾志偉、蔡少芬、梁詠琪、廖偉雄、汪明荃、陳鍵鋒) 2008年3月13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走進世界(部份集數由縱橫游特約) 2008年6月23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向世界出發(DHL特約)(嘉賓:周海媚、趙雅芝、陳曉東、余慕蓮、謝賢、鄭丹瑞、方力申、林燕妮) 2008年6月24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走進世界(金怡旅遊特約) 香港玩到篤(2006)(主持:吳家樂、戴夢夢) 江山美人(2006)(主持:林保怡、王喜、夏雨、徐淑敏)(康泰旅行社特約) 番禺玩樂新體驗(2006)(廣州長隆集團特約) 2007年1月5日翡翠台:直睹黃龍(主持:曹眾) 日本東北祭(共兩輯) 2007年1月25日翡翠台:日本東北祭(主持:王翠玲)(EGL東瀛遊特約) 2008年9月28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日本東北咁過祭(縱橫遊特約)(主持:麥浚龍、周國賢、龔嘉欣、王淑玲) 2007年2月26日翡翠台:雪映移城(主持:王翠玲、裕美)(EGL東瀛遊特約) 2007年8月22日生活台:潮遊泰國(永安旅遊呈獻)(主持:胡慧沖) 2007年12月10日翡翠台:茶馬古道逍遙遊(主持:江若琳)(香港中國旅行社特約)至2007年12月24日 2008年1月8日翡翠台:永安旅遊湖南篇:美景湘輝(主持:謝天華、曾華倩、米雪、吳家樂、周家蔚、吳日言、洪天明) 2008年2月3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過山車王賀新歲(主持:石修、曾華倩、安德尊、陳鍵鋒、李雨陽、黃長發、周美欣、王君馨)(廣州長隆集團特約) 現代塵世美(共五輯) 2008年2月22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澳洲篇(主持:陳奕迅)至2008年3月21日 2008年11月2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瑞士篇(主持:容祖兒)(Panasonic LUMIX數碼相機呈獻)至2008年11月30日 2009年8月18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芬蘭篇(主持:張家輝)至2009年8月22日 2009年12月2日翡翠台:韓國篇(主持:楊千嬅)至2009年12月30日 2011年3月7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澳大利亞篇(主持:王祖藍)至2011年3月12日 2008年5月11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好友移城(主持:林保怡、蘇玉華、廖碧兒、鄭融、I Love You Boyz、胡諾言、梁榮忠、周麗淇、蘇志威、鄭伊健、林嘉欣)(EGL東瀛遊特約) 2008年7月25日翡翠台:戲王群英會(廣州番禺長隆旅遊特約)(主持:林嘉華、馬國明、張美妮、張嘉兒) 2008年11月24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頑遊關西(永安旅遊呈獻)(主持:鍾舒漫、周美欣、龔茜彤、蔣家旻) 2009年6月13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至尊繽紛假期 (廣州新長隆酒店)(演出:關菊英、李香琴、胡定欣、鄧上文、麥皓兒、黃浩然、蕭正楠) 2009年7月4日-2009年7月25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名園美食遊、奇妙生態遊、情迷浪漫遊、薰衣美麗遊(德慶盤龍峽特約)(主持:楊崢、葉翠翠、胡杏兒、洪天明、陳自瑤) 2009年8月6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櫻紅醉了(主持:周麗淇) 2009年9月6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世界第一長壽村(主持:曹永廉、高海寧) 2009年12月19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尋味葡萄(主持:黃宗澤、葉澍堃、郭偉信) 2012年11月5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走過烽火大地(主持:洪永城) 走過浮華大地系列(共兩輯) 2013年4月15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走過浮華大地(第一輯)(主持:洪永城、黃翠如、湯洛雯) 2013年8月26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走過浮華大地 亞洲篇(第二輯)(主持:黃翠如、洪永城) 2013年9月9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度身訂造旅行團(主持:黃山怡、黃心穎、朱千雪、金剛) 這個聖誕不太冷系列(共三輯) 2014年12月22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這個聖誕不太冷(主持:周奕瑋、胡鴻鈞、許廷鏗、吳若希、林欣彤、黎芷珊、黃曉明、許文軒、梁烈唯、王梓軒、陳國峰) 2015年12月21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這個聖誕不怕冷(主持:梁嘉琪、李佳芯、麥美恩、張秀文、梁烈唯、王梓軒、陳國峰) 2017年2月13日翡翠台:這個冬天不太冷(主持:鄭俊弘、何雁詩、譚嘉儀) 2014年11月10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超齡打工假期(主持:譚詠麟、鄭裕玲、彭健新、陳百祥、田蕊妮、王菀之、許紹雄、梁烈維,嘉賓主持:劉碧麗、顧芮寧) 2015年3月2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蜜月到訪(主持:王祖藍、李亞男,旁白:黃啟昌) 2015年5月2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賞遊澳門(主持:陳婉衡、何雁詩、陳潔玲、陳偉琪、歐陽巧瑩) 2015年5月30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過節(主持:陸浩明、姚子羚、洪永城、鄭俊弘、林欣彤、周奕瑋、陳智燊、崔建邦、黃智雯) 2015年11月9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Do姐去Shopping(主持:鄭裕玲;嘉賓:黃翠如、農夫、陳敏之、沈震軒、馬國明、梁競徽、鄭俊弘) 在那遙遠的地方系列(共兩輯)(主持:洪永城) 2015年8月31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在那遙遠的地方 2016年4月11日翡翠台:在那遙遠的地方-古巴 2016年5月8日翡翠台:玩盡澳門無限式(主持:朱智賢、陳偉琪、陳芷尤、劉溫馨) 2016年5月9日翡翠台:星星探親團(主持:麥明詩、陳庭欣、陳凱琳、麥美恩、沈震軒、苟芸慧、李施嬅、岑麗香、王貽興、蔡思貝、陳智燊、宋熙年) 2016年11月21日翡翠台:一屋老友去旅行(主持:歐陽震華、滕麗名、羅蘭、劉江、呂慧儀、張頴康、張彥博、盧宛茵) Go! Yama Girl/山系女行Yama Girl系列(共四輯) 2014年5月12日J2台:(第一輯主持:李佳芯、蔡思貝、陳嘉寶、王敏奕、曹思詩、葉麗嘉、方珈悠)至2014年8月7日 2014年11月24日J2台:(第二輯主持:蔣家旻、陳婉衡、張秀文、歐陽巧瑩、陳偉琪)至2015年1月1日 2014年6月6日J2台:(第一輯主持:李佳芯、蔡思貝、陳嘉寶、王敏奕、曹思詩、葉麗嘉、方珈悠)至2014年9月12日 2014年11月28日J2台:(第二輯主持:蔣家旻、陳婉衡、張秀文、歐陽巧瑩、陳偉琪)至2015年1月2日 三個四個小生系列(共兩輯) 2013年11月18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三個小生去旅行(主持:謝賢、胡楓、Joe Junior) 2015年8月17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四個小生去旅行(主持:謝賢、曾江、胡楓、Joe Junior) 2017年9月18日翡翠台:胡說八道真情假期(主持:胡杏兒、胡定欣、胡蓓蔚、姚子羚、李施嬅、黃智雯) 2019年6月3日翡翠台:如果這樣生活(主持:黎諾懿、袁文傑、李佳芯、張頴康、余德丞、朱千雪、楊明、陳煒、洪永城) 2019年8月19日翡翠台:12個夏天(,主持:劉穎鏇、張振朗、謝東閔、鄧佩儀、丁子朗、麥凱程、孔德賢、張寶兒、陳家樂、連詩雅、張曦雯、羅天宇) 2019年10月7日翡翠台:出走澳洲(主持:黃翠如、洪永城) 2020年6月1日翡翠台:兩個小生去Camping(主持:周柏豪、袁偉豪) 文化及教育節目 1967年__月__日翡翠台:英語講座()(主持:劉家傑、黃翠薇等) 19__年__月__日翡翠台:國語講座 196_年__月__日翡翠台:喼士頓大特寫(電影評論節目)(主持:簡而清) 1968年__月__日翡翠台:中國武術(主持:梁安,編導:梁偉民;副導演:陳寶珠) 1968年__月__日翡翠台:星辰校際盃問答比賽(中學生問答比賽)(歷任主持:許冠文、劉家傑) 1970年__月__日明珠台:電影介紹(主持:雲信.薛柏) 1970年__月__日明珠台:粵語講座 1970年__月__日翡翠台:日語講座 1970年__月__日翡翠台:校外進修講座 1970年6月2日翡翠台:攝影漫談(主持:熊文遇) 1970年9月26日明珠台:星辰校際盃英語問答比賽(中學生問答比賽) 1972年7月16日翡翠台:溫故知新(1972-1984)(小學生問答比賽)(歷任主持:殷巧兒(1972-1977)、羅玉琪、莫鳳儀) 1972年__月__日翡翠台:蒙太奇(電影評論節目)(歷任主持:狄娜、林燕妮)至1976年7月8日 197_年__月__日翡翠台:試映室(電影評論節目)(歷任主持:黃霑、王天林) 1977年3月6日翡翠台:查根問底(匯豐銀行特約之青少年節目)(主持:鄧英敏、程乃根、謝玉英)(共26輯) 1978年7月31日翡翠台、明珠台:明日世界(匯豐銀行特約之節目)(明珠台主持:莊威烈,翡翠台主持:石修、歐陽佩珊,編導:林麗真) 1979年3月4日翡翠台:每事問(匯豐銀行特約之青少年節目)(主持:陳復生、李儉禧、何其寧、張祖禧) 生命之源(共兩輯) 生命之源(1980) 生命之源續集(1985-1986) 永安青年通訊站(1983) 每日一字(1983-1987)(主持:林佐瀚) 動向索引(1984-1989) 國寶精華(1986-1988)(主持:李有毅) 西藏(1986) 常識顯像管(1987-1989)(主持:羅志強) 黃河(1987) 長城(1988) 無限生機(1990) 香港特種市民(1990) 超感官世界(1990) 神秘大接觸(1991)(主持:鄧梓峰、魏綺清) 現代軍備大揭秘(1991) 中藝京華匯寶(1991-1992) 感官大觸角(1992)(旁白:甄子丹) 不可思議的地球(1994-1995)(主持:鄭丹瑞;旁白:林尚武) 四字真言好易通(1994-1995)(主持:黃霑、唐基明,旁白:梁漢威) 文化廣場(1995-2019)(逢星期日早上播出)(主持:張錦程、吳美珩、蘇敏聰、潘芝莉、姚瑩瑩、曹眾、鄧健泓、劉綽琪、余文詩、黃宇詩、陳琪、水明琪、張美妮、朱維德、章志文、關宛珊) 聯中傳奇(1996)(主持:黃霑、黃悅) 繞著神州走(1996-1997)(主持:鄭丹瑞、張延、張錦程、湯盈盈) 海外龍情篇(1998) 九孩之家(2000) 犀牛俱樂部(2000)(主持:陶傑、劉天賜、劉綽琪) 大學之道(2001) 2002年10月7日翡翠台:笑談普通話(主持:利嘉兒) 2003年6月9日翡翠台:正字工程(主持:黃念欣) 2003年9月1日翡翠台:快譯通快趣學英語(主持:楊婉儀) 2003年12月6日翡翠台:文化新領域(逢星期六早上播出)(主持:溫裕紅、蘇敏聰、何傲兒、朱滙林、張秀文、張景淳、焦浩軒、李芷晴、莊思明、彭慧中、阮政峰) 2005年1月24日翡翠台:大長今短說(主持:林保怡) 2005年5月2日翡翠台:醫道小百科(主持:崔建邦) 2005年9月19日翡翠台:細說大奧(主持:胡杏兒) 全球搵銀攻略(2006)()(日本放送協會製作) 細說名城系列(共七輯) 2006年1月25日翡翠台:英國篇(主持:陶傑)至2006年3月15日MyTV網頁 2006年3月22日翡翠台:日本篇(主持:陳奕迅)至2006年4月12日MyTV網頁 2006年4月19日翡翠台:芬蘭篇(主持:邵家臻)至2006年5月3日 2006年5月10日翡翠台:波蘭篇(主持:陶傑)至2006年6月7日MyTV網頁 2006年11月17日翡翠台:意大利篇(主持:陳慧珊)(金怡假期特約)至2006年12月29日MyTV網頁 2007年12月7日翡翠台:英國篇(主持:陶傑)至2008年1月18日MyTV網頁 2009年9月23日翡翠台:德國篇(主持:謝安琪)至2009年11月4日TVB網頁 2006年9月11日翡翠台:滙財一點通(主持:馬浚偉) 2006年10月15日翡翠台:最緊要正字(主持:王貽興、徐淑敏、沈卓盈,嘉賓:何文匯、歐陽偉豪、康寶文、黃念欣)至2007年2月24日(金怡假期特約)TVB網頁 2006年12月7日翡翠台:普通話通天下(語常會普通話節2006) 2007年1月2日翡翠台:課堂由我創 2007年1月12日翡翠台:第三十五屆香港藝術節巡禮至2007年2月17日 2007年4月26日翡翠台:大清小說(主持:鄧萃雯) 2008年1月2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合晒合尺}- 2008年1月1日高清翡翠台:-{合晒合尺}-優先場 2008年2月11日翡翠台:香港筆-{迹}-(主持:王貽興、盧凱彤) 2008年1月5日高清翡翠台:(旁白:蕭正楠)(主持:鄧梓峰、魏綺清) 2008年1月5日高清翡翠台:再說長江 2008年10月5日翡翠台:再說長江(主持:鍾景輝) 2008年7月18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華南城綜合物流展商機 2008年8月27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大唐西遊記(主持:黎耀祥) 跨越新世代系列 2008年9月18日翡翠台:跨越新世代之改革三十載(主持:鄧梓峰) 2008年9月25日翡翠台:跨越新世代之飛躍奧運夢(主持:曹敏莉、周柏豪) 2008年9月27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基本法全方位 2009年3月1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好戲一台(主持:王祖藍、麥秋) 2009年5月3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香港獨家(主持:元華、楊崢、李香琴、曹永廉、石修、蘇民峰、梁榮忠) 2020年1月5日翡翠台:藝文誌(監製:林庭玉,演員:彭慧中、阮政峰、莊思明、李芷晴、邵展鵬、黃穎君) 歷史節目 訪談節目 嘉華成功之道(1984-1986)(主持:黃霑、白韻琴) 熱線訴心聲(1987)(主持:白韻琴、歐陽珮珊) 星光背影(1988)(主持:沈殿霞) 零時話風情(1988)(歷任主持:白韻琴、盧大偉、關朝聰)(自稱翡翠台第一個成人節目) 週末夜遊人(1988)(主持:盧大偉、李美鳳) 夜班一族(;1988-1989)(主持:林立三、李慧兒) 周末諸色會社(1989)(主持:李美鳳、盧大偉、潘芳芳、鍾佩倫) 星語情濃(1989)(主持:陳敏兒) 1990年7月14日翡翠台:Nina Ricci 90時代精英(主持:余文詩) 十點半港情講趣(1990)(主持:羅慧娟、李有毅) 玉蘭油美的約會系列(共四輯) 玉蘭油美的約會(1991)(主持:李嘉欣、袁詠儀) 玉蘭油美的約會(1992) 玉蘭油美的約會1995(1995) 玉蘭油美的約會1996(1996)(主持:劉小慧、黎瑞恩、黃悅、童愛玲、彭子晴) 1991年10月__日翡翠台:佳人有約(主持:劉嘉玲、陳奕詩、樊亦敏) 夜半輕私語(1992)(主持:黎彼得、葉玉卿、陳奕詩) 1992年5月__日翡翠台:Nina Ricci 巴黎彩艷 鄭裕玲星夜傾情(1992)(主持:鄭裕玲) 蜜絲佛陀美的鍾情(1992-1993)(嘉賓:張敏、葉玉卿、林憶蓮、周慧敏、溫碧霞、周海媚、王靖雯、楊寶玲、琦琦) 1992年7月__日翡翠台:電視風雲廿五載(主持:何守信、劉天賜、胡楓、盧淑儀) 卿撫你的心(1993)(主持:葉玉卿) 新舊歡如夢(;1993)(主持:楚原、盧淑儀) 1993年8月14日翡翠台:閃閃鍾情(嘉賓:袁詠儀、溫碧霞、陳淑蘭、翁杏蘭、朱茵、莫可欣、陳松伶等) 八美顯芳華(1993) 1993年12月30日翡翠台:金利來俊傑顯豪情 1994年2月__日翡翠台:架勢群英(主持:廖偉雄) 孝感動天(1996)(主持:沈殿霞) 今夜咀不停(1996) NU SKIN 創業新人類(1996) 星聲相識(1997) 深夜宣言(1997) 蔡瀾人生真好玩(1997)(主持:蔡瀾、譚小環) 回到未紅時(1997-1999)(主持:錢嘉樂、梁榮忠、李明慧) 第一桶金的故事(共兩輯) 第一桶金的故事(1997)(主持:楊婉儀、梁婉靜、劉倩怡) 第一桶金的故事II(1998)(主持:楊婉儀、梁婉靜) 加州紅越夜越傾心(1999) 活著就是精彩(共兩輯)(主持:顧紀筠) 1999年__月__日翡翠台:活著就是精彩 2000年__月__日翡翠台:活著就是精彩II 七百萬人的傳奇(2000)(主持:黎芷珊) 香港龍情(2001)(主持:黃霑) 2006年11月12日翡翠台:香港情濃霍英東(悼念特輯,重播《香港龍情》訪問霍英東的一集,並由陶傑後續旁述) 情常在(2002) 2002年10月5日翡翠台:掌聲的背後(主持:沈殿霞) 開心見城(2002) 永不言休(2003)(主持:楊婉儀) 2003年1月11日翡翠台:紅星會() 2003年8月11日翡翠台:不一樣的對話(主持:鄭裕玲) 2003年9月23日翡翠台:不一樣的時刻(主持:鄭裕玲) 2003年10月19日翡翠台:與陳寶珠談情說愛(主持:陳寶珠) 2004年1月30日翡翠台:翡翠實力派(旁白:謝卓言) 2004年2月3日翡翠台:向男講向女講(主持:張堅庭、伍詠薇) 2004年3月21日翡翠台:女人心底話(主持:毛舜筠、郭錦恩、卓韻芝) 翡翠偶像派(2005)(旁白:謝君豪) 最受歡迎的他與她(主持:李克勤、容祖兒) 2005年12月11日翡翠台:雛鳳重歌紫氣凝(主持:鄭裕玲)(訪問龍劍笙及梅雪詩) 2005年12月17日翡翠台:好在你左右(主持:湯盈盈、蔡子健) 志雲飯局(共四輯) 2006年6月3日生活台:志雲飯局(主持:陳志雲)(節目網頁) 2007年5月26日生活台:志雲飯局(主持:陳志雲)(卡地亞「情」獻)(節目網頁) 2008年9月20日生活台:志雲飯局(主持:陳志雲)(由Lexus特約)(節目網頁) 2009年3月15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志雲飯局三載情(主持:陳志雲) 2006年11月20日翡翠台:友緣相聚(主持:沈殿霞)(節目網頁) 2007年3月11日翡翠台:不是帝-{后}-不聚頭(主持:鄭裕玲)(2007年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特備節目)至2007年4月1日 2007年6月18日翡翠台:拾年(嘉賓:蔡瀾、倪匡、歐陽天閏、佘詩曼、陳興濤、蘇民峰、胡鴻烈、鍾期榮、郭詠琴、李家文、高永文、梁紀昌、林夕、張堅庭、Twins,香港回歸十周年特備節目) 2007年8月11日翡翠台:心在香港四十載(無綫成立四十周年的特備節目) 2007年8月18日翡翠台:我係汪明荃(為紀念的汪明荃踏入娛樂圈40年) 三個女人一個噓(共兩輯) 2008年7月8日翡翠台:阿偉與阿驄–三個女人一個噓前傳(主持:曾志偉、林敏聰) 2008年7月20日生活台:三個女人一個噓(主持:林敏聰,Freeze成員包括:甄詠珊、陳樂榣及石詠莉等等) 2009年1月4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星星同學會(主持:吳君如、錢嘉樂) 我的2008系列(共三輯) 2009年1月5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我的2008(嘉賓主持:曹仁超、霍震霆、李松慶、陳曹德雪、杜澤錦、黃文禹、鄭欣宜、張潤衡、高永文、陳施惠、蔡卓妍) 2010年1月25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我的2009(嘉賓主持:任志剛、馬時亨、麥桂培、黎偉鴻、張家輝、黎耀祥、蔡曉慧、楊家誠、蔡明紹、葉鴻輝、陳兆焯、蘇培健、陳榮禮、楊孟璋、梁輝強) 2011年1月23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我的2010(嘉賓主持:林欣彤、陳晞文、傅家俊、惠英紅、劉美詩、劉惠賢、賴倩敏、麥長青、李添勝、林建明、梅小青、樂易玲、鄧萃雯、黎耀祥、鍾慧冰、吳夏萍、吳安儀、陳國明、陶大宇、葉蘊妍、蘇文欣、賈思樂、廖安麗、梁靖琛、張文強、袁鎮滔) 2009年2月2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今日VIP 2009年11月8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至8女人心(主持:汪明荃、鄭裕玲、曾華倩) 2014年12月16日翡翠台、高清翡翠台:萬千星輝頒獎典禮 王者駕到 (主持:鄭裕玲) #後生仔傾吓偈系列 2017年7月4日J2:#後生仔傾吓偈(主持或参與演出:馮盈盈、陸浩明、林穎彤、戴祖儀、黃美棋、鄭衍峰、孔德賢、林正峰、杜穎珊、馬景華、黃凱儀、王虹茵、劉子碩、徐文浩、曾展望、陳欣茵、黃芷欣、游嘉欣、劉頌鵬、呂靜文) 2019年12月7日翡翠台:一屋後生仔(主持或参與演出:馮盈盈、陸浩明、林穎彤、戴祖儀、黃美棋、孔德賢、林正峰、杜穎珊、馬景華、黃凱儀、王虹茵、劉子碩、徐文浩、曾展望、陳欣茵、黃芷欣、游嘉欣、劉頌鵬、呂靜文) 2021年3月29日J2:解構心機女(主持:賴慰玲、馮盈盈、江嘉敏、劉佩玥、戴祖儀) 2022年2月5日翡翠台:馬時亨名人堂(主持:馬時亨) 2023年2月5日翡翠台:香港飯局(主持:曾鈺成、程介南、石禮謙) 2023年4月22日翡翠台:馬時亨香港情(主持:馬時亨) 地產與物業性節目 1994年__月__日翡翠台:繽紛居樂部(主持:朱慧珊) 1997年5月__日翡翠台:樓市傳真 1998年__月__日翡翠台:樂樂無窮起大屋 2000年__月__日翡翠台:樓住精彩每一天 2002年7月25日翡翠台:登堂入室歎世界(主持:沈殿霞、王賢誌) 更上一層樓(共十一輯) 2005年11月4日翡翠台:更上一層樓(主持:郭可盈、高鈞賢、朱凱婷、林莉)(美聯物業特約) 2006年8月11日翡翠台:更上一層樓(主持:朱凱婷、楊崢)(碧桂園集團特約) 2007年1月12日翡翠台:更上一層樓(主持:曾華倩、林莉、陸詩韻)(碧桂園集團特約) 節目網頁 2008年1月5日高清翡翠台:更上一層樓(主持:張可頤)(美聯物業特約) 2008年1月5日翡翠台:更上一層樓(主持:張可頤、楊思琦、徐淑敏、張雪芹)(美聯物業特約)
邵逸夫出生於上海,他在1957年跟邵方逸華於移居至香港後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拍攝過逾千部邵氏之華語電影,另外,他生前是旗下的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慣稱為無綫電視)亦主導着香港的電視行業,多年來佔據本地收視領先地位。1977年,邵獲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冊封為下級勳位爵士。 他生前曾一直在致力于慈善事业,历年捐助社会公益、尤其对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邵逸夫捐赠的教育资金遍布中国大陆,中国多家高等院校均有邵逸夫命名的“逸夫楼”。而邵逸夫晚年拨出资金,成立有东方諾貝爾獎之称的“邵逸夫奖”,表彰在教育和科研有傑出貢獻的人物。 2014年1月7日上午6時55分,邵逸夫生前曾居住寓所在清水灣大廈家中安詳辭世,據稱享壽106歲。 早年經歷 邵逸夫據稱1907年11月19日(農曆丁未年十月十四日)出生於大清浙江省宁波府镇海县莊市朱家橋老邵村(今宁波市镇海区庄市朱家桥邵家村)一個富商家庭。 邵氏世代以商為業。其父邵行銀與當時成千上萬的寧波人一樣,於19世紀末前往日趨繁華的上海“淘金”,並於1901年設立一家頗具規模的“錦泰昌”顏料號。邵行銀不僅經營有方,生意紅火,而且同情支持孫中山的革命活動,在當時的上海工商界頗為活躍。1921年他病逝上海時,康有為、虞洽卿及曾任蘇浙總督的盧永祥、民國元老譚延闓等晚清與民國風雲人物紛紛為其題辭致哀。 邵行銀育有5男3女。邵逸夫排行第六,故舊上海時代人稱「邵老六」,到香港後尊稱「六叔」、又被称为「老六」。他早年就讀於家鄉莊市葉氏中興學校,與包玉剛、包從興、趙安中等為前後屆同學,後赴上海就學於在美國人開辦的「上海青年會英文中學」唸書時,為此練就一口流利的英語。邵家眾多的兄弟無人繼承父業,幾乎都已經加入長兄邵仁傑(1896年-1975年)在1925年上海成立的天一影片公司,助兄長開拓外埠發行。畢業後他放棄升學,全身投入電影製作。早年曾做過攝影師,通曉電影技術。在18歲時,他已經成為攝影師。天一影片在創業首兩年發展迅速,但是所拍影片多粗制滥造、含有封建迷信色彩,被部分媒体批评。明星電影公司于是組成「六合影業公司」,群起杯葛「天一」,“凡签约六合影片的院线均不得放映天一公司影片”,1927年,邵逸夫與三哥邵仁枚便推出流動放映車。 從1928年開始,邵家三兄弟不斷收購星馬的戲院和遊樂場,組成屬於自己的院線和發行網絡,十年間開設了110間電影院、9間遊樂場和劇場。在1931年,邵逸夫赴美購買有聲電影設備,并學習當地的技術。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即1932年),因為局勢不穩,「天一影業」決定遷往香港發展。 於1938年天一影業正式改名為「南洋影片公司」,其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波及東南亞,香港、南洋地區相繼淪陷,邵氏各兄弟的電影事業大受打擊。戰後,二哥邵邨人(1898年-1973年9月18日)回港重建業務,同時間,邵逸夫與三哥邵仁枚(1901年-1985年3月2日)的新加坡電影公司「邵氏兄弟」亦重拾軌道。1954年,联合日本大映董事长永田雅一创立“东南亚电影制片人协会”,并设立“亚洲影展”评选奖项奖励亚洲杰出电影人和作品,但早期均是日本影片和邵氏公司作品垄断,也不允许中华人民共和国影片参赛。在1957年,邵逸夫回港以32萬元買下「父子公司」的清水灣地皮,興建邵氏影城,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據其親口告訴張徹,到香港來時,擁有滙豐銀行無限額透支書。 投入電影事業 邵逸夫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隨即向當年另一對手電懋挖角,成功招攬以林黛為首的多位影星過檔邵氏。邵氏兄弟創業作是林黛主演的黃梅調電影——《貂蟬》,結果票房不俗,亦成為李翰祥導演的成名作。這套電影更在第五屆亞洲影展上囊括五大獎項,包括「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等。其後拍攝的黃梅調電影,例如《江山美人》等等。其中《梁山伯與祝英台》更在香港、台灣兩地屢創賣座紀錄。 邵逸夫亦著力發掘新人,例如在1959年參與籌辦香港小姐,在1962年,邵逸夫開辦南國電影訓練班,又提拔了張徹當製作主任。張徹是編劇,實得益於邵逸夫作師父,才全面認識電影和導演工作。而1966年邵氏胡金銓的《大醉俠》,其後拍攝的《獨臂刀》、《天下第一拳》等都廣受歡迎,在西方世界亦具深遠的影響力,例如《標殺令》系列就參考了很多邵氏武打電影,向邵氏武打片致敬。 1971年,邵氏公司股票上市,製片量亦進入頂峰期,單一公司有如此年產量,而一向拍攝國語片的邵氏,在1973年推出《七十二家房客》,刷新票房紀錄,就重振了粵語電影的地位。同時西方的性解放運動興起,邵氏拍攝了不少艷情片,當中包括經典之作,例如《愛奴》、《金瓶雙艷》等。其實除了自製電影之外,邵逸夫亦有投資西方電影,其中1982年的黑色電影《銀翼殺手》最為經典。 到1970年代中後期起,鄒文懷另立嘉禾電影,加上1980年代新藝城的興起。邵逸夫遂決定轉投新興的電視行業。邵氏從此減產,租出或賣出院線,更將邵氏影城的地皮租予旗下無綫電視。1987年邵氏正式停產,此前邵氏共推出逾1000部電影,亦最少獲得三十個本地和國際電影獎項。停產之後,邵氏仍斷斷續續透過附屬公司投資電影,例如《審死官》、《十萬火急》,以及近期上映的《72家租客》等,但產量稀少。 轉戰至電視行業 回溯至1965年,當時電影跳糟到電視圈行業,現年58歲的邵逸夫、55歲的利孝和、35歲的余經緯以及英美投資基金等人投得香港的免費電視牌照,同年出任無綫電視(TVB)董事局行政主席兼委員會主席,無綫電視翌年於1967年11月19日(當天正是開台後為邵逸夫爵士的60歲大壽)在香港九龍塘廣播道77號的總台正式啟播,並由最大股東利孝和為主席,邵逸夫則任常務董事。1980年,(70歲)利孝和病逝後,而美英資金亦不願派人入主無綫,邵遂增持無綫股權成為最大股權,曾擔任無綫的行政主席入行近46年一直至2011年(104歲),其後2012年(105歲)時邵爵士退休止。 2010年台灣智慧型手機宏達電公司董事長王雪紅(已退任非執行董事)以個人名義與香港錦興集團主席陳國強、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私募公司,聯手買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手上的香港無線電視公司26%股權,邵氏則全面退出TVB經營。邵逸夫主政期間,雖然競爭對手亞視(2016年4月1日電視牌照到期)屢次易手,但無綫的領導地位仍然保持至今,無綫亦成為市值超逾百億港元的傳媒企業。 晚年生活 邵逸夫曾擔任華僑永亨銀行獨立非執行董事(1973年-2001年3月29日)及上海商業銀行董事(1980年8月13日-2001年9月29日)。 2003年邵逸夫的邵氏兄弟宣佈斥1.8億美元,重新在將軍澳興建邵氏影城,在2006年局部落成,於2009年全面啟用,太太方逸華曾表示,啟用之後邵氏會再拍攝電影。 而邵逸夫如何處理無綫的股權,亦一向惹人關注。在邵逸夫售出「電視企業」的時候,就已經有傳媒指邵逸夫有意將無綫賣盤。至2006年7月25日,邵逸夫抱恙入院。三日後,無綫大股東邵氏兄弟宣佈,正洽售無綫或邵氏的股權,引起社會廻響 ,媒體相繼猜測無綫可能易主,報道指不同投資者都有意收購。但邵逸夫康復後,邵氏於11月28日己宣佈暫停洽售。雖然,邵氏自此再未有表明售股意向,但里昂証券指無綫電視已經成為私募基金的主要併購對象之一,更認為大股東邵逸夫步入百歲壽辰,市場對併購仍有憧憬。2007年5月30日,無綫表示,邵逸夫考慮退任無綫的行政主席,並將物色繼任人選。 邵逸夫中年有練功夫,到晚年改練氣功。邵逸夫爵士也是全球最長寿、任期时间最长的上市公司CEO。直到2009年12月31日(102岁)时方卸任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行政主席職務,由其妻方逸華接任,但仍出任董事局非執行主席。2010年11月19日,六叔邵逸夫出席無綫43週年台慶。2012年1月1日卸任TVB非執行主席及非執行董事職務,由TVB副行政主席梁乃鵬接任行政主席。邵逸夫則獲頒授公司榮譽主席。 逝世 2014年1月7日上午6時55分,邵逸夫於嘉樹路清水灣大廈家中在家人陪伴下自然死亡,據稱終年106歲,其葬禮只供家人出席。而香港無綫電視發表聲明,表示雖然知道終會有這件事(六叔邵逸夫爵士離世),但不會因此減少公司的傷痛和失落,無綫電視所有人員都會懷念邵逸夫,並向邵逸夫的夫人方逸華及家人,致以深切慰問。邵逸夫的喪禮於2014年1月10日在香港殯儀館舉行,隨後遺體被運往香港歌連臣角火葬場火化。邵逸夫逝世得到政府、演艺界和欧美各大媒体等多方哀悼。台湾报纸探讨邵长寿原因之一是,每晚都有家人炖半隻鸡煲汤吃即养生,连吃20年,不是即食炸鸡。 社會公職及慈善活動 邵逸夫於1975年邵逸夫成立香港邵氏基金,屢屢大額捐贈予世界各地的教育、醫療或其他福利事業。在2008年,邵逸夫就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中華慈善獎終身榮譽獎」,以赞扬他長期致力於慈善事業的精神。 在1980年代,邵逸夫就已經捐出1.1億港元為香港中文大學興建逸夫書院,現時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都有邵逸夫資助的建築。醫療方面,在1972年成為香港紅十字會會長,贊助該會的工作。邵逸夫1998年卸任會長之後,仍然擔任該會的副贊助人(主贊助人為香港政府)。另外,邵逸夫亦曾於1977年10月4日出資600萬助政府興建香港藝術中心,更同時倡辦香港藝術節。 自1985年開始,邵逸夫在中國內地持續捐資辦學,迄今贈款金額近47.5億港元,建設各類項目6013個。内地很多重点高校和中学都有以邵逸夫命名的建筑物,其中大陆高校首座逸夫楼于1986年诞生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國科學院在1990年,特地將他們發現的2899號小行星命名為「邵逸夫星」,以示彰表。2005年,他更成為「中華慈善大會」首批「中華慈善獎」得獎者之一。除了捐助大陸的醫療和教育外,邵逸夫亦曾於1985年出資1000萬,協助保育敦煌莫高窟壁畫。 而邵逸夫的捐獻並不局限於香港、中國大陸及新馬一帶,邵逸夫設立了獎學金計劃,資助亞洲學生攻讀歐美大學,例如美國的哈佛大學、英国的劍橋大學等。三藩市政府為嘉許他對該地的慈善貢獻,在1994年捐贈300萬英鎊給牛津大學,成立了中國研究所。 發生天災的時候,邵逸夫亦會捐助部份受影響的地區,例如在1999年捐出2500萬港幣,予臺灣南投集集大地震災區;2005年,捐出1000萬港元予南亞海嘯受災地區;2008年,就向四川地震災區捐款1億港幣,重建學校。 為了推動各地的科學研究,邵逸夫在2002年11月15日創立邵逸夫獎,第一屆於2004年9月7日舉行,每年選出世界上在數學、生命科學與醫學及天文學三方面有成就的科學家,各頒授100萬美元獎金以作表揚,而這些領域是諾貝爾獎所未涵括的。 據新華社消息,邵逸夫歷年捐助社會公益、慈善事務超過100億港元。 个人生活 家人 邵逸夫的父亲邵行银是旧上海有名的锦泰昌颜料公司的老板,经营飘染、财务等多种生意。在1910年设立了一家颇具规模的“锦泰昌”颜料号,不仅经营有方,生意红火,而且同情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在当时的上海工商界颇为活跃。 邵逸夫还在上中学时,上海剧院“笑舞台”的老板因无力还债,惟把“笑舞台”“断当”,邵玉轩遂派当律师的长子邵醉翁接收该剧院。 1923年,邵家已趋败落,所有家业中只剩下一幢房子和“笑舞台”一家剧院。邵氏兄弟毅然卖掉房子,举家搬进“笑舞台。邵家四兄弟仁杰、仁棣、仁枚、仁楞都没有继承父业,全部投身娱乐圈,并弃本名而改别号依次为醉翁、邨人、山客、逸夫。四兄弟别号均为大哥所起。邵醉翁自己是制片人兼导演,妻子陈玉梅领衔主演,老二邵邨人做编剧,老三邵山客主管发行,刚刚中学毕业的邵逸夫在片场中觅一个“伙计”之职。长兄邵醉翁由买卖电影片子到放电影,到后来独树一帜,成立“天一影片公司”,开始自己拍电影。邵氏兄弟下决心买来一部电影摄影机,1925年出品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故事片《立地成佛》,该剧原是邵醉翁编导的一部话剧。 邵逸夫的发妻为黄美珍(1902年-1987年)小姐,比邵逸夫年長5歲,二人于1931年在新加坡结婚。育有两子两女,长子邵维铭(1932年1月30日-)、次女邵素雯(1934年1月19日-)、三女邵素云(1935年7月14日-)及幼子邵维钟(1939年4月1日-)。 邵逸夫與黃美珍相戀於1926年。1926年邵逸夫跟其三哥到新加坡打理电影业务,在当地的华英戏院门外邂逅黄美珍,并对她一见钟情。随后,邵逸夫经常找借口到戏院去结识黄美珍。黄美珍的男友当时是新加坡著名富豪余东璇(1877年7月23日-1941年5月11日),邵逸夫和黄美珍两人通过余东璇认识,但两人随即相爱,并有幸得到余东璇的谅解。1932年,黄美珍与邵逸夫在新加坡举行了婚礼。前男友余东璇还特意派人送来了50万元的大礼。黄美珍年长邵逸夫5岁,婚後一年(1932年),黃美珍誕下長子維銘,之後再生次女素雯、三女素雲及幼子維鍾,至今兒孫滿堂,分別在美國及新加坡定居。这段婚姻持续了5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邵逸夫因为“拍摄反日电影”被日本宪兵关进监狱,打得皮开肉绽。“邵氏”影院也被催毁殆尽,没有邵逸夫在身边的日子里,黄美珍一边独力苦苦支撑邵氏家业,一边想办法托关系救出邵逸夫,可谓风雨同舟,相濡以沫。1958年邵氏兄弟公司成立之後,由1975年至1982年間,邵逸夫與妻子黃美珍一直負責公司的核數工作,其後黃美珍赴美定居,1987年在洛杉磯病逝,享年85歲。 1997年5月6日,邵逸夫与方逸华于美国拉斯维加斯结婚。方逸华于1934年7月27日出生于上海,随母亲长大,早年是个红歌星,在南洋一带很受欢迎。两人在1952年邂逅,此后四十余年,方逸华一直在邵逸夫身边帮他打理邵氏和无线的日常业务。黄美珍病逝后,尽管邵逸夫和方逸华结婚在众人眼中是迟早的事,但邵逸夫面对记者的一次次追问都笑着以“没打算”为由搪塞。直至1997年,两人才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正式注册结婚,当时邵逸夫89岁,方逸华62岁。婚后他们原有的生活没有什么改变,不像普通夫妻那样长相厮守,邵逸夫和方逸华依旧住在各自的家,平日两人一起在电视城上班,周日方逸华才会到邵家,和“六叔”共进午餐,每次她大概逗留3小时。其实他们的居所相隔只有5分钟车程。 发妻黄美珍逝世后,邵逸夫的几个子女便陆续淡出邵氏管理层。邵逸夫的两个儿子长居新加坡,在那里打理邵氏家族名下的商厦及住宅,对父亲的影视帝国无接手的兴趣。 英文名的由來 邵逸夫英文名「Run Run」的由來亦有不同版本。坊間一直認為邵逸夫當年在南洋打拼,經常抱著菲林奔走於各大戲院,故取此名,有跑腿的意思;但有指這傳聞只是周潤發吹水玩笑,並不真確。 根據黃霑的《數風雲人物》引述邵逸夫的解釋,他的英文名其實是利用其表字「仁楞」的上海話發音來拼成。 疑問与争议 出生月日的疑問 邵逸夫生日歷来是各方争议话题,众说纷纭。邵逸夫身边工作人员、多年老友、各大报纸都有不同说法,甚至刊登专文“破解”邵逸夫真实生日日期。邵逸夫出生年代确切无疑,为1907年,即大清光绪三十三年,而生日則应在10月、11月间,有多种说法和猜测,包括「10月4日」、「10月14日」、「11月19日」、「11月23日」等。 为避免争议和不准确讯息,一些大报媒体如BBC、《金融时报》、《每日邮报》、《华尔街日报》,在发布邵逸夫讣告时并未如普通讣告般列出逝者具体生辰,而是只提及邵氏1907年出生,并侧重叙述邵氏传奇人生和影视功绩。美国《彭博新闻社》仅提及邵逸夫生于11月。 人物爭議 1970年代,西方的性解放運動興起,當時邵逸夫的邵氏電影也拍攝了不少艷情片,結果備受非議,甚至有文化工作者發表公開信,批評邵逸夫。然而時而至今,不少邵氏艷情片都被形容為經典之作,例如《愛奴》、《金瓶雙艷》等。而在邵氏電影最風光的年代,邵逸夫謝絕其合作夥伴鄒文懷之「分紅制」建議,讓他錯過了李小龍和許冠文、許冠傑兄弟等知名影星的合作機會。其時,藉藉無名的李小龍曾向邵逸夫毛遂自薦,以1萬美元每部電影的片酬開價,惜邵逸夫認為李小龍自大狂妄,大肆將片酬壓低至2500美元一部,最終李小龍改投邵氏的競爭對手——鄒文懷旗下的嘉禾電影,令邵氏錯過香港電影史上最具票房號召力的超級影星。邵逸夫亦坦誠自己只是一個生意人,在生意經營上,與其他對賺蝕錙銖必較的香港企業家別無差樣。 在經營方面,邵逸夫被指事事親力親為,喜歡掌控一切。邵逸夫被指責在打造無綫電視的策略上,建立一家獨大之地位,再利用博弈論及慣性收視之優勢,將亞洲電視等主要對手各種成功地方照跟或抄襲,以鞏固其媒體王國的不敗地位,壟斷市場。 职业 1972年-1998年,香港紅十字會會長 1973年-2001年,華僑永亨銀行獨立非執行董事 1974年-1988年,香港藝術節主席 1977年-1992年,香港中文大學校董 1978年-1988年,香港藝術中心董事局成員 1980年-2010年,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1980年-2001年,上海商業銀行董事 1983年-1992年,聯合書院校董會主席
1974年-1988年,香港藝術節主席 1977年-1992年,香港中文大學校董 1978年-1988年,香港藝術中心董事局成員 1980年-2010年,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1980年-2001年,上海商業銀行董事 1983年-1992年,聯合書院校董會主席 1992年-1997年,港事顧問 1995年-1998年,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成員 1996年11月,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成員 2010年-2012年,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非執行主席 所获荣誉 慈善 200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中華慈善獎終身榮譽獎」 勋章 1974年,大英帝國司令勳章 1977年,下級勳位爵士 1982年,皇后勳章(紅十字會) 1989年,比利時皇冠勳章,司令勳章 1991年,法國榮譽軍團勳章,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勳章 1998年,大紫荊勳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影视 1983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1993年,萬寶龍藝術贊助大獎 2006年11月24日,亚太影展终身成就奖 2007年,香港電影金像獎世紀影壇成就大獎 2013年,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BAFTA)“特别贡献奖”并致敬 2014年,第86届奥斯卡致敬邵逸夫 2014年4月,第33届香港電影金像獎向邵逸夫致敬 榮譽學位 1980年,香港大學法學博士 1981年,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博士 1985年,澳門東亞大學社會科學博士 1987年,英國薩塞克斯大學文學博士 1988年,香港城市理工學院理學博士 1989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人文學博士 1990年,香港浸會學院榮譽文學博士 1991年,香港理工大學榮譽工商管理博士 1992年,英國牛津大學民法博士 1994年5月2日,浙江大学首个名誉博士学位 其他 1979年,美国三藩市为表彰邵逸夫对该市的慈善贡献,将每年9月8日命名为“邵逸夫日” 1989年,香港艺术中心永久榮譽主席 1993年,宁波市“荣誉市民” 1994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愛鄉楷模” 2012年,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荣誉主席 以他命名的事物 教學科研建築 邵逸夫樓、逸夫樓:獲邵逸夫爵士冠名捐助的多座教學科研建築。 逸夫書院:香港中文大學其中一間成員書院,獲邵逸夫爵士冠名捐助。而另一所於2014年3月在深圳落成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逸夫書院,則為其生前最後一項捐款項目。 逸夫校園:香港浸會大學其中一個校園,獲邵逸夫爵士冠名捐助。 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香港城市大學獲邵逸夫爵士冠名捐助,於2011年10月落成,是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電腦科學系、英文系、媒體與傳播系,以及互動媒體與電算應用中心之教學大樓。 圖書館 邵逸夫圖書館:為邵逸夫於1973年以校長董事會的身分捐款50萬元港幣給蘇浙公學的圖書館。座落於香港城市大學楊建文學術樓3樓全層,該圖書館於1984年成立,並於1989年遷入九龍塘現址。1990年以他的名字命名為邵逸夫圖書館。 福建農林大學的邵逸夫图书馆:福建農林大學有一棟位於下安新區的圖書館,是2008年由邵逸夫先生委託2008年由邵逸夫基金會捐赠500万元港币所修建的圖書館。 體育館 邵逸夫體育館:暨南大學廣州石牌校區的體育館,也是暨南大學體育學院的辦公所在地。 戲劇舞台 逸夫舞台:中國上海的一座戲劇舞台,獲邵逸夫爵士冠名捐助。 科學獎項 邵逸夫獎:是由邵逸夫爵士於2002年11月15日創立的全球性科學獎項。 小行星 邵逸夫星:即小行星2899,1990年3月11日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發現和命名。 大眾文化 《精裝追女仔II》:1988年電影,許英秀飾演阿Sir,影射邵逸夫。 《影城大亨》:2000年香港亞洲電視劇集,陶大宇飾演溫月庭,影射邵逸夫。 《傳奇大亨》:2017年中國大陸電視劇,張翰飾演顧延枚,影射邵逸夫。
1930年他被选入参议院,之后卸任州长职务,但依靠州裡下层人民的支持繼續控制州事务。他在1933年後公开反對羅斯福新政,后来试图参选美国总统并有望取代小羅斯福,但在1935年於巴吞魯日的路易斯安那州議會大廈遭一名醫生卡爾·韋斯(Carl Weiss)刺殺。 他在美国历史上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支持者认为他的州改革改善了穷人的生活水準,反对者认为他实行独裁,破坏权力制衡制度。 朗的妻子罗斯·迈克康奈尔·朗与儿子拉塞尔·朗在他之后都曾担任过路易斯安那州的联邦参议员一职,保持民主党在南方的影響力。 軼聞 小說《辛德勒方舟》中,將主角奧斯卡·辛德勒拯救猶太人的演說與休伊相提並論。 注釋及参考文献 注释 引用 来源 外部链接
美国民主党联邦参议员 路易斯安那州联邦参议员 路易斯安那州州長 美國民主黨州長 美国民主党党员 美國律師 律師出身的政治人物 杜蘭大學校友 奧克拉荷馬大學校友 美國浸禮宗教徒 路易斯安那州人 遇刺身亡的美國政治人物
Ying Lin,)生于俄亥俄州阿森斯,美籍华裔建筑师。 生平 林璎出生于俄亥俄州阿森斯,籍貫福州,祖父林长民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政治家,祖母程桂林为其祖父之妾,祖堂叔林覺民為黄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於黃花崗起義中壯烈犧牲,祖父与其妻子所生的嫡姑母林徽因是中国著名建筑师,民国初年女子地位提升的代表人物,父亲林桓曾任俄亥俄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母亲曾任俄亥俄大学语文学教授,叔父林恒為中華民國空軍飛行員,於1941年在四川雙流攔截來犯的日軍零式戰鬥機時被擊墜壯烈殉國。 林璎大学就讀于耶鲁大学。在学时就利用假期到欧洲自费考察公墓,研究对死者悼念的形式。21岁时参加越战纪念碑设计竞赛,在众多设计师的1,421件作品中获得第一名。但由于她是华裔,加之获奖时年仅21岁,这些都成为了批评者的攻击点,她的设计受到种族主义分子和一些越战老兵的抵制,他们认为应该强化越战士兵的形象,因此美国美术委员会因此不得不重新组织评审团,但第二次评审结果她的设计仍然获得第一名。由于出资人的刁难,最后决定将她的设计和第三名的设计一起在华盛顿特区建造,但落成后,第三名的设计由于仅是三名越战士兵的塑像,无人问津,她设计的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成为当地的著名建筑,游人络绎不绝。她的设计如同大地开裂接纳死者,具有强烈的震撼力。以此和乔布斯成为亲密的朋友,并被受邀访问过苹果公司。 林璎接受南方贫穷法律救援中心的委託,在阿拉巴马州蒙哥麦里,马丁·路德·金发起民权运动的地方,设计。纪念碑中泉水从一个倾斜的圆盘洒落,有如泪水洒落,有黑人妇女參觀時抚摩纪念碑也流下泪水,每年都有数千人前往參觀这个纪念碑。 林璎也是911纪念碑设计筛选委员会的成员。 《》是一部林璎生平紀錄片。該片獲得1994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並在PBS放映。 奖项和荣誉 罗马奖(1999年) 学术成就奖金奖(2000年) 芬·尤尔奖(2003年) 美国艺术暨文学学会院士(2005年) 美国国家女性名人堂(2005年) 美国国家艺术勋章(2009年) 奥巴马授予总统自由勋章(2016年) 參考文獻
美国国家艺术勋章(2009年) 奥巴马授予总统自由勋章(2016年) 參考文獻 参见 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美國華人博物館 外部链接 MAYA LIN STUDIO 林瓔 傳承林徽音的藝術才華 Maya Lin: A Strong Clear Vision 。PBS 美国女性建筑师
透過廣告、活動等進行促銷活動的女性藝人。加藤夏希更直接向製作組表達希望參戰的意願,結果成功以聲優身分參演《第3次超級機器人大戰α 終焉之銀河》。 加藤夏希(2005年) 中川翔子(2007年) T.B.R. 為了補足製作人寺田貴信更新官方部落格的頻度不足,而在2006年被選為公式部落格執筆人的2位女性聲優。也是「」的主持人。當初兩人都對超級機器人大戰一無所知,但現在已經成為各種機戰活動的參演常客,甚至在《超級機器人大戰Z》和《第2次超級機器人大戰OG》聲演原創角色(相澤舞:《Z》梅兒·彼特()、《OG》澤阿月()/齊藤梨繪:《Z》、《OG》)。T.B.R.的全寫是「Terada Blog Resque」()。 相澤舞 齊藤梨繪 活動 不定期進行的感謝活動。舉辦時期沒有特別規定,通常在新作發售前舉辦。 スーパーロボット大戦大感謝祭 激闘!真夏のスパロボ伝説 於1999年8月20日舉行。發表了《超級機器人大戰α》。 スーパーロボット大戦感謝祭2002 〜生誕より10年+α。そして次なる戦いへ。 於2002年11月30日舉行。發表了《第2超級機器人大戰α》。 スーパーロボット大戦感謝祭2005 〜1,000万本の感謝をこめて 於2005年2月12日舉行。發表了《第3次超級機器人大戰α 終焉之銀河》和OVA《超級機器人大戰ORIGINAL GENERATION THE ANIMATION》。 スパロボ15周年記念「鋼のOG祭り」 於2006年4月22日舉行。發表了《超級機器人大戰OG ORIGINAL GENERATIONS》和TV動畫《超級機器人大戰OG -Divine Wars-》。 スーパーロボット大戦OGトークライブ 〜秘密の宴〜 於2006年7月22日舉行。在小規模的會場中舉行的有關《超級機器人大戰OG ORIGINAL GENERATIONS》的談話活動 。 スパロボ15周年記念ORIGINAL GENERATION LIVE 於2006年8月11日舉行。紀念系列15周年特別演唱會。 スーパーロボット大戦感謝祭2008 於2008年4月19日舉行。發表了《超級機器人大戰Z》。 スパロボZ 〜真夜中の宴〜 於2008年6月28日舉行。播放了「超級機器人大戰感謝祭2008」的情況。 真夏のスパロボトークキャラバン 於2008年7月20日~2008年8月9日舉行。於日本全國8個地方舉行的有關的《超級機器人大戰Z》談話活動 。 無限のフロンティアEXCEED×うますぎWAVE 〜無限の宴〜 於2010年2月28日舉行。紀念《無限邊疆EXCEED 超級機器人大戰OG SAGA》的發售,也進行了「スパロボOGラジオ うますぎWAVE」的公開錄音。 生ネタバレ!? インスペクター 於2011年2月27日舉行。有關TV動畫《超級機器人大戰OG -The Inspector-》的談話活動。 スーパーロボット大戦20周年記念「鋼の魂祭」 於2012年3月18日舉行。紀念系列20周年的活動。 日本国外 由於版權作品的版權持有者把海外版權給了其他公司,故以往只有原創作品才能在海外發售。。當中2部是Game Boy Advance、1部是任天堂DS。3部都是在北美發售(發行商是アトラス)。至2016年《超級機器人大戰OG THE MOON DWELLERS》開始推出亞洲向版本,包括了中、英、韓三種語言。而2017年更推出第一部亞洲向版本的版權作品機戰《超級機器人大戰V》。 2006年發售 Super Robot Taisen:
中川翔子(2007年) T.B.R. 為了補足製作人寺田貴信更新官方部落格的頻度不足,而在2006年被選為公式部落格執筆人的2位女性聲優。也是「」的主持人。當初兩人都對超級機器人大戰一無所知,但現在已經成為各種機戰活動的參演常客,甚至在《超級機器人大戰Z》和《第2次超級機器人大戰OG》聲演原創角色(相澤舞:《Z》梅兒·彼特()、《OG》澤阿月()/齊藤梨繪:《Z》、《OG》)。T.B.R.的全寫是「Terada Blog Resque」()。 相澤舞 齊藤梨繪 活動 不定期進行的感謝活動。舉辦時期沒有特別規定,通常在新作發售前舉辦。 スーパーロボット大戦大感謝祭 激闘!真夏のスパロボ伝説 於1999年8月20日舉行。發表了《超級機器人大戰α》。 スーパーロボット大戦感謝祭2002 〜生誕より10年+α。そして次なる戦いへ。 於2002年11月30日舉行。發表了《第2超級機器人大戰α》。 スーパーロボット大戦感謝祭2005 〜1,000万本の感謝をこめて 於2005年2月12日舉行。發表了《第3次超級機器人大戰α 終焉之銀河》和OVA《超級機器人大戰ORIGINAL GENERATION THE ANIMATION》。 スパロボ15周年記念「鋼のOG祭り」 於2006年4月22日舉行。發表了《超級機器人大戰OG ORIGINAL GENERATIONS》和TV動畫《超級機器人大戰OG -Divine Wars-》。 スーパーロボット大戦OGトークライブ 〜秘密の宴〜 於2006年7月22日舉行。在小規模的會場中舉行的有關《超級機器人大戰OG ORIGINAL GENERATIONS》的談話活動 。 スパロボ15周年記念ORIGINAL GENERATION LIVE 於2006年8月11日舉行。紀念系列15周年特別演唱會。 スーパーロボット大戦感謝祭2008 於2008年4月19日舉行。發表了《超級機器人大戰Z》。 スパロボZ 〜真夜中の宴〜 於2008年6月28日舉行。播放了「超級機器人大戰感謝祭2008」的情況。 真夏のスパロボトークキャラバン 於2008年7月20日~2008年8月9日舉行。於日本全國8個地方舉行的有關的《超級機器人大戰Z》談話活動 。 無限のフロンティアEXCEED×うますぎWAVE 〜無限の宴〜 於2010年2月28日舉行。紀念《無限邊疆EXCEED 超級機器人大戰OG SAGA》的發售,也進行了「スパロボOGラジオ うますぎWAVE」的公開錄音。 生ネタバレ!? インスペクター 於2011年2月27日舉行。有關TV動畫《超級機器人大戰OG -The Inspector-》的談話活動。 スーパーロボット大戦20周年記念「鋼の魂祭」 於2012年3月18日舉行。紀念系列20周年的活動。 日本国外 由於版權作品的版權持有者把海外版權給了其他公司,故以往只有原創作品才能在海外發售。。當中2部是Game Boy
现存的的3种海牛在其栖息地皆已濒临灭绝。会捕食海牛的动物很少(有鲨鱼,鳄鱼等),而且被捕食的量通常也很少,不会对海牛种群的生存构成很大的威胁。真正威胁海牛生存的是海牛栖息地的人类活动。海牛移动缓慢,好奇心强,经常发生与海岸居民和游客的摩托艇相撞,被螺旋桨搅伤甚至死亡的事件。由于海牛听觉系统的特点,它们能识别的声音频率比一般的船只发出的频率要高,因此对于周围船发出的声音不敏感,无法及时躲避。有的海牛被人发现身上有多达50道船螺旋桨造成的伤痕,这些创伤有可能导致感染,以致死亡 。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人员称,尽管在佛罗里达飓风、低温、赤潮等各种因素都在威胁着海牛的生命,但近海沿岸的船只相比对海牛的影响最大,造成了逾1/4的海牛死亡事故。 另外,捕漁時用的器具如魚勾和魚絲都會對海牛造成傷害,吞下的魚絲可能會堵塞海牛的消化系統,最終導致死亡。人類的捕殺也是导致海牛数量下降的因素,由於海牛體內含有豐富的脂肪,加上其肉可作食糧,因此曾被大量獵捕,現在仍有部分地區在市場上販售海牛肉。 發電廠附近的水域常因電廠排出的高溫冷卻水而導致溫度上升,而由於海牛會游到暖水帶避寒,發電廠附近的海域常常可見而成群結隊的海牛,有時可達數百頭以上。海牛漸漸依賴這些人造的暖水帶,冬天不再移居到暖和的熱带海洋。近年來美國有多所發電廠關閉,美國的有關組織正嘗試為海牛維持海水的溫度。 相关条目 濒危物种列表 参考文献 其它參考書目 Pieter A. Folken, Randall R. Reeves, etc. / illustrated by Pieter A. Folkens, 《Guide to MARINE MAMMALS of the World》,Alfred A. Knopf, 2002: p474-477. ISBN 978-0-375-41141-0 John E. Reynold III and James A. Powell, 《Manatees(Trichechus manatus, T. senegalensis, and T.
senegalensis, and T. inunguis)》, edit by William F. Perrin, Bernd Würsig, etc. 《Encyclopedia of marine mammals》, Academic Press, 2002: p709-720. ISBN 978-0-12-551340-1 David K. Caldwell, 《Manatees - Trichechus manatus Linnaeus, 1758; Trichechus senegalensis Link, 1795 and Trichechus inunguis(Natterer,
電腦架構
大型计算机采用单层系统取得了可观的成功。实现单层体系结构的基于DOS和早期的Microsoft
參考資料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台湾官方網站 官方策略指南 Windows遊戲 31 2002年电子游戏 MacOS遊戲 Mac OS遊戲 电子竞技游戏 后传电子游戏 有资料片的游戏 即時戰略遊戲 官方简体中文化游戏
官方策略指南 Windows遊戲 31 2002年电子游戏 MacOS遊戲 Mac OS遊戲 电子竞技游戏 后传电子游戏 有资料片的游戏 即時戰略遊戲 官方简体中文化游戏
螺旋模型 混沌模型 敏捷软件开发 归纳与总结 参考文献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三版,吳仁和、林信惠 著,智勝出版社 外部链接 在c2.com上的讨论 软件工程
實作(Implementation) 整合與測試(Integration) 移交與維護(Maintenance) 缺點 在專案製作的過程需要製作大量的技術文件,在做專案時可能會較為費時。 参见 项目生命周期 螺旋模型
該彗星於2002年3月18日過近日點,最亮時亮度約3.5等,為1997年來最亮的彗星;後經觀測計算得出該彗星公轉週期為366.51年。據史載,在1661年2月上旬的夜空,曾出現一顆異常壯觀的彗星,有學者認為這是池谷-張彗星的上一次回歸,其後並得到證實。 江蘇「吳江縣志」卷十五載 「星:順治十八年正月初四(1661年2月2日)夜,彗星見東南,指西北」 江蘇「璜涇志稿」第七卷記錄 「星;世祖順治十八年正月初八(1661年2月6日),彗星見,自東南掃至西北」 日本東亞天文學會的中野主一最初認為,它上一次回歸可能於1532年發生,及後否定這個說法,改為支持1661年的觀點。除中國的記錄之外,波蘭天文學家赫維留(Johannes Hevelius)也曾對1661年出現的光亮彗星作記錄。由於該彗星受到天體引力的攝動,其公轉週期也從341年變為現時的367年。該彗星得到週期彗星編號“153P”,成為擁有正式編號的週期彗星(见周期彗星列表)中,唯一一顆公轉週期超過200年的彗星。 外部連結 每日一天文圖介紹2002年2月21日、2002年4月4日
Hevelius)也曾對1661年出現的光亮彗星作記錄。由於該彗星受到天體引力的攝動,其公轉週期也從341年變為現時的367年。該彗星得到週期彗星編號“153P”,成為擁有正式編號的週期彗星(见周期彗星列表)中,唯一一顆公轉週期超過200年的彗星。 外部連結 每日一天文圖介紹2002年2月21日、2002年4月4日 池谷-张彗星发现專題 ,周興明絲路天文網站 Comet Ikeya-Zhang Photo Gallery
《华沙公约》()是一个1929年在波蘭华沙签署的交通运输领域国际公约,全称《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公约的保存人是波兰外交部。 内容 公约(第二章)规范了各种运输凭证的使用方法,包括: 客票; 行李票; 航空货运单。 公约(第三章)规定了承运人的责任,包括 在航空器上或上下过程中发生的旅客死亡、受伤;
航空货运单。 公约(第三章)规定了承运人的责任,包括 在航空器上或上下过程中发生的旅客死亡、受伤; 在航空运输期间发生的已登记的行李货物的毁灭、遗失或损坏; 在航空运输期间旅客、行李货物因延迟而造成的损失。 海牙议定书 海牙议定书全称《修改1929年10月12日在华沙签订的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的议定书》,于1955年在海牙签署,对原公约做了修改。 议定书重新定义了国际运输的概念,并修改了公约包括适用范围、运输凭证、承运人的责任等诸多细节。
象山 (苗栗縣),台灣苗栗縣八卦力山系的一座山峰,位於三灣鄉、獅潭鄉、南庄鄉交界處。 象山 (九龍),香港九龍的一個山丘。 象山 (大嶼山),香港大嶼山的一個小山丘。 象山 (象山县),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县北的一座山脉,形如伏象,县以山名。
(象山县),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县北的一座山脉,形如伏象,县以山名。 象山 (安江省),越南安江省的一座山峰。 象鼻山 (香港),又名「象山」,香港新界荃灣的一個小山丘。 象鼻山,別称「象山」,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象山区内,是桂林市的城徽。有象山公园。 其他 象山集團,台灣的一個企業集團。
重量级 Cleanroom ISO 12207,软件生命周期过程 ISO 9000 and ISO 9001 RUP 过程评价框架 CMM and CMMI ISO 15504(SPICE) 系统平台 平台结合了计算机的硬件和操作系统。平台变得越来越强大和廉价的同时,操作和工具被更广泛地使用。 BREW 克雷超级计算机 DEC微型计算机 IBM大型机 Linux PC Mac OS和Mac OS X PC Microsoft .NET 网络软件平台 Palm OS PDA Sun工作站 Windows PC(Wintel) 其他應用 通訊 结对编程 代码重构 Software inspections/代码审查 代码复用 系統整合() 團隊合作 軟體驗證及確認 其他工具 決策表 軟件特色 Story 用例 電腦科學主題 排序算法 編譯器理論 數學主題 離散數學(Discrete mathematics)是軟件工程學的重要基石。 集合 其他 統計學 生命週期的階段 社群主題 先驅者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專業組織 British Computer Society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IEEE Computer Society Professionalism SE Code of Ethics Professional licensing in Texas Education CCSE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一般組織 IEEE Software Engineering Standards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ISO 政府組織 European Software Institute
SQL 图形用户界面 程序设计工具 配置管理和源码管理 并行版本系统 编译 修订控制系统 编辑器 程序编辑器(另见:IDE) 文字编辑器 文字处理器 库 软件部件 设计语言 统一建模语言 模式,一些通用的编程以及项目管理的技术 反模式 设计模式 软件开发过程和方法 (电脑科学) 敏捷软件开发 敏捷软件开发 Crystal 极限编程 精益软件开发 Scrum (in management) 重量级 Cleanroom ISO 12207,软件生命周期过程 ISO 9000 and ISO 9001 RUP 过程评价框架 CMM and CMMI ISO 15504(SPICE) 系统平台 平台结合了计算机的硬件和操作系统。平台变得越来越强大和廉价的同时,操作和工具被更广泛地使用。 BREW 克雷超级计算机 DEC微型计算机 IBM大型机 Linux PC Mac OS和Mac OS X PC Microsoft .NET 网络软件平台 Palm OS PDA Sun工作站 Windows PC(Wintel) 其他應用 通訊 结对编程 代码重构 Software inspections/代码审查 代码复用 系統整合() 團隊合作 軟體驗證及確認 其他工具 決策表 軟件特色 Story 用例 電腦科學主題 排序算法 編譯器理論 數學主題 離散數學(Discrete mathematics)是軟件工程學的重要基石。 集合 其他 統計學 生命週期的階段 社群主題 先驅者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專業組織 British Computer Society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IEEE Computer Society Professionalism SE Code of Ethics Professional licensing in Texas Education CCSE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一般組織 IEEE Software Engineering Standards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ISO 政府組織 European Software Institute Software
到步骤1(基本流) 后置条件 后置条件部分总结了在场景结束后事务的状态。 业务规则 业务规则是一些成文的或未成文的规则,对于用例来说它决定了一个组织是如何执行业务的。业务规则是一个特殊种类的假定。它可能适用于某一个用例或者整个用例,甚至整个业务。 特别要求 说明对于本用例的非功能性要求,典型的是并发情况下的响应时间要求,还有易用性要求等等 用例的效益 用例是一个较新的,比较敏捷的捕获软件需求的形式。用例经常和大的,统一的文档形成对比。这些大文档想要在新系统开始构成前,完整的表达出所有可能的需求,但这种做法通常都是失败的。 用例的几点优势: 用例已经证实更容易被业务用户理解,因此它也是开发人员和最终用户的很好的沟通桥梁。 用例对于确定范围很有用。用例使分阶段交付从而一步步完成项目变得容易;它们能够在优先度变化时相对较容易的添加或从软件项目移去。 用例可跟踪。 用例能够作为估计,制定进度和验证成果的基础。 用例防止了不成熟的设计。 用例不使用特定语言。 用例允许我们去讲故事。能够容易的采用将需求转换为故事或场景这一具体的方法来描述用例。 用例在项目中可复用。用例在每一次迭代中都能进一步演化,用例可以用于捕获需求,成为程序员的开发依据,发展为测试用例,到最后成为用户手册。 用例与用户和系统交互相关。它们使软件开发者在开发之前或当中就能够开始用户接口设计。 用例将需求置于上下文中,它们能够清楚地描述业务活动间的关系。 用例的局限性 用例不是没有局限性: 用例在捕获系统功能需求上表现很优秀,但是它们并不适合方便的捕获非功能性需求,需要其它的方法去捕获非功能性需求。 用例模板不能自动保证清晰。清晰要依靠书写者的技巧。 用例并不像支持者说的那样易于理解。There is a learning curve involved in learning to interpret
policy,因为它简化了需求的描 述,避免了对功能如何实现做出假设的陷阱。 用例应该: 描述了满足业务目标的业务活动 没有涉及特定的实现语言 要求合适的细节级别 足够短,使得在一次发布中能够被一个软件开发人员实现 用例图 用例图并不是画成了图形的用例。用例图包含一组用例。每一用例用椭圆表示,放置在矩形框中;矩形框表示整个系统。矩形框外画如图所示的小人,表示参与者。参与者不一定是人,可以是其他软件、硬件等等。某一参与者与某一用例用线连起来,表示该参与者和该用例有交互。 许多人通过UML认识了用例,UML定义为展现用例的图形符号。UML并没有为描述用例定义书写格式的标准,因此许多人误认为这些图形符号就是用例本身;然而,图形符号只能给出最简单的一个或一组用例的概要。 UML是用例图形符号最流行的标准。但是,还有一些其它的可选择的标准。 书写用例 细度 Alistair Cockburn在编写有效用例一书中确定了三种书写用例的细度。 摘要 摘要用例有很少的句子组成来总结的用例。它十分适合在电子表格中计划软件开发。一个摘要用例能够简单插入电子表格的单元格中并且用表格中的其它列记述业务优先级,技术复杂度,版本号等。 非正式 一个非正式的用例由文本段落组成,包括了上面提到的那些列,用总结或故事的形式详细的描述了用例。 完整正式 一个完整正式或者复杂的用例是一个以包含了不同部分的长模板为基础的正规的文档。该用例在下面的用例模板部分进行讨论。 适当使用 一些软件开发方法学只需要非正式的用例来定义需求。然而,开发方法学需要完整正式或详细的用例来定义需求。较大且较复杂的项目更需要使用完整正式的用例。 用例模板 编写详细的或完整的用例,尚无通用的模板()。现在存在很多相互竞争的模板。同时,程序员们也被鼓励用那些适合于他们的工作或者他们所做项目的模板,相对于某个指定模板的细节来说,项目的标准化要重要的多,但是这些模板的关键部分都是大体相同的,所以,虽然在某些术语上或者其他一些方面上存在不同,但是这些用例从本质上来说,是大同小异的。 典型部分包括: 用例名称 角色 描述 前置条件 事件流 基本流 备选流 后置条件 扩展点 业务规则 特别要求 迭代 不同的模板经常有其它部分,如,假设,异常流,建议,技术要求。也会有行业细节部分。 用例名称 用例名称为用例提供了一个唯一标识。它要用动/宾格式书写,并且要充分,达到最终用户能够明白用例中描述的是什么。 迭代 迭代部分通常需要告知读者用例完成的阶段。最初,为业务分析和确定范围的用例和用于软件开发的用例肯定会有许多不同。老版本的用例可能还在当前文档中,因为它们对不同的用户群可能会有价值。 描述 描述部分用于在主体完成之前捕获基本场景。它提供了快速的总结,避免了读者浏览全部内容,能够很快的理解该用例的用途。 前置条件 前置条件部分用来表达当用户开始用例时某些条件必须为真。但是它们不是启动用例的触发器。 基本流 最低限度,每一个用例都需要描述一个主场景或者典型事件流。主事件流一般是一组有编号的步骤,如: 系统提示用户登录。 用户输入他的名字和密码。 系统验证用户信息。 系统使该用户登录入系统 ……其他 备选流 用例可能包含第二条路径,或者和主题不同的备选场景。异常或当出错时会发生什么事情也需要描述出来,这种描述可以在备选路径中或者在它本身的部分。备选路径使用基本事件流中的序号来标示在哪一点上同基本场景不同,并且如果合适它从哪一点回到基本场景中。目的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信息。 备选流的例子: 系统识别用户机器上的cookie 到步骤4(基本流)
海运 上海港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2008年,其港口货物吞吐量为5億8170万吨。同时,其亦是仅次于新加坡的世界第二大集装箱港口,2008年全年吞吐量为2,801万标准集装箱。 上海历来是中国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从上海港出发的客货轮,出海可抵世界上400多个港口。由于乘船旅行速度太慢,目前除公平路码头尚有四天一班往大连的车客渡航线外,其余沿海沿江的长途航线均已停航。 上海港2005年的貨物总吞吐量达到4.43亿吨,成为世界第一大货港。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2005年12月10日正式开港,标志着上海正向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大踏步地前进。 公共交通 上海建有发达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上海公共汽车线路达1350条,营运车辆1.8万多辆,日均客运量约780万人次,承担着55%的市域公共客运量,是世界上公车线路最多的城市之一。出租车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轨道交通拥有全国最长里程的线路网,目前有16条地铁及轻轨线路和1条磁悬浮线,营业里程676公里。2010年日均客运量约400万人次,占市域公共客运总量的20%。 另外,上海也拥有大量的出租车在街上服务,其出租车企业达270多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出租汽车近43000辆,旅游包车和租赁车等7000多辆。全行业日均客运量逾300万人次,约占上海客运总量的25%。上海也拥有完善的渡轮,为来往黄浦江或崇明岛的乘客提供服务。 公共汽、电车 1908年3月5日,由英商上海电车有限公司运营的上海第一辆有轨电车,行驶6.04公里,从静安寺开到外洋泾桥上海总会(今广东路外滩),它标志着上海近代公共交通的诞生。论公交线路数量和复杂性,上海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公共交通网络和全世界最高的日公共交通客运量(历史最高客运量曾达到年50多亿人次,被上海人戏称为将全世界人口移动了一次)公交线路总里程和公交车配备总量亦为世界第一。1995年12月,上海公交实施以体制、机制、票制为主要内容的“三制”改革。撤销了公交总公司,将其下辖的13个公司营运企业全部实行独立核算。从1996年元旦起,上海沿用了87年的公交月票被取消,实行了普票。 2001年上海公交又进行了第二轮改革。整个公交行业彻底更改机制,实行股份制。在公交总公司体制下的十几家公司予以资产重组。上海全市公交有1350多条公交线路,并且正以每年新辟、延伸、调整50多条公交线路的记录持续扩充。 延安路中运量公交系统工程于2016年6月25日开工、2017年2月1日试运行。中运量全线采用无轨电车,在主干道路内侧第一根车道使用24小时独立路权,在路口设置了专用信号灯。多数站点设置在道路中央,平均站距730 m。 公交线路编号原则 一位数线路、二位数线路、三位数以1和7打头的线路、隧道线、大桥线,为全程单一票价的日常市区线路。其中6、8、13、14、15、19、20、22、23、24、25、28、71共13条线路上有无轨电车运行。 三位数以2打头的线路为仅在上下高峰时运营的高峰线,部分线路因客流量大已转为日常运营。 三位数以3打头的线路为仅在23:00至5:00间运营的夜宵线。 三位数以4打头的线路曾经是超长高峰线路,目前分配为跨黄浦江运营的线路。 三位数以5,6,7,8打头的线路曾经是中巴线路,目前分配为分段计价的市区线路,部分线路已转为单一票价。 三位数以9打头的线路为公交专线。 长途公路客运 上海目前市内建设有内环线高架、中环线、外环线,接驳高速公路十分便捷。长三角地区高速公路网密布,主要的,北向(江苏方向,北京方向)有:沪宁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南向(浙江方向)有:沪杭高速公路,杭州湾跨海大桥等。主要的长途车站有:上海长途客运总站,上海长途客运南站。有发往除了新疆,西藏,东北地区,西南,西北等之外的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的长途客运班车。公路运输也是连接上海到江苏浙江两省的中小城市、县城的主要运输方式。 轨道交通网络 根据国务院已经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为由铁路、城市轨道、常规公交和辅助公交等构成的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市域线、市区线、局域线等3个层次。 地铁 上海地铁的第一条线路于1995年4月10日正式運營,是继北京地铁、天津地铁建成通车后中國内地投入运营的第三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也是目前中国線路最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截止2015年8月,上海轨道交通线网已开通运营14条线加上有1条磁悬浮线路,内,仅供世博园游客和工作人员搭乘的近期及远期规划则达到510公里和970公里。2008年全网年客运量达11.22亿人次,目前,上海地铁日均客流达550万人次。 2010年8月16日,上海地铁全路网客流再创新高,达到673.5万人次,较上一记录微幅上升。其中换乘客流达到246.9万人次,超过总客流量的36%。这是上海轨道交通全网络当年第16次创下客流新高,也是网络化运营以来第29次刷新单日最高客运量。目前,上海轨道交通的总长超过676公里,位居世界第一;日客流量最高达1329.4万人次。 金山铁路 有轨电车 磁悬浮 浦东机场捷运 出租车 出租汽车在上海也称之为“差头”,经营出租汽车的公司主要有大众、强生、锦江、海博等,其价格由政府统一制定,目前市域出租汽车费用为: 区域出租车的收费标准与市域出租车有别,由各区政府制定。 上海出租汽车价格经过数次调整: 由于国际油价普遍上扬,上海市区顶灯出租车从2006年6月1日起全面调整为:起步价:11元3千米,超过3千米以2.1元/千米加价;晚间23:00至次日5:00期间,起步价调整为:14元3千米,与白天相比价格上涨30%。郊区有所不同,起步价为9元3千米,加价相同,也为超过3千米以2.1元/千米加价。由于大多数公交车和轨道交通在晚间大部分都不运行,故在晚间出租车仍然是市民出行的选择。 2009年10月9日下午,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联合发布消息,经市政府同意,决定自10月11日起再次实施出租汽车运价油价联动,调整出租汽车的运价。具体调整后的运价标准为:市区出租汽车、小型客车起租费由11元调整为12元,超起租里程的单价由每公里2.10元调整为2.40元;中型客车的起租费由16元调整为17元,超起租里程的单价由每公里2.10元调整为2.40元;区域性出租汽车起租费由9元调整为10元,超起租里程的单价由每公里2.10元调整为2.40元。其他计费规定不做调整。之后费用又进行了调整,其中市区出租汽车、小型客车起租费由12元调整为13元;区域性出租汽车起租费由10元调整为11元。 2015年9月30日,上海市政府发布消息,自2015年10月8日起调整出租车收费标准,其中市域出租车起步费由13元调整为14元,途安车型起步费则调整为16元;超起租里程单价由2.40元调整为2.50元;超运距加价距离由10公里起调整为15公里起,低速等候费由每5分钟计收一公里单价调整为每4分钟计收一公里单价。夜间加价标准则维持不变。同时,燃油附加费也将取消。出租车计价器调整工作自10月8日起启动,自11月1日起,新的收费标准正式施行,而在11月16日,区域性出租车的燃油附加费将被取消。 轮渡 原来位于外滩的十六铺码头也仅有发往南通、定海和普陀山等临近地区的船班,2005年12月2日凌晨1时,十六铺码头的两幢大楼爆破成功,走过140餘年時光的上海十六铺客运码头告别了历史舞台,未来,十六铺码头作为水上旅游中心使用。 上海市内黄浦江两岸共有21条客渡和4条车渡,去崇明岛之前,要分清上船地点,而去长兴、横沙岛则都只能在吴淞码头上船。另外,上海还有去韩国仁川、釜山,日本大阪、神户的国际客运游船,在外高桥码头上船。 上海公共交通卡与优惠 上海公共交通卡(交通一卡通)是上海市政府的一项实事工程,其目标是覆盖全上海的各类交通系统(公交、轨道交通、出租、轮渡以及磁悬浮列车),上海也是首个使用IC卡覆盖全市交通领域的中国大陆城市。 上海都市旅游卡是由上海公共交通卡公司推出的多功能小额支付卡,于上海公交系统内视同上海公共交通卡受理。 持卡优惠 公交:在乘坐公交或轨道交通刷卡后120分钟内换乘公交或轨道交通的,优惠1元;但轨道交通换乘轨道交通和磁浮线、旅游线、机场线以及部分社区巴士不参与优惠。公交换乘轨道交通,以轨道交通进站时间判断,轨道交通换乘公交,以轨道交通出站时间判断。 轨道交通:当月轨道交通消费满70元,当月剩余时间乘坐轨道交通享受9折优惠;如果符合公交换乘优惠条件,可以叠加享受,叠加程序为先优惠1元,再将优惠后的价格打9折。此外,在上海火车站和虹桥2号航站楼站可以享受出站换乘、里程连续计算的政策。 轮渡:在一个日历月内,以60次为周期,后40次8折优惠,即第1~20次原价,第21~60次8折优惠,第61~80次原价,第81~120次8折优惠;乘坐空调船时次数累计,但不能享受优惠。 磁浮:使用公共交通卡乘坐磁浮列车享受普通舱40元的优惠票价。 P+R停车换乘:自2009年7月21日起,轨道交通锦江乐园站和淞虹路站加入上海“P+R”停车换乘试点,自驾车的市民在每天的5:30至23:30时段内,使用公共交通卡刷卡进入两站的停车楼,并用该卡换乘轨道交通,即可享受停车收费优惠。试行收费标准为在换乘服务时段内按次收费,每次人民币10元。 其他优惠 70岁以上的上海市民可以在非高峰时段凭借“社会保障卡”免费乘车。自2016年6月26日起,社会保障卡—敬老卡免费乘坐地铁制度将停止实行,70岁以上长者需要另行购票或刷卡乘坐。而自同年7月1日起,由中国太平洋保险推出的纯商业保险产品保通卡正式启用(需每月缴纳保费)。与之前的敬老卡一样,上海市户籍70岁以上的长者凭卡在非高峰时段无限次乘坐上海公共交通,包括除行驶高速公路线路(实行“一人一座”,不允许乘客车厢内站立)、机场线、旅游线及磁浮线外的公交和轨道交通线路。
延安路中运量公交系统工程于2016年6月25日开工、2017年2月1日试运行。中运量全线采用无轨电车,在主干道路内侧第一根车道使用24小时独立路权,在路口设置了专用信号灯。多数站点设置在道路中央,平均站距730 m。 公交线路编号原则 一位数线路、二位数线路、三位数以1和7打头的线路、隧道线、大桥线,为全程单一票价的日常市区线路。其中6、8、13、14、15、19、20、22、23、24、25、28、71共13条线路上有无轨电车运行。 三位数以2打头的线路为仅在上下高峰时运营的高峰线,部分线路因客流量大已转为日常运营。 三位数以3打头的线路为仅在23:00至5:00间运营的夜宵线。 三位数以4打头的线路曾经是超长高峰线路,目前分配为跨黄浦江运营的线路。 三位数以5,6,7,8打头的线路曾经是中巴线路,目前分配为分段计价的市区线路,部分线路已转为单一票价。 三位数以9打头的线路为公交专线。 长途公路客运 上海目前市内建设有内环线高架、中环线、外环线,接驳高速公路十分便捷。长三角地区高速公路网密布,主要的,北向(江苏方向,北京方向)有:沪宁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南向(浙江方向)有:沪杭高速公路,杭州湾跨海大桥等。主要的长途车站有:上海长途客运总站,上海长途客运南站。有发往除了新疆,西藏,东北地区,西南,西北等之外的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的长途客运班车。公路运输也是连接上海到江苏浙江两省的中小城市、县城的主要运输方式。 轨道交通网络 根据国务院已经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为由铁路、城市轨道、常规公交和辅助公交等构成的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市域线、市区线、局域线等3个层次。 地铁 上海地铁的第一条线路于1995年4月10日正式運營,是继北京地铁、天津地铁建成通车后中國内地投入运营的第三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也是目前中国線路最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截止2015年8月,上海轨道交通线网已开通运营14条线加上有1条磁悬浮线路,内,仅供世博园游客和工作人员搭乘的近期及远期规划则达到510公里和970公里。2008年全网年客运量达11.22亿人次,目前,上海地铁日均客流达550万人次。 2010年8月16日,上海地铁全路网客流再创新高,达到673.5万人次,较上一记录微幅上升。其中换乘客流达到246.9万人次,超过总客流量的36%。这是上海轨道交通全网络当年第16次创下客流新高,也是网络化运营以来第29次刷新单日最高客运量。目前,上海轨道交通的总长超过676公里,位居世界第一;日客流量最高达1329.4万人次。 金山铁路 有轨电车 磁悬浮 浦东机场捷运 出租车 出租汽车在上海也称之为“差头”,经营出租汽车的公司主要有大众、强生、锦江、海博等,其价格由政府统一制定,目前市域出租汽车费用为: 区域出租车的收费标准与市域出租车有别,由各区政府制定。 上海出租汽车价格经过数次调整: 由于国际油价普遍上扬,上海市区顶灯出租车从2006年6月1日起全面调整为:起步价:11元3千米,超过3千米以2.1元/千米加价;晚间23:00至次日5:00期间,起步价调整为:14元3千米,与白天相比价格上涨30%。郊区有所不同,起步价为9元3千米,加价相同,也为超过3千米以2.1元/千米加价。由于大多数公交车和轨道交通在晚间大部分都不运行,故在晚间出租车仍然是市民出行的选择。 2009年10月9日下午,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联合发布消息,经市政府同意,决定自10月11日起再次实施出租汽车运价油价联动,调整出租汽车的运价。具体调整后的运价标准为:市区出租汽车、小型客车起租费由11元调整为12元,超起租里程的单价由每公里2.10元调整为2.40元;中型客车的起租费由16元调整为17元,超起租里程的单价由每公里2.10元调整为2.40元;区域性出租汽车起租费由9元调整为10元,超起租里程的单价由每公里2.10元调整为2.40元。其他计费规定不做调整。之后费用又进行了调整,其中市区出租汽车、小型客车起租费由12元调整为13元;区域性出租汽车起租费由10元调整为11元。 2015年9月30日,上海市政府发布消息,自2015年10月8日起调整出租车收费标准,其中市域出租车起步费由13元调整为14元,途安车型起步费则调整为16元;超起租里程单价由2.40元调整为2.50元;超运距加价距离由10公里起调整为15公里起,低速等候费由每5分钟计收一公里单价调整为每4分钟计收一公里单价。夜间加价标准则维持不变。同时,燃油附加费也将取消。出租车计价器调整工作自10月8日起启动,自11月1日起,新的收费标准正式施行,而在11月16日,区域性出租车的燃油附加费将被取消。 轮渡 原来位于外滩的十六铺码头也仅有发往南通、定海和普陀山等临近地区的船班,2005年12月2日凌晨1时,十六铺码头的两幢大楼爆破成功,走过140餘年時光的上海十六铺客运码头告别了历史舞台,未来,十六铺码头作为水上旅游中心使用。 上海市内黄浦江两岸共有21条客渡和4条车渡,去崇明岛之前,要分清上船地点,而去长兴、横沙岛则都只能在吴淞码头上船。另外,上海还有去韩国仁川、釜山,日本大阪、神户的国际客运游船,在外高桥码头上船。 上海公共交通卡与优惠 上海公共交通卡(交通一卡通)是上海市政府的一项实事工程,其目标是覆盖全上海的各类交通系统(公交、轨道交通、出租、轮渡以及磁悬浮列车),上海也是首个使用IC卡覆盖全市交通领域的中国大陆城市。 上海都市旅游卡是由上海公共交通卡公司推出的多功能小额支付卡,于上海公交系统内视同上海公共交通卡受理。 持卡优惠 公交:在乘坐公交或轨道交通刷卡后120分钟内换乘公交或轨道交通的,优惠1元;但轨道交通换乘轨道交通和磁浮线、旅游线、机场线以及部分社区巴士不参与优惠。公交换乘轨道交通,以轨道交通进站时间判断,轨道交通换乘公交,以轨道交通出站时间判断。 轨道交通:当月轨道交通消费满70元,当月剩余时间乘坐轨道交通享受9折优惠;如果符合公交换乘优惠条件,可以叠加享受,叠加程序为先优惠1元,再将优惠后的价格打9折。此外,在上海火车站和虹桥2号航站楼站可以享受出站换乘、里程连续计算的政策。 轮渡:在一个日历月内,以60次为周期,后40次8折优惠,即第1~20次原价,第21~60次8折优惠,第61~80次原价,第81~120次8折优惠;乘坐空调船时次数累计,但不能享受优惠。 磁浮:使用公共交通卡乘坐磁浮列车享受普通舱40元的优惠票价。 P+R停车换乘:自2009年7月21日起,轨道交通锦江乐园站和淞虹路站加入上海“P+R”停车换乘试点,自驾车的市民在每天的5:30至23:30时段内,使用公共交通卡刷卡进入两站的停车楼,并用该卡换乘轨道交通,即可享受停车收费优惠。试行收费标准为在换乘服务时段内按次收费,每次人民币10元。 其他优惠 70岁以上的上海市民可以在非高峰时段凭借“社会保障卡”免费乘车。自2016年6月26日起,社会保障卡—敬老卡免费乘坐地铁制度将停止实行,70岁以上长者需要另行购票或刷卡乘坐。而自同年7月1日起,由中国太平洋保险推出的纯商业保险产品保通卡正式启用(需每月缴纳保费)。与之前的敬老卡一样,上海市户籍70岁以上的长者凭卡在非高峰时段无限次乘坐上海公共交通,包括除行驶高速公路线路(实行“一人一座”,不允许乘客车厢内站立)、机场线、旅游线及磁浮线外的公交和轨道交通线路。 人行天橋 上海歷史上先后有过近百座天桥,不超过10%的天桥被拆除,如南京路西藏路天桥、四平路大连路天桥、武宁路东新路天桥、西藏路延安路天桥、提篮桥立交桥、南京西路石门路立交桥、海宁路四川北路天桥等均已被拆除。
《切韵》音系到韵图音系的变化有: 硬齶咝音与卷舌咝音合流。 俟母与崇母合流。 硬齶鼻音日母也变成卷舌音,但不与任何音合流,而是变成。 云母的硬齶变体与以母合流为喻母。 重唇音分化出轻唇音,尤其是有前且圆唇的元音时容易轻唇化(如+后元音,或前圆唇元音)。不过现代闽语保留了重唇音读法,现代客家话部分常用词仍保留重唇音。 浊阻碍音产生气声(吴语保留)。 只有吴语和老湘语保留清浊对立。闽语知组仍读作齿音,其他地方方言的都基本与照组合流。南方方言中它们还和精组合流。现代官话的齶音来自精组和见组的齶化变体,是相当晚近的变化,和早时的硬齶音无关。 韵母 研究中古汉语韵母最基本的材料是《切韵》,其次是韵图,由于对《切韵》是否反映实际语音、是否反映一时一地的语音,韵图的等多大程度反映了主元音的差别、多大程度反映了介音的差别等基本问题的理解有分歧,学者对中古汉语的拟音不完全一致,有时韵母归类也有细微差别。普遍认为韵图的合口字有类似u的介音。又由于《切韵》三等字的反切上字自成一套,和其他等不同,因此普遍认为三等字有类似i的介音。有些学者(如高本汉、王力)认为四等字也有介音,有些学者(如潘悟云、郑张尚芳)认为二等字也有介音。 中古汉语的韵尾也没有上古汉语可能有的辅音丛和浊塞音,但仍比现代普通话丰富,有-i、-u、-m、-n、-ŋ、-p、-t、-k等八个。其中-t在一些方言是-r,而-k在一些方言弱化为-ɣ。 过去认为中古汉语有十幾个元音,现在一些研究则认为有6至7个,分歧在于来自上古汉语相同韵部的不同等的元音是否相同。但即使认为这类元音不同的学者也承认这类元音非常接近,诗歌中也常通押。 声调 中古汉语四声最早在约公元500年由沈约提出。《切韵》用四声调来编排汉字,分别称作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其中入声就是韵尾收-p、-t、-k的字,部位与鼻音韵尾相对应,但其他声调由于缺乏资料,很难重构出准确调值。 平声字数最多,《切韵》平声分上下两卷,其他三声都只有一卷。 汉语文献已知最早对声调的描述来自宋朝所引9世纪初的唐末《元和韵谱》:“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也有学者据此认为平声是平调,上声是高调或升调。 现代汉语方言的四声之间差异极大,以至于根本不可能构拟中古声调。 中古汉语的声调系统和相邻的东南亚语言联盟语言—原始苗瑶语、原始壯傣語和古越南语—很像,它们没有一个和汉语有亲缘关系。而且,早期借词展示不同语言间调类的对应相当严密。1954年,奥德里库尔发现越南语的上声和去声对应其他无声调南亚语系语言的和韵尾。因此他认为原始南亚语没有声调,越南语后来出現的声调因这些辅音脱落而形成,过程称为声调形成(Tonogenesis)。他藉此假设中古汉语等其他语言的声调也有相似起源。其他学者也根据转写和借词证据得出相似结论,并据此认为上古汉语无声调。 在公元后第一个千年结束时,中古汉语和东南亚语言调类音域分裂。全浊声母上声变得与去声相似,晚唐时各调都依声母清浊分裂为阴调和阳调,形成“四声八调”格局。大多数方言(除吴语、老湘语和部分赣语)的全浊声母消失后,这区别就成了音位,使声调由4种变8种;粤语全數保留了,还分化出上下陰入,不过其他大多数方言都沒這麼多声调,例如官话方言中阳上声变入去声。接着,绝大多数官话方言中塞音韵尾消失,入声并入其余三声。 语音的发展变化 对中古汉语语音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切韵音展开,但即使在《切韵》产生的年代,各地的口音也不统一。《颜氏家训》说:“南人以钱为涎,以石为射,以贱为羡,以是为舐;北人以庶为戍,以如为儒,以紫为姊,以洽为狎。”证明南北朝时期的南方和北方口音不一样。《切韵》代表的语音系统到中古后期又发生了若干变化。声母方面,幫、滂、並、明分化出非()、敷(可能类似)、奉()、微(),已如前述。另外唐朝后期的译经师用鼻音对译梵语的不送气浊塞音,日本汉音用清音p来读《切韵》的b,而用浊音b来读《切韵》的m,有些学者认为部分汉语方言的鼻音變成了口部音(如今也出现在闽南语)。 韵母系统也发生了变化,总的来说,是相近韵母合并了。《广韵》有些韵注明与其他韵同用,韵图把不同的韵放在同摄同等,都反映了实际语音变化。也有小部分字归类改变,例如白居易《琵琶行》:“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拿有韵的“妇”字押暮韵的“故”字,可见“妇”一类字已经转到暮韵去了。 声调方面,原本全浊音(浊塞音、浊塞擦音和浊擦音)开头的上声字变了去声。韩愈《讳辨》说:“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即是說,韩愈认为“杜”(《切韵》上声)和“度”(《切韵》去声)同音,因为他把“杜”也读成去声。其次是四声根据声母是清辅音还是浊辅音,各分成了两部分。日本安然《悉昙藏》说:“承和之末,正法师来,初习洛阳,中听太原,终学长安。声势大奇,四声之中,各有轻重。” 上古汉语到中古汉语的变化 中古汉语的结构更像大多数现代方言(特别是粤语等较保守的),有多得多的单音节词汇,形态派生极少,开音节有三種声调,包含声母、介音主元音和韵尾的音节结构,声母数量多,以及相对而言少得多的韵尾辅音。不算介音的话,没有复辅音。 上古汉语的结构则显著地不同:没有声调,声母辅音的数量更少,音节首尾都有很多复辅音。形态上的派生系统发达,很可能是屈折语,通过将辅音加到词首或詞尾来派生新词。这套系统和构拟的原始汉藏语很相似,和古典藏语等也能互相对应;也和现代高棉语等保守的南亚语系语言的系统相似。 中古汉语到现代方言的变化主要是元音辅音数量减少、声调调类增加(泛东亚调域分离使每个声调都依声母是否全浊分化为阴调和阳调)。总体上,可行音节数减到很少。现代标准汉语大约只有1300種可行音节,许多其他汉语方言甚至更少(如现代上海话大约只有700種)。这变化的使官话的双音节复合词激增,稳定替换更老的单音节词;现在普通话大多数词汇都已是双音节。 语法 中古汉语的语法材料有非常丰富的文学作品,但其中多数是按照上古汉语的经典著作的语法来写,不能直接反映当时的口语。另一方面,流传或出土的大众题材的作品,例如民歌、小说、变文、曲子词等为研究口语语法提供了材料。中古汉语语法上承上古汉语而有所变革,开了近代汉语语法的先河,如新的被动式、完善的使成式等。 词法 名词 中古汉语仍然是单音节词占优势,中古汉语的名词和上古汉语比起来,除了词义的变迁,上古汉语的词头废弃了(如有),取而代之一套新的词头和词尾。最普遍的词头是阿,其次是老;最普遍的词尾是子,其次是兒、頭。阿可以加在疑问代词誰、人名、亲属称谓、排行、人称代词的前面;老出现比阿晚得多,唐代之前,只有加在姓前的例子。 向者之論,阿誰爲失?——《三國志·蜀志·龐統傳》 忽出喚曰:“阿鼠!”子文不覺應曰:“諾!”——《法苑珠林》(人名) 孝琬呼阿叔。帝怒曰:“誰是爾叔?”——《北史·河間王孝琬傳》(亲属) 阿六,汝生活大可。——《南史·臨川王傳》(排行) 阿你酒能昏亂,喫了多饒啾唧。——王敷《茶酒論》(人称代词)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交短李伏歌行。——白居易《戲贈元九李十二》(姓) 子和兒起初都是实词,后来发展成小称,再后来发展成词尾。子的应用很广泛,人、动植物、无生物都可以用;兒起初只用在小名,后来又可以用在鸟兽名之后。 在馬坊教諸奴子書。——《魏書·温子昇傳》 可憐青雀子,飛來鄴城裏。——《北齊書·神武帝本紀下》 俗謂之嫁茄子。——段成式《酉陽雜俎》 道士脱衣,以刀子削之。——《續玄怪錄·杜子春》 世祖武皇帝……小字龍兒。——《南齊書·武帝紀》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杜甫《水檻遣興》 沔水有物如三四歲小兒……常沒水中,出膝頭,小兒不知,欲取弄戲,便殺人。——《水經注》 前頭看後頭,齊著鐵(金互)鉾。——《梁企喻歌辭》 兩邊角子羊門裏,猶學容兒弄鉢頭。——張祜《容兒鉢頭》 词头和词尾在汉语方言裡发展不平衡,现代南方方言使用词头阿明显多于北方方言;北方方言的词尾兒很发达,吴语、粵語大多-{只}-用词尾子,不用兒,客家话方言则-{只}-用词尾兒,不用子。 代词 中古的人称代词比上古汉语有很大的变化,第一人称除了继承自上古的我,还有儂;第二人称是由爾发展成的你;第三人称南北朝多用伊,后来又用渠,到了唐朝,又出现了他。 指示代词南北朝出现了一个爾字,通常用于远指。爾还可以解作“这样”的意思,一直沿用到唐代。 爾時話已神悟,自參上流。——《世說新語·言語》 汝等不應爾。——《南史·裴邃傳》 到了唐朝,用于近指的這代替了上古的此,字又作者、遮。 牟尼這日發慈言。——《維摩詰經菩薩品變文》 細想從來,斷腸多處,不與者番同。——晏幾道《少年遊》 待我遮裏兵纔動,先使人將文字與番人。——《揮塵錄餘話》 疑问代词方面,问物的南北朝有底字,到了唐朝,又出现了什麽,又合音作甚。问情状唐和五代只用爭字。问人用誰,问地点用何處,反诘、反問用那。那是“奈何”的合音,东汉已经出现了,唐代用得更普遍。 陶冶性靈有底物?新詩改罷自長吟。——杜甫《解悶之七》 韓愈問牛僧孺:“且以拍板爲什麼?”——《唐摭言》 耶孃甚處傳書覓?——《敦煌零拾·雀踏枝》 老去爭由我?愁來欲泥誰?——白居易《新秋》 在下那得有此才?——《北史·高聰傳》 動詞 動詞的形尾著、了已經虛化,在唐代,著字附著在動詞後面表示靜止的狀態,如王建《北邙詩》:“堆著黃金無處買。”了字附著在動詞短語後面表示“完畢”的意思,這在晉代就出現了。 珍又每見根書符了。——葛洪《神仙傳·劉根》 但得上馬了,一去頭不回。——曹鄴《去不返》
在下那得有此才?——《北史·高聰傳》 動詞 動詞的形尾著、了已經虛化,在唐代,著字附著在動詞後面表示靜止的狀態,如王建《北邙詩》:“堆著黃金無處買。”了字附著在動詞短語後面表示“完畢”的意思,這在晉代就出現了。 珍又每見根書符了。——葛洪《神仙傳·劉根》 但得上馬了,一去頭不回。——曹鄴《去不返》 到了五代,了就可以作為真正的形尾,表示完成了。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李煜《烏夜啼》 上古漢語的判斷句不需要繫詞,到了漢朝,指示代詞是發展成繫詞,到了中古漢語,繫詞是普遍使用,取代了上古漢語的判斷句式。 張玄中、顧較是顧和中外孫。——《世說新語·言語》 孔老釋迦,皆是至聖。——唐《原人論》 余亦不是仵加之子,亦不是避難之人。——《伍子胥變文》 在能愿動詞方面,產生了附著在動詞後面表示可能性的得。 無雙若認得,必開簾子。——薛調《無雙傳》 我兒若修得倉全,豈不是于家了事?——《舜子變文》 副詞 中古漢語表示勸阻時,除了用上古漢語的毋(無)、勿外,也用由代詞變來的莫,莫在唐詩最為常見。 今日樂相樂,別後莫相忘。——曹植《怨歌行》 當杯已入手,歌妓莫停聲。——孟浩然《晚春》 語氣詞 中古漢語可用來字煞尾表示過去,如 天錫心甚悔來。——《世說新語·賞譽下》 君卿指賊而罵曰:“老賊吃虎膽來,敢偷我物!”——張鷟《朝野僉載·堯君卿》 又是非問不用上古漢語的乎、與,而用否定詞變來的無,無後來又寫作麼,麼即是嗎的前身。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白居易《問劉十九》 更作三年計,三年身健無?——白居易《歸來二周歲》 眾中遺卻金釵子,拾得從他要贖麼?——王建《宮詞》 不知陶靖節,還動此心麼?——李中《聽蟬寄朐山孫明府》 句法 中古漢語的句法基本上繼承自上古漢語,基本語序和基本原則都和上古漢語相同,例如主謂賓的順序,修飾語在中心語前,連動式和遞繫式(兼語式)不需要特別的標記等等。但是,在一些具體的句式上,又比上古漢語複雜而豐富了,這些句式有使成式、處置式、新的被動式等等。 使成式 上古漢語表達使成的意義往往只用動詞或形容詞的活用實現,如《孟子·梁惠王下》:“匠人斫而小之。”中古漢語在此基礎上,通過在動詞后面附加動詞或形容詞來表達使成。如果動詞帶賓語,賓語可緊跟在主要動詞的后面,也可跟在次要動詞或形容詞的后面。 復於地取內口中,齧破即吐之。——《世說新語·忿狷》 檢書燒燭短,看劍引杯長。——杜甫《夜宴左氏莊》 誰能拆籠破,從放快飛鳴。——白居易《鸚鵡》 無令長相隨,折斷楊柳枝。——李白《宣城送劉副使入秦》 結珠爲簾,雜寶異香爲屑,使數百人於樓上吹散之。——《拾遺記》 補充詞組 有時候,中古漢語連動句式的兩個連續動詞的後者詞義虛化了,只起補充前面動詞的作用。類似的動詞有表得到義的取、得,表動作趨向的來、去、出、入等。 庾時頹然已醉,績墮几上,就以頭穿取。——《世說新語·雅量》 蒼天變化誰料得?萬事反覆何所無?——杜甫《杜鵑行》 見人入來,即語曰:“有人入來。”——唐《霍小玉傳》 車出去,南壁開,後車過,壁復如故。——《神仙傳·劉根》 最憐雙翡翠,飛入小梅叢。——元稹《生春》 處置式 上古漢語表示“秉持”義的把、將在中古漸漸虛化,有了處置的意義,后面可接處置的對象(正常情況下的動詞賓語),從而構成了處置句式。 已用當時法,誰將此義陳?——杜甫《寄李十二白》 悠然散吾興,欲把青天摸。——皮日休《初夏遊楞伽精舍》 被動式 中古漢語除了繼承上古的“爲……所……”句式之外,還可以使用被字句式。被字從“蒙受(不幸)”的意義衍化出了被動的意義。這種句式的動作遭受者變成句子主語,如果出現了動作的施行者,則要由被字引出。 莫愁劍閣終堪據,聞道松州已被圍。——杜甫《黃草》 禰衡被魏武謫爲鼓吏。——《世說新語·言語》 有時候,在表示遭遇的前提下,主語可以是動作的遭受者(間接受事),而動詞還可以帶一個直接受事作為賓語。有時候,甚至原本作為主語的間接受事也省略了。 娘子被王郎道着醜貌。——《醜女緣起》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白居易《戲贈元九李十二》 词汇 中古汉语词汇大部分继承或派生自上古汉语,同时吸收了少量周边民族语言的词汇。 书写系统 中古汉语以楷书汉字书写,也使用楷书的手写变体行书和草书。书写时竖排从上到下,换行时到左首另起一排,有时也横排从右到左书写。 文学作品 中古时期的口语和书面语已有一定差距,书面语采用上古汉语经典作品的语法和词汇,用来创作大量文集、小说和史学作品。但是也有一些韵文诗词采用平实语言创作,例如白居易的诗作就以语言平实著称。同时也存在贴近生活的散文如志人志怪小说、变文、佛典等。 诗 白居易《白氏长庆集》 曲子词 《敦煌曲子词集》 小说 刘义庆《世说新语》 干宝《搜神记》 变文及佛典 《敦煌变文集》 《祖堂集》 注释 参考文献 引用 书目 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 See also List of Corrigenda
!唇齿音!!轻唇音 |非||敷||奉||微 |- !rowspan=2|齿擦音!!rowspan=4|齿音!!rowspan=2|齿头音 |精||清||从|| |- |心|| ||邪|| |- !rowspan=2|龈腭擦音!!rowspan=2|正齿音 |照||穿||床|| |- |审|| ||禅|| |- !软腭擦音!!rowspan=3 colspan=2|喉音 |晓|| ||匣|| |- !声门塞音 |影|| || || |- !硬腭半元音 | || || ||喻 |- !龈边音!!colspan=2|半舌音 | || || ||来
rowspan="2" |次浊 |- !今名!!colspan=2|古名 |- !软腭塞音!!colspan=2|牙音 |见||溪||群||疑 |- !龈塞音!!rowspan=2|舌音!!舌头音 |端||透||定||泥 |- !卷舌塞音!!舌上音 |知||彻||澄||娘 |- !双唇塞音!!rowspan=2|唇音!!重唇音 |幫||滂||並 ||明 |- !唇齿音!!轻唇音 |非||敷||奉||微 |- !rowspan=2|齿擦音!!rowspan=4|齿音!!rowspan=2|齿头音 |精||清||从|| |- |心|| ||邪|| |- !rowspan=2|龈腭擦音!!rowspan=2|正齿音 |照||穿||床||
前期生涯 1883年,格罗皮乌斯出生於德國柏林,在頗具藝術淵源的家族背景中成長。父親是位建築師,叔父()是德國十九世紀的建築師與藝術教育工作者,曾參與马丁-格罗皮乌斯博物馆的建築設計,與擔任過「柏林藝術工藝學院」(Academy of Applied Art, Berlin)教員,普魯士藝術教育主管官員等要務。馬丁·格罗皮乌斯致力於提高德國設計水準,對新材料的研究與德國設計藝術的努力,給了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很大的啟示,也影響到日後他在包浩斯的經營,與在美國哈佛大學教學的態度。 在完成學校建築教育後,格罗皮乌斯於1907年進入彼得·貝倫斯的建築設計事務所工作,在那裡他受到貝倫斯與德意志工藝聯盟的人士啟發,突破了傳統古典建築體制的窠臼,勇於嘗試運用新材料與新技術的理論,表現出比貝倫斯更前衛的理念。 1910年,格罗皮乌斯離開貝倫斯建築設計事務所,開始創立自己的事業,他與()合開了一間建築事務所,並在1911年受到企業家卡爾·班西德(Karl Benscheid)的委託設計鞋楦工廠建築,即是後來格罗皮乌斯的成名傑作「法古斯工廠」,雖然格罗皮乌斯與梅耶只負責設計建築外觀,而大片的玻璃立面,是格罗皮乌斯「為德國勞動階級提供至少六小時的日照」的最佳體現,輕巧的鋼樑結構取代笨重的支柱,尤其取消了建築立面轉角處的支柱是一大特點,加強了結構透明性與實用表現,展現出建築的革命性樣貌,使格罗皮乌斯開始在建築界上受注目。更是為勞動階級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的理念,與形態反應功能的設計,可看出帶有些許現代主義的味道。 1914年,德意志工藝聯盟在德國科隆舉辦的「」()上,格罗皮乌斯展出了他所設計的工廠與辦公室建築設計,同樣的玻璃立面表現手法使建築獲得足夠採光與透明感,也使他獲得極高的評價,這位年輕的新銳建築師逐漸在國際上成名。 1914年,當亨利·范·德費爾德因為他的比利時國籍身份,被迫從「魏瑪市立工藝美術學校」(Grand Ducal School of Arts and Crafts
New Kensington, Pennsylvania)。格罗皮乌斯在1944年入籍美國公民。 1945年,格罗皮乌斯在劍橋創辦了由一群年輕建築師組成的公司,並成為全球最知名與注目的建築公司之一,後來TAC在1995年破產倒閉。 格罗皮乌斯在1969年逝世於麻省波士頓,享壽86歲。 目前全世界的設計教育系統,大多有他創辦時的一些影子,特別是建築的風格,有相當多都受到他的影響。 参考资料 外部連結 建築博物館 包浩斯 德国建筑师 美國建築師 現代主義 哈佛大學教師 德國裔美國人 柏林人
197 — STS-47, STS-60, STS-85 — STS-50 — 联盟TMA-1/联盟TM-34, 联盟TMA-15 邓清明 — 神舟十五号 弗拉基米尔·杰茹罗夫 — /STS-71 (1928–1971) † — Died in the 联盟11号 reentry depressurisation 土井隆雄 — STS-87, STS-123 — No flights — STS-118, STS-133 — 联盟MS-18, 联盟MS-19 — STS-45, STS-57, STS-72, STS-92 查尔斯·杜克 △▲ — 阿波罗16号 — STS-61-A, STS-32, STS-50, STS-71, STS-89 佩德罗·杜克 — STS-95, 联盟TMA-3/联盟TMA-2 — STS-35, STS-67 — STS-131 列夫·斯捷潘诺维奇·焦明 (1926–1998) — 特雷西·考德威尔·戴森 — STS-118, 联盟TMA-18 弗拉基米尔·贾尼别科夫 — /, , , , E — STS-89 唐·埃斯利 (1930–1987) — 阿波罗7号 安东尼·英格兰 — STS-51-F 约瑟夫·恩格 — X-15試驗機 flights 138, 143, and 153, STS-2, STS-51-I Jeanette J. Epps — No flights 罗纳德·埃万斯 (1933–1990) △ — 阿波罗17号 — /联盟TM-24 利奥波德·埃亚尔茨, EAC — /, STS-122/STS-123 F 约翰·法比安 — STS-7, STS-51-G 穆罕默德·法里斯 — / 法尔卡什·拜尔陶隆 — / — STS-78 — SpaceX載人6號 费俊龙 — 神舟六号, 神舟十五号 康斯坦丁·彼得罗维奇·费奥克蒂斯托夫 (1926–2009) — 上升1号 克里斯托弗·弗格森 — STS-115, STS-126, STS-135 — STS-58 — STS-125, STS-134 阿纳托利·菲利普琴科 — , — 联盟TMA-4, 联盟TMA-13, STS-134 John L. Finley (1935–2006) — No flights. Trained for the program. — 联盟MS-04 安娜·菲舍尔, M.D. — STS-51-A , M.D. — STS-51-I 克劳斯-迪特里希·弗拉德 — /联盟TM-13 — STS-45, STS-56, STS-63, STS-84/STS-86, STS-103, 联盟TMA-3 — STS-128, 联盟TMA-06M — STS-123, STS-129 — STS-105, STS-117, STS-128 — STS-121, STS-124, 联盟TMA-02M 西奥多·弗里曼 (1930–1964) — No flights — STS-110, STS-122 — STS-45 克里斯特·富格莱桑 — STS-116, STS-128 戈尔登·福勒顿 (1936–2013) — STS-3, STS-51-F 沃利·冯克 — 藍色起源NS-16 (1940–1995) — STS-61-A 古川聰 — 联盟TMA-02M, SpaceX載人7號 G , M.D. — STS-40 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 (1934–1968)† — 東方一號. First person in space.Died in a training flight. — STS-124, 联盟TMA-21 戴尔·加德纳 (1948–2014) — STS-8, STS-51-A — STS-27, STS-35 馬克·加諾 — STS-41-G, STS-77, STS-97 欧文·加里欧特 (1930–2019) — 天空实验室3号, STS-9 — STS-38, STS-48, STS-62 迈克尔·格恩哈特 — STS-69, STS-83, STS-94, STS-104 — 联盟TMA-13M 爱德华·吉布森 — 罗伯特·吉布森 — STS-41-B, STS-61-C, STS-27, STS-47, STS-71 尤里·吉德津科 — , 联盟TM-31/STS-102, 联盟TM-34/联盟TM-33 爱德华·吉文斯 (1930–1967) — No flights. NASA group 5. 尤里·格拉兹科夫 (1939–2008) — 约翰·格伦 (1921–2016) — 水星-宇宙神6号, STS-95 维克多·格洛弗 — SpaceX載人1號 — STS-37, STS-59, STS-76, STS-108 — STS-125, STS-132 維克托·戈爾巴特科 — , , / 理查德·戈尔登 (1929–2017) △ — 双子座11号, 阿波罗12号 — STS-91, STS-99, STS-108, STS-123 — STS-51-J, STS-30, STS-42, STS-57 杜安·格拉韦林, M.D. (1931–2016) — No flights 格奧爾基·格列奇科 (1931–2017) — , /, / 弗雷德里克·格里高利 — STS-51-B, STS-33, STS-44 — STS-67 大卫·格里格斯 (1939–1989) — STS-51-D 古斯·格里森 (1926–1967) † — 水星-红石4号, 双子座3号. Died in the 阿波罗1号 fire accident. 约翰·格伦斯菲尔德 — STS-67, STS-81, STS-103, STS-109, STS-125 阿列克谢·古巴列夫 — , 联盟28号 桂海潮 — 神舟十六号 — STS-75, STS-100 朱格德尔德米德·古尔拉格查 — — STS-40, STS-59 H 克里斯·哈德菲爾德 — STS-74, STS-100, , , 联盟TMA-07M 尼克·黑格 — 联盟MS-10, 联盟MS-12 克洛迪·艾涅尔, EAC — 联盟TM-24/, 联盟TM-33/联盟TM-32 让-皮埃尔·艾涅尔, EAC — 联盟TM-17/, 弗莱德·海斯 △ — 阿波罗13号 — STS-65, STS-74, STS-83, STS-94, STS-101 — STS-124, STS-132 克里斯蒂娜·科赫 — 联盟MS-12/联盟MS-13 (//). A member of the first all-female EVA team. — STS-39, STS-64 Jeremy Hansen — No flights — STS-39, STS-54, STS-71, STS-82 — STS-55, STS-63 特里·哈特 — STS-41-C 亨利·哈特斯菲尔德 (1933–2014) — STS-4, STS-41-D, STS-61-A 弗雷德里克·豪克 — STS-7, STS-51-A, STS-26 斯蒂芬·霍利 — STS-41-D, STS-61-C, STS-31, STS-82, STS-93 — STS-54, STS-64, STS-78, STS-101, STS-102/STS-105 卡尔·海因兹 (1926–1993) — STS-51-F — STS-44 — STS-44, STS-55, STS-70, STS-78 米羅斯瓦夫·赫爾曼謝夫斯基 — — STS-128 — STS-113 — STS-39, STS-49, STS-65 — STS-116 — STS-51-J, STS-26, STS-36, STS-42 罗伯特·海因斯 — SpaceX載人4號 (2022) — STS-90, STS-130 — STS-104, STS-118, STS-129 沃伦·霍伯格 — SpaceX載人6號 (2023) 杰弗利·霍夫曼 — STS-51-D, STS-35, STS-46, STS-61, STS-75 唐纳德·赫尔姆奎斯特, M.D. — No flights — 联盟TMA-10M, SpaceX載人1號 — STS-75, STS-82, STS-101, STS-105 星出彰彥 — STS-124, 联盟TMA-05M, SpaceX載人2號 — STS-40 道格拉斯·赫爾利 — STS-127, STS-135, 载人龙飞船示范2号 里克·赫斯本德 (1957–2003) † — STS-96. Died in the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灾难 (STS-107). I 詹姆斯·艾尔文 (1930-1991) △▲ — 阿波罗15号 亚历山大·伊万琴科夫 — / 阿纳托利·伊万尼申 — 联盟TMA-22 联盟MS-16 — 玛莎·埃文斯 — STS-32, STS-46, STS-62, STS-81, STS-98 J 西格蒙德·雅恩 — / 梅·杰米森, M.D. — STS-47 — STS-40, STS-52, STS-67, STS-80, STS-96 — STS-72, STS-81, STS-97, STS-115 景海鹏 — 神舟七号, 神舟九号, 神舟十一号, 神舟十六号 — STS-125 — STS-123, STS-134 — STS-59, STS-68, STS-80, STS-98 Zenon Jankowski — Backup K — STS-87 亚历山大·卡列里 — , 联盟TM-24, , 联盟TMA-3, 联盟TMA-01M — STS-91, STS-99, STS-104 — STS-102, STS-114 马克·凯利 — STS-108, STS-121, STS-124, STS-134 — STS-103, STS-118, 联盟TMA-01M, 联盟TMA-16M/联盟TMA-18M 约瑟夫·科文, M.D. — 天空實驗室2號 叶夫根尼·赫鲁诺夫 (1933–2000) — / 安娜·基金娜 — SpaceX载人5号 金喬尼 — No flights — STS-126, 联盟MS-02, SpaceX載人2號. 列昂尼德·基济姆 (1941–2010) — , /, 彼得·克利穆克 — , , — X-15試驗機 flight 190 Pyotr Kolodin — No flights, backup for several missions. 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科马罗夫 (1927–1967) † — 上升1号. Died during 联盟1号 reentry crash. 叶莲娜·孔达科娃 — /STS-84 德米特里·孔德拉季耶夫 — 联盟TMA-20 奥列格·科诺年科 — 联盟TMA-12, 联盟TMA-03M, 联盟MS-11 — STS-127/STS-128 米哈伊尔·科尔尼延科 — 联盟TMA-18, 联盟TMA-16M/联盟TMA-18M — 联盟MS-21 瓦列里·科尔尊 — 联盟TM-24, STS-111/STS-113 奥列格·科托夫 — 联盟TMA-10, 联盟TMA-17, 联盟TMA-10M 弗拉基米尔·科瓦廖诺克 — , /, 康斯坦丁·科泽耶夫 — 联盟TM-33/联盟TM-32 — STS-70, STS-78, STS-87, STS-99 谢尔盖·康斯坦丁诺维奇·克里卡廖夫 — , /联盟TM-13, STS-60, STS-88, 联盟TM-31/STS-102, 联盟TMA-6 瓦列里·库巴索夫 — , 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 / — 联盟MS-17 — 联盟TMA-4/联盟TMA-3, 联盟TMA-03M — No flights L 亚历山大·拉维金 — (1935–1967) — No flights. Trained for program. — STS-67, STS-86, STS-91, STS-114 瓦西里·拉扎列夫 (1928–1990) — , 联盟18A 亚历山大·拉祖特金
STS-109 苏丹·尼亚迪 — SpaceX載人6號 克劳德·尼科里埃尔 — STS-46, STS-61, STS-75, STS-103 聂海胜 — 神舟六号, 神舟十号, 神舟十二号 安德里扬·格里戈里耶维奇·尼古拉耶夫 (1929–2004) — 東方三號, 野口聪一 — STS-114, 联盟TMA-17, SpaceX載人1號 — STS-84, STS-97 奥列格·诺维茨基 — 联盟TMA-06M, 联盟MS-18 莉薩·諾瓦克 — STS-121 — STS-124, 联盟TMA-09M O — STS-61-B, STS-40 — STS-56, STS-66, STS-96, STS-110 (1946–2014) — STS-61-A 威廉·奧費萊恩 — STS-116 罗拉尔·奥哈拉 — No flights 布莱恩·奥列里 — No flights — STS-117, STS-128 大西卓哉 — 远征48/远征49. 鬼塚承次 (1946–1986) † — STS-51-C. Died in the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灾难 (STS-51-L). 尤里·奥努夫里恩科 — , STS-108/STS-111 斯蒂芬·奥斯瓦尔德 — STS-42, STS-56, STS-67 阿列克谢·奥夫奇宁 — 联盟TMA-20M 罗伯特·欧沃米尔 (1936–1996) — STS-5, STS-51-B P 根纳季·帕达尔卡 — , 联盟TMA-4, 联盟TMA-14, 联盟TMA-04M, 联盟TMA-16M — STS-51-J , M.D. — STS-66, STS-86, STS-95, STS-100, STS-120 (1951–2008) — STS-35, STS-67 罗伯特·帕克 — STS-9, STS-35 卢卡·帕尔米塔诺 — 联盟TMA-09M — STS-116, STS-130 维克托·帕察耶夫 (1933–1971) † — Died in the 联盟11号 reentry depressurisation. — STS-90 朱莉·帕耶特 — STS-96, STS-127 — STS-51-C — 联盟TMA-19M , EAC — STS-111 托马斯·佩斯凯 — 联盟MS-03, SpaceX載人2號 唐纳德·彼得森 — STS-6 — 联盟MS-22 — STS-113/联盟TMA-1, STS-126, 联盟TMA-03M 范遵 — / — STS-100, 联盟TMA-6, STS-119 威廉·波格 (1930–2014) — (1961–2012) — STS-122, STS-131 — STS-98, STS-116, STS-127 亚历山大·波列修克 — 瓦列里·波利亚科夫, M.D. — /, / — 联盟TMA-8 列昂尼德·波波夫 — /, , / 帕维尔·罗曼诺维奇·波波维奇 (1930–2009) — 東方四號, — STS-55, STS-71, STS-84, STS-91 — 联盟MS-09, 联盟MS-22 杜米特鲁·普鲁纳留 — R 伊兰·拉蒙 (1954–2003) — Died in the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灾难 (STS-107) — STS-42, STS-51, STS-79 肯内斯·雷特勒 — STS-48, STS-60 — STS-89, STS-104, STS-117 — STS-123/STS-124, STS-132 — , STS-121/STS-116 弗拉迪米尔·雷梅克 — 联盟28号 朱迪斯·蕾斯尼克 (1949–1986)† — STS-41-D. Died in the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灾难 (STS-51-L) 谢尔盖·列温 — 联盟TMA-04M — STS-102 — STS-28, STS-41, STS-50, STS-64 萨莉·莱德 (1951–2012) — STS-7, STS-41-G. First American woman in space. Patricia Robertson, M.D. (1963–2001) — No flights — STS-85, STS-95, STS-114, STS-130 Russell L. Rogers (1928–1967) — No flights. Assigned to the X-20試驗機 project. 罗曼·罗曼年科 — 联盟TMA-15 联盟TMA-07M 尤里·罗曼年科 — /, , / — STS-73, STS-80, STS-85, STS-96, STS-100 斯图尔特·罗萨 (1933–1994) △ — 阿波罗14号 — STS-61-B, STS-27, STS-37, STS-55, STS-74, STS-88, STS-110 瓦列里·伊利奇·罗日杰斯特文斯基 — 嘉芙蓮·魯賓斯 — ISS 远征48, 远征49, 联盟MS-17 弗朗西斯科·卢比奥 — 联盟MS-22 (1932–2002) — , , — STS-44, STS-54, STS-77 谢尔盖·梁赞斯基 — 联盟TMA-10M 瓦列里·留明 (1939–2022) — , /, /, STS-91 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雷日科夫 — 联盟MS-02, 联盟MS-17 S — STS-73 — 联盟MS-11. 亚历山大·萨莫库佳耶夫 — 联盟TMA-21, 联盟TMA-14M 根纳季·萨拉法诺夫 (1942–2005) — , M.D. — STS-129 苏尔坦·本·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 — STS-51-G 维克托·萨维内赫 — , / 斯維特蘭娜·薩維茨卡婭 — /, 瓦尔特·施艾拉 (1923–2007) — , 双子座6A号, 阿波罗7号 — STS-55, STS-122 哈里森·施密特 △▲ — 阿波罗17号 拉塞尔·施威卡特 — 阿波罗9号 迪克·斯科比 (1939–1986) † — STS-41-C. Died in the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灾难 (STS-51-L). 大卫·斯科特 △▲ — 双子座8号, 阿波罗9号, 阿波罗15号 — STS-72, STS-87 保罗·斯库里·巴瓦 — STS-41-G (1956–2018) — STS-58, STS-76, STS-90 里娅·塞顿, M.D. — STS-51-D, STS-40, STS-58 埃里奥特·希 (1927–1966) — No flights — STS-60, STS-76 皮尔斯·塞勒斯 (1955–2016) — STS-112, STS-121, STS-132 亚历山大·谢列布罗夫 (1944–2013) — /, , , 联盟TM-17 叶莲娜·谢罗娃 — 联盟TMA-14M 维塔利·谢瓦斯季亚诺夫 (1935–2010) — , Doug Shane — , SpaceShipOne 2003 尤里·沙尔金 — 联盟TMA-5/联盟TMA-4 萨利占·沙里波夫 — STS-89, 联盟TMA-5 拉科什·沙尔马 — / 海倫·沙曼 — , 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沙塔洛夫 — , , 布鲁斯特·肖 — STS-9, STS-61-B, STS-28 艾伦·谢泼德 △▲ (1923–1998) — 水星-红石3号, 阿波罗14号. First 美国 in space. — STS-27, STS-41, STS-52, 联盟TM-31/STS-102 (Nancy Sherlock – see Nancy Currie) 安东·什卡普列罗夫 — 联盟TMA-22, 联盟TMA-15M, 联盟MS-19 格奥尔基·绍宁 (1935–1997) — 罗伦·施里弗 — STS-51-C, STS-31, STS-46 谢赫·穆扎法尔·舒库尔, M.D. — 联盟TMA-11/联盟TMA-10 Peter Siebold — , SpaceShipOne 2003 奥列格·斯克里波奇卡 — 联盟TMA-01M 亚历山大·斯克沃尔佐夫 — 联盟TMA-18, 联盟TMA-12M 迪克·斯雷顿 (1924–1993) — 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 迈克尔·约翰·史密斯 (1945–1986) † — Died in the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灾难 (STS-51-L) — STS-68, STS-82, STS-103, STS-110 — /, , , STS-71/, 弗拉基米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索洛维约夫 — /, — STS-61-B — STS-29, STS-38 托马斯·斯塔福德 △ — 双子座6A号, 双子座9A号, 阿波罗10号, 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 — STS-115, STS-126 罗伯特·斯图尔特 — STS-41-B, STS-51-J — STS-83, STS-94 — STS-128, STS-133 根纳季·斯特列卡洛夫 (1940–2004) — , , /, , /STS-71 Mark Stucky — VSS Unity VP-03 — STS-88, STS-105, STS-117, STS-128, VSSUnity VP-03 凯瑟琳·苏利文, — STS-41-G, STS-31, STS-45 马克西姆·苏拉耶夫 — 联盟TMA-16, 联盟TMA-13M — STS-117, STS-119 杰克·斯威格特 (1931–1982) △ — 阿波罗13号 T 阿纳尔多·塔马约·门德斯 — — STS-108, STS-120/STS-122 — STS-66, STS-82, STS-97, STS-115 叶夫根尼·塔列尔金 — 联盟TMA-06M James M. Taylor (1930–1970) — No flights. Assigned to project. 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 — 东方六号. First woman in space. 诺曼·萨加德, M.D. — STS-7, STS-51-B, STS-30, STS-42, /STS-71 — STS-99 罗伯特·瑟斯克, M.D. — STS-78, 联盟TMA-15 — STS-77, STS-89/STS-91, STS-102, STS-114 — STS-65, STS-70, STS-83, STS-94 Stephen Thorne (1953–1986) — No flights. Died in a stunt plane accident before completing training. — STS-33, STS-49, STS-61, STS-73 威廉·索恩顿, M.D. — STS-8, STS-51-B — STS-36, STS-49, STS-62 戈尔曼·季托夫 (1935–2000) — 東方二號 弗拉基米尔·格奥尔基耶维奇·季托夫 — , /, STS-63, STS-86 汤洪波 — 神舟十二号 , EAC — /, STS-93 瓦列里·托卡列夫 — STS-96, 联盟TMA-7 谢尔盖·特列晓夫 — STS-111/STS-113 鄭有州 — STS-50 理查德·特鲁利 — STS-2, STS-8 比雅尼·特里格瓦森 — STS-85 瓦西里·齐布利耶夫 — 联盟TM-17, 米哈伊尔·秋林 — STS-105/STS-108, 联盟TMA-9, 联盟TMA-11M U 尤里·乌萨切夫 — , , STS-101, STS-102/STS-105 V — STS-51-B 詹姆斯·范霍夫腾 — STS-41-C, STS-51-I 马克·范德·海 — 联盟MS-06, 联盟MS-18, 联盟MS-19 — 联盟MS-16 弗拉基米尔·瓦休京 (1952–2002) — (1944–1995) — STS-39, STS-52 弗朗茨·菲伯克 — 联盟TM-13/ 亚历山大·维克托连科 — /, , , 帕维尔·维诺格拉多夫 — , 联盟TMA-8 — STS-130, 联盟TMA-15M — /, 联盟TMA-6/联盟TMA-5, STS-134
臺灣 雲林縣北港镇候天府廟 印尼 三宝垄三保庙 泗水三保庙 泗水郑和清真寺 雅加达三保厨师庙 苏门答腊巨港郑和清真寺 巴厘岛三宝厨师庙 马来西亚 马六甲宝山亭三保 槟城三保宫 霹靂怡保三保洞 登嘉楼诺来村三保公庙 砂拉越古晋三保公庙 雪蘭莪巴生直落玻璃鄭和三寶宮 泰国 大城三保公庙 柬埔寨 磅湛市东古城三保公庙 郑和史迹陈列馆 1985年在福建福州长乐区原郑和奏建的天妃宫遗址之上建成郑和史迹陈列馆,6月《天妃灵应之记碑》移至该馆并一直被保护陈列于馆中。 郑和文化馆 郑和文化馆位于马来西亚马六甲州马六甲市,为中国之外最大的郑和主题博物馆,2005年正式开放,时年为郑和首次下西洋的600周年。展馆面积约5,110平方米,三部分组成,主体陈列馆、李为经故居遗址建筑、金声仓遗址建筑(出租他用)。 郑和艺术馆 2014年黄文庆推动成立了郑和·朵云轩(马六甲)艺术馆。 鄭和樓 中華民國海軍軍官學校的鄭和樓及海軍軍官學校校歌歌詞「二鄭皇皇」即紀念鄭和與鄭成功。 鄭和坊 马来西亚吉兰丹唐人街牌坊以鄭和坊命名。 鄭和號 1941年美國軍艦為一艘戎克船。 198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以鄭和號命名一艘訓練艦。 1994年中華民國海軍以鄭和號命名一艘仿美國-{zh-hant:派里級巡防艦; zh-hans:佩里级护卫舰;}-所建造的成功級巡防艦。 2005年美国波音公司将首次环球飞行的波音777-200LR以鄭和號命名,這架飛機現由巴基斯坦國際航空擁有。 郑和公园 昆阳郑和公园: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滇池南端昆阳镇月山上,距昆明60公里。原名月山公园,因昆阳是郑和出生故里,其父马哈只墓又在月山上,故于1979年改为今名。约250余亩的林园中,种有松林,柏林和其他果林。现公园内立有「明三保太监郑和故里」碑,并在碑附近发现民房建筑遗迹。 南京郑和公园郑和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区太平巷35号,原是郑和任南京守备时其府邸内的私家花园,园内有1985年落成全国最早的郑和纪念馆及郑和研究会,现在建成一个开放式的郑和文化主题市民广场。 长乐郑和公园:位于福建长乐市区中心的南山,公园原名“南山公园”,始建于北宋元佑三年(1088年)。公园历经宋元明数代营建,特别是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待港候风期间,全面整建,亭、台、楼、阁、塔、寺等建筑众多,成为佛、道教者朝拜圣地。园内的三峰塔为中国名塔之一,是郑和下西洋船队出入太平港的航标塔。明永乐十年(1412年)郑和第四次出使西洋前在太平港候风时,为酬谢“海神天妃保佑”,奏请明成祖恩准在长乐南山塔东面的三峰塔寺旁,建造一座雄伟壮观的“天妃宫”,为船队官员祈报和谢神之处。1985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开航580周年,政府拨款在“天妃宫”和“三峰塔寺”旧址上兴建郑和史迹陈列馆。南山公园亦改为“郑和公园”。馆藏珍贵文物《天妃灵应之记》碑(俗称郑和碑),系明宣德六年(1431年)冬,郑和第七次出使西洋前在长乐候风时亲自撰文镌立的石碑。 宝船遗址公园:座落于600年前的龙江宝船厂遗址之上的宝船遗址公园是南京市为郑和下西洋600年纪念而投资开发的一座融旅游、纪念、展览、休闲为一体的大型遗址性公园。总投资6亿元人民币。2005年7月一期工程建成开放。 太倉鄭和公園:位於江蘇省太倉市浮橋鎮,总面积122公顷,公園內的郑和铜像高18米,底座高2.8米。 电视纪录片《1405郑和下西洋》 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中央电视台、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领导小组、江苏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一部电视纪录片:《1405:郑和下西洋》。 大型电视剧《郑和下西洋》 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中央电视台及长乐市委、等单位联合出品59集大型电视剧《郑和下西洋》。主演:罗嘉良、唐国强、杜雨露、于小慧。 央视动画片《郑和下西洋》 52集动画片《郑和下西洋》(2009)运用卡通手法、卡通语言、卡通意趣以及现代人的眼光,从动画的新颖角度、新鲜手法去重新开掘历史,将历史感、传奇性、卡通化以及视觉上的冲击和震撼故事融为一体,通过郑和下西洋的曲折历程,反映了郑和及其船队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开拓精神、和平精神,重现航海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传奇,引领动漫爱好者们共同穿越历史长河,去体会历史曾经的辉煌。 Discovery 頻道《海上霸主:鄭和下西洋》 书籍 2005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北京海洋出版社出版1905年至2005年的《郑和下西洋研究文选》,有温家宝总理题词,以梁启超1905年在《新民叢报》发表的《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开始,共108篇论文。 同年北京海洋出版社出版据多种明代手钞本校注的马欢著(万明校注)《瀛涯胜览》校注,另外,晨光出版社把30年代李士厚抄本之鄭和家譜校注出版成書《影印原本鄭和家譜校注》(原譜與抄本已散佚,此為當年曬製圖紙的影印本經整理影印)。 《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增编本)(上、中、下) 郑鹤声,郑一钧 编 北京海洋出版社出版 2005 ISBN 978-7-5027-6376-3 郑和群礁 为了纪念航海家鄭和,南沙群岛中有一群礁名为郑和群礁。 後世供奉 鄭和下西洋時屢駐舟師於長樂,曾奏改馬江名為太平港,於此造船。鄭和豐功偉業,在長樂漳港鎮顯應宮中,村民稱鄭和為巡海大臣(音轉為巡海大神),與媽祖同殿並祀,祈望安瀾利運。 东南亚一带的华人相信,郑和将军是所有华人的骄傲,也有人把他当成神来膜拜。他们认为郑和很了不起,而且擁有超自然的神力,如同神祇一般。更有人当郑和是「财神爷」,有些旅行团的导游特地安排旅客们去亲手摸摸他的雕像,以招來财运。。 印尼三宝垄三宝大人巡香:印尼中爪哇省会三宝垄,在郑和抵达三宝垄的六月三十日,举行祭祀庆典和巡香游行。巡香队伍抬着郑和神像,由供奉郑和的大觉寺到三保洞,巡回游行,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郑和祭祀仪式。 马来西亞人为了紀念郑和,曾以马来文写作长篇小说《郑和传》十五册及《三保大人传》三册。 文化影响 在弗诺·文奇的小说《天淵》中,贸易者组织被命名为郑和。 在星際爭霸戰:畢凱第一季最終集中,威廉·瑞克指揮官擔任星際聯邦探索級星艦(Inquiry-Class)鄭和號(USS Zheng He)的代理艦長。 后裔 郑和幼年被阉割,无法生育,故收纳长兄马文铭之长子为嫡,名郑文铭,字恩来。明宣宗赐其世袭锦衣卫千户,居南京三山街(今马府街)马府。清朝太平天国时期,马府毁于战火,室家荡然无存。郑和后裔至今已传至第21代。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明]马欢 原著,万明 校注:明钞本 《瀛涯胜览》校注 海洋出版社
因為鄭和的所有背景(有戰功的波斯裔的三宝太監)和主導明朝政治的士大夫圈子格格不入,因此鄭和首度下西洋之所以能成功,是由於朝廷內和儒家價值對立的派系成功合作的成果,這些派系包括: 商人遊說團體,希望明朝海軍力量為印度洋中國人經商提供支撐; 支持帝國主義遊說團體,希望恢復元朝的帝國侵略擴張,這和儒家以德服人的價值對立; 佛教遊說團體,希望政府經費投入其他計劃,而非落入反宗教或士大夫。 在外交及軍事方面,鄭和下西洋的功蹟包括推翻斯里蘭卡王朝及蘇門答臘君主、懲治了海盜並扶植马六甲,由一個小漁村將其變成一強大國際貨品轉運站。 信仰 关于郑和本人的主要宗教信仰,主要有伊斯兰教说、佛教说 、道教说三派观点,学术界并无定论。 回教 鄭和家族信仰伊斯蘭教,所以鄭和早年也是穆斯林,但他後來他宣稱篤信佛教,也禮敬道教各家海神。作為外交官,鄭和對其他宗教採包容和尊重的手法。 佛教 郑和是道衍和尚菩萨戒弟子,還曾經刻印《摩利支天經》。他也自称:“大明国奉佛信官内官太监郑和,法名速南吒释,即「福吉祥」。”“大明国奉佛信官内官太监郑和,法名福吉祥。谨发诚心施财命功,印造大藏尊经一藏,计六百三十五函,喜舍于云南五华寺,永远长生供养。”下西洋途中,郑和每逢佛教国家就向寺院布施财物。 道教 道教说主要是强调郑和下西洋与天妃(妈祖)信仰之间的关联,其史料依据有“天妃灵应之记碑”等。流風所及,其時常捐獻銀錢予媽祖廟,並且增修殿宇。除强调郑和对妈祖的崇拜和对妈祖信仰的传播外,还有研究者指出后世对郑和的神化形成的郑和崇拜与妈祖信仰有共同的海洋文化精神。 遺蹟 南京天妃宮 南京天妃宮在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回到南京後建造,有近600年歷史。1937年日軍佔領南京,南京天妃宮全部建築被毀,蕩然無存。為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南京市在2004年7月開始重建天妃宮,2005年5月3日,天妃宮落成,5月4日對外開放。 郑和墓 鄭和墓位於南京江寧區牛首山南麓。宣德八年(1433年),鄭和在第七次下西洋途中在印度古里病逝。清代同治年間的《上江兩縣誌》記載,鄭和被宣德帝賜葬於南京牛首山。但也有學者認為牛首山墓只是衣冠冢,甚至有学者认为郑和实际上葬在牛首山宏觉寺塔地宫里,迄今莫衷一是。1985年,南京市政府重修鄭和墓,按照穆斯林葬儀修建墓園,在墓蓋面安放青石槨。2005年,江寧區政府再次翻修鄭和墓,建成鄭和墓公園,並新建了「鄭和史料陳列館」。 鄭和父親墓之墓誌銘 馬哈只之墓雖早已有之,但在永樂九年,鄭和奉命重修父墳,由李志剛撰寫新墓誌銘。现马哈只墓及墓碑保存于云南省晋宁县昆阳街道郑和公园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和北京故居 郑和北京故居在今德胜门内大街路西三不老胡同。 郑和南京故居 长兄之长子過繼予鄭和为螟蛉子之後,迁居南京三山街一所大宅,为追念先祖,名之为“马府”;马府原有房屋72间,但在太平天国战争中被夷为平地。1983年考古学家在南京太平公园(旧称马家花园)出土郑和府第遗物,有龙泉窑瓷器、宜兴紫砂、景德镇青花等。 太倉天妃宮「通番事蹟碑」 「婁東劉家港天妃宮石刻通番事蹟」碑或「天妃宮石刻通番事蹟記」碑,簡稱「通番事蹟」碑,由鄭和、王景弘等人於明宣德六年(1431年)撰鐫,立於江蘇太倉瀏河天妃行宮的牆壁中。後來湮沒,下落不明。現已重建。 長樂天妃宮與「天妃靈應之記碑」 為了祈求和感謝天妃媽祖的保佑,鄭和、王景弘等人於第七次下西洋之際在福建長樂南山重修了天妃宮,並立下了「天妃靈應之記」碑。 泉州天妃宫 永乐五年(1407年)郑和责令福建镇守官重修泉州天妃宫,此后差内官及给事中、行人等官出使琉球、暹罗、爪哇、满剌加等国,以祭告为常。妈祖是古代航海者祈求保佑的主要神祇,郑和既乞求伊斯兰教和佛教的保佑,也乞求海神天妃的保佑。 泉州郑和行香碑 永乐十五年(1417年),郑和在第五次下西洋时,专程到泉州灵山圣墓行香,祈求灵圣庇佑且立碑为记。碑高100厘米,宽42厘米。碑文云:“钦差总兵太鉴郑和,前往西洋忽鲁谟厮等国公干。永乐十五年五月十六日于此行香,望灵圣庇佑。镇抚蒲和日记立。” 湄州天妃宫 郑和铜钟 福建南平市文化馆收藏一口郑和在明宣德六年(1431年)祈保下西洋往返平安双龙纹铜钟,上有铭文:“永远长生供养,祈保西洋往回平安,吉祥如意者。大明宣德六年岁次辛亥仲夏吉日,太监郑和,王景弘同官军人等,发心铸造铜钟一口”。。 斯里蘭卡鄭和碑 斯里蘭卡鄭和碑用中文、泰米爾文和波斯文三種文字寫成,於1911年發現於斯里蘭卡南部海港城市加勒,現保存於斯里蘭卡國家博物館。 南京楊慶墓 2005年10月,在南京江寧區韓府山東麓發掘出鄭和副手楊慶墓。 南京洪保墓 南京祖堂山发现郑和副使明都知监太监洪保墓。 紀念事物 中華民國航海節 1955年(民國44年)因自由中國號的創舉,航海各界提議將鄭和下西洋之日,即國曆7月11日,政府明令7月11日訂為中華民國之「航海節」。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海节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中国的航海节,并规定全国所有船舶鸣笛挂彩旗,取郑和首次下西洋之日期1405年7月11日。 郑和河 鄭和河坐落在马来西亚东部沙巴山打根。 郑和城市 菲律宾棉兰老岛三宝颜 印尼爪哇三宝垄 郑和路 海内外有数条郑和路 中国 北京三宝胡同 江苏南京马府街 江苏太仓郑和路 云南郑和和秀巷 马来西亚 马六甲郑和将军路 砂拉越古晋郑和统帅路 沙巴山打根郑和路 台灣 高雄市前鎮區鄭和路、鄭和南路 郑和寺庙 海内外有多处郑和寺庙 中國大陆 福建龙海县鸿渐村二保庙 广东南澳岛三宝公庙 江蘇南京市靜海寺 臺灣 雲林縣北港镇候天府廟 印尼 三宝垄三保庙 泗水三保庙 泗水郑和清真寺 雅加达三保厨师庙 苏门答腊巨港郑和清真寺 巴厘岛三宝厨师庙 马来西亚 马六甲宝山亭三保 槟城三保宫 霹靂怡保三保洞 登嘉楼诺来村三保公庙 砂拉越古晋三保公庙 雪蘭莪巴生直落玻璃鄭和三寶宮 泰国 大城三保公庙 柬埔寨 磅湛市东古城三保公庙 郑和史迹陈列馆 1985年在福建福州长乐区原郑和奏建的天妃宫遗址之上建成郑和史迹陈列馆,6月《天妃灵应之记碑》移至该馆并一直被保护陈列于馆中。 郑和文化馆 郑和文化馆位于马来西亚马六甲州马六甲市,为中国之外最大的郑和主题博物馆,2005年正式开放,时年为郑和首次下西洋的600周年。展馆面积约5,110平方米,三部分组成,主体陈列馆、李为经故居遗址建筑、金声仓遗址建筑(出租他用)。 郑和艺术馆 2014年黄文庆推动成立了郑和·朵云轩(马六甲)艺术馆。 鄭和樓 中華民國海軍軍官學校的鄭和樓及海軍軍官學校校歌歌詞「二鄭皇皇」即紀念鄭和與鄭成功。 鄭和坊 马来西亚吉兰丹唐人街牌坊以鄭和坊命名。 鄭和號 1941年美國軍艦為一艘戎克船。 198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以鄭和號命名一艘訓練艦。 1994年中華民國海軍以鄭和號命名一艘仿美國-{zh-hant:派里級巡防艦; zh-hans:佩里级护卫舰;}-所建造的成功級巡防艦。 2005年美国波音公司将首次环球飞行的波音777-200LR以鄭和號命名,這架飛機現由巴基斯坦國際航空擁有。 郑和公园 昆阳郑和公园: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滇池南端昆阳镇月山上,距昆明60公里。原名月山公园,因昆阳是郑和出生故里,其父马哈只墓又在月山上,故于1979年改为今名。约250余亩的林园中,种有松林,柏林和其他果林。现公园内立有「明三保太监郑和故里」碑,并在碑附近发现民房建筑遗迹。 南京郑和公园郑和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区太平巷35号,原是郑和任南京守备时其府邸内的私家花园,园内有1985年落成全国最早的郑和纪念馆及郑和研究会,现在建成一个开放式的郑和文化主题市民广场。 长乐郑和公园:位于福建长乐市区中心的南山,公园原名“南山公园”,始建于北宋元佑三年(1088年)。公园历经宋元明数代营建,特别是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待港候风期间,全面整建,亭、台、楼、阁、塔、寺等建筑众多,成为佛、道教者朝拜圣地。园内的三峰塔为中国名塔之一,是郑和下西洋船队出入太平港的航标塔。明永乐十年(1412年)郑和第四次出使西洋前在太平港候风时,为酬谢“海神天妃保佑”,奏请明成祖恩准在长乐南山塔东面的三峰塔寺旁,建造一座雄伟壮观的“天妃宫”,为船队官员祈报和谢神之处。1985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开航580周年,政府拨款在“天妃宫”和“三峰塔寺”旧址上兴建郑和史迹陈列馆。南山公园亦改为“郑和公园”。馆藏珍贵文物《天妃灵应之记》碑(俗称郑和碑),系明宣德六年(1431年)冬,郑和第七次出使西洋前在长乐候风时亲自撰文镌立的石碑。 宝船遗址公园:座落于600年前的龙江宝船厂遗址之上的宝船遗址公园是南京市为郑和下西洋600年纪念而投资开发的一座融旅游、纪念、展览、休闲为一体的大型遗址性公园。总投资6亿元人民币。2005年7月一期工程建成开放。 太倉鄭和公園:位於江蘇省太倉市浮橋鎮,总面积122公顷,公園內的郑和铜像高18米,底座高2.8米。 电视纪录片《1405郑和下西洋》 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中央电视台、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领导小组、江苏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一部电视纪录片:《1405:郑和下西洋》。 大型电视剧《郑和下西洋》 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中央电视台及长乐市委、等单位联合出品59集大型电视剧《郑和下西洋》。主演:罗嘉良、唐国强、杜雨露、于小慧。 央视动画片《郑和下西洋》 52集动画片《郑和下西洋》(2009)运用卡通手法、卡通语言、卡通意趣以及现代人的眼光,从动画的新颖角度、新鲜手法去重新开掘历史,将历史感、传奇性、卡通化以及视觉上的冲击和震撼故事融为一体,通过郑和下西洋的曲折历程,反映了郑和及其船队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开拓精神、和平精神,重现航海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传奇,引领动漫爱好者们共同穿越历史长河,去体会历史曾经的辉煌。 Discovery 頻道《海上霸主:鄭和下西洋》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會試不第,至咸丰二年,前後六应会试未第。同治三年應巡撫郭嵩燾之聘,總核廣東輿地圖事;郭嵩焘甚至将陈澧喻为罗浮山。其學術思想主張調和漢宋,推崇鄭玄、朱子、顧炎武、江永等前賢,而對馬融、王肅、王陽明,以及當時盛行之考證學及學者提出了批判。晚年任菊坡精舍山长,世称东塾先生。 陳澧一生致力於学问,以博学见称。其著作有《東塾讀書記》、《東塾雜俎》、《切韻考》、《說文聲表》、《老子注》、《公孫龍子注》、《漢儒通義》、《漢書地理志水道圖說》、《水經注西南諸水考》、《聲律通考》等。《東塾讀書記》頗近於學術史,其中不乏一得之見。《漢儒通義》則意在打破時人以為漢儒不言義理之刻板印象。而其中影響較大者,則在《切韻考》一書。 陈澧在《切韻考》一書中,提出了《廣韻》在反切上有「同用」、「互用」、「遞用」等規則,遂創「反切繫聯法」,將《廣韻》中之聲類規為四十,韻類包括四聲在內一共三百十一類,糾正了前人以守溫之三十六聲母即中古聲母之謬誤。 近年其遺著被整理為《陳澧集》六冊,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 汪兆銘同父異母長兄汪兆鏞為其入室弟子。
近年其遺著被整理為《陳澧集》六冊,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 汪兆銘同父異母長兄汪兆鏞為其入室弟子。 評價 陳澧完全是象牙塔内学者,几无俗世名声。钱穆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卻将陈澧单列一章討論,原因是認同陳澧主張“漢宋調和”的思想。 錢鍾書《管锥编》曾肯定陈澧的论點:“陈澧《东塾读书记》卷一二谓赵高语本于申韩之术,秦亡由此,殊中肯綮,尚未周匝。” 注釋 延伸阅读 參考書目
歷史 太監一名始見於北魏,孝文帝置女官管理內事,其中有「大監」一職,在作司之下,女侍中之上,而古人常把「大」與「太」混用,故「大監」可能即為太監,如北齊時,宮女出身的穆黃花(字舍利)為北齊後主高緯臨幸後被稱為「舍利太監」。 唐代外朝官職中有大監,也作太監。
清朝時,宦官統稱為太監,太監一詞才完全與宦官同義。 1912年宣統退位後,便停止新招太监入宫,但直到1924年馮玉祥北京政變,驅逐遜清小朝廷後,所有太监才返乡,据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时的满洲国内部也存在一定数量的太监,但随着日本投降和蘇聯入侵滿洲,太监从此彻底从中国官场中消失。 参考文献
of the World》,Alfred A. Knopf, 2002: p474-477. ISBN 0-375-41141-0 Ronald M. Nowak, 《Walker's MARINE MAMMALS of the
Reeves, etc. / illustrated by Pieter A. Folkens, 《Guide to MARINE MAMMALS of the World》,Alfred A. Knopf, 2002: p474-477. ISBN 0-375-41141-0 Ronald M. Nowak,
果毅後御舍營所址 灣裡御舍營所 大目降御舍營所(新化鍾家古厝) 臺南安海街御舍營所址 御終焉之地(臺南神社) 家庭 父母:伏見宮邦家親王 - 妃鷹司景子 - (生母)堀内信子 兄弟:晃親王 - 嘉言親王 - 譲仁親王 - 朝彦親王 - 微妙院 - 貞教親王 - 喜久宮 - 彰仁親王 - 能久親王 - 誠宮 - 愛宮 - 博经親王 - 智成親王 - 貞愛親王 - 清棲家教 - 載仁親王 - 依仁親王(女子省略) 妻:山内光子(後、離婚) - 島津富子 子: 第1王子:竹田宮恒久王(1882年 - 1919年)(母:女房申橋幸子) 第2王子:延久王(1885年 - 1886年)(母:女房岩浪稻子) 第1王女:滿子女王(1885年 - 1975年、伯爵甘露寺受長夫人)(母:女房申橋幸子) 第3王子:北白川宮成久王(1887年 - 1923年)(母:妃富子) 第2王女:貞子女王(1887年 - 1964年、伯爵有馬賴寧夫人)(母:女房岩浪稻子) 第4王子:小松輝久(1888年 - 1970年)(母:女房岩浪稻子) 第5王子:二荒芳之(1889年 - 1909年)(母:申橋カネ) 子:(養子)二荒芳德(1886年
- 喜久宮 - 彰仁親王 - 能久親王 - 誠宮 - 愛宮 - 博经親王 - 智成親王 - 貞愛親王 - 清棲家教 - 載仁親王 - 依仁親王(女子省略) 妻:山内光子(後、離婚) - 島津富子 子: 第1王子:竹田宮恒久王(1882年 - 1919年)(母:女房申橋幸子) 第2王子:延久王(1885年 - 1886年)(母:女房岩浪稻子) 第1王女:滿子女王(1885年 - 1975年、伯爵甘露寺受長夫人)(母:女房申橋幸子) 第3王子:北白川宮成久王(1887年 - 1923年)(母:妃富子) 第2王女:貞子女王(1887年 - 1964年、伯爵有馬賴寧夫人)(母:女房岩浪稻子) 第4王子:小松輝久(1888年 - 1970年)(母:女房岩浪稻子) 第5王子:二荒芳之(1889年 - 1909年)(母:申橋カネ) 子:(養子)二荒芳德(1886年 - 1967年、侯爵伊達宗徳九男) 第3王女:武子女王(1890年 - 1977年、子爵保科正昭夫人)(母:女房申橋幸子) 第6王子:上野正雄(1890年 - 1965年)(母:前波荣) 妻:惠以子(1894年 -
Island)--格調優雅高貴頂級的度假島 蒼鷺島(Heron Island)--大堡礁的縮影 當克島(Dunk Island)--最自然原始的度假島 伊丽特女士岛(Lady Elliot Island)-- 大堡礁最南端的度假岛 參見 大堡礁受到的環境威脅 2009澳洲大堡礁哈密頓島管理員甄選活動 瓦尔德斯半岛 科莫多国家公园 科隆群岛
2009澳洲大堡礁哈密頓島管理員甄選活動 瓦尔德斯半岛 科莫多国家公园 科隆群岛 參考文獻 引用 来源 書籍 外部链接 珊瑚海地形 澳大利亚世界遗产 澳大利亞潛水地點 昆士蘭州旅遊景點 澳大利亞地標 澳大利亚世界遗产 澳大利亞國家遺產名錄
MARINE MAMMALS of the World》,Alfred A. Knopf, 2002: p.476. ISBN 0-375-41141-0 Ronald M. Nowak, 《Walker's MARINE MAMMALS of the World》, The Johns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214–215. ISBN 0-8018-7343-6
ISBN 0-375-41141-0 Ronald M. Nowak, 《Walker's MARINE MAMMALS of the World》, The Johns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214–215. ISBN 0-8018-7343-6 Paul K. Anderson and Daryl P. Damning, 《Steller's Sea Cow (Hydrodamalis gigas)》, edit by William F. Perrin,
《Dugong - Dugong dugon(Müller, 1776)》, edited by Sam H. Ridgway and Sir Richard Harrison, F.R.S. 《Handbook of Marine Mammals, Volume 3: The Sirenians and Baleen Whales》, Academic Press, 1989. ISBN 0-12-588504-0 Ronald M. Nowak, 《Walker's MARINE MAMMALS of the World》, The Johns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 211–214. ISBN 0-8018-7343-6 网页 儒艮的图片 参见 海牛 大海牛
《Encyclopedia of marine mammals》, Academic Press, 2002: pp.344–347. ISBN 0-12-551340-2 Masaharu nishiwaki and Helene Marsh, 《Dugong - Dugong dugon(Müller, 1776)》, edited by Sam H. Ridgway and Sir Richard Harrison, F.R.S. 《Handbook of Marine Mammals, Volume 3: The Sirenians and Baleen Whales》, Academic Press, 1989. ISBN 0-12-588504-0 Ronald
Libysiren † Protosiren 儒艮科 Dugongidae † Anisosiren † Caribosiren †印度儒艮屬 Indosiren † Lentiarenium † Kaupitherium † Paralitherium † Priscosiren †屬 Prohalicore † Sirenavus † Halitheriinae † Eotheroides †屬 Prototherium †始海牛屬 Eosiren † Halitherium 儒艮亞科 Dugonginae † Bharatisiren † Callistosiren † Crenatosiren †屬 Corystosiren † Culebratherium †屬 Dioplotherium † Domningia 儒艮属 Dugong 儒艮 Dugong dugon † Italosiren † Kutchisiren † Nanosiren †屬 Norosiren †皺儒艮屬 Rytiodus †異海牛屬 Xenosiren † Metaxytheriinae † Metaxytherium Hydrodamalinae
Protosirenidae † Ashokia †利比亞海妖獸屬 Libysiren † Protosiren 儒艮科 Dugongidae † Anisosiren † Caribosiren †印度儒艮屬 Indosiren † Lentiarenium † Kaupitherium † Paralitherium † Priscosiren †屬 Prohalicore † Sirenavus † Halitheriinae † Eotheroides †屬 Prototherium †始海牛屬 Eosiren † Halitherium 儒艮亞科 Dugonginae † Bharatisiren † Callistosiren † Crenatosiren †屬 Corystosiren † Culebratherium †屬 Dioplotherium † Domningia 儒艮属 Dugong 儒艮 Dugong dugon † Italosiren † Kutchisiren † Nanosiren †屬 Norosiren †皺儒艮屬 Rytiodus †異海牛屬 Xenosiren † Metaxytheriinae † Metaxytherium Hydrodamalinae †杜氏海牛屬 Dusisiren †无齿海牛属 Hydrodamalis †大海牛 Hydrodamalis gigas 海牛科 Trichechidae 海牛属 Trichechus 西印度海牛 Trichechus manatus 西非海牛 Trichechus senegalensis
临湘市下辖4个街道办事处、10个镇: 。 政治 现任领导 交通 京广铁路、京广高速铁路横贯市境。 、、、贯穿市境。
文化 由于明清以来,江西移民的大量迁入,临湘方言被划分为赣语大通片,县域北部靠近长江,老县治陆城(民国以前)就在长江岸边,水路发达,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南部多山,受地形影响从北向南,临湘话演变为了目前的路北、路中、路南三种语调,另:清代以来,由于湖北沔阳(今仙桃)地区移民大量汇入,路北方言受到西南官话冲击。特别是江南镇、黄盖湖镇基本为江北移民,流行西南官话,与长江对岸的湖北洪湖话一致;1949年以后,沿江地区有大量来自益阳等湖南省内地区的农垦移民。 由于移民构成,临湘兼有湖湘文化、赣文化、荆楚文化的特色交融。从史迹来看,临湘乃至岳阳县地区的大多数居民都为江西北部移民,至今方言仍有相通之处,移民时间则集中在明清二代。 以地势条件的不同,临湘人的性格与方言一样形成了渐变局面,路北路中处于行政中心,地处茶马古道,经济较为发达,自古尚文,聂市人张尚阳为了读书,赴京拜鲁中道为师,后与宋仁宗升平公主结为伉俪,为岳州第一驸马,云溪(今岳阳云溪区)人刘璈是著名湘军文官,辅佐左宗棠收复新疆有功,被选为台湾兵备道;路南因地处山区,民风稍悍,自古尚武,桃林人方兴是南宋著名抗元将领,而清末临湘的几次农民起义,如桃林李家村太平军起义(1852年)、横铺老屋卢廉坡起义(1862年)也均发生在路南。 因地处中部山区,自古资源丰富且自给自足,移民心理上又渴求安定,因而形成了临湘人多善少恶,重于礼而轻于浮的保守、淳朴性格。典型的事例即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清廷曾拟建埠于陆城新港。当时县境风气闭塞,士民集会反对,并请乡绅吴獬(清末湖湘学派著名人士,桃林人)赴鄂遏见张之洞,请求建埠他处,遂改在城陵矶建埠,这使得近代临湘失去了一次经济进步的机会。 行政区划 临湘市下辖4个街道办事处、10个镇: 。
Economy)談到了李嘉圖的勞動價值論不能解釋葡萄酒經儲藏后價值上升的現象。麥克庫洛赫同意商品的交換價值決定于生產他們所需的勞動量,不過他認爲商品在購買或生產后一直保存到適合于使用之前,交換價值的增加與勞動無關,反而是一種利潤,應該屬於使用了的資本。他假定一桶值50鎊的新葡萄酒放在地窖,十二個月之後就便值55鎊,這裡所升值的5鎊是葡萄酒增加的“勞動價值”。麥克庫洛赫聲稱雖然葡萄酒表面上沒有經過勞動的作用,但實際上“通過自然力的媒介,把一筆等量資本轉到葡萄酒内”。麥克庫洛赫認爲這種生產方式無需要資本和人的勞動交換,“是自然本身的作用力在酒桶内產生”。 實際上,麥克庫洛赫將自然力的作用說成跟人的勞動一樣,仿佛勞動既包括了人力,也包括自然力。他的解釋把勞動的意義變得含糊(他認爲勞動應該包括人的活動、動物的活動、機器的活動和自然力的作用四項),既說新增加的價值是利潤,但又自相矛盾説是“勞動價值”。麥克庫洛赫口中轉到葡萄酒内的等量資本不單止看不見,而是根本不存在。如前所述,李嘉圖主張自然力只有增加使用價值,葡萄酒的貨幣價值升值是他的理論解釋不了的地方,但並不代表麥克庫洛赫解釋正確——他採用自然力勞動的觀點與法國經濟學家讓-巴蒂斯特·賽伊的生產三要素論非常接近(賽伊也稱自然力會勞動),可是麥克庫洛赫開宗明義堅持勞動價值論正確(例如著作的第二章第一節標題便標明:勞動是財富的唯一來源”),於是他的葡萄酒例子被後人(主要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家)認爲是令李嘉圖學派學説失敗的原因”。 馬克思的觀點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大多繼承自李嘉圖的理論,美國經濟學家凡勃倫認爲英國的威廉·湯普遜對馬克思也有影響,“甚至馬克思的價值理論,剩餘價值理論和剝削理論也只不過是用一種令人生畏的術語轉述和精細化了的威廉·湯普遜的理論,無論兩者何其相似,無論馬克思在多大程度上借鑑了湯普遜的理論(儘管馬克思沒有公開承認)”。熊彼特也稱:“作爲理論家,他(馬克思)是李嘉圖的學生,他是李嘉圖的學生不僅因爲他自己的議論顯然從李嘉圖的命題出發,更重要的是他從李嘉圖那裏學會推理的藝術。他一直使用李嘉圖的工具,他踫到的每一個理論的問題都是以他深入研究李嘉圖學説時出現的困難的形式和他在研究中找到的作爲進一步工作的啓發的形式出現的。”“1800年和1840年間,一批試圖發展勞動價值理論的英國作家可能已經為他提供許多見解和細節……他的價值理論是李嘉圖式的價值理論。” 由此可見,所謂“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並不是馬克思一人獨創,馬克思只是結合和整理了1820年代至1840年代英國經濟學家們的理論成果,並且提出一些新的概念名詞用作分析,重新解釋整個勞動價值理論。 同樣地,以下這些“新概念”也並非馬克思獨創,大部分也是前人的理論,馬克思把這些概念放入李嘉圖原來的理論中,然後把這個理論作爲自己的理論核心,並由這種生產理論出發拓展至後期的分配理論、就業理論和商品交換理論。 商品具有二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具有不可比较性。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构成商品交换的基础。 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价值规律。 價值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從馬克思的角度看來,他深知商品價值跟商品售賣的相對價格並非同一事物,他的理論包含了對價格轉化為價值的運算,儘管被認爲論證出錯,熊彼特指出:“當李嘉圖認識到時間因素——或在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營運費用這個因素——同價值或相對價格的決定有關係的時候,這對他就意味著必須承認他的假設是同時是相違背的,不得不按上面所描述的方式降為僅僅是一種近似的真理……馬克思從他的思想的最初階段起……就認識到,交換比率是同李嘉圖關於價值均衡定理不一致的……因而該定理對於馬克思的學説來説並不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對李嘉圖來説,相對價格和價值在本質上是同一种東西……而對馬克思來説,價值和價格卻不是同一种東西”。 抽象勞動 抽象劳动是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簡而言之,抽象勞動並不區分各種勞動之間所要求的技術差異,一概將各種勞動行爲理論上統一為相同性質的勞動。這種概念最初由美國的本傑明·富蘭克林首先提出。 從理論上來説,將各種勞動化爲抽象勞動是有必要的,否則要分析不同勞動者的勞動量會出現差別,例如醫生的勞動跟搬運工人的勞動是不能以相同的標準看待的,前者的勞動是複雜勞動,後者的勞動是簡單的勞動。馬克思把複雜勞動和簡單勞動一概歸類為抽象勞動,避免兩者對研究價值問題出現矛盾。當然,並不是說複雜勞動和簡單勞動演變成抽象勞動之後是等量的,勞動的複雜程度的差異可以按交換價值反應。基於非熟練的勞動和惰性使然導致工時較長的不被勞動價值理論視爲研究對象,勞動價值理論注重於透過勞動行爲表現的勞動力買賣,而非勞動。 價值規律 商品价值量的大小由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量决定,计量劳动量多少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即价值量决定于劳动时间。劳动时间可分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 傑拉德·柯亨指出: 生產價格 生產價格是價值的修正,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分析不如主流經濟學般分爲生產要素市場和商品市場。他受到法國經濟學家魁奈《生產表》的啓發,把商品生產過程分爲兩大部類,從勞動生產生產資料(馬克思的體系不存在生產要素,一切除勞動以外輔助生產的原料及工具一律以“生產資料”概括)開始分析,然後是生產工人的消費品,最後是生產資本家的消費品。三種生產過程皆可以同一公式表達: 現實世界“價值”是不存在的,人們總以“價格”來表達彼此的經濟關係,這便是李嘉圖和馬克思對“價值”一詞理解的不同。馬克思有必要把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方能解釋爲何商品價格和生產成本在現實中並不相等,這就是所謂的“轉型問題”。商品的價格和價值是不斷發生變動的,時升時降,但長期則會互相抵消,所以總體上,商品的價格與價值相等。 關於勞動價值論的爭議 勞動價值理論向來備受爭議,特別是其使用抽象的“價值”概念,20世紀的經濟學採用實證研究辦法,抽象的概念能否存於實證性質的科學備受考驗。主流的經濟學家亦不再視經濟學為研究國家和社會各階級之間的經濟關係,改爲注重市場及其結構、機制運行和心理分析人們的理性經濟活動,勞動價值理論背後所帶有的政治含義顯然不合時宜也無助於分析經濟、金融等變化。然而,這個理論在激進政治經濟學家那裏獲得保存和討論。1970年代伴隨著以石油危機所呈現的資本主義制度周期性的經濟危機,西方的激進政治經濟學家重新關注勞動價值理論,並探討其和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和資本主義崩潰理論的關係。 1970年代的論戰 曼徹斯特大學的伊恩·斯蒂德曼按照彼羅·斯拉法的價格理論,提出一個論點:“對任何一種‘勞動價值論’的否定,都可以堅定地植根于生產理論的框架之中。”,其根據就是“斯拉法的著作不僅就其直接目的而言是成功的,而且為確定不移地證明在剩餘框架之内對工資、利潤以及價格進行的理論分析是整個獨立于‘勞動價值論’之外的(過程)提供了基礎。”斯蒂德曼還稱“任何有關價值的勞動理論只能對以剩餘為基礎的理論的發展構成障礙。” 他其中一個論點便是依照勞動量(價值)計算的利潤率,並不等同于按照生產價格的利潤率。他的結論是馬克思學説的價值和價格互相背離是内在矛盾,因此他提倡把勞動價值理論剝離於其他馬克思經濟學理論之外。 “老左派”保羅·斯威齊率先回應伊恩·斯蒂德曼的意見,斯威齊辯論道:“我不相信根據價格就能夠進行此種分析,其原因就在于分析中的關鍵性概念和變量,決定一切的重心是剩餘價值率,而根據價格所做的分析中,消失得無影無蹤的恰恰是這個剩餘價值率。” 斯威齊相信一旦依賴利潤率的計算,而放棄勞動價值理論和剩餘價值率,則是變相承認資本等生產資料能夠獨立于勞動自行進行生產,是“拜物教”思維。 中国大陸現今觀點 中国学者林子力,经过系统调查与深入研究,提出“社会主义和商品经济的统一,就是等量劳动交换通过市场”的崭新观点;先后提出或创立市场经济三大阶段理论、新价值论、劳动商品性理论、产权社会化理论等,构成了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劳动商品论即劳动商品化理论的提出和论证是经济学理论研究方面的一个突破,而其产权社会化理论则使林子力经济学成为以人的劳动创造为出发点、最终实现劳动者解放的人的经济学。 中国学者丁堡骏,以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第九章图表为蓝本,依据马克思要素投入按价值计算转型理论,建立“简单的马克思价值转化模型”,证明了平均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相等、生产价格总额与商品价值总额相等;依据要素投入按生产价格计算转型理论,创立“扩大的马克思价值转化模型”,证明了平均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相等,而生产价格总额与商品价值总额相等的问题转化为生产价格总额减去商品价值总额等于按生产价格计算的不变资本总额与按价值计算的不变资本总额之差的问题。 中国学者靳毅民,在对边际主义的供求曲线中的供应曲线修正后,把边际主义的均衡理论与劳动价值论结合起来。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商品代价,商品提供者会减小生产量,从而使价格上升,当市场价格等于商品代价时,随着商品需求增加,会增加产量,但不会提高价格,供应曲线的中间一段是平行直线,这时商品的价格等于商品代价,也就是劳动价值论的价值或生产价格。对于受资源限制比较严重的商品,因为当需求量上升带动价格上升时,资源限制以及供给短缺都将使商品的供应量不能完成第二步的增加,也就不能使价格回落到原来的水平,无法达到均衡于“生产代价”的状态。 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董德刚在“改革30年中国的观念变革”论坛上发表观点,称“劳动价值论也有缺陷。劳动和资产是形成使用价值的两个源泉,也是形成价值的两个源泉,光讲劳动的作用是有片面性的”,“我们只能限制剥削,取缔一切非法的剥削,而合法的剥削是允许存在的”。但显然这种说法是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误解。劳动价值理论并不否定生产资料,包括资产,在创造价值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詹姆斯·穆勒James Mill
亞當·斯密甚至在《國富論》的「序論及全書設計」首句便開宗明義説明勞動生產一切價值:一國國民每年的勞動,本來就是供給他們每年消費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假設不受市場狀況影響,他認爲一般商品價值的多少取決於生產者投入的勞動量,兩者必須成正比: 生產者的勞動量能夠增加原材料的價值,使之變爲能夠在市場銷售的製成品。商品的價格被逐個生產階級扣除了: 所以,國富論不但將勞動量作爲一切價值的來源,並認爲生產所需的勞動量是價值最佳的量度手段。 有學者指出,亞當·斯密把價值的根源、價值的調節者和價值的尺度混爲一談。也有學者認爲三者的觀念不可分開,因爲“如果要對一種根源或調節者從數量上加以説明,只能用計量的標準來説”、“根源和调节显然不能从经济学里去掉,如果还要认为它是一种人类意志的科学。根源、调节、甚至计量的标准,都是由人类的目的产生出来的观念,自然科学不妨想要去掉它们。可是,如果经济学所研究的是人类的买卖行为,这些指向未来的目的就是研究的对象。 因此,亞當·斯密的勞動價值論事實上往往把勞動量或者勞動這行爲不加區別地使用,某時候勞動量被經濟學家認定為新增商品價值的來源,某時候則稱他們能夠量度價值,一物既證明另一物的存在,也是那一物的計量標準,理論上顯然存在一種論證的缺陷。關於勞動量如何量度,斯密也沒有清晰的説明。 古典政治經濟學時代 李嘉圖 李嘉圖把亞當·斯密的勞動價值理論大加推廣,他首先肯定亞當·斯密的理論: 他隨後察覺到亞當·斯密間斷地使用兩種價值尺度:穀物和勞動。李嘉圖加以補充亞當·斯密理論内的那種勞動不是生產的勞動量,而是透過商品交換得到的勞動量: 李嘉圖指出不論穀物還是勞動,甚至金銀,這些量度媒介同樣是“可變”,其價值會發生波動。他列舉出亞當·斯密前後矛盾的言論以論證只有生產的勞動才能決定商品的相對價值(交換價值): 然後,他用了一個例子攻破“穀物價值論”。李嘉圖假設穀物的價格是每夸脫80先令,勞動者一周工作的收入是1蒲式耳(每夸脫等於1/32蒲式耳)。當穀物價格下跌至每夸脫40先令,勞動者的一周工作收入是1.25蒲式耳。再假設勞動者每週消費0.5蒲式耳穀物,其餘用作交換其他生活必需品。李嘉圖提問:“如果在價格為40先令時他所剩下的3/4蒲式耳穀物所能換取的上述商品沒有在價格為80先令時所剩下的0.5蒲式耳穀物所能換取得多,那麽這份勞動的價值到底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他認爲從亞當·斯密的思路開始思考,勞動的價值是上升了,因爲勞動者得到了更多的穀物,而亞當·斯密又採用穀物作爲價值標準。“但亞當·斯密又不得不說是降低了,‘因爲物品的價值取決於因佔有該物而取得購買其它物品的能力’,並且勞動具有的購買此類物品的能力已經減少了。”這段話可從數字上衡量,0.5蒲式耳穀物的價格是80先令乘16(32*1/2),總值1280先令;3/4蒲式耳穀物的價格是40先令乘24(32*3/4),總值960先令。明顯地,如果勞動者把餘下的穀物全數出售,所得從1280先令減至960先令了。隨著所得減少,勞動者的購買力也下降了。亞當·斯密的“穀物價值論”由於穀物的商品特質出現矛盾。 專注研究國際貿易的瑞典經濟學家貝蒂爾·奧林在批評古典學派的貿易理論時指出,古典國際貿易理論建基於勞動價值理論,而且“李嘉圖通過非熟練勞動力的工作時間而非貨幣來測算產品的生產成本”。他認爲李嘉圖引入了一些簡化理論的假設: 生產邊際成本為計算基礎,不考慮租金 根據統一標準將各種不同種類的勞動簡化為同性質的變量。非熟練勞動力的工作量和工人所得的工資成正比。 所有產品的資本和勞動投入量均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李嘉圖本人在著作《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的第一章〈論價值〉之中,並沒有明示以上三种假設條件。但從段落内容可以發現奧林的發現是有根據的。第一點:李嘉圖的勞動價值理論撇除一切壟斷收入,所以租金或者地租等問題完全沒有出現在該章的討論,他認爲地租不能影響商品價格。第二點:一切例子中貨幣的價值已被假設不會波動,所以按時間計算的勞動力投入越多,勞動者所得的工資收入自然更多。第三點:李嘉圖區分了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前者可以不斷生產,並透過利潤的累積有所增加,例如投入生產用途的機器;後者是只供一次使用的資本,例如事先預付給工人的(實質)工資;他列舉出數個例子比較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比例相同和不相同時,產品收入的變化。他認爲大量使用固定資本生產的商品,在工資上升時,這種商品的交換價值便下降;反過來大量使用流動資本生產的商品,工資上升導致商品的交換價值上升。 李嘉圖接著解釋爲何交換價值來自于耗費勞動而非其它自然的力量,他在反駁薩伊的三种生产要素聯合協作生產的觀點時指出自然力只能增加商品的使用價值,對交換價值毫無影響,例如麵粉機得到風力或水力推動,節省人力勞動,於是麵粉的交換價值便會下降。但這也是李嘉圖理論最大的弱點。約翰·斯圖亞特·穆勒指出李嘉圖沒有分清價值和價格,他只是將兩者等同。 事實上,李嘉圖並不滿意以勞動者的勞動量作爲商品交換價值的尺度。他的理論仍然需要貨幣去計算勞動量的價值,所以他承認生產成本只要包括累積的利潤,那麽生產成本和交換價值意義相同。儘管他批評亞當·斯密用作量度的穀子會因價格變化而矛盾,但他也意識到勞動價值亦會變化,他多番在個人著作或書信中談到這個問題,在他意外逝世之前仍然致力尋找一個不變的價值標準。正如奧林所說: 物化勞動 李嘉圖學派的另一員幹將,也是李嘉圖一輩子其中一個最親密的朋友——詹姆斯·穆勒在自己的著作《政治經濟學要義》(Elements Of Political Economy)略談了勞動價值理論,他認爲生产要素有兩种,分別是勞動和資本”。他並不大費周章去討論勞動怎樣及如何創造了相對價值,這本著作對勞動的敍述只是復述亞當·斯密的分工理論。詹姆斯·穆勒把討論重點放在資本上,他提出一個新觀點:“被勞動所利用的物質,當這些物質是之前勞動的結果,命名為資本。”“工具幫助勞動和被使用的物質都會正確地包括在勞動的概念内。工資也通常被包括在資本。”他指出一切資本只不過是之前人類勞動的結果,沒有之前耗費的勞動生產,資本不可能形成並被人類使用配合生產。資本的首部份完全是純勞動的結果,這種資本出現之後增加了勞動的生產能力,能夠和勞動結合協助生產。這種勞動累積資本的概念便是被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所稱呼的“物化勞動”概念。 詹姆斯·穆勒並且認爲人只能夠移動物質,使他們產生運動,物質之間因此互相分離或者接近。他的兒子,英國經濟學家、政治學家約翰·斯圖亞特·穆勒認爲正是他的父親説明並確立人對自然力規律作爲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則。 麥克庫洛赫的葡萄酒 李嘉圖學派(Ricardian economics)的成員約翰·雷姆賽·麥克庫洛赫在他所著的《政治經濟學原理》(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談到了李嘉圖的勞動價值論不能解釋葡萄酒經儲藏后價值上升的現象。麥克庫洛赫同意商品的交換價值決定于生產他們所需的勞動量,不過他認爲商品在購買或生產后一直保存到適合于使用之前,交換價值的增加與勞動無關,反而是一種利潤,應該屬於使用了的資本。他假定一桶值50鎊的新葡萄酒放在地窖,十二個月之後就便值55鎊,這裡所升值的5鎊是葡萄酒增加的“勞動價值”。麥克庫洛赫聲稱雖然葡萄酒表面上沒有經過勞動的作用,但實際上“通過自然力的媒介,把一筆等量資本轉到葡萄酒内”。麥克庫洛赫認爲這種生產方式無需要資本和人的勞動交換,“是自然本身的作用力在酒桶内產生”。 實際上,麥克庫洛赫將自然力的作用說成跟人的勞動一樣,仿佛勞動既包括了人力,也包括自然力。他的解釋把勞動的意義變得含糊(他認爲勞動應該包括人的活動、動物的活動、機器的活動和自然力的作用四項),既說新增加的價值是利潤,但又自相矛盾説是“勞動價值”。麥克庫洛赫口中轉到葡萄酒内的等量資本不單止看不見,而是根本不存在。如前所述,李嘉圖主張自然力只有增加使用價值,葡萄酒的貨幣價值升值是他的理論解釋不了的地方,但並不代表麥克庫洛赫解釋正確——他採用自然力勞動的觀點與法國經濟學家讓-巴蒂斯特·賽伊的生產三要素論非常接近(賽伊也稱自然力會勞動),可是麥克庫洛赫開宗明義堅持勞動價值論正確(例如著作的第二章第一節標題便標明:勞動是財富的唯一來源”),於是他的葡萄酒例子被後人(主要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家)認爲是令李嘉圖學派學説失敗的原因”。 馬克思的觀點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大多繼承自李嘉圖的理論,美國經濟學家凡勃倫認爲英國的威廉·湯普遜對馬克思也有影響,“甚至馬克思的價值理論,剩餘價值理論和剝削理論也只不過是用一種令人生畏的術語轉述和精細化了的威廉·湯普遜的理論,無論兩者何其相似,無論馬克思在多大程度上借鑑了湯普遜的理論(儘管馬克思沒有公開承認)”。熊彼特也稱:“作爲理論家,他(馬克思)是李嘉圖的學生,他是李嘉圖的學生不僅因爲他自己的議論顯然從李嘉圖的命題出發,更重要的是他從李嘉圖那裏學會推理的藝術。他一直使用李嘉圖的工具,他踫到的每一個理論的問題都是以他深入研究李嘉圖學説時出現的困難的形式和他在研究中找到的作爲進一步工作的啓發的形式出現的。”“1800年和1840年間,一批試圖發展勞動價值理論的英國作家可能已經為他提供許多見解和細節……他的價值理論是李嘉圖式的價值理論。” 由此可見,所謂“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並不是馬克思一人獨創,馬克思只是結合和整理了1820年代至1840年代英國經濟學家們的理論成果,並且提出一些新的概念名詞用作分析,重新解釋整個勞動價值理論。 同樣地,以下這些“新概念”也並非馬克思獨創,大部分也是前人的理論,馬克思把這些概念放入李嘉圖原來的理論中,然後把這個理論作爲自己的理論核心,並由這種生產理論出發拓展至後期的分配理論、就業理論和商品交換理論。 商品具有二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具有不可比较性。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构成商品交换的基础。 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价值规律。 價值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從馬克思的角度看來,他深知商品價值跟商品售賣的相對價格並非同一事物,他的理論包含了對價格轉化為價值的運算,儘管被認爲論證出錯,熊彼特指出:“當李嘉圖認識到時間因素——或在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營運費用這個因素——同價值或相對價格的決定有關係的時候,這對他就意味著必須承認他的假設是同時是相違背的,不得不按上面所描述的方式降為僅僅是一種近似的真理……馬克思從他的思想的最初階段起……就認識到,交換比率是同李嘉圖關於價值均衡定理不一致的……因而該定理對於馬克思的學説來説並不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對李嘉圖來説,相對價格和價值在本質上是同一种東西……而對馬克思來説,價值和價格卻不是同一种東西”。
returns)则对应生产者。同样,随着財貨或服务的量增加,边际报酬也将会逐步减少,称为边际报酬递减法則。 参见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边际收益递减 無異曲線 效用 边际主义
边际概念 效用 福利經濟學 經濟學定律
欲經一半,猴行者曰:「我師曾知此嶺(巾箱本作「領」)有白虎精否?常作妖魅妖恠(怪),以至吃人。」師曰:「不知。」良久,只見嶺後雲愁霧慘,雨細交霏;雲霧之中,有一白衣婦人,身掛白羅衣,腰系白羅裙,手把白牡丹花一朵,面似白蓮,十指如玉。睹此妖姿,遂生疑悟。猴行者曰:「我師不用前去,定是妖精。待我向前向他姓字。」猴行者一見,高聲便喝:「汝是何方妖恠,甚處精靈?久為妖魅,何不速歸洞府?若是妖精,急便隱藏形跡;若是人間閨閤,立便通姓道名。更若躊躇不言,杵滅微塵粉碎!」白衣婦人見行者語言正惡,徐步向前,微微含笑,問:「師僧一行,往之何處?」猴行者曰:「不要問我行途,只為東土眾生。想汝是火類坳頭白虎精,必定是也!」婦人聞語,張口大叫一聲,忽然面皮裂皺,露爪張牙,擺尾搖頭,身長丈五。定醒之中,滿山都是白虎。被猴行者將金鐶杖變作一個夜叉,頭點天,腳踏地,手把降魔杵,身如藍靛青,發似硃沙,口吐百丈火光。當時,白虎精哮吼近前相敵,被猴行者戰退。半時,遂問虎精:「甘伏未伏!」虎精曰:「未伏!」猴行者曰:「汝若未伏,看你肚中有一個老獼猴!」虎精聞說,當下未伏。一叫獼猴,獼猴在白虎精肚內應。遂教虎精開口,吐出一個獼猴,頓在面前,身長丈二,兩眼火光。白虎精又云:「我未伏!」猴行者曰:「汝肚內更有一個!」再令開口,又吐出一個,頓在面前。白虎精又曰:「未伏!」猴行者曰:「你肚中無千無萬個老獼猴,今日吐至來日,今月吐至後月,今年吐至來年,今生吐至來生,也不盡。」白虎精聞語,心生忿怒。被猴行者化一團大石,在肚內漸漸會大。教虎精吐出,開口吐之不得;只見肚皮裂破,七孔流血。喝起夜叉,渾門大殺,虎精大小,粉骨塵碎,絕滅除蹤。 参见 天官五兽 天之四灵 四灵 四象 龙 參考文獻 A W W
在《南游记》中也有白虎精,和千里眼、顺风耳是一起被华光收服的妖。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欲經一半,猴行者曰:「我師曾知此嶺(巾箱本作「領」)有白虎精否?常作妖魅妖恠(怪),以至吃人。」師曰:「不知。」良久,只見嶺後雲愁霧慘,雨細交霏;雲霧之中,有一白衣婦人,身掛白羅衣,腰系白羅裙,手把白牡丹花一朵,面似白蓮,十指如玉。睹此妖姿,遂生疑悟。猴行者曰:「我師不用前去,定是妖精。待我向前向他姓字。」猴行者一見,高聲便喝:「汝是何方妖恠,甚處精靈?久為妖魅,何不速歸洞府?若是妖精,急便隱藏形跡;若是人間閨閤,立便通姓道名。更若躊躇不言,杵滅微塵粉碎!」白衣婦人見行者語言正惡,徐步向前,微微含笑,問:「師僧一行,往之何處?」猴行者曰:「不要問我行途,只為東土眾生。想汝是火類坳頭白虎精,必定是也!」婦人聞語,張口大叫一聲,忽然面皮裂皺,露爪張牙,擺尾搖頭,身長丈五。定醒之中,滿山都是白虎。被猴行者將金鐶杖變作一個夜叉,頭點天,腳踏地,手把降魔杵,身如藍靛青,發似硃沙,口吐百丈火光。當時,白虎精哮吼近前相敵,被猴行者戰退。半時,遂問虎精:「甘伏未伏!」虎精曰:「未伏!」猴行者曰:「汝若未伏,看你肚中有一個老獼猴!」虎精聞說,當下未伏。一叫獼猴,獼猴在白虎精肚內應。遂教虎精開口,吐出一個獼猴,頓在面前,身長丈二,兩眼火光。白虎精又云:「我未伏!」猴行者曰:「汝肚內更有一個!」再令開口,又吐出一個,頓在面前。白虎精又曰:「未伏!」猴行者曰:「你肚中無千無萬個老獼猴,今日吐至來日,今月吐至後月,今年吐至來年,今生吐至來生,也不盡。」白虎精聞語,心生忿怒。被猴行者化一團大石,在肚內漸漸會大。教虎精吐出,開口吐之不得;只見肚皮裂破,七孔流血。喝起夜叉,渾門大殺,虎精大小,粉骨塵碎,絕滅除蹤。 参见 天官五兽 天之四灵 四灵 四象 龙 參考文獻
(北宋),北宋时置县,今湖南省临湘市前身
(西汉),西汉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改湘县置,长沙国都城,隋改临湘县为长沙县
附註 北宋政府 中国水路运输史
参看 艮岳 附註
B2而成名。 生平 1950年,百武裕司生於長崎縣島原市,畢業於九州產業大學攝影系;中學時代的百武先生已迷上天文學,還加入高中的地理學會;1989年開始彗星搜索;1993年移居鹿兒島縣姶良町,1995年12月25日和1996年1月30日以大口徑雙筒望遠鏡25*150分別獨立發現C/1995 Y1和C/1996 B2百武彗星,後者因為接近地球時亮度接近0等,肉眼易見,3月底時更拖著接近100度長的彗尾,成爲世紀大彗星之一;亦因兩個月內接連發現兩顆彗星,百武亦因此聲名大噪。 1996年3月美國芝加哥Adler天文館邀請百武裕司為特別貴賓,並成為該市的榮譽市民,9月他成為日本姶良町(Aira)天文台及博物館館長,直至逝世。同年11月,百武裕司當選鹿兒島縣榮譽縣民,其他榮譽還有「日本天文學會天體發現獎」、「東亞天文學會天體發現獎」。
Y1和C/1996 B2百武彗星,後者因為接近地球時亮度接近0等,肉眼易見,3月底時更拖著接近100度長的彗尾,成爲世紀大彗星之一;亦因兩個月內接連發現兩顆彗星,百武亦因此聲名大噪。 1996年3月美國芝加哥Adler天文館邀請百武裕司為特別貴賓,並成為該市的榮譽市民,9月他成為日本姶良町(Aira)天文台及博物館館長,直至逝世。同年11月,百武裕司當選鹿兒島縣榮譽縣民,其他榮譽還有「日本天文學會天體發現獎」、「東亞天文學會天體發現獎」。 2000年5月27日,日本清里大友天文台大友哲把他在1991年12月13日發現的小行星7291命名爲「百武」。 他於2002年4月10日因為主動脈的動脈瘤內出血而於晚上7點47分在鹿兒島縣國分市醫院猝逝。 生平 百武裕司妻子為百武昭子,夫妻育有兩子。 外部連結
拔絲,是魯菜的技法,是指將糖熬煮至一定的濃稠程度,將預先炸好的食材到入糖漿中,快速攪拌,使筷子挾起食材時可以拉出長長的糖絲,又稱為「拉絲」,這種作法多用於甜點的製作。
中國烹飪
巴黎近郊的工厂和商铺在五年里享受免税,该政策的目的是制止工业界留在近郊或驻入巴黎,以便减少工人阶层的人数。出于同样的动机,和被分成了两部分。 界限 1860年1月1日,随着1859年6月16日法令的施行,位于曾经的包税人城墙以外直到梯也尔城墙的巴黎近郊并入巴黎市区,使得巴黎各区重新进行划分。在全新的城市边界上,新增了8个区,且制定了螺旋式排序法。 共有24个市镇受到该扩展的影响。其中4个被完全取消,被并入巴黎,它们的名称现在仅表示街区。对于被梯也尔城墙一分为二的20个市镇,法令删除了其中7个,将其辖域重新分配于巴黎和临近市镇之间。另外13个市镇则失去了它们位于城前内部的辖域,但保留了原先的名称。 以下市镇全部或部分被并入巴黎: 全部并入巴黎: 贝尔维尔(十九区和二十区) 格勒内勒(十五区) 沃日拉尔(十五区) 拉维莱特(十九区) 分配于巴黎和相邻市镇之间: 欧特伊(十六区和布洛涅-比扬古) 帕西(十六区和布洛涅-比扬古) 巴蒂尼奥勒-蒙索(十七区和克利希) 贝尔西(十二区和沙朗通勒蓬) 拉沙佩勒(十八区、欧贝维利耶、聖但尼和塞纳河畔圣旺) 沙罗讷(二十区、巴尼奥莱和蒙特勒伊) 蒙馬特(十八区和塞纳河畔圣旺) 部分并入巴黎: 欧贝维利耶(十九区) 巴尼奥莱(二十区) 克利希(十七区) 让蒂伊(十三区) 伊西莱穆利诺(十五区) 塞纳河畔伊夫里(十三区) 蒙鲁日(十四区) 塞纳河畔讷伊(十七区) 庞坦(十九区) 勒普雷圣热尔韦(十九区) 圣芒代(十二区) 塞纳河畔圣旺(十八区) 旺沃(十四区) 1860年以后的变化 1860年以来,巴黎各区基本上没有变化,只是随着巴黎轻微地扩展,一些区的边界也向外延伸。巴黎在1954年达到今天的城市边界,面积达到10 540公顷,而1859年和1860年分别为3 438公顷和7 802公顷。 2016年启动的改革 2016年2月,巴黎市长在提出了一项设想:在2020年前将巴黎最中心的4个区合并为一个约有十万多居民的区。2016年2月巴黎议会对这项改革提案进行了投票表决。 该提案涉及的4个区中,第三区是人口最多的,因此该区区政府所在地从2017年2月开始进行了翻新。2018年,斯普勒街(rue Spuller)的马路和人行道一律进行了翻新,用来给第三区的区政厅提供门前广场。另外,博多瓦耶广场(place Baudoyer)的第四区区政厅,也将提供新区政厅的服务。这两个区政厅都位于洛保街(rue Lobau)且彼此相距仅300米。而第一区和第二区的区政厅则被认为面积太小。 2018年5月,这4个区的选民将通过信件的方式在第三区和第四区的区政厅之间进行投票,并选出合并后新区的名称。从2018年10月8日至14日之间这四个区的居民提出的名称中,巴黎市政厅以及各区区政厅选出了四个:巴黎中心(Paris Centre)、巴黎之心(Cœur de Paris)、巴黎第一区(Premiers arrondissements de Paris)和巴黎1 2 3 4(Paris
區份信息 历史 1795年至1860年的巴黎区份 1795年10月11日,巴黎第一次被划分为12个区。此次划分一直维持到1860年市郊并入巴黎导致重新分区。 当时,有9个区位于塞纳河右岸,3个区位于塞纳河左岸,基本上按照从西向东、从北向南依次增大的顺序进行编号。这12个区的面积差异很大,形状与今天的划分相比更无规则。每个区又被划分为4个街区,直接沿袭自1790年法国大革命时期的。 1860年巴黎的扩建 扩张计划的演变 奥斯曼男爵自1853年起担任塞纳省省长,每天往布洛涅森林方向堵塞的车水马龙让他感到担忧,于是他计划从1856年开始将帕西和讷伊等区段并入巴黎,以此来扩大星形广场的面积,并将迁移至。 拿破仑三世则构想一个包括整个塞纳省以及默东和塞夫尔在内的“大巴黎”。他创建了一个由亨利·西蒙伯爵(Comte Henri Siméon)担任主席的委员会,dont le rapport préfigura les aménagements de la capitale et son agrandissement。 几年之前,梯也尔城墙的修建导致一些市镇被城墙一分为二。此外,时任法国内政部长认为,位于梯也尔城墙和包税人城墙之间的辖区的经济繁荣完全归功于巴黎。 1859年,原定从西向东、从北向南给各区编号的计划被舍弃了,因为这种编号方式会使今天的16区成为13区,而13被视为一个不吉利的数字:1860年前第13区还不存在的时候,有一句俗语“与13区区长结婚”(se marier à la mairie du 13e arrondissement),意为“与人姘居”,即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当时住在巴黎西边——尤其是帕西——的一些有权势的人物对此不满。帕西市长提议按照螺旋形从巴黎最中心开始编号,这样一来13就被分给了巴黎东南部居民最多的一个区。 关于巴黎扩张的法令 巴黎的边界从包税人城墙一直拓展到了梯也尔城墙,尽管位于巴黎边界上的一些市镇表示反对。该决定在1859年6月16日以法令形式通过,包含11个条款: 根据该法令的第2条,巴黎市包含20个区,由同样数量的选区组成。该法令的第3条确立了行政架构,包括一个有60名成员的市政议会,每个区至少2人。 巴黎从1859年的3 438公顷变为1860年的7 802公顷,即扩展了4 365公顷;若扣除塞纳河所占的面积,则从3 228公顷增长为7 088公顷。 该次扩展的日期通常被认为是1860年1月1日,然而,这个观点只是部分正确。实际上,上述颁布于1859年11月3日的法令,在11月5日即生效,且该法令只规定了一个在次年1月1日生效的条款,即的地点扩展至城市新边界,这一点出现在该法令的第4条。 巴黎近郊的工厂和商铺在五年里享受免税,该政策的目的是制止工业界留在近郊或驻入巴黎,以便减少工人阶层的人数。出于同样的动机,和被分成了两部分。 界限 1860年1月1日,随着1859年6月16日法令的施行,位于曾经的包税人城墙以外直到梯也尔城墙的巴黎近郊并入巴黎市区,使得巴黎各区重新进行划分。在全新的城市边界上,新增了8个区,且制定了螺旋式排序法。 共有24个市镇受到该扩展的影响。其中4个被完全取消,被并入巴黎,它们的名称现在仅表示街区。对于被梯也尔城墙一分为二的20个市镇,法令删除了其中7个,将其辖域重新分配于巴黎和临近市镇之间。另外13个市镇则失去了它们位于城前内部的辖域,但保留了原先的名称。 以下市镇全部或部分被并入巴黎: 全部并入巴黎: 贝尔维尔(十九区和二十区) 格勒内勒(十五区) 沃日拉尔(十五区) 拉维莱特(十九区) 分配于巴黎和相邻市镇之间:
奥斯特里茨车站(Gare d'Austerlitz) 巴黎唐人街(Quartier chinois de Paris)
法国国家图书馆(Bibliothèque François Mitterrand) 奥斯特里茨车站(Gare
Sauvage)创立的国立高等研究学院,它的宗旨是推动和加速法国社会科学教育和研究的发展。她属于法国教育体系中的“大学校”(这一体系中还包括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巴黎高等政治学院、巴黎高等艺术学院、法国高等研究实践学院等等),独立于公立大学体系之外。同时又和法兰西学院、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一样,是一个专门的公立研究机构。该校本来是法国高等研究实践学院(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EPHE,1868年创建)中的第六部,即社会科学学部,由著名的法国年鑑學派的历史学家、地理学家費爾南·布勞岱爾和作为年鉴学派创始之一的著名历史学家呂西安·費夫爾创建于1945年,后于1975年独立出来,成为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学校从创建初期开始便成为了法国乃至欧洲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镇。实际上,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创建本身就构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被人们称为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她特别是在法国现代社会科学模式的转型、认知科学和交叉学科研究的形成以及关于人的科学的研究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独一无二的巨大推动作用。从那个时候起,她就确立了自己的立院宗旨:“致力于对社会中的人的研究。试图对人文社会学科的现代危机进行反思,重新对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边界进行探求。 从其早期仍作为高等研究实践学院的一个分支学部开始,她便拥有一大批举世闻名的社会科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并在上世纪一直成为法国年鉴学派、法国结构主义等重大思潮和思想运动的策源地与中心。曾在该校执教的教授学者除了费尔南·布罗岱尔和吕西安·费弗尔之外,还包括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雅克·勒高夫、布尔当斯基(Luc Boltanski)、皮埃尔·布尔迪厄,罗兰·巴特,雅克·德里达,雅克·拉康,戈德曼(Lucien Goldmann),德贡布(Vincent Descombes),柯瓦雷(Alexandre Koyré),图海纳(Alain Touraine),米兰·昆德拉,阿方斯·迪普龙(Alphonse Dupront),路易·杜蒙(Louis Dumont)等等。 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涵盖了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并一直倡导并致力于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是法国人文社会科学交叉学科研究的典范和领头羊。该校的传统优势科目包括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政治科学等等,特别是在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方面拥有深厚的积淀和研究传统,并与其他许多研究机构和学校有着密切的合作联系,比如人类学方面,她和法兰西学院共创的社会人类学实验室LAS(列维-斯特劳斯创建于1960年)一直是法国人类学的研究中心,并拥有著名的《人类》(L’Homme)等学术期刊。除此以外,该校在东亚研究和汉学研究方面也一直在法国遥遥领先。 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学科设置包括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语言学、心理学与语言科学、认知科学、政治科学、哲学与数学等。该校拥有47个研究中心,其中37个是和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联合创立的。300位教师,500位研究人员,450位工程师和技术人员,3000名在校学生。每年还邀请世界各地的150多名教授学者前来讲学和从事研究。该校一直是法国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院颁发深入研究文凭(DEA) 、博士文凭(le doctorat)以及学院自己的文凭,同时还与其他学校合作联合培养博士生。它尤其拥有“社会人类学和人种学”博士研究生院。学制一般为三年,根据考生材料择优录取学生,由每位教师认定学生是否具备听取课程的各项条件。 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是“巴黎大学联盟”(l'Alliance Paris-Universitas)六个成员学校之一,另外五所学校分别是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巴黎二大、巴黎三大、巴黎六大、巴黎九大。除此以外,她还入选了法国“校园计划”,用法国高等教育和研究部长佩克雷斯女士的话说,巴黎北部将出现一个一流的社会科学集群,培养人类学家克罗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地理学家费尔南德·布罗岱尔(Fernand Braudel)和社会学家阿兰·杜兰(Alain Touraine)的“继承人”。此即奥贝维利埃校园计划,将建在塞纳·圣德尼省(Seine-Saint-Denis),主要包括巴黎一大、八大、十三大和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EHESS)。 历史 1947年11月3日,高等實踐學院第六部創立。第六部首先由歷史學者呂西安·費夫爾領導,1956年之後則由歷史學者費爾南·布勞岱爾接手。這個機構在1960年代成為跨學科與方法論反思的中心。1972年,歷史學者雅克·勒高夫繼承布勞岱爾的位子。 1975年,第六部從高等實踐學院獨立出來,成為了社會科學高等學院,並被授權給予國家博士學位的資格。此後,社會科學高等學院擁有大量的研究中心,範圍覆蓋了社會科學所有的領域:历史学、社会学、經濟学、社會心理學、人類學等等。歷史學者弗朗索瓦·福雷於1977年接任院長。 知名成員 羅蘭·巴特 雷蒙·阿隆 皮耶·布迪厄 費爾南·布勞岱爾
Touraine),米兰·昆德拉,阿方斯·迪普龙(Alphonse Dupront),路易·杜蒙(Louis Dumont)等等。 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涵盖了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并一直倡导并致力于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是法国人文社会科学交叉学科研究的典范和领头羊。该校的传统优势科目包括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政治科学等等,特别是在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方面拥有深厚的积淀和研究传统,并与其他许多研究机构和学校有着密切的合作联系,比如人类学方面,她和法兰西学院共创的社会人类学实验室LAS(列维-斯特劳斯创建于1960年)一直是法国人类学的研究中心,并拥有著名的《人类》(L’Homme)等学术期刊。除此以外,该校在东亚研究和汉学研究方面也一直在法国遥遥领先。 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学科设置包括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语言学、心理学与语言科学、认知科学、政治科学、哲学与数学等。该校拥有47个研究中心,其中37个是和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联合创立的。300位教师,500位研究人员,450位工程师和技术人员,3000名在校学生。每年还邀请世界各地的150多名教授学者前来讲学和从事研究。该校一直是法国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院颁发深入研究文凭(DEA) 、博士文凭(le doctorat)以及学院自己的文凭,同时还与其他学校合作联合培养博士生。它尤其拥有“社会人类学和人种学”博士研究生院。学制一般为三年,根据考生材料择优录取学生,由每位教师认定学生是否具备听取课程的各项条件。 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是“巴黎大学联盟”(l'Alliance Paris-Universitas)六个成员学校之一,另外五所学校分别是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巴黎二大、巴黎三大、巴黎六大、巴黎九大。除此以外,她还入选了法国“校园计划”,用法国高等教育和研究部长佩克雷斯女士的话说,巴黎北部将出现一个一流的社会科学集群,培养人类学家克罗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地理学家费尔南德·布罗岱尔(Fernand Braudel)和社会学家阿兰·杜兰(Alain Touraine)的“继承人”。此即奥贝维利埃校园计划,将建在塞纳·圣德尼省(Seine-Saint-Denis),主要包括巴黎一大、八大、十三大和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EHESS)。 历史 1947年11月3日,高等實踐學院第六部創立。第六部首先由歷史學者呂西安·費夫爾領導,1956年之後則由歷史學者費爾南·布勞岱爾接手。這個機構在1960年代成為跨學科與方法論反思的中心。1972年,歷史學者雅克·勒高夫繼承布勞岱爾的位子。 1975年,第六部從高等實踐學院獨立出來,成為了社會科學高等學院,並被授權給予國家博士學位的資格。此後,社會科學高等學院擁有大量的研究中心,範圍覆蓋了社會科學所有的領域:历史学、社会学、經濟学、社會心理學、人類學等等。歷史學者弗朗索瓦·福雷於1977年接任院長。 知名成員 羅蘭·巴特
新港社,也在1630年集體表示接受基督教信仰。 1636年5月26日,荷蘭人在新港社開辦了第一所學校,這個學校不僅將宗教教育制度化,而且也導入西方的讀寫識字能力訓練。由於荷蘭的教派主張以方言或口語來傳教,因此以新港語做為學校的教學語言。除了用拉丁字母將口語書寫下來以外,同時也編輯了教義問答、祈禱文等做為教材。宣教師尤羅伯(Robertus Junius)於1643年的教育報告中記載,新港學校已有80名學生,其中有24名學生在學習書寫,大約有8到10個人能整齊的書寫,在鄰近的目加留灣學校中,全部的90個學生中也有8個能夠書寫。 這些派駐在台灣的宣教師除了傳教外,也編輯了各種的字典、教義書,如以大武壠語及新港語翻譯的「馬太福音」、虎尾壟語的「虎尾壟語詞典」等,成為後來學者研究原住民語言的依據。在這些留存下來的歷史文件中,最著名的就是原住民與漢人因土地關係而訂定的契約文書,俗稱為「番仔契」,也就是所謂的「新港文書」。 荷蘭人統治台灣的時間雖然只有短短38年,然而其對台灣本土文化的發展卻有相當程度的重大影響。以新港文書為例,目前我們所能看到年代最晚的新港文書,係完成於清朝人統治台灣的1784年,目前可考據一直至1813年(嘉慶十八年)還有此類雙語契約文書,那已經距離荷蘭人離開台灣的1662年超過150年了,但是卻仍然有人繼續使用荷蘭人所教導的羅馬字,來進行契約文書的書寫工作。 現存「新港文書」的由來 1928年,台北帝國大學(台灣大學的前身)在台北正式成立,屬於其「語言學研究室」的學者小川尚義不久後在台南新港社一帶採集古文書,並在1931年由村上直次郎將這些古文書編註出版,書名就叫做《新港文書》(Sinkan Manuscripts,見村上直次郎 1933),這本書就是我們目前所稱之「新港文書」主要的指涉對象。 《新港文書》收錄了109件的「番仔契」,其中來自新港社(新港文書)的87件,包括21件的漢番對照,以及卓猴社的3件(卓猴文書);麻豆社16件(麻豆文書)及大武壠社1件(大武壠文書);下淡水社1件(下淡水文書)及茄藤社1件(茄藤文書)。至於這些契約的確實年份,最早的是1683年的一件麻豆文書,而年代最晚的是第21號新港文書,年代是1813年。近年來,台灣國內外學者又陸續收錄了新港社、卓猴社、麻豆社、大武壠社、灣裡社、下淡水社、茄藤社等60數件。 解讀 新港文書的解讀不僅對語言學的認識有幫助,對瞭解平埔族群歷史社會也有極大的貢獻。然而,雖然村上直次郎在1933年就將《新港文書》刊行於世,不過在該書出版後,對於文書的解讀卻少有人投入,一般均認為這些文書已無法解讀。然而,亦不斷有人願意嘗試。在日治時期,有村上、小川尚義等人進行解讀,但只能辨識極少數的字彙。戰後翁佳音陸續解讀了6件,之後中研院語言所院士李壬癸又重新解讀了170件。 根據李壬癸比較各社書寫的新港文書及小川尚義所整理的詞彙比較表,各社採集的新港文書所使用語言如下: 西拉雅語 新港社 卓猴社 大武壠語 麻豆社 大武壠社 灣裡社 馬卡道語 下淡水社 茄藤社 關於新港文書的辨識有以下幾個原則:首先可以利用現存的兩種新港語字彙集,一是《Vocabulary of the Formosan Language: Compiled from the Utrecht Manuscripts》,這個字彙集共收錄了1070個新港語字彙,村上所編的《新港文書》也收錄這些字彙,並附有英文解釋。其二是清代方志《諸羅縣志》卷八〈風俗志‧番俗考‧方言〉中亦收有250個字彙左右,透過字彙集我們就可以判讀部分的文字。其次可以利用現有的雙語新港文書相互對讀,雖然有些例子顯示這些雙語文書並非都是直譯,但仍可讀出端倪。 另外新港文雖然採用了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數字符號,卻沒有採用對位記數系統。例如新港文記錄「三百六十五」會寫成300605(三百-六十-五的連寫)。這套記數系統的使用人,也許就不能應用對位的加減法計算。他們或許發展了其他合適的計算法,也可能始終只拿這套符號系統來記數,而從來不曾發展出有效的計算法。 「新港文書」在台灣歷史上的地位 在台灣歷史上,「新港文書」幾乎可以看做是最早出現漢字以外的一個有系統文字,同時也是第一個出現的羅馬字書寫系統。此外,「新港文書」也在相當程度上代表了台灣島上第一次外國之傳教活動的痕跡。在「新港文書」從台灣民間逐漸衰敗以後,下一波在台灣發生的羅馬字運動,就要等到19世紀後半葉,由長老教會牧師所帶來的「白話字」運動了。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所藏之「清代新港社番婦王覽莫等立典契(新港文書)」,於2008年經中華民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現中華民國文化部)指定為「重要古物」。 注釋 參考出處 村上直次郎編,1933,新港文書(Sinkan Manuscripts)。台北:台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 村上直次郎編,1995,新港文書。台北:捷幼。 胡家瑜,2000,古文書與平埔研究:臺大人類學系平埔古文書的蒐集與再現,見漢學研究通訊 [online]。台北: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引用於2004年11月8日]。全球資訊網網址: 。 蔣為文,2001,白話字,囝仔人teh用e文字?:台灣教會白話字e社會語言學分析 [online]。np:脫漢中心。[引用於2005年1月5日]。全球資訊網網址: 。 林沉默,2003,台南縣地方唸謠
of the Formosan Language: Compiled from the Utrecht Manuscripts》,這個字彙集共收錄了1070個新港語字彙,村上所編的《新港文書》也收錄這些字彙,並附有英文解釋。其二是清代方志《諸羅縣志》卷八〈風俗志‧番俗考‧方言〉中亦收有250個字彙左右,透過字彙集我們就可以判讀部分的文字。其次可以利用現有的雙語新港文書相互對讀,雖然有些例子顯示這些雙語文書並非都是直譯,但仍可讀出端倪。 另外新港文雖然採用了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數字符號,卻沒有採用對位記數系統。例如新港文記錄「三百六十五」會寫成300605(三百-六十-五的連寫)。這套記數系統的使用人,也許就不能應用對位的加減法計算。他們或許發展了其他合適的計算法,也可能始終只拿這套符號系統來記數,而從來不曾發展出有效的計算法。 「新港文書」在台灣歷史上的地位 在台灣歷史上,「新港文書」幾乎可以看做是最早出現漢字以外的一個有系統文字,同時也是第一個出現的羅馬字書寫系統。此外,「新港文書」也在相當程度上代表了台灣島上第一次外國之傳教活動的痕跡。在「新港文書」從台灣民間逐漸衰敗以後,下一波在台灣發生的羅馬字運動,就要等到19世紀後半葉,由長老教會牧師所帶來的「白話字」運動了。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所藏之「清代新港社番婦王覽莫等立典契(新港文書)」,於2008年經中華民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現中華民國文化部)指定為「重要古物」。 注釋 參考出處 村上直次郎編,1933,新港文書(Sinkan Manuscripts)。台北:台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 村上直次郎編,1995,新港文書。台北:捷幼。 胡家瑜,2000,古文書與平埔研究:臺大人類學系平埔古文書的蒐集與再現,見漢學研究通訊 [online]。台北: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引用於2004年11月8日]。全球資訊網網址: 。 蔣為文,2001,白話字,囝仔人teh用e文字?:台灣教會白話字e社會語言學分析 [online]。np:脫漢中心。[引用於2005年1月5日]。全球資訊網網址: 。 林沉默,2003,台南縣地方唸謠 [online]。台北:新台灣周刊。[引用於2004年10月25日]。全球資訊網網址:。 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nd,a,新港文書 [online]。台北: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引用於2004年11月8日]。全球資訊網網址: 。 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nd, b,新港文書的來源 [online]。台北: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引用於2004年10月25日]。全球資訊網網址: 。 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nd, c,新港社與荷蘭教會 [online]。台北: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引用於2004年11月8日]。全球資訊網網址: 。 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nd, d,新港文書解說 [online]。台北: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引用於2004年11月8日]。全球資訊網網址: 。
他於1962年開始尋找彗星,翌年發現首顆新彗星,名為池谷彗星(C/1963 A1),其後五年間共發現了五顆,其中以1965年與關勉共同發現的池谷·關彗星(C/1965 S1)最為知名。在1980年代他也發現了兩顆超新星。 2002年2月1日,他與來自中國的張大慶共同發現了池谷-張彗星,距對上一顆發現的池谷-關彗星(C/1967
生平 他於1962年開始尋找彗星,翌年發現首顆新彗星,名為池谷彗星(C/1963 A1),其後五年間共發現了五顆,其中以1965年與關勉共同發現的池谷·關彗星(C/1965 S1)最為知名。在1980年代他也發現了兩顆超新星。 2002年2月1日,他與來自中國的張大慶共同發現了池谷-張彗星,距對上一顆發現的池谷-關彗星(C/1967 Y1)的日子相隔了35年。 2005年至今,池谷從事反射望遠鏡的反射鏡的研磨工作,以及繼續在夜空中尋找彗星。2010年11月3日,池谷薰與新潟縣村上茂樹同時發現新彗星池谷–村上彗星,這是他第七次發現新彗星。 發現
他出生于纽伦堡附近的温茨海姆,1729-1734年就读于维滕貝格大学。毕业后于1734年11月来到俄罗斯,任职于圣彼得堡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後隨俄國探險家白令,前往西伯利亞、北極海沿岸、堪察加半島及阿拉斯加等地進行探險與調查研究活動。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德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关于斯特勒的日记 俄罗斯生物学家
德國生物學家 德國植物學家 18世紀德國動物學家 德國鳥類學家
a full business object implementation – including data access code - from C#
generates a full business object implementation – including
of Artist Names, Getty Vocabularies. ULAN Full Record Display for Gustave Courbet. Getty Vocabulary Program, Getty Research Institute. Los Angeles, California The Painter's Studio (L'atelier du peintre), on-line, in increased reality, Musée d'Orsay 'Le chef de l'école du laid': Gustave Courbet in 19th-century caricatures. European Studies Blog, British Library.
musées de France Union List of Artist Names, Getty Vocabularies. ULAN Full Record Display for Gustave Courbet. Getty Vocabulary Program, Getty Research Institute. Los Angeles, California The Painter's Studio (L'atelier du peintre), on-line, in increased reality, Musée d'Orsay 'Le chef
山西大学(,縮寫:),簡稱山大,创建于1902年5月8日,最初名为山西大学堂,坐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是一所公立高等院校,是中国办学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現為山西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設的部省合建大学、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一省一校工程)重点建设的14所院校之一,同时还是中西部高校联盟成员。 简介 山西大学是山西省重点建设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111计划、英才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为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联盟、全国九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协作会成员、中国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黄河流域大学联盟成员。 学校前身是1902年5月8日创办的山西大学堂,1912年改名山西大学校,1931年改名山西大学,1943年改名为国立山西大学,1953年更名山西师范学院,1961年恢复山西大学校名。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坞城、东山、大东关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008亩,建筑面积116.64万平米;有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硕士专业学位种类、14个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4155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366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550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977人,设有本科专业87个。 历史沿革 山西大学堂时期 山西大学创建于1902年,最初名为山西大学堂(Imperial University of Shansi),是中国创办最早的三所大学堂之一,其他的两所国立大学是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前身)。它也与武汉大学前身自强学堂、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等属同时期的近代新式高校。 1901年9月,山西巡抚岑春煊奉旨以明朝万历年间设立的晋阳书院和清末张之洞创立的令德堂为基础,筹办山西大学堂。办学费用来自英國撥還的庚子拳亂賠款。 1902年5月8日,山西大学堂正式成立。后来,岑春煊接受英國传教士李提摩太的建议,增设西学书斋,原有的部分称中学书斋。李提摩太为西学书斋总理,西斋于1902年6月26日开学。 山西大学校时期 最初校址设立在太原市侯家巷内(现在的太原师范学院所在地)。民国初年更名为山西大学校,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公立(官立)大学之一。依据民国初年学制,山西大学校取消中斋和西斋,设立预科和本科。预科学制3年,本科学制4年。 1913年,设立法科法律学门和工科土木工学门。 1914年,山西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原设的土木、机械、采矿冶金三个专门科并入山西大学校。 1917年,工科教学大楼落成。 1918年7月,北洋政府参议院议员中央选举委员会将山西大学校列入国立范围。这意味着,凡在山西大学校本科毕业,以其所学任事三年,或曾任山西大学校校长以及教员满三年者,可以参与选举。 1925年5月18日,山西大学学生发起“反房税”运动,学生列队前往省议会请愿,随后转往督署,与阎锡山交涉,最后迫使阎锡山废除房税。 1928年2月,派遣教授潘连茹为本校驻京代表,参加中国国立大学联合会。 山西大学时期 随着阎锡山于1930年因为反蒋失败而下野,国民政府的各项教育制度开始在山西省推行。1931年7月,按照国民政府颁布的《大学组织法》和《大学规程》,山西大学校改称山西大学。 依据新章程,预科改为附属高级中学,本科各科改为学院。 1934年7月,奉教育部令和山西省政府决议,山西省立法学院并入山西大学。同年,山西省立教育学院并入山西大学。 1935年7月,根据山西省政府颁布的《山西省整顿人才教育案》,设立理学院。 1937年8月,侵华日军不断空袭太原,山西省政府命令太原各校向晋南疏散。山西大学校部和理工两院迁往临汾,法学院迁往平遥,文学院迁往运城。 1937年11月8日,日军攻陷太原,山西省政府下令各大专院校立刻停课解散,图书设备等校产交由当地政府保管。 1938年春季,日军南下,晋南各县失守,山西大学师生星散,校产遗失无存。存留在太原的山西大学校址先是被日伪用作兵工厂,后于1944年成立山西省立太原工业职业学校。 1939年夏初,部分身在重庆的山西大学教师向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孔祥熙提议,在重庆恢复山西大学。1939年9月初,山西省政府决定恢复山西大学,由阎锡山兼任校长,同时将山西省立农业专科学校和山西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并入山西大学。1939年12月23日,山西大学在陕西省三原县复课。 1941年春季,由于校内出现“省立改国立”的学生风潮,山西大学与三青团三原县团部和胡宗南十六军政治部发生冲突,山西省政府电令教务长徐士瑚,将山西大学从三原县迁往宜川县秋林镇虎啸沟。 1943年2月,由于虎啸沟瘟疫流行,山西大学由虎啸沟迁往山西省吉县克难坡。 国立山西大学时期 1943年4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下令将山西大学改为国立,经费由教育部拨发。1943年7月,山西大学全体师生由克难坡返回虎啸沟,在此办学直到抗战胜利。 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山西大学师生于1945年10月奉命离开虎啸沟返回太原,但是由于同蒲铁路中断以及太原校舍被占用,因此于1945年12月底在韩城借用医院空房上课。 1946年3月,全体师生陆续返回太原,并于5月重新开学上课。 1948年7月1日,由于全国学生运动此起彼伏,全校学生组织停火罢灶以呼应平、津学生反饥饿、反内战斗争。并推举代表向校方交涉,要求增加公费,但是国民政府教育部派驻山西大学的会计主任徐秀溪对此予以拒绝。徐秀溪因为态度蛮横被学生打伤,随即逃往校长徐士瑚家中。学生在徐士瑚家附近与校方辩论数小时,终于使校方同意学生要求。 此后,由于解放军徐向前所部在晋中战役中占据上风,太原有被围困的危险,学生召开大会,成立了山西大学迁校委员会。 7月6日,迁校委员会派出马华、洪耶、高波三名代表面见阎锡山,提出派飞机送学生到北平的要求,阎锡山答应了学生的要求,学生们还进一步趁势要阎锡山写信给傅作义,希望帮助解决学生住宿问题,阎锡山也同意了,遂命令在座的教育厅厅长刘逢炎办理。 部分学生于7月18日至7月20日之间,分批乘坐飞机到达北平,许多教师也一并抵达北平。抵达北平的学生临时进驻位于东四七条的阎锡山公馆。 同年8月12日,在北平的山西大学学生由于无法找到校舍,强行搬入中南海勤政殿和瀛台。中南海随即被警察封锁。华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傅作义通过电报与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山西大学校长徐士瑚商议后,拨出张家口的德王府,作为山西大学临时校舍。朱家骅则电令徐士瑚,要求他对傅作义的决定“遵照执行”。 同年9月下旬,校长徐士瑚抵达北平。 同年11月,在张家口的山西大学学生因为生活困难而纷纷返回北平。此时山西大学校部在东华门南夹道北平梨园公会大楼办公,文学院与法学院在东交民巷井陉煤矿公司大楼,工学院在东单总部胡同的一所大院,医学院在东单苏州胡同农业部农产公司棉产会大楼,另外在西河沿和朝内大街也有学生宿舍,并且陆续开课。 同年12月中旬,由于反对阎锡山强迫机关学校人员挖战壕,本年招收的所有新生和部分教师一同抵达北平。此时山西大学共有在校生484人,教师74人。 1949年1月31日,平津战役结束,解放军进入北平。在北平的山西大学由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 1949年4月26日,太原战役结束,解放军攻克太原。留在太原的山西大学由太原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 1949年5月15日,在北平的山西大学师生全部回到太原。 1949年8月,太原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决定将山西省立川至医学专科学校、山西省立高级助产职业学校和晋冀鲁豫边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学专科学校合并到山西大学医学院。 1949年9月,根据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的决定,中国大学理学院并入山西大学。时山西大学设文、理、医、工、法五个学院。 1951年后的山西大学 1951年1月1日,学校名称由“国立山西大学”改为“山西大学”。 1951年,山西省人民政府接管铭贤学院(今为山西农业大学)后,将该院的机械工程系和冶金工程系并入山西大学工学院。 这一时期,山西大学师生人数不断增加。1953年,山西大学共有在校生2100余人,全校教师363人。 山西师范学院时期 1953年院系调整后,取消山西大学建制,文,理两院合并,改称山西师范学院,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医、工两院相继独立建院,法学院称财经学院,后划归入中国人民大学。 1954年由太原市侯家巷迁入现在的坞城路校区。设立七系八科:教育系、历史系(科)、中文系(科)、俄语系(科)、数学系(科)、化学系(理化科)、生物系(科)、地理科、体育科。另有马列主义教研室。 1955年,增设物理科,撤销俄语科、理化科。同时组织教师在自编教材之余,翻译苏联教材。 1960年,在校学生增加到4127人,教师498人。 山西大学复校 1958年,在“大跃进”的过程中,山西省筹备建立山西科技大学。但是该计划没有得到上级的批准。因此山西省退而求其次,准备组建山西大学。 1959年9月17日,山西大学成立。教师由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学院等学校调入,校舍则借用自山西师范学院。由于该校师生人数不多,当地人称之为“小山大”。1960年,该校共有教师106人,学生640人。 1961年,由于经济困难,中共山西省委决定将该校(小山大)与山西师范学院合并,仍定名为山西大学。山西大学成功复校。 1962年,山西体育学院、山西艺术学院并入山西大学。 1966年末,受到全国“文化大革命”风潮的影响,山西大学内部分化为“八八红旗战斗队”和“八一四毛泽东思想先锋大队”两个造反派。1967年1月12日,“八八”战斗队在大队长李大纲的率领下夺取了中共山西省委的权力。1月13日,“八一四”战斗队在校内夺取了山西大学的权力。 1968年9月,工宣队和军宣队进入山西大学,但是山西大学的武斗有增无减。 1969年7月,中共中央下发“七·二三布告”。山西大学武斗基本停止。同年9月,成立山西大学革命委员会。 1969年12月,山西大学收到山西省革命委员会的战备疏散令,从太原出发,于次年(1970年)抵达昔阳县。1970年9月,全体人员返回太原。 1972年4月,首届工农兵大学生进入山西大学就读。 1981年冬季,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山西大学首批7个学科(中国近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文学、科学社会主义、哲学、动物学、光学)有权授予硕士学位。 1988年,山西大学正式成立研究生处,2001年11月研究生处改制为研究生学院,2011年6月,研究生学院正式更名为“山西大学研究生院”。 1993年,山西大学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05年5月, 山西大学成为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 2012年5月,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11月,成为山西省唯一一所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进入“一省一校”国家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新平台。 2014年6月,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山西大学,成为山西大学的大东关校区。 2016年3月2日,山西省教育厅厅务会审议通过《山西大学章程》并予以核准。 2020年12月18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将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资源整合,重组为公办本科层次职业高等学校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由山西省人民政府管理领导。原由山西大学管理的独立学院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建制撤销。 2021年8月28日,山西大学东山校区启用。 2022年2月,山西大学以哲学、物理学两个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历任校长 1. 姚文栋(1902年3月 - 1902年5月) 2. 沈敦和(1902年5月 - 1906年7月) 3. 杨熊祥(1904年春 - 1905年) 4. 傅岳棻(1905年9月 - 1906年8月) 5. 丁宝铨(1906年7月 - 1907年春) 6. 解荣辂(1906年8月 - 1909年9月) 7. 渠本翘(1909年9月 - 1910年3月) 8. 胡钧(1910年3月 - 1912年2月) 9. 李镜蓉(1912年2月 - 1912年5月) 10. 高时臻(1912年5月 - 1916年5月) 11. 田应璜(1916年5月 - 1916年8月) 12. 高时臻(1916年8月 - 1918年8月) 13. 王录勋(1918年8月 - 1937年11月) 14. 冯纶(1939年10月 - 1939年12月) 15. 阎锡山(1939年12月 - 1943年4月) 16. 王怀明(1943年4月 - 1946年6月) 17. 徐士瑚(1946年6月 - 1949年7月) 18. 邓初民(1949年9月
王怀明(1943年4月 - 1946年6月) 17. 徐士瑚(1946年6月 - 1949年7月) 18. 邓初民(1949年9月 - 1953年12月) 19. 梁园东(1953年12月 - 1958年6月) 20. 杨蕉圃(1958年6月 - 1959年9月) 21. 焦国鼐(1959年9月 - 1965年) 22. 焦国鼐(1973年 - 1980年) 23. 甄华(1980年2月 - 1981年4月) 24. 陈舜礼(1982年4月 - 1983年9月) 25. 程人乾(1984年3月 - 1987年12月) 26. 李旦初(1987年10月 - 1988年12月) 27. 李镇西(1988年12月 - 1991年) 28. 彭堃墀(1991年6月 - 2000年10月) 29. 郭贵春(2000年10月 - 2012年8月) 30. 贾锁堂(2012年8月 - 2018年9月) 31. 黄桂田(2018年9月 - 今) 院系设置 科学研究 根据2020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环保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山西省重点实验室9个,山西省协同创新基地5个,山西省工程研究中心4个,山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 重点基地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实验室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原子分子物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国家级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技哲学研究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教学实验中心、化学教学实验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学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计算智能与中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煤化工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环境保护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煤炭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实验室 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原子分子物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国家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和国家“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教育部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示范基地、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共建):山西中北国家大学科技园 山西省院士工作站: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院士工作站、智能信息处理院士工作站和化学生物学院士工作站 山西省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学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地方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方言与口传文化典藏研究中心、管理与决策研究中心、区域社会史研究中心、旅游研究中心 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与研究中心:生物工程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信息处理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功能分子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光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中药材GAP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研所、实验室、研究中心 光电研究所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分子科学研究所 生物技术研究所 黄土高原研究所 现代化学研究所 环境科学与工程中心 理论物理所 激光光谱实验室 应用光电研究室 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所 光合细菌研究室 环境技术研究所 应用动物研究所 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 科技与社会研究所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 高等教育研究所 欧洲法研究所 外国语言研究所 艺术研究所 日本研究所 哲学与社会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韩国研究中心 诗经研究信息中心 方言研究中心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传播实验研究中心 女性学研究中心 裴氏文化研究中心 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研究中心 杨振宁研究中心 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中心 企业诊断研究中心 外语考试研究中心 晋商研究中心 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 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 教育发展与咨询研究中心 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 书法研究中心 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心 司法鉴定中心 精细化学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图书出版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山西大学学报》 《山西大学校报》 《量子光学学报》 《晋图学刊》
参见 生物集群灭绝 生物多样性 种群瓶颈 保育 進化 已滅絕動物列表 (近現代) 已滅絕植物列表 亞洲已滅絕動物列表 台灣已滅絕生物列表 人类灭绝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Univ. of Arizona lecture on extinction BBC Evolution Website: Extinction Files
生態平衡的破壞(影響食物鏈) 疾病 戰爭 参见 生物集群灭绝 生物多样性 种群瓶颈 保育 進化 已滅絕動物列表 (近現代) 已滅絕植物列表 亞洲已滅絕動物列表 台灣已滅絕生物列表 人类灭绝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Univ.
High and Low (1963年)-日本每日映畫最佳影片獎 紅鬍子 Red Beard (1965年)-日本每日映畫賞最佳影片獎、威尼斯影展OCIC Award、電影旬報年度最佳影片以及電影旬報年度最佳導演;藍絲帶賞最佳影片 1970年代 Clickety-Clack(Dodeskaden)(1970年) 德蘇·烏札拉 Dersu Uzala(1975年)- 莫斯科國際電影節費比西獎、莫斯科國際電影節金牌獎、法國電影評論協會獎、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義大利電影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1980年代 影武者 Shadow Warrior(Kagemusha)(1980年)-坎城影展金棕榈奖 、報知映畫賞最佳影片獎、每日映畫賞最佳影片獎以及每日映畫賞最佳導演獎;義大利電影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法國凱撒獎最佳外語片、藍絲帶賞最佳影片、英國影藝學院最佳導演獎 亂 Chaos(Ran)(1985年)-聖賽巴斯丁影展OCIC Award、美國國家評論獎;日本每日映畫賞最佳導演獎、每日映畫賞最佳影片獎、義大利電影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法国凯撒电影奖最佳外語片、藍絲帶賞最佳影片、英國影藝學院最佳外語片獎 1990年代 夢 Dreams (1990年) Rhapsody In August (1991年) 一代鮮師 Not Yet(Madadayo)(1993年)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蝦蟇の油-自伝のようなもの》(Something Like an Autobiography),黑澤明著,岩波書店,2001年8月17日,ISBN 978-4006020378。 《蝦蟆的油:黑澤明尋找黑澤明》,黑澤明著、陳寶蓮譯,麥田出版,2014年1月11日,ISBN 9789863440420。 外部連結 黑澤明的世界-日文 Akira Kurosawa News and Information 作品封面一覽 IMDB上的介绍 黑澤明電影劇情簡介 逝世10年 黑澤明特輯 黒澤明.com Akira Kurosawa portal 黑澤明的電影文化 黑泽明的电影与人生 日本電影導演 日本编剧 東寶導演 東京府出身人物 國民榮譽獎獲得者 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得主 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每日電影獎最佳導演得主 電影旬報十佳獎最佳日本電影導演得主 福岡亞洲文化獎獲得者 麥格塞塞獎獲得者
黑澤明之所以那麼受人尊崇,除了他执导才华出色外,通常他都兼任編劇、監制和剪接等數職,堪稱全面的電影制作人。因此,他对电影艺术天才的全能掌控力使得他对每齣作品都有严格的控制權,個人風格和表现效果能得以完全体现。 此外,電影故事的深度和拍攝手法的靈活運用也是他的成功所在。電影作为一門講求創意的藝術,黑澤明的電影就表現出了無窮創意,如在《七武士》中,他运用一系列的快鏡剪接和攝影變速來補足武士的戰鬥,让人看得十分過癮;而在《紅鬍子》中多次运用上深度鏡頭以突顯人物間的關係亦让人称赞。他的不少拍攝手法也常被不少後来的杰出電影人模仿,如喬治·盧卡斯的《星際大戰》系列,杜琪峰的《鎗火》以及遊戲《對馬戰鬼》等便活用不少黑澤明的拍攝手法。 電影作品及得獎紀錄年表 導演作品 1940年代 姿三四郎Judo Story(Sanshiro Sugata)(1943年) 最美(美的尋求) The most beautiful (1944年) 續姿三四郎 Judo Story II(Sanshiro Sugata,PartⅡ)(1945年) 踏虎尾的男人 They Who Tread on the Tiger's Tail (1945年) 我於青春無悔 No Regrets for Our Youth (1946年) 美麗的星期天 One wonderful Sunday (1947年)-日本每日電影獎最佳導演獎 酩酊天使 Drunken Angel (1948年)-日本每日電影獎最佳影片獎、電影旬報年度最佳影片 靜靜的決鬥 The Quiet Duel (1949年) 野良犬 Stray Dog (1949年) 1950年代 醜聞 Scandal (1950年) 羅生門 In the Woods(Rashomon)(1950年)-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威尼斯影展義大利人影評獎、美國國家評論獎
羅生門可能指: 羅城門,日本古代平城京及平安京的城门 羅生門
羅生門 (電影),1950年黑澤明執導,以芥川龍之介的同名小說為背景,而改編自芥川的另一部小說《竹林中》 由於電影懸疑,各說各話,後人因而稱疑案為「羅生門」。 羅生門
药物滥用 药物滥用是继重性抑郁障碍和躁郁症后,次常见自杀的风险因素。慢性药物误用与有关连。如果合并個人悲伤例如丧亲,风险便会进一步增加。同时,药物误用与精神障碍有关连。 大多数的人自杀时皆受到镇静安眠药(例如酒精或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影响,其中15%至61%的人出现酗酒问题。有较高的酒精使用率和较高密度酒吧之国家通常亦有较高的自杀率,而此关连主要是与烈酒使用而并不是与全部酒精使用有关。在其一生中某个时间点曾接受酗酒治疗的约2.2–3.4%人死于自杀。有自杀企图的酗酒者通常是男性、年纪较大并过去曾企图自杀。3%至35%使用海洛英的死亡个案是死于自杀,高于不使用海洛英的人约14倍。 可卡因和甲基苯丙胺的误用与自杀有高相关。使用可卡因的人在戒断期的风险最高。使用吸入剂的人亦有较高的风险,其中约20%的人在某个时间点曾企图自杀,同时多於65%曾考虑自杀。吸烟与自杀风险有关连。关于此关连出现的原因的证据极少;不过假设有吸烟倾向的人亦存在自杀倾向,并且吸烟引起的健康问题也使人其后想结束生命,并且吸烟影响脑化学作用,引起自杀倾向。但大麻似乎并不单独增加此风险。 嗜赌 与一般人群相比,赌博成瘾与日益增涨的自杀意念和企图紧密相联。约有12%至24%的病态赌徒有自杀的倾向。而他们的配偶的自杀率则比一般人群要高出三倍。其他导致嗜赌者自杀风险加大的因素还包括心理疾病、酗酒和药物滥用。 医疗状况 自杀与生理健康问题之间还存在着联系,包括:慢性疼痛、创伤性脑损伤、癌症、需要采用血液透析的病患、艾滋病毒、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等癌症确诊可能会导致接下来病患的自杀可能性翻番。且在治疗抑郁症和酗酒的过程中,自杀可能性也会普遍增加。而拥有多种医疗状况的人群则更是自杀高危人群。在日本,健康问题被列为是自杀的主要理由。 睡眠障碍,例如失眠和睡眠呼吸暂停,也是导致抑郁症和自杀的原因。在某些情况下,睡眠障碍还有可能是独立于抑郁症之外的自殺原因。其他的医疗状况也可能带来与情绪障碍类似的症状,包括: 甲状腺功能减退、阿兹海默病、脑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药物副作用(例如β受体阻滞剂和类固醇)。 媒体 媒体(包括互联网)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媒体对于最具影响力的自杀事件的描述通常采取大量、突出和重复的报道,对其进行美化,使其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而这种做法可能会产生促进自殺的影响。一旦对某种具体自杀方式详细描述,则整体自杀人群中采用这一方式的比例可能会增加。 自杀模仿的行爲又稱爲维特效应,是根据歌德所著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一书中,最终以自杀结束生命的主人翁来命名的。因此对于可能将死亡浪漫化的青少年来说,他们的自杀可能性更高。另外,除了新闻媒体对自杀现象有着重大影响以外,娱乐媒体的影响却有时表现得含混不清。与维特效应相对的是拟定的帕帕基诺效应,即指如果媒体避免报道复制自杀的细节,则可能会起到保护性的作用。这一术语则源于莫扎特歌剧《魔笛》劇中角色因害怕失去所爱之人企图自杀,後來得救。因此,一旦媒体遵守反對自殺的报道规则,自杀的可能性是可以得到降低的。但是,从长远来看,让该行业采取这种做法可能比较困难。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0年時曾出版《自殺預防:給媒體從業人員的指引》(),其中提到有關媒體報導自殺新聞時,六個建議及六個避免的事項(「六要」和「六不」)。 他人压力 集体自杀通常是指自杀成员在臣服于某一领导人时,出于同侪压力而走向自杀之路。集体自杀甚至包括只有两人的情况,这种现象通常被视为自杀协定。 在古代,一些統治者會以命令逼人自殺,這種以權力逼迫他人自殺的行為,又稱賜死;另外在印度,丈夫過世後,寡婦可能因為自願或迫於家庭和社會壓力,在丈夫的中跟著自焚殉葬,這項習俗稱爲娑提,後來在英國統治期間遭到禁止。 理性型 理性自杀是指某人在理由充分的情况下结束自己的生命的做法。尽管有些人认为自杀行为无论如何也不合逻辑。以自杀来使他人获益的行为被称为利他性自杀。例子包括:一名老者结束自己的生命,使得社区中的青年人能够获得更多的食物。在某些爱斯基摩文化中,这种做法是受人尊敬、极富勇气、充满智慧的行为。楢山節考也建基於此等原則。 在无法忍受生活的煎熬时,为了减轻痛苦,有些人会选择自杀的方式来获得解脱。许多曾经在纳粹集中营里饱受煎熬的囚犯,以故意触摸带电栅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是指某人在谋杀他人后一周内自杀的行为。 政治因素 自杀性袭击是一种袭击者通过牺牲自己的生命对他人实施暴力袭击的政治行为。某些人体炸弹则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烈士的身份。 从镰仓幕府至今的日本,存在着传统上认为专属于武士的自杀方式——切腹。切腹自尽既是一部分武士或效仿者在战败后自尽(如大谷吉继)、抗議(如平手政秀)、殉死(如乃木希典)等的方式,也是一种专属的刑罚(如千宗易)和处置方式(如清水宗治),这种自杀方式至今仍然存在(参见三岛由纪夫)。 在20和21世紀,自殺已成為特殊情況下的抗議形式, 敢死隊和自殺炸彈則用來作為軍事戰略或恐怖攻擊。 自杀方式 各国内部的主要自杀方式也不尽相同。不同地区的主要自杀方式包括上吊、服毒和吞槍。自杀方式出现如此差异,人们认为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各种方式在不同地区的可用程度不同。根据一份针对56个国家的调查来看,上吊仍是大部分国家自杀人口使用的最常见方式,其在男性自杀者中占到了53%的比例,而在女性自杀者中则占到了39%的比例。 全球有30%的自杀案例采取的是服毒的方式。然而,欧洲仅有4%的自杀人口采取这种方式,而在太平洋地区,采取服毒自杀的比例则超过了总自杀人口的50%。服毒自杀在拉丁美洲也比较常见,因为农民很容易获得农药来自杀。在许多国家中,约有60%的女性自杀者和30%的男性自杀者采取过度服用药物来自杀。但许多这样的自杀案例却纯属偶然,通常是在自杀者情绪极不稳定时发生的。不同自杀方式的死亡率也有所不同: 持枪自杀死亡率为80-90%、投河自尽死亡率为65-80%、上吊死亡率为60-85%、汽车尾气中毒死亡率为40-60%、跳楼死亡率为35-60%、烧炭自杀死亡率为40-50%、服毒自杀死亡率为60-75%、过度用药死亡率为1.5-4%。最常见的自杀未遂方式与最常见的成功自杀方式又有所不同,在发达国家,自杀未遂案例中有85%的自杀人口均是采用的过度用药的方式。 在美国,自杀人口中约有57%选择使用枪支,且采用这种方式自杀的男性比女性要多。接下来,男性中比较常见的自杀方式是上吊,而女性中比较常见的方式为服毒。这几种自杀方式的总和占到了美国自杀人口的约40%的比例。在瑞士,尽管几乎人人都拥有一支手枪,但该国自杀人口中采用最常见的方式却是上吊。跳楼自杀在香港和新加坡均比较常见,分别占到了自杀人口的50%和80%。而在中国,悬梁自尽也即上吊则是比较有名的方式,此外,服药也较为常见,主要以农药为主。在日本,切腹的方式依然存在,但上吊仍旧是最为常见的自杀方式。 病理生理學 对于任何自杀或抑郁症来说,尚未找到统一的基本病理生理學来进行解释。但普遍认为这是由于行为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相互影响所导致的。 低水平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自杀有直接相关性,并与重度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精神分裂症和强迫症有着间接相关性。尸体剖检研究发现海马体和前额叶皮质中的BDNF有所下降,不论该死者是否患有精神疾病。血清素是一种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它被认为在自杀人群中水平较低。一方面,人们发现在死亡后,人体中的5-HT2A受体水平有所提高。其他一些证据包括脑脊液中的血清素和5-羟吲哚乙酸的水平出现下降。但与此相关的直接证据却是很难搜集的。表观遗传学是一种研究不改变DNA基因序列的环境因素所致的基因表达水平变化的科学,而它也被认为在决定自杀风险时起到了一定作用。 预防 自杀预防是指人们通过使用一些预防措施,集体防范以减少自杀事件的行为。自殺防制的方式包括管制可能用來自殺的物品(如槍枝及毒藥),提高取得的難度,治療心理疾病及物質濫用,改善媒體報導自殺的方式,及提升經濟條件等。生命線之類的協談電話雖常見,但到2016年時,有關其成效的研究還不太充份。在许多手机软件及搜索平台以關鍵字“自杀”搜索,会出现自杀劝阻的相关页面。 有自殺傾向的初期現象 想自殺的人可能會在自殺前數天、數星期或數月有以下的表現: 表示自己一事無成、沒有希望或感到絕望 感到極度挫敗、羞恥或內疚 心中感到愤怒,痛苦,负面情绪无法倾诉和宣泄,感到自己一点一点被瓦解,希望得到解脱或重生 曾經寫出或說出想自殺 談及「死亡」、「離開」及在不尋常情況下說「再見」 將至愛的物品送走 了無生趣,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 避開朋友或親人、不想和人溝通或希望獨處 性格或儀容劇變 作出一些失去理性或怪異的行為 情緒反覆不定,由沮喪或低落變得異常平靜開心 長期失業 久病厭世 長期無法產生悲傷的情緒或壓抑自己的情緒過久 精神狀況處於失控 情感失控 流行病學 大约有0.5%-1.4%的人群会以自杀的形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从全球来看,截止2008、2009年,自杀已经成为第十大主要死亡原因,每年约造成80万至100万人死亡,每10万人的年死亡率达到11.6人。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到2012年,自杀率已经上升了60%,且新增部分主要位于发展中国家。每10到40件自杀未遂事件中,就有一件最终致死。 自杀率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间段的表现也大相径庭。2008年的各地区死亡率分别为:非洲0.5%、东南亚1.9%、美洲1.2%、欧洲1.4%。不同国家的每10万人死亡率为:澳大利亚8.6、加拿大11.1、中国12.7、印度23.2、英国7.6、美国11.4。2009年美国自杀案件约达3.6万起,位居美国主要死亡原因第十位。每年约有65万人因自杀未遂而被送入急诊室。立陶宛、日本和匈牙利则拥有最高的自杀未遂率。而中国和印度则拥有最高水平的绝对自杀数据,占到了全球的一半以上。在中国,自杀为第五大主要死亡原因。 性别 通常男性自殺完成的比率高於女性,而男性想要自殺的比率也是女性的四至五倍。估計每年有一千萬至二千萬人試圖自殺,試圖自殺可能會造成受傷甚至長期的失能。在西方國家中,年輕人較容易有試圖自殺的情形,女性發生比率是男性的五倍。 在西方国家,男性的自杀死亡率比女性要高3至4倍,尽管女性的自杀未遂率要比男性高出4倍。这是因为男性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往往更易致命。而这一差别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的表现则更为明显,这一人群中男性的自杀率是女性的10倍。中国拥有全球最高的女性自杀率,也是唯一一个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自杀率的国家(比率为0.9)。在地中海东部地区,男性和女性的自杀率基本持平。韩国则拥有最高的女性自杀率,约为每10万人中就有22人自杀。女性自杀率在东南亚国家和太平洋西岸地区也普遍较高。
監獄囚犯自殺常見的外顯動機包括:害怕其他獄友、害怕犯罪後果或監禁,以及因為被關押而失去重要關係等等;在監所中,隔離牢房是最常出現囚犯自殺的地點;而囚犯最常自殺的時間是早上。在美國,有自殺傾向的囚犯可能會受到。 死囚現象 在美國等地,因為死刑執行曠日廢時之故,使得許多死刑犯出現「死囚現象」,指因為等待死刑執行所產生的心理壓力,出現這種壓力的死囚可能會出現幻覺,也會出現自殺傾向。心理學家指出,死囚等待死刑的時間一長,再加上死囚牢房的生活條件,會使人出現幻覺、自殺傾向,以及危險的瘋狂舉動。莱斯特(Lester)和塔塔羅(Tartaro)做的研究顯示,在1978至1999年之間,美國死囚的自殺率是每十萬人中113人,這比例高於美國一般民眾自殺率的十倍,也高於美國普通囚犯自殺率的六倍。 在美國最高法院,諸如約翰·保羅·史蒂文斯和史蒂芬·布雷耶等大法官,曾多次表示說死刑執行的拖延及死囚對死刑的等待,使得死刑成為殘忍且不尋常的刑罰;然而諸如安東寧·斯卡利亞和克拉倫斯·托馬斯等立場較保守的大法官拒絕這樣的看法,他們指出死刑之所以會變得曠日廢時,乃是死囚本身諸如不斷提出上訴等行為,以及廢死派法官等所造成的。 药物滥用 药物滥用是继重性抑郁障碍和躁郁症后,次常见自杀的风险因素。慢性药物误用与有关连。如果合并個人悲伤例如丧亲,风险便会进一步增加。同时,药物误用与精神障碍有关连。 大多数的人自杀时皆受到镇静安眠药(例如酒精或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影响,其中15%至61%的人出现酗酒问题。有较高的酒精使用率和较高密度酒吧之国家通常亦有较高的自杀率,而此关连主要是与烈酒使用而并不是与全部酒精使用有关。在其一生中某个时间点曾接受酗酒治疗的约2.2–3.4%人死于自杀。有自杀企图的酗酒者通常是男性、年纪较大并过去曾企图自杀。3%至35%使用海洛英的死亡个案是死于自杀,高于不使用海洛英的人约14倍。 可卡因和甲基苯丙胺的误用与自杀有高相关。使用可卡因的人在戒断期的风险最高。使用吸入剂的人亦有较高的风险,其中约20%的人在某个时间点曾企图自杀,同时多於65%曾考虑自杀。吸烟与自杀风险有关连。关于此关连出现的原因的证据极少;不过假设有吸烟倾向的人亦存在自杀倾向,并且吸烟引起的健康问题也使人其后想结束生命,并且吸烟影响脑化学作用,引起自杀倾向。但大麻似乎并不单独增加此风险。 嗜赌 与一般人群相比,赌博成瘾与日益增涨的自杀意念和企图紧密相联。约有12%至24%的病态赌徒有自杀的倾向。而他们的配偶的自杀率则比一般人群要高出三倍。其他导致嗜赌者自杀风险加大的因素还包括心理疾病、酗酒和药物滥用。 医疗状况 自杀与生理健康问题之间还存在着联系,包括:慢性疼痛、创伤性脑损伤、癌症、需要采用血液透析的病患、艾滋病毒、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等癌症确诊可能会导致接下来病患的自杀可能性翻番。且在治疗抑郁症和酗酒的过程中,自杀可能性也会普遍增加。而拥有多种医疗状况的人群则更是自杀高危人群。在日本,健康问题被列为是自杀的主要理由。 睡眠障碍,例如失眠和睡眠呼吸暂停,也是导致抑郁症和自杀的原因。在某些情况下,睡眠障碍还有可能是独立于抑郁症之外的自殺原因。其他的医疗状况也可能带来与情绪障碍类似的症状,包括: 甲状腺功能减退、阿兹海默病、脑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药物副作用(例如β受体阻滞剂和类固醇)。 媒体 媒体(包括互联网)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媒体对于最具影响力的自杀事件的描述通常采取大量、突出和重复的报道,对其进行美化,使其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而这种做法可能会产生促进自殺的影响。一旦对某种具体自杀方式详细描述,则整体自杀人群中采用这一方式的比例可能会增加。 自杀模仿的行爲又稱爲维特效应,是根据歌德所著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一书中,最终以自杀结束生命的主人翁来命名的。因此对于可能将死亡浪漫化的青少年来说,他们的自杀可能性更高。另外,除了新闻媒体对自杀现象有着重大影响以外,娱乐媒体的影响却有时表现得含混不清。与维特效应相对的是拟定的帕帕基诺效应,即指如果媒体避免报道复制自杀的细节,则可能会起到保护性的作用。这一术语则源于莫扎特歌剧《魔笛》劇中角色因害怕失去所爱之人企图自杀,後來得救。因此,一旦媒体遵守反對自殺的报道规则,自杀的可能性是可以得到降低的。但是,从长远来看,让该行业采取这种做法可能比较困难。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0年時曾出版《自殺預防:給媒體從業人員的指引》(),其中提到有關媒體報導自殺新聞時,六個建議及六個避免的事項(「六要」和「六不」)。 他人压力 集体自杀通常是指自杀成员在臣服于某一领导人时,出于同侪压力而走向自杀之路。集体自杀甚至包括只有两人的情况,这种现象通常被视为自杀协定。 在古代,一些統治者會以命令逼人自殺,這種以權力逼迫他人自殺的行為,又稱賜死;另外在印度,丈夫過世後,寡婦可能因為自願或迫於家庭和社會壓力,在丈夫的中跟著自焚殉葬,這項習俗稱爲娑提,後來在英國統治期間遭到禁止。 理性型 理性自杀是指某人在理由充分的情况下结束自己的生命的做法。尽管有些人认为自杀行为无论如何也不合逻辑。以自杀来使他人获益的行为被称为利他性自杀。例子包括:一名老者结束自己的生命,使得社区中的青年人能够获得更多的食物。在某些爱斯基摩文化中,这种做法是受人尊敬、极富勇气、充满智慧的行为。楢山節考也建基於此等原則。 在无法忍受生活的煎熬时,为了减轻痛苦,有些人会选择自杀的方式来获得解脱。许多曾经在纳粹集中营里饱受煎熬的囚犯,以故意触摸带电栅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是指某人在谋杀他人后一周内自杀的行为。 政治因素 自杀性袭击是一种袭击者通过牺牲自己的生命对他人实施暴力袭击的政治行为。某些人体炸弹则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烈士的身份。 从镰仓幕府至今的日本,存在着传统上认为专属于武士的自杀方式——切腹。切腹自尽既是一部分武士或效仿者在战败后自尽(如大谷吉继)、抗議(如平手政秀)、殉死(如乃木希典)等的方式,也是一种专属的刑罚(如千宗易)和处置方式(如清水宗治),这种自杀方式至今仍然存在(参见三岛由纪夫)。 在20和21世紀,自殺已成為特殊情況下的抗議形式, 敢死隊和自殺炸彈則用來作為軍事戰略或恐怖攻擊。 自杀方式 各国内部的主要自杀方式也不尽相同。不同地区的主要自杀方式包括上吊、服毒和吞槍。自杀方式出现如此差异,人们认为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各种方式在不同地区的可用程度不同。根据一份针对56个国家的调查来看,上吊仍是大部分国家自杀人口使用的最常见方式,其在男性自杀者中占到了53%的比例,而在女性自杀者中则占到了39%的比例。 全球有30%的自杀案例采取的是服毒的方式。然而,欧洲仅有4%的自杀人口采取这种方式,而在太平洋地区,采取服毒自杀的比例则超过了总自杀人口的50%。服毒自杀在拉丁美洲也比较常见,因为农民很容易获得农药来自杀。在许多国家中,约有60%的女性自杀者和30%的男性自杀者采取过度服用药物来自杀。但许多这样的自杀案例却纯属偶然,通常是在自杀者情绪极不稳定时发生的。不同自杀方式的死亡率也有所不同: 持枪自杀死亡率为80-90%、投河自尽死亡率为65-80%、上吊死亡率为60-85%、汽车尾气中毒死亡率为40-60%、跳楼死亡率为35-60%、烧炭自杀死亡率为40-50%、服毒自杀死亡率为60-75%、过度用药死亡率为1.5-4%。最常见的自杀未遂方式与最常见的成功自杀方式又有所不同,在发达国家,自杀未遂案例中有85%的自杀人口均是采用的过度用药的方式。 在美国,自杀人口中约有57%选择使用枪支,且采用这种方式自杀的男性比女性要多。接下来,男性中比较常见的自杀方式是上吊,而女性中比较常见的方式为服毒。这几种自杀方式的总和占到了美国自杀人口的约40%的比例。在瑞士,尽管几乎人人都拥有一支手枪,但该国自杀人口中采用最常见的方式却是上吊。跳楼自杀在香港和新加坡均比较常见,分别占到了自杀人口的50%和80%。而在中国,悬梁自尽也即上吊则是比较有名的方式,此外,服药也较为常见,主要以农药为主。在日本,切腹的方式依然存在,但上吊仍旧是最为常见的自杀方式。 病理生理學 对于任何自杀或抑郁症来说,尚未找到统一的基本病理生理學来进行解释。但普遍认为这是由于行为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相互影响所导致的。 低水平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自杀有直接相关性,并与重度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精神分裂症和强迫症有着间接相关性。尸体剖检研究发现海马体和前额叶皮质中的BDNF有所下降,不论该死者是否患有精神疾病。血清素是一种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它被认为在自杀人群中水平较低。一方面,人们发现在死亡后,人体中的5-HT2A受体水平有所提高。其他一些证据包括脑脊液中的血清素和5-羟吲哚乙酸的水平出现下降。但与此相关的直接证据却是很难搜集的。表观遗传学是一种研究不改变DNA基因序列的环境因素所致的基因表达水平变化的科学,而它也被认为在决定自杀风险时起到了一定作用。 预防 自杀预防是指人们通过使用一些预防措施,集体防范以减少自杀事件的行为。自殺防制的方式包括管制可能用來自殺的物品(如槍枝及毒藥),提高取得的難度,治療心理疾病及物質濫用,改善媒體報導自殺的方式,及提升經濟條件等。生命線之類的協談電話雖常見,但到2016年時,有關其成效的研究還不太充份。在许多手机软件及搜索平台以關鍵字“自杀”搜索,会出现自杀劝阻的相关页面。 有自殺傾向的初期現象 想自殺的人可能會在自殺前數天、數星期或數月有以下的表現: 表示自己一事無成、沒有希望或感到絕望 感到極度挫敗、羞恥或內疚 心中感到愤怒,痛苦,负面情绪无法倾诉和宣泄,感到自己一点一点被瓦解,希望得到解脱或重生 曾經寫出或說出想自殺 談及「死亡」、「離開」及在不尋常情況下說「再見」 將至愛的物品送走 了無生趣,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 避開朋友或親人、不想和人溝通或希望獨處 性格或儀容劇變 作出一些失去理性或怪異的行為 情緒反覆不定,由沮喪或低落變得異常平靜開心 長期失業 久病厭世 長期無法產生悲傷的情緒或壓抑自己的情緒過久 精神狀況處於失控 情感失控 流行病學 大约有0.5%-1.4%的人群会以自杀的形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从全球来看,截止2008、2009年,自杀已经成为第十大主要死亡原因,每年约造成80万至100万人死亡,每10万人的年死亡率达到11.6人。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到2012年,自杀率已经上升了60%,且新增部分主要位于发展中国家。每10到40件自杀未遂事件中,就有一件最终致死。 自杀率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间段的表现也大相径庭。2008年的各地区死亡率分别为:非洲0.5%、东南亚1.9%、美洲1.2%、欧洲1.4%。不同国家的每10万人死亡率为:澳大利亚8.6、加拿大11.1、中国12.7、印度23.2、英国7.6、美国11.4。2009年美国自杀案件约达3.6万起,位居美国主要死亡原因第十位。每年约有65万人因自杀未遂而被送入急诊室。立陶宛、日本和匈牙利则拥有最高的自杀未遂率。而中国和印度则拥有最高水平的绝对自杀数据,占到了全球的一半以上。在中国,自杀为第五大主要死亡原因。 性别 通常男性自殺完成的比率高於女性,而男性想要自殺的比率也是女性的四至五倍。估計每年有一千萬至二千萬人試圖自殺,試圖自殺可能會造成受傷甚至長期的失能。在西方國家中,年輕人較容易有試圖自殺的情形,女性發生比率是男性的五倍。 在西方国家,男性的自杀死亡率比女性要高3至4倍,尽管女性的自杀未遂率要比男性高出4倍。这是因为男性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往往更易致命。而这一差别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的表现则更为明显,这一人群中男性的自杀率是女性的10倍。中国拥有全球最高的女性自杀率,也是唯一一个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自杀率的国家(比率为0.9)。在地中海东部地区,男性和女性的自杀率基本持平。韩国则拥有最高的女性自杀率,约为每10万人中就有22人自杀。女性自杀率在东南亚国家和太平洋西岸地区也普遍较高。 一般來說,同性戀者自殺率比異性戀高。跨性別者自殺率比順性別者高很多。 年龄 在许多国家中,自杀率最高的人群通常为中年人或老年人。但自杀绝对死亡数据则是在15岁至29岁的人群中最高,这是因为这一年龄层的人口较多。在美国,白种人中80岁以上的人群自杀率最高,尽管年轻人更容易尝试自杀。自杀也成为青少年死亡的第二大常见原因。且在年轻男性中,自杀是仅次于意外死亡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在发达国家,自杀占到了年轻男性死亡率的近30%。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比率也比较类似,但是该比率占总死亡人数的比重较小,这是由于其他类型的创伤造成的死亡率较高所引起的。与其他地区相比,东南亚国家的年轻女性自杀率则比老年女性的自杀率要高。 国家/地区的差异 自殺方法也會隨著地區而不同,也會和自殺工具是否容易取得有些關係。常用的方式包括上吊、及枪械。自殺造成2013年842,000人死亡,較1990的712,000人增加,使之成為全球第十大死因。 謀求自杀的女性数量大约是男性的三倍,她们通常采用服用大量安眠药或其他药剂的方式来自杀。男性一般会选择更为有效的措施来自杀,例如开枪或者上吊,这類很快就能结束生命的方式。因而真正因自杀而死亡人数,男性是女性的3倍还要多。 台灣 2012年自殺人數3766人,2012年男性自殺已遂人數較前年上升1%,女性則較前年上升19%,自殺原因則以「憂鬱傾向」因素為最大宗,「家庭成員問題」以及「感情」分別為第二、第三順位之誘發因素。 近年來,台灣的全年自殺身亡人數平均落在3500到4000人附近,平均每兩個小時就有一個人自殺身亡。 自殺曾經在1993年到2009年名列台灣的十大死因。現為台灣第十一大死因。2021年自殺人數為3585人。 香港 2017年全年自殺死亡個案共916宗,按年跌38宗,惟19歲以下青少年自殺死亡個案卻增加,從2016年24宗增至2017年36宗,增加了五成。青少年自殺主要原因為學業及家庭問題,其次為生活不開心及情緒病。 性別比例方面,男性自殺死亡佔62%,女性則佔38%,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認為數字上的迥異源於兩性表達能力的差異,並推斷男性自尊心較強,不願面對面與人傾談心事,宣洩情感。 日本 日本警察廳公布自杀统计显示,2000年后已经连续14年有超过3万人自杀。2009年日本全国自杀人数暂定值3万2753人中,男性为2万3406人,女性为9347人,比2008年再增504人。从月份来看,去年3月至5月自杀人数最多,每月超过3千人,这一时期正是年度决算期,经济因素可能是自杀的诱因。2008年版日本自杀白皮书显示,自杀动机主要是经济、健康和家庭等。自杀群体中无业者所占比率过半数,为56.7%,远远超过其他群体的自杀人数。2008年版自杀白皮书显示,2007年日本自杀死亡率(10万人中自杀人数)达25.3,这大大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做出的世界平均自杀率每10万16人的估算。在工业国家当中,日本自杀率居榜首。 日本政府自2008年提出要在未来九年里将自杀率减少20%的目标。民主党新政权成立后也立即组建了自杀对策紧急战略小组,并在职业介绍所配备了精神保健专业人员。
茶餐廳的食品價格通常比傳統西餐廳便宜。茶餐廳裏的常餐、快餐和套餐會包括飲品,而清水或熱茶一般都是免費供應。不過,由於近年通貨膨脹,很多設在商業區的茶餐廳,在租金上升及工資提高的經營壓力下,食物的價格並不會比大集團的快餐店便宜。 源於平民化的餐室,過往以便宜為主,但近年也有部分以高價為賣點。 快捷、便宜、大眾化、公共場所、在地、香港特色。 運作 茶餐廳的營業時間不定,通常由早上5、6時至凌晨1時,旺角等繁忙地區有通宵營業的茶餐廳。亦有部分只有早上至下午、下午至晚上、晚上,以節省成本。 大部分茶餐廳在顧客坐好以後會先給客人每人一杯茶(過去是「吉水」,相傳就是「混吉」的典故)。現在只是清茶,而這杯茶一般都是淡而無味,香港人通常都會將其用作清洗餐具之用。 餐具的提供一般有3個方式,一種是點菜後侍應會提供適用的餐具,另一種是所有餐具都會預先用筒裝好放在檯上。筷子和刀叉匙羹會分開兩個筒裝好。部分茶餐廳會將所有餐具包括紙巾、糖放在餐桌的抽屜。 一般不收小費,侍應在賬單上寫上食物收費,賬單留於顧客那裏,憑賬單自行到收銀處結賬。部分提供外賣服務,即是把食物送至區內民屋或商家。 設施 典型的茶餐廳外部放有立地式餐牌,以作招來,並介紹當日的快餐或特餐。內部檯都會是4人方檯或者是6至8人的圓檯或長檯。也有2人檯。通常會在檯面上放上透明玻璃,玻璃下會有餐牌,為了便於清潔。 座位一般都有椅背,主流的茶餐廳座位一般都是無椅背圓櫈。部分茶餐廳會有卡位,據說最先源自火車的卡座。由於坐卡位會有較多的私人空間,所以甚受顧客歡迎。但部份茶餐廳的卡位非常狹窄,4人座位平時最多-{只}-能坐2人。 由於茶餐廳減低成本的要求,一般不會特别訂制印有自家商號的餐具。因此,大部分茶餐廳使用的碗碟都是相同的圖案。這些碗碟很容易在坊間的雜貨店裡買到,有些是由飲料廠商提供的,可以起到廣告宣傳的效用。這些器皿包括牙簽瓶、放餐牌的夾座等等。這些器皿常見的提供者品牌包括阿華田、好立克、利賓納、黑白牛奶等。 為了便於清潔,茶餐廳地面和下半牆甚至全牆皆會舖上瓷磚。上半牆為了增加空間感,會安裝玻璃鏡,鏡上或牆上會貼上餐牌。檯面上放上餐具、牙簽、調味料、茶水、杯等,如果茶餐廳較小為節省空間就不會放置。餐廳內通常有安裝電視或播放收音機,有些設有神主位。 有格局上,某些店家會把燒味部或粥粉麵部設置在店門口旁,並將牆面改為玻璃,以視覺和嗅覺吸引以顧客。為了加快運作,在外會放有麵包,在早上時段可以方便販售。 有些茶餐室有麻將房供人打麻將,這類茶餐室別稱叫「聯誼會」,是一群同事下班後,下午茶聯誼交流聚會的地方,不過這類手續上涉及賭博,比較繁複,在香港寥寥可數。營運上和其他麻將館無分別,都是靠贏家分潤維持,不過分別於,這類形式,他們不會安排與陌生人對莊,而是親朋戚友、朋友、同學、同事及自己的朋友圈內,靠打麻將的形式聯誼。 文化 絕大多數茶餐廳需要-{zh-hk:搭枱;zh-tw:併桌;zh-cn:拼桌;}-,中午時段尤甚。2007年以前,香港絕大多數的茶餐廳都不禁止客人吸煙。甚至有茶餐廳侍應會在值勤時吸煙。此為茶餐廳一大特色。不過不好吸煙的食客會對此相當反感。但由2007年1月1日起,香港法律已禁止任何人在室內食肆吸煙。 每逢午飯時段,地盤工人、貨車司機以至辦公室職員都會同時光顧茶餐廳。不同階層、行業的顧客在茶餐廳內邊吃飯、邊高談闊論、閱讀馬經等等,已經成為茶餐廳的一大特色。 食品 主條目: 茶餐廳營業時段通常區分早市、午市、下午茶、晚市及宵夜(夜宵)。早市大約為上午5時至上午11時或11時半,午市大約為上午11時至下午2時,下午茶大約為下午2時至5時或6時,晚市大約為下午6時至午夜12時。如果茶餐廳24小時營業,則通宵時段為宵夜時段。 不同時段提供不同食品,早市為早餐、午市為午餐、下午茶為下午茶餐、晚市為晚餐及宵夜為小食。各時段供應中式及西式的食品,更有不少香港獨有的飲食。這些特色食品,其實往往是顧客隨口而出,在其他好奇的食客跟隨而發展出來,可見香港茶餐廳文化的包容度。一間小小的茶餐廳菜單內往往有數十種食物,選擇繁多,顧客可以隨意搭配,以選擇合適的食品。 大部分茶餐廳會供應各樣式各樣的碟頭飯、炒飯、炒粉和炒麵。如揚州炒飯、福建炒飯、西炒飯、星洲炒米、瑞士汁炒牛河、肉絲炒麵、乾炒牛河、洋蔥豬扒飯、撈丁。不過,香港的茶餐廳並沒有「港式炒飯」或「香港炒飯」之類的菜色。 茶餐廳也會供應各式飲品、小食、碟頭飯、套餐,其中冷飲(凍-{}-飲)很多時候需要加收1至5元不等。部份亦會供應粥、麵、燒味食品。部分的茶餐廳會有魚蛋粉、雲吞麵等潮式粉麵供應,這類茶餐廳的名字通常叫做「粉麵茶餐廳」。 燒味要在茶餐廳內設置專門處理熟食的燒味檔,不是每間茶餐廳都會供應燒味食品。茶餐廳供應的燒味食品,一般包括叉燒、燒肉、乳豬、燒鵝、燒鴨、白切雞、豉油雞和一些滷水食品。一般會配上粉麵或白飯。加上燒味食品的白飯的會稱作燒味飯或碟頭飯。由於燒鵝的成本比燒鴨昂貴,所以有不少茶餐廳,甚至部分酒樓菜單上的燒鵝,實際上供應的是燒鴨。過去由於習慣關係,即使酒樓或茶餐廳「以鴨代鵝」,也很少被食客投訴。然而,隨著大眾市民對食物成分的真確性要求提高和香港法例的轉變,「以鴨代鵝」的做法會被視為違法,甚至有食肆因以燒鴨冒充燒鵝被判罰款,現在大部分酒樓和茶餐廳,已不會把燒鵝和燒鴨混為一談。 部分茶餐廳會有提供各樣的粥和油條。 套餐 在特定時間內供應的固定的餐單,通常有多個選擇。 早餐:開店至上午11時(部分茶餐廳會延至11時半或12時)供應,一般有煎雙蛋、通粉、餐包,也有即食麵或者三明治,附送咖啡或茶。最常見餐單:牛油餐包、火腿奄列、火腿通粉、五香肉丁通粉、番茄牛肉通心粉、沙爹牛肉麵、雪菜肉絲米粉、咖啡或茶。 午餐:約上午11時至下午2時或2時半供應,常見餐單:牛油餐包、火腿奄列、叉燒湯意粉、咖啡或茶。 快餐:只在午市供應,多為預先製成可儘快上菜的碟頭飯附飲品。通常多於一個選擇,常見菜單有柱侯牛腩飯、咖喱雞飯、咖哩牛腩飯、附芡汁的肉扒飯如黑椒、洋蔥、茄汁、白汁、粟米(芡汁)配牛扒、豬扒、雞扒、豬肉片等,或再加上火腿片、午餐肉、香腸、煎蛋。通常每日更換菜單,亦有一些茶餐廳預先設定好一週的固定快餐餐牌,同一天也有兩款或以上的選擇。而且套餐內容和碟頭飯菜式其實亦甚有彈性,顧客如果想以同等價錢的其他食物去替換套餐內的熱食,多數茶餐廳都會接受。至於一些屬於芡汁加扒類的碟頭飯,其芡汁及扒類均可自由配搭。 常餐:參考外國的all day breakfast, 一般無供應時間限制,即全日供應或由供應由午餐至下午茶。餐單長年不變,餐單以牛油方包、麵、奄列為多,可搭配不同配料如五香肉丁、沙爹牛肉、雪菜肉絲等。 下午茶餐:一般以煎炸食品為主。炸雞髀、炸雞翼、西多士、炸薯條、火腿煎蛋公仔麵等,附飲品。 營養餐:部份茶餐廳供應,餐單和早餐相似,而飲品一定是玻璃樽鮮奶或朱古力奶,價錢比早餐貴。一般全日供應。 健康餐:部份茶餐廳供應,餐單和早餐相似,而飲品一定是果汁,價錢比早餐貴。一般全日供應。 鐵板餐:部份茶餐廳供應 搭配變化 如果白飯或粉麵條的分量不夠,而要求加多,一般顧客均會說“加底”。「加底」需要另外收費(一般為3至5港元)。此外,若點叫的飯款不是連飯一起炒(如滑蛋蝦仁飯),客人要求飯要用炒飯底的就叫「炒底」。「炒底」一般也要另外收費(一般為3至5港元)。如果即食麵要換成“出前一丁”或者日式烏冬麵條要加1或2元。粥和湯粉麵一般都會有蔥花灑在上面。不喜歡吃的人可以要求「走青」。 「濕炒」是相對「乾炒」而言,「濕炒」是用芡汁濕炒,而「乾炒」則是用豉油乾炒。「濕炒牛河」如菜薳牛河和豉椒牛河等。濕炒則是把餸蓋在粉面底或飯底上,如想餸和底混合在一起可叫「兜亂」。 飲品 客人要求熱飲時在飲品名稱後加上“走”,如“華田走”、“茶走”,意思是要用“煉奶”代替“花奶”(淡奶)和“糖”。隨着香港人開始注意飲食健康,也有客人要求冷飲(凍-{}-飲)時在飲品名稱後加上“少甜”,如“凍檸茶少甜”,意思是加入較少的糖漿。不過也有茶餐廳會以加入較多冰代替。 大部分飲品都可以加冰成凍飲,但要加收1至5元,稱為「凍飲加×蚊」(×是該收費);或可要求「冰底」(一杯冰),但可能需另收費。當要去冰的凍飲,一般顧客均會說“走冰”或“走雪”。咖啡紅茶會“飛砂走奶”即是不要糖不要奶,檸檬茶要“少甜”(侍應落單為求快捷可能會寫作少田)即是不要太多糖漿。 主要的飲品如下: 咖啡(有即磨和速溶沖劑兩種,多為後者) 黑咖啡:香港人稱為「齋啡」或「飛砂走奶」,沒有加入砂糖和牛奶的咖啡 港式奶茶(絲襪奶茶):茶餐廳必備港式飲品。以香、滑、濃為標準。是將泡好的茶放在鐵製的容器內幾個小時,令茶香醇味濃,然後用仿絲棉袋隔去茶葉,再加入奶及糖。 鴛鴦:咖啡加奶茶,香港獨創。根據中醫所說,咖啡燥熱,奶茶寒削。混合兩者,天衣無縫。 黑白鴛鴦:好立克加阿華田,香港獨創。 茶走:絲襪奶茶不加砂糖,改加煉奶。也有類似的「啡走」、「鴛鴦走」。 好立克:一種即沖飲料,俗稱「呵瀝」,取自其英語名稱Horlicks。 阿華田:一種即沖飲料,俗稱「華田」。 檸茶(檸檬加紅茶):港式檸茶必定有幾塊切片檸檬在杯中。 檸水(檸檬加水) 檸啡(檸檬加咖啡):香港獨創
茶餐廳也會供應各式飲品、小食、碟頭飯、套餐,其中冷飲(凍-{}-飲)很多時候需要加收1至5元不等。部份亦會供應粥、麵、燒味食品。部分的茶餐廳會有魚蛋粉、雲吞麵等潮式粉麵供應,這類茶餐廳的名字通常叫做「粉麵茶餐廳」。 燒味要在茶餐廳內設置專門處理熟食的燒味檔,不是每間茶餐廳都會供應燒味食品。茶餐廳供應的燒味食品,一般包括叉燒、燒肉、乳豬、燒鵝、燒鴨、白切雞、豉油雞和一些滷水食品。一般會配上粉麵或白飯。加上燒味食品的白飯的會稱作燒味飯或碟頭飯。由於燒鵝的成本比燒鴨昂貴,所以有不少茶餐廳,甚至部分酒樓菜單上的燒鵝,實際上供應的是燒鴨。過去由於習慣關係,即使酒樓或茶餐廳「以鴨代鵝」,也很少被食客投訴。然而,隨著大眾市民對食物成分的真確性要求提高和香港法例的轉變,「以鴨代鵝」的做法會被視為違法,甚至有食肆因以燒鴨冒充燒鵝被判罰款,現在大部分酒樓和茶餐廳,已不會把燒鵝和燒鴨混為一談。 部分茶餐廳會有提供各樣的粥和油條。 套餐 在特定時間內供應的固定的餐單,通常有多個選擇。 早餐:開店至上午11時(部分茶餐廳會延至11時半或12時)供應,一般有煎雙蛋、通粉、餐包,也有即食麵或者三明治,附送咖啡或茶。最常見餐單:牛油餐包、火腿奄列、火腿通粉、五香肉丁通粉、番茄牛肉通心粉、沙爹牛肉麵、雪菜肉絲米粉、咖啡或茶。 午餐:約上午11時至下午2時或2時半供應,常見餐單:牛油餐包、火腿奄列、叉燒湯意粉、咖啡或茶。 快餐:只在午市供應,多為預先製成可儘快上菜的碟頭飯附飲品。通常多於一個選擇,常見菜單有柱侯牛腩飯、咖喱雞飯、咖哩牛腩飯、附芡汁的肉扒飯如黑椒、洋蔥、茄汁、白汁、粟米(芡汁)配牛扒、豬扒、雞扒、豬肉片等,或再加上火腿片、午餐肉、香腸、煎蛋。通常每日更換菜單,亦有一些茶餐廳預先設定好一週的固定快餐餐牌,同一天也有兩款或以上的選擇。而且套餐內容和碟頭飯菜式其實亦甚有彈性,顧客如果想以同等價錢的其他食物去替換套餐內的熱食,多數茶餐廳都會接受。至於一些屬於芡汁加扒類的碟頭飯,其芡汁及扒類均可自由配搭。 常餐:參考外國的all day breakfast, 一般無供應時間限制,即全日供應或由供應由午餐至下午茶。餐單長年不變,餐單以牛油方包、麵、奄列為多,可搭配不同配料如五香肉丁、沙爹牛肉、雪菜肉絲等。 下午茶餐:一般以煎炸食品為主。炸雞髀、炸雞翼、西多士、炸薯條、火腿煎蛋公仔麵等,附飲品。 營養餐:部份茶餐廳供應,餐單和早餐相似,而飲品一定是玻璃樽鮮奶或朱古力奶,價錢比早餐貴。一般全日供應。 健康餐:部份茶餐廳供應,餐單和早餐相似,而飲品一定是果汁,價錢比早餐貴。一般全日供應。 鐵板餐:部份茶餐廳供應 搭配變化 如果白飯或粉麵條的分量不夠,而要求加多,一般顧客均會說“加底”。「加底」需要另外收費(一般為3至5港元)。此外,若點叫的飯款不是連飯一起炒(如滑蛋蝦仁飯),客人要求飯要用炒飯底的就叫「炒底」。「炒底」一般也要另外收費(一般為3至5港元)。如果即食麵要換成“出前一丁”或者日式烏冬麵條要加1或2元。粥和湯粉麵一般都會有蔥花灑在上面。不喜歡吃的人可以要求「走青」。 「濕炒」是相對「乾炒」而言,「濕炒」是用芡汁濕炒,而「乾炒」則是用豉油乾炒。「濕炒牛河」如菜薳牛河和豉椒牛河等。濕炒則是把餸蓋在粉面底或飯底上,如想餸和底混合在一起可叫「兜亂」。 飲品 客人要求熱飲時在飲品名稱後加上“走”,如“華田走”、“茶走”,意思是要用“煉奶”代替“花奶”(淡奶)和“糖”。隨着香港人開始注意飲食健康,也有客人要求冷飲(凍-{}-飲)時在飲品名稱後加上“少甜”,如“凍檸茶少甜”,意思是加入較少的糖漿。不過也有茶餐廳會以加入較多冰代替。 大部分飲品都可以加冰成凍飲,但要加收1至5元,稱為「凍飲加×蚊」(×是該收費);或可要求「冰底」(一杯冰),但可能需另收費。當要去冰的凍飲,一般顧客均會說“走冰”或“走雪”。咖啡紅茶會“飛砂走奶”即是不要糖不要奶,檸檬茶要“少甜”(侍應落單為求快捷可能會寫作少田)即是不要太多糖漿。 主要的飲品如下: 咖啡(有即磨和速溶沖劑兩種,多為後者) 黑咖啡:香港人稱為「齋啡」或「飛砂走奶」,沒有加入砂糖和牛奶的咖啡 港式奶茶(絲襪奶茶):茶餐廳必備港式飲品。以香、滑、濃為標準。是將泡好的茶放在鐵製的容器內幾個小時,令茶香醇味濃,然後用仿絲棉袋隔去茶葉,再加入奶及糖。 鴛鴦:咖啡加奶茶,香港獨創。根據中醫所說,咖啡燥熱,奶茶寒削。混合兩者,天衣無縫。 黑白鴛鴦:好立克加阿華田,香港獨創。 茶走:絲襪奶茶不加砂糖,改加煉奶。也有類似的「啡走」、「鴛鴦走」。 好立克:一種即沖飲料,俗稱「呵瀝」,取自其英語名稱Horlicks。 阿華田:一種即沖飲料,俗稱「華田」。 檸茶(檸檬加紅茶):港式檸茶必定有幾塊切片檸檬在杯中。 檸水(檸檬加水) 檸啡(檸檬加咖啡):香港獨創 檸賓(檸檬加利賓納):香港獨創 檸蜜(檸檬加蜂蜜):但一般茶餐廳為求節省成本,會以西洋菜蜜代替蜂蜜。 龍-{zh-hans:凤;zh-hant:鳯;}-檸樂:鹹檸檬加檸檬加可樂。 西洋菜蜜(菜蜜) 汽水:一般提供可樂、雪碧、七喜、芬達、忌廉梳打。 牛奶:一般都給玻璃瓶裝鮮牛奶,另外尚有巧克力味的瓶裝牛奶(俗稱「朱奶」) 黑牛:巧克力雪糕加可樂 白牛:椰子或雲呢拿雪糕加雪碧或七喜 黃牛:菠蘿或芒果雪糕加忌廉汽水 奶水:煉奶加水 滾水蛋:開水混合生雞蛋 奶水蛋:煉奶加水混合生雞蛋 牛肉茶:保衛爾牛肉茶 唂咕(荷蘭唂咕):可可製品,為cocoa英文譯稱,現在較少人點,所以不是每一間茶餐廳也有供應,或會悄悄以調校得比較濃的阿華田或巧克力飲料替代。可是細心品嘗是絶對可以分辨出來的。 杏仁霜:帶有杏仁香味的沖劑飲品。 以下飲料部分茶餐廳會要求加收3至10元不等: 檸樂(檸檬加可樂):一般若選擇凍檸樂,店家會把可樂及裝有檸檬及冰塊的杯子分開上。 檸樂煲薑(可樂加檸檬及薑,必定為熱飲):有治療感冒作用。 檸七(檸檬加七喜):一般若選擇凍檸七,店家會把七喜及裝有檸檬及冰塊的杯子分開上。 鹹檸七(鹹檸檬加七喜):有治療喉嚨痛作用。 蓮子鴛鴦冰 紅豆冰 阿華田紅豆冰:阿華田與紅豆冰的混合體 菠蘿冰 什果賓治 薄荷賓治 鮮榨果汁:多為柳橙汁 小食 各式多士:例如奶油多(煉奶加牛油多士)、奶醬多(煉奶加花生醬多士)、油-{占}-多(牛油加果醬多士)、鮮油多、西多士(法國吐司)等。 各式三文治:例如:蛋治(雞蛋三明治)、腿蛋治(火腿雞蛋三明治)、碎牛治(碎牛肉三明治)、蛋牛治(雞蛋碎牛肉三明治)、公司三明治(Club Sandwich)等。香港茶餐廳三文治和外國其他三文治最大的不同,是只會用方包製作,而且可以讓顧客選擇是否「飛邊」(去掉麵包的邊緣)、或加「烘底」(先把白麵包製成多士)。 蛋撻(曲奇皮或酥皮) 各式麵包:例如餐包、菠蘿包、菠-{}-蘿油(在菠蘿包內加入一片鮮牛油)、雞尾包 通心粉(通粉)、意大利粉(意粉)、麥皮等 沙爹牛肉包、叉燒餐包 豬扒包、葡式蛋撻、辣魚包(罐頭沙丁魚為餡的包,流行於澳門)、奶油豬仔包 廚房 茶餐廳廚房是生產食品的工場,毗鄰樓面,之間設置窗口,分水吧、西點、中餐燒味幾部門。例如奶茶出自水吧,當收到落單即製,將半製成品材料加在一起即成製成品上枱。 特色用字 這是因為過去擔任茶餐廳侍應的人,文化水平比較低,亦因為茶餐廳的步伐一般相當急促,侍應並沒有太多時間每一個字寫到單上交到廚房去。落單時會用符號記錄,例如他們會用「反」代替「白飯」,又或者用「0T」代替「檸檬茶」:“0”即“零”與“檸”音近;“T”與“tea”同音。用“丐”字來作為“-{麪}-”而未有為意“-{麪}-”字的右半部是“丏”而非“丐”;也有侍應用“面”字代替。 特色用語 靚仔:白飯 靚女:白粥 細蓉:雲吞麵 下火:皮蛋瘦肉粥 炸麵:油條 行街:外賣 飛邊:去麵包皮 走色:不要醬油或肉汁 加色:加肉汁或醬油 加底:加飯或麵 雙扣/孖扣:配料和飯或麵都少 扣底:少飯或麵 炒底:碟頭飯底由白飯轉為炒飯,需要另外收費
三峡基金:为中国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在电价中征收。 中央水利建设基金:国务院《关于印发〈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1997]7号) 企业设立的各种基金 企业年金 企业年金是根据企业年金募集计划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运营收益形成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 折旧基金 折旧基金是企业根据国家规定计提的专用于固定资产更新的基金。中国国营企业折旧基金的提取使用办法一直由国家统一规定。财务制度规定,折旧基金转为更新改造基金时应专款专用,专户存储。折旧基金可分为:基本折旧基金和大修理折旧基金。 专利基金 企业用于申请专利的资金。通常设专利理事会评审企业内部哪些发明创造提交的申请可以正式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证券投资基金 证券投资基金在美国被称为共同基金,在英国和香港被称为单位信托基金,它是指通过公开发售基金份额募集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以资产组合方式进行投资的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 房屋大修基金 居民小区的业主缴纳的用于房屋维修的资金。 社会保障基金 社会保障基金是指政府以社会保障税等形式征收的用于社会保障的基金或公司向企业员工支付并委托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年金。
专利基金 企业用于申请专利的资金。通常设专利理事会评审企业内部哪些发明创造提交的申请可以正式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证券投资基金 证券投资基金在美国被称为共同基金,在英国和香港被称为单位信托基金,它是指通过公开发售基金份额募集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以资产组合方式进行投资的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 房屋大修基金 居民小区的业主缴纳的用于房屋维修的资金。 社会保障基金 社会保障基金是指政府以社会保障税等形式征收的用于社会保障的基金或公司向企业员工支付并委托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年金。 按照2016年5月1日起施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下称“理事会”)管理运营,由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国有资本划转、基金投资收益和以国务院批准的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构成,用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的补充、调剂。
自7世紀以來,麥加每年接受了世界各地幾百萬穆斯林前來朝覲,促成了文化的融合,對麥加的社會和宗教造成深遠的影響。 沙烏地法律不允許非穆斯林進入麥加。CNN的報導如下: 許多宗教學者表示,這種「歧視」始終存在著,因為麥加曾經是穆斯林-包括穆罕默德-遭受迫害並逐出的地方。當穆罕默德和他的追隨者掌控麥加時,他們使麥加成為聖地……每個穆斯林在此都能感到安全。 使用假證件進入穆斯林聖地者會被沙烏地當局逮捕並起訴。 沙烏地政府引用以下的《古蘭經》經文以證明這個法律的效力,不過對於這句經文也有其他的解釋(有經人一般並不被視為異教徒): 「信道的人們啊!以物配主者只是污穢,故從今年起不-{准}-他們臨近禁寺;如果你們畏懼貧困,那麼,真主將以祂的恩惠使你們滿足,如果祂意欲。真主確是全知的,確是至睿的。」(古蘭經 9:28) 如同一般人所想的,靠近非穆斯林居住地的穆斯林城市和神祕的朝覲儀式激起了世界各地人們的強烈好奇心。有些人喬裝成穆斯林進入麥加、潛入禁寺親身體驗朝覲盛況。外國人當中親自到麥加並對麥加進行最著名的刻畫的當屬伯頓,著有《到麥加與麥地那朝覲的個人記述》(A Personal Narrative of a Pilgrimage to Mecca and Medina),伯頓以阿富汗蘇菲派卡迪里耶信徒的身分動身前往。 現代麥加的主要產業是支應每年朝覲季節前來朝覲的人們,但也支應了全年任何時間的朝覲者。訪客主要拜訪的地點包括: 克爾白是古代就建造的,是所有穆斯林禮拜時的方向。許多穆斯林相信克爾白可追溯回西元前2000年,那是亞伯拉罕的時代。在巡遊克爾白的儀式中,所有朝覲者都必須以黑石為起點,逆時針繞行克爾白七次。 穆斯林相信真主將滲滲泉顯現給易斯馬儀的母親夏甲(هاجر)。她為襁褓中的兒子絕望地尋找水源,但始終找不著。麥加坐落在水源稀少的炎熱乾燥山谷。根據這個傳統,滲滲泉是真主恩賜的。人們相信它能夠解除飢餓與乾渴,而且還能治病。政府將滲滲泉的水輸送到禁寺和麥地那先知清真寺的降溫設備,供給大眾飲用。所有朝覲者盡其所能地在朝覲期間能夠飲用滲滲泉的泉水。 飲食 麥加居民由許多不同的族群和國籍所組成。種族的混合大大地影響了麥加的傳統飲食。 就像沙烏地其他城市,內志地區的是麥加人最傳統的午餐。葉門的也是很風行的午餐。 沙威玛、和羊肉串等烤肉在麥加都有很好的市場。在拉瑪丹月,咖喱角和埃及蠶豆餐是薄暮時分最流行的食物。這些餐點幾乎在黎巴嫩、敘利亞和土耳其的餐廳都能找到。好幾年前的拉瑪丹月有個奴隸叫做「薩加」(Sagga),他會在薄暮時分提供富含礦物質的水給人們飲用。薩加們也提供葡萄汁。今日薩加已經是富有的商人,轉而供應巴卡拉瓦和巴斯伯薩(Basbousa),附有果汁。 國際食品在麥加也很流行。美國連鎖餐廳諸如麥當-{}-勞、漢堡王、達美樂披薩和肯德基等都很流行,烹飪也符合清真標準。 語言 麥加擁有特有的區域方言,稱為希賈茲方言或麥加方言。麥加方言經常被視為阿拉伯語裡最正統的方言之一。 希賈茲方言的發音在某些方面和波灣方言有所不同。古典阿拉伯語的字母 qaaf(ق)發成 /g/,即“get”裡的音。希賈茲阿拉伯語對於字母 ğim(ج)的發音也較保守,和古典阿拉伯語時期的有聲硬齶爆破音 /ɟ/ 和硬齶化塞音 /gʲ/ 相近。這兩個音被專家視為古典阿拉伯語裡的正統發音。這表示希賈茲地區許多方言在發 ğim 時都發成 /g/ 或 /ʒ/。某些人則把齒間音 /θ/ 發成 /t/ 或 /s/。 希賈茲方言也吸收了來自其他阿拉伯語方言的元素,包括黎凡特阿拉伯語和埃及阿拉伯語。 教育 麥加的正式教育在奧斯曼帝國晚期開始,並由哈希姆統治階層延續下去。首先改善麥加教育的人是吉達商人穆罕默德·阿里·宰納勒·里阿(Muhammad ʿAlī Zaynal Riḍā)。他於1911到1912年間在麥加創立了「成功學校」(Madrasat al-Falāḥ),耗資400,000英鎊。 麥加有很多公立與私立學校,分成男校和女校。2005年,麥加共有532所男子公私立學校,女子則有681所。公立和私立學校的教學語言都是阿拉伯語,同時著重第二語言英語。但是有些外國人設立的私立學校,例如國際學校,則使用英語教學。國際學校也允許男女合校。 至於高等教育,麥加只有一所大學,即諸城之母大學,1949年創立時名為「沙里亞學院」,1979年轉型為公立大學,1981年改為今天的校名。 通訊 沙烏地政府很早就注重麥加的電信通訊了。阿布杜·亞濟茲國王大力推動電信通訊,因為他知道電信很方便而且有利於統治。胡笙國王主政期間麥加約有二十支電話;1936年增加到了450支,大約佔了全國電話總數的一半。當時電話線已連接至吉達和塔伊夫,但尚未延伸至首都利雅德。到了1985年,麥加和其他的沙烏地城市一樣,擁有最現代化的電話、電報交換設備、收音機和電視。 在哈希姆家族統治下,希賈茲地區建置了有限的無線通訊。1929年,希賈茲地區許多城鎮架設了無線通訊用的基地台,到了1932年已能發揮全部功能。戰爭期間的通訊網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很快地獲得大幅度的擴充與改善。自此之後,無線通訊被用來引導朝覲者,以及對朝覲者進行廣播。這項服務於1950年開始,起初報導阿拉法特平原的朝覲實況。到了1957年,「無線麥加」成為中東地區功率最強的電台,高達50千瓦;後來還增強到450千瓦。一開始無線麥加並不播音樂,而是採漸進的方式增加播放的次數。 運輸 在運輸方面,和朝覲或副朝有關的運輸設備是沙烏地政府優先建設的選項。麥加只有小型的麥加東方機場,沒有提供任何航班服務,因此大部分的朝覲者都搭機飛往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国际机场(JED)或搭船到吉達港;這兩個節點都位於吉達。 在朝覲季節以外,麥加都缺少為當地人或外地人服務的公共運輸系統。人們在麥加的主要交通方式是駕駛私人車輛或乘坐私營的計程車。 2010年11月13日,麦加地铁投入运营,現行僅在朝覲期間載客營運。 參見 朝覲 麥地那 禁寺 克爾白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南宋)周去非著《岭外代答》中华书局 (明)马欢原著 万明校注 明钞本 《瀛涯胜览》校注 海洋出版社 2005 ISBN 978-7-5027-6378-7 (明)巩珍著《西洋番国志》中华书局 ISBN 978-7-101-02025-0 陈佳荣,谢方,陆俊玲
地理 麥加海拔277公尺,距離紅海大約80公里。麥加位處群山之間,以致當代發展受限。 麥加的中心點是禁寺,此地比麥加大部分的區域都來得低。禁寺週邊區域則是舊城區,有許多服務朝覲者的住宿設施,也包括國際連鎖的高檔飯店。禁寺北邊的大街道有穆達阿(Al-Mudda'ah)和蘇克·萊爾(Sūq al-Layl),南邊則有蘇格·阿薩基爾(As-Sūg Assaghīr)。沙烏地人擴大禁寺的規模,數百間房屋已被寬闊的大道和廣場所取代。傳統的房屋由當地的石材建造,通常有二至三層樓高。今日麥加都會區的面積已超過1,200平方公里。 麥加座落於山間谷地,常被稱為「麥加之谷」。麥加的地理位置對商貿來說也很重要,是貿易路線的重點站。 前現代時期的麥加充分運用當地的主要水源。最先開採的水源是井水,例如滲滲泉流出的鹹水。第二種水源是阿拉法特山以東幾公里處或在麥加東南約20公里處的阿因·祖拜達(Ayn Zubayda)泉水,來自薩德山(J̲abal Saʿd)與卡布卡布山(Jabal Kabkāb)兩山。泉水藉由地下管線流向麥加。第三種較零星的水源是雨水,人們利用小型蓄水池加以貯存。麥加自古以來降雨不足,但有時滂沱大雨還會造成洪水。根據庫爾第(Al-Kurdī)的說法,截至1965年為止麥加歷史上共有89次洪水,其中有好幾次就發生在沙烏地阿拉伯時期。二十世紀最嚴重的洪水發生於1942年。從那時候起,政府就著手建造水壩,以改善洪患問題。 氣候 為熱帶半乾旱氣候,終年高溫乾燥,日夜溫差較大。一年之中常常會出現反常的天氣型態,例如夏季時來自阿拉伯半島或北非沙漠的沙塵暴。 麥加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接近24 °C),即便在最冷月也时常出现炎热天气。而夏季漫长,4月至10月平均气温均超过30 °C,平均最高温更是可超过人的体温(约37 °C),正午40 °C及以上的气温极为常见,夜晚气温也很少低于25 °C。麥加降雨稍多,全年平均降雨量约588毫米,大部分集中在二月和十月。 土地利用 麥加擁有禁寺,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禁寺環繞著克爾白,是穆斯林每日禮拜所面對的方向,也是穆斯林認為地球上最神聖的地方。禁寺也稱為「大清真寺」。目前禁寺包括內外禮拜場地在內的面積共有356,800平方公尺,在朝覲季節期間可容納至四百萬人。 由於沒有對城市天際線景觀做控制,麥加最近的擴張出現了現代化的地標,例如麦加皇家钟塔饭店(,)塔群,高577公尺。Abraj Al-Bait塔群於2012年完工,成為世界最高的建築之一。塔群位於大清真寺入口的對面。 作為一座歷史名城,麥加擁有像是克爾白等數百處歷史地標。穆斯林相信克爾白由易卜拉欣(亞伯拉罕)和易斯馬儀(以實瑪利)所建。另外,滲滲泉也頗負盛名。 麥加兵營(,)曾經是麥加最有名的建築之一。麥加兵營是奧斯曼帝國的城堡,面對著大清真寺,隨時防禦任何襲擊。不過沙烏地政府已將之拆毀,免費提供給週邊的新旅館和商業建築。 經濟 作為宗教聖地,麥加的經濟極度依賴每年的朝覲活動。曾有位學者說:「麥加人不營生,只服務朝覲者。」事實上,朝覲不僅帶動麥加的經濟,長久以來更對希賈茲和內志地區的經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賺取朝覲利潤有很多種方式,其中一種方式就是向朝覲者課稅,當然名目上大部分的正當理由都是維護古蹟與環境品質等來收取。大蕭條期間麥加的稅收大增,很多稅收的項目還持續到了1972年。隨著石油收益的增加,所有不必要的稅收都已取消。另一種賺取朝覲利潤的管道是透過服務朝覲者的方式,也是個體戶與生意人的主要市場。例如,沙國國家航空沙烏地阿拉伯航空自朝覲活動賺取了12%的收益、其他穆斯林國籍航空也是,搭乘或租用陸地交通工具到麥加的車資也有利可圖,甚至包含停車等;旅館與其他寄宿公司也收入不菲。 麥加在朝覲季節期間所賺取的利潤超過一億美元。沙烏地政府則為朝覲活動花費了五千萬美元。麥加境內有一些工業與工廠,但麥加不再扮演沙國主要的經濟角色;今日沙國的經濟主要以石油輸出為主。麥加的工業種類很少,目前有紡織、家具以及廚具。麥加的經濟大部分還是以朝覲服務為主。麥加的水源稀少,食物必須自「舒也巴」(Shu'eyba)水廠和吉達輸入,人數龐大的時候價格理所當然很高。 儘管如此,麥加還是建立了許多工業,也都是服務日益增長的市民。各式各樣的產業自1970年以來便存續至今:波形鐵皮製造、銅生產、木材商店、沙發皮套服務、植物油提煉廠、糖果製造、麵粉研磨、麵包烘焙、家禽養殖、冷凍食品進口、照片沖洗加工、秘書工作、冰塊工廠、飲料罐製造(不含酒精)、理髮、書店、旅遊代辦處、銀行。 麥加的發展在二十世紀和二十一世紀大幅成長。搭乘輪船與客機很方便且許多人也負擔得起,增加了朝覲人數。數以千計的沙烏地人每年都會負責監督管理朝覲活動,且到各大旅館和商店去當職員,以服務朝覲者。麥加現有高速公路環繞著,且擁有購物中心、展覽館與摩天大樓等休閒。 人口 麥加的人口密度很高。大部分長住麥加的人都住在舊城區,其中有許多人從事當地名為「朝覲工業」的行業。沙烏地朝覲部部長伊雅德·瑪達尼(Iyad Madani)說:「我們從不停止準備朝覲事宜。」每年朝覲者湧入麥加進行副朝。在都爾黑哲月的最後幾週,平均有四百萬穆斯林抵達麥加進行大朝。 朝覲者來自不同族群與背景,主要來自非洲、中亞、東南亞、歐洲以及中東。他們之中有許多人乾脆留在麥加,定居下來。因此,麥加的族群比其他的沙烏地城市還要多元,文化也更兼容並蓄。此外,過去五十年來的石油收益也帶來了數十萬名移民勞工。 文化 麥加的文化受到每年大量朝覲者的影響,因而以豐富的文化遺產自豪。 第一台印刷機於1885年由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努里帕夏(Othman Nūrī Pash̲a)帶進麥加。在哈希姆部落統治時期,此印刷機被用於印製麥加的官方公報《朝向報》(al-Ḳibla)。沙烏地政權則擴大印刷機的用途,印製沙烏地官方公報《諸城之母報》(Umm al-Ḳurā)。自此之後印刷機與印刷技術從中東地區引入麥加,而且大都假道吉達。 吉達擁有一份主要的阿拉伯語報紙《太陽報》(Shams)。不過,麥加也有其他的沙烏地以及國際報紙,例如《》、《麥地那報》、《歐卡茲報》(Okaz)、《國家報》(Al-Bilad)。前三份報紙是麥加的主要報紙,主要報導麥加的新聞,擁有超過一百萬名讀者。 麥加有許多電視台:沙烏地電視一台、沙烏地電視二台、沙烏地電視體育、、以及數百個有線電視、衛星電視和專業的電視業者。 在前現代時期的麥加,最普遍的運動是即席摔角和賽跑。足球是麥加目前最流行的運動。麥加還主持了沙烏地阿拉伯某些歷史最悠久的運動組織,例如(創立於1945年)。是麥加最大的體育館,能夠容納33,500人。 宗教意義 絕大部分的麥加居民都是遜尼派穆斯林,少部分是什葉派。 《古蘭經》要求穆斯林在禮拜時面向麥加的克爾白。起初所面對的方向是耶路撒冷的阿克薩清真寺。此種傳統影響了新穆斯林社群朝向克爾白的禮拜方式,從七世紀至今都是如此。這種面對神聖方向的抉擇在中世紀產生了非主流的學術領域,和主流的伊斯蘭數學地理傳統及地圖製作不同。 今日麥加的文化受到了18世紀中期阿拉伯半島中部的宗教運動的影響。此宗教運動即有名的瓦哈比運動。此外麥加也受到沙斐儀法學派的影響。另外,自由主義者與宗教學者的衝突對麥加社會也造成很大的影響。 自7世紀以來,麥加每年接受了世界各地幾百萬穆斯林前來朝覲,促成了文化的融合,對麥加的社會和宗教造成深遠的影響。 沙烏地法律不允許非穆斯林進入麥加。CNN的報導如下: 許多宗教學者表示,這種「歧視」始終存在著,因為麥加曾經是穆斯林-包括穆罕默德-遭受迫害並逐出的地方。當穆罕默德和他的追隨者掌控麥加時,他們使麥加成為聖地……每個穆斯林在此都能感到安全。 使用假證件進入穆斯林聖地者會被沙烏地當局逮捕並起訴。 沙烏地政府引用以下的《古蘭經》經文以證明這個法律的效力,不過對於這句經文也有其他的解釋(有經人一般並不被視為異教徒): 「信道的人們啊!以物配主者只是污穢,故從今年起不-{准}-他們臨近禁寺;如果你們畏懼貧困,那麼,真主將以祂的恩惠使你們滿足,如果祂意欲。真主確是全知的,確是至睿的。」(古蘭經 9:28) 如同一般人所想的,靠近非穆斯林居住地的穆斯林城市和神祕的朝覲儀式激起了世界各地人們的強烈好奇心。有些人喬裝成穆斯林進入麥加、潛入禁寺親身體驗朝覲盛況。外國人當中親自到麥加並對麥加進行最著名的刻畫的當屬伯頓,著有《到麥加與麥地那朝覲的個人記述》(A Personal Narrative of a Pilgrimage to Mecca and Medina),伯頓以阿富汗蘇菲派卡迪里耶信徒的身分動身前往。
2004年9月,不被看好的許信良毅然決定宣布於臺北市第二選區參選第六屆立法委員,大膽地以「西進大陸,一統中國」的口號作為選舉訴求,向泛藍支持者爭取選票,提倡仿效歐洲聯盟模式建立和平統一的新中國,實現兩岸三通,並反對制憲、正名和軍購。惟未得泛藍群眾的青睞,最終以1萬3千多票落選。 2008年總統選舉 2008年2月,許曾針對總統大選表示憂心中國國民黨一黨獨大,並支持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認為謝長廷比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更具有執行力。 重返民進黨 2008年5月陳水扁卸任後,許信良重返民進黨。 2008年9月27日,許信良接受《聯合報》專訪時坦言,陳水扁把民進黨變成一人政黨,摧毀民進黨的根基,這是不可原諒的罪過,「民進黨要勇敢抗拒,拒絕陳水扁把民進黨拖下去」;馬英九政府太快失去民心,讓民進黨沒有反省力量,成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最大的困境;民進黨無法務實、理性面對兩岸關係,以為反馬英九就可以重返執政,將重犯過去錯誤;如果民進黨不調整對兩岸關係的思維,則兩岸關係成為國民黨專利,民進黨不會有重新執政的機會;兩岸關係必須更大幅開放,例如陸資來台投資房地產與股市、全面開放陸客來台觀光比照香港模式等;藍綠領導者都必須以世界趨勢看兩岸關係,就像歐盟,「兩岸經濟一國是必然趨勢」 。 2009年12月10日下午,許正式發表以談論台海兩岸議題為主的網站《美麗島電子報》,標榜「提供理性觀點的媒體」;許信良在發表會中表示,台灣政治人物必須充分認識已崛起的中國大陸,儘管不能五體投地、毫無保留的傾中,但也不能一味-{反}-中。 2011年3月25日下午,許前往民進黨中央黨部繳交登記費新台幣500萬元,登記參加黨內總統初選。2011年4月21日,許信良競選總部舉辦「文人、資深媒體人、民權人士挺許信良記者會」,謝聰敏、張富忠、許龍俊、陳鳳馨、尹乃菁、鄭麗文及蔡詩萍均出席,會中呼籲「重審許信良,釋放台灣人」。2011年4月27日中午,民進黨公布黨內總統初選結果,黨主席蔡英文勝選,許信良落選。 2012年4月13日,許登記參選民進黨第14屆黨主席。2012年5月6日,許在黨主席選舉辯論會稱,蘇貞昌任臺灣省議員期間為難當時是臺灣省主席的李登輝,讓李登輝無法見病危的獨子李憲文最後一面,但蘇貞昌和李登輝雙雙否認。2012年5月27日,民進黨宣布第14屆黨主席選舉開票結果,許信良落選。 2012年5月21日,許要求馬英九總統停止油電雙漲政策、禁止含有瘦肉精的美國牛肉進口、以及釋放前總統陳水扁,始終沒有等到正面回應。許於是在21日中午起開始在立法院前靜坐絕食抗議。 2013年4月6日,許信良說:民進黨長期戰略錯誤而「讓兩岸處理權變成國民黨的專利」,「錯失兩岸關係處理權,是民進黨不能繼續執政的重要原因之一」;和台海兩岸經濟有關係的人會對民進黨感到不放心,「而且這種人會愈來愈多」;民進黨天王謝長廷提出的「一個中華、憲法對話」概念是根據台灣政治現實和憲法體制提出的很有創意的個人看法,謝長廷是民進黨天王中「唯一肯認真思考兩岸關係的人」,他支持謝長廷在兩岸關係上突破民進黨長期的困頓、嘗試和中國大陸對話。 2013年6月14日,許在立法院舉行新書《台灣現在怎麼辦》發表會,強調民族主義不是台海兩岸的答案,中國民族主義與台灣民族主義相互敵視和激盪將使台海兩岸雙雙招致災禍;他提出「大膽一中」,主張台海兩岸成立像歐盟一樣的關係,比照歐洲議會來儘快成立「中國議會」。但未引起外界迴響。 2014年3月14日,許信良說:雖然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宣稱民進黨不是全盤否定或全盤反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但是民進黨在立法院審查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態度就是「逢中必反」的表現,民進黨應深切反省,否則不利民進黨重返中央執政、也不利兩岸關係的發展。但四天後,3月18日爆發太陽花學運。 2015年4月2日,許信良接受《環球時報》專訪,稱「台獨理念一直在民進黨內都不是主流意識形態和主流價值,台獨信仰者在民進黨內也不是主流力量」,台灣領導人與台灣人民必須瞭解民進黨不能挑戰中國大陸的基本立場。 2015年9月3日,許信良、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及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受邀參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吳子嘉稱讚「中國大陣仗、大格局」,許信良更有「中國領導世界,台灣可以幫大忙」之言論。 2016年8月10日,許信良任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董事長。 接受專訪談李登輝 2020年7月30日,李登輝逝世,李登輝總統任內提出兩岸關係的「戒急用忍」政策,以及後來的「特殊國與國關係」(兩國論),許信良說,這些政策是好是壞,「功過尚難定論」,兩國論讓兩岸關係一直到現在都很緊張,但兩岸關係的發展,到最後是什麼結局,目前還不知道。對於李登輝卸任後為何走激進台獨路線,許信良說,動機難論,他個人認為是李登輝有意替自己在歷史定位,想成為台獨教父。許信良對李登輝一生總結:「李先生對民主有功,對兩岸功過難論,到現在無法定論,卸任後,他的言論不負責任。」 家族 許信良之妻許鍾碧霞曾當過立法委員;許信良之弟許國泰也曾當過立法委員;許信良之姪許應深曾經於2000年因原縣長呂秀蓮當選副總統而代理桃園縣縣長;許信良之姪許應全曾經參選過桃園縣議員。許信良家族長期參與民進黨在桃園縣的黨部運作,黨外人士魏廷朝等人就曾經批判許信良。 現任臺北市文化局局長蔡詩萍,是許信良的外甥。 許信良重要著作 許信良,2013,《台灣現在怎麼辦》。np:自版。 許信良,1977,《風雨之聲》。np:自版。 許信良,1995,《新興民族》。台北:遠流出版。 許信良、鍾碧霞合著,1992,《許信良言論選輯》:附〈隨夫波折十八載〉,陳芳明編。台北:前衛出版社。 許信良,1995,《挑戰李登輝》。新新聞文化。 和許信良相關的傳記與研究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陳芳明,1996,許信良:以智慧型風暴改寫反對運動史,見陳淞山編,跨世紀接班人:掌握台灣命運的30位政壇菁英,頁14-29。台北:月旦出版社。 李筱峰,1994,國家認同的轉向:以戰後台灣反對人士的十個個案為例,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頁323-62。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劉樵,1979,透視許信良。台北:拓荒者出版社。 劉守成,1986,躍出水面的鬥魚:「回台入黨」的許信良,見劉守成著,領導黨外的人,頁118-27。宜蘭縣羅東鎮:田秋堇發行。 史明,1987,許信良所學到的是什麼?。台灣大眾 19:12-13。 韋本整理,韋本、張建隆採訪,1999,許信良,見新台灣文教基金會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編, 走向美麗島:戰後反對意識的萌芽,頁72-81。台北:時報文化。 夏珍,1999,許信良的政治世界,新版。台北:天下文化。 謝明峰,1986,永遠的改良主義者:許信良。台灣學生報 9:39-62。 徐策,1989,許信良,見徐策著,90年代台灣前途主導人物:民進黨篇(一),頁122-39。台北:天相。 張二水,1986,許信良在海外政治活動的回顧。台灣學生報 9:22-38。 参考文献與註釋 外部連結 許信良Blog |- |colspan="3" style="text-align:center;"|桃園縣政府 |- |- |colspan="3" style="text-align:center;"| |- 桃園縣縣長 臺灣省議會第五屆議員 民主進步黨主席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陳芳明,1996,許信良:以智慧型風暴改寫反對運動史,見陳淞山編,跨世紀接班人:掌握台灣命運的30位政壇菁英,頁14-29。台北:月旦出版社。 李筱峰,1994,國家認同的轉向:以戰後台灣反對人士的十個個案為例,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頁323-62。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劉樵,1979,透視許信良。台北:拓荒者出版社。 劉守成,1986,躍出水面的鬥魚:「回台入黨」的許信良,見劉守成著,領導黨外的人,頁118-27。宜蘭縣羅東鎮:田秋堇發行。 史明,1987,許信良所學到的是什麼?。台灣大眾 19:12-13。 韋本整理,韋本、張建隆採訪,1999,許信良,見新台灣文教基金會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編, 走向美麗島:戰後反對意識的萌芽,頁72-81。台北:時報文化。 夏珍,1999,許信良的政治世界,新版。台北:天下文化。 謝明峰,1986,永遠的改良主義者:許信良。台灣學生報 9:39-62。 徐策,1989,許信良,見徐策著,90年代台灣前途主導人物:民進黨篇(一),頁122-39。台北:天相。 張二水,1986,許信良在海外政治活動的回顧。台灣學生報 9:22-38。 参考文献與註釋 外部連結 許信良Blog |- |colspan="3" style="text-align:center;"|桃園縣政府 |- |- |colspan="3" style="text-align:center;"| |- 桃園縣縣長 臺灣省議會第五屆議員 民主進步黨主席 民主進步黨黨員 中国国民党脱党党员 臺灣民主運動者 愛丁堡大學校友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校友 國立新竹高級中學校友 中壢人 H許 台灣佛教徒 Xin信
开放式基金:开放式基金可以在证券市场每个交易日收盘之后,根据投资者的需要发行新的基金单位(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种行为叫做申购),也可以根据投资者的请求,把自己管理的资金交还给投资者(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种行为叫做赎回)。由于申购和赎回的发生,开放式基金的资产总额是不稳定的,基金经理必须随时调整投资组合,以应对新的申购或赎回的影响。为了减少这种影响,开放式基金一般规定投资者在申购和赎回的时候支付一定比例的费用。某些基金为了招徕投资者,特地取消了这一费用,这种基金又被称为不收费基金。 ETF:可以在二级市场交易,也可以申购、赎回,但申购、赎回必须采用组合证券的形式。 LOF:既可以在二级市场交易,也可以申购、赎回。 按募集方式分 公开募集基金(公募): 私人股权投资(私募): 按投资标的股票规模分 大盘基金:投资于大盘股的基金。 中盘基金:投资于中盘股的基金。 小盘基金:投资于小盘股的基金。 依屬性 積極成長型基金 成長型基金 成長與收益型基金 收益型基金 平衡型基金 其他 保本基金:基金公司在基金合同中保证投资者本金安全的基金,一般都会有一定前提条件,如投资人需持有一定的期限。 生命周期基金:根据基金目标持有人的年龄不断调整投资组合的一种证券投资基金。 何謂『A股基金』、『B股基金』、『C股基金』 A股基金: 就是我們平常所指的基金,當我們申購的時候需要依據不同的基金支付申購手續費,通常是1.5%-3%。 B股基金: 這種基金不用支付申購費,但需要付贖回費。投信為鼓勵投資者長期持有,其贖回費用跟投資年限成反比,放越久贖回費用越低,甚至全免,請參照各家公司之規定。贖回時會直接由基金贖回的金額內直接扣除,稱為內扣。這種基金的優點是能完全將投資者預計要投入的錢投入,而不需讓投資者的錢先扣除部分的手續費或增加投資者額外手續費負擔,等賺到錢再支付。 C股基金: 不用申購費,也不用贖回費,所有基金的管銷經理費用全部是由淨值中扣除,但給投資人的OPTION就是資金可以100%投入,贖回時也不怕被索取額外費用。 其他常見的代碼: A:手續費前收 B:手續費後收 T:按月配息 1:年配息 2:配息滾入再投資 专用名词 基金单位净值():基金单位净值=基金净资产价值总值/基金单位总份额,开放式基金的申购和赎回都以这个价格进行。 基金单位累计净值:基金单位累计净值=基金单位净值+(基金历史上所有分红派息的总额/基金总份额),是反映该基金自成立以来的所有收益的数据。 未知价计算法:未知价也称为期货价,是指以当日市场各种金融资产的收盘价来确定资产价格的计算方法,即基金管理人根据当日收盘价来计算基金单位资产净值。 基金持有人:是指持有基金单位或基金股份的自然人或法人,也就是基金的投资者。 基金的单位资产净值:基金的单位资产净值是基金经营业绩的指示器,也是基金在发行期满后基金单位买卖价格的计算依据。其公式为:基金的单位资产净值 =(基金资产总值 — 各种费用)/基金单位数量 认购:是指投资者在基金发行募集期内申请购买基金单位的行为。 申购:申购是指投资者在基金存续期间向基金管理人提出申请购买基金单位的行为。 赎回():赎回是指在开放式基金的存续期间,已持有基金单位的投资者向基金管理人提出卖出基金单位的行为。 基金份额拆分:仅通过增加基金份额数量来摊低单位基金份额净值。 基金分红:基金分红是一种对投资者的回报。按照中国大陆现行基金会计核算办法的规定,只有已实现的收益才能进行收益分配。分红时有可能需要把股票等金融资产在二级市场上抛售,从而转换成可实现收益,从而派发给基金投资人。当金融市场持续向好的时候,有潜在的损害投资者利益的可能性。 技术指标 波动幅度 波动幅度用来衡量基金净值的波动幅度,波动幅度低的基金,投资者相应承受的风险较小。 夏普比率 夏普比率()=组合收益(减去无风险收益)/总风险,反映了基金承担单位风险所获得的超额回报率(),即基金总回报率高于同期无风险收益率的部分,该比率越高,基金承担单位风险得到的超额回报率越高。 信息比率 信息比率()用来衡量超额风险带来的超额收益,比率高说明超额收益高。 轉手率 用于衡量基金投资组合变化的频率以及基金经理持有某只股票平均时间的长短。其计算方法是用基金一年中证券投资总买入量和总卖出量中较小者,除以基金每月平均净资产。 例如,周转率为100%的基金通常持股期限为一年;周转率为25%的基金则为四年。通过轉手率,能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到底是买入并长期持有还是积极地买进卖出。通常,轉手率较低的基金采用低风险投资策略,而轉手率较高的基金则比较激进且风险较高。价值型基金持有股票的时期较长,周转率较低;而成长型基金则周转率较高,风险也较高。值得注意的是,高轉手率意味着基金证券投资的税收和交易费用也随之增加。此外,频繁交易还可能产生隐形的“交易费用”,即由于交易金额较大,使股价向不利的方向运动。例如基金要大量卖出一只股票,分批卖出时容易造成价格不断下跌,使得基金以越来越低的价格成交,投资者的收益也相应越少。因此,轉手率低的基金会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长期回报。 平均回报 平均回报为年度化的平均周回报,得出数据未必与过去一年实际年度回报相等。 标准差 标准差()反映计算期内总回报率的波动幅度,即基金每周的总回报率相对于平均周回报率的偏差程度,波动越大,标准差也越大。量化的是收益的波动性。 阿尔法系数 阿尔法系数()是基金的实际收益和按照β系数计算的期望收益之间的差额。其计算方法如下:超额收益是基金的收益减去无风险投资收益(在中国为1年期银行定期存款收益);期望收益是贝塔系数β和市场收益的乘积,反映基金由于市场整体变动而获得的收益;超额收益和期望收益的差额即α系数。该系数越大越好。 Beta系数 贝塔系数()衡量基金收益相对于业绩评价基准收益的总体波动性,是一个相对指标。β越高,意味着基金相对于业绩评价基准的波动性越大。β大于1,则基金的波动性大于业绩评价基准的波动性,反之亦然。 例如:如果β为1,则市场上涨10%,基金上涨10%;市场下滑10%,基金相应下滑10%。如果β为1.1,市场上涨10%时,基金上涨11%,;市场下滑10%时,基金下滑11%。如果β为0.9,市场上涨10%时,基金上涨9%;市场下滑10%时,基金下滑9%。 R平方 R平方()是反映业绩基准的变动对基金表现的影响,影响程度以0至100计。如果R平方值等于100,表示基金回报的变动完全由业绩基准的变动所致;若R平方值等于35,即35%的基金回报可归因于业绩基准的变动。简言之,R平方值愈低,由业绩基准变动导致的基金业绩的变动便愈少。此外,R平方也可用来确定贝塔系数()或阿尔法系数()的准确性。一般而言,基金的R平方值愈高,其两个系数的准确性便愈高。 特雷诺指数 特雷诺指数()表示基金组合每单位系统风险的回报。该指数越大越好。 詹森指数 詹森指数(),当大于零时,说明基金组合表现优于市场组合,基金能战胜市场;当小于零时,说明基金没有战胜市场。该指数越大越好。詹森指数隐含了一个假设,即基金的非系统风险已通过投资组合分散掉了,该模型只反映了收益率和系统风险因子之间的关系。如果基金并没有完全回避掉非系统风险,则该指数可能给出错误的信息。 计算公式为:詹森指数 为市场投资组合在t时期的收益率;为i基金在t时期的收益率;为t时期的无风险收益率,为基金投资组合所承担的系统风险。 索丁诺比率 索丁诺比率():它与夏普比率类似,不同的只是并不以标准偏离为标准,而是用下跌偏离,即投资组合偏离其平均跌幅的程度,来区分波动的好坏。 计算公式为:索丁诺比率 R为投资组合的回报;T为目标回报或最低可接受的回报;DR为投资组合的下跌风险。 久期 久期()即麦考来持续期,这一概念最早由为研究债券的期限结构于1938年提出,因而被称为麦考莱久期。久期是指用金融资产各期现金流现值加权以后计算的收回投资的平均期限,久期越长,债券的资产净值对利息的变动越敏感,可以作为考核金融资产流动性和风险的指标。久期不适用于具有隐含期权性质的金融工具,因为在久期模型研究中存在一个重要假设,即随着利率的波动,债券的现金流不会发生变化。 有效久期:有效久期是指在利率水平发生特定变化的情况下债券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它直接运用不同收益率变动为基础的债券价格进行计算,这些价格反映了隐含期权价值的变动。 特性 衡量债券价格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的利率风险指标。 投资策略 基金的选择 以下的要素经常在选择基金时,拿出来作考虑。
投资者,购买基金份额的法人或个人 基金管理公司,负责基金的具体运作,并收取一定的管理费,但不直接承担基金风险 基金托管银行,负责对基金进行托管,执行基金管理公司的命令及其他监督工作 政府管理机构及其他服务组织,包括证券交易所、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级机构等 正常情况下,投资基金之所以能有高的回报率在于: 规模效应:由于投资基金的规模较大,可以对某一项目进行资金的追加,从而降低成本,弥补某些投资方向上的损失,获得较高收益 分散风险:由于投资基金的运作遵循追求稳定成长的股票,分散投资的策略,能够最大可能地降低个人投资时单一股票很高的风险。 专家理财:投资基金都有专业的基金公司运作,汇集了熟悉资本市场的人员,能够弥补个人投资知识的不足。 主要组织形式 根据基金组织时依据的法律不同,有契约型基金和公司型基金之别。 契约型基金依据契约原理组织,体现为一种委托理财关系。在英国、日本、香港市场和中国大陆地区一般都是这一类型。比如香港,对于投资基金的规范是在信托法;而中国大陆则有,未尽事项则规定在证券法和信托法中。 公司型基金是依托公司法,美国主要是这种形式,特指“投资基金”(,也作共同基金)。 两者的利弊之处在于法律是否是健全的,但公司型有明显的优点就是投资者有更大的监督和投票的权力,可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在中国大陆,由于法律并不健全,采取的契约法律关系不能有效制约基金管理公司,显得十分尴尬。同样,中国大陆公司法律制度也不完善。 现状 国际 国际:据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统计,至2004年底,全球40多个国家的投资基金规模约有16.06万亿美元。 中国大陆 1998年3月,中国大陆出现第一批两支公募封闭式基金,基金金泰和基金开元。 金泰证券投资基金(上交所:500001,简称:基金金泰):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为管理人,1998年3月27日成立,2013年3月到期转型为混合型开放式基金。 开元证券投资基金(深交所:184688,简称:基金开元):原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为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为管理人,1998年3月27日成立,2013年3月到期后转型为沪深300ETF。 2001年9月,中国大陆出现第一只开放式基金。 华安创新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2001年9月11日开始募集,于2001年9月21日正式成立。 分类 证券投资基金的分类多种多样,标准不一,以下为常用的,大致的分类。 按投资标的分 股票型基金:投资标的主要为上市公司股票。股票型基金依投资标的产业,又可分为各种产业型基金。 债券型基金:投资标的为债券或主要为债券。 平衡型基金():分散投资於股票和债券的的共同基金。風險相對較低,績效也相對穩定。面臨市況劇烈波動,宜增持此類標的。 配置型基金:可以根据市场情况显著改变资产配置比例。 货币市场基金():投资标的为流动性极佳的货币市场商品,如365天内的存款、国债、回购等。 对冲基金(): 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房地產信託基金() 组合型基金():常言道此為基金中的基金,持有標的必須為基金,可以是股票型基金或是債券型基金,讓基金團隊去操作。 按交易机制划分 封闭式基金:封闭式基金的基金单位总数是确定的,一旦发行完成,就不能再接受新的投资申购,投资者也不得要求赎回投资。但是,投资者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买卖封闭式基金,其价格完全由买卖双方决定,可能与基金净值(即每一单位基金的实际价值)相差很大。投资者在证券交易所买卖封闭式基金,只需要向证券经纪商支付佣金,不需要向基金经理支付费用。 开放式基金:开放式基金可以在证券市场每个交易日收盘之后,根据投资者的需要发行新的基金单位(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种行为叫做申购),也可以根据投资者的请求,把自己管理的资金交还给投资者(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种行为叫做赎回)。由于申购和赎回的发生,开放式基金的资产总额是不稳定的,基金经理必须随时调整投资组合,以应对新的申购或赎回的影响。为了减少这种影响,开放式基金一般规定投资者在申购和赎回的时候支付一定比例的费用。某些基金为了招徕投资者,特地取消了这一费用,这种基金又被称为不收费基金。 ETF:可以在二级市场交易,也可以申购、赎回,但申购、赎回必须采用组合证券的形式。 LOF:既可以在二级市场交易,也可以申购、赎回。 按募集方式分 公开募集基金(公募): 私人股权投资(私募): 按投资标的股票规模分 大盘基金:投资于大盘股的基金。 中盘基金:投资于中盘股的基金。 小盘基金:投资于小盘股的基金。 依屬性 積極成長型基金 成長型基金 成長與收益型基金 收益型基金 平衡型基金 其他 保本基金:基金公司在基金合同中保证投资者本金安全的基金,一般都会有一定前提条件,如投资人需持有一定的期限。 生命周期基金:根据基金目标持有人的年龄不断调整投资组合的一种证券投资基金。 何謂『A股基金』、『B股基金』、『C股基金』 A股基金: 就是我們平常所指的基金,當我們申購的時候需要依據不同的基金支付申購手續費,通常是1.5%-3%。 B股基金: 這種基金不用支付申購費,但需要付贖回費。投信為鼓勵投資者長期持有,其贖回費用跟投資年限成反比,放越久贖回費用越低,甚至全免,請參照各家公司之規定。贖回時會直接由基金贖回的金額內直接扣除,稱為內扣。這種基金的優點是能完全將投資者預計要投入的錢投入,而不需讓投資者的錢先扣除部分的手續費或增加投資者額外手續費負擔,等賺到錢再支付。 C股基金: 不用申購費,也不用贖回費,所有基金的管銷經理費用全部是由淨值中扣除,但給投資人的OPTION就是資金可以100%投入,贖回時也不怕被索取額外費用。 其他常見的代碼: A:手續費前收 B:手續費後收 T:按月配息 1:年配息
認人的能力很強,據說他出身地與祖先也有這種能力,經常讓周圍的人非常驚訝。 是女演員中村玉緒的影迷,認為其儀態很美。 跟台灣前總統李登輝是學徒出陣的同期,李登輝也是他的書迷。在台灣紀行一書取材之際,跟李登輝對談過「生為臺灣人的悲哀」。 司马去世后每年举行“油菜花忌研讨会”(菜の花忌シンポジウム),通常司马生前好友古屋和雄担任主持人,并邀请数名嘉宾参会。 人物印象的影響 司馬的作品歷久不衰,又多次被改編成影視作品。由於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西鄉隆盛等人物在許多作品中多次登場的緣故,現代日本人對於這些人物的印象,可說受司馬的小說影響很大。 同時,像幕末的越後長岡藩家臣之長河井繼之助這類原本被忽略的人物能在民眾之間口耳相傳,很明顯地是受到司馬小說的影響。江戶時代的商人高田屋嘉兵衛、幕末的軍政家大村益次郎、幕末明治的政治家江藤新平等,在司馬小說以外不太為人所提及的人物,由於司馬小說的緣故知名度得到提高。也可說人們對於「身為司馬作品登場人物的他們」的喜愛,猶勝於「身為歷史人物的他們」。 油菜花忌 在司马辽太郎忌日2月12日这一天,每年举办“油菜花忌”来表示对他的纪念,并举行研讨会。研讨会通常在东京或大阪举行,由司马辽太郎生前的友人,文化学园教授古屋和雄担任固定主持,并邀请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参会。 主要作品 《梟之城》(1959年9月)-安土桃山時代-受命暗殺豐臣秀吉的伊賀忍者葛籠重藏 《風之武士》(1961年5月)-江戶時代末期-伊贺同心的后裔、柘植信吾作為主人公的傳奇小说 《戰雲之夢》(1961年8月)-江戶時代-長宗我部盛親 《風神之門》(1962年12月)-安土桃山時代-真田十勇士的霧隠才蔵 (台灣譯名:《風神之門》德華出版、《忍者影法師》武陵出版) 《龍馬來了》(1963 - 66年)-幕末-坂本龍馬、中岡慎太郎(台灣譯名:《坂本龍馬》八冊 成陽出版社、《龍馬行》八冊 遠流出版) 《燃燒吧~劍》(1964年3月)-幕末~明治維新-土方歲三 《尻啖え孫市》(1964年12月)-安土桃山時代-率領鐵炮(火槍)眾與織田信長抗衡的雜賀孫市 《新撰組血風錄》(1964年4月)-幕末~明治維新-新撰組(遠流出版 高詹燦譯) 《功名十字路口》(1965年6、7月)-安土桃山時代-山內一豐的賢妻千代 《盜國物語》(1965年11月 - 66年7月)-战国时代-齋藤道三、織田信長 《北斗的人》(1966年11月)-千葉周作 《俄 浪華遊侠傳》(1966年7月)-幕末-侠客明石屋万吉 《關原》(1966年10 - 12月)-關原之戰-島左近・石田三成、徳川家康(台灣譯名:《關原之戰》三冊 遠流出版) 《第十一個志士》(1967年2月)-幕末-架空歷史小說 《最後的將軍》(1967年3月)-幕末-德川慶喜 《殉死》(1967年11月)-日俄戰爭-乃木希典 《夏草賦》(1968年1月)-安土桃山時代-長宗我部元親 《新史太閤記》(1968年1月)-安土桃山時代-豐臣秀吉 《義經》(1968年5月)-平安時代-源義經 《峠》(1968年10月)-幕末-河井繼之助 《宮本武蔵》(1968年)-江戸時代初期-宮本武藏 《坂上之雲》(1969年4月-1972年9月)-日俄戰爭-秋山好古、秋山真之、正岡子規 《妖怪》(1969年5月)-室町時代 《大盜禪師》(1969年7月)-由比正雪、鄭成功。大濤禅師的幕府顛覆・明帝国再興的企圖、以主人公浦安仙八為中心的幻想小説。 《歲月》(1969年11月)-幕末~明治維新-江藤新平 《世に棲む日日》(1971年5-7月)-幕末~明治維新-高杉晉作、吉田松蔭 《城塞》(1971-72年)-江戶時代-大坂冬之陣、大坂夏之陣、小幡景憲 《花神》(1972年8月)-幕末~明治維新-大村益次郎 《霸王之家》(1973年10月)-安土桃山時代-徳川家康 《播磨灘物語》(1975年6-8月)-安土桃山時代-黑田官兵衛 《宛如飛翔》(1975-76年)-明治維新~西南戰爭-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川路利良、桐野利秋 《空海的風景》(1975年10月)-平安時代-空海 《蝴蝶夢》(1979年7-10月)-幕末-司馬凌海、松本良順 《項羽和劉邦》(1980年6月-8月)-中國歷史的秦朝-項羽、劉邦 《油菜花的海岸》(1982年6-11月)-江戶時代-高田屋嘉兵衛 《箱根之坂》(1984年4-6月)-室町時代-北条早雲 《韃靼疾風錄》(又译《韃靼风云錄》)(1987年10、11月)-明末清初-通過日本人桂庄助的視角描寫這段歷史。 影视作品 电影 (1961年、監督:春原政久、原作「十日菊」) 忍者秘帖 梟之城(1963年、監督:工藤榮一) 新選組血風錄 近藤勇(1963年、監督:小澤茂弘) 暗殺(1964年、監督:篠田正浩、原作「幕末」) 風之武士(1964年、監督:加藤泰) (1965年、監督:舛田利雄) 強盜排名(1966年、監督:池廣一夫、原作「盗賊與奸細」) 燃燒吧~劍(1966年、監督:市村泰一) (1969年、監督:三隅研次) 隱身的衆人(1970年、監督:森一生、原作「伊賀的四鬼」) 梟之城(1999年、監督:篠田正浩) 御法度(1999年、監督:大島渚) 關原之戰(2017年、監督:原田真人) 燃燒吧~劍(2021年、監督:原田真人) 峠最後的武士(2022年、監督:小泉堯史) 电视剧 新選組血風録 新撰組血風錄(連續劇 1965年 制作NET 主演:栗塚旭、島田順司) 新撰組血風錄(連續劇 1998年 朝日電視台 主演:渡哲也) 新撰組血風錄(連續劇 2011年 NHK 主演:永井大) 龍馬來了 NHK大河劇(1968年 NHK 主演:北大路欣也) 12小時超wide時代劇(1982年 東京電視台 主演:萬屋錦之介) TBS大型時代劇特別節目(1997年 TBS 主演:上川隆也)
1993年 - 獲得文化勳章。 1996年 2月12日、腹部大動脈瘤破裂、國立大阪病院去世。享壽72歲。墓所位於京都市東山区。 3月4日、成為東大阪市名誉市民。 11月1日、(財)司馬遼太郎記念財團成立。 1998年 - 從本年開始、毎年的『油菜花忌』頒獎司馬遼太郎獎。 2001年 - 11月1日、司马辽太郎纪念馆開館。 人物與特色 父親福田是定是藥劑師,本身是次男,而他的哥哥在2歲時早逝,另外還有一個姊姊、一個妹妹。 本身不喜歡學校,小時候被稱惡童。個性不是很開朗的一個人。母親娘家附近有很多古墳,所以會撿很多土器、箭頭。少年時期很嚮往中國的馬賊,日後在二戰時期,擔任戰車隊小隊長,也算圓夢。 1940年在舊大阪高校、舊弘前高校的考試不及格,1942年進入舊大阪外國語學校(新制的大阪外國語大學前身,現在大阪大學外語系)。 1943年11月因「學徒出陣」(學生兵)而從大阪外國語學校肄業(次年9月正式畢業),後在兵庫縣加東郡河合村青野原進入戰車隊第十九連隊。在部隊中罕見地成立「俳句之會」。1944年4月進入滿洲四平的,12月畢業。由於出身文科,對戰車與機械一竅不通,中間還因為無法啟動戰車、冒出白煙而大叫「救救我!」還有碰觸戰車電流,用手斧把電線切斷等事情。由於成績不好,沒有派駐前線,這是生死之分。畢業後發派滿洲牡丹江久留米戰車第一連隊第三中隊第五小隊隊長。1945年為了日本本土決戰,歷經新潟縣、最後分派到栃木縣佐野市,到日本投降時位居陸軍少尉。而他的同学则随战车学校校长大佐的战车第11联队派往千岛群岛东北端的占守岛,1945年8月18日与武装登陆的苏联红军爆发激战,伤亡惨重,池田本人也在率部冲锋时阵亡。司马对池田校长平易近人的品格和身先士卒的作风非常崇敬,时至四十余年后仍将他作为模范反省自身。 日本戰敗時期,22歲的司馬遼太郎曾說「日本為何打這一場笨仗?什麼時候日本人變得這麼笨?」在佐野的戰敗經驗,成為他後來作家生涯中思考的原點。 由於善於言談與聽講,有「座談名手」之稱,對談集也出版很多本。 認人的能力很強,據說他出身地與祖先也有這種能力,經常讓周圍的人非常驚訝。 是女演員中村玉緒的影迷,認為其儀態很美。 跟台灣前總統李登輝是學徒出陣的同期,李登輝也是他的書迷。在台灣紀行一書取材之際,跟李登輝對談過「生為臺灣人的悲哀」。 司马去世后每年举行“油菜花忌研讨会”(菜の花忌シンポジウム),通常司马生前好友古屋和雄担任主持人,并邀请数名嘉宾参会。 人物印象的影響 司馬的作品歷久不衰,又多次被改編成影視作品。由於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西鄉隆盛等人物在許多作品中多次登場的緣故,現代日本人對於這些人物的印象,可說受司馬的小說影響很大。 同時,像幕末的越後長岡藩家臣之長河井繼之助這類原本被忽略的人物能在民眾之間口耳相傳,很明顯地是受到司馬小說的影響。江戶時代的商人高田屋嘉兵衛、幕末的軍政家大村益次郎、幕末明治的政治家江藤新平等,在司馬小說以外不太為人所提及的人物,由於司馬小說的緣故知名度得到提高。也可說人們對於「身為司馬作品登場人物的他們」的喜愛,猶勝於「身為歷史人物的他們」。 油菜花忌 在司马辽太郎忌日2月12日这一天,每年举办“油菜花忌”来表示对他的纪念,并举行研讨会。研讨会通常在东京或大阪举行,由司马辽太郎生前的友人,文化学园教授古屋和雄担任固定主持,并邀请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参会。 主要作品 《梟之城》(1959年9月)-安土桃山時代-受命暗殺豐臣秀吉的伊賀忍者葛籠重藏 《風之武士》(1961年5月)-江戶時代末期-伊贺同心的后裔、柘植信吾作為主人公的傳奇小说 《戰雲之夢》(1961年8月)-江戶時代-長宗我部盛親 《風神之門》(1962年12月)-安土桃山時代-真田十勇士的霧隠才蔵 (台灣譯名:《風神之門》德華出版、《忍者影法師》武陵出版) 《龍馬來了》(1963 - 66年)-幕末-坂本龍馬、中岡慎太郎(台灣譯名:《坂本龍馬》八冊 成陽出版社、《龍馬行》八冊 遠流出版) 《燃燒吧~劍》(1964年3月)-幕末~明治維新-土方歲三 《尻啖え孫市》(1964年12月)-安土桃山時代-率領鐵炮(火槍)眾與織田信長抗衡的雜賀孫市 《新撰組血風錄》(1964年4月)-幕末~明治維新-新撰組(遠流出版 高詹燦譯) 《功名十字路口》(1965年6、7月)-安土桃山時代-山內一豐的賢妻千代 《盜國物語》(1965年11月 - 66年7月)-战国时代-齋藤道三、織田信長 《北斗的人》(1966年11月)-千葉周作 《俄 浪華遊侠傳》(1966年7月)-幕末-侠客明石屋万吉 《關原》(1966年10 - 12月)-關原之戰-島左近・石田三成、徳川家康(台灣譯名:《關原之戰》三冊 遠流出版) 《第十一個志士》(1967年2月)-幕末-架空歷史小說 《最後的將軍》(1967年3月)-幕末-德川慶喜 《殉死》(1967年11月)-日俄戰爭-乃木希典 《夏草賦》(1968年1月)-安土桃山時代-長宗我部元親 《新史太閤記》(1968年1月)-安土桃山時代-豐臣秀吉 《義經》(1968年5月)-平安時代-源義經 《峠》(1968年10月)-幕末-河井繼之助 《宮本武蔵》(1968年)-江戸時代初期-宮本武藏 《坂上之雲》(1969年4月-1972年9月)-日俄戰爭-秋山好古、秋山真之、正岡子規 《妖怪》(1969年5月)-室町時代 《大盜禪師》(1969年7月)-由比正雪、鄭成功。大濤禅師的幕府顛覆・明帝国再興的企圖、以主人公浦安仙八為中心的幻想小説。 《歲月》(1969年11月)-幕末~明治維新-江藤新平 《世に棲む日日》(1971年5-7月)-幕末~明治維新-高杉晉作、吉田松蔭 《城塞》(1971-72年)-江戶時代-大坂冬之陣、大坂夏之陣、小幡景憲 《花神》(1972年8月)-幕末~明治維新-大村益次郎 《霸王之家》(1973年10月)-安土桃山時代-徳川家康 《播磨灘物語》(1975年6-8月)-安土桃山時代-黑田官兵衛 《宛如飛翔》(1975-76年)-明治維新~西南戰爭-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川路利良、桐野利秋 《空海的風景》(1975年10月)-平安時代-空海 《蝴蝶夢》(1979年7-10月)-幕末-司馬凌海、松本良順 《項羽和劉邦》(1980年6月-8月)-中國歷史的秦朝-項羽、劉邦 《油菜花的海岸》(1982年6-11月)-江戶時代-高田屋嘉兵衛 《箱根之坂》(1984年4-6月)-室町時代-北条早雲 《韃靼疾風錄》(又译《韃靼风云錄》)(1987年10、11月)-明末清初-通過日本人桂庄助的視角描寫這段歷史。 影视作品 电影 (1961年、監督:春原政久、原作「十日菊」) 忍者秘帖 梟之城(1963年、監督:工藤榮一) 新選組血風錄 近藤勇(1963年、監督:小澤茂弘) 暗殺(1964年、監督:篠田正浩、原作「幕末」) 風之武士(1964年、監督:加藤泰) (1965年、監督:舛田利雄) 強盜排名(1966年、監督:池廣一夫、原作「盗賊與奸細」) 燃燒吧~劍(1966年、監督:市村泰一) (1969年、監督:三隅研次) 隱身的衆人(1970年、監督:森一生、原作「伊賀的四鬼」) 梟之城(1999年、監督:篠田正浩) 御法度(1999年、監督:大島渚) 關原之戰(2017年、監督:原田真人)
張大慶於2002年2月1日憑自製的反射望遠鏡發現池谷·張彗星,成為首位獨立目視觀測發現彗星且得到命名權的華人天文愛好者。 相關條目 周興明 参考资料 外部連結
外部連結 彗坛人物:张大庆 ,周興明絲路天文網站 Da 开封人
歷史 在1938年,瑞士礦物學家和他的同事們分析了一些隕石和地球物體的樣品,依據這些資料他們列出了一份所謂”宇宙豐度”的清單。戈耳斯密特解釋將隕石納入他清單中的地球岩石,是因為他認為隕石在進入大氣層的過程中會經歷值得注意的化學變化過程。這意味著專助於研究地球的岩石,是無法準確的拼湊出宇宙整體的化學成分。因此,戈耳斯密特的結論是研究外星物質還需要更多的資料才能獲得正確的結果。這項研究被認為是現代宇宙化學的基礎。 在1950和1960年代,更多的人認可宇宙化學是一門科學。哈羅德·尤里,被公認為宇宙化學之父,從事研究,最終導致理解元素的起源和恆星的化學豐度。在1956年,尤里和他的同事,德國科學家,出版了第一份包括以隕石同位素分析為基礎的宇宙豐度表。 在1960年代,分析儀器得到大幅的改善,特別是質譜儀的發明,允許宇宙化學家對隕石中元素的同位素進行詳細分析。在1960年, 經由分析隕石內短生命期的核,確認太陽系內的這些元素在太陽系形成之前就已經存在了,開始見粒太陽系早期的時間表。 在2011年10月,科學家報告在宇宙塵內發現複雜的有機物(無定形有機固體與芳香-脂肪族結構),它們可能是由恆星自然且快速創造的。 在2012年8月29日,並且是世界第一次,哥本哈根大學的天文學家報告他們在一個遙遠的恆星系檢測到一種特殊的糖分子,乙醇。這些分子是在距離地球400光年的原恆星聯星系,IRAS 16293-2422發現的。在形成核糖核酸時,它的功能類似於脫氧核糖核酸,都需要乙醇。此一發現顯示,在恆星系統中,複雜的有機分子可能會在行星形成之前先形成,最終抵達年輕的恆星。 在2012年9月,美國太空總署的科學家報告多環芳香烴在遭遇星際物質的條件下,經過加氫、氧化和羥基化會轉換成更複雜的有機物,一步步的朝向轉化成氨基酸和核苷酸等蛋白質和DNA的路徑前進。進一步,由於這些轉換,多環芳香烴失去了它們的光譜特徵,這可能是導致檢測顆粒,特別是外部冷的、濃厚的原行星盤或上層的分子,缺乏多環芳香烴的原因之一" 。 隕石 隕石是研究宇宙化學中太陽系性質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很多隕石中的物質,其年齡幾乎和太陽系本身一樣的老,因而為科學家提供了太陽星雲早期的記錄。碳質球粒隕石是最原始的;也就事它們保留了許多自45億6,000萬年前形成以來的化學特性,並且因而成為宇宙化學研究的一個主要焦點。 最原始的隕石也包含少量的,現在被公認為前太陽顆粒的物質(< 0.1%),這是比太陽系本身更古老,源自於超新星爆炸殘骸的原料,直接提供太陽系形成的塵埃。從它們與太陽系格格不入的異常化學成分(如石墨的脈石、金剛石、或碳化矽)可以辨認出這些外來的顆粒。它們的同位素比率經常也與太陽系的其餘部分(特別是太陽)和其它的顆粒不同,顯示有不同來源的一些超新星爆炸事件。隕石還可能包括了星際塵埃,從星際物質中收集了一些非氣態的元素,做為一種複合類型的宇宙塵("星塵號")。
經由分析隕石內短生命期的核,確認太陽系內的這些元素在太陽系形成之前就已經存在了,開始見粒太陽系早期的時間表。 在2011年10月,科學家報告在宇宙塵內發現複雜的有機物(無定形有機固體與芳香-脂肪族結構),它們可能是由恆星自然且快速創造的。 在2012年8月29日,並且是世界第一次,哥本哈根大學的天文學家報告他們在一個遙遠的恆星系檢測到一種特殊的糖分子,乙醇。這些分子是在距離地球400光年的原恆星聯星系,IRAS 16293-2422發現的。在形成核糖核酸時,它的功能類似於脫氧核糖核酸,都需要乙醇。此一發現顯示,在恆星系統中,複雜的有機分子可能會在行星形成之前先形成,最終抵達年輕的恆星。 在2012年9月,美國太空總署的科學家報告多環芳香烴在遭遇星際物質的條件下,經過加氫、氧化和羥基化會轉換成更複雜的有機物,一步步的朝向轉化成氨基酸和核苷酸等蛋白質和DNA的路徑前進。進一步,由於這些轉換,多環芳香烴失去了它們的光譜特徵,這可能是導致檢測顆粒,特別是外部冷的、濃厚的原行星盤或上層的分子,缺乏多環芳香烴的原因之一" 。 隕石 隕石是研究宇宙化學中太陽系性質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很多隕石中的物質,其年齡幾乎和太陽系本身一樣的老,因而為科學家提供了太陽星雲早期的記錄。碳質球粒隕石是最原始的;也就事它們保留了許多自45億6,000萬年前形成以來的化學特性,並且因而成為宇宙化學研究的一個主要焦點。 最原始的隕石也包含少量的,現在被公認為前太陽顆粒的物質(< 0.1%),這是比太陽系本身更古老,源自於超新星爆炸殘骸的原料,直接提供太陽系形成的塵埃。從它們與太陽系格格不入的異常化學成分(如石墨的脈石、金剛石、或碳化矽)可以辨認出這些外來的顆粒。它們的同位素比率經常也與太陽系的其餘部分(特別是太陽)和其它的顆粒不同,顯示有不同來源的一些超新星爆炸事件。隕石還可能包括了星際塵埃,從星際物質中收集了一些非氣態的元素,做為一種複合類型的宇宙塵("星塵號")。 NASA最近的發現,以對在地球上發現的隕石所做的研究為依據,,認為RNA和DNA的成份(腺嘌呤、鳥嘌呤和相關的有機分子),是建立我們所知生命的基石,可能是在地球之外的外太空形成的。 相關條目 天体化学 地球化學
在航天器分类中的位置 按軌道種類區分 地球靜止軌道高軌道衛星,距離地表約36000公里高空,並且於赤道上繞行地球,又稱同步軌道衛星 極軌道 太陽同步準回歸軌道 按軌道高度區分 高軌道衛星:运行于地球靜止軌道。高軌道衛星距離地表約36000公里高空,並且於赤道上繞行地球,又稱同步軌道衛星或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中軌道衛星:运行于中地球軌道(MEO: Medium-Earth Orbit) 低軌道衛星(又稱地表衛星):运行于低地球軌道(LEO: Low-Earth Orbit) 按衛星重量區分 大型衛星:大於1000kg(1噸)。 中型衛星:界於500到1000kg(半噸)。 小型衛星:不到500kg的都叫小型衛星,其中分類如下: 迷你型衛星:500到100kg 微衛星:小於100kg 奈米衛星:10kg或更低 方塊衛星:按國際標準約1.3kg 米粒衛星:僅以公克為單位 依用途區分 科学卫星 气象卫星:古時候的人們對於多變的氣候,最多只能憑著經驗加以揣測。而氣象衛星的出現,使得人們得以掌握數日內的氣候變化。氣象衛星從遙遠的太空中觀測地球,不但能觀測大區域天氣的變化,針對小區域的天氣變化做觀察也一樣是他的例行任務。一般我們在看新聞的天氣預報時,主播背後的那幅衛星雲圖就是氣象衛星的觀測結果。而颱風的預報更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氣象衛星除了對地球天氣與氣候的觀察外,他還能對所謂的太空天氣做監測工作。如太陽表面的風暴便屬此類。此類的事件經常會造成地球上許多電器物件損毀。氣象衛星還有其他功能。它能為諸如洪澇、森林大火等天然災害提供監測情報,同時也能對諸如漁場資源、或土地資源提供一定的情報。如此可使各種天然資源開發與天災救助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地球觀測衛星:這些衛星允許科學家聚集有價值的關於地球的生態系統的數據。 天文卫星 应用卫星 廣播卫星:專為衛星電視設計及製造的人造衛星。 卫星服务 卫星电话 卫星互联网 卫星电视 发射国家和机构 截至20世纪末,全球只有少数国家具有独立卫星发射能力。这些国家和地区包括(截至2013年):俄罗斯、美国、法国、日本、中国、英国、印度、以色列、伊朗、朝鲜和韓國。伊拉克的发射并未被承认。巴西在1997、1999和2003年进行了3次发射尝试,但均未成功。直到今天仍有少数国家依旧尝试进入航天俱乐部。早期意大利和哈萨克斯坦都具备火箭和卫星研发技术条件,并且都有火箭发射场(圣马科意海上平台和拜科努尔发射场,主要为美国和俄国担负发射任务)。乌克兰具备火箭制造能力但却不具备发射场等条件。多国合作的欧洲空间局ESA,以及私有的海上发射公司等公司也被认为是航天俱乐部的成员。 能發射衛星的國家 说明 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发射能力继承自前苏联。 法国、英国使用自己的发射器在外国航天发射场发射了本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伊拉克(1989)声称进行过轨道发射(相应地包括卫星和武器弹头),但未予承认。 除此以外,包括南非、西班牙、意大利、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埃及在内的国家以及例如这样的私人公司,都发展了各自的发射器,但均未成功发射。 截至2013年,只有十个上述列表中的国家(俄罗斯和乌克兰取代前苏联,以及美国、日本、中国、印度、以色列、伊朗、朝鲜和韩国)和一个区域组织(欧洲空间局,ESA)通过本国研制的发射装置独立地完成了人造卫星发射。(现时英国和法国的发射能力归于欧洲空间局之下)
在航天器分类中的位置 按軌道種類區分 地球靜止軌道高軌道衛星,距離地表約36000公里高空,並且於赤道上繞行地球,又稱同步軌道衛星 極軌道 太陽同步準回歸軌道 按軌道高度區分 高軌道衛星:运行于地球靜止軌道。高軌道衛星距離地表約36000公里高空,並且於赤道上繞行地球,又稱同步軌道衛星或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中軌道衛星:运行于中地球軌道(MEO: Medium-Earth Orbit) 低軌道衛星(又稱地表衛星):运行于低地球軌道(LEO: Low-Earth Orbit) 按衛星重量區分 大型衛星:大於1000kg(1噸)。 中型衛星:界於500到1000kg(半噸)。 小型衛星:不到500kg的都叫小型衛星,其中分類如下: 迷你型衛星:500到100kg 微衛星:小於100kg 奈米衛星:10kg或更低 方塊衛星:按國際標準約1.3kg 米粒衛星:僅以公克為單位 依用途區分 科学卫星 气象卫星:古時候的人們對於多變的氣候,最多只能憑著經驗加以揣測。而氣象衛星的出現,使得人們得以掌握數日內的氣候變化。氣象衛星從遙遠的太空中觀測地球,不但能觀測大區域天氣的變化,針對小區域的天氣變化做觀察也一樣是他的例行任務。一般我們在看新聞的天氣預報時,主播背後的那幅衛星雲圖就是氣象衛星的觀測結果。而颱風的預報更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氣象衛星除了對地球天氣與氣候的觀察外,他還能對所謂的太空天氣做監測工作。如太陽表面的風暴便屬此類。此類的事件經常會造成地球上許多電器物件損毀。氣象衛星還有其他功能。它能為諸如洪澇、森林大火等天然災害提供監測情報,同時也能對諸如漁場資源、或土地資源提供一定的情報。如此可使各種天然資源開發與天災救助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地球觀測衛星:這些衛星允許科學家聚集有價值的關於地球的生態系統的數據。 天文卫星 应用卫星 廣播卫星:專為衛星電視設計及製造的人造衛星。 卫星服务 卫星电话 卫星互联网 卫星电视 发射国家和机构 截至20世纪末,全球只有少数国家具有独立卫星发射能力。这些国家和地区包括(截至2013年):俄罗斯、美国、法国、日本、中国、英国、印度、以色列、伊朗、朝鲜和韓國。伊拉克的发射并未被承认。巴西在1997、1999和2003年进行了3次发射尝试,但均未成功。直到今天仍有少数国家依旧尝试进入航天俱乐部。早期意大利和哈萨克斯坦都具备火箭和卫星研发技术条件,并且都有火箭发射场(圣马科意海上平台和拜科努尔发射场,主要为美国和俄国担负发射任务)。乌克兰具备火箭制造能力但却不具备发射场等条件。多国合作的欧洲空间局ESA,以及私有的海上发射公司等公司也被认为是航天俱乐部的成员。 能發射衛星的國家 说明 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发射能力继承自前苏联。 法国、英国使用自己的发射器在外国航天发射场发射了本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伊拉克(1989)声称进行过轨道发射(相应地包括卫星和武器弹头),但未予承认。 除此以外,包括南非、西班牙、意大利、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埃及在内的国家以及例如这样的私人公司,都发展了各自的发射器,但均未成功发射。 截至2013年,只有十个上述列表中的国家(俄罗斯和乌克兰取代前苏联,以及美国、日本、中国、印度、以色列、伊朗、朝鲜和韩国)和一个区域组织(欧洲空间局,ESA)通过本国研制的发射装置独立地完成了人造卫星发射。(现时英国和法国的发射能力归于欧洲空间局之下) 不少其它国家,包括巴西、巴基斯坦、罗马尼亚、中华民国、印尼、哈萨克、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以及土耳其,正处于开发各自小型发射器能力的不同阶段。 各国首次成功发射的卫星 以下是航天俱乐部几大成员首次成功发射的卫星: 注释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书籍 林華寳 著:《返回式衛星》 清華大學出版社、暨南大學出版社 (ISBN 978-7-302-04882-4) 外部链接 卫星的运行轨迹图 所有卫星的实时轨迹. INTELSAT and PANAMSAT Gunter's Space Page - Lists of nearly all satellites Lloyd's satellite constellations
这次起义到1993年“奥斯陆协议”签署,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成立之后才告一段落,但巴勒斯坦人反抗以色列的統治並未结束。 第二次起義 沙龙在2000年9月28日参观位于东耶路撒冷聖殿山的伊斯兰教圣地阿克萨清真寺,从而重新引发了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旷日持久的暴力冲突,並導致第二次起義(阿克萨群眾起義)。 註釋
第二次起義 沙龙在2000年9月28日参观位于东耶路撒冷聖殿山的伊斯兰教圣地阿克萨清真寺,从而重新引发了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旷日持久的暴力冲突,並導致第二次起義(阿克萨群眾起義)。 註釋 參考文獻 巴勒斯坦歷史 20世紀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