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stringlengths 5
75
| author
stringlengths 0
48
| fromurl
stringlengths 0
185
| summary
stringlengths 4
460
| pic
stringlengths 32
70
| largepic
stringlengths 0
69
| titlepic
bool 2
classes | thumb
bool 2
classes | islctt
bool 2
classes | selector
stringclasses 14
values | translator
stringlengths 0
45
| reviewer
stringclasses 27
values | editorchoice
bool 2
classes | tags
list | category
stringclasses 20
values | count
dict | comments_data
list | related
list | excerpt
stringlengths 4
460
| date
timestamp[s] | updated
timestamp[s] | id
int64 1
16.6k
| permalink
stringlengths 17
21
| content
stringlengths 116
82.2k
|
---|---|---|---|---|---|---|---|---|---|---|---|---|---|---|---|---|---|---|---|---|---|---|---|
专访阿里云资深总监李津:论开源战略、安全服务和运维行业的变化
|
Wxy
|
阿里云云栖大会6月15号在厦门盛大召开,我们有幸和阿里云资深总监李津面对面进行了交流,就阿里云在云计算方面的一些发展和战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
|
/static/image/common/nophoto.png
|
/static/image/common/nophoto.png
| tru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阿里云"
] |
穿山甲专访
|
{
"viewnum": 4394,
"commentnum": 2,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6.231.73.162",
"message": "wxy又胖了~",
"username": "Vic [Chrome 51.0|GNU/Linux]",
"date": "2016-06-22T17:49:31"
},
{
"postip": "123.120.54.236",
"message": "。。。。。。",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6-22T18:18:44"
}
] |
[] |
阿里云云栖大会6月15号在厦门盛大召开,我们有幸和阿里云资深总监李津面对面进行了交流,就阿里云在云计算方面的一些发展和战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
| 2016-06-20T16:29:00 | 2016-06-20T16:29:00 | 7,482 |
/article-7482-1.html
|
阿里云云栖大会6月15号在厦门盛大召开,我们有幸和阿里云资深总监李津面对面进行了交流,就阿里云在云计算方面的一些发展和战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
这次谈话是在李津(以下简称李)、Linux中国的创始人王兴宇(以下简称王)之间展开的。通过这次讨论让我们对阿里云有了更新的认识。

### **话题是先从 HTTPS** **云加速引开的**
**王:在之前已有消息说阿里云在开发 HTTPS 云加速的服务,而业界,包括国内已经有云加速服务商提供了 HTTPS 云加速服务。不知道阿里云这方面的进展如何?**
李:阿里云的 HTTPS 的云加速其实从技术上已经完成了,目前还在调测一些用户体验的部分,技术上并不是障碍,关键是易用性。HTTPS 云加速事实上是基于 CDN 做的,但是这里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部分,CDN 本身是一种管道,解决了从 CDN 到用户的加密传输,但是还需要解决从源站到 CDN 节点间的传输。如果用户本身没有支持 HTTPS ,那么还需要考虑从源站到 CDN 节点之间的传输问题,而部署 HTTPS 对于不少客户来说还是比较复杂的,很多用户希望有一键部署的体验。
此外,对于已经部署 HTTPS 的用户,他们还是愿意将其私钥放在自己控制的服务器上,而不是放到阿里云的 CDN 节点上,对于这种情况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伪密钥的方式,即由 CDN 提供证书给客户,另外一种是客户将自己的 SSL 证书上传,这可以是上传到一个信任的第三方的黑盒中。
**窦:说到证书服务,阿里是否有计划建立自己的 CA 或者购买一家 CA 服务商?**
李:CA 服务商最重要的不是颁发证书,而是要对所颁发证书的可信性进行背书。颁发了证书就要确保该证书所保护的信息具备起码的安全水准,有些 CA 服务商这方面做的还不够。不仅仅是用户购买就颁发证书,而且要对客户进行检查和判断,判断是否达成安全可信标准。CA 服务商不是一个生意,更多的是一种保障的能力。
**王:如果阿里云提供 CA 服务,是否会采用类似 Let’s Crypt 这种免费模式?**
李:如果不叠加更多安全服务,是可以采用免费摸,但是如果叠加了比如扫描检查等增值服务,就需要商业收费模式。这些年来,对于安全方面的承诺,需要越来越慎重, CA 证书代表的是信任所传递的责任。
### **云计算的新形势下,基础运维的变化**
**窦:云计算让运维行业迎来了第二春,对运维人员的界定也在发生变化。那么您认为将来运维行业会发生什么变化?**
李:首先,云计算是从运维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方向,而不是一个自顶向下的变化。其次,随着 DevOps 的流行,开发和运维在某种程度上是融合的,今天的运维人员已经有能力和空间去做一些更应该去做的事情了,而不仅仅是守在机房整理机架。运维是什么?按照 Google SRE 的说法,就是站点的可持续性的保障。
**窦:随着云计算的发展,传统的互联网公司的基础运维部分会越来越少,这部分过渡到了云计算平台服务商了。**
李:从使用者的角度看,基础运维会越来越少,而业务运维会越来越多。云计算平台不会提供所有服务,但是会尽量提供各种原子性的服务。比如说,在我看来,MySQL、Cache 现在就是一个原子性的服务,而不像过去,是一个解决方案。现在的业务运维就是快速地用原子化的部件搭建自己的业务系统,支撑业务运维,就像乐高积木一样搭建。今天很多云服务商都喜欢用乐高积木来比喻其服务,其实就是指这些服务会形成标准件,用户可以用这些标准件来搭建自己的业务系统。
当然这种标准件会让客户丧失部分的自主权,比如说某种原子化部件不存在怎么办?有两种方式,如果确实是一种原子性的产品,那么云计算服务商一定会提供的;如果是当下急需或个性的需求,那就可以客户自己做。非常有意思的是,每个大的云计算服务商背后都会有一个云市场,你自己做出自己的原子化部件,也可以将它放到云市场上去。
**窦:在这个方面我发现一个问题,比如说他们已经做出来了这个原子件,但是有一天云计算厂商发现这个东西不错,我也要做这个,那你怎么平衡这个关系?**
李:这个事情从某种程度上讲一定会发生。为什么呢?原子化的就是抽象化的,如果云技术服务商发现它已经成为大多数人所需要的一个东西,就会向下抽象,让它成为服务平台的一部分。那么对于上层厂商来说该如何发展呢?他们应该向上走,将这个东西做的更细分、更好。这就是一种倒逼机制,就像是假如你要做一个杯子,而你的杯子的生产成本已经远远高于通用化制造的杯子,那你肯定会被淘汰。但是如果你把这个杯子变成陶瓷的、变成有收藏价值的,那就可以做了,不会被通用化制造的杯子挤压到没有市场。
举例说, AWS 上有两家存储服务商,DropBox 和 Box,那这两家公司有生存空间么?其实他们都是做数据文件的共享,而文件共享其实是 AWS 的基础服务。这两家做的是数据增值服务,如果这种增值服务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标准服务需求的时候,它就会被 AWS 所提供,那么这两家厂商就不停的被底层的厂商倒逼着不停地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但是它们越做新的增值服务,就和用户越贴近,挖掘到的需求对用户的帮助就越大。这个时候产业是良性的。但是如果厂商固守在数据存储上,那这个“游戏”就结束了。
我们再换个例子说,比如手机里面,之前任何一个智能手机里面都有一个“日历”应用的厂商,但今天还有日历厂商么?很少了,因为这种需求已经是一个通用的需求了。但是“万年历”还存在,这是因为“万年历”这个数据是独特的,也不是通用的需求。但是普通的日历、农历是通用的需求,所以就被底层厂商“吃”掉了;同样,“手电筒”应用也是,它成为了手机自身的功能。
### **安全服务的边界**
**王:刚才我们提到了安全问题,我们知道阿里云给客户提供了很多安全服务。做安全实际上存在一个矛盾,在效率和安全之间是存在一定的抵触的。据我所知,阿里云至少在两个层面上为客户提供了安全服务,一个是在云的层面上提供了云防火墙;另外一个是在主机层面提供主机安全防护。这里我想知道,阿里云在安全方面的策略是如何的?因为如果安全方面厂商做的太多,会影响到客户的使用,但是如果有些服务不做的话,一些安全问题就会导致客户应用的问题,甚至会造成安全事故的蔓延。**
****
李:安全的最大问题是:安全的边界。如果这个边界说不清,就会出现你说的这个问题,多做、少做都不对。第二个问题是,安全边界是个大家认知的问题,道德和法律的差异,法律是本分、道德是情分,这是有差别的。在安全方面,阿里云做了三个层面:业务安全、主机安全和平台安全。业务安全是防止客户被入侵,保障客户应用的安全,是从外向里看;而主机安全是从主机向外看。还有一个层面是平台本身的安全。
安全一定是要划清边界的,因为不可能包揽百分百,这就一定要和用户说清楚那些部分是不能包揽的。安全里面 30% 是技术的问题,70% 是人的问题,但今天有没有什么办法让人的部分降低到那怕是 50%?让使用更便捷一点?但是这里有个问题是,当你管的多了时候,客户怎么确认你管的这么多是合适的?
**窦:很多人对安全的保姆模式还处于一个认可的过程,对保姆模式的信任也没有建立起来。**
李:首先是你说的客户不一定相信,不是你说了客户就会相信,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那只能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尽量将事情说清楚。其次是,能以授权的方式存在的就一定要以授权的模式做,让客户随时可控。
当时“安骑士”这个事件之后,在我们内部反思过这个问题。在我看来,第一个,授权做的不清晰;第二个,给用户做的可上可下的提示不明确。如果它是可上可下的、授权清晰的,那就是个用户自我选择的问题。然后是,“安骑士”你到底都做了什么?这个你得给客户提供审计报告出来。
不只是“安骑士”,包括阿里云做的所有东西,都应该提供专业的审计报告。比如说一台主机,服务商进行了维护调整,环境上有了变化,它可能都会对用户发生影响。这个时候,作为用户,我都看不到就没有安全感。那么这个时候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将这个报告提供出来?所以,我们今天就将各种服务,比如 RDS 的维护日志、用户自己的操作日志都让用户能看到。而且如果用户使用了多种服务,如何将多个报告融合在一起,这也需要我们大量的工作。
### **企业的开源发展的四个阶段**
**王:阿里云做了许多产品,也开源了许多产品,阿里云在开源方面的战略是如何的?**
李:阿里云做了很多中间件,最流行的是 dubbo。为什么它会很快的流行呢?首先它是一个简单的应用,其次是它被阿里淬炼过,保证了其稳定性。我最近在管理开源社区方面的事务,发现它的社区非常大,使用文档、案例、手册等庞大无比,我非常惊讶,远远超过我的预期!社区对它的贡献非常大。我想说的是,在它刚刚推出的那一刻,它是不成功的,但是随着社区对它的完善,包括我们自己还不断的对它做升级。它变了,它变成了一个很庞大的东西。在它刚刚推出的那个时候,它是不够简单易用的,但是随着社区对它的贡献参与,它就变得简单易用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它有了更多的使用案例。
我认为开源有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拥抱开源,就是你去用开源软件,这样让你可以最快地有能力达到一个基本的技术水准上。
第二个阶段是回馈开源,比如你可以将你的一些补丁反馈给社区。比如阿里就对 mysql、hadoop 等做了很多贡献。
第三个阶段是融合开源,你的产品别人是否支持?之前是我反馈给社区,而现在别人是否在开源产品中支持你,比如在 Hadoop 源码中支持你,在 Docker 源码中支持你。我拥抱你,你拥抱我,互相接纳。
第四个阶段是回报开源,当你已经被开源社区接受的时候,那这个时候你要有选择性的回报,将一些产品开源出去。这里是有你自己的商业诉求在里面,比如说你有一个方向性的东西你看不清,那么开源出来,大家一起来做,这种情况就比如说 Google 开源它的深度学习。另外一个做法是是将之前换代的产品开源出去。
阿里集团有一个开源委员会,旗下的各个商业部门都有参与,用来决策如何开源,以什么原则,什么节奏去开源。
### 结语
经过长达一个小时的深入沟通,我们对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了解,从阿里云这里能够看到,国内的顶级互联网企业,已经跳出了巢臼,能够更大的从产业、文化、趋势方面对运维行业、云计算领域乃至于互联网行业进行深远的布局。
以上,由 Linux 中国的老王为您独家披露。
|
||||
开源新闻速递:Solus 1.2 "Shannon" 正式发布
|
棣琦
|
基于 Linux 面向 NAS 解决方案的 Rockstor 3.8-14 操作系统发布。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1/083903yi91kidfvyrizxi1.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1/083903yi91kidfvyrizxi1.jpg
| tru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Solus"
] |
新闻
|
{
"viewnum": 3415,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基于 Linux 面向 NAS 解决方案的 Rockstor 3.8-14 操作系统发布。
| 2016-06-21T08:39:00 | 2016-06-21T08:39:00 | 7,489 |
/article-7489-1.html
|
### 今日关注
期待很久的 [Solus](https://solus-project.com/) 1.2 "Shannon" 正式[发布](https://solus-project.com/2016/06/20/solus-1-2-shannon-released/)。从最终用户的角度来看,最先注意到的的可能是这次搭载了优雅简洁的 Budgie 桌面环境的最新版本。另外,这一版本对许多的软件都进行了优化,比如更好的游戏体验。Solus 1.2 是第一个使用了 Arc 图标主题的操作系统。旧版本用户可以通过包管理器进行更新。

### 新闻摘要

*基于 Linux 面向 NAS 解决方案的 Rockstor 3.8-14 操作系统发布。这一版本新增了给硬盘断电的接口来节能降噪,同时提供了浏览查看日志的方法,修复了30多个 bug,并且为付费用户提升了更好的用户体验。目前已经可以[下载](http://linux.softpedia.com/get/Linux-Distributions/Rockstor-103578.shtml)体验了。*

*qBittorrent 3.3.5 [发布](http://www.qbittorrent.org/news.php)。这一版本增加了许多新特性,比如种子管理模式,管理 cookie 的全新的对话框,以及对特殊临时目录的支持。另一个期待已久的新特性就是当添加了种子之后的提醒展示。在这一版本之后,可以通过点击鼠标右键选项来对标签进行排序了。另外,用户可以通过 qBittorrent 3.3.5 运行 shell 脚本了。*

*Zenwalk 8.0 发布在即,最后一个候选版本发布进入测试阶段。这一版本支持 Linux 4.4.13 内核,使用了最新的各种软件发行版本,比如 LibreOffice 5.1.3 办公套件、Chromium 51.0 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版本提供了 Xfce 4.12 最新的桌面布局,使用了 PolicyKit 体系结构,用户可以不用获取 root 权限就能够执行许多管理员操作,比如修改用户密码、语言环境等。目前也已经可以下载体验了。*

*Peppermint 7 预计6.30号[发布](https://plus.google.com/+Peppermintos/posts/PjgHa5DRGoW)。Peppermint 是基于 Ubuntu 的 GNU/Linux 发行版。现有稳定版本是 Peppermint 6 ,基于 Ubuntu 14.04.2 LTS。这是一款轻量级、设计良好、快速、稳定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敬请期待。*

*即将到来的 Linux 4.7 内核的第四个候选版本[发布](http://lkml.iu.edu/hypermail/linux/kernel/1606.2/02648.html)。已经可以从[官网](http://kernel.org/)下载体验了。*

*NetOS 8.0.2 [发布](http://www.pc-opensystems.com/2016/06/netos-802-released.html)。在这一版本中,VLC 媒体播放器替代了原有的 Parole,完善了对 Docker 1.11 Linux 容器引擎和 UEFI 的支持。不过这只是8.0系列的第二个更新版本,并没有非常多的新特性。*
|
||||
Fedora 24 正式发布!
|
Marius Nestor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fedora-24-linux-distribution-officially-released-available-for-download-now-505485.shtml
|
在延期了四次之后,Fedora 24 正式版终于发布了,现在就可以下载啦!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2/153426ecqcc3q7qw2wwc77.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2/153426ecqcc3q7qw2wwc77.png
| tru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Fedora"
] |
新闻
|
{
"viewnum": 8456,
"commentnum": 19,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似乎 Fedora 24 对于内存的消耗变小了。",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2T15:55:03"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在 Fedora 24 KDE 下 gnome-terminal 在窗体最大化的情况下,终于可以撑满整个桌面空间,边缘不会有缝隙了。",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2T15:58:17"
},
{
"postip": "58.63.47.115",
"message": "KDE的默认终端是konsole",
"username": "vio [Chrome 51.0|Windows 10]",
"date": "2016-06-22T16:20:15"
},
{
"postip": "111.20.112.126",
"message": "啥时候FEDORA发布方式像Debian Gnu/Linux那样提供全组件ISO了。我再换,个人还是继续强调本地化系统功能的重要作用。",
"username": "来自陕西西安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2T16:27:50"
},
{
"postip": "103.252.64.2",
"message": "KDE不是默认版本,差评",
"username": "来自103.252.64.2的 Vivaldi 1.2|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6-22T16:36:58"
},
{
"postip": "123.120.54.236",
"message": "ABCDEFGHIJK,嗯,G 比 K 排前面,所以 GNOME 默认。。",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6-22T18:19:32"
},
{
"postip": "110.73.135.196",
"message": "wayland呢?",
"username": "来自广西来宾的 Chrome 51.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6-22T20:03:44"
},
{
"postip": "182.139.91.196",
"message": "默认不默认无所谓,主要是 gnome-terminal 支持背景半透明,konsole 只能用窗体全局来实现,结果就是连程序标题栏也半透明了,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设置不能自动应用,每次启动新的 konsole 都要手动设置一次,不知道新版 KDE5 解决没有。",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2T20:25:40"
},
{
"postip": "182.139.91.196",
"message": "还有 konsole 下对于,<br />\r\n<br />\r\nalias cls='printf "\\033c"'<br />\r\n<br />\r\n是部分支持,可以清屏,但是之前的内容仍然可以通过垂直滚动条拖动看到,除非用快捷键方式清屏,而 gnome-terminal 是完全清屏。",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2T20:28:03"
},
{
"postip": "182.139.91.196",
"message": "好像真的是对于内存消耗没有上个版本那么大了。<br />\r\n<br />\r\nfree --human<br />\r\n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br />\r\nMem: 2.4G 1.3G 232M 80M 942M 835M<br />\r\nSwap: 2.0G 71M 1.9G",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2T20:29:26"
},
{
"postip": "121.29.99.178",
"message": "printf "\\033c" 类似 clear 命令<br />\r\nreset 可以完全清屏",
"username": "unknow_future [Chrome 51.0|GNU/Linux]",
"date": "2016-06-22T21:57:40"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很遗憾,位于 /usr/bin 的外部命令 reset 在 konsole 下依然无法完全清屏,其效果直观看来与 clear 并无区别,至少从能用垂直滚动条滚动查看之前的显示内容看,是一致的。",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3T07:42:35"
},
{
"postip": "183.64.61.196",
"message": "nice@!~",
"username": "sunriders [Firefox 47.0|Mac 10.11]",
"date": "2016-06-23T10:22:09"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分享一个查看 Fedora 滚动升级时间的命令组合,比通过查看 /etc/redhat-release 要强。因为 redhat-release 文件会在每次升级后被覆盖,所以只能才到最新一次升级时间。而这个方法可以查看每次升级的时间,不足的地方就是不能标明每次升级的版本是什么,需要自己手动比对版本。<br />\r\n<br />\r\nrpm --query --all --last | grep --extended-regex 'gpg-pubkey-[0-9a-f]{8}-[0-9a-f]{8}'",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4T17:17:58"
},
{
"postip": "114.245.14.151",
"message": "我就喜欢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6-25T09:17:13"
},
{
"postip": "112.115.233.253",
"message": "ctrl+shift+k",
"username": "来自云南昆明的 Firefox 48.0|Windows 8.1 用户",
"date": "2016-06-25T10:33:23"
},
{
"postip": "182.139.91.196",
"message": "“...除非用快捷键方式清屏...”,看得不仔细。",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5T19:21:32"
},
{
"postip": "36.251.248.178",
"message": "我的机器安装Fedora20-22 KDE桌面, alt-tab切换窗口会卡机",
"username": "来自福建泉州的 Opera 38.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6-27T09:20:29"
},
{
"postip": "223.68.184.131",
"message": "KDE不是默认版本,差评",
"username": "来自江苏南京的 Vivaldi 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21T21:40:02"
}
] |
[] |
在延期了四次之后,Fedora 24 正式版终于发布了,现在就可以下载啦!
| 2016-06-22T15:34:00 | 2016-06-22T15:34:00 | 7,495 |
/article-7495-1.html
|

2016 年 6 月 21 日,Fedora 项目组[宣布](https://fedoramagazine.org/fedora-24-released/) Fedora 24 Linux 操作系统正式发布!支持桌面、服务器、云端和嵌入式设备。
在延期了四次之后,Fedora 24 正式版终于发布了,现在就可以下载啦!包括几个不同的分支:Fedora 工作站、Fedora 服务器和 Fedora 云端,以及官方 Fedora 变体(即 Fedora Spins)——支持 Xfce、LXDE、KDE、MATE/Compiz、Cinnamon、Sugar 等桌面。
当然,用户也可以在 Fedora 24 实验室找到更多变体,包括设计套件、游戏、机器人套件、科学、安全实验室等。不过,在这些所有的版本之下,都用的同样的核心部件,即 Linux 内核 4.5.7 和 GNU C 库 2.23。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这个 Linux 4.5.7 内核是 Linux 4.5 内核系列的最后一个版本,而 Fedora 开发者已经承诺他们将会在未来几周将该发行版升级到 Linux 4.6 系列,在这个版本发布前已经没有时间重新测试 Linux 4.6 内核了。
### GNOME 3.20、KDE Plasma 5.6、Mono 4.2、GCC 6 等等

Fedora 24 工作站版本中加载了 GNOME 3.20.2 桌面环境,Fedora 24 KDE Plasma Spin 带的则是 KDE Plasma 5.6 桌面。Fedora 24 的所有分支都是用 GCC 6 编译器构建的。
在 Fedora 24 中使用<ruby> 网络管理器 <rp> ( </rp> <rt> NetworkManager </rt> <rp> ) </rp></ruby> 1.2 来管理网络连接,此外还包括了 Mono 4.2、Boost 1.60、Node.js 5.10、Python 3.5、Ruby 2.3、Golang 1.6 等等。
### 下载地址
* 工作站 Live 镜像([64位](https://download.fedoraproject.org/pub/fedora/linux/releases/24/Workstation/x86_64/iso/Fedora-Workstation-Live-x86_64-24-1.2.iso),[32位](https://download.fedoraproject.org/pub/fedora/linux/releases/24/Workstation/i386/iso/Fedora-Workstation-Live-i386-24-1.2.iso))
* 服务器([64位](https://download.fedoraproject.org/pub/fedora/linux/releases/24/Server/x86_64/iso/Fedora-Server-dvd-x86_64-24-1.2.iso))
更多下载类型,请访问: <https://getfedora.org/>
|
||
开源新闻速递:Fedora 24 发布
|
棣琦
|
Ultimate Edition 5.0 LTS 发布;
Parrot Security OS 3.0 发布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2/161713ma5kyibhywc1gb15.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2/161713ma5kyibhywc1gb15.png
| tru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Parrot",
"Ultimate",
"Fedora"
] |
新闻
|
{
"viewnum": 4111,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6.231.73.162",
"message": "哎,fedora 24 final",
"username": "Vic [Chrome 51.0|GNU/Linux]",
"date": "2016-06-22T17:47:44"
}
] |
[] |
Ultimate Edition 5.0 LTS 发布;
Parrot Security OS 3.0 发布
| 2016-06-22T16:17:11 | 2016-06-22T16:17:11 | 7,496 |
/article-7496-1.html
|
### 今日关注
延期四次的 Fedora 24 正式发布,详情请参阅[具体报道](/article-7495-1.html)。

### 图片新闻

*Linux 内核 3.12.61 LTS [发布](http://www.spinics.net/lists/stable/msg136755.html)更新。*

*Chakra GNU/Linux 的用户可以对一些核心组件进行更新了。可以将桌面环境更新到 KDE Plasma 5.6.5,将内核更新到 Linux kernel 4.5.7,以及 Qt 5.6.1等,都可以从软件仓库中进行下载更新。*

*基于 Ubuntu 16.04 LTS 的 Ultimate Edition 5.0 LTS [发布](http://ultimateedition.info/ultimate-edition-5-0-lts/)。采用了 MATE 1.14.1 桌面环境。这是一个长期支持版本,会一直支持到2019年。不过目前只提供了64位机器的镜像。稍后会发布完整版本,支持32位机以及 GNOME 桌面环境。*

*代号为“Lithium”的 Parrot Security OS 3.0 发布。Parrot Security OS 是一款基于 Debian GNU/Linux 的云友好的操作系统,专为各种安全渗透测试而设计。最新的发布提供了各种安装版本,不同版本可能有不同的桌面环境还有安全测试工具。已经可以进行下载了。详情见[官网](https://www.parrotsec.org/)。*
|
||||
两个出色的一体化 Linux 服务器软件
|
Jack Wallen
|
http://www.linux.com/learn/tutorials/882146-two-outstanding-all-in-one-linux-servers
|
你可以部署一个单独的服务器,它能处理邮件,日历,文件共享,目录服务,VPN,以及更多,而不是很多机器处理不同的任务。对很多小型公司来说,这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3/200034lae5e2de2o5z86ko.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3/200034lae5e2de2o5z86ko.png
| true | false | true |
wyangsun
| false |
[
"ClearOS",
"Zentyal"
] |
分享
|
{
"viewnum": 8394,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你可以部署一个单独的服务器,它能处理邮件,日历,文件共享,目录服务,VPN,以及更多,而不是很多机器处理不同的任务。对很多小型公司来说,这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 2016-06-23T08:00:00 | 2016-06-23T08:00:00 | 7,498 |
/article-7498-1.html
|
回到2000年那时,微软发布<ruby> 小型商务服务器 <rp> ( </rp> <rt> Small Business Server </rt> <rp> ) </rp></ruby>(SBS)。这个产品改变了很多人们对科技在商务领域的看法。你可以部署一个单独的服务器,它能处理邮件,日历,文件共享,目录服务,VPN,以及更多,而不是很多机器处理不同的任务。对很多小型公司来说,这是实实在在的好处,但是对于一些公司来说 Windows SMB 是昂贵的。对于另外一些人,根本不会考虑使用这种微软设计的单一服务器的想法。
对于后者也有替代方案。事实上,在 Linux 和开源领域里,你可以选择许多稳定的平台,它可以作为一站式服务商店服务于你的小型企业。如果你的小型企业有10到50员工,一体化服务器也许是你所需的理想方案。
这里,我将要展示两个 Linux 一体化服务器,你可以看看它们哪个能完美适用于你的公司。
记住,这些服务器不适用于(不管是哪种方式)大型商务或企业。大公司无法依靠一体化服务器,那是因为一台服务器不能负担得起企业所需的期望。也就是说,Linux 一体化服务器适合于小型企业。

### ClearOS
[ClearOS](http://www.linux.com/learn/tutorials/882146-two-outstanding-all-in-one-linux-servers#clearfoundation-overview) 最初发布于 2009 年,那时名为 ClarkConnect,是一个路由和网关的发行版。从那以后,ClearOS 增加了所有一体化服务器必要的特性。CearOS 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软件,你可以购买一个 [ClearBox 100](https://www.clearos.com/products/hardware/clearbox-100-series) 或 [ClearBox 300](https://www.clearos.com/products/hardware/clearbox-300-series)。这些服务器搭载了完整的 ClearOS,作为一个 IT 设备被销售。在[这里](https://www.clearos.com/products/hardware/clearbox-overview)查看特性比对/价格矩阵。
如果你已经有响应的硬件,你可以下载这些之一:
* [ClearOS 社区版](http://mirror.clearos.com/clearos/7/iso/x86_64/ClearOS-DVD-x86_64.iso) — 社区(免费)版的 ClearOS
* [ClearOS 家庭版](http://mirror.clearos.com/clearos/7/iso/x86_64/ClearOS-DVD-x86_64.iso) — 理想的家庭办公室(详细的功能和订阅费用,见[这里](https://www.clearos.com/products/clearos-editions/clearos-7-home))
* [ClearOS商务](http://mirror.clearos.com/clearos/7/iso/x86_64/ClearOS-DVD-x86_64.iso) — 理想的小型企业(详细的功能和订阅费用,见[这里](https://www.clearos.com/products/clearos-editions/clearos-7-business))
使用 ClearOS 能给你你带来什么?你得到了一个商业级的服务器,带有单一的精美 Web 界面。是什么让 ClearOS 从标准的服务器所提供的一大堆功能中脱颖而出?除了那些基础的部分,你可以从 [Clear 市场](https://www.clearos.com/products/purchase/clearos-marketplace-overview) 中增加功能。在这个市场里,你可以安装免费或付费的应用来扩展 ClearOS 服务器的特性。这里你可以找到支持 Windows 服务器活动目录,OpenLDAP,Flexshares,Antimalware,云,Web 访问控制,内容过滤等等很多的补充插件。你甚至可以找到一些第三方组件,比如谷歌应用同步,Zarafa 合作平台,卡巴斯基杀毒。
ClearOS 的安装就像其他的 Linux 发行版一样(基于红帽的 Anaconda 安装程序)。安装完成后,系统将提示您设置网络接口,这个地址用来供你的浏览器(需要与 ClearOS 服务器在同一个网络里)访问。地址格式如下:
```
https://IP_OF_CLEAROS_SERVER:81
```
IP*OF*CLEAROS\_SERVER 就是服务器的真实 IP 地址。注:当你第一次在浏览器访问这个服务器时,你将收到一个“Connection is not private”的警告。继续访问,以便你可以继续设置。
当浏览器最终连接上之后,就会提示你 root 用户认证(在初始化安装中你设置的 root 用户密码)。一通过认证,你将看到 ClearOS 的安装向导(图1)

*图1: ClearOS安装向导。*
点击下一步按钮,开始设置你的 ClearOS 服务器。这个向导无需加以说明,在最后还会问你想用那个版本的 ClearOS。点击“社区”,“家庭”,或者“商业”。选择之后,你就被要求注册一个账户。创建了一个账户并注册了你的服务器后,你可以开始更新服务器,配置服务器,从市场添加模块(图2)。

*图2: 从市场安装模块。*
此时,一切准备就绪,可以开始深入挖掘配置你的 ClearOS 小型商务服务器了。
### Zentyal
[Zentyal](http://www.zentyal.org/server/) 是一个基于 Ubuntu 的小型商务服务器,有段时期的名字是 eBox。Zentyal 提供了大量的服务器/服务来适应你的小型商务需求:
* 电子邮件 — 网页邮件;支持原生的微软 Exchange 协议和活动目录;日历和通讯录;手机设备电子邮件同步;反病毒/反垃圾;IMAP,POP,SMTP,CalDAV,和 CardDAV 支持。
* 域和目录 — 中央域目录管理;多个组织部门;单点登录身份验证;文件共享;ACL,高级域管理,打印机管理。
* 网络和防火墙 — 支持静态和 DHCP 接口;对象和服务;包过滤;端口转发。
* 基础设施 — DNS;DHCP;NTP;认证中心;VPN。
* 防火墙
安装 Zentyal 很像Ubuntu服务器的安装,基于文本界面而且很简单:从安装镜像启动,做一些简单的选择,然后等待安装完成。当这个最初的基于文本的安装完成之后,就会显示桌面 GUI,提供选择软件包的向导程序。你可以选择所有你想安装的包,让安装程序继续完成这些工作。
最终,你可以通过网页界面来访问 Zentyal 服务器(浏览器访问 https://IP\_OF\_SERVER:8443 - 这里 IP\_OF\_SERVER是你的 Zentyal 服务器的局域网地址)或使用独立的桌面 GUI 程序来管理服务器(Zentyal 包括一个可以快速访问管理员和用户控制台的 Zentyal 管理控制台)。当真系统已经保存并启动,你将看到 Zentyal 面板(图3)。

*图3: Zentyal活动面板。*
这个面板允许你控制服务器所有方面,比如更新,管理服务器/服务,获取服务器的敏捷状态更新。您也可以进入组件区域,然后安装在部署过程中没有选择的组件或更新当前的软件包列表。点击“软件管理” > “系统更新”并选择你想更新的(图4),然后在屏幕最底端点击“更新”按钮。

*图4: 更新你的Zentyal服务器很简单。*
### 那个服务器适合你?
回答这个问题要看你有什么需求。Zentyal 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服务器,它可以很好的胜任你的小型商务网络。如果你需要更多,如群件,我觉得你可以试试 ClearOS。如果你不需要群件,其它的服务器也不错。
我强烈建议你安装一下这两个一体化的服务器,看看哪个更适合你的小公司。
---
via: <http://www.linux.com/learn/tutorials/882146-two-outstanding-all-in-one-linux-servers>
作者:[Jack Wallen](http://www.linux.com/community/forums/person/93) 译者:[wyangsun](https://github.com/wyangsu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为登录和 sudo 设置双因子认证
|
JACK WALLEN
|
https://www.linux.com/learn/how-set-2-factor-authentication-login-and-sudo
|
我会给你简要介绍为登录和 sudo 设置双因子认证的步骤。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3/072517s6hkqcfchvhdcsk4.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3/072517s6hkqcfchvhdcsk4.png
| true | false | true |
ictlyh
| false |
[
"认证",
"双因子",
"OTP",
"2FA",
"身份验证器"
] |
技术
|
{
"viewnum": 9704,
"commentnum": 4,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不一定是 android 平台的,只要有那个验证器,其他平台也一样。 P.S. 两步验证的机理,个人以为可以简单的用一句诗来概括: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3T13:37:22"
},
{
"postip": "123.120.54.236",
"message":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br />\r\n赞!",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6-23T19:28:14"
},
{
"postip": "113.111.65.0",
"message": "只想说不能自己搭建这个验证服务器的话. 没有哪家企业敢使用. 特别是那些合同金额在千万的软件系统中.",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50.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3T22:53:29"
},
{
"postip": "123.120.54.236",
"message": "你误会了,这个验证是一个标准的算法,你服务器端会根据当前的时间戳和你的种子(就是那16位字符串所代表的)计算出一个当前的一次性密钥(6位数字),你的手机上的 app 也是如此,如果两边的时间基本上一致的话,那这个数字是一样的。<br />\r\n而别人是无法猜测到你的这个种子的,所以确保了你的手机可以代表是在使用——这是第一个因子,第二个因子是你的密码——这称之为双因子认证,即,用两个不同来源、方式的因子来联合确认身份",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6-24T06:59:22"
}
] |
[
{
"raid": 8317,
"displayorder": 0
}
] |
我会给你简要介绍为登录和 sudo 设置双因子认证的步骤。
| 2016-06-23T13:20:00 | 2016-06-23T13:20:00 | 7,499 |
/article-7499-1.html
|

安全就是一切。我们生活的当今世界,数据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价值,而你也一直处于数据丢失的风险之中。因此,你必须想尽办法保证你桌面系统和服务器中数据的安全。结果,管理员和用户就会创建极其复杂的密码、使用密码管理器甚至其它更复杂的东西。但是,如果我告诉你你可以只需要一步,至多两步就能登录到你的 Linux 服务器或桌面系统中呢?多亏了 [Google 身份验证器](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google.android.apps.authenticator2),现在你可以做到了。并且,配置也极其简单。
我会给你简要介绍为登录和 sudo 设置双因子认证的步骤。我基于 Ubuntu 16.04 桌面系统进行介绍,但这些步骤也适用于其它服务器。为了实现双因子认证,我会使用 Google 身份验证器。
这里有个非常重要的警告:一旦你设置了认证,没有一个从认证器中获得的由 6 个数字组成的验证码你就不可能登录账户(或者执行 sudo 命令)。这也给你增加了一步额外的操作,因此如果你不想每次登录到 Linux 服务器(或者使用 sudo)的时候都要拿出你的智能手机,这个方案就不适合你。但你也要记住,这额外的一个步骤也给你带来一层其它方法无法给予的保护。
话不多说,开始吧。
### 安装必要的组件
安装 <ruby> Google 身份验证器 <rp> ( </rp> <rt> Google Authenticator </rt> <rp> ) </rp></ruby>,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安装智能机应用。下面是如何从 Google 应用商店安装的方法:
1. 在你的安卓设备中打开 Google 应用商店
2. 搜索 <ruby> google 身份验证器 <rp> ( </rp> <rt> Google Authenticator </rt> <rp> ) </rp></ruby>
3. 找到并点击有 Google Inc. 标识的应用
4. 点击安装
5. 点击“接受”
6. 等待安装完成
接下来,我们继续在你的 Linux 机器上安装这个认证器。步骤如下:
1. 打开一个终端窗口
2. 输入命令 sudo apt-get install google-authenticator
3. 输入你的 sudo 密码并敲击回车
4. 如果有弹窗提示,输入 y 并敲击回车
5. 等待安装完成
接下来配置使用 google-authenticator 进行登录。
### 配置
要为登录和 sudo 添加双因子认证只需要编辑一个文件,即 /etc/pam.d/common-auth。打开并找到如下一行:
```
auth [success=1 default=ignore] pam_unix.so nullok_secure
```
在这行上面添加:
```
auth required pam_google_authenticator.so
```
保存并关闭文件。
下一步就是为系统中的每个用户设置 google-authenticator(否则他们就不能登录了)。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假设你的系统中有两个用户:jack 和 olivia。首先为 jack 设置(我们假设这是我们一直使用的账户)。
打开一个终端窗口并输入命令 google-authenticator。之后会问你一系列的问题(每个问题你都应该用 y 回答)。问题包括:
* 是否允许更新你的 "/home/jlwallen/.google\_authenticator" 文件 (y/n) y
* 是否禁止多个用户使用同一个认证令牌?这会限制你每 30 秒内只能登录一次,但能增加你注意到甚至防止中间人攻击的可能 (y/n)
* 默认情况下令牌时长为 30 秒即可,为了补偿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可能出现的时间偏差,我们允许使用当前时间之前或之后的其它令牌。如果你无法进行时间同步,你可以把这个时间窗口由默认的 1:30 分钟增加到 4 分钟。是否希望如此 (y/n)
* 如果你尝试登录的计算机没有针对暴力破解进行加固,你可以为验证模块启用速率限制。默认情况下,限制攻击者每 30 秒不能尝试登陆超过 3 次。是否启用速率限制 (y/n)
一旦完成了问题回答,你就会看到你的密钥、验证码以及 5 个<ruby> 紧急刮码 <rp> ( </rp> <rt> emergency scratch code </rt> <rp> ) </rp></ruby>。把这些刮码打印出来并保存。你可以在无法使用手机的时候使用它们(每个刮码仅限使用一次)。密钥用于你在 Google 身份验证器上设置账户,验证码是你能当下就能够立即使用(如果需要)的一次性验证码。
### 设置应用
现在你已经配置好了用户 jack。在设置用户 olivia 之前,你需要在 Google 身份验证器应用上为 jack 添加账户(LCTT 译注:实际操作情形中,是为 jack 的手机上安装的该应用创建一个账户)。在打开应用,点击“菜单”按钮(右上角三个竖排点)。点击“添加账户”然后点击“输入提供的密钥”。在下一个窗口(图1),你需要输入你运行 google-authenticator 应用时提供的 16 个数字的密钥。给账户取个名字(以便你记住这用于哪个账户),然后点击“添加”。

*图1: 在 Google Authenticator 应用上新建账户*
(LCTT 译注:Google 身份验证器也可以扫描你在服务器上设置时显示的二维码,而不用手工输入密钥)
添加完账户之后,你就会看到一个 6 个数字的密码,你每次登录或者使用 sudo 的时候都会需要这个密码。
最后,在系统上设置其它账户。正如之前提到的,我们会设置一个叫 olivia 的账户。步骤如下:
1. 打开一个终端窗口
2. 输入命令 sudo su olivia
3. 在智能机上打开 Google 身份验证器
4. 在终端窗口(图2)中输入(应用提供的) 6 位数字验证码并敲击回车
5. 输入你的 sudo 密码并敲击回车
6. 以新用户输入命令 google-authenticator,回答问题并记录生成的密钥和验证码。
成功为 olivia 用户设置好之后,用 google-authenticator 命令,在 Google 身份验证器应用上根据用户信息(和之前为第一个用户添加账户相同)添加一个新的账户。现在你在 Google 身份验证器应用上就会有 jack 和 olivia 两个账户了。(LCTT 译注:在实际操作情形中,通常是为 jack 和 olivia 两个人的手机分别设置。)

*图2: 为 sudo 输入 6位数字验证码*
好了,就是这些。每次你尝试登录系统(或者使用 sudo) 的时候,在你输入用户密码之前,都会要求你输入提供的 6 位数字验证码。现在你的 Linux 机器就比添加双因子认证之前安全多了。虽然有些人会认为这非常麻烦,我仍然推荐使用,尤其是那些保存了敏感数据的机器。
---
via: <https://www.linux.com/learn/how-set-2-factor-authentication-login-and-sudo>
作者:[JACK WALLEN](https://www.linux.com/users/jlwallen) 译者:[ictlyh](http://mutouxiaogui.cn/blo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
||
开源新闻速递:openSUSE Tumbleweed 已经全部基于 GCC 6 构建
|
棣琦
|
Mozilla 在 Firefox 49 (开发者版)中支持 TLS 1.3。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3/202058nundz2cqlivdnpcu.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3/202058nundz2cqlivdnpcu.jpg
| tru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TLS 1.3",
"openSUSE"
] |
新闻
|
{
"viewnum": 3654,
"commentnum": 2,
"favtimes": 0,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postip": "183.15.63.34",
"message": "一个又一个的发行版~如果有这么多层出不穷的应用多好~",
"username": "POCMON [QQ Browser 9.4|Windows 10]",
"date": "2016-06-24T08:06:27"
},
{
"postip": "222.205.110.208",
"message": "SUSE 9几年开始的发行版...哪来的一个又一个",
"username": "zmj1316 [Chrome 51.0|Windows 7]",
"date": "2016-06-24T09:48:53"
}
] |
[] |
Mozilla 在 Firefox 49 (开发者版)中支持 TLS 1.3。
| 2016-06-23T20:37:00 | 2016-06-23T20:37:00 | 7,501 |
/article-7501-1.html
|
### 今日关注
openSUSE 项目组的 Dominique Leuenberger 在他的[周报](https://lists.opensuse.org/opensuse-factory/2016-06/msg00292.html)中说:
>
> “这真是一个非常忙碌的星期,这说明我们每一个贡献者们都在积极地为 Tumbleweed 添砖加瓦。从快照 0614 (或者更高的版本,如果 openQA 没问题的话)开始,整个发行版都基于 GCC 6 编译器构建了。”
>
>
>

### 图片新闻

*Fedora 22 Linux 将在 7 月 19 日结束支持,请尽快升级到[刚刚发布的 Fedora 24](/article-7495-1.html)。*

*Mozilla 在 Firefox 49 (开发者版)中支持 TLS 1.3。TLS 1.3 是最新的 TLS 协议,今年一月才由 IETF 作为正式草案发布,最终的正式版本将在今年夏天发布。由于 TLS 1.3 还没发布,所以预计今年 9 月才发布的 Firefox 49 上不会默认开启 TLS 1.3 支持。*

*GNOME 3.21.3 桌面环境发布,这是迈向 GNOME 3.22 的第三个里程碑版本,想尝鲜 3.22 的粉丝们可以提前体验下。7 月 24 日会发布 3.21.4,然后 GNOME 3.22 就会进入 Beta 测试,预计 9 月 21 号正式发布。敬请期待。*

*基于 Debian GNU/Linux 8.5 "Jessie" 的 Point Linux 3.2 的 MATE 和 Xfce 两个版本[发布](http://wiki.pointlinux.org/index.php?title=Point_Linux_MATE_3.2_Release_Notes)。有各种镜像可供[下载](http://linux.softpedia.com/get/System/Operating-Systems/Linux-Distributions/Point-Linux-99869.shtml)。*
|
||||
开源新闻速递:Xen 4.7 发布
|
棣琦
|
LibreOffice 5.1.4 办公套件发布;
即将发布的 KDE Plasma 5.7 改进了多处 Wayland 支持,但是 GTK 应用仍将使用 X11 。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4/081238lxp3256e5xze5ztl.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4/081238lxp3256e5xze5ztl.jpg
| tru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Xen",
"LibreOffice",
"KDE Plasma"
] |
新闻
|
{
"viewnum": 4456,
"commentnum": 4,
"favtimes": 1,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postip": "117.100.122.93",
"message": "不明白是不是wayland还不成熟?目前主流de没有默认使用wayland的,x11赶紧淘汰吧",
"username": "来自117.100.122.93的 Chrome 50.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6-24T09:29:25"
},
{
"postip": "110.73.135.148",
"message": "KDE怎么会有GTK应用",
"username": "来自广西来宾的 Chrome 51.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6-24T10:37:43"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无论是 Gnome 还是 KDE,都可以在安装了必须依赖包的前提下彼此运行对方框架下的程序。",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4T10:55:13"
},
{
"postip": "223.104.248.9",
"message": "等plasma5.7发布了我就把gnome换成kde,,,然后等eOS0.4发布了我就把arch换成eOS",
"username": "来自223.104.248.9的 Chrome Mobile 33.0|Android 4.4 用户",
"date": "2016-06-24T17:40:39"
}
] |
[] |
LibreOffice 5.1.4 办公套件发布;
即将发布的 KDE Plasma 5.7 改进了多处 Wayland 支持,但是 GTK 应用仍将使用 X11 。
| 2016-06-24T08:12:36 | 2016-06-24T08:12:36 | 7,502 |
/article-7502-1.html
|
### 今日关注
经过八个月的努力开发,GNU/Linux 下的虚拟机监管软件 Xen 发布了 4.7,这是一个主要版本。
Xen 被广泛用于许多流行的云服务商,包括 AWS 、Rackspace 公有云和 Verizon 云等,为上千万用户提供了服务。
这个版本新增加了一个 XL 命令行接口,允许 PV 客户使用 PVUSB 设备,支持对 USB 设备、HVM 客户端、QEMU 磁盘后端(iSCSI、DRBD)等的热插拔。简而言之,就是不需要重启虚拟机就可以在其上添加或者删除磁盘。这一版本还去除了对 PV 设备的 512GB 限制,从而支持更多的应用和工作负荷。

### 图片新闻

*LibreOffice 5.1.4 办公套件[发布](https://blog.documentfoundation.org/blog/2016/06/23/libreoffice-5-1-4-available-for-download/),LibreOffice 5.1 的目标用户主要是个人用户和为了节省开支的企业。新版本修复了超过130个 bug。*

*ownCloud 是一个健壮而自托管的私有云存储解决方案。Collabora 于2015年12月发布了提供给 ownCloud 用户使用的 LibreOffice Online,现在又将它提供给 ownCloud 企业使用了。*

*OSMC 旨在将一些小型设备变成低成本的家庭影院计算机,为用户带来无与伦比的 Kodi 体验。它支持各种嵌入式设备比如树莓派、Apple TV 和 Vero。最新[发布](https://osmc.tv/2016/06/osmcs-june-update-is-here/)的 OSMC 2016.06-2 版本基于 Debian GNU/Linux 8.5 "Jessie"。*

*即将发布的 KDE Plasma 5.7 改进了多处 Wayland 支持,但是 GTK 应用仍将使用 X11 。*
|
||||
下一代独立式 GNU/Linux 应用打包格式 Flatpak 发布
|
Marius Nestor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flatpak-officially-released-for-next-generation-standalone-gnu-linux-apps-505589.shtml
|
它是一个无依赖关系的、跨发行版的软件打包框架,它可以让用户在多个基于 Linux 内核的操作系统上使用各种桌面应用程序。有些人可能记得 Flatpak 之前的名字叫做 XDG-App。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4/103127a774ydcqgr6u76bq.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4/103127a774ydcqgr6u76bq.jpg
| tru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Flatpak",
"XDG-App",
"Snap"
] |
新闻
|
{
"viewnum": 8027,
"commentnum": 14,
"favtimes": 0,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postip": "110.73.135.148",
"message": "怎么会有无依赖关系的包呢,比如图形总得依赖Qt或者gtk吧",
"username": "来自广西来宾的 Chrome 51.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6-24T10:48:47"
},
{
"postip": "124.207.50.255",
"message": "软件包体积会不会瞬间十几倍的增加",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Opera 38.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4T10:56:38"
},
{
"postip": "111.20.112.126",
"message": "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打包格式。不过能支持类似jigdo那种分布式就更好了。另外需要关注的是用户命令层面是否会有变化。如何支持类似Debian Gnu/Linux的本地源功能。",
"username": "来自陕西西安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4T10:59:37"
},
{
"postip": "113.68.209.147",
"message": "最近流行打包格式的标准。",
"username": "Wf_talk [Firefox 46.0|GNU/Linux]",
"date": "2016-06-24T19:38:45"
},
{
"postip": "113.99.3.241",
"message": "上次还在说ubuntu的snap很好,后来又被解释了说不行。支持同一格式!",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Firefox 47.0|Fedora 用户",
"date": "2016-06-24T20:08:54"
},
{
"postip": "223.81.192.1",
"message": "哟,感觉这个会比 sanp 受到更多的支持。",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45.0|GNU/Linux]",
"date": "2016-06-24T23:55:35"
},
{
"postip": "114.245.14.151",
"message": "撕逼大战正式开始~我估计不是 Snap 这么大干快上,Flatpak 还会在磨叽。",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6-25T09:16:36"
},
{
"postip": "114.245.14.151",
"message": "你想多了,十几倍怕是不够。。。",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6-25T09:18:29"
},
{
"postip": "110.184.204.192",
"message": "去除依赖就少了很多共享,添加了冗余文件。。就像动态库和静态库区别。。小软件用这种方式独立打包还好,大的软件估计快要把操作系统中的库包含个遍,得不偿失",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6-25T11:23:00"
},
{
"postip": "114.245.14.151",
"message": "说的没错,之前 LibreOffice 打包成 Snap 就大到了 1G !",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6-25T17:05:48"
},
{
"postip": "14.0.170.230",
"message": "和Mac OS X的軟件差不多,都是內置所有dependency",
"username": "来自香港的 Firefox 47.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6T03:02:37"
},
{
"postip": "110.84.31.82",
"message": "天哪。。。那还是暂时用deb包或者rpm包呢,毕竟没那么多空间。多装两个软件硬盘就用完了。",
"username": "来自福建厦门的 Firefox 47.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6-26T18:33:03"
},
{
"postip": "180.168.59.6",
"message": "别瞎操心了,到时候一个软件一定是多种格式下载,然后我会选择源代码的tar.gz包。当然只有开源软件这样,闭源的估计就只有一两种包了;但要取代rpm和deb不知道还要多久。",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Chrome 51.0|Fedora 用户",
"date": "2016-06-27T15:14:46"
},
{
"postip": "124.65.20.247",
"message": "已试用, 目前不支持 ibus fcitx等输入法框架, 不支持输入中文。",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Firefox 46.0|Fedora 用户",
"date": "2016-06-30T07:13:21"
}
] |
[
{
"raid": 7518,
"displayorder": 0
}
] |
它是一个无依赖关系的、跨发行版的软件打包框架,它可以让用户在多个基于 Linux 内核的操作系统上使用各种桌面应用程序。有些人可能记得 Flatpak 之前的名字叫做 XDG-App。
| 2016-06-24T10:31:26 | 2016-06-24T10:31:26 | 7,505 |
/article-7505-1.html
|
GNOME 项目组的 Allan Day [正式发布](http://flatpak.org/press/2016-06-21-flatpak-released.html)了 Flatpak。

这并不是我们第一次提及 Flatpak,你可能已经知道它是一个无依赖关系的、跨发行版的软件打包框架,它可以让用户在多个基于 Linux 内核的操作系统上使用各种桌面应用程序。有些人可能记得 Flatpak 之前的名字叫做 XDG-App。
Flatpak 是应 GNU/Linux 和开源软件开发者所需而出现的,可以让他们在多个桌面平台、操作系统上发行软件时,不用花费几个小时乃至几天来为各个主要 Linux 发行版进行打包工作。
Flatpak 的首席开发者 Alexander Larsson 说,“Linux 上的应用开发者总是不能直接接触到他们的用户,但是 Flatpak 改变了这种情况,开发者们现在能够真正知道他们的用户要的是什么。这次 Flatpak 的发布让这一切变为现实。”
### 以安全为主导的设计
据 Flatpak 开发团队称,几个重要的开源项目已经为其支持的操作系统以 .flatpak 格式发布了他们的应用,这些开源项目包括 LibreOffice、InkScape、GIMP、MyPaint 和 Darktable。作为 GNOME 项目开发的一部分,几个来自 GNOME 家族的应用也会以 Flatpak 格式打包。
我们之前刚刚说过,[即将发布的 LibreOffice 5.2 办公套件将采用 Flatpak 格式打包](http://news.softpedia.com/news/libreoffice-5-2-beta-now-available-as-a-flatpak-for-common-linux-distributions-504773.shtml),支持各种常见的发行版,包括 Arch Linux、Debian、Ubuntu、Fedora、Mageia 和 Gentoo 等。 此外,图形化软件包管理器“GNOME 软件”也[支持](http://news.softpedia.com/news/gnome-software-package-manager-has-just-received-support-for-flatpak-packages-504397.shtml) Flatpak 格式。
但最棒的是,Flatpak 是围绕安全进行设计的,它为用户提供了沙盒技术,打包在其中的应用软件只能访问 Flatpak 容器内部和宿主库以及操作系统接口。
“下一个 Flatpak 主要版本将全部都是沙盒化的”, Alexander Larsson 在 Flatpak 的[官方声明](http://flatpak.org/press/2016-06-21-flatpak-released.html)中说,“应用作者会在沙盒中看到一套与操作系统交互的更完整界面。”
要更多了解 Flatpak,请访问其[官网](http://flatpak.org/getting.html),你可以找到在上述提及的 GNU/Linux 操作系统中的安装建议。如果尚不支持你的操作系统,也不用担心,Flatpak 正在不断支持其它的发行版,相信很快就能看到。
|
||
Canonical 并不指望别的发行版也从 Ubuntu 商店下载 Snap 软件包
|
Marius Nestor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shuttleworth-doesn-t-expect-other-oses-to-want-to-fetch-snaps-from-ubuntu-store-505601.shtml
|
从设计上来说, Snap 事实上并不依赖于某个商店,这意味着应用开发者可以建立他们自己的商店。不过,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说明他也并不指望其它的发行版会从 Ubuntu Snappy 商店中获取 Snap 软件包。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5/165332w0aar0zssvfurr8s.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5/165332w0aar0zssvfurr8s.jpg
| tru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Snap",
"快照包",
"Flatpak"
] |
观点
|
{
"viewnum": 5666,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从设计上来说, Snap 事实上并不依赖于某个商店,这意味着应用开发者可以建立他们自己的商店。不过,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说明他也并不指望其它的发行版会从 Ubuntu Snappy 商店中获取 Snap 软件包。
| 2016-06-25T16:53:30 | 2016-06-25T16:53:30 | 7,506 |
/article-7506-1.html
|
当 Canonical [宣布](/article-7464-1.html)他们的 Snappy 方案已可以用于包括 Debian、Arch Linux、OpenWrt 在内的一些主流 Linux 发行版时,遭遇到了一些来自社区的[反驳意见](/article-7484-1.html),还有人问 Canonical 是否已经准备好给其它的发行版提供 Snap 软件包。
每个人都会首先问道,“为什么我没有见到 Snappy 服务器的源代码出现?”有些人对 Canonical 在其 [Snap 发布公告](https://insights.ubuntu.com/2016/06/14/universal-snap-packages-launch-on-multiple-linux-distros/)中的许多内容表示了不满,特别是,Canonical 并没有发布 Snappy 商店的源代码,人们通过 snapcraft.io 网站提交了 Snap 软件包后根本不知道后面都发生了什么。
如果开发者想使用 Snap 软件包跨多个 GNU/Linux 发行版发布软件的话,在 [snapcraft.io](http://snapcraft.io/) 上所提供的指导中有一个步骤需要开发者接受在社区争议很大的 Ubuntu CLA(<ruby> 贡献者许可同意书 <rp> ( </rp> <rt> Contributor License Agreement </rt> <rp> ) </rp></ruby>)。

### Snap 并不依赖商店
前几天,就是 6 月 23 日的时候,Canonical 和 Ubuntu 的创始人 Mark Shuttleworth 在[给社区的一封邮件](https://lists.ubuntu.com/archives/snapcraft/2016-June/000286.html)中透露了一些信息:从设计上来说, Snap 事实上并不依赖于某个商店,这意味着应用开发者可以建立他们自己的商店。不过,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说明他也并不指望其它的发行版会从 Ubuntu Snappy 商店中获取 Snap 软件包。
“Snap **软件包格式**本质上并不依赖商店,你可以在系统里面采用 Snap ,而不用管它是如何到达系统的。所以,当前的商店解决方案并没有什么关系,”Mark Shuttleworth 说,“我并不指望别的发行版会去从 Ubuntu 获取 Snap 软件,除非这里有他们需要的软件包,Snap 可以很容易的用于 Debian.org 。”
他也回应了那些批评 Canonical 在 Snap 格式上不公平竞争的指责,他说:“从某种意义上说,Snap 是顺应发展而出现的——当然,Ubuntu 有个很庞大的商店,因为我们已经在移动和物联网方面努力了好多年了。但是这并不是非难 Snap 的原因,我觉得恰恰相反。”
据 Mark Shuttleworth 说,应用开发者要从他们自己的商店分发 Snap 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通过 HTTPS。他认为,很显然选择了 Snap 格式在多个平台上分发的人可以在他自己的代码里面实现这个。当然,你可以可以采用其他的类似解决方案,包括[最新发布的 Flatpak](/article-7505-1.html) 或 AppImage。
|
||
开源新闻速递:RaspAnd 发行版可以将树莓派 3 变成一台完备的 Android 计算机
|
老王
|
更多:ISRG 谴责 Comodo 试图注册 “Let's Encrypt”,Comodo 表示“我错了”;Wine 1.9.13 发布,支持最新的 Unicode 9.0.0。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6/075101lxi29i6j56i6pizn.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6/075101lxi29i6j56i6pizn.jpg
| tru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树莓派",
"RaspAnd"
] |
新闻
|
{
"viewnum": 6473,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 |
更多:ISRG 谴责 Comodo 试图注册 “Let's Encrypt”,Comodo 表示“我错了”;Wine 1.9.13 发布,支持最新的 Unicode 9.0.0。
| 2016-06-26T07:50:00 | 2016-06-26T07:50:00 | 7,507 |
/article-7507-1.html
|
### 今日关注

将 Android 移植到树莓派上的 RaspAnd 发行版今天[发布](http://raspex.exton.se/?p=356)了 Build 160625,为树莓派带来了最新的 Android 6.0.1。
它支持树莓派 3B 和 2B,并支持树莓派 3 上的 WiFi 和蓝牙功能,可以将一台微小的树莓派单板计算机变成一台功能完备的 Andoird 计算机。它预装了 GAAPS (Google Apps) ,可以让使用者访问绝大多数的 Google 服务,包括: Google Play Store、Gmail、YouTube、Google 地图、Google Play Services 和 Hangouts 。
### 图片新闻

*ISRG 谴责 Comodo 试图注册 “Let's Encrypt”, “Let's Encrypt with Comodo”,“Comodo Let's Encrypt” 等三个商标,Comodo 是世界上最大的 CA 证书服务商之一。Comodo 随后[表示](https://forums.comodo.com/general-discussion-off-topic-anything-and-everything/shame-on-you-comodo-t115958.0.html;msg837501#msg837501)马上签署放弃这三个商标申请的申请。*

*Wine 1.9.13 [发布](https://www.winehq.org/news/2016062401),支持最新的 Unicode 9.0.0,通过 Firefox 47.0 带来了新的 Gecko 引擎,在 Direct3D 中支持更多的 Shader Model 5。*

*基于 Ubuntu 16.04 的 Peppermint OS 7 [发布](https://peppermintos.com/2016/06/peppermint-7-released/),它包括了著名的<ruby> 冰站特定浏览器框架 <rp> ( </rp> <rt> Ice Site Specific Browser framework </rt> <rp> ) </rp></ruby>,可以让用户安装最新的 Mozilla Firefox、Chromium 和 Google Chrome 浏览器。*

*Greg Kroah-Hartman 发布了最新的 [Linux 4.6.3 内核](https://lkml.org/lkml/2016/6/24/512)以及最新的 [LTS 内核 4.4.14](https://lkml.org/lkml/2016/6/24/516) 以及 [3.14.73 LTS](https://lkml.org/lkml/2016/6/24/508),包括多处网络方面的改进。*
|
||||
来自 Fedora 24 工作站版的四大改进
|
James Sanders
|
http://www.techrepublic.com/article/fedora-24-the-4-biggest-improvements-from-the-latest-workstation-release
|
对于工作站版,其主要的关注点是让它面对最终用户而言更加直观易用,无论他是老鸟还是菜鸟;给用户提供一个经过精心打磨的桌面系统,比如消除运行在 GNOME 环境下的 Qt 程序的违和感等等。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6/172735s04x7jajpqjypm8x.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6/172735s04x7jajpqjypm8x.jpg
| tru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Fedora"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9026,
"commentnum": 15,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01.75.136.1",
"message": "刚从 Ubuntu Gnome 换到了 Fedora 24。",
"username": "来自河北的 Firefox 47.0|Fedora 用户",
"date": "2016-06-26T21:52:37"
},
{
"postip": "113.99.3.178",
"message": "刚刚从openSuse 42.1 换到了 Fedora 24. 速度变快了,更加精简。",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Firefox 47.0|Fedora 用户",
"date": "2016-06-26T22:14:42"
},
{
"postip": "115.197.187.105",
"message": "图形化升级,这个好。只是可惜Fedora一个版本支持的时间实在是有点短",
"username": "fxbszj [Firefox 47.0|Windows 7]",
"date": "2016-06-27T09:37:17"
},
{
"postip": "221.179.140.131",
"message": "周末进行的升级,结果发现rpmfusion源里面fedora24还是空的,一下子就悲剧了,等了两天才有包;<br />\r\n不过是感觉比23要快一些",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51.0|Fedora 用户",
"date": "2016-06-27T09:40:55"
},
{
"postip": "116.7.27.26",
"message": "fedora作为一个主流发行版,与其他主流发行版最大的不同就是:从来没有按时发布过!",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Firefox 47.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6-27T20:27:59"
},
{
"postip": "114.245.14.151",
"message": "但是也可以说是,他们太认真了。",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6-27T21:17:48"
},
{
"postip": "116.7.27.26",
"message": "明显就是项目管理混乱。。多预估两个月给“认真”不就是了。",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Firefox 47.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6-28T07:06:07"
},
{
"postip": "116.76.254.59",
"message": "还是不习惯Gnome3怎么破",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8T12:29:41"
},
{
"postip": "58.61.224.229",
"message": "fedora 使用 chrome 浏览网页卡顿的问题是否解决了",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51.0|Mac 10.11 用户",
"date": "2016-06-28T15:17:10"
},
{
"postip": "112.91.151.212",
"message": "这是貌似是字体的问题",
"username": "来自广东珠海的 Chrome 51.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6-28T17:25:59"
},
{
"postip": "116.7.27.26",
"message": "fedora官方有xfce、kde、cinamon、mate、lxde的版本啊,在官方页面搜fedora定制版",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Firefox 47.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6-28T20:28:20"
},
{
"postip": "101.254.207.121",
"message": "原来openh这个东西是斯科的解码器啊,我升级完后看到/etc/yum.repos.d/目录下的 openh这个目录还困惑呢.",
"username": "来自101.254.207.121的 Firefox 47.0|Fedora 用户",
"date": "2016-06-29T11:04:13"
},
{
"postip": "114.245.14.151",
"message": "记得 H.264 吧?",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6-29T12:48:24"
},
{
"postip": "124.65.20.247",
"message": "FZUG 源也已支持 Fedora 24, 参考 github.com/FZUG/repo/wiki",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Firefox 46.0|Fedora 用户",
"date": "2016-06-30T06:41:38"
},
{
"postip": "123.139.151.105",
"message": "个人还是倾向于Debian Gnu/Linux,想要什么功能安装相应组件就是了。所谓的服务器桌面也是个噱头,哪有那么严格的区分。用起来才是最好的!!!",
"username": "来自陕西西安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03T16:52:55"
}
] |
[] |
对于工作站版,其主要的关注点是让它面对最终用户而言更加直观易用,无论他是老鸟还是菜鸟;给用户提供一个经过精心打磨的桌面系统,比如消除运行在 GNOME 环境下的 Qt 程序的违和感等等。
| 2016-06-26T17:27:30 | 2016-06-26T17:27:30 | 7,508 |
/article-7508-1.html
|

2014 年的时候,Fedora.next 促进会开始制定一个 Fedora Linux 未来十年的发展计划。这个[计划](https://fedoramagazine.org/fedora-present-and-future-a-fedora-next-2014-update-part-i-why/),从本质上将 Fedora 与那些将各种不同的开源产品堆积在一个公共的软件仓库中的发行版区分开来了(看看 Debian 你就知道了)。
说的更清楚些,Fedora 根据不同的用途,分成了<ruby> 工作站版 <rp> ( </rp> <rt> Workstation </rt> <rp> ) </rp></ruby>、<ruby> 服务器版 <rp> ( </rp> <rt> Server </rt> <rp> ) </rp></ruby>和针对各个<ruby> 云服务商的分发版 <rp> ( </rp> <rt> Cloud distributions </rt> <rp> ) </rp></ruby>。对于工作站版,其主要的关注点是让它面对最终用户而言更加直观易用,无论他是老鸟还是菜鸟;给用户提供一个经过精心打磨的桌面系统,比如消除运行在 GNOME 环境下的 Qt 程序的违和感等等。
这不是一个突然的转身,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变化,这种调整是逐步演进的,在新版本发布时它一定是稳定的,而不是堆在那里就可以发步了(LCTT 译注:这也是导致 Fedora 拖延症传统的原因)。原计划在 Fedora 24 中会选择 Wayland 作为默认的显示服务器,即在 GNOME 桌面、驱动程序和全部应用中支持 Wayland,而且事实上在过去六个月当中也取得了极大进展,但是最终 Fedora 24 仍旧默认采用了 X.org ,而留给 Wayland 更多时间进行精雕细琢。
### 1. 视觉改进
系统默认字体 Cantarell 是一个主要的变化,对于使用过之前版本的 Fedora 用户来说,这是第一眼就能看到的变化了。这包括重新打造的字体渲染引擎,特别是[字体微调数据](https://en.wikipedia.org/wiki/Font_hinting)会影响到字体在不同的大小和 DPI 时如何显示。在本次更新前,Cantarell 的字体微调数据在音调符号之间有些不一致,此外还改进了 [Cyrillic 字符](https://en.wikipedia.org/wiki/Cyrillic_script)的支持。从之前版本升级的用户,如果手工修改过字体渲染设置或使用过 GNOME 调整工具调整的,[需要将那些设置重置回默认设置](https://fedoramagazine.org/font-improvements-fedora-24-workstation/),以便可以使字体设置正确升级。
你可以使用 GNOME 调整工具恢复默认设置,或使用如下命令:
```
gsettings reset org.gnome.desktop.interface font-name
gsettings reset org.gnome.settings-daemon.plugins.xsettings antialiasing
gsettings reset org.gnome.settings-daemon.plugins.xsettings hinting
gsettings reset org.gnome.settings-daemon.plugins.xsettings rgba-order
```
在 Fedora 24 的软件库中新增了一个 [QGnomePlatform](https://github.com/MartinBriza/QGnomePlatform) 软件包,它可以[将 GNOME/GTK 显示设置转换到 Qt 5 应用](https://fedoraproject.org/wiki/Changes/QGnomePlatform)上。对于高清分辨率的显示器来说——它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笔记本电脑上了——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它显著地改善了 Qt 5 程序的显示效果,可用性会更好。
在 Nautilus 文件管理器中的搜索功能现在也[更加地健壮](https://csorianognome.wordpress.com/2016/02/08/nautilus-3-20-and-looking-forward/),现在可以在搜索中按文件使用或修改时间进行过滤,也可以限制只搜索一类或几类文件,比如只搜索“文档”。
### 2. 支持 openh264
Fedora 24 现在正式地支持了 openh264 ,它属于思科专利授权的一部分,现在可以免费使用这个专有的编解码器了。不过,还有一点限制,这个编解码器需要去思科下载。想要播放这种视频的用户会得到一个下载该编解码器的提示,而 GNOME 之外的用户[必须手动启用](https://ausil.us/wordpress/?p=126)该功能才行。
此外,这个插件目前仅支持基本性能编码,而许多视频采用了高性能编码方式进行编码,预期还会[不断增加更多的性能编码支持](https://blogs.gnome.org/uraeus/2016/05/12/h264-in-fedora-workstation/)。
### 3. 图形化升级
之前版本的 Fedora 需要使用命令行来进行重大版本升级,比如从 22 升级到 23 时就是这样的。从现在开始(这个功能也会移植回 Fedora 23),用户可以[使用“软件”应用来进行重大版本升级](https://fedoramagazine.org/fedora-24-feature-graphical-upgrades/)。
升级系统有一个明确标为“安装”的按钮,只有在直接得到用户指令的情况下才进行升级,而不会像 Windows 10 那样,[令用户吃惊](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16/may/04/windows-10-updates-ruining-pro-gaming-streams)地通过那种[不透明的、频繁更新的方式进行更新](https://fedoramagazine.org/fedora-24-feature-graphical-upgrades/)。
### 4. 引擎盖之下的改进
可以[用汽车来类比](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r_analogy),很多内部的细节只有那种专门去找寻它们的人才会注意到(这么干的一般都是程序员)。这其中包括 [glibc 2.23](https://fedoraproject.org/wiki/Changes/GLIBC223),它带来了 Unicode 8.0 支持,以及[一些安全修复](https://sourceware.org/git/?p=glibc.git;a=blob;f=NEWS;hb=HEAD)。C 编译器也[升级到了 GCC 6](https://gcc.gnu.org/gcc-6/changes.html);类似的,[Mono 升级到了 4.2](https://fedoraproject.org/wiki/Changes/Mono4.2) ,改进了 .NET 支持;[Ruby 升级到了 2.3](https://fedoraproject.org/wiki/Changes/Ruby_2.3),[Python 升级到了 3.5](https://fedoraproject.org/wiki/Changes/python3.5),[Node.js 升级到了 5.10](https://fedoraproject.org/wiki/Changes/NodeJS5x)。[Ping 现在支持 IPv6 地址](https://fedoraproject.org/wiki/Changes/PingIpv6)了,也就是我们不再需要一个 IPv6 特定的版本了。
### 我应该使用它吗?
如果你已经在使用 Linux 桌面了,那么答案是肯定的。GNOME 3 从其首次发布以来已经经过很长时间的打磨,可以很轻松地像一个“传统的”桌面一样定制,虽然在一些细节上有所不同。Fedora 也有各种已经预先配置好的其它桌面环境,比如 KDE、MATE、LXDE、Xfce 和来自 Linux Mint 的 Cinnamon。
如果你是刚刚从 Windows 转移过来,那么还需要一点点适应过程。如上所述,“软件”应用里面还不包括专属软件,所以一些常见的专属软件,比如 Google Chrome 和 TeamViewer 在“软件”里面还找不到。当然,解决办法很容易,[Fedy](http://folkswithhats.org/) 提供了一键安装这些常见专属软件的途径,以及各种常用的优化功能。
现在,你可以去 [getfedora.com](https://getfedora.org/) 下载 Fedora 24 了!
|
||
关于网站广告和过滤器的那些事
|
wxy
|
开源网站依靠广告取得一些微薄的收入,所以,是否可以请您为开源站点关闭广告过滤器?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6/210250uy6nq4bm0akuyq7n.jpe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6/210250uy6nq4bm0akuyq7n.jpeg
| tru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ABP",
"ADBlock"
] |
新闻
|
{
"viewnum": 8965,
"commentnum": 95,
"favtimes": 0,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postip": "36.103.39.39",
"message": "已关闭!非常支持linux.cn!",
"username": "来自浙江的 Chrome 53.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6T21:10:51"
},
{
"postip": "125.88.24.123",
"message": "没用广告过滤,支持开源站点!",
"username": "Loki-A [Firefox 47.0|Windows 10]",
"date": "2016-06-26T21:11:43"
},
{
"postip": "180.106.236.93",
"message": "支持,已加白名单",
"username": "来自江苏苏州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6T21:12:59"
},
{
"postip": "112.90.237.44",
"message": "支持站长,对本站域名禁用了adblock,广告都很适合,有需要的可以去看看,偶尔会关注下云产品;",
"username": "vio [Chrome 51.0|Windows 10]",
"date": "2016-06-26T21:13:31"
},
{
"postip": "182.203.237.125",
"message": "支持,已将贵网站加入 uBlock Origin 的白名单",
"username": "来自辽宁辽阳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6T21:20:39"
},
{
"postip": "119.136.98.67",
"message": "必须支持!!!",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Maxthon 4.9|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6-26T21:24:17"
},
{
"postip": "114.245.14.151",
"message": "谢谢!",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6-26T21:26:02"
},
{
"postip": "114.255.40.46",
"message": "我用的Chrome浏览器,没有主动装过什么过滤广告插件,但是那天也弹出了啊",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5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6-26T21:27:59"
},
{
"postip": "219.139.231.49",
"message": "我原来也是本站的注册会员啊,以前注册了一直没访问,好尴尬→_→已经加白名单了,望贵站能良好运行",
"username": "sunren [Sogou Explorer 2|Windows 10]",
"date": "2016-06-26T21:28:09"
},
{
"postip": "111.181.3.213",
"message": "楼主:请问adsafe净网大师该怎么添加白名单呀?",
"username": "来自湖北鄂州的 Firefox 38.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6-26T21:40:01"
},
{
"postip": "111.181.3.213",
"message": "哦!我没看到那个红色的提示消息的。",
"username": "来自湖北鄂州的 Firefox 38.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6-26T21:41:37"
},
{
"postip": "101.75.136.1",
"message": "支持",
"username": "来自河北的 Firefox 47.0|Fedora 用户",
"date": "2016-06-26T21:49:25"
},
{
"postip": "115.60.7.136",
"message": "已添加。这确实是个矛盾,网站要靠广告赚钱,用户只想看内容不想看广告,没有广告网站不好维持……",
"username": "老沙 [Maxthon 4.4|Windows 8.1]",
"date": "2016-06-26T21:52:09"
},
{
"postip": "223.79.35.199",
"message": "嗯",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45.0|GNU/Linux]",
"date": "2016-06-26T22:09:36"
},
{
"postip": "114.245.14.151",
"message": "那可能是您没使用广告过滤软件。那就没事啦。",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6-26T22:16:55"
},
{
"postip": "114.245.14.151",
"message": "那天晚上应该是我在调试,可能个别时候工作不正常。现在呢?",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6-26T22:17:29"
},
{
"postip": "113.99.3.178",
"message": "网站也不容易,大家还是看一下广告吧。",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Firefox 47.0|Fedora 用户",
"date": "2016-06-26T22:17:30"
},
{
"postip": "114.245.14.151",
"message": "谢谢!!",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6-26T22:17:47"
},
{
"postip": "114.245.14.151",
"message": "这个真不知道——不过应该这种软件本身都提供了这种功能,而且应该比较简单的。",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6-26T22:18:16"
},
{
"postip": "124.88.132.1",
"message": "ABP已对本网站禁用。真是不好意思。",
"username": "miradil [Chrome 50.0|Windows 10]",
"date": "2016-06-26T22:35:24"
},
{
"postip": "114.101.122.214",
"message": "支持Linux中国!",
"username": "hello_linux [Firefox 49.0|Windows 7]",
"date": "2016-06-26T22:41:02"
},
{
"postip": "112.232.101.135",
"message": "以后会注意不屏蔽,并多找几个广告点一点",
"username": "来自山东济南的 Chrome 5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6-26T23:00:15"
},
{
"postip": "210.32.120.103",
"message": "已经在本站禁用adblock plus",
"username": "fxbszj [Firefox 47.0|Windows 10]",
"date": "2016-06-26T23:08:30"
},
{
"postip": "123.232.103.50",
"message": "的确,只要在不破坏用户体验的情况下,植入广告还是可以的。不光是开源网站,任何网站都可以。毕竟提供服务收回些成本是应该的。",
"username": "v55555 [Chrome 51.0|Windows 10]",
"date": "2016-06-26T23:10:38"
},
{
"postip": "114.245.14.151",
"message": "哈哈,不屏蔽就好。广告只点自己感兴趣的就行。",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6-26T23:13:31"
},
{
"postip": "223.73.66.5",
"message": "看到这个提示我立马加入白名单了, linux.cn是我最喜欢的IT网站之一,而且广告不像别的网站庸俗,这个绝对支持",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5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6-26T23:16:31"
},
{
"postip": "114.245.14.151",
"message": "太感谢您了,为了这沉甸甸的赞誉和期望,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做好!",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6-26T23:22:45"
},
{
"postip": "115.34.151.64",
"message": "一开始没注意,看到了赶紧加入白名单",
"username": "来自115.34.151.64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6T23:26:23"
},
{
"postip": "123.86.35.99",
"message": "linux.cn已加入白名单",
"username": "来自云南昆明的 Firefox 47.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6-26T23:28:57"
},
{
"postip": "58.37.168.19",
"message": "已加入白名单,其实很多广告都能接受,就是闪瞎眼和儿童不宜的接受不了,看出站长对筛选广告是用心了,希望网站越办越好,加油",
"username": "粱小无拆 [Chrome 45.0|Windows 7]",
"date": "2016-06-26T23:41:02"
},
{
"postip": "119.131.119.40",
"message": "可以理解~~ 之前也点了一些广告, 如实验楼之类的!",
"username": "蓝精灵xsj [Chrome 45.0|Windows 10]",
"date": "2016-06-27T00:29:07"
},
{
"postip": "180.79.222.155",
"message": "首先说明我的态度,我已经将linux.cn加入白名单,有些广告比如实验楼、阿里云什么的对我还真的有用。<br />\r\n<br />\r\n其实从我个人来说,对广告还是比较能够容忍的,站长们也需要生存,如果网站运营不下去我们也不好玩了。<br />\r\n我本来是不想安装广告屏蔽插件的,但是部分网站的广告真的有些太过分了,被逼无奈下的我不得不安装。<br />\r\n比如某些下载网站,满屏都是大大的“下载”按钮,但点进去了全TMD是广告,真正的下载链接反而找不到。<br />\r\n还有那种满屏飞舞的广告,我想复制一个命令,结果一不小心把广告内容给复制进去了,差点没毁了我服务器。<br />\r\n还有那种大胸妹的游戏广告,或者是伟哥壮阳药的广告,有妹子同事从我身边经过的让我很是尴尬。<br />\r\n你说我不屏蔽你们屏蔽谁?当然在屏蔽的过程中就很容易误伤了,一些能接受的广告也统统被屏蔽了。<br />\r\n<br />\r\n虽然我接受linux.cn投放广告,但我还是想说一些我的想法,在支持站长能生存的前提下也提升体验。<br />\r\n1、绝对不能放虚假广告。这一条不解释,大家都懂。<br />\r\n2、广告绝对不能影响到正文阅读,这一条无论如何都必须满足,我想这应该是我们所有读者的底限。<br />\r\n好的内容是吸引大家的关键,如果因为广告让好的内容受损,那可能就很难再吸引到人了。<br />\r\n3、不能像某度,广告和正常的内容傻傻分不清楚,广告应该和正文有明显的区分。<br />\r\n这里我想吐槽一个反面例子,<a href=\"https://linux.cn/article-7486-1.html\" target=\"_blank\">https://linux.cn/article-7486-1.html</a>这篇文章,我怎么看都是阿里云的软文广告,但是它表面上和普通正文完全没有区别,点进去发现是软文后让我很受伤。<br />\r\n4、移动端最好不放广告,如果非得放也只放文字广告。<br />\r\n当机房网络挂掉而运维的经验不足以解决问题的时候,那我们就得求助于网络,这时最方便的就是我们的手机。机房通常情况下手机信号都不是太好,想想在这种情况下,火急火燎好不容易找到个解决方案在咱网站上,结果正文还没出来,先去加载广告图片了,这时的我们该有多崩溃。<br />\r\n5、不放有误导性质或者诱导性质的广告。<br />\r\n这一条我其实不知道该怎么来说。例如电视上方便面的广告十分夸张,完全不属实,但大家都知道那是假的,并没有被误导。到底什么样的广告算误导,这个很不好说。<br />\r\n那我就说说让我不爽的广告吧,可能这个广告现在还在,就是首页顶部有个阿里云“真正免费,.com域名0元”,但点进去之后才发现0元域名有相当相当多的限制。虽然点之前我就已经猜到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这个广告还是诱导我点进去了。而且我相信你们在广告后台也能看到这个广告的点击量应该相当的大。<br />\r\n<br />\r\n最后的最后,我想感谢一下linux.cn,希望linux.cn能越办越好。<br />\r\n这网站已经是我在Linux学习道路上必不可少的良师益友了。<br />\r\n只可惜我个人能力有限,想投稿也没东西可写,没能做出什么贡献来。",
"username": "hsrzq [Chrome 51.0|Mac 10.11]",
"date": "2016-06-27T01:12:00"
},
{
"postip": "221.212.116.58",
"message": "确实想支持贵站发展,但是广告太多,占面积太大,已经影响到了用户的体验了。建议减少数量或面积,或者尽量放到页面下部。",
"username": "来自黑龙江哈尔滨的 Chrome 50.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7T07:28:18"
},
{
"postip": "117.136.67.244",
"message": "uc浏览器,不能加白名单,怎么办?",
"username": "来自117.136.67.244的 UC Browser 10.10|Android 4.4 用户",
"date": "2016-06-27T08:16:38"
},
{
"postip": "122.137.104.194",
"message": "支持!",
"username": "Name1e5s [Chrome Mobile 51.0|Android 6.0]",
"date": "2016-06-27T08:30:58"
},
{
"postip": "182.18.100.55",
"message": "已加入白名单。",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5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6-27T08:34:31"
},
{
"postip": "173.208.194.203",
"message": "不多啊",
"username": "来自美国的 Firefox 47.0|Windows 8.1 用户",
"date": "2016-06-27T08:45:51"
},
{
"postip": "211.71.92.92",
"message": "贵站有的广告仍不是静态的,",
"username": "来自北京北京工业大学的 Chrome 5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6-27T08:54:27"
},
{
"postip": "14.208.100.230",
"message": "加入adblock plus的可接受广告不要钱, 除非像谷歌这么大型的.",
"username": "来自广东茂名的 Firefox 45.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6-27T08:55:41"
},
{
"postip": "120.210.169.175",
"message": "支持这样的站长!!!",
"username": "来自安徽阜阳的 MIUI Browser 8.0|Android 5.0 用户",
"date": "2016-06-27T09:01:54"
},
{
"postip": "114.245.14.151",
"message": "请告诉我那个不是静态的?",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6-27T09:17:09"
},
{
"postip": "114.245.14.151",
"message": "首先,非常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建议和意见。能花费这么笔墨来给我们提意见,这才是我们的铁杆粉丝啊。向您致礼!<br />\r\n其次,我就您提到的一些问题,做一简单答复,并斟酌如何改进。<br />\r\n1、虚假广告是自然不会放的,但是如你所说,有些带有误导的广告其实也不对的,关于这一点,我们会和广告主沟通。<br />\r\n2、目前的广告我们已经在设置位置时考虑到不能影响正文阅读,不过也许还有做的不佳的地方,希望大家不吝提出意见,我们也会仔细评估用户体验。<br />\r\n3、广告和正文确实没有区分,事实上,关于这一点我也有过思考,但是一直没敢下定决心。这里有两个部分:一个是广告图片/链接,我们并没有明确标示出是广告,虽然有些一看就知道是广告,但是我们没有明确标示处理,其实是做的不够的地方;另外一个是,我们有时候会发一些软文,无论我们是否有直接受益,但是这些文章也没有明确标示出来。不过,您提到的这篇 https://linux.cn/article-7486-1.html 恰恰并非是广告主投放的,而是我个人自主选材的,虽然我知道其中对阿里云有一些溢美,而且作者也是阿里云的,但是我当时请求作者转载授权时,确实是觉得有一定技术参考价值的——不过,从公立的角度看,应该更加审慎。<br />\r\n4、移动端的广告,你说的对,我们是应该取消它——其实,最初我们是在移动端隐藏广告的,但是后来为了和广告过滤器对抗,就修改了架构,才导致移动端也显示了广告。我考虑,不能因噎废食,对访客好才是真的好,我还是取消移动端的广告好了。<br />\r\n5、诱导/误导的广告我们会仔细评估。我们并不是一个专业的内容门户,所以在广告方面的经验还很少,但是一旦我们知道该如何做,都会尽快去做正确的事情。<br />\r\n<br />\r\n最后,您能提出这么多的建议,这就是对我们的最大贡献!<br />\r\n让我郑重的说,谢谢你,以及谢谢大家对我们的理解、爱护、帮助和斧正!",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6-27T09:33:45"
},
{
"postip": "114.245.14.151",
"message": "您说的对,确实 UC 这种是无法控制的,我马上想办法解决,至少不显示这个消息。",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6-27T09:42:00"
},
{
"postip": "183.234.125.178",
"message": "白名单已经添加!",
"username": "alpha [Firefox 47.0|Windows 7]",
"date": "2016-06-27T09:44:26"
},
{
"postip": "210.30.100.2",
"message": "其实只要提醒一声,我都会禁用广告屏蔽的。只要不影响文章阅读就好。",
"username": "来自辽宁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的 Chrome 45.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6-27T09:44:31"
},
{
"postip": "183.234.125.178",
"message": "支持站长!!站长要坚持下去啊!!",
"username": "alpha [Firefox 47.0|Windows 7]",
"date": "2016-06-27T09:46:46"
},
{
"postip": "114.245.14.151",
"message": "应该解决了?您测试看看。<br />\r\n<br />\r\n或者说,对于手机浏览器(屏幕宽度不够,以响应式显示方式显示),去除了所有广告和这个白名单提示。",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6-27T10:00:52"
},
{
"postip": "114.245.14.151",
"message": "移动端(我特指以响应式显示的时候)不会显示任何广告了。",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6-27T10:02:08"
},
{
"postip": "124.42.107.146",
"message": "已加入白名单。",
"username": "贵在坚持 [Chrome 45.0|Windows 10]",
"date": "2016-06-27T10:07:10"
},
{
"postip": "14.130.52.247",
"message": "应该说的是《Linux就该这么学》广告有一闪一闪的鼠标小手,不过这个我倒还能接受,因为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广告",
"username": "hsrzq [Chrome 51.0|Mac 10.11]",
"date": "2016-06-27T10:32:50"
},
{
"postip": "113.73.249.71",
"message": "大部分的广告都是能接受,让人不能接受的那种广告满屏漂的网站,那种网站基本都是禁用JS,广告拦截都不那么适用。像你们这样的网站体验都很好,都没有拦截广告。",
"username": "来自广东中山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7T11:28:00"
},
{
"postip": "112.245.196.143",
"message": "用实际行动表示支持!!",
"username": "来自山东滨州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7T11:32:55"
},
{
"postip": "14.156.51.28",
"message": "已经对贵站使用 enabled on this site,使用广告屏蔽插件本身是被一些无良站点逼迫的,对于linux.cn完全是误伤",
"username": "来自广东东莞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7T11:35:24"
},
{
"postip": "114.245.14.151",
"message": "谢谢,其实之前大家应该感觉不到过滤软件对我们的过滤,那是因为我不断调整规则规避的原因,但是现在实在厌烦了这种捉迷藏的游戏了,所以恳请大家支持我们。",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6-27T12:31:09"
},
{
"postip": "114.245.14.151",
"message": "是的,这个就是唯一的一个例外。",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6-27T12:31:47"
},
{
"postip": "114.245.14.151",
"message": "一定!",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6-27T12:32:09"
},
{
"postip": "114.245.14.151",
"message": "嗯嗯,所以,我们就是觉得大家都理解的,所以做个不太讨厌的提醒:》",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6-27T12:32:39"
},
{
"postip": "122.237.105.32",
"message": "广告还不是有些网站不是弹窗广告就是闪烁广告,就是横幅乱飘的广告逼的。。。<br />\r\n<br />\r\n排版整洁,不影响阅读文章,根本没必要屏蔽广告",
"username": "youyoulemon [Chrome 51.0|Windows 10]",
"date": "2016-06-27T12:41:08"
},
{
"postip": "218.17.122.82",
"message": "不说了,支持。",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Chrome 49.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6-27T13:17:22"
},
{
"postip": "124.205.159.226",
"message": "为了更好的提供内容,少量广告都是可以的!",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Internet Explorer 1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6-27T14:32:32"
},
{
"postip": "59.172.176.84",
"message": "如何把你们加入白名单呢",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Firefox 47.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6-27T15:25:52"
},
{
"postip": "59.172.176.84",
"message": "搞好了",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Firefox 47.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6-27T15:30:49"
},
{
"postip": "117.136.63.186",
"message": "支持linux.cn。加入白名单。",
"username": "来自四川的 UC Browser 10.9|iOS 4.3 用户",
"date": "2016-06-27T15:31:12"
},
{
"postip": "58.211.119.30",
"message": "已添加白名单<br />\r\n希望理性广告。",
"username": "FoamValue [Chrome 51.0|Windows 7]",
"date": "2016-06-27T18:44:50"
},
{
"postip": "119.90.50.232",
"message": "支持",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5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6-27T19:22:29"
},
{
"postip": "118.212.197.174",
"message": "电脑上已白名单,可是手机上就没办法了<br />\r\n那个提示信息直接占了半个手机屏幕",
"username": "来自江西九江的 UC Browser 10.10|Android 6.0 用户",
"date": "2016-06-27T19:59:06"
},
{
"postip": "114.245.14.151",
"message": "我已经去掉了手机上的提示了啊,您刷新看看?",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6-27T21:18:20"
},
{
"postip": "123.233.24.67",
"message": "电脑上我已经改了,浏览器菜单里面有个广告过滤,里面设置完成,公告消失,广告出现。其实只要不影响正常阅读,不误导,大部分人都不会反感的。",
"username": "来自山东济南的 Chrome 45.0|Windows 8 用户",
"date": "2016-06-27T22:29:44"
},
{
"postip": "116.7.27.26",
"message": "ok,已在linux.cn禁用abp了。这个一定要支持下的。",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Firefox 47.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6-28T07:03:44"
},
{
"postip": "119.253.36.113",
"message": "已加入白名单。",
"username": "SageMa [Firefox 47.0|Windows 7]",
"date": "2016-06-28T08:56:28"
},
{
"postip": "183.6.135.90",
"message": "支持下,已加入白名单。",
"username": "prince1007 [Chrome 51.0|Windows 7]",
"date": "2016-06-28T09:15:44"
},
{
"postip": "113.132.11.149",
"message": "网站额广告看起来还是很和谐的,已加入白名单了!",
"username": "拿铁不加糖 [Chrome 51.0|Windows 10]",
"date": "2016-06-28T09:16:30"
},
{
"postip": "124.250.3.18",
"message": "现在的效果是像杂志一样的,让人看着舒服。支持,已加入白名单。",
"username": "z75315 [Chrome 51.0|Windows 10]",
"date": "2016-06-28T10:09:08"
},
{
"postip": "183.57.19.242",
"message": "已加入白名单,加油Linux中国。",
"username": "来自广东的 Chrome 51.0|Mac 10.11 用户",
"date": "2016-06-28T11:24:57"
},
{
"postip": "1.88.164.27",
"message": "网站做的不错",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51.0|Windows 8.1 用户",
"date": "2016-06-28T23:25:16"
},
{
"postip": "180.79.222.155",
"message": "现在站长应该能放心了,从这两天大家的反馈来看,大家讨厌的其实不是广告,而是影响正常使用的广告。<br />\r\n如果能够坚持一个高的广告标准不妥协,其实不仅能给网站带来收入,对于我们用户来说也是有益的。<br />\r\n还是想举个例子,首页中间那个大大的《Linux就该这么学》,看起来稍稍有一丢丢不和谐,但也不影响正文,<br />\r\n如果不喜欢的话完全可以忽视,只是鼠标多滑一格的事,对咱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影响,除非洁癖强迫症。<br />\r\n我点进去看了一下,里面的内容还真是运维很需要的一些资料,相当的有用,省了我好多寻找资料的时间。<br />\r\n对于这种性质的广告,已经不是说反不反感,而是希望能合理多一点了,因为真心有用啊!",
"username": "hsrzq [Chrome 51.0|Mac 10.11]",
"date": "2016-06-29T00:33:28"
},
{
"postip": "125.120.156.225",
"message": "但是多说一点,“请将我们加入...”div太大了吧",
"username": "来自浙江杭州的 Chrome 49.0|Windows XP 用户",
"date": "2016-06-29T08:19:09"
},
{
"postip": "123.232.103.50",
"message": "不影响正常浏览的广告就不要屏蔽了,支持linux.cn",
"username": "来自山东济南的 Maxthon 4.4|Windows 8.1 用户",
"date": "2016-06-29T09:04:51"
},
{
"postip": "114.245.14.151",
"message": "在 PC 上应该还可以?您的屏幕分辨率是多少?",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6-29T12:50:38"
},
{
"postip": "114.245.14.151",
"message": "谢谢,我们尽量用高标准要求自己,如果大家发现我们没做好,请来打脸 :D",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6-29T12:52:26"
},
{
"postip": "182.151.197.104",
"message": "已加入白名单,支持Linux中国。",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6-29T16:06:31"
},
{
"postip": "58.67.148.225",
"message": "已加入白名单,支持Linux中国。",
"username": "来自广东的 Maxthon 4.9|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6-29T17:18:45"
},
{
"postip": "118.120.234.122",
"message": "支持!!!!",
"username": "来自四川德阳的 Chrome 5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6-30T21:49:53"
},
{
"postip": "175.1.1.77",
"message": "支持linux中国,从这里获得了很多资料,这个网站很给力的,对于初学运维的新手菜鸟入门很有帮助的,祝越办越好!",
"username": "来自湖南湘潭的 Firefox 47.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30T23:01:47"
},
{
"postip": "171.15.195.210",
"message": "支持linux中国",
"username": "来自河南郑州的 Chrome 49.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01T08:08:43"
},
{
"postip": "202.127.1.101",
"message": "第一时间加入白名单,支持Linux中国。",
"username": "hrj294055233 [Firefox 47.0|Windows 7]",
"date": "2016-07-01T09:04:15"
},
{
"postip": "183.12.160.225",
"message": "一直没有装过广告过滤插件。:)",
"username": "lowkey2046 [Chrome 51.0|GNU/Linux]",
"date": "2016-07-01T22:17:51"
},
{
"postip": "61.163.70.215",
"message": "还是要用的",
"username": "来自河南郑州的 Internet Explorer 11.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02T20:12:37"
},
{
"postip": "104.245.37.52",
"message": "站长没必要这么客气。访客浏览您的网站获取信息,您投放广告维持网站运转,各取所取,皆大欢喜。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有所付出有所回报才是正常的自然规律。<br />\r\n以后检测到广告被拦截,直接拒绝访问,反正这种点击只会增加服务器的压力。",
"username": "测试 [Firefox 49.0|GNU/Linux]",
"date": "2016-07-03T01:24:47"
},
{
"postip": "112.20.80.198",
"message": "我很少使用广告过滤工具,我一般都是禁用js来浏览一些非重要内容(包括h)。重要的内容才开js。",
"username": "来自江苏南京的 Chrome 39.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03T10:58:58"
},
{
"postip": "112.14.78.215",
"message": "支持!",
"username": "wlm2012 [Chrome 49.0|GNU/Linux]",
"date": "2016-07-06T18:16:14"
},
{
"postip": "115.215.219.153",
"message": "网站很好,第一时间已白名单。所有网站都这样的广告,广告屏蔽软件可以卸载了。",
"username": "来自浙江宁波的 Chrome 45.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08T16:58:28"
},
{
"postip": "117.139.178.19",
"message": "已关闭ADB,支持linuxCN",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Firefox 47.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11T11:13:37"
},
{
"postip": "113.56.170.68",
"message": "必须支持啊,这样的广告才是愿意接受的。",
"username": "jiceng [Firefox 47.0|Ubuntu]",
"date": "2016-07-12T20:37:57"
},
{
"postip": "220.248.107.118",
"message": "这种程度的广告是可以接受的,最讨厌的是浮动广告和右下角的小窗口垃圾广告",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Chrome 50.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21T13:24:37"
}
] |
[] |
开源网站依靠广告取得一些微薄的收入,所以,是否可以请您为开源站点关闭广告过滤器?
| 2016-06-26T21:04:00 | 2016-06-26T21:04:00 | 7,509 |
/article-7509-1.html
|

经常来 Linux 中国(<https://linux.cn/>)的同学可能注意到了,这两天你会在我们的网页顶部看到一个固顶的红色提示信息,喏,就是这样的:

*我们的反广告过滤器的提示*
嗯嗯,我们没有被黑,这个提示消息是我们主动放的——如果你看到了这个消息,说明是你的浏览器上的广告过滤器(如 ABP、ADblock 等)将我们加到黑名单了。因此,这是我们在无奈之下所作出的反应。
作为一家开源站点,——嗯,我要首先打一张悲情牌——我们有相当部分的收入来自于网站广告投放,还有部分则是微信广告。这些费用用来支付网站的基础设施投入,比如硬件、托管等费用,还要支付运营成本,比如说站长我的生活来源。
我去检查了一下广告过滤软件所常用的黑名单列表,比如 [easylistchina+easylist](https://easylist-downloads.adblockplus.org/easylistchina+easylist.txt),只是搜索“linux”这个关键字,就有60条匹配,也就是说大部分和 Linux 相关的站点都被加入了广告过滤的黑名单了,我想,这些站点可能也没钱申请加入白名单。
那么,如果访客使用了广告过滤器(据我所知,很多人都会使用广告过滤器,尤其是技术圈子,包括我本人也在使用),那么这些广告就会被屏蔽。这样带来了几个后果:
* 我们为投放广告的甲方所提供的曝光量不能兑现,因此从商业道德上不对,而且也不会有人再投放了
* 我们的页面呈现效果会乱掉,比如开了天窗或内容都挤在一起了
针对这种情况,其实,我们之前都是随时调整广告代码,以规避过滤;但是,这种博弈越来越复杂,我们也终于累了。所以,做出了这样的选择,请您——我们的访客——主动对本站关闭广告过滤器。
其实,最初本站是没有投放广告的计划的,但是自力运营了几年之后,我们也需要一些资金支持持续的运营,因此,以审慎的态度,我们接受了部分广告投放。就目前而言,我们在广告方面的策略如下:
* 只接受针对特定于我们访客的广告,比如说,我们的访客绝大部分都是 IT 行业的,包括学生、工程师、开源爱好者等,所以,我们只接受针对这种受众群体的广告
* 只接受正面的广告,不接受具有不良诱导和攻击性的广告
* 只接受静态的 JPG 图片投放,不接受那种闪闪发光的 GIF 动画或 Flash 广告(这里只有一则违例广告)
* 不接受第三方 JS 代码的广告投放,以避免用户隐私泄露
* 不接受侵入式广告,比如那种满屏乱飞的广告、遮挡内容的广告
* 不接受我们认为商誉不好的广告商的广告
* 不接受难看的广告,这会闪瞎我们访客的钛合金眼睛
在设置这个提醒的时候,虽然我们希望能醒目的提醒到所有的用户,但是还是将这个提示条尽量放到一个不太扰人的位置,至少不会太影响阅读体验。
虽然做了如上决定,但是我还是有些不安,所以,就此事和大家做个说明,也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请在下面发表您的意见。
|
||||
Canonical 演示为任意发行版创建一个 Snap 商店是如何的简单
|
Marius Nestor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canonical-demonstrates-how-easy-is-to-create-a-vendor-independent-snap-store-505664.shtml
|
Snappy 和 Flatpak 之间的争吵仍在继续中,现在 Canonical 在刚刚发布的 Fedora 24 上演示了创建一个厂商无关的 Snap 商店是多么的简单。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7/085013exig00r7em82ip8p.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7/085013exig00r7em82ip8p.jpg
| tru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snap",
"flatpak",
"snappy"
] |
新闻
|
{
"viewnum": 3514,
"commentnum": 7,
"favtimes": 0,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postip": "113.119.206.180",
"message": "支持!如果真的能统一各个linux发行版的包就好了。",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51.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6-27T09:51:04"
},
{
"postip": "58.61.147.113",
"message": "no direct reply to "Why open source?"",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Opera 38.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7T15:05:57"
},
{
"postip": "58.61.147.113",
"message": "没有直接回应为啥不是开源软件?打了自己的小算盘?",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Opera 38.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7T15:57:07"
},
{
"postip": "58.61.147.113",
"message": "没有直接回应为啥不是开源软件?打了自己的小算盘?",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Opera 38.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7T15:57:08"
},
{
"postip": "111.20.112.126",
"message": "Flatpak肯定是自由软件的!!!!!!",
"username": "来自陕西西安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7T16:26:28"
},
{
"postip": "115.197.187.105",
"message": "Canonical , 你走开!",
"username": "fxbszj [Firefox 47.0|Windows 7]",
"date": "2016-06-27T16:27:42"
},
{
"postip": "124.250.3.18",
"message": "他也是蛮拼的了。",
"username": "z75315 [Chrome 51.0|Windows 10]",
"date": "2016-06-28T11:15:09"
}
] |
[] |
Snappy 和 Flatpak 之间的争吵仍在继续中,现在 Canonical 在刚刚发布的 Fedora 24 上演示了创建一个厂商无关的 Snap 商店是多么的简单。
| 2016-06-27T08:50:00 | 2016-06-27T08:50:00 | 7,510 |
/article-7510-1.html
|

Snappy 和 Flatpak 之间的[争吵](/article-7484-1.html)仍在继续中,现在 Canonical 在刚刚发布的 Fedora 24 上演示了创建一个厂商无关的 Snap 商店是多么的简单。
Snap 宣传它是[面向各个主要 Linux 发行版的通用二进制软件包格式](/article-7464-1.html),人们对此非常关注,也有很多[议论](/article-7484-1.html)。就在几天前, Canonical 和 Ubuntu 的创始人 Mark Shuttleworth 对这些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做了一番答复](/article-7506-1.html),表示 Canonical 并不指望别的操作系统使用 Ubuntu 的 snap 商店,你们完全可以自己搞嘛,就是个 HTTPS 而已。
针对指责 Snap 商店没有开源的意见,Canonical 的 Ubuntu 产品与战略总监 Dustin Kirkland 说,“事实上,你可以在任何支持 Snap 的操作系统上运行你的 Snap 商店,真的。”
### 一个可以提供 Snap 软件包服务的最简单的示例商店
Dustin 给我们介绍了一个由开发者 Bret Barker 发布在 GitHub 上的一个[概念性的独立 Snap 商店](https://github.com/noise/snapstore),这个软件以 Apache 许可证开源,你可以[在 GitHub 上 fork 它](https://github.com/noise/snapstore),并安装到任何 GNU/Linux 发行版上去。
#### 服务器端(Snap 商店)
“首先,我启动一个 AWS 实例,当然,我可以启动一个 Ubuntu 16.04 LTS 实例,但实际上我启动的是一个 Fedora 24 实例。”
如果你的机器上已经有了 snap 环境,你可以直接用:
```
snap install snapstore-example
```
来安装这个示例商店。
如果没有,你可以手动来安装。首先安装 python 虚拟环境:
```
sudo dnf install python-virtualenv
```
克隆这个示例商店的代码: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noise/snapstore.git
cd snapstore
```
设置虚拟环境并安装依赖包:
```
virtualenv env
. env/bin/activate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
运行:
```
python store.py
```
这样 snap 商店就安装好了,它会监听在默认的 5000 端口上。

#### 客户端
在 Fedora 24 上运行
```
sudo dnf install snapd
```
来安装 Snappy,它同时也会安装必要的依赖包,如: squashfs-tools、kernel-modules。
你可以通过安装一个测试包来看看 snap 是否正常工作:
```
sudo snap install hello
```
如果正常的话,然后修改 `/etc/environment`,加入你的商店 URL,强制 snapd (Snappy 守护进程)与刚刚创建的 Snap 商店连接:
```
SNAPPY_FORCE_CPI_URL=http://localhost:5000/api/v1/
```
重启 snapd:
```
sudo service snapd restart
```
这个示例商店支持如下命令来查找和安装 snap 软件包:
```
snap find foobar25
sudo snap install foobar25
```

更多可以看 Dustin 的[原文](http://blog.dustinkirkland.com/2016/06/howto-host-your-own-snap-store.html)或这个[示例商店的说明](https://github.com/noise/snapstore)。
|
||
Linux 移植版的游戏性能简直就是垃圾!
|
Michael Larabel
|
http://www.phoronix.com/scan.php?page=news_item&px=OB-Analytics-Win-Linu-AMDNV
|
希望过些时间下一代的游戏能够借助 Vulkan 提升其性能表现吧。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7/185325brbyxrc0zx3ejr34.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7/185325brbyxrc0zx3ejr34.jpg
| tru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游戏"
] |
观点
|
{
"viewnum": 8000,
"commentnum": 16,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5.71.67.66",
"message": "“这应该是整个测试中唯二让人满意的结果了。”唯二?应该用“这应该是整个测试中仅有两个让人满意的结果之一。”",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7T19:48:14"
},
{
"postip": "110.73.135.139",
"message": "敢开源吗",
"username": "来自广西来宾的 Chrome 51.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6-27T20:06:58"
},
{
"postip": "113.98.224.193",
"message": "驱动都不好,而且也不是太针对linux优化。能运行已经很不容易了,哪里还敢谈性能?",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Firefox 47.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7T20:22:23"
},
{
"postip": "114.245.14.151",
"message": "有“唯二”这个用法。",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6-27T21:18:47"
},
{
"postip": "153.150.178.8",
"message": "这事取决于游戏厂商针对linux优化的力度,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啊。dota2肯在linux下下功夫而别的不肯仅此而已。wine的暴雪游戏性能都很好,因为暴雪的游戏质量高,育婊的就不行不管是bug无敌系列还是bug信条....",
"username": "来自日本的 Chrome 5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6-28T00:32:38"
},
{
"postip": "59.42.105.226",
"message": "dota2在linux上还是很流畅的",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8T09:13:08"
},
{
"postip": "221.12.107.182",
"message": "linux 没有经过优化的游戏 和 windows 下优化过的游戏怎么能比呢?游戏厂商的问题,不是linux的问题。反正很多人喜欢 ps4 问一下小编这是为什么呢?",
"username": "来自浙江台州的 Firefox 47.0|Fedora 用户",
"date": "2016-06-28T09:19:57"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没有映像在哪本字典看到过“唯二”这个词,除了“唯一”看到过还有其他搭配的就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个“唯二”应该是一种网络用语。",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8T10:02:56"
},
{
"postip": "124.250.3.18",
"message": "这个东西应该是游戏厂商的原因吧,好多游戏对linux的优化是不够的,甚至是没有的。而且各大发行版对显卡驱动的支持,显卡厂商对linux下的驱动开发,都是不够好的。用核显玩游戏就是坑。",
"username": "z75315 [Chrome 51.0|Windows 10]",
"date": "2016-06-28T10:03:01"
},
{
"postip": "114.245.14.151",
"message": "好吧,是不太严谨。",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6-28T10:23:15"
},
{
"postip": "202.127.1.101",
"message": "太早",
"username": "hrj294055233 [Firefox 47.0|Windows 7]",
"date": "2016-06-28T17:36:49"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像古墓麗影 9 這個遊戲,我覺得還是用鍵鼠好操作,比如在用弓箭或槍攻擊人類敵人時,比 USB 有線的 XBOX One For Windows 手柄要好使些,如果用手柄,可能敵人都衝到面前了,才開得了槍。當然也可能跟我用顯示核心的筆記本玩有關。",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9T07:52:50"
},
{
"postip": "124.129.48.127",
"message": "RX 480 成绩也出来了<br />\r\nt.cn/R5878nO",
"username": "来自山东青岛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30T01:21:49"
},
{
"postip": "104.245.37.52",
"message": "垃圾就垃圾,反正VR/AR时代到了,PC游戏都自身难保了",
"username": "测试 [Firefox 49.0|GNU/Linux]",
"date": "2016-07-03T01:43:32"
},
{
"postip": "116.231.88.157",
"message": "你搞笑吗 pc游戏设备的普及 部署va可以比的",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Firefox 47.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07T15:26:07"
},
{
"postip": "218.94.18.124",
"message": "诺基亚也是这么认为的。",
"username": "测试 [Firefox 49.0|Windows 10]",
"date": "2016-08-01T18:38:26"
}
] |
[] |
希望过些时间下一代的游戏能够借助 Vulkan 提升其性能表现吧。
| 2016-06-27T18:52:00 | 2016-06-27T18:52:00 | 7,511 |
/article-7511-1.html
|
最近,著名的测评网站 [phoronix.com](http://www.phoronix.com/) 进行了三个 Windows 和 Linux 性能方面的测评: [Windows vs. Linux AMDGPU-PRO / RadeonSI testing](http://www.phoronix.com/vr.php?view=23310) 、[GTX 1080 Windows vs. Linux results](http://www.phoronix.com/vr.php?view=23303) 和 [Intel Windows vs. Linux benchmarks](http://www.phoronix.com/vr.php?view=23326),通过将这三个测评的数据使用 [OpenBenchmarking.org](http://openbenchmarking.org/) 进行合并归一,可以得出一个令人伤心的结论:大部分游戏在 Linux 下的性能不及 Windows 。与原生的 Windows 游戏的性能相比,很多 Linux 移植版游戏的性能简直就是垃圾,或者说,就像垃圾一样。

以下是一些游戏在 Windows 下和 Linux 下的性能比较:

*Phoronix 的老读者们都知道,Linux 版本的<ruby> 虚幻引擎 <rp> ( </rp> <rt> Unigine </rt> <rp> ) </rp></ruby>演示的效果与 Windows 相比差距不少,不过过去了这些年,虚幻引擎在 Linux 下的测试性能已经接近了 Windows 版本了,这主要是因为 Linux 下的 GPU 驱动问题越来越少了。这是一个不多的好消息。*

*《Xonotic》是一个开源的跨平台第一人称视角的射击游戏,在 Linux 下的 Intel 驱动的性能差的令我们吃惊,不过其它的驱动看起来还好。我们考虑这里肯定有一些需要特定优化的地方。*

*《古墓丽影》在 Linux 下的性能十分之糟,只有 Windows 下的一半左右。*

*《<ruby> 超级房车赛:汽车运动 <rp> ( </rp> <rt> GRID Autosport </rt> <rp> ) </rp></ruby>》在 Linux 下的性能只有 Windows 下的 60% 左右。*

*Valve 的《Dota 2》 / Source 2 引擎的性能不错!这应该是整个测试中唯二让人满意的结果了。*

*《<ruby> 中土世界:暗影魔多 <rp> ( </rp> <rt> Middle-Earth: Shadow of Mordor </rt> <rp> ) </rp></ruby>》的 Linux 下的性能要比其它的 Linux 游戏稍好一些,但是仍然不能同 Windows 下的相比。*

*《F1 2015》的性能也非常糟糕。*
这简直太糟糕了,如此多的 Linux 游戏与其对应的 Windows 下的游戏相比性能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不管是什么显卡或驱动都是这样。希望过些时间下一代的游戏能够借助 Vulkan 提升其性能表现吧。
|
||
开源新闻速递:FFmpeg 3.1 “Laplace”发布
|
老王
|
更多:Ubuntu 全系列收到安全更新。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8/151443xrvrhg4bcmv71hc4.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8/151443xrvrhg4bcmv71hc4.jpg
| tru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FFmpeg",
"Ubuntu"
] |
新闻
|
{
"viewnum": 2674,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2,
"likes": 0
}
|
[] |
[] |
更多:Ubuntu 全系列收到安全更新。
| 2016-06-28T15:14:00 | 2016-06-28T15:14:00 | 7,512 |
/article-7512-1.html
|
### 今日关注
经过四个月的开发,[FFmpeg](https://ffmpeg.org/) 3.1 “Laplace”[发布](https://ffmpeg.org/download.html#release_3.1),接替了之前的 FFmpeg 3.0 “Einstein”。差不多每三个月 FFmpeg 就会发布一个新版本。这个新版本更新了多数组件,包括:libavutil 55.27.100、libavcodec 57.48.101、libavformat 57.40.101、libavdevice 57.0.101、 libavfilter 6.46.102、 libavresample 3.0.0、 libswscale 4.1.100, libswresample 2.1.100、libpostproc 54.0.100 等等。推荐用户更新到这个最新的稳定版。

### 图片摘要

*Ubuntu 全系列收到一个安全更新:[Ubuntu Security Notice USN-3016-1](http://www.ubuntu.com/usn/usn-3016-1/),影响到 Ubuntu 16.04 及其分支。此外,15.10 及更低版本也受到同一影响:[Ubuntu Security Notice USN-3017-1](http://www.ubuntu.com/usn/usn-3017-1/)。请 Ubuntu 用户[马上升级](https://wiki.ubuntu.com/Security/Upgrades)。*
**
*Linus Torvalds [宣布](http://lkml.iu.edu/hypermail/linux/kernel/1606.3/01385.html) Linux 4.7 内核的第五个 RC 版本如期发布。正式版本按计划会在 7 月中旬发布。*
|
||||
Linux/UNIX 定时任务 cron 详解
|
Duy NguyenViet
|
https://www.unixmen.com/add-cron-jobs-linux-unix/
|
定时任务(cron job)被用于安排那些需要被周期性执行的命令。利用它,你可以配置某些命令或者脚本,让它们在某个设定的时间内周期性地运行。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8/155407teajtncbtgt4ptk4.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8/155407teajtncbtgt4ptk4.png
| true | false | true |
mr-ping
| false |
[
"cron",
"crontab",
"定时任务"
] |
技术
|
{
"viewnum": 23114,
"commentnum": 7,
"favtimes": 5,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1.20.112.126",
"message": "好贴一定要收藏一个",
"username": "来自陕西西安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8T17:16:00"
},
{
"postip": "117.100.149.184",
"message": "讲讲systemd里的timer?",
"username": "来自117.100.149.184的 Chrome 50.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6-28T20:34:47"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不得不說 Windows 7, 8,x, 10 的任務計劃功能更強,除了能夠執行定時任務,還可以在空閒時執行,系統開機或關機時執行,可以在用戶登錄或註銷時執行,可以在系統鎖定或解除時執行,可以在特定事件發生時執行,還可以設置若干啓動附件條件,以至於其完整設置需要用 XML 文件來定義。",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9T08:02:28"
},
{
"postip": "121.22.29.121",
"message": "文章中有一处输入错误:<br />\r\n第4个字段:月份 (0-12 [12 代表 December])<br />\r\n应该修改为:<br />\r\n第4个字段:月份 (1-12 [12 代表 December])",
"username": "ryt [Chrome 51.0|GNU/Linux]",
"date": "2016-06-29T08:40:28"
},
{
"postip": "114.245.14.151",
"message": "所以,systemd 连 timer 也接管了。",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6-29T12:51:13"
},
{
"postip": "114.245.14.151",
"message": "喏: https://linux.cn/article-3996-1.html <br />\r\n想必因为你是没注册,所以没法搜索吧。",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6-29T12:53:34"
},
{
"postip": "123.120.84.114",
"message": "谢谢~",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7-04T09:57:00"
}
] |
[] |
定时任务(cron job)被用于安排那些需要被周期性执行的命令。利用它,你可以配置某些命令或者脚本,让它们在某个设定的时间内周期性地运行。
| 2016-06-28T15:54:00 | 2016-06-28T15:54:00 | 7,513 |
/article-7513-1.html
|

### 导言

<ruby> 定时任务 <rp> ( </rp> <rt> cron job </rt> <rp> ) </rp></ruby>被用于安排那些需要被周期性执行的命令。利用它,你可以配置某些命令或者脚本,让它们在某个设定的时间内周期性地运行。`cron` 是 Linux 或者类 Unix 系统中最为实用的工具之一。cron 服务(守护进程)在系统后台运行,并且会持续地检查 `/etc/crontab` 文件和 `/etc/cron.*/`目录。它同样也会检查 `/var/spool/cron/` 目录。
### crontab 命令
`crontab` 是用来安装、卸载或者列出定时任务列表的命令。cron 配置文件则用于驱动 `Vixie Cron` 的 [cron(8)](http://www.manpager.com/linux/man8/cron.8.html) 守护进程。每个用户都可以拥有自己的 crontab 文件,虽然这些文件都位于 `/var/spool/cron/crontabs` 目录中,但并不意味着你可以直接编辑它们。你需要通过 `crontab` 命令来编辑或者配置你自己的定时任务。
### 定时配置文件的类型
配置文件分为以下不同的类型:
* **UNIX 或 Linux 的系统级 crontab** : 此类型通常由那些需要 root 或类似权限的系统服务和重要任务使用。第六个字段(见下方的字段介绍)为用户名,用来指定此命令以哪个用户身份来执行。如此一来,系统的 `crontab` 就能够以任意用户的身份来执行操作。
* **用户的 crontab**: 用户可以使用 `crontab` 命令来安装属于他们自己的定时任务。 第六个字段为需要运行的命令, 所有的命令都会以创建该 crontab 任务的用户的身份运行。
**注意**: 这种问答形式的 `Cron` 实现由 Paul Vixie 编写而成,并且被包含在许多 [Linux](http://www.linuxsecrets.com/) 发行版本和类 Unix 系统(如广受欢迎的第四版 BSD)中。它的语法被各种 crond 的实现所[兼容](http://www.linuxsecrets.com/linux-hardware/)。
那么我该如何安装、创建或者编辑我自己的定时任务呢?
要编辑你的 crontab 文件,需要在 Linux 或 Unix 的 shell 提示符后键入以下命令:
```
$ crontab -e
```
`crontab` 语法(字段介绍)
语法为:
```
1 2 3 4 5 /path/to/command arg1 arg2
```
或者
```
1 2 3 4 5 /root/ntp_sync.sh
```
其中:
* 第1个字段:分钟 (0-59)
* 第2个字段:小时 (0-23)
* 第3个字段:日期 (1-31)
* 第4个字段:月份 (1-12 [12 代表 December])
* 第5个字段:一周当中的某天 (0-7 [7 或 0 代表星期天])
* /path/to/command - 计划执行的脚本或命令的名称
便于记忆的格式:
```
* * * * * 要执行的命令
----------------
| | | | |
| | | | ---- 周当中的某天 (0 - 7) (周日为 0 或 7)
| | | ------ 月份 (1 - 12)
| | -------- 一月当中的某天 (1 - 31)
| ---------- 小时 (0 - 23)
------------ 分钟 (0 - 59)
```
简单的 `crontab` 示例:
```
### 每隔 5 分钟运行一次 backupscript 脚本 ##
*/5 * * * * /root/backupscript.sh
### 每天的凌晨 1 点运行 backupscript 脚本 ##
0 1 * * * /root/backupscript.sh
### 每月的第一个凌晨 3:15 运行 backupscript 脚本 ##
15 3 1 * * /root/backupscript.sh
```
### 如何使用操作符
操作符允许你为一个字段指定多个值,这里有三个操作符可供使用:
* **星号 (**`*`**)** : 此操作符为字段指定所有可用的值。举个例子,在小时字段中,一个星号等同于每个小时;在月份字段中,一个星号则等同于每月。
* **逗号 (**`,`**)** : 这个操作符指定了一个包含多个值的列表,例如:`1,5,10,15,20,25`.
* **横杠 (**`-`**)** : 此操作符指定了一个值的范围,例如:`5-15` ,等同于使用逗号操作符键入的 `5,6,7,8,9,...,13,14,15`。
* **分隔符 (**`/`**)** : 此操作符指定了一个步进值,例如: `0-23/` 可以用于小时字段来指定某个命令每小时被执行一次。步进值也可以跟在星号操作符后边,如果你希望命令行每 2 小时执行一次,则可以使用 `*/2`。
### 如何禁用邮件输出
默认情况下,某个命令或者脚本的输出内容(如果有的话)会发送到你的本地邮箱账户中。若想停止接收 `crontab` 发送的邮件,需要添加 `>/dev/null 2>&1` 这段内容到执行的命令的后面,例如:
```
0 3 * * * /root/backup.sh >/dev/null 2>&1
```
如果想将输出内容发送到特定的邮件账户中,比如说 vivek@nixcraft.in 这个邮箱, 则你需要像下面这样定义一个 MAILTO 变量:
```
MAILTO="vivek@nixcraft.in"
0 3 * * * /root/backup.sh >/dev/null 2>&1
```
访问 “[禁用 Crontab 命令的邮件提示](http://www.cyberciti.biz/faq/disable-the-mail-alert-by-crontab-command/)” 查看更多信息。
### 任务:列出你所有的定时任务
键入以下命令:
```
# crontab -l
# crontab -u username -l
```
要删除所有的定时任务,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
### 删除当前定时任务
crontab -r
```
```
### 删除某用户名下的定时任务,此命令需以 root 用户身份执行
crontab -r -u username
```
### 使用特殊字符串来节省时间
你可以使用以下 8 个特殊字符串中的其中一个替代头五个字段,这样不但可以节省你的时间,还可以提高可读性。
| 特殊字符 | 含义 |
| --- | --- |
| @reboot | 在每次启动时运行一次 |
| @yearly | 每年运行一次,等同于 “0 0 1 1 \*”. |
| @annually | (同 @yearly) |
| @monthly | 每月运行一次, 等同于 “0 0 1 \* \*”. |
| @weekly | 每周运行一次, 等同于 “0 0 \* \* 0”. |
| @daily | 每天运行一次, 等同于 “0 0 \* \* \*”. |
| @midnight | (同 @daily) |
| @hourly | 每小时运行一次, 等同于 “0 \* \* \* \*”. |
示例:
#### 每小时运行一次 ntpdate 命令
```
@hourly /path/to/ntpdate
```
### 关于 `/etc/crontab` 文件和 `/etc/cron.d/*` 目录的更多内容
`/etc/crontab` 是系统的 crontab 文件。通常只被 root 用户或守护进程用于配置系统级别的任务。每个单独的用户必须像上面介绍的那样使用 `crontab` 命令来安装和编辑自己的任务。`/var/spool/cron/` 或者 `/var/cron/tabs/` 目录存放了个人用户的 crontab 文件,它应该备份在用户的家目录当中。
### 理解默认的 `/etc/crontab` 文件
典型的 `/etc/crontab` 文件内容是这样的:
```
SHELL=/bin/bash
PATH=/sbin:/bin:/usr/sbin:/usr/bin
MAILTO=root
HOME=/
# run-parts
01 * * * * root run-parts /etc/cron.hourly
02 4 * * * root run-parts /etc/cron.daily
22 4 * * 0 root run-parts /etc/cron.weekly
42 4 1 * * root run-parts /etc/cron.monthly
```
首先,环境变量必须被定义。如果 SHELL 行被忽略,cron 会使用默认的 sh shell。如果 PATH 变量被忽略,就没有默认的搜索路径,所有的文件都需要使用绝对路径来定位。如果 HOME 变量被忽略,cron 会使用调用者(用户)的家目录替代。
另外,cron 会读取 `/etc/cron.d/`目录中的文件。通常情况下,像 sa-update 或者 sysstat 这样的系统守护进程会将他们的定时任务存放在此处。作为 root 用户或者超级用户,你可以使用以下目录来配置你的定时任务。你可以直接将脚本放到这里。`run-parts`命令会通过 `/etc/crontab` 文件来运行位于某个目录中的脚本或者程序。
| 目录 | 描述 |
| --- | --- |
| /etc/cron.d/ | 将所有的脚本文件放在此处,并从 /etc/crontab 文件中调用它们。 |
| /etc/cron.daily/ | 运行需要 每天 运行一次的脚本 |
| /etc/cron.hourly/ | 运行需要 每小时 运行一次的脚本 |
| /etc/cron.monthly/ | 运行需要 每月 运行一次的脚本 |
| /etc/cron.weekly/ | 运行需要 每周 运行一次的脚本 |
### 备份定时任务
```
# crontab -l > /path/to/file
# crontab -u user -l > /path/to/file
```
---
via: <https://www.unixmen.com/add-cron-jobs-linux-unix/>
作者:[Duy NguyenViet](https://www.unixmen.com/author/duynv/) 译者:[mr-ping](https://github.com/mr-ping) 校对:[FSSlc](https://github.com/FSSlc)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安卓的下一场革命:不安装即可使用应用!
|
iwillfolo
|
http://www.iwillfolo.com/androids-next-revolution-use-apps-even-without-installing-them/
|
还记得那时候吗,某人发给你了一个链接,要求你通过安装一个应用才能查看。是否要安装这个应用就为了看一下链接,这种进退两难的选择一定让你感到很沮丧。而且,安装应用这个事也会消耗你不少宝贵的时间。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8/170753myw3sblad37vsiei.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8/170753myw3sblad37vsiei.jpg
| true | false | true |
alim0x
| false |
[
"Android",
"AIA"
] |
新闻
|
{
"viewnum": 3901,
"commentnum": 6,
"favtimes": 0,
"sharetimes": 2,
"likes": 0
}
|
[
{
"postip": "59.172.176.84",
"message": "这尼玛以后点个链接就是装个APP,以后流量扛不住",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Firefox 47.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6-29T08:41:12"
},
{
"postip": "59.33.26.174",
"message": "以后可以不下安装某宝,某东,某Q的全家桶了",
"username": "来自广东中山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9T11:45:12"
},
{
"postip": "59.33.26.174",
"message": "还有各种各样的APP,某个公司甚至某个部门都弄个APP,一个APP装完都得得弄个几百M。在很短的时间内需要碰到几十几百个APP。以后通通可以不要了吧。",
"username": "来自广东中山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9T11:47:38"
},
{
"postip": "114.245.14.151",
"message": "这个,确实是个问题。。",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6-29T12:50:09"
},
{
"postip": "183.145.170.210",
"message": "明明可以网页上都搞定的,还要搞个app?",
"username": "youyoulemon [Chrome 51.0|Windows 10]",
"date": "2016-06-29T13:20:38"
},
{
"postip": "210.140.81.161",
"message": "网页app性能堪忧",
"username": "来自日本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03T14:15:18"
}
] |
[
{
"raid": 7518,
"displayorder": 0
}
] |
还记得那时候吗,某人发给你了一个链接,要求你通过安装一个应用才能查看。是否要安装这个应用就为了看一下链接,这种进退两难的选择一定让你感到很沮丧。而且,安装应用这个事也会消耗你不少宝贵的时间。
| 2016-06-28T17:07:00 | 2016-06-28T17:07:00 | 7,514 |
/article-7514-1.html
|
谷歌安卓的一项新创新将可以让你无需安装即可在你的设备上使用应用程序。现在已经初具雏形。
还记得那时候吗,某人发给你了一个链接,要求你通过安装一个应用才能查看。
是否要安装这个应用就为了看一下链接,这种进退两难的选择一定让你感到很沮丧。而且,安装应用这个事也会消耗你不少宝贵的时间。
上述场景可能大多数人都经历过,或者说大多数现代科技用户都经历过。尽管如此,我们都接受,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事实真的如此吗?
针对这个问题谷歌的安卓部门给出了一个全新的、开箱即用的答案:
### Android Instant Apps (AIA)
Android Instant Apps 声称可以从一开始就帮你摆脱这样的两难境地,让你简单地点击链接(见打开链接的示例)然后直接开始使用这个应用。
另一个真实生活场景的例子,如果你想停车但是没有停车码表的相应应用,有了 Instant Apps 在这种情况下就方便多了。
根据谷歌提供的信息,你可以简单地将你的手机和码表触碰,停车应用就会直接显示在你的屏幕上,并且准备就绪可以使用。
#### 它是怎么工作的?
Instant Apps 和你已经熟悉的应用基本相同,只有一个不同——这些应用为了满足你完成某项任务的需要,只提供给你已经经过**裁剪和模块化**的应用必要部分。
例如,展开打开链接的场景作为例子,为了查看一个链接,你不需要拥有一个可以写、发送,做咖啡或其它特性的全功能应用。你所需要的全部就是查看功能——而这就是你所会获取到的部分。
这样应用就可以快速打开,让你可以完成你的目标任务。

*AIA 示例*
听起来很棒,不是吗?但是其中还有很多技术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比如,从安全的观点来说:从理论上来说,如果任何应用都能在你的设备上运行,甚至你都不用安装它——你要怎么保证设备远离恶意软件攻击?
因此,为了消除这类威胁,谷歌还在这个项目上努力,目前只有少数合作伙伴,未来将逐步扩展。
谷歌最终计划在明年发布 AIA(Android Instant Apps)。
相关:[介绍 Android Instant Apps](http://android-developers.blogspot.co.il/2016/05/android-instant-apps-evolving-apps.html?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blogspot/hsDu+%28Android+Developers+Blog%29)
---
via: <http://www.iwillfolo.com/androids-next-revolution-use-apps-even-without-installing-them/>
作者:[iwillfolo](http://www.iwillfolo.com) 译者:[alim0x](https://github.com/alim0x) 校对:[Caroline](https://github.com/carolinewuyan)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谷歌会用基于信任的认证措施取代密码吗?
|
iWillFolo
|
http://www.iwillfolo.com/will-google-replace-passwords-with-a-new-trust-based-authentication-method/
|
基于信任分(Trust Score),一个需要登录认证的应用可以验证你确实可以授权登录,从而不会提示需要密码。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8/205244vqtzvgqjfg1f3hey.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8/205244vqtzvgqjfg1f3hey.jpg
| true | false | true |
alim0x
| false |
[
"认证",
"Abacus"
] |
观点
|
{
"viewnum": 3601,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基于信任分(Trust Score),一个需要登录认证的应用可以验证你确实可以授权登录,从而不会提示需要密码。
| 2016-06-29T08:48:00 | 2016-06-29T08:48:00 | 7,516 |
/article-7516-1.html
|

一个谷歌新开发的认证措施会评估你的登录有多可靠,并且基于一个“<ruby> 信任分 <rp> ( </rp> <rt> Trust Score </rt> <rp> ) </rp></ruby>”认证你的登录。
这个谷歌项目的名字是 Abacus,它的目标是让你摆脱讨厌的密码记忆和输入。
在最近的 Google I/O 开发者大会上,谷歌引入了自这个雄心勃勃的项目而来的新特性,称作“**Trust API**”。
“如果一切进展顺利”,这个 API(<ruby>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rp> ( </rp> <rt>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rt> <rp> ) </rp></ruby>)会在年底前供安卓开发者使用。API 会利用安卓设备上不同的传感器来识别用户,并创建一个他们称之为“<ruby> 信任分 <rp> ( </rp> <rt> Trust Score </rt> <rp> ) </rp></ruby>”的结果。
基于这个信任分,一个需要登录认证的应用可以验证你确实可以授权登录,从而不会提示需要密码。

*Abacus 到 Trust API*
### 需要思考的地方
尽管这个想法,明智的功能,听起来很棒——减轻了密码认证的负担。
但从另一面来说,这是不是谷歌又一次逼迫我们(有意或无意)为了方便使用而放弃我们的隐私?
是否值得?这取决于你的决定...
---
via: <http://www.iwillfolo.com/will-google-replace-passwords-with-a-new-trust-based-authentication-method/>
作者:[iWillFolo](http://www.iwillfolo.com/) 译者:[alim0x](https://github.com/alim0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vlock – 一个锁定 Linux 用户虚拟控制台或终端的好方法
|
Aaron Kili
|
http://www.tecmint.com/vlock-lock-user-virtual-console-terminal-linux/
|
vlock 是一个用于锁定一个或多个用户虚拟控制台用户会话的工具。在多用户系统中 vlock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让用户可以在锁住自己会话的同时不影响其他用户通过其他虚拟控制台操作同一个系统。必要时,还可以锁定所有的控制台,同时禁止在虚拟控制台间切换。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8/210359itkkt6hoeeheetih.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8/210359itkkt6hoeeheetih.png
| true | false | true |
martin2011qi
| false |
[
"vlock",
"控制台"
] |
技术
|
{
"viewnum": 6654,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vlock 是一个用于锁定一个或多个用户虚拟控制台用户会话的工具。在多用户系统中 vlock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让用户可以在锁住自己会话的同时不影响其他用户通过其他虚拟控制台操作同一个系统。必要时,还可以锁定所有的控制台,同时禁止在虚拟控制台间切换。
| 2016-06-30T09:02:00 | 2016-06-30T09:02:00 | 7,517 |
/article-7517-1.html
|
虚拟控制台是 Linux 上非常重要的功能,它们给系统用户提供了 shell 提示符,以保证用户在登录和远程登录一个未安装图形界面的系统时仍能使用。
一个用户可以同时操作多个虚拟控制台会话,只需在虚拟控制台间来回切换即可。

*用 vlock 锁定 Linux 用户控制台或终端*
这篇使用指导旨在教会大家如何使用 vlock 来锁定用户虚拟控制台和终端。
### vlock 是什么?
vlock 是一个用于锁定一个或多个用户虚拟控制台用户会话的工具。在多用户系统中 vlock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让用户可以在锁住自己会话的同时不影响其他用户通过其他虚拟控制台操作同一个系统。必要时,还可以锁定所有的控制台,同时禁止在虚拟控制台间切换。
vlock 的主要功能面向控制台会话方面,同时也支持非控制台会话的锁定,但该功能的测试还不完全。
### 在 Linux 上安装 vlock
根据你的 Linux 系统选择 vlock 安装指令:
```
# yum install vlock [On RHEL / CentOS / Fedora]
$ sudo apt-get install vlock [On Ubuntu / Debian / Mint]
```
### 在 Linux 上使用 vlock
vlock 操作选项的常规语法:
```
# vlock option
# vlock option plugin
# vlock option -t <timeout> plugin
```
#### vlock 常用选项及用法:
1、 锁定用户的当前虚拟控制台或终端会话,如下:
```
# vlock --current
```

*锁定 Linux 用户终端会话*
选项 -c 或 --current,用于锁定当前的会话,该参数为运行 vlock 时的默认行为。
2、 锁定所有你的虚拟控制台会话,并禁用虚拟控制台间切换,命令如下:
```
# vlock --all
```

*锁定所有 Linux 终端会话*
选项 -a 或 --all,用于锁定所有用户的控制台会话,并禁用虚拟控制台间切换。
其他的选项只有在编译 vlock 时编入了相关插件支持和引用后,才能发挥作用:
3、 选项 -n 或 --new,调用时后,会在锁定用户的控制台会话前切换到一个新的虚拟控制台。
```
# vlock --new
```
4、 选项 -s 或 --disable-sysrq,在禁用虚拟控制台的同时禁用 SysRq 功能,只有在与 -a 或 --all 同时使用时才起作用。
```
# vlock -sa
```
5、 选项 -t 或 --timeout <time\_in\_seconds>,用以设定屏幕保护插件的 timeout 值。
```
# vlock --timeout 5
```
你可以使用 `-h` 或 `--help` 和 `-v` 或 `--version` 分别查看帮助消息和版本信息。
我们的介绍就到这了,提示一点,你可以将 vlock 的 `~/.vlockrc` 文件包含到系统启动中,并参考入门手册[添加环境变量](http://www.tecmint.com/set-path-variable-linux-permanently/),特别是 Debian 系的用户。
想要找到更多或是补充一些这里没有提及的信息,可以直接在写在下方评论区。
---
via: <http://www.tecmint.com/vlock-lock-user-virtual-console-terminal-linux/>
作者:[Aaron Kili](http://www.tecmint.com/author/aaronkili/) 译者:[martin2011qi](https://github.com/martin2011q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ORB:新一代 Linux 应用
|
Munif Tanjim
|
http://itsfoss.com/orb-linux-apps/
|
Orbital Apps 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软件包类型 ORB,它具有便携软件、交互式安装向导支持,以及离线使用的能力。
便携软件很方便。主要是因为它们能够无需任何管理员权限直接运行,也能够带着所有的设置和数据随 U 盘存储。而交互式的安装向导也能让我们轻松地安装应用。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9/123743ln5h556dtnhqptta.jpe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9/123743ln5h556dtnhqptta.jpeg
| true | false | true |
alim0x
| false |
[
"ORB",
"Orbital"
] |
技术
|
{
"viewnum": 6416,
"commentnum": 4,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1.20.112.126",
"message": "最重要的问题:它本身是自由开放系统吗??!!",
"username": "来自陕西西安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29T13:00:57"
},
{
"postip": "119.96.211.199",
"message": "不错,这样的话就方便很多了",
"username": "lovetoheart [QQ Browser 9.4|Windows 10]",
"date": "2016-07-01T00:09:40"
},
{
"postip": "112.20.80.198",
"message": "linux 太混乱了,需要一个类似于iOS的沙盘app机制一统江山,目前现有的deb、rpm、Snappy 都不能一家独大。用户选择很是头疼。",
"username": "来自江苏南京的 Chrome 39.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03T11:14:32"
},
{
"postip": "202.156.17.98",
"message": "跟苹果的软件包很像",
"username": "来自新加坡的 Mobile Safari|iOS 9.3 用户",
"date": "2016-07-10T08:36:04"
}
] |
[
{
"raid": 7464,
"displayorder": 0
},
{
"raid": 7484,
"displayorder": 0
},
{
"raid": 7469,
"displayorder": 1
},
{
"raid": 7505,
"displayorder": 3
},
{
"raid": 7514,
"displayorder": 4
}
] |
Orbital Apps 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软件包类型 ORB,它具有便携软件、交互式安装向导支持,以及离线使用的能力。
便携软件很方便。主要是因为它们能够无需任何管理员权限直接运行,也能够带着所有的设置和数据随 U 盘存储。而交互式的安装向导也能让我们轻松地安装应用。
| 2016-06-29T10:25:00 | 2016-06-29T10:25:00 | 7,518 |
/article-7518-1.html
|

我们之前讨论过[在 Ubuntu 上离线安装应用](http://itsfoss.com/cube-lets-install-linux-applications-offline/)。我们现在要再次讨论它。
[Orbital Apps](https://www.orbital-apps.com/) 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软件包类型 **ORB**,它具有便携软件、交互式安装向导支持,以及离线使用的能力。
便携软件很方便。主要是因为它们能够无需任何管理员权限直接运行,也能够带着所有的设置和数据随 U 盘存储。而交互式的安装向导也能让我们轻松地安装应用。
### <ruby> 开放式可运行的打包 <rp> ( </rp> <rt> OPEN RUNNABLE BUNDLE </rt> <rp> ) </rp></ruby> (ORB)
ORB 是一个自由开源的包格式,它和其它包格式在很多方面有所不同。ORB 的一些特性:
* **压缩**:所有的包都经过 squashfs 压缩,体积最多可减少 60%。
* **便携模式**:如果一个便携 ORB 应用是在可移动设备上运行的,它会把所有设置和数据存储在那之上。
* **安全**:所有的 ORB 包使用 PGP/RSA 签名,通过 TLS 1.2 分发。
* **离线**:所有的依赖都打包进软件包,所以不再需要下载依赖。
* **开放式软件包**:ORB 软件包可以作为 ISO 镜像挂载。
### 种类
ORB 应用现在有两种类别:
* 便携软件
* SuperDEB
### 1. 便携 ORB 软件
便携 ORB 软件可以立即运行而不需要任何的事先安装。这意味着它不需要管理员权限,也没有依赖!你可以直接从 Orbital Apps 网站下载下来就能使用。
并且由于它支持便携模式,你可以将它拷贝到 U 盘携带。它所有的设置和数据会和它一起存储在 U 盘。只需将 U 盘连接到任何运行 Ubuntu 16.04 的机器上就行了。
#### 可用便携软件
目前有超过 35 个软件以便携包的形式提供,包括一些十分流行的软件,比如:[Deluge](https://www.orbital-apps.com/download/portable_apps_linux/deluge),[Firefox](https://www.orbital-apps.com/download/portable_apps_linux/firefox),[GIMP](https://www.orbital-apps.com/download/portable_apps_linux/gimp),[Libreoffice](https://www.orbital-apps.com/download/portable_apps_linux/libreoffice),[uGet](https://www.orbital-apps.com/download/portable_apps_linux/uget) 以及 [VLC](https://www.orbital-apps.com/download/portable_apps_linux/vlc)。
完整的可用包列表可以查阅 [便携 ORB 软件列表](https://www.orbital-apps.com/download/portable_apps_linux/)。
#### 使用便携软件
按照以下步骤使用便携 ORB 软件:
* 从 Orbital Apps 网站下载想要的软件包。
* 将其移动到想要的位置(本地磁盘/U 盘)。
* 打开存储 ORB 包的目录。

* 打开 ORB 包的属性。

* 在权限标签页添加运行权限。
* 双击打开它。
等待几秒,让它准备好运行。大功告成。
### 2. SuperDEB
另一种类型的 ORB 软件是 SuperDEB。SuperDEB 很简单,交互式安装向导能够让软件安装过程顺利得多。如果你不喜欢从终端或软件中心安装软件,superDEB 就是你的菜。
最有趣的部分是你安装时不需要一个互联网连接,因为所有的依赖都由安装向导打包了。
#### 可用的 SuperDEB
超过 60 款软件以 SuperDEB 的形式提供。其中一些流行的有:[Chromium](https://www.orbital-apps.com/download/superdeb_installers/ubuntu_16.04_64bits/chromium/),[Deluge](https://www.orbital-apps.com/download/portable_apps_linux/deluge),[Firefox](https://www.orbital-apps.com/download/portable_apps_linux/firefox),[GIMP](https://www.orbital-apps.com/download/portable_apps_linux/gimp),[Libreoffice](https://www.orbital-apps.com/download/portable_apps_linux/libreoffice),[uGet](https://www.orbital-apps.com/download/portable_apps_linux/uget) 以及 [VLC](https://www.orbital-apps.com/download/portable_apps_linux/vlc)。
完整的可用 SuperDEB 列表,参阅 [SuperDEB 列表](https://www.orbital-apps.com/superdebs/ubuntu_16.04_64bits/)。
#### 使用 SuperDEB 安装向导
* 从 Orbital Apps 网站下载需要的 SuperDEB。
* 像前面一样给它添加**运行权限**(属性 > 权限)。
* 双击 SuperDEB 安装向导并按下列说明操作:




* 完成安装之后,你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 ORB 软件兼容性
从 Orbital Apps 可知,它们完全适配 Ubuntu 16.04 [64 位]。
至于其它发行版兼容性则不受保证。但我们可以说,它在所有 Ubuntu 16.04 衍生版(UbuntuMATE,UbuntuGNOME,Lubuntu,Xubuntu 等)以及基于 Ubuntu 16.04 的发行版(比如即将到来的 Linux Mint 18)上都适用。我们现在还不清楚 Orbital Apps 是否有计划拓展它的支持到其它版本 Ubuntu 或 Linux 发行版上。
如果你在你的系统上经常使用便携 ORB 软件,你可以考虑安装 ORB 启动器。它不是必需的,但是推荐安装它以获取更佳的体验。最简短的 ORB 启动器安装流程是打开终端输入以下命令:
```
wget -O - https://www.orbital-apps.com/orb.sh | bash
```
你可以在[官方文档](https://www.orbital-apps.com/documentation)找到更加详细的介绍。
### 如果我需要的软件不在列表里?
如果你需要一个当前并没有可用 ORB 包的软件,你可以[联系](https://www.orbital-apps.com/contact) Orbital Apps。好消息是,Orbital Apps 正在致力于推出一个创建 ORB 包的工具。所以,不久后我们有希望可以自己制作 ORB 包!
多说一句,这个文章是关于离线安装软件的。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你可以看看[如何离线更新或升级 Ubuntu](http://itsfoss.com/upgrade-or-update-ubuntu-offline-without-internet/)。
所以,你怎么看 Orbital Apps 的便携软件和 SuperDEB 安装向导?你会试试吗?
---
via: <http://itsfoss.com/orb-linux-apps/>
作者:[Munif Tanjim](http://itsfoss.com/author/munif/) 译者:[alim0x](https://github.com/alim0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65% 的企业正致力于开源项目
|
Haidee LeClair
|
https://opensource.com/business/16/5/2016-future-open-source-survey
|
今年 Black Duck 和 North Bridge 发布了第十届年度开源软件前景调查,来调查开源软件的发展趋势。今年这份调查的亮点在于,当前主流社会对开源软件的接受程度以及过去的十年中人们对开源软件态度的变化。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9/081623demaoz8qsktzncq5.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9/081623demaoz8qsktzncq5.png
| true | false | true |
Cathon
| false |
[
"开源"
] |
观点
|
{
"viewnum": 3529,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今年 Black Duck 和 North Bridge 发布了第十届年度开源软件前景调查,来调查开源软件的发展趋势。今年这份调查的亮点在于,当前主流社会对开源软件的接受程度以及过去的十年中人们对开源软件态度的变化。
| 2016-06-29T08:16:20 | 2016-06-29T08:16:20 | 7,519 |
/article-7519-1.html
|

今年 Black Duck 和 North Bridge 发布了第十届年度开源软件前景调查,来调查开源软件的发展趋势。今年这份调查的亮点在于,当前主流社会对开源软件的接受程度以及过去的十年中人们对开源软件态度的变化。
[2016 年的开源软件前景调查](http://www.slideshare.net/blackducksoftware/2016-future-of-open-source-survey-results),分析了来自约3400位专家的反馈。今年的调查中,开发者发表了他们的看法,大约 70% 的参与者是开发者。数据显示,安全专家的参与人数呈指数级增长,增长超过 450% 。他们的参与表明,开源社区开始逐渐关注开源软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当新的技术出现时确保它们的安全性。
Black Duck 的[年度开源新秀奖](https://info.blackducksoftware.com/OpenSourceRookies2015.html) 涉及到一些新出现的技术,如容器方面的 Docker 和 Kontena。容器技术这一年有了巨大的发展 ———— 76%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企业有一些使用容器技术的规划。而 59% 的受访者正准备使用容器技术完成大量的部署,从开发与测试,到内部与外部的生产环境部署。开发者社区已经把容器技术作为一种简单快速开发的方法。
调查显示,几乎每个组织都有开发者致力于开源软件,这一点毫不惊讶。当像微软和苹果这样的大公司将它们的一些解决方案开源时,开发者就获得了更多的机会来参与开源项目。我非常希望这样的趋势会延续下去,让更多的软件开发者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工作之余都可以致力于开源项目。
### 2016 年调查结果中的一些要点
#### 商业价值
* 开源软件是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元素,超过 65% 的受访者使用开源软件来加速软件开发的进度。
* 超过 55% 的受访者在生产环境中使用开源软件。
#### 创新的原动力
* 受访者表示,开源软件的使用让软件开发更加快速灵活,从而推进了创新;同时加速了软件推向市场的时间,也极大地减少了与上司沟通的时间。
* 开源软件的优质解决方案,富有竞争力的特性,技术能力,以及可定制化的能力,也促进了更多的创新。
#### 开源商业模式与投资的激增
* 更多不同商业模式的出现给开源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价值。这些价值并不依赖于云服务和技术支持。
* 开源的私募融资在过去的五年内,已增长了将近四倍。
#### 安全和管理
一流的开源安全与管理实践的发展,也没有跟上人们使用开源不断增长的步伐。尽管备受关注的开源项目近年来爆炸式地增长,调查结果却指出:
* 50% 的企业在选择和批准开源代码这方面没有出台正式的政策。
* 47% 的企业没有正式的流程来跟踪开源代码,这就限制了它们对开源代码的了解,以及控制开源代码的能力。
* 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没有用于识别、跟踪和修复重大开源安全漏洞的流程。
#### 不断增长的开源参与者
调查结果显示,一个活跃的企业开源社区,激励创新,提供价值,共享情谊:
* 67% 的受访者表示,它们积极鼓励开发者参与开源项目。
* 65% 的企业正致力于开源项目。
* 约三分之一的企业有专门为开源项目设置的全职岗位。
* 59% 的受访者参与开源项目以获得竞争优势。
Black Duck 和 North Bridge 从今年的调查中了解到了很多,如安全,政策,商业模式等。我们很兴奋能够分享这些新发现。感谢我们的合作者,以及所有参与我们调查的受访者。这是一个伟大的十年,我很高兴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开源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
想要了解更多内容,可以查看完整的[调查结果](http://www.slideshare.net/blackducksoftware/2016-future-of-open-source-survey-results%C2%A0)。
---
via: <https://opensource.com/business/16/5/2016-future-open-source-survey>
作者:[Haidee LeClair](https://opensource.com/users/blackduck2016) 译者:[Cathon](https://github.com/Catho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
||
Linux Mint 18 Cinnamon 版和 MATE 版已经可以下载了
|
Marius Nestor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linux-mint-18-cinnamon-and-mate-editions-are-now-available-for-download-505756.shtml
|
Linux Mint 18 Cinnamon 分支以最新的 Cinnamon 3.0 桌面环境构建;Linux Mint 18 MATE 分支则以 MATE 1.14 桌面环境构建。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9/084813fjh227h2h9k2m1g2.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9/084813fjh227h2h9k2m1g2.jpg
| tru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Linux Mint"
] |
新闻
|
{
"viewnum": 6890,
"commentnum": 7,
"favtimes": 0,
"sharetimes": 2,
"likes": 0
}
|
[
{
"postip": "115.197.187.108",
"message": "正等着把我的deepin给换linux mint呢,等18好久了",
"username": "fxbszj [Firefox 47.0|Windows 7]",
"date": "2016-06-29T09:59:05"
},
{
"postip": "115.197.187.108",
"message": "国内已经可以下载了",
"username": "fxbszj [Firefox 47.0|Windows 7]",
"date": "2016-06-29T10:03:56"
},
{
"postip": "125.86.92.243",
"message": "mate基本是见过最好的笔记本专用desktop system。呵呵",
"username": "keikozj [Internet Explorer 9.0|Windows 7]",
"date": "2016-06-29T12:02:31"
},
{
"postip": "223.81.192.160",
"message": "个人认为 Linux Mint 不适合有强迫症,以及喜欢经常更新的用户。",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45.0|GNU/Linux]",
"date": "2016-06-29T23:11:27"
},
{
"postip": "115.197.187.108",
"message": "那就入洗发水吧",
"username": "fxbszj [Firefox 47.0|Windows 7]",
"date": "2016-06-30T10:01:15"
},
{
"postip": "119.96.211.199",
"message": "是除了elementary 之外最好用的系统",
"username": "lovetoheart [QQ Browser 9.4|Windows 10]",
"date": "2016-07-01T00:21:04"
},
{
"postip": "128.199.202.145",
"message": "已经安装了。性能还不错。",
"username": "来自新加坡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02T20:39:29"
}
] |
[] |
Linux Mint 18 Cinnamon 分支以最新的 Cinnamon 3.0 桌面环境构建;Linux Mint 18 MATE 分支则以 MATE 1.14 桌面环境构建。
| 2016-06-29T08:48:00 | 2016-06-29T08:48:00 | 7,520 |
/article-7520-1.html
|
在今天早些时候,[Linux Mint](https://www.linuxmint.com/) 项目负责人 Clement Lefebvre 将 ISO 镜像放到了网上,它首先出现在了[爱尔兰的镜像网站](Irish),看起来已经是最终的产品形态了。
截止到写这篇文章时,在 Linux Mint 网站上还没有发布官方通告,估计 Clement Lefebvre 正在等待所有的镜像同步之后才会发布吧,这可能需要一天之久。不过,[Cinnamon](https://www.linuxmint.com/rel_sarah_cinnamon_whatsnew.php) 和 [MATE](https://www.linuxmint.com/rel_sarah_mate_whatsnew.php) 的发布备注已经有了。

### 基于 Ubuntu 16.04 LTS ,使用 Arc GTK 主题
由于 Linux Mint 18 “Sarah” 的发布公告还是三周前发布的 Beta 公告,所以我们只知道 Cinnamon 和 MATE 版里面有什么新变化。它们两个基于 Ubuntu 16.04 LTS,使用的是 Linux 4.4 LTS 内核。
Linux Mint 18 Cinnamon 分支以最新的 Cinnamon 3.0 桌面环境构建,辅以极大改进了的更新管理器。在视觉和细节方面,以流行的 Arc GTK 主题和 Moka 图标集打造的 Mint-Y 主题为它带来了新的观感,不过它并没有默认启用。
此外,还有一些底层的改进,比如高分辨率支持、 X-Apps、为 Linux Mint 新设计的应用(Xed、 Xviewer、 Xreader、Xplayer 和 Pix)、MDM 2.0 登录管理器、对多数应用的 GTK3 支持,以及 Gufw 图形化防火墙配置工具。

而 Linux Mint 18 MATE 分支则以 MATE 1.14 桌面环境构建,也有类似于 Cinnamon 分支一样的改进。
Linux Mint 18 将支持安全更新到 2021 年。
|
||
开源新闻速递:Canonical 将逐步放弃对 32 位计算机的支持
|
老王
|
更多:Sabayon 16.07 发布;
Ubuntu 16.10 发布 Alpha 1 版本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9/144708gwoeikklrivkelwo.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9/144708gwoeikklrivkelwo.jpg
| tru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Ubuntu",
"Sabayon"
] |
新闻
|
{
"viewnum": 3654,
"commentnum": 4,
"favtimes": 0,
"sharetimes": 3,
"likes": 0
}
|
[
{
"postip": "113.88.50.245",
"message": "看来到收藏32位版的系统与软件了,不然.....老司机都不能开车了",
"username": "POCMON [QQ Browser 9.4|Windows 10]",
"date": "2016-06-29T19:53:33"
},
{
"postip": "122.237.106.184",
"message": "害怕.jpg",
"username": "youyoulemon [Chrome 51.0|Windows 10]",
"date": "2016-06-30T11:32:17"
},
{
"postip": "112.3.244.168",
"message": "我的理解与小编不同,应该是 ubuntu 所有者 Canonical 决定放弃对 i386 架构的支持,而非32bit or 64 bit 的处理器的支持。32位处理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username": "来自江苏南京的 Chrome 47.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09T13:37:06"
},
{
"postip": "125.120.197.62",
"message": "早该这么做了!",
"username": "hazdzz [Firefox 45.0|Mac 10.9]",
"date": "2016-07-09T22:17:44"
}
] |
[] |
更多:Sabayon 16.07 发布;
Ubuntu 16.10 发布 Alpha 1 版本
| 2016-06-29T14:46:57 | 2016-06-29T14:46:57 | 7,522 |
/article-7522-1.html
|
### 今日关注

Canonical 决定在 18.10 版本逐步放弃对 32 位计算机的支持,并在 18.10 中完全放弃。这并不是第一次有这样的消息传闻,但每次都没有了下文,不过这次看起来有了具体的计划。Ubuntu 开发者 Dimitri John Ledkov [发布消息](https://lists.ubuntu.com/archives/ubuntu-devel/2016-June/039420.html),称将从即将发布的 Ubuntu 16.10 开始到 Ubuntu 18.04 LTS ,Canonincal 将逐步停止支持 32 位计算机。Canonical 会继续将老式的 32 位程序移植到 64 位计算机上,并提供 32 位的 d-i / netboot 安装器、内核和的云镜像,但是不会提供 32 位的桌面版和服务器版了。而到了 18.10 ,就会完全放弃 32 位计算机的支持。之所以放弃 32 位计算机的支持,是因节省资源的考虑,可以不再付出大量资源测试和构建 32 位应用和镜像。
此外,Debian 开发团队也计划在 Debian GNU/Linux 9 “Stretch” 中[放弃对 32 位计算机的支持](/article-7322-1.html)。
### 图片摘要

*Sabayon 16.07 [发布](http://www.sabayon.org/release/latest-monthly-release-sabayon-1511),从之前的 4.5 内核换到了最新的 4.6.3 内核。并首次发布了 LXQt 桌面版,看起来像 LXDE,但是是以 Qt 技术构建的,需要注意的是还处于 Alpha 品质阶段。*

*Ubuntu 16.10 发布 Alpha 1 版本,不过目前只有 Ubuntu MATE 、Ubuntu 麒麟和 Lubuntu 发布了该版本,其它分支决定不发布 Alpha 版本,将来直接进入 Beta 阶段。按照时间计划, Ubuntu 16.10 将使用 Linux 4.8 内核。*

*Debian 开发团队为 Debian 8 推送了一则[安全公告](https://lists.debian.org/debian-security-announce/2016/msg00185.html),升级 Linux 内核版本到 3.16.7-ckt25-2+deb8u2,修复了 21 个重要的内核安全问题*。
|
||||
马克·沙特尔沃思 —— Ubuntu 背后的那个男人
|
M.el Khamlichi
|
http://www.unixmen.com/mark-shuttleworth-man-behind-ubuntu-operating-system/
|
马克·理查德·沙特尔沃思(Mark Richard Shuttleworth)是 Ubuntu 的创始人,也被称作 Debian 背后的人(之一),更被称为 Ubuntu 背后的那个男人。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9/163215bc8nb6n1cg8cz641.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29/163215bc8nb6n1cg8cz641.jpg
| true | false | true |
Moelf
| true |
[
"Canonical",
"Ubuntu",
"Mark Shuttleworth"
] |
观点
|
{
"viewnum": 9791,
"commentnum": 11,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58.63.47.115",
"message": "Wonderful life;",
"username": "vio [Chrome 51.0|Windows 10]",
"date": "2016-06-29T16:58:20"
},
{
"postip": "106.120.116.150",
"message": "腾讯貌似也是被南非的公司投资的",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51.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6-29T17:08:26"
},
{
"postip": "183.162.199.68",
"message": "看看文章",
"username": "hello_linux [Firefox 49.0|Windows 7]",
"date": "2016-06-29T17:37:55"
},
{
"postip": "36.43.226.27",
"message": "一个有趣的人",
"username": "来自陕西宝鸡的 Firefox 48.0|Android 4.1 用户",
"date": "2016-06-29T17:50:53"
},
{
"postip": "218.63.95.14",
"message": "听说那几个南非公司是被国内的某些银行之类的控股的。也就说腾讯是国企",
"username": "来自云南昆明的 Firefox 48.0|Windows 8.1 用户",
"date": "2016-06-29T19:19:49"
},
{
"postip": "223.81.192.160",
"message": "然而我对 Ubuntu 始终不感冒。",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45.0|GNU/Linux]",
"date": "2016-06-29T23:09:49"
},
{
"postip": "61.148.203.230",
"message": "ubuntu 用了几年了,感觉还好。现在几乎不用windows了。",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Firefox 47.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6-30T17:43:21"
},
{
"postip": "182.36.161.28",
"message": "我也是,一直习惯用CentOS",
"username": "来自山东东营的 Chrome 45.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01T11:54:53"
},
{
"postip": "58.208.86.220",
"message": "个人桌面端使用的是Linux Mint,不过它也是基于Ubuntu。",
"username": "bage88 [Firefox 47.0|Ubuntu]",
"date": "2016-07-03T20:53:20"
},
{
"postip": "183.57.19.242",
"message": "不喜欢涨工资!!希望Ubuntu的员工入职时待遇已经很高了~",
"username": "来自广东的 Chrome 51.0|Mac 10.11 用户",
"date": "2016-07-06T09:38:45"
},
{
"postip": "113.56.166.189",
"message": "一个传奇的人物",
"username": "来自湖北宜昌的 Firefox 47.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7-06T19:54:30"
}
] |
[] |
马克·理查德·沙特尔沃思(Mark Richard Shuttleworth)是 Ubuntu 的创始人,也被称作 Debian 背后的人(之一),更被称为 Ubuntu 背后的那个男人。
| 2016-06-29T16:32:00 | 2016-06-29T16:32:00 | 7,523 |
/article-7523-1.html
|

<ruby> 马克·理查德·沙特尔沃思 <rp> ( </rp> <rt> Mark Richard Shuttleworth </rt> <rp> ) </rp></ruby> 是 Ubuntu 的创始人,也被称作 [Debian 背后的人](https://wiki.debian.org/PeopleBehindDebian)([之一](https://raphaelhertzog.com/2011/11/17/people-behind-debian-mark-shuttleworth-ubuntus-founder/))。他于 1973 年出生在南非的<ruby> 韦尔科姆 <rp> ( </rp> <rt> Welkom </rt> <rp> ) </rp></ruby>。他不仅是个企业家,还是个太空游客——他是第一个前往太空旅行的非洲独立国家的公民。
马克曾在 1996 年成立了一家名为 **Thawte** 的互联网商务安全公司,那时他还在<ruby> 开普敦大学 <rp> ( </rp> <rt> University of Cape Town </rt> <rp> ) </rp></ruby>的学习金融和信息技术。
2000 年,马克创立了 HBD(<ruby> Here be Dragons <rp> ( </rp> <rt> 此处有龙/危险 </rt> <rp> ) </rp></ruby>的缩写,所以其吉祥物是一只龙),这是一家投资公司,同时他还创立了<ruby> 沙特尔沃思基金会 <rp> ( </rp> <rt> Shuttleworth Foundation </rt> <rp> ) </rp></ruby>,致力于以奖金和投资等形式给社会中有创新性的领袖提供资助。
>
> “移动设备对于个人电脑行业的未来而言至关重要。比如就在这个月,相对于平板电脑的发展而言,传统 PC 行业很明显正在萎缩。所以如果我们想要涉足个人电脑产业,我们必须首先涉足移动行业。移动产业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在这里没有盗版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市场。所以如果你为你的操作系统赢得了一台设备的市场份额,这台设备会一直使用你的操作系统。在传统 PC 行业,我们时不时得和“免费”的 Windows 产生竞争,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挑战。所以我们现在的重心是围绕 Ubuntu 和移动设备——手机和平板——以图与普通用户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
>
>
> — 马克·沙特尔沃思
>
>
>
2002 年,他在俄罗斯的<ruby> 星城 <rp> ( </rp> <rt> Star City </rt> <rp> ) </rp></ruby>接受了为期一年的训练,随后作为联盟号 TM-34 任务组的一员飞往了国际空间站。再后来,在面向有志于航空航天或者其相关学科的南非学生群体发起了推广科学、编程及数学的运动后,马克 创立了 **Canonical Ltd**。此后直至2013年,他一直在领导 Ubuntu 操作系统的开发。
现今,沙特尔沃思拥有英国与南非双重国籍并和 18 只可爱的鸭子住在英国的 Isle of Man 小岛上的一处花园,一同的还有他可爱的女友 Claire,两条黑色母狗以及时不时经过的羊群。
>
> “电脑不仅仅是一台电子设备了。它现在是你思维的延续,以及通向他人的大门。”
>
>
> — 马克·沙特尔沃思
>
>
>
### 马克·沙特尔沃思的早年生活
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马克出生在南非的<ruby> 奥兰治自由邦 <rp> ( </rp> <rt> Orange Free State </rt> <rp> ) </rp></ruby>的<ruby> 韦尔科姆 <rp> ( </rp> <rt> Welkom </rt> <rp> ) </rp></ruby>。他是一名外科医生和护士学校教师的孩子。他在西部省预科学校就读并在 1986 年成为了学生会主席,一个学期后就读于 Rondebosch 男子高中,再之后入学 Bishops Diocesan 学院并在 1991 年再次成为那里的学生会主席。
马克在<ruby> 开普敦大学 <rp> ( </rp> <rt> University of Cape Town </rt> <rp> ) </rp></ruby>拿到了金融和信息系统的商业科学双学士学位,他在学校就读时住在 Smuts Hall。作为学生,他也在那里帮助安装了学校的第一条宿舍互联网接入。
>
> “无数的企业和国家已经证明,引入开源政策能提高竞争力和效率。在不同层面上创造生产力对于公司和国家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
>
> — 马克·沙特尔沃思
>
>
>
### 马克·沙特尔沃思的职业生涯
马克在 1995 年创立了 Thawte,公司专注于数字证书和互联网安全,然后在 1999 年把公司卖给了 VeriSign,赚取了大约 5.75 亿美元。
2000 年,马克创立了 HBD 风险资本公司,成为了商业投资人和项目孵化器。2004 年,他创立了 Canonical Ltd. 以支持和鼓励自由软件开发项目的商业化,特别是 Ubuntu 操作系统的项目。直到 2009 年,马克才从 Canonical CEO 的位置上退下。
>
> “在 [DDC](https://en.wikipedia.org/wiki/DCC_Alliance) (LCTT 译注:一个 Debian GNU/Linux 开发者联盟) 的早期,我更倾向于让拥护者们放手去做,看看能发展出什么。”
>
>
> — 马克·沙特尔沃思
>
>
>
### Linux、自由开源软件与马克·沙特尔沃思
在 90 年代后期,马克曾作为一名开发者参与 Debian 操作系统项目。
2001 年,马克创立了沙特尔沃思基金会,这是个扎根南非的、非赢利性的基金会,专注于赞助社会创新、免费/教育用途开源软件,曾赞助过<ruby> <a href="https://en.wikipedia.org/wiki/Freedom_Toaster"> 自由烤面包机 </a> <rp> ( </rp> <rt> Freedom Toaster </rt> <rp> ) </rp></ruby>(LCTT 译注:自由烤面包机是一个可以为用户带来的 CD/DVD 上刻录自由软件的公共信息亭)。
2004 年,马克通过出资开发基于 Debian 的 Ubuntu 操作系统返回了自由软件界,这一切也经由他的 Canonical 公司完成。
2005 年,马克出资建立了 Ubuntu 基金会并投入了一千万美元作为启动资金。在 Ubuntu 项目内,人们经常用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称呼他——“**SABDFL :<ruby> 自封的生命之仁慈独裁者 <rp> ( </rp> <rt> Self-Appointed Benevolent Dictator for Life </rt> <rp> ) </rp></ruby>**”。为了能够找到足够多的高手开发这个巨大的项目,马克花费了 6 个月的时间从 Debian 邮件列表里寻找,这一切都是在他乘坐在南极洲的一艘破冰船——<ruby> 赫列布尼科夫船长号 <rp> ( </rp> <rt> Kapitan Khlebnikov </rt> <rp> ) </rp></ruby>——上完成的。同年,马克买下了 Impi Linux 65% 的股份。
>
> “我呼吁电信公司的掌权者们尽快开发出跨洲际的高效信息传输服务。”
>
>
> — 马克·沙特尔沃思
>
>
>
2006 年,KDE 宣布沙特尔沃思成为 KDE 的<ruby> 第一赞助人 <rp> ( </rp> <rt> first patron </rt> <rp> ) </rp></ruby>——彼时 KDE 最高级别的赞助。这一赞助协议在 2012 年终止,取而代之的是对 Kubuntu 的资金支持,这是一个使用 KDE 作为默认桌面环境的 Ubuntu 变种。

2009 年,Shuttleworth 宣布他会从 Canonical 的 CEO 上退位,以更好地关注合作关系、产品设计和客户。从 2004 年起担任公司 COO 的<ruby> 珍妮·希比尔 <rp> ( </rp> <rt> Jane Silber </rt> <rp> ) </rp></ruby>晋升为 CEO。
2010 年,马克由于其贡献而被<ruby> 开放大学 <rp> ( </rp> <rt> Open University </rt> <rp> ) </rp></ruby>授予了荣誉学位。
2012 年,马克和<ruby> 肯尼斯·罗格夫 <rp> ( </rp> <rt> Kenneth Rogoff </rt> <rp> ) </rp></ruby>一同在牛津大学与<ruby> 彼得·蒂尔 <rp> ( </rp> <rt> Peter Thiel </rt> <rp> ) </rp></ruby>和<ruby> 加里·卡斯帕罗夫 <rp> ( </rp> <rt> Garry Kasparov </rt> <rp> ) </rp></ruby>就<ruby> 创新悖论 <rp> ( </rp> <rt> The Innovation Enigma </rt> <rp> ) </rp></ruby>展开辩论。
2013 年,马克和 Ubuntu 一同被授予<ruby> 澳大利亚反个人隐私大哥奖 <rp> ( </rp> <rt> Austrian anti-privacy Big Brother Award </rt> <rp> ) </rp></ruby>,理由是默认情况下, Ubuntu 会把 Unity 桌面的搜索框的搜索结果发往 Canonical 服务器(LCTT 译注:因此侵犯了个人隐私)。而一年前,马克曾经申明过这一过程进行了匿名化处理。
>
> “所有主流 PC 厂家现在都提供 Ubuntu 预安装选项,所以我们和业界的合作已经相当紧密了。但那些 PC 厂家对于给买家推广新东西这件事都很紧张。如果我们可以让 PC 买家习惯 Ubuntu 的平板/手机操作系统的体验,那他们也应该更愿意买预装 Ubuntu 的 PC。没有哪个操作系统是通过抄袭模仿获得成功的,Android 很棒,但如果我们想成功的话我们必须给市场带去更新更好的东西(LCTT 译注:而不是改进或者模仿 Android)。如果我们中没有人追寻未来的话,我们将陷入停滞不前的危险。但如果你尝试去追寻未来了,那你必须接受不是所有人对未来的预见都和你一样这一事实。”
>
>
> — 马克·沙特尔沃思
>
>
>
### 马克·沙特尔沃思的太空之旅
马克在 2002 年作为世界第二名自费太空游客而闻名世界,同时他也是南非第一个旅行太空的人。这趟旅行中,马克作为俄罗斯联盟号 TM-34 任务的一名乘员加入,并为此支付了约两千万美元。2 天后,联盟号宇宙飞船抵达了国际空间站,在那里马克呆了 8 天并参与了艾滋病和基因组研究的相关实验。同年晚些时候,马克随联盟号 TM-33 任务返回了地球。为了参与这趟旅行,马克花了一年时间准备与训练,其中有 7 个月居住在俄罗斯的星城。

在太空中,马克与<ruby> 纳尔逊·曼德拉 <rp> ( </rp> <rt> Nelson Mandela </rt> <rp> ) </rp></ruby>和另一个 14 岁的南非女孩<ruby> 米歇尔·福斯特 <rp> ( </rp> <rt> Michelle Foster </rt> <rp> ) </rp></ruby> (她问马克要不要娶她)通过无线电进行了交谈。马克礼貌地回避了这个结婚问题,但在巧妙地改换话题之前他说他感到很荣幸。身患绝症的女孩福斯特通过<ruby> 梦想基金会 <rp> ( </rp> <rt> Dream foundation </rt> <rp> ) </rp></ruby>的赞助获得了与马克和纳尔逊·曼德拉交谈的机会。
归来后,马克在世界各地做了旅行,并和各地的学生就太空之旅发表了感言。
>
> “粗略的统计数据表明 Ubuntu 的实际用户依然在增长。而我们的合作方——戴尔、惠普、联想和其他硬件生产商,以及游戏厂商 EA、Valve 都在加入我们——这让我觉得我们在关键的领域继续领先。”
>
>
> — 马克·沙特尔沃思
>
>
>
### 马克·沙特尔沃思的交通工具
马克有他自己的私人客机<ruby> 庞巴迪全球特快 <rp> ( </rp> <rt> Bombardier Global Express </rt> <rp> ) </rp></ruby>,虽然它经常被称为 Canonical 1 号,但事实上此飞机是通过 HBD 风险投资公司注册拥有的。涂画在飞机侧面的龙图案是 HBD 风投公司的吉祥物 ,名叫 Norman。

### 与南非储备银行的法律冲突
在从南非转移 25 亿南非兰特去往 Isle of Man 的过程中,南非储备银行征收了 2.5 亿南非兰特的税金。马克上诉了,经过冗长的法庭唇枪舌战,南非储备银行被勒令返还 2.5 亿征税,以及其利息。马克宣布他会把这 2.5 亿存入信托基金,以用于帮助那些上诉到宪法法院的案子。
>
> “离境征税倒也不和宪法冲突。但离境征税的主要目的不是提高税收,而是通过监管资金流出来保护本国经济。”
>
>
> — Dikgang Moseneke 法官
>
>
>
2015 年,南非宪法法院修正了低级法院的判决结果,并宣布了上述对于离岸征税的理解。
### 马克·沙特尔沃思喜欢的东西
Cesária Évora、mp3、春天、<ruby> 切尔西 <rp> ( </rp> <rt> Chelsea </rt> <rp> ) </rp></ruby>、<ruby> “恍然大悟” <rp> ( </rp> <rt> finally seeing something obvious for first time </rt> <rp> ) </rp></ruby>、回家、<ruby> 辛纳屈 <rp> ( </rp> <rt> Sinatra </rt> <rp> ) </rp></ruby>、白日梦、暮后小酌、挑逗、<ruby> 苔丝 <rp> ( </rp> <rt> d’Urberville </rt> <rp> ) </rp></ruby>、弦理论、Linux、粒子物理、Python、转世、米格-29、雪、旅行、Mozilla、酸橙果酱、<ruby> 激情代价 <rp> ( </rp> <rt> body shots </rt> <rp> ) </rp></ruby>、非洲丛林、豹、拉贾斯坦邦、俄罗斯桑拿、单板滑雪、失重、Iain m 银行、宽度、<ruby> 阿拉斯泰尔·雷诺兹 <rp> ( </rp> <rt> Alastair Reynolds </rt> <rp> ) </rp></ruby>、化装舞会服装、裸泳、灵机一动、肾上腺素激情消退、<ruby> 莫名 <rp> ( </rp> <rt> the inexplicable </rt> <rp> ) </rp></ruby>、活动顶篷式汽车、Clifton、国家公路、国际空间站、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维基百科、Slashdot、<ruby> 风筝冲浪 <rp> ( </rp> <rt> kitesurfing </rt> <rp> ) </rp></ruby>和 Manx lanes。
### 马克·沙特尔沃思不喜欢的东西
行政、涨工资、法律术语和公众演讲。
---
via: <http://www.unixmen.com/mark-shuttleworth-man-behind-ubuntu-operating-system/>
作者:[M.el Khamlichi](http://www.unixmen.com/author/pirat9/) 译者:[Moelf](https://github.com/Moelf) 校对:[PurlingNayuki](https://github.com/PurlingNayuki), [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用 Docker 创建 serverless 应用
|
Ben Firshman
|
https://blog.docker.com/2016/06/building-serverless-apps-with-docker/
|
serverless 是指将你的应用程序按功能来部署,这些功能在被用到时才会启动。你不用费心去管理服务器和程序规模,因为它们会在需要的时候在一个集群中启动并运行。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30/063721s2lgs7mh7n11wz7k.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30/063721s2lgs7mh7n11wz7k.jpg
| true | false | true |
bazz2
| false |
[
"serverless",
"Docker"
] |
技术
|
{
"viewnum": 7231,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serverless 是指将你的应用程序按功能来部署,这些功能在被用到时才会启动。你不用费心去管理服务器和程序规模,因为它们会在需要的时候在一个集群中启动并运行。
| 2016-06-30T07:33:00 | 2016-06-30T07:33:00 | 7,525 |
/article-7525-1.html
|
当今世界会时不时地出现一波波科技浪潮,将以前的技术拍死在海滩上。针对 serverless 应用的概念我们已经谈了很多,它是指将你的应用程序按功能来部署,这些功能在被用到时才会启动。你不用费心去管理服务器和程序规模,因为它们会在需要的时候在一个集群中启动并运行。

但是 serverless 并不意味着没有 Docker 什么事儿,事实上 Docker 就是 serverless 的。你可以使用 Docker 来容器化这些功能,然后在 Swarm 中按需求来运行它们。serverless 是一项构建分布式应用的技术,而 Docker 是它们完美的构建平台。
### 从 servers 到 serverless
那如何才能写一个 serverless 应用呢?来看一下我们的例子,[5个服务组成的投票系统](https://github.com/docker/example-voting-app):

投票系统由下面5个服务组成:
* 两个 web 前端
* 一个后台处理投票的进程
* 一个计票的消息队列
* 一个数据库
后台处理投票的进程很容易转换成 serverless 构架,我们可以使用以下代码来实现:
```
import dockerrun
client = dockerrun.from_env()
client.run("bfirsh/serverless-record-vote-task", [voter_id, vote], detach=True)
```
这个投票处理进程和消息队列可以用运行在 Swarm 上的 Docker 容器来代替,并实现按需自动部署。
我们也可以用容器替换 web 前端,使用一个轻量级 HTTP 服务器来触发容器响应一个 HTTP 请求。Docker 容器代替长期运行的 HTTP 服务器来挑起响应请求的重担,这些容器可以自动扩容来支撑更大访问量。
新的架构就像这样:

红色框内是持续运行的服务,绿色框内是按需启动的容器。这个架构里需要你来管理的长期运行服务更少,并且可以自动扩容(最大容量由你的 Swarm 决定)。
### 我们可以做点什么?
你可以在你的应用中使用3种技术:
1. 在 Docker 容器中按需运行代码。
2. 使用 Swarm 来部署集群。
3. 通过使用 Docker API 套接字在容器中运行容器。
结合这3种技术,你可以有很多方法搭建你的应用架构。用这种方法来部署后台环境真是非常有效,而在另一些场景,也可以这么玩,比如说:
* 由于存在延时,使用容器实现面向用户的 HTTP 请求可能不是很合适,但你可以写一个负载均衡器,使用 Swarm 来对自己的 web 前端进行自动扩容。
* 实现一个 MongoDB 容器,可以自检 Swarm 并且启动正确的分片和副本(LCTT 译注:分片技术为大规模并行检索提供支持,副本技术则是为数据提供冗余)。
### 下一步怎么做
我们提供了这些前卫的工具和概念来构建应用,并没有深入发掘它们的功能。我们的架构里还是存在长期运行的服务,将来我们需要使用 Swarm 来把所有服务都用按需扩容的方式实现。
希望本文能在你搭建架构时给你一些启发,但我们还是需要你的帮助。我们提供了所有的基本工具,但它们还不是很完善,我们需要更多更好的工具、库、应用案例、文档以及其他资料。
[我们在这里发布了工具、库和文档](https://github.com/bfirsh/serverless-docker)。如果想了解更多,请贡献给我们一些你知道的资源,以便我们能够完善这篇文章。
玩得愉快。
### 更多关于 Docker 的资料
* New to Docker? Try our 10 min [online tutorial](https://docs.docker.com/engine/understanding-docker/)
* Share images, automate builds, and more with [a free Docker Hub account](https://hub.docker.com/)
* Read the Docker [1.12 Release Notes](https://docs.docker.com/release-notes/)
* Subscribe to [Docker Weekly](https://www.docker.com/subscribe_newsletter/)
* Sign up for upcoming [Docker Online Meetups](http://www.meetup.com/Docker-Online-Meetup/)
* Attend upcoming [Docker Meetups](https://www.docker.com/community/meetup-groups)
* Watch [DockerCon EU 2015 videos](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kA60AVN3hh87OoVra6MHf2L4UR9xwJkv)
* Start [contributing to Docker](https://docs.docker.com/contributing/contributing/)
---
via: <https://blog.docker.com/2016/06/building-serverless-apps-with-docker/>
作者:[Ben Firshman](https://blog.docker.com/author/bfirshman/) 译者:[bazz2](https://github.com/bazz2)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与 Linux 一同驾车奔向未来
|
Don Watkins
|
https://opensource.com/business/16/5/interview-alison-chaiken-steven-crumb
|
人们已经对汽车改装了许多年,所以对于许多人来说,在汽车上修修改改是自热而然的做法。对于汽车来说,软件是一个新的领域,希望能为对汽车和开源软件有兴趣的人打开这扇门。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30/120952lxv5crrovxc6uu5j.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6/30/120952lxv5crrovxc6uu5j.png
| true | false | true |
erlinux
| false |
[
"车载",
"AGL",
"GENIVI",
"IVI"
] |
观点
|
{
"viewnum": 5945,
"commentnum": 2,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1.20.112.126",
"message": "gnome如何更好的适应触控屏幕,如何更好的提供一个上推屏幕到黄金分割点的屏幕键盘更值得期待!!!",
"username": "来自陕西西安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6-30T13:14:18"
},
{
"postip": "123.120.84.114",
"message": "这楼歪得漂亮~",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6-30T18:33:21"
}
] |
[] |
人们已经对汽车改装了许多年,所以对于许多人来说,在汽车上修修改改是自热而然的做法。对于汽车来说,软件是一个新的领域,希望能为对汽车和开源软件有兴趣的人打开这扇门。
| 2016-06-30T12:09:49 | 2016-06-30T12:09:49 | 7,526 |
/article-7526-1.html
|

当我驾车的时候并没有这么想过,但是我肯定喜欢一个配有这样系统的车子,它可以让我按下几个按钮就能与我的妻子、母亲以及孩子们语音通话。这样的系统也可以让我选择是否从云端、卫星广播、以及更传统的 AM/FM 收音机收听音乐流媒体。我也会得到最新的天气情况,以及它可以引导我的车载 GPS 找到抵达下一个目的地的最快路线。<ruby> <a href="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_car_entertainment"> 车载娱乐系统 </a> <rp> ( </rp> <rt> In-vehicle infotainment </rt> <rp> ) </rp></ruby>,业界常称作 IVI,它已经普及出现在最新的汽车上了。
前段时间,我乘坐飞机跨越了数百英里,然后租了一辆汽车。令人愉快的是,我发现我租赁的汽车上配置了类似我自己车上同样的 IVI 技术。毫不犹豫地,我就通过蓝牙连接把我的联系人上传到了系统当中,然后打电话回家给我的家人,让他们知道我已经安全抵达了,然后我的主机会让他们知道我正在去往他们家的路上。
在最近的[新闻综述](https://opensource.com/life/16/1/weekly-news-jan-9)中,Scott Nesbitt 引述了一篇文章,说福特汽车公司因其开源的<ruby> <a href="http://projects.genivi.org/smartdevicelink/home"> 智能设备连接 </a> <rp> ( </rp> <rt> Smart Device Link </rt> <rp> ) </rp></ruby>(SDL)从竞争对手汽车制造商中得到了足够多的回报,这个中间件框架可以用于支持移动电话。 SDL 是 [GENIVI 联盟](http://www.genivi.org/)的一个项目,这个联盟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致力于建设支持开源车载娱乐系统的中间件。据 GENIVI 的执行董事 [Steven Crumb](https://www.linkedin.com/in/stevecrumb) 称,他们的[成员](http://www.genivi.org/genivi-members)有很多,包括戴姆勒集团、现代、沃尔沃、日产、本田等等 170 个企业。
为了在同行业间保持竞争力,汽车生产企业需要一个中间设备系统,以支持现代消费者所使用的各种人机界面技术。无论您使用的是 Android、iOS 还是其他设备,汽车 OEM 厂商都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支持这些。此外,这些的 IVI 系统必须有足够适应能力以支持日益变化的移动技术。OEM 厂商希望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并可以在他们的 IVI 之上增加服务,以满足他们客户的各种需求。
### 步入 Linux 和开源软件
除了 GENIVI 在努力之外,[Linux 基金会](http://www.linuxfoundation.org/)也赞助支持了<ruby> <a href="https://www.automotivelinux.org/"> 车载 Linux </a> <rp> ( </rp> <rt> Automotive Grade Linux </rt> <rp> ) </rp></ruby>(AGL)工作组,这是一个致力于为汽车应用寻求开源解决方案的软件基金会。虽然 AGL 初期将侧重于 IVI 系统,但是未来他们希望发展到不同的方向,包括<ruby> <a href="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lematics"> 远程信息处理 </a> <rp> ( </rp> <rt> telematics </rt> <rp> ) </rp></ruby>、抬头显示器(HUD)及其他控制系统等等。 现在 AGL 已经有超过 50 名成员,包括捷豹、丰田、日产,并在其[最近发布的一篇公告](https://www.automotivelinux.org/news/announcement/2016/01/ford-mazda-mitsubishi-motors-and-subaru-join-linux-foundation-and)中宣称福特、马自达、三菱、和斯巴鲁也加入了。
为了了解更多信息,我们采访了这一新兴领域的两位领导人。具体来说,我们想知道 Linux 和开源软件是如何被使用的,并且它们是如何事实上改变了汽车行业的面貌。首先,我们将与 [Alison Chaiken](https://www.linkedin.com/in/alison-chaiken-3ba456b3) 谈谈,她是一位任职于 Peloton Technology 的软件工程师,也是一位在车载 Linux 、网络安全和信息透明化方面的专家。她曾任职于 [Alison Chaiken](https://www.linkedin.com/in/alison-chaiken-3ba456b3) 公司、诺基亚和斯坦福直线性加速器。然后我们和 [Steven Crumb](https://www.linkedin.com/in/stevecrumb) 进行了交谈,他是 GENIVI 执行董事,他之前从事于高性能计算环境(超级计算机和早期的云计算)的开源工作。他说,虽然他再不是一个程序员了,但是他乐于帮助企业解决在使用开源软件时的实际业务问题。
### 采访 Alison Chaiken (by [Deb Nicholson](https://opensource.com/users/eximious))
#### 你是如何开始对汽车软件领域感兴趣的?
我曾在诺基亚从事于手机上的 [MeeGo](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eGo) 产品,2009 年该项目被取消了。我想,我下一步怎么办?其时,我的一位同事正在从事于 [MeeGo-IVI](http://webinos.org/deliverable-d026-target-platform-requirements-and-ipr/automotive/),这是一个早期的车载 Linux 发行版。 “Linux 在汽车方面将有很大发展,” 我想,所以我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 你能告诉我们你在这些日子里工作在哪些方面吗?
我目前正在启动一个高级巡航控制系统的项目,它用在大型卡车上,使用实时 Linux 以提升安全性和燃油经济性。我喜欢在这方面的工作,因为没有人会反对提升货运的能力。
#### 近几年有几则汽车被黑的消息。开源代码方案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吗?
我恰好针对这一话题准备了一次讲演,我会在南加州 Linux 2016 博览会上就 Linux 能否解决汽车上的安全问题做个讲演 ([讲演稿在此](http://she-devel.com/Chaiken_automotive_cybersecurity.pdf))。值得注意的是,GENIVI 和车载 Linux 项目已经公开了他们的代码,这两个项目可以通过 Git 提交补丁。(如果你有补丁的话),请给上游发送您的补丁!许多眼睛都盯着,bug 将无从遁形。
#### 执法机构和保险公司可以找到很多汽车上的数据的用途。他们获取这些信息很容易吗?
好问题。IEEE-1609 <ruby> 专用短程通信标准 <rp> ( </rp> <rt> 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Standard </rt> <rp> ) </rp></ruby>就是为了让汽车的 WiFi 消息可以安全、匿名地传递。不过,如果你从你的车上发推,那可能就有人能够跟踪到你。
#### 开发人员和公民个人可以做些什么,以在汽车技术进步的同时确保公民自由得到保护?
<ruby> 电子前沿基金会 <rp> ( </rp> <rt> 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 </rt> <rp> ) </rp></ruby>(EFF)在关注汽车问题方面做了出色的工作,包括对哪些数据可以存储在汽车 “黑盒子”里通过官方渠道发表了看法,以及 DMCA 规定 1201 如何应用于汽车上。
#### 在未来几年,你觉得在汽车方面会发生哪些令人激动的发展?
可以拯救生命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和防撞系统将取得长足发展。当它们大量进入汽车里面时,我相信这会使得(因车祸而导致的)死亡人数下降。如果这都不令人激动,我不知道还有什么会更令人激动。此外,像自动化停车辅助功能,将会使汽车更容易驾驶,减少汽车磕碰事故。
#### 我们需要做什么?人们怎样才能参与?
车载 Linux 开发是以开源的方式开发,它运行在每个人都能买得起的廉价硬件上(如树莓派 2 和中等价位的 Renesas Porter 主板)。 GENIVI 汽车 Linux 中间件联盟通过 Git 开源了很多软件。此外,还有很酷的 [OSVehicle 开源硬件](https://www.osvehicle.com/)汽车平台。
只需要不太多的预算,人们就可以参与到 Linux 软件和开放硬件中。如果您感兴趣,请加入我们在 Freenode 上的IRC #automotive 吧。
### 采访 Steven Crumb (by Don Watkins)
#### GENIVI 在 IVI 方面做了哪些巨大贡献?
GENIVI 率先通过使用自由开源软件填补了汽车行业的巨大空白,这包括 Linux、非安全关键性汽车软件(如车载娱乐系统(IVI))等。作为消费者,他们很期望在车辆上有和智能手机一样的功能,对这种支持 IVI 功能的软件的需求量成倍地增长。不过不断提升的软件数量也增加了建设 IVI 系统的成本,从而延缓了其上市时间。
GENIVI 使用开源软件和社区开发的模式为汽车制造商及其软件提供商节省了大量资金,从而显著地缩短了产品面市时间。我为 GENIVI 而感到激动,我们有幸引导了一场革命,在缓慢进步的汽车行业中,从高度结构化和专有的解决方案转换为以社区为基础的开发方式。我们还没有完全达成目标,但是我们很荣幸在这个可以带来实实在在好处的转型中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 你们的主要成员怎样推动了 GENIVI 的发展方向?
GENIVI 有很多成员和非成员致力于我们的工作。在许多开源项目中,任何公司都可以通过通过技术输出而发挥影响,包括简单地贡献代码、补丁、花点时间测试。前面说过,宝马、奔驰、现代汽车、捷豹路虎、标致雪铁龙、雷诺/日产和沃尔沃都是 GENIVI 积极的参与者和贡献者,其他的许多 OEM 厂商也在他们的汽车中采用了 IVI 解决方案,广泛地使用了 GENIVI 的软件。
#### 这些贡献的代码使用了什么许可证?
GENIVI 采用了一些许可证,包括从(L)GPLv2 到 MPLv2 和 Apache2.0。我们的一些工具使用的是 Eclipse 许可证。我们有一个[公开许可策略](http://projects.genivi.org/how),详细地说明了我们的许可证偏好。
#### 个人或团体如何参与其中?社区的参与对于这个项目迈向成功有多重要?
GENIVI 的开发完全是开放的([projects.genivi.org](http://projects.genivi.org/)),因此,欢迎任何有兴趣在汽车中使用开源软件的人参加。也就是说,公司可以通过成员的方式[加入该联盟](http://genivi.org/join),联盟以开放的方式资助其不断进行开发。GENIVI 的成员可以享受各种各样的便利,在过去六年中,已经有多达 140 家公司参与到这个全球性的社区当中。
社区对于 GENIVI 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一个活跃的贡献者社区,我们不可能在这些年开发和维护了这么多有价值的软件。我们努力让参与到 GENIVI 更加简单,现在只要加入一个[邮件列表](http://lists.genivi.org/mailman/listinfo/genivi-projects)就可以接触到各种软件项目中的人们。我们使用了许多开源项目采用的标准做法,并提供了高品质的工具和基础设施,以帮助开发人员宾至如归而富有成效。
无论你是否熟悉汽车软件,都欢迎你加入我们的社区。人们已经对汽车改装了许多年,所以对于许多人来说,在汽车上修修改改是自热而然的做法。对于汽车来说,软件是一个新的领域,GENIVI 希望能为对汽车和开源软件有兴趣的人打开这扇门。
---
via: <https://opensource.com/business/16/5/interview-alison-chaiken-steven-crumb>
作者:[Don Watkins](https://opensource.com/users/don-watkins) 译者:[erlinux](https://github.com/erlinu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开源新闻速递:Linux Mint 18 "Sarah" 正式发布
|
老王
|
Enlightenment 0.21.0 (E21)发布。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1/061942umtmtgw3tmunz8uu.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1/061942umtmtgw3tmunz8uu.jpg
| tru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Linux Mint",
"Enlightenment"
] |
新闻
|
{
"viewnum": 5979,
"commentnum": 3,
"favtimes": 0,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postip": "113.111.31.98",
"message": "本来要装的,到了分区的阶段,窗口太长底部在1366×768的屏幕显示不了,点击不了确定,分不了区",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06T10:52:25"
},
{
"postip": "111.201.9.37",
"message": "好可怜。。",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7-06T21:25:03"
},
{
"postip": "218.31.129.181",
"message": "手动修改分辨率,或者按住ALT拖动窗口即可",
"username": "来自新疆巴音郭楞的 Firefox 47.0|Ubuntu 用户",
"date": "2016-10-05T18:13:16"
}
] |
[] |
Enlightenment 0.21.0 (E21)发布。
| 2016-07-01T06:19:40 | 2016-07-01T06:19:40 | 7,529 |
/article-7529-1.html
|
### 今日关注

我们前两天已经[报道](/article-7520-1.html)过 Linux Mint 18 的 Cinnamon 版和 MATE 版已经出现在了镜像服务器,可以下载安装了。两天后,Linux Mint 项目组的 Clement Lefebvre 宣布了 Linux Mint 18 的正式发布。
Linux Mint 18 从一些流行的开源项目分支出了一套内置的应用,称之为“X-apps”,包括: Xed、Xviewer、Xreader、Xplayer 和 Pix 等,它们支持最新的 GTK3 技术和高清显示。这个版本还引入了一个新的主题 Mint-Y ,它是基于 Arc GTK 主题和 Moka 图标集衍生的。此外,登录管理器升级为 MDM (Mint Display Manager) 2.0。
但是 Linux Mint 18 的 KDE 版和 Xfce 版要到七月份才能发布。
此外,还有个不太好的消息,对于使用 17.3 的老用户而言,目前还不能直接升级。该项目组成员还在努力开发升级功能,预计也得到七月份才能完成。
最后,Linux Mint 18.1 的[开发路线图](https://github.com/linuxmint/Roadmap#linux-mint-181)也已经制定,其将会采用 Cinnamon 3.2 & MATE 1.16 桌面,并支持 Flatpak 和 Snap 两种软件包。
### 图文摘要

*Enlightenment 是一个开源自由的轻量级窗口管理器/桌面环境,风格优雅而美观。经过了三个的开发,Enlightenment 项目组正式[发布](https://www.enlightenment.org/news/e21_release)了 0.21.0(E21) 。在此版本中,极大地改善了对 Wayland 显示服务器的支持。*

*SUSE Linux Enterprise 12 SP2 发布公开 Beta 测试版本。*
|
||||
为什么 Ubuntu 家族会占据 Linux 发行版的主导地位?
|
Matt Hartley
|
http://www.datamation.com/open-source/why-ubuntu-based-distros-are-leaders.html
|
在本文中,我会探讨为何我认为 Ubuntu 会赢得 Linux 发行版之战的原因,以及它是怎样影响到了整个 Linux 桌面领域。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1/110216sauq639pqh8qc337.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1/110216sauq639pqh8qc337.jpg
| true | false | true |
vim-kakali
| false |
[
"Ubuntu"
] |
观点
|
{
"viewnum": 7841,
"commentnum": 16,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0.196.99.68",
"message": "说明专家的桌面也同样需要易用~",
"username": "POCMON [QQ Browser 9.4|Windows 10]",
"date": "2016-07-01T11:14:26"
},
{
"postip": "103.252.64.2",
"message": "很简单,其半商业化的推广",
"username": "来自103.252.64.2的 Vivaldi 1.2|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01T11:15:21"
},
{
"postip": "58.246.118.131",
"message": "redhat, suse 都主要关注服务器吧,桌面版不是重点。正好ubuntu 来补这个缺了。<br />\r\n易用性主要还是看桌面吧,我用fedora + mate 跟 mint 易用性差不多。",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Firefox 47.0|Fedora 用户",
"date": "2016-07-01T12:50:44"
},
{
"postip": "115.197.187.108",
"message": "不知道为什么,我fedora装了flash-plugin后firefox仍然无法播放视频。甚是蛋疼,昨晚倒腾了4个小时",
"username": "fxbszj [Firefox 47.0|Windows 7]",
"date": "2016-07-01T13:15:39"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文不对题,最多只是个人一些观点罢了,并未对题目进行充分阐述。当然这个是指原作者,我是不会说什么小编乱写,因为这是一篇译文。",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01T13:32:33"
},
{
"postip": "112.26.229.175",
"message": "安装ffmpeg,反正我在debian上是这么解决的。。。",
"username": "来自112.26.229.175的 Chrome 39.0|Android 5.1 用户",
"date": "2016-07-01T14:27:02"
},
{
"postip": "115.197.187.108",
"message": "回去我试试",
"username": "fxbszj [Firefox 47.0|Windows 7]",
"date": "2016-07-01T15:43:23"
},
{
"postip": "113.99.3.157",
"message": "openSuse is Better.",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Firefox 4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01T16:21:38"
},
{
"postip": "42.49.59.42",
"message": "unity上面的gnome应用真是纠结,特别是gnome3 csd风格的应用",
"username": "来自湖南娄底的 Chrome Mobile 51.0|Android 6.0 用户",
"date": "2016-07-01T22:52:51"
},
{
"postip": "171.113.219.133",
"message": "也就笑笑了",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01T23:35:37"
},
{
"postip": "219.223.243.240",
"message": "这些都是毫无意义的讨论。多从技术角度关注Linux的应用还有一些价值。",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深圳大学的 Chrome 5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02T09:19:19"
},
{
"postip": "183.237.51.114",
"message": "虽说挺喜欢Linux,挺喜欢Ubuntu的,但是以目前的发展,参考《机械公敌》的剧情,我还是比较看好BS模式的。",
"username": "桀尐 [Firefox 47.0|Windows 7]",
"date": "2016-07-02T17:28:34"
},
{
"postip": "27.38.158.39",
"message": "服务器用Redhat,桌面用Fedora,一条线的东东,用起来顺手。",
"username": "ttrrii [Firefox 47.0|Fedora]",
"date": "2016-07-02T23:41:29"
},
{
"postip": "180.79.222.155",
"message": "用Ubuntu最根本的原因是入门简单",
"username": "hsrzq [Chrome 51.0|Mac 10.11]",
"date": "2016-07-03T19:19:58"
},
{
"postip": "211.162.33.6",
"message":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username": "7th [Chrome 51.0|GNU/Linux]",
"date": "2016-07-04T22:03:54"
},
{
"postip": "116.6.43.200",
"message": "好像在deepin的bbs中見過你哦.",
"username": "来自广东中山的 Internet Explorer 8.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07T19:26:01"
}
] |
[] |
在本文中,我会探讨为何我认为 Ubuntu 会赢得 Linux 发行版之战的原因,以及它是怎样影响到了整个 Linux 桌面领域。
| 2016-07-01T11:02:00 | 2016-07-01T11:02:00 | 7,530 |
/article-7530-1.html
|
在过去的数年中,我体验了一些优秀的 Linux 发行版。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由强大的社区维护的发行版,而流行的发行版比强大的社区给我的印象更深。流行的 Linux 发行版往往能吸引新用户,这通常是由于其流行而使得使用该发行版会更加容易。并非绝对如此,但一般来说是这样的。

说到这里,首先映入我脑海的一个发行版是 [Ubuntu](http://www.ubuntu.com/),其基于健壮的 [Debian](https://www.debian.org/) 发行版构建。它不仅成为了一个非常受欢迎的 Linux 发行版,而且它也衍生出了不可计数的其他分支,比如 Linux Mint 就是一个例子。在本文中,我会探讨为何我认为 Ubuntu 会赢得 Linux 发行版之战的原因,以及它是怎样影响到了整个 Linux 桌面领域。
### Ubuntu 易于使用
在几年前我首次尝试使用 Ubuntu 前,我更喜欢使用 KDE 桌面。在那个时期,我接触的大多是这种 KDE 桌面环境。主要是由于 KDE 是大多数新手容易入手的 Linux 发行版中最受欢迎的。这些新手友好的发行版有 Knoppix、Simply Mepis、Xandros、Linspire 以及其它的一些发行版等等,这些发行版都推荐他们的用户去使用广受欢迎的 KDE。
现在 KDE 能满足我的需求,我也没有什么理由去折腾其他的桌面环境。有一天我的 Debian 安装失败了(由于我个人的操作不当),我决定尝试开发代号为 Dapper Drake 的 Ubuntu 版本(LCTT 译注:Ubuntu 6.06 - Dapper Drake,发布日期:2006 年 6 月 1 日),每个人都对它赞不绝口。那个时候,我对于它的印象仅限于屏幕截图,但是我想试试也挺有趣的。
Ubuntu Dapper Drake 给我的最大的印象是它让我很清楚地知道每个东西都在哪里。记住,我是来自于 KDE 世界的用户,在 KDE 上要想改变菜单的设置就有 15 种方法 !而 Ubuntu 上的 GNOME 实现是极具极简主义的。
时间来到 2016 年,最新的版本号是 16.04:我们有了好几种 Ubuntu 特色版本,也有一大堆基于 Ubuntu 的发行版。所有的 Ubuntu 特色版和衍生发行版所共同具有的核心都是为易用而设计。发行版想要增大用户基数时,这就是最重要的原因。
### Ubuntu LTS
过去,我几乎一直坚持使用 LTS(<ruby> 长期支持版 <rp> ( </rp> <rt> Long Term Support </rt> <rp> ) </rp></ruby>)发行版作为我的主要桌面系统。10月份的发行版很适合我测试硬盘驱动器,甚至把它用在一个老旧的手提电脑上。我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我没有兴趣在一个正式使用的电脑上折腾短期发行版。我是个很忙的家伙,我觉得这样会浪费我的时间。
我认为 Ubuntu 提供 LTS 发行版是 Ubuntu 能够变得流行的最大的原因。这样说吧———给普罗大众提供一个桌面 Linux 发行版,这个发行版能够得到长期的有效支持就是它的优势。事实上,不只 Ubuntu 是这样,其他的发行版在这一点上也做的很好。长期支持的策略以及对新手的友好环境,我认为这就为 Ubuntu 的普及带来了莫大的好处。
### Ubuntu Snap 软件包
以前,用户会夸赞可以在他们的系统上使用 PPA(<ruby> 个人软件包档案 <rp> ( </rp> <rt> personal package archive </rt> <rp> ) </rp></ruby>)来获得新软件。不好的地方是,这种技术也有缺点。当它用于各种软件时, PPA 经常会找不到,这种情况很常见。
现在有了 [Snap 软件包](http://www.datamation.com/open-source/ubuntu-snap-packages-the-good-the-bad-the-ugly.html) 。当然这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过去已经进行了类似的尝试。用户可以在一个长期支持版本上运行最新的软件,而不必去使用最新的 Ubuntu 发行版。虽然我认为目前还处于 Snap 软件包的发展早期,但是我很期待可以在一个稳定的发行版上运行的崭新的软件。
最明显的问题是,如果你要运行很多软件,那么 Snap 包实际会占用很多硬盘空间。不仅如此,大多数 Ubuntu 软件仍然需要由官方从 deb 包进行转换。第一个问题可以通过使用更大的硬盘空间得到解决,而后一个问题的解决则需要等待。
### Ubuntu 社区
首先,我承认大多数主要的 Linux 发行版都有强大的社区。然而,我坚信 Ubuntu 社区的成员是最多样化的,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例如,我们的论坛包括从苹果硬件支持到游戏等不同分类。这些专业的讨论话题还非常广泛。
除过论坛,Ubuntu 也提供了一个很正式的社区组织。这个组织包括一个理事会、技术委员会、[本地社区团队](http://loco.ubuntu.com/)和开发者成员委员会。还有很多,但是这些都是我知道的社区组织部分。
我们还有一个 [Ubuntu 问答](http://askubuntu.com/)版块。我认为,这种功能可以代替人们从论坛寻求帮助的方式,我发现在这个网站你得到有用信息的可能性更大。不仅如此,那些提供的解决方案中被选出的最精准的答案也会被写入到官方文档中。
### Ubuntu 的未来
我认为 Ubuntu 的 Unity 界面(LCTT 译注:Unity 是 Canonical 公司为 Ubuntu 操作系统的 GNOME 桌面环境开发的图形化界面)在提升桌面占有率上少有作为。我能理解其中的缘由,现在它主要做一些诸如可以使开发团队的工作更轻松的事情。但是最终,我还是认为 Unity 将为 Ubuntu MATE 和 Linux Mint 的普及铺平道路。
我最好奇的一点是 Ubuntu 的 IRC 和邮件列表的发展(LCTT 译注:可以在 Ubuntu LoCo Teams 的 IRC Chat 上提问关于地方团队和计划的事件的问题,也可以和一些不同团队的成员进行交流)。事实是,他们都不能像 Ubuntu 问答板块那样文档化。至于邮件列表,我一直认为这对于合作是一种很痛苦的过时方法,但这仅仅是我的个人看法——其他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也可能会认为它很好。
你怎么看?你认为 Ubuntu 将会占据主要的份额吗?也许你会认为 Arch 和 Linux Mint 或者其他的发行版会在普及度上打败 Ubuntu? 既然这样,那请大声说出你最喜爱的发行版。如果这个发行版是 Ubuntu 衍生版 ,说说你为什么更喜欢它而不是 Ubuntu 本身。如果不出意外,Ubuntu 会成为构建其他发行版的基础,我想很多人都是这样认为的。
---
via: <http://www.datamation.com/open-source/why-ubuntu-based-distros-are-leaders.html>
作者:[Matt Hartley](http://www.datamation.com/author/Matt-Hartley-3080.html) 译者:[vim-kakali](https://github.com/vim-kakal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 下五个顶级的开源命令行 Shell
|
Jason Baker
|
https://opensource.com/business/16/3/top-linux-shells
|
在我不假思索的使用了 bash shell 多年之后,决定尝试一下另外四个 shell 工具:ksh、tcsh、zsh 和 fish。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2/141357emln6h58x25m2hv7.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2/141357emln6h58x25m2hv7.jpg
| true | false | true |
mr-ping
| false |
[
"shell",
"bash",
"zsh",
"fish"
] |
分享
|
{
"viewnum": 10736,
"commentnum": 14,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3.88.51.111",
"message": "感觉ZSH和FISH挺热的~",
"username": "POCMON [QQ Browser 9.4|Windows 10]",
"date": "2016-07-02T17:47:28"
},
{
"postip": "101.4.137.100",
"message": "看了你这个,我换成了fish,但是它不能像bash一样终端透明(好吧!其实是我不会设置),现在好纠结,是要终端透明还是高大上的命令提示和补全。",
"username": "龙尘飘 [Chrome 53.0|GNU/Linux]",
"date": "2016-07-02T18:38:46"
},
{
"postip": "110.184.206.95",
"message": "这种挑事的文章还是稍登为好。",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02T19:36:16"
},
{
"postip": "110.184.206.95",
"message": "晕,回错地方了。",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02T19:36:50"
},
{
"postip": "123.120.84.114",
"message": "终端是否透明和 shell 有什么关系?",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7-02T23:19:46"
},
{
"postip": "101.4.137.98",
"message": "shell不是在终端里面运行的吗,我把那类统称为终端(勿喷)",
"username": "龙尘飘 [Chrome 53.0|GNU/Linux]",
"date": "2016-07-03T14:18:03"
},
{
"postip": "123.120.84.114",
"message": "终端(terminal)是指你的主控台、或者伪终端,如rxvt 、xterm、gnome-term 等。shell 只是终端里运行的一个程序而已。",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7-03T18:53:23"
},
{
"postip": "101.4.137.98",
"message": "原来如此,虽然还是有些糊涂,,,,,那你知道怎么让fish透明吗",
"username": "龙尘飘 [Chrome 53.0|GNU/Linux]",
"date": "2016-07-03T19:55:35"
},
{
"postip": "123.120.84.114",
"message": "设置你的终端——再说一遍,和你的 shell 是什么无关。",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7-03T23:19:50"
},
{
"postip": "101.4.137.99",
"message": "可是,gnome-terminal已经没有透明选项了,我之前bash透明是修改~/.bashrc实现的,同样的方法zsh也可以,但是fish不行",
"username": "龙尘飘 [Chrome 53.0|GNU/Linux]",
"date": "2016-07-04T08:31:08"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有没有透明选项,要看是哪个发行版的。",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04T08:53:34"
},
{
"postip": "101.4.137.99",
"message": "嗦嘎,archlinux哭晕在厕所",
"username": "龙尘飘 [Chrome 53.0|GNU/Linux]",
"date": "2016-07-04T15:21:26"
},
{
"postip": "133.130.113.226",
"message": "用 perl",
"username": "来自日本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06T02:08:08"
},
{
"postip": "106.46.47.13",
"message": "gnome-terminal-transparency",
"username": "来自河南的 Firefox 52.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7-03-08T17:15:24"
}
] |
[] |
在我不假思索的使用了 bash shell 多年之后,决定尝试一下另外四个 shell 工具:ksh、tcsh、zsh 和 fish。
| 2016-07-02T14:14:02 | 2016-07-02T14:14:02 | 7,533 |
/article-7533-1.html
|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 Linux 用户:敢于冒险的和态度谨慎的。
其中一类用户总是本能的去尝试任何能够戳中其痛点的新选择。他们尝试过不计其数的窗口管理器、系统发行版和几乎所有能找到的桌面插件。
另一类用户找到他们喜欢的东西后,会一直使用下去。他们往往喜欢所使用的系统发行版的默认配置。最先熟练掌握的文本编辑器会成为他们最钟爱的那一个。
作为一个使用桌面版和服务器版十五年之久的 Linux 用户,比起第一类来,我无疑属于第二类用户。我更倾向于使用现成的东西,如此一来,很多时候我就可以通过文档和示例方便地找到我所需要的使用案例。如果我决定选择使用非费标准的东西,这个切换过程一定会基于细致的研究,并且前提是来自好基友的大力推荐。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不喜欢尝试新事物并且查漏补失。所以最近一段时间,在我不假思索的使用了 bash shell 多年之后,决定尝试一下另外四个 shell 工具:ksh、tcsh、zsh 和 fish。这四个 shell 都可以通过我所用的 Fedora 系统的默认库轻松安装,并且他们可能已经内置在你所使用的系统发行版当中了。
这里对它们每个选择都稍作介绍,并且阐述下它适合做为你的下一个 Linux 命令行解释器的原因所在。
### bash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最为熟悉的一个。 [GNU Bash](https://www.gnu.org/software/bash/),又名 Bourne Again Shell,它是我这些年使用过的众多 Linux 发行版的默认选择。它最初发布于 1989 年,并且轻松成长为 Linux 世界中使用最广泛的 shell,甚至常见于其他一些类 Unix 系统当中。
Bash 是一个广受赞誉的 shell,当你通过互联网寻找各种事情解决方法所需的文档时,总能够无一例外的发现这些文档都默认你使用的是 bash shell。但 bash 也有一些缺点存在,如果你写过 Bash 脚本就会发现我们写的代码总是得比真正所需要的多那么几行。这并不是说有什么事情是它做不到的,而是说它读写起来并不总是那么直观,至少是不够优雅。
如上所述,基于其巨大的安装量,并且考虑到各类专业和非专业系统管理员已经适应了它的使用方式和独特之处,至少在将来一段时间内,bash 或许会一直存在。
### ksh
[KornShell](http://www.kornshell.org/),或许你对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但是你一定知道它的调用命令 ksh。这个替代性的 shell 于 80 年代起源于贝尔实验室,由 David Korn 所写。虽然最初是一个专有软件,但是后期版本是在 [Eclipse Public 许可](https://www.eclipse.org/legal/epl-v10.html)下发布的。
ksh 的拥趸们列出了他们觉得其优越的诸多理由,包括更好的循环语法,清晰的管道退出代码,处理重复命令和关联数组的更简单的方式。它能够模拟 vi 和 emacs 的许多行为,所以如果你是一个重度文本编辑器患者,它值得你一试。最后,我发现它虽然在高级脚本方面拥有不同的体验,但在基本输入方面与 bash 如出一辙。
### tcsh
[tcsh](http://www.tcsh.org/Welcome) 衍生于 csh(Berkely Unix C shell),并且可以追溯到早期的 Unix 和计算机时代开始。
tcsh 最大的卖点在于它的脚本语言,对于熟悉 C 语言编程的人来说,看起来会非常亲切。tcsh 的脚本编写有人喜欢,有人憎恶。但是它也有其他的技术特色,包括可以为 aliases 添加参数,各种可能迎合你偏好的默认行为,包括 tab 自动完成和将 tab 完成的工作记录下来以备后查。
tcsh 以 [BSD 许可](https://en.wikipedia.org/wiki/BSD_licenses)发布。
### zsh
[zsh](http://www.zsh.org/) 是另外一个与 bash 和 ksh 有着相似之处的 shell。诞生于 90 年代初,zsh 支持众多有用的新技术,包括拼写纠正、主题化、可命名的目录快捷键,在多个终端中共享同一个命令历史信息和各种相对于原来的 bash 的轻微调整。
虽然部分需要遵照 GPL 许可,但 zsh 的代码和二进制文件可以在一个类似 MIT 许可证的许可下进行分发; 你可以在 [actual license](https://sourceforge.net/p/zsh/code/ci/master/tree/LICENCE) 中查看细节。
### fish
之前我访问了 [fish](https://fishshell.com/) 的主页,当看到 “好了,这是一个为 90 后而生的命令行 shell” 这条略带调侃的介绍时(fish 完成于 2005 年),我就意识到我会爱上这个交互友好的 shell 的。
fish 的作者提供了若干切换过来的理由,这些理由有点小幽默并且能戳中笑点,不过还真是那么回事。这些特性包括自动建议(“注意, Netscape Navigator 4.0 来了”,LCTT 译注:NN4 是一个重要版本。),支持“惊人”的 256 色 VGA 调色,不过也有真正有用的特性,包括根据你机器上的 man 页面自动补全命令,清除脚本和基于 web 界面的配置方式。
fish 的许可主要基于 GPLv2,但有些部分是在其他许可下的。你可以查看资源库来了解[完整信息](https://github.com/fish-shell/fish-shell/blob/master/COPYING)。
如果你想要寻找关于每个选择确切不同之处的详尽纲要,[这个网站](http://hyperpolyglot.org/unix-shells)应该可以帮到你。
我的立场到底是怎样的呢?好吧,最终我应该还是会重新投入 bash 的怀抱,因为对于大多数时间都在使用命令行交互的人来说,切换过程对于编写高级的脚本能带来的好处微乎其微,并且我已经习惯于使用 bash 了。
但是我很庆幸做出了敞开大门并且尝试新选择的决定。我知道门外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东西。你尝试过哪些 shell,更中意哪一个?请在评论里告诉我们。
---
via: <https://opensource.com/business/16/3/top-linux-shells>
作者:[Jason Baker](https://opensource.com/users/jason-baker) 译者:[mr-ping](https://github.com/mr-pin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开源新闻速递:Chrome 占有近 50% 的桌面份额
|
老王
|
更多:Slackware Linux 刚刚发布了 14.2;
著名的微型 Linux 发行版 4MLinux 发布了 18.0。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2/231639jz802bek4l80z2h2.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2/231639jz802bek4l80z2h2.jpg
| tru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Slackware",
"4MLinux",
"Chrome"
] |
新闻
|
{
"viewnum": 4953,
"commentnum": 7,
"favtimes": 0,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postip": "125.104.243.170",
"message": "反正火狐为主,除非网银采用IE。",
"username": "来自浙江台州的 Firefox 47.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03T10:08:56"
},
{
"postip": "113.88.51.111",
"message": "感觉CHROME有点像当年的IE了~",
"username": "POCMON [QQ Browser 9.4|Windows 10]",
"date": "2016-07-03T11:20:37"
},
{
"postip": "14.18.25.121",
"message": "一直chrome, 火狐只有在调试兼容性的时候,才会打开一下。<br />\r\n<br />\r\n网银?这年代有支付宝,微信啥的,扫一扫就OK了, 网银该落幕了",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03T11:22:30"
},
{
"postip": "104.245.37.52",
"message": "Firefox不仅仅是一个工具。",
"username": "测试 [Firefox 49.0|GNU/Linux]",
"date": "2016-07-03T17:03:24"
},
{
"postip": "113.99.3.100",
"message": "Chrome and Firefox",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5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03T20:58:21"
},
{
"postip": "221.122.34.174",
"message": "现阶段在Google不能如华的前提下Firefox应该是跨平台最好的浏览器了,如果大陆可以直连Google服务器,那么无疑Chrome是更好的选择",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Internet Explorer 1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05T17:00:11"
},
{
"postip": "221.172.187.227",
"message": "不行啊,股票交易什么,要用到网银",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Sogou Explorer 2|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06T17:45:19"
}
] |
[
{
"raid": 9041,
"displayorder": 0
}
] |
更多:Slackware Linux 刚刚发布了 14.2;
著名的微型 Linux 发行版 4MLinux 发布了 18.0。
| 2016-07-03T07:49:00 | 2016-07-03T07:49:00 | 7,534 |
/article-7534-1.html
|
### 今日关注

据调查机构 Net Applications 的报告, Google Chrome 即将在桌面端取得 50% 的市场占有率。而自从微软决定在 Windows 10 中采用新的 Edge 浏览器(5%)起,IE 的份额就越来越低,现在只略高于 30%。Firefox 将近 8%。

*Google Chrom 48.65%,Internet Explorer 31.65%*
### 图文摘要

*作为现存的最古老的 Linux 发行版, 也是笔者用过的第一个 Linux 发行版,Slackware Linux 刚刚[发布](http://www.slackware.com/announce/14.2.php)了 14.2。作为坚守传统的代表,该发行版是目前少数的仍旧不使用 systemd 的主流 Linux 发行版之一。虽然如此,这并不代表 Slackware 很陈旧,这次发布的新版本中使用了 Linux 4.4 内核、支持 LLVM/Clang 的 GCC 5.3 编译器、 PHP 5.6.23、Python 2.7.11 等。*

*著名的 Linux 滚动发行版例行[发布](https://www.archlinux.org/download/)了新的 ISO 镜像:Arch Linux 2016.07.01。新用户可以用它安装,一滚到位。*

*著名的微型 Linux 发行版 4MLinux [发布](http://4mlinux-releases.blogspot.ro/2016/06/4mlinux-180-stable-released.html)了 18.0。*
|
||||
Ruby on Rails 5.0 发布
|
dhh
|
http://weblog.rubyonrails.org/2016/6/30/Rails-5-0-final/
|
这是由数百位贡献者,历经上千次的提交而达成的一个新的里程碑,Rails 5.0 无疑是迄今为止最好、最完善的 Rails 版本。 经过了这么久的发展,社区依然具有如此活力,感谢每一位帮助过我们的人们!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3/112717dbyqsjnxqnnalktb.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3/112717dbyqsjnxqnnalktb.png
| tru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Ruby",
"Ruby on Rails",
"ROR"
] |
新闻
|
{
"viewnum": 4993,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postip": "123.138.79.8",
"message": "昨天就更新到5.0啦,哈哈",
"username": "qiansen [Mobile Safari 9.0|iOS 9.3]",
"date": "2016-07-03T13:04:19"
}
] |
[] |
这是由数百位贡献者,历经上千次的提交而达成的一个新的里程碑,Rails 5.0 无疑是迄今为止最好、最完善的 Rails 版本。 经过了这么久的发展,社区依然具有如此活力,感谢每一位帮助过我们的人们!
| 2016-07-03T11:27:00 | 2016-07-03T11:27:00 | 7,535 |
/article-7535-1.html
|
经过了六个月的努力,发布了 4 个 beta 版本、2 个 RC 版本,Rails 5.0 终于正式发布了!
Rails 社区的[公告](http://weblog.rubyonrails.org/2016/6/30/Rails-5-0-final/)中说,“这是由数百位[贡献者](http://contributors.rubyonrails.org/releases/5-0-0/contributors),历经上千次提交而达成的一个新的里程碑,Rails 5.0 无疑是迄今为止最好、最完善的 Rails 版本。 经过了这么久的发展,社区依然具有如此活力,感谢每一位帮助过我们的人们!”

在本次发布的 Rails 5.0 中,有两大亮点:
### Action Cable
[Action Cable](https://github.com/rails/rails/tree/master/actioncable) 是一个重新打造的框架,用于在 Rails 中控制 WebSocket。它是一个完全整合的解决方案,包括了连接管理、用于服务器端处理的 channel 层以及客户端交互的 JavaScript 层。它增加了易用性,让设计类似聊天、提示、现场等实时功能更加容易。如果你想看看它的具体表现,你可以看看它在 [Basecamp 3](https://basecamp.com/) 强大的表现。
Action Cable 中最棒的地方是你可以在你的 WebSocket 里面访问你的整个 Active Record 和 PORO 域模型。如果你想为 WebSocket 响应复用服务器端模板的话,甚至还有一个全新打造的 [ActionController::Renderer](http://blog.bigbinary.com/2016/01/08/rendering-views-outside-of-controllers-in-rails-5.html) 系统可以使你在控制器之外渲染你的模板。
在开发模式时,Action Cable 可以运行在你的应用内部,你只需要将默认的开发服务器从 Webrick 切换到 [Puma](http://puma.io/) 即可。在产品环境中,你也可以让 Action Cable 运行自己的服务器。
### API 模式
Rails 不仅是你使用服务器端 HTML 模板渲染来构建全栈应用的最佳选择,而且也是开发客户端 JavaScript 或原生应用的好伴侣,只需要用 JSON 和后端通讯即可。新推出的 -api 模式可以让你使用 `rails new backend --api` 创建一个新的 Rails 应用,这样会采用 JSON 而不是 HTML 作为应用骨架和配置。
这个功能还需要更多的完善,不过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 其它亮点
* 不用再使用 rake 命令了,统一采用一个 rails 命令即可。比如现在用 `bin/rails db:migrate` 取代了 `bin/rake db:migrate`。
* [新的属性 API](https://github.com/rails/rails/blob/8c752c7ac739d5a86d4136ab1e9d0142c4041e58/activerecord/lib/active_record/attributes.rb)。
* 生成器创建的所有模型都以 ApplicationRecord 为默认父类。
* 等等……
具体你应该看看各个部分的变更日志,都有不少变化:
* [Action Mailer CHANGELOG](https://github.com/rails/rails/blob/v5.0.0/actionmailer/CHANGELOG.md)
* [Action Pack CHANGELOG](https://github.com/rails/rails/blob/v5.0.0/actionpack/CHANGELOG.md)
* [Action View CHANGELOG](https://github.com/rails/rails/blob/v5.0.0/actionview/CHANGELOG.md)
* [Active Model CHANGELOG](https://github.com/rails/rails/blob/v5.0.0/activemodel/CHANGELOG.md)
* [Active Record CHANGELOG](https://github.com/rails/rails/blob/v5.0.0/activerecord/CHANGELOG.md)
* [Active Support CHANGELOG](https://github.com/rails/rails/blob/v5.0.0/activesupport/CHANGELOG.md)
* [Active Job CHANGELOG](https://github.com/rails/rails/blob/v5.0.0/activejob/CHANGELOG.md)
* [Railties CHANGELOG](https://github.com/rails/rails/blob/v5.0.0/railties/CHANGELOG.md)
更多的细节,你可以看看[完整的 Rails 5.0 发布公告](http://guides.rubyonrails.org/5_0_release_notes.html),Claudio B. 做了一篇[简短的演示](https://speakerdeck.com/claudiob/rails-5-awesome-features-and-breaking-changes)来介绍了他喜欢的一些改进(和一些功能的去除),DHH 本人也录制了一段基础性的介绍视频: [让我们用 Rails 5 打造一个博客](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aDhY_y8WTo) 。
此外要注意,根据 Rails 的[维护策略](http://guides.rubyonrails.org/maintenance_policy.html),Rails 5.0 的发布代表着以后将只会对 5.0.x 进行错误修复,安全问题的修复会包括 5.0.x 和 4.2.x,(如果 5.1 出来了就是 5.1.x、5.0.x 和 4.2.x)。也就是说,**4.1.x 及其以下版本原则上不支持了!**而且,**Ruby 2.2.2 及以上版本也将仅支持 Rails 5.0 及以上版本。**
(题图来自:mobiloitte.com)
|
||
甲骨文与开源之间的那些事
|
wxy
|
由于甲骨文(Oracle)在开源项目上的一些作为,以至于它成了开源界的嘲讽对象。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3/163823fiit8h84h0ix0t8w.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3/163823fiit8h84h0ix0t8w.jpg
| tru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甲骨文",
"开源",
"Oracle",
"Java"
] |
观点
|
{
"viewnum": 6594,
"commentnum": 3,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58.63.47.115",
"message": "还有vbox呢",
"username": "vio [Chrome 51.0|Windows 10]",
"date": "2016-07-04T09:25:34"
},
{
"postip": "119.86.228.83",
"message": "该死的甲骨文",
"username": "来自重庆的 Chrome 51.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04T10:38:13"
},
{
"postip": "220.163.121.35",
"message": "不明白,真的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骂 oracle,人云亦云?",
"username": "来自云南昆明的 Chrome 49.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05T16:40:44"
}
] |
[
{
"raid": 7566,
"displayorder": 0
}
] |
由于甲骨文(Oracle)在开源项目上的一些作为,以至于它成了开源界的嘲讽对象。
| 2016-07-04T08:58:00 | 2016-07-04T08:58:00 | 7,537 |
/article-7537-1.html
|
由于<ruby> 甲骨文 <rp> ( </rp> <rt> Oracle </rt> <rp> ) </rp></ruby>在开源项目上的一些作为,以至于它成了开源界的嘲讽对象。在 2015 年旧金山举办的 JavaOne 大会上,前<ruby> 太阳微系统公司 <rp> ( </rp> <rt> Sun Microsystems </rt> <rp> ) </rp></ruby>的 CEO Scott McNealy 出现在了 Java 20 周年纪念视频中,在那段视频中,他讽刺性的列出了“Java 开发者的 12 大噩梦”,其中第四条是“你喜欢开源和分享,但是你却在甲骨文工作。”这惹得在场的开发者们哄堂大笑,但从其中也可以看出甲骨文在开发者中间的形象。

下面列出了一些甲骨文在开源方面发生的一些事情:
**2009 年 12 月**
MySQL 的创造者 Ulf Michael "Monty" Widenius 向欧共体(欧盟前身)发起请愿,要求阻止甲骨文收购<ruby> 太阳微系统公司 <rp> ( </rp> <rt> Sun Microsystems </rt> <rp> ) </rp></ruby>,其时,太阳微系统公司刚刚收购了 MySQL 公司一年。Widenius 预测,如果太阳微系统公司被收购,甲骨文有可能将 MySQL 的一部分闭源。
**2010 年 1 月**
甲骨文完成了对太阳微系统公司的收购。
**2010 年 2 月**
甲骨文从其产品路线图中排除了 OpenSolaris。
**2010 年 3 月**
太阳微系统公司的开源官 Simon Phipps 在两家公司合并时离开了该公司。
**2010 年 4 月**
Java 之父 James Gosling 离开了甲骨文,他后来称该公司“挑战了道德”。
**2010 年 8 月**
甲骨文内部备忘录告知员工,OpenSolaris 将会中止,Solaris 和 ZFS 也会“关闭”。
OpenSolaris 管理委员会解散。
“完全开放”的 OpenSolaris 和 ZFS 项目 [Illumos](http://wiki.illumos.org/display/illumos/illumos+Home) 启动。
多名 MySQL 团队成员离开并加入了 Rackspace,参与到了 MySQL 分支 Drizzle 项目的开发。
**2010 年 9 月**
OpenOffice.org 社区的一些成员离开并创立了<ruby> 文档基金会 <rp> ( </rp> <rt> The Document Foundation </rt> <rp> ) </rp></ruby>(TDF),并分支出了 LibreOffice 项目。他们邀请甲骨文加入文档基金会。
**2010 年 10 月**
甲骨文要求文档基金会成员离开 OpenOffice.org 项目,理由是“利益冲突”,并且拒绝加入文档基金会。
LibreOffice 正式成为替代 OpenOffice.org 的一个分支。
甲骨文闭源了 HPC 平台(以前叫做<ruby> 太阳网格计算引擎 <rp> ( </rp> <rt> Sun Grid Engine </rt> <rp> ) </rp></ruby>),转而[开源维护](https://blogs.oracle.com/templedf/entry/oracle_grid_engine_changes_for) <ruby> 开放网格计算调度器 <rp> ( </rp> <rt> Open Grid Scheduler </rt> <rp> ) </rp></ruby>项目。四个月后,整个网格计算团队离开并加入了 Univa。
**2010 年 12 月**
<ruby> 阿帕奇基金会 <rp> ( </rp> <rt> Apache Foundation </rt> <rp> ) </rp></ruby>为其 Java 开源实现版本 Apache Harmony 提出了一个技术兼容配套方案,在甲骨文拒绝许可该方案之后,阿帕奇基金会辞去了 <ruby> Java 社区进程 <rp> ( </rp> <rt> Java Community Process </rt> <rp> ) </rp></ruby>(JCP)组织的执行董事席位。
**2011 年 1 月**
甲骨文申请了商标“Hudson”,这是一个开源的 Java 持续集成平台的名字(社区后来投票改名为“Jenkins”),甲骨文继续以它自己的名字“Hudson”开发该项目。
**2011 年 4 月**
甲骨文停止了 OpenOffice.org 和 OracleOpenOffice 的开发,两个月后,该公司将代码捐献给了阿帕奇基金会。
**2011 年 9 月**
甲骨文宣布它将发布 MySQL 的商业扩展,并且该项目将不再是完全开源的了,变成了“<ruby> 内核开源 <rp> ( </rp> <rt> open core </rt> <rp> ) </rp></ruby>”模式。
**2013 年 6 月**
甲骨文改变了开源的<ruby> 伯克利 DB <rp> ( </rp> <rt> Berkeley DB </rt> <rp> ) </rp></ruby>(BDB)的许可证,从一个 BSD 风格的公开许可证变成了 Affero 通用公开许可证,它要求用户以 GPLv3 或 AGPL 许可证提供其应用的源代码给任何一个通过网络连接到他们的应用的人。这一举动被广泛认为是要么[恐吓](http://www.infoworld.com/article/2611450/open-source-software/oracle-switches-berkeley-db-license.html)用户为其开发的应用购买商业许可,要么是想[弄死](http://article.gmane.org/gmane.linux.debian.devel.legal/35034)<ruby> 伯克利 DB <rt> Berkeley DB </rt></ruby>(BDB)。
---
以上信息仅限于笔者收集到的部分,欢迎大家提交更多可信来源的信息来完善此文。
信息参考来源:[arstechnica](http://arstechnica.com/information-technology/2016/07/how-oracles-business-as-usual-is-threatening-to-kill-java/)。
(题图来自:zimbio.com)
|
||||
全球 Linux 桌面份额勇破 2% !
|
老王
|
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在刚刚过去的六月份,Linux 桌面的全球市场份额突破了 2%——如果笔者没有记错的话,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达到 2%。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4/123740ovppiipidalfs1sl.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4/123740ovppiipidalfs1sl.jpg
| tru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桌面",
"份额",
"Linux"
] |
新闻
|
{
"viewnum": 7313,
"commentnum": 9,
"favtimes": 0,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postip": "113.88.51.184",
"message": "没想到,确实低了点~<br />\r\n习惯了,挺好用~",
"username": "POCMON [QQ Browser 9.4|Windows 10]",
"date": "2016-07-05T16:33:45"
},
{
"postip": "121.22.29.121",
"message": "2.02%虽然不高,但对于Linux来说确实是一个重大突破了。",
"username": "ryt [Chrome 51.0|GNU/Linux]",
"date": "2016-07-06T08:38:33"
},
{
"postip": "112.14.78.215",
"message": "好惨。。。什么时候能破3%?",
"username": "wlm2012 [Chrome 49.0|GNU/Linux]",
"date": "2016-07-06T18:09:16"
},
{
"postip": "219.139.208.152",
"message": "说明小白也开始用linux了,说我自己吧",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Firefox 47.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7-10T09:38:41"
},
{
"postip": "106.117.227.160",
"message": "50%的涨幅应该不容易 +_+<br />\r\n蛤蛤蛤",
"username": "来自河北唐山的 Chrome 51.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12T14:39:51"
},
{
"postip": "183.228.198.169",
"message": "其实,解决了Linux安装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软件兼容问题,目前圈子外的软件全是面向Windows,这个很影响Linux的流行。",
"username": "wangqinyangx [Chrome 49.0|Windows 7]",
"date": "2016-07-16T19:11:43"
},
{
"postip": "27.185.200.166",
"message": "你这么一算……心头一颤……",
"username": "ZWindL [Firefox 47.0|GNU/Linux]",
"date": "2016-07-18T21:21:39"
},
{
"postip": "14.18.252.226",
"message": "Linux何必纠结于桌面呢?",
"username": "keepstrive [Chrome 50.0|Windows 7]",
"date": "2016-07-20T16:53:54"
},
{
"postip": "119.130.187.21",
"message": "安卓不是也基于linux嘛",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21T14:44:55"
}
] |
[
{
"raid": 7913,
"displayorder": 0
},
{
"raid": 8837,
"displayorder": 0
},
{
"raid": 8838,
"displayorder": 0
},
{
"raid": 9041,
"displayorder": 0
}
] |
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在刚刚过去的六月份,Linux 桌面的全球市场份额突破了 2%——如果笔者没有记错的话,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达到 2%。
| 2016-07-04T12:33:00 | 2016-07-04T12:33:00 | 7,538 |
/article-7538-1.html
|

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在刚刚过去的六月份,Linux 桌面的全球市场份额突破了 **2%**——如果笔者没有记错的话,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达到 2%。
根据 Net Applications 的[数据显示](http://www.netmarketshare.com/operating-system-market-share.aspx?qprid=8&qpcustomd=0&qpsp=209&qpnp=1&qptimeframe=M), 之前 Linux 的桌面市场份额一直徘徊在 1% 到 2% 之间,在六月份首度突破,达到了 2.02%。

以下是 Linux 桌面份额在[这两年来的变化](http://www.netmarketshare.com/operating-system-market-share.aspx?qprid=9&qpcustomb=0&qpsp=186&qpnp=24&qptimeframe=M&qpstick=1&qpct=0&qpdt=1):

不过,要是据 W3Counter 的[统计数据](https://www.w3counter.com/globalstats.php?year=2016&month=6),这不是 Linux 桌面第一次突破 2% 份额。本月,Linux 的份额是 2.48%。而在之前几年,已经长期保持在 2% 以上的份额了。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两家的统计数据都是依据浏览器对网站的访问进行统计的。
|
||||
在 Ubuntu Linux 中使用 WebP 图片
|
Abhishek Prakash
|
http://itsfoss.com/webp-ubuntu-linux/
|
这篇指南会向你展示如何在 Linux 下查看 WebP 图片以及将 WebP 图片转换为 JPEG 或 PNG 格式。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4/152157c1f2b2z18iissv31.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4/152157c1f2b2z18iissv31.jpg
| true | false | true |
alim0x
| false |
[
"PNG",
"JPEG",
"图片",
"WebP"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9003,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这篇指南会向你展示如何在 Linux 下查看 WebP 图片以及将 WebP 图片转换为 JPEG 或 PNG 格式。
| 2016-07-04T15:20:00 | 2016-07-04T15:20:00 | 7,540 |
/article-7540-1.html
|

>
> 简介:这篇指南会向你展示如何在 Linux 下查看 WebP 图片以及将 WebP 图片转换为 JPEG 或 PNG 格式。
>
>
>
### 什么是 WebP?
自从 Google 推出 [WebP 图片格式](https://developers.google.com/speed/webp/),已经过去五年了。Google 说,WebP 提供有损和无损压缩,相比 JPEG 压缩,WebP 压缩文件大小,能更小约 25%。
Google 的目标是让 WebP 成为 web 图片的新标准,但是并没有成为现实。已经五年过去了,除了谷歌的生态系统以外它仍未被接受成为一个标准。但正如我们所知的,Google 对它的技术很有进取心。几个月前 Google 将 Google Plus 的所有图片改为了 WebP 格式。
如果你用 Google Chrome 从 Google Plus 上下载那些图片,你会得到 WebP 图片,不论你之前上传的是 PNG 还是 JPEG。这都不是重点。真正的问题在于当你尝试着在 Ubuntu 中使用默认的 GNOME 图片查看器打开它时你会看到如下错误:
>
> <ruby> Could not load XYZ.webp <rp> ( </rp> <rt> 无法载入 XYZ.webp </rt> <rp> ) </rp></ruby>
>
>
> <ruby> Unrecognized image file format <rp> ( </rp> <rt> 未识别文件格式 </rt> <rp> ) </rp></ruby>
>
>
>

*GNOME 图片查看器不支持 WebP 图片*
在这个教程里,我们会看到
* 如何在 Linux 中添加 WebP 支持
* 支持 WebP 图片的程序列表
* 如何将 WebP 图片转换到 PNG 或 JPEG
* 如何将 WebP 图片直接下载为 PNG 格式
### 如何在 Ubuntu 以及其它 Linux 发行版中查看 WebP 图片
[GNOME 图片查看器](https://wiki.gnome.org/Apps/EyeOfGnome)是许多 Linux 发行版的默认图片查看器,包括 Ubuntu,它不支持 WebP 图片。目前也没有可用的插件给 GNOME 图片查看器添加 WebP 支持。
这无非是意味着我们不能在 Linux 上用 GNOME 图片查看器打开 WebP 文件而已。一个更好的替代品,[gThumb](https://wiki.gnome.org/Apps/gthumb),默认就支持 WebP 图片。
要在 Ubuntu 以及其它基于 Ubuntu 的发行版上安装 gThumb 的话,使用以下命令:
```
sudo apt-get install gthumb
```
一旦安装完成,你就可以简单地右键点击 WebP 图片,选择 gThumb 来打开它。你现在应该可以看到如下画面:

*gThumb 中显示的 WebP 图片*
### 让 gThumb 成为 Ubuntu 中 WebP 图片的默认应用
对 Ubuntu 新手而言,如果你想要让 gThumb 成为打开 WebP 文件的默认应用,跟着以下步骤操作:
步骤 1:右键点击 WebP 文件选择属性。

*从右键菜单中选择属性*
步骤 2:转到打开方式标签,选择 gThumb 并点击设置为默认。

*让 gThumb 成为 Ubuntu 中 WebP 图片的默认应用*
### 让 gThumb 成为所有图片的默认应用
gThumb 的功能比图片查看器更多。举个例子,你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图片编辑,给图片添加滤镜等。添加滤镜的效率没有 XnRetro(在 [Linux 下添加类似 Instagram 滤镜效果](http://itsfoss.com/add-instagram-effects-xnretro-ubuntu-linux/)的专用工具)那么高,但它还是有一些基础的滤镜可以用。
我非常喜欢 gThumb 并且决定让它成为默认的图片查看器。如果你也想在 Ubuntu 中让 gThumb 成为所有图片的默认应用,遵照以下步骤操作:
步骤1:打开系统设置

步骤2:转到<ruby> 详情 <rp> ( </rp> <rt> Details </rt> <rp> ) </rp></ruby>

步骤3:在这里将 gThumb 设置为图片的默认应用

### Linux 上打开 WebP 文件的替代程序
可能你不喜欢 gThumb。如果这样的话,你可以选择下列应用来在 Linux 中查看 WebP 图片:
* [XnView](http://www.xnview.com/en/xnviewmp/#downloads)(非开源)
* GIMP 加上非官方 WebP 插件,可以从这个 [PPA](https://launchpad.net/%7Egeorge-edison55/+archive/ubuntu/webp) 安装,支持到 Ubuntu 15.10。我会在另一篇文章里提到。
* [Gwenview](https://userbase.kde.org/Gwenview)
### 在 Linux 中将 WebP 图片转换为 PNG 和 JPEG
在 Linux 上转换 WebP 图片有两种途径:
* 命令行
* 图形界面
#### 1.在 Linux 使用命令行转换 WebP 图片
你需要先安装 WebP 工具。打开终端并使用下列命令:
```
sudo apt-get install webp
```
##### 将 JPEG/PNG 转换为 WebP
我们将使用 cwebp 命令(它代表转换为 WebP 的意思吗?)来将 JPEG 或 PNG 文件转换为 WebP。命令格式是这样的:
```
cwebp -q [图片质量] [JPEG/PNG_文件名] -o [WebP_文件名]
```
举个例子,你可以使用下列命令:
```
cwebp -q 90 example.jpeg -o example.webp
```
##### 将 WebP 转换为 JPEG/PNG
要将 WebP 图片转换为 JPEG 或 PNG,我们将使用 dwebp 命令。命令格式是:
```
dwebp [WebP_文件名] -o [PNG_文件名]
```
该命令的一个例子:
```
dwebp example.webp -o example.png
```
#### 2.使用图形工具将 WebP 转换为 JPEG/PNG
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要使用 XnConvert,它是免费的应用但不是开源的。你可以从他们的网站上下载安装文件:
* [下载 XnConvert](http://www.xnview.com/en/xnconvert/#downloads)
XnConvert 是个强大的工具,你可以用它来批量修改图片尺寸。但在这个教程里,我们只介绍如何将单个 WebP 图片转换为 PNG/JPEG。
打开 XnConvert 并选择输入文件:

在输出标签,选择你想要的输出格式。选择完后点击转换。

要将 WebP 图片转换为 PNG,JPEG 或其它你选择的图片格式,这就是你所需要做的一切了。
### 在 Chrome 浏览器中直接将 WebP 图片下载为 PNG
也许你一点都不喜欢 WebP 图片格式,也不想在 Linux 仅仅为了查看 WebP 图片而安装一个新软件。如果你不得不将 WebP 文件转换以备将来使用,这会是件更痛苦的事情。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更简单、不那么痛苦的途径是安装一个 Chrome 扩展 Save Image as PNG。有了这个插件,你可以右键点击 WebP 图片并直接存储为 PNG 格式。

*在 Google Chrome 中将 WebP 图片保存为 PNG 格式*
* [获取 Save Image as PNG 扩展](https://chrome.google.com/webstore/detail/save-image-as-png/nkokmeaibnajheohncaamjggkanfbphi?utm_source=chrome-ntp-icon)
### 你的选择是?
我希望这个详细的教程能够帮你在 Linux 上支持 WebP 并帮你转换 WebP 图片。你在 Linux 怎么处理 WebP 图片?你使用哪个工具?以上描述的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
via: <http://itsfoss.com/webp-ubuntu-linux/>
作者:[Abhishek Prakash](http://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译者:[alim0x](https://github.com/alim0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ReactOS 新手指南
|
Bill Toulas
|
https://www.howtoforge.com/tutorial/getting-started-with-reactos/
|
ReactOS 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开源操作系统,它提供了一个和 Windows NT 类似的图形界面,并且它的目标也是提供一个与 NT 功能和应用程序兼容性差不多的系统。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5/190207tgcgyb6k8zqypk6v.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5/190207tgcgyb6k8zqypk6v.jpg
| true | false | true |
name1e5s
| false |
[
"ReactOS"
] |
分享
|
{
"viewnum": 10982,
"commentnum": 12,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0.73.135.11",
"message": "就算是linux+wine都甩他十万八千里",
"username": "来自广西来宾的 Chrome 51.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05T20:13:52"
},
{
"postip": "153.150.178.8",
"message": "哦!这个终于开发到了一个可以用的程度了~多年前就听说过了,看样子代码的清理做完了,辛苦辛苦~",
"username": "来自日本的 Chrome 5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05T20:52:26"
},
{
"postip": "101.4.137.101",
"message": "作为外观党的我,估计是不会去尝试的",
"username": "龙尘飘 [Chrome 53.0|GNU/Linux]",
"date": "2016-07-05T21:41:38"
},
{
"postip": "118.247.2.28",
"message": "意义何在?",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Mobile 46.0|Android 5.1 用户",
"date": "2016-07-05T22:31:07"
},
{
"postip": "58.61.221.169",
"message": "不如直接装个Windows2000省事",
"username": "Wf_talk [Vivaldi 1.2|GNU/Linux]",
"date": "2016-07-05T23:44:09"
},
{
"postip": "119.96.211.199",
"message": "它的意义是什么?",
"username": "lovetoheart [QQ Browser 9.4|Windows 10]",
"date": "2016-07-06T11:29:22"
},
{
"postip": "116.23.64.244",
"message": "虽然我刚开始是用notepad++,但现在我已经抛弃了,原因是丑",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51.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06T11:31:01"
},
{
"postip": "113.88.51.224",
"message": "这个我倒是挺支持的,如果在保持WIN兼容性的情况下。。。。。但。。。。。不太可能。。。。。。MS搞毛??????",
"username": "POCMON [QQ Browser 9.4|Windows 10]",
"date": "2016-07-06T13:04:35"
},
{
"postip": "116.76.254.59",
"message": "偏执狂的思维确实难以理解...主要是我找不到这个系统存在的意义。",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06T14:07:35"
},
{
"postip": "113.56.166.189",
"message": "好厉害,都能从头实现",
"username": "来自湖北宜昌的 Firefox 47.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7-06T20:00:01"
},
{
"postip": "59.172.2.96",
"message": "别这么下定论,上次我安装的时候,发现了自带Wine,然后我个人推测,它现在有些程序还是Wine的",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Microsoft Edge 13.10586|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06T20:28:24"
},
{
"postip": "121.232.44.222",
"message": "它的意义就是告诉微软“hei软软~我侵犯你的外观哦~我要继续侵犯下去~”",
"username": "来自江苏南通的 Chrome 51.0|Mac 10.11 用户",
"date": "2016-07-10T21:32:32"
}
] |
[] |
ReactOS 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开源操作系统,它提供了一个和 Windows NT 类似的图形界面,并且它的目标也是提供一个与 NT 功能和应用程序兼容性差不多的系统。
| 2016-07-05T19:02:13 | 2016-07-05T19:02:13 | 7,542 |
/article-7542-1.html
|
ReactOS 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开源操作系统,它提供了一个和 Windows NT 类似的图形界面,并且它的目标也是提供一个与 NT 功能和应用程序兼容性差不多的系统。这个项目在没有使用任何 Unix 架构的情况下实现了一个类似 Wine 的用户模式。它的开发者们从头实现了 NT 的架构以及对于 FAT32 的兼容,因此它也不需要负任何法律责任。这也就是说,它不是又双叒叕一个 Linux 发行版,而是一个独特的类 Windows 系统,并且是开源世界的一部分。这份快速指南是给那些想要一个易于使用的 Windows 的开源替代品的人准备的。

### 安装系统
在开始安装这个系统之前,我需要说明一下,ReactOS 的最低硬件要求是 500MB 硬盘以及仅仅 96MB 内存。我会在一个 32 位的虚拟机里面演示安装过程。
现在,你需要使用箭头键来选择你想要语言,而后通过回车键来确认。

之后,再次敲击回车键来继续安装。你也可以选择按“R”键来修复现有的系统。

在第三屏中,你将看到一个警告说这个系统还是早期开发版本。再次敲击回车键,你将看到一个需要你最后确认的配置概览。如果你认为没问题,就按回车。

然后,我们就到了分区这一步,在这里,你可以使用“D”键删除高亮分区,分别使用“P”键、“E”键以及“L”键来添加一个主分区、拓展分区或逻辑分区。如果你想要自己添加一个分区,你需要输入这个分区的大小(以 MB 为单位),然后通过回车来确认。

但是,如果你有未使用的硬盘空间,在分区过程直接敲击回车键可以自动在你选中的分区上安装 ReactOS。

下一步是选择分区的格式,不过现在我们只能选择 FAT32。

再下一步是选择安装文件夹。我就使用默认的“/ReactOS”了,应该没有问题。

然后就是等待...

最后,我们要选择启动程序的安装位置。如果你是在实机上操作的话,第一个选项应该是最安全的。

总地来说,我认为 ReactOS 的安装向导很直接。尽管安装程序的界面可能看起来一点也不现代、不友好,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作为用户的我们只需要狂敲回车就能安个差不多。这就是说,ReactOS 的开发版安装起来也是相对简单方便的。
### 设置 ReactOS
在我们重启进入新系统之后,“设置向导”会帮助你设置系统。目前,这个向导仅支持设置语言和键盘格式。

我在这里选择了第二个键盘格式。

我还可以设置一个改变键盘布局的快捷键。

之后我添加了用户名…

…以及管理员密码…

在设置好时间之后,我们就算完成了系统设置。

### ReactOS 之内
当我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首次进入 ReactOS 的界面时,系统会检测硬件并自动帮助我们安装驱动。

这是我这里被自动检测出来的三个硬件:

在上一张图片里你看到的是 ReactOS 的“应用管理器”,这东西是 Linux 的标配。不过你不会在这里找到任何与 Linux 有关系的东西。只有在这个系统里工作良好的开源软件才会在这个管理器中出现。这就导致了管理器中有的分类下挤得满满当当,有的却冷清异常。

我试着通过软件中心安装了 Firefox 以及通过直接下载 exe 文件双击安装 Notepad++。这两个应用都能完美运行:它们的图标出现在了桌面上,在菜单中也出现了它们的名字,Notepad++ 也出现在了软件中心右侧的分类栏里。

我没有尝试运行任何现代的 Windows 游戏,如果你想配置 Direct 3D 的话,你可以转到 “我的电脑/控制选项/WineD3D 配置”。在那里,你能看到很多 Direct3D 选项,大致与 dx 8 的选项类似。

ReactOS 还有一个好的地方,就是我们可以通过“我的电脑”来操作注册表。

如果你需要一个简单点的工具,你可以在应用菜单里打开注册表编辑器。


最后,如果你认为 ReactOS 看起来有点过时了的话,你可以在桌面右击选择“属性”,之后在“外观”那里选择你喜欢的主题和颜色。

### 结论
老实说,我对 ReactOS 的工作方式印象深刻。它相当稳定、连贯、快速,并且真正人性化。抛开 Windows 的阴影(过时的应用菜单,不合理的菜单结构)不谈的话,ReactOS 几乎做到了尽善尽美。它可能不会有太多应用可供选择,现有的功能也可能不够强大,但是我确信它将会繁荣壮大。关于它的数据显示出了它的人气,我确定将要围绕它建立起来的社区将会很快就壮大到能把这个项目带往成功之路的地步。如今,ReactOS 的最新版本是 0.4.1。如果想要以开源的方式运行 Windows 的应用,那么它就是你的菜!
---
via: <https://www.howtoforge.com/tutorial/getting-started-with-reactos/>
作者:[Bill Toulas](https://www.howtoforge.com/tutorial/getting-started-with-reactos/) 译者:[name1e5s](https://github.com/name1e5s) 校对:[PurlingNayuki](https://github.com/PurlingNayuki)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Android 4.4 移植到了 PowerPC 架构,支持大端架构
|
Eric Brown
|
http://hackerboards.com/powerpc-gains-android-4-4-port-with-big-endian-support/
|
此移植基于 Android 开源项目(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 ,AOSP)中 Android 4.4 (KitKat)的代码,其功能内核的版本号为 3.12.19。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5/194735r7gptdwoa5qgg3tz.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5/194735r7gptdwoa5qgg3tz.jpg
| true | false | true |
dongfengweixiao
| false |
[
"Android",
"PowerPC"
] |
新闻
|
{
"viewnum": 4459,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 |
此移植基于 Android 开源项目(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 ,AOSP)中 Android 4.4 (KitKat)的代码,其功能内核的版本号为 3.12.19。
| 2016-07-05T19:47:00 | 2016-07-05T19:47:00 | 7,543 |
/article-7543-1.html
|
eInfochips(一家软件厂商) 已将将 Android 4.4 系统移植到 PowerPC 架构,它将用于一家航空电子客户用来监视引擎的健康状况的<ruby> 人机界面 <rp> ( </rp> <rt> Human Machine Interface </rt> <rp> ) </rp></ruby>(HMI)。
eInfochips 已经开发了第一个面向 PowerPC 架构的 CPU 的 Android 移植版本,并支持<ruby> 大端 <rp> ( </rp> <rt> Big Endian </rt> <rp> ) </rp></ruby>架构。此移植基于<ruby> Android 开源项目 <rp> ( </rp> <rt> 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 </rt> <rp> ) </rp></ruby> (AOSP)中 Android 4.4 (KitKat)的代码,其功能内核的版本号为 3.12.19。
Android 开始兴起的时候,PowerPC 正在快速丢失和 ARM 架构共同角逐的市场。高端的网络客户和其它的企业级的嵌入式工具大多运行在诸如<ruby> 飞思卡尔 <rp> ( </rp> <rt> Freescale </rt> <rp> ) </rp></ruby>的 PowerQUICC 和 QorIQ 这样的 PowerPC 处理器上,但是并不是 Linux 系统。不过,有几个 Android 的移植计划。在 2009 年,飞思卡尔和 Embedded Alley(一家软件厂商,当前是 Mentor Graphics 的 Linux 团队的一部分)[宣布了针对 PowerQUICC 和 QorIQ 芯片的移植版本](http://linuxdevices.linuxgizmos.com/android-ported-to-powerpc/),当前由 NXP 公司构建。另一个名为 [Android-PowerPC](http://www.androidppc.com/) 的项目也作出了相似的工作。
这些努力来的都并不容易,然而,当航空公司找到 eInfochips,希望能够为他们那些基于 PowerPC 的引擎监控系统添加 Android 应用程序以改善人机界面。该公司找出了这些早期的移植版本,然而,它们都相距甚远。所以,他们不得不从头开始新的移植。
最主要的问题是这些移植的 Android 版本实在是太老了,和现在的 Android 差别太大了。Embedded Alley 移植的版本为 Android 1.5 (Cupcake),它于 2009 年发布,Linux 内核版本为 2.6.28。而 Android-PowerPC 项目最后一版的移植是 Android 2.2 (Froyo),它于 2010 年发布,内核版本为 2.6.32。此外,航空公司还有一些额外的技术诉求,例如对<ruby> 大端架构 <rp> ( </rp> <rt> Big Endian </rt> <rp> ) </rp></ruby>的支持,这种老式的内存访问方式仍旧应用于网络通信和电信行业。然而那些早期的移植版本仅能够支持<ruby> 小端架构 <rp> ( </rp> <rt> Little Endian </rt> <rp> ) </rp></ruby>的内存访问。
### 来自 eInfochips 的全新 PowerPC 架构移植
eInfochips, 它最为出名的应该是那些基于 ARM/骁龙处理器的模块计算机板卡,例如 [Eragon 600](http://hackerboards.com/quad-core-snapdragon-com-offers-three-dev-kit-options/)。 它已经完成了基于 QorIQ 的 Android 4.4 系统移植,且发布了白皮书介绍了该项目。采用该项目的航空电子设备客户仍旧不愿透露名称,目前仍旧不清楚什么时候会公开此该移植版本。

*图片来自 eInfochips 的博客日志*
全新的 PowerPC Android 项目包括:
* 为 PowerPC [e5500](http://linuxdevices.linuxgizmos.com/low-cost-powerquicc-chips-offer-flexible-interconnect-options/) 定制的 Bionic 库
* 基于 Android KitKat 的大端支持
* 使用 GCC 5.2 工具链开发
* Android 4.4 框架的 PowerPC 支持
* PowerPC e5500 的 Android 内核版本为 3.12.19
根据 eInfochips 的销售经理 Sooryanarayanan Balasubramanian 描述,该航空电子客户想要使用 Android 主要是因为熟悉的界面能够缩减培训的时间,并且让程序更新和增加新程序变得更加容易。他继续解释说:“这次成功的移植了 Android,使得今后的工作仅仅需要在应用层作出修修改改,而不再向以前一样需要在所有层面之间作相互的校验。”,“这是第一次在航空航天工业作出这些尝试,这需要在设计时尽量认真。”
通过白皮书,可以知道将 Android 移植到 PowerPC 上需要对框架、核心库、开发工具链、运行时链接器、对象链接器和开源编译工具作出大量的修改。在字节码生成阶段,移植团队决定使用<ruby> 便携模式 <rp> ( </rp> <rt> portable mode </rt> <rp> ) </rp></ruby>而不是<ruby> 快速解释模式 <rp> ( </rp> <rt> fast interpreter mode </rt> <rp> ) </rp></ruby>。这是因为还没有 PowerPC 可用的快速解释模式,而使用开源的 [libffi](https://sourceware.org/libffi/) 的便携模式能够支持 PowerPC。
同时,团队还面临着在 Android 运行时 (ART) 环境和 Dalvik 虚拟机 (DVM) 环境之间的选择。他们发现,ART 环境下的便携模式还未经测试且缺乏良好的文档支持,所以最终选择了 DVM 环境下的便携模式。
白皮书中还提及了其它的一些在移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包括重新开发工具链,重写脚本以解决 AOSP 对编译器标志“非标准”使用的问题。最终完成的移植版本提供了 37 个服务,以及提供了无界面的 Android 部署,在前端使用用户空间的模拟 UI。
### 目标硬件
感谢来自 [eInfochips 博客日志](https://www.einfochips.com/blog/k2-categories/aerospace/presenting-a-case-for-porting-android-on-powerpc-architecture.html) 的图片(如下图所示),让我们能够确认此 PowerPC 的 Android 移植项目的硬件平台。这个板卡为 [X-ES Xpedite 6101](http://www.xes-inc.com/products/processor-mezzanines/xpedite6101/),它是一个加固级 XMC/PrPMC 夹层模组。

*X-ES Xpedite 6101 照片和框图*
X-ES Xpedite 6101 板卡拥有一个可选的 NXP 公司基于 QorIQ T 系列通信处理器(T2081、T1042 和 T1022),它们分别集成了 8 个、4 个和 2 个 e6500 核心,稍有不同的是,T2081 的处理器主频为 1.8GHz,T1042/22 的处理器主频为 1.4GHz。所有的核心都集成了 AltiVec SIMD 引擎,这也就意味着它能够提供 DSP 级别的浮点运算性能。所有以上 3 款 X-ES 板卡都能够支持最高 8GB 的 DDR3-1600 ECC SDRAM 内存。外加 512MB NOR 和 32GB 的 NAND 闪存。

*NXP T2081 框图*
板卡的 I/O 包括一个 x4 PCI Express Gen2 通道,以及两个千兆级网卡、 RS232/422/485 串口和 SATA 3.0 接口。此外,它可选 3 款 QorIQ 处理器,Xpedite 6101 提供了三种 [X-ES 加固等级](http://www.xes-inc.com/capabilities/ruggedization/),分别是额定工作温度 0 ~ 55°C, -40 ~ 70°C, 或者是 -40 ~ 85°C,且包含 3 类冲击和抗振类别。
此外,我们已经介绍过的基于 X-ES QorIQ 的 XMC/PrPMC 板卡包括 [XPedite6401 和 XPedite6370](http://hackerboards.com/high-end-boards-run-linux-on-64-bit-arm-qoriq-socs/),它们支持已有的板卡级 Linux 、风河的 VxWorks(一种实时操作系统) 和 Green Hills 的 Integrity(也是一种操作系统)。
### 更多信息
eInfochips Android PowerPC 移植白皮书可以[在此](http://biz.einfochips.com/portingandroidonpowerpc)下载(需要先免费注册)。
### 相关资料
* [Commercial embedded Linux distro boosts virtualization](http://hackerboards.com/commercial-embedded-linux-distro-boosts-virtualization/)
* [Freescale unveils first ARM-based QorIQ SoCs](http://hackerboards.com/freescale-unveils-first-arm-based-qoriq-socs/)
* [High-end boards run Linux on 64-bit ARM QorIQ SoCs](http://hackerboards.com/high-end-boards-run-linux-on-64-bit-arm-qoriq-socs/)
* [Free, Open Enea Linux taps Yocto Project and Linaro code](http://hackerboards.com/free-open-enea-linux-taps-yocto-and-linaro-code/)
* [LynuxWorks reverts to its LynxOS roots, changes name](http://hackerboards.com/lynuxworks-reverts-to-its-lynxos-roots-changes-name/)
* [First quad- and octa-core QorIQ SoCs unveiled](http://hackerboards.com/first-quad-and-octa-core-qoriq-socs-unveiled/)
* [Free white paper shows how Linux won embedded](http://hackerboards.com/free-white-paper-shows-how-linux-won-embedded/)
* [Quad-core Snapdragon COM offers three dev kit options](http://hackerboards.com/quad-core-snapdragon-com-offers-three-dev-kit-options/)
* [Tiny COM runs Linux on quad-core 64-bit Snapdragon 410](http://hackerboards.com/tiny-com-runs-linux-and-android-on-quad-core-64-bit-snapdragon-410/)
* [PowerPC based IoT gateway COM ships with Linux BSP](http://hackerboards.com/powerpc-based-iot-gateway-com-ships-with-linux-bsp/)
---
via: <http://hackerboards.com/powerpc-gains-android-4-4-port-with-big-endian-support/>
作者:[Eric Brown](http://hackerboards.com/powerpc-gains-android-4-4-port-with-big-endian-support/) 译者:[dongfengweixiao](https://github.com/dongfengweixiao)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开源新闻速递:KDE Plasma 5.7 发布
|
老王
|
更多:Snappy sprint 即将召开;
Snappy 已经登陆 elementary OS、Fedora COPR、Arch 主仓库。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6/074617ajt3u3owhcc1tu3h.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6/074617ajt3u3owhcc1tu3h.jpg
| tru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Snappy",
"KDE"
] |
新闻
|
{
"viewnum": 4387,
"commentnum": 7,
"favtimes": 0,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postip": "110.73.135.11",
"message": "wayland!",
"username": "来自广西来宾的 Chrome 51.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06T08:16:52"
},
{
"postip": "101.4.137.101",
"message": "我还是用的x,因为我不知道wayland怎么设置窗口透明。。。。",
"username": "龙尘飘 [Chrome 53.0|GNU/Linux]",
"date": "2016-07-06T11:23:40"
},
{
"postip": "101.4.137.101",
"message": "KDE貌似很好看的样子,而且KDE提供了很多很有用的小工具,好想从gnome转到KDE啊,不过才找到一个mac-like的主题,不舍得啊。。。<br />\r\n最最关键的是,,万一挂了,,,又得重装",
"username": "龙尘飘 [Chrome 53.0|GNU/Linux]",
"date": "2016-07-06T11:25:32"
},
{
"postip": "58.61.147.113",
"message": "大爱KDE! 大爱openSuse",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Firefox 47.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06T18:32:21"
},
{
"postip": "223.81.193.105",
"message": "挺长时间没用 KDE 了。",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45.0|GNU/Linux]",
"date": "2016-07-06T22:45:48"
},
{
"postip": "112.95.159.158",
"message": "挂了好几次了!!!还是老实的用gnome,等plasma5.7稳定在搞!!",
"username": "alpha [Firefox 47.0|Windows 7]",
"date": "2016-07-12T10:15:59"
},
{
"postip": "175.155.139.107",
"message": "这段时间在科室里面实习,听你这么说,没有换成plasma真是太好了",
"username": "龙尘飘 [Chrome 53.0|Windows 10]",
"date": "2016-07-20T20:40:28"
}
] |
[] |
更多:Snappy sprint 即将召开;
Snappy 已经登陆 elementary OS、Fedora COPR、Arch 主仓库。
| 2016-07-06T07:46:15 | 2016-07-06T07:46:15 | 7,545 |
/article-7545-1.html
|
### 今日关注

KDE Plasma 5.7 正式发布!这个版本中有大量的改进,最重要的就是使用了下一代的 Wayland 显示服务器。当你进入 KDE Plasma 5.7 时第一眼看到的变化就是重新打造的登录屏,此外系统托盘区也重新打造了。

许多发行版都使用 KDE 作为默认桌面环境,但是 KDE Plasma 5.7 要进入各个发行版的主仓库还需要一段时间。要想马上体验 KDE Plasma 5.7,你可以使用前 Kubuntu 项目领导人 Jonathan Riddell [推出](http://jriddell.org/2016/07/05/kde-neon-5-7/)的发行版 KDE Neon 5.7。
### 图文摘要

*Canonical [宣布](https://developer.ubuntu.com/en/blog/2016/07/04/shaping-universal-snaps/) Snappy sprint 即将在 7 月 18 日 - 22 日于德国海德堡召开,Debian 项目、KDE、MATE、VideoLAN (VLC) 的开发者会出席。报名链接[在此](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sBovCdRb8oKCEVvA69mHX2Ty1RPxxrN3REj6RiRaBCs/viewform)。**另外,Snappy 最近刚刚发布了 snapd 2.10,继上个版本完全集成到 elementary OS 0.4 "Loki" 之后,这次又登陆了 Fedora,可以[在 Fedora COPR 仓库中安装使用](http://www.zygoon.pl/2016/07/snapd-2010-released-to-fedora-copr.html),以及,Snappy 也[出现在了 Arch 主仓库之中](http://www.zygoon.pl/2016/07/snappy-in-arch-moved-to-community-repo.html)。*

*Network Security Toolkit (NST) 24-7977 发布,它是基于 Fedora 24 的一个发行版,集成了大量安全工具,用于分析和监控网络安全。*

*Debian Edu (即 Skolelinux) 8.0 [发布](https://www.debian.org/News/2016/20160702),它基于 Debian 8.5 ,是一个面向学校的完整解决方案。*
|
||||
Linux 新手必知必会的 10 条 Linux 基本命令
|
Commenti
|
http://www.linuxandubuntu.com/home/10-basic-linux-commands-that-every-linux-newbies-should-remember
|
使用这些基本命令会帮助新手们完成 Linux 的日常任务,由于它们的使用频率如此至高,所以我更乐意称他们为 Linux 命令之王!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6/185418x1a7nj4m741kt752.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6/185418x1a7nj4m741kt752.png
| true | false | true |
mr-ping
| false |
[
"命令"
] |
技术
|
{
"viewnum": 11254,
"commentnum": 18,
"favtimes": 5,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postip": "113.95.94.51",
"message": "使用终端关机不一定要root,普通用户输入shutdown -h now就可以关机了",
"username": "来自广东云浮的 Firefox 47.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06T22:01:34"
},
{
"postip": "113.95.207.19",
"message": "那是发行版的原因",
"username": "来自广东肇庆的 Chrome 50.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06T22:23:32"
},
{
"postip": "121.57.102.82",
"message": "不要教坏新手使用sudo su了吧....",
"username": "来自内蒙古赤峰的 Chrome 51.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06T23:27:59"
},
{
"postip": "114.255.40.17",
"message": "man",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Mobile Safari 9.0|iOS 9.3 用户",
"date": "2016-07-07T00:24:31"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這點 Windows 也一樣, 在 Windows XP 用 shutdown 命令同樣需要管理員權限, 後面的版本就不需要了.",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07T08:06:58"
},
{
"postip": "121.22.29.121",
"message": "你用的是什么系统?在Ubuntu 14.04 中 shutdown 是需要 root 权限才能执行的。",
"username": "ryt [Chrome 51.0|GNU/Linux]",
"date": "2016-07-07T08:39:47"
},
{
"postip": "163.44.167.219",
"message": "apt-get 只能在 Debian 系列的Linux系统中使用。",
"username": "ryt [Chrome 51.0|GNU/Linux]",
"date": "2016-07-07T08:49:20"
},
{
"postip": "122.226.49.66",
"message": "Fedora 22到24不要sudo直接poweroff也可以关机",
"username": "来自浙江金华的 Firefox 47.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07T10:49:04"
},
{
"postip": "110.184.204.61",
"message": "sudo rm -rf /",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07T21:49:52"
},
{
"postip": "111.126.233.48",
"message": "忘记root密码时sudo su有奇效",
"username": "来自内蒙古包头的 UC Browser 10.10|Android 6.0 用户",
"date": "2016-07-08T02:19:59"
},
{
"postip": "42.93.127.71",
"message": "poweroff 不一定需要sudo",
"username": "来自甘肃张掖的 Firefox 47.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08T09:57:31"
},
{
"postip": "14.115.151.52",
"message": "那是因为那个文件有suid,如果你把rm设置了suid, rm -r /也不用sudo了",
"username": "来自广东中山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08T10:29:02"
},
{
"postip": "183.44.62.58",
"message": "archlinux",
"username": "来自广东云浮的 Firefox 47.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08T11:09:03"
},
{
"postip": "112.3.244.168",
"message": "基本玩儿完命令:sudo rm rf /<br />\r\n然后呢,额,对了,没然后了。。。",
"username": "来自江苏南京的 Chrome 47.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09T13:33:04"
},
{
"postip": "140.237.17.9",
"message": "没案例",
"username": "来自福建莆田的 Firefox 47.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10T19:31:30"
},
{
"postip": "221.122.34.174",
"message": "忘记root密码且只有root用户的,就可以呵呵了,不过可以从grub下面挂载sysroot来搞定",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Internet Explorer 1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11T10:09:04"
},
{
"postip": "221.122.34.174",
"message": "然后世界就清净了,哈哈",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Internet Explorer 1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11T10:10:14"
},
{
"postip": "211.99.254.243",
"message": "学习了。",
"username": "heguodong_start [Firefox 48.0|Windows 10]",
"date": "2016-08-17T18:09:44"
}
] |
[] |
使用这些基本命令会帮助新手们完成 Linux 的日常任务,由于它们的使用频率如此至高,所以我更乐意称他们为 Linux 命令之王!
| 2016-07-06T18:54:00 | 2016-07-06T18:54:00 | 7,546 |
/article-7546-1.html
|

Linux 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至少你的安卓手机使用的就是 Linux 核心。尽管如此,在第一次开始使用 Linux 时你还是会感到难以下手。因为在 Linux 中,通常需要使用终端命令来取代 Windows 系统中的点击启动图标操作。但是不必担心,这里我们会介绍 10 个 Linux 基本命令来帮助你开启 Linux 神秘之旅。
### 帮助新手走出第一步的 10 个 Linux 基本命令
当我们谈论 Linux 命令时,实质上是在谈论 Linux 系统本身。这短短的 10 个 Linux 基本命令不会让你变成天才或者 Linux 专家,但是能帮助你轻松开始 Linux 之旅。使用这些基本命令会帮助新手们完成 Linux 的日常任务,由于它们的使用频率如此至高,所以我更乐意称他们为 Linux 命令之王!
让我们开始学习这 10 条 Linux 基本命令吧。
#### 1. sudo
这条命令的意思是“以超级用户的身份执行”,是 SuperUserDo 的简写,它是新手将要用到的最重要的一条 Linux 命令。当一条单行命令需要 root 权限的时候,`sudo`命令就派上用场了。你可以在每一条需要 root 权限的命令前都加上`sudo`。
```
$ sudo su
```
#### 2. ls
跟其他人一样,你肯定也经常想看看目录下都有些什么东西。使用列表命令,终端会把当前工作目录下所有的文件以及文件夹展示给你。比如说,我当前处在 /home 文件夹中,我想看看 /home 文件夹中都有哪些文件和目录。
```
/home$ ls
```
在 /home 中执行`ls`命令将会返回类似下面的内容:
```
imad lost+found
```
#### 3. cd
变更目录命令(cd)是终端中总会被用到的主要命令。它是最常用到的 Linux 基本命令之一。此命令使用非常简单,当你打算从当前目录跳转至某个文件夹时,只需要将文件夹键入此命令之后即可。如果你想跳转至上层目录,只需要在此命令之后键入两个点 (..) 就可以了。 举个例子,我现在处在 /home 目录中,我想移动到 /home 目录中的 usr 文件夹下,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来完成操作。
```
/home $ cd usr
/home/usr $
```
#### 4. mkdir
只是可以切换目录还是不够完美。有时候你会想要新建一个文件夹或子文件夹。此时可以使用 mkdir 命令来完成操作。使用方法很简单,只需要把新的文件夹名跟在 mkdir 命令之后就好了。
```
~$ mkdir folderName
```
#### 5. cp
<ruby> 拷贝-粘贴 <rp> ( </rp> <rt> copy-and-paste </rt> <rp> ) </rp></ruby>是我们组织文件需要用到的重要命令。使用 `cp` 命令可以帮助你在终端当中完成拷贝-粘贴操作。首先确定你想要拷贝的文件,然后键入打算粘贴此文件的目标位置。
```
$ cp src des
```
注意:如果目标目录对新建文件需要 root 权限时,你可以使用 `sudo` 命令来完成文件拷贝操作。
#### 6. rm
rm 命令可以帮助你移除文件甚至目录。如果不希望每删除一个文件都提示确认一次,可以用`-f`参数来强制执行。也可以使用 `-r` 参数来递归的移除文件夹。
```
$ rm myfile.txt
```
#### 7. apt-get
这个命令会依据发行版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在基于 Debian 的发行版中,我们拥有 Advanced Packaging Tool(APT)包管理工具来安装、移除和升级包。apt-get 命令会帮助你安装需要在 Linux 系统中运行的软件。它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命令行,可以用来帮助你对软件执行安装、升级和移除操作。
在其他发行版中,例如 Fedora、Centos,都各自不同的包管理工具。Fedora 之前使用的是 yum,不过现在 dnf 成了它默认的包管理工具。
```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dnf update
```
#### 8. grep
当你需要查找一个文件,但是又忘记了它具体的位置和路径时,`grep` 命令会帮助你解决这个难题。你可以提供文件的关键字,使用`grep`命令来查找到它。(LCTT 译注:如果知道了文件名、大小、访问日期等特征,通常用 find 命令来查找文件。)
```
$ grep user /etc/*
```
#### 9. cat
作为一个用户,你应该会经常需要浏览脚本内的文本或者代码。`cat`命令是 Linux 系统的基本命令之一,它的用途就是将文件的内容展示给你。
```
$ cat CMakeLists.txt
```
#### 10. poweroff
最后一个命令是 `poweroff`。有时你需要直接在终端中执行关机操作。此命令可以完成这个任务。由于关机操作需要 root 权限,所以别忘了在此命令之前添加`sudo`。
```
$ sudo poweroff
```
### 总结
如我在文章开始所言,这 10 条命令并不会让你立即成为一个 Linux 大拿,但它们会让你在初期快速上手 Linux。以这些命令为基础,给自己设置一个目标,每天学习一到三条命令,这就是此文的目的所在。在下方评论区分享有趣并且有用的命令。别忘了跟你的朋友分享此文。
---
via: <http://www.linuxandubuntu.com/home/10-basic-linux-commands-that-every-linux-newbies-should-remember>
作者:[Commenti](http://www.linuxandubuntu.com/home/10-basic-linux-commands-that-every-linux-newbies-should-remember#comments) 译者:[mr-ping](https://github.com/mr-pin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 Ubuntu 15.04/CentOS 7 中安装 Lighttpd Web 服务器
|
Arun Pyasi
|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setup-lighttpd-web-server-ubuntu-15-04-centos-7/
|
Lighttpd 是一款开源 Web 服务器软件。Lighttpd 安全快速,符合行业标准,适配性强并且针对高配置环境进行了优化。相对于其它的 Web 服务器而言,Lighttpd 占用内存更少;因其对 CPU 占用小和对处理速度的优化而在效率和速度方面从众多 Web 服务器中脱颖而出。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7/095035jmprwmywkkw1w122.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7/095035jmprwmywkkw1w122.jpg
| true | false | true |
HaohongWANG
| false |
[
"Lighttpd"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9143,
"commentnum": 3,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6.23.64.227",
"message": "对比nginx如何",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51.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07T10:41:07"
},
{
"postip": "221.122.34.174",
"message": "lighttp搭配树莓派做个人博客站还是不错的,以前用过,不过也就仅仅如此了,大型站还得是nginx",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Internet Explorer 1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08T08:17:04"
},
{
"postip": "113.118.92.178",
"message": "我只是出租服务器的",
"username": "服务器良心卖家 [Chrome 45.0|Windows 7]",
"date": "2016-07-13T13:49:04"
}
] |
[] |
Lighttpd 是一款开源 Web 服务器软件。Lighttpd 安全快速,符合行业标准,适配性强并且针对高配置环境进行了优化。相对于其它的 Web 服务器而言,Lighttpd 占用内存更少;因其对 CPU 占用小和对处理速度的优化而在效率和速度方面从众多 Web 服务器中脱颖而出。
| 2016-07-07T09:50:40 | 2016-07-07T09:50:40 | 7,547 |
/article-7547-1.html
|
Lighttpd 是一款开源 Web 服务器软件。Lighttpd 安全快速,符合行业标准,适配性强并且针对高配置环境进行了优化。相对于其它的 Web 服务器而言,Lighttpd 占用内存更少;因其对 CPU 占用小和对处理速度的优化而在效率和速度方面从众多 Web 服务器中脱颖而出。而 Lighttpd 诸如 FastCGI、CGI、认证、输出压缩、URL 重写等高级功能更是那些面临性能压力的服务器的福音。

以下便是我们在运行 Ubuntu 15.04 或 CentOS 7 Linux 发行版的机器上安装 Lighttpd Web 服务器的简要流程。
### 安装Lighttpd
#### 使用包管理器安装
这里我们通过使用包管理器这种最简单的方法来安装 Lighttpd。只需以 sudo 模式在终端或控制台中输入下面的指令即可。
**CentOS 7**
由于 CentOS 7.0 官方仓库中并没有提供 Lighttpd,所以我们需要在系统中安装额外的软件源 epel 仓库。使用下面的 yum 指令来安装 epel。
```
# yum install epel-release
```
然后,我们需要更新系统及为 Lighttpd 的安装做前置准备。
```
# yum update
# yum install lighttpd
```

**Ubuntu 15.04**
Ubuntu 15.04 官方仓库中包含了 Lighttpd,所以只需更新本地仓库索引并使用 apt-get 指令即可安装 Lighttpd。
```
# apt-get update
# apt-get install lighttpd
```

#### 从源代码安装 Lighttpd
如果想从 Lighttpd 源码安装最新版本(例如 1.4.39),我们需要在本地编译源码并进行安装。首先我们要安装编译源码所需的依赖包。
```
# cd /tmp/
# wget http://download.lighttpd.net/lighttpd/releases-1.4.x/lighttpd-1.4.39.tar.gz
```
下载完成后,执行下面的指令解压缩。
```
# tar -zxvf lighttpd-1.4.39.tar.gz
```
然后使用下面的指令进行编译。
```
# cd lighttpd-1.4.39
# ./configure
# make
```
**注:**在这份教程中,我们安装的是默认配置的 Lighttpd。其他拓展功能,如对 SSL 的支持,mod*rewrite,mod*redirect 等,需自行配置。
当编译完成后,我们就可以把它安装到系统中了。
```
# make install
```
### 设置 Lighttpd
如果有更高的需求,我们可以通过修改默认设置文件,如`/etc/lighttpd/lighttpd.conf`,来对 Lighttpd 进行进一步设置。 而在这份教程中我们将使用默认设置,不对设置文件进行修改。如果你曾做过修改并想检查设置文件是否出错,可以执行下面的指令。
```
# lighttpd -t -f /etc/lighttpd/lighttpd.conf
```
#### 使用 CentOS 7
在 CentOS 7 中,我们需创建一个在 Lighttpd 默认配置文件中设置的 webroot 文件夹,例如`/src/www/htdocs`。
```
# mkdir -p /srv/www/htdocs/
```
而后将默认欢迎页面从`/var/www/lighttpd`复制至刚刚新建的目录中:
```
# cp -r /var/www/lighttpd/* /srv/www/htdocs/
```
### 开启服务
现在,通过执行 systemctl 指令来重启 Web 服务。
```
# systemctl start lighttpd
```
然后我们将它设置为伴随系统启动自动运行。
```
# systemctl enable lighttpd
```
### 设置防火墙
如要让我们运行在 Lighttpd 上的网页或网站能在 Internet 或同一个网络内被访问,我们需要在防火墙程序中设置打开 80 端口。由于 CentOS 7 和 Ubuntu15.04 都附带 Systemd 作为默认初始化系统,所以我们默认用的都是 firewalld。如果要打开 80 端口或 http 服务,我们只需执行下面的命令:
```
#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service=http
success
# firewall-cmd --reload
success
```
### 连接至 Web 服务器
在将 80 端口设置为默认端口后,我们就可以直接访问 Lighttpd 的默认欢迎页了。我们需要根据运行 Lighttpd 的设备来设置浏览器的 IP 地址和域名。在本教程中,我们令浏览器访问 <http://lighttpd.linoxide.com/> ,同时将该子域名指向上述 IP 地址。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在浏览器中看到如下的欢迎页面了。

此外,我们可以将网站的文件添加到 webroot 目录下,并删除 Lighttpd 的默认索引文件,使我们的静态网站可以在互联网上访问。
如果想在 Lighttpd Web 服务器中运行 PHP 应用,请参考下面的步骤:
### 安装 PHP5 模块
在 Lighttpd 成功安装后,我们需要安装 PHP 及相关模块,以在 Lighttpd 中运行 PHP5 脚本。
#### 使用 Ubuntu 15.04
```
# apt-get install php5 php5-cgi php5-fpm php5-mysql php5-curl php5-gd php5-intl php5-imagick php5-mcrypt php5-memcache php-pear
```
#### 使用 CentOS 7
```
# yum install php php-cgi php-fpm php-mysql php-curl php-gd php-intl php-pecl-imagick php-mcrypt php-memcache php-pear lighttpd-fastcgi
```
### 设置 Lighttpd 的 PHP 服务
如要让 PHP 与 Lighttpd 协同工作,我们只要根据所使用的发行版执行如下对应的指令即可。
#### 使用 CentOS 7
首先要做的便是使用文件编辑器编辑 php 设置文件(例如`/etc/php.ini`)并取消掉对`cgi.fix_pathinfo=1`这一行的注释。
```
# nano /etc/php.ini
```
完成上面的步骤之后,我们需要把 PHP-FPM 进程的所有权从 Apache 转移至 Lighttpd。要完成这些,首先用文件编辑器打开`/etc/php-fpm.d/www.conf`文件。
```
# nano /etc/php-fpm.d/www.conf
```
然后在文件中增加下面的语句:
```
user = lighttpd
group = lighttpd
```
做完这些,我们保存并退出文本编辑器。然后从`/etc/lighttpd/modules.conf`设置文件中添加 FastCGI 模块。
```
# nano /etc/lighttpd/modules.conf
```
然后,去掉下面语句前面的`#`来取消对它的注释。
```
include "conf.d/fastcgi.conf"
```
最后我们还需在文本编辑器设置 FastCGI 的设置文件。
```
# nano /etc/lighttpd/conf.d/fastcgi.conf
```
在文件尾部添加以下代码:
```
fastcgi.server += ( ".php" =>
((
"host" => "127.0.0.1",
"port" => "9000",
"broken-scriptfilename" => "enable"
))
)
```
在编辑完成后保存并退出文本编辑器即可。
#### 使用 Ubuntu 15.04
如需启用 Lighttpd 的 FastCGI,只需执行下列代码:
```
# lighttpd-enable-mod fastcgi
Enabling fastcgi: ok
Run /etc/init.d/lighttpd force-reload to enable changes
# lighttpd-enable-mod fastcgi-php
Enabling fastcgi-php: ok
Run `/etc/init.d/lighttpd` force-reload to enable changes
```
然后,执行下列命令来重启 Lighttpd。
```
# systemctl force-reload lighttpd
```
### 检测 PHP 工作状态
如需检测 PHP 是否按预期工作,我们需在 Lighttpd 的 webroot 目录下新建一个 php 文件。本教程中,在 Ubuntu 下 /var/www/html 目录,CentOS 下 /src/www/htdocs 目录下使用文本编辑器创建并打开 info.php。
**使用 CentOS 7**
```
# nano /var/www/info.php
```
**使用 Ubuntu 15.04**
```
# nano /srv/www/htdocs/info.php
```
然后只需将下面的语句添加到文件里即可。
```
<?php phpinfo(); ?>
```
在编辑完成后保存并推出文本编辑器即可。
现在,我们需根据路径 <http://lighttpd.linoxide.com/info.php> 下的 info.php 文件的 IP 地址或域名,来让我们的网页浏览器指向系统上运行的 Lighttpd。如果一切都按照以上说明进行,我们将看到如下图所示的 PHP 页面信息。

### 总结
至此,我们已经在 CentOS 7 和 Ubuntu 15.04 Linux 发行版上成功安装了轻巧快捷并且安全的 Lighttpd Web 服务器。现在,我们已经可以上传网站文件到网站根目录、配置虚拟主机、启用 SSL、连接数据库,在我们的 Lighttpd Web 服务器上运行 Web 应用等功能了。 如果你有任何疑问,建议或反馈请在下面的评论区中写下来以让我们更好的改良 Lighttpd。谢谢!
---
via: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setup-lighttpd-web-server-ubuntu-15-04-centos-7/>
作者:[Arun Pyasi](http://linoxide.com/author/arunp/) 译者:[HaohongWANG](https://github.com/HaohongWAN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构建在开源之上的商业软件市场持续成长
|
Tom Krazit
|
https://www.linux.com/news/enterprise/cloud-computing/889564-the-evolving-market-for-commercial-software-built-on-open-source-
|
有很多客户想要利用开源项目的优势,而又不想建立和支持一支工程师队伍来调整那些开源项目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些客户愿意为开源项目和在这之上的专有特性之间的差异付费。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7/102655aa22v97m8aw92ywy.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7/102655aa22v97m8aw92ywy.jpg
| true | false | true |
alim0x
| false |
[
"开源",
"商业软件"
] |
观点
|
{
"viewnum": 3537,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有很多客户想要利用开源项目的优势,而又不想建立和支持一支工程师队伍来调整那些开源项目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些客户愿意为开源项目和在这之上的专有特性之间的差异付费。
| 2016-07-07T10:26:51 | 2016-07-07T10:26:51 | 7,548 |
/article-7548-1.html
|

*与会者在 Structure 上听取演讲,Structure Data 2016 也将在 UCSF Mission Bay 会议中心举办。图片来源:Structure Events。*
如今真的很难低估开源项目对于企业软件市场的影响;开源软件的集成如此快速地形成了业界常态,我们没能捕捉到转折点也情有可原。
举个例子,Hadoop,改变的不止是数据分析界,它引领了新一代数据公司,它们围绕开源项目创造自己的软件,按需调整和支持那些代码,更像红帽在上世纪 90 年代和本世纪早期拥抱 Linux 那样。软件越来越多地通过公有云交付,而不是运行在购买者自己的服务器,拥有了令人惊奇的操作灵活性,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关于授权、支持以及价格之类的新问题。
我们多年来持续追踪这个趋势,这些话题充斥了我们的 Structure Data 会议,而今年的 Structure Data 2016 也不例外。三家围绕 Hadoop 最重要的大数据公司——Hortonworks、Cloudera 和 MapR ——的 CEO 们将会共同讨论它们是如何销售他们围绕开源项目的企业软件和服务,获利的同时回报社区项目。
以前在企业软件上获利是很容易的事情。一个客户购买了之后,企业供应商的一系列软件就变成了收银机,从维护合同和阶段性升级中获得近乎终生的收入,软件也越来越难以被替代,因为它已经成为了客户的业务核心。客户抱怨这种绑定,但如果它们想提高工作队伍的生产力也确实没有多少选择。
而现在的情况不再是这样了。尽管无数的公司还陷于在他们的基础设施上运行至关重要的巨型软件包,新的项目被部署到使用开源技术的云服务器上。这让升级功能不再需要去掉大量软件包再重新安装别的,同时也让公司按需付费,而不是为一堆永远用不到的特性买单。
有很多客户想要利用开源项目的优势,而又不想建立和支持一支工程师队伍来调整那些开源项目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些客户愿意为开源项目和在这之上的专有特性之间的差异付费。
这对于基础设施相关的软件来说格外正确。当然,你的客户们可以自己对项目进行调整,比如 Hadoop,Spark 或 Node.js,但付费可以帮助他们自定义地打包部署如今这些重要的开源技术,而不用自己干这些活儿。只需看看 Structure Data 2016 的发言者就明白了,比如 Confluent(Kafka),Databricks(Spark),以及 Cloudera-Hortonworks-MapR(Hadoop)三人组。
当然还有一个值得提到的是在出错的时候有个供应商给你背锅。如果你的工程师弄糟了开源项目的实现,那你只能怪你自己了。但是如果你和一个愿意提供服务级品质、能确保性能和正常运行时间指标的公司签订了合同,你实际上就是为得到支持、指导,以及有人背锅而买单。
构建在开源之上的商业软件市场的持续成长是我们在 Structure Data 上追踪多年的内容,如果这个话题正合你意,我们鼓励你加入我们,在旧金山,3 月 9 日和 10 日。
---
via: <https://www.linux.com/news/enterprise/cloud-computing/889564-the-evolving-market-for-commercial-software-built-on-open-source->
作者:[Tom Krazit](https://www.linux.com/community/forums/person/70513) 译者:[alim0x](https://github.com/alim0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LFCS 系列第十讲:学习简单的 Shell 脚本编程和文件系统故障排除
|
Gabriel Cánepa
|
http://www.tecmint.com/linux-basic-shell-scripting-and-linux-filesystem-troubleshooting/
|
本讲是系列教程中的第十讲,主要集中讲解简单的 Shell 脚本编程和文件系统故障排除。这两块内容都是 LFCS 认证中的必备考点。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7/113131b397oa5083nhier9.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7/113131b397oa5083nhier9.png
| true | false | true |
GHLandy
| false |
[
"LFCS"
] |
技术
|
{
"viewnum": 6383,
"commentnum": 3,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58.49.9.92",
"message": "如果退出状态码是非零值 (即 systemctl status $service 命令中的回显中没有出现 “running”),则表明某个服务为运行。",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Chrome 45.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07T13:57:58"
},
{
"postip": "111.201.9.37",
"message": "笔误,“未”运行。",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7-07T14:05:05"
},
{
"postip": "175.3.63.7",
"message": "翻译后没有检查的缘故。。哈哈。",
"username": "GHLandy [Chrome 51.0|Windows 10]",
"date": "2016-07-09T19:13:54"
}
] |
[
{
"raid": 7455,
"displayorder": 0
},
{
"raid": 7600,
"displayorder": 0
}
] |
本讲是系列教程中的第十讲,主要集中讲解简单的 Shell 脚本编程和文件系统故障排除。这两块内容都是 LFCS 认证中的必备考点。
| 2016-07-07T13:26:00 | 2016-07-07T13:26:00 | 7,549 |
/article-7549-1.html
|
Linux 基金会发起了 LFCS 认证 (<ruby> Linux 基金会认证系统管理员 <rp> ( </rp> <rt> Linux Foundation Certified Sysadmin </rt> <rp> ) </rp></ruby>),这是一个全新的认证体系,旨在让世界各地的人能够参与到中等水平的 Linux 系统的基本管理操作的认证考试中去,这项认证包括:维护正在运行的系统和服务的能力、全面监控和分析的能力以及何时向上游团队请求支持的决策能力。

*LFCS 系列第十讲*
请看以下视频,这里边介绍了 Linux 基金会认证程序。
本讲是系列教程中的第十讲,主要集中讲解简单的 Shell 脚本编程和文件系统故障排除。这两块内容都是 LFCS 认证中的必备考点。
### 理解<ruby> 终端 <rp> ( </rp> <rt> Terminals </rt> <rp> ) </rp></ruby>和 Shell
首先要声明一些概念。
* Shell 是一个程序,它将命令传递给操作系统来执行。
* Terminal 也是一个程序,允许最终用户使用它与 Shell 来交互。比如,下边的图片是 GNOME Terminal。

*Gnome Terminal*
启动 Shell 之后,会呈现一个命令提示符 (也称为命令行) 提示我们 Shell 已经做好了准备,接受标准输入设备输入的命令,这个标准输入设备通常是键盘。
你可以参考该系列文章的 [第一讲 如何在 Linux 上使用 GNU sed 等命令来创建、编辑和操作文件](/article-7161-1.html) 来温习一些常用的命令。
Linux 为提供了许多可以选用的 Shell,下面列出一些常用的:
**bash Shell**
Bash 代表 Bourne Again Shell,它是 GNU 项目默认的 Shell。它借鉴了 Korn shell (ksh) 和 C shell (csh) 中有用的特性,并同时对性能进行了提升。它同时也是 LFCS 认证中所涵盖的各发行版中默认 Shell,也是本系列教程将使用的 Shell。
**sh Shell**
Bourne SHell 是一个比较古老的 shell,多年来一直都是很多类 Unix 系统的默认 shell。
**ksh Shell**
Korn SHell (ksh shell) 也是一个 Unix shell,是<ruby> 贝尔实验室 <rp> ( </rp> <rt> Bell Labs </rt> <rp> ) </rp></ruby>的 David Korn 在 19 世纪 80 年代初的时候开发的。它兼容 Bourne shell ,并同时包含了 C shell 中的多数特性。
一个 shell 脚本仅仅只是一个可执行的文本文件,里边包含一条条可执行命令。
### 简单的 Shell 脚本编程
如前所述,一个 shell 脚本就是一个纯文本文件,因此,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文本编辑器来创建和编辑。你可以考虑使用 vi/vim (参考本系列 [第二讲 如何安装和使用纯文本编辑器 vi/vim](/article-7165-1.html)),它的语法高亮让我的编辑工作非常方便。
输入如下命令来创建一个名为 myscript.sh 的脚本文件:
```
# vim myscript.sh
```
shell 脚本的第一行 (著名的<ruby> <a href="/article-3664-1.html"> 释伴行 </a> <rp> ( </rp> <rt> shebang line </rt> <rp> ) </rp></ruby>) 必须如下:
```
#!/bin/bash<ruby> <rp> ( </rp> <rt> </rt> <rp> ) </rp></ruby>
```
这条语句“告诉”操作系统需要用哪个解释器来运行这个脚本文件之后命令。
现在可以添加需要执行的命令了。通过注释,我们可以声明每一条命令或者整个脚本的具体含义。注意,shell 会忽略掉以井号 (#) 开始的注释语句。
```
#!/bin/bash
echo 这是关于 LFCS 认证系列的第十部分
echo 今天是 $(date +%Y-%m-%d)
```
编写并保存脚本之后,通过以下命令来使脚本文件成为可执行文件:
```
# chmod 755 myscript.sh
```
在执行脚本之前,我们需要说一下环境变量 ($PATH),运行:
```
echo $PATH
```
我们就会看到环境变量 ($PATH) 的具体内容:这是当输入命令时系统所搜索可执行程序的目录,每一项之间使用冒号 (:) 隔开。称它为环境变量,是因为它本是就是 shell 环境的一部分 —— 这是当 shell 每次启动时 shell 及其子进程可以获取的一系列信息。
当我们输入一个命令并按下回车时,shell 会搜索 $PATH 变量中列出的目录并执行第一个知道的实例。请看如下例子:

*环境变量*
假如存在两个同名的可执行程序,一个在 /usr/local/bin,另一个在 /usr/bin,则会执行环境变量中最先列出的那个,并忽略另外一个。
如果我们自己编写的脚本没有放在 $PATH 变量列出目录中的任何一个,则需要输入 ./filename 来执行它。而如果存储在 $PATH 变量中的任意一个目录,我们就可以像运行其他命令一样来运行之前编写的脚本了。
```
# pwd
# ./myscript.sh
# cp myscript.sh ../bin
# cd ../bin
# pwd
# myscript.sh
```

*执行脚本*
#### if 条件语句
无论何时,当你需要在脚本中根据某个命令的运行结果来采取相应动作时,你应该使用 if 结构来定义条件。基本语法如下:
```
if CONDITION; then
COMMANDS;
else
OTHER-COMMANDS
fi
```
其中,CONDITION 可以是如下情形的任意一项 (仅列出常用的),并且达到以下条件时返回 true:
* `[ -a file ]` → 指定文件存在。
* `[ -d file ]` → 指定文件存在,并且是一个目录。
* `[ -f file ]` → 指定文件存在,并且是一个普通文件。
* `[ -u file ]` → 指定文件存在,并设置了 SUID 权限位。
* `[ -g file ]` → 指定文件存在,并设置了 SGID 权限位。
* `[ -k file ]` → 指定文件存在,并设置了“黏连 (Sticky)”位。
* `[ -r file ]` → 指定文件存在,并且文件可读。
* `[ -s file ]` → 指定文件存在,并且文件不为空。
* `[ -w file ]` → 指定文件存在,并且文件可写入。
* `[ -x file ]` → 指定文件存在,并且可执行。
* `[ string1 = string2 ]` → 字符串相同。
* `[ string1 != string2 ]` → 字符串不相同。
[ int1 op int2 ] 为前述列表中的一部分 (例如: -eq –> int1 与 int2 相同时返回 true) ,其中比较项也可以是一个列表子项, 其中 op 为以下比较操作符。
* `-eq` –> int1 等于 int2 时返回 true。
* `-ne` –> int1 不等于 int2 时返回 true。
* `-lt` –> int1 小于 int2 时返回 true。
* `-le` –> int1 小于或等于 int2 时返回 true。
* `-gt` –> int1 大于 int2 时返回 true。
* `-ge` –> int1 大于或等于 int2 时返回 true。
#### for 循环语句
循环语句可以在某个条件下重复执行某个命令。基本语法如下:
```
for item in SEQUENCE; do
COMMANDS;
done
```
其中,item 为每次执行 COMMANDS 时,在 SEQUENCE 中匹配到的值。
#### While 循环语句
该循环结构会一直执行重复的命令,直到控制命令(EVALUATION\_COMMAND)执行的退出状态值等于 0 时 (即执行成功) 停止。基本语法如下:
```
while EVALUATION_COMMAND; do
EXECUTE_COMMANDS;
done
```
其中,EVALUATION\_COMMAND 可以是任何能够返回成功 (0) 或失败 (0 以外的值) 的退出状态值的命令,EXECUTE\_COMMANDS 则可以是任何的程序、脚本或者 shell 结构体,包括其他的嵌套循环。
#### 综合使用
我们会通过以下例子来演示 if 条件语句和 for 循环语句。
**在基于 systemd 的发行版中探测某个服务是否在运行**
先建立一个文件,列出我们想要想要查看的服务名。
```
# cat myservices.txt
sshd
mariadb
httpd
crond
firewalld
```

*使用脚本监控 Linux 服务*
我们编写的脚本看起来应该是这样的:
```
#!/bin/bash
# This script iterates over a list of services and
# is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y are running or not.
for service in $(cat myservices.txt); do
systemctl status $service | grep --quiet "running"
if [ $? -eq 0 ]; then
echo $service "is [ACTIVE]"
else
echo $service "is [INACTIVE or NOT INSTALLED]"
fi
done
```

*Linux 服务监控脚本*
**我们来解释一下这个脚本的工作流程**
1). for 循环每次读取 myservices.txt 文件中的一项记录,每一项纪录表示一个服务的通用变量名。各项记录组成如下:
```
# cat myservices.txt
```
2). 以上命令由圆括号括着,并在前面添加美元符,表示它需要从 myservices.txt 的记录列表中取值并作为变量传递给 for 循环。
3). 对于记录列表中的每一项纪录 (即每一项纪录的服务变量),都会执行以下动作:
```
# systemctl status $service | grep --quiet "running"
```
此时,需要在每个通用变量名 (即每一项纪录的服务变量) 的前面添加美元符,以表明它是作为变量来传递的。其输出则通过管道符传给 grep。
其中,-quiet 选项用于阻止 grep 命令将发现的 “running” 的行回显到屏幕。当 grep 捕获到 “running” 时,则会返回一个退出状态码 “0” (在 if 结构体表示为 $?),由此确认某个服务正在运行中。
如果退出状态码是非零值 (即 systemctl status $service 命令中的回显中没有出现 “running”),则表明某个服务未运行。

*服务监控脚本*
我们可以增加一步,在开始循环之前,先确认 myservices.txt 是否存在。
```
#!/bin/bash
# This script iterates over a list of services and
# is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y are running or not.
if [ -f myservices.txt ]; then
for service in $(cat myservices.txt); do
systemctl status $service | grep --quiet "running"
if [ $? -eq 0 ]; then
echo $service "is [ACTIVE]"
else
echo $service "is [INACTIVE or NOT INSTALLED]"
fi
done
else
echo "myservices.txt is missing"
fi
```
**Ping 一系列网络或者 Internet 主机名以获取应答数据**
你可能想把自己维护的主机写入一个文本文件,并使用脚本探测它们是否能够 ping 得通 (脚本中的 myhosts 可以随意替换为你想要的名称)。
shell 的内置 read 命令将告诉 while 循环一行行的读取 myhosts,并将读取的每行内容传给 host 变量,随后 host 变量传递给 ping 命令。
```
#!/bin/bash
# This script is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use of a while loop
while read host; do
ping -c 2 $host
done < myhosts
```

*使用脚本 Ping 服务器*
扩展阅读:
* [Learn Shell Scripting: A Guide from Newbies to System Administrator](http://www.tecmint.com/learning-shell-scripting-language-a-guide-from-newbies-to-system-administrator/)
* [5 Shell Scripts to Learn Shell Programming](http://www.tecmint.com/basic-shell-programming-part-ii/)
### 文件系统排错
尽管 Linux 是一个很稳定的操作系统,但仍然会因为某些原因出现崩溃时 (比如因为断电等),正好你有一个 (或者更多个) 文件系统未能正确卸载,Linux 重启的时候就会自动检测其中可能发生的错误。
此外,每次系统正常启动的时候,都会在文件系统挂载之前校验它们的完整度。而这些全部都依赖于 fsck 工具 (<ruby> 文件系统校验 <rp> ( </rp> <rt> file system check </rt> <rp> ) </rp></ruby>)。
如果对 fsck 进行设定,它除了校验文件系统的完整性之外,还可以尝试修复错误。fsck 能否成功修复错误,取决于文件系统的损伤程度;如果可以修复,被损坏部分的文件会恢复到位于每个文件系统根目录的 lost+found。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注意,如果拔掉系统正在写入数据的 USB 设备同样会发生错误,甚至可能发生硬件损坏。
fsck 的基本用如下:
```
# fsck [options] filesystem
```
**检查文件系统错误并尝试自动修复**
想要使用 fsck 检查文件系统,我们需要首先卸载文件系统。
```
# mount | grep sdg1
# umount /mnt
# fsck -y /dev/sdg1
```

*检查文件系统错误*
除了 -y 选项,我们也可以使用 -a 选项来自动修复文件系统错误,而不必做出交互式应答,并在文件系统看起来 “干净” 卸载的情况下强制校验。
```
# fsck -af /dev/sdg1
```
如果只是要找出什么地方发生了错误 (不用在检测到错误的时候修复),我们可以使用 -n 选项,这样只会将文件系统错误输出到标准输出设备上。
```
# fsck -n /dev/sdg1
```
根据 fsck 输出的错误信息,我们可以知道是否可以自己修复或者需要将问题提交给工程师团队来做详细的硬件校验。
### 总结
至此,系列教程的第十讲就全部结束了,全系列教程涵盖了通过 LFCS 测试所需的基础内容。
但显而易见的,本系列的十讲并不足以在单个主题方面做到全面描述,我们希望这一系列教程可以成为你学习的基础素材,并一直保持学习的热情(LCTT 译注:还有后继补充的几篇)。
我们欢迎你提出任何问题或者建议,所以你可以毫不犹豫的通过以下链接联系到我们: 成为一个 [Linux 认证系统工程师](http://www.shareasale.com/r.cfm?b=768106&u=1260899&m=59485&urllink=&afftrack=) 。
---
via: <http://www.tecmint.com/linux-basic-shell-scripting-and-linux-filesystem-troubleshooting/>
作者:[Gabriel Cánepa](http://www.tecmint.com/author/gacanepa/) 译者:[GHLandy](https://github.com/GHLandy)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把你的旧笔记本变成 Chromebook
|
SWAPNIL BHARTIYA
|
https://www.linux.com/learn/turn-your-old-laptop-chromebook
|
你可以轻松地将你的旧笔记本或电脑转换成强大的 Chromebook。我在一台 Dell Mini 和一台 2009 年购买的 Dell 笔记本上进行了尝试。那两台设备都在吃灰,而且本来注定是要被回收的,因为现代的操作系统和桌面环境,比如 Unity,Plasma 以及 Gnome 它们跑不动。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7/144758odtp8ro5o8wyvvpn.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7/144758odtp8ro5o8wyvvpn.jpg
| true | false | true |
alim0x
| false |
[
"Chromebook"
] |
分享
|
{
"viewnum": 19633,
"commentnum": 9,
"favtimes": 6,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58.63.47.115",
"message": "可恶的GFW",
"username": "vio [Chrome 51.0|Windows 10]",
"date": "2016-07-08T09:09:04"
},
{
"postip": "202.69.19.86",
"message": "国内用不了?",
"username": "惆Jason [Chrome 42.0|Mac 10.11]",
"date": "2016-07-08T10:35:02"
},
{
"postip": "121.29.25.3",
"message": "貌似需要梯子",
"username": "unknow_future [Chrome 51.0|GNU/Linux]",
"date": "2016-07-08T11:57:26"
},
{
"postip": "36.57.245.252",
"message": "听起来,是个不错的选择!!!Thanks",
"username": "hello_linux [Firefox 49.0|Windows 7]",
"date": "2016-07-08T13:10:37"
},
{
"postip": "220.166.57.61",
"message": "我以前试的时候貌似不能uefi,,,,,混合启动的出问题的概率会很大,建议用legacy",
"username": "来自四川绵阳的 Chrome 45.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08T14:12:43"
},
{
"postip": "113.247.103.2",
"message": "没有人关心大图是哪个型号电脑么? 我好喜欢这种外观. 求推荐",
"username": "来自湖南长沙的 Chrome 50.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08T23:44:23"
},
{
"postip": "111.201.9.37",
"message": "这就是正版 chromebook ——我也好喜欢。",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7-09T09:04:09"
},
{
"postip": "60.191.19.204",
"message": "chrome pixel,999刀——我也好喜欢。",
"username": "chenjintao_ii [Firefox 47.0|Windows 7]",
"date": "2016-07-11T08:41:27"
},
{
"postip": "111.20.112.126",
"message": "没有强大的本地化系统,一切都是惘谈!!!",
"username": "来自陕西西安的 Chrome 54.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11-29T08:22:16"
}
] |
[
{
"raid": 7570,
"displayorder": 0
}
] |
你可以轻松地将你的旧笔记本或电脑转换成强大的 Chromebook。我在一台 Dell Mini 和一台 2009 年购买的 Dell 笔记本上进行了尝试。那两台设备都在吃灰,而且本来注定是要被回收的,因为现代的操作系统和桌面环境,比如 Unity,Plasma 以及 Gnome 它们跑不动。
| 2016-07-08T08:44:00 | 2016-07-08T08:44:00 | 7,550 |
/article-7550-1.html
|

Linux 之年就在眼前。根据[报道](https://chrome.googleblog.com/2016/05/the-google-play-store-coming-to.html),Google 在 2016 年第一季度卖出了比苹果卖出的 Macbook 更多的 Chromebook。并且,Chromebook 即将变得更加激动人心。在 Google I/O 大会上,Google 宣布安卓 Google Play 商店将在 6 月中旬来到 Chromebook,这让用户能够在他们的 Chrome OS 设备上运行安卓应用。
但是,你不需要购买一台全新的使用 Chrome OS 的笔记本,你可以轻松地将你的旧笔记本或电脑转换成强大的 Chromebook。我在一台 Dell Mini 和一台 2009 年购买的 Dell 笔记本上进行了尝试。那两台设备都在吃灰,而且本来注定是要被回收的,因为现代的操作系统和桌面环境,比如 Unity,Plasma 以及 Gnome 它们跑不动。
如果你手边有旧设备,你可以轻松地将它变成 Chromebook。你还可以在你的笔记本上安装 Chrome OS 双系统,这样你就可以同时享受不同系统的优点了。
多亏了 Chrome OS 的开源基础,有很多方案可以让你在你的设备上安装 Chrome OS。我试过几个,但我最喜欢的方案是 [Neverware](http://www.neverware.com/#introtext-3) 的 CloudReady。这家公司提供一个免费的,社区支持版的系统,还有一个商业支持版,每台设备每年 49 美元。好消息是所有的授权都是可转移的,所以如果你卖掉或捐掉了设备,你也可以将 Neverware 授权转让给新用户。
### 你需要什么
在你开始在笔记本上安装 CloudReady 之前,你需要一些准备:
* 一个容量不小于 4GB 的 USB 存储设备
* 打开 Chrome 浏览器,到 Google Chrome Store 去安装 [Chromebook Recovery Utility(Chrome 恢复工具)](https://chrome.google.com/webstore/detail/chromebook-recovery-utili/jndclpdbaamdhonoechobihbbiimdgai?hl=en)
* 更改目标机器的 BIOS 设置以便能从 USB 启动
### 开始
Neverware 提供两个版本的 CloudReady 镜像:32 位和 64 位。从下载页面[下载](http://www.neverware.com/freedownload)合适你硬件的系统版本。
解压下载的 zip 文件,你会得到一个 chromiumos\_image.bin 文件。现在插入 U 盘并打开 Chromebook Recovery Utility。点击工具右上角的齿轮,选择 erase recovery media(擦除恢复媒介,如图 1)。

*图 1:选择 erase recovery media。[image:cloudready-erase]*
接下来,选择目标 USB 驱动器并把它格式化。格式化完成后,再次打开右上齿轮,这次选择 use local image(使用本地镜像)。浏览解压的 bin 文件并选中,选好 USB 驱动器,点击继续,然后点击创建按钮(图 2)。它会开始将镜像写入驱动器。

*图 2:创建 CloudReady 镜像。[Image:cloudready-create]*
驱动器写好可启动的 CloudReady 之后,插到目标 PC 上并启动。系统启动进 Chromium OS 需要一小段时间。启动之后,你会看到图 3 中的界面。

*图 3:准备好安装 CloudReady。*

*图 4:单系统选项。*
到任务栏选择 Install CloudReady(安装 CloudReady)。
你可以安装 Chromium OS 和其它系统的双系统启动,但另一个系统这时应该已经安装好了。
在下一个窗口选择单系统(图 4)或是双系统(图 5)。
按照下一步按钮说明选择安装。

*图 5:双系统选项。*
整个过程最多 20 分钟左右,这取决于存储媒介和处理能力。安装完成后,电脑会关闭并重启。
重启之后,你会看到网络设置页面(图 6)。让人激动的是,虽然我在相同硬件上要给 Linux 发行版安装无线驱动,到了 Chromium OS 这里是开箱即用的。
你连上无线网络之后,系统会自动查找更新并提供 Adobe Flash 安装。安装完成后,你会看到 Chromium OS 登录界面。现在你只需登录你的 Gmail 账户,开始使用你的“Chromebook”即可。

*图 6:网络设置。*
### 让 Netflix 正常工作
如果你想要播放 Netflix 或其它 DRM 保护流媒体站点,你需要做一些额外的工作。转到设置并点击安装 Widevine 插件(图 7)。

*图 7:安装 Widevine。*

*图 8:安装 User Agent Switcher。*
现在你需要使用 user agent switcher 这个伎俩(图 8)。
到 Chrome Webstore 去安装 [User Agent Switcher](https://chrome.google.com/webstore/detail/user-agent-switcher-for-c/djflhoibgkdhkhhcedjiklpkjnoahfmg)。插件安装完成后,它会自动添加到浏览器的书签栏。
右键点击 agent switcher 图标并创建一个新条目(图 9):
```
Name: "CloudReady Widevine"
String: "Mozilla/5.0 (X11; Linux x86_64) AppleWebKit/535.11 (KHTML, like Gecko) Ubuntu/16.10 Chrome/49.0.1453.93"
Group: "Chrome" (应该被自动填上了)
Append: "Replace"
Indicator Flag: "IE"
```
点击“添加(Add)”。

*图 9:为 CloudReady 创建条目。*
然后,到“permanent spoof list(永久欺骗列表)”选项中将 CloudReady Widevine 添加为 [www.netflix.com](http://www.netflix.com) 的永久 UA 串。
现在,重启机器,你就可以观看 Netflix 和其它一些服务了。
---
via: <https://www.linux.com/learn/turn-your-old-laptop-chromebook>
作者:[SWAPNIL BHARTIYA](https://www.linux.com/users/arnieswap) 译者:[alim0x](https://github.com/alim0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在 Ubuntu 16.04 为 Nginx 服务器安装 LEMP 环境(MariaDB,PHP 7 并支持 HTTP 2.0)
|
Matei Cezar
|
http://www.tecmint.com/install-nginx-mariadb-php7-http2-on-ubuntu-16-04/
|
LEMP 是个缩写,代表一组软件包(L:Linux OS,E:Nginx 网络服务器,M:MySQL/MariaDB 数据库和 P:PHP 服务端动态编程语言),它被用来搭建动态的网络应用和网页。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7/230043xr8zr0ftkr0mw1ft.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7/230043xr8zr0ftkr0mw1ft.png
| true | false | true |
BriFuture
| false |
[
"LEMP",
"Nginx",
"PHP",
"MySQL",
"MariaDB"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20560,
"commentnum": 6,
"favtimes": 6,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18.249.73.5",
"message": "亲测不能完成搭建。在第二页新建一个default文件,内容完全复制于本页例子,将server_name全部改成本机ip,我尝试重启了一次nginx,结果重启失败。<br />\r\n-- 启动结果为“done”。<br />\r\n8月 04 15:43:50 PHOENIX sudo[14530]: pam_unix(sudo:session): session closed for user root<br />\r\n8月 04 15:43:54 PHOENIX sudo[14551]: lzh : TTY=pts/4 ; PWD=/etc/nginx/sites-available ; USER=roo<br />\r\n8月 04 15:43:54 PHOENIX sudo[14551]: pam_unix(sudo:session): session opened for user root by (uid=0)<br />\r\n8月 04 15:43:54 PHOENIX systemd[1]: Starting A high performance web server and a reverse proxy server<br />\r\n-- Subject: nginx.service 单元已开始启动<br />\r\n-- Defined-By: systemd<br />\r\n-- Support: http://lists.freedesktop.org/mailman/listinfo/systemd-devel<br />\r\n-- <br />\r\n-- nginx.service 单元已开始启动。<br />\r\n8月 04 15:43:54 PHOENIX nginx[14557]: nginx: [emerg] bind() to 0.0.0.0:443 failed (98: Address alread<br />\r\n8月 04 15:43:54 PHOENIX nginx[14557]: nginx: [emerg] bind() to [::]:443 failed (98: Address already i<br />\r\n8月 04 15:43:54 PHOENIX nginx[14557]: nginx: [emerg] bind() to 0.",
"username": "青莲居士 [Chrome 51.0|GNU/Linux]",
"date": "2016-08-04T15:47:31"
},
{
"postip": "218.249.73.5",
"message": "表示对default文件不理解,<br />\r\n ssl_ciphers EECDH+CHACHA20:EECDH+AES128:RSA+AES128:EECDH+AES256:RSA+AES256:EECDH+3DES:RSA+3DES:!MD5;<br />\r\n这一行照着例子复制可以?",
"username": "青莲居士 [Chrome 51.0|GNU/Linux]",
"date": "2016-08-04T15:49:53"
},
{
"postip": "218.249.73.5",
"message": "删除新建的default后将备份的此文件恢复,nginx服务又可重新启动。",
"username": "青莲居士 [Chrome 51.0|GNU/Linux]",
"date": "2016-08-04T15:50:36"
},
{
"postip": "103.243.65.192",
"message": "你这里的错误是,你的443 端口已经被占用了。",
"username": "linux [Chrome 52.0|Mac 10.11]",
"date": "2016-08-04T21:22:46"
},
{
"postip": "218.249.73.5",
"message": "谢谢,找到原因了,vmware-hostd进程占用了443端口,找了一天也没找到ubuntu中关闭这个进程自启动的方法,于是想让机器关闭vmware-workstation-server自启动,现在越找越困惑,ubuntu16怎么有的服务用systemctl disable管理,有的用update-rc.d 管理?我用update-rc.d关闭了vmware-workstation-server自启动后,再也不能启动这个服务了,无论是用update-rc.d还是sysv-rc-conf设置。真头痛啊。",
"username": "青莲居士 [Chrome 51.0|GNU/Linux]",
"date": "2016-08-05T13:26:47"
},
{
"postip": "118.184.1.164",
"message": "ubuntu@VM-23-68-ubuntu:/$ openssl s_client -connect localhost:443 -nextprotoneg ''<br />\r\nconnect: Connection refused<br />\r\nconnect:errno=111<br />\r\n这个是怎么回事",
"username": "来自118.184.1.164的 Chrome 58.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7-05-21T22:01:19"
}
] |
[] |
LEMP 是个缩写,代表一组软件包(L:Linux OS,E:Nginx 网络服务器,M:MySQL/MariaDB 数据库和 P:PHP 服务端动态编程语言),它被用来搭建动态的网络应用和网页。
| 2016-07-08T09:56:00 | 2016-07-08T09:56:00 | 7,551 |
/article-7551-1.html
|
LEMP 是个缩写,代表一组软件包(L:Linux OS,E:Nginx 网络服务器,M:MySQL/MariaDB 数据库和 P:PHP 服务端动态编程语言),它被用来搭建动态的网络应用和网页。
(LCTT 译注:为何采用 LEMP 而不是 LNMP 的缩写?据 <https://lemp.io/> 的解释:Nginx 的发音是 Engine-X,重要的发音而不是首字母,而且 LEMP 实际上是可读的,而 LNMP 看起来只是字母表。)

*在 Ubuntu 16.04 安装 Nginx 以及 MariaDB,PHP7 并且支持 HTTP 2.0*
这篇教程会教你怎么在 Ubuntu 16.04 的服务器上安装 LEMP (Nginx 和 MariaDB 以及 PHP7)。
**前置准备**
* [安装 Ubuntu 16.04 服务器版本](http://www.tecmint.com/installation-of-ubuntu-16-04-server-edition/)
### 步骤 1:安装 Nginx 服务器
1、Nginx 是一个先进的、资源优化的 Web 服务器程序,用来向因特网上的访客展示网页。我们从 Nginx 服务器的安装开始介绍,使用 [apt 命令](http://www.tecmint.com/apt-advanced-package-command-examples-in-ubuntu/) 从 Ubuntu 的官方软件仓库中获取 Nginx 程序。
```
$ sudo apt-get install nginx
```

*在 Ubuntu 16.04 安装 Nginx*
2、 然后输入 [netstat](http://www.tecmint.com/20-netstat-commands-for-linux-network-management/) 和 [systemctl](http://www.tecmint.com/manage-services-using-systemd-and-systemctl-in-linux/) 命令,确认 Nginx 进程已经启动并且绑定在 80 端口。
```
$ netstat -tlpn
```

*检查 Nginx 网络端口连接*
```
$ sudo systemctl status nginx.service
```

*检查 Nginx 服务状态*
当你确认服务进程已经启动了,你可以打开一个浏览器,使用 HTTP 协议访问你的服务器 IP 地址或者域名,浏览 Nginx 的默认网页。
```
http://IP-Address
```

*验证 Nginx 网页*
### 步骤 2:启用 Nginx HTTP/2.0 协议
3、 对 HTTP/2.0 协议的支持默认包含在 Ubuntu 16.04 最新发行版的 Nginx 二进制文件中了,它只能通过 SSL 连接并且保证加载网页的速度有巨大提升。
要启用Nginx 的这个协议,首先找到 Nginx 提供的网站配置文件,输入下面这个命令备份配置文件。
```
$ cd /etc/nginx/sites-available/
$ sudo mv default default.backup
```

*备份 Nginx 的网站配置文件*
4、然后,用文本编辑器新建一个默认文件,输入以下内容:
```
server {
listen 443 ssl http2 default_server;
listen [::]:443 ssl http2 default_server;
root /var/www/html;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index.php;
server_name 192.168.1.13;
location / {
try_files $uri $uri/ =404;
}
ssl_certificate /etc/nginx/ssl/nginx.crt;
ssl_certificate_key /etc/nginx/ssl/nginx.key;
ssl_protocols TLSv1 TLSv1.1 TLSv1.2;
ssl_prefer_server_ciphers on;
ssl_ciphers EECDH+CHACHA20:EECDH+AES128:RSA+AES128:EECDH+AES256:RSA+AES256:EECDH+3DES:RSA+3DES:!MD5;
ssl_dhparam /etc/nginx/ssl/dhparam.pem;
ssl_session_cache shared:SSL:20m;
ssl_session_timeout 180m;
resolver 8.8.8.8 8.8.4.4;
add_header Strict-Transport-Security "max-age=31536000;
#includeSubDomains" always;
location ~ \.php$ {
include snippets/fastcgi-php.conf;
fastcgi_pass unix:/run/php/php7.0-fpm.sock;
}
location ~ /\.ht {
deny all;
}
}
server {
listen 80;
listen [::]:80;
server_name 192.168.1.13;
return 301 https://$server_name$request_uri;
}
```

*启用 Nginx HTTP 2 协议*
上面的配置片段向所有的 SSL 监听指令中添加 http2 参数来启用 `HTTP/2.0`。
上述添加到服务器配置的最后一段,是用来将所有非 SSL 的流量重定向到 SSL/TLS 默认主机。然后用你主机的 IP 地址或者 DNS 记录(最好用 FQDN 名称)替换掉 `server_name` 选项的参数。
5、 当你按照以上步骤编辑完 Nginx 的默认配置文件之后,用下面这些命令来生成、查看 SSL 证书和密钥。
用你自定义的设置完成证书的制作,注意 Common Name 设置成和你的 DNS FQDN 记录或者服务器 IP 地址相匹配。
```
$ sudo mkdir /etc/nginx/ssl
$ sudo openssl req -x509 -nodes -days 365 -newkey rsa:2048 -keyout /etc/nginx/ssl/nginx.key -out /etc/nginx/ssl/nginx.crt
$ ls /etc/nginx/ssl/
```

*生成 Nginx 的 SSL 证书和密钥*
6、 通过输入以下命令使用一个强 DH 加密算法,这会修改之前的配置文件 `ssl_dhparam` 所配置的文件。
```
$ sudo openssl dhparam -out /etc/nginx/ssl/dhparam.pem 2048
```

*创建 Diffie-Hellman 密钥*
7、 当 `Diffie-Hellman` 密钥生成之后,验证 Nginx 的配置文件是否正确、能否被 Nginx 网络服务程序应用。然后运行以下命令重启守护进程来观察有什么变化。
```
$ sudo nginx -t
$ sudo systemctl restart nginx.service
```

*检查 Nginx 的配置*
8、 键入下面的命令来测试 Nginx 使用的是 HTTP/2.0 协议。看到协议中有 `h2` 的话,表明 Nginx 已经成功配置使用 HTTP/2.0 协议。所有最新的浏览器默认都能够支持这个协议。
```
$ openssl s_client -connect localhost:443 -nextprotoneg ''
```

*测试 Nginx HTTP 2.0 协议*
### 第 3 步:安装 PHP 7 解释器
通过 FastCGI 进程管理程序的协助,Nginx 能够使用 PHP 动态语言解释器生成动态网络内容。FastCGI 能够从 Ubuntu 官方仓库中安装 php-fpm 二进制包来获取。
9、 在你的服务器控制台里输入下面的命令来获取 PHP7.0 和扩展包,这能够让 PHP 与 Nginx 网络服务进程通信。
```
$ sudo apt install php7.0 php7.0-fpm
```

*安装 PHP 7 以及 PHP-FPM*
10、 当 PHP7.0 解释器安装成功后,输入以下命令启动或者检查 php7.0-fpm 守护进程:
```
$ sudo systemctl start php7.0-fpm
$ sudo systemctl status php7.0-fpm
```

*开启、验证 php-fpm 服务*
11、 当前的 Nginx 配置文件已经配置了使用 PHP FPM 来提供动态内容。
下面给出的这部分服务器配置让 Nginx 能够使用 PHP 解释器,所以不需要对 Nginx 配置文件作别的修改。
```
location ~ \.php$ {
include snippets/fastcgi-php.conf;
fastcgi_pass unix:/run/php/php7.0-fpm.sock;
}
```
下面是的截图是 Nginx 默认配置文件的内容。你可能需要对其中的代码进行修改或者取消注释。

*启用 PHP FastCGI*
12、 要测试启用了 PHP-FPM 的 Nginx 服务器,用下面的命令创建一个 PHP 测试配置文件 `info.php`。接着用 `http://IP_or domain/info.php` 这个网址来查看配置。
```
$ sudo su -c 'echo "<?php phpinfo(); ?>" |tee /var/www/html/info.php'
```

*创建 PHP Info 文件*

*检查 PHP FastCGI 的信息*
检查服务器是否宣告支持 HTTP/2.0 协议,定位到 PHP 变量区域中的 `$_SERVER[‘SERVER_PROTOCOL’]` 就像下面这张截图一样。

*检查 HTTP2.0 协议信息*
13、 为了安装其它的 PHP7.0 模块,使用 `apt search php7.0` 命令查找 php 的模块然后安装。
如果你想要 [安装 WordPress](http://www.tecmint.com/install-wordpress-using-lamp-or-lemp-on-rhel-centos-fedora/) 或者别的 CMS,需要安装以下的 PHP 模块,这些模块迟早有用。
```
$ sudo apt install php7.0-mcrypt php7.0-mbstring
```

*安装 PHP 7 模块*
14、 要注册这些额外的 PHP 模块,输入下面的命令重启 PHP-FPM 守护进程。
```
$ sudo systemctl restart php7.0-fpm.service
```
### 第 4 步:安装 MariaDB 数据库
15、 最后,我们需要 MariaDB 数据库来存储、管理网站数据,才算完成 LEMP 的搭建。
运行下面的命令安装 MariaDB 数据库管理系统,重启 PHP-FPM 服务以便使用 MySQL 模块与数据库通信。
```
$ sudo apt install mariadb-server mariadb-client php7.0-mysql
$ sudo systemctl restart php7.0-fpm.service
```

*安装 MariaDB*
16、 为了安全加固 MariaDB,运行来自 Ubuntu 软件仓库中的二进制包提供的安全脚本,这会询问你设置一个 root 密码,移除匿名用户,禁用 root 用户远程登录,移除测试数据库。
输入下面的命令运行脚本,并且确认所有的选择。参照下面的截图。
```
$ sudo mysql_secure_installation
```

*MariaDB 的安全安装*
17、 配置 MariaDB 以便普通用户能够不使用系统的 sudo 权限来访问数据库。用 root 用户权限打开 MySQL 命令行界面,运行下面的命令:
```
$ sudo mysql
MariaDB> use mysql;
MariaDB> update user set plugin=’‘ where User=’root’;
MariaDB> flush privileges;
MariaDB> exit
```

*MariaDB 的用户权限*
最后通过执行以下命令登录到 MariaDB 数据库,就可以不需要 root 权限而执行任意数据库内的命令:
```
$ mysql -u root -p -e 'show databases'
```

*查看 MariaDB 数据库*
好了!现在你拥有了配置在 **Ubuntu 16.04** 服务器上的 **LEMP** 环境,你能够部署能够与数据库交互的复杂动态网络应用。
---
via: <http://www.tecmint.com/install-nginx-mariadb-php7-http2-on-ubuntu-16-04/>
作者:[Matei Cezar](http://www.tecmint.com/author/cezarmatei/) 译者:[GitFuture](https://github.com/GitFuture)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你应该知道的基础 Git 命令
|
Rakhi Sharma
|
http://itsfoss.com/basic-git-commands-cheat-sheet/
|
这个快速指南将向你展示所有的基础 Git 命令以及用法。你可以下载这些命令作为快速参考。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7/235601nvdjd85mn7h22hd4.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7/235601nvdjd85mn7h22hd4.jpg
| true | false | true |
alim0x
| false |
[
"Git"
] |
软件开发
|
{
"viewnum": 7219,
"commentnum": 6,
"favtimes": 7,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88.166.229.83",
"message": "git到底是什么啊?不是一个网站吗?我只知道可以从那上面下个人开发的软件。",
"username": "青莲居士 [Chrome 51.0|GNU/Linux]",
"date": "2016-07-08T15:47:28"
},
{
"postip": "220.163.54.178",
"message": "git是代码版本控制软件,支持HTTP协议。你的意思大概是通过HTTP克隆clone(下载)一份代码副本",
"username": "来自云南昆明的 Firefox 48.0|Windows 8.1 用户",
"date": "2016-07-08T18:56:41"
},
{
"postip": "117.22.176.200",
"message": "小伙子,还需努力啊,多学习吧",
"username": "Shadow-華 [Chrome 51.0|Windows 10]",
"date": "2016-07-08T23:15:00"
},
{
"postip": "119.132.72.24",
"message": "你说得是 Github,不是git",
"username": "来自广东珠海的 Vivaldi 1.2|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09T20:16:40"
},
{
"postip": "111.202.28.98",
"message": "git是一个版本管理工具,github是全球最大的同性交友平台。 <br />\r\n是这样吗?",
"username": "青莲居士 [Firefox 47.0|Ubuntu]",
"date": "2016-07-12T15:33:15"
},
{
"postip": "153.99.106.103",
"message": "git remote add <github.com?这里应该写什么>",
"username": "来自江苏的 Firefox 47.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18T21:28:04"
}
] |
[] |
这个快速指南将向你展示所有的基础 Git 命令以及用法。你可以下载这些命令作为快速参考。
| 2016-07-08T13:55:00 | 2016-07-08T13:55:00 | 7,552 |
/article-7552-1.html
|

*简介:这个快速指南将向你展示所有的基础 Git 命令以及用法。你可以下载这些命令作为快速参考。*
我们在早先一篇文章中已经快速介绍过 [Vi 速查表](http://itsfoss.com/download-vi-cheat-sheet/)了。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会介绍开始使用 Git 时所需要的基础命令。
### Git
[Git](https://git-scm.com/) 是一个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它被用在大量开源项目中。它是在 2005 年由 Linux 创始人 [Linus Torvalds](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nus_Torvalds) 写就的。这个程序允许非线性的项目开发,并且能够通过存储在本地服务器高效处理大量数据。在这个教程里,我们将要和 Git 愉快玩耍并学习如何开始使用它。
我在这个教程里使用 Ubuntu,但你可以使用你选择的任何发行版。除了安装以外,剩下的所有命令在任何 Linux 发行版上都是一样的。
### 安装 Git
要安装 git 执行以下命令:
```
sudo apt-get install git-core
```
在它完成下载之后,你就安装好了 Git 并且可以使用了。
### 设置 Git
在 Git 安装之后,不论是从 apt-get 还是从源码安装,你需要将你的用户名和邮箱地址复制到 gitconfig 文件。你可以访问 ~/.gitconfig 这个文件。
全新安装 Git 之后打开它会是完全空白的:
```
sudo vim ~/.gitconfig
```
你也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添加所需的信息。将‘user’替换成你的用户名,‘user@example.com’替换成你的邮箱。
```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User"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user@example.com
```
然后你就完成设置了。现在让我们开始 Git。
### 仓库
创建一个新目录,打开它并运行以下命令:
```
git init
```

这个命令会创建一个新的 Git <ruby> 仓库 <rp> ( </rp> <rt> repository </rt> <rp> ) </rp></ruby>。你的本地仓库由三个 Git 维护的“树”组成。
第一个是你的<ruby> 工作目录 <rp> ( </rp> <rt> Working Directory </rt> <rp> ) </rp></ruby>,保存实际的文件。第二个是索引,实际上扮演的是<ruby> 暂存区 <rp> ( </rp> <rt> staging area </rt> <rp> ) </rp></ruby>,最后一个是 HEAD,它指向你最后一个 commit 提交。使用 git clone /path/to/repository 签出你的仓库(从你刚创建的仓库或服务器上已存在的仓库)。
### 添加文件并提交
你可以用以下命令添加改动:
```
git add <filename>
```
这会添加一个新文件到暂存区以提交。如果你想添加每个新文件,输入:
```
git add --all
```
添加文件之后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检查状态:
```
git status
```

正如你看到的,那里已经有一些变化但还没有提交。现在你需要提交这些变化,使用:
```
git commit -m "提交信息"
```

你也可以这么做(首选):
```
git commit -a
```
然后写下你的提交信息。现在你的文件提交到了 HEAD,但还不在你的远程仓库中。
### 推送你的改动
你的改动在你本地工作副本的 HEAD 中。如果你还没有从一个已存在的仓库克隆,或想将你的仓库连接到远程服务器,你需要先添加它:
```
git remote add origin <服务器地址>
```
现在你可以将改动推送到指定的远程服务器。要将改动发送到远程服务器,运行:
```
git push -u origin master
```
### 分支
分支用于开发特性,分支之间是互相独立的。主分支 master 是你创建一个仓库时的“默认”分支。使用其它分支用于开发,在完成时将它合并回主分支。
创建一个名为“mybranch”的分支并切换到它之上:
```
git checkout -b mybranch
```

你可以使用这个命令切换回主分支:
```
git checkout master
```
如果你想删除这个分支,执行:
```
git branch -d mybranch
```

除非你将分支推送到远程服务器上,否则该分支对其他人是不可用的,所以只需把它推送上去:
```
git push origin <分支名>
```
### 更新和合并
要将你本地仓库更新到最新的提交上,运行:
```
git pull
```
在你的工作目录获取并合并远程变动。要合并其它分支到你的活动分支(如 master),使用:
```
git merge <分支>
```
在这两种情况下,git 会尝试<ruby> 自动合并 <rp> ( </rp> <rt> auto-merge </rt> <rp> ) </rp></ruby>改动。不幸的是,这不总是可能的,可能会导致冲突。你需要通过编辑 git 所显示的文件,手动合并那些冲突。改动之后,你需要用以下命令将它们标记为已合并:
```
git add <文件名>
```
在合并改动之前,你也可以使用以下命令预览:
```
git diff <源分支> <目标分支>
```
### Git 日志
你可以这么查看仓库历史:
```
git log
```
要以每个提交一行的样式查看日志,你可以用:
```
git log --pretty=oneline
```
或者也许你想要看一个所有分支的 ASCII 艺术树,带有标签和分支名:
```
git log --graph --oneline --decorate --all
```
如果你只想看哪些文件改动过:
```
git log --name-status
```
在这整个过程中如果你需要任何帮助,你可以用 git --help。
Git 棒不棒?!祝贺你你已经会 Git 基础了。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可以从下面这个链接下载这些基础 Git 命令作为快速参考:
* [下载 Git 速查表](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0By49_3Av9sT1bXpINjhvU29VNUU)
---
via: <http://itsfoss.com/basic-git-commands-cheat-sheet/>
作者:[Rakhi Sharma](http://itsfoss.com/author/rakhi/) 译者:[alim0x](https://github.com/alim0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开源新闻速递:逾 6000 Redis 服务器被取得 SSH 权限
|
老王
|
Canonical 和 Pivotal 公司达成合作,将成为 Pivotal Cloud Foundry 云平台上的首选操作系统。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8/100729f647nr7g4ctcczvd.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8/100729f647nr7g4ctcczvd.jpg
| tru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Redis",
"安全"
] |
新闻
|
{
"viewnum": 4303,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 |
Canonical 和 Pivotal 公司达成合作,将成为 Pivotal Cloud Foundry 云平台上的首选操作系统。
| 2016-07-08T10:07:27 | 2016-07-08T10:07:27 | 7,553 |
/article-7553-1.html
|
### 今日关注
默认情况下, Redis 不进行任何验证即可访问,所以一般来说,Redis 服务器都会放置在内网或使用防火墙禁止外部访问。但现在至少有 30000 台 Redis 服务器暴露在公网上。可能有人觉得 Redis 上并无重要数据,暴露也不要紧。但是去年年底出现的一个安全攻击可以通过 Redis 创建 SSH 登录密钥,这就是说,存在安全缺陷的 Redis 服务器会导致主机上的 SSH 访问开放。目前据 RBS 的报告,有超过 6000 台的 Redis 服务器已经被攻击感染。

请系统管理员们尽快升级到最新版本,并启用相应的保护措施。
### 图文摘要

*Canonical 和 Pivotal 公司达成合作,将成为 [Pivotal Cloud Foundry 云平台](http://pivotal.io/platform)上的首选操作系统。*

*Ubuntu 15.10 作为非 LTS 版本,只有九个月的支持期,它将在7月28日结束支持。*

*如果你在 Ubuntu 或其它支持 Snap 软件包的系统上运行过 GUI 程序,你可能注意到一些应用的样式不能跟随系统主题。现在,Canonical [宣布](https://developer.ubuntu.com/en/blog/2016/07/06/announcing-new-snap-desktop-launchers/)即将推出新的 Snap 桌面启动器,可以使 GUI 应用的主题样式和桌面主题保持一致。*
|
||||
大量 Redis 服务器存在 SSH 权限窃取风险
|
Catalin Cimpanu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over-6-000-redis-database-servers-ready-for-the-taking-506056.shtml
|
当你把无安全验证的 Redis 服务器暴露在互联网上,任何人都可以在其上的 authorized_keys 文件中存储 SSH 密钥——这意味着,攻击者将不需要任何密码即可取得 Redis 服务器上的 SSH 访问权限。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8/104933up96i4ppkk46t222.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8/104933up96i4ppkk46t222.png
| tru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Redis"
] |
新闻
|
{
"viewnum": 5696,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 |
当你把无安全验证的 Redis 服务器暴露在互联网上,任何人都可以在其上的 authorized_keys 文件中存储 SSH 密钥——这意味着,攻击者将不需要任何密码即可取得 Redis 服务器上的 SSH 访问权限。
| 2016-07-08T10:49:39 | 2016-07-08T10:49:39 | 7,554 |
/article-7554-1.html
|
完全无视安全功能的 Redis 服务器自创建以来饱受各种安全风险的困扰,Risk Based Security (RBS) 最近发现了 6338 台受到侵入的 Redis 服务器。
Redis 是一个在内存中以键值对方式存储数据的 NOSQL 数据库。据 DB-Engines 的统计数据,它在 2015 年度的数据库[流行度位列第十](http://db-engines.com/en/ranking),而在键值对数据库中[排名第一](http://db-engines.com/en/article/Key-value+Stores)。
由于 Redis 以性能为第一考量,所以默认配置下该数据库没有任何的认证或其它的安全控制功能。

### Redis 服务器存在 SSH 密钥创建漏洞
任何人只要知道你的 IP 地址和 Redis 的端口,就可以访问其中的任意内容。更糟糕的是,在 2015 年末,发现了[一种攻击方式](http://antirez.com/news/96)可以让任何人在你的 Redis 服务器上的 authorized\_keys 文件中存储 SSH 密钥——这意味着,攻击者将不需要任何密码即可取得 Redis 服务器上的 SSH 访问权限。
而现在,至少有三万台没有任何验证措施的 Redis 服务器暴露在互联网上,据 RBS 研究人员的称,已经有 6338 台 Redis 被窃取了 SSH 权限。
该公司在通过 Shodan 进行了非侵入式扫描之后得出了如上结论。RBS 的研究人员在分析了被入侵的服务器之后发现,它们上面存在着一个名为“crackit” 的 SSH 密钥,其关联的邮件地址 ryan@exploit.im 曾在之前的其它入侵事件中出现过。除了 ryan@exploit.im 这个地址出现过 5892 次之外,root@chickenmelone.chicken.com 和 root@dedi10243.hostsailor.com 也分别出现了 385 次和 211 次。除了“crackit” 之外,还有一些名为“crackit\_key”, “qwe” ,“ck” 和 “crack” 之类的密钥名。据 RBS 分析,这表明它们来自多个组织或个人。
### 攻击者并不针对特定的 Redis 版本,任何版本都可能被黑
这些被攻击的 Redis 服务器的版本多达 106 个,从早期的 1.2.0. 到最新的 3.2.1 都有。
“从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中得不到更进一步的结果,只能确认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这并非新出现的漏洞,第二是,有些服务器只是被侵入了,但是并没有被利用。”[RBS 研究人员解释说](https://www.riskbasedsecurity.com/2016/07/redis-over-6000-installations-compromised/)。
该公司建议系统管理员们升级其 Redis 服务器到最新的版本,并启用 3.2 版本新引入的“保护模式”。另外,不要将 Redis 服务器或者其它的数据库暴露在互联网上是最起码的安全准则。
|
||
开源新闻速递:KDE Plasma 5.8 将成为 LTS 版本
|
老王
|
KDE Plasma 5.8 会带来许多改进,不过最令人注目的应该是对 Wayland 显示服务器的支持将最终完成。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9/100101g9hdz23wt48ehwe2.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9/100101g9hdz23wt48ehwe2.jpg
| tru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KDE"
] |
新闻
|
{
"viewnum": 5277,
"commentnum": 4,
"favtimes": 0,
"sharetimes": 2,
"likes": 0
}
|
[
{
"postip": "117.140.66.84",
"message": "kde第一个 LTS 版本是KDE 3.5",
"username": "来自广西百色的 Internet Explorer 9.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09T18:46:47"
},
{
"postip": "111.201.9.37",
"message": "谢谢,虽然我没找到 3.5 的 LTS 信息出处,不过从版本上看, 3.5 发布于2005年11月29日,而下一个版本4.0 则发布于2008年1月11日,这是够 L 的了。",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7-09T21:32:43"
},
{
"postip": "117.140.66.108",
"message": "就Plasma是LST吗?Frameworks和Applications呢?",
"username": "来自广西百色的 Chrome 51.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10T10:37:46"
},
{
"postip": "116.31.81.182",
"message": "我就纯粹是想回复一下",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Firefox 47.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7-10T11:26:08"
}
] |
[] |
KDE Plasma 5.8 会带来许多改进,不过最令人注目的应该是对 Wayland 显示服务器的支持将最终完成。
| 2016-07-09T10:01:00 | 2016-07-09T10:01:00 | 7,555 |
/article-7555-1.html
|
### 今日关注
在 KDE Plasma 5.7 [刚刚发布不久](/article-7545-1.html),KDE 开发团队就宣布了 KDE Plasma 5.8 的[开发计划](https://community.kde.org/Schedules/Plasma_5)。这个版本将是一个 LTS 版本,据我所知,这虽然不是 KDE [历史上](/article-6952-1.html)第一个 LTS 版本(据网友称,3.5 应该是第一个 LTS 版本),但也意味着,KDE Plasma 5.8 会专注于性能和稳定性,而且会维护至少九个小版本、维护期长达 18 个月,这包括了 2017 年一年,一直持续到 2018 年。

KDE Plasma 5.8 的 LTS 周期正好与其所采用的 Qt 5.6 的 LTS 周期一致——KDE Plasma 5.8 所依赖的 Qt 的最小版本是 Qt 5.6。KDE Plasma 5.8 的 Beta 版本将在 9 月 29 日发布——这仅仅是 5.7 的最后一个维护版本 5.7.5 发布后的两天,而正式版本将在 10 月 18 日来到。
KDE Plasma 5.8 会带来许多改进,不过最令人注目的应该是对 Wayland 显示服务器的支持将最终完成。
### 图文摘要

*用来设计运行 Docker 容器的 CentOS <ruby> 原子主机 <rp> ( </rp> <rt> Atomic Host </rt> <rp> ) </rp></ruby> 系统[发布](https://seven.centos.org/2016/07/new-centos-atomic-host-ready-for-download/)了更新版本 7.20160707, 它构建自 RedHat 的相应版本,采用标准的 RHEL 的 RPM 构建。支持 Docker 1.10.3。*

*Wine 1.9.14 发布,在 Direct3D 中带来了更好的 Shader Model 5 支持。*
|
||||
Securi-Pi:使用树莓派作为安全跳板
|
Bill Childers
|
http://www.linuxjournal.com/content/securi-pi-using-raspberry-pi-secure-landing-point?page=0,0
|
简而言之,我把家中的树莓派设置成了一个 OpenVPN 的端点和 SSH 端点,同时也是一个 Apache 服务器,所有这些服务都监听在 443 端口上,以便可以限制我不想暴露的网络服务。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9/112059psnn7gnm7iims3zu.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09/112059psnn7gnm7iims3zu.jpg
| true | false | true |
Moelf
| false |
[
"树莓派",
"OpenVPN"
] |
树莓派
|
{
"viewnum": 14841,
"commentnum": 2,
"favtimes": 5,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9.130.186.113",
"message": "这个可是好东西,有时间整下",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17T11:19:54"
},
{
"postip": "119.130.186.215",
"message": "做安全的真厉害啊",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56.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7-03-03T14:07:44"
}
] |
[] |
简而言之,我把家中的树莓派设置成了一个 OpenVPN 的端点和 SSH 端点,同时也是一个 Apache 服务器,所有这些服务都监听在 443 端口上,以便可以限制我不想暴露的网络服务。
| 2016-07-09T11:21:10 | 2016-07-09T11:21:10 | 7,556 |
/article-7556-1.html
|
像很多 LinuxJournal 的读者一样,我也过上了当今非常普遍的“科技游牧”生活,在网络之间,从一个接入点到另一个接入点,我们身处现实世界的不同地方却始终保持连接到互联网和日常使用的其它网络上。近来我发现越来越多的网络环境开始屏蔽对外的常用端口比如 SMTP(端口 25),SSH(端口 22)之类的。当你走进一家咖啡馆然后想 SSH 到你的一台服务器上做点事情的时候发现端口 22 被屏蔽了是一件很烦的事情。
不过,我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有什么网络环境会把 HTTPS 给墙了(端口 443)。在稍微配置了一下家中的树莓派 2 之后,我成功地让自己通过接入树莓派的 443 端口充当跳板,从而让我在各种网络环境下都能连上想要的目标端口。简而言之,我把家中的树莓派设置成了一个 OpenVPN 的端点和 SSH 端点,同时也是一个 Apache 服务器,所有这些服务都监听在 443 端口上,以便可以限制我不想暴露的网络服务。

### 备注
此解决方案能搞定大多数有限制的网络环境,但有些防火墙会对外部流量调用<ruby> 深度包检查 <rp> ( </rp> <rt> Deep packet inspection </rt> <rp> ) </rp></ruby>,它们时常能屏蔽掉用本篇文章里的方式传输的信息。不过我到目前为止还没在这样的防火墙后测试过。同时,尽管我使用了很多基于密码学的工具(OpenVPN,HTTPS,SSH),我并没有非常严格地审计过这套配置方案(LCTT 译注:作者的意思是指这套方案能帮你绕过端口限制,但不代表你的活动就是完全安全的)。有时候甚至 DNS 服务都会泄露你的信息,很可能在我没有考虑周到的角落里会有遗漏。我强烈不推荐把此跳板配置方案当作是万无一失的隐藏网络流量的办法,此配置只是希望能绕过一些端口限制连上网络,而不是做一些危险的事情。
### 起步
让我们先从你需要什么说起,我用的是树莓派 2,装载了最新版本的 Raspbian,不过这个配置也应该能在树莓派 Model B 上运行;512MB 的内存对我们来说绰绰有余了,虽然性能可能没有树莓派 2这么好,毕竟相比于四核心的树莓派 2, Model B 只有一颗单核心 CPU。我的树莓派放置在家里的防火墙和路由器的后面,所以我还能用这个树莓派作为跳板访问家里的其他电子设备。同时这也意味着我的流量在互联网上看起来仿佛来自我家的 ip 地址,所以这也算某种意义上保护了我的匿名性。如果你没有树莓派,或者不想从家里运行这个服务,那你完全可以把这个配置放在一台小型云服务器上(LCTT 译注:比如 IPS )。你只要确保服务器运行着基于 Debian 的 Linux 发行版即可,这份指南依然可用。

*图 1 树莓派,即将成为我们的加密网络端点*
### 安装并配置 BIND
无论你是用树莓派还是一台服务器,当你成功启动之后你就可以安装 BIND 了,这是一个驱动了互联网相当一部分的域名服务软件。你将会把 BIND 仅仅作为缓存域名服务使用,而不用把它配置为用来处理来自互联网的域名请求。安装 BIND 会让你拥有一个可以被 OpenVPN 使用的 DNS 服务器。安装 BIND 十分简单,`apt-get` 就可以直接搞定:
```
root@test:~# apt-get install bind9
Reading package lists... Done
Building dependency tree
Reading state information... Done
The following extra packages will be installed:
bind9utils
Suggested packages:
bind9-doc resolvconf ufw
The following NEW packages will be installed:
bind9 bind9utils
0 upgraded, 2 newly installed, 0 to remove and 0 not upgraded.
Need to get 490 kB of archives.
After this operation, 1,128 kB of additional disk space will be used.
Do you want to continue [Y/n]? y
```
在我们把 BIND 作为缓存域名服务器之前,还有一些小细节需要配置。两个修改都在`/etc/bind/named.conf.options`里完成。首先你要取消注释掉 forwarders 这一节内容,同时你还要增加一个可以转发域名请求的目标服务器。作为例子我会用 Google 的 DNS 服务器(8.8.8.8)(LCTT 译注:国内的话需要找一个替代品);文件的 forwarders 节看上去大致是这样的:
```
forwarders {
8.8.8.8;
};
```
第二点你需要做的更改是允许来自内网和本机的查询请求,直接把这一行加入配置文件的后面,记得放在最后一个`};`之前就可以了:
```
allow-query { 192.168.1.0/24; 127.0.0.0/16; };
```
上面那行配置会允许此 DNS 服务器接收来自其所在的网络(在本例中,我的网络就在我的防火墙之后)和本机的请求。下一步,你需要重启一下 BIND 的服务:
```
root@test:~# /etc/init.d/bind9 restart
[....] Stopping domain name service...: bind9
waiting for pid 13209 to die
. ok
[ ok ] Starting domain name service...: bind9.
```
现在你可以测试一下 `nslookup` 来确保你的服务正常运行了:
```
root@test:~# nslookup
> server localhost
Default server: localhost
Address: 127.0.0.1#53
> www.google.com
Server: localhost
Address: 127.0.0.1#53
Non-authoritative answer:
Name: www.google.com
Address: 173.194.33.176
Name: www.google.com
Address: 173.194.33.177
Name: www.google.com
Address: 173.194.33.178
Name: www.google.com
Address: 173.194.33.179
Name: www.google.com
Address: 173.194.33.180
```
完美!现在你的系统里已经有一个正常的域名服务在工作了,下一步我们来配置一下OpenVPN。
### 安装并配置 OpenVPN
OpenVPN 是一个运用 SSL/TLS 作为密钥交换的开源 VPN 解决方案。同时它也非常便于在 Linux 环境下部署。配置 OpenVPN 可能有一点点难,不过其实你也不需要在默认的配置文件里做太多修改。首先你需要运行一下 `apt-get` 来安装 OpenVPN:
```
root@test:~# apt-get install openvpn
Reading package lists... Done
Building dependency tree
Reading state information... Done
The following extra packages will be installed:
liblzo2-2 libpkcs11-helper1
Suggested packages:
resolvconf
The following NEW packages will be installed:
liblzo2-2 libpkcs11-helper1 openvpn
0 upgraded, 3 newly installed, 0 to remove and 0 not upgraded.
Need to get 621 kB of archives.
After this operation, 1,489 kB of additional disk space will be used.
Do you want to continue [Y/n]? y
```
现在 OpenVPN 已经安装好了,你需要去配置它了。OpenVPN 是基于 SSL 的,并且它同时依赖于服务端和客户端两方的证书来工作。为了生成这些证书,你需要在机器上配置一个证书签发(CA)。幸运地,OpenVPN 在安装中自带了一些用于生成证书的脚本比如 “easy-rsa” 来帮助你加快这个过程。你将要创建一个文件目录用于放置 easy-rsa 脚本,从模板目录复制过来:
```
root@test:~# mkdir /etc/openvpn/easy-rsa
root@test:~# cp -rpv /usr/share/doc/openvpn/examples/easy-rsa/2.0/* /etc/openvpn/easy-rsa/
```
下一步,把 vars 文件复制一个备份:
```
root@test:/etc/openvpn/easy-rsa# cp vars vars.bak
```
接下来,编辑一下 vars 以让其中的信息符合你的状态。我将以我需要编辑的信息作为例子:
```
KEY_SIZE=4096
KEY_COUNTRY="US"
KEY_PROVINCE="CA"
KEY_CITY="Silicon Valley"
KEY_ORG="Linux Journal"
KEY_EMAIL="bill.childers@linuxjournal.com"
```
下一步是导入(source)一下 vars 中的环境变量,这样系统就能把其中的信息当作环境变量处理了:
```
root@test:/etc/openvpn/easy-rsa# source ./vars
NOTE: If you run ./clean-all, I will be doing a rm -rf on /etc/openvpn/easy-rsa/keys
```
### 搭建 CA(证书签发)
接下来你要运行一下 `clean-all` 来确保有一个清理干净的系统工作环境,紧接着你就要做证书签发了。注意一下我修改了一些 changeme 的所提示修改的内容以符合我需要的安装情况:
```
root@test:/etc/openvpn/easy-rsa# ./clean-all
root@test:/etc/openvpn/easy-rsa# ./build-ca
Generating a 4096 bit RSA private key
...................................................++
...................................................++
writing new private key to 'ca.key'
-----
You are about to be asked to enter information that
will be incorporated into your certificate request.
What you are about to enter is what is called a
Distinguished Name or a DN.
There are quite a few fields but you can leave some
blank. For some fields there will be a default value,
If you enter '.', the field will be left blank.
-----
Country Name (2 letter code) [US]:
State or Province Name (full name) [CA]:
Locality Name (eg, city) [Silicon Valley]:
Organization Name (eg, company) [Linux Journal]:
Organizational Unit Name (eg, section) [changeme]:SecTeam
Common Name (eg, your name or your server's hostname [changeme]:test.linuxjournal.com
Name [changeme]:test.linuxjournal.com
Email Address [bill.childers@linuxjournal.com]:
```
### 生成服务端证书
一旦 CA 创建好了,你接着就可以生成客户端的 OpenVPN 证书了:
```
root@test:/etc/openvpn/easy-rsa# ./build-key-server test.linuxjournal.com
Generating a 4096 bit RSA private key
...................................................++
writing new private key to 'test.linuxjournal.com.key'
-----
You are about to be asked to enter information that
will be incorporated into your certificate request.
What you are about to enter is what is called a
Distinguished Name or a DN.
There are quite a few fields but you can leave some
blank. For some fields there will be a default value,
If you enter '.', the field will be left blank.
-----
Country Name (2 letter code) [US]:
State or Province Name (full name) [CA]:
Locality Name (eg, city) [Silicon Valley]:
Organization Name (eg, company) [Linux Journal]:
Organizational Unit Name (eg, section) [changeme]:SecTeam
Common Name (eg, your name or your server's hostname) [test.linuxjournal.com]:
Name [changeme]:test.linuxjournal.com
Email Address [bill.childers@linuxjournal.com]:
Please enter the following 'extra' attributes
to be sent with your certificate request
A challenge password []:
An optional company name []:
Using configuration from /etc/openvpn/easy-rsa/openssl-1.0.0.cnf
Check that the request matches the signature
Signature ok
The Subject's Distinguished Name is as follows
countryName :PRINTABLE:'US'
stateOrProvinceName :PRINTABLE:'CA'
localityName :PRINTABLE:'Silicon Valley'
organizationName :PRINTABLE:'Linux Journal'
organizationalUnitName:PRINTABLE:'SecTeam'
commonName :PRINTABLE:'test.linuxjournal.com'
name :PRINTABLE:'test.linuxjournal.com'
emailAddress :IA5STRING:'bill.childers@linuxjournal.com'
Certificate is to be certified until Sep 1 06:23:59 2025 GMT (3650 days)
Sign the certificate? [y/n]:y
1 out of 1 certificate requests certified, commit? [y/n]y
Write out database with 1 new entries
Data Base Updated
```
下一步需要用掉一些时间来生成 OpenVPN 服务器需要的 Diffie-Hellman 密钥。这个步骤在一般的桌面级 CPU 上会需要几分钟的时间,但在 ARM 构架的树莓派上,会用掉超级超级长的时间。耐心点,只要终端上的点还在跳,那么一切就在按部就班运行(下面的示例省略了不少的点):
```
root@test:/etc/openvpn/easy-rsa# ./build-dh
Generating DH parameters, 4096 bit long safe prime,
↪generator 2
This is going to take a long time
....................................................+
<省略了不少的点>
```
### 生成客户端证书
现在你要生成一下客户端用于登录 OpenVPN 的密钥。通常来说 OpenVPN 都会被配置成使用证书验证的加密方式,在这个配置下客户端需要持有由服务端签发的一份证书:
```
root@test:/etc/openvpn/easy-rsa# ./build-key bills-computer
Generating a 4096 bit RSA private key
...................................................++
...................................................++
writing new private key to 'bills-computer.key'
-----
You are about to be asked to enter information that
will be incorporated into your certificate request.
What you are about to enter is what is called a
Distinguished Name or a DN. There are quite a few
fields but you can leave some blank.
For some fields there will be a default value,
If you enter '.', the field will be left blank.
-----
Country Name (2 letter code) [US]:
State or Province Name (full name) [CA]:
Locality Name (eg, city) [Silicon Valley]:
Organization Name (eg, company) [Linux Journal]:
Organizational Unit Name (eg, section) [changeme]:SecTeam
Common Name (eg, your name or your server's hostname) [bills-computer]:
Name [changeme]:bills-computer
Email Address [bill.childers@linuxjournal.com]:
Please enter the following 'extra' attributes
to be sent with your certificate request
A challenge password []:
An optional company name []:
Using configuration from /etc/openvpn/easy-rsa/openssl-1.0.0.cnf
Check that the request matches the signature
Signature ok
The Subject's Distinguished Name is as follows
countryName :PRINTABLE:'US'
stateOrProvinceName :PRINTABLE:'CA'
localityName :PRINTABLE:'Silicon Valley'
organizationName :PRINTABLE:'Linux Journal'
organizationalUnitName:PRINTABLE:'SecTeam'
commonName :PRINTABLE:'bills-computer'
name :PRINTABLE:'bills-computer'
emailAddress :IA5STRING:'bill.childers@linuxjournal.com'
Certificate is to be certified until Sep 1 07:35:07 2025 GMT (3650 days)
Sign the certificate? [y/n]:y
1 out of 1 certificate requests certified, commit? [y/n]y
Write out database with 1 new entries
Data Base Updated
root@test:/etc/openvpn/easy-rsa#
```
现在你需要再生成一个 HMAC 码作为共享密钥来进一步增加整个加密提供的安全性:
```
root@test:~# openvpn --genkey --secret /etc/openvpn/easy-rsa/keys/ta.key
```
### 配置服务器
最后,我们到了配置 OpenVPN 服务的时候了。你需要创建一个 `/etc/openvpn/server.conf` 文件;这个配置文件的大多数地方都可以套用模板解决。设置 OpenVPN 服务的主要修改在于让它只用 TCP 而不是 UDP 链接。这是下一步所必需的---如果不是 TCP 连接那么你的服务将不能工作在端口 443 上。创建 `/etc/openvpn/server.conf` 然后把下述配置丢进去:
```
port 1194
proto tcp
dev tun
ca easy-rsa/keys/ca.crt
cert easy-rsa/keys/test.linuxjournal.com.crt ## or whatever your hostname was
key easy-rsa/keys/test.linuxjournal.com.key ## Hostname key- This file should be kept secret
management localhost 7505
dh easy-rsa/keys/dh4096.pem
tls-auth /etc/openvpn/certs/ta.key 0
server 10.8.0.0 255.255.255.0 # The server will use this subnet for clients connecting to it
ifconfig-pool-persist ipp.txt
push "redirect-gateway def1 bypass-dhcp" # Forces clients to redirect all traffic through the VPN
push "dhcp-option DNS 192.168.1.1" # Tells the client to use the DNS server at 192.168.1.1 for DNS - replace with the IP address of the OpenVPN machine and clients will use the BIND server setup earlier
keepalive 30 240
comp-lzo # Enable compression
persist-key
persist-tun
status openvpn-status.log
verb 3
```
最后,你将需要在服务器上启用 IP 转发,配置 OpenVPN 为开机启动,并立刻启动 OpenVPN 服务:
```
root@test:/etc/openvpn/easy-rsa/keys# echo "net.ipv4.ip_forward = 1" >> /etc/sysctl.conf
root@test:/etc/openvpn/easy-rsa/keys# sysctl -p /etc/sysctl.conf
net.core.wmem_max = 12582912
net.core.rmem_max = 12582912
net.ipv4.tcp_rmem = 10240 87380 12582912
net.ipv4.tcp_wmem = 10240 87380 12582912
net.core.wmem_max = 12582912
net.core.rmem_max = 12582912
net.ipv4.tcp_rmem = 10240 87380 12582912
net.ipv4.tcp_wmem = 10240 87380 12582912
net.core.wmem_max = 12582912
net.core.rmem_max = 12582912
net.ipv4.tcp_rmem = 10240 87380 12582912
net.ipv4.tcp_wmem = 10240 87380 12582912
net.ipv4.ip_forward = 0
net.ipv4.ip_forward = 1
root@test:/etc/openvpn/easy-rsa/keys# update-rc.d openvpn defaults
update-rc.d: using dependency based boot sequencing
root@test:/etc/openvpn/easy-rsa/keys# /etc/init.d/openvpn start
[ ok ] Startin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daemon:.
```
### 配置 OpenVPN 客户端
客户端的安装取决于客户端的操作系统,但你需要将之前生成的证书和密钥复制到你的客户端上,并导入你的 OpenVPN 客户端并新建一个配置文件。每种操作系统下的 OpenVPN 客户端在操作上会有些稍许不同,这也不在这篇文章的覆盖范围内,所以你最好去看看特定操作系统下的 OpenVPN 文档来获取更多信息。请参考本文档里的资源那一节。
### 安装 SSLH —— "魔法"多协议切换工具
本文章介绍的解决方案最有趣的部分就是运用 SSLH 了。SSLH 是一个多重协议工具——它可以监听 443 端口的流量,然后分析他们是 SSH,HTTPS 还是 OpenVPN 的通讯包,并把它们分别转发给正确的系统服务。这就是为何本解决方案可以让你绕过大多数端口封杀——你可以一直使用 HTTPS 通讯,因为它几乎从来不会被封杀。
同样,直接 `apt-get` 安装:
```
root@test:/etc/openvpn/easy-rsa/keys# apt-get install sslh
Reading package lists... Done
Building dependency tree
Reading state information... Done
The following extra packages will be installed:
apache2 apache2-mpm-worker apache2-utils apache2.2-bin apache2.2-common
libapr1 libaprutil1 libaprutil1-dbd-sqlite3 libaprutil1-ldap libconfig9
Suggested packages:
apache2-doc apache2-suexec apache2-suexec-custom openbsd-inetd inet-superserver
The following NEW packages will be installed:
apache2 apache2-mpm-worker apache2-utils apache2.2-bin apache2.2-common
libapr1 libaprutil1 libaprutil1-dbd-sqlite3 libaprutil1-ldap libconfig9 sslh
0 upgraded, 11 newly installed, 0 to remove and 0 not upgraded.
Need to get 1,568 kB of archives.
After this operation, 5,822 kB of additional disk space will be used.
Do you want to continue [Y/n]? y
```
在 SSLH 被安装之后,包管理器会询问要在 inetd 还是 standalone 模式下允许。选择 standalone 模式,因为你希望 SSLH 在它自己的进程里运行。如果你没有安装 Apache,apt 包管理器会自动帮你下载并安装的,尽管它也不是完全不可或缺。如果你已经有 Apache 了,那你需要确保它只监听 localhost 端口而不是所有的端口(不然的话 SSLH 会无法运行,因为 443 端口已经被 Apache 监听占用)。安装后,你会看到一个如下所示的错误信息:
```
[....] Starting ssl/ssh multiplexer: sslhsslh disabled, please adjust the configuration to your needs
[FAIL] and then set RUN to 'yes' in /etc/default/sslh to enable it. ... failed!
failed!
```
这其实并不是错误信息,只是 SSLH 在提醒你它还未被配置所以无法启动,这很正常。配置 SSLH 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它的配置文件放置在 `/etc/default/sslh`,你只需要修改 `RUN` 和 `DAEMON_OPTS` 变量就可以了。我的 SSLH 配置文件如下所示:
```
# Default options for sslh initscript
# sourced by /etc/init.d/sslh
# Disabled by default, to force yourself
# to read the configuration:
# - /usr/share/doc/sslh/README.Debian (quick start)
# - /usr/share/doc/sslh/README, at "Configuration" section
# - sslh(8) via "man sslh" for more configuration details.
# Once configuration ready, you *must* set RUN to yes here
# and try to start sslh (standalone mode only)
RUN=yes
# binary to use: forked (sslh) or single-thread (sslh-select) version
DAEMON=/usr/sbin/sslh
DAEMON_OPTS="--user sslh --listen 0.0.0.0:443 --ssh 127.0.0.1:22 --ssl 127.0.0.1:443 --openvpn 127.0.0.1:1194 --pidfile /var/run/sslh/sslh.pid"
```
保存编辑并启动 SSLH:
```
root@test:/etc/openvpn/easy-rsa/keys# /etc/init.d/sslh start
[ ok ] Starting ssl/ssh multiplexer: sslh.
```
现在你应该可以从 443 端口 ssh 到你的树莓派了,它会正确地使用 SSLH 转发:
```
$ ssh -p 443 root@test.linuxjournal.com
root@test:~#
```
SSLH 现在开始监听端口 443 并且可以转发流量信息到 SSH、Apache 或者 OpenVPN ,这取决于抵达流量包的类型。这套系统现已整装待发了!
### 结论
现在你可以启动 OpenVPN 并且配置你的客户端连接到服务器的 443 端口了,然后 SSLH 会从那里把流量转发到服务器的 1194 端口。但鉴于你正在和服务器的 443 端口通信,你的 VPN 流量不会被封锁。现在你可以舒服地坐在陌生小镇的咖啡店里,畅通无阻地通过你的树莓派上的 OpenVPN 浏览互联网。你顺便还给你的链接增加了一些安全性,这个额外作用也会让你的链接更安全和私密一些。享受通过安全跳板浏览互联网把!
### 参考资源
* 安装与配置 OpenVPN: <https://wiki.debian.org/OpenVPN> 和 <http://cryptotap.com/articles/openvpn>
* OpenVPN 客户端下载: <https://openvpn.net/index.php/open-source/downloads.html>
* OpenVPN iOS 客户端: <https://itunes.apple.com/us/app/openvpn-connect/id590379981?mt=8>
* OpenVPN Android 客户端: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net.openvpn.openvpn&hl=en>
* Tunnelblick for Mac OS X (OpenVPN 客户端): <https://tunnelblick.net>
* SSLH 介绍: <http://www.rutschle.net/tech/sslh.shtml> 和 <https://github.com/yrutschle/sslh>
---
via: <http://www.linuxjournal.com/content/securi-pi-using-raspberry-pi-secure-landing-point?page=0,0>
作者:[Bill Childers](http://www.linuxjournal.com/users/bill-childers) 译者:[Moelf](https://github.com/Moelf)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在 Linux 上管理加密密钥的最佳体验
|
Jeff Cogswell
|
http://www.linux.com/learn/tutorials/838235-how-to-best-manage-encryption-keys-on-linux
|
存储 SSH 的加密秘钥和记住密码一直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但是不幸的是,在当前这个充满了恶意黑客和攻击的世界中,基本的安全预防是必不可少的。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0/080718ujdx32ltg3lj3n1k.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0/080718ujdx32ltg3lj3n1k.jpg
| true | false | true |
mudongliang
| false |
[
"SSH",
"密钥",
"私钥"
] |
技术
|
{
"viewnum": 7320,
"commentnum": 0,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存储 SSH 的加密秘钥和记住密码一直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但是不幸的是,在当前这个充满了恶意黑客和攻击的世界中,基本的安全预防是必不可少的。
| 2016-07-11T10:02:00 | 2016-07-11T10:02:00 | 7,557 |
/article-7557-1.html
|
存储 SSH 的加密秘钥和记住密码一直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但是不幸的是,在当前这个充满了恶意黑客和攻击的世界中,基本的安全预防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许多普通用户来说,大多数人只能是记住密码,也可能寻找到一个好程序去存储密码,正如我们提醒这些用户不要在每个网站采用相同的密码。但是对于在各个 IT 领域的人们,我们需要将这个事情提高一个层面。我们需要使用像 SSH 密钥这样的加密秘钥,而不只是密码。

设想一个场景:我有一个运行在云上的服务器,用作我的主 git 库。我有很多台工作电脑,所有这些电脑都需要登录到这个中央服务器去做 push 与 pull 操作。这里我设置 git 使用 SSH。当 git 使用 SSH 时,git 实际上是以 SSH 的方式登录到服务器,就好像你通过 SSH 命令打开一个服务器的命令行一样。为了把这些配置好,我在我的 .ssh 目录下创建一个配置文件,其中包含一个有服务器名字、主机名、登录用户、密钥文件路径等信息的主机项。之后我可以通过输入如下命令来测试这个配置是否正确。
```
ssh gitserver
```
很快我就可以访问到服务器的 bash shell。现在我可以配置 git 使用相同配置项以及存储的密钥来登录服务器。这很简单,只是有一个问题:对于每一个我要用它登录服务器的电脑,我都需要有一个密钥文件,那意味着需要密钥文件会放在很多地方。我会在当前这台电脑上存储这些密钥文件,我的其他电脑也都需要存储这些。就像那些有特别多的密码的用户一样,我们这些 IT 人员也被这些特别多的密钥文件淹没。怎么办呢?
### 清理
在我们开始帮助你管理密钥之前,你需要有一些密钥应该怎么使用的基础知识,以及明白我们下面的提问的意义所在。同时,有个前提,也是最重要的,你应该知道你的公钥和私钥该放在哪里。然后假设你应该知道:
1. 公钥和私钥之间的差异;
2. 为什么你不可以从公钥生成私钥,但是反之则可以?
3. `authorized_keys` 文件的目的以及里面包含什么内容;
4. 如何使用私钥去登录一个你的对应公钥存储在其上的 `authorized_keys` 文件中的服务器。
这里有一个例子。当你在亚马逊的网络服务上创建一个云服务器,你必须提供一个用于连接你的服务器的 SSH 密钥。每个密钥都有一个公开的部分(公钥)和私密的部分(私钥)。你要想让你的服务器安全,乍看之下你可能应该将你的私钥放到服务器上,同时你自己带着公钥。毕竟,你不想你的服务器被公开访问,对吗?但是实际上的做法正好是相反的。

你应该把自己的公钥放到 AWS 服务器,同时你持有用于登录服务器的私钥。你需要保护好私钥,并让它处于你的控制之中,而不是放在一些远程服务器上,正如上图中所示。
原因如下:如果公钥被其他人知道了,它们不能用于登录服务器,因为他们没有私钥。进一步说,如果有人成功攻入你的服务器,他们所能找到的只是公钥,他们不可以从公钥生成私钥。同时,如果你在其他的服务器上使用了相同的公钥,他们不可以使用它去登录别的电脑。
这就是为什么你要把你自己的公钥放到你的服务器上以便通过 SSH 登录这些服务器。你持有这些私钥,不要让这些私钥脱离你的控制。
但是还有一点麻烦。试想一下我 git 服务器的例子。我需要做一些抉择。有时我登录架设在别的地方的开发服务器,而在开发服务器上,我需要连接我的 git 服务器。如何使我的开发服务器连接 git 服务器?显然是通过使用私钥,但这样就会有问题。在该场景中,需要我把私钥放置到一个架设在别的地方的服务器上,这相当危险。
一个进一步的场景:如果我要使用一个密钥去登录许多的服务器,怎么办?如果一个入侵者得到这个私钥,这个人就能用这个私钥得到整个服务器网络的权限,这可能带来一些严重的破坏,这非常糟糕。
同时,这也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我真的应该在这些其他服务器上使用相同的密钥吗?因为我刚才描述的,那会非常危险的。
最后,这听起来有些混乱,但是确实有一些简单的解决方案。让我们有条理地组织一下。
(注意,除了登录服务器,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私钥密钥,但是我提出的这个场景可以向你展示当你使用密钥时你所面对的问题。)
### 常规口令
当你创建你的密钥时,你可以选择是否包含一个密钥使用时的口令。有了这个口令,私钥文件本身就会被口令所加密。例如,如果你有一个公钥存储在服务器上,同时你使用私钥去登录服务器的时候,你会被提示输入该口令。没有口令,这个密钥是无法使用的。或者你也可以配置你的密钥不需要口令,然后只需要密钥文件就可以登录服务器了。
一般来说,不使用口令对于用户来说是更方便的,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我强烈建议使用口令,原因是,如果私钥文件被偷了,偷密钥的人仍然不可以使用它,除非他或者她可以找到口令。在理论上,这个将节省你很多时间,因为你可以在攻击者发现口令之前,从服务器上删除公钥文件,从而保护你的系统。当然还有一些使用口令的其它原因,但是在很多场合这个原因对我来说更有价值。(举一个例子,我的 Android 平板上有 VNC 软件。平板上有我的密钥。如果我的平板被偷了之后,我会马上从服务器上删除公钥,使得它的私钥没有作用,无论有没有口令。)但是在一些情况下我不使用口令,是因为我正在登录的服务器上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数据,这取决于情境。
### 服务器基础设施
你如何设计自己服务器的基础设施将会影响到你如何管理你的密钥。例如,如果你有很多用户登录,你将需要决定每个用户是否需要一个单独的密钥。(一般来说,应该如此;你不会想在用户之间共享私钥。那样当一个用户离开组织或者失去信任时,你可以删除那个用户的公钥,而不需要必须给其他人生成新的密钥。相似地,通过共享密钥,他们能以其他人的身份登录,这就更糟糕了。)但是另外一个问题是你如何配置你的服务器。举例来说,你是否使用像 Puppet 这样工具配置大量的服务器?你是否基于你自己的镜像创建大量的服务器?当你复制你的服务器,是否每一个的密钥都一样?不同的云服务器软件允许你配置如何选择;你可以让这些服务器使用相同的密钥,也可以给每一个服务器生成一个新的密钥。
如果你在操作这些复制的服务器,如果用户需要使用不同的密钥登录两个不同但是大部分都一样的系统,它可能导致混淆。但是另一方面,服务器共享相同的密钥会有安全风险。或者,第三,如果你的密钥有除了登录之外的需要(比如挂载加密的驱动),那么你会在很多地方需要相同的密钥。正如你所看到的,你是否需要在不同的服务器上使用相同的密钥不是我能为你做的决定;这其中有权衡,你需要自己去决定什么是最好的。
最终,你可能会有:
* 需要登录的多个服务器
* 多个用户登录到不同的服务器,每个都有自己的密钥
* 每个用户使用多个密钥登录到不同的服务器
(如果你正在别的情况下使用密钥,这个同样的普适理论也能应用于如何使用密钥,需要多少密钥,它们是否共享,你如何处理公私钥等方面。)
### 安全方法
了解你的基础设施和特有的情况,你需要组合一个密钥管理方案,它会指导你如何去分发和存储你的密钥。比如,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如果我的平板被偷了,我会从我服务器上删除公钥,我希望这在平板在用于访问服务器之前完成。同样的,我会在我的整体计划中考虑以下内容:
1. 私钥可以放在移动设备上,但是必须包含口令;
2. 必须有一个可以快速地从服务器上删除公钥的方法。
在你的情况中,你可能决定你不想在自己经常登录的系统上使用口令;比如,这个系统可能是一个开发者一天登录多次的测试机器。这没有问题,但是你需要调整一点你的规则。你可以添加一条规则:不可以通过移动设备登录该机器。换句话说,你需要根据自己的状况构建你的准则,不要假设某个方案放之四海而皆准。
### 软件
至于软件,令人吃惊的是,现实世界中并没有很多好的、可靠的存储和管理私钥的软件解决方案。但是应该有吗?考虑下这个,如果你有一个程序存储你所有服务器的全部密钥,并且这个程序被一个快捷的密钥锁住,那么你的密钥就真的安全了吗?或者类似的,如果你的密钥被放置在你的硬盘上,用于 SSH 程序快速访问,密钥管理软件是否真正提供了任何保护吗?
但是对于整体基础设施和创建/管理公钥来说,有许多的解决方案。我已经提到了 Puppet,在 Puppet 的世界中,你可以创建模块以不同的方式管理你的服务器。这个想法是服务器是动态的,而且不需要精确地复制彼此。[这里有一个聪明的方法](http://manuel.kiessling.net/2014/03/26/building-manageable-server-infrastructures-with-puppet-part-4/),在不同的服务器上使用相同的密钥,但是对于每一个用户使用不同的 Puppet 模块。这个方案可能适合你,也可能不适合你。
或者,另一个选择就是完全换个不同的档位。在 Docker 的世界中,你可以采取一个不同的方式,正如[关于 SSH 和 Docker 博客](http://blog.docker.com/2014/06/why-you-dont-need-to-run-sshd-in-docker/)所描述的那样。
但是怎么样管理私钥?如果你搜索过的话,你无法找到很多可以选择的软件,原因我之前提到过;私钥存放在你的硬盘上,一个管理软件可能无法提到更多额外的安全。但是我使用这种方法来管理我的密钥:
首先,我的 `.ssh/config` 文件中有很多的主机项。我要登录的都有一个主机项,但是有时我对于一个单独的主机有不止一项。如果我有很多登录方式,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对于放置我的 git 库的服务器来说,我有两个不同的登录项;一个限制于 git,另一个用于一般用途的 bash 访问。这个为 git 设置的登录选项在机器上有极大的限制。还记得我之前说的我存储在远程开发机器上的 git 密钥吗?好了。虽然这些密钥可以登录到我其中一个服务器,但是使用的账号是被严格限制的。
其次,大部分的私钥都包含口令。(对于需要多次输入口令的情况,考虑使用 [ssh-agent](http://blog.docker.com/2014/06/why-you-dont-need-to-run-sshd-in-docker/)。)
再次,我有一些我想要更加小心地保护的服务器,我不会把这些主机项放在我的 host 文件中。这更加接近于社会工程方面,密钥文件还在,但是可能需要攻击者花费更长的时间去找到这个密钥文件,分析出来它们对应的机器。在这种情况下,我就需要手动打出来一条长长的 SSH 命令。(没那么可怕。)
同时你可以看出来我没有使用任何特别的软件去管理这些私钥。
### 无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案
我们偶尔会在 linux.com 收到一些问题,询问管理密钥的好软件的建议。但是退一步看,这个问题事实上需要重新思考,因为没有一个普适的解决方案。你问的问题应该基于你自己的情景。你是否简单地尝试找到一个位置去存储你的密钥文件?你是否寻找一个方法去管理多用户问题,其中每个人都需要将他们自己的公钥插入到 `authorized_keys` 文件中?
通过这篇文章,我已经囊括了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希望到此你明白如何管理你的密钥,并且,只有当你问出了正确的问题,无论你寻找任何软件(甚至你需要另外的软件),它都会出现。
---
via: <http://www.linux.com/learn/tutorials/838235-how-to-best-manage-encryption-keys-on-linux>
作者:[Jeff Cogswell](http://www.linux.com/community/forums/person/62256) 译者:[mudongliang](https://github.com/mudonglian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微软说,将“为 Linux 用户带来令人兴奋的新闻”
|
Bogdan Popa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microsoft-teases-exciting-news-for-linux-users-506145.shtml
|
微软最有可能发布的是针对 Linux 的新版 Skype 应用程序。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0/172536yn73aelrkecaan7k.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0/172536yn73aelrkecaan7k.jpg
| tru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微软",
"Skype"
] |
新闻
|
{
"viewnum": 5857,
"commentnum": 5,
"favtimes": 0,
"sharetimes": 2,
"likes": 0
}
|
[
{
"postip": "58.48.11.89",
"message": "兴奋?无感",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QQ Browser 9.4|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10T19:33:26"
},
{
"postip": "113.44.82.148",
"message": "linux一键升级Windows吗?",
"username": "拿铁不加糖 [Chrome 51.0|Windows 10]",
"date": "2016-07-10T20:28:19"
},
{
"postip": "113.44.82.148",
"message": "看看我的定位",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5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10T20:28:56"
},
{
"postip": "27.223.11.38",
"message": "6666",
"username": "yiqihaha [Chrome 51.0|GNU/Linux]",
"date": "2016-07-12T18:49:53"
},
{
"postip": "223.64.149.3",
"message": "还行",
"username": "来自江苏无锡的 Firefox 47.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17T16:09:53"
}
] |
[] |
微软最有可能发布的是针对 Linux 的新版 Skype 应用程序。
| 2016-07-10T17:25:34 | 2016-07-10T17:25:34 | 7,559 |
/article-7559-1.html
|
微软这些年对 Linux 的观感已经完全改变了,随着开源世界增长的越来越快,雷蒙德(微软总部所在地)除了适应并寻求接近这个日益增长的社区,已经别无选择了。
微软发布了几个在十年前根本没有人会相信的新产品之后,比如 Bash on Windows 10,微软还准备给 Linux 带来更多东西,这次应该是特别针对 Skype 用户的。
今天在 [Skype 社区论坛](https://community.skype.com/t5/Linux/Exciting-news-for-Linux-users/td-p/4430988)发的一个帖子里,微软宣称将“为 Linux 用户带来令人兴奋的新闻”,但是并没有给出具体细节。我们只知道,完整的消息将于 7 月 13 日太平洋时间早上 7 点在该社区的 Q&A 版块发布。

### 一个新的 Skype 的 Linux 客户端?
由于这是通过微软 Skype 社区进行发布的,不难猜测,微软最有可能发布的是针对 Linux 的新版 Skype 应用程序。微软目前正在通过 Windows Insider 项目进行 Windows 和 Office 内测,因此,也有人猜测,微软是否将为 Linux 用户带来同样的微软产品内测计划。
目前 Skype 的 Linux 版本由于它的功能简陋以及过时的用户界面而常被诟病,一些在 Windows 客户端上已有的功能在 Linux 版本上却没有。
微软正在为 Windows 10 全速开发 Skype,现在正在开发一个可以运行在 PC 和智能电话上的统一应用,一个新的 Linux 版本的 Skype 将把这个 VoIP 客户端带到更多的平台上。
我们将会密切关注微软在下周宣布的消息,请随时关注,让我们看看微软将给 Linux 下的 Skype 带来什么。
|
||
在 Linux 下使用任务管理器
|
Abhishek Prakash
|
https://itsfoss.com/task-manager-linux/
|
当你刚使用 Linux 的时候,你也会寻找一个在 Linux 相当于任务管理器的一个东西。一个 Linux 使用专家更喜欢使用命令行的方式查找进程和消耗的内存等等,但是你不用必须使用这种方式,至少在你初学 Linux 的时候。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1/080353zocqvyqkfk9dsft9.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1/080353zocqvyqkfk9dsft9.jpg
| true | false | true |
xinglianfly
| false |
[
"任务管理器"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42781,
"commentnum": 7,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83.173.41.6",
"message": "明明是Ctrl+Shift+Esc",
"username": "来自北京清华大学的 Chrome Mobile 52.0|Android 5.1 用户",
"date": "2016-07-11T08:09:02"
},
{
"postip": "114.250.86.106",
"message": "如果你用过win7以前的版本,你就不会这么肯定了",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51.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11T09:40:07"
},
{
"postip": "117.140.66.76",
"message": "KDE的呢",
"username": "来自广西百色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11T10:07:55"
},
{
"postip": "183.48.84.159",
"message": "+1<br />\r\n不过KDE更简单,在任务栏里加一个系统监视器组件,单击就弹出任务管理器了。",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51.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11T11:14:58"
},
{
"postip": "49.65.246.101",
"message": "N年前的东西了吧ubuntu10.04 就有吧",
"username": "9ishell.com [QQ Browser 9.4|Windows 10]",
"date": "2016-07-13T10:42:27"
},
{
"postip": "223.78.241.227",
"message": "这个不是早有了吗",
"username": "来自山东潍坊的 WeChat 6.3|Android 5.1 用户",
"date": "2016-07-17T11:51:14"
},
{
"postip": "14.0.156.78",
"message": "gnome-system-monitor<br />\r\nmate-system-monitor<br />\r\nksysguard<br />\r\nlxtask<br />\r\n還有文中提到的top",
"username": "来自香港的 Firefox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8-10T08:13:08"
}
] |
[] |
当你刚使用 Linux 的时候,你也会寻找一个在 Linux 相当于任务管理器的一个东西。一个 Linux 使用专家更喜欢使用命令行的方式查找进程和消耗的内存等等,但是你不用必须使用这种方式,至少在你初学 Linux 的时候。
| 2016-07-11T08:02:00 | 2016-07-11T08:02:00 | 7,561 |
/article-7561-1.html
|

有很多 Linux 初学者经常问起的问题,“**Linux 有任务管理器吗?**”,“**怎样在 Linux 上打开任务管理器呢?**”
来自 Windows 的用户都知道任务管理器非常有用。你可以在 Windows 中按下 `Ctrl+Alt+Del` 打开任务管理器。这个任务管理器向你展示了所有的正在运行的进程和它们消耗的内存,你可以从任务管理器程序中选择并杀死一个进程。
当你刚使用 Linux 的时候,你也会寻找一个**在 Linux 相当于任务管理器**的一个东西。一个 Linux 使用专家更喜欢使用命令行的方式查找进程和消耗的内存等等,但是你不用必须使用这种方式,至少在你初学 Linux 的时候。
所有主流的 Linux 发行版都有一个类似于任务管理器的东西。大部分情况下,它叫<ruby> 系统监视器 <rp> ( </rp> <rt> System Monitor </rt> <rp> ) </rp></ruby>,不过实际上它依赖于你的 Linux 的发行版及其使用的[桌面环境](https://wiki.archlinux.org/index.php/desktop_environment)。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看到如何在以 GNOME 为[桌面环境](https://itsfoss.com/best-linux-desktop-environments/)的 Linux 上找到并使用任务管理器。
### 在使用 GNOME 桌面环境的 Linux 上的任务管理器等价物
使用 GNOME 时,按下 super 键(Windows 键)来查找任务管理器:

当你启动系统监视器的时候,它会向你展示所有正在运行的进程及其消耗的内存。

你可以选择一个进程并且点击“<ruby> 终止进程 <rp> ( </rp> <rt> End Process </rt> <rp> ) </rp></ruby>”来杀掉它。

你也可以在“<ruby> 资源 <rp> ( </rp> <rt> Resources </rt> <rp> ) </rp></ruby>”标签里面看到关于一些统计数据,例如 CPU 的每个核心的占用,内存用量、网络用量等。

这是图形化的方式。如果你想使用命令行,在终端里运行“top”命令然后你就可以看到所有运行的进程及其消耗的内存。你也可以很容易地使用命令行[杀死进程](https://itsfoss.com/how-to-find-the-process-id-of-a-program-and-kill-it-quick-tip/)。
这就是关于在 Fedora Linux 上任务管理器的知识。我希望这个教程帮你学到了知识,如果你有什么问题,请尽管问。
---
via: <https://itsfoss.com/task-manager-linux/>
作者:[Abhishek Prakash](https://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译者:[xinglianfly](https://github.com/xinglianfly)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 开发者如何看待 Git 和 Github?
|
Jim Lynch
|
http://www.infoworld.com/article/3033059/linux/what-do-linux-developers-think-of-git-and-github.html
|
Git 和 Github 在 Linux 开发者中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开发者如何看待它们呢?另外,Github 是不是真的和 Git 是一个意思?一个 Linux reddit 用户最近问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得到了很有意思的答案。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2/131208h5ccluy9o55g5coh.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2/131208h5ccluy9o55g5coh.jpg
| true | false | true |
mudongliang
| false |
[
"Git",
"GitHub"
] |
观点
|
{
"viewnum": 7696,
"commentnum": 2,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2.0.50.142",
"message": "github架构本身并不开源。",
"username": "来自江苏南京的 Chrome 47.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12T23:45:58"
},
{
"postip": "49.77.139.195",
"message": "没关系,和有关系差不多,git玩的66的,不知道github,或者github提交了一大堆代码,没用过git,都不现实吧",
"username": "9ishell.com [QQ Browser 9.4|Windows 10]",
"date": "2016-07-15T10:16:51"
}
] |
[] |
Git 和 Github 在 Linux 开发者中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开发者如何看待它们呢?另外,Github 是不是真的和 Git 是一个意思?一个 Linux reddit 用户最近问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得到了很有意思的答案。
| 2016-07-12T13:12:28 | 2016-07-12T13:12:28 | 7,564 |
/article-7564-1.html
|

Git 和 Github 在 Linux 开发者中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开发者如何看待它们呢?另外,Github 是不是真的和 Git 是一个意思?一个 Linux reddit 用户最近问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得到了很有意思的答案。
Dontwakemeup46 提问:
>
> 我正在学习 Git 和 Github。我感兴趣社区如何看待两者?据我所知,Git 和 Github 应用十分广泛。但是 Git 或 Github 有没有严重的不足?社区喜欢去改变些什么呢?[更多见 Reddit](https://www.reddit.com/r/linux/comments/45jy59/the_popularity_of_git_and_github/)
>
>
>
与他志同道合的 Linux reddit 用户回答了他们对于 Git 和 Github的观点:
**Derenir**:
>
> “Github 并不附属于 Git。
>
>
> Git 是由 Linus Torvalds 开发的。
>
>
> Github 几乎不支持 Linux。
>
>
> Github 是一家企图借助 Git 赚钱的公司。
>
>
> <https://desktop.github.com/> 并没有支持 Linux。”
>
>
>
**Bilog78**:
>
> “一个小的补充: Linus Torvalds 已经不再维护 Git了。维护者是 Junio C Hamano,以及 在他之后的主要贡献者是 Jeff King 和 Shawn O. Pearce。”
>
>
>
**Fearthefuture**:
>
> “我喜欢 Git,但是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还要使用 Github。从我的角度,Github 比 Bitbucket 好的一点是用户统计和更大的用户基础。Bitbucket 有无限的免费私有库,更好的 UI,以及更好地集成了其他服务,比如说 Jenkins。”
>
>
>
**Thunger**:
>
> “Gitlab.com 也很不错,特别是你可以在自己的服务器上架设自己的实例。”
>
>
>
**Takluyver**:
>
> “很多人熟悉 Github 的 UI 以及相关联的服务,比如说 Travis 。并且很多人都有 Github 账号,所以它是存储项目的一个很好的地方。人们也使用他们的 Github 个人信息页作为一种求职用的作品选辑,所以他们很积极地将更多的项目放在这里。Github 是一个存放开源项目的事实标准。”
>
>
>
**Tdammers**:
>
> “Git 严重问题在于 UI,它有些违反直觉,以至于很多用户只能达到使用一些容易记住的咒语的程度。
>
>
> Github:最严重的问题在于它是商业托管的解决方案;你买了方便,但是代价是你的代码在别人的服务器上面,已经不在你的掌控范围之内了。另一个对于 Github 的普遍批判是它的工作流和 Git 本身的精神不符,特别是 pull requests 工作的方式。最后, Github 垄断了代码的托管环境,同时对于多样性是很不好的,这反过来对于旺盛的免费软件社区很重要。”
>
>
>
**Dies**:
>
> “更重要的是,如果一旦是这样,按照现状来说,我猜我们会被 Github 所困,因为它们控制如此多的项目。”
>
>
>
**Tdammers**:
>
> “代码托管在别人的服务器上,这里"别人"指的是 Github。这对于开源项目来说,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尽管如此,你无法控制它。如果你在 Github 上有私有项目,“它将保持私有”的唯一的保险只是 Github 的承诺而已。如果你决定删除东西,你不能确定东西是否被删除了,或者只是隐藏了。
>
>
> Github 并不自己控制这些项目(你总是可以拿走你的代码,然后托管到别的地方,声明新位置是“官方”的),它只是有比开发者本身有更深的使用权。”
>
>
>
**Drelos**:
>
> “我已经读了大量的关于 Github 的赞美与批评。(这里有一个[例子](http://www.wired.com/2015/06/problem-putting-worlds-code-github/)),但是我的幼稚问题是为什么不向一个免费开源的版本努力呢?”
>
>
>
**Twizmwazin**:
>
> “Gitlab 的源码就存在这里。”
>
>
>
[更多见 Reddit](https://www.reddit.com/r/linux/comments/45jy59/the_popularity_of_git_and_github/)
|
||
DistroWatch 评估 XStream 桌面 153 版本
|
Jim Lynch
|
http://www.infoworld.com/article/3033059/linux/what-do-linux-developers-think-of-git-and-github.html
|
XStreamOS 是一个由 Sonicle 创建的 Solaris 的一个版本。XStream 桌面将 Solaris 的强大带给了桌面用户,同时新手用户很可能有兴趣体验一下。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2/131638rycozrk5ryccn0fr.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2/131638rycozrk5ryccn0fr.jpg
| true | false | true |
mudongliang
| false |
[
"XStream",
"OpenSolaris"
] |
新闻
|
{
"viewnum": 4672,
"commentnum": 1,
"favtimes": 1,
"sharetimes": 2,
"likes": 0
}
|
[
{
"postip": "140.128.9.159",
"message": "现在还有人在用 Solaris 作为桌面端?",
"username": "hazdzz [Firefox 45.0|Mac 10.9]",
"date": "2016-07-12T23:41:25"
}
] |
[] |
XStreamOS 是一个由 Sonicle 创建的 Solaris 的一个版本。XStream 桌面将 Solaris 的强大带给了桌面用户,同时新手用户很可能有兴趣体验一下。
| 2016-07-12T15:13:00 | 2016-07-12T15:13:00 | 7,565 |
/article-7565-1.html
|
XStreamOS 是一个由 Sonicle 创建的 Solaris 的一个版本。XStream 桌面将 Solaris 的强大带给了桌面用户,同时新手用户很可能有兴趣体验一下。DistroWatch 对于 XStream 桌面 153 版本做了一个很全面的评估,并且发现它运行相当好。

Jesse Smith 在 DistroWatch 报道:
>
> 我认为 XStream 桌面做好了很多事情。诚然,当操作系统无法在我的硬件上启动,同时当运行在 VirtualBox 中时我无法使得桌面使用我显示器的完整分辨率,我的开端并不很成功。不过,除此之外,XStream 表现的很好。安装器工作的很好,该系统自动设置和使用了<ruby> 引导环境 <rp> ( </rp> <rt> boot environments </rt> <rp> ) </rp></ruby>,这让我们可以在发生错误时恢复该系统。包管理器有工作的不错, XStream 带了一套有用的软件。
>
>
> 我确实在播放多媒体文件时遇见一些问题,特别是使声卡工作。我不确定这是不是又一个硬件兼容问题,或者是该操作系统自带的多媒体软件的问题。另一方面,像 Web 浏览器,电子邮件,生产工具套件以及配置工具这样的工作的很好。
>
>
> 我最欣赏 XStream 的地方是这个操作系统是 OpenSolaris 家族的一个使用保持最新的分支。OpenSolaris 的其他衍生系统有落后的倾向,但是至少在桌面软件上,XStream 搭载最新版本的火狐和 LibreOffice。
>
>
> 对我个人来说,XStream 缺少一些组件,比如打印机管理器,多媒体支持和我的特定硬件的驱动。这个操作系统的其他方面也是相当吸引人的。我喜欢开发者搭配了 LXDE,也喜欢它的默认软件集,以及我最喜欢文件系统快照和启动环境开箱即用的方式。大多数的 Linux 发行版,openSUSE 除外,并没有利用好<ruby> 引导环境 <rp> ( </rp> <rt> boot environments </rt> <rp> ) </rp></ruby>的用处。我希望它是一个被更多项目采用的技术。
>
>
>
[更多见 DistroWatch](http://distrowatch.com/weekly.php?issue=20160215#xstreamos)
|
||
甲骨文说,我们还会继续发展 Java EE,当然,还有云
|
wxy
|
沉默了九个月之后,自去年十月份的 Java One 大会之后一直没有对 Java EE 的发展停滞进行回应的甲骨文终于对外透露了该公司在 Java EE 方面的发展计划。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2/183414ddrjppm5d15919mw.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2/183414ddrjppm5d15919mw.jpg
| tru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甲骨文",
"Java",
"Java EE"
] |
观点
|
{
"viewnum": 4720,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7536,
"displayorder": 0
},
{
"raid": 7537,
"displayorder": 1
}
] |
沉默了九个月之后,自去年十月份的 Java One 大会之后一直没有对 Java EE 的发展停滞进行回应的甲骨文终于对外透露了该公司在 Java EE 方面的发展计划。
| 2016-07-12T18:34:00 | 2016-07-12T18:34:00 | 7,566 |
/article-7566-1.html
|

沉默了九个月之后,自去年十月份的 Java One 大会之后一直没有对 Java EE 的发展停滞进行回应的甲骨文终于对外透露了该公司在 Java EE 方面的发展计划。
正如[之前 arstechnica 的报道](/article-7536-1.html)中所说,自去年秋天伊始,甲骨文在 Java EE 项目上的开发投入就已经几乎完全停止了,该公司不但将该项目上的工程师们投入到了其它项目当中,而且对社区的意见和请愿视若不闻,将<ruby> Java 社区进程 <rp> ( </rp> <rt> Java Community Process </rt> <rp> ) </rp></ruby>(JCP)执行委员会的成员们和 Java EE 的合作伙伴们丢在了深深绝望之中。
据 Java EE 守护者的[观察](https://javaee-guardians.io/lack-of-java-ee-8-progress/),甲骨文在其自己的 [JavaServer Faces](https://github.com/javaserverfaces/mojarra) 开发上的几个月前就陷入了完全停止,如下图:

*甲骨文在其自己的 JSF 实现上的提交数变化*

*甲骨文在其自己的 JSF 实现上的解决问题数的变化*
此事经由 arstechnica 报道之后,在整个技术世界引来了巨大反响。作为对这些质疑和请愿的回应,甲骨文的发言人 Mike Moeller 通过邮件发布了下述申明:
>
> 甲骨文致力于 Java 的发展,已经制定好了 Java EE 规范的下一个版本 Java EE 8 草案。 Java EE 8 将支持那些寻求在大规模分布式计算和基于容器的云环境中设计使用微服务来构建新应用的开发者们。甲骨文正在与 Java 社区中的关键合作伙伴们密切合作,以最终推出该草案,并将在九月份的 Java One 大会上与广大的 Java 社区分享该草案的完整细节。
>
>
>
按其说法,甲骨文将于今年九月份在旧金山召开的 [Java One 大会](https://www.oracle.com/javaone/index.html)上发布相关信息,并于 [2017 年上半年发布 Java EE 8](https://blogs.oracle.com/theaquarium/entry/java_ee_8_roadmap_update)。
当被问及“关键合作伙伴”是否是同时指 JCP、<ruby> Java EE 专家组 <rp> ( </rp> <rt> Java EE Expert Group </rt> <rp> ) </rp></ruby>和特定的行业合作伙伴时,甲骨文的一位发言人回应道并不全是。该发言人说,该草案很显然需要在 Java 社区内进行讨论,这包括 Java EE 专家组以及 JCP 内的更多成员,甲骨文希望得到更多的反馈。
Java 社区的一些开发人员对此表示了惊喜和疑虑。不过总体来说该申明所带来的消息还是比较乐观的,这表示甲骨文最终对 Java 社区的意见进行了澄清。这也许是对<ruby> Java EE 守护者 <rp> ( </rp> <rt> Java EE Guardians </rt> <rp> ) </rp></ruby>的[请愿投票](https://www.change.org/p/larry-ellison-tell-oracle-to-move-forward-java-ee-as-a-critical-part-of-the-global-it-industry)的回应,截止至 7 月 7 日,该请愿已经得到了超过 2700 位开发者的支持。
“这真是一件令人惊喜的好消息。我们非常高兴甲骨文听到了社区的声音,并努力去寻求解决方案。“前甲骨文雇员、Java 专家,也是现在 Java EE 守护者的发言人 Reza Rahman 对甲骨文的回应表示了感谢,他说,”我们希望甲骨文可以将 Java EE 当成一个标准而不是一个产品,从而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社区应当将此视为继续建设性地伴随甲骨文前进的一个机会,我们需要彼此密切配合以造福 Java 和 Java EE 生态,希望 Java EE 8 的发展计划可以在包括 Java 社区在内的广泛的合作中完整达成。”
一位 Java EE 的开发者及作者 [Josh Juneau](https://jj-blogger.blogspot.com/) 说,“这是正确的一步,甲骨文最终就 Java EE 发布了申明。”,但是他又说,“我们需要谨慎从事,通过 Java EE 守护者继续推进,以帮助社区紧密参与到 Java EE 的发展当中。”
Josh Juneau 也有些担心甲骨文申明中提及的新方向可能会影响到 Java EE 8 已经取得的一些进展,“我们需要继续发出声音,推进 Java EE 8 的每个 JSR (Java 规范请求)的发展,让甲骨文知道它们每个都很重要。我们不希望看到甲骨文缩减范围,丢掉一些 JSR。”
甲骨文在 Java EE 8 中重点提到微服务和其它针对云的应用并不令人惊奇,甲骨文日益将其重点放在了云方面的架构、平台和应用服务方面。在过去九个月里 Java EE 8 方面的停摆表明,在最近的财年报告中甲骨文在传统软件许可销售方面的收入首次下降后,它正在努力加大其在云方面的投入。
参考信息来源:[arstechnica](http://arstechnica.com/information-technology/2016/07/not-dead-yet-oracle-promises-big-plans-for-java-ee/)、[theregister](http://www.theregister.co.uk/2016/07/07/oracle_java_ee_8/)、[javaee-guardians](https://javaee-guardians.io/lack-of-java-ee-8-progress/)
|
||||
微软和 SUSE Linux 宣布在公有云方面达成新的合作
|
Bogdan Popa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microsoft-and-suse-linux-announce-new-partnership-506174.shtml
|
今天,这个软件巨人宣布了和 SUSE Linux 的新的合作关系,以延续他们在公有云服务方面的合作,这是这两个公司在今年发布的首次公告。
新的合作关系更新了一些条款和承诺,但是暂时还未对外公布细节。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3/100057c0nn30ny9mzzg111.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3/100057c0nn30ny9mzzg111.jpg
| tru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微软",
"SUSE"
] |
新闻
|
{
"viewnum": 4839,
"commentnum": 3,
"favtimes": 0,
"sharetimes": 2,
"likes": 0
}
|
[
{
"postip": "202.112.30.139",
"message": "没啥可激动的。。",
"username": "TanDV7 [Chrome 51.0|Mac 10.11]",
"date": "2016-07-13T15:31:59"
},
{
"postip": "117.140.66.76",
"message": "这就是传说中的13号大新闻?",
"username": "来自广西百色的 Chrome 51.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13T20:41:20"
},
{
"postip": "123.118.180.108",
"message": "不是,还没见到。",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7-13T22:13:18"
}
] |
[
{
"raid": 7966,
"displayorder": 0
}
] |
今天,这个软件巨人宣布了和 SUSE Linux 的新的合作关系,以延续他们在公有云服务方面的合作,这是这两个公司在今年发布的首次公告。
新的合作关系更新了一些条款和承诺,但是暂时还未对外公布细节。
| 2016-07-13T10:01:07 | 2016-07-13T10:01:07 | 7,567 |
/article-7567-1.html
|
微软在 Linux 世界变得越来越活跃了,在它说将发布一个“让 [Linux 用户激动的新闻](/article-7559-1.html)”后,该公司又宣布了一个旨在增强其在云市场方面领导地位的另外一个合作关系。
今天,这个软件巨人宣布了和 SUSE Linux 的新的合作关系,以延续他们在公有云服务方面的合作,这是这两个公司在今年发布的首次公告。
新的合作关系更新了一些条款和承诺,但是暂时还未对外公布细节。

之前微软和 SUSE Linux 之间的合作签署于 2006 年,其时 SUSE Linux 这家德国公司还隶属于 Novell,而微软还被 Linux 世界视为凶猛的敌人。在 2001 年时,时任微软 CEO 的史蒂夫·鲍尔默因其将 Linux 称之为“附身于知识产权之上,感染其所接触到的一切的癌症”的言论,而挑起了微软和开源界之间的长久战争。
### 史蒂夫·鲍尔默现在爱 Linux!
但是时代改变了,现在微软投入数以百万计的美元来接近 Linux 世界,SUSE 的公有云全球联盟总监 Kristin Kinan 说,最近微软在Linux 方面的营收有了明显提升。
她说,“微软的公有云业务上为客户提供了 Linux 服务, Linux 的占比增长到了 22% 至 25%。他们在开源解决方案方面的投资、销售主动性和合作力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此前,微软前 CEO 史蒂夫·鲍尔默收回了他之前称 Linux 是癌症的说法,说“[现在我爱它](/article-7095-1.html)”,并指出那时微软与开源世界斗争是正确的,这为微软带来了数以百万计的美金。
毫无疑问,新 CEO 萨提亚·纳德拉很热衷于微软的云业务,因此这种合作关系得以延续,显然,微软在 Linux 世界的投入还将继续增加。
|
||
Chromium OS 单板机项目需要你的加入!
|
Marius Nestor
|
http://linux.softpedia.com/blog/chromium-os-for-sbcs-project-needs-your-help-to-continue-full-scale-work-506155.shtml
|
我们要让 Chromium OS for SBCs 继续前行,我们不能给你支付薪水,但是我们可以给你提供经验。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3/102730qht14jr2hkshkhd1.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3/102730qht14jr2hkshkhd1.jpg
| tru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Chromium OS",
"树莓派",
"单板机"
] |
新闻
|
{
"viewnum": 4932,
"commentnum": 2,
"favtimes": 1,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postip": "61.177.51.195",
"message": "怎么加入?",
"username": "来自江苏苏州的 Chrome 25.0|Mac 10.11 用户",
"date": "2016-07-14T07:39:57"
},
{
"postip": "27.115.10.199",
"message": "正在建设中,稍后等待",
"username": "Linux一叶 [Chrome Mobile iOS 52.0|iOS 9.3]",
"date": "2016-08-01T23:59:29"
}
] |
[] |
我们要让 Chromium OS for SBCs 继续前行,我们不能给你支付薪水,但是我们可以给你提供经验。
| 2016-07-13T14:04:00 | 2016-07-13T14:04:00 | 7,568 |
/article-7568-1.html
|
Chromium OS for SBCs(<ruby> 单板机 <rp> ( </rp> <rt> Single-Board Computers </rt> <rp> ) </rp></ruby>)项目正在招募新成员以继续发展。

该项目的志愿者们为我们奉献了一个精心调制的开源 [Chromium OS 的单板机移植版](http://www.chromiumosforsbc.org/),支持树莓派 2 和树莓派 3 以及一些其它的单板机。他们已经完成了目标,但是这并不是项目的终点。
项目负责人 Dylan Callahan 说,一些项目成员已经离开了该项目去做其它的志愿者项目了。这种事情经常发生,不仅仅是这个开源项目。简单的说,Dylan Callahan 需要更多人来延续维护该项目的进一步发展。
“我正在开发新的 Beta 版本,也在努力解决很多 bug 和添加新功能。我希望可以更快一些,我们已经有一些项目成员由于个人原因离开了,还有一些去参与其它志愿者项目了”,Dylan Callahan 说,“我们要让 Chromium OS for SBCs 继续前行,我们不能给你支付薪水,但是我们可以给你提供经验。”
因此,如果你在将 Chromium OS 移植到其它设备方面有经验,或者你就是想成为这个极棒的项目的新开发者,你可以访问[项目官网](http://www.chromiumosforsbc.org/meet-the-team/)加入该团队。在那里,你可以找到关于 Chromium OS for SBCs 的一切细节。甚至即使你在这个领域没有任何经验,但是你想参与,也欢迎你加入!
|
||
开源新闻速递:VirtualBox 5.1 发布
|
棣琦
|
更多:Solus Linux 正式成为了滚动发行版。
CoreOS Linux 1068.6.0 发布。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3/111332o5jfe7w299xre9er.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3/111332o5jfe7w299xre9er.jpg
| tru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VirtualBox",
"CoreOS"
] |
新闻
|
{
"viewnum": 5083,
"commentnum": 2,
"favtimes": 0,
"sharetimes": 2,
"likes": 0
}
|
[
{
"postip": "210.32.120.109",
"message": "昨天刚下的5.0.24",
"username": "fxbszj [Firefox 47.0|Windows 7]",
"date": "2016-07-13T21:01:56"
},
{
"postip": "183.15.60.232",
"message": "确定,vbox检查更新,没有新版本提示呀~~~",
"username": "POCMON [QQ Browser 9.4|Windows 10]",
"date": "2016-07-16T16:26:09"
}
] |
[] |
更多:Solus Linux 正式成为了滚动发行版。
CoreOS Linux 1068.6.0 发布。
| 2016-07-13T11:13:30 | 2016-07-13T11:13:30 | 7,569 |
/article-7569-1.html
|
### 今日关注

甲骨文[宣布](https://blogs.oracle.com/virtualization/entry/oracle_vm_virtualbox_5_14) Oracle VM VirtualBox 5.1 发布。主要更新有:
* 实现了一个支持模拟 NVMe(NVM Express)设备的 NVMHCI 存储控制器
* 支持多通道音频
* 改进了运行在多个 CPU 之上的虚拟机性能
* 可以在 Linux 上自动加载网络模块,而不需要依赖 DKMS
* 支持 Linux 4.6 和 4.7 内核
* 引入一个新的日志功能,用于过滤和高亮客户机的信息。
### 图文摘要

*KDE Plasma 5.7.1 和 KDE Applications 16.04.3 发布。*

*Solus Linux 在[第31期 TWIS](https://solus-project.com/2016/07/10/this-week-in-solus-install-31/) 中宣布,它正式成为了滚动发行版。*

*CoreOS Linux 1068.6.0 [发布](https://coreos.com/releases/#1068.6.0)。主要变化有:coreos-metadata 0.4.1、systemd 229、Docker 1.10.3 容器引擎、rkt 1.7.0 应用容器运行环境、etcd 0.4.9、fleet 0.11.7 分布式初始化系统。*

*基于 FreeBSD 10.3 的 NAS4Free 10.3.0.3 嵌入式存储发布。这一版本增加了许多项新功能,包括实现了诊断日志的搜索功能,支持在快照或者其他页中一次性删除多个选项,还可以设置或修改 UPS 监控凭证。*
|
||||
怎样在 Chromebook 上安装 Linux 系统?
|
Marius Nestor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here-s-how-to-install-any-linux-operating-system-on-your-chromebook-506212.shtml
|
首先,你得有个 Chromebook。
其次,你得有不用 Chrome OS 的理由——为了自由、自由、自由。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3/121236uz4z8g2ebzhbs2bh.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3/121236uz4z8g2ebzhbs2bh.jpg
| tru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Chromebook"
] |
技术
|
{
"viewnum": 21721,
"commentnum": 2,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1.8.49.179",
"message": "使用crouton可以实现在ChromeOS和Linux发行版中热切换,原理是利用Chroot。",
"username": "来自湖南长沙的 Chrome 51.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13T20:22:55"
},
{
"postip": "124.42.107.146",
"message": "ChromeBook 是面向用户桌面发行版?",
"username": "贵在坚持 [Chrome 50.0|Windows 10]",
"date": "2016-07-14T11:34:53"
}
] |
[
{
"raid": 7550,
"displayorder": 0
}
] |
首先,你得有个 Chromebook。
其次,你得有不用 Chrome OS 的理由——为了自由、自由、自由。
| 2016-07-13T12:33:00 | 2016-07-13T12:33:00 | 7,570 |
/article-7570-1.html
|
>
> 首先,你得有个 Chromebook。
>
>
> 其次,你得有不用 Chrome OS 的理由——为了自由、自由、自由。
>
>
>
Chromebook 不但非常酷,而且极其便宜,它运行的操作系统是 Chrome OS ,这是一个基于 Linux 内核的操作系统,是由 Google 开发的。

不过,有时候你会发现 Chromebook 所运行的操作系统限制很多。因此,许多用户会在上面安装另外的 GNU/Linux 操作系统,要么是双引导,要么干脆就整个替换了 Chrome OS。已经有很多教程教你如何在你的 Chromebook 上以双引导方式安装一个 Linux 系统,不过,这篇指南将会介绍得更明白。
是的,没错,我们教你的是将 Chrome OS 替换成一个 GNU/Linux 发行版。当 Google 不再为你的 Chromebook 提供更新后,你需要决定是否将这个限制很多的操作系统换掉。这里,我们用一个完美的操作系统来替换,它就是刚刚成为滚动发行版的 Solus。
最妙的事情是,Solus 看起来很像 Chrome OS,而且不仅仅是看起来像而已,它能满足你的需求,同时提供了稳定、快捷和完整的功能。当然,下面的教程也适用于其他的发行版。
### 打开 Chrome OS 的开发者模式并用 USB 启动
在开始之前,我们需要提醒你一些事情。首先,如果你按照下面的教程来安装 GNU/Linux 发行版,这会擦除你的 Chrome OS 系统——但是你之后可以通过 Google 的支持网站提供的几种方式恢复。
其次,每次你需要使用你的新 Linux 系统时,你需要按下 `CTRL-L` 快捷键。
最后,你的 Chromebook 需要是 Intel 架构的,而不是 ARM 的,否则在一些 Chromebook 型号上你看不到任何启动引导器信息的。
我们在宏碁 C740 Chromebook 上测试了这篇教程。
首先第一件事情是你需要决定你要使用的 Linux 发行版是哪个,然后去下载最新的 ISO 镜像(需要确保它是一个带有图形桌面环境的 Live ISO),然后将其写入到一个 USB 存储棒上。做好之后将其插入到你的 Chromebook 上。
打开你的 Chromebook 盖子并关机,现在**按下不放**你的 Chromebook 上的 `ESC` 和 `Refresh` 键,然后**按下电源按钮几秒钟**,直到你看到一个警告屏幕。马上按下 `CTRL+D` 组合键来激活开发者模式,这可能需要几分钟。
当启用了开发者模式后,会要求你输入你的 Chrome OS 身份,然后所有数据都会同步回你的 Chromebook。这时,按下 `CTRL+ALT+T` 组合键来打开开发者模式终端,输入以下命令:
```
shell
```
并回车。现在输入以下命令:
```
sudo crossystem dev_boot_usb=1 dev_boot_legacy=1
```
并回车,确认你要安装的 Linux 发行版的 USB 存储棒一直插在你的 Chromebook 上。关机。重启,当你再次看到警告屏时,快速按下 `CTRL+L` 组合键以从 USB 进行引导。
### 从 USB 引导并安装 Linux 操作系统
现在 GNU/Linux 操作系统会从 USB 存储棒上加载,大概一到两分钟之后,你会看到实时会话。连接到互联网,并像你在其它计算机上一样正常安装该系统即可。当安装完成后,关机。移除 USB 存储棒之后重新开机,然后快速按下 `CTRL+L` 组合键。
你的新 GNU/Linux 发行版现在跑起来了!

再次补充一下,在我们的宏碁 C740 Chromebook 上,我们找不到 16位 x86 BIOS 的开源实现 SeaBIOS,所以不能在开机时选择引导设备,不过其它的 Chromebook 可能行。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欢迎在下面留言。
|
||
在 Ubuntu Mate 16.04 上通过 PPA 升级 Mate 1.14
|
Andrew
|
http://www.webupd8.org/2016/06/install-mate-114-in-ubuntu-mate-1604.html
|
Mate 桌面环境 1.14 现在可以在 Ubuntu Mate 16.04 ("Xenial Xerus") 上使用了。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4/090850admgs0d2dbewufgz.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4/090850admgs0d2dbewufgz.jpg
| true | false | true |
MikeCoder
| false |
[
"MATE"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6550,
"commentnum": 2,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9.53.190.114",
"message": "希望学一些更深层面的",
"username": "来自吉林长春的 Android Browser|Android 5.1 用户",
"date": "2016-07-14T08:10:24"
},
{
"postip": "115.197.181.36",
"message": "没人觉得ubuntu一系列的都很丑吗,为什么我觉得linux mint的桌面比ubuntu的好看而且还流畅",
"username": "fxbszj [Firefox 47.0|Windows 7]",
"date": "2016-07-14T15:04:03"
}
] |
[] |
Mate 桌面环境 1.14 现在可以在 Ubuntu Mate 16.04 ("Xenial Xerus") 上使用了。
| 2016-07-14T07:41:00 | 2016-07-14T07:41:00 | 7,571 |
/article-7571-1.html
|
Mate 桌面环境 1.14 现在可以在 Ubuntu Mate 16.04 ("Xenial Xerus") 上使用了。根据这个[发布版本](https://ubuntu-mate.org/blog/mate-desktop-114-for-xenial-xerus/)的描述,为了全面测试 Mate 1.14,所以 Mate 桌面环境 1.14 已经在 PPA 上发布 2 个月了。因此,你不太可能遇到安装的问题。

**现在 PPA 提供 Mate 1.14.1 包含如下改变(Ubuntu Mate 16.04 默认安装的是 Mate 1.12.x):**
* 客户端的装饰应用现在可以正确的在所有主题中渲染;
* 触摸板配置现在支持边缘操作和双指滚动;
* 在 Caja 中的 Python 扩展可以被单独管理;
* 所有三个窗口焦点模式都是可选的;
* Mate Panel 中的所有菜单栏图标和菜单图标可以改变大小;
* 音量和亮度 OSD 目前可以启用和禁用;
* 更多的改进和 bug 修改;
Mate 1.14 同时改进了整个桌面环境中对 GTK+ 3 的支持,包括各种 GTK+3 小应用。但是,Ubuntu MATE 的博客中提到:PPA 的发行包使用 GTK+ 2 编译是“为了确保对 Ubuntu MATE 16.04 还有各种各样的第三方 MATE 应用、插件、扩展的支持"。
MATE 1.14 的完整修改列表[点击此处](http://mate-desktop.com/blog/2016-04-08-mate-1-14-released/)阅读。
### 在 Ubuntu MATE 16.04 中升级 MATE 1.14.x
在 Ubuntu MATE 16.04 中打开终端,并且输入如下命令,来从官方的 Xenial MATE PPA 中升级最新的 MATE 桌面环境:
```
sudo apt-add-repository ppa:ubuntu-mate-dev/xenial-mate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dist-upgrade
```
**注意**: mate-netspeed 应用将会在升级中删除。因为该应用现在已经是 mate-applets 应用报的一部分,所以它依旧是可以使用的。
一旦升级完成,请重启你的系统,享受全新的 MATE!
### 如何回滚这次升级
如果你并不满意 MATE 1.14, 比如你遭遇了一些 bug 。或者你想回到 MATE 的官方源版本,你可以使用如下的命令清除 PPA,并且下载降级包。
```
sudo apt install ppa-purge
sudo ppa-purge ppa:ubuntu-mate-dev/xenial-mate
```
在所有的 MATE 包降级之后,重启系统。
参考: [Ubuntu MATE blog](https://ubuntu-mate.org/blog/mate-desktop-114-for-xenial-xerus/)
---
via: <http://www.webupd8.org/2016/06/install-mate-114-in-ubuntu-mate-1604.html>
作者:[Andrew](http://www.webupd8.org/p/about.html) 译者:[MikeCoder](https://github.com/MikeCoder)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 Linux 上录制你的终端操作
|
Bill Toulas
|
https://www.howtoforge.com/tutorial/how-to-record-your-terminal-session-on-linux/
|
录制一个终端操作可能是一个帮助他人学习 Linux 、展示一系列正确命令行操作的和分享知识的通俗易懂方法。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4/090540y88686ia4eeet6ag.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4/090540y88686ia4eeet6ag.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MikeCoder
| false |
[
"终端",
"录制"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15042,
"commentnum": 4,
"favtimes": 8,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80.173.10.173",
"message": "66666666",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Iceweasel 38.8|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15T11:55:23"
},
{
"postip": "218.249.73.5",
"message": "script -t 2> timing.log -a output.session<br />\r\nscriptreplay timing.log output.session<br />\r\n搜了下linux中国的微博,找到了这两条命令也可以录制终端哦。",
"username": "青莲居士 [Chrome 51.0|GNU/Linux]",
"date": "2016-07-15T13:30:15"
},
{
"postip": "183.15.60.232",
"message": "这个好~有unix的风格,只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
"username": "POCMON [QQ Browser 9.4|Windows 10]",
"date": "2016-07-16T16:23:29"
},
{
"postip": "223.87.33.54",
"message": "简单粗暴的话可以用peek 图形界面操作方便",
"username": "来自四川宜宾的 Firefox 54.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7-06-26T22:51:47"
}
] |
[] |
录制一个终端操作可能是一个帮助他人学习 Linux 、展示一系列正确命令行操作的和分享知识的通俗易懂方法。
| 2016-07-14T09:05:39 | 2016-07-14T09:05:39 | 7,573 |
/article-7573-1.html
|
录制一个终端操作可能是一个帮助他人学习 Linux 、展示一系列正确命令行操作的和分享知识的通俗易懂方法。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从终端复制粘贴文本需要重复很多次,而录制视频的过程也是相当麻烦,有时候还不能录制。在这次的文章中,我们将简单的了解一下以 gif 格式记录和分享终端会话的方法。
### 预先要求
如果你只是希望能记录你的终端会话,并且能在终端进行回放或者和他人分享,那么你只需要一个叫做:ttyrec 的软件。Ubuntu 用户可以通过运行这行代码进行安装:
```
sudo apt-get install ttyrec
```
如果你想将生成的视频转换成一个 gif 文件,这样能够和那些不使用终端的人分享,就可以发布到网站上去,或者你只是想做一个 gif 方便使用而不想写命令。那么你需要安装额外的两个软件包。第一个就是 imagemagick , 你可以通过以下的命令安装:
```
sudo apt-get install imagemagick
```
第二个软件包就是:tty2gif.py,访问其[项目网站](https://bitbucket.org/antocuni/tty2gif/raw/61d5596c916512ce5f60fcc34f02c686981e6ac6/tty2gif.py)下载。这个软件包需要安装如下依赖:
```
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opster
```
### 录制
开始录制终端操作,你需要的仅仅是键入 `ttyprec` ,然后回车。这个命令将会在后台运行一个实时的记录工具。我们可以通过键入`exit`或者`ctrl+d`来停止。ttyrec 默认会在主目录下创建一个`ttyrecord`的文件。



### 回放
回放这个文件非常简单。你只需要打开终端并且使用 `ttyplay` 命令打开 `ttyrecord` 文件即可。(在这个例子里,我们使用 ttyrecord 作为文件名,当然,你也可以改成你用的文件名)

然后就可以开始播放这个文件。这个视频记录了所有的操作,包括你的删除,修改。这看起来像一个拥有自我意识的终端,但是这个命令执行的过程并不是只是为了给系统看,而是为了更好的展现给人。
注意一点,播放这个记录是完全可控的,你可以通过点击 `+` 或者 `-` 进行加速减速,或者 `0`和 `1` 暂停和恢复播放。
### 导出成 GIF
为了方便,我们通常会将视频记录转换为 gif 格式,并且,这个非常容易做到。以下是方法:
将之前下载的 tty2gif.py 这个文件拷贝到 ttyprecord 文件(或者你命名的那个视频文件)相同的目录,然后在这个目录下打开终端,输入命令:
```
python tty2gif.py typing ttyrecord
```
如果出现了错误,检查一下你是否有安装 python-opster 包。如果还是有错误,使用如下命令进行排除。
```
sudo apt-get install xdotool
export WINDOWID=$(xdotool getwindowfocus)
```
然后重复这个命令 `python tty2gif.py` 并且你将会看到在 ttyrecord 目录下多了一些 gif 文件。

接下来的一步就是整合所有的 gif 文件,将他打包成一个 gif 文件。我们通过使用 imagemagick 工具。输入下列命令:
```
convert -delay 25 -loop 0 *.gif example.gif
```

你可以使用任意的文件名,我用的是 example.gif。 并且,你可以改变这个延时和循环时间。 Enjoy。
---
via: <https://www.howtoforge.com/tutorial/how-to-record-your-terminal-session-on-linux/>
作者:[Bill Toulas](https://twitter.com/howtoforgecom) 译者:[MikeCoder](https://github.com/MikeCoder)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微软发布新版 Skype Linux 客户端
|
Bogdan Popa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microsoft-launches-new-skype-alpha-for-linux-506279.shtml
|
前两天,微软说要给“Linux 用户带来一个令人兴奋的新闻”,今天,这个新闻来了。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4/094325ht5tdf10yk1zf3zy.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4/094325ht5tdf10yk1zf3zy.jpg
| tru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Skype",
"微软"
] |
新闻
|
{
"viewnum": 9320,
"commentnum": 11,
"favtimes": 0,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postip": "124.42.107.146",
"message": "linux用户逐步增多,所以linux未来的2C软件也定能兴起。",
"username": "贵在坚持 [Chrome 50.0|Windows 10]",
"date": "2016-07-14T11:36:12"
},
{
"postip": "119.142.175.221",
"message": "可惜身边的人都不知道skype是啥",
"username": "来自广东中山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14T11:58:36"
},
{
"postip": "111.205.180.176",
"message": "可以尝试",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51.0|Fedora 用户",
"date": "2016-07-14T13:50:01"
},
{
"postip": "115.236.179.228",
"message": "不错",
"username": "YoungMan2467 [Chrome 51.0|GNU/Linux]",
"date": "2016-07-14T22:06:32"
},
{
"postip": "218.88.79.104",
"message": "然而页面跳转到中国的",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15T20:52:06"
},
{
"postip": "123.235.227.36",
"message": "赶紧的吧腾讯",
"username": "来自山东青岛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15T23:43:24"
},
{
"postip": "183.39.141.210",
"message": "感觉腾讯一时半会儿是不会从linux端的QQ了,毕竟腾讯一直以来是已回报利益来计算的,此处@网易云音乐 @支付宝",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Firefox 47.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7-16T00:39:23"
},
{
"postip": "171.8.130.51",
"message": "你可以用代理啊:>",
"username": "来自河南郑州的 Chrome 46.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16T06:16:50"
},
{
"postip": "171.8.130.51",
"message": "已安装,但里面没有好友。",
"username": "netb2c [Chrome 46.0|GNU/Linux]",
"date": "2016-07-16T06:20:21"
},
{
"postip": "119.130.186.113",
"message": "没好友,也就没什么用啊",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16T16:07:17"
},
{
"postip": "111.41.118.12",
"message": "skype对我没用什么用。",
"username": "homework [Chrome Mobile 52.0|Android 5.0]",
"date": "2016-07-21T08:34:31"
}
] |
[] |
前两天,微软说要给“Linux 用户带来一个令人兴奋的新闻”,今天,这个新闻来了。
| 2016-07-14T09:43:31 | 2016-07-14T09:43:31 | 7,574 |
/article-7574-1.html
|
前两天,微软说要给“[Linux 用户带来一个令人兴奋的新闻](/article-7559-1.html)”,今天,这个新闻来了。它刚刚为 Linux 发布了一个新的 Skype 客户端。

此次发布,微软为 Linux 带来的 Skype 客户端与其 Windows 版本保持了一致,这包括相似的界面、支持文件和图片的分享,支持视频和表情符号等。
不过,目前该客户端还处于 Alpha 阶段,属于早期尝鲜版本。你可以通过它来与其它使用新版本 Skype 的朋友们沟通,无论他们使用的是 Windows、Mac、Android 还是 iOS,但是不能与使用旧版本 Linux 客户端的朋友聊天。
“我们开发了 Skype 的新版 Linux 客户端,需要大家来测试和提供反馈以帮助我们优化功能。你也许会注意到这个 Alpha 版本的客户端,使用了新一代的呼叫技术,它可以让你和使用最新版本的 Skype 的朋友家人聊天。”
微软期望得到社区的反馈,所以 Linux 用户们可以安装一下这个 Alpha 版本的客户端,以帮助改进它。
### 在 Linux 的浏览器中也可以使用 Skype
Linux 用户也可以在 Chrome 浏览器中通过网页使用 Skype,微软也发布了一个 Alpha 版本的网页版,可以让你不需要安装任何软件即可与使用 Skype 的朋友聊天。
微软说,视频聊天和拨通电话的功能也会加进来,但是还需要一点时间。目前在 Chromebook 和 Linux 下的 Chrome 浏览器中只支持基本的功能。
“基于 WebRTC 的 Skype 也是 Alpha 版本,其继承了同样是 Alpha 版本 Skype Linux 的客户端的相同功能。这是我们在微软 Edge 浏览器之外复制 ORTC 功能的首次尝试。因此,我们希望听到反馈以帮助我们在接下来的时间进一步改善它。”
Linux 用户可以在此下载 Linux 客户端,并反馈你遇到的问题,让微软可以进一步完善改进它。
### 下载
* [Skype for Linux 下载页面](https://community.skype.com/t5/Linux/bd-p/Linux?intcmp=blogs-_-generic-click-_-skype-for-linux-alpha-and-calling-on-chrome-and-chromebooks)
* Skype for Linux Alpha [DEB版](https://www.skype.com/en/download-skype/skype-for-linux/downloading-web/?type=weblinux-deb)
* Skype for Linux Alpha [RPM版](https://www.skype.com/en/download-skype/skype-for-linux/downloading-web/?type=weblinux-rpm)
|
||
如何隐藏你的 Linux 的命令行历史
|
Himanshu Arora
|
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linux-command-line-history-incognito/
|
我们在 Linux 终端中可以开启像浏览器一样的无痕模式吗?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4/144754m886a2m4a917oj11.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4/144754m886a2m4a917oj11.jpg
| true | false | true |
chunyang-wen
| false |
[
"命令行",
"历史"
] |
技术
|
{
"viewnum": 20545,
"commentnum": 11,
"favtimes": 6,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18.249.73.5",
"message": "第二点有问题吧,HISTFILESIZE控制的是.bash_history文件里记录历史的命令条数,当前shell依旧可以记录历史啊,依旧可以用上下键查看历史记录啊。",
"username": "青莲居士 [Chrome 51.0|GNU/Linux]",
"date": "2016-07-14T16:03:04"
},
{
"postip": "218.249.73.5",
"message": "还有这些资料在哪能查询到啊?我想差ignorespace和ignoreboth两个参数有什么不同,我 man history查询不到。",
"username": "青莲居士 [Chrome 51.0|GNU/Linux]",
"date": "2016-07-14T16:05:38"
},
{
"postip": "218.249.73.5",
"message": "另外history -cw这个命令根本不能清除已经保存在历史记录文件中的历史记录,这篇文章好多错误的啊。",
"username": "青莲居士 [Chrome 51.0|GNU/Linux]",
"date": "2016-07-14T16:57:16"
},
{
"postip": "118.112.206.204",
"message": "A value of ignoreboth is shorthand for ignorespace and ignoredups. -> (man bash)",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14T19:57:23"
},
{
"postip": "123.118.180.108",
"message": "原文有误,应该是 HISTSIZE ,用来控制当前会话的历史。已经修改。",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7-14T21:08:41"
},
{
"postip": "118.112.206.204",
"message": "应该没有问题吧。把写入到历史记录文件的数目设置为零,即表示不进行持久化存储。当前会话的记录,进程一退出自然就丢弃了,先次打开新进程也不会看见。浏览器的隐私模式也是一样,在浏览过程中,之前的记录还是会看见,但是一旦关闭浏览器,下次再打开不会看见之前的内容。",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14T21:29:40"
},
{
"postip": "112.10.68.57",
"message": "我来补充一些<br />\r\ncat | bash #执行这条命令后可以直接在其之后执行其他命令,除了这条命令不会留下其他目录的历史,Tab键功能不能用<br />\r\necho > ~/.bash_history #清除当前用户所有记录到文件里的记录<br />\r\nhistory -c #清楚所有历史纪录,不能清除文件里的<br />\r\nhistory -d {n} #清除历史纪录中指定的某条记录,{n}为数字<br />\r\nhistory -d {n} && history -d {x} && history -d {y} #清除指定的多条记录,包括可以清除自身这条<br />\r\nfor i in {99..233}; do history -d $i; done #使用for循环清除指定连续的多条命令<br />\r\n【吐槽:这回复框能再大点吗?或者可以手动定义大小。或者赶跟小点吗!】",
"username": "ZMOM1031 [Chrome 51.0|Windows 10]",
"date": "2016-07-14T21:40:10"
},
{
"postip": "123.118.180.108",
"message": "好,可以更大点~~~",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7-14T21:52:47"
},
{
"postip": "218.249.73.5",
"message": "谢谢。",
"username": "青莲居士 [Chrome 51.0|GNU/Linux]",
"date": "2016-07-15T09:28:12"
},
{
"postip": "218.17.122.82",
"message": "第一次知道还可以删除历史记录。帅气~",
"username": "何亮 [Chrome 49.0|Windows 7]",
"date": "2016-07-19T13:35:16"
},
{
"postip": "14.0.156.78",
"message": "rm ~/.bash_history或cat /dev/null>~/.bash_history",
"username": "来自香港的 Firefox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8-10T07:59:04"
}
] |
[] |
我们在 Linux 终端中可以开启像浏览器一样的无痕模式吗?
| 2016-07-14T14:46:00 | 2016-07-14T14:46:00 | 7,575 |
/article-7575-1.html
|

如果你是 Linux 命令行的用户,有的时候你可能不希望某些命令记录在你的命令行历史中。原因可能很多,例如,你在公司担任某个职位,你有一些不希望被其它人滥用的特权。亦或者有些特别重要的命令,你不希望在你浏览历史列表时误执行。
然而,有方法可以控制哪些命令进入历史列表,哪些不进入吗?或者换句话说,我们在 Linux 终端中可以开启像浏览器一样的无痕模式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根据你想要的具体目标,有很多实现方法。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注意:文中出现的所有命令都在 Ubuntu 下测试过。
### 不同的可行方法
前面两种方法已经在之前[一篇文章](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command-line-history-linux/)中描述了。如果你已经了解,这部分可以略过。然而,如果你不了解,建议仔细阅读。
#### 1. 在命令前插入空格
是的,没看错。在命令前面插入空格,这条命令会被 shell 忽略,也就意味着它不会出现在历史记录中。但是这种方法有个前提,只有在你的环境变量 `HISTCONTROL` 设置为 "ignorespace" 或者 "ignoreboth" 才会起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是默认值。
所以,像下面的命令(LCTT 译注:这里`[space]`表示输入一个空格):
```
[space]echo "this is a top secret"
```
如果你之前执行过如下设置环境变量的命令,那么上述命令不会出现在历史记录中。
```
export HISTCONTROL = ignorespace
```
下面的截图是这种方式的一个例子。

第四个 "echo" 命令因为前面有空格,它没有被记录到历史中。
#### 2. 禁用当前会话的所有历史记录
如果你想禁用某个会话所有历史,你可以在开始命令行工作前简单地清除环境变量 `HISTSIZE` 的值即可。执行下面的命令来清除其值:
```
export HISTSIZE=0
```
`HISTSIZE` 表示对于 bash 会话其历史列表中可以保存命令的个数(行数)。默认情况,它设置了一个非零值,例如在我的电脑上,它的值为 1000。
所以上面所提到的命令将其值设置为 0,结果就是直到你关闭终端,没有东西会存储在历史记录中。记住同样你也不能通过按向上的箭头按键或运行 history 命令来看到之前执行的命令。
#### 3. 工作结束后清除整个历史
这可以看作是前一部分所提方案的另外一种实现。唯一的区别是在你完成所有工作之后执行这个命令。下面是刚说到的命令:
```
history -cw
```
刚才已经提到,这个和 `HISTSIZE` 方法有相同效果。
#### 4. 只针对你的工作关闭历史记录
虽然前面描述的方法(2 和 3)可以实现目的,它们可以清除整个历史,在很多情况下,有些可能不是我们所期望的。有时候你可能想保存直到你开始命令行工作之间的历史记录。对于这样的需求,你开始在工作前执行下述命令:
```
[space]set +o history
```
备注:`[space]` 表示空格。并且由于空格的缘故,该命令本身也不会被记录。
上面的命令会临时禁用历史功能,这意味着在这命令之后你执行的所有操作都不会记录到历史中,然而这个命令之前的所有东西都会原样记录在历史列表中。
要重新开启历史功能,执行下面的命令:
```
[Space]set -o history
```
它将环境恢复原状,也就是你完成了你的工作,执行上述命令之后的命令都会出现在历史中。
#### 5. 从历史记录中删除指定的命令
现在假设历史记录中已经包含了一些你不希望记录的命令。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办?很简单。直接动手删除它们。通过下面的命令来删除:
```
history | grep "part of command you want to remove"
```
上面的命令会输出历史记录中匹配的命令,每一条前面会有个数字。
一旦你找到你想删除的命令,执行下面的命令,从历史记录中删除那个指定的项:
```
history -d [num]
```
下面是这个例子的截图。

第二个 ‘echo’命令被成功的删除了。
(LCTT 译注:如果你不希望上述命令本身也被记录进历史中,你可以在上述命令前加个空格)
同样的,你可以使用向上的箭头一直往回翻看历史记录。当你发现你感兴趣的命令出现在终端上时,按下 “`Ctrl + U`”清除整行,也会从历史记录中删除它。
### 总结
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可以操作 Linux 命令行历史来满足你的需求。然而请记住,从历史中隐藏或者删除命令通常不是一个好习惯,尽管本质上这并没有错。但是你必须知道你在做什么,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
---
via: <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linux-command-line-history-incognito/>
作者:[Himanshu Arora](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author/himanshu/) 译者:[chunyang-wen](https://github.com/chunyang-we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用 Netdata 监控 Linux
|
Martino Jones
|
https://fedoramagazine.org/monitor-linux-netdata/
|
Netdata 是一个实时的资源监控工具,它拥有基于 web 的友好界面。它很像 Nagios 等别的监控软件;但是,Netdata 仅仅支持通过 Web 界面进行实时监控。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4/222943cr2e9qqbliqz2z0r.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4/222943cr2e9qqbliqz2z0r.png
| true | false | true |
BriFuture
| false |
[
"Netdata",
"监控"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18583,
"commentnum": 8,
"favtimes": 1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83.234.125.178",
"message": "必须得尝试下了啊!!!高大上啊!!!",
"username": "alpha [Firefox 47.0|Windows 7]",
"date": "2016-07-15T10:16:47"
},
{
"postip": "222.240.176.106",
"message": "安装了,很好,界面优美,信息丰富。",
"username": "tphz [Chrome 50.0|Windows 10]",
"date": "2016-07-16T10:22:46"
},
{
"postip": "60.191.15.146",
"message": "只能单机",
"username": "来自浙江杭州的 QQ Browser 9.4|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19T11:48:17"
},
{
"postip": "123.120.70.171",
"message": "怎么会只能单机——这是基于 Web 的,显然可以通过任何浏览器来远程访问。文章中只是为了演示,才用了 localhost 而已。另外,所占用的端口也不是默认的80 ,如果你的80端口没用,可以修改用这个端口。有时候别的端口防火墙会挡住。",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7-19T21:41:12"
},
{
"postip": "60.191.15.146",
"message": "可以集中收集?还不是一个程序一台机器",
"username": "来自浙江杭州的 QQ Browser 9.4|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20T18:04:34"
},
{
"postip": "123.120.70.171",
"message": "只能监控本机。没有 agent。",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7-20T20:23:28"
},
{
"postip": "157.122.68.21",
"message": "为什么我在rhl7装了之后系统崩溃,现在连系统都打不开?",
"username": "南宫迟殇 [Chrome 48.0|Windows 7]",
"date": "2016-07-22T11:14:42"
},
{
"postip": "183.156.8.98",
"message": "我安装后没有图形界面啊 晕了 按照github教程安装的 依赖都装上了 这是什么意思?",
"username": "来自浙江杭州的 Chrome 48.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23T10:04:36"
}
] |
[] |
Netdata 是一个实时的资源监控工具,它拥有基于 web 的友好界面。它很像 Nagios 等别的监控软件;但是,Netdata 仅仅支持通过 Web 界面进行实时监控。
| 2016-07-15T08:27:00 | 2016-07-15T08:27:00 | 7,576 |
/article-7576-1.html
|

Netdata 是一个实时的资源监控工具,它拥有基于 web 的友好界面,由 [FireHQL](https://firehol.org/) 开发和维护。通过这个工具,你可以通过图表来了解 CPU,RAM,硬盘,网络,Apache, Postfix 等软硬件的资源使用情况。它很像 Nagios 等别的监控软件;但是,Netdata 仅仅支持通过 Web 界面进行实时监控。
### 了解 Netdata
目前 Netdata 还没有验证机制,如果你担心别人能从你的电脑上获取相关信息的话,你应该设置防火墙规则来限制访问。UI 很简单,所以任何人看懂图形并理解他们看到的结果,至少你会对它的快速安装印象深刻。
它的 web 前端响应很快,而且不需要 Flash 插件。 UI 很整洁,保持着 Netdata 应有的特性。第一眼看上去,你能够看到很多图表,幸运的是绝大多数常用的图表数据(像 CPU,RAM,网络和硬盘)都在顶部。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图形化数据,你只需要下滑滚动条,或者点击在右边菜单的项目。通过每个图表的右下方的按钮, Netdata 还能让你控制图表的显示,重置,缩放。

*Netdata 图表控制*
Netdata 并不会占用多少系统资源,它占用的内存不会超过 40MB。因为这个软件是作者用 C 语言写的。

*Netdata 显示的内存使用情况*
### 下载 Netdata
要下载这个软件,你可以访问 [Netdata 的 GitHub 页面](https://github.com/firehol/netdata),然后点击页面左边绿色的 "Clone or download" 按钮 。你应该能看到以下两个选项:
#### 通过 ZIP 文件下载
一种方法是下载 ZIP 文件。它包含仓库里的所有东西。但是如果仓库更新了,你需要重新下载 ZIP 文件。下载完 ZIP 文件后,你要用 `unzip` 命令行工具来解压文件。运行下面的命令能把 ZIP 文件的内容解压到 `netdata` 文件夹。
```
$ cd ~/Downloads
$ unzip netdata-master.zip
```

*解压 Netdata*
没必要在 unzip 命令后加上 `-d` 选项,因为文件都是放在 ZIP 文件的根文件夹里面。如果没有那个文件夹, unzip 会把所有东西都解压到当前目录下面(这会让文件非常混乱)。
#### 通过 Git 下载
还有一种方式是通过 git 下载整个仓库。当然,你的系统需要安装 git。Git 在 Fedora 系统是默认安装的。如果没有安装,你可以用下面的命令在命令行里安装 git。
```
$ sudo dnf install git
```
安装好 git 后,你要把仓库 “clone” 到你的系统里。运行下面的命令。
```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firehol/netdata.git
```
这个命令会在当前工作目录克隆(或者说复制一份)仓库。
### 安装 Netdata
有些软件包是你成功构造 Netdata 时候需要的。 还好,一行命令就可以安装你所需要的东西([这写在它的安装文档中](https://github.com/firehol/netdata/wiki/Installation))。在命令行运行下面的命令就能满足安装 Netdata 需要的所有依赖关系。
```
$ dnf install zlib-devel libuuid-devel libmnl-devel gcc make git autoconf autogen automake pkgconfig
```
当所有需要的软件包都安装好了,你就 cd 到 netdata/ 目录,运行 netdata-installer.sh 脚本。
```
$ sudo ./netdata-installer.sh
```
然后就会提示你按回车键,开始安装程序。如果要继续的话,就按下回车吧。

*Netdata 的安装*
如果一切顺利,你的系统上就已经安装并且运行了 Netdata。安装脚本还会在相应的文件夹里添加一个卸载脚本,叫做 `netdata-uninstaller.sh`。如果你以后不想使用 Netdata,运行这个脚本可以从你的系统里面卸载掉 Netdata。
你可以通过 systemctl 查看它的运行状态。
```
$ sudo systemctl status netdata
```
### 使用 Netdata
既然我们已经安装并且运行了 Netdata,你就能够通过 19999 端口来访问 web 界面。下面的截图是我在一个测试机器上运行的 Netdata。

*关于 Netdata 运行时的概览*
恭喜!你已经成功安装并且能够看到漂亮的外观和图形,以及你的机器性能的高级统计数据。无论是否是你个人的机器,你都可以向你的朋友们炫耀,因为你能够深入的了解你的服务器性能,Netdata 在任何机器上的性能报告都非常出色。
---
via: <https://fedoramagazine.org/monitor-linux-netdata/>
作者:[Martino Jones](https://fedoramagazine.org/monitor-linux-netdata/) 译者:[GitFuture](https://github.com/GitFuture)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开源新闻速递:Linux Mint 发布 17.3 升级包
|
棣琦
|
更多:预计今年秋天发布的 openSUSE Leap 42.2 将会搭载 GNOME 3.20,KDE Plasma 5.6。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5/165340w1v5d7idr5rl05d5.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5/165340w1v5d7idr5rl05d5.jpg
| tru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Linux Mint",
"openSUSE"
] |
新闻
|
{
"viewnum": 5157,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postip": "39.166.223.77",
"message": "升级-失败",
"username": "浩浩君 [QQ Browser 9.4|Windows 7]",
"date": "2016-07-16T09:22:39"
}
] |
[] |
更多:预计今年秋天发布的 openSUSE Leap 42.2 将会搭载 GNOME 3.20,KDE Plasma 5.6。
| 2016-07-15T16:53:37 | 2016-07-15T16:53:37 | 7,577 |
/article-7577-1.html
|
### 今日关注

在 Linux Mint 18 发布两周后,他们[发布](http://blog.linuxmint.com/?p=3068)了 17.3 升级到 18 的升级包,升级指南[在此](https://community.linuxmint.com/tutorial/view/2316)。不过,如果你觉得 17.3 用的挺好的话,就没有必要升级到 Linux Mint 18,因为 Linux Mint 17 系列会一直支持到 2019 年。当然, Linux Mint 18 是基于 Ubuntu 16.04 LTS 的,其支持期是五年,直到 2021 年都会得到安全补丁和软件更新。
### 图文摘要

*预计今年秋天发布的 openSUSE Leap 42.2 将会搭载 GNOME 3.20,KDE Plasma 5.6,以及 Linux 内核 4.4 LTS。*

*GIMP 2.8.18 发布,这是一款在多款基于Linux内核的操作系统中自带的图像编辑器。修复了若干错误,完善了部分功能。软件的安装包的大小也压缩了至少20%。*

*Linux Kernel 4.1.28 LTS 以及 Linux Kernel 3.18.37 LTS 都进行了更新。这两个版本都对网络协议和声音栈进行了完善。*
|
||||
使用 Vagrant 控制你的 DigitalOcean 云主机
|
Kushal Das
|
https://fedoramagazine.org/using-vagrant-digitalocean-cloud/
|
Fedora 云计算队伍为 Vagrant 打包了一个新的插件,它能够帮助 Fedora 用户通过使用本地的 Vagrantfile 文件来管理 DigitalOcean 上的云服务实例。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5/170808azb1hjcbpwbxbhoh.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5/170808azb1hjcbpwbxbhoh.jpg
| true | false | true |
MikeCoder
| false |
[
"Vagrant"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4977,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Fedora 云计算队伍为 Vagrant 打包了一个新的插件,它能够帮助 Fedora 用户通过使用本地的 Vagrantfile 文件来管理 DigitalOcean 上的云服务实例。
| 2016-07-15T17:08:07 | 2016-07-15T17:08:07 | 7,578 |
/article-7578-1.html
|

[Vagrant](https://www.vagrantup.com/) 是一个使用虚拟机创建和支持虚拟开发环境的应用。Fedora 官方已经在本地系统上通过库 `libvirt` [支持 Vagrant](https://fedoramagazine.org/running-vagrant-fedora-22/)。[DigitalOcean](https://www.digitalocean.com/) 是一个提供一键部署 Fedora 云服务实例到全 SSD 服务器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在[最近的 Raleigh 举办的 FAD 大会](https://communityblog.fedoraproject.org/fedora-cloud-fad-2016/)中,Fedora 云计算队伍为 Vagrant 打包了一个新的插件,它能够帮助 Fedora 用户通过使用本地的 Vagrantfile 文件来管理 DigitalOcean 上的云服务实例。
### 如何使用这个插件
第一步在命令行下是安装软件。
```
$ sudo dnf install -y vagrant-digitalocean
```
安装 结束之后,下一步是创建本地的 Vagrantfile 文件。下面是一个例子。
```
$ mkdir digitalocean
$ cd digitalocean
$ cat Vagrantfile
Vagrant.configure('2') do |config|
config.vm.hostname = 'dropletname.kushaldas.in'
# Alternatively, use provider.name below to set the Droplet name. config.vm.hostname takes precedence.
config.vm.provider :digital_ocean do |provider, override|
override.ssh.private_key_path = '/home/kdas/.ssh/id_rsa'
override.vm.box = 'digital_ocean'
override.vm.box_url = "https://github.com/devopsgroup-io/vagrant- digitalocean/raw/master/box/digital_ocean.box"
provider.token = 'Your AUTH Token'
provider.image = 'fedora-23-x64'
provider.region = 'nyc2'
provider.size = '512mb'
provider.ssh_key_name = 'Kushal'
end
end
```
### Vagrant DigitalOcean 插件的注意事项
一定要记住的几个关于 SSH 的关键命名规范 : 如果你已经在 DigitalOcean 上传了秘钥,请确保 `provider.ssh_key_name` 和已经在服务器中的名字吻合。 `provider.image` 具体的文档可以在[DigitalOcean documentation](https://developers.digitalocean.com/documentation/v2/#create-a-new-droplet)找到。在控制面板上的 `App & API` 部分可以创建 AUTH 令牌。
你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启动一个实例。
```
$ vagrant up --provider=digital_ocean
```
这个命令会在 DigitalOcean 的启动一个服务器实例。然后你就可以使用 `vagrant ssh` 命令来 `ssh` 登录进入这个实例。可以执行 `vagrant destroy` 来删除这个实例。
---
via: <https://fedoramagazine.org/using-vagrant-digitalocean-cloud/>
作者:[Kushal Das](http://kushal.id.fedoraproject.org/) 译者:[MikeCoder](https://github.com/MikeCoder) 校对:[Ezio](https://github.com/oska874)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用树莓派计算模块搭建的工业单板计算机
|
Eric Brown
|
http://hackerboards.com/industrial-sbc-builds-on-rpi-compute-module/
|
在 Kickstarter 众筹网站上,一个叫 “MyPi” 的项目用树莓派计算模块制作了一款 SBC(单板计算机, Single Board Computer ),提供一个 mini-PCIe 插槽,串口,宽范围输入电源,以及模块扩展等功能。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5/174343mi9199opcex3ou4p.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5/174343mi9199opcex3ou4p.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zpl1025
| false |
[
"树莓派",
"SBC",
"COM"
] |
新闻
|
{
"viewnum": 9439,
"commentnum": 4,
"favtimes": 0,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postip": "182.242.224.62",
"message": "老外的东西就是好啊",
"username": "来自云南昆明的 Firefox 47.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15T20:38:13"
},
{
"postip": "183.39.141.210",
"message": "看了一眼我的角落里的树莓派,大哭。",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Firefox 47.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7-16T00:35:54"
},
{
"postip": "58.211.119.30",
"message": "这玩意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username": "FoamValue [Chrome 51.0|Windows 7]",
"date": "2016-07-22T08:43:39"
},
{
"postip": "115.84.118.154",
"message": "好东西啊!很多工业应用",
"username": "来自老挝的 Firefox 48.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8-13T10:12:02"
}
] |
[] |
在 Kickstarter 众筹网站上,一个叫 “MyPi” 的项目用树莓派计算模块制作了一款 SBC(单板计算机, Single Board Computer ),提供一个 mini-PCIe 插槽,串口,宽范围输入电源,以及模块扩展等功能。
| 2016-07-15T17:43:40 | 2016-07-15T17:43:40 | 7,579 |
/article-7579-1.html
|
在 Kickstarter 众筹网站上,一个叫 “MyPi” 的项目用树莓派计算模块制作了一款 SBC(<ruby> 单板计算机 <rp> ( </rp> <rt> Single Board Computer </rt> <rp> ) </rp></ruby>),提供一个 mini-PCIe 插槽,串口,宽范围输入电源,以及模块扩展等功能。
你也许觉得奇怪,都 2016 年了,为什么还会有人发布这样一款长得有点像三明治,用过时的 ARM11 构建的 COM (<ruby> 模块化计算机 <rp> ( </rp> <rt> Compuer on Module </rt> <rp> ) </rp></ruby>)版本的树莓派单板计算机:[树莓派计算模块](http://hackerboards.com/raspberry-pi-morphs-into-30-dollar-com/)。原因是这样的,首先,目前仍然有大量工业应用不需要太多 CPU 处理能力,第二,树莓派计算模块仍是目前仅有的基于树莓派硬件的 COM,虽然更便宜、有点像 COM 并采用同样的 700MHz 处理器的 [零号树莓派](http://hackerboards.com/pi-zero-tweak-adds-camera-connector-keeps-5-price/) 也很类似。

*安装了 COM 和 I/O 组件的 MyPi*

*装入了可选的工业外壳中*
另外,Embedded Micro Technology 还表示它的 SBC 还设计成可升级替换为支持的树莓派计算模块 —— 采用了树莓派 3 的四核、Cortex-A53 博通 BCM2837处理器的 SoC。因为这个产品最近很快就会到货,不确定他们怎么能及时为 Kickstarter 赞助者处理好这一切。不过,以后能支持也挺不错,就算要为这个升级付费也可以接受。
MyPi 并不是唯一一款新的基于树莓派计算模块的商业嵌入式设备。Pigeon Computers 在五月份启动了 [Pigeon RB100](http://hackerboards.com/automation-controller-runs-linux-on-raspberry-pi-com/) 的项目,是一个基于 COM 的工业自动化控制器。不过,包括 [Techbase Modberry](http://hackerboards.com/automation-controller-taps-raspberry-pi-compute-module/) 在内的这一类设备大都出现在 2014 年 COM 发布之后的一小段时间内。
MyPi 的目标是 30 天内筹集 $21,696,目前已经实现了三分之一。早期参与包的价格 $119 起,九月份发货。其他选项有 $187 版本,里面包含了价值 $30 的树莓派计算模块,以及各种线缆。套件里还有各种插件板以及工业外壳可选。

*不带 COM 和插件板的 MyPi 主板*

*以及它的接口定义*
树莓派计算模块能给 MyPi 带来博通 BCM2835 Soc,512MB 内存,以及 4GB eMMC 存储空间。MyPi 主板扩展了一个 microSD 卡槽,一个 HDMI 接口,两个 USB 2.0 接口,一个 10/100M 以太网口,还有一个像网口的 RS232 端口(通过 USB 连接)。

*插上树莓派计算模块和 mini-PCIe 模块的 MyPi 的两个视角*

*插上树莓派计算模块和 mini-PCIe 模块的 MyPi 的两个视角*
MyPi 还将配备一个 mini-PCIe 插槽,据说“只支持 USB,以及只适用 mPCIe 形式的调制解调器”。还带有一个 SIM 卡插槽。板上还有双标准的树莓派摄像头接口,一个音频输出接口,自带备用电池的 RTC,LED 灯。还支持宽范围的 9-23V 直流输入。
Embedded Micro 表示,MyPi 是为那些树莓派爱好者们设计的,他们拼接了太多 HAT 外接板,已经不能有效地工作了,或者不能很好地装入工业外壳里。MyPi 支持 HAT,另外还提供了公司自己定义的 “ASIO” (特定应用接口)插件模块,它会将自己的 I/O 扩展到载板上,载板再将它们连到载板边上的 8针的绿色凤凰式工业 I/O 连接器(标记了“ASIO Out”)上,在下面图片里有描述。

*MyPi 的模块扩展接口*
就像 Kickstarter 页面里描述的:“比起在板边插满带 IO 信号接头的 HAT 板,我们更愿意把同样的 IO 信号接到另一个接头,它直接接到绿色的工业接头上。” 另外,“通过简单地延长卡上的插脚长度(抬高),你将来可以直接扩展 IO 集 - 这些都不需要任何排线!”Embedded Micro 表示。

*MyPi*

*它的可选 I/O 插件板卡*
像上面展示的,这家公司为 MyPi 提供了一系列可靠的 ASIO 插卡,。一开始这些会包括 CAN 总线,4-20mA 传感器信号,RS485,窄带 RF,等等。
### 更多信息
MyPi 在 Kickstarter 上提供了 7 月 23 日到期的 79 英镑($119)早期参与包(不包括树莓派计算模块),预计九月份发货。更多信息请查看 [Kickstarter 上 MyPi 的页面](https://www.kickstarter.com/projects/410598173/mypi-industrial-strength-raspberry-pi-for-iot-proj) 以及 [Embedded Micro Technology 官网](http://www.embeddedpi.com/)。
---
via: <http://hackerboards.com/industrial-sbc-builds-on-rpi-compute-module/>
作者:[Eric Brown](http://hackerboards.com/industrial-sbc-builds-on-rpi-compute-module/) 译者:[zpl1025](https://github.com/zpl1025) 校对:[Ezio](https://github.com/oska874)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 Linux 上永久挂载一个 Windows 共享
|
Jack Wallen
|
http://www.techrepublic.com/article/how-to-permanently-mount-a-windows-share-on-linux/
|
如果你已经厌倦了每次重启 Linux 就得重新挂载 Windows 共享,读读这个让共享永久挂载的简单方法。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5/201944lcecu6ue6x792sxa.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5/201944lcecu6ue6x792sxa.jpg
| true | false | true |
alim0x
| false |
[
"文件系统",
"共享",
"samba"
] |
技术
|
{
"viewnum": 13996,
"commentnum": 6,
"favtimes": 6,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3.124.147.77",
"message": "我还是个菜鸟,这个共享是啥意思啊?",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Mobile 46.0|Android 6.0 用户",
"date": "2016-07-17T12:51:34"
},
{
"postip": "123.118.180.108",
"message": "远程共享磁盘。",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7-17T22:45:19"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用這種方法至少在虛擬機會存在一個問題. 如果宿主幾從休眠中恢復, 而之前虛擬機沒有關閉或休眠, 那麼那個共享會存在一定機率無法訪問, 任何要訪問該共享的進程都會處於 uninterruptible sleep 狀態, 直至主管 cifs 協議的兩個系統線程超時爲止.",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18T09:08:26"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解決方法是一旦發現訪問共享沒有相應, 需要立即 kill 掉兩個 cifs 線程, 否則只有等超時結束. 到了 Linux 4.x 內核, 這個問題似乎有所緩解. 爲此我專門寫了一個腳本, 並結合 sudo 來快速 kill 掉 cisf 線程, 然後 remount.",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18T09:10:44"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cat /usr/local/bin/_remount-pub-folder <br />\r\n#!/bin/bash<br />\r\n<br />\r\nexport PATH=$PAHT:/bin:/usr/bin:/sbin<br />\r\n<br />\r\n\\id --user | \\grep --quiet '0'<br />\r\n[ $? -ne 0 ] && exit 1<br />\r\n<br />\r\n\\kill -kill $(\\ps --user my --no-headers --format state,pid \\<br />\r\n | \\grep D | \\awk '{print $NF}')<br />\r\n<br />\r\n\\umount --lazy ~my/smb<br />\r\n\\kill -kill $(\\ps -C cifsiod --no-headers --format pid) &> /nul<br />\r\n\\mount --all<br />\r\nif [ $? -eq 0 ]; then<br />\r\n exit 0<br />\r\nelse<br />\r\n exit 2<br />\r\nfi<br />\r\n<br />\r\ngrep 'remount' /etc/sudoers.d/my<br />\r\n%my ALL=(root) NOPASSWD: /bin/bash -c _remount-pub-folder<br />\r\n<br />\r\ngre",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18T09:14:28"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grep 'remount' ~/.bashrc<br />\r\nalias remount-pub-folder='\\sudo bash -c _remount-pub-folder'",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18T09:14:49"
}
] |
[] |
如果你已经厌倦了每次重启 Linux 就得重新挂载 Windows 共享,读读这个让共享永久挂载的简单方法。
| 2016-07-15T20:19:40 | 2016-07-15T20:19:40 | 7,580 |
/article-7580-1.html
|
>
> 如果你已经厌倦了每次重启 Linux 就得重新挂载 Windows 共享,读读这个让共享永久挂载的简单方法。
>
>
>

*图片: Jack Wallen*
在 Linux 上和一个 Windows 网络进行交互从来就不是件轻松的事情。想想多少企业正在采用 Linux,需要在这两个平台上彼此协作。幸运的是,有了一些工具的帮助,你可以轻松地将 Windows 网络驱动器映射到一台 Linux 机器上,甚至可以确保在重启 Linux 机器之后共享还在。
### 在我们开始之前
要实现这个,你需要用到命令行。过程十分简单,但你需要编辑 /etc/fstab 文件,所以小心操作。还有,我假设你已经让 Samba 正常工作了,可以手动从 Windows 网络挂载共享到你的 Linux 机器,还知道这个共享的主机 IP 地址。
准备好了吗?那就开始吧。
### 创建你的挂载点
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创建一个文件夹,他将作为共享的挂载点。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将这个文件夹命名为 share,放在 /media 之下。打开你的终端执行以下命令:
```
sudo mkdir /media/share
```
### 安装一些软件
现在我们得安装允许跨平台文件共享的系统;这个系统是 cifs-utils。在终端窗口输入:
```
sudo apt-get install cifs-utils
```
这个命令同时还会安装 cifs-utils 所有的依赖。
安装完成之后,打开文件 /etc/nsswitch.conf 并找到这一行:
```
hosts: files mdns4_minimal [NOTFOUND=return] dns
```
编辑这一行,让它看起来像这样:
```
hosts: files mdns4_minimal [NOTFOUND=return] wins dns
```
现在你需要安装 windbind 让你的 Linux 机器可以在 DHCP 网络中解析 Windows 机器名。在终端里执行:
```
sudo apt-get install libnss-windbind windbind
```
用这个命令重启网络服务:
```
sudo service networking restart
```
### 挂载网络驱动器
现在我们要映射网络驱动器。这里我们必须编辑 /etc/fstab 文件。在你做第一次编辑之前,用这个命令备份以下这个文件:
```
sudo cp /etc/fstab /etc/fstab.old
```
如果你需要恢复这个文件,执行以下命令:
```
sudo mv /etc/fstab.old /etc/fstab
```
在你的主目录创建一个认证信息文件 .smbcredentials。在这个文件里添加你的用户名和密码,就像这样(USER 和 PASSWORD 替换为实际的用户名和密码):
```
username=USER
password=PASSWORD
```
你需要知道挂载这个驱动器的用户的组 ID(GID)和用户 ID(UID)。执行命令:
```
id USER
```
USER 是你的实际用户名,你应该会看到类似这样的信息:
```
uid=1000(USER) gid=1000(GROUP)
```
USER 是实际的用户名,GROUP 是组名。在(USER)和(GROUP)之前的数字将会被用在 /etc/fstab 文件之中。
是时候编辑 /etc/fstab 文件了。在你的编辑器中打开那个文件并添加下面这行到文件末尾(替换以下全大写字段以及远程机器的 IP 地址):
```
//192.168.1.10/SHARE /media/share cifs credentials=/home/USER/.smbcredentials,iocharset=uft8,gid=GID,udi=UID,file_mode=0777,dir_mode=0777 0 0
```
**注意**:上面这些内容应该在同一行上。
保存并关闭那个文件。执行 `sudo mount -a` 命令,共享就会挂载上。看看一下 /media/share,你应该能看到那个网络共享上的文件和文件夹了。
### 共享很简单
有了 cifs-utils 和 Samba,映射网络共享在一台 Linux 机器上简单得让人难以置信。现在,你再也不用在每次机器启动的时候手动重新挂载那些共享了。
---
via: <http://www.techrepublic.com/article/how-to-permanently-mount-a-windows-share-on-linux/>
作者:[Jack Wallen](http://www.techrepublic.com/search/?a=jack+wallen) 译者:[alim0x](https://github.com/alim0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 下的最佳云存储服务
|
ABHISHEK
|
http://itsfoss.com/cloud-services-linux/
|
什么样的云服务才适合作为 Linux 下的存储服务? Mega、Hubic、pCloud、Yandex Disk,你选择哪个?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6/195845mresettnsbmnwxnj.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6/195845mresettnsbmnwxnj.jpg
| true | false | true |
cposture
| false |
[
"云存储"
] |
分享
|
{
"viewnum": 9017,
"commentnum": 3,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60.223.221.8",
"message": "已在使用mega很长时间,速度快,操作简单,真的不错",
"username": "来自山西晋中的 Chrome Mobile 51.0|Android 6.0 用户",
"date": "2016-07-16T08:49:07"
},
{
"postip": "117.38.221.231",
"message": "Mega不错,一直在用",
"username": "Shadow-華 [Chrome 51.0|Windows 10]",
"date": "2016-07-16T19:22:51"
},
{
"postip": "117.139.208.10",
"message": "mega + nutstore(開啓webDav,nautilus中添加上,nutstore的linux端不好用,還得依賴jdk)<br />\r\n以及googledrive(gvfs-googel,nautilus中開啓)",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Firefox 50.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7-01-17T18:45:20"
}
] |
[] |
什么样的云服务才适合作为 Linux 下的存储服务? Mega、Hubic、pCloud、Yandex Disk,你选择哪个?
| 2016-07-16T08:14:00 | 2016-07-16T08:14:00 | 7,581 |
/article-7581-1.html
|

什么样的云服务才适合作为 Linux 下的存储服务?让我们猜猜:
* 大量的免费空间。毕竟,个人用户无法支付每月的巨额款项。
* 原生的 Linux 客户端。以便你能够方便的在服务器之间同步文件,而不用做一些特殊的调整或者定时执行脚本。
* 其他桌面系统的客户端,比如 Windows 和 OS X。移动性是必要的,并且同步设备间的文件也很有必要。
* 基于 Android 和 iOS 的移动应用程序。在今天的现代世界里,你需要连接所有设备。
我不将自托管的云服务计算在内,比如 OwnCloud 或 [Seafile](https://www.seafile.com/en/home/) ,因为它们需要自己建立和运行一个服务器。
让我们看看可以用于 Linux 下 云存储服务有什么。
### [Mega](https://mega.nz/)

如果你是一个 It’s FOSS 的普通读者,你可能已经看过我之前的一篇有关 [Mega on Linux](http://itsfoss.com/install-mega-cloud-storage-linux/)的文章。这种云服务由 [Megaupload scandal](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gaupload) 公司下臭名昭著的 [Kim Dotcom](https://en.wikipedia.org/wiki/Kim_Dotcom) 提供。这也使一些用户怀疑它,因为 Kim Dotcom 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成为美国当局的目标。
Mega 拥有方便免费云服务下你所期望的一切。它给每个个人用户提供 50 GB 的免费存储空间。提供Linux 和其他平台下的原生客户端,并带有端到端的加密。原生的 Linux 客户端运行良好,可以无缝地跨平台同步。你也能在浏览器上查看操作你的文件。
#### 优点:
* 50 GB 的免费存储空间
* 端到端的加密
* Linux 和其他平台下的原生客户端,例如 Windows,Mac OS X,Android,iOS
#### 缺点:
* Mega 拥有者见不得人的过去
### [Hubic](https://hubic.com/)

Hubic 是一个来自法国公司的云服务。Hubic 在注册时也提供了 25 GB 免费存储空间。你可以通过推荐Hubic给朋友将空间扩大至 50 GB (对免费用户来说)。
Hubic 提供 Linux 客户端,其还是 beta 版本(至今已经两年了)。Hubic 拥有官方的 Linux 客户端,但是它局限在命令行。我没有去测试移动版本。
Hubic 拥有一些不错的功能。除了简单的用户界面、文件共享等等,它还有备份的功能,你可以定期地归档你的重要文件。
#### 优点:
* 25 GB 免费存储空间,可扩大至 50 GB
* 支持多个平台
* 备份功能
#### 缺点:
* beta 版本的 Linux 客户端,只支持命令行
### [pCloud](https://www.pcloud.com/)

pCloud 是另一款欧洲的发行软件,但这一次跨过了法国边境,它来自瑞士。专注于加密和安全,pCloud 为每一个注册者提供 10 GB 的免费存储空间。你可以通过邀请好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链接等方式将空间增加至 20 GB。
它拥有云服务的所有标准特性,例如文件共享、同步、选择性同步等等。pCloud 也有跨平台原生客户端,当然包括 Linux。
Linux 客户端 容易使用,并在 Linux Mint 17.3 下的有限测试中表现良好。
#### 优点:
* 10 GB 免费存储空间,可扩大至 20 GB
* 运行良好的带有 GUI 的 Linux 客户端
#### 缺点:
* 加密是一个付费功能
### [Yandex Disk](https://disk.yandex.com/)

俄罗斯互联网巨人 Yandex 拥有 Google 所拥有的一切东西。搜索引擎、分析学、网站管理工具、邮箱、网页浏览器和云存储服务。
Yandex Disk 在注册时提供了 10 GB 的免费云存储空间。它有多平台的原生客户端,包括 Linux。然而,官方的 Linux 客户端只是命令行而已。你可以获取[非官方的 GUI 版本的 Yandex Disk 客户端](https://mintguide.org/tools/265-yd-tools-gui-indicator-for-yandexdisk-free-cloud-storage-in-linux-mint.html)。Yandex Disk 支持文件共享链接,同时带有其他标准的云存储特性。
#### 优点:
* 10 GB 的免费存储空间,可通过推荐的方式扩大至 20 GB
#### 缺点:
* 只有命令行客户端
### 公正而深思熟虑的删节
我从列表中删减了[Dropbox](https://www.dropbox.com/)、[SpiderOak](https://spideroak.com/)。Dropbox 对 Linux 来说非常优秀,但是它的免费存储空间限制在 2 GB。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已设法将其扩大超过 21 GB,但那又是另一件事了。
SpiderOak 也仅提供了 2 GB 的免费存储空间,你无法在网页浏览器上操作文件。
OwnCloud 需要属于自己的服务器包括建立,因此它并非人见人爱。并且它确切不符合一个典型云服务的标准。
### 结论
如果你问我应该选择哪个,我的答案是 Mega。它带有大量的免费云存储空间和优秀的 Linux 客户端。在 Linux 下最佳云存储服务的列表中,你的选择是什么?你更喜欢哪一个呢?
---
via: <http://itsfoss.com/cloud-services-linux/>
作者:[ABHISHEK](http://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译者:[cposture](https://github.com/cposture)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在 Linux 上安装使用 VirtualBox 的命令行管理界面 VBoxManage
|
Kashif
|
http://linuxpitstop.com/install-and-use-command-line-tool-vboxmanage-on-ubuntu-16-04/
|
VirtualBox 拥有一套命令行工具,你可以使用 VirtualBox 的命令行界面 (CLI) 对远程无界面的服务器上的虚拟机进行管理操作。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5/230529cnth1ldbxv1hcx9p.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5/230529cnth1ldbxv1hcx9p.jpg
| true | false | true |
BriFuture
| false |
[
"VirtualBox",
"VBoxManage"
] |
技术
|
{
"viewnum": 17443,
"commentnum": 3,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83.15.60.232",
"message": "一直还不知道VBOX可以这样用~长知识了~",
"username": "POCMON [QQ Browser 9.4|Windows 10]",
"date": "2016-07-16T16:22:08"
},
{
"postip": "118.112.206.204",
"message": "这些命令行工具在 Windows 版同样存在。",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16T20:33:01"
},
{
"postip": "223.73.58.106",
"message": "自己这方面的文章写了很久了才发现总算有人公开了",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Maxthon 1.0|Arch Linux 用户",
"date": "2016-07-17T09:37:49"
}
] |
[] |
VirtualBox 拥有一套命令行工具,你可以使用 VirtualBox 的命令行界面 (CLI) 对远程无界面的服务器上的虚拟机进行管理操作。
| 2016-07-16T10:01:00 | 2016-07-16T10:01:00 | 7,582 |
/article-7582-1.html
|
VirtualBox 拥有一套命令行工具,你可以使用 VirtualBox 的命令行界面 (CLI) 对远程无界面的服务器上的虚拟机进行管理操作。在这篇教程中,你将会学到如何在没有 GUI 的情况下使用 VBoxManage 创建、启动一个虚拟机。VBoxManage 是 VirtualBox 的命令行界面,你可以在你的主机操作系统的命令行中用它来实现对 VirtualBox 的所有操作。VBoxManage 拥有图形化用户界面所支持的全部功能,而且它支持的功能远不止这些。它提供虚拟引擎的所有功能,甚至包含 GUI 还不能实现的那些功能。如果你想尝试下不同的用户界面而不仅仅是 GUI,或者更改虚拟机更多高级和实验性的配置,那么你就需要用到命令行。

当你想要在 VirtualBox 上创建或运行虚拟机时,你会发现 VBoxManage 非常有用,你只需要使用远程主机的终端就够了。这对于需要远程管理虚拟机的服务器来说是一种常见的情形。
### 准备工作
在开始使用 VBoxManage 的命令行工具前,确保在运行着 Ubuntu 16.04 的服务器上,你拥有超级用户的权限或者你能够使用 sudo 命令,而且你已经在服务器上安装了 Oracle Virtual Box。 然后你需要安装 VirtualBox 扩展包,这是运行 VRDE 远程桌面环境,访问无界面虚拟机所必须的。
### 安装 VBoxManage
通过 [Virtual Box 下载页](https://www.virtualbox.org/wiki/Downloads) 这个链接,你能够获取你所需要的软件扩展包的最新版本,扩展包的版本和你安装的 VirtualBox 版本需要一致!

也可以用下面这条命令来获取 VBoxManage 扩展。
```
$ wget http://download.virtualbox.org/virtualbox/5.0.20/Oracle_VM_VirtualBox_Extension_Pack-5.0.20-106931.vbox-extpack
```

运行下面这条命令,确认 VBoxManage 已经成功安装在你的机器上。
```
$ VBoxManage list extpacks
```

### 在 Ubuntu 16.04 上使用 VBoxManage
接下来我们将要使用 VBoxManage 向你展现通过命令行终端工具来新建和管理虚拟机是多么的简单。
运行下面的命令,新建一个将用来安装 Ubuntu 系统的虚拟机。
```
# VBoxManage createvm --name Ubuntu16.04 --register
```
在运行了这条命令之后,VBoxMnage 将会新建一个叫 做“Ubuntu16.vbox” 的虚拟机,这个虚拟机的位置是家目录路径下的 “VirtualBox VMs/Ubuntu16/Ubuntu16.04.vbox”。在上面这条命令中,“createvm” 是用来新建虚拟机,“--name” 定义了虚拟机的名字,而 “registervm” 命令是用来注册虚拟机的。
现在,使用下面这条命令为虚拟机创建一个硬盘镜像。
```
$ VBoxManage createhd --filename Ubuntu16.04 --size 5124
```
这里,“createhd” 用来创建硬盘镜像,“--filename” 用来指定虚拟机的名称,也就是创建的硬盘镜像名称。“--size” 表示硬盘镜像的空间容量,空间容量的单位总是 MB。我们指定了 5Gb,也就是 5124 MB。
接下来我们需要设置操作系统类型,如果要安装 Linux 系的系统,那么用下面这条命令指定系统类型为 Linux 或者 Ubuntu 或者 Fedora 之类的。
```
$ VBoxManage modifyvm Ubuntu16.04 --ostype Ubuntu
```
用下面这条命令来设置虚拟系统的内存大小,也就是从主机中分配到虚拟机系统的内存。
```
$ VBoxManage modifyvm Ubuntu10.10 --memory 512
```

现在用下面这个命令为虚拟机创建一个存储控制器。
```
$ VBoxManage storagectl Ubuntu16.04 --name IDE --add ide --controller PIIX4 --bootable on
```
这里的 “storagect1” 是给虚拟机创建存储控制器的,“--name” 指定了虚拟机里需要创建、更改或者移除的存储控制器的名称。“--add” 选项指明存储控制器所需要连接到的系统总线类型,可选的选项有 ide / sata / scsi / floppy。“--controller” 选择主板的类型,主板需要根据需要的存储控制器选择,可选的选项有 LsiLogic / LSILogicSAS / BusLogic / IntelAhci / PIIX3 / PIIX4 / ICH6 / I82078。最后的 “--bootable” 表示控制器是否可以引导系统。
上面的命令创建了叫做 IDE 的存储控制器。之后虚拟介质就能通过 “storageattach” 命令连接到该控制器。
然后运行下面这个命令来创建一个叫做 SATA 的存储控制器,它将会连接到之后的硬盘镜像上。
```
$ VBoxManage storagectl Ubuntu16.04 --name SATA --add sata --controller IntelAhci --bootable on
```
将之前创建的硬盘镜像和 CD/DVD 驱动器加载到 IDE 控制器。将 Ubuntu 的安装光盘插到 CD/DVD 驱动器上。然后用 “storageattach” 命令连接存储控制器和虚拟机。
```
$ VBoxManage storageattach Ubuntu16.04 --storagectl SATA --port 0 --device 0 --type hdd --medium "your_iso_filepath"
```
这将把 SATA 存储控制器及介质(比如之前创建的虚拟磁盘镜像)连接到 Ubuntu16.04 虚拟机中。
运行下面的命令添加像网络连接,音频之类的功能。
```
$ VBoxManage modifyvm Ubuntu10.10 --nic1 nat --nictype1 82540EM --cableconnected1 on
$ VBoxManage modifyvm Ubuntu10.10 --vram 128 --accelerate3d on --audio alsa --audiocontroller ac97
```
通过指定你想要启动虚拟机的名称,用下面这个命令启动虚拟机。
```
$ VBoxManage startvm Ubuntu16.04
```
然后会打开一个新窗口,新窗口里虚拟机通过关联文件中引导。

你可以用接下来的命令来关掉虚拟机。
```
$ VBoxManage controlvm Ubuntu16.04 poweroff
```
“controlvm” 命令用来控制虚拟机的状态,可选的选项有 pause / resume / reset / poweroff / savestate / acpipowerbutton / acpisleepbutton。controlvm 有很多选项,用下面这个命令来查看它支持的所有选项。
```
$VBoxManage controlvm
```

### 完结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了解了 Oracle Virtual Box 中一个十分实用的工具 VBoxManage,文章包含了 VBoxManage 的安装和在 Ubuntu 16.04 系统上的使用,包括通过 VBoxManage 中实用的命令来创建和管理虚拟机。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另外别忘了分享你的评论或者建议。
---
via: <http://linuxpitstop.com/install-and-use-command-line-tool-vboxmanage-on-ubuntu-16-04/>
作者:[Kashif](http://linuxpitstop.com/author/kashif/) 译者:[GitFuture](https://github.com/GitFuture)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开源新闻速递:Ubuntu 官方论坛遭遇了 SQL 注入攻击
|
棣琦
|
更多:Canonical 发布了多项安全公告;
Ubuntu GNOME 16.04.1 LTS 将从默认的安装包中去掉 GNOME Maps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6/203239z2g4huog2hfphbgc.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6/203239z2g4huog2hfphbgc.jpg
| tru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Ubuntu"
] |
新闻
|
{
"viewnum": 4423,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postip": "110.73.135.28",
"message": "Slackware的包管理器是不是没有依赖解决的功能",
"username": "来自广西来宾的 Microsoft Edge 13.10586|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17T08:24:20"
}
] |
[] |
更多:Canonical 发布了多项安全公告;
Ubuntu GNOME 16.04.1 LTS 将从默认的安装包中去掉 GNOME Maps
| 2016-07-16T20:37:31 | 2016-07-16T20:37:31 | 7,583 |
/article-7583-1.html
|
### 今日关注

Ubuntu 官方论坛遭遇了 SQL 注入攻击,有人声称拥有了 Ubuntu 论坛数据库的一份拷贝。值得庆幸的是,Ubuntu 采用了单点登录技术,用户的密码作为一个随机的字符串并进行了加密存储。Canonical 保证攻击者无法侵入到 Ubuntu 的代码仓库中。
### 图文摘要

*Canonical 发布了多项安全公告,对所有支持的 Ubuntu 操作系统进行了 Linux 内核漏洞修复。攻击者可以通过对 Linux 内核包中的内存管理器发起拒绝服务攻击,从而导致系统崩溃。*

*基于 Slackware 14.2 的 SlackEX 发布,搭载了最新的 Linux 内核 4.6.4 和 KDE 4.14.21。*

*Ubuntu GNOME 16.04.1 LTS 将从默认的安装包中去掉 GNOME Maps。因为 MapQuest 访问失效导致 Maps app 不能够正常工作。*
|
||||
用 Python、 RabbitMQ 和 Nameko 实现微服务
|
Bruno Rocha
|
http://brunorocha.org/python/microservices-with-python-rabbitmq-and-nameko.html
|
"微服务是一股新浪潮" - 现如今,将项目拆分成多个独立的、可扩展的服务是保障代码演变的最好选择。在 Python 的世界里,有个叫做 “Nameko” 的框架,它将微服务的实现变得简单并且强大。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7/164459b44yymryj4lby4yd.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7/164459b44yymryj4lby4yd.jpg
| true | false | true |
mr-ping
| false |
[
"微服务",
"Nameko"
] |
软件开发
|
{
"viewnum": 24551,
"commentnum": 2,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3.73.58.106",
"message": "写的一般般",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Firefox 45.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17T21:09:10"
},
{
"postip": "58.57.118.12",
"message": "微服务是个挺宽的概念,实现模式和方法无定式。作者只是通过一个特定案例来给我们一个大概印象。我们可以根据自己需求换用其他消息中间件,或者干脆用celery这样的任务分发来代替消息队列,甚至不需要Nameko这种框架,自己实现RPC。更甚不用RPC全程http。等等等等。",
"username": "PingYang [Chrome 43.0|GNU/Linux]",
"date": "2016-07-18T10:26:31"
}
] |
[] |
"微服务是一股新浪潮" - 现如今,将项目拆分成多个独立的、可扩展的服务是保障代码演变的最好选择。在 Python 的世界里,有个叫做 “Nameko” 的框架,它将微服务的实现变得简单并且强大。
| 2016-07-17T16:45:30 | 2016-07-17T16:45:30 | 7,584 |
/article-7584-1.html
|

>
> "微服务是一股新浪潮" - 现如今,将项目拆分成多个独立的、可扩展的服务是保障代码演变的最好选择。在 Python 的世界里,有个叫做 “Nameko” 的框架,它将微服务的实现变得简单并且强大。
>
>
>
### 微服务
>
> 在最近的几年里,“微服务架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用于描述一种特定的软件应用设计方式,这种方式使得应用可以由多个独立部署的服务以服务套件的形式组成。 - M. Fowler
>
>
>
推荐各位读一下 [Fowler 的文章](http://martinfowler.com/articles/microservices.html) 以理解它背后的原理。
#### 好吧,那它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简单来说,**微服务架构**可以将你的系统拆分成多个负责不同任务的小的(单一上下文内)<ruby> 功能块 <rp> ( </rp> <rt> responsibilities blocks </rt> <rp> ) </rp></ruby>,它们彼此互无感知,各自只提供用于通讯的<ruby> 通用指向 <rp> ( </rp> <rt> common point </rt> <rp> ) </rp></ruby>。这个指向通常是已经将通讯协议和接口定义好的消息队列。
#### 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真实案例
>
> 案例的代码可以通过 github: <http://github.com/rochacbruno/nameko-example> 访问,查看 service 和 api 文件夹可以获取更多信息。
>
>
>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 REST API ,这个 API 有一个端点(LCTT 译注:REST 风格的 API 可以有多个端点用于处理对同一资源的不同类型的请求)用来接受数据,并且你需要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一些运算工作。那么相比阻塞接口调用者的请求来说,异步实现此接口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你可以先给用户返回一个 "OK - 你的请求稍后会处理" 的状态,然后在后台任务中完成运算。
同样,如果你想要在不阻塞主进程的前提下,在计算完成后发送一封提醒邮件,那么将“邮件发送”委托给其他服务去做会更好一些。
#### 场景描述

### 用代码说话
让我们将系统创建起来,在实践中理解它:
#### 环境
我们需要的环境:
* 运行良好的 RabbitMQ(LCTT 译注:[RabbitMQ](http://rabbitmq.mr-ping.com/description.html) 是一个流行的消息队列实现)
* 由 VirtualEnv 提供的 Services 虚拟环境
* 由 VirtualEnv 提供的 API 虚拟环境
#### Rabbit
在开发环境中使用 RabbitMQ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运行其官方的 docker 容器。在你已经拥有 Docker 的情况下,运行:
```
docker run -d --hostname my-rabbit --name some-rabbit -p 15672:15672 -p 5672:5672 rabbitmq:3-management
```
在浏览器中访问 <http://localhost:15672> ,如果能够使用 guest:guest 验证信息登录 RabbitMQ 的控制面板,说明它已经在你的开发环境中运行起来了。

#### 服务环境
现在让我们创建微服务来满足我们的任务需要。其中一个服务用来执行计算任务,另一个用来发送邮件。按以下步骤执行:
在 Shell 中创建项目的根目录
```
$ mkdir myproject
$ cd myproject
```
用 virtualenv 工具创建并且激活一个虚拟环境(你也可以使用 virtualenv-wrapper)
```
$ virtualenv service_env
$ source service_env/bin/activate
```
安装 nameko 框架和 yagmail
```
(service_env)$ pip install nameko
(service_env)$ pip install yagmail
```
#### 服务的代码
现在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virtualenv 所提供的虚拟环境(可以想象成我们的服务是运行在一个独立服务器上的,而我们的 API 运行在另一个服务器上),接下来让我们编码,实现 nameko 的 RPC 服务。
我们会将这两个服务放在同一个 python 模块中,当然如果你乐意,也可以把它们放在单独的模块里并且当成不同的服务运行:
在名为 `service.py` 的文件中
```
import yagmail
from nameko.rpc import rpc, RpcProxy
class Mail(object):
name = "mail"
@rpc
def send(self, to, subject, contents):
yag = yagmail.SMTP('myname@gmail.com', 'mypassword')
# 以上的验证信息请从安全的地方进行读取
# 贴士: 可以去看看 Dynaconf 设置模块
yag.send(to=to.encode('utf-8),
subject=subject.encode('utf-8),
contents=[contents.encode('utf-8)])
class Compute(object):
name = "compute"
mail = RpcProxy('mail')
@rpc
def compute(self, operation, value, other, email):
operations = {'sum': lambda x, y: int(x) + int(y),
'mul': lambda x, y: int(x) * int(y),
'div': lambda x, y: int(x) / int(y),
'sub': lambda x, y: int(x) - int(y)}
try:
result = operations[operation](value, other)
except Exception as e:
self.mail.send.async(email, "An error occurred", str(e))
raise
else:
self.mail.send.async(
email,
"Your operation is complete!",
"The result is: %s" % result
)
return result
```
现在我们已经用以上代码定义好了两个服务,下面让我们将 Nameko RPC service 运行起来。
>
> 注意:我们会在控制台中启动并运行它。但在生产环境中,建议大家使用 supervisord 替代控制台命令。
>
>
>
在 Shell 中启动并运行服务
```
(service_env)$ nameko run service --broker amqp://guest:guest@localhost
starting services: mail, compute
Connected to amqp://guest:**@127.0.0.1:5672//
Connected to amqp://guest:**@127.0.0.1:5672//
```
#### 测试
在另外一个 Shell 中(使用相同的虚拟环境),用 nameko shell 进行测试:
```
(service_env)$ nameko shell --broker amqp://guest:guest@localhost
Nameko Python 2.7.9 (default, Apr 2 2015, 15:33:21)
[GCC 4.9.2] shell on linux2
Broker: amqp://guest:guest@localhost
>>>
```
现在你已经处在 RPC 客户端中了,Shell 的测试工作是通过 n.rpc 对象来进行的,它的使用方法如下:
```
>>> n.rpc.mail.send("name@email.com", "testing", "Just testing")
```
上边的代码会发送一封邮件,我们同样可以调用计算服务对其进行测试。需要注意的是,此测试还会附带进行异步的邮件发送。
```
>>> n.rpc.compute.compute('sum', 30, 10, "name@email.com")
40
>>> n.rpc.compute.compute('sub', 30, 10, "name@email.com")
20
>>> n.rpc.compute.compute('mul', 30, 10, "name@email.com")
300
>>> n.rpc.compute.compute('div', 30, 10, "name@email.com")
3
```
### 在 API 中调用微服务
在另外一个 Shell 中(甚至可以是另外一台服务器上),准备好 API 环境。
用 virtualenv 工具创建并且激活一个虚拟环境(你也可以使用 virtualenv-wrapper)
```
$ virtualenv api_env
$ source api_env/bin/activate
```
安装 Nameko、 Flask 和 Flasgger
```
(api_env)$ pip install nameko
(api_env)$ pip install flask
(api_env)$ pip install flasgger
```
>
> 注意: 在 API 中并不需要 yagmail ,因为在这里,处理邮件是服务的职责
>
>
>
创建含有以下内容的 `api.py` 文件:
```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request
from flasgger import Swagger
from nameko.standalone.rpc import ClusterRpcProxy
app = Flask(__name__)
Swagger(app)
CONFIG = {'AMQP_URI': "amqp://guest:guest@localhost"}
@app.route('/compute', methods=['POST'])
def compute():
"""
Micro Service Based Compute and Mail API
This API is made with Flask, Flasgger and Nameko
---
parameters:
- name: body
in: body
required: true
schema:
id: data
properties:
operation:
type: string
enum:
- sum
- mul
- sub
- div
email:
type: string
value:
type: integer
other:
type: integer
responses:
200:
description: Please wait the calculation, you'll receive an email with results
"""
operation = request.json.get('operation')
value = request.json.get('value')
other = request.json.get('other')
email = request.json.get('email')
msg = "Please wait the calculation, you'll receive an email with results"
subject = "API Notification"
with ClusterRpcProxy(CONFIG) as rpc:
# asynchronously spawning and email notification
rpc.mail.send.async(email, subject, msg)
# asynchronously spawning the compute task
result = rpc.compute.compute.async(operation, value, other, email)
return msg, 200
app.run(debug=True)
```
在其他的 shell 或者服务器上运行此文件
```
(api_env) $ python api.py
* Running on http://127.0.0.1:5000/ (Press CTRL+C to quit)
```
然后访问 <http://localhost:5000/apidocs/index.html> 这个 url,就可以看到 Flasgger 的界面了,利用它可以进行 API 的交互并可以发布任务到队列以供服务进行消费。

>
> 注意: 你可以在 shell 中查看到服务的运行日志,打印信息和错误信息。也可以访问 RabbitMQ 控制面板来查看消息在队列中的处理情况。
>
>
>
Nameko 框架还为我们提供了很多高级特性,你可以从 <https://nameko.readthedocs.org/en/stable/> 获取更多的信息。
别光看了,撸起袖子来,实现微服务!
---
via: <http://brunorocha.org/python/microservices-with-python-rabbitmq-and-nameko.html>
作者: [Bruno Rocha](http://facebook.com/rochacbruno) 译者: [mr-ping](http://www.mr-ping.com) 校对: [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Cassandra 和 Spark 数据处理一窥
|
Jon Haddad
|
https://opensource.com/life/16/5/basics-cassandra-and-spark-data-processing
|
Apache Cassandra 数据库近来引起了很多的兴趣,这主要源于现代云端软件对于可用性及性能方面的要求。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7/173519rnwddn2d85c5hc0h.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7/173519rnwddn2d85c5hc0h.png
| true | false | true |
KevinSJ
| false |
[
"Cassandra",
"Spark",
"大数据"
] |
观点
|
{
"viewnum": 6230,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Apache Cassandra 数据库近来引起了很多的兴趣,这主要源于现代云端软件对于可用性及性能方面的要求。
| 2016-07-17T17:35:16 | 2016-07-17T17:35:16 | 7,585 |
/article-7585-1.html
|

Apache Cassandra 数据库近来引起了很多的兴趣,这主要源于现代云端软件对于可用性及性能方面的要求。
那么,Apache Cassandra 是什么?它是一种为高可用性及线性可扩展性优化的分布式的联机交易处理 (OLTP) 数据库。具体说到 Cassandra 的用途时,可以想想你希望贴近用户的系统,比如说让我们的用户进行交互的系统、需要保证实时可用的程序等等,如:产品目录,物联网,医疗系统,以及移动应用。对这些程序而言,下线时间意味着利润降低甚至导致其他更坏的结果。Netfilix 是这个在 2008 年开源的项目的早期使用者,他们对此项目的贡献以及带来的成功让这个项目名声大噪。
Cassandra 于2010年成为了 Apache 软件基金会的顶级项目,并从此之后就流行起来。现在,只要你有 Cassadra 的相关知识,找工作时就能轻松不少。想想看,NoSQL 语言和开源技术能达到企业级 SQL 技术的高度,真让人觉得十分疯狂而又不可思议的。这引出了一个问题。是什么让它如此的流行?
由于采用了[亚马逊发表的 Dynamo 论文](http://www.allthingsdistributed.com/files/amazon-dynamo-sosp2007.pdf)中率先提出的设计,Cassandra 有能力在大规模的硬件及网络故障时保持实时在线。由于采用了点对点模式,在没有单点故障的情况下,我们能幸免于机架故障甚至全网中断。我们能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处理数据中心故障。一个能考虑到故障的分布式系统才是一个没有后顾之忧的分布式系统,因为老实说,故障是迟早会发生的。有了 Cassandra, 我们可以直面残酷的生活并将之融入数据库的结构和功能中。
我们能猜到你现在在想什么,“但我只有关系数据库相关背景,难道这样的转变不会很困难吗?”这问题的答案介于是和不是之间。使用 Cassandra 建立数据模型对有关系数据库背景的开发者而言是轻车熟路。我们使用表格来建立数据模型,并使用 CQL ( Cassandra 查询语言)来查询数据库。然而,与 SQL 不同的是,Cassandra 支持更加复杂的数据结构,例如嵌套和用户自定义类型。举个例子,当要储存对一个小猫照片的点赞数目时,我们可以将整个数据储存在一个包含照片本身的集合之中从而获得更快的顺序查找而不是建立一个独立的表。这样的表述在 CQL 中十分的自然。在我们照片表中,我们需要记录名字,URL以及给此照片点赞过的人。

在一个高性能系统中,毫秒级处理都能对用户体验和客户维系产生影响。昂贵的 JOIN 操作制约了我们通过增加不可预见的网络调用而扩容的能力。当我们将数据反范式化使其能通过尽可能少的请求就可获取时,我们即可从磁盘空间成本的降低中获益并获得可预期的、高性能应用。我们将反范式化同 Cassandra 一同介绍是因为它提供了很有吸引力的的折衷方案。
很明显,我们不会局限于对于小猫照片的点赞数量。Canssandra 是一款为高并发写入优化的方案。这使其成为需要时常吞吐数据的大数据应用的理想解决方案。实时应用和物联网方面的应用正在稳步增长,无论是需求还是市场表现,我们也会不断的利用我们收集到的数据来寻求改进技术应用的方式。
这就引出了我们的下一步,我们已经提到了如何以一种现代的、性价比高的方式储存数据,但我们应该如何获得更多的动力呢?具体而言,当我们收集到了所需的数据,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呢?如何才能有效的分析几百 TB 的数据呢?如何才能实时的对我们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反馈,并在几秒而不是几小时的时间利作出决策呢?Apache Spark 将给我们答案。
Spark 是大数据变革中的下一步。 Hadoop 和 MapReduce 都是革命性的产品,它们让大数据界获得了分析所有我们所取得的数据的机会。Spark 对性能的大幅提升及对代码复杂度的大幅降低则将大数据分析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通过 Spark,我们能大批量的处理计算,对流处理进行快速反应,通过机器学习作出决策,并通过图遍历来理解复杂的递归关系。这并非只是为你的客户提供与快捷可靠的应用程序连接(Cassandra 已经提供了这样的功能),这更是能洞悉 Canssandra 所储存的数据,作出更加合理的商业决策并同时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你可以看看 [Spark-Cassandra Connector](https://github.com/datastax/spark-cassandra-connector) (开源) 并动手试试。若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两种技术的信息,我们强烈推荐名为 [DataStax Academy](https://academy.datastax.com/) 的自学课程
---
via: <https://opensource.com/life/16/5/basics-cassandra-and-spark-data-processing>
作者:[Jon Haddad](https://twitter.com/rustyrazorblade),[Dani Traphagen](https://opensource.com/users/dtrapezoid) 译者:[KevinSJ](https://github.com/KevinSJ)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awk 系列:如何使用 awk 和正则表达式过滤文本或文件中的字符串
|
Aaron Kili
|
http://www.tecmint.com/use-linux-awk-command-to-filter-text-string-in-files/
|
当我们在 Unix/Linux 下使用特定的命令从字符串或文件中读取或编辑文本时,我们经常需要过滤输出以得到感兴趣的部分。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7/231753ufcmf0wmdfmfs68d.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7/231753ufcmf0wmdfmfs68d.png
| true | false | true |
wwy-hust
| false |
[
"awk"
] |
技术
|
{
"viewnum": 43157,
"commentnum": 9,
"favtimes": 6,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67.198.130.81",
"message": "awk简单易学,但是学好awk很有用啊。",
"username": "Moonlimb [Chrome 51.0|GNU/Linux]",
"date": "2016-07-18T09:09:10"
},
{
"postip": "221.11.84.5",
"message": "这样做等于把awk当做sed/grep在用,没必要",
"username": "来自陕西宝鸡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20T11:52:56"
},
{
"postip": "117.40.142.11",
"message": "楼主是用的是mint?",
"username": "来自江西南昌的 Firefox 47.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7-23T11:40:44"
},
{
"postip": "117.136.38.55",
"message": "赞一个。",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Sina Weibo 6.8|iOS 9.3 用户",
"date": "2016-08-05T09:28:31"
},
{
"postip": "106.39.10.162",
"message": "可以挺好",
"username": "安倍是条狗 [Liebao|Windows 7]",
"date": "2016-08-31T14:05:06"
},
{
"postip": "202.196.65.30",
"message": "AWK 以前看的时候一直不容易看懂,这篇文章简单易懂,收藏了",
"username": "来自河南郑州郑州大学的 Chrome 50.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7-02-24T09:35:38"
},
{
"postip": "185.193.152.124",
"message": "给力,通俗易懂,感谢",
"username": "来自欧盟的 Chrome 87.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20-12-28T16:10:59"
},
{
"postip": "103.37.140.125",
"message": "如何快速找到下一篇文章?我想学高阶。。",
"username": "来自亚太地区的 Chrome 107.0|Mac 10.15 用户",
"date": "2022-12-29T10:47:47"
},
{
"postip": "153.0.156.87",
"message": "系统的找本书或手册,要比这样随便找篇文章要强。",
"username": "linux [Chrome 108.0|Mac 10.15]",
"date": "2022-12-29T11:53:28"
}
] |
[
{
"raid": 7587,
"displayorder": 0
}
] |
当我们在 Unix/Linux 下使用特定的命令从字符串或文件中读取或编辑文本时,我们经常需要过滤输出以得到感兴趣的部分。
| 2016-07-18T08:15:00 | 2016-07-18T08:15:00 | 7,586 |
/article-7586-1.html
|

当我们在 Unix/Linux 下使用特定的命令从字符串或文件中读取或编辑文本时,我们经常需要过滤输出以得到感兴趣的部分。这时正则表达式就派上用场了。
### 什么是正则表达式?
正则表达式可以定义为代表若干个字符序列的字符串。它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它允许你过滤一条命令或一个文件的输出、编辑文本或配置文件的一部分等等。
### 正则表达式的特点
正则表达式由以下内容组合而成:
* **普通字符**,例如空格、下划线、A-Z、a-z、0-9。
* 可以扩展为普通字符的**元字符**,它们包括:
+ `(.)` 它匹配除了换行符外的任何单个字符。
+ `(*)` 它匹配零个或多个在其之前紧挨着的字符。
+ `[ character(s) ]` 它匹配任何由其中的字符/字符集指定的字符,你可以使用连字符(-)代表字符区间,例如 [a-f]、[1-5]等。
+ `^` 它匹配文件中一行的开头。
+ `$` 它匹配文件中一行的结尾。
+ `\` 这是一个转义字符。
你必须使用类似 awk 这样的文本过滤工具来过滤文本。你还可以把 awk 自身当作一个编程语言。但由于这个指南的适用范围是关于使用 awk 的,我会按照一个简单的命令行过滤工具来介绍它。
awk 的一般语法如下:
```
# awk 'script' filename
```
此处 `'script'` 是一个由 awk 可以理解并应用于 filename 的命令集合。
它通过读取文件中的给定行,复制该行的内容并在该行上执行脚本的方式工作。这个过程会在该文件中的所有行上重复。
该脚本 `'script'` 中内容的格式是 `'/pattern/ action'`,其中 `pattern` 是一个正则表达式,而 `action` 是当 awk 在该行中找到此模式时应当执行的动作。
### 如何在 Linux 中使用 awk 过滤工具
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们将聚焦于之前讨论过的元字符。
#### 一个使用 awk 的简单示例:
下面的例子打印文件 /etc/hosts 中的所有行,因为没有指定任何的模式。
```
# awk '//{print}' /etc/hosts
```

*awk 打印文件中的所有行*
#### 结合模式使用 awk
在下面的示例中,指定了模式 `localhost`,因此 awk 将匹配文件 `/etc/hosts` 中有 `localhost` 的那些行。
```
# awk '/localhost/{print}' /etc/hosts
```

*awk 打印文件中匹配模式的行*
#### 在 awk 模式中使用通配符 (.)
在下面的例子中,符号 `(.)` 将匹配包含 loc、localhost、localnet 的字符串。
这里的正则表达式的意思是匹配 **l一个字符c**。
```
# awk '/l.c/{print}' /etc/hosts
```

*使用 awk 打印文件中匹配模式的字符串*
#### 在 awk 模式中使用字符 (\*)
(LCTT 译者注:此处原文作者理解有误,感谢微信读者“止此而已”的提醒,`*` 在此处表示其前一个字符重复零次或多次,所以实际上相当于 `*` 及前面的字符是无用的。)
在下面的例子中,将匹配包含 localhost、localnet、lines, capable 的字符串。将匹配带有 `c` 字符的字符串。
```
# awk '/l*c/{print}' /etc/localhost
```

*使用 awk 匹配文件中的字符串*
你可能也意识到 `(*)` 将会尝试匹配它可能检测到的最长的匹配。
让我们看一看可以证明这一点的例子,正则表达式 `t*t` 的意思是在下面的行中匹配以 `t` 开始和 `t` 结束的字符串:将匹配带有 t 字符的字符串:
```
this is tecmint, where you get the best good tutorials, how to's, guides, tecmint.
```
当你使用模式 `/t*t/` 时,会得到如下可能的结果:以下字符串只是有 t 字符而已:
```
this is t
this is tecmint
this is tecmint, where you get t
this is tecmint, where you get the best good t
this is tecmint, where you get the best good tutorials, how t
this is tecmint, where you get the best good tutorials, how tos, guides, t
this is tecmint, where you get the best good tutorials, how tos, guides, tecmint
```
在 `/t*t/` 中的通配符 `(*)` 将使得 awk 选择匹配的最后一项:以下字符串只是有 t 字符而已:
```
this is tecmint, where you get the best good tutorials, how to's, guides, tecmint
```
#### 结合集合 [ character(s) ] 使用 awk
以集合 [al1] 为例,awk 将匹配文件 /etc/hosts 中所有包含字符 a 或 l 或 1 的字符串。
```
# awk '/[al1]/{print}' /etc/hosts
```

*使用 awk 打印文件中匹配的字符*
下一个例子匹配以 `K` 或 `k` 开始(非指行首是该字母),后面跟着一个 `T` 的字符串:
```
# awk '/[Kk]T/{print}' /etc/hosts
```

*使用 awk 打印文件中匹配的字符*
#### 以范围的方式指定字符
awk 所能理解的字符:
* `[0-9]` 代表一个单独的数字
* `[a-z]` 代表一个单独的小写字母
* `[A-Z]` 代表一个单独的大写字母
* `[a-zA-Z]` 代表一个单独的字母
* `[a-zA-Z 0-9]` 代表一个单独的字母或数字
让我们看看下面的例子:
```
# awk '/[0-9]/{print}' /etc/hosts
```

*使用 awk 打印文件中匹配的数字*
在上面的例子中,文件 /etc/hosts 中的所有行都至少包含一个单独的数字 [0-9]。
#### 结合元字符 (^) 使用 awk
在下面的例子中,它匹配所有以给定模式开头的行:
```
# awk '/^fe/{print}' /etc/hosts
# awk '/^ff/{print}' /etc/hosts
```

*使用 awk 打印与模式匹配的行*
#### 结合元字符 ($) 使用 awk
它将匹配所有以给定模式结尾的行:
```
# awk '/ab$/{print}' /etc/hosts
# awk '/ost$/{print}' /etc/hosts
# awk '/rs$/{print}' /etc/hosts
```

*使用 awk 打印与模式匹配的字符串*
#### 结合转义字符 (\) 使用 awk
它允许你将该转义字符后面的字符作为文字,即理解为其字面的意思。
在下面的例子中,第一个命令打印出文件中的所有行,第二个命令中我想匹配具有 $25.00 的一行,但我并未使用转义字符,因而没有打印出任何内容。
第三个命令是正确的,因为一个这里使用了一个转义字符以转义 $,以将其识别为 '$'(而非元字符)。
```
# awk '//{print}' deals.txt
# awk '/$25.00/{print}' deals.txt
# awk '/\$25.00/{print}' deals.txt
```

*结合转义字符使用 awk*
### 总结
以上内容并不是 awk 命令用做过滤工具的全部,上述的示例均是 awk 的基础操作。在下面的章节中,我将进一步介绍如何使用 awk 的高级功能。感谢您的阅读,请在评论区贴出您的评论。
---
via: <http://www.tecmint.com/use-linux-awk-command-to-filter-text-string-in-files/>
作者:[Aaron Kili](http://www.tecmint.com/author/aaronkili/) 译者:[wwy-hust](https://github.com/wwy-hust)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awk 系列:如何使用 awk 输出文本中的字段和列
|
Aaron Kili
|
http://www.tecmint.com/awk-print-fields-columns-with-space-separator/
|
在 Awk 系列的这一节中,我们将看到 awk 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字段编辑。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7/232949rptp6m4mk744jzpp.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7/232949rptp6m4mk744jzpp.png
| true | false | true |
Cathon,ictlyh
| false |
[
"awk"
] |
技术
|
{
"viewnum": 8649,
"commentnum": 3,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3.140.27.142",
"message": "提个建议,代码框能否改成等款字体? 代码对不齐看起来很别扭.",
"username": "来自陕西西安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19T10:27:13"
},
{
"postip": "123.120.70.171",
"message": "代码框必须是等宽字体啊,难道说你那边显示不是等宽?",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7-19T21:43:10"
},
{
"postip": "113.140.27.142",
"message": "果然是我自己的问题......<br />\r\n前段时间把droid卸了,改成source code,忘了同步改chrome的默认字体,直接回落到非等宽.",
"username": "来自陕西西安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20T10:13:17"
}
] |
[
{
"raid": 7586,
"displayorder": 0
}
] |
在 Awk 系列的这一节中,我们将看到 awk 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字段编辑。
| 2016-07-19T09:26:00 | 2016-07-19T09:26:00 | 7,587 |
/article-7587-1.html
|
在 Awk 系列的这一节中,我们将看到 awk 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字段编辑。
首先我们要知道,Awk 能够自动将输入的行,分隔为若干字段。每一个字段就是一组字符,它们和其他的字段由一个内部字段分隔符分隔开来。

*Awk 输出字段和列*
如果你熟悉 Unix/Linux 或者懂得 [bash shell 编程](http://www.tecmint.com/category/bash-shell/),那么你应该知道什么是内部字段分隔符(IFS)变量。awk 中默认的 IFS 是制表符和空格。
awk 中的字段分隔符的工作原理如下:当读到一行输入时,将它按照指定的 IFS 分割为不同字段,第一组字符就是字段一,可以通过 $1 来访问,第二组字符就是字段二,可以通过 $2 来访问,第三组字符就是字段三,可以通过 $3 来访问,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组字符。
为了更好地理解 awk 的字段编辑,让我们看一个下面的例子:
**例 1**:我创建了一个名为 tecmintinfo.txt 的文本文件。
```
# vi tecmintinfo.txt
# cat tecmintinfo.txt
```

*在 Linux 上创建一个文件*
然后在命令行中,我试着使用下面的命令从文本 tecmintinfo.txt 中输出第一个,第二个,以及第三个字段。
```
$ awk '//{print $1 $2 $3 }' tecmintinfo.txt
TecMint.comisthe
```
从上面的输出中你可以看到,前三个字段的字符是以空格为分隔符输出的:
* 字段一是 “TecMint.com”,可以通过 `$1` 来访问。
* 字段二是 “is”,可以通过 `$2` 来访问。
* 字段三是 “the”,可以通过 `$3` 来访问。
如果你注意观察输出的话可以发现,输出的字段值并没有被分隔开,这是 print 函数默认的行为。
为了使输出看得更清楚,输出的字段值之间使用空格分开,你需要添加 (,) 操作符。
```
$ awk '//{print $1, $2, $3; }' tecmintinfo.txt
TecMint.com is the
```
需要记住而且非常重要的是,`($)` 在 awk 和在 shell 脚本中的使用是截然不同的!
在 shell 脚本中,`($)` 被用来获取变量的值。而在 awk 中,`($)` 只有在获取字段的值时才会用到,不能用于获取变量的值。
**例 2**:让我们再看一个例子,用到了一个名为 my\_shoping.list 的包含多行的文件。
```
No Item_Name Unit_Price Quantity Price
1 Mouse #20,000 1 #20,000
2 Monitor #500,000 1 #500,000
3 RAM_Chips #150,000 2 #300,000
4 Ethernet_Cables #30,000 4 #120,000
```
如果你只想输出购物清单上每一个物品的`单价`,你只需运行下面的命令:
```
$ awk '//{print $2, $3 }' my_shopping.txt
Item_Name Unit_Price
Mouse #20,000
Monitor #500,000
RAM_Chips #150,000
Ethernet_Cables #30,000
```
可以看到上面的输出不够清晰,awk 还有一个 `printf` 的命令,可以帮助你将输出格式化。
使用 `printf` 来格式化 Item\_Name 和 Unit\_Price 的输出:
```
$ awk '//{printf "%-10s %s\n",$2, $3 }' my_shopping.txt
Item_Name Unit_Price
Mouse #20,000
Monitor #500,000
RAM_Chips #150,000
Ethernet_Cables #30,000
```
### 总结
使用 awk 过滤文本或字符串时,字段编辑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你从一个表的数据中得到特定的列。一定要记住的是,awk 中 `($)` 操作符的用法与其在 shell 脚本中的用法是不同的!
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任何疑问,可以在评论区域发表评论。
---
via: <http://www.tecmint.com/awk-print-fields-columns-with-space-separator/>
作者:[Aaron Kili](http://www.tecmint.com/author/aaronkili/) 译者:[Cathon](https://github.com/Cathon),[ictlyh](https://github.com/ictly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s Torvalds 是一个糟糕的老板吗?
|
Steven J. Vaughan-Nichols
|
http://www.computerworld.com/article/3004387/it-management/how-bad-a-boss-is-linus-torvalds.html
|
因为 Linus Torvalds 的管理风格,他正遭到严厉的炮轰。Linus 无法忍受胡来的人。“代码的质量有多好?”这是他在 Linux 内核的开发过程中评判人的一种方式。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8/010121ge36sddzvzvodsa3.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8/010121ge36sddzvzvodsa3.jpg
| true | false | true |
FrankXinqi
| false |
[
"Linus Torvalds"
] |
观点
|
{
"viewnum": 11620,
"commentnum": 1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53.150.178.8",
"message": "linus是个老板么?",
"username": "来自日本的 Chrome 5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18T14:24:48"
},
{
"postip": "123.118.180.108",
"message": "他是个仁慈独裁者——或许不仁慈。。。",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7-18T16:27:32"
},
{
"postip": "58.48.11.89",
"message": "翻译得狗屁不通",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18T18:22:22"
},
{
"postip": "219.147.152.118",
"message": "别在这瞎BB,嫌别人的差你来。",
"username": "Anoxia [Chrome 51.0|Mac 10.11]",
"date": "2016-07-18T20:53:10"
},
{
"postip": "27.185.200.166",
"message": "感觉他是个直白又仁慈的独裁者",
"username": "ZWindL [Firefox 47.0|GNU/Linux]",
"date": "2016-07-18T21:20:25"
},
{
"postip": "117.100.104.70",
"message": "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写的脑残文。文中多次提到“如果你是一个女性,你的这个身份就是对你不利的”,这种思想简直有病,你是女性怎么了?就骂不得说不得了是不?就要讲特权了吗?你代码写得烂,你就活该挨骂,忍受不了就退出,谁也不会说你。男性成员也被骂过,不是男女平等吗?怎么的女性就受不了?而不是在这里瞎扯些如果你是女性就咋咋的,我就不信google,微软等企业里没有骂过女员工?<br />\r\n文章巧妙地把事件的焦点,从“提交了烂代码”转变成“以不善的语气警告团队成员(还强调了下是个女性)”,真是会转移话题。你不提交烂代",
"username": "来自117.100.104.70的 Chrome 50.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18T22:54:10"
},
{
"postip": "123.120.70.171",
"message": "这事都是一个公案了。。具体可以翻阅一下当时的各种报道。不过,我倒是感觉本文作者有偏袒 Linus 的倾向。",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7-19T21:44:39"
},
{
"postip": "123.120.70.171",
"message": "这种情况下,我更希望你来具体指正我们的谬误——或者劳您大驾发布一篇校对稿。<br />\r\n<br />\r\n对英语来说,我不如对计算机更有把握——这篇我也觉得有些地方有存疑和不确定的地方,只是尽力去做好。我想译者也是这样想的。肯定会有词不达意的地方,因此,希望能切实指正,而不是一句“狗屁不通”就好了。",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7-19T21:48:08"
},
{
"postip": "14.0.175.161",
"message": "Steve Jobs也是出了名的臭脾氣,看來有個完美主義 + 臭脾氣的項目管理者才能使手下的project成功",
"username": "来自香港的 Firefox 48.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22T10:07:54"
},
{
"postip": "58.249.126.36",
"message": "重要的是有技术能力,没有水品的完美主义+臭脾气,我可不想共事",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Firefox 47.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22T11:27:24"
},
{
"postip": "121.35.140.136",
"message": "请看评论。-#_#",
"username": "hello_linux [Firefox 49.0|Windows 7]",
"date": "2016-07-31T10:28:07"
}
] |
[] |
因为 Linus Torvalds 的管理风格,他正遭到严厉的炮轰。Linus 无法忍受胡来的人。“代码的质量有多好?”这是他在 Linux 内核的开发过程中评判人的一种方式。
| 2016-07-18T10:48:00 | 2016-07-18T10:48:00 | 7,588 |
/article-7588-1.html
|

*1999 年 8 月 10 日,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市,在 LinuxWorld Show 上 Linus Torvalds 在一个坐满 Linux 爱好者的礼堂中发表了一篇演讲。图片来自:James Niccolai*
>
> **这取决于所处的领域。在软件开发的世界中,他也是个普通人。问题是,这种情况是否应该继续下去?**
>
>
>
我认识 Linux 的发明人 Linus Torvalds 已经超过 20 年了。我们不是密友,但是我们欣赏彼此。
最近,因为 Linus Torvalds 的管理风格,他正遭到严厉的炮轰。Linus 无法忍受胡来的人。“代码的质量有多好?”这是他在 Linux 内核的开发过程中评判人的一种方式。
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了。正如 Linus 今年(2015年)早些时候在 Linux.conf.au 会议上说的那样,“我不是一个友好的人,我也不在意你。对我重要的是‘[我所关心的技术和内核](http://www.computerworld.com/article/2874475/linus-torvalds-diversity-gaffe-brings-out-the-best-and-worst-of-the-open-source-world.html)’。”
现在我也可以和这种只关心技术的人打交道了。如果你不能,你应当避免参加 Linux 内核会议,因为在那里你会遇到许多有这种精英思想的人。这不代表我认为在 Linux 领域所有东西都是极好的,并且不应该受到其他影响而带来改变。我能够和一个精英相处;而在一个男性做主导的大城堡中遇到的问题是,女性经常受到蔑视和无礼的对待。
这就是我看到的最近关于 Linus 管理风格所引发争论的原因 —— 或者更准确的说,他对于个人管理方面是完全冷漠的 —— 就像是在软件开发世界的标准操作流程一样。与此同时,我看到揭示了这个事情需要改变的另外一个证据。
第一次是在 [Linux 4.3 发布](http://www.zdnet.com/article/linux-4-3-released-after-linus-torvalds-scraps-brain-damage-code/)的时候出现的这个情况,Linus 使用 Linux 内核邮件列表狠狠的数落了一个插入了一些网络方面的代码的开发者——这些代码很“烂”、“[生成了如此烂的代码](http://lkml.iu.edu/hypermail/linux/kernel/1510.3/02866.html)。这看起来太糟糕了,并且完全没有理由这样做。”他继续地咆哮了半天。这里使用“烂”这个词,相对他早期使用的“愚蠢的”这个同义词来说还算好的。
但是,事情就是这样。Linus 是对的。我读了代码后,发现代码确实很烂,并且开发者只是为了用新“overflow\_usub()” 函数而用。
现在,一些人把 Linus 的这种谩骂的行为看作他脾气不好而且恃强凌弱的证据。我也见过一个完美主义者,在他的领域中,他无法忍受这种糟糕。
许多人告诉我,这不是一个专业的程序员应当有的行为。群众们,你曾经和最优秀的开发者一起工作过吗?据我所知道的,在 Apple,Microsoft,Oracle ,这就是他们的行为。
我曾经听过 Steve Jobs 攻击一个开发者,就像要把他撕成碎片那样。我也被一个 Oracle 的高级开发者责骂一屋子的新开发者吓到过,就像食人鱼穿过一群金鱼那样。
在 Robert X. Cringely 关于 PC 崛起的经典书籍《<ruby> <a href="https://www.amazon.cn/Accidental-Empires-Cringely-Robert-X/dp/0887308554/479-5308016-9671450?ie=UTF8&qid=1447101469&ref_=sr_1_1&tag=geo-23"> 意外帝国 </a> <rp> ( </rp> <rt> Accidental Empires </rt> <rp> ) </rp></ruby>》,中,他这样描述了微软的软件管理风格,比尔·盖茨像计算机系统一样管理他们,“比尔·盖茨是最高等级,从他开始每一个等级依次递减,上级会向下级叫嚷,刺激他们,甚至羞辱他们。”
Linus 和所有大型的商业软件公司的领导人不同的是,Linus 说在这里所有的东西都是向全世界公开的。而其他人是在自己的会议室中做东西的。我听有人说 Linus 在那种公司中可能会被开除。这是不可能的。他会处于他现在所处的地位,他在编程世界的最顶端。
但是,这里有另外一个不同。如果 Larry Ellison (Oracle 的首席执行官)向你发火,你就别想在这里干了。如果 Linus 向你发火,你会在邮件中收到他的责骂。这就是差别。
你知道的,Linus 不是任何人的老板。他完全没有雇佣和解聘的权利,他只是负责着有着 10000 个贡献者的一个项目而已。他仅仅能做的就是从心理上伤害你。
这说明,在开源软件开发圈和商业软件开发圈中同时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不管你是一个多么好的编程者,如果你是一个女性,你的这个身份就是对你不利的。
这种情况并没有在 Sarah Sharp 的身上有任何好转,她现在是一个 Intel 的开发者,以前是一个顶尖的 Linux 程序员。[在她博客上10月份的一个帖子中](http://sarah.thesharps.us/2015/10/05/closing-a-door/),她解释道:“我最终发现,我不能够再为 Linux 社区做出贡献了。因为在那里,我虽然能够得到技术上的尊重,却得不到个人的尊重……我不想专职于同那些有着点性别歧视或开同性恋玩笑的人一起工作。”
谁会责怪她呢?我不会。很抱歉,我必须说,Linus 就像所有我见过的软件经理一样,是他造成了这种不利的工作环境。
他可能会说,确保 Linux 的贡献者都表现出专业精神和相互尊重不应该是他的工作。除了代码以外,他不关心任何其他事情。
就像 Sarah Sharp 写的那样:
>
> 我对于 Linux 内核社区做出的技术努力表示最大的尊重。他们在那维护一些最高标准的代码,以此来平衡并且发展一个项目。他们专注于优秀的技术,以及超过负荷的维护人员,他们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规范,这意味着这些 Linux 内核维护者说话非常直率、粗鲁,或者为了完成他们的任务而不讲道理。顶尖的 Linux 内核开发者经常为了使别人改正行为而向他们大喊大叫。
>
>
> 这种事情发生在我身上,但它不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
>
>
> 许多高级的 Linux 内核开发者支持那些技术上和人性上不讲道理的维护者的权利,即使他们自己是非常友好的一个人,他们不想看到 Linux 内核交流方式改变。
>
>
>
她是对的。
我和其他观察者不同的是,我不认为这个问题对于 Linux 或开源社区在任何方面有特殊之处。作为一个从事技术商业工作超过五年和有着 25 年技术工作经历的记者,我见多了这种不成熟的小孩子行为。
这不是 Linus 的错误。他不是一个经理,他是一个有想象力的技术领导者。看起来真正的问题是,在软件开发领域没有人能够以一种支持的语气来对待团队和社区。
展望未来,我希望像 Linux 基金会这样的公司和组织,能够找到一种方式去授权社区经理或其他经理来鼓励并且强制实施民主的行为。
非常遗憾的是,我们不能够在我们这种纯技术或纯商业的领导人中找到这种管理策略。它不存在于这些人的基因中。
---
via: <http://www.computerworld.com/article/3004387/it-management/how-bad-a-boss-is-linus-torvalds.html>
作者:[Steven J. Vaughan-Nichols](http://www.computerworld.com/author/Steven-J.-Vaughan_Nichols/) 译者:[FrankXinqi](https://github.com/FrankXinq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IT 运行在云端,而云运行在 Linux 上
|
Steven J. Vaughan-Nichols
|
http://www.zdnet.com/article/it-runs-on-the-cloud-and-the-cloud-runs-on-linux-any-questions/
|
IT 正在逐渐迁移到云端。那又是什么驱动了云呢?答案是 Linux。 当连微软的 Azure 都开始拥抱 Linux 时,你就应该知道这一切都已经改变了。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8/114128j2xdp85rlcl5jkyl.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8/114128j2xdp85rlcl5jkyl.jpg
| true | false | true |
chenxinlong
| false |
[
"Linux",
"云"
] |
观点
|
{
"viewnum": 5392,
"commentnum": 2,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83.15.60.13",
"message": "云只是“处处有数据”,还是代替不了“处处有软件”、“处处有IT(硬件)”",
"username": "POCMON [QQ Browser 9.4|Windows 10]",
"date": "2016-07-18T16:47:09"
},
{
"postip": "223.73.58.111",
"message": "所谓的云是指通过因特网连接起来的计算机而已,由于位于因特网的边缘部分,因此形象的称为云。",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Maxthon 1.0|Arch Linux 用户",
"date": "2016-07-19T08:57:03"
}
] |
[] |
IT 正在逐渐迁移到云端。那又是什么驱动了云呢?答案是 Linux。 当连微软的 Azure 都开始拥抱 Linux 时,你就应该知道这一切都已经改变了。
| 2016-07-18T13:40:00 | 2016-07-18T13:40:00 | 7,589 |
/article-7589-1.html
|
>
> IT 正在逐渐迁移到云端。那又是什么驱动了云呢?答案是 Linux。 当连微软的 Azure 都开始拥抱 Linux 时,你就应该知道这一切都已经改变了。
>
>
>

*图片: ZDNet*
不管你接不接受, 云正在接管 IT 已经成为现实。 我们这几年见证了 [云在内部 IT 的崛起](http://www.zdnet.com/article/2014-the-year-the-cloud-killed-the-datacenter/) 。 那又是什么驱动了云呢? 答案是 Linux 。
[Uptime Institute](https://uptimeinstitute.com/) 最近对 1000 个 IT 决策者进行了调查,发现约 50% 左右的资深企业 IT 决策者认为在将来[大部分的 IT 工作应该放在云上](http://www.zdnet.com/article/move-to-cloud-accelerating-faster-than-thought-survey-finds/) 或托管网站上。在这个调查中,23% 的人认为这种改变即将发生在明年,有 70% 的人则认为这种情况会在四年内出现。
这一点都不奇怪。 我们中的许多人仍热衷于我们的物理服务器和机架, 但一般运营一个自己的数据中心并不会产生任何的经济效益。
很简单, 只需要对比你[运行在你自己的硬件上的资本费用(CAPEX)和使用云的业务费用(OPEX)](http://www.zdnet.com/article/rethinking-capex-and-opex-in-a-cloud-centric-world/)即可。 但这并不是说你应该把所有的东西都一股脑外包出去,而是说在大多数情况下你应该把许多工作都迁移到云端。
相应地,如果你想充分地利用云,你就得了解 Linux 。
[亚马逊的 AWS](https://aws.amazon.com/)、 [Apache CloudStack](https://cloudstack.apache.org/)、 [Rackspace](https://www.rackspace.com/en-us)、[谷歌的 GCP](https://cloud.google.com/) 以及 [OpenStack](http://www.openstack.org/) 的核心都是运行在 Linux 上的。那么结果如何?截至到 2014 年, [在 Linux 服务器上部署的应用达到所有企业的 79%](http://www.zdnet.com/article/linux-foundation-finds-enterprise-linux-growing-at-windows-expense/) ,而 在 Windows 服务器上部署的则跌到 36%。从那时起, Linux 就获得了更多的发展动力。
即便是微软自身也明白这一点。
Azure 的技术主管 Mark Russinovich 曾说,仅仅在过去的几年内微软就从[四分之一的 Azure 虚拟机运行在 Linux 上](http://news.microsoft.com/bythenumbers/azure-virtual) 变为[将近三分之一的 Azure 虚拟机运行在 Linux 上](http://www.zdnet.com/article/microsoft-nearly-one-in-three-azure-virtual-machines-now-are-running-linux/)。
试想一下。微软,一家正逐渐将[云变为自身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http://www.zdnet.com/article/microsofts-q3-azure-commercial-cloud-strong-but-earnings-revenue-light/) 的公司,其三分之一的云产业依靠于 Linux 。
即使是到目前为止, 这些不论喜欢或者不喜欢微软的人都很难想象得到[微软会从一家以商业软件为基础的软件公司转变为一家开源的、基于云服务的企业](http://www.zdnet.com/article/why-microsoft-is-turning-into-an-open-source-company/) 。
Linux 对于这些专用服务器机房的渗透甚至比它刚开始的时候更深了。 举个例子, [Docker 最近发行了其在 Windows 10 和 Mac OS X 上的公测版本](http://www.zdnet.com/article/new-docker-betas-for-azure-windows-10-now-available/) 。 这难道是意味着 [Docker](http://www.docker.com/) 将会把其同名的容器服务移植到 Windows 10 和 Mac 上吗? 并不是的。
在这两个平台上, Docker 只是运行在一个 Linux 虚拟机内部。 在 Mac OS 上是 HyperKit ,在 Windows 上则是 Hyper-V 。 在图形界面上可能看起来就像另一个 Mac 或 Windows 上的应用, 但在其内部的容器仍然是运行在 Linux 上的。
所以,就像大量的安卓手机和 Chromebook 的用户压根就不知道他们所运行的是 Linux 系统一样。这些 IT 用户也会随之悄然地迁移到 Linux 和云上。
---
via: <http://www.zdnet.com/article/it-runs-on-the-cloud-and-the-cloud-runs-on-linux-any-questions/>
作者:[Steven J. Vaughan-Nichols](http://www.zdnet.com/meet-the-team/us/steven-j-vaughan-nichols/) 译者:[chenxinlong](https://github.com/chenxinlon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开源新闻速递:Fedora 项目寻求帮助,将一些包移植到 Python 3
|
老王
|
更多:美军的升级 Windows 10 计划延期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8/230931mcen5n8fn0r685g0.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8/230931mcen5n8fn0r685g0.jpg
| tru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Fedora",
"Python 3"
] |
新闻
|
{
"viewnum": 3466,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 |
更多:美军的升级 Windows 10 计划延期
| 2016-07-19T08:27:00 | 2016-07-19T08:27:00 | 7,591 |
/article-7591-1.html
|
### 今日关注

Fedora 项目大使及打包者 Miro Hrončok 向社区[发出倡议](https://communityblog.fedoraproject.org/port-python-package/),希望社区人员能够帮助他们移植一些软件包到最新的 Python 3 上。Fedora 项目总是在支持新技术方面走在前列,在 Python 3 方面也是。有许多使用 Python 写的应用都已经支持了 Python 3,但是不幸的是,它们通常没有为 Fedora 做好打包,所以 Fedora 项目需要更多的志愿者来帮忙做一些[移植和打包工作](http://fedora.portingdb.xyz/)。
参与这个工作很容易,你只需要懂得一些 Python 3 语言,然后从 [Fedora Python 3 移植数据库](http://fedora.portingdb.xyz/)中选择你要移植的包,在 Bugzilla 上申明你要移植即可开始。具体的移植工作,你需要提交可以使软件包兼容 Python 3 的 spec 文件,创建补丁并附加到 Bugzilla bug 报告中。完成这一切之后,你的每个补丁都可以为你[赢得一枚 Fedora 徽章](https://badges.fedoraproject.org/)!
[](http://fedora.portingdb.xyz/)
*加入 Python 3 移植团队*
### 图文摘要

*美军原计划将其 400 万台设备升级到 Windows 10,但是现在由于资金问题,显然没法按照原计划的升级时限进行,目前计划得到明年第二季度才能完成。*
|
||||
PHP 、Python 等网站应用惊爆远程代理漏洞:httpoxy
|
https://httpoxy.org/
|
这是一个针对 PHP、Go、Python 等语言的 CGI 应用的漏洞。这个缺陷会导致远程攻击。如果你正在运行着 PHP 或 CGI 程序,你应该马上封挡 Proxy 头部!马上!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9/212732vobtmd2b7j3x3z33.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9/212732vobtmd2b7j3x3z33.jpg
| tru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httpoxy",
"HTTP",
"安全"
] |
技术
|
{
"viewnum": 8274,
"commentnum": 4,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3.73.58.111",
"message": "谁还用CGI啊",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Firefox 45.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19T21:45:28"
},
{
"postip": "123.120.70.171",
"message": "你想不到 PHP 在 nginx+FastCGI 下是以 CGI 模式运行的吧。。。",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7-19T21:49:22"
},
{
"postip": "220.163.121.35",
"message": "意思是只要发个 Proxy 的请求头,CGI 就会自动去请求 Proxy 后面带着的 url,晕死,这个是某个大神故意留的后门吧",
"username": "来自云南昆明的 Chrome 49.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21T14:11:52"
},
{
"postip": "223.73.58.41",
"message": "哥,我是写python的,一直用WSGI",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Maxthon 1.0|Arch Linux 用户",
"date": "2016-07-23T10:16:29"
}
] |
[] |
这是一个针对 PHP、Go、Python 等语言的 CGI 应用的漏洞。这个缺陷会导致远程攻击。如果你正在运行着 PHP 或 CGI 程序,你应该马上封挡 Proxy 头部!马上!
| 2016-07-19T21:26:00 | 2016-07-19T21:26:00 | 7,593 |
/article-7593-1.html
|

>
> 这是一个针对 PHP、Go、Python 等语言的 CGI 应用的漏洞。
>
>
>
httpoxy 是一系列影响到以 CGI 或类 CGI 方式运行的应用的漏洞名称。简单的来说,它就是一个名字空间的冲突问题。
* RFC 3875 (CGI)中定义了从 HTTP 请求的 `Proxy` 头部直接填充到环境变量 `HTTP_PROXY` 的方式
* `HTTP_PROXY` 是一个常用于配置外发代理的环境变量
这个缺陷会导致远程攻击。**如果你正在运行着 PHP 或 CGI 程序,你应该马上封挡 Proxy 头部!马上!** 具体做法参见下面。httpoxy 是一个服务器端 web 应用漏洞,如果你没有在服务器端部署这些代码,则不用担心。
### 如果我的 Web 应用存在这种漏洞会怎么样?
当一个利用了此漏洞的 HTTP 客户端发起请求时,它可以做到:
* 通过你的 Web 应用去代理请求别的 URL
* 直接让你的服务器打开指定的远程地址及端口
* 浪费服务器的资源,替攻击者访问指定的资源
httpoxy 漏洞非常容易利用。希望安全人员尽快扫描该漏洞并快速修复。
### 哪些受到影响?
以下情况会存在安全漏洞:
* 代码运行在 CGI 上下文中,这样 `HTTP_PROXY` 就会变成一个真实的或模拟的环境变量
* 一个信任 `HTTP_PROXY`的 HTTP 客户端,并且支持代理功能
* 该客户端会在请求内部发起一个 HTTP(或 HTTPS)请求
下列情形是已经发现存在该缺陷的环境:
| 语言 | 环境 | HTTP 客户端 |
| --- | --- | --- |
| PHP | php-fpm mod\_php | Guzzle 4+ Artax |
| Python | wsgiref.handlers.CGIHandler twisted.web.twcgi.CGIScript | requests |
| Go | net/http/cgi | net/http |
肯定还有很多我们没有确定是否存在缺陷的语言和环境。
#### PHP
* 是否存在缺陷依赖于你的应用代码和 PHP 库,但是影响面看起来似乎非常广泛
* 只要在处理用户请求的过程中使用了一个带有该缺陷的库,就可能被利用
* 如果你使用了有该缺陷的库,该缺陷会影响任意 PHP 版本
+ 甚至会影响到替代的 PHP 运行环境,比如部署在 FastCGI 模式下的 HHVM
* 确认影响 Guzzle、Artax 等库,可能还有很多很多的库也受影响
+ Guzzle 4.0.0rc2 及其以后版本受影响,Guzzle 3 及更低版本不受影响
+ 其它的例子还有 Composer 的 StreamContextBuilder 工具类
举个例子说,如果你在 Drupal 中使用 Guzzle 6 模块发起外发请求(比如请求一个天气 API),该模块发起的请求就存在这个 httpoxy 缺陷。
#### Python
* Python 代码只有部署在 CGI 模式下才存在缺陷,一般来说,存在缺陷的代码会使用类似 `wsgiref.handlers.CGIHandler` 的 CGI 控制器
+ 正常方式部署的 Python web 应用不受影响(大多数人使用 WSGI 或 FastCGI,这两个不受影响),所以受到影响的 Python 应用要比 PHP 少得多
+ wsgi 不受影响,因为 os.environ 不会受到 CGI 数据污染
* 存在缺陷的 requests 库必须信任和使用 `os.environ['HTTP_PROXY']`,并且不做内容检查
#### Go
* Go 代码必须部署在 CGI 下才受影响。一般来说受到影响的代码会使用 `net/http/cgi` 包
+ 像 Python 一样,这并不是部署 Go 为一个 Web 应用的通常方式。所以受到影响的情形很少
+ 相较而言,Go 的 `net/http/fcgi` 包并不设置实际的环境变量,所以不受影响
* 存在缺陷的 `net/http` 版本需要在外发请求中信任并使用 `HTTP_PROXY` ,并不做内容检查
### 马上修复
最好的修复方式是在他们攻击你的应用之前尽早封挡 `Proxy` 请求头部。这很简单,也很安全。
* 说它安全是因为 IETF 没有定义 `Proxy` 请求头部,也没有列在 [IANA 的消息头部注册](http://www.iana.org/assignments/message-headers/message-headers.xhtml)中。这表明对该头部的使用是非标准的,甚至也不会临时用到
* 符合标准的 HTTP 客户端和服务器绝不应该读取和发送这个头部
* 你可以从请求中去掉这个头部或者干脆整个封挡使用它的请求
* 你可以在上游没有发布补丁时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
+ 当 HTTP 请求进来时就检查它,这样可以一次性修复好许多存在缺陷的应用
+ 在反向代理和应用防火墙之后的应用剔除 `Proxy` 请求头部是安全的
如何封挡 `Proxy` 请求头部依赖于你的配置。最容易的办法是在你的 Web 应用防火墙上封挡该头部,或者直接在 Apache 和 Nginx 上做也行。以下是一些如何做的指导:
#### Nginx/FastCGI
使用如下语句封挡传递给 PHP-FPM、PHP-PM 的请求头,这个语句可以放在 fastcgi.conf 或 fastcgi\_param 中(视你使用了哪个配置文件):
```
fastcgi_param HTTP_PROXY "";
```
在 FastCGI 模式下,PHP 存在缺陷(但是大多数使用 Nginx FastCGI 的其它语言则不受影响)。
#### Apache
对于 Apache 受影响的具体程度,以及其它的 Apache 软件项目,比如 Tomcat ,推荐参考 [Apache 软件基金会的官方公告](https://www.apache.org/security/asf-httpoxy-response.txt)。 以下是一些主要信息:
如果你在 Apache HTTP 服务器中使用 `mod_cgi`来运行 Go 或 Python 写的脚本,那么它们会受到影响(这里 `HTTP_PROXY` 环境变量是“真实的”)。而 `mod_php` 由于用于 PHP 脚本,也存在该缺陷。
如果你使用 **mod\_headers** 模块,你可以通过下述配置在进一步处理请求前就 unset 掉 `Proxy` 请求头部:
```
RequestHeader unset Proxy early
```
如果你使用 **mod\_security** 模块,你可以使用一个 `SecRule` 规则来拒绝带有 `Proxy` 请求头部的请求。下面是一个例子,要确保 `SecRuleEngine` 打开了。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
```
SecRule &REQUEST_HEADERS:Proxy "@gt 0" "id:1000005,log,deny,msg:'httpoxy denied'"
```
最后,如果你使用 Apache Traffic Server 的话,它本身不受影响。不过你可以用它来剔除掉 Proxy 请求头部,以保护其后面的其它服务。具体可以参考 [ASF 指导](https://www.apache.org/security/asf-httpoxy-response.txt)。
#### HAProxy
通过下述配置剔除该请求头部:
```
http-request del-header Proxy
```
#### Varnish
通过下述语句取消该头部,请将它放到已有的 vcl\_recv 小节里面:
```
sub vcl_recv {
[...]
unset req.http.proxy;
[...]
}
```
#### OpenBSD relayd
使用如下语句移除该头部。把它放到已有的过滤器里面:
```
http protocol httpfilter {
match request header remove "Proxy"
}
```
#### lighttpd (<= 1.4.40)
弹回包含 `Proxy` 头部的请求。
* 创建一个 `/path/to/deny-proxy.lua`文件,让它对于 lighttpd 只读,内容如下:
```
if (lighty.request["Proxy"] == nil) then return 0 else return 403 end
```
* 修改 `lighttpd.conf` 以加载 `mod_magnet` 模块,并运行如上 lua 代码:
```
server.modules += ( "mod_magnet" )
magnet.attract-raw-url-to = ( "/path/to/deny-proxy.lua" )
```
#### lighttpd2 (开发中)
从请求中剔除 `Proxy` 头部。加入如下语句到 `lighttpd.conf`中:
```
req_header.remove "Proxy";
```
### 用户端的 PHP 修复没有作用
用户端的修复不能解决该缺陷,所以不必费劲:
* 使用 `unset($_SERVER['HTTP_PROXY'])` 并不会影响到 `getenv()` 返回的值,所以无用
* 使用 `putenv('HTTP_PROXY=')` 也没效果(putenv 只能影响到来自实际环境变量的值,而不是来自请求头部的)
### httpoxy 的历史
该漏洞首次发现与15年前。
2001 年 3 月
Randal L. Schwartz 在 libwww-perl 发现该缺陷并修复。
2001 年 4 月
Cris Bailiff 在 curl 中发现该缺陷并修复。
2012 年 7 月
在`Net::HTTP` 的 `HTTP_PROXY` 实现中, Ruby 团队的 Akira Tanaka 发现了该缺陷
2013 年 11 月
在 nginx 邮件列表中提到了该缺陷。发现者 Jonathan Matthews 对此不太有把握,不过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2015 年 2 月
Stefan Fritsch 在 Apache httpd-dev 邮件列表中提到了它。
2016 年 7 月
Vend 安全团队的 Scott Geary 发现了对该缺陷,并且它影响到了 PHP 等许多现代的编程语言和库。
所以,这个缺陷已经潜伏了许多年,许多人都在不同方面发现了它的存在,但是没有考虑到它对其它语言和库的影响。安全研究人员为此专门建立了一个网站: <https://httpoxy.org/> ,可以在此发现更多内容。
|
|||
带有已知安全漏洞的开源组件仍被广泛使用
|
Catalin Cimpanu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as-open-source-code-spreads-so-do-components-with-security-flaws-506389.shtml
|
提供 Maven 中央仓库托管服务的 Sonatype 公司说, Java 组件下载中,有 1/16 的下载组件中包含了已知的安全问题。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9/232345ddfu1jd1fo7s1ku2.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19/232345ddfu1jd1fo7s1ku2.png
| tru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开源",
"缺陷"
] |
新闻
|
{
"viewnum": 4327,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3,
"likes": 0
}
|
[
{
"postip": "223.81.193.213",
"message": "这个太普遍了。",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45.0|GNU/Linux]",
"date": "2016-07-20T20:17:27"
}
] |
[] |
提供 Maven 中央仓库托管服务的 Sonatype 公司说, Java 组件下载中,有 1/16 的下载组件中包含了已知的安全问题。
| 2016-07-20T08:38:00 | 2016-07-20T08:38:00 | 7,594 |
/article-7594-1.html
|

提供 Maven 中央仓库托管服务的 Sonatype 公司说, Java 组件下载中,有 1/16 的下载组件中包含了已知的安全问题。
Sonatype 声称,开发者们每年要下载超过 310 亿个/次 Java 组件,每天也会新增超过 1 千个新组件以及超过 1 万个的组件新版本。
现在企业都采用托管式的中央组件仓库来存储他们的代码。这些代码中有一些来自私有项目,而更多的则来自于开源代码,在多数情况下,他们只是下载开源代码并导入到其项目中,而不做必要的安全审计。
Sonatype 发现现在企业中的百分之八、九十的代码都是由开源组件构成的,它们直接来自公开的代码导入。
由于这些安全缺陷都是公开的,而且 Sonatype 能够访问到其托管服务的服务器统计数据,相比其他人来说他们得到的数据会更多,因此他们警告开发者们要注意在他们的代码中使用不安全的或过期的组件所带来的风险。
这个警告对于公司来说更加严重,因为如果攻击者对采用有缺陷的组件创建的应用进行攻击,结果就可能导致更多的经济损失。
### 更老的组件的缺陷率高达三倍
在分析了来自几个不同行业的三千家机构的两万五千个以上的企业应用之后,Sonatype 发现平均每年每个企业都会下载大约五千个不同的组件。
组件越老,就越有可能包含安全缺陷。甚至更糟糕的是, 其中 97% 的下载的组件不能很方便的跟踪和审计。而如果公司仅仅是要修复两千个应用中的 10% 的安全漏洞,就大约需要 742 万美金的巨额投入。
这些问题说明企业需要对软件供应链进行管理,以避免将来出现的缺陷问题。花费在组件安全审计上的时间,将在该项目的以后出现安全漏洞后得到回报。
从这种托管的中央代码仓库中移除有缺陷的组件也应该成为这些项目背后的社区的最高优先级的工作。
[软件供应链报告](http://www.sonatype.com/hubfs/SSC/2016_State_of_the_Software_Supply_Chain_Report.pdf)中包含了当今软件供应链的更多信息。

|
||
国产开源 Web shell 威胁到了网络世界的安全
|
Catalin Cimpanu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new-made-in-china-web-shell-threatens-the-security-of-web-servers-worldwide-506448.shtml
|
两名中国的安全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新的 Web shell,并把它开源到 GitHub 上了,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它,或基于它改造成自己的黑客工具。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0/104234yh7ay4gh2jzwtupj.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0/104234yh7ay4gh2jzwtupj.png
| tru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Webshell",
"木马",
"C刀"
] |
新闻
|
{
"viewnum": 9279,
"commentnum": 4,
"favtimes": 1,
"sharetimes": 2,
"likes": 0
}
|
[
{
"postip": "124.202.217.146",
"message": "无心插柳",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53.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21T11:48:05"
},
{
"postip": "182.239.189.187",
"message":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逼近类似的web shell还有很多,比如WSO, C99,和B374K。而且只是影响管理不当,有漏洞或配置弱点的服务器。逼近web shell只能被利用于:跨站点脚本; SQL注入; 应用/服务漏洞(例如,在WordPress或其他CMS应用); 文件处理漏洞(例如,上传过滤或文件分配的权限); 远程文件包含(RFI)和本地文件包含(LFI)漏洞; 暴露管理接口(有可能发现上述漏洞)。<br />\r\n<br />\r\n这些在美国计算机应急准备小组网站上都有说明Alert (TA15-314A)",
"username": "来自澳大利亚的 Firefox 45.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22T08:05:01"
},
{
"postip": "60.12.5.163",
"message": "holy high 的样子",
"username": "chenjintao_ii [Firefox 47.0|Windows 7]",
"date": "2016-07-22T12:59:14"
},
{
"postip": "101.81.149.109",
"message": "C刀好牛掰",
"username": "xiaoniqiu2015 [Liebao|Windows 10]",
"date": "2016-07-27T14:47:22"
}
] |
[] |
两名中国的安全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新的 Web shell,并把它开源到 GitHub 上了,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它,或基于它改造成自己的黑客工具。
| 2016-07-20T10:42:00 | 2016-07-20T10:42:00 | 7,595 |
/article-7595-1.html
|
两名中国的安全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新的 Web shell,并把它开源到 [GitHub](https://github.com/Chora10/Cknife) 上了,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它,或基于它改造成自己的黑客工具。
这个 Web Shell 的名字是 “<ruby> C刀 <rp> ( </rp> <rt> Cknife </rt> <rp> ) </rp></ruby>”——中国小刀的意思。它首次出现在 2015 年底,以 Java 开发,包括一个可以让它连接到 Java、PHP、ASP 和 ASP.NET 等服务器的服务器端组件。

两位作者是来自 MS509Team 的 Chora 和 MelodyZX,其中 MelodyZX 曾向阿里安全应急响应提交过漏洞,并应邀参加过2016 网络安全年会专题演讲。
### “<ruby> 中国菜刀 <rp> ( </rp> <rt> China Copper </rt> <rp> ) </rp></ruby>”之后的复刻版
据 [Recorded Future 的调查](https://www.recordedfuture.com/web-shell-analysis-part-2/)显示,这两位作者想要创造一个“中国菜刀”的复刻版。“中国菜刀”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但是已经过时的 Web Shell,它发布于 2013 年,曾经是中国红客的首选工具。
在“C刀”和“中国菜刀”之间有一些相同的地方,比如图标和发起 HTTP 请求的行为,但是两个工具也有根本性的不同,“C刀”采用 Java 编写,而“中国菜刀”则以 C++ 编写。此外,“C刀”在 Web Shell 的客户端和被入侵的服务器之间的通讯使用 HTTP,而“中国菜刀”则使用的是 HTTPS。Recorded Future 说“C刀”的作者承诺或在未来几个月内增加 HTTPS 支持。

### Recorded Future:“C刀”是 Web 服务器的远程管理木马(RAT)
目前,“C刀”允许使用者同时连接多台服务器,比如同时连接到 Web 服务器和数据库,以及运行一个远程命令行。
由于其大量的功能和甚至支持替换显示样式的漂亮界面,Recorded Future 认为它更像是一个“Web 服务器的远程管理木马(RAT)”而不是传统的 Web Shell。
尽管两位作者作为安全人员的职业很成功,但是这种开源了 Web Shell 的行为似乎跨越了白帽子和黑帽子之间的界限,相对于网络安全从业人员而言,这种工具对于网络攻击者更有用处。
|
||
awk 系列:如何使用 awk 按模式筛选文本或字符串
|
Aaron Kili
|
http://www.tecmint.com/awk-filter-text-or-string-using-patterns/
|
在筛选文本时,有时你可能想根据某个给定的条件或使用一个可被匹配的特定模式,去标记某个文件或数行字符串中的某几行。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0/230538ajuujhxg119f1gjc.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0/230538ajuujhxg119f1gjc.png
| true | false | true |
FSSlc
| false |
[
"awk"
] |
技术
|
{
"viewnum": 9184,
"commentnum": 0,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7602,
"displayorder": 0
}
] |
在筛选文本时,有时你可能想根据某个给定的条件或使用一个可被匹配的特定模式,去标记某个文件或数行字符串中的某几行。
| 2016-07-21T08:02:00 | 2016-07-21T08:02:00 | 7,599 |
/article-7599-1.html
|

作为 awk 命令系列的第三部分,这次我们将看一看如何基于用户定义的特定模式来筛选文本或字符串。
在筛选文本时,有时你可能想根据某个给定的条件或使用一个可被匹配的特定模式,去标记某个文件或数行字符串中的某几行。使用 awk 来完成这个任务是非常容易的,这也正是 awk 中可能对你有所帮助的几个功能之一。
让我们看一看下面这个例子,比方说你有一个写有你想要购买的食物的购物清单,其名称为 food\_prices.list,它所含有的食物名称及相应的价格如下所示:
```
$ cat food_prices.list
No Item_Name Quantity Price
1 Mangoes 10 $2.45
2 Apples 20 $1.50
3 Bananas 5 $0.90
4 Pineapples 10 $3.46
5 Oranges 10 $0.78
6 Tomatoes 5 $0.55
7 Onions 5 $0.45
```
然后,你想使用一个 `(*)` 符号去标记那些单价大于 $2 的食物,那么你可以通过运行下面的命令来达到此目的:
```
$ awk '/ *\$[2-9]\.[0-9][0-9] */ { print $1, $2, $3, $4, "*" ; } / *\$[0-1]\.[0-9][0-9] */ { print ; }' food_prices.list
```

*打印出单价大于 $2 的项目*
从上面的输出你可以看到在含有<ruby> 芒果 <rp> ( </rp> <rt> mangoes </rt> <rp> ) </rp></ruby>和<ruby> 菠萝 <rp> ( </rp> <rt> pineapples </rt> <rp> ) </rp></ruby>的那行末尾都已经有了一个 `(*)` 标记。假如你检查它们的单价,你可以看到它们的单价的确超过了 $2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已经使用了两个模式:
* 第一个模式: `/ *\$[2-9]\.[0-9][0-9] */` 将会得到那些含有食物单价大于 $2 的行,
* 第二个模式: `/*\$[0-1]\.[0-9][0-9] */` 将查找那些食物单价小于 $2 的那些行。
上面的命令具体做了什么呢?这个文件有四个字段,当模式一匹配到含有食物单价大于 $2 的行时,它便会输出所有的四个字段并在该行末尾加上一个 `(*)` 符号来作为标记。
第二个模式只是简单地输出其他含有食物单价小于 $2 的行,按照它们出现在输入文件 food\_prices.list 中的样子。
这样你就可以使用模式来筛选出那些价格超过 $2 的食物项目,尽管上面的输出还有些问题,带有 `(*)` 符号的那些行并没有像其他行那样被格式化输出,这使得输出显得不够清晰。
我们在 awk 系列的第二部分中也看到了同样的问题,但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两种方式来解决:
1、可以像下面这样使用 printf 命令,但这样使用又长又无聊:
```
$ awk '/ *\$[2-9]\.[0-9][0-9] */ { printf "%-10s %-10s %-10s %-10s\n", $1, $2, $3, $4 "*" ; } / *\$[0-1]\.[0-9][0-9] */ { printf "%-10s %-10s %-10s %-10s\n", $1, $2, $3, $4; }' food_prices.list
```

*使用 Awk 和 Printf 来筛选和输出项目*
2、 使用 `$0` 字段。Awk 使用变量 **0** 来存储整个输入行。对于上面的问题,这种方式非常方便,并且它还简单、快速:
```
$ awk '/ *\$[2-9]\.[0-9][0-9] */ { print $0 "*" ; } / *\$[0-1]\.[0-9][0-9] */ { print ; }' food_prices.list
```

*使用 Awk 和变量来筛选和输出项目*
### 结论
这就是全部内容了,使用 awk 命令你便可以通过几种简单的方法去利用模式匹配来筛选文本,帮助你在一个文件中对文本或字符串的某些行做标记。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记得阅读这个系列的下一部分,我们将关注在 awk 工具中使用比较运算符。
---
via: <http://www.tecmint.com/awk-filter-text-or-string-using-patterns/>
作者:[Aaron Kili](http://www.tecmint.com/author/aaronkili/) 译者:[FSSlc](https://github.com/FSSlc)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LFCS 系列第十一讲:如何使用命令 vgcreate、lvcreate 和 lvextend 管理和创建 LVM
|
Gabriel Cánepa
|
http://www.tecmint.com/manage-and-create-lvm-parition-using-vgcreate-lvcreate-and-lvextend/
|
逻辑卷管理 (LVM)相较于传统的分区管理有许多优点,已经成为大多数(如果不能说全部的话) Linux 发行版安装时的默认选择。LVM 最大的优点应该是能方便的按照你的意愿调整(减小或增大)逻辑分区的大小。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0/232801y520roewoe2uquro.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0/232801y520roewoe2uquro.png
| true | false | true |
martin2011qi
| false |
[
"LFCS",
"LVM"
] |
技术
|
{
"viewnum": 8681,
"commentnum": 4,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1.20.112.126",
"message": "LVM2分区空间是动态扩展的吗??!!",
"username": "来自陕西西安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21T12:18:51"
},
{
"postip": "58.240.237.206",
"message": "貌似不是",
"username": "来自江苏苏州的 Safari 9.1|Mac 10.11 用户",
"date": "2016-07-22T16:34:07"
},
{
"postip": "58.48.11.89",
"message": "说真的lvm是套落后的东西了,很多现代的fs实现替代了lvm几乎所有功能,并且少了一层layer更高效稳定。",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QQ Browser 9.4|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23T00:19:01"
},
{
"postip": "111.239.90.28",
"message": "ZFS嗎?我記得Linux還沒有對ZFS提供native support",
"username": "来自日本的 Firefox 60.0|Mac 10.13 用户",
"date": "2018-12-14T12:19:22"
}
] |
[
{
"raid": 7549,
"displayorder": 0
},
{
"raid": 7612,
"displayorder": 0
}
] |
逻辑卷管理 (LVM)相较于传统的分区管理有许多优点,已经成为大多数(如果不能说全部的话) Linux 发行版安装时的默认选择。LVM 最大的优点应该是能方便的按照你的意愿调整(减小或增大)逻辑分区的大小。
| 2016-07-21T10:21:00 | 2016-07-21T10:21:00 | 7,600 |
/article-7600-1.html
|
由于 LFCS 考试中的一些改变已在 2016 年 2 月 2 日生效,我们添加了一些必要的专题到 [LFCS 系列](/article-7161-1.html)。我们也非常推荐备考的同学,同时阅读 [LFCE 系列](http://www.tecmint.com/installing-network-services-and-configuring-services-at-system-boot/)。

*LFCS:管理 LVM 和创建 LVM 分区*
在安装 Linux 系统的时候要做的最重要的决定之一便是给系统文件、home 目录等分配空间。在这个地方犯了错,再要扩大空间不足的分区,那样既麻烦又有风险。
**逻辑卷管理** (**LVM**)相较于传统的分区管理有许多优点,已经成为大多数(如果不能说全部的话) Linux 发行版安装时的默认选择。LVM 最大的优点应该是能方便的按照你的意愿调整(减小或增大)逻辑分区的大小。
LVM 的组成结构:
* 把一块或多块硬盘或者一个或多个分区配置成物理卷(PV)。
* 一个用一个或多个物理卷创建出的卷组(**VG**)。可以把一个卷组想象成一个单独的存储单元。
* 在一个卷组上可以创建多个逻辑卷。每个逻辑卷相当于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分区 —— 优点是它的大小可以根据需求重新调整大小,正如之前提到的那样。
本文,我们将使用三块 **8 GB** 的磁盘(**/dev/sdb**、**/dev/sdc** 和 **/dev/sdd**)分别创建三个物理卷。你既可以直接在整个设备上创建 PV,也可以先分区在创建。
在这里我们选择第一种方式,如果你决定使用第二种(可以参考本系列[第四讲:创建分区和文件系统](/article-7187-1.html))确保每个分区的类型都是 `8e`。
### 创建物理卷,卷组和逻辑卷
要在 **/dev/sdb**、**/dev/sdc** 和 **/dev/sdd**上创建物理卷,运行:
```
# pvcreate /dev/sdb /dev/sdc /dev/sdd
```
你可以列出新创建的 PV ,通过:
```
# pvs
```
并得到每个 PV 的详细信息,通过:
```
# pvdisplay /dev/sdX
```
(**X** 即 b、c 或 d)
如果没有输入 `/dev/sdX` ,那么你将得到所有 PV 的信息。
使用 /dev/sdb`和`/dev/sdc`创建卷组 ,命名为`vg00`(在需要时是可以通过添加其他设备来扩展空间的,我们等到说明这点的时候再用,所以暂时先保留`/dev/sdd`):
```
# vgcreate vg00 /dev/sdb /dev/sdc
```
就像物理卷那样,你也可以查看卷组的信息,通过:
```
# vgdisplay vg00
```
由于 `vg00` 是由两个 **8 GB** 的磁盘组成的,所以它将会显示成一个 **16 GB** 的硬盘:

*LVM 卷组列表*
当谈到创建逻辑卷,空间的分配必须考虑到当下和以后的需求。根据每个逻辑卷的用途来命名是一个好的做法。
举个例子,让我们创建两个 LV,命名为 `vol_projects` (**10 GB**) 和 `vol_backups` (剩下的空间), 在日后分别用于部署项目文件和系统备份。
参数 `-n` 用于为 LV 指定名称,而 `-L` 用于设定固定的大小,还有 `-l` (小写的 L)在 VG 的预留空间中用于指定百分比大小的空间。
```
# lvcreate -n vol_projects -L 10G vg00
# lvcreate -n vol_backups -l 100%FREE vg00
```
和之前一样,你可以查看 LV 的列表和基础信息,通过:
```
# lvs
```
或是查看详细信息,通过:
```
# lvdisplay
```
若要查看单个 **LV** 的信息,使用 **lvdisplay** 加上 **VG** 和 **LV** 作为参数,如下:
```
# lvdisplay vg00/vol_projects
```

*逻辑卷列表*
如上图,我们看到 LV 已经被创建成存储设备了(参考 LV Path 那一行)。在使用每个逻辑卷之前,需要先在上面创建文件系统。
这里我们拿 ext4 来做举例,因为对于每个 LV 的大小, ext4 既可以增大又可以减小(相对的 xfs 就只允许增大):
```
# mkfs.ext4 /dev/vg00/vol_projects
# mkfs.ext4 /dev/vg00/vol_backups
```
我们将在下一节向大家说明,如何调整逻辑卷的大小并在需要的时候添加额外的外部存储空间。
### 调整逻辑卷大小和扩充卷组
现在设想以下场景。`vol_backups` 中的空间即将用完,而 `vol_projects` 中还有富余的空间。由于 LVM 的特性,我们可以轻易的减小后者的大小(比方说 **2.5 GB**),并将其分配给前者,与此同时调整每个文件系统的大小。
幸运的是这很简单,只需:
```
# lvreduce -L -2.5G -r /dev/vg00/vol_projects
# lvextend -l +100%FREE -r /dev/vg00/vol_backups
```

*减小逻辑卷和卷组*
在调整逻辑卷的时候,其中包含的减号 `(-)` 或加号 `(+)` 是十分重要的。否则 LV 将会被设置成指定的大小,而非调整指定大小。
有些时候,你可能会遭遇那种无法仅靠调整逻辑卷的大小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那时你就需要购置额外的存储设备了,你可能需要再加一块硬盘。这里我们将通过添加之前配置时预留的 PV (`/dev/sdd`),用以模拟这种情况。
想把 `/dev/sdd` 加到 `vg00`,执行:
```
# vgextend vg00 /dev/sdd
```
如果你在运行上条命令的前后执行 vgdisplay `vg00` ,你就会看出 VG 的大小增加了。
```
# vgdisplay vg00
```

*查看卷组磁盘大小*
现在,你可以使用新加的空间,按照你的需求调整现有 LV 的大小,或者创建一个新的 LV。
### 在启动和需求时挂载逻辑卷
当然,如果我们不打算实际的使用逻辑卷,那么创建它们就变得毫无意义了。为了更好的识别逻辑卷,我们需要找出它的 `UUID` (用于识别一个格式化存储设备的唯一且不变的属性)。
要做到这点,可使用 blkid 加每个设备的路径来实现:
```
# blkid /dev/vg00/vol_projects
# blkid /dev/vg00/vol_backups
```

*寻找逻辑卷的 UUID*
为每个 LV 创建挂载点:
```
# mkdir /home/projects
# mkdir /home/backups
```
并在 `/etc/fstab` 插入相应的条目(确保使用之前获得的UUID):
```
UUID=b85df913-580f-461c-844f-546d8cde4646 /home/projects ext4 defaults 0 0
UUID=e1929239-5087-44b1-9396-53e09db6eb9e /home/backups ext4 defaults 0 0
```
保存并挂载 LV:
```
# mount -a
# mount | grep home
```

*挂载逻辑卷*
在涉及到 LV 的实际使用时,你还需要按照曾在本系列[第八讲:管理用户和用户组](/article-7418-1.html)中讲解的那样,为其设置合适的 `ugo+rwx`。
### 总结
本文介绍了 [逻辑卷管理](/article-3965-1.html),一个用于管理可扩展存储设备的多功能工具。与 RAID(曾在本系列讲解过的 [第六讲:组装分区为RAID设备——创建和管理系统备份](/article-7229-1.html))结合使用,你将同时体验到(LVM 带来的)可扩展性和(RAID 提供的)冗余。
在这类的部署中,你通常会在 `RAID` 上发现 `LVM`,这就是说,要先配置好 RAID 然后它在上面配置 LVM。
如果你对本问有任何的疑问和建议,可以直接在下方的评论区告诉我们。
---
via: <http://www.tecmint.com/manage-and-create-lvm-parition-using-vgcreate-lvcreate-and-lvextend/>
作者:[Gabriel Cánepa](http://www.tecmint.com/author/gacanepa/) 译者:[martin2011qi](https://github.com/martin2011q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使用 OpenCV 识别图片中的猫咪
|
Adrian Rosebrock
|
http://www.pyimagesearch.com/2016/06/20/detecting-cats-in-images-with-opencv/
|
你知道 OpenCV 可以识别在图片中小猫的脸吗?而且是拿来就能用,不需要其它的库之类的。
之前我也不知道。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1/014359nggjvnaj0zivg5yc.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1/014359nggjvnaj0zivg5yc.jpg
| true | false | true |
MikeCoder
| false |
[
"OpenCV",
"计算机视觉"
] |
软件开发
|
{
"viewnum": 21163,
"commentnum": 3,
"favtimes": 6,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58.53.150.1",
"message": "太高大上 完全 不敢动手。。。。",
"username": "jingwang [Chrome 51.0|Windows 10]",
"date": "2016-07-23T22:24:15"
},
{
"postip": "183.131.11.57",
"message": "强悍啊,mark",
"username": "来自浙江温州的 Chrome 5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8-01T08:39:41"
},
{
"postip": "42.224.237.223",
"message": "goodo( ̄▽ ̄)d",
"username": "来自河南洛阳的 Chrome 5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7-07-03T19:01:20"
}
] |
[] |
你知道 OpenCV 可以识别在图片中小猫的脸吗?而且是拿来就能用,不需要其它的库之类的。
之前我也不知道。
| 2016-07-21T10:38:00 | 2016-07-21T10:38:00 | 7,601 |
/article-7601-1.html
|

你知道 OpenCV 可以识别在图片中小猫的脸吗?而且是拿来就能用,不需要其它的库之类的。
之前我也不知道。
但是在 [Kendrick Tan 曝出这个功能](http://kendricktan.github.io/find-cats-in-photos-using-computer-vision.html)后,我需要亲自体验一下……去看看到 OpenCV 是如何在我没有察觉到的情况下,将这一个功能添加进了他的软件库(就像一只悄悄溜进空盒子的猫咪一样,等待别人发觉)。
下面,我将会展示如何使用 OpenCV 的猫咪检测器在图片中识别小猫的脸。同样的,该技术也可以用在视频流中。
### 使用 OpenCV 在图片中检测猫咪
如果你查找过 [OpenCV 的代码仓库](https://github.com/Itseez/opencv),尤其是在 [haarcascades 目录](https://github.com/Itseez/opencv/tree/master/data/haarcascades)里(OpenCV 在这里保存处理它预先训练好的 Haar 分类器,以检测各种物体、身体部位等), 你会看到这两个文件:
* haarcascade\_frontalcatface.xml
* haarcascade\_frontalcatface\_extended.xml
这两个 Haar Cascade 文件都将被用来在图片中检测小猫的脸。实际上,我使用了相同的 cascades 分类器来生成这篇博文顶端的图片。
在做了一些调查工作之后,我发现这些 cascades 分类器是由鼎鼎大名的 [Joseph Howse](http://nummist.com/) 训练和贡献给 OpenCV 仓库的,他写了很多很棒的教程和书籍,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有着很高的声望。
下面,我将会展示给你如何使用 Howse 的 Haar cascades 分类器来检测图片中的小猫。
### 猫咪检测代码
让我们开始使用 OpenCV 来检测图片中的猫咪。新建一个叫 cat\_detector.py 的文件,并且输入如下的代码:
```
# import the necessary packages
import argparse
import cv2
# construct the argument parse and parse the arguments
ap = argparse.ArgumentParser()
ap.add_argument("-i", "--image", required=True,
help="path to the input image")
ap.add_argument("-c", "--cascade",
default="haarcascade_frontalcatface.xml",
help="path to cat detector haar cascade")
args = vars(ap.parse_args())
```
第 2 和第 3 行主要是导入了必要的 python 包。6-12 行用于解析我们的命令行参数。我们仅要求一个必需的参数 `--image` ,它是我们要使用 OpenCV 检测猫咪的图片。
我们也可以(可选的)通过 `--cascade` 参数指定我们的 Haar cascade 分类器的路径。默认使用 `haarcascades_frontalcatface.xml`,假定这个文件和你的 `cat_detector.py` 在同一目录下。
注意:我已经打包了猫咪的检测代码,还有在这个教程里的样本图片。你可以在博文原文的 “下载” 部分下载到。如果你是刚刚接触 Python+OpenCV(或者 Haar cascade),我建议你下载这个 zip 压缩包,这个会方便你跟着教程学习。
接下来,就是检测猫的时刻了:
```
# load the input image and convert it to grayscale
image = cv2.imread(args["image"])
gray = cv2.cvtColor(image, cv2.COLOR_BGR2GRAY)
# load the cat detector Haar cascade, then detect cat faces
# in the input image
detector = cv2.CascadeClassifier(args["cascade"])
rects = detector.detectMultiScale(gray, scaleFactor=1.3,
minNeighbors=10, minSize=(75, 75))
```
在 15、16 行,我们从硬盘上读取了图片,并且进行灰度化(这是一个在将图片传给 Haar cascade 分类器之前的常用的图片预处理步骤,尽管不是必须的)
20 行,从硬盘加载 Haar casacade 分类器,即猫咪检测器,并且实例化 `cv2.CascadeClassifier` 对象。
在 21、22 行通过调用 `detector` 的 `detectMultiScale` 方法使用 OpenCV 完成猫脸检测。我们给 `detectMultiScale` 方法传递了四个参数。包括:
1. 图片 `gray`,我们要在该图片中检测猫脸。
2. 检测猫脸时的[图片金字塔](http://www.pyimagesearch.com/2015/03/16/image-pyramids-with-python-and-opencv/) 的检测粒度 `scaleFactor` 。更大的粒度将会加快检测的速度,但是会对检测<ruby> 准确性 <rp> ( </rp> <rt> true-positive </rt> <rp> ) </rp></ruby>产生影响。相反的,一个更小的粒度将会影响检测的时间,但是会增加<ruby> 准确性 <rp> ( </rp> <rt> true-positive </rt> <rp> ) </rp></ruby>。但是,细粒度也会增加<ruby> 误报率 <rp> ( </rp> <rt> false-positive </rt> <rp> ) </rp></ruby>。你可以看这篇博文的“ Haar cascades 注意事项”部分来获得更多的信息。
3. `minNeighbors` 参数控制了检定框的最少数量,即在给定区域内被判断为猫脸的最少数量。这个参数可以很好的排除<ruby> 误报 <rp> ( </rp> <rt> false-positive </rt> <rp> ) </rp></ruby>结果。
4. 最后,`minSize` 参数不言自明。这个值描述每个检定框的最小宽高尺寸(单位是像素),这个例子中就是 75\*75
`detectMultiScale` 函数会返回 `rects`,这是一个 4 元组列表。这些元组包含了每个检测到的猫脸的 (x,y) 坐标值,还有宽度、高度。
最后,让我们在图片上画下这些矩形来标识猫脸:
```
# loop over the cat faces and draw a rectangle surrounding each
for (i, (x, y, w, h)) in enumerate(rects):
cv2.rectangle(image, (x, y), (x + w, y + h), (0, 0, 255), 2)
cv2.putText(image, "Cat #{}".format(i + 1), (x, y - 10),
cv2.FONT_HERSHEY_SIMPLEX, 0.55, (0, 0, 255), 2)
# show the detected cat faces
cv2.imshow("Cat Faces", image)
cv2.waitKey(0)
```
给我们这些框(比如,rects)的数据,我们在 25 行依次遍历它。
在 26 行,我们在每张猫脸的周围画上一个矩形。27、28 行展示了一个整数,即图片中猫咪的数量。
最后,31,32 行在屏幕上展示了输出的图片。
### 猫咪检测结果
为了测试我们的 OpenCV 猫咪检测器,可以在原文的最后,下载教程的源码。
然后,在你解压缩之后,你将会得到如下的三个文件/目录:
1. cat\_detector.py:我们的主程序
2. haarcascade\_frontalcatface.xml: 猫咪检测器 Haar cascade
3. images:我们将会使用的检测图片目录。
到这一步,执行以下的命令:
```
$ python cat_detector.py --image images/cat_01.jpg
```

*图 1. 在图片中检测猫脸,甚至是猫咪部分被遮挡了。*
注意,我们已经可以检测猫脸了,即使它的其余部分是被遮挡的。
试下另外的一张图片:
```
python cat_detector.py --image images/cat_02.jpg
```

*图 2. 使用 OpenCV 检测猫脸的第二个例子,这次猫脸稍有不同。*
这次的猫脸和第一次的明显不同,因为它正在发出“喵呜”叫声的当中。这种情况下,我们依旧能检测到正确的猫脸。
在下面这张图片的结果也是正确的:
```
$ python cat_detector.py --image images/cat_03.jpg
```

*图 3. 使用 OpenCV 和 python 检测猫脸*
我们最后的一个样例就是在一张图中检测多张猫脸:
```
$ python cat_detector.py --image images/cat_04.jpg
```

*图 4. 在同一张图片中使用 OpenCV 检测多只猫*
注意,Haar cascade 返回的检定框不一定是以你预期的顺序。这种情况下,中间的那只猫会被标记成第三只。你可以通过判断他们的 (x, y) 坐标来自己排序这些检定框。
#### 关于精度的说明
在这个 xml 文件中的注释非常重要,Joseph Hower 提到了这个猫脸检测器有可能会将人脸识别成猫脸。
这种情况下,他推荐使用两种检测器(人脸 & 猫脸),然后将出现在人脸识别结果中的结果剔除掉。
#### Haar cascades 注意事项
这个方法首先出现在 Paul Viola 和 Michael Jones 2001 年出版的 [Rapid Object Detection using a Boosted Cascade of Simple Features](https://www.cs.cmu.edu/~efros/courses/LBMV07/Papers/viola-cvpr-01.pdf) 论文中。现在它已经成为了计算机识别领域引用最多的论文之一。
这个算法能够识别图片中的对象,无论它们的位置和比例。而且最令人感兴趣的或许是它能在现有的硬件条件下实现实时检测。
在他们的论文中,Viola 和 Jones 关注在训练人脸检测器;但是,这个框架也能用来检测各类事物,如汽车、香蕉、路标等等。
#### 问题是?
Haar cascades 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确定 `detectMultiScale` 方法的参数正确。特别是 `scaleFactor` 和 `minNeighbors` 参数。你很容易陷入一张一张图片调参数的坑,这个就是该对象检测器很难被实用化的原因。
这个 `scaleFactor` 变量控制了用来检测对象的图片的各种比例的[图像金字塔](http://www.pyimagesearch.com/2015/03/16/image-pyramids-with-python-and-opencv/)。如果 `scaleFactor` 参数过大,你就只需要检测图像金字塔中较少的层,这可能会导致你丢失一些在图像金字塔层之间缩放时少了的对象。
换句话说,如果 `scaleFactor` 参数过低,你会检测过多的金字塔图层。这虽然可以能帮助你检测到更多的对象。但是他会造成计算速度的降低,还会**明显**提高误报率。Haar cascades 分类器就是这样。
为了避免这个,我们通常使用 [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s + 线性 SVM 检测](http://www.pyimagesearch.com/2014/11/10/histogram-oriented-gradients-object-detection/) 替代。
上述的 HOG + 线性 SVM 框架的参数更容易调优。而且更好的误报率也更低,但是唯一不好的地方是无法实时运算。
### 对对象识别感兴趣?并且希望了解更多?

*图 5. 在 PyImageSearch Gurus 课程中学习如何构建自定义的对象识别器。*
如果你对学习如何训练自己的自定义对象识别器感兴趣,请务必要去了解下 PyImageSearch Gurus 课程。
在这个课程中,我提供了 15 节课,覆盖了超过 168 页的教程,来教你如何从 0 开始构建自定义的对象识别器。你会掌握如何应用 HOG + 线性 SVM 框架来构建自己的对象识别器来识别路标、面孔、汽车(以及附近的其它东西)。
要学习 PyImageSearch Gurus 课程(有 10 节示例免费课程),点此: <https://www.pyimagesearch.com/pyimagesearch-gurus/?src=post-cat-detection>
### 总结
在这篇博文里,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 OpenCV 默认就有的 Haar cascades 分类器来识别图片中的猫脸。这些 Haar casacades 是由 [Joseph Howse](http://www.pyimagesearch.com/2014/11/10/histogram-oriented-gradients-object-detection/) 训练兵贡献给 OpenCV 项目的。我是在 Kendrick Tan 的[这篇文章](http://kendricktan.github.io/find-cats-in-photos-using-computer-vision.html)中开始注意到这个。
尽管 Haar cascades 相当有用,但是我们也经常用 HOG + 线性 SVM 替代。因为后者相对而言更容易使用,并且可以有效地降低误报率。
我也会[在 PyImageSearch Gurus 课程中](https://www.pyimagesearch.com/pyimagesearch-gurus/)详细的讲述如何构建定制的 HOG + 线性 SVM 对象识别器,来识别包括汽车、路标在内的各种事物。
不管怎样,我希望你喜欢这篇博文。
---
via: <http://www.pyimagesearch.com/2016/06/20/detecting-cats-in-images-with-opencv/>
作者:[Adrian Rosebrock](http://www.pyimagesearch.com/author/adrian/) 译者:[MikeCoder](https://github.com/MikeCoder)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awk 系列:如何使用 awk 比较操作符
|
Aaron Kili
|
http://www.tecmint.com/comparison-operators-in-awk/
|
对于 使用 awk 命令的用户来说,处理一行文本中的数字或者字符串时,使用比较运算符来过滤文本和字符串是十分方便的。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2/135932oyzgzq5ma9dqiiq2.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2/135932oyzgzq5ma9dqiiq2.png
| true | false | true |
chunyang-wen
| false |
[
"awk"
] |
技术
|
{
"viewnum": 13403,
"commentnum": 0,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7599,
"displayorder": 0
},
{
"raid": 7603,
"displayorder": 0
}
] |
对于 使用 awk 命令的用户来说,处理一行文本中的数字或者字符串时,使用比较运算符来过滤文本和字符串是十分方便的。
| 2016-07-22T13:59:00 | 2016-07-22T13:59:00 | 7,602 |
/article-7602-1.html
|

对于 使用 awk 命令的用户来说,处理一行文本中的数字或者字符串时,使用比较运算符来过滤文本和字符串是十分方便的。
在 awk 系列的此部分中,我们将探讨一下如何使用比较运算符来过滤文本或者字符串。如果你是程序员,那么你应该已经熟悉了比较运算符;对于其它人,下面的部分将介绍比较运算符。
### awk 中的比较运算符是什么?
awk 中的比较运算符用于比较字符串和或者数值,包括以下类型:
* `>` – 大于
* `<` – 小于
* `>=` – 大于等于
* `<=` – 小于等于
* `==` – 等于
* `!=` – 不等于
* `some_value ~ / pattern/` – 如果 some\_value 匹配模式 pattern,则返回 true
* `some_value !~ / pattern/` – 如果 some\_value 不匹配模式 pattern,则返回 true
现在我们通过例子来熟悉 awk 中各种不同的比较运算符。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有一个文件名为 food\_list.txt 的文件,里面包括不同食物的购买列表。我想给食物数量小于或等于 30 的物品所在行的后面加上`(**)`
```
File – food_list.txt
No Item_Name Quantity Price
1 Mangoes 45 $3.45
2 Apples 25 $2.45
3 Pineapples 5 $4.45
4 Tomatoes 25 $3.45
5 Onions 15 $1.45
6 Bananas 30 $3.45
```
Awk 中使用比较运算符的通用语法如下:
```
# 表达式 { 动作; }
```
为了实现刚才的目的,执行下面的命令:
```
# awk '$3 <= 30 { printf "%s\t%s\n", $0,"**" ; } $3 > 30 { print $0 ;}' food_list.txt
No Item_Name` Quantity Price
1 Mangoes 45 $3.45
2 Apples 25 $2.45 **
3 Pineapples 5 $4.45 **
4 Tomatoes 25 $3.45 **
5 Onions 15 $1.45 **
6 Bananas 30 $3.45 **
```
在刚才的例子中,发生如下两件重要的事情:
* 第一个“表达式 {动作;}”组合中, `$3 <= 30 { printf “%s\t%s\n”, $0,”**” ; }` 打印出数量小于等于30的行,并且在后面增加`(**)`。物品的数量是通过 `$3` 这个域变量获得的。
* 第二个“表达式 {动作;}”组合中, `$3 > 30 { print $0 ;}` 原样输出数量小于等于 `30` 的行。
再举一个例子:
```
# awk '$3 <= 20 { printf "%s\t%s\n", $0,"TRUE" ; } $3 > 20 { print $0 ;} ' food_list.txt
No Item_Name Quantity Price
1 Mangoes 45 $3.45
2 Apples 25 $2.45
3 Pineapples 5 $4.45 TRUE
4 Tomatoes 25 $3.45
5 Onions 15 $1.45 TRUE
6 Bananas 30 $3.45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想通过在行的末尾增加 (TRUE) 来标记数量小于等于20的行。
### 总结
这是一篇对 awk 中的比较运算符介绍性的指引,因此你需要尝试其他选项,发现更多使用方法。
如果你遇到或者想到任何问题,请在下面评论区留下评论。请记得阅读 awk 系列下一部分的文章,那里我将介绍组合表达式。
---
via: <http://www.tecmint.com/comparison-operators-in-awk/>
作者:[Aaron Kili](http://www.tecmint.com/author/aaronkili/) 译者:[chunyang-wen](https://github.com/chunyang-we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awk 系列:如何使用 awk 复合表达式
|
Aaron Kili
|
http://www.tecmint.com/combine-multiple-expressions-in-awk/
|
awk 的复合表达式可由表示“与”的组合操作符 && 和表示“或”的 || 构成。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2/141405d36gufemq2kkbse0.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2/141405d36gufemq2kkbse0.png
| true | false | true |
martin2011qi
| false |
[
"awk"
] |
技术
|
{
"viewnum": 5730,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7602,
"displayorder": 0
},
{
"raid": 7609,
"displayorder": 0
}
] |
awk 的复合表达式可由表示“与”的组合操作符 && 和表示“或”的 || 构成。
| 2016-07-23T09:12:00 | 2016-07-23T09:12:00 | 7,603 |
/article-7603-1.html
|

一直以来在查对条件是否匹配时,我们使用的都是简单的表达式。那如果你想用超过一个表达式来查对特定的条件呢?
本文中,我们将看看如何在过滤文本和字符串时,结合多个表达式,即复合表达式,用以查对条件。
awk 的复合表达式可由表示“与”的组合操作符 `&&` 和表示“或”的 `||` 构成。
复合表达式的常规写法如下:
```
( 第一个表达式 ) && ( 第二个表达式 )
```
这里只有当“第一个表达式” 和“第二个表达式”都是真值时整个表达式才为真。
```
( 第一个表达式 ) || ( 第二个表达式)
```
这里只要“第一个表达式” 为真或“第二个表达式”为真,整个表达式就为真。
**注意**:切记要加括号。
表达式可以由比较操作符构成,具体可查看 [awk 系列的第四节](/article-7602-1.html)。
现在让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加深理解:
此例中,有一个文本文件 `tecmint_deals.txt`,文本中包含着一张随机的 Tecmint 交易清单,其中包含了名称、价格和种类。
```
TecMint Deal List
No Name Price Type
1 Mac_OS_X_Cleanup_Suite $9.99 Software
2 Basics_Notebook $14.99 Lifestyle
3 Tactical_Pen $25.99 Lifestyle
4 Scapple $19.00 Unknown
5 Nano_Tool_Pack $11.99 Unknown
6 Ditto_Bluetooth_Altering_Device $33.00 Tech
7 Nano_Prowler_Mini_Drone $36.99 Tech
```
我们只想打印出价格超过 $20 且其种类为 “Tech” 的物品,在其行末用 (\*) 打上标记。
我们将要执行以下命令。
```
# awk '($3 ~ /^\$[2-9][0-9]*\.[0-9][0-9]$/) && ($4=="Tech") { printf "%s\t%s\n",$0,"*"; } ' tecmint_deals.txt
6 Ditto_Bluetooth_Altering_Device $33.00 Tech *
7 Nano_Prowler_Mini_Drone $36.99 Tech *
```
此例,在复合表达式中我们使用了两个表达式:
* 表达式 1:`($3 ~ /^\$[2-9][0-9]*\.[0-9][0-9]$/)` ;查找交易价格超过 `$20` 的行,即只有当 `$3` 也就是价格满足 `/^\$[2-9][0-9]*\.[0-9][0-9]$/` 时值才为真值。
* 表达式 2:`($4 == “Tech”)` ;查找是否有种类为 “`Tech`”的交易,即只有当 `$4` 等于 “`Tech`” 时值才为真值。 切记,只有当 `&&` 操作符的两端状态,也就是两个表达式都是真值的情况下,这一行才会被打上 `(*)` 标志。
### 总结
有些时候为了真正符合你的需求,就不得不用到复合表达式。当你掌握了比较和复合表达式操作符的用法之后,复杂的文本或字符串过滤条件也能轻松解决。
希望本向导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者补充,可以在下方发表评论,你的问题将会得到相应的解释。
---
via: <http://www.tecmint.com/combine-multiple-expressions-in-awk/>
作者:[Aaron Kili](http://www.tecmint.com/author/aaronkili/) 译者:[martin2011qi](https://github.com/martin2011q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教你用 google-drive-ocamlfuse 在 Linux 上挂载 Google Drive
|
Jack Wallen
|
http://www.techrepublic.com/article/how-to-mount-your-google-drive-on-linux-with-google-drive-ocamlfuse/
|
如果你喜欢界面化的工具,你可以选择 Insync。如果你喜欢用命令行,有很多像 Grive2 这样的工具,以及更容易使用的以 Ocaml 语言编写的基于 FUSE 的文件系统。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2/143658t0sis3m0sfvvunaz.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2/143658t0sis3m0sfvvunaz.jpg
| true | false | true |
BriFuture
| false |
[
"FUSE",
"文件洗个头"
] |
分享
|
{
"viewnum": 8742,
"commentnum": 1,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7.139.208.10",
"message": "轻松挂载:<br />\r\nnautilus+gvfs-google",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Firefox 50.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7-01-20T15:26:46"
}
] |
[
{
"raid": 10637,
"displayorder": 0
}
] |
如果你喜欢界面化的工具,你可以选择 Insync。如果你喜欢用命令行,有很多像 Grive2 这样的工具,以及更容易使用的以 Ocaml 语言编写的基于 FUSE 的文件系统。
| 2016-07-22T14:36:00 | 2016-07-22T14:36:00 | 7,604 |
/article-7604-1.html
|
>
> 如果你在找一个方便的方式在 Linux 机器上挂载你的 Google Drive 文件夹, Jack Wallen 将教你怎么使用 google-drive-ocamlfuse 来挂载 Google Drive。
>
>
>

*图片来源: Jack Wallen*
Google 还没有发行 Linux 版本的 Google Drive 应用,尽管现在有很多方法从 Linux 中访问你的 Drive 文件。
如果你喜欢界面化的工具,你可以选择 Insync。如果你喜欢用命令行,有很多像 Grive2 这样的工具,以及更容易使用的以 Ocaml 语言编写的基于 FUSE 的文件系统。我将会用后面这种方式演示如何在 Linux 桌面上挂载你的 Google Drive。尽管这是通过命令行完成的,但是它的用法会简单到让你吃惊。它太简单了以至于谁都能做到。
这个系统的特点:
* 对普通文件/文件夹有完全的读写权限
* 对于 Google Docs,sheets,slides 这三个应用只读
* 能够访问 Drive 回收站(.trash)
* 处理重复文件功能
* 支持多个帐号
让我们接下来完成 google-drive-ocamlfuse 在 Ubuntu 16.04 桌面的安装,然后你就能够访问云盘上的文件了。
### 安装
1. 打开终端。
2. 用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alessandro-strada/ppa` 命令添加必要的 PPA
3. 出现提示的时候,输入你的 root 密码并按下回车。
4. 用 `sudo apt-get update` 命令更新应用。
5. 输入 `sudo apt-get install google-drive-ocamlfuse` 命令安装软件。
### 授权
接下来就是授权 google-drive-ocamlfuse,让它有权限访问你的 Google 账户。先回到终端窗口敲下命令 `google-drive-ocamlfuse`,这个命令将会打开一个浏览器窗口,它会提示你登陆你的 Google 帐号或者如果你已经登陆了 Google 帐号,它会询问是否允许 google-drive-ocamlfuse 访问 Google 账户。如果你还没有登录,先登录然后点击“允许”。接下来的窗口(在 Ubuntu 16.04 桌面上会出现,但不会出现在 Elementary OS Freya 桌面上)将会询问你是否授给 gdfuse 和 OAuth2 Endpoint 访问你的 Google 账户的权限,再次点击“允许”。然后出现的窗口就会告诉你等待授权令牌下载完成,这个时候就能最小化浏览器了。当你的终端提示如下图一样的内容,你就能知道令牌下载完了,并且你已经可以挂载 Google Drive 了。

*应用已经得到授权,你可以进行后面的工作。*
### 挂载 Google Drive
在挂载 Google Drive 之前,你得先创建一个文件夹,作为挂载点。在终端里,敲下`mkdir ~/google-drive`命令在你的家目录下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夹。最后敲下命令`google-drive-ocamlfuse ~/google-drive`将你的 Google Drive 挂载到 google-drive 文件夹中。
这时你可以查看本地 google-drive 文件夹中包含的 Google Drive 文件/文件夹。你可以把 Google Drive 当作本地文件系统来进行工作。
当你想卸载 google-drive 文件夹,输入命令 `fusermount -u ~/google-drive`。
### 没有 GUI,但它特别好用
我发现这个特别的系统非常容易使用,在同步 Google Drive 时它出奇的快,并且这可以作为一种本地备份你的 Google Drive 账户的巧妙方式。(LCTT 译注:然而首先你得能使用……)
试试 google-drive-ocamlfuse,看看你能用它做出什么有趣的事。
---
via: <http://www.techrepublic.com/article/how-to-mount-your-google-drive-on-linux-with-google-drive-ocamlfuse/>
作者:[Jack Wallen](http://www.techrepublic.com/search/?a=jack+wallen) 译者:[GitFuture](https://github.com/GitFuture)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 Ubuntu 上搭建网桥
|
VIVEK GITE
|
http://www.cyberciti.biz/faq/how-to-create-bridge-interface-ubuntu-linux/
|
顾名思义,网桥的作用是通过物理接口连接内部和外部网络。对于虚拟端口或者 LXC/KVM/Xen/容器来说,这非常有用。网桥虚拟端口看起来是网络上的一个常规设备。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2/145439unfeqz6rin2zqoc6.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2/145439unfeqz6rin2zqoc6.jpg
| true | false | true |
MikeCoder
| false |
[
"网桥"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17276,
"commentnum": 5,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这篇文章(原文)不是有病吗?在系统默认有 NetworkManager 服务,iproute2 包,还安装了 bridge-utils 的情况下,居然还选择直接编辑配置文件。对于这种直接编辑配置文件的做法,一不直观友好,二如同在 Windows 下直接编辑注册表一样是存在相当大误操作的可能,三,不一定编辑后就能立即生效,比如修改 systemd 的 service 文件后,需要 systemctl daemon-reload 。",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22T16:48:46"
},
{
"postip": "123.120.70.171",
"message": "想必这篇作者是那种老古板,知识没更新。",
"username": "linux [Chrome 52.0|Mac 10.11]",
"date": "2016-07-22T19:02:02"
},
{
"postip": "116.31.81.182",
"message": "ubuntu server版可能是没有network mananger的吧?",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Firefox 47.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7-23T08:19:46"
},
{
"postip": "118.112.205.40",
"message": "新版应该是默认安装的。而且专门为 Linux 而开发的 iproute2,就是用来配置网络的。",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23T09:21:12"
},
{
"postip": "118.112.205.40",
"message": "新版指的至少是 14.04。",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23T09:22:00"
}
] |
[] |
顾名思义,网桥的作用是通过物理接口连接内部和外部网络。对于虚拟端口或者 LXC/KVM/Xen/容器来说,这非常有用。网桥虚拟端口看起来是网络上的一个常规设备。
| 2016-07-22T14:51:00 | 2016-07-22T14:51:00 | 7,605 |
/article-7605-1.html
|
>
> 作为一个 Ubuntu 16.04 LTS 的初学者。如何在 Ubuntu 14.04 和 16.04 的主机上搭建网桥呢?
>
>
>

顾名思义,网桥的作用是通过物理接口连接内部和外部网络。对于虚拟端口或者 LXC/KVM/Xen/容器来说,这非常有用。网桥虚拟端口看起来是网络上的一个常规设备。在这个教程中,我将会介绍如何在 Ubuntu 服务器上通过 bridge-utils (brctl) 命令行来配置 Linux 网桥。
### 网桥化的网络示例

*图 01: Kvm/Xen/LXC 容器网桥示例 (br0)*
在这个例子中,eth0 和 eth1 是物理网络接口。eth0 连接着局域网,eth1 连接着上游路由器和互联网。
### 安装 bridge-utils
使用 [apt-get 命令](%E3%80%80http://www.cyberciti.biz/tips/linux-debian-package-management-cheat-sheet.html) 安装 bridge-utils:
```
$ sudo apt-get install bridge-utils
```
或者
```
$ sudo apt install bridge-utils
```
样例输出:

*图 02: Ubuntu 安装 bridge-utils 包*
### 在 Ubuntu 服务器上创建网桥
使用你熟悉的文本编辑器修改 `/etc/network/interfaces` ,例如 vi 或者 nano :
```
$ sudo cp /etc/network/interfaces /etc/network/interfaces.bakup-1-july-2016
$ sudo vi /etc/network/interfaces
```
接下来设置 eth1 并且将它映射到 br1 ,输入如下(删除或者注释所有 eth1 相关配置):
```
### br1 使用静态公网 IP 地址,并以 ISP 的路由器作为网关
auto br1
iface br1 inet static
address 208.43.222.51
network 255.255.255.248
netmask 255.255.255.0
broadcast 208.43.222.55
gateway 208.43.222.49
bridge_ports eth1
bridge_stp off
bridge_fd 0
bridge_maxwait 0
```
接下来设置 eth0 并将它映射到 br0,输入如下(删除或者注释所有 eth0 相关配置):
```
auto br0
iface br0 inet static
address 10.18.44.26
netmask 255.255.255.192
broadcast 10.18.44.63
dns-nameservers 10.0.80.11 10.0.80.12
# set static route for LAN
post-up route add -net 10.0.0.0 netmask 255.0.0.0 gw 10.18.44.1
post-up route add -net 161.26.0.0 netmask 255.255.0.0 gw 10.18.44.1
bridge_ports eth0
bridge_stp off
bridge_fd 0
bridge_maxwait 0
```
### 关于 br0 和 DHCP 的一点说明
如果使用 DHCP ,配置选项是这样的:
```
auto br0
iface br0 inet dhcp
bridge_ports eth0
bridge_stp off
bridge_fd 0
bridge_maxwait 0
```
保存并且关闭文件。
### 重启服务器或者网络服务
你需要重启服务器或者输入下列命令来重启网络服务(在 SSH 登录的会话中这可能不管用):
```
$ sudo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ing
```
如果你证使用 Ubuntu 14.04 LTS 或者更老的没有 systemd 的系统,输入:
```
$ sudo /etc/init.d/restart networking
```
### 验证网络配置成功
使用 ping/ip 命令来验证 LAN 和 WAN 网络接口运行正常:
```
### 查看 br0 和 br1
ip a show
### 查看路由信息
ip r
### ping 外部站点
ping -c 2 cyberciti.biz
### ping 局域网服务器
ping -c 2 10.0.80.12
```
样例输出:

*图 03: 验证网桥的以太网连接*
现在,你就可以配置 br0 和 br1 来让 XEN/KVM/LXC 容器访问因特网或者私有局域网了。再也没有必要去设置特定路由或者 iptables 的 SNAT 规则了。
---
via: <http://www.cyberciti.biz/faq/how-to-create-bridge-interface-ubuntu-linux/>
作者:[VIVEK GITE](https://twitter.com/nixcraft) 译者:[MikeCoder](https://github.com/MikeCoder)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微软要干掉点对点 Skype,Linux 和 Mac 原生客户端将消亡
|
Richard Chirgwin
|
http://www.theregister.co.uk/2016/07/21/cloud_upgrade_for_skype_will_kill_os_x_linux_clients/
|
新的 Linux 客户端是基于 WebRTC 的,其事实上宣告了在 Linux 和 OS X 下的原生客户端的终结——虽然它们相对于 Windows 下的客户端比较老旧了,无论是界面和功能。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3/120820rho361o93b3csssz.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3/120820rho361o93b3csssz.jpg
| tru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Skype"
] |
观点
|
{
"viewnum": 5223,
"commentnum": 3,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7.140.53.4",
"message": "用Web没问题,重点是功能和易用性。",
"username": "来自广西南宁的 Chrome 52.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23T12:46:13"
},
{
"postip": "113.88.51.233",
"message": "所有的APP都要统一到只有一个外壳——浏览器吗?",
"username": "POCMON [QQ Browser 9.4|Windows 10]",
"date": "2016-07-24T16:47:52"
},
{
"postip": "183.16.1.133",
"message": "文章重点是安全性",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Chrome 49.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26T12:37:37"
}
] |
[] |
新的 Linux 客户端是基于 WebRTC 的,其事实上宣告了在 Linux 和 OS X 下的原生客户端的终结——虽然它们相对于 Windows 下的客户端比较老旧了,无论是界面和功能。
| 2016-07-23T12:08:00 | 2016-07-23T12:08:00 | 7,606 |
/article-7606-1.html
|
前两天我们报道过,[微软为 Linux 带来了全新的 Skype 客户端](/article-7574-1.html),功能与 Windows 下的最新客户端保持看齐。但是,这个新的 Linux 客户端是基于 WebRTC 的,其事实上宣告了在 Linux 和 OS X 下的原生客户端的终结——虽然它们相对于 Windows 下的客户端比较老旧了,无论是界面和功能。
这是因为,Skype 整个重构了,用以云为中心的代码架构替代了之前的点对点架构。现在的 Windows、iOS、Android 和 Web 浏览器下的 Skype 客户端都已经是基于新的云架构,因此,这次发布的 Linux 客户端也采用了同样的架构。
微软并没有向 Mac 和 Linux 用户宣布原生客户端终结的日期,你现在仍然可以下载到这些应用。但是很显然,微软将不会再为这些臃肿的 OS X 和 Linux 原生客户端投入更多金钱和精力。

在 Skype 博客上的[一篇博文](http://blogs.skype.com/2016/07/20/skype-the-journey-weve-been-on/)中,微软提到了它将更关注于“核心平台”,换言之,就是“更新的发布、更轻、更快的在 Windows 10、iPhone、iPad 和 Android 下的应用。”Linux、OS X 下的客户端 (以及旧式 Windows 版本)最终将会被“基于 Web 的原生版本 Skype ”所取代,“得益于最新的 ORTC / WebRTC 技术”,它会运行在浏览器里。
发布于 2003 年的 Skype 原本由于其可以穿透防火墙的 VoIP 技术而得到了快速发展,从而先后被 eBay 和微软收购。然而当微软完成了向云迈进的转型之后,它就只剩下一个牌子和外壳了,它之前的点对点网络、各种特色的服务,终将消逝。
微软认为他们需要重构 Skype 以改进其通话品质:当语音数据传送到微软的云端时,他们可以对进出的数据进行处理,也就是说,可以控制语音质量。当然,用户的体验仍然与其带宽、ISP 等有关。那些特色服务也会有新的解决方案,现在已经是一个轻量、移动优先的时代了,这些功能都可以放到云端,而不是每个客户端里面。因此,微软可以向这些用户提供新的、增强的功能,比如更好的文件共享服务、视频通话、群聊、翻译以及机器人等等。
没有理由认为微软会取消 Skype 的加密通讯机制,但是离开了点对点模式,显然会增加用户在隐私方面的忧虑。
如今,其点对点 IM 使用的是 AES 256 加密,而通过云传输时则使用的是 TLS。当通话双方都是在网络上时,他们都是通过 TLS 传输的,而拨到电话时则仍旧采用 AES 256。
然而,并不清楚是否是端到端加密,由客户端之间进行加密协商,这一点上微软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如果加密只是在微软和客户端之间协商建立,用户肯定会面临着其传输的数据被协助司法调查。这一点不像 WhatsApp,微软将有能力做到监听。
|
||
共享的未来:Pydio 与 ownCloud 的联合
|
ben van 't ende
|
https://opensource.com/business/16/5/sharing-files-pydio-owncloud
|
在支持联合共享(Federated sharing)标准的服务器之间分享文件和文件夹,比如说 Pydio 和 ownCloud。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4/150228c07ucx5nidr9d799.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4/150228c07ucx5nidr9d799.png
| true | false | true |
martin2011qi
| false |
[
"共享",
"联合共享",
"ownCloud",
"Pydio"
] |
观点
|
{
"viewnum": 7140,
"commentnum": 2,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2.94.23.13",
"message": "臃肿的 OS X 和 Linux 原生客户端,来linux中国也又一段时间了,觉得吧,还是改名叫叫windows中国好,或者虚拟机linux中国好",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52.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24T16:23:24"
},
{
"postip": "123.234.207.72",
"message": "少侠何出此言?",
"username": "来自山东青岛的 Chrome 52.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27T00:28:10"
}
] |
[] |
在支持联合共享(Federated sharing)标准的服务器之间分享文件和文件夹,比如说 Pydio 和 ownCloud。
| 2016-07-24T15:02:00 | 2016-07-24T15:02:00 | 7,608 |
/article-7608-1.html
|

*图片来源 : opensource.com*
开源共享生态圈内容纳了许多各异的项目,它们每一个都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且每一个都不按套路来。有很多原因导致你选择开源的解决方案,而非 Dropbox、Google Drive、iCloud 或 OneDrive 这些商业的解决方案。这些商业的解决方案虽然能让你不必为如何管理数据担心,但也理所应当的带着种种限制,其中就包括对于原有基础结构的控制和整合不足。
对于用户而言仍有相当一部分可供选择的文件分享和同步的替代品,其中就包括了 Pydio 和 ownCloud。
### Pydio
Pydio (<ruby> 把你的数据放上轨道 <rp> ( </rp> <rt> Put your data in orbit </rt> <rp> ) </rp></ruby>) 项目由一位作曲家 Charles du Jeu 发起,起初他只是需要一种与乐队成员分享大型音频文件的方法。[Pydio](https://pydio.com/) 是一种文件分享与同步的解决方案,综合了多存储后端,设计时还同时考虑了开发者和系统管理员两方面。在世界各地有逾百万的下载量,已被翻译成 27 种语言。

项目在刚开始的时候便开源了,先是在 [SourceForge](https://sourceforge.net/projects/ajaxplorer/) 上茁壮的成长,现在已在 [GitHub](https://github.com/pydio/) 上安了家。
用户界面基于 Google 的 [Material 设计风格](https://www.google.com/design/spec/material-design/introduction.html)。用户可以使用现有的传统文件基础结构或是根据预估的需求部署 Pydio,并通过 web、桌面和移动端应用随时随地地管理自己的东西。对于管理员来说,细粒度的访问权限绝对是配置访问时的利器。
在 [Pydio 社区](https://pydio.com/en/community),你可以找到许多让你增速的资源。Pydio 网站 [对于如何为 Pydio GitHub 仓库贡献](https://pydio.com/en/community/contribute) 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方案。[论坛](https://pydio.com/forum/f)中也包含了开发者板块和社区。
### ownCloud
[ownCloud](https://owncloud.org/) 在世界各地拥有逾 8 百万的用户,它是一个开源、自行管理的文件同步共享技术。同步客户端支持所有主流平台并支持 WebDAV 通过 web 界面实现。ownCloud 拥有简单的使用界面,强大的管理工具,和大规模的共享及协作功能——以满足用户管理数据时的需求。

ownCloud 的开放式架构是通过 API 和为应用提供平台来实现可扩展性的。迄今已有逾 300 款应用,功能包括处理像日历、联系人、邮件、音乐、密码、笔记等诸多数据类型。ownCloud 由一个数百位贡献者的国际化的社区开发,安全,并且能做到为小到一个树莓派大到好几百万用户的 PB 级存储集群量身定制。
### <ruby> 联合共享 <rp> ( </rp> <rt> Federated sharing </rt> <rp> ) </rp></ruby>
文件共享开始转向团队合作时代,而标准化为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土壤。

<ruby> 联合共享 <rp> ( </rp> <rt> Federated sharing </rt> <rp> ) </rp></ruby>——一个由 [OpenCloudMesh](https://wiki.geant.org/display/OCM/Open+Cloud+Mesh) 项目提供的新的开放标准,就是在这个方向迈出的一步。先不说别的,在支持该标准的服务器之间分享文件和文件夹,比如说 Pydio 和 ownCloud。
ownCloud 7 率先引入该标准,这种服务器到服务器的分享方式可以让你挂载远程服务器上共享的文件,实际上就是创建你自己的云上之云。你可以直接为其它支持联合共享的服务器上的用户创建共享链接。
实现这个新的 API 允许存储解决方案之间更深层次的集成,同时保留了原有平台的安全,控制和特性。
“交换和共享文件是当下和未来不可或缺的东西。”ownCloud 的创始人 Frank Karlitschek 说道:“正因如此,采用联合和分布的方式而非集中的数据孤岛就显得至关重要。联合共享的设计初衷便是在保证安全和用户隐私的同时追求分享的无缝、至简之道。”
### 下一步是什么呢?
正如 OpenCloudMesh 做的那样,将会通过像 Pydio 和 ownCloud 这样的机构和公司,合作推广这一文件共享的新开放标准。ownCloud 9 已经引入联合的服务器之间交换用户列表的功能,让你的用户们在你的服务器上享有和你同样的无缝体验。将来,一个中央地址簿服务(联合的)集合,用以检索其他联合云 ID 的构想可能会把云间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这一举措无疑有助于日益开放的技术社区中的那些成员方便地讨论,开发,并推动“OCM 分享 API”作为一个厂商中立协议。所有领导 OCM 项目的合作伙伴都全心致力于开放 API 的设计原则,并欢迎其他开源的文件分享和同步社区参与并加入其中。
---
via: <https://opensource.com/business/16/5/sharing-files-pydio-owncloud>
作者:[ben van 't ende](https://opensource.com/users/benvantende) 译者:[martin2011qi](https://github.com/martin2011q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awk 系列:如何使用 awk 的 ‘next’ 命令
|
Aaron Kili
|
http://www.tecmint.com/use-next-command-with-awk-in-linux/
|
我们来看一下next命令 ,它告诉 awk 跳过你所提供的所有剩下的模式和表达式,直接处理下一个输入行。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4/182654td00pzrdarrpjafw.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4/182654td00pzrdarrpjafw.png
| true | false | true |
kokialoves
| false |
[
"awk"
] |
技术
|
{
"viewnum": 11620,
"commentnum": 2,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3.200.212.17",
"message": "printf后面的参量表不用()?? 我在2.6内核下 不用()会报错呀??",
"username": "来自陕西西安的 Liebao|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25T16:47:22"
},
{
"postip": "106.39.75.135",
"message": "非常感谢,赞",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7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9-01-29T16:47:48"
}
] |
[
{
"raid": 7603,
"displayorder": 0
},
{
"raid": 7610,
"displayorder": 0
}
] |
我们来看一下next命令 ,它告诉 awk 跳过你所提供的所有剩下的模式和表达式,直接处理下一个输入行。
| 2016-07-24T18:26:53 | 2016-07-24T18:26:53 | 7,609 |
/article-7609-1.html
|

在 awk 系列的第六节,我们来看一下`next`命令 ,它告诉 awk 跳过你所提供的所有剩下的模式和表达式,直接处理下一个输入行。
`next` 命令帮助你阻止运行命令执行过程中多余的步骤。
要明白它是如何工作的,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food\_list.txt 它看起来像这样:
```
Food List Items
No Item_Name Price Quantity
1 Mangoes $3.45 5
2 Apples $2.45 25
3 Pineapples $4.45 55
4 Tomatoes $3.45 25
5 Onions $1.45 15
6 Bananas $3.45 30
```
运行下面的命令,它将在每个食物数量小于或者等于 20 的行后面标一个星号:
```
# awk '$4 <= 20 { printf "%s\t%s\n", $0,"*" ; } $4 > 20 { print $0 ;} ' food_list.txt
No Item_Name Price Quantity
1 Mangoes $3.45 5 *
2 Apples $2.45 25
3 Pineapples $4.45 55
4 Tomatoes $3.45 25
5 Onions $1.45 15 *
6 Bananas $3.45 30
```
上面的命令实际运行如下:
* 首先,它用`$4 <= 20`表达式检查每个输入行的第四列(数量(Quantity))是否小于或者等于 20,如果满足条件,它将在末尾打一个星号 `(*)`。
* 接着,它用`$4 > 20`表达式检查每个输入行的第四列是否大于20,如果满足条件,显示出来。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 当第一个表达式用`{ printf "%s\t%s\n", $0,"**" ; }`命令进行标注的时候在同样的步骤第二个表达式也进行了判断这样就浪费了时间.
因此当我们已经用第一个表达式打印标志行的时候就不再需要用第二个表达式`$4 > 20`再次打印。
要处理这个问题, 我们需要用到`next` 命令:
```
# awk '$4 <= 20 { printf "%s\t%s\n", $0,"*" ; next; } $4 > 20 { print $0 ;} ' food_list.txt
No Item_Name Price Quantity
1 Mangoes $3.45 5 *
2 Apples $2.45 25
3 Pineapples $4.45 55
4 Tomatoes $3.45 25
5 Onions $1.45 15 *
6 Bananas $3.45 30
```
当输入行用`$4 <= 20` `{ printf "%s\t%s\n", $0,"*" ; next ; }`命令打印以后,`next`命令将跳过第二个`$4 > 20` `{ print $0 ;}`表达式,继续判断下一个输入行,而不是浪费时间继续判断一下是不是当前输入行还大于 20。
`next`命令在编写高效的命令脚本时候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提高脚本速度。本系列的下一部分我们将来学习如何使用 awk 来处理标准输入(STDIN)。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你可以给我们留言。
---
via: <http://www.tecmint.com/use-next-command-with-awk-in-linux/>
作者:[Aaron Kili](http://www.tecmint.com/author/aaronkili/) 译者:[kokialoves](https://github.com/kokialoves)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awk 系列:awk 怎么读取标准输入(STDIN)
|
Aaron Kili
|
http://www.tecmint.com/read-awk-input-from-stdin-in-linux/
|
你可以筛选其他命令的输出代替从一个文件读取输入作为 awk 的输入。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4/184000y6jicireooc03x05.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4/184000y6jicireooc03x05.png
| true | false | true |
vim-kakali
| false |
[
"awk"
] |
技术
|
{
"viewnum": 7035,
"commentnum": 3,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60.191.68.43",
"message": "下一节还没出来呢,期待中",
"username": "来自浙江杭州的 Chrome 51.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27T19:59:15"
},
{
"postip": "60.191.68.43",
"message": "看了前面几节,觉得基础好重要啊",
"username": "hadesLiu [Chrome 51.0|Windows 7]",
"date": "2016-07-27T20:00:19"
},
{
"postip": "114.245.8.5",
"message": "没有了。。",
"username": "linux [Chrome 52.0|Mac 10.11]",
"date": "2016-07-27T22:04:24"
}
] |
[
{
"raid": 7609,
"displayorder": 0
},
{
"raid": 7650,
"displayorder": 0
}
] |
你可以筛选其他命令的输出代替从一个文件读取输入作为 awk 的输入。
| 2016-07-25T10:28:00 | 2016-07-25T10:28:00 | 7,610 |
/article-7610-1.html
|

在 awk 系列的前几节,我们看到大多数操作都是从一个文件或多个文件读取输入,或者你想要把标准输入作为 awk 的输入。
在 awk 系列的第七节中,我们将会看到几个例子,你可以筛选其他命令的输出代替从一个文件读取输入作为 awk 的输入。
我们首先从使用 [dir 命令](http://www.tecmint.com/linux-dir-command-usage-with-examples/)开始,它类似于 [ls 命令](http://www.tecmint.com/15-basic-ls-command-examples-in-linux/),在第一个例子下面,我们使用 `dir -l` 命令的输出作为 awk 命令的输入,这样就可以打印出文件拥有者的用户名,所属组组名以及在当前路径下他/她拥有的文件。
```
# dir -l | awk '{print $3, $4, $9;}'
```

*列出当前路径下的用户文件*
再来看另一个例子,我们[使用 awk 表达式](/article-7599-1.html) ,在这里,我们想要在 awk 命令里使用一个表达式筛选出字符串来打印出属于 root 用户的文件。命令如下:
```
# dir -l | awk '$3=="root" {print $1,$3,$4, $9;} '
```

*列出 root 用户的文件*
上面的命令包含了 `(==)` 来进行比较操作,这帮助我们在当前路径下筛选出 root 用户的文件。这是通过使用 `$3=="root"` 表达式实现的。
让我们再看另一个例子,我们使用一个 [awk 比较运算符](/article-7602-1.html) 来匹配一个确定的字符串。
这里,我们使用了 [cat 命令](http://www.tecmint.com/13-basic-cat-command-examples-in-linux/) 来浏览文件名为 tecmint\_deals.txt 的文件内容,并且我们想要仅仅查看有字符串 Tech 的部分,所以我们会运行下列命令:
```
# cat tecmint_deals.txt
# cat tecmint_deals.txt | awk '$4 ~ /tech/{print}'
# cat tecmint_deals.txt | awk '$4 ~ /Tech/{print}'
```

*用 Awk 比较运算符匹配字符串*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已经用了参数为 `~ /匹配字符/` 的比较操作,但是上面的两个命令给我们展示了一些很重要的问题。
当你运行带有 tech 字符串的命令时终端没有输出,因为在文件中没有 tech 这种字符串,但是运行带有 Tech 字符串的命令,你却会得到包含 Tech 的输出。
所以你应该在进行这种比较操作的时候时刻注意这种问题,正如我们在上面看到的那样,awk 对大小写很敏感。
你总是可以使用另一个命令的输出作为 awk 命令的输入来代替从一个文件中读取输入,这就像我们在上面看到的那样简单。
希望这些例子足够简单到可以使你理解 awk 的用法,如果你有任何问题,你可以在下面的评论区提问,记得查看 awk 系列接下来的章节内容,我们将关注 awk 的一些功能,比如变量,数字表达式以及赋值运算符。
---
via: <http://www.tecmint.com/read-awk-input-from-stdin-in-linux/>
作者:[Aaron Kili](http://www.tecmint.com/author/aaronkili/) 译者:[vim-kakali](https://github.com/vim-kakal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Terminix:一个很赞的基于 GTK3 的平铺式 Linux 终端模拟器
|
Aaron Kili
|
http://www.tecmint.com/terminix-tiling-terminal-emulator-for-linux/
|
很多时候,我们会很难根据我们的喜好来找到一款心仪的日常使用的终端模拟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推荐一款叫做 Terminix 的令人激动的终端模拟机。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4/190250x0lzdaq3l5i5duqe.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4/190250x0lzdaq3l5i5duqe.png
| true | false | true |
MikeCoder
| false |
[
"Terminix",
"终端"
] |
分享
|
{
"viewnum": 9744,
"commentnum": 1,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1.122.34.174",
"message": "不翻墙下载不了,一看s3.amazon.com我就准知道用不了,不过机智的我用了蓝灯直接从浏览器上下在,哈哈",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52.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25T08:22:01"
}
] |
[] |
很多时候,我们会很难根据我们的喜好来找到一款心仪的日常使用的终端模拟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推荐一款叫做 Terminix 的令人激动的终端模拟机。
| 2016-07-24T19:02:49 | 2016-07-24T19:02:49 | 7,611 |
/article-7611-1.html
|
现在,你可以很容易的找到[大量的 Linux 终端模拟器](http://www.tecmint.com/linux-terminal-emulators/),每一个都可以给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会很难根据我们的喜好来找到一款心仪的日常使用的终端模拟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推荐一款叫做 Terminix 的令人激动的终端模拟机。

*Terminix Linux 终端模拟器*
Terminix 是一个使用 VTE GTK+ 3 组件的平铺式终端模拟器。使用 GTK 3 开发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符合 GNOME HIG(<ruby> 人机接口 <rp> ( </rp> <rt>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 </rt> <rp> ) </rp></ruby>) 标准。另外,Terminix 已经在 GNOME 和 Unity 桌面环境下测试过了,也有用户在其他的 Linux 桌面环境下测试成功。
和其他的终端模拟器一样,Terminix 有着很多知名的特征,列表如下:
* 允许用户进行任意的垂直或者水平分屏
* 支持拖拽功能来进行重新排布终端
* 支持使用拖拽的方式终端从窗口中将脱离出来
* 支持终端之间的输入同步,因此,可以在一个终端输入命令,而在另一个终端同步复现
* 终端的分组配置可以保存在硬盘,并再次加载
* 支持透明背景
* 允许使用背景图片
* 基于主机和目录来自动切换配置
* 支持进程完成的通知信息
* 配色方案采用文件存储,同时支持自定义配色方案
### 如何在 Linux 系统上安装 Terminix
现在来详细说明一下在不同的 Linux 发行版本上安装 Terminix 的步骤。首先,在此列出 Terminix 在 Linux 所需要的环境需求。
#### 依赖组件
为了正常运行,该应用需要使用如下库:
* GTK 3.14 或者以上版本
* GTK VTE 0.42 或者以上版本
* Dconf
* GSettings
* Nautilus 的 iNautilus-Python 插件
如果你已经满足了如上的系统要求,接下来就是安装 Terminix 的步骤。
#### 在 RHEL/CentOS 7 或者 Fedora 22-24 上
首先,你需要通过新建文件 `/etc/yum.repos.d/terminix.repo` 来增加软件仓库,使用你最喜欢的文本编辑器来进行编辑:
```
# vi /etc/yum.repos.d/terminix.repo
```
然后拷贝如下的文字到我们刚新建的文件中:
```
[heikoada-terminix]
name=Copr repo for terminix owned by heikoada
baseurl=https://copr-be.cloud.fedoraproject.org/results/heikoada/terminix/fedora-$releasever-$basearch/
skip_if_unavailable=True
gpgcheck=1
gpgkey=https://copr-be.cloud.fedoraproject.org/results/heikoada/terminix/pubkey.gpg
enabled=1
enabled_metadata=1
```
保存文件并退出。
然后更新你的系统,并且安装 Terminix,步骤如下:
```
---------------- On RHEL/CentOS 7 ----------------
# yum update
# yum install terminix
---------------- On Fedora 22-24 ----------------
# dnf update
# dnf install terminix
```
#### 在 Ubuntu 16.04-14.04 和 Linux Mint 18-17
虽然没有基于 Debian/Ubuntu 发行版本的官方的软件包,但是你依旧可以通过如下的命令手动安装。
```
$ wget -c https://github.com/gnunn1/terminix/releases/download/1.1.1/terminix.zip
$ sudo unzip terminix.zip -d /
$ sudo glib-compile-schemas /usr/share/glib-2.0/schemas/
```
#### 其它 Linux 发行版
OpenSUSE 用户可以从默认仓库中安装 Terminix,Arch Linux 用户也可以安装 [AUR Terminix 软件包](https://aur.archlinux.org/packages/terminix)。
### Terminix 截图教程

*Terminix 终端*

*Terminix 终端设置*

*Terminix 多终端界面*
### 如何卸载删除 Terminix
如果你是手动安装的 Terminix 并且想要删除它,那么你可以参照如下的步骤来卸载它。从 [Github 仓库](https://github.com/gnunn1/terminix)上下载 uninstall.sh,并且给它可执行权限并且执行它:
```
$ wget -c https://github.com/gnunn1/terminix/blob/master/uninstall.sh
$ chmod +x uninstall.sh
$ sudo sh uninstall.sh
```
但是如果你是通过包管理器安装的 Terminix,你可以使用包管理器来卸载它。
在这篇介绍中,我们在众多优秀的终端模拟器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的 Linux 终端模拟器。你可以尝试着去体验下它的新特性,并且可以将它和你现在使用的终端进行比较。
重要的一点,如果你想得到更多信息或者有疑问,请使用评论区,而且不要忘了,给我一个关于你使用体验的反馈。
---
via: <http://www.tecmint.com/terminix-tiling-terminal-emulator-for-linux/>
作者:[Aaron Kili](http://www.tecmint.com/author/aaronkili/) 译者:[MikeCoder](https://github.com/MikeCoder)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LFCS 系列第十二讲:如何使用 Linux 的帮助文档和工具
|
Gabriel Cánepa
|
http://www.tecmint.com/explore-linux-installed-help-documentation-and-tools/
|
另一个你必须熟悉命令行帮助工具的理由是,在LFCS 和 LFCE 考试中,它们是你唯一能够使用的信息来源,没有互联网也没有百度。你只能依靠你自己和命令行。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5/095541on1h8wsdutnwn8ru.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5/095541on1h8wsdutnwn8ru.png
| true | false | true |
kokialoves
| false |
[
"LFCS"
] |
技术
|
{
"viewnum": 5725,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7600,
"displayorder": 0
},
{
"raid": 7744,
"displayorder": 0
}
] |
另一个你必须熟悉命令行帮助工具的理由是,在LFCS 和 LFCE 考试中,它们是你唯一能够使用的信息来源,没有互联网也没有百度。你只能依靠你自己和命令行。
| 2016-07-25T09:55:38 | 2016-07-25T09:55:38 | 7,612 |
/article-7612-1.html
|
由于 2016 年 2 月 2 号开始启用了新的 LFCS 考试要求, 我们在 [LFCS 系列](/article-7161-1.html)系列添加了一些必要的内容。为了考试的需要,我们强烈建议你看一下[LFCE 系列](http://www.tecmint.com/installing-network-services-and-configuring-services-at-system-boot/)。

*LFCS: 了解 Linux 的帮助文档和工具*
当你习惯了在命令行下进行工作,你会发现 Linux 已经有了许多使用和配置 Linux 系统所需要的文档。
另一个你必须熟悉命令行帮助工具的理由是,在[LFCS](/article-7161-1.html) 和 [LFCE](http://www.tecmint.com/installing-network-services-and-configuring-services-at-system-boot/) 考试中,它们是你唯一能够使用的信息来源,没有互联网也没有百度。你只能依靠你自己和命令行。
基于上面的理由,在这一章里我们将给你一些建议来可以让你有效的使用这些安装的文档和工具,以帮助你通过**Linux 基金会认证**考试。
### Linux <ruby> 帮助手册 <rp> ( </rp> <rt> man </rt> <rp> ) </rp></ruby>
man 手册是 manual 手册的缩写,就是其名字所揭示的那样:一个给定工具的帮助手册。它包含了命令所支持的选项列表(以及解释),有些工具甚至还提供一些使用范例。
我们用 **man 命令** 跟上你想要了解的工具名称来打开一个帮助手册。例如:
```
# man diff
```
这将打开`diff`的手册页,这个工具将逐行对比文本文件(如你想退出只需要轻轻的点一下 q 键)。
下面我来比较两个文本文件 `file1` 和 `file2`。这两个文本文件包含了使用同一个 Linux 发行版相同版本安装的两台机器上的的安装包列表。
输入`diff` 命令它将告诉我们 `file1` 和`file2` 有什么不同:
```
# diff file1 file2
```

*在Linux中比较两个文本文件*
`<` 这个符号是说`file2`缺失的行。如果是 `file1`缺失,我们将用 `>` 符号来替代指示。
另外,**7d6** 意思是说`file1`的第**7**行要删除了才能和`file2`一致(**24d22** 和 **41d38** 也是同样的意思) **65,67d61** 告诉需要删除从第 **65** 行到 **67** 行。我们完成了以上步骤,那么这两个文件将完全一致。
此外,根据 man 手册说明,你还可以通过 `-y` 选项来以两路的方式显示文件。你可以发现这对于你找到两个文件间的不同根据方便容易。
```
# diff -y file1 file2
```

*比较并列出两个文件的不同*
此外,你也可以用`diff`来比较两个二进制文件。如果它们完全一样,`diff` 将什么也不会输出。否则,它将会返回如下信息:“**Binary files X and Y differ**”。
### –help 选项
`--help`选项,大多数命令都支持它(并不是所有), 它可以理解为一个命令的简短帮助手册。尽管它没有提供工具的详细介绍,但是确实是一个能够快速列出程序的所支持的选项的不错的方法。
例如,
```
# sed --help
```
将显示 sed (流编辑器)的每个支持的选项。
`sed`命令的一个典型用法是替换文件中的字符。用 `-i` 选项(意思是 “**原地编辑编辑文件**”),你可以编辑一个文件而且并不需要打开它。 如果你想要同时备份一个原始文件,用 `-i` 选项加后缀来创建一个原始文件的副本。
例如,替换 `lorem.txt` 中的`Lorem` 为 `Tecmint`(忽略大小写),并且创建一个原文件的备份副本,命令如下:
```
# less lorem.txt | grep -i lorem
# sed -i.orig 's/Lorem/Tecmint/gI' lorem.txt
# less lorem.txt | grep -i lorem
# less lorem.txt.orig | grep -i lorem
```
请注意`lorem.txt`文件中`Lorem` 都已经替换为 `Tecmint`,并且原文件 `lorem.txt` 被保存为`lorem.txt.orig`。

*替换文件中的文本*
### /usr/share/doc 内的文档
这可能是我最喜欢的方法。如果你进入 `/usr/share/doc` 目录,并列出该目录,你可以看到许多以安装在你的 Linux 上的工具为名称的文件夹。
根据 [文件系统层级标准](/article-6132-1.html),这些文件夹包含了许多帮助手册没有的信息,还有一些可以使配置更方便的模板和配置文件。
例如,让我们来看一下 `squid-3.3.8` (不同发行版的版本可能会不同),这还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 HTTP 代理和 [squid 缓存服务器](http://www.tecmint.com/configure-squid-server-in-linux/)。
让我们用`cd`命令进入目录:
```
# cd /usr/share/doc/squid-3.3.8
```
列出当前文件夹列表:
```
# ls
```

*使用 ls 列出目录*
你应该特别注意 `QUICKSTART` 和 `squid.conf.documented`。这些文件分别包含了 Squid 详细文档及其经过详细备注的配置文件。对于别的安装包来说,具体的名字可能不同(有可能是 **QuickRef** 或者**00QUICKSTART**),但意思是一样的。
对于另外一些安装包,比如 Apache web 服务器,在`/usr/share/doc`目录提供了配置模板,当你配置独立服务器或者虚拟主机的时候会非常有用。
### GNU 信息文档
你可以把它看做帮助手册的“开挂版”。它不仅仅提供工具的帮助信息,而且还是超级链接的形式(没错,在命令行中的超级链接),你可以通过箭头按钮从一个章节导航到另外章节,并按下回车按钮来确认。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
```
# info coreutils
```
因为 coreutils 包含了每个系统中都有的基本文件、shell 和文本处理工具,你自然可以从 coreutils 的 info 文档中得到它们的详细介绍。

*Info Coreutils*
和帮助手册一样,你可以按 q 键退出。
此外,GNU info 还可以显示标准的帮助手册。 例如:
```
# info tune2fs
```
它将显示 **tune2fs**的帮助手册, 这是一个 ext2/3/4 文件系统管理工具。
我们现在看到了,让我们来试试怎么用**tune2fs**:
显示 **/dev/mapper/vg00-vol\_backups** 文件系统信息:
```
# tune2fs -l /dev/mapper/vg00-vol_backups
```
修改文件系统标签(修改为 Backups):
```
# tune2fs -L Backups /dev/mapper/vg00-vol_backups
```
设置文件系统的自检间隔及挂载计数(用`-c` 选项设置挂载计数间隔, 用 `-i` 选项设置自检时间间隔,这里 **d 表示天,w 表示周,m 表示月**)。
```
# tune2fs -c 150 /dev/mapper/vg00-vol_backups # 每 150 次挂载检查一次
# tune2fs -i 6w /dev/mapper/vg00-vol_backups # 每 6 周检查一次
```
以上这些内容也可以通过 `--help` 选项找到,或者查看帮助手册。
### 摘要
不管你选择哪种方法,知道并且会使用它们在考试中对你是非常有用的。你知道其它的一些方法吗? 欢迎给我们留言。
---
via: <http://www.tecmint.com/explore-linux-installed-help-documentation-and-tools/>
作者:[Gabriel Cánepa](http://www.tecmint.com/author/gacanepa/) 译者:[kokialoves](https://github.com/kokialoves)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玩转 Windows 10 中的 Linux 子系统
|
Pete Brown
|
https://blogs.windows.com/buildingapps/2016/07/22/fun-with-the-windows-subsystem-for-linux/
|
首先,我会展示 WSL 所集成的那些主要命令(比如 ssh)是如何操作服务器和设备的。其次,我会演示使用 Bash 脚本是如何以简明的方式来自动化执行任务的。其三,我会利用极棒的命令行编译器、一些其它工具以及对 *nix 兼容的能力来玩一个轻量级的古典黑客级游戏: NetHack。最后,我会展示如何使用已有的 Python 脚本和其它来自网上的脚本。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5/140833yloho8f44phwsznz.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5/140833yloho8f44phwsznz.jpg
| true | false | true |
wxy
| true |
[
"WSL"
] |
技术
|
{
"viewnum": 85235,
"commentnum": 20,
"favtimes": 6,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0.236.164.96",
"message": "天啊。Windows里可以运行原生linux,但反过来却完全不行",
"username": "来自广东的 Firefox 47.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7-25T14:24:31"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WINE",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2.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25T15:18:29"
},
{
"postip": "27.224.219.252",
"message": "是shell命令,又不是软件。",
"username": "元空灭 [Firefox 47.0|Ubuntu]",
"date": "2016-07-25T17:23:52"
},
{
"postip": "113.88.49.166",
"message": "是应该WIN中有LIN还是LIN中有WIN????",
"username": "POCMON [QQ Browser 9.4|Windows 10]",
"date": "2016-07-25T20:14:31"
},
{
"postip": "125.71.64.23",
"message": "难道不是软件吗?就算是 busybox 也是软件。",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2.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25T21:38:12"
},
{
"postip": "183.13.88.42",
"message": "到底怎么安装?",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Firefox 47.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25T22:50:09"
},
{
"postip": "115.194.123.54",
"message": "必须是Windows 10 Redstone 1",
"username": "hazdzz [Chrome 52.0|Mac 10.9]",
"date": "2016-07-25T23:27:54"
},
{
"postip": "153.150.178.8",
"message": "你看看人家爸,十岁送服务器。我他妈上大学上了大二才买电脑,怎么能可能不输在起跑线上?",
"username": "来自日本的 Chrome 5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26T06:04:47"
},
{
"postip": "153.150.178.8",
"message": "wine project 表示你在说啥?大声点!我听不见!",
"username": "来自日本的 Chrome 5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26T06:06:59"
},
{
"postip": "111.112.85.176",
"message": "大神的SSD好大啊!都上1TB了!",
"username": "来自宁夏银川的 Chrome 5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26T09:20:12"
},
{
"postip": "120.236.174.203",
"message": "Linux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最后终于应用到了windows上。。。",
"username": "东方不败 [Chrome 52.0|Windows 10]",
"date": "2016-07-26T11:09:42"
},
{
"postip": "221.122.34.174",
"message": "对于一部分负责运维的用户来说,能用SSH和SCP就够了,不需要Putty之类的软件了",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52.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26T13:39:03"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UAC 权限提升 -> cmd -> <br />\r\n<br />\r\ndism -online -get-features -format:table | more<br />\r\ndism -online -enable-feature -featurename:???",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2.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26T16:01:35"
},
{
"postip": "210.32.120.97",
"message": "我反而觉得,运维更需要这类远程工具,别告诉我一个公司才一两台服务器,多个服务器一个一个输ssh命令不输死,用工具就输个用户名密码就好",
"username": "fxbszj [Firefox 47.0|Ubuntu]",
"date": "2016-07-27T19:02:01"
},
{
"postip": "27.18.95.6",
"message": "ansible挺好的",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QQ Browser 9.4|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28T01:42:46"
},
{
"postip": "112.23.168.168",
"message": "闲得蛋疼,不如使用 ssh 登陆远程原生 linux。<br />\r\n微软想干掉linux,还是微软爱 linux?这都不好说。<br />\r\n这玩意儿就像cgwin,重建了代码,但是 API 还是那一套。<br />\r\n想法不错。但是我不会用,更不想尝试。",
"username": "来自江苏南京的 Chrome 47.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29T21:50:33"
},
{
"postip": "218.88.47.77",
"message": "cmd 權限提升 -> cmd -> 輸入命令 <br />\r\n<br />\r\ndism -online -enable-feature -featurename:Microsoft-Windows-Subsystem-Linux",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Microsoft Edge 14.14393|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30T19:40:27"
},
{
"postip": "113.139.193.221",
"message": "作为一个没用过windows上的阉割版linux的人,我想问下你们使用的感受是什么?谢谢~",
"username": "Rainbow [Chrome 51.0|GNU/Linux]",
"date": "2016-08-01T09:54:56"
},
{
"postip": "139.170.71.148",
"message": "这个功能不错,期待",
"username": "catcn [Chrome 45.0|Windows 7]",
"date": "2016-08-01T11:48:29"
},
{
"postip": "115.197.181.205",
"message": "用虚拟机的感受会好些(就这么多)",
"username": "fxbszj [Firefox 48.0|Windows 10]",
"date": "2016-08-08T16:18:55"
}
] |
[
{
"raid": 7177,
"displayorder": 0
},
{
"raid": 8872,
"displayorder": 0
},
{
"raid": 8873,
"displayorder": 0
},
{
"raid": 7178,
"displayorder": 1
},
{
"raid": 7209,
"displayorder": 2
},
{
"raid": 7445,
"displayorder": 3
}
] |
首先,我会展示 WSL 所集成的那些主要命令(比如 ssh)是如何操作服务器和设备的。其次,我会演示使用 Bash 脚本是如何以简明的方式来自动化执行任务的。其三,我会利用极棒的命令行编译器、一些其它工具以及对 *nix 兼容的能力来玩一个轻量级的古典黑客级游戏: NetHack。最后,我会展示如何使用已有的 Python 脚本和其它来自网上的脚本。
| 2016-07-25T14:08:00 | 2016-07-25T14:08:00 | 7,613 |
/article-7613-1.html
|
在今年的 Build 2016 上,微软向全世界[介绍了](/article-7177-1.html)他们还处于 Beta 阶段的 <ruby> Windows 下的 Linux 子系统 <rp> ( </rp> <rt> 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rt> <rp> ) </rp></ruby>(WSL),它可以让开发者们在 Windows 10 下通过 Bash shell 运行原生的 Ubuntu 用户态二进制程序。如果你参与了 Windows Insider 计划,你就可以在最新的 Windows 10 年度升级版的 Insider 构建版中体验这个功能了。
Web 开发人员们不用再苦恼所用的 Windows 开发平台上没有合适的 Linux 工具和库了。WSL 是由 Windows 内核团队与 Canonical 合作设计和开发的,可以让 Windows 10 下的开发者们在拥有 Windows 中那些强力支持之外,还能使用 Linux 下丰富的开发环境与工具,而不用启动到另外的操作系统或者使用虚拟机。这绝对是一个“来自开发者,服务开发者”的 Windows 10 特色,它的目的是让开发者们每天的开发工作都变得顺畅而便捷。

在本文中,我会展示给你一些我认为非常有趣的功能,以及告诉你一些可以让你找到更多信息的资源。首先,我会展示 WSL 所集成的那些主要命令(比如 ssh)是如何操作服务器和设备的。其次,我会演示使用 Bash 脚本是如何以简明的方式来自动化执行任务的。其三,我会利用极棒的命令行编译器、一些其它工具以及对 \*nix 兼容的能力来玩一个轻量级的古典黑客级游戏: NetHack。最后,我会展示如何使用已有的 Python 脚本和其它来自网上的脚本。
>
> 从我的第一台 286 上运行的 Windows 3.0 开始,Windows 就一直是我的主要操作系统和开发环境。不过,我身边也有很多 Linux 服务器和设备。从树莓派和路由器/网关设备这样的物联网设备,到 Minecraft 服务器,它们堆满了我的办公室的每个角落。而我经常要从我的主工作站中去管理和配置这些 Linux 计算机。
>
>
>
### 管理服务器和设备
我在我的家中运行着一台无显示器的 Ubuntu Minecraft 服务器,这是我去年给我十岁大的儿子的圣诞礼物,但是它已经变成了我的玩具而不是他的(好吧,主要是我的玩具)。我以前在我的 Windows 10 电脑上使用几个客户端来管理它,不过我现在想使用 Windows 中的 Bash 里面的 ssh 命令行来管理它。使用类似 PuTTY 或来自 Cygwin 的 Tera Term 这样的应用当然也可以,但是我想试试真正原生而自然的体验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Cygwin 就像是在披萨店订购的披萨一样,好吃,但是没有那种氛围。
我已经使用 WSL 中的 `ssh-keygen` 和 `ssh-copy-id` 设置好了公私密钥对,所以使用 ssh 只需要如下简单输入即可:
```
$ ssh <username>@<server>
```
我还为此创建了一个别名,以便更快一些。这是一个标准的 Linux/Bash 功能:
```
$ alias mc='ssh <user>@<server>'
```
现在,我要访问我的 Minecraft 服务器只需要在 Windows 10 下的 Bash 中输入“mc”即可。

当然,同样的方法你也可以用于任何 Linux 上的 Web 或数据库服务器上,甚至树莓派或其它的物联网设备也可以。
>
> 在终端里面进行 ssh 只是为了方便而已,不过当你在 shell 中工作时,如果还有类似 apt、node、Ruby、Python 等等工具时,你就有了自动化各种工作的可能。
>
>
>
### 远程脚本
假如说你有一大堆 Linux 服务器和设备,而你要在它们上面执行一个远程命令的话,如果已经配置好公私密钥对,你就可以在 Bash 中直接远程执行命令。
举个例子说,想知道远程服务器自从上次重启后已经运行了多长时间了,你只需要输入:
```
$ ssh <user>@<server> 'last -x|grep reboot'
```
ssh 会连接到该服务器并执行 `last -x` 命令,然后搜索包含“reboot”的一行。我在我的 Ubuntu Minecraft 服务器上运行的结果如下:
```
reboot system boot 4.4.0-28-generic Thu Jul 7 08:14 still running
```
这只是一台服务器,如果你有许多服务器的话,你可以自动化这个过程。我在 WSL 里我的主目录下创建了一个名为 servers.txt 的文件,它包含了一系列 Linux 服务器/设备的名称,每个一行。然后我就可以创建一个脚本来读取这个文件。
在使用了很多年像树莓派这样的设备之后,我已经变成了一个 nano 人(在 VMS 上我是一个 LSEdit 人),下面是我用我喜爱的 nano 编辑器打开的脚本。

当然,你也可以使用 vim 、 emacs 或者其它可以用在 Ubuntu 终端上的编辑器。
该脚本是 Bash 脚本,要执行该脚本,输入:
```
$ ./foreachserver.sh 'last -x|grep reboot'
```
它将迭代输出文件中的每个服务器/设备,然后通过 ssh 远程执行该命令。当然,这个例子非常简单,但是你可以像这样把你的本地脚本或其它命令变成远程的。Bash 脚本语言足够丰富,所以你可以使用它来完成你的大多数远程管理任务。你可以用你下载到 WSL 或远程系统中的其它应用来扩展它的使用。
>
> 你是否需要在工作中把本地的 Windows 文件或资源用于其它的 Linux 计算机吗?或者,你根本不使用 Linux ?Bash 可以操作本地的 Windows 文件或资源,还是说它就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环境?
>
>
>
### 使用 Windows 文件
WSL 系统可以通过 `/mnt/<盘号>/` 目录(挂载点)来访问你计算机上的文件系统。举个例子,你的 Windows 上的 C:\ 和 D:\ 根目录可以在 WSL 中相应地通过 /mnt/c 和 /mnt/d 访问。当你要把你的 Windows 下的项目文件、下载的内容和其它文件用到 Linux/Bash 之中时这很有用。

上图显示的两个目录分别对应于我的计算机上的 SSD 和硬盘:

这是逻辑挂载,所以当你在 shell 中使用类似 `mount` 这样的命令时它们不会显示。但是它们可以如你预期的那样工作。举个例子,在 Windows 中,我在我的 C 盘根目录下放了一个名为 test.txt 的文件,我可以在 WSL 中如下访问它:

在 Build Tour 大会期间,我们要确保所有的演示都可以在没有互联网时也能正常工作(你绝不会知道会场的网络是什么样子的) ,所以为了让 Bash/WSL 可以演示 Git 操作,该演示访问的是本地计算机上的 Windows 文件,我在 Windows 上的 C:\git\NetHack 下设置一个本地仓库。 要在 WSL 中进行 clone 操作,我执行了如下命令:
```
$ git –clone file:///mnt/c/git/NetHack
```
该命令告诉 git 使用 `file://` 协议,并 clone 了位于 /mnt/c/git/NetHack 下的仓库。你可以以类似的方式来访问你的 Windows 下的所有文件。
警示:就像在其它终端中一样,如果你不小心的话,你可以在 Bash 中修改/删除 Windows 文件系统中的文件。举个例子,你可以像下面这样来干掉你的 Windows ,假如你有合适的权限的话。
```
$ rm -rf /mnt/c/ [千万别试!][千万别试!][千万别试!]
```
我之所以郑重提醒是因为我们很多人都是刚刚接触 Linux 命令,它们不是 Windows 命令。
这种可以让文件系统集成到一起的魔法来自 DrvFs。如果你希望了解该文件系统的更多细节,以及它是如何工作在 WSL 中的,WSL 团队为此写了一篇[详细的文章](https://blogs.msdn.microsoft.com/wsl/2016/06/15/wsl-file-system-support/)。
>
> 当然, 文件系统访问只是 WSL 其中的一部分功能而已,许多开发任务还需要通过 HTTP 或其它网络协议访问远程资源。
>
>
>
### 发起 HTTP 请求
从脚本或命令行而不是从一个编译好的程序或 Web 页面上发起 REST 或其它 HTTP(或 FTP)请求是很有用的。就像在大多数 Linux 发行版一样,WSL 也包括了类似 curl 或 wget 获取资源这样的标准功能,它们可以用来发起 HTTP 或者其它网络请求。举个例子,下面是使用 curl 对 Github 发起 REST 请求来获取我个人的属性信息:
```
$ curl -i https://api.github.com/users/Psychlist1972
HTTP/1.1 200 OK
Server: GitHub.com
Date: Wed, 13 Jul 2016 02:38:08 GMT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charset=utf-8
Content-Length: 1319
Status: 200 OK
...
{
"login": "Psychlist1972",
"avatar_url": "https://avatars.githubusercontent.com/u/1421146?v=3",
"url": "https://api.github.com/users/Psychlist1972",
"name": "Pete Brown",
"company": "Microsoft",
...
}
$
```
你可以用它和 Bash 脚本来创建一个 REST API 的快速测试客户端,也可以用来探测一个 Web 页面或服务器并报告其返回的状态。它用来从网上下载文件也很棒,你可以简单地重定向输出到一个文件而不是在屏幕上显示它:
```
$ curl -i https://api.github.com/users/Psychlist1972 > pete.json
```
我也是一个 PowerShell 用户,甚至还使用 [Windows 10 MIDI in PowerShell](https://github.com/Psychlist1972/Windows-10-PowerShell-MIDI) 创建了一些有趣的扩展,也[修复](https://github.com/Psychlist1972/Fix-SoundDevices-File-Corruption)过出现在特定的录音硬件设备上的一些文件问题。作为长时间的 .NET 开发者和爱好者,我经常使用和扩展 PowerShell 以满足我的项目需求。但是 PowerShell 并不是一个可以运行所有的那些 Bash 脚本和针对 Linux 的开源工具的地方。我希望以一种最简单、最舒服的方式来完成这些任务,在某种意义上,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 Bash 中完成它们。
>
> 我已经一掠而过的介绍了 Bash、Bash 脚本以及你可以在 shell 中完成的任务。到目前为止,我谈论的都是有助于开发工作的那些功能。但是在 WSL 中实际的开发和编译工作是怎样的?我在 Build Tour 大会上演示了下面这个部分。
>
>
>
### Build Tour 大会上的演示:NetHack
这个夏初,来自微软的讲演者们向大家演示了一些来自 Windows 和微软云上的很酷的开发者新功能。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我以一种好玩的方式来演示了 WSL,而且这是一种和开发者们相关的方式。
我个人想要展示使用 git 和一些传统的终端开发工具,我已经写好了 Bash 的演示程序,包括了这些基础的东西(用 Python 和 Ruby 写的“Hello World”),不过我还是想要更有冲击力一些。
我回想起我在大学的时光,那时我们在 Unix(DEC Ultrix 及 SunOS)和 VAX/VMS 之间折腾,Unix 几乎全是命令行环境。在我们学校,绝大多数使用图形工作站的用户只是为了在不同的窗口打开多个终端会话而已,当然,会在桌面背景放上一张超酷的月相图。大部分学生都是使用 VT-220 终端来打开他们的会话(学校离波士顿不远,所以我们有很多 DEC 设备)。
那时,计算机系的学生们主要玩两大游戏:MUD (主要是 lpMUD 和当时刚出的 DikuMUD)和 [NetHack](https://en.wikipedia.org/wiki/NetHack)。NetHack 和其它的 [Roguelikes](https://en.wikipedia.org/wiki/Roguelike) 类游戏被视为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游戏之一,它们是许多现在流行的地牢冒险和角色扮演类游戏的鼻祖。
NetHack 有很长的历史,现在的它包含了来自几十年前的几十万行 \*nix 代码,以及后来补充的一些代码。该游戏使用 [curses](https://en.wikipedia.org/wiki/Curses_(programming_library)) (及其替代品)作为终端交互方式,需要通过 lex、 yacc(或 flex 和 bison)和 cc(或 gcc),以及一堆其它的开发工具构建。
它是由 C 语言编写的,并包括了一些用 [Bourne shell](https://en.wikipedia.org/wiki/Bourne_shell) 编写的复杂的脚本配置功能。我觉得它是一个体现 WSL 和 Bash on Windows 10 的开发者能力的不错而有趣的方式。由于使用了 curses(在 Linux 和 WSL 中是 libncurses 库),它也可以用来展示 Windows 10 中命令行窗口中的终端模拟能力。
以前,在我们的分时 Ultrix 服务器上从源代码构建 NetHack 要花费掉我们很多时间,而现在我的个人计算机上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搞定。我喜欢这种技术进步。在 Linux 或 WSL 上配置和编译 NetHack 有容易和复杂两种方式。为了节省时间,我们会以容易的方式来进行。
#### 前置需求
首先,更新你的 WSL 环境,确保你的软件是最新的。在安装新的软件包之前,这是一个好的做法。
```
$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upgrade
```
然后,安装必须的开发工具。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使用 build-essential 软件包,它包括了 Linux 开发者构建以 C/C++ 开发的软件时所需的绝大部分程序。
```
$ sudo ap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
这要花几分钟。如果你想更加深入地了解,你可以分别安装 gcc、gdb、make、flex、bison 以及 NetHack 文档中提到的其它工具。不过如果你是一位开发者,有时候你可能还需要一些其它工具。 build-essential 基本上提供了你所需的工具集。
然后,安装 git。如你所想,很容易:
```
$ sudo apt install git
```
就像在 Linux 中一样,你可以添加一个 git 的 PPA 来获取较新的版本,不过这里我们有一个就行了。
最后,我们需要安装 curses(实际上是 ncurses)来进行终端屏幕交互。
```
$ sudo apt install libncurses-dev
```
当我们完成这些步骤之后,就可以开始构建 NetHack 了。
#### 构建 NetHack
官方的 NetHack 仓库放在 [GitHub](https://github.com/NetHack/NetHack) 上,首先我们需要把它抓取下来放到我们的主目录里面。
```
$ cd ~$ git clone http://github.com/NetHack/NetHack
```

因为 NetHack 支持很多种操作系统,所以我们需要做一些基础配置来告诉它我们使用的是 Linux,并且用开源的 gcc 代替了了 Unix 上 cc 的作用。
如我所提到的,这有好几种办法可以实现。有些人想很周到,将这些配置信息放到了 hints 文件中。相信我,使用 hints 文件会避免遇到该 GitHub 仓库中提到的很多麻烦。在 README 文件和其它文档中并没有着重提到如何使用 hints 文件,我们可以这样做:
```
$ cd NetHack/sys/unix
$ ./setup.sh hints/linux
```
这将会设置 Makefile 正确的使用 Linux 下的工具、库及其路径。这个设置脚本很强大,它做了大量的配置工作,很高兴它在 WSL 中工作的也很好。如果你很好奇这个脚本是如何写的,你可以使用你的编辑器打开它一窥究竟。
然后,开始最终的构建:
```
$ cd ~/NetHack
$ make all
```
构建完成之后,你需要安装它。这其实就是将可执行文件复制到目标位置:
```
$ make install
```
它会安装到你的 ~/nh 文件夹下, NetHack 放在 ~/nh/install/games 目录,名为 nethack。要运行它,切换到该目录(或输入完整路径)并输入:
```
$ cd ~/nh/install/games
$ nethack
```
然后,屏幕会清屏并显示你可以玩 NetHack 了。注意,所有的东西都是在这个 Ubuntu Linux 环境中完成的,根本不需要任何 Windows 特有的东西。
#### 玩 NetHack
由于终端游戏的局限性和 NetHack 的复杂性,这里只能一带而过。对于初次接触它的人来说,还有一些神秘的地方,不过我觉得我们程序员们从来不怕挑战未知。
方向键和 vi(vim)中的一样,HJKL 是左、下、上、右。要退出游戏,你可以在地下城顶层找到楼梯出口然后使用它就可以,或者直接按下 CTRL-C 强制退出。
在 NetHack 中, @ 符号代表你自己,每一层都由房间、走廊、门,和向上及向下的楼梯组成。[怪物](https://nethackwiki.com/wiki/Monster)、[宝箱和物品](https://nethackwiki.com/wiki/Item)以各种 ASCII 字符组成,你慢慢就会熟悉它们。为了符合 Roguelikes 游戏规范,并没有存盘功能,你只有一条命。如果你死了就只能重玩,地下城环境是随机生成的,各种物品也是打乱放置的。
NetHack 游戏的目的是在地下城生存,收集金子和物品,尽可能的干掉各种怪物。除了这些目的之外,你就是不断在其中玩来找它们。规则大致遵循“龙与地下城(DnD)”的武器、技能等规则。
下面的 NetHack 截屏上可以看到有三个房间和两个走廊。向上的楼梯在左上角的房间里,我现在在右上角的房间,还有一些宝箱和其它物品。

如果在你的游戏中没有显示颜色,可以创建一个名为 ~/.nethackrc 的文件,并放入如下内容:
```
OPTIONS=color:true,dark_room:true,menucolors:true
```
注:如果 ASCII 字符图形不是你的菜,但是你喜欢这种类型的游戏,你可以在微软商店搜索“roguelike”来找到视觉上更好看的这种游戏。
当然,NetHack 很古老了,可能只有特定年龄段的人们喜欢它。不过,构建它用到了大量重要的开发工具和 \*nix 操作系统功能,也包括终端模拟功能。从这里可以看到,从 gcc、gdb、make、bison 和 flex 到更现代一些的 git,都在 WSL 里面工作的很好。
如果你想看看 Build Tour 大会上的演示,你可以在 Build Tour 加拿大大会上看到这个讲演。WSL 的这部分演示在 6:20 开始。
希望你能喜欢在 NetHack 地下城中的探险。
>
> C 和 C++ 都很伟大,就像其他的那些经典的开发工具一样。你甚至还可以用普通的 Bash 脚本做到很多。不过,也有很多开发者喜欢用 Python 做为他们的脚本语言。
>
>
>
### Python
你可以在网上找到很多 Python 脚本的例子,这意味着 Python 越来越流行,也越来越有用了。当然,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例子都是运行在 Linux 下的。在过去,这就需要我们有另外一台安装着 Linux 的机器来运行它们,或者使用虚拟机和多引导,否则就需要修改一些东西才能让他们运行在 Windows 下的 Python 环境中。
这是都不是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它会日渐消磨开发人员每天的生活。通过 WSL,不用折腾你就拥有了一个兼容的、具有 Python 功能和 shell 变量的子系统。
要安装最新的 Python 开发版本和 Python 包安装器 pip,在 Bash 中执行如下命令:
```
$ sudo apt install python-pip python-dev
$ sudo pip install --upgrade pip
```
现在 Python 安装好了,我要展示给你如何从网上获取一个典型的 Linux 下的 Python 例子并让它直接工作起来。我去 [Activestate Python 菜谱站](http://code.activestate.com/recipes/langs/python/?query_start=1)找一个排名第一的 Python 例子。好吧,我走眼了,排名第一的是打印出整数名称的脚本,这看起来没啥意思,所以我选择了第二名:俄罗斯方块。我们每天都能看到 Python 出现在各种地方,所以这次让我们去玩另外一个游戏。

我打开了 nano 编辑器,从 Windows 上的浏览器中打开的页面上复制了这 275 行 Python 代码,然后粘贴到我的 WSL 终端窗口终端中的 nano 中,并保存为 tetris.py ,然后执行它:
```
$ python tetris.py
```
它马上就清屏并出现了俄罗斯方块的游戏。同 NetHack 一样,你可以使用同样的 vi 标准的方向键来移动(以前是使用鼠标和 WSAD 键来移动,而右手使用 HJKL 键更方便)。

如我所提到的,你当然可以不用 WSL 就在 Windows 中运行 Python。然而,要想快速简便,不用修改 Linux 下的 Python 代码,只需要简单的复制粘贴代码即可运行,则可以极大的提高开发者的效率。
这是真的。这并不是要替代 Windows 原生的工具,比如 Python、PowerShell、C# 等等,而是当你需要在现代的开发工作流程中快速而有效地完成一些事情时,可以避免种种折腾。
包括 Bash、Python 以及其它所有的 Linux 原生的命令行开发工具,WSL 为我的开发工作提供了所有需要的工具。这不是一个 Linux 服务器,甚至也不是一个完整的客户端,相反,它就是一个可以让我避免每天折腾,让我在 Windows 上开发更有效率、更有快感的一个东西!
---
### 重置你的 WSL 环境
随便去试吧,如果你搞坏了你的 WSL 环境,它很容易重新安装。在进行之前,请确保做好了任何重要内容的备份。
```
C:\> lxrun.exe /uninstall /full
C:\> lxrun.exe /install
```
### 你使用 Bash 和 WSL 的感觉如何?
我们希望 WSL ,特别是 Bash 可以在 Windows 10 中帮你带来更高的效率,减少每天的开发中的折腾。
你对 Windows 10 上的 WSL 怎么看?你喜欢使用它吗?
开发团队做了大量的工作希望让 WSL 成为一个为开发者提供的强大的终端工具。如果你有任何反馈或运行出现问题,我们推荐你查看一下 [GitHub 反馈页面](https://github.com/Microsoft/BashOnWindows/issues),以及 [用户之声的反馈和投票站点](https://wpdev.uservoice.com/forums/266908-command-prompt-console-bash-on-ubuntu-on-windo)。我们真的希望听到你的声音。
### 更多参考与延伸阅读
Linux shell 编程是一个庞大的话题,在网上有很多这方面的内容。如果你还不够熟悉它们,想要了解更多,可以看看各种 Bash 教程。[可以从这一份开始](https://help.ubuntu.com/community/Beginners/BashScripting)。
还有一些其他的参考资料也许对你有用:
* [Build Tour videos](https://channel9.msdn.com/Events/Build/Build-Tour-2016-Toronto)
* [Bash Scripting 101](https://help.ubuntu.com/community/Beginners/BashScripting)
* [WSL Home](https://msdn.microsoft.com/commandline/wsl/)
* [WSL Overview](https://blogs.msdn.microsoft.com/commandline/2016/06/02/learn-more-about-bash-on-ubuntu-on-windows-and-the-windows-subsystem-for-linux/)
* [WSL FAQ](https://msdn.microsoft.com/en-us/commandline/wsl/faq#how-do-i-update-bash-on-ubuntu-on-windows-)
* [WSL System Calls](https://blogs.msdn.microsoft.com/wsl/2016/06/08/wsl-system-calls/)
* [Scott Hanselman’s video on how to run WSL](http://www.hanselman.com/blog/VIDEOHowToRunLinuxAndBashOnWindows10AnniversaryUpdate.aspx)
哦,当然,要更多的了解 NetHack,请访问 [NetHack 主站](http://www.nethack.org/)。
|
||
开源新闻速递: Ubuntu 16.04.1 LTS 发布
|
棣琦
|
更多:Linux Kernel 4.7 发布;
AngularJS 分拆出 Dart 版的 AngularDart。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5/174358lxg6baedtjrw5g5n.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5/174358lxg6baedtjrw5g5n.jpg
| tru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Ubuntu",
"AngularJS",
"Dart"
] |
新闻
|
{
"viewnum": 5192,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2,
"likes": 0
}
|
[
{
"postip": "115.60.22.174",
"message": "下载看看",
"username": "来自河南郑州的 Chrome 45.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27T11:04:04"
}
] |
[] |
更多:Linux Kernel 4.7 发布;
AngularJS 分拆出 Dart 版的 AngularDart。
| 2016-07-25T17:43:00 | 2016-07-25T17:43:00 | 7,615 |
/article-7615-1.html
|
### 今日关注

Canonical [宣布](http://ubuntu-news.org/2016/07/21/ubuntu-16-04-1-lts-released/) Ubuntu 16.04 LTS (Xenial Xerus) 的第一个维护版本 16.04.1 发布,包括 Kubuntu 、Xubuntu、 Lubuntu、Mythbuntu、Ubuntu Studio、Ubuntu MATE、Ubuntu GNOME、Ubuntu Kylin 等分支也同样更新其安装镜像。如果你还在使用旧的 Ubuntu 14.04.4 等版本,你会收到一个升级提示——这是最后的安全地升级到 16.04 的机会了。
### 图文摘要

*VirtualBox 5.1.2 发布,对 RedHat 企业版 Linux 5 提供了更好支持。*

*在出去玩了一周之后,Linus 正式[宣布](http://lkml.iu.edu/hypermail/linux/kernel/1607.3/00150.html) Linux Kernel 4.7 的发布。这一版本最大的新功能是提供了对 AMD 新发布的 Radeon RX 480 GPU 的支持。*

*经过漫长时间的等待,Mozilla Thunderbird 45 终于登陆 Ubuntu 了,你现在可以从 Ubuntu 官方仓库中下载安装了。*

*Google 本周以前都是用 TypeScript 来编写其著名的 AngularJS JavaScript 框架,不过从现在开始,它[创建](http://news.dartlang.org/2016/07/angulardart-is-going-all-dart.html)了一个使用 Dart 语言开发的 AngularJS 分支 [AngularDart](https://github.com/dart-lang/angular2),用于内部的 AdWords 等。这种分拆对于 AngularJS 和 AngularDart 来说应该都是个好消息。*
|
||||
出版商统计出最受欢迎的编程语言:Python 居首
|
Catalin Cimpanu
|
http://webscripts.softpedia.com/blog/today-s-top-3-programming-languages-javascript-python-java-506596.shtml
|
世界上编程方面的最大的出版商 Packt Publishing 最近对 11000 名访客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Python 和 JavaScript 是当今最流行的编程语言,而 Java 紧随其后,排名第三。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6/080857y7qyh17v7550tb0z.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6/080857y7qyh17v7550tb0z.jpg
| tru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编程语言"
] |
新闻
|
{
"viewnum": 7882,
"commentnum": 9,
"favtimes": 1,
"sharetimes": 2,
"likes": 0
}
|
[
{
"postip": "111.20.112.126",
"message": "自由开源的魅力!!!",
"username": "来自陕西西安的 Chrome 52.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26T08:20:37"
},
{
"postip": "113.88.49.166",
"message": "PYTHON确实不错,国内教程好找,“汉化”资料也多~",
"username": "POCMON [QQ Browser 9.4|Windows 10]",
"date": "2016-07-26T09:13:31"
},
{
"postip": "183.234.125.178",
"message": "要找时间研究下!!!",
"username": "alpha [Firefox 47.0|Windows 7]",
"date": "2016-07-26T11:54:57"
},
{
"postip": "221.122.34.174",
"message": "虽然python很不错,但是由出版商来统计也不太准确吧,毕竟许多人还是通过网络资料来学的",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52.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26T13:35:36"
},
{
"postip": "153.99.106.103",
"message": "轻松喜+1,怎能不喜欢",
"username": "来自江苏的 Chrome Mobile 49.0|Android 4.3 用户",
"date": "2016-07-26T13:57:14"
},
{
"postip": "218.17.122.82",
"message": "学习,学习",
"username": "何亮 [Chrome 49.0|Windows 7]",
"date": "2016-07-26T16:22:25"
},
{
"postip": "60.12.5.163",
"message": "在中国,年薪24w人民币的编程岗位也不多吧(以所有中国开发人员作为基数)。",
"username": "chenjintao_ii [Firefox 47.0|Windows 7]",
"date": "2016-07-26T18:34:41"
},
{
"postip": "221.122.34.174",
"message": "应该是码代码的都不是很高吧,因为人员太滥了,有点儿像90年代末的厨师行大泛滥似的,而且中国企业注重的是收益,只要能给他赚到钱就行,什么代码注视啦,编程守则啦,有没有都行,所以啦,就这德行,最主要的是中国技术企业的老板一般不懂技术,健康行业的老板一般都挺个大肚子",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Microsoft Edge 12.1024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27T13:40:47"
},
{
"postip": "114.245.8.5",
"message": "它们是在它们网站上放的调查——调查样本应该是买计算机编程书的人。",
"username": "linux [Chrome 52.0|Mac 10.11]",
"date": "2016-07-27T13:58:29"
}
] |
[] |
世界上编程方面的最大的出版商 Packt Publishing 最近对 11000 名访客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Python 和 JavaScript 是当今最流行的编程语言,而 Java 紧随其后,排名第三。
| 2016-07-26T08:08:00 | 2016-07-26T08:08:00 | 7,617 |
/article-7617-1.html
|
世界上编程方面的最大的出版商 Packt Publishing 最近对 11000 名访客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Python 和 JavaScript 是当今最流行的编程语言,而 Java 紧随其后,排名第三。

调查内容包括开发者使用的编程语言、喜欢的框架、薪酬信息等。调查显示,如果就编程人员每天都要使用的语言来看,当今前10名的编程语言排名是 Python、JavaScript、Java、PHP、HTML(虽然不算编程语言)、 C#、SQL、CSS(也不算) 、C++ 和 R。

从之前的类似调查中可以发现,所有的调查均显示 Python 和 JavaScript 得到了极大流行。
Packt Publishing 的调查发现,编程人员薪水和以上排名完全不同,诸如 bash、Perl 和 Scala 语言编程人员获得的年薪平均超过了 8 万美元,甚至 Bash 编程语言人员的薪酬达到了 10 万美元,而 PHP 和 C 语言编程人员年薪几乎没有到达 4 万美元。

而在 Web 开发人员使用的工具方面,AngularJS 取得了第一,其次是 Facebook 的 React.js 框架、Node.js、Docker、Laravel、 Bootstrap、WordPress 和 AWS。

过去几年最流行的新编程语言排行榜当中,毫无疑问 Swift 高居榜首,其次是 C#、Go、Rust 和 Elixir。

新的框架方面, Docker 也如预期的那样得到第一,Apache Spark 和 AWS 分列二、三名。

更多的调查结果,可以看看 Packt Publishing 的[报告](https://www.packtpub.com/skill-up-2016)(需注册)。
|
||
LXD 2.0 系列(一):LXD 入门
|
Stéphane Graber
|
https://www.stgraber.org/2016/03/11/lxd-2-0-introduction-to-lxd-112/
|
简单地说, LXD 就是一个提供了 REST API 的 LXC 容器管理器。
LXD 最主要的目标就是使用 Linux 容器而不是硬件虚拟化向用户提供一种接近虚拟机的使用体验。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12/28/225205saiogcac1io6i1aj.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12/28/225205saiogcac1io6i1aj.jpg
| true | false | true |
oska874
| false |
[
"容器",
"LXC",
"LXD",
"Docker"
] |
容器与云
|
{
"viewnum": 22543,
"commentnum": 0,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7687,
"displayorder": 0
}
] |
简单地说, LXD 就是一个提供了 REST API 的 LXC 容器管理器。
LXD 最主要的目标就是使用 Linux 容器而不是硬件虚拟化向用户提供一种接近虚拟机的使用体验。
| 2016-07-26T08:59:00 | 2016-07-26T08:59:00 | 7,618 |
/article-7618-1.html
|

这是 LXD 2.0 系列介绍文章的第一篇。
1. [LXD 入门](/article-7618-1.html)
2. [安装与配置](/article-7687-1.html)
3. [你的第一个 LXD 容器](/article-7706-1.html)
4. [资源控制](/article-8072-1.html)
5. [镜像管理](/article-8107-1.html)
6. [远程主机及容器迁移](/article-8169-1.html)
7. [LXD 中的 Docker](/article-8235-1.html)
8. [LXD 中的 LXD](/article-8257-1.html)
9. [实时迁移](/article-8263-1.html)
10. [LXD 和 Juju](/article-8273-1.html)
11. [LXD 和 OpenStack](/article-8274-1.html)
12. [调试,及给 LXD 做贡献](/article-8282-1.html)
### 关于 LXD 几个常见问题
#### 什么是 LXD ?
简单地说, LXD 就是一个提供了 REST API 的 LXC 容器管理器。
LXD 最主要的目标就是使用 Linux 容器而不是硬件虚拟化向用户提供一种接近虚拟机的使用体验。
#### LXD 和 Docker/Rkt 又有什么关系呢 ?
这是一个最常被问起的问题,现在就让我们直接指出其中的不同吧。
LXD 聚焦于系统容器,通常也被称为架构容器。这就是说 LXD 容器实际上如在裸机或虚拟机上运行一般运行了一个完整的 Linux 操作系统。
这些容器一般基于一个干净的发布镜像并会长时间运行。传统的配置管理工具和部署工具可以如在虚拟机、云实例和物理机器上一样与 LXD 一起使用。
相对的, Docker 关注于短期的、无状态的、最小化的容器,这些容器通常并不会升级或者重新配置,而是作为一个整体被替换掉。这就使得 Docker 及类似项目更像是一种软件发布机制,而不是一个机器管理工具。
这两种模型并不是完全互斥的。你完全可以使用 LXD 为你的用户提供一个完整的 Linux 系统,然后他们可以在 LXD 内安装 Docker 来运行他们想要的软件。
#### 为什么要用 LXD?
我们已经持续开发并改进 LXC 好几年了。 LXC 成功的实现了它的目标,它提供了一系列很棒的用于创建和管理容器的底层工具和库。
然而这些底层工具的使用界面对用户并不是很友好。使用它们需要用户有很多的基础知识以理解它们的工作方式和目的。同时,向后兼容旧的容器和部署策略也使得 LXC 无法默认使用一些安全特性,这导致用户需要进行更多人工操作来实现本可以自动完成的工作。
我们把 LXD 作为解决这些缺陷的一个很好的机会。作为一个长时间运行的守护进程, LXD 可以绕开 LXC 的许多限制,比如动态资源限制、无法进行容器迁移和高效的在线迁移;同时,它也为创造新的默认体验提供了机会:默认开启安全特性,对用户更加友好。
### LXD 的主要组件
LXD 是由几个主要组件构成的,这些组件都出现在 LXD 目录结构、命令行客户端和 API 结构体里。
#### 容器
LXD 中的容器包括以下及部分:
* 根文件系统(rootfs)
* 配置选项列表,包括资源限制、环境、安全选项等等
* 设备:包括磁盘、unix 字符/块设备、网络接口
* 一组继承而来的容器配置文件
* 属性(容器架构、暂时的还是持久的、容器名)
* 运行时状态(当用 CRIU 来中断/恢复时)
#### 快照
容器快照和容器是一回事,只不过快照是不可修改的,只能被重命名,销毁或者用来恢复系统,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被修改。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我们允许用户保存容器的运行时状态,这就有效的为我们提供了“有状态”的快照的功能。这就是说我们可以使用快照回滚容器的状态,包括快照当时的 CPU 和内存状态。
#### 镜像
LXD 是基于镜像实现的,所有的 LXD 容器都是来自于镜像。容器镜像通常是一些纯净的 Linux 发行版的镜像,类似于你们在虚拟机和云实例上使用的镜像。
所以可以「发布」一个容器:使用容器制作一个镜像并在本地或者远程 LXD 主机上使用。
镜像通常使用全部或部分 sha256 哈希码来区分。因为输入长长的哈希码对用户来说不方便,所以镜像可以使用几个自身的属性来区分,这就使得用户在镜像商店里方便搜索镜像。也可以使用别名来一对一地将一个用户好记的名字映射到某个镜像的哈希码上。
LXD 安装时已经配置好了三个远程镜像服务器(参见下面的远程一节):
* “ubuntu”:提供稳定版的 Ubuntu 镜像
* “ubuntu-daily”:提供 Ubuntu 的每日构建镜像
* “images”: 社区维护的镜像服务器,提供一系列的其它 Linux 发布版,使用的是上游 LXC 的模板
LXD 守护进程会从镜像上次被使用开始自动缓存远程镜像一段时间(默认是 10 天),超过时限后这些镜像才会失效。
此外, LXD 还会自动更新远程镜像(除非指明不更新),所以本地的镜像会一直是最新版的。
#### 配置
配置文件是一种在一个地方定义容器配置和容器设备,然后将其应用到一系列容器的方法。
一个容器可以被应用多个配置文件。当构建最终容器配置时(即通常的扩展配置),这些配置文件都会按照他们定义顺序被应用到容器上,当有重名的配置键或设备时,新的会覆盖掉旧的。然后本地容器设置会在这些基础上应用,覆盖所有来自配置文件的选项。
LXD 自带两种预配置的配置文件:
* “default”配置是自动应用在所有容器之上,除非用户提供了一系列替代的配置文件。目前这个配置文件只做一件事,为容器定义 eth0 网络设备。
* “docker”配置是一个允许你在容器里运行 Docker 容器的配置文件。它会要求 LXD 加载一些需要的内核模块以支持容器嵌套并创建一些设备。
#### 远程
如我之前提到的, LXD 是一个基于网络的守护进程。附带的命令行客户端可以与多个远程 LXD 服务器、镜像服务器通信。
默认情况下,我们的命令行客户端会与下面几个预定义的远程服务器通信:
* local:默认的远程服务器,使用 UNIX socket 和本地的 LXD 守护进程通信
* ubuntu:Ubuntu 镜像服务器,提供稳定版的 Ubuntu 镜像
* ubuntu-daily:Ubuntu 镜像服务器,提供 Ubuntu 的每日构建版
* images:images.linuxcontainers.org 的镜像服务器
所有这些远程服务器的组合都可以在命令行客户端里使用。
你也可以添加任意数量的远程 LXD 主机,并配置它们监听网络。匿名的开放镜像服务器,或者通过认证可以管理远程容器的镜像服务器,都可以添加进来。
正是这种远程机制使得与远程镜像服务器交互及在主机间复制、移动容器成为可能。
### 安全性
我们设计 LXD 时的一个核心要求,就是在不修改现代 Linux 发行版的前提下,使容器尽可能的安全。
LXD 通过使用 LXC 库实现的主要安全特性有:
* 内核名字空间。尤其是用户名字空间,它让容器和系统剩余部分完全分离。LXD 默认使用用户名字空间(和 LXC 相反),并允许用户在需要的时候以容器为单位关闭(将容器标为“特权的”)。
* Seccomp 系统调用。用来隔离潜在危险的系统调用。
* AppArmor。对 mount、socket、ptrace 和文件访问提供额外的限制。特别是限制跨容器通信。
* Capabilities。阻止容器加载内核模块,修改主机系统时间,等等。
* CGroups。限制资源使用,防止针对主机的 DoS 攻击。
为了对用户友好,LXD 构建了一个新的配置语言把大部分的这些特性都抽象封装起来,而不是如 LXC 一般直接将这些特性暴露出来。举了例子,一个用户可以告诉 LXD 把主机设备放进容器而不需要手动检查他们的主/次设备号来手动更新 CGroup 策略。
和 LXD 本身通信是基于使用 TLS 1.2 保护的链路,只允许使用有限的几个被允许的密钥算法。当和那些经过系统证书认证之外的主机通信时, LXD 会提示用户验证主机的远程指纹(SSH 方式),然后把指纹缓存起来以供以后使用。
### REST 接口
LXD 的工作都是通过 REST 接口实现的。在客户端和守护进程之间并没有其他的通讯渠道。
REST 接口可以通过本地的 unix socket 访问,这只需要经过用户组认证,或者经过 HTTP 套接字使用客户端认证进行通信。
REST 接口的结构能够和上文所说的不同的组件匹配,是一种简单、直观的使用方法。
当需要一种复杂的通信机制时, LXD 将会进行 websocket 协商完成剩余的通信工作。这主要用于交互式终端会话、容器迁移和事件通知。
LXD 2.0 附带了 1.0 版的稳定 API。虽然我们在 1.0 版 API 添加了额外的特性,但是这不会在 1.0 版 API 端点里破坏向后兼容性,因为我们会声明额外的 API 扩展使得客户端可以找到新的接口。
### 容器规模化
虽然 LXD 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命令行客户端,但是这个客户端并不能管理多个主机上大量的容器。在这种使用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 OpenStack 的 nova-lxd 插件,它可以使 OpenStack 像使用虚拟机一样使用 LXD 容器。
这就允许在大量的主机上部署大量的 LXD 容器,然后使用 OpenStack 的 API 来管理网络、存储以及负载均衡。
### 额外信息
LXD 的主站在: <https://linuxcontainers.org/lxd>
LXD 的 GitHub 仓库: <https://github.com/lxc/lxd>
LXD 的邮件列表: <https://lists.linuxcontainers.org>
LXD 的 IRC 频道: #lxcontainers on irc.freenode.net
如果你不想或者不能在你的机器上安装 LXD ,你可以在 web 上[试试在线版的 LXD](https://linuxcontainers.org/lxd/try-it) 。
---
作者简介:我是 Stéphane Graber。我是 LXC 和 LXD 项目的领导者,目前在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利尔的家所在的Canonical 有限公司担任 LXD 的技术主管。
---
via: <https://www.stgraber.org/2016/03/11/lxd-2-0-introduction-to-lxd-112/>
作者:[Stéphane Graber](https://www.stgraber.org/author/stgraber/) 译者:[ezio](https://github.com/oska874) 校对:[PurlingNayuki](https://github.com/PurlingNayuki)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数字身份验证指南》草案中提议禁用基于短信的双因子认证
|
Catalin Cimpanu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nist-prepares-to-ban-sms-based-two-factor-authentication-506617.shtml
|
据最新的《数字身份验证指南》草案,NIST 正式地不建议公司继续使用基于短信的认证,甚至说将来考虑在该指南中将基于短信的双因子认证视作不安全的。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7/170101hf3kqadkfdjnn5av.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7/170101hf3kqadkfdjnn5av.jpg
| tru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验证",
"双因子",
"2FA"
] |
新闻
|
{
"viewnum": 4662,
"commentnum": 3,
"favtimes": 0,
"sharetimes": 2,
"likes": 0
}
|
[
{
"postip": "119.120.69.171",
"message": "生物识别像指纹这样的是不是更容易被盗而且被盗后还很麻烦,因为没法换掉指纹啊。如果有恶意人士想要取得某人的指纹,也许不会特别难吧,用过的东西也许会留下,那是不是说,如果单独用指纹验证的项目多了,出门得带上手套呀。",
"username": "来自广东中山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27T23:17:05"
},
{
"postip": "101.64.166.219",
"message": "生物识别?安全问题更可怕~一旦被盗用,基本没防护吧,总不能去换个虹膜、指纹",
"username": "youyoulemon [Chrome 51.0|Windows 10]",
"date": "2016-07-28T16:50:56"
},
{
"postip": "153.150.178.8",
"message": "安卓的指纹锁各种不好用.....还是先发展发展干货再说应用吧,感觉手稍微脏点,稍微按歪点就不识别。",
"username": "来自日本的 Chrome 5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28T21:42:39"
}
] |
[] |
据最新的《数字身份验证指南》草案,NIST 正式地不建议公司继续使用基于短信的认证,甚至说将来考虑在该指南中将基于短信的双因子认证视作不安全的。
| 2016-07-27T17:07:00 | 2016-07-27T17:07:00 | 7,620 |
/article-7620-1.html
|
美国<ruby> 国家标准和技术协会 <rp> ( </rp> <rt>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rt> <rp> ) </rp></ruby>(NIST)发布了《<ruby> <a href="https://pages.nist.gov/800-63-3/sp800-63b.html"> 数字身份验证指南 </a> <rp> ( </rp> <rt> Digital Authentication Guideline </rt> <rp> ) </rp></ruby>(DAG)》的最新草案,其中暗示将来会禁用基于短信的<ruby> 双因子认证方案 <rp> ( </rp> <rt> Two-Factor Authentication </rt> <rp> ) </rp></ruby>(2FA)。
《<ruby> 数字身份验证指南 <rt> Digital Authentication Guideline </rt></ruby>(DAG)》是一系列用于软件商构建安全服务的规则,也被政府和私人机构用于评估其服务和软件的安全性。

NIST 的专家们一直不断地更新该指南,以便应对 IT 领域的快速变化。
### 基于短信的双因子认证仍然可以用,但是不会太久了
据[最新的《数字身份验证指南》草案](https://pages.nist.gov/800-63-3/sp800-63b.html),NIST 正式地不建议公司继续使用基于短信的认证,甚至说将来考虑在该指南中将基于短信的双因子认证视作不安全的。NIST 在该草案中说:
“如果使用基于公共移动电话网络的短信作为带外验证,验证者必须**验证其**预注册的手机号码是基于移动网络的,而非 VoIP(或者其它基于软件的),然后才能发送短信到预注册手机号码。修改预注册手机号码时如果没有双因子验证是不能进行的。不推荐使用短信进行带外验证,本指南的将来版本中将不再允许这种方式。”
NIST 的指南当中认为基于短信的双因子认证是不安全的,因为用户不会总是带着电话。
在该指南中,推荐软件应用应该使用令牌和软件加密验证器,这可能是手机应用或硬件设备的形式,但是就像手机一样,也可能被偷走或“临时借走”。但该指南认为这种风险是可接受的,而不像令牌或软件加密验证器那样,短信在 VoIP 服务之下是一个影响到了联合信任因子的缺陷。
### 短信是不安全的,特别是在 VoIP 连接下
因为一些 VoIP 服务允许劫持短信,所以 NIST 建议厂商在基于短信的双因子系统在发送短信验证码之前,对使用 VoIP 连接的访问进行特别检查。
短信是一个广泛使用的不安全协议,仅在上周,Context Information Security 的安全研究人员就[披露](http://www.contextis.com/resources/blog/binary-sms-old-backdoor-your-new-thing/)了又一起依赖于短信协议而危及到了其用户和设备的攻击。随着对这种攻击类型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软件厂商、公司以及用户会逐渐认识到应该换到更安全的验证方式上。
当前的 NIST 指南仍在讨论之中,但是基本上可以确定,该指南的将来版本不会再将使用基于短信的认证方式推荐为带外验证的安全方式。
### 生物识别技术是一个新兴发展方向
在该指南草案中,也提到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特定条件下是可以作为一个验证方式的:
“因此,对生物识别技术的验证是支持的,只需要遵循如下准则:生物识别技术**应该**与其他(你知道的或你拥有的)认证因子配合使用。”
|
||
Linux 安全性被鄙视,OpenBSD 6.0 为了安全而抛弃了 Linux 兼容层
|
Serdar Yegulalp
|
http://www.infoworld.com/article/3099038/open-source-tools/openbsd-60-tightens-security-by-losing-linux-compatibility.html
|
在之前的 OpenBSD 版本中,Linux 应用可以通过一个兼容层直接运行在 BSD 中,但是在最新的 OpenBSD 6.0 的发布公告中称,由于“安全改进”而移走了该子系统。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7/175705d47mme5e0gag45nm.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7/27/175705d47mme5e0gag45nm.jpg
| tru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OpenBSD",
"Linux",
"安全"
] |
观点
|
{
"viewnum": 10652,
"commentnum": 1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10.32.120.97",
"message": "这标题,满满的全班倒数第一嘲笑尖子生没拿满分的感觉",
"username": "fxbszj [Firefox 47.0|Ubuntu]",
"date": "2016-07-27T18:55:03"
},
{
"postip": "125.120.198.67",
"message": "事实上,OpenBSD比Linux安全多了。",
"username": "hazdzz [Chrome 52.0|Mac 10.9]",
"date": "2016-07-27T20:25:05"
},
{
"postip": "210.32.120.97",
"message": "事实上,用linux比用openbsd多多了",
"username": "fxbszj [Firefox 47.0|Ubuntu]",
"date": "2016-07-27T21:06:02"
},
{
"postip": "59.172.176.84",
"message": "这有什么好争论的,OPENBSD就是强调安全,跟鄙视不鄙视没关系。取舍而已,楼上也拿这个系统的优点比别人的短处了,NAIVE!!!",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Firefox 47.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27T22:11:51"
},
{
"postip": "125.120.198.67",
"message": "但没OpenBSD安全",
"username": "hazdzz [Chrome 52.0|Mac 10.9]",
"date": "2016-07-27T23:14:34"
},
{
"postip": "27.18.95.6",
"message": "笑哈哈",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QQ Browser 9.4|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28T01:41:14"
},
{
"postip": "112.86.255.38",
"message": "支持openbsd,希望以后linux也可以在安全上做出更多努力,比如最近的kspp项目。",
"username": "来自江苏南京的 Internet Explorer 11.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28T15:17:23"
},
{
"postip": "153.150.178.8",
"message": "实际上用mac和win的比linux多多了<br />\r\nlinux又不是个只有安全性的系统,没必要死扣一个方面吧?",
"username": "来自日本的 Chrome 5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28T21:39:03"
},
{
"postip": "119.130.185.184",
"message": "linux已经算是安全的了吧?",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29T09:06:58"
},
{
"postip": "222.35.94.194",
"message": "OpenBSD的确安全,但那时牺牲了无数特性、排除了大量软件包才做到的。。。。<br />\r\n可以Google看看OpenBSD的与其它*nix的比较,基本上OpenBSD无论什么性能测试都是垫底/倒数,这样的系统只能适合少数极端环境,大部分应用场景还是适合性能优秀、安全性始终的Linux。",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52.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8-01T12:43:27"
},
{
"postip": "14.115.89.22",
"message": "OpenBSD也就只剩下安全性了┑( ̄Д  ̄)┍",
"username": "来自广东中山的 Chrome 53.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10-19T20:15:17"
}
] |
[] |
在之前的 OpenBSD 版本中,Linux 应用可以通过一个兼容层直接运行在 BSD 中,但是在最新的 OpenBSD 6.0 的发布公告中称,由于“安全改进”而移走了该子系统。
| 2016-07-27T17:59:22 | 2016-07-27T17:59:22 | 7,621 |
/article-7621-1.html
|
>
> 最新版本的 OpenBSD 6.0 将关闭潜在的安全漏洞——比如其 Linux 兼容层。
>
>
>
OpenBSD,这个 BSD 家族里面最重要的变种之一将在今年九月份[发布](https://www.openbsd.org/60.html)新的 6.0 版本。它通常被视作 Linux 的一个替代品,以没有专有软件而闻名,并由于其默认情况下比其它的操作系统更安全,以及对[用户安全](http://www.infoworld.com/article/2624916/government/openbsd-chief-believes-contractor-tried-to-write-back-doors.html)的[高度警惕](http://www.infoworld.com/article/2617852/open-source-software/openbsd-founder-calls-red-hat-and-canonical--traitors--to-open-source.html)而广泛受到赞誉。由于其在开发过程中的安全理念,许多软件路由器和防火墙项目都是基于 OpenBSD 而开发的。

在这次 OpenBSD 新版本中安全相关的最大变化是其移除了对 Linux 模拟的支持。在之前的 OpenBSD 版本中,Linux 应用可以通过一个[兼容层](https://www.openbsd.org/papers/slack2k11-on_compat_linux.pdf)直接运行在 BSD 中,但是在最新的 OpenBSD 6.0 的[发布公告](https://www.openbsd.org/60.html)中称,由于“安全改进”而移走了该子系统。
OpenBSD 中有一些软件是以附加的二进制软件包方式提供的,OpenBSD 的维护者们会尽量提供对这些软件的支持,但是他们不会像对待其操作系统一样对这些软件的安全性进行筛选。由于现在很多流行应用的最新版本都可以直接运行在 OpenBSD 中,比如说 Chromium 和 Firefox 浏览器,这意味没有 Linux 兼容层也不要紧。
出于安全考虑,OpenBSD 还抛弃了 [systrace](http://man.openbsd.org/OpenBSD-5.9/systrace) 系统安全实施策略工具。之前版本的 OpenBSD 包括它,但是并没有用它来管理任何重要的东西。[systrace](http://man.openbsd.org/OpenBSD-5.9/systrace) 被[视为不安全已经有段时间](https://www.lightbluetouchpaper.org/2007/08/06/usenix-woot07-exploiting-concurrency-vulnerabilities-in-system-call-wrappers-and-the-evil-genius/)了,所以在这次的 OpenBSD 发行版中它也将被抛弃。
作为安全增强的一部分,还[移除了“usermount”选项](http://undeadly.org/cgi?action=article&sid=20160715125022),它允许非特权用户挂载文件系统。OpenBSD 项目负责人 Theo de Raadt 说 usermount “允许任何不当的程序调用 mount/umount 系统调用”,这意味着“在提供该功能的前提下,任何用户都没有办法保持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预期。”
在发布于今年三月份的 OpenBSD 的前一个版本 5.9 中,它提供了一些自己的安全改进。比如以特权用户身份运行程序的 sudo 被替换成 [doas](http://www.openbsd.org/faq/faq10.html#doas),这个新的程序使用了更简化和潜在问题更少的配置机制。这种为了安全而做的改变在 Linux 世界会更难见到,而 OpenBSD 则通过让其[代码不断采用新的技术](http://www.openbsd.org/papers/pruning.html)而展示了其在安全方面的努力和进步。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