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stringlengths 5
75
| author
stringlengths 0
48
| fromurl
stringlengths 0
185
| summary
stringlengths 4
460
| pic
stringlengths 32
70
| largepic
stringlengths 0
69
| titlepic
bool 2
classes | thumb
bool 2
classes | islctt
bool 2
classes | selector
stringclasses 14
values | translator
stringlengths 0
45
| reviewer
stringclasses 27
values | editorchoice
bool 2
classes | tags
list | category
stringclasses 20
values | count
dict | comments_data
list | related
list | excerpt
stringlengths 4
460
| date
timestamp[s] | updated
timestamp[s] | id
int64 1
16.6k
| permalink
stringlengths 17
21
| content
stringlengths 116
82.2k
|
---|---|---|---|---|---|---|---|---|---|---|---|---|---|---|---|---|---|---|---|---|---|---|---|
如何在 Ubuntu 和其他 Linux 发行版中创建照片幻灯片
|
Abhishek Prakash
|
https://itsfoss.com/photo-slideshow-ubuntu/
|
创建照片幻灯片只需点击几下。以下是如何在 Ubuntu 18.04 和其他 Linux 发行版中制作照片幻灯片。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5/150844dpscmrp9gimrg99i.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5/150844dpscmrp9gimrg99i.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幻灯片",
"图片"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5734,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创建照片幻灯片只需点击几下。以下是如何在 Ubuntu 18.04 和其他 Linux 发行版中制作照片幻灯片。
| 2018-09-25T15:08:43 | 2018-09-25T15:08:43 | 10,046 |
/article-10046-1.html
|
>
> 创建照片幻灯片只需点击几下。以下是如何在 Ubuntu 18.04 和其他 Linux 发行版中制作照片幻灯片。
>
>
>

想象一下,你的朋友和亲戚正在拜访你,并请你展示最近的活动/旅行照片。
你将照片保存在计算机上,并整齐地放在单独的文件夹中。你邀请计算机附近的所有人。你进入该文件夹,单击其中一张图片,然后按箭头键逐个显示照片。
但那太累了!如果这些图片每隔几秒自动更改一次,那将会好很多。
这称之为幻灯片,我将向你展示如何在 Ubuntu 中创建照片幻灯片。这能让你在文件夹中循环播放图片并以全屏模式显示它们。
### 在 Ubuntu 18.04 和其他 Linux 发行版中创建照片幻灯片
虽然有几种图像浏览器可以做到,但我将向你展示大多数发行版中应该提供的两种最常用的工具。
#### 方法 1:使用 GNOME 默认图像浏览器浏览照片幻灯片
如果你在 Ubuntu 18.04 或任何其他发行版中使用 GNOME,那么你很幸运。Gnome 的默认图像浏览器,Eye of GNOME,能够在当前文件夹中显示图片的幻灯片。
只需单击其中一张图片,你将在程序的右上角菜单中看到设置选项。它看起来像堆叠在一起的三条横栏。
你会在这里看到几个选项。勾选幻灯片选项,它将全屏显示图像。

默认情况下,图像以 5 秒的间隔变化。你可以进入 “Preferences -> Slideshow” 来更改幻灯片放映间隔。

#### 方法 2:使用 Shotwell Photo Manager 进行照片幻灯片放映
[Shotwell](https://wiki.gnome.org/Apps/Shotwell) 是一款流行的 [Linux 照片管理程序](https://itsfoss.com/linux-photo-management-software/)。适用于所有主要的 Linux 发行版。
如果尚未安装,请在你的发行版软件中心中搜索 Shotwell 并安装。
Shotwell 的运行略有不同。如果你在 Shotwell Viewer 中直接打开照片,则不会看到首选项或者幻灯片的选项。
对于幻灯片放映和其他选项,你必须打开 Shotwell 并导入包含这些图片的文件夹。导入文件夹后,从左侧窗格中选择该文件夹,然后单击菜单中的 “View”。你应该在此处看到幻灯片选项。只需单击它即可创建所选文件夹中所有图像的幻灯片。

你还可以更改幻灯片设置。当图像以全屏显示时,将显示此选项。只需将鼠标悬停在底部,你就会看到一个设置选项。
#### 创建照片幻灯片很容易
如你所见,在 Linux 中创建照片幻灯片非常简单。我希望你觉得这个简单的提示有用。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在下面的评论栏告诉我们。
---
via: <https://itsfoss.com/photo-slideshow-ubuntu/>
作者:[Abhishek Prakash](https://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用 zsh 提高生产力的 5 个技巧
|
Ricardo Gerardi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9/tips-productivity-zsh
|
zsh 提供了数之不尽的功能和特性,这里有五个可以让你在命令行效率暴增的方法。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5/154936kfd8qtouc0nccn8z.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5/154936kfd8qtouc0nccn8z.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tnuoccalanosrep
|
wxy
| false |
[
"zsh",
"命令行"
] |
技术
|
{
"viewnum": 10694,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zsh 提供了数之不尽的功能和特性,这里有五个可以让你在命令行效率暴增的方法。
| 2018-09-25T15:49:44 | 2018-09-25T15:49:44 | 10,047 |
/article-10047-1.html
|
>
> zsh 提供了数之不尽的功能和特性,这里有五个可以让你在命令行效率暴增的方法。
>
>
>

Z shell([zsh](http://www.zsh.org/))是 Linux 和类 Unix 系统中的一个[命令解析器](https://en.wikipedia.org/wiki/Shell_(computing))。 它跟 sh (Bourne shell) 家族的其它解析器(如 bash 和 ksh)有着相似的特点,但它还提供了大量的高级特性以及强大的命令行编辑功能,如增强版 Tab 补全。
在这里不可能涉及到 zsh 的所有功能,[描述](http://zsh.sourceforge.net/Doc/Release/zsh_toc.html)它的特性需要好几百页。在本文中,我会列出 5 个技巧,让你通过在命令行使用 zsh 来提高你的生产力。
### 1、主题和插件
多年来,开源社区已经为 zsh 开发了数不清的主题和插件。主题是一个预定义提示符的配置,而插件则是一组常用的别名命令和函数,可以让你更方便的使用一种特定的命令或者编程语言。
如果你现在想开始用 zsh 的主题和插件,那么使用一种 zsh 的配置框架是你最快的入门方式。在众多的配置框架中,最受欢迎的则是 [Oh My Zsh](https://ohmyz.sh/)。在默认配置中,它就已经为 zsh 启用了一些合理的配置,同时它也自带上百个主题和插件。
主题会在你的命令行提示符之前添加一些有用的信息,比如你 Git 仓库的状态,或者是当前使用的 Python 虚拟环境,所以它会让你的工作更高效。只需要看到这些信息,你就不用再敲命令去重新获取它们,而且这些提示也相当酷炫。下图就是我选用的主题 [Powerlevel9k](https://github.com/bhilburn/powerlevel9k):

*zsh 主题 Powerlevel9k*
除了主题,Oh my Zsh 还自带了大量常用的 zsh 插件。比如,通过启用 Git 插件,你可以用一组简便的命令别名操作 Git, 比如
```
$ alias | grep -i git | sort -R | head -10
g=git
ga='git add'
gapa='git add --patch'
gap='git apply'
gdt='git diff-tree --no-commit-id --name-only -r'
gau='git add --update'
gstp='git stash pop'
gbda='git branch --no-color --merged | command grep -vE "^(\*|\s*(master|develop|dev)\s*$)" | command xargs -n 1 git branch -d'
gcs='git commit -S'
glg='git log --stat'
```
zsh 还有许多插件可以用于许多编程语言、打包系统和一些平时在命令行中常用的工具。以下是我 Ferdora 工作站中用到的插件表:
```
git golang fedora docker oc sudo vi-mode virtualenvwrapper
```
### 2、智能的命令别名
命令别名在 zsh 中十分有用。为你常用的命令定义别名可以节省你的打字时间。Oh My Zsh 默认配置了一些常用的命令别名,包括目录导航命令别名,为常用的命令添加额外的选项,比如:
```
ls='ls --color=tty'
grep='grep --color=auto --exclude-dir={.bzr,CVS,.git,.hg,.svn}'
```
除了命令别名以外, zsh 还自带两种额外常用的别名类型:后缀别名和全局别名。
后缀别名可以让你基于文件后缀,在命令行中利用指定程序打开这个文件。比如,要用 vim 打开 YAML 文件,可以定义以下命令行别名:
```
alias -s {yml,yaml}=vim
```
现在,如果你在命令行中输入任何后缀名为 `yml` 或 `yaml` 文件, zsh 都会用 vim 打开这个文件。
```
$ playbook.yml
# Opens file playbook.yml using vim
```
全局别名可以让你创建一个可在命令行的任何地方展开的别名,而不仅仅是在命令开始的时候。这个在你想替换常用文件名或者管道命令的时候就显得非常有用了。比如:
```
alias -g G='| grep -i'
```
要使用这个别名,只要你在想用管道命令的时候输入 `G` 就好了:
```
$ ls -l G do
drwxr-xr-x. 5 rgerardi rgerardi 4096 Aug 7 14:08 Documents
drwxr-xr-x. 6 rgerardi rgerardi 4096 Aug 24 14:51 Downloads
```
接着,我们就来看看 zsh 是如何导航文件系统的。
### 3、便捷的目录导航
当你使用命令行的时候,在不同的目录之间切换访问是最常见的工作了。 zsh 提供了一些十分有用的目录导航功能来简化这个操作。这些功能已经集成到 Oh My Zsh 中了, 而你可以用以下命令来启用它
```
setopt autocd autopushd \ pushdignoredups
```
使用了上面的配置后,你就不用输入 `cd` 来切换目录了,只需要输入目录名称,zsh 就会自动切换到这个目录中:
```
$ pwd
/home/rgerardi
$ /tmp
$ pwd
/tmp
```
如果想要回退,只要输入 `-`:
zsh 会记录你访问过的目录,这样下次你就可以快速切换到这些目录中。如果想要看这个目录列表,只要输入 `dirs -v`:
```
$ dirs -v
0 ~
1 /var/log
2 /var/opt
3 /usr/bin
4 /usr/local
5 /usr/lib
6 /tmp
7 ~/Projects/Opensource.com/zsh-5tips
8 ~/Projects
9 ~/Projects/ansible
10 ~/Documents
```
如果想要切换到这个列表中的其中一个目录,只需输入 `~#` (`#` 代表目录在列表中的序号)就可以了。比如
```
$ pwd
/home/rgerardi
$ ~4
$ pwd
/usr/local
```
你甚至可以用别名组合这些命令,这样切换起来就变得更简单:
```
d='dirs -v | head -10'
1='cd -'
2='cd -2'
3='cd -3'
4='cd -4'
5='cd -5'
6='cd -6'
7='cd -7'
8='cd -8'
9='cd -9'
```
现在你可以通过输入 `d` 来查看这个目录列表的前10个,然后用目录的序号来进行切换:
```
$ d
0 /usr/local
1 ~
2 /var/log
3 /var/opt
4 /usr/bin
5 /usr/lib
6 /tmp
7 ~/Projects/Opensource.com/zsh-5tips
8 ~/Projects
9 ~/Projects/ansible
$ pwd
/usr/local
$ 6
/tmp
$ pwd
/tmp
```
最后,你可以在 zsh 中利用 Tab 来自动补全目录名称。你可以先输入目录的首字母,然后按 `TAB` 键来补全它们:
```
$ pwd
/home/rgerardi
$ p/o/z (TAB)
$ Projects/Opensource.com/zsh-5tips/
```
以上仅仅是 zsh 强大的 Tab 补全系统中的一个功能。接来下我们来探索它更多的功能。
### 4、先进的 Tab 补全
zsh 强大的补全系统是它的卖点之一。为了简便起见,我称它为 Tab 补全,然而在系统底层,它起到了几个作用。这里通常包括展开以及命令补全,我会在这里用讨论它们。如果想了解更多,详见 [用户手册](http://zsh.sourceforge.net/Guide/zshguide06.html#l144)。
在 Oh My Zsh 中,命令补全是默认启用的。要启用它,你只要在 `.zshrc` 文件中添加以下命令:
```
autoload -U compinit
compinit
```
zsh 的补全系统非常智能。它会尝试唯一提示可用在当前上下文环境中的项目 —— 比如,你输入了 `cd` 和 `TAB`,zsh 只会为你提示目录名,因为它知道其它的项目放在 `cd` 后面没用。
反之,如果你使用与用户相关的命令便会提示用户名,而 `ssh` 或者 `ping` 这类则会提示主机名。
zsh 拥有一个巨大而又完整的库,因此它能识别许多不同的命令。比如,如果你使用 `tar` 命令, 你可以按 `TAB` 键,它会为你展示一个可以用于解压的文件列表:
```
$ tar -xzvf test1.tar.gz test1/file1 (TAB)
file1 file2
```
如果使用 `git` 的话,这里有个更高级的示例。在这个示例中,当你按 `TAB` 键, zsh 会自动补全当前库可以操作的文件:
```
$ ls
original plan.txt zsh-5tips.md zsh_theme_small.png
$ git status
On branch master
Your branch is up to date with 'origin/master'.
Changes not staged for commit:
(use "git add <file>..." to update what will be committed)
(use "git checkout -- <file>..." to discard changes in working directory)
modified: zsh-5tips.md
no changes added to commit (use "git add" and/or "git commit -a")
$ git add (TAB)
$ git add zsh-5tips.md
```
zsh 还能识别命令行选项,同时它只会提示与选中子命令相关的命令列表:
```
$ git commit - (TAB)
--all -a -- stage all modified and deleted paths
--allow-empty -- allow recording an empty commit
--allow-empty-message -- allow recording a commit with an empty message
--amend -- amend the tip of the current branch
--author -- override the author name used in the commit
--branch -- show branch information
--cleanup -- specify how the commit message should be cleaned up
--date -- override the author date used in the commit
--dry-run -- only show the list of paths that are to be committed or not, and any untracked
--edit -e -- edit the commit message before committing
--file -F -- read commit message from given file
--gpg-sign -S -- GPG-sign the commit
--include -i -- update the given files and commit the whole index
--interactive -- interactively update paths in the index file
--message -m -- use the given message as the commit message
... TRUNCATED ...
```
在按 `TAB` 键之后,你可以使用方向键来选择你想用的命令。现在你就不用记住所有的 `git` 命令项了。
zsh 还有很多有用的功能。当你用它的时候,你就知道哪些对你才是最有用的。
### 5、命令行编辑与历史记录
zsh 的命令行编辑功能也十分有用。默认条件下,它是模拟 emacs 编辑器的。如果你是跟我一样更喜欢用 vi/vim,你可以用以下命令启用 vi 的键绑定。
```
$ bindkey -v
```
如果你使用 Oh My Zsh,`vi-mode` 插件可以启用额外的绑定,同时会在你的命令提示符上增加 vi 的模式提示 —— 这个非常有用。
当启用 vi 的绑定后,你可以在命令行中使用 vi 命令进行编辑。比如,输入 `ESC+/` 来查找命令行记录。在查找的时候,输入 `n` 来找下一个匹配行,输入 `N` 来找上一个。输入 `ESC` 后,常用的 vi 命令都可以使用,如输入 `0` 跳转到行首,输入 `$` 跳转到行尾,输入 `i` 来插入文本,输入 `a` 来追加文本等等,即使是跟随的命令也同样有效,比如输入 `cw` 来修改单词。
除了命令行编辑,如果你想修改或重新执行之前使用过的命令,zsh 还提供几个常用的命令行历史功能。比如,你打错了一个命令,输入 `fc`,你可以在你偏好的编辑器中修复最后一条命令。使用哪个编辑是参照 `$EDITOR` 变量的,而默认是使用 vi。
另外一个有用的命令是 `r`, 它会重新执行上一条命令;而 `r <WORD>` 则会执行上一条包含 `WORD` 的命令。
最后,输入两个感叹号(`!!`),可以在命令行中回溯最后一条命令。这个十分有用,比如,当你忘记使用 `sudo` 去执行需要权限的命令时:
```
$ less /var/log/dnf.log
/var/log/dnf.log: Permission denied
$ sudo !!
$ sudo less /var/log/dnf.log
```
这个功能让查找并且重新执行之前命令的操作更加方便。
### 下一步呢?
这里仅仅介绍了几个可以让你提高生产率的 zsh 特性;其实还有更多功能有待你的发掘;想知道更多的信息,你可以访问以下的资源: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Z Shell](http://zsh.sourceforge.net/Intro/intro_toc.html)
* [A User’s Guide to ZSH](http://zsh.sourceforge.net/Guide/)
* [Archlinux Wiki](https://wiki.archlinux.org/index.php/zsh)
* [zsh-lovers](https://grml.org/zsh/)
你有使用 zsh 提高生产力的技巧可以分享吗?我很乐意在下方评论中看到它们。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9/tips-productivity-zsh>
作者:[Ricardo Gerardi](https://opensource.com/users/rgerardi)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tnuoccalanosrep](https://github.com/tnuoccalanosrep)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用 Hugo 30 分钟搭建静态博客
|
Marek Czernek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3/start-blog-30-minutes-hugo
|
了解 Hugo 如何使构建网站变得有趣。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5/223652fwupq20zypfw0f30.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5/223652fwupq20zypfw0f30.png
| true | false | true |
jrglinux
|
wxy
| false |
[
"Hugo",
"博客"
] |
技术
|
{
"viewnum": 10355,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了解 Hugo 如何使构建网站变得有趣。
| 2018-09-25T22:36:31 | 2018-09-25T22:36:31 | 10,048 |
/article-10048-1.html
|
>
> 了解 Hugo 如何使构建网站变得有趣。
>
>
>

你是不是强烈地想搭建博客来将自己对软件框架等的探索学习成果分享呢?你是不是面对缺乏指导文档而一团糟的项目就有一种想去改变它的冲动呢?或者换个角度,你是不是十分期待能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个人博客网站呢?
很多人在想搭建博客之前都有一些严重的迟疑顾虑:感觉自己缺乏内容管理系统(CMS)的相关知识,更缺乏时间去学习这些知识。现在,如果我说不用花费大把的时间去学习 CMS 系统、学习如何创建一个静态网站、更不用操心如何去强化网站以防止它受到黑客攻击的问题,你就可以在 30 分钟之内创建一个博客?你信不信?利用 Hugo 工具,就可以实现这一切。

Hugo 是一个基于 Go 语言开发的静态站点生成工具。也许你会问,为什么选择它?
* 无需数据库、无需需要各种权限的插件、无需跑在服务器上的底层平台,更没有额外的安全问题。
* 都是静态站点,因此拥有轻量级、快速响应的服务性能。此外,所有的网页都是在部署的时候生成,所以服务器负载很小。
* 极易操作的版本控制。一些 CMS 平台使用它们自己的版本控制软件(VCS)或者在网页上集成 Git 工具。而 Hugo,所有的源文件都可以用你所选的 VCS 软件来管理。
### 0-5 分钟:下载 Hugo,生成一个网站
直白的说,Hugo 使得写一个网站又一次变得有趣起来。让我们来个 30 分钟计时,搭建一个网站。
为了简化 Hugo 安装流程,这里直接使用 Hugo 可执行安装文件。
1. 下载和你操作系统匹配的 Hugo [版本](https://github.com/gohugoio/hugo/releases);
2. 压缩包解压到指定路径,例如 windows 系统的 `C:\hugo_dir` 或者 Linux 系统的 `~/hugo_dir` 目录;下文中的变量 `${HUGO_HOME}` 所指的路径就是这个安装目录;
3. 打开命令行终端,进入安装目录:`cd ${HUGO_HOME}`;
4. 确认 Hugo 已经启动:
* Unix 系统:`${HUGO_HOME}/[hugo version]`;
* Windows 系统:`${HUGO_HOME}\[hugo.exe version]`,例如:cmd 命令行中输入:`c:\hugo_dir\hugo version`。为了书写上的简化,下文中的 `hugo` 就是指 hugo 可执行文件所在的路径(包括可执行文件),例如命令 `hugo version` 就是指命令 `c:\hugo_dir\hugo version` 。(LCTT 译注:可以把 hugo 可执行文件所在的路径添加到系统环境变量下,这样就可以直接在终端中输入 `hugo version`)
如果命令 `hugo version` 报错,你可能下载了错误的版本。当然,有很多种方法安装 Hugo,更多详细信息请查阅 [官方文档](https://gohugo.io/getting-started/installing/)。最稳妥的方法就是把 Hugo 可执行文件放在某个路径下,然后执行的时候带上路径名
5. 创建一个新的站点来作为你的博客,输入命令:`hugo new site awesome-blog`;
6. 进入新创建的路径下: `cd awesome-blog`;
恭喜你!你已经创建了自己的新博客。
### 5-10 分钟:为博客设置主题
Hugo 中你可以自己构建博客的主题或者使用网上已经有的一些主题。这里选择 [Kiera](https://themes.gohugo.io/) 主题,因为它简洁漂亮。按以下步骤来安装该主题:
1. 进入主题所在目录:`cd themes`;
2. 克隆主题:`git clone https://github.com/avianto/hugo-kiera kiera`。如果你没有安装 Git 工具:
* 从 [Github](https://github.com/avianto/hugo-kiera) 上下载 hugo 的 .zip 格式的文件;
* 解压该 .zip 文件到你的博客主题 `theme` 路径;
* 重命名 `hugo-kiera-master` 为 `kiera`;
3. 返回博客主路径:`cd awesome-blog`;
4. 激活主题;通常来说,主题(包括 Kiera)都自带文件夹 `exampleSite`,里面存放了内容配置的示例文件。激活 Kiera 主题需要拷贝它提供的 `config.toml` 到你的博客下:
* Unix 系统:`cp themes/kiera/exampleSite/config.toml .`;
* Windows 系统:`copy themes\kiera\exampleSite\config.toml .`;
* 选择 `Yes` 来覆盖原有的 `config.toml`;
5. ( 可选操作 )你可以选择可视化的方式启动服务器来验证主题是否生效:`hugo server -D` 然后在浏览器中输入 `http://localhost:1313`。可用通过在终端中输入 `Crtl+C` 来停止服务器运行。现在你的博客还是空的,但这也给你留了写作的空间。它看起来如下所示:

你已经成功的给博客设置了主题!你可以在官方 [Hugo 主题](https://themes.gohugo.io/) 网站上找到上百种漂亮的主题供你使用。
### 10-20 分钟:给博客添加内容
对于碗来说,它是空的时候用处最大,可以用来盛放东西;但对于博客来说不是这样,空博客几乎毫无用处。在这一步,你将会给博客添加内容。Hugo 和 Kiera 主题都为这个工作提供了方便性。按以下步骤来进行你的第一次提交:
1. archetypes 将会是你的内容模板。
2. 添加主题中的 archtypes 至你的博客:
* Unix 系统: `cp themes/kiera/archetypes/* archetypes/`
* Windows 系统:`copy themes\kiera\archetypes\* archetypes\`
* 选择 `Yes` 来覆盖原来的 `default.md` 内容架构类型
3. 创建博客 posts 目录:
* Unix 系统: `mkdir content/posts`
* Windows 系统: `mkdir content\posts`
4. 利用 Hugo 生成你的 post:
* Unix 系统:`hugo nes posts/first-post.md`;
* Windows 系统:`hugo new posts\first-post.md`;
5. 在文本编辑器中打开这个新建的 post 文件:
* Unix 系统:`gedit content/posts/first-post.md`;
* Windows 系统:`notepadd content\posts\first-post.md`;
此刻,你可以疯狂起来了。注意到你的提交文件中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以 `+++` 符号分隔开的。它包括了提交文档的主要数据,例如名称、时间等。在 Hugo 中,这叫做前缀。在前缀之后,才是正文。下面编辑第一个提交文件内容:
```
+++
title = "First Post"
date = 2018-03-03T13:23:10+01:00
draft = false
tags = ["Getting started"]
categories = []
+++
Hello Hugo world! No more excuses for having no blog or documentation now!
```
现在你要做的就是启动你的服务器:`hugo server -D`;然后打开浏览器,输入 `http://localhost:1313/`。

### 20-30 分钟:调整网站
前面的工作很完美,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简单地命名你的站点:
1. 终端中按下 `Ctrl+C` 以停止服务器。
2. 打开 `config.toml`,编辑博客的名称,版权,你的姓名,社交网站等等。
当你再次启动服务器后,你会发现博客私人订制味道更浓了。不过,还少一个重要的基础内容:主菜单。快速的解决这个问题。返回 `config.toml` 文件,在末尾插入如下一段:
```
[[menu.main]]
name = "Home" #Name in the navigation bar
weight = 10 #The larger the weight, the more on the right this item will be
url = "/" #URL address
[[menu.main]]
name = "Posts"
weight = 20
url = "/posts/"
```
上面这段代码添加了 `Home` 和 `Posts` 到主菜单中。你还需要一个 `About` 页面。这次是创建一个 `.md` 文件,而不是编辑 `config.toml` 文件:
1. 创建 `about.md` 文件:`hugo new about.md` 。注意它是 `about.md`,不是 `posts/about.md`。该页面不是博客提交内容,所以你不想它显示到博客内容提交当中吧。
2. 用文本编辑器打开该文件,输入如下一段:
```
+++
title = "About"
date = 2018-03-03T13:50:49+01:00
menu = "main" #Display this page on the nav menu
weight = "30" #Right-most nav item
meta = "false" #Do not display tags or categories
+++
> Waves are the practice of the water. Shunryu Suzuki
```
当你启动你的服务器并输入:`http://localhost:1313/`,你将会看到你的博客。(访问我 Gihub 主页上的 [例子](https://m-czernek.github.io/awesome-blog/) )如果你想让文章的菜单栏和 Github 相似,给 `themes/kiera/static/css/styles.css` 打上这个 [补丁](https://github.com/avianto/hugo-kiera/pull/18/files)。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3/start-blog-30-minutes-hugo>
作者:[Marek Czernek](https://opensource.com/users/mczernek)
译者:[jrg](https://github.com/jrglinu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公钥基础设施和密码学中的私钥的角色
|
Alex Wood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7/private-keys
|
了解如何验证某人所声称的身份。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6/090854i36b2qo5b3l3b3k3.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6/090854i36b2qo5b3l3b3k3.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pinewall
|
wxy
| false |
[
"PKI",
"公钥",
"证书",
"SSL"
] |
技术
|
{
"viewnum": 5618,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7289,
"displayorder": 0
},
{
"raid": 9792,
"displayorder": 1
}
] |
了解如何验证某人所声称的身份。
| 2018-09-26T09:09:11 | 2018-09-26T09:09:11 | 10,049 |
/article-10049-1.html
|
>
> 了解如何验证某人所声称的身份。
>
>
>

在[上一篇文章](/article-9792-1.html)中,我们概述了密码学并讨论了密码学的核心概念:<ruby> 保密性 <rt> confidentiality </rt></ruby> (让数据保密)、<ruby> 完整性 <rt> integrity </rt></ruby> (防止数据被篡改)和<ruby> 身份认证 <rt> authentication </rt></ruby> (确认数据源的<ruby> 身份 <rt> identity </rt></ruby>)。由于要在存在各种身份混乱的现实世界中完成身份认证,人们逐渐建立起一个复杂的<ruby> 技术生态体系 <rt> technological ecosystem </rt></ruby>,用于证明某人就是其声称的那个人。在本文中,我们将大致介绍这些体系是如何工作的。
### 快速回顾公钥密码学及数字签名
互联网世界中的身份认证依赖于公钥密码学,其中密钥分为两部分:拥有者需要保密的私钥和可以对外公开的公钥。经过公钥加密过的数据,只能用对应的私钥解密。举个例子,对于希望与[记者](https://theintercept.com/2014/10/28/smuggling-snowden-secrets/)建立联系的举报人来说,这个特性非常有用。但就本文介绍的内容而言,私钥更重要的用途是与一个消息一起创建一个<ruby> 数字签名 <rt> digital signature </rt></ruby>,用于提供完整性和身份认证。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签名的并不是真实消息,而是经过<ruby> 密码学哈希函数 <rt> cryptographic hash function </rt></ruby>处理过的消息<ruby> 摘要 <rt> digest </rt></ruby>。要发送一个包含源代码的压缩文件,发送者会对该压缩文件的 256 比特长度的 [SHA-256](https://en.wikipedia.org/wiki/SHA-2) 摘要进行签名,而不是文件本身进行签名,然后用明文发送该压缩包(和签名)。接收者会独立计算收到文件的 SHA-256 摘要,然后结合该摘要、收到的签名及发送者的公钥,使用签名验证算法进行验证。验证过程取决于加密算法,加密算法不同,验证过程也相应不同;而且,很微妙的是签名验证[漏洞](https://www.ietf.org/mail-archive/web/openpgp/current/msg00999.html)依然[层出不穷](https://www.imperialviolet.org/2014/09/26/pkcs1.html)。如果签名验证通过,说明文件在传输过程中没有被篡改而且来自于发送者,这是因为只有发送者拥有创建签名所需的私钥。
### 方案中缺失的环节
上述方案中缺失了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从哪里获得发送者的公钥?发送者可以将公钥与消息一起发送,但除了发送者的自我宣称,我们无法核验其身份。假设你是一名银行柜员,一名顾客走过来向你说,“你好,我是 Jane Doe,我要取一笔钱”。当你要求其证明身份时,她指着衬衫上贴着的姓名标签说道,“看,Jane Doe!”。如果我是这个柜员,我会礼貌的拒绝她的请求。
如果你认识发送者,你们可以私下见面并彼此交换公钥。如果你并不认识发送者,你们可以私下见面,检查对方的证件,确认真实性后接受对方的公钥。为提高流程效率,你可以举办[聚会](https://en.wikipedia.org/wiki/Key_signing_party)并邀请一堆人,检查他们的证件,然后接受他们的公钥。此外,如果你认识并信任 Jane Doe(尽管她在银行的表现比较反常),Jane 可以参加聚会,收集大家的公钥然后交给你。事实上,Jane 可以使用她自己的私钥对这些公钥(及对应的身份信息)进行签名,进而你可以从一个[线上密钥库](https://en.wikipedia.org/wiki/Key_server_(cryptographic))获取公钥(及对应的身份信息)并信任已被 Jane 签名的那部分。如果一个人的公钥被很多你信任的人(即使你并不认识他们)签名,你也可能选择信任这个人。按照这种方式,你可以建立一个<ruby> <a href="https://en.wikipedia.org/wiki/Web_of_trust"> 信任网络 </a> <rt> Web of Trust </rt></ruby>。
但事情也变得更加复杂: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标准的编码机制,可以将公钥和其对应的身份信息编码成一个<ruby> 数字捆绑 <rt> digital bundle </rt></ruby>,以便我们进一步进行签名。更准确的说,这类数字捆绑被称为<ruby> 证书 <rt> cerificate </rt></ruby>。我们还需要可以创建、使用和管理这些证书的工具链。满足诸如此类的各种需求的方案构成了<ruby> 公钥基础设施 <rt>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rt></ruby>(PKI)。
### 比信任网络更进一步
你可以用人际关系网类比信任网络。如果人们之间广泛互信,可以很容易找到(两个人之间的)一条<ruby> 短信任链 <rt> short path of trust </rt></ruby>:就像一个社交圈。基于 [GPG](https://www.gnupg.org/gph/en/manual/x547.html) 加密的邮件依赖于信任网络,([理论上](https://blog.cryptographyengineering.com/2014/08/13/whats-matter-with-pgp/))只适用于与少量朋友、家庭或同事进行联系的情形。
(LCTT 译注:作者提到的“短信任链”应该是暗示“六度空间理论”,即任意两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一般不会超过 6 个。对 GPG 的唱衰,一方面是因为密钥管理的复杂性没有改善,另一方面 Yahoo 和 Google 都提出了更便利的端到端加密方案。)
在实际应用中,信任网络有一些“<ruby> <a href="https://lists.torproject.org/pipermail/tor-talk/2013-September/030235.html"> 硬伤 </a> <rt> significant problems </rt></ruby>”,主要是在可扩展性方面。当网络规模逐渐增大或者人们之间的连接较少时,信任网络就会慢慢失效。如果信任链逐渐变长,信任链中某人有意或无意误签证书的几率也会逐渐增大。如果信任链不存在,你不得不自己创建一条信任链,与其它组织建立联系,验证它们的密钥以符合你的要求。考虑下面的场景,你和你的朋友要访问一个从未使用过的在线商店。你首先需要核验网站所用的公钥属于其对应的公司而不是伪造者,进而建立安全通信信道,最后完成下订单操作。核验公钥的方法包括去实体店、打电话等,都比较麻烦。这样会导致在线购物变得不那么便利(或者说不那么安全,毕竟很多人会图省事,不去核验密钥)。
如果世界上有那么几个格外值得信任的人,他们专门负责核验和签发网站证书,情况会怎样呢?你可以只信任他们,那么浏览互联网也会变得更加容易。整体来看,这就是当今互联网的工作方式。那些“格外值得信任的人”就是被称为<ruby> 证书颁发机构 <rt> cerificate authoritie </rt></ruby>(CA)的公司。当网站希望获得公钥签名时,只需向 CA 提交<ruby> 证书签名请求 <rt> certificate signing request </rt></ruby>(CSR)。
CSR 类似于包括公钥和身份信息(在本例中,即服务器的主机名)的<ruby> 存根 <rt> stub </rt></ruby>证书,但 CA 并不会直接对 CSR 本身进行签名。CA 在签名之前会进行一些验证。对于一些证书类型(LCTT 译注:<ruby> 域名证实 <rt> Domain Validated </rt></ruby>(DV) 类型),CA 只验证申请者的确是 CSR 中列出主机名对应域名的控制者(例如通过邮件验证,让申请者完成指定的域名解析)。[对于另一些证书类型](https://en.wikipedia.org/wiki/Extended_Validation_Certificate) (LCTT 译注:链接中提到<ruby> 扩展证实 <rt> Extended Validated </rt></ruby>(EV)类型,其实还有 <ruby> OV <rt> Organization Validated </rt></ruby> 类型),CA 还会检查相关法律文书,例如公司营业执照等。一旦验证完成,CA(一般在申请者付费后)会从 CSR 中取出数据(即公钥和身份信息),使用 CA 自己的私钥进行签名,创建一个(签名)证书并发送给申请者。申请者将该证书部署在网站服务器上,当用户使用 HTTPS (或其它基于 [TLS](https://en.wikipedia.org/wiki/Transport_Layer_Security) 加密的协议)与服务器通信时,该证书被分发给用户。
当用户访问该网站时,浏览器获取该证书,接着检查证书中的主机名是否与当前正在连接的网站一致(下文会详细说明),核验 CA 签名有效性。如果其中一步验证不通过,浏览器会给出安全警告并切断与网站的连接。反之,如果验证通过,浏览器会使用证书中的公钥来核验该服务器发送的签名信息,确认该服务器持有该证书的私钥。有几种算法用于协商后续通信用到的<ruby> 共享密钥 <rt> shared secret key </rt></ruby>,其中一种也用到了服务器发送的签名信息。<ruby> 密钥交换 <rt> key exchange </rt></ruby>算法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可以参考这个[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EBfamv-_do),其中仔细说明了一种密钥交换算法。
### 建立信任
你可能会问,“如果 CA 使用其私钥对证书进行签名,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使用 CA 的公钥验证证书。那么 CA 的公钥从何而来,谁对其进行签名呢?” 答案是 CA 对自己签名!可以使用证书公钥对应的私钥,对证书本身进行签名!这类签名证书被称为是<ruby> 自签名的 <rt> self-signed </rt></ruby>;在 PKI 体系下,这意味着对你说“相信我”。(为了表达方便,人们通常说用证书进行了签名,虽然真正用于签名的私钥并不在证书中。)
通过遵守[浏览器](https://www.mozilla.org/en-US/about/governance/policies/security-group/certs/policy/)和[操作系统](https://technet.microsoft.com/en-us/library/cc751157.aspx)供应商建立的规则,CA 表明自己足够可靠并寻求加入到浏览器或操作系统预装的一组自签名证书中。这些证书被称为“<ruby> 信任锚 <rt> trust anchor </rt></ruby>”或 <ruby> CA 根证书 <rt> root CA certificate </rt></ruby>,被存储在根证书区,我们<ruby> 约定 <rt> implicitly </rt></ruby>信任该区域内的证书。
CA 也可以签发一种特殊的证书,该证书自身可以作为 CA。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可以生成一个证书链。要核验证书链,需要从“信任锚”(也就是 CA 根证书)开始,使用当前证书的公钥核验下一层证书的签名(或其它一些信息)。按照这个方式依次核验下一层证书,直到证书链底部。如果整个核验过程没有问题,信任链也建立完成。当向 CA 付费为网站签发证书时,实际购买的是将证书放置在证书链下的权利。CA 将卖出的证书标记为“不可签发子证书”,这样它们可以在适当的长度终止信任链(防止其继续向下扩展)。
为何要使用长度超过 2 的信任链呢?毕竟网站的证书可以直接被 CA 根证书签名。在实际应用中,很多因素促使 CA 创建<ruby> 中间 CA 证书 <rt> intermediate CA certificate </rt></ruby>,最主要是为了方便。由于价值连城,CA 根证书对应的私钥通常被存放在特定的设备中,一种需要多人解锁的<ruby> 硬件安全模块 <rt> hardware security module </rt></ruby>(HSM),该模块完全离线并被保管在配备监控和报警设备的[地下室](https://arstechnica.com/information-technology/2012/11/inside-symantecs-ssl-certificate-vault/)中。
<ruby> CA/浏览器论坛 <rt> CAB Forum, CA/Browser Forum </rt></ruby>负责管理 CA,[要求](https://cabforum.org/baseline-requirements-documents/)任何与 CA 根证书(LCTT 译注:就像前文提到的那样,这里是指对应的私钥)相关的操作必须由人工完成。设想一下,如果每个证书请求都需要员工将请求内容拷贝到保密介质中、进入地下室、与同事一起解锁 HSM、(使用 CA 根证书对应的私钥)签名证书,最后将签名证书从保密介质中拷贝出来;那么每天为大量网站签发证书是相当繁重乏味的工作。因此,CA 创建内部使用的中间 CA,用于证书签发自动化。
如果想查看证书链,可以在 Firefox 中点击地址栏的锁型图标,接着打开页面信息,然后点击“安全”面板中的“查看证书”按钮。在本文写作时,[opensource.com](http://opensource.com) 使用的证书链如下:
```
DigiCert High Assurance EV Root CA
DigiCert SHA2 High Assurance Server CA
opensource.com
```
### 中间人
我之前提到,浏览器需要核验证书中的主机名与已经建立连接的主机名一致。为什么需要这一步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了解所谓的[<ruby> 中间人攻击 <rt> man-in-the-middle, MIMT </rt></ruby>](http://www.shortestpathfirst.net/2010/11/18/man-in-the-middle-mitm-attacks-explained-arp-poisoining/)。有一类[网络攻击](http://www.shortestpathfirst.net/2010/11/18/man-in-the-middle-mitm-attacks-explained-arp-poisoining/)可以让攻击者将自己置身于客户端和服务端中间,冒充客户端与服务端连接,同时冒充服务端与客户端连接。如果网络流量是通过 HTTPS 传输的,加密的流量无法被窃听。此时,攻击者会创建一个代理,接收来自受害者的 HTTPS 连接,解密信息后构建一个新的 HTTPS 连接到原始目的地(即服务端)。为了建立假冒的 HTTPS 连接,代理必须返回一个攻击者具有对应私钥的证书。攻击者可以生成自签名证书,但受害者的浏览器并不会信任该证书,因为它并不是根证书库中的 CA 根证书签发的。换一个方法,攻击者使用一个受信任 CA 签发但主机名对应其自有域名的证书,结果会怎样呢?
再回到银行的那个例子,我们是银行柜员,一位男性顾客进入银行要求从 Jane Doe 的账户上取钱。当被要求提供身份证明时,他给出了 Joe Smith 的有效驾驶执照。如果这个交易可以完成,我们无疑会被银行开除。类似的,如果检测到证书中的主机名与连接对应的主机名不一致,浏览器会给出类似“连接不安全”的警告和查看更多内容的选项。在 Firefox 中,这类错误被标记为 `SSL_ERROR_BAD_CERT_DOMAIN`。
我希望你阅读完本文起码记住这一点:如果看到这类警告,**不要无视它们**!它们出现意味着,或者该网站配置存在严重问题(不推荐访问),或者你已经是中间人攻击的潜在受害者。
### 总结
虽然本文只触及了 PKI 世界的一些皮毛,我希望我已经为你展示了便于后续探索的大致蓝图。密码学和 PKI 是美与复杂性的结合体。越深入研究,越能发现更多的美和复杂性,就像分形那样。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7/private-keys>
作者:[Alex Wood](https://opensource.com/users/awood)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pinewall](https://github.com/pinewall)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如何在 Linux 上使用 tcpdump 命令捕获和分析数据包
|
Pradeep Kumar
|
https://www.linuxtechi.com/capture-analyze-packets-tcpdump-command-linux/
|
tcpdump 是一个有名的命令行数据包分析工具。我们可以使用 tcpdump 命令捕获实时 TCP/IP 数据包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6/095401iiqgbp66jdzu1o6d.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6/095401iiqgbp66jdzu1o6d.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ypingcn
|
wxy
| false |
[
"tcpdump"
] |
技术
|
{
"viewnum": 6756,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tcpdump 是一个有名的命令行数据包分析工具。我们可以使用 tcpdump 命令捕获实时 TCP/IP 数据包
| 2018-09-26T09:54:19 | 2018-09-26T09:54:19 | 10,050 |
/article-10050-1.html
|
`tcpdump` 是一个有名的命令行**数据包分析**工具。我们可以使用 `tcpdump` 命令捕获实时 TCP/IP 数据包,这些数据包也可以保存到文件中。之后这些捕获的数据包可以通过 `tcpdump` 命令进行分析。`tcpdump` 命令在网络层面进行故障排除时变得非常方便。

`tcpdump` 在大多数 Linux 发行版中都能用,对于基于 Debian 的Linux,可以使用 `apt` 命令安装它。
```
# apt install tcpdump -y
```
在基于 RPM 的 Linux 操作系统上,可以使用下面的 `yum` 命令安装 `tcpdump`。
```
# yum install tcpdump -y
```
当我们在没用任何选项的情况下运行 `tcpdump` 命令时,它将捕获所有接口的数据包。因此,要停止或取消 `tcpdump` 命令,请键入 `ctrl+c`。在本教程中,我们将使用不同的实例来讨论如何捕获和分析数据包。
### 示例:1)从特定接口捕获数据包
当我们在没用任何选项的情况下运行 `tcpdump` 命令时,它将捕获所有接口上的数据包,因此,要从特定接口捕获数据包,请使用选项 `-i`,后跟接口名称。
语法:
```
# tcpdump -i {接口名}
```
假设我想从接口 `enp0s3` 捕获数据包。
输出将如下所示,
```
tcpdump: verbose output suppressed, use -v or -vv for full protocol decode
listening on enp0s3, link-type EN10MB (Ethernet), capture size 262144 bytes
06:43:22.905890 IP compute-0-1.example.com.ssh > 169.144.0.1.39374: Flags [P.], seq 21952160:21952540, ack 13537, win 291, options [nop,nop,TS val 26164373 ecr 6580205], length 380
06:43:22.906045 IP compute-0-1.example.com.ssh > 169.144.0.1.39374: Flags [P.], seq 21952540:21952760, ack 13537, win 291, options [nop,nop,TS val 26164373 ecr 6580205], length 220
06:43:22.906150 IP compute-0-1.example.com.ssh > 169.144.0.1.39374: Flags [P.], seq 21952760:21952980, ack 13537, win 291, options [nop,nop,TS val 26164373 ecr 6580205], length 220
06:43:22.906291 IP 169.144.0.1.39374 > compute-0-1.example.com.ssh: Flags [.], ack 21952980, win 13094, options [nop,nop,TS val 6580205 ecr 26164373], length 0
06:43:22.906303 IP 169.144.0.1.39374 > compute-0-1.example.com.ssh: Flags [P.], seq 13537:13609, ack 21952980, win 13094, options [nop,nop,TS val 6580205 ecr 26164373], length 72
06:43:22.906322 IP compute-0-1.example.com.ssh > 169.144.0.1.39374: Flags [P.], seq 21952980:21953200, ack 13537, win 291, options [nop,nop,TS val 26164373 ecr 6580205], length 220
^C
109930 packets captured
110065 packets received by filter
133 packets dropped by kernel
[[email protected] ~]#
```
### 示例:2)从特定接口捕获特定数量数据包
假设我们想从特定接口(如 `enp0s3`)捕获 12 个数据包,这可以使用选项 `-c {数量} -I {接口名称}` 轻松实现。
```
root@compute-0-1 ~]# tcpdump -c 12 -i enp0s3
```
上面的命令将生成如下所示的输出,
[](https://www.linuxtechi.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N-Number-Packsets-tcpdump-interface.jpg)
### 示例:3)显示 tcpdump 的所有可用接口
使用 `-D` 选项显示 `tcpdump` 命令的所有可用接口,
```
[root@compute-0-1 ~]# tcpdump -D
1.enp0s3
2.enp0s8
3.ovs-system
4.br-int
5.br-tun
6.nflog (Linux netfilter log (NFLOG) interface)
7.nfqueue (Linux netfilter queue (NFQUEUE) interface)
8.usbmon1 (USB bus number 1)
9.usbmon2 (USB bus number 2)
10.qbra692e993-28
11.qvoa692e993-28
12.qvba692e993-28
13.tapa692e993-28
14.vxlan_sys_4789
15.any (Pseudo-device that captures on all interfaces)
16.lo [Loopback]
[[email protected] ~]#
```
我正在我的一个 openstack 计算节点上运行 `tcpdump` 命令,这就是为什么在输出中你会看到数字接口、标签接口、网桥和 vxlan 接口
### 示例:4)捕获带有可读时间戳的数据包(`-tttt` 选项)
默认情况下,在 `tcpdump` 命令输出中,不显示可读性好的时间戳,如果您想将可读性好的时间戳与每个捕获的数据包相关联,那么使用 `-tttt` 选项,示例如下所示,
```
[[email protected] ~]# tcpdump -c 8 -tttt -i enp0s3
tcpdump: verbose output suppressed, use -v or -vv for full protocol decode
listening on enp0s3, link-type EN10MB (Ethernet), capture size 262144 bytes
2018-08-25 23:23:36.954883 IP compute-0-1.example.com.ssh > 169.144.0.1.39406: Flags [P.], seq 1449206247:1449206435, ack 3062020950, win 291, options [nop,nop,TS val 86178422 ecr 21583714], length 188
2018-08-25 23:23:36.955046 IP 169.144.0.1.39406 > compute-0-1.example.com.ssh: Flags [.], ack 188, win 13585, options [nop,nop,TS val 21583717 ecr 86178422], length 0
2018-08-25 23:23:37.140097 IP controller0.example.com.amqp > compute-0-1.example.com.57818: Flags [P.], seq 814607956:814607964, ack 2387094506, win 252, options [nop,nop,TS val 86172228 ecr 86176695], length 8
2018-08-25 23:23:37.140175 IP compute-0-1.example.com.57818 > controller0.example.com.amqp: Flags [.], ack 8, win 237, options [nop,nop,TS val 86178607 ecr 86172228], length 0
2018-08-25 23:23:37.355238 IP compute-0-1.example.com.57836 > controller0.example.com.amqp: Flags [P.], seq 1080415080:1080417400, ack 1690909362, win 237, options [nop,nop,TS val 86178822 ecr 86163054], length 2320
2018-08-25 23:23:37.357119 IP controller0.example.com.amqp > compute-0-1.example.com.57836: Flags [.], ack 2320, win 1432, options [nop,nop,TS val 86172448 ecr 86178822], length 0
2018-08-25 23:23:37.357545 IP controller0.example.com.amqp > compute-0-1.example.com.57836: Flags [P.], seq 1:22, ack 2320, win 1432, options [nop,nop,TS val 86172449 ecr 86178822], length 21
2018-08-25 23:23:37.357572 IP compute-0-1.example.com.57836 > controller0.example.com.amqp: Flags [.], ack 22, win 237, options [nop,nop,TS val 86178825 ecr 86172449], length 0
8 packets captured
134 packets received by filter
69 packets dropped by kernel
[[email protected] ~]#
```
### 示例:5)捕获数据包并将其保存到文件(`-w` 选项)
使用 `tcpdump` 命令中的 `-w` 选项将捕获的 TCP/IP 数据包保存到一个文件中,以便我们可以在将来分析这些数据包以供进一步分析。
语法:
```
# tcpdump -w 文件名.pcap -i {接口名}
```
注意:文件扩展名必须为 `.pcap`。
假设我要把 `enp0s3` 接口捕获到的包保存到文件名为 `enp0s3-26082018.pcap`。
```
[root@compute-0-1 ~]# tcpdump -w enp0s3-26082018.pcap -i enp0s3
```
上述命令将生成如下所示的输出,
```
[root@compute-0-1 ~]# tcpdump -w enp0s3-26082018.pcap -i enp0s3
tcpdump: listening on enp0s3, link-type EN10MB (Ethernet), capture size 262144 bytes
^C841 packets captured
845 packets received by filter
0 packets dropped by kernel
[root@compute-0-1 ~]# ls
anaconda-ks.cfg enp0s3-26082018.pcap
[root@compute-0-1 ~]#
```
捕获并保存大小**大于 N 字节**的数据包。
```
[root@compute-0-1 ~]# tcpdump -w enp0s3-26082018-2.pcap greater 1024
```
捕获并保存大小**小于 N 字节**的数据包。
```
[root@compute-0-1 ~]# tcpdump -w enp0s3-26082018-3.pcap less 1024
```
### 示例:6)从保存的文件中读取数据包(`-r` 选项)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已经将捕获的数据包保存到文件中,我们可以使用选项 `-r` 从文件中读取这些数据包,例子如下所示,
```
[root@compute-0-1 ~]# tcpdump -r enp0s3-26082018.pcap
```
用可读性高的时间戳读取包内容,
```
[root@compute-0-1 ~]# tcpdump -tttt -r enp0s3-26082018.pcap
reading from file enp0s3-26082018.pcap, link-type EN10MB (Ethernet)
2018-08-25 22:03:17.249648 IP compute-0-1.example.com.ssh > 169.144.0.1.39406: Flags [P.], seq 1426167803:1426167927, ack 3061962134, win 291, options
[nop,nop,TS val 81358717 ecr 20378789], length 124
2018-08-25 22:03:17.249840 IP 169.144.0.1.39406 > compute-0-1.example.com.ssh: Flags [.], ack 124, win 564, options [nop,nop,TS val 20378791 ecr 81358
717], length 0
2018-08-25 22:03:17.454559 IP controller0.example.com.amqp > compute-0-1.example.com.57836: Flags [.], ack 1079416895, win 1432, options [nop,nop,TS v
al 81352560 ecr 81353913], length 0
2018-08-25 22:03:17.454642 IP compute-0-1.example.com.57836 > controller0.example.com.amqp: Flags [.], ack 1, win 237, options [nop,nop,TS val 8135892
2 ecr 81317504], length 0
2018-08-25 22:03:17.646945 IP compute-0-1.example.com.57788 > controller0.example.com.amqp: Flags [.], seq 106760587:106762035, ack 688390730, win 237
, options [nop,nop,TS val 81359114 ecr 81350901], length 1448
2018-08-25 22:03:17.647043 IP compute-0-1.example.com.57788 > controller0.example.com.amqp: Flags [P.], seq 1448:1956, ack 1, win 237, options [nop,no
p,TS val 81359114 ecr 81350901], length 508
2018-08-25 22:03:17.647502 IP controller0.example.com.amqp > compute-0-1.example.com.57788: Flags [.], ack 1956, win 1432, options [nop,nop,TS val 813
52753 ecr 81359114], length 0
.........................................................................................................................
```
### 示例:7)仅捕获特定接口上的 IP 地址数据包(`-n` 选项)
使用 `tcpdump` 命令中的 `-n` 选项,我们能只捕获特定接口上的 IP 地址数据包,示例如下所示,
```
[root@compute-0-1 ~]# tcpdump -n -i enp0s3
```
上述命令输出如下,
```
tcpdump: verbose output suppressed, use -v or -vv for full protocol decode
listening on enp0s3, link-type EN10MB (Ethernet), capture size 262144 bytes
22:22:28.537904 IP 169.144.0.20.ssh > 169.144.0.1.39406: Flags [P.], seq 1433301395:1433301583, ack 3061976250, win 291, options [nop,nop,TS val 82510005 ecr 20666610], length 188
22:22:28.538173 IP 169.144.0.1.39406 > 169.144.0.20.ssh: Flags [.], ack 188, win 9086, options [nop,nop,TS val 20666613 ecr 82510005], length 0
22:22:28.538573 IP 169.144.0.20.ssh > 169.144.0.1.39406: Flags [P.], seq 188:552, ack 1, win 291, options [nop,nop,TS val 82510006 ecr 20666613], length 364
22:22:28.538736 IP 169.144.0.1.39406 > 169.144.0.20.ssh: Flags [.], ack 552, win 9086, options [nop,nop,TS val 20666613 ecr 82510006], length 0
22:22:28.538874 IP 169.144.0.20.ssh > 169.144.0.1.39406: Flags [P.], seq 552:892, ack 1, win 291, options [nop,nop,TS val 82510006 ecr 20666613], length 340
22:22:28.539042 IP 169.144.0.1.39406 > 169.144.0.20.ssh: Flags [.], ack 892, win 9086, options [nop,nop,TS val 20666613 ecr 82510006], length 0
22:22:28.539178 IP 169.144.0.20.ssh > 169.144.0.1.39406: Flags [P.], seq 892:1232, ack 1, win 291, options [nop,nop,TS val 82510006 ecr 20666613], length 340
22:22:28.539282 IP 169.144.0.1.39406 > 169.144.0.20.ssh: Flags [.], ack 1232, win 9086, options [nop,nop,TS val 20666614 ecr 82510006], length 0
22:22:28.539479 IP 169.144.0.20.ssh > 169.144.0.1.39406: Flags [P.], seq 1232:1572, ack 1, win 291, options [nop,nop,TS val 82510006 ecr 20666614], length 340
22:22:28.539595 IP 169.144.0.1.39406 > 169.144.0.20.ssh: Flags [.], ack 1572, win 9086, options [nop,nop,TS val 20666614 ecr 82510006], length 0
22:22:28.539760 IP 169.144.0.20.ssh > 169.144.0.1.39406: Flags [P.], seq 1572:1912, ack 1, win 291, options [nop,nop,TS val 82510007 ecr 20666614], length 340
.........................................................................
```
您还可以使用 `tcpdump` 命令中的 `-c` 和 `-N` 选项捕获 N 个 IP 地址包,
```
[root@compute-0-1 ~]# tcpdump -c 25 -n -i enp0s3
```
### 示例:8)仅捕获特定接口上的 TCP 数据包
在 `tcpdump` 命令中,我们能使用 `tcp` 选项来只捕获 TCP 数据包,
```
[root@compute-0-1 ~]# tcpdump -i enp0s3 tcp
tcpdump: verbose output suppressed, use -v or -vv for full protocol decode
listening on enp0s3, link-type EN10MB (Ethernet), capture size 262144 bytes
22:36:54.521053 IP 169.144.0.20.ssh > 169.144.0.1.39406: Flags [P.], seq 1433336467:1433336655, ack 3061986618, win 291, options [nop,nop,TS val 83375988 ecr 20883106], length 188
22:36:54.521474 IP 169.144.0.1.39406 > 169.144.0.20.ssh: Flags [.], ack 188, win 9086, options [nop,nop,TS val 20883109 ecr 83375988], length 0
22:36:54.522214 IP 169.144.0.20.ssh > 169.144.0.1.39406: Flags [P.], seq 188:552, ack 1, win 291, options [nop,nop,TS val 83375989 ecr 20883109], length 364
22:36:54.522508 IP 169.144.0.1.39406 > 169.144.0.20.ssh: Flags [.], ack 552, win 9086, options [nop,nop,TS val 20883109 ecr 83375989], length 0
22:36:54.522867 IP 169.144.0.20.ssh > 169.144.0.1.39406: Flags [P.], seq 552:892, ack 1, win 291, options [nop,nop,TS val 83375990 ecr 20883109], length 340
22:36:54.523006 IP 169.144.0.1.39406 > 169.144.0.20.ssh: Flags [.], ack 892, win 9086, options [nop,nop,TS val 20883109 ecr 83375990], length 0
22:36:54.523304 IP 169.144.0.20.ssh > 169.144.0.1.39406: Flags [P.], seq 892:1232, ack 1, win 291, options [nop,nop,TS val 83375990 ecr 20883109], length 340
22:36:54.523461 IP 169.144.0.1.39406 > 169.144.0.20.ssh: Flags [.], ack 1232, win 9086, options [nop,nop,TS val 20883110 ecr 83375990], length 0
22:36:54.523604 IP 169.144.0.20.ssh > 169.144.0.1.39406: Flags [P.], seq 1232:1572, ack 1, win 291, options [nop,nop,TS val 83375991 ecr 20883110], length 340
...................................................................................................................................................
```
### 示例:9)从特定接口上的特定端口捕获数据包
使用 `tcpdump` 命令,我们可以从特定接口 `enp0s3` 上的特定端口(例如 22)捕获数据包。
语法:
```
# tcpdump -i {interface-name} port {Port_Number}
```
```
[root@compute-0-1 ~]# tcpdump -i enp0s3 port 22
tcpdump: verbose output suppressed, use -v or -vv for full protocol decode
listening on enp0s3, link-type EN10MB (Ethernet), capture size 262144 bytes
22:54:45.032412 IP compute-0-1.example.com.ssh > 169.144.0.1.39406: Flags [P.], seq 1435010787:1435010975, ack 3061993834, win 291, options [nop,nop,TS val 84446499 ecr 21150734], length 188
22:54:45.032631 IP 169.144.0.1.39406 > compute-0-1.example.com.ssh: Flags [.], ack 188, win 9131, options [nop,nop,TS val 21150737 ecr 84446499], length 0
22:54:55.037926 IP compute-0-1.example.com.ssh > 169.144.0.1.39406: Flags [P.], seq 188:576, ack 1, win 291, options [nop,nop,TS val 84456505 ecr 21150737], length 388
22:54:55.038106 IP 169.144.0.1.39406 > compute-0-1.example.com.ssh: Flags [.], ack 576, win 9154, options [nop,nop,TS val 21153238 ecr 84456505], length 0
22:54:55.038286 IP compute-0-1.example.com.ssh > 169.144.0.1.39406: Flags [P.], seq 576:940, ack 1, win 291, options [nop,nop,TS val 84456505 ecr 21153238], length 364
22:54:55.038564 IP 169.144.0.1.39406 > compute-0-1.example.com.ssh: Flags [.], ack 940, win 9177, options [nop,nop,TS val 21153238 ecr 84456505], length 0
22:54:55.038708 IP compute-0-1.example.com.ssh > 169.144.0.1.39406: Flags [P.], seq 940:1304, ack 1, win 291, options [nop,nop,TS val 84456506 ecr 21153238], length 364
............................................................................................................................
```
### 示例:10)在特定接口上捕获来自特定来源 IP 的数据包
在 `tcpdump` 命令中,使用 `src` 关键字后跟 IP 地址,我们可以捕获来自特定来源 IP 的数据包,
语法:
```
# tcpdump -n -i {接口名} src {IP 地址}
```
例子如下,
```
[root@compute-0-1 ~]# tcpdump -n -i enp0s3 src 169.144.0.10
tcpdump: verbose output suppressed, use -v or -vv for full protocol decode
listening on enp0s3, link-type EN10MB (Ethernet), capture size 262144 bytes
23:03:45.912733 IP 169.144.0.10.amqp > 169.144.0.20.57800: Flags [.], ack 526623844, win 243, options [nop,nop,TS val 84981008 ecr 84982372], length 0
23:03:46.136757 IP 169.144.0.10.amqp > 169.144.0.20.57796: Flags [.], ack 2535995970, win 252, options [nop,nop,TS val 84981232 ecr 84982596], length 0
23:03:46.153398 IP 169.144.0.10.amqp > 169.144.0.20.57798: Flags [.], ack 3623063621, win 243, options [nop,nop,TS val 84981248 ecr 84982612], length 0
23:03:46.361160 IP 169.144.0.10.amqp > 169.144.0.20.57802: Flags [.], ack 2140263945, win 252, options [nop,nop,TS val 84981456 ecr 84982821], length 0
23:03:46.376926 IP 169.144.0.10.amqp > 169.144.0.20.57808: Flags [.], ack 175946224, win 252, options [nop,nop,TS val 84981472 ecr 84982836], length 0
23:03:46.505242 IP 169.144.0.10.amqp > 169.144.0.20.57810: Flags [.], ack 1016089556, win 252, options [nop,nop,TS val 84981600 ecr 84982965], length 0
23:03:46.616994 IP 169.144.0.10.amqp > 169.144.0.20.57812: Flags [.], ack 832263835, win 252, options [nop,nop,TS val 84981712 ecr 84983076], length 0
23:03:46.809344 IP 169.144.0.10.amqp > 169.144.0.20.57814: Flags [.], ack 2781799939, win 252, options [nop,nop,TS val 84981904 ecr 84983268], length 0
23:03:46.809485 IP 169.144.0.10.amqp > 169.144.0.20.57816: Flags [.], ack 1662816815, win 252, options [nop,nop,TS val 84981904 ecr 84983268], length 0
23:03:47.033301 IP 169.144.0.10.amqp > 169.144.0.20.57818: Flags [.], ack 2387094362, win 252, options [nop,nop,TS val 84982128 ecr 84983492], length 0
^C
10 packets captured
12 packets received by filter
0 packets dropped by kernel
```
### 示例:11)在特定接口上捕获来自特定目的 IP 的数据包
语法:
```
# tcpdump -n -i {接口名} dst {IP 地址}
```
```
[root@compute-0-1 ~]# tcpdump -n -i enp0s3 dst 169.144.0.1
tcpdump: verbose output suppressed, use -v or -vv for full protocol decode
listening on enp0s3, link-type EN10MB (Ethernet), capture size 262144 bytes
23:10:43.520967 IP 169.144.0.20.ssh > 169.144.0.1.39406: Flags [P.], seq 1439564171:1439564359, ack 3062005550, win 291, options [nop,nop,TS val 85404988 ecr 21390356], length 188
23:10:43.521441 IP 169.144.0.20.ssh > 169.144.0.1.39406: Flags [P.], seq 188:408, ack 1, win 291, options [nop,nop,TS val 85404988 ecr 21390359], length 220
23:10:43.521719 IP 169.144.0.20.ssh > 169.144.0.1.39406: Flags [P.], seq 408:604, ack 1, win 291, options [nop,nop,TS val 85404989 ecr 21390359], length 196
23:10:43.521993 IP 169.144.0.20.ssh > 169.144.0.1.39406: Flags [P.], seq 604:800, ack 1, win 291, options [nop,nop,TS val 85404989 ecr 21390359], length 196
23:10:43.522157 IP 169.144.0.20.ssh > 169.144.0.1.39406: Flags [P.], seq 800:996, ack 1, win 291, options [nop,nop,TS val 85404989 ecr 21390359], length 196
23:10:43.522346 IP 169.144.0.20.ssh > 169.144.0.1.39406: Flags [P.], seq 996:1192, ack 1, win 291, options [nop,nop,TS val 85404989 ecr 21390359], length 196
.........................................................................................
```
### 示例:12)捕获两台主机之间的 TCP 数据包通信
假设我想捕获两台主机 169.144.0.1 和 169.144.0.20 之间的 TCP 数据包,示例如下所示,
```
[root@compute-0-1 ~]# tcpdump -w two-host-tcp-comm.pcap -i enp0s3 tcp and \(host 169.144.0.1 or host 169.144.0.20\)
```
使用 `tcpdump` 命令只捕获两台主机之间的 SSH 数据包流,
```
[root@compute-0-1 ~]# tcpdump -w ssh-comm-two-hosts.pcap -i enp0s3 src 169.144.0.1 and port 22 and dst 169.144.0.20 and port 22
```
### 示例:13)捕获两台主机之间(来回)的 UDP 网络数据包
语法:
```
# tcpdump -w -s -i udp and \(host and host \)
```
```
[root@compute-0-1 ~]# tcpdump -w two-host-comm.pcap -s 1000 -i enp0s3 udp and \(host 169.144.0.10 and host 169.144.0.20\)
```
### 示例:14)捕获十六进制和 ASCII 格式的数据包
使用 `tcpdump` 命令,我们可以以 ASCII 和十六进制格式捕获 TCP/IP 数据包,
要使用 `-A` 选项捕获 ASCII 格式的数据包,示例如下所示:
```
[root@compute-0-1 ~]# tcpdump -c 10 -A -i enp0s3
tcpdump: verbose output suppressed, use -v or -vv for full protocol decode
listening on enp0s3, link-type EN10MB (Ethernet), capture size 262144 bytes
00:37:10.520060 IP compute-0-1.example.com.ssh > 169.144.0.1.39406: Flags [P.], seq 1452637331:1452637519, ack 3062125586, win 333, options [nop,nop,TS val 90591987 ecr 22687106], length 188
E...[root@compute-0-1 @...............V.|...T....MT......
.fR..Z-....b.:..Z5...{.'p....]."}...Z..9.?......."root@compute-0-1 <.....V..C.....{,...OKP.2.*...`..-sS..1S...........:.O[.....{G..%ze.Pn.T..N.... ....qB..5...n.....`...:=...[..0....k.....S.:..5!.9..G....!-..'..
00:37:10.520319 IP 169.144.0.1.39406 > compute-0-1.example.com.ssh: Flags [.], ack 188, win 13930, options [nop,nop,TS val 22687109 ecr 90591987], length 0
root@compute-0-1 @.|+..............T.V.}O..6j.d.....
.Z-..fR.
00:37:11.687543 IP controller0.example.com.amqp > compute-0-1.example.com.57800: Flags [.], ack 526624548, win 243, options [nop,nop,TS val 90586768 ecr 90588146], length 0
root@compute-0-1 @.!L...
.....(..g....c.$...........
.f>..fC.
00:37:11.687612 IP compute-0-1.example.com.57800 > controller0.example.com.amqp: Flags [.], ack 1, win 237, options [nop,nop,TS val 90593155 ecr 90551716], length 0
root@compute-0-1 @..........
...(.c.$g.......Se.....
.fW..e..
..................................................................................................................................................
```
要同时以十六进制和 ASCII 格式捕获数据包,请使用 `-XX` 选项。
```
[root@compute-0-1 ~]# tcpdump -c 10 -XX -i enp0s3
tcpdump: verbose output suppressed, use -v or -vv for full protocol decode
listening on enp0s3, link-type EN10MB (Ethernet), capture size 262144 bytes
00:39:15.124363 IP compute-0-1.example.com.ssh > 169.144.0.1.39406: Flags [P.], seq 1452640859:1452641047, ack 3062126346, win 333, options [nop,nop,TS val 90716591 ecr 22718257], length 188
0x0000: 0a00 2700 0000 0800 27f4 f935 0800 4510 ..'.....'..5..E.
0x0010: 00f0 5bc6 4000 4006 8afc a990 0014 a990 ..[root@compute-0-1 @.........
0x0020: 0001 0016 99ee 5695 8a5b b684 570a 8018 ......V..[..W...
0x0030: 014d 5418 0000 0101 080a 0568 39af 015a .MT........h9..Z
0x0040: a731 adb7 58b6 1a0f 2006 df67 c9b6 4479 .1..X......g..Dy
0x0050: 19fd 2c3d 2042 3313 35b9 a160 fa87 d42c ..,=.B3.5..`...,
0x0060: 89a9 3d7d dfbf 980d 2596 4f2a 99ba c92a ..=}....%.O*...*
0x0070: 3e1e 7bf7 3af2 a5cc ee4f 10bc 7dfc 630d >.{.:....O..}.c.
0x0080: 898a 0e16 6825 56c7 b683 1de4 3526 ff04 ....h%V.....5&..
0x0090: 68d1 4f7d babd 27ba 84ae c5d3 750b 01bd h.O}..'.....u...
0x00a0: 9c43 e10a 33a6 8df2 a9f0 c052 c7ed 2ff5 .C..3......R../.
0x00b0: bfb1 ce84 edfc c141 6dad fa19 0702 62a7 .......Am.....b.
0x00c0: 306c db6b 2eea 824e eea5 acd7 f92e 6de3 0l.k...N......m.
0x00d0: 85d0 222d f8bf 9051 2c37 93c8 506d 5cb5 .."-...Q,7..Pm\.
0x00e0: 3b4a 2a80 d027 49f2 c996 d2d9 a9eb c1c4 ;J*..'I.........
0x00f0: 7719 c615 8486 d84c e42d 0ba3 698c w......L.-..i.
00:39:15.124648 IP 169.144.0.1.39406 > compute-0-1.example.com.ssh: Flags [.], ack 188, win 13971, options [nop,nop,TS val 22718260 ecr 90716591], length 0
0x0000: 0800 27f4 f935 0a00 2700 0000 0800 4510 ..'..5..'.....E.
0x0010: 0034 6b70 4000 4006 7c0e a990 0001 a990 root@compute-0-1 @.|.......
0x0020: 0014 99ee 0016 b684 570a 5695 8b17 8010 ........W.V.....
0x0030: 3693 7c0e 0000 0101 080a 015a a734 0568 6.|........Z.4.h
0x0040: 39af
.......................................................................
```
这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我希望您能了解如何使用 `tcpdump` 命令捕获和分析 TCP/IP 数据包。请分享你的反馈和评论。
---
via: <https://www.linuxtechi.com/capture-analyze-packets-tcpdump-command-linux/>
作者:[Pradeep Kumar](http://www.linuxtechi.com/author/pradeep/)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ypingcn](https://github.com/ypingc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使用 top 命令了解 Fedora 的内存使用情况
|
Paul W. Frields
|
https://fedoramagazine.org/understand-fedora-memory-usage-top/
|
如果你使用过 top 命令来查看 Fedora 系统中的内存使用情况,你可能会惊讶,看起来消耗的数量比系统可用的内存更多。下面会详细介绍内存使用情况以及如何理解这些数据。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6/101505mz8fqz2wfv2wzfvk.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6/101505mz8fqz2wfv2wzfvk.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HankChow
|
wxy
| false |
[
"top",
"内存"
] |
技术
|
{
"viewnum": 4656,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如果你使用过 top 命令来查看 Fedora 系统中的内存使用情况,你可能会惊讶,看起来消耗的数量比系统可用的内存更多。下面会详细介绍内存使用情况以及如何理解这些数据。
| 2018-09-26T10:15:01 | 2018-09-26T10:15:01 | 10,051 |
/article-10051-1.html
|

如果你使用过 `top` 命令来查看 Fedora 系统中的内存使用情况,你可能会惊讶,看起来消耗的数量比系统可用的内存更多。下面会详细介绍内存使用情况以及如何理解这些数据。
### 内存实际使用情况
操作系统对内存的使用方式并不是太通俗易懂。事实上,其背后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巧妙技术在发挥着作用。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在无需用户干预的情况下,让操作系统更有效地使用内存。
大多数应用程序都不是系统自带的,但每个应用程序都依赖于安装在系统中的库中的一些函数集。在 Fedora 中,RPM 包管理系统能够确保在安装应用程序时也会安装所依赖的库。
当应用程序运行时,操作系统并不需要将它要用到的所有信息都加载到物理内存中。而是会为存放代码的存储空间构建一个映射,称为虚拟内存。操作系统只把需要的部分加载到内存中,当某一个部分不再需要后,这一部分内存就会被释放掉。
这意味着应用程序可以映射大量的虚拟内存,而使用较少的系统物理内存。特殊情况下,映射的虚拟内存甚至可以比系统实际可用的物理内存更多!而且在操作系统中这种情况也并不少见。
另外,不同的应用程序可能会对同一个库都有依赖。Fedora 中的 Linux 内核通常会在各个应用程序之间共享内存,而不需要为不同应用分别加载同一个库的多个副本。类似地,对于同一个应用程序的不同实例也是采用这种方式共享内存。
如果不首先了解这些细节,`top` 命令显示的数据可能会让人摸不着头脑。下面就举例说明如何正确查看内存使用量。
### 使用 `top` 命令查看内存使用量
如果你还没有使用过 `top` 命令,可以打开终端直接执行查看。使用 `Shift + M` 可以按照内存使用量来进行排序。下图是在 Fedora Workstation 中执行的结果,在你的机器上显示的结果可能会略有不同:

主要通过以下三列来查看内存使用情况:`VIRT`、`RES` 和 `SHR`。目前以 KB 为单位显示相关数值。
`VIRT` 列代表该进程映射的<ruby> 虚拟 <rt> virtual </rt></ruby>内存。如上所述,虚拟内存不是实际消耗的物理内存。例如, GNOME Shell 进程 `gnome-shell` 实际上没有消耗超过 3.1 GB 的物理内存,但它对很多更低或更高级的库都有依赖,系统必须对每个库都进行映射,以确保在有需要时可以加载这些库。
`RES` 列代表应用程序消耗了多少实际(<ruby> 驻留 <rt> resident </rt></ruby>)内存。对于 GNOME Shell 大约是 180788 KB。例子中的系统拥有大约 7704 MB 的物理内存,因此内存使用率显示为 2.3%。
但根据 `SHR` 列显示,其中至少有 88212 KB 是<ruby> 共享 <rt> shared </rt></ruby>内存,这部分内存可能是其它应用程序也在使用的库函数。这意味着 GNOME Shell 本身大约有 92 MB 内存不与其他进程共享。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例子中的其它程序也共享了很多内存。在某些应用程序中,共享内存在内存使用量中会占很大的比例。
值得一提的是,有时进程之间通过内存通信,这些内存也是共享的,但 `top` 这样的工具却不一定能检测到,所以以上的说明也不一定准确。
### 关于交换分区
系统还可以通过交换分区来存储数据(例如硬盘),但读写的速度相对较慢。当物理内存渐渐用满,操作系统就会查找内存中暂时不会使用的部分,将其写出到交换区域等待需要的时候使用。
因此,如果交换内存的使用量一直偏高,表明系统的物理内存已经供不应求了。有时候一个不正常的应用也有可能导致出现这种情况,但如果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就需要考虑提升物理内存或者限制某些程序的运行了。
感谢 [Stig Nygaard](https://www.flickr.com/photos/stignygaard/) 在 [Flickr](https://www.flickr.com/photos/stignygaard/3138001676/) 上提供的图片(CC BY 2.0)。
---
via: <https://fedoramagazine.org/understand-fedora-memory-usage-top/>
作者:[Paul W. Frields](https://fedoramagazine.org/author/pfrields/)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HankChow](https://github.com/HankCho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开源与烹饪有什么相似之处?
|
Florian Effenberger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9/open-source-cooking
|
有什么好的方法,既可以宣传开源的精神又不用写代码呢?这里有个点子:“开源食堂”。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6/145741v0kks454xklerkw9.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6/145741v0kks454xklerkw9.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sd886393
|
wxy
| false |
[
"开源"
] |
观点
|
{
"viewnum": 2701,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有什么好的方法,既可以宣传开源的精神又不用写代码呢?这里有个点子:“开源食堂”。
| 2018-09-26T14:57:00 | 2018-09-26T14:57:00 | 10,052 |
/article-10052-1.html
|

有什么好的方法,既可以宣传开源的精神又不用写代码呢?这里有个点子:“<ruby> 开源食堂 <rt> open source cooking </rt></ruby>”。在过去的 8 年间,这就是我们在慕尼黑做的事情。
开源食堂已经是我们常规的开源宣传活动了,因为我们发现开源与烹饪有很多共同点。
### 协作烹饪
[慕尼黑开源聚会](https://www.opensourcetreffen.de/)自 2009 年 7 月在 [Café Netzwerk](http://www.cafe-netzwerk.de/) 创办以来,已经组织了若干次活动,活动一般在星期五的晚上组织。该聚会为开源项目工作者或者开源爱好者们提供了相互认识的方式。我们的信条是:“<ruby> 每四周的星期五属于自由软件 <rt> Every fourth Friday for free software </rt></ruby>”。当然在一些周末,我们还会举办一些研讨会。那之后,我们很快加入了很多其他的活动,包括白香肠早餐、桑拿与烹饪活动。
事实上,第一次开源烹饪聚会举办的有些混乱,但是我们经过这 8 年来以及 15 次的活动,已经可以为 25-30 个与会者提供丰盛的美食了。
回头看看这些夜晚,我们愈发发现共同烹饪与开源社区协作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
### 烹饪步骤中的自由开源精神
这里是几个烹饪与开源精神相同的地方:
* 我们乐于合作且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
* 我们成了一个社区
* 由于我们有相同的兴趣与爱好,我们可以更多的了解我们自身与他人,并且可以一同协作
* 我们也会犯错,但我们会从错误中学习,并为了共同的利益去分享关于错误的经验,从而让彼此避免再犯相同的错误
* 每个人都会贡献自己擅长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
* 我们会动员其他人去做出贡献并加入到我们之中
* 虽说协作是关键,但难免会有点混乱
* 每个人都会从中收益
### 烹饪中的开源气息
同很多成功的开源聚会一样,开源烹饪也需要一些协作和组织结构。在每次活动之前,我们会组织所有的成员对菜单进行投票,而不单单是直接给每个人分一角披萨,我们希望真正的作出一道美味,迄今为止我们做过日本、墨西哥、匈牙利、印度等地区风味的美食,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举了。
就像在生活中,共同烹饪同样需要各个成员之间相互的尊重和理解,所以我们也会试着为素食主义者、食物过敏者、或者对某些事物有偏好的人提供针对性的事物。正式开始烹饪之前,在家预先进行些小规模的测试会非常有帮助(和乐趣!)
可扩展性也很重要,在杂货店采购必要的食材很容易就消耗掉 3 个小时。所以我们使用一些表格工具(自然是 LibreOffice Calc)来做一些所需要的食材以及相应的成本。
我们会同志愿者一起,对于每次晚餐我们都有一个“包维护者”,从而及时的制作出菜单并在问题产生的时候寻找一些独到的解决方法。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是大厨,但是只要给与一些帮助,并比较合理的分配任务和责任,就很容易让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某种程度上来说,处理 18kg 的西红柿和 100 个鸡蛋都不会让你觉得是件难事,相信我!唯一的限制是一个烤炉只有四个灶,所以可能是时候对基础设施加大投入了。
发布有时间要求,当然要求也不那么严格,我们通常会在 21:30 和 01:30 之间的相当“灵活”时间内供应主菜,即便如此,这个时间也是硬性的发布规定。
最后,像很多开源项目一样,烹饪文档同样有提升的空间。类似洗碟子这样的扫尾工作同样也有可优化的地方。
### 未来的一些新功能点
我们预计的一些想法包括:
* 在其他的国家开展活动
* 购买和烹饪一个价值 700 欧元的大南瓜,并且
* 找家可以为我们采购提供折扣的商店
最后一点,也是开源软件的动机:永远记住,还有一些人们生活在阴影中,他们为没有同等的权限去访问资源而苦恼着。我们如何通过开源的精神去帮助他们呢?
一想到这点,我便期待这下一次的开源烹饪聚会。如果读了上面的东西让你觉得不够完美,并且想自己运作这样的活动,我们非常乐意你能够借鉴我们的想法,甚至抄袭一个。我们也乐意你能够参与到我们其中,甚至做一些演讲和问答。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9/open-source-cooking>
作者:[Florian Effenberger](https://opensource.com/users/floeff)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sd886393](https://github.com/sd886393)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3 个开源日志聚合工具
|
Dan Barker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9/open-source-log-aggregation-tools
|
日志聚合系统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故障排除和其它任务。以下是三个主要工具介绍。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6/232224t11dhbcya8aijhsh.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6/232224t11dhbcya8aijhsh.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heguangzhi
|
wxy
| false |
[
"日志",
"聚合"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12676,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日志聚合系统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故障排除和其它任务。以下是三个主要工具介绍。
| 2018-09-26T23:22:58 | 2018-09-26T23:22:58 | 10,053 |
/article-10053-1.html
|
>
> 日志聚合系统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故障排除和其它任务。以下是三个主要工具介绍。
>
>
>

<ruby> 指标聚合 <rt> metrics aggregation </rt></ruby>与<ruby> 日志聚合 <rt> log aggregation </rt></ruby>有何不同?日志不能包括指标吗?日志聚合系统不能做与指标聚合系统相同的事情吗?
这些是我经常听到的问题。我还看到供应商推销他们的日志聚合系统作为所有可观察问题的解决方案。日志聚合是一个有价值的工具,但它通常对时间序列数据的支持不够好。
时间序列的指标聚合系统中几个有价值的功能是专门为时间序列数据定制的<ruby> 固定间隔 <rt> regular interval </rt></ruby>和存储系统。固定间隔允许用户不断地收集实时的数据结果。如果要求日志聚合系统以固定间隔收集指标数据,它也可以。但是,它的存储系统没有针对指标聚合系统中典型的查询类型进行优化。使用日志聚合工具中的存储系统处理这些查询将花费更多的资源和时间。
所以,我们知道日志聚合系统可能不适合时间序列数据,但是它有什么好处呢?日志聚合系统是收集事件数据的好地方。这些无规律的活动是非常重要的。最好的例子为 web 服务的访问日志,这些很重要,因为我们想知道什么正在访问我们的系统,什么时候访问的。另一个例子是应用程序错误记录 —— 因为它不是正常的操作记录,所以在故障排除过程中可能很有价值的。
日志记录的一些规则:
* **须**包含时间戳
* **须**格式化为 JSON
* **不**记录无关紧要的事件
* **须**记录所有应用程序的错误
* **可**记录警告错误
* **可**开关的日志记录
* **须**以可读的形式记录信息
* **不**在生产环境中记录信息
* **不**记录任何无法阅读或反馈的内容
### 云的成本
当研究日志聚合工具时,云服务可能看起来是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然而,这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成本。当跨数百或数千台主机和应用程序聚合时,日志数据是大量的。在基于云的系统中,数据的接收、存储和检索是昂贵的。
以一个真实的系统来参考,大约 500 个节点和几百个应用程序的集合每天产生 200GB 的日志数据。这个系统可能还有改进的空间,但是在许多 SaaS 产品中,即使将它减少一半,每月也要花费将近 10000 美元。而这通常仅保留 30 天,如果你想查看一年一年的趋势数据,就不可能了。
并不是要不使用这些基于云的系统,尤其是对于较小的组织它们可能非常有价值的。这里的目的是指出可能会有很大的成本,当这些成本很高时,就可能令人非常的沮丧。本文的其余部分将集中讨论自托管的开源和商业解决方案。
### 工具选择
#### ELK
[ELK](https://www.elastic.co/webinars/introduction-elk-stack),即 Elasticsearch、Logstash 和 Kibana 简称,是最流行的开源日志聚合工具。它被 Netflix、Facebook、微软、LinkedIn 和思科使用。这三个组件都是由 [Elastic](https://www.elastic.co/) 开发和维护的。[Elasticsearch](https://www.elastic.co/products/elasticsearch) 本质上是一个 NoSQL 数据库,以 Lucene 搜索引擎实现的。[Logstash](https://www.elastic.co/products/logstash) 是一个日志管道系统,可以接收数据,转换数据,并将其加载到像 Elasticsearch 这样的应用中。[Kibana](https://www.elastic.co/products/kibana) 是 Elasticsearch 之上的可视化层。
几年前,引入了 Beats 。Beats 是数据采集器。它们简化了将数据运送到 Logstash 的过程。用户不需要了解每种日志的正确语法,而是可以安装一个 Beats 来正确导出 NGINX 日志或 Envoy 代理日志,以便在 Elasticsearch 中有效地使用它们。
安装生产环境级 ELK 套件时,可能会包括其他几个部分,如 [Kafka](http://kafka.apache.org/)、[Redis](https://redis.io/) 和 [NGINX](https://www.nginx.com/)。此外,用 Fluentd 替换 Logstash 也很常见,我们将在后面讨论。这个系统操作起来很复杂,这在早期导致了很多问题和抱怨。目前,这些问题基本上已经被修复,不过它仍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果你使用少部分的功能,建议不要使用它了。
也就是说,有其它可用的服务,所以你不必苦恼于此。可以使用 [Logz.io](https://logz.io/),但是如果你有很多数据,它的标价有点高。当然,你可能规模比较小,没有很多数据。如果你买不起 Logz.io,你可以看看 [AWS Elasticsearch Service](https://aws.amazon.com/elasticsearch-service/) (ES) 。ES 是 Amazon Web Services (AWS) 提供的一项服务,它很容易就可以让 Elasticsearch 马上工作起来。它还拥有使用 Lambda 和 S3 将所有AWS 日志记录到 ES 的工具。这是一个更便宜的选择,但是需要一些管理操作,并有一些功能限制。
ELK 套件的母公司 Elastic [提供](https://www.elastic.co/cloud) 一款更强大的产品,它使用<ruby> 开源核心 <rt> open core </rt></ruby>模式,为分析工具和报告提供了额外的选项。它也可以在谷歌云平台或 AWS 上托管。由于这种工具和托管平台的组合提供了比大多数 SaaS 选项更加便宜,这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并且很有用。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取代或提供 [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curity_information_and_event_management)(SIEM)系统的功能。
ELK 套件通过 Kibana 提供了很好的可视化工具,但是它缺少警报功能。Elastic 在付费的 X-Pack 插件中提供了警报功能,但是在开源系统没有内置任何功能。Yelp 已经开发了一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ElastAlert](https://github.com/Yelp/elastalert),不过还有其他方式。这个额外的软件相当健壮,但是它增加了已经复杂的系统的复杂性。
#### Graylog
[Graylog](https://www.graylog.org/) 最近越来越受欢迎,但它是在 2010 年由 Lennart Koopmann 创建并开发的。两年后,一家公司以同样的名字诞生了。尽管它的使用者越来越多,但仍然远远落后于 ELK 套件。这也意味着它具有较少的社区开发特征,但是它可以使用与 ELK 套件相同的 Beats 。由于 Graylog Collector Sidecar 使用 [Go](https://opensource.com/tags/go) 编写,所以 Graylog 在 Go 社区赢得了赞誉。
Graylog 使用 Elasticsearch、[MongoDB](https://www.mongodb.com/) 和底层的 Graylog Server 。这使得它像 ELK 套件一样复杂,也许还要复杂一些。然而,Graylog 附带了内置于开源版本中的报警功能,以及其他一些值得注意的功能,如流、消息重写和地理定位。
流功能可以允许数据在被处理时被实时路由到特定的 Stream。使用此功能,用户可以在单个 Stream 中看到所有数据库错误,在另外的 Stream 中看到 web 服务器错误。当添加新项目或超过阈值时,甚至可以基于这些 Stream 提供警报。延迟可能是日志聚合系统中最大的问题之一,Stream 消除了 Graylog 中的这一问题。一旦日志进入,它就可以通过 Stream 路由到其他系统,而无需完全处理好。
消息重写功能使用开源规则引擎 [Drools](https://www.drools.org/) 。允许根据用户定义的规则文件评估所有传入的消息,从而可以删除消息(称为黑名单)、添加或删除字段或修改消息。
Graylog 最酷的功能或许是它的地理定位功能,它支持在地图上绘制 IP 地址。这是一个相当常见的功能,在 Kibana 也可以这样使用,但是它增加了很多价值 —— 特别是如果你想将它用作 SIEM 系统。地理定位功能在系统的开源版本中提供。
如果你需要的话,Graylog 公司会提供对开源版本的收费支持。它还为其企业版提供了一个开源核心模式,提供存档、审计日志记录和其他支持。其它提供支持或托管服务的不太多,如果你不需要 Graylog 公司的,你可以托管。
#### Fluentd
[Fluentd](https://www.fluentd.org/) 是 [Treasure Data](https://www.treasuredata.com/) 开发的,[CNCF](https://www.cncf.io/) 已经将它作为一个孵化项目。它是用 C 和 Ruby 编写的,并被 [AWS](https://aws.amazon.com/blogs/aws/all-your-data-fluentd/) 和 [Google Cloud](https://cloud.google.com/logging/docs/agent/) 所推荐。Fluentd 已经成为许多系统中 logstach 的常用替代品。它可以作为一个本地聚合器,收集所有节点日志并将其发送到中央存储系统。它不是日志聚合系统。
它使用一个强大的插件系统,提供不同数据源和数据输出的快速和简单的集成功能。因为有超过 500 个插件可用,所以你的大多数用例都应该包括在内。如果没有,这听起来是一个为开源社区做出贡献的机会。
Fluentd 由于占用内存少(只有几十兆字节)和高吞吐量特性,是 Kubernetes 环境中的常见选择。在像 [Kubernetes](https://opensource.com/resources/what-is-kubernetes) 这样的环境中,每个 pod 都有一个 Fluentd 附属件 ,内存消耗会随着每个新 pod 的创建而线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使用 Fluentd 将大大降低你的系统利用率。这对于 Java 开发的工具来说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这些工具旨在为每个节点运行一个工具,而内存开销并不是主要问题。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9/open-source-log-aggregation-tools>
作者:[Dan Barker](https://opensource.com/users/barkerd427)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heguangzhi](https://github.com/heguangzh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Steam 让我们在 Linux 上玩 Windows 的游戏更加容易
|
Phillip Prado
|
https://itsfoss.com/steam-play-proton/
|
Valve 宣布要对 Steam Play 进行一次更新,此次更新会将一个名为 Proton 的 Wine 复刻版本添加到 Linux 客户端中。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7/000731cr8chmrhh1rhh1jg.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7/000731cr8chmrhh1rhh1jg.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hopefully2333
|
wxy
| false |
[
"Steam",
"游戏"
] |
观点
|
{
"viewnum": 8743,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01.206.56.131",
"message": "好",
"username": "来自四川的 Chrome Mobile 74.0|Android 10 用户",
"date": "2020-04-20T13:30:06"
}
] |
[] |
Valve 宣布要对 Steam Play 进行一次更新,此次更新会将一个名为 Proton 的 Wine 复刻版本添加到 Linux 客户端中。
| 2018-09-27T00:07:25 | 2018-09-27T00:07:25 | 10,054 |
/article-10054-1.html
|

总所周知,[Linux 游戏](https://itsfoss.com/linux-gaming-guide/)库中的游戏只有 Windows 游戏库中的一部分,实际上,许多人甚至都不会考虑将操作系统[转换为 Linux](https://itsfoss.com/reasons-switch-linux-windows-xp/),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喜欢的游戏,大多数都不能在这个平台上运行。
在撰写本文时,Steam 上已有超过 5000 种游戏可以在 Linux 上运行,而 Steam 上的游戏总数已经接近 27000 种了。现在 5000 种游戏可能看起来很多,但还没有达到 27000 种,确实没有。
虽然几乎所有的新的<ruby> 独立游戏 <rt> indie game </rt></ruby>都是在 Linux 中推出的,但我们仍然无法在这上面玩很多的 [3A 大作](https://itsfoss.com/triplea-game-review/)。对我而言,虽然这其中有很多游戏我都很希望能有机会玩,但这从来都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因为我主要是玩独立游戏和[复古游戏](https://itsfoss.com/play-retro-games-linux/),所以几乎所有我喜欢的游戏都可以在 Linux 系统上运行。
### 认识 Proton,Steam 的一个 WINE 复刻
现在,这个问题已经成为过去式了,因为本周 Valve [宣布](https://steamcommunity.com/games/221410)要对 Steam Play 进行一次更新,此次更新会将一个名为 Proton 的 Wine 复刻版本添加到 Linux 客户端中。是的,这个工具是开源的,Valve 已经在 [GitHub](https://github.com/ValveSoftware/Proton/) 上开源了源代码,但该功能仍然处于测试阶段,所以你必须使用测试版的 Steam 客户端才能使用这项功能。
#### 使用 proton ,可以在 Linux 系统上通过 Steam 运行更多 Windows 游戏
这对我们这些 Linux 用户来说,实际上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 Linux 电脑上运行全部 27000 种游戏,而无需配置像 [PlayOnLinux](https://www.playonlinux.com/en/) 或 [Lutris](https://lutris.net/) 这样的东西。我要告诉你的是,配置这些东西有时候会非常让人头疼。
对此更为复杂的答案是,某种原因听起来非常美好。虽然在理论上,你可以用这种方式在 Linux 上玩所有的 Windows 平台上的游戏。但只有一少部分游戏在推出时会正式支持 Linux。这少部分游戏包括 《DOOM》、《最终幻想 VI》、《铁拳 7》、《星球大战:前线 2》,和其他几个。
#### 你可以在 Linux 上玩所有的 Windows 游戏(理论上)
虽然目前该列表只有大约 30 个游戏,你可以点击“为所有游戏启用 Steam Play”复选框来强制使用 Steam 的 Proton 来安装和运行任意游戏。但你最好不要有太高的期待,它们的稳定性和性能表现不一定有你希望的那么好,所以请把期望值压低一点。

据[这份报告](https://spcr.netlify.com/),已经有超过一千个游戏可以在 Linux 上玩了。按[此指南](https://itsfoss.com/steam-play/)来了解如何启用 Steam Play 测试版本。
#### 体验 Proton,没有我想的那么烂
例如,我安装了一些难度适中的游戏,使用 Proton 来进行安装。其中一个是《上古卷轴 4:湮没》,在我玩这个游戏的两个小时里,它只崩溃了一次,而且几乎是紧跟在游戏教程的自动保存点之后。
我有一块英伟达 Gtx 1050 Ti 的显卡。所以我可以使用 1080P 的高配置来玩这个游戏。而且我没有遇到除了这次崩溃之外的任何问题。我唯一真正感到不爽的只有它的帧数没有原本的高。在 90% 的时间里,游戏的帧数都在 60 帧以上,但我知道它的帧数应该能更高。
我安装和运行的其他所有游戏都运行得很完美,虽然我还没有较长时间地玩过它们中的任何一个。我安装的游戏中包括《森林》、《丧尸围城 4》和《刺客信条 2》。(你觉得我这是喜欢恐怖游戏吗?)
#### 为什么 Steam(仍然)要下注在 Linux 上?
现在,一切都很好,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呢?为什么 Valve 要花费时间,金钱和资源来做这样的事?我倾向于认为,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懂得 Linux 社区的价值,但是如果要我老实地说,我不相信我们和它有任何的关系。
如果我一定要在这上面花钱,我想说 Valve 开发了 Proton,因为他们还没有放弃 [Steam Machine](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sale/steam_machines)。因为 [Steam OS](https://itsfoss.com/valve-annouces-linux-based-gaming-operating-system-steamos/) 是基于 Linux 的发行版,在这类东西上面投资可以获取最大的利润,Steam OS 上可用的游戏越多,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购买 Steam Machine。
可能我是错的,但是我敢打赌啊,我们会在不远的未来看到新一批的 Steam Machine。可能我们会在一年内看到它们,也有可能我们再等五年都见不到,谁知道呢!
无论哪种方式,我所知道的是,我终于能兴奋地从我的 Steam 游戏库里玩游戏了。这个游戏库是多年来我通过各种慈善包、促销码和不定时地买的游戏慢慢积累的,只不过是想试试让它在 Lutris 中运行。
#### 为 Linux 上越来越多的游戏而激动?
你怎么看?你对此感到激动吗?或者说你会害怕只有很少的开发者会开发 Linux 平台上的游戏,因为现在几乎没有需求?Valve 喜欢 Linux 社区,还是说他们喜欢钱?请在下面的评论区告诉我们您的想法,然后重新搜索来查看更多类似这样的开源软件方面的文章。
---
via: <https://itsfoss.com/steam-play-proton/>
作者:[Phillip Prado](https://itsfoss.com/author/phillip/)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hopefully2333](https://github.com/hopefully2333)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每位 Ubuntu 18.04 用户都应该知道的快捷键
|
Abhishek Prakash
|
https://itsfoss.com/ubuntu-shortcuts/
|
了解快捷键能够提升您的生产力。这里有一些实用的 Ubuntu 快捷键助您像专业人士一样使用 Ubuntu。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7/102730xmdzgckpcpyddadn.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7/102730xmdzgckpcpyddadn.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XiatianSummer
|
wxy
| false |
[
"快捷键",
"Ubuntu"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31463,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了解快捷键能够提升您的生产力。这里有一些实用的 Ubuntu 快捷键助您像专业人士一样使用 Ubuntu。
| 2018-09-27T10:27:28 | 2018-09-27T10:27:28 | 10,055 |
/article-10055-1.html
|
了解快捷键能够提升您的生产力。这里有一些实用的 Ubuntu 快捷键助您像专业人士一样使用 Ubuntu。
您可以用键盘和鼠标组合来使用操作系统。
>
> 注意:本文中提到的键盘快捷键适用于 Ubuntu 18.04 GNOME 版。 通常,它们中的大多数(或者全部)也适用于其他的 Ubuntu 版本,但我不能够保证。
>
>
>

### 实用的 Ubuntu 快捷键
让我们来看一看 Ubuntu GNOME 必备的快捷键吧!通用的快捷键如 `Ctrl+C`(复制)、`Ctrl+V`(粘贴)或者 `Ctrl+S`(保存)不再赘述。
注意:Linux 中的 Super 键即键盘上带有 Windows 图标的键,本文中我使用了大写字母,但这不代表你需要按下 `shift` 键,比如,`T` 代表键盘上的 ‘t’ 键,而不代表 `Shift+t`。
#### 1、 Super 键:打开活动搜索界面
使用 `Super` 键可以打开活动菜单。如果你只能在 Ubuntu 上使用一个快捷键,那只能是 `Super` 键。
想要打开一个应用程序?按下 `Super` 键然后搜索应用程序。如果搜索的应用程序未安装,它会推荐来自应用中心的应用程序。
想要看看有哪些正在运行的程序?按下 `Super` 键,屏幕上就会显示所有正在运行的 GUI 应用程序。
想要使用工作区吗?只需按下 `Super` 键,您就可以在屏幕右侧看到工作区选项。
#### 2、 Ctrl+Alt+T:打开 Ubuntu 终端窗口

*使用 Ctrl+alt+T 来打开终端窗口*
想要打开一个新的终端,您只需使用快捷键 `Ctrl+Alt+T`。这是我在 Ubuntu 中最喜欢的键盘快捷键。 甚至在我的许多 FOSS 教程中,当需要打开终端窗口是,我都会提到这个快捷键。
#### 3、 Super+L 或 Ctrl+Alt+L:锁屏
当您离开电脑时锁定屏幕,是最基本的安全习惯之一。您可以使用 `Super+L` 快捷键,而不是繁琐地点击屏幕右上角然后选择锁定屏幕选项。
有些系统也会使用 `Ctrl+Alt+L` 键锁定屏幕。
#### 4、 Super+D or Ctrl+Alt+D:显示桌面
按下 `Super+D` 可以最小化所有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窗口并显示桌面。
再次按 `Super+D` 将重新打开所有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窗口,像之前一样。
您也可以使用 `Ctrl+Alt+D` 来实现此目的。
#### 5、 Super+A:显示应用程序菜单
您可以通过单击屏幕左下角的 9 个点打开 Ubuntu 18.04 GNOME 中的应用程序菜单。 但是一个更快捷的方法是使用 `Super+A` 快捷键。
它将显示应用程序菜单,您可以在其中查看或搜索系统上已安装的应用程序。
您可以使用 `Esc` 键退出应用程序菜单界面。
#### 6、 Super+Tab 或 Alt+Tab:在运行中的应用程序间切换
如果您运行的应用程序不止一个,则可以使用 `Super+Tab` 或 `Alt+Tab` 快捷键在应用程序之间切换。
按住 `Super` 键同时按下 `Tab` 键,即可显示应用程序切换器。 按住 `Super` 的同时,继续按下 `Tab` 键在应用程序之间进行选择。 当光标在所需的应用程序上时,松开 `Super` 和 `Tab` 键。
默认情况下,应用程序切换器从左向右移动。 如果要从右向左移动,可使用 `Super+Shift+Tab` 快捷键。
在这里您也可以用 `Alt` 键代替 `Super` 键。
>
> 提示:如果有多个应用程序实例,您可以使用 Super+` 快捷键在这些实例之间切换。
>
>
>
#### 7、 Super+箭头:移动窗口位置
<https://player.vimeo.com/video/289091549>
这个快捷键也适用于 Windows 系统。 使用应用程序时,按下 `Super+左箭头`,应用程序将贴合屏幕的左边缘,占用屏幕的左半边。
同样,按下 `Super+右箭头`会使应用程序贴合右边缘。
按下 `Super+上箭头`将最大化应用程序窗口,`Super+下箭头`将使应用程序恢复到其正常的大小。
#### 8、 Super+M:切换到通知栏
GNOME 中有一个通知栏,您可以在其中查看系统和应用程序活动的通知,这里也有一个日历。

*通知栏*
使用 `Super+M` 快捷键,您可以打开此通知栏。 如果再次按这些键,将关闭打开的通知托盘。
使用 `Super+V` 也可实现相同的功能。
#### 9、 Super+空格:切换输入法(用于多语言设置)
如果您使用多种语言,可能您的系统上安装了多个输入法。 例如,我需要在 Ubuntu 上同时使用[印地语](https://itsfoss.com/type-indian-languages-ubuntu/)和英语,所以我安装了印地语(梵文)输入法以及默认的英语输入法。
如果您也使用多语言设置,则可以使用 `Super+空格` 快捷键快速更改输入法。
#### 10、 Alt+F2:运行控制台
这适用于高级用户。 如果要运行快速命令,而不是打开终端并在其中运行命令,则可以使用 `Alt+F2` 运行控制台。

*控制台*
当您使用只能在终端运行的应用程序时,这尤其有用。
#### 11、 Ctrl+Q:关闭应用程序窗口
如果您有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可以使用 `Ctrl+Q` 快捷键关闭应用程序窗口。您也可以使用 `Ctrl+W` 来实现此目的。
`Alt+F4` 是关闭应用程序窗口更“通用”的快捷方式。
它不适用于一些应用程序,如 Ubuntu 中的默认终端。
#### 12、 Ctrl+Alt+箭头:切换工作区

*切换工作区*
如果您是使用工作区的重度用户,可以使用 `Ctrl+Alt+上箭头`和 `Ctrl+Alt+下箭头`在工作区之间切换。
#### 13、 Ctrl+Alt+Del:注销
不!在 Linux 中使用著名的快捷键 `Ctrl+Alt+Del` 并不会像在 Windows 中一样打开任务管理器(除非您使用自定义快捷键)。

*注销*
在普通的 GNOME 桌面环境中,您可以使用 `Ctrl+Alt+Del` 键打开关机菜单,但 Ubuntu 并不总是遵循此规范,因此当您在 Ubuntu 中使用 `Ctrl+Alt+Del` 键时,它会打开注销菜单。
### 在 Ubuntu 中使用自定义键盘快捷键
您不是只能使用默认的键盘快捷键,您可以根据需要创建自己的自定义键盘快捷键。
转到“设置->设备->键盘”,您将在这里看到系统的所有键盘快捷键。向下滚动到底部,您将看到“自定义快捷方式”选项。

您需要提供易于识别的快捷键名称、使用快捷键时运行的命令,以及您自定义的按键组合。
### Ubuntu 中你最喜欢的键盘快捷键是什么?
快捷键无穷无尽。如果需要,你可以看一看所有可能的 [GNOME 快捷键](https://wiki.gnome.org/Design/OS/KeyboardShortcuts),看其中有没有你需要用到的快捷键。
您可以学习使用您经常使用应用程序的快捷键,这是很有必要的。例如,我使用 Kazam 进行[屏幕录制](https://itsfoss.com/best-linux-screen-recorders/),键盘快捷键帮助我方便地暂停和开始录像。
您最喜欢、最离不开的 Ubuntu 快捷键是什么?
---
via: <https://itsfoss.com/ubuntu-shortcuts/>
作者:[Abhishek Prakash](https://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XiatianSummer](https://github.com/XiatianSummer)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Linux DNS 查询剖析(第四部分)
|
Zwischenzugs
|
https://zwischenzugs.com/2018/08/06/anatomy-of-a-linux-dns-lookup-part-iv/
|
在第四部分中,我将介绍容器如何完成 DNS 查询。你想的没错,也不是那么简单。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7/220200ozwwbwyizwydadi0.jpe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7/220200ozwwbwyizwydadi0.jpeg
| true | false | true |
pinewall
|
wxy
| false |
[
"DNS",
"容器"
] |
技术
|
{
"viewnum": 5126,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9972,
"displayorder": 0
}
] |
在第四部分中,我将介绍容器如何完成 DNS 查询。你想的没错,也不是那么简单。
| 2018-09-27T22:02:33 | 2018-09-27T22:02:33 | 10,056 |
/article-10056-1.html
|

在 [Linux DNS 查询剖析(第一部分)](/article-9943-1.html),[Linux DNS 查询剖析(第二部分)](/article-9949-1.html) 和 [Linux DNS 查询剖析(第三部分)](/article-9972-1.html) 中,我们已经介绍了以下内容:
* `nsswitch`
* `/etc/hosts`
* `/etc/resolv.conf`
* `ping` 与 `host` 查询方式的对比
* `systemd` 和对应的 `networking` 服务
* `ifup` 和 `ifdown`
* `dhclient`
* `resolvconf`
* `NetworkManager`
* `dnsmasq`
在第四部分中,我将介绍容器如何完成 DNS 查询。你想的没错,也不是那么简单。
### 1) Docker 和 DNS
在 [Linux DNS 查询剖析(第三部分)](/article-9972-1.html) 中,我们介绍了 `dnsmasq`,其工作方式如下:将 DNS 查询指向到 localhost 地址 `127.0.0.1`,同时启动一个进程监听 `53` 端口并处理查询请求。
在按上述方式配置 DNS 的主机上,如果运行了一个 Docker 容器,容器内的 `/etc/resolv.conf` 文件会是怎样的呢?
我们来动手试验一下吧。
按照默认 Docker 创建流程,可以看到如下的默认输出:
```
$ docker run ubuntu cat /etc/resolv.conf
# Dynamic resolv.conf(5) file for glibc resolver(3) generated by resolvconf(8)
# DO NOT EDIT THIS FILE BY HAND -- YOUR CHANGES WILL BE OVERWRITTEN
# 127.0.0.53 is the systemd-resolved stub resolver.
# run "systemd-resolve --status" to see details about the actual nameservers.
search home
nameserver 8.8.8.8
nameserver 8.8.4.4
```
奇怪!
#### 地址 `8.8.8.8` 和 `8.8.4.4` 从何而来呢?
当我思考容器内的 `/etc/resolv.conf` 配置时,我的第一反应是继承主机的 `/etc/resolv.conf`。但只要稍微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这样并不总是有效的。
如果在主机上配置了 `dnsmasq`,那么 `/etc/resolv.conf` 文件总会指向 `127.0.0.1` 这个<ruby> 回环地址 <rt> loopback address </rt></ruby>。如果这个地址被容器继承,容器会在其本身的<ruby> 网络上下文 <rt> networking context </rt></ruby>中使用;由于容器内并没有运行(在 `127.0.0.1` 地址的)DNS 服务器,因此 DNS 查询都会失败。
“有了!”你可能有了新主意:将 主机的 的 IP 地址用作 DNS 服务器地址,其中这个 IP 地址可以从容器的<ruby> 默认路由 <rt> default route </rt></ruby>中获取:
```
root@79a95170e679:/# ip route
default via 172.17.0.1 dev eth0
172.17.0.0/16 dev eth0 proto kernel scope link src 172.17.0.2
```
#### 使用主机 IP 地址真的可行吗?
从默认路由中,我们可以找到主机的 IP 地址 `172.17.0.1`,进而可以通过手动指定 DNS 服务器的方式进行测试(你也可以更新 `/etc/resolv.conf` 文件并使用 `ping` 进行测试;但我觉得这里很适合介绍新的 `dig` 工具及其 `@` 参数,后者用于指定需要查询的 DNS 服务器地址):
```
root@79a95170e679:/# dig @172.17.0.1 google.com | grep -A1 ANSWER.SECTION
;; ANSWER SECTION:
google.com. 112 IN A 172.217.23.14
```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这种方式仅适用于主机配置了 `dnsmasq` 的情况;如果主机没有配置 `dnsmasq`,主机上并不存在用于查询的 DNS 服务器。
在这个问题上,Docker 的解决方案是忽略所有可能的复杂情况,即无论主机中使用什么 DNS 服务器,容器内都使用 Google 的 DNS 服务器 `8.8.8.8` 和 `8.8.4.4` 完成 DNS 查询。
我的经历:在 2013 年,我遇到了使用 Docker 以来的第一个问题,与 Docker 的这种 DNS 解决方案密切相关。我们公司的网络屏蔽了 `8.8.8.8` 和 `8.8.4.4`,导致容器无法解析域名。
这就是 Docker 容器的情况,但对于包括 Kubernetes 在内的容器 <ruby> 编排引擎 <rt> orchestrators </rt></ruby>,情况又有些不同。
### 2) Kubernetes 和 DNS
在 Kubernetes 中,最小部署单元是 pod;它是一组相互协作的容器,共享 IP 地址(和其它资源)。
Kubernetes 面临的一个额外的挑战是,将 Kubernetes 服务请求(例如,`myservice.kubernetes.io`)通过对应的<ruby> 解析器 <rt> resolver </rt></ruby>,转发到具体服务地址对应的<ruby> 内网地址 <rt> private network </rt></ruby>。这里提到的服务地址被称为归属于“<ruby> 集群域 <rt> cluster domain </rt></ruby>”。集群域可由管理员配置,根据配置可以是 `cluster.local` 或 `myorg.badger` 等。
在 Kubernetes 中,你可以为 pod 指定如下四种 pod 内 DNS 查询的方式。
**Default**
在这种(名称容易让人误解)的方式中,pod 与其所在的主机采用相同的 DNS 查询路径,与前面介绍的主机 DNS 查询一致。我们说这种方式的名称容易让人误解,因为该方式并不是默认选项!`ClusterFirst` 才是默认选项。
如果你希望覆盖 `/etc/resolv.conf` 中的条目,你可以添加到 `kubelet` 的配置中。
**ClusterFirst**
在 `ClusterFirst` 方式中,遇到 DNS 查询请求会做有选择的转发。根据配置的不同,有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配置相对古老但更简明,即采用一个规则:如果请求的域名不是集群域的子域,那么将其转发到 pod 所在的主机。
第二种方式相对新一些,你可以在内部 DNS 中配置选择性转发。
下面给出示例配置并从 [Kubernetes 文档](https://kubernetes.io/docs/tasks/administer-cluster/dns-custom-nameservers/#impacts-on-pods)中选取一张图说明流程:
```
apiVersion: v1
kind: ConfigMap
metadata:
name: kube-dns
namespace: kube-system
data:
stubDomains: |
{"acme.local": ["1.2.3.4"]}
upstreamNameservers: |
["8.8.8.8", "8.8.4.4"]
```
在 `stubDomains` 条目中,可以为特定域名指定特定的 DNS 服务器;而 `upstreamNameservers` 条目则给出,待查询域名不是集群域子域情况下用到的 DNS 服务器。
这是通过在一个 pod 中运行我们熟知的 `dnsmasq` 实现的。

剩下两种选项都比较小众:
**ClusterFirstWithHostNet**
适用于 pod 使用主机网络的情况,例如绕开 Docker 网络配置,直接使用与 pod 对应主机相同的网络。
**None**
`None` 意味着不改变 DNS,但强制要求你在 `pod` <ruby> 规范文件 <rt> specification </rt></ruby>的 `dnsConfig` 条目中指定 DNS 配置。
### CoreDNS 即将到来
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一旦 `CoreDNS` 取代 Kubernetes 中的 `kube-dns`,情况还会发生变化。`CoreDNS` 相比 `kube-dns` 具有可配置性更高、效率更高等优势。
如果想了解更多,参考[这里](https://coredns.io/)。
如果你对 OpenShift 的网络感兴趣,我曾写过一篇[文章](https://zwischenzugs.com/2017/10/21/openshift-3-6-dns-in-pictures/)可供你参考。但文章中 OpenShift 的版本是 3.6,可能有些过时。
### 第四部分总结
第四部分到此结束,其中我们介绍了:
* Docker DNS 查询
* Kubernetes DNS 查询
* 选择性转发(子域不转发)
* kube-dns
---
via: <https://zwischenzugs.com/2018/08/06/anatomy-of-a-linux-dns-lookup-part-iv/>
作者:[zwischenzugs](https://zwischenzugs.com/) 译者:[pinewall](https://github.com/pinewall)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你没听说过的 Go 语言惊人优点
|
Kirill Rogovoy
|
https://medium.freecodecamp.org/here-are-some-amazing-advantages-of-go-that-you-dont-hear-much-about-1af99de3b23a
|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讨论为什么你需要尝试一下 Go 语言,以及应该从哪里学起。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7/233746dfifoxl1nmrvm8vf.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7/233746dfifoxl1nmrvm8vf.jpg
| true | false | true |
imquanquan
|
wxy
| false |
[
"Go"
] |
软件开发
|
{
"viewnum": 7259,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讨论为什么你需要尝试一下 Go 语言,以及应该从哪里学起。
| 2018-09-27T23:39:00 | 2018-09-27T23:39:00 | 10,057 |
/article-10057-1.html
|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讨论为什么你需要尝试一下 Go 语言,以及应该从哪里学起。
Go 语言是可能是最近几年里你经常听人说起的编程语言。尽管它在 2009 年已经发布了,但它最近才开始流行起来。

*根据 Google 趋势,Go 语言非常流行。*
这篇文章不会讨论一些你经常看到的 Go 语言的主要特性。
相反,我想向您介绍一些相当小众但仍然很重要的功能。只有在您决定尝试 Go 语言后,您才会知道这些功能。
这些都是表面上没有体现出来的惊人特性,但它们可以为您节省数周或数月的工作量。而且这些特性还可以使软件开发更加愉快。
阅读本文不需要任何语言经验,所以不必担心你还不了解 Go 语言。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以看看我在底部列出的一些额外的链接。
我们将讨论以下主题:
* GoDoc
* 静态代码分析
* 内置的测试和分析框架
* 竞争条件检测
* 学习曲线
* 反射
* Opinionatedness
* 文化
请注意,这个列表不遵循任何特定顺序来讨论。
### GoDoc
Go 语言非常重视代码中的文档,所以也很简洁。
[GoDoc](https://godoc.org/) 是一个静态代码分析工具,可以直接从代码中创建漂亮的文档页面。GoDoc 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不使用任何其他的语言,如 JavaDoc、PHPDoc 或 JSDoc 来注释代码中的结构,只需要用英语。
它使用从代码中获取的尽可能多的信息来概述、构造和格式化文档。它有多而全的功能,比如:交叉引用、代码示例,并直接链接到你的版本控制系统仓库。
而你需要做的只有添加一些像 `// MyFunc transforms Foo into Bar` 这样子的老牌注释,而这些注释也会反映在的文档中。你甚至可以添加一些通过网络界面或者在本地可以实际运行的 [代码示例](https://blog.golang.org/examples)。
GoDoc 是 Go 的唯一文档引擎,整个社区都在使用。这意味着用 Go 编写的每个库或应用程序都具有相同的文档格式。从长远来看,它可以帮你在浏览这些文档时节省大量时间。
例如,这是我最近一个小项目的 GoDoc 页面:[pullkee — GoDoc](https://godoc.org/github.com/kirillrogovoy/pullkee)。
### 静态代码分析
Go 严重依赖于静态代码分析。例如用于文档的 [godoc](https://godoc.org/),用于代码格式化的 [gofmt](https://golang.org/cmd/gofmt/),用于代码风格的 [golint](https://github.com/golang/lint),等等。
它们是如此之多,甚至有一个总揽了它们的项目 [gometalinter](https://github.com/alecthomas/gometalinter#supported-linters) ,将它们组合成了单一的实用程序。
这些工具通常作为独立的命令行应用程序实现,并可轻松与任何编码环境集成。
静态代码分析实际上并不是现代编程的新概念,但是 Go 将其带入了绝对的范畴。我无法估量它为我节省了多少时间。此外,它给你一种安全感,就像有人在你背后支持你一样。
创建自己的分析器非常简单,因为 Go 有专门的内置包来解析和加工 Go 源码。
你可以从这个链接中了解到更多相关内容: [GothamGo Kickoff Meetup: Alan Donovan 的 Go 静态分析工具](https://vimeo.com/114736889)。
### 内置的测试和分析框架
您是否曾尝试为一个从头开始的 JavaScript 项目选择测试框架?如果是这样,你或许会理解经历这种<ruby> 过度分析 <rt> analysis paralysis </rt></ruby>的痛苦。您可能也意识到您没有使用其中 80% 的框架。
一旦您需要进行一些可靠的分析,问题就会重复出现。
Go 附带内置测试工具,旨在简化和提高效率。它为您提供了最简单的 API,并做出最小的假设。您可以将它用于不同类型的测试、分析,甚至可以提供可执行代码示例。
它可以开箱即用地生成便于持续集成的输出,而且它的用法很简单,只需运行 `go test`。当然,它还支持高级功能,如并行运行测试,跳过标记代码,以及其他更多功能。
### 竞争条件检测
您可能已经听说了 Goroutine,它们在 Go 中用于实现并发代码执行。如果你未曾了解过,[这里](https://gobyexample.com/goroutines)有一个非常简短的解释。
无论具体技术如何,复杂应用中的并发编程都不容易,部分原因在于竞争条件的可能性。
简单地说,当几个并发操作以不可预测的顺序完成时,竞争条件就会发生。它可能会导致大量的错误,特别难以追查。如果你曾经花了一天时间调试集成测试,该测试仅在大约 80% 的执行中起作用?这可能是竞争条件引起的。
总而言之,在 Go 中非常重视并发编程,幸运的是,我们有一个强大的工具来捕捉这些竞争条件。它完全集成到 Go 的工具链中。
您可以在这里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并了解如何使用它:[介绍 Go 中的竞争条件检测 - Go Blog](https://blog.golang.org/race-detector)。
### 学习曲线
您可以在一个晚上学习**所有**的 Go 语言功能。我是认真的。当然,还有标准库,以及不同的,更具体领域的最佳实践。但是两个小时就足以让你自信地编写一个简单的 HTTP 服务器或命令行应用程序。
Go 语言拥有[出色的文档](https://golang.org/doc/),大部分高级主题已经在他们的博客上进行了介绍:[Go 编程语言博客](https://blog.golang.org/)。
比起 Java(以及 Java 家族的语言)、Javascript、Ruby、Python 甚至 PHP,你可以更轻松地把 Go 语言带到你的团队中。由于环境易于设置,您的团队在完成第一个生产代码之前需要进行的投资要小得多。
### 反射
代码反射本质上是一种隐藏在编译器下并访问有关语言结构的各种元信息的能力,例如变量或函数。
鉴于 Go 是一种静态类型语言,当涉及更松散类型的抽象编程时,它会受到许多各种限制。特别是与 Javascript 或 Python 等语言相比。
此外,Go [没有实现一个名为泛型的概念](https://golang.org/doc/faq#generics),这使得以抽象方式处理多种类型更具挑战性。然而,由于泛型带来的复杂程度,许多人认为不实现泛型对语言实际上是有益的。我完全同意。
根据 Go 的理念(这是一个单独的主题),您应该努力不要过度设计您的解决方案。这也适用于动态类型编程。尽可能坚持使用静态类型,并在确切知道要处理的类型时使用<ruby> 接口 <rt> interface </rt></ruby>。接口在 Go 中非常强大且无处不在。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情况,你无法知道你处理的数据类型。一个很好的例子是 JSON。您可以在应用程序中来回转换所有类型的数据。字符串、缓冲区、各种数字、嵌套结构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您需要一个工具来检查运行时的数据并根据其类型和结构采取不同行为。<ruby> 反射 <rt> Reflect </rt></ruby>可以帮到你。Go 拥有一流的反射包,使您的代码能够像 Javascript 这样的语言一样动态。
一个重要的警告是知道你使用它所带来的代价 —— 并且只有知道在没有更简单的方法时才使用它。
你可以在这里阅读更多相关信息: [反射的法则 — Go 博客](https://blog.golang.org/laws-of-reflection).
您还可以在此处阅读 JSON 包源码中的一些实际代码: [src/encoding/json/encode.go — Source Code](https://golang.org/src/encoding/json/encode.go)
### Opinionatedness(专制独裁的 Go)
顺便问一下,有这样一个单词吗?
来自 Javascript 世界,我面临的最艰巨的困难之一是决定我需要使用哪些约定和工具。我应该如何设计代码?我应该使用什么测试库?我该怎么设计结构?我应该依赖哪些编程范例和方法?
这有时候基本上让我卡住了。我需要花时间思考这些事情而不是编写代码并满足用户。
首先,我应该注意到我完全知道这些惯例的来源,它总是来源于你或者你的团队。无论如何,即使是一群经验丰富的 Javascript 开发人员也很容易发现他们在实现相同的结果时,而大部分的经验却是在完全不同的工具和范例上。
这导致整个团队中出现过度分析,并且使得个体之间更难以相互协作。
嗯,Go 是不同的。即使您对如何构建和维护代码有很多强烈的意见,例如:如何命名,要遵循哪些结构模式,如何更好地实现并发。但你只有一个每个人都遵循的风格指南。你只有一个内置在基本工具链中的测试框架。
虽然这似乎过于严格,但它为您和您的团队节省了大量时间。当你写代码时,受一点限制实际上是一件好事。在构建新代码时,它为您提供了一种更直接的方法,并且可以更容易地调试现有代码。
因此,大多数 Go 项目在代码方面看起来非常相似。
### 文化
人们说,每当你学习一门新的口语时,你也会沉浸在说这种语言的人的某些文化中。因此,您学习的语言越多,您可能会有更多的变化。
编程语言也是如此。无论您将来如何应用新的编程语言,它总能给你带来新的编程视角或某些特别的技术。
无论是函数式编程,<ruby> 模式匹配 <rt> pattern matching </rt></ruby>还是<ruby> 原型继承 <rt> prototypal inheritance </rt></ruby>。一旦你学会了它们,你就可以随身携带这些编程思想,这扩展了你作为软件开发人员所拥有的问题解决工具集。它们也改变了你阅读高质量代码的方式。
而 Go 在这方面有一项了不起的财富。Go 文化的主要支柱是保持简单,脚踏实地的代码,而不会产生许多冗余的抽象概念,并将可维护性放在首位。大部分时间花费在代码的编写工作上,而不是在修补工具和环境或者选择不同的实现方式上,这也是 Go 文化的一部分。
Go 文化也可以总结为:“应当只用一种方法去做一件事”。
一点注意事项。当你需要构建相对复杂的抽象代码时,Go 通常会妨碍你。好吧,我会说这是简单的权衡。
如果你真的需要编写大量具有复杂关系的抽象代码,那么最好使用 Java 或 Python 等语言。然而,这种情况却很少。
在工作时始终使用最好的工具!
### 总结
你或许之前听说过 Go,或者它暂时在你圈子以外的地方。但无论怎样,在开始新项目或改进现有项目时,Go 可能是您或您团队的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这不是 Go 的所有惊人的优点的完整列表,只是一些被人低估的特性。
请尝试一下从 [Go 之旅](https://tour.golang.org/) 来开始学习 Go,这将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开始。
如果您想了解有关 Go 的优点的更多信息,可以查看以下链接:
* [你为什么要学习 Go? - Keval Patel](https://medium.com/@kevalpatel2106/why-should-you-learn-go-f607681fad65)
* [告别Node.js - TJ Holowaychuk](https://medium.com/@tjholowaychuk/farewell-node-js-4ba9e7f3e52b)
并在评论中分享您的阅读感悟!
即使您不是为了专门寻找新的编程语言语言,也值得花一两个小时来感受它。也许它对你来说可能会变得非常有用。
不断为您的工作寻找最好的工具!
*题图来自 <https://github.com/ashleymcnamara/gophers> 的图稿*
---
via: <https://medium.freecodecamp.org/here-are-some-amazing-advantages-of-go-that-you-dont-hear-much-about-1af99de3b23a>
作者:[Kirill Rogovoy](https://twitter.com/krogovoy) 译者:[imquanquan](https://github.com/imquanqua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 Ubuntu 16.04 强制 APT 包管理器使用 IPv4
|
Sk
|
https://www.ostechnix.com/how-to-force-apt-package-manager-to-use-ipv4-in-ubuntu-16-04/
|
在搜索了一番谷歌后,我意识到 Ubuntu 镜像站点有时无法通过 IPv6 访问。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8/090239mtvvnphvpv3ggvwc.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8/090239mtvvnphvpv3ggvwc.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APT",
"IPv4",
"IPv6"
] |
技术
|
{
"viewnum": 5676,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在搜索了一番谷歌后,我意识到 Ubuntu 镜像站点有时无法通过 IPv6 访问。
| 2018-09-28T09:02:37 | 2018-09-28T09:02:37 | 10,058 |
/article-10058-1.html
|

**APT**, 是 **A**dvanced **P**ackage **T**ool 的缩写,是基于 Debian 的系统的默认包管理器。我们可以使用 APT 安装、更新、升级和删除应用程序。最近,我一直遇到一个奇怪的错误。每当我尝试更新我的 Ubuntu 16.04 时,我都会收到此错误 - **“0% [Connecting to in.archive.ubuntu.com (2001:67c:1560:8001::14)]”** ,同时更新流程会卡住很长时间。我的网络连接没问题,我可以 ping 通所有网站,包括 Ubuntu 官方网站。在搜索了一番谷歌后,我意识到 Ubuntu 镜像站点有时无法通过 IPv6 访问。在我强制将 APT 包管理器在更新系统时使用 IPv4 代替 IPv6 访问 Ubuntu 镜像站点后,此问题得以解决。如果你遇到过此错误,可以按照以下说明解决。
### 强制 APT 包管理器在 Ubuntu 16.04 中使用 IPv4
要在更新和升级 Ubuntu 16.04 LTS 系统时强制 APT 使用 IPv4 代替 IPv6,只需使用以下命令:
```
$ sudo apt-get -o Acquire::ForceIPv4=true update
$ sudo apt-get -o Acquire::ForceIPv4=true upgrade
```
瞧!这次更新很快就完成了。
你还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在 `/etc/apt/apt.conf.d/99force-ipv4` 中添加以下行,以便将来对所有 `apt-get` 事务保持持久性:
```
$ echo 'Acquire::ForceIPv4 "true";' | sudo tee /etc/apt/apt.conf.d/99force-ipv4
```
**免责声明:**
我不知道最近是否有人遇到这个问题,但我今天在我的 Ubuntu 16.04 LTS 虚拟机中遇到了至少四、五次这样的错误,我按照上面的说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不确定这是推荐的解决方案。请浏览 Ubuntu 论坛来确保此方法合法。由于我只是一个 VM,我只将它用于测试和学习目的,我不介意这种方法的真实性。请自行承担使用风险。
希望这有帮助。还有更多的好东西。敬请关注!
干杯!
---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how-to-force-apt-package-manager-to-use-ipv4-in-ubuntu-16-04/>
作者:[SK](https://www.ostechnix.com/author/s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让 Python 代码更易维护的七种武器
|
Jeff Triplett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7/7-python-libraries-more-maintainable-code
|
检查你的代码的质量,通过这些外部库使其更易维护。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9/104812f8wbi2sbpa2znspa.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9/104812f8wbi2sbpa2znspa.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HankChow
|
wxy
| true |
[
"Python",
"代码"
] |
软件开发
|
{
"viewnum": 8018,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检查你的代码的质量,通过这些外部库使其更易维护。
| 2018-09-29T10:48:35 | 2018-09-29T10:48:35 | 10,059 |
/article-10059-1.html
|
>
> 检查你的代码的质量,通过这些外部库使其更易维护。
>
>
>

>
> 可读性很重要。
> — <ruby> <a href="https://www.python.org/dev/peps/pep-0020/"> Python 之禅 </a> <rt> The Zen of Python </rt></ruby>,Tim Peters
>
>
>
随着软件项目进入“维护模式”,对可读性和编码标准的要求很容易落空(甚至从一开始就没有建立过那些标准)。然而,在代码库中保持一致的代码风格和测试标准能够显著减轻维护的压力,也能确保新的开发者能够快速了解项目的情况,同时能更好地全程保持应用程序的质量。
使用外部库来检查代码的质量不失为保护项目未来可维护性的一个好方法。以下会推荐一些我们最喜爱的[检查代码](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nt_(software))(包括检查 PEP 8 和其它代码风格错误)的库,用它们来强制保持代码风格一致,并确保在项目成熟时有一个可接受的测试覆盖率。
### 检查你的代码风格
[PEP 8](https://www.python.org/dev/peps/pep-0008/) 是 Python 代码风格规范,它规定了类似行长度、缩进、多行表达式、变量命名约定等内容。尽管你的团队自身可能也会有稍微不同于 PEP 8 的代码风格规范,但任何代码风格规范的目标都是在代码库中强制实施一致的标准,使代码的可读性更强、更易于维护。下面三个库就可以用来帮助你美化代码。
#### 1、 Pylint
[Pylint](https://www.pylint.org/) 是一个检查违反 PEP 8 规范和常见错误的库。它在一些流行的[编辑器和 IDE](https://pylint.readthedocs.io/en/latest/user_guide/ide-integration.html) 中都有集成,也可以单独从命令行运行。
执行 `pip install pylint` 安装 Pylint 。然后运行 `pylint [options] path/to/dir` 或者 `pylint [options] path/to/module.py` 就可以在命令行中使用 Pylint,它会向控制台输出代码中违反规范和出现错误的地方。
你还可以使用 `pylintrc` [配置文件](https://pylint.readthedocs.io/en/latest/user_guide/run.html#command-line-options)来自定义 Pylint 对哪些代码错误进行检查。
#### 2、 Flake8
[Flake8](http://flake8.pycqa.org/en/latest/) 是“将 PEP 8、Pyflakes(类似 Pylint)、McCabe(代码复杂性检查器)和第三方插件整合到一起,以检查 Python 代码风格和质量的一个 Python 工具”。
执行 `pip install flake8` 安装 flake8 ,然后执行 `flake8 [options] path/to/dir` 或者 `flake8 [options] path/to/module.py` 可以查看报出的错误和警告。
和 Pylint 类似,Flake8 允许通过[配置文件](http://flake8.pycqa.org/en/latest/user/configuration.html#configuration-locations)来自定义检查的内容。它有非常清晰的文档,包括一些有用的[提交钩子](http://flake8.pycqa.org/en/latest/user/using-hooks.html),可以将自动检查代码纳入到开发工作流程之中。
Flake8 也可以集成到一些流行的编辑器和 IDE 当中,但在文档中并没有详细说明。要将 Flake8 集成到喜欢的编辑器或 IDE 中,可以搜索插件(例如 [Sublime Text 的 Flake8 插件](https://github.com/SublimeLinter/SublimeLinter-flake8))。
#### 3、 Isort
[Isort](https://github.com/timothycrosley/isort) 这个库能将你在项目中导入的库按字母顺序排序,并将其[正确划分为不同部分](https://github.com/timothycrosley/isort#how-does-isort-work)(例如标准库、第三方库、自建的库等)。这样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并且可以在导入的库较多的时候轻松找到各个库。
执行 `pip install isort` 安装 isort,然后执行 `isort path/to/module.py` 就可以运行了。[文档](https://github.com/timothycrosley/isort#using-isort)中还提供了更多的配置项,例如通过[配置](https://github.com/timothycrosley/isort#configuring-isort) `.isort.cfg` 文件来决定 isort 如何处理一个库的多行导入。
和 Flake8、Pylint 一样,isort 也提供了将其与流行的[编辑器和 IDE](https://github.com/timothycrosley/isort/wiki/isort-Plugins) 集成的插件。
### 分享你的代码风格
每次文件发生变动之后都用命令行手动检查代码是一件痛苦的事,你可能也不太喜欢通过运行 IDE 中某个插件来实现这个功能。同样地,你的同事可能会用不同的代码检查方式,也许他们的编辑器中也没有那种插件,甚至你自己可能也不会严格检查代码和按照警告来更正代码。总之,你分享出来的代码库将会逐渐地变得混乱且难以阅读。
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是使用一个库,自动将代码按照 PEP 8 规范进行格式化。我们推荐的三个库都有不同的自定义级别来控制如何格式化代码。其中有一些设置较为特殊,例如 Pylint 和 Flake8 ,你需要先行测试,看看是否有你无法忍受但又不能修改的默认配置。
#### 4、 Autopep8
[Autopep8](https://github.com/hhatto/autopep8) 可以自动格式化指定的模块中的代码,包括重新缩进行、修复缩进、删除多余的空格,并重构常见的比较错误(例如布尔值和 `None` 值)。你可以查看文档中完整的[更正列表](https://github.com/hhatto/autopep8#id4)。
运行 `pip install --upgrade autopep8` 安装 Autopep8。然后执行 `autopep8 --in-place --aggressive --aggressive <filename>` 就可以重新格式化你的代码。`aggressive` 选项的数量表示 Auotopep8 在代码风格控制上有多少控制权。在这里可以详细了解 [aggressive](https://github.com/hhatto/autopep8#id5) 选项。
#### 5、 Yapf
[Yapf](https://github.com/google/yapf) 是另一种有自己的[配置项](https://github.com/google/yapf#usage)列表的重新格式化代码的工具。它与 Autopep8 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会指出代码中违反 PEP 8 规范的地方,还会对没有违反 PEP 8 但代码风格不一致的地方重新格式化,旨在令代码的可读性更强。
执行 `pip install yapf` 安装 Yapf,然后执行 `yapf [options] path/to/dir` 或 `yapf [options] path/to/module.py` 可以对代码重新格式化。[定制选项](https://github.com/google/yapf#usage)的完整列表在这里。
#### 6、 Black
[Black](https://github.com/ambv/black) 在代码检查工具当中算是比较新的一个。它与 Autopep8 和 Yapf 类似,但限制较多,没有太多的自定义选项。这样的好处是你不需要去决定使用怎么样的代码风格,让 Black 来给你做决定就好。你可以在这里查阅 Black [有限的自定义选项](https://github.com/ambv/black#command-line-options)以及[如何在配置文件中对其进行设置](https://github.com/ambv/black#pyprojecttoml)。
Black 依赖于 Python 3.6+,但它可以格式化用 Python 2 编写的代码。执行 `pip install black` 安装 Black,然后执行 `black path/to/dir` 或 `black path/to/module.py` 就可以使用 Black 优化你的代码。
### 检查你的测试覆盖率
如果你正在进行编写测试,你需要确保提交到代码库的新代码都已经测试通过,并且不会降低测试覆盖率。虽然测试覆盖率不是衡量测试有效性和充分性的唯一指标,但它是确保项目遵循基本测试标准的一种方法。对于计算测试覆盖率,我们推荐使用 Coverage 这个库。
#### 7、 Coverage
[Coverage](https://coverage.readthedocs.io/en/latest/) 有数种显示测试覆盖率的方式,包括将结果输出到控制台或 HTML 页面,并指出哪些具体哪些地方没有被覆盖到。你可以通过[配置文件](https://coverage.readthedocs.io/en/latest/config.html)自定义 Coverage 检查的内容,让你更方便使用。
执行 `pip install coverage` 安装 Converage 。然后执行 `coverage [path/to/module.py] [args]` 可以运行程序并查看输出结果。如果要查看哪些代码行没有被覆盖,执行 `coverage report -m` 即可。
### 持续集成工具
<ruby> 持续集成 <rt> Continuous integration </rt></ruby>(CI)是在合并和部署代码之前自动检查代码风格错误和测试覆盖率最小值的过程。很多免费或付费的工具都可以用于执行这项工作,具体的过程不在本文中赘述,但 CI 过程是令代码更易读和更易维护的重要步骤,关于这一部分可以参考 [Travis CI](https://travis-ci.org/) 和 [Jenkins](https://jenkins.io/)。
以上这些只是用于检查 Python 代码的各种工具中的其中几个。如果你有其它喜爱的工具,欢迎在评论中分享。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7/7-python-libraries-more-maintainable-code>
作者:[Jeff Triplett](https://opensource.com/users/laceynwilliams)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HankChow](https://github.com/HankCho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让你提高效率的 Linux 技巧
|
Sandra Henry-stocker
|
https://www.networkworld.com/article/3305811/linux/linux-tricks-that-even-you-can-love.html
|
想要在 Linux 命令行工作中提高效率,你需要使用一些技巧。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9/114549wbw9h10219bsqg0m.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9/114549wbw9h10219bsqg0m.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HankChow
|
wxy
| false |
[
"命令行"
] |
技术
|
{
"viewnum": 10866,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想要在 Linux 命令行工作中提高效率,你需要使用一些技巧。
| 2018-09-29T11:45:47 | 2018-09-29T11:45:47 | 10,060 |
/article-10060-1.html
|
>
> 想要在 Linux 命令行工作中提高效率,你需要使用一些技巧。
>
>
>

巧妙的 Linux 命令行技巧能让你节省时间、避免出错,还能让你记住和复用各种复杂的命令,专注在需要做的事情本身,而不是你要怎么做。以下介绍一些好用的命令行技巧。
### 命令编辑
如果要对一个已输入的命令进行修改,可以使用 `^a`(`ctrl + a`)或 `^e`(`ctrl + e`)将光标快速移动到命令的开头或命令的末尾。
还可以使用 `^` 字符实现对上一个命令的文本替换并重新执行命令,例如 `^before^after^` 相当于把上一个命令中的 `before` 替换为 `after` 然后重新执行一次。
```
$ eho hello world <== 错误的命令
Command 'eho' not found, did you mean:
command 'echo' from deb coreutils
command 'who' from deb coreutils
Try: sudo apt install <deb name>
$ ^e^ec^ <== 替换
echo hello world
hello world
```
### 使用远程机器的名称登录到机器上
如果使用命令行登录其它机器上,可以考虑添加别名。在别名中,可以填入需要登录的用户名(与本地系统上的用户名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以及远程机器的登录信息。例如使用 `server_name ='ssh -v -l username IP-address'` 这样的别名命令:
```
$ alias butterfly=”ssh -v -l jdoe 192.168.0.11”
```
也可以通过在 `/etc/hosts` 文件中添加记录或者在 DNS 服务器中加入解析记录来把 IP 地址替换成易记的机器名称。
执行 `alias` 命令可以列出机器上已有的别名。
```
$ alias
alias butterfly='ssh -v -l jdoe 192.168.0.11'
alias c='clear'
alias egrep='egrep --color=auto'
alias fgrep='fgrep --color=auto'
alias grep='grep --color=auto'
alias l='ls -CF'
alias la='ls -A'
alias list_repos='grep ^[^#] /etc/apt/sources.list /etc/apt/sources.list.d/*'
alias ll='ls -alF'
alias ls='ls --color=auto'
alias show_dimensions='xdpyinfo | grep '\''dimensions:'\'''
```
只要将新的别名添加到 `~/.bashrc` 或类似的文件中,就可以让别名在每次登录后都能立即生效。
### 冻结、解冻终端界面
`^s`(`ctrl + s`)将通过执行流量控制命令 XOFF 来停止终端输出内容,这会对 PuTTY 会话和桌面终端窗口产生影响。如果误输入了这个命令,可以使用 `^q`(`ctrl + q`)让终端重新响应。所以只需要记住 `^q` 这个组合键就可以了,毕竟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 复用命令
Linux 提供了很多让用户复用命令的方法,其核心是通过历史缓冲区收集执行过的命令。复用命令的最简单方法是输入 `!` 然后接最近使用过的命令的开头字母;当然也可以按键盘上的向上箭头,直到看到要复用的命令,然后按回车键。还可以先使用 `history` 显示命令历史,然后输入 `!` 后面再接命令历史记录中需要复用的命令旁边的数字。
```
!! <== 复用上一条命令
!ec <== 复用上一条以 “ec” 开头的命令
!76 <== 复用命令历史中的 76 号命令
```
### 查看日志文件并动态显示更新内容
使用形如 `tail -f /var/log/syslog` 的命令可以查看指定的日志文件,并动态显示文件中增加的内容,需要监控向日志文件中追加内容的的事件时相当有用。这个命令会输出文件内容的末尾部分,并逐渐显示新增的内容。
```
$ tail -f /var/log/auth.log
Sep 17 09:41:01 fly CRON[8071]: pam_unix(cron:session): session closed for user smmsp
Sep 17 09:45:01 fly CRON[8115]: pam_unix(cron:session): session opened for user root
Sep 17 09:45:01 fly CRON[8115]: pam_unix(cron:session): session closed for user root
Sep 17 09:47:00 fly sshd[8124]: Accepted password for shs from 192.168.0.22 port 47792
Sep 17 09:47:00 fly sshd[8124]: pam_unix(sshd:session): session opened for user shs by
Sep 17 09:47:00 fly systemd-logind[776]: New session 215 of user shs.
Sep 17 09:55:01 fly CRON[8208]: pam_unix(cron:session): session opened for user root
Sep 17 09:55:01 fly CRON[8208]: pam_unix(cron:session): session closed for user root
<== 等待显示追加的内容
```
### 寻求帮助
对于大多数 Linux 命令,都可以通过在输入命令后加上选项 `--help` 来获得这个命令的作用、用法以及它的一些相关信息。除了 `man` 命令之外, `--help` 选项可以让你在不使用所有扩展选项的情况下获取到所需要的内容。
```
$ mkdir --help
Usage: mkdir [OPTION]... DIRECTORY...
Create the DIRECTORY(ies), if they do not already exist.
Mandatory arguments to long options are mandatory for short options too.
-m, --mode=MODE set file mode (as in chmod), not a=rwx - umask
-p, --parents no error if existing, make parent directories as needed
-v, --verbose print a message for each created directory
-Z set SELinux security context of each created directory
to the default type
--context[=CTX] like -Z, or if CTX is specified then set the SELinux
or SMACK security context to CTX
--help display this help and exit
--version output version information and exit
GNU coreutils online help: <http://www.gnu.org/software/coreutils/>
Full documentation at: <http://www.gnu.org/software/coreutils/mkdir>
or available locally via: info '(coreutils) mkdir invocation'
```
### 谨慎删除文件
如果要谨慎使用 `rm` 命令,可以为它设置一个别名,在删除文件之前需要进行确认才能删除。有些系统管理员会默认使用这个别名,对于这种情况,你可能需要看看下一个技巧。
```
$ rm -i <== 请求确认
```
### 关闭别名
你可以使用 `unalias` 命令以交互方式禁用别名。它不会更改别名的配置,而仅仅是暂时禁用,直到下次登录或重新设置了这一个别名才会重新生效。
```
$ unalias rm
```
如果已经将 `rm -i` 默认设置为 `rm` 的别名,但你希望在删除文件之前不必进行确认,则可以将 `unalias` 命令放在一个启动文件(例如 `~/.bashrc`)中。
### 使用 sudo
如果你经常在只有 root 用户才能执行的命令前忘记使用 `sudo`,这里有两个方法可以解决。一是利用命令历史记录,可以使用 `sudo !!`(使用 `!!` 来运行最近的命令,并在前面添加 `sudo`)来重复执行,二是设置一些附加了所需 `sudo` 的命令别名。
```
$ alias update=’sudo apt update’
```
### 更复杂的技巧
有时命令行技巧并不仅仅是一个别名。毕竟,别名能帮你做的只有替换命令以及增加一些命令参数,节省了输入的时间。但如果需要比别名更复杂功能,可以通过编写脚本、向 `.bashrc` 或其他启动文件添加函数来实现。例如,下面这个函数会在创建一个目录后进入到这个目录下。在设置完毕后,执行 `source .bashrc`,就可以使用 `md temp` 这样的命令来创建目录立即进入这个目录下。
```
md () { mkdir -p "$@" && cd "$1"; }
```
### 总结
使用 Linux 命令行是在 Linux 系统上工作最有效也最有趣的方法,但配合命令行技巧和巧妙的别名可以让你获得更好的体验。
---
via: <https://www.networkworld.com/article/3305811/linux/linux-tricks-that-even-you-can-love.html>
作者:[Sandra Henry-Stocker](https://www.networkworld.com/author/Sandra-Henry_Stocker/)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HankChow](https://github.com/HankCho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如何使用 Steam Play 在 Linux 上玩仅限 Windows 的游戏
|
Abhishek Prakash
|
https://itsfoss.com/steam-play/
|
Steam 的新实验功能允许你在 Linux 上玩仅限 Windows 的游戏。以下是如何在 Steam 中使用此功能。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9/124731mmpbpstynxl3brbr.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9/124731mmpbpstynxl3brbr.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Steam",
"游戏"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13048,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Steam 的新实验功能允许你在 Linux 上玩仅限 Windows 的游戏。以下是如何在 Steam 中使用此功能。
| 2018-09-29T12:47:28 | 2018-09-29T12:47:28 | 10,061 |
/article-10061-1.html
|
>
> Steam 的新实验功能允许你在 Linux 上玩仅限 Windows 的游戏。以下是如何在 Steam 中使用此功能。
>
>
>
你已经听说过这个消息。游戏发行平台 [Steam 正在复刻一个 WINE 分支来允许你玩仅限于 Windows 上的游戏](/article-10054-1.html)。对于 Linux 用户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我们总抱怨 Linux 的游戏数量不足。
这个新功能仍处于测试阶段,但你现在可以在 Linux 上试用它并在 Linux 上玩仅限 Windows 的游戏。让我们看看如何做到这一点。
### 使用 Steam Play 在 Linux 中玩仅限 Windows 的游戏

你需要先安装 Steam。Steam 适用于所有主要 Linux 发行版。我已经详细介绍了[在 Ubuntu 上安装 Steam](https://itsfoss.com/install-steam-ubuntu-linux/),如果你还没有安装 Steam,你可以参考那篇文章。
安装了 Steam 并且你已登录到 Steam 帐户,就可以了解如何在 Steam Linux 客户端中启用 Windows 游戏。
#### 步骤 1:进入帐户设置
运行 Steam 客户端。在左上角,单击 “Steam”,然后单击 “Settings”。

#### 步骤 2:选择加入测试计划
在“Settings”中,从左侧窗口中选择“Account”,然后单击 “Beta participation” 下的 “CHANGE” 按钮。

你应该在此处选择 “Steam Beta Update”。

在此处保存设置后,Steam 将重新启动并下载新的测试版更新。
#### 步骤 3:启用 Steam Play 测试版
下载好 Steam 新的测试版更新后,它将重新启动。到这里就差不多了。
再次进入“Settings”。你现在可以在左侧窗口看到新的 “Steam Play” 选项。单击它并选中复选框:
* Enable Steam Play for supported titles (你可以玩列入白名单的 Windows 游戏)
* Enable Steam Play for all titles (你可以尝试玩所有仅限 Windows 的游戏)

我不记得 Steam 是否会再次重启,但我想这无所谓。你现在应该可以在 Linux 上看到安装仅限 Windows 的游戏的选项了。
比如,我的 Steam 库中有《Age of Empires》,正常情况下这个在 Linux 中没有。但我在 Steam Play 测试版启用所有 Windows 游戏后,现在我可以选择在 Linux 上安装《Age of Empires》了。

*现在可以在 Linux 上安装仅限 Windows 的游戏*
### 有关 Steam Play 测试版功能的信息
在 Linux 上使用 Steam Play 测试版玩仅限 Windows 的游戏有一些事情你需要知道并且牢记。
* 目前,[只有 27 个 Steam Play 中的 Windows 游戏被列入白名单](https://steamcommunity.com/games/221410)。这些白名单游戏可以在 Linux 上无缝运行。
* 你可以使用 Steam Play 测试版尝试任何 Windows 游戏,但它可能不是总能运行。有些游戏有时会崩溃,而某些游戏可能根本无法运行。
* 在测试版中,你无法 Steam 商店中看到适用于 Linux 的 Windows 限定游戏。你必须自己尝试游戏或参考[这个社区维护的列表](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DcZZQ4HL_Ol969UbXJmFG8TzOHNnHoj8Q1f8DIFe8-8/htmlview?sle=true#)以查看该 Windows 游戏的兼容性状态。你也可以通过填写[此表](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efaYQduMST_lg0IsYxZko8tHLKe2vtVZLFaPNycyhY4bidQ/viewform)来为列表做出贡献。
* 如果你在 Windows 中通过 Steam 下载了游戏,你可以[在 Linux 和 Windows 之间共享 Steam 游戏文件](/article-8027-1.html)来节省下载的数据。
我希望本教程能帮助你在 Linux 上运行仅限 Windows 的游戏。你期待在 Linux 上玩哪些游戏?
---
via: <https://itsfoss.com/steam-play/>
作者:[Abhishek Prakash](https://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用户组”在 Linux 上到底是怎么工作的?
|
Julia Evans
|
https://jvns.ca/blog/2017/11/20/groups/
|
我意识到之前我并没有真正理解用户和组是怎么工作的,我信心满满的尝试了下面的内容并且验证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实证明现在我的理解才是对的。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9/132250juu19js98uuo5ukc.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9/132250juu19js98uuo5ukc.jpg
| true | false | true |
DavidChenLiang
|
wxy
| false |
[
"用户组",
"group"
] |
技术
|
{
"viewnum": 5602,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我意识到之前我并没有真正理解用户和组是怎么工作的,我信心满满的尝试了下面的内容并且验证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实证明现在我的理解才是对的。
| 2018-09-29T13:23:00 | 2018-09-29T13:23:00 | 10,062 |
/article-10062-1.html
|

嗨!就在上周,我还自认为对 Linux 上的用户和组的工作机制了如指掌。我认为它们的关系是这样的:
1. 每个进程都属于一个用户(比如用户 `julia`)
2. 当这个进程试图读取一个被某个组所拥有的文件时, Linux 会 a. 先检查用户`julia` 是否有权限访问文件。(LCTT 译注:此处应该是指检查文件的所有者是否就是 `julia`) b. 检查 `julia` 属于哪些组,并进一步检查在这些组里是否有某个组拥有这个文件或者有权限访问这个文件。
3. 如果上述 a、b 任一为真(或者“其它”位设为有权限访问),那么这个进程就有权限访问这个文件。
比如说,如果一个进程被用户 `julia` 拥有并且 `julia` 在`awesome` 组,那么这个进程就能访问下面这个文件。
```
r--r--r-- 1 root awesome 6872 Sep 24 11:09 file.txt
```
然而上述的机制我并没有考虑得非常清楚,如果你硬要我阐述清楚,我会说进程可能会在**运行时**去检查 `/etc/group` 文件里是否有某些组拥有当前的用户。
### 然而这并不是 Linux 里“组”的工作机制
我在上个星期的工作中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事实证明我前面的理解错了,我对组的工作机制的描述并不准确。特别是 Linux **并不会**在进程每次试图访问一个文件时就去检查这个进程的用户属于哪些组。
我在读了《[Linux 编程接口](http://man7.org/tlpi/)》这本书的第九章(“进程资格”)后才恍然大悟(这本书真是太棒了),这才是组真正的工作方式!我意识到之前我并没有真正理解用户和组是怎么工作的,我信心满满的尝试了下面的内容并且验证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实证明现在我的理解才是对的。
### 用户和组权限检查是怎么完成的
现在这些关键的知识在我看来非常简单! 这本书的第九章上来就告诉我如下事实:用户和组 ID 是**进程的属性**,它们是:
* 真实用户 ID 和组 ID;
* 有效用户 ID 和组 ID;
* 保存的 set-user-ID 和保存的 set-group-ID;
* 文件系统用户 ID 和组 ID(特定于 Linux);
* 补充的组 ID;
这说明 Linux **实际上**检查一个进程能否访问一个文件所做的组检查是这样的:
* 检查一个进程的组 ID 和补充组 ID(这些 ID 就在进程的属性里,**并不是**实时在 `/etc/group` 里查找这些 ID)
* 检查要访问的文件的访问属性里的组设置
* 确定进程对文件是否有权限访问(LCTT 译注:即文件的组是否是以上的组之一)
通常当访问控制的时候使用的是**有效**用户/组 ID,而不是**真实**用户/组 ID。技术上来说当访问一个文件时使用的是**文件系统**的 ID,它们通常和有效用户/组 ID 一样。(LCTT 译注:这句话针对 Linux 而言。)
### 将一个用户加入一个组并不会将一个已存在的进程(的用户)加入那个组
下面是一个有趣的例子:如果我创建了一个新的组:`panda` 组并且将我自己(`bork`)加入到这个组,然后运行 `groups` 来检查我是否在这个组里:结果是我(`bork`)竟然不在这个组?!
```
bork@kiwi~> sudo addgroup panda
Adding group `panda' (GID 1001) ...
Done.
bork@kiwi~> sudo adduser bork panda
Adding user `bork' to group `panda' ...
Adding user bork to group panda
Done.
bork@kiwi~> groups
bork adm cdrom sudo dip plugdev lpadmin sambashare docker lxd
```
`panda` 并不在上面的组里!为了再次确定我们的发现,让我们建一个文件,这个文件被 `panda` 组拥有,看看我能否访问它。
```
$ touch panda-file.txt
$ sudo chown root:panda panda-file.txt
$ sudo chmod 660 panda-file.txt
$ cat panda-file.txt
cat: panda-file.txt: Permission denied
```
好吧,确定了,我(`bork`)无法访问 `panda-file.txt`。这一点都不让人吃惊,我的命令解释器并没有将 `panda` 组作为补充组 ID,运行 `adduser bork panda` 并不会改变这一点。
### 那进程一开始是怎么得到用户的组的呢?
这真是个非常令人困惑的问题,对吗?如果进程会将组的信息预置到进程的属性里面,进程在初始化的时候怎么取到组的呢?很明显你无法给你自己指定更多的组(否则就会和 Linux 访问控制的初衷相违背了……)
有一点还是很清楚的:一个新的进程是怎么从我的命令行解释器(`/bash/fish`)里被**执行**而得到它的组的。(新的)进程将拥有我的用户 ID(`bork`),并且进程属性里还有很多组 ID。从我的命令解释器里执行的所有进程是从这个命令解释器里 `fork()` 而来的,所以这个新进程得到了和命令解释器同样的组。
因此一定存在一个“第一个”进程来把你的组设置到进程属性里,而所有由此进程而衍生的进程将都设置这些组。而那个“第一个”进程就是你的<ruby> 登录程序 <rt> login shell </rt></ruby>,在我的笔记本电脑上,它是由 `login` 程序(`/bin/login`)实例化而来。登录程序以 root 身份运行,然后调用了一个 C 的库函数 —— `initgroups` 来设置你的进程的组(具体来说是通过读取 `/etc/group` 文件),因为登录程序是以 root 运行的,所以它能设置你的进程的组。
### 让我们再登录一次
好了!假如说我们正处于一个登录程序中,而我又想刷新我的进程的组设置,从我们前面所学到的进程是怎么初始化组 ID 的,我应该可以通过再次运行登录程序来刷新我的进程组并启动一个新的登录命令!
让我们试试下边的方法:
```
$ sudo login bork
$ groups
bork adm cdrom sudo dip plugdev lpadmin sambashare docker lxd panda
$ cat panda-file.txt # it works! I can access the file owned by `panda` now!
```
当然,成功了!现在由登录程序衍生的程序的用户是组 `panda` 的一部分了!太棒了!这并不会影响我其他的已经在运行的登录程序(及其子进程),如果我真的希望“所有的”进程都能对 `panda` 组有访问权限。我必须完全的重启我的登录会话,这意味着我必须退出我的窗口管理器然后再重新登录。(LCTT 译注:即更新进程树的树根进程,这里是窗口管理器进程。)
### newgrp 命令
在 Twitter 上有人告诉我如果只是想启动一个刷新了组信息的命令解释器的话,你可以使用 `newgrp`(LCTT 译注:不启动新的命令解释器),如下:
```
sudo addgroup panda
sudo adduser bork panda
newgrp panda # starts a new shell, and you don't have to be root to run it!
```
你也可以用 `sg panda bash` 来完成同样的效果,这个命令能启动一个`bash` 登录程序,而这个程序就有 `panda` 组。
### seduid 将设置有效用户 ID
其实我一直对一个进程如何以 `setuid root` 的权限来运行意味着什么有点似是而非。现在我知道了,事实上所发生的是:`setuid` 设置了
“有效用户 ID”! 如果我(`julia`)运行了一个 `setuid root` 的进程( 比如 `passwd`),那么进程的**真实**用户 ID 将为 `julia`,而**有效**用户 ID 将被设置为 `root`。
`passwd` 需要以 root 权限来运行,但是它能看到进程的真实用户 ID 是 `julia` ,是 `julia` 启动了这个进程,`passwd` 会阻止这个进程修改除了 `julia` 之外的用户密码。
### 就是这些了!
在《[Linux 编程接口](http://man7.org/tlpi/)》这本书里有很多 Linux 上一些功能的罕见使用方法以及 Linux 上所有的事物到底是怎么运行的详细解释,这里我就不一一展开了。那本书棒极了,我上面所说的都在该书的第九章,这章在 1300 页的书里只占了 17 页。
我最爱这本书的一点是我只用读 17 页关于用户和组是怎么工作的内容,而这区区 17 页就能做到内容完备、详实有用。我不用读完所有的 1300 页书就能得到有用的东西,太棒了!
---
via: <https://jvns.ca/blog/2017/11/20/groups/>
作者:[Julia Evans](https://jvns.ca/) 译者:[DavidChen](https://github.com/DavidChenLian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怎样解决 Ubuntu 中的 “sub process usr bin dpkg returned an error code 1” 错误
|
Abhishek Prakash
|
https://itsfoss.com/dpkg-returned-an-error-code-1/
|
如果你在 Ubuntu Linux 上安装软件时遇到 “sub process usr bin dpkg returned an error code 1”,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修复。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9/190058wcn5vndtc5zthw7g.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9/190058wcn5vndtc5zthw7g.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安装"
] |
技术
|
{
"viewnum": 18947,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如果你在 Ubuntu Linux 上安装软件时遇到 “sub process usr bin dpkg returned an error code 1”,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修复。
| 2018-09-29T19:00:56 | 2018-09-29T19:00:56 | 10,063 |
/article-10063-1.html
|
>
> 如果你在 Ubuntu Linux 上安装软件时遇到 “sub process usr bin dpkg returned an error code 1”,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修复。
>
>
>
Ubuntu 和其他基于 Debian 的发行版中的一个常见问题是已经损坏的包。你尝试更新系统或安装新软件包时会遇到类似 “Sub-process /usr/bin/dpkg returned an error code” 的错误。
这就是前几天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我试图在 Ubuntu 中安装一个电台程序时,它给我了这个错误:
```
Unpacking python-gst-1.0 (1.6.2-1build1) ...
Selecting previously unselected package radiotray.
Preparing to unpack .../radiotray_0.7.3-5ubuntu1_all.deb ...
Unpacking radiotray (0.7.3-5ubuntu1) ...
Processing triggers for man-db (2.7.5-1) ...
Processing triggers for desktop-file-utils (0.22-1ubuntu5.2) ...
Processing triggers for bamfdaemon (0.5.3~bzr0+16.04.20180209-0ubuntu1) ...
Rebuilding /usr/share/applications/bamf-2.index...
Processing triggers for gnome-menus (3.13.3-6ubuntu3.1) ...
Processing triggers for mime-support (3.59ubuntu1) ...
Setting up polar-bookshelf (1.0.0-beta56) ...
ln: failed to create symbolic link '/usr/local/bin/polar-bookshelf':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dpkg: error processing package polar-bookshelf (--configure):
subprocess installed post-installation script returned error exit status 1
Setting up python-appindicator (12.10.1+16.04.20170215-0ubuntu1) ...
Setting up python-gst-1.0 (1.6.2-1build1) ...
Setting up radiotray (0.7.3-5ubuntu1) ...
Errors were encountered while processing:
polar-bookshelf
E: Sub-process /usr/bin/dpkg returned an error code (1)
```
这里最后三行非常重要。
```
Errors were encountered while processing:
polar-bookshelf
E: Sub-process /usr/bin/dpkg returned an error code (1)
```
它告诉我 polar-bookshelf 包引发了问题。这可能对你如何修复这个错误至关重要。
### 修复 Sub-process /usr/bin/dpkg returned an error code (1)

让我们尝试修复这个损坏的错误包。我将展示几种你可以逐一尝试的方法。最初的那些易于使用,几乎不用动脑子。
在试了这里讨论的每一种方法之后,你应该尝试运行 `sudo apt update`,接着尝试安装新的包或升级。
#### 方法 1:重新配包数据库
你可以尝试的第一种方法是重新配置包数据库。数据库可能在安装包时损坏了。重新配置通常可以解决问题。
```
sudo dpkg --configure -a
```
#### 方法 2:强制安装
如果是之前包安装过程被中断,你可以尝试强制安装。
```
sudo apt-get install -f
```
#### 方法3:尝试删除有问题的包
如果这不是你的问题,你可以尝试手动删除包。但不要对 Linux 内核包(以 linux- 开头)执行此操作。
```
sudo apt remove
```
#### 方法 4:删除有问题的包中的信息文件
这应该是你最后的选择。你可以尝试从 `/var/lib/dpkg/info` 中删除与相关软件包关联的文件。
**你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 Linux 命令来了解发生了什么以及如何对应你的问题**
就我而言,我在 polar-bookshelf 中遇到问题。所以我查找了与之关联的文件:
```
ls -l /var/lib/dpkg/info | grep -i polar-bookshelf
-rw-r--r-- 1 root root 2324811 Aug 14 19:29 polar-bookshelf.list
-rw-r--r-- 1 root root 2822824 Aug 10 04:28 polar-bookshelf.md5sums
-rwxr-xr-x 1 root root 113 Aug 10 04:28 polar-bookshelf.postinst
-rwxr-xr-x 1 root root 84 Aug 10 04:28 polar-bookshelf.postrm
```
现在我需要做的就是删除这些文件:
```
sudo mv /var/lib/dpkg/info/polar-bookshelf.* /tmp
```
使用 `sudo apt update`,接着你应该就能像往常一样安装软件了。
#### 哪种方法适合你(如果有效)?
我希望这篇快速文章可以帮助你修复 “E: Sub-process /usr/bin/dpkg returned an error code (1)” 的错误。
如果它对你有用,是那种方法?你是否设法使用其他方法修复此错误?如果是,请分享一下以帮助其他人解决此问题。
---
via: <https://itsfoss.com/dpkg-returned-an-error-code-1/>
作者:[Abhishek Prakash](https://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Bat:一种具有语法高亮和 Git 集成的 Cat 类命令
|
Sk
|
https://www.ostechnix.com/bat-a-cat-clone-with-syntax-highlighting-and-git-integration/
|
它是 cat 命令的一个克隆版,具有一些例如语法高亮、 Git 集成和自动分页等非常酷的特性。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9/230445r4jw1urw98082s9s.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9/230445r4jw1urw98082s9s.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z52527
|
wxy
| false |
[
"cat",
"bat"
] |
分享
|
{
"viewnum": 5925,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它是 cat 命令的一个克隆版,具有一些例如语法高亮、 Git 集成和自动分页等非常酷的特性。
| 2018-09-29T23:04:41 | 2018-09-29T23:04:41 | 10,064 |
/article-10064-1.html
|

在类 UNIX 系统中,我们使用 `cat` 命令去打印和连接文件。使用 `cat` 命令,我们能将文件目录打印到到标准输出,合成几个文件为一个目标文件,还有追加几个文件到目标文件中。今天,我偶然发现一个具有相似作用的命令叫做 “Bat” ,它是 `cat` 命令的一个克隆版,具有一些例如语法高亮、 Git 集成和自动分页等非常酷的特性。在这个简略指南中,我们将讲述如何在 Linux 中安装和使用 `bat` 命令。
### 安装
Bat 可以在 Arch Linux 的默认软件源中获取。 所以你可以使用 `pacman` 命令在任何基于 arch 的系统上来安装它。
```
$ sudo pacman -S bat
```
在 Debian、Ubuntu、Linux Mint 等系统中,从其[发布页面](https://github.com/sharkdp/bat/releases)下载 **.deb** 文件,然后用下面的命令来安装。
```
$ sudo apt install gdebi
$ sudo gdebi bat_0.5.0_amd64.deb
```
对于其他系统,你也许需要从软件源编译并安装。确保你已经安装了 Rust 1.26 或者更高版本。
然后运行以下命令来安装 Bat:
```
$ cargo install bat
```
或者,你可以从 [Linuxbrew](https://www.ostechnix.com/linuxbrew-common-package-manager-linux-mac-os-x/) 软件包管理中来安装它。
```
$ brew install bat
```
### bat 命令的使用
`bat` 命令的使用与 `cat` 命令的使用非常相似。
使用 `bat` 命令创建一个新的文件:
```
$ bat > file.txt
```
使用 `bat` 命令来查看文件内容,只需要:
```
$ bat file.txt
```
你能同时查看多个文件:
```
$ bat file1.txt file2.txt
```
将多个文件的内容合并至一个单独文件中:
```
$ bat file1.txt file2.txt file3.txt > document.txt
```
就像我之前提到的那样,除了浏览和编辑文件以外,`bat` 命令有一些非常酷的特性。
`bat` 命令支持大多数编程和标记语言的<ruby> 语法高亮 <rt> syntax highlighting </rt></ruby>。比如,下面这个例子。我将使用 `cat` 和 `bat` 命令来展示 `reverse.py` 的内容。

你注意到区别了吗? `cat` 命令以纯文本格式显示文件的内容,而 `bat` 命令显示了语法高亮和整齐的文本对齐格式。更好了不是吗?
如果你只想显示行号(而没有表格)使用 `-n` 标记。
```
$ bat -n reverse.py
```

另一个 `bat` 命令中值得注意的特性是它支持<ruby> 自动分页 <rt> automatic paging </rt></ruby>。 它的意思是当文件的输出对于屏幕来说太大的时候,`bat` 命令自动将自己的输出内容传输到 `less` 命令中,所以你可以一页一页的查看输出内容。
让我给你看一个例子,使用 `cat` 命令查看跨多个页面的文件的内容时,提示符会快速跳至文件的最后一页,你看不到内容的开头和中间部分。
看一下下面的输出:

正如你所看到的,`cat` 命令显示了文章的最后一页。
所以你也许需要去将使用 `cat` 命令的输出传输到 `less` 命令中去从开头一页一页的查看内容。
```
$ cat reverse.py | less
```
现在你可以使用回车键去一页一页的查看输出。然而当你使用 `bat` 命令时这些都是不必要的。`bat` 命令将自动传输跨越多个页面的文件的输出。
```
$ bat reverse.py
```

现在按下回车键去往下一页。
`bat` 命令也支持 <ruby> Git 集成 <rt> <strong> GIT integration </strong> </rt></ruby>,这样您就可以轻松查看/编辑 Git 存储库中的文件。 它与 Git 连接可以显示关于索引的修改。(看左栏)

### 定制 Bat
如果你不喜欢默认主题,你也可以修改它。Bat 同样有修改它的选项。
若要显示可用主题,只需运行:
```
$ bat --list-themes
1337
DarkNeon
Default
GitHub
Monokai Extended
Monokai Extended Bright
Monokai Extended Light
Monokai Extended Origin
TwoDark
```
要使用其他主题,例如 TwoDark,请运行:
```
$ bat --theme=TwoDark file.txt
```
如果你想永久改变主题,在你的 shells 启动文件中加入 `export BAT_THEME="TwoDark"`。
`bat` 还可以选择修改输出的外观。使用 `--style` 选项来修改输出外观。仅显示 Git 的更改和行号但不显示网格和文件头,请使用 `--style=numbers,changes`。
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 Bat 项目的 GitHub 库(链接在文末)。
最好,这就是目前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这篇文章会帮到你。更多精彩文章即将到来,敬请关注!
干杯!
---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bat-a-cat-clone-with-syntax-highlighting-and-git-integration/>
作者:[SK](https://www.ostechnix.com/author/s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z52527](https://github.com/z52527)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如何在 Ubuntu 上安装 Cinnamon 桌面环境
|
Abhishek Prakash
|
https://itsfoss.com/install-cinnamon-on-ubuntu/
|
这篇教程将会为你展示如何在 Ubuntu 上安装 Cinnamon 桌面环境。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9/231926cy2uj7qqviup4cyj.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9/231926cy2uj7qqviup4cyj.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dianbanjiu
|
wxy
| false |
[
"Cinnamon",
"桌面"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16877,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61.158.152.146",
"message": "锁屏失灵怎么回事",
"username": "来自河南郑州的 Chrome Mobile 73.0|Android 10 用户",
"date": "2020-11-02T13:06:15"
}
] |
[] |
这篇教程将会为你展示如何在 Ubuntu 上安装 Cinnamon 桌面环境。
| 2018-09-29T23:19:24 | 2018-09-29T23:19:24 | 10,065 |
/article-10065-1.html
|
>
> 这篇教程将会为你展示如何在 Ubuntu 上安装 Cinnamon 桌面环境。
>
>
>
[Cinnamon](http://cinnamon.linuxmint.com/) 是 [Linux Mint](http://www.linuxmint.com/) 的默认桌面环境。不同于 Ubuntu 的 Unity 桌面环境,Cinnamon 是一个更加传统而优雅的桌面环境,其带有底部面板和应用菜单。由于 Cinnamon 桌面以及它类 Windows 的用户界面,许多桌面用户[相较于 Ubuntu 更喜欢 Linux Mint](https://itsfoss.com/linux-mint-vs-ubuntu/)。
现在你无需[安装 Linux Mint](https://itsfoss.com/guide-install-linux-mint-16-dual-boot-windows/) 就能够体验到 Cinnamon了。在这篇教程,我将会展示给你如何在 Ubuntu 18.04,16.04 和 14.04 上安装 Cinnamon。
在 Ubuntu 上安装 Cinnamon 之前,有一些事情需要你注意。有时候,安装的额外桌面环境可能会与你当前的桌面环境有冲突。可能导致会话、应用程序或功能等的崩溃。这就是为什么你需要在做这个决定时谨慎一点的原因。
### 如何在 Ubuntu 上安装 Cinnamon 桌面环境

过去有 Cinnamon 团队为 Ubuntu 提供的一系列的官方 PPA,但现在都已经失效了。不过不用担心,还有一个非官方的 PPA,而且它运行的很完美。这个 PPA 里包含了最新的 Cinnamon 版本。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embrosyn/cinnamon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install cinnamon
```
下载的大小大概是 150 MB(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其中提供的 Nemo(Cinnamon 的文件管理器,基于 Nautilus)和 Cinnamon 控制中心。这些东西提供了一个更加接近于 Linux Mint 的感觉。
### 在 Ubuntu 上使用 Cinnamon 桌面环境
Cinnamon 安装完成后,退出当前会话,在登录界面,点击用户名旁边的 Ubuntu 符号:

之后,它将会显示所有系统可用的桌面环境。选择 Cinnamon。

现在你应该已经登录到有着 Cinnamon 桌面环境的 Ubuntu 中了。你还可以通过同样的方式再回到 Unity 桌面。这里有一张以 Cinnamon 做为桌面环境的 Ubuntu 桌面截图。

看起来是不是像极了 Linux Mint。此外,我并没有发现任何有关 Cinnamon 和 Unity 的兼容性问题。在 Unity 和 Cinnamon 来回切换,它们也依旧工作的很完美。
#### 从 Ubuntu 卸载 Cinnamon
如果你想卸载 Cinnamon,可以使用 PPA Purge 来完成。首先安装 PPA Purge:
```
sudo apt-get install ppa-purge
```
安装完成之后,使用下面的命令去移除该 PPA:
```
sudo ppa-purge ppa:embrosyn/cinnamon
```
更多的信息,我建议你去阅读 [如何从 Linux 移除 PPA](https://itsfoss.com/how-to-remove-or-delete-ppas-quick-tip/) 这篇文章。
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在 Ubuntu 上安装 Cinnamon。也可以分享一下你使用 Cinnamon 的经验。
---
via: <https://itsfoss.com/install-cinnamon-on-ubuntu/>
作者:[Abhishek Prakash](https://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dianbanjiu](https://github.com/dianbanjiu)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在 Linux 上操作目录
|
Paul Brown
|
https://www.linux.com/blog/learn/2018/5/manipulating-directories-linux
|
让我们继续学习一下 Linux 文件系统的树形结构,并展示一下如何在其中创建你的目录。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9/235308iemarrwrgwoye4ar.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29/235308iemarrwrgwoye4ar.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way-ww
|
wxy
| false |
[
"目录"
] |
技术
|
{
"viewnum": 7012,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9798,
"displayorder": 0
},
{
"raid": 10370,
"displayorder": 0
},
{
"raid": 10796,
"displayorder": 0
}
] |
让我们继续学习一下 Linux 文件系统的树形结构,并展示一下如何在其中创建你的目录。
| 2018-09-29T23:53:05 | 2018-09-29T23:53:05 | 10,066 |
/article-10066-1.html
|

>
> 让我们继续学习一下 Linux 文件系统的树形结构,并展示一下如何在其中创建你的目录。
>
>
>
如果你不熟悉本系列(以及 Linux),[请查看我们的第一部分](/article-9798-1.html)。在那篇文章中,我们贯穿了 Linux 文件系统的树状结构(或者更确切地说是<ruby> 文件层次结构标准 <rt> File Hierarchy Standard </rt></ruby>,FHS)。我建议你仔细阅读,确保你理解自己能安全的做哪些操作。因为这一次,我将向你展示目录操作的魅力。
### 新建目录
在破坏之前,先让我们来创建。首先,打开一个终端窗口并使用命令 `mkdir` 创建一个新目录,如下所示:
```
mkdir <directoryname>
```
如果你只输入了目录名称,该目录将显示在您当前所在目录中。如果你刚刚打开一个终端,你当前位置为你的家目录。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展示了将要创建的目录与你当前所处位置的关系:
```
$ pwd # 告知你当前所在位置(参见第一部分)
/home/<username>
$ mkdir newdirectory # 创建 /home/<username>/newdirectory
```
(注:你不用输入 `#` 后面的文本。`#` 后面的文本为注释内容,用于解释发生了什么。它会被 shell 忽略,不会被执行)。
你可以在当前位置中已经存在的某个目录下创建新的目录,方法是在命令行中指定它:
```
mkdir Documents/Letters
```
这将在 `Documents` 目录中创建 `Letters` 目录。
你还可以在路径中使用 `..` 在当前目录的上一级目录中创建目录。假设你进入刚刚创建的 `Documents/Letters/` 目录,并且想要创建`Documents/Memos/` 目录。你可以这样做:
```
cd Documents/Letters # 进入到你刚刚创建的 Letters/ 目录
mkdir ../Memos
```
同样,以上所有内容都是相对于你当前的位置做的。这就是使用了相对路径。
你还可以使用目录的绝对路径:这意味着告诉 `mkdir` 命令将目录放在和根目录(`/`)有关的位置:
```
mkdir /home/<username>/Documents/Letters
```
在上面的命令中将 `<username>` 更改为你的用户名,这相当于从你的主目录执行 `mkdir Documents/Letters`,通过使用绝对路径你可以在目录树中的任何位置完成这项工作。
无论你使用相对路径还是绝对路径,只要命令成功执行,`mkdir` 将静默的创建新目录,而没有任何明显的反馈。只有当遇到某种问题时,`mkdir`才会在你敲下回车键后打印一些反馈。
与大多数其他命令行工具一样,`mkdir` 提供了几个有趣的选项。 `-p` 选项特别有用,因为它允许你嵌套创建目录,即使目录不存在也可以。例如,要在 `Documents/` 中创建一个目录存放写给妈妈的信,你可以这样做:
```
mkdir -p Documents/Letters/Family/Mom
```
`mkdir` 会创建 `Mom/` 之上的整个目录分支,并且也会创建 `Mom/` 目录,无论其上的目录在你敲入该命令时是否已经存在。
你也可以用空格来分隔目录名,来同时创建几个目录:
```
mkdir Letters Memos Reports
```
这将在当前目录下创建目录 `Letters`、`Memos` 和 `Reports`。
### 目录名中可怕的空格
……这带来了目录名称中关于空格的棘手问题。你能在目录名中使用空格吗?是的你可以。那么建议你使用空格吗?不,绝对不建议。空格使一切变得更加复杂,并且可能是危险的操作。
假设您要创建一个名为 `letters mom/` 的目录。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更好处理,你可能会输入:
```
mkdir letters mom
```
但这是错误的!错误的!错误的!正如我们在上面介绍的,这将创建两个目录 `letters/` 和 `mom/`,而不是一个目录 `letters mom/`。
得承认这是一个小麻烦:你所要做的就是删除这两个目录并重新开始,这没什么大不了。
可是等等!删除目录可是个危险的操作。想象一下,你使用图形工具[Dolphin](https://userbase.kde.org/Dolphin) 或 [Nautilus](https://projects-old.gnome.org/nautilus/screenshots.html) 创建了目录 `letters mom/`。如果你突然决定从终端删除目录 `letters mom`,并且您在同一目录下有另一个名为 `letters` 的目录,并且该目录中包含重要的文档,结果你为了删除错误的目录尝试了以下操作:
```
rmdir letters mom
```
你将会有删除目录 letters 的风险。这里说“风险”,是因为幸运的是`rmdir` 这条用于删除目录的指令,有一个内置的安全措施,如果你试图删除一个非空目录时,它会发出警告。
但是,下面这个:
```
rm -Rf letters mom
```
(注:这是删除目录及其内容的一种非常标准的方式)将完全删除 `letters/` 目录,甚至永远不会告诉你刚刚发生了什么。)
`rm` 命令用于删除文件和目录。当你将它与选项 `-R`(递归删除)和 `-f`(强制删除)一起使用时,它会深入到目录及其子目录中,删除它们包含的所有文件,然后删除子目录本身,然后它将删除所有顶层目录中的文件,再然后是删除目录本身。
`rm -Rf` 是你必须非常小心处理的命令。
我的建议是,你可以使用下划线来代替空格,但如果你仍然坚持使用空格,有两种方法可以使它们起作用。您可以使用单引号或双引号,如下所示:
```
mkdir 'letters mom'
mkdir "letters dad"
```
或者,你可以转义空格。有些字符对 shell 有特殊意义。正如你所见,空格用于在命令行上分隔选项和参数。 “分离选项和参数”属于“特殊含义”范畴。当你想让 shell 忽略一个字符的特殊含义时,你需要转义,你可以在它前面放一个反斜杠(`\`)如:
```
mkdir letters\ mom
mkdir letter\ dad
```
还有其他特殊字符需要转义,如撇号或单引号(`'`),双引号(`“`)和&符号(`&`):
```
mkdir mom\ \&\ dad\'s\ letters
```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如果反斜杠有一个特殊的含义(即告诉 shell 它必须转义下一个字符),这也使它成为一个特殊的字符。然后,你将如何转义转义字符(`\`)?
事实证明,你转义任何其他特殊字符都是同样的方式:
```
mkdir special\\characters
```
这将生成一个名为 `special\characters/` 的目录。
感觉困惑?当然。这就是为什么你应该避免在目录名中使用特殊字符,包括空格。
以防误操作你可以参考下面这个记录特殊字符的列表。(LCTT 译注:此处原文链接丢失。)
### 总结
* 使用 `mkdir <directory name>` 创建新目录。
* 使用 `rmdir <directory name>` 删除目录(仅在目录为空时才有效)。
* 使用 `rm -Rf <directory name>` 来完全删除目录及其内容 —— 请务必谨慎使用。
* 使用相对路径创建相对于当前目录的目录: `mkdir newdir`。
* 使用绝对路径创建相对于根目录(`/`)的目录: `mkdir /home/<username>/newdir`。
* 使用 `..` 在当前目录的上级目录中创建目录: `mkdir ../newdir`。
* 你可以通过在命令行上使用空格分隔目录名来创建多个目录: `mkdir onedir twodir threedir`。
* 同时创建多个目录时,你可以混合使用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 `mkdir onedir twodir /home/<username>/threedir`。
* 在目录名称中使用空格和特殊字符真的会让你很头疼,你最好不要那样做。
有关更多信息,您可以查看 `mkdir`、`rmdir` 和 `rm` 的手册:
```
man mkdir
man rmdir
man rm
```
要退出手册页,请按键盘 `q` 键。
### 下次预告
在下一部分中,你将学习如何创建、修改和删除文件,以及你需要了解的有关权限和特权的所有信息!
通过 Linux 基金会和 edX 免费提供的[“Introduction to Linux”](https://training.linuxfoundation.org/linux-courses/system-administration-training/introduction-to-linux)课程了解有关Linux的更多信息。
---
via: <https://www.linux.com/blog/learn/2018/5/manipulating-directories-linux>
作者:[Paul Brown](https://www.linux.com/users/bro66)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way-ww](https://github.com/way-w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如何让 Ping 的输出更简单易读
|
Sk
|
https://www.ostechnix.com/prettyping-make-the-output-of-ping-command-prettier-and-easier-to-read/
|
如果你一直在寻找可视化显示 ping 命令输出的工具,那么 Prettyping 肯定会有所帮助。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30/131641e8uhl68u182m21dl.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09/30/131641e8uhl68u182m21dl.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HankChow
|
wxy
| false |
[
"ping"
] |
技术
|
{
"viewnum": 7129,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如果你一直在寻找可视化显示 ping 命令输出的工具,那么 Prettyping 肯定会有所帮助。
| 2018-09-30T13:16:39 | 2018-09-30T13:16:39 | 10,067 |
/article-10067-1.html
|

众所周知,`ping` 命令可以用来检查目标主机是否可达。使用 `ping` 命令的时候,会发送一个 ICMP Echo 请求,通过目标主机的响应与否来确定目标主机的状态。如果你经常使用 `ping` 命令,你可以尝试一下 `prettyping`。Prettyping 只是将一个标准的 ping 工具增加了一层封装,在运行标准 `ping` 命令的同时添加了颜色和 unicode 字符解析输出,所以它的输出更漂亮紧凑、清晰易读。它是用 `bash` 和 `awk` 编写的自由开源工具,支持大部分类 Unix 操作系统,包括 GNU/Linux、FreeBSD 和 Mac OS X。Prettyping 除了美化 `ping` 命令的输出,还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功能。
* 检测丢失的数据包并在输出中标记出来。
* 显示实时数据。每次收到响应后,都会更新统计数据,而对于普通 `ping` 命令,只会在执行结束后统计。
* 可以灵活处理“未知信息”(例如错误信息),而不搞乱输出结果。
* 能够避免输出重复的信息。
* 兼容常用的 `ping` 工具命令参数。
* 能够由普通用户执行。
* 可以将输出重定向到文件中。
* 不需要安装,只需要下载二进制文件,赋予可执行权限即可执行。
* 快速且轻巧。
* 输出结果清晰直观。
### 安装 Prettyping
如上所述,Prettyping 是一个绿色软件,不需要任何安装,只要使用以下命令下载 Prettyping 二进制文件:
```
$ curl -O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denilsonsa/prettyping/master/prettyping
```
将二进制文件放置到 `$PATH`(例如 `/usr/local/bin`)中:
```
$ sudo mv prettyping /usr/local/bin
```
然后对其赋予可执行权限:
```
$ sudo chmod +x /usr/local/bin/prettyping
```
就可以使用了。
### 让 ping 的输出清晰易读
安装完成后,通过 `prettyping` 来 ping 任何主机或 IP 地址,就可以以图形方式查看输出。
```
$ prettyping ostechnix.com
```
输出效果大概会是这样:

如果你不带任何参数执行 `prettyping`,它就会一直运行直到被 `ctrl + c` 中断。
由于 Prettyping 只是一个对普通 `ping` 命令的封装,所以常用的 ping 参数也是有效的。例如使用 `-c 5` 来指定 ping 一台主机的 5 次:
```
$ prettyping -c 5 ostechnix.com
```
Prettyping 默认会使用彩色输出,如果你不喜欢彩色的输出,可以加上 `--nocolor` 参数:
```
$ prettyping --nocolor ostechnix.com
```
同样的,也可以用 `--nomulticolor` 参数禁用多颜色支持:
```
$ prettyping --nomulticolor ostechnix.com
```
使用 `--nounicode` 参数禁用 unicode 字符:

如果你的终端不支持 UTF-8,或者无法修复系统中的 unicode 字体,只需要加上 `--nounicode` 参数就能轻松解决。
Prettyping 支持将输出的内容重定向到文件中,例如执行以下这个命令会将 `prettyping ostechnix.com` 的输出重定向到 `ostechnix.txt` 中:
```
$ prettyping ostechnix.com | tee ostechnix.txt
```
Prettyping 还有很多选项帮助你完成各种任务,例如:
* 启用/禁用延时图例(默认启用)
* 强制按照终端的格式输出(默认自动)
* 在统计数据中统计最后的 n 次 ping(默认 60 次)
* 覆盖对终端尺寸的自动检测
* 指定 awk 解释器路径(默认:`awk`)
* 指定 ping 工具路径(默认:`ping`)
查看帮助文档可以了解更多:
```
$ prettyping --help
```
尽管 Prettyping 没有添加任何额外功能,但我个人喜欢它的这些优点:
* 实时统计 —— 可以随时查看所有实时统计信息,标准 `ping` 命令只会在命令执行结束后才显示统计信息。
* 紧凑的显示 —— 可以在终端看到更长的时间跨度。
* 检测丢失的数据包并显示出来。
如果你一直在寻找可视化显示 `ping` 命令输出的工具,那么 Prettyping 肯定会有所帮助。尝试一下,你不会失望的。
---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prettyping-make-the-output-of-ping-command-prettier-and-easier-to-read/>
作者:[SK](https://www.ostechnix.com/author/s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HankChow](https://github.com/HankCho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书评:《算法之美( Algorithms to Live By )》
|
Brian Christian, Tom Griffiths
|
https://www.eyrie.org/~eagle/reviews/books/1-62779-037-3.html
|
《算法之美》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可以反过来吗”——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计算机科学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帮助我们做出日常决定吗?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1/112752vuko5cufxojjmo4x.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1/112752vuko5cufxojjmo4x.png
| true | false | true |
GraveAccent
|
wxy
| false |
[
"算法"
] |
观点
|
{
"viewnum": 7048,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算法之美》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可以反过来吗”——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计算机科学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帮助我们做出日常决定吗?
| 2018-10-01T11:27:50 | 2018-10-01T11:27:50 | 10,068 |
/article-10068-1.html
|

又一次为了工作图书俱乐部而读书。除了其它我亲自推荐的书,这是我至今最喜爱的书。
作为计算机科学基础之一的研究领域是算法:我们如何高效地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这基本上属于数学领域,但是这很少关于理想的或理论上的解决方案,而是更在于最高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得一个充分(如果不能完美)的答案。其中许多问题要么是日常的生活问题,要么与人们密切相关。毕竟,计算机科学的目的是为了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ruby> 算法之美 <rt> Algorithms to Live By </rt></ruby>》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可以反过来吗”——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计算机科学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帮助我们做出日常决定吗?
本书的十一个章节有很多有趣的内容,但也有一个有趣的主题:人类早已擅长这一点。很多章节以一个算法研究和对问题的数学分析作为开始,接着深入到探讨如何利用这些结果做出更好的决策,然后讨论关于人类真正会做出的决定的研究,之后,考虑到典型生活情境的限制,会发现人类早就在应用我们提出的最佳算法的特殊版本了。这往往会破坏本书的既定目标,值得庆幸的是,它决不会破坏对一般问题的有趣讨论,即计算机科学如何解决它们,以及我们对这些问题的数学和技术形态的了解。我认为这本书的自助效用比作者打算的少一些,但有很多可供思考的东西。
(也就是说,值得考虑这种一致性是否太少了,因为人类已经擅长这方面了,更因为我们的算法是根据人类直觉设计的。可能我们的最佳算法只是反映了人类的思想。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发现我们的方案和数学上的典范不一样,但是在另一些情况下,它们仍然是我们当下最好的猜想。)
这是那种章节列表是书评里重要部分的书。这里讨论的算法领域有最优停止、探索和利用决策(什么时候带着你发现的最好东西走,以及什么时候寻觅更好的东西),以及排序、缓存、调度、贝叶斯定理(一般还有预测)、创建模型时的过拟合、放松(解决容易的问题而不是你的实际问题)、随机算法、一系列网络算法,最后还有游戏理论。其中每一项都有有用的见解和发人深省的讨论——这些有时显得十分理论化的概念令人吃惊地很好地映射到了日常生活。这本书以一段关于“可计算的善意”的讨论结束:鼓励减少你自己和你交往的人所需的计算和复杂性惩罚。
如果你有计算机科学背景(就像我一样),其中许多都是熟悉的概念,而且你因为被普及了很多新东西或许会有疑惑。然而,请给这本书一个机会,类比法没你担忧的那么令人紧张。作者既小心又聪明地应用了这些原则。这本书令人惊喜地通过了一个重要的合理性检查:涉及到我知道或反复思考过的主题的章节很少有或没有明显的错误,而且能讲出有用和重要的事情。比如,调度的那一章节毫不令人吃惊地和时间管理有关,通过直接跳到时间管理问题的核心而胜过了半数的时间管理类书籍:如果你要做一个清单上的所有事情,你做这些事情的顺序很少要紧,所以最难的调度问题是决定不做哪些事情而不是做这些事情的顺序。
作者在贝叶斯定理这一章节中的观点完全赢得了我的心。本章的许多内容都是关于贝叶斯先验的,以及一个人对过去事件的了解为什么对分析未来的概率很重要。作者接着讨论了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即给了儿童一个棉花糖以后,儿童被研究者告知如果他们能够克制自己不吃这个棉花糖,等到研究者回来时,会给他们两个棉花糖。克制自己不吃棉花糖(在心理学文献中叫作“延迟满足”)被发现与未来几年更好的生活有关。这个实验多年来一直被引用和滥用于各种各样的宣传,关于选择未来的收益放弃即时的快乐从而拥有成功的生活,以及生活中的失败是因为无法延迟满足。更多的邪恶分析(当然)将这种能力与种族联系在一起,带有可想而知的种族主义结论。
我对棉花糖实验有点兴趣。这是一个百分百让我愤怒咆哮的话题。
《算法之美》是我读过的唯一提到了棉花糖实验并应用了我认为更有说服力的分析的书。这不是一个关于儿童天赋的实验,这是一个关于他们的贝叶斯先验的实验。什么时候立即吃棉花糖而不是等待奖励是完全合理的?当他们过去的经历告诉他们成年人不可靠,不可信任,会在不可预测的时间内消失并且撒谎的时候。而且,更好的是,作者用我之前没有听说过的后续研究和观察支持了这一分析,观察到的内容是,一些孩子会等待一段时间然后“放弃”。如果他们下意识地使用具有较差先验的贝叶斯模型,这就完全合情合理。
这是一本很好的书。它可能在某些地方的尝试有点太勉强(数学上最优停止对于日常生活的适用性比我认为作者想要表现的更加偶然和牵强附会),如果你学过算法,其中一些内容会感到熟悉,但是它的行文思路清晰,简洁,而且编辑得非常好。这本书没有哪一部分对不起它所受到的欢迎,书中的讨论贯穿始终。如果你发现自己“已经知道了这一切”,你可能还会在接下来几页中遇到一个新的概念或一个简洁的解释。有时作者会做一些我从没想到但是回想起来正确的联系,比如将网络协议中的指数退避和司法系统中的选择惩罚联系起来。还有意识到我们的现代通信世界并不是一直联系的,它是不断缓冲的,我们中的许多人正深受缓冲膨胀这一独特现象的苦恼。
我认为你并不必须是计算机科学专业或者精通数学才能读这本书。如果你想深入,每章的结尾都有许多数学上的细节,但是正文总是易读而清晰,至少就我所知是这样(作为一个以计算机科学为专业并学到了很多数学知识的人,你至少可以有保留地相信我)。即使你已经钻研了多年的算法,这本书仍然可以提供很多东西。
这本书我读得越多越喜欢。如果你喜欢阅读这种对生活的分析,我当然是赞成的。
Rating: 9 out of 10
Reviewed: 2017-10-22
---
via: [https://www.eyrie.org/~eagle/reviews/books/1-62779-037-3.html](https://www.eyrie.org/%7Eeagle/reviews/books/1-62779-037-3.html)
作者:[Brian Christian;Tom Griffiths](https://www.eyrie.org) 译者:[GraveAccent](https://github.com/GraveAccent)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一些提高开源代码安全性的工具
|
Sam Dean
|
https://www.linux.com/blog/2018/5/free-resources-securing-your-open-source-code
|
开源软件的迅速普及带来了对健全安全实践的需求。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1/121112gw07i0bipivsniip.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1/121112gw07i0bipivsniip.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sd886393
|
wxy
| false |
[
"安全",
"开源"
] |
分享
|
{
"viewnum": 4939,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开源软件的迅速普及带来了对健全安全实践的需求。
| 2018-10-01T12:11:20 | 2018-10-01T12:11:20 | 10,069 |
/article-10069-1.html
|
>
> 开源软件的迅速普及带来了对健全安全实践的需求。
>
>
>

虽然目前开源依然发展势头较好,并被广大的厂商所采用,然而最近由 Black Duck 和 Synopsys 发布的 [2018 开源安全与风险评估报告](https://www.blackducksoftware.com/open-source-security-risk-analysis-2018)指出了一些存在的风险,并重点阐述了对于健全安全措施的需求。这份报告的分析资料素材来自经过脱敏后的 1100 个商业代码库,这些代码所涉及:自动化、大数据、企业级软件、金融服务业、健康医疗、物联网、制造业等多个领域。
这份报告强调开源软件正在被大量的使用,扫描结果中有 96% 的应用都使用了开源组件。然而,报告还指出许多其中存在很多漏洞。具体在 [这里](https://www.prnewswire.com/news-releases/synopsys-report-finds-majority-of-software-plagued-by-known-vulnerabilities-and-license-conflicts-as-open-source-adoption-soars-300648367.html):
* 令人担心的是扫描的所有结果中,有 78% 的代码库存在至少一个开源的漏洞,平均每个代码库有 64 个漏洞。
* 在经过代码审计过后代码库中,发现超过 54% 的漏洞经验证是高危漏洞。
* 17% 的代码库包括一种已经早已公开的漏洞,包括:Heartbleed、Logjam、Freak、Drown、Poddle。
Synopsys 旗下 Black Duck 的技术负责人 Tim Mackey 称,“这份报告清楚的阐述了:随着开源软件正在被企业广泛的使用,企业与组织也应当使用一些工具来检测可能出现在这些开源软件中的漏洞,以及管理其所使用的开源软件的方式是否符合相应的许可证规则。”
确实,随着越来越具有影响力的安全威胁出现,历史上从未有过我们目前对安全工具和实践的需求。大多数的组织已经意识到网络与系统管理员需要具有相应的较强的安全技能和安全证书。[在一篇文章中](https://www.linux.com/blog/sysadmin-ebook/2017/8/future-proof-your-sysadmin-career-locking-down-security),我们给出一些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工具、认证和实践。
Linux 基金会已经在安全方面提供了许多关于安全的信息与教育资源。比如,Linux 社区提供了许多针对特定平台的免费资源,其中 [Linux 工作站安全检查清单](/article-6753-1.html) 其中提到了很多有用的基础信息。线上的一些发表刊物也可以提升用户针对某些平台对于漏洞的保护,如:[Fedora 安全指南](https://docs.fedoraproject.org/en-US/Fedora/19/html/Security_Guide/index.html)、[Debian 安全手册](https://www.debian.org/doc/manuals/securing-debian-howto/index.en.html)。
目前被广泛使用的私有云平台 OpenStack 也加强了关于基于云的智能安全需求。根据 Linux 基金会发布的 [公有云指南](https://www.linux.com/publications/2016-guide-open-cloud):“据 Gartner 的调研结果,尽管公有云的服务商在安全审查和提升透明度方面做的都还不错,安全问题仍然是企业考虑向公有云转移的最重要的考量之一。”
无论是对于组织还是个人,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些“蚁穴”无论是来自路由器、防火墙、VPN 或虚拟机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以下是一些免费的工具可能对于检测这些漏洞提供帮助:
* [Wireshark](https://www.wireshark.org/),流量包分析工具
* [KeePass Password Safe](http://keepass.info/),自由开源的密码管理器
* [Malwarebytes](https://www.malwarebytes.com/),免费的反病毒和勒索软件工具
* [NMAP](http://searchsecurity.techtarget.co.uk/tip/Nmap-tutorial-Nmap-scan-examples-for-vulnerability-discovery),安全扫描器
* [NIKTO](https://cirt.net/Nikto2),开源的 web 服务器扫描器
* [Ansible](https://www.ansible.com/),自动化的配置运维工具,可以辅助做安全基线
* [Metasploit](https://www.metasploit.com/),渗透测试工具,可辅助理解攻击向量
这里有一些对上面工具讲解的视频。比如 [Metasploit 教学](http://www.computerweekly.com/tutorial/The-Metasploit-Framework-Tutorial-PDF-compendium-Your-ready-reckoner)、[Wireshark 教学](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kCSr30UojM)。还有一些传授安全技能的免费电子书,比如:由 Ibrahim Haddad 博士和 Linux 基金会共同出版的[并购过程中的开源审计](https://www.linuxfoundation.org/resources/open-source-audits-merger-acquisition-transactions/),里面阐述了多条在技术平台合并过程中,因没有较好的进行开源审计,从而引发的安全问题。当然,书中也记录了如何在这一过程中进行代码合规检查、准备以及文档编写。
同时,我们 [之前提到的一个免费的电子书](https://www.linux.com/news/networking-security-storage-docker-containers-free-ebook-covers-essentials), 由来自 [The New Stack](http://thenewstack.io/ebookseries/) 编写的“Docker 与容器中的网络、安全和存储”,里面也提到了关于加强容器网络安全的最新技术,以及 Docker 本身可提供的关于提升其网络的安全与效率的最佳实践。这本电子书还记录了关于如何构建安全容器集群的最佳实践。
所有这些工具和资源,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预防安全问题,正如人们所说的未雨绸缪,考虑到一直存在的安全问题,现在就应该开始学习这些安全合规资料与工具。
想要了解更多的安全、合规以及开源项目问题,点击[这里](https://www.linuxfoundation.org/projects/security-compliance/)。
---
via: <https://www.linux.com/blog/2018/5/free-resources-securing-your-open-source-code>
作者:[Sam Dean](https://www.linux.com/users/sam-dean)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sd886393](https://github.com/sd886393)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在 Linux 下截屏并编辑的最佳工具
|
Ankush Das
|
https://itsfoss.com/take-screenshot-linux/
|
有几种获取屏幕截图并对其进行添加文字、箭头等编辑的方法,这里提及的的屏幕截图工具在 Ubuntu 和其它主流 Linux 发行版中都能够使用。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1/211525d0gy5k18rjygv6b5.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1/211525d0gy5k18rjygv6b5.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HankChow
|
wxy
| false |
[
"截屏"
] |
分享
|
{
"viewnum": 55193,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有几种获取屏幕截图并对其进行添加文字、箭头等编辑的方法,这里提及的的屏幕截图工具在 Ubuntu 和其它主流 Linux 发行版中都能够使用。
| 2018-10-01T21:15:22 | 2018-10-01T21:15:22 | 10,070 |
/article-10070-1.html
|
>
> 有几种获取屏幕截图并对其进行添加文字、箭头等编辑的方法,这里提及的的屏幕截图工具在 Ubuntu 和其它主流 Linux 发行版中都能够使用。
>
>
>

当我的主力操作系统从 Windows 转换到 Ubuntu 的时候,首要考虑的就是屏幕截图工具的可用性。尽管使用默认的键盘快捷键也可以获取屏幕截图,但如果使用屏幕截图工具,可以更方便地对屏幕截图进行编辑。
本文将会介绍在不适用第三方工具的情况下,如何通过系统自带的方法和工具获取屏幕截图,另外还会介绍一些可用于 Linux 的最佳截图工具。
### 方法 1:在 Linux 中截图的默认方式
你想要截取整个屏幕?屏幕中的某个区域?某个特定的窗口?
如果只需要获取一张屏幕截图,不对其进行编辑的话,那么键盘的默认快捷键就可以满足要求了。而且不仅仅是 Ubuntu ,绝大部分的 Linux 发行版和桌面环境都支持以下这些快捷键:
* `PrtSc` – 获取整个屏幕的截图并保存到 Pictures 目录。
* `Shift + PrtSc` – 获取屏幕的某个区域截图并保存到 Pictures 目录。
* `Alt + PrtSc` –获取当前窗口的截图并保存到 Pictures 目录。
* `Ctrl + PrtSc` – 获取整个屏幕的截图并存放到剪贴板。
* `Shift + Ctrl + PrtSc` – 获取屏幕的某个区域截图并存放到剪贴板。
* `Ctrl + Alt + PrtSc` – 获取当前窗口的 截图并存放到剪贴板。
如上所述,在 Linux 中使用默认的快捷键获取屏幕截图是相当简单的。但如果要在不把屏幕截图导入到其它应用程序的情况下对屏幕截图进行编辑,还是使用屏幕截图工具比较方便。
### 方法 2:在 Linux 中使用 Flameshot 获取屏幕截图并编辑

功能概述:
* 注释 (高亮、标示、添加文本、框选)
* 图片模糊
* 图片裁剪
* 上传到 Imgur
* 用另一个应用打开截图
Flameshot 在去年发布到 [GitHub](https://github.com/lupoDharkael/flameshot),并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工具。
如果你需要的是一个能够用于标注、模糊、上传到 imgur 的新式截图工具,那么 Flameshot 是一个好的选择。
下面将会介绍如何安装 Flameshot 并根据你的偏好进行配置。
如果你用的是 Ubuntu,那么只需要在 Ubuntu 软件中心上搜索,就可以找到 Flameshot 进而完成安装了。要是你想使用终端来安装,可以执行以下命令:
```
sudo apt install flameshot
```
如果你在安装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按照[官方的安装说明](https://github.com/lupoDharkael/flameshot#installation)进行操作。安装完成后,你还需要进行配置。尽管可以通过搜索来随时启动 Flameshot,但如果想使用 `PrtSc` 键触发启动,则需要指定对应的键盘快捷键。以下是相关配置步骤:
* 进入系统设置中的“键盘设置”
* 页面中会列出所有现有的键盘快捷键,拉到底部就会看见一个 “+” 按钮
* 点击 “+” 按钮添加自定义快捷键并输入以下两个字段:
+ “名称”: 任意名称均可。
+ “命令”: `/usr/bin/flameshot gui`
* 最后将这个快捷操作绑定到 `PrtSc` 键上,可能会提示与系统的截图功能相冲突,但可以忽略掉这个警告。
配置之后,你的自定义快捷键页面大概会是以下这样:

*将键盘快捷键映射到 Flameshot*
### 方法 3:在 Linux 中使用 Shutter 获取屏幕截图并编辑

功能概述:
* 注释 (高亮、标示、添加文本、框选)
* 图片模糊
* 图片裁剪
* 上传到图片网站
[Shutter](http://shutter-project.org/) 是一个对所有主流 Linux 发行版都适用的屏幕截图工具。尽管最近已经不太更新了,但仍然是操作屏幕截图的一个优秀工具。
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这个工具的一些缺陷。Shutter 在任何一款最新的 Linux 发行版上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由于缺少了任务栏上的程序图标,导致默认禁用了编辑屏幕截图的功能。 对于这个缺陷,还是有解决方案的。你只需要跟随我们的教程[在 Shutter 中修复这个禁止编辑选项并将程序图标在任务栏上显示出来](https://itsfoss.com/shutter-edit-button-disabled/)。问题修复后,就可以使用 Shutter 来快速编辑屏幕截图了。
同样地,在软件中心搜索也可以找到进而安装 Shutter,也可以在基于 Ubuntu 的发行版中执行以下命令使用命令行安装:
```
sudo apt install shutter
```
类似 Flameshot,你可以通过搜索 Shutter 手动启动它,也可以按照相似的方式设置自定义快捷方式以 `PrtSc` 键唤起 Shutter。
如果要指定自定义键盘快捷键,只需要执行以下命令:
```
shutter -f
```
### 方法 4:在 Linux 中使用 GIMP 获取屏幕截图

功能概述:
* 高级图像编辑功能(缩放、添加滤镜、颜色校正、添加图层、裁剪等)
* 截取某一区域的屏幕截图
如果需要对屏幕截图进行一些预先编辑,GIMP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通过软件中心可以安装 GIMP。如果在安装时遇到问题,可以参考其[官方网站的安装说明](https://www.gimp.org/downloads/)。
要使用 GIMP 获取屏幕截图,需要先启动程序,然后通过 “File-> Create-> Screenshot” 导航。
打开 Screenshot 选项后,会看到几个控制点来控制屏幕截图范围。点击 “Snap” 截取屏幕截图,图像将自动显示在 GIMP 中可供编辑。
### 方法 5:在 Linux 中使用命令行工具获取屏幕截图
这一节内容仅适用于终端爱好者。如果你也喜欢使用终端,可以使用 “GNOME 截图工具”或 “ImageMagick” 或 “Deepin Scrot”,大部分流行的 Linux 发行版中都自带这些工具。
要立即获取屏幕截图,可以执行以下命令:
#### GNOME 截图工具(可用于 GNOME 桌面)
```
gnome-screenshot
```
GNOME 截图工具是使用 GNOME 桌面的 Linux 发行版中都自带的一个默认工具。如果需要延时获取屏幕截图,可以执行以下命令(这里的 `5` 是需要延迟的秒数):
```
gnome-screenshot -d -5
```
#### ImageMagick
如果你的操作系统是 Ubuntu、Mint 或其它流行的 Linux 发行版,一般会自带 [ImageMagick](https://www.imagemagick.org/script/index.php) 这个工具。如果没有这个工具,也可以按照[官方安装说明](https://www.imagemagick.org/script/install-source.php)使用安装源来安装。你也可以在终端中执行这个命令:
```
sudo apt-get install imagemagick
```
安装完成后,执行下面的命令就可以获取到屏幕截图(截取整个屏幕):
```
import -window root image.png
```
这里的 “image.png” 就是屏幕截图文件保存的名称。
要获取屏幕一个区域的截图,可以执行以下命令:
```
import image.png
```
#### Deepin Scrot
Deepin Scrot 是基于终端的一个较新的截图工具。和前面两个工具类似,一般自带于 Linux 发行版中。如果需要自行安装,可以执行以下命令:
```
sudo apt-get install scrot
```
安装完成后,使用下面这些命令可以获取屏幕截图。
获取整个屏幕的截图:
```
scrot myimage.png
```
获取屏幕某一区域的截图:
```
scrot -s myimage.png
```
### 总结
以上是一些在 Linux 上的优秀截图工具。当然还有很多截图工具没有提及(例如用于 KDE 发行版的 [Spectacle](https://www.kde.org/applications/graphics/spectacle/)),但相比起来还是上面几个工具更为好用。
如果你有比文章中提到的更好的截图工具,欢迎讨论!
---
via: <https://itsfoss.com/take-screenshot-linux/>
作者:[Ankush Das](https://itsfoss.com/author/ankush/)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HankChow](https://github.com/HankCho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openmediavault 入门:一个家庭 NAS 解决方案
|
Jason Van Gumster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9/openmediavault
|
这个网络附属文件服务提供了一系列可靠的功能,并且易于安装和配置。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2/121510fo9izi7w9f9w1koi.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2/121510fo9izi7w9f9w1koi.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jamelouis
|
wxy
| false |
[
"NAS"
] |
技术
|
{
"viewnum": 28534,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0.185.168.87",
"message": "原创编译还是”原创“翻译?",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87.0|GNU/Linux 用户",
"date": "2021-01-05T16:37:32"
}
] |
[] |
这个网络附属文件服务提供了一系列可靠的功能,并且易于安装和配置。
| 2018-10-02T12:15:19 | 2018-10-02T12:15:19 | 10,071 |
/article-10071-1.html
|
>
> 这个网络附属文件服务提供了一系列可靠的功能,并且易于安装和配置。
>
>
>

面对许多可供选择的云存储方案,一些人可能会质疑一个家庭 NAS(<ruby> 网络附属存储 <rt> network-attached storage </rt></ruby>)服务器的价值。毕竟,当所有你的文件存储在云上,你就不需要为你自己云服务的维护、更新和安全担忧。
但是,这不完全对,是不是?你有一个家庭网络,所以你已经要负责维护网络的健康和安全。假定你已经维护一个家庭网络,那么[一个家庭 NAS](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8/automate-backups-raspberry-pi)并不会增加额外负担。反而你能从少量的工作中得到许多的好处。
你可以为你家里所有的计算机进行备份(你也可以备份到其它地方)。构架一个存储电影、音乐和照片的媒体服务器,无需担心互联网连接是否连通。在家里的多台计算机上处理大型文件,不需要等待从互联网某个其它计算机传输这些文件过来。另外,可以让 NAS 与其他服务配合工作,如托管本地邮件或者家庭 Wiki。也许最重要的是,构架家庭 NAS,数据完全是你的,它始终处于在控制下,随时可访问。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选择 NAS 方案。当然,你可以购买预先搭建好的商品,并在一天内搞定,但是这会有什么乐趣呢?实际上,尽管拥有一个能为你搞定一切的设备很棒,但是有一个可以修复和升级的钻机平台更棒。这就我近期的需求,我选择安装和配置 [openmediavault](https://openmediavault.org)。
### 为什么选择 openmediavault?
市面上有不少开源的 NAS 解决方案,其中有些肯定比 openmediavault 流行。当我询问周遭,例如 [freeNAS](https://freenas.org) 这样的最常被推荐给我。那么为什么我不采纳他们的建议呢?毕竟,用它的人更多。[基于 FreeNAS 官网的一份对比数据](http://www.freenas.org/freenas-vs-openmediavault/),它包含了很多的功能,并且提供许多支持选项。这当然都对。但是 openmediavault 也不差。它实际上是基于 FreeNAS 早期版本的,虽然它在下载量和功能方面较少,但是对于我的需求而言,它已经相当足够了。
另外一个因素是它让我感到很舒适。openmediavault 的底层操作系统是 [Debian](https://www.debian.org/),然而 FreeNAS 是 [FreeBSD](https://www.freebsd.org/)。由于我个人对 FreeBSD 不是很熟悉,因此如果我的 NAS 出现故障,必定难于在 FreeBSD 上修复故障。同样的,也会让我觉得难于优化或添加一些服务到这个机器上。当然,我可以学习 FreeBSD 以更熟悉它,但是我已经在家里构架了这个 NAS;我发现,如果完成它只需要较少的“学习机会”,那么构建 NAS 往往会更成功。
当然,每个人情况都不同,所以你要自己调研,然后作出最适合自己方案的决定。FreeNAS 对于许多人似乎都是不错的解决方案。openmediavault 正是适合我的解决方案。
### 安装与配置
在 [openmediavault 文档](https://openmediavault.readthedocs.io/en/latest/installation/index.html)里详细记录了安装步骤,所以我不在这里重述了。如果你曾经安装过任何一个 Linux 发行版,大部分安装步骤都是很类似的(虽然是在相对丑陋的 [Ncurses](https://invisible-island.net/ncurses/) 界面,而不像你或许在现代发行版里见到的)。我按照 [专用的驱动器](https://openmediavault.readthedocs.io/en/latest/installation/via_iso.html) 的说明来安装它。这些说明不但很好,而且相当精炼的。当你搞定这些步骤,就安装好了一个基本的系统,但是你还需要做更多才能真正构建好 NAS 来存储各种文件。例如,专用驱动器方式需要在硬盘驱动器上安装 openmediavault,但那是指你的操作系统的驱动器,而不是和网络上其他计算机共享的驱动器。你需要自己把这些建立起来并且配置好。
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加载用来管理的网页界面,并修改默认密码。这个密码和之前你安装过程设置的 root 密码是不同的。这是网页界面的管理员账号,默认的账户和密码分别是 `admin` 和 `openmediavault`,当你登入后要马上修改。
#### 设置你的驱动器
一旦你安装好 openmediavault,你需要它为你做一些工作。逻辑上的第一个步骤是设置好你即将用来作为存储的驱动器。在这里,我假定你已经物理上安装好它们了,所以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让 openmediavault 识别和配置它们。第一步是确保这些磁盘是可见的。侧边栏菜单有很多选项,而且被精心的归类了。选择“Storage -> Disks”。一旦你点击该菜单,你应该能够看到所有你已经安装到该服务器的驱动,包括那个你已经用来安装 openmediavault 的驱动器。如果你没有在那里看到所有驱动器,点击“Scan”按钮去看是否能够挂载它们。通常,这不会是一个问题。
你可以独立的挂载和设置这些驱动器用于文件共享,但是对于一个文件服务器,你会想要一些冗余。你想要能够把很多驱动器当作一个单一卷,并能够在某一个驱动器出现故障时恢复你的数据,或者空间不足时安装新驱动器。这意味你将需要一个 [RAID](https://en.wikipedia.org/wiki/RAID)。你想要的什么特定类型的 RAID 的这个主题是一个大坑,值得另写一篇文章专门来讲述它(而且已经有很多关于该主题的文章了),但是简而言之是你将需要不止一个驱动器,最好的情况下,你所有的驱动都存储一样的容量。
openmediavault 支持所有标准的 RAID 级别,所以这里很简单。可以在“Storage -> RAID Management”里配置你的 RAID。配置是相当简单的:点击“Create”按钮,在你的 RAID 阵列里选择你想要的磁盘和你想要使用的 RAID 级别,并给这个阵列一个名字。openmediavault 为你处理剩下的工作。这里没有复杂的命令行,也不需要试图记住 `mdadm` 命令的一些选项参数。在我的例子,我有六个 2TB 驱动器,设置成了 RAID 10。
当你的 RAID 构建好了,基本上你已经有一个地方可以存储东西了。你仅仅需要设置一个文件系统。正如你的桌面系统,一个硬盘驱动器在没有格式化的情况下是没什么用处的。所以下一个你要去的地方的是位于 openmediavault 控制面板里的“Storage -> File Systems”。和配置你的 RAID 一样,点击“Create”按钮,然后跟着提示操作。如果你在你的服务器上只有一个 RAID ,你应该可以看到一个像 `md0` 的东西。你也需要选择文件系统的类别。如果你不能确定,选择标准的 ext4 类型即可。
#### 定义你的共享
亲爱的!你有个地方可以存储文件了。现在你只需要让它在你的家庭网络中可见。可以从在 openmediavault 控制面板上的“Services”部分上配置。当谈到在网络上设置文件共享,主要有两个选择:NFS 或者 SMB/CIFS. 根据以往经验,如果你网络上的所有计算机都是 Linux 系统,那么你使用 NFS 会更好。然而,当你家庭网络是一个混合环境,是一个包含Linux、Windows、苹果系统和嵌入式设备的组合,那么 SMB/CIFS 可能会是你合适的选择。
这些选项不是互斥的。实际上,你可以在服务器上运行这两个服务,同时拥有这些服务的好处。或者你可以混合起来,如果你有一个特定的设备做特定的任务。不管你的使用场景是怎样,配置这些服务是相当简单。点击你想要的服务,从它配置中激活它,和在网络中设定你想要的共享文件夹为可见。在基于 SMB/CIFS 共享的情况下,相对于 NFS 多了一些可用的配置,但是一般用默认配置就挺好的,接着可以在默认基础上修改配置。最酷的事情是它很容易配置,同时也很容易在需要的时候修改配置。
#### 用户配置
基本上已将完成了。你已经在 RAID 中配置了你的驱动器。你已经用一种文件系统格式化了 RAID,并且你已经在格式化的 RAID 上设定了共享文件夹。剩下来的一件事情是配置那些人可以访问这些共享和可以访问多少。这个可以在“Access Rights Management”配置里设置。使用“User”和“Group”选项来设定可以连接到你共享文件夹的用户,并设定这些共享文件的访问权限。
一旦你完成用户配置,就几乎准备好了。你需要从不同客户端机器访问你的共享,但是这是另外一个可以单独写个文章的话题了。
玩得开心!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9/openmediavault>
作者:[Jason van Gumster](https://opensource.com/users/mairin)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jamelouis](https://github.com/jamelouis)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备份安装的包并在全新安装的 Ubuntu 上恢复它们
|
Sk
|
https://www.ostechnix.com/backup-installed-packages-and-restore-them-on-freshly-installed-ubuntu-system/
|
这是一个简单的工具,可以让你为 Debian/Ubuntu 系统创建一个已安装的软件包列表,这些软件包可以在新安装的系统或容器上或目录中恢复。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2/122431zx6c0c5u9bxgxhh7.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2/122431zx6c0c5u9bxgxhh7.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软件包",
"安装"
] |
技术
|
{
"viewnum": 6134,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这是一个简单的工具,可以让你为 Debian/Ubuntu 系统创建一个已安装的软件包列表,这些软件包可以在新安装的系统或容器上或目录中恢复。
| 2018-10-02T12:24:28 | 2018-10-02T12:24:28 | 10,072 |
/article-10072-1.html
|

在多个 Ubuntu 系统上安装同一组软件包是一项耗时且无聊的任务。你不会想花时间在多个系统上反复安装相同的软件包。在类似架构的 Ubuntu 系统上安装软件包时,有许多方法可以使这项任务更容易。你可以方便地通过 [Aptik](https://www.ostechnix.com/how-to-migrate-system-settings-and-data-from-an-old-system-to-a-newly-installed-ubuntu-system/) 并点击几次鼠标将以前的 Ubuntu 系统的应用程序、设置和数据迁移到新安装的系统中。或者,你可以使用软件包管理器(例如 APT)获取[备份的已安装软件包的完整列表](https://www.ostechnix.com/create-list-installed-packages-install-later-list-centos-ubuntu/#comment-12598),然后在新安装的系统上安装它们。今天,我了解到还有另一个专用工具可以完成这项工作。来看一下 `apt-clone`,这是一个简单的工具,可以让你为 Debian/Ubuntu 系统创建一个已安装的软件包列表,这些软件包可以在新安装的系统或容器上或目录中恢复。
`apt-clone` 会帮助你处理你想要的情况,
* 在运行类似 Ubuntu(及衍生版)的多个系统上安装一致的应用程序。
* 经常在多个系统上安装相同的软件包。
* 备份已安装的应用程序的完整列表,并在需要时随时随地恢复它们。
在本简要指南中,我们将讨论如何在基于 Debian 的系统上安装和使用 `apt-clone`。我在 Ubuntu 18.04 LTS 上测试了这个程序,但它应该适用于所有基于 Debian 和 Ubuntu 的系统。
### 备份已安装的软件包并在新安装的 Ubuntu 上恢复它们
`apt-clone` 在默认仓库中有。要安装它,只需在终端输入以下命令:
```
$ sudo apt install apt-clone
```
安装后,只需创建已安装软件包的列表,并将其保存在你选择的任何位置。
```
$ mkdir ~/mypackages
$ sudo apt-clone clone ~/mypackages
```
上面的命令将我的 Ubuntu 中所有已安装的软件包保存在 `~/mypackages` 目录下名为 `apt-clone-state-ubuntuserver.tar.gz` 的文件中。
要查看备份文件的详细信息,请运行:
```
$ apt-clone info mypackages/apt-clone-state-ubuntuserver.tar.gz
Hostname: ubuntuserver
Arch: amd64
Distro: bionic
Meta:
Installed: 516 pkgs (33 automatic)
Date: Sat Sep 15 10:23:05 2018
```
如你所见,我的 Ubuntu 服务器总共有 516 个包。
现在,将此文件复制到 USB 或外部驱动器上,并转至要安装同一套软件包的任何其他系统。或者,你也可以将备份文件传输到网络上的系统,并使用以下命令安装软件包:
```
$ sudo apt-clone restore apt-clone-state-ubuntuserver.tar.gz
```
请注意,此命令将覆盖你现有的 `/etc/apt/sources.list` 并将安装/删除软件包。警告过你了!此外,只需确保目标系统是相同的 CPU 架构和操作系统。例如,如果源系统是 18.04 LTS 64 位,那么目标系统必须也是相同的。
如果你不想在系统上恢复软件包,可以使用 `--destination /some/location` 选项将克隆复制到这个文件夹中。
```
$ sudo apt-clone restore apt-clone-state-ubuntuserver.tar.gz --destination ~/oldubuntu
```
在此例中,上面的命令将软件包恢复到 `~/oldubuntu` 中。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帮助部分:
```
$ apt-clone -h
```
或者手册页:
```
$ man apt-clone
```
建议阅读:
* [Systemback - 将 Ubuntu 桌面版和服务器版恢复到以前的状态](https://www.ostechnix.com/systemback-restore-ubuntu-desktop-and-server-to-previous-state/)
* [Cronopete - Linux 下的苹果时间机器](https://www.ostechnix.com/cronopete-apples-time-machine-clone-linux/)
就是这些了。希望这个有用。还有更多好东西。敬请期待!
干杯!
---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backup-installed-packages-and-restore-them-on-freshly-installed-ubuntu-system/>
作者:[SK](https://www.ostechnix.com/author/s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如何在 Linux 中查看进程占用的端口号
|
Prakash Subramanian
|
https://www.2daygeek.com/how-to-find-out-which-port-number-a-process-is-using-in-linux/
|
对于 Linux 系统管理员来说,清楚某个服务是否正确地绑定或监听某个端口,是至关重要的。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2/123805zpppw4h5z9bwd5ab.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2/123805zpppw4h5z9bwd5ab.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HankChow
|
wxy
| false |
[
"端口"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28366,
"commentnum": 0,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对于 Linux 系统管理员来说,清楚某个服务是否正确地绑定或监听某个端口,是至关重要的。
| 2018-10-02T12:38:13 | 2018-10-02T12:38:13 | 10,073 |
/article-10073-1.html
|

对于 Linux 系统管理员来说,清楚某个服务是否正确地绑定或监听某个端口,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需要处理端口相关的问题,这篇文章可能会对你有用。
端口是 Linux 系统上特定进程之间逻辑连接的标识,包括物理端口和软件端口。由于 Linux 操作系统是一个软件,因此本文只讨论软件端口。软件端口始终与主机的 IP 地址和相关的通信协议相关联,因此端口常用于区分应用程序。大部分涉及到网络的服务都必须打开一个套接字来监听传入的网络请求,而每个服务都使用一个独立的套接字。
**推荐阅读:**
* [在 Linux 上查看进程 ID 的 4 种方法](https://www.2daygeek.com/how-to-check-find-the-process-id-pid-ppid-of-a-running-program-in-linux/)
* [在 Linux 上终止进程的 3 种方法](https://www.2daygeek.com/kill-terminate-a-process-in-linux-using-kill-pkill-killall-command/)
套接字是和 IP 地址、软件端口和协议结合起来使用的,而端口号对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协议都适用,TCP 和 UDP 都可以使用 0 到 65535 之间的端口号进行通信。
以下是端口分配类别:
* 0 - 1023: 常用端口和系统端口
* 1024 - 49151: 软件的注册端口
* 49152 - 65535: 动态端口或私有端口
在 Linux 上的 `/etc/services` 文件可以查看到更多关于保留端口的信息。
```
# less /etc/services
# /etc/services:
# $Id: services,v 1.55 2013/04/14 ovasik Exp $
#
# Network services, Internet style
# IANA services version: last updated 2013-04-10
#
# Note that it is presently the policy of IANA to assign a single well-known
# port number for both TCP and UDP; hence, most entries here have two entries
# even if the protocol doesn't support UDP operations.
# Updated from RFC 1700, ``Assigned Numbers'' (October 1994). Not all ports
# are included, only the more common ones.
#
# The latest IANA port assignments can be gotten from
# http://www.iana.org/assignments/port-numbers
# The Well Known Ports are those from 0 through 1023.
# The Registered Ports are those from 1024 through 49151
# The Dynamic and/or Private Ports are those from 49152 through 65535
#
# Each line describes one service, and is of the form:
#
# service-name port/protocol [aliases ...] [# comment]
tcpmux 1/tcp # TCP port service multiplexer
tcpmux 1/udp # TCP port service multiplexer
rje 5/tcp # Remote Job Entry
rje 5/udp # Remote Job Entry
echo 7/tcp
echo 7/udp
discard 9/tcp sink null
discard 9/udp sink null
systat 11/tcp users
systat 11/udp users
daytime 13/tcp
daytime 13/udp
qotd 17/tcp quote
qotd 17/udp quote
msp 18/tcp # message send protocol (historic)
msp 18/udp # message send protocol (historic)
chargen 19/tcp ttytst source
chargen 19/udp ttytst source
ftp-data 20/tcp
ftp-data 20/udp
# 21 is registered to ftp, but also used by fsp
ftp 21/tcp
ftp 21/udp fsp fspd
ssh 22/tcp # The Secure Shell (SSH) Protocol
ssh 22/udp # The Secure Shell (SSH) Protocol
telnet 23/tcp
telnet 23/udp
# 24 - private mail system
lmtp 24/tcp # LMTP Mail Delivery
lmtp 24/udp # LMTP Mail Delivery
```
可以使用以下六种方法查看端口信息。
* `ss`:可以用于转储套接字统计信息。
* `netstat`:可以显示打开的套接字列表。
* `lsof`:可以列出打开的文件。
* `fuser`:可以列出那些打开了文件的进程的进程 ID。
* `nmap`:是网络检测工具和端口扫描程序。
* `systemctl`:是 systemd 系统的控制管理器和服务管理器。
以下我们将找出 `sshd` 守护进程所使用的端口号。
### 方法 1:使用 ss 命令
`ss` 一般用于转储套接字统计信息。它能够输出类似于 `netstat` 输出的信息,但它可以比其它工具显示更多的 TCP 信息和状态信息。
它还可以显示所有类型的套接字统计信息,包括 PACKET、TCP、UDP、DCCP、RAW、Unix 域等。
```
# ss -tnlp | grep ssh
LISTEN 0 128 *:22 *:* users:(("sshd",pid=997,fd=3))
LISTEN 0 128 :::22 :::* users:(("sshd",pid=997,fd=4))
```
也可以使用端口号来检查。
```
# ss -tnlp | grep ":22"
LISTEN 0 128 *:22 *:* users:(("sshd",pid=997,fd=3))
LISTEN 0 128 :::22 :::* users:(("sshd",pid=997,fd=4))
```
### 方法 2:使用 netstat 命令
`netstat` 能够显示网络连接、路由表、接口统计信息、伪装连接以及多播成员。
默认情况下,`netstat` 会列出打开的套接字。如果不指定任何地址族,则会显示所有已配置地址族的活动套接字。但 `netstat` 已经过时了,一般会使用 `ss` 来替代。
```
# netstat -tnlp | grep ssh
tcp 0 0 0.0.0.0:22 0.0.0.0:* LISTEN 997/sshd
tcp6 0 0 :::22 :::* LISTEN 997/sshd
```
也可以使用端口号来检查。
```
# netstat -tnlp | grep ":22"
tcp 0 0 0.0.0.0:22 0.0.0.0:* LISTEN 1208/sshd
tcp6 0 0 :::22 :::* LISTEN 1208/sshd
```
### 方法 3:使用 lsof 命令
`lsof` 能够列出打开的文件,并列出系统上被进程打开的文件的相关信息。
```
# lsof -i -P | grep ssh
COMMAND PID USER FD TYPE DEVICE SIZE/OFF NODE NAME
sshd 11584 root 3u IPv4 27625 0t0 TCP *:22 (LISTEN)
sshd 11584 root 4u IPv6 27627 0t0 TCP *:22 (LISTEN)
sshd 11592 root 3u IPv4 27744 0t0 TCP vps.2daygeek.com:ssh->103.5.134.167:49902 (ESTABLISHED)
```
也可以使用端口号来检查。
```
# lsof -i tcp:22
COMMAND PID USER FD TYPE DEVICE SIZE/OFF NODE NAME
sshd 1208 root 3u IPv4 20919 0t0 TCP *:ssh (LISTEN)
sshd 1208 root 4u IPv6 20921 0t0 TCP *:ssh (LISTEN)
sshd 11592 root 3u IPv4 27744 0t0 TCP vps.2daygeek.com:ssh->103.5.134.167:49902 (ESTABLISHED)
```
### 方法 4:使用 fuser 命令
`fuser` 工具会将本地系统上打开了文件的进程的进程 ID 显示在标准输出中。
```
# fuser -v 22/tcp
USER PID ACCESS COMMAND
22/tcp: root 1208 F.... sshd
root 12388 F.... sshd
root 49339 F.... sshd
```
### 方法 5:使用 nmap 命令
`nmap`(“Network Mapper”)是一款用于网络检测和安全审计的开源工具。它最初用于对大型网络进行快速扫描,但它对于单个主机的扫描也有很好的表现。
`nmap` 使用原始 IP 数据包来确定网络上可用的主机,这些主机的服务(包括应用程序名称和版本)、主机运行的操作系统(包括操作系统版本等信息)、正在使用的数据包过滤器或防火墙的类型,以及很多其它信息。
```
# nmap -sV -p 22 localhost
Starting Nmap 6.40 ( http://nmap.org ) at 2018-09-23 12:36 IST
Nmap scan report for localhost (127.0.0.1)
Host is up (0.000089s latency).
Other addresses for localhost (not scanned): 127.0.0.1
PORT STATE SERVICE VERSION
22/tcp open ssh OpenSSH 7.4 (protocol 2.0)
Service detection performed. Please report any incorrect results at http://nmap.org/submit/ .
Nmap done: 1 IP address (1 host up) scanned in 0.44 seconds
```
### 方法 6:使用 systemctl 命令
`systemctl` 是 systemd 系统的控制管理器和服务管理器。它取代了旧的 SysV 初始化系统管理,目前大多数现代 Linux 操作系统都采用了 systemd。
**推荐阅读:**
* [chkservice – Linux 终端上的 systemd 单元管理工具](https://www.2daygeek.com/chkservice-a-tool-for-managing-systemd-units-from-linux-terminal/)
* [如何查看 Linux 系统上正在运行的服务](https://www.2daygeek.com/how-to-check-all-running-services-in-linux/)
```
# systemctl status sshd
● sshd.service - OpenSSH server daemon
Loaded: loaded (/usr/lib/systemd/system/sshd.service; enabled; vendor preset: enabled)
Active: active (running) since Sun 2018-09-23 02:08:56 EDT; 6h 11min ago
Docs: man:sshd(8)
man:sshd_config(5)
Main PID: 11584 (sshd)
CGroup: /system.slice/sshd.service
└─11584 /usr/sbin/sshd -D
Sep 23 02:08:56 vps.2daygeek.com systemd[1]: Starting OpenSSH server daemon...
Sep 23 02:08:56 vps.2daygeek.com sshd[11584]: Server listening on 0.0.0.0 port 22.
Sep 23 02:08:56 vps.2daygeek.com sshd[11584]: Server listening on :: port 22.
Sep 23 02:08:56 vps.2daygeek.com systemd[1]: Started OpenSSH server daemon.
Sep 23 02:09:15 vps.2daygeek.com sshd[11589]: Connection closed by 103.5.134.167 port 49899 [preauth]
Sep 23 02:09:41 vps.2daygeek.com sshd[11592]: Accepted password for root from 103.5.134.167 port 49902 ssh2
```
以上输出的内容显示了最近一次启动 `sshd` 服务时 `ssh` 服务的监听端口。但它不会将最新日志更新到输出中。
```
# systemctl status sshd
● sshd.service - OpenSSH server daemon
Loaded: loaded (/usr/lib/systemd/system/sshd.service; enabled; vendor preset: enabled)
Active: active (running) since Thu 2018-09-06 07:40:59 IST; 2 weeks 3 days ago
Docs: man:sshd(8)
man:sshd_config(5)
Main PID: 1208 (sshd)
CGroup: /system.slice/sshd.service
├─ 1208 /usr/sbin/sshd -D
├─23951 sshd: [accepted]
└─23952 sshd: [net]
Sep 23 12:50:36 vps.2daygeek.com sshd[23909]: Invalid user pi from 95.210.113.142 port 51666
Sep 23 12:50:36 vps.2daygeek.com sshd[23909]: input_userauth_request: invalid user pi [preauth]
Sep 23 12:50:37 vps.2daygeek.com sshd[23911]: pam_unix(sshd:auth): check pass; user unknown
Sep 23 12:50:37 vps.2daygeek.com sshd[23911]: pam_unix(sshd:auth): authentication failure; logname= uid=0 euid=0 tty=ssh ruser= rhost=95.210.113.142
Sep 23 12:50:37 vps.2daygeek.com sshd[23909]: pam_unix(sshd:auth): check pass; user unknown
Sep 23 12:50:37 vps.2daygeek.com sshd[23909]: pam_unix(sshd:auth): authentication failure; logname= uid=0 euid=0 tty=ssh ruser= rhost=95.210.113.142
Sep 23 12:50:39 vps.2daygeek.com sshd[23911]: Failed password for invalid user pi from 95.210.113.142 port 51670 ssh2
Sep 23 12:50:39 vps.2daygeek.com sshd[23909]: Failed password for invalid user pi from 95.210.113.142 port 51666 ssh2
Sep 23 12:50:40 vps.2daygeek.com sshd[23911]: Connection closed by 95.210.113.142 port 51670 [preauth]
Sep 23 12:50:40 vps.2daygeek.com sshd[23909]: Connection closed by 95.210.113.142 port 51666 [preauth]
```
大部分情况下,以上的输出不会显示进程的实际端口号。这时更建议使用以下这个 `journalctl` 命令检查日志文件中的详细信息。
```
# journalctl | grep -i "openssh\|sshd"
Sep 23 02:08:56 vps138235.vps.ovh.ca sshd[997]: Received signal 15; terminating.
Sep 23 02:08:56 vps138235.vps.ovh.ca systemd[1]: Stopping OpenSSH server daemon...
Sep 23 02:08:56 vps138235.vps.ovh.ca systemd[1]: Starting OpenSSH server daemon...
Sep 23 02:08:56 vps138235.vps.ovh.ca sshd[11584]: Server listening on 0.0.0.0 port 22.
Sep 23 02:08:56 vps138235.vps.ovh.ca sshd[11584]: Server listening on :: port 22.
Sep 23 02:08:56 vps138235.vps.ovh.ca systemd[1]: Started OpenSSH server daemon.
```
---
via: <https://www.2daygeek.com/how-to-find-out-which-port-number-a-process-is-using-in-linux/>
作者:[Prakash Subramanian](https://www.2daygeek.com/author/prakash/)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HankChow](https://github.com/HankCho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如何在 vi 中创建快捷键
|
Dan Sonnenschein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5/shortcuts-vi-text-editor
|
那些常见编辑任务的快捷键可以使 Vi 编辑器更容易使用,更有效率。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2/231356ep5vy96385vy7s5s.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2/231356ep5vy96385vy7s5s.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sd886393
|
wxy
| false |
[
"快捷键",
"Vi",
"Vim"
] |
技术
|
{
"viewnum": 4497,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那些常见编辑任务的快捷键可以使 Vi 编辑器更容易使用,更有效率。
| 2018-10-02T23:14:00 | 2018-10-02T23:14:00 | 10,074 |
/article-10074-1.html
|
>
> 那些常见编辑任务的快捷键可以使 Vi 编辑器更容易使用,更有效率。
>
>
>

学习使用 [vi 文本编辑器](http://ex-vi.sourceforge.net/) 确实得花点功夫,不过 vi 的老手们都知道,经过一小会儿的锻炼,就可以将基本的 vi 操作融汇贯通。我们都知道“肌肉记忆”,那么学习 vi 的过程可以称之为“手指记忆”。
当你抓住了基础的操作窍门之后,你就可以定制化地配置 vi 的快捷键,从而让其处理的功能更为强大、流畅。我希望下面描述的技术可以加速您的协作、编程和数据操作。
在开始之前,我想先感谢下 Chris Hermansen(是他雇佣我写了这篇文章)仔细地检查了我的另一篇关于使用 vi 增强版本 [Vim](https://www.vim.org/) 的文章。当然还有他那些我未采纳的建议。
首先,我们来说明下面几个惯例设定。我会使用符号 `<RET>` 来代表按下回车,`<SP>` 代表按下空格键,`CTRL-x` 表示一起按下 `Control` 键和 `x` 键(`x` 可以是需要的某个键)。
使用 `map` 命令来进行按键的映射。第一个例子是 `write` 命令,通常你之前保存使用这样的命令:
```
:w<RET>
```
虽然这里只有三个键,不过考虑到我用这个命令实在是太频繁了,我更想“一键”搞定它。在这里我选择逗号键,它不是标准的 vi 命令集的一部分。这样设置:
```
:map , :wCTRL-v<RET>
```
这里的 `CTRL-v` 事实上是对 `<RET>` 做了转义的操作,如果不加这个的话,默认 `<RET>` 会作为这条映射指令的结束信号,而非映射中的一个操作。 `CTRL-v` 后面所跟的操作会翻译为用户的实际操作,而非该按键平常的操作。
在上面的映射中,右边的部分会在屏幕中显示为 `:w^M`,其中 `^` 字符就是指代 `control`,完整的意思就是 `CTRL-m`,表示就是系统中一行的结尾。
目前来说,就很不错了。如果我编辑、创建了十二次文件,这个键位映射就可以省掉了 2\*12 次按键。不过这里没有计算你建立这个键位映射所花费的 11 次按键(计算 `CTRL-v` 和 `:` 均为一次按键)。虽然这样已经省了很多次,但是每次打开 vi 都要重新建立这个映射也会觉得非常麻烦。
幸运的是,这里可以将这些键位映射放到 vi 的启动配置文件中,让其在每次启动的时候自动读取:文件为 `.exrc`,对于 vim 是 `.vimrc`。只需要将这些文件放在你的用户根目录中即可,并在文件中每行写入一个键位映射,之后就会在每次启动 vi 生效直到你删除对应的配置。
在继续说明 `map` 其他用法以及其他的缩写机制之前,这里在列举几个我常用提高文本处理效率的 map 设置:
| 映射 | 显示为 |
| --- | --- |
| `:map X :xCTRL-v<RET>` | `:x^M` |
| `:map X ,:qCTRL-v<RET>` | `,:q^M` |
上面的 `map` 指令的意思是写入并关闭当前的编辑文件。其中 `:x` 是 vi 原本的命令,而下面的版本说明之前的 `map` 配置可以继续用作第二个 `map` 键位映射。
| 映射 | 显示为 |
| --- | --- |
| `:map v :e<SP>` | `:e` |
上面的指令意思是在 vi 编辑器内部切换文件,使用这个时候,只需要按 `v` 并跟着输入文件名,之后按 `<RET>` 键。
| 映射 | 显示为 |
| --- | --- |
| `:map CTRL-vCTRL-e :e<SP>#CTRL-v<RET>` | `:e #^M` |
`#` 在这里是 vi 中标准的符号,意思是最后使用的文件名。所以切换当前与上一个文件的方法就使用上面的映射。
| 映射 | 显示为 |
| --- | --- |
| `map CTRL-vCTRL-r :!spell %>err &CTRL-v<RET>` | `:!spell %>err&^M` |
(注意:在两个例子中出现的第一个 `CRTL-v` 在某些 vi 的版本中是不需要的)其中,`:!` 用来运行一个外部的(非 vi 内部的)命令。在这个拼写检查的例子中,`%` 是 vi 中的符号用来指代目前的文件, `>` 用来重定向拼写检查中的输出到 `err` 文件中,之后跟上 `&` 说明该命令是一个后台运行的任务,这样可以保证在拼写检查的同时还可以进行编辑文件的工作。这里我可以键入 `verr<RET>`(使用我之前定义的快捷键 `v` 跟上 `err`),进入 `spell` 输出结果的文件,之后再输入 `CTRL-e` 来回到刚才编辑的文件中。这样我就可以在拼写检查之后,使用 `CTRL-r` 来查看检查的错误,再通过 `CTRL-e` 返回刚才编辑的文件。
还用很多字符串输入的缩写,也使用了各种 `map` 命令,比如:
```
:map! CTRL-o \fI
:map! CTRL-k \fP
```
这个映射允许你使用 `CTRL-o` 作为 `groff` 命令的缩写,从而让让接下来书写的单词有斜体的效果,并使用 `CTRL-k` 进行恢复。
还有两个类似的映射:
```
:map! rh rhinoceros
:map! hi hippopotamus
```
上面的也可以使用 `ab` 命令来替换,就像下面这样(如果想这么用的话,需要首先按顺序运行: 1、 `unmap! rh`,2、`umap! hi`):
```
:ab rh rhinoceros
:ab hi hippopotamus
```
在上面 `map!` 的命令中,缩写会马上的展开成原有的单词,而在 `ab` 命令中,单词展开的操作会在输入了空格和标点之后才展开(不过在 Vim 和我的 vi 中,展开的形式与 `map!` 类似)。
想要取消刚才设定的按键映射,可以对应的输入 `:unmap`、 `unmap!` 或 `:unab`。
在我使用的 vi 版本中,比较好用的候选映射按键包括 `g`、`K`、`q`、 `v`、 `V`、 `Z`,控制字符包括:`CTRL-a`、`CTRL-c`、 `CTRL-k`、`CTRL-n`、`CTRL-p`、`CTRL-x`;还有一些其他的字符如 `#`、 `*`,当然你也可以使用那些已经在 vi 中有过定义但不经常使用的字符,比如本文选择 `X` 和 `I`,其中 `X` 表示删除左边的字符,并立刻左移当前字符。
最后,下面的命令
```
:map<RET>
:map!<RET>
:ab
```
将会显示,目前所有的缩写和键位映射。
希望上面的技巧能够更好地更高效地帮助你使用 vi。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5/shortcuts-vi-text-editor>
作者:[Dan Sonnenschein](https://opensource.com/users/dannyman)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sd886393](https://github.com/sd886393)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Linux 防火墙:关于 iptables 和 firewalld 的那些事
|
David Clinton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9/linux-iptables-firewalld
|
以下是如何使用 iptables 和 firewalld 工具来管理 Linux 防火墙规则。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3/171710e6jfebknv98b5vhp.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3/171710e6jfebknv98b5vhp.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heguangzhi
|
wxy
| false |
[
"防火墙",
"iptables",
"firewalld"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49689,
"commentnum": 4,
"favtimes": 5,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1.9.231.50",
"message": "说了一大堆,也没说明白iptables和fiewalld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感觉跑题了",
"username": "来自广东佛山的 Chrome 7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8-12-11T10:51:37"
},
{
"postip": "113.55.110.227",
"message": "哪里讲了firewall?",
"username": "来自云南昆明云南大学的 Chrome 72.0|Mac 10.13 用户",
"date": "2019-03-16T14:34:58"
},
{
"postip": "117.22.251.29",
"message": "为什么只讲了firewalld添加的内容,没有iptables相关使用,放通端口等..",
"username": "来自陕西西安的 Chrome 8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20-04-22T20:03:09"
},
{
"postip": "117.22.251.29",
"message": "好像只是转载哦",
"username": "来自陕西西安的 Chrome 8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20-04-22T20:04:44"
}
] |
[] |
以下是如何使用 iptables 和 firewalld 工具来管理 Linux 防火墙规则。
| 2018-10-03T17:18:01 | 2018-10-03T17:18:01 | 10,075 |
/article-10075-1.html
|
>
> 以下是如何使用 iptables 和 firewalld 工具来管理 Linux 防火墙规则。
>
>
>

这篇文章摘自我的书《[Linux in Action](https://www.manning.com/books/linux-in-action?a_aid=bootstrap-it&a_bid=4ca15fc9&chan=opensource)》,尚未发布的第二个曼宁出版项目。
### 防火墙
防火墙是一组规则。当数据包进出受保护的网络区域时,进出内容(特别是关于其来源、目标和使用的协议等信息)会根据防火墙规则进行检测,以确定是否允许其通过。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防火墙可以根据协议或基于目标的规则过滤请求。*
一方面, [iptables](https://en.wikipedia.org/wiki/Iptables) 是 Linux 机器上管理防火墙规则的工具。
另一方面,[firewalld](https://firewalld.org/) 也是 Linux 机器上管理防火墙规则的工具。
你有什么问题吗?如果我告诉你还有另外一种工具,叫做 [nftables](https://wiki.nftables.org/wiki-nftables/index.php/Main_Page),这会不会糟蹋你的美好一天呢?
好吧,我承认整件事确实有点好笑,所以让我来解释一下。这一切都从 Netfilter 开始,它在 Linux 内核模块级别控制访问网络栈。几十年来,管理 Netfilter 钩子的主要命令行工具是 iptables 规则集。
因为调用这些规则所需的语法看起来有点晦涩难懂,所以各种用户友好的实现方式,如 [ufw](https://en.wikipedia.org/wiki/Uncomplicated_Firewall) 和 firewalld 被引入,作为更高级别的 Netfilter 解释器。然而,ufw 和 firewalld 主要是为解决单独的计算机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而设计的。构建全方面的网络解决方案通常需要 iptables,或者从 2014 年起,它的替代品 nftables (nft 命令行工具)。
iptables 没有消失,仍然被广泛使用着。事实上,在未来的许多年里,作为一名管理员,你应该会使用 iptables 来保护的网络。但是 nftables 通过操作经典的 Netfilter 工具集带来了一些重要的崭新的功能。
从现在开始,我将通过示例展示 firewalld 和 iptables 如何解决简单的连接问题。
### 使用 firewalld 配置 HTTP 访问
正如你能从它的名字中猜到的,firewalld 是 [systemd](https://en.wikipedia.org/wiki/Systemd) 家族的一部分。firewalld 可以安装在 Debian/Ubuntu 机器上,不过,它默认安装在 RedHat 和 CentOS 上。如果您的计算机上运行着像 Apache 这样的 web 服务器,您可以通过浏览服务器的 web 根目录来确认防火墙是否正在工作。如果网站不可访问,那么 firewalld 正在工作。
你可以使用 `firewall-cmd` 工具从命令行管理 firewalld 设置。添加 `–state` 参数将返回当前防火墙的状态:
```
# firewall-cmd --state
running
```
默认情况下,firewalld 处于运行状态,并拒绝所有传入流量,但有几个例外,如 SSH。这意味着你的网站不会有太多的访问者,这无疑会为你节省大量的数据传输成本。然而,这不是你对 web 服务器的要求,你希望打开 HTTP 和 HTTPS 端口,按照惯例,这两个端口分别被指定为 80 和 443。firewalld 提供了两种方法来实现这个功能。一个是通过 `–add-port` 参数,该参数直接引用端口号及其将使用的网络协议(在本例中为TCP)。 另外一个是通过 `–permanent` 参数,它告诉 firewalld 在每次服务器启动时加载此规则:
```
#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port=80/tcp
#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port=443/tcp
```
`–reload` 参数将这些规则应用于当前会话:
```
# firewall-cmd --reload
```
查看当前防火墙上的设置,运行 `–list-services`:
```
# firewall-cmd --list-services
dhcpv6-client http https ssh
```
假设您已经如前所述添加了浏览器访问,那么 HTTP、HTTPS 和 SSH 端口现在都应该是和 `dhcpv6-client` 一样开放的 —— 它允许 Linux 从本地 DHCP 服务器请求 IPv6 IP 地址。
### 使用 iptables 配置锁定的客户信息亭
我相信你已经看到了信息亭——它们是放在机场、图书馆和商务场所的盒子里的平板电脑、触摸屏和 ATM 类电脑,邀请顾客和路人浏览内容。大多数信息亭的问题是,你通常不希望用户像在自己家一样,把他们当成自己的设备。它们通常不是用来浏览、观看 YouTube 视频或对五角大楼发起拒绝服务攻击的。因此,为了确保它们没有被滥用,你需要锁定它们。
一种方法是应用某种信息亭模式,无论是通过巧妙使用 Linux 显示管理器还是控制在浏览器级别。但是为了确保你已经堵塞了所有的漏洞,你可能还想通过防火墙添加一些硬性的网络控制。在下一节中,我将讲解如何使用iptables 来完成。
关于使用 iptables,有两件重要的事情需要记住:你给出的规则的顺序非常关键;iptables 规则本身在重新启动后将无法保持。我会一次一个地在解释这些。
### 信息亭项目
为了说明这一切,让我们想象一下,我们为一家名为 BigMart 的大型连锁商店工作。它们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事实上,我们想象中的祖父母可能是在那里购物并长大的。但是如今,BigMart 公司总部的人可能只是在数着亚马逊将他们永远赶下去的时间。
尽管如此,BigMart 的 IT 部门正在尽他们最大努力提供解决方案,他们向你发放了一些具有 WiFi 功能信息亭设备,你在整个商店的战略位置使用这些设备。其想法是,登录到 BigMart.com 产品页面,允许查找商品特征、过道位置和库存水平。信息亭还允许进入 bigmart-data.com,那里储存着许多图像和视频媒体信息。
除此之外,您还需要允许下载软件包更新。最后,您还希望只允许从本地工作站访问 SSH,并阻止其他人登录。下图说明了它将如何工作:

\*信息亭业务流由 iptables 控制。 \*
### 脚本
以下是 Bash 脚本内容:
```
#!/bin/bash
iptables -A OUTPUT -p tcp -d bigmart.com -j ACCEPT
iptables -A OUTPUT -p tcp -d bigmart-data.com -j ACCEPT
iptables -A OUTPUT -p tcp -d ubuntu.com -j ACCEPT
iptables -A OUTPUT -p tcp -d ca.archive.ubuntu.com -j ACCEPT
iptables -A OUTPUT -p tcp --dport 80 -j DROP
iptables -A OUTPUT -p tcp --dport 443 -j DROP
iptables -A INPUT -p tcp -s 10.0.3.1 --dport 22 -j ACCEPT
iptables -A INPUT -p tcp -s 0.0.0.0/0 --dport 22 -j DROP
```
我们从基本规则 `-A` 开始分析,它告诉 iptables 我们要添加规则。`OUTPUT` 意味着这条规则应该成为输出链的一部分。`-p` 表示该规则仅使用 TCP 协议的数据包,正如 `-d` 告诉我们的,目的地址是 [bigmart.com](http://bigmart.com/)。`-j` 参数的作用是当数据包符合规则时要采取的操作是 `ACCEPT`。第一条规则表示允许(或接受)请求。但,往下的规则你能看到丢弃(或拒绝)的请求。
规则顺序是很重要的。因为 iptables 会对一个请求遍历每个规则,直到遇到匹配的规则。一个向外发出的浏览器请求,比如访问 bigmart.com 是会通过的,因为这个请求匹配第一条规则,但是当它到达 `dport 80` 或 `dport 443` 规则时——取决于是 HTTP 还是 HTTPS 请求——它将被丢弃。当遇到匹配时,iptables 不再继续往下检查了。(LCTT 译注:此处原文有误,径改。)
另一方面,向 ubuntu.com 发出软件升级的系统请求,只要符合其适当的规则,就会通过。显然,我们在这里做的是,只允许向我们的 BigMart 或 Ubuntu 发送 HTTP 或 HTTPS 请求,而不允许向其他目的地发送。
最后两条规则将处理 SSH 请求。因为它不使用端口 80 或 443 端口,而是使用 22 端口,所以之前的两个丢弃规则不会拒绝它。在这种情况下,来自我的工作站的登录请求将被接受,但是对其他任何地方的请求将被拒绝。这一点很重要:确保用于端口 22 规则的 IP 地址与您用来登录的机器的地址相匹配——如果不这样做,将立即被锁定。当然,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按照目前的配置方式,只需重启服务器,iptables 规则就会全部丢失。如果使用 LXC 容器作为服务器并从 LXC 主机登录,则使用主机 IP 地址连接容器,而不是其公共地址。
如果机器的 IP 发生变化,请记住更新这个规则;否则,你会被拒绝访问。
在家玩(是在某种一次性虚拟机上)?太好了。创建自己的脚本。现在我可以保存脚本,使用 `chmod` 使其可执行,并以 `sudo` 的形式运行它。不要担心“igmart-data.com 没找到”之类的错误 —— 当然没找到;它不存在。
```
chmod +X scriptname.sh
sudo ./scriptname.sh
```
你可以使用 `cURL` 命令行测试防火墙。请求 ubuntu.com 奏效,但请求 [manning.com](http://manning.com/) 是失败的 。
```
curl ubuntu.com
curl manning.com
```
### 配置 iptables 以在系统启动时加载
现在,我如何让这些规则在每次信息亭启动时自动加载?第一步是将当前规则保存。使用 `iptables-save` 工具保存规则文件。这将在根目录中创建一个包含规则列表的文件。管道后面跟着 `tee` 命令,是将我的`sudo` 权限应用于字符串的第二部分:将文件实际保存到否则受限的根目录。
然后我可以告诉系统每次启动时运行一个相关的工具,叫做 `iptables-restore` 。我们在上一章节(LCTT 译注:指作者的书)中看到的常规 cron 任务并不适用,因为它们在设定的时间运行,但是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的计算机可能会决定崩溃和重启。
有许多方法来处理这个问题。这里有一个:
在我的 Linux 机器上,我将安装一个名为 [anacron](https://sourceforge.net/projects/anacron/) 的程序,该程序将在 `/etc/` 目录中为我们提供一个名为 `anacrontab` 的文件。我将编辑该文件并添加这个 `iptables-restore` 命令,告诉它加载那个 .rule 文件的当前内容。当引导后,规则每天(必要时)01:01 时加载到 iptables 中(LCTT 译注:anacron 会补充执行由于机器没有运行而错过的 cron 任务,因此,即便 01:01 时机器没有启动,也会在机器启动会尽快执行该任务)。我会给该任务一个标识符(`iptables-restore`),然后添加命令本身。如果你在家和我一起这样,你应该通过重启系统来测试一下。
```
sudo iptables-save | sudo tee /root/my.active.firewall.rules
sudo apt install anacron
sudo nano /etc/anacrontab
1 1 iptables-restore iptables-restore < /root/my.active.firewall.rules
```
我希望这些实际例子已经说明了如何使用 iptables 和 firewalld 来管理基于 Linux 的防火墙上的连接问题。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9/linux-iptables-firewalld>
作者:[David Clinton](https://opensource.com/users/remyd)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heguangzhi](https://github.com/heguangzh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5 个给孩子的非常好的 Linux 游戏和教育软件
|
Kenneth Kimari
|
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5-best-linux-software-packages-for-kids/
|
这个操作系统上或许并没有一些像 FIFA 或 PES 那样的声名赫赫的游戏;但是,它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些非常好的教育软件和游戏。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3/205353g3jdd13e96s241te.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3/205353g3jdd13e96s241te.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qhwdw
|
wxy
| false |
[
"教育",
"儿童"
] |
分享
|
{
"viewnum": 6818,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这个操作系统上或许并没有一些像 FIFA 或 PES 那样的声名赫赫的游戏;但是,它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些非常好的教育软件和游戏。
| 2018-10-03T20:53:00 | 2018-10-03T20:53:00 | 10,076 |
/article-10076-1.html
|

Linux 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操作系统,因此因特网上的大多数服务器都使用它。尽管它算不上是对用户友好的最佳操作系统,但它的多元化还是值的称赞的。对于 Linux 来说,每个人都能在它上面找到他们自己的所需。不论你是用它来写代码、还是用于教学或物联网(IoT),你总能找到一个适合你用的 Linux 发行版。为此,许多人认为 Linux 是未来计算的最佳操作系统。
未来是属于孩子们的,让孩子们了解 Linux 是他们掌控未来的最佳方式。这个操作系统上或许并没有一些像 FIFA 或 PES 那样的声名赫赫的游戏;但是,它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些非常好的教育软件和游戏。这里有五款最好的 Linux 教育软件,可以让你的孩子远离游戏。
**相关阅读**:[使用一个 Linux 发行版的新手指南](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beginner-guide-to-using-linux-distro/%09)
### 1、GCompris
如果你正在为你的孩子寻找一款最佳的教育软件,[GCompris](http://www.gcompris.net/downloads-en.html) 将是你的最好的开端。这款软件专门为 2 到 10 岁的孩子所设计。作为所有的 Linux 教育软件套装的巅峰之作,GCompris 为孩子们提供了大约 100 项活动。它囊括了你期望你的孩子学习的所有内容,从阅读材料到科学、地理、绘画、代数、测验等等。

GCompris 甚至有一项活动可以帮你的孩子学习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如果你的孩子还很小,你希望他去学习字母、颜色和形状,GCompris 也有这方面的相关内容。更重要的是,它也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些益智类游戏,比如国际象棋、井字棋、好记性、以及猜词游戏。GCompris 并不是一个仅在 Linux 上可运行的游戏。它也可以运行在 Windows 和 Android 上。
### 2、TuxMath
很多学生认为数学是门非常难的课程。你可以通过 Linux 教育软件如 [TuxMath](https://tuxmath.en.uptodown.com/ubuntu) 来让你的孩子了解数学技能,从而来改变这种看法。TuxMath 是为孩子开发的顶级的数学教育辅助游戏。在这个游戏中,你的角色是在如雨点般下降的数学问题中帮助 Linux 企鹅 Tux 来保护它的星球。

在它们落下来毁坏 Tux 的星球之前,找到问题的答案,就可以使用你的激光去帮助 Tux 拯救它的星球。数字问题的难度每过一关就会提升一点。这个游戏非常适合孩子,因为它可以让孩子们去开动脑筋解决问题。而且还有助他们学好数学,以及帮助他们开发智力。
### 3、Sugar on a Stick
[Sugar on a Stick](http://wiki.sugarlabs.org/go/Sugar_on_a_Stick/Downloads) 是献给孩子们的学习程序 —— 一个广受好评的全新教学法。这个程序为你的孩子提供一个成熟的教学平台,在那里,他们可以收获创造、探索、发现和思考方面的技能。和 GCompris 一样,Sugar on a Stick 为孩子们带来了包括游戏和谜题在内的大量学习资源。

关于 Sugar on a Stick 最大的一个好处是你可以将它配置在一个 U 盘上。你只要有一台 X86 的 PC,插入那个 U 盘,然后就可以从 U 盘引导这个发行版。Sugar on a Stick 是由 Sugar 实验室提供的一个项目 —— 这个实验室是一个由志愿者运作的非盈利组织。
### 4、KDE Edu Suite
[KDE Edu Suite](https://edu.kde.org/) 是一个用途与众不同的软件包。带来了大量不同领域的应用程序,KDE 社区已经证实,它不仅可以给成年人授权;它还关心年青一代如何适应他们周围的一切。它囊括了一系列孩子们使用的应用程序,从科学到数学、地理等等。

KDE Edu 套件根据长大后所必需的知识为基础,既能够用作学校的教学软件,也能够作为孩子们的学习 APP。它提供了大量的可免费下载的软件包。KDE Edu 套件在主流的 GNU/Linux 发行版都能安装。
### 5、Tux Paint

[Tux Paint](http://www.tuxpaint.org/) 是给孩子们的另一个非常好的 Linux 教育软件。这个屡获殊荣的绘画软件在世界各地被用于帮助培养孩子们的绘画技能,它有一个简洁的、易于使用的界面和有趣的音效,可以高效地帮助孩子去使用这个程序。它也有一个卡通吉祥物去鼓励孩子们使用这个程序。Tux Paint 中有许多绘画工具,它们可以帮助孩子们放飞他们的创意。
### 总结
由于这些教育软件深受孩子们的欢迎,许多学校和幼儿园都使用这些程序进行辅助教学。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 [Edubuntu](http://edubuntu.org/),它是儿童教育领域中广受老师和家长们欢迎的一个基于 Ubuntu 的发行版。
Tux Paint 是另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它在这些年越来越流行,它大量地用于学校中教孩子们如何绘画。以上的这个清单并不很详细。还有成百上千的对孩子有益的其它 Linux 教育软件和游戏。
如果你还知道给孩子们的其它非常好的 Linux 教育软件和游戏,在下面的评论区分享给我们吧。
---
via: <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5-best-linux-software-packages-for-kids/>
作者:[Kenneth Kimari](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author/kennkimari/)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qhwdw](https://github.com/qhwd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在 Linux 中安全且轻松地管理 Cron 定时任务
|
Sk
|
https://www.ostechnix.com/how-to-easily-and-safely-manage-cron-jobs-in-linux/
|
如果你在处理 Cron 定时任务的时候为了以防万一,可以尝试使用 Crontab UI,它是一个可以在类 Unix 操作系统上安全轻松管理 Cron 定时任务的 Web 页面工具。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3/212938rnqohu4nuhnguaou.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3/212938rnqohu4nuhnguaou.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HankChow
|
wxy
| false |
[
"crontab",
"cron"
] |
技术
|
{
"viewnum": 7329,
"commentnum": 0,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如果你在处理 Cron 定时任务的时候为了以防万一,可以尝试使用 Crontab UI,它是一个可以在类 Unix 操作系统上安全轻松管理 Cron 定时任务的 Web 页面工具。
| 2018-10-03T21:29:37 | 2018-10-03T21:29:37 | 10,077 |
/article-10077-1.html
|

在 Linux 中遇到计划任务的时候,你首先会想到的大概就是 Cron 定时任务了。Cron 定时任务能帮助你在类 Unix 操作系统中计划性地执行命令或者任务。也可以参考一下我们之前的一篇《[关于 Cron 定时任务的新手指导](https://www.ostechnix.com/a-beginners-guide-to-cron-jobs/)》。对于有一定 Linux 经验的人来说,设置 Cron 定时任务不是什么难事,但对于新手来说就不一定了,他们在编辑 crontab 文件的时候不知不觉中犯的一些小错误,也有可能把整个 Cron 定时任务搞挂了。如果你在处理 Cron 定时任务的时候为了以防万一,可以尝试使用 **Crontab UI**,它是一个可以在类 Unix 操作系统上安全轻松管理 Cron 定时任务的 Web 页面工具。
Crontab UI 是使用 NodeJS 编写的自由开源软件。有了 Crontab UI,你在创建、删除和修改 Cron 定时任务的时候就不需要手工编辑 Crontab 文件了,只需要打开浏览器稍微操作一下,就能完成上面这些工作。你可以用 Crontab UI 轻松创建、编辑、暂停、删除、备份 Cron 定时任务,甚至还可以简单地做到导入、导出、部署其它机器上的 Cron 定时任务,它还支持错误日志、邮件发送和钩子。
### 安装 Crontab UI
只需要一条命令就可以安装好 Crontab UI,但前提是已经安装好 NPM。如果还没有安装 NPM,可以参考《[如何在 Linux 上安装 NodeJS](https://www.ostechnix.com/install-node-js-linux/)》这篇文章。
执行这一条命令来安装 Crontab UI。
```
$ npm install -g crontab-ui
```
就是这么简单,下面继续来看看在 Crontab UI 上如何管理 Cron 定时任务。
### 在 Linux 上安全轻松管理 Cron 定时任务
执行这一条命令启动 Crontab UI:
```
$ crontab-ui
```
你会看到这样的输出:
```
Node version: 10.8.0
Crontab UI is running at http://127.0.0.1:8000
```
首先在你的防火墙和路由器上放开 8000 端口,然后打开浏览器访问 `<http://127.0.0.1:8000>`。
注意,默认只有在本地才能访问到 Crontab UI 的控制台页面。但如果你想让 Crontab UI 使用系统的 IP 地址和自定义端口,也就是想让其它机器也访问到本地的 Crontab UI,你需要使用以下这个命令:
```
$ HOST=0.0.0.0 PORT=9000 crontab-ui
Node version: 10.8.0
Crontab UI is running at http://0.0.0.0:9000
```
Crontab UI 就能够通过 `<http://IP-Address>:9000` 这样的 URL 被远程机器访问到了。
Crontab UI 的控制台页面长这样:

从上面的截图就可以看到,Crontab UI 的界面非常简洁,所有选项的含义都能不言自明。
在终端输入 `Ctrl + C` 就可以关闭 Crontab UI。
#### 创建、编辑、运行、停止、删除 Cron 定时任务
点击 “New”,输入 Cron 定时任务的信息并点击 “Save” 保存,就可以创建一个新的 Cron 定时任务了。
1. 为 Cron 定时任务命名,这是可选的;
2. 你想要执行的完整命令;
3. 设定计划执行的时间。你可以按照启动、每时、每日、每周、每月、每年这些指标快速指定计划任务,也可以明确指定任务执行的具体时间。指定好计划时间后,“Jobs” 区域就会显示 Cron 定时任务的句式。
4. 选择是否为某个 Cron 定时任务记录错误日志。
这是我的一个 Cron 定时任务样例。

如你所见,我设置了一个每月清理 `pacman` 缓存的 Cron 定时任务。你也可以设置多个 Cron 定时任务,都能在控制台页面看到。

如果你需要更改 Cron 定时任务中的某些参数,只需要点击 “Edit” 按钮并按照你的需求更改对应的参数。点击 “Run” 按钮可以立即执行 Cron 定时任务,点击 “Stop” 则可以立即停止 Cron 定时任务。如果想要查看某个 Cron 定时任务的详细日志,可以点击 “Log” 按钮。对于不再需要的 Cron 定时任务,就可以按 “Delete” 按钮删除。
#### 备份 Cron 定时任务
点击控制台页面的 “Backup” 按钮并确认,就可以备份所有 Cron 定时任务。

备份之后,一旦 Crontab 文件出现了错误,就可以使用备份来恢复了。
#### 导入/导出其它机器上的 Cron 定时任务
Crontab UI 还有一个令人注目的功能,就是导入、导出、部署其它机器上的 Cron 定时任务。如果同一个网络里的多台机器都需要执行同样的 Cron 定时任务,只需要点击 “Export” 按钮并选择文件的保存路径,所有的 Cron 定时任务都会导出到 `crontab.db` 文件中。
以下是 `crontab.db` 文件的内容:
```
$ cat Downloads/crontab.db
{"name":"Remove Pacman Cache","command":"rm -rf /var/cache/pacman","schedule":"@monthly","stopped":false,"timestamp":"Thu Aug 23 2018 10:34:19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logging":"true","mailing":{},"created":1535020459093,"_id":"lcVc1nSdaceqS1ut"}
```
导出成文件以后,你就可以把这个 `crontab.db` 文件放置到其它机器上并导入成 Cron 定时任务,而不需要在每一台主机上手动设置 Cron 定时任务。总之,在一台机器上设置完,导出,再导入到其他机器,就完事了。
#### 在 Crontab 文件获取/保存 Cron 定时任务
你可能在使用 Crontab UI 之前就已经使用 `crontab` 命令创建过 Cron 定时任务。如果是这样,你可以点击控制台页面上的 “Get from crontab” 按钮来获取已有的 Cron 定时任务。

同样地,你也可以使用 Crontab UI 来将新的 Cron 定时任务保存到 Crontab 文件中,只需要点击 “Save to crontab” 按钮就可以了。
管理 Cron 定时任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即使是新手使用 Crontab UI 也能轻松管理 Cron 定时任务。赶快开始尝试并发表一下你的看法吧。
---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how-to-easily-and-safely-manage-cron-jobs-in-linux/>
作者:[SK](https://www.ostechnix.com/author/s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HankChow](https://github.com/HankCho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如何在 Ubuntu Linux 中使用 RAR 文件
|
Ankush Das
|
https://itsfoss.com/use-rar-ubuntu-linux/
|
Ubuntu 自带的归档管理器却不支持提取 RAR 文件,也不允许创建 RAR 文件。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3/213910k2ll1y2blbx939c1.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3/213910k2ll1y2blbx939c1.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HankChow
|
wxy
| false |
[
"rar",
"unrar",
"压缩",
"解压"
] |
技术
|
{
"viewnum": 8193,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Ubuntu 自带的归档管理器却不支持提取 RAR 文件,也不允许创建 RAR 文件。
| 2018-10-03T21:39:07 | 2018-10-03T21:39:07 | 10,078 |
/article-10078-1.html
|
[RAR](https://www.rarlab.com/rar_file.htm) 是一种非常好的归档文件格式。但相比之下 7-zip 能提供了更好的压缩率,并且默认情况下还可以在多个平台上轻松支持 Zip 文件。不过 RAR 仍然是最流行的归档格式之一。然而 [Ubuntu](https://www.ubuntu.com/) 自带的归档管理器却不支持提取 RAR 文件,也不允许创建 RAR 文件。
办法总比问题多。只要安装 `unrar` 这款由 [RARLAB](https://www.rarlab.com/) 提供的免费软件,就能在 Ubuntu 上支持提取 RAR 文件了。你也可以安装 `rar` 试用版来创建和管理 RAR 文件。

### 提取 RAR 文件
在未安装 `unrar` 的情况下,提取 RAR 文件会报出“未能提取”错误,就像下面这样(以 [Ubuntu 18.04](https://itsfoss.com/things-to-do-after-installing-ubuntu-18-04/) 为例):

如果要解决这个错误并提取 RAR 文件,请按照以下步骤安装 `unrar`:
打开终端并输入:
```
sudo apt-get install unrar
```
安装 `unrar` 后,直接输入 `unrar` 就可以看到它的用法以及如何使用这个工具处理 RAR 文件。
最常用到的功能是提取 RAR 文件。因此,可以**通过右键单击 RAR 文件并执行提取**,也可以借助此以下命令通过终端执行操作:
```
unrar x FileName.rar
```
结果类似以下这样:

如果压缩文件没放在家目录中,就必须使用 `cd` 命令移动到目标目录下。例如 RAR 文件如果在 `Music` 目录下,只需要使用 `cd Music` 就可以移动到相应的目录,然后提取 RAR 文件。
### 创建和管理 RAR 文件

`unrar` 不允许创建 RAR 文件。因此还需要安装 `rar` 命令行工具才能创建 RAR 文件。
要创建 RAR 文件,首先需要通过以下命令安装 `rar`:
```
sudo apt-get install rar
```
按照下面的命令语法创建 RAR 文件:
```
rar a ArchiveName File_1 File_2 Dir_1 Dir_2
```
按照这个格式输入命令时,它会将目录中的每个文件添加到 RAR 文件中。如果需要某一个特定的文件,就要指定文件确切的名称或路径。
默认情况下,RAR 文件会放置在**家目录**中。
以类似的方式,可以更新或管理 RAR 文件。同样是使用以下的命令语法:
```
rar u ArchiveName Filename
```
在终端输入 `rar` 就可以列出 RAR 工具的相关命令。
### 总结
现在你已经知道如何在 Ubuntu 上管理 RAR 文件了,你会更喜欢使用 7-zip、Zip 或 Tar.xz 吗?
欢迎在评论区中评论。
---
via: <https://itsfoss.com/use-rar-ubuntu-linux/>
作者:[Ankush Das](https://itsfoss.com/author/ankush/)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HankChow](https://github.com/HankCho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用于 Linux 桌面的 4 个扫描工具
|
Scott Nesbitt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9/linux-scanner-tools
|
使用这些开源软件之一驱动你的扫描仪来实现无纸化办公。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4/210151n9z83648x5zhohh9.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4/210151n9z83648x5zhohh9.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way-ww
|
wxy
| false |
[
"扫描"
] |
分享
|
{
"viewnum": 6990,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使用这些开源软件之一驱动你的扫描仪来实现无纸化办公。
| 2018-10-04T21:01:38 | 2018-10-04T21:01:38 | 10,079 |
/article-10079-1.html
|
>
> 使用这些开源软件之一驱动你的扫描仪来实现无纸化办公。
>
>
>

尽管无纸化世界还没有到来,但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扫描文件和照片来摆脱纸张的束缚。不过,仅仅拥有一台扫描仪还不足够。你还需要软件来驱动扫描仪。
然而问题是许多扫描仪制造商没有与他们的设备适配在一起的软件的 Linux 版本。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没有也没多大关系。因为在 Linux 桌面上已经有很好的扫描软件了。它们能够与许多扫描仪配合很好的完成工作。
现在就让我们看看四个简单又灵活的开源 Linux 扫描工具。我已经使用过了下面这些工具(甚至[早在 2014 年](https://opensource.com/life/14/8/3-tools-scanners-linux-desktop)写过关于其中三个工具的文章)并且觉得它们非常有用。希望你也会这样认为。
### Simple Scan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软件之一,[Simple Scan](https://gitlab.gnome.org/GNOME/simple-scan) 小巧、快捷、高效且易用。如果你以前见过它,那是因为 Simple Scan 是 GNOME 桌面上的默认扫描应用程序,也是许多 Linux 发行版的默认扫描程序。
你只需单击一下就能扫描文档或照片。扫描过某些内容后,你可以旋转或裁剪它并将其另存为图像(仅限 JPEG 或 PNG 格式)或 PDF 格式。也就是说 Simple Scan 可能会很慢,即使你用较低分辨率来扫描文档。最重要的是,Simple Scan 在扫描时会使用一组全局的默认值,例如 150dpi 用于文本,300dpi 用于照片。你需要进入 Simple Scan 的首选项才能更改这些设置。
如果你扫描的内容超过了几页,还可以在保存之前重新排序页面。如果有必要的话 —— 假如你正在提交已签名的表格 —— 你可以使用 Simple Scan 来发送电子邮件。
### Skanlite
从很多方面来看,[Skanlite](https://www.kde.org/applications/graphics/skanlite/) 是 Simple Scan 在 KDE 世界中的表兄弟。虽然 Skanlite 功能很少,但它可以出色的完成工作。
你可以自己配置这个软件的选项,包括自动保存扫描文件、设置扫描质量以及确定扫描保存位置。 Skanlite 可以保存为以下图像格式:JPEG、PNG、BMP、PPM、XBM 和 XPM。
其中一个很棒的功能是 Skanlite 能够将你扫描的部分内容保存到单独的文件中。当你想要从照片中删除某人或某物时,这就派上用场了。
### Gscan2pdf
这是我另一个最爱的老软件,[gscan2pdf](http://gscan2pdf.sourceforge.net/) 可能会显得很老旧了,但它仍然包含一些比这里提到的其他软件更好的功能。即便如此,gscan2pdf 仍然显得很轻便。
除了以各种图像格式(JPEG、PNG 和 TIFF)保存扫描外,gscan2pdf 还可以将它们保存为 PDF 或 [DjVu](http://en.wikipedia.org/wiki/DjVu) 文件。你可以在单击“扫描”按钮之前设置扫描的分辨率,无论是黑白、彩色还是纸张大小,每当你想要更改任何这些设置时,都可以进入 gscan2pdf 的首选项。你还可以旋转、裁剪和删除页面。
虽然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杀手级功能,但它们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灵活性。
### GIMP
你大概会知道 [GIMP](http://www.gimp.org/) 是一个图像编辑工具。但是你恐怕不知道可以用它来驱动你的扫描仪吧。
你需要安装 [XSane](https://en.wikipedia.org/wiki/Scanner_Access_Now_Easy#XSane) 扫描软件和 GIMP XSane 插件。这两个应该都可以从你的 Linux 发行版的包管理器中获得。在软件里,选择“文件>创建>扫描仪/相机”。单击“扫描仪”,然后单击“扫描”按钮即可进行扫描。
如果这不是你想要的,或者它不起作用,你可以将 GIMP 和一个叫作 [QuiteInsane](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quiteinsane/) 的插件结合起来。使用任一插件,都能使 GIMP 成为一个功能强大的扫描软件,它可以让你设置许多选项,如是否扫描彩色或黑白、扫描的分辨率,以及是否压缩结果等。你还可以使用 GIMP 的工具来修改或应用扫描后的效果。这使得它非常适合扫描照片和艺术品。
### 它们真的能够工作吗?
所有的这些软件在大多数时候都能够在各种硬件上运行良好。我将它们与我过去几年来拥有的多台多功能打印机一起使用 —— 无论是使用 USB 线连接还是通过无线连接。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我在前一段中写过“大多数时候运行良好”。这是因为我确实遇到过一个例外:一个便宜的 canon 多功能打印机。我使用的软件都没有检测到它。最后我不得不下载并安装 canon 的 Linux 扫描仪软件才使它工作。
你最喜欢的 Linux 开源扫描工具是什么?发表评论,分享你的选择。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9/linux-scanner-tools>
作者:[Scott Nesbitt](https://opensource.com/users/scottnesbitt)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way-ww](https://github.com/way-w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3 个用于数据科学的顶级 Python 库
|
Dr.michael J.garbade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9/top-3-python-libraries-data-science
|
使用这些库把 Python 变成一个科学数据分析和建模工具。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4/212915ms7jsjgj94gg6giy.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4/212915ms7jsjgj94gg6giy.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ucasFL
|
wxy
| false |
[
"Python",
"数据科学",
"SciPy"
] |
软件开发
|
{
"viewnum": 6082,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使用这些库把 Python 变成一个科学数据分析和建模工具。
| 2018-10-04T21:29:25 | 2018-10-04T21:29:25 | 10,080 |
/article-10080-1.html
|
>
> 使用这些库把 Python 变成一个科学数据分析和建模工具。
>
>
>

Python 的许多特性,比如开发效率、代码可读性、速度等使之成为了数据科学爱好者的首选编程语言。对于想要升级应用程序功能的数据科学家和机器学习专家来说,Python 通常是最好的选择(比如,Andrey Bulezyuk 使用 Python 语言创造了一个优秀的[机器学习应用程序](https://www.liveedu.tv/andreybu/REaxr-machine-learning-model-python-sklearn-kera/oPGdP-machine-learning-model-python-sklearn-kera/))。
由于 Python 的广泛使用,因此它拥有大量的库,使得数据科学家能够很容易地完成复杂的任务,而且不会遇到许多编码困难。下面列出 3 个用于数据科学的顶级 Python 库。如果你想在数据科学这一领域开始你的职业生涯,就去了解一下它们吧。
### NumPy
[NumPy](http://www.numpy.org/)(数值 Python 的简称)是其中一个顶级数据科学库,它拥有许多有用的资源,从而帮助数据科学家把 Python 变成一个强大的科学分析和建模工具。NumPy 是在 BSD 许可证的许可下开源的,它是在科学计算中执行任务的基础 Python 库。SciPy 是一个更大的基于 Python 生态系统的开源工具,而 NumPy 是 SciPy 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NumPy 为 Python 提供了大量数据结构,从而能够轻松地执行多维数组和矩阵运算。除了用于求解线性代数方程和其它数学计算之外,NumPy 还可以用做不同类型通用数据的多维容器。
此外,NumPy 还可以和其他编程语言无缝集成,比如 C/C++ 和 Fortran。NumPy 的多功能性使得它可以简单而快速地与大量数据库和工具结合。比如,让我们来看一下如何使用 NumPy(缩写成 `np`)来实现两个矩阵的乘法运算。
我们首先导入 NumPy 库(在这些例子中,我将使用 Jupyter notebook):
```
import numpy as np
```
接下来,使用 `eye()` 函数来生成指定维数的单位矩阵:
```
matrix_one = np.eye(3)
matrix_one
```
输出如下:
```
array([[1., 0., 0.],
[0., 1., 0.],
[0., 0., 1.]])
```
让我们生成另一个 3x3 矩阵。
我们使用 `arange([starting number], [stopping number])` 函数来排列数字。注意,函数中的第一个参数是需要列出的初始数字,而后一个数字不包含在生成的结果中。
另外,使用 `reshape()` 函数把原始生成的矩阵的维度改成我们需要的维度。为了使两个矩阵“可乘”,它们需要有相同的维度。
```
matrix_two = np.arange(1,10).reshape(3,3)
matrix_two
```
输出如下:
```
array([[1, 2, 3],
[4, 5, 6],
[7, 8, 9]])
```
接下来,使用 `dot()` 函数将两个矩阵相乘。
```
matrix_multiply = np.dot(matrix_one, matrix_two)
matrix_multiply
```
相乘后的输出如下:
```
array([[1., 2., 3.],
[4., 5., 6.],
[7., 8., 9.]])
```
太好了!
我们成功使用 NumPy 完成了两个矩阵的相乘,而不是使用<ruby> 普通冗长 <rt> vanilla </rt></ruby>的 Python 代码。
下面是这个例子的完整代码:
```
import numpy as np
#生成一个 3x3 单位矩阵
matrix_one = np.eye(3)
matrix_one
#生成另一个 3x3 矩阵以用来做乘法运算
matrix_two = np.arange(1,10).reshape(3,3)
matrix_two
#将两个矩阵相乘
matrix_multiply = np.dot(matrix_one, matrix_two)
matrix_multiply
```
### Pandas
[Pandas](http://pandas.pydata.org/) 是另一个可以提高你的 Python 数据科学技能的优秀库。就和 NumPy 一样,它属于 SciPy 开源软件家族,可以在 BSD 自由许可证许可下使用。
Pandas 提供了多能而强大的工具,用于管理数据结构和执行大量数据分析。该库能够很好的处理不完整、非结构化和无序的真实世界数据,并且提供了用于整形、聚合、分析和可视化数据集的工具
Pandas 中有三种类型的数据结构:
* Series:一维、相同数据类型的数组
* DataFrame:二维异型矩阵
* Panel:三维大小可变数组
例如,我们来看一下如何使用 Panda 库(缩写成 `pd`)来执行一些描述性统计计算。
首先导入该库:
```
import pandas as pd
```
然后,创建一个<ruby> 序列 <rt> series </rt></ruby>字典:
```
d = {'Name':pd.Series(['Alfrick','Michael','Wendy','Paul','Dusan','George','Andreas',
'Irene','Sagar','Simon','James','Rose']),
'Years of Experience':pd.Series([5,9,1,4,3,4,7,9,6,8,3,1]),
'Programming Language':pd.Series(['Python','JavaScript','PHP','C++','Java','Scala','React','Ruby','Angular','PHP','Python','JavaScript'])
}
```
接下来,再创建一个<ruby> 数据框 <rt> DataFrame </rt></ruby>:
```
df = pd.DataFrame(d)
```
输出是一个非常规整的表:
```
Name Programming Language Years of Experience
0 Alfrick Python 5
1 Michael JavaScript 9
2 Wendy PHP 1
3 Paul C++ 4
4 Dusan Java 3
5 George Scala 4
6 Andreas React 7
7 Irene Ruby 9
8 Sagar Angular 6
9 Simon PHP 8
10 James Python 3
11 Rose JavaScript 1
```
下面是这个例子的完整代码:
```
import pandas as pd
#创建一个序列字典
d = {'Name':pd.Series(['Alfrick','Michael','Wendy','Paul','Dusan','George','Andreas',
'Irene','Sagar','Simon','James','Rose']),
'Years of Experience':pd.Series([5,9,1,4,3,4,7,9,6,8,3,1]),
'Programming Language':pd.Series(['Python','JavaScript','PHP','C++','Java','Scala','React','Ruby','Angular','PHP','Python','JavaScript'])
}
#创建一个数据框
df = pd.DataFrame(d)
print(df)
```
### Matplotlib
[Matplotlib](https://matplotlib.org/) 也是 Scipy 核心包的一部分,并且在 BSD 许可证下可用。它是一个非常流行的科学库,用于实现简单而强大的可视化。你可以使用这个 Python 数据科学框架来生成曲线图、柱状图、直方图以及各种不同形状的图表,并且不用担心需要写很多行的代码。例如,我们来看一下如何使用 Matplotlib 库来生成一个简单的柱状图。
首先导入该库:
```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
然后生成 x 轴和 y 轴的数值:
```
x = [2, 4, 6, 8, 10]
y = [10, 11, 6, 7, 4]
```
接下来,调用函数来绘制柱状图:
```
plt.bar(x,y)
```
最后,显示图表:
```
plt.show()
```
柱状图如下:

下面是这个例子的完整代码:
```
#导入 Matplotlib 库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和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一样
#生成 x 轴的数值
x = [2, 4, 6, 8, 10]
#生成 y 轴的数值
y = [10, 11, 6, 7, 4]
#调用函数来绘制柱状图
plt.bar(x,y)
#显示图表
plt.show()
```
### 总结
Python 编程语言非常擅长数据处理和准备,但是在科学数据分析和建模方面就没有那么优秀了。幸好有这些用于[数据科学](https://www.liveedu.tv/guides/data-science/)的顶级 Python 框架填补了这一空缺,从而你能够进行复杂的数学计算以及创建复杂模型,进而让数据变得更有意义。
你还知道其它的 Python 数据挖掘库吗?你的使用经验是什么样的?请在下面的评论中和我们分享。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9/top-3-python-libraries-data-science>
作者:[Dr.Michael J.Garbade](https://opensource.com/users/drmjg)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ucasFL](https://github.com/ucasFL)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如何在 Ubuntu 18.04 上安装 Popcorn Time
|
Abhishek Prakash
|
https://itsfoss.com/popcorn-time-ubuntu-linux/
|
这篇教程展示给你如何在 Ubuntu 和其他 Linux 发行版上安装 Popcorn Time,也会讨论一些 Popcorn Time 的便捷操作。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5/073733v89l2h1twfll09uw.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5/073733v89l2h1twfll09uw.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dianbanjiu
|
wxy
| false |
[
"视频"
] |
分享
|
{
"viewnum": 10902,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这篇教程展示给你如何在 Ubuntu 和其他 Linux 发行版上安装 Popcorn Time,也会讨论一些 Popcorn Time 的便捷操作。
| 2018-10-05T07:37:00 | 2018-10-05T07:37:00 | 10,081 |
/article-10081-1.html
|
>
> 简要:这篇教程展示给你如何在 Ubuntu 和其他 Linux 发行版上安装 Popcorn Time,也会讨论一些 Popcorn Time 的便捷操作。
>
>
>
[Popcorn Time](https://popcorntime.sh/) 是一个受 [Netflix](https://netflix.com/) 启发的开源的 [torrent](https://en.wikipedia.org/wiki/Torrent_file) 流媒体应用,可以在 Linux、Mac、Windows 上运行。
传统的 torrent,在你看影片之前必须等待它下载完成。
[Popcorn Time](https://en.wikipedia.org/wiki/Popcorn_Time) 有所不同。它的使用基于 torrent,但是允许你(几乎)立即开始观看影片。它跟你在 Youtube 或者 Netflix 等流媒体网页上看影片一样,无需等待它下载完成。

如果你不想在看在线电影时被突如其来的广告吓倒的话,Popcorn Time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要记得,它的播放质量依赖于当前网络中可用的<ruby> 种子 <rt> seed </rt></ruby>数。
Popcorn Time 还提供了一个不错的用户界面,让你能够浏览可用的电影、电视剧和其他视频内容。如果你曾经[在 Linux 上使用过 Netflix](https://itsfoss.com/netflix-firefox-linux/),你会发现两者有一些相似之处。
有些国家严格打击盗版,所以使用 torrent 下载电影是违法行为。在类似美国、英国和西欧等一些国家,你或许曾经收到过法律声明。也就是说,是否使用取决于你。已经警告过你了。
Popcorn Time 一些主要的特点:
* 使用 Torrent 在线观看电影和电视剧
* 有一个时尚的用户界面让你浏览可用的电影和电视剧资源
* 调整流媒体的质量
* 标记为稍后观看
* 下载为离线观看
* 可以默认开启字幕,改变字母尺寸等
* 使用键盘快捷键浏览
### 如何在 Ubuntu 和其它 Linux 发行版上安装 Popcorn Time
这篇教程以 Ubuntu 18.04 为例,但是你可以使用类似的说明,在例如 Linux Mint、Debian、Manjaro、Deepin 等 Linux 发行版上安装。
Popcorn Time 在 Deepin Linux 的软件中心中也可用。Manjaro 和 Arch 用户也可以轻松地使用 AUR 来安装 Popcorn Time。
接下来我们看该如何在 Linux 上安装 Popcorn Time。事实上,这个过程非常简单。只需要按照说明操作复制粘贴我提到的这些命令即可。
#### 第一步:下载 Popcorn Time
你可以从它的官网上安装 Popcorn Time。下载链接在它的主页上。
* [下载 Popcorn Time](https://popcorntime.sh/)
#### 第二步:安装 Popcorn Time
下载完成之后,就该使用它了。下载下来的是一个 tar 文件,在这些文件里面包含有一个可执行文件。你可以把 tar 文件提取在任何位置,[Linux 常把附加软件安装在](http://tldp.org/LDP/Linux-Filesystem-Hierarchy/html/opt.html) [/opt 目录](http://tldp.org/LDP/Linux-Filesystem-Hierarchy/html/opt.html)。
在 `/opt` 下创建一个新的目录:
```
sudo mkdir /opt/popcorntime
```
现在进入你下载文件的文件夹中,比如我把 Popcorn Time 下载到了主目录的 Downloads 目录下。
```
cd ~/Downloads
```
提取下载好的 Popcorn Time 文件到新创建的 `/opt/popcorntime` 目录下:
```
sudo tar Jxf Popcorn-Time-* -C /opt/popcorntime
```
#### 第三步:让所有用户可以使用 Popcorn Time
如果你想要系统中所有的用户无需经过 `sudo` 就可以运行 Popcorn Time。你需要在 `/usr/bin` 目录下创建一个[符号链接(软链接)](https://en.wikipedia.org/wiki/Symbolic_link)指向这个可执行文件。
```
ln -sf /opt/popcorntime/Popcorn-Time /usr/bin/Popcorn-Time
```
#### 第四步:为 Popcorn Time 创建桌面启动器
到目前为止,一切顺利,但是你也许想要在应用菜单里看到 Popcorn Time,又或是想把它添加到最喜欢的应用列表里等。
为此,你需要创建一个桌面入口。
打开一个终端窗口,在 `/usr/share/applications` 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 `popcorntime.desktop` 的文件。
你可以使用任何[基于命令行的文本编辑器](https://itsfoss.com/command-line-text-editors-linux/)。Ubuntu 默认安装了 [Nano](https://itsfoss.com/nano-3-release/),所以你可以直接使用这个。
```
sudo nano /usr/share/applications/popcorntime.desktop
```
在里面插入以下内容:
```
[Desktop Entry]
Version = 1.0
Type = Application
Terminal = false
Name = Popcorn-Time
Exec = /usr/bin/Popcorn-Time
Icon = /opt/popcorntime/popcorn.png
Categories = Application;
```
如果你使用的是 Nano 编辑器,使用 `Ctrl+X` 保存输入的内容,当询问是否保存时,输入 `Y`,然后按回车保存并退出。
就快要完成了。最后一件事就是为 Popcorn Time 设置一个正确的图标。你可以下载一个 Popcorn Time 图标到 `/opt/popcorntime` 目录下,并命名为 `popcorn.png`。
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
sudo wget -O /opt/popcorntime/popcorn.png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f/Pctlogo.png
```
这样就 OK 了。现在你可以搜索 Popcorn Time 然后点击启动它了。

*在菜单里搜索 Popcorn Time*
第一次启动时,你必须接受这些条款和条件。

*接受这些服务条款*
一旦你完成这些,你就可以享受你的电影和电视节目了。

好了,这就是所有你在 Ubuntu 或者其他 Linux 发行版上安装 Popcorn Time 所需要的了。你可以直接开始看你最喜欢的影视节目了。
### 高效使用 Popcorn Time 的七个小贴士
现在你已经安装好了 Popcorn Time 了,我接下来将要告诉你一些有用的 Popcorn Time 技巧。我保证它会增强你使用 Popcorn Time 的体验。
#### 1、 使用高级设置
始终启用高级设置。它给了你更多的选项去调整 Popcorn Time 点击右上角的齿轮标记。查看其中的高级设置。

#### 2、 在 VLC 或者其他播放器里观看影片
你知道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播放器而不是 Popcorn Time 默认的播放器观看一个视频吗?当然,这个播放器必须已经安装在你的系统上了。
现在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要使用其他的播放器。我的回答是:其他播放器可以弥补 Popcorn Time 默认播放器上的一些不足。
例如,如果一个文件的声音非常小,你可以使用 VLC 将音频声音增强 400%,你还可以[使用 VLC 同步不连贯的字幕](https://itsfoss.com/how-to-synchronize-subtitles-with-movie-quick-tip/)。你可以在播放文件之前在不同的媒体播放器之间进行切换。

#### 3、 将影片标记为稍后观看
只是浏览电影和电视节目,但是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看?这不是问题。你可以添加这些影片到书签里面,稍后可以在 Faveriate 标签里面访问这些影片。这可以让你创建一个你想要稍后观看的列表。

#### 4、 检查 torrent 的信息和种子信息
像我之前提到的,你在 Popcorn Time 的观看体验依赖于 torrent 的速度。好消息是 Popcorn Time 显示了 torrent 的信息,因此你可以知道流媒体的速度。
你可以在文件上看到一个绿色/黄色/红色的点。绿色意味着有足够的种子,文件很容易播放。黄色意味着有中等数量的种子,应该可以播放。红色意味着只有非常少可用的种子,播放的速度会很慢甚至无法观看。

#### 5、 添加自定义字幕
如果你需要字幕而且它没有你想要的语言,你可以从外部网站下载自定义字幕。得到 .src 文件,然后就可以在 Popcorn Time 中使用它:

你可以[用 VLC 自动下载字幕](https://itsfoss.com/download-subtitles-automatically-vlc-media-player-ubuntu/)。
#### 6、 保存文件离线观看
用 Popcorn Time 播放内容时,它会下载并暂时存储这些内容。当你关闭 APP 时,缓存会被清理干净。你可以更改这个操作,使得下载的文件可以保存下来供你未来使用。
在高级设置里面,向下滚动一点。找到缓存目录,你可以把它更改到其他像是 Downloads 目录,这下你即便关闭了 Popcorn Time,这些文件依旧可以观看。

#### 7、 拖放外部 torrent 文件立即播放
我猜你不知道这个操作。如果你没有在 Popcorn Time 发现某些影片,从你最喜欢的 torrent 网站下载 torrent 文件,打开 Popcorn Time,然后拖放这个 torrent 文件到 Popcorn Time 里面。它将会立即播放文件,当然这个取决于种子。这次你不需要在观看前下载整个文件了。
当你拖放文件到 Popcorn Time 后,它将会给你对应的选项,选择它应该播放的。如果里面有字幕,它会自动播放,否则你需要添加外部字幕。

在 Popcorn Time 里面有很多的功能,但是我决定就此打住,剩下的就由你自己来探索吧。我希望你能发现更多 Popcorn Time 有用的功能和技巧。
我再提醒一遍,使用 Torrents 在很多国家是违法的。
---
via: <https://itsfoss.com/popcorn-time-ubuntu-linux/>
作者:[Abhishek Prakash](https://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dianbanjiu](https://github.com/dianbanjiu)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WinWorld:大型的废弃操作系统、软件、游戏的博物馆
|
Sk
|
https://www.ostechnix.com/winworld-a-large-collection-of-defunct-oss-software-and-games/
|
WinWorld 收集了非常多经典的,但已经被它们的开发者所抛弃许久的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发工具、游戏以及各式各样的工具。它是一个以保存和分享古老的、已经被废弃的或者预发布版本程序为目的的线上博物馆,由社区成员和志愿者运营。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5/181405e8vvctt7ipk7cikc.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5/181405e8vvctt7ipk7cikc.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thecyanbird
|
wxy
| false |
[
"软件",
"WinWorld"
] |
分享
|
{
"viewnum": 11371,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WinWorld 收集了非常多经典的,但已经被它们的开发者所抛弃许久的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发工具、游戏以及各式各样的工具。它是一个以保存和分享古老的、已经被废弃的或者预发布版本程序为目的的线上博物馆,由社区成员和志愿者运营。
| 2018-10-05T18:14:04 | 2018-10-05T18:14:04 | 10,082 |
/article-10082-1.html
|

有一天,我正在测试 Dosbox – 这是一个[在 Linux 平台上运行 MS-DOS 游戏与程序的软件](https://www.ostechnix.com/how-to-run-ms-dos-games-and-programs-in-linux/)。当我在搜索一些常用的软件,例如 Turbo C++ 时,我意外留意到了一个叫做 [WinWorld](https://winworldpc.com/library/) 的网站。我查看了这个网站上的某些内容,并且着实被惊艳到了。WinWorld 收集了非常多经典的,但已经被它们的开发者所抛弃许久的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开发工具、游戏以及各式各样的工具。它是一个以保存和分享古老的、已经被废弃的或者预发布版本程序为目的的线上博物馆,由社区成员和志愿者运营。
WinWorld 于 2013 年开始运营。它的创始者声称是被 Yahoo birefcases 激发了灵感并以此构建了这个网站。这个网站原目标是保存并且分享老旧软件。多年来,许多志愿者以不同方式提供了帮助,WinWorld 收集的老旧软件增长迅速。整个 WinWorld 仓库都是自由开源的,所有人都可以使用。
### WinWorld 保存了大量的废弃操作系统、软件、系统应用以及游戏
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 WinWorld 存储了大量的被抛弃并且不再被开发的软件。
**Linux 与 Unix:**
这里我给出了完整的 UNIX 和 LINUX 操作系统的列表,以及它们各自的简要介绍、首次发行的年代。
* **A/UX** - 于 1988 年推出,移植到苹果的 68k Macintosh 平台的 Unix 系统。
* **AIX** - 于 1986 年推出,IBM 移植的 Unix 系统。
* **AT &T System V Unix** - 于 1983 年推出,最早的商业版 Unix 之一。
* **Banyan VINES** - 于 1984 年推出,专为 Unix 设计的网络操作系统。
* **Corel Linux** - 于 1999 年推出,商业 Linux 发行版。
* **DEC OSF-1** - 于 1991 年推出,由 DEC 公司开发的 Unix 版本。
* **Digital UNIX** - 由 DEC 于 1995 年推出,**OSF-1** 的重命名版本。
* **FreeBSD 1.0** - 于 1993 年推出,FreeBSD 的首个发行版。这个系统是基于 4.3BSD 开发的。
* **Gentus Linux** - 由 ABIT 于 2000 年推出,未遵守 GPL 协议的 Linux 发行版。
* **HP-UX** - 于 1992 年推出,UNIX 的变种系统。
* **IRIX** - 由硅谷图形公司(SGI)于 1988 年推出的操作系统。
* **Lindows** - 于 2002 年推出,与 Corel Linux 类似的商业操作系统。
* **Linux Kernel** - 0.01 版本于 90 年代早期推出,Linux 源代码的副本。
* **Mandrake Linux** - 于 1999 年推出。基于 Red Hat Linux 的 Linux 发行版,稍后被重新命名为 Mandriva。
* **NEWS-OS** - 由 Sony 于 1989 年推出,BSD 的变种。
* **NeXTStep** - 由史蒂夫·乔布斯创立的 NeXT 公司于 1987 年推出,基于 Unix 的操作系统。
* **PC/IX** - 于 1984 年推出,为 IBM 个人电脑服务的基于 Unix 的操作系统。
* **Red Hat Linux 5.0** - 由 Red Hat 推出,商业 Linux 发行版。
* **Sun Solaris** - 由 Sun Microsystem 于 1992 年推出,基于 Unix 的操作系统。
* **SunOS** - 由 Sun Microsystem 于 1982 年推出,衍生自 BSD 基于 Unix 的操作系统。
* **Tru64 UNIX** - 由 DEC 开发,旧称 OSF/1。
* **Ubuntu 4.10** - 基于 Debian 的知名操作系统。这是早期的 beta 预发布版本,比第一个 Ubuntu 正式发行版更早推出。
* **Ultrix** - 由 DEC 开发, UNIX 克隆。
* **UnixWare** - 由 Novell 推出, UNIX 变种。
* **Xandros Linux** - 首个版本于 2003 年推出。基于 Corel Linux 的专有 Linux 发行版。
* **Xenix** - 最初由微软于 1984 推出,UNIX 变种操作系统。
不仅仅是 Linux/Unix,你还能找到例如 DOS、Windows、Apple/Mac、OS 2、Novell netware 等其他的操作系统与 shell。
**DOS & CP/M:**
* 86-DOS
* Concurrent CPM-86 & Concurrent DOS
* CP/M 86 & CP/M-80
* DOS Plus
* DR-DOS
* GEM
* MP/M
* MS-DOS
* 多任务的 MS-DOS 4.00
* 多用户 DOS
* PC-DOS
* PC-MOS
* PTS-DOS
* Real/32
* Tandy Deskmate
* Wendin DOS
**Windows:**
* BackOffice Server
* Windows 1.0/2.x/3.0/3.1/95/98/2000/ME/NT 3.X/NT 4.0
* Windows Whistler
* WinFrame
**Apple/Mac:**
* Mac OS 7/8/9
* Mac OS X
* System Software (0-6)
**OS/2:**
* Citrix Multiuser
* OS/2 1.x
* OS/2 2.0
* OS/2 3.x
* OS/2 Warp 4
于此同时,WinWorld 也收集了大量的旧软件、系统应用、开发工具和游戏。你也可以一起看看它们。
说实话,这个网站列出的绝大部分东西,我甚至都不知道它们存在过。其中列出的某些工具发布于我出生之前。
如果您需要或者打算去测试一个经典的程序(例如游戏、软件、操作系统),并且在其他地方找不到它们,那么来 WinWorld 资源库看看,下载它们然后开始你的探险吧。祝您好运!

**免责声明:**
OSTechNix 并非隶属于 WinWorld。我们 OSTechNix 并不确保 WinWorld 站点存储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而且在你所在的地区,或许从第三方站点下载软件是违法行为。本篇文章作者和 OSTechNix 都不会承担任何责任,使用此服务意味着您将自行承担风险。(LCTT 译注:本站和译者亦同样申明。)
本篇文章到此为止。希望这对您有用,更多的好文章即将发布,敬请期待!
谢谢各位的阅读!
---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winworld-a-large-collection-of-defunct-oss-software-and-games/>
作者:[SK](https://www.ostechnix.com/author/s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thecyanbird](https://github.com/thecyanbird)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ScreenCloud:一个增强的截屏程序
|
Aquil Roshan
|
https://itsfoss.com/screencloud-app/
|
ScreenCloud 是跨平台的程序,它提供轻松的屏幕截图功能和灵活的云备份选项管理。这包括使用你自己的 FTP 服务器。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5/184003k48b554zhyc2w552.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5/184003k48b554zhyc2w552.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截屏"
] |
分享
|
{
"viewnum": 4495,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ScreenCloud 是跨平台的程序,它提供轻松的屏幕截图功能和灵活的云备份选项管理。这包括使用你自己的 FTP 服务器。
| 2018-10-05T18:40:01 | 2018-10-05T18:40:01 | 10,083 |
/article-10083-1.html
|
[ScreenCloud](https://screencloud.net)是一个很棒的小程序,你甚至不知道你需要它。桌面 Linux 的默认屏幕截图流程很好(`PrtScr` 按钮),我们甚至有一些[强大的截图工具](https://itsfoss.com/take-screenshot-linux/),如 [Shutter](http://shutter-project.org)。但是,ScreenCloud 有一个非常简单但非常方便的功能,让我爱上了它。在我们深入它之前,让我们先看一个背景故事。
我截取了很多截图,远超常人。收据、注册详细信息、开发工作、文章中程序的截图等等。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打开浏览器,浏览我最喜欢的云存储并将重要的内容转储到那里,以便我可以在手机上以及 PC 上的多个操作系统上访问它们。这也让我可以轻松与我的团队分享我正在使用的程序的截图。
我对这个标准的截图流程没有抱怨,打开浏览器并登录我的云,然后手动上传屏幕截图,直到我遇到 ScreenCloud。
### ScreenCloud
ScreenCloud 是跨平台的程序,它提供轻松的屏幕截图功能和灵活的[云备份选项](https://itsfoss.com/cloud-services-linux/)管理。这包括使用你自己的 [FTP 服务器](https://itsfoss.com/set-ftp-server-linux/)。

ScreenCloud 很顺滑,在细节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它为你提供了非常容易记住的热键来捕获全屏、活动窗口或鼠标选择区域。

*ScreenCloud 的默认键盘快捷键*
截取屏幕截图后,你可以设置 ScreenCloud 如何处理图像或直接将其上传到你选择的云服务。它甚至支持 SFTP。截图上传后(通常在几秒钟内),图像链接就会被自动复制到剪贴板,这让你可以轻松共享。

你还可以使用 ScreenCloud 进行一些基本编辑。为此,你需要将 “Save to” 设置为 “Ask me”。此设置在应用图标菜单中有并且通常是默认设置。当使用它时,当你截取屏幕截图时,你会看到编辑文件的选项。在这里,你可以在屏幕截图中添加箭头、文本和数字。

*用 ScreenCloud 编辑截屏*
### 在 Linux 上安装 ScreenCloud
ScreenCloud 可在 [Snap 商店](https://snapcraft.io/)中找到。因此,你可以通过访问 [Snap 商店](https://snapcraft.io/screencloud)或运行以下命令,轻松地将其安装在 Ubuntu 和其他[启用 Snap](https://itsfoss.com/install-snap-linux/) 的发行版上。
```
sudo snap install screencloud
```
对于无法通过 Snap 安装程序的 Linux 发行版,你可以[在这里](https://screencloud.net)下载 AppImage。进入下载文件夹,右键单击并在那里打开终端。然后运行以下命令。
```
sudo chmod +x ScreenCloud-v1.4.0-x86_64.AppImage
```
然后,你可以通过双击下载的文件来启动程序。

### 总结
ScreenCloud 适合所有人吗?可能不会。它比默认屏幕截图更好吗?可能是。如果你正在截某些屏幕,有可能它是重要的或是你想分享的。ScreenCloud 可以更轻松,更快速地备份或共享屏幕截图。所以,如果你想要这些功能,你应该试试 ScreenCloud。
欢迎在用下面的评论栏提出你的想法和意见。还有不要忘记与朋友分享这篇文章。干杯。
---
via: <https://itsfoss.com/screencloud-app/>
作者:[Aquil Roshan](https://itsfoss.com/author/aquil/)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在 Linux 中使用 Wondershaper 限制网络带宽
|
Sk
|
https://www.ostechnix.com/how-to-limit-network-bandwidth-in-linux-using-wondershaper/
|
在本文当中,将会介绍 Wondershaper 这一个实用的命令行程序,这是我认为限制 Linux 系统 Internet 或本地网络带宽的最简单、最快捷的方式之一。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5/185315vm8rm7a30hrftruu.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5/185315vm8rm7a30hrftruu.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HankChow
|
wxy
| false |
[
"带宽"
] |
技术
|
{
"viewnum": 18211,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在本文当中,将会介绍 Wondershaper 这一个实用的命令行程序,这是我认为限制 Linux 系统 Internet 或本地网络带宽的最简单、最快捷的方式之一。
| 2018-10-05T18:53:13 | 2018-10-05T18:53:13 | 10,084 |
/article-10084-1.html
|

以下内容将向你介绍如何轻松对网络带宽做出限制,并在类 Unix 操作系统中对网络流量进行优化。通过限制网络带宽,可以节省应用程序不必要的带宽消耗,包括软件包管理器(pacman、yum、apt)、web 浏览器、torrent 客户端、下载管理器等,并防止单个或多个用户滥用网络带宽。在本文当中,将会介绍 Wondershaper 这一个实用的命令行程序,这是我认为限制 Linux 系统 Internet 或本地网络带宽的最简单、最快捷的方式之一。
请注意,Wondershaper 只能限制本地网络接口的传入和传出流量,而不能限制路由器或调制解调器的接口。换句话说,Wondershaper 只会限制本地系统本身的网络带宽,而不会限制网络中的其它系统。因此 Wondershaper 主要用于限制本地系统中一个或多个网卡的带宽。
下面来看一下 Wondershaper 是如何优化网络流量的。
### 在 Linux 中使用 Wondershaper 限制网络带宽
`wondershaper` 是用于显示系统网卡网络带宽的简单脚本。它使用了 iproute 的 `tc` 命令,但大大简化了操作过程。
#### 安装 Wondershaper
使用 `git clone` 克隆 Wondershaper 的版本库就可以安装最新版本:
```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magnific0/wondershaper.git
```
按照以下命令进入 `wondershaper` 目录并安装:
```
$ cd wondershaper
$ sudo make install
```
然后执行以下命令,可以让 `wondershaper` 在每次系统启动时都自动开始服务:
```
$ sudo systemctl enable wondershaper.service
$ sudo systemctl start wondershaper.service
```
如果你不强求安装最新版本,也可以使用软件包管理器(官方和非官方均可)来进行安装。
`wondershaper` 在 [Arch 用户软件仓库](https://aur.archlinux.org/packages/wondershaper-git/)(Arch User Repository,AUR)中可用,所以可以使用类似 [yay](https://www.ostechnix.com/yay-found-yet-another-reliable-aur-helper/) 这些 AUR 辅助软件在基于 Arch 的系统中安装 `wondershaper` 。
```
$ yay -S wondershaper-git
```
对于 Debian、Ubuntu 和 Linux Mint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安装:
```
$ sudo apt-get install wondershaper
```
对于 Fedora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安装:
```
$ sudo dnf install wondershaper
```
对于 RHEL、CentOS,只需要启用 EPEL 仓库,就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安装:
```
$ sudo yum install epel-release
$ sudo yum install wondershaper
```
在每次系统启动时都自动启动 `wondershaper` 服务。
```
$ sudo systemctl enable wondershaper.service
$ sudo systemctl start wondershaper.service
```
#### 用法
首先需要找到网络接口的名称,通过以下几个命令都可以查询到网卡的详细信息:
```
$ ip addr
$ route
$ ifconfig
```
在确定网卡名称以后,就可以按照以下的命令限制网络带宽:
```
$ sudo wondershaper -a <adapter> -d <rate> -u <rate>
```
例如,如果网卡名称是 `enp0s8`,并且需要把上行、下行速率分别限制为 1024 Kbps 和 512 Kbps,就可以执行以下命令:
```
$ sudo wondershaper -a enp0s8 -d 1024 -u 512
```
其中参数的含义是:
* `-a`:网卡名称
* `-d`:下行带宽
* `-u`:上行带宽
如果要对网卡解除网络带宽的限制,只需要执行:
```
$ sudo wondershaper -c -a enp0s8
```
或者:
```
$ sudo wondershaper -c enp0s8
```
如果系统中有多个网卡,为确保稳妥,需要按照上面的方法手动设置每个网卡的上行、下行速率。
如果你是通过 `git clone` 克隆 GitHub 版本库的方式安装 Wondershaper,那么在 `/etc/conf.d/` 目录中会存在一个名为 `wondershaper.conf` 的配置文件,修改这个配置文件中的相应值(包括网卡名称、上行速率、下行速率),也可以设置上行或下行速率。
```
$ sudo nano /etc/conf.d/wondershaper.conf
[wondershaper]
# Adapter
#
IFACE="eth0"
# Download rate in Kbps
#
DSPEED="2048"
# Upload rate in Kbps
#
USPEED="512"
```
Wondershaper 使用前:

Wondershaper 使用后:

可以看到,使用 Wondershaper 限制网络带宽之后,下行速率与限制之前相比已经大幅下降。
执行以下命令可以查看更多相关信息。
```
$ wondershaper -h
```
也可以查看 Wondershaper 的用户手册:
```
$ man wondershaper
```
根据测试,Wondershaper 按照上面的方式可以有很好的效果。你可以试用一下,然后发表你的看法。
---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how-to-limit-network-bandwidth-in-linux-using-wondershaper/>
作者:[SK](https://www.ostechnix.com/author/s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HankChow](https://github.com/HankCho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简化 Django 开发的八个 Python 包
|
Jeff Triplett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9/django-packages
|
这个月的 Python 专栏将介绍一些 Django 包,它们有益于你的工作,以及你的个人或业余项目。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5/214124yuum9a6n6ibbnud9.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5/214124yuum9a6n6ibbnud9.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belitex
|
wxy
| false |
[
"Django"
] |
软件开发
|
{
"viewnum": 4905,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这个月的 Python 专栏将介绍一些 Django 包,它们有益于你的工作,以及你的个人或业余项目。
| 2018-10-05T21:41:14 | 2018-10-05T21:41:14 | 10,085 |
/article-10085-1.html
|
>
> 这个月的 Python 专栏将介绍一些 Django 包,它们有益于你的工作,以及你的个人或业余项目。
>
>
>

Django 开发者们,在这个月的 Python 专栏中,我们会介绍一些能帮助你们的软件包。这些软件包是我们最喜欢的 [Django](https://www.djangoproject.com/) 库,能够节省开发时间,减少样板代码,通常来说,这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轻松。我们为 Django 应用准备了六个包,为 Django 的 REST 框架准备了两个包。几乎所有我们的项目里,都用到了这些包,真的,不是说笑。
不过在继续阅读之前,请先看看我们关于[让 Django 管理后台更安全](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1/10-tips-making-django-admin-more-secure)的几个提示,以及这篇关于 [5 个最受欢迎的开源 Django 包](https://opensource.com/business/15/12/5-favorite-open-source-django-packages) 的文章。
### 有用又省时的工具集合:django-extensions
[django-extensions](https://django-extensions.readthedocs.io/en/latest/) 这个 Django 包非常受欢迎,全是有用的工具,比如下面这些管理命令:
* `shell_plus` 打开 Django 的管理 shell,这个 shell 已经自动导入了所有的数据库模型。在测试复杂的数据关系时,就不需要再从几个不同的应用里做导入操作了。
* `clean_pyc` 删除项目目录下所有位置的 .pyc 文件
* `create_template_tags` 在指定的应用下,创建模板标签的目录结构。
* `describe_form` 输出模型的表单定义,可以粘贴到 `forms.py` 文件中。(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创建的是普通 Django 表单,而不是模型表单。)
* `notes` 输出你项目里所有带 TODO、FIXME 等标记的注释。
Django-extensions 还包括几个有用的抽象基类,在定义模型时,它们能满足常见的模式。当你需要以下模型时,可以继承这些基类:
* `TimeStampedModel`:这个模型的基类包含了 `created` 字段和 `modified` 字段,还有一个 `save()` 方法,在适当的场景下,该方法自动更新 `created` 和 `modified` 字段的值。
* `ActivatorModel`:如果你的模型需要像 `status`、`activate_date` 和 `deactivate_date` 这样的字段,可以使用这个基类。它还自带了一个启用 `.active()` 和 `.inactive()` 查询集的 manager。
* `TitleDescriptionModel` 和 `TitleSlugDescriptionModel`:这两个模型包括了 `title` 和 `description` 字段,其中 `description` 字段还包括 `slug`,它根据 `title` 字段自动产生。
django-extensions 还有其他更多的功能,也许对你的项目有帮助,所以,去浏览一下它的[文档](https://django-extensions.readthedocs.io/)吧!
### 12 因子应用的配置:django-environ
在 Django 项目的配置方面,[django-environ](https://django-environ.readthedocs.io/en/latest/) 提供了符合 [12 因子应用](https://www.12factor.net/) 方法论的管理方法。它是另外一些库的集合,包括 [envparse](https://github.com/rconradharris/envparse) 和 [honcho](https://github.com/nickstenning/honcho) 等。安装了 django-environ 之后,在项目的根目录创建一个 `.env` 文件,用这个文件去定义那些随环境不同而不同的变量,或者需要保密的变量。(比如 API 密钥,是否启用调试,数据库的 URL 等)
然后,在项目的 `settings.py` 中引入 `environ`,并参考[官方文档的例子](https://django-environ.readthedocs.io/)设置好 `environ.PATH()` 和 `environ.Env()`。就可以通过 `env('VARIABLE_NAME')` 来获取 `.env` 文件中定义的变量值了。
### 创建出色的管理命令:django-click
[django-click](https://github.com/GaretJax/django-click) 是基于 [Click](http://click.pocoo.org/5/) 的,(我们[之前推荐过](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9/python-libraries-side-projects)… [两次](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5/3-python-command-line-tools) Click),它对编写 Django 管理命令很有帮助。这个库没有很多文档,但是代码仓库中有个存放[测试命令](https://github.com/GaretJax/django-click/tree/master/djclick/test/testprj/testapp/management/commands)的目录,非常有参考价值。 django-click 基本的 Hello World 命令是这样写的:
```
# app_name.management.commands.hello.py
import djclick as click
@click.command()
@click.argument('name')
def command(name):
click.secho(f'Hello, {name}')
```
在命令行下调用它,这样执行即可:
```
>> ./manage.py hello Lacey
Hello, Lacey
```
### 处理有限状态机:django-fsm
[django-fsm](https://github.com/viewflow/django-fsm) 给 Django 的模型添加了有限状态机的支持。如果你管理一个新闻网站,想用类似于“写作中”、“编辑中”、“已发布”来流转文章的状态,django-fsm 能帮你定义这些状态,还能管理状态变化的规则与限制。
Django-fsm 为模型提供了 FSMField 字段,用来定义模型实例的状态。用 django-fsm 的 `@transition` 修饰符,可以定义状态变化的方法,并处理状态变化的任何副作用。
虽然 django-fsm 文档很轻量,不过 [Django 中的工作流(状态)](https://gist.github.com/Nagyman/9502133) 这篇 GitHub Gist 对有限状态机和 django-fsm 做了非常好的介绍。
### 联系人表单:#django-contact-form
联系人表单可以说是网站的标配。但是不要自己去写全部的样板代码,用 [django-contact-form](https://django-contact-form.readthedocs.io/en/1.5/) 在几分钟内就可以搞定。它带有一个可选的能过滤垃圾邮件的表单类(也有不过滤的普通表单类)和一个 `ContactFormView` 基类,基类的方法可以覆盖或自定义修改。而且它还能引导你完成模板的创建,好让表单正常工作。
### 用户注册和认证:django-allauth
[django-allauth](https://django-allauth.readthedocs.io/en/latest/) 是一个 Django 应用,它为用户注册、登录/注销、密码重置,还有第三方用户认证(比如 GitHub 或 Twitter)提供了视图、表单和 URL,支持邮件地址作为用户名的认证方式,而且有大量的文档记录。第一次用的时候,它的配置可能会让人有点晕头转向;请仔细阅读[安装说明](https://django-allauth.readthedocs.io/en/latest/installation.html),在[自定义你的配置](https://django-allauth.readthedocs.io/en/latest/configuration.html)时要专注,确保启用某个功能的所有配置都用对了。
### 处理 Django REST 框架的用户认证:django-rest-auth
如果 Django 开发中涉及到对外提供 API,你很可能用到了 [Django REST Framework](http://www.django-rest-framework.org/)(DRF)。如果你在用 DRF,那么你应该试试 django-rest-auth,它提供了用户注册、登录/注销,密码重置和社交媒体认证的端点(是通过添加 django-allauth 的支持来实现的,这两个包协作得很好)。
### Django REST 框架的 API 可视化:django-rest-swagger
[Django REST Swagger](https://django-rest-swagger.readthedocs.io/en/latest/) 提供了一个功能丰富的用户界面,用来和 Django REST 框架的 API 交互。你只需要安装 Django REST Swagger,把它添加到 Django 项目的已安装应用中,然后在 `urls.py` 中添加 Swagger 的视图和 URL 模式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情交给 API 的 docstring 处理。

API 的用户界面按照 app 的维度展示了所有端点和可用方法,并列出了这些端点的可用操作,而且它提供了和 API 交互的功能(比如添加/删除/获取记录)。django-rest-swagger 从 API 视图中的 docstrings 生成每个端点的文档,通过这种方法,为你的项目创建了一份 API 文档,这对你,对前端开发人员和用户都很有用。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9/django-packages>
作者:[Jeff Triplett](https://opensource.com/users/laceynwilliams)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belitex](https://github.com/belite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如何在 Linux 中配置基于密钥认证的 SSH
|
Sk
|
https://www.ostechnix.com/configure-ssh-key-based-authentication-linux/
|
在基于密钥认证中,为了通过 SSH 通信,你需要生成 SSH 密钥对,并且为远程系统上传 SSH 公钥。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5/215314od06rzi6e2dsvi0v.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5/215314od06rzi6e2dsvi0v.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LuuMing
|
pityonline
| false |
[
"ssh",
"密钥",
"认证"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9739,
"commentnum": 2,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02.5.28.214",
"message": "现在默认生成3072位的啦",
"username": "来自菲律宾的 Chrome 117.0|GNU/Linux 用户",
"date": "2023-10-08T08:45:09"
},
{
"postip": "202.5.28.214",
"message": "现在默认生成3072位的啦",
"username": "来自菲律宾的 Chrome 117.0|GNU/Linux 用户",
"date": "2023-10-08T08:45:13"
}
] |
[] |
在基于密钥认证中,为了通过 SSH 通信,你需要生成 SSH 密钥对,并且为远程系统上传 SSH 公钥。
| 2018-10-05T21:53:25 | 2018-10-05T21:53:25 | 10,086 |
/article-10086-1.html
|

### 什么是基于 SSH 密钥的认证?
众所周知,**Secure Shell**,又称 **SSH**,是允许你通过无安全网络(例如 Internet)和远程系统之间安全访问/通信的加密网络协议。无论何时使用 SSH 在无安全网络上发送数据,它都会在源系统上自动地被加密,并且在目的系统上解密。SSH 提供了四种加密方式,**基于密码认证**,**基于密钥认证**,**基于主机认证**和**键盘认证**。最常用的认证方式是基于密码认证和基于密钥认证。
在基于密码认证中,你需要的仅仅是远程系统上用户的密码。如果你知道远程用户的密码,你可以使用 `ssh user@remote-system-name` 访问各自的系统。另一方面,在基于密钥认证中,为了通过 SSH 通信,你需要生成 SSH 密钥对,并且为远程系统上传 SSH 公钥。每个 SSH 密钥对由私钥与公钥组成。私钥应该保存在客户系统上,公钥应该上传给远程系统。你不应该将私钥透露给任何人。希望你已经对 SSH 和它的认证方式有了基本的概念。
这篇教程,我们将讨论如何在 Linux 上配置基于密钥认证的 SSH。
### 在 Linux 上配置基于密钥认证的 SSH
为方便演示,我将使用 Arch Linux 为本地系统,Ubuntu 18.04 LTS 为远程系统。
本地系统详情:
* OS: Arch Linux Desktop
* IP address: 192.168.225.37/24
远程系统详情:
* OS: Ubuntu 18.04 LTS Server
* IP address: 192.168.225.22/24
### 本地系统配置
就像我之前所说,在基于密钥认证的方法中,想要通过 SSH 访问远程系统,需要将公钥上传到远程系统。公钥通常会被保存在远程系统的一个 `~/.ssh/authorized_keys` 文件中。
**注意事项**:不要使用 **root** 用户生成密钥对,这样只有 root 用户才可以使用。使用普通用户创建密钥对。
现在,让我们在本地系统上创建一个 SSH 密钥对。只需要在客户端系统上运行下面的命令。
```
$ ssh-keygen
```
上面的命令将会创建一个 2048 位的 RSA 密钥对。你需要输入两次密码。更重要的是,记住你的密码。后面将会用到它。
**样例输出**:
```
Generating public/private rsa key pair.
Enter file in which to save the key (/home/sk/.ssh/id_rsa):
Enter passphrase (empty for no passphrase):
Enter same passphrase again:
Your identification has been saved in /home/sk/.ssh/id_rsa.
Your public key has been saved in /home/sk/.ssh/id_rsa.pub.
The key fingerprint is:
SHA256:wYOgvdkBgMFydTMCUI3qZaUxvjs+p2287Tn4uaZ5KyE [email protected]
The key's randomart image is:
+---[RSA 2048]----+
|+=+*= + |
|o.o=.* = |
|.oo * o + |
|. = + . o |
|. o + . S |
| . E . |
| + o |
| +.*o+o |
| .o*=OO+ |
+----[SHA256]-----+
```
如果你已经创建了密钥对,你将看到以下信息。输入 `y` 就会覆盖已存在的密钥。
```
/home/username/.ssh/id_rsa already exists.
Overwrite (y/n)?
```
请注意**密码是可选的**。如果你输入了密码,那么每次通过 SSH 访问远程系统时都要求输入密码,除非你使用了 SSH 代理保存了密码。如果你不想要密码(虽然不安全),简单地敲两次回车。不过,我建议你使用密码。从安全的角度来看,使用无密码的 ssh 密钥对不是什么好主意。这种方式应该限定在特殊的情况下使用,例如,没有用户介入的服务访问远程系统。(例如,用 `rsync` 远程备份……)
如果你已经在个人文件 `~/.ssh/id_rsa` 中有了无密码的密钥,但想要更新为带密码的密钥。使用下面的命令:
```
$ ssh-keygen -p -f ~/.ssh/id_rsa
```
**样例输出**:
```
Enter new passphrase (empty for no passphrase):
Enter same passphrase again:
Your identification has been saved with the new passphrase.
```
现在,我们已经在本地系统上创建了密钥对。接下来,使用下面的命令将 SSH 公钥拷贝到你的远程 SSH 服务端上。
```
$ ssh-copy-id sk@192.168.225.22
```
在这里,我把本地(Arch Linux)系统上的公钥拷贝到了远程系统(Ubuntu 18.04 LTS)上。从技术上讲,上面的命令会把本地系统 `~/.ssh/id_rsa.pub` 文件中的内容拷贝到远程系统 `~/.ssh/authorized_keys` 中。明白了吗?非常棒。
输入 `yes` 来继续连接你的远程 SSH 服务端。接着,输入远程系统用户 `sk` 的密码。
```
/usr/bin/ssh-copy-id: INFO: attempting to log in with the new key(s), to filter out any that are already installed
/usr/bin/ssh-copy-id: INFO: 1 key(s) remain to be installed -- if you are prompted now it is to install the new keys
sk@192.168.225.22's password:
Number of key(s) added: 1
Now try logging into the machine, with: "ssh 'sk@192.168.225.22'"
and check to make sure that only the key(s) you wanted were added.
```
如果你已经拷贝了密钥,但想要替换为新的密码,使用 `-f` 选项覆盖已有的密钥。
```
$ ssh-copy-id -f sk@192.168.225.22
```
我们现在已经成功地将本地系统的 SSH 公钥添加进了远程系统。现在,让我们在远程系统上完全禁用掉基于密码认证的方式。因为我们已经配置了密钥认证,因此不再需要密码认证了。
### 在远程系统上禁用基于密码认证的 SSH
你需要在 root 用户或者 `sudo` 执行下面的命令。
禁用基于密码的认证,你需要在远程系统的终端里编辑 `/etc/ssh/sshd_config` 配置文件:
```
$ sudo vi /etc/ssh/sshd_config
```
找到下面这一行,去掉注释然后将值设为 `no`:
```
PasswordAuthentication no
```
重启 ssh 服务让它生效。
```
$ sudo systemctl restart sshd
```
### 从本地系统访问远程系统
在本地系统上使用命令 SSH 你的远程服务端:
```
$ ssh sk@192.168.225.22
```
输入密码。
**样例输出**:
```
Enter passphrase for key '/home/sk/.ssh/id_rsa':
Last login: Mon Jul 9 09:59:51 2018 from 192.168.225.37
sk@ubuntuserver:~$
```
现在,你就能 SSH 你的远程系统了。如你所见,我们已经使用之前 `ssh-keygen` 创建的密码登录进了远程系统的账户,而不是使用当前账户实际的密码。
如果你试图从其它客户端系统 ssh(远程系统),你将会得到这条错误信息。比如,我试图通过命令从 CentOS SSH 访问 Ubuntu 系统:
**样例输出**:
```
The authenticity of host '192.168.225.22 (192.168.225.22)' can't be established.
ECDSA key fingerprint is 67:fc:69:b7:d4:4d:fd:6e:38:44:a8:2f:08:ed:f4:21.
Are you sure you want to continue connecting (yes/no)? yes
Warning: Permanently added '192.168.225.22' (ECDSA) to the list of known hosts.
Permission denied (publickey).
```
如你所见,除了 CentOS(LCTT 译注:根据上文,这里应该是 Arch)系统外,我不能通过其它任何系统 SSH 访问我的远程系统 Ubuntu 18.04。
### 为 SSH 服务端添加更多客户端系统的密钥
这点非常重要。就像我说过的那样,除非你配置过(在之前的例子中,是 Ubuntu),否则你不能通过 SSH 访问到远程系统。如果我希望给更多客户端予以权限去访问远程 SSH 服务端,我应该怎么做?很简单。你需要在所有的客户端系统上生成 SSH 密钥对并且手动拷贝 ssh 公钥到想要通过 ssh 访问的远程服务端上。
在客户端系统上创建 SSH 密钥对,运行:
```
$ ssh-keygen
```
输入两次密码。现在,ssh 密钥对已经生成了。你需要手动把公钥(不是私钥)拷贝到远程服务端上。
使用以下命令查看公钥:
```
$ cat ~/.ssh/id_rsa.pub
```
应该会输出类似下面的信息:
```
ssh-rsa AAAAB3NzaC1yc2EAAAADAQABAAABAQCt3a9tIeK5rPx9p74/KjEVXa6/OODyRp0QLS/sLp8W6iTxFL+UgALZlupVNgFjvRR5luJ9dLHWwc+d4umavAWz708e6Na9ftEPQtC28rTFsHwmyLKvLkzcGkC5+A0NdbiDZLaK3K3wgq1jzYYKT5k+IaNS6vtrx5LDObcPNPEBDt4vTixQ7GZHrDUUk5586IKeFfwMCWguHveTN7ykmo2EyL2rV7TmYq+eY2ZqqcsoK0fzXMK7iifGXVmuqTkAmZLGZK8a3bPb6VZd7KFum3Ezbu4BXZGp7FVhnOMgau2kYeOH/ItKPzpCAn+dg3NAAziCCxnII9b4nSSGz3mMY4Y7 ostechnix@centosserver
```
拷贝所有内容(通过 USB 驱动器或者其它任何介质),然后去你的远程服务端的终端,像下面那样,在 `$HOME` 下创建文件夹叫做 `.ssh`。你需要以 root 身份执行命令(注:不一定需要 root)。
```
$ mkdir -p ~/.ssh
```
现在,将前几步创建的客户端系统的公钥添加进文件中。
```
echo {Your_public_key_contents_here} >> ~/.ssh/authorized_keys
```
在远程系统上重启 ssh 服务。现在,你可以在新的客户端上 SSH 远程服务端了。
如果觉得手动添加 ssh 公钥有些困难,在远程系统上暂时性启用密码认证,使用 `ssh-copy-id` 命令从本地系统上拷贝密钥,最后禁用密码认证。
**推荐阅读:**
* [SSLH – Share A Same Port For HTTPS And SSH](https://www.ostechnix.com/sslh-share-port-https-ssh/)
* [ScanSSH – Fast SSH Server And Open Proxy Scanner](https://www.ostechnix.com/scanssh-fast-ssh-server-open-proxy-scanner/)
好了,到此为止。基于密钥认证的 SSH 提供了一层防止暴力破解的额外保护。如你所见,配置密钥认证一点也不困难。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让你的 Linux 服务端安全可靠。
不久我会带来另一篇有用的文章。请继续关注 OSTechNix。
干杯!
---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configure-ssh-key-based-authentication-linux/>
作者:[SK](https://www.ostechnix.com/author/s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LuuMing](https://github.com/LuuMing) 校对:[pityonline](https://github.com/pityonline)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Linux 下如何创建 M3U 播放列表
|
Shirsh
|
https://itsfoss.com/create-m3u-playlist-linux/
|
关于如何在Linux终端中根据乱序文件创建M3U播放列表实现循序播放的小建议。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6/192342cooakaogcpgdhch2.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6/192342cooakaogcpgdhch2.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lujun9972
|
wxy
| false |
[
"M3U",
"播放列表"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6142,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关于如何在Linux终端中根据乱序文件创建M3U播放列表实现循序播放的小建议。
| 2018-10-06T19:23:40 | 2018-10-06T19:23:40 | 10,087 |
/article-10087-1.html
|
>
> 简介:关于如何在Linux终端中根据乱序文件创建M3U播放列表实现循序播放的小建议。
>
>
>

我是外国电视连续剧的粉丝,这些连续剧不太容易从 DVD 或像 [Netflix](https://itsfoss.com/netflix-open-source-ai/) 这样的流媒体上获得。好在,您可以在 YouTube 上找到一些内容并[从 YouTube 下载](https://itsfoss.com/download-youtube-linux/)。
现在出现了一个问题。你的文件可能不是按顺序存储的。在 GNU/Linux中,文件不是按数字顺序自然排序的,因此我必须创建 .m3u 播放列表,以便 [MPV 视频播放器](https://itsfoss.com/mpv-video-player/)可以按顺序播放视频而不是乱顺进行播放。
同样的,有时候表示第几集的数字是在文件名中间或结尾的,像这样 “My Web Series S01E01.mkv”。这里的剧集信息位于文件名的中间,“S01E01”告诉我们人类这是第一集,后面还有其它剧集。
因此我要做的事情就是在视频墓中创建一个 .m3u 播放列表,并告诉 MPV 播放这个 .m3u 播放列表,MPV 自然会按顺序播放这些视频.
### 什么是 M3U 文件?
[M3U](https://en.wikipedia.org/wiki/M3U) 基本上就是个按特定顺序包含文件名的文本文件。当类似 MPV 或 VLC 这样的播放器打开 M3U 文件时,它会尝试按给定的顺序播放指定文件。
### 创建 M3U 来按顺序播放音频/视频文件
就我而言, 我使用了下面命令:
```
$/home/shirish/Videos/web-series-video/$ ls -1v |grep .mkv > /tmp/1.m3u && mv /tmp/1.m3u .
```
然我们拆分一下看看每个部分表示什么意思:
`ls -1v` = 这就是用普通的 `ls` 来列出目录中的内容. 其中 `-1` 表示每行显示一个文件。而 `-v` 表示根据文本中的数字(版本)进行自然排序。
`| grep .mkv` = 基本上就是告诉 `ls` 寻找那些以 `.mkv` 结尾的文件。它也可以是 `.mp4` 或其他任何你想要的媒体文件格式。
通过在控制台上运行命令来进行试运行通常是个好主意:
```
ls -1v |grep .mkv
My Web Series S01E01 [Episode 1 Name] Multi 480p WEBRip x264 - xRG.mkv
My Web Series S01E02 [Episode 2 Name] Multi 480p WEBRip x264 - xRG.mkv
My Web Series S01E03 [Episode 3 Name] Multi 480p WEBRip x264 - xRG.mkv
My Web Series S01E04 [Episode 4 Name] Multi 480p WEBRip x264 - xRG.mkv
My Web Series S01E05 [Episode 5 Name] Multi 480p WEBRip x264 - xRG.mkv
My Web Series S01E06 [Episode 6 Name] Multi 480p WEBRip x264 - xRG.mkv
My Web Series S01E07 [Episode 7 Name] Multi 480p WEBRip x264 - xRG.mkv
My Web Series S01E08 [Episode 8 Name] Multi 480p WEBRip x264 - xRG.mkv
```
结果显示我要做的是正确的。现在下一步就是让输出以 `.m3u` 播放列表的格式输出。
```
ls -1v |grep .mkv > /tmp/web_playlist.m3u && mv /tmp/web_playlist.m3u .
```
这就在当前目录中创建了 .m3u 文件。这个 .m3u 播放列表只不过是一个 .txt 文件,其内容与上面相同,扩展名为 .m3u 而已。 你也可以手动编辑它,并按照想要的顺序添加确切的文件名。
之后你只需要这样做:
```
mpv web_playlist.m3u
```
一般来说,MPV 和播放列表的好处在于你不需要一次性全部看完。 您可以一次看任意长时间,然后在下一次查看其余部分。
我希望写一些有关 MPV 的文章,以及如何制作在媒体文件中嵌入字幕的 mkv 文件,但这是将来的事情了。
注意: 这是开源软件,不鼓励盗版。
---
via: <https://itsfoss.com/create-m3u-playlist-linux/>
作者:[Shirsh](https://itsfoss.com/author/shirish/)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5 个很酷的音乐播放器
|
Adam Šamalík
|
https://fedoramagazine.org/5-cool-music-player-apps/
|
无论你有庞大的音乐库,还是小一些的,抑或根本没有,你都可以用到音乐播放器。这里有四个图形程序和一个基于终端的音乐播放器,可以让你挑选。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6/210137n2zcaf7zrzfqrafq.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6/210137n2zcaf7zrzfqrafq.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音乐",
"播放器"
] |
分享
|
{
"viewnum": 9041,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无论你有庞大的音乐库,还是小一些的,抑或根本没有,你都可以用到音乐播放器。这里有四个图形程序和一个基于终端的音乐播放器,可以让你挑选。
| 2018-10-06T21:01:31 | 2018-10-06T21:01:31 | 10,088 |
/article-10088-1.html
|

你喜欢音乐吗?那么 Fedora 中可能有你正在寻找的东西。本文介绍在 Fedora 上运行的各种音乐播放器。无论你有庞大的音乐库,还是小一些的,抑或根本没有,你都可以用到音乐播放器。这里有四个图形程序和一个基于终端的音乐播放器,可以让你挑选。
### Quod Libet
Quod Libet 是一个完备的大型音频库管理器。如果你有一个庞大的音频库,你不想只是听,也想要管理,Quod Libet 可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Quod Libet 可以从磁盘上的多个位置导入音乐,并允许你编辑音频文件的标签 —— 因此一切都在你的控制之下。此外,它还有各种插件可用,从简单的均衡器到 [last.fm](https://last.fm) 同步。你也可以直接从 [Soundcloud](https://soundcloud.com/) 搜索和播放音乐。
Quod Libet 在 HiDPI 屏幕上工作得很好,它有 Fedora 的 RPM 包,如果你运行 [Silverblue](https://teamsilverblue.org/),它在 [Flathub](https://flathub.org/home) 中也有。使用 Gnome Software 或命令行安装它:
```
$ sudo dnf install quodlibet
```
### Audacious
如果你喜欢简单的音乐播放器,甚至可能看起来像传说中的 Winamp,Audacious 可能是你的不错选择。

Audacious 可能不直接管理你的所有音乐,但你如果想将音乐按文件组织起来,它能做得很好。你还可以导出和导入播放列表,而无需重新组织音乐文件本身。
此外,你可以让它看起来像 Winamp。要让它与上面的截图相同,请进入 “Settings/Appearance”,选择顶部的 “Winamp Classic Interface”,然后选择右下方的 “Refugee” 皮肤。就这么简单。
Audacious 在 Fedora 中作为 RPM 提供,可以使用 Gnome Software 或在终端运行以下命令安装:
```
$ sudo dnf install audacious
```
### Lollypop
Lollypop 是一个音乐播放器,它与 GNOME 集成良好。如果你喜欢 GNOME 的外观,并且想要一个集成良好的音乐播放器,Lollypop 可能适合你。

除了与 GNOME Shell 的良好视觉集成之外,它还可以很好地用于 HiDPI 屏幕,并支持暗色主题。
额外地,Lollypop 有一个集成的封面下载器和一个所谓的派对模式(右上角的音符按钮),它可以自动选择和播放音乐。它还集成了 [last.fm](https://last.fm) 或 [libre.fm](https://libre.fm) 等在线服务。
它有 Fedora 的 RPM 也有用于 [Silverblue](https://teamsilverblue.org/) 工作站的 [Flathub](https://flathub.org/home),使用 Gnome Software 或终端进行安装:
```
$ sudo dnf install lollypop
```
### Gradio
如果你没有任何音乐但仍想听怎么办?或者你只是喜欢收音机?Gradio 就是为你准备的。

Gradio 是一个简单的收音机,它允许你搜索和播放网络电台。你可以按国家、语言或直接搜索找到它们。额外地,它可视化地集成到了 GNOME Shell 中,可以与 HiDPI 屏幕配合使用,并且可以选择黑暗主题。
可以在 [Flathub](https://flathub.org/home) 中找到 Gradio,它同时可以运行在 Fedora Workstation 和 [Silverblue](https://teamsilverblue.org/) 中。使用 Gnome Software 安装它。
### sox
你喜欢使用终端在工作时听一些音乐吗?多亏有了 sox,你不必离开终端。

sox 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基于终端的音乐播放器。你需要做的就是运行如下命令:
```
$ play file.mp3
```
接着 sox 就会为你播放。除了单独的音频文件外,sox 还支持 m3u 格式的播放列表。
此外,因为 sox 是基于终端的程序,你可以通过 ssh 运行它。你有一个带扬声器的家用服务器吗?或者你想从另一台电脑上播放音乐吗?尝试将它与 [tmux](https://fedoramagazine.org/use-tmux-more-powerful-terminal/) 一起使用,这样即使会话关闭也可以继续听。
sox 在 Fedora 中以 RPM 提供。运行下面的命令安装:
```
$ sudo dnf install sox
```
---
via: <https://fedoramagazine.org/5-cool-music-player-apps/>
作者:[Adam Šamalík](https://fedoramagazine.org/author/asamali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更好利用 tmux 会话的 4 个技巧
|
Paul W. Frields
|
https://fedoramagazine.org/4-tips-better-tmux-sessions/
|
如果你已经开始使用 tmux 了,那么这里有一些技巧可以帮你更好地使用它。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7/204525twecrrews57jngs6.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7/204525twecrrews57jngs6.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lujun9972
|
wxy
| false |
[
"tmux"
] |
技术
|
{
"viewnum": 6077,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如果你已经开始使用 tmux 了,那么这里有一些技巧可以帮你更好地使用它。
| 2018-10-07T20:44:56 | 2018-10-07T20:44:56 | 10,089 |
/article-10089-1.html
|

tmux 是一个终端多路复用工具,它可以让你系统上的终端支持多面板。你可以排列面板位置,在每个面板运行不同进程,这通常可以更好的地利用你的屏幕。我们在 [这篇早期的文章](https://fedoramagazine.org/use-tmux-more-powerful-terminal/) 中向读者介绍过这一强力工具。如果你已经开始使用 tmux 了,那么这里有一些技巧可以帮你更好地使用它。
本文假设你当前的前缀键是 `Ctrl+b`。如果你已重新映射该前缀,只需在相应位置替换为你定义的前缀即可。
### 设置终端为自动使用 tmux
使用 tmux 的一个最大好处就是可以随意的从会话中断开和重连。这使得远程登录会话功能更加强大。你有没有遇到过丢失了与远程系统的连接,然后好希望能够恢复在远程系统上做过的那些工作的情况?tmux 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然而,有时在远程系统上工作时,你可能会忘记开启会话。避免出现这一情况的一个方法就是每次通过交互式 shell 登录系统时都让 tmux 启动或附加上一个会话。
在你远程系统上的 `~/.bash_profile` 文件中加入下面内容:
```
if [ -z "$TMUX" ]; then
tmux attach -t default || tmux new -s default
fi
```
然后注销远程系统,并使用 SSH 重新登录。你会发现你处在一个名为 `default` 的 tmux 会话中了。如果退出该会话,则下次登录时还会重新生成此会话。但更重要的是,若您正常地从会话中分离,那么下次登录时你会发现之前工作并没有丢失 - 这在连接中断时非常有用。
你当然也可以将这段配置加入本地系统中。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 GUI 界面的终端并不会自动使用这个 `default` 会话,因此它们并不是登录 shell。虽然你可以修改这一行为,但它可能会导致终端嵌套执行附加到 tmux 会话这一动作,从而导致会话不太可用,因此当进行此操作时请一定小心。
### 使用缩放功能使注意力专注于单个进程
虽然 tmux 的目的就是在单个会话中提供多窗口、多面板和多进程的能力,但有时候你需要专注。如果你正在与一个进程进行交互并且需要更多空间,或需要专注于某个任务,则可以使用缩放命令。该命令会将当前面板扩展,占据整个当前窗口的空间。
缩放在其他情况下也很有用。比如,想象你在图形桌面上运行一个终端窗口。面板会使得从 tmux 会话中拷贝和粘帖多行内容变得相对困难。但若你缩放了面板,就可以很容易地对多行数据进行拷贝/粘帖。
要对当前面板进行缩放,按下 `Ctrl+b, z`。需要恢复的话,按下相同按键组合来恢复面板。
### 绑定一些有用的命令
tmux 默认有大量的命令可用。但将一些更常用的操作绑定到容易记忆的快捷键会很有用。下面一些例子可以让会话变得更好用,你可以添加到 `~/.tmux.conf` 文件中:
```
bind r source-file ~/.tmux.conf \; display "Reloaded config"
```
该命令重新读取你配置文件中的命令和键绑定。添加该条绑定后,退出任意一个 tmux 会话然后重启一个会话。现在你做了任何更改后,只需要简单的按下 `Ctrl+b, r` 就能将修改的内容应用到现有的会话中了。
```
bind V split-window -h
bind H split-window
```
这些命令可以很方便地对窗口进行横向切分(按下 `Shift+V`)和纵向切分(`Shift+H`)。
若你想查看所有绑定的快捷键,按下 `Ctrl+B, ?` 可以看到一个列表。你首先看到的应该是复制模式下的快捷键绑定,表示的是当你在 tmux 中进行复制粘帖时对应的快捷键。你添加的那两个键绑定会在<ruby> 前缀模式 <rt> prefix mode </rt></ruby>中看到。请随意把玩吧!
### 使用 powerline 更清晰
[如前文所示](https://fedoramagazine.org/add-power-terminal-powerline/),powerline 工具是对 shell 的绝佳补充。而且它也兼容在 tmux 中使用。由于 tmux 接管了整个终端空间,powerline 窗口能提供的可不仅仅是更好的 shell 提示那么简单。
[](https://fedoramagazine.org/wp-content/uploads/2018/08/Screenshot-from-2018-08-25-19-36-53.png)
如果你还没有这么做,按照 [这篇文章](https://fedoramagazine.org/add-power-terminal-powerline/) 中的指示来安装该工具。然后[使用 sudo](https://fedoramagazine.org/howto-use-sudo/) 来安装附件:
```
sudo dnf install tmux-powerline
```
接着重启会话,就会在底部看到一个漂亮的新状态栏。根据终端的宽度,默认的状态栏会显示你当前会话 ID、打开的窗口、系统信息、日期和时间,以及主机名。若你进入了使用 git 进行版本控制的项目目录中还能看到分支名和用色彩标注的版本库状态。
当然,这个状态栏具有很好的可配置性。享受你新增强的 tmux 会话吧,玩的开心点。
---
via: <https://fedoramagazine.org/4-tips-better-tmux-sessions/>
作者:[Paul W. Frields](https://fedoramagazine.org/author/pfrields/)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在 React 条件渲染中使用三元表达式和 “&&”
|
Donavon West
|
https://medium.freecodecamp.org/conditional-rendering-in-react-using-ternaries-and-logical-and-7807f53b6935
|
React 组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决定渲染内容。你可以使用传统的 if 语句或 switch 语句。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替代方案。但要注意,如果你不小心,有些方案会带来自己的陷阱。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7/211923fcc9p9ghyvpvqgby.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7/211923fcc9p9ghyvpvqgby.jpg
| true | false | true |
GraveAccent
|
wxy
| false |
[
"React",
"三元表达式"
] |
软件开发
|
{
"viewnum": 4978,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eact 组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决定渲染内容。你可以使用传统的 if 语句或 switch 语句。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替代方案。但要注意,如果你不小心,有些方案会带来自己的陷阱。
| 2018-10-07T21:18:00 | 2018-10-07T21:18:00 | 10,090 |
/article-10090-1.html
|

React 组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决定渲染内容。你可以使用传统的 `if` 语句或 `switch` 语句。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替代方案。但要注意,如果你不小心,有些方案会带来自己的陷阱。
### 三元表达式 vs if/else
假设我们有一个组件被传进来一个 `name` 属性。 如果这个字符串非空,我们会显示一个问候语。否则,我们会告诉用户他们需要登录。
这是一个只实现了如上功能的无状态函数式组件(SFC)。
```
const MyComponent = ({ name }) => {
if (name) {
return (
<div className="hello">
Hello {name}
</div>
);
}
return (
<div className="hello">
Please sign in
</div>
);
};
```
这个很简单但是我们可以做得更好。这是使用<ruby> 三元运算符 <rt> conditional ternary operator </rt></ruby>编写的相同组件。
```
const MyComponent = ({ name }) => (
<div className="hello">
{name ? `Hello ${name}` : 'Please sign in'}
</div>
);
```
请注意这段代码与上面的例子相比是多么简洁。
有几点需要注意。因为我们使用了箭头函数的单语句形式,所以隐含了`return` 语句。另外,使用三元运算符允许我们省略掉重复的 `<div className="hello">` 标记。
### 三元表达式 vs &&
正如您所看到的,三元表达式用于表达 `if`/`else` 条件式非常好。但是对于简单的 `if` 条件式怎么样呢?
让我们看另一个例子。如果 `isPro`(一个布尔值)为真,我们将显示一个奖杯表情符号。我们也要渲染星星的数量(如果不是 0)。我们可以这样写。
```
const MyComponent = ({ name, isPro, stars}) => (
<div className="hello">
<div>
Hello {name}
{isPro ? '♨' : null}
</div>
{stars ? (
<div>
Stars:{'☆'.repeat(stars)}
</div>
) : null}
</div>
);
```
请注意 `else` 条件返回 `null` 。 这是因为三元表达式要有“否则”条件。
对于简单的 `if` 条件式,我们可以使用更合适的东西:`&&` 运算符。这是使用 `&&` 编写的相同代码。
```
const MyComponent = ({ name, isPro, stars}) => (
<div className="hello">
<div>
Hello {name}
{isPro && '♨'}
</div>
{stars && (
<div>
Stars:{'☆'.repeat(stars)}
</div>
)}
</div>
);
```
没有太多区别,但是注意我们消除了每个三元表达式最后面的 `: null` (`else` 条件式)。一切都应该像以前一样渲染。
嘿!约翰得到了什么?当什么都不应该渲染时,只有一个 `0`。这就是我上面提到的陷阱。这里有解释为什么:
[根据 MDN](https://developer.mozilla.org/en-US/docs/Web/JavaScript/Reference/Operators/Logical_Operators),一个逻辑运算符“和”(也就是 `&&`):
>
> `expr1 && expr2`
>
>
> 如果 `expr1` 可以被转换成 `false` ,返回 `expr1`;否则返回 `expr2`。 如此,当与布尔值一起使用时,如果两个操作数都是 `true`,`&&` 返回 `true` ;否则,返回 `false`。
>
>
>
好的,在你开始拔头发之前,让我为你解释它。
在我们这个例子里, `expr1` 是变量 `stars`,它的值是 `0`,因为 0 是假值,`0` 会被返回和渲染。看,这还不算太坏。
我会简单地这么写。
>
> 如果 `expr1` 是假值,返回 `expr1` ,否则返回 `expr2`。
>
>
>
所以,当对非布尔值使用 `&&` 时,我们必须让这个假值返回 React 无法渲染的东西,比如说,`false` 这个值。
我们可以通过几种方式实现这一目标。让我们试试吧。
```
{!!stars && (
<div>
{'☆'.repeat(stars)}
</div>
)}
```
注意 `stars` 前的双感叹操作符(`!!`)(呃,其实没有双感叹操作符。我们只是用了感叹操作符两次)。
第一个感叹操作符会强迫 `stars` 的值变成布尔值并且进行一次“非”操作。如果 `stars` 是 `0` ,那么 `!stars` 会是 `true`。
然后我们执行第二个`非`操作,所以如果 `stars` 是 `0`,`!!stars` 会是 `false`。正好是我们想要的。
如果你不喜欢 `!!`,那么你也可以强制转换出一个布尔数比如这样(这种方式我觉得有点冗长)。
```
{Boolean(stars) && (
```
或者只是用比较符产生一个布尔值(有些人会说这样甚至更加语义化)。
```
{stars > 0 && (
```
#### 关于字符串
空字符串与数字有一样的毛病。但是因为渲染后的空字符串是不可见的,所以这不是那种你很可能会去处理的难题,甚至可能不会注意到它。然而,如果你是完美主义者并且不希望 DOM 上有空字符串,你应采取我们上面对数字采取的预防措施。
### 其它解决方案
一种可能的将来可扩展到其他变量的解决方案,是创建一个单独的 `shouldRenderStars` 变量。然后你用 `&&` 处理布尔值。
```
const shouldRenderStars = stars > 0;
```
```
return (
<div>
{shouldRenderStars && (
<div>
{'☆'.repeat(stars)}
</div>
)}
</div>
);
```
之后,在将来,如果业务规则要求你还需要已登录,拥有一条狗以及喝淡啤酒,你可以改变 `shouldRenderStars` 的得出方式,而返回的内容保持不变。你还可以把这个逻辑放在其它可测试的地方,并且保持渲染明晰。
```
const shouldRenderStars =
stars > 0 && loggedIn && pet === 'dog' && beerPref === 'light`;
```
```
return (
<div>
{shouldRenderStars && (
<div>
{'☆'.repeat(stars)}
</div>
)}
</div>
);
```
### 结论
我认为你应该充分利用这种语言。对于 JavaScript,这意味着为 `if/else` 条件式使用三元表达式,以及为 `if` 条件式使用 `&&` 操作符。
我们可以回到每处都使用三元运算符的舒适区,但你现在消化了这些知识和力量,可以继续前进 `&&` 取得成功了。
---
作者简介:
美国运通工程博客的执行编辑 <http://aexp.io> 以及 @AmericanExpress 的工程总监。MyViews !== ThoseOfMyEmployer.
---
via: <https://medium.freecodecamp.org/conditional-rendering-in-react-using-ternaries-and-logical-and-7807f53b6935>
作者:[Donavon West](https://medium.freecodecamp.org/@donavon) 译者:[GraveAccent](https://github.com/GraveAccent)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安装并使用 Wireshark
|
Pradeep Kumar
|
https://www.linuxtechi.com/install-use-wireshark-debian-9-ubuntu/
|
Wireshark 允许我们监控网络数据包直到其微观层面。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7/224618kb7rwbxbx16lth4x.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7/224618kb7rwbxbx16lth4x.jpg
| true | false | true |
MjSeven
|
wxy
| false |
[
"Wireshark",
"数据包"
] |
技术
|
{
"viewnum": 9551,
"commentnum": 0,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Wireshark 允许我们监控网络数据包直到其微观层面。
| 2018-10-07T22:46:14 | 2018-10-07T22:46:14 | 10,091 |
/article-10091-1.html
|
[](https://www.linuxtechi.com/wp-content/uploads/2017/11/wireshark-Debian-9-Ubuntu-16.04-17.10.jpg)
Wireshark 是自由开源的、跨平台的基于 GUI 的网络数据包分析器,可用于 Linux、Windows、MacOS、Solaris 等。它可以实时捕获网络数据包,并以人性化的格式呈现。Wireshark 允许我们监控网络数据包直到其微观层面。Wireshark 还有一个名为 `tshark` 的命令行实用程序,它与 Wireshark 执行相同的功能,但它是通过终端而不是 GUI。
Wireshark 可用于网络故障排除、分析、软件和通信协议开发以及用于教育目的。Wireshark 使用 `pcap` 库来捕获网络数据包。
Wireshark 具有许多功能:
* 支持数百项协议检查
* 能够实时捕获数据包并保存,以便以后进行离线分析
* 许多用于分析数据的过滤器
* 捕获的数据可以即时压缩和解压缩
* 支持各种文件格式的数据分析,输出也可以保存为 XML、CSV 和纯文本格式
* 数据可以从以太网、wifi、蓝牙、USB、帧中继、令牌环等多个接口中捕获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如何在 Ubuntu/Debian 上安装 Wireshark,并将学习如何使用 Wireshark 捕获网络数据包。
#### 在 Ubuntu 16.04 / 17.10 上安装 Wireshark
Wireshark 在 Ubuntu 默认仓库中可用,只需使用以下命令即可安装。但有可能得不到最新版本的 wireshark。
```
linuxtechi@nixworld:~$ sudo apt-get update
linuxtechi@nixworld:~$ sudo apt-get install wireshark -y
```
因此,要安装最新版本的 wireshark,我们必须启用或配置官方 wireshark 仓库。
使用下面的命令来配置仓库并安装最新版本的 wireshark 实用程序。
```
linuxtechi@nixworld:~$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wireshark-dev/stable
linuxtechi@nixworld:~$ sudo apt-get update
linuxtechi@nixworld:~$ sudo apt-get install wireshark -y
```
一旦安装了 wireshark,执行以下命令,以便非 root 用户也可以捕获接口的实时数据包。
```
linuxtechi@nixworld:~$ sudo setcap 'CAP_NET_RAW+eip CAP_NET_ADMIN+eip' /usr/bin/dumpcap
```
#### 在 Debian 9 上安装 Wireshark
Wireshark 包及其依赖项已存在于 debian 9 的默认仓库中,因此要在 Debian 9 上安装最新且稳定版本的 Wireshark,请使用以下命令:
```
linuxtechi@nixhome:~$ sudo apt-get update
linuxtechi@nixhome:~$ sudo apt-get install wireshark -y
```
在安装过程中,它会提示我们为非超级用户配置 dumpcap,
选择 `yes` 并回车。
[](https://www.linuxtechi.com/wp-content/uploads/2017/11/Configure-Wireshark-Debian9.jpg)
安装完成后,执行以下命令,以便非 root 用户也可以捕获接口的实时数据包。
```
linuxtechi@nixhome:~$ sudo chmod +x /usr/bin/dumpcap
```
我们还可以使用最新的源代码包在 Ubuntu/Debian 和其它 Linux 发行版上安装 wireshark。
#### 在 Debian / Ubuntu 系统上使用源代码安装 Wireshark
首先下载最新的源代码包(写这篇文章时它的最新版本是 2.4.2),使用以下命令:
```
linuxtechi@nixhome:~$ wget https://1.as.dl.wireshark.org/src/wireshark-2.4.2.tar.xz
```
然后解压缩包,进入解压缩的目录:
```
linuxtechi@nixhome:~$ tar -xf wireshark-2.4.2.tar.xz -C /tmp
linuxtechi@nixhome:~$ cd /tmp/wireshark-2.4.2
```
现在我们使用以下命令编译代码:
```
linuxtechi@nixhome:/tmp/wireshark-2.4.2$ ./configure --enable-setcap-install
linuxtechi@nixhome:/tmp/wireshark-2.4.2$ make
```
最后安装已编译的软件包以便在系统上安装 Wireshark:
```
linuxtechi@nixhome:/tmp/wireshark-2.4.2$ sudo make install
linuxtechi@nixhome:/tmp/wireshark-2.4.2$ sudo ldconfig
```
在安装后,它将创建一个单独的 Wireshark 组,我们现在将我们的用户添加到组中,以便它可以与 Wireshark 一起使用,否则在启动 wireshark 时可能会出现 “permission denied(权限被拒绝)”错误。
要将用户添加到 wireshark 组,执行以下命令:
```
linuxtechi@nixhome:~$ sudo usermod -a -G wireshark linuxtechi
```
现在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命令从 GUI 菜单或终端启动 wireshark:
```
linuxtechi@nixhome:~$ wireshark
```
#### 在 Debian 9 系统上使用 Wireshark
[](https://www.linuxtechi.com/wp-content/uploads/2017/11/Access-wireshark-debian9.jpg)
点击 Wireshark 图标。
[](https://www.linuxtechi.com/wp-content/uploads/2017/11/Wireshark-window-debian9.jpg)
#### 在 Ubuntu 16.04 / 17.10 上使用 Wireshark
[](https://www.linuxtechi.com/wp-content/uploads/2017/11/Access-wireshark-Ubuntu.jpg)
点击 Wireshark 图标。
[](https://www.linuxtechi.com/wp-content/uploads/2017/11/Wireshark-window-Ubuntu.jpg)
#### 捕获并分析数据包
一旦 wireshark 启动,我们就会看到 wireshark 窗口,上面有 Ubuntu 和 Debian 系统的示例。
[](https://www.linuxtechi.com/wp-content/uploads/2017/11/wireshark-Linux-system.jpg)
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可以捕获网络数据包的接口。根据你系统上的接口,此屏幕可能与你的不同。
我们选择 `enp0s3` 来捕获该接口的网络流量。选择接口后,在我们网络上所有设备的网络数据包开始填充(参考下面的屏幕截图):
[](https://www.linuxtechi.com/wp-content/uploads/2017/11/Capturing-Packet-from-enp0s3-Ubuntu-Wireshark.jpg)
第一次看到这个屏幕,我们可能会被这个屏幕上显示的数据所淹没,并且可能已经想过如何整理这些数据,但不用担心,Wireshark 的最佳功能之一就是它的过滤器。
我们可以根据 IP 地址、端口号,也可以使用来源和目标过滤器、数据包大小等对数据进行排序和过滤,也可以将两个或多个过滤器组合在一起以创建更全面的搜索。我们也可以在 “Apply a Display Filter(应用显示过滤器)”选项卡中编写过滤规则,也可以选择已创建的规则。要选择之前构建的过滤器,请单击 “Apply a Display Filter(应用显示过滤器)”选项卡旁边的旗帜图标。
[](https://www.linuxtechi.com/wp-content/uploads/2017/11/Filter-in-wireshark-Ubuntu.jpg)
我们还可以根据颜色编码过滤数据,默认情况下,浅紫色是 TCP 流量,浅蓝色是 UDP 流量,黑色标识有错误的数据包,看看这些编码是什么意思,点击 “View -> Coloring Rules”,我们也可以改变这些编码。
[](https://www.linuxtechi.com/wp-content/uploads/2017/11/Packet-Colouring-Wireshark.jpg)
在我们得到我们需要的结果之后,我们可以点击任何捕获的数据包以获得有关该数据包的更多详细信息,这将显示该网络数据包的所有数据。
Wireshark 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需要一些时间来习惯并对其进行命令操作,本教程将帮助你入门。请随时在下面的评论框中提出你的疑问或建议。
---
via: <https://www.linuxtechi.com/install-use-wireshark-debian-9-ubuntu/>
作者:[Pradeep Kumar](https://www.linuxtechi.com/author/pradeep/) 译者:[MjSeven](https://github.com/MjSeve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DevOps 实践指南
|
Carlos Nunez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1/getting-devops
|
这些技巧或许对那些想要践行 DevOps 的系统运维和开发者能有所帮助。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7/232221jeeuwl2mezee2xpn.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7/232221jeeuwl2mezee2xpn.jpg
| true | false | true |
belitex
|
pityonline
| false |
[
"DevOps"
] |
观点
|
{
"viewnum": 7918,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这些技巧或许对那些想要践行 DevOps 的系统运维和开发者能有所帮助。
| 2018-10-07T23:22:40 | 2018-10-07T23:22:40 | 10,092 |
/article-10092-1.html
|
>
> 这些技巧或许对那些想要践行 DevOps 的系统运维和开发者能有所帮助。
>
>
>

在去年大概一年的时间里,我注意到对“Devops 实践”感兴趣的开发人员和系统管理员突然有了明显的增加。这样的变化也合理:现在开发者只要花很少的钱,调用一些 API,就能单枪匹马地在一整套分布式基础设施上运行自己的应用,在这个时代,开发和运维的紧密程度前所未有。我看过许多博客和文章介绍很酷的 DevOps 工具和相关思想,但是给那些希望践行 DevOps 的人以指导和建议的内容,我却很少看到。
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描述一下如何去实践。我的想法基于 Reddit 上 [devops](https://www.reddit.com/r/devops/) 的一些访谈、聊天和深夜讨论,还有一些随机谈话,一般都发生在享受啤酒和美食的时候。如果你已经开始这样实践,我对你的反馈很感兴趣,请通过[我的博客](https://carlosonunez.wordpress.com/)或者 [Twitter](https://twitter.com/easiestnameever) 联系我,也可以直接在下面评论。我很乐意听到你们的想法和故事。
### 古代的 IT
了解历史是搞清楚未来的关键,DevOps 也不例外。想搞清楚 DevOps 运动的普及和流行,去了解一下上世纪 90 年代后期和 21 世纪前十年 IT 的情况会有帮助。这是我的经验。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大型跨国金融服务公司做 Windows 系统管理员。当时给计算资源扩容需要给 Dell 打电话(或者像我们公司那样打给 CDW),并下一个价值数十万美元的订单,包含服务器、网络设备、电缆和软件,所有这些都要运到生产或线下的数据中心去。虽然 VMware 仍在尝试说服企业使用虚拟机运行他们的“性能敏感”型程序是更划算的,但是包括我们在内的很多公司都还是愿意使用他们的物理机运行应用。
在我们技术部门,有一个专门做数据中心工程和运营的团队,他们的工作包括价格谈判,让荒唐的月租能够降一点点,还包括保证我们的系统能够正常冷却(如果设备太多,这个事情的难度会呈指数增长)。如果这个团队足够幸运足够有钱,境外数据中心的工作人员对我们所有的服务器型号又都有足够的了解,就能避免在盘后交易中不小心搞错东西。那时候亚马逊 AWS 和 Rackspace 逐渐开始加速扩张,但还远远没到临界规模。
当时我们还有专门的团队来保证硬件上运行着的操作系统和软件能够按照预期工作。这些工程师负责设计可靠的架构以方便给系统打补丁、监控和报警,还要定义<ruby> 基础镜像 <rt> gold image </rt></ruby>的内容。这些大都是通过很多手工实验完成的,很多手工实验是为了编写一个<ruby> 运行说明书 <rt> runbook </rt></ruby>来描述要做的事情,并确保按照它执行后的结果确实在预期内。在我们这么大的组织里,这样做很重要,因为一线和二线的技术支持都是境外的,而他们的培训内容只覆盖到了这些运行说明而已。
(这是我职业生涯前三年的世界。我那时候的梦想是成为制定最高标准的人!)
软件发布则完全是另外一头怪兽。无可否认,我在这方面并没有积累太多经验。但是,从我收集的故事(和最近的经历)来看,当时大部分软件开发的日常大概是这样:
* 开发人员按照技术和功能需求来编写代码,这些需求来自于业务分析人员的会议,但是会议并没有邀请开发人员参加。
* 开发人员可以选择为他们的代码编写单元测试,以确保在代码里没有任何明显的疯狂行为,比如除以 0 但不抛出异常。
* 然后开发者会把他们的代码标记为 “Ready for QA”(准备好了接受测试),质量保障的成员会把这个版本的代码发布到他们自己的环境中,这个环境和生产环境可能相似,也可能不,甚至和开发环境相比也不一定相似。
* 故障会在几天或者几个星期内反馈到开发人员那里,这个时长取决于其它业务活动和优先事项。
虽然系统管理员和开发人员经常有不一致的意见,但是对“变更管理”却一致痛恨。变更管理由高度规范的(就我当时的雇主而言)和非常必要的规则和程序组成,用来管理一家公司应该什么时候做技术变更,以及如何做。很多公司都按照 [ITIL](https://en.wikipedia.org/wiki/ITIL) 来操作,简单的说,ITIL 问了很多和事情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和方式相关的问题,而且提供了一个过程,对产生最终答案的决定做审计跟踪。
你可能从我的简短历史课上了解到,当时 IT 的很多很多事情都是手工完成的。这导致了很多错误。错误又导致了很多财产损失。变更管理的工作就是尽量减少这些损失,它常常以这样的形式出现:不管变更的影响和规模大小,每两周才能发布部署一次。周五下午 4 点到周一早上 5 点 59 分这段时间,需要排队等候发布窗口。(讽刺的是,这种流程导致了更多错误,通常还是更严重的那种错误)
### DevOps 不是专家团
你可能在想 “Carlos 你在讲啥啊,什么时候才能说到 Ansible playbooks?”,我喜欢 Ansible,但是请稍等 —— 下面这些很重要。
你有没有过被分配到需要跟 DevOps 小组打交道的项目?你有没有依赖过“配置管理”或者“持续集成/持续交付”小组来保证业务流水线设置正确?你有没有在代码开发完的数周之后才参加发布部署的会议?
如果有过,那么你就是在重温历史,这个历史是由上面所有这些导致的。
出于本能,我们喜欢和像自己的人一起工作,这会导致[壁垒](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time-out/201401/getting-out-your-silo)的形成。很自然,这种人类特质也会在工作场所表现出来是不足为奇的。我甚至在曾经工作过的一个 250 人的创业公司里见到过这样的现象。刚开始的时候,开发人员都在聚在一起工作,彼此深度协作。随着代码变得复杂,开发相同功能的人自然就坐到了一起,解决他们自己的复杂问题。然后按功能划分的小组很快就正式形成了。
在我工作过的很多公司里,系统管理员和开发人员不仅像这样形成了天然的壁垒,而且彼此还有激烈的对抗。开发人员的环境出问题了或者他们的权限太小了,就会对系统管理员很恼火。系统管理员怪开发人员无时无刻地在用各种方式破坏他们的环境,怪开发人员申请的计算资源严重超过他们的需要。双方都不理解对方,更糟糕的是,双方都不愿意去理解对方。
大部分开发人员对操作系统,内核或计算机硬件都不感兴趣。同样,大部分系统管理员,即使是 Linux 的系统管理员,也都不愿意学习编写代码,他们在大学期间学过一些 C 语言,然后就痛恨它,并且永远都不想再碰 IDE。所以,开发人员把运行环境的问题甩给围墙外的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把这些问题和甩过来的其它上百个问题放在一起安排优先级。每个人都忙于怨恨对方。DevOps 的目的就是解决这种矛盾。
DevOps 不是一个团队,CI/CD 也不是 JIRA 系统的一个用户组。DevOps 是一种思考方式。根据这个运动来看,在理想的世界里,开发人员、系统管理员和业务相关人将作为一个团队工作。虽然他们可能不完全了解彼此的世界,可能没有足够的知识去了解彼此的积压任务,但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能有一致的看法。
把所有基础设施和业务逻辑都代码化,再串到一个发布部署流水线里,就像是运行在这之上的应用一样。这个理念的基础就是 DevOps。因为大家都理解彼此,所以人人都是赢家。聊天机器人和易用的监控工具、可视化工具的兴起,背后的基础也是 DevOps。
[Adam Jacob](https://twitter.com/adamhjk/status/572832185461428224) 说的最好:“DevOps 就是企业往软件导向型过渡时我们用来描述操作的词。”
### 要实践 DevOps 我需要知道些什么
我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它的答案和同属于开放式的其它大部分问题一样:视情况而定。
现在“DevOps 工程师”在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含义。在软件开发人员比较多但是很少有人懂基础设施的小公司,他们很可能是在找有更多系统管理经验的人。而其他公司,通常是大公司或老公司,已经有一个稳固的系统管理团队了,他们在向类似于谷歌 [SRE](https://landing.google.com/sre/interview/ben-treynor.html) 的方向做优化,也就是“设计运维功能的软件工程师”。但是,这并不是金科玉律,就像其它技术类工作一样,这个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招聘经理。
也就是说,我们一般是在找对深入学习以下内容感兴趣的工程师:
* 如何管理和设计安全、可扩展的云平台(通常是在 AWS 上,不过微软的 Azure、Google Cloud Platform,还有 DigitalOcean 和 Heroku 这样的 PaaS 提供商,也都很流行)。
* 如何用流行的 [CI/CD](https://en.wikipedia.org/wiki/CI/CD) 工具,比如 Jenkins、GoCD,还有基于云的 Travis CI 或者 CircleCI,来构造一条优化的发布部署流水线和发布部署策略。
* 如何在你的系统中使用基于时间序列的工具,比如 Kibana、Grafana、Splunk、Loggly 或者 Logstash 来监控、记录,并在变化的时候报警。
* 如何使用配置管理工具,例如 Chef、Puppet 或者 Ansible 做到“基础设施即代码”,以及如何使用像 Terraform 或 CloudFormation 的工具发布这些基础设施。
容器也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尽管有人对大规模使用 Docker 的现状[表示不满](https://thehftguy.com/2016/11/01/docker-in-production-an-history-of-failure/),但容器正迅速地成为一种很好的方式来实现在更少的操作系统上运行超高密度的服务和应用,同时提高它们的可靠性。(像 Kubernetes 或者 Mesos 这样的容器编排工具,能在宿主机故障的时候,几秒钟之内重新启动新的容器。)考虑到这些,掌握 Docker 或者 rkt 以及容器编排平台的知识会对你大有帮助。
如果你是希望做 DevOps 实践的系统管理员,你还需要知道如何写代码。Python 和 Ruby 是 DevOps 领域的流行语言,因为它们是可移植的(也就是说可以在任何操作系统上运行)、快速的,而且易读易学。它们还支撑着这个行业最流行的配置管理工具(Ansible 是使用 Python 写的,Chef 和 Puppet 是使用 Ruby 写的)以及云平台的 API 客户端(亚马逊 AWS、微软 Azure、Google Cloud Platform 的客户端通常会提供 Python 和 Ruby 语言的版本)。
如果你是开发人员,也希望做 DevOps 的实践,我强烈建议你去学习 Unix、Windows 操作系统以及网络基础知识。虽然云计算把很多系统管理的难题抽象化了,但是对应用的性能做调试的时候,如果你知道操作系统如何工作的就会有很大的帮助。下文包含了一些这个主题的图书。
如果你觉得这些东西听起来内容太多,没关系,大家都是这么想的。幸运的是,有很多小项目可以让你开始探索。其中一个项目是 Gary Stafford 的[选举服务](https://github.com/garystafford/voter-service),一个基于 Java 的简单投票平台。我们要求面试候选人通过一个流水线将该服务从 GitHub 部署到生产环境基础设施上。你可以把这个服务与 Rob Mile 写的了不起的 DevOps [入门教程](https://github.com/maxamg/cd-office-hours)结合起来学习。
还有一个熟悉这些工具的好方法,找一个流行的服务,然后只使用 AWS 和配置管理工具来搭建这个服务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第一次先手动搭建,了解清楚要做的事情,然后只用 CloudFormation(或者 Terraform)和 Ansible 重写刚才的手动操作。令人惊讶的是,这就是我们基础设施开发人员为客户所做的大部分日常工作,我们的客户认为这样的工作非常有意义!
### 需要读的书
如果你在找 DevOps 的其它资源,下面这些理论和技术书籍值得一读。
#### 理论书籍
* Gene Kim 写的 《<ruby> <a href="https://itrevolution.com/book/the-phoenix-project/"> 凤凰项目 </a> <rt> The Phoenix Project </rt></ruby>》。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内容涵盖了我上文解释过的历史(写的更生动形象),描述了一个运行在敏捷和 DevOps 之上的公司向精益前进的过程。
* Terrance Ryan 写的 《<ruby> <a href="https://pragprog.com/book/trevan/driving-technical-change"> 布道之道 </a> <rt> Driving Technical Change </rt></ruby>》。非常好的一小本书,讲了大多数技术型组织内的常见性格特点以及如何和他们打交道。这本书对我的帮助比我想象的更多。
* Tom DeMarco 和 Tim Lister 合著的 《<ruby> <a href="https://en.wikipedia.org/wiki/Peopleware:_Productive_Projects_and_Teams"> 人件 </a> <rt> Peopleware </rt></ruby>》。管理工程师团队的经典图书,有一点过时,但仍然很有价值。
* Tom Limoncelli 写的 《<ruby> <a href="http://shop.oreilly.com/product/9780596007836.do"> 时间管理:给系统管理员 </a> <rt> Time Management for System Administrators </rt></ruby>》。这本书主要面向系统管理员,它对很多大型组织内的系统管理员生活做了深入的展示。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系统管理员和开发人员之间的冲突,这本书可能解释了更多。
* Eric Ries 写的 《<ruby> <a href="http://theleanstartup.com/"> 精益创业 </a> <rt> The Lean Startup </rt></ruby>》。描述了 Eric 自己的 3D 虚拟形象公司,IMVU,发现了如何精益工作,快速失败和更快盈利。
* Jez Humble 和他的朋友写的 《<ruby> <a href="https://info.thoughtworks.com/lean-enterprise-book.html"> 精益企业 </a> <rt> Lean Enterprise </rt></ruby>》。这本书是对精益创业做的改编,以更适应企业,两本书都很棒,都很好地解释了 DevOps 背后的商业动机。
* Kief Morris 写的 《<ruby> <a href="http://infrastructure-as-code.com/book/"> 基础设施即代码 </a> <rt> Infrastructure As Code </rt></ruby>》。关于“基础设施即代码”的非常好的入门读物!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所有公司都有必要采纳这种做法。
* Betsy Beyer、Chris Jones、Jennifer Petoff 和 Niall Richard Murphy 合著的 《<ruby> <a href="https://landing.google.com/sre/book.html"> 站点可靠性工程师 </a> <rt> Site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rt></ruby>》。一本解释谷歌 SRE 实践的书,也因为是“DevOps 诞生之前的 DevOps”被人熟知。在如何处理运行时间、时延和保持工程师快乐方面提供了有意思的看法。
#### 技术书籍
如果你想找的是让你直接跟代码打交道的书,看这里就对了。
* W. Richard Stevens 的 《<ruby> <a href="https://en.wikipedia.org/wiki/TCP/IP_Illustrated"> TCP/IP 详解 </a> <rt> TCP/IP Illustrated </rt></ruby>》。这是一套经典的(也可以说是最全面的)讲解网络协议基础的巨著,重点介绍了 TCP/IP 协议族。如果你听说过 1、2、3、4 层网络,而且对深入学习它们感兴趣,那么你需要这本书。
* Evi Nemeth、Trent Hein 和 Ben Whaley 合著的 《<ruby> <a href="http://www.admin.com/"> UNIX/Linux 系统管理员手册 </a> <rt> UNIX and Linux System Administration Handbook </rt></ruby>》。一本很好的入门书,介绍 Linux/Unix 如何工作以及如何使用。
* Don Jones 和 Jeffrey Hicks 合著的 《<ruby> <a href="https://www.manning.com/books/learn-windows-powershell-in-a-month-of-lunches-third-edition"> Windows PowerShell 实战指南 </a> <rt> Learn Windows Powershell In A Month of Lunches </rt></ruby>》。如果你在 Windows 系统下做自动化任务,你需要学习怎么使用 Powershell。这本书能够帮助你。Don Jones 是这方面著名的 MVP。
* 几乎所有 [James Turnbull](https://jamesturnbull.net/) 写的东西,针对流行的 DevOps 工具,他发表了很好的技术入门读物。
不管是在那些把所有应用都直接部署在物理机上的公司,(现在很多公司仍然有充分的理由这样做)还是在那些把所有应用都做成 serverless 的先驱公司,DevOps 都很可能会持续下去。这部分工作很有趣,产出也很有影响力,而且最重要的是,它搭起桥梁衔接了技术和业务之间的缺口。DevOps 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美好事物。
首次发表在 [Neurons Firing on a Keyboard](https://carlosonunez.wordpress.com/2017/03/02/getting-into-devops/)。使用 CC-BY-SA 协议。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1/getting-devops>
作者:[Carlos Nunez](https://opensource.com/users/carlosonunez) 译者:[belitex](https://github.com/belitex) 校对:[pityonline](https://github.com/pityonline)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从过时的 Windows 机器迁移到 Linux
|
Michael Korotaev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1/move-to-linux-old-windows
|
这是一个当老旧的 Windows 机器退役时,决定迁移到 Linux 的故事。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8/220313x2u2xf3qfktvttuq.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8/220313x2u2xf3qfktvttuq.jpg
| true | false | true |
bookug
|
wxy
| false |
[
"Windows"
] |
观点
|
{
"viewnum": 4053,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这是一个当老旧的 Windows 机器退役时,决定迁移到 Linux 的故事。
| 2018-10-08T22:03:19 | 2018-10-08T22:03:19 | 10,093 |
/article-10093-1.html
|
>
> 这是一个当老旧的 Windows 机器退役时,决定迁移到 Linux 的故事。
>
>
>

我在 ONLYOFFICE 的市场部门工作的每一天,我都能看到 Linux 用户在网上讨论我们的办公软件。我们的产品在 Linux 用户中很受欢迎,这使得我对使用 Linux 作为日常工具的体验非常好奇。我的老旧的 Windows XP 机器在性能上非常差,因此我决定了解 Linux 系统(特别是 Ubuntu)并且决定去尝试使用它。我的两个同事也加入了我的计划。
### 为何选择 Linux ?
我们必须做出改变,首先,我们的老系统在性能方面不够用:我们经历过频繁的崩溃,每当运行超过两个应用时,机器就会负载过度,关闭机器时有一半的几率冻结等等。这很容易让我们从工作中分心,意味着我们没有我们应有的工作效率了。
升级到 Windows 的新版本也是一种选择,但这样可能会带来额外的开销,而且我们的软件本身也是要与 Microsoft 的办公软件竞争。因此我们在这方面也存在意识形态的问题。
其次,就像我之前提过的, ONLYOFFICE 产品在 Linux 社区内非常受欢迎。通过阅读 Linux 用户在使用我们的软件时的体验,我们也对加入他们很感兴趣。
在我们要求转换到 Linux 系统一周后,我们拿到了崭新的装好了 [Kubuntu](https://kubuntu.org/) 的机器。我们选择了 16.04 版本,因为这个版本支持 KDE Plasma 5.5 和包括 Dolphin 在内的很多 KDE 应用,同时也包括 LibreOffice 5.1 和 Firefox 45 。
### Linux 让人喜欢的地方
我相信 Linux 最大的优势是它的运行速度,比如,从按下机器的电源按钮到开始工作只需要几秒钟时间。从一开始,一切看起来都超乎寻常地快:总体的响应速度,图形界面,甚至包括系统更新的速度。
另一个使我惊奇的事情是跟 Windows 相比, Linux 几乎能让你配置任何东西,包括整个桌面的外观。在设置里面,我发现了如何修改各种栏目、按钮和字体的颜色和形状,也可以重新布置任意桌面组件的位置,组合桌面小工具(甚至包括漫画和颜色选择器)。我相信我还仅仅只是了解了基本的选项,之后还需要探索这个系统更多著名的定制化选项。
Linux 发行版通常是一个非常安全的环境。人们很少在 Linux 系统中使用防病毒的软件,因为很少有人会写病毒程序来攻击 Linux 系统。因此你可以拥有很好的系统速度,并且节省了时间和金钱。
总之, Linux 已经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用一系列的新选项和功能大大震惊了我们。仅仅通过短时间的使用,我们已经可以给它总结出以下特性:
* 操作很快很顺畅
* 高度可定制
* 对新手很友好
* 了解基本组件很有挑战性,但回报丰厚
* 安全可靠
* 对所有想改变工作场所的人来说都是一次绝佳的体验
你已经从 Windows 或 MacOS 系统换到 Kubuntu 或其他 Linux 变种了么?或者你是否正在考虑做出改变?请分享你想要采用 Linux 系统的原因,连同你对开源的印象一起写在评论中。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1/move-to-linux-old-windows>
作者:[Michael Korotaev](https://opensource.com/users/michaelk) 译者:[bookug](https://github.com/booku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 开发的五大必备工具
|
Jack Wallen
|
https://www.linux.com/learn/intro-to-linux/2018/8/5-essential-tools-linux-development
|
Linux 上的开发工具如此之多,以至于会担心找不到恰好适合你需要的。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8/224653cdaad4uytmtdkh9v.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8/224653cdaad4uytmtdkh9v.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HankChow
|
wxy
| false |
[
"开发工具"
] |
软件开发
|
{
"viewnum": 46451,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Linux 上的开发工具如此之多,以至于会担心找不到恰好适合你需要的。
| 2018-10-08T22:47:05 | 2018-10-08T22:47:05 | 10,094 |
/article-10094-1.html
|
>
> Linux 上的开发工具如此之多,以至于会担心找不到恰好适合你的。
>
>
>

Linux 已经成为工作、娱乐和个人生活等多个领域的支柱,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它。在 Linux 的帮助下,技术的变革速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Linux 开发的速度也以指数规模增长。因此,越来越多的开发者也不断地加入开源和学习 Linux 开发地潮流当中。在这个过程之中,合适的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可喜的是,随着 Linux 的发展,大量适用于 Linux 的开发工具也不断成熟。甚至可以说,这样的工具已经多得有点惊人。
为了选择更合适自己的开发工具,缩小选择范围是很必要的。但是这篇文章并不会要求你必须使用某个工具,而只是缩小到五个工具类别,然后对每个类别提供一个例子。然而,对于大多数类别,都会有不止一种选择。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 容器
放眼于现实,现在已经是容器的时代了。容器既及其容易部署,又可以方便地构建开发环境。如果你针对的是特定的平台的开发,将开发流程所需要的各种工具都创建到容器映像中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只要使用这一个容器映像,就能够快速启动大量运行所需服务的实例。
一个使用容器的最佳范例是使用 [Docker](https://www.docker.com/),使用容器(或 Docker)有这些好处:
* 开发环境保持一致
* 部署后即可运行
* 易于跨平台部署
* Docker 映像适用于多种开发环境和语言
* 部署单个容器或容器集群都并不繁琐
通过 [Docker Hub](https://hub.docker.com/),几乎可以找到适用于任何平台、任何开发环境、任何服务器、任何服务的映像,几乎可以满足任何一种需求。使用 Docker Hub 中的映像,就相当于免除了搭建开发环境的步骤,可以直接开始开发应用程序、服务器、API 或服务。
Docker 在所有 Linux 平台上都很容易安装,例如可以通过终端输入以下命令在 Ubuntu 上安装 Docker:
```
sudo apt-get install docker.io
```
Docker 安装完毕后,就可以从 Docker 仓库中拉取映像,然后开始开发和部署了(如下图)。

*图 1: Docker 镜像准备部署*
### 版本控制工具
如果你正在开发一个大型项目,又或者参与团队开发,版本控制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用于记录代码变更、提交代码以及合并代码。如果没有这样的工具,项目几乎无法妥善管理。在 Linux 系统上,[Git](https://git-scm.com/) 和 [GitHub](https://github.com/) 的易用性和流行程度是其它版本控制工具无法比拟的。如果你对 Git 和 GitHub 还不太熟悉,可以简单理解为 Git 是在本地计算机上安装的版本控制系统,而 GitHub 则是用于上传和管理项目的远程存储库。 Git 可以安装在大多数的 Linux 发行版上。例如在基于 Debian 的系统上,只需要通过以下这一条简单的命令就可以安装:
```
sudo apt-get install git
```
安装完毕后,就可以使用 Git 来实施版本控制了(如下图)。

*图 2:Git 已经安装,可以用于很多重要任务*
Github 会要求用户创建一个帐户。用户可以免费使用 GitHub 来管理非商用项目,当然也可以使用 GitHub 的付费模式(更多相关信息,可以参阅[价格矩阵](https://github.com/pricing))。
### 文本编辑器
如果没有文本编辑器,在 Linux 上开发将会变得异常艰难。当然,文本编辑器之间孰优孰劣,具体还是要取决于开发者的需求。对于文本编辑器,有人可能会使用 vim、emacs 或 nano,也有人会使用带有 GUI 的编辑器。但由于重点在于开发,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满足开发人员需求的工具。不过我首先要说,vim 对于开发人员来说确实是一个利器,但前提是要对 vim 非常熟悉,在这种前提下,vim 能够满足你的所有需求,甚至还能给你更好的体验。然而,对于一些开发者(尤其是刚开始接触 Linux 的新手)来说,这不仅难以帮助他们快速达成需求,甚至还会是一个需要逾越的障碍。考虑到这篇文章的目标是帮助 Linux 的新手(而不仅仅是为各种编辑器的死忠粉宣传他们拥护的编辑器),我更倾向于使用 GUI 编辑器。
就文本编辑器而论,选择 [Bluefish](http://bluefish.openoffice.nl/index.html) 一般不会有错。 Bluefish 可以从大部分软件库中安装,它支持项目管理、远程文件多线程操作、搜索和替换、递归打开文件、侧边栏、集成 make/lint/weblint/xmllint、无限制撤销/重做、在线拼写检查、自动恢复、全屏编辑、语法高亮(如下图)、多种语言等等。

*图 3:运行在 Ubuntu 18.04 上的 Bluefish*
### IDE
<ruby> 集成开发环境 <rt> 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rt></ruby>(IDE)是包含一整套全面的工具、可以实现一站式功能的开发环境。 开发者除了可以使用 IDE 编写代码,还可以编写文档和构建软件。在 Linux 上也有很多适用的 IDE,其中 [Geany](https://www.geany.org/) 就包含在标准软件库中,它对用户非常友好,功能也相当强大。 Geany 具有语法高亮、代码折叠、自动完成,构建代码片段、自动关闭 XML 和 HTML 标签、调用提示、支持多种文件类型、符号列表、代码导航、构建编译,简单的项目管理和内置的插件系统等强大功能。
Geany 也能在系统上轻松安装,例如执行以下命令在基于 Debian 的 Linux 发行版上安装 Geany:
```
sudo apt-get install geany
```
安装完毕后,就可以快速上手这个易用且强大的 IDE 了(如下图)。

*图 4:Geany 可以作为你的 IDE*
### 文本比较工具
有时候会需要比较两个文件的内容来找到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它们可能是同一文件的两个不同副本(有一个经过编译,而另一个没有)。这种情况下,你肯定不想要凭借肉眼来找出差异,而是想要使用像 [Meld](http://meldmerge.org/) 这样的工具。 Meld 是针对开发者的文本比较和合并工具,可以使用 Meld 来发现两个文件之间的差异。虽然你可以使用命令行中的文本比较工具,但就效率而论,Meld 无疑更为优秀。
Meld 可以打开两个文件进行比较,并突出显示文件之间的差异之处。 Meld 还允许用户从两个文件的其中一方合并差异(下图显示了 Meld 同时打开两个文件)。

*图 5: 以简单差异的模式比较两个文件*
Meld 也可以通过大多数标准的软件库安装,在基于 Debian 的系统上,执行以下命令就可以安装:
```
sudo apt-get install meld
```
### 高效地工作
以上提到的五个工具除了帮助你完成工作,而且有助于提高效率。尽管适用于 Linux 开发者的工具有很多,但对于以上几个类别,你最好分别使用一个对应的工具。
---
via: <https://www.linux.com/learn/intro-to-linux/2018/8/5-essential-tools-linux-development>
作者:[Jack Wallen](https://www.linux.com/users/jlwallen)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HankChow](https://github.com/HankCho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如何在 Linux 上使用网络配置工具 Netplan
|
Jack Wallen
|
https://www.linux.com/learn/intro-to-linux/2018/9/how-use-netplan-network-configuration-tool-linux
|
netplan 是一个命令行工具,用于在某些 Linux 发行版上配置网络。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9/121440csujcv2hr3g4zkzi.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09/121440csujcv2hr3g4zkzi.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LuuMing
|
wxy
| false |
[
"网络"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15359,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netplan 是一个命令行工具,用于在某些 Linux 发行版上配置网络。
| 2018-10-09T12:14:35 | 2018-10-09T12:14:35 | 10,095 |
/article-10095-1.html
|
>
> netplan 是一个命令行工具,用于在某些 Linux 发行版上配置网络。
>
>
>

多年以来 Linux 管理员和用户们以相同的方式配置他们的网络接口。例如,如果你是 Ubuntu 用户,你能够用桌面 GUI 配置网络连接,也可以在 `/etc/network/interfaces` 文件里配置。配置相当简单且可以奏效。在文件中配置看起来就像这样:
```
auto enp10s0
iface enp10s0 inet static
address 192.168.1.162
netmask 255.255.255.0
gateway 192.168.1.100
dns-nameservers 1.0.0.1,1.1.1.1
```
保存并关闭文件。使用命令重启网络:
```
sudo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ing
```
或者,如果你使用不带 systemd 的发行版,你可以通过老办法来重启网络:
```
sudo /etc/init.d/networking restart
```
你的网络将会重新启动,新的配置将会生效。
这就是多年以来的做法。但是现在,在某些发行版上(例如 Ubuntu Linux 18.04),网络的配置与控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需要那个 `interfaces` 文件和 `/etc/init.d/networking` 脚本,我们现在转向使用 [Netplan](https://netplan.io/)。Netplan 是一个在某些 Linux 发行版上配置网络连接的命令行工具。Netplan 使用 YAML 描述文件来配置网络接口,然后,通过这些描述为任何给定的呈现工具生成必要的配置选项。
我将向你展示如何在 Linux 上使用 Netplan 配置静态 IP 地址和 DHCP 地址。我会在 Ubuntu Server 18.04 上演示。有句忠告,你创建的 .yaml 文件中的缩进必须保持一致,否则将会失败。你不用为每行使用特定的缩进间距,只需保持一致就行了。
### 新的配置文件
打开终端窗口(或者通过 SSH 登录进 Ubuntu 服务器)。你会在 `/etc/netplan` 文件夹下发现 Netplan 的新配置文件。使用 `cd /etc/netplan` 命令进入到那个文件夹下。一旦进到了那个文件夹,也许你就能够看到一个文件:
```
01-netcfg.yaml
```
你可以创建一个新的文件或者是编辑默认文件。如果你打算修改默认文件,我建议你先做一个备份:
```
sudo cp /etc/netplan/01-netcfg.yaml /etc/netplan/01-netcfg.yaml.bak
```
备份好后,就可以开始配置了。
### 网络设备名称
在你开始配置静态 IP 之前,你需要知道设备名称。要做到这一点,你可以使用命令 `ip a`,然后找出哪一个设备将会被用到(图 1)。

*图 1:使用 ip a 命令找出设备名称*
我将为 ens5 配置一个静态的 IP。
### 配置静态 IP 地址
使用命令打开原来的 .yaml 文件:
```
sudo nano /etc/netplan/01-netcfg.yaml
```
文件的布局看起来就像这样:
```
network:
Version: 2
Renderer: networkd
ethernets:
DEVICE_NAME:
Dhcp4: yes/no
Addresses: [IP/NETMASK]
Gateway: GATEWAY
Nameservers:
Addresses: [NAMESERVER, NAMESERVER]
```
其中:
* `DEVICE_NAME` 是需要配置设备的实际名称。
* `yes`/`no` 代表是否启用 dhcp4。
* `IP` 是设备的 IP 地址。
* `NETMASK` 是 IP 地址的掩码。
* `GATEWAY` 是网关的地址。
* `NAMESERVER` 是由逗号分开的 DNS 服务器列表。
这是一份 .yaml 文件的样例:
```
network:
version: 2
renderer: networkd
ethernets:
ens5:
dhcp4: no
addresses: [192.168.1.230/24]
gateway4: 192.168.1.254
nameservers:
addresses: [8.8.4.4,8.8.8.8]
```
编辑上面的文件以达到你想要的效果。保存并关闭文件。
注意,掩码已经不用再配置为 `255.255.255.0` 这种形式。取而代之的是,掩码已被添加进了 IP 地址中。
### 测试配置
在应用改变之前,让我们测试一下配置。为此,使用命令:
```
sudo netplan try
```
上面的命令会在应用配置之前验证其是否有效。如果成功,你就会看到配置被接受。换句话说,Netplan 会尝试将新的配置应用到运行的系统上。如果新的配置失败了,Netplan 会自动地恢复到之前使用的配置。成功后,新的配置就会被使用。
### 应用新的配置
如果你确信配置文件没有问题,你就可以跳过测试环节并且直接使用新的配置。它的命令是:
```
sudo netplan apply
```
此时,你可以使用 ip a 看看新的地址是否正确。
### 配置 DHCP
虽然你可能不会配置 DHCP 服务,但通常还是知道比较好。例如,你也许不知道网络上当前可用的静态 IP 地址是多少。你可以为设备配置 DHCP,获取到 IP 地址,然后将那个地址重新配置为静态地址。
在 Netplan 上使用 DHCP,配置文件看起来就像这样:
```
network:
version: 2
renderer: networkd
ethernets:
ens5:
Addresses: []
dhcp4: true
optional: true
```
保存并退出。用下面命令来测试文件:
```
sudo netplan try
```
Netplan 应该会成功配置 DHCP 服务。这时你可以使用 `ip a` 命令得到动态分配的地址,然后重新配置静态地址。或者,你可以直接使用 DHCP 分配的地址(但看看这是一个服务器,你可能不想这样做)。
也许你有不只一个的网络接口,你可以命名第二个 .yaml 文件为 `02-netcfg.yaml` 。Netplan 会按照数字顺序应用配置文件,因此 01 会在 02 之前使用。根据你的需要创建多个配置文件。
### 就是这些了
不管怎样,那些就是所有关于使用 Netplan 的东西了。虽然它对于我们习惯性的配置网络地址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改变,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用的惯。但这种配置方式值得一提……因此你会适应的。
在 Linux Foundation 和 edX 上通过 [“Introduction to Linux”](https://training.linuxfoundation.org/linux-courses/system-administration-training/introduction-to-linux) 课程学习更多关于 Linux 的内容。
---
via: <https://www.linux.com/learn/intro-to-linux/2018/9/how-use-netplan-network-configuration-tool-linux>
作者:[Jack Wallen](https://www.linux.com/users/jlwallen)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LuuMing](https://github.com/LuuMin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df 命令新手教程
|
Sk
|
https://www.ostechnix.com/the-df-command-tutorial-with-examples-for-beginners/
|
df 命令是 “Disk Free” 的首字母组合,它报告文件系统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0/130053wh0w7g02h0des412.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0/130053wh0w7g02h0des412.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qhwdw
|
wxy
| false |
[
"df",
"磁盘"
] |
技术
|
{
"viewnum": 10445,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df 命令是 “Disk Free” 的首字母组合,它报告文件系统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
| 2018-10-10T13:00:51 | 2018-10-10T13:00:51 | 10,096 |
/article-10096-1.html
|

在本指南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 `df` 命令。df 命令是 “Disk Free” 的首字母组合,它报告文件系统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它显示一个 Linux 系统中文件系统上可用磁盘空间的数量。`df` 命令很容易与 `du` 命令混淆。它们的用途不同。`df` 命令报告我们拥有多少磁盘空间(空闲磁盘空间),而 `du` 命令报告被文件和目录占用了多少磁盘空间。希望我这样的解释你能更清楚。在继续之前,我们来看一些 `df` 命令的实例,以便于你更好地理解它。
### df 命令使用举例
#### 1、查看整个文件系统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无需任何参数来运行 `df` 命令,以显示整个文件系统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
$ df
```
示例输出:
```
Filesystem 1K-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
dev 4033216 0 4033216 0% /dev
run 4038880 1120 4037760 1% /run
/dev/sda2 478425016 428790352 25308980 95% /
tmpfs 4038880 34396 4004484 1% /dev/shm
tmpfs 4038880 0 4038880 0% /sys/fs/cgroup
tmpfs 4038880 11636 4027244 1% /tmp
/dev/loop0 84096 84096 0 100% /var/lib/snapd/snap/core/4327
/dev/sda1 95054 55724 32162 64% /boot
tmpfs 807776 28 807748 1% /run/user/1000
```

正如你所见,输出结果分为六列。我们来看一下每一列的含义。
* `Filesystem` – Linux 系统中的文件系统
* `1K-blocks` – 文件系统的大小,用 1K 大小的块来表示。
* `Used` – 以 1K 大小的块所表示的已使用数量。
* `Available` – 以 1K 大小的块所表示的可用空间的数量。
* `Use%` – 文件系统中已使用的百分比。
* `Mounted on` – 已挂载的文件系统的挂载点。
#### 2、以人类友好格式显示文件系统硬盘空间使用情况
在上面的示例中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它使用 1K 大小的块为单位来表示使用情况,如果你以人类友好格式来显示它们,可以使用 `-h` 标志。
```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 3.9G 0 3.9G 0% /dev
run 3.9G 1.1M 3.9G 1% /run
/dev/sda2 457G 409G 25G 95% /
tmpfs 3.9G 27M 3.9G 1% /dev/shm
tmpfs 3.9G 0 3.9G 0% /sys/fs/cgroup
tmpfs 3.9G 12M 3.9G 1% /tmp
/dev/loop0 83M 83M 0 100% /var/lib/snapd/snap/core/4327
/dev/sda1 93M 55M 32M 64% /boot
tmpfs 789M 28K 789M 1% /run/user/1000
```
现在,在 `Size` 列和 `Avail` 列,使用情况是以 GB 和 MB 为单位来显示的。
#### 3、仅以 MB 为单位来显示文件系统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如果仅以 MB 为单位来显示文件系统磁盘空间使用情况,使用 `-m` 标志。
```
$ df -m
Filesystem 1M-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
dev 3939 0 3939 0% /dev
run 3945 2 3944 1% /run
/dev/sda2 467212 418742 24716 95% /
tmpfs 3945 26 3920 1% /dev/shm
tmpfs 3945 0 3945 0% /sys/fs/cgroup
tmpfs 3945 12 3933 1% /tmp
/dev/loop0 83 83 0 100% /var/lib/snapd/snap/core/4327
/dev/sda1 93 55 32 64% /boot
tmpfs 789 1 789 1% /run/user/1000
```
#### 4、列出节点而不是块的使用情况
如下所示,我们可以通过使用 `-i` 标记来列出节点而不是块的使用情况。
```
$ df -i
Filesystem Inodes IUsed IFree IUse% Mounted on
dev 1008304 439 1007865 1% /dev
run 1009720 649 1009071 1% /run
/dev/sda2 30392320 844035 29548285 3% /
tmpfs 1009720 86 1009634 1% /dev/shm
tmpfs 1009720 18 1009702 1% /sys/fs/cgroup
tmpfs 1009720 3008 1006712 1% /tmp
/dev/loop0 12829 12829 0 100% /var/lib/snapd/snap/core/4327
/dev/sda1 25688 390 25298 2% /boot
tmpfs 1009720 29 1009691 1% /run/user/1000
```
#### 5、显示文件系统类型
使用 `-T` 标志显示文件系统类型。
```
$ df -T
Filesystem Type 1K-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
dev devtmpfs 4033216 0 4033216 0% /dev
run tmpfs 4038880 1120 4037760 1% /run
/dev/sda2 ext4 478425016 428790896 25308436 95% /
tmpfs tmpfs 4038880 31300 4007580 1% /dev/shm
tmpfs tmpfs 4038880 0 4038880 0% /sys/fs/cgroup
tmpfs tmpfs 4038880 11984 4026896 1% /tmp
/dev/loop0 squashfs 84096 84096 0 100% /var/lib/snapd/snap/core/4327
/dev/sda1 ext4 95054 55724 32162 64% /boot
tmpfs tmpfs 807776 28 807748 1% /run/user/1000
```
正如你所见,现在出现了显示文件系统类型的额外的列(从左数的第二列)。
#### 6、仅显示指定类型的文件系统
我们可以限制仅列出某些文件系统。比如,只列出 ext4 文件系统。我们使用 `-t` 标志。
```
$ df -t ext4
Filesystem 1K-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
/dev/sda2 478425016 428790896 25308436 95% /
/dev/sda1 95054 55724 32162 64% /boot
```
看到了吗?这个命令仅显示了 ext4 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 7、不列出指定类型的文件系统
有时,我们可能需要从结果中去排除指定类型的文件系统。我们可以使用 `-x` 标记达到我们的目的。
```
$ df -x ext4
Filesystem 1K-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
dev 4033216 0 4033216 0% /dev
run 4038880 1120 4037760 1% /run
tmpfs 4038880 26116 4012764 1% /dev/shm
tmpfs 4038880 0 4038880 0% /sys/fs/cgroup
tmpfs 4038880 11984 4026896 1% /tmp
/dev/loop0 84096 84096 0 100% /var/lib/snapd/snap/core/4327
tmpfs 807776 28 807748 1% /run/user/1000
```
上面的命令列出了除 ext4 类型以外的全部文件系统。
#### 8、显示一个目录的磁盘使用情况
去显示某个目录的硬盘空间使用情况以及它的挂载点,例如 `/home/sk/` 目录,可以使用如下的命令:
```
$ df -hT /home/sk/
Filesystem Type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2 ext4 457G 409G 25G 95% /
```
这个命令显示文件系统类型、以人类友好格式显示已使用和可用磁盘空间、以及它的挂载点。如果你不想去显示文件系统类型,只需要忽略 `-t` 标志即可。
更详细的使用情况,请参阅 man 手册页。
```
$ man df
```
今天就到此这止!我希望对你有用。还有更多更好玩的东西即将奉上。请继续关注!
再见!
---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the-df-command-tutorial-with-examples-for-beginners/>
作者:[SK](https://www.ostechnix.com/author/s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qhwdw](https://github.com/qhwd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管理 Linux 系统中的用户
|
Sandra Henry-stocker
|
https://www.networkworld.com/article/3225109/linux/managing-users-on-linux-systems.html
|
也许你的 Linux 用户并不是愤怒的公牛,但是当涉及管理他们的账户的时候,能让他们一直满意也是一种挑战。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0/131228je3yc8i3ttyaa3ot.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0/131228je3yc8i3ttyaa3ot.jpg
| true | false | true |
dianbanjiu
|
wxy
| false |
[
"用户"
] |
技术
|
{
"viewnum": 6703,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也许你的 Linux 用户并不是愤怒的公牛,但是当涉及管理他们的账户的时候,能让他们一直满意也是一种挑战。
| 2018-10-10T13:12:00 | 2018-10-10T13:12:00 | 10,097 |
/article-10097-1.html
|

也许你的 Linux 用户并不是愤怒的公牛,但是当涉及管理他们的账户的时候,能让他们一直满意也是一种挑战。你需要监控他们的访问权限,跟进他们遇到问题时的解决方案,并且把他们在使用系统时出现的重要变动记录下来。这里有一些方法和工具可以让这个工作轻松一点。
### 配置账户
添加和删除账户是管理用户中比较简单的一项,但是这里面仍然有很多需要考虑的方面。无论你是用桌面工具或是命令行选项,这都是一个非常自动化的过程。你可以使用 `adduser jdoe` 命令添加一个新用户,同时会触发一系列的反应。在创建 John 这个账户时会自动使用下一个可用的 UID,并有很多自动生成的文件来完成这个工作。当你运行 `adduser` 后跟一个参数时(要创建的用户名),它会提示一些额外的信息,同时解释这是在干什么。
```
$ sudo adduser jdoe
Adding user 'jdoe' ...
Adding new group `jdoe' (1001) ...
Adding new user `jdoe' (1001) with group `jdoe' ...
Creating home directory `/home/jdoe' ...
Copying files from `/etc/skel' …
Enter new UNIX password:
Retype new UNIX password:
passwd: password updated successfully
Changing the user information for jdoe
Enter the new value, or press ENTER for the default
Full Name []: John Doe
Room Number []:
Work Phone []:
Home Phone []:
Other []:
Is the information correct? [Y/n] Y
```
如你所见,`adduser` 会添加用户的信息(到 `/etc/passwd` 和 `/etc/shadow` 文件中),创建新的<ruby> 家目录 <rt> home directory </rt></ruby>,并用 `/etc/skel` 里设置的文件填充家目录,提示你分配初始密码和认证信息,然后确认这些信息都是正确的,如果你在最后的提示 “Is the information correct?” 处的回答是 “n”,它会回溯你之前所有的回答,允许修改任何你想要修改的地方。
创建好一个用户后,你可能会想要确认一下它是否是你期望的样子,更好的方法是确保在添加第一个帐户**之前**,“自动”选择与你想要查看的内容是否匹配。默认有默认的好处,它对于你想知道他们定义在哪里很有用,以便你想做出一些变动 —— 例如,你不想让用户的家目录在 `/home` 里,你不想让用户 UID 从 1000 开始,或是你不想让家目录下的文件被系统中的**每个人**都可读。
`adduser` 的一些配置细节设置在 `/etc/adduser.conf` 文件里。这个文件包含的一些配置项决定了一个新的账户如何配置,以及它之后的样子。注意,注释和空白行将会在输出中被忽略,因此我们更关注配置项。
```
$ cat /etc/adduser.conf | grep -v "^#" | grep -v "^$"
DSHELL=/bin/bash
DHOME=/home
GROUPHOMES=no
LETTERHOMES=no
SKEL=/etc/skel
FIRST_SYSTEM_UID=100
LAST_SYSTEM_UID=999
FIRST_SYSTEM_GID=100
LAST_SYSTEM_GID=999
FIRST_UID=1000
LAST_UID=29999
FIRST_GID=1000
LAST_GID=29999
USERGROUPS=yes
USERS_GID=100
DIR_MODE=0755
SETGID_HOME=no
QUOTAUSER=""
SKEL_IGNORE_REGEX="dpkg-(old|new|dist|save)"
```
可以看到,我们有了一个默认的 shell(`DSHELL`),UID(`FIRST_UID`)的起始值,家目录(`DHOME`)的位置,以及启动文件(`SKEL`)的来源位置。这个文件也会指定分配给家目录(`DIR_HOME`)的权限。
其中 `DIR_HOME` 是最重要的设置,它决定了每个家目录被使用的权限。这个设置分配给用户创建的目录权限是 755,家目录的权限将会设置为 `rwxr-xr-x`。用户可以读其他用户的文件,但是不能修改和移除它们。如果你想要更多的限制,你可以更改这个设置为 750(用户组外的任何人都不可访问)甚至是 700(除用户自己外的人都不可访问)。
任何用户账号在创建之前都可以进行手动修改。例如,你可以编辑 `/etc/passwd` 或者修改家目录的权限,开始在新服务器上添加用户之前配置 `/etc/adduser.conf` 可以确保一定的一致性,从长远来看可以节省时间和避免一些麻烦。
`/etc/adduser.conf` 的修改将会在之后创建的用户上生效。如果你想以不同的方式设置某个特定账户,除了用户名之外,你还可以选择使用 `adduser` 命令提供账户配置选项。或许你想为某些账户分配不同的 shell,分配特殊的 UID,或完全禁用该账户登录。`adduser` 的帮助页将会为你显示一些配置个人账户的选择。
```
adduser [options] [--home DIR] [--shell SHELL] [--no-create-home]
[--uid ID] [--firstuid ID] [--lastuid ID] [--ingroup GROUP | --gid ID]
[--disabled-password] [--disabled-login] [--gecos GECOS]
[--add_extra_groups] [--encrypt-home] user
```
每个 Linux 系统现在都会默认把每个用户放入对应的组中。作为一个管理员,你可能会选择以不同的方式。你也许会发现把用户放在一个共享组中更适合你的站点,你就可以选择使用 `adduser` 的 `--gid` 选项指定一个特定的组。当然,用户总是许多组的成员,因此也有一些选项来管理主要和次要的组。
### 处理用户密码
一直以来,知道其他人的密码都不是一件好事,在设置账户时,管理员通常使用一个临时密码,然后在用户第一次登录时运行一条命令强制他修改密码。这里是一个例子:
```
$ sudo chage -d 0 jdoe
```
当用户第一次登录时,会看到类似下面的提示:
```
WARNING: Your password has expired.
You must change your password now and login again!
Changing password for jdoe.
(current) UNIX password:
```
### 添加用户到副组
添加用户到副组中,你可能会用如下所示的 `usermod` 命令添加用户到组中并确认已经做出变动。
```
$ sudo usermod -a -G sudo jdoe
$ sudo grep sudo /etc/group
sudo:x:27:shs,jdoe
```
记住在一些组意味着特别的权限,如 sudo 或者 wheel 组,一定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 移除用户,添加组等
Linux 系统也提供了移除账户,添加新的组,移除组等一些命令。例如,`deluser` 命令,将会从 `/etc/passwd` 和 `/etc/shadow` 中移除用户记录,但是会完整保留其家目录,除非你添加了 `--remove-home` 或者 `--remove-all-files` 选项。`addgroup` 命令会添加一个组,默认按目前组的次序分配下一个 id(在用户组范围内),除非你使用 `--gid` 选项指定 id。
```
$ sudo addgroup testgroup --gid=131
Adding group `testgroup' (GID 131) ...
Done.
```
### 管理特权账户
一些 Linux 系统中有一个 wheel 组,它给组中成员赋予了像 root 一样运行命令的权限。在这种情况下,`/etc/sudoers` 将会引用该组。在 Debian 系统中,这个组被叫做 sudo,但是原理是相同的,你在 `/etc/sudoers` 中可以看到像这样的信息:
```
%sudo ALL=(ALL:ALL) ALL
```
这行基本的配置意味着任何在 wheel 或者 sudo 组中的成员只要在他们运行的命令之前添加 `sudo`,就可以以 root 的权限去运行命令。
你可以向 sudoers 文件中添加更多有限的权限 —— 也许给特定用户几个能以 root 运行的命令。如果你是这样做的,你应该定期查看 `/etc/sudoers` 文件以评估用户拥有的权限,以及仍然需要提供的权限。
在下面显示的命令中,我们过滤了 `/etc/sudoers` 中有效的配置行。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它包含了能使用 `sudo` 运行命令的路径设置,以及两个允许通过 `sudo` 运行命令的组。像刚才提到的那样,单个用户可以通过包含在 sudoers 文件中来获得权限,但是更有实际意义的方法是通过组成员来定义各自的权限。
```
# cat /etc/sudoers | grep -v "^#" | grep -v "^$"
Defaults env_reset
Defaults mail_badpass
Defaults secure_path="/usr/local/sbin:/usr/local/bin:/usr/sbin:/usr/bin:/sbin:/bin:/snap/bin"
root ALL=(ALL:ALL) ALL
%admin ALL=(ALL) ALL <== admin group
%sudo ALL=(ALL:ALL) ALL <== sudo group
```
### 登录检查
你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查看用户的上一次登录:
```
# last jdoe
jdoe pts/18 192.168.0.11 Thu Sep 14 08:44 - 11:48 (00:04)
jdoe pts/18 192.168.0.11 Thu Sep 14 13:43 - 18:44 (00:00)
jdoe pts/18 192.168.0.11 Thu Sep 14 19:42 - 19:43 (00:00)
```
如果你想查看每一个用户上一次的登录情况,你可以通过一个像这样的循环来运行 `last` 命令:
```
$ for user in `ls /home`; do last $user | head -1; done
jdoe pts/18 192.168.0.11 Thu Sep 14 19:42 - 19:43 (00:03)
rocket pts/18 192.168.0.11 Thu Sep 14 13:02 - 13:02 (00:00)
shs pts/17 192.168.0.11 Thu Sep 14 12:45 still logged in
```
此命令仅显示自当前 wtmp 文件登录过的用户。空白行表示用户自那以后从未登录过,但没有将他们显示出来。一个更好的命令可以明确地显示这期间从未登录过的用户:
```
$ for user in `ls /home`; do echo -n "$user"; last $user | head -1 | awk '{print substr($0,40)}'; done
dhayes
jdoe pts/18 192.168.0.11 Thu Sep 14 19:42 - 19:43
peanut pts/19 192.168.0.29 Mon Sep 11 09:15 - 17:11
rocket pts/18 192.168.0.11 Thu Sep 14 13:02 - 13:02
shs pts/17 192.168.0.11 Thu Sep 14 12:45 still logged
tsmith
```
这个命令要打很多字,但是可以通过一个脚本使它更加清晰易用。
```
#!/bin/bash
for user in `ls /home`
do
echo -n "$user ";last $user | head -1 | awk '{print substr($0,40)}'
done
```
有时这些信息可以提醒你用户角色的变动,表明他们可能不再需要相关帐户了。
### 与用户沟通
Linux 提供了许多和用户沟通的方法。你可以向 `/etc/motd` 文件中添加信息,当用户从终端登录到服务器时,将会显示这些信息。你也可以通过例如 `write`(通知单个用户)或者 `wall`(write 给所有已登录的用户)命令发送通知。
```
$ wall System will go down in one hour
Broadcast message from shs@stinkbug (pts/17) (Thu Sep 14 14:04:16 2017):
System will go down in one hour
```
重要的通知应该通过多个渠道传达,因为很难预测用户实际会注意到什么。mesage-of-the-day(motd),`wall` 和 email 通知可以吸引用户大部分的注意力。
### 注意日志文件
多注意日志文件也可以帮你理解用户的活动情况。尤其 `/var/log/auth.log` 文件将会显示用户的登录和注销活动,组的创建记录等。`/var/log/message` 或者 `/var/log/syslog` 文件将会告诉你更多有关系统活动的日志。
### 追踪问题和需求
无论你是否在 Linux 系统上安装了事件跟踪系统,跟踪用户遇到的问题以及他们提出的需求都非常重要。如果需求的一部分久久不见回应,用户必然不会高兴。即使是记录在纸上也是有用的,或者最好有个电子表格,这可以让你注意到哪些问题仍然悬而未决,以及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确认问题和需求非常重要,记录还可以帮助你记住你必须采取的措施来解决几个月甚至几年后重新出现的问题。
### 总结
在繁忙的服务器上管理用户帐号,部分取决于配置良好的默认值,部分取决于监控用户活动和遇到的问题。如果用户觉得你对他们的顾虑有所回应并且知道在需要系统升级时会发生什么,他们可能会很高兴。
---
via: <https://www.networkworld.com/article/3225109/linux/managing-users-on-linux-systems.html>
作者:[Sandra Henry-Stocker](https://www.networkworld.com/author/Sandra-Henry_Stocker/) 译者:[dianbanjiu](https://github.com/dianbanjiu)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pityonline](https://github.com/pityonline)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10 个 Linux 中方便的 Bash 别名
|
Patrick H.mullins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9/handy-bash-aliases
|
对 Bash 长命令使用压缩的版本来更有效率。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0/131959nzmz33cp66nt6atp.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0/131959nzmz33cp66nt6atp.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bash",
"别名"
] |
技术
|
{
"viewnum": 7260,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对 Bash 长命令使用压缩的版本来更有效率。
| 2018-10-10T13:19:54 | 2018-10-10T13:19:54 | 10,098 |
/article-10098-1.html
|
>
> 对 Bash 长命令使用压缩的版本来更有效率。
>
>
>

你有多少次在命令行上输入一个长命令,并希望有一种方法可以保存它以供日后使用?这就是 Bash 别名派上用场的地方。它们允许你将长而神秘的命令压缩为易于记忆和使用的东西。需要一些例子来帮助你入门吗?没问题!
要使用你创建的 Bash 别名,你需要将其添加到 `.bash_profile` 中,该文件位于你的家目录中。请注意,此文件是隐藏的,并只能从命令行访问。编辑此文件的最简单方法是使用 Vi 或 Nano 之类的东西。
### 10 个方便的 Bash 别名
1、 你有几次遇到需要解压 .tar 文件但无法记住所需的确切参数?别名可以帮助你!只需将以下内容添加到 `.bash_profile` 中,然后使用 `untar FileName` 解压缩任何 .tar 文件。
```
alias untar='tar -zxvf '
```
2、 想要下载的东西,但如果出现问题可以恢复吗?
```
alias wget='wget -c '
```
3、 是否需要为新的网络帐户生成随机的 20 个字符的密码?没问题。
```
alias getpass="openssl rand -base64 20"
```
4、 下载文件并需要测试校验和?我们也可做到。
```
alias sha='shasum -a 256 '
```
5、 普通的 `ping` 将永远持续下去。我们不希望这样。相反,让我们将其限制在五个 `ping`。
```
alias ping='ping -c 5'
```
6、 在任何你想要的文件夹中启动 Web 服务器。
```
alias www='python -m SimpleHTTPServer 8000'
```
7、 想知道你的网络有多快?只需下载 Speedtest-cli 并使用此别名即可。你可以使用 `speedtest-cli --list` 命令选择离你所在位置更近的服务器。
```
alias speed='speedtest-cli --server 2406 --simple'
```
8、 你有多少次需要知道你的外部 IP 地址,但是不知道如何获取?我也是。
```
alias ipe='curl ipinfo.io/ip'
```
9、 需要知道你的本地 IP 地址?
```
alias ipi='ipconfig getifaddr en0'
```
10、 最后,让我们清空屏幕。
```
alias c='clear'
```
如你所见,Bash 别名是一种在命令行上简化生活的超级简便方法。想了解更多信息?我建议你 Google 搜索“Bash 别名”或在 Github 中看下。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9/handy-bash-aliases>
作者:[Patrick H.Mullins](https://opensource.com/users/pmullins)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75 个最常用的 Linux 应用程序(2018 年)
|
Martins D. Okoi
|
https://www.fossmint.com/most-used-linux-applications/
|
下面汇总了一系列的 Linux 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都能够在 Linux 系统上安装,尽管还有很多其它选择。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0/134000q1kzkkltret9xx0i.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0/134000q1kzkkltret9xx0i.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HankChow
|
wxy
| false |
[
"应用",
"Linux"
] |
分享
|
{
"viewnum": 82496,
"commentnum": 5,
"favtimes": 5,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18.29.47.236",
"message": "bucuo",
"username": "来自河南新乡的 Chrome 90.0|GNU/Linux 用户",
"date": "2021-11-23T13:26:17"
},
{
"postip": "218.29.47.236",
"message": "bucuo",
"username": "来自河南新乡的 Chrome 90.0|GNU/Linux 用户",
"date": "2021-11-23T13:26:19"
},
{
"postip": "218.29.47.236",
"message": "bucuo",
"username": "来自河南新乡的 Chrome 90.0|GNU/Linux 用户",
"date": "2021-11-23T13:26:19"
},
{
"postip": "218.29.47.236",
"message": "bucuo",
"username": "来自河南新乡的 Chrome 90.0|GNU/Linux 用户",
"date": "2021-11-23T13:26:19"
},
{
"postip": "123.121.4.142",
"message": "bucuo",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108.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23-01-06T14:07:54"
}
] |
[
{
"raid": 10165,
"displayorder": 0
}
] |
下面汇总了一系列的 Linux 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都能够在 Linux 系统上安装,尽管还有很多其它选择。
| 2018-10-10T13:40:00 | 2018-10-10T13:40:00 | 10,099 |
/article-10099-1.html
|

对于许多应用程序来说,2018 年是非常好的一年,尤其是自由开源的应用程序。尽管各种 Linux 发行版都自带了很多默认的应用程序,但用户也可以自由地选择使用它们或者其它任何免费或付费替代方案。
下面汇总了[一系列的 Linux 应用程序](https://www.fossmint.com/awesome-linux-software/),这些应用程序都能够在 Linux 系统上安装,尽管还有很多其它选择。以下汇总中的任何应用程序都属于其类别中最常用的应用程序,如果你还没有用过,欢迎试用一下!
### 备份工具
#### Rsync
[Rsync](https://rsync.samba.org/) 是一个开源的、节约带宽的工具,它用于执行快速的增量文件传输,而且它也是一个免费工具。
```
$ rsync [OPTION...] SRC... [DEST]
```
想要了解更多示例和用法,可以参考《[10 个使用 Rsync 命令的实际例子](https://www.tecmint.com/rsync-local-remote-file-synchronization-commands/)》。
#### Timeshift
[Timeshift](https://github.com/teejee2008/timeshift) 能够通过增量快照来保护用户的系统数据,而且可以按照日期恢复指定的快照,类似于 Mac OS 中的 Time Machine 功能和 Windows 中的系统还原功能。

### BT(BitTorrent) 客户端

#### Deluge
[Deluge](https://deluge-torrent.org/) 是一个漂亮的跨平台 BT 客户端,旨在优化 μTorrent 体验,并向用户免费提供服务。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Deluge。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deluge-team/ppa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deluge
```
#### qBittorent
[qBittorent](https://www.qbittorrent.org/) 是一个开源的 BT 客户端,旨在提供类似 μTorrent 的免费替代方案。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qBittorent。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qbittorrent-team/qbittorrent-stable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qbittorrent
```
####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https://transmissionbt.com/) 是一个强大的 BT 客户端,它主要关注速度和易用性,一般在很多 Linux 发行版上都有预装。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Transmission。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transmissionbt/ppa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transmission-gtk transmission-cli transmission-common transmission-daemon
```
### 云存储

#### Dropbox
[Dropbox](https://www.dropbox.com/) 团队在今年早些时候给他们的云服务换了一个名字,也为客户提供了更好的性能和集成了更多应用程序。Dropbox 会向用户免费提供 2 GB 存储空间。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Dropbox。
```
$ cd ~ && wget -O - "https://www.dropbox.com/download?plat=lnx.x86" | tar xzf - [On 32-Bit]
$ cd ~ && wget -O - "https://www.dropbox.com/download?plat=lnx.x86_64" | tar xzf - [On 64-Bit]
$ ~/.dropbox-dist/dropboxd
```
#### Google Drive
[Google Drive](https://www.google.com/drive/) 是 Google 提供的云服务解决方案,这已经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服务了。与 Dropbox 一样,可以通过它在所有联网的设备上同步文件。它免费提供了 15 GB 存储空间,包括Gmail、Google 图片、Google 地图等服务。
参考阅读:[5 个适用于 Linux 的 Google Drive 客户端](https://www.fossmint.com/best-google-drive-clients-for-linux/)
#### Mega
[Mega](https://mega.nz/) 也是一个出色的云存储解决方案,它的亮点除了高度的安全性之外,还有为用户免费提供高达 50 GB 的免费存储空间。它使用端到端加密,以确保用户的数据安全,所以如果忘记了恢复密钥,用户自己也无法访问到存储的数据。
参考阅读:[在 Ubuntu 下载 Mega 云存储客户端](https://mega.nz/sync!linux)
### 命令行编辑器

#### Vim
[Vim](https://www.vim.org/) 是 vi 文本编辑器的开源克隆版本,它的主要目的是可以高度定制化并能够处理任何类型的文本。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Vim。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jonathonf/vim
$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install vim
```
#### Emacs
[Emacs](https://www.gnu.org/s/emacs/) 是一个高度可配置的文本编辑器,最流行的一个分支 GNU Emacs 是用 Lisp 和 C 编写的,它的最大特点是可以自文档化、可扩展和可自定义。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Emacs。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kelleyk/emacs
$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install emacs25
```
#### Nano
[Nano](https://www.nano-editor.org/) 是一款功能丰富的命令行文本编辑器,比较适合高级用户。它可以通过多个终端进行不同功能的操作。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Nano。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n-muench/programs-ppa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nano
```
### 下载器

#### Aria2
[Aria2](https://aria2.github.io/) 是一个开源的、轻量级的、多软件源和多协议的命令行下载器,它支持 Metalink、torrent、HTTP/HTTPS、SFTP 等多种协议。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Aria2。
```
$ sudo apt-get install aria2
```
#### uGet
[uGet](http://ugetdm.com/) 已经成为 Linux 各种发行版中排名第一的开源下载器,它可以处理任何下载任务,包括多连接、队列、类目等。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uGet。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plushuang-tw/uget-stable
$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install uget
```
#### XDM
[XDM](http://xdman.sourceforge.net/)(Xtreme Download Manager)是一个使用 Java 编写的开源下载软件。和其它下载器一样,它可以结合队列、种子、浏览器使用,而且还带有视频采集器和智能调度器。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XDM。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noobslab/apps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xdman
```
### 电子邮件客户端

#### Thunderbird
[Thunderbird](https://www.thunderbird.net/) 是最受欢迎的电子邮件客户端之一。它的优点包括免费、开源、可定制、功能丰富,而且最重要的是安装过程也很简便。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Thunderbird。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ubuntu-mozilla-security/ppa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thunderbird
```
#### Geary
[Geary](https://github.com/GNOME/geary) 是一个基于 WebKitGTK+ 的开源电子邮件客户端。它是一个免费开源的功能丰富的软件,并被 GNOME 项目收录。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Geary。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geary-team/releases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geary
```
#### Evolution
[Evolution](https://github.com/GNOME/evolution) 是一个免费开源的电子邮件客户端,可以用于电子邮件、会议日程、备忘录和联系人的管理。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Evolution。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gnome3-team/gnome3-staging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evolution
```
### 财务软件

#### GnuCash
[GnuCash](https://www.gnucash.org/) 是一款免费的跨平台开源软件,它适用于个人和中小型企业的财务任务。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GnuCash。
```
$ sudo sh -c 'echo "deb http://archive.getdeb.net/ubuntu $(lsb_release -sc)-getdeb apps" >> /etc/apt/sources.list.d/getdeb.list'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gnucash
```
#### KMyMoney
[KMyMoney](https://kmymoney.org/) 是一个财务管理软件,它可以提供商用或个人理财所需的大部分主要功能。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KmyMoney。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claydoh/kmymoney2-kde4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kmymoney
```
### IDE

#### Eclipse IDE
[Eclipse](https://www.eclipse.org/ide/) 是最广为使用的 Java IDE,它包括一个基本工作空间和一个用于自定义编程环境的强大的的插件配置系统。
关于 Eclipse IDE 的安装,可以参考 [如何在 Debian 和 Ubuntu 上安装 Eclipse IDE](https://www.tecmint.com/install-eclipse-oxygen-ide-in-ubuntu-debian/) 这一篇文章。
#### Netbeans IDE
[Netbeans](https://netbeans.org/) 是一个相当受用户欢迎的 IDE,它支持使用 Java、PHP、HTML 5、JavaScript、C/C++ 或其他语言编写移动应用,桌面软件和 web 应用。
关于 Netbeans IDE 的安装,可以参考 [如何在 Debian 和 Ubuntu 上安装 Netbeans IDE](https://www.tecmint.com/install-netbeans-ide-in-ubuntu-debian-linux-mint/) 这一篇文章。
#### Brackets
[Brackets](http://brackets.io/) 是由 Adobe 开发的高级文本编辑器,它带有可视化工具,支持预处理程序,以及用于 web 开发的以设计为中心的用户流程。对于熟悉它的用户,它可以发挥 IDE 的作用。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Brackets。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webupd8team/brackets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brackets
```
#### Atom IDE
[Atom IDE](https://ide.atom.io/) 是一个加强版的 Atom 编辑器,它添加了大量扩展和库以提高性能和增加功能。总之,它是各方面都变得更强大了的 Atom 。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Atom。
```
$ sudo apt-get install snapd
$ sudo snap install atom --classic
```
#### Light Table
[Light Table](http://lighttable.com/) 号称下一代的 IDE,它提供了数据流量统计和协作编程等的强大功能。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Light Table。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dr-akulavich/lighttable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lighttable-installer
```
#### Visual Studio Code
[Visual Studio Code](https://code.visualstudio.com/) 是由微软开发的代码编辑器,它包含了文本编辑器所需要的最先进的功能,包括语法高亮、自动完成、代码调试、性能统计和图表显示等功能。
参考阅读:[在Ubuntu 下载 Visual Studio Code](https://code.visualstudio.com/download)
### 即时通信工具

#### Pidgin
[Pidgin](https://www.pidgin.im/) 是一个开源的即时通信工具,它几乎支持所有聊天平台,还支持额外扩展功能。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Pidgin。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jonathonf/backports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pidgin
```
#### Skype
[Skype](https://www.skype.com/) 也是一个广为人知的软件了,任何感兴趣的用户都可以在 Linux 上使用。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Skype。
```
$ sudo apt install snapd
$ sudo snap install skype --classic
```
#### Empathy
[Empathy](https://wiki.gnome.org/Apps/Empathy) 是一个支持多协议语音、视频聊天、文本和文件传输的即时通信工具。它还允许用户添加多个服务的帐户,并用其与所有服务的帐户进行交互。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Empathy。
```
$ sudo apt-get install empathy
```
### Linux 防病毒工具
#### ClamAV/ClamTk
[ClamAV](https://www.clamav.net/) 是一个开源的跨平台命令行防病毒工具,用于检测木马、病毒和其他恶意代码。而 [ClamTk](https://dave-theunsub.github.io/clamtk/) 则是它的前端 GUI。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ClamAV 和 ClamTk。
```
$ sudo apt-get install clamav
$ sudo apt-get install clamtk
```
### Linux 桌面环境
#### Cinnamon
[Cinnamon](https://github.com/linuxmint/cinnamon-desktop) 是 GNOME 3 的自由开源衍生产品,它遵循传统的 <ruby> 桌面比拟 <rt> desktop metaphor </rt></ruby> 约定。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Cinnamon。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embrosyn/cinnamon
$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install cinnamon-desktop-environment lightdm
```
#### Mate
[Mate](https://mate-desktop.org/) 桌面环境是 GNOME 2 的衍生和延续,目的是在 Linux 上通过使用传统的桌面比拟提供有一个吸引力的 UI。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Mate。
```
$ sudo apt install tasksel
$ sudo apt update
$ sudo tasksel install ubuntu-mate-desktop
```
#### GNOME
[GNOME](https://www.gnome.org/) 是由一些免费和开源应用程序组成的桌面环境,它可以运行在任何 Linux 发行版和大多数 BSD 衍生版本上。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Gnome。
```
$ sudo apt install tasksel
$ sudo apt update
$ sudo tasksel install ubuntu-desktop
```
#### KDE
[KDE](https://www.kde.org/plasma-desktop) 由 KDE 社区开发,它为用户提供图形解决方案以控制操作系统并执行不同的计算任务。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KDE。
```
$ sudo apt install tasksel
$ sudo apt update
$ sudo tasksel install kubuntu-desktop
```
### Linux 维护工具
#### GNOME Tweak Tool
[GNOME Tweak Tool](https://github.com/nzjrs/gnome-tweak-tool) 是用于自定义和调整 GNOME 3 和 GNOME Shell 设置的流行工具。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GNOME Tweak Tool。
```
$ sudo apt install gnome-tweak-tool
```
#### Stacer
[Stacer](https://github.com/oguzhaninan/Stacer) 是一款用于监控和优化 Linux 系统的免费开源应用程序。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Stacer。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oguzhaninan/stacer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stacer
```
#### BleachBit
[BleachBit](https://www.bleachbit.org/) 是一个免费的磁盘空间清理器,它也可用作隐私管理器和系统优化器。
参考阅读:[在 Ubuntu 下载 BleachBit](https://www.bleachbit.org/download)
### Linux 终端工具
#### GNOME 终端
[GNOME 终端](https://github.com/GNOME/gnome-terminal) 是 GNOME 的默认终端模拟器。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Gnome 终端。
```
$ sudo apt-get install gnome-terminal
```
#### Konsole
[Konsole](https://konsole.kde.org/) 是 KDE 的一个终端模拟器。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Konsole。
```
$ sudo apt-get install konsole
```
#### Terminator
[Terminator](https://gnometerminator.blogspot.com/p/introduction.html) 是一个功能丰富的终端程序,它基于 GNOME 终端,并且专注于整理终端功能。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Terminator。
```
$ sudo apt-get install terminator
```
#### Guake
[Guake](http://guake-project.org/) 是 GNOME 桌面环境下一个轻量级的可下拉式终端。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Guake。
```
$ sudo apt-get install guake
```
### 多媒体编辑工具
#### Ardour
[Ardour](https://ardour.org/) 是一款漂亮的的<ruby> 数字音频工作站 <rt> 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 </rt></ruby>,可以完成专业的录制、编辑和混音工作。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Ardour。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dobey/audiotools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ardour
```
#### Audacity
[Audacity](https://www.audacityteam.org/) 是最著名的音频编辑软件之一,它是一款跨平台的开源多轨音频编辑器。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Audacity。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ubuntuhandbook1/audacity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audacity
```
#### GIMP
[GIMP](https://www.gimp.org/) 是 Photoshop 的开源替代品中最受欢迎的。这是因为它有多种可自定义的选项、第三方插件以及活跃的用户社区。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Gimp。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otto-kesselgulasch/gimp
$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install gimp
```
#### Krita
[Krita](https://krita.org/en/) 是一款开源的绘画程序,它具有美观的 UI 和可靠的性能,也可以用作图像处理工具。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Krita。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kritalime/ppa
$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install krita
```
#### Lightworks
[Lightworks](https://www.lwks.com/) 是一款功能强大、灵活美观的专业视频编辑工具。它拥有上百种配套的视觉效果功能,可以处理任何编辑任务,毕竟这个软件已经有长达 25 年的视频处理经验。
参考阅读:[在 Ubuntu 下载 Lightworks](https://www.lwks.com/index.php?option=com_lwks&view=download&Itemid=206)
#### OpenShot
[OpenShot](https://www.openshot.org/) 是一款屡获殊荣的免费开源视频编辑器,这主要得益于其出色的性能和强大的功能。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Openshot。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openshot.developers/ppa
$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install openshot-qt
```
#### PiTiV
[Pitivi](http://www.pitivi.org/) 也是一个美观的视频编辑器,它有优美的代码库、优质的社区,还支持优秀的协作编辑功能。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PiTiV。
```
$ flatpak install --user https://flathub.org/repo/appstream/org.pitivi.Pitivi.flatpakref
$ flatpak install --user http://flatpak.pitivi.org/pitivi.flatpakref
$ flatpak run org.pitivi.Pitivi//stable
```
### 音乐播放器
#### Rhythmbox
[Rhythmbox](https://wiki.gnome.org/Apps/Rhythmbox) 支持海量种类的音乐,目前被认为是最可靠的音乐播放器,并由 Ubuntu 自带。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Rhythmbox。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fossfreedom/rhythmbox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rhythmbox
```
#### Lollypop
[Lollypop](https://gnumdk.github.io/lollypop-web/) 是一款较为年轻的开源音乐播放器,它有很多高级选项,包括网络电台,滑动播放和派对模式。尽管功能繁多,它仍然尽量做到简单易管理。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Lollypop。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gnumdk/lollypop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lollypop
```
#### Amarok
[Amarok](https://amarok.kde.org/en) 是一款功能强大的音乐播放器,它有一个直观的 UI 和大量的高级功能,而且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偏好去发现新音乐。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Amarok。
```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amarok
```
#### Clementine
[Clementine](https://www.clementine-player.org/) 是一款 Amarok 风格的音乐播放器,因此和 Amarok 相似,也有直观的用户界面、先进的控制模块,以及让用户搜索和发现新音乐的功能。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Clementine。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me-davidsansome/clementine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clementine
```
#### Cmus
[Cmus](https://cmus.github.io/) 可以说是最高效的的命令行界面音乐播放器了,它具有快速可靠的特点,也支持使用扩展。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Cmus。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jmuc/cmus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cmus
```
### 办公软件
#### Calligra 套件
[Calligra 套件](https://www.calligra.org/tour/calligra-suite/)为用户提供了一套总共 8 个应用程序,涵盖办公、管理、图表等各个范畴。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Calligra 套件。
```
$ sudo apt-get install calligra
```
#### LibreOffice
[LibreOffice](https://www.libreoffice.org/) 是开源社区中开发过程最活跃的办公套件,它以可靠性著称,也可以通过扩展来添加功能。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LibreOffice。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libreoffice/ppa
$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install libreoffice
```
#### WPS Office
[WPS Office](https://www.wps.com/) 是一款漂亮的办公套件,它有一个很具现代感的 UI。
参考阅读:[在 Ubuntu 安装 WPS Office](http://wps-community.org/downloads)
### 屏幕截图工具
#### Shutter
[Shutter](http://shutter-project.org/) 允许用户截取桌面的屏幕截图,然后使用一些效果进行编辑,还支持上传和在线共享。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Shutter。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y ppa:shutter/ppa
$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install shutter
```
#### Kazam
[Kazam](https://launchpad.net/kazam) 可以用于捕获屏幕截图,它的输出对于任何支持 VP8/WebM 和 PulseAudio 视频播放器都可用。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Kazam。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kazam-team/unstable-series
$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install kazam python3-cairo python3-xlib
```
#### Gnome Screenshot
[Gnome Screenshot](https://gitlab.gnome.org/GNOME/gnome-screenshot) 过去曾经和 Gnome 一起捆绑,但现在已经独立出来。它以易于共享的格式进行截屏。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Gnome Screenshot。
```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gnome-screenshot
```
### 录屏工具
#### SimpleScreenRecorder
[SimpleScreenRecorder](http://www.maartenbaert.be/simplescreenrecorder/) 面世时已经是录屏工具中的佼佼者,现在已成为 Linux 各个发行版中最有效、最易用的录屏工具之一。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SimpleScreenRecorder。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maarten-baert/simplescreenrecorder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simplescreenrecorder
```
#### recordMyDesktop
[recordMyDesktop](http://recordmydesktop.sourceforge.net/about.php) 是一个开源的会话记录器,它也能记录桌面会话的音频。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recordMyDesktop。
```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gtk-recordmydesktop
```
### 文本编辑器
#### Atom
[Atom](https://atom.io/) 是由 GitHub 开发和维护的可定制文本编辑器。它是开箱即用的,但也可以使用扩展和主题自定义 UI 来增强其功能。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Atom。
```
$ sudo apt-get install snapd
$ sudo snap install atom --classic
```
#### Sublime Text
[Sublime Text](https://www.sublimetext.com/) 已经成为目前最棒的文本编辑器。它可定制、轻量灵活(即使打开了大量数据文件和加入了大量扩展),最重要的是可以永久免费使用。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Sublime Text。
```
$ sudo apt-get install snapd
$ sudo snap install sublime-text
```
#### Geany
[Geany](https://www.geany.org/) 是一个内存友好的文本编辑器,它具有基本的IDE功能,可以显示加载时间、扩展库函数等。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Geany。
```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geany
```
#### Gedit
[Gedit](https://wiki.gnome.org/Apps/Gedit) 以其简单著称,在很多 Linux 发行版都有预装,它具有文本编辑器都具有的优秀的功能。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Gedit。
```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gedit
```
### 备忘录软件
#### Evernote
[Evernote](https://everdo.net/) 是一款云上的笔记程序,它带有待办列表和提醒功能,能够与不同类型的笔记完美配合。
Evernote 在 Linux 上没有官方提供的软件,但可以参考 [Linux 上的 6 个 Evernote 替代客户端](https://www.fossmint.com/evernote-alternatives-for-linux/) 这篇文章使用其它第三方工具。
#### Everdo
[Everdo](https://everdo.net/) 是一款美观,安全,易兼容的备忘软件,可以用于处理待办事项和其它笔记。如果你认为 Evernote 有所不足,相信 Everdo 会是一个好的替代。
参考阅读:[在 Ubuntu 下载 Everdo](https://everdo.net/linux/)
#### Taskwarrior
[Taskwarrior](https://taskwarrior.org/) 是一个用于管理个人任务的开源跨平台命令行应用,它的速度和无干扰的环境是它的两大特点。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Taskwarrior。
```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taskwarrior
```
### 视频播放器
#### Banshee
[Banshee](http://banshee.fm/) 是一个开源的支持多格式的媒体播放器,于 2005 年开始开发并逐渐成长。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Banshee。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banshee-team/ppa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banshee
```
#### VLC
[VLC](https://www.videolan.org/) 是我最喜欢的视频播放器,它几乎可以播放任何格式的音频和视频,它还可以播放网络电台、录制桌面会话以及在线播放电影。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VLC。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videolan/stable-daily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vlc
```
#### Kodi
[Kodi](https://kodi.tv/) 是世界上最着名的媒体播放器之一,它有一个成熟的媒体中心,可以播放本地和远程的多媒体文件。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Kodi。
```
$ sudo apt-get install software-properties-common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team-xbmc/ppa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kodi
```
#### SMPlayer
[SMPlayer](https://www.smplayer.info/) 是 MPlayer 的 GUI 版本,所有流行的媒体格式它都能够处理,并且它还有从 YouTube 和 Chromcast 和下载字幕的功能。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SMPlayer。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rvm/smplayer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smplayer
```
### 虚拟化工具
#### VirtualBox
[VirtualBox](https://www.virtualbox.org/wiki/VirtualBox) 是一个用于操作系统虚拟化的开源应用程序,在服务器、台式机和嵌入式系统上都可以运行。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VirtualBox。
```
$ wget -q https://www.virtualbox.org/download/oracle_vbox_2016.asc -O- | sudo apt-key add -
$ wget -q https://www.virtualbox.org/download/oracle_vbox.asc -O- | sudo apt-key add -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virtualbox-5.2
$ virtualbox
```
#### VMWare
[VMware](https://www.vmware.com/) 是一个为客户提供平台虚拟化和云计算服务的数字工作区,是第一个成功将 x86 架构系统虚拟化的工作站。 VMware 工作站的其中一个产品就允许用户在虚拟内存中运行多个操作系统。
参阅 [在 Ubuntu 上安装 VMWare Workstation Pro](https://www.tecmint.com/install-vmware-workstation-in-linux/) 可以了解 VMWare 的安装。
### 浏览器
#### Chrome
[Google Chrome](https://www.google.com/chrome/) 无疑是最受欢迎的浏览器。Chrome 以其速度、简洁、安全、美观而受人喜爱,它遵循了 Google 的界面设计风格,是 web 开发人员不可缺少的浏览器,同时它也是免费开源的。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Google Chrome。
```
$ wget -q -O - https://dl-ssl.google.com/linux/linux_signing_key.pub | sudo apt-key add -
$ sudo sh -c 'echo "deb http://dl.google.com/linux/chrome/deb/ stable main" >> /etc/apt/sources.list.d/google.list'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google-chrome-stable
```
#### Firefox
[Firefox Quantum](https://www.mozilla.org/en-US/firefox/) 是一款漂亮、快速、完善并且可自定义的浏览器。它也是自由开源的,包含有开发人员所需要的工具,对于初学者也没有任何使用门槛。
使用以下命令在 Ubuntu 和 Debian 安装 Firefox Quantum。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mozillateam/firefox-next
$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upgrade
$ sudo apt install firefox
```
#### Vivaldi
[Vivaldi](https://vivaldi.com/) 是一个基于 Chrome 的自由开源项目,旨在通过添加扩展来使 Chrome 的功能更加完善。色彩丰富的界面,性能良好、灵活性强是它的几大特点。
参考阅读:[在 Ubuntu 下载 Vivaldi](https://vivaldi.com/)
以上就是我的推荐,你还有更好的软件向大家分享吗?欢迎评论。
---
via: <https://www.fossmint.com/most-used-linux-applications/>
作者:[Martins D. Okoi](https://www.fossmint.com/author/dillivine/)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HankChow](https://github.com/HankCho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Clinews:从命令行阅读新闻和最新头条
|
Sk
|
https://www.ostechnix.com/clinews-read-news-and-latest-headlines-from-commandline/
|
你无需安装 GUI 应用或移动应用。你可以直接从终端阅读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它是使用 NodeJS 编写的自由开源程序。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1/145104xi9gt426r4lzzl8g.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1/145104xi9gt426r4lzzl8g.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新闻"
] |
分享
|
{
"viewnum": 4721,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你无需安装 GUI 应用或移动应用。你可以直接从终端阅读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它是使用 NodeJS 编写的自由开源程序。
| 2018-10-11T14:51:02 | 2018-10-11T14:51:02 | 10,100 |
/article-10100-1.html
|

不久前,我们写了一个名为 [InstantNews](https://www.ostechnix.com/get-news-instantly-commandline-linux/) 的命令行新闻客户端,它可以帮助你立即在命令行阅读新闻和最新头条新闻。今天,我偶然发现了一个名为 **Clinews** 的类似,它的其功能与此相同 —— 在终端阅读来自热门网站的新闻和最新头条,还有博客。你无需安装 GUI 应用或移动应用。你可以直接从终端阅读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它是使用 **NodeJS** 编写的自由开源程序。
### 安装 Clinews
由于 Clinews 是使用 NodeJS 编写的,因此你可以使用 NPM 包管理器安装。如果尚未安装 NodeJS,请按照以下链接中的说明进行安装。
安装 node 后,运行以下命令安装 Clinews:
```
$ npm i -g clinews
```
你也可以使用 **Yarn** 安装 Clinews:
```
$ yarn global add clinews
```
Yarn 本身可以使用 npm 安装
```
$ npm -i yarn
```
### 配置 News API
Clinews 从 [News API](https://newsapi.org/) 中检索所有新闻标题。News API 是一个简单易用的 API,它返回当前在一系列新闻源和博客上发布的头条的 JSON 元数据。它目前提供来自 70 个热门源的实时头条,包括 Ars Technica、BBC、Blooberg、CNN、每日邮报、Engadget、ESPN、金融时报、谷歌新闻、hacker News,IGN、Mashable、国家地理、Reddit r/all、路透社、 Speigel Online、Techcrunch、The Guardian、The Hindu、赫芬顿邮报、纽约时报、The Next Web、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和[等等](https://newsapi.org/sources)。
首先,你需要 News API 的 API 密钥。进入 <https://newsapi.org/register> 并注册一个免费帐户来获取 API 密钥。
从 News API 获得 API 密钥后,编辑 `.bashrc`:
```
$ vi ~/.bashrc
```
在最后添加 newsapi API 密钥,如下所示:
```
export IN_API_KEY="Paste-API-key-here"
```
请注意,你需要将密钥粘贴在双引号内。保存并关闭文件。
运行以下命令以更新更改。
```
$ source ~/.bashrc
```
完成。现在继续并从新闻源获取最新的头条新闻。
### 在命令行阅读新闻和最新头条
要阅读特定新闻源的新闻和最新头条,例如 **The Hindu**,请运行:
```
$ news fetch the-hindu
```
这里,`the-hindu` 是新闻源的源id(获取 id)。
上述命令将从 The Hindu 新闻站获取最新的 10 个头条,并将其显示在终端中。此外,它还显示新闻的简要描述、发布的日期和时间以及到源的实际链接。
**示例输出:**

要在浏览器中阅读新闻,请按住 Ctrl 键并单击 URL。它将在你的默认 Web 浏览器中打开。
要查看所有的新闻源,请运行:
```
$ news sources
```
**示例输出:**

正如你在上面的截图中看到的,Clinews 列出了所有新闻源,包括新闻源的名称、获取 ID、网站描述、网站 URL 以及它所在的国家/地区。在撰写本指南时,Clinews 目前支持 70 多个新闻源。
Clinews 还可以搜索符合搜索条件/术语的所有源的新闻报道。例如,要列出包含单词 “Tamilnadu” 的所有新闻报道,请使用以下命令:
```
$ news search "Tamilnadu"
```
此命令将会筛选所有新闻源中含有 “Tamilnadu” 的报道。
Clinews 有一些其它选项可以帮助你
* 限制你想看的新闻报道的数量, \* 排序新闻报道(热门、最新), \* 智能显示新闻报道分类(例如商业、娱乐、游戏、大众、音乐、政治、科学和自然、体育、技术)
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帮助部分:
```
$ clinews -h
```
就是这些了。希望这篇对你有用。还有更多好东西。敬请关注!
干杯!
---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clinews-read-news-and-latest-headlines-from-commandline/>
作者:[SK](https://www.ostechnix.com/author/s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五种加速 Go 的特性
|
Dave Cheney
|
https://dave.cheney.net/2014/06/07/five-things-that-make-go-fast
|
在今天的演讲中,我想讨论五个有助于提高 Go 性能的特性。我还将与大家分享 Go 如何实现这些特性的细节。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1/150643u292532u4e21lsi2.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1/150643u292532u4e21lsi2.jpg
| true | false | true |
houbaron
|
wxy
| false |
[
"Go",
"性能"
] |
软件开发
|
{
"viewnum": 5430,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在今天的演讲中,我想讨论五个有助于提高 Go 性能的特性。我还将与大家分享 Go 如何实现这些特性的细节。
| 2018-10-11T15:06:40 | 2018-10-11T15:06:40 | 10,101 |
/article-10101-1.html
|
*Anthony Starks 使用他出色的 Deck 演示工具重构了我原来的基于 Google Slides 的幻灯片。你可以在他的博客上查看他重构后的幻灯片,*
*[mindchunk.blogspot.com.au/2014/06/remixing-with-deck](http://mindchunk.blogspot.com.au/2014/06/remixing-with-deck.html)。*
我最近被邀请在 Gocon 发表演讲,这是一个每半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 Go 的精彩大会。[Gocon 2014](http://ymotongpoo.hatenablog.com/entry/2014/06/01/124350) 是一个完全由社区驱动的为期一天的活动,由培训和一整个下午的围绕着生产环境中的 Go 这个主题的演讲组成.(LCTT 译注:本文发表于 2014 年)
以下是我的讲义。原文的结构能让我缓慢而清晰的演讲,因此我已经编辑了它使其更可读。
我要感谢 [Bill Kennedy](http://www.goinggo.net/) 和 Minux Ma,特别是 [Josh Bleecher Snyder](https://twitter.com/offbymany),感谢他们在我准备这次演讲中的帮助。
---
大家下午好。
我叫 David.
我很高兴今天能来到 Gocon。我想参加这个会议已经两年了,我很感谢主办方能提供给我向你们演讲的机会。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1.jpg)
我想以一个问题开始我的演讲。
为什么选择 Go?
当大家讨论学习或在生产环境中使用 Go 的原因时,答案不一而足,但因为以下三个原因的最多。
[](https://dave.cheney.net/2014/06/07/five-things-that-make-go-fast/gocon-2014-2)
这就是 TOP3 的原因。
第一,并发。
Go 的 <ruby> 并发原语 <rt> Concurrency Primitives </rt></ruby> 对于来自 Nodejs,Ruby 或 Python 等单线程脚本语言的程序员,或者来自 C++ 或 Java 等重量级线程模型的语言都很有吸引力。
易于部署。
我们今天从经验丰富的 Gophers 那里听说过,他们非常欣赏部署 Go 应用的简单性。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3.jpg)
然后是性能。
我相信人们选择 Go 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 快。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4.jpg)
在今天的演讲中,我想讨论五个有助于提高 Go 性能的特性。
我还将与大家分享 Go 如何实现这些特性的细节。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5.jpg)
我要谈的第一个特性是 Go 对于值的高效处理和存储。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6.jpg)
这是 Go 中一个值的例子。编译时,`gocon` 正好消耗四个字节的内存。
让我们将 Go 与其他一些语言进行比较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7.jpg)
由于 Python 表示变量的方式的开销,使用 Python 存储相同的值会消耗六倍的内存。
Python 使用额外的内存来跟踪类型信息,进行 <ruby> 引用计数 <rt> Reference Counting </rt></ruby> 等。
让我们看另一个例子: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8.jpg)
与 Go 类似,Java 消耗 4 个字节的内存来存储 `int` 型。
但是,要在像 `List` 或 `Map` 这样的集合中使用此值,编译器必须将其转换为 `Integer` 对象。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9.jpg)
因此,Java 中的整数通常消耗 16 到 24 个字节的内存。
为什么这很重要? 内存便宜且充足,为什么这个开销很重要?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10.jpg)
这是一张显示 CPU 时钟速度与内存总线速度的图表。
请注意 CPU 时钟速度和内存总线速度之间的差距如何继续扩大。
两者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 CPU 花费多少时间等待内存。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11.jpg)
自 1960 年代后期以来,CPU 设计师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他们的解决方案是一个缓存,一个更小、更快的内存区域,介入 CPU 和主存之间。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12.jpg)
这是一个 `Location` 类型,它保存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它是用 Go 编写的,因此每个 `Location` 只消耗 24 个字节的存储空间。
我们可以使用这种类型来构造一个容纳 1000 个 `Location` 的数组类型,它只消耗 24000 字节的内存。
在数组内部,`Location` 结构体是顺序存储的,而不是随机存储的 1000 个 `Location` 结构体的指针。
这很重要,因为现在所有 1000 个 `Location` 结构体都按顺序放在缓存中,紧密排列在一起。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13.jpg)
Go 允许您创建紧凑的数据结构,避免不必要的填充字节。
紧凑的数据结构能更好地利用缓存。
更好的缓存利用率可带来更好的性能。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14.jpg)
函数调用不是无开销的。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15.jpg)
调用函数时会发生三件事。
创建一个新的 <ruby> 栈帧 <rt> Stack Frame </rt></ruby>,并记录调用者的详细信息。
在函数调用期间可能被覆盖的任何寄存器都将保存到栈中。
处理器计算函数的地址并执行到该新地址的分支。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16.jpg)
由于函数调用是非常常见的操作,因此 CPU 设计师一直在努力优化此过程,但他们无法消除开销。
函调固有开销,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取决于函数做了什么。
减少函数调用开销的解决方案是 <ruby> 内联 <rt> Inlining </rt></ruby>。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17.jpg)
Go 编译器通过将函数体视为调用者的一部分来内联函数。
内联也有成本,它增加了二进制文件大小。
只有当调用开销与函数所做工作关联度的很大时内联才有意义,因此只有简单的函数才能用于内联。
复杂的函数通常不受调用它们的开销所支配,因此不会内联。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18.jpg)
这个例子显示函数 `Double` 调用 `util.Max`。
为了减少调用 `util.Max` 的开销,编译器可以将 `util.Max` 内联到 `Double` 中,就象这样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19.jpg)
内联后不再调用 `util.Max`,但是 `Double` 的行为没有改变。
内联并不是 Go 独有的。几乎每种编译或及时编译的语言都执行此优化。但是 Go 的内联是如何实现的?
Go 实现非常简单。编译包时,会标记任何适合内联的小函数,然后照常编译。
然后函数的源代码和编译后版本都会被存储。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20.jpg)
此幻灯片显示了 `util.a` 的内容。源代码已经过一些转换,以便编译器更容易快速处理。
当编译器编译 `Double` 时,它看到 `util.Max` 可内联的,并且 `util.Max` 的源代码是可用的。
就会替换原函数中的代码,而不是插入对 `util.Max` 的编译版本的调用。
拥有该函数的源代码可以实现其他优化。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21.jpg)
在这个例子中,尽管函数 `Test` 总是返回 `false`,但 `Expensive` 在不执行它的情况下无法知道结果。
当 `Test` 被内联时,我们得到这样的东西。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22.jpg)
编译器现在知道 `Expensive` 的代码无法访问。
这不仅节省了调用 `Test` 的成本,还节省了编译或运行任何现在无法访问的 `Expensive` 代码。
Go 编译器可以跨文件甚至跨包自动内联函数。还包括从标准库调用的可内联函数的代码。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23.jpg)
<ruby> 强制垃圾回收 <rt> Mandatory Garbage Collection </rt></ruby> 使 Go 成为一种更简单,更安全的语言。
这并不意味着垃圾回收会使 Go 变慢,或者垃圾回收是程序速度的瓶颈。
这意味着在堆上分配的内存是有代价的。每次 GC 运行时都会花费 CPU 时间,直到释放内存为止。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24.jpg)
然而,有另一个地方分配内存,那就是栈。
与 C 不同,它强制您选择是否将值通过 `malloc` 将其存储在堆上,还是通过在函数范围内声明将其储存在栈上;Go 实现了一个名为 <ruby> 逃逸分析 <rt> Escape Analysis </rt></ruby> 的优化。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25.jpg)
逃逸分析决定了对一个值的任何引用是否会从被声明的函数中逃逸。
如果没有引用逃逸,则该值可以安全地存储在栈中。
存储在栈中的值不需要分配或释放。
让我们看一些例子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26.jpg)
`Sum` 返回 1 到 100 的整数的和。这是一种相当不寻常的做法,但它说明了逃逸分析的工作原理。
因为切片 `numbers` 仅在 `Sum` 内引用,所以编译器将安排到栈上来存储的 100 个整数,而不是安排到堆上。
没有必要回收 `numbers`,它会在 `Sum` 返回时自动释放。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27.jpg)
第二个例子也有点尬。在 `CenterCursor` 中,我们创建一个新的 `Cursor` 对象并在 `c` 中存储指向它的指针。
然后我们将 `c` 传递给 `Center()` 函数,它将 `Cursor` 移动到屏幕的中心。
最后我们打印出那个 ‘Cursor` 的 X 和 Y 坐标。
即使 `c` 被 `new` 函数分配了空间,它也不会存储在堆上,因为没有引用 `c` 的变量逃逸 `CenterCursor` 函数。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28.jpg)
默认情况下,Go 的优化始终处于启用状态。可以使用 `-gcflags = -m` 开关查看编译器的逃逸分析和内联决策。
因为逃逸分析是在编译时执行的,而不是运行时,所以无论垃圾回收的效率如何,栈分配总是比堆分配快。
我将在本演讲的其余部分详细讨论栈。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30.jpg)
Go 有 goroutine。 这是 Go 并发的基石。
我想退一步,探索 goroutine 的历史。
最初,计算机一次运行一个进程。在 60 年代,多进程或 <ruby> 分时 <rt> Time Sharing </rt></ruby> 的想法变得流行起来。
在分时系统中,操作系统必须通过保护当前进程的现场,然后恢复另一个进程的现场,不断地在这些进程之间切换 CPU 的注意力。
这称为 进程切换。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29.jpg)
进程切换有三个主要开销。
首先,内核需要保护该进程的所有 CPU 寄存器的现场,然后恢复另一个进程的现场。
内核还需要将 CPU 的映射从虚拟内存刷新到物理内存,因为这些映射仅对当前进程有效。
最后是操作系统 <ruby> 上下文切换 <rt> Context Switch </rt></ruby> 的成本,以及 <ruby> 调度函数 <rt> Scheduler Function </rt></ruby> 选择占用 CPU 的下一个进程的开销。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31.jpg)
现代处理器中有数量惊人的寄存器。我很难在一张幻灯片上排开它们,这可以让你知道保护和恢复它们需要多少时间。
由于进程切换可以在进程执行的任何时刻发生,因此操作系统需要存储所有寄存器的内容,因为它不知道当前正在使用哪些寄存器。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32.jpg)
这导致了线程的出生,这些线程在概念上与进程相同,但共享相同的内存空间。
由于线程共享地址空间,因此它们比进程更轻,因此创建速度更快,切换速度更快。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33.jpg)
Goroutine 升华了线程的思想。
Goroutine 是 <ruby> 协作式调度 <rt> Cooperative Scheduled <br/> </rt></ruby>的,而不是依靠内核来调度。
当对 Go <ruby> 运行时调度器 <rt> Runtime Scheduler </rt></ruby> 进行显式调用时,goroutine 之间的切换仅发生在明确定义的点上。
编译器知道正在使用的寄存器并自动保存它们。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34.jpg)
虽然 goroutine 是协作式调度的,但运行时会为你处理。
Goroutine 可能会给禅让给其他协程时刻是:
* 阻塞式通道发送和接收。
* Go 声明,虽然不能保证会立即调度新的 goroutine。
* 文件和网络操作式的阻塞式系统调用。
* 在被垃圾回收循环停止后。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35.jpg)
这个例子说明了上一张幻灯片中描述的一些调度点。
箭头所示的线程从左侧的 `ReadFile` 函数开始。遇到 `os.Open`,它在等待文件操作完成时阻塞线程,因此调度器将线程切换到右侧的 goroutine。
继续执行直到从通道 `c` 中读,并且此时 `os.Open` 调用已完成,因此调度器将线程切换回左侧并继续执行 `file.Read` 函数,然后又被文件 IO 阻塞。
调度器将线程切换回右侧以进行另一个通道操作,该操作在左侧运行期间已解锁,但在通道发送时再次阻塞。
最后,当 `Read` 操作完成并且数据可用时,线程切换回左侧。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36.jpg)
这张幻灯片显示了低级语言描述的 `runtime.Syscall` 函数,它是 `os` 包中所有函数的基础。
只要你的代码调用操作系统,就会通过此函数。
对 `entersyscall` 的调用通知运行时该线程即将阻塞。
这允许运行时启动一个新线程,该线程将在当前线程被阻塞时为其他 goroutine 提供服务。
这导致每 Go 进程的操作系统线程相对较少,Go 运行时负责将可运行的 Goroutine 分配给空闲的操作系统线程。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37.jpg)
在上一节中,我讨论了 goroutine 如何减少管理许多(有时是数十万个并发执行线程)的开销。
Goroutine故事还有另一面,那就是栈管理,它引导我进入我的最后一个话题。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39.jpg)
这是一个进程的内存布局图。我们感兴趣的关键是堆和栈的位置。
传统上,在进程的地址空间内,堆位于内存的底部,位于程序(代码)的上方并向上增长。
栈位于虚拟地址空间的顶部,并向下增长。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40.jpg)
因为堆和栈相互覆盖的结果会是灾难性的,操作系统通常会安排在栈和堆之间放置一个不可写内存区域,以确保如果它们发生碰撞,程序将中止。
这称为保护页,有效地限制了进程的栈大小,通常大约为几兆字节。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41.jpg)
我们已经讨论过线程共享相同的地址空间,因此对于每个线程,它必须有自己的栈。
由于很难预测特定线程的栈需求,因此为每个线程的栈和保护页面保留了大量内存。
希望是这些区域永远不被使用,而且防护页永远不会被击中。
缺点是随着程序中线程数的增加,可用地址空间的数量会减少。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42.jpg)
我们已经看到 Go 运行时将大量的 goroutine 调度到少量线程上,但那些 goroutines 的栈需求呢?
Go 编译器不使用保护页,而是在每个函数调用时插入一个检查,以检查是否有足够的栈来运行该函数。如果没有,运行时可以分配更多的栈空间。
由于这种检查,goroutines 初始栈可以做得更小,这反过来允许 Go 程序员将 goroutines 视为廉价资源。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43.jpg)
这是一张显示了 Go 1.2 如何管理栈的幻灯片。
当 `G` 调用 `H` 时,没有足够的空间让 `H` 运行,所以运行时从堆中分配一个新的栈帧,然后在新的栈段上运行 `H`。当 `H` 返回时,栈区域返回到堆,然后返回到 `G`。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44.jpg)
这种管理栈的方法通常很好用,但对于某些类型的代码,通常是递归代码,它可能导致程序的内部循环跨越这些栈边界之一。
例如,在程序的内部循环中,函数 `G` 可以在循环中多次调用 `H`,
每次都会导致栈拆分。 这被称为 <ruby> 热分裂 <rt> Hot Split </rt></ruby> 问题。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45.jpg)
为了解决热分裂问题,Go 1.3 采用了一种新的栈管理方法。
如果 goroutine 的栈太小,则不会添加和删除其他栈段,而是分配新的更大的栈。
旧栈的内容被复制到新栈,然后 goroutine 使用新的更大的栈继续运行。
在第一次调用 `H` 之后,栈将足够大,对可用栈空间的检查将始终成功。
这解决了热分裂问题。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46.jpg)
值,内联,逃逸分析,Goroutines 和分段/复制栈。
这些是我今天选择谈论的五个特性,但它们绝不是使 Go 成为快速的语言的唯一因素,就像人们引用他们学习 Go 的理由的三个原因一样。
这五个特性一样强大,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
例如,运行时将 goroutine 复用到线程上的方式在没有可扩展栈的情况下几乎没有效率。
内联通过将较小的函数组合成较大的函数来降低栈大小检查的成本。
逃逸分析通过自动将从实例从堆移动到栈来减少垃圾回收器的压力。
逃逸分析还提供了更好的 <ruby> 缓存局部性 <rt> Cache Locality </rt></ruby>。
如果没有可增长的栈,逃逸分析可能会对栈施加太大的压力。
[](https://dave.cheney.net/wp-content/uploads/2014/06/Gocon-2014-47.jpg)
* 感谢 Gocon 主办方允许我今天发言
* twitter / web / email details
* 感谢 @offbymany,@billkennedy\_go 和 Minux 在准备这个演讲的过程中所提供的帮助。
### 相关文章:
1. [听我在 OSCON 上关于 Go 性能的演讲](https://dave.cheney.net/2015/05/31/hear-me-speak-about-go-performance-at-oscon)
2. [为什么 Goroutine 的栈是无限大的?](https://dave.cheney.net/2013/06/02/why-is-a-goroutines-stack-infinite)
3. [Go 的运行时环境变量的旋风之旅](https://dave.cheney.net/2015/11/29/a-whirlwind-tour-of-gos-runtime-environment-variables)
4. [没有事件循环的性能](https://dave.cheney.net/2015/08/08/performance-without-the-event-loop)
---
作者简介:
David 是来自澳大利亚悉尼的程序员和作者。
自 2011 年 2 月起成为 Go 的 contributor,自 2012 年 4 月起成为 committer。
联系信息
* [dave@cheney.net](mailto:dave@cheney.net)
* twitter: @davecheney
---
via: <https://dave.cheney.net/2014/06/07/five-things-that-make-go-fast>
作者:[Dave Cheney](https://dave.cheney.net/) 译者:[houbaron](https://github.com/houbaro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一款免费且安全的在线 PDF 转换软件
|
Sk
|
https://www.ostechnix.com/easypdf-a-free-and-secure-online-pdf-conversion-suite/
|
在这,我们想向你推荐 EasyPDF —— 一款可以胜任所有场合的在线 PDF 软件。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1/151803i2qpbzp3ng3xd3ig.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1/151803i2qpbzp3ng3xd3ig.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zhousiyu325
|
wxy
| false |
[
"PDF"
] |
分享
|
{
"viewnum": 7894,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78.236.163.218",
"message": "adf",
"username": "来自意大利的 Chrome 75.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07-19T21:21:25"
}
] |
[] |
在这,我们想向你推荐 EasyPDF —— 一款可以胜任所有场合的在线 PDF 软件。
| 2018-10-11T15:18:00 | 2018-10-11T15:18:00 | 10,102 |
/article-10102-1.html
|

我们总在寻找一个更好用且更高效的解决方案,来我们的生活理加方便。 比方说,在处理 PDF 文档时,你肯定会想拥有一款工具,它能够在任何情形下都显得快速可靠。在这,我们想向你推荐 [**EasyPDF**](https://easypdf.com/) —— 一款可以胜任所有场合的在线 PDF 软件。通过大量的测试,我们可以保证:这款工具能够让你的 PDF 文档管理更加容易。
不过,关于 EasyPDF 有一些十分重要的事情,你必须知道。
* EasyPDF 是免费的、匿名的在线 PDF 转换软件。
* 能够将 PDF 文档转换成 Word、Excel、PowerPoint、AutoCAD、JPG、GIF 和文本等格式格式的文档。
* 能够从 Word、Excel、PowerPoint 等其他格式的文件创建 PDF 文件。
* 能够进行 PDF 文档的合并、分割和压缩。
* 能够识别扫描的 PDF 和图片中的内容。
* 可以从你的设备或者云存储(Google Drive 和 DropBox)中上传文档。
* 可以在 Windows、Linux、Mac 和智能手机上通过浏览器来操作。
* 支持多种语言。
### EasyPDF的用户界面

EasyPDF 最吸引你眼球的就是平滑的用户界面,营造一种整洁的环境,这会让使用者感觉更加舒服。由于网站完全没有一点广告,EasyPDF 的整体使用体验相比以前会好很多。
每种不同类型的转换都有它们专门的菜单,只需要简单地向其中添加文件,你并不需要知道太多知识来进行操作。
许多类似网站没有做好相关的优化,使得在手机上的使用体验并不太友好。然而,EasyPDF 突破了这一个瓶颈。在智能手机上,EasyPDF 几乎可以秒开,并且可以顺畅的操作。你也通过 Chrome 的“三点菜单”把 EasyPDF 添加到手机的主屏幕上。

### 特性
除了好看的界面,EasyPDF 还非常易于使用。为了使用它,你 **不需要注册一个账号** 或者**留下一个邮箱**,它是完全匿名的。另外, EasyPDF 也不会对要转换的文件进行数量或者大小的限制,完全不需要安装!酷极了,不是吗?
首先,你需要选择一种想要进行的格式转换,比如,将 PDF 转换成 Word。然后,选择你想要转换的 PDF 文件。你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上传文件:直接拖拉或者从设备上的文件夹进行选择。还可以选择从[Google Drive](https://www.ostechnix.com/how-to-mount-google-drive-locally-as-virtual-file-system-in-linux/) 或 [Dropbox](https://www.ostechnix.com/install-dropbox-in-ubuntu-18-04-lts-desktop/)来上传文件。
选择要进行格式转换的文件后,点击 Convert 按钮开始转换过程。转换过程会在一分钟内完成,你并不需要等待太长时间。如果你还有对其他文件进行格式转换,在接着转换前,不要忘了将前面已经转换完成的文件下载保存。不然的话,你将会丢失前面的文件。

要进行其他类型的格式转换,直接返回到主页。
目前支持的几种格式转换类型如下:
* **PDF to Word** – 将 PDF 文档 转换成 Word 文档
* **PDF 转换成 PowerPoint** – 将 PDF 文档 转换成 PowerPoint 演示讲稿
* **PDF 转换成 Excel** – 将 PDF 文档 转换成 Excel 文档
* **PDF 创建** – 从一些其他类型的文件(如,文本、doc、odt)来创建PDF文档
* **Word 转换成 PDF** – 将 Word 文档 转换成 PDF 文档
* **JPG 转换成 PDF** – 将 JPG images 转换成 PDF 文档
* **PDF 转换成 AutoCAD** – 将 PDF 文档 转换成 .dwg 格式(DWG 是 CAD 文件的原生的格式)
* **PDF 转换成 Text** – 将 PDF 文档 转换成 Text 文档
* **PDF 分割** – 把 PDF 文件分割成多个部分
* **PDF 合并** – 把多个 PDF 文件合并成一个文件
* **PDF 压缩** – 将 PDF 文档进行压缩
* **PDF 转换成 JPG** – 将 PDF 文档 转换成 JPG 图片
* **PDF 转换成 PNG** – 将 PDF 文档 转换成 PNG 图片
* **PDF 转换成 GIF** – 将 PDF 文档 转换成 GIF 文件
* **在线文字内容识别** – 将扫描的纸质文档转换成能够进行编辑的文件(如,Word、Excel、文本)
想试一试吗?好极了!点击下面的链接,然后开始格式转换吧!
[](https://easypdf.com/)
### 总结
EasyPDF 名符其实,能够让 PDF 管理更加容易。就我测试过的 EasyPDF 服务而言,它提供了**完全免费**的简单易用的转换功能。它十分快速、安全和可靠。你会对它的服务质量感到非常满意,因为它不用支付任何费用,也不用留下像邮箱这样的个人信息。值得一试,也许你会找到你自己更喜欢的 PDF 工具。
好吧,我就说这些。更多的好东西还在后后面,请继续关注!
加油!
---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easypdf-a-free-and-secure-online-pdf-conversion-suite/>
作者:[SK](https://www.ostechnix.com/author/s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zhousiyu325](https://github.com/zhousiyu325)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我应该使用哪些稳定版内核?
|
Greg Kroah-hartman
|
http://kroah.com/log/blog/2018/08/24/what-stable-kernel-should-i-use/
|
一直以来,尤其是那些现在已经延长支持时间的内核,都是由我和其他人提供支持,因此,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这篇文章我将尝试去给出我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1/204234hcjdj7gm21czj1mc.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1/204234hcjdj7gm21czj1mc.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qhwdw
|
wxy
| true |
[
"Linux",
"内核"
] |
观点
|
{
"viewnum": 9166,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 |
一直以来,尤其是那些现在已经延长支持时间的内核,都是由我和其他人提供支持,因此,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这篇文章我将尝试去给出我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
| 2018-10-11T20:43:00 | 2018-10-11T20:43:00 | 10,103 |
/article-10103-1.html
|
>
> 本文作者 Greg Kroah-Hartman 是 Linux 稳定版内核的维护负责人。
>
>
>

很多人都问我这样的问题,在他们的产品/设备/笔记本/服务器等上面应该使用什么样的稳定版内核。一直以来,尤其是那些现在已经延长支持时间的内核,都是由我和其他人提供支持,因此,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这篇文章我将尝试去给出我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当然,你可以任意选用任何一个你想去使用的内核版本,这里只是我的建议。
和以前一样,在这里给出的这些看法只代表我个人的意见。
### 可选择的内核有哪些
下面列出了我建议你应该去使用的内核的列表,从最好的到最差的都有。我在下面将详细介绍,但是如果你只想得到一个结论,它就是你想要的:
建议你使用的内核的分级,从最佳的方案到最差的方案如下:
* 你最喜欢的 Linux 发行版支持的内核
* 最新的稳定版
* 最新的 LTS (长期支持)版本
* 仍然处于维护状态的老的 LTS 版本
绝对不要去使用的内核:
* 不再维护的内核版本
给上面的列表给出具体的数字,今天是 2018 年 8 月 24 日,kernel.org 页面上可以看到是这样:

因此,基于上面的列表,那它应该是:
* 4.18.5 是最新的稳定版
* 4.14.67 是最新的 LTS 版本
* 4.9.124、4.4.152、以及 3.16.57 是仍然处于维护状态的老的 LTS 版本
* 4.17.19 和 3.18.119 是过去 60 天内有过发布的 “生命周期终止” 的内核版本,它们仍然保留在 kernel.org 站点上,是为了仍然想去使用它们的那些人。
非常容易,对吗?
Ok,现在我给出这样选择的一些理由:
### Linux 发行版内核
对于大多数 Linux 用户来说,最好的方案就是使用你喜欢的 Linux 发行版的内核。就我本人而言,我比较喜欢基于社区的、内核不断滚动升级的用最新内核的 Linux 发行版,并且它也是由开发者社区来支持的。这种类型的发行版有 Fedora、openSUSE、Arch、Gentoo、CoreOS,以及其它的。
所有这些发行版都使用了上游的最新的稳定版内核,并且确保定期打了需要的 bug 修复补丁。当它拥有了最新的修复之后([记住所有的修复都是安全修复](http://kroah.com/log/blog/2018/02/05/linux-kernel-release-model/)),这就是你可以使用的最安全、最好的内核之一。
有些社区的 Linux 发行版需要很长的时间才发行一个新内核版本,但是最终发行的版本和所支持的内核都是非常好的。这些也都非常好用,Debian 和 Ubuntu 就是这样的例子。
如果我没有在这里列出你所喜欢的发行版,并不是意味着它们的内核不够好。查看这些发行版的网站,确保它们的内核包是不断应用最新的安全补丁进行升级过的,那么它就应该是很好的。
许多人好像喜欢旧式、“传统” 模式的发行版,使用 RHEL、SLES、CentOS 或者 “LTS” Ubuntu 发行版。这些发行版挑选一个特定的内核版本,然后使用好几年,甚至几十年。他们反向移植了最新的 bug 修复,有时也有一些内核的新特性,所有的只是追求堂吉诃德式的保持版本号不变而已,尽管他们已经在那个旧的内核版本上做了成千上万的变更。这项工作是一项真正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分配到这些任务的开发人员做了一些精彩的工作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所以如果你希望永远不看到你的内核版本号发生过变化,那么就使用这些发行版。他们通常会为使用而付出一些钱,当发生错误时能够从这些公司得到一些支持,那就是值得的。
所以,你能使用的最好的内核是你可以求助于别人,而别人可以为你提供支持的内核。使用那些支持,你通常都已经为它支付过费用了(对于企业发行版),而这些公司也知道他们职责是什么。
但是,如果你不希望去依赖别人,而是希望你自己管理你的内核,或者你有发行版不支持的硬件,那么你应该去使用最新的稳定版:
### 最新的稳定版
最新的稳定版内核是 Linux 内核开发者社区宣布为“稳定版”的最新的一个内核。大约每三个月,社区发行一个包含了对所有新硬件支持的、新的稳定版内核,最新版的内核不但改善内核性能,同时还包含内核各部分的 bug 修复。接下来的三个月之后,进入到下一个内核版本的 bug 修复将被反向移植进入这个稳定版内核中,因此,使用这个内核版本的用户将确保立即得到这些修复。
最新的稳定版内核通常也是主流社区发行版所使用的内核,因此你可以确保它是经过测试和拥有大量用户使用的内核。另外,内核社区(全部开发者超过 4000 人)也将帮助这个发行版提供对用户的支持,因为这是他们做的最新的一个内核。
三个月之后,将发行一个新的稳定版内核,你应该去更新到它以确保你的内核始终是最新的稳定版,因为当最新的稳定版内核发布之后,对你的当前稳定版内核的支持通常会落后几周时间。
如果你在上一个 LTS (长期支持)版本发布之后购买了最新的硬件,为了能够支持最新的硬件,你几乎是绝对需要去运行这个最新的稳定版内核。对于台式机或新的服务器,最新的稳定版内核通常是推荐运行的内核。
### 最新的 LTS 版本
如果你的硬件为了保证正常运行(像大多数的嵌入式设备),需要依赖供应商的源码<ruby> 树外 <rt> out-of-tree </rt></ruby>的补丁,那么对你来说,最好的内核版本是最新的 LTS 版本。这个版本拥有所有进入稳定版内核的最新 bug 修复,以及大量的用户测试和使用。
请注意,这个最新的 LTS 版本没有新特性,并且也几乎不会增加对新硬件的支持,因此,如果你需要使用一个新设备,那你的最佳选择就是最新的稳定版内核,而不是最新的 LTS 版内核。
另外,对于这个 LTS 版本的用户来说,他也不用担心每三个月一次的“重大”升级。因此,他们将一直坚持使用这个 LTS 版本,并每年升级一次,这是一个很好的实践。
使用这个 LTS 版本的不利方面是,你没法得到在最新版本内核上实现的内核性能提升,除非在未来的一年中,你升级到下一个 LTS 版内核。
另外,如果你使用的这个内核版本有问题,你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任意一位内核开发者报告发生的问题,并向他们询问,“最新的稳定版内核中是否也存在这个问题?”并且,你需要意识到,对它的支持不会像使用最新的稳定版内核那样容易得到。
现在,如果你坚持使用一个有大量的补丁集的内核,并且不希望升级到每年一次的新 LTS 版内核上,那么,或许你应该去使用老的 LTS 版内核:
### 老的 LTS 版本
传统上,这些版本都由社区提供 2 年时间的支持,有时候当一个重要的 Linux 发行版(像 Debian 或 SLES)依赖它时,这个支持时间会更长。然而在过去一年里,感谢 Google、Linaro、Linaro 成员公司、[kernelci.org](https://kernelci.org/)、以及其它公司在测试和基础设施上的大量投入,使得这些老的 LTS 版内核得到更长时间的支持。
最新的 LTS 版本以及它们将被支持多长时间,这是 2018 年 8 月 24 日显示在 [kernel.org/category/releases.html](https://www.kernel.org/category/releases.html) 上的信息:

Google 和其它公司希望这些内核使用的时间更长的原因是,由于现在几乎所有的 SoC 芯片的疯狂的(也有人说是打破常规)开发模型。这些设备在芯片发行前几年就启动了他们的开发周期,而那些代码从来不会合并到上游,最终结果是新打造的芯片是基于一个 2 年以前的老内核发布的。这些 SoC 的代码树通常增加了超过 200 万行的代码,这使得它们成为我们前面称之为“类 Linux 内核“的东西。
如果在 2 年后,这个 LTS 版本停止支持,那么来自社区的支持将立即停止,并且没有人对它再进行 bug 修复。这导致了在全球各地数以百万计的非常不安全的设备仍然在使用中,这对任何生态系统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情。
由于这种依赖,这些公司现在要求新设备不断更新到最新的 LTS 版本——这些为它们特定发布的版本(例如现在的每个 4.9.y 版本)。其中一个这样的例子就是新 Android 设备对内核版本的要求,这些新设备所带的 “Andrid O” 版本(和现在的 “Android P” 版本)指定了最低允许使用的内核版本,并且 Andoird 安全更新版本也开始越来越频繁在设备上要求使用这些 “.y” 版本。
我注意到一些生产商现在已经在做这些事情。Sony 是其中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在他们的大多数新手机上,通过他们每季度的安全更新版本,将设备更新到最新的 4.4.y 发行版上。另一个很好的例子是一家小型公司 Essential,据我所知,他们持续跟踪 4.4.y 版本的速度比其它公司都快。
当使用这种老的内核时有个重大警告。反向移植到这种内核中的安全修复不如最新版本的 LTS 内核多,因为这些使用老的 LTS 内核的设备的传统模式是一个更加简化的用户模式。这些内核不能用于任何“通用计算”模式中,在这里用的是<ruby> 不可信用户 <rt> untrusted user </rt></ruby>或虚拟机,极大地削弱了对老的内核做像最近的 Spectre 这样的修复的能力,如果在一些分支中存在这样的 bug 的话。
因此,仅在你能够完全控制的设备,或者限定在一个非常强大的安全模型(像 Android 一样强制使用 SELinux 和应用程序隔离)时使用老的 LTS 版本。绝对不要在有不可信用户/程序,或虚拟机的服务器上使用这些老的 LTS 版内核。
此外,如果社区对它有支持的话,社区对这些老的 LTS 版内核相比正常的 LTS 版内核的支持要少的多。如果你使用这些内核,那么你只能是一个人在战斗,你需要有能力去独自支持这些内核,或者依赖你的 SoC 供应商为你提供支持(需要注意的是,几乎没有供应商会为你提供支持,因此,你要特别注意 ……)。
### 不再维护的内核发行版
更让人感到惊讶的事情是,许多公司只是随便选一个内核发行版,然后将它封装到它们的产品里,并将它毫不犹豫地承载到数十万的部件中。其中一个这样的糟糕例子是 Lego Mindstorm 系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它们的设备上随意选取了一个 -rc 的内核发行版。-rc 的发行版是开发中的版本,根本没有 Linux 内核开发者认为它适合任何人使用,更不用说是数百万的用户了。
当然,如果你愿意,你可以随意地使用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可能真的就只有你一个人在使用它。社区不会为你提供支持,因为他们不可能关注所有内核版本的特定问题,因此如果出现错误,你只能独自去解决它。对于一些公司和系统来说,这么做可能还行,但是如果没有为此有所规划,那么要当心因此而产生的“隐性”成本。
### 总结
基于以上原因,下面是一个针对不同类型设备的简短列表,这些设备我推荐适用的内核如下:
* 笔记本 / 台式机:最新的稳定版内核
* 服务器:最新的稳定版内核或最新的 LTS 版内核
* 嵌入式设备:最新的 LTS 版内核或老的 LTS 版内核(如果使用的安全模型非常强大和严格)
至于我,在我的机器上运行什么样的内核?我的笔记本运行的是最新的开发版内核(即 Linus 的开发树)再加上我正在做修改的内核,我的服务器上运行的是最新的稳定版内核。因此,尽管我负责 LTS 发行版的支持工作,但我自己并不使用 LTS 版内核,除了在测试系统上。我依赖于开发版和最新的稳定版内核,以确保我的机器运行的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最快的也是最安全的内核版本。
---
via: <http://kroah.com/log/blog/2018/08/24/what-stable-kernel-should-i-use/>
作者:[Greg Kroah-Hartman](http://kroah.com)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qhwdw](https://github.com/qhwd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树莓派自建 NAS 云盘之——树莓派搭建网络存储盘
|
Manuel Dewald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7/network-attached-storage-Raspberry-Pi
|
跟随这些逐步指导构建你自己的基于树莓派的 NAS 系统。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2/014802z3369tgclgclmz3t.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2/014802z3369tgclgclmz3t.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jrglinux
|
wxy
| false |
[
"NAS",
"树莓派"
] |
树莓派
|
{
"viewnum": 16279,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10112,
"displayorder": 0
}
] |
跟随这些逐步指导构建你自己的基于树莓派的 NAS 系统。
| 2018-10-12T01:48:11 | 2018-10-12T01:48:11 | 10,104 |
/article-10104-1.html
|
>
> 跟随这些逐步指导构建你自己的基于树莓派的 NAS 系统。
>
>
>

我将在接下来的这三篇文章中讲述如何搭建一个简便、实用的 NAS 云盘系统。我在这个中心化的存储系统中存储数据,并且让它每晚都会自动的备份增量数据。本系列文章将利用 NFS 文件系统将磁盘挂载到同一网络下的不同设备上,使用 [Nextcloud](https://nextcloud.com/) 来离线访问数据、分享数据。
本文主要讲述将数据盘挂载到远程设备上的软硬件步骤。本系列第二篇文章将讨论数据备份策略、如何添加定时备份数据任务。最后一篇文章中我们将会安装 Nextcloud 软件,用户通过 Nextcloud 提供的 web 界面可以方便的离线或在线访问数据。本系列教程最终搭建的 NAS 云盘支持多用户操作、文件共享等功能,所以你可以通过它方便的分享数据,比如说你可以发送一个加密链接,跟朋友分享你的照片等等。
最终的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

### 硬件
首先需要准备硬件。本文所列方案只是其中一种示例,你也可以按不同的硬件方案进行采购。
最主要的就是[树莓派 3](https://www.raspberrypi.org/products/raspberry-pi-3-model-b/),它带有四核 CPU、1G RAM,以及(比较)快速的网络接口。数据将存储在两个 USB 磁盘驱动器上(这里使用 1TB 磁盘);其中一个磁盘用于每天数据存储,另一个用于数据备份。请务必使用有源 USB 磁盘驱动器或者带附加电源的 USB 集线器,因为树莓派无法为两个 USB 磁盘驱动器供电。
### 软件
在该社区中最活跃的操作系统当属 [Raspbian](https://www.raspbian.org/),便于定制个性化项目。已经有很多 [操作指南](https://www.raspberrypi.org/documentation/installation/installing-images/) 讲述如何在树莓派中安装 Raspbian 系统,所以这里不再赘述。在撰写本文时,最新的官方支持版本是 [Raspbian Stretch](https://www.raspberrypi.org/blog/raspbian-stretch/),它对我来说很好使用。
到此,我将假设你已经配置好了基本的 Raspbian 系统并且可以通过 `ssh` 访问到你的树莓派。
### 准备 USB 磁盘驱动器
为了更好地读写数据,我建议使用 ext4 文件系统去格式化磁盘。首先,你必须先找到连接到树莓派的磁盘。你可以在 `/dev/sd/<x>` 中找到磁盘设备。使用命令 `fdisk -l`,你可以找到刚刚连接的两块 USB 磁盘驱动器。请注意,操作下面的步骤将会清除 USB 磁盘驱动器上的所有数据,请做好备份。
```
pi@raspberrypi:~ $ sudo fdisk -l
<...>
Disk /dev/sda: 931.5 GiB, 1000204886016 bytes, 1953525168 sectors
Units: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label type: dos
Disk identifier: 0xe8900690
Device Boot Start End Sectors Size Id Type
/dev/sda1 2048 1953525167 1953523120 931.5G 83 Linux
Disk /dev/sdb: 931.5 GiB, 1000204886016 bytes, 1953525168 sectors
Units: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label type: dos
Disk identifier: 0x6aa4f598
Device Boot Start End Sectors Size Id Type
/dev/sdb1 * 2048 1953521663 1953519616 931.5G 83 Linux
```
由于这些设备是连接到树莓派的唯一的 1TB 的磁盘,所以我们可以很容易的辨别出 `/dev/sda` 和 `/dev/sdb` 就是那两个 USB 磁盘驱动器。每个磁盘末尾的分区表提示了在执行以下的步骤后如何查看,这些步骤将会格式化磁盘并创建分区表。为每个 USB 磁盘驱动器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假设你的磁盘也是 `/dev/sda` 和 `/dev/sdb`,第二次操作你只要替换命令中的 `sda` 为 `sdb` 即可)。
首先,删除磁盘分区表,创建一个新的并且只包含一个分区的新分区表。在 `fdisk` 中,你可以使用交互单字母命令来告诉程序你想要执行的操作。只需要在提示符 `Command(m for help):` 后输入相应的字母即可(可以使用 `m` 命令获得更多详细信息):
```
pi@raspberrypi:~ $ sudo fdisk /dev/sda
Welcome to fdisk (util-linux 2.29.2).
Changes will remain in memory only, until you decide to write them.
Be careful before using the write command.
Command (m for help): o
Created a new DOS disklabel with disk identifier 0x9c310964.
Command (m for help): n
Partition type
p primary (0 primary, 0 extended, 4 free)
e extended (container for logical partitions)
Select (default p): p
Partition number (1-4, default 1):
First sector (2048-1953525167, default 2048):
Last sector, +sectors or +size{K,M,G,T,P} (2048-1953525167, default 1953525167):
Created a new partition 1 of type 'Linux' and of size 931.5 GiB.
Command (m for help): p
Disk /dev/sda: 931.5 GiB, 1000204886016 bytes, 1953525168 sectors
Units: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label type: dos
Disk identifier: 0x9c310964
Device Boot Start End Sectors Size Id Type
/dev/sda1 2048 1953525167 1953523120 931.5G 83 Linux
Command (m for help): w
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
Syncing disks.
```
现在,我们将用 ext4 文件系统格式化新创建的分区 `/dev/sda1`:
```
pi@raspberrypi:~ $ sudo mkfs.ext4 /dev/sda1
mke2fs 1.43.4 (31-Jan-2017)
Discarding device blocks: done
<...>
Allocating group tables: done
Writing inode tables: done
Creating journal (1024 blocks): done
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one
```
重复以上步骤后,让我们根据用途来对它们建立标签:
```
pi@raspberrypi:~ $ sudo e2label /dev/sda1 data
pi@raspberrypi:~ $ sudo e2label /dev/sdb1 backup
```
现在,让我们安装这些磁盘并存储一些数据。以我运营该系统超过一年的经验来看,当树莓派启动时(例如在断电后),USB 磁盘驱动器并不是总被挂载,因此我建议使用 autofs 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挂载。
首先,安装 autofs 并创建挂载点:
```
pi@raspberrypi:~ $ sudo apt install autofs
pi@raspberrypi:~ $ sudo mkdir /nas
```
然后添加下面这行来挂载设备 `/etc/auto.master`:
```
/nas /etc/auto.usb
```
如果不存在以下内容,则创建 `/etc/auto.usb`,然后重新启动 autofs 服务:
```
data -fstype=ext4,rw :/dev/disk/by-label/data
backup -fstype=ext4,rw :/dev/disk/by-label/backup
pi@raspberrypi3:~ $ sudo service autofs restart
```
现在你应该可以分别访问 `/nas/data` 以及 `/nas/backup` 磁盘了。显然,到此还不会令人太兴奋,因为你只是擦除了磁盘中的数据。不过,你可以执行以下命令来确认设备是否已经挂载成功:
```
pi@raspberrypi3:~ $ cd /nas/data
pi@raspberrypi3:/nas/data $ cd /nas/backup
pi@raspberrypi3:/nas/backup $ mount
<...>
/etc/auto.usb on /nas type autofs (rw,relatime,fd=6,pgrp=463,timeout=300,minproto=5,maxproto=5,indirect)
<...>
/dev/sda1 on /nas/data type ext4 (rw,relatime,data=ordered)
/dev/sdb1 on /nas/backup type ext4 (rw,relatime,data=ordered)
```
首先进入对应目录以确保 autofs 能够挂载设备。autofs 会跟踪文件系统的访问记录,并随时挂载所需要的设备。然后 `mount` 命令会显示这两个 USB 磁盘驱动器已经挂载到我们想要的位置了。
设置 autofs 的过程容易出错,如果第一次尝试失败,请不要沮丧。你可以上网搜索有关教程。
### 挂载网络存储
现在你已经设置了基本的网络存储,我们希望将它安装到远程 Linux 机器上。这里使用 NFS 文件系统,首先在树莓派上安装 NFS 服务器:
```
pi@raspberrypi:~ $ sudo apt install nfs-kernel-server
```
然后,需要告诉 NFS 服务器公开 `/nas/data` 目录,这是从树莓派外部可以访问的唯一设备(另一个用于备份)。编辑 `/etc/exports` 添加如下内容以允许所有可以访问 NAS 云盘的设备挂载存储:
```
/nas/data *(rw,sync,no_subtree_check)
```
更多有关限制挂载到单个设备的详细信息,请参阅 `man exports`。经过上面的配置,任何人都可以访问数据,只要他们可以访问 NFS 所需的端口:`111` 和 `2049`。我通过上面的配置,只允许通过路由器防火墙访问到我的家庭网络的 22 和 443 端口。这样,只有在家庭网络中的设备才能访问 NFS 服务器。
如果要在 Linux 计算机挂载存储,运行以下命令:
```
you@desktop:~ $ sudo mkdir /nas/data
you@desktop:~ $ sudo mount -t nfs <raspberry-pi-hostname-or-ip>:/nas/data /nas/data
```
同样,我建议使用 autofs 来挂载该网络设备。如果需要其他帮助,请参看 [如何使用 Autofs 来挂载 NFS 共享](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6/using-autofs-mount-nfs-shares)。
现在你可以在远程设备上通过 NFS 系统访问位于你树莓派 NAS 云盘上的数据了。在后面一篇文章中,我将介绍如何使用 `rsync` 自动将数据备份到第二个 USB 磁盘驱动器。你将会学到如何使用 `rsync` 创建增量备份,在进行日常备份的同时还能节省设备空间。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7/network-attached-storage-Raspberry-Pi>
作者:[Manuel Dewald](https://opensource.com/users/ntlx)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jrg](https://github.com/jrglinu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在 Ubuntu 18.04 LTS 无头服务器上安装 Oracle VirtualBox
|
Sk
|
https://www.ostechnix.com/install-oracle-virtualbox-ubuntu-16-04-headless-server/
|
同时,本教程也将介绍如何使用 phpVirtualBox 去管理安装在无头服务器上的 VirtualBox 实例。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2/015921gdabb2bjauqu3a6t.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2/015921gdabb2bjauqu3a6t.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qhwdw
|
wxy
| false |
[
"VirtualBox"
] |
技术
|
{
"viewnum": 10399,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10121,
"displayorder": 0
}
] |
同时,本教程也将介绍如何使用 phpVirtualBox 去管理安装在无头服务器上的 VirtualBox 实例。
| 2018-10-12T01:59:20 | 2018-10-12T01:59:20 | 10,105 |
/article-10105-1.html
|

本教程将指导你在 Ubuntu 18.04 LTS 无头服务器上,一步一步地安装 **Oracle VirtualBox**。同时,本教程也将介绍如何使用 **phpVirtualBox** 去管理安装在无头服务器上的 **VirtualBox** 实例。**phpVirtualBox** 是 VirtualBox 的一个基于 Web 的前端工具。这个教程也可以工作在 Debian 和其它 Ubuntu 衍生版本上,如 Linux Mint。现在,我们开始。
### 前提条件
在安装 Oracle VirtualBox 之前,我们的 Ubuntu 18.04 LTS 服务器上需要满足如下的前提条件。
首先,逐个运行如下的命令来更新 Ubuntu 服务器。
```
$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upgrade
$ sudo apt dist-upgrade
```
接下来,安装如下的必需的包:
```
$ sudo ap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dkms unzip wget
```
安装完成所有的更新和必需的包之后,重启动 Ubuntu 服务器。
```
$ sudo reboot
```
### 在 Ubuntu 18.04 LTS 服务器上安装 VirtualBox
添加 Oracle VirtualBox 官方仓库。为此你需要去编辑 `/etc/apt/sources.list` 文件:
```
$ sudo nano /etc/apt/sources.list
```
添加下列的行。
在这里,我将使用 Ubuntu 18.04 LTS,因此我添加下列的仓库。
```
deb http://download.virtualbox.org/virtualbox/debian bionic contrib
```

用你的 Ubuntu 发行版的代码名字替换关键字 ‘bionic’,比如,‘xenial’、‘vivid’、‘utopic’、‘trusty’、‘raring’、‘quantal’、‘precise’、‘lucid’、‘jessie’、‘wheezy’、或 ‘squeeze‘。
然后,运行下列的命令去添加 Oracle 公钥:
```
$ wget -q https://www.virtualbox.org/download/oracle_vbox_2016.asc -O- | sudo apt-key add -
```
对于 VirtualBox 的老版本,添加如下的公钥:
```
$ wget -q https://www.virtualbox.org/download/oracle_vbox.asc -O- | sudo apt-key add -
```
接下来,使用如下的命令去更新软件源:
```
$ sudo apt update
```
最后,使用如下的命令去安装最新版本的 Oracle VirtualBox:
```
$ sudo apt install virtualbox-5.2
```
### 添加用户到 VirtualBox 组
我们需要去创建并添加我们的系统用户到 `vboxusers` 组中。你也可以单独创建用户,然后将它分配到 `vboxusers` 组中,也可以使用已有的用户。我不想去创建新用户,因此,我添加已存在的用户到这个组中。请注意,如果你为 virtualbox 使用一个单独的用户,那么你必须注销当前用户,并使用那个特定的用户去登入,来完成剩余的步骤。
我使用的是我的用户名 `sk`,因此,我运行如下的命令将它添加到 `vboxusers` 组中。
```
$ sudo usermod -aG vboxusers sk
```
现在,运行如下的命令去检查 virtualbox 内核模块是否已加载。
```
$ sudo systemctl status vboxdrv
```

正如你在上面的截屏中所看到的,vboxdrv 模块已加载,并且是已运行的状态!
对于老的 Ubuntu 版本,运行:
```
$ sudo /etc/init.d/vboxdrv status
```
如果 virtualbox 模块没有启动,运行如下的命令去启动它。
```
$ sudo /etc/init.d/vboxdrv setup
```
很好!我们已经成功安装了 VirtualBox 并启动了 virtualbox 模块。现在,我们继续来安装 Oracle VirtualBox 的扩展包。
### 安装 VirtualBox 扩展包
VirtualBox 扩展包为 VirtualBox 访客系统提供了如下的功能。
* 虚拟的 USB 2.0 (EHCI) 驱动
* VirtualBox 远程桌面协议(VRDP)支持
* 宿主机网络摄像头直通
* Intel PXE 引导 ROM
* 对 Linux 宿主机上的 PCI 直通提供支持
从[这里](https://www.virtualbox.org/wiki/Downloads)为 VirtualBox 5.2.x 下载最新版的扩展包。
```
$ wget https://download.virtualbox.org/virtualbox/5.2.14/Oracle_VM_VirtualBox_Extension_Pack-5.2.14.vbox-extpack
```
使用如下的命令去安装扩展包:
```
$ sudo VBoxManage extpack install Oracle_VM_VirtualBox_Extension_Pack-5.2.14.vbox-extpack
```
恭喜!我们已经成功地在 Ubuntu 18.04 LTS 服务器上安装了 Oracle VirtualBox 的扩展包。现在已经可以去部署虚拟机了。参考 [virtualbox 官方指南](http://www.virtualbox.org/manual/ch08.html),在命令行中开始创建和管理虚拟机。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擅长使用命令行。有些人可能希望在图形界面中去创建和使用虚拟机。不用担心!下面我们为你带来非常好用的 **phpVirtualBox** 工具!
### 关于 phpVirtualBox
**phpVirtualBox** 是一个免费的、基于 web 的 Oracle VirtualBox 后端。它是使用 PHP 开发的。用 phpVirtualBox 我们可以通过 web 浏览器从网络上的任意一个系统上,很轻松地创建、删除、管理、和执行虚拟机。
### 在 Ubuntu 18.04 LTS 上安装 phpVirtualBox
由于它是基于 web 的工具,我们需要安装 Apache web 服务器、PHP 和一些 php 模块。
为此,运行如下命令:
```
$ sudo apt install apache2 php php-mysql libapache2-mod-php php-soap php-xml
```
然后,从 [下载页面](https://github.com/phpvirtualbox/phpvirtualbox/releases) 上下载 phpVirtualBox 5.2.x 版。请注意,由于我们已经安装了 VirtualBox 5.2 版,因此,同样的我们必须去安装 phpVirtualBox 的 5.2 版本。
运行如下的命令去下载它:
```
$ wget https://github.com/phpvirtualbox/phpvirtualbox/archive/5.2-0.zip
```
使用如下命令解压下载的安装包:
```
$ unzip 5.2-0.zip
```
这个命令将解压 5.2.0.zip 文件的内容到一个名为 `phpvirtualbox-5.2-0` 的文件夹中。现在,复制或移动这个文件夹的内容到你的 apache web 服务器的根文件夹中。
```
$ sudo mv phpvirtualbox-5.2-0/ /var/www/html/phpvirtualbox
```
给 phpvirtualbox 文件夹分配适当的权限。
```
$ sudo chmod 777 /var/www/html/phpvirtualbox/
```
接下来,我们开始配置 phpVirtualBox。
像下面这样复制示例配置文件。
```
$ sudo cp /var/www/html/phpvirtualbox/config.php-example /var/www/html/phpvirtualbox/config.php
```
编辑 phpVirtualBox 的 `config.php` 文件:
```
$ sudo nano /var/www/html/phpvirtualbox/config.php
```
找到下列行,并且用你的系统用户名和密码去替换它(就是前面的“添加用户到 VirtualBox 组中”节中使用的用户名)。
在我的案例中,我的 Ubuntu 系统用户名是 `sk` ,它的密码是 `ubuntu`。
```
var $username = 'sk';
var $password = 'ubuntu';
```

保存并关闭这个文件。
接下来,创建一个名为 `/etc/default/virtualbox` 的新文件:
```
$ sudo nano /etc/default/virtualbox
```
添加下列行。用你自己的系统用户替换 `sk`。
```
VBOXWEB_USER=sk
```
最后,重引导你的系统或重启下列服务去完成整个配置工作。
```
$ sudo systemctl restart vboxweb-service
$ sudo systemctl restart vboxdrv
$ sudo systemctl restart apache2
```
### 调整防火墙允许连接 Apache web 服务器
如果你在 Ubuntu 18.04 LTS 上启用了 UFW,那么在默认情况下,apache web 服务器是不能被任何远程系统访问的。你必须通过下列的步骤让 http 和 https 流量允许通过 UFW。
首先,我们使用如下的命令来查看在策略中已经安装了哪些应用:
```
$ sudo ufw app list
Available applications:
Apache
Apache Full
Apache Secure
OpenSSH
```
正如你所见,Apache 和 OpenSSH 应该已经在 UFW 的策略文件中安装了。
如果你在策略中看到的是 `Apache Full`,说明它允许流量到达 80 和 443 端口:
```
$ sudo ufw app info "Apache Full"
Profile: Apache Full
Title: Web Server (HTTP,HTTPS)
Description: Apache v2 is the next generation of the omnipresent Apache web
server.
Ports:
80,443/tcp
```
现在,运行如下的命令去启用这个策略中的 HTTP 和 HTTPS 的入站流量:
```
$ sudo ufw allow in "Apache Full"
Rules updated
Rules updated (v6)
```
如果你希望允许 https 流量,但是仅是 http (80) 的流量,运行如下的命令:
```
$ sudo ufw app info "Apache"
```
### 访问 phpVirtualBox 的 Web 控制台
现在,用任意一台远程系统的 web 浏览器来访问。
在地址栏中,输入:`http://IP-address-of-virtualbox-headless-server/phpvirtualbox`。
在我的案例中,我导航到这个链接 – `http://192.168.225.22/phpvirtualbox`。
你将看到如下的屏幕输出。输入 phpVirtualBox 管理员用户凭据。
phpVirtualBox 的默认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是 `admin` / `admin`。

恭喜!你现在已经进入了 phpVirtualBox 管理面板了。

现在,你可以从 phpvirtualbox 的管理面板上,开始去创建你的 VM 了。正如我在前面提到的,你可以从同一网络上的任意一台系统上访问 phpVirtualBox 了,而所需要的仅仅是一个 web 浏览器和 phpVirtualBox 的用户名和密码。
如果在你的宿主机系统(不是访客机)的 BIOS 中没有启用虚拟化支持,phpVirtualBox 将只允许你去创建 32 位的访客系统。要安装 64 位的访客系统,你必须在你的宿主机的 BIOS 中启用虚拟化支持。在你的宿主机的 BIOS 中你可以找到一些类似于 “virtualization” 或 “hypervisor” 字眼的选项,然后确保它是启用的。
本文到此结束了,希望能帮到你。如果你找到了更有用的指南,共享出来吧。
还有一大波更好玩的东西即将到来,请继续关注!
---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install-oracle-virtualbox-ubuntu-16-04-headless-server/>
作者:[SK](https://www.ostechnix.com/author/s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qhwdw](https://github.com/qhwd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三周内构建 JavaScript 全栈 web 应用
|
Sophia Ciocca
|
https://medium.com/ladies-storm-hackathons/how-we-built-our-first-full-stack-javascript-web-app-in-three-weeks-8a4668dbd67c
|
如大多数开发者所知,即使你“知道怎么编写代码”,但真正要制作第一款全栈的应用却是非常困难的。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2/103133imrr5m8rg7s245g6.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2/103133imrr5m8rg7s245g6.png
| true | false | true |
BriFuture
|
wxy
| false |
[
"JavaScript",
"开发"
] |
观点
|
{
"viewnum": 5059,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 |
如大多数开发者所知,即使你“知道怎么编写代码”,但真正要制作第一款全栈的应用却是非常困难的。
| 2018-10-12T10:30:00 | 2018-10-12T10:30:00 | 10,106 |
/article-10106-1.html
|

*应用 Align 中,用户主页的控制面板*
### 从构思到部署应用程序的简单分步指南
我在 Grace Hopper Program 为期三个月的编码训练营即将结束,实际上这篇文章的标题有些纰漏 —— 现在我已经构建了 三个 全栈应用:[从零开始的电子商店](https://github.com/limitless-leggings/limitless-leggings)、我个人的 [私人黑客马拉松项目](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yLoInHNjoc),还有这个“三周的结业项目”。这个项目是迄今为止强度最大的 —— 我和另外两名队友共同花费三周的时光 —— 而它也是我在训练营中最引以为豪的成就。这是我目前所构建和涉及的第一款稳定且复杂的应用。
如大多数开发者所知,即使你“知道怎么编写代码”,但真正要制作第一款全栈的应用却是非常困难的。JavaScript 生态系统出奇的大:有包管理器、模块、构建工具、转译器、数据库、库文件,还要对上述所有东西进行选择,难怪如此多的编程新手除了 Codecademy 的教程外,做不了任何东西。这就是为什么我想让你体验这个决策的分布教程,跟着我们队伍的脚印,构建可用的应用。
---
首先,简单的说两句。Align 是一个 web 应用,它使用直观的时间线界面帮助用户管理时间、设定长期目标。我们的技术栈有:用于后端服务的 Firebase 和用于前端的 React。我和我的队友在这个[短视频](https://youtu.be/YacM6uYP2Jo)中解释的更详细。
从第 1 天(我们组建团队的那天)开始,直到最终应用的完成,我们是如何做的?这里是我们采取的步骤纲要:
---
### 第 1 步:构思
第一步是弄清楚我们到底要构建什么东西。过去我在 IBM 中当咨询师的时候,我和合作组长一同带领着构思工作组。从那之后,我一直建议小组使用经典的头脑风暴策略,在会议中我们能够提出尽可能多的想法 —— 即使是 “愚蠢的想法” —— 这样每个人的大脑都在思考,没有人因顾虑而不敢发表意见。

在产生了好几个关于应用的想法时,我们把这些想法分类记录下来,以便更好的理解我们大家都感兴趣的主题。在我们这个小组中,我们看到实现想法的清晰趋势,需要自我改进、设定目标、情怀,还有个人发展。我们最后从中决定了具体的想法:做一个用于设置和管理长期目标的控制面板,有保存记忆的元素,可以根据时间将数据可视化。
从此,我们创作出了一系列用户故事(从一个终端用户的视角,对我们想要拥有的功能进行描述),阐明我们到底想要应用实现什么功能。
### 第 2 步:UX/UI 示意图
接下来,在一块白板上,我们画出了想象中应用的基本视图。结合了用户故事,以便理解在应用基本框架中这些视图将会如何工作。



这些骨架确保我们意见统一,提供了可预见的蓝图,让我们向着计划的方向努力。
### 第 3 步:选好数据结构和数据库类型
到了设计数据结构的时候。基于我们的示意图和用户故事,我们在 Google doc 中制作了一个清单,它包含我们将会需要的模型和每个模型应该包含的属性。我们知道需要 “目标(goal)” 模型、“用户(user)”模型、“里程碑(milestone)”模型、“记录(checkin)”模型还有最后的“资源(resource)”模型和“上传(upload)”模型,

*最初的数据模型结构*
在正式确定好这些模型后,我们需要选择某种 类型 的数据库:“关系型的”还是“非关系型的”(也就是“SQL”还是“NoSQL”)。由于基于表的 SQL 数据库需要预定义的格式,而基于文档的 NoSQL 数据库却可以用动态格式描述非结构化数据。
对于我们这个情况,用 SQL 型还是 No-SQL 型的数据库没多大影响,由于下列原因,我们最终选择了 Google 的 NoSQL 云数据库 Firebase:
1. 它能够把用户上传的图片保存在云端并存储起来
2. 它包含 WebSocket 功能,能够实时更新
3. 它能够处理用户验证,并且提供简单的 OAuth 功能。
我们确定了数据库后,就要理解数据模型之间的关系了。由于 Firebase 是 NoSQL 类型,我们无法创建联合表或者设置像 “记录 (Checkins)属于目标(Goals)” 的从属关系。因此我们需要弄清楚 JSON 树是什么样的,对象是怎样嵌套的(或者不是嵌套的关系)。最终,我们构建了像这样的模型:

*我们最终为目标(Goal)对象确定的 Firebase 数据格式。注意里程碑(Milestones)和记录(Checkins)对象嵌套在 Goals 中。*
(注意: 出于性能考虑,Firebase 更倾向于简单、常规的数据结构, 但对于我们这种情况,需要在数据中进行嵌套,因为我们不会从数据库中获取目标(Goal)却不获取相应的子对象里程碑(Milestones)和记录(Checkins)。)
### 第 4 步:设置好 Github 和敏捷开发工作流
我们知道,从一开始就保持井然有序、执行敏捷开发对我们有极大好处。我们设置好 Github 上的仓库,我们无法直接将代码合并到主(master)分支,这迫使我们互相审阅代码。

我们还在 [Waffle.io](http://www.waffle.io/) 网站上创建了敏捷开发的面板,它是免费的,很容易集成到 Github。我们在 Waffle 面板上罗列出所有用户故事以及需要我们去修复的 bug。之后当我们开始编码时,我们每个人会为自己正在研究的每一个用户故事创建一个 git 分支,在完成工作后合并这一条条的分支。
我们还开始保持晨会的习惯,讨论前一天的工作和每一个人遇到的阻碍。会议常常决定了当天的流程 —— 哪些人要结对编程,哪些人要独自处理问题。
我认为这种类型的工作流程非常好,因为它让我们能够清楚地找到自己的定位,不用顾虑人际矛盾地高效执行工作。
### 第 5 步: 选择、下载样板文件
由于 JavaScript 的生态系统过于复杂,我们不打算从最底层开始构建应用。把宝贵的时间花在连通 Webpack 构建脚本和加载器,把符号链接指向项目工程这些事情上感觉很没必要。我的团队选择了 [Firebones](https://github.com/FullstackAcademy/firebones) 框架,因为它恰好适用于我们这个情况,当然还有很多可供选择的开源框架。
### 第 6 步:编写后端 API 路由(或者 Firebase 监听器)
如果我们没有用基于云的数据库,这时就应该开始编写执行数据库查询的后端高速路由了。但是由于我们用的是 Firebase,它本身就是云端的,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代码交互,因此我们只需要设置好一个可用的数据库监听器。
为了确保监听器在工作,我们用代码做出了用于创建目标(Goal)的基本用户表格,实际上当我们完成表格时,就看到数据库执行可更新。数据库就成功连接了!
### 第 7 步:构建 “概念证明”
接下来是为应用创建 “概念证明”,也可以说是实现起来最复杂的基本功能的原型,证明我们的应用 可以 实现。对我们而言,这意味着要找个前端库来实现时间线的渲染,成功连接到 Firebase,显示数据库中的一些种子数据。

*Victory.JS 绘制的简单时间线*
我们找到了基于 D3 构建的响应式库 Victory.JS,花了一天时间阅读文档,用 VictoryLine 和 VictoryScatter 组件实现了非常基础的示例,能够可视化地显示数据库中的数据。实际上,这很有用!我们可以开始构建了。
### 第 8 步:用代码实现功能
最后,是时候构建出应用中那些令人期待的功能了。取决于你要构建的应用,这一重要步骤会有些明显差异。我们根据所用的框架,编码出不同的用户故事并保存在 Waffle 上。常常需要同时接触前端和后端代码(比如,创建一个前端表格同时要连接到数据库)。我们实现了包含以下这些大大小小的功能:
* 能够创建新目标、里程碑和记录
* 能够删除目标,里程碑和记录
* 能够更改时间线的名称,颜色和详细内容
* 能够缩放时间线
* 能够为资源添加链接
* 能够上传视频
* 在达到相关目标的里程碑和记录时弹出资源和视频
* 集成富文本编辑器
* 用户注册、验证、OAuth 验证
* 弹出查看时间线选项
* 加载画面
有各种原因,这一步花了我们很多时间 —— 这一阶段是产生最多优质代码的阶段,每当我们实现了一个功能,就会有更多的事情要完善。
### 第 9 步: 选择并实现设计方案
当我们使用 MVP 架构实现了想要的功能,就可以开始清理,对它进行美化了。像表单,菜单和登陆栏等组件,我的团队用的是 Material-UI,不需要很多深层次的设计知识,它也能确保每个组件看上去都很圆润光滑。

*这是我制作的最喜爱功能之一了。它美得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花了一点时间来选择颜色方案和编写 CSS ,这让我们在编程中休息了一段美妙的时间。期间我们还设计了 logo 图标,还上传了网站图标。
### 第 10 步: 找出并减少 bug
我们一开始就应该使用测试驱动开发的模式,但时间有限,我们那点时间只够用来实现功能。这意味着最后的两天时间我们花在了模拟我们能够想到的每一种用户流,并从应用中找出 bug。

这一步是最不具系统性的,但是我们发现了一堆够我们忙乎的 bug,其中一个是在某些情况下加载动画不会结束的 bug,还有一个是资源组件会完全停止运行的 bug。修复 bug 是件令人恼火的事情,但当软件可以运行时,又特别令人满足。
### 第 11 步:应用上线
最后一步是上线应用,这样才可以让用户使用它!由于我们使用 Firebase 存储数据,因此我们使用了 Firebase Hosting,它很直观也很简单。如果你要选择其它的数据库,你可以使用 Heroku 或者 DigitalOcean。一般来讲,可以在主机网站中查看使用说明。
我们还在 Namecheap.com 上购买了一个便宜的域名,这让我们的应用更加完善,很容易被找到。

---
好了,这就是全部的过程 —— 我们都是这款实用的全栈应用的合作开发者。如果要继续讲,那么第 12 步将会是对用户进行 A/B 测试,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实际用户与这款应用交互的方式和他们想在 V2 版本中看到的新功能。
但是,现在我们感到非常开心,不仅是因为成品,还因为我们从这个过程中获得了难以估量的知识和理解。点击 [这里](https://align.fun/) 查看 Align 应用!

*Align 团队:Sara Kladky(左),Melanie Mohn(中),还有我自己。*
---
via: <https://medium.com/ladies-storm-hackathons/how-we-built-our-first-full-stack-javascript-web-app-in-three-weeks-8a4668dbd67c?imm_mid=0f581a&cmp=em-web-na-na-newsltr_20170816>
作者:[Sophia Ciocca](https://medium.com/@sophiaciocca?source=post_header_lockup) 译者:[BriFuture](https://github.com/BriFuture)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解决 Arch Linux 中出现的 “error:failed to commit transaction (conflicting file
|
Sk
|
https://www.ostechnix.com/how-to-solve-error-failed-to-commit-transaction-conflicting-files-in-arch-linux/
|
如果你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下面是一个快速解决方案。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2/111016xjbqntj6f2qbvezb.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2/111016xjbqntj6f2qbvezb.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lujun9972
|
wxy
| false |
[
"错误",
"更新"
] |
技术
|
{
"viewnum": 14167,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如果你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下面是一个快速解决方案。
| 2018-10-12T11:10:15 | 2018-10-12T11:10:15 | 10,107 |
/article-10107-1.html
|

自我更新 Arch Linux 桌面以来已经有一个月了。今天我试着更新我的 Arch Linux 系统,然后遇到一个错误 “error:failed to commit transaction (conflicting files) stfl:/usr/lib/libstfl.so.0 exists in filesystem”。看起来是 pacman 无法更新一个已经存在于文件系统上的库 (/usr/lib/libstfl.so.0)。如果你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下面是一个快速解决方案。
### 解决 Arch Linux 中出现的 “error:failed to commit transaction (conflicting files)”
有三种方法。
1。简单在升级时忽略导致问题的 stfl 库并尝试再次更新系统。请参阅此指南以了解 [如何在更新时忽略软件包](https://www.ostechnix.com/safely-ignore-package-upgraded-arch-linux/)。
2。使用命令覆盖这个包:
```
$ sudo pacman -Syu --overwrite /usr/lib/libstfl.so.0
```
3。手工删掉 stfl 库然后再次升级系统。请确保目标包不被其他任何重要的包所依赖。可以通过去 archlinux.org 查看是否有这种冲突。
```
$ sudo rm /usr/lib/libstfl.so.0
```
现在,尝试更新系统:
```
$ sudo pacman -Syu
```
我选择第三种方法,直接删除该文件然后升级 Arch Linux 系统。很有效!
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还有更多好东西。敬请期待!
干杯!
---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how-to-solve-error-failed-to-commit-transaction-conflicting-files-in-arch-linux/>
作者:[SK](https://www.ostechnix.com/author/s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使用 Chrome 扩展将 YouTube 播放器控件添加到 Linux 桌面
|
Logix
|
https://www.linuxuprising.com/2018/08/add-youtube-player-controls-to-your.html
|
一个我怀念的 Unity 功能(虽然只使用了一小段时间)是在 Web 浏览器中访问 YouTube 等网站时在 Ubuntu 声音指示器中自动出现播放器控件,因此你可以直接从顶部栏暂停或停止视频,以及浏览视频/歌曲信息和预览。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2/224247k2255srr5kzwcmuq.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2/224247k2255srr5kzwcmuq.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视频播放"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5115,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一个我怀念的 Unity 功能(虽然只使用了一小段时间)是在 Web 浏览器中访问 YouTube 等网站时在 Ubuntu 声音指示器中自动出现播放器控件,因此你可以直接从顶部栏暂停或停止视频,以及浏览视频/歌曲信息和预览。
| 2018-10-12T22:41:00 | 2018-10-12T22:41:00 | 10,108 |
/article-10108-1.html
|
一个我怀念的 Unity 功能(虽然只使用了一小段时间)是在 Web 浏览器中访问 YouTube 等网站时在 Ubuntu 声音指示器中自动出现播放器控件,因此你可以直接从顶部栏暂停或停止视频,以及浏览视频/歌曲信息和预览。
这个 Unity 功能已经消失很久了,但我正在为 Gnome Shell 寻找类似的东西,然后我遇到了 [browser-mpris2](https://github.com/otommod/browser-mpris2),这是一个为 Google Chrome/Chromium 实现 MPRIS v2 接口的扩展,目前只支持 YouTube,我想可能会有一些读者会喜欢这个。
该扩展还适用于 Opera 和 Vivaldi 等基于 Chromium 的 Web 浏览器。
browser-mpris2 也支持 Firefox,但因为通过 `about:debugging` 加载扩展是临时的,而这是 browser-mpris2 所需要的,因此本文不包括 Firefox 的指导。开发人员[打算](https://github.com/otommod/browser-mpris2/issues/11)将来将扩展提交到 Firefox 插件网站上。
使用此 Chrome 扩展,你可以在支持 MPRIS2 的 applets 中获得 YouTube 媒体播放器控件(播放、暂停、停止和查找
)。例如,如果你使用 Gnome Shell,你可将 YouTube 媒体播放器控件作为永久显示的控件,或者你可以使用 Media Player Indicator 之类的扩展来实现此目的。在 Cinnamon /Linux Mint with Cinnamon 中,它出现在声音 Applet 中。
我无法在 Unity 上用它,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没有在不同桌面环境(KDE、Xfce、MATE 等)中使用其他支持 MPRIS2 的 applet 尝试此扩展。如果你尝试过,请告诉我们它是否适用于你的桌面环境/支持 MPRIS2 的 applet。
以下是在使用 Gnome Shell 的 Ubuntu 18.04 并装有 Chromium 浏览器的[媒体播放器指示器](https://extensions.gnome.org/extension/55/media-player-indicator/)的截图,其中显示了有关当前正在播放的 YouTube 视频的信息及其控件(播放/暂停,停止和查找):
[](https://extensions.gnome.org/extension/55/media-player-indicator/)
在 Linux Mint 19 Cinnamon 中使用其默认声音 applet 和 Chromium 浏览器的截图:

### 如何为 Google Chrom/Chromium安装 browser-mpris2
1、 如果你还没有安装 Git 就安装它
在 Debian/Ubuntu/Linux Mint 中,使用此命令安装 git:
```
sudo apt install git
```
2、 下载并安装 [browser-mpris2](https://github.com/otommod/browser-mpris2) 所需文件。
下面的命令克隆了 browser-mpris2 的 Git 仓库并将 chrome-mpris2 安装到 `/usr/local/bin/`(在一个你可以保存 browser-mpris2 文件夹的地方运行 `git clone ...` 命令,由于它会被 Chrome/Chromium 使用,你不能删除它):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otommod/browser-mpris2
sudo install browser-mpris2/native/chrome-mpris2 /usr/local/bin/
```
3、 在基于 Chrome/Chromium 的 Web 浏览器中加载此扩展。

打开 Google Chrome、Chromium、Opera 或 Vivaldi 浏览器,进入 Extensions 页面(在 URL 栏中输入 `chrome://extensions`),在屏幕右上角切换到“开发者模式”。然后选择 “Load Unpacked” 并选择 chrome-mpris2 目录(确保没有选择子文件夹)。
复制扩展 ID 并保存它,因为你以后需要它(它类似于这样:`emngjajgcmeiligomkgpngljimglhhii`,但它会与你的不一样,因此确保使用你计算机中的 ID!)。
4、 运行 `install-chrome.py`(在 `browser-mpris2/native` 文件夹中),指定扩展 id 和 chrome-mpris2 路径。
在终端中使用此命令(将 `REPLACE-THIS-WITH-EXTENSION-ID` 替换为上一步中 `chrome://extensions` 下显示的 browser-mpris2 扩展 ID)安装此扩展:
```
browser-mpris2/native/install-chrome.py REPLACE-THIS-WITH-EXTENSION-ID /usr/local/bin/chrome-mpris2
```
你只需要运行此命令一次,无需将其添加到启动或其他类似的地方。你在 Google Chrome 或 Chromium 浏览器中播放的任何 YouTube 视频都应显示在你正在使用的任何 MPRISv2 applet 中。你无需重启 Web 浏览器。
---
via: <https://www.linuxuprising.com/2018/08/add-youtube-player-controls-to-your.html>
作者:[Logix](https://plus.google.com/118280394805678839070)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如何提交你的第一个 Linux 内核补丁
|
Sayli Karnik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8/first-linux-kernel-patch
|
学习如何做出你的首个 Linux 内核贡献,以及在开始之前你应该知道什么。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2/232258vhhxss30uszh9fpf.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2/232258vhhxss30uszh9fpf.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qhwdw
|
wxy
| false |
[
"内核",
"补丁",
"贡献"
] |
技术
|
{
"viewnum": 8833,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学习如何做出你的首个 Linux 内核贡献,以及在开始之前你应该知道什么。
| 2018-10-12T23:23:11 | 2018-10-12T23:23:11 | 10,109 |
/article-10109-1.html
|
>
> 学习如何做出你的首个 Linux 内核贡献,以及在开始之前你应该知道什么。
>
>
>

Linux 内核是最大且变动最快的开源项目之一,它由大约 53,600 个文件和近 2,000 万行代码组成。在全世界范围内超过 15,600 位程序员为它贡献代码,Linux 内核项目的维护者使用了如下的协作模型。

本文中,为了便于在 Linux 内核中提交你的第一个贡献,我将为你提供一个必需的快速检查列表,以告诉你在提交补丁时,应该去查看和了解的内容。对于你贡献的第一个补丁的提交流程方面的更多内容,请阅读 [KernelNewbies 的第一个内核补丁教程](https://kernelnewbies.org/FirstKernelPatch)。
### 为内核作贡献
**第 1 步:准备你的系统。**
本文开始之前,假设你的系统已经具备了如下的工具:
* 文本编辑器
* Email 客户端
* 版本控制系统(例如:git)
**第 2 步:下载 Linux 内核代码仓库。**
```
git clone -b staging-testing
git://git.kernel.org/pub/scm/linux/kernel/git/gregkh/staging.git
```
复制你的当前配置:
```
cp /boot/config-`uname -r`* .config
```
**第 3 步:构建/安装你的内核。**
```
make -jX
sudo make modules_install install
```
**第 4 步:创建一个分支并切换到该分支。**
```
git checkout -b first-patch
```
**第 5 步:更新你的内核并指向到最新的代码。**
```
git fetch origin
git rebase origin/staging-testing
```
**第 6 步:在最新的代码库上产生一个变更。**
使用 `make` 命令重新编译,确保你的变更没有错误。
**第 7 步:提交你的变更并创建一个补丁。**
```
git add <file>
git commit -s -v
git format-patch -o /tmp/ HEAD^
```

主题是由冒号分隔的文件名组成,跟着是使用祈使语态来描述补丁做了什么。空行之后是强制的 `signed off` 标记,最后是你的补丁的 `diff` 信息。
下面是另外一个简单补丁的示例:

接下来,[从命令行使用邮件](https://opensource.com/life/15/8/top-4-open-source-command-line-email-clients)(在本例子中使用的是 Mutt)发送这个补丁:
```
mutt -H /tmp/0001-<whatever your filename is>
```
使用 [get\_maintainer.pl 脚本](https://github.com/torvalds/linux/blob/master/scripts/get_maintainer.pl),去了解你的补丁应该发送给哪位维护者的列表。
### 提交你的第一个补丁之前,你应该知道的事情
* [Greg Kroah-Hartman](3) 的 [staging tree](https://www.kernel.org/doc/html/v4.15/process/2.Process.html) 是提交你的 [第一个补丁](https://kernelnewbies.org/FirstKernelPatch) 的最好的地方,因为他更容易接受新贡献者的补丁。在你熟悉了补丁发送流程以后,你就可以去发送复杂度更高的子系统专用的补丁。
* 你也可以从纠正代码中的编码风格开始。想学习更多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请阅读 [Linux 内核编码风格文档](https://www.kernel.org/doc/html/v4.10/process/coding-style.html)。
* [checkpatch.pl](https://github.com/torvalds/linux/blob/master/scripts/checkpatch.pl) 脚本可以帮你检测编码风格方面的错误。例如,运行如下的命令:`perl scripts/checkpatch.pl -f drivers/staging/android/* | less`
* 你可以去补全开发者留下的 TODO 注释中未完成的内容:`find drivers/staging -name TODO`
* [Coccinelle](http://coccinelle.lip6.fr/) 是一个模式匹配的有用工具。
* 阅读 [归档的内核邮件](linux-kernel@vger.kernel.org)。
* 为找到灵感,你可以去遍历 [linux.git 日志](https://git.kernel.org/pub/scm/linux/kernel/git/torvalds/linux.git/log/)去查看以前的作者的提交内容。
* 注意:不要与你的补丁的审核者在邮件顶部交流!下面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
**错误的方式:**
```
Chris,
Yes let’s schedule the meeting tomorrow, on the second floor.
> On Fri, Apr 26, 2013 at 9:25 AM, Chris wrote:
> Hey John, I had some questions:
> 1. Do you want to schedule the meeting tomorrow?
> 2. On which floor in the office?
> 3. What time is suitable to you?
```
(注意那最后一个问题,在回复中无意中落下了。)
**正确的方式:**
```
Chris,
See my answers below...
> On Fri, Apr 26, 2013 at 9:25 AM, Chris wrote:
> Hey John, I had some questions:
> 1. Do you want to schedule the meeting tomorrow?
Yes tomorrow is fine.
> 2. On which floor in the office?
Let's keep it on the second floor.
> 3. What time is suitable to you?
09:00 am would be alright.
```
(所有问题全部回复,并且这种方式还保存了阅读的时间。)
* [Eudyptula challenge](http://eudyptula-challenge.org/) 是学习内核基础知识的非常好的方式。
想学习更多内容,阅读 [KernelNewbies 的第一个内核补丁教程](https://kernelnewbies.org/FirstKernelPatch)。之后如果你还有任何问题,可以在 [kernelnewbies 邮件列表](https://kernelnewbies.org/MailingList) 或者 [#kernelnewbies IRC channel](https://kernelnewbies.org/IRC) 中提问。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8/first-linux-kernel-patch>
作者:[Sayli Karnik](https://opensource.com/users/sayli)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qhwdw](https://github.com/qhwd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如何在 Ubuntu 上安装 pip
|
Abhishek Prakash
|
https://itsfoss.com/install-pip-ubuntu/
|
pip 是一个命令行工具,允许你安装 Python 编写的软件包。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3/110003y07b0mimehuw727z.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3/110003y07b0mimehuw727z.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Flowsnow
|
wxy
| false |
[
"pip",
"Python"
] |
技术
|
{
"viewnum": 72567,
"commentnum": 9,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19.216.99.38",
"message": "小白看了表示写的很好了",
"username": "来自辽宁沈阳东北大学的 Chrome 73.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9-04-09T09:48:13"
},
{
"postip": "219.216.99.38",
"message": "小白看了表示写的很好了",
"username": "来自辽宁沈阳东北大学的 Chrome 73.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9-04-09T09:48:16"
},
{
"postip": "219.216.99.38",
"message": "小白看了表示写的很好了",
"username": "来自辽宁沈阳东北大学的 Chrome 73.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9-04-09T09:48:17"
},
{
"postip": "219.216.99.38",
"message": "小白看了表示写的很好了",
"username": "来自辽宁沈阳东北大学的 Chrome 73.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9-04-09T09:48:17"
},
{
"postip": "223.2.24.1",
"message": "整理得很好,思路很清晰,谢谢。",
"username": "来自江苏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的 Firefox 66.0|Ubuntu 用户",
"date": "2019-04-13T21:09:19"
},
{
"postip": "106.118.134.193",
"message": "你好,最近在ubuntu上安装python3,pip3,想换国内源,按网上教程写了配置文件,但是没有奏效,是什么原因呢,ubuntu18.04",
"username": "来自河北张家口的 Firefox 74.0|Ubuntu 用户",
"date": "2020-03-20T16:21:05"
},
{
"postip": "60.186.29.104",
"message": "不错,逻辑清楚!!!",
"username": "来自浙江杭州的 Chrome 90.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21-07-20T13:37:33"
},
{
"postip": "121.207.17.133",
"message": "谢谢",
"username": "来自福建泉州的 Chrome 100.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22-04-07T17:48:11"
},
{
"postip": "121.207.17.133",
"message": "谢谢",
"username": "来自福建泉州的 Chrome 100.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22-04-07T17:48:15"
}
] |
[] |
pip 是一个命令行工具,允许你安装 Python 编写的软件包。
| 2018-10-13T11:00:00 | 2018-10-13T11:00:00 | 10,110 |
/article-10110-1.html
|
**`pip` 是一个命令行工具,允许你安装 Python 编写的软件包。 学习如何在 Ubuntu 上安装 `pip` 以及如何使用它来安装 Python 应用程序。**
有许多方法可以[在 Ubuntu 上安装软件](https://itsfoss.com/how-to-add-remove-programs-in-ubuntu/)。 你可以从软件中心安装应用程序,也可以从下载的 DEB 文件、PPA(LCTT 译注:PPA 即 Personal Package Archives,个人软件包集)、[Snap 软件包](https://itsfoss.com/use-snap-packages-ubuntu-16-04/),也可以使用 [Flatpak](https://itsfoss.com/flatpak-guide/)、使用 [AppImage](https://itsfoss.com/use-appimage-linux/),甚至用旧的源代码安装方式。
还有一种方法可以在 [Ubuntu](https://www.ubuntu.com/) 中安装软件包。 它被称为 `pip`,你可以使用它来安装基于 Python 的应用程序。
### 什么是 pip
[pip](https://en.wikipedia.org/wiki/pip_(package_manager)) 代表 “pip Installs Packages”。 [pip](https://pypi.org/project/pip/) 是一个基于命令行的包管理系统。 用于安装和管理 [Python 语言](https://www.python.org/)编写的软件。
你可以使用 `pip` 来安装 Python 包索引([PyPI](https://pypi.org/))中列出的包。
作为软件开发人员,你可以使用 `pip` 为你自己的 Python 项目安装各种 Python 模块和包。
作为最终用户,你可能需要使用 `pip` 来安装一些 Python 开发的并且可以使用 `pip` 轻松安装的应用程序。 一个这样的例子是 [Stress Terminal](https://itsfoss.com/stress-terminal-ui/) 应用程序,你可以使用 `pip` 轻松安装。
让我们看看如何在 Ubuntu 和其他基于 Ubuntu 的发行版上安装 `pip`。
### 如何在 Ubuntu 上安装 pip

默认情况下,`pip` 未安装在 Ubuntu 上。 你必须首先安装它才能使用。 在 Ubuntu 上安装 `pip` 非常简单。 我马上展示给你。
Ubuntu 18.04 默认安装了 Python 2 和 Python 3。 因此,你应该为两个 Python 版本安装 `pip`。
`pip`,默认情况下是指 Python 2。`pip3` 代表 Python 3 中的 pip。
注意:我在本教程中使用的是 Ubuntu 18.04。 但是这里的教程应该适用于其他版本,如Ubuntu 16.04、18.10 等。你也可以在基于 Ubuntu 的其他 Linux 发行版上使用相同的命令,如 Linux Mint、Linux Lite、Xubuntu、Kubuntu 等。
#### 为 Python 2 安装 pip
首先,确保已经安装了 Python 2。 在 Ubuntu 上,可以使用以下命令进行验证。
```
python2 --version
```
如果没有错误并且显示了 Python 版本的有效输出,则说明安装了 Python 2。 所以现在你可以使用这个命令为 Python 2 安装 `pip`:
```
sudo apt install python-pip
```
这将安装 `pip` 和它的许多其他依赖项。 安装完成后,请确认你已正确安装了 `pip`。
```
pip --version
```
它应该显示一个版本号,如下所示:
```
pip 9.0.1 from /usr/lib/python2.7/dist-packages (python 2.7)
```
这意味着你已经成功在 Ubuntu 上安装了 `pip`。
#### 为 Python 3 安装 pip
你必须确保在 Ubuntu 上安装了 Python 3。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检查一下:
```
python3 --version
```
如果显示了像 Python 3.6.6 这样的数字,则说明 Python 3 在你的 Linux 系统上安装好了。
现在,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安装 `pip3`:
```
sudo apt install python3-pip
```
你应该使用以下命令验证 `pip3` 是否已正确安装:
```
pip3 --version
```
它应该显示一个这样的数字:
```
pip 9.0.1 from /usr/lib/python3/dist-packages (python 3.6)
```
这意味着 `pip3` 已成功安装在你的系统上。
### 如何使用 pip 命令
现在你已经安装了 `pip`,让我们快速看一些基本的 `pip` 命令。 这些命令将帮助你使用 `pip` 命令来搜索、安装和删除 Python 包。
要从 Python 包索引 PyPI 中搜索包,可以使用以下 `pip` 命令:
```
pip search <search_string>
```
例如,如果你搜索“stress”这个词,将会显示名称或描述中包含字符串“stress”的所有包。
```
pip search stress
stress (1.0.0) - A trivial utility for consuming system resources.
s-tui (0.8.2) - Stress Terminal UI stress test and monitoring tool
stressypy (0.0.12) - A simple program for calling stress and/or stress-ng from python
fuzzing (0.3.2) - Tools for stress testing applications.
stressant (0.4.1) - Simple stress-test tool
stressberry (0.1.7) - Stress tests for the Raspberry Pi
mobbage (0.2) - A HTTP stress test and benchmark tool
stresser (0.2.1) - A large-scale stress testing framework.
cyanide (1.3.0) - Celery stress testing and integration test support.
pysle (1.5.7) - An interface to ISLEX, a pronunciation dictionary with stress markings.
ggf (0.3.2) - global geometric factors and corresponding stresses of the optical stretcher
pathod (0.17) - A pathological HTTP/S daemon for testing and stressing clients.
MatPy (1.0) - A toolbox for intelligent material design, and automatic yield stress determination
netblow (0.1.2) - Vendor agnostic network testing framework to stress network failures
russtress (0.1.3) - Package that helps you to put lexical stress in russian text
switchy (0.1.0a1) - A fast FreeSWITCH control library purpose-built on traffic theory and stress testing.
nx4_selenium_test (0.1) - Provides a Python class and apps which monitor and/or stress-test the NoMachine NX4 web interface
physical_dualism (1.0.0) - Python library that approximates the natural frequency from stress via physical dualism, and vice versa.
fsm_effective_stress (1.0.0) - Python library that uses the rheological-dynamical analogy (RDA) to compute damage and effective buckling stress in prismatic shell structures.
processpathway (0.3.11) - A nifty little toolkit to create stress-free, frustrationless image processing pathways from your webcam for computer vision experiments. Or observing your cat.
```
如果要使用 `pip` 安装应用程序,可以按以下方式使用它:
```
pip install <package_name>
```
`pip` 不支持使用 tab 键补全包名,因此包名称需要准确指定。 它将下载所有必需的文件并安装该软件包。
如果要删除通过 `pip` 安装的 Python 包,可以使用 `pip` 中的 `uninstall` 选项。
```
pip uninstall <installed_package_name>
```
你可以在上面的命令中使用 `pip3` 代替 `pip`。
我希望这个快速提示可以帮助你在 Ubuntu 上安装 `pip`。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在下面的评论部分告诉我。
---
via: <https://itsfoss.com/install-pip-ubuntu/>
作者:[Abhishek Prakash](https://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Flowsnow](https://github.com/Flowsno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ndm:NPM 的桌面 GUI 程序
|
Sk
|
https://www.ostechnix.com/ndm-a-desktop-gui-application-for-npm/
|
NDM,代表 NPM Desktop Manager (npm 桌面管理器),是 NPM 的自由开源图形前端,它允许我们通过简单图形桌面安装、更新、删除 NodeJS 包。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3/134215qv5yx85j45xq8qws.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3/134215qv5yx85j45xq8qws.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npm",
"Node.js"
] |
分享
|
{
"viewnum": 6985,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NDM,代表 NPM Desktop Manager (npm 桌面管理器),是 NPM 的自由开源图形前端,它允许我们通过简单图形桌面安装、更新、删除 NodeJS 包。
| 2018-10-13T13:42:13 | 2018-10-13T13:42:13 | 10,111 |
/article-10111-1.html
|

NPM 是 **N**ode **P**ackage **M**anager (node 包管理器)的缩写,它是用于安装 NodeJS 软件包或模块的命令行软件包管理器。我们发布过一个指南描述了如何[使用 NPM 管理 NodeJS 包](https://www.ostechnix.com/manage-nodejs-packages-using-npm/)。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使用 Npm 管理 NodeJS 包或模块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如果你不习惯用 CLI 的方式,这有一个名为 **NDM** 的桌面 GUI 程序,它可用于管理 NodeJS 程序/模块。 NDM,代表 **N**PM **D**esktop **M**anager (npm 桌面管理器),是 NPM 的自由开源图形前端,它允许我们通过简单图形桌面安装、更新、删除 NodeJS 包。
在这个简短的教程中,我们将了解 Linux 中的 Ndm。
### 安装 NDM
NDM 在 AUR 中可用,因此你可以在 Arch Linux 及其衍生版(如 Antergos 和 Manjaro Linux)上使用任何 AUR 助手程序安装。
使用 [Pacaur](https://www.ostechnix.com/install-pacaur-arch-linux/):
```
$ pacaur -S ndm
```
使用 [Packer](https://www.ostechnix.com/install-packer-arch-linux-2/):
```
$ packer -S ndm
```
使用 [Trizen](https://www.ostechnix.com/trizen-lightweight-aur-package-manager-arch-based-systems/):
```
$ trizen -S ndm
```
使用 [Yay](https://www.ostechnix.com/yay-found-yet-another-reliable-aur-helper/):
```
$ yay -S ndm
```
使用 [Yaourt](https://www.ostechnix.com/install-yaourt-arch-linux/):
```
$ yaourt -S ndm
```
在基于 RHEL 的系统(如 CentOS)上,运行以下命令以安装 NDM。
```
$ echo "[fury] name=ndm repository baseurl=https://repo.fury.io/720kb/ enabled=1 gpgcheck=0" | sudo tee /etc/yum.repos.d/ndm.repo && sudo yum update &&
```
在 Debian、Ubuntu、Linux Mint:
```
$ echo "deb [trusted=yes] https://apt.fury.io/720kb/ /" | sudo tee /etc/apt/sources.list.d/ndm.list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ndm
```
也可以使用 **Linuxbrew** 安装 NDM。首先,按照以下链接中的说明安装 Linuxbrew。
安装 Linuxbrew 后,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安装 NDM:
```
$ brew update
$ brew install ndm
```
在其他 Linux 发行版上,进入 [NDM 发布页面](https://github.com/720kb/ndm/releases),下载最新版本,自行编译和安装。
### NDM 使用
从菜单或使用应用启动器启动 NDM。这就是 NDM 的默认界面。

在这里你可以本地或全局安装 NodeJS 包/模块。
#### 本地安装 NodeJS 包
要在本地安装软件包,首先通过单击主屏幕上的 “Add projects” 按钮选择项目目录,然后选择要保留项目文件的目录。例如,我选择了一个名为 “demo” 的目录作为我的项目目录。
单击项目目录(即 demo),然后单击 “Add packages” 按钮。

输入要安装的软件包名称,然后单击 “Install” 按钮。

安装后,软件包将列在项目目录下。只需单击该目录即可在本地查看已安装软件包的列表。

同样,你可以创建单独的项目目录并在其中安装 NodeJS 模块。要查看项目中已安装模块的列表,请单击项目目录,右侧将显示软件包。
#### 全局安装 NodeJS 包
要全局安装 NodeJS 包,请单击主界面左侧的 “Globals” 按钮。然后,单击 “Add packages” 按钮,输入包的名称并单击 “Install” 按钮。
#### 管理包
单击任何已安装的包,不将在顶部看到各种选项,例如:
1. 版本(查看已安装的版本),
2. 最新(安装最新版本),
3. 更新(更新当前选定的包),
4. 卸载(删除所选包)等。

NDM 还有两个选项,即 “Update npm” 用于将 node 包管理器更新成最新可用版本, 而 “Doctor” 会运行一组检查以确保你的 npm 安装有所需的功能管理你的包/模块。
### 总结
NDM 使安装、更新、删除 NodeJS 包的过程更加容易!你无需记住执行这些任务的命令。NDM 让我们在简单的图形界面中点击几下鼠标即可完成所有操作。对于那些懒得输入命令的人来说,NDM 是管理 NodeJS 包的完美伴侣。
干杯!
---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ndm-a-desktop-gui-application-for-npm/>
作者:[SK](https://www.ostechnix.com/author/s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树莓派自建 NAS 云盘之——数据自动备份
|
Manuel Dewald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8/automate-backups-raspberry-pi
|
把你的树莓派变成数据的安全之所。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3/140956gp7e0p349j988c7p.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3/140956gp7e0p349j988c7p.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jrglinux
|
wxy
| false |
[
"备份",
"NAS"
] |
树莓派
|
{
"viewnum": 9200,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10104,
"displayorder": 0
},
{
"raid": 10126,
"displayorder": 0
}
] |
把你的树莓派变成数据的安全之所。
| 2018-10-13T14:10:10 | 2018-10-13T14:10:10 | 10,112 |
/article-10112-1.html
|
>
> 把你的树莓派变成数据的安全之所。
>
>
>

在《树莓派自建 NAS 云盘》系列的 [第一篇](/article-10104-1.html) 文章中,我们讨论了建立 NAS 的一些基本步骤,添加了两块 1TB 的存储硬盘驱动(一个用于数据存储,一个用于数据备份),并且通过网络文件系统(NFS)将数据存储盘挂载到远程终端上。本文是此系列的第二篇文章,我们将探讨数据自动备份。数据自动备份保证了数据的安全,为硬件损坏后的数据恢复提供便利以及减少了文件误操作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 备份策略
我们就从为小型 NAS 构想一个备份策略着手开始吧。我建议每天有时间节点、有计划的去备份数据,以防止干扰到我们正常的访问 NAS,比如备份时间点避开正在访问 NAS 并写入文件的时间点。举个例子,你可以每天凌晨 2 点去进行数据备份。
另外,你还得决定每天的备份需要被保留的时间长短,因为如果没有时间限制,存储空间很快就会被用完。一般每天的备份保留一周便可以,如果数据出了问题,你便可以很方便的从备份中恢复出来原数据。但是如果需要恢复数据到更久之前怎么办?可以将每周一的备份文件保留一个月、每个月的备份保留更长时间。让我们把每月的备份保留一年时间,每一年的备份保留更长时间、例如五年。
这样,五年内在备份盘上产生大量备份:
* 每周 7 个日备份
* 每月 4 个周备份
* 每年 12 个月备份
* 每五年 5 个年备份
你应该还记得,我们搭建的备份盘和数据盘大小相同(每个 1 TB)。如何将不止 10 个 1TB 数据的备份从数据盘存放到只有 1TB 大小的备份盘呢?如果你创建的是完整备份,这显然不可能。因此,你需要创建增量备份,它是每一份备份都基于上一份备份数据而创建的。增量备份方式不会每隔一天就成倍的去占用存储空间,它每天只会增加一点占用空间。
以下是我的情况:我的 NAS 自 2016 年 8 月开始运行,备份盘上有 20 个备份。目前,我在数据盘上存储了 406GB 的文件。我的备份盘用了 726GB。当然,备份盘空间使用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的更改频率,但正如你所看到的,增量备份不会占用 20 个完整备份所需的空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1TB 空间也可能不足以进行备份。一旦数据增长接近 1TB 限制(或任何备份盘容量),应该选择更大的备份盘空间并将数据移动转移过去。
### 利用 rsync 进行数据备份
利用 `rsync` 命令行工具可以生成完整备份。
```
pi@raspberrypi:~ $ rsync -a /nas/data/ /nas/backup/2018-08-01
```
这段命令将挂载在 `/nas/data/` 目录下的数据盘中的数据进行了完整的复制备份。备份文件保存在 `/nas/backup/2018-08-01` 目录下。`-a` 参数是以归档模式进行备份,这将会备份所有的元数据,例如文件的修改日期、权限、拥有者以及软连接文件。
现在,你已经在 8 月 1 日创建了完整的初始备份,你将在 8 月 2 日创建第一个增量备份。
```
pi@raspberrypi:~ $ rsync -a --link-dest /nas/backup/2018-08-01/ /nas/data/ /nas/backup/2018-08-02
```
上面这行代码又创建了一个关于 `/nas/data` 目录中数据的备份。备份路径是 `/nas/backup/2018-08-02`。这里的参数 `--link-dest` 指定了一个备份文件所在的路径。这样,这次备份会与 `/nas/backup/2018-08-01` 的备份进行比对,只备份已经修改过的文件,未做修改的文件将不会被复制,而是创建一个到上一个备份文件中它们的硬链接。
使用备份文件中的硬链接文件时,你一般不会注意到硬链接和初始拷贝之间的差别。它们表现的完全一样,如果删除其中一个硬链接或者文件,其他的依旧存在。你可以把它们看做是同一个文件的两个不同入口。下面就是一个例子:

左侧框是在进行了第二次备份后的原数据状态。中间的方块是昨天的备份。昨天的备份中只有图片 `file1.jpg` 并没有 `file2.txt` 。右侧的框反映了今天的增量备份。增量备份命令创建昨天不存在的 `file2.txt`。由于 `file1.jpg` 自昨天以来没有被修改,所以今天创建了一个硬链接,它不会额外占用磁盘上的空间。
### 自动化备份
你肯定也不想每天凌晨去输入命令进行数据备份吧。你可以创建一个任务定时去调用下面的脚本让它自动化备份。
```
#!/bin/bash
TODAY=$(date +%Y-%m-%d)
DATADIR=/nas/data/
BACKUPDIR=/nas/backup/
SCRIPTDIR=/nas/data/backup_scripts
LASTDAYPATH=${BACKUPDIR}/$(ls ${BACKUPDIR} | tail -n 1)
TODAYPATH=${BACKUPDIR}/${TODAY}
if [[ ! -e ${TODAYPATH} ]]; then
mkdir -p ${TODAYPATH}
fi
rsync -a --link-dest ${LASTDAYPATH} ${DATADIR} ${TODAYPATH} $@
${SCRIPTDIR}/deleteOldBackups.sh
```
第一段代码指定了数据路径、备份路径、脚本路径以及昨天和今天的备份路径。第二段代码调用 `rsync` 命令。最后一段代码执行 `deleteOldBackups.sh` 脚本,它会清除一些过期的没有必要的备份数据。如果不想频繁的调用 `deleteOldBackups.sh`,你也可以手动去执行它。
下面是今天讨论的备份策略的一个简单完整的示例脚本。
```
#!/bin/bash
BACKUPDIR=/nas/backup/
function listYearlyBackups() {
for i in 0 1 2 3 4 5
do ls ${BACKUPDIR} | egrep "$(date +%Y -d "${i} year ago")-[0-9]{2}-[0-9]{2}" | sort -u | head -n 1
done
}
function listMonthlyBackups() {
for i 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o ls ${BACKUPDIR} | egrep "$(date +%Y-%m -d "${i} month ago")-[0-9]{2}" | sort -u | head -n 1
done
}
function listWeeklyBackups() {
for i in 0 1 2 3 4
do ls ${BACKUPDIR} | grep "$(date +%Y-%m-%d -d "last monday -${i} weeks")"
done
}
function listDailyBackups() {
for i in 0 1 2 3 4 5 6
do ls ${BACKUPDIR} | grep "$(date +%Y-%m-%d -d "-${i} day")"
done
}
function getAllBackups() {
listYearlyBackups
listMonthlyBackups
listWeeklyBackups
listDailyBackups
}
function listUniqueBackups() {
getAllBackups | sort -u
}
function listBackupsToDelete() {
ls ${BACKUPDIR} | grep -v -e "$(echo -n $(listUniqueBackups) |sed "s/ /\\\|/g")"
}
cd ${BACKUPDIR}
listBackupsToDelete | while read file_to_delete; do
rm -rf ${file_to_delete}
done
```
这段脚本会首先根据你的备份策略列出所有需要保存的备份文件,然后它会删除那些再也不需要了的备份目录。
下面创建一个定时任务去执行上面这段代码。以 root 用户权限打开 `crontab -e`,输入以下这段命令,它将会创建一个每天凌晨 2 点去执行 `/nas/data/backup_scripts/daily.sh` 的定时任务。
```
0 2 * * * /nas/data/backup_scripts/daily.sh
```
有关创建定时任务请参考 [cron 创建定时任务](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7/11/how-use-cron-linux)。
* 当没有备份任务时,卸载你的备份盘或者将它挂载为只读盘;
* 利用远程服务器作为你的备份盘,这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同步数据
你也可用下面的方法来加强你的备份策略,以防止备份数据的误删除或者被破坏:
本文中备份策略示例是备份一些我觉得有价值的数据,你也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去修改这些策略。
我将会在 《树莓派自建 NAS 云盘》 系列的第三篇文章中讨论 [Nextcloud](https://nextcloud.com/)。Nextcloud 提供了更方便的方式去访问 NAS 云盘上的数据并且它还提供了离线操作,你还可以在客户端中同步你的数据。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8/automate-backups-raspberry-pi>
作者:[Manuel Dewald](https://opensource.com/users/ntlx)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jrg](https://github.com/jrglinu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Sysget:给主流的包管理器加个前端
|
Sk
|
https://www.ostechnix.com/sysget-a-front-end-for-popular-package-managers/
|
这是一个类 Unix 操作系统中的流行软件包管理器的前端。 你不需要学习每个包管理器来执行基本的操作。你只需要对每个运行在类 Unix 操作系统上的包管理器记住一种语法即可。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4/004253dxh3wydegy1lhlz7.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4/004253dxh3wydegy1lhlz7.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Flowsnow
|
wxy
| false |
[
"包管理器"
] |
技术
|
{
"viewnum": 5189,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这是一个类 Unix 操作系统中的流行软件包管理器的前端。 你不需要学习每个包管理器来执行基本的操作。你只需要对每个运行在类 Unix 操作系统上的包管理器记住一种语法即可。
| 2018-10-14T00:42:00 | 2018-10-14T00:42:00 | 10,113 |
/article-10113-1.html
|

你是一个喜欢每隔几天尝试 Linux 操作系统的新发行版的发行版收割机吗?如果是这样,我有一些东西对你有用。 尝试 Sysget,这是一个类 Unix 操作系统中的流行软件包管理器的前端。 你不需要学习每个包管理器来执行基本的操作,例如安装、更新、升级和删除包。 你只需要对每个运行在类 Unix 操作系统上的包管理器记住一种语法即可。 Sysget 是包管理器的包装脚本,它是用 C++ 编写的。 源代码可在 GitHub 上免费获得。
使用 Sysget,你可以执行各种基本的包管理操作,包括:
* 安装包,
* 更新包,
* 升级包,
* 搜索包,
* 删除包,
* 删除弃用包,
* 更新数据库,
* 升级系统,
* 清除包管理器缓存。
**给 Linux 学习者的一个重要提示:**
Sysget 不会取代软件包管理器,绝对不适合所有人。如果你是经常切换到新 Linux 操作系统的新手,Sysget 可能会有所帮助。当在不同的 Linux 发行版中使用不同的软件包管理器时,就必须学习安装、更新、升级、搜索和删除软件包的新命令,这时 Sysget 就是帮助<ruby> 发行版收割机 <rt> distro hopper </rt></ruby>(或新 Linux 用户)的包装脚本。
如果你是 Linux 管理员或想要学习 Linux 深层的爱好者,你应该坚持使用你的发行版的软件包管理器并学习如何使用它。
### 安装 Sysget
安装 Sysget 很简单。 转到[发布页面](https://github.com/emilengler/sysget/releases)并下载最新的 Sysget 二进制文件并按如下所示进行安装。 在编写本指南时,Sysget 最新版本为1.2。
```
$ sudo wget -O /usr/local/bin/sysget https://github.com/emilengler/sysget/releases/download/v1.2/sysget
$ sudo mkdir -p /usr/local/share/sysget
$ sudo chmod a+x /usr/local/bin/sysget
```
### 用法
Sysget 命令与 APT 包管理器大致相同,因此它应该适合新手使用。
当你第一次运行 Sysget 时,系统会要求你选择要使用的包管理器。 由于我在 Ubuntu,我选择了 apt-get。

你必须根据正在运行的发行版选择正确的包管理器。 例如,如果你使用的是 Arch Linux,请选择 pacman。 对于 CentOS,请选择 yum。 对于 FreeBSD,请选择 pkg。 当前支持的包管理器列表是:
1. apt-get (Debian)
2. xbps (Void)
3. dnf (Fedora)
4. yum (Enterprise Linux/Legacy Fedora)
5. zypper (OpenSUSE)
6. eopkg (Solus)
7. pacman (Arch)
8. emerge (Gentoo)
9. pkg (FreeBSD)
10. chromebrew (ChromeOS)
11. homebrew (Mac OS)
12. nix (Nix OS)
13. snap (Independent)
14. npm (Javascript, Global)
如果你分配了错误的包管理器,则可以使用以下命令设置新的包管理器:
```
$ sudo sysget set yum
Package manager changed to yum
```
只需确保你选择了本地包管理器。
现在,你可以像使用本机包管理器一样执行包管理操作。
要安装软件包,例如 Emacs,只需运行:
```
$ sudo sysget install emacs
```
上面的命令将调用本机包管理器(在我的例子中是 “apt-get”)并安装给定的包。

同样,要删除包,只需运行:
```
$ sudo sysget remove emacs
```

更新软件仓库(数据库):
```
$ sudo sysget update
```
搜索特定包:
```
$ sudo sysget search emacs
```
升级单个包:
```
$ sudo sysget upgrade emacs
```
升级所有包:
```
$ sudo sysget upgrade
```
移除废弃的包:
```
$ sudo sysget autoremove
```
清理包管理器的缓存:
```
$ sudo sysget clean
```
有关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帮助部分:
```
$ sysget help
Help of sysget
sysget [OPTION] [ARGUMENT]
search [query] search for a package in the resporitories
install [package] install a package from the repos
remove [package] removes a package
autoremove removes not needed packages (orphans)
update update the database
upgrade do a system upgrade
upgrade [package] upgrade a specific package
clean clean the download cache
set [NEW MANAGER] set a new package manager
```
请记住,不同 Linux 发行版中的所有包管理器的 Sysget 语法都是相同的。 你不需要记住每个包管理器的命令。
同样,我必须告诉你 Sysget 不是包管理器的替代品。 它只是类 Unix 系统中流行的包管理器的包装器,它只执行基本的包管理操作。
Sysget 对于不想去学习不同包管理器的新命令的新手和发行版收割机用户可能有些用处。 如果你有兴趣,试一试,看看它是否有帮助。
而且,这就是本次所有的内容了。 更多干货即将到来。 敬请关注!
祝快乐!
---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sysget-a-front-end-for-popular-package-managers/>
作者:[SK](https://www.ostechnix.com/author/s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Flowsnow](https://github.com/Flowsno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Linux 系统上交换空间的介绍
|
David Both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9/swap-space-linux-systems
|
学习如何修改你的系统上的交换空间的容量,以及你到底需要多大的交换空间。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4/113624jcdtch0owfuczuch.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4/113624jcdtch0owfuczuch.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heguangzhi
|
wxy
| false |
[
"交换",
"swap"
] |
技术
|
{
"viewnum": 7747,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学习如何修改你的系统上的交换空间的容量,以及你到底需要多大的交换空间。
| 2018-10-14T11:36:34 | 2018-10-14T11:36:34 | 10,114 |
/article-10114-1.html
|
>
> 学习如何修改你的系统上的交换空间的容量,以及你到底需要多大的交换空间。
>
>
>

当今无论什么操作系统<ruby> 交换 <rt> Swap </rt></ruby>空间是非常常见的。Linux 使用交换空间来增加主机可用的虚拟内存。它可以在常规文件或逻辑卷上使用一个或多个专用交换分区或交换文件。
典型计算机中有两种基本类型的内存。第一种类型,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用于存储计算机使用的数据和程序。只有程序和数据存储在 RAM 中,计算机才能使用它们。随机存储器是易失性存储器;也就是说,如果计算机关闭了,存储在 RAM 中的数据就会丢失。
硬盘是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的磁性介质。该磁介质可以很好的保存数据;即使计算机断电,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也会保留下来。CPU(中央处理器)不能直接访问硬盘上的程序和数据;它们必须首先复制到 RAM 中,RAM 是 CPU 访问代码指令和操作数据的地方。在引导过程中,计算机将特定的操作系统程序(如内核、init 或 systemd)以及硬盘上的数据复制到 RAM 中,在 RAM 中,计算机的处理器 CPU 可以直接访问这些数据。
### 交换空间
交换空间是现代 Linux 系统中的第二种内存类型。交换空间的主要功能是当全部的 RAM 被占用并且需要更多内存时,用磁盘空间代替 RAM 内存。
例如,假设你有一个 8GB RAM 的计算机。如果你启动的程序没有填满 RAM,一切都好,不需要交换。假设你在处理电子表格,当添加更多的行时,你电子表格会增长,加上所有正在运行的程序,将会占用全部的 RAM 。如果这时没有可用的交换空间,你将不得不停止处理电子表格,直到关闭一些其他程序来释放一些 RAM 。
内核使用一个内存管理程序来检测最近没有使用的内存块(内存页)。内存管理程序将这些相对不经常使用的内存页交换到硬盘上专门指定用于“分页”或交换的特殊分区。这会释放 RAM,为输入电子表格更多数据腾出了空间。那些换出到硬盘的内存页面被内核的内存管理代码跟踪,如果需要,可以被分页回 RAM。
Linux 计算机中的内存总量是 RAM + 交换分区,交换分区被称为虚拟内存.
### Linux 交换分区类型
Linux 提供了两种类型的交换空间。默认情况下,大多数 Linux 在安装时都会创建一个交换分区,但是也可以使用一个特殊配置的文件作为交换文件。交换分区顾名思义就是一个标准磁盘分区,由 `mkswap` 命令指定交换空间。
如果没有可用磁盘空间来创建新的交换分区,或者卷组中没有空间为交换空间创建逻辑卷,则可以使用交换文件。这只是一个创建好并预分配指定大小的常规文件。然后运行 `mkswap` 命令将其配置为交换空间。除非绝对必要,否则我不建议使用文件来做交换空间。(LCTT 译注:Ubuntu 近来的版本采用了交换文件而非交换空间,所以我对于这种说法保留看法)
### 频繁交换
当总虚拟内存(RAM 和交换空间)变得快满时,可能会发生频繁交换。系统花了太多时间在交换空间和 RAM 之间做内存块的页面切换,以至于几乎没有时间用于实际工作。这种情况的典型症状是:系统变得缓慢或完全无反应,硬盘指示灯几乎持续亮起。
使用 `free` 的命令来显示 CPU 负载和内存使用情况,你会发现 CPU 负载非常高,可能达到系统中 CPU 内核数量的 30 到 40 倍。另一个情况是 RAM 和交换空间几乎完全被分配了。
事实上,查看 SAR(系统活动报告)数据也可以显示这些内容。在我的每个系统上都安装 SAR ,并将这些用于数据分析。
### 交换空间的正确大小是多少?
许多年前,硬盘上分配给交换空间大小是计算机上的 RAM 的两倍(当然,这是大多数计算机的 RAM 以 KB 或 MB 为单位的时候)。因此,如果一台计算机有 64KB 的 RAM,应该分配 128KB 的交换分区。该规则考虑到了这样的事实情况,即 RAM 大小在当时非常小,分配超过 2 倍的 RAM 用于交换空间并不能提高性能。使用超过两倍的 RAM 进行交换,比实际执行有用的工作的时候,大多数系统将花费更多的时间。
RAM 现在已经很便宜了,如今大多数计算机的 RAM 都达到了几十亿字节。我的大多数新电脑至少有 8GB 内存,一台有 32GB 内存,我的主工作站有 64GB 内存。我的旧电脑有 4 到 8GB 的内存。
当操作具有大量 RAM 的计算机时,交换空间的限制性能系数远低于 2 倍。[Fedora 28 在线安装指南](https://docs.fedoraproject.org/en-US/fedora/f28/install-guide/) 定义了当前关于交换空间分配的方法。下面内容是我提出的建议。
下表根据系统中的 RAM 大小以及是否有足够的内存让系统休眠,提供了交换分区的推荐大小。建议的交换分区大小是在安装过程中自动建立的。但是,为了满足系统休眠,您需要在自定义分区阶段编辑交换空间。
表 1: Fedora 28 文档中推荐的系统交换空间
| **系统内存大小** | **推荐的交换空间** | **推荐的交换空间大小(支持休眠模式)** |
| --- | --- | --- |
| 小于 2 GB | 2 倍 RAM | 3 倍 RAM |
| 2 GB - 8 GB | 等于 RAM 大小 | 2 倍 RAM |
| 8 GB - 64 GB | 0.5 倍 RAM | 1.5 倍 RAM |
| 大于 64 GB | 工作量相关 | 不建议休眠模式 |
在上面列出的每个范围之间的边界(例如,具有 2GB、8GB 或 64GB 的系统 RAM),请根据所选交换空间和支持休眠功能请谨慎使用。如果你的系统资源允许,增加交换空间可能会带来更好的性能。
当然,大多数 Linux 管理员对多大的交换空间量有自己的想法。下面的表2 包含了基于我在多种环境中的个人经历所做出的建议。这些可能不适合你,但是和表 1 一样,它们可能对你有所帮助。
表 2: 作者推荐的系统交换空间
| RAM 大小 | 推荐的交换空间 |
| --- | --- |
| ≤ 2GB | 2X RAM |
| 2GB – 8GB | = RAM |
| >8GB | 8GB |
这两个表中共同点,随着 RAM 数量的增加,超过某一点增加更多交换空间只会导致在交换空间几乎被全部使用之前就发生频繁交换。根据以上建议,则应尽可能添加更多 RAM,而不是增加更多交换空间。如类似影响系统性能的情况一样,请使用最适合你的建议。根据 Linux 环境中的条件进行测试和更改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
### 向非 LVM 磁盘环境添加更多交换空间
面对已安装 Linux 的主机并对交换空间的需求不断变化,有时有必要修改系统定义的交换空间的大小。此过程可用于需要增加交换空间大小的任何情况。它假设有足够的可用磁盘空间。此过程还假设磁盘分区为 “原始的” EXT4 和交换分区,而不是使用逻辑卷管理(LVM)。
基本步骤很简单:
1. 关闭现有的交换空间。
2. 创建所需大小的新交换分区。
3. 重读分区表。
4. 将分区配置为交换空间。
5. 添加新分区到 `/etc/fstab`。
6. 打开交换空间。
应该不需要重新启动机器。
为了安全起见,在关闭交换空间前,至少你应该确保没有应用程序在运行,也没有交换空间在使用。`free` 或 `top` 命令可以告诉你交换空间是否在使用中。为了更安全,您可以恢复到运行级别 1 或单用户模式。
使用关闭所有交换空间的命令关闭交换分区:
```
swapoff -a
```
现在查看硬盘上的现有分区。
```
fdisk -l
```
这将显示每个驱动器上的分区表。按编号标识当前的交换分区。
使用以下命令在交互模式下启动 `fdisk`:
```
fdisk /dev/<device name>
```
例如:
```
fdisk /dev/sda
```
此时,`fdisk` 是交互方式的,只在指定的磁盘驱动器上进行操作。
使用 `fdisk` 的 `p` 子命令验证磁盘上是否有足够的可用空间来创建新的交换分区。硬盘上的空间以 512 字节的块以及起始和结束柱面编号的形式显示,因此您可能需要做一些计算来确定分配分区之间和末尾的可用空间。
使用 `n` 子命令创建新的交换分区。`fdisk` 会问你开始柱面。默认情况下,它选择编号最低的可用柱面。如果你想改变这一点,输入开始柱面的编号。
`fdisk` 命令允许你以多种格式输入分区的大小,包括最后一个柱面号或字节、KB 或 MB 的大小。例如,键入 4000M ,这将在新分区上提供大约 4GB 的空间,然后按回车键。
使用 `p` 子命令来验证分区是否按照指定的方式创建的。请注意,除非使用结束柱面编号,否则分区可能与你指定的不完全相同。`fdisk` 命令只能在整个柱面上增量的分配磁盘空间,因此你的分区可能比你指定的稍小或稍大。如果分区不是您想要的,你可以删除它并重新创建它。
现在指定新分区是交换分区了 。子命令 `t` 允许你指定定分区的类型。所以输入 `t`,指定分区号,当它要求十六进制分区类型时,输入 `82`,这是 Linux 交换分区类型,然后按回车键。
当你对创建的分区感到满意时,使用 `w` 子命令将新的分区表写入磁盘。`fdisk` 程序将退出,并在完成修改后的分区表的编写后返回命令提示符。当 `fdisk` 完成写入新分区表时,会收到以下消息:
```
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
Calling ioctl() to re-read partition table.
WARNING: Re-reading the partition table failed with error 16: Device or resource busy.
The kernel still uses the old table.
The new table will be used at the next reboot.
Syncing disks.
```
此时,你使用 `partprobe` 命令强制内核重新读取分区表,这样就不需要执行重新启动机器。
```
partprobe
```
使用命令 `fdisk -l` 列出分区,新交换分区应该在列出的分区中。确保新的分区类型是 “Linux swap”。
修改 `/etc/fstab` 文件以指向新的交换分区。如下所示:
```
LABEL=SWAP-sdaX swap swap defaults 0 0
```
其中 `X` 是分区号。根据新交换分区的位置,添加以下内容:
```
/dev/sdaY swap swap defaults 0 0
```
请确保使用正确的分区号。现在,可以执行创建交换分区的最后一步。使用 `mkswap` 命令将分区定义为交换分区。
```
mkswap /dev/sdaY
```
最后一步是使用以下命令启用交换空间:
```
swapon -a
```
你的新交换分区现在与以前存在的交换分区一起在线。您可以使用 `free` 或`top` 命令来验证这一点。
#### 在 LVM 磁盘环境中添加交换空间
如果你的磁盘使用 LVM ,更改交换空间将相当容易。同样,假设当前交换卷所在的卷组中有可用空间。默认情况下,LVM 环境中的 Fedora Linux 在安装过程将交换分区创建为逻辑卷。您可以非常简单地增加交换卷的大小。
以下是在 LVM 环境中增加交换空间大小的步骤:
1. 关闭所有交换空间。
2. 增加指定用于交换空间的逻辑卷的大小。
3. 为交换空间调整大小的卷配置。
4. 启用交换空间。
首先,让我们使用 `lvs` 命令(列出逻辑卷)来验证交换空间是否存在以及交换空间是否是逻辑卷。
```
[root@studentvm1 ~]# lvs
LV VG Attr LSize Pool Origin Data% Meta% Move Log Cpy%Sync Convert
home fedora_studentvm1 -wi-ao---- 2.00g
pool00 fedora_studentvm1 twi-aotz-- 2.00g 8.17 2.93
root fedora_studentvm1 Vwi-aotz-- 2.00g pool00 8.17
swap fedora_studentvm1 -wi-ao---- 8.00g
tmp fedora_studentvm1 -wi-ao---- 5.00g
usr fedora_studentvm1 -wi-ao---- 15.00g
var fedora_studentvm1 -wi-ao---- 10.00g
[root@studentvm1 ~]#
```
你可以看到当前的交换空间大小为 8GB。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将 2GB 添加到此交换卷中。首先,停止现有的交换空间。如果交换空间正在使用,终止正在运行的程序。
```
swapoff -a
```
现在增加逻辑卷的大小。
```
[root@studentvm1 ~]# lvextend -L +2G /dev/mapper/fedora_studentvm1-swap
Size of logical volume fedora_studentvm1/swap changed from 8.00 GiB (2048 extents) to 10.00 GiB (2560 extents).
Logical volume fedora_studentvm1/swap successfully resized.
[root@studentvm1 ~]#
```
运行 `mkswap` 命令将整个 10GB 分区变成交换空间。
```
[root@studentvm1 ~]# mkswap /dev/mapper/fedora_studentvm1-swap
mkswap: /dev/mapper/fedora_studentvm1-swap: warning: wiping old swap signature.
Setting up swapspace version 1, size = 10 GiB (10737414144 bytes)
no label, UUID=3cc2bee0-e746-4b66-aa2d-1ea15ef1574a
[root@studentvm1 ~]#
```
重新启用交换空间。
```
[root@studentvm1 ~]# swapon -a
[root@studentvm1 ~]#
```
现在,使用 `lsblk` 命令验证新交换空间是否存在。同样,不需要重新启动机器。
```
[root@studentvm1 ~]# lsblk
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
sda 8:0 0 60G 0 disk
|-sda1 8:1 0 1G 0 part /boot
`-sda2 8:2 0 59G 0 part
|-fedora_studentvm1-pool00_tmeta 253:0 0 4M 0 lvm
| `-fedora_studentvm1-pool00-tpool 253:2 0 2G 0 lvm
| |-fedora_studentvm1-root 253:3 0 2G 0 lvm /
| `-fedora_studentvm1-pool00 253:6 0 2G 0 lvm
|-fedora_studentvm1-pool00_tdata 253:1 0 2G 0 lvm
| `-fedora_studentvm1-pool00-tpool 253:2 0 2G 0 lvm
| |-fedora_studentvm1-root 253:3 0 2G 0 lvm /
| `-fedora_studentvm1-pool00 253:6 0 2G 0 lvm
|-fedora_studentvm1-swap 253:4 0 10G 0 lvm [SWAP]
|-fedora_studentvm1-usr 253:5 0 15G 0 lvm /usr
|-fedora_studentvm1-home 253:7 0 2G 0 lvm /home
|-fedora_studentvm1-var 253:8 0 10G 0 lvm /var
`-fedora_studentvm1-tmp 253:9 0 5G 0 lvm /tmp
sr0 11:0 1 1024M 0 rom
[root@studentvm1 ~]#
```
您也可以使用 `swapon -s` 命令或 `top`、`free` 或其他几个命令来验证这一点。
```
[root@studentvm1 ~]# fre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
Mem: 4038808 382404 2754072 4152 902332 3404184
Swap: 10485756 0 10485756
[root@studentvm1 ~]#
```
请注意,不同的命令以不同的形式显示或要求输入设备文件。在 `/dev` 目录中访问特定设备有多种方式。在我的文章 [在 Linux 中管理设备](/article-8099-1.html) 中有更多关于 `/dev` 目录及其内容说明。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9/swap-space-linux-systems>
作者:[David Both](https://opensource.com/users/dboth)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heguangzhi](https://github.com/heguangzh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如何将 Scikit-learn Python 库用于数据科学项目
|
Dr.michael J.garbade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9/how-use-scikit-learn-data-science-projects
|
灵活多样的 Python 库为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提供了强力的机器学习工具。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4/212222vzizei8okey5ky72.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4/212222vzizei8okey5ky72.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Flowsnow
|
wxy
| false |
[
"数据科学",
"Python"
] |
软件开发
|
{
"viewnum": 5859,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灵活多样的 Python 库为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提供了强力的机器学习工具。
| 2018-10-14T21:22:28 | 2018-10-14T21:22:28 | 10,115 |
/article-10115-1.html
|
>
> 灵活多样的 Python 库为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提供了强力的机器学习工具。
>
>
>

Scikit-learn Python 库最初于 2007 年发布,通常用于解决各种方面的机器学习和数据科学问题。这个多种功能的库提供了整洁、一致、高效的 API 和全面的在线文档。
### 什么是 Scikit-learn?
[Scikit-learn](http://scikit-learn.org/stable/index.html) 是一个开源 Python 库,拥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工具。 在 BSD 许可下可用,并建立在以下机器学习库上:
* `NumPy`,一个用于操作多维数组和矩阵的库。它还具有广泛的数学函数汇集,可用于执行各种计算。
* `SciPy`,一个由各种库组成的生态系统,用于完成技术计算任务。
* `Matplotlib`,一个用于绘制各种图表和图形的库。
Scikit-learn 提供了广泛的内置算法,可以充分用于数据科学项目。
以下是使用 Scikit-learn 库的主要方法。
#### 1、分类
[分类](https://blog.liveedu.tv/regression-versus-classification-machine-learning-whats-the-difference/)工具识别与提供的数据相关联的类别。例如,它们可用于将电子邮件分类为垃圾邮件或非垃圾邮件。
Scikit-learn 中的分类算法包括:
* <ruby> 支持向量机 <rt>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rt></ruby>(SVM)
* <ruby> 最邻近 <rt> Nearest neighbors </rt></ruby>
* <ruby> 随机森林 <rt> Random forest </rt></ruby>
#### 2、回归
回归涉及到创建一个模型去试图理解输入和输出数据之间的关系。例如,回归工具可用于理解股票价格的行为。
回归算法包括:
* <ruby> 支持向量机 <rt>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rt></ruby>(SVM)
* <ruby> 岭回归 <rt> Ridge regression </rt></ruby>
* Lasso(LCTT 译注:Lasso 即 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又译为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套索算法)
#### 3、聚类
Scikit-learn 聚类工具用于自动将具有相同特征的数据分组。 例如,可以根据客户数据的地点对客户数据进行细分。
聚类算法包括:
* K-means
* <ruby> 谱聚类 <rt> Spectral clustering </rt></ruby>
* Mean-shift
#### 4、降维
降维降低了用于分析的随机变量的数量。例如,为了提高可视化效率,可能不会考虑外围数据。
降维算法包括:
* <ruby> 主成分分析 <r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rt></ruby>(PCA)
* <ruby> 功能选择 <rt> Feature selection </rt></ruby>
* <ruby> 非负矩阵分解 <rt>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rt></ruby>
#### 5、模型选择
模型选择算法提供了用于比较、验证和选择要在数据科学项目中使用的最佳参数和模型的工具。
通过参数调整能够增强精度的模型选择模块包括:
* <ruby> 网格搜索 <rt> Grid search </rt></ruby>
* <ruby> 交叉验证 <rt> Cross-validation </rt></ruby>
* <ruby> 指标 <rt> Metrics </rt></ruby>
#### 6、预处理
Scikit-learn 预处理工具在数据分析期间的特征提取和规范化中非常重要。 例如,您可以使用这些工具转换输入数据(如文本)并在分析中应用其特征。
预处理模块包括:
* 预处理
* 特征提取
### Scikit-learn 库示例
让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如何在数据科学项目中使用 Scikit-learn 库。
我们将使用[鸢尾花花卉数据集](https://en.wikipedia.org/wiki/Iris_flower_data_set),该数据集包含在 Scikit-learn 库中。 鸢尾花数据集包含有关三种花种的 150 个细节,三种花种分别为:
* Setosa:标记为 0
* Versicolor:标记为 1
* Virginica:标记为 2
数据集包括每种花种的以下特征(以厘米为单位):
* 萼片长度
* 萼片宽度
* 花瓣长度
* 花瓣宽度
#### 第 1 步:导入库
由于鸢尾花花卉数据集包含在 Scikit-learn 数据科学库中,我们可以将其加载到我们的工作区中,如下所示:
```
from sklearn import datasets
iris = datasets.load_iris()
```
这些命令从 `sklearn` 导入数据集 `datasets` 模块,然后使用 `datasets` 中的 `load_iris()` 方法将数据包含在工作空间中。
#### 第 2 步:获取数据集特征
数据集 `datasets` 模块包含几种方法,使您更容易熟悉处理数据。
在 Scikit-learn 中,数据集指的是类似字典的对象,其中包含有关数据的所有详细信息。 使用 `.data` 键存储数据,该数据列是一个数组列表。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 `iris.data` 输出有关鸢尾花花卉数据集的信息。
```
print(iris.data)
```
这是输出(结果已被截断):
```
[[5.1 3.5 1.4 0.2]
[4.9 3. 1.4 0.2]
[4.7 3.2 1.3 0.2]
[4.6 3.1 1.5 0.2]
[5. 3.6 1.4 0.2]
[5.4 3.9 1.7 0.4]
[4.6 3.4 1.4 0.3]
[5. 3.4 1.5 0.2]
[4.4 2.9 1.4 0.2]
[4.9 3.1 1.5 0.1]
[5.4 3.7 1.5 0.2]
[4.8 3.4 1.6 0.2]
[4.8 3. 1.4 0.1]
[4.3 3. 1.1 0.1]
[5.8 4. 1.2 0.2]
[5.7 4.4 1.5 0.4]
[5.4 3.9 1.3 0.4]
[5.1 3.5 1.4 0.3]
```
我们还使用 `iris.target` 向我们提供有关花朵不同标签的信息。
```
print(iris.target)
```
这是输出:
```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
如果我们使用 `iris.target_names`,我们将输出数据集中找到的标签名称的数组。
```
print(iris.target_names)
```
以下是运行 Python 代码后的结果:
```
['setosa' 'versicolor' 'virginica']
```
#### 第 3 步:可视化数据集
我们可以使用[箱形图](https://en.wikipedia.org/wiki/Box_plot)来生成鸢尾花数据集的视觉描绘。 箱形图说明了数据如何通过四分位数在平面上分布的。
以下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
import seaborn as sns
box_data = iris.data # 表示数据数组的变量
box_target = iris.target # 表示标签数组的变量
sns.boxplot(data = box_data,width=0.5,fliersize=5)
sns.set(rc={'figure.figsize':(2,15)})
```
让我们看看结果:

在横轴上:
* 0 是萼片长度
* 1 是萼片宽度
* 2 是花瓣长度
* 3 是花瓣宽度
垂直轴的尺寸以厘米为单位。
### 总结
以下是这个简单的 Scikit-learn 数据科学教程的完整代码。
```
from sklearn import datasets
iris = datasets.load_iris()
print(iris.data)
print(iris.target)
print(iris.target_names)
import seaborn as sns
box_data = iris.data # 表示数据数组的变量
box_target = iris.target # 表示标签数组的变量
sns.boxplot(data = box_data,width=0.5,fliersize=5)
sns.set(rc={'figure.figsize':(2,15)})
```
Scikit-learn 是一个多功能的 Python 库,可用于高效完成数据科学项目。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信息,请查看 [LiveEdu](https://www.liveedu.tv/guides/data-science/) 上的教程,例如 Andrey Bulezyuk 关于使用 Scikit-learn 库创建[机器学习应用程序](https://www.liveedu.tv/andreybu/REaxr-machine-learning-model-python-sklearn-kera/oPGdP-machine-learning-model-python-sklearn-kera/)的视频。
有什么评价或者疑问吗? 欢迎在下面分享。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9/how-use-scikit-learn-data-science-projects>
作者:[Dr.Michael J.Garbade](https://opensource.com/users/drmjg)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Flowsnow](https://github.com/Flowsno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如何在 Linux 中列出可用的软件包组
|
Prakash Subramanian
|
https://www.2daygeek.com/how-to-list-an-available-package-groups-in-linux/
|
但是如果想一次性安装一个软件包组,在 Linux 中有可能吗?又如何通过命令去实现呢?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4/222157feyljytzazss7es9.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4/222157feyljytzazss7es9.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HankChow
|
wxy
| false |
[
"软件包",
"安装"
] |
技术
|
{
"viewnum": 7263,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但是如果想一次性安装一个软件包组,在 Linux 中有可能吗?又如何通过命令去实现呢?
| 2018-10-14T22:22:10 | 2018-10-14T22:22:10 | 10,116 |
/article-10116-1.html
|

我们知道,如果想要在 Linux 中安装软件包,可以使用软件包管理器来进行安装。由于系统管理员需要频繁用到软件包管理器,所以它是 Linux 当中的一个重要工具。
但是如果想一次性安装一个软件包组,在 Linux 中有可能吗?又如何通过命令去实现呢?
在 Linux 中确实可以用软件包管理器来达到这样的目的。很多软件包管理器都有这样的选项来实现这个功能,但就我所知,`apt` 或 `apt-get` 软件包管理器却并没有这个选项。因此对基于 Debian 的系统,需要使用的命令是 `tasksel`,而不是 `apt` 或 `apt-get` 这样的官方软件包管理器。
在 Linux 中安装软件包组有很多好处。对于 LAMP 来说,安装过程会包含多个软件包,但如果安装软件包组命令来安装,只安装一个包就可以了。
当你的团队需要安装 LAMP,但不知道其中具体包含哪些软件包,这个时候软件包组就派上用场了。软件包组是 Linux 系统上一个很方便的工具,它能让你轻松地完成一组软件包的安装。
软件包组是一组用于公共功能的软件包,包括系统工具、声音和视频。 安装软件包组的过程中,会获取到一系列的依赖包,从而大大节省了时间。
**推荐阅读:**
* [如何在 Linux 上按照大小列出已安装的软件包](https://www.2daygeek.com/how-to-list-installed-packages-by-size-largest-on-linux/)
* [如何在 Linux 上查看/列出可用的软件包更新](https://www.2daygeek.com/how-to-view-list-the-available-packages-updates-in-linux/)
* [如何在 Linux 上查看软件包的安装/更新/升级/移除/卸载时间](https://www.2daygeek.com/how-to-view-a-particular-package-installed-updated-upgraded-removed-erased-date-on-linux/)
* [如何在 Linux 上查看一个软件包的详细信息](https://www.2daygeek.com/how-to-view-detailed-information-about-a-package-in-linux/)
* [如何查看一个软件包是否在你的 Linux 发行版上可用](https://www.2daygeek.com/how-to-search-if-a-package-is-available-on-your-linux-distribution-or-not/)
* [萌新指导:一个可视化的 Linux 包管理工具](https://www.2daygeek.com/list-of-graphical-frontend-tool-for-linux-package-manager/)
* [老手必会:命令行软件包管理器的用法](https://www.2daygeek.com/list-of-command-line-package-manager-for-linux/)
### 如何在 CentOS/RHEL 系统上列出可用的软件包组
RHEL 和 CentOS 系统使用的是 RPM 软件包,因此可以使用 `yum` 软件包管理器来获取相关的软件包信息。
`yum` 是 “Yellowdog Updater, Modified” 的缩写,它是一个用于基于 RPM 系统(例如 RHEL 和 CentOS)的,开源的命令行软件包管理工具。它是从发行版仓库或其它第三方库中获取、安装、删除、查询和管理 RPM 包的主要工具。
**推荐阅读:** [使用 yum 命令在 RHEL/CentOS 系统上管理软件包](https://www.2daygeek.com/yum-command-examples-manage-packages-rhel-centos-systems/)
```
# yum grouplist
Loaded plugins: fastestmirror, security
Setting up Group Process
Loading mirror speeds from cached hostfile
* epel: epel.mirror.constant.com
Installed Groups:
Base
E-mail server
Graphical Administration Tools
Hardware monitoring utilities
Legacy UNIX compatibility
Milkymist
Networking Tools
Performance Tools
Perl Support
Security Tools
Available Groups:
Additional Development
Backup Client
Backup Server
CIFS file server
Client management tools
Compatibility libraries
Console internet tools
Debugging Tools
Desktop
.
.
Available Language Groups:
Afrikaans Support [af]
Albanian Support [sq]
Amazigh Support [ber]
Arabic Support [ar]
Armenian Support [hy]
Assamese Support [as]
Azerbaijani Support [az]
.
.
Done
```
如果需要列出相关联的软件包,可以执行以下这个命令。下面的例子是列出和 “Performance Tools” 组相关联的软件包。
```
# yum groupinfo "Performance Tools"
Loaded plugins: fastestmirror, security
Setting up Group Process
Loading mirror speeds from cached hostfile
* epel: ewr.edge.kernel.org
Group: Performance Tools
Description: Tools for diagnosing system and application-level performance problems.
Mandatory Packages:
blktrace
sysstat
Default Packages:
dstat
iotop
latencytop
latencytop-tui
oprofile
perf
powertop
seekwatcher
Optional Packages:
oprofile-jit
papi
sdparm
sg3_utils
tiobench
tuned
tuned-utils
```
### 如何在 Fedora 系统上列出可用的软件包组
Fedora 系统使用的是 DNF 软件包管理器,因此可以通过 DNF 软件包管理器来获取相关的信息。
DNF 的含义是 “Dandified yum”。DNF 软件包管理器是 YUM 软件包管理器的一个分支,它使用 hawkey/libsolv 库作为后端。从 Fedora 18 开始,Aleš Kozumplík 开始着手 DNF 的开发,直到在 Fedora 22 开始加入到系统中。
`dnf` 命令可以在 Fedora 22 及更高版本上安装、更新、搜索和删除软件包, 它可以自动解决软件包的依赖关系并其顺利安装,不会产生问题。
YUM 被 DNF 取代是由于 YUM 中存在一些长期未被解决的问题。为什么 Aleš Kozumplík 没有对 yum 的这些问题作出修补呢,他认为补丁解决存在技术上的难题,而 YUM 团队也不会马上接受这些更改,还有一些重要的问题。而且 YUM 的代码量有 5.6 万行,而 DNF 只有 2.9 万行。因此已经不需要沿着 YUM 的方向继续开发了,重新开一个分支才是更好的选择。
**推荐阅读:** [在 Fedora 系统上使用 DNF 命令管理软件包](https://www.2daygeek.com/dnf-command-examples-manage-packages-fedora-system/)
```
# dnf grouplist
Last metadata expiration check: 0:00:00 ago on Sun 09 Sep 2018 07:10:36 PM IST.
Available Environment Groups:
Fedora Custom Operating System
Minimal Install
Fedora Server Edition
Fedora Workstation
Fedora Cloud Server
KDE Plasma Workspaces
Xfce Desktop
LXDE Desktop
Hawaii Desktop
LXQt Desktop
Cinnamon Desktop
MATE Desktop
Sugar Desktop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Creative Workstation
Web Server
Infrastructure Server
Basic Desktop
Installed Groups:
C Development Tools and Libraries
Development Tools
Available Groups:
3D Printing
Administration Tools
Ansible node
Audio Production
Authoring and Publishing
Books and Guides
Cloud Infrastructure
Cloud Management Tools
Container Management
D Development Tools and Libraries
.
.
RPM Development Tools
Security Lab
Text-based Internet
Window Managers
GNOME Desktop Environment
Graphical Internet
KDE (K Desktop Environment)
Fonts
Games and Entertainment
Hardware Support
Sound and Video
System Tools
```
如果需要列出相关联的软件包,可以执行以下这个命令。下面的例子是列出和 “Editor” 组相关联的软件包。
```
# dnf groupinfo Editors
Last metadata expiration check: 0:04:57 ago on Sun 09 Sep 2018 07:10:36 PM IST.
Group: Editors
Description: Sometimes called text editors, these are programs that allow you to create and edit text files. This includes Emacs and Vi.
Optional Packages:
code-editor
cssed
emacs
emacs-auctex
emacs-bbdb
emacs-ess
emacs-vm
geany
gobby
jed
joe
leafpad
nedit
poedit
psgml
vim-X11
vim-enhanced
xemacs
xemacs-packages-base
xemacs-packages-extra
xemacs-xft
xmlcopyeditor
zile
```
### 如何在 openSUSE 系统上列出可用的软件包组
openSUSE 系统使用的是 zypper 软件包管理器,因此可以通过 zypper 软件包管理器来获取相关的信息。
Zypper 是 suse 和 openSUSE 发行版的命令行包管理器。它可以用于安装、更新、搜索和删除软件包,还有管理存储库,执行各种查询等功能。 Zypper 命令行界面用到了 ZYpp 系统管理库(libzypp)。
**推荐阅读:** [在 openSUSE 和 suse 系统使用 zypper 命令管理软件包](https://www.2daygeek.com/zypper-command-examples-manage-packages-opensuse-system/)
```
# zypper patterns
Loading repository data...
Warning: Repository 'Update Repository (Non-Oss)' appears to be outdated. Consider using a different mirror or server.
Warning: Repository 'Main Update Repository' appears to be outdated. Consider using a different mirror or server.
Reading installed packages...
S | Name | Version | Repository | Dependency
---|----------------------|---------------|-----------------------|-----------
| 64bit | 20150918-25.1 | Main Repository (OSS) |
| apparmor | 20150918-25.1 | Main Repository (OSS) |
i | apparmor | 20150918-25.1 | @System |
| base | 20150918-25.1 | Main Repository (OSS) |
i+ | base | 20150918-25.1 | @System |
| books | 20150918-25.1 | Main Repository (OSS) |
| console | 20150918-25.1 | Main Repository (OSS) |
| devel_C_C++ | 20150918-25.1 | Main Repository (OSS) |
i | enhanced_base | 20150918-25.1 | @System |
| enlightenment | 20150918-25.1 | Main Repository (OSS) |
| file_server | 20150918-25.1 | Main Repository (OSS) |
| fonts | 20150918-25.1 | Main Repository (OSS) |
i | fonts | 20150918-25.1 | @System |
| games | 20150918-25.1 | Main Repository (OSS) |
i | games | 20150918-25.1 | @System |
| gnome | 20150918-25.1 | Main Repository (OSS) |
| gnome_basis | 20150918-25.1 | Main Repository (OSS) |
i | imaging | 20150918-25.1 | @System |
| kde | 20150918-25.1 | Main Repository (OSS) |
i+ | kde | 20150918-25.1 | @System |
| kde_plasma | 20150918-25.1 | Main Repository (OSS) |
i | kde_plasma | 20150918-25.1 | @System |
| lamp_server | 20150918-25.1 | Main Repository (OSS) |
| laptop | 20150918-25.1 | Main Repository (OSS) |
i+ | laptop | 20150918-25.1 | @System |
| lxde | 20150918-25.1 | Main Repository (OSS) |
| lxqt | 20150918-25.1 | Main Repository (OSS) |
i | multimedia | 20150918-25.1 | @System |
| network_admin | 20150918-25.1 | Main Repository (OSS) |
| non_oss | 20150918-25.1 | Main Repository (OSS) |
i | non_oss | 20150918-25.1 | @System |
| office | 20150918-25.1 | Main Repository (OSS) |
i | office | 20150918-25.1 | @System |
| print_server | 20150918-25.1 | Main Repository (OSS) |
| remote_desktop | 20150918-25.1 | Main Repository (OSS) |
| x11 | 20150918-25.1 | Main Repository (OSS) |
i+ | x11 | 20150918-25.1 | @System |
| x86 | 20150918-25.1 | Main Repository (OSS) |
| xen_server | 20150918-25.1 | Main Repository (OSS) |
| xfce | 20150918-25.1 | Main Repository (OSS) |
| xfce_basis | 20150918-25.1 | Main Repository (OSS) |
| yast2_basis | 20150918-25.1 | Main Repository (OSS) |
i | yast2_basis | 20150918-25.1 | @System |
| yast2_install_wf | 20150918-25.1 | Main Repository (OSS) |
```
如果需要列出相关联的软件包,可以执行以下这个命令。下面的例子是列出和 “file\_server” 组相关联的软件包。另外 `zypper` 还允许用户使用不同的选项执行相同的操作。
```
# zypper info file_server
Loading repository data...
Warning: Repository 'Update Repository (Non-Oss)' appears to be outdated. Consider using a different mirror or server.
Warning: Repository 'Main Update Repository' appears to be outdated. Consider using a different mirror or server.
Reading installed packages...
Information for pattern file_server:
------------------------------------
Repository : Main Repository (OSS)
Name : file_server
Version : 20150918-25.1
Arch : x86_64
Vendor : openSUSE
Installed : No
Visible to User : Yes
Summary : File Server
Description :
File services to host files so that they may be accessed or retrieved by other computers on the same network. This includes the FTP, SMB, and NFS protocols.
Contents :
S | Name | Type | Dependency
---|-------------------------------|---------|------------
i+ | patterns-openSUSE-base | package | Required
| patterns-openSUSE-file_server | package | Required
| nfs-kernel-server | package | Recommended
i | nfsidmap | package | Recommended
i | samba | package | Recommended
i | samba-client | package | Recommended
i | samba-winbind | package | Recommended
| tftp | package | Recommended
| vsftpd | package | Recommended
| yast2-ftp-server | package | Recommended
| yast2-nfs-server | package | Recommended
i | yast2-samba-server | package | Recommended
| yast2-tftp-server | package | Recommended
```
如果需要列出相关联的软件包,可以执行以下这个命令。
```
# zypper pattern-info file_server
Loading repository data...
Warning: Repository 'Update Repository (Non-Oss)' appears to be outdated. Consider using a different mirror or server.
Warning: Repository 'Main Update Repository' appears to be outdated. Consider using a different mirror or server.
Reading installed packages...
Information for pattern file_server:
------------------------------------
Repository : Main Repository (OSS)
Name : file_server
Version : 20150918-25.1
Arch : x86_64
Vendor : openSUSE
Installed : No
Visible to User : Yes
Summary : File Server
Description :
File services to host files so that they may be accessed or retrieved by other computers on the same network. This includes the FTP, SMB, and NFS protocols.
Contents :
S | Name | Type | Dependency
---|-------------------------------|---------|------------
i+ | patterns-openSUSE-base | package | Required
| patterns-openSUSE-file_server | package | Required
| nfs-kernel-server | package | Recommended
i | nfsidmap | package | Recommended
i | samba | package | Recommended
i | samba-client | package | Recommended
i | samba-winbind | package | Recommended
| tftp | package | Recommended
| vsftpd | package | Recommended
| yast2-ftp-server | package | Recommended
| yast2-nfs-server | package | Recommended
i | yast2-samba-server | package | Recommended
| yast2-tftp-server | package | Recommended
```
如果需要列出相关联的软件包,也可以执行以下这个命令。
```
# zypper info pattern file_server
Loading repository data...
Warning: Repository 'Update Repository (Non-Oss)' appears to be outdated. Consider using a different mirror or server.
Warning: Repository 'Main Update Repository' appears to be outdated. Consider using a different mirror or server.
Reading installed packages...
Information for pattern file_server:
------------------------------------
Repository : Main Repository (OSS)
Name : file_server
Version : 20150918-25.1
Arch : x86_64
Vendor : openSUSE
Installed : No
Visible to User : Yes
Summary : File Server
Description :
File services to host files so that they may be accessed or retrieved by other computers on the same network. This includes the FTP, SMB, and NFS protocols.
Contents :
S | Name | Type | Dependency
---|-------------------------------|---------|------------
i+ | patterns-openSUSE-base | package | Required
| patterns-openSUSE-file_server | package | Required
| nfs-kernel-server | package | Recommended
i | nfsidmap | package | Recommended
i | samba | package | Recommended
i | samba-client | package | Recommended
i | samba-winbind | package | Recommended
| tftp | package | Recommended
| vsftpd | package | Recommended
| yast2-ftp-server | package | Recommended
| yast2-nfs-server | package | Recommended
i | yast2-samba-server | package | Recommended
| yast2-tftp-server | package | Recommended
```
如果需要列出相关联的软件包,也可以执行以下这个命令。
```
# zypper info -t pattern file_server
Loading repository data...
Warning: Repository 'Update Repository (Non-Oss)' appears to be outdated. Consider using a different mirror or server.
Warning: Repository 'Main Update Repository' appears to be outdated. Consider using a different mirror or server.
Reading installed packages...
Information for pattern file_server:
------------------------------------
Repository : Main Repository (OSS)
Name : file_server
Version : 20150918-25.1
Arch : x86_64
Vendor : openSUSE
Installed : No
Visible to User : Yes
Summary : File Server
Description :
File services to host files so that they may be accessed or retrieved by other computers on the same network. This includes the FTP, SMB, and NFS protocols.
Contents :
S | Name | Type | Dependency
---|-------------------------------|---------|------------
i+ | patterns-openSUSE-base | package | Required
| patterns-openSUSE-file_server | package | Required
| nfs-kernel-server | package | Recommended
i | nfsidmap | package | Recommended
i | samba | package | Recommended
i | samba-client | package | Recommended
i | samba-winbind | package | Recommended
| tftp | package | Recommended
| vsftpd | package | Recommended
| yast2-ftp-server | package | Recommended
| yast2-nfs-server | package | Recommended
i | yast2-samba-server | package | Recommended
| yast2-tftp-server | package | Recommended
```
### 如何在 Debian/Ubuntu 系统上列出可用的软件包组
由于 APT 或 APT-GET 软件包管理器没有为基于 Debian/Ubuntu 的系统提供这样的选项,因此需要使用 `tasksel` 命令来获取相关信息。
[tasksel](https://wiki.debian.org/tasksel) 是 Debian/Ubuntu 系统上一个很方便的工具,只需要很少的操作就可以用它来安装好一组软件包。可以在 `/usr/share/tasksel` 目录下的 `.desc` 文件中安排软件包的安装任务。
默认情况下,`tasksel` 工具是作为 Debian 系统的一部分安装的,但桌面版 Ubuntu 则没有自带 `tasksel`,这个功能类似软件包管理器中的元包(meta-packages)。
`tasksel` 工具带有一个基于 zenity 的简单用户界面,例如命令行中的弹出图形对话框。
**推荐阅读:** [使用 tasksel 在 Debian/Ubuntu 系统上快速安装软件包组](https://www.2daygeek.com/tasksel-install-group-of-software-in-a-single-click-or-single-command-on-debian-ubuntu/)
```
# tasksel --list-task
u kubuntu-live Kubuntu live CD
u lubuntu-live-gtk Lubuntu live CD (GTK part)
u ubuntu-budgie-live Ubuntu Budgie live CD
u ubuntu-live Ubuntu live CD
u ubuntu-mate-live Ubuntu MATE Live CD
u ubuntustudio-dvd-live Ubuntu Studio live DVD
u vanilla-gnome-live Ubuntu GNOME live CD
u xubuntu-live Xubuntu live CD
u cloud-image Ubuntu Cloud Image (instance)
u dns-server DNS server
u kubuntu-desktop Kubuntu desktop
u kubuntu-full Kubuntu full
u lamp-server LAMP server
u lubuntu-core Lubuntu minimal installation
u lubuntu-desktop Lubuntu Desktop
u lubuntu-gtk-core Lubuntu minimal installation (GTK part)
u lubuntu-gtk-desktop Lubuntu Desktop (GTK part)
u lubuntu-qt-core Lubuntu minimal installation (Qt part)
u lubuntu-qt-desktop Lubuntu Qt Desktop (Qt part)
u mail-server Mail server
u postgresql-server PostgreSQL database
i print-server Print server
u samba-server Samba file server
u tomcat-server Tomcat Java server
u ubuntu-budgie-desktop Ubuntu Budgie desktop
i ubuntu-desktop Ubuntu desktop
u ubuntu-mate-core Ubuntu MATE minimal
u ubuntu-mate-desktop Ubuntu MATE desktop
i ubuntu-usb Ubuntu desktop USB
u ubuntustudio-audio Audio recording and editing suite
u ubuntustudio-desktop Ubuntu Studio desktop
u ubuntustudio-desktop-core Ubuntu Studio minimal DE installation
u ubuntustudio-fonts Large selection of font packages
u ubuntustudio-graphics 2D/3D creation and editing suite
u ubuntustudio-photography Photograph touchup and editing suite
u ubuntustudio-publishing Publishing applications
u ubuntustudio-video Video creation and editing suite
u vanilla-gnome-desktop Vanilla GNOME desktop
u xubuntu-core Xubuntu minimal installation
u xubuntu-desktop Xubuntu desktop
u openssh-server OpenSSH server
u server Basic Ubuntu server
```
如果需要列出相关联的软件包,可以执行以下这个命令。下面的例子是列出和 “lamp-server” 组相关联的软件包。
```
# tasksel --task-desc "lamp-server"
Selects a ready-made Linux/Apache/MySQL/PHP server.
```
### 如何在基于 Arch Linux 的系统上列出可用的软件包组
基于 Arch Linux 的系统使用的是 pacman 软件包管理器,因此可以通过 pacman 软件包管理器来获取相关的信息。
pacman 是 “package manager” 的缩写。`pacman` 可以用于安装、构建、删除和管理 Arch Linux 软件包。`pacman` 使用 libalpm(Arch Linux Package Management 库,ALPM)作为后端来执行所有操作。
**推荐阅读:** [使用 pacman 在基于 Arch Linux 的系统上管理软件包](https://www.2daygeek.com/pacman-command-examples-manage-packages-arch-linux-system/)
```
# pacman -Sg
base-devel
base
multilib-devel
gnome-extra
kde-applications
kdepim
kdeutils
kdeedu
kf5
kdemultimedia
gnome
plasma
kdegames
kdesdk
kdebase
xfce4
fprint
kdegraphics
kdenetwork
kdeadmin
kf5-aids
kdewebdev
.
.
dlang-ldc
libretro
ring
lxqt
non-daw
non
alsa
qtcurve
realtime
sugar-fructose
tesseract-data
vim-plugins
```
如果需要列出相关联的软件包,可以执行以下这个命令。下面的例子是列出和 “gnome” 组相关联的软件包。
```
# pacman -Sg gnome
gnome baobab
gnome cheese
gnome eog
gnome epiphany
gnome evince
gnome file-roller
gnome gdm
gnome gedit
gnome gnome-backgrounds
gnome gnome-calculator
gnome gnome-calendar
gnome gnome-characters
gnome gnome-clocks
gnome gnome-color-manager
gnome gnome-contacts
gnome gnome-control-center
gnome gnome-dictionary
gnome gnome-disk-utility
gnome gnome-documents
gnome gnome-font-viewer
.
.
gnome sushi
gnome totem
gnome tracker
gnome tracker-miners
gnome vino
gnome xdg-user-dirs-gtk
gnome yelp
gnome gnome-boxes
gnome gnome-software
gnome simple-scan
```
也可以执行以下这个命令实现同样的效果。
```
# pacman -S gnome
:: There are 64 members in group gnome:
:: Repository extra
1) baobab 2) cheese 3) eog 4) epiphany 5) evince 6) file-roller 7) gdm 8) gedit 9) gnome-backgrounds 10) gnome-calculator 11) gnome-calendar 12) gnome-characters 13) gnome-clocks
14) gnome-color-manager 15) gnome-contacts 16) gnome-control-center 17) gnome-dictionary 18) gnome-disk-utility 19) gnome-documents 20) gnome-font-viewer 21) gnome-getting-started-docs
22) gnome-keyring 23) gnome-logs 24) gnome-maps 25) gnome-menus 26) gnome-music 27) gnome-photos 28) gnome-screenshot 29) gnome-session 30) gnome-settings-daemon 31) gnome-shell
32) gnome-shell-extensions 33) gnome-system-monitor 34) gnome-terminal 35) gnome-themes-extra 36) gnome-todo 37) gnome-user-docs 38) gnome-user-share 39) gnome-video-effects 40) grilo-plugins
41) gvfs 42) gvfs-afc 43) gvfs-goa 44) gvfs-google 45) gvfs-gphoto2 46) gvfs-mtp 47) gvfs-nfs 48) gvfs-smb 49) mousetweaks 50) mutter 51) nautilus 52) networkmanager 53) orca 54) rygel
55) sushi 56) totem 57) tracker 58) tracker-miners 59) vino 60) xdg-user-dirs-gtk 61) yelp
:: Repository community
62) gnome-boxes 63) gnome-software 64) simple-scan
Enter a selection (default=all): ^C
Interrupt signal received
```
可以执行以下命令检查相关软件包的数量。
```
# pacman -Sg gnome | wc -l
64
```
---
via: <https://www.2daygeek.com/how-to-list-an-available-package-groups-in-linux/>
作者:[Prakash Subramanian](https://www.2daygeek.com/author/prakash/)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HankChow](https://github.com/HankCho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Hegemon:使用 Rust 编写的模块化系统监视程序
|
Sk
|
https://www.ostechnix.com/hegemon-a-modular-system-monitor-application-written-in-rust/
|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 htop。但是,开发人员不时会发布这些程序的替代品。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5/120759n21jo62fs69sldqf.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5/120759n21jo62fs69sldqf.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top"
] |
分享
|
{
"viewnum": 6206,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 htop。但是,开发人员不时会发布这些程序的替代品。
| 2018-10-15T12:07:57 | 2018-10-15T12:07:57 | 10,117 |
/article-10117-1.html
|

在类 Unix 系统中监视运行进程时,最常用的程序是 `top` 和它的增强版 `htop`。我个人最喜欢的是 `htop`。但是,开发人员不时会发布这些程序的替代品。`top` 和 `htop` 工具的一个替代品是 `Hegemon`。它是使用 Rust 语言编写的模块化系统监视程序。
关于 Hegemon 的功能,我们可以列出以下这些:
* Hegemon 会监控 CPU、内存和交换页的使用情况。
* 它监控系统的温度和风扇速度。
* 更新间隔时间可以调整。默认值为 3 秒。
* 我们可以通过扩展数据流来展示更详细的图表和其他信息。
* 单元测试。
* 干净的界面。
* 自由开源。
### 安装 Hegemon
确保已安装 Rust 1.26 或更高版本。要在 Linux 发行版中安装 Rust,请参阅以下指南:
* [在 Linux 中安装 Rust 编程语言](https://www.ostechnix.com/install-rust-programming-language-in-linux/)
另外要安装 [libsensors](https://github.com/lm-sensors/lm-sensors) 库。它在大多数 Linux 发行版的默认仓库中都有。例如,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将其安装在基于 RPM 的系统(如 Fedora)中:
```
$ sudo dnf install lm_sensors-devel
```
在像 Ubuntu、Linux Mint 这样的基于 Debian 的系统上,可以使用这个命令安装它:
```
$ sudo apt-get install libsensors4-dev
```
在安装 Rust 和 libsensors 后,使用命令安装 Hegemon:
```
$ cargo install hegemon
```
安装 hegemon 后,使用以下命令开始监视 Linux 系统中正在运行的进程:
```
$ hegemon
```
以下是 Arch Linux 桌面的示例输出。

要退出,请按 `Q`。
请注意,hegemon 仍处于早期开发阶段,并不能完全取代 `top` 命令。它可能存在 bug 和功能缺失。如果你遇到任何 bug,请在项目的 GitHub 页面中报告它们。开发人员计划在即将推出的版本中引入更多功能。所以,请关注这个项目。
就是这些了。希望这篇文章有用。还有更多的好东西。敬请关注!
干杯!
---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hegemon-a-modular-system-monitor-application-written-in-rust/>
作者:[SK](https://www.ostechnix.com/author/s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cloc:计算不同编程语言源代码的行数
|
Sk
|
https://www.ostechnix.com/cloc-count-the-lines-of-source-code-in-many-programming-languages/
|
你可以用 cloc 很容易地统计多种语言的源代码行数。它还可以计算空行数、代码行数、实际代码的行数,并通过整齐的表格进行结果输出。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5/121813la77nf3fecw2pd7a.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5/121813la77nf3fecw2pd7a.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littleji
|
pityonline
| false |
[
"代码"
] |
分享
|
{
"viewnum": 6982,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你可以用 cloc 很容易地统计多种语言的源代码行数。它还可以计算空行数、代码行数、实际代码的行数,并通过整齐的表格进行结果输出。
| 2018-10-15T12:18:12 | 2018-10-15T12:18:12 | 10,118 |
/article-10118-1.html
|

作为一个开发人员,你可能需要不时地向你的领导或者同事分享你目前的工作与代码开发进展,抑或你的领导想对代码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这时,你就需要用到一些代码统计的工具,我知道其中一个是 [**Ohcount**](https://www.ostechnix.com/ohcount-the-source-code-line-counter-and-analyzer/)。今天,我遇到了另一个程序,**cloc**。你可以用 cloc 很容易地统计多种语言的源代码行数。它还可以计算空行数、代码行数、实际代码的行数,并通过整齐的表格进行结果输出。cloc 是自由开源的跨平台程序,使用 **Perl** 进行开发。
### 特点
cloc 有很多优势:
* 安装方便而且易用,不需要额外的依赖项
* 可移植
* 支持多种的结果格式导出,包括:纯文本、SQL、JSON、XML、YAML、CSV
* 可以计算 git 的提交数
* 可递归计算文件夹内的代码行数
* 可计算压缩后的文件,如:tar、zip、Java 的 .ear 等类型
* 开源,跨平台
### 安装
cloc 的安装包在大多数的类 Unix 操作系统的默认软件库内,所以你只需要使用默认的包管理器安装即可。
Arch Linux:
```
$ sudo pacman -S cloc
```
Debian/Ubuntu:
```
$ sudo apt-get install cloc
```
CentOS/Red Hat/Scientific Linux:
```
$ sudo yum install cloc
```
Fedora:
```
$ sudo dnf install cloc
```
FreeBSD:
```
$ sudo pkg install cloc
```
当然你也可以使用第三方的包管理器,比如 [**NPM**](https://www.ostechnix.com/install-node-js-linux/)。
```
$ npm install -g cloc
```
### 统计多种语言代码数据的使用举例
首先来几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下面在我目前工作目录中的的 C 代码。
```
$ cat hello.c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printf() displays the string inside quotation
printf("Hello, World!");
return 0;
}
```
想要计算行数,只需要简单运行:
```
$ cloc hello.c
```
输出:

第一列是被分析文件的编程语言,上面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文件是用 C 语言编写的。
第二列显示的是该种语言有多少文件,图中说明只有一个。
第三列显示空行的数量,图中显示是 0 行。
第四列显示注释的行数。
第五列显示该文件中实际的代码总行数。
这是一个有只有 6 行代码的源文件,我们看到统计的还算准确,那么如果用来统计一个行数较多的源文件呢?
```
$ cloc file.tar.gz
```
输出:

上述输出结果如果手动统计准确的代码行数非常困难,但是 cloc 只需要几秒,而且以易读的表格格式显示结果。你还可以在最后查看每个部分的总计,这在分析程序的源代码时非常方便。
除了源代码文件,cloc 还能递归计算各个目录及其子目录下的文件、压缩包、甚至 git commit 数目等。
文件夹中使用的例子:
```
$ cloc dir/
```

子文件夹中使用的例子\*:
```
$ cloc dir/cloc/tests
```

计算一个压缩包中源代码的行数:
```
$ cloc archive.zip
```

你还可以计算一个 git 项目,也可以像下面这样针对某次提交时的状态统计:
```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AlDanial/cloc.git
$ cd cloc
$ cloc 157d706
```

cloc 可以自动识别一些语言,使用下面的命令查看 cloc 支持的语言:
```
$ cloc --show-lang
```
更新信息请查阅 cloc 的使用帮助。
```
$ cloc --help
```
开始使用吧!
---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cloc-count-the-lines-of-source-code-in-many-programming-languages/>
作者:[SK](https://www.ostechnix.com/author/s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littleji](https://github.com/littleji) 校对:[pityonline](https://github.com/pityonline)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如何在 Linux 下锁住键盘和鼠标而不锁屏
|
Sk
|
https://www.ostechnix.com/lock-keyboard-mouse-not-screen-linux/
|
它很简单但非常实用,你可以锁定屏幕的显示直到用户在键盘上输入自己设定的密码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5/230017vhmqmjbpmnhpbbjh.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5/230017vhmqmjbpmnhpbbjh.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FSSlc
|
wxy
| false |
[
"锁定"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7185,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它很简单但非常实用,你可以锁定屏幕的显示直到用户在键盘上输入自己设定的密码
| 2018-10-15T23:00:16 | 2018-10-15T23:00:16 | 10,119 |
/article-10119-1.html
|

我四岁的侄女是个好奇的孩子,她非常喜爱“阿凡达”电影,当阿凡达电影在播放时,她是如此的专注,好似眼睛粘在了屏幕上。但问题是当她观看电影时,她经常会碰到键盘上的某个键或者移动了鼠标,又或者是点击了鼠标的按钮。有时她非常意外地按了键盘上的某个键,从而将电影关闭或者暂停了。所以我就想找个方法来将键盘和鼠标都锁住,但屏幕不会被锁住。幸运的是,我在 Ubuntu 论坛上找到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法。假如在你正看着屏幕上的某些重要的事情时,你不想让你的小猫或者小狗在你的键盘上行走,或者让你的孩子在键盘上瞎搞一气,那我建议你试试 **xtrlock** 这个工具。它很简单但非常实用,你可以锁定屏幕的显示直到用户在键盘上输入自己设定的密码(LCTT 译注:就是用户自己的密码,例如用来打开屏保的那个密码,不需要单独设定)。在这篇简单的教程中,我将为你展示如何在 Linux 下锁住键盘和鼠标,而不锁掉屏幕。这个技巧几乎可以在所有的 Linux 操作系统中生效。
### 安装 xtrlock
xtrlock 软件包在大多数 Linux 操作系统的默认软件仓库中都可以获取到。所以你可以使用你安装的发行版的包管理器来安装它。
在 **Arch Linux** 及其衍生发行版中,运行下面的命令来安装它:
```
$ sudo pacman -S xtrlock
```
在 **Fedora** 上使用:
```
$ sudo dnf install xtrlock
```
在 **RHEL、CentOS** 上使用:
```
$ sudo yum install xtrlock
```
在 **SUSE/openSUSE** 上使用:
```
$ sudo zypper install xtrlock
```
在 **Debian、Ubuntu、Linux Mint** 上使用:
```
$ sudo apt-get install xtrlock
```
### 使用 xtrlock 锁住键盘和鼠标但不锁屏
安装好 xtrlock 后,你需要根据你的选择来创建一个快捷键,通过这个快捷键来锁住键盘和鼠标。
(LCTT 译注:译者在自己的系统(Arch + Deepin)中发现这里的到下面创建快捷键的部分可以不必做,依然生效。)
在 `/usr/local/bin` 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 `lockkbmouse` 的新文件:
```
$ sudo vi /usr/local/bin/lockkbmouse
```
然后将下面的命令添加到这个文件中:
```
#!/bin/bash
sleep 1 && xtrlock
```
保存并关闭这个文件。
然后使用下面的命令来使得它可以被执行:
```
$ sudo chmod a+x /usr/local/bin/lockkbmouse
```
接着,我们就需要创建快捷键了。
#### 创建快捷键
**在 Arch Linux MATE 桌面中**
依次点击 “System -> Preferences -> Hardware -> keyboard Shortcuts”
然后点击 “Add” 来创建快捷键。

首先键入你的这个快捷键的名称,然后将下面的命令填入命令框中,最后点击 “Apply” 按钮。
```
bash -c "sleep 1 && xtrlock"
```

为了能够给这个快捷键赋予快捷方式,需要选中它或者双击它然后输入你选定的快捷键组合,例如我使用 `Alt+k` 这组快捷键。

如果要清除这个快捷键组合,按住 `BACKSPACE` 键就可以了。完成后,关闭键盘设定窗口。
**在 Ubuntu GNOME 桌面中**
依次进入 “System Settings -> Devices -> Keyboard”,然后点击 “+” 这个符号。
键入你快捷键的名称并将下面的命令加到命令框里面,然后点击 “Add” 按钮。
```
bash -c "sleep 1 && xtrlock"
```

接下来为这个新建的快捷键赋予快捷方式。我们只需要选择或者双击 “Set shortcut” 这个按钮就可以了。

然后你将看到下面的一屏。

输入你选定的快捷键组合,例如我使用 `Alt+k`。

如果要清除这个快捷键组合,则可以按 `BACKSPACE` 这个键。这样快捷键便设定好了,完成这个后,关闭键盘设定窗口。
从现在起,每当你输入刚才设定的快捷键(在我们的示例中是 `ATL+K`),鼠标的指针便会变成一个挂锁的模样。现在,键盘和鼠标便被锁定了,这时你便可以自在地观看你的电影或者做其他你想做的事儿。即便是你的孩子或者宠物碰了键盘上的某些键或者点击了鼠标,这些操作都不会起作用。
因为 `xtrlock` 已经在工作了。

你看到了那个小的锁按钮了吗?它意味着键盘和鼠标已经被锁定了。即便你移动这个锁按钮,也不会发生任何事情。后台的任务在一直执行,直到你将屏幕解除,然后手动停掉运行中的任务。
### 将键盘和鼠标解锁
要将键盘和鼠标解锁,只需要输入你的密码然后敲击回车键就可以了,在输入的过程中你将看不到密码。只需要输入然后敲回车键就可以了。在你输入了正确的密码后,鼠标和键盘就可以再工作了。假如你输入了一个错误的密码,你将听到警告声。按 `ESC` 来清除输入的错误密码,然后重新输入正确的密码。要去掉未完全输入完的密码中的一个字符,只需要按 `BACKSPACE` 或者 `DELETE` 键就可以了。
### 要是我被永久地锁住了怎么办?
以防你被永久地锁定了屏幕,切换至一个 TTY(例如 `CTRL+ALT+F2`)然后运行:
```
$ sudo killall xtrlock
```
或者你还可以使用 `chvt` 命令来在 TTY 和 X 会话之间切换。
例如,如果要切换到 TTY1,则运行:
```
$ sudo chvt 1
```
要切换回 X 会话,则键入:
```
$ sudo chvt 7
```
不同的发行版使用了不同的快捷键组合来在不同的 TTY 间切换。请参考你安装的对应发行版的官方网站了解更多详情。
如果想知道更多 xtrlock 的信息,请参考 man 页:
```
$ man xtrlock
```
那么这就是全部了。希望这个指南可以帮到你。假如你发现这个指南很有用,请花点时间将这个指南共享到你的朋友圈并支持我们(OSTechNix)。
**资源:**
* [**Ubuntu 论坛**](https://ubuntuforums.org/showthread.php?t=993800)
---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lock-keyboard-mouse-not-screen-linux/>
作者:[SK](https://www.ostechnix.com/author/s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FSSlc](https://github.com/FSSlc)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如何在救援(单用户模式)/紧急模式下启动 Ubuntu 18.04/Debian 9 服务器
|
Pradeep Kumar
|
https://www.linuxtechi.com/boot-ubuntu-18-04-debian-9-rescue-emergency-mode/
|
将 Linux 服务器引导到单用户模式或救援模式是 Linux 管理员在关键时刻恢复服务器时通常使用的重要故障排除方法之一。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6/105315vczya87xzdkyz3d7.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6/105315vczya87xzdkyz3d7.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启动",
"救援"
] |
技术
|
{
"viewnum": 8421,
"commentnum": 1,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4.248.237.236",
"message": "有用!!!",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75.0|Mac 10.13 用户",
"date": "2019-08-11T01:08:53"
}
] |
[] |
将 Linux 服务器引导到单用户模式或救援模式是 Linux 管理员在关键时刻恢复服务器时通常使用的重要故障排除方法之一。
| 2018-10-16T10:53:32 | 2018-10-16T10:53:32 | 10,120 |
/article-10120-1.html
|

将 Linux 服务器引导到单用户模式或<ruby> 救援模式 <rt> rescue mode </rt></ruby>是 Linux 管理员在关键时刻恢复服务器时通常使用的重要故障排除方法之一。在 Ubuntu 18.04 和 Debian 9 中,单用户模式被称为救援模式。
除了救援模式外,Linux 服务器可以在<ruby> 紧急模式 <rt> emergency mode </rt></ruby>下启动,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紧急模式加载了带有只读根文件系统文件系统的最小环境,没有启用任何网络或其他服务。但救援模式尝试挂载所有本地文件系统并尝试启动一些重要的服务,包括网络。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如何在救援模式和紧急模式下启动 Ubuntu 18.04 LTS/Debian 9 服务器。
#### 在单用户/救援模式下启动 Ubuntu 18.04 LTS 服务器:
重启服务器并进入启动加载程序 (Grub) 屏幕并选择 “Ubuntu”,启动加载器页面如下所示,

按下 `e`,然后移动到以 `linux` 开头的行尾,并添加 `systemd.unit=rescue.target`。如果存在单词 `$vt_handoff` 就删除它。

现在按 `Ctrl-x` 或 `F10` 启动,

现在按回车键,然后你将得到所有文件系统都以读写模式挂载的 shell 并进行故障排除。完成故障排除后,可以使用 `reboot` 命令重新启动服务器。
#### 在紧急模式下启动 Ubuntu 18.04 LTS 服务器
重启服务器并进入启动加载程序页面并选择 “Ubuntu”,然后按 `e` 并移动到以 `linux` 开头的行尾,并添加 `systemd.unit=emergency.target`。

现在按 `Ctrl-x` 或 `F10` 以紧急模式启动,你将获得一个 shell 并从那里进行故障排除。正如我们已经讨论过的那样,在紧急模式下,文件系统将以只读模式挂载,并且在这种模式下也不会有网络,

使用以下命令将根文件系统挂载到读写模式,
```
# mount -o remount,rw /
```
同样,你可以在读写模式下重新挂载其余文件系统。
#### 将 Debian 9 引导到救援和紧急模式
重启 Debian 9.x 服务器并进入 grub页面选择 “Debian GNU/Linux”。

按下 `e` 并移动到 linux 开头的行尾并添加 `systemd.unit=rescue.target` 以在救援模式下启动系统, 要在紧急模式下启动,那就添加 `systemd.unit=emergency.target`。
#### 救援模式:

现在按 `Ctrl-x` 或 `F10` 以救援模式启动

按下回车键以获取 shell,然后从这里开始故障排除。
#### 紧急模式:

现在按下 `ctrl-x` 或 `F10` 以紧急模式启动系统

按下回车获取 shell 并使用 `mount -o remount,rw /` 命令以读写模式挂载根文件系统。
**注意:**如果已经在 Ubuntu 18.04 和 Debian 9 Server 中设置了 root 密码,那么你必须输入 root 密码才能在救援和紧急模式下获得 shell
就是这些了,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你的反馈和评论。
---
via: <https://www.linuxtechi.com/boot-ubuntu-18-04-debian-9-rescue-emergency-mode/>
作者:[Pradeep Kumar](http://www.linuxtechi.com/author/pradeep/)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在 Ubuntu 18.04 LTS 上使用 KVM 配置无头虚拟化服务器
|
Sk
|
https://www.ostechnix.com/setup-headless-virtualization-server-using-kvm-ubuntu/
|
使用 KVM,我们可以在几分钟之内,很轻松地将任意 Linux 服务器转换到一个完全的虚拟化环境中,以及部署不同种类的虚拟机,比如 GNU/Linux、*BSD、Windows 等等。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6/111911yazztadztjtbilrr.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6/111911yazztadztjtbilrr.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qhwdw
|
wxy
| false |
[
"KVM",
"虚拟化"
] |
容器与云
|
{
"viewnum": 8601,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2.128.29.197",
"message": "为什么我连的vnc之后要输入密码?",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Firefox 68.0|Mac 10.14 用户",
"date": "2019-09-02T13:03:00"
}
] |
[
{
"raid": 10105,
"displayorder": 0
}
] |
使用 KVM,我们可以在几分钟之内,很轻松地将任意 Linux 服务器转换到一个完全的虚拟化环境中,以及部署不同种类的虚拟机,比如 GNU/Linux、*BSD、Windows 等等。
| 2018-10-16T11:19:10 | 2018-10-16T11:19:10 | 10,121 |
/article-10121-1.html
|

我们已经讲解了 [在 Ubuntu 18.04 无头服务器上配置 Oracle VirtualBox](https://www.ostechnix.com/install-oracle-virtualbox-ubuntu-16-04-headless-server/) 。在本教程中,我们将讨论如何使用 **KVM** 去配置无头虚拟化服务器,以及如何从一个远程客户端去管理访客系统。正如你所知道的,KVM(**K**ernel-based **v**irtual **m**achine)是开源的,是 Linux 上的全虚拟化。使用 KVM,我们可以在几分钟之内,很轻松地将任意 Linux 服务器转换到一个完全的虚拟化环境中,以及部署不同种类的虚拟机,比如 GNU/Linux、\*BSD、Windows 等等。
### 使用 KVM 配置无头虚拟化服务器
我在 Ubuntu 18.04 LTS 服务器上测试了本指南,但是它在其它的 Linux 发行版上也可以使用,比如,Debian、CentOS、RHEL 以及 Scientific Linux。这个方法完全适合哪些希望在没有任何图形环境的 Linux 服务器上,去配置一个简单的虚拟化环境。
基于本指南的目的,我将使用两个系统。
**KVM 虚拟化服务器:**
* **宿主机操作系统** – 最小化安装的 Ubuntu 18.04 LTS(没有 GUI)
* **宿主机操作系统的 IP 地址**:192.168.225.22/24
* **访客操作系统**(它将运行在 Ubuntu 18.04 的宿主机上):Ubuntu 16.04 LTS server
**远程桌面客户端:**
* **操作系统** – Arch Linux
### 安装 KVM
首先,我们先检查一下我们的系统是否支持硬件虚拟化。为此,需要在终端中运行如下的命令:
```
$ egrep -c '(vmx|svm)' /proc/cpuinfo
```
假如结果是 `zero (0)`,说明系统不支持硬件虚拟化,或者在 BIOS 中禁用了虚拟化。进入你的系统 BIOS 并检查虚拟化选项,然后启用它。
假如结果是 `1` 或者 **更大的数**,说明系统将支持硬件虚拟化。然而,在你运行上面的命令之前,你需要始终保持 BIOS 中的虚拟化选项是启用的。
或者,你也可以使用如下的命令去验证它。但是为了使用这个命令你需要先安装 KVM。
```
$ kvm-ok
```
示例输出:
```
INFO: /dev/kvm exists
KVM acceleration can be used
```
如果输出的是如下这样的错误,你仍然可以在 KVM 中运行访客虚拟机,但是它的性能将非常差。
```
INFO: Your CPU does not support KVM extensions
INFO: For more detailed results, you should run this as root
HINT: sudo /usr/sbin/kvm-ok
```
当然,还有其它的方法来检查你的 CPU 是否支持虚拟化。更多信息参考接下来的指南。
* [如何知道 CPU 是否支持虚拟技术(VT)](https://www.ostechnix.com/how-to-find-if-a-cpu-supports-virtualization-technology-vt/)
接下来,安装 KVM 和在 Linux 中配置虚拟化环境所需要的其它包。
在 Ubuntu 和其它基于 DEB 的系统上,运行如下命令:
```
$ sudo apt-get install qemu-kvm libvirt-bin virtinst bridge-utils cpu-checker
```
KVM 安装完成后,启动 libvertd 服务(如果它没有启动的话):
```
$ sudo systemctl enable libvirtd
$ sudo systemctl start libvirtd
```
### 创建虚拟机
所有的虚拟机文件和其它的相关文件都保存在 `/var/lib/libvirt/` 下。ISO 镜像的默认路径是 `/var/lib/libvirt/boot/`。
首先,我们先检查一下是否有虚拟机。查看可用的虚拟机列表,运行如下的命令:
```
$ sudo virsh list --all
```
示例输出:
```
Id Name State
----------------------------------------------------
```

正如上面的截屏,现在没有可用的虚拟机。
现在,我们来创建一个。
例如,我们来创建一个有 512 MB 内存、1 个 CPU 核心、8 GB 硬盘的 Ubuntu 16.04 虚拟机。
```
$ sudo virt-install --name Ubuntu-16.04 --ram=512 --vcpus=1 --cpu host --hvm --disk path=/var/lib/libvirt/images/ubuntu-16.04-vm1,size=8 --cdrom /var/lib/libvirt/boot/ubuntu-16.04-server-amd64.iso --graphics vnc
```
请确保在路径 `/var/lib/libvirt/boot/` 中有一个 Ubuntu 16.04 的 ISO 镜像文件,或者在上面命令中给定的其它路径中有相应的镜像文件。
示例输出:
```
WARNING Graphics requested but DISPLAY is not set. Not running virt-viewer.
WARNING No console to launch for the guest, defaulting to --wait -1
Starting install...
Creating domain... | 0 B 00:00:01
Domain installation still in progress. Waiting for installation to complete.
Domain has shutdown. Continuing.
Domain creation completed.
Restarting guest.
```

我们来分别讲解以上的命令和看到的每个选项的作用。
* `–name`:这个选项定义虚拟机名字。在我们的案例中,这个虚拟机的名字是 `Ubuntu-16.04`。
* `–ram=512`:给虚拟机分配 512MB 内存。
* `–vcpus=1`:指明虚拟机中 CPU 核心的数量。
* `–cpu host`:通过暴露宿主机 CPU 的配置给访客系统来优化 CPU 属性。
* `–hvm`:要求完整的硬件虚拟化。
* `–disk path`:虚拟机硬盘的位置和大小。在我们的示例中,我分配了 8GB 的硬盘。
* `–cdrom`:安装 ISO 镜像的位置。请注意你必须在这个位置真的有一个 ISO 镜像。
* `–graphics vnc`:允许 VNC 从远程客户端访问虚拟机。
### 使用 VNC 客户端访问虚拟机
现在,我们在远程桌面系统上使用 SSH 登入到 Ubuntu 服务器上(虚拟化服务器),如下所示。
```
$ ssh sk@192.168.225.22
```
在这里,`sk` 是我的 Ubuntu 服务器的用户名,而 `192.168.225.22` 是它的 IP 地址。
运行如下的命令找出 VNC 的端口号。我们从一个远程系统上访问虚拟机需要它。
```
$ sudo virsh dumpxml Ubuntu-16.04 | grep vnc
```
示例输出:
```
<graphics type='vnc' port='5900' autoport='yes' listen='127.0.0.1'>
```

记下那个端口号 `5900`。安装任意的 VNC 客户端应用程序。在本指南中,我们将使用 TigerVnc。TigerVNC 是 Arch Linux 默认仓库中可用的客户端。在 Arch 上安装它,运行如下命令:
```
$ sudo pacman -S tigervnc
```
在安装有 VNC 客户端的远程客户端系统上输入如下的 SSH 端口转发命令。
```
$ ssh sk@192.168.225.22 -L 5900:127.0.0.1:5900
```
再强调一次,`192.168.225.22` 是我的 Ubuntu 服务器(虚拟化服务器)的 IP 地址。
然后,从你的 Arch Linux(客户端)打开 VNC 客户端。
在 VNC 服务器框中输入 `localhost:5900`,然后点击 “Connect” 按钮。

然后就像你在物理机上安装系统一样的方法开始安装 Ubuntu 虚拟机。


同样的,你可以根据你的服务器的硬件情况配置多个虚拟机。
或者,你可以使用 `virt-viewer` 实用程序在访客机器中安装操作系统。`virt-viewer` 在大多数 Linux 发行版的默认仓库中都可以找到。安装完 `virt-viewer` 之后,运行下列的命令去建立到虚拟机的访问连接。
```
$ sudo virt-viewer --connect=qemu+ssh://192.168.225.22/system --name Ubuntu-16.04
```
### 管理虚拟机
使用管理用户接口 `virsh` 从命令行去管理虚拟机是非常有趣的。命令非常容易记。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查看运行的虚拟机,运行如下命令:
```
$ sudo virsh list
```
或者,
```
$ sudo virsh list --all
```
示例输出:
```
Id Name State
----------------------------------------------------
2 Ubuntu-16.04 running
```

启动一个虚拟机,运行如下命令:
```
$ sudo virsh start Ubuntu-16.04
```
或者,也可以使用虚拟机 id 去启动它。

正如在上面的截图所看到的,Ubuntu 16.04 虚拟机的 Id 是 2。因此,启动它时,你也可以像下面一样只指定它的 ID。
```
$ sudo virsh start 2
```
重启动一个虚拟机,运行如下命令:
`$ sudo virsh reboot Ubuntu-16.04`
示例输出:
```
Domain Ubuntu-16.04 is being rebooted
```

暂停一个运行中的虚拟机,运行如下命令:
```
$ sudo virsh suspend Ubuntu-16.04
```
示例输出:
```
Domain Ubuntu-16.04 suspended
```
让一个暂停的虚拟机重新运行,运行如下命令:
```
$ sudo virsh resume Ubuntu-16.04
```
示例输出:
```
Domain Ubuntu-16.04 resumed
```
关闭一个虚拟机,运行如下命令:
```
$ sudo virsh shutdown Ubuntu-16.04
```
示例输出:
```
Domain Ubuntu-16.04 is being shutdown
```
完全移除一个虚拟机,运行如下的命令:
```
$ sudo virsh undefine Ubuntu-16.04
$ sudo virsh destroy Ubuntu-16.04
```
示例输出:
```
Domain Ubuntu-16.04 destroyed
```

关于它的更多选项,建议你去查看 man 手册页:
```
$ man virsh
```
今天就到这里吧。开始在你的新的虚拟化环境中玩吧。对于研究和开发者、以及测试目的,KVM 虚拟化将是很好的选择,但它能做的远不止这些。如果你有充足的硬件资源,你可以将它用于大型的生产环境中。如果你还有其它好玩的发现,不要忘记在下面的评论区留下你的高见。
谢谢!
---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setup-headless-virtualization-server-using-kvm-ubuntu/>
作者:[SK](https://www.ostechnix.com/author/s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qhwdw](https://github.com/qhwd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Linux 拥有了新的行为准则,但是许多人都对此表示不满
|
Abhishek Prakash
|
https://itsfoss.com/linux-code-of-conduct/
|
因为新行为准则的作者那富有争议的过去,现在这件事成为了热点话题。许多人都对这新的行为准则表示不满。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6/122734pipmibdrptydzzi6.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6/122734pipmibdrptydzzi6.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thecyanbird
|
wxy
| false |
[
"Linus",
"CoC"
] |
观点
|
{
"viewnum": 6159,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59.41.244.59",
"message": "这么好的译文竟然在页面内找到可点赞的地方?那手动点赞一下吧???????????????????",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Mobile 67.0|Android 8.0 用户",
"date": "2019-03-22T19:14:10"
}
] |
[
{
"raid": 10022,
"displayorder": 0
}
] |
因为新行为准则的作者那富有争议的过去,现在这件事成为了热点话题。许多人都对这新的行为准则表示不满。
| 2018-10-16T12:26:00 | 2018-10-16T12:26:00 | 10,122 |
/article-10122-1.html
|
>
> Linux 内核有了新的<ruby> 行为准则 <rt> Code of Conduct </rt></ruby>(CoC)。但在这条行为准则被签署以及发布仅仅 30 分钟之后,Linus Torvalds 就暂时离开了 Linux 内核的开发工作。因为新行为准则的作者那富有争议的过去,现在这件事成为了热点话题。许多人都对这新的行为准则表示不满。
>
>
>
如果你还不了解这件事,请参阅 [Linus Torvalds 对于自己之前的不良态度致歉并开始休假,以改善自己的行为态度](/article-10022-1.html)
### Linux 内核开发遵守的新行为准则
Linux 内核开发者并不是以前没有需要遵守的行为准则,但是之前的[<ruby> 冲突准则 <rt> code of conflict </rt></ruby>](https://git.kernel.org/pub/scm/linux/kernel/git/torvalds/linux.git/tree/Documentation/CodeOfConflict?id=ddbd2b7ad99a418c60397901a0f3c997d030c65e)现在被替换成了以“给内核开发社区营造更加热情,更方便他人参与的氛围”为目的的行为准则。
>
> “为营造一个开放并且热情的社区环境,我们,贡献者与维护者,许诺让每一个参与进我们项目和社区的人享受一个没有骚扰的体验。无关于他们的年纪、体型、身体残疾、种族、性别、性别认知与表达、社会经验、教育水平、社会或者经济地位、国籍、外表、人种、信仰、性认同和性取向。”
>
>
>
你可以在这里阅读整篇行为准则:[Linux 行为准则](https://git.kernel.org/pub/scm/linux/kernel/git/torvalds/linux.git/commit/?id=8a104f8b5867c682d994ffa7a74093c54469c11f)。
### Linus Torvalds 是被迫道歉并且休假的吗?

这个新的行为准则由 Linus Torvalds 和 Greg Kroah-Hartman (仅次于 Torvalds 的二把手)签发。来自 Intel 的 Dan Williams 和来自 Facebook 的 Chris Mason 也是该准则的签署者之一。
如果我正确地解读了时间线,在签署这个行为准则的半小时之后,Torvalds [发送了一封邮件,对自己之前的不良态度致歉](https://lkml.org/lkml/2018/9/16/167)。他同时宣布会进行休假,以改善自己的行为态度。
不过有些人开始阅读这封邮件的话外之音,并对如下文字报以特别关注:
>
> **在这周,许多社区成员批评了我之前种种不解人意的行为。我以前在邮件里进行的,对他人轻率的批评是非专业以及不必要的**。这种情况在我将事情放在私人渠道处理的时候尤为严重。我理解这件事情的严重性,这是不好的行为,我对此感到十分抱歉。
>
>
>
他是否是因为新的行为准则被强迫做出道歉,并且决定休假,可以通过这几行来判断。这也可以让我们采取一些措施,避免 Torvalds 被新的行为准则伤害。
### 有关贡献者盟约作者 Coraline Ada Ehmke 的争议
Linux 的行为准则基于[<ruby> 贡献者盟约 <rt> Contributor Convenant </rt></ruby>1.4 版本](https://www.contributor-covenant.org/version/1/4/code-of-conduct.html)。贡献者盟约[被上百个开源项目所接纳](https://www.contributor-covenant.org/adopters),包括 Eclipse、Angular、Ruby、Kubernetes 等项目。
贡献者盟约由 [Coraline Ada Ehmke](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raline_Ada_Ehmke) 创作,她是一个软件工程师,开源支持者,以及 [LGBT](https://en.wikipedia.org/wiki/LGBT) 活动家。她对于促进开源世界的多样性做了显著的贡献。
Coraline 对于精英主义的反对立场同样十分鲜明。[<ruby> 精英主义 <rt> meritocracy </rt></ruby>](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ritocracy)这个词语源自拉丁文,本意为系统内的进步取决于“精英”,例如智力水平、取得的证书以及教育程度。但[类似 Coraline 的活动家们认为](https://modelviewculture.com/pieces/the-dehumanizing-myth-of-the-meritocracy)唯才是用是个糟糕的体系,因为它只是通过人的智力产出来度量一个人,而并不重视他们的人性。
[](https://pbs.twimg.com/media/DnTTfi7XoAAdk08.jpg)
*图片来源:推特用户@nickmon1112*
[Linus Torvalds 不止一次地说到,他在意的只是代码而并非写代码的人](https://arstechnica.com/information-technology/2015/01/linus-torvalds-on-why-he-isnt-nice-i-dont-care-about-you/)。所以很明显,这忤逆了 Coraline 有关唯才是用体系的观点。
具体来说,Coraline 那被人关注饱受争议的过去,是一个关于 [Opal 项目](https://opalrb.com/)贡献者的事件。那是一个发生[在推特上的讨论](https://twitter.com/krainboltgreene/status/611569515315507200),Elia,来自意大利的 Opal 项目核心开发者说“(那些变性人)不接受现实才是问题所在。”
Coraline 并没有参加讨论,也不是 Opal 项目的贡献者。不过作为 LGBT 活动家,她以 Elia 发表“冒犯变性人群体的发言”为由,[要求他退出 Opal 项目](https://github.com/opal/opal/issues/941)。 Coraline 和她的支持者——他们给这个项目做过贡献,通过在 GitHub 仓库平台上冗长且激烈的争论,试图将 Elia——此项目的核心开发者移出项目。
虽然 Elia 并没有离开这个项目,不过 Opal 项目的维护者同意实行一个行为准则。这个行为准则就是 Coraline 不停向维护者们宣扬的,她那著名的贡献者盟约。
不过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贡献者盟约稍后被更改,[加入了一些针对 Elia 的新条款](https://github.com/opal/opal/pull/948/commits/817321e27eccfffb3841f663815c17eecb8ef061#diff-a1ee87dafebc22cbd96979f1b2b7e837R11)。这些新条款将行为准则的管束范围扩展到公共领域。不过这些更改稍后[被维护者们标记为恶意篡改](https://github.com/opal/opal/pull/948#issuecomment-113486020)。最后 Opal 项目摆脱了贡献者盟约,并用自己的行为准则取而代之。
这个例子非常好的说明了,某些被冒犯的少数人群——哪怕他们并没有给这个项目做过一点贡献,是怎样试图去驱逐这个项目的核心开发者的。
### 人们对于 Linux 新的行为准则的以及 Torvalds 道歉的反映。
Linux 行为准则以及 Torvalds 的道歉一发布,社交媒体与论坛上就开始盛传种种谣言与[推测](https://www.reddit.com/r/linux/comments/9go8cp/linus_torvalds_daughter_has_signed_the/)。虽然很多人对新的行为准则感到满意,但仍有些人认为这是 [SJW 尝试渗透 Linux 社区](https://snew.github.io/r/linux/comments/9ghrrj/linuxs_new_coc_is_a_piece_of_shit/)的阴谋。(LCTT 译注:SJW——Social Justice Warrior 所谓“为社会正义而战的人”。)
Caroline 发布的一个富有嘲讽意味的推特让争论愈发激烈。
>
> 我迫不及待期待看到大批的人离开 Linux 社区的场景了。现在它已经被 SJW 的成员渗透了。哈哈哈哈。
> [pic.twitter.com/eFeY6r4ENv](https://t.co/eFeY6r4ENv)
>
>
> — Coraline Ada Ehmke (@CoralineAda) [9 月 16 日, 2018](https://twitter.com/CoralineAda/status/1041441155874009093?ref_src=twsrc%5Etfw)
>
>
>
随着对于 Linux 行为准则的争论持续发酵,Carolaine 公开宣称贡献者盟约是一份政治文件。这并不能被那些试图将政治因素排除在开源项目之外的人所接收。
>
> 有些人说贡献者盟约是一份政治文件,他们说的没错。
>
>
> — Coraline Ada Ehmke (@CoralineAda) [9 月 16 日, 2018](https://twitter.com/CoralineAda/status/1041465346656530432?ref_src=twsrc%5Etfw)
>
>
>
Nick Monroe,一位自由记者,宣称 Linux 行为准则远没有表面上看上去那么简单。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挖掘出了 Coraline 的过去。如果您愿意,可以阅读以下材料。
>
> 好啦,你们已经看到过几千次了。这是一个行为准则。
>
>
> 它包含了社会认同的正义行为。<https://t.co/KuQqeriYeJ>
>
>
> 不过它或许没有看上去来的那么简单。[pic.twitter.com/8NUL2K1gu2](https://t.co/8NUL2K1gu2)
>
>
> — Nick Monroe (@nickmon1112) [9 月 17 日, 2018](https://twitter.com/nickmon1112/status/1041668315947708416?ref_src=twsrc%5Etfw)
>
>
>
Nick 并不是唯一一个反对 Linux 新的行为准则的人。[SJW](https://www.urbandictionary.com/define.php?term=SJW) 的参与引发了更多的阴谋论猜测。
>
> 我猜今天关于 Linux 的大新闻就是现在,Linux 内核被一个 “<ruby> 后精英政治 <rt> post meritocracy </rt></ruby>” 世界观下的行为准则给掌控了。
>
>
> 这个行为准则的宗旨看起来不错。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它们通常被当作 SJW 分子攻击他们不喜之人的工具。况且,很多人都被 SJW 分子所厌恶。
>
>
> — Mark Kern (@Grummz) [September 17, 2018](https://twitter.com/Grummz/status/1041524170331287552?ref_src=twsrc%5Etfw)
>
>
>
虽然很多人对于 Torvalds 的道歉感到欣慰,仍有一些人在责备 Torvalds 的态度。
>
> 我是不是唯一一个认为 Linus Torvalds 这十几年来的态度恰好就是 Linux 和开源“社区”特有的那种,居高临下,粗鲁,鄙视一切新人的行为作风?反正作为一个新用户,我从来没有在 Linux 社区里感受到自己是受欢迎的。
>
>
> — Jonathan Frappier (@jfrappier) [9 月 17 日, 2018](https://twitter.com/jfrappier/status/1041486055038492674?ref_src=twsrc%5Etfw)
>
>
>
还有些人并不能接受 Torvalds 的道歉。
>
> 哦快看啊,一个喜欢辱骂他人的开源软件维护者,在十几年的恶行之后,终于承认了他的行为**可能**是不正确的。
>
>
> 我关注的那些人因为这件事都惊讶到平地摔,并且决定给他(Linus Torvalds)寄饼干来庆祝。
>
>
> — Kelly Ellis (@justkelly\_ok) [9 月 17 日, 2018](https://twitter.com/justkelly_ok/status/1041522269002985473?ref_src=twsrc%5Etfw)
>
>
>
Torvalds 的道歉引起了广泛关注 ;)
>
> 我现在要在我的个人档案里写上”我不知是否该原谅 Linus Torvalds“ 吗?
>
>
> — Verónica. (@maria\_fibonacci) [9 月 17 日, 2018](https://twitter.com/maria_fibonacci/status/1041538148121997313?ref_src=twsrc%5Etfw)
>
>
>
不继续开玩笑了。有关 Linus 道歉的关注是由 Sharp 挑起的。她因为“恶劣的社区环境”于 2015 年[退出了 Linux 内核的开发](https://www.networkworld.com/article/2988850/opensource-subnet/linux-kernel-dev-sarah-sharp-quits-citing-brutal-communications-style.html)。(LCTT 译注,Sarah Sharp 现在改名为“Sage Sharp”,并要求别人称其为“them”而不是“she”或“he”。)
>
> 现在我们要面对的问题是,这个成就了 Linus,给予他肆意辱骂特权的社区能否迎来改变。不仅仅是 Linus 个人,Linux 内核开发社区也急需改变。<https://t.co/EG5KO43416>
>
>
> — Sage Sharp (@sagesharp) [9 月 17 日, 2018](https://twitter.com/_sagesharp_/status/1041480963287539712?ref_src=twsrc%5Etfw)
>
>
>
### 你对于 Linux 行为准则怎么看?
如果你问我的观点,我认为目前社区的确是需要一个行为准则。它能指导人们尊重他人,不因为他人的种族、宗教信仰、国籍、政治观点(左派或者右派)而歧视,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社区氛围。
对于这个事件,你怎么看?你认为这个行为准则能够帮助 Linux 内核的开发,或者说因为 SJW 成员们的加入,情况会变得更糟?
在 FOSS 里我们没有行为准则,不过我们都会持着文明友好的态度讨论问题。
---
via: <https://itsfoss.com/linux-code-of-conduct/>
作者:[Abhishek Prakash](https://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thecyanbird](https://github.com/thecyanbird)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如何在 Linux 中找到并删除重复文件
|
Sk
|
https://www.ostechnix.com/how-to-find-and-delete-duplicate-files-in-linux/
|
如果你们像我一样,在类 Unix 操作系统中,大量多版本的相同文件放在不同的备份目录,你可以使用下面的工具找到并删除重复文件。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6/170704e7dhu41fqsrqkzf1.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6/170704e7dhu41fqsrqkzf1.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pygmalion666
|
wxy
| false |
[
"删除",
"重复"
] |
技术
|
{
"viewnum": 12579,
"commentnum": 0,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如果你们像我一样,在类 Unix 操作系统中,大量多版本的相同文件放在不同的备份目录,你可以使用下面的工具找到并删除重复文件。
| 2018-10-16T17:07:03 | 2018-10-16T17:07:03 | 10,123 |
/article-10123-1.html
|

在编辑或修改配置文件或旧文件前,我经常会把它们备份到硬盘的某个地方,因此我如果意外地改错了这些文件,我可以从备份中恢复它们。但问题是如果我忘记清理备份文件,一段时间之后,我的磁盘会被这些大量重复文件填满 —— 我觉得要么是懒得清理这些旧文件,要么是担心可能会删掉重要文件。如果你们像我一样,在类 Unix 操作系统中,大量多版本的相同文件放在不同的备份目录,你可以使用下面的工具找到并删除重复文件。
**提醒一句:**
在删除重复文件的时请尽量小心。如果你不小心,也许会导致[意外丢失数据](https://www.ostechnix.com/prevent-files-folders-accidental-deletion-modification-linux/)。我建议你在使用这些工具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 在 Linux 中找到并删除重复文件
出于本指南的目的,我将讨论下面的三个工具:
1. Rdfind
2. Fdupes
3. FSlint
这三个工具是自由开源的,且运行在大多数类 Unix 系统中。
#### 1. Rdfind
**Rdfind** 意即 **r**edundant **d**ata **find**(冗余数据查找),是一个通过访问目录和子目录来找出重复文件的自由开源的工具。它是基于文件内容而不是文件名来比较。Rdfind 使用**排序**算法来区分原始文件和重复文件。如果你有两个或者更多的相同文件,Rdfind 会很智能的找到原始文件并认定剩下的文件为重复文件。一旦找到副本文件,它会向你报告。你可以决定是删除还是使用[硬链接或者符号(软)链接](https://www.ostechnix.com/explaining-soft-link-and-hard-link-in-linux-with-examples/)代替它们。
**安装 Rdfind**
Rdfind 存在于 [AUR](https://aur.archlinux.org/packages/rdfind/) 中。因此,在基于 Arch 的系统中,你可以像下面一样使用任一如 [Yay](https://www.ostechnix.com/yay-found-yet-another-reliable-aur-helper/) AUR 程序助手安装它。
```
$ yay -S rdfind
```
在 Debian、Ubuntu、Linux Mint 上:
```
$ sudo apt-get install rdfind
```
在 Fedora 上:
```
$ sudo dnf install rdfind
```
在 RHEL、CentOS 上:
```
$ sudo yum install epel-release
$ sudo yum install rdfind
```
**用法**
一旦安装完成,仅带上目录路径运行 Rdfind 命令就可以扫描重复文件。
```
$ rdfind ~/Downloads
```

正如你看到上面的截屏,Rdfind 命令将扫描 `~/Downloads` 目录,并将结果存储到当前工作目录下一个名为 `results.txt` 的文件中。你可以在 `results.txt` 文件中看到可能是重复文件的名字。
```
$ cat results.txt
#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 duptype id depth size device inode priority name
DUPTYPE_FIRST_OCCURRENCE 1469 8 9 2050 15864884 1 /home/sk/Downloads/tor-browser_en-US/Browser/TorBrowser/Tor/PluggableTransports/fte/tests/dfas/test5.regex
DUPTYPE_WITHIN_SAME_TREE -1469 8 9 2050 15864886 1 /home/sk/Downloads/tor-browser_en-US/Browser/TorBrowser/Tor/PluggableTransports/fte/tests/dfas/test6.regex
[...]
DUPTYPE_FIRST_OCCURRENCE 13 0 403635 2050 15740257 1 /home/sk/Downloads/Hyperledger(1).pdf
DUPTYPE_WITHIN_SAME_TREE -13 0 403635 2050 15741071 1 /home/sk/Downloads/Hyperledger.pdf
# end of file
```
通过检查 `results.txt` 文件,你可以很容易的找到那些重复文件。如果愿意你可以手动的删除它们。
此外,你可在不修改其他事情情况下使用 `-dryrun` 选项找出所有重复文件,并在终端上输出汇总信息。
```
$ rdfind -dryrun true ~/Downloads
```
一旦找到重复文件,你可以使用硬链接或符号链接代替他们。
使用硬链接代替所有重复文件,运行:
```
$ rdfind -makehardlinks true ~/Downloads
```
使用符号链接/软链接代替所有重复文件,运行:
```
$ rdfind -makesymlinks true ~/Downloads
```
目录中有一些空文件,也许你想忽略他们,你可以像下面一样使用 `-ignoreempty` 选项:
```
$ rdfind -ignoreempty true ~/Downloads
```
如果你不再想要这些旧文件,删除重复文件,而不是使用硬链接或软链接代替它们。
删除重复文件,就运行:
```
$ rdfind -deleteduplicates true ~/Downloads
```
如果你不想忽略空文件,并且和所哟重复文件一起删除。运行:
```
$ rdfind -deleteduplicates true -ignoreempty false ~/Downloads
```
更多细节,参照帮助部分:
```
$ rdfind --help
```
手册页:
```
$ man rdfind
```
#### 2. Fdupes
**Fdupes** 是另一个在指定目录以及子目录中识别和移除重复文件的命令行工具。这是一个使用 C 语言编写的自由开源工具。Fdupes 通过对比文件大小、部分 MD5 签名、全部 MD5 签名,最后执行逐个字节对比校验来识别重复文件。
与 Rdfind 工具类似,Fdupes 附带非常少的选项来执行操作,如:
* 在目录和子目录中递归的搜索重复文件
* 从计算中排除空文件和隐藏文件
* 显示重复文件大小
* 出现重复文件时立即删除
* 使用不同的拥有者/组或权限位来排除重复文件
* 更多
**安装 Fdupes**
Fdupes 存在于大多数 Linux 发行版的默认仓库中。
在 Arch Linux 和它的变种如 Antergos、Manjaro Linux 上,如下使用 Pacman 安装它。
```
$ sudo pacman -S fdupes
```
在 Debian、Ubuntu、Linux Mint 上:
```
$ sudo apt-get install fdupes
```
在 Fedora 上:
```
$ sudo dnf install fdupes
```
在 RHEL、CentOS 上:
```
$ sudo yum install epel-release
$ sudo yum install fdupes
```
**用法**
Fdupes 用法非常简单。仅运行下面的命令就可以在目录中找到重复文件,如:`~/Downloads`。
```
$ fdupes ~/Downloads
```
我系统中的样例输出:
```
/home/sk/Downloads/Hyperledger.pdf
/home/sk/Downloads/Hyperledger(1).pdf
```
你可以看到,在 `/home/sk/Downloads/` 目录下有一个重复文件。它仅显示了父级目录中的重复文件。如何显示子目录中的重复文件?像下面一样,使用 `-r` 选项。
```
$ fdupes -r ~/Downloads
```
现在你将看到 `/home/sk/Downloads/` 目录以及子目录中的重复文件。
Fdupes 也可用来从多个目录中迅速查找重复文件。
```
$ fdupes ~/Downloads ~/Documents/ostechnix
```
你甚至可以搜索多个目录,递归搜索其中一个目录,如下:
```
$ fdupes ~/Downloads -r ~/Documents/ostechnix
```
上面的命令将搜索 `~/Downloads` 目录,`~/Documents/ostechnix` 目录和它的子目录中的重复文件。
有时,你可能想要知道一个目录中重复文件的大小。你可以使用 `-S` 选项,如下:
```
$ fdupes -S ~/Downloads
403635 bytes each:
/home/sk/Downloads/Hyperledger.pdf
/home/sk/Downloads/Hyperledger(1).pdf
```
类似的,为了显示父目录和子目录中重复文件的大小,使用 `-Sr` 选项。
我们可以在计算时分别使用 `-n` 和 `-A` 选项排除空白文件以及排除隐藏文件。
```
$ fdupes -n ~/Downloads
$ fdupes -A ~/Downloads
```
在搜索指定目录的重复文件时,第一个命令将排除零长度文件,后面的命令将排除隐藏文件。
汇总重复文件信息,使用 `-m` 选项。
```
$ fdupes -m ~/Downloads
1 duplicate files (in 1 sets), occupying 403.6 kilobytes
```
删除所有重复文件,使用 `-d` 选项。
```
$ fdupes -d ~/Downloads
```
样例输出:
```
[1] /home/sk/Downloads/Hyperledger Fabric Installation.pdf
[2] /home/sk/Downloads/Hyperledger Fabric Installation(1).pdf
Set 1 of 1, preserve files [1 - 2, all]:
```
这个命令将提示你保留还是删除所有其他重复文件。输入任一号码保留相应的文件,并删除剩下的文件。当使用这个选项的时候需要更加注意。如果不小心,你可能会删除原文件。
如果你想要每次保留每个重复文件集合的第一个文件,且无提示的删除其他文件,使用 `-dN` 选项(不推荐)。
```
$ fdupes -dN ~/Downloads
```
当遇到重复文件时删除它们,使用 `-I` 标志。
```
$ fdupes -I ~/Downloads
```
关于 Fdupes 的更多细节,查看帮助部分和 man 页面。
```
$ fdupes --help
$ man fdupes
```
#### 3. FSlint
**FSlint** 是另外一个查找重复文件的工具,有时我用它去掉 Linux 系统中不需要的重复文件并释放磁盘空间。不像另外两个工具,FSlint 有 GUI 和 CLI 两种模式。因此对于新手来说它更友好。FSlint 不仅仅找出重复文件,也找出坏符号链接、坏名字文件、临时文件、坏的用户 ID、空目录和非精简的二进制文件等等。
**安装 FSlint**
FSlint 存在于 [AUR](https://aur.archlinux.org/packages/fslint/),因此你可以使用任一 AUR 助手安装它。
```
$ yay -S fslint
```
在 Debian、Ubuntu、Linux Mint 上:
```
$ sudo apt-get install fslint
```
在 Fedora 上:
```
$ sudo dnf install fslint
```
在 RHEL,CentOS 上:
```
$ sudo yum install epel-release
$ sudo yum install fslint
```
一旦安装完成,从菜单或者应用程序启动器启动它。
FSlint GUI 展示如下:

如你所见,FSlint 界面友好、一目了然。在 “Search path” 栏,添加你要扫描的目录路径,点击左下角 “Find” 按钮查找重复文件。验证递归选项可以在目录和子目录中递归的搜索重复文件。FSlint 将快速的扫描给定的目录并列出重复文件。

从列表中选择那些要清理的重复文件,也可以选择 “Save”、“Delete”、“Merge” 和 “Symlink” 操作他们。
在 “Advanced search parameters” 栏,你可以在搜索重复文件的时候指定排除的路径。

**FSlint 命令行选项**
FSlint 提供下面的 CLI 工具集在你的文件系统中查找重复文件。
* `findup` — 查找重复文件
* `findnl` — 查找名称规范(有问题的文件名)
* `findu8` — 查找非法的 utf8 编码的文件名
* `findbl` — 查找坏链接(有问题的符号链接)
* `findsn` — 查找同名文件(可能有冲突的文件名)
* `finded` — 查找空目录
* `findid` — 查找死用户的文件
* `findns` — 查找非精简的可执行文件
* `findrs` — 查找文件名中多余的空白
* `findtf` — 查找临时文件
* `findul` — 查找可能未使用的库
* `zipdir` — 回收 ext2 目录项下浪费的空间
所有这些工具位于 `/usr/share/fslint/fslint/fslint` 下面。
例如,在给定的目录中查找重复文件,运行:
```
$ /usr/share/fslint/fslint/findup ~/Downloads/
```
类似的,找出空目录命令是:
```
$ /usr/share/fslint/fslint/finded ~/Downloads/
```
获取每个工具更多细节,例如:`findup`,运行:
```
$ /usr/share/fslint/fslint/findup --help
```
关于 FSlint 的更多细节,参照帮助部分和 man 页。
```
$ /usr/share/fslint/fslint/fslint --help
$ man fslint
```
##### 总结
现在你知道在 Linux 中,使用三个工具来查找和删除不需要的重复文件。这三个工具中,我经常使用 Rdfind。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的两个工具效率低下,因为到目前为止我更喜欢 Rdfind。好了,到你了。你的最喜欢哪一个工具呢?为什么?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让我们知道吧。
就到这里吧。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更多的好东西就要来了,敬请期待。
谢谢!
---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how-to-find-and-delete-duplicate-files-in-linux/>
作者:[SK](https://www.ostechnix.com/author/s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pygmalion666](https://github.com/pygmalion666)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什么是行为驱动的 Python?
|
Andrew Knight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5/behavior-driven-python
|
使用 Python behave 框架的行为驱动开发模式可以帮助你的团队更好的协作和测试自动化。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6/182736st3x3b2gt8ct23ry.jpe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6/182736st3x3b2gt8ct23ry.jpe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Flowsnow
|
wxy
| false |
[
"BDD",
"测试"
] |
软件开发
|
{
"viewnum": 5479,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使用 Python behave 框架的行为驱动开发模式可以帮助你的团队更好的协作和测试自动化。
| 2018-10-16T18:27:45 | 2018-10-16T18:27:45 | 10,124 |
/article-10124-1.html
|
>
> 使用 Python behave 框架的行为驱动开发模式可以帮助你的团队更好的协作和测试自动化。
>
>
>

您是否听说过<ruby> <a href="https://automationpanda.com/bdd/"> 行为驱动开发 </a> <rt> behavior-driven development </rt></ruby>(BDD),并好奇这是个什么东西?也许你发现了团队成员在谈论“嫩瓜”(LCTT 译注:“<ruby> 嫩瓜 <rt> gherkin </rt></ruby>” 是一种简单的英语文本语言,工具 cucumber 通过解释它来执行测试脚本,见下文),而你却不知所云。或许你是一个 <ruby> Python 人 <rt> Pythonista </rt></ruby>,正在寻找更好的方法来测试你的代码。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了解 BDD 都可以帮助您和您的团队实现更好的协作和测试自动化,而 Python 的 [behave](https://behave.readthedocs.io/en/latest/) 框架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 什么是 BDD?
在软件中,*行为*是指在明确定义的输入、动作和结果场景中功能是如何运转的。 产品可以表现出无数的行为,例如:
* 在网站上提交表单
* 搜索想要的结果
* 保存文档
* 进行 REST API 调用
* 运行命令行界面命令
根据产品的行为定义产品的功能可以更容易地描述产品,并对其进行开发和测试。 BDD 的核心是:使行为成为软件开发的焦点。在开发早期使用示例语言的规范来定义行为。最常见的行为规范语言之一是 Gherkin,Cucumber项目中的Given-When-Then场景格式。 行为规范基本上是对行为如何工作的简单语言描述,具有一致性和焦点的一些正式结构。 通过将步骤文本“粘合”到代码实现,测试框架可以轻松地自动化这些行为规范。
下面是用Gherkin编写的行为规范的示例:
根据产品的行为定义产品的功能可以更容易地描述产品,开发产品并对其进行测试。 这是BDD的核心:使行为成为软件开发的焦点。 在开发早期使用[示例规范](https://en.wikipedia.org/wiki/Specification_by_example)的语言来定义行为。 最常见的行为规范语言之一是[Gherkin](https://automationpanda.com/2017/01/26/bdd-101-the-gherkin-language/),来自 [Cucumber](https://cucumber.io/) 项目中的 Given-When-Then 场景格式。 行为规范基本上是对行为如何工作的简单语言描述,具有一致性和聚焦点的一些正式结构。 通过将步骤文本“粘合”到代码实现,测试框架可以轻松地自动化这些行为规范。
下面是用 Gherkin 编写的行为规范的示例:
```
Scenario: Basic DuckDuckGo Search
Given the DuckDuckGo home page is displayed
When the user searches for "panda"
Then results are shown for "panda"
```
快速浏览一下,行为是直观易懂的。 除少数关键字外,该语言为自由格式。 场景简洁而有意义。 一个真实的例子说明了这种行为。 步骤以声明的方式表明应该发生什么——而不会陷入如何如何的细节中。
[BDD 的主要优点](https://automationpanda.com/2017/02/13/12-awesome-benefits-of-bdd/)是良好的协作和自动化。 每个人都可以为行为开发做出贡献,而不仅仅是程序员。从流程开始就定义并理解预期的行为。测试可以与它们涵盖的功能一起自动化。每个测试都包含一个单一的、独特的行为,以避免重复。最后,现有的步骤可以通过新的行为规范重用,从而产生雪球效果。
### Python 的 behave 框架
behave 是 Python 中最流行的 BDD 框架之一。 它与其他基于 Gherkin 的 Cucumber 框架非常相似,尽管没有得到官方的 Cucumber 定名。 behave 有两个主要层:
1. 用 Gherkin 的 `.feature` 文件编写的行为规范
2. 用 Python 模块编写的步骤定义和钩子,用于实现 Gherkin 步骤
如上例所示,Gherkin 场景有三部分格式:
1. 鉴于(Given)一些初始状态
2. 每当(When)行为发生时
3. 然后(Then)验证结果
当 behave 运行测试时,每个步骤由装饰器“粘合”到 Python 函数。
### 安装
作为先决条件,请确保在你的计算机上安装了 Python 和 `pip`。 我强烈建议使用 Python 3.(我还建议使用 [pipenv](https://docs.pipenv.org/),但以下示例命令使用更基本的 `pip`。)
behave 框架只需要一个包:
```
pip install behave
```
其他包也可能有用,例如:
```
pip install requests # 用于调用 REST API
pip install selenium # 用于 web 浏览器交互
```
GitHub 上的 [behavior-driven-Python](https://github.com/AndyLPK247/behavior-driven-python) 项目包含本文中使用的示例。
### Gherkin 特点
behave 框架使用的 Gherkin 语法实际上是符合官方的 Cucumber Gherkin 标准的。`.feature` 文件包含了功能(`Feature`)部分,而场景部分又包含具有 Given-When-Then 步骤的场景(`Scenario`) 部分。 以下是一个例子:
```
Feature: Cucumber Basket
As a gardener,
I want to carry many cucumbers in a basket,
So that I don’t drop them all.
@cucumber-basket
Scenario: Add and remove cucumbers
Given the basket is empty
When "4" cucumbers are added to the basket
And "6" more cucumbers are added to the basket
But "3" cucumbers are removed from the basket
Then the basket contains "7" cucumbers
```
这里有一些重要的事情需要注意:
* `Feature` 和 `Scenario` 部分都有[简短的描述性标题](https://automationpanda.com/2018/01/31/good-gherkin-scenario-titles/)。
* 紧跟在 `Feature` 标题后面的行是会被 behave 框架忽略掉的注释。将功能描述放在那里是一种很好的做法。
* `Scenario` 和 `Feature` 可以有标签(注意 `@cucumber-basket` 标记)用于钩子和过滤(如下所述)。
* 步骤都遵循[严格的 Given-When-Then 顺序](https://automationpanda.com/2018/02/03/are-gherkin-scenarios-with-multiple-when-then-pairs-okay/)。
* 使用 `And` 和 `But` 可以为任何类型添加附加步骤。
* 可以使用输入对步骤进行参数化——注意双引号里的值。
通过使用场景大纲(`Scenario Outline`),场景也可以写为具有多个输入组合的模板:
```
Feature: Cucumber Basket
@cucumber-basket
Scenario Outline: Add cucumbers
Given the basket has “<initial>” cucumbers
When "<more>" cucumbers are added to the basket
Then the basket contains "<total>" cucumbers
Examples: Cucumber Counts
| initial | more | total |
| 0 | 1 | 1 |
| 1 | 2 | 3 |
| 5 | 4 | 9 |
```
场景大纲总是有一个示例(`Examples`)表,其中第一行给出列标题,后续每一行给出一个输入组合。 只要列标题出现在由尖括号括起的步骤中,行值就会被替换。 在上面的示例中,场景将运行三次,因为有三行输入组合。 场景大纲是避免重复场景的好方法。
Gherkin 语言还有其他元素,但这些是主要的机制。 想了解更多信息,请阅读 Automation Panda 这个网站的文章 [Gherkin by Example](https://automationpanda.com/2017/01/27/bdd-101-gherkin-by-example/) 和 [Writing Good Gherkin](https://automationpanda.com/2017/01/30/bdd-101-writing-good-gherkin/)。
### Python 机制
每个 Gherkin 步骤必须“粘合”到步骤定义——即提供了实现的 Python 函数。 每个函数都有一个带有匹配字符串的步骤类型装饰器。它还接收共享的上下文和任何步骤参数。功能文件必须放在名为 `features/` 的目录中,而步骤定义模块必须放在名为 `features/steps/` 的目录中。 任何功能文件都可以使用任何模块中的步骤定义——它们不需要具有相同的名称。 下面是一个示例 Python 模块,其中包含 cucumber basket 功能的步骤定义。
```
from behave import *
from cucumbers.basket import CucumberBasket
@given('the basket has "{initial:d}" cucumbers')
def step_impl(context, initial):
context.basket = CucumberBasket(initial_count=initial)
@when('"{some:d}" cucumbers are added to the basket')
def step_impl(context, some):
context.basket.add(some)
@then('the basket contains "{total:d}" cucumbers')
def step_impl(context, total):
assert context.basket.count == total
```
可以使用三个[步骤匹配器](http://behave.readthedocs.io/en/latest/api.html#step-parameters):`parse`、`cfparse` 和 `re`。默认的,也是最简单的匹配器是 `parse`,如上例所示。注意如何解析参数化值并将其作为输入参数传递给函数。一个常见的最佳实践是在步骤中给参数加双引号。
每个步骤定义函数还接收一个[上下文](http://behave.readthedocs.io/en/latest/api.html#detecting-that-user-code-overwrites-behave-context-attributes)变量,该变量保存当前正在运行的场景的数据,例如 `feature`、`scenario` 和 `tags` 字段。也可以添加自定义字段,用于在步骤之间共享数据。始终使用上下文来共享数据——永远不要使用全局变量!
behave 框架还支持[钩子](http://behave.readthedocs.io/en/latest/api.html#environment-file-functions)来处理 Gherkin 步骤之外的自动化问题。钩子是一个将在步骤、场景、功能或整个测试套件之前或之后运行的功能。钩子让人联想到[面向方面的编程](https://en.wikipedia.org/wiki/Aspect-oriented_programming)。它们应放在 `features/` 目录下的特殊 `environment.py` 文件中。钩子函数也可以检查当前场景的标签,因此可以有选择地应用逻辑。下面的示例显示了如何使用钩子为标记为 `@web` 的任何场景生成和销毁一个 Selenium WebDriver 实例。
```
from selenium import webdriver
def before_scenario(context, scenario):
if 'web' in context.tags:
context.browser = webdriver.Firefox()
context.browser.implicitly_wait(10)
def after_scenario(context, scenario):
if 'web' in context.tags:
context.browser.quit()
```
注意:也可以使用 [fixtures](http://behave.readthedocs.io/en/latest/api.html#fixtures) 进行构建和清理。
要了解一个 behave 项目应该是什么样子,这里是示例项目的目录结构:

任何 Python 包和自定义模块都可以与 behave 框架一起使用。 使用良好的设计模式构建可扩展的测试自动化解决方案。步骤定义代码应简明扼要。
### 运行测试
要从命令行运行测试,请切换到项目的根目录并运行 behave 命令。 使用 `-help` 选项查看所有可用选项。
以下是一些常见用例:
```
# run all tests
behave
# run the scenarios in a feature file
behave features/web.feature
# run all tests that have the @duckduckgo tag
behave --tags @duckduckgo
# run all tests that do not have the @unit tag
behave --tags ~@unit
# run all tests that have @basket and either @add or @remove
behave --tags @basket --tags @add,@remove
```
为方便起见,选项可以保存在 [config](http://behave.readthedocs.io/en/latest/behave.html#configuration-files) 文件中。
### 其他选择
behave 不是 Python 中唯一的 BDD 测试框架。其他好的框架包括:
* pytest-bdd,是 pytest 的插件,和 behave 一样,它使用 Gherkin 功能文件和步骤定义模块,但它也利用了 pytest 的所有功能和插件。例如,它可以使用 pytest-xdist 并行运行 Gherkin 场景。 BDD 和非 BDD 测试也可以与相同的过滤器一起执行。pytest-bdd 还提供更灵活的目录布局。
* radish 是一个 “Gherkin 增强版”框架——它将场景循环和前提条件添加到标准的 Gherkin 语言中,这使得它对程序员更友好。它还像 behave 一样提供了丰富的命令行选项。
* lettuce 是一种较旧的 BDD 框架,与 behave 非常相似,在框架机制方面存在细微差别。然而,GitHub 最近显示该项目的活动很少(截至2018 年 5 月)。
任何这些框架都是不错的选择。
另外,请记住,Python 测试框架可用于任何黑盒测试,即使对于非 Python 产品也是如此! BDD 框架非常适合 Web 和服务测试,因为它们的测试是声明性的,而 Python 是一种[很好的测试自动化语言](https://automationpanda.com/2017/01/21/the-best-programming-language-for-test-automation/)。
本文基于作者的 [PyCon Cleveland 2018](https://us.pycon.org/2018/) 演讲“[行为驱动的Python](https://us.pycon.org/2018/schedule/presentation/87/)”。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5/behavior-driven-python>
作者:[Andrew Knight](https://opensource.com/users/andylpk247)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Flowsnow](https://github.com/Flowsno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Minikube 入门:笔记本上的 Kubernetes
|
Bryant Son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10/getting-started-minikube
|
运行 Minikube 的分步指南。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7/214443rikxkirgmv4eti41.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7/214443rikxkirgmv4eti41.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Flowsnow
|
wxy
| false |
[
"Minikube",
"K8S",
"Kubernetes"
] |
容器与云
|
{
"viewnum": 8545,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运行 Minikube 的分步指南。
| 2018-10-17T21:44:07 | 2018-10-17T21:44:07 | 10,125 |
/article-10125-1.html
|
>
> 运行 Minikube 的分步指南。
>
>
>

在 [Hello Minikube](https://kubernetes.io/docs/tutorials/hello-minikube) 教程页面上 Minikube 被宣传为基于 Docker 运行 Kubernetes 的一种简单方法。 虽然该文档非常有用,但它主要是为 MacOS 编写的。 你可以深入挖掘在 Windows 或某个 Linux 发行版上的使用说明,但它们不是很清楚。 许多文档都是针对 Debian / Ubuntu 用户的,比如[安装 Minikube 的驱动程序](https://github.com/kubernetes/minikube/blob/master/docs/drivers.md)。
这篇指南旨在使得在基于 RHEL/Fedora/CentOS 的操作系统上更容易安装 Minikube。
### 先决条件
1. 你已经[安装了 Docker](https://docs.docker.com/install)。
2. 你的计算机是一个基于 RHEL / CentOS / Fedora 的工作站。
3. 你已经[安装了正常运行的 KVM2 虚拟机管理程序](https://github.com/kubernetes/minikube/blob/master/docs/drivers.md#kvm2-driver)。
4. 你有一个可以工作的 docker-machine-driver-kvm2。 以下命令将安装该驱动程序:
```
curl -Lo docker-machine-driver-kvm2 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minikube/releases/latest/docker-machine-driver-kvm2 \
chmod +x docker-machine-driver-kvm2 \
&& sudo cp docker-machine-driver-kvm2 /usr/local/bin/ \
&& rm docker-machine-driver-kvm2
```
### 下载、安装和启动Minikube
1、为你要即将下载的两个文件创建一个目录,两个文件分别是:[minikube](https://github.com/kubernetes/minikube/releases) 和 [kubectl](https://kubernetes.io/docs/tasks/tools/install-kubectl/#install-kubectl-binary-using-curl)。
2、打开终端窗口并运行以下命令来安装 minikube。
```
curl -Lo minikube 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minikube/releases/latest/minikube-linux-amd64
```
请注意,minikube 版本(例如,minikube-linux-amd64)可能因计算机的规格而有所不同。
3、`chmod` 加执行权限。
```
chmod +x minikube
```
4、将文件移动到 `/usr/local/bin` 路径下,以便你能将其作为命令运行。
```
mv minikube /usr/local/bin
```
5、使用以下命令安装 `kubectl`(类似于 minikube 的安装过程)。
```
curl -Lo kubectl 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kubernetes-release/release/$(curl -s 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kubernetes-release/release/stable.txt)/bin/linux/amd64/kubectl
```
使用 `curl` 命令确定最新版本的Kubernetes。
6、`chmod` 给 `kubectl` 加执行权限。
```
chmod +x kubectl
```
7、将 `kubectl` 移动到 `/usr/local/bin` 路径下作为命令运行。
```
mv kubectl /usr/local/bin
```
8、 运行 `minikube start` 命令。 为此,你需要有虚拟机管理程序。 我使用过 KVM2,你也可以使用 Virtualbox。 确保是以普通用户而不是 root 身份运行以下命令,以便为用户而不是 root 存储配置。
```
minikube start --vm-driver=kvm2
```
这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等一会。
9、 Minikube 应该下载并启动。 使用以下命令确保成功。
```
cat ~/.kube/config
```
10、 执行以下命令以运行 Minikube 作为上下文环境。 上下文环境决定了 `kubectl` 与哪个集群交互。 你可以在 `~/.kube/config` 文件中查看所有可用的上下文环境。
```
kubectl config use-context minikube
```
11、再次查看 `config` 文件以检查 Minikube 是否存在上下文环境。
```
cat ~/.kube/config
```
12、最后,运行以下命令打开浏览器查看 Kubernetes 仪表板。
```
minikube dashboard
```
现在 Minikube 已启动并运行,请阅读[通过 Minikube 在本地运行 Kubernetes](https://kubernetes.io/docs/setup/minikube) 这篇官网教程开始使用它。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10/getting-started-minikube>
作者:[Bryant Son](https://opensource.com/users/brson)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Flowsnow](https://github.com/Flowsno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树莓派自建 NAS 云盘之——云盘构建
|
Manuel Dewald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9/host-cloud-nas-raspberry-pi
|
用自行托管的树莓派 NAS 云盘来保护数据的安全!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7/231845lcxls9emctcc6mbz.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7/231845lcxls9emctcc6mbz.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jrglinux
|
wxy
| false |
[
"NAS"
] |
树莓派
|
{
"viewnum": 16896,
"commentnum": 1,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0.230.220.252",
"message": "ERROR: Site 001-nextcloud does not exist!<br />\r\n这个是怎么回事",
"username": "来自120.230.220.252的 Chrome 74.0|Windows 8.1 用户",
"date": "2019-11-02T08:33:40"
}
] |
[
{
"raid": 10112,
"displayorder": 0
}
] |
用自行托管的树莓派 NAS 云盘来保护数据的安全!
| 2018-10-17T23:19:00 | 2018-10-17T23:19:00 | 10,126 |
/article-10126-1.html
|
>
> 用自行托管的树莓派 NAS 云盘来保护数据的安全!
>
>
>

在前面两篇文章中,我们讨论了用树莓派搭建一个 NAS 云盘所需要的一些 [软硬件环境及其操作步骤](/article-10104-1.html?utm_source=index&utm_medium=more)。我们还制定了适当的 [备份策略](/article-10112-1.html) 来保护 NAS 上的数据。本文中,我们将介绍讨论利用 [Nestcloud](https://nextcloud.com/) 来方便快捷的存储、获取以及分享你的数据。

### 必要的准备工作
想要方便的使用 Nextcloud,需要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首先,你需要一个指向 Nextcloud 的域名。方便起见,本文将使用 **nextcloud.pi-nas.com** 。如果你是在家庭网络里运行,你需要为该域名配置 DNS 服务(动态域名解析服务)并在路由器中开启 80 端口和 443 端口转发功能(如果需要使用 https,则需要开启 443 端口转发,如果只用 http,80 端口足以)。
你可以使用 [ddclient](https://sourceforge.net/p/ddclient/wiki/Home/) 在树莓派中自动更新 DNS。
### 安装 Nextcloud
为了在树莓派(参考 [第一篇](/article-10104-1.html?utm_source=index&utm_medium=more) 中步骤设置)中运行 Nextcloud,首先用命令 `apt` 安装 以下的一些依赖软件包。
```
sudo apt install unzip wget php apache2 mysql-server php-zip php-mysql php-dom php-mbstring php-gd php-curl
```
其次,下载 Nextcloud。在树莓派中利用 `wget` 下载其 [最新的版本](https://nextcloud.com/install/#instructions-server)。在 [第一篇](/article-10104-1.html?utm_source=index&utm_medium=more) 文章中,我们将两个磁盘驱动器连接到树莓派,一个用于存储当前数据,另一个用于备份。这里在数据存储盘上安装 Nextcloud,以确保每晚自动备份数据。
```
sudo mkdir -p /nas/data/nextcloud
sudo chown pi /nas/data/nextcloud
cd /nas/data/
wget https://download.nextcloud.com/server/releases/nextcloud-14.0.0.zip -O /nas/data/nextcloud.zip
unzip nextcloud.zip
sudo ln -s /nas/data/nextcloud /var/www/nextcloud
sudo chown -R www-data:www-data /nas/data/nextcloud
```
截止到写作本文时,Nextcloud 最新版更新到如上述代码中所示的 14.0.0 版本。Nextcloud 正在快速的迭代更新中,所以你可以在你的树莓派中安装更新一点的版本。
### 配置数据库
如上所述,Nextcloud 安装完毕。之前安装依赖软件包时就已经安装了 MySQL 数据库来存储 Nextcloud 的一些重要数据(例如,那些你创建的可以访问 Nextcloud 的用户的信息)。如果你更愿意使用 Pstgres 数据库,则上面的依赖软件包需要做一些调整。
以 root 权限启动 MySQL:
```
sudo mysql
```
这将会打开 SQL 提示符界面,在那里可以插入如下指令——使用数据库连接密码替换其中的占位符——为 Nextcloud 创建一个数据库。
```
CREATE USER nextcloud IDENTIFIED BY '<这里插入密码>';
CREATE DATABASE nextcloud;
GRANT ALL ON nextcloud.* TO nextcloud;
```
按 `Ctrl+D` 或输入 `quit` 退出 SQL 提示符界面。
### Web 服务器配置
Nextcloud 可以配置以适配于 Nginx 服务器或者其他 Web 服务器运行的环境。但本文中,我决定在我的树莓派 NAS 中运行 Apache 服务器(如果你有其他效果更好的服务器选择方案,不妨也跟我分享一下)。
首先为你的 Nextcloud 域名创建一个虚拟主机,创建配置文件 `/etc/apache2/sites-available/001-netxcloud.conf`,在其中输入下面的参数内容。修改其中 `ServerName` 为你的域名。
```
<VirtualHost *:80>
ServerName nextcloud.pi-nas.com
ServerAdmin admin@pi-nas.com
DocumentRoot /var/www/nextcloud/
<Directory /var/www/nextcloud/>
AllowOverride None
</Directory>
</VirtualHost>
```
使用下面的命令来启动该虚拟主机。
```
a2ensite 001-nextcloud
sudo systemctl reload apache2
```
现在,你应该可以通过浏览器中输入域名访问到 web 服务器了。这里我推荐使用 HTTPS 协议而不是 HTTP 协议来访问 Nextcloud。一个简单而且免费的方法就是利用 [Certbot](https://certbot.eff.org/) 下载 [Let’s Encrypt](https://letsencrypt.org/) 证书,然后设置定时任务自动刷新。这样就避免了自签证书等的麻烦。参考 [如何在树莓派中安装](https://certbot.eff.org/lets-encrypt/debianother-apache) Certbot 。在配置 Certbot 的时候,你甚至可以配置将 HTTP 自动转到 HTTPS ,例如访问 `http://nextcloud.pi-nas.com` 自动跳转到 `https://nextcloud.pi-nas.com`。注意,如果你的树莓派 NAS 运行在家庭路由器的下面,别忘了设置路由器的 443 端口和 80 端口转发。
### 配置 Nextcloud
最后一步,通过浏览器访问 Nextcloud 来配置它。在浏览器中输入域名地址,插入上文中的数据库设置信息。这里,你可以创建 Nextcloud 管理员用户。默认情况下,数据保存目录在在 Nextcloud 目录下,所以你也无需修改我们在 [第二篇](/article-10112-1.html) 一文中设置的备份策略。
然后,页面会跳转到 Nextcloud 登陆界面,用刚才创建的管理员用户登陆。在设置页面中会有基础操作教程和安全安装教程(这里是访问 `https://nextcloud.pi-nas.com/settings/admin`)。
恭喜你,到此为止,你已经成功在树莓派中安装了你自己的云 Nextcloud。去 Nextcloud 主页 [下载 Nextcloud 客户端](https://nextcloud.com/install/#install-clients),客户端可以同步数据并且离线访问服务器。移动端甚至可以上传图片等资源,然后电脑桌面都可以去访问它们。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9/host-cloud-nas-raspberry-pi>
作者:[Manuel Dewald](https://opensource.com/users/ntlx)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jrg](https://github.com/jrglinu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三个开源的分布式追踪工具
|
Dan Barker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9/distributed-tracing-tools
|
这几个工具对复杂软件系统中的实时事件做了可视化,能帮助你快速发现性能问题。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8/000511wi277hjm2vmo4oah.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8/000511wi277hjm2vmo4oah.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belitex
|
wxy
| false |
[
"分布式跟踪"
] |
技术
|
{
"viewnum": 5586,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这几个工具对复杂软件系统中的实时事件做了可视化,能帮助你快速发现性能问题。
| 2018-10-18T00:04:38 | 2018-10-18T00:04:38 | 10,127 |
/article-10127-1.html
|
>
> 这几个工具对复杂软件系统中的实时事件做了可视化,能帮助你快速发现性能问题。
>
>
>

分布式追踪系统能够从头到尾地追踪跨越了多个应用、服务、数据库以及像代理这样的中间件的分布式软件的请求。它能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系统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追踪系统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出每个已知步骤以及某个请求在每个步骤上的耗时。
用户可以通过这些展示来判断系统的哪个环节有延迟或阻塞,当请求失败时,运维和开发人员可以看到准确的问题源头,而不需要去测试整个系统,比如用二叉查找树的方法去定位问题。在开发迭代的过程中,追踪系统还能够展示出可能引起性能变化的环节。通过异常行为的警告自动地感知到性能的退化,总是比客户告诉你要好。
这种追踪是怎么工作的呢?给每个请求分配一个特殊 ID,这个 ID 通常会插入到请求头部中。它唯一标识了对应的事务。一般把事务叫做<ruby> 踪迹 <rt> trace </rt></ruby>,“踪迹”是整个事务的抽象概念。每一个“踪迹”由<ruby> 单元 <rt> span </rt></ruby>组成,“单元”代表着一次请求中真正执行的操作,比如一次服务调用,一次数据库请求等。每一个“单元”也有自己唯一的 ID。“单元”之下也可以创建子“单元”,子“单元”可以有多个父“单元”。
当一次事务(或者说踪迹)运行过之后,就可以在追踪系统的表示层上搜索了。有几个工具可以用作表示层,我们下文会讨论,不过,我们先看下面的图,它是我在 [Istio walkthrough](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8BbeqZ0Rls) 视频教程中提到的 [Jaeger](https://www.jaegertracing.io/) 界面,展示了单个踪迹中的多个单元。很明显,这个图能让你一目了然地对事务有更深的了解。

这个演示使用了 Istio 内置的 OpenTracing 实现,所以我甚至不需要修改自己的应用代码就可以获得追踪数据。我也用到了 Jaeger,它是兼容 OpenTracing 的。
那么 OpenTracing 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看。
### OpenTracing API
[OpenTracing](http://opentracing.io/) 是源自 [Zipkin](https://zipkin.io/) 的规范,以提供跨平台兼容性。它提供了对厂商中立的 API,用来向应用程序添加追踪功能并将追踪数据发送到分布式的追踪系统。按照 OpenTracing 规范编写的库,可以被任何兼容 OpenTracing 的系统使用。采用这个开放标准的开源工具有 Zipkin、Jaeger 和 Appdash 等。甚至像 [Datadog](https://www.datadoghq.com/) 和 [Instana](https://www.instana.com/) 这种付费工具也在采用。因为现在 OpenTracing 已经无处不在,这样的趋势有望继续发展下去。
### OpenCensus
OpenTracing 已经说过了,可 [OpenCensus](https://opencensus.io/) 又是什么呢?它在搜索结果中老是出现。它是一个和 OpenTracing 完全不同或者互补的竞争标准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你的提问对象。我先尽我所能地解释一下它们的不同(按照我的理解):OpenCensus 更加全面或者说它包罗万象。OpenTracing 专注于建立开放的 API 和规范,而不是为每一种开发语言和追踪系统都提供开放的实现。OpenCensus 不仅提供规范,还提供开发语言的实现,和连接协议,而且它不仅只做追踪,还引入了额外的度量指标,这些一般不在分布式追踪系统的职责范围。
使用 OpenCensus,我们能够在运行着应用程序的主机上查看追踪数据,但它也有个可插拔的导出器系统,用于导出数据到中心聚合器。目前 OpenCensus 团队提供的导出器包括 Zipkin、Prometheus、Jaeger、Stackdriver、Datadog 和 SignalFx,不过任何人都可以创建一个导出器。
依我看这两者有很多重叠的部分,没有哪个一定比另外一个好,但是重要的是,要知道它们做什么事情和不做什么事情。OpenTracing 主要是一个规范,具体的实现和独断的设计由其他人来做。OpenCensus 更加独断地为本地组件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但是仍然需要其他系统做远程的聚合。
### 可选工具
#### Zipkin
Zipkin 是最早出现的这类工具之一。 谷歌在 2010 年发表了介绍其内部追踪系统 Dapper 的[论文](https://research.google.com/archive/papers/dapper-2010-1.pdf),Twitter 以此为基础开发了 Zipkin。Zipkin 的开发语言 Java,用 Cassandra 或 ElasticSearch 作为可扩展的存储后端,这些选择能满足大部分公司的需求。Zipkin 支持的最低 Java 版本是 Java 6,它也使用了 [Thrift](https://thrift.apache.org/) 的二进制通信协议,Thrift 在 Twitter 的系统中很流行,现在作为 Apache 项目在托管。
这个系统包括上报器(客户端)、数据收集器、查询服务和一个 web 界面。Zipkin 只传输一个带事务上下文的踪迹 ID 来告知接收者追踪的进行,所以说在生产环境中是安全的。每一个客户端收集到的数据,会异步地传输到数据收集器。收集器把这些单元的数据存到数据库,web 界面负责用可消费的格式展示这些数据给用户。客户端传输数据到收集器有三种方式:HTTP、Kafka 和 Scribe。
[Zipkin 社区](https://zipkin.io/pages/community.html) 还提供了 [Brave](https://github.com/openzipkin/brave),一个跟 Zipkin 兼容的 Java 客户端的实现。由于 Brave 没有任何依赖,所以它不会拖累你的项目,也不会使用跟你们公司标准不兼容的库来搞乱你的项目。除 Brave 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 Zipkin 客户端实现,因为 Zipkin 和 OpenTracing 标准是兼容的,所以这些实现也能用到其他的分布式追踪系统中。流行的 Spring 框架中一个叫 [Spring Cloud Sleuth](https://cloud.spring.io/spring-cloud-sleuth/) 的分布式追踪组件,它和 Zipkin 是兼容的。
#### Jaeger
[Jaeger](https://www.jaegertracing.io/) 来自 Uber,是一个比较新的项目,[CNCF](https://www.cncf.io/)(云原生计算基金会)已经把 Jaeger 托管为孵化项目。Jaeger 使用 Golang 开发,因此你不用担心在服务器上安装依赖的问题,也不用担心开发语言的解释器或虚拟机的开销。和 Zipkin 类似,Jaeger 也支持用 Cassandra 和 ElasticSearch 做可扩展的存储后端。Jaeger 也完全兼容 OpenTracing 标准。
Jaeger 的架构跟 Zipkin 很像,有客户端(上报器)、数据收集器、查询服务和一个 web 界面,不过它还有一个在各个服务器上运行着的代理,负责在服务器本地做数据聚合。代理通过一个 UDP 连接接收数据,然后分批处理,发送到数据收集器。收集器接收到的数据是 [Thrift](https://en.wikipedia.org/wiki/Apache_Thrift) 协议的格式,它把数据存到 Cassandra 或者 ElasticSearch 中。查询服务能直接访问数据库,并给 web 界面提供所需的信息。
默认情况下,Jaeger 客户端不会采集所有的追踪数据,只抽样了 0.1% 的( 1000 个采 1 个)追踪数据。对大多数系统来说,保留所有的追踪数据并传输的话就太多了。不过,通过配置代理可以调整这个值,客户端会从代理获取自己的配置。这个抽样并不是完全随机的,并且正在变得越来越好。Jaeger 使用概率抽样,试图对是否应该对新踪迹进行抽样进行有根据的猜测。 [自适应采样已经在路线图当中](https://www.jaegertracing.io/docs/roadmap/#adaptive-sampling),它将通过添加额外的、能够帮助做决策的上下文来改进采样算法。
#### Appdash
[Appdash](https://github.com/sourcegraph/appdash) 也是一个用 Golang 写的分布式追踪系统,和 Jaeger 一样。Appdash 是 [Sourcegraph](https://about.sourcegraph.com/) 公司基于谷歌的 Dapper 和 Twitter 的 Zipkin 开发的。同样的,它也支持 Opentracing 标准,不过这是后来添加的功能,依赖了一个与默认组件不同的组件,因此增加了风险和复杂度。
从高层次来看,Appdash 的架构主要有三个部分:客户端、本地收集器和远程收集器。因为没有很多文档,所以这个架构描述是基于对系统的测试以及查看源码。写代码时需要把 Appdash 的客户端添加进来。Appdash 提供了 Python、Golang 和 Ruby 的实现,不过 OpenTracing 库可以与 Appdash 的 OpenTracing 实现一起使用。 客户端收集单元数据,并将它们发送到本地收集器。然后,本地收集器将数据发送到中心的 Appdash 服务器,这个服务器上运行着自己的本地收集器,它的本地收集器是其他所有节点的远程收集器。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9/distributed-tracing-tools>
作者:[Dan Barker](https://opensource.com/users/barkerd427)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belitex](https://github.com/belite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使用 Python 为你的油箱加油
|
Greg Pittman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10/python-gas-pump
|
我来介绍一下我是如何使用 Python 来节省成本的。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8/003647fykfkj2p2kc57ezx.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8/003647fykfkj2p2kc57ezx.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HankChow
|
wxy
| false |
[
"Python"
] |
软件开发
|
{
"viewnum": 4964,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我来介绍一下我是如何使用 Python 来节省成本的。
| 2018-10-18T00:37:00 | 2018-10-18T00:37:00 | 10,128 |
/article-10128-1.html
|
>
> 我来介绍一下我是如何使用 Python 来节省成本的。
>
>
>

我最近在开一辆烧 93 号汽油的车子。根据汽车制造商的说法,它只需要加 91 号汽油就可以了。然而,在美国只能买到 87 号、89 号、93 号汽油。而我家附近的汽油的物价水平是每增加一号,每加仑就要多付 30 美分,因此如果加 93 号汽油,每加仑就要多花 60 美分。为什么不能节省一些钱呢?
一开始很简单,只需要先加满 93 号汽油,然后在油量表显示油箱半满的时候,用 89 号汽油加满,就得到一整箱 91 号汽油了。但接下来就麻烦了,剩下半箱 91 号汽油加上半箱 93 号汽油,只会变成一箱 92 号汽油,再接下来呢?如果继续算下去,只会越来越混乱。这个时候 Python 就派上用场了。
我的方案是,可以根据汽油的实时状态,不断向油箱中加入 93 号汽油或者 89 号汽油,而最终目标是使油箱内汽油的号数不低于 91。我需要做的是只是通过一些算法来判断新旧汽油混合之后的号数。使用多项式方程或许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如果使用 Python,好像只需要进行循环就可以了。
```
#!/usr/bin/env python
# octane.py
o = 93.0
newgas = 93.0 # 这个变量记录上一次加入的汽油号数
i = 1
while i < 21: # 20 次迭代 (加油次数)
if newgas == 89.0: # 如果上一次加的是 89 号汽油,改加 93 号汽油
newgas = 93.0
o = newgas/2 + o/2 # 当油箱半满的时候就加油
else: # 如果上一次加的是 93 号汽油,则改加 89 号汽油
newgas = 89.0
o = newgas/2 + o/2 # 当油箱半满的时候就加油
print str(i) + ': '+ str(o)
i += 1
```
在代码中,我首先将变量 `o`(油箱中的当前混合汽油号数)和变量 `newgas`(上一次加入的汽油号数)的初始值都设为 93,然后循环 20 次,也就是分别加入 89 号汽油和 93 号汽油一共 20 次,以保持混合汽油号数稳定。
```
1: 91.0
2: 92.0
3: 90.5
4: 91.75
5: 90.375
6: 91.6875
7: 90.34375
8: 91.671875
9: 90.3359375
10: 91.66796875
11: 90.333984375
12: 91.6669921875
13: 90.3334960938
14: 91.6667480469
15: 90.3333740234
16: 91.6666870117
17: 90.3333435059
18: 91.6666717529
19: 90.3333358765
20: 91.6666679382
```
从以上数据来看,只需要 10 到 15 次循环,汽油号数就比较稳定了,也相当接近 91 号汽油的目标。这种交替混合直到稳定的现象看起来很有趣,每次交替加入同等量的不同号数汽油,都会趋于稳定。实际上,即使加入的 89 号汽油和 93 号汽油的量不同,也会趋于稳定。
因此,我尝试了不同的比例,我认为加入的 93 号汽油需要比 89 号汽油更多一点。在尽量少补充新汽油的情况下,我最终计算到的结果是 89 号汽油要在油箱大约 7/12 满的时候加进去,而 93 号汽油则要在油箱 ¼ 满的时候才加进去。
我的循环将会更改成这样:
```
if newgas == 89.0:
newgas = 93.0
o = 3*newgas/4 + o/4
else:
newgas = 89.0
o = 5*newgas/12 + 7*o/12
```
以下是从第十次加油开始的混合汽油号数:
```
10: 92.5122272978
11: 91.0487992571
12: 92.5121998143
13: 91.048783225
14: 92.5121958062
15: 91.048780887
```
如你所见,这个调整会令混合汽油号数始终略高于 91。当然,我的油量表并没有 1/12 的刻度,但是 7/12 略小于 5/8,我可以近似地计算。
一个更简单地方案是每次都首先加满 93 号汽油,然后在油箱半满时加入 89 号汽油直到耗尽,这可能会是我的常规方案。就我个人而言,这种方法并不太好,有时甚至会产生一些麻烦。但对于长途旅行来说,这种方案会相对简便一些。有时我也会因为油价突然下跌而购买一些汽油,所以,这个方案是我可以考虑的一系列选项之一。
当然最重要的是:开车不写码,写码不开车!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10/python-gas-pump>
作者:[Greg Pittman](https://opensource.com/users/greg-p)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HankChow](https://github.com/HankCho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如何在家中使用 SSH 和 SFTP 协议
|
Geg Pittman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10/ssh-sftp-home-network
|
通过 SSH 和 SFTP 协议,我们能够访问其他设备,有效而且安全的传输文件等等。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8/205017sh5ghl6w7eaihdd1.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8/205017sh5ghl6w7eaihdd1.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singledo
|
wxy
| false |
[
"SSH",
"SFTP"
] |
技术
|
{
"viewnum": 5191,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通过 SSH 和 SFTP 协议,我们能够访问其他设备,有效而且安全的传输文件等等。
| 2018-10-18T20:50:02 | 2018-10-18T20:50:02 | 10,129 |
/article-10129-1.html
|
>
> 通过 SSH 和 SFTP 协议,我们能够访问其他设备,有效而且安全的传输文件等等。
>
>
>

几年前,我决定配置另外一台电脑,以便我能在工作时访问它来传输我所需要的文件。要做到这一点,最基本的一步是要求你的网络提供商(ISP)提供一个固定的地址。
有一个不必要但很重要的步骤,就是保证你的这个可以访问的系统是安全的。在我的这种情况下,我计划只在工作场所访问它,所以我能够限定访问的 IP 地址。即使如此,你依然要尽多的采用安全措施。一旦你建立起来这个系统,全世界的人们马上就能尝试访问你的系统。这是非常令人惊奇及恐慌的。你能通过日志文件来发现这一点。我推测有探测机器人在尽其所能的搜索那些没有安全措施的系统。
在我设置好系统不久后,我觉得这种访问没什么大用,为此,我将它关闭了以便不再为它操心。尽管如此,只要架设了它,在家庭网络中使用 SSH 和 SFTP 还是有点用的。
当然,有一个必备条件,这个另外的电脑必须已经开机了,至于电脑是否登录与否无所谓的。你也需要知道其 IP 地址。有两个方法能够知道,一个是通过浏览器访问你的路由器,一般情况下你的地址格式类似于 192.168.1.254 这样。通过一些搜索,很容易找出当前是开机的并且接在 eth0 或者 wifi 上的系统。如何识别你所要找到的电脑可能是个挑战。
更容易找到这个电脑的方式是,打开 shell,输入 :
```
ifconfig
```
命令会输出一些信息,你所需要的信息在 `inet` 后面,看起来和 192.168.1.234 类似。当你发现这个后,回到你要访问这台主机的客户端电脑,在命令行中输入 :
```
ssh gregp@192.168.1.234
```
如果要让上面的命令能够正常执行,`gregp` 必须是该主机系统中正确的用户名。你会被询问其密码。如果你键入的密码和用户名都是正确的,你将通过 shell 环境连接上了这台电脑。我坦诚,对于 SSH 我并不是经常使用的。我偶尔使用它,我能够运行 `dnf` 来更新我所常使用电脑之外的其它电脑。通常,我用 SFTP :
```
sftp grego@192.168.1.234
```
我更需要用简单的方法来把一个文件传输到另一个电脑。相对于闪存棒和额外的设备,它更加方便,耗时更少。
一旦连接建立成功,SFTP 有两个基本的命令,`get`,从主机接收文件 ;`put`,向主机发送文件。在连接之前,我经常在客户端移动到我想接收或者传输的文件夹下。在连接之后,你将处于一个顶层目录里,比如 `home/gregp`。一旦连接成功,你可以像在客户端一样的使用 `cd`,改变你在主机上的工作路径。你也许需要用 `ls` 来确认你的位置。
如果你想改变你的客户端的工作目录。用 `lcd` 命令( 即 local change directory 的意思)。同样的,用 `lls` 来显示客户端工作目录的内容。
如果主机上没有你想要的目录名,你该怎么办?用 `mkdir` 在主机上创建一个新的目录。或者你可以将整个目录的文件全拷贝到主机 :
```
put -r thisDir/
```
这将在主机上创建该目录并复制它的全部文件和子目录到主机上。这种传输是非常快速的,能达到硬件的上限。不像在互联网传输一样遇到网络瓶颈。要查看你能在 SFTP 会话中能够使用的命令列表:
```
man sftp
```
我也能够在我的电脑上的 Windows 虚拟机内用 SFTP,这是配置一个虚拟机而不是一个双系统的另外一个优势。这让我能够在系统的 Linux 部分移入或者移出文件。而我只需要在 Windows 中使用一个客户端就行。
你能够使用 SSH 或 SFTP 访问通过网线或者 WIFI 连接到你路由器的任何设备。这里,我使用了一个叫做 [SSHDroid](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berserker.android.apps.sshdroid) 的应用,能够在被动模式下运行 SSH。换句话来说,你能够用你的电脑访问作为主机的 Android 设备。近来我还发现了另外一个应用,[Admin Hands](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arpaplus.adminhands&hl=en_US),不管你的客户端是平板还是手机,都能使用 SSH 或者 SFTP 操作。这个应用对于备份和手机分享照片是极好的。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10/ssh-sftp-home-network>
作者:[Geg Pittman](https://opensource.com/users/greg-p)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singledo](https://github.com/singledo)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如何创建和维护你自己的 man 手册
|
Sk
|
https://www.ostechnix.com/how-to-create-and-maintain-your-own-man-pages/
|
Um 是一个命令行实用程序,可以用于轻松创建和维护包含你到目前为止所了解的所有命令的 man 页面。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9/062636oamaqp01aun6vqov.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9/062636oamaqp01aun6vqov.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way-ww
|
wxy
| false |
[
"man"
] |
技术
|
{
"viewnum": 7308,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Um 是一个命令行实用程序,可以用于轻松创建和维护包含你到目前为止所了解的所有命令的 man 页面。
| 2018-10-19T06:26:35 | 2018-10-19T06:26:35 | 10,130 |
/article-10130-1.html
|

我们已经讨论了一些 [man 手册的替代方案](https://www.ostechnix.com/3-good-alternatives-man-pages-every-linux-user-know/)。 这些替代方案主要用于学习简洁的 Linux 命令示例,而无需通过全面而过于详细的手册页。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种快速而简单的方法来轻松快速地学习 Linux 命令,那么这些替代方案值得尝试。 现在,你可能正在考虑 —— 如何为 Linux 命令创建自己的 man 式的帮助页面? 这时 “Um” 就派上用场了。 Um 是一个命令行实用程序,可以用于轻松创建和维护包含你到目前为止所了解的所有命令的 man 页面。
通过创建自己的手册页,你可以在手册页中避免大量不必要的细节,并且只包含你需要记住的内容。 如果你想创建自己的一套 man 式的页面,“Um” 也能为你提供帮助。 在这个简短的教程中,我们将学习如何安装 “Um” 命令以及如何创建自己的 man 手册页。
### 安装 Um
Um 适用于 Linux 和Mac OS。 目前,它只能在 Linux 系统中使用 Linuxbrew 软件包管理器来进行安装。 如果你尚未安装 Linuxbrew,请参考以下链接:
* [Linuxbrew:一个用于 Linux 和 MacOS 的通用包管理器](https://www.ostechnix.com/linuxbrew-common-package-manager-linux-mac-os-x/)
安装 Linuxbrew 后,运行以下命令安装 Um 实用程序。
```
$ brew install sinclairtarget/wst/um
```
如果你会看到类似下面的输出,恭喜你! Um 已经安装好并且可以使用了。
```
[...]
==> Installing sinclairtarget/wst/um
==> Downloading https://github.com/sinclairtarget/um/archive/4.0.0.tar.gz
==> Downloading from https://codeload.github.com/sinclairtarget/um/tar.gz/4.0.0
-=#=# # #
==> Downloading https://rubygems.org/gems/kramdown-1.17.0.gem
######################################################################## 100.0%
==> gem install /home/sk/.cache/Homebrew/downloads/d0a5d978120a791d9c5965fc103866815189a4e3939
==> Caveats
Bash completion has been installed to:
/home/linuxbrew/.linuxbrew/etc/bash_completion.d
==> Summary
[] /home/linuxbrew/.linuxbrew/Cellar/um/4.0.0: 714 files, 1.3MB, built in 35 seconds
==> Caveats
==> openssl
A CA file has been bootstrapped using certificates from the SystemRoots
keychain. To add additional certificates (e.g. the certificates added in
the System keychain), place .pem files in
/home/linuxbrew/.linuxbrew/etc/openssl/certs
and run
/home/linuxbrew/.linuxbrew/opt/openssl/bin/c_rehash
==> ruby
Emacs Lisp files have been installed to:
/home/linuxbrew/.linuxbrew/share/emacs/site-lisp/ruby
==> um
Bash completion has been installed to:
/home/linuxbrew/.linuxbrew/etc/bash_completion.d
```
在制作你的 man 手册页之前,你需要为 Um 启用 bash 补全。
要开启 bash 补全,首先你需要打开 `~/.bash_profile` 文件:
```
$ nano ~/.bash_profile
```
并在其中添加以下内容:
```
if [ -f $(brew --prefix)/etc/bash_completion.d/um-completion.sh ]; then
. $(brew --prefix)/etc/bash_completion.d/um-completion.sh
fi
```
保存并关闭文件。运行以下命令以更新更改。
```
$ source ~/.bash_profile
```
准备工作全部完成。让我们继续创建我们的第一个 man 手册页。
### 创建并维护自己的man手册
如果你想为 `dpkg` 命令创建自己的 man 手册。请运行:
```
$ um edit dpkg
```
上面的命令将在默认编辑器中打开 markdown 模板:

我的默认编辑器是 Vi,因此上面的命令会在 Vi 编辑器中打开它。现在,开始在此模板中添加有关 `dpkg` 命令的所有内容。
下面是一个示例:

正如你在上图的输出中看到的,我为 `dpkg` 命令添加了概要,描述和两个参数选项。 你可以在 man 手册中添加你所需要的所有部分。不过你也要确保为每个部分提供了适当且易于理解的标题。 完成后,保存并退出文件(如果使用 Vi 编辑器,请按 `ESC` 键并键入`:wq`)。
最后,使用以下命令查看新创建的 man 手册页:
```
$ um dpkg
```

如你所见,`dpkg` 的 man 手册页看起来与官方手册页完全相同。 如果要在手册页中编辑和/或添加更多详细信息,请再次运行相同的命令并添加更多详细信息。
```
$ um edit dpkg
```
要使用 Um 查看新创建的 man 手册页列表,请运行:
```
$ um list
```
所有手册页将保存在主目录中名为 `.um` 的目录下
以防万一,如果你不想要某个特定页面,只需删除它,如下所示。
```
$ um rm dpkg
```
要查看帮助部分和所有可用的常规选项,请运行:
```
$ um --help
usage: um <page name>
um <sub-command> [ARGS...]
The first form is equivalent to `um read <page name>`.
Subcommands:
um (l)ist List the available pages for the current topic.
um (r)ead <page name> Read the given page under the current topic.
um (e)dit <page name> Create or edit the given page under the current topic.
um rm <page name> Remove the given page.
um (t)opic [topic] Get or set the current topic.
um topics List all topics.
um (c)onfig [config key] Display configuration environment.
um (h)elp [sub-command] Display this help message, or the help message for a sub-command.
```
### 配置 Um
要查看当前配置,请运行:
```
$ um config
Options prefixed by '*' are set in /home/sk/.um/umconfig.
editor = vi
pager = less
pages_directory = /home/sk/.um/pages
default_topic = shell
pages_ext = .md
```
在此文件中,你可以根据需要编辑和更改 `pager`、`editor`、`default_topic`、`pages_directory` 和 `pages_ext` 选项的值。 比如说,如果你想在 [Dropbox](https://www.ostechnix.com/install-dropbox-in-ubuntu-18-04-lts-desktop/) 文件夹中保存新创建的 Um 页面,只需更改 `~/.um/umconfig` 文件中 `pages_directory` 的值并将其更改为 Dropbox 文件夹即可。
```
pages_directory = /Users/myusername/Dropbox/um
```
这就是全部内容,希望这些能对你有用,更多好的内容敬请关注!
干杯!
---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how-to-create-and-maintain-your-own-man-pages/>
作者:[SK](https://www.ostechnix.com/author/s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way-ww](https://github.com/way-w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Linux vs Mac:Linux 比 Mac 好的 7 个原因
|
Ankush Das
|
https://itsfoss.com/linux-vs-mac/
|
如果你已经在用 Mac 或者打算买一台 Mac 电脑,我们建议你仔细考虑一下,看看是改为使用 Linux 还是继续使用 Mac。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9/223947s1dfxs9ff603e3q3.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9/223947s1dfxs9ff603e3q3.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Ryze-Borgia
|
pityonline
| false |
[
"Linux",
"Mac"
] |
观点
|
{
"viewnum": 23096,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02.110.105.124",
"message": "长时间使用过 Mac 和 Linux,各有各的优劣势。关键是使用者的需求是什么?",
"username": "来自河南郑州的 Firefox 63.0|Mac 10.13 用户",
"date": "2018-12-12T12:05:21"
}
] |
[] |
如果你已经在用 Mac 或者打算买一台 Mac 电脑,我们建议你仔细考虑一下,看看是改为使用 Linux 还是继续使用 Mac。
| 2018-10-19T22:39:00 | 2018-10-19T22:39:00 | 10,131 |
/article-10131-1.html
|
最近我们谈论了一些[为什么 Linux 比 Windows 好](https://itsfoss.com/linux-better-than-windows/)的原因。毫无疑问,Linux 是个非常优秀的平台。但是它和其它操作系统一样也会有缺点。对于某些专门的领域,像是游戏,Windows 当然更好。而对于视频编辑等任务,Mac 系统可能更为方便。这一切都取决于你的偏好,以及你想用你的系统做些什么。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介绍一些 Linux 相对于 Mac 更好的一些地方。
如果你已经在用 Mac 或者打算买一台 Mac 电脑,我们建议你仔细考虑一下,看看是改为使用 Linux 还是继续使用 Mac。
### Linux 比 Mac 好的 7 个原因

Linux 和 macOS 都是类 Unix 操作系统,并且都支持 Unix 命令、bash 和其它 shell,相比于 Windows,它们所支持的应用和游戏比较少。但也就是这点比较相似。
平面设计师和视频剪辑师更加倾向于使用 Mac 系统,而 Linux 更加适合做开发、系统管理、运维的工程师。
那要不要使用 Linux 呢,为什么要选择 Linux 呢?下面是根据实际经验和理性分析给出的一些建议。
#### 1、价格

假设你只是需要浏览文件、看电影、下载图片、写文档、制作报表或者做一些类似的工作,并且你想要一个更加安全的系统。
那在这种情况下,你觉得花费几百美金买个系统完成这项工作,或者花费更多直接买个 MacBook 更好?当然,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你。
买个装好 Mac 系统的电脑?还是买个便宜的电脑,然后自己装上免费的 Linux 系统?这个要看你自己的偏好。就我个人而言,除了音视频剪辑创作之外,Linux 都非常好地用,而对于音视频方面,我更倾向于使用 Final Cut Pro(专业的视频编辑软件)和 Logic Pro X(专业的音乐制作软件)(LCTT 译注:这两款软件都是苹果公司推出的)。
#### 2、硬件支持

Linux 支持多种平台。无论你的电脑配置如何,你都可以在上面安装 Linux,无论性能好或者差,Linux 都可以运行。[即使你的电脑已经使用很久了,你仍然可以通过选择安装合适的发行版让 Linux 在你的电脑上流畅的运行](https://itsfoss.com/lightweight-linux-beginners/)。
而 Mac 不同,它是苹果机专用系统。如果你希望买个便宜的电脑,然后自己装上 Mac 系统,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一般来说 Mac 都是和苹果设备配套的。
这有一些[在非苹果系统上安装 Mac OS 的教程](https://hackintosh.com/)。这里面需要用到的专业技术以及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将会花费你许多时间,你需要想好这样做是否值得。
总之,Linux 所支持的硬件平台很广泛,而 MacOS 相对而言则非常少。
#### 3、安全性

很多人都说 iOS 和 Mac 是非常安全的平台。的确,或许相比于 Windows,它确实比较安全,可并不一定有 Linux 安全。
我不是在危言耸听。Mac 系统上也有不少恶意软件和广告,并且[数量与日俱增](https://www.computerworld.com/article/3262225/apple-mac/warning-as-mac-malware-exploits-climb-270.html)。我认识一些不太懂技术的用户使用着很慢的 Mac 电脑并且为此深受折磨。一项快速调查显示[浏览器恶意劫持软件](https://www.imore.com/how-to-remove-browser-hijack)是罪魁祸首。
从来没有绝对安全的操作系统,Linux 也不例外。Linux 也有漏洞,但是 Linux 发行版提供的及时更新弥补了这些漏洞。另外,到目前为止在 Linux 上还没有自动运行的病毒或浏览器劫持恶意软件的案例发生。
这可能也是一个你应该选择 Linux 而不是 Mac 的原因。
#### 4、可定制性与灵活性

如果你有不喜欢的东西,自己定制或者修改它都行。
举个例子,如果你不喜欢 Ubuntu 18.04.1 的 [Gnome 桌面环境](https://www.gnome.org/),你可以换成 [KDE Plasma](https://www.kde.org/plasma-desktop)。你也可以尝试一些 [Gnome 扩展](https://itsfoss.com/best-gnome-extensions/)丰富你的桌面选择。这种灵活性和可定制性在 Mac OS 是不可能有的。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根据需要修改一些操作系统的代码(但是可能需要一些专业知识)来打造适合你的系统。这个在 MacOS 上可以做吗?
另外你可以根据需要从一系列的 Linux 发行版进行选择。比如说,如果你喜欢 MacOS 上的工作方式,[Elementary OS](https://elementary.io/) 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你想在你的旧电脑上装上一个轻量级的 Linux 发行版系统吗?这里有一个[轻量级 Linux 发行版列表](https://itsfoss.com/lightweight-linux-beginners/)。相比较而言,MacOS 缺乏这种灵活性。
#### 5、使用 Linux 有助于你的职业生涯(针对 IT 行业和科学领域的学生)

对于 IT 领域的学生和求职者而言,这是有争议的但是也是有一定的帮助的。使用 Linux 并不会让你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也不一定能让你得到任何与 IT 相关的工作。
但是当你开始使用 Linux 并且探索如何使用的时候,你将会积累非常多的经验。作为一名技术人员,你迟早会接触终端,学习通过命令行操作文件系统以及安装应用程序。你可能不会知道这些都是一些 IT 公司的新员工需要培训的内容。
除此之外,Linux 在就业市场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Linux 相关的技术有很多(云计算、Kubernetes、系统管理等),你可以学习、考取专业技能证书并获得一份相关的高薪工作。要学习这些,你必须使用 Linux。
#### 6、可靠

想想为什么服务器上用的都是 Linux 系统,当然是因为它可靠。
但是它为什么可靠呢,相比于 MacOS,它的可靠体现在什么方面呢?
答案很简单 —— 给用户更多的控制权,同时提供更好的安全性。在 MacOS 上,你并不能完全控制它,这样做是为了让操作变得更容易,同时提高你的用户体验。使用 Linux,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 —— 这可能会导致(对某些人来说)糟糕的用户体验 —— 但它确实使其更可靠。
#### 7、开源

开源并不是每个人都关心的。但对我来说,Linux 最重要的优势在于它的开源特性。上面讨论的大多数观点都是开源软件的直接优势。
简单解释一下,如果是开源软件,你可以自己查看或者修改源代码。但对 Mac 来说,苹果拥有独家控制权。即使你有足够的技术知识,也无法查看 MacOS 的源代码。
形象点说,Mac 驱动的系统可以让你得到一辆车,但缺点是你不能打开引擎盖看里面是什么。那可太差劲了!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开源软件的优势,可以在 OpenSource.com 上浏览一下 [Ben Balter 的文章](https://opensource.com/life/15/12/why-open-source)。
### 总结
现在你应该知道为什么 Linux 比 Mac 好了吧,你觉得呢?上面的这些原因可以说服你选择 Linux 吗?如果不行的话那又是为什么呢?
请在下方评论让我们知道你的想法。
提示:这里的图片是以“企鹅俱乐部”为原型的。
---
via: <https://itsfoss.com/linux-vs-mac/>
作者:[Ankush Das](https://itsfoss.com/author/ankush/)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Ryze-Borgia](https://github.com/Ryze-Borgia) 校对:[pityonline](https://github.com/pityonline)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在 Linux 手册页中查看整个 Arch Linux Wiki
|
Sk
|
https://www.ostechnix.com/how-to-browse-and-read-entire-arch-wiki-as-linux-man-pages/
|
就跟名字说的一样,它可以让你在命令行查看 Arch Wiki,但是无需联网。它可以以手册页的形式为你显示来自 Arch Wiki 的任何文章。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9/232304eyx755vrg8x8zcsx.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9/232304eyx755vrg8x8zcsx.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dianbanjiu
|
wxy
| false |
[
"Wiki",
"man"
] |
技术
|
{
"viewnum": 7066,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就跟名字说的一样,它可以让你在命令行查看 Arch Wiki,但是无需联网。它可以以手册页的形式为你显示来自 Arch Wiki 的任何文章。
| 2018-10-19T23:23:02 | 2018-10-19T23:23:02 | 10,132 |
/article-10132-1.html
|

不久之前,我写了篇关于一个名叫 [arch-wiki-cli](https://www.ostechnix.com/search-arch-wiki-website-commandline/) 的命令行脚本的文章,使用它可以在终端命令行中查看 Arch Linux Wiki。使用这个脚本,你可以很轻松的用你喜欢的文本浏览器查看整个 Arch Wiki 网站。显然,使用这个脚本需要你有网络连接。我今天偶然发现了一个名为 Arch-wiki-man 的程序,与其有着相同的功能。就跟名字说的一样,它可以让你在命令行查看 Arch Wiki,但是无需联网。它可以以手册页的形式为你显示来自 Arch Wiki 的任何文章。它会下载整个 Arch Wiki 到本地,并每两天自动推送一次。因此,你的系统上总能有一份 Arch Wiki 最新的副本。
### 安装 Arch-wiki-man
Arch-wiki-man 在 [AUR](https://aur.archlinux.org/packages/arch-wiki-man/) 中可用,所以你可以通过类似[Yay](https://www.ostechnix.com/yay-found-yet-another-reliable-aur-helper/) 的 AUR 帮助程序安装它。
```
$ yay -S arch-wiki-man
```
另外,它也可以使用 NPM 安装。首先确保你已经[安装了 NoodJS](https://www.ostechnix.com/install-node-js-linux/),然后使用以下命令安装它。
```
$ npm install -g arch-wiki-man
```
### 以手册页的形式查看整个 Arch Wiki
Arch-wiki-man 的典型语法如下:
```
$ awman <search-query>
```
下面看一些具体的例子:
#### 搜索一个或多个匹配项
只需要下面的命令,就可以搜索 [Arch Linux 安装指南](https://www.ostechnix.com/install-arch-linux-latest-version/)。
```
$ awman Installation guide
```
上面的命令将会从 Arch Wiki 中搜索所有包含 “Installation guide” 的条目。如果对于给出的搜索条目有很多的匹配项,将会展示为一个选择菜单。使用上下方向键或是 Vim 风格的方向键(`j`/`k`),移动到你想查看的指南上,点击回车打开。然后就会像下面这样,以手册页的形式展示指南的内容。

awman 指的是 arch wiki man 的首字母组合。
它支持手册页的所有操作,所以你可以像使用手册页一样使用它。按 `h` 查看帮助选项。

要退出选择菜单而不显示手册页,只需要按 `Ctrl+c`。
输入 `q` 返回或者/并且退出手册页。
#### 在标题或者概述中搜索匹配项
awman 默认只会在标题中搜索匹配项。但是你也可以指定它同时在标题和概述中搜索匹配项。
```
$ awman -d vim
```
或者,
```
$ awman --desc-search vim
```
#### 在目录中搜索匹配项
不同于在标题和概述中搜索匹配项,它也能够扫描整个内容以匹配。不过请注意,这样将会使搜索进程明显变慢。
```
$ awman -k emacs
```
或者,
```
$ awman --apropos emacs
```
#### 在 web 浏览器中打开搜索结果
如果你不想以手册页的形式查看 Arch Wiki 指南,你也可以像下面这样在 web 浏览器中打开它。
```
$ awman -w pacman
```
或者,
```
$ awman --web pacman
```
这条命令将会在 web 浏览器中打开匹配结果。请注意,使用这个选项需要网络连接。
#### 在其他语言中搜索
awman 默认打开的是英文的 Arch Wiki 页面。如果你想用其他的语言查看搜索结果,例如西班牙语,只需要像这样做:
```
$ awman -l spanish codecs
```

使用以下命令查看可用的语言:
```
$ awman --list-languages
```
#### 升级本地的 Arch Wiki 副本
就像我已经说过的,更新会每两天自动推送一次。或者你也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手动更新。
```
$ awman-update
arch-wiki-man@1.3.0 /usr/lib/node_modules/arch-wiki-man
└── arch-wiki-md-repo@0.10.84
arch-wiki-md-repo has been successfully updated or reinstalled.
```
:)
---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how-to-browse-and-read-entire-arch-wiki-as-linux-man-pages/>
作者:[SK](https://www.ostechnix.com/author/s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dianbanjiu](https://github.com/dianbanjiu)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一个简单而美观的跨平台播客应用程序
|
Editor
|
https://www.ostechnix.com/cpod-a-simple-beautiful-and-cross-platform-podcast-app/
|
Linux 桌面版上有很多播客播放器,但是如果你想要一些视觉上美观、有顺滑的动画并且可以在每个平台上运行的东西,那就并没有很多替代品可以替代 CPod 了。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9/234010rpsfnsn7nmpos16r.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19/234010rpsfnsn7nmpos16r.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Flowsnow
|
wxy
| false |
[
"pod"
] |
分享
|
{
"viewnum": 4266,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Linux 桌面版上有很多播客播放器,但是如果你想要一些视觉上美观、有顺滑的动画并且可以在每个平台上运行的东西,那就并没有很多替代品可以替代 CPod 了。
| 2018-10-19T23:40:08 | 2018-10-19T23:40:08 | 10,133 |
/article-10133-1.html
|

播客在过去几年中变得非常流行。 播客就是所谓的“<ruby> 信息娱乐 <rt> infotainment </rt></ruby>”,它们通常是轻松的,但也会为你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播客在过去几年中已经非常火爆了,如果你喜欢某些东西,就很可能有个相关的播客。 Linux 桌面版上有很多播客播放器,但是如果你想要一些视觉上美观、有顺滑的动画并且可以在每个平台上运行的东西,那就并没有很多替代品可以替代 CPod 了。 CPod(以前称为 Cumulonimbus)是一个开源而成熟的播客应用程序,适用于 Linux、MacOS 和 Windows。
CPod 运行在一个名为 Electron 的东西上 —— 这个工具允许开发人员构建跨平台(例如 Windows、MacOS 和 Linux)的桌面图形化应用程序。 在本简要指南中,我们将讨论如何在 Linux 中安装和使用 CPod 播客应用程序。
### 安装 CPod
转到 CPod 的[发布页面](https://github.com/z-------------/CPod/releases)。 下载并安装所选平台的二进制文件。 如果你使用 Ubuntu / Debian,你只需从发布页面下载并安装 .deb 文件,如下所示。
```
$ wget https://github.com/z-------------/CPod/releases/download/v1.25.7/CPod_1.25.7_amd64.deb
$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install gdebi
$ sudo gdebi CPod_1.25.7_amd64.deb
```
如果你使用其他发行版,你可能需要使用发布页面中的 AppImage。
从发布页面下载 AppImage 文件。
打开终端,然后转到存储 AppImage 文件的目录。 更改权限以允许执行:
```
$ chmod +x CPod-1.25.7-x86_64.AppImage
```
执行 AppImage 文件:
```
$ ./CPod-1.25.7-x86_64.AppImage
```
你将看到一个对话框询问是否将应用程序与系统集成。 如果要执行此操作,请单击“yes”。
### 特征
#### 探索标签页

CPod 使用 Apple iTunes 数据库查找播客。 这很好,因为 iTunes 数据库是最大的这类数据库。 如果某个播客存在,那么很可能就在 iTunes 上。 要查找播客,只需使用探索部分中的顶部搜索栏即可。 探索部分还展示了一些受欢迎的播客。
#### 主标签页

主标签页在打开应用程序时是默认打开的。 主标签页显示你已订阅的所有播客的所有剧集的时间顺序列表。
在主页选项卡中,你可以:
1. 标记剧集阅读。
2. 下载它们进行离线播放
3. 将它们添加到播放队列中。

#### 订阅标签页

你当然可以订阅你喜欢的播客。 你可以在订阅标签页中执行的其他一些操作是:
1. 刷新播客艺术作品
2. 导出订阅到 .OPML 文件中,从 .OPML 文件中导入订阅。
#### 播放器

播放器可能是 CPod 最美观的部分。 该应用程序根据播客的横幅更改整体外观。 底部有一个声音可视化器。 在右侧,你可以查看和搜索此播客的其他剧集。
#### 缺点/缺失功能
虽然我喜欢这个应用程序,但 CPod 确实有一些特性和缺点:
1. 糟糕的 MPRIS 集成 —— 你可以从桌面环境的媒体播放器对话框中播放或者暂停播客,但这是不够的。 播客的名称未显示,你可以转到下一个或者上一个剧集。
2. 不支持章节。
3. 没有自动下载 —— 你必须手动下载剧集。
4. 使用过程中的 CPU 使用率非常高(即使对于 Electron 应用程序而言)。
### 总结
虽然它确实有它的缺点,但 CPod 显然是最美观的播客播放器应用程序,并且它具有最基本的功能。 如果你喜欢使用视觉上美观的应用程序,并且不需要高级功能,那么这就是你的完美应用。我知道我肯定会使用它。
你喜欢 CPod 吗? 请将你的意见发表在下面的评论中。
**资源**
* [CPod GitHub 仓库](https://github.com/z-------------/CPod)
---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cpod-a-simple-beautiful-and-cross-platform-podcast-app/>
作者:[EDITOR](https://www.ostechnix.com/author/editor/)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Flowsnow](https://github.com/Flowsno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介绍 Fedora 上的 Swift
|
Link Dupont
|
https://fedoramagazine.org/introducing-swift-fedora/
|
Swift 是一种使用现代方法构建安全性、性能和软件设计模式的通用编程语言。它旨在成为各种编程项目的最佳语言,从系统编程到桌面应用程序,以及扩展到云服务。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20/093525ccnxl3l5zxqwwpsj.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20/093525ccnxl3l5zxqwwpsj.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Swift"
] |
技术
|
{
"viewnum": 3951,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Swift 是一种使用现代方法构建安全性、性能和软件设计模式的通用编程语言。它旨在成为各种编程项目的最佳语言,从系统编程到桌面应用程序,以及扩展到云服务。
| 2018-10-20T09:35:21 | 2018-10-20T09:35:21 | 10,134 |
/article-10134-1.html
|

Swift 是一种使用现代方法构建安全性、性能和软件设计模式的通用编程语言。它旨在成为各种编程项目的最佳语言,从系统编程到桌面应用程序,以及扩展到云服务。继续阅读了解它以及如何在 Fedora 中尝试它。
### 安全、快速、富有表现力
与许多现代编程语言一样,Swift 被设计为比基于 C 的语言更安全。例如,变量总是在使用之前初始化。检查数组和整数是否溢出。内存自动管理。
Swift 将意图放在语法中。要声明变量,请使用 `var` 关键字。要声明常量,请使用 `let`。
Swift 还保证对象永远不会是 `nil`。实际上,尝试使用已知为 `nil` 的对象将导致编译时错误。当使用 `nil` 值时,它支持一种称为 **optional** 的机制。optional 可能包含 `nil`,但使用 `?` 运算符可以安全地解包。
更多的功能包括:
* 与函数指针统一的闭包
* 元组和多个返回值
* 泛型
* 对范围或集合进行快速而简洁的迭代
* 支持方法、扩展和协议的结构体
* 函数式编程模式,例如 `map` 和 `filter`
* 内置强大的错误处理
* 拥有 `do`、`guard`、`defer` 和 `repeat` 关键字的高级控制流
### 尝试 Swift
Swift 在 Fedora 28 中可用,包名为 **swift-lang**。安装完成后,运行 `swift` 并启动 REPL 控制台。
```
$ swift
Welcome to Swift version 4.2 (swift-4.2-RELEASE). Type :help for assistance.
1> let greeting="Hello world!"
greeting: String = "Hello world!"
2> print(greeting)
Hello world!
3> greeting = "Hello universe!"
error: repl.swift:3:10: error: cannot assign to value: 'greeting' is a 'let' constant
greeting = "Hello universe!"
~~~~~~~~ ^
3>
```
Swift 有一个不断发展的社区,特别的,有一个[工作组](https://swift.org/server/)致力于使其成为一种高效且有力的服务器端编程语言。请访问其[主页](http://swift.org)了解更多参与方式。
图片由 [Uillian Vargas](https://unsplash.com/photos/7oJpVR1inGk?utm_source=unsplash&utm_medium=referral&utm_content=creditCopyText) 发布在 [Unsplash](https://unsplash.com/search/photos/fast?utm_source=unsplash&utm_medium=referral&utm_content=creditCopyText) 上。
---
via: <https://fedoramagazine.org/introducing-swift-fedora/>
作者:[Link Dupont](https://fedoramagazine.org/author/linkdupont/)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命令行小技巧:读取文件的不同方式
|
Paul W. Frields
|
https://fedoramagazine.org/commandline-quick-tips-reading-files-different-ways/
|
如果你在系统中打开一个终端完成一些工作,你就有可能需要读取一两个文件。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21/000526kk3y3iwphyhkocw4.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21/000526kk3y3iwphyhkocw4.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distant1219
|
wxy
| false |
[
"文件"
] |
技术
|
{
"viewnum": 4916,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如果你在系统中打开一个终端完成一些工作,你就有可能需要读取一两个文件。
| 2018-10-21T00:05:18 | 2018-10-21T00:05:18 | 10,136 |
/article-10136-1.html
|

作为图形操作系统,Fedora 的使用是令人愉快的。你可以轻松地点击完成任何任务。但你可能已经看到了,在底层还有一个强大的命令行。想要在 shell 下体验,只需要在 Fedora 系统中打开你的终端应用。这篇文章是向你展示常见的命令行使用方法的系列文章之一。
在这部分,你将学习如何以不同的方式读取文件,如果你在系统中打开一个终端完成一些工作,你就有可能需要读取一两个文件。
### 一应俱全的大餐
对命令行终端的用户来说, `cat` 命令众所周知。 当你 `cat` 一个文件,你很容易的把整个文件内容展示在你的屏幕上。而真正发生在底层的是文件一次读取一行,然后一行一行写入屏幕。
假设你有一个文件,叫做 `myfile`, 这个文件每行只有一个单词。为了简单起见,每行的单词就是这行的行号,就像这样:
```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
所以如果你 `cat` 这个文件,你就会看到如下输出:
```
$ cat myfile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
并没有太惊喜,不是吗? 但是有个有趣的转折,只要使用 `tac` 命令,你可以从后往前 `cat` 这个文件。(请注意, Fedora 对这种有争议的幽默不承担任何责任!)
```
$ tac myfile
five
four
three
two
one
```
`cat` 命令允许你以不同的方式装饰输出,比如,你可以输出行号:
```
$ cat -n myfile
1 one
2 two
3 three
4 four
5 five
```
还有其他选项可以显示特殊字符和其他功能。要了解更多, 请运行 `man cat` 命令, 看完之后,按 `q` 即可退出回到 shell。
### 挑选你的食物
通常,文件太长会无法全部显示在屏幕上,您可能希望能够像文档一样查看它。 这种情况下,可以试试 `less` 命令:
```
$ less myfile
```
你可以用方向键,也可以用 `PgUp`/`PgDn` 来查看文件, 按 `q` 就可以退回到 shell。
实际上,还有一个 `more` 命令,其基于老式的 UNIX 系统命令。如果在退回 shell 后仍想看到该文件的内容,则可能需要使用它。而 `less` 命令则让你回到你离开 shell 之前的样子,并且清除屏幕上你看到的所有的文件内容。
### 一点披萨或甜点
有时,你所需的输出只是文件的开头。 比如,有一个非常长的文件,当你使用 `cat` 命令时,会显示这个文件所有内容,前几行的内容很容易滚动过去,导致你看不到。`head` 命令会帮你获取文件的前几行:
```
$ head -n 2 myfile
one
two
```
同样,你会用 `tail` 命令来查看文件的末尾几行:
```
$ tail -n 3 myfile
three
four
five
```
当然,这些只是在这个领域的几个简单的命令。但它们可以让你在阅读文件时容易入手。
---
via: <https://fedoramagazine.org/commandline-quick-tips-reading-files-different-ways/>
作者:[Paul W. Frields](https://fedoramagazine.org/author/pfrields/)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distant1219](https://github.com/distant1219)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如何在双系统引导下替换 Linux 发行版
|
Abhishek Prakash
|
https://itsfoss.com/replace-linux-from-dual-boot/
|
在双系统引导的状态下,你可以将已安装的 Linux 发行版替换为另一个发行版,同时还可以保留原本的个人数据。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21/002240jg0d00rl4devsllr.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21/002240jg0d00rl4devsllr.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HankChow
|
wxy
| false |
[
"双引导"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6119,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在双系统引导的状态下,你可以将已安装的 Linux 发行版替换为另一个发行版,同时还可以保留原本的个人数据。
| 2018-10-21T00:22:39 | 2018-10-21T00:22:39 | 10,137 |
/article-10137-1.html
|
>
> 在双系统引导的状态下,你可以将已安装的 Linux 发行版替换为另一个发行版,同时还可以保留原本的个人数据。
>
>
>

假设你的电脑上已经[以双系统的形式安装了 Ubuntu 和 Windows](https://itsfoss.com/install-ubuntu-1404-dual-boot-mode-windows-8-81-uefi/),但经过[将 Linux Mint 与 Ubuntu 比较](https://itsfoss.com/linux-mint-vs-ubuntu/)之后,你又觉得 [Linux Mint](https://www.linuxmint.com/) 会更适合自己的时候,你会怎样做?又该如何在[删除 Ubuntu](https://itsfoss.com/uninstall-ubuntu-linux-windows-dual-boot/) 的同时[在双系统中安装 Mint](https://itsfoss.com/guide-install-linux-mint-16-dual-boot-windows/) 呢?
你或许觉得应该首先从在双系统中卸载 [Ubuntu](https://www.ubuntu.com/),然后使用 Linux Mint 重新安装成双系统。但实际上并不需要这么麻烦。
如果你已经在双系统引导中安装了一种 Linux 发行版,就可以轻松替换成另一个发行版了,而且也不必卸载已有的 Linux 发行版,只需要删除其所在的分区,然后在腾出的磁盘空间上安装另一个 Linux 发行版就可以了。
与此同时,更换 Linux 发行版后,仍然会保留原本 home 目录中包含所有文件。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 在双系统引导中替换 Linux 发行版
<https://youtu.be/ptF2RUehbKs>
这是我的演示范例。我使用双系统引导同时安装了 Windows 10 和 Linux Mint 19,然后我会把 Linux Mint 19 替换成 Elementary OS 5,同时在替换后保留我的个人文件(包括音乐、图片、视频和 home 目录中的文件)。
你需要做好以下这些准备:
* 使用 Linux 和 Windows 双系统引导
* 需要安装的 Linux 发行版的 USB live 版
* 在外部磁盘备份 Windows 和 Linux 中的重要文件(并非必要,但建议备份一下)
#### 在替换 Linux 发行版时要记住保留你的 home 目录
如果想让个人文件在安装新 Linux 系统的过程中不受影响,原有的 Linux 系统必须具有单独的 root 目录和 home 目录。你可能会发现我的[双系统引导教程](https://itsfoss.com/guide-install-elementary-os-luna/)在安装过程中不选择“与 Windows 共存”选项,而选择“其它”选项,然后手动创建 root 和 home 分区。所以,手动创建单独的 home 分区也算是一个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操作。因为如果要在不丢失文件的情况下,将现有的 Linux 发行版替换为另一个发行版,需要将 home 目录存放在一个单独的分区上。
不过,你必须记住现有 Linux 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使用与新系统中相同的 home 目录。
如果你没有单独的 home 分区,也可以后续再进行创建。但这并不是推荐做法,因为这个过程会比较复杂,有可能会把你的系统搞乱。
下面来看看如何替换到另一个 Linux 发行版。
#### 步骤 1:为新的 Linux 发行版创建一个 USB live 版
尽管上文中已经提到了它,但我还是要重复一次以免忽略。
你可以使用 Windows 或 Linux 中的启动盘创建器(例如 [Etcher](https://etcher.io/))来创建 USB live 版,这个过程比较简单,这里不再详细叙述。
#### 步骤 2:启动 USB live 版并安装 Linux
你应该已经使用过双系统启动,对这个过程不会陌生。使用 USB live 版重新启动系统,在启动时反复按 F10 或 F12 进入 BIOS 设置。选择从 USB 启动,就可以看到进入 live 环境或立即安装的选项。
在安装过程中,进入“安装类型”界面时,选择“其它”选项。

*在这里选择“其它”选项*
#### 步骤 3:准备分区操作
下图是分区界面。你会看到使用 Ext4 文件系统类型来安装 Linux。

*确定 Linux 的安装位置*
在上图中,标记为 Linux Mint 19 的 Ext4 分区是 root 分区,大小为 82691 MB 的第二个 Ext4 分区是 home 分区。在这里我这里没有使用[交换空间](https://itsfoss.com/swap-size/)。
如果你只有一个 Ext4 分区,就意味着你的 home 目录与 root 目录位于同一分区。在这种情况下,你就无法保留 home 目录中的文件了,这个时候我建议将重要文件复制到外部磁盘,否则这些文件将不会保留。
然后是删除 root 分区。选择 root 分区,然后点击 `-` 号,这个操作释放了一些磁盘空间。

*删除 root 分区*
磁盘空间释放出来后,点击 `+` 号。

*创建新的 root 分区*
现在已经在可用空间中创建一个新分区。如果你之前的 Linux 系统中只有一个 root 分区,就应该在这里创建 root 分区和 home 分区。如果需要,还可以创建交换分区。
如果你之前已经有 root 分区和 home 分区,那么只需要从已删除的 root 分区创建 root 分区就可以了。

*创建 root 分区*
你可能有疑问,为什么要经过“删除”和“添加”两个过程,而不使用“更改”选项。这是因为以前使用“更改”选项好像没有效果,所以我更喜欢用 `-` 和 `+`。这是迷信吗?也许是吧。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对新创建的 root 分区进行格式化。在没有更改分区大小的情况下,默认是不会对分区进行格式化的。如果分区没有被格式化,之后可能会出现问题。

*格式化 root 分区很重要*
如果你在新的 Linux 系统上已经划分了单独的 home 分区,选中它并点击更改。

*修改已有的 home 分区*
然后指定将其作为 home 分区挂载即可。

*指定 home 分区的挂载点*
如果你还有交换分区,可以重复与 home 分区相同的步骤,唯一不同的是要指定将空间用作交换空间。
现在的状态应该是有一个 root 分区(将被格式化)和一个 home 分区(如果需要,还可以使用交换分区)。点击“立即安装”可以开始安装。

*检查分区情况*
接下来的几个界面就很熟悉了,要重点注意的是创建用户和密码的步骤。如果你之前有一个单独的 home 分区,并且还想使用相同的 home 目录,那你必须使用和之前相同的用户名和密码,至于设备名称则可以任意指定。

*要保持 home 分区不变,请使用之前的用户名和密码*
接下来只要静待安装完成,不需执行任何操作。

*等待安装完成*
安装完成后重新启动系统,你就能使用新的 Linux 发行版。
在以上的例子中,我可以在新的 Linux Mint 19 中使用原有的 Elementary OS 中的整个 home 目录,并且其中所有视频和图片都原封不动。岂不美哉?
---
via: <https://itsfoss.com/replace-linux-from-dual-boot/>
作者:[Abhishek Prakash](https://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HankChow](https://github.com/HankCho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在 Linux 命令行中使用 ls 列出文件的技巧
|
Don Watkins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10/ls-command
|
学习一些 Linux ls 命令最有用的变化。
|
/static/image/common/nophoto.png
|
/static/image/common/nophoto.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pityonline
| false |
[
"ls"
] |
技术
|
{
"viewnum": 18664,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学习一些 Linux ls 命令最有用的变化。
| 2018-10-22T08:27:00 | 2018-10-22T08:27:00 | 10,139 |
/article-10139-1.html
|
>
> 学习一些 Linux `ls` 命令最有用的变化。
>
>
>

我在 Linux 中最先学到的命令之一就是 `ls`。了解系统中文件所在目录中的内容非常重要。能够查看和修改不仅仅是一些文件还有所有文件也很重要。
我的第一个 Linux 备忘录是[单页 Linux 手册](http://hackerspace.cs.rutgers.edu/library/General/One_Page_Linux_Manual.pdf),它于 1999 年发布,成了我的首选参考资料。当我开始探索 Linux 时,我把它贴在桌子上并经常参考它。它在第一页第一列的底部介绍了 `ls -l` 列出文件的命令。
之后,我将学习这个最基本命令的其它迭代。通过 `ls` 命令,我开始了解 Linux 文件权限的复杂性,以及哪些是我的文件,哪些需要 root 或者 sudo 权限来修改。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习惯了使用命令行,虽然我仍然使用 `ls -l` 来查找目录中的文件,但我经常使用 `ls -al`,这样我就可以看到可能需要更改的隐藏文件,比如那些配置文件。
根据 Eric Fischer 在 [Linux 文档项目](http://www.tldp.org/LDP/LG/issue48/fischer.html)中关于 `ls` 命令的文章,该命令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961 年 MIT 的<ruby> 相容分时系统 <rt> Compatible Time-Sharing System </rt></ruby>(CTSS)上的 `listf` 命令。当 CTSS 被 [Multics](https://en.wikipedia.org/wiki/Multics) 代替时,命令变为 `list`,并有像 `list -all` 的开关。根据[维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Ls),`ls` 出现在 AT&T Unix 的原始版本中。我们今天在 Linux 系统上使用的 `ls` 命令来自 [GNU Core Utilities](http://www.gnu.org/s/coreutils/)。
大多数时候,我只使用几个迭代的命令。我通常用 `ls` 或 `ls -al` 查看目录内容,但是你还应该熟悉许多其它选项。
`ls -l` 提供了一个简单的目录列表:

在我的 Fedora 28 系统的手册页中,我发现 `ls` 还有许多其它选项,所有这些选项都提供了有关 Linux 文件系统的有趣且有用的信息。通过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 `man ls`,我们可以开始探索其它一些选项:

要按文件大小对目录进行排序,请使用 `ls -lS`:

要以相反的顺序列出内容,请使用 `ls -lr`:

要按列列出内容,请使用 `ls -c`:

`ls -al` 提供了同一目录中所有文件的列表:

以下是我认为有用且有趣的一些其它选项:
* 仅列出目录中的 .txt 文件:`ls *.txt`
* 按文件大小列出:`ls -s`
* 按时间和日期排序:`ls -t`
* 按扩展名排序:`ls -X`
* 按文件大小排序:`ls -S`
* 带有文件大小的长格式:`ls -ls`
要生成指定格式的目录列表并将其定向到文件供以后查看,请输入 `ls -al > mydirectorylist`。最后,我找到的一个更奇特的命令是 `ls -R`,它提供了计算机上所有目录及其内容的递归列表。
有关 `ls` 命令的所有迭代的完整列表,请参阅 [GNU Core Utilities](https://www.gnu.org/software/coreutils/manual/html_node/ls-invocation.html#ls-invocation)。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10/ls-command>
作者:[Don Watkins](https://opensource.com/users/don-watkins)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pityonline](https://github.com/pityonline)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PyTorch 1.0 预览版发布:Facebook 最新 AI 开源框架
|
Avimanyu Bandyopadhyay
|
https://itsfoss.com/pytorch-open-source-ai-framework/
|
Facebook 在人工智能项目中广泛使用自己的开源 AI 框架 PyTorch,最近,他们已经发布了 PyTorch 1.0 的预览版本。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22/084432rtvtitfvt8teo5v0.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22/084432rtvtitfvt8teo5v0.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distant1219
|
wxy
| false |
[] |
技术
|
{
"viewnum": 7762,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Facebook 在人工智能项目中广泛使用自己的开源 AI 框架 PyTorch,最近,他们已经发布了 PyTorch 1.0 的预览版本。
| 2018-10-22T08:44:30 | 2018-10-22T08:44:30 | 10,140 |
/article-10140-1.html
|
Facebook 在人工智能项目中广泛使用自己的开源 AI 框架 PyTorch,最近,他们已经发布了 PyTorch 1.0 的预览版本。
如果你尚不了解,[PyTorch](https://pytorch.org/) 是一个基于 Python 的科学计算库。
PyTorch 利用 [GPU 超强的运算能力](https://en.wikipedia.org/wiki/General-purpose_computing_on_graphics_processing_units) 来实现复杂的 [张量](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nsor) 计算 和 [深度神经网络](https://www.techopedia.com/definition/32902/deep-neural-network)。 因此, 它被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和开发人员广泛使用。
这一新的可以投入使用的 [预览版](https://code.fb.com/ai-research/facebook-accelerates-ai-development-with-new-partners-and-production-capabilities-for-pytorch-1-0) 已于 2018 年 10 月 2 日周二在旧金山 [The Midway](https://www.themidwaysf.com/) 举办的 [PyTorch 开发人员大会](https://pytorch.fbreg.com/) 宣布。
### PyTorch 1.0 候选版本的亮点

候选版本中的一些主要新功能包括:
#### 1、 JIT
JIT 是一个编译工具集,使研究和生产更加接近。 它包含一个基于 Python 语言的叫做 Torch Script 的脚本语言,也有能使现有代码与它自己兼容的方法。
#### 2、 全新的 torch.distributed 库: “C10D”
“C10D” 能够在不同的后端上启用异步操作, 并在较慢的网络上提高性能。
#### 3、 C++ 前端 (实验性功能)
虽然它被特别提到是一个不稳定的 API (估计是在预发行版中), 这是一个 PyTorch 后端的纯 C++ 接口, 遵循 API 和建立的 Python 前端的体系结构,以实现高性能、低延迟的研究和开发直接安装在硬件上的 C++ 应用程序。
想要了解更多,可以在 GitHub 上查看完整的 [更新说明](https://github.com/pytorch/pytorch/releases/tag/v1.0rc0)。
第一个 PyTorch 1.0 的稳定版本将在夏季发布。(LCTT 译注:此信息可能有误)
### 在 Linux 上安装 PyTorch
为了安装 PyTorch v1.0rc0, 开发人员建议使用 [conda](https://conda.io/), 同时也可以按照[本地安装页面](https://pytorch.org/get-started/locally/)所示,使用其他方法可以安装,所有必要的细节详见文档。
#### 前提
* Linux
* Pip
* Python
* [CUDA](https://www.pugetsystems.com/labs/hpc/How-to-install-CUDA-9-2-on-Ubuntu-18-04-1184/) (对于使用 Nvidia GPU 的用户)
我们已经知道[如何安装和使用 Pip](https://itsfoss.com/install-pip-ubuntu/),那就让我们来了解如何使用 Pip 安装 PyTorch。
请注意,PyTorch 具有 GPU 和仅限 CPU 的不同安装包。你应该安装一个适合你硬件的安装包。
#### 安装 PyTorch 的旧版本和稳定版
如果你想在 GPU 机器上安装稳定版(0.4 版本),使用:
```
pip install torch torchvision
```
使用以下两个命令,来安装仅用于 CPU 的稳定版:
```
pip install http://download.pytorch.org/whl/cpu/torch-0.4.1-cp27-cp27mu-linux_x86_64.whl
pip install torchvision
```
#### 安装 PyTorch 1.0 候选版本
使用如下命令安装 PyTorch 1.0 RC GPU 版本:
```
pip install torch_nightly -f https://download.pytorch.org/whl/nightly/cu92/torch_nightly.html
```
如果没有GPU,并且更喜欢使用 仅限 CPU 版本,使用如下命令:
```
pip install torch_nightly -f https://download.pytorch.org/whl/nightly/cpu/torch_nightly.html
```
#### 验证 PyTorch 安装
使用如下简单的命令,启动终端上的 python 控制台:
```
python
```
现在,按行输入下面的示例代码以验证您的安装:
```
from __future__ import print_function
import torch
x = torch.rand(5, 3)
print(x)
```
你应该得到如下输出:
```
tensor([[0.3380, 0.3845, 0.3217],
[0.8337, 0.9050, 0.2650],
[0.2979, 0.7141, 0.9069],
[0.1449, 0.1132, 0.1375],
[0.4675, 0.3947, 0.1426]])
```
若要检查是否可以使用 PyTorch 的 GPU 功能, 可以使用以下示例代码:
```
import torch
torch.cuda.is_available()
```
输出结果应该是:
```
True
```
支持 PyTorch 的 AMD GPU 仍在开发中, 因此, 尚未按[报告](https://github.com/pytorch/pytorch/issues/10657#issuecomment-415067478)提供完整的测试覆盖,如果您有 AMD GPU ,请在[这里](https://rocm.github.io/install.html#installing-from-amd-rocm-repositories)提出建议。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广泛使用 PyTorch 的研究项目:
### 基于 PyTorch 的持续研究项目
* [Detectron](https://github.com/facebookresearch/Detectron): Facebook AI 研究院的软件系统, 可以智能地进行对象检测和分类。它之前是基于 Caffe2 的。今年早些时候,Caffe2 和 PyTorch [合力](https://caffe2.ai/blog/2018/05/02/Caffe2_PyTorch_1_0.html)创建了一个研究 + 生产的 PyTorch 1.0
* [Unsupervised Sentiment Discovery](https://github.com/NVIDIA/sentiment-discovery): 广泛应用于社交媒体的一些算法
* [vid2vid](https://github.com/NVIDIA/vid2vid): 逼真的视频到视频的转换
* [DeepRecommender](https://github.com/NVIDIA/DeepRecommender/) 我们在过去的[网飞的 AI 文章](https://itsfoss.com/netflix-open-source-ai/)中介绍了这些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领先的 GPU 制造商英伟达在[更新](https://news.developer.nvidia.com/pytorch-1-0-accelerated-on-nvidia-gpus/)这方面最近的发展,你也可以阅读正在进行的合作的研究。
###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 PyTorch 的能力?
想到 Facebook 在社交媒体算法中应用如此令人惊叹的创新项目, 我们是否应该感激这一切或是感到惊恐?这几乎是[天网](https://en.wikipedia.org/wiki/Skynet_(Terminator))! 这一新改进的发布的 PyTorch 肯定会推动事情进一步向前! 在下方评论,随时与我们分享您的想法!
---
via: <https://itsfoss.com/pytorch-open-source-ai-framework/>
作者:[Avimanyu Bandyopadhyay](https://itsfoss.com/author/avimanyu/)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distant1219](https://github.com/distant1219)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Grank:如何评估一个 Github 项目的活跃度
|
Bestony
|
本文为 Grank(Github Rank)的简介及相关思路的介绍。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22/145255spb0n4hhcwycz8ic.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22/145255spb0n4hhcwycz8ic.jpg
| tru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Grank"
] |
观点
|
{
"viewnum": 7001,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10794,
"displayorder": 0
}
] |
本文为 Grank(Github Rank)的简介及相关思路的介绍。
| 2018-10-22T14:50:00 | 2018-10-22T14:50:00 | 10,141 |
/article-10141-1.html
|
>
> 本文为 Grank(Github Rank)的简介及相关思路的介绍。
>
>
>

在深圳刚刚结束的 CosCon 2018 大会上发布了《[中国开源调查报告](/article-10135-1.html)》,[Grank](/article-10135-1.html) 作为其中[数据篇](/article-10138-1.html)的部分数据提供者,构建了一个 Github 项目活跃度、社区化的模型,并以 Python 实现。
项目地址: <https://github.com/lctt/grank/>
### Grank 模型
我们认为,一个健康的开源项目应该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 项目的活跃度趋势
* 项目的社区化(去中心化)程度
而这两个方面分别有多个因素组成:
### 活跃度和活跃度趋势
项目的活跃度,我们定义为项目的提交数、 拉取请求数和贡献者数(其它数据,如代码行数、文件数、issue 数、 fork 数、star 数,要么是权重相对低得多,要么是代表意义不够确定,此处忽略不计入模型)。
但是,对于不同的项目,其横向比较其活跃度,或有不同的活跃度形态,或不具备可比性。很难说一个项目比另外一个项目的提交数高,而拉取请求(PR)数低代表的确切含义。因此我们不认为对不同项目的这些数据进行绝对值的比较有太多的科学意义。
所以,我们认为一个项目本身的活跃度变化的趋势和幅度,会更有项目间比较的意义。
如果以三维空间来描述一个项目的活跃度,以提交数、拉取请求数、贡献者数为三维,可以确定在某个时间点某个项目的坐标,那么计算一段时间内,该坐标点的移动轨迹和速率,可以真实的反映该项目的活跃度趋势。

考虑到按周工作的作息时间的普遍影响,我们以一个工作周作为一个时间采样点,然后计算连续的几周内该坐标的移动速率。这反映了该项目的发展速度。
### 社区化程度
开源诞生于社区,繁荣于社区,根植于社区,虽然现在大型组织、商业公司也纷纷投身于开源生态,但是我们认为,开源项目的生命力仍然在于社区。我们并不否认机构、商业公司对开源的巨大贡献和影响力,但是如果一个开源项目变成了一家或几家大企业的私人游戏,其必然失去开源项目的生命力,它或许会在商业上取得成功,但是那个成功不是开源项目的成功模式。
因此,我们认为需要有一个评估开源项目的社区化(去中心化)程度的指标。项目(尤其是软件项目)的一个重要属性是开发人员的社区化身份,因此,我们以实际向项目贡献了代码的人员的社区化离散程度来评估项目的社区化程度。
每个参与项目开发的人员均有其身份属性,这个身份可能是企业雇佣身份,也可能是社区志愿者身份。我们通过对项目的提交中的提交者数据进行收集,然后根据开发人员的身份信息、邮件后缀等依优先级来判断其所属身份。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聚类,以一个离散评估模型来评估该数据集的离散程度。
虽然项目越中心化,其发展风险越高,但是,并不是社区化程度越高的项目就越健康,过于离散的项目也容易出现项目分裂、迭代缓慢等问题。这显然是存在一个适当的区域。
### Grank 的结果长什么样子?
**多项目活跃度:**

**多项目社区化:**

**单项目社区化及活跃度:**

### 使用方法
1. 使用 pip 安装项目 `pip install grank`
2. 获取 Github 的 [Personal Access Token](https://github.com/settings/tokens)
3. 使用 `grank login` 设置 Token
4. 使用 `grank config` 设置社区化企业关键词
5. 使用 `grank analy <owner> [<repository>]` 来分析特定用户 /组织和项目,比如 `grank analy lctt grank`,分析结果可以在执行命令目录的 result 目录中找到。
6. 使用命令行模式操作,如 `grank --token=XXXX --start=2018-01-01 --stop=2018-05-21 --askrule=0 --rule=inc analy <owner> <repository>` 其中 token 必须指定,其他可以使用缺省设置
### Grank 是如何实现的?
Grank 使用 Github 的 GraphQL 来完成数据抓取的工作,抓取项目的所有提交和拉取请求来进行分析,并使用 Pandas、numpy、pandas 进行数据的分析,最终得出结果。
此外,Grank 目前为命令行工具,采用了 Click 来编写命令行的支持。
### Grank 能够为你带来什么?
1. 评估自己的项目情况
2. 学习 Python 项目编写
3. 了解 Click 的使用
4. 了解 pytest 的使用。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LCTT/Grank>
Pypi 地址:<https://pypi.org/project/Grank/>
|
||||
如何在 Arch Linux(UEFI)上安装 GRUB
|
Francesco Mondello
|
http://fasterland.net/how-to-install-grub-on-arch-linux-uefi.html
|
几周前,我不得不在我的笔记本上从头开始重新安装 Arch Linux,同时我发现安装 Grub 并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22/221532acfzid5orlqi446r.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22/221532acfzid5orlqi446r.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UEFI",
"GRUB"
] |
技术
|
{
"viewnum": 17228,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几周前,我不得不在我的笔记本上从头开始重新安装 Arch Linux,同时我发现安装 Grub 并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 2018-10-22T22:15:28 | 2018-10-22T22:15:28 | 10,143 |
/article-10143-1.html
|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在安装 Windows 后在 Arch Linux 上[如何重新安装 Grub](http://fasterland.net/reinstall-grub-arch-linux.html)的教程。
几周前,我不得不在我的笔记本上从头开始重新安装 Arch Linux,同时我发现安装 Grub 并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出于这个原因,由于在新安装 Arch Linux 时在 UEFI bios 中安装 Grub 并不容易,所以我要写这篇教程。
### 定位 EFI 分区
在 Arch Linux 上安装 Grub 的第一件重要事情是定位 EFI 分区。让我们运行以下命令以找到此分区:
```
# fdisk -l
```
我们需要检查标记为 EFI System 的分区,我这里是 `/dev/sda2`。
之后,我们需要在例如 `/boot/efi` 上挂载这个分区:
```
# mkdir /boot/efi
# mount /dev/sdb2 /boot/efi
```
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是将此分区添加到 `/etc/fstab` 中。
#### 安装 Grub
现在我们可以在我们的系统中安装 Grub:
```
# grub-mkconfig -o /boot/grub/grub.cfg
# grub-install --target=x86_64-efi --efi-directory=/boot/efi --bootloader-id=GRUB
```
#### 自动将 Windows 添加到 Grub 菜单中
为了自动将 Windows 条目添加到 Grub 菜单,我们需要安装 os-prober:
```
# pacman -Sy os-prober
```
要添加它,让我们运行以下命令:
```
# os-prober
# grub-mkconfig -o /boot/grub/grub.cfg
# grub-install --target=x86_64-efi --efi-directory=/boot/efi --bootloader-id=GRUB
```
你可以在[这里](https://wiki.archlinux.org/index.php/GRUB)找到更多关于在 Arch Linux 上 Grub 的信息。
---
via: <http://fasterland.net/how-to-install-grub-on-arch-linux-uefi.html>
作者:[Francesco Mondello](http://fasterland.net/)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系统管理员需知的 16 个 iptables 使用技巧
|
Gary Smith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10/iptables-tips-and-tricks
|
iptables 是一款控制系统进出流量的强大配置工具。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22/224826corrbcmnpruin488.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22/224826corrbcmnpruin488.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jrglinux
|
wxy
| false |
[
"iptables"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9069,
"commentnum": 0,
"favtimes": 5,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iptables 是一款控制系统进出流量的强大配置工具。
| 2018-10-22T22:48:44 | 2018-10-22T22:48:44 | 10,144 |
/article-10144-1.html
|
>
> iptables 是一款控制系统进出流量的强大配置工具。
>
>
>

现代 Linux 内核带有一个叫 [Netfilter](https://en.wikipedia.org/wiki/Netfilter) 的数据包过滤框架。Netfilter 提供了允许、丢弃以及修改等操作来控制进出系统的流量数据包。基于 Netfilter 框架的用户层命令行工具 `iptables` 提供了强大的防火墙配置功能,允许你添加规则来构建防火墙策略。[iptables](https://en.wikipedia.org/wiki/Iptables) 丰富复杂的功能以及其巴洛克式命令语法可能让人难以驾驭。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其中的一些功能,提供一些系统管理员解决某些问题需要的使用技巧。
### 避免封锁自己
应用场景:假设你将对公司服务器上的防火墙规则进行修改,你需要避免封锁你自己以及其他同事的情况(这将会带来一定时间和金钱的损失,也许一旦发生马上就有部门打电话找你了)
#### 技巧 #1: 开始之前先备份一下 iptables 配置文件。
用如下命令备份配置文件:
```
/sbin/iptables-save > /root/iptables-works
```
#### 技巧 #2: 更妥当的做法,给文件加上时间戳。
用如下命令加时间戳:
```
/sbin/iptables-save > /root/iptables-works-`date +%F`
```
然后你就可以生成如下名字的文件:
```
/root/iptables-works-2018-09-11
```
这样万一使得系统不工作了,你也可以很快的利用备份文件恢复原状:
```
/sbin/iptables-restore < /root/iptables-works-2018-09-11
```
#### 技巧 #3: 每次创建 iptables 配置文件副本时,都创建一个指向最新的文件的链接。
```
ln –s /root/iptables-works-`date +%F` /root/iptables-works-latest
```
#### 技巧 #4: 将特定规则放在策略顶部,底部放置通用规则。
避免在策略顶部使用如下的一些通用规则:
```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22 -j DROP
```
你在规则中指定的条件越多,封锁自己的可能性就越小。不要使用上面非常通用的规则,而是使用如下的规则:
```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22 –s 10.0.0.0/8 –d 192.168.100.101 -j DROP
```
此规则表示在 `INPUT` 链尾追加一条新规则,将源地址为 `10.0.0.0/8`、 目的地址是 `192.168.100.101`、目的端口号是 `22` (`--dport 22` ) 的 TCP(`-p tcp` )数据包通通丢弃掉。
还有很多方法可以设置更具体的规则。例如,使用 `-i eth0` 将会限制这条规则作用于 `eth0` 网卡,对 `eth1` 网卡则不生效。
#### 技巧 #5: 在策略规则顶部将你的 IP 列入白名单。
这是一个有效地避免封锁自己的设置:
```
iptables -I INPUT -s <your IP> -j ACCEPT
```
你需要将该规则添加到策略首位置。`-I` 表示则策略首部插入规则,`-A` 表示在策略尾部追加规则。
#### 技巧 #6: 理解现有策略中的所有规则。
不犯错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如果你了解 iptables 策略背后的工作原理,使用起来更为得心应手。如果有必要,可以绘制流程图来理清数据包的走向。还要记住:策略的预期效果和实际效果可能完全是两回事。
### 设置防火墙策略
应用场景:你希望给工作站配置具有限制性策略的防火墙。
#### 技巧 #1: 设置默认规则为丢弃
```
# Set a default policy of DROP
*filter
:INPUT DROP [0:0]
:FORWARD DROP [0:0]
:OUTPUT DROP [0:0]
```
#### 技巧 #2: 将用户完成工作所需的最少量服务设置为允许
该策略需要允许工作站能通过 DHCP(`-p udp --dport 67:68 -sport 67:68`)来获取 IP 地址、子网掩码以及其他一些信息。对于远程操作,需要允许 SSH 服务(`-dport 22`),邮件服务(`--dport 25`),DNS 服务(`--dport 53`),ping 功能(`-p icmp`),NTP 服务(`--dport 123 --sport 123`)以及 HTTP 服务(`-dport 80`)和 HTTPS 服务(`--dport 443`)。
```
# Set a default policy of DROP
*filter
:INPUT DROP [0:0]
:FORWARD DROP [0:0]
:OUTPUT DROP [0:0]
# Accept any related or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I INPUT 1 -m state --state RELATED,ESTABLISHED -j ACCEPT
-I OUTPUT 1 -m state --state RELATED,ESTABLISHED -j ACCEPT
# Allow all traffic on the loopback interface
-A INPUT -i lo -j ACCEPT
-A OUTPUT -o lo -j ACCEPT
# Allow outbound DHCP request
-A OUTPUT –o eth0 -p udp --dport 67:68 --sport 67:68 -j ACCEPT
# Allow inbound SSH
-A INPUT -i eth0 -p tcp -m tcp --dport 22 -m state --state NEW -j ACCEPT
# Allow outbound email
-A OUTPUT -i eth0 -p tcp -m tcp --dport 25 -m state --state NEW -j ACCEPT
# Outbound DNS lookups
-A OUTPUT -o eth0 -p udp -m udp --dport 53 -j ACCEPT
# Outbound PING requests
-A OUTPUT –o eth0 -p icmp -j ACCEPT
# Outbound Network Time Protocol (NTP) requests
-A OUTPUT –o eth0 -p udp --dport 123 --sport 123 -j ACCEPT
# Outbound HTTP
-A OUTPUT -o eth0 -p tcp -m tcp --dport 80 -m state --state NEW -j ACCEPT
-A OUTPUT -o eth0 -p tcp -m tcp --dport 443 -m state --state NEW -j ACCEPT
COMMIT
```
### 限制 IP 地址范围
应用场景:贵公司的 CEO 认为员工在 Facebook 上花费过多的时间,需要采取一些限制措施。CEO 命令下达给 CIO,CIO 命令 CISO,最终任务由你来执行。你决定阻止一切到 Facebook 的访问连接。首先你使用 `host` 或者 `whois` 命令来获取 Facebook 的 IP 地址。
```
host -t a www.facebook.com
www.facebook.com is an alias for star.c10r.facebook.com.
star.c10r.facebook.com has address 31.13.65.17
whois 31.13.65.17 | grep inetnum
inetnum: 31.13.64.0 - 31.13.127.255
```
然后使用 [CIDR 到 IPv4 转换](http://www.ipaddressguide.com/cidr) 页面来将其转换为 CIDR 表示法。然后你得到 `31.13.64.0/18` 的地址。输入以下命令来阻止对 Facebook 的访问:
```
iptables -A OUTPUT -p tcp -i eth0 –o eth1 –d 31.13.64.0/18 -j DROP
```
### 按时间规定做限制 - 场景1
应用场景:公司员工强烈反对限制一切对 Facebook 的访问,这导致了 CEO 放宽了要求(考虑到员工的反对以及他的助理提醒说她负责更新他的 Facebook 页面)。然后 CEO 决定允许在午餐时间访问 Facebook(中午 12 点到下午 1 点之间)。假设默认规则是丢弃,使用 iptables 的时间功能便可以实现。
```
iptables –A OUTPUT -p tcp -m multiport --dport http,https -i eth0 -o eth1 -m time --timestart 12:00 –timestop 13:00 –d 31.13.64.0/18 -j ACCEPT
```
该命令中指定在中午12点(`--timestart 12:00`)到下午 1 点(`--timestop 13:00`)之间允许(`-j ACCEPT`)到 Facebook.com (`-d [31.13.64.0/18][5]`)的 http 以及 https (`-m multiport --dport http,https`)的访问。
### 按时间规定做限制 - 场景2
应用场景:在计划系统维护期间,你需要设置凌晨 2 点到 3 点之间拒绝所有的 TCP 和 UDP 访问,这样维护任务就不会受到干扰。使用两个 iptables 规则可实现:
```
iptables -A INPUT -p tcp -m time --timestart 02:00 --timestop 03:00 -j DROP
iptables -A INPUT -p udp -m time --timestart 02:00 --timestop 03:00 -j DROP
```
该规则禁止(`-j DROP`)在凌晨2点(`--timestart 02:00`)到凌晨3点(`--timestop 03:00`)之间的 TCP 和 UDP (`-p tcp and -p udp`)的数据进入(`-A INPUT`)访问。
### 限制连接数量
应用场景:你的 web 服务器有可能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 DoS 攻击,为了避免这些攻击,你可以限制单个 IP 地址到你的 web 服务器创建连接的数量:
```
iptables –A INPUT –p tcp –syn -m multiport -–dport http,https –m connlimit -–connlimit-above 20 –j REJECT -–reject-with-tcp-reset
```
分析一下上面的命令。如果单个主机在一分钟之内新建立(`-p tcp -syn`)超过 20 个(`-connlimit-above 20`)到你的 web 服务器(`--dport http,https`)的连接,服务器将拒绝(`-j REJECT`)建立新的连接,然后通知对方新建连接被拒绝(`--reject-with-tcp-reset`)。
### 监控 iptables 规则
应用场景:由于数据包会遍历链中的规则,iptables 遵循 “首次匹配获胜” 的原则,因此经常匹配的规则应该靠近策略的顶部,而不太频繁匹配的规则应该接近底部。 你怎么知道哪些规则使用最多或最少,可以在顶部或底部附近监控?
#### 技巧 #1: 查看规则被访问了多少次
使用命令:
```
iptables -L -v -n –line-numbers
```
用 `-L` 选项列出链中的所有规则。因为没有指定具体哪条链,所有链规则都会被输出,使用 `-v` 选项显示详细信息,`-n` 选项则显示数字格式的数据包和字节计数器,每个规则开头的数值表示该规则在链中的位置。
根据数据包和字节计数的结果,你可以将访问频率最高的规则放到顶部,将访问频率最低的规则放到底部。
#### 技巧 #2: 删除不必要的规则
哪条规则从来没有被访问过?这些可以被清除掉。用如下命令查看:
```
iptables -nvL | grep -v "0 0"
```
注意:两个数字 0 之间不是 Tab 键,而是 **5** 个空格。
#### 技巧 #3: 监控正在发生什么
可能你也想像使用 `top` 命令一样来实时监控 iptables 的情况。使用如下命令来动态监视 iptables 中的活动,并仅显示正在遍历的规则:
```
watch --interval=5 'iptables -nvL | grep -v "0 0"'
```
`watch` 命令通过参数 `iptables -nvL | grep -v “0 0“` 每隔 5 秒输出 iptables 的动态。这条命令允许你查看数据包和字节计数的变化。
### 输出日志
应用场景:经理觉得你这个防火墙员工的工作质量杠杠的,但如果能有网络流量活动日志最好了。有时候这比写一份有关工作的报告更有效。
使用工具 [FWLogwatch](http://fwlogwatch.inside-security.de/) 基于 iptables 防火墙记录来生成日志报告。FWLogwatch 工具支持很多形式的报告并且也提供了很多分析功能。它生成的日志以及月报告使得管理员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并且还更好地管理网络,甚至减少未被注意的潜在攻击。
这里是一个 FWLogwatch 生成的报告示例:

### 不要满足于允许和丢弃规则
本文中已经涵盖了 iptables 的很多方面,从避免封锁自己、配置 iptables 防火墙以及监控 iptables 中的活动等等方面介绍了 iptables。你可以从这里开始探索 iptables 甚至获取更多的使用技巧。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10/iptables-tips-and-tricks>
作者:[Gary Smith](https://opensource.com/users/greptile)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jrg](https://github.com/jrglinu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5 个很酷的平铺窗口管理器
|
Clément Verna
|
https://fedoramagazine.org/5-cool-tiling-window-managers/
|
Linux 桌面生态中有多种窗口管理器(WM)。有些是作为桌面环境的一部分开发的。有的则被用作独立程序。平铺窗口管理器就是这种情况,它提供了一个更轻量级的自定义环境。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23/221336pyy3mdxbyebcbcj3.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23/221336pyy3mdxbyebcbcj3.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窗口管理器"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11635,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Linux 桌面生态中有多种窗口管理器(WM)。有些是作为桌面环境的一部分开发的。有的则被用作独立程序。平铺窗口管理器就是这种情况,它提供了一个更轻量级的自定义环境。
| 2018-10-23T22:13:31 | 2018-10-23T22:13:31 | 10,145 |
/article-10145-1.html
|

Linux 桌面生态中有多种窗口管理器(WM)。有些是作为桌面环境的一部分开发的。有的则被用作独立程序。平铺窗口管理器就是这种情况,它提供了一个更轻量级的自定义环境。本文介绍了五种这样的平铺窗口管理器供你试用。
### i3
[i3](https://i3wm.org/) 是最受欢迎的平铺窗口管理器之一。与大多数其他此类 WM 一样,i3 专注于低资源消耗和用户可定制性。
您可以参考 [Magazine 上的这篇文章](https://fedoramagazine.org/getting-started-i3-window-manager/)了解 i3 安装细节以及如何配置它。
### sway
[sway](https://swaywm.org/) 是一个平铺 Wayland 合成器。它有与现有 i3 配置兼容的优点,因此你可以使用它来替换 i3 并使用 Wayland 作为显示协议。
您可以使用 `dnf` 从 Fedora 仓库安装 sway:
```
$ sudo dnf install sway
```
如果你想从 i3 迁移到 sway,这里有一个[迁移指南](https://github.com/swaywm/sway/wiki/i3-Migration-Guide)。
### Qtile
[Qtile](http://www.qtile.org/) 是另一个平铺管理器,也恰好是用 Python 编写的。默认情况下,你在位于 `~/.config/qtile/config.py` 下的 Python 脚本中配置 Qtile。当此脚本不存在时,Qtile 会使用默认[配置](https://github.com/qtile/qtile/blob/develop/libqtile/resources/default_config.py)。
Qtile 使用 Python 的一个好处是你可以编写脚本来控制 WM。例如,以下脚本打印屏幕详细信息:
```
> from libqtile.command import Client
> c = Client()
> print(c.screen.info)
{'index': 0, 'width': 1920, 'height': 1006, 'x': 0, 'y': 0}
```
要在 Fedora 上安装 Qlite,请使用以下命令:
```
$ sudo dnf install qtile
```
### dwm
[dwm](https://dwm.suckless.org/) 窗口管理器更侧重于轻量级。该项目的一个目标是保持 dwm 最小。例如,整个代码库从未超过 2000 行代码。另一方面,dwm 不容易定制和配置。实际上,改变 dwm 默认配置的唯一方法是[编辑源代码并重新编译程序](https://dwm.suckless.org/customisation/)。
如果你想尝试默认配置,你可以使用 `dnf` 在 Fedora 中安装 dwm:
```
$ sudo dnf install dwm
```
对于那些想要改变 dwm 配置的人,Fedora 中有一个 dwm-user 包。该软件包使用用户主目录中 `~/.dwm/config.h` 的配置自动重新编译 dwm。
### awesome
[awesome](https://awesomewm.org/) 最初是作为 dwm 的一个分支开发,使用外部配置文件提供 WM 的配置。配置通过 Lua 脚本完成,这些脚本允许你编写脚本以自动执行任务或创建 widget。
你可以使用这个命令在 Fedora 上安装 awesome:
```
$ sudo dnf install awesome
```
---
via: <https://fedoramagazine.org/5-cool-tiling-window-managers/>
作者:[Clément Verna](https://fedoramagazine.org)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2018 年最好的 Linux 发行版
|
Jack Wallen
|
https://www.linux.com/blog/learn/intro-to-linux/2018/1/best-linux-distributions-2018
|
Jack Wallen 分享他挑选的 2018 年最好的 Linux 发行版。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24/094318h906e0tyipii0z2e.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24/094318h906e0tyipii0z2e.jpg
| true | false | true |
dianbanjiu
|
wxy
| false |
[
"发行版",
"Linux"
] |
观点
|
{
"viewnum": 26762,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11411,
"displayorder": 0
}
] |
Jack Wallen 分享他挑选的 2018 年最好的 Linux 发行版。
| 2018-10-24T09:43:14 | 2018-10-24T09:43:14 | 10,146 |
/article-10146-1.html
|

>
> Jack Wallen 分享他挑选的 2018 年最好的 Linux 发行版。
>
>
>
这是新的一年,Linux 仍有无限可能。而且许多 Linux 发行版在 2017 年都带来了许多重大的改变,我相信在 2018 年它在服务器和桌面上将会带来更加稳定的系统和市场份额的增长。
对于那些期待迁移到开源平台(或是那些想要切换到)的人对于即将到来的一年,什么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你去 [Distrowatch](https://distrowatch.com/) 找一下,你可能会因为众多的发行版而感到头晕,其中一些的排名在上升,而还有一些则恰恰相反。
因此,哪个 Linux 发行版将在 2018 年得到偏爱?我有我的看法。事实上,我现在就要和你们分享它。
跟我做的 [去年清单](https://www.linux.com/news/learn/sysadmin/best-linux-distributions-2017) 相似,我将会打破那张清单,使任务更加轻松。普通的 Linux 用户,至少包含以下几个类别:系统管理员,轻量级发行版,桌面,为物联网和服务器发行的版本。
根据这些,让我们开始 2018 年最好的 Linux 发行版清单吧。
### 对系统管理员最好的发行版
[Debian](https://www.debian.org/) 不常出现在“最好的”列表中。但它应该出现,为什么呢?如果了解到 Ubuntu 是基于 Debian 构建的(其实有很多的发行版都基于 Debian),你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这个发行版应该在许多“最好”清单中。但为什么是对管理员最好的呢?我想这是由于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 容易使用
* 非常稳定
因为 Debain 使用 dpkg 和 apt 包管理,它使得使用该环境非常简单。而且因为 Debian 提供了最稳定的 Linux 平台之一,它为许多事物提供了理想的环境:桌面、服务器、测试、开发。虽然 Debian 可能不包括去年本分类的优胜者 [Parrot Linux](https://www.parrotsec.org/) 所带有的大量应用程序,但添加完成任务所需的任何或全部必要的应用程序都非常容易。而且因为 Debian 可以根据你的选择安装不同的桌面(Cinnamon、GNOME、KDE、LXDE、Mate 或者 Xfce),肯定可以满足你对桌面的需求。

*图 1:在 Debian 9.3 上运行的 GNOME 桌面。*
同时,Debain 在 Distrowatch 上名列第二。下载、安装,然后让它为你的工作而服务吧。Debain 尽管不那么华丽,但是对于管理员的工作来说十分有用。
### 最轻量级的发行版
轻量级的发行版有其特殊的用途:给予一些老旧或是性能低下的机器以新生。但是这不意味着这些特别的发行版仅仅只为了老旧的硬件机器而生。如果你想要的是运行速度,你可能会想知道在你的现代机器上这类发行版的运行速度能有多快。
在 2018 年上榜的最轻量级的发行版是 [Lubuntu](http://lubuntu.me/)。尽管在这个类别里还有很多选择,而且尽管 Lubuntu 的资源占用与 Puppy Linux 一样小,但得益于它是 Ubuntu 家庭的一员,其易用性为它加了分。但是不要担心,Lubuntu 对于硬件的要求并不高:
* CPU:奔腾 4 或者奔腾 M 或者 AMD K8 以上
* 对于本地应用,512 MB 的内存就可以了,对于网络使用(Youtube、Google+、Google Drive、Facebook),建议 1 GB 以上。
Lubuntu 使用的是 LXDE 桌面(图 2),这意味着新接触 Linux 的用户在使用这个发行版时不会有任何问题。这份简短清单中包含的应用(例如:Abiword、Gnumeric 和 Firefox)都是非常轻量的,且对用户友好的。

*图 2:LXDE桌面。*
Lubuntu 能让十年以上的电脑如获新生。
### 最好的桌面发行版
[Elementary OS](https://elementary.io/) 连续两年都是我清单中最好的桌面发行版。对于许多人,[Linux Mint](https://linuxmint.com/) (也是一个非常棒的分支)都是桌面发行版的领袖。但是,于我来说,它在易用性和稳定性上很难打败 Elementary OS。例如,我确信是 [Ubuntu](https://www.ubuntu.com/) 17.10 的发布让我迁移回了 Canonical 的发行版。迁移到新的使用 GNOME 桌面的 Ubuntu 不久之后,我发现我缺少了 Elementary OS 外观、可用性和感觉(图 3)。在使用 Ubuntu 两周以后,我又换回了 Elementary OS。

*图 3:Pantheon 桌面是一件像艺术品一样的桌面。*
使用 Elementary OS 的任何一个人都会觉得宾至如归。Pantheon 桌面是将操作顺滑和用户友好结合的最完美的桌面。每次更新,它都会变得更好。
尽管 Elementary OS 在 Distrowatch 页面访问量中排名第六,但我预计到 2018 年末,它将至少上升至第三名。Elementary 开发人员非常关注用户的需求。他们倾听并且改进,这个发行版目前的状态是如此之好,似乎他们一切都可以做的更好。 如果您需要一个具有出色可靠性和易用性的桌面,Elementary OS 就是你的发行版。
### 能够证明自己的最好的发行版
很长一段时间内,[Gentoo](https://www.gentoo.org/) 都稳坐“展现你技能”的发行版的首座。但是,我认为现在 Gentoo 是时候让出“证明自己”的宝座给 [Linux From Scratch(LFS)](http://www.linuxfromscratch.org/)。你可能认为这不公平,因为 LFS 实际上不是一个发行版,而是一个帮助用户创建自己的 Linux 发行版的项目。但是,有什么能比你自己创建一个自己的发行版更能证明自己所学的 Linux 知识的呢?在 LFS 项目中,你可以从头开始构建自定义的 Linux 系统,而且是从源代码开始。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证明些什么,请下载 [Linux From Scratch Book](http://www.linuxfromscratch.org/lfs/download.html) 并开始构建。
### 对于物联网最好的发行版
[Ubuntu Core](https://www.ubuntu.com/core) 已经是第二年赢得了该项的冠军。Ubuntu Core 是 Ubuntu 的一个小型的、事务型版本,专为嵌入式和物联网设备而构建。使 Ubuntu Core 如此完美支持物联网的原因在于它将重点放在 snap 包上 —— 这种通用包可以安装到一个平台上而不会干扰其基本系统。这些 snap 包包含它们运行所需的所有内容(包括依赖项),因此不必担心安装它会破坏操作系统(或任何其他已安装的软件)。 此外,snap 包非常容易升级,并运行在隔离的沙箱中,这使它们成为物联网的理想解决方案。
Ubuntu Core 内置的另一个安全领域是登录机制。Ubuntu Core 使用Ubuntu One ssh密钥,这样登录系统的唯一方法是通过上传的 ssh 密钥到 [Ubuntu One帐户](https://login.ubuntu.com/)(图 4)。这为你的物联网设备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

*图 4:Ubuntu Core屏幕指示通过Ubuntu One用户启用远程访问。*
### 最好的服务器发行版
这里有点意见不统一。主要原因是支持。如果你需要商业支持,乍一看,你最好的选择可能是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https://www.redhat.com/en/technologies/linux-platforms/enterprise-linux)。红帽年复一年地证明了自己不仅是全球最强大的企业服务器平台之一,而且是单一最赚钱的开源业务(年收入超过 20 亿美元)。
但是,Red Hat 并不是唯一的服务器发行版。 实际上,Red Hat 甚至并不能垄断企业服务器计算的各个方面。如果你关注亚马逊 Elastic Compute Cloud 上的云统计数据,Ubuntu 就会打败红帽企业 Linux。根据[云市场](http://thecloudmarket.com/stats#/by_platform_definition)的报告,EC2 统计数据显示 RHEL 的部署率低于 10 万,而 Ubuntu 的部署量超过 20 万。
最终的结果是,Ubuntu 几乎已经成为云计算的领导者。如果你将它与 Ubuntu 对容器的易用性和可管理性结合起来,就会发现 Ubuntu Server 是服务器类别的明显赢家。而且,如果你需要商业支持,Canonical 将为你提供 [Ubuntu Advantage](https://buy.ubuntu.com/?_ga=2.177313893.113132429.1514825043-1939188204.1510782993)。
对使用 Ubuntu Server 的一个警告是它默认为纯文本界面(图 5)。如果需要,你可以安装 GUI,但使用 Ubuntu Server 命令行非常简单(每个 Linux 管理员都应该知道)。

*图 5:Ubuntu 服务器登录,通知更新。*
### 你怎么看
正如我之前所说,这些选择都非常主观,但如果你正在寻找一个好的开始,那就试试这些发行版。每一个都可以用于非常特定的目的,并且比大多数做得更好。虽然你可能不同意我的个别选择,但你可能会同意 Linux 在每个方面都提供了惊人的可能性。并且,请继续关注下周更多“最佳发行版”选秀。
通过 Linux 基金会和 edX 的免费[“Linux 简介”](https://training.linuxfoundation.org/linux-courses/system-administration-training/introduction-to-linux)课程了解有关Linux的更多信息。
---
via: <https://www.linux.com/blog/learn/intro-to-linux/2018/1/best-linux-distributions-2018>
作者:[JACK WALLEN](https://www.linux.com/users/jlwallen) 译者:[dianbanjiu](https://github.com/dianbanjiu)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写作是如何帮助技能拓展和事业成长的
|
Amber Ankerholz
|
https://www.linux.com/blog/2018/9/how-writing-can-help-you-learn-new-skills-and-grow-your-career
|
了解为什么写作可以帮助学习新技能和事业成长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24/103058ektgkc8oc690gov3.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24/103058ektgkc8oc690gov3.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belitex
|
pityonline
| false |
[
"写作"
] |
职业生涯
|
{
"viewnum": 3843,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了解为什么写作可以帮助学习新技能和事业成长
| 2018-10-24T10:30:00 | 2018-10-24T10:30:00 | 10,147 |
/article-10147-1.html
|
>
> 了解为什么写作可以帮助学习新技能和事业成长
>
>
>

在最近的[温哥华开源峰会](https://events.linuxfoundation.org/events/open-source-summit-north-america-2018/)上,我参加了一个小组讨论,叫做“写作是如何改变你的职业生涯的(即使你不是个作家)”。主持人是 Opensource.com 的社区经理兼编辑 Rikki Endsley,成员有开源策略顾问 VM (Vicky) Brasseur,The New Stack 的创始人兼主编 Alex Williams,还有 The Scale Factory 的顾问 Dawn Foster。
Rikki 在她的[这篇文章](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2/career-changing-magic-writing)中总结了一些令人愉快的,并且能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改善你职业生涯的写作方法,我在峰会上的发言是受她这篇文章的启发。透露一下,我认识 Rikki 很久了,我们在同一家公司共事了很多年,一起带过孩子,到现在还是很亲密的朋友。
### 写作和学习
正如 Rikki 对这个小组讨论的描述,“即使你自认为不是一个‘作家’,你也应该考虑写一下对开源的贡献,还有你的项目或者社区”。写作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来分享自己的知识并让别人参与到你的工作中来,当然它对个人也有好处。写作能帮助你结识新人,学习新技能,还能改善你的沟通。
我发现写作能让我搞清楚自己对某个主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写作的过程会让知识体系的空白很突出,这激励了我通过进一步的研究、阅读和提问来填补这些空白。
Rikki 说:“写那些你不知道的东西会更加困难也更加耗时,但是也更有成就感,更有益于你的事业。我发现写我不知道的东西有助于自己学习,因为得研究透彻才能给读者解释清楚。”
把你刚学到的东西写出来对其他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人是很有价值的。[Julia Evans](https://jvns.ca/) 经常在她的博客里写有关学习新技能的文章。她能把主题分解成一个个小的部分,这种方法对读者很友好,容易上手。Evans 在自己的博客中带领读者了解她的学习过程,指出在这个过程中哪些是对她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基本消除了读者的学习障碍,为新手清扫了道路。
### 更明确的沟通
写作有助于思维训练和准确表达,尤其是面向国际受众写作(或演讲)时。例如,在[这篇文章中](https://www.linux.com/blog/event/open-source-summit-eu/2017/12/technical-writing-international-audience),Isabel Drost-Fromm 为那些母语不是英语的演讲者提供了几个技巧来消除歧义。不管是在会议上还是在自己团队内发言,写作还能帮你在演示幻灯片之前理清思路。
Rikki 说:“写文章的过程有助于我组织整理自己的发言和演示稿,也是一个给参会者提供笔记的好方式,还可以分享给没有参加活动的更多国际观众。”
如果你有兴趣,我鼓励你去写作。我强烈建议你参考这里提到的文章,开始思考你要写的内容。不幸的是,我们在开源峰会上的讨论没有记录下来,但我希望将来能再做一次讨论,分享更多的想法。
---
via: <https://www.linux.com/blog/2018/9/how-writing-can-help-you-learn-new-skills-and-grow-your-career>
作者:[Amber Ankerholz](https://www.linux.com/users/aankerholz)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belitex](https://github.com/belitex) 校对:[pityonline](https://github.com/pityonline)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你从不知道的 11 个 KDE 应用
|
Opensource.com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10/kde-applications
|
你今天需要哪种有趣或奇特的应用?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24/151946u9pvudwvzpdoluoo.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810/24/151946u9pvudwvzpdoluoo.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KDE"
] |
分享
|
{
"viewnum": 4347,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你今天需要哪种有趣或奇特的应用?
| 2018-10-24T15:19:44 | 2018-10-24T15:19:44 | 10,148 |
/article-10148-1.html
|
>
> 你今天需要哪种有趣或奇特的应用?
>
>
>

Linux 桌面环境 KDE 于今年 10 月 14 日庆祝诞生 22 周年。KDE 社区用户创建了海量应用(并没有很多,但[也有不少](https://www.kde.org/applications/)),它们很多都提供有趣和奇特的服务。我们仔细看了该列表,并挑选出了你可能想了解的 11 个应用。
### 11 个你从没了解的 KDE 应用
1. [KTeaTime](https://www.kde.org/applications/games/kteatime/) 是一个泡茶计时器。选择你正在饮用的茶的类型 —— 绿茶、红茶、凉茶等 —— 当可以取出茶包来饮用时,计时器将会响。
2. [KTux](https://userbase.kde.org/KTux) 就是一个屏保程序……是么?Tux 用它的绿色飞船在外太空飞行。
3. [Blinken](https://www.kde.org/applications/education/blinken) 是一款基于 Simon Says 的记忆游戏,这是一个 1978 年发布的电子游戏。玩家们在记住长度增加的序列时会有挑战。
4. [Tellico](http://tellico-project.org/) 是一个收集管理器,用于组织你最喜欢的爱好。也许你还在收集棒球卡。也许你是红酒俱乐部的一员。也许你是一个严肃的书虫。也许三个都是!
5. [KRecipes](https://www.kde.org/applications/utilities/krecipes/) **不是** 简单的食谱管理器。它还有很多其他功能!购物清单、营养素分析、高级搜索、菜谱评级、导入/导出各种格式等。
6. [KHangMan](https://edu.kde.org/khangman/) 基于经典游戏 Hangman,你可以按逐个字母猜测单词。这个游戏有多种语言版本,这可以用来改善你学习另一种语言。它有四个分类,其中一个是“动物”,非常适合孩子。
7. [KLettres](https://edu.kde.org/klettres/) 是另一款可以帮助你学习新语言的应用。它教授字母表并挑战用户阅读和发音音节。
8. [KDiamond](https://games.kde.org/game.php?game=kdiamond) 类似于宝石迷阵或其他单人益智游戏,其中游戏的目标是搭建一定数量的相同类型的宝石或物体的行。这里是钻石。
9. [KolourPaint](https://www.kde.org/applications/graphics/kolourpaint/) 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图像编辑工具,也可以用于创建简单的矢量图形。
10. [Kiriki](https://www.kde.org/applications/games/kiriki/) 是一款类似于 Yahtzee 的 2-6 名玩家的骰子游戏。
11. [RSIBreak](https://userbase.kde.org/RSIBreak) 居然没有以 K 开头!?它以“RSI”开头代表“<ruby> 重复性劳损 <rt> Repetitive Strain Injury </rt></ruby>” ,这会在日复一日长时间使用鼠标和键盘后发生。这个应用会提醒你休息,并可以个性化定制,以满足你的需求。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10/kde-applications>
作者:[Opensource.com](https://opensource.com)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