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
stringlengths 2
802
| output
stringlengths 2
803
|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
---|---|---|
甘露五年正月初一,出现日食。
|
五年春正月朔,日有蚀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四月,天子下诏令相关官员按照之前的决定,再次任命大将军司马昭为相国,封为晋公,再嘉赏九锡之礼。
|
夏四月,诏有司率遵前命,复进大将军司马文王位为相国,封晋公,加九锡。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五月十三日,高贵乡公曹髦去世,年仅二十岁。
|
五月己丑,高贵乡公卒,年二十。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皇太后下令说: 我德行不足,所以家中接连出现不幸的事,之前我推荐东海王曹霖的儿子曹髦来作为明帝的继承人,我见他喜欢读书,又乐于批阅朝臣们的奏章,期望他可以成为一个明君,但他却性情暴劣,并且越发严重。
|
皇太后令曰: 吾以不德,遭家不造,昔援立东海王子髦,以为明帝嗣,见其好书疏文章,冀可成济,而情性暴戾,日月滋甚。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我多次叱责他,他却更加愤恨,编造散播大逆不道的言论来诽谤我,并且与我断绝往来。
|
吾数呵责,遂更忿恚,造作丑逆不道之言以诬谤吾,遂隔绝两宫。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那些他捏造的话,简直不堪入耳,甚至是天地都无法容忍的。
|
其所言道,不可忍听,非天地所覆载。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所以我私下向大将军传话,说他不能敬奉宗庙承继帝位,否则可能会使国家陷入颠覆的混乱之中,那么我死之后是没有脸面去面对先帝的。
|
吾即密有令语大将军,不可以奉宗庙,恐颠覆社稷,死无面目以见先帝。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大将军认为他年纪尚小,说我们应该多加引导劝责,让他能改过向善。
|
大将军以其尚幼,谓当改心为善,殷勤执据。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但这小子蛮横无理,行为越来越过分,甚至远远地举着弩箭射向我的寝宫,诅咒说要射中我的脑袋,箭矢都落在了我的面前。
|
而此儿忿戾,所行益甚,举弩遥射吾宫,祝当令中吾项,箭亲堕吾前。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我告诉大将军,他是不能不被废掉的,前后说了数十次。
|
吾语大将军,不可不废之,前后数十。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这小子听说之后,自知罪行深重,竟然密谋要杀掉我,收买了我左右的近身侍从,告诉他们,因为我正在服药,所以将鸩毒下在我的药中,还设计了很多种方案。
|
此儿具闻,自知罪重,便图为弑逆,赂遗吾左右人,令因吾服药,密因鸩毒,重相设计。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当他的计谋败露后,就想在与他会面的时候趁机领兵到西宫杀死我,然后再杀死大将军。他召见了侍中王沈、散骑常侍王业、尚书王经等人,将手中的诏书给他们看,说今天立刻就要执行计划。
|
事已觉露,直欲因际会举兵入西宫杀吾,出取大将军,呼侍中王沈、散骑常侍王业、尚书王经,出怀中黄素诏示之,言今日便当施行。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我的处境已经危如累卵。
|
吾之危殆,过于累卵。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我年事已高,难道还吝惜自己的性命吗?
|
吾老寡,岂复多惜馀命邪?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只是感伤这样子会辜负先帝遗愿,为天下要陷入混乱中而悲痛罢了。
|
但伤先帝遗意不遂,社稷颠覆为痛耳。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仰赖先祖先辈的英灵,王沈、王业立刻将他的计划告知了大将军,才使得大将军有所戒备。但这小子仍然带领左右侍从冲出云龙门,敲响战鼓,亲自拔刀,和左右侍从一起冲进交战的队伍中,结果被前锋杀害身亡。
|
赖宗庙之灵,沈、业即驰语大将军,得先严警,而此儿便将左右出云龙门,雷战鼓,躬自拔刃,与左右杂卫共入兵陈间,为前锋所害。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这小子实行大逆不道之事,又让自己陷入祸乱中,实在是让我悲痛得无法言说。
|
此儿既行悖逆不道,而又自陷大祸,重令吾悼心不可言。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从前汉朝的昌邑王因罪被废为普通百姓,这小子也应当只按普通百姓的礼节下葬,让天下万民都知道他的所作所为。
|
昔汉昌邑王以罪废为庶人,此儿亦宜以民礼葬之,当令内外咸知此儿所行。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还有尚书王经,也一样参与到谋乱之中,现在下令将王经和他的家属一起收押交付廷尉审理查办。
|
又尚书王经,凶逆无状,其收经及家属皆诣廷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十四日,太傅司马孚、大将军司马昭、太尉高柔、司徒郑冲前向皇太后跪奏说: 我们敬读了太后的旨意,已故的高贵乡公违反正道,犯法作乱,让自己陷入祸乱中以致身亡,按照汉朝昌邑王因罪被废为普通百姓的先例,将他以普通百姓的礼节安葬。
|
庚寅,太傅孚、大将军文王、太尉柔、司徒冲稽首言: 伏见中令,故高贵乡公悖逆不道,自陷大祸,依汉昌邑王罪废故事,以民礼葬。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但我们这些朝臣处于高位,却不能匡正补救他的过失,不能阻止他奸邪悖逆的行为,所以我们接到您的命令也很震惊,心中悲痛万分。
|
臣等备位,不能匡救祸乱,式遏奸逆,奉令震悚,肝心悼栗。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按《春秋》中的涵义,君主也不能例外,而书中所说的 襄王出居于郑 ,就是说他不能遵从母亲的教诲,所以不让他继承王位。
|
春秋之义,王者无外,而书 襄王出居于郑 ,不能事母,故绝之于位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现在高贵乡公大肆行不轨之事,几乎危害到社稷,这样的结果都是他自作自受,是天下和神明都不能容忍的,按照平民的规格下葬,确实是合乎先例的。
|
今高贵乡公肆行不轨,几危社稷,自取倾覆,人神所绝,葬以民礼,诚当旧典。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但我们认为皇太后新心存仁慈,虽然从大义出发宣布高贵乡公的不义行为,但心中还是心存怜悯的,我们身为臣子也有不忍之心,所以我们请求皇太后是否能加恩,允许高贵乡公按王侯的礼节下葬。
|
然臣等伏惟殿下仁慈过隆,虽存大义,犹垂哀矜,臣等之心实有不忍,以为可加恩以王礼葬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皇太后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
太后从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皇太后派代理中护军中垒将军司马炎持旌节迎常道乡公曹璜入京承袭明帝的帝位。
|
使使持节行中护军中垒将军司马炎北迎常道乡公璜嗣明帝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十五日,群臣向太后奏请说: 殿下贤德光耀四海,保佑国家安定和平,但至今殿下的旨意还是只称为 令 ,与藩王的用法是一样的。
|
辛卯,群公奏太后曰: 殿下圣德光隆,宁济六合,而犹称令,与藩国同。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我们请求从今以后,殿下您的旨意都称为 诏 ,就像前代太后们亲政的先例一样。
|
请自今殿下令书,皆称诏制,如先代故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二十一日,大将军司马昭还是坚决推辞被提升为相国,加封晋王,加九锡之礼的恩宠。
|
癸卯,大将车固让相国、晋公、九锡之宠。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后下诏说: 有功劳不应该隐藏,这是《周易》所提倡的。实现他人的美好愿望,也是古代圣贤们所推崇的。现在我愿意听从大将军的请求,但要明文昭告天下,以彰显您的谦恭的美德。
|
太后诏曰: 夫有功不隐,周易大义,成人之美,古贤所尚,今听所执,出表示外,以章公之谦光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二十六日,大将军司马昭上奏说: 高贵乡公当时率领部下以及一些跟随的人,擂鼓举刀向臣的住处而去;臣担心会发生混战,就下令我的部下不能对高贵乡公有所伤害,违反的人一律以军法处置。
|
戊申,大将军文王上言: 高贵乡公率将从驾人兵,拔刃鸣金鼓向臣所止;惧兵刃相接,即敕将士不得有所伤害,违令以军法从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骑兵都尉成倅的弟弟太子舍人成济冲入混战的阵中刺伤了高贵乡公,使他丧命;我就立刻将他收押起来以军法处置。
|
骑督成倅弟太子舍人济,横入兵陈伤公,遂至陨命;辄收济行军法。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臣听闻为人臣子的应有的节操,除了为君而死没有别的选择,侍奉君主的大义,应当是不敢回避君王的责难。
|
臣闻人臣之节,有死无二,事上之义,不敢逃难。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但先前突然发生变故,灾祸突然降临,臣想要将生死置之度外不做抵抗,一起听随天意。
|
前者变故卒至,祸同发机,诚欲委身守死,唯命所裁。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但又想到高贵乡公的计划是为了要杀掉太后,扰乱国家安定。
|
然惟本谋乃欲上危皇太后,倾覆宗庙。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臣虽然忝居高位,但臣的职责就在于守卫国家朝廷安定,担忧臣就这样死去,但罪责却会更加深重。
|
臣忝当大任,义在安国,惧虽身死,罪责弥重。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所以想要像伊尹、周公等先贤一样,挺身而出以平定国家的危难。但同时也反复告诫部下,不能接近皇上的车驾伤害皇上,没想到成济突然冲入兵阵中,导致严重后果。
|
欲遵伊、周之权,以安社稷之难,即骆驿申敕,不得迫近辇舆,而济遽入陈间,以致大变。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臣深感悲痛,肝肠寸断,不知道哪里可以以死赎罪。
|
哀怛痛恨,五内摧裂,不知何地可以陨坠?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按律法,大逆不道的人,他的父母妻子孩子都应该处死。
|
科律大逆无道,父母妻子同产皆斩。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现在成济悖逆残暴,扰乱国家法纪,罪大恶极。
|
济凶戾悖逆,干国乱纪,罪不容诛。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请太后立刻下诏令侍御史收押成济的家属,交付廷尉审理,查明并依法严惩。
|
辄敕侍御史收济家属,付廷尉,结正其罪。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后下诏说: 要判处五刑的罪责,没有比不孝更严重的了。
|
太后诏曰: 夫五刑之罪,莫大於不孝。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平常百姓家有不孝子孙,尚且还有上告官府以求惩治,难道高贵乡公这人还能担任一个国家的君主吗?
|
夫人有子不孝,尚告治之,此儿岂复成人主邪?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我是个普通妇人,不了解天下大义,但我认为成济的做法并不能称为大逆不道。
|
吾妇人不达大义,以谓济不得便为大逆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但大将军你意志坚定,言辞恳切,言语哀伤,所以我同意你的请求。
|
然大将军志意恳切,发言恻怆,故听如所奏。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并且应该将这件事公告天下,让百姓都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
当班下远近,使知本末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六月初一,太后下诏说: 古代的君主所取的名字,大多是不容易犯讳又容易避讳。
|
六月癸丑,诏曰: 古者人君之为名字,难犯而易讳。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现在常道乡公名璜,他的名字比较难避开,所以朝臣们可以充分讨论一下应该改个什么样的名字,讨论好了就呈奏上来。
|
今常道乡公讳字甚难避,其朝臣博议改易,列奏。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陈留王名奂,字景明,是武帝的孙子,燕王曹宇的儿子。
|
陈留王讳奂,字景明,武帝孙,燕王宇子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甘露三年被封为安次县常道乡公。
|
甘露三年,封安次县常道乡公。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高贵乡公死后,朝中文武百官商议迎接他来承继皇位。
|
高贵乡公卒,公卿议迎立公。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六月二日,他来到洛阳,见皇太后,同日在太极前殿正式登基称帝。接着大赦天下,改年号甘露为景元,对众人按爵位不同分别予以赏赐。
|
六月甲寅,入于洛阳,见皇太后,是日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大赦,改年,赐民爵及谷帛各有差。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景元元年六月四日,新即位的皇帝曹奂任命大将军司马昭为相国,封晋公,食邑增加两个郡,总共达十个郡,并加九锡之礼,就像之前的赏赐一样。对司马家族的子弟,那些还没有爵位的都封为亭侯,赏赐银钱十万,丝帛万匹,司马昭坚决推辞,才停止了这些决定。
|
景元元年夏六月丙辰,进大将军司马文王位为相国,封晋公,增封二郡,并前满十,加九锡之礼,一如前诏;诸群从子弟,其未有侯者皆封亭侯,赐钱千万,帛万匹,文王固让乃止。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七日,已故汉献帝的妇人去世,天子亲自到华林园,派遣使者持符节追谥夫人为献穆皇后。
|
己未,故汉献帝夫人节薨,帝临于华林园,使使持节追谥夫人为献穆皇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等到举行葬礼时候,一切车马服饰,礼节制度都按照汉代旧制来。
|
及葬,车服制度皆如汉氏故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十一日,任命尚书右仆射王观为司空。十月,王观病逝。
|
癸亥,以尚书右仆射王观为司空,冬十月,观薨。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十一月,燕王上奏祝贺冬至,向曹奂称臣。
|
十一月,燕王上表贺冬至,称臣。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天子下诏说: 古时候的诸侯王们,也会有不对皇帝行君臣之礼的,现在父王您也应该按照这一礼节,上奏时不需要向我称臣。
|
诏曰: 古之王者,或有所不臣,王将宜依此义,表不称臣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就当做我对您养育之恩的报答吧。
|
又当为报。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被选中来继承大统的人,会使自己的亲属向自己称臣,难道这样才算是对继位大统的人的重视吗?
|
夫后大宗者,降其私亲,况所继者重邪!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如果燕王的自称都像后妃一样称为 臣 妾 ,于情于理都会让我有所不安。
|
若便同之臣妾,亦情所未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现在下令应该一切都按照规章制度来做,应当一切都做得符合情理。
|
其皆依礼典处,当务尽其宜。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掌管礼仪的官员因此上奏说: 所谓礼仪,最大的莫过于尊崇祖先,礼节最严格的莫过于已经制定的礼节制度。
|
有司奏,以为 礼莫崇于尊祖,制莫大于正典。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陛下您以自己贤明的品德承继帝位,治理天下,担负着宗族的厚望,振兴先帝开辟的基业。
|
陛下稽德期运,抚临万国,绍大宗之重,隆三祖之基。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而燕王是陛下的至亲,受先帝分封担任地方诸侯,但他对朝廷和皇上恭敬有加,以自己的忠诚品德向天下做出表率;如果按照先前礼制,那么开国便创立并流传至今的制度可能会得不到延续。
|
伏惟燕王体尊戚属,正位藩服,躬秉虔肃,率蹈恭德以先万国;其于正典,阐济大顺,所不得制。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臣等认为陛下您可以将这件事看做非常情况,允许燕王可以不执行臣下的礼节。
|
圣朝诚宜崇以非常之制,奉以不臣之礼。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臣等还建议燕王的奏章可以依照之前的形式。
|
臣等平议以为燕王章表,可听如旧式。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皇上您写给燕王的书信,则可以在其中表示对燕王的尊敬,用标准的写法如 燕王见信,知敬 等,也可以稍稍顺着陛下的心意,表示心中的尊敬,如果用合乎礼仪的称呼表示礼节,则可以用 皇帝敬问大王侍御 。
|
中诏所施,或存好问,准之义类,则 燕觌之敬 也可少顺圣敬,加崇仪称,示不敢斥,宜曰 皇帝敬问大王侍御 。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至于正式的文书,是国家严正的制度,是朝廷明确朝廷推崇的礼节并向天下展示的,应该遵循礼节制度,所以应该称为 制诏燕王 。
|
至于制书,国之正典,朝廷所以辨章公制,宣昭轨仪于天下者也,宜循法,故曰 制诏燕王 。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凡是各种天子诏令、朝臣奏章、启奏、上表等情况,都可以用上述称谓。
|
凡诏命、制书、奏事、上书诸称燕王者,可皆上平。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如果不是到宗庙陪同祭祀的大事,都不可以直呼燕王的名讳,朝臣上奏、上书、写文书等还有普通官员百姓,都不准触犯燕王名讳,以彰显对燕王的尊敬,这些理解一样适用于诸位往后。
|
其非宗庙助祭之事,皆不得称王名,奏事、上书、文书及吏民皆不得触王讳,以彰殊礼,加于群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陛下尊崇王典所规定的祖先的定例,又对自己的父王又强烈恭顺的孝心,这二者都没有过失,各种礼节也应该适宜恰当,希望陛下能诏告天下并实行。
|
上遵王典尊祖之制,俯顺圣敬烝烝之心,二者不愆,礼实宜之,可普告施行。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十二月六日,有黄龙出现在华阴县的某处水井中。
|
十二月甲申,黄龙见华阴县井中。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七日,任命司隶校尉王祥为司空。
|
甲午,以司隶校尉王祥为司空。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景元二年五月初一,发生了日偏食。
|
二年夏五月朔,日有食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七月,乐浪的外族韩、濊貊等部落各自率领部众前来朝拜进贡。
|
秋七月,乐浪外夷韩、濊貊各率其属来朝贡。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八月三日,赵王曹干去世。
|
八月戊寅,赵王幹薨。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九日,天子再次下令加封大将军司马昭晋王爵位,加封相国,赐九锡之礼,就像之前的诏令一样;司马昭又一次坚决推辞,皇帝才收回诏令。
|
甲寅,复命大将军进爵晋公,加位相国,备礼崇锡,一如前诏;又固辞乃止。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景元三年二月,有青龙出现在轵县某处水井中。
|
三年春二月,青龙见于轵县井中。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四月,辽东郡上奏说肃慎国派使者历经艰辛来朝进贡,进献他们国家制造的弓三十张,每张长三尺五寸;木苦木制的箭矢长一尺八寸,还有石弩三百枚,牛皮加铁制成的盔甲二十套,貂皮四百张。
|
夏四月,辽东郡言肃慎国遣使重译入贡,献其国弓三十张,长三尺五寸,楛矢长一尺八寸,石弩三百枚,皮骨铁杂铠二十领,貂皮四百枚。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十月,蜀国大将姜维率军侵扰洮阳郡,朝廷派镇西将军邓艾率军前去抗击,在侯河打败姜维部队,姜维战败逃走。
|
冬十月,蜀大将姜维寇洮阳,镇西将军邓艾拒之,破维于侯和,维遁走。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这一点,天子下令在太祖庭庙祭祀已故的军祭酒郭嘉。
|
是岁,诏祀故军祭酒郭嘉於太祖庙庭。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但姜维不考虑百姓需求,一味想要侵犯我朝疆土。去年被我军打败后,仍然带兵驻扎在沓中,开荒种田。
|
四年春二月,复命大将军进位爵赐一如前诏,又固辞乃止。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他刻薄地剥削当地的羌族百姓,迫使他们不间断地劳役,百姓无法忍受。联合弱小攻打残暴之人,是战争的原则,主动进攻制约别人而不是受别人制约,是兵法中的上策。
|
夏五月,诏曰: 蜀,蕞尔小国,土狭民寡,而姜维虐用其众,曾无废志;往岁破败之后,犹复耕种沓中,刻剥众羌,劳役无已,民不堪命。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蜀地所仰赖的,只有姜维以及他带领的部队而已,而现在姜维远离蜀地,正是我军趁机用兵的好时机。
|
夫兼弱攻昧,武之善经,致人而不致於人,兵家之上略。蜀所恃赖,唯维而已,因其远离巢窟,用力为易。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现在派遣征西将军邓艾监督率领各部队,赶赴甘松、沓中等地以形成包围之势打败姜维,雍州刺史诸葛绪率军开赴武都、高楼,与邓艾军队形成首尾合击之势。
|
今使征西将军邓艾督帅诸军,趣甘松、沓中以罗取维,雍州刺史诸葛绪督诸军趣武都、高楼,首尾蹴讨。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如果能将姜维军队打败,就可趁机两军进击,平定巴蜀。
|
若擒维,便当东西并进,扫灭巴蜀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又下令让镇西将军钟会率军从骆谷向西蜀进攻。
|
又命镇西将军锺会由骆谷伐蜀。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九月,太尉高柔去世。
|
秋九月,太尉高柔薨。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十月,天子又下诏像从前一样给大将军司马昭加官进爵赏赐。十一日,册立卞氏为皇后,十一月,下令大赦天下。
|
冬十月甲寅,复命大将军进位爵赐一如前诏。癸卯,立皇后卞氏,十一月,大赦。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自从邓艾、钟会率师伐蜀,魏军所到的地方战无不胜。
|
自邓艾、锺会率众伐蜀,所至辄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这个月,蜀主刘禅到邓艾军中请降,至此,巴蜀之地都被魏军平定。
|
是月,蜀主刘禅诣艾降,巴蜀皆平。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十二月十九日,天子任命司徒邓冲为太保。
|
十二月庚戌,以司徒郑冲为太保。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二十一日,将益州的一部分划出设置梁州。
|
壬子,分益州为梁州。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二十二日,天子下诏赦免益州的兵士百姓,还免除他们五年内的一半赋税。
|
癸丑,特赦益州士民,复除租赋之半五年。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二十四日,天子加封征西将军邓艾为太尉,镇西将军钟会为司徒。
|
乙卯,以征西将军邓艾为太尉,镇西将军锺会为司徒。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皇太后驾崩。
|
皇太后崩。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咸熙元年正月初一,皇帝下诏用囚车押送邓艾回京都洛阳。
|
咸熙元年春正月壬戌,槛车徵邓艾。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三日,皇帝巡视到长安。
|
甲子,行幸长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十一日,派使者带着玉璧做成的钱币前往华山祭祀山神。
|
壬申,使使者以璧币祀华山。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