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
stringlengths
2
802
output
stringlengths
2
803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强大敌人正在边境,荒远地区尚未归服,陛下乘船远征,必然留下缺口,灾祸临头再去忧虑已经追悔莫及。
强寇在境,荒服未庭,陛下乘桴远征,必致闚,慼至而忧,悔之无及。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如果使统一天下的大业能早日成功,则公孙渊不用讨伐也自动归降,现在却舍不得远东的百姓与名马,难道仅仅就抛弃江东长安的基业而不觉得可惜吗?
若使大事时捷,则渊不讨自服;今乃远惜辽东众之与马,奈何独欲捐江东万安之本业而不惜乎?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请停止所有军事行动,以威势对付主要敌人,早日平定中原,垂耀功名万代。
乞息六师,以威大虏,早定中夏,垂耀将来。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权采纳了他的意见。
权用纳焉。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嘉禾五年,孙权北征魏国,派陆逊与诸葛瑾进攻襄阳。
嘉禾五年,权北征,使逊与诸葛瑾攻襄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陆逊派亲信韩扁带着奏章上报孙权,回程时在沔中遇上敌军,敌人搜索抓到韩扁。
逊遣亲人韩扁赍表奉报,还,遇敌於沔中,钞逻得扁。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诸葛瑾得知后非常惊恐,写信给陆逊说: 主上大驾已返回,敌人抓到韩扁,完全掌握到我们的情况。
瑾闻之甚惧,书与逊云: 大驾已旋,贼得韩扁,具知吾阔狭。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况且如今江水干涸,应当立即撤军。
且水乾,宜当急去。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陆逊没有回信,正在督促人们种芜菁、豆子,自己与将领们像往常一样下棋、射戏。诸葛瑾说: 伯言足智多谋,他必定有良计。
逊未答,方催人种葑豆,与诸将弈棋射戏如常。瑾曰: 伯言多智略,其当有以。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于是亲自前来会见陆逊,陆逊说: 敌人知道主上大驾返回,没有什么可担忧的,可以专门对付我们。
自来见逊,逊曰: 贼知大驾以旋,无所复慼,得专力於吾。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再者他们已把扼守要害之处,我军将士军心动摇,这就需要我们稳定自己以稳定军心,施展灵变的谋略,然后退兵。
又已守要害之处,兵将意动,且当自定以安之,施设变术,然后出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在就表示出要退兵,敌人一定认为我们恐惧,就会前来进逼,这是必败的形势。
今便示退,贼当谓吾怖,仍来相蹙,必败之势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于是与诸葛瑾暗中设计,让诸葛瑾统领船队,陆逊带领全部兵马,向襄阳进发。
乃密与瑾立计,令瑾督舟船,逊悉上兵马,以向襄阳城。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敌人一向畏惧陆逊,于是立即退回城内。
敌素惮逊,遽还赴城。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诸葛瑾便带领船队出现在江边,陆逊徐缓地整顿队伍,虚张声势,缓步上船,敌军不敢进犯。
瑾便引船出,逊徐整部伍,张拓声势,步趋船,敌不敢干。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军队行进到白围,陆逊假说要住下打猎,却暗中派将军周峻、张梁等攻打江夏郡新市、安陆、石阳。石阳此时正是市集热闹之时,周峻等率军突然杀到,人们都丢下货物纷纷逃进城去。
军到白围,讬言住猎,潜遣将军周峻、张梁等击江夏新市、安陆、石阳,石阳市盛,峻等奄至,人皆捐物入城。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城门被堵塞无法关闭,敌兵便砍杀自己的百姓,然后城门才得以关上。
城门噎不得关,敌乃自斫杀己民,然后得阖。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吴军斩杀俘虏了一千多人。
斩首获生,凡千馀人。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那些被擒获的人,都得到保护,不准士兵干扰欺侮。
其所生得,皆加营护,不令兵士干扰侵侮。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带着家眷前来的,派人前往照看。
将家属来者,使就料视。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如果失去妻子儿女的,就供给他们衣服、粮食,勤加慰问,让他们回家,有的人因此感动仰慕而相携前来归附。
若亡其妻子者,即给衣粮,厚加慰劳,发遣令还,或有感慕相携而归者。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相邻地区的百姓也感念陆逊,魏国江夏功曹赵濯、弋阳备将裴生及少数民族首领梅颐等人,都率领党羽部下前来依附陆逊。
邻境怀之,江夏功曹赵濯、弋阳备将裴生及夷王梅颐等,并帅支党来附逊。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陆逊拿出所有财物,周到地赡养体恤他们。
逊倾财帛,周赡经恤。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又有魏国江夏太守逯式,兼管当地兵马,是吴国边境一大患,但与魏国老将文聘的儿子文休素来不和。
又魏江夏太守逯式兼领兵马,颇作边害,而与北旧将文聘子休宿不协。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陆逊得知这一情况,就假装给逯式回信说: 得到您言辞恳切的来信,知道您与文休结怨已久,势不两立,想要前来归附我国,我立即暗中将您的来信上报给朝廷,并召集人马前来迎接您。
逊闻其然,即假作答式书云: 得报恳恻,知与休久结嫌隙,势不两存,欲来归附,辄以密呈来书表闻,撰众相迎。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您应当秘密并迅速整顿行李,再告知归附的明确时间。
宜潜速严,更示定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吴军将信放在两国的境界上,逯式的士兵看到书信拿回给他,逯式心中惊恐,于是亲自送妻子儿女返回洛阳。
以书置界上,式兵得书以见式,式惶惧,遂自送妻子还洛。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从此后逯式的部下再也不亲近依附他,因此被罢官免职。
由是吏士不复亲附,遂以免罢。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嘉禾六年,中郎将周祗请求在鄱阳招募士兵,孙权将此事询问陆逊。
六年,中郎将周祗乞於鄱阳召募,事下问逊。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陆逊认为该郡百姓容易煽动扰乱难于安定,不可前往招募,担心由此导致他们成为贼寇。
逊以为此郡民易动难安,不可与召,恐致贼寇。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而周祗坚决要求招募,郡民吴遽等人果然作乱杀了周祗,攻占了几个县城。
而祗固陈取之,郡民吴遽等果作贼杀祗,攻没诸县。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豫章、庐陵的长久恶霸,一起响应吴遽称为匪宼。
豫章、庐陵宿恶民,并应遽为寇。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陆逊听说,当即前往征讨并攻破他们,吴遽等相继投降,陆逊从中挑选精兵八千余人,三郡由此平定。
逊自闻,辄讨即破,遽等相率降,逊料得精兵八千馀人,三郡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当时中书典校吕壹,倚仗职位把持权柄,擅自作威作福,陆逊与太常潘濬对此都很忧虑,谈到此事甚至于流泪。
时中书典校吕壹,窃弄权柄,擅作威福,逊与太常潘濬同心忧之,言至流涕。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后来孙权诛杀吕壹,并深深责备自己,自责言论记载在《孙权传》中。
后权诛壹,深以自责,语在权传。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当时谢渊、谢瞇等各自陈述当前应处理事宜,想要改变一些政治措施,为国家兴办一些有益的事情,孙权将此事下交陆逊裁决。
时谢渊、谢厷等各陈便宜,欲兴利改作,以事下逊。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陆逊建议: 国家以百姓为本,强盛取决于民力,财货也出自民众。
逊议曰: 国以民为本,强由民力,财由民出。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民富而国弱,民贫而国强,这种事从来没有。
夫民殷国弱,民瘠国强者,未之有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因而治理国家者,得到民心则国家安定,失去民心则国家动乱。倘若不使百姓受益,而想让他们竭力效劳,实在难以做到。
故为国者,得民则治,失之则乱,若不受利,而令尽用立效,亦为难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因此《诗经》有言慨叹 便益人民,上天赐福 。
是以诗叹 宜民宜人,受禄于天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请求陛下广施圣恩,安抚赈济百姓,几年之间,国家财力稍稍丰裕,然后再考虑其他事情。
乞垂圣恩,宁济百姓,数年之间,国用少丰,然后更图。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赤乌七年,陆逊接替顾雍担任丞相,孙权下诏说: 我以无德之人,承受天命,登上帝位,天下尚未统一,奸邪之人充塞道路,我日夜忧虑,无暇休息。
赤乌七年,代顾雍为丞相,诏曰: 朕以不德,应期践运,王涂未一,奸宄充路,夙夜战惧,不惶鉴寐。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惟您天资聪颖,美德传扬,担任上将重职,匡扶朝廷消除动乱。
惟君天资聪叡,明德显融,统任上将,匡国弭难。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有盖世之功者,就应受到广大的荣耀,兼具文武才干的人,定要担当社稷重任。
夫有超世之功者,必应光大之宠;怀文武之才者,必荷社稷之重。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昔日伊尹使商汤兴隆,吕尚辅佐西周,现在朝内外事务,实由您一人承担。
昔伊尹隆汤,吕尚翼周,内外之任,君实兼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今以您为丞相,遣使持节太常傅常授予您印章绶带。
今以君为丞相,使使持节守太常傅常授印绶。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您自当发扬光大美好的德行,建立美好的功业,恭服遵从王命,安抚平定四方。呜呼!
君其茂昭明德,脩乃懿绩,敬服王命,绥靖四方。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总管三公事宜,训导群臣百官,能不严谨恭敬吗?
於乎!总司三事,以训群寮,可不敬与,君其勖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您自勉努力吧!您依旧担任的荆州牧、右都护兼武昌留守等职。
其州牧都护领武昌事如故。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在此之前,太子与鲁王两宫并立,朝廷内外的官员任职,大多派遣子弟担任侍臣。
先是,二宫并阙,中外职司,多遣子弟给侍。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全琮将这种情况上报陆逊,陆逊认为这些子弟如果有才干,不需担忧不得不到任用,但不应私自托请为官邀取荣名利禄;如果把握不好,给他们功名职位最终只会导致灾祸。
全琮报逊,逊以为子弟苟有才,不忧不用,不宜私出以要荣利;若其不佳,终为取祸。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况且听说两宫势均力敌,这些子弟必会各为彼此结成帮派。这是古人非常忌讳之事。
且闻二宫势敌,必有彼此,此古人之厚忌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全琮的儿子全寄,果然奉承依附鲁王,轻率地与鲁王结下紧密的交情。
琮子寄,果阿附鲁王,轻为交构。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陆逊给全琮写信说: 您不效法金石单,而庇护您的儿子阿寄,最终会给您的家族招致祸患。
逊书与琮曰: 卿不师日磾,而宿留阿寄,终为足下门户致祸矣。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全琮不仅不接受陆逊规劝,反而与陆逊产生矛盾。
琮既不纳,更以致隙。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等到太子孙和有在位不稳的议论后,陆逊上疏陈述说: 太子是皇位正统继承人,应有稳如磐石的地位,鲁王是藩臣,应当在恩宠赏赐和地位上与太子有所差别,这样他们各得其所,上下才能得到安宁。
及太子有不安之议,逊上疏陈: 太子正统,宜有盘石之固,鲁王藩臣,当使宠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获安。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为臣谨向陛下叩首流血,请陛下了解。
谨叩头流血以闻。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上书三四次,并请求赶赴京城,想亲口与孙权阐明嫡庶区别,以纠正得失。
书三四上,及求诣都,欲口论適庶之分,以匡得失。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权并不听从他的意见,而且陆逊的外甥顾谭、顾承、姚信,都因为亲附太子,无辜地被流放。
既不听许,而逊外生顾谭、顾承、姚信,并以亲附太子,枉见流徙。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太子太傅吾粲因多次与陆逊有书往来而获罪,被下狱处死。
太子太傅吾粲坐数与逊交书,下狱死。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权多次派遣宫中使者前往责备陆逊,陆逊悲愤痛恨而死,时年六十三岁,死时家中没有什么财物。
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时年六十三,家无馀财。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当初,暨艳宣扬修建府第的舆论,陆逊规劝告诫他,认为这样必定招来灾祸。
初,暨艳造营府之论,逊谏戒之,以为必祸。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陆逊又对诸葛恪说: 在我之前的人,我一定事奉他与我一道升迁;在我之后的人,我就会帮助扶持他。
又谓诸葛恪曰: 在我前者,吾必奉之同升;在我下者,则扶持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在看您气势侵凌上级,心中轻视下属,这并非能巩固自己德行的基础。
今观君气陵其上,意蔑乎下,非安德之基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又有广陵人杨竺,年轻时就获得显达的名声,而陆逊认为他最终会惹祸败亡,便劝杨竺的哥哥杨穆与杨竺分开生活另立门户。
又广陵杨竺少获声名,而逊谓之终败,劝竺兄穆令与别族。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的先见之明到如此程度。
其先睹如此。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陆逊的长子陆延年少夭折,次子陆抗承袭了他的爵位。
长子延早夭,次子抗袭爵。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休在位,追赠陆逊的谥号为 昭侯 。
孙休时,追谥逊曰昭侯。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陆抗,字幼节,是孙策的外孙。
抗字幼节,孙策外孙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陆逊去世时,陆抗二十岁,担任建武校尉,接管陆逊五千亲兵,送父灵柩东归,到京城向孙权谢恩。
逊卒时,年二十,拜建武校尉,领逊众五千人,送葬东还,诣都谢恩。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权以杨竺控告陆逊的二十件事来责问陆抗,禁绝他来往宾客,派宫中使者上门诘问,陆抗不假思索,事事都依据条理回答,孙权心中不满渐渐消退。
孙权以杨竺所白逊二十事问抗,禁绝宾客,中使临诘,抗无所顾问,事事条答,权意渐解。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赤乌九年,陆抗升任立节中郎将,与诸葛恪换防驻守柴桑。
赤乌九年,迁立节中郎将,与诸葛恪换屯柴桑。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陆抗临走时,将城墙全部修整好,房屋也作了修缮,周围的桑树果树,不允许妄自损坏。
抗临去,皆更缮完城围,葺其墙屋,居庐桑果,不得妄败。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诸葛恪到达军营,一切仿佛新造。
恪入屯,俨然若新。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而诸葛恪柴桑的旧营,缺遭到一定程度的毁坏,诸葛恪因此十分惭愧。
而恪柴桑故屯,颇有毁坏,深以为惭。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太元元年,陆抗到京城治病。
太元元年,就都治病。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病好正该回去时,孙权流泪同他告别,对他说: 我之前听信谗言,认为你父亲在君臣大义上不笃定,因此亏待了你。
病差当还,权涕泣与别,谓曰: 吾前听用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我前后责问的材料,全都付之一炬,不要让人再见到。
前后所问,一焚灭之,莫令人见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建兴元年,陆抗被任命为奋威将军。
建兴元年,拜奋威将军。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太平二年,魏国将领诸葛诞献寿春城归降东吴,任命陆抗为柴桑督,赶赴寿春,攻破魏国牙门将偏将军,被提升为征北将军。
太平二年,魏将诸葛诞举寿春降,拜抗为柴桑督,赴寿春,破魏牙门将偏将军,迁征北将军。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永安二年,陆抗又被任命为镇军将军,都督西陵,主管自关羽濑至白帝城的军事事务。
永安二年,拜镇军将军,都督西陵,自关羽至白帝。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永安三年,被授假节职权。
三年,假节。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皓登基,加授陆抗镇军大将军,兼任益州牧。
孙皓即位,加镇军大将军,领益州牧。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建衡二年,大司马施绩去世,陆抗被任命为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各地军事的都督,治所设在乐乡。
建衡二年,大司马施绩卒,拜抗都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治乐乡。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陆抗得知朝廷政令多有错漏之处,很是忧虑,于是上疏说: 为臣听说君主德行等同,而百姓多者胜过百姓少者,国力相平,则安定之国制服混乱之国,这大概是六国所以被强秦兼并,西楚所以败北于汉高祖的原因吧。
抗闻都下政令多阙,忧深虑远,乃上疏曰: 臣闻德均则众者胜寡,力侔则安者制危,盖六国所以兼并於强秦,西楚所以北面於汉高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在敌国势力横跨四方,并非只有关右之地;割据九州,哪只鸿沟以西的土地而已。
今敌跨制九服,非徒关右之地;割据九州,岂但鸿沟以西而已。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我国外无盟国的支援,内无西楚那样强大,朝政凌乱迟缓,百姓不得安定,而议论国事者所依恃的条件,只不过大江高山,围隔着我国的国土,这不过是守卫国家最末等的条件,不是明智之人考虑的先决条件。
国家外无连国之援,内非西楚之强,庶政陵迟,黎民未乂,而议者所恃,徒以长川峻山,限带封域,此乃守国之末事,非智者之所先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臣下时常回想战国各国存亡的迹象,近看刘汉王朝覆灭的征兆,考校典籍,以实事验证,深夜抚枕无法入睡,面对饭菜忘记进餐。
臣每远惟战国存亡之符,近览刘氏倾覆之衅,考之典籍,验之行事,中夜抚枕,临餐忘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昔日匈奴未被消灭,霍去病推辞皇上为他所造府第;汉朝治国之道未得至纯,贾谊为之悲哀哭泣。
昔匈奴未灭,去病辞馆;汉道未纯,贾生哀泣。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况且我是王室血缘所出,世代蒙受光荣的恩宠,个人名声安危,与国家休戚相关,生死离合,绝无苟且一说,日夜忧心,想到这些就深感悲痛。
况臣王室之出,世荷光宠,身名否泰,与国同慼,死生契阔,义无苟且,夙夜忧怛,念至情惨。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奉事君上的道义在于犯颜直谏而不欺瞒,身为臣下的节操不在屈膝卑躬而殉节,谨陈当今急务十七条如左。
夫事君之义犯而勿欺,人臣之节匪躬是殉,谨陈时宜十七条如左。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十七条失去原本,因此不作记载。
十七条失本,故不载。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当时何定把持权柄,宦官干预国事,陆抗上疏说: 为臣听说开创国家、继承家业,不用小人,听信小人谗言毁谤,任用奸邪之才,是《尧典》所告诫的,因此诗人为此写诗怨刺,仲尼因此叹息。
时何定弄权,阉官预政;抗上疏曰: 臣闻开国承家,小人勿用,靖谮庸回,唐书攸戒,是以雅人所以怨刺,仲尼所以叹息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春秋以来,直至秦汉,朝代覆灭之征兆,没有一个不是因为这个缘由。
春秋已来,爰及秦、汉,倾覆之衅,未有不由斯者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小人不明治国之道,见识浅陋,纵使他们竭心尽力保全名节,也不能胜任,更何况这类人向来存有奸邪之心,爱憎情感时常变化呢!
小人不明理道,所见既浅,虽使竭情尽节,犹不足任,况其奸心素笃,而憎爱移易哉?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如果害怕失去他们,则此类无所不至。
苟患失之,无所不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在将朝廷重任委托他们,让他们得以有专制权威,还希望出现和乐的盛世之音,清明纯正的社会风气,这是绝不可能之事。
今委以聪明之任,假以专制之威,而冀雍熙之声作,肃清之化立,不可得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在任职官吏,特殊才能者虽少,但他们有的是王室贵族的后代,自小受到道德教化的影响,有的是清苦自立之人,其资质才能值得任用,自然可以根据他们的才干授官任职,以此抑制、黜退小人,然后社会风气才可纯净,国家大事才没有污秽。
方今见吏,殊才虽少,然或冠冕之胄,少渐道教,或清苦自立,资能足用,自可随才授职,抑黜群小,然后俗化可清,庶政无秽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凤凰元年,西陵督步阐占据城池发动叛乱,派人前往晋国投降。
凤皇元年,西陵督步阐据城以叛,遣使降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陆抗得知这一消息,当日部署各军,命令将军左奕、吾彦、蔡贡等直接赶赴西陵,下令各军军营再修筑坚固的围墙,从赤溪到故市,对内则围困步阐,对外则抵御敌军,陆抗日夜催促监管,如同敌军已经来到,全军将士十分困苦。
抗闻之,日部分诸军,令将军左奕、吾彦、蔡贡等径赴西陵,敕军营更筑严围,自赤谿至故市,内以围阐,外以御寇,昼夜催切,如敌以至,众甚苦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