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
stringlengths
2
802
output
stringlengths
2
803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向朝廷进贡盐和绪,还有各种各样的海产品,泰山谷地的丝、臬、铅、松和怪石,莱夷一带可以放牧,这里的贡物是用筐装的柞蚕丝。
贡盐、絺,海物惟错,岱畎丝、枲、钅公、松、怪石,莱夷作牧,厥棐檿丝。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贡品从汶水上船,到达济水再转黄河。
浮于汶,达于泲。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大海、泰山以及淮河之间是徐州。
海、岱及淮惟徐州。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淮河、沂水治理好后,蒙山、羽山一带就可进行种植了。
淮、沂其乂,蒙、羽其艺。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大壁泽既然已经蓄满了水,束原地区也得到了治理。
大野既猪,东原厎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这里的土是红色的,又粘又肥沃,草木丛生。
厥土赤埴坟,草木渐包。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里的田是第二等,所纳租赋是第五等。
田上中,赋中中。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进贡的土是五色的,羽山的谷地是夏狄,蝉山的南坡产独特的桐木,泅水边有浮出的石头可以做磬,淮夷一带产王比珠和美鱼,这一带还有黑色的捆绸和白色的绢。
贡土五色,羽畎夏狄,峄阳孤桐,泗濒浮磬,淮夷蠙珠臮鱼,厥棐玄纤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从淮水、泅水乘船到达黄回。
浮于淮、泗,达于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淮河、大海之间是扬州。
淮、海惟扬州。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彭蠡已汇聚了大水,这裹就成了鸿雁的栖身之地。
彭蠡既猪,阳鸟逌居。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三江的水流入大海后,震泽也获得了平定。小竹和大竹遍地而生,草茂树高。
三江既人,震泽厎定,簜既敷,草夭木乔。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裹土是潮湿的泥。
厥土涂泥。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里的田是第九等,所纳租赋是第七等,还夹杂着其他品类。
田下下,赋下上错。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进贡的物品是金、银、铜,瑶、琐、篠荡,齿、革、羽毛,乌夷穿着草编的衣服,这裹人们把捆布与贝放在筐子裹,把橘和柚包起来进贡。
贡金三品,瑶、瑻、簜、齿、革、羽毛,鸟夷卉服,厥棐织贝,厥包橘、柚,锡贡。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通过淮水、泅水而来。
均江海,通于淮、泗。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荆山之南衡山之北是荆州。
荆及衡阳惟荆州。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长江、汉水束流于海。
江、汉朝宗于海。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长江经过荆山分为九条支流,沱水、潜水疏通以后,云梦的土地可加以耕作。
九江孔殷,沱,灊既道,云梦土作乂。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裹土是潮湿的泥。
厥土涂泥。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裹的农田是第八等,所纳租赋是第三等。
田下中,赋上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贡物有羽毛、齿、革,金、银、铜,饨、干、栝、柏,厉、砥、努、丹以及个镕、楛,三个诸侯国进贡他们的名产,包裹好了杨梅、菁茅,把彩色丝绸和一串串珍珠用筐子装好,九江就进贡大龟。
贡羽旄、齿、革,金三品,杶、幹、栝、柏、厉、砥、砮、丹,惟箘簵、楛,三国厎贡厥名,包匦菁茅,厥棐玄纁玑组,九江纳锡大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从长江、沱水、潜水、漠水乘船,越过洛水,到达南河。
浮于江、沱、灊、汉,逾于洛,至于南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荆山和黄河之间是豫州。
荆、河惟豫州。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伊水、雒水、泸水、涧水进入黄河后,荣、波蓄满了水,疏通了荷泽,在盟猪筑起堤防。这襄土质柔软,土的下面是肥沃的黑色硬土。
伊、洛、瀍、涧既入于河,荥、波既猪,道荷泽,被盟猪,厥土惟壤,下土坟垆。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裹的农田是第四等,所纳租赋是第二等,杂着第一等贡品。
田中上,赋错上中。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贡物是漆、臬、绋、纡、用筐装的绸和捆棉,还进贡治玉器的石头。
贡漆、枲、絺、纻、棐纤纩,锡贡磬错。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从洛水乘船,到达黄河。
浮于洛,入于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华山之南与黑水之间是梁州。
华阳,黑水惟梁州。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岷山、幡冢山已能种植,沱水、潜水已被疏通,蔡水、蒙水已被平定,和夷得到了治理。
岷、嶓既艺,沱、灊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绩。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裹的土色青而捆疏,田是第七等,贡物是第八等;还杂有第七等和第九等。
厥土青黎。田下上,赋下中三错。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贡物有谬、铁、银、镂、署、磬,熊、熊、狐、狸、织皮。
贡璆、铁、银、镂、砮、磬、熊、罴、狐、狸、织皮。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西顷山循着桓水的方向蜿蜒而来,从潜水乘船,越过沔水,到达渭水,横渡渭水而到黄河。
西顷因桓是俫,浮于灊,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黑水、西河之间是雍州。
黑水、西河惟雍州。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弱水已经向西而流动,泾水流入了渭水。
弱水既西,泾属渭汭。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漆水、沮水顺从地流入泪水后,丰水也同样流入渭水。
漆、沮既从,酆水逌同。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荆山、岐山治理完后,终南、惇物一直到鸟鼠山都得到了治理。
荆、岐既旅,终南、惇物,至于鸟鼠,原隰厎绩,至于猪野。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平原和洼地得到治理,一直到猪壁。三危山已可以居住了,三苗也获得了安定。
三危既宅,三苗丕叙。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里土是黄色的,这裹田是第一等,贡物是第六等。
厥土黄壤。田上上,赋中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贡物是球、琳、琅歼。
贡球、琳、琅玕。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从积石山乘船,到了龙门、西河,从渭水北边逆流而上。
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昆晌、析支、渠叟都织毛皮,西戎各族都安定顺从了。
织皮昆仑、析支、渠叟,西戎即叙。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开通了沂山和岐山,一直到达荆山,越过黄河;又开通壶口、雷首,一直到达大岳;开通了底柱、析城,一直到达王屋;开通了太行、恒山,一直到碣石,进入海河。
道汧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大岳;厎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开通西倾、朱圉、乌鼠,一直到太华山;开通熊耳、外方、桐柏,一直到倍尾。
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熊耳、外方、桐柏,至于倍尾。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疏通了皤冢山,到达荆山;开通了内方,到达大别山;开通了峭山的南面,到达衡山,经过九江,到达敷浅原。
道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崏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疏通弱水,到达合藜山,支流流入流沙。
道弱水,至于合藜,余波入于流沙。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疏通黑水,到达三危山,进入南海。
道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从积石山开始疏通黄河,到达龙门山,南到华阴山,束到底柱,又东流到盟津,向东经过洛水和黄河汇合的地方,到达大任山,向北经过降水,到达大陆,又向北分流为九河,汇合而成逆河,流入大海。
道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厎柱,又东至于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从蟠冢开始疏通漾水,向东流形成汉水,又向东成为沧浪的水流,经过三滋,到达大别山,向南流入长江,向东汇合成泽形成彭蠡,向东形成北江,进入大海。
嶓冢道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从婚山疏通长江,向东分流出沱江,又向东流到达醴水,经过九江,到达束陵,再向东斜着延伸到北,与淮河汇合,以束称为中江,流进大海。
崏山道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醴,过九江,至于东陵,江迤北会于汇,东为中江,入于海。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疏导沈水,向东流称为沸,进入黄河,河水漫溢出来成为荣泽,从陶丘的北面向东流,又向东到达荷泽,又向东北与汶水汇合,再向北,然后转向束,流进大海。
道沇水,东流为泲,入于河,轶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荷,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从桐柏山开始疏导淮河,向东与泅水、沂水汇合,东流进入大海。
道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从乌鼠同穴开始疏导渭水,向东与酆水汇合,又向东到达泾水,再向东经过漆、沮,流进黄河。
道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酆,又东至于泾,又东过漆、沮,入于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从熊耳开始疏导洛水,向东北同涧水,泸水汇合,又向东和伊水汇合,再向东北流入黄回。
道洛自熊耳,东北会于涧、瀍,又东会于伊,又东北入于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九州之内已经平定,四方的土地已经可以居住了,九州的名山都已经削木立了路标可以通行了,九条河流都已疏通了水源,九个湖泽都已修筑了堤防,四海之内都可会同京师。
九州逌同,四奥既宅,九山刊旅,九川涤原,九泽既陂,四海会同。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水、火、金、木、土、谷六府都治理得很好,各处的土地都要征收赋税,并且慎重地规定了财物赋税的多少,都是根据土地的上中下等级规定赋税。
六府孔修,庶土交正,厎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中国。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把土地赐给诸侯,并随赐姓氏: 所敬养的人,是以德行作为先决条件,没有违抗我的措施的人们。
锡土姓: 祗台德先,不距朕行。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距王城五百里的地区叫做甸服:一百里远的地方缴纳连秆谷物,二百里远的地方缴纳谷穗,三百里远的地方缴纳带稃的谷,四百里远的地方缴纳带壳的谷粒,五百里远的地方缴米。
五百里甸服:百里赋内总,二百里内铚,三百里内戛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甸服以外四周各五百里的叫侯服:其中最近甸服的一百里之地的地区是分封卿大夫的地方,二百里之内是分封男爵的地方,三百里以外的地方是分封诸侯的地方。
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国,三百里诸侯。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四周各五百里的区域为绥服:三百里远的地方考察天子的政教并加以推行,二百里远的地方奋扬武威保卫天子。
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五百里要服:有三百里的地方实行平易的法令,有二百里的地方要遵守刑法。
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五百里荒服:有三百里地的要用教化改变蛮性,有二百里地就任其流动。
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向东逐渐到达大海,向西覆盖到流沙,北方、南方一同波及,声威和教化深入到四海。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洎,声教讫于四海。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尧赐给大禹玄色的美玉,以表彰他治水大功告成。
禹锡玄圭,告厥成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其后大禹又接受虞舜的惮让而为天子,称为夏后氏。
后受禅于虞,为夏后氏。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商代承袭了夏朝制度,没有什么变革。
殷因于夏,亡所变改。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周朝战胜殷朝后,借鉴殷、周二代的制度而加以增减,确定官位,分配职责,分别把夏禹设置的徐州和梁州并入雍州和青州,把冀州的地域分为幽州、并州。
周既克殷,监于二代而损益之,定官分职,改禹徐、梁二州合之于雍、青,分冀州之地以为幽、并。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所以《周礼》中有职方氏,掌管天下的土地,治理九州的各国。
故《周官》有职方氏,掌天下之地,辩九州之国。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东南方叫扬州:其中的山名为会稽,大湖泽叫具区,大河叫三江,能引渠灌溉农田的湖叫五湖;这裹盛产金、锡、竹箭;民众的男女比例是二男五女;适合畜养鸟兽,谷类宜种稻子。
东南曰扬州:其山曰会稽,薮曰具区,川曰三江,浸曰五湖;其利金、锡、竹箭;民二男五女;畜宜鸟兽,谷宜稻。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正南方是荆州:其中的山叫衡山,湖泽叫云梦,大的河流有长江、汉水,能引渠灌溉农田的叫颖水、湛水;这裹盛产丹、银、齿、革;民众的男女比例是一男二女;适合畜养的兽类和种植的谷类,与扬州相同。
正南曰荆州:其山曰衡,薮曰云梦,川曰江、汉,浸曰颍、湛;其利丹、银、齿、革;民一男二女;畜及谷宜,与扬州同。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黄河南面叫豫州:其中山叫华山,湖泽叫圃田,河流叫荣水、雒水,灌渠叫波水、湲水;这裹盛产林、漆、丝桌;民众的男女比例是二男三女;适合畜养马、牛、羊、猪、狗、鸡,谷类适合种黍、稷、菽、麦、稻。
河南曰豫州:其山曰华,薮曰圃田,川曰荥、洛,浸曰波、溠;其利林、漆、丝枲;民二男三女;畜宜六扰,其谷宜五种。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正东方叫青州:其中山叫沂山,湖泽叫孟诸,河流叫淮水、泅水,灌渠叫沂水、沭水;这裹盛产蒲和鱼;民众的男女之比二男三女;这裹最适合畜养鶸和狗,谷类适合种稻和麦。
正东曰青州:其山曰沂,薮曰孟诸,川曰淮、泗,浸曰沂、沭;其利蒲、鱼;民二男三女;其畜宜鸡、狗,谷宜稻、麦。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黄河东面叫兖州:其中山叫岱山,湖泽叫泰壁,河流叫河和沸,灌渠叫卢水、潍水;这裹盛产蒲和鱼;此间的男女比例是二比三;适合畜养马、牛、羊、猪、狗、鸡,最适合种植黍、稷、稻、麦。
河东曰兖州:其山曰岱,薮曰泰野,其川曰河、泲,浸曰卢、濰;其利蒲、鱼;民二男三女;其畜宜六扰,谷宜四种。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正西面叫雍州:其中山名叫吴岳山,大湖叫弦蒲泽,河流叫泾水、油水,其中灌渠叫渭水、洛水;这裹盛产玉、石;民众的男女比例是三男二女;适合畜养牛、马,谷类宜种植黍、稷。
正西曰雍州;其山曰岳,薮日弦蒲,川曰泾、汭,其浸曰渭,洛:其利玉、石;其民三男二女;畜宜牛、马,谷宜黍、稷。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东北叫幽州:其中山叫医无间,湖泽叫猴养,河流叫黄河、沸水,灌渠叫苗水、时水;这裹盛产鱼、盐;民众的男女比例是一男三女;适合畜养马、牛、羊、猪,谷类适合种植黍、稷、稻。
东北曰幽州:其山曰医无闾,薮曰豯养,川曰河、泲,浸曰菑、时;其利鱼、盐;民一男三女;畜宜四扰,谷宜三种。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黄河以内叫冀州:其中山名叫霍山,湖泽叫扬纡,河流叫漳水,灌渠叫汾水、潞水;遣裹盛产松、柏;民众的男女比例是五男三女;适合畜养牛、羊,谷类适合种植黍、稷。
河内曰冀州:其山曰霍,薮曰扬纡,川曰漳,浸曰汾、潞;其利松、柏;民五男三女;畜宜牛、羊,谷宜黍、稷。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正北面叫并州:其中山名叫恒山,湖泽叫昭篮翅,河流叫皇迤、妪娄,灌渠叫速丞、显丞;这裹盛产布帛;百姓男女比例是二男三女;适合畜养马、牛、羊、狗、猪,谷类适合种植黍、稷、菽、麦、稻。
正北曰并州:其山曰恒山,薮曰昭余祁,川曰虖池、呕夷,浸曰涞、易;其利布帛;民二男三女;畜宜五扰,谷宜五种。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周代设有保章氏一职掌管天象,以星宿之所在划分九州之地,诸侯所分封的疆域都有星宿与之对应,以观测星象来预知吉凶。
而保章氏掌天文,以星土辩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视吉凶。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周朝的爵位有五等,而分封土地却衹有三种等次:即公、侯爵土地百里,伯爵土地七十里,子、男爵土地五十里。
周爵五等,而土三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不满五十里的是附属于诸侯的小国,大概有一千八百个小国。
不满为附庸,盖千八百国。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太吴、黄帝之后,唐、虞时侯爵和伯爵仍然存在,帝王的地图与户籍相继都可知道。
而太昊、黄帝之后,唐、虞侯伯犹存,帝王图籍相踵而可知。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周朝衰落后,礼乐征伐由诸侯决定,一个一个地被吞并消灭,数百年间,各诸侯国被消灭殆尽。
周室既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转相吞灭,数百年间,列国耗尽。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到春秋时,尚有数十国,五国相继称霸,成为盟主。
至春秋时,尚有数十国,五伯迭兴,总其盟会。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渐渐地到了战国,天下分裂成七个国家,合纵连衡,经过了几十年。
陵夷至于战国,天下分而为七,合从连衡,经数十年。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秦朝于是吞并了四海。
秦遂并兼四海。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认为周朝之衰败在于分封诸侯国,因此秦就不建立尺土的封国,把天下划分为郡县,扫荡消灭前代圣人的后代,没有一个剩下来的。
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荡灭前圣之苗裔,靡有孓遗者矣。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汉朝建立后,沿袭蠢朝的制度,推崇恩德,实行简单易行之法,用来安抚海内。
汉兴,因秦制度,崇恩德,行简易,以抚海内。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到汉武帝时击退了胡人、越人,开辟土地,拓展疆域,在南方设置了交耻州,北方设置了朔方州,兼并了徐州、銮业、幽业,以与夏、周时制度相同,把雍蛆改为速州,把銮业改为益州,共十三部,设置刺史。
至武帝攘却胡、越,开地斥境,南置交阯,北置朔方之州,兼徐、梁、幽、并夏、周之制,改雍曰凉,改梁曰益,凡十三部,置刺史。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先王的事迹已相隔很久远,地名又几次改变,因此便搜集旧有的传闻,考察《诗经》、《尚书》上的记载,根据山!加以推断,来连结《禹贡》、《周官》、《春秋》,向下直到战国、秦、汉。
先王之迹既远,地名又数改易,是以采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以缀《禹贡》、《周官》、《春秋》,下及战国、秦、汉焉。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京兆尹,即秦朝的内史之地,高帝元年划归塞国,高帝二年改为渭南郡,高帝九年撤销,重新改为内史。
京兆尹,故秦内史,高帝元年属塞国,二年更为渭南郡,九年罢,复为内史。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武帝建元六年分为右内史,太初元年改为京兆尹。
武帝建元六年分为右内史,太初元年更为京兆君。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兀始二年有十九万五千七百零二户,有六十八万二千四百六十八人。
元始二年,户十九万五千七百二,口六十八万二千四百六十八。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下辖十二个县:长安县,高帝五年时设置。
县十二:长安,高帝五年置。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惠帝元年开始筑城,惠帝六年完成。
惠帝元年初城,六年成。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有八万零八百户,二十四万六千二百人。
户八万八百,口二十四万六千二百。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王莽时称为常安。
王莽曰常安。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新丰县,骊山在它的南面,以前是骊戎国。
新丰,骊山在南,故骊戎国。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秦朝叫骊邑。
秦曰骊邑。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高祖七年设置。
高祖七年置。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船司空县,王莽时叫船利。
船司空,莽曰船利。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