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
stringlengths 2
802
| output
stringlengths 2
803
|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
---|---|---|
胡冲性情平和很有文才,天纪年间担任中书令。
|
冲平和有文幹,天纪中为中书令。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徐详,字子明,吴郡乌程人,先于胡综去世。
|
徐详者字子明,吴郡乌程人也,先综死。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评曰:是仪、徐详、胡综,都是孙权时期辅佐兴盛大业的人。
|
评曰:是仪、徐详、胡综,皆孙权之时幹兴事业者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是仪廉洁恭敬,徐详多次出使,胡综文才兼备,各自受到信任,类比修建大厦,他们就像是架屋之木那样的重要人物啊!
|
仪清恪贞素,详数通使命,综文采才用,各见信任,辟之广夏,其榱椽之佐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朱治,字君理,丹杨郡故鄣县人。
|
朱治字君理,丹杨故鄣人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他起初是县吏,后被推举为孝廉,州府征召他为州从事,跟随孙坚四处征讨。
|
初为县吏,后察孝廉,州辟从事,随孙坚征伐。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中平五年,朱治被任命为司马,跟从孙坚征讨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的贼寇周朝、苏马等,立下战功,孙坚上表请任朱治代理行都尉。
|
中平五年,拜司马,从讨长沙、零、桂等三郡贼周朝、苏马等,有功,坚表治行都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他跟从孙坚在阳人攻破董卓,进比拟洛阳。
|
从破董卓於阳人,入洛阳。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坚上表请任朱治代行督军校尉,专门带领步、骑兵,东往援助徐州牧陶谦征讨黄巾军。
|
表治行督军校尉,特将步骑,东助徐州牧陶谦讨黄巾。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适逢孙坚去世,朱治扶持孙策,依附袁术。
|
会坚薨,治扶翼策,依就袁术。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后来知晓袁术不行德政,就劝孙策回师平定江东。
|
后知术政德不立,乃劝策还平江东。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当时太傅马日石单在寿春,征召朱治做掾吏,升为吴郡都尉。
|
时太傅马日磾在寿春,辟治为掾,迁吴郡都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这时吴景已在丹杨,而孙策为袁术进攻庐江,于是刘繇担心会被袁术、孙策吞并,就和孙策生了嫌隙。
|
是时吴景已在丹杨,而策为术攻庐江,於是刘繇恐为袁、孙所并,遂构嫌隙。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而孙策的家属都在扬州,朱治就派人到曲阿迎接孙策母亲吴太妃及孙权兄弟们,一路侍奉互送,很有恩德纲纪。
|
而策家门尽在州下,治乃使人於曲阿迎太妃及权兄弟,所以供奉辅护,甚有恩纪。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朱治从钱塘出兵想要进军吴郡,吴郡太守许贡在由拳抵御,朱治与他交战,大获全胜。
|
治从钱唐欲进到吴,吴郡太守许贡拒之於由拳,治与战,大破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许贡南逃投靠山越贼首严白虎,朱治就进入吴郡,兼任太守之职。
|
贡南就山贼严白虎,治遂入郡,领太守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策赶走刘繇后,又往东平定会稽。
|
策既走刘繇,东定会稽。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权十五岁时,朱治推举他为孝廉。
|
权年十五,治举为孝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后来孙策去世,朱治与张昭等人一同尊奉孙权。
|
后策薨,治与张昭等共尊奉权。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建安七年,孙权上表请任朱治为吴郡太守,代理扶义将军,将娄县、由拳、无锡、毗陵分为朱治的封地,可设置官吏。
|
建安七年,权表治为吴郡太守,行扶义将军,割娄、由拳、无锡、毗陵为奉邑,置长吏。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朱治征讨少数民族,辅佐平定东南,擒获黄巾军的余党陈败、万秉等。
|
征讨夷越,佐定东南,禽截黄巾馀类陈败、万秉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黄武元年,朱治被封为毗陵侯,依然兼任郡守。
|
黄武元年,封毗陵侯,领郡如故。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黄武二年,朱治被任命为安国将军,赐予金印紫绶,将封地转到故鄣县。
|
二年,拜安国将军,金印紫绶,徙封故鄣。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权位至上将,等到做吴王时,朱治每次进见,孙权常常亲自迎接,持笏板行礼,宴饮款待赠赐礼物,恩宠及礼敬都很特殊,以至随从官吏,都得到献礼进谏。他向如此受到隆重礼待。
|
权历位上将,及为吴王,治每进见,权常亲迎,执版交拜,飨宴赠赐,恩敬特隆,至从行吏,皆得奉贽私觌,其见异如此。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起初,孙权弟弟孙翊,性情耿直急躁,喜怒随心所欲,朱治多次责备数落他,用道义劝说他。
|
初,权弟翊,性峭急,喜怒快意,治数责数,谕以道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权的堂兄豫章太守孙贲,他的女儿是曹操的儿媳。等到曹操攻下荆州,威势震动南方,孙贲心中恐惧,想送儿子去作人质。
|
权从兄豫章太守贲,女为曹公子妇,及曹公破荆州,威震南土,贲畏惧,欲遣子入质。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朱治得知后,请求前去拜见孙贲,向他陈述安危的利害关系,孙贲才打消了这一念头。
|
治闻之,求往见贲,为陈安危,贲由此遂止。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权经常感叹朱治为朝政担忧操劳。
|
权常叹治忧勤王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朱治性情节俭,虽在富贵之位,但车驾官服只用于公事。
|
性俭约,虽在富贵,车服惟供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权对他另眼看待,亲自令督军御史主管朱治封地的公文,朱治只需收四县的租税就好。
|
权优异之,自令督军御史典属城文书,治领四县租税而已。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但贵族子弟及吴郡四大家族大多在郡府任职,郡中官员常常有上千人,朱治大致上数年一次送人到王府,遣送的有几百人,每年时节进献,孙权的回报都很优厚。
|
然公族子弟及吴四姓多出仕郡,郡吏常以千数,治率数年一遣诣王府,所遣数百人,每岁时献御,权答报过厚。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当时丹杨腹地,常有奸贼作乱,朱治也因年岁渐长而眷恋故土,所以上表自请驻守故彰,镇抚山越。
|
是时丹杨深地,频有奸叛,亦以年向老,思恋土风,自表屯故鄣,镇抚山越。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许多父老和亲朋故旧,都上门拜见,朱治都引见他们,与他们一起宴饮,乡亲们以此为荣。
|
诸父老故人,莫不诣门,治皆引进,与共饮宴,乡党以为荣。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在故彰住了一年余,又回到吴郡。
|
在故鄣岁馀,还吴。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黄武三年,朱治去世,在吴郡三十一年,享年六十九岁。
|
黄武三年卒,在郡三十一年,年六十九。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朱治的儿子朱才,一向是做校尉领兵,继承父亲爵位后,升任偏将军。
|
子才,素为校尉领兵,既嗣父爵,迁偏将军。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朱才弟弟朱纪,孙权将孙策的女儿嫁给他为妻,依旧校尉身份统兵。
|
才弟纪,权以策女妻之,亦以校尉领兵。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朱纪弟弟朱纬、朱万岁,都早年夭折。
|
纪弟纬、万岁,皆早夭。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朱才的儿子朱琬,承袭爵位做将领,官至镇西将军。
|
才子琬,袭爵为将,至镇西将军。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朱然,字义封,是朱治姐姐的儿子,本来姓施。
|
朱然字义封,治姊子也,本姓施氏。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起初朱治还未有儿子,朱然十三岁时,朱治上奏孙策请求以朱然做后嗣。
|
初治未有子,然年十三,乃启策乞以为嗣。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策下令丹杨郡用羊、酒召来朱然,朱然到了吴郡,孙策以厚待他。
|
策命丹杨郡以羊酒召然,然到吴,策优以礼贺。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朱然曾与孙权同学学习,结下深厚友谊。
|
然尝与权同学书,结恩爱。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等到孙权主管朝政,任命朱然为余姚县县长,当时他十九岁。
|
至权统事,以然为馀姚长,时年十九。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后升为山阴县县令,加授折冲校尉,督察五个县。
|
后迁山阴令,加折冲校尉,督五县。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权认为他才干特殊,将丹杨郡分设临川郡,让朱然做郡太守,授与两千士兵。
|
权奇其能,分丹杨为临川郡,然为太守,授兵二千人。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正值山贼蜂拥而起,朱然率兵讨伐,一个月内就全部平定。
|
会山贼盛起,然平讨,旬月而定。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曹操出兵濡须,朱然守卫大坞与三关屯,任偏将军。
|
曹公出濡须,然备大坞及三关屯,拜偏将军。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建安二十四年,朱然跟随孙权征讨关羽,和潘璋另外率军至临沮,俘获关羽,被升为昭武将军,封为西安乡侯。
|
建安二十四年,从讨关羽,别与潘璋到临沮禽羽,迁昭武将军,封西安乡侯。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虎威将军吕蒙病重,孙权问他说: 您如果一病不起,谁能接替您呢?
|
虎威将军吕蒙病笃,权问曰: 卿如不起,谁可代者?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吕蒙回答说: 朱然胆识操守超越常人,我认为他可接任。
|
蒙对曰: 朱然胆守有馀,愚以为可任。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吕蒙去世后,孙权赐朱然符节,守卫江陵。
|
蒙卒,权假然节,镇江陵。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黄武元年,刘备率兵进攻宜都,朱然率五千人和陆逊合力抵御刘备。
|
黄武元年,刘备举兵攻宜都,然督五千人与陆逊并力拒备。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朱然另外带兵攻破刘备的前锋,截断他们的后路,刘备就战败逃走。
|
然别攻破备前锋,断其后道,备遂破走。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朱然被任命为征北将军,封为永安侯。
|
拜征北将军,封永安侯。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魏国派遣曹真、夏侯尚、张郃等进攻江陵,魏文帝亲自驻守宛县,做为魏国大军的威势声援,将军营连接起来包围城池。
|
魏遣曹真、夏侯尚、张郃等攻江陵,魏文帝自住宛,为其势援,连屯围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权派遣将军孙盛督领一万人马在江洲上设防,建立围坞,做为朱然的外援。
|
权遣将军孙盛督万人备州上,立围坞,为然外救。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张郃率兵渡江进攻孙盛,孙盛无法抵御,当即后退,张郃占据了洲上的防守工事,朱然里外的联系断绝。
|
郃渡兵攻盛,盛不能拒,即时卻退,郃据州上围守,然中外断绝。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权派遣潘璋、杨粲等前来解救,但无法解除围困。
|
权遣潘璋、杨粲等解围而围不解。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这时朱然城中兵卒大多患上浮肿病,能作战的士兵仅有五千人。
|
时然城中兵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曹真等在城外堆起土山,开凿地道,在城墙边建置楼架,向城内射箭,箭如雨下,东吴将士都惶恐失色,朱然安然平静毫无恐慌之态,还在激励将士,趁敌军间隙攻破了两座军营。
|
真等起土山,凿地道,立楼橹临城,弓矢雨注,将士皆失色,然晏如而无恐意,方厉吏士,伺间隙攻破两屯。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魏军围困攻打朱然纮六个月,仍不撤军。
|
魏攻围然凡六月日,未退。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江陵县县令姚泰带兵防备城墙北门,他见外面敌军兵势强大,而城中人少,粮食将尽,因此与敌军联络通信,暗中做为敌军内应。
|
江陵令姚泰领兵备城北门,见外兵盛,城中人少,谷食欲尽,因与敌交通,谋为内应。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将要行动,事情败露,朱然将姚泰治罪处死。
|
垂发,事觉,然治戮泰。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夏侯尚等不能攻克,就解除围困撤军。
|
尚等不能克,乃彻攻退还。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从此朱然声名威震敌国,被改封为当阳侯。
|
由是然名震於敌国,改封当阳侯。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黄武六年,孙权亲自率军攻打石阳,等到回军,由潘璋断后。
|
六年,权自率众攻石阳,及至旋师,潘璋断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夜里出了差错,敌军追击潘璋,潘璋无法抵御。
|
夜出错乱,敌追击璋,璋不能禁。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朱然立即返回驻守抗击敌军,使前面船队得以航远,才慢慢启船出发。
|
然即还住拒敌,使前船得引极远,徐乃后发。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黄龙元年,朱然担任车骑将军、右护军,兼任兖州牧。
|
黄龙元年,拜车骑将军、右护军,领兖州牧。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不久,因兖州在蜀国名义下,所以解除州牧之职。
|
顷之,以兖州在蜀分,解牧职。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嘉禾二年,孙权与蜀国约定日期大举出兵魏国,孙权亲自向新城出兵,朱然与全琮各接受孙权所赐斧钺,任左、右督军。
|
嘉禾三年,权与蜀克期大举,权自向新城,然与全琮各受斧钺,为左右督。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正值将士疾病流行,所以还未进攻就撤军了。
|
会吏士疾病,故未攻而退。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赤乌五年,吴军讨伐柤中,魏国将领蒲忠、胡质各率数千士兵,蒲忠据守险要之地拦截,想要断绝朱然的后路,胡质做为蒲忠的后援。
|
赤乌五年,征柤中,魏将蒲忠、胡质各将数千人,忠要遮险隘,图断然后,质为忠继援。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当时朱然所率的将士先已分开行动,得知消息后来不及聚集,就率军营中现有的八百人迎面进攻。
|
时然所督兵将先四出,闻问不暇收合,便将帐下见兵八百人逆掩。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蒲忠交战不利,胡质等都撤退。
|
忠战不利,质等皆退。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赤乌九年,朱然再次征讨柤中,魏国将领李兴等人得知朱然深入腹地,率领六千步兵骑兵截断朱然后路,朱然夜间出兵抵御,大胜而归。
|
九年,复征柤中,魏将李兴等闻然深入,率步骑六千断然后道,然夜出逆之,军以胜反。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起先,已降将领马茂怀着奸计,事情败露后被处死,孙权很是怨愤。
|
先是,归义马茂怀奸,觉诛,权深忿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朱然临行前上表说: 马茂这小人,胆敢辜负恩宠。
|
然临行上疏曰: 马茂小子,敢负恩养。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臣今天承奉我朝天威,交战定能取胜,打算让我所取得的胜利成果,震惊远近之地,得以炫耀,让战船排满大江,使其景象壮观,以消解我朝君臣的愤恨。
|
臣今奉天威,事蒙克捷,欲令所获,震耀远近,方舟塞江,使足可观,以解上下之忿。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希望陛下记住为臣之前的话,责求臣有后继效果。
|
惟陛下识臣先言,责臣后效。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权当时压住朱然的奏表不让人知晓。
|
权时抑表不出。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朱然捷报传来,群臣上朝祝贺,孙权才举行宴饮奏乐,拿出朱然奏表说: 此人前有奏表,我以为很难成功,现在果真如他所言,可说他对于事情发展很有预见性。
|
然既献捷,群臣上贺,权乃举酒作乐,而出然表曰: 此家前初有表,孤以为难必,今果如其言,可谓明於见事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就派遣使者任命朱然为左大司马、右军师。
|
遣使拜然为左大司马、右军师。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朱然身高不足七尺,处事待人是非分明,品行修养高洁可贵,他的才华只用在军事方面,其他方面均显质朴。
|
然长不盈七尺,气候分明,内行脩絜,其所文采,惟施军器,馀皆质素。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他终日恭谨,常在战场之上,面对危急情况能沉着稳定,超过常人,即使国家没有战事,他也每日早晚严整击鼓,在营中的士兵,都整装列队,用这种方法迷惑敌人,使敌人不知如何防备,所以一旦出兵,经常立下战功。
|
终日钦钦,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虽世无事,每朝夕严鼓,兵在营者,咸行装就队,以此玩敌,使不知所备,故出辄有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诸葛瑾儿子诸葛融、步騭儿子步协,虽各自承袭父亲的职任,孙权特地又令朱然总为大都督。
|
诸葛瑾子融、步骘子协,虽各袭任,权特复使然总为大督。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再加上陆逊也去世,功臣名将中还活着的只有朱然,无人能和他相比。
|
又陆逊亦卒,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朱然卧病在床二年,后病情逐渐加重,孙权白天为之减食,夜间为他辗转难眠,又派人派送医药食物,络绎不绝。
|
寝疾二年,后渐增笃,权昼为减膳,夜为不寐,中使医药口食之物,相望於道。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朱然每次派人上表汇报病情,孙权就召见送奏表的人,亲自询问状况,又赐赏酒食,出去赠送布帛。
|
然每遣使表疾病消息,权辄召见,口自问讯,入赐酒食,出送布帛。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创立基业的功臣有人患病的,孙权心中最关心者,吕蒙、凌统最重,其次就是朱然。
|
自创业功臣疾病,权意之所锺,吕蒙、凌统最重,然其次矣。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赤乌十二年,朱然六十八岁时去世,孙权亲自穿着丧服哀悼,为之伤感悲痛。
|
年六十八,赤乌十二年卒,权素服举哀,为之感恸。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朱然之子朱绩承袭爵位。
|
子绩嗣。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朱绩,字公绪,因父亲功绩做了郎官,后来为建忠都尉。
|
绩字公绪,以父任为郎,后拜建忠都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他叔父朱才去世,他统率叔父的部下,跟随太常潘氵睿讨伐五溪,以胆识勇猛为人称道。
|
叔父才卒,绩领其兵,随太常潘濬讨五溪,以胆力称。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他升任偏将军营下督,兼管处理盗贼之事,执法公正严明。
|
迁偏将军营下督,领盗贼事,持法不倾。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鲁王孙霸留意结交朱绩,曾到朱绩府衙中,靠近朱绩坐下,想和他交好,朱绩下地侍立,辞谢不敢承受。
|
鲁王霸注意交绩,尝至其廨,就之坐,欲与结好,绩下地住立,辞而不当。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朱然去世,朱绩继承他的事业,被任命为平魏将军、乐乡督。
|
然卒,绩袭业,拜平魏将军,乐乡督。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第二年,魏国征南将军王昶率军进攻江陵城,没有攻克就撤军了。
|
明年,魏征南将军王昶率众攻江陵城,不克而退。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朱绩在给奋威将军诸葛融信中说: 王昶远道奔袭而来,人马疲弊,马无粮草,战斗力不足而撤军,这是天助我们。
|
绩与奋威将军诸葛融书曰: 昶远来疲困,马无所食,力屈而走,此天助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