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
stringlengths
2
802
output
stringlengths
2
803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现在你们不讨论如何致力于用道义仁德来安取天下的方法,而只崇尚武力,陆绩我虽年幼无知,但心中也认为不应当。
今论者不务道德怀取之术,而惟尚武,绩虽童蒙,窃所未安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张昭等人对他深感奇异。
昭等异焉。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陆绩外貌雄壮,博学多闻,天文、历法、算数全都钻研。
绩容貌雄壮,博学多识,星历算数无不该览。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虞翻在耆宿中很有盛名,庞统是荆州的名士,他们都与陆绩年龄相差很大,但都与他关系很好。
虞翻旧齿名盛,庞统荆州令士,年亦差长,皆与绩友善。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权主管朝政,征召陆绩为奏曹掾。他因说话耿直而为人忌惮,所以出朝为郁林太守,加授为偏将军,授予两千士兵。
孙权统事,辟为奏曹掾,以直道见惮,出为郁林太守,加偏将军,给兵二千人。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陆绩既腿脚有毛病,又致力于研究经典,所以带兵上阵并非他的志向。
绩既有躄疾,又意存儒雅,非其志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虽说有军事任务,但著述并没有废止,他制作《浑天图》,注释《周易》和《太玄》,都流传后世。
虽有军事,著述不废,作浑天图,注易释玄,皆传於世。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预知到自己的死期,就给自己作好了挽辞: 汉朝志士,吴郡陆绩,幼时喜爱《诗》、《书》,年长钻研《礼》、《易》,奉命南征,染病遭厄,寿命不长,与世长辞,悲痛啊!
豫自知亡日,乃为辞曰: 有汉志士吴郡陆绩,幼敦诗、书,长玩礼、易,受命南征,遘疾逼厄,遭命不永,呜呼悲隔!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又说: 自现在开始,六十年以后,车同轨、书同文,遗憾我无法见到。
又曰: 从今已去,六十年之外,车同轨,书同文,恨不及见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三十二岁就去世。
年三十二卒。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陆绩长子陆宏,担任会稽南部都尉;次子陆睿又,任长水校尉。
长子宏,会稽南部都尉,次子叡,长水校尉。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张温,字惠恕,吴郡吴县人。
张温字惠恕,吴郡吴人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的父亲张允,因轻视钱财看重人才,声名在州郡中很显达,但任孙权的东曹掾,随后去世。
父允,以轻财重士,名显州郡,为孙权东曹掾,卒。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张温从小就修养节操,容貌奇特雄伟。
温少脩节操,容貌奇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权听说,就询问朝中大臣说: 张温能与当今何人相比?
权闻之,以问公卿曰: 温当今与谁为比?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大司农刘基说: 可与全琮相等。
大农刘基曰: 可与全琮为辈。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太常顾雍说: 刘基未详细了解了解张温为人。
太常顾雍曰: 基未详其为人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张温当今无人可比。
温当今无辈。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权说: 如果是这样,那张允就算没有死!
权曰: 如是,张允不死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就征召张温前来相见。张温谈吐文雅回答流畅,在旁之人都倾慕,孙权为之改变神色增加礼节。
徵到延见,文辞占对,观者倾竦,权改容加礼。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拜见结束出宫,张昭握着张温的手说: 老夫将心意托付你,你应该明白。
罢出,张昭执其手曰: 老夫讬意,君宜明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就孙权任命张温为议郎、选曹尚书,又升为太子太傅,很受信任重视。
拜议郎、选曹尚书,徙太子太傅,甚见信重。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张温三十二岁时,以辅义中郎将身份出使蜀国。
时年三十二,以辅义中郎将使蜀。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权对他说: 您本不宜外出远地,只是担心诸葛亮不知晓我与曹操往来的原因,所以委屈您前往。
权谓温曰: 卿不宜远出,恐诸葛孔明不知吾所以与曹氏通意,故屈卿行。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如果山越祸患全部消除,我们便会对曹丕大举出兵。
若山越都除,便欲大构於丕。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身为使者的使命,即接受命令但不接受言辞。
行人之义,受命不受辞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张温回答说: 我在朝中没有作为心腹大臣出谋划策,奉命出使没有独自应对的才能,担心没有像张孟宣扬国家声誉的能力,又没有子产陈述事理的效果。
温对曰: 臣入无腹心之规,出无专对之用,惧无张老延誉之功,又无子产陈事之效。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但诸葛亮见识深远,精于谋划,必定知晓您的神明思虑和屈伸权宜之计,加上朝廷天降恩惠,推测诸葛亮的想法,一定没有猜忌。
然诸葛亮达见计数,必知神虑屈申之宜,加受朝廷天覆之惠,推亮之心,必无疑贰。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张温到蜀国后,前往宫廷拜上奏章说: 古代商高宗守丧却使殷商国祚再次兴盛,周成王以年幼之身使周朝推行德政得享太平,他们的功绩覆盖天下,声威远播山海。
温至蜀,诣阙拜章曰: 昔高宗以谅闇昌殷祚於再兴,成王以幼冲隆周德於太平,功冒溥天,声贯罔极。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在陛下以聪明的资质,与古代圣贤等同,贤良大臣辅佐处理政事,满朝人才有如群星闪耀,远近人们仰望您的风采,无不欢欣前来依赖。
今陛下以聪明之姿,等契往古,总百揆於良佐,参列精之炳耀,遐迩望风,莫不欣赖。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吴国勤于提升军事实力以安定江南之地,希望与有道之君一起安定天下,齐心协力规劝谋划,就像河水奔涌向前。只因战事频频猛烈,我们足以动用的军队太少,所以只好忍受卑鄙之人强加的耻辱。现特派下臣张温沟通情况表达交好之情。
吴国勤任旅力,清澄江浒,愿与有道平一宇内,委心协规,有如河水,军事凶烦,使役乏少,是以忍鄙倍之羞,使下臣温通致情好。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陛下推崇礼义,不应以此为耻而忽视我的请求。
陛下敦崇礼义,未便耻忽。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臣从遥远边境而来,直到贵国首都之郊,频频蒙受贵国礼节待遇,恩惠诏书不断传来,我受此荣耀心中惶恐,又感到意外的惊奇和不安。
臣自远境,及即近郊,频蒙劳来,恩诏辄加,以荣自惧,悚怛若惊。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谨此奉献我主致陛下信函一封。
谨奉所赍函书一封。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蜀国很看重张温的才干。
蜀甚贵其才。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回国不久,朝廷就派他进豫章郡的部队出征作战,但他对军功没有追求。
还,顷之,使入豫章部伍出兵,事业未究。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权既暗中嫉恨张温称赞蜀国政治,又嫌忌他的声名太过显扬,百姓都被他的德行才能所迷惑,忧虑他最终不能为自己所用,就考虑办法来中伤他,恰逢暨艳事件发生,就借此机会找出张温的错漏。
权既阴衔温称美蜀政,又嫌其声名大盛,众庶炫惑,恐终不为己用,思有以中伤之,会暨艳事起,遂因此发举。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暨艳,字子休,也是吴郡人,张温将他引荐入朝,朝廷任命为选曹郎,官至尚书。
艳字子休,亦吴郡人也,温引致之,以为选曹郎,至尚书。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暨艳生性狷狂严厉,喜欢清谈议论,看到当时郎署混浊杂乱,大多官员名不副实,想将好坏区别开来,贤能、愚陋区别使用。
艳性狷厉,好为清议,见时郎署混浊淆杂,多非其人,欲臧否区别,贤愚异贯。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弹劾百官,考选三署官员,都是将高的官职贬低,连降几级,能在原官位上继续任职的不及十分之一,那些在官职上贪污卑劣、节操污秽的,都被贬为军中小吏,安置在军营作幕府。
弹射百僚,覈选三署,率皆贬高就下,降损数等,其守故者十未能一,其居位贪鄙,志节汙卑者,皆以为军吏,置营府以处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于是愤怨之声逐渐累积,诋毁谗言四处流传,都争相控告暨艳和选曹郎徐彪,说他们循用私情,爱憎判断由公理。暨艳、徐彪都因此获罪自杀。
而怨愤之声积,浸润之谮行矣。竞言艳及选曹郎徐彪,专用私情,爱憎不由公理,艳、彪皆坐自杀。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张温向来与暨艳、徐彪意见相符,多有书信来往,互相来往问候,于是又判张温有罪。
温宿与艳、彪同意,数交书疏,闻问往还,即罪温。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权将他收押在有关部门,下令说: 从前下令征召张温,空出官位虚心等待他来,授予他高官厚禄,超过一般旧臣,哪里料到他竟如此凶坏,专生二心。
权幽之有司,下令曰: 昔令召张温,虚己待之,既至显授,有过旧臣,何图凶丑,专挟异心。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昔日暨艳父兄,依附凶恶叛逆者,我没有忌惮,因此提拔任用他们,想观察暨艳究竟如何。
昔暨艳父兄,附于恶逆,寡人无忌,故进而任之,欲观艳何如。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探查他的内心,真实面目果然显露。
察其中间,形态果见。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而张温与他结为生死之交,暨艳的言行举止,都是以张温为首,两人互为表里,关系亲密,只要不是张温的同党,很快就会受到他们的吹毛求疵,让他们拟造虚妄的罪名而受到指责。
而温与之结连死生,艳所进退,皆温所为头角,更相表里,共为腹背,非温之党,即就疵瑕,为之生论。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又有之前委任张温督察三郡,指挥那里的官吏和剩余部队,当时担心生出祸乱,想让他迅速返回。所以授予他瞈戟,奖赏他威权。
又前任温董督三郡,指捴吏客及残馀兵,时恐有事,欲令速归,故授棨戟,奖以威柄。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于是他就到豫章,上表请求征讨一直做乱的贼寇,寡人相信而采纳他的建议,特地将五千绕帐兵、帐下兵、解烦兵拨付给他。
乃便到豫章,表讨宿恶,寡人信受其言,特以绕帐、帐下、解烦兵五千人付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后来得知曹丕亲自进军淮河、泗水一带,所以我预先下令张温有紧急情况就随时出兵,而张温却召集将领们,将他们部署在深山中,受命后却不赶赴战场。
后闻曹丕自出淮、泗,故豫敕温有急便出,而温悉内诸将,布於深山,被命不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幸亏曹丕自己退兵,否则后果难料。
赖丕自退,不然,已往岂可深计。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还有殷礼,本来因为他善于占卦卜筮而征召他来,而张温先后请求要带他到蜀国,在他国大肆吹捧宣扬他,为他宣扬夸大的言论。
又殷礼者,本占候召,而温先后乞将到蜀,扇扬异国,为之谭论。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殷礼回来后,应当回到他的本职,而张温让他主管尚书户曹郎的职务,这样工作安排,都出于张温个人。
又礼之还,当亲本职,而令守尚书户曹郎,如此署置,在温而已。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还有张温对贾原说,要举荐贾原担任御史,又告诉蒋康,说一定用他替代贾原,专门擅自夸耀国家的恩典,为自己形成势力,探查他的险恶用心,真是无所不作。
又温语贾原,当荐卿作御史,语蒋康,当用卿代贾原,专衒贾国恩,为己形势。揆其奸心,无所不为。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我不忍心让他抛尸街头,现在敕令他回本郡,让他做一个低级的小官。
不忍暴於巿朝,今斥还本郡,以给厮吏。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唉张温啊,免你死罪作为你的幸运。
呜呼温也,免罪为幸!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将军骆统上表为张温申辩: 敬禀陛下,上天赐予您贤明的仁德,神灵启发您圣明的内心,从四方招揽俊杰,在宫廷中选拔贤士。
将军骆统表理温曰: 伏惟殿下,天生明德,神启圣心,招髦秀於四方,置俊乂於宫朝。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众多才学之士已受到您普遍而切实的恩德,张温又蒙受最为隆重的恩宠。
多士既受普笃之恩,张温又蒙最隆之施。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但张温自己招罪被贬,辜负陛下的荣宠恩遇,想到他变成这样,实在可悲可痛。
而温自招罪谴,孤负荣遇,念其如此,诚可悲疚。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然而为臣在与他交往中,为国家观察打听过他,深知他的真实状况,所以细密地陈述其中情状。
然臣周旋之间,为国观听,深知其状,故密陈其理。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张温本心没有其他非分的想法,他的行为也无叛逆的迹象,只是年纪尚轻,承担重任的资历还浅,就蒙受显赫的恩宠,发挥卓越超群的才干,发表评论高低的言论,提出褒贬是非的言论。
温实心无他情,事无逆迹,但年纪尚少,镇重尚浅,而戴赫烈之宠,体卓伟之才,亢臧否之谭,效褒贬之议。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就有趋炎附势之人嫉妒他的恩宠,追名逐利之人忌恨他的才干,默然无为者非议他的言论,恶行显著之人忌讳他的提议。这是为臣应当详细辨明,朝廷应当深究细察的地方。
於是务势者妒其宠,争名者嫉其才,玄默者非其谭,瑕衅者讳其议,此臣下所当详辨,明朝所当究察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昔日贾谊,是极为忠诚的臣子,汉文帝是极为英明的君主,但周勃、灌婴他们一句话,贾谊就被疏远放逐。
昔贾谊,至忠之臣也,汉文,大明之君也,然而绛、灌一言,贾谊远退。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为什么呢?
何者?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妒忌的深切,谗言的诡诈导致如此。
疾之者深,谮之者巧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而这也使得汉文帝的错误天下皆知,过失在后世彰显,故此孔子有言 为君难,为臣亦难 。
然而误闻天下,失彰於后世,故孔子曰 为君难,为臣不易 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张温虽说并无纵横家的才智,武功上也不像武将的勇猛,但他气质弘大文雅,品德优秀,文章辞采,论辩敏捷,卓越拔萃,光彩耀世,时人没有能和他相比的。
温虽智非从横,武非虓虎,然其弘雅之素,英秀之德,文章之采,论议之辨,卓跞冠群,炜晔曜世,世人未有及之者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故此说张温的才华令人叹惋,说他的罪过实可宽恕。
故论温才即可惜,言罪则可恕。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如果陛下忍耐威烈压抑怒气来赦免盛德之人,宽恕贤德之士以促进国家大业,这必将成为圣明朝代的弘大光辉,壮丽四方的大观。
若忍威烈以赦盛德,宥贤才以敦大业,固明朝之休光,四方之丽观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国家对于暨艳,未将其纳入败类行列,而等同于平民,所以他先被朱治任用,接着被众人举荐,这才能被朝廷任用,也才和张温熟识而结交。
国家之於暨艳,不内之忌族,犹等之平民,是故先见用於朱治,次见举於众人,中见任於明朝,亦见交於温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君臣之道义,是所有道义中最重要的;朋友之交情,是所有交情中最轻微的。
君臣之义,义之最重,朋友之交,交之最轻者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国家不嫌弃暨艳,对他怀着最重要的道义,所以张温也能不避忌和暨艳有最轻微的交情。
国家不嫌於艳为最重之义,是以温亦不嫌与艳为最轻之交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当时是大家宠信暨艳在先,张温和暨艳结交在后。
时世宠之於上,温窃亲之於下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总是作恶的贼人,放纵在深山险处,就会成为强大的贼寇;将他们安置到平原上,就会成为矫健部队,故此张温志向于想攻取素来作恶的贼寇,以便铲除强大贼寇的祸患,而增加强健部队的力量。
夫宿恶之民,放逸山险,则为劲寇,将置平土,则为健兵,故温念在欲取宿恶,以除劲寇之害,而增健兵之锐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但是他举措不当,效果与理想不一致。
但自错落,功不副言。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但统计他派出的兵马,同许晏相比,数量多少,张温不比他少;这些兵力的强弱,也不在许晏之下;至于出兵的效率,也落后于许晏。所以能够赶在秋冬时节,在警报的期限内赶赴战场,不敢忘恩而留有余力。
然计其送兵,以比许晏,数之多少,温不减之,用之强羸,温不下之,至於迟速,温不后之,故得及秋冬之月,赴有警之期,不敢忘恩而遗力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张温出使蜀国,同蜀国共同赞誉殷礼,虽说为臣者不应与境外私交,但也有有情可原之处。
温之到蜀,共誉殷礼,虽臣无境外之交,亦有可原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所谓国外私交,指的是没有国君的命令而自己私下来往,并不是因为朝政而暗中传递消息。如果奉命出行,既能修好两国君主之间的,同时由此而谈叙个人的交情,这也是外交使臣的使命。
境外之交,谓无君命而私相从,非国事而阴相闻者也;若以命行,既脩君好,因叙己情,亦使臣之道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所以孔子出使邻国,便有私人相见之礼;季札聘问诸夏,也有宴饮畅谈之事。
故孔子使邻国,则有私觌之礼;季子聘诸夏,亦有燕谭之义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古人有言,要想了解这个国家的君主,就观察这个国家的使臣,看到这个国家使臣的明智聪慧,就能知晓这个国家君主圣明贤德。
古人有言,欲知其君,观其所使,见其下之明明,知其上之赫赫。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张温如果称扬殷礼,能使对方也赞誉他,确实能彰显我国朝臣有很多俊杰,表明派出的使者得当,能在别国彰显我国的美德,在异国弘扬我君主的英名。
温若誉礼,能使彼叹之,诚所以昭我臣之多良,明使之得其人,显国美於异境,扬君命於他邦。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所以晋国赵文子到宋国结盟,在屈建面前赞誉随会;楚国王孙圉出使晋国,在赵鞅耳边称扬左史。
是以晋赵文子之盟于宋也,称随会於屈建;楚王孙圉之使于晋也,誉左史於赵鞅。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也是在别国的辅臣面前,赞叹本国的大臣,经传赞美这是光大国威,而不指责这是与外国结交。
亦向他国之辅,而叹本邦之臣,经传美之以光国,而不讥之以外交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王靖在朝内不忧虑时事,对外不关心军事,张温弹劾他没有徇私,推究他并非作假,于是便与王靖有了深仇大怨,这是张温竭尽忠诚的明证。
王靖内不忧时,外不趋事,温弹之不私,推之不假,於是与靖遂为大怨,此其尽节之明验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王靖部队的实力,重要官员的才干任用,都超过贾原、蒋康,张温尚且不容私情来以从王靖处得到自身的安全,又岂敢出卖恩信去拉拢贾原、蒋康呢?
靖兵众之势,幹任之用,皆胜於贾原、蒋康,温尚不容私以安於靖,岂敢卖恩以协原、康邪?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又有贾原在官任上并不勤勉,处事颇有不称职的地方,张温多次对他脸色不好,用严厉的言语斥责他。如果张温确实想出卖国挑起祸乱,就无必要去贪求贾原这样的人。
又原在职不勤,当事不堪,温数对以丑色,弹以急声;若其诚欲卖恩作乱,则亦不必贪原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总述这些事,核对情况,与事实既不相符,查问众人也无证据。
凡此数者,校之於事既不合,参之於众亦不验。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为臣私心认为国君虽有圣贤的姿质,超常的智谋,但仅靠自己一人的力量,来管理天下人民,在深宫之内俯察国家边境,体会臣民情感,探求各类朝政的处置方法,还是有顾及不周到的地方,实在应当倾听明察群臣的意见,以增广明智的功业。
臣窃念人君虽有圣哲之姿,非常之智,然以一人之身,御兆民之众,从层宫之内,瞰四国之外,照群下之情,求万机之理,犹未易周也,固当听察群下之言,以广聪明之烈。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在别人非议张温殷勤行事,我和张温又交情深厚,言辞都很机巧,而意思全在其中,各自都说为了国家利益,谁又会说是为了私人利益呢?仓促之间,对错仍难以立即辨别。
今者人非温既殷勤,臣是温又契阔,辞则俱巧,意则俱至,各自言欲为国,谁其言欲为私,仓卒之间,犹难即别。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但凭借陛下的聪明睿智,详察双方谈论的是非,如果潜神凝思思虑集中,大小情况研究核实,那么事情的真相岂能蒙昧不明、疑虑不清呢?
然以殿下之聪叡,察讲论之曲直,若潜神留思,纤粗研核,情何嫌而不宣,事何昧而不昭哉?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张温并不亲近我,为臣也不偏爱他。
温非亲臣,臣非爱温者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过去的君子,都是抑制私人恩怨,来增进君主的明慧。
昔之君子,皆抑私忿,以增君明。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们在前代践行此道,为臣在后世也以抛弃这种美德而为耻,所以在今天将自己一贯的情怀抒发出来,向陛下奉献浅陋的见解,实在是想为圣明的朝廷尽心竭力,而不是对张温个人有什么眷念之情。
彼独行之於前,臣耻废之於后,故遂发宿怀於今日,纳愚言於圣听,实尽心於明朝,非有念於温身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权最终还是没有接受骆统的意见。
权终不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六年后,张温病逝。
后六年,温病卒。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的两个弟弟张祗和张白,也很有才干名望,和张温一同被废黜。
二弟祗、白,亦有才名,与温俱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骆统,字公绪,会稽郡乌伤县人。
骆统字公绪,会稽乌伤人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的父亲骆俊,官至陈国丞相,被袁术杀害。
父俊,官至陈相,为袁术所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骆统母亲改嫁,做了华音欠的妾,骆统当时八岁,就和亲戚一道回到会稽。
统母改適,为华歆小妻,统时八岁,遂与亲客归会稽。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的母亲送别他,他拜辞母亲上车后,脸朝前不回头看,他母亲在后面流着泪跟随。
其母送之,拜辞上车,面而不顾,其母泣涕於后。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驾车的人说: 夫人还在后面。
御者曰: 夫人犹在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