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
stringlengths
2
802
output
stringlengths
2
803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骆统说: 不想增添母亲的思念,所以不回头看他。
统曰: 不欲增母思,故不顾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侍奉嫡母很是恭谨。
事適母甚谨。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当时遭遇饥荒,乡里及远方而来的外客大多生活贫乏,骆统为了帮助他们而减少自己的饮食。
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统为之饮食衰少。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的姐姐仁爱有德行,但没有儿子,又因守寡回到娘家,看到骆统的样子心中感伤,多次问他其中缘故。
其姊仁爱有行,寡归无子,见统甚哀之,数问其故。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骆统说: 士大夫们连糟糠都无法维继,我怎么有心思自己个人吃饱?
统曰: 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的姐姐说: 果真如此,为何不告诉我,而自己把自己折磨成这个样子。
姊曰: 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她就将自己的粮食给了骆统,又将此事告知母亲,母亲也认为他很贤德,就派人分发食物救济,从此闻名。
乃自以私粟与统,又以告母,母亦贤之,遂使分施,由是显名。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权以将军身份兼任会稽太守,骆统二十岁,试任乌程相,乌程百姓超过万户,都赞叹他的恩惠治理。
孙权以将军领会稽太守,统年二十,试为乌程相,民户过万,咸叹其惠理。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权赞赏他,征召他做功曹,代理骑都尉之职,并将堂兄孙辅的女儿嫁给他为妻。
权嘉之,召为功曹,行骑都尉,妻以从兄辅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骆统志在补救考查朝政,如有所见所闻,晚上的事不到第二天一早就要办完。
统志在补察,苟所闻见,夕不待旦。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常劝说孙权尊重贤才接纳士人,勤勉探究时政损益;宴饮赏赐时,可让大家分别进见,对他们嘘寒问暖,加以密切关怀,启发诱导他们说出心里话,观察他们的志趣,使他们都感恩戴德,常怀回报之心。
常劝权以尊贤接士,勤求损益,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权采纳并施行他的建议。
权纳用焉。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出朝外任建忠中郎将,带领武射吏三千人。
出为建忠中郎将,领武射吏三千人。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等到凌统去世,他又统管凌统的军队。
及凌统死,复领其兵。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当时税征徭役繁重,再加上瘟疫流行,百姓减少,骆统上奏说: 为臣听说君主治理国家,将占据国土视为强富,发扬威福视为尊贵,光耀德义视为荣耀,延续福泽视为大福。
是时徵役繁数,重以疫疠,民户损耗,统上疏曰: 臣闻君国者,以据疆土为强富,制威福为尊贵,曜德义为荣显,永世胤为丰祚。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但财物须靠百姓生产,强盛依赖百姓力量,威权要倚仗民众势力,福祚要仗赖百姓供养,德行要依靠民众兴盛,仁义要赖民众推行,这六个方面都具备,然后才能顺应天命、传承福泽,保佑宗族有利国家。
然财须民生,强赖民力,威恃民势,福由民殖,德俟民茂,义以民行,六者既备,然后应天受祚,保族宜邦。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尚书》中说: 百姓没有国君就无法相互安宁,国君没有百姓就不能开疆辟土。
书曰: 众非后无能胥以宁,后非众无以辟四方。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由此推究,那百姓因君王治理得以安定,君王依靠百姓得以立国,这是不变的事理。
推是言之,则民以君安,君以民济,不易之道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在强敌尚未铲除,四海尚未安定,三军有无尽的战争,江边有不放松的警备,赋税征调,一向积聚繁重,再加上瘟疫造成的死亡灾祸,郡县空虚,田地荒芜。听到所辖城邑的报告,百姓的户口逐渐减少,又多是老弱病残,少有青壮劳力,得知这种情况之后,为臣心急如焚。
今强敌未殄,海内未乂,三军有无已之役,江境有不释之备,徵赋调数,由来积纪,加以殃疫死丧之灾,郡县荒虚,田畴芜旷,听闻属城,民户浸寡,又多残老,少有丁夫,闻此之日,心若焚燎。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思虑探究其中因由,主要怪于小民不明事理,他们既有安土重迁的想法,且又因先后出外当兵的人,活着的人生活困苦不能维持温饱,死了则抛尸露骨不能回归故乡,所以他们更加眷恋故土,畏惧远行,将此事等同于死亡。
思寻所由,小民无知,既有安土重迁之性,且又前后出为兵者,生则困苦无有温饱,死则委弃骸骨不反,是以尤用恋本畏远,同之於死。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每有劳役征发,那些负担沉重的贫苦百姓先被派送。
每有徵发,羸谨居家重累者先见输送。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家中小有财产的人,就用家中钱财贿赂,不顾倾家荡产。
小有财货,倾居行赂,不顾穷尽。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轻率剽悍之人就逃亡艰难险要之地,与盗匪为伍。
轻剽者则迸入险阻,党就群恶。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百姓虚弱困苦,饥饿忧虑,忧虑烦扰就不安心生产,不安心生产就导致贫穷,贫穷就无法安生,所以口腹饿急了,那邪恶念头就萌生了,而叛逆之人日益增长。
百姓虚竭,嗷然愁扰,愁扰则不营业,不营业则致穷困,致穷困则不乐生,故口腹急,则奸心动而携叛多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又听说在民间,如果家中生活不能勉强自给的话,生下儿子,大多不抚养,就连那些屯田的贫困士卒,也有很多抛弃孩子的。
又闻民间,非居处小能自供,生产儿子,多不起养;屯田贫兵,亦多弃子。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上天繁育这些孩子,但父母却杀伤他们,既担心这种情况会冒犯天地、震动阴阳,况且陛下奠定的国家基业是长久功业,强邻大敌不是立即可以消灭,边疆防守不是几个月可以撤除,而士兵百姓不断损耗,后生之人不得养育,这不是坚持长久年月,最终得以成功的情况。
天则生之,而父母杀之,既惧干逆和气,感动阴阳。且惟殿下开基建国,乃无穷之业也,强邻大敌非造次所灭,疆埸常守非期月之戍,而兵民减耗,后生不育,非所以历远年,致成功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国家有百姓,就像水上行船。水平静则船安稳,水不平则船不安,百姓愚昧但不可欺骗,势弱但不可强压。所以圣明君主都看重他们,是因为祸福来源于他们,所以作君主者要沟通与百姓的情况,以便观察时事民情来制定合适政策。
夫国之有民,犹水之有舟,停则以安,扰则以危,愚而不可欺,弱而不可胜,是以圣王重焉,祸福由之,故与民消息,观时制政。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在长官处于接近百姓的职位,但他们却以办事周到为能事,向百姓索取的超过国家的急需,很少有人再依靠恩惠来治理,符合陛下上天有覆盖大地般的仁义,施加勤勉体恤的仁德。
方今长吏亲民之职,惟以办具为能,取过目前之急,少复以恩惠为治,副称殿下天覆之仁,勤恤之德者。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官吏的政务、百姓的习俗,日益颓败,逐渐废弛,势必不能长久推延。
官民政俗,日以彫弊,渐以陵迟,势不可久。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治病要赶在病情未恶化之前,除患要赶在祸患尚未深厚之时。希望陛下能在日理万机的繁忙中抽出一点空闲,凝神细思,弥补不足,深谋远虑,抚育剩余百姓,增添人财费用,使国家事业与三光同辉,与天地等同。
夫治疾及其未笃,除患贵其未深,愿殿下少以万机馀间,留神思省,补复荒虚,深图远计,育残馀之民,阜人财之用,参曜三光,等崇天地。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为臣骆统这个大愿能够实现,也足以死而不朽了。
臣统之大愿,足以死而不朽矣。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权有感于他的言论,对他的意见特别重视。
权感统言,深加意焉。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骆统因跟随陆逊在宜都攻破蜀军,所以升任偏将军。
以随陆逊破蜀军於宜都,迁偏将军。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黄武初年,曹仁攻打濡须,另派将领常雕等进攻中洲,骆统与严圭齐力抵御并攻破了他。骆统被封为新阳亭侯,后为濡须督。
黄武初,曹仁攻濡须,使别将常雕等袭中洲,统与严圭共拒破之,封新阳亭侯,后为濡须督。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多次陈述有益时政的见解,前后上奏书数十次,所说的情况和建议都很符合情况,因文字太多所以不做记录。
数陈便宜,前后书数十上,所言皆善,文多故不悉载。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其中尤其是他估计募兵的举措在民间助长邪恶败坏风俗,容易使百姓产生叛离之心,应当紧急断绝,孙权与他反复论辩,最后还是按骆统的意见施行。
尤以占募在民间长恶败俗,生离叛之心,急宜绝置,权与相反覆,终遂行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黄武七年,骆统在三十六岁去世。陆瑁,字子璋,丞相陆逊的弟弟。
年三十六,黄武七年卒。陆瑁字子璋,丞相逊弟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年少就爱好学习,坚守道义。
少好学笃义。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陈国人陈融、陈留人濮阳逸、沛郡人蒋纂、广陵人袁迪等,都是清贫却心怀大志之人,都到陆瑁处和他结交,陆瑁常分出自己不多的财物给他们,与他们同分享共节俭。
陈国陈融、陈留濮阳逸、沛郡蒋纂、广陵袁迪等,皆单贫有志,就瑁游处,瑁割少分甘,与同丰约。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以至同郡人徐原,迁到会稽,和陆瑁素不相识,临死前留下遗信,将自己年幼的孩子托付给他,他为徐原修建坟墓,扶养教导徐原的儿子。
及同郡徐原,爰居会稽,素不相识,临死遗书,讬以孤弱,瑁为起立坟墓,收导其子。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又有陆瑁的叔父陆绩早年去世,留下两男一女,都只有几岁就返归乡里,陆瑁迎接并抚养他们,到长大后才分开。
又瑁从父绩早亡,二男一女,皆数岁以还,瑁迎摄养,至长乃别。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州郡征召举荐他,他都没有就任。
州郡辟举,皆不就。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当时尚书暨艳特别喜爱评价人物,在选议三署官员时,颇喜爱宣扬别人不体面的过失,以显示自己的严格要求。
时尚书暨艳盛明臧否,差断三署,颇扬人闇昧之失,以显其谪。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陆瑁给他写信说: 圣人嘉奖善人同情愚昧,忘记过失记述功绩,以此成就美好的教化。
瑁与书曰: 夫圣人嘉善矜愚,忘过记功,以成美化。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再加上现在帝王基业刚刚奠定,将要一统天下,这是汉高祖不避瑕疵录用人才的时代,如果能使善恶泾渭分明,崇尚汝颍名士许邵、许靖兄弟月初品评人物的做法,果真可以整肃风俗、倡导教化,但恐怕不容易施行。
加今王业始建,将一大统,此乃汉高弃瑕录用之时也,若令善恶异流,贵汝颍月旦之评,诚可以厉俗明教,然恐未易行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应当远则效法孔子泛爱天下,中则学习郭泰救济他人,近则想到有益于帝王大业建立之事。
宜远模仲尼之汎爱,中则郭泰之弘济,近有益於大道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暨艳没有按照他的建议施行,终于招致败亡。
艳不能行,卒以致败。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嘉禾元年,朝廷公车征召陆瑁,以他为议郎、选曹尚书。
嘉禾元年,公车徵瑁,拜议郎、选曹尚书。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权不满公孙渊反复欺诈,想要亲自前往征讨,陆瑁上疏劝谏说: 为臣听说圣明的君主控制远方的外族,只是笼络保持良好关系而已,不求长期占有这些地方。所以古人划分国土,称这种地方为 荒服 ,是说这些地方恍惚无偿,不能保守。
孙权忿公孙渊之巧诈反覆,欲亲征之,瑁上疏谏曰: 臣闻圣王之御远夷,羁縻而已,不常保有,故古者制地,谓之荒服,言慌惚无常,不可保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在公孙渊不过是东夷小丑,远在海角,虽然有人的面孔,实际与禽兽无异。
今渊东夷小丑,屏在海隅,虽讬人面,与禽兽无异。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国家之所以不吝惜财宝遥远地封赏他们,不是用以嘉奖他们的道德道义,不过是想招诱安抚摆弄他们,以便谋取他们的马匹。
国家所为不爱货宝远以加之者,非嘉其德义也,诚欲诱纳愚弄,以规其马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公孙渊骄矜狡猾,自恃地处偏远而违背王命,这是荒蛮之人常有的,哪里值得过分惊怪呢?
渊之骄黠,恃远负命,此乃荒貊常态,岂足深怪?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过去汉朝各位皇帝也曾努力地安抚和少数民族,派遣使节散发财物,中原的物品遍布西域,虽说他们有时也恭敬顺从,但他们杀害使者、侵吞财物之事,数不胜数。
昔汉诸帝亦尝锐意以事外夷,驰使散货,充满西域,虽时有恭从,然其使人见害,财货并没,不可胜数。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在陛下不忍下这份强烈的怨愤,想渡过大海,亲自踏上那块土地,朝臣商议,私下都认为心中不安。
今陛下不忍悁悁之忿,欲越巨海,身践其土,群臣愚议,窃谓不安。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为什么呢?
何者?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北方的敌寇和我国土地边境接壤,若有可乘之机,便会趁机攻打过来。
北寇与国,壤地连接,苟有间隙,应机而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我国之所以越海求马,违心地对待公孙渊,是为了缓解眼前的紧急情况,消除心腹祸患,若转而弃本求末,舍近求远,因为怨愤而更改计划,激怒而出动大军,这正是狡猾的敌人所乐意听到的消息,不我大吴的良计。
夫所以越海求马,曲意於渊者,为赴目前之急,除腹心之疾也,而更弃本追末,捐近治远,忿以改规,激以动众,斯乃猾虏所愿闻,非大吴之至计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又有兵家的策略,是以奔波使敌人疲弊,在安逸之下等待敌军,得失之间,头脑清醒者获得的机会多。
又兵家之术,以功役相疲,劳逸相待,得失之间,所觉辄多。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况且沓渚至公孙渊处,路还很远,现在到达敌方岸边,大军要分成三份,一是派强大的主力部队攻取,其二派部分将士守卫船只,三是用一些部队运输粮草,出征大军即使很多,但很难全部动用。再加上徒步背运粮食,经过远地而深入敌人腹地,而敌方多马,无法判定会何时拦截我军。
且沓渚去渊,道里尚远,今到其岸,兵势三分,使强者进取,次当守船,又次运粮,行人虽多,难得悉用;加以单步负粮,经远深入,贼地多马,邀截无常。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如果公孙渊用计欺诈,与北边魏国关系并未断绝,我方行军之时,他们就会唇齿相依互相救助。
若渊狙诈,与北未绝,动众之日,唇齿相济。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如果他确实单独与我方对抗而没有凭借,他又会因为畏惧而撤军远离,恐怕就难以一下子歼灭。
若实孑然无所凭赖,其畏怖远迸,或难卒灭。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假如陛下征伐兵卒被滞积于北方的土地上,而山间盗贼又乘隙兴起,恐怕这就不是绝对安全的长远思虑了。
使天诛稽於朔野,山虏承间而起,恐非万安之长虑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权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权未许。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陆瑁又上书说: 战争之事,是前人用以铲除暴乱、威震四方的,然而这种战争都是在奸雄已被诛讨,天下安定,君王安然地处于庙堂之上,在谈论中了解天下之事。
瑁重上疏曰: 夫兵革者,固前代所以诛暴乱,威四夷也,然其役皆在奸雄已除,天下无事,从容庙堂之上,以馀议议之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至于中原混乱,九州交战之时,大概都需要巩固根本加厚根基,爱护民力珍惜财物,努力使自己国家的休养生息,以待邻国敌人的衰败,没有正处于现在这个时期,反而舍近求远,治理远地,而使自己军队疲惫的。
至于中夏鼎沸,九域槃互之时,率须深根固本,爱力惜费,务自休养,以待邻敌之阙,未有正於此时,舍近治远,以疲军旅者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过去尉佗反叛,僭称帝号,当时天下平稳,百姓富足,将士的数额,粮食的储备,可说很多了。但汉文帝依然认为征讨边远之地不容易,虽说也大兴军事,但只是明喻尉佗而已。
昔尉佗叛逆,僣号称帝,于时天下乂安,百姓殷阜,带甲之数,粮食之积,可谓多矣,然汉文犹以远征不易,重兴师旅,告喻而已。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在凶顽敌人还没歼灭,边境依旧传递警报,即使是蚩尤、鬼方那样的叛乱,也得根据情况缓急而区别对待,不应将公孙渊做为首要问题。
今凶桀未殄,疆埸犹警,虽蚩尤、鬼方之乱,故当以缓急差之,未宜以渊为先。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希望陛下抑制威怒运用良计,暂且稳定大军,潜心思虑长远规划,以做日后图谋,这样天下人就是大幸了。
愿陛下抑威住计,暂宁六师,潜神嘿规,以为后图,天下幸甚。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权再次细看陆瑁的上书,赞赏他言词有理端正恳切,就没有出兵。
权再览瑁书,嘉其词理端切,遂不行。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起初,陆瑁同郡人闻人敏在京都被优待,超过了宗脩,只有陆瑁不以为然,后来果然与他所说的一样。
初,瑁同郡闻人敏见待国邑,优於宗脩,惟瑁以为不然,后果如其言。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赤乌二年,陆瑁去世。
赤乌二年,瑁卒。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的儿子陆喜也涉猎文章典籍,喜好品评人物,孙皓当时是选曹尚书。
子喜亦涉文籍,好人伦,孙皓时为选曹尚书。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吾粲,字孔休,吴郡乌程县人。
吾粲字孔休,吴郡乌程人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河做乌程县县长时,吾粲是小吏,孙河认为他有奇才。
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河后来做将军,可以自己选拔地方官吏,便上表请任吾粲为曲阿县县丞,又升为长史,治理有声名政绩。
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迁为长史,治有名迹。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吾粲虽然出身低微,但和同郡人陆逊、卜静等人声名相当。
虽起孤微,与同郡陆逊、卜静等比肩齐声矣。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权做车骑将军时,征召吾粲为主簿,出外担任山阴县县令,入朝为参军校尉。
孙权为车骑将军,召为主簿,出为山阴令,还为参军校尉。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黄武元年,吾粲与吕范、贺齐等人一同率领水军在洞口抵御魏国将领曹休。
黄武元年,与吕范、贺齐等俱以舟师拒魏将曹休於洞口。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适逢天刮大风,船只的缆绳都扯断,有的漂到岸边,被魏军取得,有的倾覆沉没,那些还留存的大船,落水幸存的士兵攀附着船舷大声呼救,船上的官兵都怕人多使船翻倒,都用戈矛刺击水中士兵,不让他们上船。
值天大风,诸船绠绁断绝,漂没著岸,为魏军所获,或覆没沈溺,其大船尚存者,水中生人皆攀缘号呼,他吏士恐船倾没,皆以戈矛撞击不受。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只有吾粲与黄渊让船上的人将落水者拉上船,身边人认为船只超载定会倾覆,吾粲说: 船只出事,我们就一起去死罢了!
粲与黄渊独令船人以承取之,左右以为船重必败,粲曰: 船败,当俱死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人家陷入绝境,怎能抛弃他们呢?
人穷,奈何弃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吾粲与黄渊救活了一百多人。
粲、渊所活者百馀人。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回师后,吾粲升任会稽太守,征召隐士谢谭担任功曹,谢谭称病不到任,吾粲劝导说: 应龙因为能屈能伸被视作神明,凤凰因为善于鸣叫而显得珍贵,何必要在天边隐藏自己,在深渊中潜伏鳞甲呢?
还,迁会稽太守,召处士谢谭为功曹,谭以疾不诣,粲教曰: 夫应龙以屈伸为神,凤皇以嘉鸣为贵,何必隐形於天外,潜鳞於重渊者哉?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吾粲招募了许多人马,被任为昭义中郎将,与吕岱一起征讨平定山越,入朝担任屯骑校尉、少府,升至太子太傅。
粲募合人众,拜昭义中郎将,与吕岱讨平山越,入为屯骑校尉、少府,迁太子太傅。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遇上两宫事变时,他仗义执言,明析嫡庶之分,想让鲁王孙霸出京守卫夏口,派杨竺出外不让他留在京都,又多次将消息传给陆逊,陆逊当时驻守武昌,接连数次上表劝谏。
遭二宫之变,抗言执正,明嫡庶之分,欲使鲁王霸出驻夏口,遣杨竺不得令在都邑。又数以消息语陆逊,逊时驻武昌,连表谏争。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因此吾粲遭到孙霸、杨竺等人的诋毁构陷,被下狱处死。
由此为霸、竺等所谮害,下狱诛。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朱据,字子范,吴郡吴县人。
朱据字子范,吴郡吴人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姿容出众气力过人,又善于论辩诘难。
有姿貌膂力,又能论难。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黄武初年,他被征召任命为五官郎中,补任侍御史。
黄武初,徵拜五官郎中,补侍御史。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当时选曹尚书暨艳,厌恶在职的贪赃枉法官员,想要筛除这些人。
是时选曹尚书暨艳,疾贪汙在位,欲沙汰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朱据认为天下未定,应以功补过,弃用有污点之人,表彰清白之人以激励污浊者,足以阻止劝诫他们,如果一时间全都贬黜,恐怕会有后患。
据以为天下未定,宜以功覆过,弃瑕取用,举清厉浊,足以沮劝,若一时贬黜,惧有后咎。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暨艳不采纳,最后败亡。
艳不听,卒败。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权感叹将帅的才干,以致愤怒叹息,心中追思吕蒙和张温,又认为朱据文武兼备,可以继任吕蒙、张温的事业,从此任命朱据为建义校尉,领兵守卫湖孰。
权咨嗟将率,发愤叹息,追思吕蒙、张温,以为据才兼文武,可以继之,自是拜建义校尉,领兵屯湖孰。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黄龙元年,孙权迁都建业,征召朱据并将公主嫁给他,任命朱据为左将军,封为云阳侯。
黄龙元年,权迁都建业,徵据尚公主,拜左将军,封云阳侯。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朱据性情谦卑,礼贤下士,看轻财物,乐于施舍,俸禄赏赐虽然丰厚但常不够用。
谦虚接士,轻财好施,禄赐虽丰而常不足用。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嘉禾年间,朝廷开始铸造大钱,一大钱可当五百枚小钱。
嘉禾中,始铸大钱,一当五百。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后来朱据的部队应当派发兵饷三万缗,工匠王遂作假贪下这批军饷,典校吕壹怀疑是朱据贪污了,便拷问主管兵饷之人,主管死于杖刑之下,朱据哀感此人无辜被杀,就用上好的棺木殓葬他。
后据部曲应受三万缗,工王遂诈而受之,典校吕壹疑据实取,考问主者,死於杖下,据哀其无辜,厚棺敛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吕壹又上表说朱据的部下为朱据隐瞒事情真相,故此朱据厚葬此人。
壹又表据吏为据隐,故厚其殡。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权数次责问朱据,朱据无法自己澄清,躺在草垫上等待罪名。
权数责问据,据无以自明,藉草待罪。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几个月后,典军吏刘助发觉事情的真相,上报说是王遂贪污了军饷,孙权非常感慨并醒悟过来,说: 朱据尚且被冤枉,更何况是官员百姓!
数月,典军吏刘助觉,言王遂所取,权大感寤,曰: 朱据见枉,况吏民乎?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