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
stringlengths
2
802
output
stringlengths
2
803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边境各级官署,已经另下约束文书,所属各部带兵将官,不得任意放弃自己防守军务,径直赶回奔丧。
边邑诸曹,已别下约敕,所部督将,不得妄委所戍,径来奔赴。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虽说都怀有悲痛难已的心情,但公义夺私情,伯禽丧服未除即率军出征,如果违犯,就绝非小错了。
虽怀怆但不忍之心,公义夺私,伯禽服戎,若苟违戾,非徒小故。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以亲近的人作榜样以便纠察他人,这是古人的明确告诫。
以亲正疏,古人明戒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诸葛恪被改授为太傅。
恪更拜太傅。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于是取消密置视听之事,裁除军政冗员,免除拖欠的赋税,取消货运关税,各项政事都顾及到给百姓以恩惠利益,国人无不欢悦。
于是罢视听,息校官,原逋责,除关税,事崇恩泽,众莫不悦。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诸葛恪每次外出,百姓都引颈相望,都想看看他的形象。
恪每出入,百姓延颈思见其状。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当初,孙权在黄龙元年迁都建业,黄龙二年修筑东兴堤以拦挡巢湖水。
初,权黄龙元年迁都建业。二年筑东兴堤遏湖水。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后来征伐淮南,反被湖内敌兵船只打败,于是堤废再不修治。
后征淮南,败,以内船,由是废不复修。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诸葛恪于建兴元年十月,在东兴征集民众,再筑大堤,左右两端连结山岭各筑城一座,每城留守一千人,派全端、留略分别守卫两城,他自己亲率大军返归建业。
恪以建兴元年十月会众于东兴,更作大堤,左右结山侠筑两城,各留千人,使全端、留略守之,引军而还。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魏国以吴军进入自己疆界,耻于受辱,命令大将胡遵、诸葛诞等率兵七万,打算围攻那两座城堡,企图毁坏阻遏湖水的大堤。
魏以吴军入其疆土,耻于受侮,命大将胡遵、诸葛诞等率众七万,欲攻围两坞,图坏堤遏。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诸葛恪发兵四万,日夜兼程赶往援救。
恪兴军四万,晨夜赴救。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胡遵等命令各部造浮桥渡湖,将部队安置堤上,分兵进攻两城。
遵等敕其诸军作浮桥度,陈于堤上,分兵攻两城。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城筑建在高险之处,仓促难于攻拔。
城在高峻,不可卒拔。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诸葛恪派将军留赞、吕据、唐咨、丁奉为先头部队。
恪遣将军留赞、吕据、唐咨、丁奉为前部。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当时天寒下雪,魏军众将领聚会饮酒,见留赞等人兵少,于是解放铠甲,不操矛戟。
时天寒雪,魏诸将会饮,见赞等兵少,而解置铠甲,不持矛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只是带着头盔拿着刀与盾牌,解除戎装在堤岸嬉闹,并且大声欢笑,不严整军阵。
但兜鍪刀楯,倮身缘遏,大笑之,不即严兵。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留赞等部队一上岸就鼓噪呐喊,拼命乱砍乱杀。
兵得上,便鼓噪乱斫。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魏军受到惊扰四散逃走,争着抢渡浮桥,桥坏绳断,纷纷跌入水中,又自相践踏。
魏军惊扰散走,争渡浮桥,桥坏绝,自投于水,更相蹈藉。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乐安太守桓嘉等同时淹死,魏兵死者数万人。
乐安太守恒嘉等同时并没,死者数万。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过去叛变投魏的将领韩综为魏军前军督,也被斩杀。
故叛将韩综为魏前军督,亦斩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缴获魏军车辆牛马驴骡各数千,物资军器堆积如山,吴军整顿队伍凯旋而归。
获车乘牛马驴骡各数千,资器山积,振旅而归。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朝廷晋封诸葛恪为阳都侯,加授荆州、扬州州牧,督率朝内外诸项军事,赐黄金一百斤、马二百匹、丝帛、棉布各一万匹。
进封恪阳都侯,加荆扬州牧,督中外诸军事,赐金一百斤,马二百匹,缯布各万匹。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诸葛恪于是产生轻敌的思想,刚在十二月战胜敌人,第二年春上,便又打算出兵。
恪遂有轻敌之心,以十二月战克,明年春,复欲出军。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诸位大臣认为多次出征将士劳困,一齐劝说诸葛恪,诸葛恪不听。
诸大臣以为数出罢劳,同辞谏恪,恪不听。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中散大夫蒋延坚决争辩,被强挟出殿。
中散大夫蒋延或以固争,扶出。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诸葛恪于是撰写文章晓谕众人说: 天上没有两个太阳,地上难容两个皇帝,做皇帝者不致力于兼并天下而只想把帝位传给后世,古今都未曾有过。
恪乃着论谕众意曰: 夫天无二日,土无二王,王者不务兼并天下而欲垂祚后世,古今未之有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从前战国时期,诸侯各自依恃兵强地广,互有救援,认为这样可以将政权传与后世,他人不能危害。
昔战国之时,诸候自恃兵强地广,互有救援,谓此足以传世,人莫能危。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由是放松自己占据天下的情怀,害怕劳苦,致使秦国日益强大,终于将他们吞并,这都是史实。近代刘景升拥有荆州,兵众十万,财粮如山,但他不及时趁曹操力量尚很微弱时,与他尽力竞争,而坐观曹操强大起来,吞灭诸袁。
凡敌国欲相吞,即仇雦欲相除也,有仇而长之,祸不在己,则在后人,不可不为远虑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北方全部平定之后,曹操即亲率三十万大军杀向荆州,当时虽说有智谋之人,但却不能再为其筹划良计。于是刘景升的儿子,反缚双臂请求投降,成为囚虏。举凡敌对国家都想互相吞并,就像有仇的双方都想互相除掉对方一样。有仇敌而任其强大,祸患不在自己,则殃及后人,不可不作长远的考虑。过去伍子胥说: 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国就成为战败后的泥沼! 夫差自恃强大,听说此话不屑一顾。于是诛杀伍子胥而无防备越国的思想,以至于临到败亡时才悔恨,难道这还来得及吗?
昔伍子胥曰: 越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夫差自恃强大,闻此邈然,是以诛子胥而无备越之心,至于临败悔之,岂有及乎?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越国小于吴国,尚为吴国之祸患,何况那些强大的国家呢?
越小于吴,尚为吴祸,况其强大者邪?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过去秦国仅有函谷关以西地盘,尚能以此并吞六国,如今贼寇全部占有秦、赵、韩、魏、燕、齐六国九州之地,其地都是出产军马、产生人才的地方。
昔秦但得关西耳,尚以并吞六国,今贼皆得秦、赵、韩、魏、燕齐九州之地,地悉戎马之乡,士林之薮。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如今用魏国比较古代秦国,土地多出几倍,以吴国、蜀国比较古代六国,不足六国的一半。
今以魏比古之秦,土地数倍;以吴与蜀比古穴国,不能半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然而今日所以能够抵抗魏国,是因为曹操手上的兵员,到现在已损耗殆尽,而后来出生的人还未长成,正是敌人衰弱兵少尚未强盛之际。
然所以能敌之,但以操时兵众于今适尽,而后生者未悉长大,正是贼衰少未盛之时。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加之司马懿先诛杀王凌,接着自己毙命,他的儿子还小,而独掌大权,虽有智谋之士,但得不到重用。
加司马懿先诛王淩,续自陨毙,其子幼弱,而专彼大任,虽有智计之士,未得施用。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当下去征伐魏国,正值它遭厄运之时。
当今伐之,是其厄会。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圣人迫切地抓紧时机,说的即是今日天下形势。
圣人急于趋时,诚谓今日。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如果顺从众人的想法,怀着偷安的打算,以为长江天险可以世代把持,不考虑魏国的前后变化,而以今日的状况轻视它以后的发展,这正是我深为长叹的缘故。
若顺众人之情,怀偷安之计,以为长江之险可以传世;不论魏之终始,而以今日遂轻其后。此吾所以长叹息者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自古以来,以增长人口为急务,现在贼国之民年年月月在繁育增长,只是年龄还小,尚不能役用而已。
自本以来,务在产育,今者贼民岁月繁滋,但以尚小,未可得用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如果再过十年后,魏国的人口一定比今天增长一倍,而我们国家强兵驻守的地方,却都告空虚,惟有现在的军队众多,可以作出大事。
若复十数年后,其众必倍于今,而国家劲兵之地,皆已空尽,唯有此见众可以定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如果不早早用兵,徒然呆坐使他们逐渐衰老,再过十多年,大略要减少一半人力,而现今子弟人数到那时也不值得一提。
若不早用之,端坐使老,复十数年,略当损半,而见子弟数不足言。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如果贼方兵力增加一倍,而我方兵力减损一半,虽再有伊尹、管仲来筹划大事,也不可能有什么办法。
若贼众一倍,而我兵损半,虽复使伊、管图之,未可如何。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如今不通晓长远计谋的人,一定会认为我的话过于迂阔不实。
今不达远虑者,必以此言为迂。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祸患没有到来而预先忧虑,这本是众人所认作迂阔的事。
夫祸难未至而豫忧虑,此固众人之所迂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等到患难临头,然后屈膝叩首,即使有智谋的人,又不能想出办法了。
及于难至,然后顿颡,虽有智者,又不能图。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是古今通病,并非一时的特殊道理。
此乃古今所病,非独一时。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从前吴国开始认为伍子胥迂腐,故此大难临头而无法解救。
昔吴始以伍员为迂,故难至而不可救。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刘景升不能深虑十年以后的事,故此没有什么遗留子孙。
刘景升不能虑十年之后,故无以治其子孙。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今天诸葛恪我无充数大臣的才能,而受大吴国像萧何、霍光一样的重任,智慧同于一般人,思虑并不深远,如果不在当前及时为国家开疆拓土,瞬息以至老年,而仇敌那时更为强大,到时刎颈自杀以谢罪责,也对事情无所补益了。
今恪无具臣之才,而受大吴萧、霍之任,智与众同思不经远,若不及今日为国斥境,俯仰年老,而仇敌更强。欲刎颈谢责,宁有补邪?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在听大家之言,有的以为百姓尚且贫苦,想让他们尽量有时间休养生息,这是不知道忧虑大危难,而只乐于在小事情上致力。
今闻众人或以百姓尚贫,欲务闲息,此不右其虑其大危而其小勤者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从前汉高祖幸运已得到三秦之地,但为何不闭关守险,自享娱乐,却出关攻打西楚,身带创伤,衣服盔甲都生了虮虱,将士疲于困苦,难道是他喜爱冒锋刃之险而忘弃安宁吗?
昔汉祖幸已自有三秦之地,何不闭关守险以自娱乐,空出攻楚,身被创痍,介胄生虮虱,将士厌困苦,岂甘锋刃而忘安宁哉?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是考虑敌我两方不能长期共存啊!
虑于长久不得两存者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每次阅读荆邯劝说公孙述出兵图谋天下的见解,近日见到我家叔父上表阐述与曹贼争竞天下的计策,没有不感慨叹息的。
每览荆邯说公孙述以进取之图,近风家叔父表陈与贼争竞之计,未尝不喟然叹息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我整夜辗转反侧,所思虑的就是这些。故此分条陈述自己愚见,送至各位君子手旁。
夙夜反侧,所虑如此,故聊疏愚言,以达二三君子之末。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如果有天我死去,志向计划不得实现,也想让后世知我所忧之事,可在以后思求解决之法。 众人都认识到诸葛恪这篇论说是想为自己坚持出兵寻找借口,然而却无人敢再辩难。
若一朝陨殁志画不立,贵令来世知我所忧,可思于后, 众皆以恪此论欲必为之辞,然莫敢复难。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丹杨太守聂友一向与诸葛恪友好,他写信劝谏诸葛恪说: 已故皇帝本来就有遏敌东关的计划,只是未付施行。
丹杨太守聂友素与恪善。书谏恪曰: 大行皇帝本有遏东关之计,计未施行。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在您辅佐大业,完成先帝遗志,敌寇自远道前来送死,我将士们凭靠皇朝威德,献身效命,一旦建立非常功绩,岂非宗庙神灵社稷的福祉!
今公辅赞大业,成先帝之志。寇远自送,将士凭赖威德,出身用命,一旦有非常之功,岂非宗庙神灵社稷之福邪!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在应当按兵不动蓄精养锐,观察时机再行动。
宜且案兵养锐,观衅而动。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如今乘着打了胜仗的形势,想再大举出兵,天时并不有利。
今乘此势欲复大出,天时未可。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而勉强任意行事,我私下心里不安。
而苟任盛意,私心以为不安。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诸葛恪写出那篇论说文章后,写信答复聂友说: 足下所言虽有自然之理,然而没有看到时势大局。
恪题论后,为书答友曰: 足下虽有自然之理,然未见大数。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仔细看看我的这篇论说,就可以开启思想了。 于是违背众人意愿出兵,大量征发各州郡兵卒二十万人,百姓骚动不安,于是开始失去民心。
熟省此论,可以开悟矣。 于是违众出军,大发州郡二十万众,百姓骚动,始失人心。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诸葛恪心里想炫耀武力于淮南,驱赶百姓,而众将领中有人提出疑问说: 现在率军深入,边境上的百姓必定相率远避,恐怕士兵劳苦而收效甚微,不如只围困合肥新城。
恪意欲曜威淮南,驱略民人。而诸将或难之曰: 今引军深入,疆场之民,必相率远遁,恐兵劳而功少,不如止围新城。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新城被我方围困,敌人救兵必然要来,敌人救兵一到再用计打败他们,便可大获全胜。
新城困,救必至,至而图之,乃可大获。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诸葛恪听从了这一建议,回军退而包围新城。
恪从其计,回军还围新城。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战斗持续几个月,新城并未攻下。
攻守连月,城不拔。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士卒劳苦不堪,因天气酷热而饮用生水,患腹泄以至两腿发肿,病者大半,到处是死伤之人。
士卒疲劳,因暑饮水,泄下、流肿,病者大半,死伤涂地。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各营军官天天报告病人很多,诸葛恪认为他们说假话,要杀汇报的人,自此再没有人敢报告了。
诸营吏日白病者多,恪以为作,欲斩之,自是莫敢言。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诸葛恪内心认识到攻新城是失策,然而耻于攻城不下,愤怒的神色挂在脸上。
恪内惟失计,而耻城不下,忿形于色。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将军朱异表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诸葛恪大怒,立即剥夺他的兵权。
将军朱异有所是非,恪怒,立夺其兵。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都尉蔡林多次陈述用兵计谋,诸葛恪都不采纳,于是他驰骑投奔魏国而去。
都尉蔡林数陈军计,恪不能用,策马奔魏。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魏国得知吴国兵士疲困多病,于是挺进援兵。
魏知战士罢病,乃进救兵。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诸葛恪率军撤退。
恪引军而去。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士兵们病伤很多,掉队者沿路都是,有的倒毙于坑沟中,有的被魏军所俘虏,活着的愤恨不已,死去的使人痛心,全军上下呼天抢地。
士卒伤病,流曳道路,或顿仆坑壑,或见略获,存记忿痛,大小呼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而诸葛恪却安然自若,出营往江中小洲上住了一个月,企图在氵寻阳建立田园,召他回朝的诏书接踵而至,他才慢慢班师回京。
而恪宴然自若。出住江渚一月,图起田于浔阳,诏召相衔,徐乃旋师。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从此全国百姓对他感到失望,而怨忿情绪由是产生。
由此众庶失望,而怨黩兴矣。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当年秋八月军队返回建业,诸葛恪排列队伍,仪仗队导引他回到大将军府。
秋八月军还,陈兵导从,归入府馆。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随即他见中书令孙嘿,厉声责问说: 你们怎敢几次妄作诏书?
即召中书令孙嘿,厉声谓曰: 卿等何敢妄数作诏?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嘿恐惧辞谢出来,借口生病回了家。
嘿惶惧辞出,因病还家。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诸葛恪出征离京后,选曹所奏准任命的令、长各职官员,全被罢免重新任命。他更为显示威严,经常怪罪责备他人,要进见他的人,无不诚惶诚恐。
恪征行之后,曹所奏署令长职司,一罢更选,愈治威严,多所罪责,当进见者无不竦息。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又改换宫中警卫部队,用他自己亲近的人担任,又命令军队整装待发,准备进军青州、徐州一带。
又改易宿卫,用其亲近。复敕兵严,欲向责、徐。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峻因为百姓对诸葛恪的怨恨,以及大家对诸葛恪的憎恶,就构陷诸葛恪想发动变乱,于是与孙亮合谋,置备酒席宴请诸葛恪。
孙峻因民之多怨,众之所嫌,构恪欲为变,与亮谋,置酒请恪。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诸葛恪将要晋见孙亮的头天晚上,精神烦躁不安,通宵不寐。
恪将见之夜,精爽扰动,通夕不寐。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天亮起床洗漱,闻到水里有腥臭味,侍者递给他衣服,衣服也有臭味。
明将盥漱,闻水腥臭,侍者授衣,衣服亦臭。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诸葛恪对此感到奇怪,换水换衣,但臭味依旧,他感到惆怅不乐。
恪怪其故,易衣易水,其臭如初,意惆怅不悦。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整装后快步走出来,狗咬住了他的衣服。诸葛恪说: 狗不想让我去吗?
严毕趋出,犬衔引其衣,恪曰: 犬不欲我行乎?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回来坐下,过了一会儿又起身,狗又来咬住了他的衣服,他令随从赶跑了狗,于是登车上路。
还坐,顷刻乃复起,犬又衔其衣,恪令从者逐犬,遂升车。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起初,诸葛恪将要出征淮南时,有位孝子穿着丧服走进内屋,随从的人禀报了这件事,诸葛恪命令孝子出来并审问他,孝子说: 不知不觉地就进来了。
初,恪将征淮南,有孝子着缞衣入其阁中,从者白之,令外诘问,孝子曰: 不自觉入。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当时内外守卫的兵士,都没有看到,大家都是觉得奇怪。
时中外守备,亦悉不见,众皆异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出征之后,他所坐办事厅堂的大梁中间断折。
出行之后,所坐厅事屋栋中折。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自新城回来住在东兴,有白虹出现在他的船上,他回来拜祭蒋陵,白虹又绕环他的车子。
自新城出住东兴,有白虹见其船,还拜蒋陵,白虹复绕其车。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将要晋见时,停车在宫门,孙峻已在帷帐中埋伏好了士兵,担心诸葛恪不按时进来使事情败露,便亲自出来见诸葛恪说: 您的尊体如果不太舒服,自然可以改日晋见,我自会向主上禀告。
及将见,驻车宫门,峻已伏兵于帷中,恐恪不时入,事泄,自出见恪曰: 使君若尊体不安,自可须后,峻当具白主上。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想以此试探诸葛恪。
欲以尝知恪。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诸葛恪回答说: 我应当自己撑着身体进宫。
恪答曰: 当自力入。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散骑常侍张约、朱恩等秘密递上条子给诸葛恪: 今天的布署不同往常,怀疑有其他变故。
散骑常侍张约、朱恩等密书与恪曰: 今日张设非常,疑有他故。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诸葛恪看了字条后省悟抽身离去,还未出宫殿大门,遇到太常滕胤,诸葛恪说: 我突然腹痛,不便入宫。
恪省书而去。未出路门,逢太常滕胤,恪曰: 卒腹痛,不任人。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滕胤不知道孙峻的阴谋,对诸葛恪说: 您自出征回京后还未朝见,今日主上置酒席宴请您,而您已到了宫门,应该勉力进去为好。
胤不知峻阴计,谓恪曰: 君自行旋未见,今上置酒请君,君已至门,宜当力进。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诸葛恪犹豫着又返回来,带剑穿靴上殿,拜谢孙亮,回身坐下。
恪踌躇而还,剑履上殿。谢亮,还坐。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斟上酒后,诸葛恪怀疑有毒而没有喝。于是孙峻说: 您的病还未痊愈,应当带有常服的药酒,可以自己拿出来喝。
设酒,恪疑未饮,峻因曰: 使君病未善平,当有常服药酒,自可取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诸葛恪的心才定下来,另喝自己准备的酒。
恪意乃安,别饮所赍酒。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酒过数巡后,孙亮回到内殿。孙峻起身上厕所,脱掉长衣,更换短装,出来说: 有诏书拘捕诸葛恪。
酒数行,亮还内,峻起如厕,解长衣,着短服,出曰: 有诏收诸葛恪!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