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
stringlengths 2
802
| output
stringlengths 2
803
|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
---|---|---|
诸葛恪惊起,剑还未拔出鞘,而孙峻的刀已接连砍下。
|
恪惊起,拔剑未得,而峻刀交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张约从旁边砍孙峻,伤其左手,孙峻随手回砍张约,砍断了他的右臂。
|
张约从旁斫峻,裁伤左手,峻应手所约断右臂。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武装的卫兵们都跑上殿,孙峻说: 要抓的是诸葛恪,现已死去。
|
武卫之士皆趋上殿,峻云: 所取者恪也,今已死。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于是命令刀剑入鞘,将地打扫干净又继续饮酒。
|
悉令复刃,乃除地更饮。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先前,有童谣唱道: 诸葛恪,芦苇单衣篾钩落,于何相求成子阁。
|
先是,童谣曰: 诸葛恪,芦苇单衣蔑钩落,于何相求成子阁。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成子阁的反语即石子冈。
|
成子阁者,反语石子冈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建业城南有一条长长的丘陵,名为 石子冈 ,是埋葬死人的地方。
|
建业面有长陵,名曰石子冈,葬者依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钩落,就是校饰皮带的东西,民间称它为 钩络带 。
|
钩落者,校饰革带,世谓之钩络带。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诸葛恪死后果然被苇席裹了身体用竹篾束在腰上,被抛尸在石子冈。
|
恪果以苇席裹其身而篾束其腰,投之于此冈。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诸葛恪的长子诸葛绰,任骑都尉,因为与鲁王事件有牵连,孙权遣送他回家交付诸葛恪,让诸葛恪教诲他,诸葛恪用鸩酒将他毒杀。
|
恪长子绰,骑都尉,以交关鲁王事,权遣付恪,令更教诲,恪鸩杀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次子诸葛竦,任长水校尉。
|
中子竦,长水校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小儿子诸葛建,任步兵校尉。
|
少子建,步兵校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听说诸葛恪被诛杀,他们用车子载着自己的母亲逃走。
|
闻恪诛,车载其母而走。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峻派遣骑督刘承追赶至白都将诸葛竦杀死。
|
峻遣骑督承追斩竦于白都。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诸葛建渡过长江,想往北投奔魏国,走了几十里,为追兵所逮捕。
|
建得渡江,欲北走魏,行数千里,为追兵所逮。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诸葛恪的外甥都乡侯张震及常侍朱恩等人,都被诛灭三族。
|
恪外甥都乡侯张震及常侍朱恩等,皆夷三族。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其初,诸葛竦多次劝谏诸葛恪,诸葛恪不听从,因此诸葛竦常常忧惧招致灾祸。
|
初,竦数谏恪,恪不从,常忧惧祸。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诸葛恪死后,临淮人臧均上表恳求收葬诸葛恪说: 为臣听说雷震电闪,不会一整天,大风激扬,很少终日不停,总是要接着布云播雨,用以滋润万物,是故天地发威,不能整天整旬,帝王发怒,不应任意纵情。
|
及亡,临淮臧均表乞收葬恪曰: 臣闻震雷电激,不崇一朝,大风冲发,杀有极日。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为臣狂妄无知,不知忌讳,胆敢冒灭身破家之罪,来请求君上降下恩泽。伏念已故太傅诸葛恪能承继祖先所遗留的杰出功业,他的几位伯父叔父遭遇汉朝国祚已尽,九州鼎立,分别依身于魏、蜀、吴三方,都能勤勉忠贞,兴隆帝王事业。
|
然犹继以云雨,因以润物,是则天地之威,不可经日浃辰,帝王之怒,不宜讫情尽意,臣以狂愚,不知忌讳,敢冒破灭之罪,以邀风雨之会。伏念故太傅诸葛恪得承祖考风流之烈,伯叔诸父遭汉祚尽,九州鼎立,分托三方,并履忠勤,熙隆世业。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及至诸葛恪,生长吴国之地,受吴主教化陶冶,致令名声英伟,服侍吴主几十年,没有萌生祸乱之心,先帝委付他伊尹、周公一样的大任,将日理万机的大事交付他。
|
爰及于恪,生长王国,陶育圣化,致名英伟,服事累纪,祸心未萌,先帝委以伊、周之任,属以万机之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诸葛恪生性刚愎,骄气凌人,不能慎重地保持国家政权,让国内和平安定,而为了建功使军队长期奔劳在野,不及三年就出兵三次,白白损失百姓士卒,使国家府库物资用尽,独自专持国家大权,任意罢免任用官吏,凭借刑法威吓众人,上下官员都不敢出声。
|
恪索性刚履,矜己陵人,不能敬守神器,穆静帮内,兴功暴师,未期三出,虚耗士民,空竭府藏,专擅国宪,废易由意,假刑劫众,大小屏息。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侍中武卫将军都乡侯孙峻与他一道受先帝嘱托的诏命,看到他奸邪暴虐,日益滋盛,担心将使天下动乱,倾覆危害社稷。于是奋其威怒,精诚贯通云天,计虑胜过神明,智勇百倍于荆轲、聂政,亲自手持白刃,诛杀诸葛恪于殿堂之上,其功绩超过朱虚侯、东牟侯。
|
侍中武卫将军都乡候俱受先帝嘱寄之诏,见其奸虐,日月滋甚,将恐荡摇宇宙,倾危社稷,奋其威怒,精贯昊天,计虑先于神明,智勇百于荆、聂,躬持白刃,枭恪殿堂,勋超朱虚,功越东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国家大害,一朝根除,车载他的首级展示于众,六军喜乐欢跃,日月增光,风尘平息,实为祖先之神灵,天人之共验。
|
国之元害,一朝大除,驰首徇示,六军喜踊,日月增光,风尘不动,斯实宗庙之神灵,天人之同验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如今诸葛父子三人首级,悬市示众数日,观看的人几万,咒骂声汇积如风。
|
今恪父子三首,悬市积日,观者数万,詈声成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国家的大刑,无处不受震动,男女老幼,无不观看。
|
国之大刑,无所不震,长老孩幼,无不华见。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人的思想,在观察事物时总是乐极生悲,看到诸葛恪显贵隆盛,世人无与为比,身处三公之位,已是居间多年,今日受到诛杀灭族,如禽兽受宰无异,观罢此般情景就会产生相反的感情,能不悲戚伤感?
|
人情之于品物,乐极则哀生,见恪贵盛,世莫与贰,身处台辅,中间历年,今之诛夷,无异禽兽,观讫情反,能不憯然!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何况已死去了的人,与土壤同归一处,凿、挖、砍、刺,再也不能施加罚刑。
|
且已死之人,与土壤同域,凿掘斫刺,无所复加。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希望圣明的朝廷效法乾坤,震怒不越旬日,让他的同乡或过去的部下,以一般的兵士服装来收殓他,赐给他三寸薄棺。
|
愿圣朝稽则乾坤,怒不极旬,使其乡邑若故吏民收以士伍之服,惠以三寸之棺。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从前项羽也得到殡葬之赐,韩信也获得收殓之恩,这就使汉高祖显扬神明的声誉。
|
昔项籍受殡葬之施,韩信获收敛之恩,斯则汉高发神明之誉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以陛下笃行三皇之仁,布施哀悯之心,使朝廷的恩泽加施到受刑者的尸骸,使他们再次受到不尽之恩,以此显扬声名到遥远之地,劝勉警戒天下之人,岂不恢弘广大吗?
|
惟陛下敦三皇之仁,垂哀矜之心,使国泽加于辜戮之骸,复受不已之恩,于以扬声遐方,沮劝天下,岂不弘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从前栾布违反汉高祖诏令去祭奠彭越,我曾私下认为这种作法可恨,不先请示主上,而专门为了博得名声而恣意妄为,他没有被处死,实在是大幸。
|
昔栾布矫命彭越,臣窃恨之,不先请主上,而专名以肆情,其得不诛,实为幸耳。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如今为臣不敢公开表示自己愚昧的情意,以露泄皇上恩德,只好恭敬地草拟这份表章,冒昧说明自己的想法,恳求圣明的朝廷哀怜省察。 于是孙亮、孙峻听任诸葛恪过去的下属去将他尸体收殓安葬,他们由是在石子冈找到了他的尸体。
|
今臣不敢章宣愚情以露天恩,谨伏手书,冒昧陈闻,乞圣朝哀察。 于是亮、峻听恪故吏敛葬,遂求之于石子冈。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当初,诸葛恪撤军返还,聂友知道他将要败亡,写信给滕胤说: 当人处于强盛之时,可令山动河移,一旦陷于败弱之地,人们对他的态度就会各式各样。
|
始恪退军还,聂友知其将败。书与滕胤曰: 当人强盛,河山可拔,一朝羸缩,人情万端,言之悲叹。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说到这里令人悲伤叹息。
|
恪诛后,孙峻忌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诸葛恪被诛杀后,孙峻忌恨聂友,打算调他为郁林太守,聂友发病忧愤而死。
|
欲以为郁林太守,友发病忧死。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聂友,字文悌,豫章郡人。
|
友字文悌,豫章人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滕胤传,滕胤,字承嗣,北海剧县人。
|
滕胤字承嗣,北海剧人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他的伯父滕耽、父亲滕胄,与刘繇是州里的世交,因为世道扰乱,渡江依附刘繇。
|
伯父耽,父胄,与刘繇州里通家。以世扰乱,渡江依繇。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权为车骑将军时,任命滕耽为右司马,滕耽以宽仁厚道而著称,去世早,没有后人。
|
孙权为车骑将军,拜耽右司马,以宽厚称,早卒,无嗣。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滕胄善于写文章,孙权以宾客之礼待他,军事、国家的文书,常常让他修改润色,也不幸短命。
|
胄善属文,权待以宾礼,军国书疏,常令损益润色之,亦不幸短命。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权为吴王,追忆过去恩义,封滕胤都亭侯。
|
权为吴王,迫录旧恩,封胤都亭侯。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滕胤从小就有志节操守,容仪俊美。
|
少有节操,美容仪。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成年后娶公主为妻。
|
弱冠尚公主。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年三十,开始出任丹杨太守,转任吴郡、会稽太守,所到之处都受到赞赏。
|
年三十,起家为丹杨太守,徙吴郡、会稽,所在见称。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元元年,孙权重病卧床,滕胤回到京都,留下为太常,与诸葛恪一起受遗诏辅政。
|
太元元年,权寝疾,诣都,留为太常;与诺葛恪等俱受遗诏辅政。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亮登基后,加授滕胤卫将军。
|
孙亮即位,加卫将军。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诸葛恪准备率领全部军队攻打魏国,滕胤劝谏他说: 您在先王去世新君继位时,接受了伊尹、霍光一样的重托,入则安定本国朝政,出则摧毁强大外敌,名声传扬全国,天下无不震动,百姓的心愿,期望得以依赖您而安宁。
|
恪将悉众伐魏。胤谏恪曰: 君以丧代之际,受伊、霍之托,入安本朝,出摧强敌,名声振于海内,天下莫不震动,万姓之心,冀得蒙君而息。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如今在大兴劳役之后,兴师出征,百姓疲惫、国力亏虚,远方国家的君主有所防备,如果攻城而不能克,野战而无所获,这就会丧失以前的功绩而招致以后的责备。
|
今猥以劳役之后,兴师出征,民疲力屈,远主有备。若攻城不克,野略无获,是丧前劳而招后责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不如按兵息师,伺机而行。
|
不如案甲息师,观隙而动。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况且出兵作战是重大事情,此事要靠大众才能成功,众人如果不高兴,您岂得独自安心?
|
且兵者大事,事以众济,众苟不悦,君独安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诸葛恪说: 大家说不可出兵,是他们都无计虑,心怀苟且偷安的思想,而您也认为他们是对的,我还有什么指望?
|
恪曰: 诸云不可者,皆不见计算,怀居苟安者也,而子复以为然,吾何望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因为曹芳昏聩无能,而他的政权被控制在臣下手中,他的臣民本就怀有离心。
|
夫以曹劳暗劣,而政在私门,彼之臣民,固有离心。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如今我利用国家的力量,凭借战胜的威势,则所向之处哪能不获胜?
|
今吾因国家之资,借战胜之威,则何往而不克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他以滕胤为都下督,总管留守事务。
|
以胤为都下督,掌统留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滕胤白天接待宾客,夜间批阅文件,有时通宵不眠。
|
胤白日接宾客,夜省文书,或通晓不寐。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峻传,孙峻,字子远,孙坚的弟弟孙静的曾孙。
|
孙峻字子远,孙坚弟静之曾孙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静生孙詗。孙詗生孙恭,孙恭任散骑侍郎。
|
静生皓,皓生恭,为散骑侍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恭生孙峻。
|
恭生峻。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峻年少时就熟知射箭驰马,精明果敢、胆大决断。
|
少便弓马,精果胆决。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权在位末年,孙峻为武卫都尉,任侍中。
|
孙权末,徙武卫都尉,为侍中。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权临去世前,孙峻受遗诏辅朝政,兼任武卫将军,此职按例主管宿卫军,封爵都乡侯。
|
权临薨,受遗辅政,领武卫将军,故典宿卫,封都乡侯。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诸葛恪被诛杀后,孙峻被升为丞相大将军,督管朝廷内外各项军务、假节,晋封为富春侯。
|
既诛诸葛恪,迁丞相大将军,督中外诸军事、假节,进封富春侯。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滕胤因是诸葛恪的儿子诸葛竦的岳父而辞职,孙峻说: 鲧和禹罪过不相连累,滕侯您这是何必呢?
|
滕胤以恪子竦妻父辞位。峻曰: 鲧、禹罪不相及,滕侯何为?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峻、滕胤内心虽相互不融洽合意,但外表上都相互包容,孙峻晋封滕胤的爵位为高密侯,仍像以前一样共事。
|
峻、胤虽内不沾洽,而外相包容,进胤爵高密侯,共事如前。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峻一向没有显赫的声名,骄矜阴险,过多施刑杀人,百姓怨声载道。
|
峻素无重名,骄矜险害,多所刑杀,百姓嚣然。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他还奸淫宫女,与公主鲁班私通。
|
又奸乱宫人,与公主鲁班私通。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五凤元年,吴侯孙英企图谋杀他,因事情败露孙英被处死。
|
五凤元年,吴侯英谋杀峻,英事泄死。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五凤二年,魏国将领毋丘俭、文钦率部叛乱,与魏军在乐嘉作战,孙峻率领骠骑将军吕据、左将军留赞袭击寿春,正碰上文钦战败来向吴军投降,吴军返回。
|
二年,魏毋丘俭、文钦以众叛,与魏人战于乐嘉,峻帅骠骑将军吕据、左将军留赞袭寿春,会钦败降,军还。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当年,蜀国使者来访问,将军孙仪、张怡、林恂等企图借会见蜀使之机杀死孙峻。
|
是岁,蜀使来聘,将军孙仪、孙邵綝恂等欲因会杀峻。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事情败露,孙仪等自杀而亡,死者数十人,并株连到公主鲁育。
|
事泄,仪等自杀,死者数十入,并及公主鲁育。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峻打算修筑广陵城,朝中大臣们明白那里无法修城,但都惧怕孙峻,故无人敢讲。
|
峻欲城广陵,朝臣知其不可城,而畏之莫敢言。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只有滕胤劝谏他,孙峻不听,而此项工程最终未能完成。
|
唯滕胤谏止,不从,而功竟不就。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第二年,文钦劝说孙峻征伐魏国,孙峻派遣文钦与吕据、车骑将军刘纂、镇南将军朱异、前将军唐咨从江都进军淮、泗一带,图谋攻占青、徐二州。
|
其明年,文钦说峻征魏,峻使钦与吕据、车骑刘纂、镇南朱异、前将军唐咨自江都人淮、泗,以图青、徐。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峻与滕胤到达石头城,借此为他们饯行,孙峻带领随从百多人进入吕据的军营。
|
峻与胤至石头,因饯之,领从者百许人入据营。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吕据指挥军队整齐严谨,孙峻心里讨厌他,就推说心痛离去。
|
据御军齐整,峻恶之,称心痛去。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于是他梦见被诸葛恪所击,因恐惧发病死去,时年三十八岁,将后事托付孙綝。
|
遂梦为诸葛恪所击,恐惧发病死,时年三十八,以后事付綝。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綝传,孙綝,字子通,与孙峻同一祖父。
|
孙綝字子通,与峻同祖。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綝父亲孙绰为安民都尉。
|
綝父绰为安民都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綝起始为偏将军,及至孙峻死后,为侍中武卫将军,兼管朝廷内外各项军务,接替孙峻主持朝政。
|
綝始为偏将军,及峻死,为待中武卫将军,领中外诸军事,代知朝政。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吕据听到这一消息,十分恐惧,与众部督将领联名,共上表举荐滕胤为丞相,孙綝改滕胤为大司马,接替吕岱驻守武昌。
|
吕据闻之大恐,与诸督将连名,共表荐滕胤为丞相,綝以胤为大司马,代吕岱驻武昌。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吕据领兵返回,派人报知滕胤,想一道废黜孙綝。孙綝听到这一消息,派遣堂兄孙虑领兵在江都迎击吕据,派宫中使者去命令文钦、刘纂、唐咨等联合部队进击吕据,派侍中左将军华融、中书丞丁晏告诉滕胤攻取吕据,并有劝喻滕胤应速往之意。滕胤自认为祸患涉及到自己,因而扣留华融、丁晏,部署兵卒以自卫,召典军杨崇、将军孙咨,告知他们说孙綝作乱,迫使华融等写信责难孙綝。孙綝不听,上表说滕胤谋反,许诺将军刘丞封爵,让他率领兵马急速攻打围困滕胤。
|
据引兵还,使人报胤,欲共废綝綝闻之,遣从兄虑将兵逆据于江都,使中使敕文钦、刘纂、唐咨等合众击据,遣侍中左将军华融、中书丞丁晏告胤取据,并喻胤宜速去意,胤自以祸及,因留融、晏,勒兵自卫,召典军扬崇、将军孙咨,告以綝为乱,迫融等使有书难綝綝不听,表言胤反,许将军刘丞以封爵,使率兵骑急攻围胤。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滕胤又胁迫华融等人,让他们假造诏书征调部队。
|
胤又劫融等使诈诏发兵。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华融等人不从,滕胤将他们全部杀死。
|
融等不从,胤皆杀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滕胤神色不变,谈笑如常。
|
胤颜色不变,谈笑若常。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有人劝滕胤领兵前往苍龙门,将士们看到滕公出来,一定都离开孙綝来归附滕公。
|
或劝胤引兵至苍龙门, 将士见公出,必皆委綝就公 。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当时已是半夜,滕胤仗着与吕据有约,又难于发动军队开进宫门,于是命令约束部下,说吕侯已在很近的路上,故此他的部下都能为他拼死,无人逃离。
|
时夜已半,胤恃与据期。又难举兵向富,乃约令部曲,说吕侯以在近道,故皆为胤尽死,无离散者。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其时正刮大风,将近拂晓,吕据未到。
|
时大风,比晓,据不至。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綝的军队已大规模会集,于是杀滕胤和他的几十个将士,夷灭滕胤三族。
|
綝兵大会,遂杀及将士数十人,夷胤三族。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綝被升任为大将军,假节、封爵永宁侯,他仗恃地位尊贵而非常傲慢,经常做出无礼的事。
|
綝迁大将军,假节,封永宁侯,负贵倨傲,多行无礼。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其初,孙峻的堂弟孙虑参与诛杀诸葛恪的阴谋,孙峻对他十分厚待,他官至右将军、无难督,授予符节车盖,总管九官事务。
|
初,峻从弟虑与诸葛恪之谋,峻厚之,至右将军、无难督,授节盖,平九官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綝给孙虑的待遇比孙峻时要薄,孙虑很恼火,与将军王昶企图谋杀孙綝。
|
綝遇虑薄于峻时,虑怒,与将军王惇谋杀綝綝杀惇。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綝杀死王昶,孙虑服毒药而死。
|
虑服药死。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魏国大将军诸葛诞占据寿春叛离魏国,保住寿春城向东吴请降。
|
魏大将军诸葛诞举寿春叛,保城请降。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吴国派遣文钦、唐咨、全端、全怿等率领三万人马前往救援。
|
吴遣文钦、唐咨、全端、全怿等三万人救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魏国镇南将军王基围困诸葛诞,文钦等突围进入城中。
|
魏镇南将军王基围入诞。钦等突围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魏国倾派朝廷内外全部军队二十余万增加对诸葛诞的保卫。
|
魏悉中外军二十余万增诞之围。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朱异率领三万人驻扎安丰城,作为文钦的接应。
|
朱异帅三万人屯安丰城,为文钦势。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魏国兖州刺史州泰在阳渊抗击朱异,朱异败退,被州泰追杀,死伤两千人。
|
魏兖州刺史州泰据异于阳渊,异败退,为泰所追,死伤二干人。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綝于是大规模派出兵卒驻扎镬里,又派遣朱异率领将军丁奉、黎斐等部五万人攻打魏国,将辎重留在都陆。
|
林于是大发率出屯镬里,复遣异率将军丁奉、黎斐等五万人攻魏,留辎重于都陆。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朱异驻扎黎浆,派遣将军任度、张震等招募勇敢壮士六千人,于驻地西面六里处架浮桥夜里渡江,筑起偃月形营垒。
|
异屯黎浆,遣将军任度、张震等慕勇敢六千人,于屯西六里为浮桥夜渡,筑偃月垒。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