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
stringlengths 2
802
| output
stringlengths 2
803
|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
---|---|---|
被魏国监军石苞及州泰所攻破,吴军撤退到高地。
|
为魏监军石苞及州泰所破,军却退就高。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朱异再作车箱围进逼五木城,石苞、州泰攻打朱异,朱异失败而归,而魏国太山太守胡烈用奇兵五千从隐秘小路偷袭都陆,将朱异的军资粮草焚烧干净。
|
异复作车箱围趣五木城。苞、泰攻异,异败归,而魏太山太守胡烈以奇兵五千诡道袭都陆,尽焚异资粮。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綝授予朱异三万人让他拼死作战,朱异不服从,孙綝将他斩杀于镬里,而派弟弟孙恩去援救,正赶上诸葛诞战败,孙恩便带兵退还。
|
綝授兵三万人使异死战,异不从,綝斩之于镬里,而遣弟恩救。会诞败引还。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綝既不能救出诸葛诞,又使军队损丧大量兵卒,并亲自诛杀名将,故此无人不怨恨他。
|
綝既不能拔出诞,而丧败士众,自戮名将,莫不怨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綝因为孙亮开始亲理政事后,对自己多有诘难,故此十分害怕。
|
綝以孙亮始亲政事,多所难问,甚惧。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回到建业后,称说有病不上朝,在朱雀桥南面修筑宫室,派弟弟威远将军孙据进入苍龙做宿卫,弟弟武卫将军孙恩、偏将军孙干、长水校尉孙分别驻守各军营,打算以此专揽朝政加固自己的地位。
|
还建业,称疾不朝。筑室干朱雀桥南,使弟威远将军据入苍龙宿卫,弟武卫将军恩、偏将军干、长水校尉闿分屯诸营,欲以专朝自固。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亮内心厌恶孙綝,于是追究公主鲁育被杀害的原委,责备怨怒虎林督朱熊、朱熊的弟弟外部督朱损,不能匡正孙峻,于是命令丁奉杀死朱熊于虎林,杀死朱损于建业。
|
亮内嫌綝,乃推鲁育见杀本末,责怒虎林督朱熊、熊弟外部督朱损不匡正孙峻,乃令丁奉杀熊于虎林,杀损于建业。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綝入宫劝谏,孙亮不采纳,孙亮于是与公主鲁班、太常全尚、将军刘承商议诛杀孙綝。孙亮的妃子,是孙綝堂姐的女儿,她将这一谋划告知孙綝。孙綝率领兵众夜里袭击全尚,派弟弟孙恩在苍龙门外杀死刘承,于是进围皇宫。
|
綝入谏不从,亮遂与公主鲁班、太常全尚、将军刘承议诛綝亮妃,綝从姊女也,以其谋告綝綝率众夜袭全尚,遣弟恩杀刘承于苍龙门外,遂围宫。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綝派光禄勋孟宗祭告宗庙废黜孙亮,召集群臣商议说: 少帝荒淫昏乱,不能够处于皇位上,奉祀宗庙,已祭告先帝将他废黜。
|
使光禄勋盂宗告庙废亮,召群司仪曰: 少帝荒病昏乱,不可以处大位,承宗庙,以告先帝废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各位如有不同意见者,就下庭提出异议。
|
诸君若有不同者,下异议。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众人都很震惊恐惧,说: 惟将军令是听。
|
皆震怖。曰: 唯将军令。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綝派遣中书郎李崇夺去孙亮的印玺绶带,将孙亮的罪状颁布各地。
|
綝遣中书郎李祟夺亮玺绶,以亮罪状班告远近。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尚书桓彝不肯署名,孙綝大怒将他杀死。
|
尚书桓彝不肯署名,綝怒杀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典军施正劝孙綝征立琅王牙王孙休,孙綝听从了这一建议,派遣宗正孙楷进奉书信给孙休说: 我以浅薄的才能,被授予重任,不能辅佐引导陛下。
|
典军施正劝綝征立琅邪王休,綝从之。遣宗正楷奉书于休曰: 綝以酶才,见授大任,不能辅导陛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近几个月以来,他多次任意妄作,亲近刘承,迷悦女色,征调官员百姓家中的女子,挑选出漂亮者,留在后宫之中,挑选出部队中十八岁以下的年轻人三千多名,在宫苑中操演,日以继夜地吵吵嚷嚷,毁坏武库所藏的矛戟五千多枝,用来为戏闹的器具。
|
顷月以来,多所造立。亲近刘承,悦于美色;发吏民妇女,料其好者,留于宫内,取兵弟十八已下三千余人,习之苑中,连日续夜,大小呼嗟,败坏藏中矛戈五千余枚,以作戏具。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朱据是先帝的老臣,他的儿子朱熊、朱损都能继承父亲的事业,能自守忠诚道义,从前杀害小公主,本是大公主起始设谋,而皇帝不重新查清事情的原委,便杀死朱熊、朱损,对他劝谏他不采纳,各位下臣无不惶恐禁声。
|
朱据先帝旧臣,子男熊、损皆承父之基,以忠议自立,昔杀小主。自是大主所创,帝不复精其本未,便杀熊、损,谏不见用。诸下莫不侧息。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皇帝在宫内造小船三百余艘,用金银饰成,工匠日夜不停地干。
|
帝于宫中作小船三百余艘,成以金银,师工昼夜不息。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常全尚,几代蒙受圣恩,不能督察自己的各位亲属,而全端等人弃城投奔魏国。
|
太常全尚,累世受恩,不能督诸宗亲,而全端等委城就魏。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全尚权位过于显要,却没有发一句劝谏陛下的话,反而与敌人往来,派人传递国家的消息给敌国,恐怕他必定会危害毁灭社稷。
|
尚位过重,曾无一言以谏陛下,而与敌往来,使传国消息,惧必倾危社稷。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推究依据过去典制,气运集于大王身上,故此在本月二十七日擒拿全尚、斩杀刘承。
|
推案旧典,运集大王,辄以今月二十七日擒尚斩承。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让皇帝为会稽王,派孙楷前来奉迎大王。
|
以帝为会稽王,遣楷牵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百官翘首,夹道欢迎。
|
百寮喁喁。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綝派遣将军孙耽送孙亮前往封邑,流放全尚到零陵,迁全公主到豫章。
|
立任道侧。 綝遣将军孙耽送亮之国,徙尚于零陵,迁公主于豫章。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綝越发志傲意满,轻侮辱损百姓敬奉的神灵,下手烧毁大桥头的伍子胥庙,又拆毁佛教寺庙,斩杀道人。
|
綝意弥溢,侮慢民神,遂烧大桥头伍子胥庙,又坏浮屠祠,斩道人。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休即位后,孙綝自称草莽臣,到宫门上书说: 臣自我反省,不是主持国家大政之才,只因是皇上近亲,地位才居于群臣之上,损伤皇帝名声,污坏皇位,罪责昭彰,寻究罪过,日夜忧惧。
|
休既即位,称草莽臣。诣阙上书曰: 臣伏自省,才非干国,因缘肺腑,位极人臣,伤锦败驾,罪负彰露,寻愆惟阙,夙夜忧惧。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为臣听说天命辅助诚信,必定亲近有德之人,故此周幽、厉二王失去法度,而宣王中兴。陛下有圣明的德行,继承帝业,应得贤良辅佐,以此调谐朝政,即使唐尧那样德行盛广,尚且需要后稷与契的辅佐,以协助明圣的德行。
|
臣闻天命棐谌,必就有德,是以幽、厉失度,阂宣中兴,陛下圣德,纂承大统,宜得良辅;以协雍熙,虽尧之盛,犹求稷契之佐;以协明圣之德。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古人有言: 显出能力就列位任职,没有能力就辞官离任。 为臣虽然竭力施展自己的能力,但对各种朝政没有什么补益。谨此呈上印玺绶带符节斧钺,退归故里,以此给贤者让出道路。
|
古人有言: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臣虽自展竭,无益庶政,谨上印绶节钺,退还田里,以避贤路。 休引见慰喻。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休召见并劝慰开导他,又下诏书说: 朕以无德之身,驻守藩国于朝外,值此变革机会,各位公卿士大夫,找到我这个人,让我奉祀宗庙。
|
又下诏曰: 朕以不德,守藩于外,值兹际会,群公卿士,暨于朕躬,以奉宗庙。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朕因此怅然,如涉深渊、薄冰。
|
朕用抚然,若涉渊冰。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大将军忠诚的计谋出于内心,扶危定倾,安定康复社稷,功勋赫然。
|
大将军忠计内发,扶危定倾,安康社稷,功勋赫然。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从前汉宣帝登基,霍光尊贵显赫,褒扬贤德、奖赏功绩,这是贯通古今的道理。
|
昔汉孝宣践阼,霍光尊显,褒德赏功,古今之通义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现以大将军为丞相、荆州牧,食邑五县。
|
其以大将军为丞相、荆州牧,食五县。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恩任御史大夫、卫将军,孙据任右将军,都被封爵县侯。
|
恩为御史大夫、卫将军,据右将军。皆县侯。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干为杂号将军,封爵亭侯。
|
干杂号将军、亭侯。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也被封爵亭侯。
|
闿亦封亭侯。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綝一家五侯,都掌管禁卫军,权力超过君主,自吴有国以来朝中大臣不曾有过此事。
|
綝一门五侯,皆典禁兵,权倾人主,自吴国朝臣未尝有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綝进献牛、酒给孙休,孙休未接受。他转送给左将军张布,饮酒正酣时,他口出怨言说: 当初废黜少主时,很多人劝我自己做皇帝。
|
綝奉牛酒诣休,休不受,赍诣左将军张布。酒酣,出怨言曰: 彻废少主时,多劝吾自为之者。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我认为陛下贤明,故此迎立他为帝。
|
吾以陛下贤明,故迎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皇帝不是我不得立,如今上献礼物被拒绝,这是待我与一般大臣没什么两样,我应当重新改变安排。
|
帝非我不立,今上礼见拒,是与凡臣无异,当复改图耳。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张布将孙綝的话告诉孙休,孙休心中怀恨,担心孙綝作乱,故多次赏赐孙綝,又再加授孙恩为侍中,与孙綝共同审阅文书。
|
布以言闻休,休衔之。巩其有变,数加赏赐,又复加恩侍中,与綝分省文书。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有人密告孙綝怀恨在心欺侮皇上企图谋反,孙休将此人抓起来交给孙綝。孙綝将此人杀死。
|
或有告綝怀怨侮上欲图反者,休执以付綝,綝杀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自此更加恐惧,通过孟宗请求外任驻守武昌,孙休答应他的请求,命令孙綝督率的中营精兵一万多人,全都跟随孙綝上船启程,孙綝取出的武库中的兵器,也全让他们带走。
|
由是愈惧,因孟宗求出屯武昌,休许焉,尽敕所督中营精兵万余人,皆令装载,所取武库兵器,咸令给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将军魏邈劝孙休说: 孙綝屯居京都之外必定会叛变。 武卫士施朔又报告说 孙綝企图谋反已有迹象 。孙休秘密询问张布,张布与丁奉设谋在腊祭聚会时杀孙綝。永安元年十二月七日,建业城内谣传明天腊祭聚会有事故发生,孙綝听说后,心中不快。
|
将军魏邈说休曰 綝居外必有变 ,武卫士施朔又告 綝欲反有征 休密问张布,布与丁奉谋于会杀綝永安元年十二月丁卯,建业中谣言明会有变。綝闻之,不悦。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夜里大风拔树飞沙,孙綝更加恐怖。
|
夜大风发木扬沙,綝益恐。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初八日腊祭聚会,孙綝推辞有病。
|
戊辰腊会,綝称疾。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休强令他起身,派来的使者有十几批,孙綝不得已,准备入宫,他手下人阻止他。
|
休强起之,使者十余辈。綝不得已,将人,众止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綝说: 朝廷多次命令,不能推辞,可以预先整顿好队伍,让府中起火,借此我就能很快回来。
|
綝曰: 国家屡有命,不可辞。可豫整兵,令府内起火,因是可得速还。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于是入宫,不一会府中火起,孙綝请求出宫,孙休说: 外面兵士很多,没必要麻烦丞相。
|
遂入,寻而火起,綝求出,休曰: 外兵自多,不足烦丞相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綝起身离去座席,丁奉、张布用眼神示意手下人将他捆起来,孙綝叩头说: 我愿被流放到交州。
|
綝起离席,奉、布目左右缚之。綝叩首曰: 愿徙交州。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休说: 你为什么不流放滕胤、吕据?
|
休曰: 卿何以不徙滕胤、吕据?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綝又说: 我愿被沦为官家奴仆。
|
綝复曰: 愿没为官奴。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休说: 怎么不让滕胤、吕据沦为官奴!
|
休曰: 何不以胤、据为奴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于是将孙綝斩首,并提着孙綝的头命令他的部下说: 所有与孙綝同谋的人都被赦免。
|
遂斩之。以綝首令其众曰: 诸与綝同谋皆赦。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当时放下兵器的有五千人。
|
放仗者五千人。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乘船企图北降魏国,被追兵赶上杀掉。
|
闿乘船欲北降,追杀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夷灭孙綝三族。
|
夷三族。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发掘孙峻的棺材,取出他的印玺绶带,砍毁棺材再把尸体埋下,这是因为他杀了公主鲁育等人的缘故。
|
发孙峻棺,取其印绶,綝其木而埋之,以杀鲁育等故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綝死时二十八岁。
|
綝死时年二十八。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休耻与孙峻、孙綝同族,特地从宗族名册中删除他们的名字,称他们为 故峻 、 故纟林 。
|
休耽与峻、綝同族,特除其属籍,称之曰故峻、故綝云。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休又下诏说: 诸葛恪、滕胤、吕据都是无罪而被故峻、故纟林兄弟所残害,真叫人痛心,马上给他们改葬,分别为他们祭奠。
|
休又下诏曰: 诸葛恪、滕胤、吕据盖以无罪为峻、綝兄弟所见残害,可为痛心,促皆改葬,各为祭奠。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凡受诸葛恪等连累被流放远方的人,一律召回京都。
|
其罹恪等事见远徙者,一切召还。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濮阳兴传,濮阳兴,字子元,陈留人。
|
濮阳兴字子元,陈留人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他的父亲濮阳逸,汉朝末年躲避战乱到江东,官至长沙太守。
|
父逸,汉末避乱江东,官至长沙太守。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濮阳兴少时有才士的声名,孙权时期任上虞县县令,逐渐升至尚书左曹,以五官中郎将的身份出使蜀国,回朝后任会稽太守。
|
兴少有士名,孙权时除上虞令,稍迁至尚书左曹,以五官中郎将使蜀,还为会稽太守。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当时琅王牙王孙休居住会稽,濮阳兴与他交结深厚。
|
时琅邪王休居会稽,兴深与相结。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及至孙休登位,征召濮阳兴为太常卫将军、负责军国事务,封爵外黄侯。
|
及休即位,征兴为太常卫将军、平军国事,封外黄侯。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永安三年,都尉严密修建丹杨湖田,筑浦里塘。
|
永安三年,都尉严密建丹杨湖田,作浦里塘。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休诏令百官相聚商议,都认为费工太多而湖田不能保证造成,只有濮阳兴认为可以成功。
|
诏百官会议,咸以为用功多而田不保成,唯兴以为可成。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于是召集众多兵士、百姓前去兴修,工程所费人力财力不可胜数,士卒死的死、逃的逃,还有的自杀,百姓十分怨恨濮阳兴。
|
遂会诸兵民就作,功佣之费不可胜数,士卒死亡,或自贼杀,百姓大怨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濮阳兴被升为丞相,与孙休的重臣左将军张布相互勾结,国人大失所望。
|
兴迁为丞相,与休宠臣左将军张共布相表里,邦内失望。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永安七年七月,孙休去世。
|
七年七月,休薨。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左典军万素来与乌程侯孙鰑友好,于是劝濮阳兴、张布废黜孙休的嫡子而迎立孙皓为帝。
|
左典军万彧素与乌程侯孙皓善,乃劝兴、布,于是兴、布废休适子而迎立皓。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皓登位后,加授濮阳兴为侍郎,兼任青州牧。
|
皓既践阼,加兴侍中,领青州牧。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不久万谮毁说濮阳兴、张布悔恨原先迎立孙皓为帝。
|
俄彧谮兴、布追悔前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当年十一月初一日上朝时,孙皓借机收捕濮阳兴、张布,将他们流放到广州,又派人在半路上追杀他们,并夷灭他们的三族。
|
十一年朔入朝,皓因收兴、布,徙广州,道追杀之,夷三族。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贺齐传,贺齐,字公苗,会稽郡山阴县人。
|
贺齐字公苗,会稽山阴人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他年轻时为郡吏,署理过郯县县长。
|
少为郡吏,守剡长。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县吏有叫斯从的人轻薄放荡、为非作歹,贺齐想惩治他,但县主簿劝他说: 斯从,郯县豪门大族,山越人都附从他,您今天惩治了他,明天贼寇就会前来进犯。
|
县吏斯从轻侠为奸,齐欲治之。主簿谏曰: 从,县大族,山越所附,今日治之,明日寇至。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贺齐闻言大怒,当即就斩杀了斯从。
|
齐闻大怒,便立斩众。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斯从的族人党羽便相互纠集联合,聚众千余人,举兵进攻县城。
|
从族党遂相纠合,众千余人,举兵攻县。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贺齐率领官吏百姓,打开城门发起突然进击,大获全胜,威震山越。
|
齐率吏民,开城门突击,大破之,威震山越。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后来太末、丰浦县的百姓造,贺齐转任为太末县县长,诛杀恶徒扶持良民,一个月内便将骚乱全部平定。
|
后太末、丰浦民反,转守太末长,诛恶养善,期用尽平。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建安元年,孙策来到会稽郡,察举贺齐为孝廉。
|
建安元年,孙策临郡,察齐孝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当时王朗逃奔东冶,侯官县县长商升助王朗发兵反叛。
|
时王朗奔东冶,侯官长商升为朗起兵。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策派遣永宁县县长韩晏兼任南部都尉,带兵讨伐商升,以贺齐为永宁县县长。
|
策遣永宁长韩晏领南部都尉,将兵讨升,以齐为永宁长。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韩晏被商升所击败,贺齐又替代韩晏兼任都尉职事。
|
晏为升所败,齐又代晏领都尉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商升畏惧贺齐的威名,派人前来请求订立盟约。
|
升畏齐威名,遣使乞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贺齐因此告谕商升,向他陈述祸福利害关系,商升于是送上印绶,走出府邸请求投降。
|
齐因告喻,为陈祸福,升遂送上印绶,出舍求降。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叛军头领张雅、詹强等人不愿商升投降,反而一起杀死商升,张雅自称无上将军,詹强自称会稽太守。
|
贼帅张雅、詹强等不愿升降,反共杀升,雅称无上将军,强称会稽太守。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叛军人多而贺齐兵少,无力前往征讨,于是贺齐驻军休息。
|
贼盛兵少,未足以讨,齐住军息兵。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张雅与他的女婿何雄两人争夺权势不相和睦,贺齐便令山越人借故让他们结怨,使他们猜忌对立,各自拥兵图谋对方。
|
雅与女婿何雄争势两乖,齐令越人因事交构。遂至疑隙,阻兵相图。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贺齐于是领兵进讨,一仗就大败张雅,詹强党羽震慑恐惧,率众出来投降。
|
齐乃进讨,一战大破雅,强党震惧,率众出降。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候官县被平定,而建安、汉兴、南平又乱起来,贺齐进兵建安,设置都尉府。这一年为建安八年。
|
侯官既平。而建安、汉兴、南平复乱,齐进兵建安,立都尉府,是岁八年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郡府征调所属各县五千兵卒,让本县县长带领自己县内军队,统一归属贺齐调度指挥。
|
郡发属县五千兵,各使本县长将之,皆受齐节度。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贼寇洪明、洪进、苑御、吴免、华当等五人,率领各自部属一万户,兵营相连驻扎在汉兴,吴五的六千户人马另驻扎在大潭,邹临的六千户人马另驻扎在盖竹,共同出兵余汗。
|
贼洪明、洪进、苑御、吴免、华当等五人,率各万户,连屯汉兴,吴五六千户别屯大潭。邹临六千户别屯盖竹,大潭同出馀汗。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贺齐军队讨伐汉兴,经过余汗。
|
军讨汉兴,经馀汗。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贺齐考虑到贼兵势众而自己军队兵力弱小,深入敌境无以为继,担心为敌人所截断,于是命令松阳县县长丁蕃留守余汗。
|
齐以为贼众兵少,深入无继,恐为所断,令松阳长丁蕃留备余汗。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丁蕃本来与贺齐为相邻两县的县长,耻于成为贺齐所统辖的部下,便推辞不肯留守。
|
蕃本与齐邻城,耻见部伍,辞不肯留。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贺齐于是斩杀丁蕃,由是全军震动,无人不敢不效命听用。
|
齐乃斩蕃,于是军中震栗。无不用命。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于是贺齐分兵留备余汗,自己亲率大军讨伐洪明等人,连获大胜。
|
遂分兵留备,进讨明等,连大破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