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
stringlengths
2
802
output
stringlengths
2
803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费祎骗魏延说: 我回去为你向杨长史解释,长史是文官,不了解军事,一定不会违背您的意见。
祎绐延曰: 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费祎一出门就骑马奔回,魏延不久就反悔了,追赶但没有赶上。
祎出门驰马而去,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魏延派人去侦查杨仪等人,才知道他们已经按照诸葛亮生前安排的计划,令各营依次率军返回。
延遣人觇仪等,遂使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魏延大怒,趁杨仪还没有发布命令,就率领自己的部队径直南归,烧毁所过的栈道。
延大怒,搀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魏延、杨仪各自上表说对方谋逆,一天之内文书都传到朝廷。
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刘禅用这件事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蒋琬、董允都确保杨仪而怀疑魏延。
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杨仪等人劈山开道,昼夜前行,也在魏延之后赶到。
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继延后。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魏延先到后,占据南谷口,派兵迎击杨仪等人,杨仪等人让何平在前方抵抗魏延。
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何平叱责魏延的行动说: 丞相去世,尸骨未寒,你们怎么敢这么做!
平叱延先登曰: 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魏延的士兵知道魏延理亏,都不听他的命令,部队都离散而去。
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魏延就独与他的几个儿子,逃往汉中。
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杨仪派马岱前去追杀,马岱将魏延的首级交给杨仪,杨仪起身用脚踩踏魏延的头说: 庸奴!
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曰: 庸奴!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还能作恶吗? 随后夷灭魏延三族。
复能作恶不 遂夷延三族。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当初,蒋琬率领宿卫军各营扶丧北行,前行数十里,魏延的死讯传来,他又返回。
初,蒋琬率宿卫诸营赴难北行,行数十里,延死问至,乃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原先魏延之所以没有往北投降魏国而往南返回蜀地,只是想要杀掉杨仪等人。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平日各将领向来不和睦,当时的议论也认为魏延一定接替诸葛亮。
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魏延也如此看待自己,不是想背叛蜀国。
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杨仪,字威公,襄阳人。
杨仪字威公,襄阳人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建安年间,他担任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背离傅群而投奔襄阳太守关羽,关羽任命他为功曹,又派他奉使西行去拜见刘备。
建安中,为荆州刺史傅群主簿,背群而诣襄阳太守关羽。羽命为功曹,遣奉使西诣先主。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刘备跟他谈论军国大事,政治得失,非常欢喜,就征召他为左将军兵曹掾。
先主与语论军国计策,政治得失,大悦之,因辟为左将军兵曹掾。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等到刘备自立为汉中王,提拔杨仪为尚书。
及先主为汉中王,拔仪为尚书。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刘备登基后,东征东吴,杨仪跟尚书令刘巴关系不和,就被改任为遥领弘农太守。
先主称尊号,东征吴,仪与尚书令刘巴不睦,左迁遥署弘农太守。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建兴三年,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主管相府事宜,准备南征。
建兴三年,丞相亮以为参军,署府事,将南行。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建兴五年,杨仪跟随诸葛亮到汉中。
五年,随亮汉中。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建兴八年,升任为长史,加官绥军将军。
八年,迁长史,加绥军将军。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诸葛亮多次出征,杨仪经常帮他规划好部队事务,准备粮草,做事不用多加考虑,很快就解决好。
亮数出军,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军中的礼节制度,都由杨仪安排制定。
军戎节度,取办於仪。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诸葛亮非常爱惜杨仪的才干,凭借魏延的骁勇,经常遗憾两人关系不睦,但不忍心有所偏私。
亮深惜仪之才幹,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建兴十二年,杨仪跟随诸葛亮出兵屯谷口。
十二年,随亮出屯谷口。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诸葛亮在沙场病逝。
亮卒于敌场。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杨仪率军返回,又诛杀魏延,自认为功劳很大,应当接替诸葛亮主管朝政,就令都尉赵正用周易卜筮,卦象显示 家人杨仪沉默很不高兴。
仪既领军还,又诛讨延,自以为功勋至大,宜当代亮秉政,呼都尉赵正以周易筮之,卦得家人,默然不悦。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而诸葛亮生前有密旨,认为杨仪性情狂狷狭隘,有意让蒋琬接替自己的位置,蒋琬就担任尚书令、益州刺史。
而亮平生密指,以仪性狷狭,意在蒋琬,琬遂为尚书令、益州刺史。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杨仪到京城后,被任命为中军师,没有统帅的部队,只是自己行事而已。
仪至,拜为中军师,无所统领,从容而已。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当初,杨仪担任刘备的尚书,蒋琬担任尚书郎,后来虽然都担任丞相参军长史,杨仪每次跟随出行,都承担繁重的事务,自认为比蒋琬资历深,才能超过他,于是表面上经常流露出怨愤的样子,从内心发出感叹斥责的言论。
初,仪为先主尚书,琬为尚书郎,后虽俱为丞相参军长史,仪每从行,当其劳剧,自惟年宦先琬,才能逾之,於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於五内。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当时的人都畏惧他,言语不检,不敢和他交往,只有后军师费祎前去慰劳看望他。
时人畏其言语不节,莫敢从也,惟后军师费祎往慰省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杨仪对费祎表达自己的怨恨,前后说了很多话,又对费依说: 过去丞相去世时,我如果出兵投靠魏朝,现在的处境怎么会到这样地步呢?
仪对祎恨望,前后云云,又语祎曰: 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实在是令人追悔莫及呀。
令人追悔不可复及。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费祎暗中将他的话上奏。
祎密表其言。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建兴十三年,杨仪被废为平民,流放到汉嘉郡。
十三年,废仪为民,徙汉嘉郡。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杨仪到了流放之地,又上书诽谤,言辞激烈,于是朝廷派人到郡中收押他。
仪至徙所,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杨仪自杀,他的妻子儿女返回蜀地。
仪自杀,其妻子还蜀。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评曰:刘封处在被怀疑的位置上,而考虑不足以保卫自己。
评曰:刘封处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卫。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彭羕、廖立因才能被提拔,李严因幹局而显达,魏延因勇猛过人被任用,杨仪因为任官显名,刘琰过去为之做事的人,都是非常贵重的。
彭羕、廖立以才拔进,李严以幹局达,魏延以勇略任,杨仪以当官显,刘琰旧仕,并咸贵重。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观察他们的行事作风,看他们的言行举止,最终招致祸患,原因都来自于自己。
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后主名禅,字公嗣,先主刘备之子。
后主讳禅,字公嗣,先主子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先祖做了汉中王,立刘禅为王太子,等到先主登基后,册封刘禅说: 章武元年五月十二日,皇帝诏示:太子刘禅,我遭遇汉室国运艰难,奸臣谋权篡位,国家没有主管之人,有识之士还有文武百官认为上天已经明示,朕就继承了大统。
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立为王太子。及即尊号,册曰: 惟章武元年五月辛巳,皇帝若曰:太子禅,朕遭汉运艰难,贼臣篡盗,社稷无主,格人群正,以天明命,朕继大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在册立刘禅为皇太子,以承继宗庙,安定社稷。
今以禅为皇太子,以承宗庙,祗肃社稷。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委派使者持符节丞相诸葛亮授予印绶,听受师父的教诲,每行一件事都要考虑到尊君、敬师、爱友这三种美德,怎么能不勉励自己呢?
使使持节丞相亮授印缓,敬听师傅,行一物而三善皆得焉,可不勉与!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章武三年夏四月,先主在永安宫崩逝。
三年夏四月,先主殂于永安宫。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五月,后主在成都继位,当时年仅十七岁。
五月,后主袭位於成都,时年十七。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尊先皇皇后为皇太后,大赦天下,改换年号,这一年是魏文帝黄初四年。
尊皇后曰皇太后。大赦,改元。是岁魏黄初四年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后主建兴元年夏,牂牁郡太守朱褒占据本郡反叛。
建兴元年夏,牂牁太守朱褒拥郡反。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之前,益州郡有大姓雍闿反叛,将郡中的太守张裔流放到东吴,占据该郡拒绝臣服,越隽夷王高定也起兵叛乱。
先是,益州郡有大姓雍闿反,流太守张裔於吴,据郡不宾,越隽夷王高定亦背叛。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当年,后主册立张氏为皇后。
是岁,立皇后张氏。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派尚书郎邓芝与东吴交好,吴王孙权与西蜀和亲,并派使者互相送聘礼,当年,两国开始交好。
遣尚书郎邓芝固好於吴,吴王孙权与蜀和亲使聘,是岁通好。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建兴二年春,蜀国以发展农业种植为要务,停止征战让百姓休养生息。
二年春,务农殖谷,闭关息民。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建兴三年春三月,丞相诸葛亮率军征讨南方四郡,四郡都被平定,于是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分建宁、永昌二郡合为云南郡,又分建宁、牂牁二郡合为兴古郡。
三年春三月,丞相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分建宁、永昌郡为云南郡,又分建宁、牂牁为兴古郡。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十二月诸葛亮率军返回成都。
十二月,亮还成都。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建兴四年春,都护李严从永安县返回江州,在江州修筑大城。
四年春,都护李严自永安还住江州,筑大城。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建兴五年春,丞相诸葛亮出兵成都驻扎汉中,在沔水北岸阳平、石马一带安营。
五年春,丞相亮出屯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建兴六年春,诸葛亮出兵攻打祁山,没有攻克。
六年春,亮出攻祁山,不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同年冬,再出兵散关,包围陈仓县,因粮草用完而撤退。
冬,复出散关,围陈仓,粮尽退。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魏国将军王双率军追击诸葛亮,诸葛亮军与之交战,大破魏军,斩杀王双,随后返回汉中。
魏将王双率军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还汉中。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建兴七年春,诸葛亮派陈式进攻武都、阴平,攻占了二郡。
七年春,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遂克定二郡。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同年冬,诸葛亮将官署行营迁移至南山下平原地带,修建了汉、乐二城。
冬,亮徙府营於南山下原上,筑汉、乐二城。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同年,孙权称帝,与蜀国订立盟约,两国平分天下。
是岁,孙权称帝,与蜀约盟,共交分天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建兴八年秋。魏国派遣司马懿从西城、张郃从子午谷、曹真从斜谷出兵,准备进攻汉中。
八年秋,魏使司马懿由西城,张郃由子午,曹真由斜谷,欲攻汉中。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蜀丞相诸葛亮率军在城固、赤坂一带防守,因大雨断绝道路,曹真等都率军退回。
丞相亮待之於城固、赤阪,大雨道绝,真等皆还。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同年,魏延在阳溪击败魏雍州刺史郭淮。
是岁,魏延破魏雍州刺史郭淮于阳谿。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后主将鲁王刘永转封为甘陵王,梁王刘理为安平王,都是因为鲁、梁两地地望在吴国境内。
徙鲁王永为甘陵王。梁王理为安平王,皆以鲁、梁在吴分界故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建兴九年春二月,诸葛亮再次出兵围攻祁山,开始创用木牛运送粮草。
九年春二月,亮复出军围祁山,始以木牛运。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魏将司马懿、张郃救援祁山。
魏司马懿、张郃救祁山。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夏六月,诸葛亮因粮尽而退兵,张郃领兵追至青封,与诸葛亮军交战,被箭射死。
夏六月,亮粮尽退军,郃追至青封,与亮交战,被箭死。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秋八月,都护李平被废为庶民,迁住梓潼郡。
秋八月,都护李平废徙梓潼郡。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建兴十年,诸葛亮在黄沙休整军队,劝课农桑,木牛流马制造完毕后,就训练士兵,讲习武事。
十年,亮休士劝农於黄沙,作流马木牛毕,教兵讲武。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建兴十一年冬,诸葛亮指示各军运送粮食,在斜谷口聚集,建造斜谷粮囤。
十一年冬,亮使诸军运米,集於斜谷口,治斜谷邸阁。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同年,南夷首领刘胄反叛,将军马忠攻破并平定了他。
是岁,南夷刘胄反,将军马忠破平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建兴十二年春二月,诸葛亮从斜谷出兵,开始用流马运粮草。
十二年春二月,亮由斜谷出,始以流马运。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秋八月,诸葛亮在渭滨病逝。
秋八月,亮卒于渭滨。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征西大将军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因争夺权力不和,率兵交战,魏延兵败逃走;杨仪斩杀魏延,随后率军返回成都。
征西大将军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争权不和,举兵相攻,延败走;斩延首,仪率诸军还成都。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后主大赦天下,任命左将军吴壹为车骑将军,持符节督领汉中事务。
大赦。以左将军吴壹为车骑将军,假节督汉中。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任命丞相留府长史蒋琬为尚书令,总管国家政事。
以丞相留府长史蒋琬为尚书令,总统国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建兴十三年春正月,中军师杨仪被废除官职并迁住汉嘉郡。
十三年春正月,中军师杨仪废徙汉嘉郡。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夏四月,提拔蒋琬为大将军。
夏四月,进蒋琬位为大将军。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建兴十四年夏四月,后主前往湔县登临观阪,观看汶水水流,十天后返归成都。
十四年夏四月,后主至湔,登观阪,看汶水之流,旬日还成都。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指示武都氐王苻健率领氐民四百多户迁移到广都。
徙武都氐王苻健及氐民四百馀户於广都。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建兴十五年夏六月,皇后张氏逝世。
十五年夏六月,皇后张氏薨。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延熙元年春正月,后主册立前皇后之妹张氏为皇后。
延熙元年春正月,立皇后张氏。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大赦天下,更改年号。
大赦,改元。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立皇子刘璿为皇太子,皇子刘瑶为安定王。
立子璿为太子,子瑶为安定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冬十一月,大将军蒋琬率军出成都进驻汉中。
冬十一月,大将军蒋琬出屯汉中。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延熙二年春三月,升任蒋琬为大司马。
二年春三月,进蒋琬位为大司马。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延熙三年春,命越隽太守张嶷平定越隽郡叛乱。
三年春,使越隽太守张嶷平定越隽郡。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延熙四年冬十月,尚书令费祎到达汉中,与蒋琬讨论军国大事,岁末返回成都。
四年冬十月,尚书令费祎至汉中,与蒋琬谘论事计,岁尽还。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延熙五年春正月,监军姜维率领一部兵马,自汉中南返回涪县驻守。
五年春正月,监军姜维督偏军,自汉中还屯涪县。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延熙六年冬十月,大司马蒋琬从汉中返回,留住涪县。
六年冬十月,大司马蒋琬自汉中还,住涪。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十一月,后主大赦天下。
十一月,大赦。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任命尚书令费祎为大将军。
以尚书令费祎为大将军。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延熙七年闰月,魏国大将军曹爽、夏侯玄等率军进逼汉中,蜀镇北大将军王平抗击兴势的围困,大将军费祎督率各军奔赴救援,魏军退走。
七年闰月,魏大将军曹爽、夏侯玄等向汉中,镇北大将军王平拒兴势围,大将军费祎督诸军往赴救,魏军退。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夏四月,安平王刘理去世。
夏四月,安平王理卒。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