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
stringlengths 2
802
| output
stringlengths 2
803
|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
---|---|---|
后来王商为严君平、李弘建立祠庙,秦宓给他写信说: 我因病隐居在外,得知您为严、李二君建立祠庙,真可以说是对同类人的厚待呀。
|
后商为严君平、李弘立祠,宓与书曰: 疾病伏匿,甫知足下为严、李立祠,可谓厚党勤类者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看严君平的文章,冠绝天下,许由、伯夷的超凡节操,像高山一样不可动摇,即使扬雄没有赞叹,也能名扬四海。
|
观严文章,冠冒天下,由、夷逸操,山岳不移,使扬子不叹,固自昭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如果李仲元没有遇上法言,他的名声一定会沉沦,这是因为他的文章没有华丽的文采,可以说她是一个攀龙附凤靠他人而得名的人。
|
如李仲元不遭法言,令名必沦,其无虎豹之文故也,可谓攀龙附凤者矣。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而扬子云潜心著书立说,对世间有益,出淤泥而不染,行动以圣人为师,现在天下之人都在诵读他的文章。
|
如扬子云潜心著述,有补於世,泥蟠不滓,行参圣师,于今海内,谈咏厥辞。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国家有这样的人能照耀四方,但奇怪您没有为他建立祠堂。
|
邦有斯人,以耀四远,怪子替兹,不立祠堂。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蜀地本来就缺少文人学士,文翁派司马相如前往东方学习七经,返回蜀地教授官吏百姓,于是蜀地的学问才能跟齐鲁之地相比。
|
蜀本无学士,文翁遣相如东受七经,还教吏民,於是蜀学比於齐、鲁。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所以《地里志》说: 文翁倡导教化,司马相如作为师者。
|
故地里志曰: 文翁倡其教,相如为之师。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汉家得到贤人,所以非常强盛,董仲舒之类,不明白封禅礼仪,司马相如就制定了这一礼节。
|
汉家得士,盛於其世;仲舒之徒,不达封禅,相如制其礼。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能制礼作乐,移风易俗,难道不适用礼节来规范行为而对世人有益吗?
|
夫能制礼造乐,移风易俗,非礼所秩有益於世者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虽然他有卓王孙的事拖累,但就像孔子推崇齐桓公的霸业,公羊高称赞叔术的谦让。
|
虽有王孙之累,犹孔子大齐桓之霸,公羊贤叔术之让。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我也认为司马相如的教化很好,应该为他建立祠堂,并迅速写好铭文。
|
仆亦善长卿之化,宜立祠堂,速定其铭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在这之前,李算向秦宓借战国策,秦宓说: 战国的纵横之策,读它有什么用呢?
|
先是,李权从宓借战国策,宓曰: 战国从横,用之何为?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李权说: 孔子、严君平,汇集各书才集成《春秋》、《老子指归》,所以大海因会和江流得以阔大,君子以博学多闻而得以宏大。
|
权曰: 仲尼、严平,会聚众书,以成春秋、指归之文,故海以合流为大,君子以博识为弘。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秦宓回复说: 书籍除了正史和周朝文献外,孔子都没有采纳,道法除了虚无自然外,严君平都没有推演。
|
宓报曰: 书非史记周图,仲尼不采;道非虚无自然,严平不演。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大海因为接受江河而蓄积泥沙,每年都要涤清;君子博学多闻,但不符合礼仪的都不。
|
海以受淤,岁一荡清;君子博识,非礼不视。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现在《战国策》反复记载,张仪、苏秦的谋略权术,杀人以自生,亡人以自成,这是经典古籍所痛恨的。
|
今战国反覆仪、秦之术,杀人自生,亡人自存,经之所疾。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所以孔子发愤作《春秋》,讲述圣贤正道,又著作《孝经》,广泛的宣扬德行。
|
故孔子发愤作春秋,大乎居正,复制孝经,广陈德行。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杜绝防范恶意的萌芽,所以老子主张要在祸患没有萌发之前就遏制,难道不对吗?
|
杜渐防萌,预有所抑,是以老氏绝祸於未萌,岂不信邪!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商汤是大圣人,看到郊野之鱼就想到沉迷打猎的过失,鲁定公是贤人,看到女乐歌舞就荒废政事,像这样的事,怎么能数得清呢?
|
成汤大圣,睹野鱼而有猎逐之失,定公贤者,见女乐而弃朝事,若此辈类,焉可胜陈。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道家道法说: 不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才能使心中不乱。
|
道家法曰: 不见所欲,使心不乱。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所以,天地纯正守一,日月正直光明;他们的正直如同箭矢,这是君子所效法的。
|
是故天地贞观,日月贞明;其直如矢,君子所履。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洪范》中记载灾祸,往往从人的言行风貌出发,和战国的阴谋权术有什么相关呢?
|
洪范记灾,发於言貌,何战国之谲权乎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有人对秦宓说: 你想要自比为巢父、许由、商山四皓,为什么故意宣扬自己的华丽文采呢?
|
或谓宓曰: 足下欲自比於巢、许、四皓,何故扬文藻见瑰颖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秦宓回答说: 我的文章不能完整表述意思,言不能尽意,有什么文采可以宣扬呢?
|
宓答曰: 仆文不能尽言,言不能尽意,何文藻之有扬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过去孔子三次拜见鲁哀公,做了《三朝记》七篇,这是因为有些事不能保持沉默。
|
昔孔子三见哀公,言成七卷,事盖有不可嘿嘿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接舆一边走一边歌咏,评论家认为这是光辉灿烂的诗篇,渔父歌咏沧浪之水,贤人们认为这是闪耀的辞章。
|
接舆行且歌,论家以光篇;渔父咏沧浪,贤者以耀章。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这两人不是想要在当时有所欲求。
|
此二人者,非有欲於时者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老虎生来带有文采,凤凰有五彩颜色,难道它们的色彩是自己画来装饰自己吗?只是天性自然罢了。
|
夫虎生而文炳,凤生而五色,岂以五采自饰画哉?天性自然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河图》、《洛书》由于文采而显扬,六经因为文辞华美得以传承,君子将文辞德行看作美好,文采辞藻有什么妨害呢?
|
盖河、洛由文兴,六经由文起,君子懿文德,采藻其何伤!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以我的愚见,尚且已革子成反对文采的过失为耻,更何况是比我贤能的人呢?
|
以仆之愚,犹耻革子成之误,况贤於己者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刘备平定益州后,广汉太守夏侯纂请秦宓担任师友祭酒,兼任五官掾,称为仲父。
|
先主既定益州,广汉太守夏侯纂请宓为师友祭酒,领五官掾,称曰仲父。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秦宓称病躺在家中,夏侯纂带领功曹古朴、主簿王普,带着酒宴到秦宓家中,秦宓依然躺在床上。
|
宓称疾,卧在第舍,纂将功曹古朴、主簿王普,厨膳即宓第宴谈,宓卧如故。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夏侯纂问古朴说: 说道益州的养生之道,实在是比其他州好很多,不知道文人才时跟其他州郡相比怎么样呢?
|
纂问朴曰: 至於贵州养生之具,实绝馀州矣,不知士人何如馀州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古朴回答说: 自从西汉以来,益州的官职爵位或许比不上其他州郡,但在著书立说,做世人榜样的方面,不比其他州郡差。
|
朴对曰: 乃自先汉以来,其爵位者或不如馀州耳,至於著作为世师式,不负於馀州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严君平读黄老之道,撰写《老子指归》,扬雄阅读《易经》而作《太玄》,读《论语》而作《法言》,司马相如为汉武帝制作封禅的文书,是当今天下有目共睹的。
|
严君平见黄、老作指归,扬雄见易作太玄,见论语作法言,司马相如为武帝制封禅之文,于今天下所共闻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夏侯纂说: 仲父如何呢?
|
纂曰: 仲父何如?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秦宓用笏版拍着自己的脸,说: 希望您不要认为我的话不够谦虚,希望能为您讲一讲本州的源流。
|
宓以簿击颊,曰: 愿明府勿以仲父之言假於小草,民请为明府陈其本纪。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蜀地有汶阜山,长江的源头就从在这一山中,天地使他得到昌隆,神明使他有所福祉,所以能有千里沃土。
|
蜀有汶阜之山,江出其腹,帝以会昌,神以建福,故能沃野千里。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江、河、淮、济四条河流,长江作为首位,这是其一。
|
淮、济四渎,江为其首,此其一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大禹在石纽出生,就是现在的文山郡。
|
禹生石纽,今之汶山郡是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过去尧帝遭到洪水,鯀没有能治理,大禹就疏通江河,使它们东流入海,为百姓消除祸害,生民以来没有比这个更大的功劳了,这是其二。
|
昔尧遭洪水,鲧所不治,禹疏江决河,东注于海,为民除害,生民已来功莫先者,此其二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天帝通过房、心、参、伐的形象来决断政事,参、伐两星是益州分野,三皇乘衹车出谷口的地方,就是现在的斜谷。
|
天帝布治房心,决政参伐,参伐则益州分野,三皇乘祗车出谷口,今之斜谷是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这就是本州的始末,您可以好好评论,比天下其他地方怎么样呢?
|
此便鄙州之阡陌,明府以雅意论之,何若於天下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于是夏侯纂犹豫没有回答。
|
於是纂逡巡无以复答。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益州征召秦宓担任从事祭酒。
|
益州辟宓为从事祭酒。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刘备登基之后,想要东征吴国,秦宓向刘备陈述天时不利,战争没有胜算,因此被关押下狱,后来被宽恕释放。
|
先主既称尊号,将东征吴,宓陈天时必无其利,坐下狱幽闭,然后贷出。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建兴二年,丞相诸葛亮兼任益州牧,选拔秦宓迎接他为州别驾,不久又受命他为左中郎将、长水校尉,东吴派使者张温前来交往,朝中百官都前去践行。
|
建兴二年,丞相亮领益州牧,选宓迎为别驾,寻拜左中郎将、长水校尉。吴遣使张温来聘,百官皆往饯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众人到齐后,秦宓没有到,诸葛亮多次派人前去催促,张温说: 这是什么人?
|
众人皆集而宓未往,亮累遣使促之,温曰: 彼何人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诸葛亮说: 是益州的学士。
|
亮曰: 益州学士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秦宓到了之后,张温问他: 你学习吗?
|
及至,温问曰: 君学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秦宓说: 五尺高的小孩都学习,何必轻视人呢?
|
宓曰: 五尺童子皆学,何必小人!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张温又问说: 天有尽头吗?
|
温复问曰: 天有头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秦宓说: 有。 张温说: 在什么地方? 秦宓说: 在西方。
|
宓曰: 有之。 温曰: 在何方也? 宓曰: 在西方。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诗经》有说: 于是眷恋西望。
|
诗曰: 乃眷西顾。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由此推断,天的尽头在西方。 张温说: 天有耳朵吗?
|
以此推之,头在西方。 温曰: 天有耳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秦宓说: 天在高处能听到细小的事情,《诗经》说: 鹤鸟在九皋鸣叫,声音能上达天庭。
|
宓曰: 天处高而听卑,诗云: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如果上天没有耳朵,用什么来听呢? 张温说: 天有脚吗?
|
若其无耳,何以听之? 温曰: 天有足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秦宓说: 有,《诗经》说: 上天的步履艰难,那人不可靠。
|
宓曰: 有。诗云: 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如果天没有脚,怎么行走呢?
|
若其无足,何以步之? 温曰: 天有姓乎? 宓曰: 有。 温曰: 何姓? 宓曰: 姓刘。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张温问: 天有姓吗?
|
温曰: 何以知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秦宓说: 有姓。 张温说: 姓什么?
|
答曰: 天子姓刘,故以此知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秦宓说: 姓刘。 张温问: 你怎么知道?
|
温曰: 日生於东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秦宓回答说: 天子姓刘,所以知道天姓刘。
|
宓曰: 虽生于东而没於西。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张温说: 太阳是从东边升起吗? 秦宓回答: 虽然从东边升起,但却在西边落下。
|
答问如响,应声而出,於是温大敬服。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他们的问答犹如山中的回音,应声而出,于是张温对秦宓非常佩服。
|
宓之文辩,皆此类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秦宓的文采辩才大都像这类事。秦宓升任为大司农,在建兴四年去世。
|
迁大司农,四年卒。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当初,秦宓看到记叙帝王世系的文献,发现五帝都出自同一部族,秦宓探究这一说法错误的根源。
|
初宓见帝系之文,五帝皆同一族,宓辨其不然之本。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又论证了帝王王霸养龙的说法,都很有道理。
|
又论皇帝王霸豢龙之说,甚有通理。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谯周年轻时,年少时多次前往秦宓拜访,将秦宓的言论记述在春秋然否论中,因文字太多,所以没有记录在此。
|
谯允南少时数往谘访,纪录其言於春秋然否论,文多故不载。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评曰:许靖素来有名声,既然以笃实忠厚出名,又以品评人物为意,虽然言行举止不是全都恰当,蒋济也认为 是朝廷的栋梁之材 。
|
评曰:许靖夙有名誉,既以笃厚为称,又以人物为意,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 大较廊庙器 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糜竺、孙乾、简雍、尹籍都雍容典雅有风范,在当时都很有都讲求礼节。
|
麋竺、孙乾、简雍、伊籍,皆雍容风议,见礼於世。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秦宓最开始仰慕隐居不仕的清高,但没有大智若愚的才干,但专对回答有余,文采辞藻华美,也可称得上是一时的才士。
|
秦宓始慕肥遯之高,而无若愚之实。然专对有馀,文藻壮美,可谓一时之才士矣。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郡阳都县人,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人。
|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字君贡,汉朝末年担任过泰山郡城。
|
父珪,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诸葛亮,年少时父亲就去世了,叔父诸葛玄是袁术所设置的豫章太守,诸葛玄带着诸葛亮以及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前去到官任职。
|
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正值汉朝改派朱皓代替诸葛玄。
|
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诸葛玄向来跟荆州牧刘表有交情,就前往投奔刘表。
|
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在南阳耕地,喜欢吟诵歌谣《梁父吟》。
|
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诸葛亮身高八尺,经常自比于管仲、乐毅,当时的人都不赞同。
|
身长八尺,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的徐庶元直和诸葛亮交好,认为确实如此。
|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当时先主驻扎在新野,徐庶拜见先主,先主对他很是器重,徐庶对先主说: 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军愿意前去见见他吗?
|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先主说: 你陪他一起过来吧。 徐庶说: 这个人只能前去相见,不能让他前来拜见。
|
先主曰: 君与俱来。 庶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将军应该屈尊去探望他。
|
将军宜枉驾顾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因此先主就去拜访诸葛亮,一共去了三次,才得以相见。
|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先主禀退左右,对诸葛亮说: 汉室衰微,奸臣谋朝篡位,皇上在外奔波流离。
|
因屏人曰: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我自不量力,想要为天下伸张正义,但是智谋和权术都很浅薄,所以遭遇挫折,以致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於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但是志向没有改变,您认为该怎么办呢?
|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诸葛亮回答说: 自从董卓作乱以来,天下豪杰并起,占据地方称王的人数不胜数。
|
亮答曰: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曹操对比于袁绍,就是名望低并且兵力少,但是曹操最终能攻克袁绍,以弱胜强,不是因为天时,也在于人谋。
|
曹操比於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现在曹操已经拥有百万之众,挟持天子号令诸侯,这实在是不能与他争锋的。
|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权占据江东,已经经历了三代,国家占有天险,而百姓归附,能任用贤能之人,这是能用来作为援助而不能图谋的。
|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荆州北面占据着汉水、沔水,东边一直到南海,连接吴郡、会稽,西面沟通巴蜀,这是用兵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不能守地,这大概是上天赐给将军的,将军您有意吗?
|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益州地势险要,沃野千里,乃天府之国,从前汉高祖就是凭借这块地方而成就帝业。
|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刘璋昏庸懦弱,北面有张鲁的威胁,百姓饮食地方富强,但不知道体恤爱护,智谋才干的士人都希望得到一位贤明的主上。
|
刘璋闇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将军既然是汉朝皇室的后裔,信义文明天下,招揽天下英才,求贤若渴,如果能占据荆州、益州,凭借天险拒守,西面跟少数民族交好,南面对南越进行安抚,对外跟孙权交好,对内治理好各种政事,天下一旦有变故,就派一名上将率领荆州的部队向宛城、洛阳一带进发,将军您就亲自率领益州的部队出兵秦川,百姓怎么能不挑着粮食带着水来迎接将军您呢?
|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於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脩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如果真的能这么做,那么功业就能成功,汉朝王室就能复兴了。 先主说: 好。
|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 善!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于是先主跟诸葛亮的关系日益密切,关羽、张飞等人不悦,先主开导他们说: 我有了孔明,就好像鱼有了水一样。
|
於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了。
|
愿诸君勿复言。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关羽、张飞就不再议论了。
|
羽、飞乃止。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刘表的长子刘琦,也很器重诸葛亮。
|
刘表长子琦,亦深器亮。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