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
stringlengths 2
802
| output
stringlengths 2
803
|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
---|---|---|
又根据《周官》上收取百姓的税法:凡田不耕种为不生产,要交三个劳力的税;城郭中住宅周围不栽树木果实及菜蔬的为不种植,要交三个劳力的布帛;百姓游荡不从事生产的,交劳力役使的费用一匹。
|
又以《周官》税民:凡田不耕为不殖,出三夫之税;城郭中宅不树艺者为不毛,出三夫之布;民浮游无事,出夫布一匹。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其中不能交布的人,做散工,由政府来供给衣食。
|
其不能出布者,冗作,县官衣食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所有猎取各种物质,包括乌兽、鱼鳖、百虫于山林、水泽以进行畜养牲畜的人,喂养桑蚕织丝缕和纺织缝补的妇女,工匠、医生、巫师、卜祝以及方技、商贩、商人坐列在市场和客舍的人,在各自向自己所在地的政府申报自己的所作所为,除掉他的本钱,计算他的利润,收取十分之一的税,再以其中之一作为贡,有胆敢不自己申报的,自报不合实际的,全部没收他所收获的,再为政府劳作一年。
|
诸取众物、鸟、兽、鱼、鳖、百虫于山林、水泽及畜牧者,嫔妇桑蚕、织纴、纺绩、补缝,工匠、医、巫、卜、祝及它方技、商贩、贾人坐肆、列里区、谒舍,皆各自占所为于其所之县官,除其本,计其利,十一分之,而以其一为贡。敢不自占、自占不以实者,尽没入所采取,而作县官一岁。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各司市经常在四季中间的一月按实际情况确定所掌管的事情,制定货物上、中、下三等的价格,各自适用自己市场稳定即可,不必拘泥于其他地方。
|
诸司市常以四时中月实定所掌,为物上、中、下之贾,各自用为其市平,毋拘它所。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所有人买卖五谷、布帛、丝绵等物,祇要是百姓所需要的而又滞销的,均官考查检验确实,就用他本来的价格收购,不要使他折本。
|
众民卖买五谷、布帛、丝绵之物,周于民用而不雠者,均官有以考检厥实,用其本贾取之,毋令折钱。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所有货物涨价,超过平衡价一钱,就以平价卖给百姓。
|
万物卬贵,过平一钱,则以平贾卖与民。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价格跌落至平价以下的,听任百姓自行参与买卖,以防止囤积居奇的人。
|
其贾氐贱,减平者,听民自相与市,以防贵庾者。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百姓想祭祀和办丧事却没有费用的,钱府就用所收入的工匠、商人交的贡不计息赊给他们,祭祀不要超过十天,丧事不要超过三个月。
|
民欲祭祀、丧纪而无用者,钱府以所入工、商之贡但赊之,祭祀无过旬日,丧纪毋过三月。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百姓有的穷困,打算贷款来治理产业的,要多少贷给多少,除掉他的费用,计算他的所得收取利息,不超过一年的十分之一。
|
民或乏绝,欲贷以治产业者,均授之,除其费,计所得受息。毋过岁什一。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羲和官鲁匡说: 有名的大山和大湖,盐铁、钱、布帛,五均、赊贷,都由政府掌管,衹有卖酒还没有人主管。
|
羲和鲁匡言: 名山、大泽,盐、铁、钱、布、帛,五均赊贷,斡在县官,唯酒酤独未斡。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酒,是上天的美好赏赐,帝王用来保养天下,祭祀鬼神祈求福赐,抚养衰弱和有疾病的人。
|
酒者,天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百礼的举行,没有酒不行。
|
百礼之会,非酒不行。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所以《诗》上说 没有酒我来买,而《论语》说 买的酒我不喝 ,这两种说法并不相反。
|
故《诗》曰 无酒酤我 ,而《论语》曰 酤酒不食 ,二者非相反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诗》上所说的是根据太平的时代,酒税在官府,和美方便,可以互相进用。
|
夫《诗》据承平之世,酒酤在官,和旨便人,可以相御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论语》上所说的是孔子正当周朝昏乱,酒税在百姓,轻薄邪恶不诚实,因此怀疑而不喝。
|
《论语》孔子当周衰乱,酒酤在民,薄恶不诚,是以疑而弗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如今断绝天下的酒,就没有可用来行使礼仪和进行抚养的东西了;没有限度地放开,就会浪费财物和伤害百姓。
|
今绝天下之酒,则无以行礼相养;放而亡限,则费财伤民。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请效法古代,命官府造酒,以二千五百石为一均,先开放一个肆来卖酒,以售出五十酿为基准。
|
请法古,令官作酒,以二千五百石为一均,率开一卢以卖,雠五十酿为准。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一酿用糙米二斛。曲一斛,可得到现成的酒六斛六斗。
|
一酿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各自用他们自己购买的每月三斛的米曲,并计算他们的价格把他们分成三份,用其中之一作为一斛酒的平价。
|
各以其市月朔米曲三斛,并计其贾而参分之,以其一为酒一斛之平。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除去米曲的成本价格,计算利润分成十份,把七份交纳给官府,其余三份以及酒浆灰炭供给工匠器械柴火的费用。
|
除米曲本贾,计其利而什分之,以其七入官,其三及糟、灰炭给工器、薪樵之费。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羲和设立命士监督五均六斡,每郡命士有数人,都用富商。
|
羲和置命士督五均、六斡,郡有数人,皆用富贾。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洛阳薛子仲、张长叔、临苗姓伟等人,坐着驿站的车去追求利润,在全国到处往来。顺便与郡县相勾结,造了很多假账,官府收藏不充实,百姓更加担心。
|
落阳薛子仲、张长叔、临菑姓伟等,乘传求利,交错天下,因与郡县通奸,多张空簿,府臧不实,百姓俞病。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王莽知道人民为这些事所困苦,重新下诏说: 盐,是饭菜的主帅;酒,是百药的领袖,举行宴会的美物;铁,是进行农作的本钱;名山大湖,是富饶的物质所隐藏的地方;五均赊贷,是百姓用来平价取得物质和供给的依靠;熔铸钱币,是为沟通有无,以备百姓的消费。
|
莽知民苦之,复下诏曰: 夫盐,食肴之将;酒,百药之长,嘉会之好;铁,田农之本;名山、大泽,饶衍之臧;五均、赊贷,百姓所取平,卬以给澹;铁布、铜冶,通行有无,备民用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这六种,不是有户口的平民家家都能自己做到的,必须依靠买卖,即使贵几倍,也不得不买。
|
此六者,非编户齐民所能家作,必卬于市,虽贵数倍,不得不买。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豪民富商,就利用这要挟贫困弱小,前代的圣贤已知道这种情况,所以要主管他们。
|
豪民富贾,即要贫弱,先圣知其然也,故斡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每一主管设立条例来防患禁止,违反的人处罚至死。
|
每一斡为设科条防禁,犯者罪至死。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邪恶的官吏和狡猾的百姓一同侵犯平民,广大人民各自不能安定地生活。
|
奸吏猾民并侵,众庶各不安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五年后,是天凤元年,重新颁布金银龟贝等货币,大幅度地增减它们的价值。
|
后五岁,天凤元年,复申下金、银、龟、贝之货,颇增减其贾直。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废除大小钱,改为货布,长二寸五分,宽一寸,货布首长八分有余,宽八分,它的圆孔直径二分半,足枝长八分,中间宽二分,其正面右边的文字是 货 ,左边的文字是 布 ,重二十五铢,相当于二十五货泉。
|
而罢大、小钱,改作货布,长二寸五分,广一寸,首长八分有奇,广八分,其圜好径二分半,足枝长八分,间广二分,其文右曰 货 ,左曰 布 ,重二十五铢,直货泉二十五。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货泉直径为一寸,重五铢,其正面右边的文字是 货 ,左边的文字是泉 ,一枚价值是一,同货布两类一并流行。
|
货泉径一寸,重五铢,文右曰 货 ,左曰 泉 ,枚直一,与货布二品并行。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又因为大钱流通很久,废除它,怕百姓挟带使用不停止,就命百姓暂且单独行使大钱,同新货泉都一枚价值是一,同行共六年,不得再挟带大钱。
|
又以大钱行久,罢之,恐民挟不止,乃令民且独行大钱,与新货泉俱枚直一,并行尽六年,毋得复挟大钱矣。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每一次更改钱币,百姓都要破产,而且大批犯法。
|
每壹易钱,民用破业,而大陷刑。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王莽把私自铸钱的人处死,以及非议诋毁宝货的人迁徙到边远地区,犯法的人太多了,不能完全执行,就更改减轻刑法:私自铸造泉布的,同妻子儿女一同没收进宫府当奴婢;官吏以及左邻右舍,知道而不举报,与犯人同罪;非议诋毁宝货者,百姓罚做一年苦工,官员就被免职。
|
莽以私铸钱死,及非沮宝货投四裔,犯法者多,不可胜行,乃更轻其法;私铸作泉布者,与妻子没入为官奴婢;吏及比伍,知而不举告,与同罪;非沮宝货,民罚作一岁,吏免官。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犯法的人更多,等到五人相连坐都没入官府,郡国囚车铁锁,押送到长安钟官,痛苦而死的人十之六七。
|
犯者俞众,及五人相坐皆没入,郡国槛车铁锁,传送长安钟官,愁苦死者什六七。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制作货布后六年,匈奴入侵很厉害,王莽大规模招募天下的囚犯和奴隶,叫做猪突稀勇,一切税收都来自宫民,收取财产税的三十分之一。
|
作货布后六年,匈奴侵寇甚,莽大募天下囚徒、人奴,名曰猪突豨勇,壹切税吏民,訾三十而取一。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又命令公卿以下到郡县黄绶官,都要保养军马,官吏把军马全转给百姓令他们来保养。
|
又令公卿以下至郡县黄绶吏,皆保养军马,吏尽复以与民。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百姓动辄触犯禁令,不能进行耕种采桑,徭役烦杂沉重,而且有旱灾蝗虫相捣乱。
|
民摇手触禁,不得耕桑,徭役烦剧,而枯、旱、蝗虫相因。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又因为制度没有制定,上自公侯,下至小吏,都得不到俸禄,而私自收取赋税,贿赂上级,不处理紧晴。
|
又用制作未定,上自公侯,下至小吏,皆不得奉禄,而私赋敛,货赂上流,狱讼不决。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官吏凭藉苛刻残暴建立威严,藉着王莽的禁令,侵掠弱小百姓。
|
吏用苛暴立威,旁缘莽禁,侵刻小民。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富有的人不能自我保护,贫困的人无法生存,群起而成为盗贼,依据山湖的险阻,官吏不能擒获他们而隐瞒实情,事情越闸越大,于是青、徐、荆楚等地往往有上万数的人。
|
富者不得自保,贫者无以自存,起为盗贼,依阻山泽,吏不能禽而覆蔽之,浸淫日广,于是青、徐、荆楚之地往往万数。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战争死亡的,沿边境一带被少数民族所俘虏的,犯法的,饥饿疾病而死的以及人吃人的,这样到王莽被杀之前,天下的户口已经减少了一半。
|
战斗死亡,缘边四夷所系虏,陷罪,饥疫,人相食,及莽未诛,而天下户口减半矣。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从征发猪突稀勇后四年,汉朝的军队诛杀了王莽。
|
自发猪突豨勇后四年,而汉兵诛莽。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两年后,世祖承受天命,扫除烦琐和苛刻的刑法,恢复五铢钱,与天下百姓一道除旧布新。
|
后二年,世祖受命,荡涤烦苛,复五铢钱,与天下更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赞曰:《易》上称 把多的取出来给少的,称量物质的多少然后公平地施与 ,《书》上说 交易有无 ,周朝有泉府的官职,而《孟子》上照样批评 狗和猪吃人吃的食物时不知道收敛,田野中有饿死的人而不知道开仓赈民 。
|
赞曰:《易》称 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书》云 茂迁有无 ,周有泉府之官,而《孟子》亦非 狗彘食人之食不知敛,野有饿殍而弗知发 。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所以管子关于商品、货币、物价的理论,李悝的平罗之法,桑弘羊的调剂运输乎抑物价,耿寿昌的设立常平仓,也都是有缘故的。
|
故管氏之轻重,李悝之平籴,弘羊均输,寿昌常平,亦有从徠。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衹是古代干这些事都有节度,官吏好,法令得以行使,所以百姓依赖他们得好处,天下都太平。
|
顾古为之有数,吏良而令行,故民赖其利,万国作乂。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到孝武帝时,国家费用富足,百姓不增加赋税,造就差一点了。
|
及孝武时,国用饶给,而民不益赋,其次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到了王莽时,制度失中,为非作歹的人掌握权利,官民都被榨干了,造就更差了。
|
至于王莽,制度失中,奸轨弄权,官民俱竭,亡次矣。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汉元帝,是汉宣帝的太子。
|
孝元皇帝,宣帝太子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母亲是恭哀许皇后,宣帝微贱时生于民间。
|
母曰共哀许皇后,宣帝微时生民间。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年二岁时,宣帝继承帝位。
|
年二岁,宣帝即位。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元帝年八岁时,被立为太子。
|
八岁,立为太子。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成年后,宽厚而尊重儒术。
|
壮大,柔仁好儒。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见宣帝所起用的多是法吏,他们以名责实,尊君卑臣以弹治天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都因犯讥刺君上之罪而被诛戮,常在平时侍奉时从容进言: 陛下持刑太深,应用儒生。
|
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坐刺讥辞语为罪而诛,尝侍燕从容言: 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宣帝动怒说: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王霸二道交替使用,为何要专行仁政,效法周朝呢?
|
宣帝作色曰: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况且一般儒生不能用所学结合实际,喜欢厚古薄今,使人惑乱于名实,不知所从,那怎么能委以重任!
|
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于是叹道: 乱我刘家朝纲的,将是太子啊!
|
乃叹曰: 乱我家者,太子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由是就疏太子而爱淮阳。宣帝说: 淮阳王明于察断而爱学法律,应继承我的事业。
|
由是疏太子而爱淮阳王,曰: 淮阳王明察好法,宜为吾子。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淮阳王的母亲张婕妤更得宠。
|
而王母张婕妤尤幸。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宣帝有意用淮阳王取代太子,但由于少年微贱时依靠许氏,夫妇义结糟糠,所以最终还是不肯背弃许皇后而另立太子。
|
上有意欲用淮阳王代太子,然以少依许氏,俱从微起,故终不背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黄龙元年十二月,宣帝驾崩。
|
黄龙元年十二月,宣帝崩。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二十六日,太子继皇帝位,到高庙祭祀。
|
癸巳,太子即皇帝位,谒高庙。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
|
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初元元年春正月初四日,葬汉宣帝于杜陵。
|
初元元年春正月辛丑,孝宣皇帝葬杜陵。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赏赐各侯王、公主、列侯以黄金,官吏二千石以下以钱帛,各有差别。
|
赐诸侯王、公主、列侯黄金,吏二千石以下钱、帛,各有差。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大赦天下。
|
大赦天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三月,封皇太后兄侍中中郎将王舜为安平侯。
|
三月,封皇太后兄侍中中郎将王舜为安平侯。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初十日,立皇后王氏。
|
丙午,立皇后王氏。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以三辅、太常、郡国公田及皇家御苑可以借用的就借给贫民耕种,家产不满千钱的借给种子与粮食。
|
以三辅、太常、郡国公田及苑可省者振业贫民,訾不满千钱者赋贷种、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封外祖父平恩戴侯的同母弟之子中常侍许嘉之子为平恩侯,以作戴侯之后。
|
封外祖父平恩戴侯同产弟子中常侍许嘉为平恩侯,奉戴侯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夏四月,下诏说: 朕继承先帝的神圣事业,能奉宗庙,战战兢兢。
|
夏四月,诏曰: 朕承先帝之圣绪,获奉宗宙,战战兢兢。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近来数次发生地震,为上天示以警戒而惶恐,而又不知其原因。
|
间者地数动而未静,惧于天地之戒,不知所由。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正当农时季节,朕担心黎民中有的无力耕种,及时派遣光禄大夫褒等十二人循行于天下,慰问耆老鳏寡孤独困乏而失其常业的百姓,延请贤俊,招询隐士,以观览风俗教化,郡守国相及二千石果能以身作则勤于政事,宣明朝廷教化,以使万姓相亲,这样就会使宇宙之内莫不和睦相亲,就基本上达到国泰民安了。
|
方田作时,朕忧蒸庶之失业,临遣光禄大夫褒等十二人循行天下,存问耆老、鳏、寡、孤、独、困乏、失职之民,延登贤俊,招显侧陋,因览风俗之化。相、守二千石诚能正躬劳力,宣明教化,以亲万姓,则六合之内和亲,庶几虖无忧矣。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尚书》不是说过吗? 股肱之臣良善,众事就能安宁!
|
《书》不云乎? 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特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
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诏书又说: 关东今年谷物歉收,百姓困乏。
|
又曰: 关东今年谷不登,民多困乏。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现令郡国受灾严重的免出租赋。
|
其令郡国被灾害甚者毋出租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江海陂湖园池属于少府的可以借给贫民谋生,不出租税。
|
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赏赐刘氏宗族名在谱籍的马一匹至八匹,三老、孝子赏帛五匹,悌者、力田的赏帛三匹,鳏寡孤独二匹,吏民每五十户赏牛酒若干。
|
赐宗室有属籍者马一匹至二驷,三老、孝者帛五匹,弟者、力田三匹、鳏、寡、孤、独二匹,吏民五十户牛、酒。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六月,因民间瘟疫流行,下令宫廷节省膳食开支,裁减乐府人员,减少御苑马匹,以其财物赈济困乏地区。
|
六月,以民疾疫,令大官损膳,减乐府员,省苑马,以振困乏。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秋八月,上郡属国降胡一万余人,逃亡进入匈奴地区。
|
秋八月,上郡属国降胡万余人亡入匈奴。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九月,关东郡国十一处大水,饥荒严重,有的地方人相食,调运附近的钱谷以救灾。
|
九月,关东郡国十一大水,饥,或人相食,转旁郡钱、谷以相救。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下诏说: 前者阴阳不调,黎民饥寒,失去生活保障,只因朕的德行浅薄,不足以担任治理天下的重任而居停于先帝的宫室。
|
诏曰: 间者,阴阳不调,黎民饥寒,无以保治,惟德浅薄,不足以充入旧贯之居。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现令各官馆准备迎驾的处所不必修缮,太仆减少饲马的粮食,水衡减少饲养珍禽异兽的肉类。
|
其令诸宫、馆希御幸者勿缮治,太仆减谷食马,水衡省肉食兽。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二年春正月,驾临甘泉,郊祭泰畤。
|
二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赏赐云阳臣民爵位一级,赏赐女子每百户牛酒若干。
|
赐云阳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封弟刘竟为清河王。
|
立弟竟为清河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三月,封广陵厉王太子霸为王。
|
三月,立广陵厉王太子霸为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下诏免去近署的车辆与狗马,水衡所禁止开采的园囿、宣春苑、少府的猎场水池、射苑中的池田,都借与贫民谋生。
|
诏罢黄门乘舆狗马,水衡禁囿、宜春下苑、少府佽飞外池、严篽池田假与贫民。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诏书说: 常闻圣帝贤王在位,阴阳协和,风调雨顺,日月光,星宿定位,百姓安宁,益寿延年。
|
诏曰: 盖闻贤圣在位,阴阳和,风雨时,日月光,星辰静,黎庶康宁,考终厥命。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今日朕恭承天地,位尊于公侯之上,明不能够烛照四海,德不足以安定兆民,灾异屡现,连年不息。
|
今朕恭承天地,托于公侯之上,明不能烛,德不能绥,灾异并臻,连年不息。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在二月二十八日,陇西郡发生地震,毁落太上皇庙殿壁木饰,毁坏原道县城郭官寺及人民房屋,压死多人。
|
乃二月戊午,地震于陇西郡,毁落太上皇庙殿壁木饰,坏败豲道县城郭官寺及民室屋,压杀人众。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山崩地裂,水泉涌出。
|
山崩地裂,水泉涌出。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上天降灾,多次警朕。
|
天惟降灾,震惊朕师。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治国有过,罪有应得。
|
治有大亏,咎至于斯。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日夜战战兢兢,不能理解发生灾变的原因,内心有说不出的痛苦,思绪紊乱。
|
夙夜兢兢,不通大变,深惟郁悼,未知其序。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近年经常歉收,百姓穷困,经受不住饥寒交迫,就铤而走险陷入囚狱,朕深为哀怜。
|
间者岁数不登,元元困乏,不胜饥寒,以陷刑辟,朕甚闵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郡国因地震灾害严重的免出租赋。
|
郡国被地动灾甚者,无出租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赦天下,凡是可以蠲除减省以方便百姓的,可以逐条上奏,不必有所回避。
|
赦天下。有可蠲除、减省以便万姓者,条秦,毋有所讳。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丞相、御史、中二千石都荐举才华出色的敢于直言极谏之士,朕将亲自阅览他们所提出的批评与建议。
|
丞相、御史、中二千石举茂材异等、直言极谏之士,朕将亲览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