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
stringlengths 2
802
| output
stringlengths 2
803
|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
---|---|---|
袁绍被攻破后,太祖另外派遣张辽平定鲁国各县。
|
袁绍破,别遣辽定鲁国诸县。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张辽和夏侯渊在东海围攻昌豨,几个月后军粮吃尽,他们商议着率军撤退,张辽对夏侯渊说: 几天以来,我每次巡查被包围的军营,昌豨都一直盯着我。
|
与夏侯渊围昌豨於东海,数月粮尽,议引军还,辽谓渊曰: 数日已来,每行诸围,豨辄属目视辽。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而且他们的箭矢也越来越少,这一定是昌豨正在犹豫是继续作战还是投降,所以没有全力作战。
|
又其射矢更稀,此必豨计犹豫,故不力战。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我想要诱导他和我谈话,也许可以诱降他呢?
|
辽欲挑与语,傥可诱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就派人对昌豨说: 曹公有令让我向你传达。
|
乃使谓豨曰: 公有命,使辽传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昌豨果然下来和张辽谈话,张辽说: 太祖英明神武,正在凭借德行感化四方势力,最先依附他的都能受到丰厚的赏赐。
|
豨果下与辽语,辽为说 太祖神武,方以德怀四方,先附者受大赏 。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昌豨就答应投降。
|
豨乃许降。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张辽就只身登上三公山,到昌豨家中,拜访他的妻子孩子。
|
辽遂单身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昌豨很高兴,跟随张辽去见太祖。
|
豨欢喜,随诣太祖。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祖让昌豨回去,然后责备张辽说: 这不是身为大将应该采取的办法。
|
太祖遣豨还,责辽曰: 此非大将法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张辽道歉说: 因为明公的威德信义天下皆知,我奉着圣旨,昌豨一定不敢加害我。
|
辽谢曰: 以明公威信著於四海,辽奉圣旨,豨必不敢害故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又跟随太祖到黎阳征讨袁谭、袁尚,建立了军功,代理中坚将军。
|
从讨袁谭、袁尚於黎阳,有功,行中坚将军。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又随从太祖在邺城攻打袁尚,袁尚坚守邺城,大军没有能攻克。
|
从攻尚於邺,尚坚守不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祖返回许都,让张辽和乐进攻打并攻克阴安,将城中的百姓迁移到河南。
|
太祖还许,使辽与乐进拔阴安,徙其民河南。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又跟随太祖攻打邺城,邺城被攻破,张辽被另外派往赵国、常山招降沿山各路贼寇以及黑山的孙轻等人。
|
复从攻邺,邺破,辽别徇赵国、常山,招降缘山诸贼及黑山孙轻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然后又随从攻打袁谭,袁谭被攻破后,又另外率军攻取海滨,攻破了辽东的贼寇柳毅等部。
|
从攻袁谭,谭破,别将徇海滨,破辽东贼柳毅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张辽回到邺城,太祖亲自出来迎接,拉着他一起乘车,任命他为荡寇将军。
|
还邺,太祖自出迎辽,引共载,以辽为荡寇将军。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又另外攻打荆州,平定了江夏各县,然后返回临颍驻扎,又被封为都亭侯。
|
复别击荆州,定江夏诸县,还屯临颍,封都亭侯。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随从太祖到流程征讨袁尚,突然遇上敌军,张辽劝说太祖迎战,气势很是振奋,太祖受到鼓舞,将自己手中的的麾旗交给了他。
|
从征袁尚於柳城,卒与虏遇,辽劝太祖战,气甚奋,太祖壮之,自以所持麾授辽。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于是张辽率队迎战,大获全胜,斩杀了单于蹋顿。
|
遂击,大破之,斩单于蹋顿。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当时荆州还没有平定,太祖又派张辽驻守长社。
|
时荆州未定,复遣辽屯长社。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将要出发时,军中有人谋反作乱,晚上防火作乱,整个军队都被惊动。
|
临发,军中有谋反者,夜惊乱起火,一军尽扰。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张辽对身边人说: 不要乱动。
|
辽谓左右曰: 勿动。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不是整个军营都在作乱,一定是有制造叛乱的人,想要以此来扰乱全军罢了。
|
是不一营尽反,必有造变者,欲以动乱人耳。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就在军中下令,不想要参与叛变的就不要随意动。
|
乃令军中,其不反者安坐。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张辽率领几十名亲信,在军营正中列阵。
|
辽将亲兵数十人,中陈而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不久,全军都安定下来,立即就抓到了带头谋反的人并斩杀了。
|
有顷定,即得首谋者杀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陈兰、梅成凭借六安县的氐族人反叛,太祖派于禁、臧霸等人讨伐梅成,让张辽督领张郃、牛盖等人征讨陈兰、梅成假装向于禁投降,于禁就率军返回。
|
陈兰、梅成以氐六县叛,太祖遣于禁、臧霸等讨成,辽督张郃、牛盖等讨兰。成伪降禁,禁还。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然后梅成带领手下部众投靠陈兰,转战进入灊山。
|
成遂将其众就兰,转入灊山。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灊山里有天柱山,高拔陡峭,方圆二十多里,道路狭窄难走,宽度只能让一个人通过,陈兰等人就在上面修建营垒。
|
灊中有天柱山,高峻二十馀里,道险狭,步径裁通,兰等壁其上。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张辽想要进攻,众位将领说: 我军人少,道路又狭窄难行,难以深入进军。
|
辽欲进,诸将曰: 兵少道险,难用深入。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张辽说: 这就是古人说的 一对一 的局势,勇武的一方就能得胜。 于是率军到山下安营驻守,进攻敌军,将陈兰、梅成斩杀了,将他们的部众都俘虏了。
|
辽曰: 此所谓一与一,勇者得前耳。 遂进到山下安营,攻之,斩兰、成首,尽虏其众。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祖记述众位将领的功劳,说: 攀登险峻高山,踏过险境,攻取了陈兰、梅成,有平定寇匪的功劳。
|
太祖论诸将功,曰: 登天山,履峻险,以取兰、成,荡寇功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就为张辽增加食邑,并授予符节。
|
增邑,假节。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祖征讨孙权回来以后,让张辽和乐进、李典等人率领七千多士兵驻守在合肥。
|
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馀人屯合肥。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祖征讨张鲁,临行前将一封信函交给护军薛悌,在信函边写着 敌军来到再打开 。
|
太祖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署函边曰 贼至乃发 。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不久,孙权率领十万人马包围了合肥,于是众位将领一起打开信函,上面写着: 如果孙权率兵来到,张辽、李典两位将军迎战;乐进率兵守城,护军薛悌不能上阵作战。
|
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乃共发教,教曰: 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众位将领都心存疑虑。
|
诸将皆疑。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张辽说: 曹公在远处征讨,等到援兵来到,敌军一定已经攻破我们了。
|
辽曰; 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所以指示我们趁着敌军还没有合围进攻我们的时候,挫伤他们的气势,以安定士兵,这样才能守城。
|
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成功与失败的机会,就在这一战,众位还有什么疑虑呢?
|
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李典的意见也和张辽一样。
|
李典亦与辽同。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于是张辽趁着夜色招募敢于跟随的勇士,召到了八百人,随后杀牛犊犒赏士兵,决定第二天大战。
|
於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等到天亮,张辽身穿战甲手持战戟,摔进攻入敌阵,斩杀了几十个敌军和两个将领,大喊着自己的姓名,冲入营垒中,到了孙权旗帜下面。
|
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权大惊,众人不知道该怎么办,都跑到山顶,拿着长戟护着自己。
|
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张辽大呼孙权下来交战,孙权不敢行动,又望见张辽率领的部众少,就召集士兵将张辽包围了好几层。
|
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张辽左右突围,径直向前猛烈功绩,包围圈被冲开,张辽率领手下几十人得以冲出,剩下的人大声呼喊: 将军要抛弃我们吗!
|
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馀众号呼曰: 将军弃我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张辽又返回突围,将剩下的人都带出来。
|
辽复还突围,拔出馀众。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权士兵都纷纷倒下,没有斗志,没有人敢阻拦张辽。
|
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战斗从天亮持续到中午,吴军的士气渐渐低落,撤退修筑防御工事,大家才安心下来,众位将领都很佩服张辽。
|
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张辽坚守合肥十几天,孙权的部队没有能攻克,就率军撤退了。
|
权守合肥十馀日,城不可拔,乃引退。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张辽率各路人马追击,几乎再次抓获孙权。
|
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祖被张辽的勇武感动,任命他为征东将军。
|
太祖大壮辽,拜征东将军。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建安二十一年,太祖再次征讨孙权,大军到了合肥,太祖沿着当初张辽作战的地方巡视,感叹了很久。
|
建安二十一年,太祖复征孙权,到合肥,循行辽战处,叹息者良久。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于是给张辽增加兵力,将各路人马大部分都留了下来,然后转移到居巢驻守。
|
乃增辽兵,多留诸军,徙屯居巢。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关羽在樊城包围曹仁,适逢孙权表示臣服,太祖诏令张辽和各路军队全都返回援助曹仁。
|
关羽围曹仁於樊,会权称藩,召辽及诸军悉还救仁。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张辽还没有赶到,徐晃就已经攻破了关羽,曹仁的困境就解除了。
|
辽未至,徐晃已破关羽,仁围解。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张辽和太祖在摩陂合军。
|
辽与太祖会摩陂。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张辽军队来到,太祖乘坐辇车出来慰问他们,随后张辽率军返回陈郡驻扎。
|
辽军至,太祖乘辇出劳之,还屯陈郡。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文帝继位魏王,调任张辽为前将军。
|
文帝即王位,转前将军。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并分封他的哥哥张汎郃一个儿子为列侯。
|
分封兄汎及一子列侯。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权再次反叛,文帝派张辽返回合肥驻军,进封张辽的爵位为都乡侯。
|
孙权复叛,遣辽还屯合肥,进辽爵都乡侯。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还赐给张辽母亲舆车,并派兵马护送张辽的家属到他驻守的地方,还下令等到张辽母亲到达的时候,要恭敬地出来迎接,张辽所督领的众位将领吏役都要到路边排列下拜,看到的人都认为张辽一家很荣耀。
|
给辽母舆车,及兵马送辽家诣屯,敕辽母至,导从出迎。所督诸军将吏皆罗拜道侧,观者荣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文帝登基后,封张辽为晋阳侯,增加一千户封邑,加上之前的一共两千六百户。
|
文帝践阼,封晋阳侯,增邑千户,并前二千六百户。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黄初二年,张辽到洛阳宫朝拜,文帝在建始殿会见张辽,亲自问他攻破吴国的状况。
|
黄初二年,辽朝洛阳宫,文帝引辽会建始殿,亲问破吴意状。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文帝叹息着对身边的侍从说: 这也是跟周代的召虎一样的人啊。
|
帝叹息顾左右曰: 此亦古之召虎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文帝为张辽修建府邸,又特地为他的母亲修建了殿宇,将张辽招募的并跟随他攻破吴军的将士都称为虎贲。
|
为起第舍,又特为辽母作殿,以辽所从破吴军应募步卒,皆为虎贲。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权再次表示归顺。
|
孙权复称藩。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张辽返回雍丘驻守,生了病。
|
辽还屯雍丘,得疾。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文帝派侍中刘晔带着太医前去探病,虎贲军也一直询问张辽的状况,一路上都没有断绝。
|
帝遣侍中刘晔将太医视疾,虎贲问消息,道路相属。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张辽病情没有痊愈,文帝将他迎接到自己所在的地方,亲自前来探视,拉着张辽的手,赐给他御衣,让太官每天都送来御食。
|
疾未瘳,帝迎辽就行在所,车驾亲临,执其手,赐以御衣,太官日送御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病情有所好转后,张辽就返回驻地。
|
疾小差,还屯。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权再次反叛,文帝派遣张辽和曹休乘船到海陵县,靠近长江。
|
孙权复叛,帝遣辽乘舟,与曹休至海陵,临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权非常忌惮,敕令将领们说: 张辽虽然生病,但也不可抵挡,大家要谨慎。
|
权甚惮焉,敕诸将: 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这一年,张辽和将领们攻破孙权的大将吕范。
|
是岁,辽与诸将破权将吕范。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张辽病情严重,最后在江都去世。
|
辽病笃,遂薨于江都。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文帝为他的死而哭泣,谥号为刚侯。
|
帝为流涕,谥曰刚侯。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张辽的儿子张虎继承爵位。
|
子虎嗣。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黄初六年,文帝感念张辽、李典在合肥的战功,诏令说: 合肥的战役,张辽、李典用八百步兵击败了敌军十万人,自古以来用兵的效果,没有能做到这样的。
|
六年,帝追念辽、典在合肥之功,诏曰: 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导致贼人到现在依然萎靡不振,张辽可以说是国家的勇士啊。
|
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现在下令分封给张辽、李典各一百户封邑,赐封他们的一个儿子为关内侯。
|
其分辽、典邑各百户,赐一子爵关内侯。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张虎担任偏将军,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张统继承爵位。
|
虎为偏将军,薨。子统嗣。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乐进字文谦,阳平郡卫国人。
|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他身材矮小,因为胆气刚烈而得以追随太祖,是他账下的一名小吏。
|
容貌短小,以胆烈从太祖,为帐下吏。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祖派他回到阳平郡招募士兵,招到了一千多人,回来后担任军中的假司马、陷阵都尉。
|
遣还本郡募兵,得千馀人,还为军假司马、陷陈都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乐进跟随太祖在濮阳进攻吕布,到雍丘攻击张超,到苦县攻打桥蕤,都因为率先登上城墙而建立了战功,被封为广昌亭侯。
|
从击吕布於濮阳,张超於雍丘,桥蕤於苦,皆先登有功,封广昌亭侯。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随从太祖在安众征讨张绣,在下邳围攻吕布,击败了吕布了另一名将领,又在射犬攻打眭固,在沛县进攻刘备,都将他们打败了,被任命为讨寇校尉。
|
从征张绣於安众,围吕布於下邳,破别将,击眭固於射犬,攻刘备於沛,皆破之,拜讨寇校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渡过黄河进攻获嘉,回来后跟随太祖在官渡攻打袁绍,奋力作战,斩杀了袁绍的将领淳于琼。
|
渡河攻获嘉,还,从击袁绍於官渡,力战,斩绍将淳于琼。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跟随太祖到黎阳攻打袁谭、袁尚,斩杀了他们手下大将严敬,随后代理游击将军。
|
从击谭、尚於黎阳,斩其大将严敬,行游击将军。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另外率队攻打黄巾军,取得胜利,平定了安乐郡。
|
别击黄巾,破之,定乐安郡。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又随从太祖围攻邺城,邺城被平定后,又跟随太祖在南皮进攻袁谭,他率先登上城楼,进入袁谭驻守的东门。
|
从围邺,邺定,从击袁谭於南皮,先登,入谭东门。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袁谭战败后,乐进另外率军进攻雍奴城并顺利攻取。
|
谭败,别攻雍奴,破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建安十一年,太祖上表给汉献帝,称赞乐进、于禁和张辽说: 本来实力已经很强大,计划周详,品质忠诚专一,坚守节操,每次交战时,常常率先上阵,奋力作战,没有不能攻克的,还会亲自擂起战鼓,不知疲倦。
|
建安十一年,太祖表汉帝,称进及于禁、张辽曰: 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派他们单独出兵征战时,统领全军,安抚众人,不会违犯禁令,面对敌人制定计策,没有疏漏的。
|
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评论记述他们的功劳,应该各自给他们加以恩赏。
|
论功纪用,宜各显宠。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于是汉献帝任命于禁为虎威将军,乐进为折冲将军,张辽为荡寇将军。
|
於是禁为虎威;进,折冲;辽,荡寇将军。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乐进另外征讨高幹,从北边进入上党郡,从高幹的后方迂回出击。
|
进别征高幹,从北道入上党,回出其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高幹等人回军据守壶关,两军连续交战,乐进斩杀很多敌人。
|
幹等还守壶关,连战斩首。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高幹坚守壶关,乐进没有能攻克,适逢太祖亲自率军前来征讨,才攻占了壶关。
|
幹坚守未下,会太祖自征之,乃拔。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祖征讨管承,驻军在淳于,派乐进和李典进攻。
|
太祖征管承,军淳于,遣进与李典击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