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
stringlengths 2
802
| output
stringlengths 2
803
|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
---|---|---|
我自继位以来,虽极力效仿以往各朝代帝王们施政的长处,想重现过去好的社会风气,但现在看来,想做到那些并不是件容易事。
|
朕从百王之末,追望上世之风,邈乎何相去之远?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法令越是明确地昭示天下,违法的人越是增多,刑罚实行得普遍,而各种犯罪活动仍不能制止。
|
法令滋章,犯者弥多,刑罚愈觽,而奸不可止。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既然如此,我打算把过去所颁布法令中的一些苛刻条文,大多予以免除,这也是救百姓性命的一片真诚心愿。
|
往者按大辟之条,多所蠲除,思济生民之命,此朕之至意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听说各地审断的犯人每年多达数百,这岂不是我在治理国家中引导不够,使百姓对违反法令看成不以为然,而刑罚上又采用一些苛严的手段,从而把百姓引入误区吗?
|
而郡国毙狱,一岁之中尚过数百,岂朕训导不醇,俾民轻罪,将苛法犹存,为之陷藊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有关执法人员在议定案件的处理意见时,务应宽松为本。有些向我请求宽恕的犯人,往往还来不及申诉情由案子已经判决,这怎么有利于搞清事实,从而做到合情合理地决断呢?
|
有司其议狱缓死,务从宽简,及乞恩者,或辞未出而狱以报断,非所以究理尽情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现今我特诏令廷尉及各郡国所有司法官员,今后再遇有应处以死罪的囚犯,在案情全部清理并决断后,除谋反之类大逆罪及亲手杀人的凶犯外,其他死罪犯人都应尽快通知其家属。如有向我请求宽恕的犯人,司法机关应将他所写的陈请书信和有关的案情文书一起送给我,我当尽力设法保其生命。
|
其令廷尉及天下狱官,诸有死罪具狱以定,非谋反及手杀人,亟语其亲治,有乞恩者,使与奏当文书俱上,朕将思所以全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望将此诏布告天下,使天下的官吏百姓都能知道我的心愿。
|
其布告天下,使明朕意。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七月,辽东高句骊国王宫将东吴孙权派去联络的特使胡卫等人斩首,并将首级送到幽州。
|
秋七月,高句骊王宫斩送孙权使胡韂等首,诣幽州。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十三日,太白犯轩辕大星。
|
甲寅,太白犯轩辕大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十月十日,明帝返回洛阳宫。
|
冬十月己卯,行还洛阳宫。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十五日,一颗来历不明的亮星出现于大辰星近旁,十六日,又出现于东方。
|
甲申,有星孛于大辰,乙酉,又孛于东方。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十一月六日,出现慧星并犯宦者天纪星。
|
十一月己亥,彗星见,犯宦者天纪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十二月十五日,司空陈群死去。
|
十二月癸巳,司空陈髃薨。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十七日,明帝行巡至许昌宫。
|
乙未,行幸许昌宫。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景初元年正月二十四日,山茌县报称有黄龙出现。
|
景初元年春正月壬辰,山茌县言黄龙见。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负责典礼祭祀的官员趁机进奏,说魏王朝占有地上元气三统五行中的地统,宜以殷历的建丑之月为正月。
|
茌音仕狸反。于是有司奏,以为魏得地统,宜以建丑之月为正。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于是朝中议定改变历法更换年号,以青龙五年三月为景初元年四月。
|
三月,定历改年为孟夏四月。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又因魏王朝占有地统,为土行,故服色尚黄色。加之行殷历,以建丑为正,所以国家大事也一因殷礼,崇尚白色。祭祀所用牛、猪、羊等祭品皆取白色,逢战事乘黑首马,举大红旌旗,朝会则用纯白色的大旗。
|
服色尚黄,牺牲用白,戎事乘黑首白马,建大赤之旗,朝会建大白之旗。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和历改称景初历。
|
改太和历曰景初历。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其春、夏、秋、冬季的孟、仲、季各月的时间虽与正岁不同,但诸如皇帝到郊外祭祀天地,举行祭迎五帝祈求丰年的仪式,春、夏、秋、冬四时的祭祀祖先,以及天子出巡、围猎的时间安排,朝廷颁布诏令和一年中十二节气的早晚,甚至民间各项迎神赛社活动的日期等等,仍以正岁的农历之月建为历数之序。
|
其春夏秋冬孟仲季月虽与正岁不同,至于郊祀、迎气、礿祠、蒸尝、巡狩、搜田、分至启闭、班宣时令、中气早晚、敬授民事,皆以正岁斗建为历数之序。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五月二日,明帝自许昌宫返驾回洛阳宫。
|
五月己巳,行还洛阳宫。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二十二日,诏令国内实行大赦。
|
己丑,大赦。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六月一日,京城洛阳地震。
|
六月戊申,京都地震。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四月,提升尚书令陈矫为司徒,尚书仆射卫臻为司空。
|
己亥,以尚书令陈矫为司徒,尚书仆射韂臻为司空。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十一日,从魏兴郡中分出魏阳,锡郡中分出安富、上庸等地新设上庸郡,同时撤销锡郡建制,把锡县划归魏兴郡。
|
丁未,分魏兴之魏阳、锡郡之安富、上庸为上庸郡。省锡郡,以锡县属魏兴郡。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朝中主管礼乐的官员们进奏说: 我朝武皇帝于汉末乱世之际拨乱反正,是为魏太祖,宫庭中演奏武始之乐舞。
|
有司奏:武皇帝拨乱反正,为魏太祖,乐用武始之舞。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文皇帝应天受命,改朝换代,是为魏高祖,宫中演奏咸熙之乐舞。
|
文皇帝应天受命,为魏高祖,乐用咸熙之舞。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如今圣上继承先帝大业,使国家得以大治,是为魏烈祖,乐宜用章斌之舞。
|
帝制作兴治,为魏烈祖,乐用章之舞。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三祖之庙,将存留万世永远不毁,其余四座宗庙,则随后世历代新君的不断登基嗣位而不断变更所属,在礼仪上完全如同周王朝时后稷、文王、武王的三座宗庙与其他四座宗庙的关系。
|
三祖之庙,万世不毁。其余四庙,亲尽迭毁,如周后稷、文、武庙祧之制。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七月二日,司徒陈矫死去。
|
秋七月丁卯,司徒陈矫薨。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东吴孙权又遣部将朱然率兵二万围攻江夏郡。荆州刺史胡质指挥魏军抗击,吴军出师不利退回。
|
孙权遣将朱然等二万人围江夏郡,荆州刺史胡质等击之,然退走。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在这之前,孙权曾派特使走海路到高句骊进行联络,图谋南北夹攻辽东。
|
初,权遣使浮海与高句骊通,欲袭辽东。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明帝闻知,便派幽州刺史毋丘俭率本部兵马以及归顺的鲜卑、乌丸部族军队开到辽东南地区,又传诏给辽东太守大司马乐浪公公孙渊,命他督师与毋丘俭配合,以击破孙权和高句骊的联合进攻。
|
遣幽州刺史□丘俭率诸军及鲜卑、乌丸屯辽东南界,玺书征公孙渊。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不料公孙渊率部反叛,毋丘俭只得进军平叛。适逢大雨连绵十日不停,辽河水大涨,军事行动难以展开。
|
渊发兵反,俭进军讨之,会连雨十日,辽水大涨,诏俭引军还。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明帝便传令毋丘俭引军退到右北平郡一带修整。乌丸单于寇娄敦、辽西乌丸都督王护留等也带领部属随毋丘俭退到内地。
|
右北平乌丸单于寇娄敦、辽西乌丸都督王护留等居辽东,率部觽随俭内附。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十四日,朝廷发布通告,宣布辽东的军队将领、地方官吏及士民百姓凡受公孙渊胁迫而不能向朝廷投降者,朝廷均宽大赦免其罪。
|
己卯,诏辽东将吏士民为渊所胁略不得降者,一切赦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二十六日,太白星白日出现。
|
辛卯,太白昼见。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公孙渊自从毋丘俭退兵后,遂自封为燕王,设置小朝廷,并称这年为绍汉元年。
|
渊自俭还,遂自立为燕王,置百官,称绍汉元年。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为从海上出兵配合讨伐公孙渊的军事行动,明帝诏令青、兖、幽、冀四州大量建造海船。
|
诏青、兖、幽、冀四州大作海船。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九月,冀、兖、徐、豫四州发生水灾,明帝派侍御史为特使巡视灾区,对于洪水中幸存的灾民以及由于水灾失去财产无法生活的难民,特使所到之处皆开仓放粮加以赈济。
|
九月,冀、兖、徐、豫四州民遇水,遣侍御史循行没溺死亡及失财产者,在所开仓振救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九月十六日,皇后毛氏患病身亡。
|
庚辰,皇后毛氏卒。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十月十三日,月犯荧惑。
|
冬十月丁未,月犯荧惑。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十九日,为毛皇后举行葬礼并安葬在愍陵。
|
癸丑,葬悼毛后于愍陵。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二十一日,在京都洛阳南郊委粟山营造圜丘专用于祭祀皇天。
|
乙卯,营洛阳南委粟山为圜丘。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十二月十九日完工,举行祭祀大礼。
|
十二月壬子冬至,始祀。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十二月二十四日,从襄阳郡分出临沮、宜城、旌阳、己阝四县,另设襄阳南部都尉管辖其军政事务。
|
丁巳,分襄阳临沮、宜城、旍阳、邔邔音其己反。四县,置襄阳南部都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二十六日,朝中掌管典礼的官员奏请在京都为明帝生母文昭皇后建立祀庙。
|
己未,有司奏文昭皇后立庙京都。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朝廷从襄阳郡中分出若阝叶县划归义阳郡。
|
分襄阳郡之鄀叶县属义阳郡。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景初二年正月,明帝下诏命太尉司马懿统率大军征讨割据辽东的叛将公孙渊。
|
二年春正月,诏太尉司马宣王帅觽讨辽东。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二月十一日,提升大中大夫韩暨为司徒。
|
二月癸卯,以大中大夫韩暨为司徒。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二十一日,月犯心距星,又犯心中央大星。
|
癸丑,月犯心距星,又犯心中央大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四月九日,司徒韩暨死。
|
夏四月庚子,司徒韩暨薨。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十一日,朝廷划出沛国的萧、相、竹邑、符离、蕲、钅至、龙亢、山桑、氵交、虹等十县设汝阴郡。
|
壬寅,分沛国萧、相、竹邑、符离、蕲、铚、龙亢、山桑、洨、虹洨音胡交反。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宋县和原属陈郡的苦县划归谯郡,以沛、杼秋、公丘、彭城丰国、广戚五县合成沛王国。十九日,实行大赦。
|
虹音绛。十县为汝阴郡。宋县、陈郡苦县皆属谯郡。以沛、杼秋、公丘、彭城丰国、广戚,并五县为沛王国。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五月十五日,月再犯心距星,继而再犯中央大星。六月,撤销渔阳的狐奴县,恢复其安乐县的名称。
|
庚戌,大赦。五月乙亥,月犯心距星,又犯中央大星。六月,省渔阳郡之狐奴县,复置安乐县。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八月,烧当羌王芒中、注诣等人率部反叛,凉州刺史指挥诸郡兵马征讨,大获全胜,并斩杀了注诣。
|
秋八月,烧当羌王芒中、注诣等叛,凉州刺史率诸郡攻讨,斩注诣首。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二十四日,彗星在张宿出现。
|
癸丑,有彗星见张宿。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九月七日,太尉司马懿挥师将公孙渊包围在襄平,全歼叛军,公孙渊的首级被砍下送到洛阳示众。
|
丙寅,司马宣王围公孙渊于襄平,大破之,传渊首于京都,海东诸郡平。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辽东叛乱被平息,诸郡重新归属于朝廷。十一月,朝廷评论讨伐公孙渊中将士们的功劳,自太尉司马懿以下立功者增邑封爵各有等级。
|
冬十一月,录讨渊功,太尉宣王以下增邑封爵各有差。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当初朝中商议派出司马懿统兵讨伐公孙渊时,准备以四万兵马出征。
|
初,帝议遣宣王讨渊,发卒四万人。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明帝坚持说: 漫长四千里的军事征伐,虽说可以出其不意以奇制胜,但毕竟还是要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
|
议臣皆以为四万兵多,役费难供。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如此大规模的战事出兵四万并不为多,不应过于计较军费开支的多少。
|
帝曰: 四千里征伐,虽云用奇,亦当任力,不当稍计役费。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于是仍以四万大军出征辽东。
|
遂以四万人行。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待司马懿率师抵达辽东后,又赶上大雨连绵,无法展开对公孙渊的攻势。朝中群臣又议论说魏军不一定能最后打败公孙渊,应该传令让司马懿退兵。
|
及宣王至辽东,霖雨不得时攻,髃臣或以为渊未可卒破,宜诏宣王还。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明帝不为这些议论所动,告诫群臣说: 司马太尉统兵善于随机应变,有勇有谋,我相信用不了多时我一定能够活捉公孙渊。 后来果真如此。
|
帝曰: 司马懿临危制变,擒渊可计日待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九月二十四日,任命司空卫臻为司徒,司隶校尉崔林为司空。
|
卒皆如所策。壬午,以司空韂臻为司徒,司隶校尉崔林为司空。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闰月,月犯心中央大星。
|
闰月,月犯心中央大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十二月八日,明帝病。
|
十二月乙丑,帝寝疾不豫。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二十四日,册立皇后,赐天下男子各进爵二级,鳏寡孤独无靠者由官府赐给粮食。
|
辛巳,立皇后。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寡孤独谷。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又下诏任命燕王曹宇为大将军。二十七日,免去曹宇大将军之职,另以武卫将军曹爽代替。
|
以燕王宇为大将军,甲申免,以武韂将军曹爽代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当初在青龙三年,寿春某农夫之妻自称是天神所派,应安置在皇宫中,为帝王驱灾避邪,纳福增寿。
|
初,青龙三年中,寿春农民妻自言为天神所下,命为登女,当营韂帝室,蠲邪纳福。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她取水给犯病的人喝,饮者多能治愈,用水给人清洗疮口,也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
饮人以水,及以洗疮,或多愈者。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明帝很惊异,于是专门为她在后宫修建了住处,又下诏书褒扬她的才能,很是宠爱了一阵子。
|
于是立馆后宫,下诏称扬,甚见优宠。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我在死前能见到你,也没什么遗憾的了。
|
及帝疾,饮水无验,于是杀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司马懿恸哭,连连磕头,答应了明帝托付的嘱咐。
|
三年春正月丁亥,太尉宣王还至河内,帝驿马召到,引入卧内,执其手谓曰: 吾疾甚,以后事属君,君其与爽辅少子。吾得见君,无所恨!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当天,明帝驾崩于洛阳宫嘉福殿,年仅三十六岁。
|
宣王顿首流涕。即日,帝崩于嘉福殿,时年三十六。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正月二十七日,被安葬在高平陵。
|
癸丑,葬高平陵。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评曰:明帝深沉坚毅,果断有智谋,随心而行,完全有做明君的大气概。
|
评曰:明帝沉毅断识,任心而行,盖有君人之至概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在当时百姓穷困,国家四分五裂,不先修习个人德行以显传统,开拓帝王的基业,却贸然学秦始皇,汉武帝的风姿,大兴土木,置长远的打算于度外,这是快速灭亡的原因啊。
|
于时百姓雕弊,四海分崩,不先聿修显祖,阐拓洪基,而遽追秦皇、汉武,宫馆是营,格之远猷,其殆疾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桓阶,字伯绪,长沙郡临湘县人。
|
桓阶字伯绪,长沙临湘人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担任过郡中的功曹。
|
仕郡功曹。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守孙坚推举桓阶为孝廉,担任尚书郎。
|
太守孙坚举阶孝廉,除尚书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因为父亲去世,桓阶返回故乡。
|
父丧还乡里。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适逢孙坚因攻打刘表战死,桓阶冒着生命危险拜见刘表,请求为孙坚送丧,刘表有感于他的道义答应了他。
|
会坚击刘表战死,阶冒难诣表乞坚丧,表义而与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后来太祖和袁绍在官渡对峙,刘表率领荆州响应袁绍。
|
后太祖与袁绍相拒於官渡,表举州以应绍。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桓阶劝说荆州太守张羡说: 做事情不以道义为根本,没有不失败的。
|
阶说其太守张羡曰: 夫举事而不本於义,未有不败者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所以齐桓公率领诸侯们尊崇抽王室,晋文公赶走叔带以接纳周襄王。
|
故齐桓率诸侯以尊周,晋文逐叔带以纳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现在袁氏违背了这个道理,而刘表又响应他,只是招致灾祸的道路。
|
今袁氏反此,而刘牧应之,取祸之道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您一定要明白道理,立下功劳,保全福分,远离灾祸,不应该和他们一同行动。
|
明府必欲立功明义,全福远祸,不宜与之同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张羡问: 这样的话往哪里走才好呢?
|
羡曰: 然则何向而可?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桓阶说: 曹公虽然势力较弱,但是倚仗道义起兵,挽救朝廷的危难,尊奉王命讨伐有罪之人,有谁敢不服从呢?
|
阶曰: 曹公虽弱,仗义而起,救朝廷之危,奉王命而讨有罪,孰敢不服?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现在如果能联合四郡,守住三江,等待曹公到来,然后作为他的内应,不也是可以吗? 张羡说: 好。
|
今若举四郡保三江以待其来,而为之内应,不亦可乎! 羡曰: 善。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就率领长沙郡和周围的三个郡抵御刘表,并派使者到太祖那里。
|
乃举长沙及旁三郡以拒表,遣使诣太祖。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祖很高兴。
|
太祖大悦。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适逢袁绍和太祖接连交战,大军不能向南进发。
|
会绍与太祖连战,军未得南。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而刘表迅速攻打张羡,张羡病逝。
|
而表急攻羡,羡病死。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长沙城陷落,桓阶自己藏了起来。
|
城陷,阶遂自匿。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过了很久,刘表征召他为从事祭酒,想要将自己妻子的妹妹蔡氏嫁给他。
|
久之,刘表辟为从事祭酒,欲妻以妻妹蔡氏。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桓阶自己说已经有婚姻,拒绝了没有接受,就称病离开了。
|
阶自陈已结婚,拒而不受,因辞疾告退。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祖平定荆州后,得知桓阶为张羡谋划,认为他和奇异,就征召他为丞相掾主簿,后来提升为赵郡太守。
|
太祖定荆州,闻其为张羡谋也,异之,辟为丞相掾主簿,迁赵郡太守。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