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
stringlengths 2
802
| output
stringlengths 2
803
|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
---|---|---|
正元三年,卢毓因病辞官。
|
正元三年,疾病,逊位。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又升任为司空,他坚决推荐骠骑将军王昶、光禄大夫王观、司隶校尉王祥等人。
|
迁为司空,固推骠骑将军王昶、光禄大夫王观、司隶校尉王祥。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曹髦下诏派出使者立即授予印信绶带,晋升爵位封为容成侯,食邑二千三百户。
|
诏使使者即授印绶,进爵封容城侯,邑二千三百户。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甘露二年,卢毓去世,谥号成侯。
|
甘露二年薨,谥曰成侯。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他的孙子卢藩承袭了爵位。
|
孙藩嗣。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卢毓的两个儿子卢钦、卢珽,咸熙年间卢钦担任尚书,卢珽担任泰山太守。
|
毓子钦、珽,咸熙中钦为尚书,珽泰山太守。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评曰:桓阶能判断事情的成败,才能超出世人;陈群言行举止符合声名道义,有高洁的德行和清高的名望;陈泰宽宏大度,很是简朴,能很好地继承家业。
|
评曰:桓阶识睹成败,才周当世。陈群动仗名义,有清流雅望;泰弘济简至,允克堂构矣。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魏朝的大事都由台阁主管,看重内部而轻视外部,所以八座尚书,就是古时候六卿的职位。
|
魏世事统台阁,重内轻外,故八座尚书,即古六卿之任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陈矫、徐宣、卫臻、卢毓长久处在这一职位上,陈矫、徐宣刚毅果断,个性正直,卫臻、卢毓劝谏朝政,明白事理,都是没有忝列自己的职位的。
|
陈、徐、卫、卢,久居斯位,矫、宣刚断骨鲠,臻、毓规鉴清理,咸不忝厥职云。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县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是西汉相国曹参的后代。
|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东汉桓帝在位时,曹腾担任中常侍大长秋,被封为费亭侯。
|
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他的养子名曹嵩,继承了他的封爵,曾官至太尉,但没有人知道他是从谁家过继来的。
|
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曹嵩生下了太祖。
|
嵩生太祖。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祖年少时就机灵能干,遇事会随机应变,但放浪形骸,意气用事,不注意德行和学业的修养,所以当时的人都没有认为他有才能,只有梁国人桥玄、南阳人何颙两人认为他有才能。
|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桥玄曾对太祖说: 天下将大乱,不是治国安邦的才能不能拯救,能平定天下的,恐怕就是你吧!
|
玄谓太祖曰: 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祖二十岁时,被推举为孝廉,做了郎官,后又任洛阳北部尉,升任为顿丘县令,又被召入朝廷做议郎。
|
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汉灵帝光和末年,发生黄巾军起义。
|
光和末,黄巾起。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祖被任命为骑都尉统领羽林骑兵,讨伐颍川的贼寇,后升任为济南国国相。
|
拜骑都尉,讨颍川贼,迁为济南相。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济南国辖区有十几个县,各县长官大都攀附皇亲国戚,贪赃枉法,声名败坏,所以太祖上奏皇帝,罢免了其中八个人。又禁止过分祭祀鬼神,违法作乱的人仓皇地逃跑,一时济南国中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
|
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过了许久,被召回朝廷担任东郡太守,但没有赴任,以生病为由回了故乡。
|
久之,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不久,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人网罗天下英雄,密谋废掉汉灵帝,拥立合肥侯为皇帝,他们把这件事告诉太祖,太祖拒绝了他们。
|
顷之,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以告太祖,太祖拒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王芬等谋反事件就失败了。
|
芬等遂败。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金城人边章、韩遂斩杀刺史、郡守作乱,聚集了十多万人,一时天下动荡不安。
|
金城边章、韩遂杀刺史郡守以叛,众十余万,天下骚动。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朝廷征召太祖为典军校尉,恰逢汉灵帝去世,太子刘辩即位,由何太后掌握朝中大权。
|
征太祖为典军校尉。会灵帝崩,太子即位,太后临朝。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大将军何进与袁绍密谋诛杀宦官,太后未同意他们的作法。
|
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何进便召董卓入京,想要以此胁迫太后。但董卓还没有到京城,何进就被杀害了。
|
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未至而进见杀。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董卓到了之后,立即废皇帝为弘农王,另立刘协为献帝,京都之中乱如麻团。
|
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董卓上奏举荐太祖做骁骑校尉,准备与他共同商议朝政。
|
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祖改名换姓,向东走小路逃往家乡。
|
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出虎牢关,途经中牟县时,引起当地亭长怀疑,被抓回县城。城中有人暗中认出他,为他求情,得以释放。
|
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董卓此时已除掉太后和弘农王。
|
卓遂杀太后及弘农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祖到了陈留县,变卖家产,募集义军,准备征讨诛杀董卓。
|
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十二月,才在己吾县树旗起兵,这时已是汉灵帝中平六年。
|
冬十二月,始起兵于己吾,是岁中平六年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汉献帝初平元年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国相鲍信同时起兵讨伐董卓,他们都拥兵数万,推举袁绍为盟主,太祖代理任奋武将军。
|
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俱起兵,众各数万,推绍为盟主。太祖行奋武将军。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这年二月,董卓听闻各地兴兵征讨自己的消息,就胁迫献帝迁都长安。
|
二月,卓闻兵起,乃徙天子都长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董卓仍统兵驻守洛阳,纵火烧毁了皇宫。
|
卓留屯洛阳,遂焚宫室。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这时袁绍驻兵河内,张邈、刘岱、桥瑁、袁遗驻兵酸枣,袁术驻兵南阳,孔伷驻兵颍川,韩馥驻兵邺城。
|
是时绍屯河内,邈、岱、瑁、遗屯酸枣,术屯南阳,伷屯颍川,馥在邺。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董卓军力强盛,袁绍等都害怕当先遣军。
|
卓兵强,绍等莫敢先进。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祖说: 我们义军是诛杀叛乱,现各路军兵都已会合,诸位还疑虑什么呢?
|
太祖曰: 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何疑?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如果董卓先前获知太行山东起兵的消息,倚仗天子的威势,占据洛阳一带的险要地方,派兵东进控制天下,尽管他的行动是不道义的,对我们来说仍然是很大的忧患。
|
向使董卓闻山东兵起,倚王室之重,据二周之险,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如今他烧毁宫殿,挟持天子西迁,天下惊恐,百姓不知依靠什么人,这正是天意要使他灭亡的契机。
|
今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一战就能安定天下,机会不可失去。
|
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便领兵西进,准备攻占成皋县。
|
遂引兵西,将据成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只有张邈派部将卫兹率领一部分军队协助太祖。
|
邈遣将卫兹分兵随太祖。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祖部队到了荥阳汴水,与董卓部将徐荣遇上,双方激战,太祖军队失利,将士死伤很多。
|
到荥阳汴水,遇卓将徐荣,与战不利,士卒死伤甚多。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祖在激战中被流箭射中,坐骑也受了伤,他的堂弟曹洪把自己的战马让给太祖,太祖才得以连夜逃离险境。
|
太祖为流矢所中,所乘马被创,从弟洪以马与太祖,得夜遁去。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徐荣见太祖带的兵虽少,但都能齐心奋战,坚持了一天,认为酸枣不易攻克,也领兵返回。
|
荣见太祖所将兵少,力战尽日,谓酸枣未易攻也,亦引兵还。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祖回到酸枣,见到各路军队有十多万人,却终日宴饮大吃大喝,不思大业。
|
太祖到酸枣,诸军兵十余万,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祖前去教训责备他们,趁机谋划说: 诸位听我的计谋,让勃海太守袁绍率河内郡的部队到孟津;酸枣的各路将领驻守成皋,控制敖仓,封锁頧辕、太谷二关,占据所有险要之地;再让袁术将军率领南阳的军队进军丹水县和析县,挺进武关,以威震三辅地区;各路大军都建筑高垒城墙、深挖沟壕,避免与敌正面交战,多设疑兵,迷惑敌方,彰明我们的行动是以正义讨伐叛逆,天下就可以快速平定。
|
太祖责让之,因为谋曰: 诸君听吾计,使勃海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全制其险;使袁将军率南阳之军军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高垒深壁,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现已以正义召集了各路军队,却瞻前顾后,不敢进兵,使天下百姓绝望,我本人替你们感到羞耻!
|
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张邈等人没有采纳他的计谋。
|
邈等不能用。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祖因兵力不足,便与夏侯惇等人一起到扬州召募士兵,扬州刺史陈温、丹杨太守周昕把四千多名士兵交接给他,回到龙亢县时,大部分兵士都叛逃了,到了轾县、建平县,又重新招募了一千多士兵,进驻河内郡。
|
太祖兵少,乃与夏侯惇等诣扬州募兵,刺史陈温、丹杨太守周昕与兵四千余人。还到龙亢,士卒多叛。至铚、建平,复收兵得千余人,进屯河内。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刘岱与桥瑁互相怨恨,刘岱杀死桥瑁,让王肱兼任东郡太守。
|
刘岱与桥瑁相恶,岱杀瑁,以王肱领东郡太守。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袁绍与韩馥密谋要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被太祖拒绝。
|
袁绍与韩馥谋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太祖拒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袁绍曾得到一块玉印,在席中推到太祖肘边让他看,太祖便笑了笑,却十分厌恶。
|
绍又尝得一玉印,于太祖坐中举向其肘,太祖由是笑而恶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汉献帝初平二年春,袁绍、韩馥推举刘虞做皇帝,但刘虞终究没有敢答应。
|
二年春,绍、馥遂立虞为帝,虞终不敢当。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这年四月,董卓回到长安。
|
夏四月,卓还长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七月,袁绍威逼韩馥,夺取了冀州。
|
秋七月,袁绍胁韩馥,取冀州。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黑山贼寇于毒、白绕、眭固等率领十多万人到魏郡、东郡等地劫掠,王肱无力抵抗,太祖领兵赶往东郡,在濮阳同白绕遭遇,大破贼兵。
|
黑山贼于毒、白绕、眭固等。十余万众略魏郡、东郡,王肱不能御,太祖引兵入东郡,击白绕于濮阳,破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袁绍为此上奏朝廷,推举太祖为东郡太守,郡治设在东武阳。
|
袁绍因表太祖为东郡太守,治东武阳。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初平三年春,太祖军队驻扎在顿丘,于毒等进犯东武阳,太祖统兵向西进入黑山,袭击于毒在黑山的大本营。
|
三年春,太祖军顿丘,毒等攻东武阳。太祖乃引兵西入山,攻毒等本屯。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于毒听到消息后,放弃东武阳回师。
|
毒闻之,弃武阳还。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祖于半途阻击眭固,又在内黄县攻击匈奴人于夫罗,把他们全部都打败。
|
太祖要击眭固,又击匈奴於夫罗於内黄,皆大破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这年四月,司徒王允与吕布联合杀死董卓。
|
夏四月,司徒王允与吕布共杀卓。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等又杀死了王允,攻打吕布。吕布兵败,向东逃出武关。
|
卓将李傕、郭汜等杀允攻布,布败,东出武关。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朝政被李莈等人把持。
|
傕等擅朝政。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青州黄巾军百万之众攻入兖州,杀死任城国相郑遂,又转入东平境内。
|
青州黄巾众百万入兖州,杀任城相郑遂,转入东平。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兖州刺史刘岱准备出兵拦截,济北国相鲍信劝阻说: 现在贼寇人过百万,百姓都惶恐不安,我部士气低落,不能与他们正面交锋;我观察贼兵随营有成群老少,缺少军用物资,仅靠抢掠供给部队,现在我们不如先养精蓄锐,先固守城池。
|
刘岱欲击之,鲍信谏曰: 今贼众百万,百姓皆震恐,士卒无斗志,不可敌也。观贼众群辈相随,军无辎重,唯以钞略为资,今不若畜士众之力,先为固守。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他们求战不得,又攻城不下,势必离散,然后我们再选派精兵强将,占据险要的地势,到时就可一举攻破贼寇。
|
彼欲战不得,攻又不能,其势必离散,后选精锐,据其要害,击之可破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刘岱不听,就带兵与黄巾军交战,最后被杀死了。
|
岱不从,遂与战,果为所杀。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鲍信便和州吏万潜等人一同到东郡去迎接太祖,请他担任兖州牧。
|
信乃与州吏万潜等至东郡迎太祖领兖州牧。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祖带兵在寿张县东向黄巾军发动进攻,鲍信力战身亡,勉强击溃贼军。
|
遂进兵击黄巾于寿张东。信力战□死,仅而破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祖悬赏寻找鲍信的尸体,没有找到,众人只好用木头刻出鲍信的形象,祭奠并哀悼他。
|
购求信丧不得,众乃刻木如信形状,祭而哭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祖追赶黄巾军一直到了济北,黄巾求降。
|
追黄巾至济北。乞降。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这年冬天,太祖得降兵三十多万,男女百姓一百多万人,收编了其中的精锐,组成 青州兵 。
|
冬,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这时袁术和袁绍产生了矛盾。袁术向公孙瓒求援,公孙瓒派刘备驻军在高唐、单经驻军在平原、陶谦驻军在发干,来逼迫袁绍。
|
袁术与绍有隙,术求援于公孙瓒,瓒使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陶谦屯发干,以逼绍。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祖和袁绍联兵共同进军,把他们都打败了。
|
太祖与绍会击,皆破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初平四年春,太祖驻军在鄄城。
|
四年春,军鄄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荆州牧刘表切断袁术的粮道,袁术率领进入陈留郡,驻扎在封丘,黑山贼寇余部和于夫罗等都援助他。
|
荆州牧刘表断术粮道,术引军入陈留,屯封丘,黑山余贼及于夫罗等佐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袁术派部将刘详驻守匡亭,太祖率兵攻打刘详,袁术带兵救援,双方激战,太祖大获全胜。
|
术使将刘详屯匡亭。太祖击详,术救之,与战,大破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袁术兵败,退守到封丘,太祖率军包围,未能形成合围之势,袁术又逃往襄邑。太祖追到太寿,决开渠水灌入城中。
|
术退保封丘,遂围之,未合,术走襄邑,追到太寿,决渠水灌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袁术逃往宁陵,太祖又追击他,袁术只得逃往九江。
|
走宁陵,又追之,走九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这年夏天,太祖收兵,驻扎在定陶县。
|
夏,太祖还军定陶。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下邳县阙宣聚集数千人,自称皇帝;徐州牧陶谦也与他一同出兵,攻占泰山郡的华县、费县,夺取任城。
|
下邳阙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徐州牧陶谦与共举兵,取泰山华、费,略任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秋天,太祖征讨陶谦,攻克城池十多座,陶谦紧闭城门,不敢出兵。
|
秋,太祖征陶谦,下十余城,谦守城不敢出。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这一年,孙策受袁术的派遣过江,几年后就占据了江东一带。
|
是岁,孙策受袁术使渡江,数年间遂有江东。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汉献帝兴平元年春,太祖从徐州返回兖州。当初,太祖的父亲曹嵩辞官回到谯县,因发生董卓之乱,到琅邪避难,结果被陶谦杀害,所以太祖立志讨伐陶谦,以报父仇。
|
兴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还,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雠东伐。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这年夏,太祖派荀彧、程昱驻守鄄城,自己则领军再次征讨陶谦,接连攻克五座城池,夺取了直至东海郡的大片地盘,收兵经过郯县时,陶谦的部将曹豹和刘备驻军郯东,截击太祖,太祖击败了他们,太祖又乘胜攻下襄贲县,所经之处,大多进行残酷的屠杀。
|
夏,使荀彧、程昱守鄄城,复征陶谦,拔五城,遂略地至东海。还过郯,谦将曹豹与刘备屯郯东,要太祖。太祖击破之,遂攻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适逢张邈和陈宫叛乱,迎接吕布,各郡县纷纷响应。
|
会张邈与陈宫叛迎吕布,郡县皆应。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荀彧、程昱保住了鄄城,范县和东阿县也因死守而幸免,太祖才领兵返回。
|
荀彧、程昱保鄄城,范、东阿二县固守,太祖乃引军还。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吕布一到,就进攻鄄城,没有攻下,后率军向西进,驻扎在濮阳。
|
布到,攻鄄城不能下,西屯濮阳。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祖说: 吕布一天之中便攻下一州,却不占领东平,切断亢父、泰山之间的通道,凭险要地势拦击我,反而驻兵濮阳,我因此断定他没有大的作为。
|
太祖曰: 布一旦得一州,不能据东平,断亢父、泰山之道乘险要我,而乃屯濮阳,吾知其无能为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于是率军攻打吕布。
|
遂进军攻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吕布出战,先派骑兵冲散 青州兵 。
|
布出兵战,先以骑犯青州兵。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青州兵四散奔逃,太祖军阵势大乱,他飞马冒火突围,掉下马来,烧伤了左手掌。
|
青州兵奔,太祖陈乱,驰突火出,坠马,烧左手掌。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行军司马楼异扶太祖上马,带他冲出重围。
|
司马楼异扶太祖上马,遂引去。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未到营地之前,众将因为没有见到太祖,十分害怕。
|
未至营止,诸将未与太祖相见,皆怖。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祖勉强支撑,带伤慰问部队,命令部队赶做攻城的器械,准备再次进军攻打吕布,两军相持一百多天。
|
太祖乃自力劳军,令军中促为攻具,进复攻之,与布相守百余日。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这时闹起了蝗灾,百姓们饥饿不堪,吕布军中的粮食也吃光了,于是双方各自撤兵。
|
蝗虫起,百姓大饿,布粮食亦尽,各引去。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这年九月,太祖回到了鄄城。
|
秋九月,太祖还鄄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