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
stringlengths
2
802
output
stringlengths
2
803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九月,曹公回到许都,分兵防守官渡。
九月,公还许,分兵守官渡。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十一月,张绣率众投降,被封为列侯。
冬十一月,张绣率众降,封列侯。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十二月,曹公军队驻扎官渡。
十二月,公军官渡。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袁术自从在陈国失败后,势力逐渐衰弱,袁谭从青州派人迎接他。
袁术自败于陈,稍困,袁谭自青州遣迎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袁术想从下邳北面通过,曹公派刘备、朱灵在途中拦截。
术欲从下邳北过,公遣刘备、朱灵要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正巧袁术因病而死。
会术病死。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程昱、郭嘉听说曹公派出刘备,就对曹公说: 不该放走刘备。
程昱、郭嘉闻公遣备,言于公曰: 刘备不可纵。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曹公也后悔了,忙派人追赶却没有追上。
公悔,追之不及。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刘备还没有走之前,私下与董承等人商议谋反,到了下邳,便杀死徐州刺史车胄,领兵驻守沛县。
备之未东也,阴与董承等谋反,至下邳,遂杀徐州刺史车胄,举兵屯沛。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曹公派刘岱、王忠攻打刘备,没有取胜。
遣刘岱、王忠击之,不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庐江太守刘勋率部投降,被封为列侯。
庐江太守刘勋率众降,封为列侯。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建安五年正月,董承等人的反叛阴谋败露,都被处死。
五年春正月,董承等谋泄,皆伏诛。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曹公想亲率兵马东征刘备,众将都劝阻说: 与您争夺天下的人是袁绍,如今袁绍要来讨战,您却弃之不顾,而要东征刘备,倘若袁绍乘机从背后进攻,该怎么办呢?
公将自东征备,诸将皆曰: 与公争天下者,袁绍也。今绍方来而弃之东,绍乘人后,若何?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曹公回答: 刘备是个大英雄,现在不除掉他,以后一定会成为心腹大患。
公曰: 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袁绍虽然有远大的志向,但反应迟钝,不会马上出兵。
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郭嘉也支持曹公的看法,于是东征刘备,把他打败,活捉了他的部将夏侯博。
郭嘉亦劝公,遂东击备,破之,生禽其将夏侯博。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刘备逃走投奔袁绍,但捉住了他的妻儿。
备走奔绍,获其妻子。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刘备的大将关羽驻守下邳,曹公又乘胜进攻,羽投降。
备将关羽屯下邳,复进攻之,羽降。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昌豨先前叛变投靠了刘备,此时也被打败。
昌豨叛为备,又攻破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曹公回师官渡,袁绍最后也没有出兵。
公还官渡,绍卒不出。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二月,袁绍派郭图、淳于琼、颜良攻打驻守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袁绍领兵到黎阳,准备渡过黄河。
二月,绍遣郭图、淳于琼、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绍引兵至黎阳,将渡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四月,曹公北上救援刘延。
夏四月,公北救延。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荀攸劝说曹公: 如今我军兵少,比不上敌军,必须分散敌军的兵力才行。
荀攸说公曰: 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主公先领兵到延津,做出好像要渡过黄河,断敌后路的样子,袁绍一定会分兵向西应战。那时主公以轻袭部队偷袭白马,攻其不备,一定能活捉颜良。 曹公听从了他。
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禽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袁绍听说曹公要渡黄河,就分兵西去应战。
公从之。绍闻兵渡,即分兵西应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曹公领兵昼夜兼行,直奔白马,离白马还有十多里,颜良闻讯大感意外,忙来迎战。
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余里,良大惊,来逆战。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曹公命张辽、关羽先与敌军交战,击败敌军,斩杀了颜良,解了白马之围,后把当地的居民全部迁走,沿着黄河向西转移。
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遂解白马围,徙其民,循河而西。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此时袁绍已渡过黄河,追击曹军,一直到了延津关的南面。
绍于是渡河追公军,至延津南。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曹公阻止军队前进,在白马山南坡安下营寨,派人登高察望敌情,报告说: 袁军约有骑兵五、六百。 过了一会,又报告: 骑兵还在增多,步兵不计其数。
公勒兵驻营南阪下,使登垒望之,曰: 可五六百骑。 有顷,复白: 骑稍多,步兵不可胜数。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曹公说: 不要再报告了。
公曰: 勿复白。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就下令骑兵解下马鞍,放开战马。
乃令骑解鞍放马。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时,从白马缴获来的辎重物资满道皆是。
是时,白马辎重就道。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众将认为敌人骑兵太多,不如退回保守营寨。
诸将以为敌骑多,不如还保营。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只有荀攸说: 这正是为了引诱敌人,为何要退回呢?
荀攸曰: 此所以饵敌,如何去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袁绍的骑兵大将文丑与刘备带着五六千骑兵先后赶到。
绍骑将文丑与刘备将五六千骑前后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众将又说: 可以出兵了。
诸将复白: 可上马。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曹公却说: 时候还未到。
公曰: 未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一会,敌人的骑兵又增加了一些,有的去抢夺军用物资。曹公说: 可以上马出击了。
有顷,骑至稍多,或分趣辎重。公曰: 可矣。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于是还不到六百的曹军骑兵,就挥马出击,大败敌军,文丑也被杀。
乃皆上马。时骑不满六百,遂纵兵击,大破之,斩丑。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颜良、文丑都是袁绍手下有名的战将,再次出战,都被擒获,袁绍的部队都很震惊。
良、丑皆绍名将也,再战,悉禽,绍军大震。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曹公回师官渡,袁绍进军保卫阳武县。
公还军官渡。绍进保阳武。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关羽又叛逃到刘备那里。
关羽亡归刘备。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八月,袁绍前后连营,积极推进,并依沙丘扎寨,东西军营长达数十里。
八月,绍连营稍前,依沙□为屯,东西数十里。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曹公也分开阵营,与袁军相对抗,但交战失利。
公亦分营与相当,合战不利。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此时曹公的军队不到一万,其中还有受伤的二三千。
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袁绍又重新进军,进逼官渡,堆土山,挖地道。
绍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曹公也在营中堆山挖沟,以抵抗袁军。
公亦于内作之,以相应。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袁绍令士兵向曹营放箭,一时箭如雨下,营内走路的人都得举着盾牌,众人都很恐慌。
绍射营中,矢如雨下,行者皆蒙楯,众大惧。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时曹军粮食缺少,曹公给荀彧写了一封信,和他商量,准备撤回许都。
时公粮少,与荀彧书,议欲还许。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荀彧认为: 袁绍全部兵马都集于官渡,准备与主公决一胜负。
彧以为 绍悉众聚官渡,欲与公决胜败。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主公用最弱的军队抵挡最强的军队,如果不能胜敌,则被敌胜,这是成败的关键时刻。
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况且袁绍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人才而已,能聚集人,却不能正确调用。
且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凭着主公的聪明威武,雄才大略,再加上奉天子之命讨伐叛乱,怎么会不胜利呢!
夫以公之神武明哲而辅以大顺,何向而不济!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曹公听从了他。
公从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策听说曹公与袁绍相持不下,便密谋袭击许都,结果还没有出兵,就被刺客杀死。
孙策闻公与绍相持,乃谋袭许,未发,为刺客所杀。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汝南投降的贼寇刘辟等发动叛乱,作为袁绍的内应,抢劫许都附近城郊。
汝南降贼刘辟等叛应绍,略许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袁绍派刘备去援助刘辟,曹公令曹仁出军,打败刘备。
绍使刘备助辟,公使曹仁击破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刘备仓惶回逃,于是曹军攻克了刘辟的军营。
备走,遂破辟屯。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袁绍几千辆运粮的军车来到,曹公采用荀攸的计谋,派徐晃、史涣截击,大败袁军,烧毁全部粮车。
袁绍运谷车数千乘至,公用荀攸计,遣徐晃、史涣邀击,大破之,尽烧其车。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曹公与袁绍相持几个月,虽然每次交锋都斩杀袁军的大将,但兵少粮尽,士气低落。
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曹公对运粮的人说: 半月后,一定打败袁绍,不再劳累你们了。
公谓运者曰: 却十五日为汝破绍,不复劳汝矣。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十月,袁绍派兵运粮,命淳于琼等五人带一万多人护送,在袁绍大寨北面四十里的地方宿营。
冬十月,绍遣车运谷,使淳于琼等五人将兵万余人送之,宿绍营北四十里。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袁绍的谋士许攸贪财,袁绍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便来投奔曹公,趁机劝说曹公派兵抄袭淳于琼等人。
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因说公击琼等。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曹公左右的人都不相信他,只有荀攸、贾诩二人劝说曹公采纳他的建议。
左右疑之,荀攸、贾诩劝公。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曹公让曹洪留守大营,亲自率领五千人,连夜出发,在天亮前赶到。
公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夜往,会明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淳于琼等看曹公的人少,就在营外摆开阵势,曹公下令冲击;淳于琼退回营内固守,曹军攻打营寨。
琼等望见公兵少,出陈门外。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袁绍派骑兵救援淳于琼。
绍遣骑救琼。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左右有人说: 敌人骑兵越来越近了,请派兵迎敌。
左右或言 贼骑稍近,请分兵拒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曹公大怒说: 等敌人到了背后再来报告。
公怒曰: 贼在背后,乃白!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曹军殊死奋战,把淳于琼等打得大败,把他们杀死。
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袁绍听闻曹公攻打淳于琼,对大儿子袁谭说: 趁他攻打淳于琼,我们偷袭他的大本营,他肯定就无处可归了。
绍初闻公之击琼,谓长子谭曰: 就彼攻琼等,吾攻拔其营,彼固无所归矣!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便派张郃、高览攻打曹洪。
乃使张合、高览攻曹洪。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张郃等人听说淳于琼兵败,就来投降了曹公。
合等闻琼破,遂来降。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袁绍的军队一败涂地,袁绍和袁谭等弃军逃跑,渡过黄河。
绍众大溃,绍及谭弃军走,渡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曹军追赶不及,但缴获了他们的全部辎重物资,图册书藏,珍珠宝物,俘虏了大量士兵。
追之不及,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虏其众。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曹公在得到的袁绍的书信中,发现了许都的官员和自己军队里的人给袁绍的信件,立即全部烧掉了。
公收绍书中,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冀州各郡见曹公打败了袁绍,纷纷献城投降。
冀州诸郡多举城邑降者。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当初,汉桓帝时,楚国和宋国一带天空中出现了一颗土星,辽东人殷馗擅长观天文,预言五十年后将有真龙天子诞生在梁国和沛国一带,其势锐不可挡。
初,桓帝时有黄星见于楚、宋之分,辽东殷馗,善天文,言后五十岁当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其锋不可当。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到现在正好总共五十年,而且曹公打败了袁绍,天下没有人能抵挡了。
至是凡五十年,而公破绍,天下莫敌矣。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建安六年四月,曹公在黄河岸边显示兵力,攻打袁绍在仓亭的驻军,击败了袁军。
六年夏四月,扬兵河上,击绍仓亭军,破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袁绍逃往冀州后,又收罗打散的士兵,攻占、平定了那些叛变的郡县。
绍归,复收散卒,攻定诸叛郡县。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九月,曹公回到许都。
九月,公还许。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袁绍未败之时,派刘备攻占汝南郡,汝南的贼寇共都等人都归附刘备。
绍之未破也,使刘备略汝南,汝南贼共都等应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曹公派蔡扬攻打共都,战斗失利,被共都打败。
遣蔡扬击都,不利,为都所破。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曹公南征刘备。
公南征备。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刘备听说曹公亲自领兵征讨自己,便逃走投奔刘表,共都等人也四散逃命去了。
备闻公自行,走奔刘表,都等皆散。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建安七年正月,曹公驻军谯县,下令说: 我举义旗,招兵马,是为了铲除天下暴乱。
七年春正月,公军谯,令曰: 吾起义兵,为天下除暴乱。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可是我的乡人都要死光了,我在境内走了一天,没有看见一个熟识之人,这种情形真叫我悲伤。
旧土人民,死丧略尽,国中终日行,不见所识,使吾凄怆伤怀。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自从我起兵以来,将士们凡是牺牲了没有后代的,让他的亲戚过继作为他的后嗣,官府分给他们田地,配给耕牛,设置学校,派专人教育他们,给他们修建宗庙,使他们能够祭祀自己的祖先,如果魂魄有灵,我死也没有什么后悔的了!
其举义兵已来,将士绝无后者,求其亲戚以后之,授土田,官给耕牛,置学师以教之。为存者立庙,使祀其先人,魂而有灵,吾百年之后何恨哉!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又到了浚仪县,治理好睢阳渠,又派使者用牛、羊、猪三牲的祭品去祭祀已故太尉桥玄。
遂至浚仪,治睢阳渠,遣使以太牢祀桥玄。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然后,又进军官渡。
进军官渡。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袁绍自从部队被打败以后,得病吐血,五月就去世了。
绍自军破后,发病欧血,夏五月死。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的小儿子袁尚接替了他的职位,袁谭自封为车骑将军,驻守在黎阳。
小子尚代,谭自号车骑将军,屯黎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年九月,曹公征讨他们,连续作战,袁氏兄弟多次战斗失败,退回城中坚守。
秋九月,公征之,连战。谭、尚数败退,固守。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建安八年三月,曹公攻打黎阳城外城,袁氏兄弟出战,曹军奋勇冲击,大败袁军,袁谭、袁尚连夜逃走。
八年春三月,攻其郭,乃出战,击,大破之,谭、尚夜遁。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四月,曹公进军邺城。
夏四月,进军邺。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五月回许都,留贾信驻守黎阳。
五月还许,留贾信屯黎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五月二十日,曹公下令说: 兵书《司马法》上规定: 将军临阵脱逃要处以死刑 ,所以有赵括的母亲请求不因儿子兵败被牵连获罪一说。
己酉,令曰: 司马法 将军死绥 ,故赵括之母,乞不坐括。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所以古往今来的将军,军队在外作战失败,家人却在朝内受罪。
是古之将者,军破于外,而家受罪于内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可我调兵遣将,领兵征战,只奖有功之人,而不罚有过之人,这不是国家的法律。
自命将征行,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