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
stringlengths
2
802
output
stringlengths
2
803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就和众人一起上表请求任命太祖为镇东将军,承袭他父亲的爵位为费亭侯;董昭调任符节令。
遂共表太祖为镇东将军,袭父爵费亭侯;昭迁符节令。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太祖到洛阳朝见天子,拉着董昭一起就坐,问董昭说: 现在我来到这里,应该采用什么办法?
太祖朝天子於洛阳,引昭并坐,问曰: 今孤来此,当施何计?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董昭说: 将军您发动义兵以诛杀残暴叛乱的人,入京朝见天子,辅佐护卫王室,这就是跟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一样的功业了。
昭曰: 将军兴义兵以诛暴乱,入朝天子,辅翼王室,此五伯之功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但下面的众位将领,各有不同的想法,未必愿意服从您,现在您留在京城匡扶天子,形势会有所不便,只有将天子转移到许县了。
此下诸将,人殊意异,未必服从,今留匡弼,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但朝廷中人四处流离,刚刚返回故都,远近之人都在盼望,希望能迅速安定下来。
然朝廷播越,新还旧京,远近跂望,冀一朝获安。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在又转移圣驾,就不能满足大家的心意。
今复徙驾,不厌众心。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实行不同寻常的事,就会有不同凡响的功劳,希望将军选择好处多的做法。
夫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愿将军算其多者。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太祖说: 这就是我原来的想法。
太祖曰: 此孤本志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杨奉近在梁县,听说他的部队精锐,难道他不会成为我的隐患吗?
杨奉近在梁耳,闻其兵精,得无为孤累乎?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董昭说: 杨奉缺少党羽的援助,会独自来呈献礼物表示归顺。
昭曰: 奉少党援,将独委质。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镇东、费亭的事宜,都是杨奉决定的,又听说他写信下令对士兵加以约束,足够看出他的诚意。
镇东、费亭之事,皆奉所定,又闻书命申束,足以见信。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应该经常派使者带着厚重的礼物前去表示答谢,以安定他的心意。
宜时遣使厚遗答谢,以安其意。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就说 京城没有粮食,想要让天子暂时转移到鲁阳,鲁阳靠近许县,运输粮食比较方便,就没有严重缺乏粮食的担忧了 。
说 京都无粮,欲车驾暂幸鲁阳,鲁阳近许,转运稍易,可无县乏之忧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杨奉这个人勇猛但缺少思虑,一定不会怀疑,等到两方有了使者的来往,就足够确定计策了。
奉为人勇而寡虑,必不见疑,比使往来,足以定计。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杨奉怎么会成为拖累呢!
奉何能为累!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太祖说: 好的。
太祖曰: 善。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立刻派使者到杨奉那里。
即遣使诣奉。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将天子迁移到许县,杨奉因此失望,和韩暹等人到定陵施暴劫掠。
徙大驾至许。奉由是失望,与韩暹等到定陵钞暴。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太祖没有回应,暗中前去攻打杨奉在梁县的军营,军营中的人要么投降要么被杀,没有多久就平定了。
太祖不应,密往攻其梁营,降诛即定。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杨奉、韩暹失去了部队,往东向袁术投降。
奉、暹失众,东降袁术。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建安三年,董昭转任河南尹。
三年,昭迁河南尹。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当时张杨被手下将领杨丑杀害,张杨的长史薛洪、河内太守缪尚固守城池等待袁绍的救援。
时张杨为其将杨丑所杀,杨长史薛洪、河内太守缪尚城守待绍救。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太祖让董昭独自一人进入城中,劝告薛洪、缪尚等人,当天他们就率部投降了。
太祖令昭单身入城,告喻洪、尚等,即日举众降。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太祖任命董昭为冀州牧。
以昭为冀州牧。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太祖命令刘备抗击袁术,董昭说: 刘备勇武且志向远大,关羽、张飞作为他辅助,只怕刘备的想法说不清楚啊!
太祖令刘备拒袁术,昭曰: 备勇而志大,关羽、张飞为之羽翼,恐备之心未可得论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太祖说: 我已经答应他了。
太祖曰: 吾已许之矣。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刘备到了下邳县,将徐州刺史车胄杀了,反叛太祖。
备到下邳,杀徐州刺史车胄,反。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太祖亲自率军讨伐刘备,将董昭调为徐州牧。
太祖自征备,徙昭为徐州牧。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袁绍派将领颜良攻打东郡,又将董昭调为魏郡太守,跟随自己征讨颜良。
袁绍遣将颜良攻东郡,又徙昭为魏郡太守,从讨良。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颜良死后,太祖发兵将邺城包围。
良死后,进围邺城。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袁绍的同族袁春卿是魏郡太守,此时就在城中,他的父亲袁元长在扬州,太祖派人将他接来。
袁绍同族春卿为魏郡太守,在城中,其父元长在扬州,太祖遣人迎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董昭写信给袁春卿说: 听说孝顺的人不会背叛亲人去求取利益,仁义的人不会忘记主君而只顾私情,有志向的士人不会趁着动乱有非分的想法,有智谋的人不会使用诡诈之术而让自己处于危险之中,确实应该这样。
昭书与春卿曰: 盖闻孝者不背亲以要利,仁者不忘君以徇私,志士不探乱以徼幸,智者不诡道以自危。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曹公怜悯他坚守志向,廉洁恭谨,但却脱离群体缺少同伴,所以特地派遣使者到江东,这里迎接那边遣送,现在将要到了。
足下大君,昔避内难,南游百越,非疏骨肉,乐彼吴会,智者深识,独或宜然。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即使您处在偏远的地方,依附仁德高义的主君,安居在像泰山那样稳固的地方,但就算身为王子乔和赤松子两位仙人那样的人,从道义的角度来讲,依然应该抛弃那边而转向我们这边,舍弃百姓而保全父亲。
曹公愍其守志清恪,离群寡俦,故特遣使江东,或迎或送,今将至矣。就令足下处偏平之地,依德义之主,居有泰山之固,身为乔松之偶,以义言之,犹宜背彼向此,舍民趣父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况且邾仪父刚开始各鲁隐公结盟,鲁国人民都赞赏他,但没有将爵位记录下来,但君王还没有任命,爵位的尊称就没有成功,这是《春秋》的要义。
且邾仪父始与隐公盟,鲁人嘉之,而不书爵,然则王所未命,爵尊不成,春秋之义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况且您现在所依托的是危险动乱的国家,所接受的是假借君命的命令吗?
况足下今日之所讬者乃危乱之国,所受者乃矫诬之命乎?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如果不努力融入群体,并且连父亲特不顾了,那这个人不能称作孝顺。
苟不逞之与群,而厥父之不恤,不可以言孝。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忘掉祖宗曾任职的这个朝廷,安处在不正统的奸佞职位上,很难说是忠臣。
忘祖宗所居之本朝,安非正之奸职,难可以言忠。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忠诚孝顺不能两全,很难说是有智慧。
忠孝并替,难以言智。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况且您过去曾被曹公以礼征召,背叛自己的族人而疏远生父,将自己寄托的放在心上而将王室放在后面,心中想着不正当的利益而背叛知己好友,远离福气而靠近危险,抛弃明德大义而做很耻辱的事,不也是很可惜的吗!
又足下昔日为曹公所礼辟,夫戚族人而疏所生,内所寓而外王室,怀邪禄而叛知己,远福祚而近危亡,弃明义而收大耻,不亦可惜邪!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如果能迅速改变操守,尊奉天子奉养父亲,将自己交给曹公,忠诚和孝顺不会被抛弃,美名就能彰显了。
若能翻然易节,奉帝养父,委身曹公,忠孝不坠,荣名彰矣。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应该深入仔细地考虑,早日做出好的决断。 邺城被平定之后,太祖任命董昭为谏议大夫。
宜深留计,早决良图。 邺既定,以昭为谏议大夫。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后来袁尚依附乌丸的蹋顿单于,太祖将要征讨他。
后袁尚依乌丸蹋顿,太祖将征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担心军粮难以达到这个目的,就将平虏、泉州两条河渠凿开,将海水引入形成一条通道方便运粮,就是董昭建议的。
患军粮难致,凿平虏、泉州二渠入海通运,昭所建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太祖上表请封他为千秋亭侯,又转授司空军祭酒。
太祖表封千秋亭侯,转拜司空军祭酒。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后来董昭建议: 应该研究古代制度制定分封的五等爵位。
后昭建议: 宜脩古建封五等。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太祖说: 设立五等爵位的人是圣人,不是为人臣子能制定的,我怎么能担负这个责任呢?
太祖曰: 建设五等者,圣人也,又非人臣所制,吾何以堪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董昭说: 从古代以来,为人臣子匡扶天下的,没有人有像现在这样的功绩。
昭曰: 自古以来,人臣匡世,未有今日之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有现在这样功绩的,没有长久处在臣子之位上的。
有今日之功,未有久处人臣之势者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在明公因为自己德行不够完美所以没有能做到最好而感到羞惭,为能保住名节,没有太大的责任而感到高兴,这样的德行比殷朝、周朝更美好,位于大臣的位置上,让人在大事上怀疑自己,实在不能不重新考虑啊。
今明公耻有惭德而未尽善,乐保名节而无大责,德美过於伊、周,此至德之所极也。然太甲、成王未必可遭,今民难化,甚於殷、周,处大臣之势,使人以大事疑己,诚不可不重虑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明公的威势品德虽然超过前代,了解法度,但如果不能在这基础上奠定基业,为后世万代计划,那还是做得不够啊。
明公虽迈威德,明法术,而不定其基,为万世计,犹未至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奠定基业的跟在,在于地盘和人民,应该在这两方面有所建树,以保障和护卫自己。
定基之本,在地与人,宜稍建立,以自藩卫。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明公的忠诚节操已经脱颖而出,天子的威势也在脸上出现,过去耿弇在床下对光武帝说的话,朱英对春申君说的没有预期的话,没有能听到。
明公忠节颖露,天威在颜,耿弇床下之言,朱英无妄之论,不得过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董昭得到的不同寻常的恩惠,不敢不向您说这些话。
昭受恩非凡,不敢不陈。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后来太祖就接受了魏公、魏王的称号,都是从董昭的建议开始的。
后太祖遂受魏公、魏王之号,皆昭所创。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等到关于将曹仁围困在樊城,孙权派使者跟太祖说 我打算派兵西行而上,趁关羽没有防备攻打他。
及关羽围曹仁於樊,孙权遣使辞以 遣兵西上,欲掩取羽。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将领、公安两地非常重要,关羽丢失这两座城,一定会自己逃走,樊城被围困的局面,不用援救也会自己解除了。
江陵、公安累重,羽失二城,必自奔走,樊军之围,不救自解。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希望这个秘密不要被泄露,让关羽有所防备。
乞密不漏,令羽有备。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太祖询问大臣们该怎么做,大臣们都说应该保守秘密。
太祖诘群臣,群臣咸言宜当密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董昭说: 军事事情崇尚随机应变,希望事情能合乎事宜。
昭曰: 军事尚权,期於合宜。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在应该表面上答应孙权保密,但实际上泄露这件事。
宜应权以密,而内露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关羽得知孙权要出兵西行,如果他返回保护自己,那困局就能迅速解除,我们获得利益就很便利。
羽闻权上,若还自护,围则速解,便获其利。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可以让这两个敌人互相对峙,我们安坐等待他们疲敝的时候。
可使两贼相对衔持,坐待其弊。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如果保密而不外泄,让孙权的计划得以实现,不是最好的计策。
秘而不露,使权得志,非计之上。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另外,樊城中被围困的将士官吏不知道有救援来到,计算粮食的储备,就会震惊恐惧,如果他们产生了别的想法,造成的困难也不会小。
又,围中将吏不知有救,计粮怖惧,傥有他意,为难不小。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泄露孙权的计划对我们有利。
露之为便。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况且关羽为人强劲勇武,仗着自己两座城的守备坚固,一定不会迅速撤退的。 太祖说: 好。
且羽为人强梁,自恃二城守固,必不速退。 太祖曰: 善。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立即敕命去援救曹仁的将领徐晃将孙权的书信射到被围的樊城中和关羽的军营里,围城中的人得知这个消息,士气大增。
即敕救将徐晃以权书射著围里及羽屯中,围里闻之,志气百倍。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关羽果然犹豫了。
羽果犹豫。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权的军队去到江陵、公安,将两座城都攻克了,关羽大败。
权军至,得其二城,羽乃破败。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文帝继位魏王,授予董昭将作大匠的职位。
文帝即王位,拜昭将作大匠。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等到登基之后,提升他为大鸿胪,进封为右乡侯。
及践阼,迁大鸿胪,进封右乡侯。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黄初二年,文帝给董昭封赏食邑一百户,赐封董昭的弟弟董访为关内侯,调任董昭为侍中。
二年,分邑百户,赐昭弟访爵关内侯,徙昭为侍中。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黄初三年,征东大将军曹休在洞浦口面对长江安营扎寨,自己上表说: 希望能率领精锐士兵像猛虎一样扑向江南,攻克敌人,取得物资,这件事一定能成功;如果臣下不幸丧命,陛下也不需要为臣挂念。
三年,征东大将军曹休临江在洞浦口,自表: 愿将锐卒虎步江南,因敌取资,事必克捷;若其无臣,不须为念。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文帝担心曹休会立刻渡江,派驿马传诏令阻止他。
帝恐休便渡江,驿马诏止。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当时董昭在身旁侍奉,就说: 臣暗中看见陛下有忧虑的神色,只是因为曹休要渡江的缘故吗?
时昭侍侧,因曰: 窃见陛下有忧色,独以休济江故乎?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在渡江,从人事情理的角度来看确实有困难。就算曹休有这样的想法,势必不会自己行动,还应该有众位将领的帮助。
今者渡江,人情所难,就休有此志,势不独行,当须诸将。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臧霸等人已经很富有且尊贵,没有其他的期望,只想要安养天年守住利禄福气而已,怎么会愿意在危险的时候将自己投入到必死的境地中,以求取侥幸获得的成功呢?
臧霸等既富且贵,无复他望,但欲终其天年,保守禄祚而已,何肯乘危自投死地,以求徼幸?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如果臧霸等人不向前行军,曹休的想法自然会打消了。
苟霸等不进,休意自沮。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臣担心陛下虽然有命令他暂缓渡江的诏令,他依然还会犹豫,未必立刻听命。
臣恐陛下虽有敕渡之诏,犹必沉吟,未便从命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在这之后不久,狂风将敌军的船只都吹到曹休等的军营下,曹休将一部分将士斩杀,又俘获了一部分,贼人就四处溃逃。
是后无几,暴风吹贼船,悉诣休等营下,斩首获生,贼遂迸散。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文帝下令让各路军队赶快渡江。
诏敕诸军促渡。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曹休的军队没有按时行进,地方救援的船只就到了。
军未时进,贼救船遂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文帝亲临宛城,征南大将军夏侯尚等人进攻江陵,没有能攻克。
大驾幸宛,征南大将军夏侯尚等攻江陵,未拔。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当时长江水浅,水面狭窄,夏侯尚想要率领步兵骑兵乘船进入水中陆地安营,建造了浮桥,桥的南北可以连通,商议的人大多认为江陵城一定能被攻克。
时江水浅狭,尚欲乘船将步骑入渚中安屯,作浮桥,南北往来,议者多以为城必可拔。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董昭上疏说: 武皇帝智谋和勇武都超过常人,但在用兵上畏惧敌人,不敢像这样轻视。
昭上疏曰: 武皇帝智勇过人,而用兵畏敌,不敢轻之若此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用兵之道,喜欢前进厌恶后退,这是一直以来最常见的。
夫兵好进恶退,常然之数。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平坦的地方没有险要的地势,仍然按艰难的情况来考虑,就当做深入敌军,返回的道路应该会顺利,军队有进有退,是不能按我们的想法来的。
平地无险,犹尚艰难,就当深入,还道宜利,兵有进退,不可如意。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在驻扎在水中的陆地上,是很深入的;制造浮桥渡江,是很危险的;只有一条路能行走,是非常狭窄的:三种用兵之人忌讳的情况,现在都施行了。
今屯渚中,至深也;浮桥而济,至危也;一道而行,至狭也:三者兵家所忌,而今行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贼人频繁进攻浮桥,我们的防守如果有失误或者缺漏,那那块陆地上的精锐部队,就不是魏国拥有的,将会转成吴国所有了。
贼频攻桥,误有漏失,渚中精锐,非魏之有,将转化为吴矣。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臣私下为此忧虑,废寝忘食,但商议的人却平静自然,不认为这应该担忧,难道不是很糊涂吗!
臣私慼之,忘寝与食,而议者怡然不以为忧,岂不惑哉!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再加上江水向来会上涨,一旦突然水位大涨,我军靠什么来抵御呢?
加江水向长,一旦暴增,何以防御?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还没有能攻破敌军,就自己先陷入绝境。
就不破贼,尚当自完。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为什么处在危险的地势中却不为此担忧呢?
奈何乘危,不以为惧?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事情将会变得很危险,希望陛下仔细考虑这件事!
事将危矣,惟陛下察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文帝明白的董昭的话,立即下诏令夏侯尚等人迅速退出。
帝悟昭言,即诏尚等促出。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敌军兵分前后两队,一齐前进,魏军一路人马撤退离开,不时溃散,只有将军石建、高迁得以脱身。
贼两头并前,官兵一道引去,不时得泄,将军石建、高迁仅得自免。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大军撤退十几天后,江水暴涨。
军出旬日,江水暴长。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文帝说: 您论断这件事,多么审慎啊!
帝曰: 君论此事,何其审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就算张良、陈平可以相比,又怎么能超过他们。
正使张、陈当之,何以复加。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