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
stringlengths
2
802
output
stringlengths
2
803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长子就像城墙一样可做屏障,是《诗经》所称赞的。
宗子维城,诗人所称。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更何况这些子孙,有的发扬先祖基业,有的镇守安定边疆,都承担自己的责任,没有对不起这份荣耀!
况此诸孙,或赞兴初基,或镇据边陲,克堪厥任,不忝其荣者乎!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所以详细记录并记载他们的生平。
故详著云。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张纮,字子纲,广陵人。
张纮字子纲,广陵人。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曾到京城游学,后回到本郡,被推举为秀才,官府征召,他都没有就任,到江东避乱。
游学京都,还本郡,举茂才,公府辟,皆不就,避难江东。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策创建基业时,张纮就投身依附孙策。
孙策创业,遂委质焉。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策上表请任他为正议校尉,后跟随孙策征讨丹杨。
表为正议校尉,从讨丹杨。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策亲自上阵,张郃劝谏说: 将领是决定计策的人,三军命运都寄托在他身上,不可轻率行动,亲自和小敌交战。
策身临行陈,纮谏曰: 夫主将乃筹谟之所自出,三军之所系命也,不宜轻脱,自敌小寇。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希望您能珍重上天授予您的才干,符合天下的期望,不要让天下臣民忧心惊惧。
愿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无令国内上下危惧。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建安四年,孙策派遣张纮奏章到许昌皇宫奉上奏章,后留在那里担任侍御史。
建安四年,策遣纮奉章至许宫,留为侍御史。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少府孔融等都和他关系友好。
少府孔融等皆与亲善。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曹操得知孙策去世,想要趁着丧事征讨东吴东吴,张纮劝谏,认为乘人丧事大举出兵,既不符合古代道义,如果攻而不胜,还会使两方结仇而丢弃往日盟好,不如趁机厚待东吴。
曹公闻策薨,欲因丧伐吴。纮谏,以为乘人之丧,既非古义,若其不克,成雠弃好,不如因而厚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曹操采纳他的意见,随即上表任孙权为讨虏将军,兼任会稽太守。
曹公从其言,即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曹操想让张纮劝导孙权归降,又让张纮出京担任会稽东部都尉。
曹公欲令纮辅权内附,出纮为会稽东部都尉。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后来孙权任命张郃为长史,跟随他征讨合肥。
后权以纮为长史,从征合肥。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权率领轻兵准备亲自前往突击敌人,张郃劝谏说: 兵器就是凶器,战争就是险事。
权率轻骑将往突敌,纮谏曰: 夫兵者凶器,战者危事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在您倚仗旺盛雄壮的气势,轻视强大凶暴的敌人,三军将士,无不寒心,虽说然斩杀敌将夺取帅旗,威震战场,但这是偏将的责任,不是主将该做的事。
今麾下恃盛壮之气,忽强暴之虏,三军之众,莫不寒心,虽斩将搴旗,威震敌场,此乃偏将之任,非主将之宜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希望您抑制住孟贲、夏育那样的莽撞,心中有成就霸业的计策。
愿抑贲、育之勇,怀霸王之计。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权采纳了他的建议,停止行动。
权纳纮言而止。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大军返回后,第二年,孙权将再次出兵,张郃又劝谏说: 自古以来帝王是承受天命的君主,虽然有皇灵在上辅助,在下有文教德行传扬,也要仰赖武功来彰显功绩。
既还,明年将复出军,纮又谏曰: 自古帝王受命之君,虽有皇灵佐於上,文德播於下,亦赖武功以昭其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然而武功贵在因时而动,然后树立威势。
然而贵於时动,乃后为威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在您适逢汉家四百年未有之厄运,有扶助危难的功业,应该暂时停止战事修整军队,广泛开垦良田播种,选贤任能,以崇尚宽和为要务,施行仁惠政策,顺应天命征讨逆贼,这样就可以不劳师动众而天下平定。
今麾下值四百之厄,有扶危之功,宜且隐息师徒,广开播殖,任贤使能,务崇宽惠,顺天命以行诛,可不劳而定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于是孙权停止了军事行动。
於是遂止不行。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张纮建议应当离开吴郡移都秣陵,孙权听从他的建议。
纮建计宜出都秣陵,权从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权让张纮回吴郡将家属接来,在路上张纮病逝。
令还吴迎家,道病卒。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临死前,他张靖给孙权留下的信笺交给儿子张靖说: 自古以来有国有家的人,都想修治德政使盛世昌隆,至于他们的治理,大多没有理想的结果。
临困,授子靖留笺曰: 自古有国有家者,咸欲脩德政以比隆盛世,至於其治,多不馨香。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不是没有忠臣良将相辅佐,不是不明白治国的根本,是因为君主不能克服自己的喜恶,不能重用他们。
非无忠臣贤佐,闇於治体也,由主不胜其情,弗能用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人之常情忌惮困境,趋向易事,喜好相同的意见而讨厌不同的意见,这和治理国家的道理正好相反。
夫人情惮难而趋易,好同而恶异,与治道相反。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易传》有言 跟随善意就像登山,跟随恶意就像崩山 ,是说学好不容易。
传曰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言善之难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君主继承几代相传的基业,占据自然的趋势,掌握着八柄威势,对于好事好话很开心,没有向他人索取,而忠臣有着难以进谏的治国之策,说出逆耳的忠言,两者不能相互合意,不也是理所当然吗?
人君承奕世之基,据自然之势,操八柄之威,甘易同之欢,无假取於人;而忠臣挟难进之术,吐逆耳之言,其不合也,不亦宜乎!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不合就会有嫌隙,巧言令色之人就在其间作乱,君主就会被假忠迷惑眼睛,贪恋小人的恩爱,于是贤愚混杂,长幼失序,这些情况产生的原因,是人情关系扰乱了正常的统治秩序。
离则有衅,巧辩缘间,眩於小忠,恋於恩爱,贤愚杂错,长幼失叙,其所由来,情乱之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故此圣明的君主认识了这一点,求贤若渴,接受忠谏而不厌烦,克制感情、压抑情欲,为了道义而割舍恩爱,在上者无偏颇错误的任命,下位者也没有了胡乱的期望。
故明君悟之,求贤如饥渴,受谏而不厌,抑情损欲,以义割恩,上无偏谬之授,下无希冀之望。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您应当再三思虑,忍受辱垢、掩藏锋芒,以成就仁义覆盖天下的大业。
宜加三思,含垢藏疾,以成仁覆之大。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张纮六十岁时去世。
时年六十卒。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权看了他的遗书泪流满面。
权省书流涕。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张纮著有诗赋铭诔十多篇。
纮著诗赋铭诔十馀篇。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的儿子张玄,官至南郡太守、尚书。
子玄,官至南郡太守、尚书。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张玄的儿子张尚,孙皓在时担任侍郎,因善于言谈辩解为人所知,升任为侍中、中书令。
玄子尚,孙皓时为侍郎,以言语辩捷见知,擢为侍中、中书令。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皓让张尚弹琴,张尚回答说: 我向来不会弹。
皓使尚鼓琴,尚对曰: 素不能。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皓下令要他学。
敕使学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后来在宴会上言谈之间谈到弹琴的精妙时,张尚趁机说: 晋平公让师旷弹奏清幽的角音,师旷说: 我的国君德行浅薄,不足以我弹奏这样的琴音。
后晏言次说琴之精妙,尚因道 晋平公使师旷作清角,旷言吾君德簿,不足以听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皓认为张尚是用这事来比譬自己,心中不悦。
皓意谓尚以斯喻己,不悦。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后来因其他事情累积,孙皓将张尚下狱,讯问时总是用这件事诘问张尚,将张尚遣送到建安去造船。
后积他事下狱,皆追以此为诘,送建安作船。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很久以后,又就地处死了他。
久之,又就加诛。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当初,张纮的同郡人秦松,字文表,陈端、字子正,都受到孙策的优待,参与谋划国家大事。
初,纮同郡秦松字文表,陈端字子正,并与纮见待於孙策,参与谋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两人都早年去世。
各早卒。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严畯,字曼才,彭城人。
严畯字曼才,彭城人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年少时沉溺学习,通晓《诗》、《书》、三《礼》,喜好《说文解字》。
少耽学,善诗、书、三礼,又好说文。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到江东避乱,和诸葛瑾、步骘齐名且关系很好。
避乱江东,与诸葛瑾、步骘齐名友善。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严畯性情质朴淳厚,他对于人才,能衷心劝告很好的道理,希望能有所裨益。
性质直纯厚,其於人物,忠告善道,志存补益。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张昭向孙权举荐他,孙权任命他为骑都尉、从事中郎。
张昭进之於孙权,权以为骑都尉、从事中郎。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等到横江将军鲁肃去世,孙权任命严畯接替鲁肃职务,督领一万兵士驻守陆口。
及横江将军鲁肃卒,权以畯代肃,督兵万人,镇据陆口。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众人都为严畯感到高兴,他先后坚决推辞,说: 我向来只是个书生,不参与军事,没有这方面的才干却占据这个职位,罪过与悔恨将会随之到来。
众人咸为畯喜,畯前后固辞: 朴素书生,不闲军事,非才而据,咎悔必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言论激昂慷慨,以至于流泪。孙权才同意了他的想法。
发言慷慨,至於流涕,权乃听焉。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当时人都称赞他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才能而让位。
世嘉其能以实让。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权为吴王,直到登基,严畯曾担任卫尉,出使西蜀,蜀国丞相诸葛亮很赞赏他。
权为吴王,及称尊号,畯尝为卫尉,使至蜀,蜀相诸葛亮深善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平生不积蓄俸禄、赏赐,财物都分送亲朋故旧,家里经常拮据。
不畜禄赐,皆散之亲戚知故,家常不充。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广陵人刘颖与严畯有旧交情,刘颖在家钻研学问,孙权得知后便征召他,他称病不接受。
广陵刘颖与畯有旧,颖精学家巷,权闻徵之,以疾不就。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的弟弟刘略担任零陵太守,在官位上去世,刘颖前往奔丧,孙权知道他是装病,急忙传令将刘颖收捕审讯。
其弟略为零陵太守,卒官,颖往赴丧,权知其诈病,急驿收录。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严畯也飞马告知刘颖情况,让他回来向孙权认罪。
畯亦驰语颖,使还谢权。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权非常愤怒,罢免了严畯,而刘颖却得以免罪。
权怒废畯,而颖得免罪。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过了很长时间,孙权又任命严畯为尚书令,严畯七十八岁时去世。
久之,以畯为尚书令,后卒。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严畯平生著有《孝经传》、《潮水论》,又与裴玄、张承谈论管仲、季路,都流传后世。
畯著孝经传、潮水论,又与裴玄、张承论管仲、季路,皆传於世。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裴玄,字彦黄,下邳人,也有学问品行,官至太中大夫。
玄字彦黄,下邳人也,亦有学行,官至太中大夫。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问儿子裴钦关于齐桓公、晋文公、伯夷、柳下惠四人的优劣,裴钦说出自己的见解,与裴玄的看法有不同之处,但各有文采条理。
问子钦齐桓、晋文、夷、惠四人优劣,钦答所见,与玄相反覆,各有文理。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裴钦与太子孙登游乐交往,孙登夸奖他的笔墨文采。
钦与太子登游处,登称其翰采。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程秉传,程秉,字德枢,汝南郡南顿人。
程秉字德枢,汝南南顿人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曾待奉郑玄,后来到交州避难,和刘熙考究讨论典籍大义,于是通晓五经。
逮事郑玄,后避乱交州,与刘熙考论大义,遂博通五经。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士燮任命他为长史。
士燮命为长史。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权得知他是名儒,以礼征召他。程秉到后,被任为太子太傅。
权闻其名儒,以礼徵,秉既到,拜太子太傅。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黄武四年,孙权为太子孙登纳娶周瑜的女儿,程秉兼任太常,到吴郡迎接太子妃,孙权亲自到程秉船上,他受到的礼待非常优厚。
黄武四年,权为太子登娉周瑜女,秉守太常,迎妃於吴,权亲幸秉船,深见优礼。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回朝后,程秉从容地向孙登进言: 婚姻是人伦的开端,帝王教化的基础,所以圣明帝王都很重视,用来作为民众的表率,教化天下,所以《诗经》赞美《关睢》,将它放在首篇。
既还,秉从容进说登曰: 婚姻人伦之始,王教之基,是以圣王重之,所以率先众庶,风化天下,故诗美关雎,以为称首。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希望太子在闺房中能尊崇礼教,留存《周南》中所歌咏的美德,那在上层就会有道义教化的昌隆,在下就会有称颂之声。
愿太子尊礼教於闺房,存周南之所咏,则道化隆於上,颂声作於下矣。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登笑着说: 发扬我的优点,匡正我的不足,实在是我仰赖太傅的地方。
登笑曰: 将顺其美,匡救其恶,诚所赖於傅君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程秉在职位上去世。
病卒官。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著有《周易摘》、《尚书马交》、《论语弼》,共三万多字。
著周易摘、尚书駮、论语弼,凡三万馀言。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为太子太傅时,率更县令,河南人徵崇也笃好学问修养德行。
秉为傅时,率更令河南徵崇亦笃学立行云。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阚泽,字德润,会稽郡山阴人。
阚泽字德润,会稽山阴人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家中世代务农,到了阚泽喜爱学习,家中贫困没有钱财,就经常帮人抄书,以此换取纸笔。抄完书后,他也就将那部书全部诵读完毕。
家世农夫,至泽好学,居贫无资,常为人佣书,以供纸笔,所写既毕,诵读亦遍。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追记先生的说法,探究博览群书,并且通晓天算历法,因此显名。
追师论讲,究览群籍,兼通历数,由是显名。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被推举为孝廉,担任钱塘县县长,升为郴县县令。
察孝廉,除钱唐长,迁郴令。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权担任骠骑将军时,征召他补任西曹掾,等到孙权登基,任命阚泽为尚书。
孙权为骠骑将军,辟补西曹掾;及称尊号,以泽为尚书。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嘉禾年间,阚泽担任中书令,加授侍中。
嘉禾中,为中书令,加侍中。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赤乌五年,阚泽被任为太子太傅,依旧兼领中书令。
赤乌五年,拜太子太傅,领中书如故。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阚泽认为经传文章太多,很难全部得到应用。于是斟酌各家的说法,节选三《礼》文字及各家注解,并教授给两宫,为他们拟定了出入及与会见宾客的礼节,又著有《乾象历注》以纠正历法的偏差。
泽以经传文多,难得尽用,乃斟酌诸家,刊约礼文及诸注说以授二宫,为制行出入及见宾仪,又著乾象历注以正时日。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每当朝廷讨论大事,对于经典中有疑惑的地方,都咨询他的意见。
每朝廷大议,经典所疑,辄谘访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阚泽因为对儒学的勤奋钻研,被封为都乡侯。
以儒学勤劳,封都乡侯。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性情谦逊恭谨、笃实慎重,宫中官府的小吏,向他提问咨询,他都以礼相应。
性谦恭笃慎,宫府小吏,呼召对问,皆为抗礼。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有人非议他的短处,他从未在言语上反击,脸上显出自己不足的样子,但所听到的非议渐渐减少。孙权曾问他: 书传诗赋,哪种最美?
人有非短,口未尝及,容貌似不足者,然所闻少穷。权尝问: 书传篇赋,何者为美?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阚泽想借此讽喻以彰显朝廷的治乱情况,就回答说贾谊的《过秦论》最好,孙权便览阅这篇文章。
泽欲讽喻以明治乱,因对贾谊过秦论最善,权览读焉。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当初,由于吕壹的奸邪罪行被揭露,有关部门追究到底,奏请对他处以死刑,有的还认为应加以火烧车裂,用以彰显首倡之人的恶行。
初,以吕壹奸罪发闻,有司穷治,奏以大辟,或以为宜加焚裂,用彰元恶。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权就征询阚泽的意见,阚泽说: 盛明的朝代,不应再有这种极刑。
权以访泽,泽曰: 盛明之世,不宜复有此刑。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权听从他的意见。
权从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再加上各官署存在一些弊端,孙权打算增加律令条例,以驾驭朝臣,阚泽每次都说 应依照礼仪、法律 ,他平和且正直,都像这种情况。
又诸官司有所患疾,欲增重科防,以检御臣下,泽每曰 宜依礼、律 ,其和而有正,皆此类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阚泽在赤乌六年冬去世,孙权痛心非常,心中哀悼,几天吃不下饭。
六年冬卒,权痛惜感悼,食不进者数日。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阚泽的同州前辈丹杨人唐固,也修身钻研,时人称为儒者。他著有《国语》、《公羊传》、《谷梁传》等书的注释,常有几十人听他的讲授。
泽州里先辈丹杨唐固亦修身积学,称为儒者,著国语、公羊、谷梁传注,讲授常数十人。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权是吴王时,任命唐固为议郎,从陆逊、张温、骆统等人而下都拜他为师。
权为吴王,拜固议郎,自陆逊、张温、骆统等皆拜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黄武四年,唐固任尚书仆射,后来去世。
黄武四年为尚书仆射,卒。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薛综,字敬文,沛郡竹邑县人。
薛综字敬文,沛郡竹邑人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年少时跟随族人到交州避乱,跟随刘熙学习。
少依族人避地交州,从刘熙学。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