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
stringlengths 2
802
| output
stringlengths 2
803
|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
---|---|---|
这些是近来之事明确验证的。
|
此目前之明验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臣对于大道理愚昧不明,文辞不能完好地表达心意,智慧浅薄,不再有所奢望,只是私下为陛下可惜天下罢了。
|
臣闇於大理,文不及义,智慧浅劣,无复冀望,窃为陛下惜天下耳。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臣下谨奏自己看到听到之事,百姓所受到的烦扰苛刻,刑政所受到的破坏错乱,希望陛下能停止无功的大事,减少繁杂劳役,致力于宽和施惠,取消苛政。
|
臣谨奏耳目所闻见,百姓所为烦苛,刑政所为错乱,愿陛下息大功,损百役,务宽荡,忽苛政。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另外,武昌的土地,实在危险而贫瘠,不是可以定都并安定国家养育百姓的地方,在船上漂泊则会沉没漂流,在高地上居住又会险峻不安,况且有童谣说: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
|
又武昌土地,实危险而塉确,非王都安国养民之处,船泊则沈漂,陵居则峻危,且童谣言: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臣下听说翼星发生变化,火星出现怪异征兆,童谣所说,实出于上天之意,于是用安居来比较死亡,足以显明天意,也能了解百姓困苦所在。
|
臣闻翼星为变,荧惑作妖,童谣之言,生於天心,乃以安居而比死,足明天意,知民所苦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臣下听说国家没有三年的储备,就不能称为国家,而如今却没有可用一年的积蓄,这都是臣子们的责任。
|
臣闻国无三年之储,谓之非国,而今无一年之畜,此臣下之责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而各位公卿的职位居于人上,优厚的爵位俸禄传承给子孙,竟都没有为国献身的节操,匡救时弊的办法,只是一味给国君进献小利,借此求得国君的欢心,荼毒天下的百姓,这并不是君主深远考虑的。
|
而诸公卿位处人上,禄延子孙,曾无致命之节,匡救之术,苟进小利於君,以求容媚,荼毒百姓,不为君计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自从孙弘创制义兵以来,农事耕种逐渐废驰,部队所在再无经济上的输入,而将一家父子分散去服不同的劳役,官府供应日益增长,国家积蓄逐渐耗尽,百姓有亲人离散的怨忿,国家有大树露根的趋势,却无人来体恤这种情况。
|
自从孙弘造义兵以来,耕种既废,所在无复输入,而分一家父子异役,廪食日张,畜积日耗,民有离散之怨,国有露根之渐,而莫之恤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百姓处于竭力穷困之时,只好变卖儿女,而各种赋税征收仍不断催促,他们的疲惫已到了极点,所在地方的官吏,对这样情况不加以庇护和修正,再加上部分监官不仅不爱护百姓,反而倚仗权势骚扰所辖地区,当地百姓更感到烦忧苛刻,人民受着这两方面的困苦,财力一再损耗,这是没有益处只有损害的制度。
|
民力困穷,鬻卖儿子,调赋相仍,日以疲极,所在长吏,不加隐括,加有监官,既不爱民,务行威势,所在骚扰,更为烦苛,民苦二端,财力再耗,此为无益而有损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希望陛下全部罢免这些官吏,怜悯孤苦弱势的百姓,以此来安定抚慰百姓之心。
|
愿陛下一息此辈,矜哀孤弱,以镇抚百姓之心。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这就像鱼鳖能够脱离有毒螫的深潭,鸟兽得以逃脱捕捉它们的罗网,这样四方百姓就会扶老携幼前来归附了。
|
此犹鱼鳖得免毒螫之渊,鸟兽得离罗网之纲,四方之民襁负而至矣。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如此以往,百姓可以得到爱护,先王创建的国家也能长存。
|
如此,民可得保,先王之国存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臣下听说沉溺于音乐使人听事不敏,沉溺于色彩使人眼见不明,这些东西朝政没有益处,却有损于治国之事。
|
臣闻五音令人耳不聪,五色令人目不明,此无益於政,有损於事者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自昔日先帝手上开始,后宫嫔妃加上织造女工,人数不满一百,但粮食有储备,财物有富余。
|
自昔先帝时,后宫列女,及诸织络,数不满百,米有畜积,货财有馀。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先帝崩逝后,幼、景继位,变得奢侈起来,不沿着先帝的脚步走。
|
先帝崩后,幼、景在位,更改奢侈,不蹈先迹。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我听说宫中织造女工和徒坐无事的女子,就数以千计,计算她们的工作,不足以为国家增加财富,反而白白享用官廪粮食,年年如此,实在没有益处。希望陛下选出她们给予嫁妆,嫁给那些无妻之人。
|
伏闻织络及诸徒坐,乃有千数,计其所长,不足为国财,然坐食官廪,岁岁相承,此为无益,愿陛下料出赋嫁,给与无妻者。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这样,上顺应天意,下合百姓心意,是天下的大幸事。
|
如此,上应天心,下合地意,天下幸甚。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臣下听说殷汤王从商贾中选拔人才,齐桓公从马车夫里选拔人才,周武王从樵夫中选拔人才,大汉朝从仆从中选拔人才。
|
臣闻殷汤取士於商贾,齐桓取士於车辕,周武取士於负薪,大汉取士於奴仆。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圣明的君主按照贤德的标准选拔人才,不拘泥出身的卑贱,故而他们的功德广大,名垂青史,他们并非追求外表而选取那些服饰出众、巧言善辩、外貌出众之人。
|
明王圣主取士以贤,不拘卑贱,故其功德洋溢,名流竹素,非求颜色而取好服、捷口、容悦者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臣下看到现在宫内受宠之臣,他们所处的职位都不得其人,这些人没有能力担负职位带来的责任,不能辅佐国事匡救时弊,反而结党营私互相勾结,陷害忠良遮蔽贤能。
|
臣伏见当今内宠之臣,位非其人,任非其量,不能辅国匡时,群党相扶,害忠隐贤。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希望陛下挑选文武大臣,令他们各自勤于职务,在外镇守的州牧、督将,朝中的公卿、尚书,勤于修治仁德教化,上助陛下治国,下救百姓困苦,各尽自己的忠心,补救陛下万一的过失,这样,则颂扬天下太平的歌谣就会出现,搁置刑罚不用的盛世就会到来。
|
愿陛下简文武之臣,各勤其官,州牧督将,藩镇方外,公卿尚书,务脩仁化,上助陛下,下拯黎民,各尽其忠,拾遗万一,则康哉之歌作,刑错之理清。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希望陛下注意考虑臣下的不当之言。
|
愿陛下留神思臣愚言。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当时朝中将领何定谄媚逢迎,受宠专权,陆凯当面斥责他说: 你看前前后后那些侍奉君主不忠诚,倾覆国家祸乱朝政之人,有哪一个能得享长寿的?
|
时殿上列将何定佞巧便辟,贵幸任事,凯面责定曰: 卿见前后事主不忠,倾乱国政,宁有得以寿终者邪!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你为什么专门干那些奸佞邪恶的坏事,堵塞君主的视听?
|
何以专为佞邪,秽尘天听?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应当自我勉励改正。
|
宜自改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否则,会看到你有无法预料的灾祸!
|
不然,方见卿有不测之祸矣。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何定十分痛恨陆凯,考虑着中伤陆凯。陆凯始终不以为意,一心为国家办事,正义之气流于神色,上表上疏都直接指责国事不作讳饰,忠恳之言都发自肺腑。
|
定大恨凯,思中伤之,凯终不以为意,乃心公家,义形於色,表疏皆指事不饰,忠恳内发。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建衡元年,陆凯病重,孙皓派中书令董朝询问他有什么想说的话,陆凯陈述说: 何定不能重用,应该授予他京城以外的职务,不应当把朝廷大事托付他。
|
建衡元年,疾病,皓遣中书令董朝问所欲言,凯陈: 何定不可任用,宜授外任,不宜委以国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奚熙是个小官,但在浦里建起自己的田园,想恢复严密的旧迹,也不可信任。
|
奚熙小吏,建起浦里田,欲复严密故迹,亦不可听。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姚信、楼玄、贺邵、张悌、郭逴、薛莹、滕脩以及我同族弟弟陆喜、陆抗,他们有的清廉正直忠诚勤奋,有的才能资质卓越过人,都是国家的栋梁,朝廷的贤能的辅佐之人,希望陛下对他们加以留意和考虑,向他们询问时务,让他们能尽忠职守,补正陛下万一出现的过失。
|
姚信、楼玄、贺卲、张悌、郭逴、薛莹、滕脩及族弟喜、抗,或清白忠勤,或姿才卓茂,皆社稷之桢幹,国家之良辅,愿陛下重留神思,访以时务,各尽其忠,拾遗万一。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随后陆凯去世,时年七十二岁。
|
遂卒,时年七十二。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陆凯的儿子陆祎,起初是黄门侍郎,出朝到京外统领军队,被任命为偏将军。
|
子祎,初为黄门侍郎,出领部曲,拜偏将军。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陆凯去世后,他入朝做了太子中庶子。
|
凯亡后,入为太子中庶子。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右国史华核上表推举陆祎说: 陆祎体质刚健,才能突出,意志坚强,有统领军队的才能,鲁肃也不能超过他。
|
右国史华覈表荐祎曰: 祎体质方刚,器幹强固,董率之才,鲁肃不过。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等到被征召正当东下时,径直返回京城,途经武昌时,甚至不曾回头,器械军资,无一拿取。他在军事上果敢刚毅,面对钱财也能坚守节操。
|
及被召当下,径还赴都,道由武昌,曾不回顾,器械军资,一无所取,在戎果毅,临财有节。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夏口,是敌军进攻我国的要塞,应当精选名将前往镇守防卫,我暗自思量,没有谁比陆祎更合适。
|
夫夏口,贼之冲要,宜选名将以镇戍之,臣窃思惟,莫善於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当初,孙皓常常愤恨陆凯多次冒犯自己的尊严违背自己的旨意,加上何定不止一次的构陷陆凯,既考虑到陆凯是朝廷重臣,难以将他绳之以法,又因为陆抗当时是镇守边疆的大将,因而考虑再三还是继续容忍。
|
初,皓常衔凯数犯颜忤旨,加何定谮构非一,既以重臣,难绳以法,又陆抗时为大将在疆埸,故以计容忍。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陆抗死后,孙皓最终将陆凯全家迁移到建安。
|
抗卒后,竟徙凯家於建安。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有人说宝鼎元年十二月,陆凯与大司马丁奉、御史大夫丁固谋划,趁着孙皓拜谒祖庙时,准备废掉孙皓扶立孙休的儿子。
|
或曰宝鼎元年十二月,凯与大司马丁奉、御史大夫丁固谋,因皓谒庙,欲废皓立孙休子。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当时左将军留平率军为先锋部队。因而将这个计划暗中告知留平,留平拒绝且不同意执行这一计划,但发誓决不泄密,因此他们的谋划没有取得结果。
|
时左将军留平领兵先驱,故密语平,平拒而不许,誓以不泄,是以所图不果。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史郎陈苗上奏孙皓说天阴很久但不下雨,风气回旋逆行,将会有人暗中有所图谋。
|
太史郎陈苗奏皓久阴不雨,风气回逆,将有阴谋,皓深警惧云。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皓深为警惕和戒备。我接连从荆州、扬州来的人那里得到陆凯上谏孙皓二十件事的奏章,广泛询问吴国之人,多数人说没听说陆凯有这些奏章。
|
予连从荆、扬来者得凯所谏皓二十事,博问吴人,多云不闻凯有此表。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又阅读奏表,发现其中文辞很是耿直急切,恐怕不是孙皓所能容忍得下的。
|
又按其文殊甚切直,恐非皓之所能容忍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有人认为是陆凯将奏章藏在小竹箱里,不敢直言上奏。病重时,孙皓派董朝前来探省询问他想说的话,陆凯才把这些奏章委托给董朝。
|
或以为凯藏之箧笥,未敢宣行,病困,皓遣董朝省问欲言,因以付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具体情况真假难辨,所以不著录在书中,但我赞赏陆凯指责孙皓过失的言行,足以成为后世的鉴戒,因而抄录在陆凯传的后面。
|
虚实难明,故不著于篇,然爱其指擿皓事,足为后戒,故钞列于凯传左云。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鰑派亲信赵钦口传诏书回答陆凯之前的奏表说: 寡人行动必定遵循先帝遗训,有什么不平的呢?
|
皓遣亲近赵钦口诏报凯前表曰: 孤动必遵先帝,有何不平?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您所谏之事不对。
|
君所谏非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再加上建业皇宫居住不吉利,因此要远避,西宫的房屋也已腐坏朽塌,应计划迁都,凭什么不能搬迁呢?
|
又建业宫不利,故避之,而西宫室宇摧朽,须谋移都,何以不可徙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陆凯再上疏说:
|
凯上疏曰: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为臣私见陛下掌权以来,阴阳无法调和,五星失去正常运行规律,官吏在职不忠,奸邪结党营私,是陛下不遵循先帝遗训导致的。
|
臣窃见陛下执政以来,阴阳不调,五星失晷,职司不忠,奸党相扶,是陛下不遵先帝之所致。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帝王的兴起,受命于天,由修养德行而成,重点岂在宫室的好坏?
|
夫王者之兴,受之於天,脩之由德,岂在宫乎?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而陛下不咨询辅佐朝政的大臣,就决意出动兵马迅速挺进,使六军流离惊恐,触犯天地神祗,天地就会降灾,儿童就会唱出警示童谣。
|
而陛下不谘之公辅,便盛意驱驰,六军流离悲惧,逆犯天地,天地以灾,童歌其谣。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纵然使陛下一人得以安稳,而百姓愁苦疲乏,依靠什么治理天下?
|
纵令陛下一身得安,百姓愁劳,何以用治?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这是不遵先帝遗训的第一点。
|
此不遵先帝一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为臣听说拥有国家之人以贤才为根本,夏桀杀害直臣关龙逢,殷汤得到良臣伊尹,这是前朝的明显校验,现在的借鉴。
|
臣闻有国以贤为本,夏杀龙逢,殷获伊挚,斯前世之明效,今日之师表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中常侍王蕃性情通达情理,在朝中行事忠诚正直,是国家栋梁,大吴国的龙逢,而陛下忿恨他说话不好听,厌恶他直言对答,将他在殿堂上斩首,还把尸体抛弃街市。
|
中常侍王蕃黄中通理,处朝忠謇,斯社稷之重镇,大吴之龙逢也,而陛下忿其苦辞,恶其直对,枭之殿堂,尸骸暴弃。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天下百姓对此伤心,有识之士悲痛不已,都认为陛下是吴国夫差再世。
|
邦内伤心,有识悲悼,咸以吴国夫差复存。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先帝亲近贤能,而陛下行事与先帝相违背。这是陛下不遵先帝遗训的第二点。
|
先帝亲贤,陛下反之,是陛下不遵先帝二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为臣听说宰相是国家的基柱,不能不强壮,所以汉朝有萧何、曹参的辅佐,先帝有顾雍、步骘的帮助。
|
臣闻宰相国之柱也,不可不强,是故汉有萧、曹之佐,先帝有顾、步之相。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而万彧这个琐屑小人,才智平庸,之前是跟随人家的家奴,现在越步进入皇宫,对他来说已经非常恩重了,对他的任用已经超过他做为役使的才能,而陛下喜好他微末才能,不问他是否有远大志向,令他荣耀地窃据尊贵辅臣的位置上,享受超过旧臣的待遇。
|
而万彧琐才凡庸之质,昔从家隶,超步紫闼,於彧已丰,於器已溢,而陛下爱其细介,不访大趣,荣以尊辅,越尚旧臣。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贤良之士愤慨惋惜,智谋之人惊吓叹息。这是陛下不遵先帝遗训的第三点。
|
贤良愤惋,智士赫咤,是不遵先帝三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先帝爱护百姓甚于护佑婴孩,没有妻子的百姓就为他娶妻,看到穿着单薄的人就提供丝织品,有无人收埋的枯骨就好好掩埋。
|
先帝爱民过於婴孩,民无妻者以妾妻之,见单衣者以帛给之,枯骨不收而取埋之。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而陛下与先帝做法相反,这是不遵循先帝遗训的第四点。
|
而陛下反之,是不遵先帝四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过去桀纣亡国是源于妖妇,周幽王、周厉王的动乱起在嬖妾,先帝以此为鉴,把这些作为自己的警戒,所以他身边不安置淫邪的女色,后宫没有旷怨积攒的女子。
|
昔桀纣灭由妖妇,幽厉乱在嬖妾,先帝鉴之,以为身戒,故左右不置淫邪之色,后房无旷积之女。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现在陛下后宫有数以万计的嫔妃,不设置女官,宫外多鳏夫,宫中妃嫔多有哀叹。
|
今中宫万数,不备嫔嫱,外多鳏夫,女吟於中。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风雨倒泄逆吹失常,正是因此而起。这是陛下不遵先帝遗训的第五点。
|
风雨逆度,正由此起,是不遵先帝五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先帝为国忧劳日理万机,仍然担心有什么缺失。
|
先帝忧劳万机,犹惧有失。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陛下继位以来,在后宫中游玩嬉闹,迷惑沉湎于女色。所以导致政事多有荒废,下属官吏藏污纳垢。这是陛下不遵先帝遗训的第六点。
|
陛下临阼以来,游戏后宫,眩惑妇女,乃令庶事多旷,下吏容奸,是不遵先帝六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先帝崇尚朴素,服饰没有精细华丽,没有高大的宫殿,用品不雕刻镂饰,所以国富民足,不生奸盗之事。
|
先帝笃尚朴素,服不纯丽,宫无高台,物不彫饰,故国富民充,奸盗不作。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而陛下征调州郡财货,竭尽调取百姓人力财力,地面铺上彩色的丝帛,宫中尽是朱衣紫绶。这是陛下不遵先帝遗训的第七点。
|
而陛下徵调州郡,竭民财力,土被玄黄,宫有朱紫,是不遵先帝七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先帝治国对外倚靠顾雍、陆逊、朱然、张昭,对内亲近胡综、薛综,故此朝政和睦协调,国内清明整肃。
|
先帝外仗顾、陆、朱、张,内近胡综、薛综,是以庶绩雍熙,邦内清肃。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现在在外官员不能担当重任,宫内任用之人没有合适人选,陈声、曹辅,本是才识短浅、器量狭小的小官吏,是先帝放弃不用的人,而陛下非常宠幸他们。这是陛下不遵先帝遗训的第八点。
|
今者外非其任,内非其人,陈声、曹辅,斗筲小吏,先帝之所弃,而陛下幸之,是不遵先帝八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先帝每次宴饮召见群臣,都节制饮酒,大臣终日都不会因疏忽怠懈而导致过失,百官吏役,都能完整阐明自己的看法。
|
先帝每宴见群臣,抑损醇醲,臣下终日无失慢之尤,百寮庶尹,并展所陈。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而陛下却用臣下瞻仰敬畏的尊重拘束他们,用毫无节制的饮酒使他们产生恐惧。
|
而陛下拘以视瞻之敬,惧以不尽之酒。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酒是成就礼仪之物,饮酒过分则败坏品德,这与商纣王终夜饮酒没有两样。这是陛下不遵先帝遗训的第九点。
|
夫酒以成礼,过则败德,此无异商辛长夜之饮也,是不遵先帝九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过去汉朝的桓、灵二帝,亲近宦官,失去大量民心。
|
昔汉之桓、灵,亲近宦竖,大失民心。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现在高通、詹廉、羊度,都是黄门宦官,不正小人,但陛下却赐赏给他们尊贵的爵位,使他们获掌握统管军队的大权。
|
今高通、詹廉、羊度,黄门小人,而陛下赏以重爵,权以战兵。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如果长江一线出现紧急情况,战火四起,则羊度等人的军事才干不能抵御敌人是非常明白的事情。这是陛下不遵先帝遗训的第十点。
|
若江渚有难,烽燧互起,则度等之武不能御侮明也,是不遵先帝十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现在后宫女子旷怨积攒,而黄门宦官还在州郡中流窜,张贴文告强招民女,有钱人家用钱相抵,贫苦人家的女子就被强行夺取,怨声载道,母女永别。这是陛下不遵先帝遗训的第十一点。
|
今宫女旷积,而黄门复走州郡,条牒民女,有钱则舍,无钱则取,怨呼道路,母子死诀,是不遵先帝十一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先帝在世,也养育诸王太子,若有选择乳母,乳母丈夫又在服劳役,就赏赐他们钱财,供应他们食粮,偶尔送遣乳母归家,探望自己的子女。
|
先帝在时,亦养诸王太子,若取乳母,其夫复役,赐与钱财,给其资粮,时遣归来,视其弱息。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现在朝廷不是这样,夫妇生离,丈夫依旧被派作劳役,子女无人照料随后夭折,这户人家就成为无人空户。这是陛下不遵先帝遗训的第十二点。
|
今则不然,夫妇生离,夫故作役,儿从后死,家为空户,是不遵先帝十二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先帝感叹过: 国以百姓为本,民以饮食为天,衣服在后,这三者,一直留存在我心中。
|
先帝叹曰: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衣其次也,三者,孤存之於心。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现在则不然,农耕桑织全都废驰。这是陛下不遵先帝遗训的第十三点。
|
今则不然,农桑并废,是不遵先帝十三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先帝挑选官员,不拘泥他们出身的低微,让他们在乡邑中任职,以事务考验他们,举荐者不虚报,任职者不妄作。
|
先帝简士,不拘卑贱,任之乡闾,效之於事,举者不虚,受者不妄。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现在则不然,浮华不实之人登位受用,四处结党之人提拔升官。这是陛下不遵先帝遗训的第十四点。
|
今则不然,浮华者登,朋党者进,是不遵先帝十四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先帝时期的士兵,没有其他的劳役,让他们在春季只从事农耕,秋季只努力收割,长江沿岸出现战事,就责令他们誓死为国效力。
|
先帝战士,不给他役,使春惟知农,秋惟收稻,江渚有事,责其死效。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现在的兵士,迫使他们服各种劳役,而官府对他们毫无供养赡赐。这是陛下不遵先帝遗训的第十五点。
|
今之战士,供给众役,廪赐不赡,是不遵先帝十五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赏赐用以鼓励人们立功,惩罚用以禁止人们作恶,赏罚不公允,那官吏百姓就会离心四散。
|
夫赏以劝功,罚以禁邪,赏罚不中,则士民散失。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现在守卫长江一线的将士,死者没有受到哀怜抚恤,辛劳没有受到奖励赏赐。这是陛下不遵先帝遗训的第十六点。
|
今江边将士,死不见哀,劳不见赏,是不遵先帝十六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现在各地监管任职,已经烦多杂乱,又有朝中使者出使四方,其中更为扰乱,一个百姓十个官,如何承受得住?
|
今在所监司,已为烦猥,兼有内使,扰乱其中,一民十吏,何以堪命?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昔日景帝时期,交阯叛乱,实际就是因此而起。这是陛下遵循景帝的过错、不遵先帝遗训的第十七点。
|
昔景帝时,交阯反乱,实由兹起,是为遵景帝之阙,不遵先帝十七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校事之人是官员民众的仇敌。
|
夫校事,吏民之仇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先帝晚年,虽有吕壹、钱钦,但不久都被诛杀,以向百姓谢罪。
|
先帝末年,虽有吕壹、钱钦,寻皆诛夷,以谢百姓。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现在重新设置校事职务,纵容这些密探告发他人。这是陛下不遵先帝遗训的第十八点。
|
今复张立校曹,纵吏言事,是不遵先帝十八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先帝时期,为官者都是久在职位,然后根据考核成绩升迁罢黜。
|
先帝时,居官者咸久於其位,然后考绩黜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现在州县官员,有的到位任职不久,便收到征召升迁调任,迎新送旧,调动的官员纷纷来往于赴任的路上,劳民伤财,在这方面很是严重。这是陛下不遵先帝遗训的第十九点。
|
今州县职司,或莅政无几,便徵召迁转,迎新送旧,纷纭道路,伤财害民,於是为甚,是不遵先帝十九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先帝每次审查已经判决的案件报告,常留心推究案情,所以监狱中没有受到冤屈的囚犯,被处死的人无以辩驳。
|
先帝每察竟解之奏,当留心推按,是以狱无冤囚,死者吞声。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现在却违背这种作法。这是不遵先帝遗训的第二十点。
|
今则违之,是不遵先帝二十也。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若是为臣所言能采纳,可收藏在掌管文书的官府;如果为臣所言有所虚妄,就治办我的罪过。
|
若臣言可录,藏之盟府;如其虚妄,治臣之罪。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希望陛下仔细考虑为臣所奏。
|
愿陛下留意。
|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