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
stringlengths
2
802
output
stringlengths
2
803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过去汉文帝从代郡兴盛,担心朝廷会有变故,宋昌说: 朝中有朱虚侯刘章、东牟侯那样的亲人,外面有齐、楚、淮南、琅邪四个封王,这些都是像磐石一样坚固的宗亲,希望您不要再担忧。
昔汉文发代,疑朝有变,宋昌曰: 内有朱虚、东牟之亲,外有齐、楚、淮南、琅邪,此则磐石之宗,愿王勿疑。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臣诚挚地希望陛下能远看虢仲、虢叔对周文王的援助,中间考虑召公、毕公对周成王的辅佐,往下留存像宋昌所说的磐石一样坚固的情谊。
臣伏惟陛下远览姬文二虢之援,中虑周成召、毕之辅,下存宋昌磐石之固。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过去良马在吴阪之间,可以称得上是被困住了,等到伯乐发现了它,孙邮驾驭着它,身体没有感到劳累就到了千里之外。
昔骐骥之於吴阪,可谓困矣,及其伯乐相之,孙邮御之,形体不劳而坐取千里。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大概伯乐擅长驾驭良马,英明的君主善于管理群臣;伯乐能骑马到达千里之外,英明的君主也能依靠大臣治理太平盛世;实在是任用贤才所达到的显著效果。
盖伯乐善御马,明君善御臣;伯乐驰千里,明君致太平;诚任贤使能之明效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如果朝中官员都是良臣,使朝中所有政务都得到处理,武将率军出征,面对危难都能平定。
若朝司惟良,万机内理,武将行师,方难克弭。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陛下就能在京城中从容不迫,有什么事需要劳动陛下亲自到边境地区去呢?
陛下可得雍容都城,何事劳动銮驾,暴露於边境哉?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臣听说披着虎皮的羊,看见草就高兴,看到豺狼就会颤抖,是因为忘了它披着虎皮。
臣闻羊质虎皮,见草则悦,见豺则战,忘其皮之虎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在安排的将领不合适,就像这件事一样。
今置将不良,有似於此。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所以俗语说: 担心做事的人不了解,了解的人不能做。
故语曰: 患为之者不知,知之者不得为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过去乐毅奔向赵国,心中没有忘记燕国;廉颇身在楚国,还想着做赵国的将领。
昔乐毅奔赵,心不忘燕;廉颇在楚,思为赵将。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臣生在乱世中,在军队中成长,又多次受到武皇帝的教诲,了解行军用兵的要旨,不需要孙子、吴起的兵书就能合乎他们的谋略。
臣生乎乱,长乎军,又数承教于武皇帝,伏见行师用兵之要,不必取孙、吴而闇与之合。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臣私下在心中忖度,经常希望能得到一次朝见的机会,排列在金马门旁边,脚踏着玉阶,位列有职务的大臣中间,赐给我得以问候的权利,让我能施展抱负,派遣心中积聚的情感,就算是死也没有遗憾了。
窃揆之於心,常愿得一奉朝觐,排金门,蹈玉陛,列有职之臣,赐须臾之问,使臣得一散所怀,摅舒蕴积,死不恨矣。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臣看到鸿胪颁发的征发士兵之子的告示,要求集合的时间很紧急。
被鸿胪所下发士息书,期会甚急。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又得知战旗已经竖立,兵车疾速行驶,陛下将要劳烦自己的贵体,忧劳伤神。
又闻豹尾已建,戎轩骛驾,陛下将复劳玉躬,扰挂神思。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臣实在心中惶恐,没有办法安定。
臣诚竦息,不遑宁处。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希望能骑马扬鞭,首先冒着尘土露水,手持风后的奇经,拿着孙子、吴起的兵书要旨,追慕子夏启发孔子的风范,在军前效力,在战车前完成使命,虽然没有什么大的用处,但希望能有小小的弥补。
愿得策马执鞭,首当尘露,撮风后之奇,接孙、吴之要,追慕卜商起予左右,效命先驱,毕命轮毂,虽无大益,冀有小补。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但天高距离远,我的心意不能上达天听,只能独自仰望天空,抚着胸口叹息。
然天高听远,情不上通,徒独望青云而拊心,仰高天而叹息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屈平说: 国家有良马不知道驾驭,为什么又着急地寻求呢!
屈平曰: 国有骥而不知乘,焉皇皇而更索!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过去管叔、蔡叔被流放处死,周公、召公做为辅佐;叔鱼陷入刑罚中,叔向却匡扶社稷。
昔管、蔡放诛,周、召作弼;叔鱼陷刑,叔向匡国。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监视三地的争端,臣自会承担;《二南》诗中所写的辅佐,要寻求的话一定不会很远。
三监之衅,臣自当之;二南之辅,求必不远。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宗亲贵族、各地藩王之中,一定会有响应这个举动的。
华宗贵族,藩王之中,必有应斯举者。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所以史传中说: 不是周公的亲人,不能做周公的事。
故传曰: 无周公之亲,不得行周公之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希望陛下稍稍留意这些。
唯陛下少留意焉。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近代的汉朝广泛地分封藩王,封地多的有几十座城池的封邑,封地少的只能享用祭祀祖宗的供品,不像周朝分封诸侯国时建立的五等爵位制度。
近者汉氏广建藩王,丰则连城数十,约则飨食祖祭而已,未若姬周之树国,五等之品制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像扶苏劝谏秦始皇,淳于越责问周青臣,可以说是了解时事的变化。
若扶苏之谏始皇,淳于越之难周青臣,可谓知时变矣。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能让天下百姓都认真听,仔细看的,只有掌权的人,所以谋略能改变主君的想法,威势能震慑属下。
夫能使天下倾耳注目者,当权者是矣,故谋能移主,威能慑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豪门大族掌握政权,权力不在亲人手中;权位在的地方,即使关系疏远也要重用,局势要求要贬黜的,即使是亲人也要看轻。夺取齐国的是田氏,不是吕尚的宗族。
豪右执政,不在亲戚;权之所在,虽疏必重,势之所去,虽亲必轻,盖取齐者田族,非吕宗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瓜分晋国的是赵国、魏国,不是姬氏族人。
分晋者赵、魏,非姬姓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希望陛下明察这件事。
唯陛下察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如果在太平的时候独占官职,动乱的时候远离职守,就是外姓臣子。
苟吉专其位,凶离其患者,异姓之臣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想要国家安定,祈祷家族富贵,活着共同享受荣名,死后共同承担祸患的,是自家宗族的臣子。
欲国之安,祈家之贵,存共其荣,没同其祸者,公族之臣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在反而疏远自家宗族的大臣而亲近外姓官员,臣私下感到疑惑。
今反公族疏而异姓亲,臣窃惑焉。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臣听孟子说: 品德高尚的人穷困的时候会修养好自己,显达的时候就帮助天下人。
臣闻孟子曰: 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在臣和陛下踏在冰山,踩着火炭,登上山巅,渡过深水,冷暖燥湿,无论高低都在一起,怎么能离开陛下呢?
今臣与陛下践冰履炭,登山浮涧,寒温燥湿,高下共之,岂得离陛下哉?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臣不能承受心中的愤懑,上表陈述心情。
不胜愤懑,拜表陈情。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如果有不恰当的地方,请求暂时收在书府中,不要毁弃,臣去世之后,这些事或许值得思考。
若有不合,乞且藏之书府,不便灭弃,臣死之后,事或可思。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如果有丝毫触犯到陛下的想法,请求在朝堂山表述,让那些知识渊博的官员,指出臣这篇奏表中不合乎道义的地方。
若有豪釐少挂圣意者,乞出之朝堂,使夫博古之士,纠臣表之不合义者。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如果能像这样,那臣的心愿就满足了。
如是,则臣愿足矣。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明帝就写下褒奖的内容回复他。
帝辄优文答报。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年冬天,明帝诏令各封王在太和六年正月朝见。
其年冬,诏诸王朝六年正月。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年二月,将陈郡的四个县分给曹植,封他为陈王,食邑三千五百户。
其二月,以陈四县封植为陈王,邑三千五百户。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曹植经常想另外和明帝会面交谈,谈论时政,希望能有幸被试用,但一直都没能做到。
植每欲求别见独谈,论及时政,幸冀试用,终不能得。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曹植返回封地后,怅然绝望。
既还,怅然绝望。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当时的法度,对待藩国是很严厉的,属官都是商人或才能低劣的人,士兵也都是老弱残兵,总数也不超过两百人。
时法制,待藩国既自峻迫,寮属皆贾竖下才,兵人给其残老,大数不过二百人。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又因为曹植以前的过失,各种分配又减少一半,十一年之间换了三次封地,经常郁郁寡欢,于是生病去世,当时他四十一岁。
又植以前过,事事复减半,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无欢,遂发疾薨,时年四十一。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临终前嘱咐要简单下葬。
遗令薄葬。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觉得小儿子曹志是保住家业的人,就想将他立为继承人。
以小子志,保家之主也,欲立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当初,曹志攀登鱼山,靠近东阿,感叹着产生了在那里终老的想法,就修建了坟墓。
初,植登鱼山,临东阿,喟然有终焉之心,遂营为墓。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的儿子曹志继承爵位,被改封为济北王。
子志嗣,徙封济北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景初年间,明帝下诏时候: 陈思王过去虽然有过错,但他约束自己,谨言慎行,以弥补之前的过失,并且他从年少到终年,篇章典籍不离手,实在是很难得。
景初中诏曰: 陈思王昔虽有过失,既克己慎行,以补前阙,且自少至终,篇籍不离於手,诚难能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在下令手机黄初年间那些上奏曹志罪状的,公卿已经讨论过,然后保存在尚书、秘书、中书三府和大鸿胪的相关文件,都全部销毁。
其收黄初中诸奏植罪状,公卿已下议尚书、秘书、中书三府、大鸿胪者皆削除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记录曹植先后所著写的赋、颂、诗、铭、杂论一共一百多篇,将副本收藏在朝廷内外。
撰录植前后所著赋颂诗铭杂论凡百馀篇,副藏内外。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曹志几次被增加食邑,加上之前的一个九百九十户。
志累增邑,并前九百九十户。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萧怀王曹熊,早年去世。
萧怀王熊,早薨。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黄初二年被追封谥号为萧怀公。
黄初二追封谥萧怀公。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太和三年,又追封他的爵位为王。
太和三年,又追封爵为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青龙二年,他的儿子哀王曹炳继承爵位,食邑二千五百户。
青龙二年,子哀王炳嗣,食邑二千五百户。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青龙六年,曹炳去世,没有子嗣,封国被削除。
六年薨,无子,国除。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评曰:任城王曹彰武艺勇猛,有做将领的风范,陈思王文才华丽,足以连通后代,但不能谦让防备,最终导致嫌隙。
评曰:任城武艺壮猛,有将领之气。陈思文才富艳,足以自通后叶,然不能克让远防,终致携隙。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史传中说 楚国确实是失去了,但齐国也没有得到 ,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啊!
传曰 楚则失之矣,而齐亦未为得也 ,其此之谓欤!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任峻字伯达,河南郡中牟县人。
任峻字伯达,河南中牟人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汉朝末年,天下动乱,关东地区也被震动。
汉末扰乱,关东皆震。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中牟县令杨原担忧惊恐,打算弃官逃走。
中牟令杨原愁恐,欲弃官走。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任峻劝说杨原: 董卓为首犯上作乱,天下人没有不怨恨的,但还没有先呼吁讨伐他的人,不是他们没有这样的想法,而是局势让他们不敢行动。
峻说原曰: 董卓首乱,天下莫不侧目,然而未有先发者,非无其心也,势未敢耳。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您如果能发出倡议,一定会有附和的人。
明府若能唱之,必有和者。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杨原说: 该怎么做呢?
原曰: 为之奈何?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任峻说: 现在关东地区有十几个县城,能上阵打仗的不少于一万人,如果您能暂代河南尹的职位,将这些人召集起来一起任用,没有不成功的。
峻曰: 今关东有十馀县,能胜兵者不减万人,若权行河南尹事,总而用之,无不济矣。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杨原听从了他的计划,并让任峻担任主簿。
原从其计,以峻为主簿。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任峻就为杨原上表请求行使河南尹的权力,让各县城坚守,就出兵了。
峻乃为原表行尹事,使诸县坚守,遂发兵。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适逢太祖在关东起兵,大军进入中牟境内,当地百姓不知道该跟从谁,任峻单独和同郡的张奋商议,率郡中军队百姓归附太祖。
会太祖起关东,入中牟界,众不知所从,峻独与同郡张奋议,举郡以归太祖。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任峻又另外召集数百人,都是自己族中的亲戚以及宾客和家丁,表示愿意跟随太祖。
峻又别收宗族及宾客家兵数百人,愿从太祖。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太祖很高兴,上表任命杨峻为骑都尉,并将自己的堂妹嫁给他,对他非常信任。
太祖大悦,表峻为骑都尉,妻以从妹,甚见亲信。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太祖每次出军讨伐,任峻经常留守后方掌管部队的供应。
太祖每征伐,峻常居守以给军。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是后出现灾荒饥饿,军粮不够,朝廷羽林监颍川人枣祗设立屯田,太祖任命任峻为典农中郎将,招募百姓到许下帮助屯田,得到上百万斛谷物,各郡国都设置屯田官,几年间有屯田的地方储备的粮食都堆满了仓库。
是时岁饥旱,军食不足,羽林监颍川枣祗建置屯田,太祖以峻为典农中郎将,募百姓屯田於许下,得谷百万斛,郡国列置田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官渡之战中,太祖派任峻主管军用器械和粮食的运输。
官渡之战,太祖使峻典军器粮运。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敌军多次前来劫掠,还断绝运输粮食的道路,任峻就分一千辆粮车为一部,形成十路方正的队伍,又形成方阵守卫粮食,敌军不敢靠近。
贼数寇钞绝粮道,乃使千乘为一部,十道方行,为复陈以营卫之,贼不敢近。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军队国库粮食充足,刚开始依靠枣祗的屯田,最后是依靠任峻成功。
军国之饶,起於枣祗而成於峻。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太祖因为任峻功劳卓著,就上表请封他为都亭侯,食邑三百户,调任长水校尉。
太祖以峻功高,乃表封为都亭侯,邑三百户,迁长水校尉。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任峻宽容厚道进退有度,明辨事理,每次有所陈述,太祖大多都赞同。
峻宽厚有度而见事理,每有所陈,太祖多善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在饥荒时,他收养抚恤朋友的孤子遗孀,族中那些贫困的族人,他都会救济帮助有急难和贫乏的人,以信用义气为人称道。
於饥荒之际,收恤朋友孤遗,中外贫宗,周急继乏,信义见称。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任峻在建安九年去世,太祖为此流泪了很久。
建安九年薨,太祖流涕者久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任峻的儿子任先承袭爵位。
子先嗣。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任先去世,他没有儿子,爵位就断绝了。
先薨,无子,国除。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文帝追记叙述功臣,封任峻的谥号为成侯。
文帝追录功臣,谥峻曰成侯。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又封任峻的第二个儿子任览为关内侯。
复以峻中子览为关内侯。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苏则字文师,扶风郡武功县人。
苏则字文师,扶风武功人也。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年少时就因为学问德行为人所知,被推举为孝廉茂才,又被朝廷征召,都没有赴任。
少以学行闻,举孝廉茂才,辟公府,皆不就。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后来从家中担任酒泉太守,转任安定太守、武都太守,所治理的地方都有威望名声。
起家为酒泉太守,转安定、武都,所在有威名。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太祖征讨张鲁,经过苏则所在的郡,看到苏则很是高兴,让他担任军中向导。
太祖征张鲁,过其郡,见则悦之,使为军导。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张鲁被攻破,苏则安抚平定住在下辩一带的各氐族部落,联通了河西地区的通道,被调任为金城太守。
鲁破,则绥定下辩诸氐,通河西道,徙为金城太守。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是是战乱之后,官吏百姓都流离漂泊,饥饿困顿,人口数量下降,苏则安抚他们很是慎重。
是时丧乱之后,吏民流散饥穷,户口损耗,则抚循之甚谨。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对外招揽安抚羌人、氐人等部落,得到他们的牛羊,用来救济抚养贫穷的老人。
外招怀羌胡,得其牛羊,以养贫老。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和百姓平分粮食,一个月之内,流亡的百姓都回来了,增加了数千户人口。
与民分粮而食,旬月之间,流民皆归,得数千家。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苏则还明确颁布禁令,有违犯的人死罪,那些听从教化的一定给予赏赐。
乃明为禁令,有干犯者辄戮,其从教者必赏。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还亲自教导百姓耕种,那一年粮食获得大丰收,因此前来依附的人越来越多。
亲自教民耕种,其岁大丰收,由是归附者日多。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李越依靠陇西反叛,苏则率领羌人、胡人包围了李越,李越立即请求归附。
李越以陇西反,则率羌胡围越,越即请服。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太祖驾崩后,西平郡的麴演反叛,称自己为护羌校尉。
太祖崩,西平麹演叛,称护羌校尉。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苏则率兵征讨。
则勒兵讨之。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麴演恐惧,请求投降。
演恐,乞降。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文帝因为苏则的功劳,加封苏则为护羌校尉,赐封爵位为关内侯。
文帝以其功,加则护羌校尉,赐爵关内侯。
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